TWI264828B -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wafer level chip size package therefor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wafer level chip size package theref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4828B
TWI264828B TW094107609A TW94107609A TWI264828B TW I264828 B TWI264828 B TW I264828B TW 094107609 A TW094107609 A TW 094107609A TW 94107609 A TW94107609 A TW 94107609A TW I264828 B TWI264828 B TW I2648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semiconductor device
magnetic material
wafer
design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7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1576A (en
Inventor
Kentaro Nomoto
Yuki Igawa
Hiroshi Saitoh
Takashi Sato
Toshio Ohashi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723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6012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808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6862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589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792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725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455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739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491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3518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0388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01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1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4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48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0Bump connector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1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ump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12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01L23/3107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the device being completely enclosed
    • H01L23/3114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the device being completely enclosed the device being a chip scale package, e.g. CS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50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e.g. power bus, number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3/00Detail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3/00
    • H01L22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 H01L2223/54406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comprising alphanumer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3/00Detail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3/00
    • H01L22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 H01L2223/54433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containing identification or track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3Redistribution layers [RDL] for bonding areas
    • H01L2224/0237Disposition of the redistribution layers
    • H01L2224/02377Fan-in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401Bonding area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bump connectors, e.g. under bump metallisation [UB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001Internal layers
    • H01L2224/05099Material
    • H01L2224/05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05117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00°C and less than 950°C
    • H01L2224/05124Aluminium [Al]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001Internal layers
    • H01L2224/05099Material
    • H01L2224/05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05138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950°C and less than 1550°C
    • H01L2224/05147Copper [Cu]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001Internal layers
    • H01L2224/05099Material
    • H01L2224/05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05163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1550°C
    • H01L2224/05166Titanium [Ti]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001Internal layers
    • H01L2224/05099Material
    • H01L2224/05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05163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1550°C
    • H01L2224/05171Chromium [Cr]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41Structure
    • H01L2224/05548Bonding area integrally formed with a redistribution layer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5Shape
    • H01L2224/05556Shape in side vie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5Shape
    • H01L2224/05556Shape in side view
    • H01L2224/05559Shape in side view non conformal layer on a patterned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6Disposition
    • H01L2224/05569Disposition the external layer being disposed on a redistribution layer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6Disposition
    • H01L2224/05571Disposition the external layer being disposed in a recess of the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99Material
    • H01L2224/056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05617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00°C and less than 950°C
    • H01L2224/05624Aluminium [Al]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99Material
    • H01L2224/056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05638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950°C and less than 1550°C
    • H01L2224/05647Copper [Cu]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onding areas
    • H01L2224/061Disposition
    • H01L2224/0612Layout
    • H01L2224/0613Square or rectangular array
    • H01L2224/06131Square or rectangular array being uniform, i.e. having a uniform pitch across the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onding areas
    • H01L2224/061Disposition
    • H01L2224/0612Layout
    • H01L2224/0615Mirror array, i.e. array having only a reflection symmetry, i.e. bilateral symmet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01Core members of the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2Disposition
    • H01L2224/13022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being at least partially embedded in the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01Core members of the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2Disposition
    • H01L2224/13023Disposition the whole bump connector protruding from the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01Core members of the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99Material
    • H01L2224/13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ump connectors
    • H01L2224/141Disposition
    • H01L2224/1412Layout
    • H01L2224/1413Square or rectangular array
    • H01L2224/14132Square or rectangular array being non uniform, i.e. having a non uniform pitch across the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01L2224/16238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to a bonding area protruding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i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12Aligning
    • H01L2224/81121Active alignment, i.e. by apparatus steering, e.g. optical alignment using marks or sensors
    • H01L2224/81122Active alignment, i.e. by apparatus steering, e.g. optical alignment using marks or sensors by detecting inherent features of, or outside,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12Aligning
    • H01L2224/81121Active alignment, i.e. by apparatus steering, e.g. optical alignment using marks or sensors
    • H01L2224/8113Active alignment, i.e. by apparatus steering, e.g. optical alignment using marks or sensors using marks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12Aligning
    • H01L2224/81121Active alignment, i.e. by apparatus steering, e.g. optical alignment using marks or sensors
    • H01L2224/81132Active alignment, i.e. by apparatus steering, e.g. optical alignment using marks or sensors using marks formed outside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i.e. "off-ch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e.g. registration marks, alignment structures, wafer m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2Bonding area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11Not relevant to the scope of the group, the symbol of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symbol of this gro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66Dysprosium [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67Holmium [H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68Erbium [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3Alloys
    • H01L2924/0132Binary Alloys
    • H01L2924/01322Eutectic Alloys, i.e. obtained by a liquid transforming into two solid ph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015Shape
    • H01L2924/10155Shape being other than a cuboid
    • H01L2924/10158Shape being other than a cuboid at the passive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2Passive devices, e.g. 2 terminal devices
    • H01L2924/1204Optical Diode
    • H01L2924/12042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4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81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30Technical effects
    • H01L2924/35Mechanical effects
    • H01L2924/351Thermal st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126482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半導體元件及其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 (WLCSP) 〇 【先前技術】
在如LSI裝置的半導體裝置、如電晶體的積體電路及各 種電子組件係形成於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因此,在操作 時會產生熱。為了避免因在半導體晶片中產生的過熱造成 錯秩與故障,已發展出各種散熱片結構與散熱結構,讓半 導體裝置能夠有效地散熱。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 2002-158310號說明一種配備有散熱結構的半導體裝置, 其中和電路板連#的散熱電才亟,可經由絕緣樹脂(或絕緣 層)將由半‘體晶片《表面所產生的熱朝肖電路板消散。 在此半導體裝置中,半導體晶片的表面區域及側面區域係 以絕緣樹脂(或絕緣層)覆蓋。 此外’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1-77236號說明一種配 備有散熱結構的半導體裝置,其中,由當作電源的觸點所 產生之相對較大量的熱係經由半導體元件之表面上藉由薄 膜基板的散熱圖案(對應於線路部分)所形成的填膠材料來 消散’該薄職板係配置在半導體元件之表面的周圍部分 中在此半導體裝置中,在其中形成積體電路之半導體晶 片的表面旁邊形成線路部分。 曰曰 圓 面 曰曰圓双晶月尺寸之封裝(WLCSp)的製造如下:^ 切割成許多個別的半導體晶片之前,在半導體晶) 95450.doc 1264828 上形成用於在半導體晶片及電路板之間建立電連接的線路 部分及電極部分並以樹脂將其圍住。在WLCSP中,在所要 位置形成線路部分、電極部分、及絕緣部分,不讓這些部 刀犬出半導體晶片的側面區域之外。這可縮減半導體裝置 的尺寸。 在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2-1583 10號中揭露的半導 體裝置(半導體晶片的側面區域係以絕緣層圍住)及在日本 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1-77236號中揭露的半導體裝置均不 適於WLCSP。 傳統上,WLCSP並未配備有可有效消散由半導體晶片所 產生之熱的散熱結構。因此,強烈要求WLCsp必須配備有 有效的散熱結構,以改進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由於最近有關1C裝置及LSI裝置的發展,其已高度進展 乂貫現電路it件的⑤速處理與高度整合,因而也發展出有
