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1874B - 光学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1874B
CN103221874B CN201180054363.8A CN201180054363A CN103221874B CN 103221874 B CN103221874 B CN 103221874B CN 201180054363 A CN201180054363 A CN 201180054363A CN 103221874 B CN103221874 B CN 103221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crystal layer
pressure 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43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1874A (zh
Inventor
徐银美
金信英
罗钧日
朴文洙
蔡昇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1/00859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064143A2/ko
Publication of CN103221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1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1Polarizer or dy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09K2323/051Inorganic, e.g. glass or silicon 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09K2323/053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e.g. organo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09K2323/055Epox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09K2323/057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09K2323/059Unsaturated aliphatic polymer, e.g. viny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和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光学元件为一种分光元件,例如能够将入射光分成至少两种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光的元件。因此,所述光学元件能够被用于实现立体图像。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和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将光分成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至少两种光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在多个领域中。
例如,所述分光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立体图像。所述立体图像可以使用双目视差来实现。例如,当两个两维图像分别进入人的左眼和右眼时,所述输入信息被传入大脑中并在大脑中合并,这使得人类可以经历3维(3D)的深度和现实感。因此,分光技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应用。
产生立体图像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3D测量,并且也用在3D TV、相机或计算机制图中。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和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包括液晶层和偏光片,并且也可以包括贴附所述偏光片和液晶层的第一粘合剂层。另外,所述光学元件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偏光片的一个表面(例如,所述偏光片的在与所述液晶层相反的位置上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例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在与所述偏光片相反的位置上的一个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剂层。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术语“光学元件”可包含各种光学设备、光学零件或光学器件,它们每一个都具有一种或多种预定的光学功能。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元件也指具有片状或膜状的元件。例如,所述光学元件可为将入射光分成两种或更多种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光的元件。这种元件可以,例如,用于实现立体图像。
图1是显示光学元件1的示意图,显示了光学元件1的结构,其中顺序形成液晶层11、第一粘合剂层12、偏光片13、第二粘合剂层14和压敏粘合剂层15。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第二粘合剂层可以被直接贴附到偏光片13的一个表面上而不使用其他元件。如此,压敏粘合剂层15可以被直接贴附到所述第二粘合剂层14上。
所述液晶层在慢轴方向的面内折射率和在快轴方向的面内折射率之间的差可以为0.05至0.2,0.07至0.2,0.09至0.2或0.1至0.2。所述在慢轴方向的面内折射率可以指的是其中对于液晶层的平面限定了折射率的最大值的方向上的折射率,以及在快轴方向的面内折射率可以指的是其中对于液晶层的平面限定了折射率的最小值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通常,在光学各向异性的液晶层中的快轴和慢轴彼此垂直地形成。所述折射率可以对于550nm或589nm波长的光进行测量。
所述液晶层还可以具有大约0.5μm至2.0μm或者大约0.5μm至1.5μm的厚度。
满足所述折射率关系并且具有所述厚度的液晶层可以表现出适合于用在应用中的相位延迟特性。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满足所述折射率关系并且具有所述厚度的液晶层可以适合于用在用于分光的光学元件中。
另外,所述液晶层可以满足下面公式1的条件。
公式1
X<8%
在公式1中,X表示相对于所述液晶层的初始相位差值,在将所述光学元件在80℃保持100小时或250小时后所得到的液晶层相位差值的变化的绝对值的百分比。
例如,可以如下计算X:100×(|R0-R1|)/R0。这里,R0为所述光学元件的液晶层的初始相位差值,而R1表示在将所述光学元件在80℃保持100小时或250小时后所得到的液晶层相位差值。
X优选可以为7%或更小,6%或更小或5%或更小。可以使用在下面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测量所述相位差值的变化。
满足上述条件的液晶层可以,例如,使用具有下列组成的液晶层来实现。
所述液晶层可以包括聚合形式的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可以指的是这样的化合物,其因为包括液晶单元(mesogen)主链而显示出液晶性,并且还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聚合官能团。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所述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可以包含2至10个,2至8个,2至6个,2至5个,2至4个,2至3个,或2个可聚合官能团。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同样可以指的是这样的化合物,其因为包括液晶单元主链而显示出液晶性,并且还具有一个可聚合官能团。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以聚合形式包含在液晶层中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可以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液晶化合物被聚合从而形成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聚合物。
当所述液晶层包括聚合形式的所述多官能团和单官能团可聚合化合物时,所述液晶层可以具有更加优异的相位延迟特性,并且在苛刻条件下也可以稳定地保持所实现的相位延迟特性,例如,所述液晶层的光轴和相位延迟值。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可以为由下面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在通式1中,A为单键、-COO-或-OCO-,并且R1至R10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硝基、-O-Q-P或下面通式2的取代基,前提是所述取代基R1至R10中的至少一个为-O-Q-P或下面通式2的取代基,或者R1至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或R6至R10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结合在一起形成用-O-Q-P取代的苯环,其中Q为亚烷基或次烷基,且P为可聚合的官能团,例如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通式2
在通式2中,B为单键、-COO-或-OCO-,并且R11至R15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硝基或-O-Q-P,前提是取代基R11至R15中的至少一个为-O-Q-P,或者R11至R1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结合在一起形成用-O-Q-P取代的苯环。在通式2中,Q为亚烷基或次烷基,且P为可聚合的官能团,例如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在通式1和2中,表述“两个相邻的取代基结合在一起形成用-O-Q-P取代的苯环”可以指的是两个相邻的取代基结合在一起从而整体上形成用-O-Q-P取代的萘骨架。
在通式2中,在B左侧上标示的“-”可以指的是B直接连接到通式1的苯环上。
在通式1和2中,术语“单键”指的是在由A或B表示的部分中不存在额外的原子。例如,当在通式1中的A为单键时,置于A两侧的苯环可以直接地连接形成联苯结构。
在通式1和2中,所述卤素可以为氯、溴或碘。
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烷基”可以指的是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具有3至20个碳原子,3至16个碳原子或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所述烷基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烷氧基”可以指的是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所述烷氧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此外,所述烷氧基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同样,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亚烷基或次烷基”也可以指的是具有1至12个碳原子、4至10个碳原子或6至9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或次烷基。所述亚烷基或次烷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此外,所述亚烷基或次烷基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同样,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烯基”可以指的是具有2至20个碳原子、2至16个碳原子、2至12个碳原子、2至8个碳原子或2至4个碳原子的烯基。所述烯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此外,所述烯基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此外,在通式1和2中,P可以优选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更优选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且最优选为丙烯酰氧基。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可以用某些官能团取代的取代基可以包括烷基、烷氧基、烯基、环氧基、氧代基、氧杂环丁烷基、巯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或芳基,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所述在通式1和2或通式2的残基中以不止一个数目存在的-O-Q-P可以,例如,出现在R3、R8或R13的位置上。优选地,R3和R4或者R12和R13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用-O-Q-P取代的苯环。此外,在通式1的化合物或通式2的残基中,除了-O-Q-P或者通式2的残基之外的取代基,或者除了连接在一起形成苯环的取代基之外的取代基可以为,例如,氢、卤素、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有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的烷氧羰基、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氰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硝基,优选为氯、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有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的烷氧羰基、或氰基。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所述液晶层中的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为大于0重量份且少于100重量份,1重量份至90重量份,1重量份至80重量份,1重量份至70重量份,1重量份至60重量份,1重量份至50重量份,1重量份至30重量份,或者1重量份至20重量份。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最大化所述多官能团和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的混合效果。此外,所述液晶层可以显示出对粘合剂层的优异粘合性。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单位重量份”可以指的是重量比。
所述多官能团和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可以在水平取向的状态下聚合。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水平取向”可以指的是包含经聚合的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的光轴相对于液晶层的平面具有大约0°至大约25°、大约0°至大约15°、大约0°至大约10°、大约0°至大约5°、或者大约0°的倾角。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光轴”可以指的是当入射光穿过相应区域时形成的快轴或慢轴。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光学元件可以为将光分为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两种或更多种光的元件。这种元件可以,例如,用于实现立体图像。
为了实现该目的,所述液晶层可以包括,例如,具有不同相位延迟特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相位延迟特性的事实可以包括: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具有在相同或不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并且在第一和第二区域都具有相位延迟特性的状态下还具有不同的相位延迟值的情况;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具有在不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并具有相同的相位延迟值的情况。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相位延迟特性的事实可以包括如下情况:其中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具有相位延迟特性,而另一区域为不具有相位延迟特性的光学各向同性区域。在此情况下,例如,所述液晶层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其能够包括含有液晶层的区域和不含液晶层的区域两者。所述第一或第二区域的相位延迟特性可以进行调整,例如,通过控制所述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关系或所述液晶层的厚度。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可以形成为向相同方向延伸的带状形状并且彼此相邻地交替排列,或者如图3所示,它们可以形成为格子图形并彼此相邻地交替排列。
当所述光学元件被用于显示立体图像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可以指的是设置来控制用于左眼的图像信号的偏振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作“LC区域”),以及另一区域可以指的是设置来控制用于右眼的图像信号的偏振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作“RC区域”)。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通过包括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液晶层分开的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两种或更多种光可以包括基本上彼此垂直的两种线性偏振光,或者包括左旋圆偏振光或右旋圆偏振光。
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当例如垂直、水平、正交或平行的术语用于限定角度时,所述术语指的是基本上垂直、水平、正交或平行的角度。例如,所述术语包括考虑到制造误差或差异导致的误差。因此,所述术语可以,例如,包括不大于大约±15°的误差,优选不大于大约±10°的误差,且最优选不大于大约±5°的误差。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可以为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入射光穿过该区域而不旋转入射光的偏光轴,以及另一区域可以为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入射光穿过该区域同时将入射光的偏光轴旋转成一个方向,该方向正交于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的入射光的偏光轴。在这种情况下,包含聚合形式的所述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的区域可以仅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上。照这样,没有形成液晶层的区域可以是空的,或者可以为其中形成有玻璃或光学各向同性树脂层、树脂膜或树脂片的区域。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可以为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当将入射光转化为左旋圆偏振光时,所述入射光能够穿过该区域,以及另一区域可以为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当将入射光转化为右旋圆偏振光时,所述入射光能够穿过该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可以具有在不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同时具有相同的相位延迟值,或者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可以为这样的区域,其中入射光可以被相位延迟所述入射光波长的1/4,而另一区域可以为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入射光可以被相位延迟所述入射光波长的3/4。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可以具有相同的相位延迟值,例如,要求将入射光相位延迟所述入射光波长的1/4的值,以及还具有在不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照这样,所述在不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可以,例如,成直角。
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具有在不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时,优选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的等分线以使该线相对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垂直或水平。
