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9217B - 液體供給系統、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體供給系統、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49217B TWI649217B TW106144271A TW106144271A TWI649217B TW I649217 B TWI649217 B TW I649217B TW 106144271 A TW106144271 A TW 106144271A TW 106144271 A TW106144271 A TW 106144271A TW I649217 B TWI649217 B TW I64921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ink
- injection port
- ink cartridge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8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9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8876 Aca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40 repell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871 repell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04 ultrason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將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穩定地供給至液體消耗部側之液體收容體、及具備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消耗裝置。 該液體收容體包括:油墨室,其收容經由管體而供給至消耗油墨之液體噴射頭之油墨;導出口59,其將收容於油墨室內之油墨導出至管體側;注入口52,其可向油墨室內注入油墨;及空氣引入口60,其自較油墨室內收容有油墨之情形時之油墨之液面更為上下方向Z之上方位置,向油墨室內引入空氣;且具有如下區域,即,於自導出口59導出相當於油墨室中可收容之收容量之5%之油墨的情形時,油墨室內之油墨之液面之變動幅度為上述收容量之立方根之5%以下的區域。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液體供給系統、液體收容體單元。
又,先前已知有一種具備收容由記錄頭(液體消耗部、液體噴射頭)消耗之油墨(液體)之主墨盒(液體收容體)之噴墨記錄裝置(液體消耗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主墨盒具備大氣連通孔(空氣引入口),該大氣連通孔於伴隨油墨消耗而油墨室內收容之油墨量減少時,可向油墨室內引入外部氣體。再者,為了抑制所引入之外部氣體溶入油墨,大氣連通孔係形成於油墨室之鉛垂方向之上方位置。
又,先前,已知有一種具備收容由噴射頭(液體消耗部)消耗之油墨(液體)之油墨墨盒(液體收容體)的噴墨記錄裝置(液體消耗裝置)(例如專利文獻2)。於油墨墨盒上形成有注入口(液體注入口),且可自該注入口向油墨室內注入油墨。
自先前以來,已知有一種噴墨記錄裝置(液體消耗裝置),其係將具有貯存油墨(液體)之複數之油墨墨盒(液體收容體)的墨盒單元(液體收容體單元)相對於記錄裝置本體裝卸自如地安裝(例如專利文獻3)。墨盒單元係於
向進行印刷(消耗)處理之噴墨頭(液體消耗部)供給油墨時安裝至記錄裝置本體,相對於此,該墨盒單元於向各油墨墨盒注入油墨時自記錄裝置本體脫離。
又,先前已知有一種具備收容由噴射頭(液體消耗部)消耗之油墨(液體)之油墨墨盒(液體收容體)的噴墨記錄裝置(液體消耗裝置)(例如專利文獻4)。於油墨墨盒上設有可目視油墨墨盒內收容之油墨之液面之位置的確認窗(視認面)。進而,於確認窗上,以於水平方向較長延伸之方式顯示有表示油墨墨盒內可收容之油墨量的上限刻度線(上限刻度)、及表示油墨墨盒內收容之油墨快用光之狀態的下限刻度線(下限刻度)。
又,自先前已知有一種具備可收容由噴射油墨(液體)之液體噴射頭(液體消耗部)消耗之油墨之油墨墨盒(液體收容體)的噴墨記錄裝置(液體消耗裝置)(例如專利文獻5)。例如為了避免伴隨溫度環境變化等所致之油墨墨盒內之壓力變動,而於此種噴墨記錄裝置之油墨墨盒上設有使此油墨墨盒內部對大氣開放的大氣開放口。
又,自先前已知有一種具備可收容由噴射油墨(液體)之記錄頭(液體消耗部)消耗之油墨之油墨墨盒的噴墨記錄裝置。油墨墨盒作為一例可列舉墨匣(液體收容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6)。又,此種噴墨記錄裝置所使用之油墨中有例如顏料油墨般隨著時間經過而濃度產生偏差者。因此,於此種噴墨記錄裝置之墨匣上,設有可收容油墨之油墨收容室(液體收容室)、可自外部向油墨收容室內導入油墨之油墨導入口、及可自油墨收容室內將油墨向噴墨記錄裝置側導出之油墨導出口(液體導出口)。進而,於油墨收容室之底面之油墨導入口與油墨導出口之間,延伸出有具有切口之複數之肋。即,自油墨導入口所導入之油墨係由通過肋之上側之稀薄油墨、與通
過切口之濃稠油墨混合而自油墨導出口導出。
又,於具備油墨墨盒(液體收容體)之噴墨記錄裝置(液體消耗裝置)之油墨墨盒上,設有用於使油墨自收容油墨之油墨室(液體收容室)內朝向液體噴射頭側流出之導出口(液體導出口),但該導出口大多係設於油墨室之底部(例如,專利文獻7)。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30173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2-7158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2-61624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12-6656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04-148769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2010-208264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2012-51308號公報
於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利用水位差將油墨室內收容之油墨供給至記錄頭之情形時,根據記錄頭與油墨之液面之鉛垂方向上之位置關係不同,供給至記錄頭之油墨所承受之壓力會發生變化。即,例如若記錄頭相比油墨之液面而處於相當低的位置,則存在油墨自記錄頭漏出之虞。另一方面,若記錄頭相比油墨之液面而處於相當高的位置,則存在無法將油墨供給至記錄頭之虞。即,於先前之液體消耗裝置中存在難以將液體穩定地供給至液體消耗部側之第1問題。本發明之第1目的在於提
供一種可將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穩定地供給至液體消耗部(液體噴射頭)側之液體收容體、及具備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消耗裝置、以及具備此種液體消耗裝置及液體收容體之液體供給系統。
又,如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般,於可注入油墨之油墨墨盒之情形時,存在注入油墨時等油墨自注入口洩漏之虞之第2問題。本發明之第2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少洩漏液體污染周圍之虞之液體收容體、及具備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消耗裝置。
又,於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油墨墨盒係以收容於墨盒匣(保護匣)內之狀態組裝至噴墨記錄裝置。先前之墨盒匣係組合複數之構件而構成,故存在組裝時費時費事之第3問題。本發明之第3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組裝性之液體收容體單元、及具備液體收容體單元之液體消耗裝置。
於上述專利文獻3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將墨盒單元相對於記錄裝置本體裝卸自如地安裝之情形時,存在搬運記錄裝置時墨盒單元掉落之虞。因此,存在使用者必需按住墨盒單元、或搬運時要關注以防止掉落而欠缺搬運性之第4問題。本發明之第4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搬運性之液體消耗裝置、及收容由液體消耗裝置消耗之液體之液體收容體單元。
於上述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在油墨墨盒傾斜設置的情形時,油墨之液面係維持為水平,相對於此各刻度線係與油墨墨盒一起傾斜。因此,於刻度線遍及確認窗之水平方向而較長延伸地顯示之情形時,尤其刻度線之兩端位置處油墨之液面相對於該刻度線之位置互不相同,存在難以判斷收容之油墨量之第5問題。本發明之第5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者可容易地視認收容於液體收容體內之液體之量之液體收容體、及
具備液體收容體的液體消耗裝置。
於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注入口係以於向油墨墨盒注入油墨時沿著鉛垂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因此,存在難以自注入口注入油墨之第6問題。本發明之第6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容易地注入液體之液體收容體、及具備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消耗裝置。
又,如上述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之油墨墨盒之大氣開放口於製品出廠時係被密封,但為使印表機變成可使用狀態,於向油墨墨盒內已注入油墨之情形時,解除密封狀態而變成對大氣開放之狀態。因此,於搬運處於油墨墨盒內收容有油墨而可使用之狀態之噴墨記錄裝置時,例如油墨墨盒倒置之情形時,存在油墨自此油墨墨盒通過大氣開放口而漏出至外部之虞之第7問題。此種問題並不限於噴墨記錄裝置所具備之油墨墨盒,對於形成有使收容液體之內部空間對大氣開放之大氣開放口之液體收容體而言,為大致共通之問題。本發明之第7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倒置時亦可抑制內部收容之液體通過大氣開放口漏出至外部之液體收容體及具備此種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消耗裝置。
又,於如上述專利文獻6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為了抑制供給至記錄頭之油墨所承受之水位變化且增加油墨收容室可收容之油墨之量,必需增大油墨收容室之水平方向之大小。進而,若收容之油墨之量增加則油墨用光所需之時間變成,故油墨之濃度之偏差亦變大。然而,於油墨收容室內在水平方向距離油墨導出口較遠之部位,油墨難以流動。因此,存在僅藉由使通過重力方向上不同位置之油墨混合無法充分消除油墨之濃度之偏差之第8問題。此種問題並不限於噴墨記錄裝置所具備之油墨墨盒,對於收容液體之液體收容體而言為大致共通之問題。本發明之第8目的在於
提供一種可容易地消除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之濃度之偏差的液體收容體及具備此種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消耗裝置。
又,於如上述專利文獻7所記載之噴墨記錄裝置中為了連續進行大量印刷,必需增大油墨室之容量。又,若為了增大油墨室之容量而於水平方向上擴大油墨室,則油墨室之底面積亦變大。而且,若於油墨室之底部在沿著水平方向之方向之第1端側設有導出口,則於噴墨記錄裝置以傾斜狀態載置而第1端側變高之情形時等,因傾斜而變低之底面側所積存之油墨則難以流出。尤其,若於油墨室之長邊方向之端部附近設有導出口,則當油墨室傾斜時流不出而殘留之油墨之量變多。此種問題並不限於噴墨記錄裝置中設有收容油墨之油墨室之油墨墨盒,對於在收容液體消耗裝置消耗之液體之液體收容室之底部設有液體導出口的液體收容體而言為大致共通之問題。本發明之第9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處於傾斜狀態時亦可減少液體收容室之底部殘留之液體之量的液體收容體及具備此種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消耗裝置。
解決上述第1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經由管體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液體注入口,其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及空氣引入口,其自較上述液體收容室收容有上述液體之情形時之該液體之液面更為鉛垂方向之上方位置,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引入空氣;且具有如下區域,即,於自上述液體導出口導出相當於上述液體收容室中可收容之收容量之5%之上述液體之情形時,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之液面之變動幅度為上述收容量之立方根之5%以
下。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抑制液面相對於自液體收容室導出之液體之量之變動幅度而減少供給至液體消耗部之液體所承受之壓力之變化。因此,可將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穩定地供給至液體消耗部側。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液體收容室之大小較佳為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之寬度大於鉛垂方向之高度。
根據該構成,液體收容室為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之寬度大於鉛垂方向之高度,故相比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之寬度小於鉛垂方向之高度的情形,可減小液面之相對於導出之液體之量之變動。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液體收容室之鉛垂方向上之自底面至上述液體注入口為止之高度較佳為70mm以下。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自底面至液體注入口為止之高度設為70mm以下,可抑制自底面至液體注入口為止之高度。因此,可減少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之液面之鉛垂方向上之變動。
上述液體收容體較佳為進而具備視認面,該視認面可自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視認收容於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之液面,於上述視認面上形成有表示自上述液體注入口注入而收容於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液體之上限量的上限刻度,且上述液體收容室之鉛垂方向上之自底面至上述上限刻度為止之高度為55mm以下。
根據該構成,可將液體收容室內液面所處之範圍設為55mm以下。因此,可進一步減少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之液面之鉛垂方向上之變動。
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上述視認面上位於較上述上限刻度更
為鉛垂方向之下方位置處進而形成有下限刻度,且自該下限刻度至上述上限刻度為止之鉛垂方向上之高度為40mm以下。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可將下限刻度作為向液體收容室注入液體之基準。進而,可將液體收容室內液面所處之範圍設為40mm以下。因此,可進一步減少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之液面之鉛垂方向上之變動。
解決上述第1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管體、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1問題之液體供給系統包括:液體噴射裝置,其具備可於主掃描方向上移動之液體噴射頭、用於在與上述主掃描方向即左右方向交叉之前後方向上搬送被記錄媒體之搬送機構、及於較上述液體噴射頭之移動區域更為上述被記錄媒體之搬送方向下游側即前方引繞而向上述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之管體;以及液體收容體,其收容液體,且於上述主掃描方向上之上述液體噴射頭之移動區域之外側以沿前後方向之方式配設;上述液體收容體具備可收容上述液體之液體收容室、可向該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之液體注入口、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引入空氣之空氣引入口、及設於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且將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之液體導出口,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左右方向之大小小於與上述左右方向及上述前後方向正交之高度方向之大小,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高度方向之大小設定為小於上述前後方向之大小,且上述液體導出口係配設於較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前後方向之中央更為前側。
根據該構成,具備液體收容室之液體收容體係於較可於左右方向移動之液體噴射頭之移動區域更靠左右方向之外側沿著前後方向配設。因
此,該液體收容體所具備之液體收容室不會被液體噴射頭之移動區域分斷,而可沿著前後方向較長地形成。又,液體收容體所具備之液體收容室係其左右方向之大小小於與左右方向及前後方向正交之高度方向之大小,且其高度方向之大小小於前後方向之大小。因此,與液體收容室之高度方向之大小大於左右方向及前後方向之大小之情形相比,可抑制自液體收容室導出液體時之相對於液體噴射頭之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面之變動幅度。因此,可減少供給至液體噴射頭之液體所承受之壓力之變化,從而可穩定地向液體噴射頭供給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進而,液體收容體係於較液體收容室之前後方向之中央更靠前側處配置有將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導出至管體側之液體導出口,故可活用排出被記錄媒體之前方側之空間而進行液體收容室與管體之連接,從而可構築小型之液體供給系統。
於上述液體供給系統中,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前表面,設有可基於來自外部之操作而壓扁連接於上述液體導出口之上述管體之閥之操作部。
根據該構成,可容易地進行遮斷管體之液體供給時要操作之閥之操作。
於上述液體供給系統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收容體係配設於以可移動狀態收容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之上述液體噴射頭之殼體之外側。
根據該構成,與將液體收容體配設於液體噴射裝置之殼體內之情形相比,可進一步放寬液體收容體之形狀、大小相關之限制。
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經由管體而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液體注入口,其可向上述液
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及擋壩部,其位於自上述液體注入口洩漏出之洩漏液體之流路上。
根據該構成,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洩漏液體被位於該洩漏液體之流路上之擋壩部阻擋。因此,可減少因洩漏液體污染周圍之虞。
上述液體收容體較佳為進而具備視認面,該視認面可自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視認收容於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之液面,且上述擋壩部係位於較上述視認面更為鉛垂方向之上方位置。
根據該構成,由於擋壩部係位於較視認面更靠鉛垂方向之上方位置,故可減少因洩漏液體污染視認面之虞。
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上述擋壩部與上述視認面之間具備階差部。
根據該構成,即便於洩漏液體越過擋壩部之情形時,亦可藉由階差部而減少洩漏液體流至視認面之虞。
上述液體收容體較佳為,上述擋壩部之與鉛垂方向交叉且與上述洩漏液體流動之方向即洩漏方向交叉之方向之寬度大於上述液體注入口之寬度。
根據該構成,即便於自液體注入口注入之液體從任意方向洩漏之情形時亦可藉由擋壩部予以阻擋。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擋壩部位於較上述液體注入口更為鉛垂方向之下方,且形成上述液體注入口之注入口形成面係自上述液體注入口朝向上述擋壩部之下坡斜面。
根據該構成,可將注入口形成面設為洩漏液體之流路。因此,藉由用注入口形成面接受洩漏液體,而可減少注入口形成面以外之部分被液體
污染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擋壩部係自上述注入口形成面突出之突出部。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自注入口形成面突出之突出部阻擋洩漏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擋壩部係於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下凹形成之槽部。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於注入口形成面下凹形成之槽部捕獲洩漏液體,從而可阻擋洩漏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係朝向與鉛垂方向交叉之一方向形成。
根據該構成,上述液體注入口與擋壩部係形成於朝向一方向之注入口形成面,故可使洩漏液體之流動方向為一方向。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注入口與上述擋壩部之相對於鉛垂方向之各自之斜度相同。
根據該構成,例如於將液體收容體射出成形之情形時,可藉由相同模具而成形液體注入口與擋壩部。
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管體、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3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單元包括:液體收容體,其具備收容經由管體而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之液體收容室、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的液體導出口、及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之液體注入口;以及保護匣,其可自外側
覆蓋並保護上述液體收容體;且上述保護匣係一體成形物。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覆蓋液體收容體之保護匣設為一體成形物,而可提昇液體收容體單元之組裝性。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於與上述液體注入口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
根據該構成,藉由使液體注入口與開口對準,液體收容體向保護匣之安裝變得容易。又,由於液體注入口之周邊部係被保護匣覆蓋,故附著於注入口之液體可自保護匣與注入口之間之縫隙流入至保護匣內部,從而可抑制自外部觸摸到液體之狀況。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係具有較上述液體收容體更大之開口部之5面一體成形物。
根據該構成,可自形成於保護匣之開口部容易地將液體收容體收容至保護匣。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體與上述保護匣上形成有凹凸嵌合之定位部。
根據該構成,液體收容體與保護匣係藉由定位部而定位,故可減少液體收容體與保護匣錯開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定位部形成有複數個,且該定位部中之至少1個定位部具有於水平方向較長之長孔。
根據該構成,由於液體收容體與保護匣係與長孔進行凹凸嵌合而定位,故即便於液體收容體與保護匣之成形精度較低之情形時亦可將液體收容體與保護匣定位。進而,由於長孔係於水平方向上較長,故可抑制液體收容體與保護匣之水平方向之斜度而進行定位。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具有把手部。
根據該構成,由於保護匣具有把手部,故可容易地搬運液體收容體單元。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於上述保護匣上,在上述把手部之兩側位置形成有卡止部,該卡止部於將上述保護匣固定於收容上述液體消耗部之裝置本體時將固定構件卡止。
根據該構成,於將液體收容體單元固定於裝置本體時,係藉由形成於把手部之兩側位置之卡止部而將固定構件卡止,故使用者可藉由將手放在把手部上而穩定地搬運裝置本體與液體收容體單元。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具備將上述保護匣固定於收容上述液體消耗部之裝置本體時至少一方彈性變形而卡合之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中的一方,而上述裝置本體具備另一方。
根據該構成,將保護匣固定於裝置本體時,一方具備之第1卡合部與另一方具備之第2卡合部中之至少一方彈性變形,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變成卡合狀態。因此,可容易地將液體收容體單元固定於裝置本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具備至少一方彈性變形而卡合之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中的一方,而覆蓋其他液體收容體之其他保護匣具備另一方。
根據該構成,藉由使1個保護匣具備之第1卡合部及其他保護匣具備之第2卡合部之至少一方彈性變形而相互卡合,可以將鄰接之保護匣彼此連結而進行增設。
解決上述第3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管體、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單元。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包括:液體收容體,其具備經由流路而連接於液體消耗部之液體收容室、與上述流路連接之液體導出口、及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液體之液體注入口;以及保護匣,其覆蓋上述液體收容體之至少一部分且固定於收容上述液體消耗部之裝置本體;上述保護匣於固定於上述裝置本體時作為上述裝置本體側之面上具有可插入上述液體收容體之開口部,且上述液體收容體係以自上述開口部插入而被收容於上述保護匣內之狀態與上述保護匣一併固定於上述裝置本體。
根據該構成,液體收容體係以經由開口部收容於保護匣內之狀態與保護匣一併固定於裝置本體,故可提昇液體收容體單元之組裝性。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係以收容有1個或2個以上之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狀態固定於上述裝置本體。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收容有例如2個以上之液體收容體之保護匣固定於裝置本體,而可容易地增設液體收容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中收容有2個以上之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狀態下與長邊方向交叉之方向上鄰接之2個上述液體收容體係設於上述液體注入口在長邊方向上相互錯開之位置上。
根據該構成,與鄰接之2個液體收容體之各液體注入口為於與長邊方向交叉之方向上橫排狀態之情形相比,可抑制其他液體注入口成為阻礙之狀況,故可容易地向各液體注入口注入液體。又,由於注入口並非橫排,故可防止誤向其他液體注入口注入液體之狀況。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於與收容於內部之上
述液體收容體之上述液體注入口相對應之位置,具有形成開口的容納部。
根據該構成,例如即便於將液體注入口設於筒部之前端之情形時,將液體收容體收容至保護匣內時,藉由自保護匣之開口部側插入液體收容體,並將液體注入口之筒部插入至容納部之開口,而可容易地將液體收容體收容至保護匣內。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於內部收容有2個以上之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狀態下,與上述各液體收容體中位於最為上述開口部側之液體收容體以外之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注入口相對應之位置之上述容納部,係以重疊於與上述開口部側之液體收容體鄰接之其他液體收容體之大小形成。
根據該構成,即便於將前端設有鄰接之2個液體收容體之各液體注入口之筒部設為例如在與長邊方向交叉之水平方向上橫排之狀態的情形時,亦可容易地自開口部側插入1個容納部內鄰接之2個液體收容體之各筒部。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收容體具備可在與其他液體收容體鄰接之狀態下進行連結之連結部。
根據該構成,預先將2個以上之液體收容體以於與長邊方向交叉之方向上鄰接之狀態予以連結後,將其等統括地插入至保護匣內,藉此可容易地將2個以上之液體收容體收容至保護匣內。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於上述保護匣上,形成將該保護匣固定於上述裝置本體時將固定構件卡止之卡止部。
根據該構成,於保護匣上形成有卡止部。因此,可藉由固定構件而將液體收容體單元容易地固定至裝置本體。
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保護匣具備將上述保護匣固定
至收容上述液體消耗部之裝置本體時至少一方彈性變形而卡合之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中的一方,而上述裝置本體具備另一方。
根據該構成,將保護匣固定至裝置本體時,一方具備之第1卡合部與另一方具備之第2卡合部中之至少一方彈性變形,第1卡合部與第2卡合部變成卡合狀態。因此,可將液體收容體單元容易地固定至裝置本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於內部收容有2個以上之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狀態之上述保護匣中設有安裝於上述流路之閥之操作部,作為對與上述2個以上之上述各液體收容體對應之各流路共用之操作部。
根據該構成,藉由操作共用之操作部,可統括地開閉與2個以上之液體收容體對應之各流路之閥,故可削減零件件數。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收容體具有可自外部視認收容於該液體收容體內之液體之液面的視認面,上述保護匣於與上述視認面對應之位置具有窗部,且於與上述窗部對向之側具有上述開口部。
根據該構成,於將上述液體收容體安裝至上述保護匣時,可自設於與保護匣之窗部對向之側之開口部插入液體收容體,故可容易對準視認面與窗部。
解決上述第3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流路、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單元。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液體供給系統包括:液體收容體,其具備收容經由管體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及液體注入口,其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保護構件,其自外側覆蓋該液體收容體
而可提供保護;以及吸收材,其介裝於該保護構件與上述液體收容體之間而吸收上述液體。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保護構件與液體收容體之間介裝吸收材,即便於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洩漏液體進入至保護構件與液體收容體之間之情形時,亦可由吸收材吸收洩漏液體。因此,可減少因洩漏液體污染周圍之虞。
於上述液體供給系統中,較佳為上述吸收材係設於上述液體注入口與上述保護構件之間之位置。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有液體洩漏之虞之液體注入口與保護構件之間設置吸收材,而可由吸收材有效地吸收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洩漏液體。
於上述液體供給系統中,較佳為上述吸收材係以被上述保護構件與上述液體收容體夾壓而壓縮變形之狀態介裝。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吸收材填埋保護構件與液體收容體之間之縫隙。因此,可減少保護構件與液體收容體之縫隙混入異物之虞。
於上述液體供給系統中,較佳為上述吸收材係自上述液體注入口連續地配設至上述保護構件與上述液體收容體之間為止。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1個吸收材吸收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洩漏液體、流向液體收容體與保護構件之間之洩漏液體。
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經由管體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液體注入口,其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及吸收材,其以吸收自上述液體注入口洩漏出之液體之方式安裝。
根據該構成,藉由以吸收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液體之方式安裝之吸收材,而可吸收洩漏液體。因此,可減少因洩漏液體污染周圍之虞。
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管體、及上述構成之液體供給系統。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供給系統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收容該液體消耗部之裝置本體、上述管體、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且上述吸收材係介裝於上述液體收容體與上述裝置本體之間。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裝置本體與液體收容體之間介裝吸收材,即便於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洩漏液體進入至裝置本體與液體收容體之間之情形時,亦可由吸收材吸收洩漏液體。
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經由流路而供給至液體消耗部之液體;液體導出口,其與上述流路連接;及液體注入口,其與上述液體收容室內連通;且於該液體收容體之外表面配設有可吸收液體之吸收材。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液體收容體之外表面配設吸收材,而可由吸收材吸收液體注入時附著於液體注入口周邊、或附著後自液體注入口周邊流出之液體。因此,可減少因液體污染周圍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吸收材係配置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外表面中與設有上述液體注入口之注入口形成面交叉之面上。
液體注入時附著於液體注入口周邊之液體會流至液體收容體之外表面。關於該點,根據該構成,附著於注入口周邊之液體可於流至液體收容體之設置面之前被吸收材吸收,故可進一步減少因液體污染周圍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與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交叉之面構成可自外部視認上述液體收容體內之液體之液面之面,且該面之上述液體注入口側具備上述吸收材。
根據該構成,可抑制液體注入時附著於液體注入口周邊之液體到達能視認液體收容體內之液面之面,故可減少有損液面之視認性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吸收材係配設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外表面之設有上述液體注入口之注入口形成面。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設有液體注入口之注入口形成面配設吸收材,而可由吸收材有效地吸收附著於液體注入口形成面、或附著後流至液體注入口形成面之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吸收材係配置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外表面之底面。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吸收材配設於底面,而可減少因液體注入時附著於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污染液體收容體之設置面之虞。
解決上述第4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液體消耗部,其收容於該裝置本體內部且消耗液體;液體收容體單元,其固定於上述裝置本體外部且收容由上述液體消耗部消耗之上述液體;及管體,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體單元內之上述液體供給至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包括:液體收容體,其具備收容上述液體之液體收容室、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之液體導出口、及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之液體注入口;以及護罩,可遮住上述液體注入口。
根據該構成,可自形成於液體收容體之液體注入口向液體收容室注
入液體。又,液體收容體單元係固定於裝置本體,故可減少使用者搬運記錄裝置時液體收容體單元自裝置本體脫離之虞。因此,可提昇具備能注入液體之液體收容體單元之液體消耗裝置之搬運性。
於上述液體消耗裝置中,較佳為上述護罩係設為可相對於上述液體收容體而於遮住上述液體注入口之遮蔽位置與不同於該遮蔽位置之非遮蔽位置之間滑動。
根據該構成,護罩係可滑動地設置,故與例如以軸為中心使護罩轉動而於遮蔽位置與非遮蔽位置之間變位的情形相比,可減少護罩通過之區域。因此,即便將液體消耗裝置設置於狹窄場所之情形時,亦可開閉護罩。
於上述液體消耗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於上述護罩處於上述非遮蔽位置時出現之位置上具有載置部,該載置部可載置將上述液體注入口閉塞之閉塞構件。
根據該構成,於經由液體注入口而向液體收容室注入液體之情形時,可預先於載置部上載置閉塞構件。因此,即便於閉塞構件上附著有液體之情形時,亦可減少載置部以外之部分附著液體之虞。
於上述液體消耗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注入口係形成於朝向上述液體收容室之外側突出之筒部之前端,且上述筒部係朝向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方向突出。
根據該構成,由於液體注入口係形成於朝向液體收容室之外側突出之筒部,故向液體收容室注入液體時,可減少位於筒部周圍之構件接觸注入液體之收容物而阻礙液體注入之虞。進而,由於筒部係朝向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方向突出,故使用者可容易地確認液體注入之狀況。
於上述液體消耗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收容體於自上述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洩漏液體之流路上進而具備擋壩部。
根據該構成,藉由設於洩漏液體之流路上之擋壩,而可阻擋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液體。
於上述液體消耗裝置中,較佳為上述護罩之大小小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大小。
根據該構成,由於護罩之大小小於液體收容體之大小,故可將護罩收容於液體收容體上。因此,即便於液體收容體單元具備護罩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搬運時護罩卡住之虞。
