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6368B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46368B CN105946368B CN201610281734.0A CN201610281734A CN105946368B CN 105946368 B CN105946368 B CN 105946368B CN 201610281734 A CN201610281734 A CN 201610281734A CN 105946368 B CN105946368 B CN 1059463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device side
- terminal
- protrusion
- moun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以及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包括:前面、后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以及凹部。凹部具有开口、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底壁具有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在倾斜面上设置有盒侧端子组。在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制部,第一限制部在安装状态下与第一定位部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接触,从而限制装置侧端子部的+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侧的移动,在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制部,第二限制部在安装状态下与第二定位部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接触,从而限制装置侧端子部的+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380000067.9、申请日为2013年3月20日、申请人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的发明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容纳印刷材料的盒、包括盒和印刷装置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以及可自由装卸地安装盒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内部容纳墨水的盒可装卸地安装在作为印刷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并且该打印机从盒向印刷头供应墨水而进行印刷。近年来使用了安装了保存有与墨水相关的信息(例如,墨水颜色)的电路基板的盒(例如,专利文献1~5)。安装在盒上的电路基板包括保存与墨水相关的信息的存储装置和用于与打印机进行电连接的端子组(也称为“盒侧端子组”)。通过将盒安装到打印机的盒安装部,盒侧端子组与设置在盒安装部中的端子组(也称为“装置侧端子组”)接触。由此,盒侧端子组的各端子与装置侧端子组的对应的各端子电连接,并在打印机和盒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341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230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发明专利第620314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表2002-505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文献特表2002-5133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或2的技术中,由于盒安装部或盒的制造误差,可能不能使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能够导通地接触。
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设置有装置侧端子组的连接器可移动地设置在盒安装部上。详细地说,连接器被构成为能够在与盒的插入方向(专利文献3的图7中的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专利文献3的图7中的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在盒的前面设置有凹部,在凹部内的沿插入方向的侧面上配置有盒侧端子组。在该技术中,由于连接器被构成为能够移动,因此,在向盒安装部安装盒时,连接器与盒的位置配合地移动。由此,试图良好地实现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接触。
在上述技术中,通过凹部的配置有盒侧端子组的四个侧面来进行连接器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可能由于盒的设计误差导致凹部形状产生误差,不能很好地实现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接触。
另外,在上述技术中,从盒被插入盒安装部到被安装至盒安装部的期间,装置侧端子组可能会与凹部的侧面或者盒侧端子组相摩擦。由于装置侧端子组与凹部的侧面等摩擦,盒的构成部件被摩削有时会产生摩削碎屑。另外,有时由于装置侧端子组与凹部的侧面等摩擦产生的静电会吸引尘埃。一旦在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周边存在摩削碎屑或尘埃等,就有可不能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接触。
另外,在专利文献4、5的技术中,连接器被构成为能够在作为与盒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的X轴方向上移动。另外,在专利文献4、5的技术中,在盒的前面设置有凹部,在凹部的与插入方向垂直的底面上设置有盒侧端子组。在专利文献4、5的技术中,通过将凹部内设置的引导部件插入盒安装部的引导插槽来进行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定位。
在上述技术中,盒侧端子组被设置在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凹部的底面上,并与装置侧端子组处于在插入方向上相对的关系。由此,当相对于盒安装部装卸盒时,能够减少装置侧端子组与盒摩擦的可能性。但是,在从盒被插入盒安装部至被连接的期间,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点接触。由此,由于盒安装部或盒的微小的制造误差,有可能无法实现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接触。
上述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进行大幅面纸张(例如,A2~A0尺寸)的印刷的大型打印机中,由于盒的尺寸增大而更为显著。
如上述例举的问题不仅限于盒、以及可装卸盒的打印机,而是向外部供应(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种类的印刷材料(例如,调色剂)的印刷装置、以及装卸自由地安装在印刷装置上的盒所共通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良好地实现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接触的技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一种盒,所述盒可装卸地安装至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刷装置在将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作为X轴、Y轴、Z轴,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并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负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时,包括:盒安装部,盒朝着所述-Y轴方向侧的装置侧前壁部而从所述+Y轴方向侧的插入口向所述-Y轴方向被插入至所述盒安装部;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以及装置侧端子部,所述装置侧端子部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的比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更靠所述+Z轴方向侧的位置;所述装置侧端子部包括:装置侧端子组,所述装置侧端子组在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表面上设置有触点;以及第一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表面的所述+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并且,所述装置侧端子部以相对于所述装置侧前壁部能够向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Z轴方向移动的状态被安装,所述盒在将在所述盒被安装在所述盒安装部中的安装状态下对于所述盒的所述X轴、所述Y轴以及所述Z轴分别作为所述盒的X轴、Y轴、Z轴时,包括:前面和后面,所述前面和后面是在所述Y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所述后面位于所述+Y轴方向侧,所述前面位于所述-Y轴方向侧,并且所述前面形成为所述Z轴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X轴方向上的尺寸大的大致长方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与所述前面及所述后面相交、且在所述Z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所述+Z轴方向侧,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Z轴方向侧;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是与所述前面、所述后面、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相交、且在所述X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X轴方向侧,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X轴方向侧;供应管插入孔,所述供应管插入孔被设置在所述前面上,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被插入至供应管插入孔;以及凹部,所述凹部被设置在所述前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所交叉的角部,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装置侧端子部被插入所述凹部中;所述凹部包括:作为所述装置侧端子部被插入凹部内时的入口的开口;以及构成所述凹部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X轴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X轴方向侧,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X轴方向侧,所述底壁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包含所述-Y轴方向分量和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并在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组接触的盒侧端子组,在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接触,从而限制所述装置侧端子部在所述+Z轴方向以及所述+X轴方向侧的移动,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接触,从而限制所述装置侧端子部在所述+Z轴方向以及所述-X轴方向上的移动。
在安装应用例1所述的盒的印刷装置中,装置侧端子部可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应用例1所述的盒包括供这样的装置侧端子部插入的凹部。由此,即使在盒安装部或盒产生了制造误差的情况下,当向盒安装部安装盒时,通过装置侧端子部移动,能够在吸收该误差的同时装置侧端子部被导入盒的凹部内。而且,最终通过设置在凹部的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进行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定位。即,在安装结束时以及在安装状态下,通过由设置在盒的凹部中的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限制装置侧端子部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而定位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由此,能够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接触。
另外,在安装应用例1所述的盒的印刷装置中,装置侧端子组设置在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表面上,在应用例1所述的盒中,盒侧端子组设置在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即,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均设置在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的面上,-Y轴方向是盒的插入方向。当向盒安装部插入盒时,盒向-Y轴方向前进。这时,盒侧端子组也向-Y轴方向前进并逐渐接近装置侧端子组,但在即将安装结束之前两者不接触。在安装的最后阶段,在装置侧端子部被插入盒的凹部之后,在即将安装结束之前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稍稍摩擦。而且,在安装结束时以及在安装状态下,通过由设置在盒的凹部中的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限制装置侧端子部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来定位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如此,在安装盒时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基本上不摩擦,另一方面在盒的安装即将结束之前,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稍稍摩擦,因此能够减少安装盒时装置侧端子组摩擦盒而形成摩削碎屑的可能性。另外,即便假设在装置侧端子组的附近存在尘埃,并且尘埃被夹在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之间的情况下,通过装置侧端子组与盒侧端子组的表面直线地摩擦并接触,也能够发挥从接触部排出尘埃的效果(擦拭效果),减少尘埃被夹在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之间的可能性。
应用例2:如应用例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以及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包括:+Z轴方向侧接触面,所述+Z轴方向侧接触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中的对应的所述定位部的所述+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以及-Z轴方向侧接触面,所述-Z轴方向侧接触面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中的对应的所述定位部的所述-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根据应用例2所述的盒,在安装状态下,第一限制部具有与第一定位部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的+Z轴方向侧接触面以及与-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的-Z轴方向侧接触面,第二限制部具有与第二定位部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的+Z轴方向侧接触面以及与-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的-Z轴方向侧接触面。即,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限制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装置侧端子组相对盒侧端子组的定位。由此,能够更加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接触。而且,由于能够在+Z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两侧保持装置侧端子部,因此,即使在使用印刷装置时被施加振动或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抑制这样的振动或冲击导致的装置侧端子组与盒侧端子组的接触位置的偏离。应用例3:如应用例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以及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包括:入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从设置在所述-Y轴方向侧的端面上的开口向所述+Y轴方向侧延伸,并且所述入口部分的所述Z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朝向所述+Y轴方向而单调减少;以及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从所述入口部分的+Y轴方向上的端部向所述+Y轴方向侧延伸,所述接触部分的所述Z轴方向上的尺寸固定,并且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中的对应的所述定位部接触。根据应用例3所述的盒,通过具有Z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Y轴方朝向+Y轴方向而单调减少的入口部分,即使在盒或盒安装部产生了Z轴方向上的制造误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可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装置侧端子部的定位部引导至设置在盒的凹部中的限制部。另外,由于包括Z轴方向上的尺寸固定的接触部分,因此,通过在将装置侧端子部的定位部引导至入口部分至后推进到接触部分,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装置侧端子组相对盒侧端子组的定位。
应用例4:如应用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分别包括+Y轴方向侧接触面,所述+Y轴方向侧接触面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中的对应的所述定位部的所述+Y轴方向侧端部接触。根据应用例4所述的盒,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分别限制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的+Y轴方向侧端部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在向盒安装部插入盒时,由于装置侧端子部过度地向+Y轴方向前进而与盒凹部内的底壁强烈地碰撞。由此,能够防止装置侧端子部的损坏。
应用例5:如应用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底壁中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以及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对底壁侧凹部。根据应用例5所述的盒,在盒侧端子组的+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露出大致三角形的面。由此,在将盒侧端子组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电路基板的安装和卸下。另外,如果在装置侧端子组的+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相对于表面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一对突起,并接纳于底壁侧凹部,那么除了通过限制部和定位部进行的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定位以及位置偏离的抑制之外,即使在接近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位置,也能够进行两者的定位和位置偏离的抑制。由此,能够更加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接触。
应用例6:如应用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杆插入孔,所述杆插入孔设置在所述前面中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在所述Z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上的杆被插入至所述杆插入孔,所述供应管插入孔设置在所述杆插入孔与所述凹部之间。根据应用例6所述的盒,通过将杆插入杆插入孔中,来相对于盒安装部进行盒整体的定位,并抑制从正确的安装位置的位置偏离。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杆插入孔附近的位置偏离。另一方面,设置在前面的角部上的盒侧端子组和杆插入孔位于分开的位置,这样,有时难以抑制位于远离杆插入孔的位置处的部件的位置偏离。特别是,用于大尺寸印刷用的印刷装置的大容量类型的盒的尺寸大,盒侧端子组和杆插入孔相应地位于分开的位置。但是,如上所述,通过采用能够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的装置侧端子部以及供这样的装置侧端子部插入的凹部的构成,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定位。即,即使是大容量类型的尺寸大的盒,也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盒整体的定位,吸收盒的制造误差,同时可高精度地定位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
另外,根据本应用例,供印刷材料供应管插入的供应管插入孔被设置在杆插入孔和凹部之间。即,印刷材料供应管被设置在接近杆的位置。另外,供应管插入孔被设置在接近杆插入孔的位置。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印刷材料供应管和供应管插入孔之间的位置偏离。
应用例7:如应用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是从所述第一侧壁向+X轴方向凹陷的槽,所述第二限制部是从所述第二侧壁向-X轴方向凹陷的槽。根据应用例7所述的盒,通过在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分别形成槽,能够容易地形成用于限制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
应用例8:如应用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由从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所述第二限制部由从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根据应用例8所述的盒,通过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