图4为说明当图2或3中的第一和第二区域A和B具有在不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光轴的配置的示意图。参考图4,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A和B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的等分线可以指的是角(θ1+θ2)的等分线。例如,当θ1和θ2为相同角度时,所述角等分线可以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区域A和B之间的边界线L水平的方向上形成。照这样,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A和B的光学轴之间形成的角(即(θ1+θ2))也可以为,例如,90°。
在所述光学元件中,所述液晶层通过第一粘合剂被贴附到所述偏光片上。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85℃或更高或者87℃或更高。通过使用具有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粘合剂层将所述偏光片贴附到所述液晶层上可以提供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光学元件。此外,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用于稳定地保持所述液晶层的相位延迟性质。此外,对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特殊限制,但是可以在大约200℃、大约150℃或大约120℃的范围内。
另外,所述第一粘合剂的厚度可以为6μm或更薄、5μm或更薄或4μm或更薄。在该厚度范围内可以适合地保持对液晶层的粘合性和液晶层的相位延迟性质的耐久性。如此,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厚度的下限可以为,例如,0.1μm、0.3μm或0.5μm。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可活化能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其包含固化状态的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固化”可以指的是这样一个工艺,其使得所述组合物通过包括在组合物中的组分的物理或化学作用或反应表现出粘合性或压敏粘合性。照这样,术语“可活化能射线固化组合物”也可以指的是这样一类组合物,其通过用活化能射线辐照来引发固化。照这样,所述“活化能射线”可以包括粒子束,例如α粒子束、质子束、中子束或电子束,以及微波、红外射线(IR)、紫外射线(UV)、X射线和γ射线。通常,这里可以使用UV射线或电子束。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括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因此,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例如,通过用活化能射线辐照引发的经由阳离子聚合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
所述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可阳离子聚合的环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氧杂环戊烷(oxolane)化合物、环缩醛化合物、环内酯化合物、硫杂环丙烷化合物、硫代乙烯基醚化合物、螺原酸酯化合物、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环醚化合物或环硫醚化合物。优选地,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可阳离子聚合环氧化合物。
所述可阳离子聚合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脂环族环氧化合物、芳香族环氧化合物或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可以同时包括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和脂肪族环氧化合物。
所述术语“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可以指的是包含至少一个脂环族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在本说明书中,所述术语“脂环族环氧基团”指的是具有脂肪族饱和烃环的官能团,其中构成所述烃环的两个碳原子还构成环氧基团。
所述脂环族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基于环氧环己基甲基环氧环己烷甲酸酯(epoxycyclohexylmethyl epoxycyclohexanecarboxylate)的化合物;烷基二醇的基于环氧环己烷甲酸酯的化合物;二羧酸的基于环氧环己基甲酯的化合物;聚乙二醇的基于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的化合物;烷基二醇的基于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的化合物;基于二环氧三螺的化合物;基于二环氧单螺的化合物;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化合物;环氧环戊基醚化合物;或双环氧三环癸烷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分别由下面通式3至12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3
在通式3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
通式4
在通式4中,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且n表示1至20范围内的整数。
通式5
在通式5中,R5和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且p表示1至20范围内的整数。
通式6
在通式6中,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且q表示1至20范围内的整数。
通式7
在通式7中,R9和R1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且r表示1至20范围内的整数。
通式8
在通式8中,R11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
通式9
在通式9中,R13和R1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
通式11
通式12
通式13
在通式13中,R18表示氢或烷基。
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烷基”可以指的是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优选可以使用环氧环己基甲基环氧环己烷甲酸酯(epoxycyclohexylmethyl epoxycyclohexane carboxylate)化合物;烷基二醇的环氧环己烷甲酸酯化合物;二羧酸的环氧环己基甲酯化合物或烷基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基醚化合物作为所述脂环族环氧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述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可以包括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7-氧杂双环[4,1,0]庚烷-3-甲酸与(7-氧杂-双环[4,1,0]庚酰-3-基)甲醇的酯(通式3中的R1和R2为氢的化合物);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3-甲酸和(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酰-3-基)甲醇的酯(通式3中的R1为4-CH3和R2为4-CH3的化合物);7-氧杂双环[4,1,0]庚烷-3-甲酸与1,2-乙二醇的酯(通式4中的R3和R4为氢且n为1的化合物);(7-氧杂双环[4,1,0]庚酰-3-基)甲醇与己二酸的酯(通式5中的R5和R6为氢且p为2的化合物);(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酰-3-基)甲醇与己二酸的酯(通式5中的R5和R6为4-CH3且p为2的化合物);以及(7-氧杂双环[4,1,0]庚酰-3-基)甲醇与1,2-乙二醇的醚(通式7中的R9和R10为氢且r为1的化合物)。
双官能团环氧化合物,即具有两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可以优选用作所述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并且更优选使用两个环氧基团都是脂环族环氧基团的化合物,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所述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可以为具有脂肪族环氧基团而不是脂环族环氧基团的环氧化合物。例如,所述脂肪族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脂肪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醇和脂肪族多元羧酸的聚酯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羧酸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醇和脂肪族多元羧酸的聚酯多元羧酸的聚缩水甘油醚;通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乙烯基聚合得到的二聚物、低聚物或聚合物;或者通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基于乙烯基的单体的乙烯基聚合得到的低聚物或聚合物。这里,可以优选使用脂肪族多元醇或所述脂肪族多元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照这样,所述脂肪族多元醇可以指的是,例如,具有2至20个碳原子、2至16个碳原子、2至12个碳原子、2至8个碳原子或2至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多元醇。例如,所述脂肪族多元醇的实例可以包括:脂肪族二醇,例如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2,4-戊二醇、2,4-戊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3,5-庚二醇、1,8-辛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或1,10-癸二醇;脂环族二醇,例如环己烷二甲醇、环己烷二醇、氢化双酚A,或氢化双酚F;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己糖醇;戊糖醇;甘油;聚甘油;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或四羟甲基丙烷。
照这样,所述环氧烷烃也可以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环氧烷烃。例如,这里可以使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环氧丁烷。
照这样,所述脂肪族多元羧酸的实例也可以包括:草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2-甲基丁二酸、2-甲基己二酸、3-甲基己二酸、3-甲基戊二酸、2-甲基辛二酸、3,8-二甲基癸二酸、3,7-二甲基癸二酸、1,20-二十烷二酸、1,2-环戊烷二甲酸、1,3-环戊烷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酸、1,3-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1,4-二甲酸亚甲基环己烷、1,2,3-戊烷三甲酸、1,2,3,4-丁烷四甲酸、或1,2,3,4-环丁烷四甲酸,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没有脂环族环氧基团但是含有至少三个环氧基团,优选三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可以用作所述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因为考虑到固化性能、耐候性和折射率特征使用所述化合物是合适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在分子中含有芳香族基团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双酚型环氧树脂,比如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树脂或溴化双酚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型(novolac-type)环氧树脂,比如苯酚酚醛树脂型环氧树脂或甲酚酚醛树脂型环氧树脂;甲酚环氧树脂或间苯二酚缩水甘油醚。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具有可阳离子聚合官能团的硅烷化合物。所述硅烷化合物可以被适当地使用以在必要时调节粘合剂的表面能并提高粘接强度。例如,可以使用下面通式13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所述硅烷化合物。
通式14
Si(R1)n(R2)4-n
在通式14中,R1为连接到硅原子上的可阳离子聚合官能团,R2为连接到硅原子上的官能团,例如氢、羟基、烷基或烷氧基,以及n为1至4的整数。
所述可阳离子聚合官能团的实例可以包括:烯基,例如,乙烯基;环醚基,例如缩水甘油基或氧杂环丁烷基;乙烯基氧基;或者含有所述环醚基或乙烯基氧基的官能团。
此外,通式14中的烷氧基的实例可以包括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所述烷氧基可以是直链、支链或环状烷氧基,并且可以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
此外,通式14中的n优选可以为1或2。
通式14的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低聚物型硅烷化合物也可以被用作所述硅烷化合物。这里,所述低聚物型硅烷化合物可以如下获得:将上述可阳离子聚合官能团引入到硅氧烷低聚物的分子中,所述硅烷低聚物为分子链末端用烷氧基甲硅烷基封端的相对低分子量的硅树脂。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的硅烷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为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或者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在这个含量范围内,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显示出合适的表面能和粘接性。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所述单位“重量份”可以指的是各个组分的重量比。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阳离子引发剂作为引发固化反应的组分。例如,通过用活化能射线辐照释放能够引发阳离子聚合反应的成分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可以用作所述阳离子引发剂。
所述可以用在本发明中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包括:离子化的阳离子引发剂,例如鎓盐或有机金属盐;或者非离子化的阳离子光引发剂,例如有机硅烷或潜磺酸(latent sulfonic acid)或其他非离子化的化合物。所述基于鎓盐的引发剂的实例可以包括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锍盐或芳基重氮鎓盐,所述基于有机金属盐的引发剂的实例可以包括铁芳烃,所述基于有机硅烷的引发剂的实例可以包括邻硝基苄基三芳基甲硅烷醚(o-nitrobenzyl triaryl silyl ether)、三芳基甲硅烷基过氧化物或酰基硅烷,而所述基于潜磺酸的引发剂可以包括α-磺酰氧基酮或α-(羟甲基)苯偶姻磺酸盐(α-(hydroxymethyl)benzoinsulfonate),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此外,可以使用基于碘的引发剂和光敏剂的混合物作为所述阳离子引发剂。
优选使用所述离子化的阳离子光引发剂作为所述阳离子引发剂,更优选使用所述基于鎓盐的离子化阳离子光引发剂,并且最优选使用所述基于三芳基锍盐的离子化阳离子光引发剂,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阳离子引发剂的含量可以为0.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或0.01重量份至5重量份,但是考虑到固化效率可以改变该含量。
除了所述环氧化合物以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必要时可以进一步包含可阳离子聚合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以提高固化后的紧密粘接。
所述氧杂环丁烷单体为在分子结构中具有4元环醚基团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所述氧杂环丁烷单体的实例可以包括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或苯酚酚醛树脂氧杂环丁烷。例如,可以使用“ARON OXETANEOXT-101”、“ARON OXETANE OXT-121”、“ARON OXETANE OXT-211”、“ARON OXETANE OXT-221”或“ARON OXETANE OXT-212”(可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作为所述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氧杂环丁烷单体的含量可以为10重量份至60重量份,或者20重量份至50重量份。但是,所述氧杂环丁烷单体的含量可以考虑到所需的物理性能而改变。
此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光敏剂。所述光敏剂的实例可以包括蒽化合物、芘化合物、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过硫化物、还原-氧化(redox)化合物、偶氮或重氮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或光致还原颜料。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在所述组合物中包含的可阳离子聚合组分,所述光敏剂的用量可以为10重量份或更少。
所述光敏剂的实例可以包括由下面通式14表示的蒽化合物;芘;苯偶姻衍生物,例如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或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二苯甲酮衍生物,例如二苯甲酮、2,4-二氯代二苯甲酮、o-苯甲酰苯甲酸甲基、4,4'-双(二甲氨基)二苯甲酮或4,4'-双(二乙氨基)二苯甲酮;噻吨酮衍生物,例如2-氯代噻吨酮或2-异丙基噻吨酮;蒽醌衍生物,例如2-氯蒽醌或2-甲基蒽醌;吖啶酮衍生物,例如N-甲基吖啶酮或N-丁基吖啶酮;以及任选地,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苄基、芴酮、呫吨酮、铀酰基化合物或卤素化合物。
通式15
在通式15中,R19和R20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或醚基,而R21表示氢或烷基。
在通式15中,可以用作R19、R20和R21的烷基可以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异庚基、正辛基、异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异壬基、癸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或十八烷基。
此外,可以用作R19和R20的醚基包括具有2至18个碳原子的醚基,例如,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丁氧基乙基、2-苯氧基乙基、2-(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3-甲氧基丙基、3-丁氧基丙基、3-苯氧基丙基、2-甲氧基-1-甲基乙基、2-甲氧基-2-甲基乙基。从上述的醚基可以看出,在通式14中的醚基应当被理解为指的是具有1个或多个醚键的烃基并且包括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或芳氧基烷基。
其中通式15中的R19和R20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且R21表示氢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化合物可以优选用作所述光敏剂。