解決上述第4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單元包括:液體收容體,其具備收容經由管體而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之液體收容室、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的液體導出口、及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之液體注入口;及保護匣,其自外側覆蓋上述液體收容體而可提供保護;於上述保護匣上形成有:支持部,其支持於遮住上述液體注入口之遮蔽位置與不同於該遮蔽位置之非遮蔽位置之間滑動移動之護罩;及卡止部,其於固定於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之液體消耗裝置之裝置本體時將固定構件卡止。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消耗裝置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4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單元包括:液體收容體,其具備收容經由管體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之液體收容室、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之液體導出口、及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之液體注入口;以及護罩,其裝備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上且可遮住上述液體注入口。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消耗裝置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上述護罩係可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長邊方向上滑動移動地裝備。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遮住或露出液體注入口時之操作性變得容易。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單元中,上述液體注入口係裝備於較上述液體收容體之上述長邊方向之中央更靠一方之側。
根據該構成,可縮短使用者使護罩滑動移動而遮住或露出液體注入口時之護罩之移動量。又,於長邊方向之與液體注入口為相反之側可設置可支持護罩滑動移動之支持部。
解決上述第5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經由管體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液體注入口,其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及視認面,其可自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視認收容於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之液面;且於較上述視認面之水平方向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形成有刻度。
根據該構成,刻度係形成於較水平方向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因此,即便於液體收容體傾斜設置之情形時,可減少於水平方向上不同之複數之位置處,各位置上鉛垂方向上之液面相對於刻度之位置有差異之虞。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視認收容於液體收容體內之液體之量。
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上述視認面上,在水平方向上為上述液體導出口側且鉛垂方向上較該液體導出口更靠上方位置處形成有下限刻度。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液體導出口側形成下限刻度,可對比位於液體
導出口附近之液體之液面與下限刻度。因此,使用者將下限刻度作為向液體收容室注入液體之基準,藉此可減少液體之液面位於較液體導出口更靠鉛垂方向之下方而自液體導出口供給有空氣之虞。
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上述視認面上,在水平方向上為上述液體注入口側且鉛垂方向上較該液體注入口更靠下方位置形成有下限刻度。
根據該構成,下限刻度係形成於與液體注入口同一側,且形成於較液體注入口更靠下方位置,故自液體注入口注入液體時,可容易地確認所注入之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視認面係形成為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之寬度大於鉛垂方向之高度。
於具有與鉛垂方向交叉之方向之寬度大於鉛垂方向之高度之視認面的液體收容體中,液體收容體以傾斜狀態設置之情形時,水平方向上不同之位置處鉛垂方向上之液面相對於刻度之位置之差異容易變大。關於該點,根據該構成,刻度係形成於較水平方向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故即便於液體收容體傾斜設置之情形時,亦可容易地視認液體之量。
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之上述視認面上,將表示自上述液體注入口注入而收容於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之上限量的上限刻度,形成於在水平方向上為上述液體注入口側且鉛垂方向上較該液體注入口更靠下方位置處。
根據該構成,上限刻度係形成於液體注入口側,故例如即便於液體收容體傾斜設置之情形時,亦可藉由對比所注入之液體之液面與上限刻度,而減少液體自液體注入口溢出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視認面係朝向與鉛垂方向交叉之一方向形成。
根據該構成,由於視認面係朝向與鉛垂方向交叉之一方向形成,故可自一方向視認液體之液面與刻度而進行對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刻度係於上述視認面之水平方向之同一側在鉛垂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形成有複數個。
根據該構成,由於在同一側形成有複數之刻度,故藉由對比液體之液面與各刻度,可以容易地視認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之剩餘量。
解決上述第5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管體、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6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經由管體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管體側;及液體注入口,其可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且上述液體注入口之端面係相對於鉛垂方向為非正交。
根據該構成,由於液體注入口之端面係相對於鉛垂方向非正交,故與液體注入口之端面相對於鉛垂方向正交之情形相比,可容易地注入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注入口係形成於朝向上述液體收容室之外側突出之筒部之前端。
根據該構成,由於液體注入口係形成於朝向液體收容室之外側突出之筒部,故向液體收容室注入液體時,可減少位於筒部周圍之構件接觸注
入液體之收容物而阻礙液體注入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筒部係朝向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方向突出。
根據該構成,由於筒部係朝向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方向突出,故使用者可容易地確認液體注入之狀況。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筒部收容有上述液體消耗部且向自固定有上述液體收容體之裝置本體離開之方向傾斜。
根據該構成,將液體收容體固定於裝置本體時,筒部係向自裝置本體離開之方向傾斜形成,故可更容易地注入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形成有上述液體注入口之注入口形成面係相對於鉛垂方向非正交。
根據該構成,由於注入口形成面係相對於鉛垂方向非正交,故即便於液體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情形時,亦可使液體流至注入口形成面。因此,可減少液體流向使用者意料之外之方向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筒部與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之相對於鉛垂方向之各自之斜度相同。
根據該構成,例如於將液體收容體射出成形之情形時,可藉由相同模具成形筒部與注入口形成面。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注入口係形成於內部形成有沿與鉛垂方向為非正交之方向延伸之流路的筒部之前端。
例如於在鉛垂方向上延伸之流路之情形時,若自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液體注入口注入液體則存在所注入之液體碰撞流路之壁、因反彈而污染周圍之虞。關於該點,根據該構成,由於流路係於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方
向延伸,故可減少因液體反彈引起之污染。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液體注入口係形成於內部形成有沿鉛垂方向延伸之流路之筒部的前端。
根據該構成,由於流路係沿鉛垂方向延伸,故筒部亦可形成為沿鉛垂方向延伸。因此,由於筒部不向鉛垂方向以外突出,故難以變成阻礙。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筒部係向上述液體收容室之內側延伸。
根據該構成,與筒部向液體收容室之外側延伸之情形相比難以變成阻礙。
較佳為,上述液體收容體於將該液體收容體固定於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之液體消耗裝置之情形時,上述液體注入口之端面係朝向自上述液體消耗裝置離開之方向傾斜。
根據該構成,於將液體收容體固定於液體消耗裝置之情形時,液體注入口之端面係朝向自裝置本體離開之方向傾斜而形成,故可更容易地注入液體。
解決上述第6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管體、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收容體之發明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6問題之液體收容體較佳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經由管體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流路側;及液體注入口,其與上述液體收容室內連通;上述液體注入口之端面係對於鉛垂方向正交,上述液體注入口係形成於沿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方向延伸之第2流路之前端。
根據該構成,前端具有液體注入口之第2流路係沿與鉛垂方向非正交之方向延伸。因此,於將內部收容有液體之其他物品之灌注口對準液體注入口而向液體收容室注入液體之情形時,可減少位於液體注入口周圍之構件接觸其他物品而阻礙液體注入作業之虞。進而,由於液體注入口之端面係相對於鉛垂方向正交,故使用者注入液體時,可使內部收容有液體之其他物品之灌注口以載置狀態支持於液體注入口。因此,可容易地注入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第2流路係自上述液體收容室向外側延伸。
根據該構成,由於第2流路位於液體收容室之外側,故可更容易地自形成於第2流路之前端之液體注入口注入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第2流路係向上述液體收容室之內側延伸。
根據該構成,由於第2流路係向液體收容室之內側延伸,故與第2流路向液體收容室之外側延伸之情形相比難以變成阻礙。
上述液體收容體較佳為,於將該液體收容體固定於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之液體消耗裝置之情形時,上述第2流路係向自上述液體消耗裝置離開之方向傾斜。
根據該構成,於將液體收容體固定於液體消耗裝置之情形時,由於第2流路係向自液體消耗裝置離開之方向傾斜而形成,故可更容易地注入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形成有上述液體注入口之注入口形成面係相對於鉛垂方向而非正交。
根據該構成,由於注入口形成面係相對於鉛垂方向而非正交,故即便於液體自液體注入口洩漏之情形時,亦可使液體流至注入口形成面。因此,可減少液體向使用者意料之外之方向流動之虞。
解決上述第6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具備上述液體消耗部、上述第1流路、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可實現與上述液體收容體相同之作用效果。
解決上述第7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空氣室,其具有經由間隔壁與上述液體收容室隔開之內部空間;大氣開放口,其使上述空氣室內對大氣開放;及連通口,其將上述液體收容室與上述空氣室之間連通;且於使用時之姿勢狀態下,上述空氣室係以上述間隔壁為界而位於較上述液體收容室更靠上方。
根據該構成,於使用時之姿勢狀態下,空氣室係位於較液體收容室更靠上方,液體難以經由連通口自液體收容室側進入空氣室側,故可抑制液體通過大氣開放口漏出至外部之狀況。又,即便自使用時之姿勢狀態倒置,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亦經由連通口臨時進入空氣室之內部空間,故可抑制液體自液體收容室直接漏出至外部之狀況。因此,即便於倒置之情形時亦可抑制收容於內部之液體通過大氣開放口漏出至外部。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空氣室至少包含第1空氣小室、及第2空氣小室,上述第1空氣小室與上述第2空氣小室係藉由第1區劃壁而區劃,上述第1空氣小室與上述第2空氣小室係經由第1連通路而連通,且上述第1連通路之流路截面積小於上述第1區劃壁上面朝上述第1空氣小室之壁面之面積。
根據該構成,即便液體自液體收容室流入經由連通口連通之第1空氣小室,要進入與此第1空氣小室連通之第2空氣小室,必需通過與區劃第1空氣小室及第2空氣小室之第1區劃壁之面朝第1空氣小室之壁面之面積相比流路截面積小的第1連通路。因此,可抑制液體自此種第2空氣小室進一步向形成有大氣開放口之空氣小室側之流動。因此,可進一步抑制收容於內部之液體通過大氣開放口漏出至外部。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第1連通路將位於上述第1空氣小室之內表面之上述第1區劃壁以外之面部位的第1開口、與位於上述第2空氣小室之內表面之上述第1區劃壁以外之面部位的第2開口連通,且上述第1連通路之長度長於上述第1空氣小室和上述第2空氣小室之距離。
根據該構成,於自液體收容室側流入第1空氣小室之液體進一步自第1空氣小室流動至第2空氣小室側之情形時,液體自第1開口至第2開口必需流過與第1空氣小室和上述第2空氣小室之距離相比距離長的第1連通路內,因此此較長距離增大流路阻力,抑制液體向第2空氣小室側之流入。因此,關於該點而言,可更進一步抑制收容於內部之液體通過大氣開放口漏出至外部。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間隔壁至上述第1開口之距離係與上述間隔壁至上述第2開口之距離相等。
根據該構成,即便於因倒置使得液體自液體收容室側流入空氣室側,進而流入至將第1空氣小室與第2空氣小室連通之第1連通路內的情形時,若返回至使用時之姿勢狀態,則第1連通路內之液體會經由第1開口及第2開口而自第1連通路內流出。因此,可避免液體殘留於第1連通路內並乾燥而導致第1連通路內產生固化物之虞。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自上述間隔壁至上述第1連通路之至少一部分之距離大於自上述間隔壁至上述第1開口之距離。
根據該構成,即便於氣液界面以到達第1開口附近之狀態倒置之情形時,由於將此第1開口與第2開口連接之第1連通路因較第1開口及第2開口更遠離間隔壁而至少一部分具有遠離氣液界面之流路部分,故可利用此部分而使得氣液無法交換。因此,可較第1連通路更使液體收容室側產生負壓,從而可阻止自液體收容室側之液體漏出。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第1連通路係由一端側連通於上述第1開口且另一端側連通於上述第2開口之蜿蜒之長槽部、與以覆蓋上述長槽部之方式配置之被覆構件而構成。
根據該構成,可簡單地實現能較佳發揮倒置時可抑制自液體收容室側之液體漏出之效果的連通路。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第1連通路係以貫通上述第1區劃壁之方式形成。
根據該構成,可簡單地形成將藉由區劃壁區劃之空氣小室彼此連通之連通路。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空氣室構成為更包含第3空氣小室,上述第2空氣小室與上述第3空氣小室係藉由第2區劃壁而區劃,且上述第2空氣小室與上述第3空氣小室係經由第2連通路而連通,自上述間隔壁至上述第1連通路之距離與自上述間隔壁至上述第2連通路之距離不同。
根據該構成,即便於氣液界面到達第1連通路及第2連通路中之任一者附近之狀態而倒置之情形時,由於第1連通路及第2連通路中之任意另一方之連通路處於遠離此時之氣液界面的位置上,故可利用此另一方之連通
路之部分而使氣液無法交換。因此,可較連通路更於液體收容室側產生負壓,從而可阻止自液體收容室側之液體漏出。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第1連通路及上述第2連通路係配置於與上述第1區劃壁及上述間隔壁平行之方向上錯開之位置上。
根據該構成,不僅於上下顛倒地倒置之情形時,於橫倒之狀態之情形時,亦可利用第1連通路及第2連通路之中遠離氣液界面之側之連通路之部分而使氣液無法交換。因此,可較連通路更於液體收容室側產生負壓,從而可阻止自液體收容室側之液體之漏出。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第1區劃壁之面朝上述第2空氣小室之壁面及上述第2區劃壁之面朝上述第2空氣小室之壁面係形成為矩形狀,上述第1連通路係形成於上述第1區劃壁之上述壁面之1個角部,且上述第2連通路係形成於上述第2區劃壁之上述壁面之1個角部。
根據該構成,可簡單地實現可較佳發揮倒置時可抑制自液體收容室側之液體漏出之效果的連通路。
又,解決上述第7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空氣室,其具有經由上述液體收容室與間隔壁而隔開之內部空間;大氣開放口,其使上述空氣室內對大氣開放;及連通口,其將上述液體收容室與上述空氣室之間連通;上述空氣室至少包含第1空氣小室與第2空氣小室,上述第1空氣小室與上述第2空氣小室係藉由第1區劃壁而區劃,上述第1空氣小室具有位於上述第1空氣小室之內表面之上述第1區劃壁以外之面部位的第1開口,上述第2空氣小室具有位於上述第2空氣小室之內表面之上述第1區劃壁以外之面部位的第2開口,且上述第1開口與上述第2開口經由第1連通路而連通,上述第1連
通路包含形成於上述空氣室之壁面之長槽部、及以覆蓋上述長槽部之方式配置於上述空氣室之壁面的被覆構件。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長槽部之中沿著上述間隔壁之方向上之部分之長度長於上述第1開口與上述第2開口之距離。
又,解決上述第7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包括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於液體消耗裝置倒置之情形時可抑制液體自液體收容體向外部漏出。
解決上述第8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可自上述液體收容室內將上述液體導出至上述液體消耗部側;液體注入口,其可自外部向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上述液體;及至少2個第1肋,其係設於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上述至少2個第1肋係自位於較上述液體注入口更靠重力方向側之底面隔開而設,且設為沿著相對於沿著與重力方向交叉且自上述液體注入口離開之方向之第1方向與上述重力方向之雙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上述至少2個第1肋中之至少1個第1肋之至少一部分在重力方向上位於較上述底面更位於反重力方向側之上表面與上述底面之間,上述至少2個第1肋於上述第1方向上自上述液體注入口觀察係設於上述液體導出口之相反側。
自液體注入口注入之液體係自液體導出口被導出。因此,自液體注入口觀察在液體導出口之相反側之位置上,與液體注入口和液體導出口之間之位置相比,難以引起伴隨液體導出口之液體導出之液體流動。關於該點,根據該構成,自液體注入口觀察於液體導出口之相反側設置第1肋,故存在於難以產生伴隨導出之液體之流動之位置上的液體可隨著自液體注
入口注入液體而進行攪拌。即,第1肋係自液體收容室內之底面隔開而設,故自液體注入口注入至液體收容室之液體係以沿著底面之方式於該底面與第1肋之間流動。而且,液體若因與第1肋或液體收容室之底面交叉之側面等而被阻礙流動,則液體產生與底面交叉之方向之流動。因此,即便於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產生濃度偏差之情形時,亦可藉由新注入至液體收容室之液體之流動而攪拌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即,於自液體注入口在水平方向上離開之位置上亦可產生與底面交叉之方向之液體之流動。又,藉由形成至少2個第1肋而可增加可攪拌之區域,故可進而增大液體收容室之大小。因此,藉由向液體收容室內注入液體,可有效地消除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之濃度之偏差。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至少2個第1肋係自沿著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第1方向延伸之側面而突出形成。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第1肋自液體收容室內之側面突出形成,而可容易地形成第1肋。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至少2個第1肋係於沿著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底面之方向上延伸。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沿著底面之方向上延伸之第1肋,沿著底面流動之液體之流動變更為與底面交叉之方向後,進而可使液體沿著第1肋流動。因此,可抑制液體之流動衝突,故可提昇於沿著底面之方向上流動之液體之流速。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至少2個第1肋係於與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底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
根據該構成,藉由於與底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之第1肋,而可阻礙沿
著自液體注入口離開之方向即第1方向之液體之流動。即,藉由使液體產生渦狀之流動,而可攪拌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至少2個第1肋係於上述第1方向上隔開距離而設,且上述至少2個第1肋之中,位於自上述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之第1肋與位於靠近上述液體注入口之位置之第1肋相比,自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底面離開得更遠。
根據該構成,位於自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之第1肋距離底面更遠,故可於自底面離開之位置產生漩渦。因此,於自液體濃度偏差容易變大之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可攪拌底面附近之濃度之濃稠液體與液面附近之濃度之稀薄液體,故可進而減少液體之濃度之偏差。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第1肋係於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第1方向上隔開距離而設置3個以上,上述第1肋之中,位於自上述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之第1肋與位於靠近上述液體注入口之位置之第1肋相比,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鄰之第1肋彼此之間隔更大。
第1肋阻礙流動而產生之渦狀之流動係於作為液體流動方向之第1方向上在相鄰之第1肋彼此之間產生。而且,第1肋彼此之間隔越大則渦狀之流動越大。關於該點,根據該構成,於自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相鄰之第1肋彼此之間隔較大,故可於自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產生更大的渦狀之流動。因此,於自液體濃度偏差容易變大之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亦可使液面附近之濃度之稀薄液體流動,故可進而減少液體之濃度之偏差。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於上述液體收容室內進而設置與上述述至少1個第1肋不同之另外的第2肋,上述第2肋於上述第1方向上係位於上述液體注入口與上述液體導出口之間之位置上,設為沿著上述第2方向
延伸,上述第2肋將上述液體收容室間隔為上述液體導出口側之第1區域以及在上述第1方向上與上述液體導出口為相反側之第2區域,且具有將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連通之第1連通部。
根據該構成,由於第2肋係設於液體注入口與液體導出口之間,故可阻礙自液體注入口向液體導出口之液體之流動。因此,例如,即便於液體注入口勢頭猛烈地注入液體之情形時,亦可降低液體導出口附近之液體所承受之壓力。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第2肋係於上述第1方向上隔開距離而設置至少兩個,上述至少2個第2肋之各者自上述底面突出,藉此將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底面側之部分間隔為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上述第1連通部係設於上述液體收容室之上述底面與上述至少2個第2肋之各者之間,於上述上表面與上述至少2個第2肋之各者之間設有第2連通部,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係藉由上述第1連通部及上述第2連通部而連通,且上述至少2個第2肋之各者之距上述上表面之距離互不相同。
根據該構成,若通過液體導出口導出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則液體產生通過位於在重力方向上不同之位置之連通部的流動。因此,即便於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產生濃度偏差之情形時,亦可使不同濃度之液體通過各連通部而流動。進而,由於連通部之位置互不相同,故至少2個第2肋可使重力方向上不同位置之液體流動。因此,即便於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導出而液面下降之情形時,亦可將液面附近之濃度之稀薄液體與底面附近之濃度之濃稠液體混合而導出。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至少2個第2肋之中,位於自上述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之第2肋與位於靠近上述液體注入口之位置的第2
肋相比,自上述底面之突出高度更大。
根據該構成,藉由增大位於自液體注入口離開之位置上之第2肋之自底面之突出高度,而可進一步阻礙自液體注入口朝向液體導出口之液體之流動。另一方面,由於位於靠近液體注入口之位置之第2肋之自底面之突出高度較小,故允許被突出高度較大之第2肋阻擋之液體朝向自液體導出口離開之方向流動。因此,自液體注入口觀察於自液體導出口離開之側可進一步攪拌液體。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至少2個第2肋中之至少1個具有於與上述液體導出口為相反之側延伸出之延伸部。
根據該構成,由於第2肋具有延伸部,故可減少自液體注入口注入之液體越過第2肋之虞。因此,可進而減少液體導出口附近之液體所承受之壓力。
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底面上設有與上述至少2個第1肋不同之另外的強化肋,上述強化肋之上述液體注入口側之面朝向自上述液體注入口離開之方向而相對於上述底面呈銳角交叉。
根據該構成,自液體注入口注入之液體沿著底面流動。而且,強化肋之液體注入口側之面朝向液體之流動方向即自液體注入口遠離之方向而相對於液體收容室之底面呈銳角交叉。即,流路阻力減少,故可確保液體收容體之剛性且可使注入至液體收容室之液體於自液體注入口離開之方向上良好地流動。
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較佳為上述底面上設有與上述至少2個第1肋不同之另外的強化肋,包括在上述第1方向上夾著上述強化肋而配置之2個第1肋在內,於上述第1方向上隔開距離而設的上述第1肋為3個以上,上述3
個以上之第1肋之中,在上述第1方向上夾著上述強化肋而配置之第1肋彼此之間隔大於另一第1肋彼此之間隔。
根據該構成,藉由增大夾著強化肋而配置之第1肋彼此之間隔,可減少流動方向因強化肋變化之液體之流動被第1肋阻礙之虞。即,與減小夾著強化肋配置之第1肋之間隔的情形相比,可減少於自液體注入口離開之方向流動之流路阻力。因此,可確保液體收容體之剛性,且可使注入至液體收容室之液體於自液體注入口離開之方向上良好地流動。
又,解決上述第8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包括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可使用能容易地消除收容於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濃度偏差之液體消耗裝置。
解決上述第9問題之液體收容體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及液體導出口,其使上述液體自該液體收容室內朝向上述液體消耗部側流出;上述液體收容室中,沿其長邊方向之一面側變成底部,且包含:基底面,其設於該液體收容室之底部、階差底面,其以高於該基底面之方式設有階差並與上述基底面排列於上述長邊方向、以及階差側面,其上端側與上述階差底面交叉並且下端側與上述基底面交叉之,且上述液體導出口係設於上述底部之上述長邊方向上之上述基底面側。
根據該構成,於液體收容室處於傾斜狀態而階差底面側高於基底面側之情形時,可使液體自階差底面側流動至基底面側後自液體導出口流出液體。另一方面,於液體收容室處於傾斜狀態而基底面側高於階差底面側之情形時,可藉由階差側面抑制液體向階差底面側之流動。而且,液體導
出口係設於底部之長邊方向上之基底面側,故可使被階差側面阻擋於基底面側之液體自液體導出口流出。即,於液體收容體處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可避免液體收容室內之液體未全部流出而殘留於底部。因此,即便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可減少殘留於液體收容室底部之液體之量。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與上述階差底面相比,上述基底面於上述長邊方向上之長度短,上述液體導出口係設於上述基底面之上述長邊方向上之作為端部側之位置上。
根據該構成,由於基底面在長邊方向上長度比階差底面短,故於基底面處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可減少未自設於基底面之長邊方向之端部側之位置上之液體導出口流出而殘留的液體之量。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階差側面之上下方向之長度短於上述長邊方向之上述基底面及上述階差底面之長度,上述基底面及上述階差側面係設於上述底部之上述長邊方向上之第1端側,且上述液體導出口係設於上述基底面之上述長邊方向上之上述第1端側的位置上。
根據該構成,於液體收容室處於傾斜狀態而長邊方向之第1端側變高之情形時,階差側面配置得越靠近第1端側,則階差側面之上端位置變得越高,故可於設於第1端側之液體導出口附近保持較高之液面位置。因此,即便於液體收容室之傾斜角度變大之情形時,亦可使被階差側面阻擋於基底面側之液體自液體導出口流出。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在上述底部沿著上述長邊方向而階段狀設地設有至少兩個以上之上述階差底面。
根據該構成,於底部沿著長邊方向而階段狀設有至少兩個以上之階差底面,故利用形成有此階差之容積,可減少因傾斜而較階差側面更積存
於階差底面側之液體之量。因此,於液體收容室處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可減少未自液體導出口流出而殘留之液體之量。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液體收容室之與上述長邊方向及上下方向之雙方交叉之方向為短邊方向,若將在上述長邊方向上與上述基底面並排之上述階差底面設為第1階差底面,且將上端側與上述第1階差底面交叉之上述階差側面設為第1階差側面,則上述液體收容室進而包含:第2階差底面,其以高於上述基底面且低於上述第1階差底面之方式設有階差並與上述基底面排列於與上述短邊方向;及第2階差側面,其上端側與上述第2階差底面交叉並且下端側與上述基底面交叉;上述液體導出口係設於上述底部之上述短邊方向上之上述基底面側。
根據該構成,於液體收容室處於傾斜狀態而在短邊方向上基底面側高於第2階差底面側之情形時,藉由第2階差側面而抑制液體向第2階差底面側之流動。而且,由於液體導出口係設於底部之短邊方向之基底面側,故可使被第2階差側面阻擋於基底面側之液體自液體導出口流出。因此,即便於液體收容室在短邊方向上處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殘留於液體收容室底部之液體之量。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在上述底部設有向上述基底面開口之集液用凹部,該集液用凹部之開口部在與上下方向及上述長邊方向之雙方交叉之短邊方向上的長度短於上述基底面,且上述液體導出口係設於與上述集液用凹部之內側面對應之位置上。
根據該構成,可使被階差側面阻擋於基底面側之液體聚集至集液用凹部內,並通過液體導出口而流出液體。因此,可減少液體收容室之底部自階差側面殘留於基底面側之液體之量。
上述液體收容體進而包括注入口,該注入口用以將液體注入上述液體收容室而配置於上述基底面之上方。
根據該構成,由於注入口係配置於處於比階差底面低之位置上的基底面之上方,故注入液體時液體難以溢出。
於上述液體收容體中,上述基底面係以上述液體導出口側較低之方式傾斜。
根據該構成,由於基底面係以液體導出口側較低之方式傾斜,故可使被階差側面阻擋於基底面側之液體沿著傾斜流動至液體導出口側。因此,即便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殘留於液體收容室底部之液體之量。
又,解決上述第9問題之液體消耗裝置包括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及上述構成之液體收容體。
根據該構成,即便於液體消耗裝置處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殘留於液體收容室底部之液體之量。
11‧‧‧複合機
12‧‧‧記錄裝置
13‧‧‧裝置本體
13a‧‧‧安裝面
14‧‧‧掃描器單元
15‧‧‧掃描器本體部
16‧‧‧搬送單元
17、18‧‧‧旋轉機構
19‧‧‧操作面板
20‧‧‧顯示部
21‧‧‧操作按鈕
22‧‧‧排出口
23‧‧‧排紙台
24‧‧‧媒體支持體
25‧‧‧導入口護罩
27‧‧‧墨盒單元
28‧‧‧標尺收容部
28a‧‧‧標尺
29‧‧‧托架
30‧‧‧中繼轉接器
31‧‧‧管體
32‧‧‧液體噴射頭
34‧‧‧第1肋
34a‧‧‧上肋部
34b‧‧‧前肋部
34c‧‧‧彎曲肋部
34d‧‧‧後肋部
34e‧‧‧下肋部
34f‧‧‧強化肋部
35‧‧‧第2肋
36‧‧‧螺釘
37‧‧‧孔部
38‧‧‧孔部
39‧‧‧吸收材
40‧‧‧連通孔
42‧‧‧墨盒匣
42a‧‧‧窗部
42b‧‧‧盒體開口部
42c‧‧‧谷部
42M‧‧‧槽部
43‧‧‧油墨墨盒
43A‧‧‧油墨墨盒
43B‧‧‧油墨墨盒
43a‧‧‧視認面
43b‧‧‧前表面
43c‧‧‧底面
43d‧‧‧頂面
44‧‧‧護罩
44a‧‧‧上壁
44b‧‧‧右壁
44c‧‧‧左壁
44d‧‧‧後壁
45‧‧‧扼流閥
46‧‧‧凹部
47‧‧‧閥桿
48‧‧‧收容體盒體
48a‧‧‧收容體開口部
48b‧‧‧間隔壁
48c‧‧‧側壁
49‧‧‧薄膜
49a‧‧‧區域外部位
49b‧‧‧區域外部位
49c‧‧‧區域外部位
49d‧‧‧區域外部位
49H‧‧‧貫通孔
50‧‧‧油墨室
50a‧‧‧基底面
50b‧‧‧階差底面
50c‧‧‧階差側面
50d‧‧‧集液用凹部
50e‧‧‧上表面
50f‧‧‧右側面
50g‧‧‧後側面
50h‧‧‧第2階差底面
50i‧‧‧第2階差側面
51‧‧‧液面
52‧‧‧注入口
52A‧‧‧注入口
52B‧‧‧注入口
52a‧‧‧端面
53‧‧‧筒部
53A‧‧‧筒部
54‧‧‧注入口形成面
54a‧‧‧階差部
55‧‧‧擋壩凸部
56‧‧‧肋部
58‧‧‧閉塞構件
58a‧‧‧系留部
58b‧‧‧抓扣部
58c‧‧‧嵌合部
59‧‧‧導出口
60‧‧‧空氣引入口
61‧‧‧安裝螺釘
62‧‧‧墨盒卡止部
63a‧‧‧定位凹部
63b‧‧‧定位凹部
64a‧‧‧下限刻度
64b‧‧‧上限刻度
66‧‧‧螺合部
67a‧‧‧定位凸部
67b‧‧‧定位凸部
68a‧‧‧第1盒體卡止部
68b‧‧‧第2盒體卡止部
68c‧‧‧第3盒體卡止部
68d‧‧‧第4盒體卡止部
68e‧‧‧第5盒體卡止部
69‧‧‧卡合部
71‧‧‧把手部
72‧‧‧卡合凹部
73‧‧‧被覆部
74‧‧‧容納部
74A‧‧‧容納部
74B‧‧‧容納部
75‧‧‧載置部
75a‧‧‧環部
75b‧‧‧十字架部
75c‧‧‧突起
76a‧‧‧第1軌道部
76b‧‧‧第2軌道部
77‧‧‧凸條
78a‧‧‧擋止凹部
78b‧‧‧擋止凹部
80‧‧‧滑動接觸部
80a‧‧‧擋止凸部
82‧‧‧止滑部
83‧‧‧標籤
85‧‧‧記錄裝置
86‧‧‧操作按鈕
87‧‧‧裝置本體
87a‧‧‧安裝面
87b‧‧‧突出部
88‧‧‧排出口
89‧‧‧排紙台
90‧‧‧媒體支持體
91‧‧‧擋止
93‧‧‧配件
94‧‧‧筒部
95‧‧‧注入口形成面
96‧‧‧擋壩凹部
97‧‧‧吸收材
98‧‧‧吸收材
99‧‧‧吸收材
101‧‧‧第1交叉肋部
101a~103a‧‧‧接著面
102‧‧‧第2交叉肋部
103‧‧‧第3交叉肋部
104‧‧‧第1延伸部
105‧‧‧連通部
106‧‧‧連通部
111‧‧‧第1縱肋部
111a~118a‧‧‧接著面
112‧‧‧第2縱肋部
113‧‧‧第3縱肋部
114‧‧‧第4縱肋部
115‧‧‧第5縱肋部
116‧‧‧第6縱肋部
117‧‧‧第7縱肋部
118‧‧‧第8縱肋部
119‧‧‧第2延伸部
121‧‧‧第1突出部
122‧‧‧第2突出部
125‧‧‧收容體盒體
125a‧‧‧收容體開口部
125b‧‧‧間隔壁
126‧‧‧墨盒卡止部
131‧‧‧第1橫肋部
131~136‧‧‧橫肋部
131a~136a‧‧‧接著面
132‧‧‧第2橫肋部
133‧‧‧第3橫肋部
134‧‧‧第4橫肋部
135‧‧‧第5橫肋部
136‧‧‧第6橫肋部
137‧‧‧第3延伸部
141‧‧‧第1斜向肋部
142‧‧‧第2斜向肋部
200‧‧‧空氣室
200a‧‧‧第1空氣小室
200b‧‧‧第2空氣小室
200c‧‧‧第3空氣小室
200d‧‧‧第4空氣小室
200e‧‧‧第5空氣小室
200f‧‧‧第6空氣小室
200g‧‧‧第7空氣小室
200h‧‧‧第8空氣小室
200i‧‧‧第9空氣小室
200j‧‧‧第10空氣小室
201‧‧‧第1區劃壁
202‧‧‧第2區劃壁
203‧‧‧第3區劃壁
204‧‧‧第4區劃壁
205‧‧‧第5區劃壁
206‧‧‧第6區劃壁
207‧‧‧第7區劃壁
208‧‧‧第8區劃壁
209‧‧‧第9區劃壁
210‧‧‧連通口
211‧‧‧第1開口
212‧‧‧第2開口
213a‧‧‧第1長槽部
213b‧‧‧第2長槽部
213c‧‧‧第3長槽部
214‧‧‧薄膜
215‧‧‧細槽
216a‧‧‧通孔
216b‧‧‧通孔
217‧‧‧凹槽
218a‧‧‧通孔
218b‧‧‧通孔
219‧‧‧細槽
220‧‧‧薄膜
221~229‧‧‧各連通路
221a‧‧‧流路部分
230a~230c‧‧‧長槽部
301‧‧‧固定肋
302‧‧‧盒體
303‧‧‧盒體單元
303a、303b、303c‧‧‧壁部
304‧‧‧盒體單元
304a、304b、304c‧‧‧壁部
305‧‧‧凹部
307a、307b、307c‧‧‧凹槽
310‧‧‧滑件
311‧‧‧基體
312a‧‧‧突起部
312b‧‧‧突起部
313‧‧‧壁部
314‧‧‧內底面
315a‧‧‧推壓部
315b‧‧‧推壓部
316‧‧‧外底面
317‧‧‧凸條
320‧‧‧卡合部
325‧‧‧凹部
331‧‧‧轉動軸
340‧‧‧安裝部
341‧‧‧把持部
342‧‧‧卡止爪
343‧‧‧外側面
344‧‧‧凹槽
345‧‧‧凸輪
346‧‧‧嵌合凹部
347‧‧‧嵌合凸部
348‧‧‧平坦面
350‧‧‧凸部
351、352‧‧‧彎曲面
353‧‧‧角部
355‧‧‧彎曲面
356‧‧‧面部位
360‧‧‧被卡合部
361‧‧‧支架
362‧‧‧貫通孔
364‧‧‧螺釘孔
400‧‧‧油墨容器
401‧‧‧本體部
402‧‧‧瓶口部
403‧‧‧蓋構件
404‧‧‧灌注口
405‧‧‧抵接部
410‧‧‧流路
501‧‧‧孔部
502‧‧‧爪部
600‧‧‧墨盒單元
601‧‧‧油墨墨盒
603a‧‧‧墨盒卡止部
603b‧‧‧墨盒卡止部
603c‧‧‧墨盒卡止部
603d‧‧‧墨盒卡止部
604‧‧‧油墨室
605‧‧‧注入口
606‧‧‧筒部
607‧‧‧注入口形成面
608‧‧‧導出口
609‧‧‧空氣引入口
610a‧‧‧下限刻度
610b‧‧‧上限刻度
611‧‧‧空氣引入口形成面
613‧‧‧階差部
614‧‧‧第1軌道部
615‧‧‧第2軌道部
616‧‧‧突出部
X‧‧‧左右方向
Y‧‧‧前後方向
Z‧‧‧上下方向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複合機之立體圖。
圖2係裝置本體之安裝墨盒單元之安裝面之破斷立體圖。
圖3係自墨盒單元之右前方之立體圖。
圖4係自墨盒單元之左前方之立體圖。
圖5係圖3之5-5線箭視剖面圖。
圖6係圖3之6-6線箭視剖面圖。
圖7係自油墨墨盒之右前方之立體圖。
圖8係自油墨墨盒之右後方之立體圖。
圖9係油墨墨盒之右側視圖。
圖10係油墨墨盒之俯視圖。
圖11係墨盒匣與護罩之左側視圖。
圖12係於安裝面固定有墨盒匣之右側視圖。
圖13係墨盒匣之仰視圖。
圖14係墨盒單元之谷部之立體圖。
圖15係自護罩之左下方之立體圖。
圖16係護罩位於遮蔽位置之墨盒單元之右側視圖。
圖17係護罩位於非遮蔽位置之墨盒單元之右側視圖。
圖18係圖16之18-18線箭視剖面圖。
圖19係圖17之19-19線箭視剖面圖。
圖20係表示液面之最大變動幅度與油墨之供給狀態之表。
圖21係油墨墨盒之左側視圖。
圖22係油墨墨盒之模式圖。
圖23係自墨盒單元之左前方之立體圖。
圖24係自將構件部分卸除後之墨盒單元之左前方之立體圖。
圖25係圖3之5-5線箭視剖面圖。
圖26係圖3之6-6線箭視剖面圖。
圖27係自油墨墨盒之右前方之立體圖。
圖28係自油墨墨盒之右後方之立體圖。
圖29係油墨墨盒之右側視圖。
圖30係油墨墨盒之俯視圖。
圖31係表示薄膜之形狀之立體圖。
圖32係自其開口部側觀察油墨墨盒之前視圖。
圖33係自安裝有油墨墨盒之墨盒單元之左前方之立體圖。
圖34係自其開口部側觀察墨盒匣之前視圖。