应用例9:一种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包括印刷装置和应用例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印刷装置在将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作为X轴、Y轴、Z轴,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并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负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时,包括:盒安装部,所述盒朝着所述-Y轴方向侧的装置侧前壁部而从所述+Y轴方向侧的插入口向所述-Y轴方向被插入至所述盒安装部;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以及装置侧端子部,所述装置侧端子部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的比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更靠所述+Z轴方向侧的位置;所述装置侧端子部包括:装置侧端子组,所述装置侧端子组在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表面上设置有触点;以及第一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表面的所述+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并且,所述装置侧端子部以相对于所述装置侧前壁部能够向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Z轴方向移动的状态被安装。根据应用例9所述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设置有装置侧端子组的保持器被构成为可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由此,即使在盒安装部或盒产生了制造误差情况下,当向盒安装部安装盒时,设置在保持器上的装置侧端子组也能够移动到与盒侧端子组接触的位置。然后,最终由设置在盒的凹部的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进行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定位。即,在安装结束时以及在安装状态下,通过由设置在盒的凹部中的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限制装置侧端子部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的+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来定位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由此,能够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接触。另外,由于包括应用例1至8中任一个所述的盒,因此能够达到与应用例1至应用例8所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应用例10:一种印刷装置,具有盒侧端子组的盒能够自由装卸地被安装至所述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刷装置在将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分别作为X轴、Y轴、Z轴,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并将沿所述X轴、Y轴、Z轴的负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时,包括:盒安装部,所述盒朝着所述-Y轴方向侧的装置侧前壁部而从所述+Y轴方向侧的插入口向所述-Y轴方向被插入至所述盒安装部;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以及装置侧端子部,所述装置侧端子部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的比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更靠所述+Z轴方向侧的位置;所述装置侧端子部包括:装置侧端子组,所述装置侧端子组在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表面上设置有触点;以及第一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表面的所述+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并且,所述装置侧端子部以相对于所述装置侧前壁部能够向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Z轴方向移动的状态被安装。根据应用例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具有装置侧端子组的装置侧端子部可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由此,即使在盒安装部或盒产生了制造误差的情况下,当向盒安装部安装盒时,装置侧端子组也能够移动到与盒侧端子组接触的位置。由此,能够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的接触。
应用例11:如应用例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盒安装部包括第一装置侧侧壁部和第二装置侧侧壁部,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和第二装置侧侧壁部是与所述装置侧前壁部相交、且在所述Z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壁部,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配置在所述+Z轴方向侧,所述第二装置侧侧壁部配置在所述-Z轴方向侧,在所述装置侧前壁部中的所述第一装置侧侧壁部与所述第二装置侧侧壁部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具有与所述Y轴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的杆,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设置在所述杆与所述装置侧端子部之间。根据应用例11所述的印刷装置,通过杆能够相对于盒安装部进行盒整体的定位,并抑制从正确的安装位置的位置偏离。另外,印刷材料供应管被设置在杆和装置侧端子部之间。即,印刷材料供应管被设置在比较接近杆的位置。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印刷材料供应管和供印刷材料供应管插入的盒的供应管插入孔之间的位置偏离。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杆附近的位置偏离,但是装置侧端子组和杆位于分开的位置,有时难以抑制该位置偏离。特别是大尺寸印刷用的打印机的尺寸大,装置侧端子组和杆相应地位于分开的位置。但是,如上所述,通过采用能够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的装置侧端子部,在向盒安装部安装盒时,装置侧端子组能够移动到与盒侧端子组接触的位置。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盒侧端子组和装置侧端子组的定位。
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除了作为上述的盒以及作为印刷材料供应系统的构成之外,还能够以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方法等的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被安装的盒安装部6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2的2-2截面图;
图4是向盒安装部6侧流动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盒安装部6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6是盒安装部6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7是盒安装部6的第三外观立体图;
图8是盒安装部6的第四外观立体图;
图9是盒安装部6的第五外观立体图;
图10是装置侧前壁部62和周边部件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11是装置侧前壁部62和周边部件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12是装置侧前壁部62和周边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图10的10-10截面图;
图14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一立体分解图;
图15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二立体分解图;
图16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17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17-17截面图;
图19是盒4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20是盒4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21是盒4的主视图;
图22是盒4的后视图;
图23是盒4的俯视图;
图24是盒4的仰视图;
图25是盒4的第一侧视图;
图26是盒4的第二侧视图;
图27是凹部90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28是凹部90附近的主视图;
图29是图28的28a-28a截面图;
图30是图28的28b-28b截面图;
图31是用于说明装置侧端子部70和电路基板50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32是安装状态下的28a-28a截面图;
图33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一图;
图34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二图;
图35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三图;
图36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四图;
图37是盒4的立体分解图;
图38A是第一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38B是图38A的38-38截面图;
图39A是第二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39B是图39A的39-39截面图;
图40A是第三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40B是图40A的40-40截面图;
图41A是第四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41B是图41A的41-41截面图;
图42A是第五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42B是图42A的42-42截面图;
图43A是第六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43B是图43A的43-43截面图;
图44A是第七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44B是图44A的44-44截面图;
图45A是第八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45B是图45A的45-45截面图;
图46A是第九变形方式的主视图;
图46B是图46A的46-46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按照以下的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例:
B.第二实施例:
C.变形例:
A.第一实施例:
A-1.印刷材料供应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的构成的立体图。在图1中绘出了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的XYZ轴。X轴、Y轴、Z轴的箭头朝向的方向分别表示沿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将沿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与X轴、Y轴、Z轴的箭头朝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是沿X轴、Y轴、Z轴的负方向。将沿X轴、Y轴、Z轴的负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将沿X轴、Y轴、Z轴的方向而不问正负的方向分别称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在此之后所示的图以及说明中也是同样的。其他图中绘出的XYZ轴的方向与图1的XYZ轴对应。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包括盒4和作为印刷装置的打印机10。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是从头22排出墨水的喷墨式打印机。该打印机10是在海报等大幅面纸张(A2~A0等)上进行印刷的大型打印机。打印机10包括盒安装部6、控制部31、滑架20、头22、以及驱动机构30。另外,打印机10包括用于用户操作打印机10的动作的操作按钮15。
多个盒4分别可装卸地安装在盒安装部6中。在本实施例中,四种盒4与四种颜色(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的墨水对应地每种一个地被安装,即合计四个盒4被安装在盒安装部6上。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在前面(+Y轴方向侧的面)设置有更换用罩13。若将更换用罩13的+Z轴方向侧向跟前侧(+Y轴方向侧)放倒,则盒安装部6的开口显露出来,能够进行盒4的装卸。当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时,墨水可经由管24供应到设置在滑架20上的头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打印机10的泵机构(没有图示)抽吸盒4内的墨水,而向头22供应墨水。此外,针对每种墨水设置有管24。将盒4被安装在盒安装部6中的状态称为“安装状态”。
头22中针对每一墨水种类设置有喷嘴。头22从喷射喷嘴向印刷纸张2喷射墨水来印刷文字以及图像等的数据。此外,关于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的情形、以及盒4和盒安装部6的详细构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是盒安装部6不与滑架20的移动联动的被称为所谓的“离架型”的打印机。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盒安装部6被设置在滑架20上,盒安装部6与滑架20一起移动的被称为所谓的“架上型”的打印机。
控制部31进行打印机10的各部分的控制以及与盒4进行信号的收发。滑架20对于印刷纸张2相对移动使头22。
驱动机构30基于来自控制部31的控制信号来使滑架往复移动。驱动机构30包括正时带32和驱动马达34。通过经由正时带32将驱动马达34的动力传递至滑架20,滑架20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打印机10包括用于使印刷纸张2在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的运送机构。在进行印刷时,印刷纸张2通过运送机构而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印刷完成后的印刷纸张2被输出到前面罩11上。
另外,在使滑架20向主扫描方向移动了的印刷区域外的位置设置有被称为起始位置的区域,在起始位置安装有为了能够正常地印刷而进行维护的维护机构。维护机构包括帽部件8、升降机构(没有图示)、以及抽吸泵(没有图示)等,帽部件8被压靠于在头22的底面侧(朝向印刷纸张2的一侧)形成有喷嘴的面(喷嘴面)上,从而以包围喷射喷嘴的方式形成封闭空间,升降机构为了将帽部件8压靠到头22的喷嘴面而使帽部件8升降,抽吸泵向通过将帽部件8压靠在头22的喷嘴面上而形成的封闭空间导入负压。
在本实施例中,在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打印机10、盒4)的使用状态下,将沿着运送印刷纸张2的副扫描方向的轴作为Y轴,将沿着重力方向(上下方向)的轴作为Z轴,将沿着滑架20的移动方向(左右方向)的轴作为X轴。这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的使用状态”是指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被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副扫描方向(前方向)为+Y轴方向,以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后方向)为-Y轴方向,以重力方向的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上方向)为+Z轴方向,以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下方向)为-Z轴方向。另外,当从前侧(+Y轴方向侧)观察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时,以从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向为+X轴方向,以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为-X轴方向。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的插入方向也是-Y轴方向,从盒安装部6卸下盒4时的方向也是+Y轴方向。由此,盒安装部6中的-Y轴方向侧也称为里侧,+Y轴方向侧也称为跟前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盒4的排列方向也是X轴方向。
图2是示出安装状态下的盒安装部6的外观立体图。在图2中示出了四个盒4被安装至盒安装部6的各插槽中的情形。在四个插槽之中,除了-X轴方向侧的一个插槽,在三个插槽中按下了手柄672。这样,通过在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之后按下手柄672来限制盒4的移动,防止盒4从盒安装部6拔出。当从盒安装部6卸下盒4时,提起手柄672解除限制从而卸下盒4。手柄672被设置为能够在形成有插入口69的壁部67上沿Z轴方向移动,盒4在被装卸时通过该插入口69。被安装的盒4的墨水通过泵机构7驱动而向管24中流动。盒安装部6的详细构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图3是图2的2-2截面图。图3示出了盒安装部6的一部分和盒4。在盒4被安装在盒安装部6中后,通过泵机构7的驱动,墨水从盒4的印刷材料容纳部450如箭头所示向管24内流动。
图4是图3中的-Y轴方向侧的部分放大图。在安装状态下,盒4和盒安装部6的各构成部件如下配置。
即,盒安装部6的印刷材料供应管642被插入盒4的印刷材料导出管484并与之连接。印刷材料导出管484使印刷材料容纳部450的墨水向外部(印刷材料供应管642)流动。印刷材料供应管642使从印刷材料导出管484排出的墨水流动以便向头送出。另外,在安装状态下,盒安装部6的杆662与盒4的杠杆部件490抵接。杆662和杠杆部件490是用于在打印机10侧检测印刷材料容纳部450的墨水耗尽的状态(也称为“墨水用尽状态”)的。详细地说,通过由传感器138检测杆662的位移来检测墨水用尽状态。这里,墨水用尽状态是指盒4内部的墨水耗尽的状态,或者剩余墨水变少的状态。
另外,设置在盒4的电路基板50表面上的盒侧端子组(没有图示)的各端子与盒安装部6的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对应的各端子接触。装置侧端子组721与连接器739电连接,与连接器739连接的配线(没有图示)与打印机10的控制部31电连接。由此,电路基板50的存储装置和控制部31电连接,从而可在控制部31和电路基板50之间收发信号。这里,装置侧端子组721、连接器739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构成部件。此外,装置侧端子部70的详细构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A-2.盒安装部的详细构成:
使用图5~图9来说明盒安装部6的详细构成。图5是盒安装部6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6是盒安装部6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7是盒安装部6的第三外观立体图。图8是盒安装部6的第四外观立体图。图9是盒安装部6的第五外观立体图。此外,在图5以及图8中示出了被安装至盒安装部6的管24。另外,在图6、7、9中省略了一部分构成的图示,以便能够看到盒安装部6内部的构成。本实施例的盒安装部6虽能够独立地装卸四个盒4,但被构成为能够根据打印机10的规格而增加盒4的装卸个数。即,如图6所示,在最靠+X轴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预备的安装空间以及部件以便能够安装增加的盒4。
如图5所示,盒安装部6通过以下所述的六个壁部形成了容纳盒4的盒容纳室61。盒容纳室61的形状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盒容纳室61的形状与盒4的外观形状相对应。将盒容纳室61中的容纳四个盒4中的一个的部分也被分别称为插槽。
盒安装部6包括装置侧前壁部62、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另外,盒安装部6包括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开口壁部67。通过上述六个壁部62、63、64、65、66、67划分形成了盒容纳室61。六个壁部62、63、64、65、66、67的外形分别是大致长方形状。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装置侧前壁部62相对于盒容纳室61位于-Y轴方向侧。装置侧前壁部62在打印机10的使用状态下是垂直的壁部。
如图6所示,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设置有装置侧端子部70、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以及杆662。详细地说,按照从+Z轴方向向-Z轴方向的顺序,排列有装置侧端子部70、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以及杆662。装置侧端子部70以及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被设置在装置侧前壁部62的+Y轴方向侧(盒容纳室61所在的一侧)的面上。另外,杆662被设置为在Y轴方向上贯通装置侧前壁部62。在装置侧前壁部62的-Y轴方向侧(与盒容纳室61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泵机构7。
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具有上述的印刷材料供应管642,被用于使盒4内的墨水向打印机10侧流动。装置侧端子部70具有上述的装置侧端子组721(图7)以及连接器739(图6),被用于电连接盒4和打印机10。如图6所示,装置侧端子部70被设置在比印刷材料供应管642更靠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的一侧(+Z轴方向侧)。杆662被用于在打印机10侧检测盒4的墨水用尽状态。即,杆662构成后述的打印机10的检测机构的一部分。另外,杆662还作为在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用于抑制从正确的安装位置的位置偏离的定位部件而发挥功能。装置侧端子部70、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以及杆662各自的详细构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相对于盒容纳室61位于+Z轴方向侧。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被设置在与装置侧前壁部62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被设置在与装置侧前壁部62正交的方向。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在打印机10的使用状态下是水平的壁部。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构成盒安装部6的上表面。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交”以及“交叉”是指:(i)两个要素相互交叉并实际相交的状态、(ii)延长一个要素的情况下与另一个要素相交的状态、以及(iii)将相互的要素分别延长的情况下相互的要素相交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如图7所示,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具有用于将盒4引导至安装位置的第一轨道682。至少与要安装的盒4的个数对应地设置了第一轨道68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实际安装的盒4的个数四个和作为预备的一个、总和五个的第一轨道682。第一轨道682是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槽,盒4的一部分被插入其中。另外,在第一轨道682的-Y轴方向侧端部设置有作为卡定部件的板簧684。在安装状态下,通过板簧684卡定盒4而防止盒4从盒安装部6拔出。
