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4006A - 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4006A
CN1624006A CNA2004100898660A CN200410089866A CN1624006A CN 1624006 A CN1624006 A CN 1624006A CN A2004100898660 A CNA2004100898660 A CN A2004100898660A CN 200410089866 A CN200410089866 A CN 200410089866A CN 1624006 A CN1624006 A CN 1624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
base
compound
alkyl
a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98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1635C (zh
Inventor
中山康
金子英之
板东秀树
园部善穗
斋藤纯治
古城真一
三谷诚
铃木靖彦
松居成和
柏典夫
藤田照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4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4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16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16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7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 C08F4/7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selected from refractory metals
    • C08F4/76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selected from refractory metals selected from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0/02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7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 C08F4/7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selected from refractory metals
    • C08F4/78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8F4/44 selected from refractory metals selected from chromium,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2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不与价格昂贵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组合使用也能显示高的烯烃聚合活性、在长时间的聚合过程中可以保持高的活性的催化剂和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是在含有以下组分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烯烃均聚或共聚:(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B)磷钒酸、锗钒酸、砷钒酸、磷铌酸、锗铌酸、硅钼酸、硅钨酸、磷钼酸、钛钼酸、锗钼酸、砷钼酸、锡钼酸、磷钨酸、锗钨酸、锡钨酸、磷钼钒酸、磷钨钒酸、锗钨钒酸、磷钼钨钒酸、锗钼钨钒酸、磷钼钨酸、磷钼铌酸的有机盐;(E)有机铝化合物。

Description

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2105625.0的标题为“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使用该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不含有以往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成分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使用该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下列文献中所述,近年来,作为显示高的烯烃聚合活性的催化剂,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1种以上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受到人们的关注。
1)Brookhart et al.,J.Am.Chem.Soc.,117,6414(1995).
2)Brookhart et al.,J.Am.Chem.Soc.,118,267(1996).
3)Brookhart et al.,J.Am.Chem.Soc.,118,11664(1996).
4)Brookhart et al.,J.Am.Chem.Soc.,120,4049(1998).
5)Gibson et al.,Chem.Commun.,849(1998).
6)McConville et al.,Macromolecules,29,5241(1996).
7)Jordan et al.,Organometallics,16,3282(1997).
8)Collins et al.,Organometallics,18,2731(1999).
9)Eisen et al.,Organometallics,17,3155(1998).
10)Eisen et al.,J.Am.Chem.Soc.,120,8640(1998).
11)Jordan et al.,J.Am.Chem.Soc.,119,8125(1997).
12)Hakala et al.,Macromol.Rapid Commun.18,635-638(1997).
但是,在现已公知的方法中,这些催化剂如果不与价格昂贵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组合使用,就不能显示出高的烯烃聚合活性。另外,即使与价格昂贵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组合使用而显示出高的烯烃聚合活性,其活性也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例如在30分钟以上的常规工业生产中采用的长时间聚合过程中,不能以高的活性维持烯烃聚合。
因此,迫切希望能研制出这样一种催化剂,它即使不与价格昂贵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组合使用也能显示高的烯烃聚合活性,并且,例如在30分钟以上的常规工业生产中采用的长时间聚合过程中也能保持高的活性。
【发明目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不与价格昂贵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组合使用也能显示高的烯烃聚合活性,并且在长时间聚合过程中可以保持高的活性的催化剂,以及使用这种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以及
(B)路易斯酸。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B)路易斯酸、
以及
(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
这样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例如有由下列物质构成的催化剂: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以及
(B)路易斯酸与(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的接触物质。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化合物得到的: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B)路易斯酸、
(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
以及
(D)可以与上述(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反应、使该(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对于上述化合物(A)失活的钝化化合物。
这样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例如有:
上述(A)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B)路易斯酸、(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和(D)钝化化合物的接触物质,它是在(A)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与(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接触之前,使(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与(D)钝化化合物接触而得到的;
由(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以及
(B)路易斯酸、(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和(D)钝化化合物的接触物质构成的。
上述(B)路易斯酸例如可以举出选自下列的(b-1)至(b-4)中的至少1种。
(b-1)化合物具有CdCl2型或CdI2型层状晶体结构的离子键化合物
(b-2)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
(b-3)杂多酸化合物
(b-4)镧系元素的卤化物。
上述的路易斯酸(B)例如可以举出选自镁的卤化物、锰的卤化物、铁的卤化物、钴的卤化物和镍的卤化物中的至少1种卤化物。
这样的(B)路易斯酸最好是从液状物中析出的。
上述的(D)钝化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有机铝化合物、卤化钛化合物和卤化硅烷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任一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必要时还有(E)有机铝化合物存在下,使烯烃均聚或共聚。
这样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显示出高的烯烃聚合活性,并且,在长时间聚合过程中仍能保持高的活性。
【发明的具体说明】
下面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聚合”,不仅指均聚,有时也包括共聚,所述的“聚合物”,不仅指均聚物,有时也包括共聚物。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以及
(B)路易斯酸。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B)路易斯酸、
以及
(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是由下列化合物得到的: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B)路易斯酸、
(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
以及
(D)可以与上述(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反应、使该(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对于上述化合物(A)失活的钝化化合物。
下面,首先说明形成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各催化剂成分。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 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下列化合物(a-1)至(a-27)等。这些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化合物(a-1)
在本发明中,(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I)-(III)表示的化合物(a-1)。
【化30】
式中,N...M1、N...M2和N...M3一般是表示配位的,但在本发明中,可以是配位的,也可以是没有配位的。
(I)式中的M1、(II)式中的M2和(III)式中的M3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第3族也包括镧系元素),优选的是第3-6族和第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第4族、第5族或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第4族或第5族的金属原子。具体地可以是钪、钛、锆、铪、钒、铌、钽、钴、铑、钇、铬、钼、钨、锰、铼、铁、钌、镍、钯等,优选的是钪、钛、锆、铪、钒、铌、钽、铁、钴、铑、镍、钯等,更优选的是钛、锆、铪、钒、铌、钽、铬、钼等,最好是钛、锆、铪、钒、铌、钽。
(I)式中的m、(II)式中的m’和(III)式中的m”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I)式中的k、(II)式中的k’和(III)式中的k”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I)式中的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6的氮原子(-N(R6)-),优选的是氧原子或氮原子。
(I)式中的D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7的碳原子(-C(R7)-),优选的是具有取代基-R7的碳原子。
(I)式中的R1-R7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II)式中的G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12的氮原子(-N(R12)-),优选的是氧原子。
(II)式中的E都表示与N结合的-R13和-R14、或者=C(R15)R16
(II)式中的R8-R1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条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III)式中的J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18的碳原子(-C(R18)=),优选的是具有取代基-R18的碳原子。
(III)式中的T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优选的是氮原子。
(III)式中的L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19的碳原子(-C(R19)=),优选的是具有取代基-R19的碳原子。
(III)式中的Q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20的碳原子(-C(R20)=),优选的是具有取代基-R20的碳原子。
(III)式中的R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21的碳原子(-C(R21)=),优选的是具有取代基-R21的碳原子。
(III)式中的R17-R21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在(I)式中m是2以上的场合,R1彼此、R2彼此、R3彼此、R4彼此、R5彼此、R6彼此、R7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m是2以上的场合,R1-R7表示的基团中也可以2个基团相互连结。
在(II)式中m’是2以上的场合,R8彼此、R9彼此、R10彼此、R11彼此、R12彼此、R13彼此、R14彼此、R15彼此、R1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m’是2以上的场合,R8-R16表示的基团中也可以2个基团相互连结。
在(III)式中m”是2以上的场合,R17彼此、R18彼此、R19彼此、R20彼此、R21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m”是2以上的场合,R17-R21表示的基团中也可以2个基团相互连结。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卤原子可以举出氟、氯、溴、碘。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烃基,具体地可以举出如下:
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新戊基、正己基等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等碳原子数2-30、最好是2-20的直链或支链的的链烯基;
乙炔基、炔丙基等碳原子数2-30、最好是2-20的直链或支链的炔基;
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基(アダマンチル)等碳原子数3-30、最好是3-20的环状饱和烃基;
环戊二烯基、茚基、芴基等碳原子数5-30的环状不饱和烃基;
苯基、苄基、萘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菲基、蒽基等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
甲基苯基、异丙基苯基、叔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二异丙基苯基、二叔丁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三异丙基苯基、三叔丁基苯基等烷基取代的芳基等。
上述烃基的氢原子也可以被卤素取代,例如可以举出三氟甲基、五氟苯基、氯苯基等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卤代烃基。
上述的烃基也可以被其它烃基取代,例如可以举出苄基、枯烯基等芳基取代的烷基等。
另外,上述的烃基还可以用下列基团取代:杂环化合物残基;烷氧基、芳氧基、酯基、醚基、酰基、羧基、碳酸酯基、羟基、过氧基、羧酸酐基等含氧基;氨基、亚氨基、酰胺基、亚胺基、肼基、亚肼基、硝基、亚硝基、氰基、异氰基、氰酸酯基、脒基、重氮基、氨基形成铵盐等含氮基;甲硼烷二基、甲硼烷三基、二硼烷基等含硼基;巯基、硫代酸酯基、二硫代酸酯基、烷硫基、芳硫基、硫代酰基、硫代醚基、硫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磺酸酯基、亚磺酰氨基、硫代羧基、二硫代羧基、磺基、磺酰基、亚硫酰基、氧硫基等含硫基;膦基、磷酰基、硫代磷酰基、磷酸酯基等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
如上所述,烃基也可以被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等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含氧基等取代基最好是使带有该基特征的原子团直接结合到(I)式的N或D中的碳原子、(II)式的E中的碳原子、(III)式的J、L、Q、T或R中的碳原子上。
它们之中,特别优选的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新戊基、正己基等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苯基、萘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菲基、蒽基等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这些芳基被卤原子、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或芳氧基等取代基取代1-5个的取代芳基等。
R1-R7中的2个以上的基、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R8-R16中的2个以上的基、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R17-R21中的2个以上的基、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这样的环例如可以举出苯环、萘环、苊环、茚环等缩环基,以及上述缩环基上的氢原子被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取代的基等。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含氧基,是含有1-5个氧原子的基,不包括下列杂环化合物残基,另外,也不包括含有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卤原子或硅原子并且这些原子与氧原子直接结合的基。所述的含氧基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烷氧基、芳氧基、酯基、醚基、酰基、羧基、碳酸酯基、羟基、过氧基、羧酸酐基等,优选的是烷氧基、芳氧基、乙酰氧基、羰基、羟基等。在含氧基含有碳原子的场合,希望碳原子数在1-30、最好是1-20的范围内。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含氮基,是含有1-5个氮原子的基,不包括下列杂环化合物残基。所述的含氮基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氨基、亚氨基、酰胺基、亚胺基、肼基、亚肼基、硝基、亚硝基、氰基、异氰基、氰酸酯基、脒基、重氮基、氨基形成铵盐的基等,优选的是氨基、亚氨基、酰胺基、亚胺基、硝基、氰基。在含氮基含有碳原子的场合,希望碳原子数在1-30、最好是1-20的范围内。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含硼基,是含有1-5个硼原子的基,不包括下列杂环化合物残基。所述的含硼基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甲硼烷二基、甲硼烷三基、二硼烷基等含硼基,优选的是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烃基取代1-2个的氧硼基或取代1-3个的硼酸酯基。在烃基取代2个以上的场合,各烃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含硫基,是含有1-5个硫原子的基,不包括下列杂环化合物残基。所述的含硫基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巯基、硫代酸酯基、二硫代酸酯基、烷硫基、芳硫基、硫代酰基、硫代醚基、硫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磺酸酯基、亚磺酰氨基、硫代羧基、二硫代羧基、磺基、磺酰基、亚硫酰基、氧硫基、磺酸酯基、亚磺酸酯基等,优选的是磺酸酯基、亚磺酸酯基、烷硫基、芳硫基。在含硫基含有碳原子的场合,希望碳原子数在1-30、最好是1-20的范围内。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含磷基,是含有1-5个磷原子的基,不包括下列杂环化合物残基。所述的含磷基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膦基、磷酰基、磷硫酰基、膦酰基等。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杂环化合物残基,是含有1-5个杂原子的环状基,所述的杂原子可以举出O、N、S、P、B等。作为环例如可以举出4-7员环的单环或多环,优选的是5-6员环的单环或多环。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吡咯、吡啶、嘧啶、喹啉、三嗪等含氮化合物的残基;呋喃、吡喃等含氧化合物残基;噻吩等含硫化合物残基等;以及在这些残基上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烷氧基等取代基进一步取代的基等。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含硅基,是含有1-5个硅原子的基。所述的含硅基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烃取代甲硅烷基等甲硅烷基、烃取代甲硅烷氧基等甲硅烷氧基。具体地可以举出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二甲基(五氟苯基)甲硅烷基等。其中,优选的是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特别优选的是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所述的烃取代甲硅烷氧基具体可以举出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等。在含硅基含有碳原子的场合,希望碳原子数在1-30、最好是1-20范围内。
(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所表示的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将上述含硅基中的硅置换成锗和锡的基。
下面,更具体地说明上面所述的(I)式中的R1-R7、(II)式中的R8-R16、(III)式中的R17-R21的例子。
在含氧基中,作为烷氧基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等,作为芳氧基例如可以举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等,作为酰基例如可以举出甲酰基、乙酰基、苯甲酰基、对氯苯甲酰基、对甲氧基苯甲酰基等,作为酯基例如可以举出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甲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对氯苯氧基羰基等。
在含氧基中,作为氨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环己基氨基等烷基氨基;苯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甲苯基氨基、二萘基氨基、甲基苯基氨基等芳基氨基或烷基芳基氨基等;作为亚氨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亚氨基、乙基亚氨基、丙基亚氨基、丁基亚氨基、苯基亚氨基等;作为酰胺基例如可以举出乙酰胺基、N-甲基乙酰胺基、N-甲基苯甲酰胺基等;作为亚胺基例如可以举出乙酰亚胺基、苯酰亚胺基等。
在含硫基中,作为烷硫基例如可以举出甲硫基、乙硫基等,作为芳硫基例如可以举出苯基硫基、甲基苯基硫基、萘基硫基等,作为硫酯基例如可以举出乙酰硫基、苯甲酰硫基、甲硫羰基、苯硫羰基等,作为磺酯基例如可以举出磺酸甲酯、磺酸乙酯、磺酸苯基酯等,作为氨磺酰基例如可以举出苯基氨磺酰基、N-甲基氨磺酰基、N-甲基对甲苯氨磺酰基等。
作为磺酸酯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磺酸酯、三氟甲磺酸酯、苯基磺酸酯、苄基磺酸酯、对甲苯磺酸酯、三甲基苯磺酸酯、三异丁基苯磺酸酯、对氯苯磺酸酯、五氟苯磺酸酯等,作为亚磺酸酯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亚磺酸酯、苯基亚磺酸酯、苄基亚磺酸酯、对甲苯亚磺酸酯、三甲基苯磺酸酯、五氟苯磺酸酯等。
在含磷基中,作为膦基可以举出二甲基膦基、二苯基膦基等,作为磷酰基可以举出甲基磷酰基、异丙基磷酰基、苯基磷酰基等,作为磷硫酰基可以举出甲基磷硫酰基、异丙基磷硫酰基、苯基磷硫酰基等,作为膦酰基可以举出磷酸二甲酯、磷酸二异丙酯、磷酸二苯基酯等磷酸酯基、磷酸基等。
(I)式中的n是满足M1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0-5,优选的是0-4,最好是0-3的整数。
(II)式中的n是满足M2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0-5,优选的是0-4,最好是0-3的整数。
(III)式中的n是满足M3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0-5,优选的是0-4,最好是0-3的整数。
在(I)式中的X1是氧原子以外的原子或基团的场合,n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II)式中的X2是氧原子以外的原子或基团的场合,n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III)式中的X3是氧原子以外的原子或基团的场合,n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I)式中,X1表示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铝基、含锗基或含锡基中的原子或基团。
在(II)式中,X2表示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铝基、含锗基或含锡基中的原子或基团。
在(III)式中,X3表示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铝基、含锗基或含锡基中的原子或基团。
在(I)式中n是2以上的场合,X1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II)式中n是2以上的场合,X2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III)式中n是2以上的场合,X3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另外,在(I)式中n是2以上的场合,X1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在(II)式中n是2以上的场合,X2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在(III)式中n是2以上的场合,X3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卤原子可以举出氟、氯、溴、碘。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烃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所例示的相同的基。具体地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辛基、壬基、十二烷基、二十烷基等烷基;环戊基、环己基、降冰片基、金刚基等3-3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乙烯基、丙烯基、环己烯基等链烯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等芳基烷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三甲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联苯基、萘基、甲基萘基、蒽基、菲基等芳基。另外,该烃基还包括卤代烃基,例如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的至少一个氢置换成卤素的基。
其中,优选的是1-20个碳原子的基。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氧基,可以举出与上述R1-R21所例示的同样的基,具体地可以举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甲基苯氧基、二甲基苯氧基、萘氧基等芳氧基;苯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等芳基烷氧基;乙酰氧基;羰基等。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氮基,可以举出与上述R1-R21所例示的同样的基,具体地可以举出: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环己基氨基等烷基氨基;苯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甲苯基氨基、二萘基氨基、甲基苯基氨基等芳基氨基或烷基芳基氨基等。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硼基具体地可以举出BR4(R表示氢、烷基、可以有取代基的芳基、卤原子等)。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硫基,可以举出与上述R1-R21所例示的同样的基,具体地可以举出:甲基磺酸酯、三氟甲磺酸酯、苯基磺酸酯、苄基磺酸酯、对甲苯磺酸酯、三甲基苯磺酸酯、三异丁基苯磺酸酯、对氯苯磺酸酯、五氟苯磺酸酯等磺酸酯;甲基亚磺酸酯、苯基亚磺酸酯、苄基亚磺酸酯、对甲苯亚磺酸酯、三甲基苯亚磺酸酯、五氟苯亚磺酸酯等亚磺酸酯基;烷硫基;芳硫基等。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磷基,具体地可以举出三甲基膦、三丁基膦、三环己基膦等三烷基膦基;三苯膦、三甲苯基膦等三芳基膦基;甲基磷酸酯、乙基磷酸酯、苯基磷酸酯等磷酸酯基;膦酸基;次膦酸基等。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卤基,具体地可以举出PF6、BF4等含氟基,ClO4、SbCl6等含氯基,IO4等含碘基。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杂环化合物残基,可以举出与上述R1-R21所例示的同样的基。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硅基,可以举出与上述R1-R21所例示的同样的基,具体地可以举出:苯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丙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苯基甲硅烷基、三萘基甲硅烷基等烃取代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醚等烃取代甲硅烷基醚;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硅取代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等硅取代芳基等。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铝基,具体地可以举出:AlR4(R表示氢、烷基、可以有取代基的芳基、卤原子等)。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锗基,具体地可以举出与上述R1-R21所例示的同样的基。
(I)式中的X1、(II)式中的X2、(III)式中的X3所表示的含锡基,具体地可以举出与上述R1-R21所例示的同样的基。
下面给出上述通式(I)、(II)或(III)所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在下列具体例子中,M表示过渡金属原子,例如Sc(III)、Ti(III)、Ti(IV)、Zr(III)、Zr(IV)、Hf(IV)、V(III)、V(IV)、V(V)、Nb(V)、Ta(V)、Fe(II)、Fe(III)、Co(II)、Co(III)、Rh(II)、Rh(III)、Rh(IV)、Cr(III)、Ni(II)、Pd(II)。其中优选的是Ti(IV)、Zr(IV)、Hf(IV)、V(III)、V(IV)、V(V)、Nb(V)、Ta(V),最好是Ti(IV)、Zr(IV)、Hf(IV)。
另外,在下面的具体例子中,X表示Cl、Br等卤素、或者氧原子、或者甲基等烷基。X有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n由金属M的价数决定。例如,2种单阴离子与金属结合的场合,对于2价金属n=0,对于3价金属n=1,对于4价金属n=2,对于5价金属n=3。例如,金属是V(III)时,n=1,金属是Ti(IV)、Zr(IV)、V(IV)时n=2,金属是V(V)n=3;例如,1种单阴离子与金属结合并且1个氧原子通过双键与金属结合的场合,对于3价金属n=0,对于4价金属n=1,对于5价金属n=2;例如,金属是V(III)时n=0,金属是Ti(IV)、Zr(IV)或V(IV)时,n=1,金属是V(V)时n=2;例如,2种单阴离子与金属结合并且1个氧原子通过双键与金属结合的场合,对于4价金属n=0,对于5价金属n=1;例如,金属是Ti(IV)、Zr(IV)或V(IV)时,n=0,金属是V(V)时n=1;例如,1种单阴离子与金属结合并且1个氧原子通过单键与金属结合的场合,对于2价金属n=0,对于3价金属n=1,对于4价金属n=2,对于5价金属n=3;例如,金属是V(III)时,n=1,金属是Ti(IV)、Zr(IV)或V(IV)时,n=2,金属是V(V)时n=3。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I)、(II)或(I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31】
【化32】
【化33】
【化34】
【化35】
【化36】
【化37】
【化38】
Figure A20041008986600451
【化39】
Figure A20041008986600461
【化40】
【化41】
Figure A20041008986600481
【化42】
【化43】
【化44】
Figure A20041008986600511
【化45】
Figure A20041008986600521
【化46】
【化47】
【化48】
Figure A20041008986600551
【化49】
【化50】
【化51】
【化52】
【化53】
Figure A20041008986600601
【化54】
【化55】
Figure A20041008986600621
【化56】
Figure A20041008986600631
【化57】
【化58】
Figure A20041008986600651
【化59】
【化60】
【化61】
【化62】
Figure A20041008986600681
【化63】
Figure A20041008986600691
【化64】
Figure A20041008986600701
【化65】
【化66】
Figure A20041008986600721
【化67】
【化68】
【化69】
【化70】
【化71】
【化72】
Figure A20041008986600781
【化73】
Figure A20041008986600791
【化74】
【化75】
Figure A20041008986600811
【化76】
【化77】
【化78】
Figure A20041008986600841
【化79】
Figure A20041008986600851
【化80】
Figure A20041008986600861
【化81】
Figure A20041008986600871
【化82】
Figure A20041008986600881
【化83】
【化84】
Figure A20041008986600901
【化85】
【化86】
【化87】
【化88】
【化89】
【化90】
【化91】
【化92】
Figure A20041008986600971
【化93】
Figure A20041008986600981
【化94】
【化95】
【化96】
Figure A20041008986601002
【化97】
【化98】
【化99】
Figure A20041008986601031
【化100】
【化101】
【化102】
Figure A20041008986601061
【化103】
在上述化合物的例示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iPr表示异丙基,tBu表示叔丁基,Ph表示苯基,Ada表示金刚基。
化合物(a-2)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IVa)表示的化合物(a-2)。
【化104】
Figure A20041008986601072
在(IV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7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选自第4、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钛、锆、铪、钒、铌、钽等,优选的是钛、锆、钒。
在(IVa)式中,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氮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等杂原子的烃环等。其中,R5和R6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烷基取代的芳基。
(IVa)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所例示的同样的卤原子和烃基。
(IVa)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烃基也可以被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含氧基等取代基的带有该基特征的原子团不要与(IVa)式的N直接结合。
在它们之中,特别优选的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新戊基、正己基等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苯基、萘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菲基、蒽基等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在这些芳基上卤原子、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或芳氧基等取代基取代1-5个的取代芳基。
(IVa)式中的R1-R6中的2个以上的基、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含有氮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等的烃环,这些环还可以有取代基,特别优选的是R3和R4连结形成芳香族环。
(IVa)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基。
另外,作为(IVa)式中的R1-R6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的更具体的例子例示的同样的基。
在(IVa)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IVa)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
(IVa)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X1所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其中,所述的烃基优先选用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另外,n是2以上的场合,X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上述通式(IVa)所表示的化合物(a-2),优先选用下列通式(IVa’)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05】
Figure A20041008986601091
在(IV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4、5族中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钛、锆、钒、铌、钽。
在(IVa’)式中,R7-R13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其中,R12和R13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邻烷基取代的芳基。
在(IVa’)式中,R7-R13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可以举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同样的原子或基。
所述的烃基也可以被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等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含氧基等取代基的带有该基特征的原子团不要与(IVa’)式中的N直接结合。
(IVa’)式中的R7-R13所表示的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同样的基。
作为(IVa’)式中的R7-R13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的更具体的例子例示的同样的基。
在(IVa’)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IVa’)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铝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
在(IVa’)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X1所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另外,n是2以上的场合,X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IVa)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06】
在上述例示中,iPr表示异丙基,tBu表示叔丁基,Ph表示苯基。
化合物(a-3)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IVb)表示的化合物(a-3)。
【化107】
Figure A20041008986601121
在(IV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选自第8、9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铁、钌、锇、钴、铑、铱、镍、钯、铜等,优选的是铁、钌、钴、铑,最好是铁或钴。
在(IVb)式中,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氮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等杂原子的烃环等。其中,R5和R6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烷基取代的芳基。
(IVb)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卤原子和烃基可以举出与上述(I)式中的R1-R7所例示的同样的卤原子和烃基。
(IVb)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烃基也可以被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含氧基等取代基的带有该基特征的原子团不要与(IVb)式的N直接结合。
在它们之中,特别优选的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新戊基、正己基等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苯基、萘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菲基、蒽基等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在这些芳基上卤原子、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或芳氧基等取代基取代1-5个的取代芳基。
