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8820A -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记录介质、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记录介质、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8820A
CN109228820A CN201811019161.XA CN201811019161A CN109228820A CN 109228820 A CN109228820 A CN 109228820A CN 201811019161 A CN201811019161 A CN 201811019161A CN 109228820 A CN109228820 A CN 109228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image
user
temperature
image sensor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91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楠龟弘
楠龟弘一
式井慎
式井慎一
N·斯拉万
伊藤达男
船濑和记
米田亚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9228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8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01J5/0025Living bod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5Interfacing a pyrometer to an external device or network; User interfa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4Casings
    • G01J5/047Mobile mounting; Scann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4Activity of occupa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by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sensor and objec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 G01B11/0608Height gau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2005/0077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2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记录介质、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控制装置是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该空气调节机搭载于通过电来驱动的车辆,所述控制装置具备:图像处理部,获得由热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表示测定对象区域的温度分布的热图像,基于所述热图像,检测存在于所述测定对象区域中的人的位置、穿着量、温度分布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设备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输出的信息,计算用于控制所述空气调节机的控制信息,所述设备控制部获得与所述车辆的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基于与所述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推测所述车辆的可行驶距离,输出与所述可行驶距离有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记录介质、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5月8日、申请号为201480001856.9、发明名称为“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用户界面”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空气调节装置等使用的热图像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开发了利用各种检测器获得周围环境的数据,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受控制的各种装置。这些装置通过利用所述周围环境的数据,来实现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例如,已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如下的构成:由温度检测器测量被空气调节装置吸入的空气的温度,将被测量的温度反馈给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根据反馈来的温度来调整风量等,从而作为结果室内的温度被调整。
此外还公开了由红外线检测器来测量室内的人的活动量,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提高了舒适度的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及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3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166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如上所述的红外线检测器(热图像传感器)的构成,还有研究的余地。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测量活动量的热图像传感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对检测区域的红外线进行检测;以及扫描部,为了使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对成为一个热图像的对象的区域的红外线进行检测,所述扫描部沿着扫描方向扫描所述检测区域,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包含:在相当于所述扫描方向的规定方向上的配置位置相互不同的红外线检测元件。
另外,这些全体或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用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能够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任意组合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来实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够实现适合测量活动量的热图像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热图像传感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外形图。
图2是表示红外线受光元件配置成矩阵形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的图。
图3是成为热图像传感器的传感对象的室内的模式图。
图4是用于说明矩阵形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温度分布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红外线受光元件配置成线形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线形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设置有热图像传感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图像处理部设置在装置的外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
图9是高温期及低温期的判断的流程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按照用户的位置变更全观察区域的位置的例的第一图。
图10B是用于说明按照用户的位置变更全观察区域的位置的例的第二图。
图11A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的用户界面的一例的第一图。
图11B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的用户界面的一例的第二图。
图11C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的用户界面的一例的第三图。
图11D是空气调节装置的用户界面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外形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的图。
图14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4的(b)是表示图14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图15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5的(c)是表示图15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图15的(d)是表示图15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图16的(a)~(d)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6的(e)~(h)是表示图16的(a)~(d)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图17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
图18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5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
图19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6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9的(c)以及(d)是表示图19的(a)以及(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图20的(a)~(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7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20的(d)~(f)是表示图20的(a)~(c)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图21是表示构筑不完整观察像素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利用像素偏移的高画质化的图。
图23是表示在X方向上受光元件列的配置被偏移的情况下的观察区域的一例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利用遮光板的高分辨率化的图。
图25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8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25的(b)是表示图25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8涉及的观察区域的另外的例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Y方向的扫描的图。
图28是表示在变形例8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配置了大小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受光元件的情况下的观察区域的一例的图。
图29是表示使受光传感器(受光元件)移动的构成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的图。
图30是表示通过移动受光传感器以外的构成要素来进行扫描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的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例的图。
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例的图。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用户界面的一例的图。
图34是表示观察区域中包含前挡风玻璃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图。
图35是基于结露预测的换气工作的流程图。
图36是基于结露预测的换气工作的流程图的另外的例。
图37是表示具备散射光量测量单元的输送设备的图。
图38是具备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空气调节装置被设置的室内的概略图。
图39A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39B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侧视图。
图40A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0B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0C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0D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0E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1是各红外线传感器在上下方向被直线配置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2A是表示图41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2B是表示图41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2C是表示图41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3A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3B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俯视图。
图44A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4B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俯视图。
图45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6是反光镜上安装了成像透镜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7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8A是表示上下方向的扫描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8B是表示上下方向的扫描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8C是表示上下方向的扫描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9是用于说明照明成为检测对象的例的图。
图50是表示照明被检测的情况下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51A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5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51B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5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俯视图。
图5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5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53是用于说明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的提高的图。
图54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6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55是用于说明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的变更的图。
图56是用于说明从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的晶圆剪切的部分的图。
图57是具备红外线检测器的照明装置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室内的概略图。
图58是表示多个一维受光传感器邻接地设置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对检测区域的红外线进行检测;以及扫描部,为了使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对成为一个热图像的对象的区域的红外线进行检测,所述扫描部沿着扫描方向扫描所述检测区域,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包含:在相当于所述扫描方向的规定方向上的配置位置相互不同的红外线检测元件。
并且可以是,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规定方向的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均相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并且可以是,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以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中包含的一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和与所述一个红外线检测元件邻接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重叠的方式来配置。
并且可以是,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以45度角度相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并且可以是,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分别由多个元件列构成,该多个元件列由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多个元件列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位置相互不同。
并且可以是,所述多个元件列分别由在垂直于所述规定方向的方向上排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构成。
并且可以是,所述多个元件列包含:由在垂直于所述规定方向的方向上排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构成的元件列;以及由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规定方向的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均相交的方向上排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构成的元件列。
并且可以是,在所述多个元件列中,构成一个元件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数量与构成其他元件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数量不同。
并且可以是,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包含至少两种红外线检测元件,该两种红外线检测元件的形状、热容量、大小、以及材料的任一个是不同的。
并且可以是,所述扫描部通过使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移动,从而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扫描所述检测区域。
并且可以是,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还具备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使来自对象物的红外线射入到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所述扫描部通过使所述光学系统移动,从而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扫描所述检测区域。
并且可以是,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还具备垂直扫描部,该垂直扫描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扫描方向的方向扫描所述检测范围。
并且可以是,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还具备通过使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旋转,来变更所述相交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的角度的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用户界面是空气调节装置的用户界面,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图像传感器,该热图像传感器用于生成表示对象区域的温度的分布的热图像,所述用户界面具备:第一设定接受部,接受室温的目标温度的设定;以及第二设定接受部,接受所述对象区域中的特定部分的目标温度的设定。
并且可以是,所述用户界面还具备:第三设定接受部,接受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风向及风量的设定,在所述第一设定接受部及所述第二设定接受部各自被设定了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设定接受部不接受所述风向及风量的设定。
并且可以是,所述用户界面还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至少显示所述风向及风量,在所述第一设定接受部及所述第二设定接受部各自被设定了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显示对所述第三设定接受部的设定无效。
并且可以是,所述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对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进行图像处理,从而检测在所述对象区域内存在的人的位置,所述显示部还显示被检测出的所述人的位置的温度。
并且可以是,所述人的位置的温度包括:人的脸的位置的温度、人的手的位置的温度、以及人的脚的位置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并且可以是,所述第二设定接受部接受对人的脸的位置、人的手的位置、以及人的脚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目标温度的设定,以作为所述特定部分的目标温度。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图像传感器,测量周围的温度,由表示温度的分布的多个像素构成的热图像;图像处理部,从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获得的热图像中,检测人的身体的特定部位的位置;以及设备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图像处理部检测出的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来控制风向,风量,温度,以及湿度的至少一个。
并且,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可以是人的脸的位置。
并且,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可以是人的手的位置及脚的位置的任一个。
并且,所述图像处理部,在构成所述热图像的多个像素中,可以将规定的温度的一个或多个像素检测为人的脸的位置。
并且,所述图像处理部,可以将在一定时间内有温度变化的多个像素以规定数以上聚集存在的区域,检测为人的身体的位置,根据检测为人的身体的位置的区域的形状或分布来检测人的身体的姿势,根据与检测出的姿势有关的信息,将作为所述人的身体的位置检测出的区域中的一部分,检测为人的手的位置或人的脚的位置。
并且,所述图像处理部根据检测为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的像素是否在规定的时间移动,来决定人的行动状态,所述设备控制部根据所述人的行动状态,可以控制风向、风量、温度、湿度的任一个。
并且,还可以具备传感器高度及角度变更部,变更所述热图像传感器的高度或角度。
并且,还可以具备通信部,将从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获得的热图像的数据或者图像处理部检测的数据,经由网络发送到服务器。
另外,这些全体或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用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能够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任意组合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来实现。
下面,参考附图来具体说明实施方式。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全体的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都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主旨不是限制本发明。并且,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示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可以说明是任意的构成要素。
并且,各个图为模式图,并非是严谨的图示。此外,对于各个图中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成为实施方式1的基础的见解]
首先说明成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基础的见解。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公开了人体检测部,该人体检测部根据获得的热图像,粗略地推测人的脸的位置以及脚的位置。
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公开推测人的脸的位置以及脚的位置的具体的方法,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对用户的状态和活动状态没有进行任何考虑。
换言之,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不能进行与用户的状态对应的最佳的空气调节,用户的状态例如是用户进行行动的状态、用户处于静止状态、用户处于睡觉的状态等。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公开了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热图像数据的方法,但是没有研究将获得的数据应用到什么样的控制。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具有热图像传感器的、根据用户的状态进行最佳控制的空气调节装置。
[构成]
下面,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利用热图像传感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外形图。
如图1示出的空气调节装置10由具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11、吹出被调节的空气的吹出口12、获得热图像数据的热图像传感器13的大致箱形的主体14构成。
首先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0。
从吸入口11吸入到主体14内的空气,在主体14内部的加热部或冷却部(未图示)进行加热或冷却,从吹出口12返回到室内。
为了吸入并吐出室内的空气,通常在主体14内部设置有风扇等的送风部(未图示)。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加热或冷却更多的空气。
此外,在主体14内部,为了加热或冷却空气,通常设置有散热片等的散热板(未图示),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加热或冷却空气。
此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中,为了加热或冷却所述散热板,设置有压缩机和帕尔贴等热交换器(未图示)。另外,热交换器可以设置在室外。由此,空气调节装置10中设置在室内的设备成为小型,在冷却室内空气时热交换器本身的热不会放出到室内,所以能够高效地冷却室内的空气。此外,在这个情况下,热交换器与散热板可以用热阻小的热管和冷却配管来连接。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空气的加热或冷却。
