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8658A -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8658A
CN104698658A CN201510106690.3A CN201510106690A CN104698658A CN 104698658 A CN104698658 A CN 104698658A CN 201510106690 A CN201510106690 A CN 201510106690A CN 104698658 A CN104698658 A CN 104698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on layer
weir
superimposed portions
shape portion
transparent face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66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山聪
青木直子
伊藤广茂
对马斉
高木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98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8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2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 C09J2301/21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formed by alternating adhesive areas of different na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4Layer or component removable to expose adhesive
    • Y10T428/1471Protective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777Edge feat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易在其它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残存空隙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和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保护板(透明面材)和形成于所述保护板表面的粘附层且所述粘附层具有沿所述保护板的表面展开的层状部和包围所述层状部周缘的堰状部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粘合了所述透明面材的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62018,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5月25日的PCT国际申请进入中国阶段后国家申请号为201180025447.9的标题为“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粘附层的透明基材、显示面板被透明面材所保护的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面板被透明面材(保护板)所保护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已知下述的方法:
将显示面板与保护板介以粘附片粘合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和2)。
但是,该方法存在下述的问题:
(1)需要根据显示面板和保护板的尺寸来剪裁粘附片的作业;
(2)粘附片的弹性模量低,因此很难以高尺寸精度剪裁;
(3)需要在显示面板和保护板中的任一方的面材上粘合粘附片后将剩下的面材粘合于粘附片,即需要2次粘合工序,因此显示面板与保护板的粘合复杂;
(4)在显示面板和保护板中的任一方的面材上粘合粘附片时,容易在面材与粘附片的界面残存空隙(气泡);
(5)在显示面板和保护板中的任一方的面材上粘合粘附片后将剩下的面材粘合于粘附片时,容易在剩下的面材与粘附片的界面残存空隙(气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90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63502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发明: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与透明面材(保护板)的粘合简便,与其它面材粘合时不易在其它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残存空隙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在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与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的粘合简便,不需要根据其它面材的尺寸来剪裁粘附层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在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且与其它面材的粘合简便,不需要根据其它面材的尺寸来剪裁粘附层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和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与透明面材的粘合简便,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和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不易残存空隙,不需要根据显示面板的尺寸来剪裁粘附层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是包括透明面材和形成于透明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粘附层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其特征在于,粘附层具有沿透明面材的表面展开的层状部和包围层状部周缘的堰状部。
较好是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
较好是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是由自所述堰状部与所述层状部相接的面起在相对于所述堰状部的长边方向垂直且相对于透明面材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堰状部的厚度相同的长度以内的所述层状部形成的区域。
较好是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为103~107Pa。
较好是堰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比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大。
较好是透明面材为显示装置的保护板。
较好是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还包括覆盖粘附层表面的可剥离的保护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粘附层与显示面板相接的方式粘合于显示面板的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1kPa以下的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以粘附层与显示面板相接的方式重叠粘合。
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包括透明面材、形成于透明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粘附层、覆盖粘附层表面的可剥离的保护膜且该粘附层具有沿透明面材的表面展开的层状部和包围层状部周缘的堰状部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工序(a)~(e):
(a)在透明面材表面的周缘部涂布液状的堰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堰状部的工序;
(b)向由堰状部所包围的区域供给液状的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工序;