(IVb)式中的R1-R6中的2个以上的基、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氮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等的烃环,这些环还可以有取代基,特别优选的是R3和R4连结形成芳香族环。
(IVb)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基。
另外,作为(IVb)式中的R1-R6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的更具体的例子所例示的同样的基。
在(IVb)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IVb)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
(IVb)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X1所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其中,所述的烃基优先选用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另外,n是2以上的场合,X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上述通式(IVb)所表示的化合物(a-3),优先选用下列通式(IVb’)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08】
Figure A20041008986601141
在(IV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8、9族中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铁或钴。
在(IVb’)式中,R7-R13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其中,R12和R13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邻烷基取代的芳基。
在(IVb’)式中,R7-R13所表示的卤原子和烃基可以举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同样的原子或基。
所述的烃基也可以被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等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含氧基等取代基的带有该基特征的原子团不要与(IVb’)式中的N直接结合。
(IVb’)式中的R7-R13所表示的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同样的基。
作为(IVb’)式中的R7-R13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的更具体的例子所例示的同样的基。
在(IVb’)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IVb’)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铝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
(IVb’)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X1所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另外,n是2以上的场合,X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IVb)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09】
Figure A20041008986601161
在上述例示中,iPr表示异丙基,tBu表示叔丁基,Ph表示苯基。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举出将上面所述化合物中的铁置换成铑、钴等铁以外的选自元素周期表8-11族的金属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化合物(a-4)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IVc)表示的化合物(a-4)。
【化110】
Figure A20041008986601171
在(IVc)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选自第4、5族和第8、9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钛、锆、铪、钒、铌、钽、铁、钌、锇、钴、铑、铱、镍、钯、铜等,优选的是钛、锆、钒、铌、钽、铁、钌、钴、铑,最好是钛、锆、钒、铁或钴。
在(IVc)式中,m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IVc)式中,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氮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等杂原子的烃环等。其中,R5和R6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烷基取代的芳基。
在(IVc)式中,R1-R6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可以举出与上述(I)式中作为R1-R7所例示的同样的卤原子和烃基。
(IVc)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烃基也可以被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等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含氧基等取代基的带有该基特征的原子团不要与(IVc)式的N直接结合。
在它们之中,特别优选的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新戊基、正己基等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苯基、萘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菲基、蒽基等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在这些芳基上卤原子、碳原子数1-30、最好是1-20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6-30、最好是6-20的芳基或芳氧基等取代基取代1-5个的取代芳基等。
(IVc)式中的R1-R6中的2个以上的基、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氮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等的烃环,这些环还可以有取代基,特别优选的是R3和R4连结形成芳香族环。
(IVc)式中的R1-R6所表示的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基。
另外,作为(IVc)式中的R1-R6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的更具体的例子所例示的同样的基。
在(IVc)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n是1的场合,X是氧原子,n是2以上的场合,X中的至少一个是氧原子,其它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
(IVc)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X1所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其中,所述的烃基优先选用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另外,n是2以上的场合,X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上述通式(IVc)所表示的化合物(a-4),优先选用下列通式(IVc’)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11】
Figure A20041008986601191
在(IVc’)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4、5族和第8、9族中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钛、锆、钒、铌、钽、铁或钴。
在(IVc’)式中,m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IVc’)式中,R7-R13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其中,R12和R13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邻烷基取代的芳基。
在(IVc’)式中,R7-R13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可以举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同样的原子或基。
所述的烃基也可以被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等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含氧基等取代基的带有该基特征的原子团不要与(IVc’)式中的N直接结合。
(IVc’)式中的R7-R13所表示的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同样的基。
另外,作为(IVc’)式中的R7-R13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R1-R7的更具体的例子所例示的同样的基。
在(IVc’)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n是1的场合,X是氧原子,n是2以上的场合,X中的至少一个是氧原子,其它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铝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
(IVc’)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和含锡基,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I)式中的X1所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另外,n是2以上的场合,X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所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合物(a-5)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V)表示的化合物(a-5)。
【化112】
在(V)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4族原子。具体地是钛、锆或铪。
在(V)式中,R和R’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优选的是烃基。
在(V)式中,R和R’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R、R’所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R、R’所表示的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和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
在(V)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V)式中,X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X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V)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V)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13】
在上述例示中,nBu表示正丁基,Me表示甲基,iPr表示异丙基,Ph表示苯基。
化合物(a-6)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VI)表示的化合物(a-6)。
【化114】
在(V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4族和第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是钛、锆、铪、钒、铌、钽。
在(VI)式中,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优选的是氢或烃基。R1-R10所表示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在(VI)式中,作为R1-R10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作为R1-R10所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作为R1-R10所表示的被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例如可以举出被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取代的烃基。
在(VI)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VI)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优选的是卤原子。n是2以上的场合,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VI)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在(VI)式中,Y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5族和16族的原子。具体地是氮、磷、砷、锑、氧、硫或硒原子,优选的是氮或氧原子。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V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15】
在上述例示中,Ph表示苯基。
化合物(a-7)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VII)或(VIII)表示的化合物(a-7)。
【化116】
在(VII)和(VII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4族和第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是钛、锆、铪、钒、铌或钽。
(VII)式中的R1-R6和(VIII)式中的R7-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优选的是氢或烃。(VII)式中的R1-R6、(VIII)式中的R7-R10所表示的基中的至少2个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VII)式中的R1-R6、(VIII)式中的R7-R10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VII)式中的R1-R6、(VIII)式中的R7-R10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VII)式中的R1-R6、(VIII)式中的R7-R10表示的被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例如可以举出被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取代的烃基。
在(VIII)式和(VIII)式中,m表示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VII)式和(VIII)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VII)式和(VIII)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优选的是卤原子。n是2以上的场合,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VII)式和(VIII)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在(VII)式和(VIII)式中,Y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5族或16族的原子,优选的是15族的原子。具体地是氮、磷、砷、锑、氧、硫或硒原子,优选的是氧原子。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VII)或(VII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17】
Figure A20041008986601261
在上述例示中,Me表示甲基。
化合物(a-8)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IX)表示的化合物(a-8)。
【化118】
Figure A20041008986601262
在(I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是钪、钇、钛、锆、铪、钒、铌、钽、铬、钼或钨,优选的是钛、锆或铪。
在(IX)式中R和R’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优选的是烃基。烃基最好是烷基取代的芳基。
在(IX)式中R和R’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R和R’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R和R’表示的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和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
在(IX)式中,m是0-2的整数,优选的是2。
在(IX)式中,n是1-5的整数,优选的是1-3的整数。
在(IX)式中,A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3-16族的原子,优选的是元素周期表第1 4族的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硼、碳、氮、氧、硅、磷、硫、锗、硒、锡等,优选的是碳或硅。n是2以上的场合,多个A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IX)式中,E是具有选自碳、氢、氧、卤素、氮、硫、磷、硼和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优选的是氢或碳原子。E所表示的基存在多个时,E所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E表示的2个以上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IX)式中的E所表示的具有选自碳、氢、氧、卤素、氮、硫、磷、硼和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等。
在(IX)式中,p是0-4的整数,优选的是2。
在(IX)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在p是2以上的场合,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IX)式中,X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IX)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19】
【化120】
【化121】
Figure A20041008986601311
【化122】
化合物(a-9)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a-9)。
【化123】
在(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族-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是钪、钇、钛、锆、铪、钒、铌、钽、铬、钼或钨,优选的是钛、锆、铪。
在(X)式中,A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4-16族的原子,优选的是选自第15族、第16族的原子。具体地说最好是NR9、PR10、O、S。
在(X)式中,m是0-3的整数,n是0、1的整数,p是1-3的整数,q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m是0时,最好是n是0,p是2。
在(X)式中,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在(X)式中,R1-R10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
在(X)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在q是2以上的场合,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X)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X)式中的m是1-3时,Y是使A与硼苯(ボラ-タベンゼン)环交联的基,表示碳、硅或锗。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X)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24】
Figure A20041008986601341
在上述例示中,iPr表示异丙基,tBu表示叔丁基,Ph表示苯基。
化合物(a-10)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a)表示的化合物(a-10)。
【化125】
Figure A20041008986601351
在(XI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元素周期表第3-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元素周期表第4、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是钪、钇、钛、锆、铪、钒、铌、钽、铬、钼或钨,优选的是钛、锆或铪。
在(XIa)式中A和A’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或者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或者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卤代烃基,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烷基取代的芳基。
(XIa)式中A和A’所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A和A’所表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A和A’表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卤代烃基。
在(XIa)式中,D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D时,它表示将A和A’交联的结合基,不存在D时,A和A’只通过-O-M-O-结合。
(XIa)式中的D,具体地说是单键、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由R1R2Z表示的基。R1和R2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碳原子数1-20的烃基、至少含有1个以上杂原子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它们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Z表示碳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或硅原子。
在(XIa)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Ia)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的场合,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Ia)式中的X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XIa)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26】
在上述例示中,tBu表示波丁基,Me表示甲基。
化合物(a-11)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b)表示的化合物(a-11)。
【化127】
在(XI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元素周期表第3-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元素周期表第4、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是钪、钇、钛、锆、铪、钒、铌、钽、铬、钼或钨,优选的是钛、锆或铪。
在(XIb)式中,m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XIb)式中,A和A’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或者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或者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卤代烃基,优选的是烃基,最好是烷基取代的芳基。
(XIb)式中的A和A’所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A和A’表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A和A’表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卤代烃基。
在(XIb)式中,D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D时,它表示将A和A’交联的结合基,不存在D时,A和A’只通过-O-M-O-结合。D具体地说是单键、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由R1R2Z表示的基。R1和R2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碳原子数1-20的烃基、至少含有1个以上杂原子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它们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Z表示碳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硅原子。
在(XIb)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XIb)式中的n是1时,X是氧原子,n是2以上时,X中的至少1个是氧原子,其它是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X表示的基存在多个时,X表示的多个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Ib)式中的X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化合物(a-12)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I)表示的化合物(a-12)。
【化128】
在(XII)式中,M表示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元素周期表第3-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是钪、钇、钛、锆、铪、钒、铌、钽、铬、钼或钨,最好是钛、锆或铪。
Y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3-15族的原子,具体地说表示碳、硅、锗、氮、磷、氧、硫或硒。另外,Y中的至少1个是碳以外的原子。
在(XII)式中,m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
在(XII)式中,R1-R5当其结合的Y是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时存在,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氮、氧、硫、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它们之中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XII)式中的R1-R5表示的烃基、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R1-R5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R1-R5表示的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和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
在(XIII)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II)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II)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6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下面说明上述通式(XII)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29】
在上述例示中,tBu表示叔丁基,Me表示甲基。
化合物(a-13)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II)表示的化合物(a-13)。
【化130】
Figure A20041008986601412
在(XIII)式中,M表示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4-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具体地例如是钛、锆、钒、铌、钽。
在(XIII)式中,m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3的整数。
在(XIII)式中,R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分别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它们之中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在(XIII)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III)式中,n是1时,X是氧原子,n是2以上时,X中的至少1个是氧原子,其它是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X表示的基有多个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III)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在(XIII)式中,Y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Y存在时,是元素周期表第15、16族的原子,具体地是O、S、Se、NR。
下面说明这些化合物的具体的结构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化131】
Figure A20041008986601421
化合物(a-14)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Va)表示的化合物(a-14)。
【化132】
Figure A20041008986601431
在(XIV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7族和第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选自第4、5族过渡金属原子。
在(XIVa)式中,R1-R4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R1-R4表示的基中的2个以上、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XIVa)式中的R1-R4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R1-R4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R1-R4表示的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和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
在(XIVa)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0-4的整数。
在(XIVa)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XIVa)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化合物(a-15)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Vb)表示的化合物(a-15)。
【化133】
Figure A20041008986601441
在(XIV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镍、钯、铂。
在(XIVb)式中,R1-R4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R1-R4表示的基中的2个以上、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XIVb)式中的R1-R4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R1-R4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R1-R4表示的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和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
在(XIVb)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0-4的整数。
在(XIVb)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XIVb)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下面说明这些化合物的具体的结构例。
【化134】
【化135】
Figure A20041008986601471
【化136】
化合物(a-16)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Vc)表示的化合物(a-16)。
【化137】
在(XIVc)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镍、钯或铂。
在(XIVc)式中,m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XIVc)式中,R1-R4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R1-R4表示的基中的2个以上、最好是邻接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XIVc)式中的R1-R4表示的碳原子数1-50的烃基、碳原子数1-5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R1-R4表示的有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硅基;R1-R4表示的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含氮基、含氧基、含硫基和杂环化合物残基中具有氮、氧、磷、硫或硅的残基。
在(XIVc)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IVc)式中,n是1时,X是氧原子,n是2以上时,X中的至少1个是氧原子,其它是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X表示的基有多个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XIVc)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Va)中的R1-R6例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和含氮基。
化合物(a-17)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V)表示的化合物(a-17)。
【化138】
Figure A20041008986601501
在(XV)式中,Y1和Y3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5族的原子。
在(XV)式中,Y2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6族的原子。
在(XV)式中,R1-R8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XV)式中的R1-R8表示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R1-R8表示的卤原子、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卤原子、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
化合物(a-18)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VI)表示的化合物(a-18)。
【化139】
在(XV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3-6族和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第4族、第5族或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第4族或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在(XVI)式中,m表示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XVI)式中,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5的氮原子(-N(R5)-)。
在(XVI)式中,D表示-C(R6)(R7)-、-Si(R8)(R9)-、-P(O)(R10)-、-P(R11)-、-SO-或-S-。
在(XVI)式中,Z都表示与N结合的-R12和-R13、=C(R14)R15或=NR16
(XVI)式中的R1-R1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m是2以上时,R1-R16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
在(XVI)式中,R1-R16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在(XVI)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VI)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者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VI)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19)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VII)或(XVIII)表示的化合物(a-19)。
【化140】
在(XVII)和(XVII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3-6族和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第4族、第5族或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第4族或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在(XVII)式中,m表示1-3的整数。
在(XVIII)式中,m’表示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XVII)和(XVIII)式中,E表示氮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5的碳原子(-C(R5)=)。
在(XVII)和(XVIII)式中,G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具有取代基-R6的氮原子(-N(R6)-)。
在(XVII)和(XVIII)式中,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另外,在(XVII)式中,m是2以上时,R1-R6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在(XVIII)式中,m’是2以上时,R1-R6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
在(XVII)和(XVIII)式中,R1-R6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在(XVII)和(XVIII)式中,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VII)和(XVIII)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在(XVII)和(XVIII)式中,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VII)和(XVIII)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0)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IX)表示的化合物(a-20)。
【化141】
Figure A20041008986601531
在(XI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3-6族和第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第4族、第5族或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第4族或5族的金属原子。
在(XIX)式中,m表示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XIX)式中,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具有取代基-R5的氮原子(-N(R5)-)。
在(XIX)式中,B都表示与N结合的-R6和-R7、=C(R8)R9或者=NR10
在(XIX)式中,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另外,在m是2以上时,一个配位基中包含的R1-R10中的1个基和其它配位基中包含的R1-R10中的1个基也可以结合,R1彼此、R2彼此、R3彼此、R4彼此、R5彼此、R6彼此、R7彼此、R8彼此、R9彼此、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XIX)式中,R1-R10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在(XIX)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IX)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IX)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1)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Xa)或(XXIa)表示的化合物(a-21)。
【化142】
Figure A20041008986601551
在(XXa)和(XXI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在(XXa)和(XXIa)式中,A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烃取代的氮原子。
在(XXa)和(XXIa)式中,A2表示烃取代的氧原子、烃取代的硫原子或烃取代的氮原子。
在(XXa)和(XXIa)式中,E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在(XXa)和(XXIa)式中,m表示1-2的整数。
在(XXa)和(XXIa)式中,R1-R5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烃取代甲硅烷基。
在(XXa)和(XXIa)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0-5、优选的是0-4、最好是0-3的整数。
在(XXa)和(XXIa)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Xa)和(XXIa)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2)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Xb)或(XXIb)表示的化合物(a-22)。
【化143】
Figure A20041008986601561
在(XXb)和(XXI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5-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元素周期表的第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在(XXb)和(XXIb)式中,A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烃取代氮原子。
在(XXb)和(XXIb)式中,A2表示烃取代的氧原子、烃取代的硫原子或烃取代的氮原子。
在(XXb)和(XXIb)式中,E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在(XXb)和(XXIb)式中,m表示1-2的整数。
