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0717A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30717A TW202030717A TW108144659A TW108144659A TW202030717A TW 202030717 A TW202030717 A TW 202030717A TW 108144659 A TW108144659 A TW 108144659A TW 108144659 A TW108144659 A TW 108144659A TW 202030717 A TW202030717 A TW 20203071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ghtness
- area
- liquid crystal
- display device
- gray sca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21—Operation of devices; 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8—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 G09G3/2022—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 G09G3/2025—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the sub-frames having all the same time dur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5—Details of drivers for counter electrodes, e.g. common electrodes for pixel capacitors or supplementary storage capacito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76—Supplementary capacities in pixels having special driving circuits and electrodes instead of being connected to common electrode or ground; Use of additional capacitively coupled compensatio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Scrolling of light from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over the displa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canning of the display scree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2—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71—Adjustment of the gradation level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gradation scale, e.g. by redistribution or clipping
- G09G2320/0276—Adjustment of the gradation level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gradation scale, e.g. by redistribution or clipping for the purpose of adapta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isplay device, i.e. gamma correc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33—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6—Determination of a pixel data signal depending on the signal applied in the previous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藉由插入暗影像實現偽脈衝驅動的方法及其驅動方法,來解決諸如當發光時功率消耗升高以及負載升高的問題。提供了下述一種顯示裝置,其藉由將一框週期分成多個次框週期顯示灰階,其中一框週期被分成至少第一次框週期和第二次框週期;並且當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一次框週期中的亮度為Lmax1,且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二次框週期中的亮度為Lmax2時,在該一個框週期中滿足(1/2)Lmax2<Lmax1<(9/10)Lmax2。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置及其驅動方法。尤其,本發明涉及一種半導體裝置及其驅動方法。更明確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尤其是藉由維持驅動,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的方法。
近幾年,薄型顯示裝置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CRT顯示器的替代品,液晶顯示器、電漿顯示器、投影顯示器等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且變得受人歡迎。此外,場發射顯示器、無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電子紙等已經發展為下一代的顯示裝置。
在設在上述顯示裝置中的顯示部分中,用於組成影像的最小單元的每個像素係被並列放置。每個像素根據影像資料,發出具有特定亮度的光,從而使影像形成在顯示部分中。
當這種顯示裝置用於顯示移動影像時,不同的影像被快速地顯示,每秒鐘顯示幾十次。顯示一幅影像的週期稱
為一框週期。
於此,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以根據一框週期中像素亮度的時間分佈加以分類。就以主動矩陣顯示裝置為代表的維持驅動來說,像素的亮度在一框週期中是恆定的。另一方面,就以CRT為代表的脈衝驅動法(impulsive)來說,在一框週期中發射強光之後,像素的亮度立即減弱且不再發光。在脈衝驅動法中,不發光狀態在一框週期中佔據了主要的部分。
近期的研究已表明維持驅動法存在的本質問題,在於當顯示移動影像時,輪廓變得模糊或者移動看起來不自然。脈衝驅動顯示裝置並沒有上述問題。為了解決這種維持驅動所特有的問題,公開了一種實現偽脈衝驅動的方法,其中什麽也不顯示的黑色影像在一框週期中顯示特定的週期(例如,參考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申請號H9-325715以及參考文獻2:日本公開專利申請號2000-200063)。此外,作為實現偽脈衝驅動的另一方法,公開了參考文獻3:SID’05文摘,60.2,第1734頁,(2005)。這是一種方法,其中一框週期被分為兩個次框週期,光只有在低灰階區域中,位於一框的後半部分的次框發光,在高灰階區域中位於一框中的第一半部分的次框發光,並在位於一框的後半部分的次框發光,從而實現偽脈衝驅動。
藉由在參考文獻1和2中公開的插入黑色影像實現偽脈衝驅動的方法,在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是有效的;然而,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由於插入黑色而降低了平均亮度。此外,為了將降低了的平均亮度恢復為插入黑色影像之前的亮度,像素的暫態亮度必須較高,這又導致當發光時功率消耗和負載增加的問題。
此外,在參考文獻3公開的方法中,在顯示亮灰階之後,亮灰階又再次顯示的情況下,改進移動影像品質的效果較小。尤其,當顯示具有最高亮度周圍的亮度之移動影像時,其影像的品質改良效果幾乎看不到。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連續發出具有高亮度的光,且驅動變為接近於維持驅動之故。
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其中藉由插入黑色影像,實現偽脈衝驅動的方法,減少了諸如當發光時功率消耗增加以及負載增加的問題。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其中即使在顯示亮灰階時,改進移動影像品質的效果也較大。
解決了上述問題的顯示裝置的一個特徵是藉由將一框週期分為多個次框週期,顯示灰階的顯示裝置,其中一框週期分為至少第一次框週期和第二次框週期;當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一次框週期的亮度為Lmax1以及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二次框週期的亮度為Lmax2時,在一框週期中滿足(1/2)Lmax2<Lmax1<(9/10)Lmax2。
解決了上述問題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是由並列放置的多個顯示元件,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一框週期分為第一次框週期和第二次框週期;當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一次框週期的亮度為Lmax1以及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二次框週期的亮度為Lmax2時,滿足(1/2)Lmax2<Lmax1<(9/10)Lmax2。因此能夠獲得具有上述特徵的液晶顯示裝置或半導體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維持時間得以縮短且當發光時負載較小,從而上述問題得以解決。
此外,解決了上述問題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是由並列放置的多個顯示元件,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一框週期分為第一次框週期和第二次框週期;當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一次框週期的亮度為Lmax1以及顯示最大灰階的第二次框週期的亮度為Lmax2時,滿足(1/2)Lmax1<Lmax2<(9/10)Lmax1。因此,能夠獲得具有上述特徵的液晶顯示裝置或半導體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維持時間得以縮短且當發光時負載較小,從而上述問題得以解決。
此外,解決了上述問題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是由並列放置的多個顯示元件,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一框週期分為第一次框週期和第二次框週期,能顯示的灰階包括被分為n個區域的灰階區域(n是大於1的整數),且n個灰階區域中的每一個具有下述灰階區域的特性,該灰階區域是:在第一次框週期或第二次框週期中的其中一個中,相對於灰階改變的亮度改變的灰階區域
是固定的,或者第一次框週期的亮度和第二次框週期的亮度之間的比值相對於灰階是固定的灰階區域。因此,能夠獲得具有上述特徵的液晶顯示裝置或半導體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維持時間得以縮短且當發光時負載較小,從而上述問題得以解決。
此外,解決了上述問題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是上述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一框週期分為第一次框週期、第二次框週期和第三次框週期;當第三次框週期中的最大亮度是Lmax3時,Lmax3小於或等於第一次框週期的最大亮度和第二次框週期的最大亮度的1/10。因此,能夠獲得具有上述特徵的液晶顯示裝置或半導體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維持時間得以縮短且當發光時負載較小,從而上述問題得以解決。
必須注意到本發明所示的開關可以具有不同的模式,並且可以使用電開關、機械開關等等。也就是只要能控制電流可以使用任何元件;因此,開關不限於特定的元件,可以使用不同的元件。例如,可以是電晶體、二極體(例如PN二極體、PIN二極體、肖特基二極體、與連成二極體的電晶體等),或結合有上述元件的邏輯電路。因此,在電晶體用作開關的情況下,因為其僅作為開關,所以,電晶體的極性(導電類型)不受到特別的限制。然而,當截止狀態電流較佳為低時,則較佳採用具有低截止狀態電流極性的電晶體。並以提供有LDD區域的電晶體、具有多閘極結構的電晶體等作為具有低截止狀態電流的電晶體
的示例。此外,當作為開關的電晶體的源極端的電位接近低電位側電源(例如Vss、GND或0V)時,較佳採用n通道電晶體,而當源極端電位接近高電位側電源(例如Vdd)時,較佳採用p通道電晶體。這是因為閘-源電壓的絕對值可能增加,電晶體可容易地作為開關。必須注意到,藉由利用n通道和p通道電晶體還可採用CMOS開關。當使用CMOS開關時,即使當狀態改變時使得通過開關的電壓輸出(即到達開關的輸入電壓)相對於輸出電壓較高或較低,開關仍能適當地操作。
必須注意到描述“連接於”包括元件電連接的情形、元件功能連接的情形以及元件直接連接的情形。因此,除了預定的連接元件之外,也可提供另一元件。例如,使能夠電連接(例如開關、電晶體、電容、電感、電阻、二極體等)的一個或多個元件可置於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間。或者,使能夠功能連接(例如邏輯電路(反相器、NAND電路、NOR電路等等)、信號轉換電路(D/A轉換電路、A/D轉換電路、伽瑪校正電路等)、電位轉換電路(諸如升壓電路或降壓電路的電源電路、將電位改變為H信號或L信號的電位轉換電路等)、電壓源、電流源、開關電路、放大器電路(增加信號幅值、電流值等的電路,例如運算放大器、差分放大電路、源極跟隨電路或緩衝器電路)、信號產生電路、記憶體電路、控制電路等)的一個或多個電路可提供在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間。或者,上述電路或元件可在沒有另一元件或電路置於其間的情況下而
直接連接。當元件在沒有另一元件或電路置於其間而直接連接的情況下,可採用“直接連接”的一描述。必須注意到描述“直接連接”包括元件電連接的情形(即有另一元件置於其間而連接多個元件的情形)、元件之間功能連接的情形(即有另一元件置於期間而連接多個電路的情形)、以及元件之間直接連接的情形(即多個元件之間沒有另一元件或電路置於期間而相互連接的情形)。
必須注意到顯示元件、顯示裝置、發光元件或發光裝置可使用不同的模式,或者可包括不同的元件。例如,作為顯示元件、顯示裝置、發光元件或發光裝置,可以使用由電磁作用改變其對比度的顯示媒體,例如EL元件(有機EL元件、無機EL元件、或包括有機和無機物質的EL元件)、電子發射元件、液晶元件、電子墨水、光柵光閥(GLV)、電漿顯示面板(PDP)、數位微鏡裝置(DMD)、壓電陶瓷顯示或碳奈米管。必須注意到利用EL元件的顯示裝置包括EL顯示器;利用電子發射元件的顯示裝置包括場發射顯示器(FED)、SED平板顯示器(SED:表面導電電子發射顯示器)等;利用液晶元件的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器、透射型液晶顯示器、半透射型液晶顯示器、和反射型液晶顯示器;利用電子墨水的顯示裝置包括電子紙。
必須注意到可以使用各種類型的電晶體,而不限制電晶體的可用類型。因此,例如,可以使用利用以非晶矽或多晶矽為代表的非單晶半導體薄膜的薄膜電晶體
(TFT)。該電晶體可在不高的製造溫度、低成本的情況下,製造在大基板或具有透光特性的基板上,或者電晶體可發光。此外,可以使用利用半導體基板或SOI基板、MOS電晶體、接面電晶體、雙極性電晶體等形成的電晶體。利用這些電晶體,可以製造具有較小變化的電晶體、能有效地提供電流的電晶體或小尺寸的電晶體,且可形成具有低功率消耗的電路。此外,可以使用諸如ZnO、a-InGaZnO、SiGe或GaAs化合物半導體之電晶體、或藉由使該化合物半導體變薄而獲得的薄膜電晶體等等。這些電晶體可在製造溫度不高、或室溫下製造,或於具有低熱阻的基板,諸如塑膠基板或薄膜基板上直接製造。此外,可以採用由噴墨方法、印刷方法等形成的電晶體。這些電晶體可在室溫、低真空狀態下,或者位於大基板上製造。此外,由於可以不使用掩膜(光罩)而製造電晶體,因此,可容易地改變電晶體的佈局。此外,可以使用利用有機半導體或碳奈米管的電晶體、或其他電晶體。這些電晶體可形成在可彎曲的基板上。必須注意到非單晶半導體薄膜可包含氫或鹵素。此外,電晶體提供在其上的基板可以是各種類型且不受特別地限制。因此,例如,可以利用單晶基板、SOI基板、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膠基板、紙基板、玻璃紙基板、石頭基板、不鏽鋼基板、包括不鏽鋼箔的基板等形成電晶體。此外,在電晶體形成在一基板上之後,電晶體可與另一基板換位並位於其上。藉由這些基板可以形成具有令人喜歡的特性或低功率消耗的電晶體,或
者可以獲得不容易變形或具有熱阻的裝置。
電晶體可具有不限制為特定結構的各種結構。例如,可以採用具有兩個或更多閘極的多閘極結構。利用多閘極結構,可以串聯連接通道區域;因此可以串聯連接多個電晶體。利用多閘極結構可以減小截止狀態電流,可以增加電晶體的耐壓,從而使可靠性得以改進。此外,即使當電晶體運行於飽和區域時汲-源電壓波動,而汲-源電流並不激烈地波動,從而提供了平滑特性。此外,可以使用其中閘極形成在通道上方和下方的結構。在利用其中閘極形成在通道上方和下方的結構時,通道區域被放大使得通過通道區域的電流量增加,或者可容易地形成耗盡層使得S值得以減小。此外,當閘極提供在通道上方和下方時,多個電晶體並聯連接。此外,可以採用閘極形成在通道上方的結構、閘極形成在通道下方的結構、交錯排列的結構、反向交錯排列的結構、通道區域分為多個區域且劃分的區域可並聯或串聯連接的結構。源極或汲極可與通道(或其部分)交疊。在具主動極或汲極與通道(或其部分)交疊的結構的情況下,可以防止電荷累積在部分通道中,且可防止不穩定的運行。此外可提供LDD區域。在具有LDD區域的情況下,截止狀態電流得以減小,電晶體的耐壓得以增加,從而可靠性得以改進。此外,即使當電晶體運行在飽和區域時汲-源極電壓波動,但是汲-源極電流並不激烈地波動,從而提供了平滑特性。
必須注意到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電晶體,且不同類型
的電晶體可形成在任何基板上。因此,所有的電路可利用玻璃基板、塑膠基板、單晶基板、SOI基板或其他基板形成。當所有的電路形成在相同的基板上時,因為減少了部件數量使成本得以減小,並且由於減小了電路中部件之間的接觸點的數目,使可靠性得以提高。或者,一些電路形成在一基板上並且其他電路形成在另一基板上是可能的。即,所有的電路不必形成在相同的基板上。例如,一些電路通過利用電晶體形成在玻璃基板上,而其他電路形成在單晶基板上,且IC晶片可利用COG(玻璃上晶片)方法提供在玻璃基板上。或者,IC晶片可通過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卷帶自動黏合)方法或利用印刷板方法連接於玻璃基板。通過這種方式,當一些電路形成在相同的基板上時,因為減小了部件的數目,因此成本得以減小,並且因為減小了部件之間接觸點的數目,因此可靠性得以改進。此外,當消耗更多功率,具有高驅動電壓或高驅動頻率的部分沒有作為上述電路形成在相同的基板上時,可防止功率消耗的增加。
必須注意到一個像素對應於控制亮度的一個元件。因此,例如,一個像素對應於一個彩色元件並由一個彩色元件表示亮度。因此,彩色顯示裝置在具有R(紅)、G(綠)和B(藍)彩色元件的情況下,影像的最小單元由包括R像素、G像素和B像素的三個像素組成。必須注意到彩色元件不限於三種顏色。可以使用更多數目的顏色,或可以使用RGB之外的顏色。例如,可以增加白色,因
此可以使用RGBW(W表示白色)。或者,黃色、青色、紫色、翠綠色、朱紅色中的一種或多種等可添加到RGB中。或者,可以添加接近RGB中至少一種的顏色。例如可以使用R、G、B1和B2。B1和B2都是藍色,但是它們的頻率稍微有所不同。在利用這種彩色元件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更接近於原色的顯示,或者使功率消耗得以減小。作為另一示例,如果多個區域用於控制一個彩色元件的亮度,一個區域對應於一個像素。因此,當執行區域灰階時,且在區域灰階中對於每一彩色元件提供控制亮度的多個區域,且灰階由所有的區域表示,例如,控制亮度的一個區域對應於一個像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彩色元件由多個像素組成。此外,在這種情況下,有助於顯示的區域的尺寸有時根據像素的不同而不同。此外,在控制亮度的區域中,對於每一彩色元件提供多個區域,換句話說,在組成一個彩色元件的多個像素中,提供給各個像素的信號相互之間可以稍微不同從而拓寬了視角。必須注意到,描述“一個像素(對於三種顏色)”表示對於R、G和B的三個像素被看成一個像素。當對於一個彩色元件提供多個像素時,描述“一個像素(對於一種顏色)”表示對於一個彩色元件提供的多個像素整體上被看成一個像素。
必須注意到像素可以矩陣形式設置(排列)。這裏,描述“像素以矩陣設置(排列)”包括在縱向或橫向方向上,像素被設置為形成直線的情形以及像素被設置為形成
鋸齒形線的情形。因此,例如,當全彩色顯示器由三種彩色元件(例如RGB)實現時,包括像素設置為帶形的情形以及對於三種彩色元件的點設置為所謂的三角圖案或Bayer圖案的情形。彩色元件不限於三種顏色,可以使用更多的顏色。例如,可以使用RGBW(W表示白色)或添加了一種顏色,例如黃色、青色、或紫色等的RGB。此外,在彩色元件的各點中顯示器區域的尺寸可不同。結果,功率消耗得以減小且顯示元件的壽命得以延長。
電晶體是包括至少三個端子,閘極、汲極和源極的元件。通道區域提供在汲極區域和源極區域之間,並且電流可流經汲極區域、通道區域和源極區域。這裏,很難確定兩個端子中哪一個是源極或汲極,因為根據電晶體的結構、運行情況等源極和汲極可切換。因此,作為源極和汲極的區域在某些情況下不稱作源極和汲極,而稱作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必須注意到電晶體還可以是包括至少三個端子,即基極、發射極和集電極的元件。同樣在這種情況下,發射極和集電極可稱作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必須注意到閘極包括閘極電極和閘極導線(還稱為閘極線、閘極信號線等)及其部分。閘極電極對應於部分導電薄膜,其與形成通道區域、LDD(輕摻雜汲極)區域等的半導體相互交疊,且有閘絕緣薄膜置於其間。閘極導線對應於連接像素的閘極並將閘極電極和另一導線連接的導線。
必須注意到存在用作閘極且還用作閘極導線的部分。
該區域可稱作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即存在不能清楚地區分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的區域。例如,在通道區域與延伸的閘極導線交疊的情況下,交疊的區域用作閘極導線並且還用作閘極電極。因此,該區域還可稱為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
此外,利用與閘極電極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並連接於閘極電極的區域也稱作閘極電極。同樣地,利用與閘極導線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並連接於閘極導線的區域稱作閘極導線。嚴格地說,該區域不與通道區域交疊,或者並不具有在某些情況下連接於另一閘極電極的功能。然而,由於製造過程等的情況,存在與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相同的材料形成的並與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相連的區域。因此,該區域還稱作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
例如,在多閘極電晶體中,一個電晶體和另一電晶體的閘極通常通過與閘極電極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導電薄膜連接。該區域是連接閘極電極並可稱為閘極導線的區域,但因為多閘極電晶體可以看作一個電晶體,該區域還可稱為閘極電極。即,與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相同的材料形成並連接於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的元件可稱為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此外,例如,連接閘極電極和閘極導線的部分中的導電薄膜還可稱為閘極電極或閘極導線。
必須注意到閘極端子對應於閘極電極區域的一部分或電連接於閘極電極的區域。
必須注意到源極包括源極區域、源極電極以及源極導
線(也稱為源極線、源極信號線等)或其部分。源極區域對應於包括大量p型雜質(硼、鎵等)或n型雜質(硫、砷等)的半導體區域。因此,包括少量p型雜質或n型雜質的區域,即所謂的LDD(輕摻雜汲極)區域未包括在源極區域中。源極電極對應於與源極區域不同的材料形成並電連接於源極區域的部分中的導電層。必須注意到包括源極區域的源極電極稱為源極電極。源極導線對應於連接像素的源極電極或連接源極電極和另一導線的導線。
然而,存在用作源極電極以及還用作源極導線的部分。該區域可以稱為源極電極或源極導線。即,存在不能清楚地與源極電極或源極導線區分的區域。例如,在源極區域與延伸的源極導線交疊的情況下,交疊的區域用作源極導線還用作源極電極。因此,該區域還稱作源極電極或源極導線。
此外,與源極電極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並連接於源極電極的區域;或連接一個源極電極和另一源極電極的部分還可稱為源極電極。此外,與源極區域交疊的部分稱為源極電極。同樣地,與源極導線相同的材料形成並連接於源極導線的區域可稱為源極導線。嚴格地說,存在該區域不具有將一源極電極連接於另一源極電極的功能的情況。然而,鑒於製造過程等情形,存在與源極電極或源極導線相同的材料形成並連接於源極電極或源極導線的區域。因此,該區域還稱為源極電極或源極導線。
例如,連接源極電極和源極導線的部分中的導電薄膜
可稱為源極電極或源極導線。
必須注意到源極端子對應於源極區域、源極電極或電連接源極電極的區域的一部分。
必須注意到與源極相同的情況可應用於汲極。
必須注意到半導體裝置對應於包括具有半導體元件(電晶體、二極體等)的電路的裝置。此外,半導體裝置通常還對應於利用半導體特性行使功能的裝置。顯示裝置對應於包含顯示元件(諸如液晶元件或發光元件)的裝置。必須注意到顯示裝置可對應於顯示面板本身,其中包括諸如液晶元件的顯示元件的多個像素以及驅動該像素的週邊驅動器電路形成在相同的基板上。此外,顯示裝置可包括由導線接合或突起,即所謂的COG(玻璃上晶片)提供在基板上的週邊驅動器電路,以及還有,提供有軟性印刷電路(FPC)或印刷導線板(PWB)(諸如IC、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或電晶體)的裝置。此外,顯示裝置可包括諸如偏光板或波片的光學薄板。此外,顯示裝置可包括背光單元(背光單元可包括導光板、棱鏡薄板、擴散板、反射板和光源(例如LED或冷陰極管))。此外,發光裝置是包括自發光顯示元件的顯示裝置,該自發光顯示元件例如用於EL元件或FED的元件。液晶顯示裝置是包括液晶元件的顯示裝置。
一個物體形成在另一不同物體上或正上方的表達並不意味著該物體直接與另一不同物體接觸。該表達可包括兩個物體相互不直接接觸的情形,即還有另一物體置於兩物
體之間的情形。因此,例如,當描述層B形成在層A上(或者正上方)時,其意味著層B位於層A上且直接與層A接觸的情形,或者另一層(例如層C或層D)形成在層A上且直接與層A接觸,而層B形成在層C或D上且直接與層C或D接觸。此外,當描述一物體形成在另一不同物體的上方時,並不意味著該物體直接與另一物體接觸,另一物體置於兩者之間。因此,例如,當描述層B形成在層A的上方時,表示層B形成在層A上且直接與層A接觸,或者另一層(層C或層D)形成為直接與層A接觸,而層B形成在層C或D上並與層C或D直接接觸。同樣地,當描述一物體形成在另一不同的物體下或下方時,意味著物體之間相互直接接觸或不相互接觸的情形。
為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而執行的黑色插入導致平均亮度降低的問題得以解決;因此,降低了發光時的功率消耗和負載。
此外,在顯示了亮灰階的情況下,再一次顯示亮灰階,改進移動影像品質的效果得以增強。尤其,以接近於最大亮度的亮度顯示的移動影像的品質得以改進。
1301:編碼電路
1302:框記憶體
1303:校正電路
1304:D/A轉換電路
1312:框記憶體
1313:校正電路
1401:電晶體
1402:輔助電容器
1403:顯示元件
1404:視頻信號線
1405:掃描線
1406:公共線
1411:電晶體
1412:輔助電容器
1413:顯示元件
1414:視頻信號線
1415:掃描線
1416:第一公共線
1417:第二公共線
1502-1-N:冷陰極管
1501:擴散板
1511:擴散板
1512-1-N:光源
1601:電晶體
1602:開關元件
1603:開關元件
1604:開關元件
1605:電容元件
1606:顯示元件
1607:電流源
1608:視頻信號線
1609:第一導線
1610:第二導線
1701:基板
1702:顯示部分
1703:週邊驅動電路
1704:過驅動電路
1705:橢圓
1711:週邊驅動電路
1712:過驅動電路
1721:IC
1731:電路
1801:亮影像
1802:暗影像
1803:亮影像
1804:暗影像
1811:亮影像
1812:暗影像
1813:亮影像
1814:暗影像
1815:亮影像
1816:暗影像
1821:亮影像
1822:暗影像
1823:亮影像
1824:暗影像
1825:亮影像
1826:暗影像
1827:亮影像
1828:暗影像
1901:第一基板
1902:第一絕緣膜
1903:第一導電層
1904:第二絕緣膜
1905:第一半導體層
1906:第二半導體層
1907:第二導電層
1908:第三絕緣膜
1909:第三導電層
1910:配向膜
1911:液晶材料
1912:第二配向膜
1913:第四導電層
1914:光遮蔽膜
1915:彩色濾光片
1916:第二基板
1917:間隔層
1918:液晶分子
1921:掃描線
1922:視頻信號線
1923:電容線
1924:TFT
1925:像素電極
1926:像素電容器
2001:第一基板
2002:第一絕緣膜
2003:第一導電層
2004:第二絕緣膜
2005:第一半導體層
2006:第二半導體層
2007:第二導電層
2008:第三絕緣膜
2009:第三導電層
2010:第一配向膜
2011:液晶材料
2012:第二配向膜
2013:第四導電層
2014:光遮蔽膜
2015:彩色濾光片
2016:第二基板
2017:間隔層
2018:液晶分子
2019:取向控制凸塊
2021:掃描線
2022:視頻信號線
2023:電容線
2024:TFT
2025:像素電極
2026:像素電容器
2101:第一基板
2102:第一絕緣膜
2103:第一導電層
2104:第二絕緣膜
2105:第一半導體層
2106:第二半導體層
2107:第二導電層
2108:第三絕緣膜
2109:第三導電層
2110:第一配向膜
2111:液晶材料
2112:第二配向膜
2113:第四導電層
2114:光遮蔽膜
2115:彩色濾光片
2116:第二基板
2117:間隔層
2118:液晶分子
2119:電極凹陷部分
2121:掃描線
2122:視頻信號線
2123:電容線
2124:TFT
2125:像素電極
2126:像素電容器
2201:第一基板
2202:第一絕緣膜
2203:第一導電層
2204:第二絕緣膜
2205:第一半導體層
2206:第二半導體層
2207:第二導電層
2208:第三絕緣膜
2209:第三導電層
2210:第一配向膜
2211:液晶材料
2212:第二配向膜
2214:光遮蔽膜
2215:彩色濾光片
2216:第二基板
2217:間隔層
2218:液晶分子
2221:掃描線
2222:視頻信號線
2223:公共電極
2224:TFT
2225:像素電極
2226:公共線
2301:第一基板
2302:第一絕緣膜
2303:第一導電層
2304:第二絕緣膜
2305:第一半導體膜
2306:第二半導體膜
2307:第二導電層
2308:第三絕緣膜
2309:第三導電層
2310:第一配向膜
2311:液晶材料
2312:第二配向膜
2313:第四導電層
2314:光遮蔽膜
2315:彩色濾光片
2316:第二基板
2317:間隔層
2318:液晶分子
2319:第四絕緣膜
2321:掃描線
2322:視頻信號線
2323:公共電極
2324:TFT
2325:像素電極
2326:公共線
2401:背光單元
2402:擴散板
2403:導光板
2404:反射板
2405:燈反射器
2406:光源
2407:液晶面板
2408:第一偏光板
2409:第二偏光板
2411:光源單元
2501:光源單元
2502:冷陰極管
2503:燈反射器
2511:光源單元
2512:發光二極體
2513:燈反射器
2521:光源單元
2522:發光二極體
2523:發光二極體
2524:發光二極體
2525:燈反射器
2531:光源單元
2532:發光二極體
2533:發光二極體
2534:發光二極體
2535:燈反射器
2600:偏光板
2601:保護膜
2602:第一基板膜
2603:PVA偏光膜
2604:第二基板膜
2605:黏合層
2606:脫模劑膜
2700:基板
2701:基板
2702:源信號線驅動電路
2703a,b:閘信號線驅動電路
2705:IC晶片
2706:軟性印刷電路
2801:基板
2802:對向基板
2803:密封材料
2805:液晶層
2806:著色膜
2807:偏光板
2808:偏光板
2809:保護膜
2810:連接端
2811:FPC
2812:導線基板
2813:外部電路
2814:冷陰極管
2815:反射板
2816:光學膜
2817:玻璃框架
2818:配向膜
2819:配向膜
2900:顯示面板
2901:顯示部份
2902:資料線驅動器
2903:掃描線驅動器
2904:連接導線基板
2905:連接部分
2910:控制電路
2911:影像資料轉換電路
2912:電源電路
2913:連接器
2914:背光單元
2915:電源
2916:電源
2917:電源
2918:電源
2920:顯示裝置
2921:外部驅動電路
3001:主體部分
3002:顯示部分
3004:操作鍵
3006:快門按鈕
3011:主體部分
3012:外殼
3013:顯示部分
3014:鍵盤
3015:外部連接埠
3016:指示裝置
3021:主體部分
3022:外殼
3023:顯示部分A
3024:顯示部分B
3025:記錄媒體記錄部分
3026:操作鍵
3027:揚聲器部分
3031:外殼
3032:支座
3033:顯示部分
3034:揚聲器
3035:視頻輸入端子
3100:行動電話
3101:主體部分
3102:主體部分
3103:外殼
3104:操作開關
3105:麥克風
3106:揚聲器
3107:電路板
3108:顯示面板
3109:顯示面板
3110:鉸鏈
3210:外殼
3211:顯示部分
3212:遙控裝置
3213:揚聲器部分
3301:顯示面板
3302:預製浴室
3401:電線桿
3402:顯示面板
3403:移動物體
3501:車體
3502:顯示面板
3601:火車車體
3602:顯示面板
3603:顯示面板
3604:顯示面板
3701:艙體
3702:顯示面板
3703:鉸鏈部分
附圖中:
圖1A和1B是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2A和2B是用於描述描述本發明中所用的術語的圖形;
