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7052B -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07052B CN102207052B CN201110123593.7A CN201110123593A CN102207052B CN 102207052 B CN102207052 B CN 102207052B CN 201110123593 A CN201110123593 A CN 201110123593A CN 102207052 B CN102207052 B CN 1022070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injection nozzle
- fuel
- mentioned
- intakeport
- fuel in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15—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type
- F02M35/10177—Engines having multiple fuel injectors or carburettors per cylind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094—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the fuel injection being effected by at least two different injectors, e.g. one in the intake manifold and one in the cylind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02M35/10216—Fuel injectors; Fuel pipes or rails; Fuel pumps or pressure regu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4—Intake manifolds
- F02M35/108—Intake manifold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take passages
- F02M35/1085—Intake manifold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take passages the combustion chamber having multiple intake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16—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61/02 - F02M61/14
- F02M61/18—Injection nozzles, e.g. having valve seats; Details of valve member seated e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M61/1853—Orifice pl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9/00—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 F02M69/04—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 F02M69/042—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 F02M69/044—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for injecting into the intake conduit downstream of an air throttle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04—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having valves, e.g. having a plurality of valves in series
- F02M61/06—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having valves, e.g. having a plurality of valves in series the valves being furnished at seated ends with pintle or plug shaped extens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16—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61/02 - F02M61/14
- F02M61/18—Injection nozzles, e.g. having valve seats; Details of valve member seated e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M61/1806—Injection nozzles, e.g. having valve seats; Details of valve member seated e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discharge orifices, e.g. orientation or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燃料喷射阀的燃烧室侧的端部,通过形成吸气口的壁面之中的吸气阀突出的壁面,并位于与气缸的中心轴正交的假想平面重合的位置、或者比假想平面向上述燃烧室侧突出。或者,向在从吸气口分支的分支口中流动的吸气中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的燃烧喷射侧的端部的中心,在气缸的径向上被配置在比吸气阀的中心轴靠近上述气缸的中心轴侧。或者,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向在吸气口中流动的吸气中喷射燃料,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向在从吸气口分支的分支口中流动的吸气中喷射燃料。或者,对每个向在从吸气口分支出的分支口中流动的吸气中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控制燃料喷射量。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27日、申请号为200780001505.8、发明名称为“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2006年3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89704、2006年3月29日申请的2006-89711、2006年3月29日申请的2006-89715、2006年5月16日申请的2006-136467以及2007年3月19日申请的2007-70191的优先权,并将其公开内容作为参照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被吸入到内燃机的吸气中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背景技术
JP-2004-225598-A以及与其相对应的US-2004/0164187-A1、DE-2004003361-A1,公开了每一个燃烧室具有多个分支口的内燃机(以下称为发动机)的、向流过各分支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系统。在JP-2004-225598-A 以及与其相对应的US-2004/0164187-A1、DE-2004003361-A1所公开的技术中,燃料喷射阀形成的2个燃料喷雾被向2个分支口分配。如此,通过从燃料喷射阀形成2个燃料喷雾,能够减少燃料向分割2个分支口的壁部的附着。
然而,在JP-2004-225598-A以及其相对应的US-2004/0164187-A1、DE-2004003361-A1所公开的技术中,燃料喷射阀与燃烧室分离地搭载在分支口中。因此,根据分支口的形状的不同,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可能附着在形成分支口的壁面上。并且,在一个燃烧室与多个吸气口连通的燃料喷射系统中,在将燃料喷射阀搭载在吸气口的分支点上游侧的情况下,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附着到设置在各吸气口之间的隔壁上。如此,当燃料附着在形成吸气口的壁面上时,燃料未被促进微粒化就直接流入燃烧室。被妨碍了微粒化的燃料在燃烧室内不燃烧,而是作为未燃烧的烃(HC)从发动机排出。结果,存在导致废气中的未燃烧HC增加以及燃料消耗率恶化的问题。
因此,为了防止燃料向形成分支口的壁面附着,可考虑在各吸气口设置燃料喷射阀。但是,被分配给吸气口的吸气进一步经由分支口流入燃烧室。因此,流过分支口的吸气的流量减少。由此,当在各分支口设置燃料喷射阀时,为了促进燃料的微粒化,需要与吸气流量相配合而降低从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但是,如果降低从设置在吸气口的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时,则在增大发动机的输出时,存在不能够确保所要求的燃料流量的问题。
并且,如JP-2003-262174-A、JP-2003-262175-A以及JP-2004-232463-A等所公开的那样,在孔喷射式燃料喷射系统中,燃料喷射阀被配置在对燃料室侧的端部进行开闭的吸气阀的中心轴上。
在具有多个吸气阀的发动机中,吸气口的燃烧室侧的端部对应于各吸气阀而分支为2个以上的分支口,因此当在从吸气口分支的分支口上分别设置燃料喷射阀时,在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中由于流过分支口的吸气而产生偏斜。
例如,在一个吸气口分支为两个分支口时,分支口从吸气口分支为大致Y字形,并向形成气缸的壳体的内周壁侧弯曲。因此,从吸气口经由分支口而流入燃烧室的吸气气流形成为,朝向气缸的内周壁侧。结果,当从设置在吸气阀的中心轴上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时,燃料喷雾随着流过分支口的吸气气流被运向内周壁侧。由此,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容易附着在形成气缸的壳体的内周壁上。
附着到壳体的内周壁上的燃料成为液滴而无助于燃烧室内的燃烧,并作为未燃烧的烃排出到发动机的外部。因此,可能导致从发动机排出的烃增多、以及燃料消耗率的恶化。
JP-2000-234579-A以及与其相对应的US-6308684-B1也公开了一种每一个燃烧室具有多个吸气口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该燃料喷射系统向流过各吸气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在该技术中,燃料喷射阀形成的2个燃料喷雾被分配给2个吸气口。如此,通过从燃料喷射阀形成2个燃料喷雾,可降低燃料向分割2个吸气口的壁部的附着。
如此,在将一个燃烧室与两个以上的吸气口连通时,有时各吸气口的内径不同、设置于各吸气口的吸气阀的升程量不同、或者流过各吸气口的吸气流量不同。在这些情况下,在JP-2000-234579-A以及与其相对应的US-6308684-B1所公开的技术中,非对称地配置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并设定向各吸气口喷射的燃料的分配比。
然而在近年的发动机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即根据发动机的负荷而停止多个吸气阀中任意的吸气阀的开闭、或者改变升程量。此时,流过各吸气口的吸气流量根据吸气阀的升程量进行变化。在JP-2000-234579-A以及与其相对应的US-6308684-B1所公开的技术中,即使能够对各吸气口分配燃料,也不能改变向各吸气口喷射的燃料的分配比。因此,当由于发动机负荷的不同而流过各吸气口的吸气流量变化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一部分滞留在吸气口内。滞留在吸气口的燃料无助于燃烧室内的燃烧。结果,存在导致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恶化的问题。并且,滞留在吸气口内的燃料,在吸气阀开阀时保持液态地流入燃烧室内。因此存在的问题为,燃料的燃烧不充分,从发动机排出的未燃烧的烃(HC)增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减少废气所含有的未燃烧HC。
并且,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喷射系统,减少废气所含有的未燃烧HC、并提高燃料消耗率。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喷射系统,同时实现确保所需燃料的流量和燃料的微粒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用于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燃烧室,形成于在气缸内向轴向往复移动的活塞的端面侧;吸气口,流过被吸入上述燃烧室的吸气;以及吸气阀,开闭上述吸气阀和上述燃烧室之间;该燃料喷射阀向流过吸气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上述燃料喷射阀的上述燃烧室侧的端部,位于与假想平面重合的位置,或者与上述假想平面相比向上述燃烧室侧突出;该假想平面通过形成上述吸气口的壁面中、上述吸气阀突出的壁面,并正交于上述气缸的中心轴。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所涉及的燃料喷射系统为,具有:气缸体,形成气缸;活塞,可往复移动地支持在上述气缸内;气缸盖,搭载于上述气缸体,在与上述气缸体及上述活塞之间形成燃烧室,并具有可与上述燃烧室连通的吸气口;吸气阀,贯通上述气缸盖,开闭上述吸气口的上述燃烧室侧的端部;以及燃料喷射阀,设置在上述气缸盖上,向流过上述吸气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上述燃料喷射阀的上述燃烧室侧的端部,位于与假想平面重合的位置,或者与上述假想平面相比向上述燃烧室侧突出;该假想平面通过形成上述吸气口的上述气缸盖的壁面中、上述吸气阀突出的壁面,并正交于上述气缸的中心轴。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所涉及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用于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燃烧室,形成于在气缸内向轴向往复移动的活塞的端面侧;吸气口,流过被吸入上述燃烧室的吸气,上述燃烧室侧的端部分支为多个分支口;以及吸气阀,开闭各上述分支口的上述燃烧室侧的端部;该燃料喷射阀分别设置于分支口并向流过各分支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上述燃料喷射阀的燃烧喷射侧的端部的中心被配置为,在上述气缸的径向上与上述吸气阀的中心轴相比靠近上述气缸的中心轴侧。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所涉及的燃料喷射系统为,具有:往复移动的活塞;壳体,具有能够往复移动地支持上述活塞的气缸,并在上述活塞的端面侧形成燃烧室;吸气口,流过被吸入上述燃烧室的吸气,上述燃烧室侧的端部分支为多个分支口;吸气阀,设置于各上述分支口,开闭上述分支口的上述燃烧室侧的端部;以及燃料喷射阀,设置于各上述分支口,燃料喷射侧的端部的中心被配置为,在上述气缸的径向上与上述吸气阀的中心轴相比靠近上述气缸的中心轴侧,向流过上述分支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所涉及的燃料喷射系统为,具有:吸气口,流过向各气缸分配的吸气;分支口,从设置于上述吸气口的燃烧室侧的分支部分支为2个以上;上游侧燃料喷射阀,与上述吸气口的上述分支部相比设置于上述分支口的相反侧,能够向流过上述吸气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以及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分别设置于上述分支口,能够向流过上述分支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所涉及的燃料喷射系统为,具有:连通于燃烧室的2个以上的吸气口;吸气阀,分别设置在2个以上的上述吸气口的端部,开闭上述吸气口与上述燃烧室之间;燃料喷射阀,分别设置于2个以上的上述吸气口,向流过上述吸气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以及喷射量控制单元,对每个上述燃料喷射阀控制燃料喷射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吸气口和燃料喷射阀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4(A)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喷雾燃料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喷雾燃料的VIB-VIB截面图、以及表示喷雾燃料的径向位置和流量比例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5(A)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及吸气阀的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吸气阀以及喷雾燃料的VB-VB截面图;图5(C)为图5(A)的吸气阀及喷雾燃料的VC-VC截面图。
图6(A)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及吸气阀的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吸气阀及喷雾燃料的VIB-VIB截面图;图6(C)为图6(A)的吸气阀及喷雾燃料的VIC-VIC截面图。
图7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所使用的喷孔板的示意图。
图8为从图9的箭头VIII方向观察的图,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从吸气口分支的各分支口的吸气阀和燃料喷射阀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表示使用了第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10为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阀的概略的局部截面图。
图11为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阀的前端部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12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从吸气口分支的各分支口的吸气阀和燃料喷射阀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13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从吸气口分支的各分支口的吸气阀和燃料喷射阀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第5~第7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阀的前端部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第5~第7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阀的前端部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第5~第7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阀的前端部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5~第7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阀的前端部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第5~第7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燃料喷射阀的前端部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19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要部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20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1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22(A)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要部概略构成的概略图;图22(B)为表示图22(A)中的各燃料喷射阀的驱动时期的时序图。
图23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4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25(A)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要部概略构成的概略图;图25(B)为表示图25(A)中的各燃料喷射阀的驱动时期的示意图。
图26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要部概略构成的概略图。
图27为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1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的要部概略构成的概略图。
图28为表示在使用了本发明第1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中、各燃料喷射阀及吸气阀的驱动时期的时序图。
图29为表示在使用了本发明第1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中、各燃料喷射阀及吸气阀的驱动时期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第1~第4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进行说明。
在第1~第4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中,燃料喷射阀的端部为,通过形成吸气口的壁面之中吸气阀突出的壁面,并位于与正交于气缸的中心轴的假想平面重叠的位置,或者与假想平面相比向燃烧室侧突出。由此,可以抑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附着在形成吸气口的壁面上。结果,抑制微粒化不充分的燃料向燃料室流入。由此,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充分地燃烧。因此,能够降低废气中未燃烧HC,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燃料喷射阀的燃烧室侧的端部具有喷孔的情况下,在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时,能够抑制燃料喷雾附着在位于燃料喷雾的延长线上的壁面上。结果,抑制微粒化不充分的燃料流入燃料室。因此,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