如图5、图6以及图9所示,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相对于盒容纳室61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隔着盒容纳室61而与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相对。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被设置在与装置侧前壁部62交叉的方向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与装置侧前壁部62正交。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在打印机10的使用状态下是水平的壁部。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构成盒安装部6的底面。
如图6所示,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具有将盒4引导至安装位置的第二轨道602。至少与要安装的盒的个数对应地设置了第二轨道60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602与第一轨道682同样地设置有五个。第二轨道602是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槽,盒4的一部分被插入其中。另外,在第二轨道602的-Y轴方向侧端部设置有作为卡定部件的板簧604。在安装状态下,通过板簧604卡定盒4来防止盒从盒安装部6拔出。安装同一个盒4的第一轨道682和第二轨道602被设置在隔着盒容纳室61而相对的位置上。
第一轨道682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轨道602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不同。详细地说,第一轨道682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二轨道602小。由此被构成为:在错误地弄反Z轴方向的朝向而要将盒4插入盒安装部6的情况下,盒4无法插入到第一轨道682和第二轨道602。由此,能够减少在弄反Z轴方向的朝向的错误状态下盒4被插入盒安装部6的可能性。
另外,如图6所示,在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中的接近装置侧前壁部62的位置,设置有装置侧识别部件610。装置侧识别部件610与盒被安装的个数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装置侧识别部件610设置有四个。装置侧识别部件610被用于识别在盒容纳室61的各插槽中是否安装了正确种类(在本实施例中是墨水颜色)的盒4。各装置侧识别部件610根据安装的盒4内的墨水的颜色而形成不同的形状。详细地说,各装置侧识别部件610由至少一个以上的肋形成,由肋的个数和位置确定的图案根据盒4的种类而不同。在盒4中也设置有由肋形成的识别部件(称为“盒侧识别部件”)。盒4的识别部件也根据容纳的墨水的颜色而形成不同的形状。而且,在正确种类的盒4被插入插槽的情况下,装置侧识别部件610与盒侧识别部件相嵌合。另一方面,在错误种类的盒4被插入插槽的情况下,装置侧识别部件610与盒侧识别部件不能嵌合。由此,能够减少错误种类的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的各插槽的可能性。
另外,如图6所示,在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中的接近装置侧前壁部62的位置,设置有限制部件612。限制部件612与盒4被安装的个数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五个限制部件612,但实际使用的个数是四个。当盒4从+Y轴侧的插入口69(图5)朝向-Y轴方向侧的装置侧前壁部62被插入到盒安装部6的盒容纳室61并到达正确的安装位置时,限制部件612与盒4抵接。由此,能够减少盒4从正确的安装位置进一步被推入的可能性。
如图5所示,开口壁部67相对于盒容纳室61位于+Y轴方向侧。开口壁部67具有用于在装卸盒4时使盒4通过的插入口69。开口壁部67隔着盒容纳室61而与装置侧前壁部62相对。开口壁部67设置在与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以及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交叉的朝向上。在本实施例中,开口壁部67与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以及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正交。开口壁部67在打印机10的使用状态下是垂直的壁部。
开口壁部67设置有可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手柄672。在将盒4安装至盒安装部6之后使手柄672向-Z轴方向移动。由此,手柄672被卡在盒4上,防止盒4被错误地卸下。手柄672被卡在盒4上的状态是指位于图2的+X轴方向侧的三个盒4和对应的三个手柄672所示的状态。
如图5以及图8所示,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相对于盒容纳室61位于+X轴方向侧。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设置在与装置侧前壁部62、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以及开口壁部67交叉的朝向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与装置侧前壁部62、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以及开口壁部67正交。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在打印机10的使用状态下是垂直的壁部。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构成盒安装部6的侧面。
如图5所示,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相对于盒容纳室61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隔着盒容纳室61而与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相对。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设置在与装置侧前壁部62、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以及开口壁部67交叉的朝向上。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与装置侧前壁部62、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以及开口壁部67正交。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在打印机10的使用状态下是垂直的壁部。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构成盒安装部6的侧面。
根据各壁部62、63、64、65、66、67的配置,能够规定以下的关系。装置侧前壁部62与开口壁部67或插入口69所相对的方向是Y轴方向。从开口壁部67或插入口69朝向装置侧前壁部62的方向,即将盒4插入(安装)盒安装部6的方向是-Y轴方向,其反方向,即将盒4从盒安装部6拔出(卸下)的方向是+Y轴方向。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与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所相对的方向是Z轴方向。从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朝向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的方向是-Z轴方向,其反方向是+Z轴方向。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与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所相对的方向是X轴方向。从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朝向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的方向是-X轴方向,其反方向是+X轴方向。
A-3.盒安装部的各构成部件的详细构成:
接着使用图10~图13来说明设置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的部件70、640、662的详细构成。图10是装置侧前壁部62和周边部件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11是装置侧前壁部62和周边部件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12是装置侧前壁部62和周边部件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图10的10-10截面图。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对应盒安装部6的每个插槽,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从+Z轴方向向-Z轴方向按顺序地设置有装置侧端子部70、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杆662。如图12所示,装置侧前壁部62包括第一前壁部690和第二前壁部692。第一前壁部690通过螺栓BT被安装到第二前壁部692上。
A-3-1.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的详细构成:
如图12所示,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0包括罩部件650、印刷材料供应管642、密封部件646、以及安装部件649。
印刷材料供应管642与设置在第二前壁部692上的流通管659连接。详细地说,其被插入筒状的安装部件649并与同样被插入安装部件649的流通管659连接。流通管659与管24连通。
如图13所示,印刷材料供应管642在内部具有流路截面为圆形的供应流路647。在印刷材料供应管642的圆周上的+Y轴方向侧,形成有连通外部和供应流路647的连通孔648。盒4的墨水流经连通孔648、供应流路647、流经管659的内部流路并向管24流动。
在流通管659的外周和印刷材料供应管642的内周之间配置有密封部件646。密封部件646是弹性部件(例如,橡胶),防止墨水漏出到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件649是第一前壁部690的一部分。
印刷材料供应管642具有中心轴C。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印刷材料供应管642包括被固定至装置侧前壁部62的基端部644、以及与盒4连接的前端部643。这里,与中心轴C平行的轴是Y轴。另外,在沿着Y轴的方向(Y轴方向)中,从基端部644向前端部643的方向是+Y轴方向,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是-Y轴方向。
如图12所示,罩部件650是用于在装卸盒4时减少墨水从印刷材料供应管642(详细地说是连通孔648)向外部飞散的可能性的部件。罩部件650包括施力部件652、抵接部件658、飞散防止部653、以及连通部655。抵接部件658的外形为大致圆形。抵接部件658与盒4抵接。抵接部件658被构成为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在抵接部件658的中心形成有通孔656,印刷材料供应管642被插入通孔656。飞散防止部653在墨水从印刷材料供应管642泄漏的情况下接受泄漏的墨水。由此,能够减少墨水向印刷材料供应管642的周围飞散的可能性。飞散防止部653具有凹形状。施力部件652是螺旋弹簧。施力部件652的一端与抵接部件658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前壁部690抵接。在安装状态下,施力部件652对抵接部件658施力以将其压靠到盒4上。在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通过盒4将抵接部件658向-Y轴方向推进,飞散防止部653也向-Y轴方向移动。飞散防止部653被配置在印刷材料供应管642的-Z轴方向侧(正下侧),而与从盒4被安装前的状态到安装状态之间的位移无关。详细地说,飞散防止部653被配置在抵接部件658的连通孔648的-Z轴方向侧(正下侧),而与从盒4被安装前的状态到安装状态之间的位移无关。飞散防止部653接受的墨水流经连通部655内到达至设置在盒安装部6中的吸收材料(没有图示)。
A-3-2.杆662的详细构成: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杆662具有与Y轴方向平行的中心轴Cb。在杆662的外周设置有施力部件665和杆罩670。杆罩670是筒状,杆662和施力部件665插入到杆罩670的内部。杆罩670是第一前壁部690的一部分。杆662被构成为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杆662包括位于+Y轴方向侧的一端部663和位于-Y轴方向侧的另一端部664。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一端部663比杆罩670更向+Y轴方向侧突出。在安装状态下,一端部663与盒4的杠杆部件490(图4)抵接。另一端部664位于比装置侧前壁部62更靠-Y轴方向侧的位置。另一端部664具有遮光部666。另外,在比装置侧前壁部62更靠-Y轴方向侧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138,通过由传感器138检测遮光部666的位移,打印机10的控制部31检测墨水用尽状态。施力部件665是螺旋弹簧。施力部件665对杆662向+Y轴方向侧施力。关于使用了杆662的墨水用尽检测的方法,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杆662被设置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中的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与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之间的中间位置。详细地说,在Z轴方向上,被设置在连接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的内表面和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的内表面的线段的中间位置。即,如图13所示,杆662的中心轴Cb被配置在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与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的Z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这里,“中间位置”不需要是完全中间,只要不是被配置得偏向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和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中任一方即可。例如,“中间位置”包括从中心位置离开下述距离的10%以内的范围内的位置,所述距离是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的内壁面与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的内壁面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
A-3-3.装置侧端子部70的详细构成: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装置侧端子部70设置有端子安装部694。详细地说,如图12所示,通过装置侧端子部70的一对端子侧嵌合部762被嵌合到端子安装部694而被安装到端子安装部694上。另外,装置侧端子部70被安装成相对于装置侧前壁部62(详细地说,端子安装部694)可在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移动的状态。详细地说,装置侧端子部70被安装成相对于装置侧前壁部62可在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微小地移动。
而且,还使用图14~图18说明装置侧端子部70。图14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一立体分解图。图15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二立体分解图。图16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17是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17-17截面图。在图18中为了容易理解而以实线示出第一前壁部690的一部分,以虚线示出了定位部756。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装置侧端子部70包括装置侧端子组721、端子台724以及保持器750。另外,装置侧端子部70包括连接器基板730。连接器基板730包括设置在表面的端子组732(图15)和设置在背面的连接器739。端子组732包括多个端子(在本实施例中是九个),并与连接器739电连接。
装置侧端子组721包括多个端子(在本实施例中是九个)。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各个端子被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各端子由U字状的板簧构成。各端子的前端中的一侧从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露出。从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露出的前端部成为在安装状态下与盒4的电路基板50的对应的盒侧端子接触的端子触点722。即,端子触点722设置在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上。各端子的前端中的另一侧从端子台724的背面724fb露出。从端子台724的背面724fb露出的前端部成为与端子组732的对应的端子接触的端子触点723。即,端子触点723设置在端子台724的背面724fb上。
端子台724保持装置侧端子组721。另外,端子台724保持装置侧端子组721,以使得构成端子触点722的一侧的前端部从其表面724fa露出。另外,端子台724保持装置侧端子组721,以使得构成端子触点723的另一侧的前端部从其背面724fb露出。另外,如图18所示,端子台724保持装置侧端子组721,以使得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各端子通过弹性变形而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轴721r为中心移动。换言之,端子台724保持装置侧端子组721,以使得通过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各端子沿预定的平面弹性变形而使端子触点722移动。
如图14~图18所示,保持器750保持端子台724和连接器基板730。详细地说,保持器750具有容纳空间751,端子台724和连接器基板730被容纳在容纳空间751从而被保持器750保持。另外,如图18所示,保持器750以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成为朝着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且与X轴平行的方向的状态(称为“第一状态”)保持端子台724。换言之,保持器750以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相对于Y轴和Z轴倾斜的方式保持端子台724。通过端子台724以上述的状态被保持器750保持,装置侧端子组721的触点722被设置在朝着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所述-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表面724fa上。另外,保持器750以轴721r比端子触点722位于+Y轴方向侧且+Z轴方向侧的状态(称为“第二状态”)保持端子台724。通过保持器750满足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地保持端子台724,如图18所示,端子触点722成为可在箭头YR1方向上弹性变形的状态。以下,从其他的角度来说明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弹性变形。保持器750以使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各端子弹性变形的预定的平面成为与Y轴和Z轴平行的平面(称为“YZ平面”)的状态保持端子台724。通过保持器750如此保持端子台724,各触点722成为可在YZ平面上移动的状态。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保持器750具有:相对于容纳空间751位于X轴方向两侧的一对壁部752、以及设置在壁部752上的一对定位部756。这里,将一对壁部752中的相对于容纳空间751位于+X轴方向侧的一者称为第一壁部752t,将位于-X轴方向侧的另一者称为第二壁部752w。另外,将一对定位部756中的设置在第一壁部752t上的一者称为第一定位部756t,将设置在第二壁部752w上的另一者称为第二定位部756w。在不用区分第一壁部752t和第二壁部752w而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壁部752进行说明。另外,在不用区分第一定位部756t和第二定位部756w而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定位部756进行说明。
第一壁部752t和第二壁部752w是划分并形成容纳空间751的壁。第一定位部756t和第二定位部756w分别位于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的+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当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第一定位部756t和第二定位部756w将盒4和装置侧端子部70引导至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各端子与对应的盒侧端子组的各端子相接触的接触位置。详细地说,第一定位部756t和第二定位部756w被构成为在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在装置侧端子组721与盒侧端子组开始接触之前,第一定位部756t和第二定位部756w就开始被插入形成在盒4上的槽中。由此,盒4和装置侧端子部70能够高精度地移动至接触位置。第一定位部756t沿Y轴方向(盒4的插入方向)延伸。另外,第一定位部756t从第一壁部752t向+X轴方向突出。第二定位部756w沿Y轴方向(盒4的插入方向)延伸。另外,第二定位部756t从第二壁部752w向-X轴方向突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述第一构成,如图18所示,设置定位部756,以使定位部756的+Y轴方向侧的端部757比端子触点722位于+Y轴方向侧。端部757形成为其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Y轴方向向-Y轴方向而变大的渐细形状。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定位部756插入到后述的盒4的限制部。定位部756t、756w分别具有在盒4被安装在盒安装部6中的安装状态下与盒4上形成的槽接触的四个接触面。在这些四个接触面中,在图16以及图17中,仅示出了定位部756w的接触面756wa、756wb、756wc、756wd、以及定位部756t的接触面756tb、756td。在四个接触面中,将在Z轴方向上相对且位于+Z轴方向侧的两个面称为A面756ta(图33~36)、756wa,将位于-Z轴方向侧的两个面称为B面756tb、756wb。另外,将与X轴方向相交的面称为C面756tc(图33~36)、756wc。另外,将+Y轴方向上的顶端面称为D面756td、756wd。