考虑到所期望的添加效果,所述光敏剂可以以适当的重量比使用。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通过固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例如,可以通过用活化能射线辐照以使得能够引发聚合反应来固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对用于辐照活化能射线的光源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优选能够辐照具有在400nm或更短波长处的发射分布的活化能射线的光源。例如,所述光源可以包括低压、中压、高压火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所述活化能射线的辐照强度根据所述组合物的组分确定,但是本发明不特别限制于这些。这里,在有效活化引发剂的波长区域处的辐照强度优选在0.1mW/cm2至6,000mW/cm2的范围内。当辐照强度为0.1mW/cm2或更高时,反应时间不会过长,而当辐照强度为6,000mW/cm2或更低时,可以防止由光源辐射的热和在组合物的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导致的黄化或劣化。辐照时间根据要固化的组合物进行调整,但是本发明不特别限制于这些。在此情况下,优选设定辐照时间使得表示为辐照强度和辐照时间的积的积分光强度(integrated light intensity)可以在10mJ/cm2至10,000mJ/cm2的范围内。当积分光强度为10mJ/cm2或更高时,由引发剂衍生的活性物种可以保持在足够量以确保进行固化反应,而当积分光强度为10,000mJ/cm2或更低时,辐照时间不会过长,由此保持了良好的生产率。
此外,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具有80%或更高、85%或更高、或者90%或更高的凝胶分数。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可以由下面公式2计算。
公式2
凝胶分数=B/A×100
在公式2中,A表示粘合剂的质量,而B表示将具有A质量的所述粘合剂在室温下沉淀到二甲基甲酰胺中48小时后获得的不溶部分的干燥质量。
如此,室温可以指的是在没有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情况下保持自然无变化的温度,例如,大约10℃至大约30℃、大约20℃至大约25℃或大约23℃的温度。
如此,术语所述不溶部分的“干燥质量”可以指的是在将不溶部分沉淀到溶剂,乙酸乙酯中,干燥除去包含在所述不溶部分中的溶剂之后测量的质量。对干燥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选择干燥条件以基本上完全除去在所述不溶部分中包含的溶剂。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可以进行调节以适当保持耐久性和粘接性。
所述光学元件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粘合剂层贴附到液晶层上的偏光片。
对所述光学元件中的偏光片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常规的偏光片类型,例如聚乙烯醇偏光片,其被单轴或双轴拉伸并且在其上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并取向,可以用作所述偏光片。所述偏光片的聚乙烯醇树脂的实例可以包括凝胶化聚乙酸乙烯酯树脂。可以使用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或乙酸乙烯酯和其他共聚单体的共聚物作为所述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所述其他共聚单体的实例可以包括不饱和羧酸、烯烃、乙烯基醚、不饱和磺酸和带有铵基的丙烯酰胺。所述聚乙烯醇树脂的凝胶度通常可以在85mol%至100mol%范围内,优选98mol%或更高。所述聚乙烯醇树脂可以进一步改性。例如,本发明中可以使用醛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或聚乙烯醇缩乙醛。
所述光学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偏光片下部的第二粘合剂层。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例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0nm至600nm、15nm至500nm或15nm至450nm。当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被调节到10nm或更厚的厚度时,可以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的优异耐水性,同时,当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被调节到600nm或更薄的厚度时,可以形成均匀的粘合剂层。
可以使用所述第二粘合剂层而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其能够固化来显示出所需的粘接性能。例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可以通过固化下列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用于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或者基于聚乙烯醇的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酰粘合剂组合物;基于乙酸乙烯酯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聚氨酯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聚酯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聚烯烃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聚乙烯烷基醚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橡胶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共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共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基于乙烯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基于丙烯酸酯的粘合剂组合物。除了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组合物以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例如,水基粘合剂组合物、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或无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此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热固性粘合剂组合物、室温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湿固化粘合剂组合物或活化能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
所述光学元件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下部上的压敏粘合剂层。
在光学元件领域中公知的常规压敏粘合剂,例如,丙烯酸树脂(acryl)压敏粘合剂、硅树脂压敏粘合剂、环氧树脂压敏粘合剂或基于橡胶的压敏粘合剂都可以用作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但是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于这些。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压敏粘合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为用于将所述光学元件贴附到光学仪器(如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或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上的压敏粘合剂层。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这里,第一主表面可以被贴附到朝向第二粘合剂层的一侧。第二主表面可以为用于将所述光学元件贴附到光学仪器(如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或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元件)上的压敏粘合剂表面。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可以为表现出不同拉伸模量或对无碱玻璃具有不同剥离强度的压敏粘合剂层。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贴附到朝向偏光片一侧的第一主表面可以具有比第二主表面更高的拉伸模量,或第一主表面可以具有比第二主表面更低的对无碱玻璃的剥离强度。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压敏粘合剂层5,其包括第一主表面51和第二主表面52。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表面在25℃的拉伸模量可以为1MPa至1,000MPa,10MPa至900MPa或250MPa至900MPa。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主表面在25℃的拉伸模量也可以为0.01MPa至1.0MPa,0.02MPa至0.8MPa或0.03MPa至0.7MPa。所述拉伸模量可以根据在ASTM D628标准中规定的程序进行测量。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表面对无碱玻璃的剥离强度可以为5gf/25mm至100gf/25mm、5gf/25mm至70gf/25mm、10gf/25mm至70gf/25mm、或者10gf/25mm至50gf/25mm,而所述第二主表面对无碱玻璃的剥离强度可以为100gf/25mm至1,000gf/25mm、150gf/25mm至800gf/25mm、150gf/25mm至70gf/25mm、或者250gf/25mm至750gf/25mm。所述剥离强度是在室温下以300mm/min的剥离速度和180°的剥离角度测量的值。
通过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物理性质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所述偏光片可以显示出优异的对各种粘附体的润湿性,同时有效地抑制所述偏光片在高温或高湿条件下的收缩和膨胀。
对形成所述同时包括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为通过堆叠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至少两个压敏粘合剂层得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或者为在厚度方向上形成拉伸模量梯度的具有单层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术语“单层”指的是这样的情况,其中压敏粘合剂层被形成为仅一个压敏粘合剂层。因此,具有单层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排除了具有堆叠至少两个压敏粘合剂层的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
图6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6,显示了所述压敏粘合剂层6的结构,其包括:其中形成有第一主表面51的第一压敏粘合剂层61;以及其中形成有第二主表面52的第二压敏粘合剂层62。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具有如图6所示的双层结构,并且任选形成为具有三层或更多层的多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形成薄膜,通常可以将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形成双层结构。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同时包含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为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单层压敏粘合剂层。
所述具有单层结构并同时包含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例如,通过沿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方向形成变化的拉伸模量梯度来制备。参考图7,压敏粘合剂层7具有沿从第一主表面51到第二主表面52的厚度方向(图7中箭头T的方向)形成的拉伸模量梯度。表述“沿厚度方向变化的拉伸模量”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压敏粘合剂层的拉伸模量在厚度方向上连续或间歇地增加或降低。更具体而言,所述拉伸模量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变化以使得第一主表面51能够具有最高的拉伸模量而第二主表面52能够具有最低的拉伸模量。
为了在厚度方向上改变压敏粘合剂层的拉伸模量,例如,可以使用控制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固化程度不同来在厚度方向上变化的方法。例如,当如后面将描述的可活化能射线固化压敏粘合剂组合物被用于形成压敏粘合剂层时,通过适当控制所涂布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厚度和在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过程中辐照的活化能射线的光强可以制备在厚度方向上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压敏粘合剂层。也即是说,所辐照的活化能射线在厚度方向上透过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同时被与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光引发剂的反应所消耗或吸收。当以这种方式调节活化能射线的光强时,用于引发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射线的光强在厚度方向上从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上部向下部减弱,这使得可以在厚度方向上控制固化程度为不同程度。此外,在厚度方向上具有不同固化程度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任选使用将适量UV吸收剂与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混合的方法获得。也即是说,所述与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混合的UV吸收剂可以吸收在固化过程中施加到所述组合物上的活化能射线,并由此在厚度方向上导致活化能射线辐射剂量的变化,从而控制固化程度为不同程度。当控制拉伸模量在厚度方向上变化时,所述压敏粘合剂的在25℃时的平均拉伸模量可以为0.1MPa至500MPa、10MPa至400MPa、1MPa至300MPa、或者45MPa至300MPa。当将平均拉伸模量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时,偏光板可以用于有效抑制漏光,并且可以在高温或高湿条件下显示出优异的耐久性。例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总厚度可以为大约10μm至80μm、20μm至60μm、或者30μm至60μm。当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具有如图6所示的多层结构时,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为4μm至50μm,而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5μm至50μm。当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被调节到4μm或更厚且50μm或更薄的厚度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偏光片的收缩或膨胀。此外,当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被调节到5μm或更厚且50μm或更薄的厚度时,可以有效地保持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润湿性或所述光学元件的耐久性。此外,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形成的拉伸模量梯度的单层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例如,20μm至80μm或25μm至60μm的范围内。当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小于20μm时,不能充分地抑制偏光片的收缩或膨胀,或者在上述固化过程中不能良好地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具有不同固化程度的压敏粘合剂层。当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大于80μm时,难以形成薄的光学元件。
分别用于形成所述具有多层结构和单层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例如,通过固化常规的室温固化型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湿固化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或活化能射线固化型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来形成。如此,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其中通过用活化能射线辐照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将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保持在预定的温度,或者向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施加适量的湿气引发的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显现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压敏粘合特性。
以下,将详细描述用于形成压敏粘合剂层的各个压敏粘合剂层的组成。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为包括互穿聚合物网络(以下称为“IPN”)的压敏粘合剂。术语“IPN”可以指的是在压敏粘合剂层中存在至少两种交联结构的状态。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结构可以以缠绕、连结或穿透的状态存在。当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包含IPN时,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在苛刻条件下也可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并且也可以被用于实现具有优异加工性或光学性能、或优异防漏光能力的偏光板。
当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具有IPN结构时,例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使用多官能团交联剂交联的丙烯酸聚合物的交联结构,以及经聚合的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交联结构。
如上所述,例如,在交联工艺前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0或更大的丙烯酸聚合物可以被用作所述使用多官能团交联剂交联的丙烯酸聚合物。在本说明书中,所述重均分子量为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量的从聚苯乙烯标样的重均分子量转化的值。此外,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分子量”都指的是“重均分子量”。分子量为500,000或更大的聚合物可以用于形成在苛刻条件下仍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压敏粘合剂层。对所述分子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并且,考虑到压敏粘合剂的耐久性或组合物的涂布特性,所述丙烯酸聚合物的分子量可被调整至,例如2,500,000或更低的范围内。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可以包括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和交联单体作为聚合单元,并且优选包括聚合形式的50重量份至99.9重量份的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和0.1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交联单体。如此,术语“交联单体”指的是能够与所述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共聚合的单体,也即是说,能够在共聚合反应后向聚合物的侧链或末端提供交联官能团的单体。当将单体的重量比调节到这个范围时,可以提供具有优异初始粘接强度或耐久性的压敏粘合剂。
