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7167A - 分层带通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分层带通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7167A
CN102647167A CN2012101267792A CN201210126779A CN102647167A CN 102647167 A CN102647167 A CN 102647167A CN 2012101267792 A CN2012101267792 A CN 2012101267792A CN 201210126779 A CN201210126779 A CN 201210126779A CN 102647167 A CN102647167 A CN 102647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apacitors
band pass
pass filt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67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7167B (zh
Inventor
谷口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7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7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7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7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9Filters comprising mutual inductan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08Comprising bridg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in a series path without own reference to ground and spanning branching nodes of another series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16Comprising foot-point elements
    • H03H7/1725Element to ground being common to different shunt paths, i.e. Y-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75Parallel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电容在置于接地电极形成层(101)上的接地电极(109)与形成于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的各个电容器电极(111)到(115)之间形成。多个电感器电极由通孔电极(131)到(140)以及线电极(116~120)形成。在从排列电感器电极的方向看时,该多个电感器电极的回路平面相互部分重叠。此外,输入侧(在第一级中)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与邻近该输入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第二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相反。输出侧(在第五级中)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与邻近该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第四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分层带通滤波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14日的、申请号为“200780013316.2(PCT/JP2007/055071)”的、发明名称为“分层带通滤波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多个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多层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现有小型和低成本的高频率带通滤波器是由在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叠层结构内提供的多个LC共振器形成。在专利文献1到4中对这种多层带通滤波器进行了描述。
参考图1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1(A)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电路图。图1(B)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横截面视图。该滤波器包括多个感应耦合(磁耦合)的LC并联共振电路。线圈L1、L2、L3...Ln和电容器C1、C2、C3...Cn形成多个LC并联共振器。相邻对共振器的线圈是磁耦合的。
如图1(B)所示,电容器电极图案12和线圈图案13通过印刷在第一层10-1、第二层10-2以及第三层10-3上形成。共振器通过这些层形成。即,电容在接地电极11和各个电容器电极图案12之间形成。置于各层中的两层上的线圈图案13通过隐通孔14导电耦合。多个这种共振器在第四层10-4之下的各层中堆叠,使得相邻线圈对磁耦合。
在专利文献2中,多个LC共振器在包括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叠层体中通过多个由电容形成电极形成的电容和各个电容形成电极的电感形成。在该叠层体中,相邻对的LC共振器以叠层体厚度方向被置于不同高度,且电磁耦合。通过将叠层体中的多个LC共振器以叠层体的厚度方向置于不同高度,可减小元件尺寸,同时维持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所需的LC共振器之间的物理距离。
在专利文献3所描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中,各个第一滤波器线路和第二滤波器线路包括两根平行线路并被置于互连层的一部分中。第一滤波器线路和第二滤波器线路被置于不同电路层中,并相互平行地面对。第一滤波器线路的一端与第二滤波器线路的一端电气连接。这样,形成了两条线路通过电介质层折叠的滤波器单元。
在专利文献4所描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中,共振器的两条带状线被置于同一层内,且它们之间有预定的间隔,以便于电磁耦合。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4-6911
[专利文献2]日本未经审查的实用新型登记申请公开No.2000-201001
[专利文献3]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98226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手册No.02/0092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中,因为各个LC并联共振器的线圈具有双层线圈图案,所以LC并联共振器之间的磁耦合被不利地增大。此外,因为该线圈是通过双层线圈图案形成的,所以线圈的Q值劣化,且因此,多层带通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不利地增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充分地增大LC并联共振器对之间的距离。从而,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厚度被不利地增大。
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中,使用了电容器的自共振。该LC并联共振器由电容器电极的电容分量和电容器电极的电感分量形成。因此,不能实现具有所需电感的共振器,且因此,不能获得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低损耗特性。
在专利文献3和4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中,可实现小型和低损耗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然而,在为了获得从通带到通带外的陡峭的衰减特性而提供多级共振器时,两级滤波器在层方向上堆叠,且带状线在厚度方向上耦合。因此,在配置多级滤波器时,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厚度不利地增大。
此外,在这种现有多层带通滤波器中,在将通过电容器电极和电感电极形成的LC并联共振器置于叠层体中使得邻接电感器电极感应耦合时,带通特性的波动(偏差)在通带中不利地发生。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从通带到该通带外具有陡峭衰减且在通带中具有低波动的小型且低损耗的多层带通滤波器。
解决问题的方法
(1)所有实施例
多层带通滤波器包括含有多个电介质层和多个电极层的叠层体、用于使多个LC并联共振器中置于输入侧的LC并联共振器与其连接的输入电极,以及用于使多个LC并联共振器中置于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与其连接的输出电极,其中每个电极层中包括电容器电极和电感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至少三个LC并联共振器由电容器电极和电感器电极形成,且邻接LC并联共振器对耦合。多个LC并联共振器中每一个的电感器电极形成从电感器电极的一端与电容器电极的一端之间的接点开始的回路,在从电感器电极排列的方向看时,由耦合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平面至少部分地重叠,且在从电感器电极排列方向看时,至少两个耦合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是相反的。
(2)所有实施例
输入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与邻近该输入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相反,且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与邻近该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相反。
(3)第十一实施例
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电感器电极。
(4)第十二实施例
多层带通滤波器还包括与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电气隔离且跨过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延伸的横向电极。
(5)第十二实施例
该横向电极在需要时接地。
(6)所有实施例
多层带通滤波器还包括设置于多个堆叠电介质层的侧面的侧面电极(通常具有地电位的电极)。设置于该LC并联共振器的接地侧的接地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电极与该侧面电极导电耦合。
(7)第十四实施例
接地电极包括多个子接地电极,每个子接地电极用于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预定几个,且多个子接地电极在高频下相互电气隔离。
(8)第一到第十二实施例
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感器电极具有由在电介质层堆叠的方向上延伸的通孔电极以及在与该电介质层堆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线电极形成的线圈的形状,且该电感器电极和该电容器电极在与电介质层和电极层堆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放置。
(9)第一、第四、第八以及第十一到第十九实施例
将包括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与包括电极中的电容器电极和线路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极层分开放置,并将分别与该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导电耦合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置于叠层体的侧面。
(10)第一、第四、第八以及第十一到第十九实施例
将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置于其中形成有线电极的电极层和其中形成有电容器电极的电极层之间。
(11)
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容器电极由安装于叠层体表面的片状电容器形成。
(12)除第二十一实施例之外的所有实施例
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容器电极在该电容器电极和在该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所在的区域上延伸的公共接地电极之间产生电容,并将该电容器电极置于同一电极层(公共电极层)中。
(13)除第二十一实施例之外的所有实施例
将线电极置于同一电极层中。
(14)除第二十一实施例之外的所有实施例
线电极被排列成相对通过线电极分布区域的中心并与线电极平行延伸的假想中心线成线对称。
(15)第八实施例
至少两个邻接线电极具有相互不同的宽度。
(16)第九和第十实施例
邻接线电极对之间的距离在线电极的宽度方向上是不均匀的。
(17)第八实施例
两个通孔电极与各个线电极连接,且至少两个线电极的两个接点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18)第十六到第十八实施例
将使输入电极与输出电极电容耦合的电容器电极置于多个电极层的预定的一个之中。
(19)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实施例
线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曲折形状和U型中的一个。
(20)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实施例
除了输入侧和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之外的电容器电极在除了位于输入侧和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之间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形成。
(21)第二十四和第二十五实施例
将输入侧和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设置于不同于形成有其他电容器电极的电极层的电极层中。
(22)第二十实施例
线电极由安装在叠层体表面的片状电感器形成。
(23)除第二十一实施例之外的所有实施例
在包括线电极的电极层上堆叠的电介质层具有大于或等于6且小于或等于80的相对介电常数,且具有其上包括电容器电极的电极层的电介质层具有大于或等于20的相对介电常数。
(24)所有实施例
上述电介质层是由低温共烧结陶瓷形成。
优点
(1)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各个电感器电极形成回路。由相互耦合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平面至少部分地重叠。因此,邻接LC并联共振器之间的耦合(电感耦合)程度可被增大。
此外,因为电感器电极可与电容器电极分开形成,所以可形成具有高Q值的电感器,且因此可实现低的插入损耗。
更进一步地,因为该共振器不使用电容器的自共振,所以可实现具有所需电感的共振器。因而,在所需通带中可实现低的插入损耗。
再进一步地,因为由至少两个耦合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可减小插入损耗在该通带中的的波动,且因此可获得出色的带通特性。
(2)输入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与邻近该输入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相反,且输出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与邻近该输出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相反。因此,可更确实地减小插入损耗在该通带中的波动。
(3)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可进一步包括与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电气隔离,并跨过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延伸的横向电极。因此,通过简单地改变该横向电极的形状和该横向电极和该电感器电极之间的距离(该层的厚度),可获得所需的通带特性而不用改变该LC并联共振器的结构。
(4)通过将横向电极接地,可实现具有与不接地的横向电极的带通滤波器的特性不同的特性的带通滤波器。
(5)通过对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至少一个提供多个电感器电极,可容易地获得最适宜的电感。此外,可容易地优化由邻接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回路平面之间的重叠引起的耦合(电感耦合)程度。
(6)多层带通滤波器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堆叠电介质层侧面的侧面电极。设置于LC并联共振器的接地侧的接地电极可通过连接电极与该侧面电极导电耦合。那时,该连接电极起微小电感器的作用。通过简单地改变连接电极的形状(而不改变基本的设计结构),可改变通带特性。
(7)接地电极可包括多个相互电气隔离的子接地电极。此结构防止不需要的高频信号在置于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预定几个之间的接地电极中传播。因而,可增大通带之外的衰减。
