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10A -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10A
CN1138310A CN95191148.1A CN95191148A CN1138310A CN 1138310 A CN1138310 A CN 1138310A CN 95191148 A CN95191148 A CN 95191148A CN 1138310 A CN1138310 A CN 1138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eeding
roll
printer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11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61C (zh
Inventor
中山巧
本川浩永
松本政志
向山博仁
浅井人志
下野满
坂井聪
松江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FU Ltd
Original Assignee
PF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2702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8729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2702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273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2702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7585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953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2226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970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9293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9556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3047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9533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4259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FU Ltd filed Critical PF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61C/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 B41J33/16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to spool or spool spindle
    • B41J33/20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to spool or spool spindle by fri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0Platen adjustments for varying the strength of impression, for a varying number of papers, for wear or for alignment, or for print gap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6Pin fe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6Pin feeds
    • B41J11/30Pin traction elements other than wheels, e.g. pins on endless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48Apparatus for condensed record, tally strip, or like work using two or more papers, or sets of papers, e.g. devices for switching over from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sheet form to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and vice versa or point-of-sale printers comprising means for printing on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e.g. journal for tills, and on single sheets, e.g. cheques or receip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3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feeding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2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2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 B41J3/28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on bank book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71/00Sheet feeding or delivering
    • Y10S271/902Reverse direction of sheet movement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Unwinding Web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在一种既可用连续式纸张又可用切开式纸张的打印机中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发生纸张松弛的现象。按照本发明的连续式纸张(6)的反向馈送方法,在一种含有一个安装在连续式纸张馈送通道上游的钉型送纸机构(7)和一个摩擦送纸机构(4,5)的送纸机构中,钉型送纸机构(7)和摩擦送纸机构(4,5)用于馈送连续式纸张(6),并且,摩擦送纸机构(4,5)的圆周速度稍高于钉型送纸机构(7),设定一个使连续式纸张不会在摩擦送纸机构(4,5)与钉型送纸机构(7)之间松弛的第一进给量,并设定一个大于在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第一进给量时摩擦送纸机构(4,5)的进给量与钉型送纸机构(7)的进给量之间的差值的第二进给量,并且在摩擦送纸机构(4,5)和钉型送纸机构(7)同时反转时,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上述的第一进给量,而摩擦送纸机构(4,5)则在钉型送纸机构停转的情况下正转上述的第二进给量。通过重复上述的反转和正转动作便可将连续式纸张(6)沿反向送出。

Description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本发明涉及使用连续式纸张和切开式纸张的信息处理机中的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本发明也涉及设置在信息处理机例如印刷机、图像扫描仪或传真机中,用来通过送纸辊的摩擦力将堆叠在送纸盘中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地送出的送纸机构。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调节压纸卷筒与打印机的打印头之间的头部间隙的调节机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隔绝由打印机中的噪声源例如击打头发出的噪声的隔音机构并带有供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或薄膜纸进入的纸张传送口的打印机。
当大量的数据从设置在信息处理机中的打印机输出时,通常采用连续式纸张,因为在送纸时发生卡纸现象或失效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一般的办公室工作中则用切开式纸张,数据量较少的各种文件由切开式纸张输出。当在打印过程中要更换连续式纸张时,纸张就要反向馈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防止纸张松驰。
已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在这种机构中,主动辊安装在打印机的主体上,导辊安装在可拆卸地固定在打印机主体上的导纸舱上,并且导辊与主动辊形成压力接触而将纸张送出。由于连续式纸张是通过导带、也就是钉子的作用而馈送的,故只要对导辊施加一个小的作用力来牵拉纸张就够了。如果压力太大,则会损伤输送孔,而且导带会与输送孔脱开。当使用厚的切开式纸张、例如明信片时,则必须增大导辊的压力,以便防止发生滑移。至于导辊的压力,在使用连续式纸张与切开式纸张的情况是彼此不同的。因此,必须根据所用纸张类型的不同改变压力的大小。
在普通打印机中进行换行操作时,为了保证送入的张纸有稳定的进纸通道,将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的间隙量增大到一个预定值。但是,当处理在纸页之间的边界上具有穿孔的连续式纸张时,穿孔的地方便会从纸张的表面上凸起。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换行时,穿孔会卡住打印头从而使换行的精度变差。
当馈送切开式纸张时,堆叠在送纸盘中的纸一张接一张依次送出。作为依次送出纸张的方法,设置了一个与纸垛的表面相接触并通过转动将纸一张接一张送出的送纸辊。这种类型的送纸辊是通用的。在商用打印机中,可使用各种宽度的纸张。因此,为了用一个送纸机构馈送各种宽度的纸张,根据各种纸张的宽度在一根辊子轴上安装了多个长度较短的短辊子。
对于信息的打印位置和阅读位置必须精确调定的打印机、光学符阅读器或图像扫描仪,所有不同宽度的纸张是通过设置在送纸盘中的固定位置上的侧边基准导向板进行导向的。在这种情况下,当采用侧边基准导向板作为基准时,安装在辊子轴上的短辊子的位置取决于纸张的宽度。因此,安装在辊子轴上的短辊子间的间隔是不相等的。在上述结构的送纸机构中,当馈送宽度最大的纸张时,所有的短辊子都与纸张的表面相接触,而当馈送宽度小的纸张时,只有在纸张宽度内的短辊子与纸张的表面相接触。为了使用上述的送纸机构并在馈送纸张时不会出现纸的歪斜现象,必须使多个短辊子以相同的压力与纸张的表面相接触。
堆叠在打印机贮纸盘上的记录纸张按下述方法一张接一张地送出。记录纸垛中最上面的一张纸由设置在贮纸盘上部的送纸辊送出。为了防止第二张纸和后面的纸同时与第一张纸一起送出,通常在送纸辊的对面设置一个分离衬垫。当第二张纸与第一张纸一起前进到送纸辊与分离衬垫之间时,由于分离衬垫摩擦力的作用而将它挡住。采用这种办法,可使最上面的纸张与第二张纸分离,并由送纸辊依次地将纸送出。然后由传送辊将第一张纸从送纸辊上接下来,再在打印区中对第一张纸进行打印操作。打印操作完成后,当发出对第二张纸进行打印的指令时,送纸辊再度转动,并以与馈送第一张纸相同的方式进行送纸操作。这种操作重复进行并对预定数量的纸张进行打印。
但是,从送纸辊将第一张纸送到打印区的时间到送纸辊开始送出第二张纸的时间内,第二张纸的前端已经插入到送纸辊与分离衬垫之间。因此在连续地对下一张纸进行打印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然而,当打印工作完成后要更换不同尺寸的纸张时,必须从打印机上取下贮纸盘。在这种情况下,便很难将前端已插入送纸辊与分离衬垫之间的纸取出。
一般说来,当堆叠在送纸盘上的纸张互相分开并一张接一张地自动送出时,如果馈送的是薄纸,则容易出现双张送出的现象,如果馈送的是厚纸,则容易发生送纸失效的现象。当馈送由多层组成的复印纸时,由于送纸压力增加,容易使纸的层与层之间分离。因此,普通的自动送纸机构采用下述办法来防止双张送出和发生使纸的层间分离现象。也就是将用作基准力的送纸力调到低值。当馈送厚纸时,纸不能由低强度的力送出,此时,则增大送纸力的强度。
但是,在普通结构中,送纸辊对纸张的压力是按多步变更的。因此,要用多个弹簧来调节送纸辊的压力,并且还必须调节每一个弹簧的弹簧力。当送纸阻力大时,会使送纸辊升高。因此必须设置一个供送纸辊向上升高的空间。当馈送具有高的送纸阻力的纸张时,必须进行如下的操作,即在送纸辊停下来之后,将送纸盘进一步升高,然后,再使送纸辊开始馈送纸张。这样便会降低纸张通过量。
在具有噪声源的击打式打印机中,噪音主要来自于打印操作中打印用的击打头。从击打头发出的噪音通过纸张传送口而传到机外。因此,操作者与其它人员均会感到不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尽可能减小噪音从打印机中传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采用了下列的对策:将纸张传送口做小;在纸张传送口周围安置吸音材料;  以及用吸音材料盖住击打头。
但是,采用上述办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当将纸张传送口做小并在其附近安放吸音材料时,纸张的通道变窄,结果便容易出现卡纸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下列的措施。在纸张传送口上装上一个隔音盖,且这种盖子做成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这样,在纸张通过传送口时,便可减小通道的间隙从而防止噪音外传。如果发生卡纸,便打开隔音盖清除卡纸。但是,上述的措施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就是结构复杂并且要求极有经验的操作。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在打印机中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发生松驰现象的简单技术措施,在所述的打印机中可以馈送切开式纸张和连续式纸张两种类型的纸,并且其馈送连续式纸张的钉型送纸机构设置在连续式纸张通道的上游。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送纸机构(含有设置在连续式纸张通道上游的钉型送纸机构和设置在其下游的摩擦送纸机构)中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钉型送纸机构和摩擦送纸机构都能够正转和反转,在正转和反转时,摩擦送纸机构的圆周速度略高于钉型送纸机构,上述的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调定在由摩擦送纸机构和钉型送纸机构一起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纸张不会在摩擦送纸机构与钉型送纸机构之间发生松驰的第一进给量,并调定连续式张纸反向馈送上述第一进给量时大于摩擦送纸机构进给量与钉型送纸机构进给量之差的第二进给量;当摩擦送纸机构和钉型送纸机构同时反转时,将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第一进给量;在钉型送纸机构不动的情况下仅将摩擦送纸机构正转一个第二进给量。
在上述的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的方法中,钉型送纸机构与摩擦送纸机构由同一马达带动,并且,在动力传递系统中设置了一个断开马达与钉型送纸机构间的转动传递的机构,上述的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的方法最好包括下列步骤:使送纸马达反转一个第一进给量;断开动力传递系统中的转动传递;使送纸马达正转一个第二进给量;连接动力传递系统中的转动传递;和重复上述的动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个送纸机构,这种机构含有:一个设置在连续式纸张通道上游的钉型送纸机构;一个设置在连续式纸张通道下游的摩擦送纸机构;一个能够正转和反转的送纸马达;一个用来将送纸马达的转动传递给钉型送纸机构和摩擦送纸机构的转动传递机构,使摩擦送纸机构的圆周速度稍高于钉型送纸机构;一个用来中断送纸马达与钉型送纸机构的转动传递的机构;一个用来调定一个第一进给量并调定一个第二进给量的机构,所述的第一进给量是在摩擦送纸机构和钉型送纸机构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连续式纸张不会在摩擦送纸机构与钉型送纸机构之间松驰的进给量,而上述的第二进给量大于在连续式纸张被反向馈送上述第一进给量时摩擦送纸机构的进给量与钉型送纸机构的进给量之间的差值;一个检测送纸马达对应于第一进给量和第二进给量的转动量的机构;和一个控制送纸马达的转动方向的变换并控制转动传递系统的中断和连接的机构,使送纸马达在反转一个对应于第一进给量的转动量之后再正转一个对应于第二进给量的转动量,然后连接转动传递系统,并重复上述的操作。
