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2297A - 製程卡匣 - Google Patents

製程卡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2297A
TW202032297A TW109113905A TW109113905A TW202032297A TW 202032297 A TW202032297 A TW 202032297A TW 109113905 A TW109113905 A TW 109113905A TW 109113905 A TW109113905 A TW 109113905A TW 202032297 A TW202032297 A TW 2020322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conduction member
developing roller
drive conduction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7249B (zh
Inventor
佐藤昌明
山下昌敏
西谷智史
菅野一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2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2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2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卡匣,係為可對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卡匣,其特徵為,具備有:(i)用以使被形成在感光體上之潛像顯像的可旋轉之顯像輥;和(ii)能夠接收藉由前述裝置本體所產生的旋轉力之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iii)構成為能夠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作結合,並能夠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所接受到的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處之第2驅動傳導構件;和(iv)結合解除構件,係具有(iv-i)能夠接受藉由前述裝置本體所產生的力之力接受部、和(ivii)為了解除前述結合,而以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其中一方從另外一方而離開的方式,來藉由前述力接受部所接受到的前述力而對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至少其中一者作推壓之推壓部。

Description

製程卡匣
本發明,係為有關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以下,稱作畫像形成裝置)以及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之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的卡匣者。
於此,所謂畫像形成裝置,係為使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製程而在記錄媒體上形成畫像者。而,作為畫像形成裝置之例,例如係包含有:電子照片影印機、電子照片印表機(例如,雷射印表機、LED印表機等)、傳真機裝置以及文字處理器(word prosessor)等。
又,所謂卡匣,係為將身為像擔持體之電子照片感光體筒(以下,稱作筒)以及作用於此筒處之製程手段(例如,顯像劑擔持體(以下,稱作顯像輥))的至少一者作了卡匣化並構成為能夠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來進行裝著脫離者。所謂卡匣,係存在有將筒和顯像輥一體性地作了卡匣化者,或者是將筒和顯像輥相互獨立地作了卡匣化者。特別將後者之具有筒者稱作筒卡匣,並將具有顯像輥者稱作顯像卡匣。
又,所謂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係為除了卡匣以外的畫像形成裝置之剩餘的部分。
於先前技術中,在畫像形成裝置中,係採用將筒以及作用於筒之製程手段一體性地卡匣化,並將此卡匣設為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之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製程卡匣方式。
若依據此製程卡匣方式,則由於係能夠不依靠服務人員地來讓使用者自身進行畫像形成裝置之維修,因此,係能夠將操作性大幅度的提升。
故而,在畫像形成裝置中,係廣泛採用有此製程卡匣方式。
於此,係對於設置有進行在畫像形成時而驅動顯像輥並在非畫像形成時而將對於顯像輥之驅動作遮斷的驅動切換之離合器的製程卡匣(例如日本特開2001-337511)或者是畫像形成裝置(例如日本特開2003-208024)有所提案。
在日本特開2001-337511中,係在顯像輥端部處設置有用以進行驅動切換之彈簧離合器。
又,在日本特開2003-208024中,係在畫像 形成裝置處設置有用以進行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切換的離合器。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對於先前技術之用以進行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切換的離合器作改善。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申請案之第1發明,係為一種可對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卡匣,其特徵為,具備有:(i)用以使被形成在感光體上之潛像顯像的可旋轉之顯像輥;和(ii)能夠接收藉由前述裝置本體所產生的旋轉力之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iii)構成為能夠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作結合,並能夠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所接受到的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處之第2驅動傳導構件;和(iv)結合解除構件,係具有(iv-i)能夠接受藉由前述裝置本體所產生的力之力接受部、和(ivii)為了解除前述結合,而以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其中一方從另外一方而離開的方式,來藉由前述力接受部所接受到的前述力而對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至少其中一者作推壓之推壓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申請案之第2發明,係為一種能夠在記錄媒體上形成畫像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i)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係具備有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和本體側推壓構件; 和(ii)卡匣,係為可對於前述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卡匣,並具備有:(ii-i)用以使被形成在感光體上之潛像顯像的可旋轉之顯像輥;和(ii-ii)能夠接收藉由前述裝置本體所產生的旋轉力之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ii-iii)構成為能夠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作結合,並能夠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所接受到的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處之第2驅動傳導構件;和(ii-iv)結合解除構件,係具有(ii-iv-i)能夠接受藉由前述本體側推壓構件所產生的力之力接受部、和(ii-iv-ii)為了解除前述結合,而以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其中一方從另外一方而離開的方式,來藉由前述力接受部所接受到的前述力而對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至少其中一者作推壓之推壓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申請案之第3發明,係為一種可對於具備有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和本體側推壓構件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製程卡匣,其特徵為,具備有:(i)可旋轉之感光體;和(ii)用以使被形成在感光體上之潛像顯像的可旋轉且可相對於前述感光體而進行接觸分離之顯像輥;和(iii)為了使前述顯像輥從前述感光體分離,而從前述本體側推壓構件接受推壓力之推壓力接受部;和(iv)從前述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而接收旋轉力之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v)構成為能夠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作結合,並能夠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所接受到的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處之第2 驅動傳導構件;和(vi)為了解除前述結合,而以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其中一方從另外一方而離開的方式,來藉由前述推壓力接受部所接受到的前述推壓力而對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至少其中一者作推壓之結合解除構件。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申請案之第4發明,係為一種可在記錄媒體上形成畫像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i)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係具備有分離力推壓構件和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和(ii)製程卡匣,係為可對於前述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製程卡匣,並具備有:(ii-i)可旋轉之感光體;和(ii-ii)用以使被形成在感光體上之潛像顯像的可旋轉且可相對於前述感光體而進行接觸分離之顯像輥;和(ii-iii)從前述分離力推壓構件而接受用以使前述顯像輥從前述感光體分離的推壓力之推壓力接受部;和(ii-iv)從前述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而接收旋轉力之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ii-v)構成為能夠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作結合,並能夠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所接受到的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處之第2驅動傳導構件;和(ii-vi)為了藉由前述分離力接受部所接受到的前述分離力來解除前述結合,而能夠以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其中一方從另外一方而離開的方式,來對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以及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至少其中一者作推壓之結合解除構件。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申請案之第5發明,係為一種可對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製程卡匣,其特徵為,具備有:感光體;和將前述感光體可旋轉地作支持之感光體框體;和使被形成在前述感光體上之潛像顯像的顯像輥;和將前述顯像輥可旋轉地作支持,並且能夠在使前述顯像輥與前述感光體作接觸之接觸位置和使前述顯像輥從前述感光體而分離之分離位置之間作轉動地而結合於前述感光體框體處之顯像框體;和能夠以前述顯像框體之相對於前述感光體框體的轉動軸線為中心地而旋轉,並且能夠從前述裝置本體而接受旋轉力之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能夠以前述轉動軸線作為中心而旋轉,並能夠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作結合並且能夠對於前述顯像輥而傳導前述旋轉力之第2驅動傳導構件;和伴隨著前述顯像框體之從前述接觸位置起所朝向前述分離位置之轉動,而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間的連結解除之解除機構。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申請案之第6發明,係為一種能夠在記錄媒體上形成畫像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i)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係具備有傳導旋轉力之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和(ii)製程卡匣,係為可對於前述裝置本體而進行裝著脫離之製程卡匣,並具備有:(ii-i)感光體;和(ii-ii)將前述感光體可旋轉地作支持之感光體框體;和(ii-iii)顯像輥;和(ii-iv)將前述顯像輥可旋轉地作支持,並且能夠在使前述顯 像輥與前述感光體作接觸之接觸位置和使前述顯像輥從前述感光體而分離之分離位置之間作轉動地而結合於前述感光體框體處之顯像框體;和(ii-v)能夠以前述顯像框體之相對於前述感光體框體的轉動軸線為中心地而旋轉,並且能夠從前述裝置本體而接受旋轉力之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ii-vi)能夠以前述轉動軸線作為中心而旋轉,並能夠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作結合並且能夠對於前述顯像輥而傳導前述旋轉力之第2驅動傳導構件;和(ii-vii)伴隨著前述顯像框體之從前述接觸位置起所朝向前述分離位置之轉動,而將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間的連結解除之解除機構。
若依據本發明,則係能夠在卡匣內而進行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切換。
1:畫像形成裝置
2:裝置本體
4:電子照片感光體筒
5:帶電輥
7:清淨刃
8:筒單元
9:顯像單元、顯像單元
24:驅動側卡匣蓋
25:非驅動側卡匣蓋
26:清淨容器
27:廢顯像劑收容部
29:顯像框體
31:顯像刃
32:顯像蓋構件
45:軸承
49:顯像劑收容部
68:惰齒輪
69:顯像輥齒輪
70:彈簧
71: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
72:解除凸輪
73:解除桿
74: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
80:本體分離構件
81:軌道
95:加壓彈簧
圖1,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立體圖。
圖2,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畫像形成裝置之剖面圖。
圖3,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畫像形成裝置之立體圖。
圖4,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 剖面圖。
圖5,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立體圖。
圖6,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立體圖。
圖7,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側面圖。
圖8,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立體圖。
圖9,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立體圖。
圖10,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11,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爪為9個的情況時之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12,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13,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定位構成的變形例之剖面圖。
圖14,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15,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解除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16,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解除構件 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17,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解除凸輪為3個的情況時之立體圖。
圖18,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19,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20,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21,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解除凸輪、驅動側卡匣蓋構件以及顯像蓋構件的導引之位置關係的模式圖。
圖22,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之變形例作了觀察的立體圖。
圖23,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之變形例作了觀察的立體圖。
圖24,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解除凸輪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之立體圖。
圖25,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解除凸輪和軸承構件之立體圖。
圖26,係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27,係為畫像形成裝置的齒輪配列之其中一例的區塊圖。
圖28,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29,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30,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31,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32,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33,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34,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解除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35,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解除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36,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37,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38,係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39,係為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的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40,係為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41,係為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的畫像形成裝置之立體圖。
圖42,係為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43,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44,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45,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46,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47,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48,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剖面圖。
圖49,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第1、第2結合構件之立體圖。
圖50,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第1、第2結合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剖面圖。
圖51,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解除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52,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53,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54,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55,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56,係為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57,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58,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從被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59,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第2結合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60,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第1、第2結合構件之立體圖。
圖61,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62,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63,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64,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65,係為本發明之第5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66,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67,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68,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解除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69,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70,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解除凸輪和顯像蓋構件之立體圖。
圖71,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72,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73,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74,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75,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76,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顯像卡匣之立體圖。
圖77,係為本發明之第6實施例的顯像卡匣之驅動連結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78,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79,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80,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81,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82,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解除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83,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84,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85,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86,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87,係為本發明之第7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88,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從驅動側起來對於製程卡匣之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89,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製程卡匣之驅動連結部作了觀察之分解立體圖。
圖90,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91,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92,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第1、第2結合構件之立體圖。
圖93,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圖94,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解除構件以及周邊零件之立體圖。
圖95,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立體圖。
圖96,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製程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97,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98,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99,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驅動連結 部之模式圖以及立體圖。
圖100,係為對於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解除凸輪、解除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的軸線方向之位置關係作了展示的模式圖。
圖101,係為本發明之第8實施例的解除凸輪、解除桿、顯像蓋構件之分解圖。
圖102,係為本發明之第9實施例的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
[實施例1]
[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之一般性說明]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使用圖面來作說明。
另外,在以下之實施形態中,作為畫像形成裝置,係對於能夠將4個的製程卡匣作裝著脫離之全彩畫像形成裝置作例示。
另外,裝著於畫像形成裝置處之製程卡匣的個數,係並不被限定於此。此係為因應於需要而適宜作設定者。
例如,在形成黑白畫像之畫像形成裝置的情況時,被裝著在前述畫像形成裝置上之製程卡匣的個數係為1個。又,在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係作為畫像形成裝置之其中一例,而對於印表機作例示。
[畫像形成裝置之概略構成]
圖2,係為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的剖面概略圖。又,圖3(a)係為本實施例之畫像形成裝置的立體圖。又,圖4係為本實施例之製程卡匣P的剖面圖。又,圖5係為從驅動側起來對於本實施例之製程卡匣P作了觀察之立體圖,圖6係為從驅動側起來對於本實施形態之製程卡匣P作了觀察之立體圖。
如圖2中所示一般,此畫像形成裝置1,係為使用有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製程之4色全彩雷射印表機,並對於記錄媒體S進行彩色畫像形成。畫像形成裝置1,係為製程卡匣方式,並為將製程卡匣可卸下地裝著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2處,且對於記錄媒體S而形成彩色畫像者。
於此,關於畫像形成裝置1,係將設置有前門3之側設為正面(前面),並將與正面相反側之面設為背面(後面)。又,將從正面來望向畫像形成裝置1時的右側稱作驅動側,並將左側稱作非驅動側。圖2,係為從非驅動側起來對於畫像形成裝置1作了觀察的剖面圖,紙面前方係為畫像形成裝置1之非驅動側,紙面右側係為畫像形成裝置1之正面,紙面深處側係成為畫像形成裝置1之驅動側。
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2處,係於水平方向上而配置有第1製程卡匣PY(黃)、第2製程卡匣PM(洋 紅)、第3製程卡匣PC(靛青)、第4製程卡匣PK(黑)之4個的製程卡匣P(PY、PM、PC、PK)。
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P(PY、PM、PC、PK),係分別具備有相同的電子照片形成製程機構,並且顯像劑之顏色係互為相異。對於第1~第4製程卡匣P(PY、PM、PC、PK),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2之驅動輸出部而被傳導有旋轉驅動力。關於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又,對於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P(PY、PM、PC、PK),係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2而供給有偏壓電壓(帶電偏壓、顯像偏壓等)(未圖示)。
如圖4中所示一般,本實施例之第1~第4的各製程卡匣P(PY、PM、PC、PK),係具備有感光體筒4、和具有作為作用於此筒4之製程手段的帶電手段以及清淨手段的感光體筒單元8。
又,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P(PY、PM、PC、PK),係具備有顯像單元9,該顯像單元9,係具備將筒4上之靜電潛像作顯像之顯像手段。
第1製程卡匣PY,係在顯像框體29內收容有黃色(Y)的顯像劑,並在筒4之表面上形成黃色之顯像劑像。
第2製程卡匣PM,係在顯像框體29內收容有洋紅(M)的顯像劑,並在筒4之表面上形成洋紅色之顯像劑像。
第3製程卡匣PC,係在顯像框體29內收容有靛青(C)的顯像劑,並在筒4之表面上形成靛青色之顯像劑像。
第4製程卡匣PK,係在顯像框體29內收容有黑色(K)的顯像劑,並在筒4之表面上形成黑色之顯像劑像。
在第1~第4製程卡匣P(PY、PM、PC、PK)之上方處,係被設置有作為曝光手段之雷射掃描單元LB。此雷射掃描單元LB,係對應於畫像資訊而輸出雷射光Z。而,雷射光Z,係通過卡匣P之曝光窗部10而對於筒4之表面進行掃描曝光。
在第1~第4製程卡匣P(PY、PM、PC、PK)之下方處,係被設置有作為轉印構件之中間轉印皮帶單元11。此中間轉印皮帶單元11,係具備有驅動輥13、張力輥14、15,並將具有可撓性之轉印皮帶12作架設。
第1~第4製程卡匣P(PY、PM、PC、PK)之筒4,係使其之下面與轉印皮帶12之上面相接觸。該接觸部,係為一次轉印部。在轉印皮帶12之內側處,係與統4相對向地而設置有1次轉印輥16。
又,2次轉印輥17,係在與張力輥14相對向之位置處,隔著轉印皮帶12而被作配置。轉印皮帶12和2次轉印輥17之接觸部,係為2次轉印部。
在中間轉印皮帶單元11之下方處,係被設置有進送單元18。此進送單元18,係具備有積載記錄媒體 S並作收容的供紙盤19、和供紙輥20。
在圖2中之裝置本體2內的左上方處,係被設置有定著單元21和排出單元22。裝置本體2之上面,係設為排出盤23。
被轉印有顯像劑像之記錄媒體S,係藉由被設置在定著單元21處之定著手段而被作定著,並排出至排出盤23處。
卡匣P,係成為能夠經由可拉出之卡匣托盤60來對於裝置本體2而進行裝著脫離的構成。圖3(a),係為對於從裝置本體而將卡匣托盤60以及卡匣P作了拉出的狀態作展示。
[畫像形成動作]
用以形成全彩畫像之動作,係如同下述一般。
第1~第4之各製程卡匣P(PY、PM、PC、PK)之筒4,係被以特定之速度而作旋轉驅動(圖4中之箭頭D方向,在圖2中之逆時針方向)。
轉印皮帶12,亦係與筒之旋轉成順方向(圖2之箭頭C方向)地來以和筒4之速度相對應的速度而被作旋轉驅動。
雷射掃描單元LB亦係被驅動。與雷射掃描單元LB之驅動相互同步地,來藉由帶電輥5而使筒4之表面均一地帶電有特定之極性、電位。雷射掃描單元LB, 係因應於各色之畫像訊號,而以雷射光Z來對於各筒4之表面進行掃描曝光。
藉由此,在各筒4之表面上係被形成有與對應色之畫像訊號相對應的靜電潛像。此靜電潛像,係藉由被以特定之速度而進行旋轉驅動(圖4之箭頭E方向,在圖2中之順時針方向)之顯像輥而被作顯像。
藉由此種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製程,在第1卡匣PY之筒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黃色成分相對應的黃色之顯像劑像。之後,該顯像劑像係被一次轉印至轉印皮帶12上。
同樣的,在第2卡匣PM之筒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洋紅色成分相對應的洋紅色顯像劑像。 之後,該顯像劑像係重疊於已被轉印至轉印皮帶12上之黃色之顯像劑像上地而被作一次轉印。
同樣的,在第3卡匣PC之筒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靛青成分相對應的靛青色顯像劑像。之後,該顯像劑像係重疊於已被轉印至轉印皮帶12上之黃色、洋紅色之顯像劑像上地而被作一次轉印。
同樣的,在第4卡匣PK之筒4處,係被形成有與全彩畫像之黑色成分相對應的黑色顯像劑像。之後,該顯像劑像係重疊於已被轉印至轉印皮帶12上之黃色、洋紅色、靛青色之顯像劑像上地而被作1次轉印。
如此這般,在轉印皮帶12上,係被形成有黃色、洋紅色、靛青色、黑色之4色的全彩之未定著顯像劑 像。
另一方面,係以特定之控制時序來將記錄媒體S一次一枚地分離並作進送。該記錄媒體,係以特定之控制時序而被導入至身為2次轉印輥17和轉印皮帶12間的接觸部之2次轉印部處。
藉由此,在記錄媒體S被朝向前述2次轉印部作搬送的過程中,轉印皮帶12上之4色重疊的顯像劑像係被依序地整批轉印至記錄媒體S之面上。
[製程卡匣之全體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第1~第4之製程卡匣P(PY、PM、PC、PK),係為具備有相同的電子照片形成製程機構並且所收容之顯像劑之顏色或顯像劑之填充量係互為相異者。
卡匣P,係具備有作為感光體之筒4、和作用於筒4之製程手段。於此,製程手段,係為作為使筒4作帶電之帶電手段的帶電輥5、作為使被形成在筒4上之潛像顯像的顯像手段之顯像輥6、作為用以使殘留在筒4之表面上的殘留顯像劑除去之清淨手段的清淨刃7等。又,卡匣P,係被區分成筒單元8和顯像單元9。
[筒單元之構成]
如圖4、圖5、圖6中所示一般,筒單元8,係為藉由作為感光體之筒4、和帶電輥5、和清淨刃7、 和作為感光體框體之清淨容器26、和廢顯像劑收容部27、和卡匣蓋構件(在圖5、圖6中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所構成者。另外,在廣義性之感光體框體中,係除了身為狹義之感光體框體的清淨容器26以外,亦包含有廢顯像劑收容部27、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在以下之實施例中,亦為相同)。另外,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時,感光體框體係被固定在裝置本體2處。
筒4,係藉由被設置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兩端處的卡匣蓋構件24、25,而被可自由旋轉地作支持。於此,係將筒4之軸線方向定義為長邊方向。
卡匣蓋構件24、25,係在清淨容器26之長邊方向的兩端側處,而被固定於清淨容器26處。
又,如圖5中所示一般,在筒4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側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對於筒4而傳導驅動力之結合構件4a。圖3(b),係為裝置本體2之立體圖,針對卡匣托盤60以及卡匣P,係並未作圖示。卡匣P(PY、PM、PC、PK)之各別的結合構件4a,係與圖3(b)中所示之裝置本體2的作為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之筒驅動輸出構件61(61Y、61M、61C、61K)作卡合,並將裝置本體之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傳導至筒4處。
帶電輥5,係以能夠對於筒4而作接觸並進行從動旋轉的方式,而被支持於清淨容器26處。
又,清淨刃7,係以能夠對於筒4之周表面而 以特定之壓力來作接觸的方式,而被支持於清淨容器26處。
藉由清淨手段7而被從筒4之周面所除去的轉印殘留顯像劑,係被收容在清淨容器26內之廢顯像劑收容部27中。
又,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將顯像單元9可轉動地作支持之支持部24a、25a(參考圖6)。
[顯像單元之構成]
顯像單元9,係如圖1、圖8中所示一般,藉由顯像輥6、顯像刃31、顯像框體29、軸承構件45、顯像蓋構件32等所構成。於此,在廣義之顯像框體中,除了顯像框體29以外,亦包含有軸承構件45以及顯像蓋構件32等(在以下之實施例中,亦為相同)。另外,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時,顯像框體29係被構成為可相對於裝置本體2而移動。
又,在廣義之卡匣框體中,係包含有前述之廣義的感光體框體以及廣義的顯像框體(關於以下之實施例,亦為相同)。
顯像框體29,係具備有將供給至顯像輥6處之顯像劑作收容的顯像劑收容部49、以及對於顯像輥6之周面的層厚作限制之顯像刃31。
又,如圖1中所示一般,軸承構件45,係被 固定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側處。此軸承構件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顯像輥6,係於其之長邊方向端部處具備有顯像輥齒輪69。軸承構件45,係亦將用以對於顯像輥齒輪69傳導驅動力之顯像惰齒輪36可旋轉地作支持。關於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又,顯像蓋構件32,係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上,而被固定於軸承構件45之外側處。此顯像蓋構件32,係以將顯像輥齒輪69和顯像惰齒輪36等作覆蓋的方式而被構成。
[筒單元和顯像單元之組裝]
在圖5、圖6中,對於將顯像單元9和筒單元8作組裝的模樣作展示。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其中一端側處,係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支持部24a處而可轉動地嵌合有顯像蓋構件32之圓筒部32b的外徑部32a。又,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另外一端側處,係於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之支持孔部25a處,而可轉動地嵌合有從顯像框體29所突出設置之突出部29b。藉由此,顯像單元9,係相對於筒單元8而被可轉動地作支持。於此,係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的轉動中心(轉動軸線),稱作轉動中心(轉動軸線)X。此轉動中心X,係為將支持孔部24a的中心和支持孔部25a的中心作了連結之軸線。