在(XXb)和(XXIb)式中,R1-R5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烃取代甲硅烷基。
在(XXb)和(XXIb)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Xb)和(XXIb)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Xb)和(XXIb)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3)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XII)、(XXIII)、(XXIV)或(XXV)表示的化合物(a-23)。
【化144】
Figure A20041008986601571
在(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3-6族和第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第4族、第5族或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第4族或第5族的金属原子。
在(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氮原子。根据A与金属M的结合方式,A也可以具有取代基R6
在(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D表示-C(R7)(R8)-、-Si(R9)(R10)-、-CO-、-SO2-、-SO-或-P(O)(OR11)-。
在(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m表示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和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R1-R11各自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另外,在m是2以上时,R1彼此、R2彼此、R3彼此、R4彼此、R5彼此、R6彼此、R7彼此、R8彼此、R9彼此、R10彼此、R11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任何一个配位基中包含的R1-R11表示的基中的至少1个基和其它配位基中包含的R1-R11表示的基中的至少1个基也可以连结。
(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的R1-R11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在(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XII)、(XXIII)、(XXIV)和(XXV)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4)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XVI)、(XXVII)、(XXVIII)或(XXIX)表示的化合物(a-24)。
【化145】
Figure A20041008986601591
在(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第3-6族和第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第4族、第5族或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第4族或第5族的金属原子。
在(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m表示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和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
在(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氮原子。另外,根据与金属M的结合方式,A也可以具有取代基R5
在(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B表示分别与N结合的基-R6和-R7、=NR8或=CR9R10
在(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另外,在m是2以上时,R1-R10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R1-R10各自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的R1-R10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与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在(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XVI)、(XXVII)、(XXVIII)和(XXIX)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5)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XX)表示的化合物(a-25)。
【化146】
在(XX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3-6族和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更优选的是第4族、第5族或第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最好是第4族或第5族的金属原子。
在(XXX)式中,A1和A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
在(XXX)式中,Q1-Q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具有取代基-R2的碳原子(-C(R2)=),在Q1-Q6中具有取代基-R2的碳原子有多个时,这些R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XXX)式中,R1和R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彼此也可以连结形成环。
(XXX)式中的R1和R2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在(XXX)式中,m是1-6的整数,优选的是1-4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3的整数,最好是1-2的整数。m是2以上时,1个配位基中所含有的R1和R2中的任一个也可以与其它配位基中包含的R1和R2中的任一个结合,另外,R1彼此、R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XXX)式中,n是满足M价数的数,具体地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XX)式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XX)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6)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XXIa)或(XXXIIa)表示的化合物(a-26)。
【化147】
在(XXXIa)和(XXXII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7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选自第4、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在(XXXIa)和(XXXIIa)式中,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或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或含磷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在(XXXIa)和(XXXIIa)式中,R1-R6表示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含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含磷基。
在(XXXIa)和(XXXIIa)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XXIa)和(XXXIIa)式中,X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XXIa)和(XXXIIa)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化合物(a-27)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可以使用下列通式(XXXIb)或(XXXIIb)表示的化合物(a-27)。
【化148】
在(XXXIb)和(XXXII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优选的是选自第8、9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在(XXXIb)和(XXXIIb)式中,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或含磷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XXXIb)和(XXXIIb)式中的R1-R6表示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含磷基,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1-R7例示的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含磷基。
在(XXXIb)和(XXXIIb)式中,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具体地说是1-5、优选的是1-4、最好是1-3的整数。
在(XXXIb)和(XXXIIb)式中,X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XXXIb)和(XXXIIb)式中的X所表示的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例如可以举出与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X1例示的同样的原子或基。
(B)路易斯酸
本发明中使用的路易斯酸(B)是有能力接收至少1个电子对的化合物,是可以与上述(A)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b-1)具有CdCl2型或CdI2型的层状晶体结构的离子键化合物(以下有时简称“离子键化合物”),(b-2)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b-3)杂多酸化合物,(b-4)镧系元素的卤化物等。另外,还可以举出经过加热等处理产生路易斯酸点的SiO2、Al2O3、天然或合成沸石等,以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复合物或混合物。
另外,在路易斯酸(B)中不包括以往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助催化剂成分已知的有机铝氧化物(也称为铝氧烷、アルモキサン)和特开平1-501950、特开平1-502036、特开平3-179005、特开平3-179006、特开平3-207703、特开平3-207704、US5321106等中记载的路易斯酸、离子化合物、硼烷化合物、碳硼烷化合物等有机硼化合物。
另外,在本发明中,这些路易斯酸(B)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b-1)离子键化合物
离子键化合物(b-1)是具有CdI2型或CdCl2型层状晶体结构的化合物。
一般地说,由强极性的阳离子和容易极化的阴离子构成的盐,大多是阳离子层被阴离子层夹持,形成在夹层结构间没有多余的阳离子的层状结构。本发明中使用的离子键化合物(b-1)被分类为具有层状结构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在各种文献中已有记载的公知的晶体结构,例如在“化学大辞典1”(共立出版(株)、初版1962年2月28日发行)、“现代无机化学讲座②无机化学各论(前编)”(内海誓一郎著、(株)技报堂、初版昭和40年7月20日发生)等中有记载。
具有CdI2型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具体地例如可以举出:CdBr2、FeBr2、CoBr2、NiBr2、CdI2、MgI2、CaI2、ZnI2、PbI2、MnI2、FeI2、CoI2、Mg(OH)2、Ca(OH)2、Cd(OH)2、Mn(OH)2、Fe(OH)2、Co(OH)2、Ni(OH)2、ZrS4、SnS4、TiS4、PtS4等。
具有CdCl2型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具体地例如可以举出:CdCl2、MnCl2、FeCl2、CoCl2、NiI2、NiCl2、MgCl2、ZnBr2、CrCl3等。
其中,优选的是CdBr2、FeBr2、CoBr2、NiBr2、CdI2、MgI2、CaI2、ZnI2、PbI2、MnI2、FeI2、CoI2、CdCl2、MnCl2、FeCl2、CoCl2、NiI2、NiCl2、MgCl2、ZnBr2,最好是MnCl2、FeCl2、CoCl2、NiCl2、MgCl2
上述的离子键化合物(b-1),只要最终包含在催化剂中即可,不一定必须使用离子键化合物(b-1)本身。因此,也可以在制备催化剂时,使用能形成离子键化合物(b-1)的化合物,形成离子键化合物(b-1),使之最终存在于催化剂中。即,也可以使用不属于CdI2型或CdCl2型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使该化合物与含卤化合物或含羟基化合物接触催化反应,从而在最终得到的催化剂中形成离子键化合物(b-1)。
例如,在形成MgCl2或MgI2并最终使之存在于催化剂成分中的场合,作为能形成它们的化合物,可以使用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和不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作为起始物质。
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下面化学式表示的有机镁化合物。
      XnMgR2-n式中,0≤n<2,R是氢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21的芳基或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n是0时,2个R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是卤素。
这样的具有还原能的有机镁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举出:二甲基镁、二乙基镁、二丙基镁、二丁基镁、二戊基镁、二己基镁、二癸基镁、辛基丁基镁、乙基丁基镁等二烷基镁化合物;氯化乙基镁、氯化丙基镁、氯化丁基镁、氯化己基镁、氯化戊基镁等卤化烷基镁;丁基乙氧基镁、乙基丁氧基镁、辛基丁氧基镁等烷基烷氧基镁;另外还有氢化丁基镁等。
不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氯化甲氧基镁、氯化乙氧基镁、氯化异丙氧基镁、氯化丁氧基镁、氯化辛氧基镁等卤化烷氧基镁;氯化苯氧基镁、氯化甲基苯氧基镁等卤化烯丙氧基镁;乙氧基镁、异丙氧基镁、丁氧基镁、正辛氧基镁、2-乙基己氧基镁等烷氧基镁;二苯氧基镁、甲基苯氧基镁等烯丙氧基镁;月桂酸镁、硬脂酸镁等镁的羧酸盐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金属镁、氢化镁等。
这些不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也可以是由上述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衍生的化合物或者在制备催化剂时衍生的化合物。为了由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衍生出不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例如可以使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与聚硅氧烷化合物、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含卤素的铝化合物、酯、醇、含卤化合物或具有OH基或活性的碳-氧键的化合物接触。
上述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和不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例如可以形成与铝、锌、硼、铍、钠、钾等的其它有机金属化合物的配位化合物、复合物,或者也可以是混合物。镁化合物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2种以上上述化合物的组合,可以在液状状态下使用,也可以在固体状态下使用。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或不具有还原能的镁化合物是固体时,可以使用下面所述的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等使之形成液体状态。
另外,对于镁化合物以外的离子键化合物(b-1),作为可以形成它们的化合物(以下简称“起始化合物”),与上述同样,可以使用具有还原能的化合物和不具有还原能的化合物作为起始化合物。
这些起始化合物,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使用:
二甲基镉、二乙基镉、二丙基镉、二丁基镉、二戊基镉、二己基镉、二癸基镉、辛基丁基镉、乙基丁基镉、二甲基锌、二乙基锌、二丙基锌、二丁基锌、二戊基锌、二己基锌、二癸基锌、辛基丁基锌、乙基丁基锌、四甲基铅、四乙基铅、四丙基铅、四丁基铅、四戊基铅、四己基铅、四癸基铅、三辛基丁基铅、二乙基二丁基铅等烷基金属化合物;
氯化甲基镉、氯化乙基镉、氯化丙基镉、氯化丁基镉、氯化戊基镉、氯化己基镉、氯化癸基镉、氯化甲基锌、氯化乙基锌、氯化丙基锌、氯化丁基锌、氯化戊基锌、氯化己基锌、氯化癸基锌、氯化三甲基铅、二甲基二氯铅、甲基三氯铅、氯化三乙基铅、二乙基二氯铅、乙基三氯铅、氯化三丙基铅、氯化三丁基铅、氯化三戊基铅、氯化三己基铅、氯化三癸基铅、氯化二辛基丁基铅、氯化二乙基丁基铅等烷基金属卤化物;
二苯基镉、二苯基锌、四苯基铅、三苯基甲基铅、二苯基二乙基铅、α-萘基钙等苯基金属化合物;
氯化苯基镉、氯化苯基锌、氯化三苯基铅、氯化二苯基甲基锌、二苯基二氯锌等苯基卤化物;
氟化镉、氟化铁(II)、氟化铁(III)、氟化钴(II)、氟化钴(III)、氟化镍、氟化钙、氟化锌、氟化铅、氟化锰(II)、氟化锰(III)等金属氟化物;
甲氧基铁(II)、甲氧基铁(III)、乙氧基铁(II)、乙氧基铁(III)、正丙氧基铁(II)、正丙氧基铁(III)、异丙氧基铁(II)、异丙氧基铁(III)、正丁氧基铁(II)、正丁氧基铁(III)、叔丁氧基铁(II)、叔丁氧基铁(III)、2-乙基己氧基铁(II)、2-乙基己氧基铁(III)、N,N-二甲氨基甲氧基铁(II)、N,N-二甲氨基甲氧基铁(III)、甲氧基钴、乙氧基钴、正丙氧基钴、异丙氧基钴、正丁氧基钴、叔丁氧基钴、2-乙基己氧基钴、N,N-二甲氨基甲氧基钴、甲氧基镍、乙氧基镍、正丙氧基镍、异丙氧基镍、正丁氧基镍、叔丁氧基镍、2-乙基己氧基镍、N,N-二甲氨基甲氧基镍、甲氧基钙、乙氧基钙、正丙氧基钙、异丙氧基钙、正丁氧基钙、叔丁氧基钙、2-乙基己氧基钙、N,N-二甲氨基甲氧基钙、甲氧基锌、乙氧基锌、正丙氧基锌、异丙氧基锌、正丁氧基锌、叔丁氧基锌、2-乙基己氧基锌、N,N-二甲氨基甲氧基锌、甲氧基锰、乙氧基锰、正丙氧基锰、异丙氧基锰、正丁氧基锰、叔丁氧基锰、2-乙基己氧基锰、N,N-二甲氨基甲氧基锰等烷氧基金属化合物;
氯化甲氧基铁(II)、氯化二甲氧基铁(III)、二氯化甲氧基铁(III)、氯化乙氧基铁(II)、氯化二乙氧基铁(III)、二氯化乙氧基铁(III)、氯化正丙氧基铁(II)、氯化二正丙氧基铁(III)、氯化异丙氧基铁(II)、氯化二异丙氧基铁(III)、氯化正丁氧基铁(II)、氯化二正丁氧基铁(III)、氯化叔丁氧基铁(II)、氯化二叔丁氧基铁(III)、氯化2-乙基己氧基铁(II)、氯化二-2-乙基己氧基铁(III)、氯化N,N-二甲氨基甲氧基铁(II)、氯化双(N,N-二甲氨基甲氧基)铁(III)、二氯化N,N-二甲氨基甲氧基铁(III)、氯化甲氧基钴、氯化乙氧基钴、氯化正丙氧基钴、氯化异丙氧基钴、氯化正丁氧基钴、氯化叔丁氧基钴、氯化2-乙基己氧基钴、氯化N,N-二甲氨基甲氧基钴、氯化甲氧基镍、氯化乙氧基镍、氯化正丙氧基镍、氯化异丙氧基镍、氯化正丁氧基镍、氯化叔丁氧基镍、氯化2-乙基己氧基镍、氯化N,N-二甲氨基甲氧基镍、氯化甲氧基钙、氯化乙氧基钙、氯化正丙氧基钙、氯化异丙氧基钙、氯化正丁氧基钙、氯化叔丁氧基钙、氯化2-乙基己氧基钙、氯化N,N-二甲氨基甲氧基钙、氯化甲氧基锌、氯化乙氧基锌、氯化正丙氧基锌、氯化异丙氧基锌、氯化正丁氧基锌、氯化叔丁氧基锌、氯化2-乙基己氧基锌、氯化N,N-二甲氨基甲氧基锌、氯化甲氧基锰、氯化乙氧基锰、氯化正丙氧基锰、氯化异丙氧基锰、氯化正丁氧基锰、氯化叔丁氧基锰、氯化2-乙基己氧基锰、氯化N,N-二甲氨基甲氧基锰等烷氧基金属卤化物;
苯氧基铁(II)、苯氧基铁(III)、甲基苯氧基铁(II)、甲基双(苯氧基)铁(III)、二甲基(苯氧基)(III)、双(苯氧基)钴、甲基苯氧基钴、双(苯氧基)镍、甲基苯氧基镍、双(苯氧基)钙、甲基苯氧基钙、双(苯氧基)锌、甲基苯氧基锌、双(苯氧基)锰、甲基苯氧基锰等芳氧基金属化合物;
氯化苯氧基铁(II)、氯化双(苯氧基)铁(III)、二氯化苯氧基铁(III)、氯化甲基苯氧基铁(III)、氯化苯氧基钴、氯化苯氧基镍、氯化苯氧基钙、氯化苯氧基锌、氯化苯氧基锰等芳氧基金属卤化物;
甲酸镉、乙酸镉、丙酸镉、丙烯酸镉、2-乙基己酸镉、癸酸镉、月桂酸镉、硬脂酸镉、环己基丁酸镉、草酸镉、苯甲酸镉、邻苯二甲酸镉、甲酸铁(III)、乙酸铁(II)、乙酸铁(III)、丙酸铁(II)、丙酸铁(III)、丙烯酸铁(II)、丙烯酸铁(III)、2-乙基己酸铁(II)、2-乙基己酸铁(III)、癸酸铁(II)、癸酸铁(III)、月桂酸铁(II)、月桂酸铁(III)、硬脂酸铁(II)、硬脂酸铁(III)、环己基丁酸铁(II)、环己基丁酸铁(III)、草酸铁(II)、草酸铁(III)、苯甲酸铁(II)、苯甲酸铁(III)、邻苯二甲酸铁(II)、甲酸钴、乙酸钴、丙酸钴、丙烯酸钴、2-乙基己酸钴、癸酸钴、月桂酸钴、硬脂酸钴、环己基丁酸钴、草酸钴、苯甲酸钴、邻苯二甲酸钴、己二酸钴、甲酸镍、乙酸镍、丙酸镍、丙烯酸镍、2-乙基己酸镍、癸酸镍、月桂酸镍、硬脂酸镍、环己基丁酸镍、草酸镍、苯甲酸镍、邻苯二甲酸镍、己二酸镍、甲酸钙、乙酸钙、丙酸钙、丙烯酸钙、2-乙基己酸钙、癸酸钙、月桂酸钙、硬脂酸钙、环己基丁酸钙、草酸钙、苯甲酸钙、邻苯二甲酸钙、甲酸锌、乙酸锌、丙酸锌、丙烯酸锌、2-乙基己酸锌、癸酸锌、月桂酸锌、硬脂酸锌、环己基丁酸锌、草酸锌、苯甲酸锌、邻苯二甲酸锌、甲酸铅、乙酸铅、丙酸铅、丙烯酸铅、2-乙基己酸铅、癸酸铅、月桂酸铅、硬脂酸铅、环己基丁酸铅、草酸铅、苯甲酸铅、邻苯二甲酸铅、甲酸锰、乙酸锰、丙酸锰、丙烯酸锰、2-乙基己酸锰、癸酸锰、月桂酸锰、硬脂酸锰、环己基丁酸锰、草酸锰、苯甲酸锰、邻苯二甲酸锰等金属羧酸盐;
氢化钙、次氯酸钙、氢化铅、氢化三苯基铅、氢化三(1-吡咯基)铅、氢化三环己基铅、氢化三(1-萘基)铅等金属氢化物;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乙酰丙酮镉、乙酰丙酮铁(II)、乙酰丙酮铁(III)、乙酰丙酮钴(II)、乙酰丙酮钴(III)、乙酰丙酮镍(II)、乙酰丙酮钙、乙酰丙酮锌、乙酰丙酮铅(II)、乙酰丙酮锰(II)、二茂铁、二茂钴、二茂镍、二茂锰、十甲基二茂铁、十甲基二茂钴、十甲基二茂镍、十甲基二茂锰等。
其中,与镁化合物的场合同样,不具有还原能的起始化合物也可以是由具有还原能的起始化合物衍生的化合物或者在制备催化剂时衍生出的化合物。为了由具有还原能的起始化合物衍生出不具有还原能的起始化合物,例如只要使具有还原能的起始化合物与聚硅氧烷化合物、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含卤素的铝化合物、酯、醇、含卤化合物或具有OH基或活性的碳-氧键的化合物接触即可。上述具有还原能的起始化合物和不具有还原能的起始化合物,例如也可以形成与铝、锌、硼、铍、钠、钾等其它有机金属化合物的配位化合物、复合物,或者也可以是混合物。这些起始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可以在液体状态下使用,也可以在固体状态下使用。与镁化合物的场合同样,起始化合物是固体时,可以使用下面所述的含氧化合物或含硼化合物(C)等使之形成液体状态。
在本发明中,以固体状态使用离子键化合物(b-1)时,最好是微晶尺寸小一些。减小微晶尺寸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由液体状态析出的方法以及采用球磨、振动磨进行机械粉碎的方法等。
由液体状态中析出离子键化合物(b-1)的方法例如有,使用(B)成分镁化合物、(C)成分醇类、羧酸类或胺类、(D)成分有机铝化合物类,在烃溶剂中使(B)成分与(C)成分接触,形成配位化合物,变成液体状态,然后使该配位化合物与(D)成分接触,析出离子键化合物(b-1)。
例如,在以固体状态使用氯化镁的场合,氯化镁的微晶尺寸在250埃以下为宜,优选的是150埃以下。氯化镁的微晶尺寸小于250埃时,往往可以容易得到高的聚合活性。
微晶尺寸的测定方法是,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测定氯化镁的(110)面的半宽度,利用公知的Scherrer公式(式中,0.9归结于常数K)求出微晶尺寸。使用Scherrer公式的微晶尺寸测定方法在“カリテイX线回折要论(松村源太郎译)アグネ社出版”中有详细描述。
(b-2)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
粘土通常是以粘土矿物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具有通过离子键构成的面彼此以弱的结合力平行地堆叠而形成的晶体结构,其中所含有的离子是可以交换的。
另外,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可以使用合成的产品,也可以使用天然矿物。
一般地说,大部分粘土矿物是由氧化硅四面体二维连续的四面体片和氧化铝八面体或氧化镁八面体二维连续的八面体片组合而构成的。此时,可以分为二种情况,即,一个四面体片和一个八面体片组合形成1∶1层的情况,以及2个四面体片顶点相对、夹持一个八面体片而组合形成2∶1层的情况。
1∶1层反复重叠形成的粘土矿物被称为1∶1型矿物,以2∶1层的叠层为基本结构的粘土矿物被称为2∶1型矿物。另外,1∶1型矿物或2∶1型矿物分别与其它的1∶1型矿物或2∶1型矿物组合而构成的粘土矿物被称为混合层矿物。而且,由于部分氧化硅四面体的Si4+被同型置换成Al3+,氧化铝八面体的Al3+被同型置换成Mg2+,氧化镁八面体的Mg2+被同型置换成Li+,层内部的正电荷不足,层整体带负电荷。为了补偿该负电荷,层间具有阳离子,这些层间阳离子可以与其它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因此,大部分粘土矿物是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
粘土·粘土矿物具体地可以举出如下。
作为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分类为1∶1型矿物的高岭石、地开石、珍珠陶土、埃洛石、蠕陶土等高岭矿物类,纤维蛇纹石、板蛇纹石、叶蛇纹石等蛇纹石类,镍纤蛇纹石、镍绿泥石、铁蛇纹石、肾硅锰矿、镁绿泥石、铝板蛇纹石、バ-チエリン、ブリニドリアイト、ケリアイト、绿锥石等蛇纹石类缘矿物类;
作为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分类为2∶1型矿物的叶蜡石、蜡蛇纹石、镍滑石、脂镍蛇纹石、铁滑石等叶蜡石-滑石矿物类,伊利石、绢云母、海绿石、绿鳞石、水铀矾(トベライト)等云母粘土矿物类,Mg绿泥石、FeMg绿泥石、Fe绿泥石、镍绿泥石、锰绿泥石、片硅铝石、スド-アイト、锂绿泥石等绿泥石类,蛭石等蛭石矿物类,蒙脱石、贝得石、绿高岭石、皂石、针钠钙石、锌蒙脱石、富镁蒙脱石等蒙脱石类;
作为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分类为混合层矿物的伊利石/蒙脱石、绢云母/蒙脱石、海绿石/蒙脱石、累托石等云母/蒙脱石混合层矿物类,(スド-アイト)/蒙脱石、片硅铝石/蒙脱石、迪开间蒙脱石等绿泥石/蒙脱石混合层矿物类,云母/绿泥石混合层矿物类,云母/绿泥石/蒙脱石混合层矿物类,水黑云母等黑云母/蛭石混合层矿物类,柯绿泥石等绿泥石/蛭石混合层矿物类等。
作为人工合成物可以举出合成云母、合成锂蒙脱石、合成皂石、合成带云母等。
作为不属于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的粘土·粘土矿物,可以举出分类为2∶1带状型矿物、显示纤维状形态的海泡石、坡缕石等,还可以举出分类为非晶质或低晶质矿物的水铝英石、伊毛缟石等。
另外,还可以举出因蒙脱石含量较低而被称为膨润土的粘土、在蒙脱石中含有许多其它成分的木节粘土、蛙目粘土等。
此外,作为不是粘土·粘土矿物的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可以举出六方细密填密型、锑型等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离子晶体化合物等。
其具体例子可以举出:α-Zr(HAsO4)2·H2O、α-Zr(HPO4)2、α-Zr(KPO4)2·3H2O、α-Ti(HPO4)2、α-Ti(HAsO4)2·H2O、α-Sn(HPO4)2·H2O、γ-Zr(HPO4)2、γ-Ti(HPO4)2、γ-Ti(NH4PO4)2·H2O等多价金属的结晶性酸性盐等。
其中,优选的是粘土·粘土矿物,更优选的是蒙脱石、叶蜡石、蛭石、合成云母、合成针钠钙石、合成皂石、合成带云母,最好是蒙脱石、叶蜡石、合成云母。
它们可以不经过特别处理而直接使用,也可以进行球磨、筛分等处理后使用。
粘土·粘土矿物最好是经过化学处理。所述的化学处理可以采用除去附着在表面上的杂质的表面处理或者对粘土的晶体结构产生影响的处理等任一种处理。具体地说可以举出酸处理、碱处理、盐处理、有机物处理等。酸处理除了除去表面的杂质外,还可以使晶体结构中的Al、Fe、Mg等阳离子溶出,增大表面积。采用碱处理可以破坏粘土的晶体结构,引起粘土结构的变化。另外,采用盐类处理或有机物处理,可以形成离子复合体、分子复合体、有机衍生物等,改变表面积和层间距离。
在进行上述前处理时,例如最好是将所含有的可以交换的金属离子与由下述盐类和/或酸离解的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用于离子交换的盐类,是由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1-14族原子的至少一种原子的阳离子和由选自卤原子、无机酸和有机酸的至少一种原子或原子团衍生的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最好是由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2-14族原子的至少一种原子的阳离子和选自Cl、Br、I、F、PO4、SO4、NO3、CO3、C2O4、ClO4、OOCCH3、CH3COCHCOCH3、OCl2、O(NO3)2、O(ClO4)2、O(SO4)2、OH、O2Cl2、OCl3、OOCH和OOCCH2CH3中的至少1种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这些盐类也可以2种以上同时使用。
上述离子交换所使用的酸可以使用任意的酸,优选的是盐酸、硫酸、硝酸、醋酸、草酸、它们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也可以将盐类处理和酸处理组合,具体可以举出下列方法:先进行盐类处理,然后进行酸处理的方法;先进行酸处理,然后进行盐类处理的方法;同时进行盐类处理和酸处理的方法;先进行盐类处理,然后同时进行盐类处理和酸处理的方法等。
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也可以是利用离子交换性使层间的交换性离子与别的大体积的离子交换而扩大层间距离的层状化合物。所述的大体积的离子,起到支承层状结构的支柱的作用,通常被称为支柱。另外,向这样在层状化合物的层间导入其它物质的情况被称为嵌入。嵌入的客体化合物可以举出TiCl4、ZrCl4等阳离子性无机化合物;Ti(OR)4、Zr(OR)4、PO(OR)3、B(OR)3等金属醇盐(R是烃基等);[Al13O4(OH)24]7+、[Zr4(OH)14]2+、[Fe3O(OCOCH3)6]+等金属氢氧化物离子。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在嵌入这些化合物时,也可以同时存在将Si(OR)4、Al(OR)3、Ge(OR)4(R是烃基)等金属醇盐水解得到的聚合物、SiO2等胶体状无机化合物等。另外,所述的支柱可以举出在层间嵌入上述金属氢氧化物离子后加热脱水而生成的氧化物等。
经过这样处理的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采用水银压入法测定的半径20埃以上的微孔体积在0.1cc/g以上为宜,优选的是0.3-5cc/g。微孔体积是使用水银孔率计、采用水银压入法对微孔半径20-3×104埃的范围进行测定的。使用半径20埃以上的微孔体积大于0.1cc/g的上述化合物作为载体时,往往可以容易得到高的聚合活性。
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通常含有吸附水和层间水。所述的吸附水是在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或粘土·粘土矿物的表面或结晶断面上吸附的水,所述的层间水是在结晶的层间存在的水。在本发明中,最好是将上述吸附水和层间水除去后使用。脱水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加热脱水、在气体流通下加热脱水、减压下加热脱水和与有机溶剂共沸脱水等方法。加热温度设定为没有吸附水和层间水残留的温度范围,一般是100℃以上,优选的是150℃以上,但产生结构破坏的高温条件是不适宜的。加热时间至少在0.5小时以上,最好是1小时以上,脱水干燥后的重量减少,在温度200℃、压力1mmHg条件下吸引2小时的值在3%(重量)以下为宜。
(b-3)杂多酸化合物
杂多酸化合物(b-3)是含有选自硅、磷、钛、锗、砷或锡的原子和选自钒、铌、钼和钨的1种或2种以上原子的化合物。
杂多酸化合物(b-3)具体地可以使用:磷钒酸、锗钒酸、砷钒酸、磷铌酸、锗铌酸、硅钼酸、硅钨酸、磷钼酸、钛钼酸、锗钼酸、砷钼酸、锡钼酸、磷钨酸、锗钨酸、锡钨酸、磷钼钒酸、磷钨钒酸、锗钨钒酸、磷钼钨钒酸、锗钼钨钒酸、磷钼钨酸、磷钼铌酸以及这些酸的盐,例如这些酸与元素周期表第1族或第2族元素如锂、钠、钾、铷、铯、铍、镁、钙、锶、钡等的盐,以及二甲基苯胺盐、三苯基乙基盐等有机盐。
其中,优选的是硅钼酸、硅钨酸、磷钼酸、锗钼酸、磷钨酸、锗钨酸、磷钼钒酸、磷钨钒酸、锗钨钒酸、磷钼钨钒酸、锗钼钨钒酸、磷钼钨酸、磷钼铌酸的无机盐和有机盐,更优选的是这些酸的有机盐,特别是它们的二甲基苯胺盐和三苯基乙基盐。
(b-4)镧系元素的卤化物
镧系元素卤化物例如可以举出:
氯化镧、氯化铈、氯化镨、氯化钕、氯化钷、氯化钐、氯化铕、氯化钆、氯化铽、氯化镝、氯化钬、氯化铒、氯化铥、氯化镱、氯化镥等镧系元素氯化物;
溴化镧、溴化铈、溴化镨、溴化钕、溴化钷、溴化钐、溴化铕、溴化钆、溴化铽、溴化镝、溴化钬、溴化铒、溴化铥、溴化镱、溴化镥等镧系元素氯化物;
碘化镧、碘化铈、碘化镨、碘化钕、碘化钷、碘化钐、碘化铕、碘化钆、碘化铽、碘化镝、碘化钬、碘化铒、碘化铥、碘化镱、碘化镥等镧系元素氯化物;
氟化镧、氟化铈、氟化镨、氟化钕、氟化钷、氟化钐、氟化铕、氟化钆、氟化铽、氟化镝、氟化钬、氟化铒、氟化铥、氟化镱、氟化镥等镧系元素氯化物;
上述镧系元素卤化物(b-4),只要最终包含在催化剂成分中即可,因此,也可以在制备催化剂成分时,使用可以形成成分(b-4)的化合物,使得最终在催化剂成分中形成并存在镧系元素卤化物(b-4),不一定必须使用成分(b-4)本身。即,可以使用不属于上述镧系元素卤化物(b-4)的化合物,在催化剂成分的制备过程中,使该化合物与不属于镧系元素卤化物(b-4)的含卤素化合物接触催化反应,在最终得到的催化剂成分中形成镧系元素卤化物(b-4)。
在这些(B)成分中,优选的是离子键化合物(b-1)、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b-2)以及杂多酸化合物(b-3),更优选的是离子键化合物(b-1)和粘土·粘土矿物或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b-2),最好是离子键化合物(b-1)。
(C)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可以举出:
醇类、酚类、醛类、羧酸类、酮类、有机酸卤化物、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醚类、还氧化物类、酸酐类、含氧的硫化物类、含氧的磷化物类、以及由下列通式(c-1)表示的聚醚类、下列通式(c-1)表示的二醚类等含氧化合物、
【化149】
(式中,n是2≤n≤10的整数,R1-R26是具有选自碳、氢、氧、卤素、氮、硫、磷、硼和硅的至少1种原子的取代基,任意的R1-R26、最好是R1-R2n也可以共同形成苯环以外的环,主链中也可以包含碳以外的原子。)
【化150】
Figure A20041008986601772
(式中,Ra和Rb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2-乙基己基等。X和Y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卤原子。m是0≤m≤4的整数,n是0≤n≤4的整数。)
氨类、胺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类、酰胺类、酰亚胺类、腈类、吡啶类、硝基化合物类等含氮化合物。
另外,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还可以使用上述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外的含有烷氧基的化合物类、含有羰基的化合物类或者含有氨基的化合物类。
更具体地说,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可以举出:
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2-乙基己醇、辛醇、十二烷醇、十八烷醇、油醇、苄醇、苯乙基醇、枯醇、异丙醇、异丙基苄基醇等碳原子数1-18的醇类或者三氯甲醇、三氯乙醇、三氯己醇等碳原子数1-18的含有卤素的醇类;
苯酚、甲酚、二甲苯酚、乙基苯酚、丙基苯酚、壬基苯酚、枯基苯酚、萘酚等可以有低级烷基的碳原子数6-20的酚类;
乙醛、丙醛、辛醛、苯甲醛、甲苯醛、萘醛等碳原子数2-15的醛类;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苯基乙酸、苯甲酸、苯乙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碳原子数1-20的羧酸类;
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苯乙酮、二苯甲酮、苯醌等碳原子数3-15的酮类;
乙酰氯、苯甲酰氯、苯乙酰氯、茴香酰氯等碳原子数2-15的酰基卤类;
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乙烯酯、乙酸丙酯、乙酸辛酯、乙酸环己基酯、丙酸乙酯、丁酸甲酯、戊酸乙酯、氯乙酸甲酯、二氯乙酸乙酯、三氯乙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巴豆酸乙酯、环己烷羧酸乙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苯甲酸辛酯、苯甲酸环己基酯、苯甲酸苯基酯、苯甲酸苄基酯、苯乙酸甲酯、苯乙酸乙酯、苯乙酸戊酯、乙基苯甲酸乙酯、茴香酸甲酯、茴香酸乙酯、乙氧基苯甲酸乙酯、γ-丁内酯、δ-戊内酯、香豆素、酞酮、碳酸乙烯酯等有机酸酯类;
甲基醚、乙基醚、异丙基醚、丁基醚、戊基醚、四氢呋喃、茴香醚、二苯基醚等碳原子数2-20的醚类;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环氧化物类、乙酸酐、苯二酸酐、苯甲酸酐等酸酐类;
二苯砜、苯基甲基砜、二甲亚砜、二苯亚砜、二甲基硫醚、乙二醇硫醚、1,3-丁二醇硫醚、1,2-丙二醇硫醚、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硫酸二丙酯、硫酸亚乙基酯、1,3-丙二醇环状硫酸酯、氯磺酸乙酯、1,3-丙磺酸内酯、1,4-丁磺酸内酯、甲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甲酯、苯磺酸甲酯、硫酰基乙酸酯、乙酰基甲磺酸酯、磺酰胺、N,N-二甲基磺酰胺、N,N,N’,N’-四乙基磺酰胺、二甲基氨磺酰氯、甲氨磺酰、苯氨磺酰、N-甲基苯氨磺酰、甲基苯氨磺酰、N,N-二甲基甲磺酰等含氧的硫化物类;
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五甲氧基正膦、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二乙基氯亚磷酸酯、二甲基氯磷酸酯、二甲基二乙氧基膦、二甲基甲基膦酸酯、二乙基甲基膦酸酯、甲基二氯亚磷酸酯、乙基偶磷二氯、甲基二氯磷酸酯、乙基二乙基次磷酸酯、二甲基乙酰基膦等含氧的磷化合物类;
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异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环己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双(环己基甲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环己基-2-异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仲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苯基-1,3-二甲氧基丙烷、2-环戊基-2-异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9,9-双(甲氧基甲基)芴、9,9-双(乙氧基甲基)芴、9-甲氧基-9-乙氧基甲基芴、9,9-双(甲氧基甲基)-2,7-二甲基芴、9,9-双(甲氧基甲基)-2,6-二异丙基芴、9,9-双(甲氧基甲基)-3,6-二异丁基芴、9,9-双(甲氧基甲基)-2-异丁基-7-异丙基芴、9,9-双(甲氧基甲基)-2,7-二氯芴、9,9-双(甲氧基甲基)-2-氯-7-异丙基等二醚类;
三甲基胺、三乙基胺、三丁基胺、三苄基胺、四甲基亚乙二胺等胺类,醋酸N,N-二甲基酰胺、苯甲酸N,N-二乙基酰胺、苯乙酸N,N-二甲基酰胺等酰胺类,酞酰亚胺、琥珀酰亚胺等酰亚胺类;
乙腈、苯甲腈、甲苯基腈等腈类;
吡啶、甲基吡啶、乙基吡啶、二甲基吡啶等吡啶类,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硝基苯、硝基甲苯等硝基化合物。
另外,上述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外的含有烷氧基的化合物类、含有羰基的化合物类或含有氨基的化合物类,例如可以举出具有下列通式(c-3)或(c-4)表示的骨架的化合物。
     M1Am1Xn1R1 3-(m1+n1)    …(c-3)
     M2Am2Xn2R2 4-(m2+n2)    …(c-4)式中,M1表示A1或B,M2表示Ge、Si、Ti或Sn。
R1和R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烃基。
A表示-OR3、-COR4、-OCOR5或-NR6R7,R3-R7表示碳原子数1-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烃基R3-R7被取代的场合,取代基含有N、O、S等杂原子,例如具有C-O-C、COOR、-C-N-C-等取代基。另外,R6和R7彼此也可以连结形成环状结构。
R1-R7表示的碳原子数1-12的烃基,例如可以举出烷基、环烷基、亚烷基、芳基、芳烷基等,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戊基、己基、辛基、2-乙基己基、环戊基、环己基、乙烯基、苯基、甲苯基、苄基等。
X表示卤素。
m1是1以上、3以下的整数,m2是1以上、4以下的整数,n1是0以上、2以下的整数,n2是0以上、3以下的整数。
这样的含烷氧基的化合物、含羰基的化合物以及含氨基的化合物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下述化合物。
三甲氧基铝、三乙氧基铝、三异丙氧基铝、三(2-乙基己氧基)铝、三苯氧基铝、甲基铝双(2,6-二叔丁基-4-苯甲醚)、二乙基乙醇铝、三乙酰基丙酮酸铝、三丙烯酸铝、三乙酸铝、三甲基丙烯酸铝等含氧的铝化合物;
三(二甲氨基)铝、三(二乙氨基)铝、三(二丙氨基)铝、三(二丁氨基)铝、双(二甲氨基)氯化铝、双(二甲氨基)溴化铝、双(二乙氨基)氯化铝、双(二丙氨基)氯化铝、双(二甲氨基)甲基铝、双(二甲氨基)乙基铝、双(二甲氨基)丙基铝、双(二甲氨基)异丁基铝、双(二甲氨基)苯基铝、二甲氨基二氯化铝、二乙氨基二氯化铝、二甲氨基二甲基铝、二甲氨基二乙基铝、二甲氨基二丙基铝、二甲氨基二异丁基铝、二甲氨基二辛基铝、二甲氨基二苯基铝等含氮的铝化合物;
硼酸三甲酯、硼酸三乙酯、硼酸三异丙基酯、硼酸三(2-乙基己基)酯、硼酸三苯基酯、二异丙氧基甲硼烷、丁基二异丙氧基硼烷、二异丙氧基苯基硼烷、二乙基甲氧基硼烷等含氧的硼化合物;
三(二甲氨基)硼烷、三(二乙氨基)硼烷、三(二丙氨基)硼烷、双(二甲氨基)氯硼烷、双(二甲氨基)溴硼烷、双(二甲氨基)甲基硼烷、双(二甲氨基)乙基硼烷、双(二甲氨基)丙基硼烷、双(二甲氨基)丁基硼烷、双(二甲氨基)苯基硼烷、二甲氨基二氯硼烷、二甲氨基二溴硼烷、二甲氨基二甲基硼烷、二甲氨基二乙基硼烷、二甲氨基二丙基硼烷、二甲氨基二异丁基硼烷、二甲氨基二苯基硼烷等含氮的硼化合物;
四甲氧基钛、四乙氧基钛、四异丙氧基钛、四丁氧基钛、四(2-乙基己氧基)钛、四苯氧基钛、四苄氧基钛、三异丙氧基氯钛、三异丙氧基碘钛、二乙氧基二氯钛、二异丙氧基二氯钛、四甲基丙烯酸钛等含氧的钛化合物;
四(二甲氨基)钛、四(二乙氨基)钛、三(二甲氨基)氯钛、三(二甲氨基)溴钛、三(二乙氨基)氯钛、双(二甲氨基)二氯钛、双(二乙氨基)二氯钛、二甲氨基三氯钛、二乙氨基三氯钛等含氮的钛化合物;
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四(2-乙基己氧基)硅烷、四苯氧基硅烷、四苄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癸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丁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甲基三烯丙氧基硅烷、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己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甲基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2,3-二甲基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戊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三甲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叔戊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双邻甲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双间甲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对甲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双对甲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降冰片烷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双(2-甲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双(2,3-二甲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乙氧基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三甲基苯氧基硅烷、三环戊基甲氧基硅烷、三环戊基乙氧基硅烷、二环戊基甲基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乙基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甲基乙氧基硅烷、环戊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环戊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环戊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硅酸乙酯、硅酸丁酯、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四乙氧基二硅氧烷、三甲氧基氯硅烷、三乙氧基氯硅烷、三丙氧基氯硅烷、三丁氧基氯硅烷、三(2-乙基己氧基)氯硅烷、三苯氧基氯硅烷、三甲氧基溴硅烷、三乙氧基溴硅烷、三丙氧基溴硅烷、三丁氧基溴硅烷、三(2-乙基己氧基)溴硅烷、三苯氧基溴硅烷、二苄氧基二氯硅烷、苯氧基三氯硅烷、乙酸硅、苯甲酸硅、2-乙基己酸硅、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三甲基乙酰氧基硅烷、乙酰基三苯基硅烷、苯甲酰基三苯基硅烷、乙酰基三甲基硅烷等含氧的硅烷化合物;