在馈送连续式纸张的过程中,当发出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指令(连续式纸张拉出指令)时,或者从连续式纸张变换为切开式纸张时,就要由钉型送纸机构和摩擦送纸机构一起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当反向馈送量小于第一进给量时,那么反向馈送了这个量后,便完成了反向馈送操作,当反向馈送量大于第一进给量时,那么,就在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第一进给量时使钉型送纸机构停止工作,并使摩擦送纸机构变换为正转,当摩擦送纸机构正转第二进给量时,在钉型送纸机构与摩擦送纸机构之间的纸张便被再次张紧。如果重复上述的操作,就会使反向馈送纸张时造成的在钉型送纸机构与摩擦送纸机构之间的纸张松驰量还未增大之前便不断地减小,因此,就可以在不引起纸张弯曲和纸张脱离导带钉的情况下按需要量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卡纸现象并相应于连续式纸张或切开式纸张而变换导辊的压纸操作的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它含有:
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打印机机体上的导纸舱;一个可转动地连接在导纸舱上的框件,用来可转动地支承一个与安装在打印机机体上的主动辊相对置的导辊;一个将导辊推向主动辊的弹簧,其特征是,上述的弹簧与框件相接触,并超过框件而伸到固定在可上、下移动的导纸舱上的连接机构的下侧;和一个固定在打印机机体上用来使连接机构上、下移动的凸轮,其特征是,通过驱动凸轮来改变弹簧推动框件的力,以便根据连续式纸张和切开式纸张来调节导辊对主动辊的压力。
由于可根据记录介质,即纸张的厚度来改变导辊对主动辊的压力,故可使位于导辊与主动辊之间的纸张有合适的张紧度,因此可防止发生卡纸现象。
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打印机送纸机构,其中,与框件接触的弹簧至少由两个弹簧件组成,当凸轮被驱动时,其中一个弹簧件与框件脱开。在这种实施例中,当一个弹簧件与框件脱开时,就仅有另一个弹簧件使导辊压向主动辊,这样,就减小了加在主动辊上的载荷。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机的打印间隙调节机构,采用这种调节机构,就可在换行操作过程中按照换行量来调整间隙量,从而达到较高的换行精度,即使在处理带有穿孔的纸张(例如连续式纸张)的情况下也如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它含有:一个将记录纸张送入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的传纸机构;一个用来调节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的间隙,使之在打印过程中等于一个预定的打印间隙值而在换行过程中则大于上述预定的打印间隙值的间隙调节机构;一个测定从换行开始至换行结束的换行时间的机构;和一个根据换行时间校正间隙量的校正机构。
当换行量大时,将间隙调到大的值,反之,当换行量小时,就将间隙调到小的值。因此,即使换行(换页)时碰到穿孔部分(例如连续式纸张),也可以具有足够大的间隙张开量,并保持高的打印质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为了馈送几种尺寸的纸,在送纸机构的一根辊子轴上装上几个短辊子。为了避免检纸失效,或者发生由于每个短辊子对纸张表面的压力不平衡而造成的纸张送歪现象,各种尺寸的纸张必须平稳地馈送,以便提高送纸机构的装配精度,并减少工人的调节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含有多个安装在一根辊子轴上的短辊子的送纸机构,每个短辊子的轴向长度是短的,其特征在于,这些短辊子与叠放在送纸盘上的纸张上表面相接触,并且在送纸盘上与各个短辊子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有凹槽或窗口。在这种可以馈送宽度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纸张的送纸机构中,设置的短辊子不少于3个,通常有4-6个。本发明所提供的送纸机构可有效地用于很多类型的纸张。这就是说,如果安装在一根辊子轴上的短辊子数目多而且是非对称性地按不规则的间隔排列的话,本发明的结构是很有效的。当短辊子沿送纸盘的前缘设置时,上述的窗口或凹槽就朝向送纸盘前缘,并呈U形。
当上述的窗口或凹槽以这种方式与上述相应的短辊子相对时,在纸张受到某些短辊子的紧压的情况下,纸张就会局部弯曲,这样,就可减小短辊子所加的压力。由于纸张发生上述的弯曲,故在辊子轴与送纸盘上表面之间的间距比不设置窗口或凹槽的送纸盘的要小,因此,易于浮起的短辊子都可紧紧压在纸张上。
对于由于送纸盘上表面平度误差引起的偏压力的作用造成辊子轴弯曲而使压力波动或者由于其他随便什么原因引起各短辊子的压力波动来说,上述的措施在使所有与纸张接触的短辊子的压力相等方面,是有效的。在馈送宽度小的纸张的情况下,要使全部与纸张接触的短辊子的压力相等时,上述的措施也是有效的。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送纸机构,在安装到一根辊子轴上的短辊子数目大并且是非对称性地按不规则的间距排列时,是特别有效的。并且,在窗口或凹槽设置在送纸盘的前缘且做成U形的结构中,纸张是在向着窗口或凹槽弯曲的情况下被送出的,因此,纸张上弯曲部分不会受到送纸盘的局部阻力,而且,纸张的前缘部分也是弯曲的。所以,可以有效地使各短辊子的压力相等。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其中,其前导端进入送纸辊与分离衬垫之间的纸张可以容易地被抽出,所以,容易更换纸张。
本发明要提供的一种打印机送纸机构含有:一个可叠放大量记录纸张的贮纸盘;和一个与堆叠在贮纸盘中最上面的纸张之前端上表面相接触的送纸辊,其特征是,最上面的纸是在送纸辊转动时被向前馈送的,在贮纸盘的堆纸区的前端设有若干凹槽,该凹槽的深度可根据堆叠的纸张沿横向方向上的高度的不同进行调节,所以,纸张可均衡地与送纸辊接触。
根据不同的记录介质,其右边部分的厚度和左边部分的厚度彼此会有不同。但是,在贮纸盘上的纸张的左边和右边处设有凹槽,所以,纸张的前端部分与送纸辊接触的接触压力与纸张的中央和两侧的接触压力相同。这样,就可以平稳地馈送纸张,并可防止送纸发生歪斜。
在这种实施例中,可采用下面的结构。在上述凹槽中,设置一个簧片,该簧片的高度可根据贮纸盘上堆放的纸张的多少而自动改变。在这种实施例中,簧片的高度,也就是贮纸盘底部的深度可自动地上升和下降,所以送纸辊对纸张总是施加一个预定的压力,而与纸张的数量无关。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在馈送薄纸时发生双张送出的送纸方法,并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送纸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纸张通过量的简单而紧凑的自动送纸机构。
按照本发明,在处于停止状态的送纸辊暂时压在叠放在送纸盘上的纸张后,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使送纸辊转动,从而对纸张施加一个送纸力。这样就可防止发生薄纸双张送出。在送纸盘可上升和降低而将纸张压到造纸辊上的自动送纸机构的实施例中,当送纸盘暂时上升到纸张的上表面超过基准送纸位置的位置之后,在送纸盘下降的过程中送纸辊转动。这样,就按上述方法馈送纸张。送纸辊是在其压力开始减小的同时开始转动,或者在其压力开始减小之后立即开始转动的。在送纸盘上升时送纸辊便压在纸张上的结构中,送辊是在送纸盘开始下降的同时开始转动,或者在送纸盘开始下降后立即开始转动的。
在本发明的自动送纸机构中,按照上述方法控制送纸辊的压力和送纸辊开始转动的时间,当送纸辊所受负荷增大时,就沿一个方向产生一个传递机构的切向力,结果,送纸辊对纸张的压力便增加。这就是说,在送纸辊由皮带传动的送纸机构中,设置了一个传动轮和一个隋轮,使得绕在支承在机架上的传动轮上的皮带的切向力向下作用到支承在一个安装送纸辊的元件上的惰轮上。在送纸辊由齿轮机构带动的送纸机构中,设置了一个隋轮和一个中间齿轮,使得支承在机架上的传动齿轮产生的切向力可向下作用到一个支承在安装送纸辊的一个元件(在图中所示实施例中是支杆)上的齿轮上。
叠放在送纸盘上的纸张暂时受送纸辊压着,  当压力减小时,送纸辊就转动,并对纸垛中的一张纸施加一个摩擦送纸力。由于上述的操作,便大大减小双张送出的比率。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随时调节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的间隙量的头部间隙调节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它含有:一个压纸卷筒;一个与压纸卷筒对置的打印头;一个通过转动偏心轴来改变打印头与压纸卷筒之间的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一个检测间隙的传感器;一个带动偏心轴的脉冲马达;一个检测脉冲马达转角的装置;一个检测在脉冲马达沿一个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测出预定间隙时的马达第一转角并检测在脉冲马达沿相反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测出预定间隙时的马达第二转角的机构;和一个计算马达的第一和第二中间转角以便将该中间转角调定为初始值的装置。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不用凸轮传感器,也可容易地调定初始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含有:一个压纸卷筒;一个与压纸卷筒对置的打印头;一个在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传送打印介质的介质传送机构;一个通过转动凸轮来改变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的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一个用来带动凸轮的脉冲马达;一个用来将脉冲马达的转角与打印头的位置之间的关系预先存储在一个表中的装置;一个固定在安装在打印头上的托架上的、用于检测打印头(或用来检测间隙用的基准面)与压纸卷筒相接触的位置的间隙传感器;一个用于读表查出对应于打印头从接触位置返回一预定间隙值时的脉冲马达转角的装置;和一个用来使脉冲马达转动一个与返转量相对应的转角的控制机构。
根据上面所述的间隙调节方法,根据间隙传感器检测出一个间隙时偏心轴的角度来改变用于返回打印头的脉冲量,因此,不管记录介质的厚度如何,在偏心轴的整个转动区都可获得一个恒定的头部间隙。
本发明的第八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整打印机的打印头的平行度调节机构,该机构能保持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的预定平行度,而无需提高支承打印头和压纸卷筒的机架的机械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打印头的平行度调节机构含有:一个压纸卷筒;一个安装与压纸卷筒对置的打印头用的托架;一个导引托架以便使打印头能平行于压纸卷筒移动的导轴;和一个保持压纸卷筒与导轴互相平行的设备机架,其特征是,打印头固定在托架上,一个沿托架前进方向带有基准面的元件与托架相连接,使得该元件与压纸卷筒接触,并能从压纸卷筒处退出,根据基准面压着压纸卷筒时每个元件的移动量之差计算打印头的平行度,并按照计算的结果调节打印头的位置。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平行度调节机构,可以始终保持一个预定的平行度,而不需要用由金属板成形的强度大的机架。
本发明的第九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隔音结构的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带有噪音源并设有纸张传送口),其特征是,通过在靠近纸张传送口的位置上设置一个簧片和一个辊子来尽可能减少噪音从打印机外传,而纸张通过传送口时又不受簧片和辊子的阻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隔音结构以防止打印机中的噪音源发出的噪音向外传出的打印机,它含有一个可供纸张出、入的纸张传送口,打印机还含有:一个活动地连接在打印机机体上并用作导纸板的可在导纸位置与非导纸位置间移动的盖件;和一个固定在打印机机体上的簧片,其特征是,在盖件调到非导纸位置上时盖件与簧片相接触并形成一个纸张能通过的封闭通道,而在盖件调到导纸位置上时,与簧片脱离而形成一个纸张进、出的打开通道。这样,根据盖件所处的位置,可改变纸张传送口的开口尺寸。例如,根据设备所用纸张类型(例如连续式纸张和切开式纸张)的不同,能够改变纸张的传送方向并可将纸张入口变成纸张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簧片是树脂制成的打印机壳体的一部分,所以簧片部分具有柔性。在这种实施例中,可采用如下的结构。通过一个销轴将簧片固定在打印机机体上,当盖板处于非导纸位置时,簧片靠其自重与盖件接触,并设置了一个挡块,使盖件处于导纸位置时,能在导纸板与簧片之间形成一个预定的间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簧片与打印机机体之间设置一个弹簧。其特征是,当盖件处于非导纸位置时,簧片通过弹簧产生的力与盖件相接触。可设置一个保持簧片处于张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在此情况下,当馈送薄纸而张开簧片时,就容易防止卡纸现象的发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靠近设备的纸张传送口的位置上设置一个传送机构,其特征是,传送机构由一对辊子组成,其中下辊子被从送纸表面向下凹入的导槽所包围,而上辊子则被盖住上辊的上部分的隔音盖板所包围。在这种实施例中,上辊通过自重或者弹簧的作用压在下辊上,并且可根据纸张的厚度自动调节上辊与下辊之间的通道间隙。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4是说明在一种可用连续式纸张和切开式纸张的打印机中改变纸张而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所用的方法和设备的视图,其中,图1是侧视图,示出一种典型的打印机;图2是带有方框图的分别表示打印机送纸机构的初始位置和控制系统的透视图;图3是使导带脱开的脱离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连续式纸张抽出操作的流程图;
图5、6(a)和6(b)是本发明的打印机送纸机构的视图,在此机构中可根据连续式纸张和切开式纸张而改变导辊对主动辊的压力,图5是打印机送纸机构的外形的侧视图;图6(a)是压力变换机构的平面图;图6(b)是一种压力变换机构的改型的平面图;
图7是打印机送纸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的侧视图;图8是一本存折的视图;图9(a)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送纸机构中进行换行操作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9(b)是表示在送纸机构中进行的换行操作的普通实例的流作程图;
图10(a)、10(b)和11是用来将堆叠在送纸盘上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地送出的送纸机构的视图,其中,图10(a)是普通实例的送纸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10(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11是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2-20是说明送纸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其中,图12是表示打印机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图13是送纸机构外形的侧视图;图14(a)和14(b)是表示由送纸机构进行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图15是切断送纸辊的动力供给的机构的透视图;图16(a)-16(c)是说明送纸机构的送纸辊的操作的视图;图17是说明贮纸盘的作用原理的视图;图18是说明贮纸盘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19是说明贮纸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20是说明贮纸盘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21-24是说明送纸机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其中,图21是表示一个典型的自动送纸机构的透视图;图22是送纸机构的总体透视图;图23是表示送纸机构操作的流程图;图24示意说明防止双张送出动作的模型;
