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7159A - 管接頭 - Google Patents

管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7159A
TW201447159A TW103130993A TW103130993A TW201447159A TW 201447159 A TW201447159 A TW 201447159A TW 103130993 A TW103130993 A TW 103130993A TW 103130993 A TW103130993 A TW 103130993A TW 201447159 A TW201447159 A TW 2014471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lock ring
pipe
ring
pipe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0636B (zh
Inventor
Shozo Kishi
Yoshinori Itani
Kohei Ikeda
Takashi Yokomizo
Takaaki Kagawa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148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53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148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53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102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121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170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5747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387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7709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481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0720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098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009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111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127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340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701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367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8516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Kk filed Critical Kubot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4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159A/zh
Publication of TWI530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63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7/00Joints with packing adapted to sealing by fluid pressure
    • F16L17/02Joints with packing adapted to sealing by fluid pressure with sealing rings arranged between outer surface of pipe and inner surface of sleeve or socket
    • F16L17/03Joints with packing adapted to sealing by fluid pressure with sealing rings arranged between outer surface of pipe and inner surface of sleeve or socket having annular axial li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2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elastic sealing rings between pipe and sleeve or between pipe and socket, e.g. with rolling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rofiled rings
    • F16L21/04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elastic sealing rings between pipe and sleeve or between pipe and socket, e.g. with rolling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rofiled rings in which sealing rings are compressed by axially-movabl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7/00Joints with packing adapted to sealing by fluid pressure
    • F16L17/02Joints with packing adapted to sealing by fluid pressure with sealing rings arranged between outer surface of pipe and inner surface of sleeve or socket
    • F16L17/03Joints with packing adapted to sealing by fluid pressure with sealing rings arranged between outer surface of pipe and inner surface of sleeve or socket having annular axial lips
    • F16L17/032Joints with packing adapted to sealing by fluid pressure with sealing rings arranged between outer surface of pipe and inner surface of sleeve or socket having annular axial lips the sealing rings having only one li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2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elastic sealing rings between pipe and sleeve or between pipe and socket, e.g. with rolling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rofiled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2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elastic sealing rings between pipe and sleeve or between pipe and socket, e.g. with rolling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rofiled rings
    • F16L21/03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elastic sealing rings between pipe and sleeve or between pipe and socket, e.g. with rolling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rofiled rings placed in the socket before conn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8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12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12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 F16L27/127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with means for locking the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in the final mounted position
    • F16L27/1275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with means for locking the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in the final mounted position by means of at least an external threaded bol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12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 F16L27/127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with means for locking the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in the final mounted position
    • F16L27/1275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with means for locking the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in the final mounted position by means of at least an external threaded bolt
    • F16L27/12751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with means for locking the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in the final mounted position by means of at least an external threaded bolt the threaded bolt extending longitudin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split elastic 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4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ring which is split into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 parts which are held in place by means of a resilient ring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Joints With Sleeve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管接頭的承座與插口之間是由環狀的密封材所密封。密封材的閥部具有:連續於跟部的第1閥部、比第1閥部更靠近承座之裡側的第2閥部、以及存在於第1閥部與第2閥部之邊界的頸縮部。第1閥部壓接在承座的內周面,第2閥部壓接在插口的外周面。第2閥部,在設置於承座與插口間之前的自然狀態下是從第1閥部朝向管中心傾斜,在自然狀態下,其內徑比插口的外徑小,且可藉由頸縮部的彈性變形而朝管徑方向擴大縮小自如。

Description

管接頭
本發明是關於管接頭,特別是關於一種在可彼此連接之例如鑄鐵製的一方管體之端部所形成的承座,插入例如鑄鐵製的其他管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而構成之管接頭。
作為這種管接頭之所謂防脫離式的防脫管接頭,例如JP5-231570A(1993)是已知的。該管接頭,是在承座的內周裝設有鎖環(lock ring),並且配置有將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之間在整個周圍加以密封的橡膠製環狀密封材。密封材具備有:被承座保持的跟部、以及被壓縮在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之間而產生密封面壓的閥部。該閥部的內徑是形成越往承座裡側越小,其截面形狀是形成朝向管中心且往傾斜方向突出的大致橢圓形狀。在插口之前端的外周形成有:藉由卡合於鎖環以發揮承座插口間之防脫功能的突部。
這種構造的管接頭,在將插口插入承座而將管體彼此接合時,當插口的突部朝向承座之內側通過密封材的內周時,閥部的內周部會朝管徑方向外側撓曲而變形(擴徑)。
之後,若插口的突部通過密封材的內周,閥部會被壓縮在插口的外周面與承座的內周面之間,以確保密封面壓。
然而,在上述習知的構造,將插口插入承座時,使閥部朝管徑方向外側撓曲而變形(擴徑)需要很大的力量。因此,將插口插入承座時,必須使其作用相當大的插入力(接合力)。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插口插入承座時之插入力(接合力)小的管接頭。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在所謂的機械式管接頭當中,可在良好的按壓狀態下高效率地安裝密封材。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在所謂的機械式管接頭當中,不用管理按壓壓環的螺栓和螺帽之緊固轉矩,使密封材大範圍且均一地與承座及插口形成面接觸以發揮密封性,即使密封材當中賦予密封性的部分朝管軸方向移動仍可維持所需要的密封性。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可維持良好的防脫功能,即使在管軸心彼此彎曲的狀態下仍可使管體互相連接,並且,即使不管理鎖環定心用構件的姿勢,也可進行良好的鎖環之定心。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藉由將配置在承座的裡端與 插口的前端之間的襯套安裝在承座及插口的軸心上,以謀求管接頭的輕量化及低成本化。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在使用按壓爪的防脫式管接頭,可有效防止該按壓爪或管體之腐蝕的發生。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將插口插入承座之際,藉由將間隔件嵌入承座內所設置的鎖環之圓周方向的分割部,以將該鎖環維持擴徑狀態的管接頭當中,將間隔件的擴徑維持部插入分割部的鎖環構件的兩端部間時,可防止間隔件的擴徑維持部相對於鎖環發生位置偏移。
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管接頭,是在可彼此連接之形成於一方管體之端部的承座,插入另一方管體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而構成的管接頭,其特徵為,係具備:形成在承座之內周面的嵌入溝槽、以及用來將承座與插口之間遍及全周施以密封的環狀的密封材;密封材具有:可嵌入嵌入溝槽內的跟部、以及在比跟部更靠近承座的裡側被夾在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之間的閥部;閥部具有:連續於跟部的第1閥部、比第1閥部更靠近承座之裡側的第2閥部、以及存在於第1閥部與第2閥部之邊界的頸縮部;在第1閥部的外周部,形成有壓接於承座之內周面的第1密封部,在第2閥部的內周部,形成有壓接於插口之外周面的第2密封部; 第2閥部,在設於承座與插口間之前的自然狀態下,是從第1閥部朝向管中心傾斜,在前述自然狀態下,其內徑比插口的外徑小,且可藉由頸縮部的彈性變形而朝管徑方向擴大縮小自如。
本發明之第2態樣的管接頭,是在可彼此連接之形成於一方管體之端部的承座內部,插入另一方管體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而構成之管接頭,其特徵為,係具有:環狀密封材,配置在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之間,被夾在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之間,經由壓縮以發揮所需的密封功能;以及壓環,藉由緊固在承座,使前述密封材保持成被夾在前述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之間的壓縮狀態。
本發明之第3態樣的管接頭的特徵為:具有密封材,藉由被壓縮在插口的外周面與相對於該插口的外周面形成平行之承座的內周面之間,以發揮所需的密封功能;前述密封材,係具有其外周面與前述承座的內周面平行且其內周面與前述插口的外周面平行之圓筒部,當被壓縮在承座與插口之間,該圓筒部會分別與前述插口的外周面及承座的內周面形成面接觸。