關有效消政半‘體裝置之熱之晶片及封裝的各種類型結構 並付諸實際的使用。 在減少如筆記型電腦及配備有數位相機之行動電話之電 子裝置的尺寸、厚度、及重量上,已有長足的進展。至於 用於半導體元件的晶片外罩,近來晶片尺寸封裝(csp)已 取代習用的雙列封裝(DIP)。 例如,晶片尺寸封裝(CSP)的設計如下··經由金屬凸塊 將半導體元件連接至載體基板,及在載體基板的下方表面 上形成用於將半導體元件附著至印刷電路板上的金屬凸 塊。近來的發展使得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具有 95450.doc 1264828 金屬觸點,以允許和外部裝置連接,該等外部裝置係形成 於其上开》成電子電路之半導體基板的指定表面(或製造電 子電路的表面)上。 此外,已發展各種結構來增加習用之晶片尺寸封裝之半 導體元件的散熱能力。例如,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mO-321775號說明一 種散熱 片結構 ,其 中使附 著至和 cps 之指 定表面相對之平坦表面的熱導片接觸具有複數個通道的金 屬散熱片,該等通道和金屬散熱板嚙合以消散由半導體元 件所產生的熱。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hu_67998號說明 一種散熱片結構,其中具有實現高度差之不規則形狀的不 規則薄膜係形成於和CSP之指定表面相對的平坦表面上, 以消散由半導體元件所產生的熱。 在曰本專利申清公開案第H10_321775號中揭露的散熱片 結構中,其中金屬散熱板係附著和csp之指定表面相對的 平坦表面,由於平坦表面的有限區域,因而必然限制了散 熱效應。 在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H11-67998號中揭露的散熱片 結構中,由於總面積因平坦表面上形成的不規則形狀而增 加,因而可增加散熱效應;但仍留有因其有限的散熱效^ 所造成的問題。 〜 習用的WLCSP具有非常窄的表面區域,因而無法在其上 提供用於配置標記空間的空間。這使得操作人員很難辨別 半導體元件的方向。 傳統上,按照兩個步驟將半導體晶片安裝至電路板上, 95450.doc 1264828 也就是說’使用黏著劑實現暫時焊接的第一步驟 焊劑實現固定焊接的繁-牛驟。制 吏用 酋疋斗接的弟-步驟。廷瓖製造業者很難減少製 '導體晶片的生產週期及減少其製造成本。此外,還很 難縮減製造機器的尺寸,因而在減少製造成本上造成瓶 員曰口此’已發展各種方法以利用磁性材料有效地將半導 體晶片安裝至電路板上並將這些方法付諸實際的使用,如 以下文件中所揭露的。
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2-57433號; 曰本專利第2,699,938號; 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H04-ll3690號;及 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H02· 134894號。 使用磁性材料將半導體晶片安裝至電路板上的習用方法 將參考圖20及21來說明。 圖35為顯示安裝方法之第一範例的橫截面圖,其中參考 數字201代表晶片模組,及參考數字2〇2代表其上安裝晶片 部件201的線路板。晶片模組2〇1的設計如下:將一對電極 端子204附著至其上形成電子電路之晶片基板2〇3的兩側; 將永久磁鐵205黏在晶片基板203的底部上;及在晶片基板 203的上表面上形成密封部件2〇6。線路板2〇2的設計如 下·在其上形成線路圖案(未顯示)之基板2〇7的指定位置處 形成電極圖案2 0 8,及在電極圖案2 〇 8之間配置磁性材料 209 〇 在將晶片模組20 1安裝至線路板202上的程序中,將晶片 模組201配置在線路板202之上,以在電極端子2〇4及電極 95450.doc 1264828 圖案208之間建立定位;然後,向下移動晶片模組2〇ι,使 電極端子204接觸電極圖案208,藉此得以完成安裝程序。 在此’晶片模組201的永久磁鐵205吸引線路板2〇2的磁性 材料209 ’藉此得以按照其間的指定定位將晶片模組1牢 牢固定至線路板202上。 圖3 6為顯示安裝方法之第二範例的橫截面圖,其中參考 數子2 11代表1C晶片,及參考數字2 12代表印刷電路板。在 此’在1C晶片211的指定表面211 a上形成複數個電極觸點 213,並將磁性材料214嵌入IC晶片211的指定表面2Ua 中。在印刷電路板212上形成線路圖案215,並將磁性材料 2 16嵌入印刷電路板212中。此外,將建立和線路圖案215 之電連接的焊球217加至電極觸點213上。 在將IC曰曰片211女裝至印刷電路板212上的程序中,將焊 球217加至1C晶片211的電極觸點213上;然後,將IC晶片 211定位在印刷電路板212之上,以在焊球217及線路圖案 2 1 5之間建立定位;之後,熔化焊球2丨7,使IC晶片2丨i牢 牢安裝在印刷電路板212上。在此,將磁性材料2 14及21 6 均予以磁化,以按照1(:晶片211及印刷電路板212之間的指 定定位,將1C晶片211固定至印刷電路板212上。 上述方法需要定位永久磁鐵205及磁性材料209、214、 及2 16的程序以及磁化磁性材料209、2 14、及2 1 6的程序。 這增加了零件的數目及製造程序的數目,因而增加了製造 成本。在變更永久磁鐵205及磁性材料209、214、及216的 定位時,便必須重新設計產品,因而造成額外的設計成 95450.doc -10- 1264828 本0 在將晶片模組201安裝在線路板2〇2上之前,如圖”所 示,必須將永久磁鐵205附著至晶片模組2〇1並以對應的方 式將磁性材料209附著至線路板2〇2,其中由於永久磁鐵 205及磁性材料209的提供,因而勢必增加產品的總高度及 體積’結果對產品的縮減尺寸及厚度降低造成不想要的限 為了將併入磁性材料214的1(:晶片211安裝至併入磁性材 料216的印刷電路板212上,必須增加IC晶片211的厚度以 大於磁性材料214的厚度,且必須增加印刷電路板212的厚 度以大於磁性材料216的厚度。這對產品的縮減尺寸及厚 度降低造成不想要的限制。 在WL C S P中根據薄膜形成技術、微影餘刻技術、及钱 刻技術,在進行鏡面處理之矽晶圓(或半導體晶圓)的表面 上按矩陣形式形成積體電路,其中在積體電路上形成凸塊 及保護絕緣膜;之後,利用切割機及其類似物沿著刻劃 線’將半導體晶圓切割成個別的片斷。 在上述製造程序中,必須識別半導體晶圓以管理成批之 單7G中的WLCSP產品。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η〇2]25412 號u兒明種具有條碼的半導體晶圓,其已付諸實際的使 用。 圖41為顯示具有條碼之半導體晶圓之範例的透視圖,其 中使用切割機刀片302在半導體晶圓301之定向平面3〇1附 近的指定區域上或半導體晶圓3〇丨的周圍區域上執行切 95450.doc 1264828 割,因此,形成條狀空洞303a、303b、...,所有空洞共同 當作條碼3 0 3。 為了管理個別的WLCSP產品,會在和封裝中形成電子電 路之指定表面相對的表面上形成用於產③管理#識別碼。 圖42為顯示具有識別碼之封裝(即,WLcsp 3〇4)之範例 的透視圖,其中使用墨點雷射印表機在和WLcsp 3⑹上形 成凸塊305之指定表面相對的背面表面3〇钧上列印代表生 產碼及特性的識別碼3〇6。
圖43為顯示具有識別碼之封裝(即,WLcsp 3〇7)之另一 範例的透視圖,其中使用雷射處理機在和WLcsp 3〇7上形 成凸塊305之指定表面相對的背面表面3<)7a上形成代表產 品碼及特性的不規則形狀(即,識別碼308)。 其中使用墨水來列印識別瑪3〇6的WLCSp则會遭遇因 以下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各種問題,如:墨水列印的散布、 墨水的降級、及墨點雷射印表機的功率波動,@而識別瑪 3 0 6在濃度上有所偏差泛尤& 另7偏是且在項取時變得不清楚。這會造成 有關識別碼306之讀取上的錯誤、故障、及困難' 此外, 慨⑶綱還需要使用特別設計的機器,即,墨點雷射印 表機,以列印識別碼306,這相當麻煩。 其中使用雷射處理機央;彡士、 钱术幵/成硪別碼308的WLCSP 307合 遭遇因以下各種因音所冰士、#办 曰 素所仏成的各種問題,如:不規則形狀 的散布及雷射處理機的功率波動,因而識別碼3〇8在濃度 所偏差且在讀取時變得不清楚。這會造成有關識別碼 則之頃取上的錯誤、故障、及困難。此外,wLcsp3〇7 95450.doc 1264828 還需要使用特別設計的機器,即,雷射處理機,以形成藉 由不規則形狀所實現的識別碼3〇8。 曰 由於尺寸及重量減少且效能高度進展之行動電話及資訊 終端機的科技進展,因而要求LSI裝置及半導體裝置要按 照電路及組件的高度整合及密度進行封裳。晶圓級晶片尺 寸之封裝(WLCSP)的設計可實現高度整合的半導體裝置, 其中在製造中整合晶圓處理及封裝。 圖50為顯示封裝在肌⑽中之辛導體裳置的橫截面圖, 其中重接線層477係和在半導體晶片453上形成的觸點電極 (未顯示)連接’·以隔絕樹脂473圍住的金屬柱48〇係形成於 重接線層477上;及如辉球的外部端子481係附著至金屬柱 480的表面上。這揭露於標題為「川以以Μ^〇 (日 經微裝置)」的期刊,第44_71頁,1998年8月發行於日本的 刊物。日本專利中請公開案第2刚-216184號說明調適於 其中在形成於樹脂開口内之屏蔽層嵌入金屬柱的半導體裝 置的第一修改。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〇〇1_244372號說 明調適於其中金屬柱具球形形狀的半導體裝置的第二修 改。 然而,上述導體裝置及其第一修改說明將其直徑大於金 屬柱之直徑的外部端子附著在「圓柱形」金屬柱上,其中 用於重接線層之柱子基座(請見477b)的直徑實質上和金屬 柱的直徑相同。這表示柱子基座佔用重接線層之面積之相 對較大的比例,致使重接線層受限於重拉線路所用的區域 中。由於此類有關重接線(或線路重拉)之相對較小的自由 95450.doc -13 - 1264828 度,使知上述結構在因應L SI裝晉由 S中外部端子的複雜配置 上有困難。此外,這還會限制外 Γ $编子的總密度(即,每 單位面積的外部端子數)。 有關重接線的自由度可藉由始田 、 沒」精甶铋用重接線層的多層結構來 改進。然而,這卻會大幅增加萝 S加I坆成本,對於製造業者相 當不便。
第二修改的有利之處在於’藉由按球形形狀形成金屬 才可減少接近外4端子之表面區域中當作端子基座的金 屬柱。然、而,減少端子基座也會減少外部端子的連結強 度1而勢必降低半導體裝置的可#性。此外,也很容易 破壞「球形」金屬柱或容易使其和半導體晶片分開。 曰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〇 1-94000號說明圍在晶片尺寸 封裝(CPS)中之半導體裝置的範例,#中半導體晶片係經 由外部端子而和基底基板連接,以和印刷電路板建立電連 接0 曰本專利申清公開案第2〇〇3_124389號說明進一步縮減 半V體衣置(包括半導體基板)之尺寸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 封裝(WLCSP)的範例,其中在指定表面上形成外部端子以 製造電子電路。 圖61為顧示晶片尺寸封裝(csp)5〇1的透視圖;及圖以為 CSP 501的橫截面圖,其中半導體晶片5〇3和形成於基底基 板502之表面上的電路及線路為電連接;絕緣樹脂膠帶5〇4 π “在基底基板5 〇 2的背面上;曝露樹脂膠帶5 〇 4上用於和 半導體晶片503建立電連接的金屬凸塊505 ;及在基底基板 95450.doc •14- 1264828 502的表面及背面上形成二維上延伸的v形通道部分5〇6。 由於在基底基板502的表面及背面上形成v形通道部分 506,CSP 501的缺點在於稍微減少基底基板5〇2的剛性且 其末端部分很容易變形。在藉由加熱回熔將csp 5〇1安装 在印刷電路板上時,基底基板502的末端部分因響應印刷 電路板的彎曲而很容易變形,因而不會毀壞金屬凸塊5〇5 且不可能朝向印刷電路板上的相鄰陸面嚴重變形。 圖63為顯示WLCSP 5 11之習知範例的橫截面圖,其中在 矽基板512的表面512a上形成積體電路513 ;形成由絕緣樹 月曰組成的樹脂隔絕層514以完全覆蓋包括積體電路513的表 面512a ;及在樹脂隔絕層514的表面514a上部分地曝露焊 塊(或電極)5 15,以和積體電路513建立電連接。 WLCSP 511所佔用的面積實質上和矽基板512的總表面 面積相同。和〇8?501相比,冒1^8卩511用於製造電子電 路的面積減少且尺寸減少。 上述的CSP 501’其中在基底基板502的表面及背面上形 成V形通道部分506,能夠有效防止焊劑橋接及線路因印刷 電路板的彎曲所造成的毀壞及斷裂。然而,卻很難避免包 括半導體晶片5〇3之CSP 501發生完全彎曲。 也就是說’在基底基板502的表面及背面上形成v形通道 部分506可能無法充分避免包括半導體晶片503的CSP 501 發生完全彎曲。 和CSP 501相似,很難避免包括矽基板512之WLCSP 511 發生完全彎曲。 95450.doc -15- 1264828 【發明内容】 •能夠以 晶片所產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如下 WLCSP的形式進行製造且能夠有效地將由半導體 生的熱消散至其外部。
曰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及其晶圓級 晶片尺寸之封裴,其能夠改進散熱特性而不會增加半導體 元件的有效面積,其容易辦別半導體元件的方向,且其經 處理可呈現半導體元件所特別標明的資訊。 本發明的進_步目的在於提供—種半導體元件及其電路 板,其⑨夠實現產品的縮減尺寸及厚度降低而不會增加零 件及製造程序數且不會增加產品的總高度及體積。 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 方法,其中很容易將識別資訊加到半導體元件上而不會造 成任何損壞。 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封裝在WLcsp中的半 導體裝置’其中改進有關重接線的自由度而不用用於重接 線層的多層結構,因而能夠因應外部端子的複雜配置及外 部端子的增加密度,並能夠保證和金屬柱連接之外部端子 的高連結強度。 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其能夠 有效避免半導體基板發生彎曲’因此,得以改進強度及改 進散熱。 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中,一半導體敦置包括:一半導體 片,其具有一矩形形狀,其中複數個觸點電極係形成於 95450.doc 1264828 、1,n緣層,其經形成以覆蓋該半導 日日示了對應於該等觸點電極之指定區以外的表面;複 數個連接電極,其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以和 置建立電連接;至少—散熱電極,其係、配置在該 的表面上且和該外部裝置連接;—第—線路部 二其係形成於該第-絕緣層的-表面上,以在該等觸點 甘〆…連接"極之間建立電連接;一第二線路部分, 八j成於邊第—絕緣層的表面上且和該散熱電極連接; 及 弟一絕緣層,用於iifc丨V ~IT + JL、ran 詨 ·、下方式圍住該第一線路部分及 ^ Ρ 一分·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曝露該等連接 圣及該散熱電極,其中該第二線路部分係配置在該半導 =一加熱部分附近且經形成以覆蓋該第-絕緣:: 除了對應於”-線路部分之一指定區域以外的表面。 上文中在第一絕緣層之表面的中央區域中形成第 =分或ί第一:緣層之表面的周圍區域中形成第二線路 5 在第一絕緣層之表面的中央區域中形成第一 線路Γ。此外,半導體單元係使用附著在具有至少= 面之私路板上的上述半 散熱電極。 …構成,其中使陸面接觸 敎電:二1=的形式實現半導體裝置’但仍得以經由散 加、電極:效地消散由半導體晶片所產生的熱,因為可以增 的、路Β的面積。可以形成和複數個散熱電極連接 線路部分及第:在形成'合部分《在第二 次弟一、、、巴緣層之間建立互相嚙合時,可以 95450.doc 1264828 防止第二線路部分不會和第— 〜 或弟二絕緣層分開。因此, 付以改進半導體裝置的散熱效率及可靠性。 在本發明的第二方面中’半導體元件包括複數個通道或 :洞(1’孔⑴,其係、形成於和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電子電 路之扣疋表面相對的背面表 P1 Μ π 在此,可形成其寬度或其 間之距離彼此不同的通道或空洞。 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圭十_白k 丁 U括上述半導體元件,該半導體 兀件具有複數個通道或空洞,該等通道或空洞可在立寬产 或其間之距離上進行適當變 " ,,^ 以乓加用於散熱之用途的 〜面積。因此,可以改隹 政熱特性及容易辨別封裝的方 2,其中亦可以藉由適當變更通道或空洞的形狀及尺寸來 只現識別育訊,因而很容易即可識別及管理封裝。 在本發明的第三方面’半導體元件包括:複數個第一端 子,師外部裝置建立電連接;及至少一第二端子,其未 和外部1置連接且配備有由強磁性材料或弱磁性材料組成 的第一磁性材料。強磁性材料係由選自以下項目中至少一 成:鐵(Fe)、叫錄㈣,),)、鋼 以Ur°)、铒(Er)、及録(Tm)。可以另外附著感測器 娜和半導體元件之指定表面相對之另-表面上的物 理量。 ^電子裝置係使用附著在電路板上的上述半導體元件 其中第二磁性材料係附著在直接和半導體元件對 應於弟-磁性材料之指定表面相對之電路板的表面上,夢 此利用存在第一磁性材料及第二磁性材料之間的磁引力, 95450.doc -18- 1264828 的指定定位,將半導體元件固定在電路板上,因 此改進製造的可靠性及良率。 、二::明的第四方面,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具有用於製 ^ 電路之指定表面的半導體基板’其中將和半導體基 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表面分成複數個區域,該等區域在: 面粗糙度上彼此不同,以標明識別標記。或者,在和半導 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势的矣 士 對的表面上形成具有用於標明識別標
:私疋圖案的感光層。感光層係由感光聚醯亞胺樹脂、 聚氨酯樹脂、丙烯酸樹脂、或感光s〇G組成,1 影姓刻技術實現指定圖案。識別標記代表字元、數^、符 號、代碼或影像。 、 在本發明的第五方面,封裝在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 (WLCSP)的半導體袭置包括以樹脂隔絕且形成於和觸點電 極連接之重接線層上的金屬柱,其中外部端子連結金屬柱 的指定表面,其大於其接近重接線層的對面表面。例如, 金屬柱具有其截面積在從重接線層至外部端子之方向中逐 漸增加的倒錐形形狀。 由於使接近外部端子之金屬柱的指定表面大於接近重接 線層之金屬柱的對面表自,因此可以減少柱子基座在重接 線層上佔用的面積比。目此,不用用於重接線層的多層結 構’即可增加有關重接線的自由纟,藉此半導體裝置能夠 因應外部端子的複雜配置及外部端子的增加密度。此外, 半導體裝置還可充分確保接近外部端子之金屬柱的指定表 面。和具有球形形狀之習用的金屬柱相比,上述金屬柱不 95450.doc -19- 1264828 可處因應力而造成毀壞及和 改進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執行的初步測試中,很容易 間建立對準。 半V體晶片分開。因此,能夠 在外部端子連結金屬柱之前所 即可在金屬柱及測試器探針之
在本發明的第六方面中,一半導體裝置包括:一半導體 „,其具有用於製造一電子電路的一第一表面;一樹脂 絕層’其由-絕緣樹脂組成且係形成於該半導體基板的 弟一表面上;複數個外部端子,其係和電子電路連接且被 部分曝露於該樹脂隔絕層上;複數個通道或空洞…系护 成於該樹脂隔絕層上;及複數個通道或空洞,其係形成於 ㈣:導體基板之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上。通道係 於指定方向中延伸’或將其形成為按矩形彼此交叉。此 外,可適當變更通道或空洞的形狀或尺寸。此外,還可在 有限區域中配置空洞,使在其他區域中不會形成空洞。 由於通道或空洞的形成,因此可以增加半導體裝置之表 面的總面積,因此,改進了散熱特性。此外,可以避免半 導體裝置發生彎曲。 【實施方式】 將參考附圖,藉由範例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1 ·第一具體實施例 將參考圖1、2、3、4A-4F、及5來說明本發明第一具體 實施例的半導體裝置。如圖1及2所示,半導體裝置丄包 括·半導體晶片3,其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薄板狀形狀; 絕緣層5(當作第一絕緣層),其形成於半導體晶片3的表面 95450.doc -20- 1264828 3a上;複數個連接電極7及 曰片^ ·、 …電極9,其係配置在半導體 曰日方《5的表面3 a h,滿輪/职 禝數個線路部分Π、13、及15,盆係 形成於絕緣層5的表面5a上, " 7 . ^在半¥體晶片3及連接電極 或放…、電極9之間建立互相· H m、甘, 相連接,及杈製樹脂17(當作第 一、、、巴緣層),其按以下條件笔 千意、、、巴緣層5的表面5a ··在半導 體曰日片3的表面3a上曝露雷朽 …… 且其包圍其中的電極7 及9和線路部分11、13、及15。 /就是說’半導體裝置1具有類似WLCSP的結構,其中 、巴緣層5、杈製樹脂17 '電極7及9、及線路部分η、η、 :15的形成並不會在水平上從半導體晶片3的表面3a凸 出。 _曰片3中“唬觸點電極21、電源觸點電極 接地觸點電極25、及散熱觸點27係形成於基板19的表 :::該基板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形狀。包括電晶體的電 电及其他電子組件係形成於基板19的表面上,該基板 由石夕(Si)組成。 ㈣觸點電極21、電源觸點電極23、接地觸點電極25、 及政熱觸點27係各由鋁(A1)組成且經配置在半導體晶片3之 表 的周圍中。半導體晶片3的構成和用於QFp型 裝置之習用的半導體晶片相似。 L號觸點電極21輸入及輸出有關形成於基板b上 組件的雷彳古% %化破。電源觸點電極23供應電源至併入半導體晶 片3中的電子電路。 曰曰 接地觸點電極25可用來使半導體晶片3的電子電路接 95450.doc -21 · 1264828 :二:觸點電極21、電源觸點電極。 25共同當作在半導體晶片 觸』電極 褒置1之印刷電路板上(未顯干)之:路及用於安裝半導體 路)間建立電連接的觸點電極其他電子電路(或外部電 種Γ:觸點27可從半導體晶片3消散由基板19上形成之各 種組件所產生的埶,所 风 < 各 加熱部分相鄰。、^二月…、觸點係配置和基板19的 圖3所示’源極擴散區仏及汲極擴散區 包括在形成於基板19之表面…上的電晶體31中,且分 =和電極33及35連接。這些電極似⑽藉由在純化㈣ 中形成的線路來連接,且經由電子電路及線路(未顯示)而 和电源觸點電肋及接地觸點電極25連接^散熱觸㈣ 連接的散熱擴散區37係形成和基板19之表面W上電晶體 31的及極擴散區31b相鄰。形成各由場區氧化薄膜(si〇2)或 淺溝渠卿2)組成的絕緣區39以包圍散熱擴散區37,藉此 使汲極擴散區31b和散熱擴散區37為電絕緣。在此結構 中’可經由散熱擴散區37(其形成和汲極擴散區31b相鄰)將 由電晶體31之閘極31c的下方通道所產生的熱傳送至散熱 觸點27。 可以按以下方式修改上述結構··形成散熱擴散區37以經 由絕緣區39而和電晶體31的源極擴散區3U相鄰。此外, 可以適當調整散熱觸點27的電位及散熱擴散區37之雜質的 極性,因此,其可當作供應電源至半導體晶片3之電子電 路的電極或接地半導體晶片3的電極。 95450.doc -22- 1264828 半導體晶片3包括純化胺 炖化膜41,其經形成可覆蓋基板19除 了散熱觸點27以外之表面19a。在鈍化膜41中形成空洞 43’以在鈍化膜41之表面…的外部曝露散熱觸點27。此 外,在鈍化膜41中形成其他空洞(未顯示),以分別在純化 膜41之表面41a的外部曝露電源觸點電極”及接地觸 極25 〇