四(二甲氨基)硅烷、四(二乙氨基)硅烷、三(二甲氨基)氯硅烷、三(二乙氨基)氯硅烷、三(二甲氨基)甲基硅烷、三(二甲氨基)乙基硅烷、三(二甲氨基)苯基硅烷、双(二甲氨基)二氯硅烷、双(二甲氨基)甲基氯硅烷、双(二甲氨基)苯基氯硅烷、双(二甲氨基)二甲基硅烷、双(二甲氨基)二苯基硅烷、双(二乙氨基)二甲基硅烷、二甲氨基三氯硅烷、二乙氨基三氯硅烷、二甲氨基三甲基硅烷、二甲氨基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等含氮的硅烷化合物;
四甲氧基锗烷、四乙氧基锗烷、四丙氧基锗烷、四丁氧基锗烷、四(2-乙基己氧基)锗烷、四苯氧基锗烷、甲基三乙氧基锗烷、乙基三乙氧基锗烷、二乙基二乙氧基锗烷、三乙基甲氧基锗烷、丁基二乙酰氧基锗烷、三丁基乙酰氧基锗烷、三乙基甲基丙烯氧基锗烷、三苯基乙酰基锗烷等含氧的锗化合物;
四(二甲氨基)锗烷、、四(二乙氨基)锗烷、、三(二甲氨基)氯锗烷、三(二甲氨基)甲基锗烷、三(二甲氨基)乙基锗烷、双(二甲氨基)二氯锗烷、双(二甲氨基)二甲基锗烷、双(二甲氨基)二乙基锗烷、二甲氨基三氯锗烷、二乙氨基三氯锗烷、二甲氨基三甲基锗烷、二甲氨基三乙基锗烷、二甲氨基三苯基锗烷等含氮的锗化合物;
二乙酰基丙酮酸酯二氯锡、二丁基二甲氧基锡、二丁基二丁氧基锡、三丁基甲氧基锡、三丁基乙氧基锡、乙酸锡、甲基丙烯酸锡、丁基三2-乙基己酸锡、二甲基二乙酰氧基锡、二丁基乙酰氧基锡、三丙基乙酰氧基锡、三丁基乙酰氧基锡等含氧的锡化合物;
四(二甲氨基)锡、四(二乙氨基)锡、三(二甲氨基)氯锡、三(二甲氨基)溴锡、三(二甲氨基)甲基锡、双(二甲氨基)二氯锡、双(二甲氨基)二甲基锡、双(二甲氨基)二乙基锡、二甲氨基三氯锡、二甲氨基三甲基锡、二甲氨基三乙基锡、二乙氨基三甲基锡、二甲氨基三丁基锡、三苯基哌啶基锡等含氮的锡化合物等。
上述的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只要最终包含在催化剂成分中即可,不一定必须使用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本身。因此,可以在制备催化剂时,使用可以形成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的化合物形成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使之最终存在于催化剂成分中。即,可以使用不属于上述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的化合物,在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使该化合物与上述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以外的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接触催化反应,在最终得到的催化剂成分中形成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
在这些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中,优选的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18的醇类、碳原子数1-18的含卤素的醇类、可以具有低级烷基的碳原子数6-20的酚类、碳原子数2-15的醛类、碳原子数1-20的羧酸类、碳原子数3-15的酮类、碳原子数2-15的酰基卤类、有机酸酯类、碳原子数2-20的醚类、环氧化物类、酸酐类、二醚类、含氧的铝化合物、含氧的硼化合物、含氧的钛化合物、含氧的硅烷化合物、胺类、酰胺类、酰亚胺类、含氮的铝化合物、含氮的硼化合物、含氮的钛化合物、含氮的硅烷化合物、以及可以形成这些化合物的化合物;
更优选的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18的醇类、碳原子数1-18的含卤素的醇类、碳原子数2-15的醛类、碳原子数1-20的羧酸类、碳原子数3-15的酮类、碳原子数2-15的酰基卤类、有机酸酯类、碳原子数2-20的醚类、二醚类、含氧的铝化合物、含氧的钛化合物、含氧的硅烷化合物、胺类、含氮的铝化合物、含氮的钛化合物、含氮的硅烷化合物、以及可以形成这些化合物的化合物;
特别优选的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18的醇类、碳原子数1-18的含卤素的醇类、碳原子数1-20的羧酸类、有机酸酯类、二醚类、含氧的铝化合物、含氧的钛化合物、含氧的硅烷化合物、胺类。
(D)可以与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反应、使含氧化合 物或含氮化合物(C)对于过渡金属化合物(A)失活的钝化化合物
所述的(D)钝化化合物可以举出有机铝化合物类、卤化硼化合物类、卤化磷化合物类、卤化硫化合物类、卤化钛化合物类、卤化硅烷化合物类、卤化锗化合物类、卤化锡化合物类等。但是,在使用钝化化合物(D)时,该(D)与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C)是不相同的。
这样的有机铝化合物类例如可以用下面的化学式表示
      Ra nAlX3-n式中,Ra是碳原子数1-12的烃基,X是卤原子或氢原子,n是1-3。
碳原子数1-12的烃基例如是烷基、环烷基或芳基,具体地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戊基、己基、辛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甲苯基等。
这样的有机铝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举出下列化合物。
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辛基铝、三(2-乙基己基)铝等三烷基铝;
异戊烯基铝等链烯基铝;
氯化二甲基铝、氯化二乙基铝、氯化二异丙基铝、氯化二异丁基铝、溴化二甲基铝等二烷基铝卤化物;
甲基铝倍半氯化物、乙基铝倍半氯化物、异丙基铝倍半氯化物、丁基铝倍半氯化物、乙基铝倍半溴化物等烷基铝倍半卤化物;
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异丙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溴化铝等烷基铝二卤化物;
氢化二乙基铝、氢化二异丁基铝等氢化烷基铝。
另外,还可以使用下列化学式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Ra nAlY3-n
式中,Ra与上面所述是一样的,Y是-ORb基、-OSiRc 3基、-OAlRd 2基、-NRe 2基、-SiRf 3基或-N(Rg)AlRh 2基,n是1-2,Rb、Rc、Rd和Rh是甲基、乙基、异丙基、异丁基、环己基、苯基等,Re是氢、甲基、乙基、异丙基、苯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等,Rf和Rg是甲基、乙基等。
这样的有机铝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使用下面的化合物。
①Ra nAl(ORb)3-n表示的化合物,例如:
二甲基甲醇铝、二乙基乙醇铝、二异丁基甲醇铝、二乙基铝-2-乙基己醇盐等烷基铝醇盐。
②Ra nAl(OSiRc 3)3-n表示的化合物,例如:
Et2Al(OSiMe3)、(iso-Bu)2Al(OSiMe3)、(iso-Bu)2Al(OSiEt3)等。
③Ra nAl(OAlRd 2)3-n表示的化合物,例如:
Et2AlOAlEt2、(iso-Bu)2AlOAl(iso-Bu)2等。
④Ra nAl(NRe 2)3-n表示的化合物,例如:
Me2AlNEt2、Et2AlNHMe、Me2AlNHEt、Et2AlN(Me3Si)2、(iso-Bu)2AlN(Me3Si)2等。
⑤Ra nAl(SiRf 3)3-n表示的化合物,例如:
(iso-Bu)2AlSiMe3等。
⑥Ra nAl[N(Rg)-AlRh 2]3-n表示的化合物,例如:
Et2AlN(Me)-AlEt2、(iso-Bu)2AlN(Et)Al(iso-Bu)2等。
另外,作为有机铝化合物类,可以使用下列通式表示的、第I族金属与铝的配位烷基化物。
M1AlRj 4
式中,M1是Li、Na、K,Rj是碳原子数1-15的烃基。
具体地可以举出LiAl(C2H5)4、LiAl(C7H15)4等。
另外,作为卤化硼化合物类、卤化磷化合物类、卤化硫化合物类、卤化锗化合物类、卤化硅烷化合物类、卤化钛化合物类、卤化锡化合物类,具体地可以使用下列的化合物。
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三溴化硼等卤化硼化合物;
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三碘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氯氧化磷、溴氧化磷、甲基二氯膦、乙基二氯膦、丙基二氯膦、丁基二氯膦、环己基二氯膦、苯基二氯膦、甲基二氯氧化膦、乙基二氯氧化膦、丁基二氯氧化膦、环己基二氯氧化膦、苯基二氯氧化膦、甲基苯基氯氧化膦、二溴三苯基正膦、四乙基氯化、二甲基二苯基碘化磷、乙基三苯基氯化磷、烯丙基三苯基氯化磷、苄基三苯基氯化磷、烯丙基三苯基溴化磷、丁基三苯基溴化磷、苄基三苯基溴化磷等卤化磷化合物;
二氯化硫、氯化亚硫酰、硫酰氯、溴化亚硫酰等卤化硫化合物;
四氟化钛、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甲氧基三氯钛、乙氧基三氯钛、丁氧基三氯钛、乙氧基三溴钛、丁氧基三溴钛、二甲氧基二氯钛、二乙氧基二氯钛、二丁氧基二氯钛、二乙氧基二溴钛、三甲氧基氯钛、三乙氧基氯钛、三丁氧基氯钛、三乙氧基溴钛等卤化钛化合物;
四氯化硅、四溴化硅、四碘化硅、甲氧基三氯硅烷、乙氧基三氯硅烷、丁氧基三氯硅烷、乙氧基三溴硅烷、丁氧基三溴硅烷、二甲氧基二氯硅烷、二乙氧基二氯硅烷、二丁氧基二氯硅烷、二乙氧基二溴硅烷、三甲氧基氯硅烷、三乙氧基氯硅烷、三丁氧基氯硅烷、三乙氧基溴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丁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乙基二氯硅烷、二丁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三丁基氯硅烷、三苯基氯硅烷等卤化硅烷化合物;
四氟化锗、四氯化锗、四碘化锗、甲氧基三氯锗、乙氧基三氯锗、丁氧基三氯锗、乙氧基三溴锗、丁氧基三溴锗、二甲氧基二氯锗、二乙氧基二氯锗、二丁氧基二氯锗、二乙氧基二溴锗、三甲氧基氯锗、三乙氧基氯锗、三丁氧基氯锗、三乙氧基溴锗等卤化锗化合物;
四氟化锡、四氯化锡、四溴化锡、四碘化锡、甲氧基三氯锡、乙氧基三氯锡、丁氧基三氯锡、乙氧基三溴锡、丁氧基三溴锡、二甲氧基二氯锡、二乙氧基二氯锡、二丁氧基二氯锡、二乙氧基二溴锡、三甲氧基氯锡、三乙氧基氯锡、三丁氧基氯锡、三乙氧基溴锡、甲基三氯锡、乙基三氯锡、丁基三氯锡、苯基三氯锡、二甲基二氯锡、二乙基二氯锡、二丁基二氯锡、二苯基二氯锡、三甲基氯锡、三乙基氯锡、三丁基氯锡、三苯基氯锡等卤化锡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还可以在烃、卤代烃中稀释。
在这些(D)成分的具体例子中,优选的是:
三烷基铝类、链烯基铝类、二烷基铝卤化物类、烷基铝倍半卤化物类、烷基铝二卤化物类、烷基铝氢化物类、烷基铝醇盐类、(iso-Bu)2Al(OSiMe3)、(iso-Bu)2Al(OSiEt3)、Et2AlOAlEt2、(iso-Bu)2AlOAl(iso-Bu)2、LiAl(C2H5)4、卤化硅烷化合物类以及卤化钛化合物类;
更优选的是三烷基铝类、链烯基铝类、二烷基铝卤化物类、烷基铝倍半卤化物类、烷基铝二卤化物类、烷基铝氢化物类、烷基铝醇盐类。
下面举例说明形成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各催化剂成分的优选的组合。
上述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I)”)与选自具有CdI2型或CdCl2型层状晶体结构的离子键化合物(b-1)的至少1种路易斯酸(以下简称“(b-1)”)的组合。
·化合物(I)、(b-1)和选自含氧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以下简称“(C)”)的组合。
·化合物(I)、(b-1)、(C)和选自可以与(C)反应、使(C)对于化合物(I)失活的钝化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以下简称“(D)”)的组合。
·化合物(I)、粘土·粘土矿物或选自离子交换性层状化合物(b-2)中的至少1种路易斯酸(以下简称“(b-2)”)的组合。
·化合物(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和选自杂多酸化合物(b-3)中的至少1种路易斯酸(以下简称“(b-3)”)的组合。
·化合物(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和选自镧系元素卤化物(b-4)中的至少1种路易斯酸(以下简称“(b-4)”)的组合。
·化合物(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I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I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I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IVa)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IVa)”)和(b-1)的组合。
·化合物(IV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V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V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和(b-4)的组合。
·化合物(IVa)、(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IVb)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IVb)”)和(b-1)的组合。
·化合物(IV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V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b)和(b-4)的组合。
·化合物(IVb)、(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b)、(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IVc)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IVc)”)和(b-1)的组合。
·化合物(IVc)、(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Vc)、(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Vc)、(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和(b-4)的组合。
·化合物(IVc)、(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V)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V)”)和(b-1)的组合。
·化合物(V)、(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V)、(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和(b-2)的组合。
·化合物(V)、(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V)、(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和(b-3)的组合。
·化合物(V)、(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V)、(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和(b-4)的组合。
·化合物(V)、(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V)、(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V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V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V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V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V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V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V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V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V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V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V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V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VI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VI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V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V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V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VI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II)、(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IX)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IX)”)和(b-1)的组合。
·化合物(IX)、(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X)、(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X)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X)、(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X)、(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X)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X)、(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X)、(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X)和(b-4)的组合。
·化合物(IX)、(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IX)、(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X)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a)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a)”)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I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a)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a)、(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a)、(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b)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b)”)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I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b)、(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Va)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Va)”)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IV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V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V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a)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Va)、(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a)、(b-4)、(C)的(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Vb)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V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V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b)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Vb)、(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b)、(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Vc)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Vc)”)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IVc)、(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c)、(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c)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Vc)、(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c)、(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c)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Vc)、(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c)、(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c)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Vc)、(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c)、(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V)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V)”)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V)、(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V)、(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V)、(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V)、(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V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V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V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V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V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V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V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V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V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V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V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V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VI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VI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VI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VII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IX)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IX)”)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IX)、(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X)、(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X)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X)、(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X)、(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X)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X)、(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X)、(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X)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IX)、(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X)、(b-3)、(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a)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a)”)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a)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a)、(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a)、(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b)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b)”)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b)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b)、(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b)、(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Ia)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Ia)”)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I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I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I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a)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Ia)、(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a)、(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Ib)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Ib)”)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I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I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I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b)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Ib)、(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b)、(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I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I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I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IV)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IV)”)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IV)、(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V)、(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V)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IV)、(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V)、(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V)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IV)、(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V)、(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V)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IV)、(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V)、(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V)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V)”)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V)、(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V)、(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V)、(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V)、(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V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V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V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V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V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V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V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V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VIII)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VIII)”)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VIII)、(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IX)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IX)”)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IX)、(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X)、(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X)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IX)、(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X)、(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X)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IX)、(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X)、(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X)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IX)、(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X)、(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X)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X)”)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X)、(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X)、(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X)、(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X)、(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XIa)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XIa)”)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a)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a)、(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XIb)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XIb)”)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b)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b)、(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XIIa)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XIIa)”)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a)、(b-4)、(C)和(D)的组合。
·上述通式(XXXIIb)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XXXIIb)”)和(b-1)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和(b-4)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4)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XIIb)、(b-4)、(C)和(D)的组合。
其中,优选的组合可以举出:
·化合物(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V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V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Vc)、(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和(b-3)的组合。
·化合物(IVc)、(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V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V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II)、(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V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a)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Va)、(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a)、(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a)、(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c)、(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c)、(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c)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Vc)、(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c)、(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c)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IVc)、(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Vc)、(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Vc)、(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b)、(b-4)、(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XI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b)和(b-3)的组合。
·化合物(XXIb)、(b-3)和(C)的组合。
·化合物(XXIb)、(b-3)、(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XIb)、(b-4)、(C)和(D)的组合。
另外,特别优选的组合可以举出:
·化合物(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I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a)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Va)、(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a)、(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IVc)和(b-2)的组合。
·化合物(IVc)、(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IVc)、(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V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V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VI)、(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a)、(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a)、(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b)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b)、(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b)、(b-2)、(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b-1)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1)、(C)和(D)的组合。
·化合物(XIII)和(b-2)的组合。
·化合物(XIII)、(b-2)和(C)的组合。
·化合物(XIII)、(b-2)、(C)和(D)的组合。
另外,根据需要,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还可以使用下述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作为载体。
其中,所述的无机化合物可以举出无机氧化物、无机氢氧化物、无机氯化物和其它的无机盐,例如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硅酸盐等。
其优选的例子可以举出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铬、氧化镁、氧化硼、氧化钙、氧化锌、氧化钡、二氧化硅水凝胶、二氧化硅干凝胶、二氧化硅气凝胶、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如滑石、氧化硅/氧化铬、氧化硅/氧化铬/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钛、磷酸铝凝胶等无机氧化物。另外,这些无机氧化物还可以包含Na2CO3、K2CO3、CaCO3、MgCO3、Na2SO4、Al2(SO4)3、BaSO4、KNO3、Mg(NO3)2、Al(NO3)3、Na2O、K2O和Li2O等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氧化物成分。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机化合物还可以举出碳硅氧烷、膦嗪、硅氧烷以及聚合物/氧化硅复合物等无机氧化物的聚合物。
在上述无机化合物载体中,特别优选的是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滑石、氧化硅/氧化铬、氧化硅/氧化铬/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等单一或混合的无机氧化物。另外,这些无机氧化物还可以以与含有元素周期表第2族金属的氯化物的复合物的形式使用。具体地可以举出氧化硅/氯化镁复合物(グレ-ス·デビソン公司制造,商品名Sylopol 5510和Sylopol 5550)等。
在本发明中用来作为载体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官能化聚乙烯或官能化聚丙烯、官能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苯乙烯、官能化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酯等。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图1中示出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在制备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时,各成分的使用方法和添加顺序可以任意选择,具体地例如可以举出下列方法。