圖35係自墨盒匣之開口部側觀察墨盒單元之前視圖,且係表示薄膜之區域外部位被收納之狀態的圖。
圖36係扼流閥之立體圖。
圖37係自扼流閥之左斜上方之分解立體圖。
圖38係自扼流閥之右斜上方之分解立體圖。
圖39係開閥狀態之扼流閥之前視圖。
圖40係表示開閥狀態之扼流閥之內部構成之剖面圖。
圖41係圖40之要部放大圖。
圖42係上下顛倒地倒置中狀態之油墨墨盒之左側視圖。
圖43係圖42之狀態下之油墨墨盒之右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44係於圖42之狀態下加速度向後方施加地振動之情形時之油墨墨盒之左側視圖。
圖45係圖44之狀態下之油墨墨盒之右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46係於圖42之狀態下加速度向前方施加地振動之情形時之油墨墨盒之左側視圖。
圖47係圖46之狀態下之油墨墨盒之右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48係關閥狀態之扼流閥之前視圖。
圖49係表示關閥狀態之扼流閥之內部構成之剖面圖。
圖50係表示自圖49所示之狀態起開閥方向發生變位之扼流閥之內部構成的剖面圖。
圖51係表示自圖50所示之狀態起開閥方向發生變位之扼流閥之內部構成的剖面圖。
圖52係用於說明油墨墨盒之作用之側視圖。
圖53係第2實施形態之記錄裝置之立體圖。
圖54係墨盒單元之前視圖。
圖55係自墨盒單元之下側之立體圖。
圖56係墨盒單元之剖面圖。
圖57係變化例之墨盒單元之剖面圖。
圖58係變化例之墨盒單元之剖面圖。
圖59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0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1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2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3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4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5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6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7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8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注入口之部分之概略破斷剖面圖。
圖69係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剖面圖。
圖70係變化例之墨盒單元之剖面圖。
圖71係油墨注入時之油墨容器與墨盒單元之部分破斷剖面圖。
圖72係變化例之墨盒單元之剖面圖。
圖73係變化例之裝置本體之安裝面之破斷立體圖。
圖74係自變化例之墨盒單元之左前方之立體圖。
圖75係變化例之墨盒單元之平剖面圖。
圖76係實施例2之收容體盒體之側視圖。
圖77係收容體盒體之立體圖。
圖78係收容體盒體之立體圖。
圖79係第1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側視圖。
圖80係第2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側視圖。
圖81係第3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側視圖。
圖82係第4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側視圖。
圖83係第5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側視圖。
圖84係第6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側視圖。
圖85係第7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部分破斷圖。
圖86係第8變化例之收容體盒體之部分破斷圖。
圖87係第9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使用時之姿勢狀態下之左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88係處於圖87之狀態之油墨墨盒之右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89係第9變化例之油墨墨盒為上下顛倒地倒置之狀態下之左側視圖。
圖90係於圖89之狀態下加速度向後方施加地振動之情形時之油墨墨盒之左側視圖。
圖91係於圖89之狀態下加速度向前方施加地振動之情形時之油墨墨盒之左側視圖。
圖92係第10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使用時之姿勢狀態下之左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93係圖92之狀態下之油墨墨盒之右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94係第11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使用時之姿勢狀態下之左側面之部分破斷圖。
圖95(a)係圖94之F64a-F64a線箭視剖面圖,(b)係圖94之F64b-F64b線箭視剖面圖。
圖96係用於說明第12變化例之油墨墨盒之構成之側視圖。
圖97係圖96之油墨墨盒之傾斜狀態發生變化之情形時之側視圖。
圖98係第3實施形態之墨盒單元之立體圖。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對作為液體消耗裝置之一例之記錄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複合機11包括記錄裝置12、及搭載於作為記錄裝置12之殼體之一例之裝置本體13上的掃描器單元14。
記錄裝置12可對作為被記錄媒體之一例之用紙P進行記錄,另一方面,掃描器單元14可讀取原稿上記錄之圖像等。再者,本說明書中,將反重力方向稱為上方向,且將重力方向稱為下方向。又,將沿著該等上方向及下方向之方向作為鉛垂方向之一例而圖示為上下方向Z。
掃描器單元14包括:掃描器本體部15,其相對於記錄裝置12之裝置本體13部分轉動自如地連結;及搬送單元16,其係配置於掃描器本體部15之上方。掃描器本體部15係經由設於其一端側之鉸鏈等旋轉機構17,
可於覆蓋裝置本體13上方之閉位置與開放裝置本體13上方之開位置之間變位地安裝於記錄裝置12。又,搬送單元16係經由設於其一端側之鉸鏈等旋轉機構18,可於覆蓋掃描器本體部15上方之位置與開放之位置之間變位地安裝於掃描器本體部15。
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複合機11中將設有旋轉機構17,18之側稱為後側或背面側,且將其相反側稱為前側。又,將沿著前方向及後方向之方向圖示為前後方向Y。而且,掃描器單元14、掃描器本體部15及搬送單元16之前端側可朝向上方轉動。
進而,將沿自前側觀察後方向時(前視)之右方向及左側向之方向圖示為左右方向X。再者,左右方向X、前後方向Y、上下方向Z係相互交叉(本實施形態中為正交)。因此,本實施形態中之左右方向X及前後方向Y係沿著水平方向之方向。
於複合機11之前表面側配置有操作面板19。操作面板19包括用於顯示選單畫面等之顯示部(例如液晶顯示器)20、及設於顯示部20周圍之各種操作按鈕21。
記錄裝置12中位於操作面板19下方之位置開口有用於自裝置本體13內排出用紙P之排出口22。又,於記錄裝置12之排出口22之下方收容有可抽出之排紙台23。
於記錄裝置12之背面側,安裝有可裝載複數之用紙P之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的抽出式媒體支持體24。又,於掃描器本體部15之後部,安裝有以基端側(本實施形態中為前端側)為中心可轉動之導入口護罩25。
又,於裝置本體13之外部且作為右側面之安裝面13a上,固定有作為收容油墨(液體之一例)之液體收容體單元之一例的墨盒單元27。即,墨盒
單元27係配設於裝置本體13之外側。又,於裝置本體13與墨盒單元27之間之位置、且安裝面13a之靠後之位置上,設有收容標尺28a之標尺收容部28。標尺收容部28係以對應於標尺28a之厚度之左右方向X之深度及對應於標尺28a之寬度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而在上下方向Z上呈長矩形之槽形狀的方式,於安裝面13a上下凹形成。
另一方面,於裝置本體13之內部,設有沿著作為主掃描方向之左右方向X而以可於移動區域T內往復移動之狀態被保持的托架29、以及安裝於托架29上之中繼轉接器30。中繼轉接器30上連接有作為一端側連接於墨盒單元27且具有可撓性之第1流路之一例的管體31之另一端側。又,於托架29之下表面側,支持有作為可噴射自墨盒單元27供給之油墨之液體消耗部之一例的液體噴射頭32。即,墨盒單元27於左右方向X上係配設於液體噴射頭32之移動區域T之外側。
墨盒單元27所收容之油墨係利用水位差而經由管體31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再者,管體31包含由軟質材或硬質材或其兩方構成之任意者。而且,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藉由向利用搬送機構(省略圖示)搬送之用紙P噴射而進行記錄(液體之消耗之一例)。
如圖2所示,於安裝面13a之安裝墨盒單元27之安裝位置上,第1肋34與第2肋35以自安裝面13a突出之方式形成。第1肋34係以沿著墨盒單元27之外形之方式形成。又,第2肋35係以沿著標尺收容部28之緣之方式形成。
再者,第1肋34包含:上肋部34a,其位於安裝面13a之上端側且沿著前後方向Y而延伸;前肋部34b,其位於較上肋部34a更靠前側且沿著上下方向Z而延伸;及彎曲肋部34c,其將上肋部34a之前端與前肋部34b之上
端連接。進而,第1肋34包含:後肋部34d,其位於較上肋部34a更靠後側且沿著上下方向Z而延伸;及下肋部34e,其位於安裝面13a之下端側且沿著前後方向Y而延伸。
上肋部34a係以其前側部分位於較後側部分更靠下方之方式形成為複數個部位彎曲之形狀,且其後端係與沿著第2肋35之上下方向Z延伸之前側部分之上端連接。另一方面,第2肋35之沿著上下方向Z延伸之後側部分之端部係以自標尺收容部28離開而向後方延伸、且與後肋部34d之上端之間有上下方向Z之間隔的方式形成。進而,第1肋34係後肋部34d之下端與下肋部34e之後端連接,相對於此,於前肋部34b之下端與下肋部34e之前端之間具有前後方向Y之間隔。進而,於下肋部34e之前側位置及後側位置,分別與下肋部34e之中間位置相比,形成有自安裝面13a較大突出之強化肋部34f。
又,於第1肋34上,可供作為固定構件之一例之螺釘36(參照圖12)螺合之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之螺釘孔部37係較上肋部34a及下肋部34e更自安裝面13a突出而形成。即,螺釘孔部37係形成於上肋部34a之前側位置、後側位置、及前側位置與後側位置之間之中間位置。進而,螺釘孔部37係形成於下肋部34e之強化肋部34f。又,於前肋部34b之後側之位置上,自安裝面13a突出之孔部38係以與前肋部34b之下端之間具有前後方向Y之間隔的方式形成。
如圖2所示,於安裝面13a上貼附有吸收材39,該吸收材39自下側與上肋部34a鄰接,且相比該上肋部34a而言於左右方向X上具有更大厚度。進而,於安裝面13a之較上肋部34a之前端部更靠上側之位置上,形成有使裝置本體13之內外連通之大致矩形狀之連通孔40。再者,於連通孔40內
插入有管體31。
以下,對圖3所示之墨盒單元27進行說明。
再者,墨盒單元27之左右方向X、前後方向Y、上下方向Z係以墨盒單元27安裝於裝置本體13之狀態下之各方向為基準。即,墨盒單元27形成為前後方向Y比左右方向X及上下方向Z大的大致長方體狀。
如圖3所示,墨盒單元27包括作為保護匣之一例之墨盒匣42、及作為收容於該墨盒匣42內之液體收容體之一例的油墨墨盒43。於墨盒匣42之形成沿著前後方向Y及上下方向Z之外表面(該情形時為右側面)之壁部上,形成有將墨盒匣42之內外連通之大致矩形狀之窗部42a。因此,油墨墨盒43於收容於墨盒匣42內之狀態下,其部分可經由窗部42a而自墨盒匣42外部視認。再者,墨盒匣42之窗部42a之周圍經過倒角。進而,墨盒單元27包括可相對於墨盒匣42於前後方向Y滑動之護罩44、及收容於墨盒匣42內之扼流閥45。
於墨盒匣42之前表面形成有凹部46,此凹部46內設有作為用於操作扼流閥45之操作部之一例的閥桿47。再者,扼流閥45伴隨使用者操作閥桿47而將管體31壓扁,阻斷自油墨墨盒43向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之供給。
其次,對油墨墨盒43進行說明。
如圖4、圖5所示,油墨墨盒43係5面一體成形物,藉由於墨盒開口部43b上貼附薄膜49,而形成作為收容油墨之液體收容室之一例的油墨室50。再者,油墨室50係形成為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及左右方向X之深度的大致長方體狀。
又,油墨墨盒43係透明或半透明之樹脂製,可自油墨墨盒43之外側
視認油墨室50內所收容之油墨及油墨之液面51。因此,若將油墨墨盒43安裝於墨盒匣42,則可透過墨盒匣42之窗部42a而自外部視認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
即,如圖3、圖5所示,於油墨墨盒43之右側面與窗部42a對應之區域係朝向右方向(一方向)而形成,且作為可自右方向視認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之液面51的視認面43a發揮功能。再者,視認面43a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
如圖6所示,於油墨墨盒43之上部形成有作為可向油墨室50內注入油墨之液體注入口之一例之注入口52。注入口52係形成於油墨墨盒43上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為前側)之位置、即較視認面43a之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為前側)之位置上。進而,注入口52係朝向油墨室50之外側突出,且形成為於朝向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且較水平方向更靠上方向之右上方向突出的筒部53之前端處開口。因此,注入口52之端面52a係相對於上下方向Z而非正交。
又,筒部53之傾斜方向於將墨盒單元27安裝於裝置本體13之情形時係筒部53之前端(端面52a)自安裝面13a離開之方向、即靠近視認面43a之方向。因此,注入口52之端面52a係以面朝自記錄裝置12之裝置本體13離開之方向之方式傾斜。
如圖5、圖7所示,於油墨墨盒43之上部形成有注入口52及筒部53之注入口形成面54係朝向與上下方向Z交叉之右上方向(一方向)而形成。即,注入口形成面54係以位於視認面43a側低於形成有筒部53之基端部之位置的位置上、且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式傾斜。
再者,本實施之形態中,注入口形成面54之相對於上下方向Z之斜度
與筒部53之斜度相同。進而,於較視認面43a更靠上方位置、即注入口52與視認面43a之間之位置上,自注入口形成面54突出形成有作為板狀之擋壩部及突出部之一例之擋壩凸部55。擋壩凸部55係於與筒部53(注入口52)相同之方向傾斜,且相對於注入口形成面54正交。進而,擋壩凸部55係自較作為注入口形成面54之視認面43a側之右端更接近筒部53之位置突出形成,且注入口形成面54之右端變成位於較視認面43a更靠上方位置且擋壩凸部55與視認面43a之間的階差部54a。
再者,如圖7、圖8所示,於油墨墨盒43之上部自注入口52朝向擋壩凸部55形成為下坡斜面狀之注入口形成面54與前後方向Y之兩側之鄰接部位相比係位於上下方向Z上更低之位置上。即,注入口形成面54之前後兩側係被壁夾持。因此,於油墨自注入口52洩漏之情形時,作為洩漏液體之一例之洩漏油墨流至注入口形成面54上。因此,注入口形成面54作為洩漏油墨之流路發揮功能,且擋壩凸部55係位於洩漏油墨之流路上。
又,於注入口形成面54上,在筒部53之左側與右側分別沿著左右方向X延伸之肋部56係形成為位於同一線上自左右方向X之兩側夾持筒部53。因此,注入口形成面54係藉由肋部56而被前後區分。
進而,如圖9、圖10所示,擋壩凸部55及階差部54a之與洩漏油墨之流動方向即右下方向(洩漏方向之一例)交叉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注入口52及筒部53之寬度。
如圖5、圖6所示,於筒部53之前端可裝卸地安裝有能將注入口52閉塞之閉塞構件58。再者,閉塞構件58上連接有一端連接於墨盒匣42之系留部58a之另一端側。進而,閉塞構件58上在上側形成有抓扣部58b,且下側形成有與注入口52嵌合之圓管狀之嵌合部58c。
又,如圖9所示,於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圖9中左側)之下方位置上,形成有作為將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導出至管體31側之液體導出口之一例的導出口59。導出口59於油墨墨盒43上係形成有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之位置、即較視認面43a之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之位置上。進而,油墨墨盒43上形成有空氣引入口60,該空氣引入口60係自較油墨室50內收容有油墨時之油墨之液面51更靠上方位置向油墨室50內引入空氣。即,空氣引入口60於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隨著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消耗而減少時,自較液面51更靠上方位置向油墨室50內引入外部氣體。
油墨墨盒43上形成有將固定於墨盒匣42時要安裝之安裝螺釘61(參照圖4)卡止之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墨盒卡止部62。又,油墨墨盒43之右側面形成有作為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定位部之一例之定位凹部63a,63b。再者,定位凹部63a,63b之中,一方(本實施形態中位於前側)定位凹部63a係形成為前後方向Y上較長之長孔狀。
又,於視認面43a之前側位置上形成有作為刻度之一例之下限刻度64a及作為刻度之一例之上限刻度64b。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係形成於視認面43a之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然而,窗部42a為了不遮住上限刻度64b,而前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大於後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參照圖3)。因此,與窗部42a同樣地,視認面43a亦形成為前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大於後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
下限刻度64a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導出口59側、且較導出口59更靠上方位置。另一方面,上限刻度64b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注入口52側、且較注入口52及空氣引入口60更靠下方位
置。再者,導出口59與注入口52於前後方向Y上係形成於相同側(前側)。因此,下限刻度64a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注入口52側、且較注入口52及上限刻度64b更靠下方位置。因此,於視認面43a上在前後方向Y之相同側於上下方向Z上隔開間隔而形成有複數之刻度。
再者,下限刻度64a係顯示作為將油墨注入油墨室50之基準之下限量之刻度。又,上限刻度64b係顯示自注入口52注入而收容於油墨室50內之油墨之上限量的刻度。
其次,對墨盒匣42進行說明。
如圖4、圖11所示,墨盒匣42係固定於記錄裝置12時於變成裝置本體13側之左側具有作為開口部之一例之盒體開口部42b的5面一體成形物。再者,墨盒匣42係形成為大於油墨墨盒43,且盒體開口部42b於前後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上大於油墨墨盒43。
又,於墨盒匣42之形成有窗部42a之右側之壁部之內側、且油墨墨盒43之與墨盒卡止部62對應之位置上,形成有可將安裝螺釘61螺合之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螺合部66。進而,於油墨墨盒43之與定位凹部63a,63b對應之位置上形成有作為定位部之一例之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定位凸部67a,67b。
於墨盒匣42上形成有作為將該墨盒匣42固定於裝置本體13時插入之螺釘36(參照圖12)卡止之卡止部之一例的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5個)盒體卡止部68a~68e。即,第1~第5各盒體卡止部68a~68e係與形成於安裝面13a之螺釘孔部37對應而形成。又,墨盒匣42之與裝置本體13之孔部38對應之位置上形成有可與孔部38卡合之卡合部69。
又,如圖12、圖13所示,於墨盒匣42之較窗部42a更靠下側位置、且
第4盒體卡止部68d與第5盒體卡止部68e之間之位置上形成有把手部71。進而,於墨盒匣42之下表面之形成有第4盒體卡止部68d與第5盒體卡止部68e之位置上,在盒體開口部42b側形成有與安裝面13a側之強化肋部34f卡合的卡合凹部72。
又,如圖12、圖14所示,於墨盒匣42之上表面之前側位置上形成有上下方向Z之高度比上表面低一級之谷部42c。再者,第1盒體卡止部68a係以位於該谷部42c內之方式形成。而且,於第1盒體卡止部68a之周圍,形成有自後方及上方被覆第1盒體卡止部68a且右側開口的被覆部73。因此,螺合於第1盒體卡止部68a之螺釘36相對於俯瞰墨盒單元27之使用者而言係被被覆部73遮住。
進而,如圖14所示,谷部42c上形成有俯視U字狀之容納部74,該容納部74於將油墨墨盒43安裝於墨盒匣42時自盒體開口部42b側之左側接受筒部53向谷部42c內之進入。進而,於谷部42c內,容納部74之後方係形成為比形成有容納部74之位置高一級,且形成有可載置閉塞構件58之載置部75。因此,系留部58a之長度係設定為閉塞構件58可二選一地位於筒部53及載置部75之程度之長度。
載置部75包括:環部75a,其形成為內周形狀比閉塞構件58之嵌合部58c之外周形狀大一圈之圓環狀;及十字架部75b,其位於環部75a之內側且比嵌合部58c之內周形狀小一圈。再者,十字架部75b係沿著前後方向Y及左右方向X延伸之垂直板部彼此呈十字狀交叉而成之形狀,且於各垂直板部之前後方向Y及左右方向X之各側面形成有自該側面突出而沿著上下方向Z延伸之俯視大致三角形狀之突起75c。因此,閉塞構件58於載置於載置部75之情形時,係以嵌合部58c係位於環部75a之內側,且其內周面
抵接十字架部75b之突起75c的狀態而被支持。
如圖12、圖14所示,於墨盒匣42上形成有沿著前後方向Y延伸之作為可於前後方向Y滑動支持護罩44之支持部之一例的一對軌道部76a,76b。進而,一對之軌道部76a,76b之間形成有沿著前後方向Y延伸之複數(本實施形態中3個)之凸條77。再者,一對之軌道部76a,76b之中位於右側之第1軌道部76a之後端上表面、與位於左側之第2軌道部76b之後端上表面(省略圖示)經過倒角。
如圖12所示,於第1軌道部76a上形成有在前後方向隔開間隔之一對之擋止凹部78a,78b。一對之擋止凹部78a,78b中相互前後兩內側面之中對象之凹部側的內側面經過倒角。即,前側之第1擋止凹部78a係後側之內側面經過倒角,且後側之第2擋止凹部78b係前側之內側面經過倒角。
如圖15所示,護罩44包含上壁44a、及分別與該上壁44a連續之右壁44b、左壁44c、後壁44d。再者,右壁44b與後壁44d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大致相同,相對於此,左壁44c之高度低於右壁44b及後壁44d。
於右壁44b之左壁44c側之面即內表面上,在前後方向Y上隔開間隔而形成有與第1軌道部76a卡合而滑動接觸之一對之滑動接觸部80。又,於左壁44c之右壁44b側之面即內表面上,在前後方向Y上隔開間隔而形成有與第2軌道部76b卡合而滑動接觸之一對之滑動接觸部80。再者,各滑動接觸部80係於前後方向Y上錯開位置而交互地形成。進而,形成於右壁44b之一對之滑動接觸部80之中,位於前側之滑動接觸部80上形成有可與擋止凹部78a,78b卡合之擋止凸部80a。
而且,護罩44可於擋止凸部80a與擋止凹部78a卡合之圖16所示之遮蔽位置A、以及擋止凸部80a與擋止凹部78b卡合之圖17所示之非遮蔽位置
B之間在前後方向Y上滑動移動。
具體而言,如圖16、圖18所示,於擋止凸部80a與第1擋止凹部78a卡合之情形時,護罩44係位於將形成有注入口52之筒部53與載置部75遮蔽之遮蔽位置A上。
另一方面,如圖17、圖19所示,於擋止凸部80a與第2擋止凹部78b卡合之情形時,護罩44係位於與遮蔽位置A不同的非遮蔽位置B,且形成有注入口52之筒部53與載置部75出現。
再者,如圖16、圖18所示,前後方向Y上之護罩44之大小小於墨盒匣42之大小,且於護罩44位於遮蔽位置A之情形時,護罩44係收於墨盒匣42上。又,筒部53係形成為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墨盒匣42時,其注入口52之端面52a高於墨盒匣42之容納部74,且嵌合於筒部53之閉塞構件58之高度低於位於遮蔽位置A之護罩44。
又,如圖12、圖16、圖17所示,螺合於第2盒體卡止部68b及第3盒體卡止部68c之各螺釘36係被安裝於墨盒匣42的護罩44遮住。進而,藉由墨盒單元27自身而相對於俯瞰該單元之使用者遮住螺合於第4盒體卡止部68d及第5盒體卡止部68e之螺釘36。
又,如圖3所示,於護罩44之上壁44a,形成有以全體形狀為大致三角狀之方式朝上方突出之止滑部82。進而,於護罩44之止滑部82之後方位置,貼附有記載有表示收容於墨盒單元27之油墨之種類之文字、圖等之顯示、警告請勿注入不同種類油墨等之顯示、油墨之注入方法、注意事項等的標籤83。再者,相同之標籤83亦貼附於墨盒匣42之右側面及前表面之凹部46、及安裝面13a上當護罩44位於遮蔽位置A時被該護罩44遮住、而當該護罩44位於非遮蔽位置B時出現的部位。
其次,對油墨之液面51之最大變動幅度、及自油墨墨盒43向液體噴射頭32供給油墨之狀態進行說明。
然而,本實施形態之記錄裝置12係利用水位差而將油墨室50內所收容之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因此,若上下方向Z上液面51產生較大變動則無法自油墨墨盒43良好地將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具體而言,若液體噴射頭32處於比液面51相當低之位置時,則存在油墨自液體噴射頭32漏出之虞,相對於此,若液體噴射頭32處於比液面51相當高之位置時,則存在無法將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之虞。
如圖20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記錄裝置12中,油墨之液面51之上下方向Z上之最大變動幅度為75mm以上之情形時,無法向液體噴射頭32良好地供給油墨。即,例如對應油墨室50為最大量收容油墨之情形配置液體噴射頭32時,若油墨消耗而液面51下降,則即便油墨室50內殘留有油墨亦無法將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又,例如對應油墨室50內之油墨消耗而液面51下降之情形配置液體噴射頭32,則油墨為最大量收容時油墨會自液體噴射頭32漏出。
另一方面,若油墨之液面51之上下方向Z之最大變動幅度設為70mm以下,則無論是油墨室50為最大量收容油墨之情形時,抑或油墨室50內之油墨之液面51下降之情形時,均可將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
然而,於液面51之最大變動幅度為70mm之情形時,存在因液體噴射頭32與油墨墨盒43之組裝誤差、製造誤差而無法良好地供給之狀況。因此,若最大變動幅度為55mm以下,則即便於存在多少之組裝誤差、製造誤差之情形時,亦可向液體噴射頭32良好地供給油墨。進而,於將最大變動幅度設為40mm以下之情形時,例如即便當記錄裝置12之設置面多少
存在斜度時,亦可自油墨墨盒43良好地將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
因此,如圖21所示,本實施形態中,自下限刻度64a至上限刻度64b為止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h1設為40mm以下。即,若油墨之液面51下降至下限刻度64a為止,則使用者自注入口52注入油墨直至油墨之液面51上升至上限刻度64b。因此,液體噴射頭32通常使用時之油墨之液面51之變動幅度係與高度h1相等,故若將高度h1設為40mm以下則可將油墨室50內之油墨良好地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
又,自形成於油墨室50之導出口59之開口之下端(底面之一例)至上限刻度64b為止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h2係設為55mm以下。因此,例如使用者未注意到油墨之液面51下降至下限刻度64a而繼續進行印刷之情形時,當油墨室50內殘留有油墨時便可向液體噴射頭32供給油墨。
進而,自形成於油墨室50之導出口59之開口之下端至注入口52之端面52a為止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h3係設為70mm以下。即,高度h3係相當於油墨墨盒43所收容之油墨之最大變動幅度。因此,例如即便於使用者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而油墨自注入口52溢出之情形時亦可抑制自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之漏出。
其次,對油墨室50之形狀進行說明。
若限制油墨室50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則可向液體噴射頭32良好地供給油墨,但油墨室50可收容之油墨之量變少。因此,本實施形態之油墨墨盒43係藉由增大前後方向Y之寬度而增大水平截面積,來確保油墨室50可收容之油墨量。
具體而言,如圖22所示,將油墨室50之左右方向X之大小設為深度D,將前後方向Y之大小設為寬度W,將上下方向Z之大小設為高度H。而
且,油墨室50之大小為高度H大於深度D,且寬度W大於高度H(D<H<W)。再者,油墨室50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W大於托架29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且小於裝置本體13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
又,油墨室50具有如下區域,即,於自導出口59導出相當於油墨室50可收容之收容量之5%之油墨的情形時,油墨室50內之油墨之液面51之變動幅度為油墨室50可收容之收容量之立方根之5%以下的區域(例如,圖21中至少高度h1之區域)。再者,以下之說明中,將油墨室50之形狀相關之條件稱為形狀條件,且將油墨室50可收容之收容量稱為最大收容量。
例如,於油墨室50之左右方向X之深度D、前後方向Y之寬度W、上下方向Z之高度H分別相等(D=W=H)之立方體形狀的情形時,無論油墨之液面51處於哪個位置時均滿足形狀條件。具體而言,於立方體形狀之情形時,導出最大收容量之5%時之液面51之變動幅度(0.05×D×W×H/(D×W))係等於最大收容量之立方根之5%(0.05×(D×W×H)1/3)。
因此,若相比立方體形狀而言為前後方向Y或左右方向X較長之長方體形狀則滿足形狀條件。即,於油墨室50之高度H小於深度D及寬度W之情形時滿足形狀條件。具體而言,若油墨室之底面積(D×W)或液面51之面積(油墨室50之水平截面積)為高度H之平方以上則滿足形狀條件。然而,亦存在高度H大於深度D與寬度W之任一者時亦滿足形狀條件之情形。例如,即便於深度D為高度H之一半之情形時,若寬度W為高度H之2倍以上則滿足形狀條件。
其次,對導出相當於最大收容量之5%之油墨時之油墨室50內之油墨之液面51之變動幅度進行說明。
於導出相當於最大收容量之5%之油墨時之油墨室50內之油墨之液面51之最小變動幅度(以下僅稱為「最小變動幅度」)為最大收容量之立方根之6%以上的情形時,無法充分確保油墨室50可收容之油墨量。
相對於此,於最小變動幅度為最大收容量之立方根之5%以下之情形時,可於油墨室50內充分地收容油墨,但最小變動幅度更佳為最大收容量之立方根之4%以下。
以下,對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裝置本體13時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首先自墨盒匣42之盒體開口部42b插入油墨墨盒43,使定位凸部67a,67b與定位凹部63a,63b凹凸嵌合而進行對準。進而,於墨盒卡止部62與螺合部66上螺合安裝螺釘61而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墨盒匣42。即,墨盒匣42係藉由自外側外側覆蓋油墨墨盒43而保護該油墨墨盒43。
繼而,如圖12所示,使固定有油墨墨盒43之墨盒匣42對準安裝面13a。即,墨盒匣42圍住第1肋34,且使孔部38與卡合部69卡合,進而使強化肋部34f與卡合凹部72卡合。
又,如圖6所示,若安裝有油墨墨盒43之墨盒匣42對準安裝面13a,則吸收材39係位於注入口52與裝置本體13之間之位置上,而可吸收油墨注入時附著於注入口52周邊、或附著後自注入口52周邊流動之油墨。再者,吸收材39在左右方向X上具有大於上肋部34a之厚度。因此,介裝於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之吸收材39係被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夾壓而壓縮變形。
進而,如圖12所示,於墨盒匣42對準安裝面13a之狀態下,盒體卡止部68a~68e與螺釘孔部37一致。因此,若於盒體卡止部68a~68e上螺合
螺釘36,則各盒體卡止部68a~68e與螺釘孔部37螺固而使墨盒匣42與裝置本體13固定。
再者,若將墨盒匣42安裝至裝置本體13,則墨盒匣42之盒體開口部42b係被裝置本體13覆蓋。因此,裝置本體13與墨盒匣42係作為自外側覆蓋油墨墨盒43而可進行保護之保護構件之一例發揮功能,且藉由裝置本體13、墨盒匣42、油墨墨盒43、吸收材39而構成液體供給系統之一例。
繼而,於墨盒匣42固定於裝置本體13之狀態下,以軌道部76a,76b與滑動接觸部80卡合之方式自墨盒匣42之後方安裝護罩44。
如圖17、圖19所示,護罩44係卡合於擋止凸部80a先位於後側之第2擋止凹部78b而位於非遮蔽位置B。而且,位於非遮蔽位置B之護罩44若進而向前方被推壓,則擋止凸部80a越過第2擋止凹部78b之經倒角之前側之內側面而釋放擋止凸部80a與第2擋止凹部78b之卡合,護罩44向前方移動。
如此,如圖16、圖18所示,護罩44係由擋止凸部80a卡合於第1擋止凹部78a而位於遮蔽位置A。再者,第1擋止凹部78a因後側之內側面經過倒角,故於將位於遮蔽位置A之護罩44向後方推壓之情形時,擋止凸部80a越過第1擋止凹部78a之經倒角之後側之內側面而釋放擋止凸部80a與第1擋止凹部78a之卡合,護罩44向後方移動。
繼而,對向油墨墨盒43注入油墨時之作用進行說明。
若油墨墨盒43內所收容之油墨之液面51下降至下限刻度64a,則使用者使護罩44自遮蔽位置A向後方滑動移動至非遮蔽位置B(參照圖17)。如此,被位於遮蔽位置A之護罩44遮住之閉塞構件58與載置部75出現。
進而,使用者使嵌合於筒部53前端之閉塞構件58移動至載置部75,
且自注入口52注入油墨。再者,所注入之油墨可自墨盒匣42之窗部42a進行確認。
然而,隨著油墨注入而油墨灑落之情形時,洩漏油墨會經過注入口形成面54而向自裝置本體13離開之方向流動並被擋壩凸部55阻擋。再者,即便於洩漏油墨之量多而萬一越過擋壩凸部55之情形時,洩漏油墨亦沿著階差部54a擴散而變更洩漏方向。又,例如基板於油墨向裝置本體13側飛濺之情形時,亦可藉由介裝於裝置本體13與墨盒單元27之間的吸收材39吸收洩漏油墨。
而且,若隨著油墨注入而液面51上升至上限刻度64b,則使用者結束油墨注入,將載置於載置部75之閉塞構件58返回到筒部53,且使護罩44向前方滑動移動而使其移動至遮蔽位置A。
根據上述第1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之效果。
(1)可自形成於油墨墨盒43之注入口52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又,墨盒單元27係固定於裝置本體13,故可減少使用者搬運記錄裝置12時墨盒單元27自裝置本體13脫離之虞。因此,可提昇具備能注入油墨之墨盒單元27之記錄裝置12之搬運性。
(2)由於護罩44係可滑動移動地設置,故與例如以軸為中心使護罩轉動而於遮蔽位置與非遮蔽位置之間變位之情形相比,可減小護罩44變位之空間區域。因此,即便於記錄裝置12設置在狹窄場所之情形時亦可開閉護罩44。
(3)於經由注入口52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之情形時,可於載置部75上預先載置閉塞構件58。因此,即便於閉塞構件58上附著有油墨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油墨附著於載置部75以外之部分之虞。
(4)由於注入口52係形成於朝向油墨室50之外側突出之筒部53,故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時,可減少位於筒部53周圍之構件接觸注入之油墨之收容物(大型之油墨容器等)而阻礙油墨之注入之虞。進而,由於筒部53係朝向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右上方向突出,故使用者可容易地確認油墨注入狀況。
(5)藉由設於作為洩漏油墨之流路之注入口形成面54上之擋壩凸部55,可阻擋自注入口52洩漏之油墨。
(6)藉由抑制液面51之相對於自油墨室50導出之油墨之量之變動幅度,而可減少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所承受之壓力之變化。因此,可將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穩定地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側。
(7)油墨室50係與上下方向Z交叉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故與前後方向Y之寬度小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的情形相比,可減少液面51之相對於導出之油墨之量之變動。
(8)藉由將自導出口59至注入口52為止之高度h3設為70mm以下,而可抑制自導出口59至注入口52之高度。因此,可減少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之液面51之上下方向Z上之變動。
(9)藉由將自導出口59至上限刻度64b為止之高度h2設為55mm以下,而可將油墨室50中液面51所處之範圍設為55mm以下。因此,可進而減少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之液面51之上下方向Z之變動。
(10)使用者可將下限刻度64a作為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之基準。進而,藉由將下限刻度64a至上限刻度64b為止之高度h1設為40mm以下,而可於油墨室50中將液面51所處之範圍設為40mm以下。因此,可進而減少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之液面51之上下方向Z之變動。
(11)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係形成於視認面43a之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前側、即更靠單側。因此,與形成於兩側之情形不同,即便於油墨墨盒43傾斜設置之情形時,可減少於前後方向Y上不同的複數之位置處,各者之位置上上下方向Z之液面51相對於刻度64a,64b之位置有差異之虞。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視認油墨墨盒43所收容之油墨之量。
(12)藉由於導出口59側形成下限刻度64a,可對比位於導出口59附近之油墨之液面51與下限刻度64a。因此,使用者將下限刻度64a作為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之基準,藉此可減少油墨之液面51位於較導出口59更靠上下方向Z之下方而自導出口59供給有空氣之虞。
(13)下限刻度64a係形成於與注入口52相同之側,且形成於較注入口52更靠下方位置,故自注入口52注入油墨時,可容易地確認所注入之油墨。
(14)於具有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之視認面43a的油墨墨盒43中,於油墨墨盒43以傾斜狀態設置之情形時,前後方向Y上不同之位置處上下方向Z之液面51相對於刻度64a,64b之位置之差異容易變大。關於該點,由於刻度64a,64b係形成於較水平方向之中途位置更靠前側,故即便於油墨墨盒43傾斜設置之情形時亦可容易地視認油墨之量。
(15)由於上限刻度64b係形成於注入口52側,故例如即便於油墨墨盒43傾斜設置之情形時,藉由對比所注入之油墨之液面51與上限刻度64b,可減少油墨自注入口52溢出之虞。
(16)由於視認面43a係朝向與上下方向Z交叉之右方向形成,故可自一方向視認並比較油墨之液面51與刻度64a,64b。
(17)由於複數之刻度64a,64b係形成於相同側,故藉由對比油墨之
液面51與各刻度64a,64b,可容易地視認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之剩餘量。
(18)由於注入口52之端面52a係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故與注入口52之端面52a相對於上下方向Z正交之情形相比,可容易地注入油墨。
(19)於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裝置本體13時,由於筒部53係向自裝置本體13離開之方向傾斜形成,故可更容易地注入油墨。
(20)由於注入口形成面54係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故即便於油墨自注入口52漏出之情形時,亦可使油墨流至注入口形成面54。因此,可減少油墨向使用者意料之外之方向流動之虞。
(21)於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記錄裝置12之情形時,由於注入口52之端面52a係朝向自裝置本體13離開之方向傾斜形成,故可更容易地注入油墨。
(22)由於筒部53與注入口形成面54之相對於上下方向Z之各者之斜度相同,故例如於將油墨墨盒43射出成形之情形時,可藉由相同模具成形筒部53與注入口形成面54。
(23)自注入口52洩漏之洩漏油墨係由位於洩漏油墨之流路即注入口形成面54上之擋壩凸部55而被阻擋。因此,可減少因洩漏油墨污染周圍之虞。
(24)由於擋壩凸部55係位於較視認面43a更靠上方,故可減少因洩漏油墨污染視認面43a之虞。
(25)即便於洩漏油墨越過擋壩凸部55之情形時,亦可藉由階差部54a而減少洩漏油墨流動至視認面43a之虞。
(26)由於擋壩凸部55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注入口52之寬度,故即
便於自注入口52注入之油墨從所有方向洩漏之情形時,亦可藉由擋壩凸部55進行阻擋。
(27)可將注入口形成面54設為洩漏油墨之流路。因此,藉由注入口形成面54接收洩漏油墨,而可減少注入口形成面54以外之部分被油墨污染之虞。
(28)藉由自注入口形成面54突出之擋壩凸部55而可阻擋洩漏油墨。
(29)由於注入口52與擋壩凸部55係形成於面朝一方向之注入口形成面54,故可將洩漏油墨之流動方向設為一方向。