圖3A和3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4A至4F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5A至5F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6A至6F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7A和7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8A至8D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9A至9F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10A至10D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11A和11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12A至12D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模式的圖形;
圖13A至13C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的圖形;
圖14A和14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的圖形;
圖15A至15C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的圖形;
圖16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的圖形;
圖17A至17D是用於描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安裝電路的方法的視圖;
圖18A至18C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的視圖;
圖19A和19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部分結構的視圖;
圖20A和20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部分結構的視圖;
圖21A和21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部分結構的視圖;
圖22A和22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部分結構的視圖;
圖23A和23B是用於描述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部分結構的視圖;
圖24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結構的視圖;
圖25A至25D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結構的視圖;
圖26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結構的視圖;
圖27A至27C是用於描述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週邊驅動電路結構的視圖;
圖28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結構的視圖;
圖29是用於描述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週邊驅動電路結構的視圖;
圖30A至30D是分別示出利用了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電子裝置的視圖;
圖31是用於描述利用本發明顯示裝置的電子裝置的封裝方法的視圖;
圖32是用於描述利用本發明顯示裝置的構造物體的應用模式的視圖;
圖33是用於描述利用本發明顯示裝置的構造物體的
應用模式的視圖;
圖34是用於描述利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桿狀物體的視圖;
圖35是用於描述利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視圖;
圖36A和36B是用於描述利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視圖;
圖37A和37B是用於描述利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視圖。
下面將參考附圖解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可以以不同的模式執行,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改變模式和細節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因此,本發明不應該解釋為限制於實施方式的描述。
在該實施方式中,將描述這樣一種方法,所述方法藉由將一框劃分為兩個或更多次框並將兩個或更多次框中的一些主要用於影像顯示(亮影像),另一些主要用於減少移動影像(暗影像)的殘像來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
此處將描述黑色影像和暗影像之間的差別。黑色影像是其中形成影像的所有像素處於不發光狀態或非透光狀態
的影像,且僅是漆黑色影像。另一方面,暗影像是當形成影像的主要部分像素是以相對較低的亮度發光的像素時形成的影像。換句話說,暗影像是指形成影像的所有像素的總發光量小於亮影像所有像素的總發光量的影像。根據該定義,存在黑色影像用作暗影像的情形。
接下來描述積分亮度。通常,作為並列放置在顯示裝置上的像素的集合而形成的影像不總是像人們看到的那樣。
首先,當像素的尺寸較小時,即使像素被分散地放置,肉眼也不能將它們與空間上相互接近的像素區分開。例如,當彼此靠近的像素具有不同的發光顏色時,發光顏色的不同沒有覺察到,而不同顏色被覺察為相互靠近的像素的混合顏色。該特性稱為並置顏色的混合,其使得能夠顯示彩色影像。此外,當相互靠近的像素具有不同的亮度時,相互靠近的像素的亮度的中間值被覺察出來。作為通過利用該特性表示中間亮度的技術,存在灰階插入技術,諸如抖動擴散(dither diffusion)和誤差擴散。此外,還包括面積灰階方法,該方法根據發光區域的面積表示灰階。
其次,當像素發光的時間非常短且像素多次在時間上分散地發光時,肉眼不能分辨出時間上相互靠近的亮度的差別。例如,在具有高亮度的發光和具有低亮度的發光連續地執行時,肉眼感知到像素發出具有中間亮度的光。利用該特性表示中間亮度的技術稱為時間灰階方法。此外,
當在時間上相互靠近地執行發射具有不同顏色的光時,在時間上相互靠近地發出光的像素的發光顏色被觀察為混合彩色。利用該特性顯示彩色影像的技術,稱場順序方法。
此處,當在時間上分散地多次發光時,肉眼不能區分在時間上相互靠近的亮度的差別的現象與肉眼的時間頻率特性有關。當改變時肉眼不能觀察到比特定臨界值更高的頻率改變的亮度,並且看到的是具有恆定的亮度的連續發光。這時,肉眼觀察的亮度取決於以時間對亮度積分而獲得的值(積分亮度)。
另一方面,當以低於或等於特定臨界值的頻率改變亮度時,肉眼感覺亮度的變化是覺得其在閃爍。該臨界值取決於亮度,其大約是幾十Hz(週期是十到幾十毫秒)。換句話說,積分亮度是在直到幾十毫秒時間範圍內以時間對亮度積分而獲得的值,其中在該幾十毫秒內肉眼感覺不到該亮度改變。
接下來將參考圖2A和2B描述當一框劃分為多個次框時,公式表示積分亮度的方法。圖2A中的實線表示例如在一框劃分為兩個次框的情況下,一框中一個像素的亮度隨時間改變的示例。
在圖2A中,一框週期的長度為T,第一次框的長度為T1,第二次框的長度為T2,第一次框週期中像素的平均亮度為X1,第二次框週期中像素的平均亮度為X2。然後,在第一次框週期中積分亮度是T1與X1的乘積。同樣地,第二次框週期的積分亮度為T2和X2的乘積。
必須注意到,鑒於實際用作顯示裝置的裝置的特性,存在亮度隨時間改變與圖2A中的實線不同的情形。例如,在採用液晶的顯示裝置的情況下,亮度平滑地改變,如圖2A中的虛線所示。在這種情況下,藉由亮度的時間積分,以精確地定義積分亮度;然而,在該實施方式中,為簡單起見,積分亮度係藉由平均亮度和次框週期的乘積來定義。以這種方式,各次框週期中的亮度不必要是恆定的。
圖2B示出在一框週期中積分亮度相對於要顯示的灰階的分佈的示例。水平軸表示灰階,並且垂直軸表示一框週期中的積分亮度。在圖2B中示出顯示灰階0到灰階255的情形。必須注意到,省略了灰階5到灰階251的顯示。在各灰階中,陰影部分顯示第一次框週期中的積分亮度,而白色部分表示第二次框週期中的積分亮度。
在這種情況下,一框週期中的積分亮度可表示為第一次框週期中積分亮度和第二次框週期中積分亮度之和。且根據要顯示的灰階可獨立地設置積分亮度的分佈。
此處,將一框週期劃分為次框週期的數目可以是大於或等於2的整數。當以公式化表示時,可由下面的公式表示。即,一框週期劃分為n(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個次框週期,當第i(i是大於等於1且小於等於n的整數)個次框週期中顯示元件的平均亮度是Xi且第i個次框週期的長度是Ti時,以一框週期對與時間相關的亮度函數X(t)積分而獲得的積分亮度Y可表示為數學運算式1。
期望的是,第i個次框週期的長度Ti在各個次框週期中大致相等。這是因為當各次框週期的長度相互相等時,將影像資料寫入像素中的週期(定址週期)可以最長。當定址週期較長時,顯示裝置的週邊驅動電路的操作頻率可以較慢;因此,功率消耗得以降低。此外,顯示裝置的良率得以改進。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可以根據各次框週期使Ti不同。例如,當顯示亮影像的次框週期的長度較長時,背光單元的平均亮度可以在不增加功率消耗的情況下得以增加。此外,在不改變背光單元的平均亮度的情況下可以減小功率消耗。換句話說,發光效率得以改進。此外,當顯示暗影像的次框週期的長度較長時,其優點在於大大地改進了移動影像的品質。
在該實施方式中,描述了被劃分的次框的數目n是2並且各次框週期的長度相互相等的情況。此外,位於一框週期的第一半中的次框週期稱為1SF,位於一框週期的後一半的次框週期稱為2SF。
圖1A和1B是示出了在該實施方式中相對於要顯示的灰階亮度在兩個次框週期中如何分佈的視圖。圖1A示出2SF中的亮度高於1SF中的亮度的情形,且圖1B示出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的情形。
首先,將參考圖1A進行描述。在圖1A中,水平軸表示時間,並且垂直實線表示框的邊界。此外,垂直虛線
表示次框的邊界。垂直軸表示亮度。即,圖1A表示亮度隨時間增加的情況下像素的亮度相對於五個框時間的改變。
在水平軸下面寫入了各框中的灰階。即,在圖1A中,示出了這種情況下像素的亮度隨著時間的改變,其中首先顯示最小灰階,然後以更低灰階側上的中間色、中間等級的中間色、更高灰階側上的中間色以及最大灰階的順序來顯示。
雖然移動影像的品質藉由插入黑色影像得以改進,但是描述在該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插入接近黑色影像的暗影像而不是插入黑色影像,來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即,一框週期劃分為兩個次框週期1SF和2SF且這樣發光使得當要顯示最大灰階時,1SF的亮度低於2SF的亮度,從而實現了移動影像品質的改進,且使一框週期中的亮度保持恆定。
關於表示灰階的方法,首先,在從最小灰階到中間等級的中間色的範圍中,灰階由2SF中亮度的高和低來表示。然後,在2SF中的亮度達到最大值Lmax2之後,2SF中的亮度固定為Lmax2,且灰階由1SF中的亮度的高和低來表示。然後,當要表示最大灰階時,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時較佳使得1SF中的亮度Lmax1低於Lmax2。
也就是,藉由縮短甚至在最大灰階周圍保持亮度的時間(維持時間),在所有的灰階範圍中能減小殘像;因此,移動影像的品質作成較佳。此外,藉由顯示暗影像,
而不是黑色影像,顯示最大灰階時在1SF中可以降低Lmax1的亮度。因此,功率消耗得以降低。
為了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較佳地Lmax1為Lmax2的90%或更小,尤其較佳為Lmax2的60%或更小。此外,為了在一框中增加Lmax1並抑制最大亮度,Lmax1較佳為Lmax2的50%或更多,從而減小功率消耗。即,當在1SF中插入暗影像時,Lmax1的範圍較佳為如下:(1/2)Lmax2<Lmax1<(9/10)Lmax2更好為(1/2)Lmax2<Lmax1<(3/5)Lmax2。
期望的是,一框週期的長度小於或等於1/60秒,以使得不容易發生閃爍。然而,一框週期的長度越短,週邊驅動電路的運行頻率變得越高且功率消耗增加。因此,一框週期的長度較佳在1/120秒至1/60秒的範圍。
接下來將參考圖1B描述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的情形。在圖1B中,水平軸表示時間,並且垂直實線表示框的邊界。此外,垂直虛線表示次框的邊界。垂直軸表示亮度。即,圖1B表示像素的亮度相對於五個框時間的改變。儘管在圖1A中1SF的亮度低於2SF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即,如圖1B所示,一框週期劃分為兩個次框週期1SF和2SF,且這樣發光使得當要顯示最大灰階時2SF的亮度低於1SF的亮度,由此能夠實現移動影像的品質的改進。以這種方式,可以反轉1SF和2SF的順序。
必須注意到,圖1A和1B中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
方法可與過驅動結合在一起實施。結果,即使使用諸如液晶元件的顯示元件,其中對於電壓改變的回應速度較慢時,也能足夠獲得改進移動影像品質的效果。
將參考圖13A至13C描述過驅動。圖13A示出輸出的亮度相對於顯示元件的輸入電壓的時間變化。顯示元件的輸出亮度隨虛線示出的輸入電壓1的時間改變是同樣由虛線示出的輸出亮度1。即,儘管用於獲得目標輸出亮度Lo的電壓是Vi,但是當Vi簡單地輸入為輸入電壓時,在達到目標輸出亮度Lo之前,需要花費對應於元件的回應速度的時間。
過驅動是一種增加回應速度的技術。更明確地說,該方法如下:首先,將大於Vi的電壓Vo施加於該元件一特定的時間,以增加輸出亮度的回應速度並使得亮度接近於目標輸出亮度Lo,然後,使輸入電壓回到Vi。此時的輸入電壓和輸出亮度分別由輸入電壓2和輸出亮度2示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達到目標亮度Lo之前輸出亮度2所用的時間小於輸出亮度1所用的時間。
必須注意到,儘管參考圖13A描述了輸出亮度相對於輸入電壓正向改變的情形,但是也可容易地應用於輸出亮度相對於輸入電壓負向改變的情形。
參考圖13B和13C描述實現上述驅動的電路。首先描述輸入視頻信號Gi是類比值信號(其可以是離散值)且輸出視頻信號Go也是類比值信號的情形。圖13B中示出的過驅動電路包括編碼電路1301、框記憶體1302、校
正電路1303、和D/A轉換電路1304。
首先,輸入視頻信號Gi被輸入到編碼電路1301中並被編碼。換句話說,將輸入視頻信號Gi由類比信號轉變為具有適當位元數的數位信號。在此之後,已轉換的數位信號分別被輸入到框記憶體1302和校正電路1303。已經保持在框記憶體1302中的前一框的視頻信號也同時被輸入到校正電路1303中。然後,在校正電路1303中,輸出根據預先準備的數值進行校正的視頻信號。通過利用框的視頻信號以及前一框的視頻信號從數值表中選擇數值。這時,輸出切換信號可以輸入到校正電路1303中,切換框的已校正視頻信號和視頻信號以進行輸出。接下來,框的已校正視頻信號或視頻信號被輸入到D/A轉換電路1304中。此外,輸出視頻信號Go被輸出,該輸出視頻信號Go是與框的已校正視頻信號或視頻信號一致的類比信號值。以這種方式可實現過驅動。
接下來,將參考圖13C描述輸入視頻信號Gi是數位值的信號且輸出視頻信號Go也是數位值的信號。圖13C所示的過驅動電路包括框記憶體1312和校正電路1313。
輸入視頻信號Gi是數位信號,且首先分別被輸入到框記憶體1312和校正電路1313中。已經保持在框記憶體1312中的前一框的視頻信號也同時被輸入到校正電路1313中。然後,在校正電路1313中,輸出根據預先準備的數值表校正的視頻信號。通過利用框的視頻信號以及前一框的視頻信號從數值表中選擇數值。這時,輸出切換信
號可以被輸入到校正電路1313中,切換框的已校正視頻信號和視頻信號以進行輸出。以這種方式可實現過驅動。
必須注意到,用於獲得已校正視頻信號的數值表的組合是1SF可以採用的灰階值和2SF可以採用的灰階值的乘積。由於被存儲存儲在校正電路1313中的資料總量小,因此該組合的數值更較佳地變得更小。在該實施方式中,在顯示亮影像的次框達到最大亮度之前的中間色中,暗影像的亮度是0;在顯示亮影像的次框達到最大亮度之後直到顯示最大灰階,亮影像的亮度是恆定的;從而,該組合的數值顯著地減小。因此,當圖1A和1B中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與過驅動一起實施時可獲得更好的效果。
必須注意到,過驅動電路包括輸入視頻信號Gi是類比信號而輸出視頻信號Go是數位信號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可從圖13B所示的電路中省略D/A轉換電路1304。此外,過驅動電路包括輸入視頻信號Gi是數位信號而輸出視頻信號Go是類比信號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從圖13B所示的電路中省略編碼電路1301。必須注意到過驅動電路不限於上述的具有數值表的過驅動電路。例如,可以採用利用框之間亮度差數據校正視頻信號的過驅動電路。
接下來將參考圖17A至17D描述在顯示面板上安裝過驅動電路的方法。圖17A是顯示面板的通常的視圖。顯示面板包括基板1701、顯示部分1702、週邊驅動電路1703以及過驅動電路1704。必須注意到多個週邊驅動電
路1703和多個過驅動電路1704可提供在顯示部分1702周圍。此處將參考圖17B、17C和17D描述橢圓1705包圍的區域。
圖17B是用於描述使用IC的情形下的視圖,在IC中形成了過驅動電路。顯示面板包括基板1701、顯示部分1702、週邊驅動電路1711和過驅動電路1712。以這種方式,當使用其中形成了過驅動電路的IC時,週邊驅動電路1711可使用常用的驅動IC,從而使製造成本得以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希望過驅動電路1712的每個輸入視頻信號和輸出視頻信號是類比值。
圖17C是用於描述使用IC的情形下的視圖,在IC中形成了週邊驅動電路和過驅動電路。顯示面板包括基板1701、顯示部分1702和IC 1721。以這種方式,當使用其中形成了週邊驅動電路和過驅動電路的IC時,接觸點的數目得以減小,從而可改進顯示裝置的可靠性。此外,由於可以簡化製造過程,因此減少了製造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希望IC 1721中過驅動電路的輸出視頻信號是類比值。
圖17D是用於描述使用下述電路的情形下的視圖,在該電路中利用薄膜電晶體(TFT)形成了週邊驅動電路和過驅動電路。顯示面板包括基板1701、顯示部分1702和電路1731。以這種方式,當使用了其中形成週邊驅動電路和過驅動電路的電路時,可以大大地減小接觸點的數目,從而大大地改進了顯示裝置的可靠性。此外,由於可
簡化製造過程,因此製造成本得以降低。在這種情況下,電路1731中過驅動電路的輸出視頻信號可以是類比值或數位值。
必須注意到,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對組合了掃描背光的液晶顯示裝置實施。結果,可以降低背光的平均亮度且可以減小功率消耗。
將參考圖15A至15C描述掃描背光。圖15A是示出其中並列放置了冷陰極管的掃描背光的視圖。圖15A中示出的掃描背光包括擴散板1501和N個冷陰極管1502-1至1502-N。當N個冷陰極管1502-1至1502-N並列放置在擴散板1501後面時,在改變亮度時可以掃描該N個冷陰極管1502-1至1502-N。
將參考圖15C描述當掃描時各個冷陰極管的亮度的改變。首先,冷陰極管1502-1的亮度改變持續一段特定的時間。在圖15C中,對於特定的週期使得亮度為低。在此之後,改變緊接著冷陰極管1502-1放置的冷陰極管1502-2的亮度並持續相同的時間。以這種方式,冷陰極管1502-1至1502-N的亮度順序地改變。儘管對於圖15C中特定的時間量使亮度改變為低於原始亮度,但是亮度也可改變為高於原始亮度。此外,儘管此處冷陰極管從1501-1掃描至1502-N,但是該順序可以反轉,也可以從冷陰極管1502-N至1502-1的順序進行掃描。
藉由結合掃描背光執行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以獲得特殊的效果。即,使得圖1A和1B
中所示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中插入暗影像的次框週期和圖15C中所示降低各個冷陰極管的亮度的週期同步,從而獲得了與不使用掃描背光的情況下的顯示相同的顯示,且降低了背光的平均亮度。因此,減小了整體上作為液晶顯示裝置消耗能量的主要部件的背光的功率消耗。
較佳在具有較低亮度的週期中,背光的亮度大致與插入暗影像的次框中的最大亮度相同。更明確地說,較佳在1SF中插入暗影像的情況下,所述亮度可以是1SF的最大亮度Lmax1,而在2SF中插入暗影像的情況下,可以是2SF的最大亮度Lmax2。結果可減少為液晶元件阻擋的光量,且可減少背光的發光亮度;從而可降低功率消耗。此外,通過降低背光的亮度可減小光洩漏。此外,在液晶元件中,較佳地,完全地阻擋光是不可能的,因而會產生光洩漏且降低對比度;然而,當降低背光的亮度時,可減小光洩漏且可提高對比度。
必須注意到LED可用作掃描背光的光源。圖15B中所示的是該情況下的掃描背光。圖15B中所示的掃描背光包括擴散板1511以及每一個中都並列放置有多個LED的光源1512-1至1512-N。在LED用作掃描背光光源的情況下,優點在於背光可形成為輕而且薄。此外,還存在彩色再現範圍得以加寬的優點。此外,由於並列放置在各個光源1512-1至1512-N中的LED同樣地被掃描,因此背光可以是點掃描背光。當背光是點掃描類型時,可以進一步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LED尤其較佳用於改進移動影像的
品質,因為諸如LED的發光與不發光的亮度變化可以以較高速度得以控制。
必須注意到,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以結合高頻驅動加以實施。藉由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
將參考圖18A至18C描述高頻驅動。圖18A是示出當框頻率是60Hz時插入暗影像的驅動的視圖。附圖標記1801表示該框的亮影像;1802表示該框的暗影像;1803表示下一框的亮影像;1804表示下一框的暗影像。在以60Hz執行驅動的情況下,優點在於能容易地獲得視頻信號的框速度的一致性,且影像處理電路並不複雜。
圖18B是顯示當框頻率是90Hz時插入暗影像的驅動的視圖。附圖標記1811表示該框的亮影像;1812表示該框的暗影像;1813表示由該框、下一框、下下一框形成的第一影像的亮影像;1814表示由該框、下一框、下下一框形成的第一影像的暗影像;1815表示由該框、下一框、下下一框形成的第二影像的亮影像;1816表示由該框、下一框、下下一框形成的第二影像的暗影像。在以90Hz執行驅動的情況下,優點在於在不增加太多週邊驅動電路的操作頻率時能有效地改進移動影像的品質。
圖18C是顯示當框頻率是120Hz時插入暗影像的驅動的視圖。附圖標記1821表示該框的亮影像;1822表示該框的暗影像;1823表示由該框、下一框形成的影像的亮影像;1824表示由該框、下一框形成的影像的暗影
像;1825表示下一框的亮影像;1826表示下一框的暗影像;1827表示由下一框和下下一框形成的影像的亮影像;1828表示由下一框和下下一框形成的影像的暗影像。在以120Hz執行驅動的情況下,優點在於移動影像品質的改進的效果非常顯著,使得幾乎感覺不到殘像。
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以結合下述驅動方法得以實施,在該驅動方法中通過操作公共線的電位,將目標電壓施加於顯示元件上。結果,降低了將像素寫入視頻信號的頻率,因而可減小將視頻信號寫入像素時的功率消耗。此處,公共線表示為了增加像素電容而連接於輔助電容器元件的導線。此外,一個像素可劃分為多個子像素,且為了顯示,各條公共線的電位可單獨控制。結果,各子像素的亮度各不相同,從而改善了視角。
將參考圖14A和14B描述操作公共線電位的驅動。圖14A是示出在為顯示裝置中一掃描線設置一條公共線的情況下多個像素電路的圖形,該顯示裝置利用了諸如液晶顯示元件的具有電容特性的顯示元件。圖14A所示的像素電路包括電晶體1401、輔助電容器1402、顯示元件1403、視頻信號線1404、掃描線1405以及公共線1406。
電晶體1401的閘極電連接於掃描線1405。電晶體1401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於視頻信號線1404,且另一個電連接於輔助電容器1402的一個電極以及顯示元件1403的一個電極。輔助電容器1402的另一電極電連接於公共線1406。
首先,在掃描線1405選擇的像素中,電晶體1401接通使得對應於視頻信號的電壓藉由視頻信號線1404被施加於顯示元件1403和輔助電容器1402。這時,如果該視頻信號使得連接於公共線1406的所有像素顯示最小灰階,或者如果該視頻信號使得連接於公共線1406的所有像素顯示最大灰階,則不需要將視頻信號經由視頻信號線1404寫入各個像素中。不是藉由視頻信號線1404寫入視頻信號,而是可以藉由移動公共線1406的電位來改變施加於顯示元件1403的電壓。
尤其當結合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時,藉由移動公共線1406的電位改變施加於顯示元件1403的電壓的方法實現了更好的效果。即,當整個影像具有暗灰階時,連接於公共線1406的所有像素的灰階通常都是暗的。這時,在插入暗影像的次框中,根本不發光的像素的比例非常高。這是因為通過移動公共線1406的電位而不通過視頻信號線1404寫入視頻信號大大地增加了改變施加於顯示元件1403的電壓的頻率。同樣,當整個影像具有亮灰階時,藉由移動公共線1406的電位而不通過視頻信號線1404寫入視頻信號,使改變施加於顯示元件1403的電壓的頻率得以大大地增加。其原因如下:當整個影像具有亮灰階時,連接於公共線1406的所有像素的灰階通常是亮的。這時,在其中插入亮影像的次框中,該次框中以最大亮度發光的像素比例變得非常高。
接下來,圖14B是示出在顯示裝置中為一掃描線設置
兩條公共線的情形中多個像素電路的圖形,該顯示裝置利用了諸如液晶元件的具有電容特性的顯示元件。圖14B中示出的像素電路包括電晶體1411、輔助電容器1412、顯示元件1413、視頻信號線1414、掃描線1415、第一公共線1416以及第二公共線1417。
電晶體1411的閘極電連接於掃描線1415。電晶體1411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於視頻信號線1414,且另一個電連接於輔助電容器1412的一電極以及顯示元件1413的一電極。輔助電容器1412的另一電極電連接於第一公共線1416。此外,在與該像素鄰近的像素中,輔助電容器1412的另一電極電連接於第二公共線1417。
在圖14B所示的像素電路中,電連接於公共線的像素的數目較小,因此通過移動第一公共線1416或第二公共線1417的電位,而不是通過視頻信號線1414寫入視頻信號,使得改變施加於顯示元件1413的電壓的頻率得以大大地增加。此外,源極反轉驅動或點反轉驅動變為可能。通過源極反轉驅動或點反轉驅動,在改進該元件的可靠性同時還能抑制閃爍。
如上所述,當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與公共線的電位操作的驅動結合在一起時,獲得了特別好的效果。
必須注意到,圖1A和1B示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以結合由電流驅動的顯示元件,諸如有機EL元件得以實施。結果,視頻信號電流可以變大且寫入的時間可以
變短。
將參考圖16描述由電流驅動的顯示元件的驅動方法。圖16是示出在顯示裝置中電流用作視頻信號時的像素電路的圖形,該顯示裝置利用了由電流驅動的顯示元件,例如有機EL元件。圖16所示的像素電路包括電晶體1601、開關元件1602,1603和1604、電容元件1605、顯示元件1606、視頻信號線1608、第一導線1609和第二導線1610。此外,可在像素區域之外提供電流源1607。
電晶體1601的閘極電連接於電容元件1605的一個電極。電晶體1601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於第一導線1609,且另一個電連接於顯示元件1606的一個電極。電容元件1605的另一電極電連接於第一導線1609。顯示元件1606的另一電極電連接與第二導線1610。開關元件1602可設置在電晶體1601的閘極和所述電晶體1601的源極或汲極中的另一個之間。此外,開關元件1603可設置在這樣一個電極與視頻信號線1608之間,所述電極電連接於所述電晶體1601的源極或汲極中的另一個以及顯示元件1606的一個電極。此外,開關元件1604可設置在電晶體1601的源極或汲極中的另一個和顯示元件1606的一個電極之間。
在圖16中所示的像素電路中,當寫入視頻信號時,可接通開關元件1602和1603,且可斷開開關元件1604。這時,流經電晶體1601的源極和汲極之間的電流變為與流到電流源1607的電流相等。此外,當發光時,可斷開
開關元件1602和1603,且可接通開關元件1604。這時,與電流源1607寫入的電流的相當電流流到電晶體1601和顯示元件1606中。
當視頻信號通過該方法寫入時,尤其當寫入低灰階側上的灰階時,如果寫入的電流值較小,則因視頻信號線伴隨的寄生電容而使得寫入時間變得較長。因此,寫入的電流值越大越好。然後,通過應用圖1A和1B中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縮短寫入時間。
即,在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中,一次框週期處於較低灰階側的不發光狀態,而在發光的次框中,亮度得以增加。為了增加該亮度,可增加寫入的電流。通過這種方式,可縮短寫入較低灰階側的灰階時的寫入時間。
如上所述,當圖1A和1B中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與例如有機EL元件的由電流驅動的顯示單元結合時,可獲得特別好的效果。
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結合隔行掃描來實施。結果,週邊驅動電路的操作頻率可以得以減小且功率消耗得以降低。這一點在具有許多像素處於不發光的狀態的暗影像的情況下或在具有許多像素以最大亮度發光的亮影像的情況下是特別有效的。這是因為對於灰階改變較小的影像,由於隔行掃描導致解析度降低較小。
圖1A和1B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可結合能改變參考電位的D/A轉換器電路來實施。結果可改進D/A
轉換器電路的效率。當參考電位可被改變以使得在顯示亮影像的次框中與在顯示暗影像的次框中不同時,這一點是尤其有效的。這是因為在顯示亮影像時與顯示暗影像時需要的視頻信號的電位的平均值互不相同。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描述下述方法的另一實施方式,在該方法中一框被劃分為多個次框,多個次框中的一些主要用於影像(亮影像)顯示,另一些主要用於減少移動影像(暗影像)的殘像,這一點在實施方式1中描述過。
當要顯示的影像被分為亮影像和暗影像時,存在如何將表示要顯示影像的灰階所必須的亮度分配到多個次框中的多種不同方法。為了描述這一點,在該實施方式中將參考水平軸表示灰階,且垂直軸表示積分亮度的圖形,該圖形示出1SF中積分亮度和灰階之間的關係,2SF中積分亮度和灰階之間的關係以及1SF和2SF的總和中積分亮度和灰階之間的關係。
首先將參考圖3A描述該實施方式的一種實施方式。圖3A示出將一框中總積分亮度分配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表示各次框的特徵。在表中描述為具有恆定傾斜度的次框意味著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是恆定的。也就是,在圖3A所示的方式中,積分亮度相對於2SF的灰階的變化是恆定的。儘管在圖3A中示出傾斜度的值是正的情況,但是傾斜度
的值也可以是0或負值。此外,在一次框描述為(sum-xSF)的情況下,該次框的積分亮度取決於其他次框的積分亮度。此處,不同的次框可對應於xSF,例如1SF或2SF。也就是,在圖3A所示的方式中,1SF的積分亮度是通過從總亮度中減去2SF的積分亮度而獲得的值。此處,除非確定了總亮度,否則在該實施方式中,該曲線向下凸起。這是考慮到肉眼的特性而執行伽馬校正的情形。必須注意到總亮度相對於灰階可以是線性的、向上凸起的曲線、或者是線段與曲線的組合。此外,可以提供其中根據顯示的影像轉變總亮度和伽馬校正的機制或其中可由使用者控制總亮度和伽馬校正的機制。
在圖3A所示的方式中,積分亮度相對於2SF的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其優點在於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減小了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在圖3A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可以互換,且甚至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可獲得類似的效果,如圖1A和1B所示。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在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情況下,由於灰階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
圖3B示出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如圖3B,在圖形下的表格中描述為具有恆定比率的次框表示各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相等的情形。即,在圖3B中所示的方式中示
出了1SF的積分亮度和2SF的積分亮度之間的比例在任意的灰階中都相等的情形。較佳地在這種情況下比率值(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情況。必須注意到,具有恆定比率特性的情形可涉及兩個次框中的每一個都具有恆定比率特性的情形。換句話說,可以說不存在一個次框具有恆定比率而其餘次框不具有恆定比率的情形。在圖3B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且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也能獲得類似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的亮度可以低於2SF的亮度。然而,在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情況下,因為能更容易地控制灰階,因此2SF的亮度低於1SF的亮度是可取的。
接下來將參考圖4A至4F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方式。圖4A至4F分別示出將一框中總的積分亮度分配到1SF和2SF的一個方法示例,其中在可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為多個子區域,例如兩個區域時,並且每個次框在各個區域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在該實施方式中,為了解釋方便,從較低灰階側的區域開始將各個區域稱為區域1、區域2……。
在下面的解釋中,“在區域邊界處積分亮度值是連續的”具有如下定義。在由區域的邊界分開的兩個鄰近的灰階中,當屬於較低灰階側上的區域的灰階是(低)邊界灰階和屬於較高灰階側上的區域的灰階是(高)邊界灰階
時,(高)邊界灰階的亮度和(低)邊界灰階的亮度之間的差值絕對值是邊界亮度差;“在區域邊界處積分亮度值是連續的”意味著該邊界亮度差小於或等於一特定的值△x。