(8)通过在与电介质层和电极层堆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和电容器电极,可将邻接电感器电极的回路平面之间的距离维持恒定。因此,即使在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堆叠期间发生表面方向上的未对准时,可基本消除该邻接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之间的未对准。因而,可获得变化小的带通滤波器特性。
(9)可将包括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与包括电极的电容器电极和线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极层分开放置。因此,可将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置于与电容器电极或电感器电极的位置和形状无关的任一位置。从而,可将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置于包括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叠层体的任一位置。
(10)可将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置于其上形成有线电极的电极层和其中形成有电容器电极的电极层之间。因此,可减小按照切割精确度变化和层的堆叠对准精确度变化的共振频率的变化。即,因为通孔电极相对于彼此具有高的定位精确度,所以即使在该通孔电极形成的位置由于层堆叠未对准或印刷未对准而相对偏移时,电感器电极也具有所需的电感。因此,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形成的位置对LC并联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11)通过使用安装在叠层体表面的片状电容器形成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容器电极,可增大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此外,因为LC并联共振器可通过仅使用电感耦合来耦合,所以可使该滤波器的设计变得容易。
(12)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容器电极可在电容器电极和在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所在区域上延伸的公共接地电极之间产生电容。因此,电容是在邻接的几个电容器电极之间形成的,且因此可消除对耦合LC并联共振器周期专用的并为现有多层带通滤波器所需的电容元件的需求。因而,可改进该共振器的Q值。此外,即使发生其上形成有电容器电极的层的堆叠未对准或印刷未对准时,电容器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电容以及电容器电极和邻接电容器电极之间的电容不改变。因而,可减小特性的变化。
(13)多个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感器电极可包括在电介质层堆叠方向上延伸的线电极,并且可将该线电极置于同一电极层中。这样,即使在线电极形成层的印刷未对准或堆叠未对准时也可减小各个电感器电极的电感变化,而该邻接电感器电极的回路平面之间的距离可在高精度下被维持恒定。因此,可基本消除两个邻接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之间的未对准。因而,可获得变化小的带通滤波器特性。
(14)线电极被如此排列,以便相对通过线电极分布区域的中心并与线电极平行延伸的假想的中心线成线对称。这样,可消除输入和输出的方向性。因此,即使在将该滤波器以两个方向安装到安装基片上时,也可获得相同的电气特性。
(15)至少两个邻接线电极具有相互不同的宽度。这样,可微调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的各个电感值。
(16)类似地,邻接线电极对之间的距离在线电极的宽度方向上可以是不均匀的。这样,可改变在LC并联共振器之间的电磁场耦合。因而,可控制输入和输出阻抗。
(17)两个通孔电极可与各个线电极连接,并且至少两个线电极的两个接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不同的。这样,可微调各个LC并联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因而,该通带中的波动可最小化。
(18)通过使用安装于该叠层体表面上的片状电感器来形成线电极,可实现高电感值的电感器。此外,通过改变片状电感器,可获得所需的衰减特性。
(19)多个线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曲折形状和U型中的一个。这样,可在有限面积内形成相对较长的线电极。因此,可减小为获得必要电感所需的面积,且因而可减小整个尺寸。
(20)除了输入侧和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之外的电容器电极,可在除了位于输入侧和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之间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形成。这样,在该输入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和在该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可被设置,而不受其他电容器电极影响。因为不需要的耦合不发生,所以可使该通带任一侧的衰减极点的频率设计变得容易。
(21)通过改变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之间的电容,可改变出现在滤波器的衰减带至少一侧的衰减极点的频率,且因此可控制该滤波器的衰减特性。然而,如果另一电极出现在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之间,则需使用该电极来执行电容控制。因此,控制该电容值是困难的。通过将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置于输入侧和输出侧,且其他电容器电极在不同层中,这些电容器不与其他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耦合。因而,可获得稳定的电容。结果,可改进衰减极点特性和滤波器特性。此外,因为可只通过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电容,所以可使该衰减极点的频率控制(频率设置)变得容易。
(22)通过为使用电容使输入电极与输出电极连接而提供附加的电容器电极,可获得所需的衰减特性,而不改变该LC并联共振器的基本结构。
(23)通过将堆叠在包括该线电极的电极层上的电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设置为大于或等于6且小于或等于80的值,并将具有其上包括电容器电极的电极层的电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0的值,可增大单位面积的电容。因此,可减小整个尺寸。此外,可减小该电感器Q值的劣化。
(24)通过使用低温共烧结陶瓷来形成电介质层,可增大单位面积的电容。因此,可减小整个尺寸。
附图简述
图1是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横截面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和外部立体图。
图3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带通特性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在邻接LC并联共振器对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为<101>时的该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7是在邻接LC并联共振器对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变为<111>时的该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8是在邻接LC并联共振器对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变为<111>、且为获得所期望通带而对该滤波器进行设计时的带通特性图。
图9是在邻接LC并联共振器对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为<110>时的该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该滤波器的外部立体图。
图12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14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该滤波器的外部立体图。
图16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18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该滤波器的线电极形成层的平面图。
图20示出线电极各元件的尺寸改变的三个示例。
图21示出图20所示的三个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线电极形成层的平面图。
图23示出该滤波器的线电极各元件的尺寸改变的四个示例。
图24示出图23所示的四个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线电极形成层的平面图。
图26示出该滤波器的线电极各元件的尺寸改变的七个示例。
图27示出图26所示的七个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28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9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该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31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另一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不具有横向电极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33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具有不接地横向电极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34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具有接地横向电极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35是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37是该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图。
图38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40是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1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42是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3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带通特性图。
图44示出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带通特性图的比较示例。
图45是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6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带通特性图。
图47示出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带通特性图的比较示例。
图48是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9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50是根据第十九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1是根据第二十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和外部立体图。
图52是根据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3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54是根据第二十二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5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特性图。
图56是根据第二十三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7是根据第二十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8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特性图。
图59是根据第二十五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0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和特性图。
附图标记
1-4多层带通滤波器
6接地端子
7,8输入和输出端子
101,201,301...901,1001接地电极形成层
102,202,302,402,902,1002,1006电容器电极形成层
103,203,303...603,903,1003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
104,204,304...504,904,1004线电极形成层
105,305,405,905,1005外层
106横向电极形成层
109,209-211,309,409,509,1009接地电极
111-115,311-313,411-414,1011-1014电容器电极
116-120,216-220,316-319,416,418,420,516-518,616-619,1016-1019线电极
121,221,321...821,1021,1022输入和输出电极
122,222,322...722,821-824输入和输出电极
131-140,231-240,331-336,431-438,1031-1038通孔电极
141,241,341,441输入和输出部分通孔电极
142,342,442输入和输出部分通孔电极
151,152,153,154,155-158,251-256,351,352,451,452,551接地连接电极
L1-L5电感器
C1-C5电容器
C12,C23,C34,C45耦合电容
M1-M4电感耦合
100,200,300叠层体
160,260,360,460,1060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
170横向电极
171-175片状电感器
507,607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形成层
(716A,716B)-(720A,720B)片状电感器连接电极
21,23,25,27接地电极形成层
22,24,26电感器电极形成层和电容器电极形成层
28外层
33-34接地电极
41-43电容器电极
51-53电感器电极
60,61接地端子
71-76接地连接电极
81,82输入和输出端子
91-93通孔电极
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2到图9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进行描述。
图2(A)是根据该第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B)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外部立体图。
如图2(A)所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1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线电极形成层104以及外层105。这些层的每一个包括具有形成于电介质层上的预定图案的电极。通过对这些层进行叠层,形成包括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叠层体。
在图2(A)中,接地电极109在接地电极形成层101的上表面上形成。电容器电极111到115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输入和输出电极121和122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上形成。线电极116到120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此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五个电介质层和四个电极层的叠层体。该多层带通滤波器还包括形成于该叠层体的端面上的端子电极。
在图2(B)中,叠层体100包括上述经叠层的电介质层和电极层。将输入端子7和输出端子8置于叠层体100的四个侧面的两个相反侧面(端面)上。将接地端子6置于其他两个侧面上。因而,形成多层带通滤波器1。
上述层中的电介质层是由相对介电常数为6到80的低温共烧结陶瓷(LTCC)形成。
此外,在包括线电极的电极层上堆叠的电介质层,即线电极形成层104和外层105,具有在6到80范围内的相对介电常数。此外,该电容器电极形成层具有大于和等于20的相对介电常数。该电介质层是由包括例如玻璃成分以及氧化钛、氧化钡和氧化铝中至少一种的低温共烧结陶瓷形成。
将用于形成该电介质层的材料类似地应用于以下所有实施例。
如图2(A)所示,接地电极109和接地连接电极151和152在接地电极形成层101上形成。接地电极109占据略微小于该接地电极形成层101的平面形状的面积。接地连接电极151和152与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并从后者延伸到接地电极形成层101的两个侧面。这两个接地连接电极151和152与图2(B)所示的接地端子6导电耦合。
