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8296A -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8296A
CN101948296A CN 201010294784 CN201010294784A CN101948296A CN 101948296 A CN101948296 A CN 101948296A CN 201010294784 CN201010294784 CN 201010294784 CN 201010294784 A CN201010294784 A CN 201010294784A CN 101948296 A CN101948296 A CN 101948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iber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type
aerogel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947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8296B (zh
Inventor
张继承
邹军锋
张鹏
张昊
赵宇
詹万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0102947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8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8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8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8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8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0/00Compositions for artificial stone, not containing binders
    • C04B30/02Compositions for artificial stone, not containing binders containing fibrous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02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C04B14/04Silica-rich materials; Silicates
    • C04B14/06Quartz; Sand
    • C04B14/064Silica aerog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08Obtaining or using nanotechnology relat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982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as construction elements for space vehicles or aeropl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8Fire resistance, i.e. materials resistant to accidental fires or high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隔热材料包含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纤维材料,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以二氧化硅水溶胶为原料,通过添加催化剂来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该高性能隔热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溶胶制备、浸胶、凝胶化、凝胶老化、疏水化处理和干燥等步骤。采用所述方法可方便地选择制备平面、异型面、多种尺寸的材料,并且简单而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所述材料的材料力学性能优异、高温稳定性和隔热性能好,在民用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军事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为不可再生能源,能源短缺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成为人类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隔热材料技术是一项非常高效、低成本的节能技术,在诸多领域有重要用途。如在建筑领域,隔热材料的使用能降低因使用空调制冷或暖气加热导致的能源消耗;在冶炼工业领域,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使用除了降低能源消耗外,还将使工业炉炉温稳定,有利于提高熔炼工艺过程的可控性。另外,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在某些特殊使用环境下甚至对保障产品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气凝胶被称为“固体烟”,是目前发现的一类最高效的隔热材料。它由纳米胶体粒子或高聚物分子构成的轻质、非晶、多孔性凝聚态固体材料,其颗粒尺寸介于1~100nm之间,属于纳米材料的范畴。气凝胶具有独特的开放性多孔结构和连续三维网络,具有极低的密度、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由于气凝胶的孔径(<50nm)小于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70nm),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气体对流,因而具有极低的气态热传导;同时由于气凝胶具有极高的孔隙率,其中固体所占的体积比很低,固态热传导也很低。
气凝胶材料用作隔热材料已经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美国NASA将气凝胶作为超级隔热材料应用于火星探测器上;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也使用二氧化硅气凝胶作用热防护材料。中国专利CN1557778A、CN1335805A、CN1196036A、CN1592651A均报道了气凝胶材料,其中,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均采用溶胶-凝胶法,并通过纤维复合使气凝胶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得到提高,在隔热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气凝胶材料使用温度都不高(不超过800℃)。炭气凝胶材料虽然可以耐高/超高温,但是,该材料在高温下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从而导致隔热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为高温下(1000℃~1200℃)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轻质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性能优越,有望在多种高温工作环境下得到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包含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纤维材料,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以二氧化硅水溶胶为原料,通过添加催化剂来制备。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盐酸、氢氟酸、氨水和氟化铵水溶液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选自由下列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硼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纤维材料选自如下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和氮化硼纤维。
4.如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005g/cm3~1.00g/cm3,优选为0.01g/cm3~0.30g/cm3
5.如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连续纤维材料或短纤维材料。
6.如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连续纤维材料的有序组合体或短纤维材料的有序组合体。
7.如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还包含红外遮蔽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红外遮蔽材料为具有红外反射特性的功能性材料或者具有红外辐射特性的功能性材料。
8.如技术方案7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红外遮蔽材料用作涂层或者填料。
9.如技术方案7或8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红外遮蔽材料选自由下列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氧化锆、碳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炭黑和碳纤维。
10.如技术方案1~10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颗粒尺寸小于100nm;孔径小于100nm;体积密度为0.01g/cm3~0.50g/cm3,优选为0.01g/cm3~0.30g/cm3