另外,如图16所示,保持器750具有从一对壁部752向装置侧端子组721的端子触点722露出的方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突出的一对突起759。在突起759中,将设置在第一壁部752t上的一者称为第一突起759t,将设置在第二壁部752w上的另一者称为第二突起759w。第一突起759t被设置成从装置侧端子组721的+X轴方向侧的侧方相对于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突出。第二突起759w被设置成从装置侧端子组721的-X轴方向侧的侧方相对于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突出。第一突起759t和第二突起759w在安装状态下被盒4的一部分(后述的底壁侧凹部910,参照图27)接纳。在不用区分第一突起759t和第二突起759w而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突起759进行说明。
如图10至图12所示,保持器750在保持端子台724的状态下被安装到装置侧前壁部62上。具体地说,保持器750被安装到第一前壁部690的端子安装部694上。端子安装部694具有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支持壁696和设置在该壁上的一对嵌合孔698。另一方面,在装置侧端子部上设置有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端子侧嵌合部762。通过端子侧嵌合部762与保持器750的一对嵌合孔698嵌合,装置侧端子部70被安装到装置侧前壁部62。这里,在一对端子侧嵌合部762和一对支持壁696之间在X轴方向设置有空隙。由此,装置侧端子部70成为相对于装置侧前壁部62可在X轴方向上微小移动的状态。另外,在一对端子侧嵌合部762和一对嵌合孔698之间在Y轴方向上设置有空隙。由此,装置侧端子部70成为相对于装置侧前壁部62可在Z轴方向上微小移动的状态。
另外,在端子安装部694的一对支持壁696上分别设置有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卡合部694a、694b。而且,在保持器750的一对端子侧嵌合部762上也分别设置有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卡合部762a、762b。一旦端子侧嵌合部762与端子安装部649的一对嵌合孔698嵌合,则卡合部694a和卡合部762a在-Y轴方向上卡合,卡合部694b和卡合部762b在+Y轴方向上卡合。在卡合部694a和卡合部762a之间几乎没有空隙。另外,在卡合部694b和卡合部762b之间实质上也没有空隙。由此,装置侧端子部70相对于装置侧前壁部62在Y轴方向上实质上无法移动。
A-4.盒4的外观构成:
接着,使用图19~26来说明盒4的概要构成。示出盒4的附图中所附加的XYZ轴对应于对于安装状态下的盒4的XYZ轴。图19是盒4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20是盒4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21是盒4的主视图。图22是盒4的后视图。图23是盒4的俯视图。图24是盒4的仰视图。图25是盒4的第一侧视图。图26是盒4的第二侧视图。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盒4的外形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盒4的尺寸按照Y轴方向、Z轴方向、X轴方向的顺序依次变小。盒4包括在内部容纳墨水的壳体9。壳体9是通过将合成树脂成型而形成的外壳。盒4具有前面42、后面47、第一侧面43、第二侧面44、第三侧面45、以及第四侧面46。此外,也将第一侧面43称为上表面43,也将第二侧面44称为底面44,也将第三侧面45称为右侧面45,也将第四侧面46称为左侧面46。前面42和后面47在Y轴方向上相对,前面42位于-Y轴方向侧,后面47位于+Y轴方向侧。第一侧面43和第二侧面44与前面42及后面47相交,并在Z轴方向上相对。第一侧面43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侧面44位于-Z轴方向侧。第三侧面45和第四侧面46与前面42、后面47、第一侧面43及第二侧面44相交,并在X轴方向上相对。第三侧面45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侧面46位于-X轴方向侧。
前面42的形状是Z轴方向上的尺寸比X轴方向上的尺寸大的大致长方形。前面42在安装状态下与装置侧前壁部62(图6)相对。在前面42上形成有杆插入孔420和供应管插入孔424。杆插入孔420被设置在前面42上的第一侧面43和第二侧面44之间的中间位置。换言之,在Z轴方向上,被设置在连接第一侧面43和第二侧面44的中间的位置。即,杆插入孔420的中心轴Ce被配置在第一侧面43与第二侧面44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这里,“中间位置”不需要是完全中间,只要不是被配置得偏向第一侧面43和第二侧面44中的任一方即可。例如,“中间位置”包括从中心位置离开下述距离的10%以内的范围内的位置,所述位置是第一侧面43与第二侧面44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
在安装状态下,印刷材料供应管642(图12)被插入供应管插入孔424中。另外,在供应管插入孔424内配置有用于使盒4内的墨水向外部流动的印刷材料导出管484(图4)。通过印刷材料供应管642被连接到印刷材料导出管484,盒4内的墨水可向印刷材料供应管642流动。
在安装状态下,杆662(图12)被插入杆插入孔420中,该杆662的外周的一部分被杆罩720覆盖。通过将杆662插入杆插入孔420,进行相对盒安装部6的盒4整体的定位,抑制从正确安装位置的位置偏离。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杆662与杠杆部件490(图4)抵接。
如图19、图23、图25以及图26所示,第一侧面43具有第一凸部432。第一凸部432从第一侧面43向+Z轴方向侧突出。第一凸部432沿Y轴方向延伸。详细地说,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第一凸部432从第一侧面43中的接近前面42的位置延伸至接近后面47的位置。更详细地说,第一凸部432被分成-Y轴方向侧的第一部分432a和+Y轴方向侧的第二部分432b,并在其间形成凹状的第一卡定部436。如图24~图26所示,第二侧面44具有第二凸部442。第二凸部442从第二侧面44向-Z轴方向侧突出。第二凸部442沿Y轴方向延伸。详细地说,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第二凸部442从第一侧面43中的接近前面42的位置延伸至接近后面47的位置。更详细地说,第二凸部442被分成-Y轴方向侧的第一部分442a和+Y轴方向侧的第二部分442b,在其间形成有凹状的第二卡定部446。当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第一凸部432被插入第一轨道682中(图7),第二凸部442被插入第二轨道602中(图6)。由此,能够在盒安装部6的对应的插槽中平滑地推进盒4。
如图21所示,第二凸部442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Xb与第一凸部432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Xa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尺寸满足Xa<Xb的关系。另外,第二凸部442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一轨道682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图7),第二凸部442不能插入第一轨道682中。由此,能够降低在错误地弄反了第一侧面43和第二侧面44的朝向的状态下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的可能性。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板簧684(图7)进入第一卡定部436,板簧604(图6)进入第二卡定部446。由此,能够防止盒4不小心脱离盒安装部6。
如图19所示,第三侧面45上粘贴有标签S1。该标签S1上记载有与盒4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关于使用的注意事项等)。
如图21所示,在前面42和第二侧面44交叉的角部88上设置有凹部49和一对限制面421。凹部49中设置有盒侧识别部件491。盒侧识别部件491由一个以上的肋形成,根据容纳的墨水的颜色而形成不同的形状。另外,通过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的正确的槽中,盒侧识别部件491与装置侧识别部件610(图6)嵌合。一对限制面421配置在凹部49的X轴方向上的两侧。当盒4到达至正确的安装位置时,一对限制面421与限制部件612(图6)抵接。
如图19以及如图21所示,盒4还包括设置在前面42和第一侧面43交叉的角部89的凹部90。换言之,凹部90跨着前面42和第一侧面43而设置。凹部90中配置有电路基板50。电路基板50的表面50fa(图21)上形成有盒侧端子组521。盒侧端子组521包括多个端子(在本实施例中是九个)。在安装状态下,盒侧端子组521的各端子通过与装置侧端子组721(图15)的对应的各端子接触,而被电连接。
而且,使用图27~图32来说明凹部90的详细构成。图27是凹部90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28是凹部90附近的主视图。图29是图28的28a-28a截面图。图30是图28的28b-28b截面图。图31是用于说明装置侧端子部70和电路基板50的连接状态的图。图32是安装状态下的28a-28a截面图。
如图27所示,凹部90包括沿着与Y轴正交的面而设置的开口982和沿着与Z轴正交的面而设置的开口984。另外,凹部90的内壁大体由一对侧壁902(902t、902w)、底壁988以及后壁986构成。通过上述内壁902、986、988,供装置侧端子部70插入的端子容纳室900被划分形成于凹部的内部。凹部90是以开口982、开口984、一对侧壁902t、902w、底壁988、以及后壁986为主要的面而构成的大致六面体。开口982和后壁986在Y轴方向上相对,开口982位于-Y轴方向,后壁986位于+Y轴方向。另外,一对侧壁902t、902w在X轴方向上相对,第一侧壁902t位于+X轴方向侧,第二侧壁902w位于-X轴方向侧。开口984和底壁988在Z轴方向上以彼此不平行的状态相对,开口984位于+Z轴方向侧,底壁988位于-Z轴方向侧。开口982是当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装置侧端子部70被插入凹部90时的入口。底壁988与第一侧壁902t以及第二侧壁902w相交。底壁988与开口982在-Z方向侧的边处相交。而且,从开口982的-Z方向侧的边的位置向+Z方向倾斜且向+Y轴方向延伸,并与后壁986相交。后壁986与底壁988、第一侧壁902t、以及第二侧壁902w相交。开口984与后壁986、第一侧壁902t、第二侧壁902w、以及开口982相交。在不区分第一侧壁902t和第二侧壁902w而使用的情况下,使用侧壁902进行说明。
在底壁988上安装有电路基板50。详细地说,如图29所示,被配置成电路基板50的表面50fa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即,电路基板50的表面50fa相对于Y轴和Z轴倾斜。这里,表面50fa相当于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中记载的“倾斜面”。如上所述,表面50fa包括盒侧端子组521。即,盒侧端子组521被设置在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的面上,-Y轴方向是向盒安装部6插入盒4的插入方向。另外,电路基板50的背面50fb包括存储装置525。在存储装置525中保存有与盒4相关的信息(例如,墨水颜色、制造年月日等)。盒侧端子组521和存储装置525被电连接。
如图27至图30所示,在凹部90的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一对侧壁902t、902w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槽906t、906w。上述的槽906t、906w被设置成在X轴方向上彼此相对。另外,如图28所示,槽906t、906w相对于YZ平面28c对称地设置。该YZ平面28c是构成盒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的中心的面。设置在凹部90内的电路基板50以及构成凹部90的各要素被相对于该YZ平面28c对称设置。即,YZ平面28c通过盒侧端子组521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的中心。而且,设置在盒侧端子组521中的盒端子组52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电极521c与YZ平面28c相交。另外,YZ平面28c通过电路基板50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的中心。另外,该YZ平面28c通过为了将电路基板50安装到底壁98而设置在底壁988上的安装部50a、50b。另外,YZ平面28c通过盒侧端子组521中的设置在X轴方向的中央部的端子521c。该端子521c是与装置侧端子组721中的设置在X轴方向的中央部的端子721c(参照图16)接触的端子。另外,凹部90的槽906t、906w和一对壁侧壁902t、902w相对于YZ平面28c对称地设置。而且,YZ平面28c通过之前说明的第一凸部432(432a、432b)以及第二凸部442(442a、442b,参照图21以及图25)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的中心。另外,虽在图28中没有示出,但YZ平面28c通过设置在第一侧面43上的第一卡定部436(图25)以及设置在第二侧面44上的第二卡定部446(图25)的Z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的中心。另外,卡定该第一卡定部436以及第二卡定部446的板簧684及605(图6、图7)与该YZ平面28c交叉。
如图27以及图30所示,在第一侧壁902t上设置有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一槽906t。第一槽906t以将第一侧壁902t的一部分向+X轴方向挖下的形状而形成。即,第一槽906t从第一侧壁902t向+X轴方向凹陷。第一槽906t沿Y轴方向延伸。详细地说,第一槽906t从开口982的位置向后壁986侧沿+Y轴方向延伸。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定位部756t(图16)被插入第一槽906t中。第一槽906t的-Y轴方向侧的端面和-X轴方向侧的面开放。如图27以及图29所示,在第二侧壁902w上设置有作为第二限制部的第二槽906w。第二槽906w以将第二侧壁902w的一部分向-X轴方向挖下的形状而形成。即,第二槽906w从第二侧壁902w向-X轴方向凹陷。第二槽906w沿Y轴方向延伸。详细地说,第二槽906w从开口982的位置向后壁906侧沿+Y轴方向延伸。第二槽906w的-Y轴方向侧的端面和+X轴方向侧的面开放。
如图29以及图30所示,槽906t、906w分别在-Y轴方向侧的端面上具有开口941、961。槽906t、906w包括从上述开口941、961向+Y轴方向侧延伸的入口部分916t、916w、以及从入口部分916t的+Y轴方向的端部向+Y轴方向侧延伸的接触部分926t、926w。-Y轴方向侧的端面的开口941、961分别是在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供定位部756t、756w插入的入口。开口941、961由于被形成在比盒侧端子组521更靠-Y轴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开始接触之前,定位部756t、756w就开始被插入槽906t、906w中。
入口部分916t、916w是槽906t、906w中的定位部756t、756w最开始插入的部分。如图28至图30所示,入口部分916t、916w的Z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向+Y轴方向延伸而单调减少。另外,如图28所示,入口部分916t、916w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Y轴方向向+Y轴方向而减少。即,入口部分916t、916w被设置为其尺寸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缓缓减少的渐细型。进一步换言之,入口部分916t、916w是开口941、961的面积最大的渐细形状。
另外,如图28至图30所示,为了与入口部分916t、916w对应,凹部90的侧壁902w、902t的入口部分902wa、902ta也成为渐细形状。即,侧壁902w、902t之间的在入口部分902wa、902ta部分的距离(X轴方向上的间隔)随着从-Y轴方向向+Y轴方向而变小。
接触部分926t、926w在安装状态下分别与定位部756t、756w接触。如图29以及图30所示,接触部分926t、926w分别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定位部756t、756w接触的接触面940、960。如图30所示,与第一定位部756t接触的接触面940,即槽906t的接触面940具有四个面942、946、948、944。同样地,如图29所示,与第二定位部756w接触的接触面960,即槽906w的接触面也具有四个面962、966、968、964。将上述四个接触面分别称为A面942、962;B面946、966;C面944、964;D面948、968。
如图30所示,槽906t的A面942和B面946在Z轴方向上相对,A面942位于+Z轴方向侧,B面946位于-Z轴方向侧。槽906t的D面948在Y轴方向上与开口941相对,开口941位于-Y轴方向侧,D面948位于+Y轴方向侧。另外D面948与A面942以及B面946相交。如图28所示,槽906t的C面944与第一侧壁902t的延长面902te相对,并相对于第一侧壁902t的延长面902te位于+X轴方向侧。另外C面944与A面942、B面946、以及D面948相交。槽906t的A面942与第一定位部756t(图16)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B面946与第一定位部756t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第一D面948与第一定位部756t的+Y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第一C面944与第一定位部756t的+X轴方向侧端部接触。
如图29所示,槽906w的A面962和B面966在Z轴方向上相对,A面962位于+Z轴方向侧,B面966位于-Z轴方向侧。槽906w的D面968在Y轴方向上与开口961相对,开口961位于-Y轴方向侧,D面968位于+Y轴方向侧。另外D面968与A面962、B面966相交。如图28所示,槽906w的C面964与第二侧壁902w的延长面902we相对,并相对于第一侧壁902w的延长面902we位于-X轴方向侧。另外C面964与A面962、B面966、以及D面968相交。槽906w的A面962与第二定位部756w(图16)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B面966与第二定位部756w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D面968与第二定位部756w的+Y轴方向侧端部接触。C面964与第二定位部756w的-X轴方向侧端部接触。
这里,在不区分第一槽906t和第二槽906w而使用的情况下,简单地称为“槽906”。另外,在不区分第一接触部分926t和第二接触部分926w而使用的情况下,简单地称为“接触部分926”。另外,在不区分第一入口部分916t和第二入口部分916w而使用的情况下,简单地称为“入口部分916”。
如图27所示,在底壁988的倾斜面50fa和第一侧壁902t之间,以及在倾斜面50fa和第二侧壁902w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对底壁侧凹部910t、910w。如图31所示,一对底壁侧凹部910t、901w分别被构成为在安装状态下接纳装置侧端子部70的一对突起759t、759w(图16)。此外,将一对底壁侧凹部910t、910w合称为第一底壁侧凹部910。
A-5.盒侧端子组521和装置侧端子组721的接触方式:
接着,使用图33~图36来说明在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的盒侧端子组521和装置侧端子组721的接触方式。图33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一图。图34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二图。图35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三图。图36是用于说明接触方式的第四图。按照从图33到图36的附图编号的顺序时序地示出了安装盒4时的情形。另外,图33~图36着眼于盒侧端子组521的一个盒侧端子521a和装置侧端子组721中的一个装置侧端子721a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其他端子,也是同样的安装方式。第一定位部756ta和第二定位部756wa的形状相同,第一槽906t和第二槽906w的形状相同,因此在图33~图36中为了容易理解,将符号756ta、756wa进行一并标记,并将符号906t、906w进行一并标记。
如图33所示,当向盒安装部6(图5)安装盒4(图19)时,盒4被向-Y轴方向推入盒安装部6的插槽内。这时,如图34所示,在盒侧端子521a与装置侧端子721a的端子触点722a接触之前,定位部756开始被插入到槽906中。这样,即使在盒安装部6中产生些许制造误差的情况下,通过装置侧端子部70向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移动,在该误差被吸收的状态下被引导到盒4的凹部90内。通过定位部756与槽906的入口部分916的面接触的同时盒4向-Y轴方向被推进,装置侧端子部70被引导至盒侧端子521a和装置侧端子721a接触的位置。在图34中示出了装置侧端子部70在向箭头V1所示的方向(-Z轴方向)稍微地移动的同时被引导至凹部90内(图27)的情形。
如图35所示,当盒4被进一步向-Y轴方向推进,定位部756t、756w被插入槽906的接触部分926t、926w时,通过定位部756t、756w的C面756tc、756wc分别与槽906t、906w的C面944、964接触,而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图10)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另外,这时,通过定位部756t、756w的A面756ta、756wa分别与槽906t、906w的A面942、962接触,B面756tb、756wb分别与B面946、966接触,从而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由此,盒侧端子521a和端子触点722a的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的位置被确定。而且,在定位部756开始向接触部分926插入后,在即将完全插入结束之前,端子触点722a才与盒侧端子521a接触。在该时间点,定位部756t、756w的顶端面756td、756wd没有与槽906t、906w的D面948、968接触,还能够进一步推进盒4。当从图35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Y轴方向推进盒4时,装置侧端子721a弹性变形,装置侧端子721a的触点722a与盒侧端子521a接触的同时向箭头YR1a的朝向移动。这时,装置侧端子组和盒侧端子组稍稍摩擦。而且,最终,如图36所示,定位部756t、756w的顶端面756td、756tw与槽906t、906w的D面948、968接触,盒侧端子521a和端子触点722a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被确定。在该状态下,盒4向盒安装部6的安装结束。另外,在安装结束时以及在安装状态下,与图35所示的安装的最后阶段同样地,定位部756t、756w的A面756ta、756wa和槽906t、906w的A面942、944在+Z轴方向上接触。另外,B面756tb、756wb和槽906t、906w的B面946、966在-Z轴方向上接触。另外,第一定位部的C面756tc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槽906t的C面944接触,第二定位部的C面756wc在-X轴方向上与第二槽906w的C面964接触。由此,定位部756t、756w在Z轴方向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被槽906t、906w限制。由此,能够将721a、521a这两者保持在能够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721a和盒侧端子521a接触的位置。
A-6.盒4的其他构成:
