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1090A - 镜头系统 - Google Patents

镜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1090A
CN116661090A CN202310744953.8A CN202310744953A CN116661090A CN 116661090 A CN116661090 A CN 116661090A CN 202310744953 A CN202310744953 A CN 202310744953A CN 116661090 A CN116661090 A CN 116661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lens
coil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49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朝彰
范振贤
游证凯
翁智伟
陈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61069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636313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24922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7357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1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scope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系统。镜头系统包括一望远程镜头模块。前述望远程镜头模块包括一第一影像传感器、一第一组件和一第二组件,其中第二组件设置于第一影像传感器和第一组件之间。第一组件包括一反射元件。第二组件包括一第一镜头和一第二驱动元件,且第二驱动元件可驱动第一镜头沿一第一轴向、一第二轴向、一第三轴向移动,且第一轴向、第二轴向、第三轴向互不平行。当一第一外部光线沿第一轴向进入望远程镜头模块时,第一外部光线被反射元件反射,并大致沿第三轴向穿过第一镜头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

Description

镜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系统。更具体地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望远程镜头模块的镜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相机或智能型手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然而,当需要将焦距较长的镜头设置于前述电子装置中时,会造成电子装置厚度的增加,不利于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系统,以利于实现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系统,包括一望远程镜头模块。前述望远程镜头模块包括一第一影像传感器、一第一组件和一第二组件,其中第二组件设置于第一影像传感器和第一组件之间。第一组件包括一反射元件。第二组件包括一第一镜头和一第二驱动元件,且第二驱动元件可驱动第一镜头沿第三轴向移动。当一第一外部光线沿第一轴向进入望远程镜头模块时,第一外部光线被反射元件反射,并大致沿第三轴向穿过第一镜头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其中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三轴向不平行。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组件更包括一第一驱动元件,可驱动反射元件绕第二轴向旋转,其中第二轴向、第一轴向和第三轴向互不平行。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连接反射元件的第一承载件、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以及两个第一线圈。第一磁性元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承载件的相反面上,且第一线圈对应于前述第一磁性元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元件更可驱动反射元件绕第一轴向旋转。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结构更包括多个第一磁性元件和多个第一线圈。第一磁性元件围绕第一承载件,且第一线圈围绕第一磁性元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结构更包括一第一框架、设置于第一框架上的一第一印刷电路板、以及连接第一承载件和第一框架的一第一弹性元件。前述第一线圈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且前述反射元件设置于第一弹性元件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结构更包括多个第一位置检测器,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元件包括一第二承载件、两个第三轴向线圈、以及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第三轴向线圈设置于第二承载件上并位于第二承载件的相反侧。第三轴向磁性元件对应于前述第三轴向线圈。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元件更包括具有一中空部的第二框架以及两个第二弹性元件。第二承载件可活动地容置于中空部中,且第三轴向磁性元件设置于第二框架上。第二弹性元件连接第二承载件和第二框架,且第二框架设置于前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元件更包括一第三轴向感测物、一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以及一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其中第三轴向感测物设置于该第二框架上,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设置于第二承载件上,且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设置于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上并对应第三轴向感测物。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更包括一第二轴向线圈,其中当电流流经第二轴向线圈时,第二轴向线圈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电磁感应,使第一镜头沿第二轴向移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更包括一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和多条吊环线,其中第二轴向线圈设置于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上,吊环线连接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弹性元件,且吊环线具有一矩形剖面,前述矩形剖面沿第一轴向的长度大于矩形剖面沿第二轴向的宽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更包括一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和一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其中第二轴向线圈和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设置于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元件可驱动第一镜头沿第一轴向移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更包括一第一轴向线圈和多个第一轴向磁性元件,其中第一轴向磁性元件设置于第二框架上并位于第一轴向线圈与第二承载件之间,且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一轴向线圈和第二轴向线圈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更包括一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和一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其中该第一轴向线圈和该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设置于该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镜头包括两个平面,且在第一轴向上,前述平面分别形成于第一镜头的相反侧。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镜头系统更包括一广角端镜头模块,包括一第二镜头和一第二影像传感器,其中一第二外部光线沿第一轴向进入广角端镜头模块,并穿过第二镜头抵达第二影像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望远程镜头模块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组件的分解图。