此處,△x的值可以是根據(高)邊界灰階的亮度、(低)邊界灰階的亮度等的不同值。然而,根據從肉眼看來所關注的灰階-亮度特性的連續性觀點(即當顯示與所關注的灰階-亮度特性對應的影像時,該影像在該區域的邊界是否被平滑地顯示)來確定△x。特別地,當(低)邊界灰階中的亮度和比(低)邊界灰階低1的亮度之間的差值絕對值是(低)第一相鄰邊界的亮度差時,則較佳△x大約為(低)第一相鄰邊界的亮度差的兩倍。
在該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中,將把△x視作(低)第一相鄰邊界的亮度差的兩倍作為示例進行解釋。
圖4A示出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表示各次框的特徵。該表中在區域2的列中描述為具有恆定傾斜度(連續的)(正的傾斜度)的次框表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是恆定的,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積分亮度的值是連續的,且在該區域中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具有正值。使用上述特徵,從而減小了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其優點在於減小了影像顯示時的閃爍。
圖4B示出在一框中將總的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
2SF的方法的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各次框的特徵。該表中在區域2的列中描述為具有恆定傾斜度(連續的)(傾斜度為0)的次框表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是恆定的,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積分亮度的值是連續的,且在該區域中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是0。使用上述特徵,其優點在於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能減小了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
圖4C示出在一框中將總的積分亮度分配到1SF和2SF的方法的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各次框的特徵。該表中在區域2的列中描述為具有恆定傾斜度(連續的)(負的傾斜度)的次框表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是恆定的,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積分亮度的值是連續的,且在該區域中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具有負值。使用上述特徵,增加了最大灰階中的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由此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在圖4A、4B和4C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獲得類似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在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情況下,因為能更容易地控制灰階,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此外,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幅度關係的替代可單獨地發生
在每個區域中。其中亮度幅度關係被替代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以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或是區域1和區域2。
以這種方式,當可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為多個區域時,各區域中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傾斜度的值)可以是不同的值。然而,較佳該傾斜度的值小於在區域的邊界處積分亮度總值的切線的傾斜度,如圖4D所示。也就是,當區域的邊界處積分亮度總值的切線傾斜度是θ max時,該區域中的值θ的範圍較佳為-θ max<θ<θ max。(圖4D中的陰影區域)當θ在該區域內時,可以減小當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比較尖銳時導致產生假輪廓(unnatural contour)以及區域的邊界處的灰階增強的現象。
作為減少當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變化較尖銳時導致產生假輪廓以及區域邊界處的灰階增強的現象的方法,除了圖4D中所示的方法以外,可應用圖4E和4F中所示的方法。圖4E和4F的各個區域的特徵與圖4B中所示方式相同,而區域邊界處的灰階相同。通過準備具有不同灰階的多個亮度分佈模式成為區域的邊界,並根據需要轉換這些亮度分佈模式,使在區域邊界處的灰階增強以及產生假輪廓的現象可以得以減少。該方法可應用於不同的亮度分佈模式中,並不限制於圖4B中所示的模式。
關於轉換多個亮度分佈模式的方法,例如,每框都可執行轉換操作。結果,產生假輪廓的現象能有效地得以減
少。或者,亮度分佈模式可根據要顯示的影像進行轉換。這時,當在影像的灰階分佈中存在臨限值時,較佳將區域的邊界設置為接近該臨限值。例如,在具有小於或等於灰階100的較小灰階分佈的亮影像的情況下,較佳將區域的邊界設置為接近灰階100。同樣地,在具有大於或等於灰階100的較小灰階分佈的暗影像的情況下,也較佳將區域的邊界設置為接近灰階100。結果,在要顯示的影像中,越過臨限值附近的灰階得以減小,由此區域邊界處的灰階增強以及產生假輪廓的現象得以減少。應該注意可根據影像的亮和暗來設置臨限值。例如,通常在暗影像的情況下將區域的邊界設置在較高的灰階側,而通常在亮影像的情況下將區域的邊界設置在較低的灰階側。結果,在要顯示的影像中,越過臨限值附近的灰階得以減小,由此使區域邊界處的灰階增強以及產生假輪廓的現象可以得以減少。根據要顯示的影像轉換亮度分佈模式的方法可應用於不同的亮度分佈模式中,並不限制於具有不同的區域邊界的模式。
接下來將參考圖5A至5F描述該實施方式的另一模式。圖5A至5F分別示出將一框中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的方法示例,其中將要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為多個區域,例如兩個區域,且每個次框在每個區域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尤其,將描述下述情況,其中積分亮度相對於一個次框的灰階的改變在兩個區域中都是恆定的。
圖5A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
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是連續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1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可以獲得影像處理以及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在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得以減小的優點。此外,產生假輪廓的現象得以減少。此外,由於1SF和2SF中的最大亮度得以降低,從而減小了功率消耗。
圖5B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朝著積分亮度的較大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減
小,且可以獲得影像顯示時閃爍得到減小的優點。此外,可以獲得當2SF的亮度變化變得簡單時影像處理以及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以及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得以減小的優點。尤其當執行過驅動時可以獲得記憶元件的容量得以減小的優點。
圖5C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朝著積分亮度的較小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1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減小,且可以獲得影像顯示時閃爍得到減小的優點。
圖5D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
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是連續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可以獲得影像處理以及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在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得以減小的優點。此外,可以減少假輪廓現象的產生。此外,由於可以降低1SF和2SF的最大亮度,從而能降低功率消耗。
圖5E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朝著積分亮度的較大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1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且可以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5F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
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朝著積分亮度的較小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且可以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在圖5A、5B、5C、5D、5E和5F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當總亮度是非線性時,由於灰階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可以被置換。此外,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的置換可獨立地發生在各個區域中。亮度的幅度關係被置換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以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或是區域1和區域2。
接下來將參考圖6A至6F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模式。圖6A至6F分別示出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其中將要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為多個區域,例如兩個區域,且每個次框在每個區域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尤其,將描述下述情況,其中積分亮度相對於一個次框的灰階的改變在兩個區域的一個中是恆定的,且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其他區域中的
各個灰階中是相等的。
圖6A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在較低灰階側上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從而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是連續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可以獲得影像處理以及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在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得以減小的優點。此外,產生假輪廓的現象得以減少。此外,由於1SF和2SF中的最大亮度得以降低,從而減小了功率消耗。
圖6B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在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從而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
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朝著積分亮度的較大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減小,其優點在於可以減小影像顯示時閃爍。
圖6C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在較低灰階側上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從而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區域2中2SF的特徵是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且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朝著積分亮度的較小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2中1SF的特徵是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且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6D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
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且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1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小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而2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大值方向不連續地改變。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的灰階中1SF和2SF之間亮度差得以減小,其優點在於減小了影像顯示時的閃爍。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6E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且1SF和2SF中每一個的積分亮度的值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是連續的。示意這樣的特徵,可以獲得影像處理以及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在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得以減小的優點。此外,產生假輪廓的現象得以減小。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6F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
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區域1中1SF的特徵是該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2SF的亮度。區域2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且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1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大值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而2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小值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且可以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在圖6A、6B、6C、6D、6E和6F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當總亮度是非線性時,由於灰階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此外,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的置換可獨立地發生在各個區域中。亮度的幅度關係被置換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或是區域1和區域2。
接下來將參考圖7A和7B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模
式。圖7A和7B分別示出將一框中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其中可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為多個區域,例如兩個區域,且每個次框在每個區域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尤其是將描述下述情況,其中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兩個區域中的各個灰階中是相等的。
圖7A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在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從而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區域2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且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1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小值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而2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大值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灰階中1SF和2SF之間亮度差得以減小,其優點在於減小了影像顯示時的閃爍。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7B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
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在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從而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區域2中1SF和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各灰階中是相等的;且在具有較低灰階側(區域1)上的相鄰區域的邊界處,1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大值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而2SF的積分亮度的值朝著較小值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使用這樣的特徵,最大的灰階中1SF和2SF之間亮度差得以增加,且有效地降低了移動影像的模糊。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
在圖7A和7B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當總亮度是非線性時,由於灰階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此外,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的置換可獨立地發生在各個區域中。亮度的幅度關係被置換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或是區域1和區域2。
接下來將參考圖8A至8D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模式。圖8A至8D分別示出將一框中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
和2SF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其中可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為多個區域,例如三個區域,且每個次框在每個區域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尤其將描述下述情況,其中積分亮度相對於一個次框的灰階的改變在每個區域中是恆定的。
圖8A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區域2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區域2和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其他次框的亮度。
圖8B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和區域2中2SF、以及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和區域2中1SF、以及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其他次框的亮度。
圖8C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和區域3中2SF、以及區域2中1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和區域3中1SF、以及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其他次框的亮度。
圖8D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
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1SF、區域2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中2SF、區域2和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其他次框的亮度。
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這些值之間的差別未在圖8A至8D詳細描述中,這些值的組合可應用於各個區域中。在傾斜度是正值或負值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增加的情況下,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在傾斜度是正值或負值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減小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顯示時的閃爍減少的優點。或者,在傾斜度是0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週邊電路上的負載減少的優點。此外,能減小產生假輪廓的現象。還有,由於能降低1SF和2SF中的最大亮度,因此能降低功率消耗。
如上所述,與較低灰階側上相鄰區域中的亮度相比,區域邊界處亮度的狀態可以是下面的任一種:朝著高亮度方向不連續地改變;為連續的;或者朝著低亮度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這些狀態之間的差別未詳細描述在圖8A至8D中,且這些狀態的組合可應用於各個區域邊界中。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不連續地改變的情況下,結果使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且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不連續地改變的情況下,結果使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被減小;從而能獲得影像顯示時的閃爍減小的優點。或者,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
連續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減小的優點。此外,能減少產生假輪廓的現象。還有,由於1SF和2SF中的最大亮度能得以減小,從而能降低功率消耗。
在圖8A、8B、8C和8D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當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時,由於灰階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可以被置換。此外,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的置換可獨立地發生在各個區域中。亮度的幅度關係被置換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僅是區域3,區域1和區域2,區域2和區域3,區域3和區域1,或是區域1、區域2和區域3。
接下來將參考圖9A至9F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模式。圖9A至9F分別示出將一框中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其中可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為多個區域,例如三個區域,且每個次框在每個區域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尤其,將描述下述情況,其中積分亮度相對於一個次框的灰階的改變在三個區域的兩個區域中是恆定的,且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另一個區域內的各個灰階中是相等的。
圖9A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和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和區域2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3的1SF和區域3的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9B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和區域2中1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中1SF和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3的1SF和區域3的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9C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和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2中1SF和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
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9D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和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中1SF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2中1SF和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9E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2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2和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1中1SF和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9F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2中2SF和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2中1SF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1中1SF和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上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這些值之間的差別未在圖9A至9F中詳細描述,且這些值的組合可應用於各個區域中。在傾斜度是正值或負值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增加的情況下,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在傾斜度是正值或負值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減小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顯示時的閃爍減少的優點。或者,在傾斜度是0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週邊電路上的負載減少的優點。此外,能減小產生假輪廓的現象。還有,由於能降低1SF和2SF中的最大亮度,因此能降低功率消耗。
如上所述,與較低灰階側上相鄰區域中的亮度相比,區域邊界處亮度的狀態可以是下面的任一種:朝著高亮度方向不連續地改變;是連續的;或者朝著低亮度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這些狀態之間的差別未在圖9A至9F中詳
細描述,且這些狀態的組合可應用於各個區域邊界中。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不連續地改變的情況下,結果使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且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不連續地改變的情況下,結果使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減小;從而能獲得影像顯示時閃爍減小的優點。或者,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連續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容易且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減小的優點。此外,能減少產生假輪廓的現象。還有,由於1SF和2SF中最大亮度能得以減小,從而能降低功率消耗。
在圖9A、9B、9C、9D、9E和9F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當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時,由於灰階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此外,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的置換可獨立地發生在各個區域中。亮度的幅度關係被置換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僅是區域3,區域1和區域2,區域2和區域3,區域3和區域1,或是區域1、區域2和區域3。
接下來將參考圖10A至10D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模式。圖10A至10D分別示出將一框中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其中可顯示的灰階被劃
分為多個區域,例如三個區域,且每個次框在每個區域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尤其將描述下述情況,其中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三個區域的兩個區域內的各個灰階中是相等的,且積分亮度相對於一個次框的灰階的改變在另一區域中是恆定的。此外也將描述1SF和2SF之間積分亮度的比率在各個區域內的各個灰階中是相等的。