12.如技术方案1~11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在制备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过程中进行了超临界干燥处理。
13.如技术方案12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超临界干燥处理采用二氧化碳为干燥介质,以醇溶剂或酮溶剂作为辅助介质。
14.如技术方案13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醇溶剂为选自由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酮溶剂为丁酮和/或丙酮。
15.一种制备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溶胶的制备:向二氧化硅水溶胶中加入催化剂并混合,制得溶胶;
(2)溶胶浸胶和胶凝:将纤维材料浸入所述溶胶中,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胶凝,得到纤维增强型二氧化硅湿凝胶;
(3)老化: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8小时~168小时的老化;
(4)溶剂置换:将老化后的纤维增强湿凝胶材料放入醇溶剂或酮溶剂中,使水含量低于1%;
(5)疏水化:将完成溶剂置换的纤维增强湿凝胶放到含有0.5体积%~10体积%的疏水化试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室温静置1~24小时;然后将湿凝胶取出,放在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优选的是,溶剂置换分两次进行,每次24小时~120小时。
(6)超临界干燥处理:对经疏水化的所述纤维增强湿凝胶进行超临界干燥处理,制得样件。
16.如技术方案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凝胶化反应过程包括:
在搅拌过程中,向作为原料的二氧化硅水溶胶中缓慢加入催化剂,将体系pH调节为6~8;在室温或者30℃~80℃的加热温度下老化,所述加热温度优选为30℃~50℃;凝胶时间为1分钟~64小时,优选为:1~2小时。
17.如技术方案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浸胶步骤采用如下a~d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
a.直接将添加了催化剂后的所述硅溶胶加入装有所述纤维材料的模具的型腔中,然后依靠重力进行浸胶;
b.先用添加了催化剂后的硅溶胶预浸渍所述纤维材料,再将经预浸渍的所述纤维材料装入模具的型腔中,然后加入所述硅溶胶,并依靠重力进行浸胶;
c.直接将添加了催化剂后的所述硅溶胶通过加压装置注入装有所述纤维材料的模具的型腔中进行浸胶;
d.将所述纤维材料装入模具的型腔中,然后对所述型腔进行抽真空,再将添加了催化剂的所述硅溶胶注入所述型腔中进行浸胶。
18.如技术方案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临界干燥处理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将经老化的所述纤维增强湿凝胶放入超临界流体干燥设备中,打入2兆帕斯卡~10兆帕斯卡的干燥介质,在0~50℃下保温1小时~30小时;升温至20℃~80℃,再将干燥介质以10升/小时~1500升/小时的流量将辅助介质带入分离釜进行分离;以1兆帕斯卡/小时~6兆帕斯卡/小时的速度释放压力,直至所述分离釜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
19.如技术方案15~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盐酸、氢氟酸、氨水和氟化铵水溶液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0.如技术方案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选自由下列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硼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纤维材料选自如下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和氮化硼纤维。
21.如技术方案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005g/cm3~1.00g/cm3,优选为0.01g/cm3~0.30g/cm3
22.如技术方案15~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连续纤维材料或短纤维材料。
23.如技术方案15~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连续纤维材料的有序组合体或短纤维材料的有序组合体。
24.如技术方案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加入红外遮蔽材料的步骤:
(a)在步骤(1)和步骤(2)之间向所述溶胶中添加尺寸小于1微米的红外遮蔽材料粉末或颗粒;
(b)在步骤(1)和步骤(2)之间向所述溶胶中添加红外遮蔽材料前驱体;或
(c)在步骤(6)之后对所述样件的表面涂覆上红外遮蔽涂层。
25.如技术方案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红外遮蔽材料用作涂层或者填料。
26.如技术方案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红外遮蔽材料选自由下列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氧化锆、碳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炭黑和碳纤维。
27.如技术方案15~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临界干燥处理采用二氧化碳为干燥介质,以醇溶剂或酮溶剂作为辅助介质。
28.如技术方案15~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醇溶剂为选自由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酮溶剂为丁酮和/或丙酮。
29.由技术方案15~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
30.如技术方案29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以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总质量计,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为10%~90%,优选为50%~80%;所述纤维材料为10%~90%,优选为20%~50%;所述红外遮蔽材料为0%~20%,优选为5%~10%。
31.如技术方案29或30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密度为0.01g/cm3~1g/cm3,优选为0.05-cm3~0.3g/cm3
与其它已公开的气凝胶隔热材料相比,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用的二氧化硅水溶胶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避免了使用有机硅前驱体造成的高成本、对操作者的毒性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2)本发明所用的凝胶化反应不需要使用易挥发性的有机溶剂,避免了火患的威胁及有机溶剂对环境、人体的危害;
(3)本发明凝胶化反应操作步骤少、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扩大生产规模;
(4)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可用于制备各种型面、各种尺寸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制件成型性好,易于制备复杂型面的材料;
(5)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二氧化硅水溶胶来制得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结构由纳米颗粒堆积而成,孔结构稳定,因此所制得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刚性好,抗压强度、拉伸强度高,便于机械加工;
(6)本发明所制备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密度、结构和性能可控。能经受1000℃~1200℃的高温考核,高温稳定性好,高温隔热性能优异,在工业锅炉保温、石油化工、建筑、航天航空及军事领域均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文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以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包含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和纤维材料,由二氧化硅水溶胶在催化剂作用下凝胶化反应制得。
作为原料的二氧化硅水溶胶的二氧化硅含量为1质量%~50质量%,例如为1质量%、5质量%、10质量%、20质量%、30质量%、40质量%或50质量%,优选为5%~30%。如果二氧化硅含量过高,则容易导致所制得的材料隔热性能下降;如果二氧化硅含量过低,则有可能导致力学强度下降。
凝胶化过程开始于催化剂的加入,主要通过催化剂对pH值的调节来控制。适合凝胶化反应的pH值范围一般可以为6~8,例如pH 6、pH7或pH 8。如果pH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导致不能形成凝胶。
另外,为了缩短完成凝胶化反应的时间,可以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可以为30℃~80℃,例如为30℃、40℃、50℃、60℃、70℃或80℃。为更方便规模化生产,也可以优选采用室温(25℃)~50℃。
所形成的气凝胶体积密度为0.01g/cm3~0.50g/cm3,优选为0.01g/cm3~0.30g/cm3。密度太大,容易导致隔热性能下降,如果密度过低,则有可能导致力学强度下降。