[顯像輥和筒之接觸]
如圖4、圖5、圖6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係構成為藉由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加壓彈簧95而被作推壓,並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來使顯像輥6與筒4作接觸。亦即是,藉由加壓彈簧95之推壓力,顯像單元9,係構成為被朝向圖4中之箭頭G方向作推壓,並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地而作用有箭頭H方向之動量。
藉由此,顯像輥6係能夠對於筒4而以特定壓力來作接觸。又,係將此時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顯像單元9之位置,作為接觸位置。又,若是與加壓彈簧95之推壓力相抗衡地而使顯像單元9朝向與箭頭G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則顯像輥6係能夠從筒4而分離。亦即是,顯像輥6係構成為能夠對於筒4而作接觸分離。
[顯像輥和筒之分離]
圖7,係為從驅動側起來對於卡匣P作了觀察的側面圖。在此圖中,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時,筒單元8係在裝置本體2處而被作定位。
在本實施例中,力接受部45a係被設置在軸承構件45處。另外,力接受部45a,係並不被限定於設置在軸承構件45處,只要設置在卡匣P之任意的場所(例如,顯像框體等)處即可。作為推壓力接受部之力接受部45a,係成為能夠與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處之作為本體側 推壓構件(分離力推壓構件)的本體分離構件80作卡合之構成。
此作為本體側推壓構件(分離力推壓構件)之本體分離構件80,係成為接受從未圖示之馬達而來的驅動力而能夠沿著軌道81來朝向箭頭F1、F2方向移動的構成。
圖7(a),係對於筒4和顯像輥6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作展示。此時,力接受部45a和本體分離構件80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
圖7(b),係對於以圖7(a)之狀態作為基準而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箭頭F1方向來作了距離δ 1之移動的狀態作展示。此時,力接受部45a係與本體分離構件80相卡合。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成為相對於筒單元8而可轉動之構成,在圖7(b)中,顯像單元9,係成為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並朝向箭頭K方向而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分離了距離ε 1之狀態。
圖7(c),係對於以圖7(a)之狀態作為基準而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箭頭F1方向來作了距離δ 2(>δ1)之移動的狀態作展示。顯像單元9,係成為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來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分離了距離ε 2之狀態。
另外,在本實施例(以下之實施例中,亦為相 同)中,力接受部45a和筒4之旋轉中心間的距離,係落於13mm~33mm之範圍中。
又,在本實施例(以下之實施例中,亦為相同)中,力接受部45a和轉動中心X間的距離,係落於27mm~32mm之範圍中。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1、圖8、圖9,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於此,所謂驅動連結部,係指從裝置本體2之筒驅動輸出構件61而被輸入有驅動,並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傳導或者是遮斷之機構。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圖9,係為從驅動側起而對於製程卡匣P作了觀察之立體圖,並對於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以及顯像蓋構件32作了卸下的狀態作展示。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處,係被設置有開口24d。又,係成為使被設置在感光體筒4的端部處之結合構件4a從開口24d而露出的構成。如同前述一般,結合構件4a,係構成為與圖3(b)中所示之裝置本體2的筒驅動輸出構件61(61Y、61M、61C、61K)作卡合,並接受裝置本體之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
又,在作為感光體之筒4的端部處,係與結合構件4a一體性地而設置有筒齒輪4b。又,在作為筒單元8的端部處,係可轉動地被設置有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 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齒輪部37g,係與筒齒輪4b相咬合。又,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構成為當以相互之爪部來作了卡合時,能夠從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而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傳導驅動。進而,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的齒輪部38g,係與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顯像惰齒輪36的齒輪部36g作卡合。又,顯像惰齒輪36之齒輪部係亦與顯像輥齒輪69作卡合。藉由此,被傳導至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處之驅動,係成為經由顯像惰齒輪36、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之構成。
使用圖10,針對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構成作說明。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結合部)之爪部37a,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結合部)之爪部38a。爪部37a和爪部38a,係構成為可相互作卡合。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構成為能夠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作連結。在本實施例中,爪部37a和爪部38a係分別具備有6個爪。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雖係針對爪部37a和爪部38a係分別為6個的情況作展示,但是,爪之數量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在圖11中,係針對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之爪部1037a以及爪部 1038a的數量分別為9個的情況作展示。若是爪的數量越多,則作用在1個爪上的負載係變小,而能夠減低爪的變形或磨耗。另一方面,當將結合構件之外徑設為一定的情況時,若是將爪的數量增多,則會有使爪的形狀變小的情況,而有著造成爪之剛性的降低之虞。較理想,爪之數量,係根據作用在1個爪上的負載和所必要之剛性,來適宜作決定。
又,如圖10中所示一般,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中央處,係被設置有孔部38m。此孔部38m,係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小徑的圓筒部37m相卡合。換言之,圓筒部37m係貫通孔部38m。藉由此,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相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而可旋轉地且可沿著各別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
在圖13中,係針對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定位構成為互為相異者作展示。圖13(a),係為如圖10中所示一般之藉由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的孔部38m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小徑的圓筒部37m直接作卡合來進行兩者的定位之構成。另一方面,圖13(c)係為透過身為其他構件的軸44來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2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238作定位之構成。具體而言,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237之孔部1238m和軸44之外周部44d,以及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之孔部1037s和軸44之外周部44d,係分別可旋轉地且能夠沿著各別之軸線來滑動地而被作支持。藉由 此,而進行相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8的定位。在圖13(c)中所示之構成的情況時,相較於圖13(a)中所示之構成,用以進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8之間的對位之零件的數量係為多。
圖13(b),係為為了對於無法使圖13(a)中所示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從驅動解除狀態而遷移至驅動傳導狀態的事態作說明,而作展示者。關於驅動傳導、解除動作之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孔部38m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小徑的圓筒部37m之間,係產生有嵌合空隙(餘裕)。於圖中,係為了進行說明,而故意將嵌合空隙(餘裕)作放大展示。在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作卡合時,會有起因於前述之嵌合空隙而導致兩零件相對性地作了芯偏移的狀態並成為無法卡合的情況(圖13(b))。
同樣的,圖13(d),係為為了對於無法使圖13(c)中所示之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和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的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8從驅動解除狀態而遷移至驅動傳導狀態的事態作說明,而作展示者。起因於零件數量以及其之尺寸誤差的影響,如圖中所示一般,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8係成為相對性地作了芯偏移的狀態。此時之相對性的芯偏移量,係較圖13(b)中所示的構 成更大。在從驅動解除狀態而遷移至驅動傳導狀態時,若是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8相對性地作了芯偏移的狀態下,而使各別之結合構件的爪部1037a和爪部1038a相卡合,則係容易成為如圖13(b)或者是圖13(d)中所示一般之結合構件的爪部1037a和爪部1038a僅以各別之前端部而相互作接觸的狀態。為了對於旋轉精確度之惡化作抑制,係以極力抑制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038之間的芯偏移為理想。亦即是,係以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相互直接進行定位的構成(圖10以及圖13(a)中所示之構成)為理想。又,此亦有著零件數量之削減以及組裝工程數之削減等的效果。
圖14(a),係展示有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結合(coupling)狀態作展示的剖面圖。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內周面38p,係在清淨容器26之圓筒部26a處,而可旋轉地且可沿著各別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又,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和清淨容器26之間,係以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朝向箭頭M方向而推壓的方式,而設置有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39。
另外,在圖14(a)之狀態中,係構成為:當將解除凸輪72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投影在與顯像輥6之旋轉軸線相平行之假想線上的情況時,解除凸輪72之至少一部份的區域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至少一部 份的區域係相互重疊。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在如同前述一般地作了投影的情況時,解除凸輪72的區域係位置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的區域內。藉由此種構成,而謀求驅動解除機構之小型化。
又,在圖14(a)之狀態中,係構成為:當將解除凸輪72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投影在與顯像輥6之旋轉軸線相平行之假想線上的情況時,解除凸輪72之至少一部份的區域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至少一部份的區域係相互重疊。
又,如圖14(b)中所示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成為能夠與彈簧39之推壓力相抗衡地而朝向箭頭N方向移動之構成。在此狀態下,前述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間的結合狀態(能夠傳導旋轉力之狀態)係被解除。另外在此狀態下,圓筒部37m和孔部38m亦係以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成為同軸(彼此之旋轉軸線為一致)的方式而直接作卡合。
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的齒輪部38g,係與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顯像惰齒輪36的齒輪部36g作咬合。亦即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的齒輪部38g,係成為一面與顯像惰齒輪36的齒輪部36g相咬合而一面能夠朝向箭頭M以及N方向移動之構成。為了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容易朝向箭頭M以及N方向移動,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以及與其相咬合之顯像 惰齒輪36的齒輪部36g,相較於斜紋齒輪,係以正齒輪為更理想。
另外,在圖14(b)之狀態中,係構成為:當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投影在與顯像輥6之旋轉軸線相平行之假想線上的情況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至少一部份的區域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至少一部份的區域係相互重疊。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在如同前述一般地作了投影的情況時,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的區域係位置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的區域內。藉由此種構成,而謀求驅動解除機構之小型化。
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以及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旋轉軸線,設為軸線Y。於此,如圖14(a)中所示一般,爪部37a和爪部38a所相互接觸之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係相對於軸線Y而傾斜了角度γ地被作配置。
亦即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接觸部38n,係在與軸線Y相平行之方向上,而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至少一部份相重疊。換言之,接觸部38n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一部分作外伸,接觸部37n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一部分作外伸。又換言之,接觸部38n係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相對於旋轉軸線而相正交的假想面而外伸,接觸部37n係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相對於旋轉軸線而相正交的假想面而 外伸。藉由此,在進行驅動之傳導時,爪部38a和爪部37a係成為彼此相對於軸線Y方向而相互作拉入之構成。
在傳導驅動時,係成為從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而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傳導驅動之構成。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處,係作用有前述之相互作拉入的拉入力、和彈簧39之推壓力。藉由此合力,在傳導驅動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相互結合。於此,較理想,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之相對於軸線Y的傾斜角度γ,係為約1°~約35°。關於驅動傳導、解除動作,雖係於後再作詳細敘述,但是,在驅動連結、解除動作中,可以想見,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係為滑動摩擦而有所磨耗。又,可以想見,在傳導驅動時,爪係會變形。如此這般,藉由採用使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恆常相互作拉入的構成,就算是產生有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之磨耗或變形,亦能夠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確實地結合,而能夠安定地進行其之驅動傳導。當起因於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之磨耗或變形而導致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相互分離的情況時,係亦能夠藉由將前述之彈簧39的推壓力提升,來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作結合。然而,於此情況,在後述之驅動解除時,當與彈簧39之推壓力相抗衡並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從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而退避時所需要的力係會變 大。又,若是將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之相對於軸線Y的傾斜角度過度提升,則在驅動傳導時之拉入力係變大,而能夠進行安定之驅動傳導,但是,另一方面,在驅動解除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拉開的力係會變大。
另外,各爪之數量,雖係亦可為1個,但是,於此情況,會有起因於在驅動之傳導時所作用在爪部處之力而導致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或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相對於軸線Y而發生軸傾倒的情形之虞。起因於此軸傾倒的發生,會有使驅動傳導性能(旋轉變動或傳導效率)惡化之虞。為了對於此種軸傾倒作抑制,較理想,係對於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可旋轉地作支持之支持部作補強,但是,更理想,係將各爪之數量設為複數並且以軸線Y作為中心地而在圓周方向上作等間隔的配置。亦即是,當各爪之數係為複數,並且以軸線Y作為中心而在圓周方向上以等間隔來作了配置的情況時,作用在爪部之力的合力,係作為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以軸線Y作為中心地而旋轉之動量而起作用。故而,係能夠抑制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相對於軸線Y的軸傾倒。另一方面,若是爪的數量越多,則1個的爪之形狀係會變得越小,爪的剛性係會降低,而會有破損之虞。故而,當採用使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恆常作相互拉入之構成的情況時,在本實施例中,爪部37a以及 爪部38a之數量,實質上係以分別為2~9個為理想。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雖然係為使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恆常相互作拉入的構成之情況,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亦即是,亦可採用接觸部38n係並不會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相對於旋轉軸線而相正交的假想面而外伸,且接觸部37n係並不會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相對於旋轉軸線而相正交的假想面而外伸之構成。於此情況,係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相互分離之構成。然而,藉由對於彈簧39之推壓力適宜作調整,係能夠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作卡合。然而,從安定之驅動傳導的觀點來看,係以如同上述一般之相互拉入的構成為更理想。
又,接觸部37n和接觸部38n之形狀,係並不被限定於爪形狀。例如,在如圖12中所示一般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1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138之間的卡合中,係亦可採用將接觸部1137n設為爪形狀並將接觸部1138n設為肋形狀之構成。
接著,針對驅動解除機構作說明。如同圖1以及圖8中所示一般,在顯像惰齒輪36和顯像蓋構件32之間,係被設置有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的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72。換言之,在與顯像輥6之旋轉軸線相平行的方向上,解除凸輪72之至少一部份,係被設置在顯像惰齒輪36和顯像蓋構件32之間。
圖15,係為對於解除凸輪72和顯像蓋構件32之間的卡合關係作展示之立體圖。
解除凸輪72,係實質性地被構成為橢圓形狀,並具備有外周面72i。又,顯像蓋構件32係具備有內周面32i。此內周面32i,係構成為與外周面72i相卡合。藉由此,解除凸輪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32而被可滑動地作支持。換言之,解除凸輪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32,而能夠與顯像輥6之旋轉軸線實質性相平行地作移動。於此,解除凸輪72之外周面72i、顯像蓋構件32之內周面32i、以及顯像蓋構件32之外徑部32a,係被設置在同軸上。亦即是,此些之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轉動軸線X位置在同一直線上。另外,前述之所謂同一直線(同軸),係為包含有各零件之尺寸公差者,又,在後述之實施例中,亦為相同。
又,顯像蓋構件32,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導引構件32h,解除凸輪72,係具備有作為(第2)被導引部之導引溝72h。於此,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係與解除凸輪72之導引溝72h相卡合。於此,導引構件32h和導引溝72h,係均為與旋轉軸線X相平行地而被形成。藉由使此導引構件32h和導引溝72h相卡合,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72,係成為相對於顯像蓋構件32而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滑動移動的構成。另外,導引構件32h和導引溝72h,係均不需要使其之兩側成為與旋轉軸線X相平行,只要僅使相互 作接觸之單側與旋轉軸線X相平行地而形成即可。
如圖1、圖8中所示一般,軸承構件45,係可旋轉地被支持於顯像惰齒輪36處。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將顯像惰齒輪36之被軸承部36p(圓筒內面)可旋轉地作支持。
進而,軸承構件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45之第2軸承部45q(圓筒內面),係將顯像輥6之軸部6a可旋轉地作支持。
在顯像蓋構件32之長邊方向外側處,係被設置有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圖16,係對於解除凸輪72和顯像蓋構件32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構成作展示。
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72,係具備有作為接受裝置本體2(本體分離構件80)所產生的力之力接受部的抵接部(斜面)72a。又,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係具備有作為作用構件之抵接部(斜面)24b。進而,顯像蓋構件32,係具備有開口32j。解除凸輪72之抵接部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24b,係構成為能夠通過顯像蓋構件32之開口32j而相互作接觸。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雖係針對解除凸輪72之抵接部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24b分別為2個的情況作展示,但是,數量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在圖17中,係對於抵接部之數量分別為3個的情況作展示。
抵接部之數量,雖係亦可分別為1個,但是,於此情況,會有起因於在驅動傳導、解除動作時(詳細係於後再述)所作用在抵接部處之力而導致解除凸輪72相對於軸線Y而發生軸傾倒的情形之虞。起因於軸傾倒的發生,會有使驅動連結、解除動作之時序等的驅動切換性能惡化之虞。為了對於軸傾倒作抑制,較理想,係對於將解除凸輪72可滑動(可沿著顯像輥6之軸線而滑動)地作支持之支持部(顯像蓋構件32之內周面32i)作補強。相對於此,較理想,各抵接部之數量係為複數,並且,係以軸線X為中心而在圓周方向上實質性地以等間隔作配置。於此情況,作用於抵接部處之力的合力,係作為使解除凸輪72以軸線X作為中心而旋轉的動量而起作用。故而,係能夠抑制解除凸輪72之相對於軸線X的軸傾倒。進而,若是將抵接部設置3個以上,則係能夠對相對於軸線X之支持解除凸輪72的平面作規定,而能夠更進而抑制解除凸輪72之相對於軸線X的軸傾倒。亦即是,係成為能夠使解除凸輪72之姿勢安定。
又,如圖1、圖8中所示一般,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經由解除凸輪72之開口72f而相卡合。在圖14中,係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以及解除凸輪37之配置以剖面圖來作展示。隔著解除凸輪72之開口72f,係被配置有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各別的爪部37a、38a等。
[驅動解除動作]
以下,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
[狀態1]
如圖7(a)中所示一般,本體分離構件80和軸承構件45之力接受部45a,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此時,作為感光體之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接觸之狀態。將此狀態設為本體分離構件80之狀態1。在圖18(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又,在圖18(b)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另外,圖18,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在圖18(b)中,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係僅將包含有抵接部24b之一部分作展示,又,對於顯像蓋構件32,係僅將包含有導引構件32h之一部分作展示。在解除凸輪72之抵接部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24b之間,係存在有空隙e。又,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爪38a,係相互具有卡合量q地作卡合,並成為能夠傳導驅動之構成。又,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與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顯像惰齒輪36作卡合。又,此顯像惰齒輪36係與顯像輥齒輪69作卡合。又,上游側驅 動傳導構件37係恆常與筒齒輪4b作卡合。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結合構件4a處之驅動力,係經由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而傳導至顯像輥齒輪69處。藉由此,顯像輥6係被作驅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接觸位置,又,稱作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2]
若是從上述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b)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δ 1之移動,則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其結果,顯像輥6係從筒4而分開了距離ε 1。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內之解除凸輪72和顯像蓋構件3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另一方面,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時,筒單元8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係在裝置本體2處而被作定位並固定。亦即是,如圖19(a)、圖19(b)中所示一般,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係並不移動。在圖中,解除凸輪7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旋轉,解除凸輪72之抵接部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24b,係成為開始相互接觸之狀態。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爪38a, 係保持為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圖19(a))。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結合構件4a處之驅動力,係經由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3]
在圖20(a)、圖20(b)中,對於從上述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c)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了δ 2之移動時的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展示。與顯像單元9之角度θ 2(>θ 1)的轉動相連動,解除凸輪72和顯像蓋構件32係轉動。另一方面,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係與上述相同的,並不作位置之改變,解除凸輪72係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作旋轉移動。此時,解除凸輪72之抵接部72a,係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24b而受到反作用力。又,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72,係使其之導引溝72h與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作卡合,而被限制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而作移動(參考圖15)。因此,其結果,解除凸輪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而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又,與解除凸輪72之朝向箭頭N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凸輪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72c,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38c作推壓。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 導構件38係與彈簧39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N方向而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參考圖20以及圖14(b))。
此時,相較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爪38a之間的卡合量q,由於移動量p係為更大,因此,爪37a以及爪38a之卡合係被解除。藉由此,由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從裝置本體2而被輸入有驅動力(旋轉力),因此,係持續進行旋轉,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停止。其結果,顯像輥齒輪69、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分離位置,又,稱作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
以下,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K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遮斷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採用上述構成,顯像輥6能夠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分離。其結果,係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而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遮斷。
[驅動連結動作]
接著,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此動作,係與上述之從顯像接觸狀態起而成為顯像分離狀態之動作相反。
在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7(c)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下,驅動連結部係如 同圖20中所示一般,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爪38a之間的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
從上述之狀態起而逐漸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作轉動,在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圖7(b)以及圖19中所示之狀態)下,藉由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藉由彈簧39之推壓力來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爪38a係相互卡合。藉由此,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顯像輥6處,顯像輥6係被作旋轉驅動。另外,此時,顯像輥6和筒4係保持於相互作了分離之狀態。
藉由從上述之狀態起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轉動,係能夠使顯像輥6和筒4作接觸。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H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傳導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接觸,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對於顯像輥6傳導驅動。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在本構成中,係成為能夠藉由顯像單元9所作了轉動之角度來唯一性地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遮斷和驅動傳導的切換作決定之構成。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雖係採用解除凸輪 72之抵接部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24b為相互以面對面來作接觸的構成,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面和稜線作接觸、面和點作接觸、稜線和稜線作接觸、稜線和點作接觸之構成。
於此,在圖21中,對於解除凸輪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以及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的位置關係作模式性展示。圖21(a)係對於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作展示,圖21(b)係對於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作展示,圖21(c)係對於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作展示。此些,係分別與圖18、圖19、圖20中所示之狀態相同。在圖21(c)中,解除凸輪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係藉由分別相對於轉動軸線X而作了傾斜的抵接部72a和抵接部24b而作抵接。於此,在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時,解除凸輪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係亦可成為圖21(d)中所示之位置關係。亦即是,係在如圖21(c)中所示一般地而藉由分別相對於轉動軸線X而作了傾斜的抵接部72a和抵接部24b來作了抵接之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作轉動。藉由此,解除凸輪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係成為藉由分別與轉動軸線X相垂直之平面部72s和平面部24s來作了抵接的狀態。
