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3189A -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和推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和推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3189A
CN101103189A CNA2005800468491A CN200580046849A CN101103189A CN 101103189 A CN101103189 A CN 101103189A CN A2005800468491 A CNA2005800468491 A CN A2005800468491A CN 200580046849 A CN200580046849 A CN 200580046849A CN 101103189 A CN101103189 A CN 101103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ylinder
axis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68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W·伯盖斯
R·迈尔
B·斯维甘
D·金西
S·舍瓦尔
J·A·格杰恩
J·J·拜利
K·里德龙
M·J·斯卡莱塔
N·L·奥伊乌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S Cyc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S&S Cyc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S Cycle Inc filed Critical S&S Cyc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03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3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24Belt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4Tappets; Push 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4Tappets; Push rods
    • F01L1/146Push-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02B75/18Multi-cylinder engines
    • F02B75/22Multi-cylinde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in V, fan, or star 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4Intake manifolds
    • F02M35/116Intake manifolds fo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in V-arrangement or arranged oppositely relative to the main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F16K15/16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with tongue-shaped lamin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1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 F01L1/182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the rocking arm being pivoted about an individual fulcrum, i.e. not about a common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2001/054Camshafts in 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1/00Using particular mater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5/00Valve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275/00Other engines, componen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02B2275/10Diamond configuration of valves in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4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by means within the induction channel, e.g. d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43Arrangements of mechanical drive elements
    • F02F7/0053Crankshaft bearings fitted in the crankc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14Materials for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21Plastics; Composites; Rub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14Materials for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27Metals; Allo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4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ing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47Moulding, casting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4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ing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67Machining, e.g. milling, grinding, punching, sanding; Bending; Surface trea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6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in vehicles
    • F02M35/162Motorcycles; All-terrain vehicles, e.g. quads, snowmobiles; Small vehicles, e.g. forkli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838Plur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85With retarder or dashpo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例如摩托车(20)等车辆的内燃机(300),其包括曲轴箱(380),以V构型自曲轴箱(380)伸出的两排汽缸(320a,320b),多个推杆(364),和由曲轴箱(380)支撑的多个凸轮轴(360a,360b,360c)。所述两排汽缸(320a,320b)包括由所述曲轴箱(380)伸向第一汽缸盖(340a)的第一汽缸排,以及由所述曲轴箱(380)伸向第二汽缸盖(340b)的第二汽缸排。所述多个推杆(364)在曲轴箱(380)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盖(340a,340b)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多个凸轮轴仅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360a,360b,360c)。

Description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和推进系统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11月18日提出申请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第60/628,541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而完整地结合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具有内燃机的车辆,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由内燃机推进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由发动机驱动的两轮车辆。所述车轮呈直列,并且摩托车在高速下靠回转力来保持直立和平稳;在低速下靠骑手调节方向来提供稳定。骑手跨坐在车上,手放在用来驾驶摩托车的一副车把上,同时骑手通过支撑在从车架伸出的一副“脚踏杆”或“踏杆”上的双脚来转移其体重。摩托车的底盘或车架通常由焊接的支柱制成,后部悬架常常是设计中的整体部件。
摩托车的发动机通常位于骑手两腿间的燃料箱下方。通常情况下,摩托车的排量在约三立方英寸(大约50立方厘米)到140立方英寸(大约2300立方厘米)之间,并且具有按“V”型、直列或水平对置(boxer)排列的一个到四个汽缸。大多数单缸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汽缸朝上并略微朝前,顶部有火花塞。两缸摩托车发动机的最常见构型是“V型双缸(V-twin)”,其中这些汽缸围绕着横向(即垂直于行驶方向)的曲轴形成“V”字形。通常该V字呈90度角。其他已知的双缸摩托车发动机构型包括:“平行双缸(paralleltwin)”(即直列构型),其中这些汽缸平行;以及“水平对置双缸”(也称为“平头”),其中这些汽缸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并从车架任一侧突出。四缸发动机最常见的构型为直列形,但也有V型和方形。尽管更少见,但也有带三个、六个、八个和十个汽缸的摩托车发动机。
摩托车发动机通常用空气或水来冷却。风冷式摩托车发动机靠发动机上的空气流动来散热。风冷式摩托车发动机上的汽缸设计成带有散热片以辅助这个过程。一般认为风冷式摩托车发动机比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更为便宜、简单和轻巧。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在围绕燃烧室的水套与散热器之间进行水循环,所述散热器经由循环水把从发动机传导的热量散发出去。
摩托车发动机的操作可以是两冲程或四冲程。一般认为两冲程发动机比等效的四冲程发动机在机械上更简单而且会更轻。但是相信四冲程发动机在操作上更清洁、更可靠,并且输送的动力达到更宽的发动机转速范围。
发动机曲轴进行旋转,经由离合器和初级传动被传送到变速器上。大多数摩托车变速器有五个或六个前进档;仅少数摩托车变速器装有倒档。离合器通常是以交替方式安装的盘排列,一个离合器盘接合在发动机内侧上,而下一个离合器盘接合在发动机从动轴外侧上。不论湿润(在发动机油中旋转)还是干燥,这些离合器盘被弹簧压在一起,使得离合器盘之间形成摩擦,直到它们以独立单元形式旋转从而通过初级传动驱动变速器。释放离合器弹簧使发动机相对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惯性转动。初级传动使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联接,并且通常包括齿形带或齿链。
由变速器到摩托车后轮的次级传动或终传动通常包括齿链,但终传动也可以换成包括齿形带或结合直角传动装置的封闭转矩轴。
摩托车制造商往往还生产全地形车、或称ATV。这些全地形车带有两个或多个后轮、通常两个前轮、敞开式驾驶员座位和摩托车型车把。4轮型的全地形车也称为四轮车(″quads″、″four-wheeler″、″quad bikes″或″quad cycles″)。ATV经常出于娱乐和实用目的而越野使用。娱乐型ATV一般是小而轻的两轮驱动车,而实用型ATV(UtilityATV)一般是较大的四轮驱动车,能够拖运附带货架或小倾卸车上的少量载货。实用型ATV也可以牵引小型拖车。有6个车轮的实用型ATV在后面多包括一组车轮以提高有效载荷能力,并且可以是四轮驱动(仅后轮驱动)或六轮驱动。
利用类似发动机技术的其他类型车辆可以包括水陆两用全地形车、雪地车、个人水运车和轻型运动飞机。水陆两用全地形车(AATV)通常具有四个、六个或八个车轮,利用滑动转向的转向系统,而且驾驶者坐在底盘内部。一般经过设计AATV进行漂浮,能够通过沼泽以及穿越旱地。雪地车是由一个或两个橡胶履带推进的陆地车,其带有转向用滑雪板。雪地车被设计用来在雪地或冰面上操作,但也可以在草地或路面上操作。个人水运车、或称PWC,是一种娱乐型水运车,驾驶者坐或站在其上,而并不是如同在船上一般位于其内部。通常情况下,个人水运车有驱动泵喷流的船内发动机,并且被设计用于一到四名乘客。轻型运动飞机是单座或双座轻重量、慢速飞行的飞机,包括“超轻型飞机”。所述超轻型飞机基本上是受发动机推进的悬挂式滑翔机式机翼,所述机翼下方悬挂有飞行员用三轮推车。轻型运动飞机是靠相对于水平棒转移飞行员的体重来加以控制,与悬挂式滑翔机飞行员飞行的方式大致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包括曲轴箱,从所述曲轴箱伸出的呈V型的两排汽缸,多个推杆,以及多个由曲轴箱支撑的凸轮轴。所述两排汽缸包括从所述曲轴箱伸向第一汽缸盖的第一汽缸排,和从所述曲轴箱伸向第二汽缸盖的第二汽缸排。所述多个推杆在曲轴箱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盖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多个凸轮轴仅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凸轮轴包括第一及第二进气门推杆和第一及第二排气门推杆。  所述第一进气门推杆及排气门推杆位于第一推杆平面内,所述第二进气门推杆及排气门推杆位于第二推杆平面内,并且所述第一与第二推杆平面是平行的。
优选的是,所述内燃机包括曲轴和至少两个汽缸及凸轮轴,其中凸轮轴比汽缸数多一个、或者凸轮轴与曲轴的比例等于3∶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包括:在曲轴轴线上旋转的曲轴,支撑所述曲轴在所述曲轴轴线上作相对旋转的曲轴箱,多个自所述曲轴箱延伸出的汽缸,以及多个凸轮轴。所述多个汽缸各自包括中心汽缸纵轴线,其相对于所述曲轴轴线径向延伸。第一组汽缸轴线与所述曲轴轴线共同限定了第一汽缸排平面,第二组汽缸轴线与所述曲轴轴线共同限定了第二汽缸排平面,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排平面以V型伸展。所述V型限定了两个汽缸排平面之间内含的扇区,并且包括了隔离的扇区。所述多个凸轮轴仅包括:在平行于曲轴轴线的第一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第一凸轮轴,在平行于曲轴轴线的第二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第二凸轮轴,以及在平行于曲轴轴线的第三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第三凸轮轴。第一凸轮轴置放于曲轴箱内所述两个汽缸排平面之间的内含扇区范围内,而第二凸轮轴置放于曲轴箱内所述隔离扇区范围内。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内含扇区含有锐顶角。或者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凸轮轴仅包括进气凸轮轴、第一排气凸轮轴和第二排气凸轮轴。所述进气凸轮轴包括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凸角,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包括第一排气凸轮凸角,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凸轮轴包括第二排气凸轮凸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包括按V型排列的第一与第二汽缸、多个凸轮轴和多个气门。所述多个凸轮轴仅包括在进气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进气凸轮轴、在平行于进气凸轮轴轴线的第一排气轴线上旋转的第一排气凸轮轴、以及在平行于进气凸轮轴轴线的第二排气轴线上旋转的第二排气凸轮轴。所述进气凸轮轴包括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凸角,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包括第一排气凸轮凸角,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凸轮轴包括第二排气凸轮凸角。所述多个气门包括:允许向第一汽缸内充气的第一进气门,从第一汽缸释放燃烧产物的第一排气门,允许向第二汽缸内充气的第二进气门,以及从第二汽缸释放燃烧产物的第二排气门。第一进气门随着第一进气凸轮凸角的旋转而沿着第一进气门轴线往复运动,第一排气门随着第一排气凸轮凸角的旋转而沿着第一排气门轴线往复运动,第二进气门随着第二进气凸轮凸角的旋转而沿着第二进气门轴线往复运动,而第二排气门随着第二排气凸轮凸角的旋转而沿着第二排气门轴线往复运动。而且第一进气门轴线与第一排气门轴线平行并限定了第一气门平面,而第二进气门轴线与第二排气门轴线平行并限定了第二气门平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包括:在曲轴轴线上旋转的曲轴,包括第一中心纵轴线的第一汽缸,以及包括第二中心纵轴线的第二汽缸。第一中心汽缸纵轴线与曲轴轴线限定了第一平面,第二中心纵轴线与曲轴轴线限定了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在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锐角的方向上,并且该锐角范围在约56度到59度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包括:支撑曲轴在曲轴轴线上作相对旋转的曲轴箱;在所述曲轴箱与各自的第一和第二汽缸盖之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汽缸排,所述第一和第二汽缸盖限定了多个燃烧室;以及向所述多个燃烧室中至少一个提供充气的进气系统。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汽缸以V型从所述曲轴轴线伸开,所述V型限定了50度到60度范围的内夹角。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置于所述第一排与第二汽缸排之间的进气歧管,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汽缸盖每一个上的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的发动机控制元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包括:具有支撑曲轴在曲轴轴线上作相对旋转的第一及第二部分的曲轴箱,在所述曲轴箱与各自的第一和第二汽缸盖之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汽缸排,以及从所述曲轴箱清油和向曲轴箱及第一与第二汽缸盖供油的润滑系统。曲轴箱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该曲轴箱的第一主轴承,曲轴箱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该曲轴箱的第二主轴承,并且第二主轴承与第一主轴承联接从而限定了机油箱。润滑系统包括延伸穿过曲轴箱的多个供油通路和包括外壳及转子的泵。多个供油通路中至少一个是铸造在该曲轴箱内。该泵的外壳固定在曲轴箱的第一与第二部分中的一个上,而且该泵的转子环绕曲轴轴线设置并由该曲轴来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外壳,其包括:曲轴箱,第一及第二汽缸,第一及第二汽缸盖,连接所述曲轴箱、第一汽缸和第一汽缸盖的第一组双头螺栓(stud),以及连接所述曲轴箱、第二汽缸和第二汽缸盖的第二组双头螺栓。
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组双头螺栓和第二组双头螺栓各自均仅包括五个双头螺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曲轴箱,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曲轴箱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曲轴轴承,在所述第一曲轴轴承中曲轴的传动侧末端适于旋转。而且该曲轴箱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曲轴轴承和多个凸轮轴孔,在所述第二曲轴轴承中曲轴的凸轮侧末端适于旋转。所述多个凸轮轴孔仅包括:使第一凸轮轴穿过其中的第一凸轮轴孔,使第二凸轮轴穿过其中的第二凸轮轴孔,以及使第三凸轮轴穿过其中的第三凸轮轴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汽缸,其包括:缸体,多个散热片和多个内径(bore)。该缸体沿着曲轴箱端与汽缸盖端之间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多个散热片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自缸体向外延伸。而且所述多个内径仅包括与所述中心轴线同心的一个活塞内径,和在曲轴箱端与汽缸盖端之间展开的五个双头螺栓内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汽缸盖,其包括:燃烧室,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进气门导管和排气门导管,以及进气门摇臂轴和排气门摇臂轴。所述进气通路延伸于燃烧室与进气口之间,而排气通路延伸于燃烧室与排气口之间。所述进气门导管沿着一条进气门轴线延伸,所述进气门轴线横穿燃烧室与进气口之间的进气通路;而所述排气门导管沿着一条排气门轴线延伸,所述排气门轴线横穿燃烧室与排气口之间的排气通路。进气门轴线与排气门轴线互相平行并限定了气门平面。进气门摇臂轴垂直于进气门摇臂平面延伸,所述进气门摇臂平面垂直于所述气门平面,而且进气门摇臂轴垂直于所述进气门轴线。排气门摇臂轴垂直于排气门摇臂平面延伸,所述排气门摇臂平面垂直于所述气门平面,而且排气门摇臂轴垂直于所述排气门轴线。而且所述进气门摇臂轴与排气门摇臂轴是共轴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往复式系统,其包括:在曲轴轴线上旋转的曲轴,配合曲轴转动而往复运动的多个活塞,以及将所述多个活塞与所述曲轴以枢轴方式联接的多个连杆。所述曲轴包括多个主轴承轴颈、杆轴承轴颈、和将所述多个主轴承轴颈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的多个曲柄。所述多个连杆各自沿着活塞端与曲轴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并且所述多个连杆各自包括杆体、紧固在杆体上的端盖和将端盖与杆体稳固的固定件。杆体包括靠近活塞末端的活塞销孔。活塞销孔容纳了将所述杆体与所述多个活塞中的对应者以可绕枢轴转动方式相联接的活塞销。端盖与杆体共同限定了靠近曲轴的曲轴孔。曲轴孔容纳了杆轴承轴颈。而且所述固定件沿着相对于纵轴线成斜向的固定件轴延伸。