圖10A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2和區域3中1SF、以及區域2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區域2中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此外,在區域3中較佳該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10B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2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1和區域3中的1SF以及區域1和區域3中的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
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區域1中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此外,在區域3中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10C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3中1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的亮度和其他框的亮度。區域1和區域2中的1SF以及區域1和區域2中的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區域1和區域2中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10D示出了將一框中的總積分亮度分佈到1SF和2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了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區域2和區域3中1SF,以及區域1、區域2和區域3中2SF的特徵為1SF和2SF之間的積分亮度比率在每個灰階中是相等的。在區域1和區域2中較佳該比率(較小亮度與較大亮度的比率)的值大於0.1小於0.5。結果,能增加較低灰階側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且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在區域
3中較佳該比率的值大於0.5小於1。結果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這些值之間的差別未在圖10A至10D中詳細描述,且這些值的組合可應用於各個區域中。在傾斜度是正值或負值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增加的情況下,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在傾斜度是正值或負值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減小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顯示時的閃爍減少的優點。或者,在傾斜度是0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且週邊電路上的負載減少的優點。此外,能減小產生假輪廓的現象。還有,由於能降低1SF和2SF中的最大亮度,因此能降低功率消耗。
如上所述,與較低灰階側上相鄰區域中的亮度相比,區域邊界處亮度的狀態可以是下面的任一種:朝著高亮度方向不連續地改變;是連續的;或者朝著低亮度的方向不連續地改變。這些狀態之間的差別未在圖10A至10D中詳細描述,且這些狀態的組合可應用於各個區域邊界。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不連續地改變的情況下,結果使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得以增加;且能有效地減小移動影像的模糊。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不連續地改變的情況下,結果使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減小;從而能獲得影像顯示時閃爍減小的優點。或者,在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連續的情況下,能獲得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容易且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減小的優點。此外,能減少產生假輪廓的
現象。還有,由於1SF和2SF中最大亮度能得以減小,從而能降低功率消耗。
在圖10A、10B、10C和10D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當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時,由於灰階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此外,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的置換可獨立地發生在各個區域中。亮度的幅度關係被置換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僅是區域3,區域1和區域2,區域2和區域3,區域3和區域1,或是區域1、區域2和區域3。
接下來將參考圖11A和11B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模式。圖11A和11B分別示出當可顯示的灰階被劃分的區域數目是4個或更多時的情形的一個示例。劃分的區域數目可以是任意數目,只要多種灰階包括在各個區域中。圖11A和11B處理它們之中的特徵示例。
圖11A示出將一框中總的積分亮度分佈為1SF和2SF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圖11A中所示的方法的特徵為2SF中要顯示的影像的亮度種類數目被限制為若干個,且隨著灰階變大亮度逐級增加,以及要顯示在2SF中的影像被用作暗影像。此外,通過在各個區域中利用亮影像來補充灰階。結果,使形成影像資料以顯示要顯示在2SF中的影像
變得容易,這有利於減小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此外,由於當結合過驅動時要顯示在2SF中的亮度的種類得以減小,這有利於簡化過驅動電路。要顯示在2SF中的亮度的種類數目大致較佳為從14至16。此外,被劃分的能顯示灰階的數目等於要顯示在SF中的亮度的種類數目。
圖11B示出將一框中總的積分亮度分佈為1SF和2SF的方法的一個示例。圖11B中所示的方法的特徵為1SF中要顯示的影像的亮度種類數目被限制為若干個,且隨著灰階變大亮度逐級增加,以及要顯示在1SF中的影像被用作亮影像。此外,藉由在各個區域中利用暗影像來補充灰階。此外,使得暗影像的亮度在區域的邊界處接近0。結果,使形成影像資料以顯示要顯示在1SF中的影像變得容易,這有利於減小週邊驅動電路上的負載。此外,由於當結合過驅動時要顯示在1SF中的亮度的種類得以減小,這有利於簡化過驅動電路。此外,由於暗影像的平均亮度被大大減小,因此減小移動影像中模糊的效果顯著。要顯示在1SF中的亮度的種類數目大致較佳為從16至64。此外,被劃分的能顯示灰階的數目較佳等於要顯示在SF中亮度的種類數目。結果例如能簡化D/A轉換器的結構。即,在一個次框週期中,按照原狀對數位信號進行處理,而在其他的次框週期中減小類比信號的幅值(減小了離散值的種類),由此能降低功率消耗還能減小電路的尺寸。必須注意到,即使當在兩個次框週期中都對類比信號進行處理的情況下,可在兩個次框週期中都減小類比信號的幅
值,由此能降低功率消耗且能減小電路的尺寸。
在圖11A和11B中所示的方式中,1SF和2SF是可互換的,即使當1SF和2SF的特性互換時,仍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儘管1SF中的亮度高於2SF中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中的亮度可以低於2SF中的亮度。然而,當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時,由於灰階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中的亮度低於1SF中的亮度是可取的。此外,1SF和2SF之間亮度的幅度關係的置換可獨立地發生在各個區域中。亮度的幅度關係被置換的一個區域或多個區域例如可僅是區域1,僅是區域2,僅是區域3,區域1和區域2,區域2和區域3,區域3和區域1,或是區域1、區域2和區域3。這一點可同樣地應用於區域4以及後面的區域中。
接下來將參考圖12A至12D描述本實施方式的另一模式。圖12A至12D分別示出了一框被劃分為三個次框的示例。次框的數目不受限制,但是當其數目是3時,能獲得特別好的效果。此處,位於一框週期中第一個的次框週期稱為1SF,位於第二個的次框週期稱為2SF,以及位於第三個的次框週期稱為3SF。
在圖12A和12B的圖形中,水平軸表示時間,垂直實線表示框的邊界。垂直虛線表示次框的邊界。垂直軸表示亮度。也就是,圖12A和12B表示像素的亮度相對於五個框時間的變化。
在水平軸之下,書寫了各框中灰階的等級。也就是,
在圖12A和12B中示出像素的亮度隨時間的變化,其中首先示出最小的灰階,然後依次是較低灰階側的中間色、中間級的中間色、較高灰階側的中間色以及最大的灰階。
圖12A和12B中所示的方法的特徵在於灰階通過改變1SF和2SF中的亮度來表示,且3SF中的亮度是0或非常低,由此使偽脈衝驅動變為可能。圖12A示出亮影像顯示在2SF中而暗影像顯示在1SF中的情形。圖12B示出亮影像顯示在1SF中而暗影像顯示在2SF中的情形。
由於通過使3SF中的亮度為0或很低能獲得改進移動影像的模糊的效果,因此分別是1SF的最大亮度和2SF的最大亮度的Lmax1和Lmax2不受到特別地限制。然而,當暗影像插入1SF中時,Lmax1較佳在下述式子表示的範圍內:(1/2)Lmax2<Lmax1<(9/10)Lmax2,如實施方式1中所述。此外,當暗影像插入在2SF中時,Lmax2較佳在下述式子表示的範圍內:(1/2)Lmax1<Lmax2<(9/10)Lmax1。
圖12C示出將一框中總的積分亮度分佈到1SF、2SF和3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地示出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和區域2中1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中1SF和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亮度以及其他次框的亮度。此處,區域1和區域2中3SF的亮度可以恆定是0。結果在所有的區域中能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圖12D示出將一框中總的積分亮度分佈到1SF、2SF和3SF中的方法的一個示例。此外,圖形下方的表格簡單
地示出各次框的特徵。區域1中2SF和區域2中1SF的特徵為積分亮度相對於灰階的改變是恆定的。區域1中1SF和區域2中2SF的特徵為亮度取決於總亮度以及其他次框的亮度。此外,區域1和區域2中3SF的亮度的傾斜度可以是不變的一較小值。當3SF的最大亮度是Lmax3時,較佳地Lmax3小於或等於2SF的最大亮度和1SF的最大亮度的1/10。從而,可以在所有灰階區域內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
傾斜度的值可以是正值、0、或負值。在圖12A到12D中沒有詳細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並且它們的組合可以應用在各個區域內。在傾斜度為正值或負值並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增大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在傾斜度為正值或負值並且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減小的情況下,可以得到顯示影像時閃爍降低的優點。或者,在傾斜度為0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並且週邊驅動電路的負載減小的優點。此外,可以減少產生假輪廓的現象。進一步,因為可以降低1SF和2SF的最大亮度,所以可以降低功率消耗。
如上所述,與低灰階側的相鄰區域中的相比,邊界區域的亮度狀態可以下面的任何一種:朝著高亮度方向不連續地變化;是連續的;或朝著低亮度方向不連續地變化。在圖12A到12D中沒有詳細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並且它們的組合可以應用到各個區域邊界。在亮度在區域邊界不連續地變化的情況下,並且作為結果,1SF和2SF之間
的亮度差增大;可以有效地降低移動影像的模糊。在亮度在區域邊界不連續地變化的情況下,並且作為結果,1SF和2SF之間的亮度差減小;可以得到在影像顯示時減小閃爍的優點。或者,在亮度在邊界區域是連續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影像處理和施加電壓變得簡單並且週邊驅動電路的負載減小的優點。此外,可以減小產生假輪廓的現象。另外,因為可以降低1SF和2SF中的最大亮度,所以可以降低功率消耗。
在圖12A、12B、12C和12D示出的方式中,1SF、2SF和3SF是可互換的,並且即使當1SF、2SF和3SF的特性被互換的時,也可以得到相似的效果。雖然1SF的亮度高於2SF的亮度,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1SF的亮度可以低於2SF的亮度。然而,在總亮度是非線性的情況下,因為灰階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因此2SF的亮度低於1SF的亮度是可取的。1SF和2SF之間的亮度的幅值關係可以置換。此外,1SF和2SF之間的亮度的幅值關係置換的一個或多個區域可以僅是區域1、區域2、或區域1和區域2。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方式可以結合過驅動來實現。從而,可以提高液晶顯示裝置的回應速度並可以提高移動影像的品質。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方式可以作為結合有掃描背光的液晶顯示裝置來實現。因此,可以降低背光的平均亮度,從而可以降低功率消耗。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方式可以結合高頻率驅動來實現。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移動影像的品質。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方式可以結合其中通過操作公共線的電位將目標電壓施加到顯示元件的驅動方法來實現。因此,減小了將視頻信號寫入到像素內的頻率,從而可以降低將視頻信號寫入到像素時所消耗的功率。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方式可以結合諸如有機EL元件的通過電流驅動的顯示元件得以實現。從而,可以提高視頻信號電流並可以減少寫入時間。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方式可以結合隔行掃描來實現。從而,可以降低週邊驅動電路的操作頻率並降低功率消耗。在具有許多非發光狀態像素的暗影像或在具有許多以最大亮度發光的像素的亮影像的情況下,這是特別有效的。這是因為由於隔行掃描導致的解析度的降低對於灰階改變較小的影像是很小的。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方式可以結合可以改變參考電位的D/A轉換電路來實現。從而,可以提高D/A轉換電路的效率。當參考電位改變使得顯示亮影像的次框中和顯示暗影像的次框中不同時,這是很有效的。這是因為所需的視頻信號的電位平均值在顯示亮影像和顯示暗影像時是不同的。
必須注意到本實施方式可以自由地與其他任何實施方式結合實現。
在該實施方式中,將描述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尤其是,將描述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
圖19A和19B分別是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的剖視圖和頂視圖,在該液晶顯示裝置內所謂的TN(扭曲向列)型與薄膜電晶體(TFT)結合起來。圖19A是像素的剖視圖,圖19B是像素的頂視圖。此外,圖19A示出的像素的剖視圖對應於圖19B示出的像素的頂視圖中的線段a-a'。藉由使用具有圖19A和圖19B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以低成本製造該液晶顯示裝置。此外,藉由結合如實施方式1和實施方式2的其他實施方式使用具有圖19A和圖19B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低成本實現提高了移動影像的品質的液晶顯示裝置。
現在將參考圖19A描述TN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影像的基本部分,其稱之為液晶板。液晶板以下面的方式製造:將兩個處理過的基板互相附著在一起,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並且在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隔內填充液晶材料並進行密封。在圖19A中,兩個基板對應於第一基板1901和第二基板1916。可以將TFT和像素電極形成在第一基板上,並且為第二基板提供光遮蔽膜1914、彩色濾光片1915、第四導電層1913、間隔層1917和第二配向膜1912。
應當注意TFT不必形成在第一基板1901上。在不形成TFT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
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TFT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較大尺寸的顯示裝置。
圖19A和圖19B示出的TFT是使用非晶半導體的底閘型TFT,它的優點在於其可以利用大面積基板以低成本進行製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可以用在本發明的TFT的結構有:通道-蝕刻型、通道-保護型、以及與底閘型TFT相似的結構。或者,也可以使用頂閘型。此外,不但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而且可以使用多晶半導體。
應當注意,光遮蔽膜1914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1916上。在不形成光遮蔽膜1914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光遮蔽膜1914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在黑色顯示時具有較少光洩漏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彩色濾光片1915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1916上。在不形成彩色濾光片1915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彩色濾光片191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能進行彩色顯示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可以使球形間隔層分散來代替為第二基板1916提供間隔層1917。在使球形間隔層分散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間
隔層1917的情況下,不存在間隔層位置的變化,因此可以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距均勻並可以得到具有較小顯示不均勻度的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描述在第一基板1901上執行的過程。較佳將具有光透射特性的基板用作第一基板1901。例如,可以使用石英基板、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或者,第一基板1901可以是光遮蔽基板,如半導體基板或SOI(絕緣體上的矽)基板。
首先,將第一絕緣膜1902形成在第一基板1901上。第一絕緣膜1902可以是如氧化矽膜、氮化矽膜、或氮氧化矽(SiOxNy)膜的絕緣膜。或者,可以使用具有堆疊結構的絕緣膜,在所述堆疊結構中結合了上述膜中的至少兩種。在形成第一絕緣膜1902的情況下,可以防止由於來自於基板並影響半導體層的雜質而造成的TFT特性的改變;因此,可以得到高可靠性的顯示裝置。另一方面,在不形成第一絕緣膜1902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由於結構簡單,因而可以提高良率。
接下來,將第一導電層1903形成在第一基板1901或第一絕緣膜1902上。第一導電層1903形成為具有處理過的形狀。對形狀進行處理的步驟可以是如下所示。首先,將第一導電層形成在整個表面上。此時,可以使用膜形成設備,如濺射設備或CVD設備。接下來,在形成在整個表面上的第一導電層的整個表面上形成光敏抗蝕劑材料。
接下來,利用光微影法、雷射繪圖法等根據預定的形狀將抗蝕劑材料曝露於光。接下來,通過蝕刻移除曝露於光下的抗蝕劑材料部分或未曝露於光下的抗蝕劑材料部分,從而可以得到用於對第一導電層1903的形狀進行處理的掩膜。此後,根據形成的掩膜圖案藉由蝕刻移除第一導電層1903的一部分,從而可以將第一導電層1903處理成所需的圖案。作為蝕刻部分第一導電層1903的方法,有化學法(濕式蝕刻)和物理法(乾式蝕刻);因此,該方法可以考慮第一導電層1903的材料特性和第一導電層1903下面的材料特性來適當地選擇。作為用於第一導電層1903的材料,較佳的是Mo、Ti、Al、Nd、Cr等。或者,可以使用包括上述材料的堆疊結構。另外可以作為選擇的是,可以將第一導電層1903形成為這些合金的單層或堆疊結構。
接下來,形成第二絕緣膜1904。此時,可以使用膜形成設備,如濺射設備或CVD設備。作為用於第二絕緣膜1904的材料,較佳的是熱氧化膜、氧化矽膜、氮化矽膜、氮氧化矽膜等。或者,可以使用包括上述模的堆疊結構。尤其較佳的是,與第一半導體層1905接觸的第二絕緣膜1904的部分是氧化矽膜。這是因為,當使用氧化矽膜時,降低了與半導體膜1905的介面中的俘獲電位(trap level)。當第一導電層1903利用Mo形成時,較佳的是與第一導電層1903接觸的第二絕緣膜1904的部分是氮化矽膜。這是因為氮化矽膜不會使Mo氧化。
接下來,形成第一半導體層1905。較佳的是,隨後連續地形成第二半導體層1906。第一半導體層1905和第二半導體層1906可以形成為具有處理過的形狀。作為用於處理上述形狀的方法,例如較佳的是上面描述的光微影法。作為形成第一半導體層1905的材料,較佳的是矽、鍺化矽等。此外,作為用於第二半導體層1906的材料,較佳的是含有磷的矽等。
接下來,形成第二導電層1907。較佳的是,此時可以使用濺射法或印刷法。用於第二導電層1907的材料可以具有透射性或反射性。在第二導電層1907具有透射性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將氧化錫混和到氧化銦形成的氧化銦錫、將氧化矽混和到氧化銦錫(ITO)形成的氧化銦錫矽膜、將氧化鋅混和到氧化銦得到氧化銦鋅(IZO)膜、氧化鋅膜、或氧化錫膜。應當注意,IZO是利用ITO的靶(target)通過濺射形成的透明導電材料,在所述靶中混和了2-20wt%的氧化鋅。另一方面,在第二導電層1907具有反射性的情況下,可以使用Ti、Mo、Ta、Cr、W、Al、等。此外,可以採用堆疊了Al和Ti、Mo、Ta、Cr或W的雙層結構、將Al夾在金屬如Ti、Mo、Ta、Cr和W之間的三層結構。第二導電層1907可以形成為具有處理過的形狀。作為處理上述形狀的方法,較佳的是例如上面描述的光微影法。此外,較佳的是上述蝕刻藉由乾式蝕刻實現。乾式蝕刻可以採用高密度電漿源如ECR(電子迴旋共振)或ICP(感應耦合電漿體)由乾式蝕刻設備實
現。
形成導線和電極從而使其包括:從包括鋁(Al)、鉭(Ta)、鈦(Ti)鉬(Mo)、鎢(W)、釹(Nd)、鉻(Cr)、鎳(Ni)、鉑(Pt)、金(Au)、銀(Ag)、銅(Cu)、鎂(Mg)、鈧(Sc)、鈷(Co)、鋅(Zn)、鈮(Nb)、矽(Si)、磷(P)、硼(B)、砷(As)、鎵(Ga)、銦(In)、錫(Sn)、和氧(O)的組中選擇一個或多個元素;包含從上述組中選擇的一個或多個元素的化合物或合金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添加了氧化矽的氧化銦錫、氧化鋅、鋁-釹(Al-Nd)、鎂-銀(Mg-Ag)等);組合了上述化合物的物質等。或者,形成導線和電極從而使其包括這些元素的化合物和矽(矽化物)(例如鋁矽、鉬矽、矽化鎳等)、或這些元素的化合物和氮(例如氮化鈦、氮化鉭、氮化鉬等)。應當注意,上述矽(Si)可以包含大量n-型雜質(磷等)或p-型雜質(硼等)。當矽包含上述雜質時,提高了其導電性並且其以類似於普通半導體的方式表現;因此,其可以容易地被用作導線和電極。矽可以是單晶的、多晶的(多晶矽)、或非晶的(非晶矽)。當使用單晶矽或多晶矽時,可以降低電阻。當使用非晶矽時,製造步驟將變得簡單。因為鋁或銀的導電率高,因此可以減少信號延遲;並且因為鋁和銀容易被蝕刻,可以實現精密的處理。此外,因為銅的導電率高,可以減少信號延遲。鉬是可用的,因為其在製造中即使與如ITO或IZO的氧化物
半導體或者矽接觸時也不存在在材料中產生缺陷的問題;其容易被蝕刻;並且其熱阻高。鈦是可用的,因為其在製造中即使與如ITO或IZO的氧化物半導體或矽接觸時也不存在在材料中產生缺陷的問題;並且其熱阻高。鎢是較佳的,因為其熱阻高。釹是較佳的,因為其熱阻高。尤其是,當使用釹和鋁的合金時,提高了熱阻並且在鋁內幾乎不產生異常析出(hillcok);因此其是較佳的。矽是較佳的,因為其可以與包括在電晶體內的半導體層同時形成並且其熱阻高。添加了氧化矽的氧化銦錫、氧化銦鋅(IZO)、氧化銦錫(ITO)、氧化鋅、和矽(Si)是較佳的,因為它們具有光-透射特性,從而可以被用於將透射光的部分。例如,它們可以被用作像素電極或公共電極。
上述材料可以形成單層或多層結構的導線和電極。當採用單層結構時,可以簡化製造過程,可以降低過程所需的工作日,並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當採用多層結構時,可以充分利用每種材料的優點並減少每種材料的缺點,從而可以形成具有好特性的導線和電極。例如,當將低電阻的材料(如鋁)包括在多層結構內時,可以降低導線的電阻。此外,當將具有高熱阻的材料包括在多層結構內時,例如當將熱阻低但具有其他優點的材料夾在堆疊結構中具有高熱阻的材料內時,可以提高作為整體的導線或電極的熱阻。例如,其中包含鋁的層被夾在包含鉬或鈦的層之間的堆疊結構是可取的。此外,當導線或電極的某個部分與利用不同材料形成的導線或電極直接接觸時,可能
互相帶來不利的影響。例如,一種材料進入到另一種材料中,就改變了其性質,從而不能達到最初的目標,或在製造過程中產生問題並且不能正常地進行製造。在上述情況下,可以通過以另外的層夾著一個層或使用另外的層覆蓋一個層來解決上述問題。例如,在氧化銦錫(ITO)和鋁互相接觸的情況下,較佳的是在它們之間插入鈦或鉬。此外,在矽和鋁互相接觸的情況下,較佳的是在它們之間插入鈦或鉬。
接下來,形成TFT的通道區域。此時,可以利用第二導電層1907作為掩膜執行第二半導體層1906的蝕刻。因此,可以減少掩膜的數量,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通過蝕刻具有導電性的第二半導體層1906,第二半導體層1906被選擇性地移除。結果是,與移除的第二半導體層1906堆叠的第一半導體層1905變為通道區域。應當注意,當蝕刻第二半導體層1906時可能出現部分第一半導體層1905被蝕刻的情況。應當注意,在沒有連續形成第一半導體層1905和第二半導體層1906的情況下,可以在形成第一半導體層1905後,使將成為阻擋層(stopper)的膜形成在將成為TFT通道區域的部分中並進行構圖,並且可以在其後形成第二半導體層1906。因此,可以不利用第二導電層1907作為掩膜的情況下來形成TFT的通道區域;因此,提高了佈置圖案的自由度,這是有利的。此外,因此當第二半導體層1906被蝕刻時,第一半導體層1905沒有被蝕刻;因此,可以安全地形成TFT的通道
區域而沒有導致蝕刻缺陷。
接下來,形成第三絕緣膜1908。較佳的是使第三絕緣膜1908具有光透射特性。作為用於第三絕緣膜1908的材料,較佳的是無機材料(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等)、具有低介電常數的有機化合物材料(光敏或非光敏有機樹脂材料)等。或者,可以使用包含矽氧烷的材料。矽氧烷是一種具有包含矽(Si)和氧(O)鍵的骨架(skeleton)結構的材料。有關取代基,可以使用包含至少氫的有機基團(如烷基或芳香族烴)。有關取代基,也可以使用氟基團。或者,有關取代基,可以使用至少包含氫和氟基的有機基團。第三絕緣膜1908可以具有堆疊結構。第三絕緣膜1908可以形成為具有處理過的形狀。有關形成上述形狀的方法,例如,上面描述的光微影法是較佳的。此時,藉由同時蝕刻第二絕緣膜1904,可以形成到達第一導電層1903的接觸孔以及到達第二導電層1907的接觸孔。較佳的是,第三絕緣膜1908的表面儘可能的平坦。這是因為,當與液晶接觸的表面不平時,液晶分子的配向會受到影響。
接下來,形成第三導電層1909。較佳的是,此時使用濺射法或印刷法。用於第三導電層1909的材料可以具有透射性或反射性,與第二導電層1907一樣。可以用於第三導電層1909的材料與第二導電層1907的材料相似。此外,第三導電層1909可以形成為具有處理過的形狀。用於處理第三導電層1909的形狀的方法可以與處理第二
導電層1907的形狀的方法相似。
接下來,形成第一配向膜1910。有關配向膜1910,可以使用聚合物膜如聚酰亞胺。在形成第一配向膜1910後,可以執行摩擦從而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摩擦是利用織物來摩擦配向膜從而在配向膜上形成條紋的步驟。藉由執行摩擦,可以為配向膜提供取向特性。
將如上所述製造的第一基板1901利用密封劑黏貼到第二基板1916上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其中第二基板1916上提供有光遮蔽膜1914、彩色濾光片1915、第四導電層1913、間隔層1917、和第二配向膜1912,並且接下來,在兩個基板之間的空間內充滿液晶材料1911並將其密封;從而可以製造成液晶面板。應當注意,在圖19A和19B所示的TN-型液晶面板內,可以將第四導電層1913形成在第二基板1916的整個表面上。
接下來,將描述圖19A和19B所示的TN-型液晶面板的特性。圖19A所述的液晶分子1918是具有長軸和短軸的長且細的分子。在圖19A中,每個液晶分子1918的方向利用其長度表示。也就是說,表示為長分子的液晶分子1918的長軸方向與頁面平行;並且隨著液晶分子1918表示為更短,該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變得更接近於頁面的法線方向。也就是說,在圖19A所述的液晶分子1918中,接近於第一基板1901的液晶分子的長軸的方向與接近於第二基板1916的液晶分子的長軸的方向互相差90度,並且佈置它們之間的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以平滑地連接上述
兩方向。換句話說,圖19A所示的液晶分子1918在第一基板1901和第二基板1916之間配向為扭曲90度。
接下來,將參考附圖19B描述TN-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佈置圖的一個例子。TN-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可以包括掃描線1921、視頻信號線1922、電容線1923、TFT1924、像素電極1925、和像素電容器1926。
掃描線1921電連接到TFT 1924的閘極;因此,較佳地,掃描線1921由第一導電層1903構成。
視頻信號線1922電連接到TFT 1924的源極或汲極;因此較佳地,視頻信號線1922由第二導電層1907構成。此外,因為掃描線1921和視頻信號線1922排列成矩陣,因此較佳掃描線1921和視頻信號線1922由至少互不相同的導電層形成。
設置電容線1923,以與用於形成像素電容器1926的像素電極1925平行,並且較佳地,電容線1923由第一導電層1903構成。電容線1923可以沿著視頻信號線1922延伸,從而包圍視頻信號線1922,如圖19B所示。因此,可以減小串音,所述串音是假定為固定的電極電位隨著視頻信號線1922的電位變化而變化的現象。為了減小視頻信號線1922的交叉電容,可以將第一半導體層1905提供在電容線1923和視頻信號線1922的交叉區域,如圖19B所示。
TFT 1924做為使視頻信號線1922和像素電極1925導電的開關進行操作。如圖19B所示,可以這樣設置TFT
19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其中一個從而使其包圍TFT 19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另一個。因此,即使在較小面積內也可以得到寬通道寬度,並且可以提高開關能力。可以這樣設置TFT 1924的閘極從而使其包圍第一半導體層1905,如圖19B所示。
像素電極1925電連接至TFT 1924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像素電極1925是為視頻信號線1922傳送的信號電壓施加到液晶單元的電極。此外,像素電極1925和電容線1923可以共同形成像素電容器1926。因此,像素電極1925還具有保持通過視頻信號線1922傳送的信號電壓的功能。像素電極1925可以是矩形,如圖19B所示。使用上述形狀,可以提高像素的開口率並且可以提高液晶顯示裝置的效率。此外,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19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以高彩色再現性和高影像品質顯示影像。或者,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19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在明亮的環境中如室外也具有高可視性。此外,因為不需要背光,還可以大大地降低功率消耗。應當注意,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和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兩種材料形成像素電極19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具有上述兩種顯示器的優點的半透射液晶顯示裝置。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1925的情況下,像素電極1925的表面可能不均勻。當表面不均勻時,光被漫反射,就可以得到提
高了反射光強度分配的角度相關性的優點。換句話說,可以得到不管觀察角度如何其亮度都是均勻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參考圖20A和20B描述VA(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圖20A和20B分別是VA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的剖視圖和頂視圖,尤其是所謂的MVA型(多域垂直配向)像素,其中使用控制取向凸塊使得液晶分子被控制為具有各種方向並使其視角將變寬。圖20A是像素的剖視圖,並且圖20B是像素的頂視圖。此外,圖20A內示出的像素剖視圖對應於圖20B內示出的像素頂視圖內的線段a-a'。藉由使用具有圖20A和圖20B內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高回應速度、和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藉由將具有圖20A和圖20B所示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與如實施方式1和實施方式2的其他實施方式結合,可以實現具有提高的移動影像的品質、寬視角、高回應速度、和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裝置。