於此,如圖21(a)中所示一般,當在解除凸輪72之導引溝72h和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之間具備有空隙f的情況時,從圖21(a)中所示之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直到圖21(d)中所示之顯像分離、驅動遮 斷狀態為止的遷移,係與至今為止者相同。另一方面,在從圖21(d)中所示之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起而直到圖21(a)中所示之驅動連結狀態為止的遷移中,首先,解除凸輪72之導引溝72h和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之間的空隙f係消失(圖21(e))。接著,係一直遷移至抵接部72a和抵接部24b正要作抵接之前的狀態(圖21(f))。接著,係一直遷移至抵接部72a和抵接部24b作了抵接的狀態(圖21(c))。之後,在顯像單元9從顯像分離狀態起而一直遷移至顯像抵接狀態為止的過程中之解除凸輪72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相對位置關係,係與前述相同。
如圖21中所示一般,當在解除凸輪72之導引溝72h和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之間具備有空隙f的情況時,在從顯像分離狀態起而遷移至顯像抵接狀態的過程中,解除凸輪72係並不會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直到空隙f消失為止。藉由解除凸輪72之朝向箭頭M方向的移動,係進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驅動連結。亦即是,解除凸輪72朝向箭頭M方向作移動的時序、和被作驅動連結的時序,係相互同步。亦即是,驅動連結之時序,係可藉由解除凸輪72之導引溝72h和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之間的空隙f來作控制。
另一方面,將顯像單元9之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20或者是圖21(c)中所示一般地來構成。亦即是,係將解除凸輪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藉由分別相對於轉 動軸線X而作了傾斜的抵接部72a和抵接部24b來作了抵接的狀態,作為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於此情況,解除凸輪72之朝向箭頭M方向作移動的時序,係並不依存於解除凸輪72之導引溝72h和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之間的空隙f。亦即是,係能夠以更高之精確度來對於驅動連結之時序作控制。又,係能夠將解除凸輪72之朝向箭頭M、N方向的移動量降低,而能夠將製程卡匣之軸線方向的尺寸縮小。
於此,在圖22~圖25中,對於上述之實施例的其他形態作展示。在上述之實施例中,於進行驅動切換時,係為使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8朝向軸線方向之箭頭M、N方向作移動的構成。以下,在圖22~圖25中,係對於在進行驅動切換時為使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朝向軸線方向之箭頭M、N方向作移動的構成作展示。圖22以及圖23,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作觀察之立體圖以及從非驅動側來作觀察之立體圖。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324之間,係以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朝向箭頭N方向而推壓的方式,而設置有彈簧1339。
圖24,係為對於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13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324之間的卡合關係作展示之立體圖。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324,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導引構件1324k,解除凸輪1372,係具備有作為 第2被導引部之被導引構件1372k。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324之導引構件1324k,係成為與解除凸輪1372之被導引構件1372k相卡合之構成。藉由此,解除凸輪1375係成為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1324而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滑動移動之構成。
在圖25中,係對於解除凸輪1372、軸承構件1345之構成作展示。解除凸輪1372,係具備有作為力接受部之抵接部(斜面)1372a。又,軸承構件1345,係具備有作為作用構件之抵接部(斜面)1345b。解除凸輪1372之抵接部1372a和軸承構件1345之抵接部1345b係構成為能夠相互作接觸。
又,如圖22、圖23中所示一般,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8,係經由解除凸輪1372之開口1372f而相卡合。
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關於其詳細內容,係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1372,係構成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而作滑動移動。而,藉由解除凸輪1372之抵接部1372a和軸承構件1345之抵接部1345b相互作接觸,解除凸輪1372係朝向箭頭M方向而移動。與解除凸輪1372之朝向箭頭M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凸輪13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1372c,係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1337c作推壓(參考圖22、圖 23)。藉由此,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係與彈簧1339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藉由此,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8之間的卡合係被解除。
另一方面,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抵接的狀態時之動作,係與上述之動作相反。以上,如同在圖22~圖25中所示之實施形態一般,在進行驅動切換時,亦可實施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337朝向軸線方向之箭頭M、N方向作移動的構成。
另外,在進行驅動切換時,亦可採用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以及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其中一者朝向軸線方向作移動之構成。又,亦可採用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雙方沿著軸線方向而分離之構成。係成為至少藉由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軸線方向的相對位置作改變來進行驅動切換之構成。
另外,在上述之構成中,係成為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之中央的孔部38m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小徑的圓筒部37m相互作卡合之構成,但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卡合,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如圖26中所示一般,構成為在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438的中央處,設置小徑之圓筒部1438t,並在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1437的中央處,設置孔部 1437t,而使圓筒部1438t和孔部1437t作卡合。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雖係採用解除凸輪之抵接部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24b為相互以面對面來作接觸的構成,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面和稜線作接觸、面和點作接觸、稜線和稜線作接觸、稜線和點作接觸之構成。
[與先前技術例之間的差異]
於此,針對與先前技術之構成間的差異,於下作說明。
在日本特開2001-337511中,係在顯像輥端部處,設置有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接受驅動之結合構件以及進行驅動切換之彈簧離合器。又,在製程卡匣內,係設置有與顯像單元之轉動相連動的連桿。係構成為:若是顯像單元作轉動並使顯像輥與筒相分離,則上述連桿係作用於被設置在顯像輥端部處之彈簧離合器,並將對於顯像輥之驅動作遮斷。
在此彈簧離合器自身中,係存在有誤差。亦即是,係成為在從使彈簧離合器作動起直到實際將驅動傳導解除為止的期間中會容易產生時間延遲的構成。進而,係成為會起因於連桿機構之尺寸誤差、顯像單元作轉動之角度的誤差,而導致產生有連桿機構之作用於彈簧離合器處的時序之誤差。又,作用於此彈簧離合器處之連桿機構,係被設置在並非為顯像單元以及筒單元之轉動中心的 部分處。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採用對於對顯像輥之驅動傳導作切換的構成(解除凸輪72之抵接部72a、作用於此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作為作用部的抵接部24b、解除凸輪72之抵接部(斜面)72a、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4之抵接部(斜面)24b),係能夠將顯像輥之旋轉時間的控制誤差減少。
進而,此些之離合器的構成,係被配置在與使顯像單元相對於筒單元而被可轉動地作支持之轉動中心同一直線上。於此,轉動中心,係為筒單元和顯像單元間的相對位置誤差為最少。因此,藉由在轉動中心處配置對於對顯像輥之驅動傳導作切換的離合器,係能夠以最為良好之精確度來控制相對於顯像輥所作了轉動的角度之離合器的切換時序。其結果,係能夠以高精確度來控制顯像輥之旋轉時間,而能夠對於顯像輥或顯像劑之劣化作抑制。
又,在先前技術之畫像形成裝置以及製程卡匣處,亦係有在畫像形成裝置處而設置有用以進行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切換的離合器之情況。
例如,當在全彩畫像形成裝置中而進行黑白印刷的情況時,係使用離合器來將對於收容有黑色以外之顯像劑的顯像裝置之驅動作遮斷。又,在黑白畫像形成裝置中,亦同樣的,會有以當藉由顯像裝置而將筒上之靜電潛像作顯像時而對於顯像裝置傳導驅動且當並未進行顯像時而將對於顯像裝置之驅動遮斷的方式,來使離合器動作 的情形。藉由在非畫像形成時將對於顯像裝置之驅動遮斷並抑制顯像輥之旋轉時間,係能夠抑制顯像輥和顯像劑之劣化。
相較於此些之在畫像形成裝置處而設置進行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切換之離合器的情況,藉由將離合器設置在製程卡匣處,係能夠進行離合器之小型化。在圖27中,作為區塊圖來對於當將從被設置於畫像形成裝置處之馬達(驅動源)而來的驅動傳導至製程卡匣處時之畫像形成裝置的齒輪配列之其中一例作展示。在從馬達83而對於製程卡匣P(PK)傳導驅動時,係經由惰齒輪84(K)、離合器85(K)和惰齒輪86(K)而進行。又,在從馬達83而對於製程卡匣P(PY、PM、PC)傳導驅動時,係經由惰齒輪84(YMC)、離合器85(YMC)和惰齒輪86(YMC)而進行。係成為下述之構成:亦即是,馬達83之驅動,係被分歧至惰齒輪84(K)和惰齒輪84(YMC)處,又,從離合器85(YMC)而來之驅動,係被分歧至惰齒輪86(Y)、惰齒輪86(M)以及惰齒輪86(C)處。
例如,當在全彩畫像形成裝置中而進行黑白印刷的情況時,係成為使用離合器85(YMC)來將對於收容有黑色以外之顯像劑的顯像裝置之驅動作遮斷。在進行全彩印刷時,係成為經由離合器85(YMC)來將馬達83之驅動傳導至各製程卡匣P處。此時,在前述之離合器85(YMC)處,係集中有用以驅動各製程卡匣P之負載。特別是,在離合器85(YMC)處,係會集中有施加在離合器 85(K)處之負載的3倍之負載。又,各彩色顯像裝置之負載變動,亦同樣的成為作用於1個的離合器85(YMC)處。為了就算是發生有集中負載以及負載變動,亦能夠並不使顯像輥之旋轉精確度惡化地來傳導驅動,係有必要將離合器之剛性提高。故而,離合器係會大型化,並且亦會有使用燒結金屬等之高剛性材質的情況。相對於此些,當在各製程卡匣處設置有離合器的情況時,作用在各離合器處之負載和負載變動,係成為僅有各顯像裝置之負載和負載變動。故而,相較於先前技術例,係並不需要將剛性提高,又,係能夠將各離合器更加小型化。
進而,如圖27中所示一般,在對於黑色之製程卡匣P(PK)而進行驅動之傳導的齒輪配列中,亦係以極力將施加在進行驅動切換之離合器85(K)處的負載降低為理想。在用以對於製程卡匣P傳導驅動之齒輪配列中,考慮到由齒輪所致之驅動傳導效率,若是越接近身為被驅動體之製程卡匣P,則作用在各齒輪軸處之負載係越低。因此,相較於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處配置進行驅動切換之離合器,藉由在卡匣內配置離合器,係能夠將離合器小型化。又,如同在實施例2之後所示一般,藉由在顯像輥齒輪和咬合齒輪之內周部處配置離合器或者是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端部處配置離合器等,係能夠在對於製程卡匣之長邊方向的大小作了抑制的狀態下,而將離合器配置在製程卡匣中。
[實施例2]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致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
[顯像單元之構成]
顯像單元9,係如圖28、圖29中所示一般,藉由顯像輥6、顯像刃31、顯像框體29、軸承構件45、顯像蓋構件32等所構成。
又,如圖28中所示一般,軸承構件45,係被固定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側處。軸承構件45,係亦將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可旋轉地作支持。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對於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驅動力。關於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28、圖29、圖30、圖31,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圖30,係為從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P作觀察之立體圖,圖31,係為從非驅動側來對於製程卡匣P作觀察之立體圖。如圖31中所示一般,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處,係被設置有圓筒形狀之凸座224h1、 224h2、224h3、224h4。各個的凸座224h1、224h2、224h3、224h4,係將第1惰齒輪51、第2惰齒輪52、第3惰齒輪53以及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可旋轉而可滑動(可旋轉)地作支持。第1惰齒輪51,係成為與感光體筒4之端部的筒齒輪4b相咬合之構成。又,第1惰齒輪51和第2惰齒輪52、第2惰齒輪52和第3惰齒輪53、以及第3惰齒輪53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分別成為藉由齒輪之齒面而相咬合之構成。
如圖28中所示一般,在軸承構件4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間,係從軸承構件45起朝向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地,而設置有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的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272、以及顯像蓋構件32。以下,依序詳細作說明。
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部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部71a,係能夠通過顯像蓋構件32之開口32d而相互作卡合。又,在藉由爪部而作了卡合時,係成為能夠從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而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傳導驅動之構成。
於此,使用圖32,針對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構成作說明。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結合部)之爪部37a, 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結合部)之爪部71a。爪部37a和爪部71a,係構成為可相互作卡合。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構成為能夠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作連結。又,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中央處,係被設置有孔部71m。此孔部71m,係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小徑的圓筒部37m相卡合。藉由此,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相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而可滑動(可旋轉且可沿著各別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
又,如圖28中所示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齒輪部71g,係亦與顯像輥齒輪69作卡合。藉由此,被傳導至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處之驅動,係成為經由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之構成。又,在軸承構件45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間,係被設置有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彈簧70,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朝向箭頭M方向作推壓。
圖33(a),係展示有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結合狀態作展示的剖面圖。軸承構件45之作為第1導引部的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作為第1被導引部的被軸承部71p(圓筒內面)可旋轉地作支持。在被軸承部71p(圓筒內面)與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作了卡合的狀態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能夠沿著轉動軸線(轉動中心)X而移動。換言之,軸承構件45,係沿著其之轉 動軸線上而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可滑動移動地作保持。更換言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能夠相對於軸承構件45而朝向箭頭M或N方向作滑動移動(作往返)。圖33(a),係為對於各零件之剖面圖作展示者,圖33(b),係為對於以圖33(a)之狀態作為基準而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相對於軸承構件45來朝向箭頭N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作展示。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成為能夠一面與顯像輥齒輪69相咬合一面朝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移動之構成。為了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容易朝向箭頭M以及N方向移動,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齒輪部71g,相較於斜紋齒輪,係以正齒輪為更理想。
接著,針對本實施例之驅動解除機構作說明。如同圖28以及圖29中所示一般,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顯像蓋構件32之間,係被設置有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的作為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272。圖34,係為對於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32之間的卡合關係作展示之立體圖。
解除凸輪272,係具有身為實質性之環形狀的環部272j、和作為突出部之外周面272i。此外周面272i,係從環部272j起而常向相對於包含有環部272j之假想面而相正交的方向突出(與旋轉軸線X相平行地而突出)。顯像蓋構件32,係具備有內周面32i。此內周面32i,係構成為與外周面272i相卡合。藉由此,解除凸輪2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32,而可滑動(可沿著顯像輥6 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於此,解除凸輪272之外周面272i、顯像蓋構件32之內周面32i、以及顯像蓋構件32之外徑部32a,係被設置在同軸上。亦即是,此些之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轉動軸線X位置在同一直線上。
又,在本實施例中,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以及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旋轉軸線,亦係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轉動軸線X位置在同一直線上。
又,顯像蓋構件32,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導引構件32h,解除凸輪272,係具備有作為第2被導引部之導引溝272h。於此,導引構件32h和導引溝272h,係均為相對於旋轉軸線X而平行地被形成。又,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係與解除凸輪272之導引溝272h相卡合。藉由使此導引構件32h和導引溝272h相卡合,解除凸輪272係成為相對於顯像蓋構件32而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滑動移動的構成。
在顯像蓋構件32之長邊方向外側處,係被設置有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在圖35中,係對於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32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構成作展示。
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272,係具備有作為力接受部之抵接部(斜面)272a。又,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係具備有作為作用構件之抵接部(斜面)224b。進 而,顯像蓋構件32,係具備有開口32j。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抵接部224b,係構成為能夠通過顯像蓋構件32之開口32j而相互作接觸。
[驅動解除動作]
以下,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
[狀態1]
如圖7(a)中所示一般,本體分離構件80和軸承構件45之力接受部45a,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接觸之狀態。將此狀態設為本體分離構件80之狀態1。另外,如圖7中所示一般,當沿著顯像輥之軸線而對於卡匣P作了觀察時,力接受部(分離力接受部)45a,係以顯像輥6作為基準,而朝向與旋轉軸線X為實質性相反側處突出。在圖36(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又,在圖36(b)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另外,圖36,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又,在圖36(a)中,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對、以及解除凸輪2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對,分別相獨立地作展示。在圖36(b) 中,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係僅將包含有抵接部224b之一部分作展示,又,對於顯像蓋構件32,係僅將包含有導引構件32h之一部分作展示。在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作為作用部的抵接部224b之間,係存在有空隙e。又,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係相互具有卡合量q地作卡合,並成為能夠傳導驅動之構成。又,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與顯像惰齒輪69作卡合(參考圖28)。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被設置在感光體筒4之端部處的結合構件4a處之驅動力,係經由第1惰齒輪51、第2惰齒輪52、第3惰齒輪53、以及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而傳導至顯像輥齒輪69處。藉由此,顯像輥6係被作驅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接觸位置,又,稱作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2]
若是從上述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b)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δ 1之移動,則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其結果,顯像輥6係從筒4而分開了距離ε 1。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內之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3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 θ 1之轉動。另一方面,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時,筒單元8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係在裝置本體2處而被作定位並固定。亦即是,如圖37(a)、圖37(b)中所示一般,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抵接部224b係並不移動。在圖中,解除凸輪27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旋轉移動,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抵接部224b,係成為開始相互接觸之狀態。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係保持為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圖37(a))。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之驅動力,係經由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以及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3]
在圖38(a)、圖38(b)中,對於從上述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c)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了δ 2之移動時的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展示。與顯像單元9之角度θ 2(>θ 1)的轉動相連動,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32係轉動。另一方面,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係與上述相同的,並不作位置之改變,解除凸輪272係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作旋轉移動。此時,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係從驅 動側卡匣蓋構件224之抵接部224b而受到反作用力。又,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272,係使其之導引溝272h與顯像蓋構件32之導引構件32h作卡合,而被限制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而作移動(參考圖34)。因此,其結果,解除凸輪272係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又,與解除凸輪272之朝向箭頭N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凸輪2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272c,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71c作推壓。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與彈簧70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N方向而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參考圖38以及圖33(b))。
此時,相較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之間的卡合量q,由於移動量p係為更大,因此,爪37a以及爪71a之卡合係被解除。伴隨於此,由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係從裝置本體2而被輸入有驅動力,因此係持續進行旋轉,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停止。其結果,顯像輥齒輪69、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分離位置,又,稱作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
以下,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K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遮斷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採用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能夠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分離,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遮斷。
[驅動連結動作]
接著,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此動作,係與上述之從顯像接觸狀態起而成為顯像分離狀態之動作相反。
在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7(c)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下,驅動連結部係如同圖38中所示一般,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之間的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
從上述之狀態起而逐漸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作轉動,在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圖7(b)以及圖37中所示之狀態)下,藉由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藉由彈簧70之推壓力來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之爪37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係相互卡合。藉由此,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顯像輥6處,顯像輥6係被作旋轉驅動。另外,此時,顯像輥6和筒4係保持於相互作了分離之狀態。
藉由從上述之狀態起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轉動,係能夠使顯像輥6和筒4作接觸。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H方 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傳導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接觸,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對於顯像輥6傳導驅動。
在本實施例之情況中,亦同樣的,係將對於對顯像輥之驅動傳導作切換的離合器(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以及作為作用於此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24的作用部之抵接部224b),配置在與將具備有顯像輥之顯像單元相對於筒單元而可轉動地作支持之轉動中心同一直線上。轉動中心,係為筒單元和顯像單元間的相對位置誤差為最少。因此,藉由在轉動中心處配置對於對顯像輥之驅動傳導作切換的離合器,係能夠以最為良好之精確度來控制相對於顯像輥所作了轉動的角度之離合器的切換時序。其結果,係能夠以高精確度來控制顯像輥之旋轉時間,而能夠對於顯像輥或顯像劑之劣化作抑制。
[實施例3]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所致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第1、第2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
圖39以及圖40,係為對於本第3實施形態之卡匣作展示的立體圖。又,在圖41中,係對於使用本實施形態之卡匣的畫像形成裝置1作展示。被設置在感光體筒4之端部處的結合構件4a,係構成為與圖41中所示之 裝置本體2的筒驅動輸出構件61(61Y、61M、61C、61K)作卡合,並接受裝置本體之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又,被設置在顯像單元9之驅動側端部處的歐丹(Oldham)結合上游構件41,係構成為與圖41中所示之裝置本體2的作為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作卡合,並傳導從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處之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39、圖40,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324處,係被設置有開口324d和開口324e。而,係構成為:係從開口324d而露出有被設置在感光體筒4的端部處之結合構件4a,並從開口324e而露出有被設置在顯像單元9之端部處的歐丹結合上游構件41。如同前述一般,係構成為:結合構件4a,係與圖41(b)中所示之裝置本體2的筒驅動輸出構件61(61Y、61M、61C、61K)作卡合,又,歐丹結合上游構件41係與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作卡合,而接受裝置本體之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
在軸承構件4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324之間,係從軸承構件45起朝向驅動側卡匣蓋構件324地, 而設置有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的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272、身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作為歐丹結合下游構件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顯像蓋構件332、歐丹結合中間體42、以及歐丹結合上游構件41。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係在軸線方向之兩端側處而分別藉由顯像蓋構件332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來可滑動地被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顯像蓋構件332之軸承部332e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之被軸承部74r可滑動(可旋轉)地作支持,又,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中央部的孔部71m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之小徑的圓筒部74m可滑動(可旋轉且能夠沿著各別之軸線作滑動)地作支持。
在圖42中,係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第1驅動傳導構件)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第2驅動傳導構件)71之構成作展示。另外,在圖42中,被配置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間的解除凸輪272,係設為未圖示。
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結合部)之爪部71a,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結合部)之爪部74a。爪部71a和爪部74a,係構成為可相互作卡合。亦即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構成為能夠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作連結。
在本實施例中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上 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間的卡合關係,例如,係與在實施例2中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間的卡合關係相同(參考圖32)。進而,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332間之卡合關係(參考圖34),以及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332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324間之卡合關係(圖35),亦係與實施例2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至少解除凸輪272,係被配置在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轉動軸線X同一直線上。另一方面,在圖39、圖40中,與裝置本體2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相卡合並接受驅動力的歐丹結合上游構件41,係被配置在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旋轉軸線X相異之位置處。於此,係將歐丹結合上游構件41之轉動軸線,設為轉動軸線Z。