下面说明热图像传感器13。空气调节装置10的热图像传感器13,可以采用以下说明的热图像传感器20及热图像传感器30的某一个。
图2是表示热图像传感器13的一例的热图像传感器20的图。如图2所示,热图像传感器20由以矩阵形排列了红外线受光元件的二维受光传感器21、以及透镜22构成。
二维受光传感器21采用利用热电动势的热电堆和利用电阻值的温度变化的测幅射热计、利用热电效应的热电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放射温度计等。在热图像传感器20的二维受光传感器21中,以矩阵形排列了纵16像素×横32像素=共计512像素的红外线受光元件(以下简称为受光元件)。
此外,透镜22采用红外线的透射率高的硅或ZnS等形成的透镜。从各个方向射入到透镜22的红外光,被设计成分别射入到不同的受光元件。
下面说明采用了热图像传感器20的室内的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图3是成为热图像传感器20的传感对象的室内(观察区域)的模式图。图4是用于说明热图像传感器20的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的图。
例如,如图3所示在用户41和用户42在的房间设置了空气调节装置10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从各个观察像素51放出的红外线,射入到二维受光传感器21的各个受光元件。另外,观察像素51意味着放出射入到各受光元件的红外线的室内的区域。
设置在各观察像素51内的物质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红外线的光量越大,射入到对应的受光元件的红外线光量越多。换言之,根据射入到二维受光传感器21的各受光元件的红外线光量,计算空气调节装置10的周围的温度分布。
二维受光传感器21,因为受光元件排列成矩阵形,所以二维受光传感器21整体,时常测量(每个抽样周期测量1帧)全观察区域50内的各观察像素51的温度(热图像数据)。在这里16×32=512像素的受光元件排列成矩阵形,所以全观察区域50划分为16行×32列的总计512个的观察像素51。另外,获得热图像数据的定时,可以不是每个抽样周期1帧。可以在用户指定的定时获得热图像数据。
下面说明热图像传感器13的另外的例。图5是表示热图像传感器13的另外的例子的热图像传感器30。如图5所示,热图像传感器30由旋转部31、受光元件排列成线形的一维受光传感器32以及透镜33构成。
旋转部31采用步进马达和伺服马达等。另外,热图像传感器30不一定需要采用旋转部31,只要是能够变更受光元件的朝向的扫描单元(扫描部),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机构。旋转部31比其他驱动机构更适合小型化。
一维受光传感器32与二维受光传感器21同样,采用利用热电动势的热电堆和利用电阻值的温度变化的测幅射热计、利用热电效应的热电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放射温度计等。此外,在一维受光传感器32中排列了1×16=16像素的受光元件。
透镜33与透镜22一样采用红外线的透射率高的硅或ZnS等形成的透镜。
下面说明采用了热图像传感器30的室内的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图6是用于说明热图像传感器30的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的图。
在热图像传感器30采用了一维受光传感器32,所以图6示出的线观察区域61内的观察像素51,成为能够一次测量温度的观察像素51。但是通过采用旋转部31,线观察区域61以相对于线轴方向(图6中的Y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也记为扫描方向或X方向)移动,与热图像传感器20的情况相同,能够获得空气调节装置10的周围的全观察区域50的热图像数据。例如,1×16的一维受光传感器32,采用旋转部31分别以任意的角度旋转32step,从而能够获得16×32=512像素,即全观察区域50的热图像数据。一维受光传感器32在每1步骤各旋转5度,则全观察区域50的X方向的宽度相当于160度。
在热图像传感器30中,旋转部31一边使一维受光传感器32旋转,一边测量各观察像素51的温度。因此,在热图像传感器30为了获得全观察区域50的热图像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帧间隔),比在上述的热图像传感器20获得全观察区域50的热图像数据的时间长。
另外,在热图像传感器30中,在Y方向以线形排列的受光元件向X方向移动(旋转),不过,也可以在X方向以线形排列的受光元件向Y方向移动(旋转)。
此外,二维受光传感器21及一维受光传感器32,优选的是采用光电二极管。通过采用光电二极管,能够获得高速的热图像数据。
此外,在二维受光传感器21及一维受光传感器32是光电二极管的情况和不是光电二极管的情况下,优选的是设置加热受光传感器的单元(加热部)。通过设置加热受光传感器的单元,能够提高热图像数据的信噪比(S/N)。加热部采用加热器或帕尔贴。
此外,在设置了所述加热部,并且作为受光传感器采用光电二极管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采用由锑化铟形成的光电二极管。由此,除了获得热图像数据之外,还能够检测室内空气成分(CO2,CO,H2O)浓度。因此,由热图像传感器13检测出CO2,CO的浓度高,能够催促用户进行换气。这个情况下,空气调节装置10作为催促用户换气的单元,优选的是具备通过声音进行通知的通知单元(通知部)。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优选的是具备替换室内外的空气的换气部。由此,在CO2,CO浓度高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不需要用户自己开窗户)进行换气。在此,换气部具体而言是由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进行开关控制的换气窗户,而这样的换气窗户优选的是设置过滤器。由此,能够减少随着换气而花粉等进入到室内。
此外在热图像传感器13,优选的是采用多个旋转部,进行二维扫描。优选的是旋转部例如能够向倾斜变焦(滚动)方向旋转热图像传感器。由此,能够构筑更廉价且高性能的热图像传感器。
下面说明采用了热图像传感器13的空气调节装置10的系统构成。图7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
如图7所示,空气调节装置10,除了热图像传感器13之外,还具备帧存储器15、运算处理部16、环境测量装置17、热交换器18a、送风机18b、以及风向调节器18c。运算处理部16包括图像处理部16a、设备控制部16b。另外,以上的构成在空气调节装置10不是必须的构成,可以是少一个或多个的构成。
下面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0的各构成进行的处理的流程。
首先,热图像传感器13从受光元件获得电信号(是热电堆的情况下是热电动势),根据获得的电信号,制作二维的热图像数据。热图像传感器13的构成如上所述。
在帧存储器15中存储被制作的二维的热图像数据。关于帧存储器15,只要如半导体存储器等具有通常的存储功能,就不作特别限定。此外,帧存储器15可以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的外部。
运算处理部16获得帧存储器15中存储的二维的热图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关于运算处理部16,只要如微电脑等具有运算功能,就不作特别限定。
在运算处理部16内,首先,图像处理部16a根据帧存储器15存储的热图像数据,进行根据热图像数据来检测人的位置和穿的衣服量、室内的温度分布等的图像处理。关于图像处理部16a的图像处理算法的具体例后述。而且,图像处理部16a将用户的位置、用户的手和脸的温度、墙壁的温度等的信息输出到设备控制部16b。
设备控制部16b根据从图像处理部16a输出的信息,算出用于控制(室温控制、风量控制、以及风向控制)压缩机等的热交换器18a、风扇等的送风机18b、以及活叶片等的风向调节器18c的控制信息。设备控制部16b算出的控制信息,例如送风机18b时是其旋转数,风向调节器18c时是活叶片倾斜的角度。另外,设备控制部16b的控制对象不限定为热交换器18a、送风机18b、以及风向调节器18c。
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如图7所示,具备测量室温和湿度的环境测量装置17,可以根据室温和湿度等进行室温、风量的控制。
加之,从环境测量装置17获得的室温和湿度等的环境信息,优选的是发送到图像处理部16a。其理由后述。
此外,所述环境信息优选的是室温及湿度以外还包括外部气温、室内外的照度、户外的辐射热等。其理由也后述。
另外,图像处理部16a可以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的外部。图8是表示图像处理部设置在装置的外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
如图8所示,空气调节装置10a具备通信部19,热图像数据经由通信部19发送到服务器80。在这样的构成中,在服务器80内的图像处理部81进行用户的位置、用户的状态(手和脸的温度、穿的衣服量、姿势等)、以及墙壁的温度等的计算。
在这样的构成中,热图像数据被定期地通过通信部19发送到服务器80,所以能够确认热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老化,能够校正传感器灵敏度。在此,通信部19的通信中采用Wi-Fi(注册商标)和Bluetooth(注册商标)等,通信部19可以采用互联网等的网络,将热图像数据传输到室外的服务器80。此外由通信部19传输的数据可以不是热图像数据,也可以是来自热图像传感器13的传感器输出。
此外,优选的是环境信息由通信部19发送到服务器80,其理由后述。
[用户的位置检测]
下面说明图像处理部16a以热图像数据为基础检测用户的位置,为了掌握用户的状态而测量脸和手等各部分的温度的方法和其效果。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热图像传感器13,可以采用热图像传感器20及热图像传感器30中的某一个。
首先说明测量用户的脸的温度的方法。
作为检测用户的位置,并测量用户的脸的温度的简单的方法之一有如下方法,在各帧的热图像数据中检测30~40℃的观察像素51,将检测出的观察像素51的位置作为用户的脸的位置,将检测出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作为用户的脸的温度。
此外,可以将温度在30~40℃且从1帧之前有1℃以上温度变化的观察像素51的位置作为用户的脸位置。人以外的发热体因为帧间的位置移动及帧间的温度变动小,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用户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用户的位置检测,空气调节装置10通过避开用户进行送风(设备控制部16b控制风向调节器18c),从而例如能够防止用户的皮肤干燥。
此外,如所述一样地测量用户的脸的温度,还能够减少用户中暑的危险性。例如,用户的脸的温度是37℃以上的情况下,通过强化制冷可以减少用户中暑的危险性。此外,用户的脸的温度连续37℃以上时,空气调节装置10识别用户患了感冒或流行性感冒,能够强化加湿。
此外,即使在热交换器18a以及设备控制部16b没有驱动的状态下,也可以由热图像传感器13进行用户的脸温度测量。即,空气调节装置10本身没有驱动的状态(停止状态)下,可以继续进行热图像传感器13的测量。由此,例如在设备控制部16b以及热交换器18a停止的状态下,用户睡觉等情况下,也能够兼顾减少耗电量和预防中暑的双方。
另外,各观察像素51的大小优选的是20cm×20cm以下。由此,能够准确地测量用户的脸温度,能够更准确地预防中暑。空气调节装置10,按每个机型设定房间面积是不同的,各观察像素51的大小,优选的是例如6叠(约10m2)用的空气调节装置10时在隔开3.6m的地方,8叠(约13m2)用的空气调节装置10时在隔开4.5m的地方,12叠(约19m2)用的空气调节装置10时在隔开7.2m的地方,大小为20cm×20cm以下。
另外,将观察像素51的大小设成比20cm×20cm小时,观察像素51的总数比512个多,这个情况下具有能够进行更高分辨率的测量的优点。
此外,相当于用户的脸的位置的观察像素51,一定时间以上不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用户睡觉。在此,“一定时间”是例如1分~60分。空气调节装置10判断用户是睡觉中时,能够向用户提供降低送风量降低噪音级别的功能、降低在工作中点灯的LED等的照度的功能、减弱制冷和制暖来抑制耗电量的功能等。
在此,减弱制冷及制暖,可以通过减少压缩机的旋转数或旋转速度来实现。此外,作为加强制冷及制暖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压缩机的旋转数或旋转速度来实现。
此外,睡觉中的用户的脸的位置很大地(例如30cm以上)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用户起床。而且,根据另外获得的时刻信息存储每天的起床时间,在接近起床时刻时向用户提供如下功能:如果是冬季开始制暖、如果是夏季则开始制冷的功能。
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为了存储起床时刻的信息等,空气调节装置10在帧存储器15以外另外具备记忆装置(存储器)。此外,用户是否利用空气调节装置10提供的功能,可以通过遥控器等用户界面,由用户来选择。由此,用户能够选择符合自己的希望的功能。另外,功能的选择,可以采用智能手机和TV等经由网络来进行。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具备室内照明功能。由此,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在接近起床时刻时向用户提供使照明点灯的功能。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上述的通信部19的情况下,可以经由通信网络,使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的外部的照明装置点灯。
此外,睡觉中的用户的脸的温度,可以定期地存储在帧存储器15以外的别的存储部。由此,根据起床紧之前的脸的温度来推测用户的基础体温,能够向用户提供每天的基础体温信息。
此外,在测量女性用户的基础体温的情况下,基础体温下降的月经期,可以进行比通常湿度高的空气调节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因为干燥引起的皮肤粗糙(尤其是容易干燥的时期有效),并且一年都能进行节能的空气调节。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空气调节装置10优选的是具备调湿单元。调湿单元是例如从室外机获得水分,向室内放出的类型的调湿单元,不过,也可以是将用户提供的供水箱内的水分向室内放出的类型的调湿单元。
在用户是女性的情况下,空气调节装置10,根据每天的基础体温算出成为高温期和低温期的分界的温度,来判断当前是高温期及低温期的哪个期。图9是高温期及低温期的判断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空气调节装置10预先存储每天的基础体温履历信息(S11),算出高温期与低温期的分界温度(S12)。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测量当天的基础体温(S13)。
加之,空气调节装置10在当天的基础体温属于高温期的情况(S14中的“是”)和属于低温期的情况(S14中的“否”)下,分别从开始的日期在6日以内还是第7日以后为基准,判断“排卵期”、“黄体期”、“月经期”、“卵泡期”(S15~S20),进行在各时期适合用户的建议和通知。
例如,在排卵期通知现在是容易怀胎的时期(S21),在黄体期推荐通过沐浴促进血液循环和加湿等(S22)。此外,黄体期中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被区分,在后半部分可以建议进行紫外线对策。
此外,在月经期建议通过沐浴促进血液循环和加湿(S23),在卵泡期通知现在是容易通过运动减肥变瘦的时期,并且建议通过运动进行减肥(S24)。
根据这样的构成,女性用户能够容易进行符合生理周期的身体状态管理。
另外,对女性用户进行通知和推荐的时期,可以在提前数日预先通知。由此,女性用户能够预先准备紫外线对策用商品和预约健身中心等进行日程管理。另外,图9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的顺序和判断基准(日数)、通知的内容以及推荐的内容是一个例子。
此外,使用图5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30的旋转型(扫描型)的热图像传感器30向用户提供基础体温信息的情况下,优选的是识别出用户在睡觉中时,提高用户附近的温度测量频度。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推测基础体温。
作为采用旋转型的热图像传感器30提高任意部分的温度测量频度的方法采用如下方法,只在测量所述任意部分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的期间降低旋转速度的方法和,只将想要提高测量频度的观察像素51往返地进行测量的方法。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存储用户每天的起床时间,在接近起床时间的时间段提高用户的脸的温度的测量频度。由此能够兼顾减少耗电量和提高基础体温的测量精度的双方。
此外按照用户的状态可以变更全观察区域50的位置。图10A以及图10B是用于说明按照用户的位置变更全观察区域50的的位置的例的图。
如图10A示出的用户非睡觉中的全观察区域91和如图10B示出的用户睡觉中的全观察区域92一样,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具备热图像传感器13的设置角度变更部,该设置角度变更部按照用户的状态,变更全观察区域的位置。
由此,空气调节装置10即使在用户睡在空气调节装置10的正下方(全观察区域91的外部)的情况下,也变更全观察区域的位置,从而能够检测用户的脸。在这样的构成中,能够减少热图像传感器13的受光元件的数量,能够廉价地实现热图像传感器13。另外,设置角度变更部具体而言是步进马达和伺服马达等的旋转机构。
此外,可以将规定时间内温度有变化,并且30℃以上的观察像素51的位置识别为用户的身体的位置。在这里的“规定时间”例如是1分~60分。在满足这样的条件的多个观察像素51成为一连串的情况下,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判断这些多个观察像素51的位置上存在一个用户的身体。
此外,作为其他例子,可以将25℃以上的观察像素51的位置识别为用户身体的位置。此外,可以将比室温高规定温度以上的高温的观察像素51、并且在规定时间内温度有变化的观察像素51识别为用户身体的位置。
此外,也可以根据成为一连串的多个观察像素51的排列方法来掌握用户的姿势。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也可以根据被判断为用户的身体位置的一连串的多个观察像素51的纵宽度(Y方向的长度)来推测用户的身高。这样的方法,依据用户的姿势(立位、坐位等),相当于用户的身体的观察像素51的纵宽度发生变动,所以难以正确地推测用户的身高。然而,定期地存储每个用户的观察像素51的纵宽度的测量结果,就能够根据观察像素51的纵宽度的最大值来推测立位时的身高。
这样推测用户的身高,就能根据身高来识别用户,能够按每个用户相互不同的设定来进行空气调节。例如每个用户喜欢的室温不同的情况下,空气调节装置10通过用户识别,能够按照在室内的用户,自动地变更室温设定。
另外,根据用户与热图像传感器13(空气调节装置10)的距离,观察像素51的纵宽度与身高的关系会变化。因此,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具备推测用户与热图像传感器13的距离的单元。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推测用户的身高。
作为推测用户与空气调节装置10的距离的单元,采用测量空气调节装置10与地板的距离的单元。例如,在激光聚焦式和超声波式等的非接触距离测量单元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的底面时,可以测量与地板的距离。
空气调节装置10相对于热图像传感器13的各观察像素51的方向(角度)是知道的(预先规定)。因此,空气调节装置10,以地板面与热图像传感器13的距离为基础,能够算出各观察像素51距空气调节装置10的正下方的地板面的距离。换言之,能够算出站在地板上的用户与空气调节装置10的距离。
这样,通过算出用户与空气调节装置10的距离,能够更准确地推测用户的身高,能够更准确地识别个人。
此外,可以具备设定空气调节装置10与地板的距离的单元(遥控器设定等)。由用户自己或空气调节装置10的安装者输入空气调节装置10的设置位置的高度(从地板到设置位置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测量用户的身高。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也可以具备测量空气调节装置10的设置角度相对于与地板面垂直的方向(铅垂方向)倾斜多少的单元。由此,即使空气调节装置10的设置面不是与地板面垂直的面(墙壁)的情况等,空气调节装置10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准确地推测用户的身高和用户与空气调节装置10的距离。
此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中,热图像传感器13可以具备照射观察区域的照明单元,也可以与照明装置邻接。通过热图像传感器13的全观察区域50被照射,用户自身能够容易地确认温度被测量的部位(=被照射的部位)。
因此,所述照明单元,优选的是仅对热图像传感器13的全观察区域50照射光的专用的照明单元。根据这样的照明单元,用户能够准确地掌握全观察区域50的位置。
此外,热图像传感器13可以具备远红外线照射单元,也可以与远红外线照射单元邻接。而且,这样的情况下热图像传感器13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设计成如下,向位于离所述远红外线照射单元越远的对象物照射远红外线光,照射的结果所接受的远红外线光的密度越低。
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10,通过比较向观察区域照射远红外线光的情况下的热图像传感器13的热图像数据和没有照射的情况下的热图像传感器13的热图像数据,能够掌握观察区域内的各部位与热图像传感器13的距离。因为,照射中的热图像数据与非照射中的热图像数据的变化量越大的观察像素51是越靠近热图像传感器13的观察像素51。由此,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掌握室内的气流障碍物(设置在空气调节装置10侧的衣橱等),能够进行控制以避开障碍物将气流输送到用户。通过改变风向到没有障碍物的方向等,能够进行高效的空气调节,实现耗电量的削减。
此外,通过如上述一样掌握用户的姿势,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检测出相当于用户的手和脚的观察像素51。换言之,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测量相当于用户的手和脚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
在此,根据发明者们独自的研究明确了如下,当用户感到舒适时用户的手的温度虽然存在个人差异,但是许多人感到手的温度在30℃左右时感觉最舒适。因此,空气调节装置10测量用户的手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以使用户的手的温度成为30℃左右,从而能够省去用户控制室温的工夫。
此外,这样的自动控制,例如睡觉中和孩子等,对自己操作空气调节装置存在困难的用户来说,起到能够防止过度制暖以及过度制冷的效果,并且还起到省电的效果。
作为所述自动控制可以考虑如下,例如在夏季,在空气调节装置10进行制冷中,用户的手的温度低于30℃的情况下,减弱制冷,用户的手的温度在30℃以上的情况下加强制冷的控制等。另外,通过增加热交换器18a的室内外的热的移动就能加强制冷,减少室内外的热的移动就能减弱制冷。在热交换器18a是压缩机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旋转数就能加强制冷,通过减少旋转数就能减弱制冷。此外,在冬季的制暖中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工作。
这样以用户的手的温度为基准来推测用户的温冷感,进行热交换器18a的控制(驱动和停止),从而能够减少如下状态:尽管用户的手的温度是30℃以上还进行制暖的状态、或者尽管用户的手的温度是30℃以下还进行制冷的状态。换言之能够实现节能。
另外,用户越是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手的温度越上升,感觉到热。因此,在所述一样的自动控制中,也可以进行除湿以代替加强制冷。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虽然具备热交换器18a,但是在具备加热器以及灯油的燃烧等发热单元(发热部)的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取代加热冷却功能而具备加湿除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也能够进行同样的控制。
例如,在用户的手的温度高的情况下,若处于制暖中,可以减少热交换器18a的驱动电力而减弱加热,若处于制冷中,则可以增加热交换器18a的驱动电力而加强制冷。此外,在用户的手的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以减弱所述发热单元的加热、减弱所述加湿,或者加强除湿。因为用户越是处于高温或高湿时手的温度上升,越是处于低温或低湿时手的温度下降。
此外,可以根据用户的脚的温度的测量,来进行与所述手的温度相同的自动控制。
此外,当然也可以测量手和脚以外的部分的温度,来进行同样的自动控制,但是手脚尤其手指及脚趾适合作为测量用户的舒适性的指标。根据发明者们的研究明白了作为温冷感以及舒适性的指标,手脚的温度比其他部位的温度灵敏度高。因此,通过将手脚的温度作为指标,则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用户界面]
下面说明上述说明的空气调节装置10的用户界面。图11A、图11B、以及图11C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的用户界面的一例的图。
在图11A、图11B以及图11C中作为用户界面的一例而图示了遥控器70,该遥控器70中设置有具备触摸屏等输入功能的显示部74。另外,用户界面的形式不被这样的形态所限定,输入部(设定接受部)与显示部74分开的形态也可以。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的用户界面,可以不必是这样专用的遥控器。可以将安装了应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用作空气调节装置10的遥控器70。
空气调节装置10的用户界面具有以下的特征。
在以往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用户通常使用遥控器来设定室温、风量、风向。相对于此,空气调节装置10中,如图11A所示,用户自己能够设定目标手温度、或目标脚温度。由此,例如用户可以将希望的手温度(脚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来设定。
此外,图11A示出的用户界面中设定了具体的手温度、脚温度的目标温度,不过用户界面可以显示例如“暖”、“中”、“冷”一样的选择项(图标)。这样显示图标的情况下,因为在用户界面上显示的文字数变少,能够使图标显示地更大,能够提高视觉确认性。此外,没有掌握自己的最适合的手温度的用户,以自己的手温度为基准能够更简单地选择空气调节控制。另外,“暖”、“中”、“冷”例如分别相当于用户的手温度31℃、30℃、29℃。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是能够选择如下模式的构成,该模式是以手温度为基准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的模式(手温度控制模式)、以脚温度为基准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的模式(脚温度控制模式)。这个情况下,用户例如通过用户界面来进行模式选择。
例如,在图11A中,目标手温度用粗框包围,这表示用户选择了手温度控制模式。
用户例如在裸脚的时候选择脚温度控制模式,在穿拖鞋时选择手温度控制模式等,用户按照自己的状态(例如,穿着衣服的状态)能够变更模式。由此,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更准确地推测用户的温热舒适性,反映到空气调节。
此外,在用户界面,如图11B所示可以显示在视觉上表示当前的用户的体温的热图像(在图11B中是人型的图标)。在图11B中显示按照用户的体温被着色(图11B中是颜色的浓淡,颜色越浓的部分温度越高)的图标。例如,体温高的部分显示为红色,体温低的部分显示为蓝色。
由此,用户一看就能掌握当前的自己的体温。由此,用户容易建立目标手温度和目标脚温度的设定的标准。
另外,用户界面可以是从图11B示出的画面直接改变目标室温、目标手温度、目标脚温度的形态。例如可以考虑如下的形态,即用户触碰与想要提高温度的地方对应的用户界面上的区域,或者通过划等输入动作,从而能够改变目标室温、目标手温度、目标脚温度的形态。
以下说明遥控器70(用户界面)的系统构成。图11D是表示遥控器70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
如图11D所示,遥控器70具备:第一设定接受部71、第二设定接受部72、第三设定接受部73、显示部74、遥控器控制部75(控制部)、遥控器通信部76(通信部)。
遥控器70是具备用于生成表示对象区域(例如室内)的温度的分布的热图像的热图像传感器13的空气调节装置10的用户界面。
第一设定接受部71接受室温的目标温度的设定。第一设定接受部71,具体而言是重叠在显示部74的触摸屏(图11A示出的用于设定目标室温的区域),也可以是硬件键。
第二设定接受部72接受对象区域中的指定部分的目标温度的设定。第二设定接受部72作为指定部分的目标温度,接受对人的脸的位置、人的手的位置、以及人的脚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目标温度的设定。第二设定接受部72具体而言是触摸屏(图11A示出的用于设定目标脚温度及目标手温度的区域),也可以是硬件键。
第三设定接受部73接受空气调节装置10的风向及风量的设定。第三设定接受部73具体而言是触摸屏(图11A示出的用于设定风量级别及风向的区域),也可以是硬件键。
如后述,第一设定接受部71及第二设定接受部72的各自设定有目标温度的情况下,第三设定接受部不接受风向及风量的设定。在此,“不接受设定”的含义详细而言如下:遥控器控制部75对第三设定接受部73接受的输入,不识别为是有效的输入、或者遥控器控制部75对第三设定接受部73接受的输入,不作为指令来发送到空气调节装置10等。
显示部74显示如图11A~图11C所示的图像。显示部74显示目标室温、目标脚温度、目标手温度、风向以及风量。显示部74具体而言是液晶面板和有机电致发光面板。
此外,显示部74根据热图像数据显示被检测的人的位置的温度。在这里的人的位置包括人的脸的位置、人的手的位置以及人的脚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具体而言,显示部74如图11B所示根据人型的图标的颜色显示人的身体的温度,不过,可以由数字来显示温度。
另外,如后边所述,在第一设定接受部71及第二设定接受部72的各自被设定了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显示部74显示对第三设定接受部73的设定无效。具体而言,如图11C所示,显示部74以灰色显示风向及风量的栏。
遥控器控制部75,将与第一设定接受部71,第二设定接受部72,以及第三设定接受部73接受的设定对应的指令,通过遥控器通信部76发送到空气调节装置10。此外,根据遥控器通信部76接收的热图像数据(与热图像有关的信息),使显示部74显示如图11B所示的表示体温的人型的图标。