例如,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所述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也即是说,考虑到压敏粘合剂的内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或压敏粘合性,可以使用包含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所述交联单体可以用于调节所述压敏粘合剂的耐久性、压敏粘接强度和内聚性,例如,来向聚合物提供含氮官能团,例如羟基、羧基、环氧基、异氰酸酯基或氨基。此外,可以与所述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共聚的单体可以用作所述交联单体。起到这种作用的多种单体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并且所有这些单体都可以用在本发明中。所述交联单体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含羟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辛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二醇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二醇酯;包含羧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醋酸、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酸、4-(甲基)丙烯酰氧基丁酸、丙烯酸二聚物、衣康酸、马来酸和马来酸酐;或包含氮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己内酰胺,它们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另外,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聚合形式的由下面通式10表示的单体。这种单体可以有效地用于制备在上述单层结构中具有变化拉伸模量的压敏粘合剂层。
通式16
在通式16中,R10表示氢或烷基,A表示亚烷基或次烷基,R11表示烷基或芳基,且n表示1至50的整数。
通式16的单体用于赋予聚合物环氧烷烃基团。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环氧烷烃基团可以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环氧烷烃。
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术语“芳基”可以指的是衍生自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单价残基,所述化合物包含苯环或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苯环稠合或连接在一起的结构。所述芳基可以为,例如,具有6至22个碳原子、优选6至16个碳原子、更优选6至13个碳原子的芳基,比如苯基、苯乙基、苯丙基、苄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或萘基。
此外,通式16中的n优选可以在1至25、更优选1至15、且最优选1至6的范围内。
通式16的单体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烷氧基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二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三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四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二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三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四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或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这里,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所述单体。
当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包括通式16的单体时,例如,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可以包括40重量份至99.9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0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通式15的单体;以及0.01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交联单体。
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可以如下制备:通过将包括上述组分的单体混合物进行一个常规聚合反应方法,例如溶液聚合反应、光聚合反应、本体聚合反应、悬浮聚合反应或乳液聚合反应。
压敏粘合剂层中用于交联上述丙烯酸聚合物的多官能交联剂的实例可以包括常规的交联剂,如异氰酸酯交联剂、环氧交联剂、氮丙啶交联剂及金属螯合物交联剂。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所述异氰酸酯交联剂,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制于这些。所述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实例可包括多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四甲代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或通过多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化合物(如三羟甲基丙烷)反应所得的化合物。所述环氧交联剂的实例可以包括选自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N,N,N’,N’-四缩水甘油乙二胺和甘油二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丙啶交联剂的实例可以包括选自N,N’-甲苯-2,4-双(1-氮丙啶-甲酰胺)(N,N'-toluene-2,4-bis(l-aziridine-carboxamide))、N,N’-二苯甲烷-4,4’-双(1-氮丙啶-甲酰胺)、三亚乙基三聚氰胺、双(isoprotaloyl)-l-(2-甲基氮丙啶)(bisisoprotaloyl-l-(2-methylaziridine))和三-(1-吖丙啶)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此外,所述金属螯合物交联剂的实例可以包括通过使多价金属(如铝、铁、锌、锡、钛、锑、镁或钒)与乙酰丙酮或乙酰乙酸乙酯配位所得的化合物,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聚合物,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中多官能团交联剂的含量可以为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且更优选0.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在该范围内可以有效地保持压敏粘合剂的内聚性或耐久性。
例如,在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中包括所述多官能团交联剂后,所述多官能团交联剂可以用于在形成压敏粘合剂层的工艺(例如老化工艺)中通过与所述丙烯酸聚合物的交联官能团反应来交联所述丙烯酸聚合物。
所述包含IPN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具有由聚合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形成的交联结构,以及通过使用所述多官能团交联剂交联丙烯酸聚合物实现的交联结构。
只要化合物包含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酰基,所述化合物就可以用作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而没有限制。例如,可以用在本发明中的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可以包括: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如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hydroxyl puivalic acid neopentylglycoldi(meth)acrylate)、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己内酯改性的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环氧乙烷改性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烯丙基化的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甲基)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二环戊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的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性的三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金刚烷二(甲基)丙烯酸酯或9,9-双[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的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官能团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或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四官能团丙烯酸酯,如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五官能团丙烯酸酯,如丙酸改性的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六官能丙烯酸酯,如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的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或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异氰酸酯单体与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等)。在必要时,各种类型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或环氧丙烯酸酯可以用作本领域中公知的作为可活化能射线固化低聚物的化合物。这些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当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分子量小于1,000时,优选使用三官能团或更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以实现耐久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在其骨架结构中带有环结构的丙烯酸酯可以优选用作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这样的丙烯酸酯可以用于更有效地抑制偏光片的收缩和膨胀并提高防止漏光的能力。在该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中存在的环结构可以为碳环结构或杂环结构之一;或者单环或多环结构。所述具有环结构的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实例可以包括具有异氰脲酸酯结构的单体,如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和六官能团丙烯酸酯,如异氰酸酯改性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即,异氰酸酯单体与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聚合物,在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中的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含量可以为20重量份至200重量份。因此,可以有效地调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拉伸模量并有效地保持耐久性。
另外,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于增强所述压敏粘合剂的紧密粘接和粘接稳定性,并由此提高耐热性和防潮性,同时用于甚至在将所述压敏粘合剂长期保持在苛刻条件下时提高粘接可靠性。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硅烷偶联剂种类都可以用作所述硅烷偶联剂。
只要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就可以进一步包含选自提供压敏粘合性的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UV稳定剂、抗氧化剂、调色剂、补强剂、填料、消泡剂、表面活性剂及塑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
当使用热固型或室温固化型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所述压敏粘合剂层时,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用所述多官能团交联剂交联的丙烯酸聚合物。
类似于在上述可活化能射线固化组合物中使用的丙烯酸聚合物,所述丙烯酸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000至2,500,000。例如,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包括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和交联单体作为聚合单元的丙烯酸聚合物,并且更具体而言,包括聚80重量份至99.9重量份的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和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交联单体作为聚合单元的丙烯酸聚合物。所述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和交联单体的具体种类和制备所述丙烯酸聚合物的方法如上所述。
此外,上述交联剂,例如异氰酸酯交联剂、环氧交联剂、吖丙啶交联剂或金属螯合物交联剂,可以用作所述多官能团交联剂来交联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中的丙烯酸聚合物。考虑到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拉伸模量、耐久性和内聚性,可以以适当的含量包含这种交联剂,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聚合物,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优选0.01至5重量份的含量。
对形成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
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如下形成:首先混合可以用于形成各个压敏粘合剂层的组分,例如,上述丙烯酸聚合物、所述多官能团交联剂和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来制备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然后在适合条件下固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
例如,为了形成具有IPN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使用制备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然后涂布和固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此外,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可以如下进行,例如,顺序或同时进行在适当温度下熟化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进行丙烯酸聚合物和多官能团交联剂的交联反应的方法和用电磁波辐照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聚合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方法。如此,用电磁波辐照可以,例如,使用例如高压汞灯、无电极灯或氙灯的工具进行。此外,对所述电磁波的辐照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控制它们来正确地进行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聚合反应而不会导致破坏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常规物理性能即可。
考虑到通过用电磁波辐照的固化工艺的效率,可以进一步将光引发剂与所述涂布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混合。所述光引发剂可以没有特殊限制的使用,只要其能够通过用电磁波辐照产生自由基并引发固化反应。例如,所述光引发剂可以适当地选自在关于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项目中描述的自由基光引发剂的种类。
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聚合物,所述光引发剂的含量可以为0.2至20重量份,优选0.2至10重量份,且更优选0.2至5重量份。另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所述光引发剂的含量可以为0.2重量份至20重量份。当所述光引发剂的含量被调节到这个范围内时,可以有效地引发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反应,并且还防止了由固化工艺后残留组分导致的压敏粘合剂物理性质的劣化。
同时,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备包含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单层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将描述如下。
也即,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涂布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通过用UV射线辐照所述涂层的一个表面来固化涂层,由此制备压敏粘合剂层,以及当辐射的UV射线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涂层时通过吸收进入所述涂层的UV射线在厚度方向上形成所述固化压敏粘合剂层的拉伸模量梯度。
如此,通过控制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厚度和UV射线的辐照强度,或者如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任选将UV吸收剂与组合物共混,辐照的UV射线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涂层时被吸收进涂层中,由此形成弹性模量梯度。
图8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制备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通过用活化能射线,例如UV射线,辐照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层81可以形成压敏粘合剂层。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层81被形成在两个离型膜82和83之间,并且UV射线辐照可以,例如在所述涂层81的一个表面上进行。所述辐照的UV射线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涂层81时被吸收到涂层81中。因此,用UV射线直接辐照的第一主表面81由于充分固化会具有高弹性模量和低剥离强度,但是第二主表面82由于相对不充分的固化会具有低弹性模量和高剥离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UV吸收剂。因此,当所述涂层的一个表面用UV射线辐照时,所述用UV射线辐照的涂层表面由于充分固化具有高弹性模量。但是,当UV射线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涂层的下部时,UV射线经由所述涂层中存在的UV吸收剂而被吸收到所述涂层中。因此,从用UV射线辐照的涂层表面开始,在厚度方向上到达涂层的UV射线的量不断减少,并且到达涂层最下部(其固化程度最小)的UV射线的量最少。