矩形形状的五个电容器电极111到115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以便于相互平行。电容在各个电容器电极111到115与接地电极109之间形成。此外,电容在成对相邻的电容器电极111到115之间形成。
矩形形状的输入和输出电极121和122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上形成,以便于与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的短边接触。这两个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121和122分别与图2(B)所示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7和8导电耦合。
线路形状的线电极116到120在该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以便于相互平行。
通孔电极131到142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以及线电极形成层104中形成,以便于在层方向上延伸。通孔电极131与线电极116的一端116A以及电容器电极111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2与线电极116的另一端116B以及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3与线电极117的一端117A以及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4与线电极117的另一端117B以及电容器电极1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5与线电极118的一端118A以及电容器电极113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6与线电极118的另一端118B以及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7与线电极119的一端119A以及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8与线电极119的另一端119B以及电容器电极114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9与线电极120的一端120A以及电容器电极115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40与线电极120的另一端120B以及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
因此,由通孔电极和线电极形成的电感器电极以及该电感器电极的回路方向如下:
表1
Figure BDA0000157751350000151
由该电感器电极形成的术语“回路”指的是从该电容器电极和该电感器电极之间的接点开始的电感器电极的路径。即,该回路是由从该电容器电极和电感器电极之间的接点开始到通孔电极、到线电极再到另一通孔电极的连接路径形成的。
术语“回路方向”指的是在从线电极排列方向之一观看时从该回路的起始点开始的转动方向。例如,在图2(A)中,在从输入和输出电极121一侧到输入和输出电极122一侧来看由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时,由第一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是从电感器电极111和通孔电极131之间的接点(起始点)开始到通孔电极131、到线电极116再到通孔电极132的连接路径。由第一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由第二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是从电感器电极112和通孔电极134之间的接点(起始点)开始到通孔电极134、到回路电极117再到通孔电极133的连接路径。由该第二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该回路只有两个方向: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因此,一个方向由“1”指示,另一个方向由“0”指示。
表1中示出的五个(五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从该带通滤波器的输入侧到输出侧可表示成<10101>。
此外,输入和输出部分通孔电极141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21以及电容器电极111导电耦合。输入和输出部分通孔电极142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22和电容器电极115导电耦合。图3(A)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3(B)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S参数的S21特性)。
在图3(A)中,输入端子IN对应于与图2(A)所示的输入和输出电极121导电耦合的输入和输出端子7。输出端子OUT对应于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22导电耦合的输入和输出端子8。电感器L1代表由通孔电极131和132以及线电极116形成的电感器电极产生的电感。电感器L2代表由通孔电极133和134以及线电极117形成的电感器电极产生的电感。类似地,电感器L3代表由通孔电极135和136以及线电极118形成的电感器电极产生的电感分量。电感器L4代表由通孔电极137和138以及线电极119形成的电感器电极产生的电感分量。电感器L5代表由通孔电极139和140以及线电极120形成的电感器电极产生的电感分量。
此外,电容器C1到C5分别是具有在电容器电极111到115和接地电极109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电容器C12是具有在电容器电极111和112之间产生的电容的电容器。类似地,电容器C23是具有在电容器电极112和113之间产生的电容的电容器。电容器C34是具有在电容器电极113和114之间产生的电容的电容器。电容器C45是具有在电容器电极114和115之间产生的电容的电容器。
这样,在从电感器电极的排列方向看由两个通孔电极和一个线电极形成的电感器电极所形成的回路平面时,该回路的平面至少部分地重叠。因此,至少两个由邻接电感器电极形成的电感器是电感耦合的。
如图3(B)所示,在此示例中,可获得具有3.3GHz到5.3GHz通带和其他频率范围阻带的带通滤波器特性。此外,衰减极点发生在6.6GHz,且因此可在该衰减极点周围范围内获得大的衰减。该衰减极点是通过使用交替反极性来电感耦合多个LC并联共振器生成的。
第二实施例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2(A)以供比较。因此,相同的标记将用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
用于将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引出的方法以及邻近LC并联共振器之间电感耦合的极性序列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1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202、线电极形成层104和外层105的叠层体。
接地电极109和接地连接电极151和152在接地电极形成层101上形成。五个电容器电极111到115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202上形成。输入和输出电极221和222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202上形成。输入和输出电极221和222分别与电容器电极111和115导电耦合,并引出到电容器电极形成层202的任一端部。五个线电极116到120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
通孔电极231与电容器电极111以及线电极116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2与线电极116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3与接地电极109以及线电极117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4与线电极117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5与接地电极109以及线电极118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6与线电极118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13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7与接地电极109以及线电极119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8与线电极119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14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39与线电极120的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15导电耦合。通孔电极240与线电极120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9导电耦合。
因此,由通孔电极和线电极形成的电感器电极及其回路方向如下:
表2
Figure BDA0000157751350000171
如上所述,由该输入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第一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与由邻接该LC并联共振器的第一电感器电极的电感器电极(第二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相反。此外,由该输出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第五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与由邻接该LC并联共振器的第五电感器电极的电感器电极(第四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相反。由第三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与由第二和第四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相同。因此,在该带通滤波器的LC并联共振器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可表示为<10001>。
如上所述,通过反转由邻接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尤其通过反转由该输入侧或输出侧LC并联共振器以及邻近该LC并联共振器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可减小通带中的波动。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5到图9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进行描述。
根据第三实施例,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包括三个LC并联共振器。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5中示出。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耦合了五个(五级)LC并联共振器。类似地,在各级中的电感器电极可由两个通孔电极和一个线电极形成。
图6到图9示出在邻接LC并联共振器之间电感耦合的极性,即由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改变时,这种三级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差异。即,图6到图9示出带通特性(S参数的S21特性),其中图6(A),...,9(A)示出包括通带和在该通带以上和以下的衰减范围的频率范围中的特性,而图6(B),...,9(B)示出尤其在该通带中的特性。
图6示出在三个(三级)LC并联共振器耦合成具有<101>的极性序列时,即在输入侧LC并联共振器与第二级输入侧LC并联共振器使用相反极性进行电感耦合,且第二级LC并联共振器与输出侧LC并联共振器使用相反极性进行电感耦合时的特性。在此情况下,可在2.7到4.8GHz的通带中获得低波动带通特性。
图7示出在只提供相同的耦合极性(<111>),而不改变提供图6所示的特性的电感器电极的电感和电容器电极的电容时的特性。如由图7可见,该通带被减小到3.2GHz到4.0GHz范围。
图8示出在调整该三个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和电容,以使该通带范围在该三个(三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为<111>的情况下为3.0GHz到4.8GHz时的特性。
图9示出在该三个(三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为<110>时的特性。与图6所示的极性序列为<101>的情况相比,衰减极点出现在该通带的高频区域,且因此无法获得宽的通带特性。然而,可获得足够宽的频率范围和可维持低的插入损耗的衰减。
如上所述,通过将由两个要耦合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形成的回路的方向设置成相反,可在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低插入损耗特性。
第四实施例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外部立体图。
输入和输出电极、接地连接电极、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的位置与图2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不同。
为了比较,与以上用于描述图2(A)一样相同的标记将用于描述图10。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2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线电极形成层104以及外层105的叠层体200。该叠层体200还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
接地电极109和接地连接电极151到154在接地电极形成层201上形成。这些接地连接电极中的接地连接电极151引出到接地电极形成层201的一个长边的中间部位。其他三个接地连接电极152到154引出到另一长边。电容器电极111到115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输入和输出电极221和222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上形成。在图2(A)所示的示例中,两个输入和输出电极引出到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的端边。然而,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输入和输出电极221和222引出到同一长边部位。线电极116到120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
通孔电极131与电容器电极111以及线电极116的一端导电耦合。此外,该通孔电极131的中部与输入和输出电极221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9与电容器电极115以及线电极120的一端导电耦合。此外,通孔电极139的中部与输入和输出电极222导电耦合。
与图3(A)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不同,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中,输入端子IN与电感器L1的中间部位连接,而输出端子OUT与电感器L5的中间部位连接。
根据这种结构,因为接地连接电极151和接地端子6中的一个位于两个输入和输出电极221和222之间以及两个输入和输出端子7和8之间,所以可阻止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不需要的旁路。此外,因为各个输入和输出端子与使电容器电极与线电极连接的通孔端子导电耦合,所以引出该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电感器电极的位置可通过改变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的厚度来自由改变。这样,可获得所需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第五实施例
图12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在此实施例中,四个接地连接电极151到154从接地电极109引出。此外,电容器电极111到115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而且,输入和输出端子321和322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以便于分别与电容器电极111和115导电耦合。因此,不存在对应于图2(A)所示的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的层。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类似。
图13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与图3(A)中所示的类似。然而,在图2(A)所示的结构中,输入和输出部通孔电极141和142分别置于输入和输出电极121和电容器电极111之间以及输入和输出电极122和电容器电极115之间。因此,电气特性略有不同。