在本发明中,所述增强纤维材料可以为选自由下列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硼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但是,如果材料应用温度范围为1000℃~1200℃,则优选选用如下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和/或氮化硼纤维。
本发明中,增强纤维类型可以选择连续纤维或短切纤维材料;可以使用纤维材料的无序组合体或有序组合体。可以用纤维的棉、毡、毯、板、砖、布、纸和/或绳等形式的制品或纤维材料经加工成型制得的预制体形式。所述纤维的体积密度为0.005g/cm3~1.00g/cm3,优选为0.01g/cm3~0.30g/cm3。如果体积密度过低,则;如果体积密度过高,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还可以红外遮蔽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红外遮蔽材料为具有红外反射特性的功能性材料或者具有红外辐射特性的功能性材料。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红外遮蔽材料选自由下列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氧化锆、碳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炭黑和碳纤维。另外,所述红外遮蔽材料用作涂层或者填料。
该红外遮蔽材料成分可以为选自由下列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氧化锆、碳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炭黑、碳纤维。
本发明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中气凝胶质量所占比例为10%~90%,优选为50%~80%;所述纤维材料质量所占比例为10%~90%,优选为20%~50%;所述红外遮蔽材料质量所占比例为0%20%,优选为5%~10%。优选的质量比为:气凝胶∶纤维∶红外遮蔽材料=1∶0.5~2∶0.05~0.1。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调整它们的比例,从而优化材料的综合性能,使其力学性能和/或隔热性能等均能满足工程所需。
由于杂质将影响隔热材料高温稳定性,因此,本发明所用的水应该选择使用杂质少或离子含量低的水,例如纯净水、蒸馏水(包括双蒸水和三蒸水)或去离子水,优选使用的是去离子水。
本发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湿凝胶进行干燥。干燥过程将使用乙醇或丙酮作为水份的携带剂。控制干燥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实现凝胶结构的完整性。
本发明提供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环境友好。本发明所制备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力学性能好,能机械加工。材料在1000℃~1200℃高温隔热性能优异,在诸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溶胶的制备:向二氧化硅水溶胶中加入催化剂并混合,制得溶胶;
(2)溶胶浸胶和胶凝:将纤维材料浸入所述溶胶中,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胶凝,得到纤维增强型二氧化硅湿凝胶;
(3)老化: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8小时~168小时的老化;
(4)溶剂置换:将老化后的纤维增强湿凝胶材料放入醇溶剂或酮溶剂中,使水含量低于1%;
(5)疏水化:将完成溶剂置换的纤维增强湿凝胶放到含有0.5体积%~10体积%的疏水化试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室温静置1~24小时;然后将湿凝胶取出,放在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优选的是,在无水乙醇中进行的溶剂置换分两次进行,每次24小时~120小时,如果
(6)超临界干燥处理:对经疏水化的所述纤维增强湿凝胶进行超临界干燥处理,制得样件。
本发明对所述疏水化试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例如六甲基二硅氮烷、三甲氧基硅烷和/或二甲氧基苯基硅烷等疏水化试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加入红外遮蔽材料的步骤:
(a)在步骤(1)和步骤(2)之间向所述溶胶中添加尺寸小于1微米的红外遮蔽材料粉末或颗粒;
(b)在步骤(1)和步骤(2)之间向所述溶胶中添加红外遮蔽材料前驱体;或
(c)在步骤(6)之后对所述样件的表面涂覆上红外遮蔽涂层。
本发明方法中的红外遮蔽材料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对浸胶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a~d中的任意方式进行:
a.直接将所述开始凝胶化反应的硅溶胶加入装有所述纤维材料的模具的型腔中,然后依靠重力进行浸胶;
b.先用所述开始凝胶化反应的硅溶胶预浸渍所述纤维材料,再将经预浸渍的所述纤维材料装入模具的型腔中,然后加入所述硅溶胶,并依靠重力进行浸胶;
c.直接将所述开始凝胶化反应的硅溶胶通过加压装置注入装有所述纤维材料的模具的型腔中进行浸胶;
d.将所述纤维材料装入模具的型腔中,然后对所述型腔进行抽真空,再将所述开始凝胶化反应的硅溶胶注入所述型腔中进行浸胶。
本发明所用模具可以为金属或非金属制品,若是金属模具,需在型腔内表面涂覆抗腐蚀作用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本发明涉及的老化时间优选为8小时~168小时,老化用溶剂可以为水、乙醇、丙酮。若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需要控制加热温度不要超过溶剂沸点。
在进行超临界干燥处理时,可以例如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将经老化的所述纤维复合凝胶放入超临界流体干燥釜中,打入干燥介质,在0~50℃(例如0℃、5℃、10℃、20℃、30℃、40℃或50℃)保温1小时~30小时(例如保温1小时、2小时、5小时、10小时、15小时、20小时、25小时或30小时);升温至20℃~80℃(例如升温至20℃、30℃、40℃、50℃、60℃、70℃或80℃)的干燥温度,再将干燥介质以10升/小时~1500升/小时(例如10升/小时、50升/小时、100升/小时、200升/小时、500升/小时、1000升/小时或1500升/小时)的流量将辅助介质带出干燥釜进行分离;辅助介质分离完全后,干燥釜以1兆帕斯卡/小时~6兆帕斯卡/小时(例如1兆帕斯卡/小时、2兆帕斯卡/小时、3兆帕斯卡/小时、4兆帕斯卡/小时、5兆帕斯卡/小时或6兆帕斯卡/小时)的速度释放压力,直至所述分离釜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由此得到多组元气凝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
下文将以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然而,这些实施例只是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解释为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中使用的硅溶胶有浙江宇达化工厂提供,其它试剂则来自国药试剂公司北京分公司;纤维材料来自浙江欧诗漫晶体纤维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向容器中加入二氧化硅含量(有时称为固含量)为25%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pH 9),在搅拌的条件下依次滴加盐酸(1M)和氨水(1M),凝胶化反应开始。其中,质量比为:硅溶胶∶盐酸∶氨水=100∶4∶6。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5分钟。
用所制得的溶胶浸渍体积密度为0.18g/cm3的莫来石棉毡。浸渍方法为:先将莫来石棉毡放入模具型腔中,在将上述溶胶缓慢加入型腔中,使莫来石棉毡吸收溶胶。莫来石纤维毡浸透溶胶后,合上模具。在室温下进行凝胶后,即得到莫来石纤维毡增强的二氧化硅湿凝胶。
在室温下,凝胶继续老化1天。之后拆开模具,取出湿凝胶,放入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48小时换一次乙醇,直到水分分析结果为乙醇中水含量低于1%(使用卡尔费休水份滴定仪测定)。将完成溶剂置换的纤维增强湿凝胶放到含有5%(体积含量)的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室温静置24小时;之后再次将湿凝胶取出,放在无水乙醇中溶剂置换两次,每次48小时。之后开始超临界干燥。干燥过程如下:将湿凝胶放入超临界流体干燥釜中,打入6兆帕斯卡作为干燥介质的二氧化碳,在保温温度为室温(25℃)的条件下保温,保温时间为5小时;升温至40℃的干燥温度,再以800升/小时的二氧化碳流量将作为辅助介质的乙醇带出干燥釜进行分离;以2兆帕斯卡/小时的速度释放压力,直至所述分离釜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由此得到多组元气凝胶复合材料。
该法制得的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室温导热系数(依据标准GB/T10295-2008)为:0.023W/m·K;压缩强度(依据标准GJB1585A-2004)为:1.8MPa。
实施例2~18
除了表1中所列内容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实施,所制得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性能见下表1。
Figure BSA00000287209600121
Figure BSA00000287209600131

Claims (10)