可以使用UV吸收剂而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其不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光学性质、弹性模量、可再剥性、可加工性或剥离强度造成损害。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UV吸收剂可以包括:苯并三唑化合物,例如基于2-(2’-羟苯基)-苯并三唑的化合物,例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苯基-5’-甲基苯基)-5-苯并三唑、2-(3’-仲丁基-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基)-5-苯并三唑或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二苯甲酮化合物,例如具有比如4-羟基、4-甲氧基、4-辛氧基、4-癸氧基、4-十二烷氧基、4-苄氧基、4,2’,4’-三羟基或2’-羟基-4,4’-二甲氧基的官能团的基于2-羟基二苯甲酮的化合物;苯甲酸酯化合物,例如具有取代的苯甲酸酯结构的化合物,比如,水杨酸4-叔丁基苯基酯、水杨酸苯基酯、水杨酸辛苯酯、二苯甲酰间苯二酚、双(4-叔丁基苯甲酰)间苯二酚、苯甲酰间苯二酚、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3,5-二叔丁基-4-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八烷基酯或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甲基-4,6-二叔丁基苯基酯;或三嗪化合物,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在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聚合物,所述UV吸收剂的含量可以为10重量份或更少,或者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含量为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但是本发明不限制于这些。考虑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条件或者所期望的物理性质,例如弹性模量或剥离强度,可以改变所述UV吸收剂的含量。但是,当所述UV吸收剂的含量过高时,涂布溶液的UV吸收量过度增加,这使得难以实现在厚度方向具有变化弹性模量的压敏粘合剂层。
用于形成所述单层压敏粘合剂层的UV射线辐照可以,例如,使用例如高压汞灯、无电极灯或氙灯的工具进行。此外,对UV辐照条件没有特殊限制,但是考虑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组分可以进行适当的选择。因此,可以有效地制备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变化拉伸模量的固化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光源的照度可以在大约50mW/cm2至2,000mW/cm2的范围内,而光强可以在大约10mJ/cm2至1,000mJ/cm2的范围内,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在所述制备方法中,除了所述辐照活化能射线的工艺以外,还可以进行额外的工艺例如加热、干燥和熟化以提高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效率并形成IPN结构。
此外,当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为室温固化型、湿固化型或热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时,形成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类似于上述方法,除了不进行用活化能射线进行辐照的固化工艺以外。也即是说,通过适当地混合必要地组分来制备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用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涂布适合的基板并固化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形成压敏粘合剂层。
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根据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类型通过顺序重复涂布和固化工艺形成,或者通过层叠分别制备的压敏粘合剂层形成。
当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具有双层或更多层结构时,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使用上述热固型、室温固化型、湿固化型和可活化能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中的适合一种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包括:第一压敏粘合剂层,其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第一主表面;以及第二压敏粘合剂层,其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第二主表面。这里,当所述第一主表面被贴附到偏光片上时,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剂层可以具有IPN结构。
所述光学元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基层,该基层以与所述第一粘合剂相反的位置形成在液晶层上。该基层可以为形成在液晶层上的基层。所述基层可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当所述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基层时,所述液晶层可通过粘合剂贴附到偏光片上。图9为进一步包含基层91的光学元件9的示意图。
例如,可以使用玻璃基层或塑料基层作为所述基层。塑料基层的实例可以包括包含下列成分的片或膜:纤维素树脂,如三乙酰纤维素(TAC)或二乙酰纤维素(DAC);环烯烃聚合物(COP),如降冰片烯衍生物;丙烯酸树脂(acryl resin),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烯烃,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砜(PSF);或氟树脂。
所述基层(例如塑料基层)的折射率可以小于液晶层。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基层的折射率可在约1.33至约1.53的范围内。当所述基层具有小于液晶层的折射率时,例如,其提高亮度、防止反射及改善对比度是有利的。
所述塑料基层可为光学各向同性或光学各向异性的。照这样,当所述基层为光学各向异性时,所述基层的光轴优选被设置成使得所述基层的光轴能够垂直于或水平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区域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的等分线。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基层可包含UV防护剂或UV射线吸收剂。当所述基层包含UV防护剂或吸收剂时,可以防止由UV射线导致的液晶层的劣化。UV防护剂或吸收剂的实例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如水杨酸酯化合物、苯甲酮化合物、羟苯甲酮化合物、苯并三唑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或苯甲酸酯化合物;或无机材料,如氧化锌或镍络合物盐。在基层中的所述UV防护剂或吸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且可考虑到所需效果而适当地选择。例如,在制造塑料基层中,相对于基层的主要原料的重量比,所述UV防护剂或吸收剂的含量可以为约0.1重量%至25重量%。
对所述基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期望的使用目的而做适当调整。所述基层可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基层与液晶层之间的取向层。在形成光学元件的过程中,取向层可用于取向液晶化合物。作为取向层,可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常规取向层,例如,可使用光取向层或磨擦取向层。所述取向层具有确定构型,并且可以任选在不使用取向层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摩擦或拉伸基层而具有取向特性。
另外,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制备光学元件的方法。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备光学元件的方法可以包括:使用第一粘合剂将偏光片的一个表面贴附到液晶层上,然后在所述偏光片的另一表面上顺序形成第二粘合剂层和压敏粘合剂层。
这样,例如,所述液晶层可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在基层上形成取向膜;在所述取向层上形成包含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的涂层,并在取向状态下聚合所述液晶组合物以形成液晶层。
例如,所述取向膜可以如下方法形成:在基层上形成聚合物膜(如聚酰亚胺),进行摩擦工艺或者涂布光学取向化合物,然后通过用线性偏振光辐照来取向所述光学取向化合物。考虑到所期望的取向图案(如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图案),各种形成取向膜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所述液晶组合物的涂层可以通过使用已知方法在基层的取向膜上涂布组合物而形成。所述液晶层可以如下形成:根据设置在所述涂层下方的取向膜的取向图案将液晶组合物进行取向,然后聚合该液晶组合物。
对将液晶层贴附到偏光片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将液晶层贴附到偏光片上:在液晶层或偏光片的一个表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组合物,通过该涂层使液晶层与偏光片接触,并固化该粘合剂组合物;或通过使用粘合剂组合物的滴制法(dropping method)使液晶层和偏光片相接触,并固化该粘合剂组合物。这样,例如,考虑到粘合剂组合物中的组分,可以通过用适当光强度的活化能射线辐照所述粘合剂组合物来进行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
此外,对在所述偏光片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第二粘合剂层并进一步形成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用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偏光片的一个表面然后固化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并层合在上述方法中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层。
另外,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光学元件。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产生用于左眼的图像信号(以下称为“L信号”)和用于右眼的图像信号(以下称为“R信号”)的显示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可以被配置成使得从所述显示元件产生的L信号和R信号可以首先穿过偏光片,然后进入液晶层。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上述具有不同的相位延迟特性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可以形成在液晶层上,并且可以被配置成使得L信号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而R信号能够穿过另一区域。这样,光学元件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R和L信号从所述显示元件发出时,所述R和L信号能够首先穿过所述光学元件的偏光片,并然后进入液晶层的各个区域中。
只要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所述光学元件作为分光元件,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就可以用来制备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图10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的示意图,显示了通过该装置,观看者能够佩戴偏光眼镜并观看立体图像。
例如,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10可以顺序包括光源101、偏光板102、显示元件103和光学元件104。
这样,例如,通常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直下式或边缘式背光源可以被用作所述光源101。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元件103可以为包含以横向和/或纵向排列的多个单元像素的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可以组合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像素以形成用于产生R信号的右眼图像信号产生区域(以下称为“RG区域”)以及用于产生L信号的左眼图像信号产生区域(以下称为“LG区域”)。
如图11所示,所述RG和LG区域可以被形成为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带状形状并且彼此相邻地交替排列,或者如图12所示,它们可以形成为格子图形并彼此相邻地交替排列。在光学元件104的液晶层1042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地对应于LC和RC区域,且可以考虑到RG及LG区域的排列而排列,从而使得由RG区域发出的R信号可经由偏光片1041入射到RC区域,而L信号则可以经由偏光片1041入射到LC区域。
例如,所述显示元件103可以为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从所述光源101开始顺序排列的第一透明基板、像素电极、第一取向膜、液晶层、第二取向膜、常规电极、滤光片和第二透明基板。所述偏光板102可以被贴附到所述面板的光入射的一侧上,即,光源101的一侧,而光学元件104可以被贴附到所述面板的另一侧上,其被设置成与所述面板的一侧相反。在偏光板102中包括的偏光片和在光学元件104中包括的偏光片1041被配置成例如使得这两个偏光片的吸收轴能够被形成为一预定角度,例如,90°角。因此,这两个偏光片的配置方式可以允许从光源101发出的光穿过显示元件103或被显示元件103截住。
在驱动状态下,非偏振光可以从显示器件10的光源101朝向偏光板102发出。在入射到偏光板102的光中,偏振轴平行于偏光板102的偏光片的透光轴的光可以通过偏光板102并且入射到显示元件103中。入射至显示元件103且穿过RG区域的光可以被转换成R信号,穿过LG区域的光可以被转换成L信号,然后所述R和L信号可以被入射到光学元件104的偏光片1041中。
在通过偏光片1041入射到液晶层1042的光中,穿过LC区域的光及穿过RC区域的光以两种光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状态被分别发出。如上所述,所述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R信号和L信号可以分别进入配戴偏光眼镜的观察者的右眼与左眼中,因此观察者可观察到立体图像。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可以为分光元件,例如能够将入射光分成至少两种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光的元件。例如,所述光学元件能够被用于实现立体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示意图。
图2和3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晶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晶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光轴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5至7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压敏粘合剂层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成压敏粘合剂层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1和12是显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RG和LG区域的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实施方式。
如下评价在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制备的光学元件的物理性能。
1、粘接强度的评价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制备的光学元件(其中,顺序形成了基层、取向膜、液晶层、粘合剂层和偏光片)通过以90°的剥离角度和300m/min的剥离速度剥离偏光片来测量偏光片对基层的剥离强度进行粘接强度的评价。通过将制备的光学元件切割成宽度20mm和长度100mm的片进行剥离试验。评价标准如下。
<评价标准>
O:大于1N/cm的剥离强度。
X:1N/cm或更小的剥离强度。
2、粘合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
使用示差扫描热量计(DSC)以10℃/min的加热速度测量粘合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这里,所述粘合剂层如下制备:用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离型处理过的离型PET片的表面以使得固化后的厚度可以为10μm,将所述离型PET的离型处理过的表面与所述涂层的上部接触,然后使用UV辐照装置(即,金属卤化物灯)(UV A波段,光强:500mJ/cm2)用UV射线辐照所述涂层。
3、热冲击性评价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制备的每个光学元件都进行切割,然后用压敏粘合剂层贴附到玻璃基底上。接着,重复进行100次将每个光学元件在-40°C保持1小时和将所述光学元件在80°C保持1小时的一个循环。用裸眼观察光学元件外观上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当光学元件的外观没有变化时,所述光学元件被评价为“O”,而当在光学元件中观察到例如裂纹的变化时,评价为“X”。
4、液晶层耐久性的评价
通过测量在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制备的光学元件的耐久性测试后所造成的相位差值的变化率来评价液晶层的耐久性。更具体而言,将光学元件切割成10cm×10cm大小,然后用压敏粘合剂层贴附到玻璃基底上。然后将光学元件保持在80°C的耐热条件下100小时或250小时。接着,将液晶层相位差值在保持在耐热条件下前后的减少量转化为百分比。结果列在下面的表4和5中。如此,使用Axoscan(可购自Axomatrix)根据制造商使用手册在550nm的波长下测量相位差值。
耐久性评价标准如下。
<评价标准>
O:在保持在耐热条件下100小时和250小时后所有光学元件的相位差值的变化率小于8%。
X:在保持在耐热条件下100小时和250小时后任一光学元件的相位差值的变化率为8%或更高。
5、串扰评价
串扰比可以被定义为当观看立体图像时在暗态和亮态下的亮度的比。在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基于将所述光学元件应用于被动式眼镜型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假设,使用下列方法测量串扰比。使用所述光学元件组成如图9所示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因此,将观看立体图像的偏光眼镜设置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常规观看点。照这样,当观看者观看立体图像时,所述常规观看点指的是这样的点,其被设置成远离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心对应于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的3/2的距离。在该点处,基于观看者观看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心的假设,设置所述偏光眼镜的位置。照这样,当假设观看者观看所述立体图像时,在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是从观看者看到的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例如,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宽度。以这种配置方式,在允许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输出L信号的状态下将照度计(设备名:SR-UL2光谱仪)配置在偏光眼镜中用于左眼和右眼的透镜的后表面,并对于亮度测量每个用于左眼和右眼的透镜。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左眼的透镜的后表面测量的亮度为亮态亮度,而在用于右眼的透镜的后表面测量的亮度为暗态亮度。在测量每个亮度以后,所述亮态亮度对所述暗态亮度的比([暗态亮度]/[亮态亮度])被转换成百分比值(%),其可以被定义为串扰比(Y)。此外,所述串扰比可以用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测量,并且在亮态和暗态的亮度可以在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输出R信号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左眼的透镜的后表面测量的亮度为暗态亮度,而在用于右眼的透镜的后表面测量的亮度为亮态亮度。类似地,所述暗态亮度对所述亮态亮度的比被转换成百分比值(%),其可以被定义为串扰比。
6、相位差和折射率的评价
使用Axoscan(可购自Axomatrix)根据制造商使用手册评价光学元件或液晶层的相位差和折射率。
7、光学元件的厚度和宽度或长度的评价
使用3维设备,Premium600C和IView Pro程序(INTEK IMS有限公司)测量光学元件的宽度或长度。此外,使用光谱反射计进行厚度测量,所述光谱反射计是这样一种设备,其使用在薄膜表面上反射的光和设置在薄膜下的界面上反射的光之间的干涉或光的相位差能够评价薄膜的特性。
制备实施例1:粘合剂组合物(A)的制备