(c)在1kPa以下的减压气氛下,在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上以保护膜与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相接的方式重叠粘贴有保护膜的支承面材,获得由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未固化的层状部被透明面材、保护膜和堰状部所密封的层叠物的工序;
(d)在将层叠物置于50kPa以上的压力气氛下的状态下,使未固化的层状部固化,形成具有层状部和堰状部的粘附层的工序;
(e)将支承面材从保护膜剥离的工序。
较好是堰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未固化时的粘度为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未固化时的粘度的10倍以上。
较好是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链转移剂。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与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的粘合简便,与其它面材粘合时不易在其它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残存空隙。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则显示面板与透明面材(保护板)的粘合简便,不易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残存空隙。
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中,在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与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的粘合简便,不需要根据其它面材的尺寸来剪裁粘附层。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则可制造在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且与其它面材的粘合简便、不需要根据其它面材的尺寸来剪裁粘附层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和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与透明面材(保护板)的粘合简便,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和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不易残存空隙,不需要根据显示面板的尺寸来剪裁粘附层。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A是剥离保护膜后的图1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粘附层的周缘附近的模式化放大剖视图。
图2B是剥离保护膜后的图1的另一种形态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粘附层的周缘附近的模式化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工序(a)的情况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工序(a)的情况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工序(b)的情况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工序(b)的情况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工序(c)的情况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与显示面板粘合时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保护板与显示面板介以粘附片粘合时显示面板与粘附片的界面的空隙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保护板与显示面板介以粘附片粘合时显示面板与粘附片的界面的空隙的情况的立体图。
实施发明的方式
本说明书中,“透明”是指将面材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介以粘附层无空隙地粘合后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的整体或一部分可无光学变形地透过面材进行辨识的状态。因此,即使由于从显示面板入射至面材的光的一部分被面材吸收、反射或者发生光学上的相位变化等而导致面材的可见光透射率低,只要可透过面材无光学变形地辨识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就可以称为“透明”。“(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一例的剖视图。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包括保护板10(透明面材)、形成于保护板10表面的周缘部的遮光印刷部12、形成于形成有遮光印刷部12的一侧的保护板10表面的粘附层14、覆盖粘附层14表面的可剥离的保护膜16。
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可通过剥离保护膜后与显示面板粘合来制造显示装置,因此起到显示装置的前体的作用。
(保护板)
保护板10设于后述的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侧,用于保护显示面板。
作为保护板10,可例举玻璃板或透明树脂板,不论是从对来自显示面板的出射光和反射光的透明性高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具有耐光性、低双折射性、高平面精度、耐表面损伤性和高机械强度的角度来看,都最好是玻璃板。在使用于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的光充分透射的方面,也优选玻璃板。
作为玻璃板的材料,可例举钠钙玻璃等玻璃材料,更好是铁成分更低、蓝色着色少的高透射玻璃(超白平板玻璃)。为了提高安全性,作为正面面材,可使用强化玻璃。特别是使用薄的玻璃板时,较好是使用实施了化学强化的玻璃板。
作为透明树脂板的材料,可例举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透明性高的树脂材料。
为了提高与粘附层14的界面粘接力,可对保护板10实施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例举用硅烷偶联剂对保护板10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通过采用火焰喷灯的氧化火焰形成氧化硅薄膜的方法等。
对于保护板10,为了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可以在形成有粘附层14的一侧的相反侧表面设置防反射层。防反射层可通过在保护板10的表面直接形成无机薄膜的方法、或者将设有防反射层的透明树脂膜贴合于保护板10的方法来设置。
此外,可根据需要对保护板10的一部分或整体进行着色,或者将保护板10的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形成磨砂玻璃状而使光散射,又或者在保护板10的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形成微细的凹凸等而使透射光折射或反射。此外,可在保护板10的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粘贴着色膜、光散射膜、光折射膜、光反射膜等。
保护板10的形状通常为矩形。
对于保护板10的大小,由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特别适合较大面积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的制造,所以电视接收机的情况下,较好是0.5m×0.4m以上,特别好是0.7m×0.4m以上。保护板10的尺寸的上限大多根据显示面板的尺寸确定。此外,过大的显示装置在设置等方面难以处理。由于上述限制,保护板10的尺寸的上限通常为2.5m×1.5m左右。
关于保护板10的厚度,从机械强度、透明性等角度来看,采用玻璃板的情况下通常为0.5~25mm。在室内使用的电视接收机、PC用显示器等用途中,从显示装置的轻量化的角度来看,较好是1~6mm,设于室外的公共显示用途中,较好是3~20mm。使用化学强化玻璃的情况下,从强度的角度来看,玻璃的厚度较好是0.5~1.5mm左右。采用透明树脂板的情况下,较好是2~10mm。