图4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分解图。
图5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望远程镜头模块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组件的分解图。
图7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分解图。
图8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望远程镜头模块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分解图。
图10A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吊环线连接第二弹性元件的示意图。
图10B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吊环线连接第二弹性元件的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镜头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广角端镜头模块示意图。
图1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广角端镜头模块的分解图。
图14A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的配置示意图。
图14B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的配置示意图。
图15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镜头系统
11望远程镜头模块
12广角端镜头模块
20电子装置
1100反射元件
1200第一弹性元件
1210外圈段
1220内圈段
1300第一承载件
1400第一磁性元件
1500第一框架
1510孔洞
1600第一线圈
1700第一位置检测器
1800第一印刷电路板
2110顶盖
2111穿孔
2120外壳
2130底盖
2131穿孔
2210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
2220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
2230第一轴向线圈
2240第一轴向磁性元件
2310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
2320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
2330第二轴向线圈
2400第二弹性元件
2410凹陷部
2500吊环线
2600第二框架
2610中空部
2700第二承载件
2800第一镜头
2810平面
2910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
2920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
2930第三轴向线圈
2940第三轴向磁性元件
2950第三轴向感测物
3100第二镜头
3200弹性连接件
3300镜头保持器
3400驱动线圈
3500框架
3600第二磁性元件
3700吊环线
3800基座
3810线圈平板
3820电路板
3830底盖
3900位置检测器
3910 X轴方向位置检测器
3920 Z轴方向位置检测器
B基板
C、C1、C2壳体
L1第一外部光线
L2第二外部光线
M1、M1’、M1”第一组件
M2、M2’、M2”第二组件
O开口
R容置空间
S1第一影像传感器
S2第二影像传感器
W1长度
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系统。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发明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发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揭露所属的一般技艺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10可装设于一电子装置20内,用以照相或摄影,其中前述电子装置20例如可为智能型手机或是数字相机。镜头系统10具有两个镜头模块,包括一望远程镜头模块11以及一广角端镜头模块12。在照相或摄影时,这两个镜头模块会分别接收光线并成像,前述成像可传送至设置于电子装置20中的处理器(未图示),并藉由处理器进行影像的后处理。
如图2所示,前述望远程镜头模块11包括有一壳体C1、一第一组件M1、一第二组件M2、以及一第一影像传感器S1。壳体C1的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R,且其壁面上形成有与容置空间R连通的开口O。第一组件M1、第二组件M2和第一影像传感器S1设置于容置空间R中,第二组件M2位于第一组件M1和第一影像传感器S1之间,且前述开口O形成于第一组件M1旁。
当一第一外部光线L1沿Y轴方向(第一轴向)穿过开口O并进入望远程镜头模块11的容置空间R时,第一外部光线L1会被第一组件M1反射,被反射后的第一外部光线L1将大致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穿过第二组件M2并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S1,第一影像传感器S1可藉此成像。
图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组件M1的分解图。请一并参阅图2、3,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M1包括一反射元件1100和一第一驱动结构,其中前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1200、一第一承载件1300、多个第一磁性元件1400、一第一框架1500、多个第一线圈1600、多个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以及一第一印刷电路板1800。
第一弹性元件1200具有一外圈段1210和一内圈段1220,其中第一框架1500连接前述外圈段1210,且反射元件1100和第一承载件1300分别固定于内圈段1220的相反面上。换言之,反射元件1100和前述第一承载件1300是藉由第一弹性元件1200彼此相连。此外,第一磁性元件1400固定于第一承载件1300上并围绕第一承载件1300。
第一印刷电路板1800固定于壳体C1上,且第一框架1500、第一线圈1600和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固定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800上。第一线圈1600和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可穿过第一框架1500上的孔洞1510,对应并围绕前述第一磁性元件1400,其中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可检测第一磁性元件1400的位置。
藉由前述第一弹性元件1200,反射元件1100和第一承载件1300悬挂于第一框架1500上。当使用者将电流通入第一线圈1600时,第一线圈1600和第一磁性元件1400间会产生电磁感应,使反射元件1100和第一承载件1300可相对于第一框架1500绕Y轴方向(第一轴向)及/或X轴方向(第二轴向)旋转,藉以微调第一外部光线L1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S1位置。
图4表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组件M2的分解图。如图2及图4所示,第二组件M2主要包括一顶盖2110、一外壳2120、一底盖2130、一第一镜头2800、以及一第二驱动结构,其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二弹性元件2400、一第二框架2600、一第二承载件2700、一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一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两个第三轴向线圈2930、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以及一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