另一选择为,所述多个连杆各自包括:杆体、紧固在杆体上的端盖和把所述端盖稳固在所述杆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杆体包括靠近活塞末端的活塞销孔,还包括靠近曲轴末端的光孔。活塞销孔容纳了将所述杆体与所述多个活塞的对应者以可绕枢轴转动方式相联接的活塞销。所述端盖包括螺纹孔。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共同限定了靠近曲轴末端并外接于所述杆轴承轴颈的曲轴孔。所述固定件包括:以螺纹线啮合端盖的螺纹孔的螺纹部分、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螺纹部分的头部、以及位于螺纹部分与头部之间并将该两者联接的中间部分。所述头部以对接方式啮合靠近光孔的杆体,并且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光孔内。
另一选择为,所述多个连杆各自包括:杆体、紧固在杆体上的端盖和把所述端盖稳固在所述杆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杆体包括靠近活塞末端的活塞销孔,还包括靠近曲轴末端的光孔。活塞销孔容纳了将所述杆体与所述多个活塞中对应的一个以可绕枢轴转动方式相联接的活塞销。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共同限定了靠近曲轴末端并外接于所述杆轴承轴颈的曲轴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双头螺栓和螺母。所述双头螺栓从端盖伸出并穿过所述杆体的光孔。所述双头螺栓在相对于端盖的远端有螺纹,而所述螺母以螺纹线啮合所述螺纹并对接啮合靠近光孔的杆体。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往复式系统包括所述沿着各自的活塞轴往复运动的多个活塞,第一组活塞轴与曲轴轴线限定了第一平面,并且第二组活塞轴与曲轴轴线限定了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按V型延伸,该V型限定了两个平面之间的锐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曲轴,其包括沿着曲轴轴线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主轴承轴颈,至少一个与曲轴轴线径向隔开的杆轴承轴颈,第一和第二曲柄和配重块。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的位置平行于曲轴轴线并且在轴向上位于第一与第二主轴承轴颈之间。所述第一曲柄使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与第一主轴承轴颈联接,并且所述第一曲柄使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与第二主轴承轴颈联接。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一曲柄联接,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与第一主轴承轴颈之间。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曲轴是可调节的惯性曲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连杆,其包括:杆体、紧固在杆体上的端盖和把所述端盖稳固在所述杆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杆体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所述杆体包括活塞销孔,其可被活塞销穿过、并靠近活塞末端。端盖和杆体共同限定了曲轴孔,其内适于连杆轴承轴颈作枢轴转动、并靠近曲轴末端。而且所述固定件沿着相对于纵轴线成斜向的固定件轴延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连杆,其包括:杆体、紧固在杆体上的端盖和把所述端盖稳固在所述杆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杆体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靠近曲轴末端的光孔。所述端盖包括螺纹孔。端盖和杆体共同限定了曲轴孔,连杆轴承轴颈在其内作枢轴转动、并且所述曲轴孔靠近曲轴末端。所述固定件包括:以螺纹线啮合端盖的螺纹孔的螺纹部分,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螺纹部分的头部,以及位于螺纹部分与头端部分之间并将该两者连接的中间部分。所述螺纹部分以螺纹线啮合端盖的螺孔。所述头端部分对接啮合靠近光孔的杆体。并且所述中间部分位于光孔中。
另一选择为,连杆固定件包括从端盖伸出并穿过所述杆体的光孔的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在相对于端盖的远端有螺纹,而螺母以螺纹线啮合所述螺纹并对接啮合靠近光孔的杆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曲轴传动系统,其包括:曲轴传动轮、进气凸轮轴从动轮、第一排气凸轮轴从动轮、第二排气凸轮轴从动轮、和传动带。曲轴驱动轮在曲轴轴线上旋转。进气凸轮轴从动轮在进气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第一排气凸轮轴从动轮在平行于进气凸轮轴轴线的第一排气轴上旋转,而第二排气凸轮轴从动轮在平行于进气凸轮轴轴线的第二排气轴上旋转。而且传动带使驱动轮与从动轮互相连接以共同转动。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传动带置于与含有发动机润滑剂的槽分开的发动机机匣腔室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底盘、由底盘支撑的内燃机、和将内燃机动力传送到底盘加速的推进装置。所述内燃机包括曲轴箱、按V型从曲轴箱延伸的两排汽缸、多个推杆、以及多个由曲轴箱支撑的凸轮轴。所述两排汽缸包括第一汽缸排和第二汽缸排。第一汽缸排从曲轴箱伸向第一汽缸盖,并且第二汽缸排从曲轴箱伸向第二汽缸盖。所述多个推杆在曲轴箱与第一及第二汽缸盖之间排开。所述多个凸轮轴仅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汽缸排包括总共仅两个汽缸。
附图说明
这些附图结合在本文中且作为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表示目前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结合上文的概括性说明和下文的具体说明来阐释本发明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第一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V型内燃机的第二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V型内燃机的第三剖视图。
图4展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56.25度角的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长机体的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汽缸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汽缸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汽缸盖组件的分解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汽缸盖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汽缸盖的仰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A-A线获得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9中B-B线获得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9中C-C线获得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9中H-H线获得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9中J-J线获得的剖视图。
图16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主轴承被剖开的立体图。
图17a是显示了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安装型式的仰视图。
图17b是显示了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相对尺寸的传动侧视图。
图18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发动机至变速器界面的立体图。
图19是显示了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发动机至变速器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20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带有螺栓固定块(bolton mass)的曲轴分解图。
图21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连杆示意图。
图22是显示了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曲轴位置传感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3是显示了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曲轴位置传感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4a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阀结构侧视图。
图24b是根据图24a所示阀结构的正视图。
图24c是根据图24a所示阀结构的俯视图。
图25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凸轮轴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凸轮轴传动系统的侧视图。
图27a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凸轮箱夹板的嵌齿轮侧透视图。
图27b是图27a所示凸轮箱夹板的凸轮轴侧透视图。
图28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剖视图。
图29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与进气歧管装配的发动机控制元件立体图。
图30a和30b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油泵外壳中油路的立体图。
图31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润滑油系统油泵的立体图。
图32a是润滑油供应通路的隐线平面图,所述润滑油供应通路被铸造在根据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曲轴箱内。
图32b是图32a所示润滑油供应通路的隐线透视图。
图33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滤油套和油压表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4是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推杆管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的簧片阀立体图。
图36a和36b是对置的车辆侧视图,所述车辆包括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V型内燃机。
具体实施方式
先参考图1-3,内燃机30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使用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往复式活塞310(图示为两个)并按照称为奥图循环(Ottocycle)的四冲程抽运过程进行作业。根据该优选实施例,往复式活塞310a和310b置于对应的汽缸320a和320b内。随着活塞310a、310b运动离开汽缸盖340a和340b,对应的进气门330a和330b被打开以使得空气(和燃料)推入各自的汽缸320a、320b中。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进气冲程。在活塞310a、310b朝向各自的汽缸盖340a、340b运动之前或者运动过程中,关闭进气门330a、330b以压缩汽缸320a、320b中的空气(和燃料),即压缩冲程。如果燃料没有与空气混合,那么可以将燃料直接注入汽缸320a、320b中并在上止点、即活塞310到达距离其汽缸盖340最近处之前、之时或之后引入火花。充入的空气/燃料燃烧使汽缸320a、320b内部压力增大,迫使活塞310a、310b离开其汽缸盖340a、340b并产生运作,即作功冲程。在下止点、即活塞310到达距离其汽缸盖340最远处之前、之时或之后排气门332a和332b打开,使一部分燃烧气体漏出。接着活塞310a、310b向汽缸盖340a、340b移动,挤出大部分的剩余燃烧气体,即排气冲程。在活塞310a、310b到达上止点之前、之时或之后排气门332a、332b关闭,并且在排气门332a、332b关闭之前或之后打开进气门330a、330b。这个抽送过程在与活塞310a、310b连接的曲轴350每两次转动过程中重复。
凸轮轴360a、360b和360c支配着进气门330a、330b和排气门332a、332b的运动。凸轮轴360a、360b、360c迫使挺杆362去推动推杆364、以迫使摇臂366去推动进气门330a、330b和排气门332a、332b反抗气门弹簧380的力而打开。这种部件联动装置通常称为阀机构。
与汽缸320a、320b相关的抽送过程互为异相,以使得曲轴350每旋转一次,汽缸320a、320b之间交替进行填充燃料点燃。本发明的特征现将针对下述优选实施例来进行描述:内燃机300的外壳、内燃机300的动力系统、内燃机300的阀机构、内燃机300的阀机构传动系统、内燃机300的吸入系统(induction system)以及内燃机300的润滑系统。
内燃机外壳
本文所用用语“外壳”总体上指内燃机300的相对静态特征(例如曲轴箱、凸轮箱、汽缸盖等)的组合,所述的相对静态特征支撑了内燃机300的相对动态特征(例如曲轴、凸轮轴、气门、摇臂等)。
V构型角度
在内燃机300的抽送过程中,当活塞310a距离汽缸盖340a最远时,经常存在活塞310a与活塞310b及汽缸310b的内径之间的间隙问题,反之亦然。这使45度角V型发动机中必需切削掉部分的活塞和汽缸。增大所述V构型的角度能够使活塞自由往复而不会出现与其他汽缸的活塞或内径相关的间隙问题。一般认为90度角V型发动机相对于45度角V型发动机而言将振动减至最小;然而对于车架100内的装配而言,V型发动机的优选角度是45度到60度。因此,同时考虑装配和振动,V型发动机的角度优选为接近、但小于60度。
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两个或多个汽缸间的夹角在约50度到约60度之间的V型发动机。所述夹角优选为约56度到约59度范围内,更优选为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最优选情况是,这两个汽缸之间的夹角为约56.25度(参见图4)。
所述优选实施例56.25度V型内燃机300拥有优于已知的45度和90度V型发动机的众多优势,包括:1)允许在长冲程上和大内径发动机构型有配缸间隙,而又能够利用现有的发动机控制电子装置和软件;2)使振动比45度V型发动机的振动更小;3)比45度V型发动机在底盘高度装配上更简单,并且比90度V型发动机在底盘长度装配上更简单;并且4)使进气系统装配比45度V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装配更简单。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内燃机300的排量在约117立方英寸(大约1900立方厘米)与约121立方英寸(大约2000立方厘米)之间。活塞310a、310b的优选冲程在约4.375英寸(大约111毫米)与约4.25英寸(大约108毫米)之间,而且汽缸320a、320b的优选内径在约4.125英寸(大约105毫米)与约4.25英寸(大约108毫米)之间。因此,内燃机300优选为“方形”(即内径与冲程之比等于1)或略微“次方形”(即内径小于冲程)。然而,汽缸320a、320b的内径也可以放大,从而使内燃机300“过方形”(即内径大于冲程)。优选的是,内径和冲程的范围都在4英寸(大约101毫米)与5英寸(大约127毫米)之间,而且排量的范围在约100立方英寸(大约1640立方厘米)与约196立方英寸(大约3210立方厘米)之间。
优选实施例的56.25度V型内燃机300的另一优势是能够结合已知的发动机控制软件包。尤其是56.25度V型角度是11.25的倍数,11.25是利用“32-减-2”齿角位置传感系统时的单位角度测量度。在曲轴350单次回转(即360度)过程中,已知的32-减2正时轮上一个齿的上升沿与下一个齿的上升沿的角间距是360/32=11.25度,这正是内燃机300优选的56.25度V型的五分之一。
优选的夹角为小型组件提供完整的活塞裙,并为汽缸提供长冲程和大内径。有利情况为,所述优选实施例的V型发动机并未显著高于或宽于传统发动机,而且很容易接纳发动机控制软件以使得发动机控制系统更容易设计。
曲轴箱380包括优选由七个等长螺栓382固持的凸轮侧部分380a和传动侧部分380b。曲轴箱380限定了内燃机350优选实施例的汽缸320a、320b之间约56.25度的夹角。尤其是曲轴箱380包括一对平台(deck)384a和384b,所述平台是汽缸320a、320b的末端抵靠其安装的机械加工面。平台384a、384b各自所处平面在相对于彼此成123.75度的方向上,由此确立汽缸320a、320b的中心轴线在相对于彼此56.25度角上延伸。汽缸320a、320b可以夹在曲轴箱380与各自汽缸盖340a、340b之间。
汽缸双头螺栓
各组双头螺栓或螺栓固定住汽缸320a、320b,汽缸盖340a、340b和曲轴箱380。参考图5,优选实施例包括第一组延伸穿过汽缸320a中相应孔的五个双头螺栓386,和第二组延伸穿过汽缸320b中相应孔的五个双头螺栓386。孔322平行于对应汽缸320a、320b的中心轴线延伸。优选的是,孔322以与中心轴线同心的环形模式位于该中心轴线周围。孔322可围绕中心轴线等角度(即围绕中心轴线每72度)设置,或者孔322可以对称但并不等角度地设置,或者孔322可以围绕中心轴线非对称设置(即相邻孔的角度间隔均不相等)。根据内燃机300的优选实施例,汽缸320a、320b每一个中的孔322对称但不等角度地设置,一组双头螺栓中相邻两者间的角间隔在65度到80度范围内。
优选的是,双头螺栓386各自包括在中段386a任一端有带螺纹段的杆。带螺纹段的直径和/或螺距可以相似或不相似。第一带螺纹段386b旋入曲轴箱380,第二带螺纹段386c上有一个螺母抵住汽缸盖340旋入,所述第一带螺纹段和第二带螺纹段优选具有不同的直径和不同的螺距。根据双头螺栓386优选实施例,第一带螺纹段386b比第二带螺纹段386c直径更大且螺距更粗,并且中段386a比第二带螺纹段386c直径更小。
汽缸320a、320b可额外包括用于在汽缸盖340a、340b与曲轴箱380之间输油的管道。优选的是,汽缸320a、320b不包括油管,而是通过专门的油路或独立的推杆管388在汽缸盖340a、340b与曲轴箱380之间输油,所述推杆管388也为起动进气门330a、330b或排气门332a、332b的推杆364提供外罩。
汽缸散热片
汽缸320a、320b包括散热片324以促进空气冷却。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散热片324之间的中心-对-中心轴线间隔逐渐变化。再参考图6,在汽缸320顶端(即最接近相应的汽缸盖340)的相邻散热片间隔优选小于在汽缸320底部(即最接近曲轴箱380)的相邻散热片间隔。散热片324在顶端密度增大将更多散热片324置于顶端、即最大热源处,由此改进了散热片324的排热能力。而且,这种排列还产生独特的外观,更具美感且区别于传统设计。
根据汽缸320a、320b的优选实施例,各散热片324的形状都是环状,相对于汽缸320的中心轴线大体上均匀向外伸展,以使优选情况下环向应力减至最小。然而,可将一个或一个以上散热片324的部分剪短以提供适当间隙给其他部件,例如不会连续接合平行于汽缸320a、320b延伸的推杆管386。优选的是,汽缸320顶端的散热片324的径向伸展大于汽缸320底部的散热片324的径向伸展。优选的是,汽缸320顶端与底部之间设置的散热片324的径向伸展越接近汽缸320顶端越逐渐增加。顶端的散热片324表面积增加又是在最接近最大热源的位置,由此改进了散热片324的排热能力。
汽缸盖散热片
类似于汽缸320a、320b,汽缸盖340a、340b也包括散热片344以促进空气冷却。汽缸盖340a、340b上的散热片344优选实施例可针对热量较少或较多的位置、例如在排气口和/或其他位置而具有特殊形状、尺寸和分布。另外散热片344可围绕汽缸盖340的排气口346伸出,以提高靠近排气口346处的热排放并由此改进冷却作用。
燃烧室形状和室口方向
燃烧室有几种关键设计要点,包括:1)含有燃烧事件;2)促进有效燃烧;和3)促进有效的气体排放。优选实施例将独特的阀机构布置与独特的楔形燃烧室和室口方向相结合。
在许多顶置式气门推杆发动机中,这些气门以互相平行的构型排列,并且倾向于汽缸的中心轴线。所得燃烧室形状通常称为“楔形”燃烧室。出入这些传统楔形燃烧室的流是沿着大体上平行于摇臂纵向的各自分隔的平面。这种排列建造简易且加工简便;然而,两个气门的间隔平行流动平面具有若干不利条件,包括:1)进料受所述楔形的后壁遮蔽,由此产生限制流动的障碍物、从而制约了动力;2)进料带有强烈的翻转动作和很小的漩涡,这被认为是对充分清洁燃烧的限制;以及3)因为所述两个气门的流动平面没有对齐,清扫燃烧室内的燃烧产物不太有效。
另外参考图7-15,进出优选实施例燃烧室400的流一般与摇臂366的纵向横切。具体来说,图13显示了一个大致垂直于摇臂366的流动平面,其包括排气口346和排气门座346a;还显示了另一个也大致垂直于摇臂366的流动平面,其包括进气口348和进气门座348a。根据该优选实施例,这些排出流平面和进入流平面可以共面或接近共面,以便有进入燃烧室400的螺旋流模式,从而改进混合物制备以供燃烧更充分且动力更大。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燃烧室400获得的混合物运动有助于清洁有效的燃烧和用于良好动力的高流动,而且还提供了平行的进气门和排气门330、332的加工简易性。这是通过下述内容来完成:1)相较于传统的楔形燃烧室,改变引入流体和排出流体的方向,来促进进料中的漩涡和翻转;2)产生更直通的换气流来更好地清除燃烧产物;以及3)导引入流离开障碍物、如燃烧室壁。
进气口和排气口346、348的排列使液流方向穿过燃烧室400。与进料指向燃烧室400的后壁402相反,进料方向穿过燃烧室400,由此提供了特别在清扫过程中受限更小的通道。定向流再加上平行气门320、322相对于汽缸340中心轴线的角度产生了漩涡和翻转的组合运动,这在混合进料的燃料和空气时非常有效,而且在将任何残余气体均匀混合成总体更均匀的物料时也非常有效。据信这种均匀性通过降低在发生混合不充分时混合物和残余气体分层所引起的有害作用来促使燃烧更充分。
图9-15展示了汽缸盖340优选实施例的细节内容,包括容纳双头螺栓386的第二带螺纹段的五个孔342、散热片344、排气口346、排气门座346a、进气口348、进气门座348a和燃烧室400。
压入配合的二件式主轴承
具有垂直分开式曲轴箱的传统内燃机通常利用滚柱轴承来支撑曲轴作相对旋转。图16显示了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多件式轴承组件410,包括水平分成两件412a和412b的轴承,和对应的主轴承端盖414。优选的是,多件式轴承组件410被压入配合到凸轮侧部分380a和传动侧部分380b任一个或全部两者中以相对于曲轴箱380可旋转式支撑曲轴350。
针对不同凸轮布置的螺栓固定凸轮箱
根据优选实施例,曲轴380的凸轮侧部分380a与提供阀机构不同布置的可更换式凸轮箱中间板422、包括凸轮轴360a、360b、360c联接,以交替固定在曲轴350、曲轴箱380和汽缸340a、340b相同的基本布置上。这就使内燃机350能适应不同客户需要。凸轮、凸轮传动装置和凸轮头可以变化并产生美感上完全不同外观的发动机,尽管内燃机350的核心仍保持相似。
发动机与车架的装配
前发动机与车架装配模式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孔430a和430b,其与已知排列相比较而言更宽并被前移,以获得改进的支撑和强度。