本發明之第4態樣的管接頭的特徵為具備:鎖環收容溝槽,形成在承座之內周;鎖環,收容在前述收容溝槽,在圓周方向具有一個缺口;環狀的定心用構件,配置在前述收容溝槽的內周面與 鎖環的外周面之間,當插口尚未插入承座時,相對於承座以定心狀態保持鎖環;以及突部,形成在插口之前端的外周,在插口插入承座時,將收容在收容溝槽的鎖環朝管徑方向彈性撐開而可通過該鎖環之內周側,並且當管軸方向的脫離力作用在彼此接合的承座與插口之間時,從承座的裡側卡合於鎖環而可防止插口從承座脫離;前述定心用構件具有:管圓周方向上之複數個分割部、以及將管圓周方向上相鄰的分割部彼此相互連接的連接部;前述分割部具有:從外周側保持鎖環的保持部、以及由該保持部的承座裡側部分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可在管軸方向卡合於鎖環的卡合部;前述連接部,是配置在比分割部更靠近外周側,並且可對應於前述鎖環的彈性撐開而朝管徑方向彈性變形。
本發明之管接頭的第5態樣,其特徵為具有:襯套,當插口插入承座時,被插口往承座的裡側推入,而裝設在插口的前端面與承座的裡端面之間;以及導引面,是形成在承座的內面,當襯套被插口往承座的裡側推入時,將襯套朝管徑方向導引,以使襯套的軸心對準承座及插口的軸心。
本發明之管接頭的第6態樣,其特徵為具備:按壓爪,是配置在承座的內周部,或是配置在外嵌於承座外側的插口部分且連結於承座之環狀體的內周部;以 及按壓螺栓,藉由按壓該按壓爪,而將該按壓爪以按壓在插口外面的狀態固定在插口;前述按壓爪是由鐵系材料所形成,且在與插口接觸的部分之表面形成有耐蝕被膜;該耐蝕被膜包含:Zn-Sn系合金熔射被膜、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以及Zn-Al系合金熔射被膜之任一種。本發明之管接頭用間隔件,該管接頭是在形成於可彼此接合的一方管體之端部的承座的內部,插入另一方管體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在承座之內周所形成的鎖環收容溝槽,收容呈環狀、在圓周方向具有分割部且可彈性擴徑的鎖環,在插口的外周形成有突部,在擴徑狀態的鎖環之內側讓使前述插口的突部通過,並且在突部通過之後解除鎖環之擴徑狀態;於該管接頭當中,可相對於前述鎖環的分割部進行插入及拔取,且在插入分割部時可將鎖環維持在擴徑狀態的間隔件;其特徵為具有:擴徑狀態的維持部,可相對於前述分割部之沿著圓周方向的鎖環的兩端部間進行插入及拔取,且在插入時被夾在前述兩端部間;以及把手部,當擴徑狀態的維持部被夾在鎖環的兩端部間時,可從擴徑狀態的維持部到達比承座開口部更靠近承座 之外側;前述間隔件,在插口被插入承座內之後,可從前述分割部的鎖環之兩端部間拔取,通過承座與插口的間隙而往比承座開口部更靠近承座的外側回收;前述間隔件,係在擴徑狀態的維持部的兩側部具有插入溝槽,該插入溝槽,在擴徑狀態的維持部被插入前述分割部的鎖環之兩端部間時,可讓前述兩端部嵌入,而且在前述擴徑狀態的維持部為了從前述分割部的鎖環之兩端部間拔取而移動時,可從鎖環的兩端部朝前述拔取方向脫離。根據本發明,由於具備密封材(具有第1閥部、第2閥部及頸縮部),不僅可減少將插口插入承座時所需的插入力(接合力),且能在承座與插口之間發揮高密封性。
根據本發明,由於具備:被夾在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之間而經由壓縮以發揮所需的密封功能的環狀密封材、以及藉由緊固於承座使前述密封材保持被夾在前述承座的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間的壓縮狀態的壓環,因此不需要精細的管理壓環與突緣部的間隔,而可高效率地進行壓環的安裝作業,因此可提升作業效率,且可容易地將密封材保持良好的壓縮狀態,結果使管接頭的可靠性提升。
根據本發明,密封材具有:其外周面與承座的內周面平行且其內周面與插口的外周面平行之圓筒部,被壓縮在承座與插口之間時,該圓筒部分別與前述插口的外周面及 承座的內周面形成面接觸,因此不僅可使密封材大範圍且均一地形成面接觸而維持密封性,即使在密封材受到管內壓力而使發揮密封性的部分移動的情況下,仍可確保所需的密封性。
根據本發明,定心用構件具有:管圓周方向上的複數個分割部、以及將在管圓周方向相鄰的分割部彼此連接的連接部,分割部具有:從外周側保持鎖環的保持部、以及由該保持部的承座裡側部分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可朝管軸方向卡合於鎖環的卡合部,連接部配置在分割部的外周側,且可對應於鎖環的彈性撐開而朝管徑方向彈性變形,因此可確實防止鎖環從收容溝槽脫離,可維持良好的防脫功能而使管接頭的可靠性提升。再者,藉由連接部彈性變形時的反作用力可朝承座的徑向內側彈性按壓鎖環,因此可藉由定心用構件使鎖環良好的定心。
根據本發明,由於具有:當插口被插入承座時,被插口往承座的裡側推入而裝設在插口的前端面與承座的裡端面間的襯套、以及當襯套被插口往承座的內側推入時,朝管徑方向導引襯套俾使襯套的軸心對準承座及插口之軸心的導引面;因此可進行襯套的自動調心,可將襯套的外徑及壁厚設定成與插口的外徑及壁厚一致的小尺寸,因此可謀求襯套的輕量化及低成本化。
根據本發明,配置在環狀體的內部,被按壓螺栓按壓而以按壓在插口外面的狀態固定在插口的按壓爪,是由鐵系材料所形成,並且在與插口接觸之部分的表面含有: Zn-Sn系合金熔射被膜、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及Zn-Al系合金熔射被膜中的任一者,因此可發揮良好的防蝕效果。而且,即使在按壓爪的前端部咬入管體之插口的情況下,也能期待熔射被膜所發揮的防蝕效果,因此可有效防止按壓爪及管體之腐蝕的發生。
根據本發明,鎖環之分割部所使用的間隔件,在擴徑狀態的維持部的兩側部具有插入溝槽,該插入溝槽,在擴徑狀態的維持部插入分割部之鎖環的兩端部間時,可供前述兩端部嵌入,而且當擴徑狀態的維持部為了從分割部之鎖環的兩端部間拔取而移動時,可從鎖環的兩端部朝拔取方向脫離,因此將間隔件之擴徑狀態的維持部插入鎖環的分割部而將鎖環保持擴徑狀態時,可防止間隔件之擴徑狀態的維持部相對於鎖環朝徑向及插入方向發生位置偏移。藉此,可將擴徑狀態的維持部定位在鎖環之分割部的正確位置而不會發生位置偏移。
11‧‧‧防脫管接頭
12‧‧‧一方管體
13‧‧‧承座
14‧‧‧另一方管體
15‧‧‧插口
17‧‧‧嵌入溝槽
18‧‧‧凹部
19‧‧‧鎖環收容溝槽
20‧‧‧凸部
21‧‧‧管徑方向的裡端面
22‧‧‧鎖環
23‧‧‧定心橡膠體
24‧‧‧突部
25‧‧‧密封材
26‧‧‧跟部
27‧‧‧閥部
28‧‧‧第1閥部
29‧‧‧第2閥部
31‧‧‧凹部
32‧‧‧頸縮部
33‧‧‧凹部
34‧‧‧凹部
35‧‧‧第1密封部
36‧‧‧第2密封部
37‧‧‧間隙
38‧‧‧間隙
41‧‧‧管接頭
42‧‧‧切割管
43‧‧‧其他管
44‧‧‧連接管
46‧‧‧插口
47‧‧‧承座
48‧‧‧插口
49‧‧‧防蝕構件
50‧‧‧防脫機構
51‧‧‧防脫構件
52‧‧‧管徑方向的內方
53‧‧‧咬入機構
54‧‧‧防脫用凹部
55‧‧‧深入突起
57‧‧‧承受面
58‧‧‧按壓螺栓
59‧‧‧螺紋孔
60‧‧‧防脫機構
61‧‧‧防脫環
62‧‧‧固定機構
63‧‧‧溝槽
64‧‧‧固定環
65‧‧‧固定螺栓
71‧‧‧一方管體
72‧‧‧承座
73‧‧‧另一方管體
74‧‧‧插口
75‧‧‧密封材收容部
75a‧‧‧錐面
75b‧‧‧圓柱面
76‧‧‧鎖環收容溝槽
77‧‧‧密封材
77a‧‧‧圓形前端部
77b‧‧‧基部
77c‧‧‧錐面
78‧‧‧壓環
78a‧‧‧貫通孔
79‧‧‧段差凹部
79a‧‧‧凹部底面
79b‧‧‧段部
79c‧‧‧拘束面
80‧‧‧突緣
80a‧‧‧貫通孔
81‧‧‧螺栓
82‧‧‧鎖環
83‧‧‧突部
84‧‧‧螺帽
86‧‧‧中央孔部
87‧‧‧接合面
88‧‧‧定心機構
89‧‧‧間隙
91‧‧‧直線部
92‧‧‧錐部
93‧‧‧側面
94‧‧‧端面
95‧‧‧間隔件
96‧‧‧間隙
97‧‧‧量規
98‧‧‧薄板構件
101‧‧‧圓弧部
102‧‧‧外周面
103‧‧‧內周面
104‧‧‧圓筒部
105‧‧‧圓弧部
106‧‧‧錐部
107‧‧‧基部的端面
108‧‧‧空間
111‧‧‧定心用構件
112‧‧‧錐面
113‧‧‧錐面
114‧‧‧內周突部
115‧‧‧內周突部
116‧‧‧內周突部
117‧‧‧保持部
118‧‧‧卡合部
119‧‧‧分割部
120‧‧‧連接部
121‧‧‧端部
122‧‧‧分割間隙
125‧‧‧襯套
126‧‧‧內周面
127‧‧‧錐面
128‧‧‧連接部
129‧‧‧裡端面
130‧‧‧插口的端面
131‧‧‧承座開口側的端面
132‧‧‧承座裡側之端部的下部
133‧‧‧承座裡側的端面
134‧‧‧導引面
135‧‧‧連接面
136‧‧‧連接面
138‧‧‧襯套定心具
139‧‧‧外周面
140‧‧‧筒狀體
141‧‧‧突起
142‧‧‧外周面
145‧‧‧導引構件
146‧‧‧圓筒部
147‧‧‧錐部
148‧‧‧襯套定心具
150‧‧‧密封材壓接面
151‧‧‧外周面
152‧‧‧壓環
153‧‧‧突緣
154‧‧‧締結要素
155‧‧‧按壓部
156‧‧‧按壓爪收容部
157‧‧‧收容凹部
158‧‧‧按壓爪
159,159a,159b‧‧‧爪部
160‧‧‧內周面
161‧‧‧錐面
162‧‧‧端面
163‧‧‧端面
164‧‧‧按壓螺栓
165‧‧‧耐蝕被膜(合金熔射被膜)
166‧‧‧合成樹脂塗膜
167‧‧‧塗膜
168‧‧‧按壓爪
169‧‧‧外周面
170‧‧‧拔出力
175‧‧‧內周突部
176‧‧‧缺口部
177‧‧‧分割部
178‧‧‧錐面
179‧‧‧錐面
180‧‧‧間隔件
181‧‧‧把手部
182‧‧‧擴徑狀態的維持部
183‧‧‧端面
184‧‧‧端面
185a,185b‧‧‧導引面
186‧‧‧限制面
187‧‧‧溝槽底面
188‧‧‧承座開口側的端面
190‧‧‧握持部
191‧‧‧連接部
192‧‧‧前端部
193‧‧‧連結部
194‧‧‧偏移防止部
195‧‧‧鎖環擴徑具
第1圖是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實施例的主要部位截面圖。
第2圖是第1圖所示之密封材的截面圖。
第3圖是該密封材的尺寸說明圖。
第4圖是顯示第1圖之管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5圖是顯示第4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6圖是顯示第5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7圖是顯示第6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8圖是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的主要部位縱截面圖。
第9圖是第8圖所示之部分的主要部位放大圖。
第10圖是第9圖所示之部分的主要部位橫截面圖。
第11圖是顯示第8圖之管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12圖是顯示第11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13圖是顯示第12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14圖是顯示第13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15圖是顯示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
第16圖是顯示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
第17圖是顯示第16圖之管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18圖是顯示第16圖之管接頭之承座突緣的端面。
第19圖是顯示第16圖之管接頭之壓環的前視圖。
第20圖是顯示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
第21圖是顯示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
第22圖是顯示第21圖之管接頭的壓環及密封材。
第23圖是顯示第21圖之管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24圖是顯示第23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25圖是顯示第21圖之管接頭的變形例。
第26圖是顯示第21圖之管接頭之其他變形例的接合作業。
第27圖是顯示第26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28圖是顯示第27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29圖是顯示第21圖之管接頭之其他變形例。
第30圖是顯示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
第31圖是顯示第30圖之管接頭之壓環。
第32圖是顯示第30圖之管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33圖是顯示第30圖之管接頭的檢查方法。
第34圖是顯示可使用於第30圖之管接頭的壓環之變形例。
第35圖是顯示可使用於第30圖之管接頭的壓環之其他變形例。
第36圖是第35圖之壓環的截面圖。
第37圖是顯示第30圖之管接頭的變形例。
第38圖是第37圖之管接頭的主要部位側視圖。
第39圖是顯示可使用於第30圖之管接頭的壓環之其他變形例。
第40圖是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
第41圖是第40圖所示之密封材的截面圖。
第42圖是顯示第40圖之管接頭的接合作業示意圖。
第43圖是第42圖的壓環之放大圖。
第44圖是第42圖的密封材的放大圖。
第45圖是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
第46圖是第45圖的主要部位放大圖。
第47圖是第45圖所示之定心用構件的全體側視圖。
第48圖是該定心用構件的立體圖。
第49圖是顯示該定心用構件與鎖環的位置關係。
第50圖是顯示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之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51圖是顯示第50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52圖是顯示第51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53圖是顯示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之管接頭的變形例。
第54圖是顯示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之管接頭之其他變形例的承座。
第55圖是顯示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之管接頭之其他變形例的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56圖是顯示第55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57圖是顯示第55圖之管接頭的襯套定心具的立體圖。
第58圖是顯示第57圖所示之襯套定心具的變形例。
第59圖是顯示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之管接頭之其他變形例的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60圖是顯示第59圖之下一作業階段。
第61圖是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的截面圖。
第62圖是第61圖之管接頭的按壓爪之防蝕被膜之形成狀態的例示圖。
第63圖是該按壓爪之防蝕被膜之形成狀態的其他例示圖。
第64圖是該按壓爪的防蝕被膜之形成狀態的其他例示圖。
第65圖是顯示第61圖所示之管接頭的變形例。
第66圖是本發明之管接頭之其他實施例的截面圖。
第67圖是第66圖之管接頭的主要部位放大側視圖。
第68圖是可使用於第66圖之管接頭的間隔件的立體圖。
第69圖是第68圖之間隔件的俯視圖。
第70圖是第69圖之間隔件的右側視圖。
第71圖是第70圖之間隔件的主要部位放大圖。
第72圖是第69圖之間隔件的前視圖。
第73圖是顯示第72圖之間隔件的主要部位。
第74圖是顯示第72圖之間隔件的主要部位的其他圖。
第75圖是顯示第66圖之管接頭之接頭的接合作業。
第76圖是第75圖之管接頭的主要部位截面圖。
第77圖是第75圖之管接頭之間隔件及其附近的仰視圖。
第78圖是第75圖之管接頭的間隔件從鎖環收容溝槽脫離後之狀態的仰視圖。
第79圖是顯示使用第68圖至第78圖所示之間隔件前的鎖環的擴徑狀態。
在第1圖所示的按壓式(push-on type)的防脫管接頭11,在互相連接的一方鑄鐵製管體12之端部所形成的承 座13,插入另一方鑄鐵製管體14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15。
在承座13的內周面,於整個周圍分別形成有嵌入溝槽17、比嵌入溝槽17更靠近承座裡側的凹部18、以及比凹部18更靠近承座裡側的鎖環收容溝槽19。在嵌入溝槽17與凹部18之間形成有凸部20。又,在從鎖環收容溝槽19往內側既定距離之承座13的內部形成有管徑方向的裡端面21。
在鎖環收容溝槽19收容有金屬製鎖環22(在圓周方向的一處具有缺口)。該鎖環22的構造具有彈性的縮徑力,以彈性地扣住插口15之外周面。在鎖環22的外周面與鎖環收容溝槽19的底面之間配置有定心橡膠體23。該定心橡膠體23是在插口15未插入承座13時,能使鎖環22相對於承座13保持在定心狀態,俾使插口15對於鎖環22的插入更為容易。在插口15之前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可從承座裡側卡合於鎖環22的突部24。該突部24是形成在離插口15的前端面朝管軸方向既定距離的位置。由於突部24從承座裡側卡合於鎖環22,可防止插口15從承座13脫離。
承座13與插口15之間是由環狀的橡膠製密封材25將整個周圍密封。密封材25是以如下方式構成。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密封材25一體地具有:可嵌入嵌入溝槽17的硬質跟部26;以及被夾在承座13的內周面與插口15的外周面之間,質地比跟部26軟的閥部 27。跟部26是橫截面形狀呈矩形的環狀構件。
閥部27是形成環狀,且具備有互相接合的第1閥部28及第2閥部29。第1閥部28的橫截面形狀,是長軸沿管軸方向,且在沿著管軸方向的兩端部具有半徑r1之半圓部的橢圓形狀。第2閥部29的橫截面形狀是半徑r2的圓形。半徑r1比半徑r2小,沿著管徑方向的第1閥部28的厚度t1比第2閥部29的厚度t2薄。第2閥部29之橫截面的直徑(=2×r2)比凸部20的內周面與插口15的外周面之管徑方向的間隔S更大。
第1閥部28與跟部26接合,在第1閥部28與跟部26之接合部分的外周部形成有環狀的凹部31。第1閥部28的內徑K比插口15的外徑稍小,第1閥部28的外徑比凸部20的內徑稍大。
第1閥部28比跟部26更靠近承座13的裡側。在第1閥部28與第2閥部29的接合部分形成有厚度比第1及第2閥部28、29薄的頸縮部32。在頸縮部32的內周面及外周面分別形成有具圓弧狀之截面形狀的環狀凹部33、34。
第2閥部29比第1閥部28更靠近承座13的裡側,並且從第1閥部28朝向管中心傾斜。如第3圖所示,假設包含第1閥部28之靠近第2閥部29之端部的半圓部的中心P1、及第2閥部29的中心P2的線為L1,包含中心P1且位於密封材25之徑向的線為L2,則線L1相對於線L2的傾斜角度N是被設定在15至35度。第2閥部29是 將其內徑(d)設定得比插口15的外徑D1更小,且可藉由頸縮部32的彈性變形沿管徑方向擴大縮小自如。跟部26的內徑J比第1閥部28的內徑K更大。