1.一种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包含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纤维材料,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以二氧化硅水溶胶为原料,通过添加催化剂来制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盐酸、氢氟酸、氨水和氟化铵水溶液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选自由下列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硼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纤维材料选自如下纤维材料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和氮化硼纤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005g/cm3~1.00g/cm3,优选为0.01g/cm3~0.30g/cm3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还包含红外遮蔽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红外遮蔽材料为具有红外反射特性的功能性材料或者具有红外辐射特性的功能性材料。
6.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颗粒尺寸小于100nm;孔径小于100nm;体积密度为0.01g/cm3~0.50g/cm3,优选为0.01g/cm3~0.30g/cm3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在制备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过程中进行了超临界干燥处理。
8.一种制备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溶胶的制备:向二氧化硅水溶胶中加入催化剂并混合,制得溶胶;
(2)溶胶浸胶和胶凝:将纤维材料浸入所述溶胶中,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胶凝,得到纤维增强型二氧化硅湿凝胶;
(3)老化: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8小时~168小时的老化;
(4)溶剂置换:将老化后的纤维增强湿凝胶材料放入醇溶剂或酮溶剂中,使水含量低于1%;
(5)疏水化:将完成溶剂置换的纤维增强湿凝胶放到含有0.5体积%~10体积%的疏水化试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室温静置1小时~24小时;然后将湿凝胶取出,放在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优选的是,在无水乙醇中进行的溶剂置换分两次进行,每次24小时~120小时;
(6)超临界干燥处理:对经疏水化的所述纤维增强湿凝胶进行超临界干燥处理,制得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样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凝胶化反应过程包括:
在搅拌过程中,向作为原料的二氧化硅水溶胶中缓慢加入催化剂,将体系pH调节为6~8;在室温或者30℃~80℃的加热温度下老化,所述加热温度优选为30℃~50℃;凝胶时间为1分钟~64小时,优选为:1~2小时。
10.由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纤维增强型气凝胶隔热材料。
CN 201010294784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948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94784 CN101948296B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94784 CN101948296B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8296A true CN101948296A (zh) 2011-01-19
CN101948296B CN101948296B (zh) 2013-08-21

Family

ID=4345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94784 Active CN101948296B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8296B (zh)

Cited B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1296A (zh) * 2011-02-12 2011-09-14 上海贝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飞机黑匣子隔热阻燃防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042A (zh) * 2011-03-28 2011-09-28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轻质刚性陶瓷隔热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1465A (zh) * 2011-12-19 2012-07-04 福建欧诺漆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微空超纤建筑隔热保温浆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01700A (zh) * 2012-04-20 2012-10-0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SiO2气凝胶/无机棉复合保温隔热毡及制备方法
CN102839893A (zh) * 2012-08-28 2012-12-26 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透明气凝胶真空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77218A (zh) * 2012-10-24 2013-01-16 厦门大学 一种疏水吸油碳化硅陶瓷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WO2013010371A1 (zh) * 2011-07-18 2013-01-2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稻壳灰为原料制备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的方法
CN102942354A (zh) * 2012-11-15 2013-02-27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透光型气凝胶制备方法
CN103011745A (zh) * 2012-11-27 2013-04-03 天津大学 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449825A (zh) * 2013-08-19 2013-12-18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烧蚀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777A (zh) * 2013-08-21 2013-12-18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高性能多层薄毡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2643A (zh) * 2014-03-13 2014-07-16 四川科宁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SiO2气凝胶隔热毡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7276A (zh) * 2014-02-25 2014-09-03 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β晶协同增强增韧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1363A (zh) * 2014-07-21 2014-11-05 陈海锋 一种多孔莫来石纤维制品
CN104261797A (zh) * 2014-09-02 2015-01-07 南京工业大学 玻璃纤维增强TiO2-SiO2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370516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苏州维艾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与二氧化硅气凝胶混杂的芯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2395A (zh) * 2014-11-18 2015-03-11 四川睿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柔性SiO2气凝胶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6402A (zh) * 2014-12-18 2015-04-08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玻纤复合型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毡的制备工艺
CN104532547A (zh) * 2015-01-29 2015-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涂覆Al2O3溶胶凝胶的耐高温柔性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29369A (zh) * 2014-10-31 2015-04-2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高抗压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7096A (zh) * 2015-01-30 2015-04-29 长兴盛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纤维复合功能隔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91767A (zh) * 2015-01-15 2015-05-06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高温相变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1756A (zh) * 2015-07-08 2015-10-28 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绝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143A (zh) * 2015-08-06 2015-11-11 江苏德威节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方法