并且,在喷孔被配置为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截面为筒状的情况下,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形成筒状的喷雾。因此,在吸气阀开放吸气口和燃烧室之间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经由吸气阀的外围侧流入燃烧室。结果,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不仅向形成吸气口的壁面的附着减少,向吸气阀的附着也减少。由此,抑制微粒化不充分的燃料流入燃烧室。因此,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
并且,在喷孔被配置为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截面为椭圆形状的情况下,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形成截面为椭圆状的喷雾。因此,在吸气阀开发吸气口和燃烧室之间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经由吸气阀的外形为圆形的阀部的周围而流入燃烧室。结果,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不仅向形成吸气口的壁面的附着减少,向吸气阀的阀部的附着也减少。由此,抑制微粒化不充分的燃料流入燃烧室。因此,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
并且,在喷孔被配置为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截面形状为大致C字形的情况下,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形成缺少周向一部分的筒状喷雾。而且,吸气阀的轴部位于喷雾的缺少部分的延长线上。因此,在吸气阀开放吸气口和燃烧室之间,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避开吸气阀的轴部,并且经由阀部的周围流入燃烧室。结果,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不仅向形成吸气口的壁面的附着减少,向吸气阀轴部及阀部的附着也减少。由此,抑制微粒化不充分的燃料流入燃烧室。因此,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燃料喷射阀分别设置于2个以上的吸气口的情况下,从设置于各吸气口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向形成吸气口的壁面的附着都减少,并且流入燃烧室。由此,抑制微粒化不充分的燃料流入燃烧室。因此,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2个以上的吸气口分别设置有多个燃料喷射阀的情况下,例如能够根据吸气流量、或者发动机状态来喷射适量的燃料。
图1及图2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发动机)。发动机10例如为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另外,燃料也可以例如为酒精等。
发动机10具有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气缸体11形成有筒状的气缸13。发动机10具有一个或多个气缸13。气缸13内侧收容有活塞14。活塞14通过连杆15在气缸13的轴向上往复移动。
气缸盖12配置在气缸体11的一个端部侧。气缸盖12形成有吸气口16以及排气口17。发动机10具有贯穿气缸盖12而开闭吸气口16的吸气阀40和开闭排气口17的排气阀50。
如图2所示,吸气阀40穿过气缸盖12上形成的吸气侧通孔18。吸气阀40具有轴部14和阀部42。轴部41隔着衬垫43被可滑动地支持在形成吸气侧通孔18的气缸盖12上。轴部41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与阀部42相连接,另一个端部隔着挺杆44与吸气凸轮45相接。阀部42可就位到在气缸盖12上在吸气口16端部形成的阀座46上。在气缸盖12和挺杆4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47。弹簧47将挺杆4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44与吸气阀40一体地移动。因此,弹簧47将吸气阀40的阀部42向就位到阀座46上的方向按压。
排气阀50穿过气缸盖12上形成的排气侧通孔19。排气阀50具有轴部51和阀部52。轴部51隔着衬垫53被可滑动地支持在形成排气侧通孔19的气缸盖12上。轴部51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与阀部52相连接,另一个端部隔着挺杆54与排气凸轮55相接。阀部52可就位到在气缸盖12上在排气口17的端部形成的阀座56上。在气缸盖12和挺杆5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57。弹簧57将挺杆5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54与吸气阀50一体地移动。因此,弹簧57将排气阀50的阀部52向就位到阀座56上的方向按压。
形成有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壁面13a、气缸盖12的气缸体11侧的面、活塞14的气缸盖12侧的端面、以及排气阀50的活塞14侧的端面形成的空间为燃烧室20。燃烧室20能够与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连通。燃烧室20与吸气口16的连通由吸气阀40开闭。燃烧室20与排气口17的连通由排气阀50开闭。如图1所示,吸气口16为,与燃烧室20相反侧的端部与进气歧管21上形成的吸气通路22连通。进气歧管21为,与燃烧室20相反侧的端部与未图示的吸气导入部连通。从吸气导入部导入的空气例如经由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节气门以及稳压箱,从进气歧管21上形成的吸气通路供给到吸气口16。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燃烧室20分别连通有各2个的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即,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0为所谓的4阀发动机。另外,发动机10的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也可以构成为,分别各1个与燃烧室20连通,也可以构成为分别3个以上与燃烧室20连通。并且,例如也可以使与燃烧室20连通的吸气口16为3个、排气口17为2个的所谓5阀发动机那样,使吸气口16和排气口17的个数不同。
如图1所示,气缸盖12具有与燃烧室20的大致中央部连通的通孔部12a。通孔部12a沿气缸13的轴向贯穿气缸盖12。通孔部12a中设置有点火装置60。点火装置60是由未图示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构成为一体。点火装置60的火花塞侧的端部露出到燃烧室20中。
如图2所示,气缸盖12具有从吸气口16的外侧向内侧贯穿的设置孔部24。设置孔部24被设置在吸气口16的途中。设置孔部24中设置有燃料喷射阀70。燃料喷射阀70贯穿形成设置孔部24的气缸盖12。燃料喷射阀70轴向的一个端部70a从吸气口16露出,另一个端部与燃料轨80连接。燃料喷射阀70在与燃料轨80相反侧的端部70a上具有喷孔71。燃料轨80例如被支持在气缸盖12上。从未图示的燃料箱向燃料轨80供给燃料。燃料喷射阀70将供给到燃料轨80的燃料从喷孔71喷射到在吸气口16中流动的吸气中。燃料喷射阀70根据从未图示的ECU输出的电信号断续燃料的喷射。即,燃料喷射阀70为电动地断续燃料的喷射的电磁阀。如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发动机10具有2个吸气口16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分别设置于各吸气口16。
如图2所示,燃料喷射阀70的具有与燃料轨道80相反侧的喷孔71侧的端部70a,向吸气口16的燃烧室20侧突出。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在离燃烧室20较远侧具有与燃烧室20相对的壁面31。吸气阀40的轴部41从该壁面31突出。即,气缸盖12的壁面31为,形成吸气口16、并且可滑动地支持吸气阀40的轴部41的导向器的燃烧室20侧的端部。
这里,将气缸体11中形成的气缸13的中心轴定义为Lc,将与该中心轴Lc垂直、即在气缸13的径向上延伸并通过壁面31的平面定义为假想平面Li。此时,燃料喷射阀70的端部70a位于与假想平面Li重合的位置、或与假想平面相比向燃烧室20侧突出。在图1及图2中表示的是燃料喷射阀70的端部70a与假想平面相比向燃烧室20侧突出的例子。燃料喷射阀70的突出量表示为图2的突出量D。
燃料喷射阀70的端部70a位于与假想平面Li重合的位置、或与假想平面相比向燃烧室20侧突出,由此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的面积减少,该吸气口16位于燃料喷射阀70的中心轴Ic的喷孔71侧的延长线上。因此,能够抑制从燃料喷射阀70的喷孔71喷射的燃料向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附着,并流入燃烧室20。
从燃料喷射阀70的喷孔71喷射的燃料被微粒化为雾状。当被微粒化的燃料附着在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上时,成长为液滴状。当成长的燃料液滴流入燃烧室20时,由于微粒化不充分,因此燃料的燃烧可能不完全。结果,导致废气包含的HC增多,或者无助于燃烧的燃料导致的燃料消耗率的恶化。
另一方面,在第1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附着在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上,并流入燃烧室20。因此,不会妨碍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使维持雾状的燃料流入燃烧室20。由此,燃料在燃烧室20中充分地燃烧。因此,能够降低废气中的未燃烧HC,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图4(A)、(B)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端部70a与假想平面Li重合或与假想平面相比向燃烧室20侧突出。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A)、(B)所示,燃料喷射阀70形成中空的圆锥状的燃料喷雾90。通过调整燃料喷射阀70的喷孔71的配置,能够容易地设定燃料喷雾90的形状。从第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0成为中空的圆锥状。即,如图4所示,在构成燃料喷雾90的燃料的流量中,产生向燃料喷雾90径向的分布。
在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使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0的形状为中空,在吸气阀40开放吸气口16时,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0从阀部42与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之间通过。由此,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回避气缸盖12的壁面,并且经由吸气阀40的阀部42的外周围侧流入燃烧室20。因此,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边抑制向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的附着、向吸气阀40的阀部42的附着,边流入燃烧室20。结果,可不妨碍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而向燃烧室20流入维持雾状的燃料喷雾90。由此,燃料在燃烧室20中充分燃烧。因此,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图5(A)-(C)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端部70a与假想平面Li重合或与假想平面相比向燃烧室20侧突出。而且,燃料喷射阀70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中空的燃料喷雾91。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吸气阀40的中心轴Vc和燃料喷射阀70的中心轴Ic交叉。如图5(B)(图5(A)的VB-VB截面)所示,吸气阀40的阀部42的截面为大致正圆形。另一方面,在吸气阀40的中心轴Vc和燃料喷射阀70的中心轴Ic交叉的情况下,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1与吸气阀40形成规定的角度而到达阀部42。因此,当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的截面形状为正圆形时,燃料喷雾的一部分可能不通过正圆形阀部42的外周侧而是附着在阀部42上。
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形成如下的燃料喷雾91:与中心轴Ic垂直的截面、即图5(C)所示的VC-VC截面为椭圆形。即,燃料喷射阀70形成椭圆锥形的中空的燃料喷雾91。如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通过调整燃料喷射阀70的喷孔71的配置,能够容易地变更燃料喷雾91的形状。
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由此,即使在吸气阀40的中心轴Vc与燃料喷射阀70的中心轴Ic交叉时,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1也从阀部42与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之间通过。由此,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回避气缸盖12的壁面、且同时回避吸气阀40的阀部42,而流入燃烧室20。因此,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边抑制向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的附着、向吸气阀40的阀部42的附着,边流入燃烧室20。结果,不妨碍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而向燃烧室20流入维持为雾状的燃料。由此,燃料在燃烧室20中充分地燃烧。因此,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图6(A)-(C)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端部70a与假想平面Li重合或与假想平面相比向燃烧室20侧突出。而且,在第4实施方式中,燃料喷射阀70形成垂直于中心轴Ic的截面为大致C字形的燃料喷雾92。即,如图6(B)(图6(A)的VIB-VIB截面)所示,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2具有的形状为,中空椭圆锥周向的一部分欠缺。如图7所示,在形成燃料喷射阀70的喷孔71的喷孔板72上,在周向的一部分上没有配置喷孔71。这样,通过调整配置在喷孔板72上的喷孔71的位置,能够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中空的大致C字形的燃料喷雾92。
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吸气阀40的中心轴Vc与燃料喷射阀70的中心轴Ic交叉。而且,如图6(B)所示,吸气阀40的阀部42的截面为大致正圆形。如上所述,在吸气阀40的中心轴Vc与燃料喷射阀70的中心轴Ic交叉的情况下,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喷雾92与吸气阀40形成规定的角度而到达阀部42。如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通过使与燃料喷射阀70的中心轴Ic的轴垂直的燃料喷雾92的截面形成椭圆形,由此防止燃料附着在阀部42上。
并且,在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燃料喷雾92的截面形状为大致C字形,由此燃料喷雾92避开吸气阀40的轴部41而流入燃烧室20。即,吸气阀40的轴部41位于燃料喷雾92中周向的一部分被切除的部分的延长线上。由此,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边抑制向形成吸气口16的气缸盖12的壁面和吸气阀40的阀部42的附着、向吸气阀40的轴部41的附着,边流入燃烧室20。结果,不妨碍从燃料喷射阀70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而向燃烧室20流入维持为雾状的燃料。由此,燃料在燃烧室20中充分地燃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废气中的未燃烧HC,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在以上说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对在各吸气口16中分别设置一个燃料喷射阀7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在吸气口16中分别设置2个以上的燃料喷射阀70。
并且,与燃料喷射阀70的喷孔71的形成方法无关。例如,可以如第4实施方式那样将喷孔71形成在喷孔板72上,也可将其形成在构成前端部的喷嘴上。
以下,对本发明第5~第7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进行说明。
在第5~第7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中,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侧的端部的中心被配置为,在气缸的径向上比吸气阀的中心轴靠近气缸的中心轴侧。这里,所谓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侧的端部的中心,是在燃料喷射阀的轴向上喷射燃料一侧的端部,是指与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交叉的部分。通过将燃料喷射阀配置在比吸气阀的中心轴靠近气缸的中心轴侧,由此从燃料喷射阀向气缸中心轴侧喷射燃料。因此,即使经由分支口而从吸气口流入燃烧室的吸气形成向形成气缸的内周壁侧的气流,向气缸中心轴侧喷射的燃料也难以被运送到形成气缸的内周壁侧。并且,即使燃料的喷雾被向形成气缸的内周壁侧运送,由于燃料被向气缸的中心轴侧喷射,因此也减少燃料向形成气缸的内周壁侧的附着。结果,减少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向内周壁的附着。因此,能够减少从内燃机排出的未燃烧的烃,并且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与吸气阀的中心轴大致平行的情况下,能够从同一方向进行吸气阀的组装和燃料喷射阀的组装。因此,组装容易,并能够抑制加工工时及组装工时的增加。
并且,在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相对于吸气阀的中心轴向气缸的径向内侧或外侧倾斜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从分支口到燃烧室的吸气的气流,将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侧的端部朝向任意方向配置。由此,减少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向形成气缸的内周壁的附着。因此,能够减少从内燃机排出的未燃烧的烃,并且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图8及图9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内燃机)。发动机10例如是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另外,燃料不限于汽油,例如也可为酒精等。
发动机10具有气缸体(壳体)11及气缸盖12。气缸体11形成有筒状的气缸13。发动机10具有一个或多个气缸13。气缸13内侧收容有活塞14。活塞14被连杆15支持而向气缸13的轴向往复移动。
气缸盖12配置在气缸体11的一个端部侧。气缸盖12形成有吸气口16和排气口17。如图8所示,吸气口16在气缸13中分支为两个分支口161、162。如图9所示,发动机10具有贯穿气缸盖12而开闭分支口161、162的吸气阀40A、40B和开闭排气口17的排气阀50。
吸气阀40A、40B贯穿气缸盖12。吸气阀40A、40B具有轴部41A、41B和阀部42A、42B。轴部41A、41B隔着衬垫43而可滑动地支持在气缸盖12上。轴部41A、41B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与阀部42A、42B相连接,另一个端部分别隔着挺杆44与吸气凸轮45相接。在气缸盖12和各吸气阀40A、40B的挺杆4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46。弹簧46将挺杆4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44与40A、40B一体地移动。
排气阀50贯穿气缸盖12。吸气阀50具有轴部51和轴部52。轴部51隔着衬垫53可移动地支持在气缸盖12上。轴部51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与轴部52相连接,另一个端部分别隔着挺杆54与排气凸轮55相接。在气缸盖12和挺杆5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56。弹簧56将挺杆5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54与排气阀50一体地移动。
形成有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壁面13a、气缸盖12的气缸体11侧的面、活塞14的气缸盖12侧的端面、吸气阀40A、40B的活塞侧的端面、以及排气阀50的活塞14侧的端面形成的空间为燃烧室20。燃烧室20能够与吸气口16和排气口17连通。吸气口16的与燃烧室20相反侧的端部与未图示的稳压箱连通。稳压箱的与吸气口16相反侧的端部与未图示的吸气导入部连通。从吸气导入部导入的空气例如经由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节气门及稳压箱而流入吸气口16。
气缸盖12在燃烧室20的大致中央部设置点火装置60。点火装置60贯穿气缸盖12地设置。点火装置60由未图示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构成为一体。点火装置60的火花塞侧的端部露出到燃烧室20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从吸气口16分支的两个分支口161、162与燃烧室20连通。并且,两个排气口17与燃烧室20连通。即,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0,为所谓的4阀发动机。另外,发动机10的分支口161、162及排气口17也可以构成为,分别3个以上与燃烧室连通。并且,例如也可以作为与燃烧室20连通的分支口,使排气口为两个的所谓5阀发动机那样,使分支口和排气口的个数不同。
在从稳压箱到燃烧室20之间的分支部163,吸气口16分支成两个分支口161、162。由此,从稳压箱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从分支部163分配到两个分支口161、162。分支口161和分支口162由壁部164分隔。