在第1閥部28的外周,於整個周圍形成有壓接在承座13之凸部20之內周面的管軸方向的第1密封部35。在第2閥部29的內周,於整個周圍形成有壓接在插口15之外周面的第2密封部36。第1密封部35的位置與第2密封部36的位置是在管軸方向相互偏移。如第1圖所示,在第2閥部29的外周與承座13的凹部18的底面之間,於整個周圍存在有管徑方向的間隙37。承座13之凸部20之管軸方向的長度,是設定成不會壓縮第2閥部29的長度。
在上述構造中,要將一方管體12與另一方管體14接合的情況,首先是將定心橡膠體23及鎖環22收容在鎖環收容溝槽19。然後如第4圖所示,將密封材25的跟部26嵌入嵌入溝槽17,而將密封材25裝設在承座13的內部。
接下來,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這時,如第5圖所示,插口15的前端插入第1閥部28的內周而與第2閥部29接觸,將第2閥部29往插入方向推。藉此,第2閥部29朝管徑方向彈性擴大(擴徑)。
之後,當插口15進一步插入承座13時,如第6圖所示,插口15的突部24通過跟部26的內周而與第1閥部28的內周接觸,第1閥部28會被夾在突部24的外周面 與承座13之凸部20的內周面之間,而沿管徑方向被壓縮。這時,在朝管徑方向彈性擴徑後的第2閥部29的外周與凹部18的底面之間於整個周圍保有間隙38。
接下來,當插口15進一步插入承座13時,如第7圖所示,插口15的突部24通過第1閥部28的內周而與第2閥部29的內周接觸。這時,由於形成有第6圖所示的間隙38,因此第2閥部29相對於突部24可朝管徑方向的外側移位而退避。
接下來,當插口15進一步插入承座13時,如第1圖所示,插口15的突部24通過第2閥部29的內周之後,一邊將鎖環22彈性擴徑,一面從承座前方側朝承座裡側通過該鎖環22。藉此使一方管體12與另一方管體14接合。這時,第2閥部29處於朝管徑方向彈性擴徑後的狀態,因此會貼在插口15的外周面。隨著第2閥部29的擴徑,第1閥部28被朝管徑方向的外側推。如此,第1閥部28的第1密封部35會壓接在承座13之凸部20的內周面,而且第2閥部29的第2密封部36會壓接在插口15的外周面,因此在承座13與插口15之間可保持高密封性。
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時,由於比第1及第2閥部28、29薄的頸縮部32會彈性變形,第2閥部29容易朝管徑方向擴大。因此,使第2閥部29朝管徑方向擴大所需的力量變小。結果,能以小的插入力(接合力)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
如第5圖所示,首先,插口15的前端會將第2閥部29朝管徑方向擴大,然後如第6圖所示,突部24會壓縮第1閥部28。因此,第2閥部29之管徑方向的擴大及第1閥部28的壓縮不會同時發生。如此,能以小的插入力(接合力)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再者,如第3圖所示,由於跟部26的內徑J比第1閥部28的內徑K更大,當第1閥部28被壓縮時,第1閥部28的一部分可退避到跟部26與插口15之間。如此也能減少插入力。
如第6圖所示,當第1閥部28被夾在突部24的外周面與凸部20的內周面之間而壓縮時,第2圖所詳示的凹部31、33、34會成為退避區,使第1閥部28的壓縮量減少。藉此,插口15的突部24可順利的通過第1閥部28的內周。因此,能以較小的插入力(接合力)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如第3圖所示,由於第1閥部28的厚度t1比第2閥部29的厚度t2更薄,藉此也能減小第1閥部28之管徑方向的壓縮量,使插口15的突部24順利的通過第1閥部28的內周,且能以較小的插入力(接合力)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
如第7圖所示,當插口15的突部24通過環狀的第2閥部29的內側時,第6圖所示的間隙38會成為退避區,第2閥部29相對於突部24會朝管徑方向的外側彈性移位(擴徑)而退避。藉此,能以更小的插入力(接合力)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
當水壓作用在互相接合的管體12、14的內部時,如 第1圖所示,該水壓會產生要將閥部27從承座13的裡側朝向其開口側推出的推出力F1。針對此,在管軸方向上,由於第1密封部35的位置與第2密封部36的位置不同,因此可藉由防止受到推出力F1而將閥部27從承座13的裡側朝開口側推出。尤其,第1圖所示之狀態下的第1密封部35的位置與第2密封部36的位置在管軸方向上的偏離量(A)越大,相對於大的推出力F1,越能防止閥部27被推出。因此,承座13與插口15之間的密封性提升。
由於第2閥部29的橫截面的直徑(=2×r2)比承座13之凸部20的內周面與插口15的外周面之管徑方向的間隔S更大,即使閥部27受到推出力F1的推壓,第2閥部29仍不容易通過間隔S。因而,藉此也可防止閥部27從承座13的裡側朝開口側被推出。
再者,也會有水壓作用於間隙37,因此會有朝向管中心的緊壓力F2作用於第2閥部29。如此,第2閥部29的第2密封部36會被用力緊壓在插口15的外周面,使承座13與插口5之間的密封性更進一步提升。
在第1圖所示的構造,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而將一方管體12與另一方管體14接合時,第1閥部28的內周面與插口15的外周面接觸。亦可取代該構成,而採用在第1閥部28的內周面與插口15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的構造。在此情況,當閥部27受到推出力F1的推壓時,會將第2閥部29推壓而使其進入第1閥部28的內周面與 插口15的外周面之間隙,因此可期待承座13與插口15之間的密封性的提升。
就公知的技術而言,有時會在施工現場根據實際測得的配管尺寸,將規定長度的直管切斷以調整其管長度,並將該切斷後的切割管連接在其他管。在這種將切割管與其他管連接的情況,運用第1圖至第7圖所示的管接頭的例子,參照第8圖至第15圖加以說明。
第8圖中,符號41表示將切割管42與其他管43經由連接管44而連接的管接頭。切割管42是在管路的鋪設現場被切斷加工成既定長度。切割管42的切斷端部構成插口46。其他管43是在一端部具有插口(省略圖示),而且在另一端部具有承座13之直管狀的規格管。
連接管44是鑄鐵製,在一端部具有承座47,並且在另一端部具有插口48。切割管42的插口46是插入連接管44的承座47,連接管44的插口48是插入其他管43的承座13。在切割管42之插口46的切斷端部安裝有具不透水性的例如橡膠製的圓環狀防蝕構件49。
在連接管44的承座47設有:用來防止該承座47與切割管42的插口46發生脫離的防脫離機構50、及密封材25。在其他管43的承座13設有同樣的密封材25及鎖環22。
如第9圖、第10圖所示,防脫離機構50具有:相對於切割管42之插口46的外周面可朝管徑方向咬入移動,且在承座47的圓周方向配置有複數個的防脫構件51;以 及當插口46及承座47要朝脫離方向相對移動時,使防脫構件51朝管徑方向的內方52側咬入移動的咬入機構53。
在連接管44之承座47的內周面之互相在圓周方向隔著間隔的複數個部位,形成有朝向管徑方向之內方52開口的複數個防脫用凹部54。防脫構件51,是以可朝管徑方向之內方52咬入移動自如的方式嵌入防脫用凹部54。在各防脫構件51的內面形成有刃狀的咬入突起55。
咬入機構53具有:形成在防脫構件51之外面的承受面57、以及透過承受面57朝管徑方向內方52按壓防脫構件51的複數個按壓螺栓58。承受面57是越靠近承座47的內側越朝管徑方向外側傾斜。按壓螺栓58是螺合在貫穿承座47之內外兩側的螺孔59,並且朝與承受面57正交的方向傾斜,其前端部與承受面57接觸。
在連接管44的承座47中,用來安裝密封材25的構造與第1圖至第7圖所示的管接頭相同。
切割管42與其他管43的接頭構造,包含密封材25的構成是與第1圖至第7圖所示的構造相同。
要透過連接管44連接切割管42與其他管43的情況下,如第11圖所示,將密封材25安裝在連接管44之承座47的內部。
接下來,將切割管42的插口46插入承座47。這時,如第12圖所示,插口46的前端插入第1閥部28的內側,與第2閥部29接觸,並朝插入方向推壓第2閥部 29。藉此,如第13圖所示,第2閥部29朝管徑方向彈性擴大(擴徑),在擴大後的第2閥部29的外周與凹部18的底面之間於整個周圍形成間隙。然後,如第14圖所示,藉由進一步將插口46插入承座47,而使切割管42與連接管44連接在一起。
接下來,如第9圖所示,鎖緊各按壓螺栓58,朝向管徑方向的內方52按壓各防脫構件51,藉此使防脫構件51的咬入突起55咬入插口46的外周面。
連接管44的插口48與其他管43的承座13的接合步驟與第1圖至第7圖所示的步驟相同。
具有這種構造之管接頭的管路,大多是埋設在地底下。由於地震等的地殼變動以致脫離力(脫出力)作用在管接頭41,使連接管44與其他管43欲相對脫離移動時,由於插口48的突部24是從承座裡側卡合於鎖環22,因此可強力阻止插口48與承座13發生相對脫離移動。
再者,受到上述脫離力的作用,使得切割管42與連接管44欲相對脫離移動時,藉由咬入機構53而使各防脫構件51朝管徑方向的內方52側移動。如此,咬入突起55咬入切割管42之插口46的外周面,以強力地維持插口46與承座47的連接。
切割管42之插口46的切斷端面雖未施以塗裝,但是由於在切割管42安裝有防蝕構件49,因此可防止該切斷端面的腐蝕。
其他管43與連接管44之間的防脫離構造、以及連接 管44與切割管42之間的防脫離構造,除了上述構造之外,也可使用任意的構造。
第15圖是第8圖至第14圖所示的管接頭的變形例。
第15圖中,防脫離機構60是設置於:外嵌在跨越切割管42的插口46及連接管44的承座47之位置的圓環狀防脫環61。與第8圖至第14圖所示的管接頭相同,防脫離機構60具有複數個防脫構件51、及咬入機構53。複數個防脫用凹部54是形成在防脫環61之管軸方向之一端部的內周。
在防脫環61之管軸方向的另一端部,設有用來將防脫環61固定在連接管44的承座47之外周的固定機構62。固定機構62具有:形成在防脫環61之內周整個周圍的溝槽63、嵌入溝槽63的固定環64、以及朝管徑方向的內方52按壓固定環64的複數個固定螺栓65。
固定環64,是在圓周方向具有一個缺口構造的金屬製環,外嵌在連接管44的承座47。固定螺栓65分別設在防脫環61之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的複數個部位。
在這種構造中,進行配管施工時,在將固定環64嵌入溝槽63內的狀態下,將防脫環61從承座47的開口側外嵌在連接管44,並且將固定螺栓65鎖緊而朝管徑方向內方52按壓固定環64。藉此,固定環64會以卡合於連接管44之承座47之頸部的狀態下,被按壓在該承座47的頸部之外周面,以將防脫環61固定在連接管44的外周。
接下來,將防脫構件51嵌入防脫用凹部54。在該狀態下,將切割管42的插口46插入連接管44的承座47,然後鎖緊按壓螺栓58,再朝管徑方向的內方52按壓防脫構件51。藉此,使咬入突起55咬入切割管42之插口46的外周面。
依據此構造,由於地震等的地殼變動以致脫離力作用在管接頭,而使切割管42與連接管44欲相對脫離移動時,藉由咬入機構53將各防脫構件51朝管徑方向的內方52側咬入移動,使咬入突起55咬入插口46的外周面。因此,可強力地維持切割管42之插口46與連接管44之承座47的連接狀態。
第16圖及第17圖是根據本發明之機械式管接頭的截面構造。
該管接頭中,在互相接合的一方鑄鐵製管體71的端部形成有承座72,在另一方鑄鐵製管體73的端部形成有可插入承座72之內部的插口74。在承座72的內周形成有:位於其開口端的密封材收容部75、以及比該密封材收容部75更靠近承座裡側的鎖環收容溝槽76。密封材收容部75具有:從承座72的開口端朝向裡側而形成,並且直徑是越往裡側越小的錐面75a;以及從該錐面75a的裡端部以相同直徑延伸至承座72裡側的圓柱面75b。
在設有密封材收容部75的空間,亦即,形成有密封材收容部75的承座72的內周面與插口74的外周面之間的空間,收容有橡膠製的環狀密封材77。該密封材77, 是藉由金屬製的環狀板狀之壓環78(配設在插口74之不會進入承座72的部分之外周),朝承座72內的內側推入。因此,密封材77在承座72的內周面與插口74的外周面之間被壓縮,而使承座72的內周面與插口74的外周面之間成為密封狀態。
密封材77是一體形成有:被推入承座72時成為前端的部位之形成截面圓形的圓形前端部77a;以及與該圓形前端部77a相連的部分的厚度較薄,且越靠近壓環78側厚度越大的截面梯形的基部77b。
在壓環78形成有:可供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一部分嵌入,以阻止密封材77朝擴徑方向(朝向管徑方向之外側的方向)移動之段差凹部79。詳言之,板狀壓環78之面向承座72之面的管徑方向的靠內側部分,比起管徑方向的靠外側部分,是形成凹陷以使其在管軸方向的厚度變薄。段差凹部79具有:凹部底面79a、以及形成在此底面79a與管徑方向的靠外側部分之邊界部分的段部79b。而且,將壓環78安裝成:使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嵌入壓環78之段差凹部79的狀態。
如第16圖所示,在安裝了密封材77的狀態下,在形成於承座72外周的突緣80的端面,壓環78之面向突緣80的面與其密合。
詳言之,如第18圖所示,在突緣80形成有管軸方向的貫通孔80a。又如第19圖所示,在壓環78也形成有管軸方向的貫通孔78a。如第16圖及第17圖所示,這些貫 通孔80a、78a可供用來將壓環78緊固在突緣80的螺栓81通過。
壓環78的貫通孔78a是以與螺栓81相同的數量,沿著圓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另一方面,突緣80的貫通孔80a是以螺栓81數量之例如複數倍的數量沿著圓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
圖示的例子是使用兩根緊固用螺栓81。而且,對應於此,在壓環78是沿著其圓周方向以180度的間隔形成有兩個貫通孔78a。另一方面,在突緣80是沿著其圓周方向以90度等間隔形成有四個貫通孔80a。
在鎖環收容溝槽76收容於圓周方向具有一個缺口的環狀鎖環82。在收容時,鎖環82是彈性扣在插口74的外周。在插口74之前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可卡合於鎖環82的突部83。
依據上述構造,要使管體71及管體73相互接合的情況,首先將鎖環82收容在承座72的收容溝槽76,並在插口74外嵌壓環78及密封材77。接下來,將該狀態的插口74插入承座72的內部。如此一來,插口74的突部83會彈性撐開鎖環82,朝承座72的裡側通過該鎖環82的位置。通過後,鎖環82會利用其彈力而扣在插口74的外周面。
然後,將事先外嵌在插口74的密封材77及壓環78配置在第17圖所示的位置。詳言之,密封材77的前端部會與收容部75的錐面75a接觸,而使密封材77及壓環 78配置在壓環78與密封材77之基部77b接觸的位置。並且,使螺栓81通過壓環78的貫通孔78a及突緣80的貫通孔80a,再將螺帽84鎖固在螺栓81。
這時,由於在壓環78形成有段差凹部79,因此只要將壓環78與密封材77結合,密封材77的基部77b就會嵌入壓環78的段差凹部79。藉此,密封材77與壓環78成為互相對準。因此,可容易進行密封材77的定心作業。
之後,藉由提高螺栓81與螺帽84的緊固程度,使壓環78朝突緣80側移動,密封材77會以壓縮狀態插入收容部75。詳言之,首先,如第17圖所示,密封材77的圓形前端部77a會與密封材收容部75的錐面75a接觸,一面受到該錐面75a的導引,一面將密封材77全體收容在收容部75。
這時,隨著壓環78對密封材77的推入力,從密封材77的圓形前端部77a所接觸的密封材收容部75的錐面75a及插口74的外周面,會產生將密封材77朝壓環78側推回的反作用力。藉由該反作用力,密封材77的基部77b會以密封材77之圓形前端部77a當中與插口74的外周面或承座72的內周面之接觸部分作為力矩支點,欲沿著壓環78的按壓面朝擴徑方向移動。
然而,由於在壓環78形成有:用來阻止密封材77的基部77b朝擴徑方向、也就是面向管徑方向之外側的方向移動的段差凹部79,因此可阻止密封材77朝擴徑方向移 動。結果,密封材77的基部77b不會朝擴徑方向移動。因此,密封材77可良好的被收容在收容部75,並以良好的壓縮狀態設置。然後,鎖緊螺帽84,直到壓環78充分與突緣80接觸,也就是直到壓環78與突緣80形成金屬接觸(metal touch)狀態。
依據這種構,由於以壓環78與形成在承座72之外周的突緣80充分接觸的狀態將密封材77按壓,只要使壓環78密合在突緣80,密封材77就會在承座72與插口74之間形成良好的壓縮狀態。藉此,不須像公知的機械式管接頭那樣精細地管理壓環與突緣的間隔亦可。因此,可高效率地進行壓環78對於突緣80的安裝作業,並且容易將密封材77保持在良好的壓縮狀態。
而且,壓環78僅是為了將密封材77推入收容部75,使被推入的密封材77抵抗承座72內部的流體壓力而保持在收容部75內。因此,比起公知的機械式接頭必須藉由螺栓使壓縮力作用在密封材以發揮所需的密封性能,可減輕螺栓81的緊固力,也能減少螺栓81的使用數量。
而且,由於壓環78具有段差凹部79,利用壓環78按壓密封材77時,密封材77並不會朝擴徑方向移動而能將其良好的保持在收容部75。因此,即使將密封材77之圓形前端部77a的截面積變得比公知的構造還要大,也能順利地將密封材77插入收容部75。藉此,一旦將密封材77完全收容在收容部75,被壓縮的密封材77的圓形前端部77a會承受較大的力,而密合在密封材收容部75的圓 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換言之,一旦使壓環78移動至密合在突緣80,之後,即使不藉由壓環78始終對密封材77賦予高面壓亦可。因此,即使萬一螺帽84鬆脫等的情況,藉由密封材77的密封性能也得以良好的維持。
圖示的例子當中,在承座72之外周所形成的突緣80,形成有實際使用的螺栓81數量之兩倍數量的貫通孔80a。因此,即使在形成有承座72的管體71為異形管等,並且以既定方向埋設在地底的情況下,仍可通過位在管體71底部以外之承座72的貫通孔80a來配設螺栓81。
亦即,在承座72之突緣80的貫通孔80a只形成有與螺栓81之數量相同(兩個)的情況,有時不得不將該貫通孔80a配置於位在突緣80上部(管頂部)及下部(管底部),在此情況,必須在(接地面)管底部的貫通孔80a、78a使螺栓81通過或是鎖緊螺帽84,因此會有作業麻煩、費時間的缺點。相對於此,圖示的例子當中,即使在相同的條件下,仍可選擇位於突緣80側部的貫通孔80a來配設螺栓81。亦即,可避開管體71的底部來配設螺栓81,而可有效進行螺栓緊固作業。
螺栓81的數量並不限於圖示的例子的兩根,有三根以上的情況也能採用同樣的構造。在此情況,只要在壓環78形成對應於螺栓81之數量的貫通孔78a,並且在突緣80形成該數的兩倍(或亦可為三倍以上之整數)的貫通孔80a即可。
壓環78由於能以其軸心為中心自由旋轉,因此只要形成與螺栓81之數量相同的貫通孔78a即可。
相反的,即使在突緣80形成與螺栓81之數量(壓環78之貫通孔78a的數量)相同的貫通孔80a亦可。又,亦可使用與公知構造相同之圓形前端部77a不像圖示那麼大的密封材。因此,對於公知構造的管接頭,僅將壓環78改變成圖示般具有段差凹部79的板狀構造,而具備壓環78以外的零件可使用既有製品的優點。
第16圖及第17圖中,壓環78是例示出段差凹部79只形成在面向承座72之面的構造。然而,亦可取代此構造,如第20圖所示,採用在壓環78之面向承座72之面的相反側之面也形成有段差凹部79的構造。亦即,亦可為在板狀壓環78的兩面設有段差凹部79的構造。
如此,如果板狀壓環78是在其兩面設有段差凹部79的構造,則將壓環78事先外嵌在插口74時,不管其一方之面及另一方之面當中任一面面向承座72側,在進行管接合時,密封材77都能確實嵌入段差凹部79。因此,不管壓環78面向哪一方,皆可將螺帽84鎖緊,直到壓環78確實密合於突緣80為止。
因此,如上述由於在壓環78的兩面形成有段差凹部79,當將壓環78外嵌在插口74時,作業員不需要擔心會弄錯壓環的面向。因此,可防止作業疏失,而且可省略面向的確認作業,因而可提升作業效率。
第21圖至第24圖是本發明之管接頭的變形例。