内燃机300的定位可相对于车架100竖立设置,或者可以将内燃机300围绕曲轴350的旋转轴向后转动。根据优选实施例,内燃机300在安装于车架100中时,其方向围绕曲轴350的旋转轴向后转动两度,并且扩大孔430a、430b来容纳直径从3/8英寸增加到7/16英寸的装配螺栓。
图17a和17b显示了优选发动机与车架装配模式的配置。
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
常规上,当变速器相对接近发动机时,已知的螺栓模式不能简便地装配或拆除将发动机变速器固定的螺栓,即使完全提供了通道。参考图18,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模式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包括装配界面440。优选将发动机与变速器装配界面440的变速器侧442与发动机与变速器装配界面440的发动机侧444的至少三个区域接触性啮合。根据装配界面440,把变速器220与内燃机300紧固的螺栓模式具有相对于变速器220和/或其罩盖经改进的螺栓间隙。曲轴箱380上可具有发动机与车架的安装面,从而使内燃机300支撑在所述发动机变速器界面附近。这个安装面优选是在发动机的底面上,并与垂直的装配界面440相邻。因此,所述安装面在发动机/变速器组件的中心部分提供支撑。
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模式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示于图19中。一个凸轮侧翼片382a从曲轴箱380的凸轮侧部分380a后部延伸,而一个传动侧翼片382b从曲轴箱380的传动侧部分380b后部延伸。孔384a和384b分别垂直穿透翼片382a、380b。
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板450优选为车辆底盘的一部分,所述装配板450包括第一组孔452和第二组孔456。优选的是,第一组孔包括分别对应于孔384a和384b的孔452a和452b。诸如螺栓和螺母、双头螺栓和螺母等的固定件453延伸穿过相应的孔452a和454a,也延伸穿过相应的孔452b和454b。如果利用螺栓来作为固定件453,孔452a或454a中的一个和孔452b或454b中的一个包括内螺纹来配套接合所述螺母。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已知固定件453,只要它们既能提供把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板450与曲轴箱380固定连接的方式,又能够很容易地拆下来从而使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板450与曲轴箱380分离。与之相类似,诸如螺栓和螺母、双头螺栓和螺母等的固定件455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板450与变速器22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固定件455各自延伸穿过第二组孔456的对应孔。根据优选实施例,对于固定件453和第一组孔452中所含的孔每一个就有两个孔,对于固定件455和第一组孔454中所含的孔每一个就有四个孔。当然,第一组和第二组452、454每一组中的孔数目和孔排列可以变化,只要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板450能以固定并可拆卸的方式与曲轴箱380和变速器220联接。
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板450具有众多优势,其中包括有可能针对任何给定变速器来调节内燃机300与变速器200的中心间距离。因此,内燃机300与变速器200之间的间隔、以及初始传动装置230的长度可按需要来选择。为了使重量和包装尺寸达到最小,可以选择可能的最短组合,但选择更长、更延展的包装以提高美学作用。
螺栓模式和盖外形
根据优选实施例,汽缸双头螺栓386、摇杆盖390、凸轮箱中间板422和凸轮轴传动装置箱盖422的螺栓模式和/或盖外形可以进行选择来达到其结构要求而且还提供美感特征。不同外观的盖可供用于摇杆盖390或凸轮箱盖422。此外,可改变螺栓模式,例如四螺栓模式、五螺栓模式等等。优选的是,曲轴箱380的凸轮侧部分380a上的螺栓模式允许螺栓的数目在4个到11个螺栓范围内。凸轮箱中间板422的螺栓模式是利用七个螺栓,而凸轮箱传动装置盖424的螺栓模式是利用四个螺栓。
根据优选实施例,可以在汽缸320a、320b的V角中心的凸轮箱内设置一个中心曲轴箱螺栓。在凸轮箱内置放中心曲轴箱螺栓允许凸轮箱中间板422延伸到曲轴箱380的V形顶端。
图53显示了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可以将一个整体铸件加工成不同长度来获得一个以上不同尺寸的变速器220。这被认为是简化了加工并减少了原材料库存。
动力系统
本文所用用语“ 动力系统”总体上指内燃机300的将热能转换成旋转运动的相对动态特征(如曲轴、连杆和活塞)的组合。
在大多数内燃机中,用连杆500来从活塞连接并传递能量至曲轴。每个连杆500的“端盖”或底端部分502可以被分开以允许连杆500夹在曲轴周围。夹紧通常是利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杆双头螺栓504与对应的杆双头螺栓螺母506来操作的。通常情况下,机动连杆双头螺栓螺母506经常从连杆500的底部/端盖侧来安装。这种做法的一个变化形式是从底部/端盖侧来安装一个螺栓并且在连杆500中有螺纹孔。以上任何方法都需要通往连杆500的底部/端盖侧的途径,限制了发动机的冲程,并使发动机的组装和维修复杂化。
倒置连杆/螺栓
根据优选实施例,连杆500包括逆向杆双头螺栓/螺栓。因为内燃机300具有与曲轴箱380分离的汽缸320,所以可获得通往曲轴350顶侧的较简易途径。如果对比底部/端盖侧在顶部/连杆侧提供所述杆双头螺栓螺母506,那么可以穿过曲轴箱380内的塞孔到达杆双头螺栓螺母506。这就可以移开连杆500而曲轴350仍在曲轴箱380内。这个做法的变化形式是令一个螺栓拧入带螺纹端盖502中。上述任何方法都增加了曲轴箱380内的间隙并因此容许有更长的冲程。
八字形杆螺栓
根据优选实施例,连杆500可以包括八字形杆螺栓504。如图21所示,杆螺栓504相对于连杆500的纵轴线508而言至少部分转动了θ角,从而在端盖502中朝彼此集中。举例而言,杆螺栓504的孔可以转动的范围在约1度<θ<约45度之间。更优选的是,杆螺栓504的孔可以转动的范围在约12.5度<θ<约17.5度之间,并且最优选的转动方式是θ=约15度。这种排列可以称为具有“八字形”螺栓模式的连杆或“八字形”连杆。按八字形展开螺栓504增加了曲轴箱380内部的空隙并得到比常规连杆布置更长的冲程。
曲轴箱内部的螺栓飞轮固定块
已知的V型双缸摩托车发动机利用平衡轴来减缓发动机振动。平衡轴受到内燃机驱动,增加了发动机组件的复杂度和成本。而根据优选实施例,曲轴350包括用于内燃机300的平衡结构352。具体来说,平衡结构352优选实施例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块354,其位于曲轴箱380内部并减少曲轴350的振动。因此,平衡结构352减少振动是通过增加曲轴质量、而不是增加复杂的机构,例如从曲轴350消除了平衡轴及其传动装置。通过添加质量,可以减小振动幅度。优选的是,尽可能靠近曲轴350旋转的轴添加额外质量,以使得转动惯量的增加达到最小。所增加的转动惯量能减小会对其他传动系统部件产生额外应力的扭转振动,所述其他传动系统部件例如有变速器220、离合器240、和/或初级与次级传动链/带。而且,所增加的转动惯量还能改善发动机的起跑感;而且内燃机300由于转动惯量增大不太可能熄火并且在松脱离合器240时不需要太多减速。
参考图20,曲轴350内燃机300包括用于内燃机300的平衡结构优选实施例。具体来说,平衡结构352优选实施例包括至少一个飞轮固定块352,其连接曲轴350并置于曲轴箱380而且减小了曲轴350的振动。附接式飞轮固定块352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可拆装的配重块352a和352b,所述配重块可以和曲轴350用螺栓拧紧形成一个组件。可拆装的配重块352a、352b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惯量要求进行配置。具体来说,可以按需要针对给定应用来调适不同的振动量和惯量。这种调适能力是利用不同的352a、352b来提供的。如图22所示,平衡结构352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可制造成没有可折卸式块或杆的单件式曲轴。
所述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包括飞轮螺栓模式和设计,如图20所示,经配置和调节以螺栓固定不同的配重块352a、352b。
V型双缸发动机中存在着由直接或间接与曲轴相连的不同发动机部件所带来的振动,也存在着由发动机内的燃烧作用所引起的振动。随着曲轴惯量增加,上述振动得以减弱。然而,使用该发动机时理想的减震和所得被感知的振动因人而异。通过把不同的配重块352a、352b与曲轴350连接,可以获得多种减震水平。这可以在无需制造若干不同曲轴的条件下使客户选择他们感觉理想的振动量。惯量增加在用于摩托车20中时也可以改进起跑的感受。
配重块352a、352b优选以适当的金属、金属合金或合成物来制造。曲轴350和配重块352a、352b可以是铸造、锻造或由原料加工而成。据信对曲轴350最好是单件式设计;然而,附接式352a,352b允许以若干种减震构造使用曲轴350。优选的是,整个曲轴组件的质量比传统曲轴轻30%或更多。
经加工的点火正时标记和曲轴位置传感器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曲轴位置传感器354被安装在凸轮箱中间板422上并与单独安装在曲轴/皮带张紧器上的触发轮356配合,如图23所示。或者,如图22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包括安装在曲轴箱380的凸轮侧部分380a内部、并查看曲轴350侧面上加工的触发记号358的曲轴位置传感器354。
阀机构
本文所用用语“阀机构(valve train)”总体上指内燃机300的相对动态特征(如凸轮轴、挺杆、推杆、摇臂、提升阀和复位弹簧)的组合,所述相对动态特征控制燃烧成分和燃烧产物相对于燃烧室的流动。
包括两个排气凸轮和一个进气凸轮的三凸轮布置
根据优选实施例,摩托车20包括用于内燃机350的多凸轮系统,其具有构型简单的改良阀机构几何形状。优选使用至少三个凸轮。最优选的情况是使用两个排气凸轮轴和一个进气凸轮轴,使得用于排气门332的推杆364和用于进气门320的推杆364大致平行于汽缸320a、320b的中心轴线。
根据优选实施例的三凸轮轴阀机构是用于具有往复式活塞和推杆的内燃机中;特别是用于V型双缸推杆发动机中。最具体来说就是摩托车V型双缸推杆发动机。所述三个凸轮轴包括相对于V型发动机而言两个外置凸轮轴和一个内置凸轮轴。这使得外置凸轮轴所操作的推杆角度大体上平行于汽缸320a、320b的中心轴线,并使得内置凸轮轴所操作的推杆角度接近平行于汽缸320a、320b的中心轴线。
具有一或两个凸轮轴的传统摩托车V型双缸推杆发动机在需要强作用力打开内门和外门的角度驱动推杆。打开阀的一部分能量损失在垂直于汽缸320a、320b的矢量分量上;举例来说,希望推杆364的往复力在轴向上平行于汽缸320a、320b的中心轴线。根据内燃机300的优选实施例,这个能量损失可以由V型角内的推杆364来减少,并且可以由V型角外的推杆364来减至最低程度。
传统单凸轮轴V型双缸摩托车推杆发动机的另一个缺点是其宽度需要摩托车骑手更大的跨幅。内燃机300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更窄的发动机箱,其通过把每个汽缸320a、320b的进气门和出气门对置放在垂直于曲轴350轴线的平面上来提高了摩托车骑手的舒适感。四凸轮轴V型双缸摩托车推杆发动机的另一个缺点是阀机构复杂而且阀机构中的摩擦量大,一般认为这部分是由于与传统的四凸轮轴发动机相比,内燃机300的优选实施例零件更少而且摩擦更少。
根据摩托车20用推杆V型双缸内燃机300中所用三凸轮轴阀机构的优选实施例,V型发动机中放有两个外置凸轮轴和一个内置凸轮轴,如图24a-24c所示。三个凸轮轴360a、360b、360c迫使挺杆362去推动推杆364、以迫使摇臂366去推动气门320、322受气门复位弹簧368的力而打开。利用两个外置凸轮轴360a、360b使相连的推杆364在令打开相应气门322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最小化的角度上运行。与传统的单凸轮轴或双凸轮轴发动机设计相比,利用用于两个汽缸320a、320b的一个内置凸轮轴通过改进内置推杆364的角度来减小打开内置气门320的能量损失。通过在最小化或减小垂直于汽缸320a、320b中心轴线的矢量分量力的角度上运行推杆364,能量损失达到最小。据信内燃机300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净功率输出增大,耐久性提高,而且阀机构动力学更加良好。
根据最优选实施例,具有偏置汽缸的推杆V型双缸摩托车发动机使所有推杆的方向与其对应汽缸平行,从而最小化或消除了推杆垂直于相应汽缸中心轴线的矢量分量力。
根据优选实施例,挺杆盖362a紧固在曲轴箱380的凸轮侧380a上并压住了阻止挺杆362转动的定位销362b。
根据优选实施例摇臂校准装置366a保持摇臂366的校准,并防止摇臂366由于推杆364的影响而围绕其双头螺栓366b转动。把摇臂校准装置366a设置在相邻摇臂366之间使每个摇臂366均固定就位。图7和8显示了由摇臂双头螺栓366b固定就位的摇臂校准装置366a的优选实施例。
凸轮轴传动装置
本文所用用语“凸轮轴传动装置”总体上指内燃机300的相对动态特征(如皮带、皮带轮或嵌齿轮和惰轮)的组合,所述相对动态特征将旋转运动从动力系统传送到阀机构。
传统的V型双缸摩托车发动机用齿轮或链条来操作凸轮轴。这些齿轮或链条制造出明显不悦的噪音,这可以用皮带传动系统来降低;还从凸轮轴向曲轴传送了显著量的谐波,这也可以用皮带传动系统来减缓。此外,齿轮或链条传动的系统需要进行润滑并造成潮湿的工作环境以供服务于该系统,而皮带传动系统消除了润滑的必要,能够在干燥环境下操作。
皮带传动配置
根据优选实施例的三凸轮轴系统360a、360b、360c可以由齿轮、皮带、链条或其任何组合来传动。皮带或链传动系统可以有不同的惰轮和张力调整器位置。
根据优选实施例,用于内燃机、特别是摩托车发动机、如具有两个或三个凸轮轴的推杆V型双缸发动机的皮带传动配置成本低、容易制造而且产生的噪音最小。
参考图25,根据优选实施例的正时皮带520具有至少一个惰轮524(优选有至少两个惰轮)或摩擦块(rub block)和至少一个张力调整器526。根据优选实施例的皮带传动系统相较于齿轮传动系统而言具有众多优势,包括噪音减小,以及因为中心位置握持更放松,皮带传动系统也更容易加工。
调整凸轮轴360a、360b、360c需要由曲轴350经由正时皮带520和嵌齿轮522a、522b、522c提供的扭矩。此外,一个或一个以上惰轮524和张力调整器526与凸轮轴正时皮带520一起使用。张力调整器526可以自动发挥作用或在凸轮轴正时皮带520上提供固定的设定张力。
如图26所示,凸轮轴正时皮带520圈套穿过滑轮系统,使曲轴350得以转动凸轮轴360a、360b、360c。凸轮轴360a、360b、360c彼此之间以及和曲轴350的尺寸布置也可以容许另选地插入精密啮合齿轮。
参考图27a和27b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皮带传动系统和凸轮轴360a、360b、360c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凸轮箱中间板422上以方便拆卸作为一个单元的整个组件,从而提供了优于传统设计的改良曲轴箱通路。
根据优选实施例,皮带传动系统是由下述零件组成:正时皮带520,三个凸轮轴嵌齿轮522a、522b、522c,两个惰轮524,与曲轴350固定的小嵌齿轮522d和张力调整器526,所有这些零件都支撑在凸轮箱中间板422上。正时皮带520优选构造成齿形带,并由橡胶、尼龙、凯芙拉(Kevlar)、碳或合成性化合物制成。嵌齿轮522和凸轮箱中间板422优选由适当的金属或金属合金来制造,但是嵌齿轮522也可以由尼龙或合成材料来制造。张力调整器526优选为自动装置以容许皮带传动系统的尺寸变化和发动机温度。优选情况是,张力调整器526由金属、金属合金、尼龙、合成物或其任何组合来制造。优选用固定件、或者通过把凸轮箱中间板422夹在凸轮侧部分380a与凸轮轴传动装置盖424之间来直接把凸轮箱中间板422与曲轴箱380的凸轮侧380a连接。
根据优选实施例的皮带传动系统优势包括:1)阀机构操作更安静;2)凸轮箱中间板422以单元形式拆除凸轮轴,从而提供了到达曲轴箱380更为改良的通路;以及3)比齿轮传动系统对部件的公差更放宽。
吸入系统
本文所用用语“吸入系统”总体上指准备和向内燃机300供应燃烧成分充料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例如进气岐管、节流阀体和燃料喷射器等)的组合。
已知的V型双缸摩托车发动机使用短直的进气歧管,从所述进气歧管有气箱定位的上升气流。这样导致明显刺耳的噪音传递,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节流系统将此减小。安有燃料喷射的已知V型双缸摩托车发动机具有一个节流阀体,即与进气歧管分隔的片体。根据优选实施例,节流阀体与进气歧管合成一个单件。
进气系统
进气系统540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两个或多个气路542a和542b,它们从内燃机300的多侧抽取空气。具体来说,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V型双缸内燃机350的进气系统540,其便于封装而且限制了从进气系统540传来的进气噪音量。进气系统540也可以提供与节流阀体544分享共用隔墙的气路542。这种进气系统540也可以把进气歧管540a、气路542和节流阀体544组合成一个单件。此外,进气系统540的优选实施例可以从内燃机300的任一侧或两侧抽取空气。优选的是,气路542限定了一个相对长而弯曲的通路,噪音在离开进气歧管540a之间必须先穿过该通路。包括双侧进气的进气系统540的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具有蝶阀546,其提供通向节流阀体544的直接途径以供其性能达到最大。蝶阀546的优选实施例可以是电子控制或通过吸真空来控制。图28显示了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进气系统540,空气由其左侧进入并分送到节流阀体544。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进气系统540包括双侧进气。
进气系统540、尤其是用于V型双缸摩托车发动机者的优选实施例包括进气歧管540a,其使空气从一个或一个以上位置抽出并被导向汽缸盖340a、340b。这使得进气孔548上的压降更低,而进气系统中传递的噪音达到最小。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进气歧管540a很容易被封装而且限制了进气系统540所产生的噪音量。
进气系统540的优选实施例为内燃机300中的燃烧提供空气。通常情况下,流体或空气通过总体上是进气系统540、具体是进气歧管540a时产生显著噪音。根据优选实施例,进气歧管540a内部的障体550降低了由进气系统中的气流所产生的噪音。具体来说,从与进气孔548a和548b的配合面开始,进气歧管540a包括节流阀体544和一个或一个以上障体550,所述障体达到与汽缸盖320a、320b的配合面。可视情况把障体550密封隔绝周围空气。如果障体550密封隔绝周围空气,那么空气从单一位置进入进气歧管540a。如果障体550没有密封隔绝周围空气,那么第二进气孔548、另一个节流阀体544或其两者会使从周围空气到与汽缸盖320的配合面的压降减小。在后一种情况下,空气从两个或多个位置进入进气歧管540a。所述另一个节流阀体544可以是电子控制或通过吸真空来控制。进气歧管540a可以特别设计成置于汽缸盖320a、320b之间的V角内,而不会阻碍到达内燃机300任何其他部件的通道,而正常情况下进气歧管540a可能会露出来。优选的是,并入进气歧管540a的气路542可以与节流阀体544和/或互相分享共用隔墙。进气歧管540a优选以适当的金属、金属合金或合成材料来构造,而且可以是铸造、锻造或从原料加工而成。
根据进气系统540、尤其是用于V型双缸摩托车发动机者的优选实施例,利用法兰使进气歧管540a连接汽缸盖320a、320b,所述法兰是进气歧管的部分或者是独立的物件。
燃料喷射器与汽缸盖的直接装配
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将燃料喷射器560装配在例如摩托车汽缸盖的汽缸盖340a、340b每一个上或每一个内。具体来说,汽缸盖320a、320b各自具有直接装配于其上或其内的相应燃料喷射器560。
据信将燃料喷射器560装配在汽缸盖340a、340b上或其内提供的燃料喷射器560瞄准更精确并且简化了对发动机制造的总体加工要求。传统发动机中,燃料喷射器560(如果有)通常安装在进气歧管上。将燃料喷射器从不需要另外加工的进气歧管540a移动到已经需要加工的汽缸盖,可以免去额外加工操作、即对进气歧管540a加工操作的需要,从而降低了进气歧管540a和内燃机300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许多已知的汽缸盖本已需要复杂加工,而像这样增加一个燃料喷射器装配结构并没有显著增加汽缸盖的制造成本。而且根据优选实施例,用于燃料喷射器560的装配结构562可以是孔、螺纹孔、平垫等,可以位于标准汽缸盖加工中心,进一步降低了在汽缸盖340上加工用于燃料喷射器560的装配结构的添加最少的成本。
装配结构562的位置优选与汽缸盖340的进气口348相邻,而且用该装配结构562来紧固燃料喷射器560。根据优选实施例,燃料喷射器释放的燃料进入流向进气门330的气流中并进入汽缸340中。
发动机控制单元座架
参考图29,优选实施例包括提供发动机控制单元座架570到进气歧管540a上,该进气歧管例如是用于摩托车20的内燃机300的进气歧管540a。给进气歧管540a装配发动机控制单元572减少了摩托车上的布线,因为给发动机控制单元572提供信息的许多传感器、例如气温、开节流阀等,都位于进气歧管540a附近。此外,给进气歧管540a装配ECU 572使发动机控制单元572成为内燃机组件的整体部分,从而令发动机安装更成为总控键。发动机控制单元572可以装配在进气歧管540a的底部,但发动机控制单元572相对于进气歧管540a的具体位置和定向可以改变,例如根据内燃机300的封装要求而定。还设想到的是,发动机控制单元572可能装配在进气歧管540a内,这样进气歧管540a的结构会保护发动机控制单元572避开进气歧管540a外部的环境条件。
进气孔盖
根据优选实施例,可位于内燃机300任一侧或两侧的进气孔548a和548b包括大体上为泪滴的形状。
另一选择是,可以在内燃机300的一侧设置进气孔548a,而可以在内燃机300的另一侧设置与进气孔548a大体上外观相似的气箱。
润滑系统
本文所用用语“润滑系统”总体上指有助于内燃机300的动态特征与静态特征之间界面摩擦减小的特征(如油泵、滤油器和油流道)的组合。
油泵设计和输油方法
根据优选实施例,油泵580对润滑剂(如油、合成油等)加压以供分散于内燃机300、且特别是摩托车20的V型双缸内燃机的相对动态与静态特征间的界面上。
已知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汽缸盖和曲轴箱中的钻孔,为润滑剂提供返回机油箱的通路。据信所述钻孔增加了加工汽缸盖和曲轴箱的成本和复杂度。就这一点而论需要改良油路。
根据优选实施例,润滑系统包括装在曲轴350上方的油泵580;置于油泵580外壳580a内的油路582;置于油泵外壳580a底部的换气口584;以及油泵580的齿轮转子586和隔板588。
根据优选实施例,油泵580按需要经由供路590a、590b和590c在整个内燃机300内分配加压润滑剂,并经由回路592收集待由油泵580再循环的润滑剂。优选情况是,供路和回路590、592在汽缸盖320与曲轴箱内的机油箱之间输送润滑剂。
根据优选实施例,供路590a、590b、590c铸造于曲轴箱380中。据信曲轴箱380中铸造供路590减少了钻孔操作并且减少或消除了利用钻道的已知润滑系统中必需有外插塞的需要。图32a和32b显示了供路590,其优选是铸造于曲轴箱380的凸轮侧部分380a中的钢材。
另一选择是,代替铸造所有三个供路590a、590b和590c,可钻孔开出供路590c而仍铸造出另外两个供路590a、590b。在供路590c仅直线延长很短距离的限度内,钻孔开出供路590c会更经济。而且,另外两个供路590a、590b可以通过减少沿长度弯折的次数来简化。
与曲轴箱连接的油泵
根据内燃机300的另一油泵优选实施例580′,油泵580′相对于曲轴箱380被油泵底座386所支撑,所述油泵底座386在曲轴350挠曲最小的位置处具有很小公差层迭。例如,油泵580′优选装配在曲轴箱380上或与之连接,使油泵580′位于相对靠近主轴承组件410处。油泵底座386被认为是减小了由用凸轮轴支承板支撑油泵组件的已知装配结构所引起的公差问题。油泵580′可以经由油泵底座386支撑在曲轴箱380上。
用于油压传感单元和滤油器的衬套(mount)
图33显示了油压传感单元594的优选实施例,其位于滤油器598的滤油套596上或其附近。优选的是,滤油套596将油压传感器594设置在大体上与滤油器598平行的方向上,从而简化了所需加工。类似于装配结构562,再加工滤油套596来容纳油压发送单元594优于加工另一个若非为了容纳油压发送单元594而并不需要的零件。