當顯像單元9在顯像接觸狀態和顯像分離狀態中而作了位置改變時,亦同樣的有必要將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之驅動力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而確實地對於顯像輥6作傳導。於本實施例之情況中,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旋轉軸線X、和歐丹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1之轉動軸線Z,係並不位於同一直線上。因此,若是顯像單元9在顯像接觸狀態和顯像分離狀態中而作位置改變,則歐丹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1和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顯像輥齒輪69之間的相對位置係改變。因此,在歐丹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1和顯像輥齒輪69之間,係被配置有就算是產生有相對位 置偏移也能夠進行驅動傳導之萬向接頭(歐丹結合構件)。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歐丹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1和歐丹結合中間體42以及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係藉由3個零件而構成歐丹結合構件。
關於顯像單元9在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和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間而改變時的驅動傳導以及驅動遮斷機構,係與實施例2相同。亦即是,被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軸線X作了同軸配置之解除凸輪272,係因應於顯像單元9之抵接、分離動作而在長邊方向(箭頭M、N方向)上移動。藉由此,係能夠進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4之間的驅動連結、解除。於本實施例之情況中,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的轉動軸線,係位在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軸線X相異之位置處。但是,至少進行驅動連結、解除之解除凸輪272的抵接部272a以及作用於此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324的作為作用部之抵接部324b,係被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軸線X作同軸配置。因此,係成為能夠對於驅動切換時序以良好精確度來作控制之構成。
另外,在本實施例以及之後的實施例中,係成為能夠將各零件朝向單一方向(圖中箭頭M方向)而依序作組入的構成。
[實施例4]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所致 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已敘述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
[顯像單元之構成]
顯像單元9,係如圖43、圖4中所示一般,藉由顯像輥6、顯像刃31、顯像框體29、軸承構件45、顯像蓋構件432等所構成。
顯像框體29,係具備有將供給至顯像輥6處之顯像劑作收容的顯像劑收容部49、以及對於顯像輥6之周面的層厚作限制之顯像刃31。
又,如圖43中所示一般,軸承構件45,係被固定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側處。此軸承構件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顯像輥6,係於其之長邊方向端部處具備有顯像輥齒輪69。軸承構件45,係亦將用以對於顯像輥齒輪69傳導驅動力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可旋轉地作支持。關於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
又,顯像蓋構件432,係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上,而被固定於軸承構件45之外側處。此顯像蓋構件432,係以將顯像輥齒輪69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第2驅動傳導構件)71、作為顯像輸入結合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第1驅動傳導構件)474作覆蓋的方式而被構成。進而,如圖43、圖44中所示一般,在顯像蓋構件432處,係被設置有圓筒部432b。而,從圓筒部432b之 內側的開口432d,係露出有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作為旋轉力接受部的驅動輸入部474b。於此,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軸線方向的其中一端處,係被設置有驅動輸入部474b,相對於此,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軸線方向的另外一端處,係被設置有軸部474m。又,在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旋轉軸線X實質性相平行的方向上,結合部474a,係被設置在驅動輸入部474b和軸部474m之間(參考圖49)。又,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旋轉半徑方向上,結合部474a,係被配置在相較於軸部474m而更遠離旋轉軸線X之位置處。
前述之驅動輸入部474b,係構成為:當卡匣P(PY、PM、PC、PK)被裝著在裝置本體2處時,與圖3(b)中所示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作卡合,並將從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之驅動馬達(未圖示)而來的驅動力作傳導。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構成為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而被傳導至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顯像輥齒輪69以及顯像輥6處。亦即是,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構成為能夠經由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而傳導至顯像輥處。
[筒單元和顯像單元之組裝]
在圖44、圖45中,對於將顯像單元9和筒單元8作了分解的狀態作展示。於此,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 其中一端側處,係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支持部424a處而可轉動地嵌合有顯像蓋構件432之圓筒部432b的外徑部432a。又,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另外一端側處,係於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之支持孔部25a處,而可轉動地嵌合有從顯像框體29所突出設置之突出部29b。藉由此,顯像單元9,係相對於筒單元8而被可轉動地作支持。於此,係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的轉動中心(轉動軸線),稱作轉動中心(轉動軸線)X。此轉動中心X,係為將支持孔部424a的中心和支持孔部25a的中心作了連結之軸線。
[顯像輥和筒之接觸]
如圖4、圖44、圖45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係構成為藉由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加壓彈簧95而被作推壓,並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來使顯像輥6與筒4作接觸。亦即是,藉由加壓彈簧95之推壓力,顯像單元9,係構成為被朝向圖4中之箭頭G方向作推壓,並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地而作用有箭頭H方向之動量。
又,於圖43中,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從圖3(b)中所示之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處的身為本體結合構件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而接受箭頭J方向之旋轉驅動。接著,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接受被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的驅動力並朝向箭頭J方向旋 轉。藉由此,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相卡合之顯像輥齒輪69係朝向箭頭E方向旋轉。藉由此,顯像輥6係朝向箭頭E方向旋轉。為了使顯像輥6旋轉所需要的驅動力,係被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藉由此,在顯像單元9處係產生箭頭H方向之旋轉動量。
藉由上述之加壓彈簧95的推壓力和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旋轉驅動力,顯像單元9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並在箭頭H方向上接受動量。藉由此,顯像輥6係能夠對於筒4而以特定壓力來作接觸。又,係將此時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顯像單元9之位置,作為接觸位置。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對於筒4而將顯像輥6作推壓,係設為使用了由加壓彈簧95所致之推壓力以及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旋轉驅動力之2個的力。然而,係並非限定於此,亦可採用僅藉由上述之其中一者的力來對於筒4而將顯像輥6作推壓之構成。
[顯像輥和筒之分離]
圖7,係為從驅動側起來對於卡匣P作了觀察的側面圖。在此圖中,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時,筒單元8係在裝置本體2處而被作定位固定。
力接受部45a係被設置在軸承構件45處。力接受部45a,係成為能夠與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處之本體分離構件80作卡合之構成。
此本體分離構件80,係成為接受從未圖示之馬達而來的驅動力而能夠沿著軌道81來朝向箭頭F1、F2方向移動的構成。
圖7(a),係對於筒4和顯像輥6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作展示。此時,力接受部45a和本體分離構件80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
圖7(b),係對於以圖7(a)之狀態作為基準而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箭頭F1方向來作了距離δ1之移動的狀態作展示。此時,力接受部45a係與本體分離構件80相卡合。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成為相對於筒單元8而可轉動之構成,在圖7(b)中,顯像單元9,係成為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並朝向箭頭K方向而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分離了距離ε 1之狀態。
圖7(c),係對於以圖7(a)之狀態作為基準而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箭頭F1方向來作了距離δ2(>δ1)之移動的狀態作展示。顯像單元9,係成為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來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分離了距離ε 2之狀態。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43、圖46,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於此,所謂驅動連結部,係指從裝置本體2之顯像 驅動輸出構件62而被輸入有驅動,並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傳導或者是遮斷之機構。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在軸承構件4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間,係從軸承構件45起朝向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地,而設置有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部的彈簧70、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的作為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272、身為第1結合構件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顯像蓋構件432。此些之構件,係被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設置在同軸上。亦即是,此些之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相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轉動軸線位置在同一直線上。另外,前述之所謂同一直線(同軸),係代表在各零件之尺寸公差的範圍內而為相同,又,在後述之實施例中,亦為相同。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謂驅動連結部,係藉由彈簧70、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解除凸輪72、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顯像蓋構件432、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所構成。以下,依序詳細作說明。
軸承構件45,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可旋轉地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被軸承部71p(圓筒內面)可旋轉地作支持(參考圖43、圖47)。
進而,軸承構件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 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45之第2軸承部45q(圓筒內面),係將顯像輥6之軸部6a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在顯像輥6之軸部6a處,係嵌合有顯像輥齒輪69。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外周面71g,係成為與顯像輥齒輪69相咬合之齒輪部。藉由此,而成為從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來經由顯像輥齒輪69而將旋轉力傳導至顯像輥6處之構成。
圖47,係對於軸承構件45、彈簧70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以及顯像輥齒輪69之零件構成作展示。圖48,係對於各零件之剖面圖作展示。
軸承構件45之作為第1導引部的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作為第1被導引部的被軸承部71p(圓筒內面)可旋轉地作支持(參考圖48)。在被軸承部71p(圓筒內面)與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作了卡合的狀態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能夠沿著轉動軸線(轉動中心)X而移動。換言之,軸承構件45,係沿著其之轉動軸線X上而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可滑動移動地作保持。更換言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能夠相對於軸承構件45而朝向箭頭M或N方向作滑動移動。圖48(a),係為對於各零件之剖面圖作展示者,圖48(b),係為對於以圖48(a)之狀態作為基準而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相對於軸承構件45來朝向箭頭N方向作了移動的狀態作展示。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 係成為能夠一面與顯像輥齒輪69相咬合一面朝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移動之構成。為了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容易朝向箭頭M以及N方向移動,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齒輪部71g,相較於斜紋齒輪,係以正齒輪為更理想。
又,在軸承構件45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間,係被設置有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此彈簧70,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朝向箭頭M方向作推壓。
在圖49中,係對於作為第1結合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構成作展示。另外,在圖49中,被配置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間的解除凸輪272,係設為未圖示。
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之爪部71a,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之爪部474a。爪部71a和爪部474a,係構成為可相互作卡合。亦即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構成為能夠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作連結。在本實施例中,爪部71a和爪部474a係分別具備有6個爪。
圖50,係對於包含有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作展示。另外,在圖50中,被配置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間的解除凸輪272,係設為 未圖示。如圖中所示一般,爪部71a和爪部474a所相互接觸之接觸部71n和接觸部474n,係相對於軸線X而傾斜了角度γ地被作配置。亦即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接觸部71n,係在與軸線X相平行之方向上,而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至少一部份相重疊。換言之,接觸部71n係相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一部分而外伸,接觸部474n係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一部分而外伸。又換言之,接觸部71n係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相對於旋轉軸線而相正交的假想面而外伸,接觸部474n係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相對於旋轉軸線而相正交的假想面而外伸。藉由此,在進行驅動之傳導時,爪部71a和爪部474a係成為彼此相對於軸線X方向而相互作拉入之構成。
在傳導驅動時,係成為從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而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傳導驅動之構成。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處,係作用有前述之相互作拉入的拉入力、和彈簧70之推壓力。藉由此合力,在傳導驅動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相互結合。於此,較理想,接觸部71n和接觸部474n之相對於軸線X的傾斜角度γ,係為約1°~約35°。關於驅動傳導、解除動作,雖係於後再作詳細敘述,但是,在驅動連結、解除動作中,可以想見,接觸部71n和接觸部474n係為滑動摩擦而有所磨耗。又,可以想見,在傳導驅動時,爪係會變 形。藉由採用使接觸部71n和接觸部474n恆常相互作拉入的構成,就算是產生有接觸部71n和接觸部474n之磨耗或變形,亦能夠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確實地結合,而能夠安定地進行其之驅動傳導。當起因於接觸部71n和接觸部474n之磨耗或變形而導致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相互分離的情況時,係亦能夠藉由將前述之彈簧70的推壓力提升,來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作結合。然而,於此情況,在後述之驅動解除時,當與彈簧70之推壓力相抗衡並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從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而退避時所需要的力係會變大。又,若是將接觸部71n和接觸部474n之相對於軸線X的傾斜角度過度提升,則在驅動傳導時之拉入力係變大,而能夠進行安定之驅動傳導,但是,另一方面,在驅動解除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拉開的力係會變大。
又,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係被設置有從裝置本體2而與圖3(b)中所示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作卡合的驅動輸入部474b。此驅動輸入部474b,係實質性成為將三角柱作了微小的撓折之形狀。
又,如圖49中所示一般,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中央處,係被設置有孔部71m。此孔部71m,係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小徑的圓筒部474m相卡合。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相對於上游側 驅動傳導構件474,而可滑動(可旋轉且可沿著各別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
於此,如圖43以及圖46中所示一般,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間,係被配置有解除凸輪272。
在圖51中,對於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432之關係作展示。另外,在圖51中,被配置在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432之間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設為未圖示。
解除凸輪272,係實質性地被構成為環形狀,並具備有外周面272i,顯像蓋構件432,係具備有內周面432i。此內周面432i,係構成為與外周面272i相卡合。藉由此,解除凸輪2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432,而可滑動(可沿著顯像輥6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
又,顯像蓋構件432,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導引構件432h,解除凸輪272,係具備有作為第2被導引部之導引溝272h。導引構件432h和導引溝272h,係均為相對於軸線方向而平行地被形成。於此,顯像蓋構件432之導引構件432h,係與解除凸輪272之導引溝272h相卡合。藉由使此導引構件432h和導引溝272h相卡合,解除凸輪272係成為相對於顯像蓋構件432而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滑動移動的構成。
於圖52中,對於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作展示。
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被軸承部71b(圓筒內面)和軸承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相互作卡合。又,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圓筒部71q和顯像蓋構件432之內徑部432q係相互作卡合。亦即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藉由軸承構件45和顯像蓋構件432,而將其之兩端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顯像蓋構件432之作為其中一端側支持部的孔部432p,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作為其中一端側支持部的圓筒部474p可旋轉地作支持(參考圖52)。又,軸承構件45之作為另外一端側支持部的孔部45k,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作為另外一端側支持部的小徑之圓筒部474k可旋轉地作支持。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藉由軸承構件45和顯像蓋構件432,而將其之兩端可旋轉地作支持。而,在此些之兩端之間,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作為卡合部的小徑之圓筒部474m,係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作為卡合部的孔部71m作卡合(參考圖49)。
進而,軸承構件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顯像蓋構件432之內徑部432q、以及孔部432p,係被配置在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同一直線上。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又,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亦係成為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藉由此,係能夠與顯像輥6之分離 動作相連動地而以良好精確度來達成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切換。
如同前述一般,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間,係被設置有解除凸輪272。
如圖43、圖46中所示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係成為通過解除凸輪272之孔272d而相互作卡合之構成。換言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卡合部,係在與轉動中心X相平行之方向上,而與解除凸輪272之至少一部份相重疊。
在圖52(a)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卡合之狀態作展示。又,在圖52(b)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分離之狀態作展示。
在顯像蓋構件432之長邊方向外側處,係被設置有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在圖53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和解除凸輪272、顯像蓋構件432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構成作展示。另外,在圖53中,被配置在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432之間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設為未圖示。
解除凸輪272,係具有抵接部(斜面)272a, 又,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係具有作為作用構件之抵接部(斜面)424b。進而,顯像蓋構件432,係具備有開口432j。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係構成為能夠通過顯像蓋構件432之開口432j而相互作接觸。
[驅動解除動作]
以下,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
[狀態1]
如圖7(a)中所示一般,本體分離構件80和軸承構件45之力接受部45a,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接觸之狀態。將此狀態設為本體分離構件80之狀態1。在圖54(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另外,如圖7中所示一般,當沿著顯像輥之軸線而對於卡匣P作了觀察時,力接受部(分離力接受部)45a,係以顯像輥6作為基準,而朝向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旋轉軸線X)為實質性相反側處突出。又,在圖54(b)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另外,圖54,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又,在圖54(a)中,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對、以及解 除凸輪2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對,分別相獨立地作展示。在圖54(b)中,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係僅將包含有抵接部424b之一部分作展示,又,對於顯像蓋構件432,係僅將包含有導引構件432h之一部分作展示。在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之間,係存在有空隙e。又,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係相互具有卡合量q地作卡合,並成為能夠傳導驅動之構成。又,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與顯像惰齒輪69作卡合(參考圖47)。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而傳導至顯像輥齒輪69處。藉由此,顯像輥6係被作驅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接觸位置,又,稱作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2]
若是從上述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b)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δ 1之移動,則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其結果,顯像輥6係從筒4而分開了距離ε 1。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內之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43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另一方面,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 時,筒單元8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係在裝置本體2處而被作定位並固定。亦即是,如圖55(a)、圖55(b)中所示一般,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係並不移動。在圖中,解除凸輪27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旋轉移動,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係成為開始相互接觸之狀態。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係保持為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圖55(a))。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以及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3]
在圖56(a)、圖56(b)中,對於從上述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c)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了δ2之移動時的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展示。與顯像單元9之角度θ 2(>θ 1)的轉動相連動,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432係轉動。另一方面,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係與上述相同的,並不作位置之改變,解除凸輪272係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作旋轉移動。此時,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係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而受到反作用力。 又,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272,係使其之導引溝272h與顯像蓋構件432之導引構件432h作卡合,而被限制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而作移動(參考圖51)。因此,其結果,解除凸輪2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而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又,與解除凸輪272之朝向箭頭N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凸輪2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272c,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被推壓面71c作推壓。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與彈簧70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N方向而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參考圖56以及圖52(b))。
此時,相較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之間的卡合量q,由於移動量p係為更大,因此,爪474a以及爪71a之卡合係被解除。伴隨於此,由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從裝置本體2而被輸入有驅動力,因此係持續進行旋轉,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係停止。其結果,顯像輥齒輪69、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分離位置,又,稱作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
以下,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K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遮斷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採用上述構成,顯像輥6能夠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分離。其結果,係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而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遮斷。
[驅動連結動作]
接著,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此動作,係與上述之從顯像接觸狀態起而成為顯像分離狀態之動作相反。
在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7(c)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下,驅動連結部係如同圖56中所示一般,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之間的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
從上述之狀態起而逐漸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作轉動,在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圖7(b)以及圖55中所示之狀態)下,藉由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藉由彈簧70之推壓力來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71之爪71a係相互卡合。藉由此,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顯像輥6處,顯像輥6係被作旋轉驅動。另外,此時,顯像輥6和筒4係保持於相互作了分離之狀態。
藉由從上述之狀態起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轉動,係能夠使顯像輥6和筒4作接觸。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H方 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傳導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接觸,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對於顯像輥6傳導驅動。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在本構成中,係成為能夠藉由顯像單元9所作了轉動之角度來唯一性地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遮斷和驅動傳導的切換作決定之構成。
[實施例5]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所致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已敘述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
[顯像單元之構成]
顯像單元9,係如圖57、圖58中所示一般,藉由顯像輥6、顯像刃31、顯像框體29、軸承構件45、顯像蓋構件432等所構成。
又,如圖57中所示一般,軸承構件45,係被固定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側處。此軸承構件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顯像輥6,係於其之長邊方向端部處具備有顯像輥齒輪69。軸承構件45,係亦將用以對於顯像輥齒輪69傳導驅動力之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的惰齒輪68可旋轉地作支持。此惰齒輪68,係實質性為圓筒形狀。