图25-31是说明调节打印机的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的视图,其中,图25示意说明普通打印机的头部间隙节机构,图26是表示脉冲马达的转角与头部间隙的关系的视图;图27是一个实施例的头部间隙调节机构的局部透视图;图28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初始调节方法的原理图;图29示意说明一种头部间隙调节方法,它是通过偏心轴的转动来调节头部间隙的,图30示出在普通打印机中通过偏心轴的转动引起的头部间隙的返回动作(在普通实例中返回一个预定的脉冲);图31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头部间隙调节的流程图;
图32是示出调节打印机的打印头的间隙的平行度的方法的模型的视图;
图33-42是说明带有隔音结构的打印机的视图,其中,图33是一种带有隔音结构的击打型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其特征是盖件处于封闭装置以便处理连续式纸张;图34是表示同样的击打型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其特征是作为导纸板的盖件是打开的,以便处理切开式纸张;图35(a)是表示盖件处于受由一个簧片构成的隔音机构封闭的状态以便处理连续式纸张的视图;图35(b)是表示作为导纸板的盖件处于打开状态以便处理切开式纸张的视图;图36是表示由簧片构成的隔音结构的实施例的视图;图37是表示由簧片构成的隔音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38是表示由簧片构成的隔音结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39是表示使用两个辊子的送纸机构的隔音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40是表示使用两个辊子的送纸机构的隔音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41是表示使用一个辊子的送纸机构的隔音结构的实施例的视图;图42是表示使用一个辊子的送纸机构的隔音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4是说明在可用切开式纸张和连续式纸张的打印机的送纸机构中更换纸张时连续式纸张的反向馈送方法和装置的视图。
图1是说明用于信息处理机的打印机的一个例子的简单视图。由于业务上的需要,这种打印机能够处理连续式和切开式的纸张,它设有由压纸卷筒1和打印头2组成的打印区3。在打印区3的前面和后面设置有由压辊组4、5组成的摩擦送纸机构,纸张插入压辊之间而由摩擦力带动。在压辊组4的外面,设有一个钉型送纸机构(导带)7,当这些钉子运动时,便借助该钉型送纸机构将连续式纸张6送出。众所周知,当上述的钉子与连续式纸张6两侧的连续馈送孔(未示出)相接合时,便由导带7馈送纸张。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当连续式纸张6自左向右馈送时,便在纸上进行打印,而当切开式纸张自右向左馈送时,也在纸上进行打印。切开式纸张从图1右边所示的送纸盘(或自动送纸机构)8送出,而后碰到图1左侧的叠卡器9。需要时,在叠卡器9与它旁边的压辊组4之间或者在导带7与压辊组4之间设置一个更换机构,用来更换纸张的通道。
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中,钉型送纸机构7位于打印区3的上游,也就是位于连续式纸张通道的上游,当要处理切开式纸张时,在从打印区3拉出的纸张导引端与钉型送纸机构相接合的过程中,切开式纸张能够等侯后续操作。因此,当频繁更换连续式纸张与切开式纸张时,不必要每次都将连续式纸张与钉型送纸机构脱开,这样,便能快速地更换纸张。
但是,在馈送连续式纸张6时,它是在没有受到张拉的情况下通过打印区3的,因此,便有可能出现卡纸现象。而且,在纸张浮动或松驰时,也可能会造成打印质量下降。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当送出连续式纸张时,使位于打印区3下游的压辊组5或者使压辊组4和5两者都轻轻地压住纸张以便给纸张的一定的张力。
为了使送纸装置的结构和控制简单化,通常由一个送纸马达同步地带动压辊组4、5和导带7。因此,在同步驱动操作中,将压辊组4、5的圆周速度调到略高于导带7的圆周速度,这样,便可对送出的连续式纸张施加一定的张力。
在馈送切开式纸张的过程中,必须使连续式纸张保持在其导出端与导带7相接合的状态。因此,在馈送切开式纸张时,必须使导带7停止动作。为此,在导带7的转动驱动系统中设置了一个脱开连接的机构。例如离合器,这样,在馈送切开式纸张的过程中,扭矩便不会传给导带7。
当要在上述的送纸机构中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如上所述,将压辊组4、5的圆周速度调到略高于导带7的圆周速度。因此,压辊组4、5与导带7间的纸张会发生松驰,显然,当纸张反向馈送量大时,纸的松驰度便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纸张会在压辊组4、5与导带7间发生弯曲,进而便从导带钉上脱开来。
图2简单地示出了一种送纸机构的实施例,这种送纸机构在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纸张不松驰。在图2中,省略了图1中示出的压纸卷筒1、打印头2、送纸盘8和叠卡器9。压辊组4、5由一个齿带11带动沿相同的方向同步转动。导带7由齿轮12、13、14带动沿与压辊组4、5相同的方向同步驱动。传动齿12齿带11由送纸马达15同步驱动。导带传动系统中的中间齿轮13安装在可滑动地安装在设备机架上的滑动轴16的一端。滑动轴16可由弹簧17沿反向推动,也就是沿中间齿轮13能与齿轮12、14相啮合的方向推动。当通过分离机构18(下面再说明)移动滑动轴16时,可使中间齿轮13与导带齿轮14脱开,并使导带7停止转动。另一方面,当分离机构18回到原始位置时,滑动轴16在弹簧17的作用下返回,使中间齿轮13又与导带齿轮14相啮合。
图3示出了分离机构18的细节。由于弹簧17的推力,使滑动轴16移到与杠杆19的下端相接触,该杠杆的中心可在设备的机架上转动。杠杆19的上端形成一个凸轮从动件21,而在凸轮从动件21的对面则设置一个盘形凸轮22。盘形凸轮22可转动地固定在机架23上。和盘形凸轮22成整体的齿轮24与固定在分离马达25上的齿轮26相啮合。当分离马达25转动时,盘形凸轮22转动。当杠杆19由于盘形凸轮22的凸轮动作而按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摆动时,便将滑动轴16推入而使中间齿轮13与齿轮14(和/或齿轮12)脱开。当盘形凸轮22反向转动时,杠杆19沿图3中的反时针方向摆回,并且,滑动轴16在弹簧17的推力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结果,中间齿轮13便与齿轮14相啮合。
送纸马达15是一种脉冲马达。在脉冲马达的控制系统中设置有一个正反转向变换机构27。当正反转向变换机构27向送纸马达15送出一种反向转动脉冲时,便由反转量检测器28对这种脉冲进行计数。在第一进给量调节机构29中,按照一次动作时所产生的反向馈送量预先设定出取决于纸张不会松驰的范围的反向馈送量。当反转量检测器28计出的反转脉冲数达到已设定的第一进给量时,反转量检测器28就对正反转向变换机构27发出一个正转指令A,同时还对正转量检测器31发出一个开始计数的指令。由于已从反转变为正转,故送到送纸马达15的正转脉冲由正转量检测器31进行计数。当正转量检测器的计数值达到已在第二进给量调节器32中设定的第二进给量时,正转量检测器31就向正、反转变换机构27发出一个反转指令B,并重新设定反转量检测器28和正转量检测器31的计数值。
反转量检测器28发出的正转指令A被送到分离马达25的控制器33中而使分离马达25转动预定的转数,从而使中间齿轮13与导带齿轮14脱开。由正转量检测器31发出的反转指令B以同样的方法送到分离马达25的控制器33中而使分马达25反转预定的转数,结果便使中间齿轮13与导带齿轮14相啮合。
图4是说明本实施例的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方法的流程图。当输入一个连续式纸张拉出指令时,便有一个反转指令送到送纸马达15中。在工步41中,判断连续式纸张的拉出是否完成,当证实完成时,连续式纸张的处理便告完成,程序便继续进行下一步处理。也可通过送纸马达15的反转积累量来判断连续式纸张的拉出是否完成。如果拉出没有完成,则在工步42中检查反转量是否达到第一进给量。当反转量没有达到第一进给量时,送纸马达15则继续反转。
当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第一进给量而不能完全拉出时,则给出一个导带分离指令,然后向送纸马达15发出正转指令,使马达连续正转,直到转数达到第二进给量。当正转量达到第二进给量(工步43)时,便发出导带连接指令,送纸马达15再次反转。如上所述使送纸马达15交替地重复第一进给量的反转和第二进给量的正转,直到连续式纸张6完全拉出为止,从而完成连续式纸张6的反向馈送。
按照上述的实施例,可得到下述的效果。在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不需要打开摩擦送纸机构。因此,不必要设置摩擦送纸机构的打开和关闭机构及其控制装置,故可简化送纸机构的结构。采用这种办法,还可提供能处理连续式和切开式两种纸张的便宜的打印机。
下面参见图5、6(a)和6(b),说明打印机的送纸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能够根据连续式纸张和切开式纸张而改变导辊压在主动辊上的压力。
图5是打印机的送纸机构的侧视图。
在打印机的主体(机架)101这一侧设置了一个送纸用的主动辊102、一个打印头103、一个压纸卷筒104和一个凸轮机构105(下面再说明)。凸轮机构105含有一个凸轮106、一个凸轮驱动马达107和一个中间齿轮108。
在主体101上可拆卸地固定了一个导纸舱110。在导纸舱110的两侧设置了用来将导纸舱110固定到主体101上的双臂111。在导纸舱110固定在主体101上的状态下,便有一组与主动辊102相对的导辊112来与主动辊102的上侧相接触。这组导辊112由多个辊子组成,其数目与主动辊102的数目相对应。
这些导辊112以下列方式固定。如图5和6(a)所示,在导纸舱110中设置了一根静止的轴115,在这个静止轴115上,按一定间隔安装了多个可绕其转动的保护件或称框件116,并且导辊112可转动地固定在每个框件116上。当导纸舱110固定到打印机的主体101上时,导辊112与打印机主体这一侧的主动辊102相对。
弹簧114与框件116的上侧相接触。当弹簧114将框件116向下压时,便将导辊112压到主动辊102上。弹簧114的端部伸出框件116之外而到达导纸舱110的轴117的上侧,并且轴117能够向上和向下移动。在活动轴117的下侧,安装了一个可与活动轴117相接触的凸轮106。
当馈送连续式纸张时,其操作如下:马达107启动,使凸轮106按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将活动轴117向上推,从而将弹簧114向上推,这样,弹簧114便不能压在框件116上,于是,导辊112对主动辊102的压力便减小或者消除。此时,只有导辊112和上框件116的重量作用在主动辊102上。
当馈送切开式纸张时,马达107反转,于是,凸轮106按图5的反时针方向转动而允许活动轴117下降。因此,弹簧114将框件116向下推,故导辊112作用在主动辊102上的压力增加。
图6(b)示出了对图6(a)的实施例进行部分改动的视图。在这一实施例中,对每个框件116分别设置了两个弹簧114a、114b。弹簧之一114a是短的,它只伸到框件116的位置上,而另一个弹簧114b则是长的,它的一端以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伸到框件116之外。因此,弹簧114b位于活动轴117的上侧。在这一活动轴117的下侧,以与前面说明过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设置了一个与活动轴117相接触的凸轮106。
在这一改型中,弹簧114a的压力总是通过框件116作用在导辊112上。因此,导辊112以一个预定的压力与主动辊102相接触。
在馈送连续式纸张时,当凸轮106将活动轴117向上推时,弹簧114b被向上推,故弹簧114b不能作用在框件116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另一个弹簧114a的压力作用在导辊112上。结果,导辊112对主动辊102的压力便减小。当馈送切开式纸张时,由于凸轮106的作用使活动轴117下降,于是,框件116由两个弹簧114a,114b向下压,这样,导辊112对主动辊102的压力增加。
图7简单地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当要处理图8所示的银行存折时,要根据折叠部位通过送纸机构时其前面部分厚度与后面部分厚度之差对换行进行适量的校正。
在图7中,标号为131是打印头,标号为132是纸张检测传感器,标号为133是安装打印头131和纸张检测传感器132的托架,标号为134是托架可在它上面移动的导向轴,标号为135是一个偏心轴,而标号为136是脉冲马达。标号为141是插纸顶板,标号为142、143是送纸辊,标号为144是换行送纸马达,标号为145是压纸卷筒,而标号为146是叠卡器。
如图8所示,在记录介质存折打开时,折叠部位151的前面部分152的厚度t2通常与其后面部分153的厚度t1不同。在存折150的纸张中,前面部分152打印完之后才打印后面部分153。在折叠部位151正处于两行之间而进行换行时,由于前面部分152的厚度与后面部分153的厚度不同,必须对打印头131与压纸卷筒145之间的间隙进行适量的改动。在折叠部位151处于两行之间而进行换行时,由于前面部分152与后面部分153之间存在的高度差,便会使打印头131或色带导轮(图中未示出)承受载荷,或者使纸张在折叠部位处产生弯曲。因此,便不可能得到适当的换行量。
本实施例含有一个其中的马达136可根据纸张的厚度而转动,并可通过一个由马达136带动的偏心轴135自动地调整间隙量的机构。这种间隙量调整机构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No.6-166238中已公开过,因此,对于这种机构,这里不作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根据存折150中纸张的前部与后部之间形成的高度差进行的换行量修正进行了说明。
首先,按箭头P的方向沿打印机的插纸顶板141的上表面插入存折150,然后使送纸马达144沿正方向转动,并由送纸辊142、143沿箭头P的正方向送进存折150的纸,而后,由位于打印头131旁边的纸张检测传感器132检测存折纸张的前端部分。当纸张检测传感器132检测到连续式纸张的后端部分时,换行送纸马达144停止转动,这样,就可识别存折纸张的长度L。
然后,使换行送纸马达144反转,这样,连续式纸张150就被抽出一个距离
Figure A9519114800251
。此时,换行送纸马达144停止转动,并测出在存折150中纸张的后端153的厚度t1。
然后,使换行送纸马达144反转,使存折150的纸张再抽出L/2的距离,此时,换行送纸马达144停止转动,并测出存折150的纸张前端152的厚度t2
然后,使换行送纸马达144继续反转,直到纸张检测传感器132检测到存折150的纸张的前端为止,而后,再使换行送纸马达144暂停转动。
然后,使换行送纸马达144正转,直到纸张检测传感器132检测到连续式纸张150的前部152的打印起始线,然后开始打印操作。
在打印操作和换行操作重复进行的情况下,对存折150的前部分152进行处理。当进行换行操作而折叠部分151处在两行之间时,便对换行操作加上一个下式的换行修正量,以便进行换行操作。
Figure A9519114800261
式中,x是在前、后部分形成的高度差为t0时的换行修正量,该x值根据存折纸张的类型和厚度凭经验确定。
换行操作完成后,便可对存折150纸张后部153进行处理。这样,就完成了打印操作。
图9(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送纸机构的流程图。图9(b)是对应于上述流程图的普通实例的流程图。
当连续式纸张或切开式纸张由图7所示的打印机进行处理时,按照图9(b)所示的普通实例,换行的方式是,将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形成的间隙扩大一定的量,以便形成一个足够的纸的通道而保证稳定地送纸,但是,当连续式纸张上形成的孔眼隆起部较大时,在换到下一页的第一行的换行操作过程中打印头会被上述隆起部绊住,从而使换行精度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施例提高换行精度的方法如下。当换行量大时,例如,当换到下一页的第一行时,则增大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的间隙量,而在平常的换行操作中,上述的间隙量则减小。当间隙的量是根据上述的换行量而改变时,即使在连续式纸张上穿孔部位凸起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纸张通道,从而提高换行精度。
如流程图9(a)所示,换行操作过程如下:
(1)接收来自主计算机的换行信息;
(2)执行换行操作时,根据换行执行时间计算换行时间,并在换行操作中调整换行马达;
(3)在换行操作过程中,根据(2)项中计算出的换行时间确定打印头与压纸卷筒间的间隙,然后启动带动凸轮(图7)的脉冲马达136。因此,托架133围绕导向轴134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在打开状态下调整压纸卷筒145与打印头131之间的间隙。
(4)在完成间隙张开操作后,使脉冲马达反转以便开始间隙闭合操作,使间隙闭合一个与已张开的量相同的量。在换行操作中,也执行上述动作。
(5)当换行操作完成后,上述的间隙张开/闭合的动作也告完成。因此,打印头与压纸卷筒之间的间隙被调到与换行操作开始之前相同的状态。
当间隙按上述方法张开和闭合时,即使在穿孔处的隆起部位较大的连续纸张的情况下,也具有足够的纸张通道,从而可提高换行的精度。而且,在进行换行动作的同时,执行间隙张开/闭合操作,因此,可以在不降低送纸机构的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换行精度。