如图8所示,在气缸盖12上设置有燃料喷射阀70A、70B。如图8所示,在各分支口161、162中分别设置有各一个燃料喷射阀70A、70B。燃料喷射阀70A、70B都贯穿气缸盖12。燃料喷射阀70A、70B都是,轴向的一个端部从分支口161、162露出,另一个端部与未图示的燃料轨相接。
燃料喷射阀70A、70B各自的与燃料轨相反侧的端部为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侧的端部。如图10所示,燃料喷射阀70A、70B在燃料喷射侧的端部具有喷孔71。燃料喷射阀70A、70B,将供给到未图示的燃料轨的燃料从喷孔71分别向流过分支口161、162的吸气中喷射。
在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A、70B为通过断续向未图示的线圈的通电而在轴向上往复移动的电磁阀。如图10所示,燃料喷射阀70A、70B具有在内部向轴向移动的针阀73。针阀73通过就位于形成在主体74上的阀座75、或者从阀座75离开,由此断续从喷孔71的燃料喷射。在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燃料喷射阀70A、70B,在主体74的前端具有形成喷孔71的喷孔板72。
图8为示意地表示从箭头VIII方向观察图9所示的发动机10的状态的图,为示意地表示从发动机10的吸气口16分支的各分支口161、162、和在各分支口161、162中设置的吸气阀40A、40B以及燃料喷射阀70A、70B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如上所述,从吸气口16分支的两个分支口161、162与发动机10的燃烧室20连通。在各分支口161、162中分别设置有燃料喷射阀70A、70B。吸气阀40A开闭分支口161的燃烧室20侧的端部。并且,吸气阀40B开闭分支口162的燃烧室20侧的端部。气缸13的中心轴Pc通过燃烧室20的中心。
在第5实施方式中,分支口161的燃料喷射阀70A被配置为,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1在气缸13的径向上比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靠近气缸13的中心轴Pc侧。同样,分支口162的燃料喷射阀70B被配置为,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2在气缸13的径向上比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靠近气缸13的中心轴Pc侧。
这里,所谓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1、C2,如图10所示,是指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侧的端部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中心轴Pi1、Pi2交叉的位置。在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主体74的前端上设置有喷孔板72。由此,在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1、C2为,喷孔板72的与主体74相反侧的端面、即燃烧室20侧的端面721,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中心轴Pi1、Pi2交叉的点。
在吸气口16中流动的吸气,在分支部163分开流入到分支口161和分支口162。由此,从吸气口16流入各分支口161、162的吸气,形成为在气缸13的径向上从中心侧向外周侧、即向形成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周壁13a侧的气流。由此,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喷雾,沿箭头f所示的吸气气流被运送。
在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A的前端部C1的中心及燃料喷射阀70B的前端部的中心C2分别被配置为,比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或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靠近气缸13的中心轴Pc侧。因此,即使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喷雾沿箭头f所示的吸气气流被运送,也从分支口161、162的中心附近、即吸气阀40A、40B的阀部42、52的中心附近流入燃烧室20。由此,即使在形成有从吸气口16向分支口161及分支口162的吸气气流的情况下,也减少燃料向形成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周壁13a的附着。
通过减少燃料向气缸体11的内周壁13a的附着,由此减少无助于燃烧的燃料。因此,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结果,减少向发动机10外部排出未燃烧的燃料。因此,能够减少从发动机10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不会成为液滴地高效率燃烧。因此,在对发动机10要求规定的输出时,减少应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量。因此,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第5实施方式中,燃料喷射阀70A的中心轴Pi1、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燃料喷射阀70B的中心轴Pi2以及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都被设置为大体平行。由此,吸气阀40A、40B及燃料喷射阀70A、70B均可从同一方向被组装。因此,能够使吸气阀40A、40B及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组装变得容易,能够减少加工工时。
图12或图13分别表示本发明第6、第7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0。
在第6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燃料喷射阀70A的中心轴Pi1相对于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燃烧室20侧向气缸13的径向内侧倾斜。并且,燃料喷射阀70B的中心轴Pi2相对于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燃烧室20侧向气缸13的径向内侧倾斜。另一方面,燃料喷射阀70A的前端部的中心C1及燃料喷射阀70B的前端部的中心C2,位于比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或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靠近气缸13的中心轴Pc侧。由此,来自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的燃料,在气缸13的径向上向中心轴Pc侧喷射。而且,通过从吸气口16流向分支口161及分支口162的吸气气流,所喷射的燃料被运送向气缸13的径向外侧、即形成气缸13的内周壁13a侧。
在第7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燃料喷射阀70A的中心轴Pi1相对于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燃烧室20侧向气缸13的径向外侧倾斜。并且,燃料喷射阀70B的中心轴Pi2相对于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燃烧室20侧向气缸13的径向外侧倾斜。另一方面,燃料喷射阀70A的前端部的中心C1及燃料喷射阀70B的前端部的中心C2,位于比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或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靠近气缸13的中心轴Pc侧。由此,通过从吸气口16流向分支口161及分支口162的吸气气流,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被运送向形成气缸13的内周壁13a侧。
如上所述,在第6实施方式或第7实施方式中,只要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的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1、C2,处于比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或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靠近气缸13的中心轴Pc侧,燃料喷射阀70A的中心轴Pi1或燃料喷射阀70B的中心轴Pi2,也可以不与吸气阀40A的中心轴Pv1或吸气阀40B的中心轴Pv2平行。这样,在第6实施方式或第7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燃料喷射阀70A或燃料喷射阀70B设置为,相对于吸气阀40A或吸气阀40B形成规定的角度,由此能够根据在分支口161及分支口162流动的吸气气流,向希望的位置喷射燃料。由此,与分支口161及分支口162的吸气气流无关,能够减少燃料向形成燃烧室20的气缸13的内周壁13a的附着。
在以上说明的第5~第7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以在主体74的前端设置喷孔板72的燃料喷射阀70A、70B为例进行了说明。
与此相对,在燃料喷射阀中存在如下的燃料喷射阀,即如图14所示,具有覆盖在主体74的前端设置的喷孔板72外侧的套筒76。这样,在具有套筒76的燃料喷射阀的情况下,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x为,套筒76的前端部、即套筒76的与主体74相反侧的面761与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Pi交差的点。
并且,如图15所示,也有喷孔板72的一部分形成为向燃烧室20侧突出的曲面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x为,突出的喷孔板72的前端部722与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Pi交叉的点。
如图16所示,在喷孔板72形成为向燃烧室20侧突出的突起状的情况下,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x为,突出的喷孔板72的前端部723与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Pi交叉的点。
如图17所示,在针阀73的前端从本体74的前端面741突出的情况下,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x,与针阀73的位置无关,为本体74的前端面741与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Pi交叉的点。
另一方面,如图18所示,也有针阀73的前端从本体74的前端面741突出、且套筒76覆盖其外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x为,套筒76的前端面761与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Pi交叉的点。
如上所述,与燃料喷射阀的前端部的形状无关,燃料喷射侧的前端部的中心Cx被定义为,例如本体74或套筒76那样被固定的部件中最靠近燃烧室20侧的端面、与燃料喷射阀的中心轴Pi交叉的部分。
以下,对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进行说明。
在第8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中,除在各分支口设置的下游侧燃料喷射阀之外,在比分支部靠向分支口相反侧、即在吸气气流方向上在上游侧还具有上游侧燃料喷射阀。例如在输出较小的情况下,在所要求的燃料流量较小时,从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由此,从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向各分支口喷射较少量的燃料。因此,能够使燃料微粒化。并且,例如在输出较大的情况下,在所要求的燃料流量较大时,在下游侧燃料喷射阀之外还从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由此,从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向吸气口喷射通过下游侧燃料喷射阀不能满足的燃料。在要求较大的燃料流量时,流入吸气口及分支口的吸气流量较大。因此,从比分支部靠上游侧设置的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即使附着在形成分支口的壁面上,也通过吸气气流来气化附着的燃料。因此,能够确保需要的燃料流量,并且能够向燃烧室供给与吸气充分混合的燃料。
并且,在控制单元对从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及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射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例如吸气流量或所要求的输出来对从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及下游侧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进行控制。
并且,当从下游侧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不足时,在控制单元使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的情况下,例如在输出较小的情况那样的所要求的燃料流量较小时,从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由此,从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向各分支口喷射较少量的燃料。而且,例如当输出变得较大、所要求的燃料流量变大时,除下游侧燃料喷射阀外还从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在要求较大的燃料流量时,流入吸气口及分支口的吸气流量较大。因此,从比分支部靠上游侧设置的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即使附着在形成分支口的壁面上,也通过吸气气流气化附着的燃料。因此,能够确保需要的燃料流量,并且能够向燃烧室供给与吸气充分混合的燃料。
并且,在控制单元根据由流量检测单元检测的吸气流量来设定从上流侧燃料喷射阀及下流侧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的情况下,当吸气流量变大时,所要求的燃料增多,仅通过从下流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燃料不足。因此,当吸气流量变大时,控制单元除下流侧燃料喷射阀外还使上流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在要求较大的燃料流量时,流入吸气口及分支口的吸气流量较大。因此,从比分支部靠上流侧设置的上流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即使附着在形成分支口的壁面上,也能通过吸气气流气化附着的燃料。因此,能够确保需要的燃料流量,并且能够向燃烧室供给与吸气充分混合的燃料。
例如在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较低时,吸气口壁面温度也较低,附着在口壁面上的燃料难以气化。因此,当从上流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时,燃料在比分支部靠下流侧容易附着在形成分支口的壁面上。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较高时,吸气口壁面温度也较高,在口壁面上附着的燃料容易气化。因此,即使从上流侧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燃料在比分支部靠下流侧也难以附着在形成分支口的壁面上。在控制单元根据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来设定从上流侧燃料喷射阀及下流侧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的情况下,能够确保需要的燃料流量,并且能够向燃烧室供给与吸气充分混合的燃料。
图20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发动机系统1具有发动机10及控制装置2。发动机10如图21所示那样,例如为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另外,燃料也可以为例如酒精等。并且,发动机10不限于汽油机,例如也可以为柴油机。
发动机10具有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气缸体11形成有筒状的气缸13。发动机10具有一个或多个气缸(气缸)13。气缸13在内侧收容有活塞14。活塞14通过连杆15在气缸13的轴向上往复移动。
气缸盖12配置在气缸体11的一个端部侧。气缸盖12形成有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发动机10具有贯穿气缸盖12而开闭吸气口16的吸气阀40和开闭排气口17的排气阀50。
吸气阀40贯穿气缸盖12。吸气阀40具有轴部14和阀部42。轴部41隔着衬垫43可滑动地支持在气缸盖12上。轴部41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与阀部42相连接,另一个端部隔着挺杆44与吸气凸轮45相接。在气缸盖12和挺杆4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46。弹簧46将挺杆4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44与吸气阀40一体地移动。
排气阀50贯穿气缸盖12。排气阀50具有轴部51和阀部52。轴部51隔着衬垫53可移动地支持在气缸盖12上。轴部51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与阀部52相连接,另一个端部隔着挺杆54与排气凸轮55相接。在气缸盖12和挺杆5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56。弹簧56将挺杆5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54与吸气阀50一体地移动。
形成有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壁面、气缸盖12的气缸体11侧的面、活塞14的气缸盖12侧的端面、吸气阀40的活塞14侧的端面以及排气阀50的活塞14侧的端面形成的空间为燃烧室20。燃烧室20能够与吸气口16和排气口17连通。如图20所示,吸气口16的与燃烧室20相反侧的端部与稳压箱25连通。稳压箱25的与吸气口16相反侧的端部与未图示的吸气导入部连通。从吸气导入部导入的空气例如经由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及节气门而流入稳压箱25。稳压箱25将从吸气导入部导入的空气分配到与发动机10的各气缸13连通的吸气口16。
如图21所示,气缸盖12在燃烧室20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点火装置60。点火装置60被设置成贯穿气缸盖12。点火装置60由未图示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构成为一体。点火装置60的火花塞侧的端部露出到燃烧室20中。
在第8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从吸气口16分支的两个分支口161、162与燃烧室20连通。并且,两个排气口17与燃烧室20连通。即,第8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0为所谓的4阀发动机。另外,发动机10的分支口161、162及排气口17也可以构成为分别3个以上与燃烧室20连通。并且,例如使与燃烧室20相连通的分支口为3个、排气口为2个的所谓5阀发动机那样,使分支口和排气口的个数不同也可以。
吸气口16在从稳压箱25到燃烧室20之间的分支部163分支成两个分支口161、162。由此,从稳压箱25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从分支部163分配到两个分支口161、162。在第8实施方式的情况下,2个分支口161、162的内径大体相同。分支口161和分支口162由壁部164分隔。
如图21所示,在气缸盖12上设置有燃料喷射阀70A、70B、70C。如图19所示,在各分支口161、162的途中分别设置有各一个燃料喷射阀70A、70B。并且,在吸气口16的途中设置有一个燃料喷射阀70C。由此,在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中共设置有3个燃料喷射阀。燃料喷射阀70A、70B、70C都贯穿气缸盖12。燃料喷射阀70A、70B都是轴向的一个端部露出到分支口161、162中,另一个端部与燃料轨81相连接。燃料喷射阀70C的轴向的一个端部露出到吸气口16中,另一个端部与燃料轨82相连接。
燃料喷射阀70A、70B分别在与燃料轨81相反侧的端部上具有喷孔71A、71B。燃料喷射阀70C在与燃料轨82相反侧的端部上具有喷孔71C。燃料轨81及燃料轨82例如支持在气缸盖12上。从未图示的燃料箱向燃料轨81及燃料轨82供给燃料。燃料喷射阀70A、70B将供给到燃料轨81的燃料从喷孔71A、71B分别喷射到流入分支口161、162的吸气中。并且,燃料喷射阀70C将供给到燃料轨82的燃料从喷孔71C喷射到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中。
在第8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分别设置在分支口161、162中,燃料喷射阀70C设置在吸气口16中。由此,燃料喷射阀70C的喷孔71C侧的端部,被设置在比分支部163靠燃烧室20的相反侧、即在吸气气流方向的上游侧。由此,燃料喷射阀70C为专利申请范围中的上游侧燃料喷射阀。并且,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的喷孔71A、71B侧的端部,被设置在比分支部163靠燃烧室20侧、即在吸气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由此,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为专利申请范围中的下游侧燃料喷射阀。
燃料喷射阀70A的喷孔711侧的端部及燃料喷射阀70B的喷孔721侧的端部,都设置在比分支部163靠燃烧室20侧。而且,根据各分支口161、162的内径,设定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的喷射角。即,喷射角被设定为如下的程度,即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不附着在形成分支口61及分支口62的气缸盖12的内壁上。因此,从燃料喷射阀70A及燃料喷射阀70B喷射的燃料不会附着在分隔分支口61和分支口62的壁部164上。
图20所示的控制装置(ECU)2例如为由CPU、ROM及RAM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2与发动机10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相连接。控制装置2向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输出驱动信号,对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燃料喷射的定时进行控制。控制装置2与对未图示的节气门的开度进行检测的节气门传感器12相连接。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与未图示的节气门的开度相关。因此,控制装置2通过由节气门传感器12检测未图示的节气门的开度,检测流入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因此,节气门传感器12为专利申请范围中的流量检测单元。