又,顯像蓋構件432,係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上,而被固定於軸承構件45之外側處。此顯像蓋構件432,係以將顯像輥齒輪69和惰齒輪68、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作覆蓋的方式而被構成。進而,在顯像蓋構件432處,係被設置有圓筒部432b。而,從圓筒部432b之內側的開口432d,係露出有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輸入部474b。此驅動輸入部474b,係構成為:當卡匣P(PY、PM、PC、PK)被裝著在裝置本體2處時,與圖3(b)中所示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作卡合,並將從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之驅動馬達(未圖示)而來的驅動力作傳導。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作為顯像輸入結合構件而起作用。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構成為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惰齒輪68,而傳導至顯像輥齒輪69以及顯像輥6處。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係於後再作詳細敘述。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57、圖58,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在軸承構件4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 間,係從軸承構件45起朝向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地,而設置有惰齒輪68、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部的彈簧70、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的作為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272、作為第1結合構件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顯像蓋構件432。此些之構件,係被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設置在同一直線上。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謂驅動連結部,係藉由惰齒輪68、彈簧70、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解除凸輪72、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顯像蓋構件432、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所構成。以下,依序詳細作說明。
軸承構件45,係將作為旋轉力傳導構件之惰齒輪68可旋轉地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將惰齒輪68之被軸承部68p(圓筒內面)可旋轉地作支持(參考圖57、圖58)。於此,在惰齒輪68之外周部處,係被設置有齒輪部68g。
進而,軸承構件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45之第2軸承部45q(圓筒內面),係將顯像輥6之軸部6a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在顯像輥6之軸部6a處,係嵌合有顯像輥齒輪69。藉由此,而成為從惰齒輪68來經由顯像輥齒輪69而將旋轉力傳導至顯像輥6處之構成。
圖59,係對於惰齒輪68、彈簧70以及下游 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零件構成作展示。又,圖59(b)係對於各零件被作了組裝的狀態作展示。
惰齒輪68,係實質性為圓筒形狀,並於其之內側處具備有作為第1導引部之導引構件68a。此導引部68a,係為被與旋轉軸線X實質性相平行地而形成之軸部。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具備有作為第1被導引部之孔部571b。在孔部571b導引構件68a作了卡合的狀態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能夠沿著轉動中心X而移動。換言之,惰齒輪68,係在其之內側處沿著其之轉動軸線而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可滑動移動地作保持。更換言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能夠相對於惰齒輪68而朝向箭頭M或N方向作滑動移動。
於此,導引部68a係從孔部571b而接受用以使顯像輥6作旋轉之旋轉力。
在本實施例中,導引構件68a,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各隔開90度地設置有4個,並為相對於轉動中心X而沿著平行方向延伸的形狀。對應於此,孔部571b亦係將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各隔開90度地設置有4個。另外,導引構件68a以及孔部571b之數量,係並非一定需要為各4個。較理想,各導引構件68a以及孔部571b,係分別為複數,並且,係以軸線X為中心而在圓周方向上以等間隔作配置。於此情況,作用於導引構件68a或孔部571b處之力的合力,係作為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和惰齒輪68以軸線X作為中心而旋轉的動量而起 作用。故而,係能夠抑制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和惰齒輪68之相對於軸線Y的軸傾倒。
又,在惰齒輪68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間,係被設置有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在圖59(b)所示之狀態中,彈簧70係被設置在惰齒輪68之內側處,並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朝向箭頭M方向作推壓。亦即是,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成為能夠與彈簧70之彈性力相抗衡並朝向惰齒輪68之內側移動的構成。又,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構成為藉由朝向惰齒輪68之內側移動玵將其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間的結合解除。
在圖60中,係對於作為第1結合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構成作展示。另外,在圖60中,被配置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間的解除凸輪272,係設為未圖示。
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之爪部571a,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具備有作為卡合部之爪部474a。爪部571a和爪部474a,係構成為可相互作卡合。在本實施例中,爪部571a和爪部474a係分別具備有6個爪。
又,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係被設置有從裝置本體2而與圖3(b)中所示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作卡合的驅動輸入部474b。此驅動輸入部474b,係實 質性成為將三角柱作了微小的撓折之形狀。
又,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中央處,係被設置有作為卡合部之孔部571m。此孔部571m,係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作為卡合部的小徑之圓筒部474m相卡合。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相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而可滑動(可旋轉且可沿著各別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
於此,如圖57以及圖58中所示一般,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間,係被配置有解除凸輪272。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解除凸輪272係成為相對於顯像蓋構件432而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滑動移動之構成(參考圖51)。
於圖61中,對於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作展示。
如同前述一般,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p和軸承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相互作卡合。又,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q和顯像蓋構件432之內徑部432q係相互作卡合。亦即是,惰齒輪68,係藉由軸承構件45和顯像蓋構件432,而將其之兩端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藉由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p和顯像蓋構件432之孔部432p相互作卡合,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432而可滑動(可沿著顯像輥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
進而,軸承構件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顯像蓋構件432之內徑部432q、以及孔部432p,係被配置在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同一直線上。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又,如同前述一般,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m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孔部571m,係可旋轉地且可沿著旋轉中心X而滑動地來作卡合(參考圖60)。藉由此,其結果,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亦係成為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
在圖61(a)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作為結合部的爪5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作為結合部的爪474a為相互卡合之狀態作展示。又,在圖61(b)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分離之狀態作展示。
[驅動解除動作]
以下,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
[狀態1]
如圖7(a)中所示一般,本體分離構件80和軸承構件45之力接受部45a,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接觸之狀態。將此狀態設為本體分離構件80之狀態1。在圖62(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又,在圖62(b)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另外,圖62,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又,在圖62(a)中,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對、以及解除凸輪2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對,分別相獨立地作展示。在圖62(b)中,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係僅將包含有抵接部424b之一部分作展示,又,對於顯像蓋構件432,係僅將包含有導引構件432h之一部分作展示。在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作為作用部的抵接部424b之間,係存在有空隙e。又,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具有卡合量q地作卡合,並成為能夠傳導驅動之構成。又,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惰齒輪68作卡合(參考圖59)。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而傳導至惰齒輪68、顯像輥齒輪69處。藉由此,顯像輥6係被作驅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接觸位置,又,稱作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2]
若是從上述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b)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δ 1之移動,則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其結果,顯像輥6係從筒4而分開了距離ε 1。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內之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43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另一方面,在將卡匣P裝著於裝置本體2處時,筒單元8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係在裝置本體2處而被作定位並固定。亦即是,如圖63(a)、圖63(b)中所示一般,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係並不移動。在圖中,解除凸輪27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旋轉移動,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係成為開始相互接觸之狀態。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保持為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圖63(a))。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以及惰齒輪68、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3]
在圖64(a)、圖64(b)中,對於從上述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c)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了δ 2之移動時的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展示。與顯像單元9之角度θ 2(>θ 1)的轉動相連動,解除凸輪272和顯像蓋構件432係轉動。另一方面,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係與上述相同的,並不作位置之改變,解除凸輪272係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作旋轉移動。此時,解除凸輪272之抵接部272a,係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424之抵接部424b而受到反作用力。又,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272,係使其之導引溝272h與顯像蓋構件432之導引構件432h作卡合,而被限制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而作移動(參考圖51)。因此,其結果,解除凸輪272係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又,與解除凸輪272之朝向箭頭N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凸輪2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272c,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被推壓面571c作推壓。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彈簧70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N方向而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參考圖64以及圖61(b))。
此時,相較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量q,由於移動量p係為更大,因此,爪474a以及爪571a之卡合係被解除。伴隨於此,由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 474係從裝置本體2而被輸入有驅動力,因此係持續進行旋轉,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停止。其結果,惰齒輪68以及顯像輥齒輪69、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分離位置,又,稱作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K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遮斷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採用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能夠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分離,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遮斷。
[驅動連結動作]
接著,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此動作,係與上述之從顯像接觸狀態起而成為顯像分離狀態之動作相反。
在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7(c)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下,驅動連結部係如同圖64中所示一般,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
從上述之狀態起而逐漸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作轉動,在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圖7(b)以及圖63中所示之狀態)下,藉由 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藉由彈簧70之推壓力來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卡合。藉由此,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顯像輥6處,顯像輥6係被作旋轉驅動。另外,此時,顯像輥6和筒4係保持於相互作了分離之狀態。
藉由從上述之狀態起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轉動,係能夠使顯像輥6和筒4作接觸。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H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傳導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接觸,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對於顯像輥6傳導驅動。
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中,當進行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遮斷和驅動傳導的切換時,係並不需要使惰齒輪68相對於顯像輥齒輪69而朝向軸線方向作移動。當各齒輪為螺旋齒輪(helical gear)的情況時,於齒輪驅動傳導部處,係於齒輪齒面上產生有推力(作用於軸線方向上之力)。因此,在第1實施形態的情況時,為了使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惰齒輪68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或N方向)移動,係成為需要存在有與推力相抗衡之力。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中,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成為與惰齒輪68之導引構件68a 相卡合並朝向軸線方向移動之構成。因此,係能夠將在使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朝向軸線方向作移動時所需要的力縮小。
進而,若是能夠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配置在惰齒輪68之內徑部處,則能夠將顯像單元9全體之長邊方向的尺寸小型化。圖65,係為本實施形態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在軸線方向上,係成為需要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寬幅571y、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移動空間p、惰齒輪68之寬幅68x。於此,藉由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寬幅571y以及移動空間p的一部份或者是全部,配置在惰齒輪68之寬幅68x內,係能夠將顯像單元9全體之長邊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實施例6]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所致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已敘述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66、圖67,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在軸承構件4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間,係從軸承構件45起朝向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地, 而設置有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惰齒輪68、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且身為解除構件之作為作用構件的解除凸輪672、身為第1結合構件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顯像蓋構件632。此些之構件,係被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設置在同一直線上。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謂驅動連結部,係藉由惰齒輪68、彈簧70、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解除凸輪672、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顯像蓋構件632、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所構成。
在圖68中,對於解除凸輪672和顯像蓋構件632之關係作展示。另外,在圖68中,被配置在解除凸輪672和顯像蓋構件632之間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設為未圖示。解除凸輪672,係具備有實質性為環形狀之環部672j。此環部672j,係具備有作為第2被導引部之外周面672i,顯像蓋構件632,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一部份的內周面632i。此內周面632i,係構成為與外周面672i相卡合。又,解除凸輪672之外周面672i以及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周面632i,係均相對於轉動中心X而被配置在同一直線(同軸)上。亦即是,解除凸輪6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632以及顯像單元9,而可在軸線方向上作滑動移動地且亦可在以軸線X為中心之旋轉方向上而旋轉地被作支持。
又,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672的環 部672j,係具備有作為力接受部之抵接部(斜面)672a。又,顯像蓋構件632,係具備有抵接部(斜面)632r。於此,解除凸輪672之抵接部672a和顯像蓋構件632之抵接部632r係構成為能夠相互作接觸。
圖69,係對於驅動連結部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構成作展示。解除凸輪672,係具備有從前述環部672j而突出之突出部672m。此突出部,係具備有作為第2被導引部之力接受部672b。此力接受部672b,係藉由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作為第2導引部的一部份之限制部624d作卡合,而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接受力。此力接受部672b,係構成為從被設置在顯像蓋構件632之圓筒部632b的一部份處之開口632c而突出,並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限制部624d作卡合。藉由使此限制部624d和力接受部672b相卡合,解除凸輪672係成為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而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滑動移動的構成。又,與第1以及第2實施形態相同的,顯像蓋構件632之圓筒部632b的外徑部632a,係成為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滑動部624a(圓筒內面)作滑動之構成。亦即是,外徑部632a係可轉動地與滑動部624a作結合。
另外,在後述之驅動切換動作中,當解除凸輪672在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上作滑動移動時,係會有相對於軸線方向而發生軸傾倒之虞。起因於軸傾倒的發生,會有使驅動連結、解除動作之時序等的驅動 切換性能惡化之虞。為了對於解除凸輪672之軸傾倒作抑制,若是將解除凸輪672之外周面672i和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周面632i的滑動阻抗以及解除凸輪672之力接受部672b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限制部624d之間的滑動阻抗降低,則為理想。又,如圖70中所示一般,若是將解除凸輪6172之外周面6172i以及顯像蓋構件6132之內周面6132i朝向軸線方向作延長,而使解除凸輪6172之軸線方向的卡合量增加,亦為理想。
根據上述構成,解除凸輪672,係與身為第2導引部之一部分的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周面632i和身為第2導引部之一部分的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的限制部624d的兩者相卡合。亦即是,解除凸輪672,係構成為相對於顯像單元9而可在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和以軸線X作為中心之旋轉方向上作滑動(轉動),且相對於筒單元8以及被固定在筒單元8處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而僅能夠在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上作滑動移動。
於此,圖71(a),係為對於作用在顯像單元9處之力作了模式性展示的卡匣P之立體圖,圖71(b),係為對於沿著軸線X方向而對於卡匣P作了觀察的側面圖之一部分作展示。
在顯像單元9處,係作用有從加壓彈簧95而來之反作用力Q1、從筒4而經由顯像輥6所接受的反作用力Q2、以及自身重量Q3等。除此之外,在驅動解除動 作時,解除凸輪672,係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相卡合並接受反作用力Q4(詳細係於後再述)。此些之反作用力Q1、Q2、Q4以及自身重量Q3的合力Q0,係成為作用在將顯像單元9可轉動地作支持之驅動側以及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25的支持孔部624a、25a處。
亦即是,當沿著軸線方向而對於卡匣P作觀察的情況時(圖71(b)),在合力Q0的方向上,係成為需要與顯像蓋構件632作接觸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的滑動部624a。亦即是,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滑動部624a處,係具備有接受合力Q0之合力接受部624a1(參考圖69)。另一方面,在合力Q0之方向以外,係並非絕對需要顯像蓋構件632之圓筒部632b或者是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滑動部624a。在本實施例中,係對於上述情況作考慮,而在顯像蓋構件632之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作滑動的圓筒部632b之一部分並且並非為合力Q0之方向的方向(在本實施例中,係為與合力Q0相反側)上,設置有開口632c。又,在該開口632c處,係配置有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限制部624d相卡合的解除凸輪672。
於圖72中,對於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作展示。
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p(圓筒內面)和軸承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係相互作卡合。又,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q(圓筒外面)和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徑部 632q係相互作卡合。亦即是,惰齒輪68,係藉由軸承構件45和顯像蓋構件632,而將其之兩端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p(圓筒外面)和顯像蓋構件632之孔部632p係相互作卡合。藉由此,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632而被可滑動(可旋轉)地作支持。
進而,軸承構件45之第1軸承部45p(圓筒外面)、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徑部632q、以及孔部632p,係被配置在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同一直線上。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又,如同前述一般,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m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孔部571m,係相互作卡合(參考圖60)。藉由此,其結果,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亦係成為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
在圖72(a)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卡合之狀態作展示。又,在圖72(b)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分離之狀態作展示。
[驅動解除動作]
以下,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
[狀態1]
如圖7(a)中所示一般,本體分離構件80和軸承構件45之力接受部45a,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接觸之狀態。將此狀態設為本體分離構件80之狀態1。在圖73(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又,在圖73(b)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另外,圖73,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又,在圖73(a)中,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對、以及解除凸輪672和顯像蓋構件632之對,分別相獨立地作展示。在圖73(b)中,對於顯像蓋構件632,係僅將包含有抵接部632r之一部分作展示,又,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係僅將包含有限制部624d之一部分作展示。在解除凸輪672之抵接部672a和顯像蓋構件632之抵接部632r之間,係存在有空隙e。又,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具有卡合量q地作卡合,並成為能夠傳導驅動之構成。又,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惰齒輪68作卡合(參考圖59)。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 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而傳導至惰齒輪68以及顯像輥齒輪69處。藉由此,顯像輥6係被作驅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接觸位置,又,稱作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2]
若是從上述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b)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δ1之移動,則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其結果,顯像輥6係從筒4而分開了距離ε 1。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內之解除凸輪672和顯像蓋構件63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另一方面,解除凸輪672,雖係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中,但是,如圖69中所示一般,力接受部672b係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卡合部624d相卡合。因此,就算是顯像單元9作轉動,解除凸輪672亦並不會作位置改變。亦即是,解除凸輪672係相對於顯像單元9而作相對移動。如圖74(a)、圖74(b)中所示一般,解除凸輪672之抵接部672a和顯像蓋構件632之抵接部632r係成為相互開始接觸之狀態。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保持為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圖74(a))。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 傳導構件571以及惰齒輪68、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另外,在前述之狀態1中,係並非絕對需要採用使力接受部672b抵接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卡合部624d處的構成。亦即是,在狀態1中,係亦可採用使力接受部672b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卡合部624d而具備有空隙的構成。於此情況,在從狀態1而改變至狀態2的動作之途中,力接受部672b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卡合部624d之間的空隙係消失,力接受部672b係成為抵接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卡合部624d處。
[狀態3]
在圖75(a)、圖75(b)中,對於從上述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c)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了δ2之移動時的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展示。與顯像單元9之角度θ 2(>θ 1)的轉動相連動,顯像蓋構件632係轉動。此時,解除凸輪672之抵接部672a,係從顯像蓋構件632之抵接部632r而受到反作用力。又,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672,係使其之力接受部672b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卡合部624d作卡合,而被限制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而作移動(參考圖69)。因此,其結果,解除凸輪672係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又,與解除凸輪672之朝向箭頭N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 凸輪6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672c,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571c作推壓。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彈簧70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N方向而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參考圖75以及圖72(b))。
此時,相較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量q,由於移動量p係為更大,因此,爪474a以及爪571a之卡合係被解除。伴隨於此,由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從裝置本體2而被輸入有驅動力,因此係持續進行旋轉,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停止。其結果,惰齒輪68以及顯像輥齒輪69、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分離位置,又,稱作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K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遮斷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採用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能夠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分離,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遮斷。
[驅動連結動作]
接著,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此動作,係與上述之從顯像接觸狀態起而成為 顯像分離狀態之動作相反。
在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7(c)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下,驅動連結部係如同圖75中所示一般,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
從上述之狀態起而逐漸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作轉動,在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圖7(b)以及圖74中所示之狀態)下,藉由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藉由彈簧70之推壓力來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卡合。藉由此,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顯像輥6處,顯像輥6係被作旋轉驅動。另外,此時,顯像輥6和筒4係保持於相互作了分離之狀態。