現在將參考圖20A描述MVA-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影像的基本部分,其稱之為液晶板。液晶板以下面的方式製造:將兩個處理過的基板互相附著在一起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並且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隔內充滿液晶材料並進行密封。在圖20A中,兩個基板對應於第一基板2001和第二基板2016。可以將TFT和像素電極形成在第一基板上,並且為第二基板提供
光遮蔽膜2014、彩色濾光片2015、第四導電層2013、間隔層2017、第二配向膜2012和取向控制凸塊2019。
應當注意TFT不必形成在第一基板2001上。在不形成TFT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TFT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較大尺寸的顯示裝置。
圖20A和圖20B示出的TFT是使用非晶半導體的底閘型TFT,它的優點在於其可以利用大面積基板以低成本來製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可以用在本發明的TFT的結構有:通道-蝕刻型、通道-保護型以及類似於底閘型TFT的結構。或者,也可以使用頂閘型。此外,不但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而且可以使用多晶半導體。
應當注意,光遮蔽膜2014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016上。在不形成光遮蔽膜2014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光遮蔽膜2014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在黑色顯示時具有較少光洩漏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彩色濾光片2015可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016上。在不形成彩色濾光片2015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彩色濾光片201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能進行彩色顯示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可以使球形間隔層分散來代替為第二基板2016提供間隔層2017。在使球形間隔層分散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間隔層2017的情況下,不存在間隔位置的變化,因此可以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距均勻並可以得到具有較小顯示不均勻度的顯示裝置。
接下來,至於在第一基板2001上執行的步驟,可以使用參考圖19A和19B描述的方法;因此,將省略對其的描述。此處,第一基板2001、第一絕緣膜2002、第一導電層2003、第二絕緣膜2004、第一半導體層2005、第二半導體層2006、第二導電層2007、第三絕緣膜2008、第三導電層2009、和第一配向膜2010分別對應於圖19A中的第一基板1901、第一絕緣膜1902、第一導電層1903、第二絕緣膜1904、第一半導體層1905、第二半導體層1906、第二導電層1907、第三絕緣膜1908、第三導電層1909、和第一配向膜1910。雖然在圖中沒有示出,但是控制取向凸塊也可以設在第一基板側上。因此,可以更準確地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此外,第一配向膜2010和第二配向膜2012可以是垂直配向膜。因此,液晶分子2018可以垂直配向。
將如上所述製造的第一基板2001利用密封劑黏貼到第二基板2016上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其中第二基板2016上提供有光遮蔽膜2014、彩色濾光片2015、第四
導電層2013、間隔層2017、和第二配向膜2012,並且接下來,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隔內充滿液晶材料2011並將其密封;從而可以製造成液晶面板。應當注意,在圖20A和20B所述的MVA-型液晶面板內,可以將第四導電層2013形成在第二基板2016的整個表面上。此外,控制取向凸塊2019可以形成為與第四導電層2013接觸。控制取向凸塊2019的形狀沒有限制,但具有平滑曲線的形狀是較佳的。當以上述方式使控制取向凸塊2019具有上述形狀時,相鄰液晶分子2018的取向互相非常地接近,並且可以降低取向缺陷。此外,可以降低控制取向凸塊2019切斷第二配向膜2012帶來的缺陷。
接下來,將描述圖20A和20B所述的MVA-型液晶面板的像素結構特性。圖20A所述的液晶分子2018是具有長軸和短軸(miner axis)的長而細的分子。在圖20A中,每個液晶分子2018的方向利用其長度表示。也就是說,表示為長分子的液晶分子2018的長軸方向與頁面平行;並且隨著液晶分子2018表示為更短,該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變得更接近於頁面的法線方向。也就是,圖20A所述的液晶分子2018被配向為使其長軸方向與配向膜的法線方向一致。因此,設置在控制取向凸塊2019部分內的液晶分子2018被取向為從作為中心的控制取向凸塊2019呈放射狀分佈。使用上述狀態,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參考附圖20B描述MVA-型液晶顯示裝置
的像素佈置圖的一個例子。MVA-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可以包括掃描線2021、視頻信號線2022、電容線2023、TFT 2024、像素電極2025、像素電容器2026、和控制取向凸塊2019。
掃描線2021電連接到TFT 2024的閘極;因此,較佳地,掃描線2021由第一導電層2003構成。
視頻信號線2022電連接到TFT 2024的源極或汲極;因此較佳地,視頻信號線2022由第二導電層2007構成。此外,因為掃描線2021和視頻信號線2022排列成矩陣,較佳地,掃描線2021和視頻信號線2022由至少互不相同的導電層形成。
電容線2023是設置為與用於形成像素電容器2026的像素電極2025平行的導線,並且較佳地,電容線2023由第一導電層2003構成。電容線2023可以沿著視頻信號線2022延伸從而包圍視頻信號線2022,如圖20B所示。因此,假定電極電位是固定的,可以減小其隨著視頻信號線2022的電位變化而變化的串音現象。為了減小視頻信號線2022的交叉電容,可以將第一半導體層2005提供在電容線2023和視頻信號線2022的交叉區域,如圖20B所示。
TFT 2024作為一個使視頻信號線2022和像素電極2025導電的開關操作。如圖20B所示,可以這樣設置TFT 20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其中一個,從而使其包圍TFT 20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另一個。因此,
即使在較小面積內也可以得到寬通道寬度並且可以提高開關能力。可以這樣設置TFT 2024的閘極,從而圍繞第一半導體層2005,如圖20B所示。
像素電極2025電連接到TFT 2024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像素電極2025將為視頻信號線2022傳送的信號電壓施加到液晶單元的電極。此外,像素電極2025和電容線2023可以共同形成像素電容器2026。因此,像素電極2025還具有保持視頻信號線2022傳送的信號電壓的功能。像素電極2025可以是圖20B所示的矩形。使用上述形狀,可以提高像素的開口率並且可以提高液晶顯示裝置的效率。此外,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0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以高彩色再現性和高影像品質顯示影像。或者,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0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在明亮的環境中如室外也具有高可視性。此外,因為不需要背光,可以大大地降低功率消耗。應當注意,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和反射性的材料兩種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0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具有上述兩種顯示器的優點的半透射液晶顯示裝置。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025的情況下,像素電極2025的表面可能不均勻。當表面不均勻時,光被漫反射,這樣可以得到減小了反射光強度分配的角度相關性的優點。換句話說,可以得到不管觀察角度如何其亮度都是均勻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
置。
接下來,將參考圖21A和21B描述VA(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另一例子。圖21A和21B分別是VA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的剖視圖和頂視圖,尤其是,其中使第四導電層2113形成圖案從而將液晶分子控制為具有各種方向、並且其視角變寬了的所謂的PVA-型(圖案化垂直配向)的像素。圖21A是像素的剖視圖,並且圖21B是像素的頂視圖。此外,圖21A內示出的像素的剖視圖對應於圖21B內示出的像素的頂視圖內的線段a-a'。藉由使用具有圖21A和圖21B內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高回應速度、和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藉由使用結合了其他實施方式如實施方式1和實施方式2並具有圖21A和圖21B內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實現提高了移動影像的品質、寬視角、高回應速度、和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裝置。
現在將參考圖21A描述PVA-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影像的基本部分,其稱之為液晶板。液晶板以下面的方式製造:將兩個處理過的基板互相連接在一起,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並且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隔內充滿液晶材料並被密封。在圖21A中,兩個基板對應於第一基板2101和第二基板2116。可以將TFT和像素電極形成在第一基板上,並且為第二基板提供光遮蔽膜2114、彩色濾光片2115、第四導電層2113、間
隔層2117、和第二配向膜2112。
應當注意TFT不必形成在第一基板2101上。在不形成TFT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TFT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較大尺寸的顯示裝置。
圖21A和圖21B示出的TFT是使用非晶半導體的底閘型TFT,它的優點在於其可以利用大面積基板低成本地製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可以用在本發明的TFT的結構有:通道-蝕刻型、通道-保護型、和相似的底閘型TFT。或者,也可以使用頂閘型。此外,不但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而且可以使用多晶半導體。
應當注意,光遮蔽膜2114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116上。在不形成光遮蔽膜2114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光遮蔽膜2114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在黑色顯示時具有較少光洩漏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彩色濾光片2115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116上。在不形成彩色濾光片2115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彩色濾光片211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能進行彩色顯示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可以使球形間隔層分散來代替為第二基板
2116提供間隔層2117。在使球形間隔層分散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間隔層2117的情況下,不存在間隔位置的變化;因此可以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距均勻並可以得到具有較小顯示不均勻的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描述在第一基板2101上執行的步驟,可以使用參考圖19A和19B描述的方法;因此,將省略對它們的描述。此處,第一基板2101、第一絕緣膜2102、第一導電層2103、第二絕緣膜2104、第一半導體層2105、第二半導體層2106、第二導電層2107、第三絕緣膜2108、第三導電層2109、和第一配向膜2110分別對應於圖19A內的第一基板1901、第一絕緣膜1902、第一導電層1903、第二絕緣膜1904、第一半導體層1905、第二半導體層1906、第二導電層1907、第三絕緣膜1908、第三導電層1909、和第一配向膜1910。應當注意,電極凹陷部分可以提供在第一基板2101側上的第三導電層2109內。因此,可以更準確地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此外,第一配向膜2110和第二配向膜2112可以是垂直配向膜。因此,液晶分子2118可以被垂直配向。
將如上所述製造的第一基板2101利用密封劑黏貼到第二基板2116上,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其中第二基板2116上提供有光遮蔽膜2114、彩色濾光片2115、第四導電層2113、間隔層2117、和第二配向膜2112,並且
接下來,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隔內充滿液晶材料2111並將其密封;從而可以製造成液晶面板。應當注意,在圖21A和21B所述的PVA-型液晶面板內,可以將第四導電層2113形成圖案,使其具有電極凹陷部分2119。雖然電極凹陷部分2119的形狀沒有限制,但通過組合多個具有不同方向的長方形形成的形狀是較佳的。因此,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取向的區域,從而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較佳地,電極凹陷部分2119和第四導電層2113之間邊界處的第四導電層2113的形狀是平滑的曲線。因此,相鄰液晶分子2118的取向互相非常地接近,並且可以降低取向缺陷。此外,可以降低電極凹陷部分2119切斷第二配向膜2112帶來的缺陷。
接下來,將描述圖21A和21B所述的PVA-型液晶面板的特性。圖21A所述的液晶分子2118是具有長軸和短軸(miner axis)的長而細的分子。在圖21A中,每個液晶分子2118的方向利用其長度表示。也就是說,表示為長分子的液晶分子2018的長軸方向與頁面平行;並且隨著液晶分子2018表示為更短,該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變得更接近於頁面的法線方向。也就是說,圖21A所述的液晶分子2118被取向為使其長軸方向與配向膜的法線方向一致。因此,設置電極凹陷部分2119部分內的液晶分子2118,使其配向為從作為中心的電極凹陷部分2119和第四導電層2113之間的邊界呈放射狀分佈。使用上述狀態,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參考附圖21B描述PVA-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佈置圖的一個例子。PVA-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可以包括掃描線2121、視頻信號線2122、電容線2123、TFT 2124、像素電極2125、像素電容器2126、和電極凹陷部分2119。
掃描線2121電連接到TFT 2124的閘極;因此,較佳地,掃描線2121由第一導電層2103構成。
視頻信號線2122電連接到TFT 2124的源極或汲極;因此,較佳地,視頻信號線2122由第二導電層2107構成。此外,因為掃描線2121和視頻信號線2122排列成矩陣,因此,較佳地,掃描線2121和視頻信號線2122由至少互不相同的導電層形成。
電容線2123是設置為與用於形成像素電容器2126的像素電極2125平行的導線,並且,較佳地,電容線2123由第一導電層2103構成。電容線2123可以沿著視頻信號線2122延伸從而包圍視頻信號線2122,如圖21B所示。因此,假定電極電位是固定的,可以減小其隨著視頻信號線2122的電位變化而變化的串音現象。為了減小視頻信號線2122的交叉電容,可以將第一半導體層2105提供在電容線2123和視頻信號線2122的交叉區域,如圖21B所示。
TFT 2124操作為一個使視頻信號線2122和像素電極2125導通的開關。如圖21B所示,可以這樣設置TFT 21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其中一個,從而使其包圍
TFT 21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另一個。因此,即使在較小面積內也可以得到寬通道寬度,並且可以提高開關能力。可以這樣設置TFT 2124的閘極從而圍繞第一半導體層2105,如圖21B所示。
像素電極2125電連接到TFT 2124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像素電極2125是將藉由視頻信號線2122傳送的信號電壓施加到液晶單元的電極。此外,像素電極2125和電容線2123可以共同形成像素電容器2126。因此,像素電極2125還具有保持視頻信號線2122傳送的信號電壓的功能。較佳地,根據設在第四導電層2113的電極凹陷部分2119的形狀,像素電極2125在不具電極凹陷部分2119的部分內具有凹陷部分。因此,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取向之液晶分子2118的多個區域;從而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在利用具有透明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1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以高彩色再現性和高影像品質顯示影像。或者,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1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在明亮的環境中如室外也具有高可視性。此外,因為不需要背光,可以大大地降低功率消耗。應當注意,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和反射性的材料兩種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12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具有上述兩種顯示器的優點的半透射液晶顯示裝置。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125的情況下,像素電極2125的表面可
能不均勻。當表面不均勻時,光被漫反射,並且可以得到減小了反射光的強度分配隨角度相關性的優點。換句話說,可以得到不管觀察角度如何其亮度都是均勻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參考圖22A和22B描述水平電場液晶顯示裝置。圖22A和22B分別是示出了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的剖視圖和頂視圖,其中電場被水平地施加,以執行切換,使得液晶分子之取向永遠平行於基板,這即所謂的IPS(面內切換)型模式,其中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被圖案化梳形,使得電場可水平地施加。圖22A是像素的剖視圖,並且圖22B是像素的頂視圖。此外,圖22A內示出的像素的剖視圖對應於圖22B內示出的像素的頂視圖內的線段a-a'。藉由使用具有圖22A和圖22B內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得到視角寬並且其回應速度對灰階相關性小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藉由使用結合了其他實施方式如實施方式1和實施方式2並具有圖22A和圖22B內示出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實現移動影像的品質提高、視角寬、回應速度大體上對灰階相關性小的液晶顯示裝置。
現在將參考圖22A描述IPS-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影像的基本部分,其稱之為液晶板。液晶板以下面的方式製造:將兩個處理過的基板互相連接在一起,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並且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隔內充滿液晶材料並被密封。在圖22A中,兩
個基板對應於第一基板2201和第二基板2216。可以將TFT和像素電極形成在第一基板上,並且為第二基板提供光遮蔽膜2214、彩色濾光片2215、間隔層2217、和第二配向膜2212。
應當注意TFT不必形成在第一基板2201上。在不形成TFT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TFT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較大尺寸的顯示裝置。
圖22A和圖22B示出的TFT是使用非晶半導體的底閘型TFT,它的優點在於其可以利用大面積基板低成本地製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可以用在本發明的TFT的結構有:通道-蝕刻型、通道-保護型、和相似的底閘型TFT。或者,也可以使用頂閘型。此外,不但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而且可以使用多晶半導體。
應當注意,光遮蔽膜2214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216上。在不形成光遮蔽膜2214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光遮蔽膜2214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在黑色顯示時具有較少光洩漏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彩色濾光片2215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216上。在不形成彩色濾光片2215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
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彩色濾光片221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能進行彩色顯示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可以使球形間隔層分散,而不是在第二基板2216上設置間隔層2217。在使球形間隔層分散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間隔層2217的情況下,沒有間隔層位置變化之問題;因此,可以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距均勻並可以得到具有較小顯示不均勻的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描述在第一基板2201上執行的步驟,可以使用參考圖19A和19B描述的方法;因此,將省略對它們的描述。此處,第一基板2201、第一絕緣膜2202、第一導電層2203、第二絕緣膜2204、第一半導體層2205、第二半導體層2206、第二導電層2207、第三絕緣膜2208、第三導電層2209、和第一配向膜2210分別對應於圖19A內的第一基板1901、第一絕緣膜1902、第一導電層1903、第二絕緣膜1904、第一半導體層1905、第二半導體層1906、第二導電層1907、第三絕緣膜1908、第三導電層1909、和第一配向膜1910。應當注意,可以使第一基板2201側上的第三導電層2209圖案化成為具有彼此互相嚙合的兩個梳子形狀。此外,其中一個梳形電極可以電連接到TFT 2224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並且另一個梳形電極可以電連接到公共電極2223。因此,可以有效地將水平電場施加到液晶分子2218。
將如上所述製造的第一基板2201利用密封劑黏貼到第二基板2216上,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其中第二基板2216上提供有光遮蔽膜2214、彩色濾光片2215、間隔層2217、和第二配向膜2212,並且接下來,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距內充滿液晶材料2211並將其密封;從而可以製造液晶面板。雖然圖中未示出,但導電層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2216側。藉由在第二基板2216側上形成導電層,可以防止外部的電磁波雜訊帶來的影響。
接下來,將描述圖22A和22B所述的IPS-型液晶面板的像素結構的特性。圖22A所示的液晶分子2218是具有長軸和短軸的長而細的分子。在圖22A中,每個液晶分子2218的方向利用其長度表示。也就是說,表示為長分子的液晶分子2218的長軸方向與頁面平行;並且隨著液晶分子2218表示為更短,該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變得更接近於頁面的法線方向。也就是說,圖22A所示的液晶分子2218被取向為使其長軸方向總是與平行於基板的方向一致。在圖22A內,示出了未施加電場條件下的取向。當將電場施加到液晶分子2218上時,液晶分子在水平面內旋轉而長軸方向始終保持為與基板平行。具有上述狀態,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參考附圖22B描述IPS-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佈置圖的一個例子。IPS-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可以包括掃描線2221、視頻信號線2222、公共電極2223、TFT 2224、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線2226。
掃描線2221電連接到TFT 2224的閘極;因此,較佳地,掃描線2221由第一導電層2203構成。
視頻信號線2222電連接到TFT 2224的源極或汲極;因此,較佳地,視頻信號線2222由第二導電層2207構成。此外,因為掃描線2221和視頻信號線2222排列成矩陣,因此,較佳地,掃描線2221和視頻信號線2222由至少彼此不同的導電層形成。應當注意,視頻信號線2222可以彎曲,從而使其適合像素內的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的形狀,如圖22B所示。因此,可以提高像素的開口率,從而可以提高液晶顯示裝置的效率。
公共電極2223是設置為與產生水平電場的像素電極2225平行的電極,並且,較佳地,公共電極2223由第三導電層2209構成。公共電極2223可以沿著視頻信號線2222延伸從而包圍視頻信號線2222,如圖22B所示。因此,想要予以保持固定之電極電位中,由於視頻信號線2222的電位變化而改變了該電極電位所造成之串音現象可以被減緩。此外,公共電極2223電連接到公共線2226。為了減小視頻信號線2222的交叉電容,可以將第一半導體層2205設在公共線2226和視頻信號線2222的交叉區域,如圖22B所示。
TFT 2224操作為一個使視頻信號線2222和像素電極2225導電的開關。如圖22B所示,可以這樣設置TFT 22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其中一個,從而使其包圍TFT 22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另一個。因此,即使
在較小面積內也可以得到寬通道寬度,並且可以提高開關能力。可以這樣設置TFT 2224的閘極,從而使其包圍第一半導體層2205,如圖22B所示。
像素電極2225電連接到TFT 2224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是將通過視頻信號線2222傳送的信號電壓施加到液晶單元的電極。此外,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可以共同形成像素電容器。因此,像素電極2225還具有保持視頻信號線2222傳送的信號電壓的功能。較佳地,將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形成為圖22B所示的彎曲的梳形形狀。因此,可以形成液晶分子2218的具有不同取向的多個區域;從而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的情況下,可以得到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以高彩色再現性和高影像品質顯示影像。或者,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在明亮的環境中如室外具有高可視性。此外,因為不需要背光,可以大大地降低功率消耗。應當注意,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和反射性的材料兩種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具有上述兩種顯示器的優點的半透射液晶顯示裝置。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的情況下,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的表面可能不均
勻。當表面不均勻時,光被漫反射,並且可以得到反射光的強度分配對角度相關性減小的優點。換句話說,可以得到不管觀察角度如何,其亮度都是均勻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雖然已經解釋,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都由第三導電層2209形成,但也可以適當地選擇可適用的像素結構而不限於此。例如,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可以都由第二導電層2207形成,或可以都由第一導電層2203形成。或者,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中的一個可以由第三導電層2209形成,並且另一個由第二導電層2207形成。或者,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中的一個可以由第三導電層2209形成,並且另一個由第一導電層2203形成。或者,像素電極2225和公共電極2223中的一個可以由第二導電層2207形成,並且另一個由第一導電層2203形成。
接下來,將參考圖23A和23B描述另一水平電場液晶顯示裝置。圖23A和23B分別是示出了液晶顯示裝置的另一種像素結構剖視圖和頂視圖,其中在該液晶顯示裝置內為了執行切換水平地施加電場,從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總是與基板平行。尤其是,圖23A和23B分別是所謂的FFS(邊緣電場切換)型的像素的剖視圖和頂視圖,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電極2323中的其中一個被形成為梳形形狀,另一個被形成為在與梳形形狀交叠的區域內的片狀電極,從而水平地施加電場。圖23A是像素的剖視圖,並
且圖23B是像素的頂視圖。此外,圖23A內示出的像素的剖視圖對應於圖23B內示出的像素的頂視圖內的線段a-a'。藉由使用具有圖23A和圖23B內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得到視角寬並且其回應速度對灰階相關性小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藉由使用結合了其他實施方式如實施方式1和實施方式2並具有圖23A和圖23B內示出的像素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實現移動影像的品質提高、視角寬、回應速度對灰階依賴性小的液晶顯示裝置。
現在將參考圖23A描述IPS-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影像的基本部分,其稱之為液晶板。液晶板以下面的方式製造:將兩個處理過的基板互相連接在一起,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並且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隔內充滿液晶材料並被密封。在圖23A中,兩個基板對應於第一基板2301和第二基板2316。可以將TFT和像素電極形成在第一基板上,並且為第二基板提供光遮蔽膜2314、彩色濾光片2315、間隔層2317、和第二配向膜2312。