前述两个第二弹性元件2400连接第二框架2600和第二承载件2700,并分别位于第二承载件2700的相反侧,以使第二承载件2700可活动地悬吊于第二框架2600的中空部2610中。第一镜头2800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700中并被第二承载件2700所支持,支持是指支撑/承载等。第三轴向线圈29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分别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二框架2600上,且彼此相互对应。在X轴方向,两个第三轴向线圈2930位于第二承载件2700的相反侧,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设置于第二框架2600相对的内表面上。当电流流入第三轴向线圈2930时,第三轴向线圈29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之间会产生电磁感应,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一镜头2800可因此相对于第二框架2600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
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固定于第二框架2600上。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固定于第二承载件2700上,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则设置于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上,故当第二承载件2700移动时,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和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亦会随之移动。当第二承载件2700移动时,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可检测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与其的相对位置。
前述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可为霍尔效应传感器(Hall Sensor)、磁阻效应传感器(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MR Sensor)、巨磁阻效应传感器(Giant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GMR Sensor)、穿隧磁阻效应传感器(Tunneling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TMR Sensor)、光学传感器(OpticalEncoder)、或红外线传感器(Infrared Sensor)。当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效应传感器、巨磁阻效应传感器、或穿隧磁阻效应传感器作为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时,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可为一磁铁。当使用光学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作为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时,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可为一反射片。
请继续参阅图4,顶盖2110和底盖2130可设置于外壳2120的两侧并与其组合,以形成一盒状结构,前述第二弹性元件2400、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第一镜头2800、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第三轴向线圈2930、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和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皆容置于此盒状结构中。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顶盖2110、外壳2120和底盖2130是由非导体材料构成,因此可避免第一组件M1和第二组件M2之间产生短路或干扰的情形。应注意的是,顶盖2110和底盖2130上分别形成有位置对应的穿孔2111、2131,因此被第一组件M1反射而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的第一外部光线L1可顺利地穿过底盖2130的穿孔2131而抵达第一镜头2800,并可顺利地穿过顶盖2110的穿孔2111而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S1。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组件M1的第一驱动结构可驱动反射元件1100绕Y轴方向(第一轴向)和X轴方向(第二轴向)旋转,故可调整第一外部光线L1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S1的位置,以达到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的效果。又因为第二组件M2的第二驱动结构可驱动第一镜头2800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因此可调整第一镜头2800和第一影像传感器S1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的效果。再者,更因为第二组件M2的第二承载件2700在Y轴方向上未设有磁性元件,因此可大幅缩减第二组件M2以及望远程镜头模块11在Y轴方向的厚度。
图5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望远程镜头模块11示意图,而图6、7则分别表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组件M1’和第二组件M2’的分解图。如图5、6所示,第一组件M1’包括一反射元件1100和一第一驱动结构,前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1200、一第一承载件1300、两个第一磁性元件1400、一第一框架1500、两个第一线圈1600、多个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以及一第一印刷电路板1800。
第一弹性元件1200具有一外圈段1210和一内圈段1220,其中第一框架1500连接前述外圈段1210,且反射元件1100和第一承载件1300分别固定于内圈段1220的相反面上。换言之,反射元件1100和前述第一承载件1300是藉由第一弹性元件1200彼此相连。此外,第一磁性元件1400固定于第一承载件1300上,并位于第一承载件1300的相反面。
第一印刷电路板1800固定于壳体C1上,且第一框架1500、第一线圈1600和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固定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800上。第一线圈1600和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可穿过第一框架1500上的孔洞1510,以对应前述第一磁性元件1400,其中第一位置检测器1700可检测第一磁性元件1400的位置。
藉由前述第一弹性元件1200,反射元件1100和第一承载件1300悬挂于第一框架1500上。当使用者将电流通入第一线圈1600时,第一线圈1600和第一磁性元件1400间会产生电磁感应,使反射元件1100和第一承载件1300可相对于第一框架1500绕X轴方向(第二轴向)旋转,藉以微调第一影像传感器S1上的第一外部光线L1在Y轴方向(第一轴向)的位置。
请参阅图5、7,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组件M2’主要包括一顶盖2110、一外壳2120、一底盖2130、一第一镜头2800、以及一第二驱动结构,其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一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一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一第二轴向线圈2330、两个第二弹性元件2400、多条吊环线2500、一第二框架2600、一第二承载件2700、一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一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两个第三轴向线圈2930、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以及一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
