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31C - 成像设备及可装于其内的处理暗盒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及可装于其内的处理暗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31C
CN1056931C CN93104404A CN93104404A CN1056931C CN 1056931 C CN1056931 C CN 1056931C CN 93104404 A CN93104404 A CN 93104404A CN 93104404 A CN93104404 A CN 93104404A CN 1056931 C CN1056931 C CN 10569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azine
photosensitive drums
processing magazine
revolving shaft
supporting revol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04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81A (zh
Inventor
野村义矢
小林寻夫
日下田明
矶部裕顺
宍户一男
佐藤実
宫部滋夫
三浦幸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0882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525734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1732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78372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4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4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当一成象设备中的影象载体转动时,为防止转动地运动支撑该影象载体的转动轴的偏心,在安装在一个装配孔内的转动轴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多个凸台,安装转动轴的装配孔位于外壳上。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及可装于其内的处理暗盒
本发明涉及如复印机、印刷机及类似设备的成象设备、可在该成象设备内拆装的处理暗盒及将感光鼓装在该处理暗盒上的方法。
在普通的处理盒中(如图32所示),感光鼓装在经支撑轴143、144而从清洁器容器140伸出的臂141、142上。支撑轴143、144可插入位于齿轮凸缘146、147上的孔,该齿轮粘接固定在感光鼓145的两端。当处理暗盒装在成象设备上时,齿轮凸缘146与成象设备的驱动齿轮(未示出)啮合,可使感光鼓145以予定的转数沿予定方向旋转。支撑轴143、144与位于清洁器容器的臂141、142上的孔通过螺纹连接。
在普通的处理暗盒中,由于清洁器容器140的孔与支撑轴之间的作用及支撑轴与齿轮凸缘上的孔之间的作用组合,很可能使感光鼓的旋转轴偏离其设计位置或安装位置。特别是当驱动力从成象设备驱动齿轮传到凸缘齿轮时,感光鼓将沿与驱动齿轮和凸缘齿轮的节圆相切的切线构成压力角的倾角方向偏移,结果使原件的光影象和激光束相对感光鼓的轴向倾斜地入射到感光鼓上,从而破坏了影象的垂直性。
使用滚动轴承可避免上述的不足。但是,由于该滚动轴承价格昂贵,因此在使用寿命有限的处理暗盒中使用滚动轴承并不划算。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支撑轴装入清洁器容器时是压配合,这使得在制造中装配时不易操作,同时处理暗盒中不合格的感光鼓不能更换,另外,实际上压配合技术很难掌握。
尤其,在当前由于成象设备产生的影象更加细腻准确,影象的解象力也进一步提高,以至感光鼓转轴稍有偏离和/或振动都会给影象带来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转动地支撑影象载体鼓的转轴发生偏心。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轴发生偏心的缺陷的处理暗盒,其中用于转动地支撑影象载体的支撑轴可方便地装在位于该处理暗盒壳体上的装配件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象设备,该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处理暗盒可拆卸地装在成像设备上,该处理暗盒包括:
一个具有装配孔的外壳;
一个感光鼓;
一个嵌入所述装配孔、可转动地支撑所述感光鼓的支撑转轴;以及
可对感光鼓起作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个形成在所述支撑转轴和装配孔中至少一个的外圆周表面上并嵌入支撑转轴和装配孔中另一个的外圆周表面的凸台。
本发明的成象设备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主机体;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处理暗盒;
用于把所述处理暗盒安装到主机体上的安装装置;
用于将驱动力传送到感光鼓上的驱动力传送装置;以及
用于输送记录纸通过所述处理暗盒的输送装置。
使用本发明的处理暗盒的成像设备,由于位于处理暗盒壳体上的装配孔内的转动轴在其外圆周面上具有一组凸台,从而可防止因成像设备中的齿轮转动而引起转动轴偏心。因此,可以提高成像设备的成像质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图1,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的投影图;
图2,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处理暗盒的投影图;
图3,装有处理暗盒的成象设备的剖面图;
图4,将处理暗盒装入成象设备的状态图;
图5,激光扫描器及激光束光路示意图;
图6,处理暗盒的前视图及局部视图;
图7,将感光鼓盖打开时的处理暗盒投影图;
图8,处理暗盒夹卡的投影图;
图9,夹卡的剖视图;
图10,处理暗盒的另一种夹卡的投影图;
图11,图10的剖视图;
图12,将处理暗盒装在成象设备上时的投影图;
图13,处理暗盒及成象设备导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4,另一种处理暗盒的投影图;
图15,处理暗盒支撑感光鼓的局部剖视图;
图16,另一种处理暗盒支撑感光鼓的局部剖视图;
图17,第三种处理暗盒支撑感光鼓的局部剖视图;
图18,第四种处理暗盒支撑感光鼓的局部剖视图;
图19,处理暗盒及成象设备接地部分的示意图;
图20,第二种处理暗盒中感光鼓接地部分示意图;