鈍化膜41的構成係、藉由層壓以下薄的絕緣膜,即:第一 絕緣膜川及第二絕緣膜4U,此二者均由二氧化邦叫 組成,及第三絕緣膜41d,其由氮化石夕(SiN)組成。純化膜 41八有同的抗熱性及高的電絕緣性。鈍化膜41的表面 可當作半導體晶片3的表面3a。 絕緣層5的形成係利用由聚醯亞胺(ρι)組成的絕緣樹脂, 聚醯亞胺是一種電絕緣材料。絕緣層5經形成以覆蓋半導 體曰曰片3的表面3a及空洞43的内壁,空洞可利用散熱觸點 27及鈍化膜41來定義。此外,絕緣膜5覆蓋其他空洞(未顯 不)的内壁,這些空洞可分別利用信號觸點電極21、電源 觸點電極23、接地觸點電極25、及鈍化膜41來定義。 如圖2所示,使用連接電極7及散熱電極9,可在半導體 曰曰片3及安裝半導體裝置丨之電路板(未顯示)之電子電路之 間的建立電連接。這些電極7及9係各由柱子45及焊球47構 成’其中具有圓柱形形狀的柱子45從指定表面(即,和觸 點電極21、23、及25連接之第一線路部分丨丨及13的表面 Π a及13a,及和散熱觸點27連接之第二線路部分15的表面 1 5 a)延伸至模製樹脂1 7的表面17a,並將焊球4 7附著在柱 95450.doc -23 - 1264828 子45的上端45a上,以從模製樹脂^的表面凸出。柱子 係各由銅(Cu)組成,其中調整其上端仏的高度以和模 製樹脂17的表面17a一起形成平坦平面。將焊劑材料約略 作成球形,即可形成各焊球47。
/如圖1所示,和第-線路部分以时接的連接電極7係 /成於、、、巴緣層5之表面5a的周圍區域中並經配置和半導體 晶片3的觸點電極21、23、及25相鄰。和第二線路部分15 連接的散熱電極9並未被配置在周圍區域中,而是被配置 在、巴緣層5之表面5a的中央區域中,其中散熱電極9也被配 置在散熱觸點27及中央區域之間的中間區域中。 々連接電極7及散熱電極9係配置彼此相鄰且其間距離相 等口而不會造成半導體晶片3之電子電路的短路。 八^圖2所示,將和散熱觸點27連接的第二線路部分15部 分嵌入定義於散熱觸點27及絕緣層5之間的空洞49_,其 中弟二線路部分係形成於絕緣層5及模製樹脂17之間,且 攸工洞49的開口延伸達到散熱電極9之柱子的下端。如 圖3所示,藉由在絕緣層5之表面w連續形成的下方阻障 金屬51及線路層52,即可構成第:線路部分15。線路層52 係^銅(CU)組成。為了改進散熱觸點27及線路層52之間的 黏耆性,下方阻障金屬51係由鈦(Ti)或鉻(Cr)組成,复中 和線路層52的厚度相比,其厚度已充分減少。 、 和信號觸點電極21、電源觸點電極23、及接地觸點電極 乃連接的第一線路部分丨丨及丨)係形成於和第二線路部分η 構相似的^構中,其中已將第一線路部分延伸達到連 95450.doc -24- 1264828 接電極7(有關信號輸入/輸出、 4原仏應、及接地)的下 且被配置在絕緣層5之表面㈣周圍區域令。 ,如圖i所示’第二線路部分15係藉由在平面圖中具有矩 :形狀的薄片㈣構成’其係形成於絕緣層5之表面㈣ I央區域卜及形成於半導體晶片3之周圍區域中的連接 部分…係和散熱觸點27連接。如圖以2所示,形成 複數個孔賴以在第二線路部分15的厚度方向中穿過其 ,’、中在平面圖中之散熱電極9間的指定位置處形成各 W °形成連接線路部分15c以和半導體晶片3中的加熱部 分2 9相鄰。 弟線路部分m3可對連接電極7和信號觸點電極 電源觸點電極23、及接地觸點電極25進行電連接。在 此’連接電極7經配置而和信號觸點電極2ι、電源觸點電 亟23、及接地觸點電極25相鄰,第一線路部分^及^和第 二線路部分15之連接線路部分15c的長度相比,各長度已 -減J。③得以實現連接電極了及㈣觸點電極^、電源 觸點電極23、及接地觸點電極”間之電信號的高速傳輸。” 必4有相對較大量的電流流動通過第—線路部分11,第 、 係和電源觸點電極23及接地觸點電極25連接。 因此’和信號觸點電極21連接之另一第一線路部分13的厚 度相比帛、線路部分11的厚度已經增加。 模製樹脂17係由電絕緣材料組成,其中其可覆蓋絕緣層 5的表面5a及亦可勹 匕圍電極7及9的柱子45和線路部分1J、 及15拉製樹脂17係由其硬度低於線路部分11、13、 95450.doc -25- 1264828 及B之硬度的樹脂材料組成。按照實質上和半導體曰片3 在平面圖中之矩形形狀相同的矩形形狀形成模製樹脂:。 模製樹脂17具有欲入於第二線路部分15之孔洞54中的凸 出物51。—對孔洞54及凸出物51形成嚙合部分兄,以在第 二線路部分15及模製樹脂17之間建立互相嚙合。 接著,下文將說明半導體裝置丨的製造方法。 首先,如圖4A所示,在半導體晶片3的表面^上形成嗜 緣層5’以在各觸點電極21、23、及25及散熱觸點27的正 上方形成開口 5b。如圖4B所示,在絕緣層5除了用於形成 各線路部分U、13、及15之指定位置以外的表心上形成 第一抗餘層55’其中其包括用於形成第二線路部分Η之孔 洞54的指定區。 將銅材料放入其中未形成第一抗蝕層55的指定部分中, 換言之,絕緣層5的曝露部分’依此方式形成各線路部分 11、13、及15。在此,和第一抗蝕層55之表面“a的厚声 相^線路部分u、13、m5的各表wU、i3a、及^ 的厚度已經減少。在完成形成線路部、及b後, 移除第一抗蝕層55,如圖4C所示。 如圖4D所示’在線路部分u、13、及咖了用於形成柱 子45之指定位置以外的各表面Ua、叫、及…上形成第 二抗蝕層57。在此狀態中,部分地曝露線路部分u、η、 及的各表面lla、13a、及…。將銅材料放入其中未形 成第二抗钱層57的指定部分中,換言之,其中曝露線路部 分27的指定部分中,依此方式形成柱子45。在完成形成柱 95450.doc -26- 1264828 子45後,移除第二抗蝕層57,如圖4E所示。 取後,如圖4F所示,形成模製樹脂17以覆蓋絕緣層^的 表面5a及按曝露柱子45之上端45a的方式包圍線路部分 U、13、及15以及柱子45。然後,將焊球47附著在柱子 的上端45a上。依此方式完成半導體裝置}的製造。 將上述半導體裝置1安裝在電路板59上,以產生半導體 單元6卜如圖5所示。在電路板59的表面59a上形成複數個 陸面63並使其接觸附著至電極7及9的焊球47。 當半導體裝置i在半導體單元61巾㈣時,將由半導體 晶片3之加熱部分29所產生的熱傳送至和其鄰接的散熱觸 點27,經由此散熱觸點將熱進一步藉由第二線路部分似 散熱電極9傳送至電路板59的陸面〇。依此方式即可將半 導體晶片3的熱消散至半導體裝置丨的外部。 在半導urn中’將用於散熱的第:線路部分15配置 在絕緣層5除了周圍區域(其中配置和觸點電極21、23、及 2 5連接的第一線路部分i i及i 3)以外之表面$ &的中央區域 中’藉此得以增加形成第二線路部分15之薄片15b的面 積此外’形成第二線路部分ls的連接線路部分⑸及散 熱觸點27以和半導體晶片3的加熱部分29相鄰。 、言許第線路。卩分1 5能夠藉由絕緣層5及散熱觸點27
有效地吸收由半導濟曰y 2 L 體日日片3所產生的熱。因此,即使以 CSP的幵/式構成半導體裝置i,還是可以有效地將半導 體晶片3的熱朝向散熱電極9消散。 藉由嚙。邛刀53可使第二線路部分15及模製樹脂 17彼此 95450.doc •27- 1264828 一 口此,即使第二線路部分1 5及模製樹脂1 7係由 具有:同熱~脹係數的不同材料組成,也會使第二線路部 分變形以和模製樹脂17的熱變形相酉己。也就是說,即使 ^絕緣=之表面5ai的相對較大面積中形成第二線路部 分15,還是可以防止第二線路部分15因模製樹脂17的熱變 形而矛Μ衣树月曰1 7分開。目此,可以改進半導體装置1的 可靠性。 本八體κ靶例可以使用調適於半導體晶片的習用結構來 貝現其中在半導體晶片3之表面3a的周圍區域中形成觸 ”、占私極21 23、及25及散熱觸點27,其中在絕緣層5之表 =5a的周圍區域中另外形成第._線路部分"及^。這在半 導體晶片3中不用變更觸點電極21、23、及”及散熱觸點 27的配置即可很容易地在絕緣層5的表面h上形成第二 線路部分15。因此,可以降低半導體裝μ的製造成本。 在半導體裝置1及半導料元61巾,可以將和第二線路 部分15連接之散熱電極9的熱消散至在電路板59上形成的 電子電路。這容許第:線路部分15能夠有效地將自半導體 晶片3吸收的熱消散至半導體裝置丨的外部。也就是說,可 以改進有關半導體裝置i的散熱效率。 本具體實施例可以各種方式進行修改,下文將會說明。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經由線路使散熱觸點27和基板19為 電連接。當然’散熱觸點27未必要和基板19連接。例如, 如圖6所示,可以按以下方式修改本具體實施例:在電晶 體3 1的閘極3 lc之上形成散熱觸點27。此時,可以進一步 95450.doc -28- 1264828 改進有關半導體裝置1的散熱效率,因為散熱觸點27係配 置在閘極3】谓近,而閘極的熱量和半導體晶請其他组 件相比,是最高的。 可以按以下方式修改本具體實施例:在基板_散轨擴 散=37之上形成散熱觸點27,其中散熱觸㈣未和散熱區 37電連接。或者,可以分別在間極31c及散熱擴散區37之 上形成散熱觸點2 7。
:本具體實施例中,可在絕緣層5的表面5a上形成單一 1第二線路部分15。當半導體晶片3包括複數個加熱部分 時’可以按圖7及8所示的方式修改本具體實施例:在絕緣 層5之表面5a的表面上形成複數個第二線路部分(即,第二 ㈣部分14及16)。此時’個別將第二線路部分似贼 置在不同的加熱部分26及28附近;也就是說,這些線路部 分能夠有效地吸收分別由加熱部分26及28所產生的熱。 上文中,將散熱觸點27配置和加熱部分26及28相鄰且分 別和第二線路部分14及16連接。第二線路部分Μ及Μ 此互相絕、緣;因此,可以避免有關半導體晶片3的電;電 :在散熱觸點27之間發生短⑬。因&,可以避免在半導體 裝置1中發生錯誤及故障,因而改進可靠性。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藉由薄片15b及連接線路部分15c來 構成第二線路部分丨5。當加熱部分30存在於半導體晶片3 的中央區域中時,可以按圖…。所示的方式修改:具體 實施2:藉由經配置僅覆蓋絕緣層5之中央區域的薄片來 構成第二線路部分18。這容許第二線路部分18能夠經由絕 95450.doc -29- 1264828 緣層5吸收由加熱部分3〇所產生的熱。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在絕缕 表層5之表面5a的中央區域中 Φ成弟一線路部分15。在此,不一 第二線路層i 5,而是要 、品5、中形成 疋要形成可设盍絕緣層5除了對應於第 一線路層U及13之區域以外之表面㈣指定區域。在半導 體晶片3的中央區域中配置觸點電極21、23、及25和散教
觸_,可以按如圖_示的方式修改本具體實施例:、 在觸點電極21、23、及25和散熱觸點27的内部,在絕緣層 5的中央區域中形成第一線路部分12 ;在觸點電極。、 23、及25和散熱觸點27的外部,在絕緣層5的周圍區域中 形成具有薄片狀形狀的第二線路層2〇。 根據圖U所示的半導體裝置2,即使對各絕緣層5及模製 樹脂17進行熱變形’在絕緣層5及模製樹脂17的中央區域 中發生熱變形的量小於在絕緣層5及模製樹脂㈣周圍區 域中發生熱變形的量。因此’在第一線路部分。上發生熱 應力的量變成小於在第二線路層2〇上發生熱應力的量。也 就是說,即使在減少第一線路部分12的厚度時,還是可以 避免第一線路層12因熱應力而發生斷裂。 和第一線路部分12相比,可在絕緣層5之表面5a上形成 較大面積的第二線路部分20。這容許第二線路層2〇能夠充 分吸收相對較大量的熱應力,此熱應力可能大於第一線路 部分12的熱應力。因此,可以避免第二線路部分2〇因熱應 力而發生斷裂。因此,可以改進半導體裝置2的可靠性。 在本具體貫施例中,藉由在第二線路部分丨5中形成的孔 95450.doc -30- 1264828 /Π"及在拉製樹脂i 7中形成的凸出物η來構成嗔合部分 在此不定要如上述構成嚙合部分53,但一定要構 成保證第二線路部分15及模製樹脂17之間能夠互相喊合的 ,也就疋况,可以按如圖12所示的方式修改本且體實 施例··藉由孔洞56(其形成穿過第二線路部分15及絕緣層5) 及核製樹脂17的凸出物58(和孔洞56喷合)構成鳴合部分 60或者,糟由第二線路部分15來形成凸出物並使凸出物
的方向朝向模製樹脂17,因而提供和凸出物喃合的空洞, 依此方式形成嗔合部分。 八此Μ未必要藉由嗔合部分53及6〇來實現,該等鳴合部 分建立第二線路部分15及模製樹脂17之間的唾合。可以提 [喷口 ^刀以貝現第二線路部分15及絕緣層$之間的互相 =例如’如圖13所示,可以提供由以下項目構成的嚙 口邛刀66 ·形成以在其厚度方向中穿過絕緣層$的孔洞 62 ’及在第二線路部分15中形成以和孔洞㈣合的 Μ。 上文中,gp使第二線路部分i 5及絕緣層5係由具有不同 熱膨脹係數的不同材料組成,也會使第二線路部扣變形 以:絕緣層5的熱變形相配。這有效防止第二線路部分b 和絶緣層5分開。因此,可以改進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圖5顯示複數個陸面63係形成於半導體單元“内的電路 ^ 59上。可以按如圖14所示的方式修改本具體實施例:在 电路板59的表面上將彼此互相鄰接的陸面以及“整合連接 一起。 95450.doc -31- 1264828 上述修改容許由散熱電極9所吸收的熱能夠有效地從陸 面64傳达至另一個陸面65。這可實現有效的散熱,其中能 • 夠有效地將由半導體晶片3所產生的熱從散熱電極9傳送至 電路板59。 '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電極7及9各配備有具有圓柱形形狀 的柱子45,這些柱子從線路部分u、13、及Μ的表面 Ua、13a、及15a延伸至模製樹脂17的表面17a。可以按以 了方式修改本具體實施例··不用形成柱子45,直接將焊球 ^附著在線路部分U、13、及15上。此修改可減少圍住線 路P刀11 13、及15之模製樹脂17的厚度。因此,可以降 低半導體裝置1的總厚度。 電極7及9不疋要配備有焊球47,因在模製樹脂丨7的表 面17a之上,只需要至少凸出電極7及9的指定部分。例 如,如圖15A及15B所示,從模製樹脂17凸出的凸出物π 可=柱子46整合形成。可以使用藉由電錢生長及塗上銅膏 φ 來貫現的網版處理印刷,以形成凸出物67。或者,如圖 所+不,在形成柱子45及模製樹脂17後,執行抗蝕圖案 化以藉由電鍍生長來形成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形狀的凸 物68 〇 電極7及9不一定要藉由柱子45及私、焊球47、和凸出物 67及68來構成。也就是說,可只利用柱子45及46來形成電 極7及9。此時,在將半導體裝置丨安裝在電路板π上時屯 可執订焊接以在柱子45及46和電路板59的電子電路之 立電連接。 3 95450.doc -32- 1264828 2 B第二具體實施例 圖1 6為顯示本發明第二具體實施例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 封裝(WLCSP)之外觀的透視圖。圖17為WLSCP的正面圖; 及圖18為WLCSP的側視圖。參考數字101代表在平面圖中 具有矩形形狀的矽基板(或半導體基板),其上將形成積體 電路(或電子電路,未顯示)。參考數字1〇2代表實現和外部 裝置之連接的金屬觸點,其係沿著矽基板1〇1之指定表面 101a的周圍部分配置成矩形形態,且在橫截面中各具有半 橢圓形形狀。參考數字103代表通道,其形成在和指定表 面101a相對的背面表面ιοα上彼此平行,且在橫截面中各 具有矩形形狀。如圖17所示,使用深度「d」及寬度「w」 和其間距離「s」定義各通道1〇3的尺寸。 由於將各通道103的深度d製造得比較深,因此增加背面 表面101b的總面積,然而,在將深度d增加這麼多時,勢 必降低矽基板101的剛性。因此,深度d較佳介於矽基板 之尽度t的20%至50%。 例如,S矽基板l〇i具有其長度為5 mm及其厚度丨為5⑼ μιη的正方形形狀時,則通道1〇3的深度d介於1〇〇 至 μπι,較佳將其設為介於15〇 μηι 土 3〇 。寬度*介於 μιη至500 μηι,較佳將其設為介於25〇 士 25 。在相鄰 通道103之間的距離介於2〇〇 gms5〇〇 ,較佳將其設為 介於 250 μηι ± 25 μπι。 根據上述尺寸,可以在石夕基板丨〇 1上形成五至十個通道 103。 95450.doc -33 - 1264828 在此WLCSP的製造中’在矽基板1〇1的指$表面】…上 形成積體電路(及其他視需要的組件,如感測器),及在指 定表面1〇la的周圍部分中形成用於形成金屬觸點ι〇2的^ 塊(未顯示)。在除了凸塊以外的指定表面1〇u上形成鈍化 膜’以保遵積體電路及其他組件。 然後,使用如磨床的切割機以在矽基板1〇1的背面表面 10113上形成通道1〇3。依此方式即可產生貿1^(:§1>。 在本具體實施例的WLCSP中,其中在和石夕基板⑻之指 定表面10U相對的背面表面1〇113上形成彼此平行的複數個 通道103,不用增加半導體基板1〇1的有效面積,即可增加 背面表面101b的總面積。這可改進WLCSp的散熱特性。 此外,本具體實施例的WLCSP係按以下方式製造:使用 如磨床的切割機以在矽基板101的背面表面10115上形成通 道103。也就是說’使用簡單且便宜的機器形成通道1〇3, 因而不會增加製造成本。 本具體實施例可以各種方式進行修改,下文將會說明。 (a)第一修改範例 圖19為顯示本具體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範例之晶圓級晶片 尺寸之封裝(WLCSP)的正面圖。和上述圖17所示wlcsi^ 比,其中使用如磨床之切割機形成通道1〇3,使這些通道 在橫截面中具有矩形形狀,圖19所示WLCSp的特徵在於: 沿著矽基板101的晶面執行各向異性蝕刻,藉此在背面表 面101b上形成在橫截面中各具有三角形形狀的通道丨^。 為了實現實質上和上述WLCSP的散熱特性相同的散熱特 95450.doc 1264828 性,必須適當調整在橫截面中各具有三角形形狀之通道 111的尺寸,該尺寸由寬度「w」及深度「d」來定義。 適當變更蝕刻溶液的組成物及各向異性蝕刻的條件,即 可調整寬度W及深度d。 例如,形成二氧化矽膜以部分地覆蓋和矽基板101之指 定表面101a相對的背面表面101b,其中在9(rc下對未覆蓋 二氧化矽的矽基板1 0 1的指定部分進行蝕刻。 結果,第一修改範例的WLCSP能夠證明實質上和上述 B WLCSP之指定效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b)第二修改範例 圖20為顯示本具體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範例之晶圓級晶片 尺寸之封裝(WLCSP)的正面圖。和上述圖17所示wlcsp相 比’其中對有關在矽基板1〇1兩端附近形成之最外側通道 1〇3配置相同距離,圖20所示WLCSp的特徵在於:在最右 邊通道103及矽基板i 〇丨右端之間所測量的距離仏和在最左 ❿ 邊通道103及矽基板1〇1左端之間所測量的距離〇2不同。 第一修改範例的WLCSP能夠證明實質上和上述WLCSP 之指定效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此WLCSP的結構特色,其中在最右邊通道ι〇3及基板ι〇ι , 右端之間的距離〇!和在最左邊通道103及基板101左端之間 的距離〇2不同’因而利用偵測距離〇!及〇2之差的半導體雷 射’很容易即可辨別背面表面10]^的方向。 (C)第三修改範例 圖2 1為顯示本具體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範例之晶圓級晶片 95450.doc -35- 1264828 尺寸之封裝(WLCSP)的正面圖。和上述圖17所示…[。”相 比’其中所有通道103均具有相同寬度w,圖21所示 WLCSP的特徵在於:在基板1〇丨左端附近形成的最左邊通 道121具有見度W2’這和其他通道1〇3的寬度w不同。 第三修改範例的WLCSP能夠證明實質上和上述WLCSp 之指定效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此WLCSP的結構特色,其中最左邊通道12ι具有和其他 通道103之寬度w不同的寬度W2,因而利用偵測寬度〜及% 之差的半導體雷射,很容易即可辨別背面表面1〇lb的方 向0 (d)第四修改範例 圖22為顯示本具體實施例之第四修改範例之晶圓級晶片 尺寸之封裝(WLCSP)的正面圖。和上述圖17所示的WLCSP 相比’其中所有通道103均具有相同的寬度w,圖22所示 WLCSP的特徵在於:按其間的指定距離形成具有不同寬度 之複數個類型的通道131-133。也就是說,通道131-133的 配置可當作實現資訊識別功能的條碼。 明確地說,通道131、132、及133分別具有寬度Wi、 w2、及W3,其中這些通道係按照指定規則進行配置,以便 當作實現資訊識別功能的條碼。 第四修改範例的WLCSP能夠證明實質上和上述WLCSP 之指定效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此WLCSP的結構特色’其中按照指定規則配置具有不同 見度的三種類型通道131_133,因而利用偵測寬度^至% 95450.doc -36- Ϊ264828 之差的半導體雷射,很容易即可辨別背面表面10 lb的方 向。也就是說,利用偵測包括通道131_1332WLCSP之總 $狀的半導體雷射,很容易即可讀取加在WLCSP上的個別 减別。此外’還很容易即可識別及管理WLCSP,且很容易 即可識別及管理安裝在WLCSP中的晶片。 可以進一步修改圖22所示的WLCSP,其中按以下方式按 知、心疋規則配置具有不同寬度的三種類型通道131_133 : 所有通道13 1 -1 3 3均具有相同的寬度,但按其間的不同距 離形成這些通道,其中亦可以利用通道13 1-133來實現識 別資訊。 在上述進一步修改中,利用偵測通道13 1-133間距離之 差的半導體雷射,即可讀取藉由通道^丨-丨33所實現的識 別資訊。 (e)第五修改範例 圖23為顯示本具體實施例之第五修改範例之晶圓級晶片 尺寸之封裝(WLCSP)的平面圖;及圖24為沿著圖23直線A_ A截取的橫截面圖。和上述WLCSp相比,其中在矽基板 101的背面表面l〇lb上形成彼此平行的複數個通道1〇3,圖 23及24所示WLCSP的特徵在於:在矽基板ι〇ι的背面表面 ioib上,按矩陣形式以其間的相同距離「s」形成各具有 相同深度「d」及相同半徑「r」的複數個孔洞ΐ4ι,其中 在指定角落區U2中未形成任何孔洞;因&,該指定角落 區是平的。 孔洞141的深度d較佳介於矽基板1〇1之厚度〖的至 95450.doc -37- 1264828 例如田矽基板101具有其長度為5 mm及其厚度t為500 μΓη的正方形形狀時,則孔洞141的深度d介於1〇〇 0瓜至25〇 μπι,較佳將其設為介於18〇 μπι ± 3〇 μιη。半徑犷介於2〇〇 μπι至300 μπι ’較佳將其設為介於25〇 μιη ± 25 _。相鄰孔 洞141之間的距離介於100 4〇1至2〇〇 μβι,較佳將其設為介 於 2 5 0 μπι 土 2 5 μπι。 根據上述對孔洞⑷設定的尺寸,可以在背面表面碰 上形成五至十個孔洞。 在此WLCSP的製造中,在石夕基板1〇1的指定表面1〇1&上 形成積體電路(及其他視需要的組件,如感測器),及在指 定表面1〇1a的周圍部分中形成用於形成金屬觸點1〇2的凸 塊(未顯示)。在除了凸塊以外的指定表面i〇u上形成鈍化 膜’以保護積體電路及其他組件。 然後’料基板HH的背面表面祕進行已知的微影钱 刻,其中以感光樹脂進行塗布,然後再進行圖案化,依此 方式形成由感光樹脂組成的料。H♦基板1〇1的 背面表面HHb進行各向同性蝕刻或各向異性蝕刻,以形成 孔洞14 1。 上文中,可以使用乾式蝕刻或濕式蝕刻中任一項。和上 述圖16_18所示的WLCSP相似,不用執行钱刻,即可利用 切割機形成孔洞1 4 1。