遥控器通信部76是用于遥控器控制部75向空气调节装置10发送指令的通信模块。此外,遥控器通信部76从空气调节装置10(热图像传感器13)接收热图像数据。遥控器通信部76例如是使用红外线等的无线通信模块。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设置有与遥控器通信部76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用户的舒适性]
用户的舒适性不仅受用户的体表温度的影响,还受用户的深部温度的影响。因此,如“脸温度和手温度”、“颈部温度和脚温度”一样,可以测量接近深部温度的部位(脸、颈部等)的温度和末端体表温度(手、脚等)的至少两处的温度。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推测用户的舒适性,反映到空气调节中。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图像处理部16a)也可以根据热图像数据来识别用户是否戴眼镜、戴口罩,戴手套,穿袜子,穿拖鞋等。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具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用户进行如下通知的单元,即通知用户因为用户戴眼镜、戴口罩、戴手套、穿袜子、穿拖鞋等而导致温度的测量精度下降。例如,在图11A以及图11B的用户界面上显示警告,从而实现向所述用户进行通知。
由此,能够使用户认识到处于温度的测量精度下降的状态,从而用户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即消除测量精度下降的因素、或者切换为使用测量精度高的其他指标的模式。
例如,在戴着手套时,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因为戴着手套,手温度测量精度下降。”,则用户可以切换为脚温度控制模式或者脱掉手套。由此,能够提高空气调节装置10的温度测量精度。
另外,此时除了文字显示的通知以外,也可以使用通过声音的通知单元。由此,能够实时地进行对用户的通知。此外,使用声音及文字显示的双方的通知单元,就能够提高在难以听见声音的环境和使用音响设备中的用户等进行通知的精度。
另外,用户是不是戴着口罩等穿着物,可以通过下述的方法来识别。用户是否戴着口罩,能够根据相当于眼睛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与相当于嘴角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差来识别。在戴着口罩时,相当于嘴角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比不戴口罩时温度高。关于用户是否戴着眼镜,因为相当于眼睛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下降,所以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识别。此外,用户是否戴着手套能够通过比较相当于手掌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与相当于上腕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来识别。关于袜子、拖鞋,能够通过比较相当于脚趾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与相当于腿肚子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来识别。
此外,由热图像传感器13来识别是否戴眼镜、戴口罩、戴手套、穿袜子、穿拖鞋等的情况下,各观察像素51的大小优选为10cm×10cm以下。将观察像素51的大小设定为10cm×10cm以下,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有无用户的穿着物。空气调节装置10,按每个机型设定房间面积是不同的,各观察像素51的大小优选的是例如6叠(约10m2)用的空气调节装置10时在隔开3.6m的地方,8叠(约13m2)用的空气调节装置10时在隔开4.5m的地方,12叠(约19m2)用的空气调节装置10时在隔开7.2m的地方,大小为10cm×10cm以下。此外,优选的是通过使观察像素51大小变小,观察像素51的总数多于512个。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根据热图像数据,测量用户穿着的衣服的最表面的温度。由此,作为用户状态之一,能够推测用户穿着的衣服的绝热性(穿着的衣服量)。穿着的衣服的最表面的温度越低,判断穿着的衣服的绝热性高,在判断为绝热性高的情况下,能够加强制冷(减弱制暖)。根据用户的穿着量,温冷感与手和脚的温度的关系性会变化,所以推测用户穿着的衣服量,以穿着的衣服量为基础校正空气调节设定温度,从而实现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
此外,用户的温冷感与手脚的温度的关系也受来自房间的辐射热的影响。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测量房间内的温度分布的单元。由此,能够实现考虑了来自房间的辐射的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另外,房间内的温度分布的测量例如由热图像传感器13来进行。
此外,用户的温冷感与手脚的温度的关系,也受湿度的影响。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测量房间内的湿度的单元。由此,能够实现考虑了房间的湿度的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另外,例如用通常的湿度计来进行湿度的测量。
此外,用户的温冷感与手脚的温度的关系,也受用户的运动量、活动量、以及姿势的影响。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测量用户的运动量、活动量、以及姿势的单元。由此,能够实现考虑了用户的运动量、活动量、以及姿势的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另外,例如从热图像传感器13获得的图像算出用户的运动量、活动量、以及姿势。
此外,用户的温冷感与手脚的温度的关系,受昼夜节律的影响而变动。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测量当前的时刻的单元(计时部)。由此,能够实现考虑了昼夜节律影响的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
此外,用户的温冷感与手脚的温度的关系,受吃饭和沐浴等用户的行动的影响。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掌握用户的吃饭和沐浴等行动的单元。由此,能够实现考虑了用户的行动的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例如,通过检测饭桌上的热源就能掌握用户在吃饭中。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通过饭桌周围的用户的滞留时间、饭桌周围的用户的人数来掌握用户在吃饭中。此外,用户在沐浴中通过根据用户的体温的信息来掌握。因此,用户在吃饭中,以及用户在沐浴中均可以使用热图像传感器13来掌握。
此外,用户的温冷感与手脚的温度的关系,也受季节的影响。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测量日期时间和外气温的单元。由此,能够实现考虑了季节的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
此外,用户的温冷感与手脚的温度的关系,也受用户的发汗的影响。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测量用户的发汗量的单元。由此,能够实现考虑了发汗量的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测量用户的发汗量的单元是例如测量皮肤的导电率的随身传感器和远红外线区域的光谱传感器。
另外,用户的发汗量,可以如下地推测。通常水分容易吸收6-7μm的波长的光。因此,例如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测量7μm以下的红外光的单元和测量7μm以上的红外光的单元,则能够根据两个测量单元接受的红外光的光量比来测量湿度分布。而且,用户周围的湿度比周围的湿度高,则可推测为因为汗的蒸散而湿度上升。这样,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根据用户周围的湿度分布来推测发汗量。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利用1.5μm和1.9μm等的近红外的水分的吸收波长进行同样的测量。利用这些红外线的光谱方式,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以非接触来测量用户的发汗量。换言之,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测量没有携带随身传感器的用户的发汗量。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利用所述远红外线区域的光谱技术,测量脸、颈部、手以及脚等从衣服露出的部位的皮肤表面的水分,来推测发汗量。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根据热图像数据,测量用户的鼻子的温度。由此,能够推测用户的紧张状态。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空气调节装置10利用手的温度和脚的温度来推测用户的温冷感,并进行空气调节控制的例子。在此,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根据热图像数据,来测量用户的脸颊、鼻、耳以及下巴的任一个的温度。由此,更准确地推测用户的温冷感。此外,在用户戴着手套和穿着拖鞋的状态下,也能准确地推测温冷感。
此外,由热图像传感器13测量用户的脸颊、鼻、耳以及下巴的任一个的温度的情况下,各观察像素51的大小优选为5cm×5cm以下。通过将观察像素51大小设定为5cm×5cm以下,能够更准确地测量用户的鼻子温度。空气调节装置10,按每个机型设定房间面积是不同的,各观察像素51的大小,优选的是例如6叠(约10m2)用的空调时在隔开3.6m的地方,8叠(约13m2)用的空调时在隔开4.5m的地方,12叠(约19m2)用的空调时在隔开7.2m的地方,观察像素51的大小为5cm×5cm以下。此外,优选的是通过使观察像素51的大小变小,观察像素51的总数多于512个。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根据热图像数据测量用户的上半身的温度与下半身的温度的温度差。由此,能够判别用户是不是怕冷症,所以空气调节装置10在制暖中能够加强对用户脚下的制暖。此外,是否利用这样的功能,可以由用户通过上述的用户界面来选择。由此,用户能够选择希望的功能。
此外,在设置了空气调节装置10的房间里存在多个用户的情况下,有时每个用户的手温度(脚温度)不同。因此,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能够设定哪个用户为优先用户的单元。由此,即使房间里有手温度(脚温度)不同的多个用户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以手温度(脚温度)为目标值的空气调节控制。
优先用户的设定,例如通过上述的用户界面来进行。在图11A示出了作为优先用户从“A”、“B”、“Max”、“Min”的四个选择项(图标)中选择了“B”的例。
例如预先登记家族的身高的数据,空气调节装置10如上述一样根据热图像数据来测量室内的用户的身高,能够识别在室内的用户。因此,代替A,B,作为选择项(图标)可以显示预先登记的用户名(“爸爸”,“姐姐”或个人名等)。
此外,在图11A的例中示出的“Max”被选择的情况下,空气调节装置10转移到以在室内的用户中手温度最高的用户的手成为目标手温度来控制的模式。此外,在图11A的例中示出的“Min”被选择的情况下,空气调节装置10转移到以在室内的用户中手温度最低的用户的手成为目标手温度来控制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可以作为选择项来准备。
此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中还可以准备上述以外的如下模式:以位于离空气调节装置10最近的位置的用户的体温为指标来控制的模式、相反以位于离空气调节装置10最远的位置的用户的体温为指标来控制的模式。此外,也可以准备这样的模式:设定任意的位置,以位于离被设定的位置近的用户的体温为指标的模式。
这样,准备按照位置来选择用户,以被选择的用户的体温为指标来控制的模式,从而能够实现对用户来说自由度高的控制。
此外,在室内的多个用户的体温(手温度,脚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在制冷时向体温高的用户的方向送风,在制暖时向体温低的用户的方向送风等,通过调节风向和风量,可以提供按每个用户不同的周围温度环境。由此,能够提供多个用户均觉得舒适的室内环境。
此外,在用户是一个人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一个人的用户的两个以上的部位(例如手和脚)的各自成为目标温度的方式,来调节风向和风量。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图11C所示,在用户界面上,目标手温度及目标脚温度被粗线框围起来(由用户选择)。另一方面,如上述一样为了将两个以上的部位作为目标温度时,必须控制风向和风量。
换言之,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不能设定风向和风量,所以从用户界面不能设定风向和风量。换言之,如图11C所示,在用户界面上,风向及风量以灰色显示。另外,代替灰色显示,也可以通知不能进行风向及风量的设定变更。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根据室内的热图像数据,可以掌握房间的房间布局。由此,能够进行符合用户的行动的空气调节。
例如,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检测睡觉中的用户的脸的位置,所以也能检测用户的枕头的位置。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在用户睡觉中,避开用户的脸来送风,从而能够抑制脸的皮肤干燥和喉咙干燥。
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检测饭桌的位置,存储到空气调节装置10内的存储部。由此,将用户在饭桌附近逗留的期间作为吃饭中来识别,如果是冬季,能够进行减弱制暖等控制。例如,空气调节装置10可以从规定的时刻(例如早晨7:00)用户逗留10~60分的场所,作为饭桌来识别。
此外,相当于饭桌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是100℃~80℃时,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判断用户在吃火锅。如果在冬季有这样的判断的情况下,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进行减弱制暖等控制。此时,如果是具备除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10时,在进行减弱制暖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加强除湿。此外,是否利用这些功能,可以通过遥控器等用户界面,由用户来选择。由此,用户能够选择符合自己的希望的功能。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10。另外,所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空气调节装置10是在室内设置的装置,不过也可以作为车载用装置来实现。另外,车载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具体例在后边叙述。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空气调节装置10用热图像传感器13测量了用户的手、脚的温度,不过,可以用具有通信部的随身的温度测量装置(手表型的随身终端和鞋(或袜子)内置的终端等)来测量用户的手及脚的温度。这样的情况下,温度测量装置定期地经由通信部,对空气调节装置10通知用户的手及脚的温度,从而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使用热图像传感器13的方式具有能够测量没有携带温度测量装置的用户的手及脚的温度的优点。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关于内置了热图像传感器13的空气调节装置10,不过也可以例如将热图像传感器13与空气调节装置10分别设置,通过通信部网络连接。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对热图像传感器13及空气调节装置10各自的设置位置进行设定,而所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一体型构成具有无需设定设置位置的优点。
(实施方式2)
[成为实施方式2的基础的见解]
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热图像传感器。首先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基础的见解。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以矩阵形配置了受光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20,因为受光元件数多,大小变大,所以成本高。在此,使配置成矩阵形的各受光元件变小,从而使热图像传感器20低成本化,不过,这样的情况下因为灵敏度下降,所以温度的测量精度也下降。
另一方面,受光元件以线形配置的热图像传感器30,受光元件数量比热图像传感器20少,所以成本低。然而,热图像传感器30用于测量1帧的热图像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是数秒以上,较长。因此,热图像传感器30,测量人和宠物等动态物体的动作(活动量)存在困难。
根据活动量的测量,能够进行考虑了各用户的活动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例如,活动量多的用户因为体温上升,所以测量活动量,加强制冷和减弱制暖,从而能够进行更恰当的控制。
以往,关于设想了测量活动量的热图像传感器没有进行详细研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一维(1列)地配置受光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在扫描方向的变更点移动规定量之后进行下一个扫描,从而生成高分辨率的二维热图像数据。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关于活动量的测量却没有讨论。在实施方式2中,将廉价并且适合活动量的测量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构筑作为目的。
[构成]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具体的构成。在实施方式2中,对热图像传感器的多个形态进行了说明,不过,各形态是一例。也可以对形态不同的热图像传感器分别进行组合,来构成新的热图像传感器。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构成。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外形图。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的图。
图12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000与热图像传感器30同样地具备旋转部31和透镜33。热图像传感器1000与热图像传感器30不同的是,具备2列以线形排列的一维受光传感器32(一维受光传感器32a及32b)。
因此,热图像传感器1000能够同时测量温度的观察像素51,如图12所示分别是包含于1×16的线观察区域61a以及线观察区域61b两个的观察像素51。随着旋转部31的旋转,线观察区域61a及61b的各自沿着图13的右方向(X轴+方向)被扫描。换言之,包含于线观察区域61b温度被测量的观察像素51,之后又包含于线观察区域61a中温度再次被测量。
因此,热图像传感器1000,比较成为线观察区域61a的对象的各观察像素51的热图像数据与成为线观察区域61b的对象的各观察像素51的热图像数据,从而能够测量在两个线的测量时刻差的热图像数据的变化(以后也记为热图像时间变化)。由此,热图像传感器1000能够检测是否存在人和动物等动态物体。
换言之,根据热图像传感器1000基于热图像时间变化能够进行下述判断。
(1)如果没有热图像时间变化就没有动态物体
(2)如果热图像时间变化小就存在动态物体,不过动的速度慢(活动量小)
(3)如果热图像时间变化大就存在动态物体,并且动的速度快(活动量大)
关于所述(2),(3)的热图像时间变化与活动量的关系式,结合线观察区域61a以及61b中测量的时刻的差和对象物的动作的速度(设想范围)而设定。例如可以考虑如下的关系式,计算各观察像素51的温度的时间变化,将该累计值(例如纵一列的累计值)定义为各纵线的热图像时间变化,活动量与此成比例。
此外,旋转部31是步进马达的情况下,优选的是1步骤的宽度为线观察区域61a和61b的扫描方向的间隔的整数分之一(一维受光传感器32a与一维受光传感器32b的间隔的整数分之一)。这样,成为线观察区域61b的对象的观察像素51,在几个步骤之后成为线观察区域61a的对象。即,在不同的时间测量相同的观察像素51的红外线量,从而能够以更简单的处理,更准确地检测动态物体。
另外,使用相当于全观察区域50的一部分的数量的受光元件,错开时间多次测量相同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的情况下,受光元件优选的是扫描方向(旋转方向)成为长边的方式而配置的长方形。在这样的构成下,使受光传感器每次以受光元件的旋转方向的宽度以下的宽度来旋转,从而能够获得高信噪比(S/N)并且在双方向(X、Y方向)提高了分辨率的热图像数据。
这样,热图像传感器1000使用相当于全观察区域50的一部分的数量的受光传感器,错开时间来多次测量相同的观察像素51的温度。另外,根据这样的思想进行物体的活动量测量的热图像传感器,不被热图像传感器1000一样的构成所限定。
下面对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其他的构成(变形例)进行说明。但是下述说明的例子,不是在不同的时间对完全相同的场所(相同的观察像素51)的红外线量进行测量,会包含在不同的时间对从位置和面积不同的地方所放射的红外线量进行测量的例。即使是从位置和面积不同的地方放射的红外线量,如果使用从近的区域或者一部分重叠的区域放射的红外线量,就能检测运动体。
此外,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图示了受光元件的配置及旋转方向以及温度测量被进行的观察区域(观察像素51)的形状及扫描方向。以下的变形例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构造,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与热图像传感器30,1000的构成相同,具备旋转部31、受光传感器、透镜33。
另外,以下示出的各变形例均是一例,通过组合各变形例,从而能够构成不同形态的热图像传感器。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
图14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4的(b)是表示图14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变形例1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1300具备3列以线形排列的一维受光传感器32(一维受光传感器32a、32b、以及32c)。即,使用热图像传感器1300的情况下,如图14的(b)所示,构筑了3列的线观察区域61a、61b、以及61c。因此,热图像传感器1300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动态物体动作的量(速度)。
另外,如图14的(a)所示,优选的是一维受光传感器32a与一维受光传感器32b的间隔(在这里的间隔表示在旋转方向上的间隔。下同。),和一维受光传感器32b与一维受光传感器32c的间隔不同。因为使用根据不同的多个时间差来获得的热图像数据,能够测量动态物体,所以通过动态物体的移动速度的差而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
图15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5的(c)是表示图15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图15的(d)是表示图15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变形例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1列一维受光传感器32即第一受光元件列(第一受光元件列1401a)、以及与第一受光元件列1401a在旋转方向上的间隔不是一定的第二受光元件群(第二受光元件列1402a及第二受光元件群1402b)。由此,变形例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运动体的移动速度。
例如,在图15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400a中,以越是位于垂直方向的下侧(Y轴-侧),属于第一受光元件列1401a的受光元件与属于第二受光元件列1402a的受光元件的间隔越宽的方式,来配置受光元件。因此,在使用热图像传感器1400a的情况下,会构筑如图15的(c)所示的线观察区域61和斜线观察区域1401。利用热图像传感器1400a,能够廉价地构成线观察区域。
此外,在图15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400b中,属于第二受光元件群1402b的受光元件,分别以水平位置随机的方式被配置。即,通过使用热图像传感器1400b,如图15的(d)所示,构筑了线观察区域61和非线观察区域1402。热图像传感器1400b是高精度地测量更小的物体的移动速度的构成。
另外,在图15的(a),第一受光元件列1401a和第二受光元件列1402a的X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相反。换言之,第一受光元件列1401a配置在比第二受光元件列1402a更位于X轴+侧。
此外,属于第一受光元件列1401a的受光元件与属于第二受光元件列1402a的受光元件的间隔,可以越是Y轴+侧就越宽,也可以越是Y轴-侧就越宽。此外,在变形例3以后说明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受光元件的配置也同样。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
图16的(a)~(d)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6的(e)~(h)是表示图16的(a)~(d)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变形例3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大小不同的多个受光元件。由此能够兼顾确保大小大的观察像素(受光元件)的高的温度精度与大小小的观察像素(受光元件)的高分辨率化的双方。
例如,如图16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500a中,由第一大小的受光元件构成的第一受光元件列1501a和由第二大小的受光元件构成的第二受光元件列1502a平行地配置,该第二大小是在X方向上的大小与第一大小不同(在X方向上的大小小)的大小。根据热图像传感器1500a,构筑如图16的(e)示出的观察区域。这样,设置了在X方向上宽度不同的受光元件的构成,能够提高热图像数据在X方向上的分辨率。
此外,如图16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500b一样,可以将分别包含第一大小的受光元件和第二大小的受光元件的第一受光元件列1501b及第二受光元件列1502b相互平行地配置。
具体而言,在第一受光元件列1501b中,第一大小的受光元件和第二大小的受光元件在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并且,在第二受光元件列1502b中,第一大小的受光元件和第二大小的受光元件在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且,在X方向上相邻的受光元件的组合由第一大小的受光元件和第二大小的受光元件构成。根据热图像传感器1500b,构筑图16的(f)示出的观察区域。这样设置了在X方向上的宽度不同的受光元件的构成,能够提高热图像数据在X方向上的分辨率。
此外,如图16的(c)所示的热图像传感器1500c一样,由第一大小的受光元件构成的第一受光元件列1501c、和由与第一大小在X方向上的大小及Y方向的大小均不同(都小)的第三大小的受光元件构成的第二受光元件列1502c平行地配置。根据热图像传感器1500c,构筑图16的(g)示出的观察区域。这样通过具备比X方向上的宽度和Y方向(与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都短的第三大小的多个受光元件,从而提高X方向上的分辨率和Y方向上的分辨率。
此外,如图16的(d)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500d一样,由第一大小的受光元件构成的第一受光元件列1501d和由第四大小的受光元件构成的第二受光元件列1502d可以平行地配置,该第四大小是在Y方向上的大小与第一大小不同(在Y方向上的大小小)的大小。根据热图像传感器1500d,构筑图16的(h)示出的观察区域。此外,使第四大小的受光元件密集在特定的地方,从而能够使受光元件密集的特定的区域的分辨率显著提高。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4]
图17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
变形例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有热容量不同的多个受光元件。具体而言,变形例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受光元件1601、以及比受光元件1601热容量小的受光元件1602的两种受光元件。
在图17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600a中,只由受光元件1601构成的第一受光元件列1601a和只由受光元件1602构成的第二受光元件列1602a被平行地配置。此外,在图17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600b,在第一受光元件列1601b及第二受光元件列1602b的任一个中,受光元件1601和受光元件1602均在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且,在热图像传感器1600b中,在X方向上相邻的受光元件的组合由受光元件1601和受光元件1602构成。
在热图像传感器中,通过设置了热容量不同的两种受光元件,从而能够兼顾提高温度的测量精度以及测量动作快的运动体的双方。作为热容量不同的受光元件,例如采用厚度不同的热电堆。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5]
图18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5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变形例5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由相互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受光元件1701和受光元件1702的两种受光元件。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例如受光元件1701是热电堆、受光元件1702是光电二极管的组合。