图37是盒4的立体分解图。如图37所示,壳体9容纳印刷材料容纳部450和盒侧流路部件480。印刷材料容纳部450在内部容纳墨水。另外,印刷材料容纳部450是具有可挠性的袋体。在本实施例中,印刷材料容纳部450通过在树脂薄膜层的上层叠铝层而形成的铝层压多层薄膜形成。盒侧流路部件480形成将印刷材料容纳部450和外部连通的流路(也称“印刷材料导出流路”)。即,盒侧流路部件480的一端部连接到印刷材料容纳部450内,设置在另一端部的印刷材料导出管484连接至印刷材料供应管642(图4)。在印刷材料导出流路的中途设置有检测室482。在检测室482内容纳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496、止回阀495、受压板493。另外,作为检测室482的一侧面的开口被具有可挠性的薄膜492覆盖。受压板493配置在螺旋弹簧496和薄膜492之间。螺旋弹簧496对受压板493施力,以增加检测室482的容积。壳体9还容纳杠杆部件490。杠杆部件490从检测室482的外侧与薄膜492接触。检测室482的容积根据内部的压力变化而变化。杠杆部件490根据检测室482的容积的变化而位移。如上所述,杆662(图4)与杠杆部件490抵接。当在印刷材料容纳部450中容纳有墨水的状态下通过泵机构7吸引印刷材料容纳部450内部的情况下,随着吸引,墨水也被供应至检测室482内。由此,检测室482内的压力维持在预定压力。此时,检测室482的容积维持得较大,因此杆662(图4)成为通过杠杆部件490对抗由施力部件665(图4)施加的施力而向-Y轴方向按压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印刷材料容纳部450的墨水用尽的状态下通过泵机构7吸引印刷材料容纳部450内部的情况下,检测室482内变为负压。由于检测室482内变为负压,检测室482内的容积比预定压力时的容积减少,杠杆部件490位移。与此同时,杆662(图4)通过由施力部件665(图4)施加的施力而向+Y轴方向位移。通过传感器138(图4)检测杆662(图4)伴随该杠杆部件490的位移而发生的位移,控制部31能够检测墨水用尽状态。检测室482、螺旋弹簧496、受压板493、薄膜492、杠杆部件490构成用于在打印机10侧检测墨水用尽状态的检测机构。盒侧流路部件480还具有用于从外部将墨水注入到印刷材料容纳部450中的注入流路483。在将墨水注入印刷材料容纳部450之后,注入流路483被封堵。
A-7.效果
如之前参照图10至图12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装置侧端子部70能够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而且,如图27~30所示,盒4具有插入上述装置侧端子部70的凹部90。由此,即使在盒安装部6或盒4产生了制造误差的情况下,在向盒安装部6安装盒4时,通过装置侧端子部70移动,在该误差被吸收的状态下被引导到盒4的凹部90内(图34)。而且,最终,通过设置在凹部90上的第一限制部906t以及第二限制部906w来进行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定位。即,在安装结束时以及在安装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盒4的凹部90上的第一限制部906t以及第二限制部906w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一定位部756t以及第二定位部756w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来定位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由此,能够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接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具有与Y轴方向平行的中心轴Cb的杆662被设置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中的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和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间的中间位置上。而且,如图21所示,将被插入杆662插入的杆插入孔420被设置在盒4的前面42中的第一侧面43和第二侧面44在Z轴方向上的中间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杆662插入杆插入孔420来进行盒4整体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定位,并抑制从正确的安装位置的位置偏离。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杆插入孔420附近的位置偏离。但是,设置在前面42的角部89上的盒侧端子组521(图21)和杆插入孔420位于分开的位置,有时难以抑制如此位于从杆插入孔420分开的位置上的部件的位置偏离。特别是,由于本实施例的盒4是用于大尺寸印刷用的打印机10的大容量类型的盒4,因此盒4尺寸大,盒侧端子组521和杆插入孔420相应地位于分开的位置。但是,如上所述,通过采用能够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的装置侧端子部70以及插入这样的装置侧端子部70的凹部90的构成,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盒侧端子组521和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定位。即,根据本实施例,即使是大容量类型的尺寸大的盒4,也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盒4整体的定位、吸收盒4的制造误差、同时可高精度地定位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材料供应管642被设置在杆662和装置侧端子部70之间(图13)。而且,供印刷材料供应管642插入的供应管插入孔424被设置在杆插入孔420和凹部90之间(图21)。即,印刷材料供应管642被设置在更加接近杆662的位置。另外,供应管插入孔424被设置在更加接近杆插入孔420的位置。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印刷材料供应管642和供应管插入孔424之间的位置偏离。
另外,如图18所示,装置侧端子组721被设置在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以及-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表面724fa上。而且,如图29所示,盒侧端子组521被设置在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50fa上。即,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均被设置在相对于-Y轴方向以相同的倾角倾斜的面上,-Y轴方向是向盒安装部6插入盒4的插入方向。如之前参照图33~36说明的那样,在向盒安装部6插入盒4时,盒4向-Y轴方向前进。这时,盒侧端子组521也向-Y轴方向前进并逐渐接近装置侧端子组721,但直至即将安装结束之前两者不接触。在安装的最后阶段,在装置侧端子部70被插入盒4的凹部90之后,在即将安装结束之前,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稍稍摩擦(图35、图36)。而且,在安装结束时以及在安装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盒的凹部90中的第一限制部906t以及第二限制部906w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的第一定位部756t以及第二定位部756w在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而定位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如此,安装盒4时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基本上不摩擦,另一方面,在盒4的安装即将结束之前,通过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稍稍摩擦,能够减少在安装盒4时装置侧端子组721摩擦盒4的壳体9等而产生摩削碎屑的可能性。另外,即便假设在装置侧端子组721的附近存在尘埃,并且尘埃被夹在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之间的情况下,通过装置侧端子组721与盒侧端子组521的表面直线地摩擦并接触,也能够发挥从接触部排出尘埃的效果(擦拭效果),减少尘埃被夹在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之间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如图16、图17以及图36所示,在装置侧端子部70的第一定位部756t以及第二定位部756w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设置有A面756ta、756wa,在-Z轴方向侧的端部设置有B面756tb、756wb。而且,如图28至图30以及图36所示,在被设置在凹部90中的作为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的槽906t、906w上,分别设置有A面942、964和B面946、966。如图36所示,槽906t、906w的A面942、964在安装状态下与设置在第一定位部756t以及第二定位部756w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的A面756ta、756wa接触。槽906t、906w的B面946、966在安装状态下与设置在第一定位部756t以及第二定位部756w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的B面756tb、756wb接触。即,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906t、906w限制第一定位部756t以及第二定位部756w在±Z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盒侧端子组521相对于装置侧端子组721在Z轴方向上的定位。由此,能够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接触。而且,由于能够在+Z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两侧保持装置侧端子部70,因此即使在使用打印机10时被施加振动或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抑制由于上述振动或冲击导致的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接触位置的偏离。
而且,根据上述实施例,如图16、图17、图27以及图28所示,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一槽906t通过接触而限制第一定位部756t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作为第二限制部的第二槽906w通过接触而限制第二定位部756w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即,通过第一槽906t和第二槽906w来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盒侧端子组521相对于装置侧端子组721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接触。而且,由于能够在+X轴方向和-X轴方向的两侧保持装置侧端子部70,因此即使在使用打印机10时被施加振动或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上述振动或冲击导致的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接触位置的偏离。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8至图30以及图36所示,作为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的槽906t、906w分别具有与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的+Y轴方向侧端部的D面756td、756wd接触的D面948、968。由此,能够防止在向盒安装部6插入盒4时,装置侧端子部70过度地向+Y轴方向前进而与盒凹部90内的底壁988强烈地碰撞。由此,能够防止装置侧端子部70的损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7至图30所示,通过在第一侧壁902t、902w上分别形成槽906t、906w,能够容易地形成用于限制第一定位部756t以及第二定位部756w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至图30所示,通过将由用户装卸的盒4侧的构成要素设为槽906,并且如图15以及图17所示将不动的盒安装部6侧的构成要素设为突出的部件756,能够减少在装卸时盒4的第一限制部906t和第二限制部906w与打印机10的构成部件碰撞导致打印机10或盒4破损的可能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9、图30、以及图33至图36所示,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906t、906w分别具有入口部分916t、916w,入口部分916t、916w从设置在-Y轴方向侧的端面上的开口941、961向+Y轴方向延伸,并且其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朝向+Y轴方向而减少。即,在入口部分916t、916w设置有尺寸在Z轴方向上逐渐减少的逐细形(taper)。由此,即使在盒4或盒安装部6产生了Z轴方向上的制造误差的情况下,设置在盒4的凹部90中的限制部906也能够容易地引导可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图34)。另外,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906t、906w具有接触部分926t、926w,接触部分926t、926w从入口部分916t、916w的+Y轴方向的端部向+Y轴方向侧延伸,其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固定,并且在安装状态下分别与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745t、745w接触。由此,通过在将导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45t、745w引导至入口部分916t、916w之后,推进至接触部分926t、926w,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装置侧端子组721相对于盒侧端子组521的定位。
另外,如图2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入口部分916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还随着从-Y轴方向朝向+Y轴方向而减少。由此,即使在盒4或盒安装部6产生了X轴方向上的制造误差的情况下,限制部906也能够容易地引导定位部756。但是,由于盒4以及盒安装部6的各插槽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与Z轴方向上的尺寸相比非常小,因此,可以认为盒4以及盒安装部6的X轴方向上的制造误差与Z轴方向上的制造误差相比相对非常小。由此,通过仅在入口部分916的Z轴方向上设置渐细形,而不在X轴方向上设置渐细形,也能充分达成易于引导定位部756t、756w的效果。
而且,如图28至如图3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与入口部分916t、916w对应,凹部90的侧壁902w、902t的入口部分902wa、902ta也成为渐细形状。即,侧壁902w、902t间的在入口部分902wa、902ta部分的距离(在X轴方向上的间隔)随着从-Y轴方向向+Y轴方向而变小。这样,通过扩大凹部90的入口部分902wa、902ta接纳装置侧端子部70的入口,能够容易地将装置侧端子部70引导至盒4的凹部90。
另外,如图2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凹部90的底壁988的表面50fa的X轴方向的两侧部分,即,在设置有盒侧端子组521的倾斜面50fa和凹部90的第一侧壁902t以及第二侧壁902w之间具有供保持器的一部分插入的一对底壁侧凹部910t、910w。通过上述一对底壁侧凹部910t、910w,在盒侧端子组521的+X轴方向侧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露出大致三角形的面。由此,在将盒侧端子组521设置在电路基板50上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电路基板50的安装以及卸下。另外,如图16所示,在装置侧端子组721的+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及-X轴方向侧的侧方,以相对于表面724fa向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一对突起759t、759w。设置在凹部90的底壁侧凹部910t、910w分别成为接纳突起759t、759w的空间。而且,通过底壁侧凹部910t、910w接纳突起759t、759w,除了能够通过限制部906和定位部756进行的盒侧端子组521以及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定位和位置偏离的抑制,即使在更加接近盒侧端子组521以及装置侧端子组721的位置,也能够进行两者的定位以及位置偏离的抑制,。由此,能够更加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接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构成电路基板50以及凹部90的各要素相对于构成盒4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的中心的YZ平面28c对称地设置。另外,虽在图28中没有示出,但YZ平面28c通过设置在第一侧面43上的第一卡定部436(图25)以及设置在第二侧面44上的第二卡定部446(图25)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的中心。另外,卡定第一卡定部436以及第二卡定部446的板簧684以及605(图6、7)与该YZ平面28c交叉。由此,在盒4被安装在盒安装部6中的状态下,由于从装置侧端子部70和板簧604以及684(图6、图7)等受的力平衡地作用于盒4,因此盒4不容易倾斜。由此也能够更加良好地实现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接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盒安装部6具有保持端子台724的保持器750(图14~图16)。即,在上述实施例中,不是将端子台724直接安装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而是经由保持器750安装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由此,端子台724以及装置侧端子组721是通用性优异的部件。即,用于进行装置侧端子组721和盒侧端子组521的定位的定位部756有时根据盒4或打印机10的规格而不同。通过将需要变更设计的定位部756设置在保持器750而不是端子台724上,能够使端子台724和被保持在端子台724上的装置侧端子组721的形状固定。由此,端子台724和装置侧端子组721是通用性优异的部件。
B.限制部的变形方式:
图38A至图46B是用于说明设置在凹部90中的限制部的各种各样的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图38A是第一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38B是图38A的38-38截面图。图39A是第二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39B是图39A的39-39截面图。图40A是第三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40B是图40A的40-40截面图。图41A是第四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41B是图41A的41-41截面图。图42A是第五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42B是图42A的42-42截面图。图43A是第六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43B是43-43截面图。图44A是第七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44B是图44A的44-44截面图。图45A是第八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45B是图45A的45-45截面图。图46A是第九变形方式的主视图。图46B是图46A的46-46截面图。在图38A~图46B中,主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凹部90及其附近,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凹部90及其附近的截面。在图38A至图46B的所有变形方式中,除了供保持器750的定位部756插入的限制部的构成以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是相同。另外,在图38A至图46B中,对于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此外,打印机1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外,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形状相同,因此在图38A至图46B中的截面图中,为了容易理解,与表示第二限制部的符号一并标记表示第一限制部的符号。
图38A至图46B的变形方式均包括从凹部90的第一侧壁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以及从第二侧壁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并由这些凸部构成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这些凸部既可以与凹部90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分体设置,也可以一体设置。
在图38A、38B所示的第一变形方式中,通过凸部906ta、906wa和侧壁902ta、902wa形成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形状的槽906ta1、906wa1,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被插入该槽906ta1、906wa1中。该槽906ta1、906wa1的入口部分916a仅在Z轴方向上设置渐细形。对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由槽906ta1、906wa1的A面(+Z轴方向侧的面)以及B面(-X轴方向侧的面)进行,+Y轴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由槽906ta1、906wa1的D面(+Y轴方向侧的面)进行。±X轴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通过由侧壁902ta、902wa形成的C面进行。即,C面由侧壁902ta、902wa的一部分形成。
图39A、39B所示的第二变形方式包括从凹部90的第一侧壁902tb向-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凸部906tb1、906tb2、以及从第二侧壁902wb向+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凸部906wb1、906wb2。凸部906tb1、906tb2、906wb1、906wb2相当于在图38A、38B所示的第一变形方式的槽906ta1、906wa1中省去D面(+Y轴方向侧的面)的构成。由凸部906tb1、906wb1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的+Z方向上的移动。由凸部906tb2、906wb2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的-Z方向上的移动。±X轴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由侧壁902tb、902wb进行。
图40A、40B所示的第三变形方式包括从凹部90的第一侧壁902tc向-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凸部906tc1、906tc2、以及从第二侧壁902wc向+X轴方向突出的一对凸部906wc1、906wc2。第三变形方式相对于图39A、39B所示的第二变形方式不同点在于,在凸部906tc1、906tc2、906wc1、906wc2的-Y轴方向的开口端与凹部90的开口982的位置对齐,以及+Y轴方向的端部延伸至凹部90的后壁986的位置,其他方面与第二变形方式相同。