图21,处理暗盒中感光鼓支撑部分的分解投影图;
图22和23,感光鼓移动时,作用在鼓上的力的示意图;
图24,另一种感光鼓支撑部分的示意图;
图25,激光器快门投影图;
图26,处理暗盒投影图;
图27,处理暗盒的激光器快门肋板与包装材料之间相交的示意图;
图28,另一种暗盒的投影图;
图29,再一种暗盒的投影图;
图30,又一种暗盒的投影图;
图31,暗盒电触点及成象设备电触点的示意图;
图32,普通暗盒的部分剖视图;
图33A和图33B,另一种感光鼓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的一台激光复印机1。图2是根据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处理暗盒3。打开复印机1的前门2,暗盒3能可拆卸地装入复印机1。暗盒3中包括一个用作影象承载件的感光件,一个给影象载体均匀地充电的充电装置,一个在影象载体上显出潜影的显影装置,及一个去除影象载体上残余物质的清洁装置。可将影象载体(感光件)至少一个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及清洁装置(包括在一起)的处理暗盒能够可拆卸地装在成象设备内、图3是(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观看的)复印机1的剖视图,其中装有处理暗盒3。图4是在打开前门2后,将处理暗盒3装入复印机1或从其中卸下的状态图。在图3中,暗盒3的外壳由剖面线表示出来。
现在参考图3简述复印机的成象过程。
充电辊5使具有感光层感光鼓4均匀充电,然后与发自外部计算机及类似设备的影象信息相应的由激光器单元6发射的激光束L照射在感光鼓4上。于是,在感光鼓4上形成了与影象信息相应的静电潜影。接着通过施加与潜影极性相同的调色剂,显影装置7使潜影(被激光束L照射的部分)被显影(反转或非反转),从而在感光鼓4上形成可见的图象。
将可见图象与一个位于感光鼓4和转印辊8之间的转印位置对准,就可使来自供纸盒10的记录件P挤进感光鼓4与转印辊8之间,而使可见图象转印到记录件P上。然后,记录件被送到一对定影辊12、13间的缝隙中,在此,可见图象被定影在记录件P上。然后,记录件P被送入收纸盘14。在转印之后,还要进行一些如用清洁板15去除感光鼓4上的残余调色剂之类与成象不直接有关的工作,以便进行下一次的成象条件。
下面介绍记录器P的输送过程。
将一些记录件P叠放在供纸盒10中,拉簧16偏置旋转垛板17而使记录件垛P上前部顶在供纸辊18上。操作者在纸盒中装记录件P时,可沿图3中有箭头B的方向抽出供纸盒10,由于供纸弹簧轴19可沿供纸盒10两侧壁上的导槽20向上移动,使垛板17可下落到供纸盒10的底部,使得记录件可方便地供入供纸盒10。
供纸辊18固定在供纸驱动轴21上。驱动轴21的一端装有离合器和电磁线圈(两者均未示出)用以控制供纸辊的转动。分离爪22安装在记录件垛P的左、右前角。设置在记录件垛引导端附近的盒引入导轨23被一个(未示出的)弹簧转动地偏置。位于复印机1上用来从纸盒中电引导记录件的导轨24,可将记录件与对准辊25对正。
供纸启动信号发出后,电磁线圈(未画出)接通,这时,供纸驱动齿轮的驱动力通过离合器(未示出)传给驱动轴21,从而转动供纸辊18,将记录件P导向纸盒,引入导轨23。此时,因摩擦力不大,只有记录件垛最顶部的一张记录件被移动。接着,该记录件由转动的供纸辊18送入一对对准辊25之间的缝隙中。
另外,复印机还带有一个第二入口26,用以接受除供纸盒10以外其它装置提供的记录件P,并把该记录件引向对准辊25。利用第二入口可在复印机的下部设置多个供纸盒或从其它供纸装置中将记录件P引入复印机,这极大地提高了复印机的通用性。
沿送纸方向,在对准辊25的上游侧有一个转动地安装在复印机壳体上的传感器杆27。杆27借助光遮断器及类似物(未出示)检测记录件P的引导端。当检测到记录件P的引导端时,记录件P便由对准辊25送入感光鼓4和转印辊8之间的缝中,并使件P的引导端与鼓4上的可见图象的引导端对准。
显影装置7的调色剂容器28的表面上有一组引导肋(导轨)29。引导肋29用作输送记录件的导轨,以使记录件相对于感光鼓4被准确地输送。之后,以一定压力抵靠在感光鼓4上的转印辊8将由成象过程(下文将详述)形成在感光鼓4上的可见图象(调色剂图象)转印到记录件P上。这时,电压极性与调色剂所带电压的极性相反、数值为500-2000的直流电压被加到转印辊8上,从而使调色剂靠静电力而粘接到记录件P上。
在定影入口导轨30的上游侧设置一电荷去除针(未示出),用作转印之后从感光鼓4上将记录件分离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可使最难被分离的记录件从感光鼓上轻易地分离。这可避免因记录件与鼓分离不开而造成的感光鼓夹带记录件。此外,设置在定影入口导轨30对面的防穿透导轨31也可在记录件与感光鼓分离不良时防止记录件的严重堵塞。
已转印了调色剂图象的记录件被送到定影装置9。定影装置9包括带有一个卤素加热器(热源)32的上述的定影辊12和以一定压力抵靠在定影辊12上的压力辊13。定影辊12的温度由一个(未示出的)与定影辊12表面接触的热敏元件检测并由复印机电路(未示出)中的控制器控制。定影辊12的上方有一(未出示的)非接触型热开关,以防止卤素加热器32过热。
记录件穿过热定影辊12与压力辊13间的缝时,调色剂图象即永久地定影在记录件P上。定影后,被分离爪(未示出)从定影辊12表面分离的记录件P由一对牵拉辊33向上送。牵拉辊33的转速稍快于定影辊百分之几,以使记录件的一定的力被向上拉,从而防止记录件扭曲和/或折皱。然后,经出纸口35,出纸辊34将记录件P送出复印机并装入收纸盘14。前述的转印辊、定影辊、牵拉辊及类似装置均安装在前盖2上。前盖2经由轴36被可转动地安装在复印机的壳体上。如图4所示,前盖2可拆下,也可相对复印机壳体打开或关闭。
下面结合图3和5说明成象部分的激光器系统。
可转动的多面镜38固定在可高速转动的多边形电机转轴上。发自激光器单元39的激光束L穿过准直透镜40和柱面透镜41后被多面镜38反射到球面透镜42,透镜42将激光束经FQ透镜43聚焦在感光鼓4上。
多面镜38的转动使激光束L沿感光鼓4的母线移动而扫描该鼓。被激光束L的聚焦点照射的区域在激光器39的开/关控制下而被充上一予定电势,由此便在感光鼓4上形成静电潜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供沿被多面镜38作用的感光鼓4的母线进行激光描描的参照(即所谓“主扫描”)将一个BD反射镜44设置在影象区的起点(即主扫描从此点开始)之外。被BD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L将被射向处在与感光鼓4大致相同位置的激光接受面45。此后,位于激光接受面45旁边的光纤维46将激光束L导向DC控制器(未示出)的一个激光接受元件(未示出)。
用上述装置检测激光束,可从影象输出计时获得激光扫描参考计时。同时,时钟以该参考计时为基础给激光器输入影象信号,激光器即可沿主扫描方向扫描。上述的多边形电机、反射镜和透镜等光学元件均装在扫描器6内。扫描器6以高精度安装在复印机上。
下面说明构成成象部分的处理暗盒3。
当将处理暗盒插入复印机时,所完成的上述电摄影过程即所说的成象方法。现在,结合这一摄形过程,简述处理暗盒3的结构。