CN105114761A (zh) * 2015-08-13 2015-12-02 苏州市君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气凝胶绝热毯
CN105271212A (zh) * 2015-11-30 2016-01-27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634A (zh) * 2016-01-29 2016-05-25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棉/硅铝气凝胶复合保温板的超临界干燥方法
CN105727852A (zh) * 2016-01-29 2016-07-06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氧化纤维/硅铝气凝胶复合保温板的超临界干燥方法
CN105819823A (zh) * 2015-01-05 2016-08-03 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与玻璃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37244A (zh) * 2016-04-01 2016-08-10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环保型硅酸镁纤维毡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2195A (zh) * 2016-12-05 2017-04-26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纤维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736A (zh) * 2016-11-16 2017-08-11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耐高温辐射透波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2715A (zh) * 2017-04-11 2017-09-0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轻质柔性可重复使用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3297A (zh) * 2017-06-28 2017-11-03 浙江贝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疏水性保温隔热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3289A (zh) * 2017-06-28 2017-11-03 浙江贝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疏水性保温隔热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919A (zh) * 2017-06-06 2017-11-10 合肥伊只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用于铝合金门窗的隔热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423A (zh) * 2017-07-03 2017-11-10 南京凤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424A (zh) * 2017-08-30 2017-11-10 湖南天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7352956A (zh) * 2017-07-15 2017-11-17 合肥皖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灭火器用隔热材料
CN107522500A (zh) * 2017-08-19 2017-12-29 天津市鑫盈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隔热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应用
CN107986745A (zh) * 2017-12-20 2018-05-04 长春工业大学 聚酯纤维增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工艺
CN108146028A (zh) * 2016-12-05 2018-06-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绝热材以及使用该绝热材的设备
CN108390002A (zh) * 2018-03-05 2018-08-10 奚正华 一种基于叶蜡石-二氧化钛气凝胶的锂电池隔膜增强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00272A (zh) * 2018-03-05 2018-08-14 陈颖婷 一种复合有水羟硅钠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锂电池聚丙烯隔膜
CN108468907A (zh) * 2018-04-20 2018-08-31 宿迁南航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纳米粉体材料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9647A (zh) * 2018-04-01 2018-09-04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保温毡用硅气凝胶
CN108585948A (zh) * 2018-03-19 2018-09-28 山东大学 一种氧化铝基陶瓷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8911693A (zh) * 2018-06-28 2018-11-30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14557A (zh) * 2018-06-04 2018-11-30 东莞市武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8905912A (zh) * 2018-08-01 2018-11-30 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53131A (zh) * 2018-08-01 2018-12-21 苏州天脉导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预氧丝气凝胶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0141A (zh) * 2018-08-31 2019-01-11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铝气凝胶绝热软毡及其成型工艺
CN109440954A (zh) * 2018-11-30 2019-03-08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真空保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7485A (zh) * 2018-10-11 2019-03-12 浙江鹏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复合芳纶非织造布的热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14146A (zh) * 2019-03-25 2019-06-21 郑州大学 一种超疏水纸基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80038A (zh) * 2019-03-22 2019-08-02 嘉兴赛曼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高温超薄低导热隔热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0406135A (zh) * 2019-08-02 2019-11-05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轻质高效多层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5623A (zh) * 2020-04-14 2020-06-16 河南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不掉粉的复合气凝胶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CN111348888A (zh) * 2020-04-08 2020-06-30 天津纳科世纪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高温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4210A (zh) * 2020-05-20 2020-08-2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纳米多孔隔热材料
CN111848205A (zh) * 2020-07-13 2020-10-30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常压干燥制备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方法
CN113174234A (zh) * 2020-11-12 2021-07-27 常州泰特耐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芳纶浆粕的制备方法
CN113620643A (zh) * 2021-09-18 2021-11-09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掉粉二氧化硅气凝胶毡的制备方法