图41A、41B的第四变形方式包括从凹部90的第一侧壁902td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906td、以及从第二侧壁902wd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906wd。第四变形方式是从图40A、40B所示的第三变形方式中删除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中的限制-Z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凸部906tc2、906wc2而得到的。通过凸部906td,906wd能够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的+Z方向上的移动。-Z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装置侧端子组721与盒侧端子组521接触而被限制,因此可省略限制-Z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另外,±X轴方向上的限制由侧壁902td、902wd进行。
图42A、42B的第五变形方式包括从凹部90的第一侧壁902te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906te、以及从第二侧壁902we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906we。第五变形方式是向图41A、41B所示的第四变形方式的凸部906td、906wd中追加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的+Y轴方向上的移动的D面而得到的。其他方面与第四变形方式相同。
图43A至图46B的第六至第九变形方式分别是从图38A至图42B所示的第二至第五变形方式省去形成为渐细形状的入口部分916b~916e而得到的。除此之外与第二至第五变形方式相同。
通过如上所述的变形方式,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但是,当然,在不具有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的定位部756t、756w的-Z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的第四、第五、第八、第九变形方式的限制部中,不能获得通过限制-Z方向上的移动而取得的效果,在不具有限制+Y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的第二至第四以及第六至第八变形方式的限制部中,不能获得通过限制+Y方向上的移动而取得的效果。另外,根据上述变形例,通过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
C.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构成。例如可进行如下的变形。
C-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盒4、盒4a具有印刷材料容纳部450,但也可以直接在壳体9中容纳墨水。
C-2.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保持器750上设置了定位部756,但也可以简化保持器750的构成,将定位部756设置在端子台724上。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弹性变形的装置侧端子组721,但也可以采用不弹性变形的装置侧端子组721。即使装置侧端子组721不弹性变形,在装置侧端子部721被插入凹部90中时,通过在与盒侧端子部521接触之后向+Z轴方向微小移动,也可能获得上述的擦拭效果。
C-3.第三变形例:
另外,盒也可以以以下的方式构成。
第一方式:一种盒,能够可装卸地安装至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刷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盒的盒安装部;装置侧端子部,所述装置侧端子部具有:表面,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盒被安装时的插入方向倾斜;以及装置侧端子,所述装置侧端子上设置有从所述表面露出的触点;所述装置侧端子部被配置在所述盒安装部的内部,并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盒安装部可向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所述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在内部容纳印刷材料并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构成所述壳体的多个面中的两个面所相交的部分具有凹部;以及盒侧端子,所述盒侧端子在所述盒被安装在所述盒安装部中的安装状态下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的所述触点接触,并且所述盒侧端子被设置在划分形成所述凹部的面中的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其中,所述凹部具有限制部,所述装置侧端子部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限制部中来限制所述装置侧端子部的移动,在所述盒侧端子与所述装置侧端子开始接触之前,所述装置侧端子部的一部分就被插入所述限制部中。
第一方式的盒也能够达到与应用例1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一方式也可以利用应用例1至应用例8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例如,与应用例2同样地,所述限制部(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可以具有与所述装置侧端子部的一部分(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包括:与装置侧端子部的一部分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的+Z轴方向侧接触面、以及与装置侧端子部的一部分的-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的-Z轴方向侧接触面。
另外,例如,与应用例3同样地,所述限制部(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可以包括入口部分和接触部分。
C-4.第四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喷墨式打印机及其墨盒,也能够应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印刷装置及其盒。例如,可应用于如下的各种印刷装置及其盒。(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2)在彩色滤光器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彩色滤光器用于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3)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4)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喷射包含生物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8)用针尖向钟表或相机等精密设备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9)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10)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11)具有喷出其他任意微小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滴状,线状拖尾的液体。并且,这里所述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就可以。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就可以,如黏度高或低的液态的材料、以及如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态的材料也包含在“液体”中。此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体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也包含在“液体”中。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在此,墨水包括通常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凝胶墨水、热熔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
符号说明
1…印刷材料供应系统;4,4a…盒;5…帽部件;6…盒安装部;7…泵机构;9…壳体;10…打印机;11…前面罩;13…更换用罩;15…操作按钮;20…滑架;22…头;24…管;30…驱动机构;31…控制部;32…正时带;34…驱动马达;42…前面;43…第一侧面(上表面);44…第二侧面(底面);45…第三侧面(右侧面);46…第四侧面(左侧面);47…后面;49…凹部;50…电路基板;50fa…表面(倾斜面);50fb…背面;61…盒容纳室;62…装置侧前壁部;63…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4…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5…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6…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7…开口壁部;69…开口;70…装置侧端子部;88、89…角部;90…凹部;138…传感器;420…杆插入孔;421…限制面;424…供应管插入孔;432…第一凸部;436…第一卡定部;442…第二凸部;446…第二卡定部;450…印刷材料容纳部;480…盒侧流路部件;482…检测室;484…印刷材料导出管;490…杠杆部件;491…盒侧识别部件;492…薄膜;493…受压板;495…止回阀;496…螺旋弹簧;521…盒侧端子组;521a…盒侧端子;525…存储装置;602…第二轨道;604…板簧;610…装置侧识别部件;612…限制部件;640…印刷材料供应机构;642…印刷材料供应管;643…前端部;644…基端部;646…密封部件;647…供应流路;648…连通孔;649…安装部件;650…罩部件;652…施力部件;653…飞散防止部;655…连通部;656…通孔;658…抵接部件;659…流通管;662…杆;663…一端部;664…另一端部;665…施力部件;666…遮光部;670…杆罩;672…杆;680…棒状部件;682…第一轨道;684…板簧;690…第一前壁部;692…第二前壁部;694…端子安装部;694A、694b…卡合部;696…支持壁;698…嵌合孔;721…装置侧端子组;721a…装置侧端子;721r…轴;722…端子触点;722a…端子触点;723…端子触点;724…端子台;724fa…表面;724fb…背面;730…连接器基板;732…端子组;739…连接器;750…保持器;751…容纳空间;752…壁部;752t…第一壁部;752w…第二壁部;756…定位部;756t…第一定位部;756w…第二定位部;756ta、756wa…A面;756tb、756wb…B面756tc、756wc…C面;756td、756wd…D面;757…端部;759…突起;759t…第一突起;759w…第二突起;762…端子侧嵌合部;762a、762b…卡合部;900…端子容纳室;902…侧壁;902t、902ta~ti…第一侧壁;902w、902wa~wi…第二侧壁;906…槽(限制部);906a…限制部;906t…第一槽(第一限制部);906w…第二槽(第二限制部);910…底壁侧凹部;910t…第一底壁侧凹部;910w…第二底壁侧凹部;906ta、906wa…凸部;906ta1、906wa1…槽;906tb1、906tb2、906wb1、906wb2…凸部;906tc1、906tc2、906wc1、906wc2…凸部;906td、906te、906wd、906we…凸部;906tf1、906tf2、906wf1、906wf2…凸部;906tg1、906tg2、906wg1、906wg2…凸部;906th、906ti、906wh、906wi…凸部;916、916a~e…入口部分;916t…第一入口部分;916w…第二入口部分;926…接触部分;926t…第一接触部分;926w…第二接触部分;940…第一接触面;941…开口;952a…第一凸部;952b…第二凸部;960…第二接触面;961…开口;972a…第三凸部;972b…第四凸部;982…开口;984…开口;986…后壁;988…底壁;C…中心轴;942…A面;946…B面;944…C面;948…D面;962…A面;966…B面;964…C面;968…D面;S1…标签;BT…螺栓;Xa…尺寸;Cb…中心轴;Xb…尺寸;Ce…中心轴。
Claims (16)
1.一种壳体,能够被安装至印刷装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印刷材料供应管;装置侧端子;轨道,所述轨道将壳体引导至安装位置;以及卡定部件,所述卡定部件将所述壳体卡定,
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侧端子,所述壳体侧端子在所述壳体被安装的安装状态下与所述装置侧端子接触;以及
凸部,所述凸部被插入到所述轨道,并具有在沿所述壳体向所述安装部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卡定部件被插入卡定部,所述卡定部形成在沿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由此,所述壳体被所述卡定部件卡定,并被限定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壳体包括:
前面,在所述前面形成有供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插入的供应管插入孔;
后面,所述后面与所述前面相对;
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是上面;
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前面、所述后面、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交叉;
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交叉,
当将沿从所述前面朝向所述后面的方向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沿从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沿从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第四侧面的方向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
所述凸部的所述X轴方向的中心通过YZ平面,所述YZ平面是通过与多个所述装置侧端子中的被设置于所述X轴方向的中央部的所述装置侧端子接触的壳体侧端子并且与所述Y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平行的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
被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卡定部的所述X轴方向的中心通过所述YZ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
所述YZ平面与所述卡定部件交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
所述凸部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
所述X轴方向上的、作为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凸部的第一凸部的尺寸和作为被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凸部的第二凸部的尺寸不同。
7.一种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包括:
印刷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8.一种印刷装置,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印刷材料供应管;装置侧端子;轨道,所述轨道将壳体引导至安装位置;以及卡定部件,所述卡定部件将所述壳体卡定到所述安装位置,
在所述安装部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9.一种盒,能够被安装至印刷装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印刷材料供应管;装置侧端子;轨道,所述轨道将盒引导至安装位置;以及卡定部件,所述卡定部件将所述盒,
所述盒包括:
盒侧端子,所述盒侧端子在所述盒被安装的安装状态下与所述装置侧端子接触;以及
凸部,所述凸部被插入到所述轨道,并具有在沿所述盒向所述安装部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卡定部件被插入到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被形成在沿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由此所述盒被所述卡定部件卡定,并被限定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盒,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盒包括:
前面,在所述前面形成有供所述印刷材料供应管插入的供应管插入孔;
后面,所述后面与所述前面相对;
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是上面;
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前面、所述后面、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交叉;
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交叉,
当将沿从所述前面朝向所述后面的方向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沿从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沿从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第四侧面的方向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
所述凸部的所述X轴方向的中心通过YZ平面,所述YZ平面是通过与多个所述装置侧端子中的被设置于所述X轴方向的中央部的装置侧端子接触的盒侧端子并且与所述Y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平行的平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
被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卡定部的所述X轴方向的中心通过所述YZ平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YZ平面与所述卡定部件交叉。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凸部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X轴方向上的、作为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凸部的第一凸部的尺寸和作为被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凸部的第二凸部的尺寸不同。
15.一种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包括:
印刷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9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16.一种印刷装置,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印刷材料供应管;装置侧端子;轨道,所述轨道将盒引导至安装位置;以及卡定部件,所述卡定部件将所述盒卡定到所述安装位置,
在所述安装部安装有权利要求9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05347 | 2012-01-13 | ||
JP2012-005347 | 2012-01-13 | ||
JP2012-013238 | 2012-01-25 | ||
JP2012013238 | 2012-01-25 | ||
JP2012-022819 | 2012-02-06 | ||
JP2012022819 | 2012-02-06 | ||
CN201380000067.9A CN103313857B (zh) | 2012-01-13 | 2013-01-10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0067.9A Division CN103313857B (zh) | 2012-01-13 | 2013-01-10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46368A CN105946368A (zh) | 2016-09-21 |
CN105946368B true CN105946368B (zh) | 2019-07-12 |
Family
ID=4877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0067.9A Active CN103313857B (zh) | 2012-01-13 | 2013-01-10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
CN201510024872.6A Active CN104608496B (zh) | 2012-01-13 | 2013-01-10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
CN201610281734.0A Active CN105946368B (zh) | 2012-01-13 | 2013-01-10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以及印刷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0067.9A Active CN103313857B (zh) | 2012-01-13 | 2013-01-10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
CN201510024872.6A Active CN104608496B (zh) | 2012-01-13 | 2013-01-10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印刷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印刷系统、以及端子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 Link |
---|---|
US (6) | US9266337B2 (zh) |
EP (6) | EP3326824B1 (zh) |
JP (11) | JP5664772B2 (zh) |
KR (2) | KR101551552B1 (zh) |
CN (3) | CN103313857B (zh) |
AU (1) | AU2013201489B2 (zh) |
BR (3) | BR122016000984B1 (zh) |
CA (3) | CA2806674C (zh) |
DE (3) | DE112013000550T5 (zh) |
ES (2) | ES2659411T3 (zh) |
GB (2) | GB2509789B (zh) |
IL (1) | IL233345B (zh) |
MX (1) | MX344094B (zh) |
MY (2) | MY193698A (zh) |
PL (2) | PL2907665T3 (zh) |
RU (2) | RU2606078C2 (zh) |
SG (2) | SG11201403082WA (zh) |
TW (2) | TWI659860B (zh) |
WO (1) | WO20131055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X2013003254A (es) * | 2010-10-22 | 2013-10-28 |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 Cartucho de fluido. |
US8960871B2 (en) | 2012-01-13 | 2015-02-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ounting member, liquid container with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
GB2509789B (en) | 2012-01-13 | 2018-05-30 | Seiko Epson Corp |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liquid accomodation container, a printing system, and a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