藉由從上述之狀態起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轉動,係能夠使顯像輥6和筒4作接觸。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H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傳導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接觸,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對於顯像輥6傳導驅動。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解除凸輪672之力 接受部672b,雖係設為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624之限制部624d作卡合之構成,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為與清淨容器26相卡合之構成。
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時,係於解除凸輪672處設置抵接部672a,並將與此相抵接之作為作用部的抵接部632r設置在顯像蓋構件632處。又,係採用使與筒單元8之間的卡合部672b從被設置在顯像蓋構件632之圓筒部632b之一部分處的開口632c而突出之構成。因此,卡合部672b以及作用於此處之作為第2導引部之一部分的卡合部624d之配置的自由度係增加。具體而言,係並不需要如同在第1以及第2實施形態中所示一般地在軸線方向上而從顯像蓋構件632外側起來經由顯像蓋構件632之孔632j而配置作用構件。
於此,在上述之說明中,雖係為針對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作裝著脫離之製程卡匣P所進行的說明,但是,係亦可為與上述之實施例8類似的如同在圖76所示一般之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作裝著脫離的顯像卡匣D之形態。
進而,作為其他的類似例,於圖77中,展示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作裝著脫離之顯像卡匣D。圖77,係對於被配置在顯像卡匣D之驅動側端部處的各零件作展示,並與上述之實施例6相類似,而被配置有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等。於此,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6272,係具備有接受從畫像形 成裝置本體而朝向箭頭F2方向之力的力接受部6272u。若是解除凸輪6272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而接受箭頭F2方向之力,則係以轉動軸線X為中心而朝向箭頭H方向轉動。之後,與前述相同的,被設置在解除凸輪6272處之作為力接受部的抵接部6272a,係從顯像蓋構件6232之抵接部6232r而接受反作用力。藉由此,解除凸輪6272係朝向箭頭N方向移動。藉由此,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間的卡合係被解除,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
在對於顯像輥6而傳導驅動時,係只要使解除凸輪6272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並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作卡合即可。此時,係只要藉由將朝向解除凸輪6272之箭頭F2方向的力排除,來利用彈簧70之反作用力而使解除凸輪6272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即可。
如同以上所說明一般,就算是在筒4和顯像輥6為恆常作了接觸的狀態下,亦能夠進行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傳導的切換。
另外,在上述內容中,雖係為對於顯像卡匣D之形態所進行的說明,但是,卡匣之形態,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亦可為相對於顯像卡匣D而具備有筒的製程卡匣P之形態。亦即是,就算是在以於製程卡匣P內而使筒4和顯像輥6作了接觸的狀態下來進行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傳導的構成中,亦能夠使用本實施例之構成。
又,在至此為止的實施例中,雖然均係為針對當將筒4上之靜電潛像作顯像時為以使筒4和顯像輥6作了接觸的狀態來進行顯像之「接觸顯像方式」來作了說明者,但是,顯像方式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亦可採用在筒4和顯像輥6之間設置有微小空隙而將筒4上之靜電潛像作顯像之「非接觸顯像方式」。
如同上述一般,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而作裝著脫離之卡匣,係可為具備有筒之製程卡匣P,亦可為顯像卡匣D。
[實施例7]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所致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已至今為止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
[顯像單元之構成]
顯像單元9,係如圖78、圖79中所示一般,藉由顯像輥6、顯像刃31、顯像框體29、軸承構件745等所構成。
又,如圖78中所示一般,軸承構件745,係被固定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側處。此軸承構件7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顯像輥6,係於其之長邊方向端部處具備有顯像輥齒輪69。
又,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處,係被固定 有其他的軸承構件35(參考圖81)。在其他的軸承構件3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間,係被設置有用以對於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驅動力之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的惰齒輪68、和作為驅動連結部而對於惰齒輪68傳導驅動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等。
其他之軸承構件35,係將用以對於顯像輥齒輪69傳導驅動力之惰齒輪68可旋轉地作支持。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處,係被設置有開口724c。而,從開口724c,係露出有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輸入部474b。此驅動輸入部474b,係構成為:當卡匣P被裝著在裝置本體2處時,與圖3(b)中所示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作卡合,並將從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之驅動馬達(未圖示)而來的驅動力作傳導。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作為顯像輸入結合構件而起作用。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構成為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惰齒輪68,而傳導至顯像輥齒輪69以及顯像輥6處。圖80以及圖81,係為對於顯像單元9、筒單元8以及其他之軸承構件所被作固定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作了展示的立體圖。如圖81中所示一般,其他之軸承構件35,係被固定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處。又,在其他之軸承構件35處,係被設置有支持部35a。另一方面,在顯像框體29處,係被設置有轉動孔29c(參考圖80)。在將顯像單元9和筒單元8作組裝的情況時,於卡匣P之長邊 方向其中一端側處,係於其他之軸承構件35的支持部35a處,而嵌合顯像框體29之轉動孔29c。又,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另外一端側處,係於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之支持孔部25a處,而嵌合有從顯像框體29所突出設置之突出部29b。藉由此,顯像單元9,係相對於筒單元8而被可轉動地作支持。於此情況,身為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8的轉動中心之轉動中心X,係成為將其他之軸承構件35的支持部35a之中心和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25的支持孔部25a之中心作了連結的軸線。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78、圖79,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在其他之軸承構件3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間,係從其他之軸承構件35起朝向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地,而設置有惰齒輪68、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的作為解除構件且作為作用構件之解除凸輪772、作為第1結合構件的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此些之構件,係被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設置在同一直線(同軸)上。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謂驅動連結部,係藉由彈簧70、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解除凸輪72、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驅動側卡 匣蓋構件724、以及被固定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方向其中一端側處的軸承構件745,而構成之。以下,依序詳細作說明。
其他之軸承構件35,係將惰齒輪68可旋轉地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其他之軸承構件35之第1軸承部35p(圓筒外面),係將惰齒輪68之被軸承部68p(圓筒內面)可旋轉地作支持(參考圖78、圖79)。
於圖82中,對於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7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間的關係作展示。解除凸輪772,係實質性地被構成為環形狀,並具備有作為第2被導引部之外周面772i,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一部份的內周面724i。此內周面724i,係構成為與外周面772i相卡合。又,解除凸輪772之外周面772i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內周面724i,係均相對於轉動中心X而被配置在同一直線(同軸)上。亦即是,解除凸輪772,係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以及顯像單元9,而可在軸線方向上作滑動移動地且亦可在以軸線X為中心之旋轉方向上而滑動(旋轉)地被作支持。
又,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772,係具有作為力接受部之抵接部(斜面)772a,又,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係具有作為作用部之抵接部(斜面)724b。於此,解除凸輪772之抵接部7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抵接部724b係構成為能夠相互作接觸。
圖83,係對於驅動連結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以及軸承構件745之構成作展示。軸承構件745,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一部份的限制部745d。此限制部745d,係成為與被保持在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和其他之軸承構件35之間的解除凸輪772之作為第2被導引部的力接受部772b相卡合之構成。藉由使此限制部745d和力接受部772b相卡合,解除凸輪772係以成為相對於軸承構件745以及顯像單元9而無法進行軸線X周圍之相對移動的方式,而被作限制。於圖84中,對於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作展示。
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p和其他之軸承構件35之第1軸承部35p(圓筒外面)係相互作卡合。又,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q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內徑部724q係相互作卡合。亦即是,惰齒輪68,係藉由其他之軸承構件3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而將其之兩端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藉由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p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孔部724p相互作卡合,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而可旋轉地被作支持。
進而,其他之軸承構件35之第1軸承部35p(圓筒外面)、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內徑部724q、以及孔部724p,係被配置在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同一直線(同軸)上。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 係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又,與至今為止之實施形態相同地,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m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孔部571m,係相互作卡合(圖60)。藉由此,其結果,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亦係成為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
在圖84(a)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和驅動輸入結合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卡合之狀態作展示。又,在圖84(b)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分離之狀態作展示。
[驅動解除動作]
以下,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
[狀態1]
如圖7(a)中所示一般,本體分離構件80和軸承構件745之力接受部745a,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接觸之狀態。將此狀態設為本體分離構件80之狀態1。在圖85(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又,在圖85(b) 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另外,圖85,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又,在圖85(a)中,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對、以及解除凸輪772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對,分別相獨立地作展示。在圖85(b)中,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係僅將包含有抵接部724b之一部分作展示,又,對於軸承構件745,係僅將包含有限制部745d之一部分作展示。在解除凸輪772之抵接部7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抵接部724b之間,係存在有空隙e。又,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具有卡合量q地作卡合,並成為能夠傳導驅動之構成(圖85(a))。又,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惰齒輪68作卡合(參考圖59)。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而傳導至惰齒輪68以及顯像輥齒輪69處。藉由此,顯像輥6係被作驅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接觸位置,又,稱作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2]
若是從上述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b)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δ1之移動,則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 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其結果,顯像輥6係從筒4而分開了距離ε 1。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內之軸承構件745,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另一方面,解除凸輪772,雖係被組入至筒單元8中,但是,如圖83中所示一般,力接受部772b係與軸承構件745之卡合部745d相卡合。因此,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解除凸輪772係在筒單元8內而朝向箭頭K方向旋轉。如圖86(a)、圖86(b)中所示一般,解除凸輪772之抵接部772a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抵接部724b係成為相互開始接觸之狀態。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保持為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以及惰齒輪68、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3]
在圖87(a)、圖87(b)中,對於從上述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起,而如圖7(c)中所示一般,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了δ2之移動時的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展示。與顯像單元9之角度θ 2(>θ 1)的轉動相連動,軸承構件745係轉動。此時,解除凸輪 772之抵接部772a,係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724之抵接部724b而受到反作用力。又,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772,係使其之力接受部772b與軸承構件745之卡合部745d作卡合,而相對於顯像單元9而被限制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移動(參考圖83)。因此,其結果,解除凸輪772係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又,與解除凸輪772之朝向箭頭N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凸輪7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772c,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571c作推壓。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彈簧70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
此時,相較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量q,由於移動量p係為更大,因此,爪474a以及爪571a之卡合係被解除。伴隨於此,由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從裝置本體2而被輸入有驅動力,因此係持續進行旋轉,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停止。其結果,惰齒輪68以及顯像輥齒輪69、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分離位置,又,稱作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
以下,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K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遮斷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採用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能夠相對於筒4而一 面旋轉一面作分離,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遮斷。
[驅動連結動作]
接著,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此動作,係與上述之從顯像接觸狀態起而成為顯像分離狀態之動作相反。
在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7(c)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下,驅動連結部係如同圖87中所示一般,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
從上述之狀態起而逐漸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作轉動,在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圖7(b)以及圖86中所示之狀態)下,藉由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藉由彈簧70之推壓力來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卡合。藉由此,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顯像輥6處,顯像輥6係被作旋轉驅動。另外,此時,顯像輥6和筒4係保持於相互作了分離之狀態。
藉由從上述之狀態起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轉動,係能夠使顯像輥6和 筒4作接觸。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H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傳導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接觸,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對於顯像輥6傳導驅動。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解除凸輪772之力接受部772b,雖係設為和軸承構件745之限制部745d作卡合之構成,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為與顯像框體29相卡合之構成。
如同本實施形態一般,亦可將作為第1結合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作為第2結合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設置在筒單元8處。
[實施例8]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所致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至今為止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
[顯像單元之構成]
顯像單元9,係如圖88、圖89中所示一般,具備有顯像輥6、顯像刃31、顯像框體29、軸承構件845、顯像蓋構件632等。
又,如圖88中所示一般,軸承構件845,係 被固定在顯像框體29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側處。此軸承構件8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顯像輥6,係於其之長邊方向端部處具備有顯像輥齒輪69。軸承構件845,係亦將用以對於顯像輥齒輪69傳導驅動力之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的惰齒輪68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作為驅動連結部,係依序設置有對於惰齒輪68傳導驅動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等。
又,顯像蓋構件632,係在卡匣P之長邊方向上,而被固定於軸承構件845之外側處。此顯像蓋構件632,係以將顯像輥齒輪69和惰齒輪68、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作覆蓋的方式而被構成。進而,如圖88、圖89中所示一般,在顯像蓋構件632處,係被設置有圓筒部632b。而,從圓筒部632b之內側的開口632d,係露出有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輸入部474b。此驅動輸入部474b,係構成為:當卡匣P(PY、PM、PC、PK)被裝著在裝置本體2處時,與圖3(b)中所示之顯像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作卡合,並將從被設置在裝置本體2之驅動馬達(未圖示)的驅動力作傳導。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作為顯像輸入結合構件而起作用。故而,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構成為經由惰齒輪68而傳導至顯像輥齒輪69以及顯像輥6處。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係於後再作詳細敘述。
[筒單元和顯像單元之組裝]
如圖90、圖91中所示一般,在將顯像單元9和筒單元8作組裝的情況時,於卡匣P之其中一端側處,係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支持部824a處,而嵌合顯像蓋構件632之圓筒部632b的外徑部632a。又,在卡匣P之另外一端側處,係於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之支持孔部25a處,而嵌合有從顯像框體29所突出設置之突出部29b。藉由此,顯像單元9,係相對於筒單元8而被可轉動地作支持。於此,係將顯像單元9之相對於筒單元的轉動中心,稱作轉動中心X。此轉動中心X,係為將支持孔部824a的中心和支持孔部25a的中心作了連結之軸線。
[驅動連結部之構成]
使用圖88、圖89,針對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說明。
首先,針對概略內容作說明。
在軸承構件845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間,係從軸承構件845起朝向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地,而設置有惰齒輪68、作為推壓構件之身為彈性構件的彈簧70、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且作為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872、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且作為作用構件(轉動構件)之解除桿73、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的上游側驅動傳導 構件474、顯像蓋構件632。此些之構件,係被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設置在同一直線(同軸)上。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謂驅動連結部,係藉由惰齒輪824、彈簧70、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解除凸輪872、解除桿73、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顯像蓋構件632、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所構成。以下,依序詳細作說明。
軸承構件845,係將作為第3驅動傳導構件之惰齒輪68可旋轉地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845之第1軸承部845p(圓筒外面),係將惰齒輪68之被軸承部68p(圓筒內面)可旋轉地作支持(參考圖88、圖89)。
進而,軸承構件845,係將顯像輥6可旋轉地作支持,若是更詳細作敘述,則軸承構件845之第2軸承部845q(圓筒內面),係將顯像輥6之軸部6a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在顯像輥6a之軸部6a處,係嵌合有顯像輥齒輪69。藉由此,而成為從惰齒輪68來經由顯像輥齒輪69而將旋轉力傳導至顯像輥6處之構成。
在圖92中,係對於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構成作展示。又,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中央處,係被設置有孔部571m。此孔部571m,係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小徑的圓筒部474m相卡合。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相 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而可滑動(可旋轉且可沿著各別之軸線而滑動)地被作支持。
於此,如圖88以及圖89中所示一般,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間,係被配置有解除凸輪872。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872,係實質性地被構成為環形狀,並具備有外周面872i,顯像蓋構件632,係具備有內周面632i(參考圖51)。此內周面632i,係構成為與外周面872i相卡合。藉由此,解除凸輪872,係相對於顯像蓋構件632,而可滑動(可沿著顯像輥6之軸線而平行地滑動)地被作支持。
又,顯像蓋構件632,係具備有作為第2導引部之導引構件632h,解除凸輪872,係具備有作為第2被導引部之導引溝872h。於此,導引構件632h和導引溝872h,係均為與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相平行地而被形成。又,顯像蓋構件632之導引構件632h,係與解除凸輪872之導引溝872h相卡合。藉由使此導引構件632h和導引溝872h相卡合,解除凸輪872係成為相對於顯像蓋構件632而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作滑動移動的構成。
於圖93中,對於驅動連結部之剖面圖作展示。
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p(圓筒外面)和軸承845之第1軸承部845p(圓筒內面)係相互作卡合。又,惰齒輪68之圓筒部68q和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徑部632q係相互 作卡合。亦即是,惰齒輪68,係藉由軸承構件845和顯像蓋構件632,而將其之兩端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小徑的圓筒部474k(另外一端側被支持部)和惰齒輪68之孔部68k(另外一端側支持部),係可旋轉地作卡合(參考圖93)。又,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p(其中一端側被支持部)和顯像蓋構件632之孔部632p(其中一端側支持部)係可旋轉地相互作卡合。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藉由惰齒輪68和顯像蓋構件632,而將其之兩端可旋轉地作支持。
於此,圓筒部474k係被設置在軸部74m之自由端處,圓筒部474p係被設置在驅動輸入部474b和爪部474a之間。
又,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旋轉半徑方向上,圓筒部474p,係被配置在相較於爪部474a而更遠離旋轉軸線X之位置處。
又,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旋轉半徑方向上,圓筒部474p,係被配置在相較於驅動輸入部474b而更遠離旋轉軸線X之位置處。
進而,軸承構件845之第1軸承部845p(圓筒內面)、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徑部632q、以及孔部632p,係被配置在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同一直線(同軸)上。亦即是,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又,如同前 述一般,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圓筒部474m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孔部571m,係相互作卡合(參考圖92)。藉由此,其結果,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亦係成為以顯像單元9之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被可旋轉地作支持。
又,解除桿73之被導引面73s係抵接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導引面474s處。藉由此,解除桿73,其之軸線X方向的移動係被作限制。
在圖93(a)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卡合之狀態作展示。又,在圖93(b)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為相互分離之狀態作展示。於此,解除桿73之至少一部份,係被配置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間。
在圖94中,係對於解除凸輪872和解除桿73之構成作展示。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872,係具備有作為力接受部(被推壓部)之抵接部872a、和圓筒內面872e。於此,抵接部872a,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與顯像輥6之旋轉軸線相平行)而有所傾斜。又,解除桿73,係具備有作為推壓部之抵接部73a、和外周面73e。於此,抵接部73a,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而有所傾斜。
於此,解除桿73之抵接部73a,係構成為能 夠與解除凸輪872之抵接部872a作接觸。又,解除凸輪872之圓筒內面872e和解除桿73之外周面73e,係相互可滑動地作卡合。進而,解除凸輪872之外周面872i、圓筒內面872e以及解除桿73之外周面73e,係均將旋轉軸線配置在同一直線(同軸)上。於此,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872之外周面872i,係被構成為與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周面632i相卡合(參考圖51)。又,解除凸輪872之外周面872i以及顯像蓋構件632之內周面632i,係均相對於轉動中心X而被配置在同一直線(同軸)上。亦即是,解除桿73,係經由解除凸輪872、顯像蓋構件632,而相對於顯像單元9(顯像框體29)來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地而可轉動地被作支持。
於此,解除桿73,係具備有實質性為環形狀之環部73j。此環部73j,係具備有抵接部73a和外周面73e。進而,解除桿73,係具備有從環部73j起而朝向環部73j之半徑方向外側作了突出的作為突出部之力接受部73b。
圖95,係對於驅動連結部以及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構成作展示。解除凸輪73,係具備有力接受部73b。此力接受部73b,係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限制部824d作卡合,而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感光體框體之一部分)接受力。此力接受部73b,係構成為從被設置在顯像蓋構件632之圓筒部632b的一部份處之開口632c而突出,並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限制部824d 作卡合。藉由使此限制部824d和力接受部73b相卡合,解除凸輪73係以成為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而無法進行軸線X周圍之相對移動的方式,而被作限制。
於此,圖96(a),係為對於作用在顯像單元9處之力作了模式性展示的卡匣P之立體圖,圖96(b),係為對於沿著軸線X方向而對於卡匣P作了觀察的側面圖之一部分作展示。
在顯像單元9處,係作用有從加壓彈簧95而來之反作用力Q1、從筒4而經由顯像輥6所接受的反作用力Q2、以及自身重量Q3等。除此之外,在驅動解除動作時,解除桿73,係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相卡合並接受反作用力Q4(詳細係於後再述)。此些之反作用力Q1、Q2、Q4以及自身重量Q3的合力Q0,係成為作用在將顯像單元9可轉動地作支持之驅動側以及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25的支持孔部824a、25a處。
亦即是,當沿著軸線方向而對於卡匣P作觀察的情況時(圖96(b)),在合力Q0的方向上,係成為需要與顯像蓋構件632作接觸之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的滑動部824a。另一方面,在合力Q0之方向以外,係並非絕對需要顯像蓋構件632之圓筒部632b或者是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滑動部824a。在本實施例中,係對於上述情況作考慮,而在顯像蓋構件632之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作滑動的圓筒部632b之一部分並且並非為合力Q0之方向的方向上,設置有開口632c。又,在該開口632c 處,係配置有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限制部824d相卡合的解除桿73。
[驅動解除動作]
以下,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接觸的狀態起而改變為相互分離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
[狀態1]
如圖7(a)中所示一般,本體分離構件80和軸承構件845之力接受部845a,係具有空隙d地而相分離。此時,筒4和顯像輥6係成為相互接觸之狀態。將此狀態設為本體分離構件80之狀態1。在圖97(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又,在圖97(b)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另外,圖97,為了便於說明,係將一部份之零件設為未圖示。又,在圖97(a)中,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對、以及解除凸輪872和解除桿73之對,分別相獨立地作展示。在圖97(b)中,顯像蓋構件632係僅將包含有導引構件632h之一部分作展示。在解除凸輪872之抵接部872a和解除桿73之抵接部73a之間,係存在有空隙e。又,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具有卡合量q地作卡合,並成為能夠傳導驅動之構 成。又,如同前述一般,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惰齒輪68作卡合(參考圖59)。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處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而傳導至惰齒輪68處。藉由此,顯像輥齒輪69以及顯像輥6係被作驅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接觸位置,又,稱作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
