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0755B - 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0755B
CN101990755B CN2009801037015A CN200980103701A CN101990755B CN 101990755 B CN101990755 B CN 101990755B CN 2009801037015 A CN2009801037015 A CN 2009801037015A CN 200980103701 A CN200980103701 A CN 200980103701A CN 101990755 B CN101990755 B CN 101990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amera
lens assembly
blade
magne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37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0755A (zh
Inventor
郑会源
柳在昱
池惠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s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s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443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1881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1010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5262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1283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6591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237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8004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237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9219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ys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son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0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0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在拍摄物体时,感应人手之颤动,并将镜头移至补正手颤的方向,从而清晰拍摄所摄入物体。上述本发明具有线圈和马达磁片,线圈通电时,因马达磁片所产生磁场与线圈所产生磁场的作用,使线圈向镜头光轴方向的直交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尤其是一种在拍摄物体时,感应人手之颤动,并将镜头移至补正手颤的方向,从而清晰拍摄所摄入物体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以手机为首的各种小型电子通讯终端机器都具有摄影功能,此类机器上安装有小型摄影装置。这种摄影装置具有规格小,结构简单等特点。上述摄影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由多个镜头构成的镜头群;将通过镜头群的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的摄影元件等。但是安装着上述摄影装置的电子机器,在出现人为的手颤或其他原因的震动时,其所摄入的物体影像则会模糊不清。因此,为了拍摄出清晰的影像,必须使用支架等辅助器材,这就出现携带不方便,不便于使用等问题。一般的电子机器用摄影装置大多会发生手颤引起的画面不清晰,成像模糊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在拍摄物体时可以感应到手颤,并将镜头移至补正手颤的方向,从而清晰拍摄所摄入的物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包括含镜头的镜头组件;在所述镜头组件外侧的线圈;配置在邻接所述线圈外侧的马达磁片;一端与所述马达磁片连接,其他端插入所述线圈的铁片;控制向所述线圈供电的控制部。在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马达磁片产生的电磁场与所述线圈上产生的电磁场呈水平状态,使所述铁片引导所述线圈沿与所述镜头光轴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
所述马达磁片固定在所述铁片的上下端,与所述铁片接触方向的极性相同。
所述线圈以所述铁片为中心圈卷。
上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所述镜头组件下部的底座元件;一端与所述底座元件连接,其他端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弹性支撑所述镜头组件沿所述镜头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控制部及所述线圈连接,将所述控制部负荷的电源传给所述线圈。
进一步,上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其他端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向所述镜头组件传送电源的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与所述镜头组件的一面平行而成的第一延长部和自所述第一延长部起弯曲而成的第二延长部。
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弹性支撑所述镜头向着光轴方向的第二弹簧,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弹簧连为一体。
进一步,上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感应镜头组件移动的感应端。所述感应端包括:配置在所述镜头组件一侧,测定所述镜头组件向第一方向移动距离的第一感应器;和配置在所述镜头组件一侧反面的另一侧,测定所述镜头组件向第一方向移动距离的第二感应器。所述控制部通过利用所述第一感应器的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感应器的测定值之差和所述第一感应器的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感应器的测定值之和的除数,来控制所述镜头组件向第一方向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上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内侧固定安装所述镜头组件,外侧固定安装所述线圈的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相对而成,所述驱动元件上形成反射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属第二感应器信号的反射板。
所述反射板在所述驱动元件上形成,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平行,并沿所述镜头组件的移动方向突出,所述反射板配置在所述线圈的侧面。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部,并可水平移动,且内部固定镜头的镜头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部,围住所述镜头座的外壳;上端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下端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下端,弹性支撑所述镜头座维持上下方向的弹簧;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下端,有贯穿并固定弹簧下端的第一铜板的第一基板;与弹簧下端或所述第一基板连接,并与所述弹簧通电,在通电时可使所述镜头座水平移动的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侧面,在供电时产生磁场并使所述镜头座水平移动的线圈元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并与所述线圈元件邻接安装的上部马达磁片和下部马达磁片;一端安装在所述上部马达磁片和所述下部马达磁片之间,其他端插入所述线圈中心部的铁片元件。所述线圈元件与所述弹簧一起被固定在所述第一铜板上。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安装所述线圈元件单线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大小要比所述线圈元件单线的直径大。
在所述外壳侧面有插入所述上部马达磁片的上侧固定部;在所述底座侧面有插入所述下部马达磁片的下侧固定部;在所述上侧固定部及所述下侧固定部上,有防止所述上部马达磁片及所述下部马达磁片向所述镜头座方向移动的凸边。
上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控制所述驱动部供电的控制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侧,贯通所述弹簧的上端并安装在固定的第二铜板上的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有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控制部通电的柔性电路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侧面有插入安装所述柔性电路部的安装孔。
在所述镜头座的上部有固定孔;在所述外壳上,有插入安装在所述固定孔,并向下凸出的固定凸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固定凸片阻止所述镜头座的回转和上升。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包括镜筒;可使所述镜筒水平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有可上下移动的,内部有镜头的镜头组件;安装在所述镜头组件外侧的第一线圈元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线圈元件;安装在所述镜筒侧面的马达磁片;一端与所述马达磁片相接,其他端邻接所述第一线圈元件的铁片元件。由所述马达磁片产生,通过所述铁片元件引导的磁场与因所述第一线圈元件通电而产生的第一电磁场相互作用,使所述镜头组件上下移动;由所述马达磁片产生,通过所述铁片元件引导的磁场与因所述第二线圈元件通电而产生的第二电磁场相互作用,使所述底座水平移动。
所述第一线圈元件以所述镜头的光轴为中心,圈卷在所述镜头组件的外周,所述第二次线圈元件以中空的圆筒形圈卷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外周,所述铁片元件贯通所述第二线圈元件。
所述底座包括:在所述底座的侧面形成的,贯通内部和外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两侧有沿所述马达磁片方向凸出的固定凸片。在所述固定凸片上插入安装所述第二线圈元件,所述铁片元件通过所述固定凸片的空隙,穿过所述第二线圈元件,贯通插入在所述贯通孔中。
所述马达磁片安装在所述铁片元件的上下端,与所述铁片元件连接面的极性相同。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镜头组件上,弹性支撑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第一线圈元件通电连接的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向所述第一线圈元件供电的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与所述底座外侧面平行而成的第一延长部和自所述第一延长部起弯曲而成的第二延长部。
本发明还包括:一端安装在所述镜筒上,其他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弹性支撑所述底座维持水平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线圈元件连接,向所述第二线圈元件传送电源。
所述第二线圈元件由多个形成,成双相对地安装在所述底座外周。所述第二弹簧为多个,各个成双相对的所述第二线圈接收的电源相同。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包括:镜筒;安装在所述镜筒内部,内部有镜头,因马达磁片和第一线圈元件而上下移动的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线圈元件通电、上下弹性支撑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弹簧元件;按所述第一弹簧元件的上下方向安装,并供给所述第一线圈元件电源的第一电源连接元件。所述第一弹簧元件或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中,其中一个有接触凸片,与另外一个通电。
本发明所提供的摄影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镜筒内部,可水平移动,其内部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二叶片;安装在所述第二叶片侧面的第二线圈元件。所述马达磁片和所述第二线圈元件邻接安装在所述镜筒上,在因所述第二线圈元件通电时所产生的磁场和因所述马达磁片所产生磁场的相互作用下,所述第二叶片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簧元件的外侧安装在所述第二叶片的上侧或下侧,内侧与所述第一叶片结合,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安装在所述镜筒上。在所述第二叶片水平移动时,所述第一弹簧元件因所述接触凸片,在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叶片一起移动。所述接触凸片在所述第一弹簧元件上,按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方向弯曲而成,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连接,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弹簧元件上,另一端维持自由状态。所述镜筒包括:向所述第一叶片的上侧方向分开的第一镜筒和向所述第一叶片下侧方向分开的第二镜筒。所述第一弹簧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叶片的上侧及所述第一镜筒的下部。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上有接触端,向所述第一镜筒下方向弯曲,一面与所述第一镜筒下侧面连接,另一面与所述接触凸片连接。所述第一镜筒侧面有插入贯通所述接触端的引导孔。
所述接触端包括:比所述引导孔宽度小的连接部;比所述引导孔宽度大、在所述连接部延长而成,并支撑所述第一镜筒下侧面、与所述接触凸片连接的铜板部。所述引导孔两侧有按下方凸出、与所述铜板部侧面连接的固定凸出部,以防止所述铜板部的脱离。