(遮光印刷部)
遮光印刷部12遮蔽与显示面板连接的布线构件等,使得从保护板10侧无法看到后述的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以外的部分。遮光印刷部12可形成于形成粘附层14的一侧或其相反侧的表面,从减少遮光印刷部12与图像显示区域的视差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形成于形成粘附层14的一侧表面。保护板10为玻璃板的情况下,如果遮光印刷部12使用含黑色颜料的陶瓷印刷,则遮光性高,所以优选。遮光印刷部形成于形成有粘附层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预先设有遮光印刷部的透明膜粘合于保护板来形成。可以在保护板上粘合以下所述的膜:在与保护板粘合的面的透明膜的周缘部设有遮光印刷部并在其背面、即显示装置的最表层设有防反射层的膜。
(粘附层)
粘附层14具有沿保护板10的表面展开的层状部18和与层状部18周缘相接并将其包围的堰状部20。通过使粘附层14具有堰状部20,可以抑制层状部18的周缘部向外侧的扩展、即周缘部的厚度降低,能保持层状部18整体的厚度均匀。通过保持层状部整体的厚度均匀,在与其它面材的粘合中容易抑制其界面的空隙残留,所以优选。
粘附层14中,如图2A所示,可以使堰状部20的厚度B比层状部18的厚度A大。此外,较好是在堰状部20与层状部18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例如,较好是如图2B所示,在由自堰状部20与层状部18相接的面起在相对于堰状部20的长边方向垂直且相对于透明面材18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与堰状部20的厚度B相同的长度B以内的层状部形成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堰状部20的厚度B比层状部18的厚度A大所产生的优点如下。
以往的采用粘附片的显示面板与保护板的粘合有时为了使显示面板或保护板与粘附片的界面不残存空隙而通过下述的方法进行。
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保护板介以粘附片粘合后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的方法。
如果采用该方法,如图10所示,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50与保护板10介以粘附片100粘合时,显示面板50或保护板10与粘附片100的界面即使存在独立的空隙110,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空隙110的体积也会因空隙110内的压力(保持减压)与粘附片100承受的压力(大气压)的压力差而减少,微细化的空隙110发生被粘附片所吸收等情况而消失。
但是,将显示面板50与保护板10介以粘附片100粘合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大多会在粘附片100的周缘形成向外部开放的空隙120。将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50与保护板10介以粘附片100粘合而得的制品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向外部开放的空隙120内的压力也恢复至大气压,因此空隙120的体积不会减小,未通过压力差而微细化的空隙120不会被粘附片完全吸收而残存。
另一方面,通过像本发明这样,在粘附层14中,使堰状部20的厚度B比层状部18的厚度A大,或者在堰状部20与层状部18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使堰状部20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如图9所示将显示面板50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粘合时,则在粘附层14的周缘部,即使显示面板50与粘附层14的界面残存空隙110,该空隙110也被堰状部20遮蔽,因而空隙110不会向外部开放,而是形成独立的空隙110。因此,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50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粘合后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空隙110的体积因空隙110内的压力(保持减压)与粘附层14承受的压力(大气压)的压力差而减小,微细化的空隙110发生被粘附片所吸收等情况而消失。
粘附层14中,堰状部20的厚度B比层状部18的厚度A大的情况下,堰状部20的厚度B更好是比层状部18的厚度A大0.005mm以上,进一步更好是大0.01mm以上。
从抑制因堰状部20与层状部18的阶差而产生空隙的角度来看,堰状部20的厚度B较好是比层状部18的厚度A大0.05mm以下,更好是大0.03mm以下。
在粘附层14中堰状部20与层状部18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20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的情况下,较好是堰状部20与层状部18接近的区域中,层状部18最薄的部分的厚度A在堰状部20的厚度B的1/2以上、99/100以下。如果层状部18最薄的部分的厚度A在堰状部20的厚度B的99/100以下,则空隙110不会向外部开放,而是形成独立的空隙110,所以优选;如果层状部18最薄的部分的厚度A在堰状部20的厚度B的1/2以上,则空隙110不会向外部开放,足以形成独立的空隙110。
对于层状部的厚度A和堰状部20的厚度B的差,使用激光位移计(基恩士公司(キーエンス社)制,LK-G80),测量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和形成于其上的层状部18或堰状部20的总厚度,根据它们的差而求得。此外,层状部18的厚度A采用与堰状部20邻接的层状部18的周缘部的厚度。通常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使用平坦的面材,但使用具有形成层状部18的部分与形成堰状部20的部分呈阶梯状的面形状的面材的情况下,不拘于层状部18的厚度A和堰状部的厚度B,剥离保护膜16后的粘附层14的表面的阶梯形状呈与之前所示的层状部18的厚度A和堰状部20的厚度B的差异相同的阶差即可。较好是除了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之外,层状部18的厚度A和堰状部20的厚度B在透明面材整面具有均匀的厚度。
此外,根据层状部18或堰状部20的表面形状,有时难以通过所述激光位移计测量厚度,该情况下可以使用表面粗糙度形状测定机(东京精密株式会社(東京精密社)制,SURFCOM 1440D-12)等测量层状部18的厚度A和堰状部20的厚度B。
(层状部)
层状部18是由将后述的液状的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下记作第一组合物)固化而成的透明树脂形成的层。
层状部18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较好是103~107Pa,更好是104~106Pa。为了使粘合时的空隙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失,特别好是104~105Pa。如果剪切弹性模量在103Pa以上,则可维持层状部18的形状。此外,层状部18的厚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可维持层状部18整体的厚度均匀,将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与显示面板粘合时,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14的界面不易产生空隙。此外,如果剪切弹性模量在104Pa以上,则在剥离后述的保护膜时容易抑制层状部的变形。如果剪切弹性模量在107Pa以下,则与显示面板粘合时层状部18可发挥良好的密合性。此外,形成层状部18的树脂材料的分子运动性较高,因此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粘合后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空隙110的体积容易因空隙内的压力(保持减压)与层状部18承受的压力(大气压)的压力差而减小,且体积减小了的空隙内的气体易溶解于层状部18而被吸收。
对于层状部18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使用流变仪(安东帕公司(アントンパール(Anton paar)社)制,分子流变仪PhysicaMCR-301),使测定转子(spindle)与透光性固定板的间隙与层状部18的厚度A相同,在该间隙配置未固化的第一组合物,对未固化的第一组合物施加固化所需的热量或光的同时测定固化过程的剪切弹性模量,将规定的固化条件下的测量值作为层状部18的剪切弹性模量。