根据优选实施例,滤油器598设置在内燃机300前面并在前发动机悬架下方以将滤油器598挡在视线以外,从而提供更悦人的发动机300外观。而且,这个位置减少或消除了落在前发动机悬架和/或前发动机悬架附近的电子部件上的油滴。与已知发动机的滤油器安装位置相比较,用于安装向下后方转动的滤油器的位置改善了通向前发动机悬架的途径。
具有油回路的推杆管
根据优选实施例,回路592可以包括推杆管388。如前文针对供路590所述,推杆管388可以和曲轴箱380中的钻孔联合使用,或者代替曲轴箱380中的钻孔使用。如果使用推杆管388而没有钻孔,那么制造汽缸盖320和/或曲轴箱380的成本和复杂度会得到减少。尺寸大于常规推杆管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推杆管388为油路或气路在推杆364周围提供了额外的区域。图34显示的内燃机包括用于使油返回到曲轴箱380中的机油箱的推杆管388。根据优选实施例,O形圈388a使推杆管388与曲轴箱380和汽缸盖340密封。
簧片阀挡板位置、尺寸和功能
图35显示了针对位置和装配的曲轴箱簧片阀构型600优选实施例,所述簧片阀构型600利用由簧片阀组件分离凸轮箱420与飞轮腔602所产生的气流和压力来从飞轮腔602移除机油。然后油泵580将机油从凸轮箱420清除。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簧片阀组件600包括安在簧片架(cage)上的四个簧片阀。然后把簧片阀压入凸轮箱420内侧的曲轴箱380中。而且根据第三优选实施例,将两个簧片阀缩成一个更宽的簧片阀并加上两个紧固螺丝来阻止该单个簧片阀转动。
优选的是,凸轮箱420的形状针对簧片阀组件的不同构形来改变。举例来说,可提供其内安有簧片阀的独立隔室,或者可以针对凸轮箱420改变容器高度以提供更小的对称凸轮箱420。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
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车辆1包括底盘3和驱动车辆1的推进系统5。优选的是,底盘3提供了一个适于预期环境(例如陆地、空中或水中等)的底台,并且可以支撑操作者7,而推进系统5包括内燃机10、变速器12(例如供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发动机变速率)和输出装置14。利用推进系统优选实施例的车辆类型举例来说可以包括:摩托车、所有全地形车、实用型车辆、踏草坪割草机、轿车、运货卡车、雪地车、半履带车、履带车、水陆两用车、个人水运车、小船和轻型运动飞机,如超轻型飞机44。
对特定车辆1进行分类可以根据例如下述特征:底盘3承受操作者7的状态如何(例如操作者骑在上面,操作者被罩在内部,等等),车辆1与操作者7的控制介面(例如车把对方向盘、油门踏板对旋转手柄,等等),以及输出装置14与预期操作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地面接合从动轮、牵引带、螺旋桨等等)。
参考图36a和36b,本发明的多项特征和优势就摩托车20而论加以阐述,但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车辆1。
摩托车20优选包括车架100、支撑前轮122的前叉120、支撑后轮132的摆臂130、车座140、燃料箱150、油箱160和传动系统200。
前叉120以可绕枢轴转动的方式支撑在车架100上并与一组操纵摩托车1方向的车把124相连。后轮132受传动系统200驱动。车座140为操作者7提供支撑,而箱150、160向传动系统200供应燃料和机油。
传动系统200经由受变速器220输出所驱动的次级传动来把旋转运动传递至后轮132。该次级传动210可以包括次级链条传动、次级轴传动或次级皮带传动。优选的是,所述次级传动210包括链条212,其把固定在变速器220输出上的驱动链轮214与固定在后轮132上的从动链轮216连接。
内燃机300经由初级传动230和离合器240把旋转运动传递至变速器220。初级传动230可以包括皮带初级传动和链条初级传动。
虽然参考了特定优选实施例来公开了本发明,但是,在没有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领域和范畴的情况下,还可能有大量的变型、更改和变化方式。因此,本发明并未试图局限于所述实施例,而是具有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定义的全部范畴。

Claims (246)

1.一种内燃机,包括:
曲轴箱;
以V构型自所述曲轴箱伸出的两排汽缸,所述两排汽缸包括:
由所述曲轴箱伸向第一汽缸盖的第一汽缸排;和
由所述曲轴箱伸向第二汽缸盖的第二汽缸排;
在所述曲轴箱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盖之间延伸的多个推杆,
所述多个推杆包括:
第一进气门推杆和第一排气门推杆,所述第一进气门推杆和第一排气门推杆位于第一推杆平面内;和
第二进气门推杆和第二排气门推杆,所述第二进气门推杆和第二排气门推杆位于第二推杆平面内,并且所述第二推杆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推杆平面;以及
由所述曲轴箱支撑的多个凸轮轴,所述多个凸轮轴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盖包括多个气门,并且所述多个推杆使所述多个气门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的旋转进行往复运动;第一凸轮轴在第一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第二凸轮轴在第二凸轮轴轴线上旋转,且第三凸轮轴在第三凸轮轴轴线上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门包括多个进气门和多个排气门,所述多个推杆对应于所述第一凸轮轴的旋转来使所述多个进气门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多个推杆对应于所述第二和第三凸轮轴的旋转来使所述多个排气门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进气门包括第一和第二进气门,所述第一进气门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盖作往复运动,并且所述第二进气门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盖作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排气门包括第一和第二排气门,所述第一排气门对应于所述第二凸轮轴的旋转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盖作往复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排气门对应于所述第三凸轮轴的旋转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盖作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多个摇臂,其对应于所述多个推杆的往复运动使所述多个气门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摇臂各自围绕多个摇臂轴线中的相应摇臂轴线而旋转,并且所述多个摇臂轴线各自垂直于所述凸轮轴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汽缸之间的角度在50度到60度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汽缸之间的角度在约53度到约57度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汽缸之间的角度在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56.25度。
12.一种内燃机,包括:
多个汽缸;以及
多个凸轮轴,其中,所述多个凸轮轴数量比所述汽缸多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汽缸与凸轮轴的比例为2∶3。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汽缸是由两个汽缸组成,而所述多个凸轮轴是由三个凸轮轴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凸轮轴是由进气凸轮轴、第一排气凸轮轴和第二排气凸轮轴所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凸轮箱,其支撑用于作相对旋转的多个凸轮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汽缸是由第一及第二汽缸所组成,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以V构型自所述曲轴箱伸出并限定了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轮轴是由进气凸轮轴、第一排气凸轮轴和第二排气凸轮轴所组成,所述进气凸轮轴置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间的锐角内,且第一和第二排气凸轮轴置于所述V构型外。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在50度到60度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在约53度到约57度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在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是56.25度。
23.一种内燃机,包括:
曲轴;以及
多个凸轮轴,其中凸轮轴与曲轴的比例等于3∶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是由一个曲轴组成,而所述多个凸轮轴是由三个凸轮轴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凸轮轴是由进气凸轮轴、第一排气凸轮轴和第二排气凸轮轴所组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曲轴箱,所述曲轴箱支撑所述一个曲轴、所述进气凸轮轴、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和所述第二排气凸轮轴以供进行相对旋转。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第一及第二汽缸,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以V构型自所述曲轴箱伸出并限定了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轮轴是置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内,并且所述第一与第二排气凸轮轴是置于V构型外。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活塞,其在所述第一汽缸内往复运动;
第一连杆,其延伸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一个曲轴之间并将它们以可绕枢轴转动方式连接;
第二活塞,其在所述第二汽缸内往复运动;以及
第二连杆,其延伸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一个曲轴之间并将它们以可绕枢轴转动方式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曲轴沿着曲轴轴线,沿着第一与第二连杆间之曲轴轴线的第一偏移等于沿着第一与第二汽缸间之曲轴轴线的第二偏移。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在50度到60度范围内。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在约53度到约57度范围内。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锐角在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是56.25度。
35.一种内燃机,包括:
曲轴,其在曲轴轴线上旋转;
曲轴箱,其支撑所述曲轴在所述曲轴轴线上作相对旋转;
自所述曲轴箱延伸的多个汽缸,所述多个汽缸各自包括相对于所述曲轴箱径向延伸的中心汽缸纵轴线,第一组汽缸轴箱与所述曲轴轴线共同限定了第一汽缸排平面,第二组汽缸轴线与所述曲轴共同限定了第二汽缸排平面,而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排平面以V构型延伸,限定了1)两个汽缸排平面间的锐角内含扇区,和2)隔离扇区;
多个凸轮轴,是由下述凸轮轴所组成:
第一凸轮轴,其在平行于所述曲轴轴线的第一凸轮轴轴线上旋转,所述第一凸轮轴是置于在两个汽缸排平面间之锐角内含扇区内的曲轴箱中;
第二凸轮轴,其在平行于所述曲轴轴线的第二凸轮轴轴线上旋转,所述第二凸轮轴是置于在隔离扇区内的曲轴箱中;以及第三凸轮轴,其在平行于所述曲轴轴线的第三凸轮轴轴线上旋转,所述第三凸轮轴是置于在隔离扇区内的曲轴箱中。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凸轮轴是置于锐角内含扇区的对侧上。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汽缸包括第一与第二汽缸,所述第一汽缸沿着第一箱底端与第一头部底端之间的第一汽缸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汽缸沿着第二箱底端与第二头部底端之间的第二汽缸轴线延伸。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缸轴线位于第一汽缸轴排平面内,而且所述第二汽缸轴线位于第二汽缸轴排平面内。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汽缸的第一头部底端联接的第一汽缸盖,所述第一汽缸盖至少部分地限定了第一燃烧室;以及
与所述第二汽缸的第二头部底端联接的第二汽缸盖,所述第二汽缸盖至少部分地限定了第二燃烧室。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进气门,其供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盖相对运动,所述第一进气门允许燃烧成分进入所述第一燃烧室;
第一排气门,其供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盖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排气门释放来自所述第一燃烧室的燃烧产物;
第二进气门,其供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盖相对运动,所述第二进气门允许燃烧成分进入所述第二燃烧室;以及
第二排气门,其供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盖相对运动,所述第二排气门释放来自所述第二燃烧室的燃烧产物。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轴包括进气凸轮轴,并且所述第二和第三凸轮轴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排气凸轮轴。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轮轴是由第一和第二进气凸轮凸角所组成,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是由第一排气凸轮凸角所组成,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凸轮轴是由第二排气凸轮凸角所组成。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门以可操作方式经由第一挺杆、第一推杆和第一摇臂与第一进气凸轮凸角联接;所述第二进气门以可操作方式经由第二挺杆、第二推杆和第二摇臂与第二进气凸轮凸角联接;所述第一排气门以可操作方式经由第三挺杆、第三推杆和第三摇臂与第一排气凸轮凸角联接;并且所述第二排气门以可操作方式经由第四挺杆、第四推杆和第四摇臂与第二排气凸轮凸角联接。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挺杆是提供用于对应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的旋转而相对于曲轴箱运动。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挺杆相对于所述曲轴箱往复运动。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挺杆相对于所述曲轴箱在枢轴上转动。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三推杆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汽缸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和第四推杆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二汽缸轴线延伸。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推杆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挺杆的运动而作往复运动。
49.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三摇臂是提供用于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三推杆的运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作枢轴运动,并且所述第二和第四摇臂是提供用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和第四推杆的运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作枢轴运动。
50.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进气门复位弹簧,其相对所述第一汽缸盖使所述第一进气门偏置;
第一排气门复位弹簧,其相对所述第一汽缸盖使所述第一排气门偏置;
第二进气门复位弹簧,其相对所述第二汽缸盖使所述第二进气门偏置;以及
第二排气门复位弹簧,其相对所述第二汽缸盖使所述第二排气门偏置。
5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组双头螺栓,其将所述第一汽缸盖、所述第一汽缸和所述曲轴箱联接;以及
第二组双头螺栓,其将所述第二汽缸盖、所述第二汽缸和所述曲轴箱联接。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包括至少五个双头螺栓,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包括至少五个双头螺栓。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包括五个双头螺栓,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包括五个双头螺栓。
54.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是按与所述第一汽缸轴线同心的环形模式排列,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是按与所述第二汽缸轴线同心的环形模式排列。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一汽缸轴线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二汽缸轴线对称设置。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一汽缸轴线等角度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二汽缸轴线等角度地设置。
57.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燃烧室各包括楔形燃烧室。
58.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对摇臂,其以可绕枢轴转动方式提供于第一摇臂轴线上以供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盖运动;以及
第二对摇臂,其以可绕枢轴转动方式提供于第二摇臂轴线上以供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盖运动。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缸盖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经由在第一进气道平面上延伸的第一进气道与第一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道平面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摇臂轴线,并且所述第一排气口经由在第一排气道平面上延伸的第一排气道与第一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道平面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摇臂轴线;而且所述第二汽缸盖包括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经由在第二进气道平面上延伸的第二进气道与第二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道平面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二摇臂轴线,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经由在第二排气道平面上延伸的第二排气道与第二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道平面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二摇臂轴线。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平面平行于第一排气道平面,并且所述第二进气道平面平行于第二排气道平面。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平面与第一排气道平面共平面,并且所述第二进气道平面与第二排气道平面共平面。
6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汽缸排平面之间的锐角内含扇区包括的顶角在约50度到约60度范围内。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在约56度到约59度范围内。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在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是56.25度。
6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内含扇区与隔离扇区的总和等于360度。
6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汽缸是由两个汽缸所组成。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轴是由两个凸轮凸角所组成,所述第二凸轮轴是由单个凸轮凸角所组成,并且所述第三凸轮轴是由单个凸轮凸角所组成。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轴包括进气凸轮轴,所述第二凸轮轴包括第一排气凸轮轴,并且所述第三凸轮轴包括第二排气凸轮轴。
7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曲轴箱内部的固定块。
71.一种内燃机,包括:
呈V构型的第一和第二汽缸;
多个凸轮轴,其是由下述凸轮轴组成:
在进气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进气凸轮轴,所述进气凸轮轴包括第一和第二进气凸轮凸角;
在第一排气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第一排气凸轮轴,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包括第一排气凸轮凸角;以及