主充电站设在鼓被激光束L曝光位置的上游侧。在图示实例中,这个充电站包括以一定压力抵靠在感光鼓4上的可被转动的半导体弹性件——充电辊5。充电辊5使感光鼓表面均匀充电,例如,通过施加直流600-700伏及交流1200-1800伏的偏压使鼓表面带上600-700伏的直流电压。
然后,用前述的激光束系统使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静电潜影部分的充电电压为直流50-150伏。
搅拌件47把极性与主充电器相同的调色剂从调色剂容器28中取出并穿过开口48送入显影装置7的内部。因调色剂与显影板49间的摩擦而带电的调色剂七的一薄层覆盖在显影辊11上。给距感光鼓4约200-350微米的显影辊11施加交流偏压,调色剂七就可根据静电潜影,在感光鼓4表面反转显影(跳跃现象)。然后,转印辊8的偏压把感光鼓4上的调色剂图象转印到记录件P上。
残留在感光鼓4上的调色剂七穿过位于清洁装置入口处的倾斜件50(厚度为50-100微米的PET件)的下部,被清洁板15刮下清洁容器510清洗后的感光鼓4用于下一个成象过程。
考虑到处理件(感光鼓、清洁板、充电辊及类似部件)的使用寿命及调色剂的损耗,本发明的处理暗盒3在完成予定数目的成象次数后可被新的暗盒更换。在更换处理暗盒时,可将暗盒3沿前盖2打开的方向拉出。即在打开前盖2时,可将处理暗盒3沿垂直感光鼓4母线的方向拉出。新处理暗盒3装入复印机后,关闭前盖,则处理暗盒3被转印辊及类似部件的推动力置于予定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感光鼓4在外部光线中暴露时间过长,或外界物粘接到感光鼓表面上、或在搬动时损伤了感光鼓等等会降低成象质量。在图1、6、7所示的实例中,转动地支撑在处理暗盒3壳体上的鼓快门(盖)52可在遮盖感光鼓暴露部分的第一位置与从第一位置向后延伸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图6显示处理暗盒的前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鼓快门位于前侧;图7是鼓快门打开时暗盒的投影图。
在前盖2打开的条件下,将处理暗盒从复印机上拆下或装入时,快门弹簧53的偏置力可使鼓快门关闭(到达第一位置)。鼓快门轴54(例如,杆状臂)从鼓快门的一端伸出。该轴可与复印机快门开启柄55啮合。快门开启柄55绕枢轴56可转动地安装,以便与前盖2的开/闭动作同步运动。将处理暗盒3装入复印机,在前盖关闭时,快门开启柄55转动地与快门轴55啮合,这便可打开鼓快门52(到达第二位置)。
鼓快门52可转动地支撑在转轴57上。转轴57依次可转动地支撑在位于暗盒两轴向端的转动支撑部分58、59。转动支撑部分58有一个安装转轴57的圆孔60,转动支撑部分59有一个安装转轴57的开口孔61。在把带转轴57的鼓快门52装在处理暗盒外壳上时,先将转轴57一端插入圆孔60,再把转轴57另一端经开口插入开口孔61。
由于转动支撑部分分别具有圆孔和开口孔,即可防止鼓快门意外地从暗盒外壳上脱落并使鼓快门的安装便利。
如图6和23所示,一个驱动力接受件(第二齿轮)设在感光鼓的端部。该接受件可接受经第一驱动力发送齿轮而来自复印机的驱动力。因复印机第一驱动齿轮的转动,作用于该接受件的力F的方向是与压力角的指向相一致,而与齿轮节圆L构成一个角度。当力F作用在鼓快门轴并使其脱离暗盒时,因圆孔60处在驱动力接受部分或第二齿轮附近,所以圆孔可防止鼓快门从暗盒脱离。
位于鼓快门轴54附近且绕装在圆孔60旁边的轴57端部的快门弹簧53的偏置作用,使鼓快门52沿单方向转动。另一种情况是将快门弹簧设置在对侧(接近开口孔61)处。这样,当完全打开鼓快门52时可大大地减少鼓快门52的扭转量,从而防止因快门扭转而产生的问题(零件间的干涉及弹性变形)。
在图示实例中,鼓快门52的鼓快门轴54的长度S突出于处理暗盒推拉参考面下的距离应小于19毫米,以防止损伤处理暗盒的包装袋。如果长度S大于19毫米(S≥19mm),则抛落试验的结果,包装就会损坏。这样,就必须用特制包装封盖轴部,从而增加了成本。
在图示实例中,若将转动轴设置在鼓快门的两端,那么这些转动轴可设置在处理暗盒上,而相应的孔可形成在鼓快门的端部,或者采用转动轴与支撑轴的组合结构。
操作者握住处理暗盒3外壳上的把手62即可在复印机上拆装处理暗盒3。把手62可转动地装在处理暗盒3上,故可随鼓快门52的转动而同步旋转。因此,在复印机中把手与处理装置彼此不相干扰。操作者握住把手62可将处理暗盒3从复印机底部的暗盒安装位置装入或卸下。在安装处理暗盒时,可以正确有效地使用下文将说明的定位和导向机构。
弧形定位凸边79和防止处理暗盒3歪斜并将处理暗盒导入复印机内的导轨条71均位于靠近感光鼓两端部的处理暗盒外壳上。插入并固定在与弧形凸边79同心的定位孔中的鼓定位轴98在感光鼓4的两轴向端支撑感光鼓4。另外,为导轨条71导向并校正处理暗盒3的斜度是导向孔97,以及为处理暗盒3定位的弧形定位件96,均设置在复印机上。
把处理暗盒3上的凸边79与复印机上的定位件96啮合即可使感光鼓4以高精度定位在复印机上。
操作者将处理暗盒3上的导轨条插入复印机的导孔97中并向复印机内推动暗盒,即可轻松地把处理暗盒装入复印机。处理暗盒的顶面中央有一个协助安装处理暗盒的辅助标记(见图12),在复印机暗盒插口的上壁中央有一个相应的标记(未示出)。装配暗盒时将这两个标记对准可提高暗盒的装配性。
转动地安装在复印机内盖116上的激光快门117可围绕孔118转动。处理暗盒3未装入复印机时,激光快门117靠自重处于低位而遮断激光光路(如图4所示)。此时,因误动作而引起的激光发射将被关闭的激光快门封闭在复印机内。
对激光快门117作用的激光快门杆119设置在处理暗盒3的后部。处理暗盒装入复印机时,激光快门杆119向上推动激光快门117(到图3所示的位置)而打开激光光路。
转动地支撑在复印机内侧壁并与固定在感光鼓4端部的鼓齿轮(第二齿轮)78啮合的驱动齿轮(第一齿轮)77驱动感光鼓4。驱动电机转动时,鼓驱动齿轮(均未示出)被转动,而后感光鼓4被转动,上述的成象操作便可进行。这时,作用在鼓齿轮齿面上啮合力F的方向与垂直于鼓齿轮78和鼓驱动齿轮77的转动中心的连线的线l的夹角等于压力角α,如图6和32所示。啮合力F的方向指向复印机内处理暗盒的安装方向。
鼓驱动齿轮77转动时,处理暗盒的凸边79靠啮合力F抵住复印机的定位件96。这样,如果被支撑的处理暗盒的凸边79从定位件96偏移,则当感光鼓4被驱动时,凸边79仍能正确定位。
在处理暗盒3中,啮合力F会绕感光鼓4的转动中心产生逆时针转矩,因此,导轨条71的支撑面130会抵靠在复印机导孔97的接受面131上。于是,如果处理暗盒的导轨条71的支撑面被支撑而从复印机导孔97的接受面131浮起,则当感光鼓4被驱动时,支撑面130与接受面131会彼此紧密接触而实现良好的支撑状态。
从复印机上卸下处理暗盒3需打开前盖2。打开前盖,拆开连接机构(未示出)使鼓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脱离。这样即可使鼓驱动啮轮与复印机齿轮分开。于是,上述的啮合力F消失,处理暗盒就可平滑地从复印机卸下。
下面说明处理暗盒3与复印机间的电连接,如图31所示。主偏压接点132,显影偏压接点133及调色剂余量检测接点134以一定间隔设置在鼓齿轮78对面的处理暗盒的一个侧面上。鼓接地电极91从鼓定位轴98侧面伸出。
高压基板135设置在复印机内侧壁上。与处理暗盒3电连接的主偏压接点136,显影偏压接点137、调色剂余量检测接点138及鼓接地接点139均装在高压基板135上。高压基板装在复印机上时,上述接点的上端均从复印机侧壁的孔向内伸出。