图10(a)、10(b)和11是表示一种将叠放在送纸盘中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地送出的送纸机构的视图。
在这种送纸机构中,为了使送出的纸张不歪斜,需要以相同的压力将沿纸张宽度排列的若干短辊子压到纸张的表面上。例如,在图10(a)示出的现有技术的实例中,由于装配辊子轴201和送纸盘203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使辊子轴201与送纸盘203的平行度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一侧的短辊子紧压着纸张,而另一侧的短辊子则浮在纸面上,而使加压力减小,因此,送纸的力便不大平衡,堆叠在下层的纸张不能合适地送进,而且还容易发生送纸歪斜的情况。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送纸机构主要部分的模式的前视图,在辊子轴201上安装了多个短辊子202,在送纸盘203的上表面设置了几条分别与上述几个短辊子202相对的凹槽204,每个槽的宽度小于相对短辊子202的宽度。因此,当纸张205受到几个短辊子205的紧压时,便向着凹槽204弯曲,这样,有关的压力便可以减小。由于纸张205弯曲,辊子轴201离送纸盘203的距离缩短,因此,位于图10(b)右侧的容易浮在纸面上的短辊子便自然地与纸张表面相接触。
图11是表示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一根辊子轴201上按不规则的间隔安装了五个短辊子202。在送纸盘203的前缘部分,设置有凹槽204,若在平面上取一个视图,该凹槽的形状是“C”形。这些凹槽的位置与上述各短辊子202相对应。在图11中送纸盘203上靠近读者的一侧,设置一个固定在送纸盘203上的基准侧向导轨206,而在与此侧向基准导轨相对的一侧,设置一个可沿纸张宽度方向在导槽207向移动的活动侧向导轨208。
较窄的纸张由图11中靠近读者一侧的两个或三个短辊子馈送,而较宽的纸则与全部短辊子202(4或5个)相接触并由它们馈送。
送纸盘203可围绕设在其后边侧面上的支轴销209摆动。辊子轴201可转动地支承在可绕位于送纸盘203的送纸侧上的支轴210旋转的支臂211的端部。在支臂211的底端部,整体地设置一个向下伸出的传感器杆212。为了检测传感器杆212的一个端部,设置了一个光电传感器213。
当叠放着纸张的送纸盘203绕支轴销209旋转从而使送纸盘203抬起时,短辊子202便与纸张的上表面接触,并受到向上的推力。当短辊子202被向上推时,支轴211轴沿逆时针方向摆动,光电传感器213根据这个摆动,来检测到传感器杆212的端部。当检测到传感器杆212的端部时,送纸盘203便停止向上抬起,然后使辊子轴201转动进行送纸操作。
在图11所示的送纸机构中,由于有了凹槽204,便能使各个短辊子202对纸张上表面的压力均匀,而且不管在送纸盘203上叠放的纸张有多少,也不管纸张是否偏斜在凹槽204内,几个短辊子202对纸张上表面的压力都能保持恒定。因此,可以稳定地馈送不同宽度的纸张。
在上述实施例中,送纸盘上设置了分别对着短辊子的几个凹槽204。但是,必须注意,如果将送纸盘开孔以在对应于各短辊子204的位置上形成窗口,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按照上述实施例,在送纸机构中设置几个安装在一根辊子轴上的短辊子。即使在按不规则的间隔设置较多的短辊子时,甚至在短辊子非对称地排列时,都可以使各短辊子的压力均匀,而不管上述的平行度是否有误差、也不管纸张的宽度差别如何。因此,可以平稳地送馈各种宽度的纸张。由于可以减小由辊子轴与送纸盘间的平行度的误差或辊子轴的偏斜所造成的短辊子的压力的波动,所以就不必要高精度地装配或调节送纸机构。因此可减轻装配工人的负担,并大大缩短装配时间。
下面参看图12-20,详细说明本发明送纸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2是表示应用本实施例的送纸机构的打印机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图13是上述打印机的侧视图。在图12中,CPU是控制该打印机各部件的动作的中央处理机。
在图13的贮纸盘301中可叠放大量的记录纸302,并且,贮纸盘301的一个端部可以向上和向下移动。当贮纸盘301位于升起位置时,位于贮纸盘301一端上部的送纸辊(拾纸辊)303与最上面的纸张接触。设置了一个上传感器,用来检测贮纸盘301上升时最上面的纸到达送纸辊的位置。还设置了一个与送纸辊303对置的分离衬垫304,用来防止第二张纸和后面的纸与第一张纸一起送出。在分离衬垫304的下游,设置了一个送纸传感器305,用来检测纸张302的前导端。在送纸控制部分,设置了一个用作贮纸盘马达同时又用作送纸马达的马达,还设置了一个转换电磁铁和其他部件。
在换行控制部分,设置了一个用来输送纸张和带动换行辊的马达306。在打印控制部分设置了一个用来带动一个安装有打印头307的托架沿着横向的压纸卷筒(未示出)移动的托架马达。打印头间隙控制机构通过带动头部间隙调节凸轮或齿轮的马达调节打印头307与压纸卷筒间的间隙。在上述托架上,设置了一个与打印头307一起的用来读识和检测纸张的传感器308。
图14(a)和14(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送纸机构的控制操作流程图。
首先,给出一个打印指令,升高贮纸盘301,当上传感器检测出贮纸盘的上升位置时,贮纸盘便停止上升。此时,贮纸盘301中最上面的纸张302的一个端部与送纸辊303接触。
然后,送纸辊303正向转动,开始送纸操作。纸张302在送纸辊303与分离衬垫304间通过。当送纸传感器305检测出纸张302的前导端部时,送纸辊303就将纸张302依次输送到传送辊306处。如果传感器没检测出纸张,即使是在送纸辊303正向转动后预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仍未检测到纸,也可以判断为没有纸了,就将贮纸盘301降低到下限位置。
从送纸传感器检测纸张302的端部的预定时间过去之后,纸张302便到达传送辊306。此时,传送辊306正向转动。然后,将贮纸盘301降低一个预定的距离。
在纸张传感器检测纸张302的前导端部时,还判断纸张302的尾端部是否已离开送纸辊303。如果纸张302的尾端部已离开送纸辊303,送纸马达(检纸马达)便停止转动,纸张由传送辊306输送到打印位置,也就是说,进行换行动作,开始打印操作。如果纸张302的尾端部尚未离开送纸辊303,那么,在第一张纸的情况下,就中止驱动送纸辊303以检测纸张长度,当送纸辊303停转时(例如,如图15所示),它与送纸马达(检纸马达)311脱开,这样就可减小加在纸上的负荷。在图15的连接装置中,标号为303的是送纸辊,标号为311的是送纸马达,标号为312的是装在送纸辊轴上的齿轮,而标号为313的是装在送纸马达上的齿轮。当位于齿轮312与313之间的中间齿轮314,314’按图15中箭头P移动时,送纸辊303就可与送纸马达311连接或脱开。
在有关的纸张上打印操作完成后,就将该纸张排出。这一动作连续地在预定数目的纸张上进行。在全部纸张打印操作完成后,如果在预定的时间(例如5秒)内没有发出下一步打印的指令,送纸辊303就会反转预定的转数,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预定转数就是使已插入送纸辊303与分离衬垫304之间的后一张纸退回到贮纸盘301中的转数。
图16(a)-16(c)简单说明贮纸盘301和送纸辊303的操作。图16(a)示出在纸张302送出后下一张纸立即插在送纸辊303与分离衬垫304之间的情况。图16(b)的视图示出贮纸盘301降低及送纸辊303反转的情况。图16(c)的视图示出插入送纸辊303与分离衬垫304之间的纸张302通过送纸辊303反转而回到贮纸盘301上的情况。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贮纸盘301的角度最好是这样确定,即,如图16(a)所示,在送纸位置上,最上面一页纸302可以在贮纸盘上滑动,或者在纸张上滑动,而且,如图16(b)所示,当纸张302回到贮纸盘上时,可按良好顺序叠放在贮纸盘上。也就是说,贮纸盘301的前部分最好是向下倾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为送纸辊303输送第一张纸302后,便进行打印操作,然后开始输送下一张纸302。该下一张纸302在开始输送之前,它已插入到送纸辊303与分离衬垫304之间。但是,在完成纸张的打印之后,送纸辊303便反转,从而使插入送纸辊303与分离衬垫304之间的纸张回到贮纸盘301上。因此,即使在将贮纸盘301从打印机取去时,也可以很容易地将全部纸张与贮纸盘一起取出。
图17简单示出贮纸盘的作用原理,图18-20简单示出贮纸盘的几个实施例。
一般说来,当纸张302发生变形,半且右侧纸张厚度与左侧纸张厚度不同时,送纸辊303只有部分与叠放在贮纸盘上的纸张302相接触,这就造成送不上纸,进而发生送歪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在贮纸盘301上放纸部位前端的两侧设置了凹槽320,由于有了这个凹槽320,就可减小纸张302的厚度差,而使送纸辊303均衡地与纸张302接触,这样,就可以平衡地送纸。
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凹槽320内设置了弹簧片321。当大量的纸堆放在贮纸盘301上时,也就是说当贮纸盘301上堆放的纸垛较重时,弹簧片321便受到重的载荷,使弹簧片显著向下变形和凹槽容量增大。当少量的纸垛堆放在贮纸盘301上时,也就是说当贮纸盘301上堆放的纸垛较轻时,弹簧片321受到轻的载荷,使弹簧片321轻度向下变形和凹槽容量减少。借助上述这种安排,可使送纸辊303与纸张302始终接触,而与贮纸盘上堆放纸垛的张数无关。
在图19和20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贮纸盘301两端的凹槽320内均设置了弹簧片321。与此同时,当纸的厚度均匀时,则在位置A处设置了一个截面的U形的零件322,如图19所示,可防止纸张落入凹槽内。当右边纸垛的厚度与左边纸垛的厚度不同时,零件322滑到图19所示的位置B上,或者也可以按图20所示双点划线转动,或者按图20所示取去。这样一来,纸厚的差得到缓解。借助上述这种安排,可使送纸辊303与纸张302始终接触,而与贮纸盘上堆放的纸垛的张数无关。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在纸张打印操作完成后,送纸辊便反转,从而使插入送纸辊和分离衬垫之间的纸张返回到贮纸盘301上。因此,即使在贮纸盘301要从打印机卸下时,也很容易将全部纸张与贮纸盘一起卸下。这样,便可以稳定地送纸。即使馈送的纸张厚度有波动,也能稳定地送纸。
下面按图21至24解释本发明自动送纸机构的另一实施例。图21示出自动送纸机构主要部分模型的透视图,图22为自动送纸机构的全貌透视图。
在图21和22中,送纸辊404安装在辊子轴413上。辊子轴413由支板412的一端可转动地支承,而支板412可以绕转动轴411自由摆动。在辊子轴413的一端设置了空转齿轮414。空转齿轮414与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动轴411上的传动齿轮416相啮合。在支板412上设置了平行于辊子轴413的衬垫轴421。在衬垫轴412上设置了用弹簧(图中未示出)顺时针推动的衬垫座422。分离衬垫423紧贴在衬垫座422的一端。借助弹簧的推力使分离衬垫423与送纸辊404的圆周面弹性接触。
待馈送的纸张429堆放在送纸盘401上,该送纸盘401由马达(图中未示出)带动作上下运动。当送纸盘401向上移动时,纸垛的上表面便与送纸辊404接触。当送纸辊404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顺时针转动时,纸张便被送出,并且在通过分离衬垫423与送纸辊404之间时被一张一张地分离开。
送纸盘401通过支承销403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402上。在送纸盘401的上边缘设置了送纸辊404。送纸盘401的前边407被凸轮(未示出)作用而向上和向下移动,凸轮通过马达(未示出)带动的齿轮405,406与送纸盘401的背面接触。在送纸盘401上设置了一个可移动的侧导板409,它可沿导槽408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图上位于读者一侧的机架402便起到一个固定的侧导板的作用。
由图21可见,送纸辊404安装在与可绕转动轴411转动的支板412一端相连接的辊子轴413上。空转齿轮414安装在辊子轴413上位于读者一侧的端部。空转齿轮414通过由支板412支承的中间齿轮415与转动轴411支承的传动齿轮416相啮合。传动齿轮416由马达(图中未示出)带动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送纸辊404沿送纸方向顺时针转动。在图22所示装置中,在辊子轴413上设置了6个送纸辊404。在送纸盘的前边部分与每个送纸辊相对应处设置了凹槽417或片簧418,用以防止送纸辊404与纸张429局部地接触。
当送纸位置传感器426检测出与支板412整体成形的传感器杆424的一端时,就确定了纸张429的基准送纸位置。当送纸盘401升起时,纸垛429就向上推动送纸辊404。当送纸辊404被推起至预定高度时,送纸位置传感器426探测出传感器杆424的端部。与此同时,送纸盘401的上升动作停止,而送纸辊404开始转动。根据送纸辊404和衬垫座422的重量,以及根据弹簧425的推力,可以确定出在上述基准送纸位置上送纸辊404对纸张429的压力。由于送纸辊404和衬垫座422的重量大于馈送一张薄纸而不引起双张送出所需的压力,故可借助可产生一个沿支板412能够升起的方向的力的弹簧425将送纸辊的压力调节至预定值。
在上述装置中,图22中标号为428是一个设置在图21中分离衬垫423的送纸侧上的导纸板。
下面参看图23的流程图说明图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当给出送纸指令后,送纸盘401升起。由于送纸盘401升起,纸张429便与送纸辊404接触,而且送纸辊404被抬起至预定的基准送纸位置。当送纸位置传感器426探测出传感器杆424的一端时,即可测定出上述基准送纸位置。控制送纸盘上下运动的控制器接收送纸位置传感器426的探测信号并将送纸盘401升起至预定高度,然后,控制器发出降低送纸盘401的指令。此时,控制器发出开始驱动送纸辊404的马达的指令。这就是说,在送纸动作开始的同时送纸盘降低。送纸盘401的降低量预先在控制器上调定为β值。通常β值的确定要使其能满足公式β=α,但是,β值的确定也可使其满足不等式β<α。送纸盘401降低预定的β值后,则停止降低动作,而送纸辊404继续转动。
当堆放在送纸盘401上的纸张429较薄时,送纸操作就在送纸盘401开始降低时开始。当堆放在送纸盘401上的纸张429较厚时,送纸阻力大,那么送纸操作就在送纸盘401的降低动作完成而且送纸盘401停稳后才开始。
如上所述,堆放的纸垛429被送纸辊404暂时压住,而且当压力降低时,送纸辊404开始转动以便对堆放的纸垛中的一张纸给予摩擦送纸力。通过上述的操作,使有关的双张送出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其原因推测如下。在两张纸之间存在着如图24所绘的弹性系统,其模型包括弹簧件434和缓冲件435。当送纸辊404压着堆放的纸张时,在大量纸张之间形成的空隙被压扁。当送纸辊404对纸张的压力解除后,由于沿垂直于每张纸表面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而使纸张之间的空隙扩张。纸张沿垂直于每张纸表面的方向的变形总量很小,并且随纸张的类型而变化,也就是说纸的变形总量取决于纸张的组织和表面处理状态。然而,可以假设整个纸垛是一个带有多个自由度的振荡系统,其模型如图24所绘,因此,当对堆放的纸张429施加和解除压力P时,每张纸都会沿垂直于纸张表面的方向作相对于相邻纸张的振荡。结果,在某一时刻正在振荡中的纸张之间的空隙就比静止状态的纸张之间的空隙大。
当一张纸被送出时,由于纸张之间存在的静摩擦作用会产生阻力。随后,这种静摩擦作用产生的阻力会引起双张送出。一旦纸张之间发生滑动,便会因纸张之间的动摩擦作用而使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急剧降低。因此,可以用较小的送纸力送纸而不引起双张送出。当堆放的纸张如上述那样振荡时,由于纸张彼此之间的空隙增大而使纸张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暂时降低。此时,纸张之间产生滑动,即送出一张纸。可以认为这种方式能防止双张送出的发生。
上述纸张的振荡不仅发生在由纸张瞬间解除压力P时,也可发生在压力P降低的速度超过预定的速度时。当送纸盘401降低时的速度与送纸盘401升起的速度大致相同时(即使在普通的送纸机构上也这样操作),双张送出的发生率也会大大减少。当堆放纸张的送纸盘由上升转变为下降时,在送纸盘上堆放的纸张便发生上述振荡。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由于上述的作用可以防止薄纸双张送出的发生。因此,即使在送纸辊404的驱动力增加时,送纸辊驱动机构增大,送纸辊404对纸张429的压力,也不会发生双张送出。当使用这种送纸辊驱动机构时,对于送纸阻力高的厚纸,送纸辊404可以通过其增大的驱动力紧紧地压住纸张,因此,可对纸张施加大的送纸力,结果便防止了厚纸的送不出的情况。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装置内,薄纸是在送纸辊404对堆放的纸张的压力开始降低的初期阶段送出的,而厚纸则是在送纸辊子404的压力由于压力的解除引起的纸张振荡完成后受送纸辊404驱动系统的作用而增加时送出的。