在图18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700a中,只由受光元件1701构成的第一受光元件列1701a和只由受光元件1702构成的第二受光元件列1702a平行地配置。此外,在图18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700b,在第一受光元件列1701b及第二受光元件列1702b的任一个中,受光元件1701和受光元件1702均在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且,在热图像传感器1700b中,在X方向上相邻的受光元件的组合由受光元件1701和受光元件1702构成。
这样的构成,比改变热电堆的厚度的构成(变形例4)成本高,不过在提高温度精度和测量快的物体的双方是更为出色的构成。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6]
图19的(a)以及(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6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19的(c)以及(d)是表示图19的(a)以及(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
变形例6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数量不同的多个受光元件列。具体而言,图19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800a具备第一受光元件列1801a和受光元件数量比第一受光元件列1801a少的(受光元件数量是第一受光元件列1801a的一半)第二受光元件列1802a。如图19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800b具备:第一受光元件列1801b和受光元件的数量比第一受光元件列1801b少的第二受光元件列1802b。热图像传感器1800a和热图像传感器1800b的不同之处为在第二受光元件列,多个受光元件是离散(每隔一个)地配置,还是连续地配置。
此外,根据热图像传感器1800a,构筑图19的(c)示出的观察区域,根据热图像传感器1800b,构筑图19的(d)示出的观察区域。由此,受光元件的数量能够比热图像传感器1000少,热图像传感器1800a及1800b,能够比热图像传感器1000廉价地进行运动体的检测。
另外,热图像传感器1800a的优点是不根据运动体的位置而能够检测运动体,热图像传感器1800b的优点是在受光元件密集的特定的区域被检测的运动体的检测精度高。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7]
图20的(a)~(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7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20的(d)~(f)是表示图20的(a)~(c)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变形例7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有多个受光元件列,在各受光元件列上的各受光元件的排列,在垂直于旋转方向的方向(Y方向)上偏移。图20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000a具备两个受光元件列,图20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000b以及图20的(c)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000c具备三个受光元件列。
根据热图像传感器2000a,如图20的(d)所示的线观察区域1910及1911一样地构筑各观察像素51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的多个线观察区域。同样,根据热图像传感器2000b,构筑如图20的(e)示出的多个线观察区域。由此,能够获得具有高灵敏度并且在Y方向上高分辨率化的热图像数据。
在Y方向上的观察像素51的偏移量,在设置了2列的受光元件列的热图像传感器2000a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偏移各观察像素51(受光元件的)Y方向的宽度的1/2,在设置了3列的受光元件列的热图像传感器2000b的情况下是上述宽度的1/3,在设置了n列的受光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情况下是上述宽度的1/n(n是自然数)。由此,能够用更少的像素数获得高分辨率的热图像。
另外,在设置了n列的受光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中,偏移量即使不是1/n也能获得高分辨率化的效果,不过,越接近1/n其效果越大。
此外,如图20的(d)以及(e)所示,优选的是在线观察区域的端部,构筑不完整观察像素1901~1906。换句话说,在热图像传感器2000a及2000b中,优选的是在受光元件列的端部设置在Y方向的长度与通常不同的受光元件(不完整受光元件)。
例如,由热图像传感器2000a构筑的不完整观察像素1901及1904,在Y方向的长度是观察像素1907及1908的一半。此外,由热图像传感器2000b构筑的不完整观察像素1903及1905,在Y方向的长度是通常的观察像素51的3分之2,不完整观察像素1902及1906在Y方向的长度是标准的观察像素51的3分之一。由此,能够获得温度精度更高的(S/N高)热图像数据。另外,不完整观察像素1901~1906的Y方向的宽度,优选的是与观察像素51的偏移量(偏移宽度)一致,能够实现更高的S/N,不过,即使与观察像素51偏移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一定的效果。
如所述一样的不完整观察像素,通过在热图像传感器设置像素大小小的受光元件来构筑。然而,不完整观察像素,如图21所示,可以将位于受光元件列的端部的受光元件(该受光元件,像素大小与其他像素一样)的一部分,通过用知道温度的遮隐部件3801遮住(边沿切断)来构筑。
在此,利用图22来说明在热图像传感器2000a以及2000b使用的由像素偏移的高画质化。图22是用于说明利用像素偏移的高画质化的图。
首先,在图22的(a)示出的时刻(step1的时刻),不完整观察像素1901中只包含室内固定分区2001,观察像素1909中包含室内固定分区2002和室内固定分区2003的双方。
接着,图22的(b)表示从图22的(a)经过2step之后,即,观察区域从图22的(a)的状态沿着扫描方向移动了两个像素的时刻(step3的时刻)。在这个时刻,观察像素1907中包含室内固定分区2001及2002,观察像素1908中包含室内固定分区2003和2004。
首先,从室内固定分区2001被放出的红外线的光量,根据在step1(图22的(a))的时刻的不完整观察像素1901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数据来计算。
接着从室内固定分区2002放出的红外线的光量,根据step3(图22的(b))的时刻的观察像素1907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数据与step1(图22的(a))的时刻的不完整观察像素1901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数据之差来计算。
加之,从室内固定分区2003放出的红外线的光量,根据step1(图22的(a))的时刻的观察像素1909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数据与如上述一样计算的室内固定分区2002的红外线的光量之差来计算。
加之,从室内固定分区2004放出的红外线的光量,根据step3(图22的(b))的时刻的观察像素1908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数据与如上述一样计算的室内固定分区2003的红外线的光量之差来计算。以下也相同。
在这样的方法中,从各室内固定分区放出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时间变化(step1与step3之间的变化)变大时,高画质化存在困难。因此,在热图像传感器2000a的2列受光元件列,优选的是极力接近地配置。通过2列的受光元件列构筑的线观察区域的测量时间间隔很短,能够实现更高的高画质化(高精度化)。
此外,如图20的(c)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000c一样,通过对热图像传感器2000a增加1列受光元件列,如图20的(f)所示,进一步构筑线观察区域2101。在此,线观察区域2101是与线观察区域1910及1911中的任一个(在这里是1910)没有像素偏移的线观察区域。
根据这样的构成,比较线观察区域1910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数据和线观察区域2101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数据,从而能够推测从各室内固定分区放出的红外线的光量的时间变化(step之间的红外线的光量的变化)。因此,能够实现更高的高画质化(高精度化)。
另外,在使用所述一样的像素偏移的高画质化中,在热图像传感器2000a中不设置不完整受光元件,从而可以考虑不构筑不完整观察像素1901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假设例如是与观察像素1907同样的红外线的光量,来算出室内固定分区2001的红外线的光量。
另外,受光元件列的配置可以在X方向上偏移。图23是表示在X方向受光元件列的配置被偏移的情况下的观察区域的一例的图。
如图23的(a)以及(b)所示,多个线观察区域的间隔(多个受光元件列的间隔),可以偏移各线观察区域的宽度的整数倍。在这个情况下,如图23的(a)所示,优选的是在线观察区域是2列的情况下偏移1/2像素,线观察区域是n列的情况下偏移1/n像素。由此,能够实现热图像数据在X方向上的高分辨率化。
此外,多个线观察区域的间隔是各线观察区域的宽度的整数倍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旋转部31的1step的宽度(旋转量)比受光元件的宽度小(例如一半或1/3)。即使在这样的构成下,也能够实现与偏移了所述线观察区域的间隔的情况相同的热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化。然而,从测量的高速化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偏移所述线观察区域的间隔的构成。
此外,利用遮光板也能够实现与偏移所述线观察区域的间隔的构成相同的高分辨率化。图24是用于说明利用遮光板的高分辨率化的图。
如图24所示在热图像传感器的近旁设置了至少一个遮光板2301(在图24中设置了两个遮光板。),在位于全观察区域50的左右端的线观察区域的一部分,可以遮断红外线。此时,配置遮光板2301的地方,只要能遮断全观察区域50的端部的红外线,就没有特别的限定。这样,能够与偏移所述线观察区域的间隔的构成实现相同的高分辨率化。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8]
图25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8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图。图25的(b)是表示图25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区域的图。如图25的(a)所示,变形例8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相邻的受光元件的边界方向a以及b,相对于X方向及Y方向的任一个均倾斜。更具体而言,边界方向a与X方向及Y方向以45度的角度相交,边界方向b与X方向及Y方向以45度的角度相交。根据热图像传感器2500,构筑图25的(b)示出的观察区域(观察像素)。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构筑观察像素的中心在X方向上偏移了1/2像素(这里的1像素相当于正方形的观察像素的对角线的长度)的两列线观察区域,并且能够使各观察像素(各受光元件)的面积变得更大。
例如,如图23说明的构成中,2列的线观察区域的间隔(X方向上的距离)至少成为1像素以上。相对于此,在热图像传感器2500的构成中,也可以将线观察区域的间隔(X方向上的距离)作为1像素以下,热图像传感器2500能够检测更高速的运动体的动作。此外,在热图像传感器2500中能够使各受光元件面积变得更大,由于受光元件面积变大,从而提高温度的测量准确度。
此外,在热图像传感器2500中,扫描方向(旋转方向)的1step的宽度(旋转量)是1像素以下时,在X方向及Y方向的双方热图像数据的高分辨率化成为可能。关于高分辨率化的原理与变形例7相同。
此外,根据热图像传感器2500,构筑了中心位置在X方向上偏移了的2列的线观察区域。因此,热图像传感器2500测量运动体的速度(活动量)的精度高。
另外,在这个情况下,扫描方向(旋转方向)的1step的宽度优选的是1/n像素(例如1/2像素)。
受光元件的边界方向相对于X方向及Y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均倾斜的构成,不限定为图25所示的构成。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8涉及的观察区域的另外的例的图。
图26示出的观察区域由1列的受光元件列构筑,在该受光元件列中,受光元件列在与X方向及Y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均相交的方向上排列。图26示出的构筑观察区域的热图像传感器,将上述图5说明的热图像传感器30的一维受光传感器32倾斜地配置就能够简单地实现,从而能够以低成本制作。此外,图26示出的构筑观察区域的热图像传感器,能够更高速地获得全观察区域的热图像数据。
此外,图26示出的构筑观察区域的热图像传感器,不仅对应X方向的扫描,还对应Y方向的扫描。图27是用于说明Y方向的扫描的图。如图27所示,根据X方向的扫描,在全观察区域内检测出热源(人的脸)的情况下,所述热图像传感器仅对热源周围沿着Y方向进行扫描。由此,通过X方向的扫描被检测出的热源是人体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被检测出的人体的身高测量精度。
另外,变形例8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可以配置大小不同的2种以上的受光元件。图28是表示在变形例8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配置大小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受光元件的情况下观察区域的一例的图。
图28示出的观察区域包含通常大小的观察像素2602和比观察像素2602小的不完整观察像素2601。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获得更高的S/N的热图像数据。
另外,不完整观察像素2601的一边的长度,优选的是观察像素2602的一边的长度的一半,由此,能够获得更高的S/N的热图像数据。此外,观察区域中除了不完整观察像素2601以外,还可以包含一边的长度是不完整观察像素2601的一半的大小(面积为1/4)的不完整观察像素。由此,能够获得更高的S/N的热图像数据。
[其他的变形例]
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基本上与热图像传感器30及1000同样地具备旋转部31、各个形态的受光传感器、透镜33。
然而,热图像传感器的构成不是被这样的构成所限定。例如,也可以考虑没有设置旋转部31的构成。图29是表示使受光传感器(受光元件)移动的构成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的图。
图29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700具备:与图2说明相同的透镜22、以及与图15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1400a相同地配置了受光元件的受光传感器2701。受光传感器2701在透镜22的背面(观察对象的相反侧)被移动(扫描)。另外,热图像传感器2700作为一例构成了与热图像传感器1400a同样的观察区域,不过在热图像传感器2700中的受光元件的配置,根据光学系统的构成,左右和上下也有可能相反。
此外,也可以由受光传感器以外的构成要素被移动来进行扫描。图30是表示通过受光传感器以外的构成要素移动来进行扫描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的图。
如图30所示,热图像传感器2800具备镜子2801、透镜2802、受光传感器2803。镜子2801反射从观察对象放射的红外线,射入到透镜2802。受光传感器2803将在镜子2801被反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2802来接受。
在这个例中,受光传感器2803本身不移动也不转动,但是通过镜子2801转动而进行扫描。另外,镜子的转动通过驱动部(未图示)等来进行。
此外,在热图像传感器2800中,在镜子2801与受光传感器2803之间配置了透镜2802,不过,透镜2802可以粘合在镜子2801的反射面,也可以配置在镜子2801与观察对象之间。此外,也可以省略透镜2802,镜子2801是凹面镜子一样的构成。
另外,在热图像传感器2700及2800中,受光元件的配置是图15的(a)示出的配置,不过也可以是其他的配置。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2示出的能够进行运动体测量和高分辨率化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观察像素的配置和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适用于利用线传感器的扫描来生成图像的图像传感器全体。这样的观察像素的配置和图像处理方法,例如,可以用于利用在工厂的生产线上使用的线传感器的检查装置。
此外,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10具备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从而空气调节装置10能够更正确地检测用户,测量用户的体表温度来进行空气调节。
[总结]
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具备:多个红外线受光元件(以下也记载为红外线检测元件),检测观察区域(以下也记载为检测区域)的红外线;以及扫描部,为了使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检测成为一个热图像的对象的区域的红外线,沿着扫描方向扫描检测区域。而且,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包含:在规定方向(例如,旋转部31的旋转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不同的红外线检测元件。在此,规定方向相当于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配置上的扫描方向。
例如,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如图15示出的第二受光元件列1402a一样,在与规定方向以及垂直于规定方向的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均相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此外,例如,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每一个由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一部分构成,在规定方向上的位置由相互不同的多个元件列构成。这样的元件列的一例是图12和图14等示出的一维受光传感器32a、32b以及32c。
此外,多个元件列可以包含:由在垂直于规定方向的方向上排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构成的元件列、以及由在与规定方向以及垂直于规定方向的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均相交的方向上排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构成的元件列。这样的元件列的一例是图15的第一受光元件列1401a及第二受光元件列1402a。
此外,如图19所示,在多个元件列中构成一个元件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数量与构成其他元件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数量可以不同。
此外,如图17及图18所示,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可以包含形状、热容量、大小以及材料的任一个不同的至少两种红外线检测元件。
此外,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扫描部,通过使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沿着规定方向移动,从而沿着扫描方向扫描检测区域。这样的扫描部例如是旋转部31。
此外,所述扫描部具备使来自对象物的红外线射入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光学系统移动,从而沿着扫描方向扫描检测区域。这样的扫描部例如是图29示出的驱动透镜22的机构、以及图30示出的使镜子2801旋转的机构。
实施方式2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比以矩阵形配置了红外线检测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20低廉,并且,比以线形配置了红外线检测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30更适合测量人的活动量。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以车内的温度分布为基础,进行车内的空气调节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以及输送设备。另外,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10适用在输送设备,所以省略部分重复的说明。
此外,实施方式3涉及的输送设备是具备实施方式1或以下示出的空气调节装置、各种测量单元(湿度计、散射光量测量单元等)的输送设备。
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交换单元和送风单元,从车内吸取空气到空气调节装置内,进行加热或冷却再向车内放出,从而进行车内的空气调节。此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具备测量用户的温度的单元,以用户的体表温度为基础来控制热交换单元及送风单元,从而能够进行符合用户的状态的空气调节。
[构成]
下面对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2个例进行说明。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例的图。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例的图。图31示出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及图32示出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作为热交换单元具备压缩机3000,而且还具备蒸发器3001、电容器3002、接收器3003。
首先对制冷时的工作进行说明。通过压缩机3000被压缩的冷却剂投入到电容器3002,由外部空气被冷却。这样被液化的冷却剂发送到接收器3003。发送到接收器3003的冷却剂,被分离为已被液化的冷却剂和没有被液化的冷却剂,通过干燥剂等除去水分。
已被液化的冷却剂从安全阀的微小的喷嘴孔喷射到蒸发器3001内被汽化,由于夺走蒸发器3001周围的热,所以蒸发器3001被冷却。向已被冷却的蒸发器3001放出由抽气单元3005从车内获取的空气,以送风单元3004返回到车内。从送风单元送入到车内的空气,因为向蒸发器3001放出被冷却,所以能够降低车内的空气的温度。
此外,在制暖时,能够使用与一般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同样地利用引擎的排热的方法。但是电气输送设备等发热量小的车辆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使用与家庭用等的空气调节装置相同的压缩机来进行制暖,这样能够成为效率更好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
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以及3200如所述一样具备加热或冷却车内的空气的单元,并且具备测量用户的温度的单元。下面说明测量用户的温度的单元。
在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为了测量用户的温度,在方向盘和椅子等用户接触的部位设置了温度传感器3006。
相对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为了测量用户的温度,在车内设置了热图像传感器3101。在此,热图像传感器3101可以是任何热图像传感器。作为热图像传感器3101,例如采用了以实施方式1,2,以及4说明的热图像传感器。
如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一样地采用了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方法,优点在于能够更廉价地测量用户的身体的各部分的温度。相对此,如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一样地采用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方法,优点是方向盘和椅子没有接触的部位的测量和车内的环境温度的测量也可以用一个传感器来实现。
此外,也可以并用接触型的温度传感器和热图像传感器的双方。由此,能够测量用户的身体的更多部位的温度,能够进行更准确地符合用户的体表温度的空气调节。
另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的系统构成,与实施方式1说明的空气调节装置10(或空气调节装置10a)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根据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输出,来算出用户就座的座位的位置、用户的体表温度、用户的周围的侧面玻璃等的温度。此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的设备控制部通过控制压缩机的旋转速度和风量,能够进行符合用户的状态和环境的空气调节。
此外,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没有图示),优选的是至少包含驾驶座的一部分,由此,能够进行符合驾驶人的体表温度的空气调节。
此外,在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中,可以只包含驾驶座的方向盘周围。由此,使用最小限度的观察区域,能够进行符合驾驶人的体表温度(手的温度)的空气调节。热图像传感器3101与在方向盘上设置的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不同,不管用户握住的方向盘的位置,能够立即测量用户的手的温度。此外,观察区域小,所以能够以廉价来获得分辨率高的热图像数据,手温度测量精度也变高。
此外,在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中,除了驾驶座之外还可以包含副驾驶座。由此,能够进行符合驾驶人及副驾驶座的同乘者的每个人的空气调节。
此外,在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可以如图31示出的观察区域3102一样地包含后排座,由此,能够进行符合包括后排座的同乘者的各个同乘车辆的体表温度的空气调节。
此外,在实施符合多个用户的车内空气调节的情况下,优选的是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及3200具备多个送风单元。由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以及3200能够准确地调节各用户周围的空气温度。
此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及3200更优选为具备多个抽气单元。由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以及3200能够准确地调节各用户周围的空气温度。
[用户界面]
此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及3200优选的是具备用户界面。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以及3200尤其优选的是具备实施方式1中利用图11A~图11C说明的用户界面。
此外,最优选的是按每个座位分别设置所述送风单元、抽气单元以及用户界面。由此,可以对坐在各座位的用户分别设定温度。
此外,所述送风单元、抽气单元以及用户界面优选的是一体型。这样能够实现更廉价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
此外,在不是按照每个座位而设置送风单元的的输送设备,从所述用户界面上可以选择优先坐在乘车中的哪个座位的用户。这个情况下,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以及3200,以被选择的用户的体表温度成为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空气调节。与按每个座位分别设置送风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低廉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
此外,不是按照每个座位而设置用户界面的输送设备中,可以设置能够掌握全部座位的状态的用户界面。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用户界面的一例的图。如图33所示的用户界面设置在驾驶座周围,从而驾驶人能够控制全部座位的空气调节。
此外,在图33的用户界面,各座位被赋予示出座位位置的A~E等的记号,在各座位显示人型的图标。在人型的图标,各用户的体表温度用颜色来显示(图中用颜色的浓淡来显示)。人型的图标,在用户在座位上的情况下,用实线来显示,用户不在座位的情况下,用虚线来显示。由此,能够更直观地掌握车内的用户的状态。此外,用户的有无根据热图像数据来判断。例如,30℃以上的物体的有无成为判断条件。
此外,在用户界面可以显示各用户的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可以按每个用户而变更。在图33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了指A座位的图标的脚的框和指B座位的图标的手的框,在各个框的内部显示了目标温度。这意味着对A座位的用户作为目标设定了脚的温度28℃,对B座位的用户作为目标设定了手的温度30℃。
此外,对C座位的图标显示了不指示图标部位的框,这意味着对C座位的用户作为目标设定了环境(周围的空气的)温度25℃。