前述两个第二弹性元件2400连接第二框架2600和第二承载件2700,并分别位于第二承载件2700的相反侧,以使第二承载件2700可活动地悬吊于第二框架2600的中空部2610中。第一镜头2800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700中并被第二承载件2700所支持。第三轴向线圈29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分别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二框架2600上,且彼此相互对应。在X轴方向,两个第三轴向线圈2930位于第二承载件2700的相反侧,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设置于于第二框架2600相对的内表面上。当电流流入第三轴向线圈2930时,第三轴向线圈29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之间会产生电磁感应,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一镜头2800可因此相对于第二框架2600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
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固定于第二框架2600上。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固定于第二承载件2700上,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则设置于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上,故当第二承载件2700移动时,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和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亦会随之移动。当第二承载件2700移动时,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可检测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与其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和第二轴向线圈2330设置于底盖2130和第二承载件2700之间,且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和第二轴向线圈2330设置于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上,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用以检测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于X轴方向上的位置。前述吊环线2500则连接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和第二弹性元件2400。
当电流流入第二轴向线圈2330时,第二轴向线圈23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之间会产生电磁感应,使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一镜头2800相对于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沿X轴方向(第二轴向)移动。
前述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和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可为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效应传感器、巨磁阻效应传感器或穿隧磁阻效应传感器,且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更可为光学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当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效应传感器、巨磁阻效应传感器、或穿隧磁阻效应传感器作为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时,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可为一磁铁。当使用光学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作为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时,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可为一反射片。
如图7所示,顶盖2110和底盖2130可设置于外壳2120的两侧并与其组合,以形成一盒状结构,前述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第二轴向线圈2330、第二弹性元件2400、吊环线2500、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第一镜头2800、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第三轴向线圈2930、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和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皆容置于此盒状结构中。
因为顶盖2110、外壳2120和底盖2130是由非导体材料构成,故可避免第一组件M1’和第二组件M2’之间产生短路或干扰的情形。应注意的是,顶盖2110和底盖2130上分别形成有位置对应的穿孔2111、2131,因此被第一组件M1’反射而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的第一外部光线L1可顺利地穿过底盖2130的穿孔2131而抵达第一镜头2800,并可顺利地穿过顶盖2110的穿孔2111而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S1。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组件M1’的第一驱动结构可驱动反射元件1100绕X轴方向(第二轴向)旋转,故可调整第一影像传感器S1上的第一外部光线L1在Y轴方向(第一轴向)位置,且第二组件M2’的第二驱动结构可驱动第一镜头2800沿X轴方向(第二轴向)移动,因此可达到光学防手震的效果。又,第二组件M2’的第二驱动结构可驱动第一镜头2800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因此可调整第一镜头2800和第一影像传感器S1之间的距离,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再者,由于第二组件M2’的第二承载件2700在Y轴方向上未设有磁性元件,因此可大幅缩减第二组件M2’以及望远程镜头模块11在Y轴方向的厚度。
图8表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望远程镜头模块11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第一组件M1”仅包括固定于壳体C1上的一反射元件1100。沿Y轴方向(第一轴向)穿过开口O的第一外部光线L1被反射元件1100反射后,将大致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穿过第二组件M2并抵达第一影像传感器S1。
图9表示此实施例中的第二组件M2”的分解图。如图8、9所示,第二组件M2”主要包括一顶盖2110、一外壳2120、一底盖2130、一第一镜头2800、以及一第二驱动结构,其中前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一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2210、一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2220、一第一轴向线圈2230、多个第一轴向磁性元件2240、一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一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一第二轴向线圈2330、两个第二弹性元件2400、多条吊环线2500、一第二框架2600、一第二承载件2700、一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一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两个第三轴向线圈2930、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以及一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