控制装置2不仅与燃料喷射阀70A、70B、燃料喷射阀70C及节气门传感器12,还与点火装置60及水温传感器4相连接。控制装置2向点火装置60输出驱动信号,在规定的时期对燃烧室20的混合气进行点火。水温传感器4检测未图示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因此,水温传感器4为专利申请范围中的温度检测单元。
控制装置2还与未图示的转速传感器等连接。未图示的转速传感器检测发动机10的转速。控制装置2通过自节气门传感器12、水温传感器4、转速传感器等检测发动机10的运转状态及负荷状态,并设定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燃料喷射量。
下面,对基于控制装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2根据吸气流量对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进行控制的情况下,由节气门传感器12检测未图示的节气门的开度。如上所述,节气门的开度与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相关。例如,在节气门几乎没有打开时、即发动机10怠速时,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最小。另一方面,当节气门的开度增大、节气门为全开时,发动机10变成高输出状态,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增大。这样,控制装置2通过由节气门传感器12检测未图示的节气门的开度,由此检测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
控制装置2根据检测的吸气流量对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燃料喷射进行控制。在吸气流量较小时,控制装置2向燃料喷射阀70A、70B输出驱动信号。由此,从设置在两个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燃料。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分别被喷射到流入分支口161、162的吸气中。
在吸气流量较小时,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也角小。因此,当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增大时,燃料不能与吸气充分混合,喷射的燃料的一部分容易成为液滴而附着在形成分支口161、162的气缸盖12的内壁上。变成液滴而附着的燃料保持液体状态地沿气缸盖12的内壁流入燃烧室20。液体状态的燃料不与吸入燃烧室20的吸气混合,因此燃烧室20中的燃烧变得不充分。结果,无助于发动机10的输出、燃料消耗率恶化,并且废气中包含的未燃烧的烃(HC)增多。
在第8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吸气流量较小时,从在分支口161、162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分别喷射燃料。因此,能够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通过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能够使燃料喷射阀70A、70B的喷孔71A、71B小直径化。喷孔71A、71B的直径越小越促进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由此,通过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并使燃料喷射阀70A、70B的喷孔71A、71B小直径化,由此促进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结果,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到分支口161、162的燃料,与流入分支口161、162的吸气充分混合。由此,即使在吸气流量较小时,被微粒化的燃料也与吸气充分混合,因此燃料在燃烧室20中充分燃烧。因此,能够不导致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并能够减少废气中包含的HC。
然而,在吸气流量较小时,控制装置2不向燃料喷射阀70C输出驱动信号。由此,燃料喷射阀70C不向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中喷射燃料。在吸气流量较小时,从设置在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发动机10运转所要求的燃料。因此,通过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喷射充分供给发动机10所要求的燃料。因此,即使不从设置在吸气口16中的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发动机10也稳定运转。
并且,在吸气流量较小时,当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时,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的燃料的一部分可能附着在分隔分支口161、162的壁部164上。在吸气流量较小的情况下,附着在壁部164上的燃料变成液滴并沿壁部164经由分支口161、162而流入燃烧室20。液滴状的燃料如上所述燃烧不充分。因此,在吸气流量较小时,控制装置2停止从燃料喷射阀70C的燃料喷射。由此,减少燃料向壁部164上的附着以及附着的燃料流入燃烧室20。因此,不导致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并能够减少废气中包含的HC。
另一方面,在吸气流量变得较大时,即发动机10被要求较大的输出时,控制装置2除了向设置在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还向设置在吸气口16中的燃料喷射阀70C输出驱动信号。在发动机10被要求较大的输出时,吸气流量增大,所要求的燃料流量也增大。此时,能够从设置在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有限。因此,相对于要求的燃料流量,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不足。因此,控制装置2在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喷射量不足时,向燃料喷射阀70C输出驱动信号。由此,除燃料喷射阀70A、70B外还从燃料喷射阀70C向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中喷射燃料。
在发动机10的输出增大的时候,流入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流量增大。因此,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的燃料即使附着在分隔分支口161、162的壁部164上,也通过吸气气流气化附着的燃料。结果,气化的燃料与流入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容易地混合。因此,能够确保燃料流量,并且能够促进燃料与吸气的混合。
控制装置2根据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对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进行控制的情况下,由水温传感器4检测未图示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控制装置2根据检测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燃料喷射。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控制装置2向燃料喷射阀70A、70B输出驱动信号。由此,从设置在2个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燃料。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分别被喷射到流入分支口161、162的吸气中。
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吸气口壁面温度也较低,在口壁面上附着的燃料难以气化。因此,当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喷射量增大时,喷射的燃料不与吸气混合,喷射燃料的一部分容易成为液滴而附着在形成分支口161、162的气缸盖12的内壁上。变成液滴而附着的燃料保持液体状态地沿气缸盖12的内壁流入燃烧室20。液体状态的燃料不与吸入燃烧室20的吸气混合,因此燃烧室20中的燃烧变得不充分。结果,无助于发动机10的输出、燃料消耗率恶化,并且废气中包含的未燃烧的HC增多。
在第8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从在分支口161、162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分别喷射燃料。因此,能够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通过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能够使燃料喷射阀70A、70B的喷孔71A、71B小直径化。喷孔71A、71B的直径越小越促进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由此,通过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并使燃料喷射阀70A、70B的喷孔71A、71B小直径化,由此促进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结果,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到分支口161、162的燃料,与流入分支口161、162的吸气充分混合。由此,即使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被微粒化的燃料也与吸气充分混合,因此燃料在燃烧室20中充分地燃烧。因此,不导致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并能够减少废气中包含的HC。
然而,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控制装置2不向燃料喷射阀70C输出驱动信号。由此,燃料喷射阀70C不向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中喷射燃料。在发动机10刚启动后那样的发动机10的温度较低时,构成向发动机10供给吸气的吸气系统的部件的温度也较低。并且,在发动机10刚启动后那样的发动机10的温度较低时,发动机10转速及发动机10负荷也较小。因此,即使不从设置在吸气口16中的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发动机本通过从设置在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也稳定运转。
并且,不仅在发动机10刚启动后、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当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时,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的燃料的一部分可能附着在分隔分支口161、162的壁部164上。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附着在壁部164上的燃料变成液滴并沿壁部164经由分支口161、162而流入燃烧室20。液滴状的燃料如上所述燃烧不充分。因此,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控制装置2停止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由此,减少燃料向壁部164上的附着及附着的燃料流入燃烧室20。因此,不导致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并能够减少废气中包含的HC。
另一方面,在发动机10的输出变大、发动机10的温度上升时,吸气系统的温度也上升,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也上升。当发动机10的输出上升时,发动机10所要求的燃料流量增大。因此,控制装置2除向设置在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还向设置在吸气口16中的燃料喷射阀70C输出驱动信号。
能够从在分支口161、162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流量有限。因此,当发动机10要求的燃料流量增大时,仅通过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会燃料不足。因此,在冷却水温度较高,相对于根据节气门的开度检测的吸气流量、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喷射量不足时,控制装置2向燃料喷射阀70C输出驱动信号。由此,除燃料喷射阀70A、70B外还从燃料喷射阀70C向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中喷射燃料。
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高时,吸气口壁面温度也变高,因此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的燃料即使附着在分隔分支口161、162的壁部164上,附着的燃料也气化。结果,气化的燃料容易与流入吸气口16及分支口161、162的吸气混合。因此,能够确保燃料的流量,并且能够促进燃料与吸气混合。
另外,在上述的第8实施方式中,分别对基于吸气流量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控制,以及基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控制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组合吸气流量及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来对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的燃料喷射进行控制。并且,决定是否从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的吸气流量及冷却水温度,例如能够根据发动机10性能、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及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的燃料的流量等任意地决定。
并且,在上述的第8实施方式中,对在从设置在分支口161、162中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不足时,从设置在吸气口16中的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吸气流量较大时、或冷却水温度较高时,也可只从在吸气口16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并停止从在分支口161、162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即,将在吸气口16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C的燃料喷射量设定为大于在分支口161、162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的总合即可。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中,在吸气流量较小时或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等、吸气与燃料的混合容易变得不充分时,从在分支口161、162中分别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少量燃料。在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少量燃料的情况下,喷孔71A、71B被小直径化,并促进燃料的微粒化。因此,即使在吸气流量较小时或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流入分支口161、162的吸气与燃料也充分混合。因此,燃料在燃烧室20中充分燃烧,不导致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并能够减少废气中包含的HC。
另一方面,在吸气流量较大时或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高时等、发动机10要求的燃料流量较大时,从设置在吸气口16中的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因此,即使在只通过在分支口161、162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不足时,也向燃烧室20供给足够的燃料。并且,在吸气流量较大时或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高时,吸气口壁面温度也较高,从比分支口161、162的分支部163靠上游侧的燃料喷射阀70C喷射燃料,即使喷射的燃料附着在壁部164上,附着的燃料也由于口壁面温度较高而气化。因此,向燃烧室20流入燃料和吸气充分混合的燃料,能够实现燃料流量的确保和燃料的充分燃烧两方面。
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中,对根据节气门传感器12的节气门开度来检测吸气流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根据油门的开度来检测吸气流量。并且,也可以在吸气口16或分支口161、162中设置流量传感器,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吸气流量。
以下,对本发明第9~16的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进行说明。
在第9~16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中,在与燃烧室连通的2个以上的吸气口中分别设置有燃料喷射阀。因此,从燃料喷射阀向各吸气口分别喷射燃料。喷射量控制单元对每个燃料喷射阀、对向各吸气口喷射燃料的各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进行控制。由此,例如在某个吸气阀将吸气口与燃烧室之间关闭时,在被关闭的吸气口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能够进行不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控制。这样,能够分别对分别设置在各吸气口中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进行独立控制,因此能够抑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滞留在吸气口内,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并能够减少从发动机排出的未燃烧HC。
并且,在喷射量控制单元根据各吸气口的吸气流量对从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例如在一个吸气阀关闭吸气口和燃烧室之间、该吸气口中不流入吸气时,能够进行停止向该吸气口的燃料喷射的控制。这样,能够进行根据各吸气口中的吸气流量的燃料喷射控制,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滞留在吸气口内。
并且,在喷射量控制单元根据各吸气阀的升程量来控制从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的情况下,在吸气阀的升程量较小时,由该吸气阀开闭的吸气口的吸气流量变小。而且,随着吸气阀的升程量变大,吸气口的吸气流量增大。另一方面,在吸气阀的升程量为0、即吸气阀关闭吸气口时,吸气不在该吸气口中流动。这样,吸气阀的升程量与由该吸气阀开闭的吸气口的吸气流量相关。因此,通过根据吸气阀的升程量来控制从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能够喷射对应于各吸气口的吸气流量的燃料。结果,能够抑制燃料滞留在吸气口内部。
在发动机的负荷较小时,被吸入发动机的吸气流量、即需要的空气量变小。因此,以往,在一个燃烧室连通多个吸气口的发动机的情况下,执行关闭任意一个吸气阀、只打开其他吸气阀的控制。这样,通过使吸气阀的开闭具有偏置,在流入燃烧室内的燃料流动中也形成偏置,并促进混合气的形成。结果,能够实现提高燃烧室中的燃烧状态,并提高燃料消耗率及减少排出HC。但是,在以往的情况下,由于从一个燃料喷射阀向2个以上的吸气口喷射燃料,因此燃料喷雾也流入吸气阀关闭的吸气口侧。因此,所喷射的燃料的一部份滞留在关闭的吸气口内。当由于运转状态的变化而吸气阀被开放时,吸气口内的燃料保持液体状态地流入燃烧室。结果,存在液体状态的燃料燃烧不完全、未燃烧HC增加的问题。
因此,当吸气阀的升程量为规定值以下时,停止从该吸气口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由此在吸气口被吸气阀被关闭时、或吸气阀的升程量较小时,不从在该吸气口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结果,减少滞留在吸气口内部的燃料。因此,能够减少未燃烧HC,并提高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分别对应于特性来控制在两个以上的吸气口中分别设置的燃料喷射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向各吸气口喷射适当量的燃料,并能够抑制燃料滞留在吸气口的内部。因此,能够减少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的恶化以及从发动机排出的未燃烧HC。
以往,如发动机启动时等那样,在离发动机启动的时间较短、或发动机的温度较低时,在吸气阀打开吸气口前就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这样,在打开吸气口前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并实现所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的促进及燃料气化的促进,由此减少发动机启动时的未燃烧HC的排出。另一方面,例如在节气门的开度较大(WOT:Wide Open Throttle)时等发动机的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在吸气阀打开吸气口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由此,由于通过所喷射的燃料的气化潜热来冷却燃烧室内的空气,并降低燃烧室内的空气密度,因此发动机输出提高。在该情况下,由于吸气阀打开吸气口的时间较短,因此为了提高转矩需要增大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但是,当增大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时,阻碍所喷射燃料的微粒化。结果,难以同时实现减少启动时的排出HC及提高高负荷时的输出。