應當注意TFT不必形成在第一基板2301上。在不形成TFT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TFT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較大尺寸的顯示裝置。
圖23A和圖23B示出的TFT是使用非晶半導體的底
閘型TFT,它的優點在於可以利用大面積基板低成本地製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可以用在本發明的TFT的結構有:通道-蝕刻型、通道-保護型、和相似的底閘型TFT。或者,也可以使用頂閘型。此外,不但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而且可以使用多晶半導體。
應當注意,光遮蔽膜2314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316上。在不形成光遮蔽膜2314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光遮蔽膜2314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在黑色顯示時具有較少光洩漏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彩色濾光片2315不必形成在第二基板2316上。在不形成彩色濾光片2315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彩色濾光片2315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能進行彩色顯示的顯示裝置。
應當注意,可以使球形間隔層分散,而不在第二基板2316設有間隔層2317。在使球形間隔層分散的情況下,減少了製造步驟,從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因為該結構變得簡單,所以可以提高良率。另一方面,在形成間隔層2317的情況下,不存在間隔位置的變化,因此可以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距均勻並可以得到具有較小顯示不均勻的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描述在第一基板2301上執行的步驟,可
以使用參考圖19A和19B描述的方法;因此,將省略對它們的描述。此處,第一基板2301、第一絕緣膜2302、第一導電層2303、第二絕緣膜2304、第一半導體層2305、第二半導體層2306、第二導電層2307、第三絕緣膜2308、第三導電層2309、和第一配向膜2310分別對應於圖19A內的第一基板1901、第一絕緣膜1902、第一導電層1903、第二絕緣膜1904、第一半導體層1905、第二半導體層1906、第二導電層1907、第三絕緣膜1908、第三導電層1909、和第一配向膜1910。
然而,圖23A和23B與圖19A和19B的區別在於,第四絕緣膜2319和第四導電層2313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2301側。尤其是,可以以下述方式實現膜的形成:在使第三導電層2309形成圖案後,形成第四絕緣膜2319,然後,使其形成圖案從而形成接觸孔。此後,形成第四導電層2313並類似地使其形成圖案,然後,形成第一配向膜2310。作為第四絕緣膜2319和第四導電層2313的材料和處理方法,可以使用與第三絕緣膜2308和第三導電層2309類似的材料和處理方法。此外,一個梳形電極可以電連接到TFT 2324的源極或汲極中的一個,另一個片狀電極可以電連接到公共線2326。因此,可以有效地將水平電場施加到液晶分子2318。
將如上所述製造的第一基板2301利用密封劑黏貼到第二基板2316上,並使其具有幾μm的間隙,其中第二基板2316上提供有光遮蔽膜2314、彩色濾光片2315、間
隔層2317、和第二配向膜2312,接下來,使兩個基板之間的間距內充滿液晶材料2311並將其密封;從而可以製造液晶面板。雖然圖中未示出,導電層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2316側上。藉由在第二基板2316側上形成導電層,可以防止外部的電磁波雜訊帶來的影響。
接下來,將描述圖23A和23B所述的FFS-型液晶面板的像素結構的特性。圖23A所示的液晶分子2318是具有長軸和短軸的長而細的分子。在圖23A中,每個液晶分子2318的方向利用其長度表示。也就是說,表示為長分子的液晶分子2318的長軸方向與頁面平行;並且隨著液晶分子2318表示為更短,該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變得更接近於頁面的法線方向。也就是說,圖23A所示的液晶分子2318被取向為使其長軸方向總是與平行於基板的方向一致。在圖23A內,示出了未施加電場條件下的取向。當將電場施加到液晶分子2318上時,液晶分子在水平面內旋轉而其長軸方向始終保持為與基板平行。具有上述狀態,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參考附圖23B描述FFS-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佈置圖的一個例子。FFS-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可以包括掃描線2321、視頻信號線2322、公共電極2323、TFT 2324、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線2326。
掃描線2321電連接到TFT 2324的閘極;因此,較佳地,掃描線2321由第一導電層2303構成。
視頻信號線2322電連接到TFT 2324的源極或汲極;
因此,較佳地,視頻信號線2322由第二導電層2307構成。此外,因為掃描線2321和視頻信號線2322排列成矩陣,因此,較佳地,掃描線2321和視頻信號線2322由至少互不相同的導電層形成。應當注意,視頻信號線2322可以彎曲從而使其適合像素內的像素電極2325的形狀,如圖23B所示。因此,可以提高像素的開口率,從而可以提高液晶顯示裝置的效率。
公共電極2323是設置為與產生水平電場的像素電極2325平行的電極,並且較佳地,公共電極2323由第三導電層2309構成。公共電極2323可以沿著視頻信號線2322成形,如圖23B所示。因此,假想保持電極電位為固定,當電極電位由於視頻信號線2322的電位變化而改變的串音現象可以被減緩。此外,公共電極2323電連接到公共線2326。為了減小視頻信號線2322的交叉電容,可以將第一半導體層2305設在公共線2326和視頻信號線2322的交叉區域,如圖23B所示。
TFT 2324作為一個使視頻信號線2322和像素電極2325導電的開關操作。如圖23B所示,可以這樣設置TFT 23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其中一個,從而使其包圍TFT 23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的另一個。因此,即使在較小面積內也可以得到寬通道寬度並且可以提高開關能力。可以這樣設置TFT 2324的閘極,從而圍繞第一半導體層2305,如圖23B所示。
像素電極2325電連接到TFT 2324的源極或汲極中的
一個。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電極2323是將藉由視頻信號線2322傳送的信號電壓施加到液晶單元的電極。此外,像素電極2325和和公共電極2323可以共同形成像素電容器。因此,像素電極2325還具有保持視頻信號線2322傳送的信號電壓的功能。較佳地,將像素電極2325形成為圖23B所示的彎曲的梳形形狀。因此,可以形成液晶分子2318的具有不同取向的多個區域;從而可以得到具有寬視角的液晶顯示裝置。此外,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電極2323的情況下,可以得到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透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以高彩色再現性和高影像品質顯示影像。或者,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電極2323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在明亮的環境中如室外具有高可視性。此外,因為不需要背光,可以大大地降低功率消耗。應當注意,在利用具有透明度的材料和反射性的材料兩種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電極2323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具有上述兩種顯示器的優點的半透射液晶顯示裝置。在利用具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電極2323的情況下,像素電極2325和公共電極2323的表面可能不均勻。當表面不均勻時,光被漫反射,並且可以得到反射光的強度分配與角度相關性降低的優點。換句話說,可以得到不管觀察角度如何,其亮度都是均勻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雖然已經解釋,像素電極2325由第四導電層2313形
成,並且公共電極2323由第三導電層2309形成,但也可以適當地選擇可適用的像素結構而不限於此,只要所述結構能符合一定的條件。尤其是,只要從第一基板2301看去梳形電極設置為比片狀電極更接近於液晶就是可以接受的。這是因為水平電場總是產生在以梳形電極作為中心、與片狀電極相反的側上。也就是說,為了將水平電場施加到液晶上,梳形電極需要設置為比片狀電極更接近於液晶。
為了滿足上述條件,例如,梳形電極可以由第四導電層2313形成並且片狀電極可以由第三導電層2309形成。或者,梳形電極可以由第四導電層2313形成,並且片狀電極可以由第二導電層2307形成。或者,梳形電極可以由第四導電層2313形成,並且片狀電極可以由第一導電層2303形成。或者,梳形電極可以由第三導電層2309形成,並且片狀電極可以由第二導電層2307形成。或者,梳形電極可以由第三導電層2309形成,並且片狀電極可以由第一導電層2303形成。或者,梳形電極可以由第二導電層2307形成,並且片狀電極可以由第一導電層2303形成。雖然已經解釋梳形電極電連接到TFT 2324的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中的一個,並且片狀電極電連接到公共電極2323,但連接關係可以相反。在這種情況下,片狀電極可以單獨地為每個像素形成。
應當注意,本實施方式可以自由地與任何其他實施方式結合實現。
在本實施方式內,將描述用於液晶顯示裝置的偏光板和背光。
首先,將參考圖24描述偏光板和背光的排列方法。附圖標記2407表示液晶板,其也可以應用到其他實施方式內。如圖24所示,第一偏光板2408和第二偏光板2409可以設置鄰近液晶板2407。此外,背光單元2401可以設置鄰近第一偏光板2408或第二偏光板2409。此處,偏光板對應於包含偏光板的層,並且也稱之為偏光膜或偏振濾光片。
稜鏡片可以設置在背光單元2401和液晶板2407之間。因此,可以提高液晶顯示裝置的螢幕亮度。
接下來,將描述背光單元2401的結構。背光單元2401可以是側向發光型背光單元。側向發光型背光單元可以包括擴散板2402、導光板2403、反射板2404、和光源單元2411。此外,光源單元2411可以包括燈反射器2405和光源2406。應當注意,背光單元2401可以是底部發光型背光單元,其中光源2411設置在導光板2403的正下方。
作為光源2406,可以使用冷陰極管、熱陰極熒光燈、發光二極體、無機EL、有機EL等。應當注意,光源2406可以提供為具有根據需要控制其發光量以及發光或不發光的功能。
燈反射器2405可以具有將光源2406發出的光引導到導光板2403的功能。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光源2406發射出的光。
導光板2403可以具有散射光的功能。因此,可以將光引導到液晶板2407的整個表面。此外,藉由使用擴散板2402,可以降低亮度的不均勻。
反射板2404可以具有反射光的功能。因此,可將與液晶板2407方向相反之從導光板2403洩漏的光反射和再利用。
應當注意,可以將控制光源2406亮度的控制電路連接到背光單元2401。因此,可以藉由來自控制電路的信號,控制光源2406的亮度。
在液晶板2407的液晶是TN-型的情況下,較佳地,第一偏光板2408和第二偏光板2409設置為正交尼科耳(cross nicol)狀態。因此,可以實現標準白光模式。標準白光模式的優點在於,藉由使用足夠的電壓可以實現好的黑色等級並可以提高對比度。在液晶板2407的液晶是VA-型的情況下,較佳地,第一偏光板2408和第二偏光板2409設置為正交尼科耳狀態。此外,在液晶板2407的液晶是IPS型或FFS型的情況下,第一偏光板2408和第二偏光板2409可以設置為正交尼科耳或平行尼科耳(parallel nicol)狀態。
四分之一波片可以分別提供在第一偏光板2408和液晶板2407之間以及第二偏光板2409和液晶板2407之
間。因此,可以降低外部光的反射,從而可以得到具有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裝置。
可以在第二偏光板2409和背光單元2401之間提供一個狹縫(slit)。因此,可以實現三維顯示。狹縫傳送從條狀光源入射到其上的光,並使光入射到液晶板2407上。通過該狹縫,可以得到觀察者的兩個眼鏡的視差。也就是說,觀察者用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像素,並且同時用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像素。因此,觀察者可以實現三維顯示。換句話說,通過狹縫給出了特定視角的光通過對應於右眼影像和左眼影像的像素,從而將右眼影像和左眼影像分成不同的視角。以這種方式,可以實現三維顯示。
接下來,將參考圖25A到25D描述可以用於背光單元的光源單元的詳細結構。圖25A示出了在冷陰極管2502用作光源的情況下的光源單元2501。藉由使用冷陰極管2502作為光源,可以得到大尺寸的液晶顯示裝置。這是因為冷陰極管可以發射高強度的光。光源單元2501可以包括燈反射器2503。藉由使用燈反射器2503,可以有效地反射來自於光源的光。
圖25B示出了其中發光二極體(LED)2512作為光源的光源單元2511。藉由使用發光二極體2512作為光源,可以得到小尺寸的液晶顯示裝置。這是因為發光二極體可以製造為具有較小體積。發光二極體2512可以是發射白光的發光二極體。藉由使用發射白光的發光二極體,可以得到具有小體積的光源單元2511。此外,如圖25B
所示,發光二極體2512可以排列為具有預定間隔。光源單元2511可以包括燈反射器2513。藉由使用燈反射器2513,可以有效地反射來自於光源的光。
圖25C示出了其中發光二極體2522、2523、和2524用作光源的光源單元2521。藉由使用發光二極體2522、2523、和2524作為光源,可以得到小尺寸的液晶顯示裝置。這是因為發光二極體可以製造為具有小體積。發光二極體2522、2523、和2524可以是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藉由使用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可以得到具有高彩色再現性的光源單元2521。此外,如圖25C所示,可以將發光二極體2522、2523、和2524設置為具有預定間隔。光源單元2521可以包括燈反射器2525。藉由使用燈反射器2525,可以有效地反射來自光源的光。
圖25D示出了其中發光二極體2532、2533、和2534用作光源的光源單元2531。藉由使用發光二極體2532、2533、和2534作為光源,可以得到小尺寸的液晶顯示裝置。這是因為發光二極體可以製造為具有小體積。發光二極體2532、2533、和2534可以是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藉由使用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可以得到具有高彩色再現性的光源單元2531。此外,如圖25D所示,可以將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2532、2533、和2534設置為具有預定間隔。例如,發射具有較低強度的光(例如,綠光)的發光二極體設置為具有較小的間隔。因此,即使對於光發射強度低的顏色也可以得到作為整體的足夠
的發光強度;因此,可以改進白光平衡。光源單元2531可以包括燈反射器2535。藉由使用燈反射器2535,可以有效地反射來自光源的光。
在圖25C和25D示出的光源單元中,可以結合使用發射白光的發光二極體和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例如,其中包括四種發光二極體(也就是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和發射白光的發光二極體)的光源單元可以降低功率消耗,這是因為通過發射白光的發光二極體補充亮度。
在使用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場序模式(field sequential mode),其中RGB發光二極體根據時間順序發光從而實現彩色顯示。
圖25A到25D示出的每個光源單元都可以用作側向發光型背光。此外,藉由將圖25A到25D所示的每個光源單元設置在基板的背面上,可以得到底部發光型背光。這時,可以使用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藉由順序設置發射RGB光的發光二極體,可以提高彩色再現性。
接下來,將參考圖26描述偏光板的結構。
如圖26所示,偏光板2600可以包括保護膜2601、第一基板膜2602、PVA偏光板2603、第二基板膜2604、和黏合層2605、以及脫模劑膜2606。
PVA偏光板2603具有僅在某個振動方向內形成光的功能(線性偏振)。尤其是,PVA偏光板2603包括其中縱向電子密度和橫向電子密度互相有很大不同的分子(偏
光板)。PVA偏光板2603可以藉由使其中縱向電子密度和橫向電子密度互相有很大不同的分子的方向一致來形成線性偏振。
例如,就PVA偏光板2603而論,使聚乙烯醇的聚合物膜摻雜有碘化合物並且使PVA膜在某個方向內拉伸;從而可以得到在某個方向內排列了碘分子的膜。然後,與碘分子的長軸平行的光被碘分子吸收。或者,可以使用二向色染料來代替碘以具有高耐久性和高熱阻。所需的是,該染料可以用於需要高耐久性和熱阻的液晶顯示裝置,如車內LCD或用於投影儀的LCD。
但從兩側利用基礎材料(第一基板膜2602和第二基板膜2604)將PVA偏光板2603夾在中間時,可以提高可靠性。或者,可以將PVA偏光板2603夾在具有高透明度和高耐久性的纖維素三醋酸酯(TAC)膜之間。基板膜和TAC膜起到保護包括在PVA偏光板2603內的偏光板的偏光板的作用。
可以將附著到液晶板的玻璃基板的黏合層2605附著到第二基板膜2604。可以藉由將黏合劑施加到第二基板膜2604上形成黏合層2605。此外,黏合層2605可以提供有脫模劑膜2606(分離膜)。
此外,保護膜2601可以設置在第一基板膜2602附近。
可以將硬鍍散射層(防閃光層)提供在偏光板2600的表面上。硬鍍散射層的表面具有由AG處理形成的微小
的不均勻;因此,硬鍍散射層具有防閃光的功能,其能散射外部光並可以防止液晶板內外部光的反射以及表面反射。
此外,可以在偏光板2600的表面上層疊(也稱之為抗反射處理或AR處理)多層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光學薄層。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層光學薄層可以減少光的干涉影響帶來的表面上的反射性。
應當注意,該實施方式可以自由地與任何其他實施方式組合實現。
在該實施方式內,將參考圖27A到27C描述裝配顯示裝置的驅動電路的方法。
在圖27A的情況下,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和閘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3a和2703b裝配在像素部分2701的週邊。也就是說,利用各向異性導電黏合劑和各向異性導電膜的公知裝配方法、COG法、引線結合法、利用焊塊的回流處理等在基板2701上裝配IC晶片2705來裝配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閘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3a和2703b等。此外,藉由FPC(軟性印刷電路)2706將IC晶片2705連接到外部電路。
可以將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的一部分,如類比開關積集在基板上,並且將其他部分藉由IC晶片單獨裝配。
此外,在圖27B的情況下,像素部分2701、閘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3a和2703b等都積集在基板上,並且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等藉由IC晶片單獨地裝配。也就是說,IC晶片2705裝配在基板2700上,在基板2700上藉由裝配方法如COG法積集有像素部分2701、閘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3a和2703b等;從而,裝配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等。此外,IC晶片2705經由FPC 2706連接到外部電路。
可以將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的一部分,如類比開關積集在基板上,並且將其他部分利用IC晶片單獨裝配。
此外,在圖27C的情況下,利用TAB法裝配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等。IC晶片2705經由FPC 2706連接到外部電路。雖然在圖27C的情況下利用TAB法裝配源極信號線驅動電路2702等,但也可以使用TAB法裝配閘極信號線驅動電路等。
當利用TAC法裝配IC晶片2705時,像素部分可以相對於基板廣泛地設置,因此,可以實現較窄的框架。
此外,可以將其中IC形成在玻璃基板上的IC(下文中,稱之為驅動IC),來代替IC晶片2705。對於IC晶片2705,IC晶片可以是圓形矽晶片;因此,限制了母基板的形狀。另一方面,驅動IC具有由玻璃製成且其形狀不受限制的母基板;因而,可以改良生產率。因此,可以自由地設置驅動IC的形狀和大小。例如,在形成長側長
度為15到80mm的驅動IC的情況下,與裝配IC晶片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所需的IC晶片的數量。因此,可以減少連接端子的數量,並且可以提高良率。
可以利用形成在基板上的結晶半導體形成驅動IC,並且結晶半導體可以通過利用連續波的雷射照射形成。利用連續波的雷射照射得到的半導體膜具有直徑大並且晶體缺陷少的晶粒。因此,具有上述半導體膜的電晶體具有較好的遷移率和回應速度並且能實現高速度驅動,這對於驅動IC來說是較佳的。
應當注意,本實施方式可以自由地與任何其他實施方式結合實現。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參考圖28的截面圖描述利用驅動模式如IPS(面內切換)模式或FFS(邊緣場切換)模式的白光實現彩色顯示的液晶模組,該液晶模組是結合到液晶顯示裝置內的液晶模組。
如圖28所示,基板2801和對向(counter)基板2802藉由密封材料2803互相固定在一起,並且液晶層2805插入在它們之間;這樣就形成了液晶顯示面板。
在實現彩色顯示的情況下,形成在基板2801上的著色膜2806是必要的,並且在RGB系統中,與紅、綠和藍色中的每種顏色對應的著色膜形成在每個像素內。配向膜2818和2819形成在基板2801和對向基板2802的內部。
偏光板2807和2808提供在基板2801和對向基板2802的外部。此外,保護膜2809形成在偏光板2807的表面上,並且減小了外部衝擊。
導線基板2812通過FPC 2811連接到提供在基板2801上的連接端子2810。外部電路2813如像素驅動電路(如IC晶片或驅動IC)、控制電路、或電源電路結合在導線基板2812內。
冷陰極管2814、反射板2815、光學膜2816、和反相器(未示出)構成背光單元。背光單元作為光源,光被投影到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顯示面板、光源、導線基板2812、FPC 2811等利用玻璃框架2817被固定和保護。
應當理解本實施方式可以自由地與其他任何實施方式結合實現。
接下來,將參考圖29描述顯示裝置的結構示例。圖29內示出的顯示裝置2920可以提供有顯示面板2900、外部驅動電路2921、連接導線基板2904、和背光單元2914。連接導線基板2904可以由FPC(軟性印刷電路)構成。
顯示面板2900包括顯示部分2901、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應當注意,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可以利用各種方法裝配。
外部驅動電路2921可以包括控制電路2910、影像資
料轉換電路2911、和電源電路2912。此外,電源電路2912可以提供有用於控制/影像資料轉換電路的電源2915、用於驅動器的電源2916、用於像素電路的電源2917、和用於背光的電源2918。
連接導線基板2904可以通過連接部分2905電連接到顯示面板2900,並且可以通過連接器2913電連接到外部驅動電路2921。此外,為了與具有大顯示部分2901的顯示面板對應,可以使多個資料線驅動器、多個掃描線驅動器、和多個連接導線基板用於一個顯示面板2900和一個顯示部分2901。當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的數量較小時,會減少IC和連接點的數量;因而可以提高可靠性並可以降低製造成本。當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的數量很大時,可以降低每個驅動器所需的性能,從而可以提高良率。應當注意,連接導線基板2904的數量較佳地小於或等於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的數量。當連接導線基板2904的數量大於驅動器的數量時,會提高接觸點的數量;因而,可能會導致在接觸點出現斷裂的缺陷。
在圖29內,控制電路2910連接到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和電源電路2912。此外,控制電路2910通過連接器2913、連接導線基板2904、和連接部分2905連接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此外,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連接到輸入影像資料的輸入端子。此外,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通過連接器2913、連接導線基板
2904、和連接部分2905連接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
此外,電源電路2912為每個電路提供電源,並且電源電路2912中的用於控制/影像資料轉換電路的電源2915連接到控制電路2910和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用於驅動器的電源2916通過連接器2913、連接導線基板2904、和連接部分2905連接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用於像素電路的電源2917通過連接器2913、連接導線基板2904、和連接部分2905連接到顯示部分2901。用於背光的電源2918利用與連接導線基板2904不同的導線連接到背光單元2914。
因為控制電路2910和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主要執行邏輯操作,所以從用於控制/影像資料轉換電路的電源2915提供到控制電路2910和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的電壓較佳地盡可能的低,因而,所需的是大約3V。此外,為了降低功率消耗,從用於驅動器的電源2916提供的電壓較佳地盡可能的低。例如,當將具有單晶基板的IC用於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時,所需的電壓大約是3V。此外,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與顯示面板2900結合在一起,所需提供的電壓的幅值是電晶體的臨限值電壓幅值的大約兩倍到三倍。從而,電路可以安全地操作並抑制了功率消耗的增加。
控制電路2910可以具有這樣的構造,從而執行產生提供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的時鐘的操作、產生並提供定時脈衝的操作等。此外,控制電路
2910可以具有這樣的構造,從而執行產生提供到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的時鐘的操作、產生輸出轉換後的影像資料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的定時脈衝的操作等。電源電路2912可以具有這樣的構造,從而當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資料線驅動器2902、和掃描線驅動器2903不需要操作時停止對每個電路提供電壓,從而可以降低功率消耗。
當將影像資料輸入到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時,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將影像資料轉換成可以根據控制電路2910提供的信號定時輸入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的資料,然後,輸出該資料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尤其是,可以使用下述構造,其中在利用影像資料轉換電路2911將具有類比信號的影像資料輸入轉換成數位信號,然後,將數位信號的影像資料輸出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
資料線驅動器2902可以具有這樣的構造,從而根據控制電路2910提供的時鐘信號和定時脈衝利用時間分割將影像資料輸入到資料線驅動器2902;並且根據已經產生的資料將具有類比值的資料電壓或資料電流輸出到多條資料線。可以通過控制電路2910提供的閂鎖脈衝實現對輸出到資料線的資料電壓或資料電流的更新。根據輸出到資料線的資料電壓或資料電流的更新,掃描線驅動器2903回應控制電路2910提供的時鐘信號和定時脈衝操縱移位暫存器電路從而順序地掃描掃描線。應當注意,圖29內圖解了設置在一側的掃描線驅動器2903的例子;然
而,掃描線驅動器2903可以設置在每一側而不是一側。在每一側都設置掃描線驅動器2903的情況下,當裝配電子裝置時實現顯示裝置的左右平衡,從而具有提高了設置的自由度的優點。
應當注意,本實施方式可以自由地與其他任何實施方式結合實現。
作為半導體裝置,可以提供攝影機、數位相機、護目鏡型顯示器(頭盔顯示器)、導航系統、聲音播放裝置(如汽車音響部件或音響部件)、筆記型電腦、遊戲機、攜帶型資訊終端(移動電腦、攜帶型電話、移動遊戲機、電子書等)、提供有記錄媒體的影像播放裝置(尤其是提供有可以播放記錄媒體如數位化多功能光碟(DVD)和可以顯示影像的裝置)等等。圖30A到30D和圖31示出了半導體裝置的詳細例子。
圖30A示出了數位相機,其包括主體部分3001、顯示部分3002、成像部分、操作鍵3004、快門按鈕3006等等。圖30A示出了從顯示部分3002側看到的攝影機,並且圖30A中未示出成像部分。藉由使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可以實現具有較少模糊運動影像並降低了功率消耗的數位相機。
圖30B示出了筆記型電腦,其包括主體部分3011、外殼3012、顯示部分3013、鍵盤3014、外部連接埠
3015、指示裝置3016等等。藉由使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描述中的內容(或其部分),可以實現具有較少模糊的運動影像並降低了功率消耗的筆記型電腦。
圖30C示出了提供有記錄媒體(尤其是,DVD播放裝置)的攜帶型影像播放裝置,其包括主體部分3021、外殼3022、顯示部分A 3023、顯示部分B 3024、記錄媒體(如DVD)讀取部分3025、操作鍵3026、揚聲器部分3027等。顯示部分A 3023主要顯示影像資訊而顯示部分B 3024主要顯示字元資訊。上述提供有記錄媒體的影像播放裝置的範疇包括家用遊戲機以及等等。藉由使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可以實現具有較少模糊運動影像並降低了功率消耗的影像播放裝置。
圖30D示出了顯示裝置,其包括外殼3031、支座3032、顯示部分3033、揚聲器3034、視頻輸入端子3035等等。該顯示裝置是利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用於顯示部分3033和驅動電路的製造方法而形成的薄膜電晶體製造的。給出了液晶顯示裝置、發光裝置等作為顯示裝置的例子。尤其是,包括所有類型的用於顯示資訊的顯示裝置,例如,用於電腦的顯示裝置、用於接收電視廣播的顯示裝置、和用於廣告的顯示裝置。藉由使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可以實現螢幕尺寸為22到50英寸的大尺寸顯示裝置,尤其是,具有較少模糊運動影像並降低了功率消耗。
在圖31示出的攜帶型電話內,將提供有操作開關3104、麥克風3105等的主體部分(A)3101利用鉸鏈3110連接到提供有顯示面板(A)3108、顯示面板(B)3109、揚聲器3106等的主體部分(B)3102,從而使攜帶型電話可以打開和關閉。顯示面板(A)3108和顯示面板(B)3109與電路板3107一起放置在主體部分(B)3102的外殼3103內。顯示面板(A)3108和顯示面板(B)3109的像素部分設置為經由形成在外殼3103內的開口能夠被看到。
作為顯示面板(A)3108和顯示面板(B)3109,根據行動電話3100的功能可以適當地確定規格,如像素的數量。例如,顯示面板(A)3108和顯示面板(B)3109可以結合在一起,從而使顯示面板(A)3108作為主螢幕,而顯示面板(B)3109作為子螢幕。
藉由使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可以實現具有較少模糊運動影像並降低了功率消耗的移動資訊終端。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攜帶型電話可以根據其功能和應用以各種模式改變。例如,其可以是通過在鉸鏈3110內實現成像元件的配備有攝影機的攜帶型電話。即使當操作開關3104、顯示面板(A)3108、和顯示面板(B)設置在一個外殼內時,也可以得到上述效果。此外,即使當將本實施方式的結構應用到配備有多個顯示部分的資訊顯示終端時,也可以得到相似的效果。
應當注意,本實施方式可以自由地與其他任何實施方式結合實現。
在該實施方式內,將藉由應用方式的圖解來解釋利用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所描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尤其是顯示裝置或顯示面板)的應用例子。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可以結合到可移動物體、構造物體、等之中。