前述两个第二弹性元件2400连接第二框架2600和第二承载件2700,并分别位于第二承载件2700的相反侧,以使第二承载件2700可活动地悬吊于第二框架2600的中空部2610中。第一镜头2800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700中并被第二承载件2700所支持。第三轴向线圈29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分别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二框架2600上,且彼此相互对应。在X轴方向,两个第三轴向线圈2930位于第二承载件2700的相反侧,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设置于第二框架2600相对的内表面上。当电流流入第三轴向线圈2930时,第三轴向线圈29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之间会产生电磁感应,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一镜头2800可因此相对于第二框架2600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
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固定于第二框架2600上。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固定于第二承载件2700上,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则设置于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上,故当第二承载件2700移动时,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和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亦会随的移动。当第二承载件2700移动时,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可检测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与其载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和第二轴向线圈2330设置于底盖2130和第二承载件2700之间,且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和第二轴向线圈2330设置于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上,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用以检测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于X轴方向上的位置。前述吊环线2500则连接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和第二弹性元件2400。
当电流流入第二轴向线圈2330时,第二轴向线圈2330和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之间会产生电磁感应,使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一镜头2800相对于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沿X轴方向(第二轴向)移动。
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2210、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2220、第一轴向线圈2230和第一轴向磁性元件2240设置于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的另一侧。亦即,在Z轴方向上,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设置于第一轴向线圈2230和第二轴向线圈2330之间。
第一轴向线圈2230和第一轴向磁性元件2240分别固定于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2220和第二框架2600上,且第一轴向磁性元件2240位于第一轴向线圈2230和第二框架2600之间。当电流流经第一轴向线圈2230时,第一轴向线圈2230和第一轴向磁性元件2240之间会产生电磁感应,使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和第一镜头2800相对于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2220沿Y轴方向(第一轴向)移动。
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2210设置于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2220上,用以检测第一轴向磁性元件2240于Y轴方向上的位置。
前述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2210、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和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可为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效应传感器、巨磁阻效应传感器或穿隧磁阻效应传感器,且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更可为光学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当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效应传感器、巨磁阻效应传感器、或穿隧磁阻效应传感器作为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时,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可为一磁铁。当使用光学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作为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时,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可为一反射片。
如图9所示,顶盖2110和底盖2130可设置于外壳2120的两侧并与其组合,以形成一盒状结构,前述第一轴向位置检测器2210、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2220、第一轴向线圈2230、第一轴向磁性元件2240、第二轴向位置检测器2310、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2320、第二轴向线圈2330、第二弹性元件2400、吊环线2500、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第一镜头2800、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2910、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2920、第三轴向线圈2930、第三轴向磁性元件2940和第三轴向感测物2950皆容置于此盒状结构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组件M2”的第二驱动结构可驱动第一镜头2800沿Y轴方向(第一轴向)及X轴方向(第二轴向)移动,因此可达到光学防手震的效果。又,第二驱动结构更可驱动第一镜头2800沿Z轴方向(第三轴向)移动,因此可调整第一镜头2800和第一影像传感器S1之间的距离,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再者,由于第二组件M2”的第二承载件2700在Y轴方向上未设有磁性元件,因此可大幅缩减第二组件M2”以及望远程镜头模块11在Y轴方向的厚度。
需特别说明的是,只要能使望远程镜头模块11同时达到光学防手震和自动对焦的效果,前述第一组件M1、M1’、M1”可选择性地搭配第二组件M2、M2’、M2”,而不以前述实施例为限。具体而言,第一组件M1可搭配第二组件M2、M2’、M2”,第一组件M1’可搭配第二组件M2’、M2”,第一组件M1”可搭配M2”。较佳的是,望远程镜头模块11的壳体C1中设有第一组件M1和第二组件M2”,如此可具有较多的调整手段。
请参阅图10A、10B,第二组件M2’、M2”中,因为第二框架2600、第二承载件2700在Y轴方向不移动,或是在Y轴方向的位移小于在X轴方向的位移,因此第二组件M2’、M2”中的吊环线2500可具有矩形剖面,且矩形剖面沿Y轴方向(第一轴向)的长度W1大于其沿X轴方向(第二轴向)的宽度W2。藉此,吊环线2500在Y轴方向(第一轴向)的挠性会大于X轴方向的挠性。
前述吊环线2500可进入第二弹性元件2400上的凹陷部2410中,且根据吊环线2500的进入方向,凹陷部2410的宽度和开口可改变。于图10A的实施例中,凹陷部2410的开口朝向X轴方向,且其宽度等于吊环线2500的长度W1。于图10B的实施例中,凹陷部2410的开口朝向Y轴方向,且其宽度等于吊环线2500的宽度W2。
请参阅图11,于前述各实施例中,第一镜头280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2810。在Y轴方向上,前述平面2810形成于第一镜头2800的相反侧,因此,第二组件M2”以及望远程镜头模块11在Y轴方向的厚度可更为减少。前述平面2810可以切削加工的方式形成。