因此,通过使两个以上的燃料喷射阀各自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及喷射时间不同,由此例如在发动机刚启动后等情况下,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在例如发动机刚启动后等情况下,在吸气阀打开吸气口之前的期间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因此,在吸气阀打开吸气口之前的期间的时间长度较长。结果,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小的燃料喷射阀比较长时间地喷射燃料。由此,促进燃料的微粒化,并且确保需要的燃料量。另一方面,例如在WOT状态等发动机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大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例如在发动机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在吸气阀打开吸气口的期间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因此,在吸气阀打开吸气口的期间,即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的期间的时间长度较短。结果,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大的燃料喷射阀在较短期间内喷射燃料。由此,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直接流入燃烧室,使燃烧室的温度降低。并且,通过增大每单位时间的喷射量,确保需要的燃料量。因此,能够同时实现例如发动机启动的HC减少及高负荷时的输出提高。
以往,在具有2个以上吸气阀的发动机的情况下,有时在发动机的负荷较小的条件下,在关闭了吸气阀后,使至少一个吸气阀再次开闭,而向燃烧室供给少量的空气。由此,增强燃烧室内的空气流动,改善燃烧室的燃烧,实现燃料消耗率的提高。但是,在使至少一个吸气阀开闭的情况下,当从一个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时,燃料也流入关闭的吸气阀侧。因此,燃料滞留在关闭的吸气阀侧的吸气口内部,当在吸气阀打开时滞留的燃料保持液体状态地流入燃烧室。结果,燃料可能在燃烧室不能充分地进行燃烧,并导致未燃烧HC的排出。
因此,在对两个以上燃料喷射阀的每个控制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在吸气口、尤其是在吸气阀被关闭侧滞留的燃料减少。因此,能够实现燃料消耗率的提高及排出HC的减少。
并且,在两个以上吸气口各自的内径不同,且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角是根据各吸气口的内径被设定的情况下,即、在吸气口的内径较小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角被设定得较小,在吸气口的内径较大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角被设定得较大,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向形成各吸气口的壁面附着。例如,当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附着在形成各吸气口的壁面上时,附着的燃料变成液滴而流入燃烧室。变成液滴而流入燃烧室的燃料无助于燃烧,并保持未燃烧的状态从发动机排出。在本方面所涉及的燃料喷射系统中,通过根据吸气口的内径来设定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射角,由此减少燃料向形成各吸气口的壁面附着。因此,减少液滴状的燃料流入燃烧室。因此,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及从发动机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在本燃料喷射系统中,两个以上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角不同。而且,第一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角根据吸气口的内径设定,第二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角被设定为比第一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角大。而且,在上述吸气阀闭阀时进行喷射的情况下被控制为,从第一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比从第二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多,在吸气阀开阀时进行喷射的情况下被控制为,从第二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比从第一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多。由此,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及从发动机排出的未燃烧HC,而且例如在发动机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在吸气阀开阀时的喷射时,能够提高输出。
并且,在燃料喷射阀分别设置在与燃烧室连通的两个以上的吸气口中的情况下,从燃料喷射阀分别向各吸气口喷射燃料。喷射时间控制单元对每个燃料喷射阀控制从各燃料喷射阀向各吸气口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时间。由此,例如错开从多个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间,由此能够在被吸入燃烧室的吸气中形成燃料浓度的偏斜,或者解除该偏斜。例如,通过早期喷射的燃料,在点火装置附近形成浓的喷雾,提高混合气的点火性,并能够减少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在开阀时间较长的发动机运转条件下,当在短时间内喷射完燃料时,仅空气流入气缸的时间增加且不能形成匀质的混合气,但通过错开喷射时间,能够使空气和燃料的比例更均匀并能够提高输出。
并且,在根据吸气阀的开闭时间来控制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间的情况下,根据随着吸气阀的开闭而在燃烧室中形成的吸气气流,在燃烧室内部形成适当的燃料喷雾。因此,能够提高混合气体的点火性,并减少排出的未燃烧HC。
并且,燃料喷射阀由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和后期喷射燃料喷射阀构成,喷射时间控制单元,在将从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间设定在吸气阀提升前的情况下,从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通过吸气阀的提升而与吸气一起被吸入燃烧室。此时,还未从后期喷射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因此,在燃烧室内部,通过伴随所喷射的燃料的压力差的吸气压力差而形成涡流。结果,例如在点火装置附近形成燃料浓度高的喷雾。而且,在开始从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后,喷射时间控制单元开始从后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因此,确保发动机输出所需要的燃料量,通过从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来确保。因此,尤其是即使在发动机的怠速状态等吸入燃烧室的吸气量较少时,也能够以较少的燃料确保稳定的燃烧,并能够实现燃料消耗率的提高及排出的未燃烧HC的减少。
图23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发动机系统1具有发动机10及燃料喷射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单元)2。如图24所示,发动机10例如为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另外,燃料也可以为例如酒精等。
发动机10具有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气缸体11形成有筒状的气缸13。发动机10具有一个或多个气缸(气缸)13。气缸13在内侧收容有活塞14。活塞14通过连杆15在气缸13轴向上往复移动。
气缸盖12配置在气缸体11的一个端部侧。气缸盖12形成有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发动机10具有贯穿气缸盖12而开闭吸气口16的吸气阀40和开闭排气口17的排气阀50。
吸气阀40贯穿气缸盖12。吸气阀40具有轴部41和阀部42。轴部41隔着衬垫43而可滑动地支持在气缸盖12上。轴部41轴向的一个端部与阀部42相连接,另一个端部隔着挺杆44与吸气凸轮45相接。阀部42开闭吸气口16的端部。在气缸盖12和挺杆4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46。弹簧46将挺杆4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44与吸气阀40-体地移动。因此,弹簧46将吸气阀40向关闭吸气口16的方向按压。
排气阀50贯穿气缸盖12。排气阀50具有轴部51和阀部52。轴部51隔着衬垫53而可滑动地支持在气缸盖12上。轴部51轴向的一个端部与阀部52相连接,另一个端部隔着挺杆54与排气凸轮55相接。阀部52开闭排气口17的端部。在气缸盖12和挺杆54之间设置有弹簧(弹性部件)56。弹簧56将挺杆54向从气缸盖12离开的方向按压。挺杆54与吸气阀50一体地移动。因此,弹簧56将排气阀50向关闭排气口17的方向按压。
形成有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壁面、气缸盖12的气缸体11侧的面、活塞14的气缸盖12侧的端面、吸气阀40的活塞14侧的端面以及排气阀50的活塞14侧的端面形成的空间为燃烧室20。燃烧室20能够与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连通。燃烧室20与吸气口16的连通通过吸气阀40开闭。燃烧室20与排气口17的连通通过排气阀50开闭。吸气口16的与燃烧室20相反侧的端部与进气歧管21形成的吸气通路22连通。进气歧管21的与燃烧室20相反侧的端部与未图示的吸气导入部连通。从吸气导入部导入的空气例如经由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节气门及稳压箱而从进气歧管21形成的吸气通路22供给到吸气口16。
在第9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2(A)所示,在燃烧室20中分别连通各2个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即,第9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0为所谓的4阀发动机。另外,发动机10的吸气口16及排气口17也可以构成为分别3个以上与燃烧室20连通。并且,也可以例如使与燃烧室20连通的吸气口16为3个、排气口17为两个的所谓阀发动机那样,使吸气口16和排气口17的个数不同。
如图24所示,气缸盖12在燃烧室20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点火装置60。点火装置60贯穿气缸盖12设置。点火装置60由未图示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构成为一体。点火装置60的火花塞侧的端部露出到燃烧室20中。
如图22(A)及图24所示,在气缸盖12上,在吸气口16的途中设置有燃料喷射阀70A、70B。如图24所示,燃料喷射阀70A、70B贯穿气缸盖12。燃料喷射阀70A、70B轴向的一个端部露出到吸气口16中,另一个端部与燃料轨80相接。燃料喷射阀70A、70B分别在与燃料轨81相反侧的端部上具有喷孔71A、71B。燃料轨80例如被支持在气缸盖12上。从未图示的燃料箱向燃料轨80供给燃料。燃料喷射阀70A、70B将供给到燃料轨80的燃料从喷孔71A、71B喷射到流入吸气口16的吸气中。
在第9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2(A)所示,与燃烧室20连通的吸气口16分支成两个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燃料喷射阀70A、70B在吸气口161、162中分别各设置1个。即,燃料喷射阀70A、70B为,喷孔71A、71B侧的端部被配置为,比2个吸气口161、162的分支部163靠近燃烧室20侧。结果,能够抑制从燃料喷射阀61及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附着在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之间的壁部164上。在第9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61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Q1、及燃料喷射阀62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Q2大致相同。
图23所示的控制装置(ECU)2为例如由CPU、ROM以及RAM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2与发动机10的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相连接。控制装置2向各燃料喷射阀70A、70B输出驱动信号,并对从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的定时进行控制。控制装置2与检测吸气阀40的升程量的升程传感器6相连接。如第9实施方式,在一个燃烧室20连通2个吸气口161、162的情况下,升程传感器6设置在开闭各吸气口161、162的各吸气阀40上。由此,控制装置2检测各吸气阀40的升程量。
控制装置2不仅与燃料喷射阀70A、70B及吸气阀40的升程传感器6连接,还与点火装置60以及例如转速传感器5、节气门传感器3及水温传感器4连接。控制装置2向点火装置输出驱动信号,并在规定的时期使燃烧室20的混合气点火。转速传感器5检测发动机10的转速。节气门传感器3检测未图示的节气门的开度。并且,水温传感器4检测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从这些转速传感器5、节气门传感器3及水温传感器4等检测发动机10的运转状态及负荷状态,并设定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
在发动机系统1具有例如未图示的阀升程量可变装置或阀定时可变装置等的情况下,吸气阀40的升程量根据发动机10的转速或负荷变化。并且,根据发动机10的转速或负荷的不同,有时也不驱动多个吸气阀40中的某个。这样,当吸气阀40的升程量变化时,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根据吸气阀40的升程量变化。因此,控制装置2通过检测吸气阀40的升程量,来检测流入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例如,在吸气阀40关闭吸气口161、162时,在吸气口161、162中不产生吸气气流。另一方面,随着吸气阀40的升程量变大,流入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增大。
在吸气口161、162中不产生吸气气流时,吸气阀40关闭吸气口161、162。因此,当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燃料时,所喷射的燃料滞留在吸气阀40的与燃烧室20相反侧、即吸气口161、162的内部。并且,在例如各吸气阀40的开度不同,与吸气口161的吸气流量相比吸气口162的吸气流量较小时,当从吸气口162的燃料喷射阀62喷射与吸气口161的燃料喷射阀61相同流量的燃料时,所喷射的燃料相对于吸气口162的吸气流量过剩。过剩的燃料一部分变成液滴而滞留在吸气口162内部。
当由于发动机10的转速或负荷的变化,而吸气口162的吸气阀40开阀时,滞留在吸气口162内部的燃料保持液体状态地流入燃烧室20。由于液体状态的燃料微粒化不充分,因此燃烧变得不充分。燃烧不充分的燃料无助于发动机10的输出。结果,从发动机10排出的未燃烧HC增加,并且导致发动机10的燃料消耗率降低。
在第9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检测吸气阀40的升程量。而且,控制装置2根据检测的吸气阀40的升程量来设定各来自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在开闭吸气口161、162的吸气阀40的升程量较小、流入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较小时,控制装置2减少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另一方面,在开闭吸气口161、162的吸气阀40的升程量较大、流入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较大时,控制装置2增大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并且,在吸气阀40未提升时、即在吸气口161、162中未产生吸气气流时,控制装置2停止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这样,控制装置2根据与燃烧室20连通的各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对向各吸气口161、162喷射燃料的各燃料喷射阀70A、70B进行控制。
并且,控制装置2也可以构成为,当吸气阀40的升程量为规定值以下时停止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在如第9实施方式那样吸气阀40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存在吸气阀40的某个的升程量变小,或不提升的情况。这样,在吸气阀40的升程量较小、或者不提升等那样的升程量为规定值以下时,在升程量较小的吸气口161或者吸气口162中几乎不产生吸气气流。这样,在吸气口161或者吸气口162中几乎不产生吸气气流时,当从燃料喷射阀61或者燃料喷射阀62喷射燃料时,所喷射的燃料滞留在吸气阀40的上游侧、即与燃烧室20相反侧的吸气口161、162中。滞留在吸气口161、162中的燃料容易附着在吸气阀40的轴部41或阀部42上,或者容易附着在形成壁部164或吸气口161、162的壁面上。这些附着的燃料变成液滴而滞留在吸气口161、162内,在由于发动机10的运转状态的变化而吸气阀40打开时,可能保持液滴状态而流入燃烧室20。因此,当吸气阀40的升程量为规定值以下时,控制装置2停止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因此,能够减少液滴状的燃料从吸气口161及吸气口162流入燃烧室20,并能够减少未燃烧HC的排出,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在第9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具有大致相同的燃料喷射特性。即,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Q1、Q2大致相同。因此,如图22(B)所示,控制装置2根据吸气阀40的升程量、即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来变更燃料喷射阀61以及燃料喷射阀62的驱动时间t1、t2。在燃料喷射阀70A、70B的驱动时间t1、t2较长时,即在从控制装置2向燃料喷射阀70A、70B的驱动信号的输出时间较长时,燃料喷射阀70A、70B的开阀时间变长。结果,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q1、q2增大。另一方面,在从控制装置2向燃料喷射阀70A、70B的驱动信号的输出时间较短时,燃料喷射阀70A、70B的开阀时间变短。结果,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q1、q2减少。这样,通过控制向燃料喷射阀61及燃料喷射阀62的驱动信号的输出时间,控制从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量q1、q2。
例如,设燃料喷射阀61及燃料喷射阀62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分别为Q1、Q2。在第9实施方式的情况下Q1=Q2。而且,如图22(B)所示,设燃料喷射阀61的驱动时间为t1,燃料喷射阀62的驱动时间为t2。这时,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量q1为q1=Q1×t1。并且,从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量q2为q2=Q2×t2。由于Q1=Q2,t1>t2,所以q1>q2。因此,通过变更燃料喷射阀61及燃料喷射阀62的驱动时间,能够设定从燃料喷射阀61向吸气口161的燃料喷射量q 1及从燃料喷射阀62向吸气口162的燃料喷射量q2。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第9实施方式中,在与燃烧室20相连通的各吸气口161、162中分别设置有燃料喷射阀70A、70B。因此,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能够抑制附着在分隔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的壁部164上,并流入燃烧室20。结果,减少附着在壁部164的液滴状的燃料流入燃烧室20,并减少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因此,能够减少从发动机10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能够提高发动机10的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第9实施方式中,根据各吸气阀40的升程量检测出流入与燃烧室20连通的各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而且,控制装置2根据流入各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对从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q 1、q2进行控制。因此,从向各吸气口161、162中喷射燃料的各燃料喷射阀70A、70B不喷射过剩的燃料。由此,防止过剩的燃料滞留在吸气口161、162中,并且变成液滴的燃料也不流入燃烧室20。结果,减少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因此,能够减少从发动机10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能够提高发动机10的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第9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通过变更燃料喷射阀70A、70B的驱动时间t1、t2来控制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q1、q2。因此,功能以简单的结构可靠且精密地控制燃料的喷射量。
对使用了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9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第10实施方式中,发动机10的概略结构与第9实施方式相同。在第10实施方式中,如图25(B)所示,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特性、即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不同。燃料喷射阀70A、70B例如由于喷孔71A、71B的大小及数量等,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不同。第10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61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为Q3,燃料喷射阀62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为Q4。