[狀態2]
若是從上述顯像接觸、驅動傳導狀態起,而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δ1之移動(參考圖7(b)),則如同前述一般,顯像單元9係以轉動中心X作為中心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其結果,顯像輥6係從筒4而分開了距離ε 1。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內之解除凸輪872和顯像蓋構件632,係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箭頭K方向作角度θ 1之轉動。另一方面,解除桿73,雖係被組入至顯像單元9中,但是,如圖95中所示一般,力接受部73b係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卡合部824d相卡合。因此,力接受部73b係並不會與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而並不作位置之改變。亦即是,解除桿73,係從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卡合部824d而接受反作用力,並相對於顯像單元9而作相對移動(轉動)。在圖98(a)中,對於此時之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作模式性展示。又,在圖98(b)中,對於驅動連結部的構成之立體圖作展示。在圖中,解除凸輪872係與 顯像單元9之轉動相連動地而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旋轉移動,解除凸輪872之抵接部872a和解除桿73之抵接部73a,係成為開始相互接觸之狀態。此時,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保持為相互作了卡合的狀態。因此,從裝置本體2所輸入至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驅動力,係經由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以及惰齒輪68、顯像輥齒輪69而傳導至顯像輥6處。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另外,在前述之狀態1中,係並非絕對需要採用使力接受部73b抵接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卡合部824d處的構成。亦即是,在狀態1中,係亦可採用使力接受部73b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卡合部824d而具備有空隙的構成。於此情況,在從狀態1而改變至狀態2的動作之途中,力接受部73b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卡合部824d之間的空隙係消失,力接受部73b係成為抵接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卡合部824d處。
[狀態3]
在圖99中,對於從上述顯像分離、驅動傳導狀態起而使本體分離構件80朝向圖中之箭頭F1方向作了δ 2之移動時(參考圖7(c))的驅動連結部之構成作展示。與顯像單元9之角度θ 2(>θ 1)的轉動相連動,解除凸輪872和顯像蓋構件632係轉動。另一方面,解除桿73,係 與上述相同的,並不作位置之改變,解除凸輪872係朝向圖中箭頭K方向作旋轉移動。此時,解除凸輪872之抵接部872a,係從解除桿73之抵接部73a而受到反作用力。又,如同前述一般,解除凸輪872,係使其之導引溝872h與顯像蓋構件632之導引構件632h作卡合,而被限制為僅能夠朝向軸線方向(箭頭M以及N方向)而作移動(參考圖51)。因此,其結果,解除凸輪872係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又,與解除凸輪872之朝向箭頭N方向之移動相連動,作為解除凸輪872之推壓部的推壓面872c,係對於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571c作推壓。藉由此,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與彈簧70之推壓力相抗衡並朝向箭頭N方向作移動量p之滑動移動。
此時,相較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量q,由於移動量p係為更大,因此,爪474a以及爪571a之卡合係被解除。伴隨於此,由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係從裝置本體2而被輸入有驅動力,因此係持續進行旋轉,另一方面,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停止。其結果,惰齒輪68以及顯像輥齒輪69、顯像輥6之旋轉係停止。將各零件之上述狀態稱作分離位置,又,稱作顯像分離、驅動遮斷狀態。
以下,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K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遮斷之動作作了說 明。藉由採用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能夠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分離,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將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作遮斷。
[驅動連結動作]
接著,針對當顯像輥6和筒4從相互作了分離的狀態起而改變為作了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結部的動作作說明。此動作,係與上述之從顯像接觸狀態起而成為顯像分離狀態之動作相反。
在顯像分離狀態(如同圖7(c)中所示一般,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2之轉動的狀態)下,驅動連結部係如同圖99中所示一般,成為使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之間的卡合作了解除的狀態。
從上述之狀態起而逐漸使顯像單元9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作轉動,在顯像單元9作了角度θ 1之轉動的狀態(圖7(b)以及圖98中所示之狀態)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係藉由彈簧70之推壓力而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藉由此,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係相互作卡合。藉由此,從裝置本體2而來之驅動力係被傳導至顯像輥6處,顯像輥6係被作旋轉驅動。另外,此時,顯像輥6和筒4係保持於相互作了分離之狀態。
藉由從上述之狀態起而更進而使顯像單元9 朝向圖7中所示之箭頭H方向轉動,係能夠使顯像輥6和筒4作接觸。
以上,係針對與顯像單元9之朝向箭頭H方向的轉動相連動之對於顯像輥6的驅動傳導之動作作了說明。藉由上述構成,顯像輥6係相對於筒4而一面旋轉一面作接觸,並能夠因應於顯像輥6和筒4之間的分離距離來對於顯像輥6傳導驅動。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在本構成中,係成為能夠藉由顯像單元9所作了轉動之角度來唯一性地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遮斷和驅動傳導的切換作決定之構成。
另外,在上述之說明中,雖係採用解除凸輪之抵接部872a和解除桿73之抵接部73a為相互以面對面來作接觸的構成,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面和稜線作接觸、面和點作接觸、稜線和稜線作接觸、稜線和點作接觸之構成。另外,解除桿73之力接受部73b,雖係設為和驅動側卡匣蓋構件824之限制部824d作卡合之構成,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為與清淨容器26相卡合之構成。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顯像單元9,係具備有解除桿73以及解除凸輪872。解除桿73,係相對於顯像單元9,而被限制為能夠以軸線X作為中心來轉動並且無法進行軸線方向M以及N方向之滑動移動。另一方面,解除凸輪872,係相對於顯像單元9,而被限制為能夠進行軸線方向M以及N方向之滑動移動並且無法進行以軸 線X作為中心之轉動。亦即是,係並不存在有相對於顯像單元9而進行以軸線X作為中心之轉動以及軸線方向M以及N方向之滑動移動的3維性相對移動之零件。亦即是,係將各零件之移動方向,藉由解除桿73以及解除凸輪872而作功能性分離。藉由此,各零件之移動係成為2維性,動作係為安定。其結果,係能夠順暢地進行與顯像單元之轉動相連動的對於顯像輥6之驅動傳導的動作。
於此,圖100,係為對於解除凸輪、解除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的軸線方向之位置關係作了展示的模式圖。
圖100(a),係為本實施例之構成,在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4之間,係被配置有身為解除機構之一部分並且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8072和解除桿8073。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經由解除凸輪8072之開口8072f以及解除桿8073之開口8073f而相卡合。在驅動解除時,解除凸輪8072之作為推壓部的推壓面8072c,係推壓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1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8071c。同時,解除桿8073之作為推壓部的推壓面8073c,係推壓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4之作為被推壓部的被推壓面8074c。亦即是,係構成為:解除凸輪8072係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1相對性地朝向箭頭N方向作推壓,解除桿8073係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4相對性地朝向箭頭M方向作推壓,藉由此,來將下游側驅動 傳導構件8071和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朝向箭頭M、N方向拉離而作驅動解除。
另一方面,圖100(b),係為與前述之例相異的零件構成,並將各零件可滑動地保持於可在軸中心而作旋轉之軸44處。具體而言,解除桿8173係相對於軸44而被可滑動地作支持。另一方面,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4係被保持為能夠與軸44一體性地作旋轉。例如,藉由使被固定在軸44處之銷47和被設置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4處之溝8174t作卡合,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4和軸44係被作固定。又,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1係相對於軸44而被可滑動地作支持。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7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38,係經由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8172之開口8172f而相卡合。又,在軸44處,係被設置有能夠與軸一體性地作旋轉之環構件46。環構件46,係具備有對於解除桿8173之朝向箭頭M方向的移動作限制之作為防脫落部的功能。在上述之構成中的驅動解除時,首先,解除凸輪8172之作為力接受部的抵接部8172a和解除桿8173之抵接部8173a係相抵接。接著,當在解除桿8173和環構件8173之間而於軸線M、N方向上產生有空隙的情況時,解除桿8173係朝向箭頭M方向移動並碰撞到環構件46。藉由此,解除桿8173係相對於軸44而進行了箭頭M、N方向之定位。之後,係成為伴隨著解除凸輪8172之朝向箭頭N方向的移動而使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1從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4而退 避並藉由此來解除連結的構成。在上述之構成中,為了將用以進行驅動連結、解除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1和解除凸輪8172之箭頭M、N方向上的移動量降低或者是對於驅動連結、解除之時序而以高精確度來作控制,係成為有必要對於被固定在軸44處並進行解除桿8173之定位的環構件46和環構件46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174之間的位置精確度而以高精確度來進行管理。
另一方面,在前述之圖100(a)所示之構成中,當將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1之間的連結作解除時,係只要在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4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1之間而存在有解除凸輪8072和解除桿8073即可。因此,係有著下述之效果等:亦即是,係能夠將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8071和解除凸輪8072之箭頭、N方向的移動量降低,並能夠對於驅動連結、解除之時序而以高精確度來作控制,且零件數量亦為少,而能夠提升組裝性。
又,在圖94中,係藉由使解除桿73之外周面73e和作為結合解除構件之解除凸輪872的圓筒內面872e作卡合,來進行解除桿73和解除凸輪872之定位。
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如同圖101中所示一般之構成。亦即是,亦可構成為:解除桿8273之外周面8273e係能夠與顯像蓋構件8232之內周面8232q作滑動地而被支持,又,解除凸輪8272之圓筒內面872i,亦係能夠與顯像蓋構件8232之內周面8232q 作滑動地而被作支持。
[實施例9]
接下來,針對由本發明之第9實施形態所致的卡匣作說明。另外,針對與至今為止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係省略其說明。本實施形態,係為與前述之第2實施形態相類似者。
在圖102(a)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作為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作為第2驅動傳導構件之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為相互卡合之狀態作展示。又,在圖102(b)所示之驅動連結部的剖面圖中,係對於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474之爪474a和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571之爪571a為相互分離之狀態作展示。
解除桿973,係從被設置在顯像蓋構件932之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924作滑動的圓筒部932b之一部分處的開口932c而突出。又,在軸線X方向上,解除桿973,係被設置在顯像單元9之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924作滑動的滑動部924a之滑動範圍內924e處。
於此,如同前述一般,在驅動解除動作時,解除桿973係接受反作用力Q4(參考圖96)。解除桿973之接受反作用力Q4的力接受部973b,係被設置在顯像單元9之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924作滑動的滑動部924a之滑動範圍內924e處。又,解除桿973,係被支持於顯像 單元9之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924作滑動的滑動部924a之滑動範圍內924e處。亦即是,解除桿973所接受之反作用力Q4,係藉由驅動側卡匣蓋構件924而不會在軸線X方向上有所偏移地被作接受。因此,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係能夠抑制顯像蓋構件932之變形。又,藉由顯像蓋構件932之變形被作了抑制,係能夠安定地進行相對於驅動側卡匣蓋構件924之顯像單元9的以軸線X為中心之轉動動作。進而,由於係將解除桿973在軸線X方向上而設置於顯像單元9之與驅動側卡匣蓋構件924作滑動的滑動部924a之滑動範圍內924e處,因此,係能夠達成驅動連結部以及製程卡匣之小型化。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若依據本發明,則係能夠提供一種可在卡匣內而進行對於顯像輥之驅動切換的卡匣、製程卡匣以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4:電子照片感光體筒
4a:結合構件
4b:筒齒輪
6:顯像輥
6a:軸部
8:筒單元
9:顯像單元、顯像單元
24:驅動側卡匣蓋
24d:開口
26:清淨容器
26a:圓筒部
29:顯像框體
31:顯像刃
32:顯像蓋構件
32a:外徑部
36:顯像惰齒輪
36g:齒輪部
37:上游側驅動傳導構件
37g:齒輪部
38:下游側驅動傳導構件
38g:齒輪部
39:彈簧
45:軸承
45p:第1軸承部
45q:第2軸承部
69:顯像輥齒輪
72:解除凸輪
72f:開口

Claims (46)

  1. 一種製程卡匣,包含:
    (i)框體;
    (ii)感光體筒,被可旋轉地支撐在前述框體內;
    (iii)顯像輥,用於將潛像顯像在前述感光體筒上,前述顯像輥被可旋轉地支撐在前述框體內;和
    (iv)離合器,包括:
    (iv-i)第1驅動傳導構件,可接收旋轉力;
    (iv-ii)第2驅動傳導構件,可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顯像輥;和
    (iv-iii)桿,在前述顯像輥接觸前述感光體筒的狀態中,前述桿可相對於前述框體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間運動,
    其中,當前述桿在前述第1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且當前述桿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
  2.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另外包含傳導齒輪,其被建構用於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3. 如請求項2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與前述傳導齒輪同軸地對齊。
  4. 如請求項2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傳導齒輪的內側。
  5. 如請求項2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傳導齒輪的內側。
  6.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桿可在前述第1位置和前述第2位置之間旋轉。
  7.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包括凸輪,當前述桿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前述凸輪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彼此分離。
  8.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包括卡合部,且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包括卡合部,用於藉由卡合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前述卡合部,而接收來自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前述卡合部的前述旋轉力,和
    其中,當前述桿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的前述卡合部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的前述卡合部被彼此分離。
  9.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框體包括:
    可旋轉地支撐前述感光體筒的第1框體;和
    可旋轉地支撐前述顯像輥的第2框體。
  10.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其中,當前 述顯像輥和前述感光體筒位在前述製程卡匣的朝下側上時,前述桿朝下凸出。
  11.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另外包含驅動輸入部,其可藉由卡合於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而接收前述驅動力,前述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係設置在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內,
    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可接收來自前述驅動輸入部的前述驅動力。
  12. 如請求項1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設有前述驅動輸入部。
  13.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可沿著其旋轉軸線運動。
  14.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可沿著其旋轉軸線運動。
  15. 一種製程卡匣,包含:
    (i)感光體筒;
    (ii)顯像輥,用於將潛像顯像在前述感光體筒上;
    (iii)驅動輸入部,用於接收旋轉力,以轉動前述顯像輥;
    (iv)推壓力接收部,用於接收推壓力;和
    (v)離合器,用於將前述驅動輸入部所接收的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其中,在前述顯像輥接觸前述感光體筒的狀態中,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回應前述推 壓力接收部接收前述推壓力。
  16. 如請求項15的製程卡匣,另外包含傳導齒輪,其被建構用於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離合器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17. 如請求項16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傳導齒輪的內側。
  18. 如請求項16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包括:
    第1驅動傳導構件,其可接收來自前述驅動輸入部的前述旋轉力;和
    第2驅動傳導構件,其可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其中,在前述顯像輥接觸前述感光體筒的狀態中,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回應前述推壓力接收部接收前述推壓力,和
    其中,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傳導齒輪的內側。
  19. 如請求項16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傳導齒輪和前述驅動輸入部同軸地對齊。
  20. 如請求項1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包括:
    第1驅動傳導構件,用於接收來自驅動輸入部的前述旋轉力;和
    第2驅動傳導構件,其可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其中,在前述顯像輥接觸前述感光體筒的狀態中,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回應前述推壓力接收部接收前述推壓力。
  21. 如請求項2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設有前述驅動輸入部。
  22. 如請求項2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包括卡合部,且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包括卡合部,用於藉由卡合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前述卡合部,而接收來自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前述卡合部的前述旋轉力,和
    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的前述卡合部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的前述卡合部被彼此分離,以回應前述推壓力接收部接收前述推壓力。
  23. 如請求項2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可沿著其旋轉軸線運動。
  24. 如請求項2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可沿著其旋轉軸線運動。
  25. 如請求項2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包括凸輪,前述凸輪用於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彼此分離,以回應前述推壓力接收部接收前述推壓力。
  26. 如請求項15的製程卡匣,其中,當前述顯像輥和前述感光體筒位在前述製程卡匣的朝下側上時,前述推壓力接收部位在前述製程卡匣的朝下側上。
  27. 如請求項1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製程卡匣可拆離地安裝至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內,和
    其中,前述驅動輸入部可藉由卡合於設置在前述本體內的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而接收前述旋轉力,且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可藉由接觸設置在前述本體內的推壓構件而接收前述推壓力。
  28. 如請求項1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框體包括:
    可旋轉地支撐前述感光體筒的第1框體;和
    可旋轉地支撐前述顯像輥的第2框體。
  29. 如請求項15的製程卡匣,其中,在前述顯像輥接觸前述感光體筒的狀態中,藉由接收前述推壓力,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可相對於前述感光體筒從第1位置運動到第2位置,
    其中,當前述推壓部在前述第1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將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且當前述推壓部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將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30. 一種製程卡匣,包含:
    (i)感光體筒;
    (ii)顯像輥,用於將潛像顯像在前述感光體筒上;
    (iii)驅動輸入部,用於接收旋轉力,以轉動前述顯像輥;
    (iv)推壓力接收部,用於接收推壓力;在前述顯像輥接觸前述感光體筒的狀態中,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可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間運動;和
    (v)離合器;當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在第1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將前述驅動輸入部所接收的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且當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在第2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前述旋轉力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31. 如請求項30的製程卡匣,另外包含傳導齒輪,其被建構用於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離合器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32. 如請求項3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傳導齒輪的內側。
  33. 如請求項3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包括:
    第1驅動傳導構件,其可接收來自前述驅動輸入部的前述旋轉力;和
    第2驅動傳導構件,其可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其中,當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和
    其中,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傳導齒輪的內側。
  34. 如請求項31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傳導齒輪和前述驅動輸入部同軸地對齊。
  35. 如請求項3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包括:
    第1驅動傳導構件,用於接收來自前述驅動輸入部的前述旋轉力;和
    第2驅動傳導構件,其可將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顯像輥;
    其中,當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前述離合器可防止前述旋轉力從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傳導至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
  36. 如請求項3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設有前述驅動輸入部。
  37. 如請求項3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包括卡合部,且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包括卡合部,用於藉由卡合於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前述卡合部,而接收來自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之前述卡合部的前述旋轉力,和
    其中,當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的前述卡合部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的前述卡合部被彼此分離。
  38. 如請求項3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 第1驅動傳導構件可沿著其旋轉軸線運動。
  39. 如請求項3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可沿著其旋轉軸線運動。
  40. 如請求項35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離合器包括凸輪,用於當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在前述第2位置中時,使前述第1驅動傳導構件和前述第2驅動傳導構件彼此分離。
  41. 如請求項30的製程卡匣,其中,當前述顯像輥和前述感光體筒位在前述製程卡匣的朝下側上時,前述推壓力接收部位在前述製程卡匣的朝下側上。
  42. 如請求項3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製程卡匣可拆離地安裝至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內,和
    其中,前述驅動輸入部可藉由卡合於設置在前述本體內的本體側驅動傳導構件而接收前述旋轉力,且前述推壓力接收部可藉由接觸設置在前述本體內的推壓構件而接收前述推壓力。
  43. 如請求項30的製程卡匣,其中,前述框體包括:
    可旋轉地支撐前述感光體筒的第1框體;和
    可旋轉地支撐前述顯像輥的第2框體。
  44. 一種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包含:
    前述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和
    如請求項1的製程卡匣。
  45. 一種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包含:
    前述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和
    如請求項15的製程卡匣。
  46. 一種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包含:
    前述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和
    如請求項30的製程卡匣。
TW109113905A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 TWI747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5835 2012-06-15
JP2012135835 2012-06-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2297A true TW202032297A (zh) 2020-09-01
TWI747249B TWI747249B (zh) 2021-11-21

Family

ID=4975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1116A TWI550370B (zh)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109113905A TWI747249B (zh)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
TW105119953A TWI627516B (zh)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107111957A TWI695238B (zh)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
TW110140427A TWI781810B (zh) 2012-06-15 2013-06-14 顯像卡匣、製程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1116A TWI550370B (zh)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9953A TWI627516B (zh)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107111957A TWI695238B (zh) 2012-06-15 2013-06-14 製程卡匣
TW110140427A TWI781810B (zh) 2012-06-15 2013-06-14 顯像卡匣、製程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24)

Country Link
US (8) US9429877B2 (zh)
EP (4) EP3486730B1 (zh)
JP (5) JP6120688B2 (zh)
CN (7) CN110376861B (zh)
AU (6) AU2013275198B2 (zh)
BR (1) BR112014031215B1 (zh)
CA (2) CA3141014A1 (zh)
CL (2) CL2014003365A1 (zh)
DE (1) DE112013002931B4 (zh)
ES (3) ES2742880T3 (zh)
GB (1) GB2518112B (zh)
HK (1) HK1205283A1 (zh)
HU (1) HUE046034T2 (zh)
MA (1) MA37768A1 (zh)
MX (3) MX357257B (zh)
PH (2) PH12014502590B1 (zh)
PL (3) PL3486730T3 (zh)
PT (2) PT3242164T (zh)
RS (1) RS59433B1 (zh)
RU (5) RU2618737C2 (zh)
SG (3) SG10202010441SA (zh)
TW (5) TWI550370B (zh)
WO (1) WO2013187534A1 (zh)
ZA (1) ZA201408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3275198B2 (en) 2012-06-15 2016-07-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JP6202911B2 (ja) 2012-09-07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376749B2 (ja) 2013-12-06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305121B2 (ja) * 2014-03-07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610191B1 (ko) * 2014-05-07 2016-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징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6376841B2 (ja) * 2014-05-23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34689B2 (ja) * 2014-06-03 2017-05-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像担持体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84138B2 (ja) 2014-06-17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951509B1 (en) 2014-11-28 2024-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member constitut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71997B2 (ja) 2015-02-05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552212B2 (ja) 2015-02-16 2019-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6598468B2 (ja) 2015-02-16 2019-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6873604B2 (ja) * 2015-06-05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92236B (zh) * 2015-06-08 2021-05-28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TWI799888B (zh) 2016-03-04 2023-04-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匣及影像形成裝置
CN105676607B (zh) * 2016-03-31 2023-08-1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盒
EP3449317B1 (en) * 2016-04-28 2022-06-01 Hp Indigo B.V. Controlling engagement force
TWI750445B (zh) * 2016-06-14 2021-12-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CN206573863U (zh) * 2016-09-21 2017-10-20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MX2019003127A (es) 2016-09-30 2019-06-06 Canon Kk Cartucho de toner y mecanismo de suministro de toner.