根据这样的显示,一看就能掌握车内的目标温度。
此外,如图33所示,在用户界面可以显示方向盘的标志。由此,能够更直观地掌握驾驶座的位置。
此外,如图33所示,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100及3200搭载在电动汽车和燃料汽车等的情况下,根据剩余燃料和从当前的空气调节的设定状态来推测能够行车的剩余的距离,将推测出的距离进行显示。根据上述,用户能够实时地掌握剩余的可行驶距离。
此外,如图33所示,在用户界面可以显示到目的地为止的距离和目的地到达概率。根据上述,用户可以考虑目的地到达概率来控制空气调节。
此外,如图33所示,用户界面可以包含增减可行驶距离以及目的地到达概率的单元(例如,三角形图标)。根据上述能够选择空气调节和目的地到达概率中用户想优先的一方。
例如,用户将可行驶距离设定为110km时,为了实现被设定的可行驶距离,自动地变更对各用户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为了延长可行驶距离,在制暖的情况下各用户的设定温度下降,在制冷的情况下各用户的设定温度上升。
与目的地到达概率的情况相同,例如,用户将目的地到达概率设定为90%的情况下,变更目标温度,以使目的地到达概率成为90%。
此外,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3102中可以包含侧面玻璃。通过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测量侧面玻璃的温度,从而能够考虑从侧面玻璃到用户的辐射热。由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能够更准确地测量用户的温冷感,能够实现符合温冷感的空气调节。
此外,更优选的是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3102包含驾驶座侧及副驾驶座侧的两侧面的侧面玻璃。由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200能够结合来自驾驶座侧及副驾驶座侧各自的侧面玻璃的辐射量,来进行各座位的空气调节。例如越靠近高温(辐射量多)的侧面玻璃的座位,目标温度设定地越低。
[结露的预测]
此外,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3102,优选的是包含前挡风玻璃。由此,能够进行后述的结露的预测。图34是表示观察区域中包含前挡风玻璃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图。
图34示出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的观察区域3201中包含前挡风玻璃3203。而且,图34示出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还具备湿度计3202,根据车内的湿度以及从热图像传感器3101获得的前挡风玻璃3203的温度(饱和蒸汽压)的双方,能够计算前挡风玻璃3203表面的湿度。由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能够预测前挡风玻璃3203的结露,在前挡风玻璃3203结露之前获取车外的空气,从而能够防止结露。
此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除了通过获取车外的空气进行换气以外,也可以具备对车内的空气除湿的单元。根据上述,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在车外的空气污染的情况下等,不换气也能防止结露。
此外,如上述所示,测量驾驶座、副驾驶座、两侧面的侧面玻璃以及前挡风玻璃3203等广域的温度的热图像传感器3101可以是具备实施方式1及2示出的旋转部31的构成。从而实现廉价、高范围且高分辨率的热图像传感器3101。
此外,湿度计3202可以与热图像传感器3101一体,也可以是个体。湿度计3202与热图像传感器3101是个体的情况下,湿度计3202及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各自具备通信部,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可以具备将从所述通信部发送来的两者的信息加在一起,来预测结露的信号处理部。
下面,说明基于结露预测的换气工作。图35是基于结露预测的换气工作的流程图。
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的信号处理部使用热图像传感器3101测量前挡风玻璃的温度(S21),使用湿度计3202测量(获得湿度计3202的传感器输出)湿度(S22)。而且,信号处理部,根据这些测量结果进行结露预测,换言之算出前挡风玻璃表面的湿度(S23)。
在前挡风玻璃表面的湿度小于任意阈值(例如95%)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判断为“不结露”(S24中的“否”),定期地继续进行前挡风玻璃表面温度和湿度的测量(S21及S22)。
前挡风玻璃表面的湿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判断为“快要结露”(S24中的“是”),向用户确认是否换气(S25)。此时,对用户的确认,可以用声音来进行,可以经由汽车导航等的显示器通过文字显示来进行。用户针对此利用声音和面板操作等回答,在用户不允许换气的情况下(S26中的“否”),信号处理部停止处理。另外,在这个情况下,信号处理部在等候任意的时间之后,再次向用户确认,连续数次没有得到允许时,可以停止处理。
另一方面,用户允许换气的情况下(S26中的“是”),信号处理部开始换气(S27)。
另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具备除湿单元,如图36所示,用户不允许换气的情况下(S26中的“否”),可以使除湿机启动(ON)(S28)。由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即使不换气也能防止结露。这个情况下,信号处理部在除湿机启动前,可以向用户确认是否使除湿机启动。
此外,优选的是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具备测量车外的空气状态的单元。例如,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通过具备测量车外的一氧化碳浓度和碳氢化合物浓度的光谱传感器,从而能够进行考虑了车外的空气的状态的空气调节。例如,能够进行如下选择,在车外的空气洁净的(一氧化碳浓度和碳氢化合物浓度低)情况下实施换气,车外的空气污染的(一氧化碳浓度和碳氢化合物浓度高)情况下使用除湿机等。此外,在该选择的时候可以设置向用户通知车外的空气的状态,用于确认用户的判断的声音和触摸屏等的用户界面。由此,能够进行符合用户的意思的空气调节。
此外,设置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的输送设备(移动体),可以具备测量前挡风玻璃表面及背面的光的散射量的散射光量测量单元。图37是表示具备散射光量测量单元的输送设备的图。
如图37示出的输送设备3400具备散射光量测量单元3501。由此,例如,即使车内侧的前挡风玻璃的表面湿度比较低是80%以下,前挡风玻璃表面及背面光的散射量却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在前挡风玻璃外(车外)侧正发生结露。
此外,在前挡风玻璃的外侧结露的情况下,优选的是输送设备3400自动地使刮水器工作,来清除结露带来的散射。由此,无需向用户确认是车内外的哪一方的结露,能够实现自动地清除结露的系统。
作为散射光量测量单元3501,例如具有激光光源和光电二极管,其构成是用光电二极管来测量对前挡风玻璃倾斜照射激光,由后方散射返回来的激光的光量。
此外作为散射光量测量单元3501的其他例,也可以举出通过前挡风玻璃拍摄前方的摄像机的构成。由摄像机获得的图像中,结露的部分在邻接的像素间的颜色的变化小,没有结露的部分的图像在走行中持续地发生很大变化。因此能够测量光的散射。
此外,输送设备3400(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可以具备通信部。由此,在云端上共享前挡风玻璃外侧结露时输送设备3400行驶的地方(地区)。因此,输送设备3400,对不具备所述散射光量测量单元3501的其他输送设备,能够提示前挡风玻璃可能要结露的地区。
此外,输送设备3400(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3300)具备通信部的情况下,输送设备3400经由通信部,能够从用户的自家的系统总线和微波炉等的烹调家电来获得在乘车前用户洗澡、吃饭的履历信息。通过这样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能够实现更适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与实施方式1同样可以测量用户的额头、手、脚、鼻子、耳朵、脸颊等多个部位的温度,能够实现以用户任意的身体的部位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的空气调节。
在实施方式1已进行了描述,在热交换器是压缩机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旋转数来加强制冷,通过减少旋转数来减弱制冷。根据用户体表面温度比目标温度高的情况下加强制冷,低的情况下减弱制冷,从而能够进行将用户体表面温度向任意的设定温度接近的空气调节。
此外,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与实施方式1同样,根据热图像数据可以识别用户是否戴眼镜、戴口罩,戴手套,穿袜子,穿拖鞋等。此外,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具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对用户进行如下通知的单元,通知用户因为用户戴眼镜、戴口罩、戴手套、穿袜子、穿拖鞋等而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关于这些实现方法,因为在实施方式1中已经记载,所以省略说明。
此外,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具备以热图像数据为基础来测量穿着衣服量、辐射热、湿度、姿势,活动量、运动量、时刻、汗、季节的单元。由此,能够进行更符合用户的温冷感的空气调节。关于这样的测量方法,因为在实施方式1中已经记载,所以省略说明。
此外,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具备照明单元,照射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例如,如图37所示,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热图像传感器3101可以具有照明单元3502,也可以与热图像传感器3101邻接地设置照明单元。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热图像传感器3101测量了温度的部位(=照明单元照射的部位)。
另外,所述照明单元优选的是只照射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观察区域的照明单元。由此,用户能够准确地掌握观察区域的位置。
此外,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的热图像传感器3101,可以具备远红外光照射单元,也可以与远红外光照射单元邻接地设置。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光学系统的设计优选为如下,对位于从所述远红外光照射单元越远的位置的对象物照射远红外线光,照射的结果所接受的远红外光密度越低。
这样构成的车载空气调节装置,通过比较向观察区域照射远红外光的情况下的热图像数据和不照射的情况下的热图像数据,从而能够掌握观察区域内的各部位和热图像传感器3101之间的距离。因为,照射中的热图像数据和非照射中的热图像数据的变化量越大,就越是靠近热图像传感器3101的位置的区域。由此,车载空气调节装置能够掌握车内的气流障碍物(在副驾驶座放置的大的行李等),避开障碍物将气流输送到用户。从而,只从与用户之间没有障碍物的送风单元有选择地进行送风等,从而能够实现耗电量的削减。
此外,如上述一样,实施方式3的输送设备(或车载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图像传感器的情况下,输送设备能够掌握在各个座位是否有人。用热图像传感器掌握用户的位置与测量座面上的重量的传感器不同,出色的是不会将行李误认为是人。因此,实施方式3的输送设备,例如,仅在用户坐在副驾驶座的情况下,以出示系安全带的指示的方式进行控制。
(实施方式4)
[成为实施方式4的基础的见解]
以往知道的是即使在同一个温湿度环境下,根据运动的程度,人的体感温度会发生变化。例如,通常人静止时认为是舒适环境的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在那个人激烈地运动时就觉得热。
因而,知道人在该位置做了多少活动,则可以按照该人的活动量,来调整空气调节装置的温度和风量等的参数。根据这样的调整,对活动量多的人也能提供舒适的环境。
于是,如专利文献1一样提出了如下构成,根据红外线检测器获得的数据来算出活动量,将该活动量反馈到空气调节装置,从而提高舒适程度。
此外,为了测量室内的温度分布,作为检测器例如使用红外线检测器,为了扩大该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范围,例如专利文献2一样提出了将阵列形的红外线检测器沿着规定方向扫描。
可是,在专利文献1及2所述的红外线检测器,在扫描范围内人存在的情况下,一次扫描对该人只能扫描一次。通常一次的扫描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数十秒~数分,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红外线检测器测量人的活动量存在困难。尤其是使用专利文献1及2所述的红外线检测器检测人的活动量的情况下,在广范围进行检测存在困难。
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能够在广范围检测人的活动量的红外线检测器。另外,实施方式4的红外线检测器是相当于所述实施方式1~3的热图像传感器的装置,在实施方式4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是相当于所述实施方式1~3的受光元件的元件。
[构成]
首先关于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构成,与具备红外线检测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一起进行说明。图38是具备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空气调节装置100设置的室内的概略图。图39A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图39B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侧视图。
如图38所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101搭载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作为一例空气调节装置100设置在放有桌子103,人102居住的室内。
如图39A及图39B所示,红外线检测器101(热图像传感器)由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受光元件)构成,各个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搭载在转子104a~104f(旋转部)。各转子104a~104f如果在从上面看红外线检测器101时,分别以顺时针方向转动。
加之,如图39B所示,转子104a的侧面107a相对于转子104a的上表面106a垂直,而转子104b的侧面107b相对于转子104b的上表面106b倾斜θb°,转子104b的直径越位于下侧越小。加之,转子104c的侧面107c相对于转子104c的上表面106c,以比θb°更大的θc°向内侧倾斜,转子104c的直径越位于下侧越小。
同样,转子104d的侧面107d相对于转子104d的上表面106d,以比θc°更大的θd°向内侧倾斜,转子104d的直径越位于下侧越小。有关转子104e以及104f也同样,各个转子的侧面θb,θc,θd,θe,θf越位于下侧的转子,被搭载的红外线检测元件越朝下,满足θb<θc<θd<θe<θf的关系。
这样,通过各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的朝向在上下方向上不同的构成,各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的各自能够测量室内的高度不同的位置的温度。
另外,在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中,越是位于上方的红外线检测元件越检测(测量)室内的上方,但是红外线检测元件的位置和测量位置可以不一定是这样的对应关系。此外,转子104a的侧面107a可以与其他转子的侧面同样,以不与上表面106a垂直的角度倾斜。此外,在各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安装透镜等,从而调整测定(检测)的范围及位置。
加之,在红外线检测器101,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在转子104a~104f的旋转方向上,以分别错开规定间隔的状态而配置。在图39A及图39B中,越位于下层的转子,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越是安装在相对于旋转方向逐渐靠前的位置。
下面,利用图40A~40E来说明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搭载的红外线检测器101测量的红外线图像(热图像数据)。图40A~40E是表示红外线检测器101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如图39A以及图39B所示,在红外线检测器101搭载的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在旋转方向上分别错开规定间隔的状态被配置。因而,各红外线检测元件检测红外线的场所(测量温度的场所),在红外线图像的水平方向,换言之在扫描方向上分别错开规定间隔。
在图40A中概念性地示出了检测开始时的各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的各个检测区域108a~108f。在图40A示出的状态中,红外线检测元件105f在旋转方向(以下,有时将红外线检测元件的配置上相当于扫描方向的方向(在此是旋转方向)记载为扫描方向)上最领先。因此,检测区域108f位于在扫描方向上最领先的地方。此外,各红外线检测元件检测的扫描方向的位置,分别错开了规定间隔。在图40A的时刻在红外线检测器101检测区域内桌子103已进入,不过人102还没进入。
图40B是表示从检测开始(图40A的状态)1帧之后的检测区域108a~108f的图。如图39A及B的说明,从红外线检测器101的上方看的情况下,红外线检测器101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因而从检测开始1帧之后的检测区域,针对图40A示出的检测开始时的检测区域,向右侧分别移动1像素。在图40B的时刻,桌子103进入了检测区域内,而人102没有进入检测区域内。
图40C是表示从检测开始2帧之后的检测区域108a~108f的图。检测区域108a~108f比检测开始时向右侧分别移动了2像素。因此在图40C的时刻,人102的左脚102a进入检测区域108f,开始左脚102a的温度测量。之后,从检测开始3帧之后(没有图示),人102的左脚102a进入检测区域108e,之后人102被各检测范围按顺序捕捉。
在此,红外线检测器101的各转子104a~104f在同一方向(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的情况下,检测区域108a~108f的任一个捕捉人102的期间是从检测开始2帧之后(图40C)到9帧之后(图40D)为止。在图40D的时刻,在扫描方向上最晚的检测区域108a,捕捉了人102的头102b。
另外,各检测区域返回检测开始时的位置需要11帧。因此,根据红外线检测器101,用11帧中的8帧(从2帧之后到9帧之后),人102成为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的某一个的检测对象。
另外,假设各检测区域到达了扫描范围的右端的情况下,红外线检测器101的各转子104a~104f向反方向旋转的(反转方向)情况下,如图40E所示,从2帧之后到12帧之后为止人102继续成为检测对象。
这个情况下,各检测区域返回到检测开始时的位置是在各检测元件往返一次的20帧之后。因此,在20帧中的11帧(从2帧之后到12帧之后为止)中,人102成为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的某一个的检测对象。
针对如上述一样的红外线检测器101,说明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在上下方向直线配置的红外线检测器和其检测区域。图41是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在上下方向直线配置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图42A~图42C是表示图41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图41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110,相对于旋转方向红外线检测元件的配置没有错开。如图42A所示,红外线检测器110开始检测时,红外线检测器110的检测区域109a~109f,在扫描范围的最左端,以上下方向排列成一列。
而且,由红外线检测器110开始检测人102是在图42B示出的7帧之后,之后人102在图42C示出的9帧之后成为检测对象。
红外线检测器110的各转子104a~104f向同一个方向持续旋转的情况下,各检测区域返回到检测开始时的位置为止,需要11帧。红外线检测器110中,人102成为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的检测对象的只有11帧内的3帧(从7帧之后到9帧之后)。
另外,假设各检测区域到达了扫描范围的右端的情况下,红外线检测器101的各转子104a~104f向反方向旋转的(反转方向)情况下,各检测区域返回到图42A所示的检测开始时的位置为止,需要20帧。
在这个情况下,人102成为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的检测对象的只有从检测开始7帧之后到9帧之后为止,以及11帧之后到13帧之后的6帧(换言之,20帧中的6帧)。
如上说明,红外线检测器101,在扫描方向上至少一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移动配置。根据红外线检测器101,能够起到如下的效果。
通常,根据红外线检测器的扫描来测量活动量的情况下,根据通过第一次扫描获得的室内的温度分布(第1个热图像数据)与通过第二次扫描获得的室内的温度分布(第2个热图像数据)的差分,来推测活动量。
例如作为红外线检测元件采用了使用硅等的热电堆元件的情况下,有时检测1帧需要数秒左右。如果检测1帧需要3秒时,在图40A~图40D说明的例子中,为了获得1个热图像数据就需要总计11帧的33秒。
如上所述使用红外线检测器110的情况下,在11帧中人102成为检测对象的只有3帧。换言之测量人102的温度分布在33秒中只有9秒,不能获得人102的活动量的时间长。
对于此,在红外线检测器101中,因为红外线检测元件105a~105f被错开地配置,所以如上所述用11帧中的8帧,换言之33秒中的24秒来测量人102的温度分布。因此,红外线检测器101尽管是扫描型的红外线检测器,却能够在几乎全部的时间段获得人102的活动量。
因而,根据红外线检测器101,能够精密地掌握人102的活动量。而且具备红外线检测器101的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按照精密地测量的人的活动量,进行舒适的空气调节。
另外,各检测区域到达扫描范围的右端的情况下,红外线检测器的各转子104a~104f向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也相同。
红外线检测器110如上述一样,测量人102的温度分布只有20帧中的6帧,换言之60秒中的18秒。对于此,红外线检测器101如上述一样能够用20帧中的11帧,换言之60秒中的33秒来测量人102的温度分布。换言之,红外线检测器101虽然是扫描型的红外线检测器,却能够用很多时间来获得人102的活动量。
另外,在红外线检测器101中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数量是6个,不过,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数量不受特别限定。
此外,在红外线检测器101中,在各转子中的所有红外线检测元件的安装位置,在扫描方向上分别错开了规定量。换句话说,在红外线检测器101,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红外线检测元件是不存在的。然而,至少一部分的红外线检测元件在扫描方向错开,就能获得在很多的时间能够将人作为检测对象的效果。换言之,红外线检测元件的错开方法不被红外线检测器101的形态所限定。
此外,红外线检测器101中的转子的旋转方向、1帧的扫描宽度、以及其他扫描参数只是一例,没有特别限定。在不超出红外线检测器101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图43A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图43B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俯视图。
图43A及图43B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200具备在基板201上形成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并且还具备成像透镜205,该成像透镜通过没有图示的支架固定在基板201上。基板201被固定在轴204,根据轴204的旋转,在基板201上设置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和成像透镜205一体地旋转。由此,红外线检测器200能够进行左右方向的扫描。另外,成像透镜205可以由红外线的吸收少的锗和ZnSe(硒化锌)、硅等材料形成。
在红外线检测器200,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如图43A所示,长方形的红外线检测元件203a~203f排列在倾斜的方向。换言之,在红外线检测器200,在同一个面上,以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红外线检测元件203a~203f)相对于扫描方向倾斜了规定的角度而配置。
即使是这样的红外线检测器200,通过以轴204为中心,基板201进行旋转,从而与红外线检测器101同样地,虽然是扫描型的红外线检测器,却能够在几乎全部的时间获得人102的活动量。换言之,根据红外线检测器200,能够精密地掌握人102的活动量。而且具备红外线检测器200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按照精密地测量的人的活动量,能够进行舒适的空气调节。
另外,在图43B,红外线检测器200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过,各检测区域到达了扫描范围的右端时,反转扫描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图44A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图44B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俯视图。
图44A及图44B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210与红外线检测器200类似,不同点如下,没有轴204、以及成像透镜205没有固定在基板201,根据没有图示的机构,如图44B所示能够在左右(扫描方向)上移动。
这样的红外线检测器210与在红外线检测器101反转扫描方向的情况相同,尽管是扫描型,能够在几乎全部的时间获得人102的活动量。换言之,根据红外线检测器210,能够精密地掌握人102的活动量。而且具备红外线检测器210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按照精密地测量的人的活动量,能够进行舒适的空气调节。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图45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如图45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220具备,在基板201上设置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和成像透镜205。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及成像透镜205与红外线检测器200具备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及成像透镜相同。
然而,在红外线检测器220中,基板201,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以及成像透镜205一点都不动,在成像透镜205上方设置的镜子221,以轴222作为中心轴进行旋转。这一点与红外线检测器200不同。具体而言,在图45,镜子221将从左侧射入的红外线朝下反射。被反射的红外线透过成像透镜205,红外线分布在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上成像。
这样,通过镜子221以轴222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尽可能使可移动部分变小,并且又使红外线检测器220虽然是扫描型却能够在几乎全部的时间获得人102的活动量。换言之,根据红外线检测器220,能够精密地掌握人102的活动量。而且具备红外线检测器220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按照精密地测量的人的活动量,能够进行舒适的空气调节。
此外,红外线检测器220中移动部只有以轴222为中心的镜子221,镜子221没有配线等。因此,红外线检测器220的构成简化,具有寿命长且低成本这样的优点。
另外,这个情况下,也可以在镜子221安装成像透镜205。图46是镜子221上安装了成像透镜205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6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230,与红外线检测器220类似,不同之处仅是成像透镜205安装在镜子221的点。另外,在图46中,安装了成像透镜205的镜子221作为附透镜镜子231来图示。
射入到成像透镜205的红外线,透过成像透镜到达镜子221,用镜子221被反射之后,再一次透过成像透镜205。从成像透镜205射出的红外线,射入到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由此红外线分布成像在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上。