(1)将(A)选自上述通式(I)-(XXXII)中任一个所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以下简称“(A)成分”)和(B)路易斯酸(以下简称“(B)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预先使(A)成分和(B)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3)预先使(A)成分和(B)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和(B)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此时,(B)成分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4)将(A)成分、(B)成分和(C)选自含氧化合物或氮化合物的至少1种化合物(以下简称“(C)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5)预先使(A)成分和(B)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和(C)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6)预先使(A)成分和(C)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与(B)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7)预先使(B)成分和(C)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与(A)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8)将预先使(A)成分和(B)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和预先使(B)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此时,(B)成分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9)将预先使(A)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和预先使(B)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此时,(C)成分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0)预先使(A)成分、(B)成分和(C)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11)预先使(A)成分、(B)成分和(C)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和(B)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此时,(B)成分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2)预先使(A)成分、(B)成分和(C)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和(C)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此时,(C)成分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3)将预先使(A)成分、(B)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和预先使(B)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此时,(B)成分和(C)成分分别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4)将(A)成分、(B)成分、(C)成分和(D)钝化化合物(以下简称“(D)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15)将预先使(A)成分和(B)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和(C)成分及(D)成分接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16)将预先使(B)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和(A)成分及(D)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17)将预先使(C)成分和(D)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和(A)成分及(B)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18)将预先使(A)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以及(B)成分和(D)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19)将预先使(A)成分和(D)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以及(B)成分和(C)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0)将预先使(B)成分和(D)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以及(A)成分和(C)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1)将预先使(A)成分和(B)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以及预先将(C)成分和(D)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2)将预先使(A)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以及预先将(B)成分和(D)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3)将预先使(A)成分和(D)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以及预先将(B)成分和(C)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4)预先使(A)成分、(B)成分和(C)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和(D)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5)预先使(A)成分、(B)成分和(D)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和(C)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6)预先使(B)成分、(C)成分和(D)成分接触,将所得接触物质和(A)成分按任意顺序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27)将预先使(A)成分、(B)成分、(C)成分和(D)成分接触而得到的接触物质添加到聚合釜中进行制备的方法。
其中,优选的是(C)成分与(D)成分的接触至少在(A)成分与(C)成分的接触之前进行的制备方法,另外还有(B)成分至少被液化一次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是:(B)成分是(b-1)离子键化合物,(C)成分是醇类、酚类、醛类、羧酸类、酮类、有机酰基卤、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醚类、环氧化物类、酸酐类、含氧硫化物类或含氧的磷化物类,将使(B)成分、(C)成分和(D)成分接触得到的接触物质与(A)成分接触。
在本发明中,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也可以用于烯烃预聚合。
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必要时还有(E)有机铝化合物存在下,将烯烃聚合或共聚,即可得到烯烃聚合物。
(E)有机铝化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E)有机铝化合物是由下列通式表示的化合物。
      R3-mAlX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20、最好是1-12的烃残基,X表示氢或卤素,m表示0≤m≤2的数。
这样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己基铝、三辛基铝、三癸基铝等三烷基铝;一氯化二乙基铝、一氯化二异丁基铝、乙基铝倍半氯化物、二氯化乙基铝等卤化烷基铝;氢化二乙基铝、氢化二异丁基铝等氢化烷基铝。
在这些(E)成分的具体例子中,优选的是三烷基铝和卤化烷基铝,更优选的是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己基铝、三辛基铝、一氯化二乙基铝、一氯化二异丁基铝、乙基铝倍半氯化物、二氯化乙基铝。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聚合可以采用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等液相聚合法或气相聚合法中的任一种方法进行。
液相聚合法所使用的隋性烃溶剂,具体地可以举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二烷、煤油等脂肪族烃;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等脂环族烃;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氯化乙烯、氯苯、二氯甲烷等卤代烃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烯烃本身作为溶剂。
使用上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进行烯烃聚合时,(A)成分的用量为,每1升反应容积,(A)成分中的过渡金属原子或镧系元素原子通常是10-11-10mmol,优选的是10-9-1mmol。
每1g(B)成分,(A)成分的用量通常是10-4-100mmol,优选的是10-3-50mmol。
(E)成分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使用(E)成分时,它与(A)成分中的过渡金属原子(M)的摩尔比[(E)/M]通常是0.001-100000,优选的是0.005-50000。
另外,使用这样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烯烃聚合温度通常是-50~+200℃,优选的是0~170℃。聚合压力一般是常压~100kg/cm2,优选的是常压~50kg/cm2,聚合反应可以采用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中的任一种方法进行。另外,也可以分成反应条件不同的两个步骤进行聚合。
所得到的烯烃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通过使聚合系中存在氢或者改变聚合温度来进行调节。另外,还可以通过所使用的(E)成分的不同来进行调节。
本发明中聚合的烯烃可以举出如下:
碳原子数2-30、最好是2-20的直链或支链的α-烯烃,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2-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
碳原子数3-30、最好是3-20的环状烯烃,例如环戊烯、环庚烯、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2-甲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奈;
极性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酐、衣康酸、衣康酸酐、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酐等α,β-不饱和羧酸,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锂盐、锌盐、镁盐、钙盐等α,β-不饱和羧酸金属盐;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基酯、丙烯酸异丙基酯、丙烯酸正丁基酯、丙烯酸异丁基酯、丙烯酸叔丁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丙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丁基酯等α,β-不饱和羧酸酯;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癸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三氟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衣康酸一缩水甘油酯等不饱和缩水甘油酯。另外,还可以使用乙烯基环己烷、二烯或多烯等。所述的二烯或多烯可以使用碳原子数4-30、最好是4-20、具有2个以上双键的环状或链状的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4-甲基-1,3-戊二烯、1,3-戊二烯、1,4-戊二烯、1,5-己二烯、1,4-己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亚乙基降冰片烯、乙烯基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5,9-二甲基-1,4,8-癸三烯;另外,还有芳香族乙烯系化合物,例如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对-二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等一或多烷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乙氧基苯乙烯、乙烯基苯甲酸、乙烯基苯甲酸甲酯、乙烯基苄基乙酸酯、羟基苯乙烯、邻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含有官能基的苯乙烯衍生物;3-苯基丙烯、4-苯基丙烯、α-甲基苯乙烯等。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显示出高的聚合活性,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另外,将2种以上的烯烃共聚时,可以得到组成分布较窄的烯烃共聚物。
此外,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还可以用于α-烯烃与共轭二烯的共聚。
所使用的α-烯烃可以举出与上述同样的碳原子数2-30、最好是2-20的直链或支链的α-烯烃。其中,优选的是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最好是乙烯、丙烯。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所述的共轭二烯例如可以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1,3-环己二烯、1,3-戊二烯、4-甲基-1,3-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等碳原子数4-30、最好是4-20的脂肪族共轭二烯。这些共轭二烯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将α-烯烃和共轭二烯共聚时,还可以使用非共轭二烯或多烯,非共轭二烯或多烯可以举出1,4-戊二烯、1,5-己二烯、1,4-己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亚乙基降冰片烯、乙烯基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5,9-二甲基-1,4,8-癸三烯等。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还可以用于α-烯烃与具有末端不饱和键的聚合物的共聚。
这里所使用的具有末端不饱和键的聚合物可以举出数均分子量(Mn)值100-5000000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的末端不饱和键的聚合物。其中优选的是Mn值为500-1000000、特别是1000-500000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的末端不饱和键的聚合物。
在本发明得到的烯烃聚合物中,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合热稳定剂、耐候剂、防静电剂、防粘连剂、润滑剂、成核剂、颜料、染料、无机或有机填充剂等。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即使不与价格昂贵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组合使用,也能以高的活性进行烯烃聚合。另外,由于不使用价格昂贵的有机铝氧化物或有机硼化合物,因而价格低廉。此外,在长时间的聚合过程中可以保持高的活性进行烯烃聚合。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由于是在这样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烯烃聚合,因而可以以高的收率制造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烯烃聚合物。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在下列实施例中,(共)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是根据(共)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由利用“Waters”型“Alliance GPC 2000”凝胶浸透色谱仪(高温尺寸排除色谱仪)得到的分子量分布曲线计算出来的。其操作条件如下:
流动相:邻二氯苯
流动相流速:1ml/分
使用2根“TSK-GEL”(注册商标)型“GMH6-HT”柱和2根“TSK-GEL”(注册商标)型“GMH6-HTL”柱
温度:140℃
试样浓度:30mg/20ml(0.15%(w/v))
注入容量:500μl
的与色谱仪一体的折射计检测
使用商标名为“Rigidex”6070EA的、由BP ChemicalsS.N.C.销售的高密度聚乙烯,校正:Mw=65000和Mw/Mn=4,并且高密度聚乙烯:Mw=210000和Mw/Mn=17.5
【实施例1】
[成分(B1)的制备]
使无水氯化镁95.2g(1.0mol)、硅烷442ml和2-乙基己烷390.6g(3.0mol)在130℃下反应2小时,得到均一的溶液(成分(B1))。
[成分(B1-1)的制备]
将成分(B1)1.0ml(换算成镁原子为1mmol)和三乙基铝3.0mmol装入15ml的精制甲苯中,使之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得到成分(B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装入成分(B1-1),3分钟后添加下述成分(A1)3.12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75g。
聚合活性是11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在萘烷中、135℃下求出的特性粘度(以下简称[η])是4.05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2.41×105,Mw/Mn比是2.18。
【化151】
Figure A20041008986602211
…成分(A1)
【实施例1-1】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3分钟后添加下述成分(A1-117)3.68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5.59g。
聚合活性是224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6.10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3.25×105,Mw/Mn比是2.26。
【化152】
…成分(A1-117)
【实施例1-2】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3分钟后添加下述成分(A1-72)3.48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7.81g。
聚合活性是312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8.64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4.97×105,Mw/Mn比是2.71。
【化153】
Figure A20041008986602221
…成分(A1-72)
【实施例1-3】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3分钟后添加下述成分(A1-51)4.48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21g。
聚合活性是88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6.28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3.43×105,Mw/Mn比是2.60。
【化154】
Figure A20041008986602231
…成分(A1-51)
【比较例1】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
然后,装入预先在精制甲苯15ml中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的、2-乙基己醇390.6mg(3.0mmol)和三乙基铝3.0mmol的接触反应液,3分钟后添加实施例1中使用的成分(A1)3.12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但没有得到聚合物。
【实施例2】
[成分(B1-2)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0ml(换算成镁原子为1mmol)和三乙基铝4.0mmol装入15ml的精制甲苯中,使之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得到成分(B1-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装入成分(B1-2),3分钟后添加下述成分(A2)3.33mg(换算成锆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
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2.3g。
聚合活性是492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1.45dl/g。
【化155】
Figure A20041008986602241
…成分(A2)
【实施例2-1】LS/ZA-84/TEA/premix/OkG/unp-24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装入与实施例2同样制备的成分(B1-2),3分钟后添加下述成分(A2-84)3.76mg(换算成锆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1.19g。
聚合活性是448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3.32dl/g。
【化156】
Figure A20041008986602251
…成分(A2-84)
【实施例2-2】
[成分(B1-3)的制备]
在实施例2中,代替制备成分(B1-2)时使用的三乙基铝,使用三异丁基铝4.0mmol,除此之外同样操作,制备成分(B1-3)。
[聚合]
在实施例2中,代替成分(B1-2)使用成分(B1-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4.92g。
聚合活性是597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2.04dl/g。
【比较例2】LS*/ZA-1/TEA/--/OkG/unp-32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装入三乙基铝1.0mmol,3分钟后添加实施例2中使用的成分(A2)3.33mg(换算成锆原子为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但没有得到聚合物。
【实施例3-1】
[成分(B1-4)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4ml(换算成镁原子0.4mmol)和三甲基铝1.2mmol装入15ml精制甲苯中,使之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得到成分(B1-4)。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不锈钢(以下有时简称“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全量装入预先制备的成分(B1-4)(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3分钟后添加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引发聚合。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5.46g。
聚合活性是5500k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17.6dl/g。
【实施例3-2】
[聚合]
在实施例3-1中,代替成分(B1-4),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其用量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9.00g。
聚合活性是90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9.47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5.35×105,Mw/Mn比是2.66。
【实施例3-3】
[成分(B1-5)的制备]
在实施例3-1中制备成分(B1-4)时,代替三甲基铝使用三异丁基铝1.2mmol,除此之外同样操作,制备成分(B1-5)。
[聚合]
在实施例3-1中,代替成分(B1-4),使用成分(B1-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2.1g。
聚合活性是121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9.96dl/g。
【实施例3-4】
[成分(B1-6)的制备]
在实施例3-1中制备成分(B1-4)时,代替三甲基铝使用三正辛基铝1.2mmol,除此之外同样操作,制备成分(B1-6)。
[聚合]
在实施例3-1中,代替成分(B1-4),使用成分(B1-6),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1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0.20g。
聚合活性是2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10.3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4.35×105,Mw/Mn比是1.95。
【实施例3-5】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1.2mmol、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4ml(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4.30g。
聚合活性是143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9.31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5.68×105,Mw/Mn比是2.46。
【实施例3-6】
[成分(B2)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4ml(换算成镁原子0.4mmol)和2-乙基己醇78.1mg(0.6mmol)装入15ml精制甲苯中,接触搅拌5分钟,得到成分(B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1.8mmol、预先制备的成分(B2)全量(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1.75g。
聚合活性是218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9.55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5.52×105,Mw/Mn比是2.50。
【实施例3-7】
[成分(B3)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4ml(换算成镁原子0.4mmol)和2-乙基己醇156.2mg(1.2mmol)装入15ml精制甲苯中,接触搅拌5分钟,得到成分(B3)。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2.4mmol、预先制备的成分(B3)全量(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9.28g。
聚合活性是293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9.43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5.39×105,Mw/Mn比是2.38。
【实施例3-8】
[成分(B4)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4ml(换算成镁原子0.4mmol)和2-乙基己醇312.5mg(2.4mmol)装入15ml精制甲苯中,接触搅拌5分钟,得到成分(B4)。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装入三异丁基铝3.6mmol和预先制备的成分(B4)全量(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5.47g。
聚合活性是155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9.41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5.13×105,Mw/Mn比是2.39。
【实施例3-9】
[成分(B5)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4ml(换算成镁原子0.4mmol)和2-乙基己醇468.7mg(3.6mmol)装入15ml精制甲苯中,接触搅拌5分钟,得到成分(B5)。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4.8mmol、预先制备的成分(B5)全量(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3.17g。
聚合活性是1320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8.95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5.20×105,Mw/Mn比是2.47。
【实施例3-10】
[成分(B6)的制备]
使无水氯化镁9.86g(0.10mol)、癸烷50ml和2-乙基己酸64.89g(0.45mol)在140℃下反应4小时,得到均一溶液(成分(B6))。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1.8mmol和预先制备的成分(B6)0.48ml(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0.23g。
聚合活性是230g/mmol-Ti·hr,该聚乙烯的[η]是6.59dl/g。
【实施例3-11】
[成分(B7)的制备]
将无水氯化锰0.75g(6.05mmol)、甲苯45ml和乙醇3.2ml(55.2mmol)在室温下搅拌混合24小时,形成均一溶液,得到成分(B7)。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3.6mmol和预先制备的成分(B7)3.31ml(换算成锰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1.25mg(换算成钛原子为0.002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0.85g。
聚合活性是850g/mmol-Ti·hr。
【实施例3-1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50℃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氯化二乙基铝1.2mmol、三乙基铝1.2mmol和与实施例3-7同样制备的成分(B3)(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0.156mg(换算成钛原子为0.25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6.44g。
聚合活性是131500g/mmol-Ti·hr。
【实施例3-13】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7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氯化二乙基铝1.2mmol、三乙基铝1.2mmol和与实施例3-7同样制备的成分(B3)(换算成镁原子为0.4mmol),然后装入成分(A1)0.078mg(换算成钛原子为0.125微摩尔)。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7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9.94g。
聚合活性是479000g/mmol-Ti·hr。
【比较例3】
[成分(B1-0)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4ml(换算成镁原子0.4mmol)和三乙基铝0.6mmol装入15ml精制甲苯中,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得到成分(B1-0)。
[聚合]
在实施例3-1中,代替成分(B1-4),使用成分(B1-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1同样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但没有得到聚合物。
【比较例4】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50℃和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换算成铝原子为1.25mmol的甲基铝氧烷(アルベマ-レ公司制造、10%(重量)甲苯溶液),然后装入成分(A1)0.312mg(换算成钛原子为0.5微摩尔)。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1.16g。
聚合活性是44600g/mmol-Ti·hr。
【比较例5】
[聚合]
在比较例4中,将甲基铝氧烷和成分(A1)的装入温度及聚合温度改成75℃,除此之外,与比较例4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8.96g。
聚合活性是35800g/mmol-Ti·hr。
【实施例4-1】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顺次添加三异丁基铝2.5mmol、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然后装入成分(A2)0.667mg(换算成锆原子为0.001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2.34g。
聚合活性是247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3.68dl/g。
【实施例4-2】
在实施例4-1中,将三异丁基铝、成分(B1)和成分(A2)的装入温度及聚合温度改成5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28.11g。
聚合活性是562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5.33dl/g。
【实施例4-3】
在实施例4-1中,将三异丁基铝、成分(B1)和成分(A2)的装入温度及聚合温度改成7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6.63g。
聚合活性是333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3.14dl/g。
【实施例4-4】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升温至50℃,在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1.9mmol、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然后装入成分(A2-84)0.753mg(换算成锆原子为0.001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4.58g。
聚合活性是492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1.9dl/g。
【实施例4-5】
在实施例4-4中,将三异丁基铝、成分(B1)和成分(A2-84)的装入温度及聚合温度改成7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4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7.67g。
聚合活性是353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7.25dl/g。
【实施例4-6】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升温至50℃,在乙烯气氛中顺次装入三异丁基铝1.9mmol、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然后装入下述成分(A2-116)0.767mg(换算成锆原子为0.001mmol)。
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44.22g。
聚合活性是1769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24.2dl/g。
【化157】
Figure A20041008986602351
…成分(A2-116)
【实施例4-7】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升温至75℃,在乙烯气氛中依次装入三异丁基铝1.9mmol、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然后装入成分(A2-116)0.384mg(换算成锆原子为0.0005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15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7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3.25g。
聚合活性是2660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5.8dl/g。
【实施例5-1】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以100升/小时的速率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1200rpm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0.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三乙基铝1.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下述成分(A7-1)1.31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15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5.23g。
聚合活性是222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6.5dl/g。
【化158】
Figure A20041008986602361
…成分(A7-1)
【实施例5-2】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2)1.414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3.80g。
聚合活性是201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0.6dl/g。
【化159】
…成分(A7-2)
【实施例5-3】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3)1.317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5.95g。
聚合活性是8650g/mmol-V·hr。
【化160】
Figure A20041008986602371
…成分(A7-3)
【实施例5-4】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4)1.934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5.65g。
聚合活性是228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1.5dl/g。
【化161】
Figure A20041008986602372
…成分(A7-4)
【实施例5-5】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5)1.168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3.61g。
聚合活性是198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6.7dl/g。
【化162】
Figure A20041008986602381
…成分(A7-5)
【实施例5-6】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6)0.883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0.46g。
聚合活性是152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4.4dl/g。
【化163】
…成分(A7-6)
【实施例5-7】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7)0.900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0.67g。
聚合活性是155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1.0dl/g。
【化164】
Figure A20041008986602391
…成分(A7-7)
【实施例5-8】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8)0.902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3.49g。
聚合活性是196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3.9dl/g。
【化165】
【化165】
Figure A20041008986602392
…成分(A7-8)
【实施例5-9】
在实施例5-1中,代替成分(A7-1),使用下述成分(A7-9)1.015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同样操作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3.06g。
聚合活性是446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9.4dl/g。
【化166】    【化166】
          …成分(A7-9)
【实施例5-10】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癸烷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50升/小时、丙烯50升/小时的混合气体使液相和气相饱和。
然后,在12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0.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三乙基铝1.5mmol、氯化二乙基铝0.5mmol、成分(A7-1)1.31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丙烯混合气体气氛中聚合15分钟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丙酮混合溶剂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2.37g。
聚合活性是3450g/mmol-V·hr,用IR测定的丙烯含量是12.0%(摩尔),该共聚物的[η]是5.36dl/g。
【实施例5-11】
在实施例5-10中,改变供给的烯烃气体的流量比,将其改为乙烯100升/小时,丙烯100升/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1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0.93g。
聚合活性是1350g/mmol-V·hr,该共聚物的[η]是3.04dl/g。
【比较例6】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氯化二乙基铝0.1mmol、三氯乙酸乙酯0.5mmol、实施例5-1中使用的成分(A7-1)0.239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体气氛中聚合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0.228g。
聚合活性是5470g/mmol-V·hr。
【实施例6-1】
[成分(B1-7-1)的制备]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200ml的烧瓶中,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25ml(换算成镁原子为25mmol)和精制癸烷100ml,在搅拌下,一面将液温保持在15℃,一面用30分钟滴加用精制癸烷稀释的三乙基铝26mmol。然后,用2小时将液温升温至80℃,反应1小时。然后一面保持80℃,一面用30分钟滴加精制癸烷稀释的三乙基铝49mmol,随后加热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取得固体部分,用甲苯充分洗净。
将上述操作制备的成分(B1-7-1)的一部分干燥,分析其组成,结果镁是17.0%(重量),铝是2.7%(重量),2-乙基己氧基是23.4%(重量),氯是49.0%(重量)。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4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升温至50℃,在乙烯气氛中依次装入三乙基铝0.2mmol、上述制备的成分(B1-7-1)(换算成镁原子为1.6mmol)、实施例2中使用的成分(A2)5.335mg(换算成锆原子是0.008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2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0.2g。
聚合活性是383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3.1dl/g。
【实施例6-2】