第六实施例
图14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外部立体图。
在此实施例中,六个接地连接电极151到156从接地电极109引出。此外,电容器电极111到115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而且,输入和输出端子321和322分别由电容器电极111和115连续形成。其他结构与第五实施例中的类似。这样,可在所需位置形成输入和输出端子321和322。
第七实施例
图16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在此实施例中,线电极116到120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此外,输入和输出电极421和422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以便于分别与线电极116和120导电耦合。因为输入和输出电极421和422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所以可消除对输入和输出电极专用的电介质层的需要。在此多层带通滤波器中,因为输入和输出电极421和422是分别从线电极116和120的中间位置(中间部位)引出的,所以可获得图17所示的等效电路图。
因此,通过确定引出输入和输出电极421和422的线电极116和120的位置,可确定输入侧和输出侧LC并联共振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第八实施例
图18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如果将第三电感器电极和电容器电极113从图2(A)中除去,则整个基本结构与图2(A)中所示的类似。然而,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的线电极216到220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是不同的。通过确定线电极216到220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可确定该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以及LC并联共振器之间耦合的程度。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7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4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403、线电极形成层404以及外层4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和接地端子。
如图18所示,输入和输出电极721和722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403上形成。
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402上形成的电容器电极411、412、413以及414面对接地电极409。
通孔电极441与输入和输出电极721以及电容器电极411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42与输入和输出电极722以及电容器电极414导电耦合。
通孔电极431与电容器电极411以及线电极616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2与线电极616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4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3与接地电极409以及线电极617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4与线电极617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4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5与接地电极409以及线电极618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6与线电极618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413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7与电容器电极414以及线电极619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8与线电极619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409导电耦合。
因此,该四个(四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的耦合的极性序列表示为<1001>。
图19示出在形成四级LC并联共振器时的线路电容器和与其连接的通孔电容器之间的定位关系。
在图19中,A1到A3分别指示线电极616到619的邻接几对之间的距离。B1到B4分别指示线电极616到619的电极宽度。尺寸C1到C3指示在电感器电极排列方向上的通孔电极之间的距离。
图20示出上述尺寸改变的三个示例。图21是示出三个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S参数的S21特性)以及反射特性(S参数的S 11特性)的图。注意,为了消除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的方向性,A1=A3且C1=C3。此外,B1=B4且B2=B3。
电容器电极411和414分别使用通孔电极431和437与线电极616和619连接。电容器电极411和414的电极大小是相同的。电容器电极412和413分别使用通孔电极434和436与线电极617和618连接。电容器电极412和413的电极大小是相同的。注意,电容器电极411和414的电极大小可与电容器电极412和413的电极大小相同或不同。
图20(A)和21(A)示出参考特性(与其进行比较的特性)。在此实施例中,获得具有2.8GHz到3.5GH的通带的带通特性。图20(B)和21(B)示出在尺寸C2从图20(A)和21(A)中的尺寸增大时的参考特性。在此情况下,获得具有3.2GHz到3.5GHz的通带的带通特性。可见,与图20(A)和21(A)中获得的相比,图20(B)和21(B)中的通带减小了。此外,在图20(C)和21(C)所示的情况下,可在与图20(B)和21(B)中基本相同的通带中获得较低波动特性。
第九实施例
图22是包括五级LC并联共振器的带通滤波器的线电极形成层的平面图,并示出邻接线电极对之间的间隔A1到A4。在图22中,区域LA代表其上分布有线电极的区域。直线VCL代表通过区域LA的中心点并与各个线电极平行延伸的假想的中心线。在该第九实施例中,在邻接线电极对之间的距离A1到A4改变时,对该滤波器特性的改变进行了描述。
图23示出距离A1到A4以四种模式进行改变的示例。
图24(A)到24(D)代表在图23所示的四种情况下的带通特性。在图24(A)到24(D)中,确定了五根线电极的长度与宽度和距离A1到A4,使线电极与假想中心线VCL成线对称。
图24(A)示出参考特性(要比较的特性)。在图24(A)中,获得具有3.2GHz到5.0GHz的通带的带通特性。在增大距离A1和A4中的每一个、并减小距离A2和A3中的每一个时,该通带被扩展到高频侧,如图24(B)所示。
此外,在增大距离A1到A4中的每一个时,通带中的波动被增大,如图24(C)所示。另外,在减小距离A1和A4中的每一个、并增大距离A2和A3中的每一个时,通带在3.3GHz到5.0GHz范围,如图24(D)所示。可见,在低频侧的该通带的宽度被减小。
第十实施例
图25是包括五级LC并联共振器的带通滤波器的线电极形成层的平面图,并示出邻接线电极对之间的尺寸B1到B4以及线电极的宽度C1到C5。在第十实施例中,在该邻接线电极对之间的距离B1到B4以及线电极的宽度C1到C5改变时,对该滤波器特性的改变进行描述。
图26示出距离B1到B4以及宽度C1到C5以七种模式改变的示例。图27(A)到27(G)代表在图26所示的七种条件下的带通特性。图27(A)示出参考特性(要比较的特性)。在图27(A)中,获得具有3.2GHz到5.0GHz的通带的带通特性。
在相对条件(A)减小距离B2和B3中的每一个并增大宽度C2和C4中的每一个时,该通带被扩展到高频侧,如图27(B)所示。
此外,在进一步减小距离B2和B3中的每一个并进一步增大宽度C2和C4中的每一个时,该通带被扩展到高频侧,如图27(C)所示,且通带的波动增大。
此外,在相对条件(A)减小距离B1和B4中的每一个并增大宽度C2和C4中的每一个时,该通带被扩展到高频侧,如图27(D)所示。
另外,在相对条件(D)进一步减小距离B 1和B4中的每一个并进一步增大宽度C2和C4中的每一个时,该通带被进一步扩展到高频侧,如图27(E)所示。然而,通带波动增大了。
从图27(F)和27(G)的比较中可见,在减小距离B2和B3中的每一个并增大宽度C3时,该通带可被扩展。
第十一实施例
图28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在此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线电极形成层104和204。线电极116到120在线电极形成层104上形成。线电极416、418、420在线电极形成层204上形成。通孔电极131与线电极116的一端以及线电极416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2与线电极116的另一端以及线电极416的另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5与线电极118的一端以及线电极418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6与线电极118的另一端以及线电极418的另一端导电耦合。类似地,通孔电极139与线电极120的一端以及线电极420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40与线电极120的另一端以及线电极420的另一端导电耦合。
因此,线电极416、418以及420使用通孔电极分别与线电极116、118以及120平行地连接。这样,该电感器电极的线电极可以是多层的。因而,可获得所需的电感值。此外,通过减小该线电极的导体损耗并增大该电感器的Q值,可减小插入损耗。
第十二实施例
图29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两个示例结构之一的分解立体图。图30是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的图。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1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线电极形成层104、横向电极形成层106以及外层1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
与图2(A)所示的多层带通滤波器不同,在此实施例中,设置了横向电极形成层106。横向电极170和接地连接电极551在横向电极形成层106上形成。接地连接电极551和在接地电极形成层101上形成的接地连接电极151与在叠层体侧面上形成的接地端子导电耦合。
这样,横向电极170跨过该电感器电极(特别地,在此实施例中的线电极116到120)绝缘地延伸并接地。
图31是包括不同结构的横向电极形成层的另一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在此示例中,不接地的横向电极170在横向电极形成层106上形成。如上所述,因为滤波器特性根据横向电极170是否接地而变化,所以针对预期用途适当地选择横向电极170。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改变该特性而不改变在其他层上的电极图案。
图32到34示出滤波器特性按照横向电极是否存在以及横向电极是否接地而变化。在此示例中,采用三级LC并联共振器。图32示出不设置横向电极的示例。图33示出设置不接地横向电极的示例。图34示出设置接地横向电极的示例。从图32与图33的对比可见,在设置不接地横向电极时,可增大通带,且可使从通带到高频阻带的衰减变得陡峭。此外,在设置接地横向电极时,可减小通带,且可使从通带到衰减带的衰减变得陡峭。
虽然未示出,但通过改变该横向电极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该横向电极形成层的电介质材料的厚度,可改变该滤波器的通带特性。
第十三实施例
图35是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与图2(A)所示的多层带通滤波器不同,在该第十三实施例中,在接地电极109和在该叠层体的侧面上形成的接地端子之间形成的电感分量,通过适当地确定在接地电极形成层401上形成的接地连接电极155到158的数量以及接地连接电极155到158的宽度和位置来有效地确定。
图36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电感器L6代表由接地连接电极155到158产生的电感分量。电感器L6可通过改变接地连接电极155到158的数量、宽度以及长度来确定。
注意,在图3、5、13和17以及以下要描述的图41、43、46、47、49和53中示出的等效电路图中,未示出指示由接地连接电极产生的电感分量的电感器的附图标记。
图37示出在电感器L6具有三种值时的带通特性。图37(A)示出在L6=0.03nH时的带通特性。图37(B)示出在L6=0.10nH时的带通特性。图37(C)示出在L6=0.20nH时的带通特性。
从附图可见,当电感器L6的电感减小时,在通带高频侧发生的衰减极点的衰减增大。此外,在电感器L6的电感增大时,使得从通带到高频侧的衰减特性变陡峭。
第十四实施例
图38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在此实施例中,三个分离接地电极209到211以及从接地电极209到211中引出的接地连接电极251到256在接地电极形成层501上形成。
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的电容器电极111和112面向接地电极209。电容器电极113面向接地电极210。电容器电极114和115面向接地电极211。此外,通孔电极132和133与接地电极2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6与接地电极210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37和140与接地电极211导电耦合。
因此,在图39中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39中,电感器L12代表由接地连接电极251和252产生的电感分量。电感器L30代表由接地连接电极253和254产生的电感分量。电感器L45代表由接地连接电极255和256产生的电感分量。
如上所述,在预定电容器电极相互面对且与预定通孔电极导电耦合的多个接地电极分离时,可实现特性与具有公共接地电极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特性不同的多层带通滤波器。
第十五实施例
图40是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1(A)是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2(A)所示的示例中,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上形成的输入和输出电极121,使用通孔电极141与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上形成的电容器电极111导电耦合。然而,在图40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与线电极116的中间部分以及输入和输出电极521导电耦合的通孔电极241。
此外,在图2(A)所示的示例中,设置了与电容器电极115以及输入和输出电极122导电耦合的通孔电极142。然而,在图40所示的示例中,形成了输入和输出电极522,使电容在输入和输出电极522和电感器电极115之间产生。
因此,在图40中示出的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41(A)中示出。在该等效电路图中,电感器L1由通孔电极131和132以及线电极116形成。电容器C50是具有在电容器电极115和输入和输出电极522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这样,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可用作使用电感分割(电感耦合)接收输入和使用电容取出(电容耦合)发送输出的滤波器。在该电路设计中,如果多层带通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是高的,则可执行电感分割。相反,如果多层带通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是低的,则可使用电容取出来实现输入和输出阻抗匹配。
如果未设置图40所示的通孔电极241,则可通过使用在输入和输出电极521和电容器电极111之间形成的电容来建立外部耦合。在这种情况下,等效电路在图41(B)中示出。在图41(B)中,电容器C10是具有在输入和输出电极521和电容器电极111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
如上所述,可对输入和输出采用电容耦合。输入和输出方法可简单地通过设置或去除通孔电极来容易地改变。
第十六实施例
图42是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3(A)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43(B)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6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3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303、线电极形成层304以及外层3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
如图42所示,输入和输出电极621和622以及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60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303上形成。该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60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621之间产生电容,并且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622之间产生电容,以便于在输入和输出电极621和622之间实现电容耦合。