如图12、13所示,于前述实施例中,广角端镜头模块12主要包括一壳体C2、一第二影像传感器S2、一第二镜头3100、两个弹性连接件3200、一镜头保持器3300、一驱动线圈3400、一框架3500、多个第二磁性元件3600、多个吊环线3700、一基座3800、以及多个位置检测器3900,其中第一镜头2800的焦距大于第二镜头3100的焦距。
弹性连接件3200连接镜头保持器3300和框架3500,并位于镜头保持器3300的相反侧,以将镜头保持器3300悬挂于框架3500中。第二镜头3100和驱动线圈3400设置于镜头保持器3300上,且驱动线圈3400围绕前述第二镜头3100。第二磁性元件3600则设置于框架3500上并围绕驱动线圈3400。
当电流通入驱动线圈3400时,驱动线圈3400与第第二磁性元件3600之间将产生电磁感应,故可带动镜头保持器3300和第二镜头3100相对于第二磁性元件3600沿Y轴方向移动,进而达成自动对焦的功效。
基座3800包括有一线圈平板3810、一电路板3820和一底盖3830。线圈平板3810固定于电路板3820上并与电路板3820电性连接,且电路板3820固定于底盖3830上。吊环线3700连接线圈平板3810、电路板3820以及弹性连接件3200。此外,第二影像传感器S2设置于底盖3830下方,并相对于基座200固定,因此,一第二外部光线L2可穿过前述第二镜头3100并在第二影像传感器S2上成像。
当电流流经线圈平板3810时,线圈平板3810和前述第二磁性元件3600之间将产生电磁感应,镜头保持器3300和框架3500可相对于基座3800沿X轴方向及/或Z轴方向移动,以达到光学防手震的效果。
位置检测器3900包括有一X轴方向位置检测器3910和一Z轴方向位置检测器3920,两者皆固定于底盖3830上。X轴方向位置检测器3910检测第二磁性元件3600于X轴方向的位移,且Y轴方向位置检测器3920检测磁性元件3910于Y轴方向的位移。
壳体C2可与底盖3830组装,使前述第二影像传感器S2、第二镜头3100、弹性连接件3200、镜头保持器3300、驱动线圈3400、框架3500、第二磁性元件3600、吊环线3700、基座3800和位置检测器3900设置于两者的间。应注意的是,壳体C2可与底盖38300上分别形成有对应于第二影像传感器S2的开口,因此第二外部光线L2可穿过这些开口而抵达第二镜头3100和第二影像传感器S2。
需特别说明的是,如图14A、14B所示,于一些实施例中,广角端镜头模块12中,邻近望远程镜头模块11的第二磁性元件3600的配置可避开望远程镜头模块11中邻近广角端镜头模块12的第一磁性元件1400,以避免磁干扰(magnetic interference)。
于一些实施例中,广角端镜头模块12亦可省略使第二镜头3100移动的驱动线圈3400、框架3500、第二磁性元件3600、吊环线3700、基座3800和多个位置检测器3900,使第二镜头3100相对于第二影像传感器S2固定。
如图15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壳体C1、C2可为一体成型而形成单一壳体C,亦即望远程镜头模块11和广角端镜头模块12设置于前述壳体C中,且两者皆固定于前述壳体C的基板B上。如此一来,可省去调整望远程镜头模块11和广角端镜头模块12的相对高度的时间,并可避免组装失误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系统,藉由望远程镜头模块中第一组件的反射元件可旋转、以及/或第二组件的第一轴向磁性元件/第一轴向线圈和第二轴向线圈设置于第二框体的相反侧,可有效地减少镜头系统在第一轴向上的厚度。应了解的是,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轴向虽大致上相互垂直,惟其仅需满足互不平行的条件即可,故第一、第二、第三轴向于实施时有可能不相互垂直也不相互平行。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揭露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从本发明揭示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发明使用。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申请专利范围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申请专利范围及实施例的组合。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数个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此外,每个权利要求范围建构成一独立的实施例,且各种权利要求范围及实施例的组合皆介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系统,包括:
一望远程镜头模块,包括:
一第一影像传感器;
一第一组件,包括一反射元件;以及
一第二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影像传感器和该第一组件之间,包括一第二驱动结构以及一第一镜头,其中该第二驱动结构可驱动该第一镜头沿一第一轴向、一第二轴向、一第三轴向移动,且该第一轴向、该第二轴向、该第三轴向互不平行,当一第一外部光线沿该第一轴向进入该望远程镜头模块时,该第一外部光线被该反射元件反射,并沿该第三轴向穿过该第一镜头而抵达该第一影像传感器;
其中该第二驱动结构包括:
一第二承载件,支持该第一镜头,并包括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且该第一侧以及该第二侧在该第二轴向上为相反侧;
一第一轴向线圈;
一第二轴向线圈,与该第一轴向线圈沿该第三轴向排列;
两个第三轴向线圈,设置于该第二承载件上;
多个第一轴向磁性元件,所述第一轴向磁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轴向线圈与该第二承载件之间,且该第二承载件设置于该第一轴向线圈和该第二轴向线圈之间;以及
两个第三轴向磁性元件,分别对应所述第三轴向线圈;
其中该第二承载件在该第一轴向上未设有磁性元件,以降低该望远程镜头模块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磁性元件的其中两个以及所述第三轴向磁性元件的其中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承载件的该第一侧,且所述第一轴向磁性元件的其中另外两个以及所述第三轴向磁性元件的另外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承载件的该第二侧;
其中当电流流经该第一轴向线圈时,该第一轴向线圈和所述第一轴向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电磁感应,使该第一镜头沿该第一轴向移动;
其中当电流流经该第二轴向线圈时,该第二轴向线圈和所述第三轴向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电磁感应,使该第一镜头沿该第二轴向移动;
其中当电流流入所述第三轴向线圈时,所述第三轴向线圈和所述第三轴向磁性元件之间会产生电磁感应,使该第一镜头沿该第三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一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结构,该第一驱动结构包括:
一第一框架,包括多个孔洞;
多个第一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穿过该第一框架的所述孔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一驱动结构还包括:
一第一承载件;
一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外圈段和一内圈段,其中该第一框架连接该外圈段,且该反射元件和该第一承载件分别固定于该内圈段的相反面上;以及
多个第一磁性元件,固定于该第一承载件上并围绕该第一承载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一驱动结构还包括:
多个第一位置检测器,检测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位置;以及
一第一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固定于该第一印刷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二驱动结构还包括:
一第二框架,具有一中空部,其中该第二承载件可活动地容置于该中空部内;
两个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二承载件和该第二框架,且该第二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以及
一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
其中该第一轴向线圈和所述第一轴向磁性元件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使该第二框架、该第二承载件、该第一镜头相对于该第一轴向印刷电路板沿该第一轴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二驱动结构还包括:
一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以及
多条吊环线,其中该第二轴向线圈设置于该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吊环线连接该第二轴向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且所述吊环线具有一矩形剖面,该矩形剖面沿该第一轴向的长度大于该矩形剖面沿该第二轴向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二驱动结构还包括:
一第三轴向感测物,设置于该第二框架上;
一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二承载件上;以及
一第三轴向位置检测器,设置于该第三轴向印刷电路板上并对应该第三轴向感测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一镜头包括两个平面,分别形成于该第一镜头的相反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镜头系统还包括一广角端镜头模块,包括一第二镜头和一第二影像传感器,其中一第二外部光线沿该第一轴向进入该广角端镜头模块,并穿过该第二镜头而抵达该第二影像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系统,其中该第二承载件是在该第三轴向上设置于该第一轴向线圈和该第二轴向线圈之间。
CN202310744953.8A 2016-05-10 2017-04-17 镜头系统 Pending CN1166610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34090P 2016-05-10 2016-05-10
US62/334,090 2016-05-10
US201662357557P 2016-07-01 2016-07-01
US62/357,557 2016-07-01
TW106106970 2017-03-03
TW106106970A TWI636313B (zh) 2016-05-10 2017-03-03 鏡頭系統
CN201710249227.3A CN107357026A (zh) 2016-05-10 2017-04-17 镜头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9227.3A Division CN107357026A (zh) 2016-05-10 2017-04-17 镜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1090A true CN116661090A (zh) 2023-08-29

Family

ID=6029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4953.8A Pending CN116661090A (zh) 2016-05-10 2017-04-17 镜头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4) US10133038B2 (zh)
CN (1) CN11666109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1090A (zh) * 2016-05-10 2023-08-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系统
KR102046472B1 (ko) 2017-02-15 2019-11-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 반사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10866394B2 (en) * 2017-04-18 2020-12-15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ystem
TWI649610B (zh) * 2017-09-19 2019-02-0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傳動機構及其攝影裝置
US11067768B2 (en) * 2017-11-16 2021-07-20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10082882B (zh) * 2018-01-25 2022-07-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WO2019207464A2 (en) * 2018-04-23 2019-10-31 Corephotonics Ltd. An optical-path folding-element with an extended two degree of freedom rotation range
USD864279S1 (en) * 2018-04-23 2019-10-22 Hong Wang Webcam cover
EP3674768B1 (en) * 2018-12-27 2023-09-20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WO2020136144A2 (en) 2018-12-28 2020-07-02 Optotune Consumer Ag Tiltable fold mirror for a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4615400A (zh) * 2019-01-03 2022-06-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相机、双重相机及三重相机
CN111726482B (zh) * 2019-03-20 2022-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200118709A (ko) * 2019-04-08 2020-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굴곡형 카메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3964886A4 (en) * 2019-04-30 2022-11-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NDICATOR
CN212160190U (zh) * 2019-07-26 2020-12-1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867925B2 (en) * 2019-08-30 2024-01-09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element
TW202115476A (zh) * 2019-10-09 2021-04-16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系統
TWI730637B (zh) 2020-02-24 2021-06-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38514B (zh) 2020-09-16 2021-09-0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反射元件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2738377B (zh) * 2020-12-28 2022-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1191B2 (en) 2005-02-18 2009-07-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phone using multiple lenses and image sensors to provide an extended zoom range
JP5109232B2 (ja) * 2005-03-15 2012-12-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
JP2006330439A (ja) * 2005-05-27 2006-12-07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7156351A (ja) * 2005-12-08 2007-06-21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8096566A (ja) * 2006-10-10 2008-04-2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案内機構及びレンズ鏡胴並びに撮像装置
KR100871566B1 (ko) * 2006-12-04 2008-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촬상 장치의 손떨림 보상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109450B2 (ja) * 2007-04-09 2012-12-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ブレ補正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JP2011521285A (ja) * 2008-05-14 2011-07-21 ハイソニック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振れ補正機能を備えた映像撮影装置
WO2010082555A1 (ja) * 2009-01-14 2010-07-22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像振れ補正装置を備えた撮像ユニット