在平行于所述进气凸轮轴轴线的第二排气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第二排气凸轮轴,所述第二排气凸轮轴包括第二排气凸轮凸角;以及
多个气门,其包括:
让充气进入所述第一汽缸的第一进气门,所述第一进气门对应于所述第一进气凸轮凸角的旋转沿着第一进气门轴线被往复运动;
让燃烧产物排出所述第一汽缸的第一排气门,所述第一排气门对应于所述第一排气凸轮凸角的旋转沿着第一排气门轴线被往复运动,并且所述第一进气门轴线与所述第一排气门轴线平行并限定了第一气门平面;
让充气进入所述第二汽缸的第二进气门,所述第二进气门对应于所述第二进气凸轮凸角的旋转沿着第二进气门轴线被往复运动;以及
让燃烧产物排出所述第二汽缸的第二排气门,所述第二排气门对应于所述第二排气凸轮凸角的旋转沿着第二排气门轴线被往复运动,所述第二进气门轴线与所述第二排气门轴线平行并限定了第二气门平面。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门平面是平行于所述第一气门平面。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沿着第一与第二气门平面之间的凸轮轴轴线的偏移空间是等于沿着第一与第二汽缸之间的凸轮轴轴线的偏移空间。
74.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多个从动件,其是由下述从动件所组成:
骑跨在所述第一进气凸轮凸角上的第一进气从动件;
骑跨在所述第二进气凸轮凸角上的第二进气从动件;
骑跨在所述第一排气凸轮凸角上的第一排气从动件;
骑跨在所述第二排气凸轮凸角上的第二排气从动件;
多个摇臂,其是由下述摇臂所组成:
起动所述第一进气门的第一进气摇臂,所述第一进气摇臂围绕第一进气摇臂轴线旋转;
起动所述第二进气门的第二进气摇臂,所述第二进气摇臂围绕第二进气摇臂轴线旋转;
起动所述第一排气门的第一排气摇臂,所述第一排气摇臂围绕第一排气摇臂轴线旋转;以及
起动所述第二排气门的第二排气摇臂,所述第二排气摇臂围绕第二排气摇臂轴线旋转;以及
多个推杆,其是由下述推杆所组成:
第一进气推杆,其延伸于所述第一进气从动件与所述第一进气摇臂之间;
第二进气推杆,其延伸于所述第二进气从动件与所述第二进气摇臂之间;
第一排气推杆,其延伸于所述第一排气从动件与所述第一排气摇臂之间;以及
第二排气推杆,其延伸于所述第二排气从动件与所述第二排气摇臂之间。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从动件、所述第二进气从动件、所述第一排气从动件和所述第二排气从动件包括同样构型。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摇臂、所述第二进气摇臂、所述第一排气摇臂和所述第二排气摇臂包括同样构型。
77.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推杆、所述第二进气推杆、所述第一排气推杆和所述第二排气推杆包括同样构型。
78.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摇臂轴线与所述第一排气摇臂轴线共线并限定了第一汽缸摇臂轴线,所述第二进气摇臂轴线与所述第二排气摇臂轴线共线并限定了第二汽缸摇臂轴线。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汽缸摇臂轴线是垂直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
80.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推杆与所述第一排气推杆位于第一推杆平面内,所述第一推杆平面的方向与所述凸轮轴轴线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进气推杆与所述第二排气推杆位于第二推杆平面内,所述第二推杆平面的方向与所述凸轮轴轴线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在85度到90度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一推杆平面与所述第二推杆平面间隔。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推杆平面正交于所述凸轮轴轴线。
8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轮轴是设置于由所述V构型限定的锐角扇区内,而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气凸轮轴是设置于由所述V构型限定的锐角扇区外。
83.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支撑所述进气凸轮轴、第一排气凸轮轴和第二排气凸轮轴进行相对旋转的凸轮箱板,所述凸轮箱板包括:
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避开的第二表面;
进气凸轮轴孔,其包括支撑所述进气凸轮轴以供相对于所述凸轮箱板作相对旋转的进气凸轮轴轴承,所述进气凸轮轴孔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之间横向延伸;
第一排气凸轮轴孔,其包括支撑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以供相对于所述凸轮箱板作相对旋转的第一排气凸轮轴轴承,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孔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之间横向延伸;以及第二排气凸轮轴孔,其包括支撑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以供相对于所述凸轮箱板作相对旋转的第一排气凸轮轴轴承,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孔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之间横向延伸。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箱板包括曲轴孔,所述曲轴孔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之间横向延伸并且平行于所述进气凸轮轴孔、第一排气凸轮轴孔和第二排气凸轮轴孔。
85.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传动系统,其与所述进气凸轮轴、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和所述第二排气凸轮轴互连以相互旋转。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是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进气凸轮凸角和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气凸轮凸角是靠近所述第二表面设置。
87.一种内燃机,包括:
曲轴,其在曲轴轴线上旋转;
第一汽缸,其包括第一中心纵轴线,所述第一中心汽缸纵轴线和所述曲轴轴线限定第一平面;以及
第二汽缸,其包括第二中心纵轴线,所述第二中心汽缸纵轴线和所述曲轴轴线限定了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锐角的第二平面,并且所述锐角在约56度到59度范围内。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在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是56.25度。
90.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包括第三汽缸的第三中心纵轴线,并且所述第二平面包括第四汽缸的第四中心纵轴线。
91.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支撑曲轴以供在所述曲轴轴线上作相对旋转的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包括支撑所述第一汽缸的第一平台、和支撑所述第二汽缸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和第二平台以互补于所述锐角的钝角互相交叉。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组五个双头螺栓,其将所述第一汽缸与所述曲轴箱联接;
以及
第二组五个双头螺栓,其将所述第二汽缸与所述曲轴箱联接。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五个双头螺栓是按与所述第一汽缸轴线同心的环形模式排列,并且所述第二组五个双头螺栓是按与所述第二汽缸轴线同心的环形模式排列。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五个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一汽缸轴线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组五个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二汽缸轴线对称设置。
95.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五个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一汽缸轴线等角度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组五个双头螺栓是围绕所述第二汽缸轴线等角度地设置。
96.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第一凸轮轴,其在平行于所述曲轴轴线的第一凸轮轴轴线上旋转,所述第一凸轮轴是设置于所述锐角范围内;
第二凸轮轴,其在平行于所述曲轴轴线的第二凸轮轴轴线上旋转,所述第二凸轮轴是设置于所述锐角范围外;以及
第三凸轮轴,其在平行于所述曲轴轴线的第三凸轮轴轴线上旋转,所述第三凸轮轴是设置于所述锐角范围外。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曲轴箱,其支撑所述曲轴、所述第一凸轮轴、所述第二凸轮轴、所述第三凸轮轴。
98.一种内燃机,包括:
支撑曲轴在曲轴轴线上作相对旋转的曲轴箱;
第一排和第二排汽缸,其延伸于所述曲轴箱与限定多个燃烧室的对应第一和第二汽缸盖之间,所述第一排和第二排汽缸以限定50度到60度角范围内夹角的V构型由所述曲轴轴线伸出;
吸入系统,其向所述多个燃烧室中至少一个供应充气,所述吸入系统包括:
进气歧管,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排与第二排汽缸之间;
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汽缸盖每一个上的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以及
操作所述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的发动机控制单元。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延伸于进气口与气箱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段延伸于所述气箱与所述多个燃烧室中其中一个的进气口之间。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内燃机,其中隔离件包括第一和第二表面并把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分开,所述第一表面限定了所述第一段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表面限定了所述第二段的一部分。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是设置在所述第一段内。
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段分享所述进气歧管的共用外壁。
103.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包括中心纵轴线,并且所述第二段关于所述纵轴线同心延伸并置于所述第一段内。
104.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滤油器。
105.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构型平行于所述内燃机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曲轴轴线延伸。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内燃机的第一侧设置,并且所述气箱靠近所述内燃机的第二侧设置。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气箱分别在所述内燃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呈现相似的外观。
108.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系统包括置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其至少一个中的节流阀体。
10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构型平行于所述内燃机第一与第二侧之间的曲轴轴线延伸,并且所述进气歧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在位置靠近所述内燃机第一侧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汽缸盖的所述多个燃烧室其一个的进气口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段在位置靠近所述内燃机第二侧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汽缸盖的所述多个燃烧室其一个的进气口之间延伸。
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系统包括分别置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段的第一和第二节流阀体。
111.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是设置在所述进气歧管上。
1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是设置在所述进气歧管上。
113.一种内燃机,包括:
支撑曲轴在曲轴轴线上作相对旋转的曲轴箱,所述曲轴包括:
第一部分,其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所述曲轴的第一主轴承,以及
第二部分,其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所述曲轴的第二主轴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联接以限定机油箱;
第一排和第二排汽缸,其延伸于所述曲轴箱与对应的第一和第二汽缸盖之间;
润滑系统,其从所述曲轴箱清除油并向所述曲轴和所述第一和第二汽缸盖供油,所述润滑系统包括:
包括外科和转子的泵,所述外壳与所述曲轴箱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固定,并且所述转子位置围绕所述曲轴轴线并被所述曲轴转动;以及
多个延伸穿过所述曲轴箱的供油通路,所述多个供油通路其至少一个是铸造在所述曲轴箱中。
114.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的转子包括:
第一转子齿轮,其在第一转子齿轮轴线上旋转并具有从所述第一转子齿轮轴线向外突出的第一数目的外转子齿轮齿;以及
第二转子齿轮,其在第二转子齿轮轴线上旋转并具有向所述第二转子齿轮轴线伸入的第二数目的内转子齿轮齿,所述第二转子齿轮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子齿轮轴线间隔,并且所述第二数目的内转子齿轮齿不同于所述第一数目的外转子齿轮齿。
115.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齿轮轴线与所述曲轴轴线共线,并且所述第一转子齿轮轴线在径向上与所述曲轴轴线间隔。
116.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供油通路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包括铸造在所述曲轴箱中的管。
117.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内燃机,还包括:
延伸于所述曲轴箱与所述第一汽缸盖之间的第一推杆管,所述第一推杆管限定了将润滑剂从所述第一汽缸盖返回到所述曲轴箱的机油箱的第一管道;以及
延伸于所述曲轴箱与所述第二汽缸盖之间的第二推杆管,所述第二推杆管限定了将润滑剂从所述第二汽缸盖返回到所述曲轴箱的机油箱的第二管道。
118.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润滑剂过滤器和润滑剂压力传感器,所述润滑剂过滤器和所述润滑剂压力传感器经由固定夹具与所述曲轴箱联接,并且所述固定夹具提供所述泵与所述润滑剂过滤器和所述润滑剂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流体连通。
119.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包括:
刮油器,其从所述曲轴收集润滑剂;以及
簧片阀,其将来自所述机油箱的润滑剂导向所述机油箱。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阀是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限定的独立隔室内。
121.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有被清除的润滑剂都经过所述簧片阀。
122.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阀包括至少一个簧片。
123.根据权利要求12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阀包括一至四个簧片。
124.根据权利要求12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阀包括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簧片的支架。
12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由压配合件和固定件其至少一个与所述曲轴箱固定。
126.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作用是从所述多个油路经由多个凸轮从动件和多个推杆被输送到所述汽缸盖。
127.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推杆包括第一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在第一推杆管内延伸,所述第一推杆管在所述曲轴箱与所述汽缸盖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推杆管限定了将润滑剂从所述第一汽缸盖返回到所述曲轴箱的机油箱的第一管道;并且所述第二推杆在第二推杆管内延伸,所述第二推杆管在所述曲轴箱与所述汽缸盖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推杆管限定了将润滑剂从所述第二汽缸盖返回到所述曲轴箱的机油箱的第二管道。
128.一种内燃机外壳,所述外壳包括:
曲轴箱,其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适于所述曲轴的传动侧末端在其中旋转的第一曲轴轴承,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适于所述曲轴的凸轮侧末端在其中旋转的第二曲轴轴承;以及
多个凸轮轴孔,其是由下述凸轮轴孔所组成:
适于第一凸轮轴穿过其间的第一凸轮轴孔;
适于第二凸轮轴穿过其间的第二凸轮轴孔;以及
适于第三凸轮轴穿过其间的第三凸轮轴孔。
129.根据权利要求128所述的外壳,还包括:
沿着第一汽缸轴线从所述曲轴箱伸出的第一汽缸;
沿着第二汽缸轴线从所述曲轴箱伸出的第二汽缸,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轴线限定了V构型。
130.根据权利要求12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轴线之间的角度在50度到60度范围内。
131.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轴线之间的角度在约53度到约57度范围内。
132.根据权利要求13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轴线之间的角度在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
133.根据权利要求13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56.25度。
134.根据权利要求129所述的外壳,还包括:
第一汽缸盖,其与所述第一汽缸联接并部分限定第一燃烧室;以及
第二汽缸盖,其与所述第二汽缸联接并部分限定第二燃烧室。
135.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燃烧室各包括楔形燃烧室。
136.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外壳,还包括:
第一组双头螺栓,其将所述第一汽缸盖、所述第一汽缸和所述曲轴箱联接;以及
第二组双头螺栓,其将所述第二汽缸盖、所述第二汽缸和所述曲轴箱联接。
137.根据权利要求136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包括至少五个双头螺栓,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包括至少五个双头螺栓。
138.根据权利要求137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包括五个双头螺栓,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包括五个双头螺栓。
139.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缸盖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经由在第一进气通路平面中延伸的第一进气通路与第一燃烧室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排气口经由在第一排气通路平面中延伸的第一排气通路与第一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路平面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进气通路平面;并且所述第二汽缸盖包括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经由在第二进气通路平面中延伸的第二进气通路而与第二燃烧室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经由在第二排气通路平面中延伸的第二排气通路而与第二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路平面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二进气通路平面。
140.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平面与第一排气道平面共平面,并且所述第二进气道平面与第二排气道平面共平面。
141.根据权利要求12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缸包括多个内径,所述内径是由第一活塞内径和一定数目的在第一曲轴箱与第一汽缸盖末端之间延伸的第一双头螺栓内径所组成,所述数目的第一双头螺栓内径对应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并且所述第二汽缸包括多个内径,所述内径是由第二活塞内径和一定数目的在第二曲轴箱与第二汽缸盖末端之间延伸的第二双头螺栓内径所组成,所述数目的第二双头螺栓内径对应于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