该电容器电极形成层302的电容器电极311、312以及313面对接地电极309。
通孔电极341与输入和输出电极621以及电容器电极311导电耦合。通孔电极342与输入和输出电极622以及电容器电极313导电耦合。
通孔电极331与电容器电极311以及线电极516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332与线电极516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3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333与接地电极309以及线电极517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334与线电极517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3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335与电容器电极313以及线电极518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336与线电极518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309导电耦合。
因此,该三个(三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的耦合极性序列表示为<101>。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43(A)中示出。在图43(A)中,在设置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60时,电容器C13是具有在输入和输出电极621和622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
如上所述,通过耦合三个共振器以得到<101>的极性序列且通过使第一级共振器与第三级共振器电容耦合,可获得在图43(B)所示的带通特性。为了比较,图44(A)示出不具有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的配置的等效电路,且图44(B)示出该配置的滤波器特性。
从图43(B)和图44(B)的对比可见,该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的存在导致通带高频侧的衰减极点移向高频侧。然而,两个衰减极点出现在该通带的低频侧,导致从该通带到该低频侧的衰减的陡度增大。
如上所述,可简单地通过在该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上形成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容易实现共振器之间的跳跃耦合(jumping coupling)。因此,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的存在/缺乏及其形状和位置可按照所需滤波器特性进行确定。
第十七实施例
根据第十七实施例,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的四级LC并联共振器配置。
图45是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6(A)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46(B)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7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4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403、线电极形成层404以及外层4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
如图45所示,输入和输出电极721和722以及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260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403上形成。该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260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721之间产生电容,并且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722之间产生电容,以便于在输入和输出电极721和722之间实现电容耦合。
电容器电极形成层402的电容器电极411、412、413以及414面对接地电极409。
通孔电极441与输入和输出电极721以及电容器电极411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42与输入和输出电极722以及电容器电极414导电耦合。
通孔电极431与电容器电极411以及线电极616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2与线电极616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4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3与接地电极409以及线电极617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4与线电极617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4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5与接地电极409以及线电极618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6与线电极618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413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7与电容器电极414以及线电极619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438与线电极619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409导电耦合。
因此,该四个(四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的耦合的极性序列表示为<1001>。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46(A)中示出。在图46(A)中,在设置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260时,电容器C14是具有在输入和输出电极721和722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
如上所述,通过顺序地耦合四个共振器以便于具有<1001>的极性序列、且通过使第一级共振器与第四级共振器电容耦合,可获得图46(B)所示的带通特性。为了比较,图47(A)示出不具有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的配置的等效电路,且图47(B)示出该配置的滤波器特性。
从图46(B)和图47(B)的对比可见,该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的存在导致在该通带的高频侧出现一个衰减极点,并导致在该通带的低频侧出现两个衰减极点。因而,可使从通带到低频侧的衰减特性以及从通带到高频侧的衰减特性变陡峭。
第十八实施例
根据第十八实施例,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的四级LC并联共振器配置。
图48是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9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7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4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503和506、线电极形成层404、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形成层507以及外层4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
在此实施例中,输入和输出电极823和824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506上形成。输入和输出电极821和822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503上形成。此外,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360在除两个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506和503之外的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形成层507上形成。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360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823之间产生电容,并且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824之间产生电容,以便于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实现电容耦合。此外,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360还起着跨过线电极616到619延伸的横向电极的作用。在此示例中,其他结构与第十七实施例中的类似。
输入和输出电极821和823与在该叠层体的一端面上形成的端子电极连接。此外,输入和输出电极822和824与在该叠层体的另一端面上形成的端子电极连接。
在图49中,电容器C14是具有包括在输入和输出电极823与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360之间的电容以及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360与输入和输出电极824之间的电容的总电容的电容器。注意,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360起横向电极作用时,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360可被认作分布常数线路,且因此该分布常数线路未在图49中示出。
第十九实施例
根据第十九实施例,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在除底层之外的各层上的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以及内部接地电极的四级LC并联共振器配置。
图50是根据第十九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在此多层带通滤波器中,接地电极形成层7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4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403以及线电极形成层404具有与图45所示类似的结构。在图50所示的配置中,在线电极形成层404与外层405之间还设置有接地电极形成层801。曲柄形接地电极509在接地电极形成层801上形成。在曲柄形接地电极509的一部分中,放置相互平行的部分以便于平行地部分面向对应的线电极617和618。因而,分布电容在第二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与接地之间以及在第三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与接地之间形成。
如上所述,通过将接地电极形成层置于包括多个相互电感耦合的LC并联共振器的基本结构中,可将附加的电路容易地添加到该基本结构,从而以各种方式改变该滤波器特性。
第二十实施例
根据第二十实施例,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片状电感器的五级LC并联共振器配置。
图51(A)是根据第二十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1(B)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外部立体图。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1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3以及线电极形成层504的叠层体。此外,在该叠层体上设置有输入和输出端子7和8以及接地端子6。此外,在该叠层体上实现(安装)有片状电感器171和175。
如图51(A)所示,在线电极形成层504上设置有片状电感器连接电极(716A,716B)到(720A,720B)。
用与图2(A)中所示配置类似的方式将通孔电极置于线电极形成层504和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2之间以及线电极形成层504和接地电极形成层101之间。因而,具有安装于叠层体上的片状电感器171到175的该滤波器配置的等效电路与图3(A)中所示的类似。
因而,通过改变该片状电感器171到175的电感值,可容易地改变该滤波器特性而不改变叠层体。
此外,使用片状电感器使得该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的电感值很高。因此,可实现适用于相对低频带的小型带通滤波器。
第二十一实施例
在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中,在与堆叠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电感器电极和电容器电极。在第二十一实施例中,在堆叠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方向上排列电感器电极和电容器电极。
图52是根据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21、23、25和27,电感器和电容器电极形成层22、24和26,以及外层28的叠层体200。此外,在叠层体200的侧面设置有输入和输出端子70和80以及接地端子60和61。
接地电极31和接地连接电极71和72在接地电极形成层21上形成。接地电极32和接地连接电极73在接地电极形成层23上形成。接地电极33和接地连接电极74在接地电极形成层25上形成。接地电极34和接地连接电极75和76在接地电极形成层27上形成。
电容器电极41、42和43以及电感器电极51、52以及53分别在电感器和电容器电极形成层22、24和26上形成。此外,还设置与电感器电极51的一端和接地电极32导电耦合的通孔电极91、与电感器电极52的一端和接地电极33导电耦合的通孔电极92,以及与电感器电极53的一端和接地电极33导电耦合的通孔电极93。
这样,可实现由图53所示的等效电路图所指示的电路。在图53中,电容器C1到C3是具有分别在各个电容器电极41到43与接地电极31到34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电感器L1到L3代表分别由电感器电极51到53形成的电感分量。如图52所示,电感器电极52的回路方向与电感器电极51和53的回路方向相反,且因此,图53所示的电感耦合M1和电感耦合M2的极性是相反的,即耦合的极性序列是<101>。此外,因为接地端子61面向并跨过电感器电极51到53的一部分延伸,所以接地端子61还起横向电极的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电容器电极在该电容器电极形成层上形成,以便于实现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然而,可在包括电介质层和电极层的叠层体上安装片状电容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公共接地电极和各个电容器电极之间产生电容。然而,代替该接地电极,另一电容器电极可在另一电极形成层上形成,以便于产生电容。
第二十二实施例
图54是根据第二十二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5(A)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55(B)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和反射特性。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9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902、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903、线电极形成层904以及外层9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此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与图2(B)所示类似的外观。
如图54所示,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和1022以及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903上形成。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使电容在其自身与两个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和1022中的每一个之间形成。因而,在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和1022之间实现电容耦合。
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902上形成的电容器电极1011、1012、1013中的每一个面对接地电极1009。