JP6849428B2 (ja) * 2016-12-26 2021-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729363B2 (ja) * 2016-12-28 2020-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946004B2 (ja) * 2017-01-12 2021-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91096B2 (ja) 2017-03-15 202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SG10202111783UA (en) * 2017-06-15 2021-12-30 Canon Kk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9009901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ONER CARTRIDGE
CN108181794A (zh) * 2018-02-09 2018-06-1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JP7073132B2 (ja) * 2018-02-14 202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35724B2 (ja) * 2018-03-30 2022-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05346B2 (ja) * 2019-03-28 2023-0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11573523B2 (en) 2019-03-31 2023-02-07 To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ocessing cartridge
CN110161824B (zh) * 2019-03-31 2022-10-14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活动件的处理盒
CN117908343A (zh) 2019-08-09 2024-04-19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
CN110376858B (zh) * 2019-08-16 2023-11-1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处理盒的装机方法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WO2021194476A1 (en) * 2020-03-24 2021-09-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material container
KR20230033774A (ko) * 2021-09-01 2023-03-09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코일 스프링의 직경 감소 또는 증가를 이용한 회전력 전달 구조
WO2024037566A1 (zh) * 2022-08-19 2024-02-22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530A (ja) * 1982-12-24 1984-07-09 Suzuki Motor Co Ltd 鞍乗型四輪車
JPS61226424A (ja) 1985-03-29 1986-10-08 Canon Inc 給送装置
JPH04110870A (ja) * 1990-08-31 1992-04-13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200141B2 (ja) 1991-04-08 2001-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着脱自在な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561281A (ja) * 1991-09-02 1993-03-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838926B2 (ja) * 1991-10-03 1998-1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ロール紙給紙装置の駆動装置
US5331373A (en) 1992-03-13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within 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hotosensitive drum to process cartridge
JP3352155B2 (ja) 1992-06-30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95501A (ja) 1992-09-14 1994-04-08 Fujitsu Ltd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US5966566A (en) 1993-03-24 1999-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ycle method f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85413B2 (ja) 1993-04-28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体ドラ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95461A (ja) 1994-04-26 1995-11-10 Nec Corp 電子写真システム用epカートリッジ
JP2877728B2 (ja) 1994-04-28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5940A (ja) 1994-04-28 1996-01-19 Canon Inc 現像フレー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729B2 (ja) 1994-04-28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19362A (ja) 1994-05-19 1995-12-0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AU3426895A (en) 1994-10-17 1996-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tainer, toner container assembling metho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768658A (en) 1995-07-21 1998-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893006A (en) 1995-07-31 1999-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tectably mountable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3402860B2 (ja) 1995-07-31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070029A (en) 1995-07-31 2000-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upl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JP3869902B2 (ja) 1996-03-05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69901B2 (ja) 1996-03-05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072969A (en) 1996-03-05 2000-06-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JP3332818B2 (ja) 1996-08-29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接続端子の接続方法
JP3689504B2 (ja) 1996-09-26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52370B2 (ja) 1996-11-14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2899A (ja) * 1996-11-15 1998-05-2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8222A (ja) 1997-02-17 1998-08-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89552B2 (ja) 1997-04-07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フレー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72108B2 (ja) 1997-10-01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45124B2 (ja) 1997-10-23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37424B2 (ja) 1997-10-27 2003-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DE19750059A1 (de) 1997-11-12 1999-05-20 Wanzl Metallwarenfabrik Kg Pfandschloßeinheit
JP3290619B2 (ja) 1997-11-20 2002-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1131A (ja) 1997-11-29 1999-06-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96051A (ja) 1998-04-08 1999-10-29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658202B2 (ja) 1998-08-31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
JP3893222B2 (ja) 1998-08-31 2007-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ーピン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3768710B2 (ja) 1999-01-28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47492A (ja) 1999-06-09 2000-12-15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59841A (ja) 1999-12-01 2001-06-12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81996A (ja) 2000-04-03 2001-10-10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37511A (ja) 2000-05-26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06609A (ja) 2000-06-26 2002-01-11 Canon Inc トナーシール部材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23476A (ja) 2000-07-07 2002-01-23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46933B2 (ja) * 2000-08-02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2446A (ja) * 2000-10-04 2002-06-26 Canon Inc 駆動力伝達部品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71835B2 (ja) * 2000-11-13 2005-07-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2771B2 (ja) 2000-11-28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現像剤収納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227272A (ja) * 2001-02-06 2002-08-14 Toto Ltd 洗浄水供給装置
JP3566697B2 (ja) 2001-02-09 2004-09-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隔機構
JP3631156B2 (ja) * 2001-03-16 2005-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78415A (ja) 2001-03-16 2002-09-2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762B2 (ja) 2001-06-18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6834173B2 (en) 2001-11-05 2004-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locking portion to prevent the cartridge from disengaging from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ing such a cartridge
JP2003162137A (ja) * 2001-11-27 2003-06-06 Canon Inc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08204A (ja) 2002-01-10 2003-07-25 Hitachi Ltd プラント制御監視装置およびこのプラント監視制御装置における制御ロジック編集方法
JP3884960B2 (ja) 2002-01-15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754923B2 (ja) * 2002-01-18 200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795671B2 (en) * 2002-01-15 2004-09-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eaturing switchable, contact and spaced, clutch-operated developing units
JP200328705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Canon Inc 駆動力伝達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07992A (ja)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07993A (ja)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947687B2 (en) 2002-06-07 2005-09-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locking portion for locking cartridg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leasing portion to release the locking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a cartridge
JP3984900B2 (ja) 2002-09-30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離間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018517B2 (ja) 2002-11-29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部品
JP4299011B2 (ja) * 2003-01-20 2009-07-2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切換機能付排水バルブ駆動ユニット
US7072605B2 (en) 2003-06-30 2006-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otary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velopment unit mounted on a rotating member
KR100498045B1 (ko) 2003-07-14 2005-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장치
JP4344992B2 (ja) * 2003-07-31 2009-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9691A (ja) 2003-08-29 2005-04-14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73793B2 (ja) 2003-08-29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機構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58272B2 (ja) 2003-09-25 2007-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86766B2 (ja) * 2003-11-28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組立方法
JP3950892B2 (ja) 2004-01-30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14150B2 (ja) 2004-05-14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70274B2 (ja) 2004-03-31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16192A (ja) 2004-04-28 2005-11-10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85074B2 (ja) * 2004-05-11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01681B1 (ko) * 2004-05-29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US20060008289A1 (en) 2004-07-06 2006-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3984978B2 (ja) * 2004-07-06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55716B1 (ko) 2004-07-19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 원고 급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7457570B2 (en) 2004-08-06 2008-11-2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system using a two-component developer comprising toner and carrier
EP1640820B1 (en) 2004-08-06 2011-12-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s with a projection on an outer surface of the casing
JP2006343358A (ja) * 2004-08-06 2006-12-21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62734B2 (ja) 2004-08-31 2007-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取り外し可能に装着する装着機構
JP4617122B2 (ja) 2004-09-08 2011-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50883B2 (ja) 2004-10-0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26709A (ja) * 2004-11-01 2006-05-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86077B2 (ja) 2005-03-18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40636B2 (ja) 2005-03-24 2008-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753B2 (ja) 2005-04-27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81946B2 (ja) 2005-05-2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66400B2 (ja) * 2006-01-11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9417A (ja) * 2006-02-20 2007-08-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らが取り付けら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060003B2 (en) 2006-10-20 2011-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erein a setting unit sets an interval of image formation according to a size of a recording medium
JP4973129B2 (ja) * 2006-11-02 2012-07-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148530B2 (ja) 2006-12-08 2008-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41865B2 (ja) * 2006-12-08 2009-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16542B2 (ja) * 2006-12-11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660550B2 (en) 2006-12-11 2010-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929881B2 (en) 2006-12-11 2011-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64435B2 (ja) 2006-12-11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868153B2 (ja) * 2007-01-05 2012-02-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間欠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79575B1 (ko) * 2007-01-26 2011-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유니트 구동장치 및 방법과, 이 구동장치를 채용한화상형성장치
US7983589B2 (en) 2007-01-31 2011-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454656B1 (ko) * 2007-02-14 2014-10-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동력 단속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458378B2 (ja) 2007-06-29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882010B2 (ja) * 2007-06-29 201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377B2 (ja) * 2007-06-29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201096170Y (zh) * 2007-09-17 2008-08-06 第一化成株式会社 驱动力传递装置
JP4509169B2 (ja) * 2007-11-08 2010-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43199B2 (ja) * 2007-12-28 2011-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995126B2 (ja) * 2008-03-13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5181748B2 (ja) * 2008-03-13 2013-04-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68957B2 (ja) 2008-03-31 2012-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09274826A (ja) * 2008-05-15 2009-11-26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839337B2 (ja) 2008-05-27 2011-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4701266B2 (ja) * 2008-05-27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28230B2 (ja) * 2008-06-10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61285B2 (ja) 2008-08-22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71627B2 (ja) 2008-08-27 2013-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15463B1 (ja) 2008-08-28 2009-08-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8577255B2 (en) 2008-10-31 2013-1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74629B2 (ja) * 2008-10-31 2011-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4630B2 (ja) * 2008-10-31 2011-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7008A (ja) * 2008-10-31 2010-05-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788762B2 (ja) * 2008-12-08 2011-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349999B2 (ja) * 2009-02-16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70877B2 (en) * 2009-04-28 2012-09-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87189B1 (ja) 2009-12-10 2010-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348A (ja) 2009-12-11 2011-06-23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JP5172877B2 (ja) * 2009-12-24 2013-03-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機構並びにクラッチ機構を備える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26768B2 (ja) 2009-12-25 2014-06-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白色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11228B2 (ja) 2010-01-29 2012-04-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5293A (ja) * 2010-03-04 2011-09-22 Fuji Xerox Co Ltd 間欠駆動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紙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56291B2 (ja) * 2010-03-24 2014-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1232656A (ja) * 2010-04-28 2011-11-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13899A (ja) * 2010-06-30 2012-01-1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62377B (zh) * 2011-08-26 2012-09-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盒
JP2013054183A (ja) * 2011-09-02 2013-03-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カートリッジを装着する方法
KR101848393B1 (ko) 2011-11-18 2018-04-13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동력전달구조
JP5355679B2 (ja) 2011-12-27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4690B2 (ja) 2012-03-21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U2013275198B2 (en) * 2012-06-15 2016-07-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JP5980064B2 (ja) 2012-09-13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6338460B2 (ja) 2013-08-20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76782B2 (ja) 2014-03-10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2249B2 (ja) 2014-09-29 2018-04-1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カバ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16752T3 (es) 2021-04-05
US9804560B2 (en) 2017-10-31
CN110376865B (zh) 2022-10-18
RU2018119487A (ru) 2019-11-28
ES2729756T3 (es) 2019-11-06
CN110412851A (zh) 2019-11-05
TW201842422A (zh) 2018-12-01
US20190146410A1 (en) 2019-05-16
CN110376866A (zh) 2019-10-25
WO2013187534A1 (ja) 2013-12-19
GB201500631D0 (en) 2015-03-04
AU2020202815B2 (en) 2021-12-23
AU2018267647B2 (en) 2020-06-04
PL2863271T3 (pl) 2019-11-29
RU2659322C1 (ru) 2018-06-29
CN110426937B (zh) 2022-08-19
GB2518112A (en) 2015-03-11
EP2863271A1 (en) 2015-04-22
AU2018267647A1 (en) 2018-12-13
SG10201704605YA (en) 2017-07-28
BR112014031215B1 (pt) 2022-03-15
EP3242164B1 (en) 2019-08-07
CN110333649A (zh) 2019-10-15
PL3242164T3 (pl) 2020-02-28
HK1205283A1 (zh) 2015-12-11
MX2014014426A (es) 2015-05-11
JP2020112834A (ja) 2020-07-27
MX2022003103A (es) 2022-06-15
CN110376861B (zh) 2022-10-18
SG10202010441SA (en) 2020-11-27
TW201403270A (zh) 2014-01-16
AU2020202815A1 (en) 2020-05-21
RU2618737C2 (ru) 2017-05-11
EP2863271A4 (en) 2016-02-24
US20200125029A1 (en) 2020-04-23
CN110376865A (zh) 2019-10-25
US20150093146A1 (en) 2015-04-02
MX357257B (es) 2018-07-02
US20240069489A1 (en) 2024-02-29
JP6992116B2 (ja) 2022-01-13
BR112014031215A2 (pt) 2021-04-20
TWI627516B (zh) 2018-06-21
AU2021273659B2 (en) 2023-10-12
AU2013275198B2 (en) 2016-07-14
AU2023233212A1 (en) 2023-10-12
RU2736173C1 (ru) 2020-11-12
US10228652B2 (en) 2019-03-12
TWI550370B (zh) 2016-09-21
AU2016244218A1 (en) 2016-11-03
US20160291540A1 (en) 2016-10-06
CN110333649B (zh) 2022-06-17
HUE046034T2 (hu) 2020-01-28
JP6120688B2 (ja) 2017-04-26
JP6479150B2 (ja) 2019-03-06
EP3486730B1 (en) 2020-08-05
JP2014016610A (ja) 2014-01-30
JP2017142518A (ja) 2017-08-17
US10996623B2 (en) 2021-05-04
CN104541212B (zh) 2019-08-20
US9429877B2 (en) 2016-08-30
CN110412851B (zh) 2022-08-05
DE112013002931B4 (de) 2021-06-17
CN104541212A (zh) 2015-04-22
EP3486730A1 (en) 2019-05-22
RU2756484C1 (ru) 2021-09-30
JP2018077486A (ja) 2018-05-17
DE112013002931T5 (de) 2015-03-19
TW202209024A (zh) 2022-03-01
RU2015101095A (ru) 2016-08-10
CN110376861A (zh) 2019-10-25
RS59433B1 (sr) 2019-11-29
US20210191314A1 (en) 2021-06-24
CL2014003365A1 (es) 2015-04-24
PH12018500059A1 (en) 2018-03-12
AU2021273659A1 (en) 2021-12-16
CN110426937A (zh) 2019-11-08
CL2018000159A1 (es) 2018-06-29
US20220350292A1 (en) 2022-11-03
TW201635058A (zh) 2016-10-01
TWI747249B (zh) 2021-11-21
PH12014502590A1 (en) 2015-01-26
GB2518112B (en) 2020-07-29
US20180017936A1 (en) 2018-01-18
RU2018119487A3 (zh) 2019-11-28
JP2019061290A (ja) 2019-04-18
AU2013275198A1 (en) 2014-12-18
US11960237B2 (en) 2024-04-16
PT2863271T (pt) 2019-07-19
CA3141014A1 (en) 2013-12-19
US11520284B2 (en) 2022-12-06
CA2875930A1 (en) 2013-12-19
JP6701396B2 (ja) 2020-05-27
RU2720533C2 (ru) 2020-04-30
SG11201408317TA (en) 2015-02-27
MA37768A1 (fr) 2016-12-30
PH12014502590B1 (en) 2015-01-26
EP3242164A1 (en) 2017-11-08
US10712708B2 (en) 2020-07-14
EP2863271B1 (en) 2019-05-29
ZA201408068B (en) 2015-11-25
TWI781810B (zh) 2022-10-21
CA2875930C (en) 2023-06-13
ES2742880T3 (es) 2020-02-17
PL3486730T3 (pl) 2021-01-11
CN110376866B (zh) 2023-03-21
EP3745215A1 (en) 2020-12-02
PT3242164T (pt) 2019-09-27
JP6261793B2 (ja) 2018-01-17
TWI695238B (zh) 2020-06-01
MX351838B (es) 201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7249B (zh) 製程卡匣
JP6376749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7150959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873604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03197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52435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