(30)由於注入口52與擋壩凸部55之相對於上下方向Z之各者之斜度相同,故例如將油墨墨盒43射出成形之情形時,可藉由相同模具成形注入口52及擋壩凸部55。
(31)藉由於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介裝吸收材39,即便於自注入口52洩漏之洩漏油墨進入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之情形時,亦可由吸收材39吸收洩漏油墨。因此,可減少因洩漏油墨污染周圍之虞。
(32)藉由於有油墨漏出之虞之注入口52與裝置本體13之間設置吸收材39,可由吸收材39有效地吸收自注入口52洩漏之洩漏油墨。
(33)可藉由吸收材39而填埋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之縫隙。因此,可減少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縫隙混入異物之虞。
(34)藉由將覆蓋油墨墨盒43之墨盒匣42設為一體成形物,可提昇墨盒單元27之組裝性。
(35)可自形成於墨盒匣42之盒體開口部42b容易地將油墨墨盒43收容至墨盒匣42。
(36)由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係藉由定位凹部63a,63b及定位凸
部67a,67b而定位,故可減少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偏離之虞。
(37)由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係與長孔狀之定位凹部63a凹凸嵌合而定位,故即便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成形精度較低之情形時亦可將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定位。進而,由於定位凹部63a在前後方向Y上較長,故可抑制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水平方向之斜度而進行定位。
(38)由於墨盒匣42具有把手部71,故可容易地搬運墨盒單元27。
(39)由於將墨盒單元27固定於裝置本體13時,係在形成於把手部71之兩側位置之第4盒體卡止部68d及第5盒體卡止部68e卡止螺釘36,故使用者可藉由用手抓住把手部71而穩定地搬運裝置本體13及墨盒單元27。
(40)由於護罩44之大小小於墨盒匣42之大小,故可將護罩44收於墨盒匣42上。因此,基板於墨盒單元27具備護罩44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搬運時護罩44卡住之虞。
(41)藉由增大油墨室50之水平截面積而可減小液面51之相對於自導出口59導出之油墨之量的變動幅度。即,藉由較小之液面51之變動而可導出更多的油墨,故可將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穩定地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側。
(42)由於將墨盒單元27固定於裝置本體13,故與可裝卸地設於裝置本體13之獨立的墨盒單元相比,可使墨盒單元27小型化。進而,可使墨盒單元27與裝置本體13具有整體感。
(43)護罩44可於被墨盒匣42支持之狀態下在遮蔽位置A與非遮蔽位置B之間移動,故可減少搬運複合機11時護罩44脫離之虞。
(44)軌道部76a,76b之後端為上表面經過倒角,且護罩44之滑動接觸部80係形成為在前後方向上互不相同。因此,護罩44可容易地安裝至
墨盒匣42。
(45)墨盒匣42係窗部42a之周圍經過倒角,故自不與窗部42a正對之橫向亦可經過窗部42a容易地自外部視認視認面43a之整個面。
(46)由於閥桿47係設於凹部46,故搬運固定有墨盒單元27之複合機11時,可抑制因閥桿47碰觸周圍物體等而引起之誤操作。
(47)墨盒匣42係一體成形物而無接縫,故可減少油墨之漏出流路不經意間出現之虞。
(48)藉由於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插入吸收材39,而可藉由吸收材39保護薄膜49。
(49)即便於載置部75所載置之閉塞構件58上附著有油墨之情形時,由於閉塞構件58係載置於環部75a之內側,故即便當油墨自閉塞構件58滴落時亦可藉由環部75a而抑制其向周圍擴散。
(50)藉由墨盒匣42覆蓋空氣引入口60,可減少使用者誤向空氣引入口60注入油墨之虞。
(51)相對於形成有噴射油墨之噴嘴之液體噴射頭32之噴嘴面,必需管理油墨墨盒43內之油墨之液面51之水位位置。關於該點,油墨墨盒43係經由包括定位凸部67a,67b在內一體成形之墨盒匣42而安裝於裝置本體13。即,與墨盒匣42為複數構件之組合之情形相比,可一面精度更高地保持油墨墨盒43與液體噴射頭32之位置關係一面將油墨墨盒43安裝至裝置本體13。
(51)具備油墨室50之油墨墨盒43係沿前後方向Y而配設於較可在左右方向X移動之液體噴射頭32之移動區域T更靠左右方向X之外側。因此,該油墨墨盒43所具備之油墨室50可不被液體噴射頭32之移動區域T分斷而
沿著前後方向Y較長地形成。
(52)又,油墨墨盒43所具備之油墨室50中,其左右方向X之大小小於與左右方向X及前後方向Y正交之上下方向(高度方向)Z之大小,且其上下方向(高度方向)Z之大小小於前後方向Y之大小。因此,與油墨室50之上下方向(高度方向)Z之大小大於左右方向X及前後方向Y之大小的情形相比,可抑制自油墨室50導出油墨時之油墨室50內之液面相對於液體噴射頭32的變動幅度。因此,可減少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所承受之壓力之變化,從而可將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穩定地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
(53)進而,油墨墨盒43係將向管體31側導出油墨室50內之油墨之導出口59配置於油墨室50之前後方向Y之較中央更靠前側,故可活用排出被記錄媒體之前方側之空間而進行油墨室50與管體31之連接,從而可構築小型之液體供給系統。
(54)於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設有能基於外部操作將連接於導出口59之管體31壓扁之扼流閥45之閥桿47,故遮斷管體31之油墨供給時可容易地進行扼流閥45之操作。
(55)與將油墨墨盒43配設於裝置本體13內之情形相比,可進而放寬油墨墨盒43之形狀、大小相關之限制。
(56)油墨墨盒43係經由盒體開口部42b而以收容於墨盒匣42內之狀態與墨盒匣42一併固定於裝置本體13,故可提昇墨盒單元27之組裝性。
(57)由於墨盒匣42上形成有盒體卡止部68a~68e,故可藉由螺釘36而將墨盒單元27容易地固定於裝置本體13。
(實施例1)
對油墨墨盒43之實施例進行說明。
如圖23及圖24所示,油墨墨盒43構成為包含:一面側設有作為開口部之一例之收容體開口部48a的有底箱狀之收容體盒體48;及作為薄膜構件之一例之薄膜49。收容體盒體48係5面一體成形物,藉由於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上安裝薄膜49,而形成作為收容油墨之液體收容室之一例之油墨室50、及使此油墨室50與大氣連通之空氣室200。
油墨室50與空氣室200係藉由沿著與收容體盒體48之底面一致之方向(前後方向Y)而延伸地形成的間隔壁48b而被間隔為作為空氣室200之區域與作為油墨室50之區域。再者,間隔壁48b係與收容體盒體48之右側之側壁48c(參照圖25)正交,且以自該側壁48c朝向收容體開口部48a側突出之方式與收容體盒體48一體成形。
又,收容體盒體48係形成為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及左右方向X之深度、即前後方向Y為長邊方向的大致長方體狀,且對照該收容體盒體48之形狀,薄膜49亦形成為前後方向Y為長邊方向之大致長方體狀。
本實施形態中,收容體開口部48a係依照收容體盒體48之外形形成於全周之肋形狀,薄膜49係藉由熔接而安裝於該收容體開口部48a。又,薄膜49係與收容體開口部48a同時地,同樣地藉由熔接安裝於油墨室50內在左右方向X上立設的複數之肋(例如,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縱肋部111~118等)。
又,收容體盒體48係透明或半透明之樹脂製,可自油墨墨盒43之外側視認油墨室50內所收容之油墨及油墨之液面51(參照圖25)。因此,若將油墨墨盒43安裝於墨盒匣42,則可經由墨盒匣42之窗部42a自外部視認油
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
即,如圖3、圖25所示,油墨墨盒43(收容體盒體48)之右側面與窗部42a對應之區域係作為朝向右方向(一方向)形成且能自右方向視認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之液面51的視認面43a發揮功能。再者,視認面43a係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
如圖26、圖27所示,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部形成有作為可向油墨室50內注入油墨之液體注入口之一例的注入口52。注入口52於收容體盒體48上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之位置、即較視認面43a之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之位置上。進而,注入口52係形成為於朝向油墨室50之外側突出且朝向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且較水平方向更靠上方向之右上方向突出的筒部53之前端處開口。因此,注入口52之端面52a係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
又,筒部53之傾斜方向於將墨盒單元27安裝於裝置本體13之情形時,係筒部53之前端(端面52a)自安裝面13a離開之方向、即靠近視認面43a之方向。
如圖25、圖27所示,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部形成有注入口52及筒部53之注入口形成面54係朝向與上下方向Z交叉之右上方向(一方向)而形成。即,注入口形成面54係以位於與筒部53之形成有基端部之位置相比視認面43a側較低之位置、且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的方式傾斜。
再者,於本實施之形態中,上下方向Z上之注入口形成面54之斜度與筒部53之斜度相同。進而,於較視認面43a更靠上方位置、且注入口52與視認面43a之間之位置上,自注入口形成面54突出形成有作為板狀之擋壩部及突出部之一例的擋壩凸部55。擋壩凸部55係向與筒部53(注入口52)相
同之方向傾斜,且與注入口形成面54正交。進而,擋壩凸部55係自較作為注入口形成面54之視認面43a側之右端更接近筒部53之位置突出形成,且注入口形成面54之右端變成位於較視認面43a更靠上方位置且擋壩凸部55與視認面43a之間的階差部54a。
再者,如圖27、圖28所示,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部自注入口52朝向擋壩凸部55呈下坡斜面狀形成的注入口形成面54與前後方向Y之兩側之鄰接部位相比係處於上下方向Z上較低之位置。即,注入口形成面54係由壁夾持其前後兩側。因此,於油墨自注入口52洩漏之情形時,作為洩漏液體之一例之洩漏油墨係流至注入口形成面54。因此,注入口形成面54作為洩漏油墨之流路發揮功能,且擋壩凸部55係位於洩漏油墨之流路上。
又,注入口形成面54上,在筒部53之左側與右側分別沿著左右方向X延伸之肋部56係形成為自左右方向X之兩側位於同一線上而夾持筒部53。因此,注入口形成面54係藉由肋部56而被前後區分。
進而,如圖29、圖30所示,擋壩凸部55及階差部54a與洩漏油墨之流動方向即右下方向(洩漏方向之一例)交叉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大於注入口52及筒部53之寬度。
如圖25、圖26所示,於筒部53之前端可裝卸地安裝有可將注入口52閉塞之閉塞構件58。再者,於閉塞構件58上連接有一端連接於墨盒匣42之系留部58a之另一端側。進而,閉塞構件58上在上側形成有抓扣部58b,且於下側形成有與注入口52嵌合的圓管狀之嵌合部58c。
又,如圖29所示,於收容體盒體48之前表面(圖29中左側)之下方位置,形成有作為將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導出至管體31側之液體導出口之一例的導出口59。導出口59於收容體盒體48上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
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之位置、且較視認面43a之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之位置上。
進而,於收容體盒體48之形成有注入口52之上表面形成有用於向油墨室50內引入空氣而進行大氣開放之大氣開放口60。收容體盒體48上形成有將固定於墨盒匣42時要安裝之安裝螺釘61(參照圖24)卡止的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墨盒卡止部62。又,於收容體盒體48之右側面形成有作為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定位部之一例之定位凹部63a,63b。再者,定位凹部63a,63b之中,一方之(本實施形態中位於前側)定位凹部63a係形成為於前後方向Y上較長之長孔狀。
又,於視認面43a之前側位置上,突出形成有作為刻度之一例之下限刻度64a及作為刻度之一例之上限刻度64b。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係形成於視認面43a之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然而,窗部42a為了不遮住上限刻度64b,而前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大於後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參照圖3)。因此,與窗部42a同樣地視認面43a亦為前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大於後側之上下方向Z之寬度。
下限刻度64a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導出口59側、且較導出口59更靠上方位置。另一方面,上限刻度64b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注入口52側、且較注入口52及大氣開放口60更靠下方位置。再者,導出口59與注入口52係形成於前後方向Y上之相同側(前側)。因此,下限刻度64a係形成於較前後方向Y之中途位置更靠注入口52側、且較注入口52及上限刻度64b更靠下方位置。因此,於視認面43a上在前後方向Y之相同側在上下方向Z隔開間隔而形成有複數之刻度。
再者,下限刻度64a係表示作為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之基準之下限量
的刻度。又,上限刻度64b係表示作為自注入口52注入而收容於油墨室50內之油墨之上限量的刻度。
如圖31及圖32所示,薄膜49在安裝於收容體盒體48之狀態下具有位於收容體開口部48a之開口區域外、即自左右方向X觀察為收容體盒體48之外側的區域外部位49a,49b,49c,49d,且區域外部位49a與區域外部位49c處分別設有貫通孔49H。本實施形態中,相對於收容體開口部48a而於上下方向Z之兩側分別形成有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且相對於收容體開口部48a而於前後方向Y之兩側分別形成有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c,49d。又,設於所形成之區域外部位49a,49c處之貫通孔49H分別為圓孔,且於油墨墨盒43之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上設置於相互隔開之至少2位置處。因而,本實施形態中,貫通孔49H係於收容體盒體48之大致成對角位置之位置處分別設置一個、即設於2位置處。
如圖33及圖34所示,於作為向裝置本體13之安裝側之左側具有盒體開口部42b之墨盒匣42係5面一體成形物,其於前後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上,盒體開口部42b形成得大於收容體盒體48。因此,墨盒匣42構成自與收容體開口部48a為相反側包圍收容體盒體48之狀態。關於該點,墨盒匣42係作為保護收容體盒體48之保護構件之一例而發揮功能。
又,於收容體盒體48與墨盒匣42之間在上下方向Z之兩側及前後方向之兩側設有縫隙。該縫隙中分別可收納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49c,49d。
即,如圖33及圖35所示,形成於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係位於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與墨盒匣42之間的上下方向Z之縫隙內。又,區域外部位49c係位於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與墨盒匣42之間的前後方向Y中之
前側之縫隙內。
另一方面,形成於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d係如圖33所示形成為自墨盒匣42向外側(後方側)伸出之形狀。該伸出部分如圖35所示係插入至作為墨盒匣42與收容體盒體48之間之縫隙形成的槽部42M,藉此以折入該槽部42M內之狀態被收納。即,槽部42M係於前後方向Y具有特定寬度,於上下方向Z具有特定長度,且於左右方向X以特定長度下凹之凹空間,且形成為可折入收納區域外部位49d之空間。
然而,如圖34所示,於墨盒匣42之形成有窗部42a之右側之壁部之內側、且油墨墨盒43之與墨盒卡止部62對應之位置上,形成有可將安裝螺釘61(參照圖24)螺合之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螺合部66。進而,於油墨墨盒43之與定位凹部63a,63b對應之位置上形成有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作為定位部之一例之定位凸部67a,67b。
又,於墨盒匣42上形成有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5個)作為將該墨盒匣42固定於裝置本體13時插入的螺釘36(參照圖23)卡止之卡止部之一例的盒體卡止部68a~68e。即,第1~第5各盒體卡止部68a~68e係與形成於安裝面13a之螺釘孔部37對應而形成。又,於墨盒匣42之與裝置本體13之孔部38對應之位置上,形成有可與孔部38卡合之卡合部69。
因此,如圖35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形成於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49c係形成為將墨盒單元27安裝於裝置本體13時不會造成妨礙的形狀。即,用於將油墨墨盒43(收容體盒體48)安裝於墨盒匣42之螺合部66、及用於將墨盒匣42固定於裝置本體13之盒體卡止部68a~68e係以於插入固定構件(螺釘)之方向即左右方向X上不重疊的方式形成為缺口形狀。藉此,薄膜49形成為不會妨礙固定構件(螺釘)之固定作業之形狀。
此處,參照圖32,對本實施形態之油墨墨盒43之製造方法、即於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安裝薄膜49而製造油墨墨盒43之步驟進行說明。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說明的情形係如下者,即,薄膜49係藉由利用超音波或熱等之未圖示之熔接裝置,安裝於收容體開口部48a(及油墨室50內所形成之縱肋部111~118等)。
首先,於最初之步驟中,將薄膜49藉由未圖示之保持具(例如吸附墊)而吸附保持。此時,薄膜49係如圖32中以陰影部分所示分別為區域外部位49a,49b,49c,49d被吸附,藉此吸附薄膜49之全體區域。又,相對於長邊方向上相互隔開之2位置之各者處分別設置之2個貫通孔49H,插入作為保持具具備之定位構件之一例的插銷。該2個貫通孔49H係設於收容體開口部48a之大致對角位置且亦設於薄膜49之大致對角位置,故薄膜49係以旋轉得到抑制之穩定姿勢被保持具吸附並保持。
於下一步驟中,保持具使藉由吸附而保持之薄膜49移動至與以收容體開口部48a朝上載置於特定之載置台上之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在上下方向上對向的位置為止。該移動中,由於2個貫通孔49H內插入有插銷,故薄膜49移動時不會產生以薄膜49之厚度方向之軸線為中心之旋轉所致的位置偏移。
然後,於下一步驟中,一面使移動至與收容體開口部48a對向之位置之薄膜49以插入至貫通孔49H的插銷為基準進行相對於收容體開口部48a之定位,一面自被保持具保持之狀態移行至封閉收容體開口部48a之狀態。具體而言,藉由向設於載置有收容體盒體48之載置台之凹部等卡合部插入插銷,而使收容體盒體48(收容體開口部48a)與薄膜49變成對準狀態。與此同時,保持具之吸附停止且載置台上區域外部位49a,49b,
49c,49d之吸附藉由新的吸附墊(未圖示)進行,藉此薄膜49被吸附於載置台側,移行至封閉收容體開口部48a之狀態。
其次,將封閉收容體開口部48a之狀態之薄膜49安裝至收容體開口部48a。本實施形態中,熔接冶具(例如熔接頭)係自與載置於載置台之收容體盒體48相反側抵接薄膜49,使薄膜49熔接於收容體開口部48a而進行安裝。當然,於與該收容體開口部48a之熔接過程中,薄膜49亦與油墨室50內之各肋(例如,圖24所示之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縱肋部111~118)熔接。
然而,如圖32中兩點鏈線所示,於區域外部位49a,49b,49c之中,存在例如為提昇吸附性而擴大作為吸附部分之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之自收容體開口部48a之伸出幅度的情形。於此種情形時,區域外部位49a於墨盒匣42固定於裝置本體13之狀態下向墨盒匣42之外側伸出。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與區域外部位49d同樣地,將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折入設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間的縫隙而收納(參照圖35)。因此,於此種情形時,本實施形態中在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間設有可折入收納區域外部位49a之縫隙。再者,關於區域外部位49b,49c亦相同。
其次,對油墨室50之內部構造進行說明。
如圖24所示,油墨室50係沿其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一面側(圖24中為下表面側)變成底部。油墨室50之底部上設有基底面50a、以高於基底面50a之方式具有階差且於前後方向Y上與基底面50a並排的階差底面50b、以及上端側與階差底面50b交叉並且下端側與基底面50a交叉之階差側面50c。
基底面50a係與階差底面50b相比在前後方向Y上之長度較短,且基底面50a及階差側面50c係設於底部之前後方向Y之第1端側(本實施形態中
前端側)。又,階差側面50c之上下方向Z之長度短於前後方向Y之基底面50a之長度及前後方向Y之階差底面50b之長度。
於油墨室50之底部,在基底面50a之前後方向Y之端部側(前端側)、即短邊方向(左右方向X)之作為端部側(圖24中之左斜近前側)的位置上,凹設有在基底面50a開口之集液用凹部50d。再者,集液用凹部50d之開口部於前後方向Y及左右方向X之長度係短於基底面50a。又,設於油墨墨盒43之導出口59係設於與集液用凹部50d之內側面對應之位置、即基底面50a之前後方向Y上之作為第1端側(前端側)的位置上。
基底面50a係以左右方向X上作為導出口59側之端部側(圖24中之左斜近前側)變低之方式傾斜。又,於基底面50a之上方配置有用於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之注入口52。
如圖24、圖32所示,於油墨室50內設有與位於較注入口52更靠下側之基底面50a交叉之至少1個、或至少兩個(本實施形態中3個)之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係於前後方向Y(第1方向之一例)上隔開距離而自基底面50a朝向上方突出。
又,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係以沿著左右方向X(第2方向之一例)延伸之方式設置。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之前後方向Y係與重力方向交叉且與自注入口52離開之方向一致的方向,且係油墨室50之長邊方向。進而,左右方向X係與重力方向及前後方向Y之雙方向正交之方向。
又,本實施形態中,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中第1交叉肋部101與第2交叉肋部102係形成於前後方向Y上較注入口52更靠導出口59側。即,第1交叉肋部101與第2交叉肋部102係形成於前後方向Y上注入口52與導出口59之間之位置,作為第2肋之一例發揮功能。又,第1交叉肋
部101與第2交叉肋部102中,第1交叉肋部101位於較第2交叉肋部102更靠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第2交叉肋部102位於較第1交叉肋部101更靠注入口52側。而且,第1交叉肋部101與第2交叉肋部102將油墨室50之基底面50a側之部分間隔為導出口59側(前側)之第1區域、及前後方向Y上與前側之區域為相反側之第2區域。
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自基底面50a向上方之突出高度互不相同。即,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中,前後方向Y上自注入口52離開而位於最靠導出口59側之第1交叉肋部101之突出高度大於第2交叉肋部102及第3交叉肋部103之突出高度。進而,第2交叉肋部102之突出高度大於位於較第2交叉肋部102在前後方向Y上更離開導出口59(後側之)位置的第3交叉肋部103之突出高度。換言之,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係隨著離開導出口59而高度逐漸變低。因此,配置有注入口52之油墨室50之上表面50e與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間隔各不相同。具體而言,第2交叉肋部102與上表面50e之間隔寬於第1交叉肋部101與上表面50e之間隔,且窄於第3交叉肋部103與上表面50e之間隔。
再者,作為油墨室50之底面之一例之基底面50a及階差底面50b係位於較注入口52更靠下側。而且,油墨室50之上表面50e係面朝下側之面,且係位於較基底面50a及階差底面50b更靠上側之面。即,本實施形態中,係於上表面50e形成注入口52,且間隔壁48b之下側之面作為上表面50e。
又,各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上形成有作為向與導出口59相反側(後側)延伸之延伸部之一例的第1延伸部104。再者,第1延伸部104係形成為自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側朝向油墨室50之右側面50f側而
前後方向Y之寬度逐漸變寬地成為俯視大致直角三角形狀,且與右側面50f正交。再者,右側面50f係沿著前後方向Y延伸,且沿著上下方向Z延伸之面。
即,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與第1延伸部104係以與收容體盒體48之右側面50f正交,且自右側面50f側朝向收容體開口部48a側突出之方式與收容體盒體48一體成形。換言之,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與第1延伸部104係自油墨室50之右側面50f突出形成。
進而,於左右方向X上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寬度大致等於自收容體盒體48之作為內側之面之右側面50f至收容體開口部48a之寬度。即,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於油墨室50中係橫跨左右方向X而形成。因此,若收容體開口部48a上接著薄膜49,則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作為左端之接著面101a~103a上亦接著薄膜49。又,各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下端係自接著面101a~103a朝向右側面50f側而下凹形成。因此,若於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上接著薄膜49,則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下凹形成之部分係作為第1連通部105發揮功能。即,第1連通部105係設於基底面50a與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各者之間。
又,各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係自上表面50e隔開而形成。因此,若接著有薄膜49,則各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上側作為第2連通部106而發揮功能。即,第2連通部106係設於上表面50e與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各者之間。又,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於上下方向Z之不同位置處具有複數(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連通部105,106。又,第1交叉肋部101與第2交叉肋部102自基底面50a之突出高度不同,故第1交叉肋部101與第2交叉肋部102之各者之自上表面50e之高度互不相同。因
此,第1交叉肋部101與第2交叉肋部102之連通部106係設於上下方向Z上不同之位置處。而且,藉由各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而於前後方向Y上被間隔之區域係經由連通部105,106而連通。
又,於油墨室50內,在較注入口52更靠後側位置處,形成有至少兩個、或3個以上(本實施形態中8個)之作為第1肋之一例之縱肋部111~118。即,縱肋部111~118於前後方向Y上自注入口52觀察係設於與導出口59為相反側(後側)之位置、且沿著左右方向X延伸。進而,縱肋部111~118係沿著作為與階差底面50b交叉之方向之上下方向Z延伸,且於前後方向Y上隔開距離而形成。
縱肋部111~118於上下方向Z上與階差底面50b及間隔壁48b之間具有縫隙,且於前後方向Y上形成為與油墨室50之後側面50g之間具有縫隙。即,縱肋部111~118之至少一部分於上下方向Z上係位於上表面50e與階差底面50b之間。
又,縱肋部111~118係以自階差底面50b隔開之方式於上方隔開距離而設置。進而,縱肋部111~118係以自間隔壁48b隔開之方式於下方隔開距離而設置。再者,縱肋部111~118之前後兩側處,與右側面50f正交而形成有第2延伸部119,該第2延伸部119係自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側朝向右側面50f側(右方)而前後方向Y之寬度逐漸變寬地形成為俯視大致直角三角形狀。
進而,第2縱肋部112與第3縱肋部113之間、及第5縱肋部115與第6縱肋部116之間,形成有作為自階差底面50b朝向上方突出之強化肋部之一例的第1突出部121。進而,於第1突出部121之上方位置形成有自間隔壁48b朝向下方突出之第2突出部122。突出部121,122係以自右側面50f朝
向收容體開口部48a側(左側)而上下方向Z之寬度逐漸變窄之方式形成為前視大致直角三角形狀。
該等縱肋部111~118與第2延伸部119、及突出部121,122係與右側面50f正交,且以自右側面50f側朝向收容體開口部48a側突出之方式與收容體盒體48一體成形。換言之,縱肋部111~118與第2延伸部119、及突出部121,122係自右側面50f突出形成。
進而,左右方向X上縱肋部111~118之寬度係大致等於自右側面50f至收容體開口部48a之寬度。即,縱肋部111~118於油墨室50內係橫跨左右方向X而形成。因此,若收容體開口部48a上接著薄膜49,則縱肋部111~118之作為左端之接著面111a~118a上亦接著薄膜49。因此,若縱肋部111~118上接著薄膜49,則藉由各縱肋部111~118而於前後方向Y上被間隔之區域係經由縱肋部111~118與階差底面50b之間之縫隙、及縱肋部111~118與間隔壁48b之間的縫隙而連通。
其次,對空氣室200進行說明。
如圖24及圖32等所示,空氣室200係介於油墨墨盒43之油墨室50與大氣開放口60之間,在油墨墨盒43固定於記錄裝置12之使用時之姿勢狀態(圖3~圖26所示之姿勢狀態)下,配置構成為以間隔壁48b為邊界而位於較油墨室50更靠上方。又,空氣室200構成為包含壁面藉由沿著左右方向X之區劃壁201~209而在前後方向Y被區劃為相鄰之複數(本實施形態中10室)之空氣小室200a~200j。
複數之空氣小室200a~200j之中最後側(圖24及圖32中為最左側)之第1空氣小室200a中,其室之底壁係經由間隔壁48b上向上下方向Z貫通形成之連通口210而與油墨室50連通。另一方面,各空氣小室200a~200j之
中最前側(圖24及圖32中為最右側)之第10空氣小室200j中,其室之上壁係經由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壁之大氣開放口60而與大氣連通。
再者,各區劃壁201~209之中位於最後側之第1區劃壁201係區劃為第1空氣小室200a及其前一側之第2空氣小室200b,自前側面朝此第2空氣小室200b之第2區劃壁202係區劃為第2空氣小室200b及其前一側之第3空氣小室200c。以下同樣地,第3區劃壁203至第8區劃壁208之各區劃壁203~208係區劃為分別位於前後之空氣小室彼此(例如空氣小室200c與空氣小室200d、空氣小室200d與空氣小室200e等)。而且,位於最前側之第9區劃壁209係區劃為最前側之第10空氣小室200j及其後一個第9空氣小室200i。
又,藉由各區劃壁201~209區劃而於前後方向Y串列排列之第1空氣小室200a至第10空氣小室200j之各空氣小室200a~200j係前後方向Y上相鄰之空氣小室彼此(例如空氣小室200a與空氣小室200b、空氣小室200b與空氣小室200c等)可相互通氣地連通。
因此,以下對各空氣小室200a~200j間之連通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32所示,於第1空氣小室200a之內表面之第1區劃壁201以外之面部位(圖32中第1空氣小室200a之內裏側之面部位),開口面積小於第1區劃壁201中之面朝第1空氣小室200a之壁面之面積的第1開口211係貫通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之與收容體開口部48a為相反側之側壁48c上。又,同樣地於第2空氣小室200b之內表面之第1區劃壁201以外之面部位(圖32中第2空氣小室200b之內裏側之面部位),開口面積小於第1區劃壁201中之面朝第2空氣小室200b之壁面之面積的第2開口212係貫通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而形成。
再者,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係形成於上下方向Z上自間隔壁48b至第1開口211之距離與自間隔壁48b至第2開口212之距離相等的位置上。因而,本實施形態中,係於第1空氣小室200a及第2空氣小室200b之內裏側之面部位之作為間隔壁48b附近且第1區劃壁201之壁面附近的拐角之各位置處分別形成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即,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係分別形成於以第1區劃壁201為基準而呈線對稱之各位置處。
同樣地,如圖32所示,於第3空氣小室200c之內裏側之面部位及第4空氣小室200d之內裏側之面部位,開口面積小於兩空氣小室200c,200d間之第3區劃壁203之壁面之面積的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係貫通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上。再者,該情形時之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亦係分別形成於作為間隔壁48b附近且第3區劃壁203之壁面附近的拐角之各位置、即以第3區劃壁203為基準而呈線對稱之各位置處。
又,同樣地,如圖32所示,於第5空氣小室200e之內裏側之面部位及第6空氣小室200f之內裏側之面部位,開口面積小於兩空氣小室200e,200f間之第5區劃壁205之壁面之面積的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係貫通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上。再者,該情形時之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亦係分別形成於作為間隔壁48b附近且第5區劃壁205之壁面附近的拐角之各位置、即以第5區劃壁205為基準而呈線對稱之各位置處。
另一方面,如圖29所示,於油墨墨盒43之收容體盒體48中,其側壁48c之與收容體開口部48a側為相反側之外側面(本實施形態中右側面)上,形成有一端側連通於第1開口211且另一端側連通於第2開口212之蜿蜒的長槽部213a~213c。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之外側面之上部最後側之區域內,形成有將連通於第1空氣小室200a之第1
開口211與連通於第2空氣小室200b之第2開口212之間連接的第1長槽部213a。
而且,此第1長槽部213a之與形成區域之前側相鄰之區域內,形成有將連通於第3空氣小室200c之第1開口211與連通於第4空氣小室200d之第2開口212之間連接的第2長槽部213b。又,於此第2長槽部213b之與形成區域之前側相鄰之區域內,形成有將連通於第5空氣小室200e之第1開口211與連通於第6空氣小室200f之第2開口212之間連接的第3長槽部213c。
而且,以被覆該等3個長槽部213a~213c之形成區域之方式,於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之外側面接著(例如熱熔接)有作為以覆蓋各長槽部213a~213c之方式配置之被覆構件之一例的薄膜214。結果,於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之外側面側,流路截面積分別小於第1、第3、第5各區劃壁201,203,205之壁面面積之3個連通路221,223,225形成於3個長槽部213a~213c與被覆其等之薄膜214之間。
再者,該等3個連通路221,223,225係沿著蜿蜒之長槽部213a~213c而形成,故各連通路221,223,225係以大於分別連通於各者之空氣小室(例如空氣小室200a與空氣小室200b)彼此之間之距離的距離,將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之間連接。又,如根據圖29及圖32所理解般,該等3個連通路221,223,225包含較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向上方更遠離間隔壁48b之流路部分(圖29中各長槽部213a~213c之在最上方位置向水平方向延伸之槽之部分)221a,223a,225a。即,間隔壁48b至連通路221,223,225之至少部分(作為一例為上述流路部分221a,223a,225a)之距離係大於間隔壁48b至第1開口211之距離。
又,如圖24及圖32所示,於各區劃壁201~209之中,第2區劃壁
202、第4區劃壁204、第6區劃壁206、及第7區劃壁207上形成有將彼等區劃壁202,204,206,207在前後方向Y貫通之連通路222,224,226,227。具體而言,彼等區劃壁202,204,206,207之壁面之形狀係形成為矩形狀,且其矩形狀之壁面上以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側且間隔壁48b側之角部變成矩形之切口形狀的方式形成有各連通路222,224,226,227。而且,經由該等各連通路222,224,226,227,形成有彼等連通路222,224,226,227之區劃壁202,204,206,207之前後方向Y上相鄰之空氣小室彼此、例如第7空氣小室200g與第8空氣小室200h等可相互通氣地連通。
又,如圖27、圖28及圖30所示,收容體盒體48之形成有大氣開放口60之上表面上在前後方向Y上橫跨第8空氣小室200h與第9空氣小室200i的位置處,左右方向X之寬度較窄之直線狀之細槽215係以沿著前後方向Y延伸之方式形成。而且,於該細槽215內,於第8空氣小室200h之作為上側位置之一端部,連通於第8空氣小室200h之通孔216a係於上下方向Z上貫通形成,且於第9空氣小室200i之作為上側位置之另一端部,連通於第9空氣小室200i之通孔216b係於上下方向Z上貫通形成。
又,同樣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表面上,在左右方向X上作為細槽215之側方(本實施形態中左側)之位置處,形成有自上俯視為矩形狀之凹槽217。再者,該凹槽217內配設有可透過空氣等氣體但油墨、水等液體之透過被規制之過濾器(省略圖示)。而且,該凹槽217內作為第9空氣小室200i之上側位置之一個拐角部,連通於第9空氣小室200i之通孔218a係於上下方向Z上貫通形成。
又,同樣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表面,細槽215之延長線上作為第10空
氣小室200j之上側之位置處,連通於第10空氣小室200j之通孔218b係於上下方向Z上貫通形成。又,同樣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表面上,在前後方向Y上作為凹槽217之側方(本實施形態中前方側)之位置處,形成有將形成通孔218a之凹槽217內與通孔218b之間連接的蜿蜒狀之細槽219。再者,各通孔216a,216b,218a,218b之開口面積係與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之開口面積相同,且各細槽215,219之槽寬係與各長槽部213a~213c之槽寬相同。
而且,如圖30所示,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表面上,接著(例如熱熔接)有作為以覆蓋各細槽215,219與凹槽217之方式配置之被覆構件之一例的薄膜220。結果,於收容體盒體48之上表面上,流路截面積分別小於第8及第9各區劃壁208,209之壁面面積之2個連通路228,229係形成於2個細槽215,219、凹槽217及被覆其等之薄膜220之間。因此,構成空氣室200之各空氣小室200a~200j間可經由如上之各連通路221~229而可通氣地連通。
其次,對扼流閥45進行說明。
如圖34及圖35所示,扼流閥45係配置於由墨盒匣42之內側面之作為油墨墨盒43前方之面部位在上下左右隔開間隔而突出設置之大致L字狀的4個固定肋301包圍之內側部分。因此,扼流閥45係配置於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43b與墨盒匣42之間。該情形時,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43b構成油墨墨盒43之除底面43c(參照圖29)及與該底面43c對向之頂面43d以外之側面之部分。又,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43b作為油墨墨盒43之側面之中寬度最窄之面部位。而且,扼流閥45係藉由該等固定肋301而上下左右地定位。又,扼流閥45中插入有自油墨墨盒43延伸之管體31。而且,扼流閥