通孔电极1031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电容器电极1011、线电极1016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5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2、电容器电极1013以及线电极1018导电耦合。
通孔电极1032与线电极1016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3与接地电极1009以及线电极1017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4与线电极1017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0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6与线电极1018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09导电耦合。
此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55(A)中示出。此电路与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图43(A)所示的类似。图55(A)中所示的电容器C1、C2以及C3分别由电容器电极1011、1012和1013以及接地电极1009形成。电感器L1是由线电极1016以及通孔电极1031和1032形成的。电感器L2是由线电极1017以及通孔电极1033和1034形成的。电感器L3是由线电极1018以及通孔电极1035和1036形成的。电容器C12是由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2之间的电极间间隙形成的。电容器C23是由电容器电极1012和1013之间的电极间间隙形成的。电容器C13是具有总电容的电容器,该总电容包括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之间以及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2之间的电极间间隙中形成的电容、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的一端与电容器电极1011之间形成的电容、以及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的另一端与电容器电极1013之间形成的电容。此外,电感耦合M1是在电感器L1和L2之间实现的,电感耦合M2是在电感器L2和L3之间实现的。三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为<101>。
上述结构起包括三级LC并联共振器的带通滤波器的作用。
在第二十二实施例中,三个线电极1016、1017以及1018的中间线电极1017具有曲折形状。这样,可在有限面积内形成相对较长的线电极。因此,可减小为获得必要电感所需的面积,且因而可减小整个尺寸。
此外,将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902上形成的二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2置于不是在输入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1与输出侧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3之间的位置。
电容器电极的上述排列能将两个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3之间的电容独立设置成最佳值,同时将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2之间的电容以及电容器电极1013和1012之间的电容维持在小的数值。因此,可通过调整两个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3之间的距离来简单地设置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容,且因此可容易地设计出现在通带任一侧的衰减极点的频率。相反,在图42所示的示例中,因为第二级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312是置于电容器电极311和313之间的,所以在电容器电极312与电容器电极311和313中的每一个之间形成有相对较大的电容。结果,设计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容值是困难的,且通过使用跳跃耦合来控制衰减极点也是困难的。
此外,在第二十二实施例中,将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置于不面向第二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2的位置(即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不与电容器电极1012电容耦合的位置)。因而,可防止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与第二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2之间所不期望的耦合,且因此可通过使用在第一级共振器和第三级共振器之间的跳跃耦合来获得所期望的衰减特性。
如上所述,通过顺序地耦合三个共振器,使它们的耦合极性被设置成具有<101>的极性序列,且通过使第一级共振器与第三级共振器电容耦合,可获得图55(B)中所示的特性。在图55(B)中,特性S21代表带通特性,特性S11代表反射特性。在此示例中,可获得范围从约2.3GHz到约2.9GHz的通带。此外,两个衰减极点出现在该通带的下侧。从与图43(B)的比较可见,在出现在通带下侧上的两个衰减极点中,较接近该通带的衰减极点在该通带的较低范围内提供大的衰减。更具体地,可在低于约2.2GHz的频率范围内获得约-40dB的衰减。
第二十三实施例
图56是根据第二十三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在第二十三实施例中,在线电极形成层904上形成的线电极图案与根据第二十二实施例的图54中所示示例中的不同。在图56所示的示例中,将具有曲折形状的线电极1116、1117以及1118排列在线电极形成层904上。其他结构与图54中所示的类似。因此,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与图55(A)中所示的类似。
线电极图案确定成对线电极形成层904的中心成点对称。此对称图案使等效电路中的第一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L1和第三级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L3具有基本相同的电感,且在电感器L1和L2之间的电感耦合M1和在电感器L2和L3之间的电感耦合M2基本相同。
虽然已参考每一个都具有曲折形状的线电极1116、1117以及1118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第一级线电极1116以及第三级线电极1118可具有凸出到中心侧的U形。
因为线电极1116、1117以及1118的长度增大,所以在该等效电路中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L1、L2以及L3的电感增大。因而,与线电极1116、1117以及1118具有直线形状的配置相比,通带可被设在较低频率范围内。
这样,可实现小型多层带通滤波器。此外,通过只改变线电极形成层904,可容易地改变滤波器特性。
第二十四实施例
图57是根据第二十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8(A)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58(B)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和反射特性。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10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02和1006、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03、线电极形成层1004以及外层10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此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外观与图2(B)中所示的类似。
如图57所示,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和1022以及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在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03上形成。该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11之间产生电容,并且在其自身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14之间产生电容,以便于在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和1022之间实现电容耦合。
置于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06上的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4面向接地电极1009。
置于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02上的电容器电极1012和1013面向接地电极1009。
通孔电极1031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电容器电极1011以及线电极1016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2与线电极1016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3与接地电极1009以及线电极1017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4与线电极1017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0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5与线电极1018的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1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6与线电极1018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013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7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2、电容器电极1014、以及线电极101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8与线电极1019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09导电耦合。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58(A)中示出。在图58(A)中,电容器C1、C2、C3以及C4是具有分别在电容器电极1011、1012、1013和1014以及接地电极1009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电感器L1是具有由线电极1016以及通孔电极1031和1032形成的电感的电感器。电感器L2是具有由线电极1017以及通孔电极1033和1034形成的电感的电感器。电感器L3是具有由线电极1018以及通孔电极1035和1036形成的电感的电感器。电感器L4是具有由线电极1019以及通孔电极1037和1038形成的电感的电感器。
电容器C23是具有在电容器电极1012和电容器电极1013之间的电极间间隙中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电容器C14是具有总电容的电容器,该总电容包括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11之间以及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14之间的电极间间隙中形成的电容、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的一端与电容器电极1011之间的电容、以及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的另一端与电容器电极1014之间的电容。
此外,电感耦合M1是在电感器L1和L2之间实现的,电感耦合M2是在电感器L2和L3之间实现的,且电感耦合M3是在电感器L3和L4之间实现的。四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的耦合极性序列为<1001>。
上述结构起包括四级LC并联共振器的带通滤波器的作用。
在第二十四实施例中,因为分别位于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4被设置于与其他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2和1013的电极层不同的电极层中,所以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1011和1014不与其他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2和1013耦合,且因此可获得稳定的电容。结果,可改进衰减极点特性和滤波器特性。
此外,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4不与共振器的电感器电磁耦合,且因而共振器具有高的Q值。结果,可改进衰减极点特性和滤波器特性。
此外,因为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4置于内部接地电极1009的一侧,且其他电容器电极1012和1013置于接地电极1009的另一侧,所以可增大内部接地电极的有效面积。结果,可设计小尺寸的滤波器。
图58(B)是根据第二十四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图。在此图中,特性S21代表带通特性,而特性S11代表反射特性。在此示例中,可获得范围从约2.2GHz到约2.5GHz的通带。两个衰减极点出现在该通带的较低范围和较高范围内。从与图46(B)的比较可见,在出现在邻近该通带的较高范围内的两个衰减极点中,在较接近该通带的该较高范围内的衰减极点可提供大的衰减。
第二十五实施例
图59是根据第二十五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60(A)是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60(B)示出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和反射特性。
与具有四级共振器的第二十四实施例不同,第二十五实施例采用三级共振器。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具有包括接地电极形成层1001、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02和1006、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1003、线电极形成层1004以及外层1005的叠层体。在该叠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定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此多层带通滤波器的外观与图2(B)中所示的类似。
如图59所示,三个线电极1016、1017以及1018在线电极形成层1004上形成。电容器电极1012在电容器电极形成层1002上形成。根据这些电极的形状和位置,确定通孔电极的位置。其他电极层以与图57中所示的类似的方式排列。即,电极排列成具有与图57所示的四级共振器类似的电极图案。
通孔电极1031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1、电容器电极1011以及线电极1016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2与线电极1016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09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3与接地电极1009以及线电极1017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4与线电极1017的另一端以及电容器电极1012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5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22、电容器电极1013以及线电极1018的一端导电耦合。通孔电极1036与线电极1018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极1009导电耦合。
该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在图60(A)中示出。在图60(A)所示的等效电路中,电容器C1、C2以及C3是具有分别在电容器电极1011、1012和1013与接地电极1009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器。电感器L1是由线电极1016以及通孔电极1031和1032形成的。电感器L2是由线电极1017以及通孔电极1033和1034形成的。电感器L3是由线电极1018以及通孔电极1035和1036形成的。
电容器C13是具有总电容的电容器,该总电容包括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11之间以及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与输入和输出电极1013之间形成的电容、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的一端与电容器电极1011之间的电容、以及在输入输出中间电容器电极1060的另一端与电容器电极1013之间的电容。