明實質上和上述WLCSP 第五修改範例的WLCSP能夠證 之指定效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95450.doc -38· 1264828 此WLCSP的結構特色,其中在對應於矽基板1 〇丨之背面 表面ioib之一角落的平面角落區142中未形成任何孔洞, 因此利用偵測平面角落區142之位置的半導體雷射,即可 辨別背面表面1 〇 1 b的方向。 可以進一步修改WLCSP,其中按以下方式按矩陣形式形 成各具有相同半徑的複數個孔洞14 1 :按矩陣形式形成具 有不同半徑的複數個孔洞。 _ 上文中,可將識別資訊套用於具有不同半徑之孔洞的配 置。也就是說,利用偵測孔洞間半徑差的半導體雷射,即 可讀取加在WLCSP上的識別資訊。 (f)弟六修改範例 圖25為顯示本具體實施例之第六修改範例之晶圓級晶片 尺寸之封裝(WLCSP)的平面圖。和第五修改範例的WLCSp 相比,其中在對應於矽基板丨〇丨之背面表面丨〇 1 b之一個角 的平面角落區142中未形成任何孔洞,圖25所示wlcSP φ 的特徵在於:在矽基板101之背面表面101b的一個角落中 形成其半徑和其他孔洞14ι之半徑不同的孔洞151。 第六修改範例的WLCSP可以證明f質上和第五修改範例 之WLCSP之指定效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如上述,第二具體實施例及其修改範例具有簡單的結 構,其中適當形成空洞如通道1〇3、lu、ΐ2ι、及丨3卜133 以及孔洞141,以用於在和石夕基板1〇1(其中形成積體電路) 之指定表面HHa相對的背面表面丄⑽上散熱。可將此類簡 單結構套用於WLCSP以外之任何類型的封裝,如及 95450.doc -39- 1264828 BGA(即,球格栅陣列),並可套用於任何其他類型的半導 體晶片。 3.弟二項具體實施例 圖2 6為顯示安裝在本發明第三具體實施例之印刷電路板 上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的側視圖;圖27為顯 示WLCSP之指定表面的平面圖;及圖28為顯示印刷電路板 之指定表面的平面圖。 WLCSP 221包括矽基板(或半導體基板)222,其在平面圖 中具有矩形形狀,其中形成積體電路(或電子電路,未顯 不)。連接接針(當作第一端子)223係由如銅(Cu)及鋁(A1)的 導電材料組成,以便和外部裝置建立連接,且係配置在矽 基板222之指定表面222a上之格栅的選定點處。非連接接 針(當作第二端子)224和外部裝置沒有電連接,係配置在格 柵未重璺連接接針223之位置的其他選定位置處。焊球225 係加至連接接針223上。經由黏著劑227將各具有圓盤狀形 狀的磁性材料226焊接至非連接接針224。 本具體實施例的WLCSP 221係按以下方式設計:在安裝 在印刷電路板上時,對指定表面222a上的所有接針施加一 致的焊接強度,其中除了連接接針223之外,配置和印刷 電路板沒有任何電連接的非連接接針224,藉此得以在有 關指定表面222a之總面積的電連接中,建立有關焊接強度 的適當平衡。 為了貫現磁性材料226之實質上相同的磁力,在五個位 置處配置連結磁性材料226的非連接接針224,也就是說, 95450.doc -40- 1264828 指定表面222a的四個角落及大約指定表面222a的中央。也 就是說,就指定表面222a的中心軸配置彼此對稱的磁性材 料 226。 印刷電路板(簡稱為電路板)23 1具有配置成直接面對 WLCSP 221之指定表面222a的指定表面231a。在此,在電 路板231對應於WLCSP 221之連接接針223之指定表面231a 的選定位置配置電極圖案232 ;及在電路板231對應於 WLCSP 221之非連接接針224之指定表面23 la的其他選定 位置配置磁性材料2 3 3。 至於磁性材料226及233,可以使用強磁性材料及弱(或 軟)磁性材料之一。 至於強磁性材料,較佳使用選自以下指定元素中的一個 元素,如··鐵(Fe)、鈷(Co)、鎳(Ni)、釓(Gd)、铽(Tb)、鏑 (Dy)、鈥(Ho)、铒(Er)、及鍤(Tm);或較佳使用由選自指 定元素之兩個或更多元素組成的合金。 至於弱磁性材料,較佳使用如鐵(Fe)、鈷鐵(Fe_c〇合 金)、鎳鐵(Fe-Ni合金)、及矽鐵(Fe_si合金)。 至於焊球225的材料,較佳使用如:由重量百分比63的 錫(Sn)及重量百分比37的鉛(pb)組成的共熔焊劑;由重量 百分比60的Sn及重量百分比4〇的pb組成的焊劑;由重量百 为比95的Pb及重量百分比5的Sn組成的高溫焊劑;及由重 量百分比95的Sn及重量百分比5的銻(Sb)組成的高溫焊 劑。在上述焊劑材料以外,還可以使用主要由銀(Ag)、 Sb、及銦(ιη)組成的無鉛焊劑。 95450.doc -41 - 1264828 因此’在WLCSP 221及電路板231之間施加磁力,使配 置在對應於指定表面222a之四個角落及中央之五個位置的 磁性材料226能夠吸引配置在對應於磁性材料226之指定表 面23 la的磁性材料233,藉此得以按指定定位將WLCSP 221固定在電路板231的指定表面23U上。 接著’將說明如何在電路板23 1上精確地安裝WLCSP 22 1的方法。 _ 首先’分別在WLCSP 221的連接接針223上配置焊球 225 ’然後再予以加熱,使焊球225分別固定黏在連接接針 223上。此外,分別經由黏著劑227將磁性材料226附著在 非連接接針2 2 4上。 在電路板231對應於WLCSP 221之連接接針223之指定表 面231 a上的選定位置配置電極圖案232。在電路板231對應 於WLCSP 221之非連接接針224之指定表面23 la上的其他 選疋位置配置磁性材料233。當任一磁性材料226或磁性材 φ 料233係由強磁性材料組成時,便不需要從外部施加磁 場。當磁性材料226及磁性材料233均由弱磁性材料組成 時’則必須磁化磁性材料226或磁性材料233之任一項。 接著’按以下方式在電路板231之上配置WLCSP 221 : 指定表面222a直接面對指定表面23 la。在使wlcsp 221和 電路板231緊密接觸時,磁性材料226及磁性材料233將因 其中的磁力而彼此互相吸引,使得磁性材料226能夠和磁 性材料233緊密接觸,藉此將磁性材料226及磁性材料233 一起固定定位。 95450.doc -42- 1264828 將由WLCSP 221及電路板231構成的上述裝配件放入焊 劑回熔熔爐或熱處理熔爐,其中按指定溫度將其加熱指定 時間;因此能夠熔化焊球225以在連接接針223及電極圖案 232之間建立電連接。在加熱及熔化期間,磁性材料226及 磁性材料2 3 3將因其中的磁力而一起固定定位;因此,即 使在焊球225熔化時,連接接針223及電極圖案232之間也 不可能發生位置偏離。 在調適於裝配一起之WLCSP 221及電路板231的上述結 構中,磁性材料226分別連結WLCSP 221之指定表面222a 上的非連接接針224,且將磁性材料233配置在電路板231 對應於非連接接針224之指定表面23 la上的選定位置,所 以WLCSP 221的磁性材料226能夠因磁力而將電路板231的 磁性材料233固定連結定位。因此,很容易即可在WLCSP 22 1及電路板23 1之間建立固定定位。和其中封裝利用插槽 來連結電路板的習用方法相比,本具體實施例的有利之處 在於:很容易將WLCSP 221附著至電路板231及從中拆 卸。 如上述,磁性材料226及233具有定位功能;因此利用磁 性材料226及233,很容易即可在WLCSP 221及電路板231 之間建立定位及固定。這便不需要調整WLCSP 221及電路 板2 3 1之間的定位。 本具體實施例可以各種方式進行修改,下文將會說明。 (a)第一修改範例 圖29為顯示附著在本具體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範例之印刷 95450.doc -43 - 1264828 電路板上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的側視圖;及 圖30為顯示印刷電路板直接面對WLCSP之指定表面之指定 表面的平面圖。和圖28所示之使用磁性材料233的電路板 231相比,圖30所示電路板241的特徵在於:以複數個永久 磁鐵242取代磁性材料233並將其附著在指定表面24 la上。 永久磁鐵242係配置在對應於電路板241之指定表面241a 之四個角落及中央的五個位置上,其中這些永久磁鐵吸引 附著至WLCSP 221之指定表面222a的磁性材料226,使得 磁性材料226能夠和永久磁鐵242緊密接觸,以在其間建立 固定定位。 如何將WLCSP 221精確地安裝在電路板241上的方法和 結合本具體實施例所說明的上述方法相同。 第一修改範例能夠證明和本具體實施例之指定效應及操 作相同的指定效應及操作。 由於以永久磁鐵242取代磁性材料233,因此不需要以外 部磁場磁化電路板24 1。 (b)第二修改範例 圖3 1為顯示附著在本具體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範例之印刷 私路板上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的侧視圖。和 圖26所不其中磁性材料226僅經由黏著劑227連結非連接接 針224的WLCSP 221相比,圖31所示WLCSP 251的特徵在 於·將焊球252附著在所有的連接接針223及非連接接針 224上,其中將各焊球252形成為其中在焊劑(或導體)中散 布磁粉的複合部件。 95450.doc -44- 1264828 烊球252係各由其中在焊劑中散布強磁粉的複合焊劑組 成。至於強磁粉,較佳使用選自以下指定元素中的一個元 素如·鐵(Fe)、鈷(Co)、鎳(Ni)、釓(Gd)、铽(Tb)、鏑 (Dy)、鈥(Ho)、铒(Er)、及铥(Tm);或較佳使用由選自指 疋元素之兩個或更多元素組成的合金。在以下焊劑中散布 強磁粉,如:由重量百分比63的811及重量百分比37的朴組 成的焊劑,由重量百分比6〇的811及重量百分比4〇的抑組成 的焊劑;由重量百分比5〇的811及重量百分比5〇的扑組成的 焊劑;由重量百分比95的抑及重量百分比5的以組成的焊 &J,及由重里百分比95的Sn及重量百分比5的Sb組成的焊 劑。 強磁粉的含量較佳介於複合焊劑之總重量的重量百分比 1〇至重量百分比50 ;將其設為重量百分比35更佳。 當強磁粉的含量少於重量百分比10時,勢必減少許多磁 力,致使很難將WLCSP 251固定在電路板231上。當強磁 粉的含量超過重量百分比5 〇時,則焊劑的黏著性、溶化能 力、及強度可能變低。 要取代強磁粉,可以使用弱磁粉,其係由如鐵(Fe)、鈷 鐵(Fe-Co合金)、鎳鐵(Fe-Ni合金)、及矽鐵(Fe-Si合金)組 成。 第二修改範例能夠證明和本具體實施例之指定效應及操 作相同的指定效應及操作。 由於複合焊球252連結所有的連接接針223及非連接接針 224,因此藉由在WLCSP 251之指定表面222a上配置複人 95450.doc •45- 1264828 焊球252的簡單步驟,即可實現第二修改範例。這不需要 在電路板231之指定表面231 a上配置磁性材料226的步驟; 因此,可以減少製造程序。 (c)第三修改範例 圖32為用於本具體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範例之晶圓級晶片 尺寸之封裝(WLCSP)之焊球的橫截面圖。和圖31所示其中 在焊劑中散布磁粉的複合焊球252相比,圖32所示的焊球 261具有兩層結構,其中以焊劑層(或導電層)263包圍球形 磁性部件262。 至於磁性部件262,較佳使用由選自以下指定元素中的 —個元素組成的強磁粉,如:鐵(Fe)、鈷(c〇)、鎳(Ni)、 釓(Gd)、铽(Tb)、鏑(Dy)、鈦(H〇)、铒(Er)、及铥(Tm);
或較佳使用由選自指定元素之兩個或更多元素組成的合 金。至於焊劑層263,較佳使用如:由重量百分比6_ 及重量百分比37的Pb組成的焊劑;由重量百分比⑼的如及 重量百分比40的Pb組成的焊劑;由重量百分比5〇的如及重 量百分比50的Pb組成的焊劑;由重量百分比95的外及重量 百分比5的Sn組成的焊劑;及由重量百分比”的“及重量 百分比5的Sb組成的焊劑。 須適當決定焊球26 1的尺寸;5形收 ,^ w尺了及形狀,以和連接接針223及 非連接接針224相配,因而益頌壯 U而無須特別決定連接接針及非連 接接針的尺寸。在焊球2 6 1呈古1 η m 干J 具有如圖32所示球形形狀的情 況中,磁性部件262的直徑介於π ^ ^ 且仕"於50 |^至3〇〇 μηι ;及焊劑層 263的厚度介於7〇4111至20〇4111。 95450.doc -46· 1264828 用於焊球26 1内磁性部件262之磁粉的較佳含量和上述強 磁粉的含量相似。 第三修改範例能夠證明和本具體實施例之指定效應及操 作相同的指定效應及操作。 (d)第四修改範例 圖33為顯示附著在電路板上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 (WLCSP)的側視圖;及圖34為顯示WLCSP之指定表面的平 面圖。和圖26所示其中將WLCSP 221安裝在電路板231上 的本具體實施例相比,第四修改範例的特徵在於:在電路 板231上安裝對應於WLCSP 221之配備有巨磁電阻元件 (即,用於偵測物理量的01^11元件)271的冒1^8? 272。 如圖34所示,在WLCSP 221除了指定區域以外的指定表 面222a上規律地配置由弱磁性材料組成的複數個非連接焊 球273,該指定區域垂直地和GMR元件271通過WLCSP 221 厚度的位置相對。這可增加GMR元件27 1響應外部磁場的 靈敏度。 可以其他組件取代GMR元件271如:霍爾效應變換器、 穿隧磁電阻元件(即,TMR元件)、壓力感測器、及溫度感 測器,這些元件均整合至WLCSP 22 1中,以同時偵測如霍 爾效應、磁場、壓力、及溫度等物理量。 例如,在以對垂直方向之磁性靈敏的霍爾效應變換器 (或TMR元件)取代GMR元件271時,必須在指定位置的指 定表面222a上配置非連接焊球273,該指定位置垂直地和 霍爾效應變換器(或TMR元件)通過WLCSP 221之厚度的位 95450.doc -47- 1264828 置相對。 此外,將由透磁合金組成之磁板(即,鐵鎳合金)黏在 WLCSP 221的指定表面222a上,即可進一步改進感測能 力0 第四修改範例能夠證明和本具體實施例之指定效應及操 作相同的指定效應及操作。
由於對應於WLCSP 221之配備有GMR元件271的WLCSP 272係安裝在電路板23 1上,因此可以實現具有能夠整合一 起之WLCSP 221及GMR元件271之兩項功能的精密裝置。 如上述’本具體實施例及其修改範例具有一種簡單結 構’其中磁性材料226連結非連接接針224,該等非連接接 針係配置在形成積體電路之矽基板222之指定表面222a上 之袼栅的選定位置。可將此類簡單結構套用於以外 之任何類型的封裝,如CSP及BGA,還還能套用於任何類 型的半導體晶片。 4·第四項具體實施例 圖37為顯示本發明第四具體實施例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 于衣(WLCSP)之外觀的透視圖,其中參考數字Μ〗代表矽 基板(或半導體基板),其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形狀,其中 形成積體電路(或電子電路’未顯示);參考數字312代表金 j觸點,其在橫截面巾具有半球形形狀,其制於和外部 衣置建立連接且其係配置在石夕基板3ιι之指定表面的 周圍區域中’ *考數字313代表粗糙表面區域,其表面粗 糙度%」大於指定值且其係藉由噴砂而形成於和指定表 95450.doc -48 - 1264828 面31 la相對的背面表面上;參考數字314代表平坦表面區 域,其在粗糙表面區域313之外的背面表面上未進行表面 粗糙處理,因此可確保矽基板3丨丨的原始平面性。 平坦表面區域314代表兩個字元314a及314b(代表「A」 及「B」),這兩個字元形成用於W]LC:sp的識別標記(或識 別符)315。 凋適於粗糙之表面區域3 13的表面粗糙度Ra較佳介於i 〇 μιη至100 μπι ;介於10 pms5〇 μιη更佳;將其設為⑼尤 佳。凋適於平坦表面區域3丨4的表面粗糙度Ra較佳介於 0·05 μπι至5 μιη;介於1 4111至3 μιη更佳;將其設為2 μιη尤 佳。 如圖38所示,當光線L入射於WLCSP的背面表面上時, 光線的不規則反射發生於粗糙表面區域3丨3上,而光線的 規則反射發生於平坦表面區域314上(其上按單一方向反射 光線)。這在粗糙表面區域313及平坦表面區域314之間造 成光澤差。此種光澤差可為人類肉眼所見並加以辨識,讓 操作人員很容易在粗糙表面區域313及平坦表面區域314之 間辨別。因此,操作人員可以輕易目測辨識由平坦表面區 域3 14所實現之字元3 14a及3 14b組成的識別標記3 15。 接著’將特別針對粗糙表面區域3 13的形成來說明本具 體實施例之WLCSP的製造方法。 如圖39A所示,其中提供在其指定表面3Ua上具有複數 個金屬觸點3 12的矽基板3 11。根據旋塗方法,在石夕基板 311的背面表面311b上塗上具有高喷砂阻力的感光材料(其 95450.doc -49- 1264828 和用於形成矽基板311的材料不同),如感光聚醯亞胺樹 脂、聚氨酯樹脂、丙烯酸樹脂、及感光s〇G(矽覆玻璃), 然後再將矽基板乾燥以形成遮罩層(或感光層)3 2 i。 如圖39B所不,在遮罩層321上配置具有實現識別標記之 開口 322的$罩323,然|再將遮罩曝光及顯景[藉此選擇 性留下遮罩層321的指定部分並移除其他部分。依此方式 即可形成對應於識別標記的遮罩層32 la。 如圖39C所示,藉由遮罩層32u的喷砂對矽基板3ιι的背 面表面311b進行粗糙表面處理。明確地說,在背面表面 31 lb的遮罩層321a及曝露部分上喷灑如氧化矽微粒及蘇打 玻璃4粒的無機微粒324,其中由於高喷砂阻力,遮罩層 321&會排斥無機微粒324,使得其下背面表面3111^的指定 口P刀不會X到損壞,而背面表面3丨lb之沒有喷砂阻力的曝 路邛刀很谷易受到喷灑其上的無機微粒3的喷砂,因而 變得粗縫。 、、Ό果,對$面表面311b的曝露部分進行喷砂,依此方式 形成其表面粗糙度Ra介於50 4111至1〇〇 4111的粗糙表面區域 313。為遮罩層321a所覆蓋之背面表面的指定部分未 又到贺砂,依此方式形成其表面粗糙度以介於〇〇5 至 10 μπι的平坦表面區域314。 如圖39D所示,遮罩層321a已和背面表面313分開,因此 曝露平坦表面區域314。 如上述,在矽基板311的背面表面31 lb上形成粗糙表面 區域313及平坦表面區域314。藉由成型平坦表面區域 95450.doc -50- 1264828 以形成上述字元314a及314b ,可以實現由字元31乜及31仆 組成的識別標記3 1 5。 根據本具體實施例的WLCSP,在和矽基板311之指定表 面3Πα相對的背面表面311b上形成要進行噴砂的粗糙表面 區域313及平坦表面區域314,其中成型平坦表面區域314 以形成由字元314a及3 14b組成的識別標記3 15。由於表面 粗糙的差異,操作人員可以輕易目測辨識識別標記315。 這可消除有關識別標記3 1 5之識別的困難及錯誤。 由於形成部分佔用背面表面3 i lb之總面積的粗糙表面區 域313 ,因此可以增加有關矽基板311之背面表面3ub的總 表面面積,因而改進了散熱特性。 上文中,係基於表面粗链的差異來識別各Wl c s p,該差 異很容易為人類肉眼所辨識。此外,本具體實施例不會為 了實現識別而降低半導體元件的品質。 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WLCSP的製造方法,在矽基板311 的背面表面31 lb上形成遮罩層321,然後再對其進行曝光 及顯影以形成遮罩層32ia,藉此對背面表面3 Ub進行表面 粗糙處理,再將其和背面表面3Ub分開。因此,利用簡單 的機器,很容易即可在矽基板311的背面表面3Ub上形成 粗糙表面區域3 13及平坦表面區域3 14。 本具體實施例可以各種方式進行修改,下文將會說明。 圖40為顯示本具體實施例之修改範例之WLCSp的透視 圖。和圖37及38所示其中遮罩層32 ia和矽基板311之背面 表面311b分開的WLCSP相比,圖40所示WLCSP的特徵在 95450.doc -51 - 1264828 於’形成由具有高噴砂阻力及熱導率之感光材料(和用於 形成矽基板311的材料不同,如感光聚醯亞胺樹脂、聚氨 香曰树知、感光SOG(矽覆玻璃》組成的遮罩層(或感光 層)331,以覆蓋平坦表面區域314且不和矽基板3ιι的背面 表面311b分開。 此修改範例能夠言登明和本具體實施例之指定效應及操作 相同的指定效應及操作。
由於遮罩層331係由具有高喷砂阻力及熱導率之感光材 料組成,因&可以增加矽基板311之背面表面3m的總表 面面積,依此方式改進了散熱特性。 不疋要利用平坦表面區域3 14來形成識別標記3 1 5。也 就是說,藉由適當成型粗糙表面區域313,即可形成由指 定字元組成的識別標記。 不一定要藉由噴砂來形成粗糙表面區域313。例如,可 藉由切割機;刀片方·法及其類似方法,在粗糙表面區域313 上形成代表條紋、、及小圓點的不規則形狀,藉此得以 改進散熱特性。當然,可另外在粗糙表面區域313的不規 則形狀上執行喷砂。 在對石夕晶圓進行切割且切割成個別封裝(各對應於 WLCSP)後’使用切割機刀片對矽晶圓的刻劃區半切割以 形成識別標記,織㈣其料切。此時,在進行半切 割之矽晶圓的指定部分上形成圓邊。這使得從矽晶圓取得 的封裝很難成為部分切割及_ ;因此,可文進半導體 元件的可靠性。 95450.doc -52- 1264828 不疋要藉由育砂來實現表面粗糙處理。也就是說,可 以使用各種用於表面粗糙處理的喷出方法,如喷氣方法、 喷粒方法、及微喷方法。 噴出材料(或拋光材料)並不一定限於無機微粒324。也 就是說,可以使用如石榴石的礦物材料,如氧化锆及玻璃 珠的陶瓷材料,如鐵砂、、鋼;朱、不鏽鋼珠、鋼絲、及不鏽 鋼絲的金屬材料,及如尼龍及聚碳酸酯的樹脂材料。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使用遮罩層321a對矽基板311的背 面表面311b進行表面粗糙處理。不用遮罩層32u,對背面 表面3U的總面積進行噴出,使其成為粗糙;然後’藉由 微噴直接此種「粗糙」背面表面3丨lb上劃上識別標記,或 對其他區域進行微喷。 附f h,可適當成型識別標記以代表任何類型的字 元、數字、符號、代碼、及影像。 如上述,本具體實施例,其中在和矽基板3ιι之指定表 面311a相對的背面表面311b上執行噴砂,以形成實現由字 元314a及314b組成之識別標記315的粗糙表面區域313及平 坦表面區域314,可套用於WLCSp以外之任何類型的封 裝,如CSP及BGA。 5 ·弟五項具體實施例 圖44A為從本發明第五具體實施例之重接線層所視,顯 示封裝在和外部端子連接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 (WLCSP)中之半導體裝置的平面圖;圖44B為沿著圖“A直 線A1-A1截取的橫截面圖;及圖45為沿著圖44A直線bi_bi 95450.doc -53 - 1264828 截取的橫截面圖。這些圖解就比例及尺寸而言並未精確地 繪製,其中金屬柱經部分變形以清楚顯示其中的顯著形 狀。 圖45顯示併入觸點電極415的半導體晶片4〇3,其中重接 線層427係和觸點電極415連接,金屬柱430(當作電極4〇7) 係和重接線層427連接;及外部端子431係附著在金屬柱 430 上。 明確地說,半導體晶片403包括其上形成積體電路的矽 基板413及在矽基板413上形成的複數個觸點電極415。鈍 化膜419係按以下方式形成於半導體晶片4〇3的表面上:開 啟觸點電極415的上表面。藉由層壓由Si〇2及SiN(具有高 抗熱性及電絕緣性)組成的薄層,即可形成鈍化膜419。 藉由連續形成在鈍化膜419上形成的保護膜421及隔絕樹 脂423,即可實現絕緣部分411。 保護膜421係由聚醯亞胺組成,其中形成保護膜以覆蓋 鈍化膜419的表面419a及開口 422的内壁,開口係藉由觸點 電極415及鈍化膜419來定義。 形成隔、纟巴树月曰423以覆盍保護膜42 1的表面42 1 a及半導體 晶片403的表面403a以及金屬柱430和線路部分4〇9,其說 明如下。 將線路部分409部分地嵌入在觸點電極4丨5及保護膜42 i 之間定義的開口 424中,其中形成線路部分以通過絕緣部 分4U内的保護膜421及隔絕樹脂423之間且延伸朝向金屬 柱430的下端。層壓在保護膜421之表面42u上連續形成的 95450.doc -54- 1264828 下方阻障金屬(UBM)層425及重接線層427,即可形成線路 部分409。層壓由鈦(或鉻)及銅組成的薄層及由鋼組成的重 接線層427,即可形成下方阻障金屬層425。如圖44八及 44B所示,重接線層427係藉由以下項目構成:從觸點電極 41 5拉出的重接線路427a及附著至重接線路427a之指定端 的柱子基座427b,其中柱子基座427b和重接線路427a相比 已增加寬度,且各在平面圖中按圓形形狀形成。下方阻障 金屬層425和重接線層427相比已充分減少厚度。例如,層 壓〇·18μηι的下方層及0·6μηι的上方層,即可形成下方阻障 金屬層425 ;及重接線層427的厚度介於4 4瓜至5 μιη。 電極407係形成於重接線層427的柱子基座427b上,其中 其係藉由以下項目來構成:由銅組成且在平面圖中按圓形 形狀形成的金屬柱430及附著至金屬柱430之上端的外部端 子431,如焊球。金屬柱430在其周圍中係以隔絕樹脂423 圍住’其中其接近外部端子431的表面430b實質上匹配相 同平面中之隔絕樹脂4 2 3的表面4 2 3 a。外部端子4 3 1從隔絕 樹脂423的表面423a凸出。 金屬柱430具有倒錐形形狀(定義於表面43(^及43〇1)之 間)’其中其直徑在從重接線層427至外部端子43 1的方向 中逐漸增加。因此,金屬柱430的截面積在從接近重接線 層427的表面430a至接近外部端子431的表面430b的方向中 逐漸增加。簡言之,使表面43〇b大於表面430a。 此外,外部端子431的最大直徑大於金屬柱43〇的最大直 徑(即,接近外部端子431之表面430b的直徑)。因此,使外 95450.doc -55 - 1264828 部端子43 1的最大截面積大於接近外部端子43丨之金屬柱 430的表面430b。 附帶一提,用於本具體實施例的用語「直徑」代表在平 面圖中的長度,其係位在橫越配置和金屬柱相鄰之重接線 路(即’線路及間隔)的方向中,即,沿著圖44 A直線A1 - A1 的方向。 本具體實施例的特徵在於:金屬柱43〇具有倒錐形形 狀’其中接近重接線層427的表面430a小於接近外部端子 431的表面430b。這可減少柱子基座427b佔用重接線層427 的面積比,因而不用重接線層427的多層結構,即可增加 有關延伸重接線路427&的自由度。因此,即使在外部端子 間的間隙實質上匹配重接線路的寬度及間隙時,還是可以 增加在相鄰外部端子431間之重接線路427a的總數,這由 圖44B及圖50之間的比較清楚顯示。 如上述’本具體實施例證明有關外部端子之設計及配置 之相對#父向的自由度;因此,本具體實施例能夠充分因應 =卜邛端子的複雜配置並也能夠因應高度整合及高密度封 衣其中減少外部端子間的間隙以增加外部端子的總密 又尤其,本具體實施例的半導體裝置401能夠確保金屬 才主4 3 0接近夕卜部钟2 j1、丄 ___