142.根据权利要求14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头螺栓内径平行于所述第一活塞内径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双头螺栓内径平行于所述第二活塞内径延伸。
143.根据权利要求12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汽缸内的冲程长度在约4英寸到约5英寸范围内,所述第一和第二汽缸各包括直径在约4英寸到约5英寸范围内的内径,并且所述内燃机的排量在约130立方英寸与约196立方英寸范围内。
144.根据权利要求14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包括的缸径冲程比是欠正方形、正方形和过正方形其中一个。
145.根据权利要求14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程长度是约4.375英寸,所述内径的直径是约4.155英寸,并且所述内燃机的排量是约147立方英寸。
146.根据权利要求12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缸包括:
第一活塞内径,其沿着第一曲轴箱末端与第一汽缸盖末端之间的第一汽缸轴线延伸;
第一缸体,其与所述第一汽缸轴线同心;以及
第一多个散热片,其从所述第一缸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缸体轴线向外伸出;并且
所述第二汽缸包括:
第二活塞内径,其沿着第二曲轴箱末端与第二汽缸盖末端之间的第二汽缸轴线延伸;
第二缸体,其与所述第一汽缸轴线同心;以及
第二多个散热片,其从所述第二缸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缸体轴线向外伸出。
147.根据权利要求146所述的外壳,其中在所述第一多个散热片之间的侧向间隔沿着所述第一汽缸轴线改变;而且在所述第二多个散热片之间的侧向间隔沿着所述第二汽缸轴线改变。
148.根据权利要求147所述的外壳,其中在所述第一多个散热片之间的侧向间隔从所述第一曲轴箱末端到所述第一汽缸盖末端减小;并且在所述第二多个散热片之间的侧向间隔从所述第二曲轴箱末端到所述第二汽缸盖末端减小。
149.根据权利要求148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个散热片的第一径向突起沿着所述第一汽缸轴线改变;而且所述第二多个散热片的第二径向突起沿着所述第二汽缸轴线改变。
150.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突起从所述第一曲轴箱末端到所述第一汽缸盖末端增大;所述第二径向突起从所述第二曲轴箱末端到所述第二汽缸盖末端增大。
151.根据权利要求128所述的外壳,还包括:
与所述曲轴箱的第二部分紧固的凸轮箱板,所述凸轮箱板包括:
适于所述曲轴穿过其间的曲轴孔;以及
多个凸轮轴轴承,其是由下述凸轮轴轴承所组成:
适于所述第一凸轮轴穿过其中的第一凸轮轴轴承;
适于所述第二凸轮轴穿过其中的第二凸轮轴轴承;以及
适于所述第三凸轮轴穿过其中的第三凸轮轴轴承。
152.根据权利要求151所述的外壳,还包括:
与所述曲轴箱的第一部分固定的凸轮轴传动装置盖,所述凸轮轴传动装置盖覆盖所述凸轮箱板。
153.根据权利要求15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箱板是夹在所述曲轴箱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凸轮轴传动装置盖之间。
154.根据权利要求128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曲轴轴承其至少一个包括对开轴承,其包括第一弓形段和第二弓形段。
155.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轴承被压入所述曲轴箱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其至少一个中。
156.一种内燃机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包括:
第一部分,其包括适于曲轴的传动侧末端在其中旋转的第一曲轴轴承;以及
第二部分,其包括:
适于所述曲轴的凸轮侧末端在其中旋转的第二曲轴轴承;以及
多个凸轮轴孔,其是由下述凸轮轴孔所组成:
适于第一凸轮轴穿过其间的第一凸轮轴孔;
适于第二凸轮轴穿过其间的第二凸轮轴孔;以及
适于第三凸轮轴穿过其间的第三凸轮轴孔。
157.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限定第一和第二汽缸平台,所述第一汽缸平台位于第一平台平面上,并且所述第二汽缸平台位于第二平台平面上,所述第二汽缸平台平面以120度到130度范围内的钝角与所述第二汽缸平台平面相交。
158.根据权利要求157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在121度到124度范围内。
159.根据权利要求158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在123度到124度范围内。
160.根据权利要求159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是123.75度。
161.根据权利要求157所述的曲轴箱,还包括:
第一组双头螺栓内径,其从所述第一汽缸平台延伸至所述曲轴箱中;以及
第二组双头螺栓内径,其从所述第二汽缸平台延伸至所述曲轴箱中。
162.根据权利要求161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内径包括至少五个双头螺栓内径,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内径包括至少五个双头螺栓内径。
163.根据权利要求162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内径由五个双头螺栓内径所组成,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内径由五个双头螺栓内径所组成。
164.根据权利要求161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内径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台平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内径垂直于所述第二平台平面延伸。
165.根据权利要求161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内径是以第一环形模式排列在所述第一平台平面中,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内径是以第二环形模式排列在所述第二平台平面中。
166.根据权利要求165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内径是以第一环形模式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内径是以第二环形模式对称设置。
167.根据权利要求165所述的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头螺栓内径是以第一环形模式等角度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组双头螺栓内径是以第二环形模式等角度地设置。
168.一种内燃机汽缸,所述汽缸包括:
沿着曲轴箱末端与汽缸盖末端之间的中心轴线延伸的缸体;
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自所述缸体向外伸出的多个散热片;以及多个内径,其是由下述内径所组成:
与所述中心轴线同心的一个活塞内径;以及
延伸于所述曲轴箱末端与所述汽缸盖末端的五个双头螺栓内径。
169.根据权利要求168所述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双头螺栓内径平行于所述一个活塞内径延伸。
170.根据权利要求169所述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内的冲程长度在约4英寸到约5英寸范围内,并且所述一个内径包括在约4英寸到约5英寸范围内的直径。
171.根据权利要求170所述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程长度是约4.375英寸,并且所述一个内径的直径是约4.125英寸。
172.根据权利要求168所述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片之间的侧向间隔沿着所述汽缸轴线改变。
173.根据权利要求172所述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片之间的侧向间隔从所述曲轴箱末端到所述汽缸盖末端减小。
174.根据权利要求173所述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片之间的径向突起沿着所述汽缸轴线改变。
175.根据权利要求174所述的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突起从所述曲轴箱末端到所述汽缸盖末端增大。
176.一种内燃机的汽缸盖,所述汽缸盖包括:
燃烧室;
延伸于所述燃烧室与进气口之间的进气通路;
延伸于燃烧室与排气口之间的排气通路;
沿着进气门轴线延伸的进气门导轨,所述进气门轴线横穿所述燃烧室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进气通路;
沿着排气门轴线延伸的排气门导轨,所述排气门轴线横穿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排气口之间的排气通路,所述进气门轴线与排气门轴线平行并限定气门平面;
垂直于进气门摇臂平面延伸的进气门摇臂轴线,所述进气门摇臂轴线垂直于所述进气门轴线,并且所述进气门摇臂平面垂直于所述气门平面;以及
垂直于排气门摇臂平面延伸的排气门摇臂轴线,所述排气门摇臂轴线垂直于所述排气门轴线,所述排气门摇臂平面垂直于所述气门平面,并且所述排气门摇臂轴线与所述进气门摇臂轴线是共线的。
177.根据权利要求176所述的汽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路在第一进气通路平面内延伸,所述排气通路在大体上平行于第一进气通路平面的所述第一排气通路平面内延伸。
178.根据权利要求176所述的汽缸盖,还包括:
让充气进入所述燃烧室的进气门,所述第一进气门沿着所述进气门轴线往复运动;以及
让燃烧产物排出所述燃烧室的排气门,所述排气门沿着所述排气门轴线往复运动。
179.根据权利要求178所述的汽缸盖,还包括:
起动所述进气门的进气摇臂,所述进气摇臂围绕所述进气门摇臂轴线旋转;以及
起动所述排气门的排气摇臂,所述排气摇臂围绕所述排气门摇臂轴线旋转。
180.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往复式系统,所述往复式系统将热能转换成转动作用,所述往复式系统包括:
在曲轴轴线上旋转的曲轴,所述曲轴包括多个主轴承轴颈、杆轴承轴颈、和将所述多个主轴承轴颈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的多个曲柄;
协同所述曲轴旋转进行往复运动的多个活塞;以及
将所述多个活塞与所述曲轴以可围绕枢轴旋转方式联接的多个连杆,所述多个连杆各自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并且所述多个连杆包括:
包括靠近所述活塞末端的活塞销孔的杆体,所述活塞销孔容纳将所述杆体与所述多个活塞中的对应者以可围绕枢轴旋转方式联接的活塞销;
与所述杆体紧固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互相限定了靠近所述曲轴末端的曲轴孔,所述曲轴孔容纳所述杆轴承轴颈;以及
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沿着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的固定件轴线延伸。
181.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往复式系统,还包括:所述多个主轴承轴颈包括沿所述曲轴轴线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主轴承轴颈;所述杆轴承轴颈在径向上与所述曲轴轴线隔开并且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与第二主轴承轴颈之间;并且所述多个曲柄包括第一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将所述杆轴承轴颈与所述第一主轴承轴颈联接并且所述第二曲柄将所述杆轴承轴颈与所述第二主轴承轴颈联接。
182.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活塞包括第一和第二活塞;并且所述多个连杆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将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杆将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
183.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沿着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的第一固定件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沿着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的第二固定件轴线延伸。
184.根据权利要求183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轴线成斜向。
185.根据权利要求183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螺栓。
186.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与所述多个曲柄中一个联接的至少一个配重块。
187.根据权利要求180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至少一个角位置标识。
188.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往复式系统,所述往复式系统将热能转换成转动作用,所述往复式系统包括:
在曲轴轴线上旋转的曲轴,所述曲轴包括多个主轴承轴颈、杆轴承轴颈、和将所述多个主轴承轴颈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的多个曲柄;
协同所述曲轴旋转进行往复运动的多个活塞;以及
将所述多个活塞与所述曲轴以可围绕枢轴旋转方式联接的多个连杆,所述多个连杆各自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并且所述多个连杆各包括:
包括靠近所述活塞末端的活塞销孔并包括靠近所述曲轴末端的光孔的杆体,所述活塞销孔适于容纳将所述杆体与所述多个活塞中的对应者以可围绕枢轴旋转方式联接的活塞销;
与所述杆体紧固并包括光孔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互相限定了靠近所述曲轴末端并围绕所述杆轴承轴颈的曲轴孔;以及
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
适于以螺纹线与所述端盖的螺纹孔啮合的螺纹部分;
比所述螺纹部分横截面更大的头端部分,所述头端部分适于对接啮合靠近所述光孔的杆体;以及
位于所述螺纹部分与所述头端部分之间并将所述两者连接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适于放在所述光孔中。
189.根据权利要求188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活塞包括第一和第二活塞;并且所述多个连杆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将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杆将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
190.根据权利要求189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与第二连杆之间的曲轴轴线的偏移空间是等于沿着所述第一与第二活塞之间的曲轴轴线的偏移空间。
191.根据权利要求188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中多个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
192.根据权利要求188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沿着头端与带螺纹端之间的固定件轴线延伸,并且所述固定件轴线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
193.根据权利要求188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
194.根据权利要求193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六角螺栓与凹头螺栓中至少一个。
195.根据权利要求188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与所述多个曲柄中一个联接的至少一个配重块。
196.根据权利要求188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至少一个角位置标识。
197.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往复式系统,所述往复式系统将热能转换成转动作用,所述往复式系统包括:
在曲轴轴线上旋转的曲轴,所述曲轴包括多个主轴承轴颈、杆轴承轴颈、和将所述多个主轴承轴颈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的多个曲柄;
协同所述曲轴旋转进行往复运动的多个活塞;以及
将所述多个活塞与所述曲轴以可围绕枢轴旋转方式联接的多个连杆,所述多个连杆各自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并且所述多个连杆各包括:
包括靠近所述活塞末端的活塞销孔并包括靠近所述曲轴末端的光孔的杆体,所述活塞销孔适于容纳将所述杆体与所述多个活塞中的对应者以可围绕枢轴旋转方式联接的活塞销;
与所述杆体紧固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互相限定了靠近所述曲轴末端并围绕所述杆轴承轴颈的曲轴孔;以及
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
从所述端盖伸出并穿过所述杆体光孔的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在相对于所述端盖的远端包括螺纹;以及
适于以螺纹线啮合所述螺纹并对接啮合靠近所述光孔的杆体的螺母。
198.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活塞包括第一和第二活塞;并且所述多个连杆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将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杆将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杆轴承轴颈联接。
199.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中多个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
200.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与所述多个曲柄中一个联接的至少一个配重块。
201.根据权利要求197所述的往复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至少一个角位置标识。
202.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曲轴,所述曲轴包括:
沿着曲轴轴线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主轴承轴颈;
在径向上与所述曲轴轴线隔开的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的位置平行于所述曲轴轴线并且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与第二主轴承轴颈之间;
将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与所述第一主轴承轴颈联接的第一曲柄;
将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与所述第二主轴承轴颈联接的第二曲柄;以及
与所述第一曲柄联接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与所述第一主轴承轴颈之间。
203.根据权利要求202所述的曲轴,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曲柄联接的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杆轴承轴颈与所述第二主轴承轴颈之间。
204.根据权利要求203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配重块包括相同质量。
205.根据权利要求203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配重块包括对应于围绕所述曲轴轴线旋转相同的角动量。
206.根据权利要求202所述的曲轴,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一曲柄固定的至少一个固定件。
207.根据权利要求20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配重块包括围绕所述曲轴轴线分布的多个块体部分。
208.根据权利要求202所述的曲轴,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曲柄的至少一个上的至少一个角位置标识。
209.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
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的杆体,所述杆体包括适于活塞销穿过其间的活塞销孔,所述活塞销孔靠近所述活塞末端;
与所述杆体紧固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互相限定了适于所述连杆轴承轴颈在其中旋转的曲轴孔,所述连杆轴承轴颈靠近所述曲轴末端;以及
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沿着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的固定件轴线延伸。
210.根据权利要求209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沿着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的第一固定件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沿着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的第二固定件轴线延伸。
211.根据权利要求210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轴线成斜向。
212.根据权利要求210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螺栓。
213.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
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的杆体,所述杆体包括:
适于活塞销穿过其间的活塞销孔,所述活塞销孔靠近所述活塞末端;以及
靠近所述曲轴末端的光孔;
与所述杆体紧固并包括螺纹孔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互相限定了适于所述连杆轴承轴颈在其中旋转的曲轴孔,所述连杆轴承轴颈靠近所述曲轴末端;以及
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
适于以螺纹线与所述端盖的螺纹孔啮合的螺纹部分;
比所述螺纹部分横截面更大的头端部分,所述头端部分对接啮合靠近所述光孔的杆体;以及
位于所述螺纹部分与所述头端部分之间并将所述两者连接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适于放在所述光孔中。
214.根据权利要求213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
215.根据权利要求213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沿着头端与带螺纹端之间的固定件轴线延伸,并且所述固定件轴线与所述纵轴线成斜向。
216.根据权利要求213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
217.根据权利要求216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六角螺栓与凹头螺栓中至少一个。
218.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
沿着活塞末端与曲轴末端之间的纵轴线延伸的杆体,所述杆体包括:
适于活塞销穿过其间的活塞销孔,所述活塞销孔靠近所述活塞末端;以及
靠近所述曲轴末端的光孔;
与所述杆体紧固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互相限定了适于所述连杆轴承轴颈在其中旋转的曲轴孔,所述连杆轴承轴颈靠近所述曲轴末端;以及
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
从所述端盖伸出并穿过所述杆体光孔的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在相对于所述端盖的远端包括螺纹;以及
适于以螺纹线啮合所述螺纹并对接啮合靠近所述光孔的杆体的螺母。
219.根据权利要求218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端盖与所述杆体紧固。
220.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凸轮轴传动系统,所述内燃机包括成V构型的第一和第二汽缸,所述凸轮轴传动系统包括:
在曲轴轴线上旋转的曲轴驱动轮;
在进气凸轮轴轴线上旋转的进气凸轮轴从动轮;
在平行于所述进气凸轮轴轴线的第一排气轴线上旋转的第一排气凸轮轴从动轮;
在平行于所述进气凸轮轴轴线的第二排气轴线上旋转的第二排气凸轮轴从动轮;以及
使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互相连接以共同转动的传动带。
221.根据权利要求220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包括嵌齿轮,并且所述传动带包括有齿皮带。
222.根据权利要求221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包括驱动面和背面,所述驱动面包括多个嵌齿,并且所述背面一般是光滑的。
223.根据权利要求222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还包括:
使传动带松弛度降低到最小的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接合所述传动带背面的张紧轮。
224.根据权利要求223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是接合在所述曲轴驱动轮与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
225.根据权利要求223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还包括:
控制所述传动带与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其至少一个接触的空载装置,所述空载装置包括接合所述传动带背面的惰轮。
226.根据权利要求225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装置是接合在所述进气凸轮轴从动轮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气凸轮轴从动轮其中一个之间的传动带。
227.根据权利要求223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还包括:
控制所述传动带与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其至少一个接触的多个空载装置,所述多个空载装置包括接合所述传动带背面的惰轮。
228.根据权利要求225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载装置包括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所述第一惰轮是接合在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从动轮与所述进气凸轮轴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并且所述第二惰轮是接合在所述进气凸轮轴从动轮与所述第二排气凸轮轴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
229.根据权利要求228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还包括:
使传动带松弛度降低到最小的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接合所述传动带背面的张紧轮。
230.根据权利要求229所述的凸轮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是接合在所述曲轴驱动轮与所述第一排气凸轮轴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
231.一种车辆,包括:
底盘;以及
由所述底盘支撑的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包括:
曲轴箱;
以V构型自所述曲轴箱伸出的两排汽缸,所述两排汽缸包括:
由所述曲轴箱伸向第一汽缸盖的第一汽缸排;以及
由所述曲轴箱伸向第二汽缸盖的第二汽缸排;
在所述曲轴箱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汽缸盖之间延伸的多个推杆;
由所述曲轴箱支撑的多个凸轮轴,所述多个凸轮轴是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凸轮轴所组成;以及
将内燃机动力转化成所述底盘加速运动的推进装置。
232.根据权利要求23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车辆操作者支架,和驾驶所述底盘和控制所述内燃机的车辆操作者界面。
233.根据权利要求23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操作者支架包括车座、脚踏杆和脚踏板中的至少一个。
234.根据权利要求23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操作者界面包括车把、手柄、方向盘、脚蹬和操纵杆中的至少一个。
235.根据权利要求23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汽缸之间的锐角在50度到60度范围内。
236.根据权利要求23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汽缸之间的锐角在约53度到约57度范围内。
237.根据权利要求23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汽缸之间的锐角在约56度到约57度范围内。
238.根据权利要求23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是56.25度。
239.根据权利要求23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地面接合轮(ground engaging wheel)。
240.根据权利要求23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是由单个地面接合轮所组成。
241.根据权利要求23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包括多个地面接合轮。
242.根据权利要求23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摩托车车架、全地形车车架、水陆两用全地形车副油箱和锄草机身。
243.根据权利要求23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包括地面接合轮。
244.根据权利要求24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雪地车车身。
245.根据权利要求23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螺旋桨和叶轮中的至少一个。
246.根据权利要求24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超轻推车、船体和个人水运车外壳中的至少一个。
CNA2005800468491A 2004-11-18 2005-11-18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和推进系统 Pending CN1011031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2854104P 2004-11-18 2004-11-18
US60/628,541 2004-1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3189A true CN101103189A (zh) 2008-01-09

Family

ID=3677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68491A Pending CN101103189A (zh) 2004-11-18 2005-11-18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和推进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6) US7395790B2 (zh)
EP (1) EP1815115A4 (zh)
JP (1) JP2008520907A (zh)
KR (1) KR20070094604A (zh)
CN (1) CN101103189A (zh)
AU (1) AU2005326800A1 (zh)
EA (1) EA011182B1 (zh)
WO (1) WO2006083350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8623A (zh) * 2010-01-15 2011-08-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内燃发动机以及用于其的车辆封装
CN102606243A (zh) * 2011-01-24 2012-07-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改进的凸轮轴布置的发动机组件
CN102734055A (zh) * 2012-06-25 2012-10-1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缸驱动的动力装置
CN113882945A (zh) * 2020-07-02 2022-01-04 Fna集团公司 多汽缸发动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5790B2 (en) 2004-11-18 2008-07-08 S&S Cycle, Inc. Reed valve breather for evolution engine
DE112006002733A5 (de) * 2005-08-05 2008-07-10 Neumayer Tekfor Holding Gmbh Welle, wie Nockenwell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07058059B4 (de) 2007-01-26 2015-06-11 Dichtungstechnik G. Bruss Gmbh & Co. Kg Ölabscheideranordnung sowie Zylinderkopfhaube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DE102007028186B4 (de) * 2007-06-20 2020-11-19 Motorenfabrik Hatz Gmbh & Co Kg Einteilig gegossenes Kurbelgehäuse für einen Mehrzylindermotor
JP5072719B2 (ja) * 2008-06-05 2012-11-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5140529B2 (ja) * 2008-09-25 2013-0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単気筒エンジン
US7699035B1 (en) 2008-09-29 2010-04-20 S & S Cycle, Inc. Compression release mechanism
US8761970B2 (en) * 2008-10-21 2014-06-24 The Boeing Company Alternativ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ir mass state of an aircraft and to validate and augment the primary method
US8910610B2 (en) * 2010-02-03 2014-12-16 Daniel C. Thayer Oil pump with dual scavenging for a twin cam engine
US8852994B2 (en) 2010-05-24 2014-10-07 Masimo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bifacial tandem solar cells
US20120125284A1 (en) * 2010-11-24 2012-05-24 Midwest Motorcycle Supply Distributors Corp. Motorcycle Engine Crankcase for Simplified Engine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US8919301B2 (en) 2010-12-29 2014-12-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ylinder block assembly
US8746511B2 (en) * 2011-10-05 2014-06-10 The Boeing Company Self-sealing dispenser inser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DE102012023836B4 (de) * 2012-12-06 2022-07-07 Man Energy Solutions Se Brennkraftmaschine in Baukastenbauform
JP2016514024A (ja) 2013-03-14 2016-05-19 ハラッ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爪部の感染症、疾患または障害の治療方法
DE102013205554A1 (de) * 2013-03-28 2014-10-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US20160160710A1 (en) * 2013-07-03 2016-06-09 Borgwarner Inc. Engine braking via advancing the exhaust valve
USD753186S1 (en) * 2014-05-06 2016-04-05 Champion Engine Technology,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ylinder head
USD771144S1 (en) * 2014-05-06 2016-11-08 Champion Engine Technology,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ylinder head intake port
WO2015187703A1 (en) * 2014-06-02 2015-12-10 Midwest Motorcycle Supply Distributors Corp. Motorcycle engine with direct fuel injection
US9103277B1 (en) 2014-07-03 2015-08-11 Daniel Sexton Gurney Moment-cancelling 4-stroke engine
US9856817B2 (en) 2015-03-31 2018-01-02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Bolt-on cylinder kit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displacement of an engine
DE102015105324A1 (de) * 2015-04-08 2016-10-13 Ujet Vehicles S.À.R.L. Motorgetriebenes Fahrzeug, insbesondere Zweirad-Fahrzeug
GB2534249B (en) * 2015-07-15 2017-07-26 Ford Global Tech Llc An engine trigger wheel
US10190452B2 (en) * 2015-10-27 2019-01-29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Engine lubrication structure and motorcycle
JP2017120049A (ja) * 2015-12-28 2017-07-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シリンダヘッド冷却構造
US10590813B2 (en) 2017-03-30 2020-03-17 Quest Engine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753308B2 (en) 2017-03-30 2020-08-25 Quest Engine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1041456B2 (en) 2017-03-30 2021-06-22 Quest Engine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526953B2 (en) 2017-03-30 2020-01-07 Quest Engine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465629B2 (en) 2017-03-30 2019-11-05 Quest Engine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piston with deflector channels and complementary cylinder head
US10590834B2 (en) 2017-03-30 2020-03-17 Quest Engine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598285B2 (en) 2017-03-30 2020-03-24 Quest Engines, LLC Piston sealing system
US10989138B2 (en) 2017-03-30 2021-04-27 Quest Engine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894981B2 (ja) 2017-04-28 2021-06-30 クエスト エンジンズ,エルエルシー 可変容積室デバイス
WO2018204684A1 (en) 2017-05-04 2018-11-08 Quest Engines, LLC Variable volume chamber for interaction with a fluid
WO2018231954A1 (en) * 2017-06-13 2018-12-20 Compressor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Scavenger valve method and device
US11060636B2 (en) 2017-09-29 2021-07-13 Quest Engines, LLC Engines and pumps with motionless one-way valve
WO2019089491A1 (en) 2017-11-03 2019-05-09 Indian Motorcycle International, LLC Variable valve timing system for an engine
WO2019147797A2 (en) 2018-01-26 2019-08-01 Quest Engines, LLC Audio source waveguide
WO2019147963A1 (en) 2018-01-26 2019-08-01 Quest Engin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tratified streams
JP2021167573A (ja) * 2018-07-12 2021-10-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火花点火式2バルブエンジン、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WO2020217237A1 (en) * 2019-04-22 2020-10-29 Viveknath Richards Four 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v-twin layout
WO2020234857A1 (en) * 2019-05-22 2020-11-26 Viveknath Richards Four 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v-twin layout with innovative arrangement
CN115427667A (zh) 2020-03-12 2022-12-02 莫托塔西那里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簧片阀以及簧片阀空气箱
JP2021165558A (ja) * 2020-04-06 2021-10-14 株式会社ミクニ リードバルブ
US11698050B2 (en) * 2020-07-13 2023-07-11 Powerhouse Engine Solutions Switzerland IP Holding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oil supply to pump
JP2023116891A (ja) * 2022-02-10 2023-08-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油圧センサの設置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0101A (en) 1912-10-02 1913-04-29 Waverley Mfg Company Valve mechanism.