处理暗盒装入复印机时,暗盒与复印机的相应接点彼此连接而将电路接通。处理暗盒及复印机的接点最好使用相同的或同类的材料。在图示实例中,高压基板上的所有接点均由KN电镀的磷青铜板制成,处理暗盒上的所有接点(主偏压接点,显影偏压接点及调色剂余量检测接点)由不锈钢板制成,鼓接地电极由KN电镀的钢板制成。
下面结合图8和9详细说明暗盒3的把手62。
作为枢轴的转轴63与把手62构为一体。轴铰链64设在暗盒外壳上。每个轴铰链64开有一个口或缝65。转轴3插入轴铰链64的开口65即可将把手62装在暗盒上。开口65的尺寸略小于把手62的外径,使得把手可卡装在暗盒上。把手62装在暗盒上时,可绕轴铰链64作小范围转动。从复印机上拆卸暗盒3时,操作者可握住把手62沿箭头C(图4和9)所示方向,抽拉把手。由于开口的方向与抽拉方向C相反,故把手62不会从暗盒外壳上脱落。
图10和11显示了第二种把手结构。在第二种把手结构中,把手66与转轴67构为一体。把手上有开缝69,这使得转轴67可沿箭头D所示方向(在树脂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向内弯曲。使转轴67沿D方向弹性变形而装入相应的轴铰链68,即可将手把装在暗盒外壳上。因装入轴铰链的转轴会靠弹性恢复其原状态,所以,转轴不会从轴铰链中脱落。在第二种把手结构中,把手上设有如图8所示的槽70,因此,把手的铰接更准确。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把手与暗盒外壳构为一体且把手可通过插入暗盒外壳上铰链中的转轴作轻微转动,因此,本发明的把手有如下优点:
(1)把手可支撑较重的暗盒;
(2)把手的安装简便,且由于把手易转动同时没有恢复力,故改善了抽取暗盒的操作性,而且不会损环暗盒的包装材料;
(3)当暗盒插入复印机并关闭复印机前盖时,相应于前盖关闭动作而转动的鼓快门可轻松地提起把手。由于把手的转动很轻,所以不损伤鼓盖。
下面详述处理暗盒在装卸时的定位。
如图2所示,至少设置在暗盒一轴端的凸块71所限制的啮合部可与设置在复印机上并带有凸块/凹槽连结结构的暗盒插入导轨相啮合。与凸块71的侧面平行的第二面73可与设置在暗盒一个轴向端的复印机导轨相啮合。在此实例中,第二面73由条74的一个侧面构成。第二面73从暗盒沿插入方向的暗盒头端(图2所示位置)伸向暗盒尾端。凸块71从暗盒的中间位置(图2所示位置)伸向暗盒尾端。
如图12和13所示,在此结构中,暗盒插入复印机时,第二面73先沿与暗盒结构相适应的复印机暗盒插入导轨75的内表面插入,以使暗盒在纵向定位。而后,因凸块71沿导轨75插入,所以暗盒的插入方向被确定。
在这种方式中,由于暗盒在纵向上及插入方向上不是同时确定,而是先确定纵向的定位,然后再确定暗盒的插入方向,因此改善了暗盒插入的操作性。
如图12、13所示,在凸块(导轨条)71插入复印机导孔75时,(下文将说明)暗盒鼓齿轮与鼓驱动齿轮77啮合。条74的结构如图14所示,此处条74带有第二面73。
下面结合图15详述感光鼓与复印机之间的定位。
当鼓齿轮78固定到感光鼓4上,并被鼓驱动齿轮77沿箭头E所示方向转动时,由于鼓齿轮78是一个斜齿轮,沿箭头F所示方向会产生一个侧推力。于是,处理暗盒3的凸边79及插入鼓齿轮78的鼓定位轴80与感光鼓4一起沿F方向移动。结果使鼓定位轴80的表面与复印机定位侧板81紧密接触。之后,当驱动鼓4时,鼓4与复印机之间不会因鼓的下降而产生转矩,因此,感光鼓4可在复印机上正确定位。正确地定位,可保证高精度的图象质量。顺便说一下,标号82代表暗盒外壳。
下面结合图16说明使用相似原理的另一实施例。
在图16中,固定在感光鼓4上的鼓齿轮83是直齿轮。经位于鼓另一端的感光鼓定位轴84,靠在鼓定位轴84上的复印机弹簧85的弹力将感光鼓4沿F方向侧推。于是鼓定位轴80的表面紧紧抵靠在复印机定位板上。这样可使感光鼓4相对复印机正确定位。
图17表示第三个实施例。
在图17中,当定位轴87插入固定在感光鼓4上的鼓齿轮87,同时处理暗盒3的凸边86被螺钉88的一点固定在定位轴87上时,由于轴87与凸边86间仅一点固定,所以定位轴87可从接近区域89的凸边86处轻微浮动。因此,产生侧推力时,定位轴87可与复印机定位板紧密接触,从而使感光鼓中相对复印机正确定位。使用一个连接点,可防止在搬运暗盒时定位轴与凸边分离。
图18表示第四个实施例。其中尽可能增大鼓定位轴90的外表面,这样即使在感光鼓被驱动时也可有效地防止鼓的下降,从而感光鼓相对复印机正确定位。
下面结合图19说明处理暗盒3的鼓接地电极91,成象设备1的接地高压接点92及它们周围的结构。
鼓接地电极(转动轴)91包含一个导电平行轴,它位于处理暗盒3的非驱动侧的鼓定位轴的中心。转动轴91从暗盒纵向端伸出。环绕转轴91有一凹槽93(为节省材料)。在凹槽中,(起保护作用的)沿连接导轨94与鼓接地电极91之间有一条肋95。导轨94用以将处理暗盒3导入复印机1的内部。导轨74设置在与图2显示的暗盒端相对的暗盒的另一端。另外,鼓接地高压接点(偏压件)92连接在复印机1上接近处理暗盒3定位件96的位置处。
处理暗盒3的导轨94沿箭头C示方向插入复印机导槽97时,复印机1的鼓接地高压接点92先在处理暗盒3的导轨94上滑行,然后在定位件98的肋上滑行。当定位轴91定位在复印机1的定位件96时,接点92与鼓接地电极91可靠连接。这样,复印机的鼓接地高压接点不会被暗盒3鼓定位轴91周围的凹槽93阻碍,并能与鼓接地电极可靠连接。
结合图20介绍第二个实施例。
在前一实施例中,鼓定位轴的肋与鼓接地电极之间有一个台阶。而在图20所示实施例中,鼓定位轴99的肋100(接近鼓接地电极101)的一端的高度,与鼓接地电极101的高度相同,肋100另一端的高度与导轨102的高度相同,这使肋100平滑倾斜。于是,当处理暗盒装入复印机时,复印机的鼓接地高压接点(未示出)将在处理暗盒3的导轨及鼓定位轴99的肋上滑行,不需跨越任何台阶而与鼓接地电极101很平滑地接触。
下面结合图21说明支撑感光鼓的方法。图21所示为感光鼓一端的支撑方法,而另一端鼓的支撑方法与之相同。
在图21中,鼓支撑转轴103被装在位于从构成处理暗盒外壳之一部分的清洁器容器104伸出的臂105上的装配孔106中,并经凸缘107及穿过凸缘107的螺纹(未示出)而固定在臂105上。
鼓支撑转轴103的凸台108与凸缘齿轮109的中心孔110配合,使感光鼓可被转动。凸缘齿轮109借助粘接、压部合、铆合或类似方法被固定在感光鼓4的端部。鼓支撑转轴103由例如聚醛树脂的自润滑塑料制成,使鼓4因凸缘齿轮109的孔110与凹台108之间的相对侧向转动而平滑地转动。鼓支撑转轴103的凸台108与凸缘齿轮109的孔110间的动配合可保证上述的滑转动。
三个轴向肋(凸缘)112沿圆周方向彼此间隔分布在鼓支撑转轴103的主直径111上。与肋112顶面接触的圆的直径比主直径114插入的清洁器容器的臂105的装配孔106的内径大0.05-0.3毫米。另外,装配孔106的内径比转轴103主直径111的外径大(直径最大差小于0.05毫米)。这样,当鼓4装在暗盒外壳上时,由于转轴103在三点(即肋112)压装入装配孔106中,故该转轴103被压配合在孔106中。最好用螺丝穿过凸缘107将转轴103安装在臂105上。清洁器容器由诸如变性PPO、聚碳酸酯、聚苯乙烯、ABS或类似材料制成。当把鼓支撑转轴103压合装配时,肋112会使装配孔106内圆表面上形成凹槽。同时,压合装配也会使鼓支撑转轴103的肋112发生变形。于是,装配孔106内壁与鼓支撑转轴103的肋112会因彼此间相对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而牢固连接,不产生任何窜动。