层状部18的厚度较好是0.03~2mm,更好是0.1~0.8mm。如果层状部18的厚度在0.03mm以上,则层状部18可有效地缓冲由来自保护板10侧的外力产生的冲击等,从而保护显示面板。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即使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之间混入不超过层状部18厚度的异物,层状部18的厚度也不会大幅变化,对透光性能的影响少。如果层状部18的厚度在2mm以下,则层状部18中不易残留气泡,且显示装置整体的厚度不会不必要地增厚。
作为调整层状部18厚度的方法,可例举在调节堰状部20的厚度的同时调节供至保护板10的表面的液状的第一组合物的供给量的方法。
(堰状部)
堰状部20是由涂布后述的液状的堰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下记作第二组合物)并固化而成的透明树脂形成的部分。由于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外侧的区域较窄,因此较好是堰状部20的宽度较小。堰状部20的宽度较好是0.5~2mm,更好是0.8~1.6mm。此外,堰状部20的厚度较好是与除堰状部和层状部接近的区域之外的层状部的平均厚度大致相同,或者如前所述比层状部的厚度大0.005~0.05mm,更好是大0.01~0.03mm。
较好是堰状部20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比层状部18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大。如果堰状部20的剪切弹性模量比层状部18的剪切弹性模量大,则如图9所示,将显示面板50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粘合时,在粘附层14的周缘部,即使显示面板50与粘附层14的界面残存空隙110,空隙110也不易向外部开放,容易形成独立的空隙110。因此,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50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粘合后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空隙110的体积因空隙110内的压力(保持减压)与粘附层14承受的压力(大气压)的压力差而减小,空隙110容易消失。
此外,通过使堰状部20的剪切弹性模量比层状部18的剪切弹性模量大,如图2B所示,容易制造在堰状部20与层状部18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
(支承面材)
后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图7所示的支承面材36是玻璃板、树脂板等透明面材。使用面积较大的支承面材36的情况下,如果存在支承面材36的翘曲、弯曲等,则可能会对粘附层14的表面性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较好是使用刚性更高的玻璃板。此外,使用玻璃板作为支承面材36时的玻璃板的厚度较好是0.5~10mm。如果厚度小于0.5mm,则容易发生翘曲或弯曲;如果大于10mm,则支承面材36的质量不必要地增大,使粘附层14的固化前的层叠物移动时支承面材36可能容易发生偏移。玻璃板的厚度特别好是1.0~5.0mm。
(保护膜)
要求保护膜16不与粘附层14牢固地密合,并且在后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可以粘贴于支承面材36。因此,作为保护膜16,较好是由聚乙烯、聚丙烯、氟类树脂等形成的密合性较低的基材膜的一面作为粘附面的自粘附性保护膜。保护膜16的粘附面的粘附力在对于丙烯酸板的剥离速度300mm/分钟的180°剥离试验中对宽50mm的试验体较好是0.01~0.1N,更好是0.02~0.06N。如果粘附力在0.01N以上,则可粘贴于支承面材36;如果在0.1N以下,则容易使保护膜16从支承面材36剥离。
保护膜16的合适厚度根据使用的树脂而异,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较软的膜的情况下,较好是0.04~0.2mm,更好是0.06~0.1mm。如果在0.04mm以上,则将保护膜16从粘附层14剥离时可抑制保护膜16的变形;如果在0.2mm以下,则剥离时保护膜16容易弯曲而易于剥离。此外,也可以在与保护膜16的粘附面相反侧的背面设置背面层,使其更容易从粘附层14剥离。
向支承面材36的保护膜16的粘贴通过使用橡胶辊等使作为辊状的卷材供给的保护膜16粘合于支承面材36来进行。这时,可以将橡胶辊压于支承面材36或在减压空间使其粘合,使得支承面材36与保护膜16的粘附面之间不会产生空隙。较好是使用比支承面材36大一圈的保护膜16,使得从粘附层14剥离时容易承载保护膜16的端部。
(作用效果)
如果是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话,在透明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预先形成有粘附层,因此与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的粘合工序仅实施1次即可,与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的粘合简便。
此外,由于是通过后述的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面材,因此在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
此外,由于根据透明面材的尺寸预先形成粘附层,因此与以往的粘附片不同,不需要根据透明面材和其它面材的尺寸剪裁粘附层。特别是容易使粘合时的空隙消失、剪切弹性模量小的粘附层中,不会因为剪裁时粘附层的剪裁面变形而在剪裁面附近残存粘合时的空隙。
此外,通过使粘附层具有沿透明面材的表面展开的层状部和包围层状部周缘的堰状部,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或者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将透明面材与显示面板粘合时,粘附层周缘部的空隙被堰状部遮蔽,因而空隙向外部的开放得到抑制,容易形成独立的空隙。因此,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粘合后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空隙的体积因空隙内的压力(保持减压)与粘附层承受的压力(大气压)的压力差而减小,微细化的空隙发生被粘附片所吸收等情况而消失。因此,在其它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不易残存空隙。
此外,如果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为103~107Pa,则可维持层状部的形状,而且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不易产生空隙。此外,层状部可发挥良好的密合性,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粘合后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空隙容易消失。层状部由透明面材(玻璃板等)支承,因此即使使剪切弹性模量足够小(103~107Pa)也可充分维持形状。特别是通过由透明面材支承可使粘合时的空隙在更短时间内消失、剪切弹性模量更小(105Pa以下)的粘附层,能够以精度更高的形状提供。
此外,如果还包括覆盖粘附层表面的可剥离的保护膜,则可充分维持粘附层的形状,直至与显示面板粘合之前。
如上所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适合作为显示装置的保护板。
(其它形态)
图示例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是透明面材为显示装置的保护板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并不仅限于图示例的例子,只要在透明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有特定的粘附层即可。
例如,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可以在透明面材的两面形成有特定的粘附层。
此外,可以在透明面材(保护板)与特定的粘附层之间设有偏振单元(膜状的吸收型偏振元件、线栅型偏振元件等)。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是包括下述的工序(a)~(e)的方法:
(a)在透明面材表面的周缘部涂布液状的第二组合物而形成未固化的堰状部的工序;
(b)向由堰状部所包围的区域供给液状的第一组合物的工序;
(c)在1kPa以下的减压气氛下,在第一组合物上以保护膜与第一组合物相接的方式重叠粘贴有保护膜的支承面材,获得由第一组合物形成的未固化的层状部被透明面材、保护膜和堰状部所密封的层叠物的工序;