在第10实施方式中,1个燃烧室20连通有2个吸气口161、162。此时,有时设定有吸气流量较大的主吸气口161、和吸气流量较小的从吸气口162。设置在主吸气口161中的燃料喷射阀61为,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Q3被设定得较大。另一方面,设置在从吸气口162中的燃料喷射阀62为,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Q4被设定得较小。即,Q3>Q4。
如图25(B)所示,控制装置2将燃料喷射阀61的驱动期间t3及燃料喷射阀62的驱动期间t4设定为大致相同。由此,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量q3为q3=Q3×t3。并且,从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量q4为q4=Q4×t4。这时,由于Q3>Q4,所以即使t3=t4,仍为q3>q4。因此,从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q3、q4是根据流过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而被设定的。因此,能够减少从发动机10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能够提高发动机10的燃料消耗率。
并且,在第10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通过将驱动期间t3和驱动期间t4设定为相同并由燃料喷射特性不同的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燃料,由此控制从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q3、q4。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且精密地控制燃料喷射量。
另外,也可构成为,通过将第9实施方式与第10实施方式组合,即对燃料喷射特性不同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Q3、Q4、和驱动期间t3、t4中的某一个进行变更,来控制燃料喷射量q3、q4。
对使用了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9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第11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与1个燃烧室20连通的2个吸气口161、162的内径不同。即,吸气口161的内径D1比吸气口162的内径D2大。此时,当从燃料喷射阀61及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的喷射角θ1、θ2相同时,从设置在内径较小的吸气口162中的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喷雾,可能附着在形成吸气口162的壁面165上。当从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喷雾附着在形成吸气口162的壁面165上时,附着的燃料成为液滴而沿壁面165流入燃烧室20。结果,燃烧室20中的燃料燃烧可能不完全。
因此,在第11实施方式中,根据吸气口161、162的内径设定燃料喷射阀61的喷射角θ1和燃料喷射阀62的喷射角θ2。由此,从设置在内径较大的吸气口161中的燃料喷射阀61形成喷射角较大的θ1的喷雾,从设置在内径较小的吸气口162中的燃料喷射阀62形成喷射角较小的θ2的喷雾。结果,能够抑制从燃料喷射阀61及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附着在形成吸气口161及吸气口162的壁面上。因此,能够减少从发动机10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能够提高发动机10的燃料消耗率。
对使用了本发明第1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进行说明。另外,第12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结构本身与上述的第9实施方式到第1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对燃料喷射控制进行说明。
在第12实施方式中,燃料喷射阀70A、70B各自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及喷射时间不同。燃料喷射阀61被设定为,与燃料喷射阀62相比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大。由此,例如在发动机10刚启动后等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使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小的燃料喷射阀62喷射燃料。在发动机10刚启动之后等的情况下,从吸气阀40一度关闭吸气口161、162到再次打开的期间中,从燃料喷射阀62喷射燃料。因此,从吸气阀40关闭吸气口161、162到打开的期间较长。结果,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小的燃料喷射阀62较长时间地喷射燃料。由此,促进燃料的微粒化,同时确保所需的燃料量。
另一方面,例如在WOT状态等发动机10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使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大的燃料喷射阀61喷射燃料。例如在发动机10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在吸气阀40打开吸气口161、162的期间从燃料喷射阀61喷射燃料。因此,吸气阀40打开吸气口161、162的期间、即从燃料喷射阀61喷射燃料的喷射时间较短。结果,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大的燃料喷射阀61较短时间地喷射燃料。由此,从燃料喷射阀61喷射的燃料直接流入燃料喷射阀61,使燃烧室20的温度降低。并且,通过使每单位时间的喷射量较大,由此确保所需的燃料量。
在如上所述的第12实施方式中,燃料喷射阀61与燃料喷射阀62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不同。控制装置2通过控制从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时间,由此在如发动机10的发动机刚启动之后那样的、离发动机10启动的时间较短、发动机10的温度较低时,或者在发动机10怠速状态时,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小的燃料喷射阀62长时间地喷射燃料。另一方面,例如在WOT状态等发动机10的负荷较大时,控制装置2使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较大的燃料喷射阀61短时间地喷射燃料。因此,能够同时实现如怠速状态等那样的低负荷时的发动机启动HC的降低,和提高高负荷时的输出。
对使用了本发明第13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进行说明。另外,第13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结构本身与上述第9实施方式到第1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对燃料喷射控制进行说明。
在第13实施方式中,对每个燃料喷射阀70A、70B控制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次数。如第13实施方式那样,在具有多个吸气阀40的发动机10的情况下,在发动机10的负荷较小的条件下,有时在关闭吸气阀40之后,再度开闭至少一个吸气阀40,向燃烧室20供给少量空气。由此,增强燃烧室20内的空气流动,改善燃烧室20的燃烧,实现燃料消耗率的提高。但是,在开闭至少一个吸气阀40时,当从1个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时,燃料也流入到关闭的吸气阀40侧。因此,燃料滞留在关闭的吸气阀40侧的吸气口161、162内部,当吸气阀40打开时滞留的燃料保持液体状态地直接流入燃烧室。
因此,在第13实施方式中,对每个燃料喷射阀70A、70B控制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次数。例如在开闭吸气阀40并直到某一个再次开闭为止的期间中,从燃料喷射阀61或燃料喷射阀62喷射燃料的次数不同。因此,在吸气阀40的某一个再次开闭时,不向维持关闭状态的吸气口161或吸气口162中喷射燃料。结果,减少在吸气阀40被关闭侧的吸气口161或吸气口162中滞留的燃料。由此,能够降低液状的燃料流入燃烧室20。因此,能够实现燃料消耗率的提高以及排出HC的降低。
对使用了本发明第14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9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9实施方式到第1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例子:将燃料喷射阀61配置在吸气口161中,将燃料喷射阀62配置在吸气口162中,并且各燃料喷射阀70A、70B都配置在比2个吸气口161、162的分支部163靠燃烧室20侧。但是,如图27所示,2个燃料喷射阀70A、70B也可以配置在比分支部163靠燃烧室20的相反侧。即,如在第9实施方式到第1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那样,燃料喷射阀70A、70B也可以比分支部163接近燃烧室20侧的吸气阀40配置,也可以配置在从比分支部163靠燃烧室20相反侧的吸气阀40远离的位置上。
在第14实施方式中,流过吸气口16的吸气在分支部163分开流向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因此,从吸气口16向分支的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流入的吸气,在气缸13径向上从中心侧向外周侧、即向形成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周壁231侧形成气流。因此,从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喷射出的燃料喷雾,被沿箭头f表示的吸气气流运送。
在第1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分别配置在比吸气阀40的中心轴靠气缸13的中心轴侧。因此,从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喷雾即使被箭头f表示的吸气气流运送,也从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的中心附近、即吸气阀40的阀部42的中心附近向燃烧室20流入。由此,即使在从吸气口16向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形成有吸气气流的情况下,也能降低燃料向形成气缸13的气缸体11的内周壁231的附着。
附着在气缸体11的内周壁231上的燃料保持液体状态地滞留在燃烧室20中,并无助于燃烧,而招致不完全的燃烧和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另一方面,在第1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即使将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配置在远离吸气阀40的位置上,也可以减少燃料向气缸体11的内周壁231上的附着,并减少无助于燃烧的燃料。因此,减少从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结果,减少向发动机10外部排出未燃烧的燃料。因此,能够减少从发动机10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从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喷射的燃料不成为液滴而有效燃烧。因此,在对发动机10要求规定的输出时,从燃料喷射阀61和燃料喷射阀62应喷射的燃料量减少。因此,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
对使用了本发明第1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进行说明。另外,第1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为,2个以上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角不同,第一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角是根据吸气口161的内径设定,第二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角被设定为比第一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角更大的角。该构成以外与上述第9实施方式到第1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对燃料喷射控制进行说明。
在第15实施方式中,在吸气阀40闭阀时进行喷射的情况下,控制喷射量,以使从第一燃料喷射阀61的喷射量比从第二燃料喷射阀62的喷射量多,在吸气阀40开阀时进行喷射的情况下,控制喷射量,以使从第二燃料喷射阀62的喷射量比从第一燃料喷射阀61的喷射量多。
在具有2个吸气阀40的发动机中,在启动时、及发动机负荷较小的条件下,在吸气阀40闭阀时喷射燃料。此时,主要从具有根据口内径设定的喷射角的第一燃料喷射阀61进行喷射,由此能够减少燃料向形成吸气口的壁面的附着,减少液滴状的燃料流入燃烧室,并减少发动机燃料消耗率的恶化及从发动机排出的未燃烧HC。并且,在发动机负荷较大的条件下,在吸气阀40开阀时喷射燃料。此时,在吸气口中产生吸气气流,喷射燃料随该气流流入气缸内,因此即使以根据口内径的喷射角以上的喷射角进行喷射,也减少燃料附着到吸气口壁面上的情况。如果能够使喷射角为更大角,则减少喷雾彼此的干涉并促进微粒化,所以能够得到更好的吸气冷却效果,并能够增加吸入空气量、提高输出。因此,如果在吸气阀40开阀时进行喷射时,主要从与具有根据口内径设定的喷射角的第一燃料喷射阀61相比、具有被设定为更大角的喷射角的第二燃料喷射阀62进行喷射,则能够减少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恶化、以及从发动机排出的未燃烧HC,同时能够提高输出。
对使用了本发明第16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系统进行说明。第16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系统为,对在上述第14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发动机系统的燃料喷射时期进行控制。
与第9实施方式相同,图28所示的第16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系统1具有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向各燃料喷射阀61、62输出驱动信号,并控制从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的定时。控制装置2与升程传感器6、点火装置60、转速传感器5、节气门传感器3以及水温传感器4等连接。控制装置2构成专利申请范围的喷射时期控制单元。
在第16实施方式中,燃料喷射阀61构成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燃料喷射阀62构成后期喷射燃料喷射阀。控制装置2将作为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阀61的喷射时期设定在吸气阀40提升之前。即,在吸气阀40提升之前从燃料喷射阀61喷射燃料。由此,从燃料喷射阀61喷射的燃料通过吸气阀40的提升而与吸气一起被吸入燃烧室20。另一方面,控制装置2将燃料喷射阀62的喷射时期设定在开始了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之后。即,在开始了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之后,开始从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
如图28所示,在开始了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时,还未从燃料喷射阀62喷射燃料。并且,此时,吸气阀40关闭吸气口161、162和燃烧室20之间。因此,在吸气口161的内部通过从燃料喷射阀61喷射的燃料产生混合气。然后,当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结束时,吸气阀40开放吸气口161。由此,在吸气口161内部产生的混合气,在吸气阀40开放的同时流入燃烧室20。与此同时,控制装置2开始从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
由于吸气口161的内部被从燃料喷射阀61喷射燃料,所以与吸气口162的内部相比压力较高。因此,当吸气口161和吸气口162的吸气阀40打开时,压力较高的吸气口161侧的混合气在燃烧室20中形成更强的气流。由此,在燃烧室20的内部形成基于压力的涡流。结果,例如在点火装置60附近形成从吸气口161流入燃烧室20的燃料浓度较高的喷雾。
如上所述,在开始了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后,控制装置2开始从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因此,确保发动机10的输出所需的燃料量,通过从燃料喷射阀70A、70B喷射的燃料来确保。结果,例如在发动机10怠速状态时,在点火装置60周围以较少的燃料量形成较浓的混合气。因此,即使被吸入燃烧室20的混合气的量较少时,也能够确保以较少的燃料确保稳定的燃烧,并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并且能够实现减少排出的未燃烧HC。
在第16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以在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结束后,开始从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19所示,构成为在从燃料喷射阀61的燃料喷射开始到喷射结束之间,开始从燃料喷射阀62的燃料喷射。
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第9~第16实施方式中,对根据吸气阀40的升程量检测吸气口161、62的吸气流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吸气口161、162中分别设置吸气流量传感器,而检测流到吸气口161、162的吸气流量,并控制从燃料喷射阀70A、70B的燃料喷射量。
并且,在以上说明的第9~第16实施方式中,对单独使用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组合使用多个实施方式。例如在第1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配置方式中,也可以组合第9实施方式到第13实施方式及第15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量的控制。并且,例如也可以相反地,在第9~第13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70A、70B的配置方式中,组合第16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时期的控制。
以上的本发明的说明只不过是表示了其典型例。因此,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变形例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这种变形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燃料喷射系统,具有:
连通于燃烧室的2个以上的吸气口;
吸气阀,分别设置在2个以上的上述吸气口的端部,开闭上述吸气口与上述燃烧室之间;
燃料喷射阀,分别设置在2个以上的上述吸气口中,向流过上述吸气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
喷射量控制单元,对每个上述燃料喷射阀控制燃料喷射量,和
当吸气阀中的一个吸气阀在吸气阀中的另一个吸气阀被驱动以开闭的状态中被保持闭合时,喷射量控制单元停止从设置在被所述一个吸气阀保持闭合的所述吸气口中的一个吸气口中的所述燃料喷射阀中的一个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根据流过各上述吸气口的吸气流量来控制上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根据各上述吸气阀的升程量来控制上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在上述吸气阀的升程量为规定值以下时,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停止从设置在该升程量为规定值以下的吸气口中的上述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2个以上的上述燃料喷射阀各自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大致相同,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控制从各上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2个以上的上述燃料喷射阀各自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不同,
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将从各上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间控制为大致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2个以上的上述燃料喷射阀各自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和燃料喷射时间不同,
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来控制从上述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射量和喷射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为,
在从上述内燃机启动开始的规定期间内,在上述内燃机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下时,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直至上述吸气阀打开上述吸气口为止,
在上述内燃机的负荷为规定值以上时,在上述吸气阀打开上述吸气口的期间,从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量大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控制从2个以上的上述燃料喷射阀的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喷射次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2个以上的上述吸气口各自的内径不同,