现在结合图22和23对鼓支撑转轴主直径上的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图22表示鼓支撑转轴压装入清洁器容器后的前视图。图23是表示力F方向的示意图。
位于鼓支撑转轴103主直径111上的三个肋112彼此间隔120°。在驱动齿轮77与鼓齿轮78之间的啮合力、充电辊推力以及作用在感光鼓齿轮之间的啮合力F对感光鼓的影响最大。力F的方向从穿过驱动齿轮77和鼓齿轮78的节圆接点的公切线,以压力角α的大小偏向鼓齿轮78。力F由三个肋中的两个肋(112′和112″)承受或支撑。这样,由于力F至少分散在两个支撑肋上,可使鼓转轴的偏心度最小。如图22所示,由于除了肋112′、112″也位于鼓支撑转轴上,所以鼓支撑转轴可很容易地插入装配孔106。
这时,若选用的鼓支撑转轴103主直径111的外径为ΦBH9,每条肋112的高度为0.1毫米,装配孔106的内径为ΦBH8,则可将肋的变形限制在适度范围内。考虑到转轴103插入孔106时的阻力,肋高最好为0.05-0.5毫米。
如果力F反作用于一个肋上,则该肋的变形将大于其他两个肋,这样鼓中心就会轻度偏移。因此应按前述布局设置鼓支撑转轴主直径上的肋,使各肋能均匀支撑作用在鼓支撑转轴上的力,以防止鼓中心偏移。
每个肋112的截面可以是三角形、半圆形或两者的综合形状。另外,用一组肋来支撑力F时,肋112的个数可以是四个或更多。将鼓支撑转轴103插入装配孔106的力应是以使肋112变形,且该力的大小应是操作者不使用任何加压工具即可轻松地到达。这些肋还可形成在装配孔106的内表面,这种设置在装配时同样具有前述的优点。
图24是鼓支撑转轴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鼓支撑转轴113装入从清洁器容器104伸出的臂105上的装配孔106中,并经凸缘107和穿过该凸缘的螺丝(未示出)而固定在臂105上。鼓支撑转轴的凸台108与固定在感光鼓4端部的凸缘齿轮109相连接,而使感光鼓4被可转动地支撑。鼓支撑转轴113主直径111上有三个凸条。与凸条顶面接触的圆的直径略大于清洁器容器104的臂105上的装配孔106的内径。每个凸条114均有一个内腔115以减少凸条114的壁厚。三个凸条114中的一个定位在力F的作用方向上,这样其他两个凸条也可支撑力F。该支撑转轴113插入清洁器容器104的装配孔106时,凸条114变形并压扁腔115。
将鼓支撑转轴113固定在装配孔106而不产生窜动后,感光鼓即可稳定地转动。另外,即使当复印机驱动齿轮(未示出)的力F沿压力角方向作用于齿轮凸缘109时,齿轮凸缘也会变形。
在这种结构中,将鼓支撑转轴插入装配孔所需的力很小,因此鼓的安装很容易。
鼓支撑转轴也可以是图33A和图33B所示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鼓支撑转轴200装入装配孔106时,转轴200的主直径201会变形。如图33A和33B所示转轴200的主直径201的外径比装配孔106的内径大10-90微米。沿鼓支撑转轴圆周方向有一组纵向腔202。每个腔202穿过缝203伸到主直径201的外表面。当支撑转轴200压装入装配孔106时,主直径201变形而使缝203变窄。由缝203变形产生的,作用于装配孔106上的反作用力使得支撑转轴200牢固地装配在装配孔106中而不致窜动。
将支撑转轴200插入装配孔106的力可以很小,所以象前述实施例一样,不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进行压装配。腔202和缝203可设置在装配孔106内或既可装置在支撑转轴200上也可设置在装配孔106内。在这种结构中也具有前述的优点。
下面,结合图25说明激光快门的开/关结构。
如前所述,激光快门117转动地装在复印机内盖116上以便绕孔118转动。当处理暗盒装在复印机内时,激光快门117作为光路阻断装置靠自身重量向下关断光路(见图4)。因误动作使激光束发射时,由于激光光路能被关断,可防止激光束泄漏到复印机之外。
如图26所示,驱动激光快门117的激光快门杆(第一凸起)119设置在处理暗盒3的外壳120的纵向中心区,并从外壳120中伸出。当处理暗盒3装入复印机时,激光快门杆119穿过位于内盖116上的孔121,抵靠并推动激光快门117,使激光快门117绕孔118向上转动,从而打开复印机的激光窗口122(也参见图3)。
在激光快门杆119两侧区旁设置有凸出量小于第一凸起119的第二凸起123。这样即使在储存期间,包装袋124包装的处理暗盒3受到意外的振动,如图24所示,由于并排设置的四个凸起的自由端均匀地顶着包装袋124,避免了力以一点作用在包装袋上,因此可防止包装袋124在运输处理暗盒3时被撕破。
于是,甚至在调色剂使用功能因处理暗盒内显影调色剂T的温度增加而下降时,处理暗盒仍能避免影象密度和/或影象灰雾的减少。另外,第二凸起123因设置在第一凸起119的两侧,因此起到了保护第一凸起的作用。
为了打开激光快门117,激光快门杆119从外壳120的伸出量应大于6毫米。而为防止杆119强度减少,杆119的伸出量又应小于8毫米。另外,在暗盒装入复印机时,激光束光路关断装置只抵靠第一凸起而不抵靠第二凸起。
下面结合图2说明激光快门杆的第二个实施例。
在图2的实施例中,将通过抵靠激光束光路关断装置而打开激光束光路的激光快门杆(凸起件)119,设置在偏离暗盒纵向中间部并靠向鼓齿轮(驱动力接受件)78(鼓齿轮78设置在暗盒右端(图27)并与复印机驱动齿轮77啮合)的处理暗盒外壳上。当来自驱动齿轮77的驱动力作用于鼓齿轮78时,由于力F按图23所示的方向起作用,因此即使处理暗盒未完全插入复印机,暗盒仍会被力F带入到予定的装配位置。这就可防止在激光快门开启不良时进行成象。
如果激光快门较重,啮合力F可克服快门重量使处理暗盒装入到复印机中恰当的安装位置,以确保打开激光快门。位于复印机内盖,被激光快门杆穿过的孔与激光快门杆相对应。
下面结合图28说明激光快门杆的第三个实施例。
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暗盒外壳上的凸台125沿暗盒纵向伸展。两个凸台125沿垂直方向并列设置。每个凸台均有一个能顶住包装袋124的半圆形自由端。这可防止撕破包装袋。沿处理暗盒3的纵向伸展的凸台可增强暗盒外壳的强度。
下面结合图29说明激光快门杆的第四个实施例。
在图29中,激光快门杆126具有倒U形结构。这种结构也可防止撕破包装袋。倒U形结构的激光快门杆在抵靠激光快门时可防止激光快门重量引起的杆的变形。
图3所示为激光快门杆的第五个实施例。
在图30中,激光快门杆127是一个暗盒外壳之外的分立元件。暗盒外壳上有孔128,激光快门杆127上有卡钩129。将卡钩129插入孔128中即可使激光快门杆127与暗盒外壳连为一体。
这一实施例有下述优点。