(d)在将层叠物置于50kPa以上的压力气氛下的状态下,使未固化的层状部固化,形成具有层状部和堰状部的粘附层的工序;
(e)将支承面材从保护膜剥离的工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在减压气氛下将液状的第一组合物封入透明面材与粘贴于支承面材的保护膜之间,在大气压气氛下等较高的压力气氛下使所封入的第一组合物固化而形成层状部的方法。减压下的第一组合物的封入不采用将层状部形成用固化性树脂注入透明面材与粘贴于支承面材的保护膜的间隙狭小的大面积空间的方法,而是采用下述方法:将第一组合物供给至透明面材的几乎整面,然后重叠粘贴于支承面材的保护膜,将第一组合物封入透明面材与粘贴于支承面材的保护膜之间。
采用减压下的液状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封入和大气压下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的透明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例子是公知的。例如,国际公开第2008/81838号文本和国际公开第2009/16943号文本中记载有透明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该制造方法所用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其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工序(a))
首先,在透明面材表面的周缘部涂布液状的第二组合物而形成堰状部。
涂布使用印刷机、分配器等进行。
堰状部可以呈未固化的状态,也可以使其部分固化而呈半固化的状态。堰状部的部分固化在第二组合物为光固化性组合物时通过光照进行。例如,自光源(紫外线灯、高压汞灯、UV-LED等)照射紫外线或短波长的可见光,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部分固化。
作为使堰状部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或者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使堰状部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的手段之一,以第二组合物固化时的收缩率比后述的第一组合物固化时的收缩率小的条件设计第二组合物和第一组合物。第一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层状部中,与固化时的收缩率相应的收缩应力被认为残留于层状部的厚度方向,后述的工序(e)中通过将支承面材从保护膜剥离,层状部的厚度因残留于层状部的厚度方向的收缩应力而稍有减少。通过使用固化时的收缩率比第二组合物大的第一组合物,后述的工序(e)中,可以使堰状部的厚度在将支承面材从保护膜剥离后稍有增加。
使第二组合物固化时的收缩率比第一组合物固化时的收缩率小的手段之一是使第二组合物的固化性基团的数量比第一组合物的固化性基团的数量少。因此,对于第二组合物,(ⅰ)减少分子量小的固化性化合物(单体)的含量,或者(ⅱ)增加分子量大的固化性化合物(低聚物)的含量即可。
即,使第二组合物的粘度比第一组合物的粘度高即可。具体来说,第二组合物未固化时的粘度较好是第一组合物未固化时的粘度的10倍以上,更好是100倍以上,进一步更好是300倍以上。此外,为了通过涂布将第二组合物形成于透明面材上,第二组合物的25℃下的未固化时的粘度较好是在3000Pa·s以下。
此外,堰状部在后述的工序(c)中需要液状的第一组合物不会从堰状部与透明面材的界面以及堰状部与保护膜的界面漏出的程度以上的界面密合力以及可维持形状的程度的硬度。因此,堰状部较好是使用粘度高的第二组合物。此外,为了保持透明面材与显示面板的间隔,可在第二组合物中掺入规定粒径的间隔物粒子。
作为不受第一组合物与第二组合物的固化时的收缩率差的影响而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使堰状部的厚度B比层状部的厚度A大的手段之一,例如提供以下的方法。即,使第二组合物的粘度足够大,使涂布于透明面材的周缘部的高度比后述的工序(c)中的层叠后的堰状部的厚度大,从而在层叠时第二组合物的流动产生的应力残留的状态下,在后述的工序(d)中使未固化的堰状部固化。这时,所述残留应力会作为压缩应力积聚于固化后的堰状部,接着在后述的工序(e)中剥离支承面材,从而该压缩应力得到释放,固化后的堰状部的厚度会比支承面材剥离前、即工序(c)的层叠时的厚度稍大。粘度更小的第一组合物几乎没有层叠时因流动产生的残留应力。固化后即使剥离支承面材,固化后的层状部的厚度变化也小,因此可以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使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
第二组合物的粘度较好是500~3000Pa·s,更好是800~2500Pa·s,进一步更好是1000~2000Pa·s。如果粘度在500Pa·s以上,则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未固化的堰状部的形状,能充分维持未固化的堰状部的高度。如果粘度在3000Pa·s以下,则可通过涂布形成未固化的堰状部。
第二组合物的粘度在25℃使用E型粘度计测定。
第二组合物可以是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是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作为第二组合物,从可低温固化且固化速度快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包含固化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C)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作为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从容易将粘度调整至所述范围内的角度来看,作为所述固化性化合物,较好是包含1种以上的含固化性基团且数均分子量为30000~100000的低聚物(A)以及1种以上的含固化性基团且分子量为125~600的单体(B),单体(B)的比例在低聚物(A)和单体(B)的总和100质量%中为15~50质量%的化合物。
低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100000,较好是40000~80000,更好是50000~65000。如果低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在该范围内,则容易将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调整至所述范围内。
低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是通过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测定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均分子量。GPC测定中,出现未反应的低分子量成分(单体等)的峰的情况下,除去该峰求出数均分子量。
作为低聚物(A)的固化性基团,可例举加成聚合性的不饱和基团(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不饱和基团和巯基的组合等,从固化速度快和可获得透明性高的堰状部的角度来看,较好是选自丙烯酰氧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基团。此外,分子量较高的低聚物(A)中的固化性基团的反应性容易比分子量较低的单体(B)中的固化性基团低,因此单体(B)的固化可能会先进行而导致第二组合物整体的粘性急剧升高,使得固化反应变得不均匀。为了减小两种固化性基团的反应性差而获得均匀的堰状部,更好是低聚物(A)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高的丙烯酰氧基,单体(B)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低的甲基丙烯酰氧基。
作为低聚物(A),从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堰状部的机械特性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平均每1分子具有1.8~4个固化性基团。
作为低聚物(A),可例举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氨基甲酸酯低聚物、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聚酯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等,由于氨基甲酸酯低聚物(A1)可通过氨基甲酸酯链的分子设计等来大幅调整固化后的树脂的机械特性、与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的密合性等,因此优选。