按照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当堆放的纸张自动馈送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双张送出的发生。在本发明的自动送纸机构内,薄纸的馈送可以按上述方法防止双张送出,而不需要调节压力。因此,设备的制造费用可以降低。再者,还可以减小送纸辊升起时容纳它的上部。这就减小了送纸机构的安装空间。并且,不需要进行在探测到一张纸已被送出后再次升起送纸盘的操作。所以,纸张的通过量增加。调节送纸辊压力的弹簧数目仅为1个。因此,装配设备时比较省劲。
以下参考图25至31说明用来调节打印机的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的头部间隙的调节机构。
图25示出普通打印机的头部间隙调节机构外形的侧视图。图25中标号501为压纸卷筒,502为记录纸,503为传送记录纸的传送辊,504为打印头,505为安装打印头的托架,506为引导托架的固定导轴,507为偏心轴,508为带动偏心轴的脉冲马达,509为传感器护板,以及510为凸轮传感器。
安置在固定位置的压纸卷筒501与打印头504之间形成了头部间隙“g”。该头部间隙“g”的控制方式如下。当脉冲马达508启动时,偏心轴507转动。由于偏心轴507的转动,安装有打印头504的托架505绕固定导轴506转动,从而使打印头504接近或离开压纸卷筒501。这样就可以调节头部间隙“g”。
在上述头部间隙的普通自动调节方式中,头部间隙的变化与驱动偏心轴的脉冲马达的转角的关系,可以用图26所示的正弦曲线来表示。在调节头部间隙时,需要确认偏心轴(凸轮)的原始位置(如图26所示)。通常,如图25所示,当偏心轴507的位置被图25所示的凸轮传感器510直接探测出时,凸轮的原始位置即被探测出。
按照上述的普通方法,即当偏心轴507的位置被凸轮传感器510直接探测出时,凸轮的原始位置即被探测出,这种方法需要有较昂贵的凸轮传感器510,还需要控制偏心轴507与凸轮传感器5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这种控制是复杂的,并且探测原始位置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控制结果的影响。
在普通的自动控制头部间隙机构中采用了偏心轴,在打印过程中适宜的间隙测定方式如下。打印头或探测纸张厚度的基准表面暂时压住纸张,然后由间隙传感器探测间隙。然后打印头按预先存储的预定脉冲量由纸张表面返回,这样,就能调定适宜的间隙(如图30所示)。
上述间隙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在于,采用简单而便宜的偏心轴即可容易地调节间隙量。然而,在上述间隙控制方法中也可能产生下列缺点。如图30所示,探测薄纸张时和探测厚纸张时,与带动偏心轴的脉冲马达的预定脉冲有关的头部间隙的返回量是不同的。不可能根据纸张厚度的不同获得适宜的间隙。这就是说,例如图30,在薄纸张探测时,打印头按预定脉冲量返回的返回量A大,而在厚纸张探测时,打印头按预定脉冲量返回的返回量B小。
图27示出本发明打印机的头部间隙调节机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在图27中标号506为固定导轴,507为截面呈圆形的偏心轴,511,512为分别与偏心轴上部和下部接触的支承板,513为簧片,514为传感器护板的支承销,515为传感器护板的转动销,516为托架505的基准表面,517为传感器护板,以及518为间隙传感器。
簧片513将支承板511压向偏心轴507。因此,偏心轴507在支承板511和512之间的晃动可被缓冲。
在图25和29中,在探测位于固定位置的在纸卷筒501打印头504之间的头部间隙“g”时(如图25所示),首先,使偏心轴507转动,托架505的基准表面压住压纸卷筒501上的纸张502。当偏心轴507继续转动时,如图27,上支承板512向上推,以及传感器护板517离开支承销514并开始绕转动销515转动。当间隙传感器518探测出传感器护板517时,便可判断托架505的基准表面516已与纸张502接触。在间隙传感器518进行探测后,偏心轴507反转,使基准表面516、也就是打印头504从纸张502返回一个预定的量。
在本发明中,不使用图25所示的凸轮传感器510,但使用图28所示的方法来调定头部间隙的初始位置。具体地说,头部间隙的初始位置按下列方式调定。借助自动探测头部间隙机构用的间隙传感器518在脉冲马达508沿一个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探测出一个间隙时便得出马达的转角X1,并且在脉冲马达518沿相反方向转动的情况下用间隙探测器518探测出一个间隙时又得出马达的转角X2。两个转角的中点(X1-X2)/2就确定为初始位置。
如同上述,按照本发明,即使不使用凸轮传感器510,也可容易地测定出初始位置。由于不需要凸轮传感器510,设备的成本能够降低。再者,不需要控制偏心轴507与凸轮传感器5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以,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图29所示为具有头部间隙自动调节机构的打印机外形的侧视图。与图25所示的方式相同,标号501为压纸卷筒,502为记录纸,503为传送记录纸的传送辊,504为打印头,505为安装打印头的托架,506为引导托架的固定导轴,507为偏心轴,508为带动偏心轴的脉冲马达。
在普通的设备中将预定的脉冲量存储起来,以便在托架的基准表面暂时压住纸张后使打印头返回以探测出间隙,而在上述的自动控制头部间隙的机构中,与普通设备不同,其间隙的调节是按表1和图31所示程序进行的。
(1)首先,在制造打印机的过程中,当托架的基准面在压纸卷筒和打印头之间未馈送纸张的情况下压住压纸卷筒时,测定出压纸卷筒和打印头之间的间隙。此时,存储一个马达转角或脉冲量(例如,170),并且存储一个代表打印头位置的值(-0.10)。与此同时,还在只读存储器内存储示于表1的代表打印头对应于马达每一转角的位置的表值(A·CosX+B)。
表1
    马达的转角(脉冲量) A·CosX+B计算值(表值)
0123●●●293031●●●162●●●168169170 3.002.992.982.97    (6)●●●2.59    (5)2.57    (4)2.55●●●0.30    (2)●●●0.000.05-0.10   (1)(3)
注:  (6)马达转动至此点。
  (5)比较时发现此点的值高于2.97。
  (4)在厚纸张情况下的间隙传感器探测位置。
     2.57+0.40=2.97
(2)在无纸张情况下(在制造过程中)的间隙调节位置。
(1)在制造过程中无纸张情况下的间隙传感器探测位
   置。
(3)0.30-(-0.10)=0.40
0.40值存储在只读存储器内。
(2)之后,打印头按预定的间隙量从与压纸卷筒接触的位置返回。此时,例如脉冲量为162,代表打印头位置的值为0.30。
(3)之后,值0.30-(-0.10)=0.40,它是表值(A·CosX+B)与原始表值之差,作为调节值存储在只读存储器内。
(4)当记录纸真实地送出和间隙自动调节后,脉冲马达沿一个方向转动,以便使打印头的间隙减小。在间隙传感器探测出间隙后,便可在表1读出用传感器进行探测时对应于马达转角的表值(例如,30)。该值确定为X(2.57)。将存储在只读存储器内的调节值(0.40)加到X值上。因此调节值确定为Y(2.57+0.40=2.97)。
(5)将数据表与Y值比较,并得出高于Y的值。此时马达的转角可由数据表读出。该值确定为Z(3)。
(6)之后使马达沿一个方向转动Z量,使打印头与记录纸脱离。这样,就可提供适宜的间隙量。
按照上述的头部间隙调节方法,返回打印头的脉冲数目取决于用间隙传感器进行间隙探测的情况下的偏心轴的角度。因此,不管记录纸的厚度如何,都可在偏心轴全部转动范围内获得恒定的头部间隙。
如上所述,与普通的设备比较,可扩大同一偏心轴所允许的记录纸厚度的范围。不需要针对允许的记录纸的厚度范围来增加偏心轴的偏心度。结果,马达的尺寸可缩小。
图32示出与上述实施例相关的打印机构的打印头平行度调节机构的示意图。打印头504安装在托架505上。在打印头504两侧处的托架505上连接了两个元件525,它们在托架行进的方向上,即导轴506的方向上保持距离。在这两个元件525上分别设置基准表面。这些元件525可借助脉冲马达(未示出)来移动,从而使基准表面可与压纸卷筒501相接触和脱离。
这就意味着两个元件525可按如下方式移动。当接通电源以驱动打印机或在向打印机馈送纸张之前,托架505移至导轴506的左端,并使脉冲马达启动。因此,每个元件525由预定位置移至压纸卷筒501一侧。当基基准表面与压纸卷筒501接触时,便存储了基准表面上两个元件525的表值Y1。此后,两个元件525返回至预定位置。
然后,将托架505移至导轴506的右端并以同样的方式使马达(未示出)启动,当每个元件由预定位置移至卷筒501一侧,且基准表面与压纸卷筒501接触时,就存储了基准表面上两个元件525的表值Y2。此后,两个元件525返回至预定位置。
两个表值之差Y1-Y2=Y3都被存储在只读存储器内。当纸张被送出并与基准表面接触时,就存储了此时的表值Y4。按照上述的比较法可以得出需要多少脉冲才能使打印头由Y4移动一个Y3量。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纸张的厚度的不同,脉冲量是不同的。按照由上述方法得出的脉冲数,沿相对于托架505向上和向下的方向调节打印头504。这样,就可以始终保持打印头504与卷筒501之间的间隙为一恒定值。
按照本发明,不需要设置强度高的金属板机架来保持打印头504与压纸卷筒501的平行度。可以使用价廉的树脂机架530来代替强度高的金属板机架。在打印头的制造过程中不需要调节打印头504的平行度。在图32所示的示意图中标号526为色带。
下面,参看图33至42说明一种带有隔音机构的打印机。在此实施例中,要说明一种存在着噪声源(如冲击头)并且具有供记录介质(如记录纸或记录薄膜)送进和送出的纸张传送口的带有隔音机构的冲击式打印机。
图33和34示出了带有隔音机构的击打式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横剖面图。图35(a)和35(b)示出带有装在图33和34的打印机内的折叶的隔音机构的示意图。
在这些图中,标号601为上外壳,602为侧外壳和603为底部。该打印机除了纸张传送口607(在后面说明)外基本上是封闭的。在打印机内设置的击打头604是噪声源。当记录介质(纸张S)如记录纸或记录薄膜通过击打头604时,就进行打印操作。此时,由击打操作会产生噪音。由于击打头604的结构是人们熟知的,故其结构细节在此省略。
在打印机设置的纸张通道内,装有一对送纸辊605。送纸辊605之一即下辊为主动辊,而另一个辊子即上辊为空转辊。标号653为包围主动辊651的导槽,标号654为包围空转辊652的隔声导板。
例如,当使用连续式纸张作为图33和35(a)所示打印机中的纸张S时,纸张S按箭头A方向传送。例如,当使用切开式纸张作为打印机中的纸张S时,纸张605按图34和35(b)所示箭头B方向传送。
因此,当使用连续式纸张时,盖板606被锁闭和固定,使它能盖住侧外壳602,而当使用用切开式纸张时,盖板606升起至基本水平状态,使其起到导纸板的作用。
在装置机体内,在侧外壳602的两侧壁621上,对称地设置了大致为L形的槽622,每个槽622具有基本垂本直的上槽部分622a和倾斜向下延伸的下槽部分622b。并在紧贴着侧外壳602的送纸通道下面设置了固定钩件623。另一方面,在盖板606的两侧对称地设置了与槽622接合的销钉661。在盖板606的上端,设置了与固定钩件623啮合的钩件662。
这样一来,当处理连续式纸张时,其操作按如下方式进行。基本上呈水平状态的盖板606的一端(如图34所示)沿着与箭头B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稍稍向上方升起。然后销钉661从下槽部分622b的下端倾斜向上移动,从而使其端部的钩件662与与其对应的固定钩件623脱开。当盖板606的钩件662完全与固定钩件623脱开后,盖板606的末端便被向下推,并且移动到与侧外壳602相撞为止。这样,盖板606呈基本垂直状态固定。这时,将盖板606按普通方式(图中未示出)轻轻地锁在侧外壳602上。
与此相反,当使用切开式纸张时,其操作方式如下。将调至图33和35(a)所示基本呈水平状态的盖板606的下端(前端)向上升起并松开闭锁。然后盖板606向上升起,这时销钉661被用作活动轴。在盖板606超过水平状态后,它被轻轻地向下推。然后盖板606的销钉661从槽622的上槽部分622a移至下槽部分622b。在此动作中,盖板606的钩件662与侧外壳602的固定钩件623从下侧接合,而销钉661移至下槽部分622b的下端部。因此,盖板606呈图34和35(b)所示的基本水平状态被锁紧。在此情况下当用手工送纸将切开式纸张按箭头B方向插入时,盖板606便起到导纸板的作用。
纸张传送口607设置在侧外壳602的上端部分624与上导板671之间。纸张传送口607的开口应尽可能做得小一些,以便使打印机内部产生的噪声不会由纸张传送口607传出来。
当使用连续式纸张时,就将盖板606调至图33和35(a)所示的基本垂本直状态。此时,盖板606的末端部分与机体的折叶608接触,从而将折叶608稍稍向上推。
因此,当使用连续式纸张时,按如下方式进行操作。利用连续式纸张两侧形成的馈送孔,由一条导带(图中未示出)带动纸张S按图33箭头A方向传送。由击打头604进行打印,随后纸张S由送纸辊605传送并通过传送口607。在此之后,纸张S由盖板606的上端和折叶608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传送出来。
另一方面,当使用切开式纸张时,就按如下方式操作。如图34和35(b)所示,用手工将纸张S按箭头B方向插入,这时盖板606用作水平导纸板。纸张S通过纸张传送口607传送至送纸辊605(651,652)。然后由击打头604进行打印。之后纸张S继续按箭头B方向传送并从传送口(图中未示出)传送出机外。
在图33和34所示实施例中,折叶是由树脂与外壳部分整体制成的。当盖板606关闭呈垂直状态时,折叶608被盖板606的上端部分稍稍向上推。此时,折叶608变形,因为它是柔性的。由于折叶608产生的压力很小。所以,纸张S的传送不受折叶608的压力所影响。
在图35(a)和35(b)所示实施例中,折叶608是通过枢轴681与外壳部分连接的。因此,当盖板606关闭时,折叶608借助其重量将纸张传送口的开口关闭(如图35(a)所示),这时折叶608与纸张S紧密接触。与此同时,折叶608可跟随纸张S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故上述开口的尺寸也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当盖板(导纸板)606打开时(图35(b)所示),折叶608的挡块682与外壳部分接触,这就使折叶608停止在预定位置上。这样,就可以限定手工送纸时的纸张传送口的开口。
按照本发明,无论使用连续式纸张或者切开式纸张,如上所述,纸张传送口的开口是基本上完全封闭的,这就使隔音效果大大增强。由于纸张传送口的开口部分完全封闭,噪声不能由开口部分传出,并且纸张的振动也受到抑制。因此,可以防止纸张振动时产生噪声。结果能够进一步增强隔音效果。
图36至38分别示出带折叶的隔音机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图36所示实施例中,折叶608借助聚酯板制造的弹性片683连接在装置的外壳上。由于弹性片的作用,给予纸张S的压力强度是可调的。据此,可以防止给予纸张S过大的力,从而避免了卡纸的发生。
在图37所示实施例中,折叶608借助轴销681连接在外壳部分上,并通过螺旋弹簧684对纸张S旋加压力。在这种安排中,挡块682与片簧685结合使用。
在图38所示实施例中,折叶608借助轴销681连接在外壳部分上,当折叶608按箭头C方向向上开启时,折叶608的爪部686插入外壳上形成的孔687内,从而使折叶608可以锁在开启状态。按照此实施例,能获得下列效果。在使用薄纸而容易发生卡纸的情况下,如果折叶608保持在开启状态,即使在使用堆叠的纸张时也容易防止卡纸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当折叶608关闭时,只要将折叶608向下推则可。根据上述,爪部686可容易地与孔687脱开,而将纸张传送口部分封闭。
图39至42分别示出送纸辊部分的隔音机构的各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图39所示实施例中,上辊652的轴支承在机体中辊子支承部分的长孔655内。由于上述安排,上辊根据纸张的厚度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沿图中箭头D所示方向向上和向下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上辊652和下辊651之间形成的纸张通道的间隙。
在图40所示实施例中,上辊652的支承可使其向上和向下移动。当上辊652通过弹簧656压住下辊子651时,可以调节上辊652和下辊651之间的间隙。
在图39和40所示实施例的结构中,下辊651被可转地接纳在纸张通道的槽653内,并且上辊652被隔音盖板654盖住,从而抑制了声音的传出。
在图41所示实施例中,装置中设置了一个转动的辊子605。该转动辊605被隔音盖板654盖住,从而提供了隔音效果。在图42所示实施例中,在送纸通道的导槽653内接纳一个辊子605,从而提供了隔音效果。在该实施例中,纸张是通过辊子和上导板657之间形成的间隙馈送的。
按照上述各实施例,无论使用连续式纸张或是切开式纸张,纸张传送口的开口部分能够基本上完全封本闭。因此,隔音效果大大增强。由于纸张传送口的开口部分完全封闭,不仅由上述开口传出声音受到抑制,而且纸张的振动也受到抑制。因此,可防止由于纸张振动引起的噪声,从而使隔音效果进一步增强。

Claims (27)

1.一种将在送纸机构中所用的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的方法,所述的送纸机构含有一个设置在连续式纸张通道上游的钉型送纸机构和一个设置在上述通道下游的摩擦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钉型送纸机构和摩擦送纸机构都可以正转和反转,无论在正转还是反转中,摩擦送纸机构的圆周速度都稍高于钉型送纸机构的圆周速度,上述的连续式纸张的反向馈送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设定一个在连续式纸张由摩擦送纸机构和钉型送纸机构实行反向馈给时连续式纸张在摩擦送纸机构与钉型送纸机构之间不松驰的第一进给量,并且设定一个在连续式纸张反向送出第一进给量时大于摩擦送纸机构的进给量与钉型送纸机构的进给量之间的差值的第二进给量;