对于已备好的复印机或成象设备,某些具有同样外表的处理暗盒(例如,所带调色剂的颗粒尺寸小至5-6微米的暗盒,所带调色剂的颗粒尺寸为15微米的暗盒及类似的暗盒)的选用需根据成象设备的性能(例如,高质量的精细图象,高速复印或其他特性)而定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鼓快门杆127是相对暗盒外壳分立的元件,因此通过改变鼓快门杆127的外形或高度就可将不同性质的处理暗盒分辨出来。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处理暗盒包括一个转动件,用于转动地支撑转动件的支撑件,一个设置在该转动件上并用于接受来自成象设备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件,和将该支撑件固定在位于暗盒外壳上的装配孔中的固定件,所说的固定件包括一组位于支撑件外圆周面的凸合并且凸台所处的位置使凸台能够支撑因来自成象设备的驱动力而作用在转动支撑件上的力。所以,当转动件(影象载体)转动时,转动件的中心轴从其预定位置的位移或偏离将会最小。

Claims (13)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象设备(1)上的处理暗盒(3),该处理暗盒包括:
一个具有装配孔(106)的外壳(104、105);
一个感光鼓(4);
一个嵌入所述装配孔、可转动地支撑所述感光鼓的支撑转轴(103);以及
可对感光鼓起作用的处理装置(5、7、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个形成在所述支撑转轴和装配孔中至少一个的外圆周表面上并嵌入支撑转轴和装配孔中另一个的外圆周表面的凸台(112、114)。
2.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凸台在所述支撑转轴的装配方向上是细长的。
3.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被所述支撑转轴和装配孔中的另一个部分地变形。
4.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凸台所处的位置使所述凸台能够支撑当感光鼓接受来自所述成象设备的驱动力时所产生的力。
5.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凸台排列在支撑转轴的外圆周上。
6.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凸台沿所述支撑转轴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7.如权利要求5或6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是由例如聚醛树脂或类似的塑料材料与所述支撑转轴整体模压制成的。
8.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由诸如变性PPO、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或类似的塑料材料构成。
9.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各凸台的凸出量约为0.05毫米~0.5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的内圆周面与所述支撑转轴的外圆周面啮合,并由所述支撑转轴的外圆周面支撑。
11.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下列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给感光鼓充电的充电装置(5);
使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7),以及
去除感光鼓上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装置(15)。
12.一种在记录纸上形成图象的成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主机体(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暗盒;
用于把所述处理暗盒安装到主机体上的安装装置(71,79);
用于将驱动力传送到感光鼓上的驱动力传送装置(77);以及
用于输送记录纸(P)通过所述处理暗盒的输送装置(18,25,8,12,1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形式为电子照相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
CN93104404A 1992-03-13 1993-03-13 成像设备及可装于其内的处理暗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088284A JPH05257342A (ja) 1992-03-13 1992-03-13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088284/92 1992-03-13
JP4-088284 1992-03-13
JP4-173265 1992-06-30
JP173265/92 1992-06-30
JP4173265A JP2783726B2 (ja) 1992-06-30 1992-06-30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81A CN1084981A (zh) 1994-04-06
CN1056931C true CN1056931C (zh) 2000-09-27

Family

ID=2642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4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31C (zh) 1992-03-13 1993-03-13 成像设备及可装于其内的处理暗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5331373A (zh)
EP (1) EP0560618B1 (zh)
CN (1) CN1056931C (zh)
DE (1) DE69314977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8198B2 (ja) * 1991-06-28 2002-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着脱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US5331373A (en) * 1992-03-13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within 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hotosensitive drum to process cartridge
MX9303563A (es) * 1992-09-04 1994-03-31 Canon Kk Cartucho de proceso, metodo para ensamblar un cartucho de proceso y aparato formador de imagen.