作為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的例子,圖36A和36B示出了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作為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例子,圖36A示出了在火車車體3601內利用用於門的玻璃部分的顯示面板3602的例子。在包括利用圖36A中所示顯示部分內像素結構的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3602內,可以利用來自於外部的信號很容易地切換顯示部分顯示的影像。因此,當火車內旅客類型變化時,在每個時間週期內可以切換顯示面板上的影像;因而,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廣告效果。
應當注意,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不限於被應用到圖36A所示的火車車體內門的玻璃部分,並且可以藉由將其改變成各種形狀而應用到任何地方。其例子將參考圖36B解釋。
圖36B示出了火車車體內部的條件。在圖36B內,
除了圖36A所示門的玻璃部分內的顯示面板3602之外,還示出了提供在玻璃窗戶內的顯示面板3603和懸挂在天花板上的顯示面板3604。顯示面板3603包括自發光顯示元件;因此,當廣告在高峰時間被顯示而在非高峰時間不被顯示時,也可以從火車窗戶看到風景。此外,當在膜-基板上提供如有機電晶體的切換元件並且自發光顯示元件被驅動時,顯示面板3604也可以在彎曲(bent)狀態內實現顯示。
將參考圖35解釋作為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應用例子的另一應用方式,所述顯示裝置使用了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
作為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例子,圖35內示出了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作為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例子,圖35示出了結合到車體3501內的顯示面板3502。圖35示出的顯示面板3502被結合到車體內,顯示車體的操作和在要求操作時顯示從車體內部或外部輸入的資料,並具有導航其到達目的地的功能。
應當注意,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不限於被應用到圖35所示的車體前部並且可以藉由將其改變成各種形狀而應用到任何地方,如玻璃窗或閘門內。
作為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應用實例,所述
顯示裝置使用了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將參考圖37A和37B解釋其他應用方式。
作為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圖37A和37B示出了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作為結合有顯示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例子,圖37A示出了結合到機艙艙體3701內旅客座位上部的天花板中的顯示面板3702的實例。圖37A示出的顯示面板3702通過鉸鏈部分3703被結合到機艙艙體3701內,並且旅客可以通過拉伸鉸鏈部分3703觀看顯示面板3702。顯示面板3702可以通過旅客的操作來顯示資料,並且可以被用作廣告或娛樂設施。此外,當如圖37B所示鉸鏈部分被彎曲並放入到機艙艙體3701內時,可以確保起飛和著陸時的安全。此外,在緊急情況下,顯示面板內的顯示元件可以發光,顯示面板也可以用作機艙艙體3701內的緊急撤離燈。
應當注意,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所描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不限於被應用到圖37A和37B所示機艙艙體3701內的天花板上,並且可以藉由將其改變成各種形狀而應用到任何地方,如座位或閘內。例如,顯示面板可以被提供在座位後側,以供操作和觀看。
在該實施方式內,將火車車體、車體、機艙艙體作為可移動物體進行描述,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可以提供各種可移動物體,如摩托車、自動四輪車(包括小汽
車、公共汽車等)、火車(包括單軌、鐵路客車等)、以及船。通過採用利用了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所描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可以實現顯示面板的小型化和低功率消耗,並且此外,可以提供包括操作方便的顯示媒體的可移動物體。特別是,由於可移動物體內顯示面板上的顯示可以同時利用來自於外部的信號切換,因此顯示面板作為用於無限制用戶數目的廣告顯示面板或在緊急情況或災難發生時的資訊顯示面板是高效的。
作為使用利用了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所描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的應用例子,將參考圖34解釋利用構造物體的應用方式。
作為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所描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的應用例子,在圖34內,如有機電晶體的切換元件被提供在膜基板上並且自發光顯示元件被驅動,從而將描述即使被彎曲時,也可以實現顯示的顯示面板。在圖34中,顯示面板被提供在作為構造物體的室外柱狀物體的彎曲表面上,所述外柱狀物體如電線桿。此處,作為柱狀物體,將解釋提供有顯示面板3402的電線桿3401。
圖34示出的顯示面板3402被放置在電線桿的高度中間附近,並且被提供在高於肉眼的位置。因而,當從移動物體3403觀看顯示面板時,可以看到顯示面板3402上的影像。當電線桿大量重復地樹立並且電線桿上的顯示面板3402顯示相同影像時,觀察者可以看到資訊顯示和廣告
顯示。因為從提供在電線桿3401上的顯示面板3402的外部很容易顯示相同影像,因此可以得到高效率的資訊顯示和廣告效果。此外,自發光顯示元件作為顯示元件被提供;因此,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所描述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可以有效地用作即使在夜間也具有高可視性的顯示媒體。
作為使用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的應用例子,將參考圖33解釋與圖34描述的構造物體不同的應用方式。
圖33示出了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內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的應用例子。圖33示出了結合到預製浴室3302的側牆內的顯示面板3301作為結合有顯示裝置的構造物體的例子。圖33示出的顯示面板3301被結合到預製浴室3302內,並且洗澡的人可以看到顯示面板3301。顯示面板3301可以經由洗澡的人的操作來顯示資料並可以被用作廣告或娛樂設施。
應當注意,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不限於被應用到圖33所示的預製浴室3302的側牆內,可以通過被改變成各種形狀而應用到任何地方如鏡子或浴缸部分內。
此外,圖32示出了提供在建築物內的具有大顯示部分的電視裝置的例子。圖32示出的電視裝置包括外殼3210、顯示部分3211、作為操作部分的遠端控制裝置3212、揚聲器部分3213、等等。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
實施方式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被用於製造顯示部分3211。圖32示出的電視裝置被結合到建築物內作為壁掛式並且不需要較大的空間。
在該實施方式內,作為柱狀物體的電線桿、預製浴室等作為構造物體被描述,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可以使用任何提供有顯示面板的構造物體。
通過採用利用本實施方式和其他實施方式描述的內容(或其部分)的裝置,可以實現顯示面板的小型化和低功率消耗,並且此外,可以提供包括操作方便的顯示媒體的可移動物體。
本發明是基於2006年6月2日在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序列號為No.2006-155459的申請,在此結合其全部內容並作為參考。
Claims (9)
-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含:液晶層;設置在該液晶層下方的像素電極;設置在該液晶層下方的公共電極;電連接到該像素電極的電晶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掃描線;以及透過接觸孔電連接到該公共電極的導線,其中該掃描線包含具有第一寬度的第一區域和具有大於該第一寬度的第二寬度的第二區域,其中該電晶體的半導體層與該掃描線的該第二區域重疊,其中該導線包含:具有第三寬度並且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區域;以及從該第三區域的一部分突出的第四區域,以及其中該接觸孔與該導線的該第三區域的該部分重疊。
- 如請求項1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導線並未與該掃描線彼此重疊。
- 如請求項1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掃描線係電連接到該電晶體的閘極電極。
-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含:液晶層;設置在該液晶層下方的像素電極;設置在該液晶層下方的公共電極;電連接到該像素電極的電晶體;彼此相鄰的第一掃描線和第二掃描線,該第一掃描線和該第二掃描線各自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設置在該第一掃描線和該第二掃描線之間的導線,該導線透過接觸孔電連接到該公共電極,其中該像素電極係設置在該第一掃描線和該第二掃描線之間,其中該第一掃描線和該第二掃描線中之各者包含具有第一寬度的第一區域和具有大於該第一寬度的第二寬度的第二區域,其中該電晶體的半導體層與該第一掃描線的該第二區域重疊,其中該導線包含:具有第三寬度並且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區域;以及從該第三區域的一部分突出的第四區域,以及其中該接觸孔與該導線的該第三區域的該部分重疊。
- 如請求項4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導線並未與該第一掃描線和該第二掃描線重疊。
- 如請求項4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掃描線係電連接到該電晶體的閘極電極。
- 如請求項3或6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具有包含選自Mo、Ti、Al、Nd和Cr中的至少兩種元素的堆疊結構。
- 如請求項1或4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該電晶體還包含含有氮化矽的閘極絕緣膜。
- 如請求項1或4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電晶體的該半導體層包含非晶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55459 | 2006-06-02 | ||
JP2006-155459 | 2006-06-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30717A true TW202030717A (zh) | 2020-08-16 |
TWI707338B TWI707338B (zh) | 2020-10-11 |
Family
ID=3878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38935A TWI779890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9132562A TWI747511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6115478A TWI630598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11132607A TWI837795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5142740A TWI594229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2134077A TWI520124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4137327A TWI576814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7121012A TWI698853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8144659A TWI707338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096117647A TWI427601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8)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38935A TWI779890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9132562A TWI747511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6115478A TWI630598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11132607A TWI837795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5142740A TWI594229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2134077A TWI520124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4137327A TWI576814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TW107121012A TWI698853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17647A TWI427601B (zh) | 2006-06-02 | 2007-05-17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8) | US8106865B2 (zh) |
JP (11) | JP5763034B2 (zh) |
KR (2) | KR101418752B1 (zh) |
CN (1) | CN101093657B (zh) |
TW (10) | TWI7798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87119A (ja) * | 2007-05-18 | 2008-11-27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JP4450016B2 (ja) * | 2007-06-12 | 2010-04-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駆動回路 |
US7738050B2 (en) * | 2007-07-06 | 2010-06-15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5091575B2 (ja) * | 2007-07-20 | 2012-12-0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 |
JP5327774B2 (ja) * | 2007-11-09 | 2013-10-30 | グローバル・オーエルイーディー・テクノロジー・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 | 表示装置 |
CN101855668B (zh) * | 2007-11-14 | 2013-01-16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液晶显示装置 |
EP2227797A1 (en) * | 2007-11-29 | 2010-09-1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privacy on a display |
TWI473055B (zh) * | 2007-12-28 | 2015-02-11 | Innolux Corp | 平面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
TWI386902B (zh) * | 2008-03-18 | 2013-02-21 | Au Optronics Corp | 基於點反轉操作之液晶顯示裝置 |
US9380284B2 (en) * | 2008-04-03 | 2016-06-28 | Nlt Technologies, Ltd.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
US8284218B2 (en) * | 2008-05-23 | 2012-10-09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controlling luminance |
TWI488166B (zh) * | 2008-10-21 | 2015-06-11 | Acer Inc | 降低影像殘影之方法與系統 |
TWI475544B (zh) * | 2008-10-24 | 2015-03-0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 顯示裝置 |
KR20200037448A (ko) | 2008-12-19 | 2020-04-08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
KR101873728B1 (ko) | 2009-02-06 | 2018-07-04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표시 장치 구동 방법 |
US20100224880A1 (en) * | 2009-03-05 | 2010-09-09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
JP5448981B2 (ja) | 2009-04-08 | 2014-03-19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JP2011028107A (ja) * | 2009-07-28 | 2011-02-10 | Canon Inc | ホールド型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5340083B2 (ja) * | 2009-08-28 | 2013-1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輝度制御方法 |
KR101944239B1 (ko) | 2009-10-09 | 2019-01-31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기기 |
WO2011125688A1 (en) * | 2010-04-09 | 2011-10-1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US8907881B2 (en) * | 2010-04-09 | 2014-12-09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US8830278B2 (en) * | 2010-04-09 | 2014-09-09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WO2011158948A1 (en) | 2010-06-18 | 2011-12-22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wer storage device |
US8564529B2 (en) | 2010-06-21 | 2013-10-22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9286848B2 (en) | 2010-07-01 | 2016-03-15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I541782B (zh) | 2010-07-02 | 2016-07-11 |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裝置 |
CN106057144B (zh) | 2010-07-02 | 2019-03-12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
US9336739B2 (en) | 2010-07-02 | 2016-05-1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I562109B (en) | 2010-08-05 | 2016-12-1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5825895B2 (ja) | 2010-08-06 | 2015-12-02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US8730416B2 (en) | 2010-12-17 | 2014-05-2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KR101792673B1 (ko) * | 2011-02-01 | 2017-1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
TWI569041B (zh) | 2011-02-14 | 2017-02-01 |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US9035860B2 (en) | 2011-02-16 | 2015-05-19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WO2012111427A1 (en) | 2011-02-16 | 2012-08-2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9443455B2 (en) | 2011-02-25 | 2016-09-1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pixels |
US8994763B2 (en) | 2011-03-25 | 2015-03-3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
US9024927B2 (en) | 2011-06-15 | 2015-05-05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US8988411B2 (en) | 2011-07-08 | 2015-03-24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JP6178050B2 (ja) | 2011-07-15 | 2017-08-09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表示装置 |
KR20130010834A (ko) | 2011-07-19 | 2013-01-29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표시 장치 |
KR101539028B1 (ko) * | 2012-07-05 | 2015-07-24 |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시분할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2014032399A (ja) | 2012-07-13 | 2014-02-2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TWI681233B (zh) | 2012-10-12 | 2020-01-01 |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裝置、觸控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
JP6351947B2 (ja) | 2012-10-12 | 2018-07-04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液晶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 |
US10416504B2 (en) | 2013-05-21 | 2019-09-17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I636309B (zh) | 2013-07-25 | 2018-09-21 |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
KR102097025B1 (ko) | 2013-08-19 | 2020-04-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JP2015079235A (ja) | 2013-09-12 | 2015-04-23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JP2015114443A (ja) * | 2013-12-11 | 2015-06-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05094402B (zh) * | 2014-05-15 | 2018-06-12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设备 |
KR102271167B1 (ko) * | 2014-09-23 | 2021-07-0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소스 드라이브 집적회로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
CN105578175B (zh) * | 2014-10-11 | 2018-03-30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立体显示装置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JP6698321B2 (ja) | 2014-12-02 | 2020-05-27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表示装置 |
CN106233370B (zh) * | 2015-02-26 | 2021-01-08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 |
US10360855B2 (en) * | 2015-08-17 | 2019-07-2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6855679B (zh) * | 2015-12-08 | 2019-05-03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6665536B2 (ja) * | 2016-01-12 | 2020-03-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酸化物半導体 |
CN108780256B (zh) | 2016-03-15 | 2022-10-18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显示装置、模块及电子设备 |
WO2018042285A1 (en) | 2016-08-30 | 2018-03-08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JP6873753B2 (ja) * | 2017-03-09 | 2021-05-19 |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6500926B2 (ja) | 2017-03-14 | 2019-04-1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遊技機 |
TWI704411B (zh) * | 2017-04-25 | 2020-09-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罩、對應之間隔物結構及應用其之液晶面板 |
KR101933929B1 (ko) * | 2017-05-23 | 2019-03-25 | 주식회사 라온텍 | 공간-시간 변조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디지털 화소 구동 방법 |
KR102378083B1 (ko) * | 2017-05-24 | 2022-03-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JP2019040036A (ja) | 2017-08-24 | 2019-03-1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電子機器、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
CN107507569B (zh) * | 2017-10-12 | 2019-10-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CN108122544B (zh) * | 2017-12-18 | 2020-07-1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US10777122B2 (en) * | 2017-12-27 | 2020-09-15 | L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KR102548864B1 (ko) * | 2018-01-02 | 2023-06-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CN108648706B (zh) * | 2018-04-26 | 2021-05-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设备和介质 |
CN108766364B (zh) * | 2018-05-18 | 2020-07-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602191B (zh) * | 2018-06-28 | 2022-10-14 | 萨皮恩半导体公司 | 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显示装置 |
US11862071B2 (en) | 2018-06-28 | 2024-01-02 | Sapien Semiconductors Inc. | Display device |
US12062328B2 (en) | 2018-06-28 | 2024-08-13 | Sapien Semiconductors Inc. |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US11238812B2 (en) * | 2018-10-02 | 2022-02-0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Image motion management |
CN109166537B (zh) * | 2018-11-07 | 2021-08-2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系统的亮度调节方法、亮度调节系统及显示系统 |
US20200219464A1 (en) | 2019-01-04 | 2020-07-09 | Ati Technologies Ulc | Region-by-region illumination control at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per-region brightness |
CN109817167B (zh) * | 2019-02-26 | 2020-08-11 | 江西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消除三色电子纸模组显示中残留异色粒子的驱动波形调试方法 |
JP2020204698A (ja) * | 2019-06-17 | 2020-12-2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JP2021048195A (ja) * | 2019-09-17 | 2021-03-25 |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21076791A (ja) * | 2019-11-13 | 2021-05-20 | 日本放送協会 | 画像表示装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プログラム |
WO2021225257A1 (ko) | 2020-05-06 | 2021-1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KR20210153804A (ko) * | 2020-06-10 | 2021-12-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개구율 계측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의 열화 보상 시스템 |
CN112070724B (zh) * | 2020-08-14 | 2024-07-02 | 无锡唐古半导体有限公司 | 动态假轮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933086B (zh) * | 2020-08-19 | 2022-01-2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分辨率降低的方法 |