如第21圖、第22圖所示,壓環78具有:以貫穿狀態形成的中央孔部86、為使螺栓81通過之圓周方向上的複數個貫通孔78a、以及與承座72之開口端面接觸的接合面87。壓環78之中央孔部86的內徑設定成比插口74的外徑大既定尺寸。
在沿著管軸方向的壓環78的兩面,形成有可供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嵌入的圓環狀的段差凹部79。凹部79具有底面79a、以及形成在底面79a之周圍的拘束面79c。
符號88代表定心機構。該定心機構88具有:壓環78之段差凹部79的拘束面79c、以及形成在密封材77之基部77b之外周緣部全周的錐面77c。
凹部79的拘束面79c是形成越靠近承座72直徑逐漸擴大的錐狀。密封材77的錐面77c是沿著拘束面79c的錐面而形成。亦即,密封材77的錐面77c是以越靠近圓形前端部直徑逐漸擴大的方式形成。
拘束面79c相對於管徑方向的傾斜角度α與錐面77c相對於管徑方向的傾斜角度β是相同的角度,例如分別形成60度。壓環78的凹部底面79a及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面都是沿著管徑方向而形成。
在該種構造中,要接合一方管體71及另一方管體73時,首先是如第23圖所示,將鎖環82嵌入承座72內的鎖環收容溝槽76內。再者,如圖示,將密封材77及壓環78外嵌在插口74,並將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前端部嵌 入壓環78的凹部79。在該狀態下,將插口74插入承座72。
接下來,一旦插口72的突部83朝承座72的內側通過鎖環82的內周時,使螺栓81通過各貫通孔80a、78a。然後,如第24圖所示,鎖緊螺帽84,使壓環78朝接近承座72的方向移動。藉此,如第21圖所示,密封材77會被壓環78推入插口74的外周面與承座72的內周面的間隙,並且收容在密封材收容部75。藉由螺帽84的緊固,板狀壓環78的接合面87與承座72的端面接觸。
這時,密封材77的基部77b之端部會因為凹部79的拘束面79c而在擴徑方向受到拘束。因此,可防止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沿著凹部79的底面79a朝擴徑方向移動(變形)。藉此,密封材77的基部77b不會被夾入壓環78的接合面87與承座72的開口端面之間(防止密封材77夾入的效果)。而且,壓環78的接合面87會與承座72的開口端面面接觸,而可將密封材77良好的插入收容部75。
在如上所述的接合步驟當中,如第23圖所示,在將密封材77及壓環78外嵌在插口74時,由於重力的作用,壓環78的中心會位在管體軸心的下方。因此,壓環78之中央孔部86的內周與插口74的外周的間隙89會在管頂部形成最小(=0),在管底部形成最大。
在該狀態下,藉由鎖緊螺帽84,一旦壓環78朝管軸方向移動,如第24圖所示,壓環78的拘束面79c會與密 封材77的錐面77c接觸而被朝管徑方向導引。藉此,壓環78相對於插口74往上移,使壓環78的中心得以與管體的軸心一致。亦即,壓環78會自動定心(壓環78的自動定心效果)。一面保持該定心狀態,一面如第21圖所示,使一方管體71與另一方管體73接合。藉此,可省去作業員抬起壓環78使其朝管徑方向移動而進行定心的作業。
如圖示,由於在壓環78的兩面形成有段差凹部79,因此在進行管體71、73彼此的接合時,壓環78不須考慮其方向而能以任意方向外嵌在插口74。
第25圖是第21圖至第24圖所示的管接頭的變形例。第21圖至第24圖所示的管接頭是如第22圖所詳示,定心機構88具有:在壓環78的段差凹部79中形成錐狀的拘束面79c;以及形成在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的錐面77c。取代此,在第25圖所示的變形例,密封材77並未形成錐面,定心機構88僅具有錐狀之拘束面79c。
根據該種構造,藉由螺帽84的鎖固使壓環78朝推入方向移動時,壓環78的拘束面79c會與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外周緣接觸而被朝管徑方向導引。
第26圖至第28圖顯示另一變形例。在此,拘束面79c是由與底面79a正交之方向的直線部91、以及越靠近承座72直徑逐漸擴大而傾斜的錐部92所構成。直線部91是位在凹部79的底側,錐部92是位在凹部79的開口 側。如第28圖所示,直線部91可與在基部77b之端部的外周緣不具有錐面之密封材77的前述端部嵌合。
依據這種構造,如第26圖所示,藉由螺帽84的鎖固使壓環78朝靠近承座72的方向移動時,壓環78之拘束面79c的錐部92就會與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的周緣接觸而被朝管徑方向導引。藉此,如第27圖所示,壓環78相對於插口74往上移,壓環78的中心得以與管體的軸心一致,使壓環78自動定心。再者,如第28圖所示,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會嵌入拘束面79c的直線部91,在該狀態下,使一方管體71與另一方管體73接合。
如第28圖所示,由於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會嵌入拘束面79c的直線部91,因此密封材77的基部77b會因為拘束面79c的直線部91確實在擴徑方向受到限制。因此,可確實防止密封材77的基部77b沿著凹部79的底面79a朝擴徑方向移動(變形)。
第29圖顯示另一變形例。在此,壓環78的拘束面79c並非錐狀,而是形成沿管軸方向的直線形狀。因此,定心機構88是僅由密封材77的錐面77c構成。
根據這種構造,藉由鎖固螺帽84使壓環78朝靠近承座72的方向移動時,壓環78的拘束面79c及接合面87的角落部會與密封材77的錐面77c接觸。藉此,壓環78會被朝管徑方向導引。
針對第22圖所示的拘束面79c的傾斜角度α及密封 材77之錐面77c的傾斜角度β加以說明。該傾斜角度α、β最好是如上所述分別設定在60度,但是亦可設定在50度至80度的範圍。
表1所示的實驗結果,是在改變傾斜角度α、β時,測定是否有上述「密封材77之夾入防止效果」及「壓環78之自動定心效果」。再重覆說明,所謂的「密封材77之夾入防止效果」是可防止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端部被夾在壓環78的接合面87與承座72的開口端面之間的效果。又,所謂的「壓環78之自動定心效果」是壓環78相對於插口74可自動定心的效果。
如表1所示,藉由將傾斜角度α、β設定在50度至80度的範圍,密封材77的夾入防止效果及壓環78的自動定心效果便得以確實發揮。
相對於此,當傾斜角度α、β未達50度的情況下,拘束面79c相對於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拘束功能不足,密封材77的基部77b容易沿著拘束面79c滑動而朝擴徑方向移動(變形)。相反的,當傾斜角度α、β超過80度時,壓環78相對於插口74的上推量會不足,壓環78的中心將無法與管軸心一致。
壓環78之拘束面79c的傾斜角度α與密封材77之錐面77c的傾斜角度β可為相同的角度,亦可分別在50度至80度的範圍互為不相同的角度。
第21圖至第29圖所示的實施例是顯示出在板狀壓環78的兩面形成有段差凹部79的例子。然而,凹部79亦可僅形成在板狀壓環78的任一單面。
第30圖至第33圖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
圖示的例子當中,在段差凹部79、密封材77皆未形成有錐面。然而,亦可形成有錐面。
在壓環78的側面93與承座72的端面94之間介設存在有複數個間隔件95。如第30圖、第31圖所示,間隔件95是分別一體形成在鑄鐵製的板狀壓環78的兩面。圖示的例子當中,間隔件95是沿著壓環78的圓周方向隔180度各配設有兩個。壓環78的貫通孔78a也是沿著壓 環78的圓周方向隔180度形成有兩個,間隔件95及貫通孔78a是形成在沿著壓環78之圓周方向的相同位置。並且,間隔件95比起貫通孔78a是形成在沿著壓環78之徑向的外側的附近位置。各間隔件95是如圖示,形成從壓環78朝管軸方向突出的截頭圓錐狀。從壓環78之側面93到各間隔件95之前端部的高度M分別為固定值。
依據這種構造,要接合一方管體71與另一方管體73時,如第32圖所示,是在將插口74插入承座72之後,使螺栓81通過壓環78的貫通孔78a,並且鎖緊螺帽84,使壓環78朝接近承座72的方向移動。藉此,密封材77會被壓環78推入插口74的外周面與承座72的內周面的間隙,並且收容在收容部75。
如此般使壓環78朝接近承座72的方向移動時,各間隔件95的前端會與承座72的端面94抵接。藉此,可將壓環78的側面93與承座72的端面94的間隙96,正確且容易的保持成與間隔件95之高度M相等的值。結果,可防止密封材77的密封功能不足的情況、或是密封材77被過大的力量按壓的情況發生。
再者,可透過間隙96,以目視確認密封材77的安裝狀態。如第33圖所示,將專用的薄板狀量規97插入間隙96,使量規97的前端與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外周面接觸,藉此可測量從承座72之突緣80的外周面或壓環78的外周面,到密封材77之基部77b的外周面為止的徑向距離。藉此,可更正確的確認密封材77的安裝狀態。
如圖示,由於是在與貫通孔78a相同的徑向上並列形成間隔件95,而使間隔件95位在貫通孔78a的附近,因此如第30圖所示,利用螺栓81及螺帽84將壓環78鎖固在承座72的突緣80時,螺栓81的緊固力會在間隔件95的附近作用。藉此,可降低壓環78之厚度方向的撓曲量。
如第34圖所示,亦可使間隔件95形成在壓環78之徑向上的貫通孔78a之內側附近部位。
如第35圖、第36圖所示,亦可將間隔件95設在從貫通孔78a的位置朝壓環78的圓周方向偏移既定角度的位置。圖示的例子當中,偏移角度為90度。
在上述實施例,貫通孔78a及間隔件95是分別形成在壓環78之圓周方向上的兩處的位置,但是並不限定於兩處,亦可形成在兩處以外之複數處的位置。間隔件95亦可僅形成在板狀壓環78的一方側面,而非兩側面。貫通孔78a的個數以及設在壓環78之一方側面93的間隔件95的個數可如上所述為相同數量,亦可為不同的數量。
間隔件95亦可取代如上述形成在壓環78的構造,而是一體形成在鑄鐵製的管體71的承座72。或是,間隔件95亦可形成在壓環78的側面93及承座72的端面94雙方。
如第37圖及第38圖所示,間隔件95亦可形成在與壓環78及承座72分開的其他構件。圖示的例子當中,間隔件95是設在圓環狀的薄板構件98。這些間隔件95及 薄板構件98可由樹脂一體形成。在此,間隔件95的高度及薄板構件98的厚度兩者合計會形成既定的尺寸M。
依據這種構成,一體形成的薄板構件98及間隔件95會被夾在壓環78的側面93與承座72的端面94之間而得到保持。藉此,壓環78的側面93與承座72的端面94的間隙96得以正確且容易的保持成既定的尺寸M。
上述各實施例當中,間隔件95是形成截頭圓錐狀,但是其形狀並沒有限制。例如,如第39圖所示,間隔件95亦可使用壓環78或承座72之圓周方向上的橢圓形構造。
在使用這些間隔件95的實施例當中,壓環78的段差凹部79亦可設在板狀壓環78的兩面或是單面。
第40圖至第44圖顯示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在此,與上述各實施例相比,密封材77的構造有所不同。第41圖是壓縮前之狀態下的密封材77的截面圖。密封材77的基部77b是與第22圖所示者同樣的構成。相對於此,密封材77的圓形前端部77a與第22圖所示者不同。
圓形前端部77a的前端形成有圓弧部101,並且形成有與圓弧部101相連,且具有管軸方向之外周面102及管軸方向之內周面103的圓筒部104。與圓筒部104相連,形成有與基部77b相連接的圓弧部105。在基部77b的外周形成有越朝向圓形前端部77a直徑越小的錐面106。符號107是基部77b的端面。
第42圖是將密封材77收容在收容部75的步驟的截 面圖。如圖示,在密封材77之圓形前端部77a與承座72的錐面75a接觸的狀態下,壓環78會與基部77b的端面107接觸,基部77b的端部會嵌入段差凹部79。如第43圖所示,段差凹部79具有傾斜角度α的錐部92。第40圖至第42圖的例子當中,在密封材77並未形成有錐面,但是亦可如第44圖所示,形成有傾斜角度β的錐面77c。
從第42圖所示的狀態,更進一步將密封材77推入收容部75時,如第40圖所示,密封材77會完全被收容在收容部75。如此一來,密封材77的錐面106就會與收容部75的錐面75a接觸。當錐面106與錐面75a接觸時,由於壓環78的間隔件95與承座72的端面94形成金屬接合,因此當密封材77的錐面106與收容部75的錐面75a接觸之後,密封材77的錐面106不會被進一步按壓在收容部75的錐面75a,因此密封材77不會產生變形。
由承座72之收容部75的圓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可形成空間108。圓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是配置成同心圓狀。在空間108可收容密封材77的圓形前端部77a,其圓筒部104會與圓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接觸。形成圓筒部104的外周面102及內周面103,在圓形前端部77a被收容在空間108之後也能一面維持同心圓狀態一面均一地被壓縮。
外周面102及內周面103是以全周與圓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形成面接觸的方式,均一地被壓縮,藉此 發揮所需的密封功能。圓形前端部77a,並非受到壓環78對密封材77的按壓力之反作用力來發揮密封性能。
針對密封材77承受管內之流體壓力的情況加以說明。圓形前端部77a承受流體壓力時雖欲朝管徑方向膨脹,但是該膨脹會受到承座72的圓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之限制,因此會有流體壓力所產生的壓縮力進一步施加在圓形前端部77a。外周面102及內周面103,即使在圓形前端部77a承受管內的流體壓力之後,仍可一面維持同心圓狀態一面與承座72的圓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遍及全周進行面接觸,並且在進一步施加有管內之流體壓力所產生的壓縮力的狀態下,均一地被壓縮。藉此,可發揮充分的密封性能。
針對圓形前端部77a承受管內的流體壓力而受到壓縮等,而朝承座72之開口側移動的情況加以說明。只要圓形前端部77a的移動距離在圓筒部104之管軸方向的長度的範圍內,即使在圓形前端部77a移動之後,密封材77的外周面102及內周面103、與承座72的圓柱面75b及插口74的外周面之遍及全周的面接觸,在沿著管軸方向的一定範圍內仍能被保持。藉此,得以維持所需的密封性能。
如上所述,密封材77具有:其外周面102與承座72的圓柱面75b形成同心狀,而且其內周面103與插口74的外周面形成同心狀的圓筒部104。因此,密封材77在承座72與插口74之間被壓縮時,圓筒部104會和插口 74的外周面及承座72的內周面遍及全周分別形成面接觸。結果,可使密封材77大範圍且均一地和承座72及插口74形成面接觸而維持密封性。並且,即使在密封材77承受管內流體壓力而使發揮密封性的部分移動的情況下,仍可維持所需的密封性。
第45圖至第49圖是防脫離式的防脫式管接頭的其他實施例。
該管接頭,在鎖環22的外周面與收容溝槽19的內周面之間配置有:在插口15被插入承座13之前的階段,用來保持鎖環22並定心用的樹脂製定心用構件111。在插口15之突部24的前端形成有:朝插口15之前端側變細的錐面112。在鎖環22之承座開口側的內周部分形成有:朝承座開口側變粗的錐面113。在插口15插入承座13時,插口15之突部24的前端的錐面112與鎖環22的錐面113彼此會可滑動地接觸,而能使鎖環22彈性擴徑。
如圖示,在承座13的內周面,為了形成用來收容密封材25的收容溝槽及鎖環收容溝槽19,從承座13的開口側朝向內側依序形成有三個內周突部114、115、116。這三個內周突部114、115、116是分別以可在插口15插入時突部24可插入的方式,以大於突部24外徑的內徑尺寸來形成。更詳言之,是使開口部及內部的內周突部114、116的內徑大於中間部之內周突部115的內徑。換言之,中間部之內周突部115的內徑是形成最小的直徑。
依據這種構造,能以設有中間部之內周突部115的部位為中心,在插口15的軸心相對於承座13之軸心彎曲而偏移的狀態下使插口15擺動。結果,承座13與插口15之連接狀態的融通性會增加。不僅如此,在插口15插入承座13時,即使在承座13與插口15的軸心彼此並未正確一致的狀態,例如兩者的軸心彼此彎曲的狀態下,仍可使其等良好的連接。
然而,若是使承座裡側之內周突部116的內徑大於中間部之內周突部115的內徑,在插口15插入時,可能無法利用突部24按壓鎖環22而阻止其朝承座之裡側突出。
於是,如第45圖至第48圖所示,在定心用構件111,是將保持部117及卡合部118以橫截面呈L字形的方式形成一體。保持部117是配設在收容溝槽19的內周面與鎖環22的外周面之間,以從外周側保持鎖環22。卡合部118是從保持部117的承座裡側部分朝管徑方向內側突出,而進入收容溝槽19的裡側側面與鎖環22的裡側面之間,因而在插口15插入承座13時會卡合於鎖環22的裡側面,藉此阻止鎖環22從收容溝槽19朝承座13的裡側突出。
卡合部118及保持部117是沿著圓周方向被分割成複數個,在分割後的各分割部119的外周面一體地形成有彎曲板狀的連接部120。連接部120是以可彈性變形的狀態呈圓弧狀配置於分割部119,與收容溝槽19的內周面接觸,並且將分割部119彼此互相連接成:藉由朝管徑方向 內部施以彈性按壓以使其等能沿管徑方向移動。
樹脂製的定心用構件111是由聚丙烯或尼龍6等所形成。而且,定心用構件111全體,也就是保持部117及卡合部118以及連接部120是形成一體的。
第45圖至第48圖顯示出連接部120形成與保持部117相同的寬度的構造,但是並不限定於此,連接部120亦可形成與保持部117不同的寬度尺寸。
如第46圖的放大圖所示,定心用構件111的卡合部118,在定心用構件111以定心狀態配設在鎖環收容溝槽19內時,其徑向內側的端部121比承座裡側之內周突部116的內周部分更朝管徑方向之內側突出。
連接部120的厚度比保持部117薄,定心用構件111的最大外徑與收容溝槽19的內徑形成相同程度。詳言之,定心用構件111由聚丙烯或尼龍6等形成的情況下,保持部117的厚度以2至5mm為佳,連接部120的厚度以0.5至1.5mm為佳。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只要可藉由連接部120的彈力使鎖環22良好定心,並且在管體彼此接合時連接部120可適當撓曲即可。
根據這種構造,由於是使承座裡側之內周突部116的內徑大於中間部之內周突部115的內徑,即使在承座13與插口15的管軸心彼此彎曲的狀態下,也能使承座13和插口15良好的連接,且能提升連接時的作業效率。而且,由於在定心用構件111形成有卡合部118,因此在插口15插入時,卡合部118會卡合於鎖環22,而可防止鎖 環22從收容溝槽19朝承座13的裡側突出。該結果,可良好的維持防脫功能,且可使其可靠性提升。卡合部118在定心用構件111為定心狀態時,其管徑方向內側的端部121是比承座裡側的內周突部116更朝管徑方向內側突出,因此,可更為確實的防止插口15插入時之鎖環22朝承座裡側的突出。
定心用構件111是沿著其圓周方向被分割成複數個,其分割部119至少在鎖環22擴徑時,會被連接部120朝管徑方向內部施以彈性按壓,因此可使鎖環22良好的定心。連接部120的形狀,是以可從分割部119的各外周面彈性變形的姿勢設置在外側,因此連接部120不會嵌入第49圖所示的一個缺口的鎖環22的分割間隙122。因此,不需要管理定心用構件111相對於鎖環22之圓周方向的姿勢,而能使作業效率提升。
連接部120由於是從各分割部119的外周面擴展成圓弧狀,因此能以較簡單的構造,將各分割部119朝管徑方向內側良好地施以彈性按壓,甚至可使鎖環22良好的定心。
第47圖至第49圖是定心用構件111的保持部117及卡合部118之沿著圓周方向的分割數量為八個的情況,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定心用構件111是由樹脂一體成形,比起公知的橡膠製定心用構件,具有可使製造成本降低的優點,但是並不限定於此。