45構成為可於允許自管體31流動油墨之開閥狀態、與規制自管體31流動油墨之關閥狀態之間切換。
如圖36所示,構成扼流閥45之外裝之盒體302係藉由一面側開口之大致矩形箱狀之一對盒體單元303,304使相互之開口端彼此在左右方向X上重合地連結而構成為中空之箱體狀。該情形時,兩盒體單元303,304之開口端係將前後方向Y設為長邊方向,且將上下方向Z設為短邊方向。
如圖37及圖38所示,一對之盒體單元303,304之中,左側之盒體單元303之上下兩側之壁部303a,303b上分別形成有自盒體單元303之開口端向左側凹設之凹部305。該等凹部305於盒體單元303之兩壁部303a,303b之中,分別形成於較盒體單元303之開口端之長邊方向之中央更偏向前方的位置處。各凹部305於俯視時係配置於同一位置,且於上下方向Z相互對向而配置。而且,兩盒體單元303,304連結而構成盒體302之情形時,各凹部305使盒體302之內外連通。而且,各凹部305內可插入在上下方向Z上貫通盒體302之內外的管體31。
盒體單元303之上下兩側之壁部303a,303b之內側面形成有凹槽307a,307b。凹槽307a,307b係配置於盒體單元303之開口端之長邊方向之中央位置。又,凹槽307a,307b係自盒體單元303之開口端朝向盒體單元303之內裏側延伸。
盒體單元303之前後兩側之壁部303c,303d之內側面形成有凹槽307c,307d。凹槽307c,307d係配置於盒體單元303之開口端之短邊方向之中央位置。又,凹槽307c,307d係自盒體單元303之開口端朝向盒體單元303之內裏側延伸。
盒體單元303之內側通過盒體單元303之右側之開口而收容有作為作
為變位構件之一例之滑件310。滑件310具有前後方向Y上較長延伸之橫長之形成為大致U字狀的基體311。基體311之前後方向Y之兩端部變成形成為四角稜柱狀之突起部312a,312b。又,基體311之前後方向Y之中央位置處,形成為矩形板狀之壁部313係以與突起部312a,312b之突出方向平行地延伸之方式突出設置。該情形時,壁部313係以突起部312a,312b之突出方向即左右方向X作為長邊方向,且以基體311之厚度方向即上下方向Z作為短邊方向。而且,壁部313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小於突起部312a,312b之突出尺寸。又,壁部313之短邊方向之尺寸大於基體311之厚度方向之尺寸。因此,壁部313係自基體311之上下兩面突出。
基體311之外表面之中,在兩突起部312a,312b之間面朝突起部312a,312b之突出方向的內底面314上,延伸有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之推壓部315a,315b。具體而言,基體311之內底面314之中,自位於突起部312a與壁部313之間之面部位延伸有推壓部315a,且自位於突起部312b與壁部313之間的面部位延伸有推壓部315b。而且,該等推壓部315a,315b之延伸方向之前端部位係形成為呈凸狀圓滑地彎曲之前端變細之形狀。再者,該等推壓部315a,315b之延伸尺寸小於突起部312a,312b之突出尺寸。
基體311中與延伸有兩推壓部315a,315b之內底面314為相反側之外底面316上,形成有截面形狀為半圓狀之凸條317。凸條317係位於基體311之外底面316之上下方向Z之中央處,且遍及基體311之外底面316之前後方向Y之整個區域而延伸。
而且,滑件310係由基體311之突起部312a,312b相對於盒體單元303之凹槽307c,307d凹凸卡合,且由基體311之壁部313相對於盒體單元
303之凹槽307a,307b凹凸卡合。因此,滑件310於前後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上進行定位並收容於盒體單元303。
盒體單元303之上下兩側之壁部303a,303b之外側面、及盒體單元303之前後兩側之壁部303c,303d之外側面,形成有凸狀之卡合部320。具體而言,卡合部320於盒體單元303之上下兩側之壁部303a,303b之外側面之中,分別係形成於作為盒體單元303之靠近開口端之面部位且盒體單元303之作為開口端之長邊方向之中央的面部位。又,卡合部320於盒體單元303之前後兩側之壁部303c,303d之外側面之中,分別係於盒體單元303之靠近開口端之面部位在上下隔開距離地形成於兩部位。
一對之盒體單元303,304之中,在右側之盒體單元304之前側之壁部304c上自盒體單元304之開口端朝向右方而凹設有凹部325。凹部325之內側插入有閥桿47之轉動軸331。而且,藉由使轉動軸331之外周面抵接於凹部325之內表面,轉動軸331轉動自如地被凹部325之內表面支持。
於轉動軸331之作為軸線方向之一端側之前端部自外側嵌裝有一面側開口之大致矩形筒狀之安裝部340。而且,自閥桿47之把持部341延設之卡止爪342通過安裝部340之開口而自內側卡合於安裝部340,藉此閥桿47之把持部341可相對於安裝部340而一體旋轉。
如圖39所示,閥桿47之把持部341係形成為大致長方體狀,於對閥桿47之轉動軸331進行轉動操作時把持。把持部341之外側面343為其長邊方向之一端側(圖39中上側)為圓滑地彎曲之彎曲面,且於該彎曲面上形成有凹槽344。凹槽344係自把持部341之外側面343之長邊方向之一端側朝向中央位置延伸。
如圖40所示,於轉動軸331之軸線方向之中途位置支持有凸輪345。
具體而言,於轉動軸331之外周面形成有嵌合凹部346,藉由向該嵌合凹部346嵌合設於凸輪345上之嵌合凸部347,凸輪345可相對於轉動軸331一體旋轉地被支持。
凸輪345自沿著動軸331之軸線方向之方向觀察側視時具有大致D字狀的外廓形狀。而且,凸輪345之中心位置係配置於自轉動軸331之軸中心J之位置偏離之位置。即,凸輪345係以相對於轉動軸331偏心之狀態被支持。
凸輪345之外周面之自中轉動軸331最遠離之面部位為平坦狀欠缺之平坦面348。又,凸輪345之外周面之以中轉動軸331為中心自平坦面348偏離約半周之面部位上,形成有凸部350。
如圖41所示,凸部350中位於以圖40之轉動軸331為中心之順時針方向之面部位變成作為凹狀彎曲的第1面之一例之彎曲面351,且位於以圖40之轉動軸331為中心之逆時針方向之面部位變成作為凸狀彎曲的第2面之一例之彎曲面352。而且,凸部350中兩彎曲面351,352相互交叉之部位變成朝向凸輪345之外周面之法線方向而成銳角之尖銳的角部353。再者,凸輪345之外周面之凸部350與平坦面348之間之面部位變成自凸部350側朝向平坦面348側而距轉動軸331之軸中心J之距離逐漸變大的彎曲面355。
如圖37及圖38所示,盒體單元304之上下兩側之壁部304a,304b之外側面、及盒體單元304之前後兩側之壁部304c,304d之外側面上,延設有被卡合部360。被卡合部360係形成於兩盒體單元303,304之重合方向即左右方向X上與盒體單元303之各卡合部320對應的位置處,且較盒體單元304之開口端更向左側突出。而且,兩盒體單元303,304之開口端彼此
重合之情形時,盒體單元303之卡合部320相對於盒體單元304之被卡合部360卡合,藉此將兩盒體單元303,304連結。又,兩盒體單元303,304連結之情形時,滑件310及閥桿47之轉動軸331係以夾於兩盒體單元303,304之間的狀態緊扣固定。該情形時,滑件310之凸條317與閥桿47之轉動軸331之外周面於左右方向X上係對向配置。
盒體單元304之上側之壁部304a之外側面上垂直延設有矩形板狀之支架361。支架361上形成有貫通厚度方向之貫通孔362。而且,於支架361之貫通孔362內插入有固定螺釘363(參照圖35)之狀態下,向形成於墨盒匣42之內表面之螺釘孔364(參照圖34)螺合固定螺釘363,藉此將扼流閥45安裝於墨盒匣42之內側面。再者,扼流閥45之盒體302之左右方向X之尺寸小於墨盒匣42之左右方向X之尺寸。因此,扼流閥45係以收於墨盒匣42之厚度方向之尺寸內的狀態安裝至墨盒匣42之內側面。
以下,對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裝置本體13時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24、圖35所示,首先自墨盒匣42之盒體開口部42b插入油墨墨盒43,使定位凸部67a,67b與定位凹部63a,63b凹凸嵌合而對準。此時,薄膜49之左側之部分係折入墨盒匣42內。進而,於墨盒卡止部62與螺合部66螺合安裝螺釘61而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墨盒匣42。即,墨盒匣42係藉由自外側覆蓋油墨墨盒43而保護該油墨墨盒43。進而,將插入有管體31之扼流閥45安裝至墨盒匣42,且將管體31之前端插入至導出口59。
繼而,如圖23所示,使固定有油墨墨盒43之墨盒匣42對準安裝面13a。即,墨盒匣42包圍第1肋34,且孔部38與卡合部69卡合,進而使強化肋部34f與卡合凹部72卡合。
又,如圖26所示,若將安裝有油墨墨盒43之墨盒匣42對準安裝面
13a,則吸收材39係位於注入口52與裝置本體13之間之位置。再者,吸收材39在左右方向X上具有大於上肋部34a之厚度。因此,介裝於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之吸收材39係被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夾壓而壓縮變形。
進而,如圖23所示,於墨盒匣42對準安裝面13a之狀態下,盒體卡止部68a~68e與螺釘孔部37一致。因此,若於盒體卡止部68a~68e螺合螺釘36,則各盒體卡止部68a~68e與螺釘孔部37螺固而墨盒匣42與裝置本體13固定。
如此,在墨盒匣42與裝置本體13固定之狀態下,自收容體開口部48a向外伸出之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49c(參照圖32)係收納於設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間的縫隙。又,向墨盒匣42之外側伸出之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d(參照圖33)係以折入設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間之縫隙的狀態被收納(參照圖23)。因此,薄膜49於將墨盒匣42固定於裝置本體13之狀態下,並不向墨盒匣42之外側伸出。
其次,對注入有油墨之油墨室50內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32所示,若自注入口52注入油墨,則油墨係被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阻擋而向後方被誘導。又,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上形成有第1延伸部104。因此,油墨係藉由第1延伸部104而被抑制向前側越過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方向之流動,從而更容易向後方流動。
進而,油墨係通過縱肋部111~118與階差底面50b之間之縫隙而向後方流動。因此,隨著油墨注入,油墨室50內之液面51(參照圖25)上升,而到達形成有縱肋部111~118之位置時,首先藉由第1縱肋部111阻擋向後方之油墨之流動。因此,朝向後方之油墨之流動發生變化。
即,油墨流動之流動方向(本實施形態中沿著階差底面50b之後方)上在較縱肋部111~118更靠下游側之後側位置,油墨產生漩渦。因此,油墨產生朝向與階差底面50b交叉之方向(上方)之流動。因此,例如於將油墨分幾次注入之情形時,先注入之油墨藉由後注入之油墨之流動產生之漩渦而被攪拌,且亦與後注入之油墨混合。
然而,油墨墨盒43越為可大量收容油墨者,則先注入油墨至下一次注入油墨所需之時間變長。因此,於油墨室50內收容例如油墨之一例之顏料油墨之情形時,有油墨之顏料成分沈澱之情形。但,藉由自注入口52新注入油墨而可攪拌油墨室50內殘留之油墨,故油墨室50內之濃度之偏差減少。
其次,對複合機11(記錄裝置12)以油墨墨盒43收容有油墨之可使用狀態被搬運時之作用進行說明。
於搬運油墨墨盒43收容有油墨之複合機11(記錄裝置12)時,首先將扼流閥45設為關閥狀態。而且,於此狀態下,例如若將複合機11(記錄裝置12)捆包之瓦楞紙板箱等上下顛倒地放置,則如圖42所示,油墨墨盒43變成與空氣室200相比油墨室50位於上方之倒置的姿勢狀態。
若如此,則油墨自油墨墨盒43之油墨室50側經由連通口210而朝向空氣室200(具體而言第1空氣小室200a)側因水位壓而開始流入。而且,於通常之情形時,不久水位壓與油墨室50之負壓均衡,故油墨經由連通口210自油墨室50側向空氣室200側之流入停止。
即,如圖42所示,於空氣室200側,經由連通口210而直接與油墨室50連通之第1空氣小室200a被流入的油墨填滿,進而如圖43所示,於與第1長槽部213a對應之蜿蜒狀之連通路221中,此時直至位於最下方之流路
部分221a為止被流入的油墨填滿。而且,由於連通路221內位於最下方之流路部分221a無法進行氣液交換,故油墨室50內產生負壓,結果,此負壓與水位壓均衡,油墨向空氣室200側之流入停止。
又,如圖44及圖46所示,倒置狀態下之油墨墨盒43進而施加有向前後方向Y之加速度之振動的情形時,圖43所示之連通路221內之油墨如圖45及圖47所示在連通路221內朝向加速度施加方向移動。但,即便於該情形時,連通路221內之油墨僅於連通路221內之一端側(第1開口211側)與另一端側(第2開口212側)之間在加速度方向上往復,而不會流出自第2開口212流出至作為大氣開放口60側之第2空氣小室200b內。該連通路221之沿著間隔壁48b之方向之部分即第1長槽部213a之長度係設定得長於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之距離,但藉由進而延長第1長槽部213a,可進一步抑制因前後方向Y之振動所致的油墨向第2開口212之到達。
而且,油墨墨盒43之姿勢狀態若自圖42等所示之油墨室50位於空氣室200上側之倒置的姿勢狀態,返回至圖32等所示之空氣室200位於油墨室50上側之使用時之姿勢狀態,則流入至連通路221內之油墨自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返回到各空氣小室200a,200b。因此,可避免流路截面積小之連通路221內殘留油墨而乾燥固化之狀況。
其次,對將扼流閥45自關閥狀態切換為開閥狀態時之作用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如圖48所示,當扼流閥45位於關閥狀態時,形成於閥桿47之把持部341之凹槽344係配置於以轉動軸331為中心的環繞路徑上之最下端位置。
於該情形時,如圖49所示,滑件310之凸條317之前端部位係配置於
與凸輪345之外周面之平坦面348抵接的關閥位置。而且,滑件310係藉由凸輪345之平坦面348而被推壓至盒體單元303之內裏側。
因此,於盒體單元303之內裏側上下插入之管體31係藉由滑件310之推壓部315a,315b之前端部位而推壓並壓扁管體31之外表面。結果,管體31通過被滑件310之推壓部315a,315b壓扁之部位而被規制自油墨墨盒43側向液體噴射頭32側之油墨流動。
而且,其次如圖50所示,閥桿47以轉動軸331為中心而於圖50所示之順時針方向轉動操作。如此,滑件310之凸條317係自凸輪345之平坦面348越過彎曲面355而配置於中間位置。
該情形時,自滑件310作用於凸輪345之外周面之轉動阻力在滑件310之凸條317自凸輪345之平坦面348越過彎曲面355的情形時、與滑件310之凸條317在凸輪345之彎曲面355上滑動之情形時不同。因此,基於在開閥方向上對閥桿47進行轉動操作時之阻力感之變化,而可容易地辨認出扼流閥45開始自關閥狀態切換為開閥狀態。
繼而,如圖51所示,閥桿47以轉動軸331為中心於圖51所示之順時針方向進一步進行轉動操作。該情形時,凸輪345之彎曲面355係自平坦面348側朝向凸部350側而距轉動軸331之軸中心J之距離逐漸變小。因此,滑件310隨著凸輪345之轉動,朝向壓扁管體31之方向自凸輪345之彎曲面355作用的推壓力逐漸減少。該情形時,滑件310之抵接於管體31之外表面之推壓部315a之前端部位因管體31之彈性回復力而被推回。因此,滑件310之凸條317於凸輪345轉動時係維持與凸輪345之彎曲面355滑動接觸之狀態。
而且,其次若閥桿47以轉動軸331為中心於圖51所示之順時針方向上
進一步進行轉動操作,則滑件310之凸條317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
如此,如圖40、圖41所示,滑件310之凸條317之前端部位係配置於凸輪345之外周面之中,與最接近轉動軸331之面部位356(參照圖41)抵接的開閥位置。即,本實施形態中,凸輪345係於滑件310自中間位置變位至開閥位置時供滑件310之凸條317滑動接觸的面部位上具有凸部350。而且,滑件310之朝向壓扁管體31之方向自凸輪345之外周面作用之推壓力進一步減少。結果,管體31基本上不會被滑件310之推壓部315a壓扁。因此,扼流閥45變成允許油墨自油墨墨盒43側朝向液體噴射頭32側流動之開閥狀態。
此處,於滑件310之凸條317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時自滑件310作用於凸輪345之外周面的轉動阻力大於滑件310之凸條317在凸輪345之彎曲面355上滑動時的轉動阻力。因此,基於在開閥方向上對閥桿47進行轉動操作時之阻力感之變化,可容易地辨認出扼流閥45已切換為開閥狀態。
又,若滑件310之凸條317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則凸條317與凸輪345之外周面衝突而發出聲音。因此,可容易地辨認出閥桿47已切換為開閥狀態。
又,若扼流閥45切換為開閥狀態,則凸輪345之凸部350被滑件310之凸條317卡止,故扼流閥45臨時固定為開閥狀態。因此,即便解除對閥桿47之轉動操作之外力賦予,扼流閥45亦可靠性良好地維持開閥狀態。
而且,如圖39所示,當扼流閥45處於開閥狀態時,形成於閥桿47之把持部341之凹槽344係配置於以轉動軸331為中心的環繞路徑上之最上端位置。
然而,與扼流閥45自開閥狀態切換為關閥狀態時同樣地,滑件310之
凸條317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但,扼流閥45自關閥狀態切換為開閥狀態時,凸部350中供滑件310之凸條317滑動接觸之彎曲面351彎曲為凹狀。相對於此,扼流閥45自開閥狀態切換為關閥狀態時,凸部350中供滑件310之凸條317滑動接觸之彎曲面352彎曲為凸狀。
結果,滑件310之凸條317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時自滑件310作用於凸輪345之外周面的轉動阻力,係將扼流閥45自關閥狀態切換為開閥狀態之情形,大於扼流閥45自開閥狀態切換為關閥狀態的情形。因此,將扼流閥45切換為開閥狀態時,作用於凸輪345之轉動扭矩之大小相對變大。因此,凸輪345之轉動操作時之阻力感之變化量變大,故可更容易地辨認出扼流閥45已切換為開閥狀態。
其次,對複合機11傾斜設置時之油墨墨盒43之作用進行說明。再者,油墨墨盒43之構成係示於圖23及圖24。
複合機11中,於其設置面傾斜、或墨盒單元27(參照圖1)傾斜之狀態下安裝於裝置本體13的情形時,油墨墨盒43變成傾斜狀態。
而且,於油墨墨盒43為傾斜狀態而油墨室50之階差底面50b側高於基底面50a側之情形時,油墨自階差底面50b側向基底面50a側流動。該情形時,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被集液用凹部50d集液後,通過導出口59流出。
另一方面,如圖52所示,於油墨室50為傾斜狀態而油墨室50之基底面50a側高於階差底面50b側之情形時,油墨向階差底面50b側之流動係藉由階差側面50c而被抑制。而且,由於導出口59係設於底部之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基底面50a側(圖52中右端側),故被階差側面50c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係自導出口59流出。
此時,於油墨墨盒43上未設有階差底面50b及階差側面50c之情形時,如圖52中兩點鏈線所示,變低的底部側所積存之油墨不自導出口59流出而是殘留。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被階差側面50c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被集液用凹部50d集液後,自導出口59流出。
結果,積存於階差底面50b側之油墨不自導出口59流出而殘留,但該剩餘量少於未設有階差底面50b及階差側面50c之情形。即,油墨墨盒43中,以設有導出口59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側變高之方式處於傾斜狀態的情形時,油墨室50之底部殘留之油墨之量變少。
再者,於記錄裝置12中,若通過設於收容體盒體48(參照圖1)之視認面43a(參照圖1)視認出油墨室50內之液面51已下降,則藉由通過注入口52注入油墨而補充油墨。
但,若油墨不自導出口59流出而殘留於油墨室50之底部,則雖自設於收容體盒體48之視認面43a可視認液面51,但會產生此油墨無法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參照圖1)之狀況。
若如此,於油墨無法通過導出口59供給之狀態下噴射油墨,而存在產生印刷不良之虞。再者,即便於積算自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之噴射量而管理油墨室50之油墨剩餘量的情形時,若油墨不自導出口59流出而殘留於油墨室50之底部,則存在產生相同之印刷不良之虞。關於該點,本實施形態中,油墨室50之底部殘留之油墨之量變少,故可減少此種擔憂。
又,於記錄裝置12中,係利用水位差而將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故油墨墨盒43係形成為增大前後方向Y之寬度並且抑制上下方向Z之高度的橫長形狀。因此,於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時,存在油墨室50之底部飛濺之油墨等自注入口52溢出之虞。關於該點,本實施
形態中,注入口52係配置於較階差底面50b位於更低位置之基底面50a之上方,故油墨難以自注入口52溢出。
其次,對自導出口59導出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之情形時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雖於注入時經攪拌因而濃度偏差降低,但隨著時間經過,顏料成分沈澱,油墨之濃度便會產生偏差。即,位於下方之油墨濃度變濃(以下稱為「濃稠油墨」),位於上方之油墨濃度變稀(以下稱為「稀薄油墨」)。
因此,於油墨之液面51位於較第1交叉肋部101更高之位置之情形時,稀薄油墨通過第1交叉肋部101與上表面50e之間之連通部106而流向導出口59側。另一方面,濃稠油墨通過位於第1交叉肋部101之下端之連通部105而流向導出口59側。因此,油墨係以濃稠油墨與稀薄油墨混合之狀態自導出口59被導出。
而且,若油墨被導出因而液面51變位至較第1交叉肋部101之上端更低之位置,則稀薄油墨通過第2交叉肋部102與上表面50e之間而流向導出口59側。另一方面,濃稠油墨通過位於第2交叉肋部102之下端之連通部105而流向導出口59側。進而,油墨係以濃稠油墨與稀薄油墨混合之狀態通過第1交叉肋部101之連通部105而自導出口59被導出。
進而,若油墨被導出因而液面51變位至較第2交叉肋部102之上端更低之位置,則稀薄油墨通過第3交叉肋部103與上表面50e之間之連通部106而流向導出口59側。另一方面,濃稠油墨通過位於第3交叉肋部103之下端之連通部105而流向導出口59側。即,油墨係以濃稠油墨與稀薄油墨混合之狀態通過第2交叉肋部102之連通部105及第1交叉肋部101之連通部
105而自導出口59被導出。
根據上述實施例1,可獲得如下之效果。
(1-1)為安裝於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而對保持例如被保持具保持並移動之薄膜49時之保持具進行定位時,該定位例如可使用能插入插銷等之定位構件之貫通孔49H而容易地進行。因此,薄膜49若以不產生位置偏移之預定狀態被搬運至封閉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的位置後,例如藉由熔接等對收容體盒體48安裝。因此,可抑制為密封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而安裝於收容體盒體48之薄膜49相對於收容體開口部48a的位置偏移。
(1-2)即便於薄膜49為具有相對容易產生位置偏移之長邊方向之形狀的情形時,亦可利用於其長邊方向上相互離開之至少2位置之貫通孔49H而將薄膜49定位,故可抑制安裝於收容體盒體48之薄膜49相對於收容體開口部48a的位置偏移。
(1-3)油墨墨盒43中自收容體盒體48之收容體開口部48a向外側伸出之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49c、49d可以不露出之方式折入與墨盒匣42之間之縫隙等而收納,故可獲得例如外觀較佳之墨盒單元27。
(1-4)由於可抑制安裝於收容體盒體48之薄膜49之相對於收容體開口部48a之位置偏移,故可實現具備具有密閉性良好之油墨室50之墨盒單元27的記錄裝置12(液體消耗裝置)。
(1-5)由於係自墨盒單元27之油墨室50經由管體31向液體噴射頭32供給油墨,故可實現能將例如大量之油墨持續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之記錄裝置12(液體消耗裝置)。
(1-6)由於薄膜49於向收容體盒體48安裝時可抑制相對於收容體開口
部48a之位置偏移,故可抑制例如因與收容體盒體48之間之熔接面積減少引起之密著力下降,從而可獲得油墨墨盒43之良好的密閉性。
(1-7)由於自油墨室50內之階差底面50b隔開而設有縱肋部111~118,故自注入口52注入至油墨室50之油墨係以沿著階差底面50b之方式在該階差底面50b與縱肋部111~118之間流動。進而,油墨若因與縱肋部111~118、油墨室50之階差底面50b交叉之後側面50g等而被阻礙流動,則油墨產生與階差底面50b交叉之方向之流動。因此,即便於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產生濃度偏差之情形時,亦可藉由新注入至油墨室50之油墨之流動而攪拌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即,即便於前後方向Y上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處亦可產生向上方之流動。因此,藉由向油墨室50內注入油墨,便可容易地消除油墨室50內所收容之油墨之濃度之偏差。
(1-8)自注入口52注入之油墨係自導出口59導出。因此,自注入口52觀察於與導出口59為相反側之位置,相比於注入口52與導出口59之間之位置,更難以產生隨著自導出口59之油墨導出引起的油墨流動。關於該點,自注入口52觀察於與導出口59為相反側設有縱肋部111~118,故存在於難以引起伴隨導出之油墨流動之位置上的油墨可伴隨自注入口52之油墨注入而被攪拌。因此,藉由向油墨室50內注入油墨,可有效地消除油墨室50內所收容之油墨之濃度之偏差。
(1-9)藉由自油墨室50內之右側面50f突出形成縱肋部111~118,可容易地形成縱肋部111~118。進而,藉由將縱肋部111~118形成至少兩個,而可增加可攪拌之區域,故可進一步增大油墨室50之大小。
(1-10)藉由於與階差底面50b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之縱肋部111~118,可阻礙沿著自注入口52離開之方向即前後方向Y之油墨之流動。即,藉由
使油墨產生漩渦狀之流動,而可攪拌油墨。
(1-11)由於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係設於注入口52與導出口59之間,故可阻礙自注入口52向導出口59之油墨之流動。因此,例如即便於自注入口52勢頭強勁地注入油墨之情形時,亦可減少導出口59附近之油墨所承受的壓力。
(1-12)若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通過導出口59導出,則油墨產生通過位於上下方向Z上不同位置之連通部105,106的流動。因此,即便於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產生濃度偏差之情形時,亦可使濃度不同之油墨通過各連通部105,106而流動。進而,至少2個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由於連通部105,106之位置互不相同,故可使上下方向Z上不同位置之油墨流動。因此,即便於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導出而液面51下降之情形時,亦可使液面51附近之濃度之稀薄液體與基底面50a附近之濃度之濃稠液體混合而導出。
(1-13)藉由增大位於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之第1交叉肋部101之自基底面50a之突出高度,可進一步阻礙自注入口52向導出口59之油墨之流動。另一方面,由於位於靠近注入口52之位置之第2交叉肋部102之自基底面50a之突出高度小,故被突出高度大之第1交叉肋部101阻擋之油墨允許朝自導出口59離開之後方流動。因此,自注入口52觀察於自導出口59離開之側可進一步攪拌油墨。
(1-14)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具有第1延伸部104,故可減少自注入口52注入之油墨越過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虞。因此,可進一步減少導出口59附近之油墨所承受之壓力。
(1-15)可使用能夠容易地消除油墨室50內所收容之油墨之濃度之偏差
的記錄裝置12。
(1-16)油墨墨盒43於使用時之姿勢狀態下係空氣室200位於油墨室50上方,油墨難以自油墨室50側經由連通口210進入空氣室200側,故可抑制油墨通過大氣開放口60向外部漏出之狀況。
(1-17)又,油墨墨盒43即便自使用時之姿勢狀態倒置,油墨室50內之油墨經由連通口210而臨時進入空氣室200之內部空間,故可抑制自油墨室50直接向外部漏出油墨之狀況。因此,即便於倒置之情形時亦可抑制內部收容之油墨通過大氣開放口60向外部漏出。
(1-18)即便油墨自油墨室50流入經由連通口210連通之1個空氣小室200a,要流入與此空氣小室200a連通之下一空氣小室200b則必需通過流路截面積小之連通路221,故可抑制油墨向形成有大氣開放口60之空氣小室200j側之流動。因此,可更進一步抑制內部收容之油墨通過大氣開放口60向外部漏出。
(1-19)於自油墨室50側流入第1空氣小室200a之油墨進而要自第1空氣小室200a流動至第2空氣小室200b側的情形時,必需於距離大於第1空氣小室200a與第2空氣小室200b之距離的連通路221內自第1開口211流動至第2開口212。因此,該較長距離增大油墨自第1空氣小室200a向第2空氣小室200b側之流動的流路阻力,故可更進一步抑制內部收容之油墨通過大氣開放口60向外部漏出。
(1-20)即便於油墨墨盒43倒置而油墨自油墨室50側流入空氣室200側,進而流入至將第1空氣小室200a與第2空氣小室200b連通之連通路221內的情形時,若返回到使用時之姿勢狀態,則連通路221內之油墨會經由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而自連通路221內流出。因此,可避免連通路
221內油墨殘留並乾燥而導致連通路221內產生固化物之虞。
(1-21)即便於氣液界面到達第1開口211附近之狀態下將油墨墨盒43倒置之情形時,將此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連接之連通路221藉由較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更遠離間隔壁48b而具有遠離氣液界面之流路部分221a。因此,於倒置之情形時變成最下側之部位之流路部分221a之處可將空氣與油墨之氣液交換設為不可能。因此,可使油墨室50側較連通路221更產生負壓,從而可阻止油墨自油墨室50側之漏出。
(1-22)以將形成為蜿蜒狀之長槽部213a~213c之開口閉塞之方式將薄膜214接著而形成連通路221,223,225,故可簡單地實現能較佳發揮油墨墨盒43倒置時可抑制自油墨室50側之油墨漏出之效果的連通路221,223,225。
(1-23)將滑件310變位至開閥位置時,滑件310必需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故作用於凸輪345之轉動扭矩增大。因此,滑件310伴隨凸輪345隨著手動操作轉動而變位至開閥位置時,凸輪345之轉動操作時之阻力感發生變化。因此,可容易地辨認出為切換油墨之流通狀態而變位之滑件310已隨著手動操作而變位至開閥位置。
(1-24)伴隨凸輪345隨著手動操作而轉動,使滑件310自開閥位置變位至關閥位置時,以及使滑件310自關閥位置變位至開閥位置時,滑件310會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故作用於凸輪345之轉動扭矩之大小產生差異。因此,可容易地辨認出凸輪345係為了將滑件310朝向開閥位置及關閥位置之哪一個方向變位而轉動。
(1-25)伴隨凸輪345隨著手動操作而轉動,滑件310變位至開閥位置時為使滑件310越過凸部350之彎曲面351而作用於凸輪345之轉動扭矩之
大小相對變大。因此,當滑件310變位至開閥位置時,凸輪345之轉動操作時之阻力感之變化量增大,故可更容易地辨認出滑件310已變位至開閥位置。
(1-26)當滑件310自關閥位置變位至中間位置時,凸輪345係自平坦面348抵接滑件310之狀態切換為由彎曲面355抵接之狀態。因此,使滑件310自關閥位置變位至中間位置時,作用於凸輪345之轉動扭矩發生變化。因此,可容易地根據凸輪345之轉動操作時之阻力感發生變化,而辨認出滑件310已自關閥位置變位至中間位置。
(1-27)由於扼流閥45係安裝於墨盒匣42之內側面,故即便自墨盒匣42之外部對扼流閥45施加衝擊,亦可抑制該衝擊自扼流閥45傳遞至油墨墨盒43。又,由於扼流閥45係安裝於墨盒匣42之內側面,故可防止閥開閉操作所致之振動等直接傳遞至油墨墨盒43,從而可防止因油墨墨盒43之振動使得油墨之液面振動而產生氣泡等不良狀況。又,與將扼流閥45安裝於墨盒匣42之內底面之情形不同,無需將用於使扼流閥45螺釘固定於墨盒匣42之內底面之支架361自扼流閥45向墨盒匣42之厚度方向延設,故可減少墨盒匣42之厚度方向之尺寸。又,由於扼流閥45可與油墨墨盒43獨立地組裝至墨盒匣42,故可提昇扼流閥45之對於墨盒匣42之組裝性。
(1-28)於油墨墨盒43中,油墨室50處於傾斜狀態而階差底面50b側高於基底面50a側之情形時,可使油墨自階差底面50b側流動至基底面50a側而自導出口59流出油墨。另一方面,於油墨室50處於傾斜狀態而基底面50a側高於階差底面50b側之情形時,可藉由階差側面50c抑制油墨向階差底面50b側之流動。而且,由於導出口59係設於底部之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基底面50a側,故可使被階差側面50c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自導
出口59流出。即,可避免於油墨墨盒43處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油墨室50內之油墨未全部流出而殘留於底部。因此,即便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油墨室50之底部殘留之油墨之量。
(1-29)扼流閥45係配設於構成油墨墨盒43之底面43c及與該底面43c對向之頂面43d以外之側面的前表面43b與墨盒匣42之間。因此,與將扼流閥45配設於油墨墨盒43之底面43c或頂面43d與墨盒匣42之間的情形相比,可抑制墨盒單元27之高度。
(1-30)扼流閥45係配設於油墨墨盒43之底面43c及與該底面43c對向之頂面43d以外之側面之中,寬度最窄之前表面43b與墨盒匣42之間。因此,可將扼流閥45限制於油墨墨盒43之側面之中寬度最窄之前表面43b之寬度之範圍內,故可抑制墨盒單元27之寬度之大型化。
(1-31)於油墨墨盒43中,基底面50a之前後方向Y之長度短於階差底面50b,故於基底面50a為傾斜狀態之情形時,可減少未自設於基底面50a之前後方向Y之端部側之位置上之導出口59流出而殘留的油墨之量。
(1-32)於油墨墨盒43中,油墨室50為傾斜狀態而長邊方向之第1端側變高之情形時,階差側面50c配置地越靠第1端側,則階差側面50c之上端位置越高,故可於設於第1端側之導出口59附近保持較高之液面位置。因此,即便於油墨室50之傾斜角度較大之情形時,亦可使被階差側面50c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自導出口59流出。
(1-33)於油墨墨盒43中,藉由階差側面50c而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可集液於集液用凹部50d內,而通過導出口59流出油墨。因此,可減少油墨室50之底部自階差側面50c殘留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之量。
(1-34)於油墨墨盒43中,注入口52係配置於處在較階差底面50b更低
位置上的基底面50a之上方,故注入油墨時油墨難以溢出。
(1-35)於油墨墨盒43中,基底面50a係以導出口59側較低之方式傾斜,故可使藉由階差側面50c被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沿著傾斜而流動至導出口59側。因此,即便於傾斜狀態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油墨室50之底部殘留之油墨之量。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該第2實施形態與第1實施形態之情形之不同之處在於不具備掃描器單元14。而且,其他方面係與第1實施形態大致相同,故對相同構成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如圖53所示,作為液體消耗裝置之一例之記錄裝置85於前表面側具備操作按鈕86。記錄裝置85中在操作按鈕86下方之位置係開口有用於自作為殼體之一例之裝置本體87內排出用紙P之排出口88。又,於記錄裝置12之排出口88之下方收容有可抽出之排紙台89。進而,於記錄裝置85之背面側安裝有可裝載複數之用紙P之轉動式之媒體支持體90。
又,如圖53、圖54所示,裝置本體87中安裝有墨盒單元27之安裝面87a之前側位置,一體形成有俯視楔狀之突出部87b。再者,突出部87b係為填埋裝置本體87與墨盒單元27之縫隙而自上方朝向前方彎曲形成,且突出部87b之前表面與墨盒單元27之前表面處於同一面。
進而,如圖55、圖56所示,墨盒單元27係經由將與裝置本體87之下側部分之縫隙填埋之截面L字狀之擋止91而固定於裝置本體87上。再者,擋止91於前後方向Y上係自突出部87b設置至與第4盒體卡止部68d對應之卡合凹部72為止。而且,擋止91係與形成有第4盒體卡止部68d之卡合凹
部72卡合。
其次,對將墨盒單元27安裝於記錄裝置85時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55所示,首先,將固定有油墨墨盒43之墨盒匣42以介存擋止91之狀態對準安裝面87a。再者,此時擋止91係未圖示之卡合部與孔部38卡合,且與形成有第4盒體卡止部68d之卡合凹部72卡合而對準。
而且,於墨盒匣42對準安裝面87a之狀態下於盒體卡止部68a~68e上螺固螺釘36而將墨盒匣42與裝置本體87固定。
繼而,於墨盒匣42固定於裝置本體87之狀態下,以軌道部76a,76b與滑動接觸部80卡合之方式自墨盒匣42之後方安裝護罩44。
根據上述第2實施形態,可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作用效果。進而,根據上述第2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之效果。
(58)可將墨盒單元27安裝於不同的記錄裝置12,85。即,可針對複數種類之記錄裝置12,85而使墨盒單元27共用化。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實施例可以如下方式變更。
‧上述各實施形態中,護罩44之大小亦可為小於油墨墨盒43之大小。藉由減小護罩44,而可將護罩44收於油墨墨盒43上,故即便於墨盒單元27具備護罩44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搬運時護罩44卡住之虞。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擋壩凸部55。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59所示,油墨墨盒43亦可構成為不設置筒部53(變化例)。即,注入口52之端面52a與注入口形成面54亦可一致。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筒部53亦可以沿著上下方向Z朝上方向突出之方式形成。再者,該情形時,如圖57所示,較佳為將例如上下
方向Z之中途位置彎曲之筒狀之配件93安裝至筒部94。藉由安裝配件93,可將形成於配件93之孔設為注入口52,且可使注入口52之端面52a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變化例)。又,配件93亦可變形。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筒部53之突出方向可設定為任意。例如,於固定於裝置本體13之情形時亦可使筒部53朝向裝置本體13側之左上方向突出。又,亦可使筒部53朝向前上方向突出。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墨盒匣42亦可構成為不設置載置部75。又,亦可不於墨盒匣42設置載置部75而是於油墨墨盒43或護罩44上設置載置部75。又,墨盒單元27係固定於裝置本體13,故亦可例如於安裝面13a上設置載置部75而可載置閉塞構件58。又,載置部75亦可無關於護罩44之位置而形成於俯瞰之使用者可看見之位置上。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護罩44亦可於以軸為中心轉動而遮住注入口52之遮蔽位置、與不同於該遮蔽位置之非遮蔽位置之間移動。例如,亦可使軸設為沿著左右方向X或前後方向Y,使位於遮蔽位置之護罩44向上方轉動而位於非遮蔽位置。又,亦可使軸沿著上下方向Z設置,使護罩44沿著左右方向X及前後方向Y轉動。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墨盒單元27亦可構成為不具備護罩44。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下限刻度64a至上限刻度64b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h1亦可大於40mm。若精度良好地製造並組裝墨盒單元27,水平設置記錄裝置12,85,進而將液面51之變動限制於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之間,則即便高度h1為70mm亦可將油墨良好地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導出口59至上限刻度64b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h2亦可大於55mm。若精度良好地製造並組裝墨盒單元27,水平設置記錄裝置12,85,進而將液面51之變動限制於導出口59與上限刻度64b之間,則即便高度h2為70mm亦可將油墨良好地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導出口59至注入口52之上下方向Z之高度h3亦可大於70mm。再者,於該情形時,較佳為例如對照注入口52之位置而配置液體噴射頭32,且於上下方向Z上距注入口52為70mm以下之位置處形成下限刻度64a。即,若對照注入口52之位置而配置液體噴射頭32,則即便注入油墨直至油墨自注入口52溢出之情形時,亦可抑制油墨自液體噴射頭32之漏出。另一方面,存在若油墨消耗而液面51下降則即便油墨室50內殘留油墨亦無法向液體噴射頭32供給油墨之虞。關於該點,藉由將下限刻度64a形成於距注入口52為70mm以下之位置處,而可於油墨無法供給之前提醒注入油墨。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油墨室50之大小亦可為左右方向X之寬度小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又,亦可為前後方向Y之寬度小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設置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之中任一方之刻度。又,亦可於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以外形成刻度。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視認面43a亦可形成為面朝複數之方向。例如,亦可使注入口形成面54作為視認面發揮功能而於視認面43a上形成下限刻度64a,且於注入口形成面54上形成上限刻度64b。又,亦