本发明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镜筒上,与所述马达磁片连接,贯通所述第二线圈元件和所述第二叶片,并邻接所述第一线圈元件的磁性引导凸片的磁轭元件。所述第一线圈元件,因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叶片侧面、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和通过所述磁性引导凸片引导的所述马达磁片磁场相互作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叶片。
本发明还包括一端安装在所述镜筒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叶片上,按水平方向弹性支撑第二叶片的第二弹簧元件。所述第二弹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通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元件通电,往第二线圈元件传达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的电源。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包括镜筒;安装在所述镜筒内部,可进行上下移动的,在外侧的第一线圈元件上安装的第一叶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叶片的内部,可进行水平移动,在外侧的第二线圈元件上安装的第二叶片;配置在所述第一叶片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叶片的外侧面之间的马达磁片。由所述第一线圈元件接收电源而产生的第一电磁场与由所述马达磁片而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一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线圈元件接收电源而产生的第二电磁场与由所述马达磁片而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第一叶片上进行独立地水平移动。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镜筒下侧的底座,所述马达磁片一面沿所述第一线圈元件方向配置,另一面沿所述第二线圈元件方向配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线圈元件以所述第一叶片为中心圈卷,所述第二线圈元件以所述第一线圈元件的圈卷方向相直交的方向圈卷于所述第二叶片的侧面。
还包括外侧固定在所述镜筒上,内侧安装在所述第一叶片上,弹性支撑第一叶片上下移动的第一弹簧元件。所述第一弹簧元件包括连接外部电源,向所述第一线圈元件及所述第二线圈元件传达电源的导体层及包住所述导体层的绝缘层。
还包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叶片,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叶片的、弹性支撑所述第二叶片保持水平的第二弹簧元件。所述第一线圈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元件的单线与所述第一弹簧元件的导体层电子连接,从外部接收电源;所述第二线圈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线圈的单线与所述第二弹簧元件的另一端电子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弹簧元件的一端与第一弹簧元件的所述导电层电子连接,从外部接收电源。
所述第一叶片的上侧有在所述第一叶片上下移动时,所述马达磁片贯通插入的贯通孔。
此外还包括和所述马达磁片连接的磁轭元件,所述马达磁片包括与所述磁轭元件的上侧连接的第一马达磁片,和与所述马达磁片下侧连接的第二马达磁片。所述第一马达磁片与所述第二马达磁片的极性各由上下方向构成,并以所述磁轭元件为中心上下对称;所述磁轭元件一面配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元件方向,另一面配置在所述第二线圈元件方向。
在所述磁轭元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二线圈元件方向凸出,插入所述第二线圈元件中心的磁性引导凸片,所述磁性引导凸片将所述马达磁片的磁场引向所述第二线圈元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拍摄物体发生手颤等震动时,可以感应到手颤,并将镜头移至补正手颤的方向,从而清晰拍摄所摄入的物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摄影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镜头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D扩大后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A-A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图2电源端子和第二弹簧的扩大图;
图7是图1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第一方向运作状态图;
图8是图1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第一方向运作状态图;
图9是图1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第一方向运作状态图;
图10是图1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第一方向运作状态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图11摄影装置的其他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1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15是图14摄影装置运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7D扩大后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图16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20是图16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21是图16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22是图16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2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图23摄影装置的其他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及第一弹簧元件的结合状态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镜筒与第一电源连接部及第一弹簧元件的结合状态图;
图28是图23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29是图23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0是图23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1是图23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33是图32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34是图32摄影装置的其他方向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图32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6是图35的运作状态截面图;
图37是图35的运作状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摄影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镜头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D扩大后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A-A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图2电源端子和第二弹簧的扩大图。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影装置包括:镜头组件500;驱动部610;第一弹簧620;底座元件630;第一线圈640;第一马达磁片650;铁片660;感应端670;电源端子680;镜筒690;外壳695;影像感应器700及控制部710。
镜头组件500具有使内部安装的镜头510沿镜头510的光轴方向移动,从而调整被拍摄物体焦点的性能。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镜头组件500包括:围绕着镜头510的镜头径筒;内部插入镜头径筒510的镜头座530;配置在镜头座530及镜头径筒520间,引导镜头径筒520向镜头510的光轴方向移动的促动器;固定在镜头径筒520的上下端,弹性支撑镜头径筒520向镜头510的光轴方向移动的第二弹簧550。
上述促动器包括:固定安装在镜头座530内侧的磁轭元件543;安装在磁轭元件543内侧,与镜头径筒520相对配置的第二马达磁片542;圈卷在镜头径筒520的外侧,在通电时,因磁场使镜头径筒520移向镜头510光轴方向的第二线圈541。
又如图2所示,镜头组件500的下部配有影像感应700,影像感应器700通过镜头510拍摄所要拍摄的物体。
此时镜头510沿光轴方向移动,使影像感应器700拍摄的影像更加鲜明清晰。
进一步,镜头组件500为了防止因使用者的手颤而导致影像感应器700所拍摄的影像模糊不清,通过第一线圈640,第一马达磁片650及铁片660来补正手颤,并向补正方向移动。
即镜头组件500沿镜头510光轴方向的直交方向移动,从而防止因手颤导致的影像感应器700所拍摄的影像模糊不清。
为了感应这种摄影装置的手颤,在影像摄影装置中安装均衡感应器未图示。通过均衡感应器,感应颤动的角度,并传至控制部710。
控制部710配置在影像感应器700的下部,并利用均衡感应器的测定值来决定镜头组件500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多大的幅度。
即控制部710依据均衡感应器的测定值,向第一线圈640传送电源,控制镜头组件500的侧向移动距离。
上述镜头组件500安装固定在驱动部610的内部,与驱动部一起向镜头510光轴方向的交叉方向移动。
具体地说,驱动部610为六方体,上端与下端开放,内部插入镜头组件500。即驱动部610为四面连在一起的形态,驱动部610的外侧面上各安装固定有第一线圈640。
第一线圈640配置在邻近第一马达磁片650及铁片660的位置,在通电时,因磁场而使驱动部610向镜头510光轴方向的交叉方向移动。具体地说,第一线圈640内部为通电的细电线,以铁片660的其他端为中心圈卷。
此外,在第一线圈640的中心部形成大于铁片660其他端的孔,在孔内插入铁片的其他端。此时,插入孔的铁片660不与第一线圈640接触。
第一线圈640在通电时,在第一线圈640中心部形成与第一线圈640的圈卷方向直交的磁场。即如图5所示,因第一线圈640产生的磁场与铁片660平行。
进一步,第一线圈640的磁场随着第一线圈640电流的方向,其方向可与第一马达磁片650的磁场方向一致,或与第一马达磁片650的磁场方向相反。
上述第一马达磁片650与铁片660安装在镜筒690上,与第一线圈640邻近。
镜筒690为六方体,上下部均开放。在镜筒690的内部插入驱动部610。在镜筒690的外部安装盖住镜筒690的外壳695。
镜筒690的内侧面安装第一马达磁片650和铁片660,与第一线圈640相对。
第一马达磁片650配置在邻近第一线圈640的位置,形成与第一线圈640产生的磁场平行的磁场。具体地说,第一马达磁片650为立方体,与第一线圈640的宽度相似。
第一马达磁片650以铁片660的一端为中心,各在其上下侧安装。此时第一马达磁片的极性按照上下分开,与铁片660接触面的极性相同。即配置在上部的第一马达磁片650的N极与铁片660的一端接触配置,配置在下部的第一马达磁片650的N极也与铁片660的一端接触配置。
因此,第一马达磁片650所产生的磁场通过铁片660贯通第一线圈640的内部。即如图9所示,箭头指向“F”的马达磁片650所产生的磁场与第一线圈640所产生的磁场平行。
此时,铁片660将第一马达磁片650所产生的磁场传至第一线圈640的中心部。具体地说,铁片660为磁性体,其宽度与第一马达磁片650相似。
在铁片660的一端安装第一马达磁片650,铁片660的另一端向第一线圈640的方向凸出,并插入第一线圈640的中心部。
铁片660将第一马达磁片650所产生的磁场F传至铁片660的其他端,与第一线圈640所产生的磁场F平行。第一线圈640所产生的磁场受第一马达磁片650产生磁场的影响,使驱动部610沿镜头510光轴方向的直交方向移动。
另外,驱动部610上安装第一弹簧620。第一弹簧620的一端与底座元件630连接,其他端与驱动部610连接,弹性支撑驱动部610向镜头510光轴方向的直交方向移动。
底座元件630配置在镜头组件500的下部,即驱动部610的下部,与镜筒690结合。在底座元件630的中心形成上下开放的开口孔631,使通过镜头组件500的所拍摄物体的影像通过底座元件630。此时,影像感应器700配置在底座元件630的下部,拍摄通过镜头组件500的所拍摄物体的影像。
第一弹簧620为直线弹簧,一端安装在底座元件630上,其他端安装固定在驱动部610上。即第一弹簧620在底座元件360上形成,并延至驱动部610,整体呈直线。
根据不同的情况,第一弹簧620的其他端可直接连接镜头组件500,或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性,可安装在驱动部610上。
此外,第一弹簧620在驱动部610上侧的边角部位,共安装四个。即第一弹簧620在第一线圈640的侧面,弹性支撑相互对称的四处,从而维持驱动部610的水平状态。
第一弹簧620在驱动部610移动时,向驱动部610的方向收缩,引导驱动部610向镜头510光轴直交方向移动,在变形后可弹性复原。
第一弹簧620与第一线圈640及控制部710连接,将控制部710输出的电源传至第一线圈640。具体地说,与底座元件630连接的第一弹簧620与配置在底座元件630下部的控制部710连接,与驱动部610连接的第一弹簧620的其他端与安装在驱动部610的第一线圈640连接。
因此,第一线圈640与控制部710因第一弹簧620,而无需其他连接方式即可连接,并可将控制部710输出的电源传至第一线圈640。
如上所述,第一弹簧620与控制部710和第一线圈640连接,并将控制部710所输出的电源传至第一线圈640,从而使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在结构和构成上更为简易。
同样在镜头组件500上也安装有传送自控制部710输出电源的电源端子680。
如图6所示,电源端子680为薄金属板,一端与控制部710连接,其他端与镜头组件500连接,并向镜头组件500传送电源。
上述电源端子680以镜头510的光轴为中心,对称分离。电源端子680与镜头组件500内置的第二弹簧550连接,向镜头组件500的第二线圈541导电。此时,电源端子680与第二弹簧550成为一体。
当然,上述电源端子680与第二弹簧550也可以相互分离,但为了整体上减少构造的复杂,最好为一体式。
另外,镜头组件500在左右移动时,与镜头组件500上的第二弹簧550连为一体的电源端子680的一端与镜头组件500一起左右移动,但与控制部710连接的电源端子680的其他端则不作移动。
即电源端子680在镜头组件500左右移动时,一端移动,但其他端是固定不动的,所以会向镜头组件500的移动施加阻力,妨碍镜头组件500的移动。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电源端子680包括在镜头组件500移动时,减少移动阻力的第一延长部681和第二延长部682。
具体地说,第一延长部681与镜头组件500的一面平行,其长度与第二弹簧550的侧面长度相近。
进一步,第一延长部681的一端上形成向镜头组件500的方向,即向上凸出的第一接触部683,第一接触部683与镜头组件500连接。第一延长部681的其他端与第二延长部682连接。