圖示的例子顯示出,比起承座13裡側的內周突部 116,比該內周突部116更靠近承座13裡側的部分是使其內徑大於內周突部116。在此情況,插口15的突部24可沿管徑方向擺動是合適的。然而,並不限定於此,該部分亦可形成:以與內周突部116相同的內徑連續至承座13之裡端部的形狀。
針對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加以說明。在水道管路當中,在彎曲部或T字管路等的異形管部等,水壓產生的力量並不會均一的作用。為了防止由於這種不均一的力量導致水道管路偏離正確的位置,必須拘束管接頭的伸縮及彎曲,並確保既定的彎曲剛性,如第52圖所示,可在承座13的裡端部與插口15的前端部之間安裝金屬製的圓筒狀襯套125。襯套125的外徑及壁厚與插口15的外徑及壁厚相等。
詳言之,在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承座13的內周,於比鎖環收容溝槽更內側形成管軸方向的內周面126。在比內周面126更靠近承座的裡側,形成有朝向承座的裡部縮徑之作為導引面的錐面127。在連接內周面126及錐面127的部分,形成有截面形狀為圓弧狀的連接部128。藉由該連接部128將內周面126與錐面127平滑地連接。在比錐面127更靠近承座的裡側,形成有管徑方向的裡端面129。
依據這種構造,要將承座13及插口15彼此接合時,首先是如第50圖所示,將襯套125插入承座13的內部。如此一來,襯套125會其中心軸與管軸方向平行的姿勢載 置於內周面126的底部。
接下來,如第51圖所示,若將插口15插入承座13的內部,插口15的端面130會以非同心的狀態與襯套125之承座開口側的端面131接觸。接下來,襯套125會被插口15推擠,而朝承座13的裡側沿內周面126移動。如此一來,由於內周面126是經由連接部128與錐面127連接,因此,襯套125並不會在內周面126與錐面127連接的角落部發生傾倒,而可使其前端部從內周面126順利的移動至錐面127。前端部移動至錐面127的襯套125,其承座裡側之端部的下部132會與錐面127接觸,並且沿著錐面127往上移。
接下來,襯套125是如第52圖所示,以被插口15擠壓而使其承座裡側之端面133與承座13之裡端面129接觸的狀態,定位在承座13及插口15的軸心上。藉由錐面127,在襯套125之承座裡側的端面133與承座13之裡端面129接觸時,可將襯套125自動調心而定位在承座13及插口15的軸心上。
襯套125,在承座裡側之端部的下部132被錐面127導引的狀態下,使其軸心與承座13及插口15的軸心一致。因此,為了形成一致的軸心,襯套125不須使其外徑大於插口15的外徑,或是使其壁厚大於插口15的壁厚,而可如上所述使其外徑及壁厚與插口15的外徑及壁厚相等。
第53圖是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的管接頭的變形 例。在此是於承座13形成有截面圓弧狀的導引面134,以取代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的錐面127。導引面134,是形成平滑地連續於承座13之內周面126,並且其內徑是朝向承座13的裡側而縮徑。
與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的管接頭的情況同樣的,被插口15擠壓的襯套125可朝向承座13的裡側沿內周面126移動,並且從該內周面126順利的轉移到導引面134。
轉移到導引面134的襯套125,是使其下部132沿著導引面134往上移。而且,與第51圖及第52圖所示的管接頭的情況同樣的,襯套125,在被插口15擠壓而使其端面133與承座13之裡端面129接觸的狀態下,與承座13及插口15的軸心形成一致的軸心。
第54圖是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的管接頭的其他變形例。在此,內周面126與錐面127是由截面圓弧狀的連接面135平滑的連接,錐面127與承座之裡端面129是由截面圓弧狀的連接面136平滑的連接。錐面127及連接面135、136都是朝向承座13之裡側縮徑的面。連接面135之圓弧的半徑R1比連接面136之圓弧的半徑R2大。
依據這種構造,設在內周面126上的襯套,被省略圖示的插口擠壓而能順暢地移動,可容易的相對於承座13及插口15的軸心進行調心。
第55圖至第57圖是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的管接頭的其他變形例。在此,在內周面126與襯套125之間,設 有將襯套125誘導至沿著管徑方向之承座13的中央部之襯套定心具138。襯套定心具138是使用尼龍6等的樹脂形成圓筒形,並設置成其外周面139與承座13之內周面126接觸的狀態。如第57圖所示,襯套定心具138是在薄壁的筒狀體140的內周,沿著圓周方向一體形成有複數個突起141。藉此,襯套定心具138比起全周以相同厚度形成的情況,可使構成輕量化。
為了將襯套定心具138固定在內周面126,亦可將其外周面139黏著在內周面126。圓筒狀的襯套125之外周面142是藉由襯套定心具138支承。
藉由襯套定心具138支承的襯套125,被插口15擠壓而朝承座13的裡側移動,使下部132與錐面127接觸。接下來,襯套125之下部132以與錐面127接觸的狀態往上移,如第56圖所示自動調心後,使其端面133抵接於承座13的裡端面129。
依據這種構造,由於襯套125是藉由定心具138支承,調心時朝管徑方向的移動距離變短,而使調心變容易。被插口15擠壓而移動的襯套125快要倒下的情況,其動作會受到定心具138的限制而能防止其倒下。
可將襯套定心具138黏著在承座13的內周面126之後,在其內部插入襯套125,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在將襯套125插入承座13之後,將定心具138插入襯套125與內周面126的間隙來安裝。
第58圖是襯套定心具138的變形例。該第58圖所示 的襯套定心具138是沿著圓周方向的筒狀體140之一部分被切開而具有一個缺口的構造。符號148是具有一個缺口的分割部。藉由如此般具有一個缺口,襯套定心具138便可彈性縮徑而容易插入承座13的內周面126。襯套定心具138只要將其自然狀態下的外徑設定成可彈性貼附於承座13之內周面126,就不須黏著在承座13的內周面126。
襯套定心具138並不限於上述構成。亦即,襯套定心具138只要可支承襯套125的下部即可,例如可為截面為半圓的圓弧狀,或是亦可為未滿半圓的圓弧狀。
第59圖至第60圖是第50圖至第52圖所示的管接頭的其他變形例。在此,在襯套125之與插口15接觸之部分的周緣部設有環狀的薄壁導引構件145。
導引構件145一體地設有:外嵌並固定在襯套125之端部的圓筒部146、以及設在從襯套125突出之位置的錐部147。導引構件145例如可由樹脂成形品構成。
根據這種構造,首先,襯套125是如第59圖所示,設置在水平方向之承座13的內周面126。在該狀態下,當插口15插入承座13的內部時,襯套125被插口15擠壓而朝承座13的裡側移動,其裡側的下部132會沿著承座13之錐面127往上移,以相對於承座13進行調心後的狀態,使其端面133與承座13的裡端面129接觸。
這時,插口15的前端部會被導引構件145的錐部147導引而進入該導引構件145的內部。換言之,導引構 件145會套在插口15的前端部。而且,隨著插口15的進入動作,相反的,襯套125之安裝有導引構件145之承座開口側的端部往上移。藉此,襯套125之承座開口側的端部相對於插口15成為調心後的狀態,插口15的端面130會與襯套125的端面131接觸。
藉由以上步驟,襯套125相對於承座13及插口15會成為調心後的狀態。
第61圖至第65圖是機械式的防脫型管接頭的其他實施例。
如第61圖所示,在一方之延性鑄鐵製的管體71的端部所形成的承座72之開口部的外周一體地形成突緣80,在承座72之開口部的內周,形成有朝向其開口端逐漸擴徑的錐狀密封材壓接面150。在另一方之延性鑄鐵製管體73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74外嵌有環狀的橡膠製密封材77,該密封材77是配置在插口74的外周面151與密封材壓接面150之間。
在承座72之外側的插口74部分,外嵌有環狀體(壓環152)。該壓環152與管體71、73同樣可由延性鑄鐵所形成,並且形成朝圓周方向連續的環狀。或是,沿著圓周方向分割成適當數量,並藉由螺栓等將分割部接合的構造亦可。
在壓環152之沿著圓周方向的複數個位置形成有突緣153。而且,橫跨該壓環152的突緣153和承座72的突緣80,配置有具備管軸方向之T頭式螺栓81及螺帽84的締 結要素154。藉由使設在沿著壓環152之圓周方向的複數個位置的締結要素154作用,藉由壓環152的按壓部155朝壓接面150按壓密封材77,可將密封材77壓縮在壓接面150與插口74的外周面151之間,使其發揮所需的密封功能。
在壓環152之沿著圓周方向的其他複數個位置,取代上述突緣153而形成有按壓爪收容部156。在按壓爪收容部156之壓環152的內周部分,形成有收容凹部157。在收容凹部157收容有:由延性鑄鐵朝圓周方向形成既定長度的按壓爪158。
按壓爪158在其內周部形成有兩條爪部159a、159b。這些爪部159a、159b是彼此在管軸方向隔著距離。該結果,在爪部159a、159b彼此之間形成有與管軸心平行之方向的內周面160。在按壓爪158的外周部形成有:隨著離開承座72逐漸縮徑的錐面161。符號162、163是沿著管軸方向的按壓爪158的端面。
符號164是按壓螺栓,同樣由延性鑄鐵形成。該按壓螺栓164是沿著與按壓爪158之錐面161正交的方向鎖入壓環152,可藉由其前端部朝向管徑方向的內側按壓錐面161。
在包含承座72及插口74的管體71、73的外周,形成有使用Zn-Sn系合金熔射被膜或是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的耐蝕被膜。再者,在合金熔射被膜的外周塗布有合成樹脂塗膜。
如第61圖及第62圖所示,在按壓爪158的內周部,詳言之,在爪部159a、159b、內周面160、及端面162、163的內周側的部分也是,形成有使用熔射被膜的耐蝕被膜165。該耐蝕被膜165可使用與管體71、73同樣的Zn-Sn系合金熔射被膜或是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或是,按壓爪158的耐蝕被膜165亦可使用Zn-Al系合金熔射被膜。而且,在按壓爪158的外面全體,從耐蝕被膜165上方進行合成樹脂塗裝。在第62圖,符號166是藉此形成的合成樹脂塗膜。或是,亦可為取代合成樹脂塗膜166,而形成有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的構成。在此所謂的重塗裝可例舉出粉體塗裝、液狀環氧樹脂塗裝、焦油環氧樹脂塗裝等。
或是,亦可如第63圖所示,是在按壓爪158的內周部形成有使用熔射被膜的耐蝕被膜165,並且與之重疊地在按壓爪158的內周部形成有合成樹脂塗膜166,在按壓爪158的外周側則形成有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
又,亦可如第64圖所示,在按壓爪158的外面全體形成有使用熔射被膜的耐蝕被膜165,又在其外面形成有合成樹脂塗膜166或是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
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所用的塗料,必須選擇乾燥後的塗膜不會變得過硬的塗料。如果該塗膜過硬,伴隨而來的就是塗膜會變脆,因此當較大的拔出力作用在管接頭時,有時塗膜會剝離而成為耐蝕性顯著降低的原因。
針對形成在按壓爪157及管體71、73的熔射被膜加 以詳細說明。
首先,針對Zn-Sn系合金熔射被膜加以說明。該合金熔射被膜最好是Sn超過1質量%且未達50質量%,並且其餘部分為Zn。
如上述,由於是在作為主體的Zn添加Sn,比起僅使用Zn的熔射被膜,可使防蝕性能提升。其防蝕性能可與Zn-15Al(Zn為85質量%、Al為15質量%)為相同程度。Sn的含量為1質量%以下的情況或是50質量%以上的情況下,並無法獲得添加Sn所應產生之實質的防蝕性能提升效果。
藉由含有軟質材料的Sn,也有容易製作熔射用之材料的Zn-Sn合金線材的優點。而且,由於僅含有Zn及Sn,因此即使藉由管體71、73來構築上水道的管路,也不會有衛生方面的問題。
接下來,針對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加以說明。該熔射被膜最好是Sn超過1質量%且未達50質量%,Mg超過0.01質量%且未達5質量%,其餘部分為Zn。
在此情況,比起僅使用Zn的熔射被膜也是可使防蝕性能提升。其防蝕性能比起Zn-15Al(Zn為85質量%,Al為15質量%),可為同等以上的程度。
在Sn的含量為1質量%以下的情況、或是Mg的含量為0.01質量%以下的情況下,並無法獲得添加其等所應產生之實質的防蝕性能提升效果。另一方面,在Sn的含量為50質量%以上的情況、或是Mg的含量為5質量%以上 的情況下,同樣地也是,並無法獲得添加其等所應產生之實質的防蝕性能提升效果。
形成有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的情況也是與形成有Zn-Sn系合金熔射被膜的情況相同,具有容易製作線材,也沒有衛生方面的問題的優點。
接下來,針對Zn-Al系合金熔射被膜加以說明。如第61圖所示,按壓爪158比起密封材77是設在承座72的更外側,因此不會與管內的水接觸。因此,按壓爪158即使形成Zn-Al系合金熔射被膜,也不會有衛生上的問題。
該合金熔射被膜最好是Al超過1質量%且未達30質量%,並且其餘部分為Zn。其中,最好使用上述Zn-15Al(Zn為85質量%、Al為15質量%)。Al含量為1質量%以下的情況、或是30質量%以上的情況下,並無法獲得添加Al所應產生的實質防蝕性能的提升效果。
在上述各合金熔射被膜可包含Ti、Co、Ni、P當中的至少一個。亦即,可使其同時包含任一個、或是兩個至四個。其含量最好分別為0.001質量%以上,3質量%以下。除了Sn或Sn-Mg或Al之外,使其包含這些元素,其餘部分的Zn的量就會因此降低一些。
藉由使其包含這些元素,可使防蝕性能更為提升。然而,各含量未達0.001質量%的情況下,並無法獲得添加其等所應產生的實質防蝕性能的提升效果。各含量超過3質量%的情況下,同樣也無法獲得添加其等所應產生的實質防蝕性能的提升效果。
藉由使其含有該等也是同樣的,由於含量為微量,具有可容易製作合金線材,而且也沒有衛生方面的問題的優點。
合金熔射被膜有時會有多孔的構造,但是在此情況,可藉由施以所謂的封孔處理,使防蝕性能更為提升。
接下來,針對合金熔射被膜的形成方法加以說明。在管體71、73的表面形成合金熔射被膜的方法、以及在按壓爪158形成合金熔射被膜的方法,可列舉公知的熔射方法。亦即,可使用Zn-Sn線材、Zn-Sn-Mg線材、Zn-Al線材(僅限於在按壓爪158形成合金熔射被膜的情況)、或是在其等含有Ti、Co、Ni、P當中至少任一個的線材來進行電弧熔射的方法。或是,亦可取代線材而使用合金粉末來進行熔射。
取代上述方法,Zn-Sn合金熔射被膜亦可藉由使用Zn-Sn線材、或是在其中含有Ti、Co、Ni、P當中至少任一個的線材作為第1線材,使用Zn線材作為第2線材,同時進行電弧熔射而獲得。同樣的,Zn-Sn-Mg合金熔射被膜也可藉由使用Zn-Sn-Mg線材、或是在其中含有Ti、Co、Ni、P當中至少任一個的線材作為第1線材,使用Zn線材作為第2線材,同時進行電弧熔射而獲得。關於Zn-Al合金熔射被膜亦同。
例如,為了獲得Zn-25Sn-0.5Mg(Sn:25質量%、Mg:0.5質量%、Zn:其餘部分;以下,有時會以同樣方式標記)的合金熔射被膜,可不使用兩條Zn-25Sn-0.5Mg 線材同時進行電弧熔射,而是使用等量的Zn-50Sn-1.0Mg線材及Zn線材同時進行電弧熔射。
如上述實施時,可使防蝕性能更為提升。而且,可使Zn-Sn-Mg線材的使用量減半,因此可降低該調配所需的成本。
藉由採用上述熔射方法,可使防蝕性能更為提升的理由雖然不明確,但是可知應為以下(i)(ii)(iii)個別或是這些的相乘效果。
(i)在例如使用Zn-Sn-Mg合金線材及Zn線材同時進行電弧熔射的情況,所形成的熔射被膜中,Zn-Sn-Mg合金及Zn會各自分布。這時,由於Zn-Sn-Mg合金的電位比Zn低,因此當其等發揮犧牲陽極的作用時,Zn-Sn-Mg合金會優先溶出。該溶出的Zn-Sn-Mg合金會在被膜的表面形成比較穩定的其他被膜,因此可抑制其餘的Zn-Sn-Mg合金及Zn之消耗或溶解。
(ii)存在於被膜中的Zn成為物理上的阻礙而抑制Zn-Sn-Mg合金的溶解,又在Zn-Sn-Mg合金溶解的情況下,其腐蝕生成物抑制Zn的溶解。
(iii)根據本發明人等的觀察,使用兩條Zn-25Sn-0.5Mg線材所獲得的Zn-25Sn-0.5Mg熔射被膜的氣孔率約為15%。相對於此,分別等量使用Zn-50Sn-1.0Mg線材及Zn線材所獲得的Zn-25Sn-0.5Mg熔射被膜的氣孔率約為12%。由於後者的氣孔率低,可知防蝕性能提升了。由於Zn-50Sn-1.0Mg線材的材質比Zn線材軟,或許是使用了 硬度不同的線材所導致。
依據本發明,最好在形成Zn-Sn合金熔射被膜或是Zn-Sn-Mg合金熔射被膜之後,再以合金的共晶溫度(198℃)以上且未達熔點的溫度對其進行熱處理。藉由以此方式施以熱處理,可使防蝕性能更為提升。其理由推定如下:藉由以超過Zn-Sn合金或是Zn-Sn-Mg合金之共晶溫度的溫度進行熱處理,只有Sn會溶解,因此在熔射被膜中所生成的細微空隙會被填滿,在將鑄鐵管埋設在地底時,可抑制電解質侵入被膜中。
因此,以未達共晶溫度的溫度進行熱處理時,實質上Sn並不會溶解,因而無法獲得上述效果。相反的,如果熱處理溫度是在合金熔射被膜的熔點以上,則合金的氧化會加速,以致失去原本的防蝕性能。
熱處理的時間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以1秒至60分鐘為佳。如果熱處理的時間比該範圍短,則處理時間會不足,而無法進行必要的熱處理。
如上所述,塗膜166、167的形成,是在合金熔射被膜形成之後施工。
藉由該塗膜166、167,如第62圖至第64圖所示,在按壓爪158之外周側的部分,也就是在錐面161等,可形成電氣絕緣性高的塗膜。藉此,可使按壓螺栓164與按壓爪158之間絕緣,以防止其等發生電導通,且可防止因為導通所導致的腐蝕之發生。如上述在按壓爪158的外周側形成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時,可使電氣絕緣性更為良 好。
以按壓螺栓164按壓按壓爪158時,為了避免塗膜166、167受損而阻害絕緣性,可在按壓螺栓164與按壓爪158之間配置密封材等。該密封材只要使用金屬製品,便可確實防止塗膜166、167的受損。或是,只要使用樹脂製的密封材,便可確保按壓螺栓164與按壓爪158之間的絕緣性。
要接合兩個管體71、73時,是在外嵌壓環152(收容有按壓爪158)及密封材77的狀態下將插口74插入承座72。接下來,利用締結要素154將壓環152締結在承座72,藉由其按壓部155壓縮密封材77而使其發揮所需的密封性能。之後只要鎖緊按壓螺栓164,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就會咬入插口74的外周面。藉此,插口74會藉由按壓爪158、按壓螺栓164、壓環152及締結要素154而與承座72一體化,並且發揮所預期的防脫功能。
在地震發生時等,有很大的拔出力作用在承座72與插口74之間的情況,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會因為錐面161的作用,更用力的咬入插口74的外周面,而可對抗與該拔出力。
在此情況,有可能使按壓爪158之爪部159a、159b的前端或內周面160受損,但是由於在管體71、73形成有熔射被膜所形成之耐蝕被膜,而且在按壓爪158也形成有熔射被膜所形成的耐蝕被膜165,因此可獲得確實的防 蝕效果。例如,當大的拔出力作用時,爪部159a、159b的前端會咬入插口74的外面,若這些部分的塗膜剝離的話,通常的情況,之後該部分會腐蝕,因管壁之腐蝕貫穿會發生漏水,且無法發揮所需的防脫功能。然而,根據本發明,由於在管體71、73及按壓爪158形成有熔射被膜所形成的耐蝕被膜,因此即使塗膜剝離,也可藉由該耐蝕被膜防止腐蝕的進展。