[成分(B1-7-2)的制备]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200ml的烧瓶中,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25ml(换算成镁原子为25mmol)和精制癸烷100ml,在搅拌下,一面将液温保持在15℃,一面用30分钟滴加用精制癸烷稀释的三乙基铝100mmol。然后,用2小时将液温升温至80℃,反应2小时30分钟。反应结束后,过滤取得固体部分,用甲苯充分洗净。
将上述操作制备的成分(B1-7-2)的一部分干燥,分析其组成,结果镁是22.0%(重量),铝是1.0%(重量),2-乙基己氧基是3.6%(重量),氯是66.0%(重量)。
[聚合]
在实施例6-1中,代替成分(B1-7-1),使用上述制备的成分(B1-7-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9.8g。
聚合活性是368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7.1dl/g。
【实施例6-3】
[成分(B1-7-3)的制备]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200ml的烧瓶中,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8.8ml(换算成镁原子为18.8mmol)和精制癸烷26ml,在搅拌下,一面将液温保持在15℃,一面滴加用精制癸烷稀释的三乙基铝75mmol,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
然后,在搅拌下将其全量添加到另外制备的50℃的精制癸烷中,在50℃下加热反应10分钟。反应结束后,过滤取得固体部分,用甲苯充分洗净。
将上述操作制备的成分(B1-7-3)的一部分干燥,分析其组成,结果镁是19.0%(重量),铝是2.1%(重量),2-乙基己氧基是13.7%(重量),氯是56.0%(重量)。
[聚合]
在实施例6-1中,代替成分(B1-7-1),使用上述制备的成分(B1-7-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20.8g。
聚合活性是78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4.74dl/g。
【实施例6-4】
[成分(B1-7-4)的制备]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200ml的烧瓶中,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8.8ml(换算成镁原子为18.8mmol)和精制癸烷26ml,在搅拌下,一面将液温保持在15℃,一面滴加用精制癸烷稀释的三乙基铝75mmol,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
然后,在搅拌下将其全量添加到另外制备的80℃的精制癸烷中,在80℃下加热反应10分钟。反应结束后,过滤取得固体部分,用甲苯充分洗净。
将上述操作制备的成分(B1-7-4)的一部分干燥,分析其组成,结果镁是21.0%(重量),铝是1.6%(重量),2-乙基己氧基是8.0%(重量),氯是61.0%(重量)。
[聚合]
在实施例6-1中,代替成分(B1-7-1),使用上述制备的成分(B1-7-4),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9.3g。
聚合活性是724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5.5dl/g。
【实施例6-5】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4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升温至50℃,在乙烯气氛中依次装入三乙基铝0.2mmol、与实施例6-3同样制备的成分(B1-7-3)(换算成镁原子为1.6mmol)、成分(A2-84)6.024mg(换算成锆原子是0.008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2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0.7g。
聚合活性是776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8.8dl/g。
【实施例6-6】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4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升温至50℃,在乙烯气氛中依次装入三乙基铝0.2mmol、与实施例6-4同样制备的成分(B1-7-4)(换算成镁原子为1.6mmol)、成分(A2-84)6.024mg(换算成锆原子是0.008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2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7.1g。
聚合活性是641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9.3dl/g。
【实施例6-7】
在实施例6-5中,将成分(B1-7-3)的添加量改变成换算成镁原子是0.8mmol,另外,代替成分(A2-84)使用成分(A2-116)3.068mg(换算成锆原子是0.004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5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44.5g。
聚合活性是33400g/mmol-Zr·hr。
【实施例6-8】
在实施例6-6中,将成分(B1-7-4)的添加量改变成换算成镁原子是0.8mmol,另外,代替成分(A2-84)使用成分(A2-116)3.068mg(换算成锆原子是0.004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6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41.7g。
聚合活性是31300g/mmol-Zr·hr。
【实施例6-9】
在实施例6-5中,将成分(B1-7-3)的添加量改变成换算成镁原子是0.8mmol,另外,代替成分(A2-84)使用下述成分(A2-138)3.693mg(换算成锆原子是0.004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5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0.4g。
聚合活性是45300g/mmol-Zr·hr。
【化167】
Figure A20041008986602451
…成分(A2-138)
【实施例6-10】
在实施例6-6中,将成分(B1-7-4)的添加量改变成换算成镁原子是0.8mmol,另外,代替成分(A2-84)使用成分(A2-138)3.693mg(换算成锆原子是0.004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6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0.7g。聚合活性是45500g/mmol-Zr·hr。
【实施例7-1】
[成分(B1-8)的制备]
在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酐22.2g,在130℃下搅拌混合1小时,使邻苯二甲酸酐溶解。将所得到的均一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45分钟将该均一溶液30ml滴入保持在-20℃的四氯化钛80ml中。用3小时将液温升温至20℃,达到20℃后过滤。用癸烷洗净固体部分,然后使之再悬浮于110ml的甲苯中,将所得到的悬浮液升温至110℃。到达110℃之前添加四乙氧基硅烷2.8ml,在110℃下加热2小时。反应结束后热过滤取得固体部分,用110℃的癸烷充分洗净,直至溶液中检测不到游离的钛化合物。
将上述操作制备的成分(B1-8)的一部分干燥,分析其组成,结果钛是0.2%(重量),镁是23.0%(重量),氯是66.0%(重量),乙氧基是0.4%(重量)。
[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制备]
将上述得到的成分(B1-8)0.45g装入用氮气充分置换的休兰克(シユレンク)管中,使之悬浮在10ml的二氯甲烷中。预先在别的休兰克管中制备将实施例2使用的成分(A2)22.5mg溶解在二氯甲烷10ml中的溶液,在室温下一面搅拌一面将该溶液全量滴加到成分(B1-8)的淤浆中。将该休兰克管中的内容物在室温下接触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馏去二氯甲烷,将所得到的固体生成物再悬浮于15ml甲苯中,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固体部分。所得到的固体生成物用甲苯充分洗净,直至溶液中检测不出游离的锆化合物。
以上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作为癸烷淤浆保存,为了分析催化剂组成,取其一部分进行干燥。这样所得到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组成是,锆0.84%(重量),钛0.12%(重量),镁21.0%(重量)。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添加三乙基铝0.5mmol和换算成锆原子含有0.0025mmol上述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癸烷淤浆2.48m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和25℃下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0.61g。
聚合活性是49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68dl/g。
【实施例7-2】
[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7-1同样制备的成分(B1-8)0.40g装入用氮气充分置换的休兰克管中,使之悬浮在10ml的二氯甲烷中。预先在别的休兰克管中制备将成分(A2-84)23.0mg溶解在二氯甲烷10ml中的溶液,在室温下一面搅拌一面将该溶液全量滴加到成分(B1-8)的淤浆中。使该休兰克管中的内容物在室温下接触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馏去二氯甲烷,将所得到的固体生成物再悬浮于15ml甲苯中,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固体部分。所得到的固体生成物用甲苯充分洗净,直至溶液中检测不出游离的锆化合物。
以上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作为癸烷淤浆保存,为了分析催化剂组成,取其一部分进行干燥。这样所得到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组成是,锆1.70%(重量),钛0.27%(重量),镁21.0%(重量)。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添加三乙基铝0.5mmol和换算成锆原子含有0.0025mmol上述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癸烷淤浆1.56m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和25℃下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20g。
聚合活性是96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3.85dl/g。
【实施例7-3】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添加三乙基铝0.5mmol和换算成锆原子含有0.0025mmol与实施例7-1同样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癸烷淤浆2.48ml,引发聚合。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7.26g。
聚合活性是218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38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0.89×105,Mw/Mn比是24.53。
【实施例7-4】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添加三乙基铝0.5mmol和换算成锆原子含有0.0025mmol的实施例7-2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癸烷淤浆1.56ml,引发聚合。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8.81g。
聚合活性是150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5.28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4.67×105,Mw/Mn比是126.58。
【实施例8-1】
[成分(B8-1)的制备]
在氮气中和50℃下,将精制甲苯3.5ml、三乙基铝2.59ml和2-乙基己基醇2.91ml加热反应0.5小时。将该接触催化反应物全量和无水氯化镁20g装入用氮气充分置换的、装有2.8kg直径15mm的SUS制球的内容积800ml的SUS制粉碎用罐中。利用水冷却将该罐保持在室温,用振动磨装置粉碎8小时。所得到的粉碎物用己烷洗净2次,制成癸烷淤浆。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依次装入三乙基铝0.15mmol、上述制备的成分(B8-1)(换算成镁原子为10.54mmol)、成分(A1)1.559mg(换算成钛原子是0.0025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47g。
聚合活性是2780g/mmol-Ti·hr。
【实施例8-2】
[成分(B8-1-1)的制备]
在精制甲苯10ml中装入与实施例8-1同样制备的成分(B8-1)(换算成镁原子10.54mmol)、成分(A1)1.559mg(换算成钛原子0.0025mmol),接触催化反应15分钟。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装入三乙基铝0.15mmol和上述制备的成分(B8-1-1)全量。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5.54g。
聚合活性是4430g/mmol-Ti·hr。
【实施例8-3】
[成分(B8-2)的制备]
在氮气中和50℃下,将精制甲苯1.3ml、三异丁基铝4.80ml和2-乙基己基醇2.91ml加热反应5小时。将该接触催化反应物全量和无水氯化镁20g装入用氮气充分置换的、装有2.8kg直径15mm的SUS制球的内容积800ml的SUS制粉碎用罐中。利用水冷却将该罐保持在室温,用振动磨装置粉碎8小时。所得到的粉碎物用己烷洗净2次,制成癸烷淤浆(成分(B8-2))。
[聚合]
在实施例8-1中,代替成分(B8-1)使用上述制备的成分(B8-2)(换算成镁原子为13.4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1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4.88g。
聚合活性是3900g/mmol-Ti·hr。
【实施例8-4】
[成分(B8-2-1)的制备]
在精制甲苯10ml中装入实施例8-3中使用的成分(B8-2)(换算成镁原子13.45mmol)和实施例1中使用的成分(A1)1.559mg(换算成钛原子0.0025mmol),接触催化反应15分钟,得到成分(B8-2-1)。
[聚合]
在实施例8-2中,代替成分(B8-1-1)使用上述制备的成分(B8-2-1)全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2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7.26g。
聚合活性是5810g/mmol-Ti·hr。
【实施例8-5】
在实施例8-3中将聚合温度改为5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3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7.15g。
聚合活性是13700g/mmol-Ti·hr。
【实施例8-6】
在实施例8-4中将聚合温度改为5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4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4.26g。
聚合活性是11400g/mmol-Ti·hr。
【实施例9-1】
[成分(B20-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3[PMo12O40]·nH2O(n=28.84)5.00g(2.13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50ml中。另外,将三苯甲烷氯化物(Ph3CCl)1.78g(6.40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3[PMo12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0-1)。干燥后的成分(B20-1)的收量是3.30g。
[成分(B20-1-0)的制备]
取精制甲苯10ml和成分(B20-1)51.0mg(0.02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0)。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1-0)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74g。
聚合活性是75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63dl/g。
【实施例9-2】
[成分(B20-1-1)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9-1同样制备的成分(B20-1)12.8mg(0.005mmol)放入30ml的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1-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5.11g。
聚合活性是204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7.66dl/g。
【实施例9-3】
[成分(B20-1-1-1)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9-1同样制备的成分(B20-1)12.8mg(0.005mmol)放入30ml的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2-乙基己醇1.56mg(0.015mmol)和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1-1-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6.65g。
聚合活性是266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7.80dl/g。
【实施例9-4】
[成分(B21-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3[PMo9W3O40]·nH2O(n=28.62)3.00g(1.15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30ml中。另外,将Ph3CCl 0.96g(3.46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3[PMo9W3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1-1)。干燥后的成分(B21-1)的收量是1.79g。
[成分(B21-1-1)的制备]
取成分(B21-1)14.01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1-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1-1-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5.87g。
聚合活性是235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80dl/g。
【实施例9-5】
[成分(B22-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3[PMo6W6O40]·nH2O(n=28.43)3.00g(1.05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30ml中。另外,将Ph3CCl 0.88g(3.14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3[PMo6W6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2-1)。干燥后的成分(B22-1)的收量是1.62g。
[成分(B22-1-1)的制备]
取成分(B22-1)12.8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2-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2-1-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5.54g。
聚合活性是222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56dl/g。
【实施例9-6】
[成分(B23-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3[PMo3W9O40]·nH2O(n=29.17)3.00g(0.96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30ml中。另外,将Ph3CCl 0.80g(2.86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3[PMo3W9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3-1)。干燥后的成分(B23-1)的收量是1.84g。
[成分(B23-1-1)的制备]
取成分(B23-1)16.7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3-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3-1-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7.62g。
聚合活性是305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69dl/g。
【实施例9-7】
[成分(B24-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3[PW12O40]·nH2O(n=26.06)5.00g(1.49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50ml中。另外,将Ph3CCl 1.25g(4.47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3[PW12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4-1)。干燥后的成分(B24-1)的收量是3.45g。
[成分(B24-1-1)的制备]
取成分(B24-1)18.0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4-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加入成分(B24-1-1)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7.80g。
聚合活性是312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34dl/g。
【实施例9-8】
[成分(B25-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4[SiW12O40]·nH2O(n=24.20)5.00g(1.51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50ml中。另外,将Ph3CCl 1.68g(6.04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4[SiW12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5-1)。干燥后的成分(B25-1)的收量是3.55g。
[成分(B25-1-1)的制备]
取成分(B25-1)19.2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5-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加入成分(B25-1-1)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63g。
聚合活性是145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17dl/g。
【实施例9-9】
[成分(B26-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4[SiMo12O40]·nH2O(n=28.23)5.00g(2.14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50ml中。另外,将Ph3CCl 2.39g(8.56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4[SiMo12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6-1)。干燥后的成分(B26-1)的收量是3.85g。
[成分(B26-1-1)的制备]
取成分(B26-1)14.0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6-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加入成分(B26-1-1)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4.74g。
聚合活性是19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73dl/g。
【实施例9-10】
[成分(B27-1)的合成]
在200ml茄形烧瓶中装入H4[PVMo11O40]·nH2O(n=29.35)3.00g(1.30mmol),将其溶解在丙酮30ml中。另外,将Ph3CCl 1.45g(5.20mmol)溶解在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H4[PVMo11O40]·nH2O溶液,一面在室温下缓慢地向其中滴加Ph3CCl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7-1)。干燥后的成分(B27-1)的收量是2.09g。
[成分(B27-1-1)的制备]
取成分(B27-1)13.8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7-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7-1-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57g。
聚合活性是143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87dl/g。
【实施例9-11】
[成分(B20-1-2)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9-1同样制备的成分(B20-1)12.8mg(0.005mmol)放入30ml的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2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1-2)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7.37g。
聚合活性是295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7.37dl/g。
【实施例9-12】
[成分(B20-1-3)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9-1同样制备的成分(B20-1)12.8mg(0.005mmol)放入30ml的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71)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3)。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1-3)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3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4.55g。
聚合活性是91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0.35dl/g。
【化168】
Figure A20041008986602601
…成分(A2-171)
【实施例9-13】
[成分(B24-1-2)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9-7同样制备的成分(B24-1)18.0mg(0.005mmol)放入30ml的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71)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4-1-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4-1-2)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3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85g。
聚合活性是77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0.29dl/g。
【实施例9-14】
[成分(B20-2)的制备]
在100ml休兰克管中装入日本无机化学制造的Na3[PMo12O40]·nH2O5.00g,在减压和150℃下干燥2小时,得到成分(B20-2)。
[成分(B20-2-1)的制备]
取成分(B20-2)9.5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2-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2-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4.77g。
聚合活性是19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7.70dl/g。
【实施例9-15】
[成分(B20-3)的合成]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100ml休兰克管中装入成分(B20-2)1.00g(0.53mmol),将其溶解于丙酮80ml中。另外,将N,N-二甲基苯胺盐酸盐0.27g(1.73mmol)溶解于丙酮20ml中。一面搅拌成分(B20-2)溶液,一面在氮气氛中和室温下缓慢滴加N,N-二甲基苯胺盐酸盐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减压馏去丙酮,用100ml甲苯洗净5次,再用100ml己烷洗净2次。洗净后,在减压下和100℃下干燥4小时,得到成分(B20-3)。干燥后的成分(B20-3)的收量是0.54g。
[成分(B20-3-1)的制备]
取成分(B20-3)10.9mg(0.005mmol)放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3-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3-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6.19g。
聚合活性是25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6.64dl/g。
【实施例9-16】
[成分(B20-1-1-2)的制备]
将在150℃、5小时氮气流通条件下烧成的SiO2(富士シリシア制造P10)127.5mg装入用氮气充分置换的30ml休兰克管①中。另外,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30ml休兰克管②中装入成分(B20-1)12.8mg(0.005mmol),向其中加入1.0mol/升三乙基铝己烷溶液1.0ml(1.0mmol),照射超声波10分钟,将其加到休兰克管①中,除去己烷后,将0.1mol/升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0ml(1.0mmol)添加到休兰克管①中,再添加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得到成分(B20-1-1-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1-1-2)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7.95g。
聚合活性是318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21.5dl/g。
【实施例9-17】
[成分(B20-1-1a)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9-1同样制备的成分(B20-1)6.4mg(0.0025mmol)放入30ml的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1.0mol/升三乙基铝甲苯溶液0.5ml(0.5mmol),照射超声波10分钟。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5ml(0.005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1a)。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全量装入成分(B20-1-1a)引发聚合。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2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7.64g。
聚合活性是10600g/mmol-Zr·hr。
【比较例7】
[聚合]
不添加成分(B20-1),并且聚合时间改成30分钟,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甲醇中,但没有得到聚合物。
【比较例8】
[聚合]
不添加成分(B20-1),并且聚合时间改成30分钟,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甲醇中,使聚合物全量析出,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合物2.10g。
聚合活性是43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9.97dl/g。
【比较例9】
[成分(B20-0-1)的制备]
取干燥的Ph3CClmg(0.015mmol)装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另外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0-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加入成分(B20-0-1)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67g。
聚合活性是67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9.89dl/g。
【实施例10-1】
[成分(B30-1)的制备]
(1)粘土矿物的化学处理
将蒙脱石(Aldrich公司制造、Montmorillonite K10)7.65g分散于1N盐酸水溶液100ml中,在90℃下处理2小时。处理后充分水洗固体成分。然后,将所得到的固体成分分散于溶解了Al2(SO4)3·14~18H2O 7.25g的蒸馏水150ml中,室温下搅拌过滤30分钟。这一操作反复进行2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固体成分,进行干燥(减压和常温下10小时)和脱水(减压和200℃下加热2小时)。
(2)有机铝处理
取2g上述(1)得到的化学处理的蒙脱石,将其加到脱水甲苯20ml中形成甲苯淤浆。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1.0mol/升)4.6ml,室温下接触1小时后,用甲苯充分洗净固体成分,添加甲苯50ml,制得有机铝处理的蒙脱石(成分B30-1))的甲苯淤浆。
[成分(B30-1-1)的制备]
在上述(2)得到的成分(B30-1)34mg中,加入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1.0mol/升)0.2ml,再添加与实施例4-6同样制备的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0.007mmol/升)0.71ml,使之接触30分钟,制成催化剂成分(成分(B30-1-1))。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的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50℃和乙烯气氛中装入三乙基铝0.25mmol和成分(B30-1-1)全量。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43.45g。
聚合活性是1738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9.7dl/g。
【实施例10-2】
[成分(B31-1)的制备]
在实施例10-1的[成分(B30-1)的制备]中,代替蒙脱石(Aldrich公司制造、Montmorillonite K10)使用合成云母(コ-プケミカル公司、ソマシフME-10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处理,制备有机铝处理合成云母(成分(B31-1))的甲苯淤浆。
[成分(B31-1-1)的制备]
在上述得到的成分(B31-1)34mg中,加入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1.0mol/升)0.2ml,再添加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0.007mmol/升)0.71ml,使之接触30分钟,制成催化剂成分(成分(B31-1-1))。
[聚合]
代替实施例10-1中使用的成分(B30-1-1)使用成分(B31-1-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51.29g。
聚合活性是2052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4.2dl/g。
【实施例10-3】
[成分(B32-1)的制备]
在实施例10-1的[成分(B30-1)的制备]中,代替蒙脱石(Aldrich公司制造、Montmorillonite K10)使用蒙脱石(クニミネ工业公司制造、クニピアF),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处理,制备有机铝处理蒙脱石(成分(B32-1))的甲苯淤浆。
[成分(B32-1-1)的制备]
在上述得到的成分(B32-1)34mg中,加入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1.0mol/升)0.2ml,再添加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0.007mmol/升)0.71ml,使之接触30分钟,制成催化剂成分(成分(B32-1-1))。
[聚合]
在实施例10-1中,代替成分(B30-1-1)使用成分(B32-1-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26.92g。
聚合活性是1077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3.2dl/g。
【实施例10-4】
[成分(B33-1)的制备]
在实施例10-1的[成分(B30-1)的制备]中,代替蒙脱石(Aldrich公司制造、Montmorillonite K10)使用叶蜡石(丸尾カルシウム株式会社制造、HAクレ-),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处理,制备有机铝处理叶蜡石(成分(B33-1))的甲苯淤浆。
[成分(B33-1-1)的制备]
在上述得到的成分(B33-1)34mg中,加入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1.0mol/升)0.2ml,再添加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0.007mmol/升)0.71ml,使之接触30分钟,制成催化剂成分(成分(B33-1-1))。
[聚合]
在实施例10-1中,代替成分(B30-1-1)使用成分(B33-1-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45.98g。
聚合活性是1840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4.4dl/g。
【实施例10-5】
[成分(B34-1)的制备]
在实施例10-1的[成分(B30-1)的制备]中不进行Al2(SO4)3·14~18H2O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处理,制备有机铝处理蒙脱石(成分(B34-1))的甲苯淤浆。
[成分(B34-1-1)的制备]
在上述得到的成分(B34-1)34mg中,加入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1.0mol/升)0.2ml,再添加成分(A2-116)的甲苯溶液(0.007mmol/升)0.71ml,使之接触30分钟,制成催化剂成分(成分(B34-1-1))。
[聚合]
在实施例10-1中,代替成分(B30-1-1)使用成分(B34-1-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0-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30.91g。
聚合活性是1240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8.5dl/g。
【实施例11-1】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装入与实施例2同样制备的成分(B1-2),3分钟后添加下述成分(A4)2.62mg(换算成铁原子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6.12g。
聚合活性是2450g/mmol-Fe·hr,该聚乙烯的[η]是1.80dl/g。
【化169】
…成分(A4)
【比较例10】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50℃,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装入三乙基铝1.0mmol,再加入实施例11-1中使用的成分(A4)2.62mg(换算成铁原子0.00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48g。
聚合活性是590g/mmol-Fe·hr,该聚乙烯的[η]是0.27dl/g。
【实施例11-2】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1200rpm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加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0.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三乙基铝1.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下述成分(A8-1)1.074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引发聚合。
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14g。
聚合活性是312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46.5dl/g。
【化170】
…成分(A8-1)
【实施例11-3】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2)1.366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2.24g。
聚合活性是326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8.1dl/g。
【化171】
…成分(A8-2)
【实施例11-4】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3)1.383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0.605g。
聚合活性是88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4.1dl/g。
【化172】
Figure A20041008986602711
…成分(A8-3)
【实施例11-5】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4)1.570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1.27g。
聚合活性是185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0.2dl/g。
【化173】
Figure A20041008986602712
…成分(A8-4)
【实施例11-6】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5)1.250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4.08g。
聚合活性是593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1.5dl/g。
【化174】
Figure A20041008986602721
…成分(A8-5)
【实施例11-7】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6)1.218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1.46g。
聚合活性是2120g/mmol-V·hr。
【化175】
Figure A20041008986602722
…成分(A8-6)
【实施例11-8】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7)1.317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1.15g。
聚合活性是167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7.9dl/g。
【化176】
Figure A20041008986602731
…成分(A8-7)
【实施例11-9】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8)1.152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15.38g。