95450.doc 一…… 適度大面積,因而也 適度的連結強度。和 金屬柱430不可能因應力而受到損 半導體裝置401具有優異的可靠 -56- 1264828 在將外部端子43 1附著在金屬柱43〇上之前所執行的初步 測忒中,本具體實施例輕易即可確保測試器探針及金屬柱 4 3 0間的對準。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使外部端子43丨的最大截面積大於 接近外部端子431之金屬柱430的表面43〇b。這讓操作人員 合易在金屬柱430上安裝外部端子431 ;因此,可以增加金 屬柱430及外部端子431間的連結強度。在將外部端子43ι 附著在金屬柱430上之前所執行的初步測試中,本具體實 苑例很容易在測試器探針及金屬柱43 〇間建立對準。 由於有關延伸重接線路427a之相對較高的自由度,本具 體實施例可以擴展WLCSP型半導體裝置的使用。例如,可 以設計具有相對較少數量之重接線路427a的半導體裝置, 忒數里實吳上匹配在習知半導體裝置中所拉的線路數量, 其中可加寬重接線路427a的寬度,因而容許相對較大量的 電流從中流動通過,藉此使本具體實施例能夠調適於需要 相對較大量電流的積體電路。 本具體實施例可以各種方式進行修改,下文將會說明。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金屬柱43〇係按倒錐形形狀形成, 但11亚不受限制。也就是說,只將接近重接線層427的表 面430a減少為小於接近外部端子431的表面杓⑹,即可獲 得相同的效應。滿足上述條件,很容易即可形成金屬柱 430。在此,較佳按以下方式形成金屬柱43〇:其截面積在 從重接線層427至外部端子431的方向中增加。 至屬柱430車乂佳可採用各種形狀。例如,圖“A顯示具有 95450.doc -57- 1264828 凹坑狀形狀之金屬柱43 從下方部分至上… 其中壁面的斜角在 上方邛分的方向中逐漸增加。 屬柱430的第-笳似甘+ 圖46B顯不金 上… 例,其中下方部分具有倒錐形形狀,及 刀’、有圓柱形形狀。圖46C顯示金屬柱430的第三範 例,其中下方部分具有圓 口柱^ ^狀,及上方部分具有凹坑 > 。圖46D顯示金屬柱43〇的第四範例,其中分別按且 有不同直徑的圓柱形形狀形成上方部分及下方部分。圖
他顯示金屬柱430的第五範例…下方部分具有圓柱形 形狀’及上方部分具有倒錐形形狀。圖w顯示金屬柱彻 的第六範例’該金屬柱係和圖46A所示的金屬柱相反,其 中壁面的斜角在從下方部分至上方部分的方向中逐漸減 少。圖46G顯示金屬才主43〇的第七範例,其中分別按具有不 同斜角的倒錐形形狀形成上方部分及下方部分。圖備顯 不金屬柱430的第八範例,其中分別按具有不同斜角的倒 錐形形狀形成上方部分及下方部分。 接著,將參考圖47A-47E及圖48A-48G來說明半導體裝 置401的製造方法,各圖圖解係對應於圖45。 首先,如圖47A-47C所示,在半導體晶片4〇3的表面上形 成鈍化膜419以在觸點電極415之上提供開口;形成保護膜 421以覆盍鈍化膜419的表面4 19a和開口 422的内壁;及形 成下方阻障金屬(UBM)層425以覆蓋保護膜421的表面421a 和開口 424的内壁及底部。 如圖47D所示,塗上光阻再施予曝光及顯影,以在下方 阻障金屬層425除了用於形成重接線層427之指定區域以外 95450.doc >58- 1264828 的表面425a上形成第一抗蝕膜441。使用第一抗蝕膜441作 為遮罩,強制電流流動通過下方阻障金屬層425,以使用 銅來執行選擇性電場電鍍,依此方式形成重接線層 427(即,重接線路427a及柱子基座427b)。之後,如圖47E 所不,將第一抗蝕膜441和下方阻障金屬層425分開。
接著,如圖48A及48B所示,塗上用於形成金屬柱的光 阻443再施予曝光及顯影,依此方式在重接線層427的金屬 基座427b上形成「筆直」開口 432,其中開口 432的直徑和 金屬柱430接近重接線層427之表面43〇a的直徑相同。然 後,在光阻443上照射紫外線幅射,使其因此而硬化。光 阻443不限任何的4寺定材料;較佳使用驗駿樹脂。 从如圖彻所示,針對開口 432執行氧電漿灰化,依此方式 藉由放大其上方部分以按倒錐形形狀形成開口。如圖仙 所不以下列/褒度對開口 432進行加熱回熔··介於9〇。〇至 2〇(TC的溫度,較佳介於㈣至⑽的溫度,⑽。。尤 佳,藉此使灰化的表面平滑。 不用氧《灰化’可藉由使用四氟化碳(cF4)/三氣甲炫 (CHF3)/乳(He)(或使用氬(Ar)或氮氣的乾式蝕刻,按 倒錐形形狀形成開口 432。當然’可以同時使用氧電衆灰 化及乾式餘刻。 可以使用乾式處理以外的指 一 丨幻扣疋方法。例如,如圖48B所 不,對光阻443進行圖案化再 τ,、違、、彖進仃加熱回熔,藉 此得以在開口 432的矣 稚 v成輕微的倒錐形形狀。 或者’可按包括具有不同特性 寻生之兩層的兩層結構來形成 95450.doc -59- 1264828 上方部分進行處理,以增加 在此,對上方部分及下方部 藉此得以在形成開口的同時 光阻443。其_只對光阻443的 其和下方部分相比的可溶性。 分均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顯影, 實現倒錐形形狀。 依此万式形成第二抗巍腫 机触膜亚將其用作遮罩,其甲如 48D所示,使用銅對開口 " W執仃選擇性電場電鍍,因而 許由銅組成之金屬柱43〇的生 J玍長。然後,如圖48E所示,分
開第:抗钱膜,以留下具有倒錐形形狀的金屬柱430。 接著如圖48F所不,使用重接線層427作為遮罩以執行 離子銑削、濕式㈣、或乾式似彳,以便移除下方阻障金 屬層425之多餘的區域’藉此將重接線層427分成 斷。 最後’如圖48G所示,形成隔絕樹脂423以覆蓋保護膜 421/表面及按以下方式包圍線路部分409及金屬柱43{n 曝露金屬柱430接近外部端子431的表面機。此外,將如 焊球的外。卩蝠子431附著在金屬柱43〇上。這可以完成半導 體裝置401的生產。 藉由適s修改第二抗蝕膜形成步驟,很容易即可形成具 有倒錐形形狀的金屬柱43〇,這將結合圖“A至加以說 月同樣地,很容易即可形成圖46A及46F所示的金屬柱 43〇。簡3之,本具體實施例的設計使得金屬柱43〇的截面 積在仗重接線層4 2 7至外部端子4 3 1的方向中逐漸增加。這 有助於金屬柱430的簡單形成,同時較佳滿足指定條件, 其中接近外部端子431的表面43 Ob大於接近重接線層427的 95450.doc -60 · 1264828 表面43 Oa。 同樣地,藉由形成兩段式抗颠膜,很容易形成圖柳一 46E及46G-46H所示之其他類型的金屬柱43〇。 在形成圖46D所示的金屬柱43〇時,如圖49八所示,形成 具有不同直徑之「筆直」開口的兩段式抗蝕膜443a及 443b,再對其進行選擇性電場電鍍,因而容許金屬柱 的生長。 在有關圖46B、46C、46E、46G及46H所示之金屬柱430 的形成中,形成圖49A所示的兩段式抗蝕膜443&及44讪, 再使用CF^CHFVHe對其進行氧電漿灰化或乾式蝕刻,如 49B圖所示,使其中至少一個的開口放大,其中對其進行 選擇性電場電鍍,以容許金屬柱43〇。圖49β係和圖46c所 示金屬柱430的形成有關。 和具有倒錐形形狀及凹坑狀形狀的金屬柱相比,有關圖 46B-46E及圖46G-46H所示金屬柱430的形成需要使用形成 兩段式抗蝕膜的複雜製造步驟。然而,上述金屬柱43〇各 個的有利之處在於:可使接近外部端子431之表面43〇b的 直徑大於柱子基座427b的直徑。這就有關重接線的自由度 而吕係為較佳,以確保重接線層427中重接線路的充分寬 度,且這就金屬柱430及外部端子431間的連結強度而言亦 為較佳。 6.第六項具體實施例 圖5 1為顯示本發明第六具體實施例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 封裝(WL· CSP)的平面圖;圖52為WLCSP的後視圖;及圖53 95450.doc -61 - 1264828 為沿著圖51直線A2-A2截取的橫截面圖。參考數字521代表 石夕基板(或半導體基板),其在平面圖中具有矩形形狀;參 考數字522代表積體電路(或電子電路),其係形成於矽基板 521的表面52 la上;參考數字523代表隔絕樹脂層,其係形 成於包括積體電路522的表面521a上;參考數字524代表外 部端子’其可和積體電路522建立電連接且在樹脂隔絕層 523的表面523a上係為部分曝露。 在和矽基板521之表面52 la相對的背面表面52 lb上按矩 陣形式形成複數個通道527(如,圖51中為八個通道)。可視 需要變更通道527的數量。 隨著通道527的深度變得更深,可以增加矽基板521之背 面表面52lb的總表面面積。然而,當通道527的深度變得 太深時,將減少矽基板521的機械強度。因此,通道527的 深度較佳介於矽基板521之厚度的5%至20%。 有關通道527之寬度及深度之尺寸的決定有關矽基板52 i 的指定尺寸,例如,矽基板側邊為5 mm及其厚度為5〇〇 μηι ’其中通道527的寬度介於20 μιη至1 50 μπι,較佳介於 50 μιη至100 μπι;及通道527的深度介於25 01!1至1〇〇 μιη, 較佳介於40 μηι至70 μπι。 在樹脂隔絕層523的表面523a上按矩陣形式形成複數個 外部端子524 ;及按格狀方式形成複數個通道528(如,在 圖52中為八個通道),以分割用於外部端子524的個別正方 形截面。在此,通道527之間的交點實質上匹配外部端子 524在树月曰隔絶層523之表面523a上的位置。可視需要變更 95450.doc -62- 1264828 通道528的數量。 隨著通道528的深度變得更深,可以增加樹脂隔絕層523 之表面523a的總表面面積。當通道528的深度變得太深 4 ’將減少樹脂隔絕層523的機械強度。因此,通道52 8的 深度較佳介於樹脂隔絕層523之厚度的5%至20%。 有關通道528之寬度及深度之尺寸的決定係有關其厚度 為100 μιη之樹脂隔絕層523的指定尺寸,其中通道528的寬 度介於20 μιη至150 μηι,較佳介於50 μιη至1〇〇 μιη ;及通道 528的深度介於5 μιη至20 μιη,較佳介於1〇 μπι至15 μιη。 接著,將說明WLCSP的製造方法。 首先,如圖54Α所示,在矽基板521的表面521&上形成積 體電路522(視需要包括電子電路及各種感測器);在積體電 路522的周圍區域中形成和外部端子524建立電連接的連接 觸點(未顯示);及形成絕緣膜(未顯示)以覆蓋除了對應於 連接觸點之指定區域以外的積體電路522,依此方式保護 電路及組件。 如圖54Β所示,在矽基板521的表面521&上形成重接線層 (未顯示)及樹脂隔絕層523。使用如磨床的切割機以在石夕基 板521的背面表面521b上形成通道527,及以在樹脂隔絕層 523的表面523 a上形成通道528。 如圖54C所示,在樹脂隔絕層523的表面523a上形成和重 接線層連接的外部端子5 2 4。 不使用如磨床的切割機,如圖54D所示,則可將具有衝 頭533(從指定位置的下方表面53仏凸出且其形狀和通道 95450.doc -63 - 1264828 528的形狀相配)的金屬鑄模532向下移動,使得衝頭533壓 製樹脂隔絕層523的表面523a,依此方式形成通道528。依 此方式即可產生本具體實施例的WLCSP。 根據本具體實施例,在矽基板521的背面表面521b上形 成複數個通道527,及在樹脂隔絕層523的表面523&上形成 複數個通道528,藉此得以減少包括矽基板521及樹脂隔絕 層523之WLCSP的完全彎曲,或得以避免WLCSpa生總彎 曲。 由於通道527及528的形成,因此可以增加有關矽基板 521之背面表面521b及樹脂隔絕層523之表面523&的有效表 面面積。這得以改進結印刷電路板之WLcSP的連結強度。 由於有關矽基板521之背面表面52ib及樹脂隔絕層523之 表面523a的有效表面面積增加,因此可以改進有關WLCSP 的散熱特性,因而穩定效能並改進可靠性。 本具體實施例可以各種方式進行修改,下文將會說明。 圖55為顯示WLCSP之第一修改範例的平面圖;圖56為 WLCSP的後視圖;及圖57為沿著圖55直線82^2截取的橫 截面圖。和本具體實施例的WLCSP相比,其中在矽基板 521的背面表面521b上按矩陣形式形成複數個通道527,及 按格狀方式形成複數個通道528以在樹脂隔絕層523的表面 52 ja上分割外部端子524的正方形截面,第一修改範例之 WLCSP的特徵在於:在矽基板521的背面表面521b上按矩 陣形式形成複數個半球形凹坑(或空洞)54丨;在樹脂隔絕層 523之表面523a上之外部端子524間的指定位置處形成具有 95450.doc -64- 1264828 小半彳至之彎曲的複數個小凹坑(或小空洞)542 ;及在各為四 個外部端子524所包圍的中央位置處形成具有大半徑之彎 曲的複數個大凹坑(或大空洞)。 隨著凹坑541的最大深度變得更深,可以增加矽基板521 之月面表面5 2 1 b的總表面面積。然而,當凹坑5 41的深度 變得太深時,將減少矽基板52丨的機械強度。因此,凹坑 541的深度較佳介於矽基板521之厚度的5%至20%。可視需 要變更凹坑541的數量。 有關凹坑541之開口直徑及最大深度之尺寸的決定係有 關其長度為5 mm及其厚度為500 μηι之矽基板521的指定尺 寸’其中凹坑541的開口直徑介於30 μηι至300 μηι,較佳介 於1〇〇 μηι至200 μηι;及凹坑541的最大深度介於25 μηι至 100 μιη,較佳介於4〇 μιη至 70 μηι。 附帶一提,在樹脂隔絕層523的表面523a上形成之凹坑 542及543的形狀、尺寸、及數量可視需要加以變更。 有關大凹坑543之開口直徑及最大深度之尺寸的決定係 有關其長度為5 mm及其厚度為1〇〇 μηι之樹脂隔絕層523的 指定尺寸,其中大凹坑543的開口直徑介於1〇〇 μηι至300 μηι’較佳介於150 μηι至200 μηι;及大凹坑543的最大深度 介於25 μιη至1〇〇 μηι,較佳介於4〇叫至70 μηι。 小凹坑542的開口直徑及最大深度較佳小於大凹坑543的 開口直徑及最大深度。例如,小凹坑542的開口直徑介於 30 μιη至1〇〇 μιη,較佳介於5〇叫至80 μηι ;及小凹坑542的 最大深度於10 μιη至5 0 μιη,較佳介於20 μηι至40 μιη。 95450.doc -65 - 1264828 接著,將說明WLCSP之第一修改範例的製造方法,其中 僅就和本具體實施例之WLCSP之製造方法相比的差異提供 以下說明。 在矽基板521的表面521a上形成積體電路522及絕緣膜, 然後再對其進行乾式餘刻、濕式餘刻、喷砂、及雷射處 理,依此方式形成凹坑54 1。 在石夕基板521的表面521 a上形成樹脂隔絕層523。然後, 使用圖58所示的金屬鑄模551以在樹脂隔絕層523的表面 523a上形成小凹坑542及大凹坑543。 金屬鑄模55 1提供其形狀和小凹坑542之形狀相配的複數 個衝頭552以及其形狀和大凹坑543之形狀相配的複數個衝 頭553’所有衝頭均形成於下方表面551a的指定位置。向 下移動金屬鑄模551以使衝頭552及553壓製樹脂隔絕層523 的表面523a ’藉此得以形成小凹坑542及大凹坑543。 第一修改範例能夠證明和本具體實施例之指定效應相同 的指定效應。 圖59為顯示WLCSP之第二修改範例的平面圖。和第一修 改範例的WLCSP相比,其中在矽基板521的背面表面521b 上形成半球形凹坑541,第二修改範例之WLCSp的特徵在 於:在矽基板52丨之背面表面5211}的四個角落上形成複數 们半球形凹i几561 ’及在矽基板521之背面表面52ib的中央 區域中形成複數個半球形凹坑562。 凹坑561及562的形狀及尺寸實質上和用於第一修改範例 之WLCSP之凹坑541的形狀及尺寸相同。 95450.doc -66 - 1264828 弟一修改範例能夠證明實質上和第一修改範例之指定效 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由於在容易彎曲之矽基板521之背面表面52 lb的四個角 落上形成半球形凹坑56 1,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矽基板52 1發 生幫曲。 由於在很難從中散熱之矽基板521之背面表面52 lb的中 央區域上形成半球形凹坑562,因此可以改進有關矽基板 521的散熱特性。 圖60為顯示第六具體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範例之晶片尺寸 封裝(CSP)的橫截面圖。參考數字571代表矽基板,其中積 體電路(或電子電路,未顯示)係形成於表面571a上;參考 數字572代表基底基板,(或第二基板),其具有和半導體晶 片571的電連接的表面572a ;及參考數字573代表外部端 子’其係形成於基底基板572的背面表面572b上且和積體 電路為電連接。 在半導體晶片571,可以形成積體電路以外的各種薄膜 組件,如薄膜溫度感測器及薄膜磁性感測器。 在半導體晶片5 7 1的背面表面5 7 1 b上按格狀方式形成複 數個通道527;及在基底基板572的背面表面5 72 b上按格狀 方式形成複數個通道528。 苐二修改範例的C S P能夠證明和本具體實施例之WL c S P 之指定效應相同的指定效應。 如上述,本具體實施例有助於有關以下項目的改進:避 免¥曲、連結強度、及散熱特性,其中在提供理想效應的 95450.doc -67 - 1264828 指定位置處適當形成具有所要形狀及尺寸的複數個通道及 複數個凹坑。 通道的配置及數量和通道的形狀可視需要加以變更。例 如’可按格狀方式以外的簾狀及網狀方式配置通道。 •此外,可視需要對凹坑的尺寸及半球形形狀以外的形狀 進行適當變更,並中例如可蔣立游士、 /、Y例如j將其形成立方形形狀及矩形平 行六面體形狀。 +本具體實施例及其修改範例,其中在半導體基板上或在 樹月曰隔絕層上形成通道或空洞以避免發生彎曲及改進連結 強度與散熱特性,可套用於Csp及WLCSpw外之任何類型 的封裝,如BGA。 因為本發明可採用數種形式加以具體實施化,而不脫離 本發明之精神或實質特徵,所以本具體實施例為解說性而 非限制丨生,因為本發明之範疇係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 上述況明限制,並因此希望申請專利範圍之界限内的所有 φ 變化或此類界限之等效物係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將參考以下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這些及其他目的、方 面、及具體實施例,其中: 圖1為顯示包括本發明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半導體晶片之 、半導體裝置的平面圖; 圖2為顯示半導體裝置之必要零件的橫截面圖; 圖3為顯示有關半導體晶片及線路部分之間之連接之必 要零件的橫截面圖; 95450.doc -68- 1264828 圖4A為顯不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一步驟的橫截面圖,其 中在半‘體晶片的表面上形成絕緣層; 圖4B為顯不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二步驟的橫截面圖,其 中在絕緣層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抗蝕層; 圖4C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三步驟的橫截面圖,其 中已移除第一抗蝕層; 圖4D為顯不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四步驟的橫截面圖,其 中形成第二抗蝕層以形成柱子; 圖4E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五步驟的橫截面圖,其 中已移除第二抗蝕層; 圖4F為顯不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六步驟的橫截面圖,其 中形成模製樹脂及將焊球附著在柱子的上端上; 圖5為顯示半導體單元之總結構的橫截面圖,其中將半 導體裝置安裝在電路板上; 圖6為顯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範例的橫截面 圖其中在半導體晶片中電晶體的閘極之上形成散熱觸 點, 圖7為顯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範例的平面圖, 其中在絕緣層的表面上形成複數個第二線路層; 圖8為顯示圖7所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範例的橫 截面圖; 圖9為顯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範例的平面圖, 其中以薄片構成第二線路部分; 圖10為顯示圖9所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範例的 95450.doc -69- 1264828 橫截面圖; 圖11為顯示第_且辨辱 罘/、體實知例之第四修改範例的平面圖, 其中在絕緣層的Φ止P々 的中央&域中形成第一線路部分,及在絕緣 層的周圍區域中形成第二線路部分; 圖為,、、、貝不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五修改範例的橫截面 圖,其修改有關在第二線路部分及模製樹脂之間建立互相 喃合的嗜合部分;