US1711882A (en) 1927-08-23 1929-05-07 Fornaca Guid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US1885576A (en) 1928-02-15 1932-11-01 Jean A H Barkeij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830046A (en) 1928-09-28 1931-11-03 White Frank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787717A (en) 1929-03-30 1931-01-06 Boulet Georges Valve gear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1812262A (en) 1929-10-12 1931-06-30 Gardner & Sons Ltd Inlet valv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2047419A (en) 1933-02-16 1936-07-14 Chrysler Corp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62583A (en) 1935-11-27 1936-12-01 Stanley J Kruczek Balancing flywheel
US2111242A (en) 1936-05-16 1938-03-15 Harley Davidson Motor Co Inc Lubric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2464711A (en) * 1943-03-10 1949-03-15 Paxman Edward Philip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2407102A (en) 1943-06-04 1946-09-03 Ryder Elme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US2593769A (en) 1945-12-11 1952-04-22 Kollsman Paul Engine fuel injection
US2691366A (en) * 1950-10-28 1954-10-12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Air-cooled cylinder head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2758580A (en) * 1951-03-08 1956-08-14 Hallett Mfg Compan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3042013A (en) * 1960-09-12 1962-07-03 Tecumseh Products Co Fuel supply means for engines
GB1279132A (en) * 1969-04-02 1972-06-28 Chrysler United Kingdom Ltd F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GB1468508A (en) * 1973-04-12 1977-03-30 Perkins Engines Ltd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S5213563B2 (zh) 1973-10-08 1977-04-15
US4142487A (en) 1977-04-29 1979-03-06 Somraty Tomas P Two-stroke piston engine
US4082295A (en) 1977-05-25 1978-04-04 Garlock Inc. Reed valve with crankshaft seal and method
AT365743B (de) * 1977-06-07 1982-02-10 List Hans Zylinderkopf fuer eine luftgekuehlte brennkraftmaschine
SU999986A3 (ru) * 1977-08-29 1983-02-23 Кубота Лтд (Фирма) Камера сгорани дл компакт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 с боковым расположением впускного и выпускного клапанов
US4320671A (en) 1978-05-25 1982-03-23 Curasi Robert R Crankshaft counterbalancing
JPS56118522U (zh) 1980-02-12 1981-09-10
JPS56118522A (en) 1980-02-23 1981-09-17 Yamaha Motor Co Ltd V type engine for motorcycle
US4370953A (en) 1980-05-05 1983-02-01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Cylinder two stroke engine with torsional resonance control
JPS5791320A (en) * 1980-11-28 1982-06-07 Suzuki Motor Co Ltd Intake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3125077A1 (de) 1981-06-26 1983-01-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Zweizylinder-viertakt-boxermotor, insbesondere fahrtwindluftgekuehlt fuer motorraeder
DE3135878C2 (de) * 1981-09-10 1993-10-28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r Kühlung eines a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Luftansaugrohr angeordneten Kraftstoffeinspritzventiles
US4519344A (en) 1981-11-07 1985-05-2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58106249A (ja) 1981-12-19 1983-06-24 Honda Motor Co Ltd 可変容量フライホイ−ル
JPS58113646A (ja) 1981-12-26 1983-07-0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US4480600A (en) 1982-05-24 1984-11-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mpact odd cylinder V-type engine
US4615308A (en) 1983-03-11 1986-10-0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uxiliary mechanism driving device in a V-type engine
DE3321751A1 (de) 1983-06-16 1984-12-20 Dr.Ing.H.C. F. Porsche Ag, 7000 Stuttgart Brennkraftmaschine fuer fahrzeuge, insb. fuer motorraeder
US4643139A (en) 1983-07-20 1987-02-17 Hargreaves Bernard J Reed valve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H0799100B2 (ja) 1983-09-03 1995-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US4607601A (en) 1984-02-23 1986-08-26 Compagnie Des Transmissions Mechaniques Sedis Detachable timing gear cassette unit for an explosion 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61132725A (ja) 1984-11-30 1986-06-20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v型2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DE3522991A1 (de) 1985-06-27 1987-01-08 Bosch Gmbh Robert Brennkraftmaschine
US4696263A (en) 1985-07-12 1987-09-29 Performance Industries, Inc. Reed valve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DE3636286C2 (de) 1985-10-25 1996-12-12 Honda Motor Co Ltd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Motorrad
JPS62276208A (ja) 1986-01-20 1987-12-01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US4643142A (en) 1986-01-30 1987-02-1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quish control engine
GB8608237D0 (en) 1986-04-04 1986-05-08 Collins Motor Corp Ltd Reciprocatory 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US5020973A (en) 1986-04-25 1991-06-04 The Scott & Fetzer Company Air compressor shroud
US4726331A (en) 1986-05-06 1988-02-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eans for variable valve timing for engine
US4901307A (en) 1986-10-17 1990-02-13 Qualcomm, Inc.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atellite or terrestrial repeaters
FR2615905B1 (fr) * 1987-05-29 1989-09-15 Renault Culasse multisoupapes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JP2611284B2 (ja) 1987-12-03 1997-05-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エンジンの吸気取入れ装置
JPS63235606A (ja) 1988-03-11 1988-09-30 Yamaha Motor Co Ltd 1頭上カム軸式エンジン
US4869213A (en) 1988-03-28 1989-09-26 Custom Chrome, Inc. Motorcycle breather valve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H01148680U (zh) 1988-04-01 1989-10-16
US5070824A (en) * 1988-05-30 1991-12-1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ombustion chamber and valve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multi-valve engine
DE3933943A1 (de) 1988-10-28 1990-05-03 Volkswagen Ag Einrichtung zum stufenlosen verstellen der steuerzeiten von gaswechselventilen
JP2738937B2 (ja) 1988-10-31 1998-04-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US4889011A (en) 1988-11-07 1989-12-26 Steahly Charles W Detachable flywheel weights for altering motorcycle engine performance
US4960081A (en) 1988-12-16 1990-10-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Belt driven camshaft mechanis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2176107A (ja) 1988-12-28 1990-07-09 Mazda Motor Corp 多弁式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JP2725196B2 (ja) 1989-02-08 1998-03-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二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吸気装置
US5016592A (en) 1989-02-14 1991-05-2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a Kaisha Cylinder head and valve train arrangement for multiple valve engine
FR2651077B1 (fr) 1989-08-18 1994-06-10 Letourneur Gregoire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cho notamment acoustique dans une ligne telephonique
US4964384A (en) 1989-08-31 1990-10-23 Getz Carl M Tornado engine
JPH03100317A (ja) 1989-09-14 1991-04-25 Suzuki Motor Corp 二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装置
JP2883378B2 (ja) 1989-12-08 1999-04-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v型エンジン
JPH03185216A (ja) 1989-12-14 1991-08-13 Yamaha Motor Co Ltd V形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US5259269A (en) 1990-04-03 1993-11-09 Swenson Sr Roger M Flywheel with adjustable weights
JP2539939B2 (ja) 1990-05-24 1996-10-02 タカタ 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収納用カバ―
US5103459B1 (en) 1990-06-25 1999-07-06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JP2832488B2 (ja) 1990-07-11 1998-12-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装置
JP3049748B2 (ja) 1990-09-12 2000-06-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装置
JPH04136471A (ja) 1990-09-28 1992-05-11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US5020486A (en) 1990-10-03 1991-06-04 Unger Paul T Partitioned poppet valve mechanism seprating inlet and exhaust tracts
US5052350A (en) 1990-11-02 1991-10-01 King Brian T Device to combine the motions of two camlobes differentially phased
US5263079A (en) 1990-11-30 1993-11-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ual mode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n echo canceller employed in both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JPH04136471U (ja) 1991-06-12 1992-12-18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US5174263A (en) 1991-06-24 1992-12-29 Echlin, Inc. Motorcycle 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US5215504A (en) 1991-06-27 1993-06-01 Xerox Corporation Low noise timing belt
JPH05163951A (ja) 1991-12-11 1993-06-29 Suzuki Motor Corp 二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
JPH05179971A (ja) 1991-12-27 1993-07-20 Yamaha Motor Co Ltd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弁
JP3084878B2 (ja) 1992-01-24 2000-09-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取付構造
JP3024334B2 (ja) 1992-01-24 2000-03-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
JPH06117262A (ja) 1992-09-30 1994-04-26 Suzuki Motor Corp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装置
JPH06191458A (ja) 1992-12-23 1994-07-1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WO1994016203A1 (de) 1992-12-30 1994-07-21 Meta Motoren- Und Energie-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r variablen steuerung der ventile von brennkraftmaschinen, insbesondere zur drosselfreien laststeuerung von ottomotoren
US5243934A (en) 1993-01-04 1993-09-14 Eyvind Boyesen Multiple stage reed valves for use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H06200768A (ja) 1993-01-05 1994-07-1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用リードバルブ弁
JP3205120B2 (ja) 1993-04-22 2001-09-04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複合材料製リードバル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46781A (ja) 1993-06-10 1994-12-20 Kubota Corp エンジンのヘッドブロック固定構造
IT1270244B (it) * 1993-07-23 1997-04-29 Porsche Ag Accoppiamento a viti della testa cilindri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JP3331526B2 (ja) 1993-11-25 2002-10-07 フジオーゼ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ペット弁の駆動装置
US5636263A (en) 1994-03-21 1997-06-03 Thomson; James D. Dispatcher-activated response identification light (DARIL)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JP3693123B2 (ja) 1994-09-05 2005-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弁装置
JP3503716B2 (ja) 1994-09-27 2004-03-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弁装置
JP3473716B2 (ja) 1994-10-06 2003-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弁装置
US5560329A (en) * 1994-10-31 1996-10-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alvetrain for a pushrod engine
US5526426A (en) 1994-11-08 1996-06-11 Signalwork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fficiently constrained frequency-domain adaptive filter
JP3343800B2 (ja) 1994-12-28 2002-1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弁系への給油通路の配設構造
JP2772767B2 (ja) 1995-01-09 199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吸気ポート構造
JPH08210142A (ja) 1995-02-07 1996-08-20 Suzuki Motor Corp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装置
US5765451A (en) 1995-02-09 1998-06-16 Carone; Robert P. Slipper bearing assembly for radi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764753A (en) 1995-09-29 1998-06-09 Crystal Semiconductor Corp. Half-duplex controller
US5894763A (en) 1996-01-19 1999-04-20 Peters; Robert R. Flywheel and crank apparatus
US5615642A (en) 1996-02-05 1997-04-0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Motorcycle engine
JPH09242551A (ja) 1996-03-05 1997-09-16 Suzuki Motor Corp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装置
JP3666763B2 (ja) 1996-03-27 2005-06-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US5636602A (en) 1996-04-23 1997-06-10 Caterpillar Inc. Push-pull valve assembly for an engine cylinder
US5878703A (en) 1996-05-31 1999-03-09 Sweeney; Kevin Two stroke cycle engine
US5838787A (en) 1996-06-27 1998-11-17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cho return loss using a complementary variolosses in transmit path
JP3585010B2 (ja) * 1996-08-05 2004-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式v型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US6185300B1 (en) 1996-12-31 2001-02-06 Ericsson Inc. Echo canceler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DE19701874C5 (de) 1997-01-21 2006-06-22 Daimlerchrysler Ag Nockenwellenlageranordnung im Zylinderkopf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2981436B2 (ja) 1997-02-07 1999-11-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内燃機関
JPH10220234A (ja) 1997-02-10 1998-08-18 Suzuki Motor Corp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リードバルブ装置
US5823156A (en) 1997-04-09 1998-10-20 Kohler Co. Dual bore intake manifold
US6065459A (en) 1997-05-15 2000-05-23 Lynn Diane Johnston Correct-a-flow radius turnaround anti-reversionary venturi pipes
SG71035A1 (en) 1997-08-01 2000-03-21 Bitwave Pte Ltd Acoustic echo canceller
US5924398A (en) 1997-10-06 1999-07-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low improvement vanes in the intake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148078A (en) 1998-01-09 2000-11-14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cho suppression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5943997A (en) 1998-02-06 1999-08-31 S&S Cycle, Inc.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for carburetors
CA2231608A1 (en) 1998-03-09 1999-09-09 Stephan Arne Saker Motorcycle flywheel assembly
US5983849A (en) * 1998-03-17 1999-11-16 S & S Cycle, Inc. Composite pushrod hole adapter plat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6155125A (en) 1998-06-15 2000-12-05 Custom Chrome, Inc. Method of converting an existing five-speed v-twin motorcycle transmission to a six-speed overdrive transmission
US6047667A (en) 1998-07-24 2000-04-1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Motorcycle camshaft support plate
US6112712A (en) 1998-07-24 2000-09-05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Motorcycle cam drive tensioner
WO2000008324A1 (de) 1998-08-07 2000-02-17 Daimlerchrysler Ag Brennkraftmaschine
JP4197067B2 (ja) * 1998-10-28 2008-12-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動力伝達装置
JP2000130254A (ja) * 1998-10-28 2000-05-09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エンジン
US6095105A (en) 1999-03-01 2000-08-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lenum/runner module having integrated engine valve cover
US6257178B1 (en) * 1999-04-19 2001-07-10 Avl List Gmb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motorcycle
JP2000318669A (ja) 1999-05-12 2000-11-21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JP2000329002A (ja) 1999-05-18 2000-11-2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JP2000355292A (ja) 1999-06-15 2000-12-26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取り入れ装置
AT3646U1 (de) 1999-06-17 2000-06-26 Avl List Gmbh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motorrad
US6142116A (en) * 1999-07-15 2000-11-07 Detroit Diesel Corpora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cylinder head having unique head bolt mounting and port arrangement
JP3827494B2 (ja) 1999-11-04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型2気筒エンジン
JP3901904B2 (ja) 1999-12-17 2007-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チャンバ構造
US6189496B1 (en) 2000-01-07 2001-02-20 S & S Cycle, Inc. Breather valv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US6318321B1 (en) 2000-04-12 2001-11-20 S&S Cycle, Inc. Method of modifying motorcycle engine cam drive
GB0010895D0 (en) 2000-05-05 2000-06-28 Nelson Burgess Ltd Air intake silencer
JP2002002573A (ja) 2000-06-26 2002-01-09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US6622030B1 (en) 2000-06-29 2003-09-16 Ericsson Inc. Echo suppression using adaptive gain based on residual echo energy
JP2002021661A (ja) 2000-07-05 2002-01-23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3565176B2 (ja) 2000-07-11 2004-09-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JP4371548B2 (ja) 2000-07-21 2009-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三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3829599B2 (ja) 2000-07-31 2006-10-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AT5141U1 (de) 2000-08-24 2002-03-25 Avl List Gmbh Viertakt-aussenbord-brennkraftmaschine zum antreiben eines wasserfahrzeuges
USD467940S1 (en) 2001-02-02 2002-12-31 S & S Cycle, Inc. Cylinder
US6889066B2 (en) 2001-03-27 2005-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echo suppression in mobile stations
JP3520857B2 (ja) 2001-03-29 2004-04-1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v型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4151230B2 (ja) 2001-04-13 2008-09-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v型エンジンの二次空気供給装置
JP2002364467A (ja) 2001-06-08 2002-12-18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US6609498B2 (en) * 2001-07-02 2003-08-2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arget wheel tooth detection
US6457449B1 (en) 2001-07-11 2002-10-0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Motorcycle engine cam chest having reed valve assembly
JP4112832B2 (ja) 2001-08-31 2008-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配置構造
US6705268B2 (en) 2001-09-21 2004-03-16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Engine noise barrier
DE50113447D1 (de) 2001-10-25 2008-02-14 Ford Global Tech Llc Dieselmotor mit variablem Kompressionsverhältnis
JP3608549B2 (ja) 2001-12-25 2005-01-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ダクト装置
USD475720S1 (en) 2002-01-31 2003-06-10 S&S Cycle, Inc. Tuned induction manifold runners
US6691661B2 (en) 2002-01-31 2004-02-17 S & S Cycle, Inc. Tuned induction system for a motorcycle
JP4061970B2 (ja) 2002-05-29 2008-03-19 ヤマハマリン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及び船外機
US20040004527A1 (en) * 2002-07-03 2004-01-08 David Geller Wideband microwave power inductor with heatsink
US7246593B2 (en) 2002-08-29 2007-07-24 Siemens Canada Limited Intake module assembly
JP3861789B2 (ja) 2002-10-03 2006-12-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4199086B2 (ja) * 2002-11-06 2008-1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還流装置
US6899066B2 (en) 2002-12-30 2005-05-31 S & S Cycle, Inc. Valve assembly
JP4152227B2 (ja) 2003-03-20 2008-09-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カム軸角度センサ取付け構造
US20040201181A1 (en) 2003-04-09 2004-10-14 Williamson Alexander S. Flange seal
JP2004314679A (ja) 2003-04-11 2004-11-11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CN100434658C (zh) 2003-08-18 2008-11-1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具有滚轮/摇臂的气门传动机构,四冲程发动机和其上装有四冲程发动机的摩托车
RU35378U1 (ru) * 2003-09-01 2004-01-10 Николай Ефимович Зыков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US7228833B2 (en) * 2003-11-25 2007-06-12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Rocker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863049B1 (en) 2004-02-09 2005-03-08 Louis A. Hausknecht Auxiliary valve for the intake passageway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063078B2 (en) 2004-06-30 2006-06-20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Breather assembly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395790B2 (en) 2004-11-18 2008-07-08 S&S Cycle, Inc. Reed valve breather for evolution engine
US7171939B1 (en) 2005-09-30 2007-02-06 S&S Cycle, Inc. Integrated cam drive and oil pump assembly for motorcycle engines and the lik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8623A (zh) * 2010-01-15 2011-08-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内燃发动机以及用于其的车辆封装
CN102606243A (zh) * 2011-01-24 2012-07-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改进的凸轮轴布置的发动机组件
CN102606243B (zh) * 2011-01-24 2015-05-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改进的凸轮轴布置的发动机组件
CN102734055A (zh) * 2012-06-25 2012-10-1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缸驱动的动力装置
CN113882945A (zh) * 2020-07-02 2022-01-04 Fna集团公司 多汽缸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06023A1 (en) 2013-11-21
US20110265745A1 (en) 2011-11-03
KR20070094604A (ko) 2007-09-20
US8726869B2 (en) 2014-05-20
US8919321B2 (en) 2014-12-30
EA200701067A1 (ru) 2007-12-28
US8511273B2 (en) 2013-08-20
US8011333B2 (en) 2011-09-06
US7703423B2 (en) 2010-04-27
US7395790B2 (en) 2008-07-08
WO2006083350A3 (en) 2006-12-28
US20090241869A1 (en) 2009-10-01
WO2006083350A2 (en) 2006-08-10
JP2008520907A (ja) 2008-06-19
US20140174398A1 (en) 2014-06-26
EP1815115A2 (en) 2007-08-08
US20080127916A1 (en) 2008-06-05
EA011182B1 (ru) 2009-02-27
AU2005326800A1 (en) 2006-08-10
EP1815115A4 (en) 2011-04-20
US20060102113A1 (en) 200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3189A (zh) 包括内燃机的车辆和推进系统
US6725958B2 (en) Snowmobile
US7827955B2 (en) Engine for leisure vehicle
US7398753B2 (en) Engine with built-i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TWI306927B (en) Power unit and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power unit
US7665561B2 (en) Power unit for a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US7455057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low-by gas ventilation system
US7325527B2 (en) Oil pump arrangemen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394371A2 (en) Oil pump arrangement in an oil sump
JP7127376B2 (ja) 車両
US9988978B2 (en) Four-cycle multi-cylinder engine
US7306067B2 (en) Engine coupling system
US20050193725A1 (en) Four stroke engine with secondary air introducing system
CN100406692C (zh) 附带泄压装置的凸轮机构
JP7380924B2 (ja) 内燃機関
JP7155638B2 (ja) 内燃機関
US6401681B1 (en) Four-cycle outboard motor
WO2009058113A1 (en) Gear based camshaft drive system and method
WO2017168618A1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JPH0529772B2 (zh)
JP2004044608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2005256825A (ja) 2気筒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