混合25重量份的脂环族环氧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celloxide C2021P,购自Dicel)、25重量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和50重量份的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ARON OXETANE DOX221,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来制备组合物。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进一步混合5重量份的阳离子引发剂(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CPI100P,购自Sanapro),以制备粘合剂组合物(A)。
制备实施例2:粘合剂组合物(B)的制备
混合25重量份的脂环族环氧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celloxide C2021P,购自Dicel)、25重量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35重量份的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ARON OXETANE DOX221,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和15重量份的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ARON OXETANE OXA,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来制备组合物。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进一步混合5重量份的阳离子引发剂(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CPI100P,购自Sanapro),以制备粘合剂组合物(B)。
制备实施例3:粘合剂组合物(C)的制备
混合25重量份的脂环族环氧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celloxide C2021P,购自Dicel)、25重量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45重量份的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ARON OXETANE DOX221,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和5重量份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来制备组合物。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进一步混合5重量份的阳离子引发剂(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CPI100P,购自Sanapro),以制备粘合剂组合物(C)。
制备实施例4:粘合剂组合物(D)的制备
混合25重量份的脂环族环氧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celloxide C2021P,购自Dicel)、25重量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45重量份的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ARON OXETANE DOX221,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和10重量份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来制备组合物。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进一步混合5重量份的阳离子引发剂(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CPI100P,购自Sanapro),以制备粘合剂组合物(D)。
制备实施例5:粘合剂组合物(E)的制备
混合25重量份的脂环族环氧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celloxide C2021P,购自Dicel)、25重量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45重量份的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ARON OXETANE DOX221,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和10重量份的乙酸乙烯酯来制备组合物。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进一步混合5重量份的阳离子引发剂(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CPI100P,购自Sanapro),以制备粘合剂组合物(E)。
制备实施例6:粘合剂组合物(F)的制备
混合25重量份的脂环族环氧化合物(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celloxide C2021P,购自Dicel)、25重量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30重量份的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ARON OXETANE DOX221,购自Toagosei有限公司)和20重量份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来制备组合物。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进一步混合5重量份的阳离子引发剂(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CPI100P,购自Sanapro),以制备粘合剂组合物(E)。
制备实施例7:液晶层(A)的制备
将用于形成光学取向膜的组合物涂布在TAC基底(折射率:1.49,厚度:80,000nm)的一个表面上以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能够为大约,然后在烘箱中在80℃干燥2分钟。作为上述用于形成光学取向膜的组合物,使用如下的组合物,其如下制备:将丙烯酰基单体和下面式14的具有肉桂酸酯基团的聚降冰片烯(分子量(Mw)=150,000)的混合物与光引发剂(Irgacure907)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解在甲苯溶剂中以使得所述聚降冰片烯的固体浓度能够占2重量%(聚降冰片烯:丙烯酰基单体:光引发剂=2:1:0.25(重量比))。
式14
接着,按照在韩国专利申请第2010-0009723号中公开的方法取向所述经干燥的用于形成光学取向膜的组合物以形成光学取向膜,所述光学取向膜包括在不同方向上取向的第一和第二取向区域。更具体而言,在图形掩膜中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交替形成宽度大约为450μm的条形透光部分和挡光部分,将该图形掩膜设置在所述经干燥组合物的上部,并在该图形掩膜的上部设置偏光板,所述偏光板中形成有用于透过两种不同类型偏振光的两个区域。然后,通过所述偏光板和图形掩膜用UV射线(300mW/cm2)辐照所用用于形成光学取向膜的组合物大约30秒,同时以大约3m/min的速度传送其上形成有所述光学取向膜的TAC基底30,来进行所述取向处理。然后,在所述经历了取向处理的取向层上形成液晶层。更具体而言,将包含70重量份的由下面式A表示的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30重量份的由下面式B表示的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适量光引发剂的液晶组合物涂布在所述光学取向膜上至大约1μm的干厚度,然后按照配置在所述液晶层下的取向层的取向将所述液晶组合物进行取向。然后,通过用UV射线(300mW/cm2)辐照约10秒交联和聚合液晶形成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包括第一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根据配置在所述液晶层下的光学取向膜的取向具有彼此正交的不同光轴。在该液晶层中,在慢轴方向和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之间的差为大约0.125。
式A
式B
制备实施例8至11:液晶层(B)至液晶层(E)的制备
除了如下表1中所列调整在液晶组合物中包含的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与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制备实施例7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液晶层。
表1
实施例1
如下制造光学元件。首先,在制备实施例7中制得的结构(即顺序形成TAC基板、取向膜和液晶层(A)的结构)中,使用粘合剂组合物(A)将液晶层的一个表面贴附到基于聚乙烯醇的偏光片上。更具体而言,将液晶层的表面用粘合剂组合物涂布至固化后5μm的厚度,然后将偏光片层合在该液晶层上。此外,将通过用粘合剂组合物(A)涂布离型PET膜的一个表面至固化后厚度为5μm所得到的涂层以与所述液晶层相反的位置层叠到所述偏光片上,并用UV射线(UV A波段,500mJ/cm2))辐照离型PET膜的表面以形成粘合剂层。之后,移除离型PET膜,并在所述粘合剂的表面上形成常规的光学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以制备光学元件。
实施例2至6
除了如在下表2中所列改变液晶层、粘合剂组合物的种类和要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以及调整UV辐射条件以充分固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光学元件。
表2
比较实施例1至14
除了如在下表3中所列改变液晶层、粘合剂组合物的种类和要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以及调整UV辐射条件以充分固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光学元件。
表3
使用上述方法对于物理性质评价在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制备的光学元件。评价结果分别列在下面的表4和5中。
表4
表5
实验实施例1:评价液晶层的折射率关系和分光性能随厚度的变化
为了评价液晶层的折射率关系和液晶层的分光性能随厚度的变化,如下所述制备样品。更具体而言,以与制备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形成相位延迟层,其中,所述相位延迟层如下制备:分别形成厚度大约为0.3μm、1μm和2.5μm的液晶层,通过调节液晶混合物的组成使得形成液晶层后在慢轴方向和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异为0.03。此外,以与制备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使用相同的液晶化合物形成相位延迟层,其中,通过形成厚度大约为0.3μm和2.5μm的液晶层制备所述相位延迟层。此外,以与制备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形成相位延迟层,其中,所述相位延迟层如下制备:分别形成厚度大约为0.3μm、1μm和2.5μm的液晶层,通过调节液晶混合物的组成使得形成液晶层后在慢轴方向和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异为0.22。然后,使用所制备的相位延迟层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元件,评价当使用所制备的光学元件和实施例1的光学元件观看立体图像时获得的串扰比。结果列在下面的表6中。
表6
(附图标记)
1,9,104:光学元件
11,1042:液晶层
12:第一粘合剂层
13,1041:偏光片
5,15,6,61,62,7,81:压敏粘合剂层
51:第一主表面
52:第二主表面
82,83:离型膜
91:基层
A:液晶层的第一区域
B:液晶层的第二区域
L:液晶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线L
T1,T2:光轴的角
10: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101:光源
102:偏光板
103:显示元件
LG:左眼图像信号产生区域
RG:右眼图像信号产生区域

Claims (21)

1.一种光学元件,其包含:
液晶层,其在慢轴方向的面内折射率和在快轴方向的面内折射率之间的差异为0.05至0.2,厚度为0.5μm至2.0μm,并满足下面的公式1:
第一粘合剂层,其贴附到所述液晶层的一个表面上并具有85℃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偏光片,其贴附到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上;
第二粘合剂层,其贴附到所述偏光片的一个表面上;以及
压敏粘合剂层;
公式1
X<8%
其中,X表示相对于所述光学元件的液晶层的初始相位差值,在将所述光学元件在80℃保持100小时后所得到的液晶层相位差值的变化百分比。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液晶层包含聚合形式的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可聚合液晶化合物为由下面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1
其中,A为单键、-COO-或-OCO-,并且R1至R10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硝基、-O-Q-P或下面通式2的取代基,前提是所述取代基R1至R10中的至少一个为-O-Q-P或下面通式2的取代基,或者R1至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或R6至R10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结合在一起形成用-O-Q-P取代的苯环,其中Q为亚烷基或次烷基,且P为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通式2
其中,B为单键、-COO-或-OCO-,并且R11至R15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氰基、硝基或-O-Q-P,前提是取代基R11至R15中的至少一个为-O-Q-P,或者R11至R1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结合在一起形成用-O-Q-P取代的苯环,其中Q为亚烷基或次烷基,且P为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多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所述单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在所述液晶层中的含量为大于0重量份且在100重量份以下。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液晶层包含具有不同相位延迟特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光轴形成在不同方向上。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光轴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的等分线形成为垂直或平行于所述偏光片的吸光轴。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7℃或更高。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6μm或更薄。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包含固化状态的包含可阳离子聚合化合物的可活化能射线固化粘合剂组合物。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为选自脂环族环氧化合物、芳香族环氧化合物和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环氧化合物。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脂环族环氧化合物为:基于环氧环己基甲基环氧环己烷甲酸酯的化合物;烷基二醇的基于环氧环己烷甲酸酯的化合物;二羧酸的基于环氧环己基甲酯的化合物;聚乙二醇的基于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的化合物;烷基二醇的基于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的化合物;基于二环氧三螺的化合物;基于二环氧单螺的化合物;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化合物;环氧环戊基醚化合物;或双环氧三环癸烷化合物。
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芳香族环氧化合物为双酚型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型环氧树脂;甲酚型环氧树脂或间苯二酚缩水甘油醚。
14.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为:脂肪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醇和脂肪族多元羧酸的聚酯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羧酸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醇和脂肪族多元羧酸的聚酯多元羧酸的聚缩水甘油醚;通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乙烯基聚合得到的二聚物、低聚物或聚合物;或者通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除了所述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外的其他乙烯基单体的乙烯基聚合得到的低聚物或聚合物。
15.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粘合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由下面通式13所示的化合物:
式13
Si(R1)n(R2)4-n
其中,R1是包含乙烯基的、环醚基或乙烯基氧基的连接至硅原子上的官能团,R2是连接至硅原子上的氢、羟基、烷基或烷氧基,以及n为1至4的整数。
16.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粘合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阳离子引发剂。
17.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粘合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一主表面被贴附到所述偏光片上,并且所述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具有不同的拉伸模量,或不同的对无碱玻璃的剥离强度。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一主表面具有比第二主表面更高的拉伸模量,或第一主表面具有比第二主表面更低的对无碱玻璃的剥离强度。
20.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光学元件。
21.权利要求20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含配置成产生用于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元件,
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的液晶层包含具有不同相位延迟性能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所述光学元件被配置以使得用于左眼的图像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一,且所述用于右眼的图像信号能够通过另一区域。
CN201180054363.8A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Active CN103221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111758 2010-11-10
KR10-2010-0111757 2010-11-10
KR10-2010-0111758 2010-11-10
KR20100111757 2010-11-10
KR10-2010-0124411 2010-12-07
KR20100124411 2010-12-07
KR20110057830 2011-06-15
KR10-2011-0057830 2011-06-15
KR10-2011-0110092 2011-10-26
KR10-2011-0110093 2011-10-26
KR10-2011-0110096 2011-10-26
KR20110110096 2011-10-26
KR20110110092 2011-10-26
KR20110110093 2011-10-26
KR1020110117228A KR101240812B1 (ko) 2010-11-10 2011-11-10 광학 소자
KR10-2011-0117228 2011-11-10
PCT/KR2011/008594 WO2012064143A2 (ko) 2010-11-10 2011-11-10 광학 소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1874A CN103221874A (zh) 2013-07-24
CN103221874B true CN103221874B (zh) 2015-06-17

Family