圖13為顯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六修改範例的橫截面 圖,、t改有關在第二線路部分及絕緣層之間建立互相啼 合的嚙合部分; 圖14為顯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七修改範例的橫截面 圖,其中將電路板上的相鄰陸面整合連接一起; 圖> 5 A為顯不和柱子一起整合形成之凸出物的橫截面 圖’該柱子可用來形成電極; 圖15B為顯示垂直延伸之凸出物的橫截面圖; β C為顯不在柱子上形成之凸出物的橫截面圖,該柱 子可用來形成電極; 圖16為顯示本發明第二具體實施例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 封裝(WLCSP)之外觀的透視圖; 圖17為第二具體實施例之正面圖; 圖18為第二具體實施例之肌⑽的側視圖; 圖19為顯示WLCSP之第一修改範例的正面圖; 圖2〇為顯示WLCSP之第二修改範例的正面圖; 圖21為顯示WLCSP之第三修改範例的正面圖; 95450.doc -70- 1264828 圖22為顯示WLcsp之第四修改範例的正面圖; 圖23為顯示WLcsp之第五修改範例的平面圖; 圖24為沿著圖23直線a_a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25為顯示wlcsp之第六修改範例的平面圖; 圖26為顯示安裝在本發明第三具體實施例之印刷電路板 上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的側視圖; 圖27為顯示WLcsp之指定表面的平面圖; 圖28為顯示印刷電路板經配置成直接面對WLCSP之指定 表面之指定表面的平面圖; 圖29為顯示附著在第三具體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範例之電 路板上之WLCSP的側視圖; 圖30為顯示用於第三具體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範例之電路 板的平面圖; 圖3 1為顯示附著在第三具體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範例之電 路板上之WLCSP的側視圖; 圖3 2為顯示用於第三具體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範例之 WLCSP之焊球的橫截面圖; 圖3 3為顯示附著在第三具體實施例之第四修改範例之電 路板上之WLCSP的側視圖; 圖34為顯示WLCSP直接面對圖33所示電路板之指定表面 之指定表面的平面圖; 圖3 5為顯示利用永久磁鐵及磁性材料將晶片模組安穿在 線路板上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圖36為顯示利用磁性材料及焊球將Ic晶片安裝在印刷電 95450.doc -71 - 1264828 路板上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圖37為顯示本發明第四具體實施例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 封裝(WLCSP)之外觀的透視圖; 、圖38為其中光線入射於WLcsp之石夕基板之背面表面上的 透視圖’因此可識別由指定字元組成的識別標記。 圖39A為顯示製造獸⑼之第一步驟的橫截面圖,其中 在矽基板的背面上形成遮罩層; 圖39B為顯示製造机⑽之第二步驟的橫截面圖,其中 對遮罩層進行曝光及顯影後再予以移除,以留下匹配形成 識別標€之指定字元之形狀的遮罩層; 圖39C為顯示製造WLCSPi第三步驟的橫截面圖,其中 藉由遮罩層對背面表面進行噴砂; 圖39D為顯示製造WLCSP之第四步驟的橫截面圖,其中 移除遮罩層以曝露代表識別標記之指定字元的平坦表面區 域; 圖40為顯示第四具體實施例之修改範例iWLCSp的透視 圖; 圖4 1為顯示具有條碼之半導體晶圓的透視圖; 圖42為顯示具有識別碼之WLCSP之範例的透視圖; 圖43為顯示具有識別碼之之另一範例的透視圖; 圖44A為顯示封裝在本發明第五具體實施例之晶圓級晶 片尺寸之封裝(WLCSP)中之半導體裝置的平面圖; 圖44B為沿著圖44A直線ai_a1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45為沿著圖44A直線B1_B1截取的橫截面圖; 95450.doc -72- 1264828 圖46A為顯示其上安裝外部端子之金屬柱之第一範例的 橫截面圖; 圖46B為顯示金屬柱之第二範例的橫截面圖; 圖46C為顯示金屬柱之第三範例的橫截面圖; 圖46D為顯示金屬柱之第四範例的橫截面圖; 圖46E為顯示金屬柱之第五範例的橫截面圖; 圖46F為顯示金屬柱之第六範例的橫截面圖; 圖46G為顯示金屬柱之第七範例的橫截面圖; • 圖46H為顯示金屬柱之第八範例的橫截面圖; 圖47A為顯示製造圖45所示半導體裝置之第一步驟的橫 截面圖, 圖47B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二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47C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三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47D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四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47E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五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48A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六步驟的橫截面圖; ® 圖48B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七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48C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冬第八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48D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九步驟的橫截面圖; • 圖48E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十步驟的橫截面圖; - 圖48F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十一步驟的橫截面 圖, 圖48G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之第十二步驟的橫截面 圖; 95450.doc -73 - 1264828 圖49 A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時形成金屬柱的橫截面 圖; 圖49B為顯示製造半導體裝置時形成金屬柱的橫截面 圖; 圖50為顯示封裝在WLCSP中之半導體裝置之範例的橫截 面圖; 圖51為顯示本發明第六具體實施例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 封裝(WLCSP)的平面圖; 圖52為WLCSP的後視圖; 圖53為沿著圖51直線A2-A2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54A為顯示製造WLCSP之第一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54B為顯示製造WLCSP之第二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54C為顯示製造WLCSP之第三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54D為顯示製造WLCSP之第四步驟的橫截面圖; 圖5 5為顯示第六具體實施例之第一修改範例之wlcSP的 平面圖; 圖56為WLCSP的後視圖; 圖5了為沿著圖55直線B2-B2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58為顯示用於形成凹坑之金屬鑄模的橫截面圖; 圖59為顯示第六具體實施例之第二修改範例之界1^讣的 平面圖; 圖6〇為顯示第六具體實施例之第三修改範例之csp的橫 截面圖; 圖61為顯示晶片尺寸封裝(CSP)之範例的透視圖,該晶 95450.doc -74- 1264828 片尺寸封裝包括安裝在具有v形通道部分之基底基板上的 半導體晶片。 圖62為圖61所示CPS的橫截面圖;及 圖63為顯示習知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之範 例的橫截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半導體裝置 2 半導體裝置 3 半導體晶片 3a 表面 5a 表面 5b 開口 5(3) 絕緣層 7 連接電極 9 散熱電極 11, 12, 13 第一線路部分 11a,13a 表面 14, 16 第二線路部分 15, 18, 20 第二線路部分 15a 表面 15b 薄片 15c 連接線路部分 17 模製樹脂 95450.doc -75- 1264828
1 7a,1 9a 19 21 23 25 26, 28, 29, 30 27 31 31a 31b 31c 33, 35 37 39 41 41a 41b 41c 41d 43 45, 46 45a 47 表面 基板 信號觸點電極 電源觸點電極 接地觸點電極 加熱部分 散熱觸點 電晶體 源極擴散區 汲極擴散區 閘極 電極 散熱擴散區 絕緣區 鈍化膜 表面 第一絕緣膜 第二絕緣膜 第三絕緣膜 空洞 柱子 上端 焊球 95450.doc -76· 1264828
49 空洞 51(圖 2) 凸出物 51(圖 3) 下方阻障金屬 52 線路層 53, 60, 66 嗜合部分 54, 56, 62 孔洞 55 第一抗餘層 55a 表面 57 第二抗蝕層 58 凸出物 59 電路板 59a 表面 61 半導體單元 63, 64, 65 陸面 67 凸出物 68 凸出物 101 矽基板 101a 表面 101b 背面表面 102 金屬觸點 103 通道 111 通道 121 通道 95450.doc -77- 1264828
131 通道 132, 133 通道 141, 151 孔洞 142 角落區 201 晶片模組 202 線路板 203 晶片基板 204 電極端子 205 永久磁鐵 206 密封部件 207 基板 208 電極圖案 209 磁性材料 211 1C晶片 211a 指定表面 212 印刷電路板 213 電極觸點 214, 216 磁性材料 217 焊球 221 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 222 矽基板 222a 指定表面 223 連接接針 95450.doc -78- 1264828 224 非連接接針 225 焊球 226, 233 磁性材料 227 黏著劑 231 電路板 231a 指定表面 232 電極圖案 241 電路板 241a 指定表面 242 永久磁鐵 251 晶圓級晶片 252 焊球 261 焊球 262 磁性部件 263 焊劑層 271 巨磁電阻(G 272 晶圓級晶片 273 非連接焊球 301 半導體晶圓 301a 定向平面 302 切割機刀片 303 條碼 303a,303b 條狀空洞 95450.doc -79- 1264828 304 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 304a 背面表面 305 凸塊 306, 308 識別碼 307a 背面表面 307 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 311 矽基板 311a 指定表面 311b 背面表面 312 金屬觸點 313 背面表面 313 粗链表面區域 314 平坦表面區域 314a,314b 字元 315 識別標記 321 遮罩層 321a 遮罩層 322 開口 323 遮罩 324 無機微粒 331 遮罩層 401 半導體裝置 403 半導體晶片 95450.doc -80- 1264828 407 電極 409 線路部分 411 絕緣部分 413 $夕基板 415 觸點電極 419 鈍化膜 419a 表面 421 保護膜 421a 表面 422 開口 423, 473 隔絕樹脂 423a 表面 425 下方阻障金屬層 425a 表面 427, 477 重接線層 427a 重接線路 427b 柱子基座 430 金屬柱 430a 表面 430b 表面 431 外部端子 432 開口 441 第一抗#膜 95450.doc -81 - 1264828
443 光阻 443a,443b 抗蝕膜 453 半導體晶片 480 金屬柱 481 外部端子 501 晶片尺寸封裝(CSP) 502 基底基板 503 半導體晶片 504 絕緣樹脂膠帶 505 金屬凸塊 506 V形通道部分 511 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WLCSP) 512 矽基板 512a 表面 513 積體電路 514 樹脂隔絕層 514a 表面 515 焊塊 521 矽基板 521a 表面 521b 背面表面 522 積體電路 523 樹脂隔絕層 95450.doc -82 - 1264828
523a 表面 524 外部端子 527, 528 通道 541 凹坑 542 小凹坑 543 大凹坑 551 金屬鑄模 551a 下方表面 552, 553 衝頭 561, 562 凹坑 571 半導體晶 571a,572a 表面 571b, 572b 背面表面 572 基底基板 573 外部端子
95450.doc -83 -

Claims (1)

1264828 十、申請專利範圍: ι· 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一半導體晶片,其具有一矩形形狀,其中複數個觸點 電極係形成於其中的一表面上; 一第一絕緣層,其經形成以覆蓋該半導體晶片除了對 應於該等觸點電極之指定區以外的表面; 複數個連接電極,其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 ’以和一外部裝置建立電連接; 至少一散熱電極,其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 且和該外部裝置連接; 一第一線路部分,其係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的一表面 上,以在該等觸點電極及該等連接電極之間建立電連接; 一第二線路部分,其係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的表面上 且和該散熱電極連接;及 一第二絕緣層,用於以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曝露 該等連接電極及該散豸電極之方式圍^主該第線路部分 及該第二線路部分:, ,—叫叼一加埶 部分附近且經形成以覆蓋該第—絕緣表面除了對應於: 第一線路部分之一指定區域以外的表面。 2.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和該第二線路部 的該散熱觸點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曰Μ 乂 ^ 日日6之表面上的加埶部 分附近。 …、1 3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裝置 其中複數個第二線路部分係 95450.doc 1264828 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的表面上。 I ::請求項3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線路部分 係和複數個散熱電極連接。 口[刀 5·如請求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形成— 第二線路部分及該第一絕緣層或刀 友 一嚙合。 弟—纟巴緣層之間建立 6.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 於哕箆一 p绥思♦ t 線路4分係形成 於該弟緣層之表面的一中央區域中, 部分係形成於該第—絕緣層之表 二弟-線路 7 ; , , 周圍區域中。 8. Μ求項1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二線路部分传來成 於該第-絕緣層之表面的一中央區域中。刀係也成 一種半導體單元,其包含: 一半導體裝置,其包括: 一半導體晶片,其且有一拓 + 4 & >狀,其中複數個觸點 电極係形成於該半導體晶片的一表面上; ❿ 第絶緣層,其經形成以覆蓋該半導體晶片除了對 應^該等觸點電極之指定區以外的表面; 對 複數個連接電極,其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 ^一散熱電極’其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 第線路部分,其係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的一表面 上二在該等觸點電極及該等連接電極之間建立電連接; 第一線路部分,其係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的表面上 且和δ亥散熱電極連接;及 —第二絕緣層,用於以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曝露 95450.doc 1264828 一線路部分 a等連接電極及該散熱電極之方式圍住該第 及該第二線路部分:, 加熱 於該 電極 t中该第二線路部分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_ :分附近且經形成以覆蓋該第-絕緣表面除了對應 第-線路部分之一指定區域以外的表面;及 -電路板’其具有至少一陸面,該陸面和該散熱 接觸。 μ 9. 一種半導體單元,其包含: 一半導體裝置,其包括: -半導體晶片’其具有一矩形形狀’其中複數個觸點 電極係形成於該半導體晶片的一表面上; 一第一絕緣層,其經形成以覆蓋該半導體晶片除了對 應於該等觸點電極之指定區以外的表面; 複數個連接電極,其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 ,以和一外部裝置建立電連接; 複數個散熱電極,其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 一第一線路部分,其係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的一表面 上,以在该等觸點電極及該等連接電極之間建立電連接; 一第二線路部分,其係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的表面上 且和等該散熱電極連接;及 一第二絕緣層,用於以在該半導體晶片的表面上曝露 該等連接電極及該散熱電極之方式圍住該第一線路部分 及該第二線路部分, 其中該第二線路部分係配置在該半導體晶片的一加熱 95450.doc 1264828 P刀附I且、、、二形成以覆盍該第一絕緣表面除了對應於該 第-線路部分之一指定區域以外的表面;及 ίο. 電路板,其具有複數個陸面,該等陸面和該複數個 散熱電極接觸,丨中互相鄰接的陸面係整合連接一起。 一種包括複數個通道或空洞的半導體元件,該等通道或 空洞係形成於和其上形成一電子電路之一半導體基板之 一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背面表面上。
η·如請求項U)之半導體元件,其中經由其熱導率高於該半 導體基板之-熱導率的—高熱傳導材制—散熱部件配 置在該半導體基板的背面表面上。 12·如請求項1〇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在該半導體基板的背面 表面上形成在-單-方向中彼此平行的該複數個通道。 13·如請求項12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在該半導體基板之一第 一最外側通道及一第一端之間的一第一距離和在該半導 體基板之一第二最外側通道及一第二端之間的一第二距 離不同。 14·如請求項12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在該半導體基板之一第 一端附近形成的一第一最外側通道就寬度而言,和在該 半導體基板之-第二端附近形成的一第二最外側通道不 同。 15. 如請求項12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形成在其寬度上或在其 間之距離上彼此不同的該複數個通道。 16.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在該半導體基板的背面 表面上規律地配置該複數個空洞’或在該半導體基板的 95450.doc 1264828 背面表面上不規律地配置該複數個空洞。 17·如請求項半導體元件,其中在該半導體基板之背面 表面的一指定區域上未形成任何空洞。 I8·如請求項16之半導體元件,复由 + ^ 其中至少一空洞和其他空洞 相比在形狀或尺寸上已經變更。 19_如請求項I7之半導體元件,复 ”中至少一空洞和其他空洞 相比在形狀或尺寸上已經變更。 2 〇 ·如請求項1 8之半導體元件,其中 、τ 5亥後數個空洞的開口 度或其間之距離已經變更。 ' 21·如請求項17之半導體元件,A中 八甲該複數個空洞的開口寬 度或其間之距離已經變更。 ' 22. —種包括一半導體元件的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节半 導體元件具有複數個通道或空润,該等通道或^洞_ 成於和其上形成一電子電路之一半導體基板之一指定表 面相對的一背面表面上。 23_如請求項22之晶圓級晶片 丁 <釕衣,其中該複數個通 ^或空洞的寬度或其間之距離已經變更。 24. :種包括形成於-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上之複數個 知子的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複數個端子中至少一個配備 有一磁性材料。 25. -種包括形成於-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上之複數個 端子的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複數個端子中至少―個配備 有包括一磁性材料及一導電部件的雙層結構。 26. -種包括形成於一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上之複數個 95450.doc 1264828 27. 端子的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複數個端子中至少 有一對磁性材料及導電部件。 一種半導體元件,其包括:複數個第一端子, 一個配備 用於和一 外α卩裝置建立電連接;及至少一第二端子 4裝置連接並配備有一磁性材料。 其未和該外 28.如請求項24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將用於感測—物理量的 一感測器附著在和該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 面上。
29.如請求項25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將用於感測一物理量的 一感測器附著在和該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 面上。 30.如請求項26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將用於感測一物理量的 一感測器附著在和該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 面上。 3 1 ·如請求項27之半導體元件,其中將用於感測一物理量的 一感測器附著在和該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 面上。 32. 如請求項24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磁性材料係由一強磁 性材料或一弱磁性材料組成。 33. 如請求項25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磁性材料係由一強磁 性材料或一弱磁性材料組成。 34·如請求項26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磁性材料係由〜強磁 性材料或一弱磁性材料組成。 35·如請求項27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磁性材料係由—強磁 95450.doc 1264828 性材料或一弱磁性材料組成。 3 6 ·如請求項3 2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強磁性材料係由選自 以下項目中至少一元素組成··鐵(Fe)、鈷(Co)、鎳(Ni)、 釓(Gd)、铽(Tb)、鏑(Dy)、鈥(Ho)、铒(E〇、及铥(Tm)。 3 7·如請求項33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強磁性材料係由選自