第二延长部682与镜头组件500的一面相接触的其他面平行,且弯曲而成。即第二延长部682沿第一延长部681直交的方向弯曲,其长度与第二弹簧550侧面的长度相近。
上述第二延长部682的一端与第一延长部681连接,其他端向控制部710的方向,即向下凸出形成第二接触部684,且与控制部710连接。
第二接触部684与控制部710连接,向镜头组件500导电。上述第一延长部681与第二延长部682为薄金属板,在镜头光轴方向部分较厚,在镜头组件500的移动方向部分较薄,易于向镜头组件500的移动方向弯曲。
在镜头组件500移动时,第一接触部683随着镜头组件500移动,但是与控制部710连接的第二接触部684是固定不动的。
根据上述结构,镜头组件500移动时,第一延长部681和第二延长部682紧缩或伸展,最大程度地减少镜头组件500移动方向的阻力。
另外,向第一线圈640供电的控制部710控制驱动部610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第一方向X如图5所示,箭头指向“X”标记的方向;第二方向Y如图2所示,箭头指向“Y”标记的方向。
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是镜头510光轴直交的方向,第二方向Y是第一方向X直交的方向。此时,为测定驱动部610的移动距离,镜筒690的内侧安装感应端670。具体地说,感应端670包括第一感应器671,第二感应器672,第三感应器673及第四感应器674。
第一感应器671配置在驱动部610的一侧,测定驱动部610第一方向X的移动距离,第二感应器672配置在驱动部610相反的另一侧,与第一感应器671一起测定驱动部610第一方向X的移动距离。即第一感应器671和第二感应器672配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
因此若第一感应器671的测定值增大,第二感应器672的测定值就会减小,第一感应器671的测定值减小,第二感应器672的测定值就会增大。
第三感应器673配置在与驱动部610的一侧邻接的其他侧,测定驱动部610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第四感应器674配置在驱动部610的一侧邻接的其他侧的反面,与第三感应器673一起测定驱动部610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即第三感应器673与第四感应器674配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上。
因此第三感感应器673的测定值增大时,第四感应器674的测定值减小;第三感应器673的测定值减小时,第四感应器674的测定值增大。通过利用上述感应端670的测定值,控制部710可使驱动部610准确地移至须移动的位置。即通过利用感应端670,控制部710可随时确认驱动部610的位置,准确地控制驱动部610的移动距离。
根据情况,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可按各自方向,以同一个感应器来测定。即第一方向X的移动距离没有第二感应器672,只通过第一感应器671也可测定,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没有第四感应器674,只通过第三感应器673也可测定。
但是,使用感应端670的PR感应器或孔感应器因温度变化,测定值会有误差,因此在安装时,不仅要通过第一感应器671和第三感应器673测定,还要通过第二感应器672和第四感应器674一起测定。
如上所述,各方向需安装两个感应器的理由如下。
第一感应器671的测定值S1和第三感应器673的测定值S3随着温度的变化,感应器固有的常数值K会发生变化,很难准确地测定。即,
S1=k(d+αx)----------(1)
S3=k(d+αy)----------(2)
在此S1为第一感应器671的测定值,S3第三感应器673的测定值,K为感应端固有的常数值,d为感应器的初始位置值,ax为驱动部610第一方向X的移动距离,ay为驱动部610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
如上所述,控制部710因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感应端670的测定值,而不能准确地测定控制驱动部610。因此,为了使控制部710即使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测定驱动部610的移动距离,使用第二感应器672和第四感应器674。
具体地说,控制部710通过利用第一感应器671的测定值S1和第二感应器672的测定值S2之差,与第一感应器671的测定值S1和第二感应器672的测定值S2之和的除数,来控制镜头组件500第一方向X的移动距离。即,
S 1 - S 2 S 1 + S 2 = k ( d + α x ) - k ( d - α x ) k ( d + α x ) + k ( d - α x ) = α x d - - - ( 3 )
同样,控制部710通过利用第三感应器673的测定值S3和第四感应器674的测定值S4之差,与第三感应器673的测定值S3和第四感应器674的测定值S4之和的除数,来控制镜头组件500向与第一方向X直交的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即,
S 3 - S 4 S 3 + S 4 = k ( d + α y ) - k ( d - α y ) k ( d + α y ) + k ( d - α y ) = α y d - - - ( 4 )
如上述式3和式4,控制部710无感应端的固有常数值K无关,以上述方式来测定驱动部610的移动距离。
即ax、ay、d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因此在测定值算出时,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控制部710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感应端670测定值的误差。
在驱动部610上形成反射板615,反射感应端670在测定时的信号。具体地说,反射板615为四方形,与感应端670平行并向镜头组件500的移动方向凸出。即,反射板615各与第一感应器671、第二感应器672、第三感应器673及第四感应器674相对形成,分别反射第二感应器672、第三感应器673及第四感应器674的信号。
进一步,上述发射板615分别配置在安装在驱动部610上的第一线圈640的侧面,比第一线圈640更宽。
当然感应端670在无反射板615时,也可以反射驱动部610外侧面的信号,但是因驱动部610的外侧面安装有第一线圈640,测试效果并不理想。
如上所述,反射感应端670信号的反射板615,可准确地测定镜头组件500的移动距离;又因反射板615配置在第一线圈640的侧面,可安全稳定地确保感应端670的测定范围。
接下来,依据上述结构,说明第一实施例中摄影装置的运作状态。
图7是图1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第一方向运作状态图;图8是图1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第一方向运作状态图;图9及图10是图1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第一方向运作状态图。
如图7所示,内置在镜头组件500内的驱动部610因第一弹簧620与影像感应器700维持水平,与影像感应器700同时成像。
第一弹簧620与镜头510光轴方向维持水平,弹性支撑驱动部610。此时如图9所示,电源端子680的第一延长部681和第二延长部682维持直角状态。
另外,安装在上述摄影装置上的均衡感应器感应颤动,控制部710控制驱动部610向颤动补正的方向移动。即如图8及图10所示,控制部710向第一线圈640供电,镜头组件500使内置的驱动部610向与镜头510光轴方向直交的第一方向X,即左右方向移动。
具体地说,第一马达磁片650自铁片660的一端至铁片660的其它端形成磁场,第一线圈640通电时,随着第一线圈640电流的流向,形成与第一马达磁片650上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的磁场。
即第一马达磁片650的磁场与第一线圈640的磁场方向相同时,第一线圈640向第一马达磁片650的方向移动。
相反,第一马达磁片650的磁场与第一线圈640的磁场方向相反时,第一线圈640向第一马达磁片650的相反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镜头组件500内置的驱动部610可随着第一线圈640电流流向,向镜头510光轴直交的第一方向X反复移动。
此时,铁片660使第一马达磁片650上所产生的磁场与第一线圈640上所产生的磁场相互维持水平,从而提高第一线圈640的驱动力。同样,驱动部610向Y与第一方向X直交的第二方向Y移动。
即镜头组件500内置的驱动部610因配置在与第一方向X直交方向上的第一线圈640和第一马达磁片650及铁片660,向与第一方向X直交的第二方向Y移动。
如上所述,驱动部610向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移动,也可向与镜头510光轴方向直交的所有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12所示,第一弹簧620随着驱动部610的移动,向第一方向X弯曲松弛。电源端子680随着驱动部610的移动而收缩或松弛,电源端子680的阻力因驱动部610的移动而减小。
具体地说,如图10所示,第一接触部683与驱动部610一起沿箭头方向,即第一方向X移动,第一延长部681和第二延长部682向镜头510的方向或其相反的方向倾斜。即第一延长部681和第二延长部682相互靠近或分开,从而来减少驱动部610移动时的阻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中,第一马达磁片650和第一线圈640形成的磁场保持水平,使内置在镜头组件500中的驱动部610向颤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影像感应器700所拍摄的影像更加鲜明清晰。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11摄影装置的其他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图11摄影装置的截面图;图15是图14摄影装置运作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发明的手颤补正装置包括:底座110;镜头座120;外壳130;弹簧140;第一基板150;第二基板160;控制部170;驱动部180。驱动部180包括线圈元件181;上部马达磁片182;下部马达磁片183及铁片元件184。
底座110为四方形。在中心部有上下开放的开口孔,外侧边角部向上凸出,与外壳130连接。底座110的外侧,即在向上凸出的边角部之间,有安装下部马达磁片183的下侧固定部111。
下侧固定部111沿底座110的外侧面相互对称固定四处,在底座110的上侧面向下凹去。下侧固定部111下面有向上凸出的凸边112。凸边112要高出邻接底座110内部的下侧固定部111的底面和邻接下侧固定部111外部的下侧固定部111的底面。
因此凸边112可以防止安装在下侧固定部111外侧的下部马达磁片183向底座110的内侧方向,即镜头座120的方向移动。
上述底座110,一般安装在拍摄所摄物体图像的传感器上部,在底座110上部安装在内部安装镜头的镜头座120。
镜头座120的大小,为了不影响底座110的内侧面,要比底座110内侧的宽度小,并在中心部有可插入镜头(未图示)的孔。上述镜头座120的孔的两侧,有向下凹去的固定孔121。另外镜头座120的边角部下端延长成板。在上述边角部上贯通插入弹簧140。
外壳130为四方形,外侧边角部向底座110的方向凸出,与底座110相称固定,并围住镜头座120。外壳130的中心部有通向镜头座120的开口孔,在开口孔的两侧有插入安装在镜头座120的固定孔121的固定凸片133。固定凸片133,按镜头座120的方向向下凸出,并邻接插入到固定孔121中。
如上所述,镜头座120上部有固定孔121;在外壳130上有向下凸出,插入安装在固定孔121中的固定凸片133,从而防止镜头座120的回转及上升,以免弹簧140受损。
另外,在向底座110的方向凸出,在外壳130的外侧边角部之间有上侧固定部131。上侧固定部131同下侧固定部111一样,沿外壳130的外侧面相互对称共有四处,并沿外壳130的下侧面向上凹去。
上侧固定部131上面,有向下凸出的凸边132。凸边132要比与外壳130内部邻接的上侧固定部131的上面和邻接上侧固定部131外部的上侧固定部131的上面要高,并凸出。
因此凸边112可防止安装在上侧固定部131外侧的上部马达磁片182向外壳130的内侧方向,即镜头座120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在上侧固定部131及下侧固定部111上有防止上部马达磁片182或下部马达磁片183向镜头座120方向移动的凸边(112,132),因此可引导上部马达磁片182和下部马达磁片183的安装位置;防止上侧固定部131及下侧固定部111滑落,从而提高安装性能。
弹簧140是通电的金属材质,在施加外力时,上端安装在外壳130上,下端安装在镜头座120的弹簧140,以外壳130为准弹性支撑镜头座120维持上下方向。即在弹簧140上,镜头座120通过向上的张力与底座110保持一定间隔。
在把镜头插入镜头座120的组装工程中,向镜头座120施加向下的力,此时,弹簧140的上端固定在外壳130上不会移动,更加牢固地支撑镜头座120向上。
如上所述,弹簧上端安装在外壳130上,下端安装在镜头座120的下端,以外壳130为准弹性支撑镜头座120。把镜头安装在镜头座120时,如果让施加在弹簧140的力产生在弹簧140伸展的方向,就可以防止弹簧140过度弯曲。
上述弹簧140,下端插入并贯通镜头座120,与安装在镜头座120下端的第一基板150相连接。
第一基板150是四方形的绝缘合成树脂。中间有通向镜头座120的开口孔,以开口孔为中心,在对称的四处有弹簧140下端插入贯通并固定的第一铜板部151。第一铜板部151沿着上下贯通的孔的外围,粘贴了铜箔,有利于铅的附着。即把插入第一铜板部151的弹簧140下端,焊接固定在第一铜板部151上。
弹簧140上端插入贯通在外壳130里,与安装在外壳130上侧的第二基板160连接。
第二基板160为四方形。中心部有通向镜头座120的开口孔,以开口孔为中心,在对称的四处有贯通弹簧140上端而固定的第二铜板部161。与第一基板150相同,在第二基板160的第二铜板部161上,焊接固定弹簧140上端。在第二基板160上有柔性电路部162,使第二基板160和控制部170通电。柔性电路部162,由柔性电路板形成,有容易弯曲的特点。柔性电路部162和第二铜板部161通电连接。即在第二基板160上,在柔性电路部162和第二铜板部161之间,有延长的金属板通电。
上述柔性电路部162沿着外壳130和底座110侧面,向底座110下侧向下延长而成。此时,在外壳130和底座110的侧面有插入安装柔性电路部162的安装孔135。安装孔135的外侧面低于外壳130或底座110的内部,使柔性电路部162不凸出于外壳130或底座110的外侧面。
如上所述,在外壳130和底座110的侧面有安装孔135,与手颤补正装置的外侧,设计成同一的宽度,可减小整体体积,使外观单一化。
另外,控制部170安装在底座110的下部,与柔性电路部162连接,控制驱动部180的供电。驱动部180安装在底座110和外壳130之间,在通电时,使镜头座120按水平方向移动。
具体来讲,驱动部180的线圈元件181为内部通电的金属材质,是由绝缘体包好的电线,向镜头座120侧面和垂直方向圈卷。另外线圈元件181,安装在与镜头座120的外侧面相对称的四处。此时,在镜头座120的外侧面有引导凸片122,引导组装线圈元件181时的位置并使其容易固定。此外安装在与镜头座120相对称位置的线圈元件181,其各按反方向圈卷,并形成一条线。
上述线圈元件181,如图14所示,两侧各凸出一个单线,与弹簧140一起固定在第一基板150的第一铜板部151上,互相通电。但是凸出在线圈元件181两侧的线圈元件181单线与安装在对角线方向的弹簧140连接通电。
如上所述,贯通并固定弹簧140下端的第一铜板部151上有第一基板150,在第一基板150上,弹簧140下端和驱动部180连接通电,可扩大固定弹簧140和驱动部180的位置,使其容易连接。
另外,线圈元件181单线,通过弹簧140贯通并固定在第一铜板部151上。能与弹簧140一起固定住,使弹簧140和线圈元件181单线的连接组装工程更为简便。
在第一基板150上,把线圈元件181单线固定在第一铜板部151时,有安装线圈元件181单线的插入孔152。插入孔152在第一基板150外侧面向内部凹去,插入孔152的大小要比线圈元件181单线的直径大。