当摩擦送纸机构和钉型送纸机构都同步地反转时,将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上述第一进给量;和
在钉型送纸机构停止转动的情况下,仅使摩擦送纸机构正转上述的第二进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机构的连续式纸张的反向馈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钉型送纸机构和摩擦送纸机构均由同一马达带动,在动力传送系统中,设置一个断开马达与钉型送纸机构间的转动传递的机构,连续式纸张的反向馈送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使送纸马达反转第一进给量;
断开动力传递系统中的转动传递;
使送纸马达正转第二进给量;
连接动力传递系统的转动传递;和
重复上述动作。
3.一种送纸机构,含有:
一个安装在连续式纸张通道上游的钉型送纸机构;
一个安装在上述通道下游的摩擦送纸机构;
一个能够正转和反转的送纸马达;
一个用来将转动从送纸马达传递到钉型送纸机构和摩擦送纸机构的转动传递机构,传递时,摩擦送纸机构的圆周速度略高于钉型送纸机构的圆周速度;
一个断开送纸马达与钉型送纸机构的转动传递的机构;
一个用来设定一个第一进给量和一个第二进给量的机构,所述的第一进给量就是在由摩擦送纸机构和钉型送纸机构共同反向馈送连续式纸张时,连续式纸张不会在摩擦送纸机构与钉型送纸机构之间发生松驰的那个进给量,而上述的第二进给量大于在连续式纸张反向馈送第一进给量时摩擦送纸机构的进给量与钉型送纸机构的进给量之间的差值;
一个检测上述送纸马达与第一进给量和第二进给量相对应的转数的机构;和
一个控制送纸马达转动方向的变换并控制转动传送系统的断开和连接的机构,其方式是,在送纸马达已经反转过一个对应于第一进给量的转数之后,再正转一个对应于第二进给量的转数,然后连接转动传递系统,其中,上述的操作是重复进行的。
4.一种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含有: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打印机机体上的导纸舱;一个可转动地固定在上述导纸舱上的机架,用来可转动地支承一个与装在打印机机体上的主动辊相对置的导辊;一个将上述导辊推向主动辊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该弹簧与上述机架相接触,并越过机架而延伸至固定在可上、下移动的导纸舱上的连接机构的下侧,和一个固定在打印机机体上用来上、下移动连接机构的凸轮,其中,可通过带动上述凸轮来改变弹簧压在机架上的力,以便根据连续式纸张和切开式纸张来调节上述导辊压在主动辊上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打印机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机架接触的弹簧至少由两个弹簧件组成,其中一个弹簧件在凸轮被带动时脱离开机架。
6.一种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含有:一个用来将一张记录纸输送到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的送纸机构;一个间隙调节机构,用来在打印过程中将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的间隙调节成一个预定的打印间隙,而在换行过程中将该间隙调节成大于上述的预定间隙;一个测定从换行开始至换行结束的换行时间的机构;和一个用来根据换行时间校正间隙的校正机构。
7.一种含有多个安装在一根辊子轴上的短辊子的送纸机构,每个短辊子的轴向长度是短的,其中,上述短辊子与叠放在送纸盘上的纸张的上表面接触,在上述送纸盘上与多个短辊子相对应的位置上做出窗口或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辊子轴上装有不少于3个的短辊子,这些短辊子按对应于不同宽度的纸张的不规则间隔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7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短辊子安装在送纸盘的前缘,每个窗口或凹槽做成在前缘部分的一个平面上呈U形。
10.一种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含有:一个可叠放大量记录纸张的贮纸盘,和一个与叠放在上述贮纸盘中最上面的纸张的前端之上表面相接触的送纸辊,其特征在于,当送纸辊转动时,最上面的纸向前馈送,在贮纸盘堆纸区的前端做出几个凹槽,当堆叠的纸张高度沿横向有所不同时,可以调节各个凹槽的深度,这样,纸张就可以与送纸辊均衡地接触。
11.一种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含有:一个可叠放大量记录纸的贮纸盘;一个能与贮纸盘中最上面的纸张相接触的送纸辊;一个与送纸辊相对置的分离衬垫,其特征在于,当送纸辊正转时,纸张在送纸辊与分离衬垫之间通过,而第二张和随后的纸则被分离衬垫制止,在任选纸张上的打印操作完成后过了一段预定的时间仍未对后续的纸发出打印指令时,送纸辊反转预定的转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打印机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凹槽中设置一个弹簧片该簧片的高度可根据叠放在贮纸盘上的纸张数量自动地改变。
13.一种自动送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送纸辊压到叠放的纸张的表面上;转动送纸辊,以便通过摩擦驱动力一张接一张地送纸,其中,纸张是通过送纸辊的转动送出的,而在停止状态下送纸辊经短暂压在纸张上之后,压力就解除。
14.一种自动送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纸张叠放在一个送纸盘上;升高送纸盘以便使纸张与一个由于本身重量或由于弹簧的作用而向下压的可移动的送纸辊相接触;转动送纸辊馈送纸张,其特征在于,送纸盘可升高到叠放的纸张的上表面超过基准送纸位置的位置,然后,使送纸盘下降,在送纸盘下降的同时,送纸辊开始转动,或者,在送纸盘下降后立即使送纸辊开始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自动送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弹簧,当送纸辊向上移动时,该弹簧增大送纸辊给予纸张的压力。
16.一种自动送纸机构,它具有与堆放的纸张的表面接触的送纸辊,并在转动时借助摩擦驱动力来一张一张地送纸,其特征在于,上述送纸辊由一个能够自由升起和降低的元件支承,设置了送纸辊的转动驱动系统以便使驱动的切向力能够将送纸辊压到纸张上,并且,在馈送纸张的过程中送纸辊暂时压住堆放的纸张后,在压力解除的同时送纸辊转动。
17.一种自动送纸机构,它具有:一个被带动作向上和向下移动的送纸盘;一个支承在可绕支轴转动的支杆一端上的送纸辊子,当送纸盘升起时送纸辊与送纸盘上的纸张接触;以及一个将转动驱动力传送至送纸辊的传动件,传动件由支轴支承,其中,当支杆转动使送纸盘降低时,传动件使送纸辊沿送纸方向转动,在送纸盘上升到超过基准送纸位置后,送纸盘降低至基准送纸位置,与此同时送纸辊子开始转动或者在降低后立即开始转动。
18.一种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它具有:一个压纸卷筒;一个与压纸卷筒对置的打印头;一个借助偏心轴的转动改变打印头与压纸卷筒之间的头部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一个检测间隙的传感器;一个驱动偏心轴的脉冲马达;一个探测脉冲马达转角的机构;一个检测马达的第一转角并检测马达的第二转角的机构,上述的第一转角是脉冲马达沿一个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测出预定间隙时的转角,上述的第二转角是在脉冲马达沿反向转动的情况下,测出预定间隙时的转角;还有一个计算第一转角与第二转角之间的中间转角以便设定作为原始值的中间转角的机构。
19.一种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它具有:一个压纸卷筒;一个与压纸卷筒对置的打印头;一个在压纸卷筒与打印头之间传送打印介质的介质传送机构;一个借助凸轮转动改变打印头和压纸卷筒之间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一个驱动凸轮的脉冲马达;一个用来预先将脉冲马达的转角与打印头位置之间关系存储在表内的存储器;一个固定在安装在打印头上的托架上的、用于检测打印头或者探测间隙用的基准表面与压纸卷筒相接触的位置的间隙传感器;一个读表装置,用于得出当打印头按预定的间隙量从接触位置返回时对应于该返回量的脉冲马达的转角;以及一个使脉冲马达的转角对应于返回量的马达转动控制装置。
20.一种打印头的平行度调节机构,它具有:一个压纸卷筒;一个安装与压纸卷筒对置的打印头的托架;一个用来引导托架使打印头平行于压纸卷筒移动的导轴;以及一个保持压纸卷筒和导轴相互平行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打印头固定在托架上,在托架行进方向上具有基准表面的元件与托架相连接的方式可使该元件与压纸卷筒接触并可从压纸卷筒离开,根据基准表面压在压纸卷筒上时每个元件的移动差异来计算打印头的平行度,并可根据计算结果调节打印头的位置。
21.一种具有隔音机构的打印机,它可以防止打印机内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向外传出,它具有送进和输出纸张的纸张传送口,该打印机还具有:一个活动连接在打印机主体上的作为导板的盖板,它可以在导纸位置和非导纸位置之间移动;一个连接在打印机主体上的折叶,其特征在于当盖板调至非导纸位置时,盖板与折叶接触,并使能通过纸张的通道关闭,而当盖板调至导纸位置时,盖板离开折叶并形成一个纸张进、出的通道开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折叶是树脂制成的打印机外壳的组成部分,因而折叶具有柔性。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折叶借助一个枢轴连接在打印机机体上,当盖板处于非导纸位置时,折叶借助其自重与盖板接触,并设置一个挡块,以便当盖板处于导纸位置上时,在纸导板即盖板与折叶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个设置在折叶和打印机机体之间的弹簧,当盖子处于非导纸位置时,借助于弹簧产生的力使折叶与盖板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保持折叶开启的锁定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个设置在紧靠纸张传送口位置上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一对辊子,下辊由一个从送纸表面向下凹入的导槽所包围,而上辊由一个盖住上辊的上部的隔音盖板所包围。
27.根据权利要求22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辊借助其自重或弹簧的作用压住下辊,而上辊与下辊之间的通道间隙是根据纸张的厚度自动调节的。
CN95191148A 1994-10-06 1995-10-06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6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270223A JP2987298B2 (ja) 1994-10-06 1994-10-06 給紙装置
JP270225/94 1994-10-06
JP6270225A JP2975856B2 (ja) 1994-10-06 1994-10-06 自動給紙方法及び装置
JP6270224A JP2927328B2 (ja) 1994-10-06 1994-10-06 連帳用紙の送り戻し方法及び紙送り装置
JP270225/1994 1994-10-06
JP270224/94 1994-10-06
JP270224/1994 1994-10-06
JP270223/1994 1994-10-06
JP270223/94 1994-10-06
JP209532/1995 1995-08-17
JP209532/95 1995-08-17
JP209702/1995 1995-08-17
JP209533/95 1995-08-17
JP20970295A JP3192932B2 (ja) 1995-08-17 1995-08-17 プリンタの給紙装置
JP209533/1995 1995-08-17
JP20955695A JP3330472B2 (ja) 1995-08-17 1995-08-17 防音機構を有するプリンタ装置
JP20953295A JP3022265B2 (ja) 1995-08-17 1995-08-17 プリンタの紙送り構造
JP209702/95 1995-08-17
JP209556/1995 1995-08-17
JP209556/95 1995-08-17
JP20953395A JP3042590B2 (ja) 1995-08-17 1995-08-17 プリンタのヘッド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1619.9A Division CN1268443A (zh) 1994-10-06 2000-01-20 具有隔音机构的打印机
CN00101617.2A Division CN1124939C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
CN00101613.XA Division CN1272429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
CN00101614.8A Division CN1124938C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
CN00101618.0A Division CN1268440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头的平行度调节机构
CN00101616.4A Division CN1268438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
CN00101615.6A Division CN1268439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和送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10A true CN1138310A (zh) 1996-12-18
CN1058661C CN1058661C (zh) 2000-11-22

Family

ID=2756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1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661C (zh) 1994-10-06 1995-10-06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CN00101613.XA Pending CN1272429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
CN00101619.9A Pending CN1268443A (zh) 1994-10-06 2000-01-20 具有隔音机构的打印机
CN00101615.6A Pending CN1268439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和送纸方法
CN00101618.0A Pending CN1268440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头的平行度调节机构
CN00101616.4A Pending CN1268438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
CN001016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938C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
CN001016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939C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1613.XA Pending CN1272429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
CN00101619.9A Pending CN1268443A (zh) 1994-10-06 2000-01-20 具有隔音机构的打印机
CN00101615.6A Pending CN1268439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和送纸方法
CN00101618.0A Pending CN1268440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头的平行度调节机构
CN00101616.4A Pending CN1268438A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送纸机构