US8646889B2 (en) | 2012-01-13 | 2014-02-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
US9440755B2 (en) * | 2012-01-13 | 2016-09-1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
US8931887B2 (en) | 2012-01-13 | 2015-01-1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
JP6111748B2 (ja) * | 2013-03-07 | 2017-04-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収容容器、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6163890B2 (ja) | 2013-06-06 | 2017-07-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収容体 |
JP6277641B2 (ja) * | 2013-09-17 | 2018-02-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 |
CN105829109B (zh) | 2013-09-18 | 2018-06-29 | 佳能株式会社 |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
RU2654423C2 (ru) * | 2013-09-18 | 2018-05-17 |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 Чернильный картридж и струйный принтер |
JP6217276B2 (ja) | 2013-09-20 | 2017-10-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 |
JP6311252B2 (ja) * | 2013-09-20 | 2018-04-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体、基板支持部材およびユニット |
WO2015093008A1 (ja) * | 2013-12-18 | 2015-06-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6303653B2 (ja) | 2014-03-14 | 2018-04-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
EP3670196A1 (en) * | 2014-03-14 | 2020-06-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9522776B2 (en) | 2014-03-14 | 2016-12-2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Fluid container |
JP2016055444A (ja) | 2014-09-05 | 2016-04-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及び、電気接続体 |
JP2016137588A (ja) * | 2015-01-26 | 2016-08-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
JP2016175188A (ja) * | 2015-03-18 | 2016-10-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2016187876A (ja) | 2015-03-30 | 2016-11-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2017056706A (ja) * | 2015-09-18 | 2017-03-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2017056705A (ja) * | 2015-09-18 | 2017-03-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6308989B2 (ja) | 2015-09-30 | 2018-04-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US11148426B2 (en) | 2016-05-27 | 2021-10-1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
CN107718891B (zh) | 2016-08-12 | 202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体 |
CA3032643A1 (en) | 2016-08-12 | 2018-02-1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
WO2018114758A1 (en) | 2016-12-20 | 2018-06-28 | Dsm Ip Assets B.V. | Improved yeast strain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
JP2018161759A (ja) | 2017-03-24 | 2018-10-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WO2019098287A1 (ja) | 2017-11-20 | 2020-11-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6866844B2 (ja) * | 2017-12-27 | 2021-04-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ステム |
JP6590969B2 (ja) * | 2018-03-14 | 2019-10-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 |
JP7215020B2 (ja) * | 2018-08-31 | 2023-01-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
JP7165049B2 (ja) * | 2018-12-26 | 2022-11-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7183823B2 (ja) | 2019-01-29 | 2022-12-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2020152057A (ja) * | 2019-03-22 | 2020-09-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
JP7363420B2 (ja) * | 2019-11-29 | 2023-10-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装置 |
CN214606596U (zh) * | 2020-09-21 | 2021-11-05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墨量检测机构、墨盒以及打印机 |
JP7533069B2 (ja) * | 2020-09-25 | 2024-08-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
JP2022053794A (ja) | 2020-09-25 | 2022-04-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
JP2022144519A (ja) | 2021-03-19 | 2022-10-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CN115107373B (zh) | 2021-03-19 | 2023-08-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 |
JP7362701B2 (ja) * | 2021-09-08 | 2023-10-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液体収容体、液体吐出装置 |
CN115871340A (zh) | 2022-07-26 | 2023-03-31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4896A (zh) * | 2003-10-31 | 2006-12-06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互连电路 |
CN101177068A (zh) * | 2006-11-06 | 2008-05-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容器座、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容器 |
CN101310986A (zh) * | 2007-05-25 | 2008-11-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盒确定系统和液体盒确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76635U (zh) | 1987-05-08 | 1988-11-16 | ||
DE68928706T2 (de) * | 1988-12-29 | 1998-12-10 | Canon K.K., Tokio/Tokyo |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kopf und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
JP2782610B2 (ja) | 1990-09-27 | 1998-08-06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ショートアーク型水銀蒸気放電灯の点灯方法 |
JPH06203147A (ja) | 1992-12-29 | 1994-07-22 | Kawasaki Steel Corp | 画像のシェーディング補正方法 |
WO1995031335A1 (fr) * | 1994-05-17 | 1995-11-2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Enregistreur a jet d'encre et procede de nettoyage de la tete d'enregistrement |
US5605150A (en) * | 1994-11-04 | 1997-02-25 | Physio-Contro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interfac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physiological instrument having separable components |
US5956057A (en) * | 1996-08-30 | 1999-09-2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having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features enabling plug compatibility between multiple supply sizes |
US6203147B1 (en) * | 1994-12-22 | 2001-03-2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lectrical and fluidic interface for an ink supply |
JP3417434B2 (ja) | 1995-01-05 | 2003-06-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5847722A (en) * | 1995-11-21 | 1998-12-0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jet printhead alignment via measurement and entry |
US6074042A (en) | 1997-06-04 | 2000-06-1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having a guide feature for insuring reliable fluid, ai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to a printing system |
JP3332818B2 (ja) * | 1996-08-29 | 2002-10-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接続端子の接続方法 |
US6168262B1 (en) * | 1997-01-30 | 2001-01-02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for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s |
JPH10217499A (ja) | 1997-02-10 | 1998-08-18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供給容器 |
EP0994779B1 (en) | 1997-06-04 | 2003-04-02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
EP1060081B1 (en) * | 1998-03-04 | 2002-09-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Ink container refurbishment system |
JP2000218813A (ja) | 1999-01-29 | 2000-08-08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DK1254776T3 (da) | 1998-05-18 | 2004-05-03 | Seiko Epson Corp | Ink-jet printer-apparat og blækpatron dertil |
JP2001187455A (ja) * | 1998-11-02 | 2001-07-10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容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印刷装置 |
JP4395943B2 (ja) * | 1998-11-26 | 2010-01-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情報の管理方法 |
JP3667127B2 (ja) | 1998-12-24 | 2005-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の液体残量検出方法 |
US6220702B1 (en) | 1998-12-24 | 2001-04-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bag for ink jet typ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package suitable for packing such ink bag |
US6443567B1 (en) * | 1999-04-27 | 2002-09-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ng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ing same |
JP2001063759A (ja) | 1999-06-24 | 2001-03-13 | Canon Inc |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TW541247B (en) * | 2000-01-31 | 2003-07-11 | Hewlett Packard Co | Latch and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
AUPQ605800A0 (en) | 2000-03-06 | 2000-03-30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Printehead assembly |
MXPA02009681A (es) | 2000-04-11 | 2003-04-22 | Coca Cola Co | Bolsa para bebida y proceso para la fabricacion y uso de dicha bolsa. |
US6540342B2 (en) * | 2000-10-05 | 2003-04-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disconnecting liquid container |
US7132152B2 (en) | 2000-10-30 | 2006-11-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exible barrier film structure |
JP4193435B2 (ja) | 2002-07-23 | 2008-12-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インク充填方法 |
US6666542B2 (en) * | 2001-03-30 | 2003-12-2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or the like and ink cartridge 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
JP3667283B2 (ja) | 2002-01-25 | 2005-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 |
US6609789B1 (en) | 2002-03-11 | 2003-08-26 | Banctec, Inc. | Ink cartridge |
JP4239554B2 (ja) | 2002-03-20 | 2009-03-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バルブ機構及び記録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
JP2003341100A (ja) | 2002-03-20 | 2003-12-03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ホルダ |
MXPA03002490A (es) * | 2002-03-20 | 2004-10-15 | Seiko Epson Corp | Cartucho para tinta y soporte de cartucho para tinta. |
JP3624950B2 (ja) * | 2002-11-26 | 2005-03-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ATE541706T1 (de) * | 2002-12-10 | 2012-02-15 | Seiko Epson Corp | Flüssigkeitspatrone |
AR049674A1 (es) * | 2003-08-08 | 2006-08-30 | Seiko Epson Corp | Recipiente contenedor de liquido a suministrar a un aparato de consumo de dicho liquido |
US7178908B2 (en) | 2003-09-26 | 2007-02-2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uffer tank for ink jet printer |
JP4047258B2 (ja) | 2003-09-29 | 2008-02-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
JP4058436B2 (ja) | 2003-12-26 | 2008-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収納容器 |
MXPA04012681A (es) * | 2003-12-26 | 2005-07-01 | Canon Kk | Recipiente para liquido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liquido. |
JP4315442B2 (ja) | 2004-04-23 | 2009-08-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06247B2 (ja) * | 2004-06-30 | 2011-06-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 |
KR100612325B1 (ko) | 2004-07-16 | 2006-08-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접착성 절연층을 갖는 잉크 카트리지, 그 제조 방법 및이를 장착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
JP4221671B2 (ja) | 2004-08-06 | 2009-02-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WO2006019034A1 (ja) | 2004-08-20 | 2006-02-23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6082294A (ja) | 2004-09-14 | 2006-03-30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体の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6209060A (ja) | 2004-12-28 | 2006-08-10 | Ricoh Co Ltd | 容器収納装置、該容器収納装置を備えた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00062B2 (ja) | 2005-02-02 | 2010-12-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装置 |
EP2995461A3 (en) | 2005-02-02 | 2017-03-2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Attachment, liquid reception container, and liquid supply device |
JP4659530B2 (ja) * | 2005-06-24 | 2011-03-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047397A (ja) | 2005-08-09 | 2007-02-22 | Canon Inc | メモリ手段の交換方法 |
JP2007083677A (ja) | 2005-09-26 | 2007-04-05 | Sony Corp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
EP1772270B1 (en) * | 2005-09-29 | 2008-01-1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
JP4524676B2 (ja) | 2005-11-28 | 2010-08-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098594A (ja) | 2005-09-30 | 2007-04-19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839931B2 (ja) | 2006-03-31 | 2011-12-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保持部材 |
JP2008018671A (ja) * | 2006-07-14 | 2008-01-31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保持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8011768B2 (en) * | 2006-08-23 | 2011-09-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tank |
JP5288743B2 (ja) * | 2006-08-23 | 2013-09-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5094273B2 (ja) * | 2006-08-23 | 2012-12-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JP4816378B2 (ja) | 2006-09-29 | 2011-11-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