红外线检测器230起到与所述红外线检测器220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红外线检测器230中,红外线两次透过相同的成像透镜205,虽然是一张透镜,但是能够更加缩短焦距,所以具有能够使温度分布的测量范围更广这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4]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图47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4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47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240与红外线检测器200类似。然而,在红外线检测器240中,基板201的内侧被挖空,在该被挖空的部分设置有由轴241支承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轴241是在水平方向延长的轴,被基板201所支承,从而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能够在图47的上下方向上旋转。
在红外线检测器240中,成像透镜205通过没有图示的支架固定在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这样,不仅能够进行由轴204的旋转进行的左右方向的扫描,还能够进行由轴241的旋转进行的上下方向的扫描,所以红外线检测器240,在广范围内接受红外线,从而能够获得更广范围的温度分布。
例如,沿着左右方向的扫描(图40A~图40C),根据活动量检测出人102存在的情况下(图40C),红外线检测器240停止轴204的旋转,以固定左右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轴241旋转。由此,如图48A所示能够测量上下方向的温度分布。图48A~图48C是表示上下方向的扫描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另外,图48A是表示上下方向的扫描开始时的检测区域的图。图48B是表示从图48A状态向上方向扫描的情况下的检测区域的图,图48C是表示从图48A状态向下方向扫描的情况下的检测区域的图。
如图48A~图48C所示,通常向左右方向扫描容易产生关心部位的区域,只在关心部位产生的情况下,还向上下方向扫描,从而无需经常扫描大范围。因此,根据红外线检测器240,一次标准的扫描时间被缩短,能够实现更细致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控制。
此外,红外线检测器240因为能够详细地调查人102的周边的温度分布,所以能够进一步精密地获得人102的活动量。从而,具备红外线检测器240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按照人的活动量,能够进行舒适的空气调节。
另外,作为通过温度分布检测人102的方法可以考虑如下方法,在检测出的温度分布中,例如,将30~36℃左右的规定温度范围内的物体被检测的部分检测(判断)为是人102。此外,规定的温度范围的区域是规定尺寸的情况下判断为是人的方法等,可以考虑各种方法,检测人102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在上述说明了将检测人102的部位作为关心对象,详细地检测其周边的温度分布的方法,不过,关心对象也可以是人102之外。图49是用于说明除了人102以外成为关心对象(检测对象)的例的图。图50是表示对设置了照明的室内,沿着上下方向扫描的情况下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如图49所示,在室内存在照明242的情况下,通过如图50所示在上下方向很广地扫描,从而能够检测照明242的存在。照明因为没有点灯的状态不发热,所以红外线检测器240不能检测没有点灯的照明242。但是点灯的照明因为发热所以能够检测出。
因而,红外线检测器240,例如通过上下左右的广范围的扫描,发生温度变动部位的情况下,集中检测其周边的温度分布,加之温度变动部位的位置在规定的期间以上不变动的情况下,将该部位识别为家电设备(的运转),而不是人。家电设备例如是图49及图50示出的照明和其他伴随发热的设备。
红外线检测器240还检测室内或者家庭内的电力消耗量,通过分析该耗电量的推移,也能判断开始了什么样的家电设备的运转。例如,通过预先获得(存储)天花板照明为50W左右,液晶电视为100W左右的家电设备的耗电量的信息,红外线检测器240,能够从运转前后的耗电量差来识别家电设备。
此外,红外线检测器240尤其发生了高温的部位和低温的部位时,集中扫描该部位的周围,该部位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高温的情况,或者变为规定温度以下的低温的情况下,可以对用户(人102)发出报警。在这个情况下,变为高温的部位,例如设想是异常发热的家电设备,变为低温的部位例如设想是冷冻柜的门打开的状态。这样,红外线检测器240除了空气调节以外,还能起到家庭内的放心及安全的作用。
另外,红外线检测器240的机构是一例,只要是能够进行上下、左右方向扫描的机构,就不做特别限定。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红外线检测器240可以增加各种各样的变更。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5]
下面作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5,说明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的红外线图像的高分辨率化。图51A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5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图51B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5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俯视图。
如图51A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250与红外线检测器200类似。在这里,在上述的红外线检测器200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各红外线检测元件203a~203f,以各自的边与扫描方向垂直或者平行的方式配置(排列)。例如,如图43A所示,红外线检测元件203b只与红外线检测元件203a和左上顶点相连接。
对于此,在红外线检测器250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52,各红外线检测元件253a~253f,以各个边如图51A所示倾斜φ°的状态来排列。加之,各红外线检测元件253a~253f不是顶点而是边与邻接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相连接。关于其他部分,红外线检测器200与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52相同,红外线检测器250通过安装在基板201的成像透镜205,以轴204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广范围地检测温度分布。
用图52来说明使用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52的红外线检测器250的特征。图52是表示红外线检测器250的检测区域的概念图。
另外,以下在图51A中角度φ作为45°来说明。此外,红外线检测元件253a~253f检测的区域,分别是检测区域258a~258f。
如图52所示,在从图中的左边向右边扫描的情况下,红外线检测元件253a的检测区域258a的检测对象是区域A(纵宽在A的扫描方向延伸的区域)。同样,红外线检测元件253b的检测区域258b的检测对象是区域B,红外线检测元件253c~253f的检测区域258c~258f的检测区域也分别是区域C~区域F。
区域A的下半部分和区域B的上半部分重叠在一起。同样,区域B的下半部分和区域C的上半部分也重叠在一起,同样,各区域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与邻接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检测对象的区域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重叠。在此,区域A的上半部分设为区域(1),区域A和区域B重叠在一起的部分设为区域(2),区域B和区域C重叠在一起的部分设为区域(3),以下,如图52所示设为区域(4)~(7)。
例如,只在区域(3)上有发热体的情况下,该发热体由红外线检测元件253b和253c的双方检测出,而不由红外线检测元件253a和红外线检测元件253d检测出。因此,能够确定发热体在区域(3)中存在。
因而,邻接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检测对象的区域),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重叠,从而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能够提高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图53是用于说明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的提高的图。
在图53中图示了同样大小(面积)的红外线检测元件108和红外线检测元件258。红外线检测元件108被配置为其四边相对于扫描方向平行或垂直,红外线检测元件258与图52同样被配置为,其四边相对于扫描方向形成φ=45°的角度。此时,红外线检测元件108的纵向的检测宽度是X,红外线检测元件258的纵向的检测宽度是Y,根据上述重叠的效果,比X小1/2的平方根倍。即通过红外线检测元件258一样的配置而测量的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比通过红外线检测元件108一样的配置而测量的红外线图像提高2的平方根倍。
如上所述,在垂直于扫描方向的方向上,红外线检测元件被排列成检测范围相互重叠,从而能够提高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
另外,在所述的说明中,说明了角度φ为45°,不过这是一例。在垂直于扫描方向的方向上,只要邻接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产生重叠,也可以是其他的角度,也可以是其他的配置。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6]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6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图54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6涉及的红外线检测器的斜视图。
图54示出的红外线检测器260,与红外线检测器250相同,构成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62的红外线检测元件263a~263f相对于水平方向以角度φ倾斜。在此,在红外线检测器260中,角度φ能够以旋转机构264为中心来变更,加之,因为轴261保持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62,从而沿着上下方向也可以扫描。
此外,成像透镜205由没有图示的支架而安装到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62。这样构成的红外线检测器260,可以随意地改变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图55是用于说明红外线图像的分辨率的变更的图。
在图55中,各检测区域268a~268f分别是红外线检测元件263a~263f的检测区域。
例如,角度φ比45°大的情况下,检测区域268c的检测范围是区域C。此时,在该区域C中,除了区域B(检测区域268b的检测范围)以及区域D(检测区域268d的检测范围)之外,还重叠了区域A(检测区域268a的检测范围)和区域E(检测区域268e的检测范围)。因而,红外线检测器260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的红外线图像。
红外线检测器260,例如能够获得如下的红外线图像(温度分布)。首先,红外线检测器260,先以φ=90°的状态(即各红外线检测元件263a~263f在上下方向不偏移,以直线形配置的状态)进行扫描。而且,红外线检测器260,在关心对象的大小比上下方向的全扫描范围小的情况下,使旋转机构264旋转来正好覆盖关心对象,缩短检测区域268a~268f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之后,再进行扫描。由此,能够获得分辨率高的关心对象的红外线图像(温度分布)。
此外,红外线检测器260通过使轴261旋转,从而也可以进行上下方向的扫描。因而,即使关心对象位于上方或下方的情况下,红外线检测器260也将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62对准关心对象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再进行左右方向的扫描,从而只对关心对象的位置进行扫描。
另外,红外线检测器260在明确了关心对象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的时候,放弃由轴204进行的左右方向的扫描,可以进行由轴261进行的上下方向的扫描。在这个情况下,红外线检测器260根据关心对象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以旋转机构264为中心,使红外线检测元件263a~263f旋转,从而能够获得二维的高分辨率的图像。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补充]
在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进行了说明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52及262,还具有能够极廉价制造这样的优点。图56是用于说明从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的从晶圆剪切的部分的图。
通常,红外线检测元件通过半导体制程来制造。此时,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52及262等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71从晶圆270剪切的情况下,在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71,邻接的红外线检测元件之间边相接,所以从一张晶圆270能剪切出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在图56中,从一张晶圆270获得6张的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71。因而,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52及262还具有能够廉价地制造这样的优点。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4叙述的构成只是一例,构成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数量、轴204及轴261等驱动机构、旋转机构264等旋转机构等不做特别限定。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加上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更。此外,可以组合上述的各个形态和将其变形的形态。
[总结]
实施方式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红外线检测器)具备:检测检测区域的红外线的多个红外线受光元件;以及扫描部,为了使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检测成为一个热图像的对象的区域的红外线,沿着扫描方向扫描检测区域。而且,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包含:在规定方向(例如转子104a~104f的旋转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不同的红外线检测元件。在此,规定方向在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配置上相当于扫描方向。
例如,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如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02一样,在与规定方向以及垂直于规定方向的方向的任一个方向均相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此外,例如,如图52以及图55所示,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如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252一样,可以以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中包含的一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和与一个红外线检测元件邻接的红外线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重叠的方式来配置。在此,检测范围表示在扫描时检测区域移动的范围。
此外,实施方式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的扫描部,通过使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沿着规定方向移动,从而沿着扫描方向扫描检测区域。在这个情况下的操作部,例如是转子104a~104f和轴204等的驱动机构。
此外,实施方式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可以具备使来自对象物的红外线射入到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所述光学系统移动,从而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扫描检测区域。这个情况下的扫描部,例如是轴222等的驱动机构。
此外,实施方式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还可以具备垂直扫描部,沿着与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扫描检测范围。垂直扫描部,例如是轴261等的驱动机构。
此外,实施方式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还可以具备通过使多个红外线检测元件旋转,来变更所述相交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的角度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例如是旋转机构264。
实施方式4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比以矩阵形配置了红外线检测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20廉价,并且比线形配置了红外线检测元件的热图像传感器30更适合人的活动量的测定。
(实施方式5)
所述实施方式4说明的红外线检测器可以用于空气调节装置100以外的装置。在实施方式5中作为一例说明了具备红外线检测器的照明装置。图57是具备红外线检测器301的照明装置300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室内的概略图。在图57示出的室内作为一例存在人102和桌子103。
照明装置300具备的红外线检测器301可以采用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红外线检测器101、200、210、220、230、240、250、以及260中的任一个。具备红外线检测器301的照明装置300,例如,从被检测的人102的身高推测个人,根据推测结果能够进行照明控制。
例如,预先登记了人喜好的发光颜色时,照明装置300可以按照由红外线检测器301推测的人的存在,来改变照明的颜色(发光颜色)。还有,简单的例子是照明装置300按照人的有无,可以开启和关闭照明。此外,由红外线检测器301检测出人在室内看电视机的情况下,照明装置300通过将照明控制为稍微变暗,从而提高电视机的视觉确认性。
此外,利用红外线检测器301能够判断出人102已入睡的情况下,照明装置300可以将照明变暗,或者关闭。相反,在能够判断出人102起床的情况下,照明装置300可以使照明点灯。通过这样的控制,既能提高便利性又能削减耗电量。
另外,在实施方式5说明的形态是一例,红外线检测器301的检测结果可以用于照明装置300的其他控制中。另外,在图57中,照明装置300设置在天花板上,不过也可以设置在墙面。
此外,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了红外线检测器301搭载在照明装置300的例子,不过,红外线检测器301也可以搭载在其他装置。红外线检测器301,例如可以搭载在电视机上。这样的电视机利用红外线检测器301检测电视机的观看者,按照检测出的观看者的简介,能够推荐电视机节目,在观看者没有被检测出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切断电视机的电源。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1~5,不过本发明不被这样的实施方式所限定。
例如,所述实施方式2中主要说明了多个一维受光传感器(元件列)被设置的例子,不过多个一维受光传感器不一定要隔开设置。图58是表示多个一维受光传感器邻接地设置的热图像传感器的例的图。
例如,图58的(a)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900a具备受光元件的Y方向的位置对齐的2个一维受光传感器。而且,热图像传感器2900a的2个一维受光传感器在X方向上邻接(接近)。
此外,图58的(b)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900b具备受光元件的Y方向的位置只偏移了受光元件的纵宽度(图中的“h”的长度)的2分之1的2个一维受光传感器。而且,热图像传感器2900b的2个一维受光传感器在X方向上邻接。
此外,图58的(c)示出的热图像传感器2900c具备受光元件的Y方向的位置分别偏移了受光元件的纵宽度(图中的“h”的长度)的4分之1的4个一维受光传感器。而且,热图像传感器2900c的4个一维受光传感器在X方向上邻接。
如热图像传感器2900b以及热图像传感器2900c一样,通过受光元件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实现上述的高分辨率化。
此外,本发明可以作为例如上述的空气调节装置,车载空气调节装置,照明装置,以及电视机等的电气设备(家电设备)来实现。此外,本发明能够作为如下来实现,即,将智能手机等的信息处理终端作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装置)来驱动的程序、以及这样的程序被存储的非一时的记录介质。
另外,在所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由专用的硬件来构成,或者执行适合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可以由CPU或处理器等的程序执行部通过读出并执行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软件程序来实现。
此外,在所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由别的处理部来执行特定的处理部执行的处理。此外,可以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也可以并行地执行多个处理。例如,可以由用户界面(智能手机)来进行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的运算处理部的处理。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一个或多个形态涉及的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用户界面),不过本发明不被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定。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则技术者想出的各种变形例实施在各个实施方式的例子,对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构筑的例子也都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形态的范围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热图像传感器比较廉价,并且作为适合测量人的活动量的热图像传感器而有用。
符号说明
10,10a,100 空气调节装置
11 吸入口
12 吹出口
13 热图像传感器
14 主体
15 帧存储器
16 运算处理部
16a,81 图像处理部
16b 设备控制部
17 环境测量装置
18a 热交换器
18b 送风机
18c 风向调节器
19 通信部
20 热图像传感器
21 二维受光传感器
22,2802 透镜
30,1000,1300,1400a,1400b,1500a,1500b,1500c,1500d,1600a,1600b,1700a,1700b,1800a,1800b,2000a,2000b,2000c,2500,2700,2800,2900a,2900b,2900c,3101 热图像传感器
31 旋转部
32,32a,32b,32c 一维受光传感器
33 透镜
41,42 用户
50,91,92 全观察区域
51,1907,1908,1909,2602 观察像素
61,61a,61b,61c,1910,1911,2101 线观察区域
70 用户界面
71 第一设定接受部
72 第二设定接受部
73 第三设定接受部
74 显示部
75 遥控器控制部
76 遥控器通信部
80 服务器
101,110,200,210,220,230,240,250,260,301 红外线检测器(热图像传感器)
102 人
102a 左脚
102b 头
103 桌子
104a,104b,104c,104d,104e,104f 转子
105a,105b,105c,105d,105e,105f,108,203a,203b,203c,203d,203e,203f,253a,253b,253c,253d,253e,253f,258,263a,263b,263c,263d,263e,263f 红外线检测元件
106a,106b,106c,106d,106e,106f 上面
107a,107b,107c,107d,107e,107f 侧面
108a,108b,108c,108d,108e,108f,109a,109b,109c,109d,109e,109f,258a,258b,258c,258d,258e,258f,268a,268b,268c,268d,268e,268f 检测区域
201 基板
202,252,262,271 红外线检测元件阵列
204,222,241,261 轴
205 成像透镜
221,2801 镜子
231 附透镜镜子
242 照明
264 旋转机构
270 晶圆
300 照明装置
1401 斜线观察区域
1401a,1501a,1501b,1501c,1501d,1601a,1601b,1701a,1701b,1801a,1801b 第一受光元件列
1402 非线观察区域
1402a,1502a,1502b,1502c,1502d,1602a,1602b,1702a,1702b,1802a,1802b 第二受光元件列
1402b 第二受光元件群
1601,1602,1701,1702 受光元件
1901,1902,1903,1904,1905,1906,2601 不完整观察像素
2001,2002,2003,2004 室内固定分区
2301 遮光板
2701,2803 受光传感器
3000 压缩机
3001 蒸发器
3002 电容器
3003 接收器
3004 送风单元
3005 抽气单元
3006 温度传感器
3100,3200,3300 车载空气调节装置
3102,3201 观察区域
3202 湿度计
3203 前挡风玻璃
3400 输送设备
3501 散射光量测量单元
3502 照明单元
3801 遮隐部件

Claims (10)

1.一种控制装置,其是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该空气调节机搭载于通过电来驱动的车辆,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图像处理部,获得由热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表示测定对象区域的温度分布的热图像,基于所述热图像,检测存在于所述测定对象区域中的人的位置、穿着量、温度分布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设备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输出的信息,计算用于控制所述空气调节机的控制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部获得与所述车辆的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基于与所述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推测所述车辆的可行驶距离,输出与所述可行驶距离有关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
与所述可行驶距离有关的信息包含可行驶距离、距目的地的距离、以及表示向所述目的地的到达概率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
与所述可行驶距离有关的信息包含用于使所述可行驶距离的值或向所述目的地的到达概率的值增减的操作对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
通过用户对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而所述可行驶距离的值或向所述目的地的到达概率的值变更的情况下,所述设备控制部变更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目标温度,以使其对应于变更后的可行驶距离的值或向所述目的地的到达概率的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信息是用于设定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设定温度、所述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转速、使所述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风向调节器倾斜的角度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设备控制部获得由环境计测装置获得的表示室温、湿度、外部气温、室内外的照度、户外的辐射热中的至少一个的环境信息,并基于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输出的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推测所述车辆的可行驶距离。
7.一种控制方法,其是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中的控制方法,该空气调节机搭载于通过电来驱动的车辆,
在所述控制方法中,