CN001016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938C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
CN001016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939C (zh) 1994-10-06 2000-01-20 打印机的间隙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9) US5713674A (zh)
CN (8) CN1058661C (zh)
DE (1) DE19581389T1 (zh)
WO (1) WO1996011111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15C (zh) * 1997-09-30 2001-08-29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重复打印的打印机及其方法
CN102602167A (zh) * 2011-01-21 2012-07-25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纸检测装置及打印机
CN102874619A (zh) * 2011-07-11 2013-0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CN102935766A (zh) * 2011-08-15 2013-0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印刷装置
CN102999012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机控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3010796A (zh) * 2012-12-06 2013-04-03 嘉善圣莱斯绒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布自动送料装置
CN104191836A (zh) * 2014-08-10 2014-12-10 北京鼎一伟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打印机贴纸固定装置
CN104742538A (zh) * 2010-09-10 2015-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输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N105196716A (zh) * 2014-06-20 2015-12-30 日本图技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
CN109476435A (zh) * 2016-07-14 2019-03-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装订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CN111284156A (zh) * 2020-03-17 2020-06-16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喷墨烫金工艺
CN113561669A (zh) * 2021-07-15 2021-10-29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设备及其打印测试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3674A (en) * 1994-10-06 1998-02-03 Pfu Limited Paper fe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rinter
JP3767061B2 (ja) * 1997-02-05 2006-04-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3743138B2 (ja) * 1997-10-15 2006-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DE69808742T2 (de) * 1997-12-01 2003-06-12 Sagem Faxgerät mit thermotransferfolie für das bedrucken von blattpapier und mitteln zum vermindern des folieverbrauchs
US6081628A (en) * 1998-01-07 2000-06-27 Behavior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 Flat bed type scanner with a function of automatically feeding data sheets one at a time
KR100394837B1 (ko) * 1998-03-27 2003-08-19 오므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지질 판별 센서 및 손상 지폐 분류장치
JP3322229B2 (ja) * 1999-02-22 2002-09-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046380B2 (en) * 2000-02-22 2006-05-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feed control based on leading end margin amount
US6371478B1 (en) 2000-04-18 2002-04-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daptive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edia separation
US6523924B1 (en) 2001-08-16 2003-02-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er method for reducing effect of paper feed errors
US6956084B2 (en) 2001-10-04 2005-10-1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Nano-particl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US7066463B2 (en) * 2002-04-08 2006-06-27 Ecr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eet transporting using dual capstan rollers
JP3999057B2 (ja) * 2002-06-13 2007-10-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整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100485794B1 (ko) * 2003-01-18 2005-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용지 공급 장치
JP4501373B2 (ja) * 2003-02-17 2010-07-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0399784C (zh) * 2003-03-20 2008-07-02 宇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馈纸器
DE10321231A1 (de) * 2003-05-12 2004-12-23 Siemens Ag Kartenlesegerät
JP2005001865A (ja) * 2003-06-13 2005-01-0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090215B2 (en) * 2003-06-16 2006-08-15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paper path plural nips releasing system
CN1307057C (zh) * 2003-07-15 2007-03-2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记录媒体馈送系统及方法
JP4377666B2 (ja) * 2003-12-04 2009-12-02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CN100556059C (zh) * 2003-12-04 2009-10-2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重送检测方法和薄片供给器及采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DE102004013963B4 (de) * 2004-03-19 2006-03-16 Siemens Ag Drucker
KR100612021B1 (ko) * 2004-10-29 2006-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인쇄제어방법 및 장치
JP2006272827A (ja) * 2005-03-30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JP4442532B2 (ja) * 2005-08-22 2010-03-3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70437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incising a sheet of media
JP4690952B2 (ja) * 2005-11-10 2011-06-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0701A (ja) * 2006-02-28 2007-09-13 Brother Ind Ltd 印刷装置
JP4160086B2 (ja) * 2006-05-09 2008-10-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り装置
US7388141B2 (en) * 2007-01-31 2008-06-17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Maize hybrid variety 33H82
JP2008225193A (ja) * 2007-03-14 2008-09-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23821A (ja) * 2007-07-23 2009-02-05 Toshiba Corp 紙葉類搬送装置
CN101456302B (zh) * 2007-12-10 2011-06-22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打印头微调机构
CN101746632B (zh) * 2009-12-25 2011-11-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可调压力摩擦输送对辊装置
CN102114734B (zh) * 2009-12-31 2012-11-14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介质输送装置和打印机
CN102233754A (zh) * 2010-05-05 2011-11-09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承载打印头的轴轨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JP5577935B2 (ja) * 2010-08-18 2014-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
ES2436882T3 (es) * 2011-05-09 2014-01-07 Wincor Nixdorf International Gmbh Impresora de matriz de puntos para libretas de ahorros o recibos
JP5849005B2 (ja) * 2012-03-29 2016-0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送り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US8746694B2 (en) * 2012-10-05 2014-06-10 Xerox Corporation In-line substrate media sensor and protective guide
JP6307794B2 (ja) * 2012-12-27 2018-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483234A (zh) * 2017-07-19 2020-08-04 浙江惠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二维码打印设备
CN107225856A (zh) * 2017-07-21 2017-10-03 东华大学 一种数码印花设备中喷印间隙自适应电源
CN111183104B (zh) 2017-10-05 2022-07-29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自动送稿器
JP7073723B2 (ja) * 2018-01-10 2022-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EP3527390B1 (de) * 2018-02-14 2020-02-19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orrichtung zur justage eines druckkopfs
CN110271305A (zh) * 2019-07-30 2019-09-24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走纸驱动装置及包含其的打印机
GB2591723B (en) * 2019-10-22 2022-09-14 Lumet Tech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a substrate into a nip
CN113281970B (zh) * 2020-02-20 2024-04-3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及纸张供给方法
CN112123956A (zh) * 2020-09-23 2020-12-25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纠偏系统、方法及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3156A (en) * 1967-06-12 1970-02-03 Uarco Inc Adjustable outfeed assembly for stationery burster
US3722655A (en) * 1970-11-09 1973-03-27 Ibm Semi automatic form loading for printers
US4011516A (en) * 1975-11-03 1977-03-08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Frequency correction arrangement
GB2038289B (en) * 1978-12-29 1983-05-05 Ricoh Kk Sheet separating apparatus
US4501417A (en) * 1980-09-11 1985-02-26 Pitney Bowes Inc. Inserter feeder assemblies
JPS5748834Y2 (zh) * 1980-12-12 1982-10-26
JPS5799844A (en) * 1980-12-15 1982-06-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Serial multiplex data transfer system
US4417517A (en) * 1981-06-19 1983-11-29 Tokyo Electric Co., Ltd. Printer with moveable paper strip guide rolls
JPS5889387A (ja) * 1981-11-21 1983-05-27 Canon Inc 紙送り機構
CH654254A5 (fr) * 1983-06-03 1986-02-14 Hermes Precisa International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en feuilles pour imprimante ou machine a ecrire.