可於墨盒匣42之前表面或後表面形成窗部,將可自該窗部視認之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及後表面作為視認面發揮功能。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上限刻度64b亦可形成於前後方向Y上與形成有注入口52之側為相反側。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視認面43a亦可為前後方向Y之寬度小於上下方向Z之高度。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下限刻度64a亦可形成於前後方向Y上與形成有注入口52之側為相反側。又,下限刻度64a亦可形成於前後方向Y上與形成有導出口59之側為相反側。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即便於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在前後方向Y上形成於相同側之情形時,亦可於前後方向Y上錯開位置而形成。進而,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亦可於前後方向Y上與注入口52錯開位置而形成。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注入口52與導出口59亦可形成於油墨墨盒43之前後方向Y上不同之側。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筒部53之相對於上下方向Z之斜度與注入口形成面54之相對於上下方向Z之斜度亦可不同。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57所示,注入口形成面95亦可形成為與上下方向Z正交。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不形成筒部53而於注入口形成面54上形成注入口52。再者,由於注入口形成面54係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故注入口52之端面52a亦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又,亦可於與注入口52在上下方向Z上為相同位置或上方位置處設置擋壩凸部55。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0所示,亦可於筒部53上形成作為第2流路之一例之流路410,且於流路410之前端形成與油墨室50連通之注入口52(變化例)。再者,流路410係形成於在作為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之一例之斜右上方方向上延伸的筒部53之內部,且與筒部53同樣地向斜右上方方向延伸。因此,於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具備液體噴射頭32之記錄裝置12之情形時,流路410係越靠近注入口52側則越向離開記錄裝置12之方向傾斜。進而,筒部53亦可自油墨室50朝向外側延伸,且亦向油墨室50之內側延伸。即,流路410可自油墨室50向外側延伸,亦可向油墨室50之內側延伸。
例如於上下方向Z上延伸之流路410之情形時,若自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注入口52注入油墨,則存在所注入之油墨碰撞流路410之壁而反彈引起周圍污染之虞。關於該點,若流路410於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上延伸,則可減少因油墨反彈所致之污染。進而,由於流路410係位於油墨室50之外側,故可更容易地自形成於流路410之前端之注入口52注入油墨。又,於將油墨墨盒43固定於記錄裝置12之情形時,由於流路410係於自記錄裝置12離開之方向傾斜而形成,故可更容易地注入油墨。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1所示,亦可相對於在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上延伸之流路410,而將注入口52之端面52a沿著與上下方向Z正交之水平方向形成(變化例)。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2所示,亦可使筒部53不向油墨室50之外側延伸而向油墨室50之內側延伸(變化例)。即,亦可使流路410形成為向油墨室50之內側延伸。再者,於筒部53未向油墨室50之外側延伸之情形時,注入口52之端面52a與注入口形成面54一致。而且,注入
口形成面54係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故注入口52之端面52a亦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
如此,於筒部53向油墨室50之內側延伸之情形時,與筒部53向油墨室50之外側延伸之情形相比難以變成阻礙。又,由於流路410向油墨室50之內側延伸,故與流路410向油墨室50之外側延伸之情形相比難以變成阻礙。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3所示,亦可使筒部53形成為朝向上方向突出,且筒部53之前端面形成為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藉此使注入口52之端面52a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變化例)。由於流路410向上下方向Z延伸,故筒部53亦可形成為向上下方向Z延伸。因此,由於筒部53不向上下方向Z以外突出故難以變成阻礙。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4所示,注入口52之端面52a與注入口形成面54亦可為非平行(變化例)。即,亦可形成為注入口52之端面52a與上下方向Z正交,且注入口形成面54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藉由使注入口形成面54傾斜,即便於油墨自注入口52漏出之情形時亦可使油墨流至注入口形成面54。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5所示,亦可於油墨室50之內側形成沿著上下方向Z延伸之筒部53、及形成於筒部53且沿著上下方向Z延伸之流路410(變化例)。再者,注入口52之端面52a係與注入口形成面54同樣地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6所示,亦可相對於沿著上下方向Z延伸之流路410,使注入口52之端面52a形成為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變化例)。進而,亦可使注入口形成面95沿著與上下方向Z正交之水平
方向形成。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7所示,亦可相對於沿著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延伸之流路410,使注入口52之端面52a形成為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變化例)。進而,亦可使注入口形成面95沿著與上下方向Z正交之水平方向形成。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8所示,亦可相對於沿著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延伸之流路410,使注入口52之端面52a形成為與上下方向Z正交(變化例)。進而,亦可使注入口形成面95沿著與上下方向Z正交之水平方向形成。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使注入口52與擋壩凸部55之相對於上下方向Z之各者之斜度不同。即,亦可使形成有注入口52之筒部53與擋壩凸部55之相對於上下方向Z之各者之斜度不同。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注入口形成面54亦可形成為朝向複數方向。例如,亦可使注入口形成面54自位於前後方向Y之兩側之壁朝向肋部56而形成為山形或谷形。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58所示,亦可於注入口形成面54上下凹形成作為擋壩部及槽部之一例之擋壩凹部96(變化例)。藉由於注入口形成面54上下凹形成之擋壩凹部96而捕獲洩漏油墨,而可阻擋洩漏油墨。又,擋壩凹部96與擋壩凸部55亦可並排形成。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注入口形成面54亦可朝向視認面43a側而作為上升斜面。而且,亦可使擋壩凸部55位於注入口52上方。再者,於裝置本體13與墨盒單元27之間介存有吸收材39。因此,自注入口52漏出而流至注入口形成面54之油墨被吸收材39吸收。因此,吸收材39
係設於洩漏油墨之流路上。藉由於洩漏油墨之流路上安裝吸收材39,而可由吸收材39吸收洩漏油墨。因此,可減少因洩漏油墨污染周圍之虞。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擋壩凸部55之前後方向Y之寬度亦可小於注入口52或筒部53之寬度。又,擋壩凸部55之形狀亦可為U字狀、V字狀、W字狀等。又,擋壩凸部55亦可形成為包圍注入口52周圍之環狀、或部分離開之C字狀。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於注入口形成面54之端部形成擋壩凸部55而不設置階差部54a。又,階差部54a係以具有與上下方向Z正交之面、或向擋壩凸部55側傾斜之面的方式形成。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視認面43a。又,亦可構成為不設置下限刻度64a及上限刻度64b。
‧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如圖58所示,亦可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間介存吸收材97。再者,於該情形時墨盒匣42係作為保護構件之一例而發揮功能。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58所示,亦可使介存於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之吸收材98延伸至注入口形成面54為止。即,吸收材98係自注入口52連續配置至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間,且設於洩漏油墨之流路上。根據該構成,可藉由1個吸收材98而吸收自注入口52洩漏之洩漏油墨、向油墨墨盒43與裝置本體13之間流動的洩漏油墨。又,亦可於吸收材39之外另外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設置吸收材,而吸收自筒部53洩漏之油墨。藉由於作為洩漏油墨之流路之注入口形成面54上安裝吸收材,而可由吸收材吸收洩漏油墨。因此,可減少油墨注入時附著於注入口52周邊之油墨、或附著後流動之油墨污染周圍之虞。而且,亦可
將該吸收材及吸收材39,97,98之中至少1個吸收材藉由貼附或載置等方法安裝於油墨墨盒43上。即,油墨墨盒43亦可具備吸收材39。
又,吸收材98亦可不僅配設於注入口形成面54,亦可配設於在與注入口形成面54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之面上。例如,亦可配設於設有可自外部視認油墨室50內之液面51之視認面43a的油墨墨盒43之右表面上。即,於油墨墨盒43之右表面上配設吸收材98之情形時,亦可將吸收材98連續形成至較視認面43a更靠上側之注入口形成面54附近之位置為止。又,吸收材98亦可單獨地設於各表面上。若將吸收材98配設於視認面43a與注入口形成面54之間之位置上,則可減少視認面43a被自注入口52洩漏之油墨污染之虞。因此,可減少自視認面43a之液面51之視認性下降之虞。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吸收材39之左右方向之厚度亦可薄於裝置本體13與油墨墨盒43之縫隙之寬度。即,於將墨盒單元27固定於裝置本體13之情形時,亦可構成為不將吸收材39壓縮變形而是介存。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吸收材39亦可不貼附於裝置本體13而是由裝置本體13與墨盒單元27夾入。又,於裝置本體13上固定有墨盒單元27之狀態下,亦可於裝置本體13與墨盒單元27之間之縫隙內插入吸收材39。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9所示,亦可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配設吸收材39,97,99(變化例)。即,亦可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位上配設吸收材39,97,99。如此,油墨注入時附著於注入口52之周邊、或附著後流至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油墨可被配設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位的吸收材39,97,99吸收。因此,可減少此種油墨污染周圍之虞。
例如,亦可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中、與設有注入口52之注入口形成面54交叉之面、且構成記錄裝置12之裝置本體13側之面(圖69中為左側之面)的薄膜49之表面上配設吸收材39。如此,即便於附著於注入口52周邊之油墨流至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中由薄膜49形成之面上的情形時,此油墨亦會於流動至油墨墨盒43之設置面之前前被吸收材39吸收,故可減少此種油墨污染周圍之虞。
再者,於該情形時,若為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中與注入口形成面54交叉之面,則吸收材39並不限於配設在油墨墨盒43之左側面,亦可配設於右側面、前表面、後表面等。又,於作為將吸收材39,97,99配設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一例而進行安裝之情形時,安裝方法包含利用接著劑等之接著、使用兩面膠帶或黏著膠帶之貼合、與爪狀之卡合部或卡合凹部之卡合、使用固定構件之固定、向油墨墨盒43之載置等。
又,亦可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中、設有注入口52之注入口形成面54上配設吸收材99。該情形時,藉由於注入口形成面54安裝吸收材99,而可有效地由吸收材99吸收油墨注入時附著於注入口52周邊之油墨。
或者,亦可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中、與注入口形成面54交叉之面、且構成可視認油墨墨盒43內之油墨之液面51之視認面43a之面(圖69中為右側之面)之、鉛垂方向上為注入口52側的位置處配設吸收材。再者,作為配設於此種位置之吸收材於圖69中,係相當於配設於注入口形成面54之吸收材99之中、一端側部位(同圖中右端側部位)且擋壩凸部55自注入口形成面54側越過階差部54a側而垂向視認面43a之下方之狀態下的部位。根據該構成,可抑制油墨注入時附著於注入口52周邊之油墨到達能視
認油墨墨盒43內之油墨之液面51的視認面43a,故可減少有損液面51之視認性之虞。
進而,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之中,亦可於與設置面對向之底面43c配設吸收材97。該情形時,藉由將吸收材97配設於底面43c,而可減少流動至底面43c之油墨污染油墨墨盒43之設置面之虞。
再者,油墨墨盒43於圖5等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係以收容於墨盒匣42內之狀態安裝於記錄裝置12之裝置本體13,但如圖59所示,亦可不收容於墨盒匣42內,油墨墨盒43自身可安裝於記錄裝置12之裝置本體13、或者載置於裝置本體13之附近位置。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吸收材39,97,99亦可於油墨墨盒43上配設任一個或任兩個。又,吸收材39,97,99之中,亦可配設兩個以上至少1種類之吸收材。進而,吸收材39,97,99之中,亦可一體形成至少兩個、或3個吸收材。即,例如,吸收材97亦可沿著左端為油墨墨盒43之左側面之薄膜49而延伸。又,吸收材97可將右端沿著設有視認面43a之油墨墨盒43之右側面而延伸,同樣地,亦可將吸收材97之前端與後端沿著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及後表面而延伸。
再者,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配設吸收材39、97、99之情形時,吸收材39、97、99亦可不安裝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而是例如墨盒匣42與油墨墨盒43之間介裝吸收材39、97、99的配設態樣。
例如,如圖70所示,於配設於注入口形成面54之吸收材99之情形時,亦可構成為,擋壩凸部55自注入口形成面54側越過階差部54a側而垂向視認面43a之下方之狀態下的部位以被墨盒匣42之內表面與擋壩凸部55之頂部夾入之配置態樣固定於注入口形成面54上。再者,該情形時,擋壩
凸部55與吸收材99之間亦可利用兩面膠帶等接著構件進行接著。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69所示,吸收材99亦可以包住擋壩凸部55之方式設置,該情形時,吸收材99之一端側無需延伸至階差部54a,例如亦可使吸收材99之右端沿著擋壩凸部55向上方彎曲。進而,吸收材99之前端或後端亦可設為沿著位於注入口形成面54之前後兩側之壁而向上方彎曲、或包圍。再者,該情形時之吸收材99亦可不安裝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而是於墨盒匣42與油墨墨盒43之間介裝之配設態樣。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吸收材97,99之大小於左右方向X與前後方向Y之至少一方之方向上亦可大於底面43c。又,吸收材39之大小於前後方向Y與上下方向Z之至少一方之方向上亦可大於墨盒開口部43b。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於第4盒體卡止部68d與第5盒體卡止部68e之間不同之位置處設置把手部71。又,亦可構成為於墨盒匣42不設置把手部71。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定位凹部63a,63b與定位凸部67a,67b亦可設為相互凹凸嵌合之任意1組。又,定位凹部與定位凸部亦可設為3組以上。進而,即便於定位凹部與定位凸部設有複數組之情形時,亦可構成為不具有長孔。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定位凹部63a,63b與定位凸部67a,67b。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盒體開口部42b無需大於油墨墨盒43之右側面,若盒體開口部42b大於油墨墨盒43之前表面或後表面,則可
將油墨墨盒43收容於墨盒匣內。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墨盒匣42亦可為4面一體成形物或3面一體成形物。例如,墨盒匣42亦可構成為將前表面、後表面、右表面、上表面一體成形而不具有底面。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油墨室50只要為上下方向Z之部分滿足形狀條件便可。即,例如於滿足形狀條件之長方體形狀部分,亦可為於上下方向Z上連續設置不滿足形狀條件之部分之形狀。又,油墨室50之形狀若滿足形狀條件則可任意變更。例如,亦可為水平剖面視形狀為圓形、橢圓形、矩形、多邊形、部分具有凹凸部、彎曲部、屈曲部、弓部、圓弧部之形狀。又,油墨室50亦可為水平剖面視形狀在上下方向Z之各位置處發生變化之形狀。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空氣引入口60只要較上限刻度64b更靠上方則可設於任意位置。例如,亦可設於油墨墨盒43之右側面。
‧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如圖1所示,於判斷是否要進行油墨注入之情形時或注入油墨之情形時,亦可使標尺28a與窗部42a對準,且將形成於標尺28a之刻度作為基準。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藉由於油墨墨盒43之視認面43a貼合記載有刻度之片材等,亦可形成下限刻度64a及上限刻度64b。
‧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下限刻度64a與上限刻度64b亦可不形成為前後方向延伸之刻度線,而是僅三角形狀之印記。又,亦可不形成三角形狀之印記,而是僅前後方向延伸之刻度線。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盒體卡止部68a~68e之數、與螺釘孔部37之數亦可不同。若盒體卡止部68a~68e之中至少1個盒體卡止部
與螺釘孔部37上螺合螺釘36,則可將墨盒單元27固定於裝置本體13。再者,所謂墨盒單元27之固定,係不自裝置本體13脫離之狀態,包含有活動之狀態。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墨盒單元27亦可藉由螺栓、兩面膠帶、接著劑、黏著膠帶、鉚釘、繩、套結帶等固定構件而固定於裝置本體13。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將油墨墨盒43設於裝置本體13內。即,油墨墨盒43若配設於液體噴射頭32之移動區域T外,則於裝置本體13之內部,亦可形成為高度H大於深度D、且寬度W大於高度H。例如,於圖1中,係相對於記錄裝置12之殼體之裝置本體13,收容油墨墨盒43之墨盒匣42、及相對於此墨盒匣42滑動移動之護罩44係一體形成之例。藉此,油墨墨盒43係收容於與液體噴射頭32共用之殼體內,故可實現容易管理液體噴射頭32之噴嘴形成面與油墨墨盒43內之油墨之液面51之水位差的尺寸。因此,實現與上述(52)記載之效果相同之效果。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於油墨之注入時,如圖71所示,亦可自收容注入用之油墨之較大容量之油墨容器400向油墨墨盒43注入油墨。該情形時,油墨容器400包括瓶形狀之本體部401、及螺合於此本體部401之瓶口部402之蓋構件403,且蓋構件403之前端側係形成為較螺合於瓶口部402之基端側更小徑之筒狀。而且,於注入油墨時,藉由切除蓋構件403之前端部,而於油墨容器400上形成連通於收容油墨之本體部401內之灌注口404。又,於蓋構件403之小徑之筒狀部分,於自其前端部略向基端側離開之位置上,形成有較灌注口404更向外側突出的抵接部405。該抵接部405於將油墨容器400之灌注口404插入至油墨墨盒43之注
入口52時,與形成有此注入口52之筒部53之端面52a抵接。而且,若以此方式將抵接部405抵接於筒部53之端面52a,且將灌注口404插入至注入口52,則將本體部401內所收容之油墨注入至油墨墨盒43之油墨室50。
此處,前端具有注入口52之流路410係向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突出。因此,於將內部收容有油墨之油墨容器400之灌注口404對準注入口52而向油墨室50注入油墨之情形時,可減少位於注入口52周圍之構件抵接油墨容器400而阻礙油墨之注入作業之虞。因此,可容易地注入油墨。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72所示,油墨墨盒43亦可使前端形成有注入口52之筒部53向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突出,且使其端面52a與上下方向Z正交。而且,於筒部53上亦可形成向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向延伸之流路410。再者,即便於端面52a與上下方向Z正交之情形時,注入口形成面54亦可朝向任意方向,例如亦可使注入口形成面54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又,筒部53亦可向任意方向傾斜,例如亦可向自裝置本體13離開之方向傾斜。
此處,注入口52之端面52a係與上下方向Z正交(即,處於水平)。因此,於使用者注入油墨之情形時,在將內部收容有油墨之油墨容器400之灌注口404插入至注入口52之狀態下,可將此油墨容器400之部分(該情形時抵接部405)以載置狀態支持於形成有注入口52之筒部53之水平端面52a。因此,可容易地注入油墨。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筒部53亦可彎曲或屈曲。即,例如作為注入口形成面54側之筒部53之基端側亦可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且筒部53之前端側亦可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Z。如此,於筒部53之部分與上
下方向Z非正交之情形時,亦可使端面52a與上下方向Z正交。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墨盒匣42。即,例如亦可將裝置本體13之螺釘孔部37形成於與油墨墨盒43之墨盒卡止部62對應之位置上,而將油墨墨盒43直接固定於裝置本體13。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73、圖74所示,亦可將作為第1卡合部之一例之孔部501與作為第2卡合部之一例之爪部502設於裝置本體13之安裝面13a與墨盒匣42(變化例)。即,如圖73所示,亦可將至少1個(本變化例中兩個)之孔部501設於安裝面13a之前肋部34b之前側位置、及後肋部34d之上側位置。進而,如圖74所示,亦可將至少1個(本變化例中兩個)之爪部502於與孔部501對應之位置即盒體開口部42b之前端位置與後端位置處,朝向左側突出地形成。若如此,若於使孔部501與爪部502位置對應之狀態下使墨盒匣42接近裝置本體13,則爪部502因與孔部501(具體而言,其孔部之緣部分)之接觸而彈性變形後,其形狀彈性回復,且孔部501與爪部502自此前之非卡合狀態變成卡合狀態。因此,無需特別使用固定構件,便可將墨盒單元27容易地固定於裝置本體13上。
再者,亦可使爪部502包含於裝置本體13上,且使與爪部502卡合之孔部等卡合部包含於墨盒匣42。又,亦可將爪部502設於裝置本體13與墨盒匣42之雙方,而使爪部502彼此卡合。該情形時,爪部502係作為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之一例發揮功能。
進而,於設有孔部501及爪部502之情形時,亦可構成為墨盒匣42上不具備盒體卡止部68a~68e。又,亦可代替盒體卡止部68a~68e,而於墨盒匣42上設置可與裝置本體13側之卡合部卡合之爪部502或卡合部。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具備兩個以上之作為保護匣之
一例之墨盒匣42,且於各墨盒匣42內分別收容油墨墨盒43,然後於固定於裝置本體13之安裝面13a的1個墨盒匣42之側面上以左右方向X上鄰接之方式連結在另一墨盒匣42。該情形時,亦可於1個墨盒匣42之側面設置作為第1卡合部之一例之孔部,另一方面,於另一墨盒匣42之對向之側面設置作為第2卡合部之一例之爪部。即,構成為,收容有油墨墨盒之墨盒匣具備至少一方彈性變形而卡合之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中之一方,且覆蓋另一油墨墨盒之另一墨盒匣具備另一方。根據該構成,藉由使1個墨盒匣具備之第1卡合部及另一墨盒匣具備之第2卡合部之至少一方彈性變形而相互卡合,可將鄰接之墨盒匣彼此連結而進行增設。
又,如圖75所示,作為保護匣之一例之墨盒匣42亦可構成以收容有2個以上(圖75中為2個)之油墨墨盒43A,43B之狀態固定於裝置本體之安裝面13a。根據該構成,可容易地增設作為液體收容體之一例之油墨墨盒。再者,墨盒匣42所收容之油墨墨盒之數根據墨盒匣42之大小而亦可收容3個或4個等2個以上。
又,如圖75所示,於墨盒匣42內收容有2個以上之油墨墨盒43A,43B之狀態下,於與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交叉之水平方向(左右方向X)上鄰接之2個油墨墨盒43A,43B亦可將各者之注入口52A,52B設於在長邊方向上相互錯開之位置處。根據該構成,與鄰接之2個以上之油墨墨盒43A,43B之各注入口52A,52B在與長邊方向交叉之水平方向上為橫排狀態的情形相比,可抑制鄰接之其他注入口變成阻礙,故可容易地向各注入口52A,52B注入油墨。又,與液體注入口為橫排狀態之情形相比,可防止誤注入至其他注入口。
又,如圖75所示,墨盒匣42亦可於與內部所收容之2個以上之油墨墨
盒43A,43B之注入口52A,52B對應之位置上,具有為使各注入口之上方開放而自墨盒匣42之盒體開口部42b側切口形成為U字狀的容納部74A,74B。根據該構成,如圖75所示,例如即便於注入口52A,52B設於筒部53A,53B之前端之情形時,將油墨墨盒43A,43B收容於墨盒匣42內時,亦可將其筒部53A,53B自盒體開口部42b側插入至容納部74A,74B內。因此,可順利地將油墨墨盒43A,43B收容至墨盒匣42內。
又,如圖75所示,墨盒匣42亦可於內部收容有2個以上之油墨墨盒43A,43B之狀態下,與油墨墨盒43B之注入口52B對應之容納部74B亦可形成為在油墨墨盒43A之上方且左右方向X上重疊之大小。即,與各油墨墨盒之中位於最靠盒體開口部42b側之油墨墨盒43A以外之油墨墨盒43B之注入口52B對應之位置上的容納部74B亦可形成為於盒體開口部42b側與鄰接之另一油墨墨盒43A重疊的大小。根據該構成,鄰接之2個油墨墨盒之前端設有各注入口之筒部53A,53B即便於例如在與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交叉之水平方向(左右方向X)上為橫排狀態的情形時,亦可將鄰接之2個油墨墨盒之各筒部自盒體開口部42b側容易地插入至前端設有。
又,如圖75中兩點鏈線所示,作為將各油墨墨盒43A,43B在與其他油墨墨盒鄰接之狀態下可連結之連結部之一例,亦可構成為在各油墨墨盒43A,43B之彼此上具備孔部501及爪部502。根據該構成,預先將2個以上之油墨墨盒以於與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交叉之水平方向(左右方向X)上鄰接之狀態連結後,將其等統括地插入至墨盒匣42內,藉此可將2個以上之油墨墨盒容易地收容於墨盒匣內。
又,如圖75所示,作為安裝於自油墨墨盒延伸之流路之一例之管體31之扼流閥45之操作部的閥桿47,亦可於內部收容有2個以上之油墨墨盒
43A,43B之狀態之墨盒匣42中,對於與各油墨墨盒對應之各管體31而作為共用之操作部設置。根據該構成,藉由操作作為共用之操作部之1個閥桿47,而可統括地開閉與2個以上之油墨墨盒對應之各管體31之扼流閥45,故可削減零件件數。
(實施例2)
其次,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例2進行說明。再者,該實施例2與第1實施形態之情形不同之處在於收容體盒體125之形狀。而且,其他方面係與第1實施形態大致相同,故對於收容體盒體125之內部構成,亦對相同構成部分附加相同符號並省略其重複說明。
如圖76所示,收容體盒體125係形成為具有收容體開口部125a之有底箱狀。進而,於收容體盒體125上,在收容體盒體125之下側形成有將固定於墨盒匣(省略圖示)時要安裝之安裝螺釘61卡止的至少1個(本實施形態中兩個)之墨盒卡止部126。另一方面,於未圖示之墨盒匣上形成有可於與墨盒卡止部126對應之位置上將安裝螺釘61螺合之螺合部(省略圖示)。
如圖76~圖78所示,油墨室50中形成有作為至少兩個(本實施形態中6個)第1肋之一例之橫肋部131~136。橫肋部131~136係於沿著階差底面50b之方向延伸。即,橫肋部131~136係沿著前後方向Y及左右方向X延伸,且於前後方向Y上自注入口52觀察係設於與導出口59為相反側之位置上。
再者,橫肋部131~136係於上下方向Z上隔開間隔而形成有至少1列(本實施形態中2列)。而且,橫肋部131~136於重力方向上係位於注入口與階差底面50b之間。又,構成各列之(本實施形態中3個)橫肋部彼此形成為於前後方向Y上彼此具有間隔,且於前後方向Y上與油墨室50之後側面
50g亦具有間隔。即,第1橫肋部131~第3橫肋部133係於前後方向Y上彼此具有間隔,第4橫肋部134~第6橫肋部136係於較第1橫肋部131~第3橫肋部133更靠上方位置在前後方向Y上彼此具有間隔。
即,橫肋部131~136係形成為與階差底面50b及間隔壁125b之間具有縫隙,故相對於階差底面50b而向上方隔開距離地設置。
再者,於各橫肋部131~136之上下兩側,與右側面50f正交而形成有第3延伸部137,該第3延伸部137係以自收容體盒體125之收容體開口部125a側朝向右側面50f側(右側)而前後方向Y之寬度逐漸變寬之方式形成為前視大致直角三角形狀。
而且,橫肋部131~136與第3延伸部137係與收容體盒體125之右側面50f正交,且以自右側面50f側朝向收容體開口部125a側突出之方式與收容體盒體125一體成形。換言之,橫肋部131~136與第3延伸部137係自右側面50f突出形成。
進而,於左右方向X上,橫肋部131~136之寬度係大致等於收容體盒體125之右側面50f至收容體開口部125a之寬度。因此,若收容體開口部125a上接著薄膜49,則作為橫肋部131~136之左端之接著面131a~136a上亦接著有薄膜49。
其次,對注入有油墨之油墨室50內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76所示,自注入口52注入之油墨係沿著階差底面50b而向後方流動。因此,若伴隨油墨注入而油墨室50內之液面(省略圖示)上升並到達形成有橫肋部131~136之位置,則油墨通過橫肋部131~136之下側而向後方之流動係以沿著與油墨之流動方向交叉之後側面50g而變化為上方流動。進而,油墨係通過位於下側之第1橫肋部131~第3橫肋部133之上側
而向前方流動。
因此,於油墨室50內,油墨係以比形成縱肋部111~118而阻礙流動之情形更快之流速流動。因此,例如於將油墨分幾次注入之情形時,先注入之油墨被後注入之油墨推擠而流動。即,藉由自注入口52重新注入油墨而可攪拌油墨室50內殘留之油墨,故即便於油墨室50內之油墨產生濃度偏差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油墨濃度之偏差。
而且,若進而注入油墨而油墨之液面51位於上側,則除了產生通過第1橫肋部131~第3橫肋部133之上側之液體之流動以外,亦產生通過第4橫肋部134~第6橫肋部136之上側的流動。
根據上述實施例2,可獲得如下之效果。
(2-1)藉由於沿著階差底面50b之方向延伸之橫肋部131~136,使沿著階差底面50b流動之油墨之流動變成與階差底面50b交叉之上方向後,進而可使油墨沿著橫肋部131~136流動。因此,可抑制油墨之流動衝突,故可提昇向沿著階差底面50b之方向流動之油墨之流速。
再者,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亦可以如下方式變更。
‧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將墨盒單元27之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32之管體31並非必需具備。例如,亦可構成為將墨盒單元27配置於托架29上。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於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間亦可不設置可收納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49c,49d的縫隙。例如,於薄膜49之區域外部位49a,49b,49c,49d自收容體開口部48a之伸出幅度窄而外觀上無間題之情形時,無需油墨墨盒43與墨盒匣42之間之縫隙。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貫通孔49H並非必需設於收容體開口部48a之長邊方向上相互離開之薄膜49之2位置處。例如,亦可設於收容體開口部48a之短邊方向上相互離開之薄膜49之2位置處。進而,貫通孔49H亦可設為2位置以上(例如3位置)。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貫通孔49H亦可僅設於區域外部位49a,49b,49c,49d之中任一個部位。又,貫通孔49H之形狀例如除了圓孔以外亦可為四邊形等矩形孔等。或者,亦可為互不相同之形狀、大小。總之只要為可定位之形狀則可為任意形狀。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79所示,亦可於油墨室50內形成相對於階差底面50b傾斜之第1斜向肋部141(第1變化例)。即,第1斜向肋部141係沿著與左右方向X一致之方向延伸,且以上端位於較下端更靠前側之方式相對於上下方向Z傾斜。再者,第1斜向肋部141係設有至少1個或至少兩個(圖79中為6個),與階差底面50b及間隔壁48b隔開,且在前後方向Y上形成為彼此具有間隔。又,第1斜向肋部141亦與油墨室50之後側面50g於前後方向Y上具有間隔。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80所示,亦可於油墨室50內形成相對於階差底面50b傾斜之第2斜向肋部142(第2變化例)。即,第2斜向肋部142係沿著與左右方向X一致之方向延伸,且以下端位於較上端更靠前側之方式相對於上下方向Z傾斜。再者,第2斜向肋部142設有至少1個或至少兩個(圖80中為6個),與階差底面50b及間隔壁48b隔開,且在前後方向Y上形成為彼此具有間隔。又,第2斜向肋部142亦與油墨室50之後側面50g於前後方向Y上具有間隔。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81所示,亦可於油墨室50內
設置第1縱肋部111及第2縱肋部112、第2橫肋部132、第3橫肋部133、第5橫肋部135、第6橫肋部136(第3變化例)。即,亦可使縱肋部111~118、與橫肋部131~136任意組合設置。又,縱肋部111~118、及橫肋部131~136之數亦可任意地選擇。
即,例如亦可將後肋部設於後側,且將橫肋部設於前側。又,亦可於前後方向Y上交替設置縱肋部與橫肋部。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82所示,亦可使縱肋部111~118之沿著上下方向Z之大小互不相同(第4變化例)。即,例如,亦可使縱肋部111~118之上下方向Z之大小為,位於靠近注入口52之位置(前側)之第1縱肋部111為最大,且隨著朝向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後側)之第8縱肋部118而逐漸變小。而且,縱肋部111~118係設為上下方向Z之大小越小則自階差底面50b越遠離。
位於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上之縱肋部111~118係自階差底面50b較大地離開,故可於自階差底面50b離開之位置上產生漩渦。因此,於油墨之濃度偏差容易變大之遠離注入口52之位置處,可攪拌階差底面50b附近之濃度之濃稠油墨與液面51附近之濃度之稀薄油墨,故可進一步減少油墨之濃度之偏差。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83所示,亦可於前後方向Y上使相鄰之縱肋部111~117彼此之間隔不同(第5變化例)。即,縱肋部111~117係設為位於前側之第1縱肋部111與第2縱肋部112之間隔最窄,越位於後側則間隔變得越大。即,前後方向Y上相鄰之縱肋部彼此之間隔係後側大於前側。再者,若縱肋部之數亦為3個以上,則可任意任意選擇。
藉由縱肋部111~117阻礙流動而產生之漩渦狀之流動係於油墨流動
之方向即前後方向Y上在相鄰之縱肋部111~117彼此之間產生。而且,縱肋部111~117彼此之間隔越大則產生越大之漩渦狀流動。關於該點,由於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處相鄰之縱肋部111~117彼此之間隔較大,故可於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處產生更大之漩渦狀之流動。因此,於油墨之濃度之偏差容易變大之自注入口52離開之位置處,亦可使液面51附近之濃度之稀薄油墨流動,故可進一步減少油墨之濃度之偏差。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84所示,突出部121,122之前側之面亦可設為相對於階差底面50b而朝向遠離注入口52之後方向呈銳角地交叉(第6變化例)。又,突出部121,122之後側之面亦可設為相對於階差底面50b而朝向靠近注入口52側之前方向呈銳角地交叉。
自注入口52注入之油墨係沿著階差底面50b而流動。而且,突出部121之前側之面係相對於階差底面50b而朝向作為油墨流動方向之後方向呈銳角地交叉。即,流路阻力減小,故可確保油墨墨盒43之剛性且使注入至油墨室50之油墨向自注入口52離開之後方良好地流動。又,突出部121之後側之面係相對於階差底面50b而朝前方向呈銳角地交叉,故可進而減少流路阻力。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如圖84所示,於設有突出部121之情形時,亦可構成為不設置前後方向Y上位於靠近第1突出部121之位置的縱肋部。即,例如亦可構成為於油墨室50內設置第1縱肋部111、第4縱肋部114、第7縱肋部117、第8縱肋部118。該情形時,前後方向Y上夾持第1突出部121而配置之第1縱肋部111與第4縱肋部114彼此之間隔、以及第4縱肋部114與第7縱肋部117彼此之間隔係大於其他第7縱肋部117與第8縱肋部118彼此之間隔。
藉由增大夾持突出部121而配置之縱肋部彼此之間隔,可減少流動方向因突出部121發生變化之油墨之流動被縱肋部阻礙之虞。即,與減小夾持突出部121而配置之縱肋部之間隔之情形相比,可減少向自注入口52離開之後方向流動之流路阻力。因此,可確保油墨墨盒43之剛性,且可使注入至油墨室50之油墨向自注入口52離開之方向良好地流動。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高度亦可任意地變更。例如,如圖85所示,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亦可為越位於前側則自基底面50a之突出高度越小(第7變化例)。即,亦可使第2交叉肋部102之突出高度大於第1交叉肋部101之突出高度,且小於第3交叉肋部103之突出高度。
又,如圖86所示,亦可使第1交叉肋部101之突出高度小於第2交叉肋部102之突出高度,且大於第3交叉肋部103之突出高度(第8變化例)。