ID=46267902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409.6A Active CN103221876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40758.2A Active CN103080815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54363.8A Active CN103221874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54380.1A Active CN103221875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54382.0A Active CN103348279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23671.4A Active CN102893202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54396.2A Active CN103201672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409.6A Active CN103221876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40758.2A Active CN103080815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380.1A Active CN103221875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54382.0A Active CN103348279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23671.4A Active CN102893202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N201180054396.2A Active CN103201672B (zh) 2010-11-10 2011-11-10 光学元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8) US8758868B2 (zh)
JP (9) JP5660411B2 (zh)
KR (7) KR101204135B1 (zh)
CN (7) CN103221876B (zh)
TW (7) TWI480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81020B2 (en) * 2011-02-08 2020-03-03 Vitro Flat Glass Llc Light extracting substrate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KR101204135B1 (ko) * 2010-11-10 2012-11-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
CN102213865B (zh) 2011-05-31 2014-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面板、3d显示设备及相位差板制作方法
CN102169200B (zh) * 2011-05-31 2014-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差板制作方法、3d面板及3d显示设备
CN103748487B (zh) * 2011-08-19 2017-05-17 Lg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TW201334510A (zh) * 2012-02-07 2013-08-16 Wintek Corp 裸眼與眼鏡可切換式立體顯示裝置
KR101632059B1 (ko) * 2012-08-21 2016-06-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소자
KR101498823B1 (ko) * 2012-11-16 2015-03-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박형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박형 편광자 및 편광판
WO2014084687A1 (ko) * 2012-11-29 2014-06-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KR101566056B1 (ko) * 2012-12-11 2015-11-0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액정표시 장치
KR101640631B1 (ko) * 2012-12-12 2016-07-1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용 접착 필름, 이를 위한 접착제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표시 장치
KR102028053B1 (ko) * 2012-12-12 2019-10-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091894B (zh) * 2013-01-18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和液晶面板
KR101462579B1 (ko) * 2013-02-06 2014-11-1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6164456B2 (ja) * 2013-03-28 2017-07-19 Dic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プライマー、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40118879A (ko) * 2013-03-28 2014-10-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양면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양면형 편광판
JP2015018202A (ja) * 2013-06-12 2015-01-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貼合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204249A1 (ko) 2013-06-19 2014-1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점착제 조성물
TWI645962B (zh) * 2013-08-09 2019-01-01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異向性薄片
TWI653149B (zh) * 2013-08-09 2019-03-11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Optical film
JP2015064575A (ja) * 2013-08-30 2015-04-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用硬化型接着剤、偏光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3605176A (zh) 2013-09-17 2014-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差膜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设备
KR101612626B1 (ko) 2013-09-30 2016-04-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분할 소자
KR101614211B1 (ko) * 2013-09-30 2016-04-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면형 박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KR101843733B1 (ko) 2013-10-01 2018-03-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터
JP2015099362A (ja) * 2013-10-15 2015-05-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調光窓
DE102013017627B4 (de) * 2013-10-23 2020-03-12 e.solutions GmbH Polarisierender Mehrschichtenfil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en Film umfassenden Vorrichtung
JP5952505B2 (ja) * 2013-10-29 2016-07-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KR101666703B1 (ko) * 2013-10-31 2016-10-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TW201527800A (zh) 2013-11-25 2015-07-16 Sumitomo Chemical Co 光學構件及顯示裝置
KR102067230B1 (ko) * 2013-11-26 2020-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519096B2 (en) * 2013-12-23 2016-12-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ight guides
EP3112389B1 (en) * 2014-02-28 2019-06-05 Daicel Corpor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thereof, and wafer level lens
TWI657922B (zh) * 2014-04-03 2019-05-01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液晶面板
TWI560053B (en) 2014-05-22 2016-12-01 Lg Chemical Ltd Polarizing pl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image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6572417B2 (ja) * 2014-12-25 2019-09-1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CN107209315B (zh) * 2015-02-26 2020-11-1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光学膜用转印体、光学膜、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US20160174614A1 (en) * 2015-04-29 2016-06-23 Michael G. Kimmet Golf jersey
JP6829012B2 (ja) * 2015-10-07 2021-02-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KR102126711B1 (ko) * 2015-12-24 2020-06-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 소자
JP6844111B2 (ja) * 2016-03-14 2021-03-17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組成物
JP2018022026A (ja) * 2016-08-03 2018-0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KR102431016B1 (ko) * 2016-09-16 2022-08-09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선스 표시 소자용 봉지제
KR20180047473A (ko) * 2016-10-31 2018-05-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KR101995977B1 (ko) * 2016-11-28 2019-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027568B1 (ko) * 2017-02-01 2019-11-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101891202B1 (ko) * 2017-04-04 2018-08-23 이한준 손목 시계용 밴드 연결장치
US11411206B2 (en) 2017-07-10 2022-08-09 Lg Chem, Ltd.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EP3657476A4 (en) * 2017-07-21 2021-04-14 AGC Inc. FRONT PANEL FOR A DISPLAY DEVICE
TWI830706B (zh) * 2017-09-14 2024-02-01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薄膜保護用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JP6467548B1 (ja) * 2017-09-28 2019-02-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補強フィルム
KR102212919B1 (ko) * 2017-10-20 2021-02-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잉크 조성물
JP2019091029A (ja) * 2017-11-10 2019-06-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複合位相差板、光学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9124964A1 (ko) * 2017-12-22 2019-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액정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JP2021526660A (ja) * 2018-05-21 2021-10-07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偏光板、これを含む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偏光板用接着剤組成物
WO2019245351A1 (ko) * 2018-06-22 2019-12-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2466771B1 (ko) 2018-11-02 2022-11-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CN115142933B (zh) * 2021-03-31 2023-08-22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柱状蜂窝结构过滤器
KR20220141586A (ko) * 2021-04-13 2022-10-2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 적층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JP7361849B1 (ja) * 2022-07-29 2023-10-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71A (zh) * 1994-06-14 1996-06-12 夏普公司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CN101290367A (zh) * 2007-04-16 2008-10-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395526A (zh) * 2006-11-16 2009-03-25 Lg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优异耐久性的o-板以及包括该o-板的集成偏振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04235B (zh) * 1992-04-29 1997-05-01 Ocg Microelectronic Materials
JP3000117B2 (ja) * 1992-05-07 2000-01-17 大蔵省印刷局長 脂環式エポキシ樹脂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らを含有する紫外線、電子線硬化樹脂組成物
JP3688189B2 (ja) * 1994-06-14 2005-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3557429B2 (ja) 1995-02-06 2004-08-25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素子用感圧接着剤および液晶素子
JP3830559B2 (ja) * 1995-06-21 2006-10-04 帝人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380132B2 (ja) * 1996-03-15 2003-0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TW373123B (en) * 1996-07-26 1999-11-01 Merck Patent Gmbh Combination of optical elements, means to produce substantially linear polarized light, optical retardation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3372016B2 (ja) * 1996-11-22 2003-0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相差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3463846B2 (ja) * 1997-02-14 2003-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偏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映像表示装置
JP3434216B2 (ja) * 1998-08-28 2003-08-04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液晶高分子フィルムの接着用又は表面被覆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
JP4929546B2 (ja) * 2001-08-20 2012-05-09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US20040266906A1 (en) * 2001-10-26 2004-12-30 Joachim Klee Hydrolysis stable self-etching,self-priming adhesive
JP2003207641A (ja) * 2001-11-08 2003-07-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位相差層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07642A (ja) * 2001-11-09 2003-07-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素子
JP2004078171A (ja) * 2002-06-18 2004-03-11 Nitto Denko Corp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GB2390172A (en) * 2002-06-28 2003-12-31 Sharp Kk Polarising optical element and display
CA2499951C (en) * 2002-10-15 2013-05-28 Peijun Jiang Multiple catalyst system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olymers produced therefrom
JP4493273B2 (ja) * 2003-01-29 2010-06-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2004287408A (ja) * 2003-03-03 2004-10-14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308553B2 (ja) * 2003-03-07 2009-08-05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4449318B2 (ja) * 2003-03-25 2010-04-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420563B (en) 2003-08-26 2008-07-16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 film with twist pattern
KR101130930B1 (ko) * 2003-11-21 2012-03-29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285313B2 (en) * 2004-01-20 2007-10-23 Lg Chem Lt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polarizing film