如上所述,在第一基板150上有安装线圈元件181单线的插入孔152;插入孔152的大小要比线圈元件181单线直径大。安装在第一基板150下侧的线圈元件181单线插入插入孔152,在镜头座120移动时,可不受底座110影响。
上部马达磁片182和下部马达磁片183为六方体,是有上下两极的磁片。上部马达磁片182插入安装在外壳130的上侧固定部131,下部马达磁片183插入安装在底座110的下侧固定部111。上述上部马达磁片182和下部马达磁片183,邻接安装在线圈元件181单线的侧面,使同极相互对称,在其周边形成磁场。
上部马达磁片184为六方体,一端安装在上部马达磁片182和下部马达磁片183之间,另一端插入线圈元件181中心部。即上部马达磁片184的一端各连接上部马达磁片182的下面及下部马达磁片183的上面,另一端向线圈元件181的方向凸出并邻接线圈元件181。
下面,对本发明的手颤补正装置运转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控制部170利用安装在相机的传感器,感应手颤动作,并向线圈元件181供电并补正手颤。线圈元件181在控制部170上,通过第二基板160、弹簧140及第一基板150与控制部170通电,从控制部170接收电源,使镜头座120按水平方向移动。
如图14所示,随着镜头座120向右侧移动,弹簧140下端以弹簧140上端为准向右侧移动,弹簧140则向右侧倾斜。此时,安装在镜头座120里的线圈元件181单线与弹簧140一起固定在第一基板150上,并与镜头座120一起向右侧移动。即线圈元件181在镜头座120水平移动时与其一起移动,线圈元件181单线是几乎不移动的。
如上所述,驱动部180连接弹簧140下端,与弹簧140通电。通过弹簧140接收电源,在镜头座120水平移动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加于驱动部180的外力。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图17D扩大后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如图16至图18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摄影装置包括:镜筒1200;底座1300;镜头组件1400;第一线圈元件1420;电源端子1430及第二弹簧元件1320。
镜筒1200为四方形,上部与下部分离,边角互相相对突出,包住底座1300。底座1300为中空四方形,安装在镜筒1200的内部,可作水平移动。底座1300的侧面形成接通底座1300的内部与外部的、开放的贯通孔1301。
贯通孔1301为四方形,分别在底座1300的四个侧面,各形成一个。贯通孔1301的两侧分别形成向马达磁片1500方向凸出的固定凸片1302。
上述底座1300的内部安装可移动的镜头组件1400。镜头组件1400为中空圆桶形,内部插入安装多个可调整所拍摄物体比例的镜头(未图示)。
在镜头组件1400的外周安装第一线圈元件1410。第一线圈元件1410是内部通电的细电线圈卷在镜头组件1400的外周上的。即第一线圈元件1410以镜头的光轴为中心,沿回转的一个方向,包住镜头组件1400的外周。
上述第一线圈元件1410在通电时,周围形成第一电磁场(未图示),使镜头组件1400上下移动。
底座1300的外侧面安装第二线圈元件1310,第二线圈元件1310为中空圆桶状,由通电的细电线水平圈卷在底座1300的外侧面而形成。第二线圈元件1310成双安装在底座1300的外周。即两个第二线圈元件1310互相相对配置在底座1300的外周,在底座1300的外周共安装两对第二线圈元件1310。
第二线圈元件1310内插入安装在底座1300的外侧面形成的固定凸片1302。即贯通第二线圈元件1310中心的中空部1311上形成的贯通孔1301两侧,分别插入两个固定凸片1302,使第二线圈元件1310的中空部1311与贯通孔1301连通。
上述第二线圈元件1310在通电时,周边形成第二电磁场(未图示),使底座1300水平移动。
马达磁片1500安装在镜筒1200的侧面,与第二线圈元件1310邻接配置。马达磁片1500为四方形,上下两极分开,在镜筒1200的各侧面各安装两个,共八个。
具体地说,在上下分离的镜筒1200的侧面,形成插入设置马达磁片1500的插入槽1210。
在插入槽1210上,各安装一个马达磁片1500,使马达磁片1500上下分开。在上下分开设置的马达磁片1500之间安装铁片元件1600。即马达磁片1500分别安装在铁片元件1600的上下端。
马达磁片1500与铁片元件1600接触的方向,上述马达磁片1500的极性相同。即铁片元件1600的上侧所配置的马达磁片1500的下端为N极时,铁片元件1600的下侧配置的马达磁片1500的上端也为N极。
如上所述,与铁片元件1600接触的马达磁片1500的极性彼此相同,因此马达磁片1500所产生的磁场与第二线圈元件1310通电时所产生的第二磁场平行。在马达磁片1500之间安装的铁片元件1600为四方形,是具有很强磁性的金属材质。
具体地说,铁片元件1600的一端配置在马达磁片1500之间,此时与马达磁片1500接触并被磁化。铁片元件1600的其他端沿底座1300的方向凸出形成,贯通第二线圈元件1310,并邻接第一线圈元件1410。即铁片元件1600的其他端通过插入在第二线圈元件1310的底座1300上的固定凸片1302,插入贯通第二线圈元件1310的中空部1311,并贯通中空部1311连通的底座1300的贯通孔1301,与第一线圈元件1410邻近。
如上所述,铁片元件1600插入贯通第二线圈元件1310,因马达磁片1500产生的磁场通过铁片元件1600被引导至第二线圈元件1310。
铁片元件1600贯通插入底座1300上的贯通孔1301,铁片元件1600可穿过第二线圈元件1310,与第一线圈元件1410邻接。
第一弹簧1420安装在镜头组件1400的下端,弹性支撑镜头组件1400维持上下方向。具体地说,第一弹簧1420为与底座1300水平的薄板,表面为金属镀金,可通电。
第一弹簧1420在镜头组件1400上固定的第一固定部1421,在底座1300上固定的第二固定部1422及第一固定部1421和第二固定部1422之间形成,在镜头组件1400上下移动时,形成可收缩或张弛的弹性部1423。
第一弹簧1420与电源端子1430连接,接收电源端子1430的供电,并与第一线圈元件通电,将电源端子1430提供的电源传至第一线圈元件1410。
电源端子1430与第一弹簧1420相反,是底座1300竖直方向的薄板形成的。具体地说,电源端子1430包括与底座1300的外侧面平行的第一延长部1431和由第一延长部1431起弯曲而成的第二延长部1432。即电源端子1430由底座1300外侧面水平的薄板沿着底座1300的外侧面弯曲而成。
如上所述,与第一弹簧1420连接的电源端子1430包括由第一延长部1431弯曲而成的第二延长部1432,因此在底座1300水平移动时,可收缩或张弛,从而减小因电源端子1430而施加给底座1300的外力。
与镜头组件1400相同,底座1300上安装有弹性支撑底座1300保持水平的第二弹簧1320。
第二弹簧1320为薄弹簧线,上端安装在镜筒1200的上侧,下端安装在底座1300的下侧。第二弹簧1320为通电金属制材,与第二线圈元件1310连接,并向第二线圈元件1310导电。
如上所述,弹性支撑底座1300的第二弹簧1320与第二线圈元件1310连接,向第二线圈元件1310供电,无需其他导电方式,也可向第二线圈元件1310供电,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使操作更加简易。
第二弹簧1320由多个构成。在底座1300相互对称的四处各安装一个,弹性支撑底座1300维持水平。
此时,第二弹簧1320与安装在底座1300外侧面的第二线圈元件1310连接,并导电;底座1300的外侧面各有一对相互对称的第二线圈元件1310,可同时通电。即底座1300在水平移动时,配置在底座1300移动线上的两个第二线圈元件1310可同时通电。
如上所述,底座1300的外侧面上一对相互对称的第二线圈元件1310可同时通电,在底座1300水平移动时,可在底座1300上附加同一方向的外力,提高驱动力。
接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运作状态。
图19至图21是图16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图22是图16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9所示,第一线圈元件1410和第二线圈元件1310在通电前,镜头组件1400和底座1300因第一弹簧1420和第二弹簧1320的支撑而临时固定不动。第一弹簧1420维持水平状态,第二弹簧1320维持竖直状态。
图20显示了第一线圈元件1410通电时的运作状态。如图20所示,第一线圈元件1410在通电时,第一线圈元件1410的周边形成第一电磁场,第一电磁场与马达磁片1500所产生,并通过铁片元件1600引导的磁场相互作用,使镜头组件1400上升。
镜头组件1400上升时,第一弹簧1420向上张弛。此时底座1300因第二弹簧1320的支撑而不移动。
第一线圈元件1410在通电时,其电源方向相反时,第一线圈元件1410所产生的第一电磁场的方向也相反,镜头组件1400落下。此时因第一弹簧1420的弹性回复,镜头组件1400移至初始位置,并被弹性支撑,临时固定不做移动。
图21显示了第二线圈元件1310通电时的运作状态。如图21所示,第二线圈元件1310在通电时,第二线圈元件1310的周边形成第二电磁场,第二电磁场与马达磁片1500所产生,并通过铁片元件1600引导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底座1300向左水平移动。
底座1300向左水平移动时,第二弹簧1320向左张弛倾斜。此时底座1300因第一弹簧1420而一起向左移动。
此时,如图22所示,与第一弹簧1420连接的电源端子1430为了减小底座1300上附加的外力,通过伸缩或张弛来缓解外力影响。即如图22(1a)所示,在底座1300移动前,第一延长部1431和第二延长部1432成直角,如图22(1b)所示,底座1300向左移动时,第一延长部1431和第二延长部1432互相收缩或张弛,从而分解外力。
如上所述,因马达磁片1500而产生的磁场通过铁片元件1600使第一电磁场及第二电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镜头组件1400的上下移动及底座1300的水平移动,此时马达磁片1500的一体化配置,可减少零件数量,使组装更加简易,可减少整体结构体积。
图2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图24是图23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25是图23摄影装置的其他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2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及第一弹簧元件的结合状态图;图2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镜筒与第一电源连接部及第一弹簧元件的结合状态图。
如图23至图2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装置包括:镜筒2100、马达磁片2200、磁軛元件2300、第一叶片2400、第一线圈元件2450、第一弹簧元件2500、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第二叶片2700、第二线圈元件2750、第二弹簧元件2800、第二电源连接元件2900。
镜筒2100为六方体,包括在第一叶片2400上方分开的第一镜筒2110和在第一叶片2400下方分开的第二镜筒2120。
第一镜筒2110为四方体,其边角侧面各向下方凸出,第二镜筒2120为四方体,其边角侧面各向上方凸出,与第一镜筒2110侧面结合。
在镜筒2100外侧,安装外壳2180,围绕第一镜筒2110上面和第一镜筒2110及第二镜筒2120外侧面,保护镜筒2100。
在第一镜筒2110和第二镜筒2120上,各个形成开口部2130,可通过镜头的入射光;在第一镜筒2110侧面有引导孔2140,插入贯通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连接部2611。
引导孔2140为四方形,在与第一镜筒2110对称的两个侧面,各有一个、共有两个。
从第一镜筒2110下部,到引导孔2140两侧,有向下方凸出的固定凸出部2150。第一镜筒2110侧面和第二镜筒2120侧面插入安装马达磁片2200。
马达磁片2200为四方形。安装在第一镜筒2100和第二镜筒2120对称的位置上。在第一镜筒2100和第二镜筒2120上各有四个,共有八个。
在第一镜筒2100的马达磁片2200和安装在第二镜筒2120的马达磁片2200之间有磁轭元件2300。
马达磁片2200的极性按上下方向分开,安装在第一镜筒2100和第二镜筒2120上,并以磁轭元件2300为中心,其极性上下对称。
即,在第一镜筒2100上安装的马达磁片2200,如向上为S极、向下则为N极,安装在第二镜筒2120马达磁片2200,向上为N极、向下为S极。
磁轭元件2300为四方形,为磁性强的材质。安装在镜头2100侧面,上下面与马达磁片2200连接。
所述磁轭元件2300上有磁性引导凸片2310,按一定方向引导马达磁片2200的磁场。
磁性引导凸片2310,如后述,向第一线圈元件2450的方向凸出,邻接第一线圈元件2450,按第一线圈元件2450方向,引导马达磁片2200的磁场。
在镜筒2100的内部,安装第一叶片2400和第二叶片2700。
具体地说,第二叶片2700为中空六方体。内部安装第一叶片2400,使其上下移动。
第二叶片2700包括与第一叶片2400下侧连接、控制第一叶片2400向下移动而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元件2710。
支撑元件2710安装在第二叶片2700的下侧,按情况,可与第二叶片2700合为一体。在第二叶片2700外侧面,安装第二线圈元件2750。
第二线圈元件2750是内部通电的电线。如后述,按第一线圈元件2450圈捲的方向的直交方向圈捲,在第二叶片2700侧面各安装一个,共四个。第二叶片2700因第二弹簧元件2800,在第一镜筒2100下部水平移动。
第二弹簧元件2800为弹簧,其一端安装在第一镜筒2100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叶片2700的支撑元件2710上。按水平方向弹性支撑升空的状态下的第二叶片2700。上述第二弹簧元件2800,按支撑元件2710的对角线方向对称、共安装四个。
第二弹簧元件2800为通电材质,与第二线圈元件2750通电,供给第二线圈元件2750电源。
具体地说,在第二叶片2700的下侧,安装第二电源连接元件2900,与第二线圈元件2750通电。
第二电源连接元件2900为四方体,中间部位上下开放,在各边角有铜箔孔2910,使第二弹簧元件2800和第二线圈元件2750通电连接。
铜箔孔2910使用锡等导电性粘贴剂粘贴,连接第二弹簧元件2800和第二线圈元件2750。
如上述,第二弹簧元件280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镜筒2100上,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通电,另一端安装在支撑元件2710上,与第二电源连接元件2900通电,传达第二线圈元件2750和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电源。
第二弹簧元件2800可上下弹性支撑第二叶片2700,并向第二线圈元件2750导电,可减少元件数量,简化构造。
另外,第一叶片2400为六方体,中间部位有上下开放的孔,内部安装镜头,在第一叶片2400的外侧,安装第一线圈元件2450。第一线圈元件2450是内部通电的薄电线,以第一叶片2400外侧为中心圈捲。第一线圈元件2450与磁轭元件2300上的磁性引导凸片2310邻接。
在安装在第一镜筒2100侧面的磁轭元件2300上,按第一线圈元件2450方向凸出的磁性引导凸片2310贯通安装在第二叶片2700侧面的第二线圈元件2750和第二叶片2700侧面,与第一线圈元件2450邻接。
所述第一线圈元件2450,通过第一线圈元件2450通电时所產生的磁场和通过磁性引导凸片2310引导的马达磁片2200的磁场相互作用,上下移动第一叶片2400,从而调整安装在第一叶片2400上的被摄物体的焦点。
如上所述,在磁轭元件2300上有贯通第二线圈元件2750和第二叶片2700、与第一线圈元件2450邻接的磁性引导凸片2310,不需要为上下移动设计另外的马达磁片2200,使用一个马达磁片2200就可以进行水平移动及上下移动。
在第一叶片2400的上侧安装第一弹簧元件2500,下侧安装第三弹簧元件2560,弹性支撑第一叶片2400。第三弹簧元件2560为薄板,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元件2710上,内侧安装在第一叶片2400的下侧,上下弹性支撑第一叶片2400。