CN113674678B (zh) | 2020-10-12 | 2023-11-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KR20220148034A (ko) | 2021-04-28 | 2022-11-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TWI814451B (zh) * | 2022-06-21 | 2023-09-01 | 睿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摺疊式偵測裝置及用於摺疊式偵測裝置的影像訊號處理方法 |
CN118098145B (zh) * | 2024-04-28 | 2024-08-13 | 集创北方(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节能方法、节能电路、驱动芯片、显示面板、led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89214B1 (en) * | 1985-01-25 | 1997-07-23 | Nec Corporation | Liquid-crystal multi-color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
JPH0652469B2 (ja) | 1987-04-30 | 1994-07-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02285326A (ja) * | 1989-04-27 | 1990-11-22 | Toshiba Corp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液晶表示素子 |
KR940009734A (ko) | 1992-10-29 | 1994-05-24 | 카나이 쯔또무 | 매트릭스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JPH06265846A (ja) | 1993-03-10 | 1994-09-22 | Hitachi Ltd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H06308533A (ja) * | 1993-04-22 | 1994-11-04 | Ne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08234312A (ja) | 1995-02-27 | 1996-09-13 | Nec Eng Ltd | オーバーヘッドプロジェクタ自動給紙装置 |
JPH08234212A (ja) * | 1995-02-28 | 1996-09-13 | Casio Comput Co Ltd | 液晶表示素子 |
JP3322809B2 (ja) | 1995-10-24 | 2002-09-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イ駆動方法及び装置 |
US5745207A (en) | 1995-11-30 | 1998-04-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electric fields parallel to substrates |
US5852485A (en) * | 1996-02-27 | 1998-12-2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JPH09258169A (ja) | 1996-03-26 | 1997-10-03 | Toshiba Corp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20044249A1 (en) | 1996-04-16 | 2002-04-18 | Naoto Hirot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H09325715A (ja) | 1996-06-06 | 1997-12-16 | Nippon Hoso Kyokai <Nhk> | 画像ディスプレイ |
JP3513371B2 (ja) * | 1996-10-18 | 2004-03-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マトリクス基板と液晶装置とこれら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US6532053B2 (en) * | 1996-12-18 | 2003-03-11 | Hitachi, Ltd. | Transverse electric field syste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suitable for improving aperture ratio |
US5990629A (en) * | 1997-01-28 | 1999-11-23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JPH10239512A (ja) | 1997-02-25 | 1998-09-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EP0896317B1 (en) * | 1997-08-07 | 2008-05-28 | Hitachi, Ltd. | Color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2994630B2 (ja) * | 1997-12-10 | 1999-12-2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明るさによるサブフィールド数調整可能な表示装置 |
JP3998311B2 (ja) * | 1998-01-09 | 2007-10-24 |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299381B1 (ko) | 1998-08-24 | 2002-06-20 | 박종섭 | 고개구율 및 고투과율을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6392620B1 (en) * | 1998-11-06 | 2002-05-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full-color display |
JP3667175B2 (ja) | 1998-11-06 | 2005-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JP2001296841A (ja) | 1999-04-28 | 2001-10-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表示装置 |
US6680487B1 (en) | 1999-05-14 | 2004-01-2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Semiconductor comprising a TFT provided on a substrate having an insulating surfa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US6630977B1 (en) | 1999-05-20 | 2003-10-07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apacitor formed around contact hole |
JP2001174818A (ja) | 1999-12-15 | 2001-06-29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322969B1 (ko) | 1999-12-22 | 2002-02-01 | 주식회사 현대 디스플레이 테크놀로지 | 인-플레인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US6646692B2 (en) | 2000-01-26 | 2003-11-1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JP3774352B2 (ja) | 2000-02-23 | 2006-05-1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1255519A (ja) | 2000-03-13 | 2001-09-21 | Toray Ind Inc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536006B2 (ja) | 2000-03-15 | 2004-06-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4393662B2 (ja) | 2000-03-17 | 2010-01-06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液晶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 |
JP2002091342A (ja) * | 2000-07-10 | 2002-03-27 | Toshiba Corp | マトリクスアレイ基板 |
JP3952672B2 (ja) | 2000-08-03 | 2007-08-0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014831B2 (ja) * | 2000-09-04 | 2007-11-28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KR100482468B1 (ko) | 2000-10-10 | 2005-04-14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프린지 필드 구동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2002182228A (ja) * | 2000-12-13 | 2002-06-26 | Seiko Epson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884586B2 (ja) * | 2000-12-18 | 2012-02-2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TW575775B (en) | 2001-01-29 | 2004-02-11 | Hitachi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4722319B2 (ja) * | 2001-04-26 | 2011-07-1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2350810A (ja) | 2001-05-23 | 2002-12-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応用機器 |
JP3660610B2 (ja) | 2001-07-10 | 2005-06-15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表示方法 |
JP2003029688A (ja) | 2001-07-11 | 2003-01-31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JP3831868B2 (ja) * | 2001-08-13 | 2006-10-11 | 大林精工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759977B1 (ko) * | 2001-08-20 | 2007-09-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빛샘 방지 구조를 가지는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
JP2003066482A (ja) | 2001-08-29 | 2003-03-05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7209192B2 (en) * | 2001-09-26 | 2007-04-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100391157B1 (ko) * | 2001-10-25 | 2003-07-1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JP2003140188A (ja) * | 2001-11-07 | 2003-05-14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960781B2 (ja) | 2001-11-15 | 2007-08-1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
KR100801153B1 (ko) | 2001-12-31 | 2008-02-0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
JP4604440B2 (ja) * | 2002-02-22 | 2011-01-0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チャネルエッチ型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
JP3792670B2 (ja) | 2002-04-04 | 2006-07-05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横電界方式の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933528B2 (en) | 2002-04-04 | 2005-08-23 |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 In-plane switching mode active matrix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JP2003307748A (ja) | 2002-04-15 | 2003-10-31 | Advanced Display Inc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050100B2 (ja) | 2002-06-19 | 2008-02-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JP3905436B2 (ja) * | 2002-07-17 | 2007-04-18 |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ト・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852819B1 (ko) | 2002-08-01 | 2008-08-18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JP3715616B2 (ja) * | 2002-11-20 | 2005-11-09 |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該装置のコモン電圧設定方法 |
GB0229226D0 (en) | 2002-12-14 | 2003-01-22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 post spacers, and their manufacture |
JP4511798B2 (ja) * | 2002-12-25 | 2010-07-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079793B2 (ja) * | 2003-02-07 | 2008-04-2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利用可能なデータ書込回路 |
JP4413515B2 (ja) * | 2003-03-31 | 2010-02-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TWI251199B (en) | 2003-03-31 | 2006-03-11 | Sharp Kk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KR100531410B1 (ko) * | 2003-04-15 | 2005-11-28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JP2004317707A (ja) | 2003-04-15 | 2004-11-11 |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 表示装置の画素駆動回路 |
JP2004325953A (ja) | 2003-04-25 | 2004-11-18 |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085150B1 (ko) * | 2003-06-28 | 2011-11-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횡전계 방식의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KR20050014414A (ko) | 2003-07-31 | 2005-0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도메인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100689312B1 (ko) * | 2003-11-11 | 2007-03-08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4341839B2 (ja) * | 2003-11-17 | 2009-10-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液晶テレビジョン装置、液晶モニタ装置、画像表示方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4381782B2 (ja) | 2003-11-18 | 2009-12-0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019045B1 (ko) * | 2003-11-25 | 2011-03-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
KR100603829B1 (ko) | 2003-12-12 | 2006-07-24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
US20050140634A1 (en) * | 2003-12-26 | 2005-06-30 | Nec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4197322B2 (ja) | 2004-01-21 | 2008-12-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液晶モニター,液晶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および表示方法 |
US7242039B2 (en) * | 2004-03-12 | 2007-07-1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emiconductor device |
JP4462981B2 (ja) | 2004-03-29 | 2010-05-12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該基板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
JP4627148B2 (ja) | 2004-04-09 | 2011-02-0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表示装置 |
CN100397215C (zh) * | 2004-04-28 | 2008-06-2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边缘电场开关型液晶显示装置 |
KR101191442B1 (ko) * | 2004-04-29 | 2012-10-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0675635B1 (ko) | 2004-05-10 | 2007-02-02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대조비가 향상된 횡전계모드 액정표시소자 |
TW200538830A (en) | 2004-05-21 | 2005-12-01 | Innolux Display Corp | A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TWI285861B (en) | 2004-05-21 | 2007-08-21 | Sanyo Electric Co | Display device |
JP2006011405A (ja) | 2004-05-21 | 2006-01-1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表示装置 |
JP4223992B2 (ja) * | 2004-05-25 | 2009-02-12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223993B2 (ja) | 2004-05-25 | 2009-02-12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0483227C (zh) | 2004-05-28 | 2009-04-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KR20050118537A (ko) * | 2004-06-14 | 2005-12-19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용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0652218B1 (ko) * | 2004-06-29 | 2006-12-01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7554260B2 (en) * | 2004-07-09 | 2009-06-3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a conductive film connection between a wiring component and a metal electrode film |
EP1662474A4 (en) | 2004-07-16 | 2011-06-15 | Sony Corp |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AGE DISPLAY |
KR20060020892A (ko) * | 2004-09-01 | 2006-03-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KR100679100B1 (ko) | 2004-10-29 | 2007-02-0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수평 전계 인가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7525528B2 (en) * | 2004-11-16 | 2009-04-28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Technique that preserves specular highlights |
KR20060065956A (ko) * | 2004-12-11 | 2006-06-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
KR101186009B1 (ko) * | 2004-12-30 | 2012-09-2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횡전계 방식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배향막 형성방법 |
KR101055209B1 (ko) * | 2004-12-30 | 2011-08-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GB2421833B (en) * | 2004-12-31 | 2007-04-04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WO2006088049A1 (ja) * | 2005-02-21 | 2006-08-2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表示装置、表示モニター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
KR100966452B1 (ko) * | 2005-03-14 | 2010-06-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4111203B2 (ja) | 2005-03-28 | 2008-07-02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4311366B2 (ja) * | 2005-03-28 | 2009-08-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端末装置及び光学部材 |
JP4215019B2 (ja) * | 2005-03-30 | 2009-01-28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7489383B2 (en) * | 2005-04-22 | 2009-02-10 | Ricoh Company, Ltd. | Optical axis deflecting method, optical axis deflecting element, optical path deflecting unit, method of driving optical axis deflecting element,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JP4768344B2 (ja) | 2005-05-11 | 2011-09-07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表示装置 |
JP5220268B2 (ja) * | 2005-05-11 | 2013-06-2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 表示装置 |
KR101143003B1 (ko) * | 2005-05-16 | 2012-05-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2007004126A (ja) * | 2005-05-25 | 2007-01-11 |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KR101137861B1 (ko) * | 2005-06-20 | 2012-04-2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타입의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제조방법 |
KR101160833B1 (ko) | 2005-07-11 | 2012-06-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
CN102331638B (zh) | 2005-12-05 | 2015-11-25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液晶显示器 |
US20070265560A1 (en) | 2006-04-24 | 2007-11-15 | Ekos Corporation | Ultrasound Therapy System |
TWI444731B (zh) * | 2006-05-16 | 2014-07-1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 液晶顯示裝置和半導體裝置 |
JP4201051B2 (ja) * | 2006-09-15 | 2008-12-24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2007
- 2007-05-04 US US11/797,534 patent/US810686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5-17 TW TW110138935A patent/TWI779890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09132562A patent/TWI747511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06115478A patent/TWI630598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11132607A patent/TWI837795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05142740A patent/TWI594229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02134077A patent/TWI520124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04137327A patent/TWI576814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07121012A patent/TWI698853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108144659A patent/TWI707338B/zh active
- 2007-05-17 TW TW096117647A patent/TWI42760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5-18 CN CN2007101292219A patent/CN1010936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5-18 KR KR1020070048624A patent/KR10141875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
- 2011-12-22 US US13/334,128 patent/US84414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0-09 JP JP2012224026A patent/JP57630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0-22 US US13/657,136 patent/US9235067B2/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7-23 KR KR1020130086488A patent/KR10141876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06-10 JP JP2015117382A patent/JP59857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1-12 US US14/939,497 patent/US100139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8-03 JP JP2016152732A patent/JP201619195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
- 2017-06-28 JP JP2017125803A patent/JP633618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20 JP JP2018052370A patent/JP201813899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04-24 JP JP2018082970A patent/JP201812025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06-19 US US16/012,024 patent/US1071402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8-08 JP JP2019146059A patent/JP2019204119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0
- 2020-07-09 US US16/924,262 patent/US11657770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0-27 JP JP2020179447A patent/JP7223735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2-17 US US17/673,937 patent/US11600236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2-06 JP JP2023016265A patent/JP2023041966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3-04-12 US US18/133,625 patent/US2023025294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4-22 JP JP2024068904A patent/JP2024096185A/ja active Pending
- 2024-06-17 JP JP2024097673A patent/JP7534571B1/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534571B1 (ja) | 表示装置 | |
JP2008009391A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