CN114804819A (zh) * 2022-06-14 2022-07-29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材料
CN114804126A (zh) * 2014-10-03 2022-07-29 斯攀气凝胶公司 改良的疏水性气凝胶材料
CN116102023A (zh) * 2021-11-09 2023-05-1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智能可变形热防护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02023B (zh) * 2021-11-09 2024-06-07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智能可变形热防护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2520A (zh) * 2017-08-23 2019-03-05 张家港市汇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188C (zh) * 2005-07-15 2007-05-23 清华大学 以稻壳灰为原料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00398492C (zh) * 2005-08-01 2008-07-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188C (zh) * 2005-07-15 2007-05-23 清华大学 以稻壳灰为原料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00398492C (zh) * 2005-08-01 2008-07-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功能材料》 20051231 陈一民 等 疏水SiO2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第903-905页 8,10 第36卷, 第6期 2 *

Cited By (9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1296A (zh) * 2011-02-12 2011-09-14 上海贝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飞机黑匣子隔热阻燃防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042A (zh) * 2011-03-28 2011-09-28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轻质刚性陶瓷隔热瓦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10371A1 (zh) * 2011-07-18 2013-01-2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稻壳灰为原料制备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的方法
CN102531465A (zh) * 2011-12-19 2012-07-04 福建欧诺漆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微空超纤建筑隔热保温浆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31465B (zh) * 2011-12-19 2013-08-21 福建欧诺漆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微空超纤建筑隔热保温浆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01700B (zh) * 2012-04-20 2015-02-04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SiO2气凝胶/无机棉复合保温隔热毡及制备方法
CN102701700A (zh) * 2012-04-20 2012-10-0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SiO2气凝胶/无机棉复合保温隔热毡及制备方法
CN102839893A (zh) * 2012-08-28 2012-12-26 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透明气凝胶真空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77218A (zh) * 2012-10-24 2013-01-16 厦门大学 一种疏水吸油碳化硅陶瓷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CN102877218B (zh) * 2012-10-24 2016-03-09 厦门大学 一种疏水吸油碳化硅陶瓷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CN102942354A (zh) * 2012-11-15 2013-02-27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透光型气凝胶制备方法
CN102942354B (zh) * 2012-11-15 2014-06-25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透光型气凝胶制备方法
CN103011745A (zh) * 2012-11-27 2013-04-03 天津大学 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370516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苏州维艾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与二氧化硅气凝胶混杂的芯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825A (zh) * 2013-08-19 2013-12-18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烧蚀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777A (zh) * 2013-08-21 2013-12-18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高性能多层薄毡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777B (zh) * 2013-08-21 2016-10-05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高性能多层薄毡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7276A (zh) * 2014-02-25 2014-09-03 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β晶协同增强增韧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2643A (zh) * 2014-03-13 2014-07-16 四川科宁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SiO2气凝胶隔热毡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1363A (zh) * 2014-07-21 2014-11-05 陈海锋 一种多孔莫来石纤维制品
CN104261797A (zh) * 2014-09-02 2015-01-07 南京工业大学 玻璃纤维增强TiO2-SiO2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61797B (zh) * 2014-09-02 2016-08-31 南京工业大学 玻璃纤维增强TiO2-SiO2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04126B (zh) * 2014-10-03 2024-03-08 亚斯朋空气凝胶公司 改良的疏水性气凝胶材料
CN114804125A (zh) * 2014-10-03 2022-07-29 斯攀气凝胶公司 改良的疏水性气凝胶材料
CN114804124A (zh) * 2014-10-03 2022-07-29 斯攀气凝胶公司 改良的疏水性气凝胶材料
CN114804126A (zh) * 2014-10-03 2022-07-29 斯攀气凝胶公司 改良的疏水性气凝胶材料
CN104529369A (zh) * 2014-10-31 2015-04-2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高抗压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4881A (zh) * 2014-10-31 2017-10-13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制备抗压隔热材料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抗压隔热材料
CN107244881B (zh) * 2014-10-31 2019-07-16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制备抗压隔热材料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抗压隔热材料
CN104402395A (zh) * 2014-11-18 2015-03-11 四川睿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柔性SiO2气凝胶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6402A (zh) * 2014-12-18 2015-04-08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玻纤复合型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毡的制备工艺