根据各上述吸气口的内径来设定从各上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角。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2个以上的上述燃料喷射阀包括:第一燃料喷射阀,具有根据上述吸气口的内径设定的喷射角;和第二燃料喷射阀,具有比上述第一燃料喷射阀的喷射角大的喷射角,
上述喷射量控制单元,在上述吸气阀闭阀时进行喷射的情况下,控制喷射量,以使从上述第一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比从上述第二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多;在上述吸气阀开阀时进行喷射的情况下,控制喷射量,以使从上述第二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比从上述第一燃料喷射阀的喷射量多。
12.一种燃料喷射系统,是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该内燃机具有:连通于燃料室的2个以上的吸气口;和吸气阀,分别设置在2个以上的上述吸气口的端部,开闭上述吸气口和上述燃烧室之间;在该燃料喷射系统中,具有:
燃料喷射阀,分别设置在2个以上的上述吸气口中,向流过上述吸气口的吸气中喷射燃料;和
喷射时期控制单元,对每个上述燃料喷射阀控制燃料喷射时期,其中,当所述吸气阀中的一个吸气阀在所述吸气阀中的另一个吸气阀被驱动以开闭的状态中被保持闭合时,喷射时期控制单元停止从设置在被所述一个吸气阀保持闭合的所述吸气口中的一个吸气口中的所述燃料喷射阀中的一个燃料喷射阀中喷射燃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上述喷射时期控制单元根据开闭各上述吸气口的上述吸气阀的开闭时期,来控制上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2个以上的上述燃料喷射阀包括至少一个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和除上述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以外的后期喷射燃料喷射阀,
上述喷射时期控制单元,将从上述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期设定在上述吸气阀提升之前;将从上述后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期设定在开始了从上述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之后。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
上述喷射时期控制单元,将从上述后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期设定在从上述早期喷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结束之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89715A JP2007262996A (ja) | 2006-03-29 | 2006-03-29 | 内燃機関用燃料噴射装置 |
JP089704/2006 | 2006-03-29 | ||
JP089711/2006 | 2006-03-29 | ||
JP089715/2006 | 2006-03-29 | ||
JP2006089711 | 2006-03-29 | ||
JP2006089704A JP4804188B2 (ja) | 2006-03-29 | 2006-03-29 | インジェクタの取付構造および燃料噴射装置 |
JP136467/2006 | 2006-05-16 | ||
JP2006136467A JP2007309121A (ja) | 2006-05-16 | 2006-05-16 | インジェクタの取付構造および内燃機関用燃料噴射装置 |
JP2007070191A JP4615535B2 (ja) | 2006-03-29 | 2007-03-19 |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070191/2007 | 2007-03-19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1505.8A Division CN101360912B (zh) | 2006-03-29 | 2007-03-27 |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07052A CN102207052A (zh) | 2011-10-05 |
CN102207052B true CN102207052B (zh) | 2013-02-06 |
Family
ID=3860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23593.7A Active CN102207052B (zh) | 2006-03-29 | 2007-03-27 |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20090241905A1 (zh) |
EP (2) | EP2000663A4 (zh) |
CN (1) | CN102207052B (zh) |
WO (1) | WO20071195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7052B (zh) * | 2006-03-29 | 2013-02-06 | 株式会社电装 |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
JP2009074440A (ja) * | 2007-09-20 | 2009-04-09 | Hitachi Ltd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4766074B2 (ja) | 2008-05-30 | 2011-09-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DE102008044244A1 (de) * | 2008-12-01 | 2010-06-02 | Robert Bosch Gmbh | Brennkraftmaschine |
JP5136692B2 (ja) * | 2009-08-07 | 2013-02-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火花点火式内燃機関 |
CN101798979B (zh) * | 2010-02-24 | 2011-12-14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进气歧管及燃油喷嘴安装系统 |
DE102010029935B4 (de) * | 2010-06-10 | 2023-01-26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Kraftstoff in einem Verbrennungsmotor |
DE102010037003A1 (de) * | 2010-08-16 | 2012-02-1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mit Gas als Kraftstoff und Brennkraft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derartigen Verfahrens |
JP5161278B2 (ja) * | 2010-09-22 | 2013-03-1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2012067681A (ja) * | 2010-09-24 | 2012-04-05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 |
DE102010064182A1 (de) * | 2010-12-27 | 2012-06-28 | Robert Bosch Gmbh | Einspritzvorrichtung,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inspritzvorrichtung |
DE102010064166A1 (de) | 2010-12-27 | 2012-06-28 | Robert Bosch Gmbh | Einspritzvorrichtung,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inspritzvorrichtung |
DE102010064163A1 (de) * | 2010-12-27 | 2012-06-28 | Robert Bosch Gmbh | Einspritzsystem,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
DE102011007327B4 (de) * | 2011-04-13 | 2024-01-18 | Robert Bosch Gmbh | Einspritzvorrichtung und Brennkraftmaschine |
JP2013024196A (ja) * | 2011-07-25 | 2013-02-04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JP5541535B2 (ja) * | 2011-09-13 | 2014-07-09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DE102012001650B4 (de) * | 2012-01-27 | 2019-06-19 | Audi A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sowie Brennkraftmaschine |
KR101393896B1 (ko) * | 2012-11-05 | 2014-05-1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엔진의 듀얼 인젝터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
KR101417390B1 (ko) * | 2012-11-05 | 2014-07-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듀얼 인젝터 엔진의 연료량 분배 방법 및 장치 |
JP6146648B2 (ja) * | 2013-01-10 | 2017-06-14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
US9163570B2 (en) * | 2013-08-16 | 2015-10-2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iesel engine airflow in an engine using a late intake valve closure strategy |
DE102013222498A1 (de) * | 2013-11-06 | 2015-05-07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Vorrichtung zur Kraftstoffversorg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
US10119496B2 (en) * | 2014-04-15 | 2018-11-06 | Cummins Inc. | Cryogenic fuel injection and combustion |
WO2015174245A1 (ja) | 2014-05-13 | 2015-11-19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バーチカルエンジン |
JP6460453B2 (ja) * | 2014-10-24 | 2019-01-30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DE102015200455B4 (de) * | 2015-01-14 | 2018-01-2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otor, Kraftfahrzeug, Einspritzverfahren |
KR101795168B1 (ko) * | 2015-11-23 | 2017-11-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엔진 구조 |
JP6670718B2 (ja) | 2016-09-28 | 2020-03-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 |
US10968854B2 (en) * | 2018-03-27 | 2021-04-06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7239869B2 (ja) * | 2018-10-17 | 2023-03-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50557A (en) * | 1989-03-31 | 1991-09-24 |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tratified-combus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6055948A (en) * | 1995-10-02 | 2000-05-02 | Hitachi, Ltd.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465612B2 (en) * | 1973-02-27 | 1975-10-02 | Nippon Soken, Inc |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3995609A (en) * | 1975-04-21 | 1976-12-07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el control arrangement |
AU511290B2 (en) * | 1977-12-19 | 1980-08-07 |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 Dual induction system fori. C. engine |
US4200067A (en) * | 1978-05-01 | 1980-04-2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Hydraulic valve actuator and fuel injection system |
JPS5564115A (en) * | 1978-11-09 | 1980-05-14 | Honda Motor Co Ltd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4612904A (en) * | 1983-02-15 | 1986-09-23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Fuel injec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US4548175A (en) * | 1983-12-05 | 1985-10-22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wo intake valves |
JPH0631174Y2 (ja) * | 1985-02-21 | 1994-08-2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火花点火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
JPH0413415Y2 (zh) * | 1985-04-10 | 1992-03-27 | ||
JPS6248927A (ja) * | 1985-08-27 | 1987-03-03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吸気ポ−ト装置 |
US4726343A (en) * | 1986-03-20 | 1988-02-23 | Volkswagen Ag | Suction pipe arrangement for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fuel injection nozzles |
US4779594A (en) * | 1986-04-25 | 1988-10-25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Intake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S637260A (ja) | 1986-06-25 | 1988-01-13 | Nippon Kokan Kk <Nkk> | 天井クレ−ンの巻上げドラム用研削装置 |
JPH06102981B2 (ja) * | 1986-07-02 | 1994-12-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
JPH0733770B2 (ja) * | 1987-07-09 | 1995-04-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の燃焼室構造 |
JPH01173467A (ja) | 1987-12-28 | 1989-07-10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ファイル装置 |
NL8801334A (nl) * | 1988-05-24 | 1989-12-18 | Texas Instruments Holland | Verbrandingsmotor van het inspuittype, en plaat bestemd om te worden aangebracht tussen de inlaatpoorten van een cilinderblok van een dergelijke motor en een inspuitstuk. |
JP2848491B2 (ja) * | 1988-11-16 | 1999-01-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EP0391739B1 (en) * | 1989-04-07 | 1994-12-14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take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2790668B2 (ja) | 1989-08-10 | 1998-08-2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転送制御方式 |
AT402535B (de) * | 1990-02-23 | 1997-06-25 | Avl Verbrennungskraft Messtech | Brennkraftmaschine mit zumindest zwei einlassventilen je motorzylinder |
JPH0413415A (ja) | 1990-05-08 | 1992-01-17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サイドガイド装置 |
DE69107242T2 (de) * | 1990-06-01 | 1995-06-14 | Mazda Motor | Ansauganlage für einen Motor. |
US5218943A (en) * | 1991-01-07 | 1993-06-15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2887797B2 (ja) * | 1991-02-15 | 1999-04-2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US5449120A (en) * | 1991-06-11 | 1995-09-12 | Nippondenso Co., Ltd. | Fuel feed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5259348A (en) * | 1991-06-20 | 1993-11-09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Direct injection type engine |
JPH0526286A (ja) | 1991-07-22 | 1993-02-02 | Tokico Ltd |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
JP2588803B2 (ja) * | 1991-08-29 | 1997-03-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2531322B2 (ja) * | 1991-09-13 | 1996-09-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US5237973A (en) * | 1991-11-13 | 1993-08-24 |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 Four-stroke cycle engine |
JP3003339B2 (ja) * | 1991-12-06 | 2000-01-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噴射式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
JPH05223040A (ja) * | 1992-02-07 | 1993-08-31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US5284117A (en) * | 1992-04-27 | 1994-02-08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Fuel supply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2809558B2 (ja) | 1992-06-30 | 1998-10-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
JP3321831B2 (ja) | 1992-07-16 | 2002-09-0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排気ガス浄化用触媒 |
JP3631770B2 (ja) * | 1993-01-22 | 2005-03-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
JPH06249109A (ja) * | 1993-02-26 | 1994-09-06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
JPH06288330A (ja) * | 1993-03-31 | 1994-10-11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燃焼制御装置 |
JP2869916B2 (ja) * | 1993-11-01 | 1999-03-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燃料制御装置 |
JP3107489B2 (ja) * | 1993-11-08 | 2000-11-0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内燃機関の混合気形成装置 |
JPH07259701A (ja) * | 1994-03-25 | 1995-10-09 | Keihin Seiki Mfg Co Ltd |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
DE69412453T2 (de) * | 1994-03-25 | 1998-12-24 | Kabushiki Kaisha Keihinseiki Seisakusho, Tokio/Tokyo | Elektromagnetisches Kraftstoffeinspritzventil |