第一弹簧元件2500,如图六所示,为薄板,由导电材质构成,外侧固定安装在第二叶片2700的上侧,内侧结合在第一叶片2400上侧,使第一叶片2400在第二叶片2700内部进行上下移动。
在安装在第二叶片2700上侧的第一弹簧元件2500的外侧,由粘贴剂等固定,安装在第一叶片2700上侧的第一弹簧元件2500内侧,与间隔元件2550连接,固定在第一叶片2700上。
第一弹簧元件2500的内外侧,互相弹性连接,可以按上下方向收缩。所述第一弹簧元件2500,以第一叶片2400为中心,两侧分开,被分开的第一弹簧元件2500外侧,各有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通电的接触凸片2510。
接触凸片2510为长方形,中间部沿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方向弯曲而成,并连接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
如图26所示,接触凸片2510的一端与第一弹簧元件2500连接为一体,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元件2500按水平方向再一次弯曲,在第一叶片2400上侧维持自由状态。
所述接触凸片2510,如果在弯曲的部份向下压下去,那麽弯曲的部份将缓冲,弯曲的部份因弹性恢复力,向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方向弹性支撑,并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连接。
如上所述,接触凸片2510在第一弹簧元件2500上,按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方向弯曲而成,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连接。一端连接在第一弹簧元件2500上,另一端维持自由状态。即使第一弹簧元件2500和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之间的高低不同,接触凸片2510也容易收缩,易于连接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并减弱接触凸片2510的弹力,最大程度减少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摩擦。
另外,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为四方形薄班,由柔性电路板构成,并安装在第一镜筒2100的上侧。
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两侧,各个凸出接触端2610,与接触凸片2510连接。
如图27所示,接触端2610在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上,围绕第一镜筒2100侧面、按第一镜筒2100下部方向弯曲,一面与第一镜筒2100的下侧连接,另一面与接触凸片2510连接,使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和第一弹簧元件2500通电。
如上所述,还包括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按第一弹簧元件2500的上下方向安装,供给第一线圈元件2450电源。在第一弹簧元件2500上有接触凸片2510,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通电。连接电源不需要增加另外的元件,就可直接连接第一弹簧元件2500和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具有便於组装并简化构造的效果。
接触端2610与接触凸片2510连接时,因接触凸片2510向上施加外力。但因接触端2610与第二镜筒2120的下侧连接而被支撑,所以不会弯曲和移动。
按情况,也可把接触端2610安装在第一弹簧元件2500上,把接触凸片2510安装在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上。
如上所述,在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上有按第一镜筒2100下部方向弯曲,一面与第一镜筒2100的下侧连接,另一面与接触凸片2510连接的接触端2610。接触端2610因第一镜筒2100的下侧而被支撑,在连接接触凸片2510时防止弯曲,并可提高接触端2610和接触凸片2510的接触力。
接触端2610包括比引导孔2140宽度小的连接部2611和在连接部2611延长,比引导孔2140的宽度大的铜板部2612。
连接部2611为软性材质,容易弯曲。并插入贯通引导孔2140,围绕第一镜筒2100的则面,按第一镜筒2100的方向弯曲。
此时,连接部2611为了不与已经形成引导孔2140的第一镜筒2100侧面连接,按一定间隔被隔离,被适度弯曲,以防止连接部2611的破损。
铜板部2612为通电材质。在与接触凸片2510连接时,把外部电源传达给接触凸片2510。铜板部2612的宽度比接触凸片2510的移动距离大,即使接触凸片2510进行水平移动,也持续与铜板部2612连接。铜板部2612的侧面,与在引导孔2140两侧的固定凸出部2150的侧面连接。
固定凸出部2150,与铜板部2612相比,更向下凸出,宽度与引导孔2140相同,比铜板部2612的宽度小。在铜板部2612按水平方向移动时,与固定凸出部2150连接。
如上所述,在引导孔2140两侧按下方凸出,并与铜板部2612侧面连接的固定凸出部2150,可制止铜板部2612向侧面方向移动,防止铜板部2612脱离引导孔2140。
下面,对本发明的摄影装置操作状态,进行详细说明。图28至图29是图23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图30至图31是图23C-C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28所示,在第一叶片2400进行上下移动之前,由第一叶片2400的下侧与支撑元件2710的上侧连接,制止向下移动。磁性引导凸片2310安装在第一线圈元件2450的中间略微向下的位置。第一弹簧元件2500安装在第一叶片2400的上侧,弹性支撑第一叶片2400不向上移动。接触端2610的铜板部2612,与外壳的下侧连接,支撑防止上下方向弯曲,并与接触凸片2510连接。
如图29所示,在第一线圈元件2450通电时,在第一线圈元件2450所产生的磁场和磁性引导凸片2310引导的马达磁片2200磁场相互作用下,第一叶片2400将向上移动。
第一叶片2400可移动到磁性引导凸片2310连接第一线圈元件2450的下侧,第一弹簧元件2500内侧固定在第二叶片2700上,并不移动,并固定在第一叶片2400外侧上,与第一叶片2400一起向上移动。
第一弹簧元件2500内侧和外侧间隔缓冲,第一弹簧元件2500因弹性恢复力向下弹性支撑第一叶片2400。接触凸片2510安装在第一弹簧元件2500的外侧,不移动,与接触端2610连接。
在第一线圈元件2450上,反方向增加电源时,第一叶片2400将向下移动至第一叶片2400与支撑元件2710连接。
另外,如图30所示,在第二叶片2700按水平方向移动之前,第二叶片2700在第二弹簧元件2800上,在基座的上部维持浮升的状态。第二弹簧元件2800维持垂直,磁性引导凸片2310安装在第二线圈元件2750的中间。
接触凸片2510按水平方向安装在接触端2610的中间。弯曲的部份与接触端2610连接,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通电。
第二弹簧元件2800上端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连接,下端与第二线圈元件2750的单线一起与第二电源连接元件2900通电。并把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电源传达到第二线圈元件2750上。
如图31所示,在第二线圈元件2750上接通电源时,第二叶片2700与第二线圈元件2750、第二电源连接元件2900及第二弹簧元件2800下端一起向左进行水平移动。
第二弹簧元件2800的上端安装在第一镜筒2100上,不进行移动,下端安装在第二叶片2700的支撑元件2710上,向左移动并伸张。所述第二弹簧元件2800,因弹性恢复力,向右弹性支撑第二叶片2700。
接触凸片2510在与接触端2610接触的状态下,与第二叶片2700一起向左进行水平移动,维持第一弹簧元件2500和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通电。因接通到第二线圈元件2750的电源方向,也可向右水平移动和前后方向水平移动。
如上所述,在第二叶片2700进行水平移动时,第一弹簧元件2500因接触凸片2510,在与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连接的状态下,与第二叶片2700一起移动,在第二叶片2700水平移动时,减少对第一弹簧元件2500和第一电源连接元件2600的影响,使第二叶片2700顺利地水平移动。
图3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的立体图;图33是图32摄影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34是图32摄影装置的其他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35是图32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32至图3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装置包括:镜筒3100;第一叶片3200;第一线圈元件3250;第二叶片3300;第二线圈元件3350;底座3400;马达磁片3500;磁轭元件3600;第一弹簧元件3700及第二弹簧元件3800。
镜筒3100为六方体,上下端开放,内部安装可上下移动的第一叶片3200;镜筒3100的上侧安装第一弹簧元件3700及套子3150;下侧安装底座3400。
套子3150为四方形,中心部位上下开放,镜头的入射光可从中穿过。第一叶片3200为六方体,下端开放,上端有镜头的入射光可穿过的开口孔3210,外侧安装第一线圈元件3250。
第一线圈元件3250内部由可通电的细电线,以第一叶片3200的外侧面为中心圈捲形成。此时,第一叶片3200的外侧稜角被磨平,从而防止第一线圈元件3250受损。
第一叶片3200的内部安装因第二弹簧元件3800而水平移动的第二叶片3300;第二叶片3300为六方体,中心部位上下开放,其内部插入镜头。第二叶片3300的侧面安装第二线圈元件3350。
第二线圈元件3350由内部可通电的细电线,沿第一线圈元件3250圈捲方向直交的方向圈捲,从而形成空心圆。上述第二线圈元件3350在第二叶片3300的侧面,共装有四个,以镜头的光轴为中心相互对称。
底座3400安装在镜筒3100的下侧,为四方形,中心部位上下开放。上述底座3400的上侧安装马达磁片3500及磁轭元件3600。
马达磁片3500为六方体,由多个构成,以第一叶片3200为中心相互对称。马达磁片3500安装在第一叶片3200与第二叶片3300之间,一面向着第一线圈元件3250的方向配置,另一面向着第二线圈元件3350方向配置。
即,如图35所示,马达磁片3500的一面面向第一叶片3200的内侧面配置,与安装在第一叶片3200外侧面的第一线圈元件3250邻接,马达磁片3500的另一面则面向第二线圈元件3350配置,与第二线圈元件3350邻接。
如上所述,马达磁片3500的一面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的方向配置,另一面向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方向配置,并固定安装在底座3400上。因此,第一线圈元件3250与马达磁片3500的间距缩小,从而缩减了整体构造的体积。
此外,马达磁片3500在第一叶片3200的每个侧面各设两个,共设有八个。马达磁片3500包括邻接磁轭元件3600上方的第一马达磁片3510及邻接磁轭元件3600下方的第二马达磁片3520。
第一马达磁片3510和第二马达磁片3520的极性分别以上下方向形成,以磁轭元件3600为中心,极性上下对称。即,连接磁轭元件3600上方的第一马达磁片3510的极性向上为S极,向下为N极;连接磁轭元件3600下方的第二马达磁片3520的极性向上为N极,向下为S极。
磁轭元件3600为六方体,使用磁性材,上面若连接第一马达磁片3510,下面则连接第二马达磁片3520,并安装在底座3400的上侧。磁轭元件3600在第一叶片3200的每个侧面各有一个,共设有四个。
上述磁轭元件3600如图35所示,配置在第一叶片3200与第二叶片3300之间,一面面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配置,与第一线圈元件3250邻接;另一面面向第二线圈元件3350配置,与第二线圈元件3350邻接。
如上所述,马达磁片3500以磁轭元件3600为中心,极性上下对称;磁轭元件3600的一面面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的方向配置,另一面面向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方向配置。这种配置从整体上减小了构造的体积,使马达磁片3500的磁场能够充分地传至第一线圈元件3250和第二线圈元件3350,从而促进第一叶片3200与第二叶片3300能够顺利地移动。
在磁轭元件3600上有向着第二线圈元件3350方向凸出,插入第二线圈元件3350中心部位的磁性引导凸片3610。磁性引导凸片3610为四方形,其宽度小于磁轭元件3600的宽度。插入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中心部位,邻接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内侧面。
上述磁性引导凸片3610配置在磁轭元件3600的上下侧,引导马达磁片3500所产生的磁场,将其导向第二线圈元件3350。
如上所述,在磁轭元件3600上有向着第二线圈元件3350方向凸出,插入第二线圈元件3350中心部位的磁性引导凸片3610,从而可以充分地引导马达磁片3500的磁场流向第二线圈元件3350。
与磁轭元件3600的上面连接的第一马达磁片3510的高度,与第一叶片3200的上侧面的高度相似,第一马达磁片3510插入在第一叶片3200上侧的贯通孔3220内。
贯通孔3220为四方形,其宽度大於马达磁片3500的宽度,以开口孔3210为中心对称配置,共配置四个。
如上所述,在第一叶片3200的上侧上下移动第一叶片3200时,因有可插入马达磁片3500的贯通孔3220,从而减少了第一叶片3200的体积,在上下移动时可避开马达磁片3500,使移动更加顺利。
在第二叶片3300上安装第三弹簧元件3790及第二弹簧元件3800。第三弹簧元件3790为四方形的薄板,外侧固定安装在底座3400上,内侧安装在第二叶片3300的下端,弹性支撑第二叶片3300维持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
第二弹簧元件3800为上下方向的长铁丝弹簧,一端与第一叶片3200的上端结合,另一端与第二叶片3300的下端结合,弹性支撑第二叶片3300在第一叶片3200的内部水平移动。
第二弹簧元件3800为导电材,与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单线电子连接。上述第二弹簧元件3800安装在第二叶片3300的下端,共安装四个。以镜头的光轴为中心相互对称。
第一叶片3200上安装有第一弹簧元件3700。第一弹簧元件3700为四方形薄板。外侧与镜筒3100的上侧结合,内侧与第一叶片3200的上侧结合。
上述第一弹簧元件3700的外侧与内侧彼此弹性连接,可进行上下方向的伸缩,并弹性支撑第一叶片3200在镜筒3100内部的上下移动。
第一弹簧元件3700的侧面上有向镜筒3100侧面弯曲,并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端子部3750,可接通外部电源,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及第二线圈元件3350供电。
具体地说,第一弹簧元件3700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及第二线圈元件3350供电的导体层未图示和包住导体层的绝缘层。
导体层为了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或第二弹簧元件3800导电供电,由多个电子线路构成,电子连接外部电源。即导体层直接与第一线圈元件3250的单线连接,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传导外部电源;与第二弹簧元件3800的一端电子连接,向与第二弹簧元件3800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线圈元件3350供电。