JPS6046282A (ja) * 1983-08-23 1985-03-13 Ricoh Co Ltd 吸音装置付プリンタ
JPS61111246A (ja) * 1984-11-01 1986-05-2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紙葉類繰出装置
EP0204227B1 (en) * 1985-05-24 1990-09-1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JPS6273978A (ja) * 1985-09-26 1987-04-04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JPH0615249B2 (ja) * 1985-12-10 1994-03-02 株式会社ピーエフーユー プリンタ
JPH074960B2 (ja) * 1986-03-19 1995-0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熱転写プリンタのリボン節約方法
JPS6413430A (en) * 1986-11-17 1989-01-18 Tatsuta Densen Kk Gas pressur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gas charged cable
JP2724457B2 (ja) * 1987-03-02 1998-03-09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用紙搬送装置
EP0292102B1 (en) * 1987-03-24 1991-07-17 Fujitsu Limite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thickness of printing sheets in a printer
JPH06584B2 (ja) * 1987-12-28 1994-0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収納装置
DE3807807A1 (de) * 1988-03-10 1989-09-21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Bueromaschine, z. b. drucker
EP0333060B1 (en) * 1988-03-14 1992-10-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lying the paper in the printer
JPH01255576A (ja) * 1988-04-06 1989-10-12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JPH0259378A (ja) * 1988-08-24 1990-02-28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
US4990004A (en) * 1988-10-12 1991-02-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having head gap adjusting device
US4988226A (en) * 1988-10-13 1991-01-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having main and auxiliary pin tractor units
JP2630447B2 (ja) * 1988-10-20 1997-07-16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紙送り機構
JPH02123039A (ja) * 1988-10-31 1990-05-10 Canon Inc シート材の給送装置
JP2740215B2 (ja) * 1988-12-20 1998-04-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H02175532A (ja) * 1988-12-23 1990-07-06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電子写真式プリンタの用紙送り装置
US5030025A (en) * 1989-02-01 1991-07-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inter having disengageable idler roller assembly
KR950000252B1 (ko) * 1989-02-10 1995-01-12 오끼덴끼고오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인자헤드갭 자동조정기구
DE3906611A1 (de) * 1989-03-02 1990-09-06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Anordnung zur verstellung eines druckers
JPH02265825A (ja) * 1989-04-06 1990-10-30 Ricoh Co Ltd 昇降給紙トレイ装置
US5328281A (en) * 1989-04-10 1994-07-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feed mechanism for a printer and method of medium feed control
JP2901994B2 (ja) * 1989-05-18 1999-06-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リンター装置
DE3939506A1 (de) * 1989-05-22 1990-11-29 Mannesmann Ag Einrichtung fuer den papiertransport in druckern, insbesondere in matrixdruckern
US5083880A (en) * 1989-07-19 1992-01-28 Fujitsu Limited Printing media feeding apparatus for printers
JPH03142267A (ja) * 1989-10-27 1991-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タ装置
JP2943314B2 (ja) * 1989-11-09 1999-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924021B2 (ja) * 1989-11-30 1999-07-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SE465665B (sv) * 1990-02-02 1991-10-14 Philips Norden Ab Apparat foer uppteckning och/eller avlaesning av information
US5602571A (en) * 1990-03-14 1997-0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system with it
US5118209A (en) * 1990-03-30 1992-06-02 Trans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int gap optimizer
JP3152240B2 (ja) * 1990-04-11 2001-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754858B2 (ja) * 1990-04-20 1998-05-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装置
ES2048024B1 (es) * 1990-04-25 1995-02-16 Fujitsu Ltd Aparato de impresion provisto de dispositivo de ajuste del intervalo de la cabeza.
JPH0413370A (ja) * 1990-05-01 1992-01-17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JPH0413370U (zh) * 1990-05-23 1992-02-03
JPH0431071A (ja) * 1990-05-29 1992-02-03 Nec Off Syst Ltd 印刷装置
US5141346A (en) * 1990-06-28 1992-08-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er having automatic cut-sheet feed, continuous-form feed, and manual sheet insertion modes
JP2659610B2 (ja) * 1990-07-19 1997-09-3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水平プリンタにおける連続用紙給送機構
US5578323A (en) * 1992-06-15 1996-11-26 Emisphere Technologies, Inc. Proteinoid carriers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JP2535058Y2 (ja) * 1990-09-03 1997-05-07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5172137A (en) * 1990-11-30 1992-12-15 Kanzaki Pa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Thermal printer
DE4041985A1 (de) * 1990-12-21 1992-07-02 Mannesmann Ag Drucker, insbesondere matrixdrucker
JPH0757249B2 (ja) * 1991-08-05 1995-06-21 アルファックス株式会社 水陸兼用眼鏡の製造方法
US5547183A (en) * 1991-08-30 1996-08-20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device
JPH0540246U (ja) * 1991-11-06 1993-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紙送り装置
JPH05162877A (ja) * 1991-12-17 1993-06-2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給紙装置の用紙分離部材
US5541626A (en) * 1992-02-26 1996-07-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corded product thereby
JP3087442B2 (ja) * 1992-04-10 2000-09-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US5480247A (en) * 1992-05-29 1996-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JP2838952B2 (ja) * 1992-07-17 1998-12-1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装置のヘッドギャップ調整方法
US5419543A (en) * 1992-07-22 1995-05-30 Tokyo Electric Co., Ltd.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for printer
JPH0687539A (ja) * 1992-09-09 1994-03-29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3197960B2 (ja) * 1992-09-30 2001-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474391A (en) * 1992-10-19 1995-12-12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nt gap setting in an impact printer
US5529405A (en) * 1993-02-01 1996-06-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ual control/override for automatic forms thickness adjustment
JP2835809B2 (ja) * 1993-03-08 1998-1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3027974B2 (ja) * 1993-03-12 2000-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自動調整装置
JP2880627B2 (ja) * 1993-06-25 1999-04-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印字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US5727890A (en) * 1993-10-29 1998-03-1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ultiple-function printer with common mounting chassis feeder/output path mechanisms
JP3019129B2 (ja) * 1993-12-09 2000-03-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自動調整装置
JP2791350B2 (ja) * 1994-01-28 1998-08-27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H07267389A (ja) * 1994-03-30 1995-10-17 Tec Corp 給紙装置
US5713674A (en) * 1994-10-06 1998-02-03 Pfu Limited Paper fe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rinter
US5527026A (en) * 1995-03-17 1996-06-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uto compensating paper feeder
JP3259597B2 (ja) * 1995-05-24 2002-0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給排紙方法
JP3278341B2 (ja) * 1996-01-09 2002-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ロ−ラ支持装置、シ−ト材給送装置及び原稿読取装置並びに画像記録装置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15C (zh) * 1997-09-30 2001-08-29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重复打印的打印机及其方法
US10585383B2 (en) 2006-07-14 2020-03-10 Fuji Xerox Co., Ltd. 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742538A (zh) * 2010-09-10 2015-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输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N102602167B (zh) * 2011-01-21 2015-08-05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纸检测装置及打印机
CN102602167A (zh) * 2011-01-21 2012-07-25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纸检测装置及打印机
CN102874619A (zh) * 2011-07-11 2013-0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CN102874619B (zh) * 2011-07-11 2015-05-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CN102935766A (zh) * 2011-08-15 2013-0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印刷装置
CN102935766B (zh) * 2011-08-15 2015-04-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印刷装置
CN102999012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机控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US8833894B2 (en) 2011-09-16 2014-09-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 control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999012B (zh) * 2011-09-16 2014-11-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机控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3010796A (zh) * 2012-12-06 2013-04-03 嘉善圣莱斯绒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布自动送料装置
CN103010796B (zh) * 2012-12-06 2016-02-17 嘉善圣莱斯绒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布自动送料装置
CN105196716A (zh) * 2014-06-20 2015-12-30 日本图技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
CN105196716B (zh) * 2014-06-20 2017-06-16 日本图技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
CN104191836A (zh) * 2014-08-10 2014-12-10 北京鼎一伟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打印机贴纸固定装置
CN109476435A (zh) * 2016-07-14 2019-03-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装订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US10579004B2 (en) 2016-07-14 2020-03-03 Fuji Xerox Co., Ltd. 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705470B2 (en) 2016-07-14 2020-07-07 Fuji Xerox Co., Ltd. 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1284156A (zh) * 2020-03-17 2020-06-16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喷墨烫金工艺
CN111284156B (zh) * 2020-03-17 2022-07-05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喷墨烫金工艺
CN113561669A (zh) * 2021-07-15 2021-10-29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设备及其打印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61C (zh) 2000-11-22
CN1124938C (zh) 2003-10-22
CN1124939C (zh) 2003-10-22
US6224051B1 (en) 2001-05-01
DE19581389T1 (de) 1996-12-05
CN1268441A (zh) 2000-10-04
US5713674A (en) 1998-02-03
US5848847A (en) 1998-12-15
CN1268442A (zh) 2000-10-04
CN1268438A (zh) 2000-10-04
WO1996011111A1 (fr) 1996-04-18
US6089564A (en) 2000-07-18
CN1272429A (zh) 2000-11-08
CN1268443A (zh) 2000-10-04
CN1268440A (zh) 2000-10-04
CN1268439A (zh) 2000-10-04
US6022015A (en) 2000-02-08
US5915862A (en) 1999-06-29
US5993085A (en) 1999-11-30
US5882129A (en) 1999-03-16
US5846007A (en) 1998-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310A (zh)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CN1185553C (zh) 纸页整装机以及与之相关的成像设备
US6955348B2 (en) Sheet feeder which separates sheets with variable speed and/or direction blown ai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7367642B2 (en) Image-recording device
JP466155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605954B2 (en) Original feeding apparatus, original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27196A (zh) 输送设备以及具有该输送设备的记录设备
CN1116586A (zh) 供纸设备
JP4764073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99024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US10800631B2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787704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854046A (zh) 片材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403300A (zh) 记录装置
JP446643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689948A (zh) 纸张处理装置和设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83774C (zh) 打印机
KR100590791B1 (ko) 에러 분류 및 배출용지 자동정렬이 가능한 사무기기
JP2005154113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4375371B2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2007161371A (ja) 給紙装置
JP2013014403A (ja) 記録装置
JP719983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725520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7905480B2 (en) Job separator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