获得由热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表示测定对象区域的温度分布的热图像,基于所述热图像,检测存在于所述测定对象区域中的人的位置、穿着量、温度分布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所检测出的信息,计算用于控制所述空气调节机的控制信息,
获得与所述车辆的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
基于与所述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推测所述车辆的可行驶距离,输出与所述可行驶距离有关的信息。
8.一种记录介质,存储有使计算机作为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进行动作的程序,该空气调节机搭载于通过电来驱动的车辆。
9.一种空气调节机,搭载于通过电来驱动的车辆,具备:
热交换器;
送风机;
风向调节器;
热图像传感器,获得表示测定对象区域的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图像处理部,基于由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获得所述热图像,检测存在于所述测定对象区域中的人的位置、穿着量、温度分布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设备控制部,基于所检测出的信息,计算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所述送风机以及所述风向调节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部获得与所述车辆的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基于与所述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推测所述车辆的可行驶距离,输出与所述可行驶距离有关的信息。
10.一种车辆,具备空气调节机,通过电来驱动,
所述空气调节机具备:
热交换器;
送风机;
风向调节器;
热图像传感器,获得表示测定对象区域的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图像处理部,基于由所述热图像传感器获得所述热图像,检测存在于所述测定对象区域中的人的位置、穿着量、温度分布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设备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图像处理部输出的信息,计算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所述送风机以及所述风向调节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部获得与所述车辆的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基于与所述剩余燃料有关的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推测所述车辆的可行驶距离,输出与所述可行驶距离有关的信息。
CN201811019161.XA 2013-05-17 2014-05-08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记录介质、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Pending CN1092288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5304 2013-05-17
JP2013-105302 2013-05-17
JP2013-105304 2013-05-17
JP2013105302 2013-05-17
US201361827153P 2013-05-24 2013-05-24
US61/827,153 2013-05-24
CN201480001856.9A CN10447136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用户界面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856.9A Division CN10447136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用户界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8820A true CN109228820A (zh) 2019-01-18

Family

ID=5189802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8647.1A Active CN10898193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空气调节机
CN201811019161.XA Pending CN109228820A (zh) 2013-05-17 2014-05-08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记录介质、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CN201480001856.9A Active CN10447136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用户界面
CN201811018351.XA Active CN108909407B (zh) 2013-05-17 2014-05-08 控制装置及方法、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CN201811018453.1A Active CN10923847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空气调节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8647.1A Active CN10898193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空气调节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856.9A Active CN10447136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用户界面
CN201811018351.XA Active CN108909407B (zh) 2013-05-17 2014-05-08 控制装置及方法、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CN201811018453.1A Active CN109238472B (zh) 2013-05-17 2014-05-08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9939164B2 (zh)
JP (4) JP5853110B2 (zh)
CN (5) CN108981932B (zh)
MY (1) MY182329A (zh)
WO (1) WO2014185033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9923A (zh) * 2020-10-12 2021-01-0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x射线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375276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9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80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8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5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7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83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585863A (zh) * 2019-10-31 2022-06-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4963413A (zh) * 2022-04-21 2022-08-30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41202B2 (en) 2013-05-17 2017-12-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ensor mounting device
KR20140144863A (ko) * 2013-06-12 2014-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982906B2 (en) * 2014-10-23 2018-05-29 Vivint, Inc. Real-tim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US9947814B2 (en) * 2014-11-03 2018-04-17 Artilux Inc. Semiconductor optical sensor
US11419575B2 (en) * 2014-11-18 2022-08-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pparatus for visualizing tissue property
WO2016092760A1 (ja) * 2014-12-08 2016-06-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制御装置
CN107864667A (zh) 2014-12-27 2018-03-30 贾迪安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表面的多个振动的系统及方法
JP5967392B1 (ja) * 2015-02-06 2016-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赤外線検出装置
CN105865636B (zh) * 2015-02-06 2022-01-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红外线检测装置
JP6447915B2 (ja) * 2015-03-13 2019-01-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負荷制御装置
US10718670B2 (en) 2015-03-23 2020-07-21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pherical-motion average radiant temperature sensor
US10465933B2 (en) * 2015-03-27 2019-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WO2016157283A1 (ja) * 2015-03-27 2016-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空調機およびウェアラブル端末
JP6443188B2 (ja) * 2015-04-02 2018-12-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空調用表示装置
JP6418176B2 (ja) * 2015-04-02 2018-11-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設定装置
CN106157520B (zh) * 2015-04-21 2018-08-14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主动防护系统
CN107429921B (zh) * 2015-04-24 2019-06-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US10698111B2 (en) * 2015-05-15 2020-06-30 Sikorsky Aircraft Corporation Adaptive point cloud window selection
JP2016219153A (ja) * 2015-05-15 2016-12-22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機器制御デバイス
JP6505514B2 (ja) * 2015-06-10 2019-04-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センサ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温冷感推定方法
JP6861932B2 (ja) * 2015-06-12 2021-04-21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メリーランド, カレッジ パーク コンフォートユニット及びシステム、それらを用い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80304723A1 (en) * 2015-07-01 2018-10-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apparatus
WO2017008193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吴鹏 中央空调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JP6090383B2 (ja) * 2015-07-31 2017-03-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05258279A (zh) * 2015-09-25 2016-01-2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EP3175786A1 (en) 2015-12-01 2017-06-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stimation of physical conditions
JP6703893B2 (ja) * 2015-12-01 2020-06-0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体調推定装置、及び、体調推定システム
JP6617284B2 (ja) * 2016-02-04 2019-12-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人検知装置と、人検知装置を用いた空調制御装置
US20170229073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Wall module with multi-pixel passive infrared sensor
KR20170099157A (ko) * 2016-02-23 2017-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온도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JP6528705B2 (ja) * 2016-03-11 2019-06-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輻射ヒータ装置
WO2017183207A1 (ja) * 2016-04-22 2017-10-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2413687B1 (ko) * 2016-05-23 2022-06-2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로봇 공조장치
US10704799B2 (en) * 2016-05-23 2020-07-07 Hanon Systems Moveable air conditioner
JP6765064B2 (ja) * 2016-06-23 2020-10-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赤外線検出装置
WO2018012053A1 (ja) * 2016-07-13 2018-0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678748B2 (ja) * 2016-08-08 2020-04-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8029805A1 (ja) * 2016-08-10 2018-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925461B2 (ja) * 2016-08-25 2021-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32243A (ja) * 2016-08-25 2018-03-01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59853B2 (ja) * 2016-08-25 2020-03-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69753B (zh) * 2016-09-12 2019-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8048904A (ja) * 2016-09-21 2018-03-29 セイコーNpc株式会社 赤外線検出装置
EP3527904B1 (en) * 2016-10-11 2021-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EP3535146A4 (en) * 2016-11-01 2020-07-22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FOR HVAC CONTROLLING A VEHICLE BY MEANS OF PORTABLE DEVICES
TWI725097B (zh) * 2016-12-27 2021-04-2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偵測生理資訊之穿戴式裝置
JP6702206B2 (ja) * 2017-01-23 2020-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0239381B2 (en) * 2017-01-23 2019-03-26 TSI Products, Inc. Vehicle roof fan
US10272742B2 (en) * 2017-01-26 2019-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VA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zoned interior temperatures of a vehicle including display of thermographic anthropomorphic figures
US11185235B2 (en) * 2017-03-27 2021-11-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486403B2 (ja) * 2017-03-29 2019-03-20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携帯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7167851B (zh) * 2017-05-18 2023-12-26 深圳通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分区式红外探测器及分区式红外探测方法
CN108946656A (zh) * 2017-05-25 2018-12-07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制作工艺
RU2655947C1 (ru) * 2017-07-10 2018-05-3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Орион" Инфракрасное крупноформатное сканирующее матричное фото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TWI633307B (zh) * 2017-07-29 2018-08-21 中原大學 光熱偏折熱量測系統
CN107478338B (zh) * 2017-08-07 2020-05-19 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线阵列传感器采样分辨率的方法及装置
JP6899291B2 (ja) * 2017-09-08 2021-07-07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暖房システム
CN107631802B (zh) * 2017-09-11 2020-10-0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465495B2 (en) * 2017-10-02 2019-11-05 Petrolog Automation, Inc Polished-rod thermal imaging system for preventing failures in the operation of a sucker rod pump
US20190208018A1 (en) * 2018-01-02 2019-07-04 Scanaly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rt building control using multidimensional presence sensor arrays
US11015832B2 (en) 2018-01-12 2021-05-25 Carrier Corporation Thermographic sensing of human therm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rmal comfort
JP6775536B2 (ja) * 2018-01-31 2020-10-28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とプログラムを有する操作端末と家電製品とを有する家電製品システム
CN108444071B (zh) * 2018-02-06 2019-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位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KR102103586B1 (ko) * 2018-03-06 2020-04-23 동서콘트롤(주) 실내 공기조화 통합 제어 시스템
US11913771B2 (en) * 2018-03-26 2024-02-27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object measuring system, object measuring method, and program storing medium
JP6801688B2 (ja) * 2018-03-30 2020-12-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環境調整システム
CN108344048B (zh) * 2018-04-02 2020-04-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US10634380B2 (en) * 2018-04-10 2020-04-28 Osram Sylvania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occupancy and activity in a space
JP2019194508A (ja) * 2018-05-01 2019-11-07 株式会社東芝 快適性指標計算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快適性指標計算方法
KR102393439B1 (ko) * 2018-05-15 2022-05-0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라이다 장치
JP6925530B2 (ja) * 2018-06-27 2021-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温度計測方法
CN109186044B (zh) * 2018-07-11 2021-03-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感知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059176B (zh) * 2018-07-27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2639231B (zh) * 2018-08-27 2022-01-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间壁
JP7172394B2 (ja) * 2018-10-01 2022-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生体情報解析システム
JP7132820B2 (ja) * 2018-10-31 2022-09-07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体調管理支援装置、体調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体調管理支援方法
WO2020121370A1 (ja) * 2018-12-10 2020-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機、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666564B1 (en) * 2018-12-12 2023-10-11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limate needs
JP7268407B2 (ja) * 2019-03-05 2023-05-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システム
JP7434725B2 (ja) * 2019-05-23 2024-02-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
SE543333C2 (en) * 2019-07-05 2020-12-01 Jondetech Sensors Ab Publ Method of producing a thermal image with an IR sensor
US11668486B2 (en) * 2019-07-05 2023-06-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air conditioner based on thermal comfort
DE112019007651T5 (de) * 2019-08-23 2022-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Klimatisierungssystem
EP4001790B1 (en) * 2019-09-17 2024-03-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FR3101022B1 (fr) * 2019-09-23 2022-10-21 Psa Automobiles Sa Procédé de régulation de la température au sein de l’habitacle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12788080B (zh) * 2019-11-08 2023-09-05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扫地机器人及介质
WO2021152671A1 (ja) * 2020-01-27 2021-08-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温度特定システム
CN113668201B (zh) * 2020-04-30 2023-10-03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循环扇控制方法、循环扇、循环扇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10344851A1 (en) * 2020-05-04 2021-11-04 Rebellion Photonics, In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mal imaging
US20210344852A1 (en) * 2020-05-04 2021-11-04 Rebellion Photonics, In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mal imaging
WO2021240570A1 (ja) * 2020-05-25 2021-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11649456A (zh) * 2020-05-25 2020-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精确确定人体位置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US11598671B2 (en) * 2020-06-17 2023-03-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Body temperature estimation via thermal intensity distribution
US11604098B2 (en) * 2020-06-23 2023-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tance correction for body temperature estimation
CN111879415B (zh) * 2020-08-05 2021-09-0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测温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66526A (zh) * 2020-08-17 2020-12-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US11204281B1 (en) * 2020-09-03 2021-12-21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Enhanc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CN112240630B (zh) * 2020-10-12 2021-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具有干发功能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JP7438407B2 (ja) 2020-12-22 2024-0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11472258B2 (en) * 2021-01-11 2022-10-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with clothing level compensation