US8213783B2 (en) * 2010-11-18 2012-07-03 Tdk Taiwan Corp. Anti-shake device and optical system having the same
JP5037719B1 (ja) 2011-02-10 201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US9172856B2 (en) 2011-03-29 2015-10-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olded imaging path camera
US8731390B2 (en) * 2012-01-12 2014-05-20 Corephotonics Ltd.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for digital cameras
JP2013238848A (ja) * 2012-04-20 2013-11-28 Hoya Corp 撮像装置
KR101780856B1 (ko) 2012-06-07 2017-10-10 아사히 가세이 일렉트로닉스 가부시끼가이샤 위치 검출 장치
EP2917783A4 (en) 2012-11-08 2016-07-13 Dynaoptics Pte Ltd MINIATURIZED OPTICAL ZOOMOBJEKTIV
TWI546570B (zh) * 2013-07-01 2016-08-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換光路徑之光學防震機構
CN108388005A (zh) 2013-07-04 2018-08-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小型长焦透镜套件
WO2015009237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Heptagon Micro Optics Pte. Lt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a non-circular lens
US9285566B2 (en) * 2013-08-08 2016-03-15 Apple Inc. Mirror tilt actuation
US9338357B2 (en) * 2014-01-30 2016-05-10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CN203933331U (zh) 2014-04-30 2014-11-05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阵列模块
EP3164987B1 (en) * 2014-07-01 2024-01-03 Apple Inc. Mobile camera system
US20160044247A1 (en) * 2014-08-10 2016-02-11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US9392188B2 (en) *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TWI537628B (zh) * 2014-11-12 2016-06-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化鏡頭模組
TWM504958U (zh) 2014-12-02 2015-07-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鏡頭致動模組
CN105527782A (zh) 2015-02-13 2016-04-27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中的摄像结构与获取影像的方法
ES2907810T3 (es) * 2015-04-16 2022-04-26 Corephotonics Ltd Enfoque automático y estabilización de imagen óptica en una cámara compacta de plegado
KR102143730B1 (ko) * 2015-09-06 2020-08-12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소형의 접이식 카메라의 롤 보정에 의한 자동 초점 및 광학식 손떨림 방지
JP6449183B2 (ja) * 2016-02-17 2019-01-09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269859B2 (en) * 2016-04-08 2019-04-23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CN116661090A (zh) * 2016-05-10 2023-08-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系统
TWI636313B (zh) * 2016-05-10 2018-09-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系統
EP3758356B1 (en) * 2016-05-30 2021-10-20 Corephotonics Ltd. Actuator
KR102390572B1 (ko) * 2016-07-07 2022-04-25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옵틱용 선형 볼 가이드 음성 코일 모터
US10303042B2 (en) * 2016-07-12 2019-05-28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odule
WO2018066775A2 (ko) * 2016-10-05 2018-04-12 자화전자 주식회사 Ois를 위한 반사계 구동장치
US10516773B2 (en) * 2016-10-13 2019-12-2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09464B1 (ko) * 2016-10-18 2023-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을 촬영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754124B2 (en) * 2016-11-17 2020-08-25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US10606030B2 (en) * 2017-01-03 2020-03-31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chanism
KR102089288B1 (ko) * 2017-02-07 2020-04-23 자화전자(주) 반사계 지지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33038B2 (en) 2018-11-20
US20170329111A1 (en) 2017-11-16
US10754129B2 (en) 2020-08-25
US20200371319A1 (en) 2020-11-26
US20190339495A1 (en) 2019-11-07
US11428909B2 (en) 2022-08-30
US20190049703A1 (en) 2019-02-14
US10775596B2 (en)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61090A (zh) 镜头系统
CN110426825B (zh) 镜头系统
CN107360349B (zh) 摄像系统及其镜头单元
US10481410B2 (en) Reflecting module for OI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212713B (zh) 光学机构
JP644920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11048307B2 (en) Dual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64237B (zh) 光学组件驱动装置
US11588970B2 (en) Driving mechanism
CN108873228B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US20230038826A1 (en) Optical mechanism
US11256066B2 (en) Optical mechanism
CN107957616B (zh) 光学元件驱动模块
US11159080B2 (en)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odule
CN108267830B (zh) 光学机构
TWI414816B (zh) Anti - Shock Image Auto Focus Structure
JP699098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8445692B (zh) 驱动机构
CN107888806B (zh) 摄像装置
CN118092049A (zh) 光学系统
CN117406376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