数均分子量为30000~100000的氨基甲酸酯低聚物(A1)的粘度高,因此通过常规的方法无法合成,即使能够合成也难以与单体(B)混合。因此,本发明中,较好是在通过下述的合成方法合成氨基甲酸酯低聚物(A1)后,将所得的生成物直接用作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或者将所得的生成物用后述的单体(B)(单体(B1)、单体(B3)等)稀释后用作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氨基甲酸酯低聚物(A1)的合成方法:
在作为稀释剂的后述的单体(B)之一的不含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基团的单体(B1)的存在下,使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获得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后,使含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基团和固化性基团的单体(B2)与该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反应的方法。
作为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可例举公知的化合物,例如国际公开第2009/016943号文本中作为氨基甲酸酯类低聚物(a)的原料记载的多元醇(ⅰ)、二异氰酸酯(ⅱ)等,将其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作为不含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基团的单体(B1),可例举含碳数8~2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二十二烷基酯等)、含脂环族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等)。
作为含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基团和固化性基团的单体(B2),可例举含活性氢(羟基、氨基等)和固化性基团的单体,具体可例举含碳数2~6的羟基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等,较好是含碳数2~4的羟基烷基的丙烯酸羟基烷基酯。
单体(B)的分子量为125~600,较好是140~400,更好是150~350。如果单体(B)的分子量在125以上,则后述的减压气氛下的单体(B)的挥发得到抑制。如果单体(B)的分子量在600以下,则可以提高单体(B)对高分子量的低聚物(A)的溶解性,可良好地进行作为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调整。
作为单体(B)的固化性基团,可例举加成聚合性的不饱和基团(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不饱和基团和巯基的组合等,从固化速度快和可获得透明性高的堰状部的角度来看,较好是选自丙烯酰氧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基团。此外,分子量较低的单体(B)中的固化性基团的反应性容易比分子量较高的低聚物(A)中的固化性基团高,因此单体(B)的固化可能会先进行而导致第二组合物整体的粘性急剧升高,使得固化反应变得不均匀。为了获得均匀的堰状部,更好是单体(B)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低的甲基丙烯酰氧基,低聚物(A)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高的丙烯酰氧基。
作为单体(B),从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和堰状部的机械特性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平均每1分子具有1~3个固化性基团。
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包含作为单体(B)的在上述的氨基甲酸酯低聚物(A1)的合成方法中用作稀释剂的单体(B1)。此外,可包含作为单体(B)的在上述的氨基甲酸酯低聚物(A1)的合成方法中使用的未反应的单体(B2)。
从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与堰状部的密合性和后述的各种添加剂的溶解性的角度来看,单体(B)较好是包括含羟基的单体(B3)。
作为含羟基的单体(B3),较好是含羟基数1~2、碳数3~8的羟基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等),特别好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
单体(B)的比例在低聚物(A)和单体(B)的总和100质量%中为15~50质量%,较好是20~45质量%,更好是25~40质量%。如果单体(B)的比例在15质量%以上,则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和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与堰状部的密合性良好。如果单体(B)的比例在50质量%以下,则容易将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调整至500Pa·s以上。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C),可例举乙酰苯类、缩酮类、苯偶姻或苯偶姻醚类、氧化膦类、二苯酮类、噻吨酮类、醌类等的光聚合引发剂。通过并用吸收波长区域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C),可进一步缩短固化时间,或提高堰状部的表面固化性。
光聚合引发剂(C)的量相对于合计100质量份的低聚物(A)和单体(B)较好是0.01~10质量份,更好是0.1~2.5质量份。
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根据需要包含阻聚剂、光固化促进剂、链转移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自由基捕获剂等)、抗氧化剂、难燃化剂、粘接性提高剂(硅烷偶联剂等)、颜料、燃料等其它添加剂,较好是包含阻聚剂、光稳定剂等。通过以比聚合引发剂少的量包含阻聚剂,可改善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稳定性,也能调整固化后的层状部的分子量。
作为阻聚剂,可例举氢醌类(2,5-二叔丁基氢醌等)、儿茶酚类(对叔丁基儿茶酚等)、蒽醌类、噻吩嗪类、羟基甲苯类等的阻聚剂。
作为光稳定剂,可例举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类、二苯酮类、水杨酸酯类等)、自由基捕获剂(受阻胺类)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例举磷类、硫类的化合物。
其它添加剂的总量相对于合计100质量份的低聚物(A)和单体(B)较好是在10质量份以下,更好是在5质量份以下。
(工序(b))
工序(a)后,向被堰状部包围的区域供给液状的第一组合物。
第一组合物的供给量预先设定为恰好由堰状部、透明面材和保护膜形成的空间被第一组合物填充且透明面材与保护膜之间为规定间隔(即,使层状部为规定的厚度)的份量。这时,较好是预先考虑到由第一组合物的固化收缩引起的体积减少。因此,该份量较好是使第一组合物的厚度比层状部的规定厚度稍厚的量。
作为供给方法,可例举下述方法:将透明面材平放,通过分配器、模涂机等供给装置,呈点状、线状或面状供给。
第一组合物的粘度较好是0.05~50Pa·s,更好是1~20Pa·s。如果粘度在0.05Pa·s以上,则可控制后述的单体(B’)的比例,层状部的物性下降得到抑制。此外,低沸点的成分减少,因此后述的减压气氛下的挥发得到抑制,优选。如果粘度在50Pa·s以下,则层状部中不易残留空隙。
第一组合物的粘度在25℃使用E型粘度计测定。
第一组合物可以是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是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作为第一组合物,从可低温固化且固化速度快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包含固化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C’)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作为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从容易将粘度调整至所述范围内的角度来看,作为所述固化性化合物,较好是包含1种以上的含固化性基团且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低聚物(A’)以及1种以上的含固化性基团且分子量为125~600的单体(B’),单体(B’)的比例在低聚物(A’)和单体(B’)的总和100质量%中为40~80质量%,优选50~70质量%。的化合物。