US6408142B1 (en) 1992-09-04 2002-06-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59985B2 (ja) * 1992-09-04 2002-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85414B2 (ja) * 1993-04-28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40874A (ja) * 1993-06-25 1995-06-02 Canon Inc 像担持体の取付部材及び像担持体の取付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47476B2 (ja) 1993-06-30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
JP3313900B2 (ja) * 1993-08-31 2002-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フレー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125540B2 (ja) * 1993-11-10 2001-01-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フレーム
JP3869868B2 (ja) * 1994-04-27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37859B2 (ja) * 1994-04-26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5940A (ja) * 1994-04-28 1996-01-19 Canon Inc 現像フレー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729B2 (ja) * 1994-04-28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728B2 (ja) * 1994-04-28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95468A (ja) * 1994-09-26 1996-04-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U3426895A (en) 1994-10-17 1996-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tainer, toner container assembling metho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382399B2 (ja) * 1994-12-26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39932B2 (ja) * 1996-09-2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及びカップリング
JP3315560B2 (ja) * 1995-06-13 2002-08-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の取り付け方法
JP3372719B2 (ja) * 1995-07-11 2003-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768658A (en) * 1995-07-21 1998-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070029A (en) * 1995-07-31 2000-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upl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JP3402860B2 (ja) * 1995-07-31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5893006A (en) * 1995-07-31 1999-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tectably mountable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FR2750115B1 (fr) 1996-06-19 1998-08-28 Valois Bague de fixation metallique vissable pour fixer un organe de distribution sur un recipient
JP3337915B2 (ja) * 1996-07-04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66831B2 (ja) * 1996-08-29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32818B2 (ja) * 1996-08-29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接続端子の接続方法
JP3342362B2 (ja) * 1996-09-20 2002-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82474B2 (ja) * 1996-09-30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の組み込み方法
JP3363727B2 (ja) * 1996-12-12 2003-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廃トナー容器の組立方法
US5768661A (en) * 1996-12-20 1998-06-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with external planar installation guides
JPH10228222A (ja) * 1997-02-17 1998-08-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32813B2 (ja) * 1997-08-01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37424B2 (ja) * 1997-10-27 2003-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058280A (en) * 1997-11-14 2000-05-02 Xerox Corporation Molded quick change photoreceptor support
JP3290619B2 (ja) * 1997-11-20 2002-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1131A (ja) 1997-11-29 1999-06-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9495A (ja) * 1998-03-03 1999-09-17 Canon Inc アース部材、円筒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9494A (ja) 1998-03-03 1999-09-17 Canon Inc ドラムフランジ、円筒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96051A (ja) * 1998-04-08 1999-10-29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0010454A (ja) * 1998-06-19 2000-01-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604919B2 (ja) * 1998-08-31 2004-1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0147891A (ja) 1998-09-04 2000-05-26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撹拌部材
JP3673658B2 (ja) 1998-10-28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84092B2 (ja) 1998-10-26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97090B2 (ja) 1998-10-26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311026B1 (en) 1998-11-13 2001-10-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mounting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main body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positioning portion
JP2000194248A (ja) 1998-12-28 2000-07-14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帯電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JP3768710B2 (ja) 1999-01-28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84557A (ja) 1999-03-29 2000-10-13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20399B2 (ja) 1999-05-20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748506B2 (ja) 1999-05-20 2006-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JP3320398B2 (ja) 1999-05-20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19383B2 (ja) 1999-05-24 2007-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280025B1 (en) * 1999-06-08 2001-08-28 Pitney Bowes Inc. Ink cartridge receiving pocket assembly
JP2000347492A (ja) 1999-06-09 2000-12-15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25362A (ja) 1999-10-27 2001-05-1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現像剤容器及び測定部品
JP3188435B2 (ja) 1999-10-29 2001-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513447B2 (ja) 1999-10-29 2004-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103548B1 (ja) 1999-10-29 2000-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126966B1 (ja) 1999-10-29 2001-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126967B1 (ja) 1999-10-29 2001-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US6549736B2 (en) 2000-01-19 2003-04-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ngaging member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developing roller and magnet
JP4250294B2 (ja) 2000-02-16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263388B2 (ja) * 2000-03-01 2002-03-04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80171B2 (ja) 2000-03-03 2006-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188439B1 (ja) 2000-03-07 2001-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EP1162515B1 (en) 2000-06-09 2011-04-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flexible seal
JP3283500B2 (ja) 2000-06-28 2002-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320403B2 (ja) 2000-06-28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283501B2 (ja) 2000-06-28 2002-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DE60142671D1 (de) 2000-09-01 2010-09-09 Canon Kk Einheit mit Entwicklerzufuhröffnung und damit versehenes Bilderzeugungsgerät
JP3658315B2 (ja) 2000-12-19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13488B2 (ja) 2000-12-20 2004-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4677093B2 (ja) 2000-12-25 2011-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775494B2 (en) 2001-02-28 2004-08-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JP3697168B2 (ja) 2001-03-09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33813A (ja) 2001-03-09 2002-11-2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2278415A (ja) 2001-03-16 2002-09-2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42569B2 (ja) 2001-04-27 2004-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564080B2 (ja) 2001-04-27 2004-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840063B2 (ja) 2001-04-27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615015B2 (en) 2001-05-24 2003-09-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US6718148B2 (en) 2001-05-28 2004-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JP4681762B2 (ja) 2001-06-18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6795667B2 (en) 2001-08-31 2004-09-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having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JP3927781B2 (ja) 2001-08-31 2007-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中間転写ベルト