聚合活性是224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7.9dl/g。
【化177】
Figure A20041008986602732
——成分(A8-8)
【实施例11-10】
在实施例11-2中,代替成分(A8-1)使用下述成分(A8-9)1.767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2同样进行聚合,得到聚乙烯2.16g。
聚合活性是314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0.4dl/g。
【化178】
Figure A20041008986602741
…成分(A8-9)
【实施例12-1】
[成分(B1-7-5)的制备]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200ml的烧瓶中,装入实施例1中制备的成分(B1)18.8ml(换算成镁原子为18.8mmol)和精制癸烷26ml,在搅拌下,一面将液温保持在15℃,一面滴入用精制癸烷稀释的三乙基铝75mmol。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
然后,在搅拌下将其全量添加到另外制备的110℃精制癸烷中,在110℃下加热反应10分钟。反应结束后,过滤取得固体部分,用甲苯充分洗净。
将上述操作制备的成分(B1-7-5)的一部分干燥,分析其组成,结果镁是22.0%(重量),铝是1.4%(重量),2-乙基己氧基是4.0%(重量),氯是64.0%(重量)。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4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升温至50℃,在乙烯气氛中依次装入三乙基铝0.2mmol、上述制备的成分(B1-7-5)(换算成镁原子为0.6mmol)、实施例11-1中使用的成分(A4)1.573mg(换算成铁原子是0.003mmol)。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2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50℃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58.5g。
聚合活性是585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2.98dl/g。
【实施例13-1】
[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制备]
将与实施例7-1同样制备的成分(B1-8)0.42g装入用氮气充分置换的休兰克管中,使之悬浮在10ml的二氯甲烷中。在另一个休兰克管中制备将成分(A4)16.4mg溶解在二氯甲烷10ml中的溶液,在室温下一面搅拌一面将该溶液全量滴加到成分(B1-8)的淤浆中。将该休兰克管中的内容物在室温下接触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馏去二氯甲烷,将所得到的固体生成物再悬浮于15ml甲苯中,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固体部分。所得到的固体生成物用甲苯充分洗净,直至溶液中检测不出游离的铁化合物。
以上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作为癸烷淤浆保存,为了分析催化剂组成,取其一部分进行干燥。这样所得到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组成是,铁1.06%(重量),钛0.28%(重量),镁21.0%(重量)。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添加三乙基铝0.5mmol和换算成铁原子含有0.0025mmol的上述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癸烷淤浆1.36m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和25℃下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4.28g。
聚合活性是3424g/mmol-Fe·hr,该聚乙烯的[η]是1.42dl/g。
【实施例13-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25℃和乙烯气氛中,添加三乙基铝0.5mmol和换算成铁原子含有0.0025mmol与实施例13-1同样制备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的癸烷淤浆1.36ml,引发聚合。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2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6.7g。
聚合活性是73400g/mmol-Fe·hr,该聚乙烯的[η]是1.42dl/g。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0.64×105,Mw/Mn比是4.09。
【实施例14-1】
[成分(B20-1-4)的制备]
取精制甲苯10ml和与实施例9-1同样制备的成分(B20-1)51.0mg(0.02mmol)装入30ml的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成分(A4)的甲苯溶液(1M)10ml(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4)。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加入成分(B20-1-4)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2.5g。
聚合活性是25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2.99dl/g。
【实施例14-2】
[成分(B20-1-5)的制备]
取成分(B20-1)12.8mg(0.005mmol)装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下述成分(A5)6.2mg(0.0l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5)。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加入成分(B20-1-5)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0.46g。
聚合活性是180g/mmol-Zr·hr。
【化179】
…成分(A5)
【实施例14-3】
[成分(B20-1-6)的制备]
取成分(B20-1)12.8mg(0.005mmol)装入30ml休兰克管中,向其中添加三乙基铝甲苯溶液(1M)1.0ml(1.0mmol)。再添加下述成分(A6)5.0mg(0.01mmol),搅拌5分钟,制成成分(B20-1-6)。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在室温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全量加入成分(B20-1-6)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甲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43g。
聚合活性是10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2.61dl/g。
【化180】
Figure A20041008986602781
…成分(A6)
【比较例11】
除了不使用成分(B20-1)之外,与实施例14-2同样进行。结果,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没有得到聚合物。
【比较例12】
除了不使用成分(B20-1)之外,与实施例14-3同样进行。结果,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没有得到聚合物。
【实施例15-1】
[成分(B30-1-2)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10-1同样制备的成分(B30-1)114.9mg,在脱水甲苯9ml中使其与成分(A8-5)1.250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接触15分钟。然后,按照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的顺序使之接触,制备成分(B30-1-2)。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75℃和乙烯气氛中,全量装入上述制备的成分(B30-1-2)。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7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3.77g。
聚合活性是27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4.31dl/g。
【实施例15-2】
在实施例15-1中,代替成分(A8-5)使用成分(A8-8)1.152mg(换算成钒原子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5-1同样进行催化剂成分的制备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2.37g。
聚合活性是1700g/mmol-V·hr。
【实施例16-1】
[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
在精制甲苯10ml、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0ml(换算成镁原子为1mmol)、三氯乙酸乙酯0.5mmol的混合溶液中装入三乙基铝3.0mmol,接触催化反应3分钟。然后添加氯化二乙基铝0.5mmol,接触催化反应2分钟后,装入下述成分(A3-1)2.52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55mmol),进一步接触反应5分钟。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600rpm的搅拌转速下全量装入上述制备的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物,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9.68g。
聚合活性是704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8.1dl/g。
【化181】
…成分(A3-1)
【实施例16-2】
[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
在精制甲苯10ml中加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0ml(换算成镁原子为1mmol)和三乙基铝3.0mmol,接触催化反应3分钟。然后添加氯化二乙基铝0.5mmol,接触催化反应2分钟后,装入成分(A3-1)2.52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55mmol),进一步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600rpm的搅拌转速下全量装入三氯乙酸乙酯0.5mmol、上述制备的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物,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9.92g。
聚合活性是721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18.7dl/g。
【实施例16-3】
[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
在精制甲苯10ml、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1.0ml(换算成镁原子为1mmol)、三氯乙酸乙酯0.5mmol的混合溶液中装入三乙基铝3.0mmol,接触催化反应3分钟。然后装入成分(A3-1)2.52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55mmol),接触催化反应2分钟后添加氯化二乙基铝0.5mmol,进一步接触催化反应5分钟。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600rpm的搅拌转速下全量装入上述制备的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物,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9.83g。
聚合活性是715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19.5dl/g。
【实施例16-4】
[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
在精制甲苯5ml中加入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和成分(A3-1)1.263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接触催化反应3分钟。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6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加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三乙基铝1.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上述制备的催化剂成分的预接触物的全量,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7.81g。
聚合活性是1136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4.3dl/g。
【实施例17-1】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6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加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三乙基铝1.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成分(A3-1)1.263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0.96g。
聚合活性是159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4.5dl/g。
【实施例17-2】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三乙基铝、氯化二乙基铝、成分(B1)、三氯乙酸乙酯、最后是成分(A3-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9.98g。
聚合活性是1452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1.1dl/g。
【实施例17-3】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三乙基铝、三氯乙酸乙酯、氯化二乙基铝、最后是成分(A3-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9.91g。
聚合活性是1441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7.4dl/g。
【实施例17-4】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三氯乙酸乙酯、氯化二乙基铝、三乙基铝、最后是成分(A3-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8.28g。
聚合活性是1204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50.7dl/g。
【实施例17-5】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三乙基铝、成分(A3-1)、三氯乙酸乙酯、最后是氯化二乙基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7.96g。
聚合活性是1158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41.5dl/g。
【实施例17-6】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氯化二乙基铝、三乙基铝、成分(A3-1)、最后是三氯乙酸乙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
结果得到聚乙烯7.96g。
聚合活性显示与实施例17-5相等的数值。但是,所得到的聚乙烯的[η]与实施例17-5不同,是31.7dl/g。
【实施例17-7】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三乙基铝、三氯乙酸乙酯、成分(A3-1)、最后是氯化二乙基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7.81g。
聚合活性是1136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1.6dl/g。
【实施例17-8】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三乙基铝、氯化二乙基铝、成分(A3-1)、最后是三氯乙酸乙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7.37g。
聚合活性是1072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3.2dl/g。
【实施例17-9】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三乙基铝、氯化二乙基铝、三氯乙酸乙酯、最后是成分(A3-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66g。
聚合活性是969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5.7dl/g。
【实施例17-10】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三乙基铝、成分(A3-1)、氯化二乙基铝、最后是三氯乙酸乙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53g。
聚合活性是95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4.3dl/g。
【实施例17-11】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装入顺序改为成分(B1)、氯化二乙基铝、三乙基铝、三氯乙酸乙酯、最后是成分(A3-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4.98g。
聚合活性是724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59.0dl/g。
【比较例13】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6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三氯乙酸乙酯0.5mmol、氯化二乙基铝0.5mmol、成分(A3-1)2.52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5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30g。
聚合活性是167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11.3dl/g。
【实施例17-12】
在实施例17-1中,将三氯乙酸乙酯和氯化二乙基铝的添加量改为:三氯乙酸乙酯0.125mmol,氯化二乙基铝0.12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04g。
聚合活性是8790g/mmol-V·hr。
【实施例17-13】
在实施例17-1中,将三氯乙酸乙酯和氯化二乙基铝的添加量改为:三氯乙酸乙酯0.75mmol,氯化二乙基铝0.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8.04g。
聚合活性是1169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19.1dl/g。
【实施例17-14】
在实施例17-1中,将氯化二乙基铝的添加量改为0.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07g。
聚合活性是883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5.1dl/g。
【实施例17-15】
在实施例17-5中,将三氯乙酸乙酯和氯化二乙基铝的添加量改为:三氯乙酸乙酯0.125mmol,氯化二乙基铝0.12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5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0.67g。
聚合活性是1552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6.0dl/g。
【实施例17-16】
在实施例17-5中,将三氯乙酸乙酯和氯化二乙基铝的添加量改为:三氯乙酸乙酯0.75mmol,氯化二乙基铝0.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5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8.22g。
聚合活性是1196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5.7dl/g。
【实施例17-17】
在实施例17-5中,只改变氯化二乙基铝的添加量,将其改为0.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5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01g。
聚合活性是874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2.1dl/g。
【实施例17-18】
在实施例17-3中,只改变搅拌转速,将其改为1200rp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3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4.94g。
聚合活性是217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8.3dl/g。
【实施例17-19】
在实施例17-5中,只改变搅拌转速,将其改为1200rp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5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2.04g。
聚合活性是175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5.5dl/g。
【实施例17-20】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12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三乙基铝1.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成分(A3-1)1.263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16.49g。
聚合活性是240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1.6dl/g。
【实施例17-21】
在实施例17-20中,将聚合温度改为5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20.28g。
聚合活性是295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49.6dl/g。
【实施例17-22】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用作催化剂成分的氯化二乙基铝,使用二氯化乙基铝0.2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2.31g。
聚合活性是179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7.8dl/g。
【实施例17-23】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用作催化剂成分的氯化二乙基铝,使用乙基铝倍半氯化物0.25mmmol(换算成铝原子为0.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0.65g。
聚合活性是155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8.7dl/g。
【实施例17-24】
在实施例17-1中,将各成分的添加量分别改为:成分(B1)1.0ml(换算成镁原子为1.0mmol)、三氯乙酸乙酯0.5mmol、三乙基铝3.0mmol、氯化二乙基铝0.5mmol、成分(A3-1)2.52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5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1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1.27g。
聚合活性是82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0.0dl/g。
【实施例17-25】
在实施例17-20中,将各成分的添加量分别改为:成分(B1)0.2ml(换算成镁原子为0.2mmol)、三氯乙酸乙酯0.1mmol、三乙基铝0.9mmol、氯化二乙基铝0.1mmol、成分(A3-1)0.505mg(换算成钒原子为1.1毫摩尔),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2.96g。
聚合活性是471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1.2dl/g。
【实施例17-26】
在实施例17-20中,将各成分的添加量分别改为:成分(B1)0.1ml(换算成镁原子为0.1mmol)、三氯乙酸乙酯0.05mmol、三乙基铝0.45mmol、氯化二乙基铝0.05mmol、成分(A3-1)0.252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55毫摩尔),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6.59g。
聚合活性是479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8.2dl/g。
【实施例17-27】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100升/小时和氢25升/小时的混合气体使液相和气相饱和。
然后,在6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三乙基铝1.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成分(A3-1)1.263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引发聚合。在常压的乙烯·氢混合气体气氛中聚合30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0.12g。
聚合活性是90g/mmol-V·hr,用GPC测定的该聚乙烯的Mw是1.95×104,Mw/Mn比是2.50。
【实施例17-28】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50升/小时和丙烯50升/小时的混合气体使液相和气相饱和。
然后,在12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2ml(换算成镁原子为0.2mmol)、三氯乙酸乙酯0.1mmol、三乙基铝0.9mmol、氯化二乙基铝0.1mmol、成分(A3-1)0.505mg(换算成钒原子为1.1毫摩尔),引发共聚。在常压的乙烯·丙烯混合气体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丙酮混合溶剂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0.71g。
聚合活性是2580g/mmol-V·hr,用IR测定的丙烯含量是19.0%(摩尔),该共聚物的[η]是5.19dl/g。
【实施例17-29】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用作聚合溶剂的甲苯使用癸烷250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4.78g。
聚合活性是215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9.5dl/g。
【实施例17-30】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500ml的带有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癸烷250ml,升温至75℃,在搅拌下用乙烯95升/小时和丙烯5升/小时的混合气体使液相和气相饱和。
然后,在1200rpm的搅拌转速下,以30秒的间隔依次装入与实施例1同样制备的成分(B1)0.5ml(换算成镁原子为0.5mmol)、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三乙基铝1.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成分(A3-1)1.263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引发共聚。在常压的乙烯·丙烯混合气体气氛中聚合15分钟,然后添加少量的异丁基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丙酮混合溶剂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5.42g。
聚合活性是7880g/mmol-V·hr,用IR测定的丙烯含量是0.8%(摩尔),该共聚物的[η]是21.6dl/g。
【实施例17-31】
在实施例17-30中,改变供给的烯烃气体的流量比,将其改为乙烯80升/小时,丙烯20升/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3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2.01g。
聚合活性是2920g/mmol-V·hr,用IR测定的丙烯含量是9.9%(摩尔),该共聚物的[η]是9.14dl/g。
【实施例17-32】LS/VOA-O-2(4)/TEA/逐次/OkG/Bec011024-2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下述成分(A3-2)1.434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4.62g。
聚合活性是213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2.1dl/g。
【化182】
…成分(A3-2)
【实施例17-33】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成分(A3-3)1.297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3.31g。
聚合活性是19400g/mmol-V·hr。
【化183】
…成分(A3-3)
【实施例17-34】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成分(A3-4)1.071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1.01g。
聚合活性是160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9.2dl/g。
【化184】
…成分(A3-4)
【实施例17-35】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成分(A3-5)0.8295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7.80g。
聚合活性是113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7.5dl/g。
【化185】
…成分(A3-5)
【实施例17-36】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成分(A3-6)0.9039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2.00g。
聚合活性是175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8.7dl/g。
【化186】
Figure A20041008986602931
…成分(A3-6)
【实施例17-37】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成分(A3-7)0.8443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2.40g。
聚合活性是180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29.5dl/g。
【化187】
…成分(A3-7)
【实施例17-38】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成分(A3-8)0.8625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2.22g。
聚合活性是178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5.5dl/g。
【化188】
…成分(A3-8)
【实施例17-39】
在实施例17-20中,代替成分(A3-1)使用成分(A3-9)0.7870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7-20同样进行聚合,结果得到聚乙烯11.43g。
聚合活性是16600g/mmol-V·hr,该聚乙烯的[η]是35.2dl/g。
【化189】
Figure A20041008986602942
…成分(A3-9)
【实施例18-1】
[成分(B30-1-3)的制备]
取与实施例10-1同样制备的成分(B30-1)114.9mg,在脱水甲苯9ml中使其与成分(A3-1)1.263mg(换算成钒原子为0.00275mmol)接触15分钟。然后,按照三氯乙酸乙酯0.25mmol、氯化二乙基铝0.25mmol的顺序使之接触,制备成分(B30-1-3)。
[聚合]
在用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SUS制高压釜中装入精制甲苯500ml,流通乙烯,用乙烯使液相和气相饱和。然后,在75℃和乙烯气氛中,全量装入上述制备的成分(B30-1-3)。将乙烯压力设定为0.78MPa·G,聚合30分钟。聚合过程中,保持75℃和乙烯压力0.78MPa·G。聚合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物投入大量的甲醇中,全量析出聚合物,然后添加盐酸,用玻璃过滤器滤取。将所得到的聚合物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聚乙烯29.25g。
聚合活性是21300g/mmol-Zr·hr,该聚乙烯的[η]是10.3dl/g。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Claims (2)

1.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以下组分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烯烃均聚或共聚:
(A)含有2个以上选自硼、氮、氧、磷、硫和硒的原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
(B)磷钒酸、锗钒酸、砷钒酸、磷铌酸、锗铌酸、硅钼酸、硅钨酸、磷钼酸、钛钼酸、锗钼酸、砷钼酸、锡钼酸、磷钨酸、锗钨酸、锡钨酸、磷钼钒酸、磷钨钒酸、锗钨钒酸、磷钼钨钒酸、锗钼钨钒酸、磷钼钨酸、磷钼铌酸的有机盐;
(E)有机铝化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镧系元素化合物(A)是由下列通式(I)~(XXXII)表示:
由下列通式(I)~(XXXII)表示:
【化1】
Figure A2004100898660002C1
在(I)式中,M1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k表示1-6的整数,
m表示1-6的整数,
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6的氮原子,
D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7的碳原子,
R1-R7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另外,m是2以上的场合,R1彼此、R2彼此、R3彼此、R4彼此、R5彼此、R6彼此、R7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外,任一个配位基中所含的R1-R7中的1个基和其它配位基中所含的R1-R7中的1个基也可以形成结合基或单键,另外,R1-R7中所含的杂原子也可以与M1配位或结合,
n是满足M1的价数的数,
X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的场合,X1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1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
Figure A2004100898660003C1
在(II)式中,M2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k’表示1-6的整数,
m’表示1-6的整数,
G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12的氮原子,
E表示与N结合的-R13和-R14、或者=C(R15)R16
R8-R1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但不包括R8与R13或R8与R14连结形成芳香环),另外,m’是2以上的场合,任一个配位基中所含的R8-R16中的1个基和其它配位基中所含的R8-R16中的1个基也可以形成结合基或单键,R8彼此、R9彼此、R10彼此、R11彼此、R12彼此、R13彼此、R14彼此、R15彼此、R1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外,R8-R16中所含的杂原子也可以与M2配位或结合,
n是满足M2的价数的数,
X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的场合,X2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2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3】
在(III)式中,M3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k”表示1-6的整数,
m”表示1-6的整数,
J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18的碳原子,
T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
L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19的碳原子,
Q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20的碳原子,
R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21的碳原子,
R17-R21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m”是2以上的场合,任一个配位基中所含的R17-R21中的1个基和其它配位基中所含的R17-R21中的1个基也可以形成结合基或单键,R17彼此、R18彼此、R19彼此、R20彼此、R21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外,R17-R21中所含的杂原子也可以与M3配位或结合,
n是满足M3的价数的数,
X3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的场合,X3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3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4】
在(IV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3-7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杂原子的烃环,这些环还可以具有取代基,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的场合,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5】
在(IV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8-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杂原子的烃环,这些环还可以具有取代基,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的场合,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6】
Figure A2004100898660006C1
在(IVc)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者含有杂原子的烃环,这些环还可以具有取代基,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n是1时,X是氧原子,n是2以上时,X中的至少1个是氧原子,其它的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X表示的基有多个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7】
在(V)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3-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和R’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8】
在(V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4族或第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R1-R10表示的基也可以分别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Y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5族或16族的原子;
【化9】
在(VII)式和(VII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4族或第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6和R7-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R1-R6和R7-R10表示的基也可以分别彼此连结形成环,
m表示1-6的整数,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Y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5族或16族的原子;
【化10】
Figure A2004100898660008C1
在(I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和R’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卤代烃基或有机甲硅烷基、或者具有选自氮、氧、磷、硫和硅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
m表示0-2的整数,
n表示1-5的整数,
A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3-16族的原子,n是2以上时,A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E是具有选自碳、氢、氧、卤素、氮、硫、磷、硼和硅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E表示的基有多个时,E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E表示的2个以上的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p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p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化11】
Figure A2004100898660009C1
在(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0-3的整数,
n表示0-1的整数,
p表示1-3的整数,
R1-R8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q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q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m是1-3时,Y是将A和硼代苯环连接的基,表示碳原子、硅原子或锗原子,
A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4-16族的原子;
【化12】
在(XI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A和A’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烃基、卤代烃基、或者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或卤代烃基,
D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D时,它表示将A和A’交联的基,是烃基、卤代烃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由R1R2Z表示的基,A和A’也可以直接结合,R1和R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烃基或至少含有1个以上杂原子的烃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Z表示碳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或硅原子,
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化13】
Figure A2004100898660010C1