此外,电感耦合M1是在电感器L1和L2之间实现的,且电感耦合M2是在电感器L2和L3之间实现的。该三级LC并联共振器之间耦合的极性序列为<101>。
上述结构提供了包括三级LC并联共振器的带通滤波器。
在第二十五实施例中,分别位于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3是在与另一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2的电极层不同的电极层上形成的。因此,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1011和1013不与另一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2耦合,且因此可获得稳定的电容。结果,可改进衰减极点特性和滤波器特性。
此外,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3不与共振器的电感器电磁耦合,且因而可实现高Q特性的共振器。结果,可改进衰减极点特性和滤波器特性。
此外,因为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1011和1013置于内部接地电极1009的一侧,且另一电容器电极1012置于接地电极1009的另一侧,所以可增大该内部接地电极的有效面积。结果,可设计小尺寸的滤波器。
图60(B)是根据第二十五实施例的多层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图。在此图中,特性S21代表带通特性,特性S11代表反射特性。在此示例中,可获得范围从约2.2GHz到约2.5GHz的通带。此外,两个衰减极点出现在该通带的较低频率侧,且一个衰减极点出现在该通带的较高频率侧。从与图43(B)的比较可见,在出现在该较低侧的两个衰减极点中,较接近该通带的衰减极点可提供大的衰减。

Claims (19)

1.一种多层带通滤波器,所述多层带通滤波器是多个电介质层和多个电极层的叠层体,所述多层带通滤波器包括:
在任一个所述电极层中形成的接地电极;
在任一个所述电极层中形成的电容器电极;
电感器电极,所述电感器电极由在任一个所述电极层中形成的线电极和在所述电介质层中形成的通孔电极构成,
所述电感器电极的一端和所述电容器电极连接,所述电感器电极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地电极连接,并且如下所述地构成LC并联共振器:由所述电感器电极构成的电感;和由所述电容器电极与所述接地电极相向而构成的电容一起构成所述LC并联共振器,
在所述叠层体内形成至少三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邻接的LC并联共振器相互耦合;
所述多层带通滤波器还包括:在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中,与输入侧的LC并联共振器相连接的输入电极以及与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相连接的输出电极,
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感器电极形成从该电感器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电极的一端之间的接点开始、到该电感器电极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极之间的接点为止的回路,
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线电极排列在垂直于所述电介质的层叠方向的方向上,
在从多个所述线电极的排列方向观察时,相互耦合的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由电感器电极所围成的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
在覆盖所述一个电介质层的表面的区域形成与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接地电极,并且在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时,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和电感器电极位于所述接地电极的形成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以与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绝缘的状态设置跨过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横向电极,所述横向电极与设置于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接地侧的接地电极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以与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绝缘的状态设置跨过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感器电极的横向电极,所述横向电极的一端在层叠方向上与输入侧的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相对,构成电容,所述横向电极的另一端在层叠方向上与输出侧的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相对,构成电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进一步包括:
设置于堆叠的电解质层的侧面上的侧面电极;
其中设置于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接地侧的接地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电极与所述侧面电极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由多个接地电极构成,在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中的预定几个LC并联共振器的相互接地之间,所述多个接地电极(在高频下)电气隔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将在其上具有所述输入电极和所述输出电极的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与包括电容器电极和线电极中至少一个电极的电极层分离放置,并将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极和所述输出电极导通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置于所述叠层体的侧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和输出电极形成层置于形成有所述线电极的电极层与形成有所述电容器电极的电极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每一个的电容器电极在所述电容器电极与在多个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所在的区域上延伸的公共接地电极之间产生电容,并将所述电容器电极形成于同一电极层。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电极形成于同一电极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电极和所述线电极均被排列成对通过所述多个电容器电极和所述线电极分布区域的中心并与所述线电极平行的假想中心线成线对称。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邻接的所述线电极具有相互不同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邻接的所述线电极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是非等间隔的。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通孔电极与各个所述线电极连接,且对于至少两个所述线电极而言,该两个通孔电极的连接点间距离是相互不同的。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将使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输出电极电容连接的电容器电极置于所述多个电极层的预定电极层之中。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线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曲折形状或者U形。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除在输入和输出侧的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之外的电容器电极在除了位于输入和输出侧上的所述LC并联共振器的各电容器电极之间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输入侧和输出侧的LC并联共振器的电容器电极与除该电容器电极以外的其他电容器电极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电极层。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包括所述线电极的电极层上堆叠的所述电介质层具有大于或等于6且小于或等于80的相对介电常数,且堆叠有包括所述电容器电极的电极层的所述电介质层具有大于或等于20的相对介电常数。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是低温共烧结陶瓷。
CN201210126779.2A 2006-04-14 2007-03-14 分层带通滤波器 Active CN1026471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2263 2006-04-14
JP2006112263 2006-04-14
JP2006197214 2006-07-19
JP2006-197214 2006-07-19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33162A Division CN101421918B (zh) 2006-04-14 2007-03-14 分层带通滤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7167A true CN102647167A (zh) 2012-08-22
CN102647167B CN102647167B (zh) 2015-03-25

Family

ID=3860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33162A Active CN101421918B (zh) 2006-04-14 2007-03-14 分层带通滤波器
CN201210126779.2A Active CN102647167B (zh) 2006-04-14 2007-03-14 分层带通滤波器
CN201210126670.9A Active CN102647165B (zh) 2006-04-14 2007-03-14 分层带通滤波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33162A Active CN101421918B (zh) 2006-04-14 2007-03-14 分层带通滤波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6670.9A Active CN102647165B (zh) 2006-04-14 2007-03-14 分层带通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09787A4 (zh)
JP (4) JP5142985B2 (zh)
KR (1) KR100956303B1 (zh)
CN (3) CN101421918B (zh)
WO (1) WO200711935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4326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滤波器
TWI594572B (zh) * 2014-12-10 2017-08-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電子零件
CN108011605A (zh) * 2017-12-06 2018-05-08 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ltcc带通滤波器
CN109155617A (zh) * 2016-05-20 2019-01-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侧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3708A2 (en) 2006-10-27 2008-05-29 Metamic, Llc Atomized picoscale composite aluminum alloy and method therefor
TW200917563A (en) 2007-09-27 2009-04-1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TWI398984B (zh) 2008-05-23 2013-06-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WO2010018798A1 (ja) * 2008-08-11 2010-02-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高周波部品及び通信装置
TWI433456B (zh) 2009-04-24 2014-04-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Electronic Parts
CN102484463B (zh) * 2009-09-18 2015-08-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滤波器
JP5012883B2 (ja) 2009-12-11 2012-08-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バランスフィルタ
CN102549690B (zh) * 2010-03-18 2014-10-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层叠元器件及层叠型高频滤波器
TWI442622B (zh) 2010-11-11 2014-06-2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JP5598548B2 (ja) * 2010-11-16 2014-10-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TWI492446B (zh) * 2010-11-19 2015-07-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Electronic Parts
JP5549744B2 (ja) * 2010-12-06 2014-07-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TWI502802B (zh) * 2011-03-25 2015-10-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Electronic Parts
JP2012231279A (ja) 2011-04-26 2012-11-22 Murata Mfg Co Ltd フィルタ回路
JP5573804B2 (ja) * 2011-09-23 2014-08-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CN102509818A (zh) * 2011-10-27 2012-06-20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微型滤波器
JP2013128232A (ja) * 2011-12-19 2013-06-27 Murata Mfg Co Ltd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CN103959645B (zh) * 2011-12-28 2017-07-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元器件
JP5672266B2 (ja) 2012-05-28 2015-02-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5621823B2 (ja) 2012-09-14 2014-11-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フィルタ
WO2014045648A1 (ja) * 2012-09-19 2014-03-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
KR101444555B1 (ko) * 2012-12-27 2014-09-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대역 통과 필터
TWI517571B (zh) * 2013-01-15 2016-01-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Resonator and bandpass filter
JP2016106446A (ja) * 2013-03-28 2016-06-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5907124B2 (ja) * 2013-07-24 2016-04-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部品およびフィルタ部品
JP5821914B2 (ja) * 2013-08-28 2015-1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部品