以上是針對在管體71、73及按壓爪158雙方形成有熔射被膜所形成的耐蝕被膜的構造加以說明,但是本發明中,只要至少在按壓爪158形成有耐蝕被膜165即已足夠。管體71、73只要可發揮所需的耐蝕性能,即使形成有熔射被膜以外之例如上述利用重塗裝的塗膜等亦可。
在壓環152,可藉由粉體塗裝或環氧樹脂塗裝形成防蝕性高的塗膜,藉此可謀求壓環152的防蝕。結果,按壓爪158之熔射被膜所形成的耐蝕被膜165、管體71、73之熔射被膜所形成的耐蝕被膜,作為防蝕用的犧牲陽極的量可減少。
第65圖是按壓爪的變形例。該第65圖的按壓爪168是取代上述按壓爪158所示般形成錐面161,而形成橫截面半圓狀的外周面169。爪部159為1條。
在此情況,當大的拔出力170作用在承座72與插口74之間時,按壓爪168會從圖示的狀態豎起,藉此,爪部159會大大地咬入插口74,並發揮所需的防脫功能。
而且,該情況也是在按壓爪168的內周部,也就是爪 部159及其周邊具有熔射被膜所形成的耐蝕被膜165,以發揮同樣的防蝕功能。
上述內容是針對在與承座72分開之環狀體(壓環152)形成有按壓爪收容部156及收容凹部157的情況加以說明。然而,亦可取代這種構造,而是在承座72本身之比密封材77之收容部更靠近開口側的內周形成按壓爪收容部156及收容凹部157,並將按壓爪158、168收容在此,然後從承座72的外面側鎖入按壓螺栓164。
如本申請人所提出之JP2009-138737A所記載,在將防脫管接頭用的管體(於插口前端的外周具有環狀突部)切成所需長度來使用的情況,在切斷的管體的切斷端接合受插構造之其他管(在其插口的外周形成有防脫用之環狀突部)的承座,並將切斷的管體與其他管的合計長度設定為上述所需長度,即使是比既定尺寸短的管體,也可構成具有與既定尺寸之管體相同的防脫功能的管體。在此情況,依據本發明,可藉由具有上述按壓爪的本發明之防脫離構造,將切斷的管體的切斷端與另一管體的承座接合。
針對實際進行防蝕試驗的結果加以說明。
(實驗例1、2)
使用第61圖所示的防脫管接頭,管體71、73、壓環152、按壓爪158、按壓螺栓164全部由延性鑄鐵製成。管體71、73是使用口徑D為75mm的管體。在管體71、73的外周,以大約50μm的厚度形成Zn-Sn-Mg系合金熔 射被膜。接下來,對該被膜進行封孔處理之後,在其外面以大約100μm的厚度形成合成樹脂塗膜。
按壓爪158是如第62圖所示,在其內周部以大約50μm的厚度形成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165,對該被膜165進行封孔處理之後,以覆蓋包含合金熔射被膜165的按壓爪158之全外面的方式,以大約100μm的厚度形成合成樹脂塗膜166(實驗例1)。
另外,取代實驗例1的合成樹脂塗膜166,改成以覆蓋包含熔射被膜165的按壓爪158之全外面的方式,以大約300μm的厚度形成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之環氧樹脂粉體塗膜(實驗例2)。
按壓螺栓164與按壓爪158之間是藉由塗膜166、167的作用,或是視情況在中間設置絕緣片材等,使其形成電性絕緣的狀態。
以此方式獲得的實驗例1、2的防脫管接頭,如上述將管體71、73的口徑設為D[mm],使3D[kN]的拔出力作用在接頭部時,實驗例1、2的防脫管接頭都是在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雖在塗裝所形成的塗膜166或是塗膜167、以及熔射被膜165會發生剝離,但是在其他部位並不會剝離。
對於如上述使3D[kN]的拔出力作用之後的實驗例1、2的管接頭,實施複合循環腐蝕試驗(汽車技術協會(凍結防止劑對象)JASO M609.610)。詳言之,是反覆以下的循環:
(1)鹽水噴霧(2小時、35±1℃、5%NaCl水溶液)
(2)乾燥(4小時、60±1℃、20~30±5%RH)
(3)濕潤(2小時、50±1℃、>95%RH)
持續經過四個月的試驗之後以肉眼觀察時,實驗例1、2的防脫管接頭都是,在按壓爪158、其爪部159a、159b、管體71之按壓爪158附近的部分都沒有生鏽的情況發生。
(實驗例3)
相較於實驗例1,按壓爪158是如第63圖所示,在其內周部以大約50μm的厚度形成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165,對該被膜165進行封孔處理之後,在該被膜165的外面以大約100μm的厚度形成合成樹脂塗膜166。接下來,在按壓爪158之未形成被膜165及合成樹脂塗膜166的部分,也就是在其外周部,形成厚度大約300μm的環氧樹脂粉體塗膜(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其他與實驗例1相同。
如上述執行之後,與實驗例1同樣的,使3D[kN]的拔出力作用在接頭部時,在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之塗裝所形成的塗膜166及熔射被膜165雖會產生剝離的現象,但是其他部位並不會剝離。另外,對於經拔出力作用後的管接頭實施上述複合循環腐蝕試驗,並且在持續經過4個月的試驗之後以肉眼觀察時,在按壓爪158、其爪部159a、159b、管體71之按壓爪158附近的 部分並沒有生鏽的情況發生。
(實驗例4、5)
相較於實驗例1,如第64圖所示,改成以覆蓋按壓爪158之全外面的方式,以大約50μm的厚度形成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165,並對該被膜165進行封孔處理。其他則與實驗例1相同(實驗例4)。
另外,相較於實驗例2,如第64圖所示,改成以覆蓋按壓爪158之全外面的方式,以大約50μm的厚度形成Zn-Sn-Mg系合金熔射被膜165,並對該被膜165進行封孔處理。其他則與實驗例2相同(實驗例5)。
如此執行之後,同樣使3D[kN]的拔出力作用在接頭部時,在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之塗裝所形成的塗膜166或是塗膜167、以及熔射被膜165雖會產生剝離,但是其他部位並不會剝離。另外,對於經拔出力作用後的管接頭實施上述複合循環腐蝕試驗,持續經過4個月的試驗之後以肉眼觀察時,在按壓爪158、其爪部159a、159b、管體71之按壓爪158附近的部分並沒有生鏽的情況發生。
(比較例1、2)
相較於實驗例1,按壓爪158並不形成合金熔射被膜,而是改成以大約100μm的厚度僅形成合成樹脂塗膜166。其他則與實驗例1相同(比較例1)。
又,相較於實驗例2,按壓爪158並不形成合金熔射被膜,而是改成以大約300μm的厚度僅形成利用重塗裝的塗膜167(環氧樹脂粉體塗膜)。其他則與實驗例2相同(比較例2)。
如此執行之後,比較例1、2在使3D[kN]的拔出力作用於接頭部時,在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之塗裝所形成的塗膜166或塗膜167雖會產生剝離的現象,但是其他部位並不會剝離。
然而,對於經拔出力作用後的管接頭實施上述複合循環腐蝕試驗之後,比較例1會在試驗開始後2週於整個按壓爪158看到生鏽的情況發生,比較例2則是在試驗開始後2週於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看到生鏽的情況發生。
(比較例3)
相較於實驗例1,在管體71、73的外周以大約20μm的厚度形成Zn熔射被膜,並在其外面以大約100μm的厚度形成合成樹脂塗膜。按壓爪158並不形成合金熔射被膜,而是改成以大約100μm的厚度僅形成合成樹脂塗膜166。其他則與實施例1相同。
如此執行之後,與實驗例1同樣的,使3D[kN]的拔出力作用在接頭部時,按壓爪158的爪部159a、159b之塗膜166雖會產生剝離,但是在其他部位並不會剝離。
然而,對於經拔出力作用後的管接頭實施上述複合循 環腐蝕試驗之後,在試驗開始一週會在整個按壓爪158看見生鏽的情況發生。
第66圖至第79圖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
第66圖是該實施例的機械式管接頭。該管接頭具有與第30圖或第40圖所示之具備防脫功能或耐震功能的管接頭同樣的構造。此外,本實施例同樣亦可適用在第1圖所示的防脫式管接頭。
第66圖所示的管接頭,是在密封材收容部75與鎖環收容溝槽76之間形成內周突部175。該內周突部175是沿著管徑方向向內突出,並且形成在承座72的全周,以形成鎖環收容溝槽76。如第66圖、第67圖所示,在沿著內周突部175之圓周方向的適當位置,形成有使鎖環收容溝槽76與承座72之開口側連通的圓弧狀缺口部176。密封材77之承座裡側的端部,並不與內周突部175接觸,而是朝承座72的開口側離開內周突部175。
鎖環82如第67圖所示,由在圓周方向的一個部位具有分割部177的環狀體構成。在鎖環82之承座72開口側的端部的內周,形成有朝承座72之開口側擴大的錐面178。
插口74之前端部的外周的突部83,是形成在離插口74的前端面既定距離的位置。亦即,在突部83與插口74的前端面之間形成有直管狀的部分。在突部83之插口前端側的外周形成有錐面179。
在因為地震等使管軸方向的壓縮力作用在管接頭的情 況下,插口74的突部83可從鎖環82的位置朝承座72的裡端面21側移動。又,在拉伸力作用於管接頭的情況下,突部83會從承座72的裡側卡合於鎖環82,因此可確實防止插口74從承座72拔出。如上所述,圖示的管接頭具有耐震功能。
要接合一方管體71的承座72與另一方管體73的插口74時,是使鎖環82維持在彈性擴徑狀態,俾使插口74的突部83可容易通過鎖環82。因此,為了使鎖環82維持在彈性擴徑狀態而使用間隔件180。以下說明間隔件180。
如第68圖至第74圖所示,間隔件180是由聚碳酸酯等的合成樹脂等所形成,並且一體地具有把手部181及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可通過承座72的開口而相對於該承座72的內部出入自如,並且可被夾在第66圖所示之收容在鎖環收容溝槽76的狀態而擴徑的鎖環82之兩端面183、183(第67圖、第70圖所示之分割部177的鎖環構件之圓周方向的兩端面183、183)間。藉由以上述方式夾入,鎖環82得以維持在彈性擴徑的狀態。間隔件180在插口74插入承座72時,可通過承座72與插口74的間隙而朝承座72的外部取出。
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是形成對應於缺口部176的圓弧狀。如第68圖至第74圖所示,在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之前端的寬度方向(管周方向)之該維持部182的兩側部,分別形成有管軸方向的插入溝槽184。插入溝槽184 是使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的前端部及寬度方向的側部形成開放。藉此,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具有:在厚度方向(管徑方向)彼此相向的一對導引面185a、185b、由插入溝槽184之端壁構成的限制面186、以及溝槽底面187。
若將間隔件180之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插入鎖環82的分割部177,如第69圖及第74圖所示,鎖環82之分割部177的鎖環82構件的兩端部會嵌入插入溝槽184。限制面186,在鎖環82構件的兩端部嵌入插入溝槽184時,如第74圖所示,會抵接在鎖環82之承座開口側的端面188,而限制間隔件180進一步的移動。如第70圖及第71圖所示,當鎖環82之分割部177之構件的兩端部插入間隔件180的兩個插入溝槽184、184時,插入溝槽184的溝槽底面187會與鎖環82的端面183形成面接觸。
兩個插入溝槽184、184的溝槽底面187、187彼此是形成相互平行。而且,第69圖所示的兩個溝槽底面187、187彼此的面間尺寸E是設定成,在可將該鎖環82擴徑俾使插口74的突部83可順利通過鎖環82的內部,並且在卸下間隔件180時能使鎖環82彈性縮徑而回復成原來狀態。
間隔件180之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的厚度T,是可確保維持部182具有充分的強度,以承受藉由間隔件180彈性擴徑後的鎖環82之反作用力(緊固力)。
把手部181具有:從承座72之開口朝承座72之外部 露出的環狀握持部190、以及連接握持部190及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的連接部191。握持部190之管徑方向的前端部192,如第75圖所示,是比承座72之突緣80的外周面更靠近管徑方向的內側。握持部190是形成開孔的平板狀,並且如第75圖所示,可相對於突緣80的端面呈平行配置。連接部191的寬度W1比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之寬度W小。連接部191的厚度T1比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的厚度T薄。
符號193是連接部191與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的連結部,其寬度尺寸是從連接部191開始隨著靠近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而逐漸變大。
如第76圖至第78圖所示,間隔件180之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可沿著管軸方向通過承座72之內周突部175的缺口部176而進入鎖環收容溝槽76。間隔件180,在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進入鎖環收容溝槽76時,為了阻止該間隔件180朝管體的圓周方向偏移,一體地設有對應於缺口部176之尺寸而形成的偏移防止部194。偏移防止部194,是在連結部193之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之附近部分,以從連結部193朝管徑方向的外側突出的方式來形成。
針對使用這種構造的間隔件180將承座72與插口74接合的作業加以說明。
將管體71、73以分離的狀態出貨至配管施工現場之前,如第67圖所示,事先將鎖環82收容在承座72的收 容溝槽76,使沿著管圓周方向的鎖環82之分割部177的位置對準承座72之缺口部176的位置。然後,如第79圖所示,在鎖環82的分割部177插入剪刀形狀的鎖環擴徑具195的前端部,將該鎖環擴徑具195擴開,使鎖環82擴徑成其內徑大於插口74之突部83的外徑。
在該狀態下,如第76圖、第77圖所示,使間隔件180之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從承座72的開口端通過突部175的缺口部176,再插入鎖環82的分割部177。接下來,從鎖環82卸下第79圖所示的鎖環擴徑具195。藉此,如第70圖、第75圖所示,鎖環82得以藉由間隔件180維持在擴徑狀態。
這時,如圖示,鎖環82之分割部177之鎖環構件的兩端部分別插入間隔件180的插入溝槽184。因此,可防止在間隔件180與鎖環82之間發生管軸方向及管徑方向之位置偏移。因此,可使間隔件180當中的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定位在鎖環82之分割部177的正確位置,而不會產生位置偏移。
而且,由於間隔件180的偏移防止部194是嵌入突部175的缺口部176,因此可防止間隔件180相對於缺口部176發生圓周方向的偏移。
如此般將間隔件180定位而將鎖環82保持在擴徑狀態下,將管體71、73以彼此分離的狀態從製造工廠出貨。將出貨的管體71、73搬運至要鋪設管路之目的地的期間,由於間隔件180之握持部190的前端部192比承座 72之突緣部80的外周面更朝管徑方向的內側退避,因此可防止間隔件180接觸到異物而受損或是脫落。
接下來,在配管施工現場,管體71、73彼此接合。 這時,如第75圖所示,藉由將插口74插入承座72,插口74的突部83會通過擴徑後的鎖環82的內側。這時,藉由突部83的錐面179與鎖環82的錐面178的相互作用,讓突部83的通過順利地進行。
突部83通過鎖環82而到達比鎖環82更靠近承座72之裡側的位置後,作業員握住間隔件180的握持部190而從承座72的開口端往外側拉,使間隔件180通過承座72與插口74的間隙而朝承座72的外側拉出。這時,如圖示,插入溝槽184是在承座72之內側的端部形成開口,因此間隔件180可順利的朝取出方向移動。結果,如第75圖的假想線及第78圖所示,可從鎖環82的分割部177取出擴徑狀態的維持部182。結果得以解除鎖環82的擴徑狀態,如第66圖所示,鎖環82會彈性縮徑而扣住插口74的外周。
如此般取出間隔件180之後,如第66圖所示,使密封材77及壓環78沿著插口74的外面移動至既定位置,鎖緊螺栓81及螺帽84。藉此,壓環78會按壓密封材77,藉由收容在收容部75的密封材77可密封接頭部,兩個管體71、73彼此得以接合,而完成配管施工現場之管體的接合作業。
缺口部176可形成在承座72之內周突部175之圓周 方向上的單數或複數個位置。
圖示的例子,在鎖環收容溝槽76僅收容有鎖環82,但是在鎖環收容溝槽76除了鎖環82之外,亦可收容有第1圖所示的定心橡膠體23、或是第45圖至第49圖所示的定心用構件111等。
11‧‧‧防脫管接頭
12‧‧‧一方管體
13‧‧‧承座
14‧‧‧另一方管體
15‧‧‧插口
17‧‧‧嵌入溝槽
18‧‧‧凹部
19‧‧‧鎖環收容溝槽
20‧‧‧凸部
21‧‧‧裡端面
22‧‧‧鎖環
23‧‧‧定心橡膠體
24‧‧‧突部
25‧‧‧密封材
26‧‧‧跟部
27‧‧‧閥部
28‧‧‧第1閥部
29‧‧‧第2閥部
35‧‧‧第1密封部
36‧‧‧第2密封部
37‧‧‧間隙

Claims (4)

  1. 一種管接頭,是在可彼此連接之形成於一方管體之端部的承座內部,插入另一方管體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而構成之管接頭,其特徵為,係具備:鎖環收容溝槽,形成在承座之內周;鎖環,收容在前述收容溝槽,在圓周方向具有一個缺口;環狀的定心用構件,配置在前述收容溝槽的內周面與鎖環的外周面之間,當插口尚未插入承座時,相對於承座以定心狀態保持鎖環;以及突部,形成在插口之前端的外周,在插口插入承座時,將收容在收容溝槽的鎖環朝管徑方向彈性撐開而可通過該鎖環之內周側,並且當管軸方向的脫離力作用在彼此接合的承座與插口之間時,從承座的裡側卡合於鎖環而可防止插口從承座脫離;前述定心用構件具有:管圓周方向上之複數個分割部、以及將管圓周方向上相鄰的分割部彼此相互連接的連接部;前述分割部具有:從外周側保持鎖環的保持部、以及由該保持部的承座裡側部分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可在管軸方向卡合於鎖環的卡合部;前述連接部,是配置在比分割部更靠近外周側,並且可對應於前述鎖環的彈性撐開而朝管徑方向彈性變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接頭,其中, 連接部是呈圓弧狀,圓弧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是分別與在管圓周方向相鄰的一對分割部連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接頭,其中,在比鎖環收容溝槽更靠近承座的裡側,形成有用來形成前述鎖環收容溝槽的內周突部;分割部,在插口插入承座之前,保持部從外周側保持著鎖環時,卡合部是比前述內周突部更朝管徑方向的內周側突出。