即便於變更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高度之情形時,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對應於液面51之高度而通過各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連通部105及106。因此,即便於液面變動之情形時,亦可使上下方向Z不同位置之油墨通過。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突出部121,122。又,突出部121設於基底面50a或階差底面50b便可,且若自基底面50a或階差底面50b突出,即便沿所有方向延伸,亦可提高油墨墨盒43之剛性。即,例如突出部121亦可沿著前後方向Y及上下方向Z形成。又,突出部121亦可相對於上下方向Z傾斜形成。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第1延伸部104、第2延伸部119、第3延伸部137。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亦可形成為彎曲或屈曲狀。再者,該情形時,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較佳為朝向後方彎曲或屈曲。藉由使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上端位於較下端更靠後側,可減少自注入口52注入之油墨越過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虞,且可將油墨之流動向後側誘導。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自基底面50a之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突出高度亦可相同。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亦可自基底面50a隔開而設。即,亦可將縱肋部111~118於前後方向Y上設於注入口52與導出口59之間。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將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設置1個。又,於將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設置1個之情形時,較佳為設置位於靠近導出口59之位置上的第1交叉肋部101。又,第1交叉肋部101及第2交叉肋部102亦可構成為不設置第2連通部106。即,第1交叉肋部101及第2交叉肋部亦可自上表面50e突出形成。藉由使第1交叉肋部101及第2交叉肋部102自上表面50e突出,而可進一步減少自注入口52注入之油墨越過第1交叉肋部101及第2交叉肋部102而流動至導出口59側之虞。進而,第2連通部106亦可設於上表面50e與第1交叉肋部101及第2交叉肋部102之各者之間。藉由將第2連通部106設於上表面50e側,可使藉由第1交叉肋部101及第2交叉肋部而間隔之第1區域與第2區域內油墨之液面51之上下方向之位置一致。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第2連通部106亦可與第1連通部105同樣地藉由使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之接著面101a~103a下凹形
成而設。
又,第1連通部105亦可與第2連通部106同樣地遍及油墨室50之左右方向而設。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縱肋部111~118亦可自間隔壁48b突出。又,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亦可自油墨室50之上表面50e突出。再者,於該情形時,較佳為於縱肋部111~118及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形成可使空氣於被間隔開之區域彼此往來之連通部。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第1~第3交叉肋部101~103。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將2個縱肋部於前後方向Y上隔開距離而設,且於上下方向Z上彼此位置不同。即,例如亦可將上下方向之大小相同之縱肋部設為自基底面50a隔開之距離不同。
‧於上述實施例2中,橫肋部131~136亦可設為一列。又,同列之橫肋部131~136亦可作為前後方向上連續之1個橫肋部。又,縱肋部111~118亦可構成為設置任1個。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縱肋部111~118或橫肋部131~136亦可藉由接著或卡合等而固定於收容體盒體48,125之右側面50f。又,亦可於薄膜49上設置縱肋部111~118或橫肋部131~136。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亦可分別形成於相鄰之2個空氣小室(例如第1空氣小室200a與第2空氣小室200b)之各者之內裏側之面部位之距間隔壁48b最遠的頂面附近。即,如圖87所示之第9變化例般,亦可於2個空氣小室(例如第1空氣小室200a與第2空氣小室200b)間之區劃壁(例如第1區劃壁201)之壁面附近的拐角之各位置處分別形成於以該區劃壁201為基準呈線對稱的各位置上。
又,於該情形時,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之外側面之長槽部亦可形成為如圖88所示之直線狀之長槽部230a~230c。即便於此種構成之情形時,當油墨墨盒43倒置時如圖89所示在空氣室200側,經由連通口210而與油墨室50直接連通之第1空氣小室200a係被流入之油墨填滿。而且,進而於經由與長槽部230a對應之直線狀之連通路221而與第1空氣小室200a連通的第2空氣小室200b內亦自第1空氣小室200a側一點一點地流入油墨。
然而,該情形時由於倒置狀態下直線狀之連通路221之部分係位於最下方,故若該連通路221之部分被油墨填滿,則此連通路221內無法進行氣液交換。結果,油墨室50內產生負壓,其負壓與水位壓均衡而阻止油墨向空氣室200側之流入。
又,即便於此狀態下施加有前後方向Y之加速度之振動的情形時,如圖90及圖91所示,流入由連通路221連結之第1空氣小室200a及第2空氣小室200b之油墨係僅朝加速度之施加方向行進,而不會進一步流出至大氣開放口60側之第3空氣小室200c內。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第1開口211及第2開口212距間隔壁48b之距離亦可不等。例如,如圖92所示之第10變化例般,亦可構成為第1開口211係形成於自間隔壁48b離開最遠之頂面附近,另一方面,第2開口212係形成於靠近間隔壁48b之處。再者,該情形時,如圖93所示,形成於收容體盒體48之側壁48c之外側面的長槽部可形成為傾斜之直線狀之長槽部230a~230c。
該情形時,倒置狀態下與直線狀之長槽部230a對應之連通路221上第1開口211之部分係位於最下方,故若該連通路221之第1開口211之部分被
油墨填滿,則此連通路221內無法進行氣液交換。因此,油墨室50內產生負壓,其負壓與水位壓均衡,而阻止油墨向空氣室200側之流入。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將第1空氣小室200a與第2空氣小室200b、第3空氣小室200c與第4空氣小室200d、第5空氣小室200e與第6空氣小室200f分別連通之連通路221,223,225係貫通形成於將彼等各空氣小室彼此區劃之區劃壁201,203,205。例如,如圖94所示,亦可不於以第1,第3,第5各區劃壁201,203,205為邊界相鄰之兩空氣第11變化例之小室之內裏之側面上形成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而是如圖95(a)(b)所示,於前後方向Y上相鄰之兩區劃壁上貫通形成距間隔壁48b之距離互不相同之連通路。
圖95(a)係圖示於自第1空氣小室200a側起第偶數個(第2個)第2區劃壁202之偏向間隔壁48b處在收容體開口部48a側之拐角部,於前後方向Y上貫通形成連通路222的狀態。又,圖95(b)係圖示自第1空氣小室200a側起第奇數個(第5個)第5區劃壁205之偏向最遠離間隔壁48b之頂面處,於第5空氣小室200e之內裏之側面側之拐角部,在前後方向Y上貫通形成連通路225的狀態。
換言之,作為第1連通路之一例之連通路221,223,225係貫通形成於矩形狀之第奇數個區劃壁之壁面之1個角部。另一方面,作為第2連通路之一例之連通路222,224,226於將第奇數個區劃壁之壁面投影至在前後方向Y上對向之同樣矩形狀之第偶數個區劃壁之壁面的情形時,係形成於此壁面上位於與投影之一個角部對角之另一個角部。
以此方式構成之情形時,將第奇數個區劃壁上貫通形成之連通路221,223,225設為第1連通路,將第偶數個區劃壁上貫通形成之連通路
222,224,226設為第2連通路時,當油墨墨盒43處於倒置狀態時,第1連通路及第2連通路中之任一方之連通路之部分係遠離氣液界面。因此,該情形時亦可於油墨室50內產生負壓,從而可抑制油墨自油墨室50之流出。再者,第1連通路與第2連通路並不限於相對於前後方向Y上連續之各區劃壁201~209而將第1連通路與第2連通路交替形成的情形,例如亦可於前後方向Y上連續之至少2個區劃壁上形成第1連通路,隨後於前後方向上連續之其他至少1個區劃壁上形成第2連通路。
又,該情形時,無需形成將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之間連結之長槽部213a~213c等,且無需接著薄膜214以閉塞此種長槽部213a~213c等之開口,故可簡便地獲得連通路之構成。而且,亦可僅於矩形狀之區劃壁之對角位置之拐角部貫通形成連通路,故可簡便地實現能抑制倒置時之油墨漏出之構成。
進而,該情形時,第1連通路(例如連通路225)與第2連通路(例如連通路222)係配置於與第1區劃壁及間隔壁48b平行之方向(一例為上下方向Z及左右方向X)上錯開的位置上。因此,不僅於上下顛倒地倒置之情形時,例如於橫倒狀態之情形時,亦可使第1連通路及第2連通路之中遠離氣液界面之側之連通路之部分無法進行氣液交換,從而可使油墨室50內產生負壓而抑制油墨自油墨室50之漏出。
‧於圖94及圖95所示之第11變化例中,第1連通路與第2連通路並不限於矩形之區劃壁之對角線位置,只要於上下方向Z及左右方向X上互不相同之位置處形成各者便可。又,於倒置之情形時第1連通路與第2連通路之任一方只要為遠離氣液界面之位置便可,此意味著第1連通路與第2連通路分別形成於上下方向Z上互不相同之位置便可,該情形時任意連通路可
為上側。
‧於圖92及圖93所示之第10變化例中,第1開口211與第2開口212亦可構成為使用時之姿勢狀態下第2開口212位於第1開口211上側。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及變化例中,蜿蜒狀之長槽部213a~213c及蜿蜒狀之細槽219亦可以圓弧狀或V字狀等曲線形狀形成槽,且直線狀之細槽215及直線狀之長槽部230a~230c亦可以蜿蜒形狀或彎曲形狀等非直線狀形成槽。進而,以覆蓋該等槽之方式接著之被覆構件亦可為薄膜以外之例如較薄樹脂製片材或板等。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及變化例中,貫通形成於區劃壁201~209之連通路除了於該區劃壁之拐角部呈矩形狀欠缺形成以外,亦可為於厚度方向上貫通區劃壁之拐角部以外之面部位的貫通孔。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及變化例中,與長槽部213a~213c對應之連通路221,223,225之自間隔壁48b隔開之流路部分221a,223a,225a亦可形成為非直線狀。又,連通路221,223,225中距間隔壁48b之距離比間隔壁48b至第1開口211之距離大的部分無需為水平方向上延伸之流路部分221a,223a,225a,只要是連通路221,223,225之至少部分便可。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扼流閥45既可搭載於油墨墨盒43之內部,亦可安裝於油墨墨盒43之外表面。
‧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亦可構成為將2以上之油墨墨盒43以橫排之配置態樣連結而構成之集合體收容於墨盒匣42。該情形時,扼流閥45較理想的是除各油墨墨盒43之底面43c構成之集合體之底面、及各油墨墨盒43之頂面43d構成的集合體之頂面以外,配設於集合體之其他側面與墨盒匣
42之間。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當滑件310位於關閥位置時,於凸輪345之外周面,滑件310之凸條317抵接之面部位亦可形成為彎曲面狀。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當扼流閥45自關閥狀態切換為開閥狀態時,凸部350上滑件310之凸條317滑動接觸之彎曲面351亦可彎曲為凸狀。又,當扼流閥45自開閥狀態切換為關閥狀態時,凸部350上滑件310之凸條317滑動接觸之彎曲面352亦可彎曲為凹狀。
該構成中,滑件310之凸條317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時自滑件310作用於凸輪345之外周面的轉動阻力,係扼流閥45自開閥狀態切換為關閥狀態時大於扼流閥45自關閥狀態切換為開閥狀態時。因此,隨著手動操作使凸輪345轉動,滑件310自開閥位置變位時為使凸部350之彎曲面355越過滑件310而作用於凸輪345的轉動扭矩之大小相對變大。因此,凸輪345之凸部350係藉由滑件310之凸條317而穩定地卡止,故可將扼流閥45可靠性良好地維持為開閥狀態。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凸輪345之凸部350於扼流閥45在開閥狀態與關閥狀態之間切換時供滑件310滑動接觸之面並非必需形成為彎曲面狀,例如亦可形成為彎曲面狀或平坦面狀。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凸輪345之凸部350於扼流閥45自關閥狀態切換為開閥狀態時供滑件310之凸條317滑動接觸之面、與扼流閥45自開閥狀態切換為關閥狀態時供滑件310之凸條317滑動接觸的面係相同形狀。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凸輪345之外周面之中,亦可於當滑件310位於關閥位置時滑件310抵接之面部位即距轉動軸331最遠之面部
位附近形成凸部350。
該構成中,當滑件310變位至關閥位置時,滑件310必需越過凸輪345之凸部350,故作用於凸輪345之轉動扭矩增大。因此,隨著手動操作使凸輪345轉動而滑件310變位至關閥位置時,凸輪345之轉動操作時之阻力感發生變化。因此,可以容易地辨認出為切換油墨之流通狀態而變位之滑件310隨著手動操作而變位至關閥位置。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如圖96之第12變化例所示,設於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第1端側(圖96中右端側)之基底面50a上亦可不設置集液用凹部50d(參照圖5),而是將導出口59設於基底面50a之前後方向Y之第2端側(圖96中左端側之階差側面50c側)。再者,於圖96及圖97中省略薄膜49(參照圖4)之圖示。
該情形時,於油墨室50為傾斜狀態而油墨墨盒43之基底面50a側高於階差底面50b側的情形時,油墨向階差底面50b側之流動被階差側面50c抑制。而且,導出口59係設於基底面50a之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階差側面50c側(圖96中左端側),故可藉由階差側面50c而被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可自導出口59流出。
另一方面,如圖97所示,於油墨墨盒43為傾斜狀態而油墨墨盒43之階差底面50b側高於基底面50a側之情形時,油墨自階差底面50b側流動至基底面50a側。因此,可將油墨室50所收容之油墨通過導出口59而流出。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亦可於油墨室50之底部沿著前後方向Y而呈階段狀設置複數(至少兩個以上)之階差底面50b。根據該構成,兩個以上之階差底面50b係沿著前後方向Y而呈階段狀設置,故可將因傾斜而較階差側面50c更積存於階差底面50b側之油墨之量
減少形成此階差之容積大小。因此,可減少油墨室50為傾斜狀態時未自導出口59流出而殘留之油墨之量。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設於油墨墨盒43之階差底面50b亦可傾斜為基底面50a側變低。根據該構成,可使階差底面50b側之油墨沿著傾斜而流動至基底面50a側,故即便於油墨墨盒43為傾斜狀態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油墨室50之底部殘留之油墨之量。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階差側面50c之上端側亦可朝向縮短階差底面50b之長邊方向之長度的方向傾斜。
‧上述各實施形態之油墨墨盒43中,基底面50a亦可傾斜為於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上導出口59側變低。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基底面50a亦可不傾斜。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基底面50a與階差底面50b之長度亦可相等,且基底面50a之前後方向Y之長度亦可大於階差底面50b。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亦可於油墨室50之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中央附近設置基底面50a,於其兩端側設置階差底面50b。該情形時,油墨墨盒43傾斜時,無論長邊方向之哪一端部側變高均可使油墨流動至基底面50a,故可進而減少未自設於基底面50a附近之導出口59流出而殘留之油墨之量。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導出口59亦可朝向下方開口。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亦可於基底面50a之
長邊方向(前後方向Y)之中央附近設置導出口59。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之階差底面50b若設為第1階差底面50b、階差側面50c若設為第1階差側面50c,則如圖96及圖97所示之第12變化例般,亦可於油墨室50設置在短邊方向(圖96及圖97中與紙面正交之方向即左右方向X)上與基底面50a並排的第2階差底面50h及第2階差側面50i。再者,第2階差底面50h係以高於基底面50a且低於第1階差底面50b之方式具有階差而設於油墨室50。又,第2階差側面50i係上端側與第2階差底面50h交叉並且下端側與基底面50a交叉。而且,該情形時,較佳為於油墨室50之底部在短邊方向之基底面50a側設置導出口59。進而,第2階差底面50h亦可傾斜為基底面50a側。
根據該構成,於油墨室50為傾斜狀態而短邊方向上基底面50a側高於第2階差底面50h側的情形時,油墨向第2階差底面50h側之流動係被第2階差側面50i抑制。而且,導出口59係設於底部之短邊方向之基底面50a側,故可使藉由第2階差側面50i而被阻擋於基底面50a側之油墨自導出口59流出。因此,即便於油墨室50在短邊方向上為傾斜狀態之情形時,亦可減少油墨室50之底部殘留的油墨之量。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之油墨墨盒43中,亦可對基底面50a及階差側面50c實施斥液處理。該情形時,可使基底面50a或階差側面50c上積存之油墨快速流動至集液用凹部50d內,而自導出口59流出。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將油墨墨盒43設於裝置本體13內。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亦可構成為不設置墨盒匣42。即,例如亦可於與油墨墨盒43之墨盒卡止部62對應之位置處形成裝置本
體13之螺釘孔部37,將油墨墨盒43直接固定於裝置本體13。
(第3實施形態)
上述各實施形態、各實施例中,說明的是墨盒單元27具有作為保護匣之墨盒匣42且墨盒匣42具備護罩44之記錄裝置12,85,於第3實施形態中,對墨盒單元不具備墨盒匣而油墨墨盒具備護罩44之記錄裝置進行說明。圖98係作為第3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收容體單元之一例之墨盒單元600之立體圖。
於作為液體收容體之一例之油墨墨盒601上,在前後方向Y之兩側之側面設有墨盒卡止部603a,603b,603c,603d。墨盒單元600係藉由墨盒卡止部603a,603b,603c,603d及螺釘(未圖示)而安裝於第1實施形態之記錄裝置12之安裝面13a或第2實施形態之記錄裝置85之安裝面87a。
油墨墨盒601係一體成形物,內部形成有由薄膜等構成之作為收容油墨之液體收容室之一例的油墨室604。油墨墨盒601係透明或半透明之樹脂製,可自油墨墨盒601之外側視認油墨室604內所收容之油墨及油墨之液面。
於油墨墨盒601之上部,形成有作為可向油墨室604內注入油墨之液體注入口之一例的注入口605。注入口605於油墨墨盒601中係形成於長邊方向即前後方向Y之單側(本實施形態中前側)之位置上。
注入口605係以於朝向油墨室604之外側突出且朝向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且較水平方向更上方向之右上方向突出的筒部606之前端開口之方式形成。
於油墨墨盒601之上部形成有注入口605及筒部606之注入口形成面607係朝向與上下方向Z交叉之右上方向(一方向)而形成。即,注入口形成
面607係以左右方向X之右側低於形成有筒部606之基端部之位置且與上下方向Z非正交之方式傾斜。於筒部606之前端可裝卸地安裝有能將注入口605閉塞之閉塞構件58(參照圖14)。
於油墨墨盒601之前表面之下方位置上形成有作為將油墨室604所收容之油墨導出至管體31(參照圖1、圖53)側之液體導出口之一例的導出口608。油墨墨盒601上形成有自較油墨室604內收容有油墨時之油墨之液面更上方位置向油墨室604內引入空氣的空氣引入口609。即,隨著圖1之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消耗而油墨室604內收容之油墨減少時,空氣引入口609自較液面更上方位置向油墨室604內引入外部氣體。
於油墨墨盒601之右側之面之前側突出形成有作為刻度之一例之下限刻度610a及作為刻度之一例之上限刻度610b。下限刻度610a係表示作為向油墨室604注入油墨之基準之下限量的刻度。又,上限刻度610b係表示自注入口605注入而收容於油墨室604內之油墨之上限量的刻度。
油墨墨盒601之上部之後側形成有較形成有空氣引入口609之空氣引入口形成面611更向上方突出之階差部613。階差部613之左右方向X之右側設有形成有在前後方向Y延伸之槽部的第1軌道部614。階差部613之左右方向X之左側設有形成有在前後方向Y延伸之槽部之第2軌道部615。
圖15之護罩44之右壁44b之左壁44c側之面即內表面上所形成的一對之滑動接觸部80係與第1軌道部614卡合而滑動接觸。又,左壁44c之右壁44b側之面即內表面上所形成的一對之滑動接觸部80係與第2軌道部615卡合而滑動接觸。
如此,階差部613上形成有作為可於前後方向Y上可滑動移動地支持護罩44之支持部的第1軌道部614及第2軌道部615。若使護罩44向前側滑
動移動,變成上壁44a之前側端部覆蓋形成於油墨墨盒601之前側之突出部616的狀態,則變成護罩44遮住形成有注入口605之筒部606的狀態。若使護罩44向後側滑動移動,則變成形成有注入口605之筒部606露出之狀態。
第1軌道部614上形成有在前後方向Y上隔開並排且可與圖15之擋止凸部80a卡合的一對之擋止凹部(未圖示)。擋止凸部80a與一對之擋止凹部之中之前側之擋止凹部卡合之位置上,變成筒部606被護罩44遮住之狀態,擋止凸部80a與一對之擋止凹部之中之後側之擋止凹部卡合之位置上,變成筒部606露出之狀態即非遮住之狀態。
以上,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之記錄裝置12,85上安裝之墨盒單元600包括:油墨墨盒601,其具備收容經由管體31供給至消耗油墨之液體噴射頭32之油墨之油墨室604、將油墨室604所收容之油墨導出至管體31側的導出口608、及可向油墨室604內注入油墨之注入口605;以及護罩44,其裝備於油墨墨盒601且可遮住注入口605。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若使護罩44變成注入口605露出之狀態,則可自形成於油墨墨盒601之注入口605向油墨室604注入油墨。又,墨盒單元600係安裝於裝置本體13,87,故可減少使用者在搬運複合機11、記錄裝置85時墨盒單元600自裝置本體13,87脫離之虞。因此,可提昇具備能注入油墨之墨盒單元600之複合機11、記錄裝置85之搬運性。
又,於墨盒單元600中,護罩44係於油墨墨盒601之長邊方向即前後方向Y上可滑動移動地設置。根據該構成,使用者遮住或露出注入口605之操作性變得容易。
又,於墨盒單元600中,注入口605係設於較油墨墨盒601之長邊方向
之中央更靠一方之側(前後方向Y之前側)。本實施形態中,注入口605係設於設置在前側之端部之位置之突出部616的後側附近。
根據該構成,護罩44之上壁44a之前側端部若自覆蓋突出部616之位置移動至較設於突出部616之後側附近之注入口605更靠後側之位置,則注入口605露出,故可縮短使用者將護罩44滑動移動而遮住或露出注入口605時之護罩44之移動量。又,於與長邊方向之注入口605為相反側(前後方向Y之後側),可於階差部613上設置作為用於可滑動移動地支持護罩44之支持部的第1軌道部614、第2軌道部615。
Claims (14)
- 一種液體供給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液體收容體,該液體收容體具有:液體收容室,其收容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之上述液體導出;液體注入口,其可將上述液體注入至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口形成面,其設有上述液體注入口;視認面,其在與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且可自外部視認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及擋壩部,其設於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上且上述視認面之上方;及保護構件,其覆蓋該液體收容體之至少一部分。
- 如請求項1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進一步具備至少配置於較上述擋壩部更靠上述液體注入口側之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上,且吸收上述液體之吸收材。
- 如請求項1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係以上述視認面側較低之方式傾斜而形成。
- 如請求項2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上述吸收材係配置於上述擋壩部與上述視認面之上部之間。
- 如請求項2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上述液體收容體進一步具有在與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且與上述視認面對向之側面;且上述吸收材係至少配置於上述側面與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交叉之位置、與上述擋壩部之間之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上。
- 如請求項5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上述吸收材進而沿著上述側面而配置。
- 如請求項2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上述液體收容體具備在與上述視認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之底面、及與上述視認面對向之側面;上述吸收材係配置於上述底面之下方且上述底面與上部保護構件之間,至少靠近上述視認面側之區域。
-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上述擋壩部為凸部。
- 一種液體供給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液體收容體,該液體收容體具有:液體收容室,其收容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之上述液體導出;液體注入口,其可將上述液體注入至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口形成面,其設有上述液體注入口;視認面,其在與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且可自外部視認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底面,其在與上述視認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及側面,其與上述視認面相對;保護構件,其可自外側覆蓋該液體收容體而進行保護;及吸收材,其配置於該保護構件與上述液體收容體之間且吸收上述液體;且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係以上述視認面側較低之方式傾斜而形成;與上述底面對向之上述保護構件係形成為相較於上述視認面側,上述側面側較低;上述吸收材係配置於上述底面之下方且上述底面與上述保護構件之間,且與上述底面之自上述視認面至上述側面為止之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對向而配置。
- 如請求項9之液體供給系統,其中上述擋壩部為凸部及凹部之至少一者。
- 一種液體消耗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液體消耗部,其消耗液體;裝置本體,其收容該液體消耗部;管體,其將上述液體供給至上述液體消耗部;及如請求項9或10之液體供給系統;且上述保護構件包含上述裝置本體;上述吸收材係配置於上述液體收容體與上述裝置本體之間。
- 一種液體收容體,其特徵在於包括:液體收容室,其收容供給至消耗液體之液體消耗部之上述液體;液體導出口,其將收容於該液體收容室之上述液體導出;液體注入口,其可將上述液體注入至上述液體收容室內;注入口形成面,其設有上述液體注入口;視認面,其在與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交叉之方向上延伸,且可自外部視認上述液體收容室內之上述液體;及擋壩部,其設於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上且上述視認面之上方。
- 如請求項12之液體收容體,其中上述擋壩部為凸部及凹部之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12或13之液體收容體,其中進一步具備至少安裝於較上述擋壩部更靠上述液體注入口側之上述注入口形成面上之吸收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78825 | 2012-08-10 | ||
JP2012-178821 | 2012-08-10 | ||
JP2012178826 | 2012-08-10 | ||
JP2012-178824 | 2012-08-10 | ||
JP2012-178822 | 2012-08-10 | ||
JP2012-178823 | 2012-08-10 | ||
JP2012178825 | 2012-08-10 | ||
JP2012178147 | 2012-08-10 | ||
JP2012178821 | 2012-08-10 | ||
JP2012-178826 | 2012-08-10 | ||
JP2012178823 | 2012-08-10 | ||
JP2012-178147 | 2012-08-10 | ||
JP2012178822A JP2014037057A (ja) | 2012-08-10 | 2012-08-10 |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2178824A JP6127406B2 (ja) | 2012-08-10 | 2012-08-10 |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2203717A JP6089523B2 (ja) | 2012-09-14 | 2012-09-14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2-203717 | 2012-09-14 | ||
JP2012-203718 | 2012-09-14 | ||
JP2012-203719 | 2012-09-14 | ||
JP2012203719A JP6083167B2 (ja) | 2012-09-14 | 2012-09-14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2203718A JP5958220B2 (ja) | 2012-09-14 | 2012-09-14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2237565A JP6236762B2 (ja) | 2012-08-10 | 2012-10-29 | 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2-237565 | 2012-10-29 | ||
JP2012241218A JP6115080B2 (ja) | 2012-08-10 | 2012-10-31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2-241218 | 2012-10-31 | ||
JP2012240458A JP6155598B2 (ja) | 2012-08-10 | 2012-10-31 | 液体消費装置、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
JP2012-240458 | 2012-10-31 | ||
JP2012248363A JP5958292B2 (ja) | 2012-08-10 | 2012-11-12 | インクタンク |
JP2012-248363 | 2012-11-12 | ||
JP2012-252657 | 2012-11-16 | ||
JP2012252657A JP6155606B2 (ja) | 2012-08-10 | 2012-11-16 |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液体消費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8661A TW201808661A (zh) | 2018-03-16 |
TWI649217B true TWI649217B (zh) | 2019-02-01 |
Family
ID=5082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4284A TWI655104B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液體收容體 |
TW106144271A TWI649217B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液體供給系統、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 |
TW106144281A TWI663072B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油墨墨盒、液體消耗裝置、油墨注入系統 |
TW106144283A TW201811575A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液體收容體 |
TW102128160A TWI613097B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4284A TWI655104B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液體收容體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4281A TWI663072B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油墨墨盒、液體消耗裝置、油墨注入系統 |
TW106144283A TW201811575A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液體收容體 |
TW102128160A TWI613097B (zh) | 2012-08-10 | 2013-08-06 | 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9079413B2 (zh) |
EP (1) | EP2883704B1 (zh) |
KR (1) | KR101953429B1 (zh) |
CN (8) | CN106427222B (zh) |
BR (1) | BR112015002857A2 (zh) |
MX (1) | MX2015001738A (zh) |
MY (1) | MY166230A (zh) |
RU (2) | RU2018105185A (zh) |
TW (5) | TWI655104B (zh) |
WO (1) | WO201402445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67419B2 (en) * | 2013-06-05 | 2015-06-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Recording apparatus |
US9605172B2 (en) | 2013-08-19 | 2017-03-2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omposition, set of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container, ink contain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JP6260196B2 (ja) * | 2013-10-23 | 2018-01-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6303520B2 (ja) * | 2014-01-16 | 2018-04-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ならびに収容ユニット |
JP6323091B2 (ja) * | 2014-03-14 | 2018-05-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WO2015136915A1 (ja) | 2014-03-14 | 2015-09-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2015199261A (ja) * | 2014-04-08 | 2015-11-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2015199264A (ja) | 2014-04-08 | 2015-11-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6287510B2 (ja) * | 2014-04-08 | 2018-03-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消費装置 |
JP6387694B2 (ja) | 2014-06-12 | 2018-09-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6460304B2 (ja) * | 2014-06-12 | 2019-01-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消費装置及び複合機 |
JP6459673B2 (ja) * | 2014-07-25 | 2019-0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ー |
JP6402985B2 (ja) * | 2014-09-08 | 2018-10-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6432261B2 (ja) | 2014-09-30 | 2018-12-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消費装置 |
JP6447016B2 (ja) * | 2014-10-31 | 2019-01-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とボトルのセット、及びボトル |
JP6467868B2 (ja) * | 2014-10-31 | 2019-02-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及びタンクとボトルのセット |
WO2016093304A1 (ja) * | 2014-12-10 | 2016-06-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収容ユニットと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EP3247562B1 (en) * | 2015-01-19 | 2019-09-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
JP6476888B2 (ja) | 2015-01-19 | 2019-03-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6609943B2 (ja) * | 2015-03-12 | 2019-11-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6503801B2 (ja) * | 2015-03-12 | 2019-04-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収容体 |
JP6554835B2 (ja) * | 2015-03-12 | 2019-08-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 |
JP6631019B2 (ja) * | 2015-03-12 | 2020-01-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
JP2016172358A (ja) * | 2015-03-17 | 2016-09-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
JP2016182731A (ja) * | 2015-03-26 | 2016-10-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TW201641310A (zh) * | 2015-03-30 | 2016-12-01 |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液體供給裝置及印刷裝置 |
TWI675758B (zh) | 2015-03-30 | 2019-11-01 |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印刷裝置 |
JP6536178B2 (ja) * | 2015-05-29 | 2019-07-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 |
WO2016199420A1 (ja) * | 2015-06-09 | 2016-12-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タンクユニット、プリンター |
JP6790357B2 (ja) * | 2015-12-24 | 2020-11-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ー |
JP6696127B2 (ja) * | 2015-08-10 | 2020-05-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6693076B2 (ja) * | 2015-09-30 | 2020-05-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US10875314B2 (en) | 2015-10-08 | 2020-12-29 | Sicpa Holding Sa | Secure refill system |