CN105819823A (zh) * 2015-01-05 2016-08-03 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与玻璃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19823B (zh) * 2015-01-05 2019-01-01 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与玻璃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91767A (zh) * 2015-01-15 2015-05-06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高温相变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547B (zh) * 2015-01-29 2016-06-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涂覆Al2O3溶胶凝胶的耐高温柔性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32547A (zh) * 2015-01-29 2015-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涂覆Al2O3溶胶凝胶的耐高温柔性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57096A (zh) * 2015-01-30 2015-04-29 长兴盛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纤维复合功能隔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01756A (zh) * 2015-07-08 2015-10-28 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绝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143B (zh) * 2015-08-06 2021-06-29 江苏德威节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方法
CN105036143A (zh) * 2015-08-06 2015-11-11 江苏德威节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方法
CN105114761A (zh) * 2015-08-13 2015-12-02 苏州市君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气凝胶绝热毯
CN105271212A (zh) * 2015-11-30 2016-01-27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634A (zh) * 2016-01-29 2016-05-25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棉/硅铝气凝胶复合保温板的超临界干燥方法
CN105727852A (zh) * 2016-01-29 2016-07-06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氧化纤维/硅铝气凝胶复合保温板的超临界干燥方法
CN105837244B (zh) * 2016-04-01 2018-06-12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环保型硅酸镁纤维毡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7244A (zh) * 2016-04-01 2016-08-10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环保型硅酸镁纤维毡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736B (zh) * 2016-11-16 2018-02-09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耐高温辐射透波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736A (zh) * 2016-11-16 2017-08-11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耐高温辐射透波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2195A (zh) * 2016-12-05 2017-04-26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纤维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6028A (zh) * 2016-12-05 2018-06-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绝热材以及使用该绝热材的设备
CN108146028B (zh) * 2016-12-05 2021-10-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绝热材以及使用该绝热材的设备
CN106592195B (zh) * 2016-12-05 2019-01-22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纤维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2715A (zh) * 2017-04-11 2017-09-0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轻质柔性可重复使用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2715B (zh) * 2017-04-11 2019-10-29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轻质柔性可重复使用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919A (zh) * 2017-06-06 2017-11-10 合肥伊只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用于铝合金门窗的隔热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3297A (zh) * 2017-06-28 2017-11-03 浙江贝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疏水性保温隔热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3289A (zh) * 2017-06-28 2017-11-03 浙江贝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疏水性保温隔热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423A (zh) * 2017-07-03 2017-11-10 南京凤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2956A (zh) * 2017-07-15 2017-11-17 合肥皖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灭火器用隔热材料
CN107522500A (zh) * 2017-08-19 2017-12-29 天津市鑫盈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隔热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应用
CN107337424A (zh) * 2017-08-30 2017-11-10 湖南天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7986745A (zh) * 2017-12-20 2018-05-04 长春工业大学 聚酯纤维增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工艺
CN108400272A (zh) * 2018-03-05 2018-08-14 陈颖婷 一种复合有水羟硅钠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锂电池聚丙烯隔膜
CN108390002A (zh) * 2018-03-05 2018-08-10 奚正华 一种基于叶蜡石-二氧化钛气凝胶的锂电池隔膜增强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00272B (zh) * 2018-03-05 2021-09-17 义乌市坤玥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有水羟硅钠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锂电池聚丙烯隔膜
CN108585948A (zh) * 2018-03-19 2018-09-28 山东大学 一种氧化铝基陶瓷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8585948B (zh) * 2018-03-19 2021-04-23 山东大学 一种氧化铝基陶瓷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8479647A (zh) * 2018-04-01 2018-09-04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保温毡用硅气凝胶
CN108468907A (zh) * 2018-04-20 2018-08-31 宿迁南航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纳米粉体材料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4557A (zh) * 2018-06-04 2018-11-30 东莞市武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8911693B (zh) * 2018-06-28 2021-06-2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11693A (zh) * 2018-06-28 2018-11-30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53131A (zh) * 2018-08-01 2018-12-21 苏州天脉导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预氧丝气凝胶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5912A (zh) * 2018-08-01 2018-11-30 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80141A (zh) * 2018-08-31 2019-01-11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铝气凝胶绝热软毡及其成型工艺