  4. 一種管接頭之鎖環用的定心用構件,是在可彼此連接之形成於一方管體之端部的承座內部,插入另一方管體之端部所形成的插口而構成之管接頭當中,配置在形成於承座內周的鎖環收容溝槽的內周面、與前述收容溝槽所收容之在圓周方向具有一個缺口的鎖環的外周面之間,當插口尚未插入承座時,相對於承座以定心狀態保持鎖環的環狀的定心用構件,其特徵為:前述插口在其外周具備突部;前述突部,在插口插入承座時,將收容在收容溝槽的鎖環朝管徑方向彈性撐開而可通過該鎖環之內周側,並且在管軸方向的脫離力作用於彼此接合的承座與插口之間時,從承座的裡側卡合於鎖環而可防止插口從承座脫離;前述定心用構件具有:管圓周方向上之複數個分割部、以及將在管圓周方向相鄰的分割部彼此連接的連接部;前述分割部具有:從外周側保持鎖環的保持部、以及 由該保持部的承座裡側部分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可在管軸方向卡合於鎖環的卡合部;前述連接部配置在比分割部更靠近外周側,並且可對應於前述鎖環的彈性撐開而朝管徑方向彈性變形。
TW103130993A 2009-01-27 2010-01-27 Pipe fittings and fittings for the locking ring TWI530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4836A JP5455382B2 (ja) 2009-01-27 2009-01-27 管継手およびシール材
JP2009014838 2009-01-27
JP2009014835A JP5455381B2 (ja) 2009-01-27 2009-01-27 シール材
JP2009110223A JP5312181B2 (ja) 2009-04-30 2009-04-30 離脱防止管継手およびロックリング心出し用部材
JP2009116035 2009-05-13
JP2009117098A JP5557470B2 (ja) 2009-01-27 2009-05-14 管継手構造
JP2009119368 2009-05-18
JP2009138737A JP5377095B2 (ja) 2009-06-10 2009-06-10 管継手構造および接続管
JP2009148148A JP2011007204A (ja) 2009-06-23 2009-06-23 離脱防止管継手およびこの管継手に用いられる押圧爪
JP2009209878A JP5500922B2 (ja) 2009-05-18 2009-09-11 管継手および押輪
JP2009211170A JP5451275B2 (ja) 2009-05-13 2009-09-14 管継手
JP2009234064A JP5570173B2 (ja) 2009-10-08 2009-10-08 スペーサおよび管
JP2009236788A JP2011085162A (ja) 2009-10-14 2009-10-14 管継手
JP2009243942 2009-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159A true TW201447159A (zh) 2014-12-16
TWI530636B TWI530636B (zh) 2016-04-21

Family

ID=4488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0993A TWI530636B (zh) 2009-01-27 2010-01-27 Pipe fittings and fittings for the locking ring
TW103130995A TWI542806B (zh) 2009-01-27 2010-01-27 Joints and fittings for pipe joints
TW099102264A TWI487862B (zh) 2009-01-27 2010-01-27 Pipe fittings
TW103130994A TWI542805B (zh) 2009-01-27 2010-01-27 Pipe fitting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0995A TWI542806B (zh) 2009-01-27 2010-01-27 Joints and fittings for pipe joints
TW099102264A TWI487862B (zh) 2009-01-27 2010-01-27 Pipe fittings
TW103130994A TWI542805B (zh) 2009-01-27 2010-01-27 Pipe fitting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8573654B2 (zh)
EP (1) EP2392845B1 (zh)
KR (3) KR101488752B1 (zh)
CN (6) CN103925432B (zh)
TW (4) TWI530636B (zh)
WO (1) WO20100872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79388A1 (en) * 2008-01-15 2009-07-16 Uhlenkamp Brian J Hygienic Coupling and Fitting Seal System
NL2002303C2 (nl) * 2008-12-08 2010-06-10 Henri Peteri Beheer Bv Leidingconstructie voor een heetwaterkraan, alsmede een dergelijke kraan.
CN103925432B (zh) * 2009-01-27 2016-08-24 株式会社久保田 管接头
JP5618722B2 (ja) * 2010-09-16 2014-11-0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シール部材および管継手および取水用配管
GB201105189D0 (en) * 2011-03-29 2011-05-11 Manning John Improvements in pipe joints
CN107678261B (zh) 2011-11-09 2020-10-23 佳能株式会社 盒和成像装置
CN102412446B (zh) * 2011-11-14 2013-12-11 江苏大学 一种连接铜包铝复合导线的方法
CN104364570B (zh) * 2012-06-25 2015-12-02 株式会社久保田 密封件、压环、接头及阀
CN102829271B (zh) * 2012-08-30 2015-03-18 无锡迈鑫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防爆试压接头
CA2844011C (en) * 2013-03-14 2019-07-23 Handy & Harman Drain seal
CN103267183A (zh) * 2013-05-28 2013-08-28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球墨铸铁管接口卡环锚固结构
US20150069753A1 (en) * 2013-09-10 2015-03-12 Maroko Limited Advancements in mechanical sealing apparatus
DE102013018344A1 (de) * 2013-10-31 2015-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Kupplungseinheit, kupplungseinrichtung,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MX2016007674A (es) 2013-12-12 2017-01-06 United States Pipe And Foundry Company Llc Junta de tubería resistente a la separación.
CN104768350B (zh) * 2014-01-03 2017-09-22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
CN104019313B (zh) * 2014-06-06 2016-07-06 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 耐高压一体化无泄漏套筒补偿器
CN104132203A (zh) * 2014-07-30 2014-11-05 江苏瑞腾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涂塑复合钢管及管扣件
CN104455830B (zh) * 2014-11-11 2016-08-2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包覆式管接头
GB2535145B (en) * 2015-02-03 2017-10-18 Acergy France SAS Termination bulkheads for subsea pipe-in-pipe systems
US20160273688A1 (en) * 2015-03-16 2016-09-22 Caterpillar Inc. Quick Connector for Hydraulic Hose Coupling
US10436367B2 (en) * 2015-05-21 2019-10-08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mpany Pipe joint fitting with earthquake resistant functions
US10619549B2 (en) 2015-08-17 2020-04-14 Cummins Inc. Lobed exhaust manifold slip joint
JP5924655B1 (ja) * 2015-09-30 2016-05-25 小川 修 噴出ノズル管
CN108884955B (zh) * 2016-03-28 2020-07-03 株式会社久保田 管接头、脱离防止构件、及管接合方法
US11306849B2 (en) 2016-06-17 2022-04-19 United States Pipe And Foundry Company, Llc Separation-resistant pipe joint with enhanced ease of assembly
US10550979B2 (en) * 2017-02-02 2020-02-04 North American Pipe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duit squeeze retainer
KR101840587B1 (ko) * 2017-02-02 2018-03-20 케이제이씨 주식회사 파이프와 이음관을 연결하는 내진용 파이프 연결구
CN106870850A (zh) * 2017-04-16 2017-06-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承插式管道抗震接口
US10648602B2 (en) * 2017-05-23 2020-05-12 S&B Technical Products, Inc Sealing gasket with specialized reinforcing ring for sealing plastic pipelines
CA3017732C (en) 2017-09-18 2021-02-16 North American Pipe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bris shield for squeeze-activated retainer for a conduit
CN109648813A (zh) * 2017-10-12 2019-04-19 株式会社阿雷斯提 冷却管及模具的冷却结构
CN107559518B (zh) * 2017-10-25 2019-03-12 青岛理工大学 轴向内拉式快速连接海底管道装置
US10900597B2 (en) * 2017-11-29 2021-01-26 Krausz Industries Ltd. Anti-corrosion pipe system with adjustable length
CN107994146B (zh) * 2017-12-19 2024-04-23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密封件结构
WO2020012820A1 (ja) * 2018-07-10 2020-01-16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筐体装置及び筐体装置の装着方法
CN108758125A (zh) * 2018-07-26 2018-11-06 佛山市易联捷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锁紧接管装置
US10951015B2 (en) * 2018-12-14 2021-03-16 Robroy Industries—Texas, LLC Electrical conduit system having improved sealing between joints
CN109667934B (zh) * 2018-12-26 2021-02-09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接口密封装置及制备方法
WO2020204217A1 (ko) * 2019-04-01 2020-10-08 주식회사 조인탑 파이프 조인트 장치
CN110030441B (zh) * 2019-05-14 2023-11-17 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
CN110131508A (zh) * 2019-06-01 2019-08-16 莫志华 一种承插内嵌自固式钢塑复合全摆向拖拉管
KR102139467B1 (ko) * 2019-08-30 2020-07-30 정우금속공업 주식회사 파이프 연결용 피팅장치
CN112576200B (zh) * 2019-09-27 2023-03-1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内衬层的钢管气密封结构
US11193611B2 (en) 2019-10-14 2021-12-07 Fernco, Inc. Pipe coupling apparatus
JP7382203B2 (ja) * 2019-10-18 2023-11-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管継手および管の接合方法
US11204114B2 (en) 2019-11-22 2021-12-21 Trinity Bay Equipment Holdings, LLC Reusable pipe fit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071800A (zh) * 2019-12-06 2020-04-28 刘月金 一种全自动次品卫生巾衔接管输送分离粉末机
KR102317319B1 (ko) * 2019-12-27 2021-10-26 공재철 생산성과 조립성을 향상시킨 토치
JP2022074980A (ja) * 2020-11-06 2022-05-18 株式会社クボタ 管継手、押輪および管の接合方法
WO2022103571A2 (en) * 2020-11-11 2022-05-19 Victaulic Company Torque absorbing surface
CN112815179B (zh) * 2021-03-02 2022-04-1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主动可调速式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
FR3121461B1 (fr) * 2021-04-06 2023-08-04 Rikksen Dispositif de drainage équipé d’un manchon de fixation pour construction, notamment un toit de bâtiment ou une terrasse
US11668425B1 (en) * 2021-06-01 2023-06-06 RTF Components LLC Push seal pipe adapter
CN114151634A (zh) * 2021-12-09 2022-03-08 浙江宏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压式管道系统用的温度补偿器
USD998764S1 (en) * 2021-12-15 2023-09-12 Kubota Corporation Load transfer key
CN114704701A (zh) * 2022-03-31 2022-07-05 公元股份有限公司 三壁波纹管的连接结构
KR102622798B1 (ko) 2022-05-16 2024-01-10 와토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양변기의 배수통로 연결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14678A (en) * 1927-08-04 1931-07-14 William C Ferguson Methods of joining bell and spigot pipes
US1926422A (en) * 1930-12-29 1933-09-12 Fred C Armbruster Pipe joint
US3041077A (en) * 1958-11-19 1962-06-26 Mannesmann Ag Pipe joints
GB898884A (en) * 1960-01-01 1962-06-14 Stanton Ironwork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ean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pipe lengths
US3325174A (en) * 1964-11-16 1967-06-13 Woodward Iron Company Pipe joint packing
US3381983A (en) * 1965-08-16 1968-05-07 Ventura Tool Company Connectible and disconnectible tool joints
US3469852A (en) 1965-10-23 1969-09-30 Smith Blair Inc Leak clamp for bell and spigot pipe joint
US3547471A (en) 1968-02-02 1970-12-15 Christy Metal Products Inc Pipe coupling
US3521911A (en) * 1968-03-06 1970-07-28 Vetco Offshore Ind Inc Lockable and unlockable,releasable tool joints
US3684320A (en) * 1970-04-28 1972-08-15 Tiroler Roehren & Metallwerk Pipe joints
US3884510A (en) 1971-11-04 1975-05-20 Pont A Mousson Device for the tensile locking of pipe elements
JPS5217124Y2 (zh) 1971-12-04 1977-04-18
NL172363C (nl) * 1971-12-14 1983-08-16 Wavin Bv Mofbuis.