以下項目中至少一元素組成··鐵(Fe)、鈷(Co)、鎳(Ni)、 釓(Gd)、铽(Tb)、鏑(Dy)、鈥(Ho)、铒(Er)、及铥(Tm)。 3 8·如請求項34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強磁性材料係由選自 以下項目中至少一元素組成··鐵(Fe)、鈷(c〇)、鎳(犯)、 釓(Gd)、铽(Tb)、鏑(Dy)、鈥(Ho)、铒(Er)、及铥(Tm)。 39·如請求項35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強磁性材料係由選自 以下項目中至少一元素組成··鐵(Fe)、鈷(c〇)、鎳、 釓(Gd)、铽(Tb)、鏑(Dy)、鈥(Ho)、铒(Er)、及铥(Tm)。 4〇· —種用於安裝包括複數個端子之一半導體元件的電路 板,至少一端子在一指定表面上配備有一第一磁性材 料,其中一第二磁性材料係形成於直接和該半導體元件 對應於該第一磁性材料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面上。 41· ^請求項40之用於安裝一半導體元件的電路板,其中該 第-磁性材料係由―強磁性材料或—弱磁性材料組成。 42.如請求項41之用於安裝一半導體元件的電路板,其中該 強磁性材料係由選自以下項目中至少一元素組成:鐵 (Fe)鈷(Co)、鎳(Ni)、釓(Gd)、轼(Tb)、鋼⑴^、鈥 (Ho)、铒(Er)、及铥(Tm)。 43 種包含附著在 電路板上之一半導體元件的電子裝 95450.doc 1264828 置’具中該半 又双IUI,[ 7 王y >一褐千在 -指定表面上配備有一第—磁性材料,及其中一第二磁 性材料《成於該電路板直接和該半導體元件對應於該 第一磁性材料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 朴 和對的表面上,藉此藉由發 生在該第一磁性材料及該箓_ 丨丁久忑弟一磁性材料之間的磁引力, 按其間的指定定位將該车道辨— 肝3牛V體凡件固定於該電路板 上0 44.如請求項4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性材料及該第二 磁性材料係各由-強磁性材料或一弱磁性材料組成。 45·如請求項44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強磁性材料係由選自以 下項目中至少一元素組成··鐵(Fe)、鈷(c〇)、鎳(犯)、釓 (Gd)、铽(Tb)、鏑(Dy)、鈥(H〇)、铒(Er)、及铥(Tm)。 46· —種包括一半導體基板的半導體元件,該半導體基板具 有用於製造一電子電路之一指定表面,其中將和該半導 體基板之扎疋表面相對的一表面分成標明一識別標記的 才旻數個區域。 47.如凊求項46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複數個區域的表面粗 糙度彼此不同。 48·如明求項46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複數個區域代表條 紋、島、或不規則形狀。 49· 一種包括一半導體基板的半導體元件,該半導體基板具 有用於製這一電子電路之一指定表面之,其中具有用於 標明一識別標記之一指定圖案的一感光層係形成於和該 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面上。 95450.doc Ϊ264828 50.如請求項49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感光層係由以下項目 組成··一感光聚醯亞胺樹脂、一聚氨酯樹脂、一丙烯酸 樹脂、或一感光SOG。
如請求項46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識別標記代表一字 元、一數字、一符號、一代碼、或一影像。 一種用於包括一半導體基板之一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 去°亥半‘體基板具有用於製造一電子電路之一指定表 面,其包含以下步驟: 在和該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面上形成一 感光層; 移除該感光層的選定區域以形成一遮罩;及 對該遮罩進行表面粗糙處理。 53·如明求項52之用於一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其進一步 包含以下步驟: 在該表面粗糙處理之後移除該遮罩。 54·如請求項52之用於一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表 面粗糙處理對應於喷砂。 55·如請求項52之用於一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感 光層係由以下項目組成··一感光聚醯亞胺樹脂、一聚氨 醋樹脂、一丙烯酸樹脂、或一感光SOG。 56·種用於包括一半導體基板之一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 法’該半導體基板具有用於製造一電子電路之一指定表 面’其包含以下步驟: 在和垓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面上形成一 95450.doc 1264828 感光層;及 移除該感光層的選定區域以形成一識別標記。 5?·如請求項56之用於一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感 光層係由以下項目組成:一感光聚醯亞胺樹脂、一聚氨 酉旨樹脂、一丙烯酸樹脂、或一感光S〇G。 58· 一種包括一半導體基板的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該半 導體基板具有用於製造一電子電路之一指定表面,其中 將和該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面分成標明一 識別標記的複數個區域。 種包括一半導 — 一,〜利衣,該半 導體基板具有用於製造一電子電路之一指定表面,其中 具有用於標明一識別標記之一指定圖案的—感光層係形 成於和該半導體基板之指定表面相對的一表面上。 y 6〇·如請求項59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其中該感光層係 由以下項目組成:一感光聚醯亞胺樹一 ♦虱S旨樹 月曰、一丙烯酸樹脂、或一感光SOG。 6丄.如請求項59之晶圓級晶片尺寸之封裝,其中該識別 代表-字元、-數字、一符號、—代碼、或一影像厂。 62. -種半導體裝置,係經封裝在_晶圓級晶片尺寸 中,其包含: T ^ 極連接的一重接線層上;及 一外部端子,其連結該金屬柱的_表面, 其中修改該金屬柱的形狀致使接 文钱近該外部端子的 95450.doc -10- 1264828 63. 64. 一表面大於接近該重接線層的一第二表面 如請求項62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金屬柱 從第二表面至第-表面的方向中逐漸增加 65 . 如請求項62之半導體裝置, 面積大於該金屬柱的第一表 如請求項62之半導體裝置, 形狀。 的一截面積在 其中該外部端子的一最大截 面0 其中該金屬柱具有一倒錐形 66· —種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 -半導體基板’其具有用於製造一電子電路的一第 表面, 、一樹脂圍繞層’其由-絕緣樹脂組成^係形成於該半 導體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複數個外#端子,其係和電子電路連接且被部分曝露 於該樹脂圍繞層上; 複數個通道或空洞’其係形成於該樹脂圍繞層上;及 複數個通道或空洞,其係形成於和該半導體基板之第 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上。 67· —種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一半導體基板,其上形成一電子電路; 一第二基板’其具有和該半導體基板之表面為電連接 的一第一表面; 複數個外部端子’其和該電子電路為電連接且其係形 成於和該第二基板之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上; 複數個通道或空洞,其係形成於該半導體基板的一表 95450.doc 1264828 面上;及 複數個通道或空洞,其係形成於該第二基板的第二表 面上。 68·如請求項6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通道在一指定 方向中延伸。 69·如請求項67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通道在一指定 方向中延伸。 70_如請求項6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形成該複數個通道以按 矩形彼此交叉。 71.如請求項67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形成該複數個通道以按 矩形彼此交叉。 72·如請求項6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通道在形狀或 尺寸上已經變更。 73·如請求項67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通道在形狀或 尺寸上已經變更。 7 4 ·如睛求項6 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規律地配置該複數個空 洞。 7 5 ·如睛求項6 7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規律地配置該複數個空 洞。 76.如請求項6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隨機配置該複數個空 洞。 7 7 ·如晴求項6 7之半導體裝置’其中隨機配置該複數個空 洞。 7 8 ·如晴求項6 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空洞在形狀咬 95450.doc -12- 1264828 尺寸上已經變更。 、、貝67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空洞在形狀或 尺寸上已經變更。 8〇·如請求項6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在一有限區域中形成該 複數個空洞。 8 1.如請求項67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在一有限區域中形成該 複數個空洞。
95450.doc -13 -
TW094107609A 2004-03-15 2005-03-11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wafer level chip size package therefor TWI26482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72375A JP2005260128A (ja) 2004-03-15 2004-03-15 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ウエハレベル・チップサイズ・パッケージ
JP2004080837A JP2005268623A (ja) 2004-03-19 2004-03-19 半導体素子及び回路基板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実装構造
JP2004158984A JP4179225B2 (ja) 2004-05-28 2004-05-28 半導体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半導体ユニット
JP2004172562A JP4345584B2 (ja) 2004-06-10 2004-06-10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ウエハレベル・チップサイズ・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JP2004173986A JP4049127B2 (ja) 2004-06-11 2004-06-11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351806A JP4103888B2 (ja) 2004-12-03 2004-12-03 半導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1576A TW200601576A (en) 2006-01-01
TWI264828B true TWI264828B (en) 2006-10-21

Family

ID=34923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7609A TWI264828B (en) 2004-03-15 2005-03-11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wafer level chip size package therefo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30011B2 (zh)
KR (4) KR100686986B1 (zh)
CN (1) CN1681117A (zh)
SG (2) SG115753A1 (zh)
TW (1) TWI264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9839A (ja) * 2004-08-17 2006-03-0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56977B1 (ko) * 2004-11-11 2008-09-04 야마하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도체 장치, 반도체 웨이퍼, 칩 사이즈 패키지, 및 그제조 및 검사 방법
JP2006351772A (ja) * 2005-06-15 2006-12-2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半導体チップの識別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5100032B2 (ja) * 2005-06-27 2012-12-19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基板の表面改質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70107514A1 (en) * 2005-10-07 2007-05-17 Micronas Gmbh Integrated sensor arrangement
EP1772731A3 (de) * 2005-10-07 2007-08-08 Micronas GmbH Integrierte Sensoranordnung
TWI261888B (en) * 2005-11-08 2006-09-11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 Wafer structure with solder bum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668814B2 (ja) * 2006-03-08 2011-04-13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903014B2 (ja) * 2006-05-18 2012-03-21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RU2009102251A (ru) * 2006-06-26 2010-08-1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Nl) Соединение методом перевернутого кристалла при помощи небольшого отверстия в пассивирующем слое
JP4431901B2 (ja) * 2007-01-19 2010-03-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8088670B2 (en) * 2007-04-18 2012-01-03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onded substrate with sandblast treatment
JP5627835B2 (ja) * 2007-11-16 2014-11-19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910231B1 (ko) * 2007-11-30 2009-07-3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웨이퍼 레벨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7651021B2 (en) * 2007-12-28 2010-01-26 Intel Corporation Microball attachment using self-assembly for substrate bumping
US8258615B2 (en) * 2008-03-07 2012-09-04 Mediatek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09283617A (ja) * 2008-05-21 2009-12-03 Sumco Corp 半導体ウェーハ
JP2009283616A (ja) * 2008-05-21 2009-12-03 Sumco Corp 半導体ウェーハ
JP2009283615A (ja) * 2008-05-21 2009-12-03 Sumco Corp 半導体ウェーハ
KR101030356B1 (ko) 2008-12-08 2011-04-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의 제조 방법
KR101026425B1 (ko) * 2009-01-12 2011-04-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웨이퍼 레벨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26427B1 (ko) * 2009-01-12 2011-04-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웨이퍼 레벨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16319B1 (ko) * 2009-06-03 2018-01-08 구라시키 보세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하이드록실 라디칼 함유수 공급방법 및 하이드록실 라디칼 함유수 공급장치
JP5342960B2 (ja) * 2009-08-17 2013-11-13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FR2957748B1 (fr) * 2010-03-16 2012-09-07 St 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Composant electronique a montage en surface
KR101124568B1 (ko) * 2010-05-31 2012-03-16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칩, 이를 포함하는 적층 칩 구조의 반도체 패키지
KR101180813B1 (ko) 2011-01-18 2012-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
US8932443B2 (en) 2011-06-07 2015-01-13 Deca Technologies Inc. Adjustable wafer plating shield and method
US9464362B2 (en) 2012-07-18 2016-10-11 Deca Technologies Inc. Magnetically sealed wafer plating jig system and method
JP2012256737A (ja) * 2011-06-09 2012-12-27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598691B2 (en) * 2011-09-09 2013-12-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packaging thereof
KR101323925B1 (ko) * 2012-03-30 2013-10-31 주식회사 네패스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925347B (zh) * 2012-08-29 2016-01-20 张楚凡 半导体芯片、半导体酶芯片及筛选目标酶的方法
US9148962B2 (en) * 2013-01-02 2015-09-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t transfer device for wave soldering
KR20160015354A (ko) * 2013-06-07 2016-02-12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기판 내에 리세스를 형성하기 위한 기법 및 리세스들을 포함하는 물품