JP4806616B2 (ja) | 2006-09-29 | 2011-11-0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946751B2 (ja) * | 2006-11-06 | 2012-06-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容器ホルダ、液体消費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
JP4946425B2 (ja) | 2006-12-26 | 2012-06-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2008230214A (ja) | 2007-02-19 | 2008-10-02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導出部のシール構造体及びシール方法並びに流体収容容器、再充填流体収容容器及びその再充填方法 |
US8322835B2 (en) | 2007-02-19 | 2012-12-0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ealing structure of fl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reusing fluid container |
JP2008213147A (ja) * | 2007-02-28 | 2008-09-18 | Brother Ind Ltd |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JP5018469B2 (ja) | 2007-03-30 | 2012-09-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5119719B2 (ja) | 2007-04-13 | 2013-01-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US8231192B2 (en) | 2007-04-13 | 2012-07-3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detection unit, and liquid container using liquid detection unit |
JP5000380B2 (ja) * | 2007-05-24 | 2012-08-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
JP4404110B2 (ja) | 2007-07-05 | 2010-01-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US8109619B2 (en) | 2007-09-10 | 2012-02-0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tainer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
JP2009069417A (ja) | 2007-09-12 | 2009-04-02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DE102007048819A1 (de) * | 2007-10-10 | 2009-04-16 |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 Tintenpatrone |
JP5024143B2 (ja) * | 2007-10-16 | 2012-09-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 |
JP5344566B2 (ja) * | 2008-02-05 | 2013-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4985501B2 (ja) | 2008-03-21 | 2012-07-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製造方法 |
JP5141348B2 (ja) | 2008-04-14 | 2013-02-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液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69371A (ja) * | 2008-05-12 | 2009-11-19 | S T Sangyo Kk | アーム型ラッチレバー付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8272704B2 (en) * | 2008-05-22 | 2012-09-25 | Zipher Limited |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
US8091993B2 (en) * | 2008-05-22 | 2012-01-10 |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
JP2010111116A (ja) * | 2008-10-09 | 2010-05-20 | Seiko Epson Corp | 回路基板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0208038A (ja) * | 2009-03-06 | 2010-09-2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
JP5691133B2 (ja) | 2009-03-27 | 2015-04-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供給装置 |
CN201703032U (zh) * | 2010-02-11 | 2011-01-12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墨盒 |
CN201693839U (zh) * | 2010-02-11 | 2011-01-05 | 孙荣华 | 新型喷墨打印系统及其配套的墨水盒 |
JP5521605B2 (ja) | 2010-02-12 | 2014-06-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端子間接続構造、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収容容器の組立方法 |
JP5521604B2 (ja) | 2010-02-12 | 2014-06-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端子間接続構造、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収容容器の組立方法 |
US8534801B2 (en) * | 2010-02-19 | 2013-09-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system and liquid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
JP2011194712A (ja) * | 2010-03-19 | 2011-10-06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構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JP5340240B2 (ja) * | 2010-04-02 | 2013-1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
JP4843112B1 (ja) * | 2010-06-11 | 2011-12-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着脱可能装置、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SG10201504617XA (en) | 2010-06-11 | 2015-07-30 | Ricoh Co Ltd |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removable device,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2000854A (ja) | 2010-06-17 | 2012-01-05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インク供給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12000858A (ja) | 2010-06-17 | 2012-01-05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5454377B2 (ja) | 2010-06-17 | 2014-03-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装置 |
CN201816273U (zh) * | 2010-08-03 | 2011-05-04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用适配器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墨盒 |
JP5569475B2 (ja) * | 2010-09-03 | 2014-08-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TWD151470S (zh) | 2010-09-09 | 2013-01-21 |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墨匣 |
JP5919737B2 (ja) | 2010-12-08 | 2016-05-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検出システム、液体容器 |
CA2809231C (en) | 2010-12-22 | 2015-01-2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
JP6035724B2 (ja) | 2010-12-22 | 2016-1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取付部材、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
US8297739B1 (en) * | 2012-03-02 | 2012-10-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US8646889B2 (en) | 2012-01-13 | 2014-02-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
GB2509789B (en) | 2012-01-13 | 2018-05-30 | Seiko Epson Corp |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liquid accomodation container, a printing system, and a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
US8931887B2 (en) | 2012-01-13 | 2015-01-1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
US9440755B2 (en) | 2012-01-13 | 2016-09-1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
US8960871B2 (en) | 2012-01-13 | 2015-02-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ounting member, liquid container with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
TWD151170S (zh) | 2012-01-31 | 2013-01-01 |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墨匣 |
TWD151006S (zh) | 2012-01-31 | 2012-12-21 |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墨匣 |
TWD151169S (zh) | 2012-01-31 | 2013-01-01 |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墨匣 |
JP2013159037A (ja) | 2012-02-06 | 2013-08-19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JP6051595B2 (ja) | 2012-05-21 | 2016-12-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USD712466S1 (en) | 2013-08-30 | 2014-09-0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
2013
- 2013-01-10 GB GB1304967.1A patent/GB2509789B/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US US13/738,347 patent/US9266337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SG SG11201403082WA patent/SG11201403082WA/en unknown
- 2013-01-10 MY MYPI2018000105A patent/MY193698A/en unknown
- 2013-01-10 MY MYPI2014701847A patent/MY185140A/en unknown
- 2013-01-10 JP JP2013512029A patent/JP56647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EP EP18150554.6A patent/EP3326824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CN CN201380000067.9A patent/CN103313857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BR BR122016000984-0A patent/BR122016000984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10 BR BR112013006101-4A patent/BR112013006101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10 DE DE112013000550.6T patent/DE112013000550T5/de active Pending
- 2013-01-10 CN CN201510024872.6A patent/CN10460849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ES ES15159593.1T patent/ES2659411T3/es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CN CN201610281734.0A patent/CN105946368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RU RU2013111839A patent/RU2606078C2/ru active
- 2013-01-10 CA CA2806674A patent/CA2806674C/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EP EP21212787.2A patent/EP399816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3-01-10 DE DE202013012027.4U patent/DE202013012027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1-10 BR BR122016000981-5A patent/BR122016000981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10 SG SG10201505447RA patent/SG10201505447RA/en unknown
- 2013-01-10 KR KR1020137006887A patent/KR10155155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10 KR KR1020147019389A patent/KR10191112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10 EP EP17196796.1A patent/EP3296116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CA CA2981784A patent/CA2981784C/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DE DE202013012026.6U patent/DE202013012026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1-10 RU RU2016131474A patent/RU2016131474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3-01-10 EP EP16177729.7A patent/EP3109048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CA CA2912560A patent/CA2912560C/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EP EP15159593.1A patent/EP2907665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AU AU2013201489A patent/AU201320148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MX MX2013003181A patent/MX344094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10 PL PL15159593T patent/PL2907665T3/pl unknown
- 2013-01-10 PL PL13707531T patent/PL2727733T3/pl unknown
- 2013-01-10 ES ES13707531.3T patent/ES2663949T3/es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WO PCT/JP2013/000066 patent/WO201310550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1-10 EP EP13707531.3A patent/EP2727733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0 GB GB1806087.1A patent/GB2562166B/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1 TW TW107111636A patent/TWI659860B/zh active
- 2013-01-11 TW TW102101214A patent/TWI625247B/zh active
-
2014
- 2014-06-24 IL IL233345A patent/IL233345B/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12-02 JP JP2014243739A patent/JP5700168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2-10 JP JP2015024065A patent/JP60323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0-09 US US14/879,593 patent/US98215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0-27 JP JP2016210123A patent/JP63805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0-26 US US15/794,690 patent/US201800436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
- 2018-05-14 JP JP2018092665D patent/JP6547107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5-14 JP JP2018092665A patent/JP64099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9-27 JP JP2018181113A patent/JP65318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23 JP JP2019096448A patent/JP2019135108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9-10-02 JP JP2019182266A patent/JP679507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24 US US16/798,885 patent/US11285725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1-12 JP JP2020188388A patent/JP7006757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1-01 JP JP2021178634A patent/JP7044194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2-22 US US17/677,054 patent/US11964491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3-25 US US18/614,800 patent/US20240262106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4896A (zh) * | 2003-10-31 | 2006-12-06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互连电路 |
CN101177068A (zh) * | 2006-11-06 | 2008-05-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容器座、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容器 |
CN101535053A (zh) * | 2006-11-06 | 2009-09-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容器、容器固定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
CN101310986A (zh) * | 2007-05-25 | 2008-11-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盒确定系统和液体盒确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46368B (zh) |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以及印刷装置 | |
US8534801B2 (en) | Liquid ejecting system and liquid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 |
CN104960342B (zh) | 打印原料收容容器 | |
AU2017221788B2 (en) |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liquid accommodation container, a printing system, and a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 |
CN106985532A (zh) | 端子连接部以及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