如上所述,弹性支撑第二叶片3300维持水平方向的第二弹簧元件3800的一端电子连接导体层,另一端与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单线电子连接,向第二线圈元件3350提供外部电源。因此同时具有供电性能及弹性支撑第二叶片3300的性能,从整体上减少了组装元件,使结构更加简易。
绝缘层为绝缘材质,包住导体层,防止导体层破损,切断外部电子干扰。绝缘层为软质材质,易于弯曲,具有弹性。
如上所述,安装在第一叶片3200上,弹性支撑第一叶片3200维持上下方向的第一弹簧元件3700与外部电源连接,包括将外部电源导向第一线圈元件3250及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导体层及包住导体层的绝缘层。因此同时可以具有供电性能及弹性支撑第一叶片3200的性能,使整体组装元件数量减少,简化了结构。
接下来,就上述相同构造的第二实施例摄影装置的运转状态进行详细説明。
图35是图32B-B所显示的摄影装置的截面图;图36至图37是图35的运作状态截面图。
如图35所示,在第一线圈元件3250和第二线圈元件3350通电前,第一叶片3200因第一弹簧元件3700和第三弹簧元件3790而设在底座3400上侧,呈漂浮状态,第一弹簧元件3700维持水平状态。
第二叶片3300在第一叶片3200内部,因第二弹簧元件3800在底座3400上侧呈漂浮状态。第一线圈元件3250与马达磁片3500外侧面之间的间隔以镜头光轴为准,左右对称。马达磁片3500的内侧面与第二线圈元件3350之间的间隔以镜头光轴为准,左右对称。
如图36所示,第一线圈元件3250通电后,第一线圈元件3250所产生的第一电磁场与马达磁片3500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第一叶片3200上升。随着第一叶片3200的上升,安装在第一叶片3200上侧的第一弹簧元件3700内侧与第一叶片3200一同上升,同时向上伸张。
此外,与第一弹簧元件3700的内侧连接,在第一叶片3200内部,因第二弹簧元件3800而连接的第二叶片3300也随着第一弹簧元件3700的上升而一起上升。此时如图36所示,安装着第二线圈元件3350的第二叶片3300仅可进行上下移动,因此第二线圈元件3350与马达磁片3500内侧面之间的间距不会发生改变。
在第二叶片3300水平移动时,马达磁片3500的磁场均匀地传向第二叶片3300两侧所配置的第二线圈元件3350,使第二叶片3300可以顺利地水平移动。第一线圈元件3250所接收的电源方向相反时,则可向下移动。
另外,在第一叶片3200处於上升的状态下,第二线圈元件3350通电时,如图37所示,第二叶片3300在第一叶片3200的内部,第一叶片3200可独立地向左侧水平移动。
随着第二叶片3300向左侧移动,第二弹簧元件3800向左侧变形;因第二弹簧元件3800的弹性恢復力,弹性支撑第二叶片3300又可向右。第二叶片3300随着第二线圈元件3350上的电流方向,可向左或向右移动。
如上所述,马达磁片3500配置在第一叶片3200的内侧面和第二叶片3300的外侧面之间;第一叶片3200与第二叶片3300可一起上下移动,第二叶片3300与第一叶片3200的移动无关,可独立地进行水平移动。因此,在第一叶片3200上下移动时,安装在第二叶片3300上的第二线圈元件3350和马达磁片3500之间可维持一定的间距;马达磁片3500的磁场可均匀地传向在第二叶片3300两侧安装的第二线圈元件3350,使第二叶片3300顺利地进行水平移动。
相反,第二叶片3300在水平移动时,可均匀地维持第一线圈元件3250与马达磁片3500之间的间距,使第一叶片3200能够顺利地进行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在使用手机等终端机器及类似小型电器拍摄物体时,可以感应到手颤,并将镜头移至补正手颤的方向,从而清晰拍摄所摄入的物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包括含镜头的镜头组件;在所述镜头组件外侧的线圈;配置在邻接所述线圈外侧的马达磁片;一端与所述马达磁片连接,其他端插入所述线圈的铁片;所述马达磁片固定在所述铁片的上下端,与所述铁片接触方向的极性相同;控制向所述线圈供电的控制部;在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马达磁片产生的电磁场与所述线圈上产生的电磁场呈水平状态,使所述铁片引导所述线圈沿与所述镜头光轴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以所述铁片为中心圈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所述镜头组件下部的底座元件;一端与所述底座元件连接,其他端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弹性支撑所述镜头组件沿所述镜头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控制部及所述线圈连接,将所述控制部负荷的电源传给所述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其他端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向所述镜头组件传送电源的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与所述镜头组件的一面平行而成的第一延长部和自所述第一延长部起弯曲而成的第二延长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弹性支撑所述镜头向着光轴方向的第二弹簧,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弹簧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感应镜头组件移动的感应端;所述感应端包括配置在所述镜头组件一侧,测定所述镜头组件向第一方向移动距离的第一感应器;和配置在所述镜头组件一侧反面的另一侧,测定所述镜头组件向第一方向移动距离的第二感应器;所述控制部通过利用所述第一感应器的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感应器的测定值之差和所述第一感应器的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感应器的测定值之和的除数,来控制所述镜头组件向第一方向移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还包括内侧固定安装所述镜头组件,外侧固定安装所述线圈的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相对而成,所述驱动元件上形成反射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属第二感应器信号的反射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在所述驱动元件上形成,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平行,并沿所述镜头组件的移动方向突出,所述反射板配置在所述线圈的侧面。
CN2009801037015A 2008-05-14 2009-03-31 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0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44348 2008-05-14
KR1020080044348A KR100918816B1 (ko) 2008-05-14 2008-05-14 손떨림 보정기능이 구비된 영상촬영 장치
KR10-2008-0101010 2008-10-15
KR1020080101010A KR100952620B1 (ko) 2008-10-15 2008-10-15 카메라용 손떨림 보정장치
KR1020080128375A KR100965913B1 (ko) 2008-12-17 2008-12-17 손떨림 보정기능이 구비된 영상촬영장치
KR10-2008-0128375 2008-12-17
KR1020090023718A KR100980044B1 (ko) 2009-03-20 2009-03-20 소형 카메라 장치
KR10-2009-0023717 2009-03-20
KR1020090023717A KR100992193B1 (ko) 2009-03-20 2009-03-20 소형 카메라 장치
KR10-2009-0023718 2009-03-20
PCT/KR2009/001644 WO2009139543A1 (ko) 2008-05-14 2009-03-31 떨림 보정기능이 구비된 영상 촬영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0755A CN101990755A (zh) 2011-03-23
CN101990755B true CN101990755B (zh) 2013-02-20

Family

ID=4131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370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0755B (zh) 2008-05-14 2009-03-31 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8681227B2 (zh)
JP (4) JP2011521285A (zh)
CN (1) CN101990755B (zh)
WO (1) WO20091395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817B (zh) * 2009-07-06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组
JP5348235B2 (ja) * 2009-08-21 2013-11-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カメラ
JP5846346B2 (ja) 2009-08-21 2016-01-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JP5079049B2 (ja) * 2009-11-17 2012-11-21 台湾東電化股▲ふん▼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9042042B2 (en) 2009-11-18 2015-05-26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Lens drive device
JP5620672B2 (ja) * 2009-12-01 2014-1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I454733B (zh) * 2010-02-22 2014-10-01 Tdk Taiwan Corp The anti - hand - shock structure of the lens auto - focus module
US8254769B2 (en) * 2010-03-04 2012-08-28 Tdk Taiwan Corp. Anti-shake structure for auto-focus modular
JP2011197411A (ja) * 2010-03-19 2011-10-06 Olympus Corp 撮像モジュール
JP5538020B2 (ja) * 2010-03-25 2014-07-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撮影用光学装置
JP2011232617A (ja) * 2010-04-28 2011-11-17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5063739B2 (ja) * 2010-05-21 2012-10-31 Tdk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904392B2 (ja) * 2010-05-24 2016-04-13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5755414B2 (ja) * 2010-06-08 2015-07-2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8836177B2 (en) * 2010-07-30 2014-09-16 Lg Innotek Co., Ltd. Voice coil motor
JP5606819B2 (ja) * 2010-08-03 2014-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689630B2 (ja) * 2010-09-01 2015-03-2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撮影用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影用光学システム
JP2012068275A (ja) * 2010-09-21 2012-04-05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
JP2012073478A (ja) * 2010-09-29 2012-04-12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2012078555A (ja) * 2010-10-01 2012-04-19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
KR101085645B1 (ko) * 2010-10-04 2011-11-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 기능이 구비된 영상촬상 장치
JP2012088477A (ja) * 2010-10-19 2012-05-10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2012103373A (ja) * 2010-11-09 2012-05-31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
JP5037719B1 (ja) 2011-02-10 201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237895A (ja) * 2011-05-12 2012-12-06 Micro Uintekku Kk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860156B1 (ko) * 2011-06-03 2018-05-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2013025033A (ja) * 2011-07-20 2013-02-04 Micro Uintekku Kk 電磁駆動装置
KR101239685B1 (ko) 2012-01-13 2013-03-06 주식회사 하이소닉 소형 카메라모듈의 와이어스프링 완충구조
WO2013042865A1 (ko) * 2011-09-23 2013-03-28 (주)하이소닉 소형 카메라모듈의 수직 와이어 완충구조
JP5329629B2 (ja) * 2011-09-26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8817116B2 (en) 2011-10-28 2014-08-26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WO2013062309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KR101959540B1 (ko) * 2011-10-28 2019-03-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1944920B1 (ko) * 2011-10-31 2019-0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1928773B1 (ko) * 2012-02-09 2018-12-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장치