USD792924S1 (en) * | 2015-10-30 | 2017-07-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maging device |
JP6498098B2 (ja) | 2015-10-30 | 2019-04-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部材 |
JP6651806B2 (ja) * | 2015-11-20 | 2020-02-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CN205149208U (zh) | 2015-12-02 | 2016-04-1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
JP2017104993A (ja) * | 2015-12-07 | 2017-06-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
JP6772510B2 (ja) * | 2016-03-30 | 2020-10-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用キャップ、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N107264046B (zh) | 2016-03-30 | 2020-12-0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子和打印机 |
JP7233155B2 (ja) * | 2016-03-31 | 2023-03-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セット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US10093105B2 (en) | 2016-04-22 | 2018-10-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JP6775992B2 (ja) * | 2016-04-22 | 2020-10-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US10350901B2 (en) * | 2016-06-10 | 2019-07-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bottle |
CN107487086B (zh) * | 2016-06-10 | 2020-08-0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墨水补充容器 |
US10286677B2 (en) | 2016-07-11 | 2019-05-1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supply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US10166780B2 (en) * | 2016-08-24 | 2019-01-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accommodating body, liquid filling metho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JP6819207B2 (ja) | 2016-10-21 | 2021-01-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供給装置 |
JP6880754B2 (ja) | 2017-01-12 | 2021-06-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滴噴射装置 |
JP2018144239A (ja) * | 2017-03-01 | 2018-09-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ボトル |
JP6961962B2 (ja) | 2017-03-16 | 2021-11-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2018161852A (ja) | 2017-03-27 | 2018-10-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6888427B2 (ja) * | 2017-05-31 | 2021-06-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装置 |
WO2019012786A1 (ja) * | 2017-07-12 | 2019-01-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WO2019032084A1 (en) | 2017-08-07 | 2019-02-1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 FLUID RESERVOIR |
WO2019139010A1 (ja) * | 2018-01-09 | 2019-07-18 | 隆 竹原 | 携帯式ガス供給装置 |
JP7056184B2 (ja) * | 2018-01-31 | 2022-04-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タンク、液体噴射装置 |
JP7073998B2 (ja) * | 2018-09-18 | 2022-05-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CN209365648U (zh) | 2018-09-28 | 2019-09-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收容容器以及记录装置 |
JP7205295B2 (ja) * | 2019-02-27 | 2023-01-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 |
JP7379831B2 (ja) * | 2019-02-28 | 2023-11-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 |
CN113840734B (zh) | 2019-05-23 | 2023-02-24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具有可从外部着色剂供应源填充的储存器的打印设备的可选择的填充模式 |
CN110356121B (zh) * | 2019-08-27 | 2024-06-04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墨水容器和喷墨打印机 |
US11951739B2 (en) | 2020-03-09 | 2024-04-0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ic die with high aspect ratio power bond pads |
JP7406442B2 (ja) * | 2020-04-10 | 2023-12-27 | 株式会社丸山製作所 | 液体吐出装置 |
JP7527869B2 (ja) * | 2020-07-07 | 2024-08-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貯留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CN112046161A (zh) * | 2020-08-31 | 2020-12-08 | 安徽天翔高新特种包装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凹版印刷与uv同步套印工艺 |
JP2022126443A (ja) * | 2021-02-18 | 2022-08-30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CN115107373B (zh) | 2021-03-19 | 2023-08-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 |
JP2022144519A (ja) | 2021-03-19 | 2022-10-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2023059392A (ja) * | 2021-10-15 | 2023-04-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タンク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2023083127A (ja) * | 2021-12-03 | 2023-06-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ユニット、ヘッドシステム、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93639A (ja) * | 1996-12-28 | 1998-07-28 | Brother Ind Ltd | 印字装置 |
JP2001301196A (ja) * | 2000-04-21 | 2001-10-30 | Canon Inc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2001981A (ja) * | 2000-06-21 | 2002-01-08 | Canon Inc |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該容器への液体注入方法 |
US6412929B1 (en) * | 1999-07-26 | 2002-07-02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fluid to an ink jet nozzle |
CN1388003A (zh) * | 1994-08-24 | 2003-01-01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的液体容器 |
TW200840718A (en) * | 2006-12-26 | 2008-10-16 | Seiko Epson Corp |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TW201016477A (en) * | 2008-05-27 | 2010-05-01 | Seiko Epson Corp | Liquid supply syste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ontainer |
CN102036829A (zh) * | 2008-05-23 | 2011-04-2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流体液滴喷射的循环流体 |
CN202071509U (zh) * | 2010-09-14 | 2011-12-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墨水供给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
CN102336061A (zh) * | 2010-07-15 | 2012-02-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41145A (en) | 1980-04-04 | 1981-11-04 | Nec Corp | Gas discharge display unit |
US4769658A (en) | 1986-09-16 | 1988-09-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pressure adjustable mechanisms for discharging a constant ink amount |
JPS63267557A (ja) * | 1987-04-24 | 1988-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インクジエツト用インクタンクのインク充填方法 |
US6097407A (en) * | 1988-11-09 | 2000-08-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ackage for ink jet head |
JP2724004B2 (ja) * | 1988-11-09 | 1998-03-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収納容器 |
US5231416A (en) | 1988-11-09 | 1993-07-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ntainer for ink jet head and recovering method of ink jet head using container |
JPH02224732A (ja) * | 1989-02-28 | 1990-09-06 | Canon Inc | 眼科装置 |
JP3582592B2 (ja) * | 2001-04-03 | 2004-10-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5434603A (en) * | 1991-06-19 | 1995-07-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artridge with passageway for ink level indicator |
US5757390A (en) * | 1992-08-12 | 1998-05-2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volume sensing and replenishing system |
JP2970381B2 (ja) * | 1994-01-20 | 1999-11-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3062030B2 (ja) * | 1995-02-28 | 2000-07-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JPH092084A (ja) * | 1995-06-21 | 1997-01-07 | Calsonic Corp | 紐付きキャップ |
JPH09131897A (ja) * | 1995-07-29 | 1997-05-20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ヂ並びにそのインク消費状況検出表示装置 |
JP3510019B2 (ja) * | 1995-09-04 | 2004-03-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H09109407A (ja) * | 1995-10-18 | 1997-04-28 | Kao Corp | インク補充装置 |
KR100209510B1 (ko) * | 1996-03-08 | 1999-07-15 | 윤종용 | 잉크제트 프린터의 잉크 공급 장치 |
US6176572B1 (en) * | 1996-06-13 | 2001-01-23 | Minolta Co., Ltd. | Ink jet recorder |
JP3245088B2 (ja) * | 1996-07-01 | 2002-01-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カートリッジに用いられる液体収容容器 |
JPH10100429A (ja) * | 1996-09-27 | 1998-04-21 | Citizen Watch Co Ltd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CN1099965C (zh) * | 1998-01-27 | 2003-01-29 | 通用株式会社 | 墨水供给方法及为实现该方法所用的墨水供给器 |
US6059401A (en) * | 1998-03-19 | 2000-05-09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lignment coupling device for manually connecting an ink supply to an inkjet print cartridge |
SG102625A1 (en) * | 1998-05-13 | 2004-03-26 | Seiko Epson Corp |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JP2000109075A (ja) * | 1998-10-05 | 2000-04-18 | Mitsuhisa Hirayama | キャップホルダーを設けた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JP2000153619A (ja) * | 1998-11-24 | 2000-06-06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リンタ並びにそ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0301732A (ja) | 1999-04-19 | 2000-10-31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1138537A (ja) * | 1999-08-30 | 2001-05-22 | Canon Inc | インク保持部材へのインク充填方法、インク充填装置、前記インク充填方法によりインクが充填されるインクタンク |
JP3472272B2 (ja) * | 2000-03-02 | 2003-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6634746B2 (en) | 2000-03-02 | 2003-10-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apparatus |
JP2002001987A (ja) | 2000-06-23 | 2002-01-08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307702A (ja) * | 2001-04-09 | 2002-10-23 | Sanwa Supply Kk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用インク補充器 |
CA2386999C (en) * | 2001-05-17 | 2008-10-0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
JP2003266725A (ja) * | 2002-03-12 | 2003-09-24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方法 |
JP2004106300A (ja) * | 2002-09-17 | 2004-04-08 | Sharp Corp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115120A (ja) * | 2002-09-20 | 2004-04-15 | Katsuhiko Yamagishi | キャップホルダー並びにキャップホルダー付きペットボトル |
JP4290962B2 (ja) | 2002-11-01 | 2009-07-08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インク供給機構 |
JP2004345316A (ja) * | 2003-05-26 | 2004-12-09 | Canon Finetech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4292929B2 (ja) * | 2003-09-19 | 2009-07-08 |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415629B2 (ja) * | 2003-09-30 | 2010-02-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CN1217801C (zh) | 2003-11-28 | 2005-09-07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US7192126B2 (en) * | 2004-01-06 | 2007-03-20 | Fuji Xerox Co., Ltd. | Systems,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maximizing efficiency of refillable fluid ejection head |
CN2691854Y (zh) * | 2004-02-06 | 2005-04-13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恒压连续供墨器 |
JP4556540B2 (ja) * | 2004-08-06 | 2010-10-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導出管取り付け構造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6110946A (ja) * | 2004-10-18 | 2006-04-27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EP2995461A3 (en) * | 2005-02-02 | 2017-03-2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Attachment, liquid reception container, and liquid supply device |
US7290870B2 (en) * | 2005-09-29 | 2007-11-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US7287845B2 (en) * | 2005-09-29 | 2007-10-3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JP2007196650A (ja) | 2005-11-28 | 2007-08-09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4539517B2 (ja) * | 2005-09-29 | 2010-09-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160749A (ja) | 2005-12-14 | 2007-06-28 | Fujifilm Corp |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855544B1 (ko) | 2006-03-18 | 2008-09-01 | 주식회사 잉크테크 | 프린터용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잉크충전방법 |
KR100809884B1 (ko) * | 2006-03-28 | 2008-03-06 | 주식회사 잉크테크 | 프린터용 잉크 카트리지 |
JP2007330495A (ja) * | 2006-06-15 | 2007-12-27 | Yaizu Suisankagaku Industry Co Ltd | 流動物投与用袋状容器 |
ATE489229T1 (de) | 2006-08-11 | 2010-12-15 | Seiko Epson Corp | Flüssigkeitseinspritzverfahren und flüssigkeitsbehälter |
JP4992338B2 (ja) * | 2006-08-11 | 2012-08-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 |
KR100936840B1 (ko) | 2006-08-11 | 2010-01-14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체 주입 방법, 액체 수용 용기 및 액체 수용 용기의 제조 방법 |
KR20080014688A (ko) | 2006-08-11 | 2008-02-14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체 주입 방법 및 액체 수용 용기 |
AR062342A1 (es) | 2006-08-11 | 2008-10-29 | Seiko Epson Corp | Metodo de inyeccion de liquido y contenedor de liquido |
KR20080014664A (ko) | 2006-08-11 | 2008-02-14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체 주입 방법 및 액체 수용 용기 |
EP2298557B1 (en) * | 2006-11-06 | 2014-03-1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
JPWO2008056736A1 (ja) | 2006-11-10 | 2010-02-25 | 株式会社クローズアップ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4256427B2 (ja) * | 2007-01-23 | 2009-04-22 | 株式会社東芝 | 液体容器、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WO2008095077A1 (en) * | 2007-01-31 | 2008-08-07 | Fujifilm Dimatix, Inc. | Printer with configurable memory |
JP5171095B2 (ja) * | 2007-04-12 | 2013-03-27 |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924830B2 (ja) * | 2007-07-31 | 2012-04-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供給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記録装置 |
JP5115237B2 (ja) * | 2008-02-29 | 2013-01-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5056589B2 (ja) * | 2008-05-29 | 2012-10-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 |
JP5471260B2 (ja) | 2008-11-14 | 2014-04-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CN201317161Y (zh) * | 2008-12-04 | 2009-09-30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
JP2010168087A (ja) * | 2009-01-26 | 2010-08-05 | Toyoda Gosei Co Ltd | キャップ装置 |
JP2010196550A (ja) * | 2009-02-24 | 2010-09-0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回転軸とレバーの取付構造、回転軸とレバーの取付方法、及び、流体機械 |
JP5195544B2 (ja) | 2009-03-12 | 2013-05-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2010214920A (ja) * | 2009-03-19 | 2010-09-30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容器 |
JP5299145B2 (ja) | 2009-07-27 | 2013-09-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供給装置 |
CN201494097U (zh) * | 2009-08-28 | 2010-06-02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墨盒 |
JP5522509B2 (ja) * | 2009-09-04 | 2014-06-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5316326B2 (ja) * | 2009-09-04 | 2013-10-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の組立て方法、液体収容容器の分解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64988B2 (ja) | 2010-02-26 | 2014-08-06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液体還元剤貯蔵タンクのブリーザーパイプ構造 |
JP2011235538A (ja) * | 2010-05-11 | 2011-11-2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5691307B2 (ja) * | 2010-09-03 | 2015-04-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644279B2 (ja) | 2010-09-03 | 2014-12-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454398B2 (ja) * | 2010-07-15 | 2014-03-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RU2533107C2 (ru) * | 2010-07-15 | 2014-11-20 |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выталк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
JP2012066563A (ja) | 2010-08-24 | 2012-04-05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633257B2 (ja) * | 2010-09-03 | 2014-12-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を備える液体消費装置 |
JP5327168B2 (ja) * | 2010-09-03 | 2013-10-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866856B2 (ja) * | 2010-09-03 | 2016-02-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を備える液体消費装置 |
JP5760399B2 (ja) | 2010-11-16 | 2015-08-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補充容器 |
JP2012111167A (ja) * | 2010-11-26 | 2012-06-1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724398B2 (ja) * | 2011-01-14 | 2015-05-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容器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TWM410749U (en) * | 2011-02-18 | 2011-09-01 | Jing Nan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 Traffic cone ballast structure |
CN202271662U (zh) * | 2011-06-30 | 2012-06-13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
CN202225551U (zh) * | 2011-08-17 | 2012-05-23 | 郑华星 | 一种透气防尘不漏墨大墨盒 |
JP6230231B2 (ja) * | 2012-12-28 | 2017-1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RU2631192C2 (ru) * | 2013-07-11 | 2017-09-19 | ЭсЭмСи КОРПОРЕЙШ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циркуляцией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имеющей постоянную температуру |
-
2013
- 2013-08-02 EP EP13827659.7A patent/EP288370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3-08-02 BR BR112015002857A patent/BR112015002857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3-08-02 WO PCT/JP2013/004712 patent/WO20140244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8-02 MX MX2015001738A patent/MX2015001738A/es unknown
- 2013-08-02 MY MYPI2015700372A patent/MY166230A/en unknown
- 2013-08-02 RU RU2018105185A patent/RU2018105185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3-08-02 RU RU2015107752A patent/RU2647099C2/ru active
- 2013-08-02 KR KR1020157005222A patent/KR10195342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8-06 TW TW106144284A patent/TWI65510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06 TW TW106144271A patent/TWI64921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06 TW TW106144281A patent/TWI66307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06 TW TW106144283A patent/TW201811575A/zh unknown
- 2013-08-06 TW TW102128160A patent/TWI61309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08 US US13/962,172 patent/US907941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9 CN CN201610884380.9A patent/CN1064272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9 CN CN201610884751.3A patent/CN10642722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9 CN CN201310344939.5A patent/CN10356858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9 CN CN201610884068.XA patent/CN106626784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8-09 CN CN201711117779.5A patent/CN1078670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9 CN CN201610244910.3A patent/CN1058568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9 CN CN201610884707.2A patent/CN1066267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9 CN CN201610884314.1A patent/CN106476443A/zh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6-10 US US14/735,453 patent/US929000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01-29 US US15/011,038 patent/US1011239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8003A (zh) * | 1994-08-24 | 2003-01-01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的液体容器 |
JPH10193639A (ja) * | 1996-12-28 | 1998-07-28 | Brother Ind Ltd | 印字装置 |
US6412929B1 (en) * | 1999-07-26 | 2002-07-02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fluid to an ink jet nozzle |
JP2001301196A (ja) * | 2000-04-21 | 2001-10-30 | Canon Inc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2001981A (ja) * | 2000-06-21 | 2002-01-08 | Canon Inc |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該容器への液体注入方法 |
TW200840718A (en) * | 2006-12-26 | 2008-10-16 | Seiko Epson Corp |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2036829A (zh) * | 2008-05-23 | 2011-04-2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流体液滴喷射的循环流体 |
TW201016477A (en) * | 2008-05-27 | 2010-05-01 | Seiko Epson Corp | Liquid supply syste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ontainer |
CN102336061A (zh) * | 2010-07-15 | 2012-02-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
CN202071509U (zh) * | 2010-09-14 | 2011-12-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墨水供给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49217B (zh) | 液體供給系統、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 | |
TWI500524B (zh) | Container units and liquid injection systems | |
JP6127406B2 (ja) |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
JP6083167B2 (ja)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
JP6115080B2 (ja)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
JP6155598B2 (ja) | 液体消費装置、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 |
JP6744587B2 (ja) |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 |
JP2014037057A (ja) |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
US20150183223A1 (en) | Fluid storage container | |
JP6089523B2 (ja)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
CN203567359U (zh) | 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 | |
JP2015047830A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JP6127582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JP5958220B2 (ja)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
JP2014058087A (ja) |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液体消費装置、及び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 |
JP6274259B2 (ja) | 液体収容体 | |
JP2014058086A (ja) |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
JP6155606B2 (ja) |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液体消費装置 | |
JP2014054823A (ja) | 液体消費装置、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