US9190349B1 (en) 2013-06-28 2015-11-17 Stats Chippac Lt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system with leadfr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620480B1 (en) * 2013-06-28 2017-04-11 STATS ChipPAC Pte. Lt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system with unplated leadfr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177897B1 (en) 2013-06-28 2015-11-03 Stats Chippac Lt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system with trace protection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461190B2 (en) * 2013-09-24 2016-10-04 Optiz, Inc. Low profile sensor package with cooling fea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20150054502A (ko) * 2013-11-12 2015-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성체를 갖는 반도체 소자 및 관련된 설비
CN103632991B (zh) * 2013-12-12 2016-05-18 宁波芯健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叠层芯片的晶圆级铜凸块封装方法
TWI515843B (zh) * 2013-12-16 2016-01-01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片封裝結構
US9791470B2 (en) * 2013-12-27 2017-10-17 Intel Corporation Magnet placement for integrated sensor packages
JP2016051889A (ja) * 2014-08-29 2016-04-11 京セラサーキッ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のコード情報の認識方法
US9711474B2 (en) * 2014-09-24 2017-07-1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package structure with polymeric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640742B (zh) * 2015-07-01 2021-04-20 新唐科技日本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N108292653B (zh) * 2015-09-25 2022-11-08 英特尔公司 用来使封装集成电路管芯互连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2450326B1 (ko) * 2015-10-06 2022-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칩,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패키지
KR102389772B1 (ko) 2015-12-03 2022-04-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7149983A1 (ja) * 2016-03-01 2017-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電子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839938B2 (ja) 2016-07-25 2021-03-10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磁気検出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コンパス
US10157885B2 (en) * 2016-07-29 2018-12-1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ackage structure having magnetic bonding between substrates
KR102050130B1 (ko) * 2016-11-30 2019-11-29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9161046A (ja) 2018-03-14 2019-09-19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829701B2 (ja) * 2018-03-28 2021-0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超音波探触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超音波計測装置
KR102542573B1 (ko) 2018-09-13 2023-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재배선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패키지
JP2020061406A (ja) * 2018-10-05 2020-04-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
JP7088224B2 (ja) * 2019-03-19 2022-06-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半導体装置
US11721657B2 (en) 2019-06-14 2023-08-08 Stmicroelectronics Pte Ltd Wafer level chip scale package having varying thicknesses
CN111058006B (zh) * 2019-12-11 2021-07-27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ga电磁屏蔽产品的磁控溅射方法
KR102515126B1 (ko) * 2021-05-06 2023-03-29 주식회사 지니틱스 카메라 모듈의 반도체 패키지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9652A (ja) 1985-10-03 1987-04-13 Nitsuko Corp 電子部品の表示形成方法
JPH02125412A (ja) 1988-11-04 1990-05-14 Yamaha Corp バーコード付き物品とその製法
JPH02134894A (ja) 1988-11-16 1990-05-23 Seiko Epson Corp 磁力による電子部品の回路基板への装着方法
JPH04113690A (ja) 1990-09-03 1992-04-15 Nec Ic Microcomput Syst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2819807B2 (ja) 1990-09-03 1998-1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冷却モジュール
JPH07123101B2 (ja) * 1990-09-14 1995-12-25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JP3057130B2 (ja) 1993-02-18 2000-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樹脂封止型半導体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78828A (ja) * 1993-09-08 1995-03-20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
US5991156A (en) * 1993-12-20 1999-11-23 Stmicroelectronics, Inc. Ball grid array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JP2699938B2 (ja) 1995-06-30 1998-0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板ユニット
JPH09213696A (ja) 1996-02-02 1997-08-15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
JPH09246416A (ja) 1996-03-08 1997-09-19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
JPH09320911A (ja) 1996-05-27 1997-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被識別機能付き半導体基板
JP3627428B2 (ja) 1997-02-25 2005-03-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856193B2 (ja) 1997-05-15 1999-0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チップモジュールの実装構造体
US6225695B1 (en) 1997-06-05 2001-05-01 Lsi Logic Corporation Grooved semiconductor die for flip-chip heat sink attachment
JPH1145951A (ja) 1997-07-25 1999-02-16 Nippon Steel Corp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及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の識別方法
JPH1167998A (ja) 1997-08-19 1999-03-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spとbgaと半導体装置
JPH1187428A (ja) 1997-09-12 1999-03-30 Toyo Seimitsu Kogyo Kk 半導体装置の外部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66848B2 (ja) 1997-12-26 2004-09-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354578A (ja) 1998-06-11 1999-12-24 Casio Comput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02968B2 (ja) 1998-08-18 2004-12-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基板接続構造
JP2000114129A (ja) * 1998-10-09 2000-04-21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188359A (ja) 1998-12-24 2000-07-04 Sumitomo Metal Electronics Devices Inc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JP4111293B2 (ja) 1999-01-07 2008-07-02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リブ加工用反射防止膜形成溶液、それを塗布したリブ形成用積層体およびリブ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000216184A (ja) 1999-01-25 2000-08-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20998B2 (ja) 1999-02-08 2005-11-30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チップオンチップの半導体チップ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01077236A (ja) 1999-09-07 2001-03-23 Casio Comput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接合構造
JP2001085285A (ja) 1999-09-13 2001-03-30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94000A (ja) 1999-09-21 2001-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半導体装置
JP2001110951A (ja) 1999-10-08 2001-04-20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92874B2 (ja) 1999-12-10 2005-09-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接合構造
JP3502800B2 (ja) * 1999-12-15 2004-03-02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244372A (ja) 2000-03-01 2001-09-07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48082B2 (ja) 2000-03-30 2004-07-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46826B2 (ja) 2000-04-06 2003-09-1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20000692A (ko) * 2000-06-28 2002-01-05 박종섭 웨이퍼 레벨 패키지
JP2002057433A (ja) 2000-08-08 2002-02-22 Rohm Co Ltd チップ型電子部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実装構造
JP2002064161A (ja) 2000-08-21 2002-02-28 Ibiden Co Ltd 半導体チ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64163A (ja) 2000-08-21 2002-02-28 Ibiden Co Ltd 半導体チップ
JP4856821B2 (ja) 2000-09-06 2012-01-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002299341A (ja) 2001-03-29 2002-10-11 Seiko Epson Corp 配線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回路基板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329815A (ja) 2001-05-01 2002-11-15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3866073B2 (ja) 2001-10-10 2007-01-1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JP3813079B2 (ja) 2001-10-11 2006-08-2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サイズパッケージ
SG104279A1 (en) * 2001-11-02 2004-06-21 Inst Of Microelectronics Enhanced chip scale package for flip chips
JP3877150B2 (ja) 2002-01-28 2007-02-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ウェーハレベル・チップスケール・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JP4416376B2 (ja) 2002-05-13 2010-0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12783A (ja) 2002-06-06 2004-01-15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剥離液及び剥離方法
JP2004031755A (ja) 2002-06-27 2004-01-29 Denso Corp 半導体装置
JP3804797B2 (ja) * 2002-10-11 2006-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82220B2 (ja) 2003-01-16 2008-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203695A (ja) 2004-01-19 2005-07-28 Casio Micronics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21777A (ko) 2006-11-29
KR100834206B1 (ko) 2008-05-30
KR100686986B1 (ko) 2007-02-26
SG139753A1 (en) 2008-02-29
TW200601576A (en) 2006-01-01
KR20060043622A (ko) 2006-05-15
US7830011B2 (en) 2010-11-09
KR20070007002A (ko) 2007-01-12
US20050199995A1 (en) 2005-09-15
SG115753A1 (en) 2005-10-28
KR20070064564A (ko) 2007-06-21
CN1681117A (zh) 2005-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64828B (en)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wafer level chip size package therefor
TWI261329B (en) Conductive bump structure of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01663B (en)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semiconductor chip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5714026B2 (ja) 半田拡散保護を伴う半導体チップデバイス
TWI293206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TWI317164B (en) Contact structure having a compliant bump and a testing are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06018654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129219B2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portable device carrying the same
TW200834767A (en) Method of packag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prefabricated connector
CN101197349A (zh) 半导体元件及其晶片级芯片尺寸封装
TW200849243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memory chip device
KR100679684B1 (ko) 외곽에 보호층이 형성된 웨이퍼 레벨 반도체 소자 제조방법
TWI397158B (zh) 混有磁性體粉末之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0845321A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27334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0917440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packages
JP2006080284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079951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回路基板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19140145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44482B2 (ja) 抵抗体チップ及びその実装方法
TWI355694B (en) Strip for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s having a max
TWI352411B (en) Thinni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dies arrangement p
US10998489B2 (en) Magnetic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MRAM array
TW201227896A (en) Chip package structure and chip packaging process
JP4371719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