US8698952B2 (en) 2011-10-31 2014-04-15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KR101878907B1 (ko) * 2011-11-16 2018-07-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KR101300353B1 (ko) * 2011-12-22 2013-08-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장치
JP2013140252A (ja) * 2012-01-04 2013-07-18 Nikon Corp ブレ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影装置
JP5905277B2 (ja) * 2012-01-30 2016-04-20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4335095B (zh) * 2012-05-09 2017-10-1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音圈电机
KR101349524B1 (ko) * 2012-06-29 2014-0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1991719B1 (ko) * 2012-06-29 2019-06-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9134503B2 (en) * 2012-07-06 2015-09-15 Apple Inc. VCM OIS actuator module
KR101996932B1 (ko) * 2012-07-11 2019-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KR101343197B1 (ko) 2012-09-07 2013-12-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TWI528809B (zh) * 2012-10-02 2016-04-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防手震之整合式基板結構
JP6009897B2 (ja) * 2012-10-10 2016-10-1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4797976B (zh) * 2012-11-29 2017-11-0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拍摄用光学装置
KR102123582B1 (ko) * 2012-12-14 2020-06-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109347299B (zh) 2012-12-20 2021-09-24 苹果公司 音圈马达光学图像稳定
JP2014126668A (ja) * 2012-12-26 2014-07-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US9910241B2 (en) * 2013-04-19 2018-03-0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CN114967028A (zh) * 2013-05-29 2022-08-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和移动电话
JP6227294B2 (ja) * 2013-06-20 2017-11-08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手振れ抑制機能付き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4252090B (zh) * 2013-06-26 2017-11-03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模组
KR102125558B1 (ko) * 2013-08-19 2020-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이에 사용되는 위치 검출 장치 및 위치 검출 방법
KR102166329B1 (ko) 2013-08-19 2020-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6143622B2 (ja) * 2013-09-25 2017-06-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4995556A (zh) * 2013-09-30 2015-10-21 爱斯尼克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调焦及补正手颤功能的便携式设备用相机促动器
KR101543717B1 (ko) 2013-11-01 2015-08-11 (주)옵티스 Ois 카메라 모듈
JP6385067B2 (ja) * 2014-02-01 2018-09-0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150092867A (ko) * 2014-02-06 2015-08-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EP3113324B1 (en) 2014-02-27 2023-12-06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motor
EP2916153B1 (en) 2014-03-05 2021-04-0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JP5760116B2 (ja) * 2014-04-14 2015-08-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2296767B1 (ko) 2014-05-09 2021-09-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US9360653B2 (en) 2014-05-09 2016-06-0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JP6410474B2 (ja) * 2014-05-28 2018-10-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駆動機構、巻線装置および巻線方法
KR102296305B1 (ko) * 2014-06-11 2021-09-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JP6396097B2 (ja) * 2014-06-30 2018-09-2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2220503B1 (ko) * 2014-08-22 2021-02-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CN111399247B (zh) 2014-07-03 2022-06-0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US9977219B2 (en) * 2014-07-11 2018-05-22 Lg Innotek Co., Ltd. Unit for actuating lens,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US9791713B2 (en) 2014-07-24 2017-10-1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KR102187571B1 (ko) 2014-08-11 2020-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311664B1 (ko) * 2014-08-22 2021-10-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KR20160034080A (ko) * 2014-09-19 2016-03-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액추에이터 유닛 및 카메라 모듈
KR102334197B1 (ko) * 2014-10-08 2021-12-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TWI537628B (zh) * 2014-11-12 2016-06-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化鏡頭模組
KR20160072715A (ko) * 2014-12-15 2016-06-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6593990B2 (ja) * 2014-12-24 2019-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光学装置
CN105807538B (zh) * 2015-01-20 2020-10-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KR101673428B1 (ko) * 2015-02-27 2016-11-07 성우전자 주식회사 자동초점 및 손떨림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311663B1 (ko) 2015-03-18 2021-10-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EP3070514B1 (en) * 2015-03-19 2020-01-15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698722B (zh) * 2015-03-27 2017-06-30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防抖装置
TWI572937B (zh) * 2015-04-17 2017-03-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磁導軛片之光學影像防震裝置
EP3088931A1 (en) * 2015-04-30 2016-11-02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60131822A (ko) * 2015-05-08 2016-11-16 주식회사 예일전자 진동 출력 장치 및 진동 출력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전자 기기
JP6026596B2 (ja) * 2015-06-08 2016-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I588592B (zh) * 2015-06-16 2017-06-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簧片式旋轉模組
JP6572028B2 (ja) * 2015-07-08 2019-09-0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影用光学装置
KR102400657B1 (ko) * 2015-07-09 2022-05-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WO2017024584A1 (zh) * 2015-08-13 2017-02-16 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抗磁干扰平移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及其装配方法
US10473886B2 (en) 2015-09-08 2019-11-12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10578829B2 (en) * 2015-11-03 2020-03-03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JP6008038B2 (ja) * 2015-12-01 2016-10-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
CN106856553B (zh) * 2015-12-09 2019-12-1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防震机构
CN116661090A (zh) * 2016-05-10 2023-08-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系统
JP6722061B2 (ja) * 2016-07-29 2020-07-15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該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80065687A (ko) * 2016-12-08 2018-06-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7069183B2 (ja) * 2017-02-10 2022-05-17 エルジー イノ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光学機器
CN108508678B (zh) * 2017-02-27 2021-11-09 纳木加有限公司 Ois摄像头模块及包括该ois摄像头模块的双摄像头系统
JP2018180285A (ja) * 2017-04-13 2018-11-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Vcm駆動装置および像振れ補正装置
US10969561B2 (en) * 2017-05-17 2021-04-06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0764475B2 (en) * 2017-05-17 2020-09-01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1106000B2 (en) 2017-05-17 2021-08-31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CN113848626B (zh) * 2017-05-17 2023-08-1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KR102029532B1 (ko) * 2017-06-12 2019-10-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510508B1 (ko) 2017-09-29 2023-03-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190045579A (ko) * 2017-10-24 2019-05-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의 액츄에이터
KR102139765B1 (ko) * 2017-11-24 2020-07-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의 액츄에이터