JP5772918B2 (ja) * 2013-10-22 2015-09-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JP5741783B1 (ja) 2013-10-24 2015-07-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複合lc共振器および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JP5970714B2 (ja) 2013-10-30 2016-08-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6354551B2 (ja) 2014-12-02 2018-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6295968B2 (ja) * 2015-01-26 2018-03-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6314861B2 (ja) 2015-01-29 2018-04-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WO2016152206A1 (ja) 2015-03-25 2016-09-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ダイプレクサ
CN107431468B (zh) * 2015-03-27 2020-10-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
JP6380321B2 (ja) 2015-09-29 2018-08-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並列共振器および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TWI581562B (zh) * 2015-10-01 2017-05-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bandpass filter
JP6504021B2 (ja) 2015-11-04 2019-04-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TW201728081A (zh) * 2015-11-16 2017-08-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積層型lc濾波器
KR20180007865A (ko) 2016-07-14 2018-01-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TWI630792B (zh) 2016-08-17 2018-07-21 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Multilayer LC filter
TWI643454B (zh) * 2016-10-05 2018-12-0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Multilayer LC filter
WO2018100923A1 (ja) 2016-12-02 2018-06-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共振器およびlcフィルタ
DE112018000683T5 (de) * 2017-02-04 2020-03-05 Cts Corporation HF-Filter mit getrenntem kapazitiven und induktiven Substrat
JP6773218B2 (ja) 2017-04-25 2020-10-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CN107508018B (zh) * 2017-09-06 2020-11-17 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超宽带滤波器
JP6962382B2 (ja) 2017-10-30 2021-11-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JP6904433B2 (ja) * 2017-11-20 2021-07-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6791107B2 (ja) 2017-12-08 2020-11-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JP6950754B2 (ja) 2018-01-26 2021-10-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CN113039720B (zh) 2018-11-22 2024-06-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谐振元件、滤波器以及双工器
CN114128141A (zh) 2019-07-09 2022-03-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Lc滤波器
SE544108C2 (en) * 2019-10-18 2021-12-28 Metasum Ab Multi-layer filte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WO2021079737A1 (ja) 2019-10-24 2021-04-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WO2021111761A1 (ja) * 2019-12-03 2021-06-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フィルタ
KR20210075669A (ko) 2019-12-13 2021-06-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WO2021149583A1 (ja) * 2020-01-24 2021-07-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WO2021205793A1 (ja) * 2020-04-10 2021-10-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共振器およびlcフィルタ
JP7323069B2 (ja) * 2020-05-25 2023-08-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フィルタ、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ダイプレクサ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WO2021241208A1 (ja) * 2020-05-25 2021-12-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フィルタ
CN116235260A (zh) * 2020-09-29 2023-06-0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谐振元件以及滤波器
KR102511063B1 (ko) * 2021-04-23 2023-03-16 주식회사 뉴파워 프라즈마 출력 안정화 장치를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발생용 고주파 전력 공급 장치
WO2024070195A1 (ja) * 2022-09-26 2024-04-04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CN117294269B (zh) * 2023-11-27 2024-03-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集成电容式带通滤波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2313A (ja) * 1990-03-13 1991-11-22 Murata Mfg Co Ltd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2002252117A (ja) * 2000-12-19 2002-09-06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93044A (zh) * 2000-07-24 2003-01-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层叠带通滤波器、高频无线设备及层叠带通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4531B2 (ja) 1988-06-28 1998-03-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論理回路
JP3084037B2 (ja) * 1990-03-23 2000-09-04 東光株式会社 積層型共振子と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タ
JPH046911A (ja) 1990-04-24 1992-01-10 Tdk Corp 高周波フィルタ
JPH04150011A (ja) * 1990-10-12 1992-05-22 Tdk Corp 複合電子部品
JP3127792B2 (ja) * 1995-07-19 2001-01-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共振器およびlcフィルタ
JPH09307389A (ja) * 1996-05-10 1997-11-28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H11225033A (ja) * 1998-02-06 1999-08-17 Hitachi Metals Ltd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US6069541A (en) * 1998-03-18 2000-05-3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High-frequency filter, with an inductor for forming a pole, complex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and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0209003A (ja) * 1999-01-01 2000-07-28 Tdk Corp フィルタの特性調整方法
JP2000201001A (ja) 1999-01-08 2000-07-18 Murata Mfg Co Ltd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2000323901A (ja) * 1999-05-07 2000-11-24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4329158B2 (ja) * 1999-05-20 2009-09-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帯域阻止フィルタ、受信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無線機
JP2001106571A (ja) * 1999-10-07 2001-04-17 Murata Mfg Co Ltd 誘電体セラミック組成物及び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CN1181612C (zh) * 2000-06-08 2004-12-22 符雪涛 零相移零温漂自适应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的滤波方法
JP2002076809A (ja) * 2000-09-01 2002-03-15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及び積層型lc複合部品の周波数特性調整方法
JP3702767B2 (ja) * 2000-09-12 2005-10-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Lcフィルタ回路および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4132743B2 (ja) * 2001-07-27 2008-08-13 東光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3649183B2 (ja) 2001-12-27 2005-05-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回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87500B2 (ja) * 2003-06-16 2010-06-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3594031B1 (ja) * 2003-07-04 2004-1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積層コイル部品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2313A (ja) * 1990-03-13 1991-11-22 Murata Mfg Co Ltd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CN1393044A (zh) * 2000-07-24 2003-01-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层叠带通滤波器、高频无线设备及层叠带通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JP2002252117A (ja) * 2000-12-19 2002-09-06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4326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滤波器
CN103684326B (zh) * 2012-09-05 2017-04-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滤波器
TWI594572B (zh) * 2014-12-10 2017-08-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電子零件
CN109155617A (zh) * 2016-05-20 2019-01-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侧电路
CN109155617B (zh) * 2016-05-20 2022-04-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侧电路
CN108011605A (zh) * 2017-12-06 2018-05-08 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ltcc带通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61259B2 (ja) 2014-07-30
JPWO2007119356A1 (ja) 2009-08-27
CN101421918A (zh) 2009-04-29
JP5142985B2 (ja) 2013-02-13
CN101421918B (zh) 2013-02-27
CN102647165A (zh) 2012-08-22
JP2012023752A (ja) 2012-02-02
JP2011244504A (ja) 2011-12-01
CN102647165B (zh) 2015-04-01
KR100956303B1 (ko) 2010-05-10
KR20080096820A (ko) 2008-11-03
JP2011244503A (ja) 2011-12-01
CN102647167B (zh) 2015-03-25
WO2007119356A1 (ja) 2007-10-25
EP2009787A4 (en) 2011-04-13
EP2009787A1 (en) 2008-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1918B (zh) 分层带通滤波器
CN101809865B (zh) 层叠带通滤波器
CN101682307B (zh) 层叠带通滤波器
CN102035491B (zh) 层叠带通滤波器
US8378763B2 (en) Layered bandpass filter
US8952767B2 (en) Layered bandpass filter
CN214045583U (zh) 滤波器元件
CN106664070A (zh) 移相器、阻抗匹配电路、合分波器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15871340U (zh) 滤波器电路以及合分波器
JP2002057543A (ja) 積層型lc部品
JP2000516060A (ja) 積層型2帯域フィルタ
WO2012033137A1 (ja)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CN100466372C (zh) 具有改进的阻带衰减特性的叠层滤波器
JP4303693B2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
WO2011147470A1 (en) Electrical double filter structure and its multi -layer implementation
JP2009218756A (ja)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US20230083216A1 (en) Multilayer electronic component
US11949396B2 (en) Multilayer electronic component
US11863150B2 (en) Multilayer electronic component
US12113505B2 (en) Multilayer 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240283421A1 (en) Branching filter
KR20060002124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 송/수신부용 적층 필터
JP4242722B2 (ja) 積層型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