EP0676533B1 (de) * | 1994-04-09 | 1997-09-24 | Adam Opel Ag | Einlasskanalsystem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
FR2720113B1 (fr) * | 1994-05-20 | 1996-06-21 |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préparation d'un mélange carbure dans un moteur quatre temps à allumage commande. |
JP3690824B2 (ja) * | 1994-06-03 | 2005-08-3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
US5553580A (en) * | 1995-01-13 | 1996-09-10 | Ganoung; David P. | Stratified charge engines and method for their operation |
JPH08218986A (ja) * | 1995-02-08 | 1996-08-27 | Nippon Soken Inc | 燃料噴射装置 |
JP3783285B2 (ja) * | 1995-07-03 | 2006-06-0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
DE19535744A1 (de) * | 1995-09-26 | 1997-03-27 | Bosch Gmbh Robert | Brennstoffeinspritzanordn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Brennstoffeinspritzung |
US20010045194A1 (en) * | 1998-04-02 | 2001-11-29 | Takuya Shiraishi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
US5577481A (en) * | 1995-12-26 | 1996-11-26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Fuel injector |
JP3750768B2 (ja) * | 1996-10-25 | 2006-03-0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流体噴射ノズル |
JPH10259774A (ja) * | 1997-03-19 | 1998-09-29 | Keihin Corp | 隣接する複数の燃料噴射弁の取付構造 |
DE19712591A1 (de) * | 1997-03-26 | 1998-10-01 | Bosch Gmbh Robert | Brennstoffeinspritzvent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owie Verwendung eines Brennstoffeinspritzventils |
JPH1172067A (ja) * | 1997-06-24 | 1999-03-16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弁 |
JP3164023B2 (ja) * | 1997-06-25 | 2001-05-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弁 |
JPH1073061A (ja) * | 1997-09-16 | 1998-03-17 | Hitachi Ltd | 電磁燃料噴射弁 |
JPH11107890A (ja) | 1997-10-07 | 1999-04-20 | Nippon Soken Inc | 内燃機関用の燃料噴射装置 |
US6032652A (en) * | 1997-11-27 | 2000-03-07 | Denso Corporation | Fuel injection system having variable fuel atomization control |
JP4009889B2 (ja) * | 1999-02-16 | 2007-11-2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燃料噴射弁 |
JP2001159322A (ja) | 1999-12-02 | 2001-06-12 | Nissan Motor Co Ltd |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JP2001193553A (ja) * | 2000-01-11 | 2001-07-17 | Hidaka Eng:Kk |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US6386161B2 (en) * | 2000-01-13 | 2002-05-14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Cam link variable valve mechanism |
US6588399B2 (en) * | 2000-02-22 | 2003-07-08 | Hitachi, Ltd. | Fuel injection method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6253737B1 (en) * | 2000-03-30 | 2001-07-03 | Bombardier Motor | Direct fuel injection using a fuel pump driven by a linear electric motor |
EP1273771A4 (en) * | 2000-04-10 | 2009-08-05 | Honda Motor Co Ltd | VALVE DEVICE FOR THERMAL MOTOR |
JP2002122038A (ja) * | 2000-08-10 | 2002-04-26 | Honda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DE60114344T2 (de) * | 2000-10-26 | 2006-07-27 | Hitachi, Ltd. | Kraftstoffeinspritzventil und Kraftstoffeinspritzsystem |
US6681741B2 (en) * | 2000-12-04 | 2004-01-27 | Denso Corporation |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7240661B2 (en) * | 2000-12-28 | 2007-07-10 | Hitachi, Ltd. | Fuel injection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20020129794A1 (en) * | 2001-03-19 | 2002-09-19 | Jun Xin | Curved fuel injector nozzle orifice |
US6708907B2 (en) * | 2001-06-18 | 2004-03-23 |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 Fuel injector producing non-symmetrical conical fuel distribution |
JP2003013741A (ja) | 2001-06-28 | 2003-01-15 | Nippon Soken Inc | 内燃機関の混合気供給システム |
JP3969247B2 (ja) * | 2001-11-06 | 2007-09-0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燃料噴射弁 |
US6609499B2 (en) * | 2001-11-08 | 2003-08-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Gaseous-fuel in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JP2003250141A (ja) * | 2002-02-22 | 2003-09-05 | Ricoh Co Ltd | 映像配信サーバ |
JP3885614B2 (ja) | 2002-03-07 | 2007-02-2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4016675B2 (ja) * | 2002-03-07 | 2007-12-05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4045844B2 (ja) * | 2002-04-19 | 2008-02-1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
JP3852363B2 (ja) * | 2002-04-19 | 2006-11-2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
AU2003242323A1 (en) * | 2002-05-17 | 2003-12-02 | Koichi Hatamura | Engine valve driver |
JP4022882B2 (ja) * | 2002-06-20 | 2007-12-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燃料噴射装置 |
JP4108386B2 (ja) * | 2002-06-28 | 2008-06-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
JP4246147B2 (ja) | 2002-07-01 | 2009-04-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駆動作業機 |
KR101062897B1 (ko) * | 2003-01-04 | 2011-09-07 | 포드 글로벌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 수소 연료 내연 기관을 위한 연료 전달 속도를 변화시키는 방법 |
JP2004225598A (ja) | 2003-01-22 | 2004-08-12 | Hitachi Ltd | 燃料噴射弁 |
JP2004232463A (ja) | 2003-01-28 | 2004-08-19 | Hitachi Ltd | 燃料噴射装置 |
DE102004005526B4 (de) * | 2003-02-05 | 2022-03-31 | Denso Corporation | Kraftstoffeinspritzvorrichtu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mit innerer Verbrennung |
JP4201617B2 (ja) * | 2003-02-24 | 2008-1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4054711B2 (ja) * | 2003-04-21 | 2008-03-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可変動弁式内燃機関 |
JP4154317B2 (ja) * | 2003-04-25 | 2008-09-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噴射弁 |
JP4258275B2 (ja) | 2003-05-27 | 2009-04-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US6990968B2 (en) * | 2003-07-24 | 2006-01-31 | Nissan Motor Co., Ltd. | Engine fuel injection amount control device |
JP2005098231A (ja) * | 2003-09-25 | 2005-04-14 | Denso Corp | 燃料噴射弁 |
JP2005180285A (ja) * | 2003-12-18 | 2005-07-07 | Fuji Heavy Ind Ltd |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
JP4334368B2 (ja) * | 2004-02-09 | 2009-09-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2005307904A (ja) * | 2004-04-23 | 2005-11-04 | Denso Corp | 燃料噴射装置 |
GB2415744B (en) * | 2004-05-13 | 2008-10-29 | Anthony Edgar Blackburn | Engine cycles |
JP4764014B2 (ja) | 2004-08-27 | 2011-08-3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架橋ゴム |
JP2006125333A (ja) | 2004-10-29 | 2006-05-18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 |
JP4462079B2 (ja) * | 2004-11-11 | 2010-05-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FR2879666B1 (fr) * | 2004-12-21 | 2010-01-15 |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 Procede de commande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suralimente a allumage commande, notamment de type essence |
DE202005002921U1 (de) | 2005-02-23 | 2005-04-21 | Magcode Ag | Verbindungssystem, insbesondere elektrisches Verbindungssystem |
EP1853509A1 (de) | 2005-02-24 | 2007-11-14 | Ludwig Hiss | Flaschenverschluss |
JP4475221B2 (ja) * | 2005-03-11 | 2010-06-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 |
JP2006258021A (ja) * | 2005-03-18 | 2006-09-28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DE102005018926B4 (de) | 2005-04-22 | 2007-08-16 | Plasma Treat Gmbh | Verfahren und Plasmadüse zum Erzeugen eines mittels hochfrequenter Hochspannung erzeugten atmosphärischen Plasmastrahls umfassend eine Vorrichtung jeweils zur Charakterisierung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Werkstückes |
US20070150819A1 (en) | 2005-12-09 | 2007-06-28 | Mks Instruments, Inc.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JP2007187112A (ja) * | 2006-01-13 | 2007-07-26 | Honda Motor Co Ltd | 予混合圧縮着火内燃機関 |
US7581528B2 (en) * | 2006-03-17 | 2009-09-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ontrol strategy for engine employng multiple injection types |
JP4804188B2 (ja) | 2006-03-29 | 2011-11-0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インジェクタの取付構造および燃料噴射装置 |
CN102207052B (zh) * | 2006-03-29 | 2013-02-06 | 株式会社电装 |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
JP4305962B2 (ja) * | 2007-01-12 | 2009-07-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噴孔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噴射弁 |
JP4519162B2 (ja) * | 2007-09-28 | 2010-08-0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 |
US8297257B2 (en) * | 2008-03-26 | 2012-10-30 | Denso Corporation | Fuel supply pipe device and fuel injec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JP4650511B2 (ja) * | 2008-03-27 | 2011-03-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
-
2007
- 2007-03-27 CN CN201110123593.7A patent/CN102207052B/zh active Active
- 2007-03-27 EP EP07739753.7A patent/EP200066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3-27 WO PCT/JP2007/056315 patent/WO200711952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3-27 US US12/064,968 patent/US200902419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3-27 EP EP14161026.1A patent/EP2746568B1/en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4-26 US US12/662,603 patent/US82817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9-05 US US13/603,485 patent/US201300006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50557A (en) * | 1989-03-31 | 1991-09-24 |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tratified-combus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6055948A (en) * | 1995-10-02 | 2000-05-02 | Hitachi, Ltd.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3-262175A 2003.09.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46568A3 (en) | 2014-10-29 |
CN102207052A (zh) | 2011-10-05 |
EP2746568B1 (en) | 2016-07-27 |
EP2000663A4 (en) | 2014-01-01 |
EP2000663A9 (en) | 2009-03-25 |
EP2746568A2 (en) | 2014-06-25 |
US20090241905A1 (en) | 2009-10-01 |
US8281766B2 (en) | 2012-10-09 |
US20130000605A1 (en) | 2013-01-03 |
WO2007119520A1 (ja) | 2007-10-25 |
US20100250100A1 (en) | 2010-09-30 |
EP2000663A2 (en) | 2008-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7052B (zh) |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 |
CN101360912B (zh) | 燃料喷射阀的安装构造及燃料喷射系统 | |
JP4615535B2 (ja) |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
EP0701050B1 (en) | Lean burn engine for automobile | |
CN102232143B (zh) | 内燃机 | |
JP2669819B2 (ja) | 燃焼室を有する火花点火式内燃機関に液体燃料を噴射する方法 | |
JPS6056908B2 (ja) | 燃料噴射装置のための燃料制御装置 | |
CN102748152A (zh) | 用于提前点火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535618A (zh) |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设备 | |
JP2007224753A (ja) | 火花点火式直噴エンジン | |
EP1607601B1 (en) | Engine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take passages | |
CN112112729B (zh) | 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 | |
CN102016274B (zh) | 直喷式火花点火内燃发动机及其燃料喷射控制方法 | |
US6920861B2 (en) | Fuel injection control device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
JP2010281332A (ja) |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
JP2002202033A (ja)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 |
CN102454501A (zh) | 缸内喷射发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 |
JP2007262996A (ja) | 内燃機関用燃料噴射装置 | |
CN107448317B (zh) | 控制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雾持续时间的方法 | |
EP3409932B1 (en) | Fuel injection valve control device | |
EP4448945A1 (en) | A nozzle cap, a fuel gas injection and a hydrog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8691680B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
JP2008075538A (ja) | 燃料噴射装置 | |
JP2005155570A (ja) |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及び方法 | |
US11073071B2 (en) | Fuel injector with divided flowpath nozz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