CN109457485B (zh) * 2018-10-11 2021-03-23 浙江鹏辰造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复合芳纶非织造布的热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7485A (zh) * 2018-10-11 2019-03-12 浙江鹏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复合芳纶非织造布的热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40954A (zh) * 2018-11-30 2019-03-08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真空保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80038A (zh) * 2019-03-22 2019-08-02 嘉兴赛曼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高温超薄低导热隔热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9914146A (zh) * 2019-03-25 2019-06-21 郑州大学 一种超疏水纸基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14146B (zh) * 2019-03-25 2021-08-27 郑州大学 一种超疏水纸基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6135A (zh) * 2019-08-02 2019-11-05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轻质高效多层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8888A (zh) * 2020-04-08 2020-06-30 天津纳科世纪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高温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5623A (zh) * 2020-04-14 2020-06-16 河南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不掉粉的复合气凝胶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CN111574210A (zh) * 2020-05-20 2020-08-2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纳米多孔隔热材料
CN111848205A (zh) * 2020-07-13 2020-10-30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常压干燥制备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方法
CN113174234A (zh) * 2020-11-12 2021-07-27 常州泰特耐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芳纶浆粕的制备方法
CN113620643A (zh) * 2021-09-18 2021-11-09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掉粉二氧化硅气凝胶毡的制备方法
CN116102023A (zh) * 2021-11-09 2023-05-1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智能可变形热防护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02023B (zh) * 2021-11-09 2024-06-07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智能可变形热防护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04819A (zh) * 2022-06-14 2022-07-29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8296B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8296B (zh) 一种高性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5350B (zh) 一种改性氧化铝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8592B (zh) 一种硅铝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Yu et al. Quartz fiber reinforced Al2O3-SiO2 aerogel composite with highly thermal stability by ambient pressure drying
CN101698583B (zh) 一种多组元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oebel et al. Aerogel-based thermal superinsulation: an overview
CN102603348B (zh) 一种纳米孔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355A (zh) 纤维/Zr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98584B (zh) 一种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连续毡的制备方法
CN102503356B (zh) 定向纤维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0575444C (zh) 一种耐高温氧化铝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8591B (zh) 一种纤维复合炭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15181B (zh) 一种提高气凝胶复合材料强度的方法
CN103204666A (zh) 一种水性条件下低成本制备气凝胶或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910926B (zh) 一种耐高温碳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He et al. Large-scale and ultra-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ZrO2 fibrofelt/ZrO2-SiO2 aerogels composite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CN108658574A (zh) 一种防脱粉气凝胶复合保温毡
CN106189066A (zh) 一种酚醛树脂/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0390B (zh) 一种SiO2纳米/微米粉复合低维隔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701700A (zh) 一种SiO2气凝胶/无机棉复合保温隔热毡及制备方法
CN105198375A (zh) 一种绝热二氧化硅气凝胶/羟基化玻璃纤维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5826A (zh) 一种气凝胶/无机轻集料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320A (zh) 一种高性能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
CN113831103A (zh) 一种耐高温氧化铝-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0385072C (zh) 耐高温、低导热、柔性陶瓷纤维复合纸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ei Yuche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cheng

Inventor after: Zou Junf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P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Hao

Inventor after: Zhao Yu

Inventor after: Zhan Wanchu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cheng

Inventor before: Zou Junf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P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o

Inventor before: Zhao Yu

Inventor before: Zhan Wanch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NG JICHENG ZOU JUNFENG ZHANG PENG ZHANG HAO ZHAO YU ZHAN WANCHU TO: PEIYUCHEN ZHANG JICHENG ZOU JUNFENG ZHANG PENG ZHANG HAO ZHAO YU ZHAN WANCHU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