JPS5316023Y2 (zh) * 1973-06-19 1978-04-27
JPS5217124B2 (zh) 1973-12-28 1977-05-13
JPS51113486A (en) * 1975-03-28 1976-10-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m drawing device
GB1520332A (en) * 1975-05-16 1978-08-09 Kubota Ltd Separationprevented pipe joint construction
JPS5217124A (en) 1975-07-31 1977-02-08 Ntn Toyo Bearing Co Ltd Fuel injection device
GB1472693A (en) * 1975-09-02 1977-05-04 Lloyd Ltd P Pipe coupling socket assemblies
JPS5334120A (en) * 1976-09-13 1978-03-30 Kubota Ltd Quakeproof pipe joint
US4126337A (en) 1977-08-04 1978-11-21 Kubota, Ltd. Separation-preventive type pipe joint
JPS5477849A (en) * 1977-12-01 1979-06-21 Taiyou Hatsujiyou Seisakushiyo C type retaining ring
DE2918589A1 (de) 1978-05-18 1979-11-22 Scheepswerf Stapel Bv Schnellkuppelndes kugelgelenk
GB2038435B (en) * 1978-12-22 1983-03-09 Kubota Ltd Slipping off preventing pipe joint
JPS5949471B2 (ja) 1980-09-09 1984-12-03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管継ぎ手
JPS5778070A (en) 1980-11-01 1982-05-15 Ricoh Co Ltd Apparatus for fixing roller heating
US4524505A (en) * 1981-03-12 1985-06-25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mpany Method of assembling a pipe joint
US4456288A (en) 1981-03-12 1984-06-26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mpany Snap ring and restrained pipe joint using said snap-ring
US4643466A (en) 1984-03-29 1987-02-17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mpany Pipe joint assembly with snap r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
JPS6161390A (ja) 1984-08-30 1986-03-2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点火プラグ
CA1264342A (en) * 1984-09-07 1990-01-09 Kubota, Ltd. Separation preventive pipe joint
GB8429364D0 (en) 1984-11-21 1985-01-03 Btr Plc Pipe clamp device
GB8516613D0 (en) * 1985-07-01 1985-08-07 Naylor Bros Clayware Ltd Pipe connector
US4685708A (en) * 1986-03-07 1987-08-11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mpany Axially restrained pipe joint with improved locking ring structure
US5114162A (en) * 1986-11-13 1992-05-19 A-Lok Products, Inc. Gasket for use in manhole bases and the like
JPS6445083A (en) 1987-08-13 1989-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 emitting body such as electric water boiling apparatus
JPH0424232Y2 (zh) * 1987-09-14 1992-06-08
US4930791A (en) * 1989-04-10 1990-06-05 Fmc Corporation Plastic bore seal
FR2647520B1 (fr) * 1989-05-23 1994-09-23 Pont A Mousson Garniture d'etancheite, emboitement destine a recevoir ladite garniture et joint d'etancheite ainsi realise
JPH0738510B2 (ja) 1989-06-07 1995-04-26 純一 都築 電磁波吸収ボード
FR2649177B1 (fr) * 1989-06-28 1992-06-19 Pont A Mousson Garniture d'etancheite a talon annulaire d'ancrage
JPH03265788A (ja) * 1990-03-12 1991-11-26 Sekisui Chem Co Ltd 管継手
JPH0490790A (ja) 1990-08-03 1992-03-24 Hitachi Ltd 洗濯兼乾燥機
JPH088385Y2 (ja) * 1990-12-26 1996-03-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離脱防止管継手
JPH0799231B2 (ja) * 1991-07-16 1995-10-25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管継ぎ手
JP2698297B2 (ja) * 1992-02-03 1998-01-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離脱防止継手
JPH05231570A (ja) * 1992-02-20 1993-09-07 Kubota Corp 離脱防止管継手用ゴム輪
JP2758098B2 (ja) * 1992-02-20 1998-05-25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離脱防止管継手
JPH0669574A (ja) 1992-08-18 1994-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ーザ用電源装置
JPH06137472A (ja) * 1992-10-29 1994-05-17 Nippon Piston Ring Co Ltd 管継手用ロックリング
US5464228A (en) * 1992-11-04 1995-11-07 United States Pipe And Foundry Company Restraining element for pressure pipe joints
US5383689A (en) * 1993-07-09 1995-01-24 Wilkerson Corporation Separable connector for pressure fluid components
JP2891045B2 (ja) 1993-07-22 1999-05-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放送型会議用画像伝送装置
JP2602675Y2 (ja) * 1993-12-17 2000-01-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離脱防止管継手
JP3411382B2 (ja) 1994-04-12 2003-05-26 矢野技研株式会社 流体管の離脱防止装置
JP3257900B2 (ja) * 1994-06-10 2002-02-18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離脱防止管継手
AU684975B2 (en) 1994-06-28 1998-01-08 Eisenwerke Fried. Wilh. Duker Gmbh & Co. Tension-resisting pipe conne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3392986B2 (ja) 1995-05-17 2003-03-31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流体管の離脱防止装置
NL1000584C2 (nl) 1995-06-16 1996-12-19 Wavin Bv Buisdeel met een mofeinde voorzien van een afdichtsamenstel, alsmede afdichtsamenstel.
PL183366B1 (pl) * 1995-07-07 2002-06-28 Marley Tile Ag Zespół łączący dla rur i złączka rur
US5609368A (en) * 1995-07-26 1997-03-11 Kubota Corporation Separation preventive pipe joint
JPH0942549A (ja) 1995-07-26 1997-02-14 Kubota Corp 管継手用シール材
US5613714A (en) * 1996-03-14 1997-03-25 Kubota Corporation Separation-preventive pipe joint
JPH1038157A (ja) 1996-07-19 1998-02-13 Aron Kasei Co Ltd 塩ビ管・陶管接続用継手
JP3698502B2 (ja) * 1996-10-29 2005-09-21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管接続構造
DE19707630C1 (de) * 1997-02-26 1998-06-18 Festo Ag & Co Verbindungseinrichtung für zwei Körper einer fluiddurchströmten Baugruppe
FR2762054B1 (fr) * 1997-04-09 1999-05-21 Pont A Mousson Jonc fendu metallique pour joint verrouille entre elements de canalisation, et joint verrouille correspondant
US6019396A (en) 1997-08-27 2000-02-01 Waterwork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Co., Ltd. Pipe connecting apparatus
GB2349929A (en) 1999-05-14 2000-11-15 Hepworth Building Prod Pipe fitting
US6123317A (en) * 1999-08-09 2000-09-26 Aeroquip Corporation Coupling
JP4136286B2 (ja) 1999-08-09 2008-08-20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耐食性に優れたZn−Al−Mg−Si合金めっき鋼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391082Y (zh) * 1999-09-09 2000-08-09 诸暨市凌宇管件有限公司 大口径卫生管接头
JP2001165366A (ja) * 1999-12-03 2001-06-22 Benkan Corp 管継手
JP2001279420A (ja) 2000-03-30 2001-10-10 Kurimoto Ltd 外面被覆管
JP4325770B2 (ja) 2000-04-14 2009-09-02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流体管の離脱防止装置
US7108289B1 (en) 2000-06-08 2006-09-19 United States Pipe And Foundry Company, Llc Restraining gasket for mechanical joints of pipes
WO2002012772A1 (fr) 2000-08-08 2002-02-14 Nagai Kosho Co., Ltd. Systeme d'assemblage de tuyaux
FR2813374B1 (fr) * 2000-08-25 2002-11-29 Saint Gobain Pont A Mousson Raccord de liaison d'un element de tuyauterie tubulaire avec une conduite
JP2002310354A (ja) * 2001-04-06 2002-10-23 Nippon Chutetsukan Kk 管継手構造
JP4684476B2 (ja) 2001-06-29 2011-05-18 国産ラセン管株式会社 導管接続装置
JP3851119B2 (ja) * 2001-07-06 2006-11-29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機器の接続装置
JP2003106485A (ja) 2001-09-28 2003-04-09 Kokusan Rasenkan Kk 導管接続装置
US6695356B2 (en) * 2001-11-19 2004-02-24 Cooper Cameron Connector for securing conduits
JP4040868B2 (ja) 2001-11-26 2008-01-30 株式会社クロダイト 管継手用パッキン及びシール組付部
JP4039863B2 (ja) 2002-02-13 2008-01-3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スペーサおよび管の取扱方法
CN2531221Y (zh) * 2002-03-03 2003-01-15 青岛北钢铸管有限公司 管道接头压块式防脱装置
GB2387886B (en) * 2002-04-25 2005-12-07 Parker Hannifin Plc Connection system
CN2536879Y (zh) * 2002-05-25 2003-02-19 大庆开发区东油新技术有限公司 锌铝合金——涂料双层涂镀防腐油管
KR100808655B1 (ko) * 2002-10-28 2008-03-03 신닛뽄세이테쯔 카부시키카이샤 표면 평활성과 성형성이 우수한 고내식성 용융 도금 강재와용융 도금 강재의 제조 방법
JP4212341B2 (ja) 2002-11-15 2009-01-21 株式会社クボタ 管継手用スペーサおよび管継手
JP2004197875A (ja) 2002-12-20 2004-07-15 Kubota Corp 鞘管工法における管接続用治具
US7243954B2 (en) * 2003-01-07 2007-07-17 Kubota Corporation Pipe joint with earthquake-proof function
JP4286004B2 (ja) * 2003-01-07 2009-06-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管の継手構造
JP4086681B2 (ja) 2003-03-06 2008-05-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推進管の継手構造
JP4121415B2 (ja) 2003-04-14 2008-07-23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管継手部の回転防止装置
JP4363892B2 (ja) 2003-05-15 2009-11-11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離脱防止管継手
JP4329063B2 (ja) 2003-05-23 2009-09-09 Smc株式会社 管継手
WO2005047745A2 (en) * 2003-10-15 2005-05-26 United States Pipe And Foundry Company, Llc Energized restraining gasket for mechanical joints of pipes
US7354073B2 (en) 2004-03-30 2008-04-08 Waterwork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Co., Ltd. Pipe joint
JP4542366B2 (ja) 2004-05-12 2010-09-15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管接続構造
KR100595666B1 (ko) 2004-06-05 2006-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 전원 공급 단자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JP4405342B2 (ja) 2004-08-20 2010-01-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スペーサおよびスペーサを取付けた管
FR2875888B1 (fr) * 2004-09-24 2006-12-01 Saint Gobain Pam Sa Garniture d'etancheite et assemblage correspondant
FR2877070B1 (fr) * 2004-10-22 2007-01-26 Saint Gobain Pam Sa Jonc de verrouillage segmente, assemblage et procede de montage correspondants
JP2006170296A (ja) 2004-12-15 2006-06-29 Kubota Corp 管継手およびその接合方法
KR101328871B1 (ko) * 2005-03-22 2013-11-20 스트라우브 베르케 아게 파이프 커플링용 앵커링 요소
JP4318696B2 (ja) * 2005-04-22 2009-08-26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さや管推進工法
RU2404390C2 (ru) * 2005-06-27 2010-11-20 Паркер Ханнифин (Острэйлиа) Пти Лимитед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я муфта
CA2560030C (en) 2005-11-24 2013-11-12 Sulzer Metco Ag A thermal spraying material, a thermally sprayed coating, a thermal spraying method an also a thermally coated workpiece
JP4948884B2 (ja) 2006-04-27 2012-06-06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流体管の移動防止手段
JP4845635B2 (ja) 2006-08-09 2011-12-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離脱防止管継手
FR2907877B1 (fr) 2006-10-31 2012-06-22 Saint Gobain Pont A Mousson Jonction tubulaire
JP4949061B2 (ja) * 2007-02-13 2012-06-06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管継手
JP4836870B2 (ja) * 2007-05-31 2011-12-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管継手のシール材およびこのシール材を用いた管継手
JP5019963B2 (ja) 2007-06-14 2012-09-05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管継手
JP5060181B2 (ja) 2007-06-15 2012-10-31 大成機工株式会社 管継手部の離脱防止構造
JP4947036B2 (ja) 2007-11-14 2012-06-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方法
EP2270250B1 (en) * 2008-03-24 2019-05-22 Kubota Corporation Pipe provided with corrosion prevention layer on the outside surfa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pipe
CN103925432B (zh) * 2009-01-27 2016-08-24 株式会社久保田 管接头
US8857861B2 (en) 2009-10-12 2014-10-14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Self-restrained pipe joint system
CN104364570B (zh) 2012-06-25 2015-12-02 株式会社久保田 密封件、压环、接头及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19618B2 (en) 2017-08-01
US9488300B2 (en) 2016-11-08
CN102301172B (zh) 2014-04-09
CN104075050A (zh) 2014-10-01
TW201447161A (zh) 2014-12-16
CN103148293B (zh) 2015-07-29
TWI542806B (zh) 2016-07-21
CN103148293A (zh) 2013-06-12
KR101488752B1 (ko) 2015-02-03
CN103174889B (zh) 2015-03-11
KR20130129305A (ko) 2013-11-27
EP2392845B1 (en) 2018-05-30
CN103133793A (zh) 2013-06-05
US20140035282A1 (en) 2014-02-06
KR20110110166A (ko) 2011-10-06
CN102301172A (zh) 2011-12-28
US10520119B2 (en) 2019-12-31
TW201043822A (en) 2010-12-16
US20160102790A1 (en) 2016-04-14
WO2010087275A1 (ja) 2010-08-05
KR101514689B1 (ko) 2015-04-23
CN103133793B (zh) 2015-06-24
CN104075050B (zh) 2016-07-06
EP2392845A1 (en) 2011-12-07
TW201447160A (zh) 2014-12-16
US20160102792A1 (en) 2016-04-14
US20110278835A1 (en) 2011-11-17
KR20130126728A (ko) 2013-11-20
US10006572B2 (en) 2018-06-26
KR101585909B1 (ko) 2016-01-18
US8573654B2 (en) 2013-11-05
CN103174889A (zh) 2013-06-26
TWI530636B (zh) 2016-04-21
CN103925432A (zh) 2014-07-16
TWI542805B (zh) 2016-07-21
US20140203554A1 (en) 2014-07-24
TWI487862B (zh) 2015-06-11
CN103925432B (zh) 2016-08-24
EP2392845A4 (en)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636B (zh) Pipe fittings and fittings for the locking ring
JP6623261B2 (ja) 管継手
JP4609758B2 (ja) 管継手
JP2016538513A (ja) 単動押し式接続導管継手
TW463021B (en) Pipe joint
US20130154260A1 (en) Coupling And Joint For Fixedly And Sealingly Securing Components To One Another
JP2010059642A (ja) 接続部受口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管継手、ます、パイプ
JP6242680B2 (ja) 管継手
US11028950B2 (en) Pipe coupling
JP3171690U (ja) 地中埋設用のステンレス鋼管継手
JPS60544Y2 (ja) 水道管接合部における管の逸脱防止装置
JP2022181136A (ja) 管継手における管端防食構造
JP4204337B2 (ja) 管継手方法
JP2011202790A (ja) 樹脂配管の樹脂配管用継手への接続方法及び樹脂配管用継手
JPH0221678Y2 (zh)
JP2002228063A (ja) 管継手用抜止め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管継手
JP2002235884A (ja) 耐震継手ならびに耐震管路
JP2011112166A (ja) 離脱防止管継手およびこの管継手に用いられる押圧爪
JPH10141558A (ja) 防食メカニカル管継手及び防食メカニカル管接続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