低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较好是10000~70000。如果低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在该范围内,则容易将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调整至所述范围内。
低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是通过GPC测定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均分子量。GPC测定中,出现未反应的低分子量成分(单体等)的峰的情况下,除去该峰求出数均分子量。
作为单体(A’)的固化性基团,可例举加成聚合性的不饱和基团(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不饱和基团和巯基的组合等,从固化速度快和可获得透明性高的层状部的角度来看,较好是选自丙烯酰氧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基团。此外,分子量较高的低聚物(A’)中的固化性基团的反应性容易比分子量较低的单体(B’)中的固化性基团低,因此单体(B’)的固化可能会先进行而导致组合物整体的粘性急剧升高,使得固化反应变得不均匀。为了获得均匀的层状部,更好是低聚物(A’)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高的丙烯酰氧基,单体(B’)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低的甲基丙烯酰氧基。
作为低聚物(A’),从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和层状部的机械特性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平均每1分子具有1.8~4个固化性基团。
作为低聚物(A’),可例举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氨基甲酸酯低聚物、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聚酯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等,由于氨基甲酸酯低聚物可通过氨基甲酸酯链的分子设计等来大幅调整固化后的树脂的机械特性、与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的密合性等,因此优选。
低聚物(A’)的比例在低聚物(A’)和单体(B’)的总和100质量%中较好是20~60质量%,更好是30~50质量%。如果低聚物(A’)的比例在20质量%以上,则层状部的耐热性良好。如果低聚物(A’)的比例在60质量%以下,则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和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与层状部的密合性良好。
单体(B’)的分子量为125~600,较好是140~400。如果单体(B’)的分子量在125以上,则后述的减压气氛下的单体的挥发得到抑制。如果单体(B’)的分子量在600以下,则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与层状部的密合性良好。
作为单体(B’)的固化性基团,可例举加成聚合性的不饱和基团(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不饱和基团和巯基的组合等,从固化速度快和可获得透明性高的层状部的角度来看,较好是选自丙烯酰氧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基团。此外,分子量较低的单体(B’)中的固化性基团的反应性容易比分子量较高的低聚物(A’)中的固化性基团高,因此单体(B’)的固化可能会先进行而导致组合物整体的粘性急剧升高,使得固化反应变得不均匀。为了获得均匀的层状部,更好是单体(B’)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低的甲基丙烯酰氧基,低聚物(A’)的固化性基团采用反应性较高的丙烯酰氧基。
作为单体(B’),从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层状部的机械特性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平均每1分子具有1~3个固化性基团。
从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与层状部的密合性的角度来看,单体(B’)较好是包括含羟基的单体(B3)。
作为含羟基的单体(B3),可例举与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单体(B3)同样的单体,特别好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
单体(B3)的比例在低聚物(A’)和单体(B’)的总和100质量%中较好是15~70质量%,更好是20~50质量%。如果单体(B3)的比例在15质量%以上,则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性、透明面材或显示面板与层状部的密合性良好。
从层状部的机械特性的角度来看,单体(B’)较好是包括下述的单体(B4)。
单体(B4):含碳数8~2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单体(B4),可例举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二十二烷基酯等,较好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
单体(B4)的比例在低聚物(A’)和单体(B’)的总和100质量%中较好是5~50质量%,更好是15~40质量%。如果单体(B4)的比例在5质量%以上,则层状部的柔软性良好。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C’),可例举乙酰苯类、缩酮类、苯偶姻或苯偶姻醚类、氧化膦类、二苯酮类、噻吨酮类、醌类等的光聚合引发剂。通过并用吸收波长区域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C’),可进一步缩短固化时间。
光聚合引发剂(C’)的量相对于合计100质量份的低聚物(A’)和单体(B’)较好是0.01~10质量份,更好是0.1~2.5质量份。
较好是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链转移剂。通过包含链转移剂,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容易调整至103~107Pa。
作为链转移剂,可例举具有巯基的化合物(正辛基硫醇、正十二烷基硫醇、1,4-双(3-巯基丁酰氧基)丁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丁酸酯)等)。
链转移剂的量相对于合计100质量份的低聚物(A’)和单体(B’)较好是0.1~4质量份,更好是0.3~2质量份。
另一方面,根据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含的低聚物和单体或其它添加剂等的种类和比例而可在不含链转移剂时将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调整至103~107Pa的情况下,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不含链转移剂。
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根据需要包含热射线吸收剂、阻聚剂、光固化促进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自由基捕获剂等)、抗氧化剂、难燃化剂、粘接性提高剂(硅烷偶联剂等)、颜料、燃料等其它添加剂,较好是包含阻聚剂、光稳定剂等。特别是通过以比聚合引发剂少的量包含阻聚剂,可改善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稳定性,也能调整固化后的层状部的分子量。
其它添加剂的总量相对于合计100质量份的低聚物(A’)和单体(B’)较好是在10质量份以下,更好是在5质量份以下。
(工序(c))
工序(b)后,将供给了第一组合物的透明面材放入减压装置,以第一组合物的面向上的方式将透明面材平放在减压装置内的固定支承盘上。
减压装置内的上部设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支承机构,支承面材(玻璃板等)安装于移动支持机构。支承面材的下侧表面粘贴保护膜。
支承面材置于透明面材的上方且不接触第一组合物的位置。即,透明面材上的第一组合物与支承面材表面的保护膜在不接触的状态下相对。