JP2003307992A (ja) *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07993A (ja) *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4177A (ja) 2002-04-26 2004-03-25 Canon Inc 電子写真エンドレスベル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4094178A (ja) 2002-04-26 2004-03-25 Canon Inc 電子写真エンドレスベル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684209B2 (ja) 2002-05-31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978100B2 (en) * 2002-09-30 2005-12-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roller
JP3809412B2 (ja) * 2002-09-30 2006-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18517B2 (ja) * 2002-11-29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部品
JP3950892B2 (ja) * 2004-01-30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10128B2 (ja) * 2004-04-26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部材
JP2005316192A (ja) * 2004-04-28 2005-11-10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17122B2 (ja) * 2004-09-08 2011-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886182B2 (ja) * 2004-09-27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50882B2 (ja) * 2004-10-0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437118B2 (en) * 2004-11-12 2008-10-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rinting medium guide
US7680435B2 (en) * 2006-01-26 2010-03-16 Ricoh Company, Ltd. Flange, flan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flange
US7660550B2 (en) * 2006-12-11 2010-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98407B2 (ja)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4948382B2 (ja) 2006-12-22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US7983589B2 (en) * 2007-01-31 2011-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11854B2 (ja) 2007-03-23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US7711287B2 (en) * 2007-05-15 2010-05-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98885A (ja) * 2008-02-22 2009-09-0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39337B2 (ja) * 2008-05-27 2011-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306050B2 (ja) 2008-06-20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外し方法
JP5127584B2 (ja) 2008-06-2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35329B2 (ja) * 2008-09-01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3801B2 (ja) * 2008-09-01 2011-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47607B2 (ja) * 2008-09-01 201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38108B (zh) 2008-09-01 2014-01-0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US8029284B2 (en) * 2008-09-29 2011-10-04 Maxillent Ltd. Implants, tools, and methods for sinus lift and lateral ridge augmentation
JP5751779B2 (ja) * 2009-10-30 2015-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5770B2 (ja) * 2009-12-24 2015-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TWI453125B (zh) * 2011-07-27 2014-09-21 Cal Comp Electronics & Comm Co 軸套及事務機
CN102385300B (zh) * 2011-11-26 2017-02-15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10376861B (zh) 2012-06-15 2022-10-18 佳能株式会社
JP6202911B2 (ja) 2012-09-07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980064B2 (ja) 2012-09-13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CN103309195B (zh) * 2013-06-26 2015-12-2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感光鼓
JP6376749B2 (ja) 2013-12-06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584138B2 (ja) 2014-06-17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BR122018074174B1 (pt) 2014-11-28 2023-12-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ucho montável a um conjunto principal de aparelho de um aparelho formador de imagem
USD893603S1 (en) * 2015-12-08 2020-08-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ide panel of paper feed tray on printer
USD867445S1 (en) * 2015-12-08 2019-11-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er panel
USD868885S1 (en) * 2015-12-08 2019-12-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panel
USD894272S1 (en) * 2015-12-08 2020-08-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ront panel of multi-func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scanner
WO2017150741A1 (ja) 2016-03-04 2017-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7908344A (zh) 2019-08-09 2024-04-19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6397A (en) * 1967-10-13 1970-10-27 Xerox Corp Xerographic apparatus
US4040157A (en) * 1976-01-08 1977-08-09 Xerox Corporation Drum support apparatus
US4105345A (en) * 1976-02-27 1978-08-08 Xerox Corporation Expandable photoreceptor endbells
US4120576A (en) * 1977-04-04 1978-10-17 Xerox Corporation Drum support apparatus
JPS5813559U (ja) * 1981-07-17 1983-0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円筒状感光体の取付け構造
US4952989A (en) * 1985-04-16 1990-08-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hotoreceptor attachment device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
JPS61279871A (ja) * 1985-06-06 1986-12-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DE3631494A1 (de) * 1985-09-17 1987-03-26 Canon Kk Bildtraegerelement mit zugehoerigem antriebsmechanismus
US4785319A (en) * 1986-08-05 1988-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E3854559T2 (de) * 1987-03-31 1996-03-21 Canon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JP2575759B2 (ja) * 1987-11-30 1997-01-29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ドラムの取付け構造
EP0331324B1 (en) * 1988-03-02 1993-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with process cartridge detachably mountable thereto
JPH0833704B2 (ja) * 1988-03-18 1996-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0346934B1 (en) * 1988-06-17 1995-01-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2210482A (ja) * 1989-02-10 1990-08-21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304459A (ja) * 1989-05-19 1990-12-18 Hitachi Ltd 電子写真プリンタのドラム駆動装置
US5136333A (en) * 1989-06-30 1992-08-0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and cartridge arrangement
US4975743A (en) * 1989-08-21 1990-12-04 Surti Tyrone N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removable drive means
JPH03174550A (ja) * 1989-12-04 1991-07-2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5128715A (en) * 1990-03-19 1992-07-07 Fuji Xerox Co., Ltd. Print cart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5331373A (en) * 1992-03-13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within 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hotosensitive drum to process cartridge
JP2758534B2 (ja) * 1992-07-13 1998-05-28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像担持体の支持構造
JP2962938B2 (ja) * 1992-07-16 1999-10-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感光体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331373A (en) 1994-07-19
CN1084981A (zh) 1994-04-06
DE69314977D1 (de) 1997-12-11
EP0560618A2 (en) 1993-09-15
EP0560618B1 (en) 1997-11-05
US5452056A (en) 1995-09-19
DE69314977T2 (de) 1998-03-26
EP0560618A3 (zh) 1994-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31C (zh) 成像设备及可装于其内的处理暗盒
CN100351713C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的再生产方法
CN1087846C (zh) 显影盒
CN1210633C (zh) 处理盒,电子照相成象装置驱动力传动部件以及电子照相感光鼓
CN1303482C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US695460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4145C (zh) 处理盒与成象设备
CN1117301C (zh) 一种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497373A (zh) 显影盒,侧盖板安装方法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195793A (zh) 连接件、处理卡盒和处理卡盒的装配方法
CN1081351C (zh) 处理卡盒及电子照相成象设备
CN1155858C (zh) 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1508638A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处理盒以及显影盒
CN1154887C (zh) 处理卡盒的再加工方法
CN2682454Y (zh) 包括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869842A (zh) 处理盒、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462911A (zh)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452033A (zh) 处理盒及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940775A (zh) 处理盒、成像装置、在装置主体上安装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CN1677261A (zh)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452032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149448C (zh) 处理盒安装机构,电照相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991619A (zh) 辊子间隔装置以及具有该辊子间隔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499318A (zh) 处理盒的翻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9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