CN111543048B (zh) * 2017-12-28 2021-04-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10068907B (zh) * 2018-01-23 2021-06-15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KR102489148B1 (ko) 2018-01-31 2023-01-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11297212B2 (en) * 2018-04-05 2022-04-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CN110500479B (zh) * 2018-05-18 2022-01-11 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带动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110764333B (zh) * 2018-07-26 2022-05-27 友华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微马达的双极电磁驱动对焦系统
KR102273181B1 (ko) * 2019-03-12 2021-07-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2103562B1 (ko) * 2019-03-12 2020-04-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20200114252A (ko) * 2019-03-28 2020-10-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장치
CN211826653U (zh) * 2019-07-26 2020-10-3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及光学系统
US11579461B1 (en) * 2019-09-25 2023-02-14 Apple Inc. Perimeter sheet spr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camera
KR20210043244A (ko) * 2019-10-11 2021-04-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기판, 센서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2022056747A (ja) * 2020-09-30 2022-04-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KR102438025B1 (ko) * 2021-02-19 2022-08-3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CN113568130B (zh) * 2021-07-29 2022-06-28 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691726B (zh) * 2021-08-25 2023-07-2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914832A (zh) * 2021-09-29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抖马达、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3121615A2 (en) * 2021-12-22 2023-06-29 Asis Elektronik Ve Bilisim Sistemleri Anonim Sirketi Two axis camera module vibration damping syste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6988A (en) * 1989-12-18 1993-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hake suppressing device for camera
KR200190490Y1 (ko) * 1997-09-30 2000-08-01 윤종용 비디오카메라의손떨림보정구조
CN1606078A (zh) * 2003-10-09 2005-04-13 Lg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拾波器的致动器
CN1763577A (zh) * 2004-10-22 2006-04-26 华宇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CN2909319Y (zh) * 2006-03-22 2007-06-06 日丽兴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自动调焦摄像头模组
CN101017308A (zh) * 2006-02-10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像抖动补偿装置
CN201017092Y (zh) * 2007-03-09 2008-02-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八角形微型镜头对焦结构
CN101138236A (zh) * 2005-01-11 2008-03-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手抖动补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8841B2 (ja) * 1988-09-02 1994-08-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移送装置
JPH0630326A (ja) * 1992-07-08 1994-02-04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デジタルスチルビデオカメラ
JPH0798468A (ja) * 1993-09-28 1995-04-11 Canon Inc カメラ用防振装置
JP3355746B2 (ja) * 1993-12-22 2002-1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軸補正用レンズの駆動機構
JPH0980563A (ja) * 1995-09-14 1997-03-28 Nikon Corp 像振れ補正装置
JPH1113837A (ja) 1997-06-20 1999-01-22 Ricoh Co Ltd 回転伝達装置
JPH11344738A (ja) * 1998-06-02 1999-12-14 Tochigi Nikon:Kk ブレ補正装置及びブレ補正カメラ
JP3563628B2 (ja) * 1999-03-01 2004-09-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3172961A (ja) * 2001-09-27 2003-06-20 Nikon Corp ブレ補正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JP4324368B2 (ja) * 2002-10-18 2009-09-02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WO2005060242A1 (en) * 2003-12-19 2005-06-30 Hysonic Co., Ltd.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2005338298A (ja) * 2004-05-25 2005-12-08 Sumida Corporation 振れ補正光学装置
JP4882305B2 (ja) * 2004-08-13 2012-02-2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06046350A1 (ja) * 2004-10-25 2006-05-0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撮像装置
JP4419081B2 (ja) * 2005-03-09 2010-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4682653B2 (ja) * 2005-03-14 2011-05-1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6293244A (ja) * 2005-04-15 2006-10-26 Arima Device Kk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712480B2 (ja) * 2005-08-10 2011-06-29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774873B2 (ja) * 2005-08-30 2011-09-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120495U (ja) * 2006-01-16 2006-04-06 一品國際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3120599U (ja) * 2006-01-25 2006-04-13 泓記精密股▲分▼有限公司 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式フォーカシング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0836129B1 (ko) 2006-06-19 2008-06-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모바일 기기용 엑츄에이터
JP4811724B2 (ja) * 2006-07-13 2011-11-09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8090008A (ja) * 2006-10-02 2008-04-17 Nippon Chemicon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6988A (en) * 1989-12-18 1993-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hake suppressing device for camera
KR200190490Y1 (ko) * 1997-09-30 2000-08-01 윤종용 비디오카메라의손떨림보정구조
CN1606078A (zh) * 2003-10-09 2005-04-13 Lg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拾波器的致动器
CN1763577A (zh) * 2004-10-22 2006-04-26 华宇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CN101138236A (zh) * 2005-01-11 2008-03-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手抖动补偿装置
CN101017308A (zh) * 2006-02-10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像抖动补偿装置
CN2909319Y (zh) * 2006-03-22 2007-06-06 日丽兴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自动调焦摄像头模组
CN201017092Y (zh) * 2007-03-09 2008-02-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八角形微型镜头对焦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10634A (ja) 2013-10-10
JP5711291B2 (ja) 2015-04-30
US20130343737A1 (en) 2013-12-26
JP2013167893A (ja) 2013-08-29
US9075285B2 (en) 2015-07-07
US20130343738A1 (en) 2013-12-26
JP2013167892A (ja) 2013-08-29
US20110096178A1 (en) 2011-04-28
JP5657731B2 (ja) 2015-01-21
JP5657732B2 (ja) 2015-01-21
WO2009139543A1 (ko) 2009-11-19
JP2011521285A (ja) 2011-07-21
US8681227B2 (en) 2014-03-25
US8982221B2 (en) 2015-03-17
CN101990755A (zh) 201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0755B (zh) 具有手颤补正性能的摄影装置
US11275228B2 (en) Lens driving unit, and a camera module and an optical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20113494A1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324707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5141105B (zh) 音圈电动机
CN113064315B (zh) 透镜移动装置
US11754802B2 (en) Lens driving unit,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EP4141535B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CN104635401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4849943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5807537A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CN105607213A (zh) 透镜移动装置
CN105372784A (zh)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CN109618104B (zh)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US20150331220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WO2022218261A1 (zh) 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690996B2 (en) Magnetic interference-resistant translation-type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voice coil motor and its method of assembling
CN108508568B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底座
CN110082884A (zh) 驱动模块及其驱动机构
KR100798862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엑츄에이터
CN217590935U (zh)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217512U (zh) 一种集成防抖线圈的底座、光学防抖马达和电子设备
US11714294B2 (en) Camera module
CN114935829A (zh)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219842587U (zh) 镜头驱动装置、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