在(XI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A和A’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烃基、卤代烃基、或者具有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的烃基或卤代烃基,
D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D时,它表示将A和A’连接的基,是烃基、卤代烃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由R1R2Z表示的基,A和A’也可以直接结合,R1和R2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是烃基或至少含有1个以上杂原子的烃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Z表示碳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或硅原子,
n表示满足M的价数的数,
n是1时,X是氧原子,n是2以上时,X中的至少1个是氧原子,其它的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14】
在(XI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Y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3-15族的原子,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Y中的至少1个表示碳以外的元素,
m表示1-6的整数,
R1-R5当它结合的Y是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时存在,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硅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15】
Figure A2004100898660011C1
在(XII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R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分别表示氢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Y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Y时,它是元素周期表第15、16族的原子;
【化16】
在(XIV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7族和第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4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烃基、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硅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
R1-R4表示的基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化17】
在(XIV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8-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4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烃基、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硅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R1-R4表示的基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化18】
在(XIVc)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R1-R4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烃基、卤代烃基、有机甲硅烷基、或者被含有选自氮、氧、磷、硫、硅的至少1种元素的取代基取代的烃基,
R1-R4表示的基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n是1时,X是氧原子,n是2以上时,X中的至少1个是氧原子,其它的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或含氮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化19】
在(XV)式中,Y1、Y3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5族的元素,Y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6族的元素,
R1-R8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或含硅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化20】
Figure A2004100898660014C1
在(XV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结合基-R5的氮原子,
D表示-C(R6)(R7)-、-Si(R8)(R9)-、-P(O)(R10)-、-P(R11)-、-SO-、或者-S-,
Z表示与N结合的-R12和-R13、=C(R14)R15或=NR16
R1-R1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m是2以上时,R1-R16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1】
Figure A2004100898660014C2
在(XVII)式和(XVIII)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3的整数,
m’表示1-6的整数,
E表示氮原子或具有取代基-R5的碳原子,
G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6的氮原子,
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m或m’是2以上时,R1-R6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2】
Figure A2004100898660015C1
在(XI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者具有取代基-R5的氮原子,
B表示与N结合的-R6和-R7、=C(R8)R9、或者=NR10
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m是2以上时,一个配位基中所含的R1-R10中的1个基和其它配位基中所含的R1-R10中的1个基也可以结合,R1彼此、R2彼此、R3彼此、R4彼此、R5彼此、R6彼此、R7彼此、R8彼此、R9彼此、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3】
在(XXa)式和(XXIa)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A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烃取代的氮原子,
A2表示烃取代的氧原子、烃取代的硫原子或烃取代的氮原子,
E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m表示1-2的整数,
R1-R5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烃基、氢原子、烃取代的甲硅烷基,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4】
Figure A2004100898660016C2
在(XXb)式和(XXIb)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5-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A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烃取代的氮原子,
A2表示烃取代的氧原子、烃取代的硫原子或烃取代的氮原子,
E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m表示1-2的整数,
R1-R5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烃基、氢原子、烃取代的甲硅烷基,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5】
Figure A2004100898660017C1
在(XXII)-(XXV)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氮原子,根据与金属M的结合方式,也可以具有取代基R6
D表示-C(R7)(R8)-、-Si(R9)(R10)-、-CO-、-SO2-、-SO-、或者-P(O)(OR11)-,
R1-R11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m是2以上时,R1-R11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R1-R11各自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6】
Figure A2004100898660018C1
在(XXVI)-(XXIX)式中,M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m表示1-6的整数,
A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氮原子,根据与金属M的结合方式,也可以具有取代基R5
B表示与N结合的基-R6和-R7、=NR8或=CR9R10
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m是2以上时,R1-R10表示的基中的2个基也可以连结,R1-R10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7】
Figure A2004100898660019C1
在(XXX)式中,M表示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A1和A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
Q1-Q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氮原子、磷原子或具有取代基-R2的碳原子,Q1-Q6中具有结合基-R2的碳原子有多个时,这些R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R1和R2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含氮基、含硼基、含硫基、含磷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m是1-6的整数,m是复数时,1个配位基中所含的R1和R2中的任一个和其它配位基中所含的R1和R2中的任一个也可以结合,另外,R1、R2各自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8】
在(XXXIa)和(XXXIIa)式中,M表示元素周期表第3-7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或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或含磷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化29】
Figure A2004100898660020C2
在(XXXIb)和(XXXIIb)式中,M表示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R1-R6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表示氢原子、烃基、卤代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硅基、含氮基或含磷基,它们中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连结形成环,
n是满足M的价数的数,
X选自氢原子、卤原子、氧原子、烃基、含氧基、含硫基、含氮基、含硼基、含铝基、含磷基、含卤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含锗基或含锡基,n是2以上时,X表示的多个基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的多个基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
CNB2004100898660A 2001-02-21 2002-02-21 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816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5633/2001 2001-02-21
JP45633/01 2001-02-21
JP2001045633 2001-02-21
JP45632/01 2001-02-21
JP2001045632 2001-02-21
JP45632/2001 2001-02-21
JP344587/2001 2001-11-09
JP2001344587 2001-11-09
JP344587/01 2001-11-09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056250A Division CN1216916C (zh) 2001-02-21 2002-02-21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4006A true CN1624006A (zh) 2005-06-08
CN1281635C CN1281635C (zh) 2006-10-25

Family

ID=273460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98660A Expired - Lifetime CN1281635C (zh) 2001-02-21 2002-02-21 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021056250A Expired - Lifetime CN1216916C (zh) 2001-02-21 2002-02-21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056250A Expired - Lifetime CN1216916C (zh) 2001-02-21 2002-02-21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97176B2 (zh)
EP (1) EP1238989B1 (zh)
KR (1) KR100844062B1 (zh)
CN (2) CN128163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1617B2 (en) 2004-01-09 2006-05-0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polyolefins for extrusion coating applications
DE10310289A1 (de) 2003-03-10 2004-09-23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zo-Katalysators für die Polymerisation von Olefinen
US7294599B2 (en) * 2004-06-25 2007-11-13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 Acidic activator-supports and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US20050288461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Jensen Michael D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for producing polymers with low levels of long chain branching
US7148298B2 (en) * 2004-06-25 2006-12-12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for producing polymers with low levels of long chain branching
US7297805B2 (en) 2004-06-29 2007-11-20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Chromium complexes and their use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
JP2008510001A (ja) * 2004-08-18 2008-04-03 コーネル・リサーチ・ファンデーション・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β−ケトイミナト金属錯体を使用するアルケン重合
GB0420559D0 (en) * 2004-09-15 2004-10-20 Bp Chem Int Ltd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ATE478099T1 (de) * 2004-11-19 2010-09-15 Mitsui Chemicals Inc Feine partikel aus ethylenpolymer, feine partikel aus mit funktionellen gruppen modifiziertem ethylenpolymer und katalysatorträger für ihre herstellung
EP1749841A1 (en) 2005-08-03 2007-02-07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Activating fluorinated supports with iron-based post-metallocene complexes
EP1749842A1 (en) 2005-08-03 2007-02-07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supported on activating fluorinated support
US7122497B1 (en) 2005-09-07 2006-10-17 Equistar Chemicals, Lp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system
EP1767549A1 (en) 2005-09-20 2007-03-28 Ineos Europe Limited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US7091291B1 (en) 2005-11-23 2006-08-15 Equistar Chemicals, Lp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7517939B2 (en) 2006-02-02 2009-04-14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for produc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s with low levels of long chain branching
CN100575356C (zh) * 2006-02-16 2009-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齐聚和聚合过渡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US7619047B2 (en) * 2006-02-22 2009-11-17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Dual metallocene catalysts for polymerization of bimodal polymers
US20070205532A1 (en) * 2006-03-03 2007-09-06 Mcclintic Shawn A Functionalized composition of polyhydroxystyrene and polyhydroxystyrene derivativ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576163B2 (en) * 2006-03-31 2009-08-18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for producing polymers with low levels of long chain branching
EP2003125A1 (en) * 2007-06-14 2008-12-17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New tridentate ligand compounds with imino furan unit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id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catalysts for the homopolymerisation and copolymerisation of ethylene and alpha-olefins
US8895679B2 (en) 2012-10-25 2014-11-25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8937139B2 (en) 2012-10-25 2015-01-20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9034991B2 (en) 2013-01-29 2015-05-1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8877672B2 (en) 2013-01-29 2014-11-04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6005091B2 (ja) 2014-03-19 2016-10-12 Jx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WO2018043418A1 (ja) * 2016-08-30 2018-03-08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触媒
WO2019094216A1 (en) * 2017-11-13 2019-05-16 W.R. Grace & Co.-Conn. Catalyst components for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JP7268049B2 (ja) 2018-03-08 2023-05-02 インサイト・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PI3K-γ阻害剤としてのアミノピラジンジオール化合物
US11046658B2 (en) 2018-07-02 2021-06-29 Incyte Corporation Aminopyrazine derivatives as PI3K-γ inhibitors
CN116328752A (zh) * 2022-12-13 2023-06-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制备碳酸丙烯酯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9556C (zh)
US3756998A (en) * 1968-10-14 1973-09-04 Union Carbide Corp L catalysts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using supported pi arenechromium tricarbony
BE754152A (fr) * 1969-07-31 1971-02-01 Montedison Spa Nouveaux catalyseurs pour la polymerisation d'olefines
JPS4926709B1 (zh) * 1970-11-06 1974-07-11
DD99556A1 (de) * 1970-08-17 1973-08-12 Verfahren zur oligomerisation und cooligomerisation von olefinen
JPH07121967B2 (ja) * 1986-05-23 1995-12-25 東燃株式会社 オレフイン重合用触媒
US5155080A (en) 1988-07-15 1992-10-13 Fina Technology, Inc. Process and catalyst for producing syndiotactic polyolefins
ATE137770T1 (de) 1989-10-10 1996-05-15 Fina Technology Metallocenkatalysator mit lewissäure und alkylaluminium
DE68926511T2 (de) 1989-10-24 1996-11-21 Orgenics Ltd Verfahren zur diagnostizierung von viralen und genetischen krankheiten
ES2086397T5 (es) 1989-10-30 2005-07-16 Fina Technology, Inc. Adicion de alkiloaluminio para un catalizador metaloceno mejorado.
DK0426637T4 (da) 1989-10-30 2002-01-14 Fina Technology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metallocenkatalysatorer til polymerisation af olefiner
AU639047B2 (en) 1989-11-22 1993-07-15 Genentech Inc. Latency associated peptide and uses therefor
JP2545006B2 (ja) 1990-07-03 1996-10-16 ザ ダウ ケミカル カンパニー 付加重合触媒
GR1000178B (el) * 1990-07-03 1992-01-20 Athanasios Lantavos Meθοδος παρενθεσης τεμαχιδιων περοβσκιτων υπο την μορφη στηλισκων σε φυλλομορφους πηλους.
JP2984945B2 (ja) * 1991-02-22 1999-11-29 日石三菱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US5434116A (en) * 1992-06-05 1995-07-18 Tosoh Corporation Organic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 having π-bonding heterocyclic ligand and method of polymerizing olefin by using the same
EP0590486A3 (en) * 1992-09-24 1994-08-24 Idemitsu Kosan Co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s
JP3274511B2 (ja) * 1992-10-30 2002-04-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BE1006453A3 (nl) 1992-12-21 1994-08-30 Dsm Nv Katalysator en werkwijze voor een ziegler polymerisatie.
JPH06340711A (ja) * 1993-05-31 1994-12-13 Idemitsu Kosan Co Ltd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及び該触媒を用いた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H0834811A (ja) * 1994-05-16 1996-02-06 Nippon Oil Co Ltd 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触媒
JPH0827210A (ja) * 1994-07-14 1996-01-30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法
JPH08245715A (ja) * 1995-03-09 1996-09-24 Mitsubishi Chem Corp α−オレフィンの重合用触媒成分およびその使用
JPH09278821A (ja) * 1996-04-08 1997-10-28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2953650B2 (ja) * 1996-06-26 1999-09-27 財団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ポリオレフィン製造用触媒組成物、および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WO1998003559A1 (en) 1996-07-23 1998-01-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nay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for olefins
JPH10182679A (ja) * 1996-12-26 1998-07-07 Mitsui Chem Inc 新規な遷移金属化合物および該遷移金属化合物からな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該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を含む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H10195128A (ja) * 1997-01-16 1998-07-28 Mitsui Chem Inc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6103658A (en) 1997-03-10 2000-08-1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containing group 8-10 transition metals, processes employing such catalysts and polymers obtained therefrom
JP3844385B2 (ja) * 1997-03-21 2006-11-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H10324710A (ja) * 1997-03-21 1998-12-08 Mitsui Chem Inc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H10298216A (ja) * 1997-04-25 1998-11-10 Mitsui Chem Inc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3821915B2 (ja) * 1997-05-27 2006-09-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3809254B2 (ja) * 1997-07-08 2006-08-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および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
JP3964053B2 (ja) 1997-07-10 2007-08-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遷移金属化合物からな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重合方法
JP3973765B2 (ja) * 1997-07-18 2007-09-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遷移金属化合物からな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重合方法
JP3858372B2 (ja) * 1997-09-12 2006-12-13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TW381097B (en) * 1997-09-18 2000-02-01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Catalyst for use in alkene monomer polymeriz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lkene polyme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tyrine polymers
GB9721559D0 (en) * 1997-10-11 1997-12-10 Bp Chem Int Ltd Novel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JP3970433B2 (ja) * 1997-11-11 2007-09-0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遷移金属化合物からな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重合方法
TW476765B (en) * 1997-12-22 2002-02-21 Mitsui Chemicals Inc Catalyst component for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monomer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for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monomer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monomer polymerization using said catalyst
JPH11181016A (ja) * 1997-12-25 1999-07-06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α−オレフィン低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11199595A (ja) 1997-12-29 1999-07-27 Chisso Corp 橋架け構造のビス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ニル配位子を有するハフニウム化合物
EP0985685A4 (en) * 1998-03-20 2004-04-14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CATALYS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LEFINIC 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H OLEFINIC POLYMERS
JP3975230B2 (ja) * 1998-04-07 2007-09-12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KR100342541B1 (ko) 1998-04-16 2002-06-28 나까니시 히로유끼 올레핀 중합촉매 및 중합방법
TW562810B (en) * 1998-04-16 2003-11-21 Mitsui Chemicals Inc Catalyst for olefinic polymerization and method for polymerizing olefine
JP2000001513A (ja) * 1998-06-18 2000-01-07 Mitsui Chemicals Inc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KR20010015776A (ko) * 1998-08-20 2001-02-26 가즈토 도미나가 올레핀 중합체 제조용 촉매,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올레핀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JP3937200B2 (ja) * 1998-09-10 2007-06-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新規な遷移金属錯体、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EP1117670B1 (en) * 1998-10-02 2003-01-02 BP Chemicals Limited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US6630551B1 (en) * 1998-12-02 2003-10-07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Catalys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lefin polymer with the catalyst
US6545108B1 (en) 1999-02-22 2003-04-0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atalysts containing N-pyrrolyl substituted nitrogen donors
JP4173242B2 (ja) * 1999-03-17 2008-10-2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法
JP2000273114A (ja) * 1999-03-24 2000-10-03 Tosoh Corp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チレン重合体/エチレン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880747B2 (ja) * 1999-04-23 2007-02-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重合方法
JP2001002724A (ja) * 1999-06-24 2001-01-09 Tosoh Corp エチレンの三量化触媒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チレンの三量化方法
CN1321111A (zh) * 1999-09-16 2001-11-07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过渡金属催化剂以及α-烯烃和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制备
KR100553288B1 (ko) 1999-10-22 2006-02-22 유니베이션 테크놀로지즈, 엘엘씨 촉매 조성물, 중합 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중합체
JP2001187345A (ja) 2000-01-05 2001-07-10 Tosoh Corp エチレンの三量化触媒成分、三量化触媒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チレンの三量化方法
JP2001192405A (ja) * 2000-01-12 2001-07-17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エチレン単独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200010A (ja) * 2000-01-17 2001-07-24 Japan Polychem Corp ポリ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13913A (ja) * 2000-02-04 2001-08-07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オレフィン重合固体触媒成分、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ES2207615T3 (es) * 2000-03-31 2004-06-01 Polimeri Europa S.P.A. Catalizadores de polimerizacion complejos para la homopolimerizacion de etileno y para la copolimerizacion de etileno.
JP2001316413A (ja) * 2000-05-09 2001-11-13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触媒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2020417A (ja) * 2000-07-04 2002-01-23 Mitsui Chemicals Inc 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SG96633A1 (en) * 2000-07-04 2003-06-16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ar olefin copolymer and polar olefin copolymer obtained thereby
JP2004504420A (ja) 2000-07-17 2004-02-12 ユニベ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ズ・エルエルシー 触媒系及びその重合方法への使用
JP2002053611A (ja) * 2000-08-09 2002-02-19 Tosoh Corp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2114794A (ja) * 2000-10-05 2002-04-16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遷移金属化合物、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404723A2 (en) * 2000-11-06 2004-04-07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using supported catalys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68463A (ko) 2002-08-27
CN1281635C (zh) 2006-10-25
US6897176B2 (en) 2005-05-24
KR100844062B1 (ko) 2008-07-07
CN1377901A (zh) 2002-11-06
EP1238989A3 (en) 2004-01-02
CN1216916C (zh) 2005-08-31
EP1238989B1 (en) 2015-10-07
EP1238989A2 (en) 2002-09-11
US20020169072A1 (en) 200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6916C (zh)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物制造方法
CN1188435C (zh) 烯烃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含它的模塑产品
CN1125839C (zh) 制备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219800C (zh) 含极性基团的烯烃共聚物、含有它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8341C (zh) 聚丙烯组合物
CN1245423C (zh) 支化的烯烃大分子单体、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烯烃树脂组合物
CN1109716C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未拉伸薄膜
CN1149230C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方法
CN1199052A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过渡金属化合物、烯烃聚合方法和α-烯烃/共轭二烯共聚物
CN1276935C (zh) 聚烯烃大分子单体、由该聚烯烃大分子单体获得的接枝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234810A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和共聚物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277850C (zh) 聚合烯键不饱和单体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232546C (zh) 改性丙烯系聚合物、含该聚合物的组合物及用途
CN1327448A (zh) 茂金属化合物及制备方法、烯烃聚合催化剂、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CN100339403C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卤代催化剂体系
CN1249097C (zh) 固体钛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方法
CN1156728A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烯烃聚合物的方法和烯烃聚合物
CN1102419A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705685A (zh) 含镁的载体成分以及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CN1213099C (zh) 结晶性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CN1112383C (zh) 用含取代茚基的金属配合物制备的烯烃聚合物
CN1212344C (zh) 支化聚烯烃、其制备方法和含有此支化聚烯烃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121079A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方法
CN1537876A (zh) 多支化聚合物、其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257081A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