JP2005338215A (ja) * 2004-05-25 2005-12-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複合位相差板及び複合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933751B2 (ja) * 2004-06-23 2012-05-1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封止剤、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6039164A (ja) * 2004-07-27 2006-02-09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36489B2 (ja) * 2004-11-15 2010-09-01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光学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DE102004061924B4 (de) * 2004-12-22 2010-01-28 Ivoclar Vivadent Ag Hydrolysestabiles selbstätzendes Einkomponentendentaladhäsiv
JP2006291186A (ja) * 2005-03-14 2006-10-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894258B2 (ja) * 2005-03-29 2012-03-14 Jn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異方性薄膜
JP4667109B2 (ja) * 2005-04-12 2011-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93245B2 (ja) * 2005-05-13 2012-08-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剤付光学部材、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WO2007000856A1 (ja) * 2005-06-28 2007-01-0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US7438957B2 (en) * 2005-07-18 2008-10-21 Akon Polymer Systems Poly(aryletherimides) for negative birefringent films for LCDs
JP2007086673A (ja) * 2005-09-26 2007-04-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素子
JP4697871B2 (ja) * 2005-10-20 2011-06-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4651101B2 (ja) * 2005-10-21 2011-03-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915523B2 (ja) * 2006-06-29 2012-04-11 Jn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
JP4986211B2 (ja) * 2006-07-03 2012-07-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08010497A1 (ja) * 2006-07-18 2009-12-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輝度向上フィルム、偏光板、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814000B2 (ja) * 2006-07-26 2011-11-0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貼合用粘着剤、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37074B2 (ja) * 2006-09-06 2012-09-26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カチオン硬化型又は熱カチオン硬化型接着剤
WO2008029766A1 (fr) * 2006-09-08 2008-03-13 Toyo Ink Mfg. Co., Ltd. Agent adhésif sensible à la pression et film adhésif sensible à la pression
KR20080034405A (ko) * 2006-10-16 2008-04-21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위상차 필름 및 편광판
JP4758327B2 (ja) 2006-11-28 2011-08-24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5211473B2 (ja) * 2006-11-30 2013-06-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粘着ラベル、記録媒体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JP4923992B2 (ja) * 2006-12-05 2012-04-25 Jn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異方性薄膜
JP2008203479A (ja) * 2007-02-20 2008-09-04 Rohm Co Ltd 位置表示装置
JP5063127B2 (ja) * 2007-02-06 2012-10-31 株式会社Adeka 重合性光学活性化合物及び該重合性光学活性化合物を含有する重合性組成物
JP5082480B2 (ja) * 2007-02-13 2012-11-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薄型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97310A (ja) * 2007-02-13 2008-08-2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薄型偏光板、複合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複合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448024B2 (ja) * 2007-03-15 2014-03-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接着剤、該光硬化性接着剤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125171B2 (ja) * 2007-03-28 2013-01-23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
US20080239485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Arisawa Mfg.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reoscopic display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hase shift plate, and the phase shift plate thereby
JP5046721B2 (ja) * 2007-04-13 2012-10-10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性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722182B2 (en) * 2007-04-16 2014-05-1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JP2008275761A (ja) * 2007-04-26 2008-11-13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04153B1 (ko) * 2007-04-30 2009-06-25 도레이새한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광학소재용 보호필름
JP4482588B2 (ja) * 2007-08-09 2010-06-16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71953B2 (ja) * 2007-08-22 2014-08-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複合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56564A (ja) * 2007-09-26 2009-11-05 Fujifilm Corp 親水性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親水性部材
JP5382843B2 (ja) * 2007-10-31 2014-01-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231181B2 (ja) * 2007-11-30 2013-07-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71478A (ja) * 2007-12-28 2009-11-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
KR20090073021A (ko) 2007-12-28 2009-07-02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편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09087942A1 (ja) * 2008-01-08 2009-07-1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偏光板
JP5637615B2 (ja) * 2008-01-17 2014-12-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528333B2 (ja) * 2008-01-25 2010-08-18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96202A (ja) * 2008-02-21 2009-09-0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244356A (ja) * 2008-03-28 2009-10-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素子、および、該光学素子を備えた半透過半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37388A (ja) * 2008-03-28 2009-10-15 Nippon Zeon Co Ltd 偏光板
JP5332599B2 (ja) * 2008-07-11 2013-11-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KR20100009473A (ko) * 2008-07-18 2010-01-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0039170A (ja) * 2008-08-05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感圧接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044211A (ja) * 2008-08-12 2010-02-2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5120715B2 (ja) * 2008-09-10 2013-0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部材、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72439A (ja) * 2008-09-19 2010-04-02 Nippon Oil Corp 液晶層用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液晶フィルム
JP4547641B2 (ja) * 2008-09-22 2010-09-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KR101191111B1 (ko) * 2008-09-24 2012-10-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접착제 조성물, 접착 필름, 다이싱 다이본딩 필름, 반도체 웨이퍼 및 반도체 장치
JP5392890B2 (ja) * 2008-09-24 2014-01-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接着剤、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380029B2 (ja) * 2008-09-29 2014-01-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85573A (ja) * 2008-09-30 2010-04-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85794A (ja) * 2008-09-30 2010-04-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713838A (zh) * 2008-10-03 2010-05-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JP5302616B2 (ja) * 2008-10-14 2013-10-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保護用粘着シート
CN102292810A (zh) * 2008-11-26 2011-12-21 Memc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绝缘体上硅结构的方法
KR101689900B1 (ko) * 2008-12-09 2016-12-26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위상차 소자
KR100983026B1 (ko) * 2008-12-18 2010-09-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점착제 조성물, 편광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TWI659091B (zh) * 2009-02-20 2019-05-11 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性液晶組成物
JP5296575B2 (ja) * 2009-03-06 2013-09-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262155A (ja) * 2009-05-08 2010-11-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複合偏光板
BR112012005201A2 (pt) * 2009-09-08 2016-03-08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de cristal líquido
KR20110043459A (ko) * 2009-10-19 2011-04-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패터닝된 위상차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1049326A2 (en) * 2009-10-19 2011-04-28 Lg Chem, Ltd. Patterned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1105876A2 (ko) * 2010-02-26 2011-09-01 (주)Lg화학 편광판
KR101204135B1 (ko) * 2010-11-10 2012-11-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
TWI556971B (zh) * 2011-04-13 2016-11-1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薄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71A (zh) * 1994-06-14 1996-06-12 夏普公司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CN101395526A (zh) * 2006-11-16 2009-03-25 Lg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优异耐久性的o-板以及包括该o-板的集成偏振板
CN101290367A (zh) * 2007-04-16 2008-10-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28283A (ja) 2016-02-25
US20130027620A1 (en) 2013-01-31
JP5927621B2 (ja) 2016-06-01
JP6010821B2 (ja) 2016-10-19
US20120262639A1 (en) 2012-10-18
US20130083262A1 (en) 2013-04-04
KR101191125B1 (ko) 2012-10-15
US8736798B2 (en) 2014-05-27
JP5850585B2 (ja) 2016-02-03
JP5660411B2 (ja) 2015-01-28
JP6120408B2 (ja) 2017-04-26
CN103221874A (zh) 2013-07-24
CN103080815B (zh) 2015-07-29
TW201237461A (en) 2012-09-16
JP6248321B2 (ja) 2017-12-20
KR20120050400A (ko) 2012-05-18
KR101191128B1 (ko) 2012-10-15
US8734916B2 (en) 2014-05-27
JP2014502369A (ja) 2014-01-30
JP2013530414A (ja) 2013-07-25
CN103080815A (zh) 2013-05-01
KR101204135B1 (ko) 2012-11-22
CN103221875A (zh) 2013-07-24
CN103221875B (zh) 2015-07-29
KR101191129B1 (ko) 2012-10-15
TW201237463A (en) 2012-09-16
JP2014501938A (ja) 2014-01-23
KR20120050399A (ko) 2012-05-18
JP2014502370A (ja) 2014-01-30
KR101240812B1 (ko) 2013-03-11
TWI465773B (zh) 2014-12-21
TW201239404A (en) 2012-10-01
TW201237464A (en) 2012-09-16
CN103348279A (zh) 2013-10-09
TWI480590B (zh) 2015-04-11
KR101191124B1 (ko) 2012-10-15
US20120257128A1 (en) 2012-10-11
US20130242213A1 (en) 2013-09-19
US8747966B2 (en) 2014-06-10
US20120257129A1 (en) 2012-10-11
CN103221876B (zh) 2016-03-30
TWI480591B (zh) 2015-04-11
JP2014501939A (ja) 2014-01-23
KR20120050404A (ko) 2012-05-18
JP2014502371A (ja) 2014-01-30
TWI487950B (zh) 2015-06-11
TW201237460A (en) 2012-09-16
US8758869B2 (en) 2014-06-24
CN102893202B (zh) 2015-01-21
KR20120050401A (ko) 2012-05-18
US20140146252A1 (en) 2014-05-29
US8817222B2 (en) 2014-08-26
CN102893202A (zh) 2013-01-23
JP2015129954A (ja) 2015-07-16
CN103348279B (zh) 2016-06-01
US8758868B2 (en) 2014-06-24
CN103221876A (zh) 2013-07-24
JP5724150B2 (ja) 2015-05-27
US20130250196A1 (en) 2013-09-26
CN103201672A (zh) 2013-07-10
JP2013536456A (ja) 2013-09-19
TW201237462A (en) 2012-09-16
KR20120050405A (ko) 2012-05-18
KR20120050402A (ko) 2012-05-18
TWI480589B (zh) 2015-04-11
TWI471612B (zh) 2015-02-01
KR101191127B1 (ko) 2012-10-15
TWI553348B (zh) 2016-10-11
KR20120050403A (ko) 2012-05-18
US9239491B2 (en) 2016-01-19
US8647726B2 (en) 2014-02-11
TW201237459A (en) 2012-09-16
CN103201672B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874B (zh) 光学元件
CN103930820B (zh) 光学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