CN112945389B (zh) * 2021-01-29 2023-10-3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涡轮机末级动叶片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3074818B (zh) * 2021-03-30 2022-03-29 清华大学 通过红外热成像从室外快速获取室内空气温度的方法
CN113119695A (zh) * 2021-04-08 2021-07-1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香氛系统个性化功能实现方法
CN113375282B (zh) * 2021-06-28 2022-12-1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JP7433278B2 (ja) 2021-09-01 2024-02-19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4166862B (zh) * 2022-02-14 2022-04-19 常州海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首尾绳智能检测系统
US11485149B1 (en) * 2022-06-21 2022-11-01 CreateM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visual servoing
CN115046292B (zh) * 2022-06-29 2023-10-17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31367B (zh) * 2022-06-29 2023-10-1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1423A (ja) * 1990-03-30 1991-12-12 Nippondenso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H09210702A (ja) * 1996-02-05 1997-08-15 Fuji Heavy Ind Ltd 電気自動車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3166868A (ja) * 2001-11-29 2003-06-1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燃費表示方法及び燃費表示装置
CN1464850A (zh) * 2001-07-13 2003-12-31 瓦莱奥空调公司 汽车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及配有这种装置的空调器
JP2005007923A (ja) * 2003-06-16 2005-01-1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6118220A (ja) * 2004-10-21 2006-05-11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エアコン操作可能な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CN101672498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085788A (zh) * 2009-12-03 2011-06-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的空调系统和控制其的方法
CN102288243A (zh) * 2011-05-12 2011-12-21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能耗检测方法
JP2013027234A (ja) * 2011-07-25 2013-02-04 Alpine Electronics Inc 車両用消費電力管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379A (ja) * 1982-07-15 1984-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赤外撮像カメラ
JPS61154279A (ja) 1984-12-26 1986-07-12 Fujitsu Ltd 赤外線撮像装置
US4873442A (en) * 1985-12-09 1989-10-10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thermal images
JPH02140628A (ja) 1988-11-19 1990-05-30 Fujitsu Ltd 赤外線撮像装置
US5075553A (en) * 1989-10-23 1991-12-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R sensor for a scanned staggered element linear array having improved cold shielding
JPH0620808B2 (ja) 1990-01-24 1994-03-23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自動車用空調制御装置
US5244035A (en) * 1990-01-24 1993-09-14 Zexel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er for automobiles
JPH0432378A (ja) * 1990-05-29 1992-02-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赤外線撮像装置
DE69112136T2 (de) * 1990-06-11 1996-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yroelektrischer Infrarotdetektor.
FR2676153B1 (fr) * 1991-04-30 1993-07-16 Thomson Trt Defense Procede de formation d'image infrarouge de haute resolution et camera thermique a balayage monodirectionnel destine a sa mise en óoeuvre.
US5528038A (en) * 1991-05-07 1996-06-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human body detecting system
JPH05118614A (ja) * 1991-10-25 1993-05-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827645B2 (ja) * 1991-12-19 1998-11-25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写真焼付機の測光装置
JPH05236210A (ja) * 1992-02-06 1993-09-10 Nec Corp 高分解能撮像方式
US5258621A (en) * 1992-02-25 1993-11-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ld shield for a scanned linear IR detector array
EP0566852B1 (en) * 1992-04-21 1998-08-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Human body detection system
JP3010459B2 (ja) * 1992-08-03 2000-02-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温度分布測定装置および人体検知システム
JP2978374B2 (ja) * 1992-08-21 1999-11-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677128B2 (ja) 1992-09-17 1997-11-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画像検出装置
NL9300312A (nl) * 1993-02-19 1994-09-16 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 Bv Optische aftastinrichting.
US5660471A (en) * 1993-02-26 1997-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easuring device and measuring method
JPH07172154A (ja) 1993-12-20 1995-07-11 Nippondenso Co Ltd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US5453618A (en) * 1994-01-31 1995-09-26 Litton Systems, Inc. Miniature infrared line-scanning imager
JP3159869B2 (ja) * 1994-05-09 2001-04-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物体検出装置および測定法
JP3302180B2 (ja) 1994-07-20 2002-07-15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電気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H0862044A (ja) * 1994-08-18 1996-03-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画像検出装置
JPH0875545A (ja) * 1994-09-08 1996-03-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焦電型赤外線検出装置
JPH09159531A (ja) * 1995-10-06 1997-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温度検出装置
JPH1093764A (ja) * 1996-09-13 1998-04-10 Nikon Corp 一次元検出器
JPH10160580A (ja) * 1996-12-04 1998-06-19 Zexel Corp 熱画像の判定方法と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3062590B2 (ja) * 1997-03-24 2000-07-10 防衛庁技術研究本部長 走査型赤外線検出器
US6882364B1 (en) 1997-12-02 2005-04-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image signals output from a honeycomb arrangement to high quality video signals
JPH11168688A (ja) 1997-12-02 1999-06-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記録および/または再生処理方法
JPH11182969A (ja) 1997-12-19 1999-07-06 Calson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3612697B2 (ja) 1998-01-30 2005-01-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における走行表示装置
JPH11230832A (ja) 1998-02-17 1999-08-27 Nec Sanei Kk 赤外線放射温度測定装置
JPH11337151A (ja) * 1998-05-22 199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0172827A (ja) * 1998-12-03 2000-06-23 Sharp Corp 人体検知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3436164B2 (ja) * 1999-01-07 2003-08-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赤外線ラインセンサ
EP1116611A1 (de) * 2000-01-17 2001-07-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Regeln einer Klimaanlage und Klimaanlag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4401582B2 (ja) * 2001-02-26 2010-01-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赤外線撮像装置
JP2003326936A (ja) 2002-05-09 2003-11-19 Denso Corp 車両用防曇装置
JP4033004B2 (ja) 2003-03-10 2008-0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室内循環モードへの切り替え方法
JP4315832B2 (ja) * 2004-02-17 2009-08-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型赤外センサ素子および熱型赤外センサアレイ
US8653419B2 (en) * 2004-05-17 2014-02-18 Exatec Llc Window defroster assembly hav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US7791638B2 (en) * 2004-09-29 2010-09-07 Immersive Media Co. Rotating scan camera
JP4257994B2 (ja) * 2004-12-15 2009-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赤外線撮像素子と赤外線センサ
US7461551B2 (en) 2005-03-17 2008-12-09 Denso Corporation Window fog detecting apparatus
JP4534973B2 (ja) 2005-11-29 2010-09-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窓曇り検出装置
JP2008131291A (ja) * 2006-11-20 2008-06-05 Olympus Corp 撮像装置
DE102007018571A1 (de) 2007-04-18 2008-10-23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Belüft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innenraum
JP2008298665A (ja) * 2007-06-01 200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赤外線センサ及び赤外線検出装置
US7690421B2 (en) * 2007-08-10 2010-04-06 Honda Motor Co., Ltd. Low humidity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9150699A (ja) * 2007-12-19 2009-07-09 Seiko Npc Corp 測定対象物の位置測定システム
JP5013208B2 (ja) * 2008-03-26 2012-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アコン制御方法及びエアコン制御装置
US8302417B2 (en) * 2008-04-23 2012-11-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cold thermal storage and evaporator temperature control
JP2009280017A (ja) 2008-05-20 2009-12-0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換気装置
JP2009288066A (ja) * 2008-05-29 200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赤外線センサ
JP5300602B2 (ja) 2008-10-31 2013-09-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472584B2 (ja) 2008-11-21 2014-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7786418B2 (en) * 2008-11-21 2010-08-31 Raytheon Company Multimode seeker system with RF transparent stray light baffles
KR101569414B1 (ko) * 2008-12-26 2015-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JP5478075B2 (ja) * 2009-01-06 2014-04-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466292B1 (ko) * 2009-01-23 2014-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5111417B2 (ja) 2009-03-13 2013-0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548936B2 (ja) * 2009-04-15 2014-07-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温度分布検出装置
JP5247595B2 (ja) * 2009-06-01 2013-07-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1576380A (zh) * 2009-06-22 2009-11-11 北京世纪桑尼科技有限公司 测定旋转元件角度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120050989A (ko) * 2009-08-06 2012-05-21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JP5644121B2 (ja) * 2010-01-26 2014-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熱型光検出器、熱型光検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熱型光検出器の製造方法
DE102010013663A1 (de) * 2010-04-01 2011-10-06 Perkinelm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trahlungssensor
JP5300793B2 (ja) * 2010-06-11 2013-09-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0639961B2 (en) * 2010-07-07 2020-05-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rtial air inlet control strategy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5510194B2 (ja) 2010-08-30 2014-06-0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航続距離演算装置
CN102205782B (zh) * 2010-10-15 2013-06-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US9079507B2 (en) * 2010-10-29 2015-07-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ic driving range calculator
US8433455B2 (en) * 2010-10-29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ical vehicle range prediction
US20120143410A1 (en) * 2010-12-01 2012-06-07 Aptera Motors, Inc. Interactive driver system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JP5403006B2 (ja) 2011-07-31 2014-01-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876253B2 (ja) * 2011-08-31 2016-03-02 セコム株式会社 不審物体監視システム
KR101620400B1 (ko) 2011-12-26 2016-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 차량의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839632B2 (en) * 2012-03-09 2014-09-23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 strategy for a zonal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vehicle
DE102012208970A1 (de) * 2012-05-29 2013-12-05 Manitowoc Crane Group France Sas Automatisierte Führerkabinen-Klimaregelung
US20140074329A1 (en) * 2012-09-07 2014-03-13 Chrysler Group Llc Vehicle electric range estimation
JP5734263B2 (ja) * 2012-11-16 2015-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US10272920B2 (en) * 2013-10-11 2019-04-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etection system
JP5900781B1 (ja) * 2014-11-21 2016-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赤外線検出装置
US9517705B1 (en) * 2015-06-23 2016-12-13 Atieva, Inc.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range optimization system with dynamic feedback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1423A (ja) * 1990-03-30 1991-12-12 Nippondenso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H09210702A (ja) * 1996-02-05 1997-08-15 Fuji Heavy Ind Ltd 電気自動車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464850A (zh) * 2001-07-13 2003-12-31 瓦莱奥空调公司 汽车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及配有这种装置的空调器
JP2003166868A (ja) * 2001-11-29 2003-06-1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燃費表示方法及び燃費表示装置
JP2005007923A (ja) * 2003-06-16 2005-01-1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6118220A (ja) * 2004-10-21 2006-05-11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エアコン操作可能な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CN101672498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085788A (zh) * 2009-12-03 2011-06-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的空调系统和控制其的方法
CN102288243A (zh) * 2011-05-12 2011-12-21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能耗检测方法
JP2013027234A (ja) * 2011-07-25 2013-02-04 Alpine Electronics Inc 車両用消費電力管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裘瑜、吴霖生: "《汽车营销实务第二版》", 28 February 2009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5863B (zh) * 2019-10-31 2023-03-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4585863A (zh) * 2019-10-31 2022-06-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2179923A (zh) * 2020-10-12 2021-01-0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x射线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375277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8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5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80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83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9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5B (zh) * 2021-06-28 2023-01-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375276A (zh) * 2021-06-28 2021-09-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963413A (zh) * 2022-04-21 2022-08-30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63413B (zh) * 2022-04-21 2023-07-04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64844A (ja) 2015-09-17
JPWO2014185033A1 (ja) 2017-02-23
CN104471362A (zh) 2015-03-25
CN109238472A (zh) 2019-01-18
US10641509B2 (en) 2020-05-05
CN109238472B (zh) 2020-05-26
WO2014185033A1 (ja) 2014-11-20
CN108981932A (zh) 2018-12-11
CN108981932B (zh) 2020-08-18
JP2015222260A (ja) 2015-12-10
JP2018077256A (ja) 2018-05-17
US20150204556A1 (en) 2015-07-23
US11320162B2 (en) 2022-05-03
JP6282615B2 (ja) 2018-02-21
CN108909407B (zh) 2022-02-11
CN104471362B (zh) 2018-09-07
JP5802852B2 (ja) 2015-11-04
MY182329A (en) 2021-01-19
CN108909407A (zh) 2018-11-30
JP5853110B2 (ja) 2016-02-09
US9939164B2 (en) 2018-04-10
JP6640889B2 (ja) 2020-02-05
US20200224906A1 (en) 2020-07-16
US20180187910A1 (en)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1362B (zh) 热图像传感器、以及用户界面
CN111157126B (zh) 受光传感器、使用它的空调机、结露传感器、霉菌传感器及电子烹饪设备
JP6471868B2 (ja) 受光センサ、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および電子調理器
KR101523424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2019073288A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空気調和機、及び、車両
JP6046579B2 (ja) 空気調和機
EP2363653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135590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5020866B (zh) 空气调节机
JP201602383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6017687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