可以将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支承机构设在减压装置内的下部,在移动支承机构上放置供给了第一组合物的透明面材。该情况下,支承面材安装于设在减压装置内的上部的固定支承盘,使透明面材与支承面材相对。
此外,可以将透明面材和支承面材都用设于减压装置内的上下的移动支持机构支承。
将透明面材和支承面材配置于规定的位置后,对减压装置的内部进行减压而形成规定的减压气氛。如果可能的话,在减压操作中或形成规定的减压气氛后,在减压装置内使透明面材和支承面材配置于规定的位置。
减压装置的内部达到规定的减压气氛后,将以移动支承机构支持的支承面材向下方移动,将粘贴有保护膜的支承面材以保护膜与第一组合物接触的方式重叠在透明面材上的第一组合物上。
通过重叠,第一组合物被密封在由透明面材的表面、粘贴于支承面材的保护膜的表面和堰状部所围成的空间内。
重叠时,第一组合物因支承面材的自重、来自移动支持机构的挤压等而被铺展开来,第一组合物充满所述空间内,形成未固化的层状部。然后,工序(d)中暴露于压力高的气氛时,可形成空隙少或没有空隙的未固化的层状部。
重叠时的减压气氛在1kPa以下,较好是10~300Pa,更好是15~100Pa。如果减压气氛的压力过低,则可能会对第一组合物所含的各成分(固化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阻聚剂、链转移剂、光稳定剂等)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如果减压气氛的压力过低,则各成分可能会气化,且提供减压气氛花费时间。
从透明面材与支承面材重叠时至解除减压气氛为止的时间无特别限定,可以在第一组合物的密封后立即解除减压气氛,也可以在第一组合物的密封后维持减压状态规定时间。通过维持减压状态规定时间,第一组合物在密闭空间内流动,透明面材与粘贴于支承面材的保护膜之间的间隔变得均匀,即使提高气氛压力,也容易维持密封状态。维持减压状态的时间可以是数小时以上的长时间,但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较好是1小时以内,更好是10分钟以内。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涂布粘度高的第二组合物来形成堰状部的情况下,可以将工序(c)中得到的层叠物中的第一组合物的厚度设为较厚的0.03~2mm。
(工序(d))
工序(c)中解除减压气氛后,将层叠物置于气氛压力在50kPa以上的压力气氛下。
将层叠物置于50kPa以上的压力气氛下后,透明面材和支承面材被上升后的压力挤压向密合的方向,因此如果层叠物内的密闭空间中存在空隙,则未固化的层状部流向空隙,密闭空间整体均匀地被未固化的层状部填充。
压力气氛通常为80kPa~120kPa。压力气氛可以是大气压气氛,也可以是比其更高的压力。从可在不需要特殊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未固化的层状部的固化等操作的角度来看,最好是大气压气氛。
从将层叠物置于50kPa以上的压力气氛下时至开始未固化的层状部的固化为止的时间(以下记作高压保持时间)无特别限定。在大气压气氛下进行将层叠物从减压装置取出移至固化装置、开始固化为止的过程的情况下,该过程所需的时间为高压保持时间。因此,置于大气压气氛下时层叠物的密闭空间内已经不存在空隙的情况下,或者该过程中空隙消失的情况下,可立即使未固化的层状部固化。空隙消失为止需要时间的情况下,将层叠物保持在50kPa以上的压力气氛下至空隙消失为止。此外,高压保持时间即使延长也通常不会产生问题,所以可根据工程中的其它需要延长高压保持时间。高压保持时间可以是1天以上的较长时间,但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较好是6小时以内,更好是1小时以内,从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特别好是10分钟以内。
接着,通过使未固化的层状部和未固化或半固化的堰状部固化,从而形成具有层状部和堰状部的粘附层。这时,未固化或半固化的堰状部可在未固化的层状部固化的同时固化,也可以在未固化的层状部固化前预先固化。
未固化的层状部和未固化或半固化的堰状部由光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情况下,照射光而使其固化。例如,自光源(紫外线灯、高压汞灯、UV-LED等)照射紫外线或短波长的可见光,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
作为光,较好是紫外线或450nm以下的可见光。
透明面材的周缘部形成有遮光印刷部的情况下,或者在透明面材设有防反射层且防反射层或者形成有防反射层的透明树脂膜或设于该防反射膜与透明面材之间的粘附层等不透过紫外线的情况下,从支承面材侧照射光。
未固化的层状部由光固化性组合物形成且无法获得充分光固化所需的合适的剪切弹性模量的情况下,可在固化过程中中断光照而形成层状部,粘合其它面材(显示面板)后,可再次对层状部进行光照或加热来促进层状部的固化。通过加热促进固化的情况下,可使光固化性组合物中包含微量的热聚合引发剂。此外,即使不并用热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通过在不完全的光固化后加热保持,可使层状部的固化状态稳定,优选。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通常膜材可耐受的较低温度下进行,因此在保护膜的保护方面是有利的。
(工序(e))
通过将支承面材从保护膜剥离,可获得具有足够粘附力的粘附层预先形成于透明面材、且在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
[具体例]
以下,使用附图对图1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的制造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工序(a))
如图3和图4所示,沿保护板10(透明面材)周缘部的遮光印刷部12通过分配器(图示省略)等涂布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未固化的堰状部22。
(工序(b))
接着,如图5和图6所示,向保护板10的由未固化的堰状部22围成的矩形区域24供给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6。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6的供给量预先设定为被未固化的堰状部22、保护板10、保护膜16(参照图7)密闭的空间恰好被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6填充的量。
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6的供给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将保护板10平放在下平台28,利用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分配器30呈线状、带状或点状供给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6来实施。
分配器30可以通过由一对进给丝杠32和与进给丝杠32正交的进给丝杠34构成的周知的水平移动机构在区域24的整个范围内进行水平移动。可使用模涂机代替分配器30。
(工序(c))
接着,如图7所示,将保护板10和粘贴有保护膜16的支承面材36搬入减压装置38内。在减压装置38内的上部配置有具有多个吸附垫40的上平台42,在下部设有下平台44。上平台42可以通过气缸46沿上下方向移动。
支承面材36以粘贴有保护膜16的面向下的方式安装于吸附垫40。保护板10以供给了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6的面向上的方式固定于下平台44上。
接着,通过真空泵48抽吸减压装置38内的空气。减压装置38内的气氛压力达到例如15~100Pa的减压气氛后,在将支承面材36通过上平台42的吸附垫40吸附保持的状态下,朝向在下方待机的保护板10,使气缸46动作而下降。接着,将保护板10和粘贴有保护膜16的支承面材36介以未固化的堰状部22重叠,构成由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6形成的未固化的层状部被保护板10、保护膜16和未固化的堰状部22密封而成的层叠物,将层叠物在减压气氛下保持规定时间。
相对于下平台44的保护板10的安装位置、吸附垫40的个数、相对于上平台42的支承面材36的安装位置等根据保护板10和支承面材36的尺寸、形状等适当调整。这时,吸附垫采用静电卡盘,通过采用国际公开第2010/016588号文本(引用至本说明书)中记载的静电卡盘保持方法,可将支承面材36稳定地保持在减压气氛下。
(工序(d))
接着,使减压装置38的内部达到例如大气压气氛后,将层叠物从减压装置38取出。将层叠物置于大气压气氛下后,层叠物的保护板10侧的表面和支承面材36侧的表面被大气压挤压,密闭空间内的未固化的层状部被保护板10和支承面材36加压。通过该压力,密闭空间内的未固化的层状部流动,密闭空间整体被未固化的层状部均匀地填充。
接着,从支承面材36侧对堰状部22和未固化的层状部照射光(紫外线或短波长的可见光),使层叠物内部的未固化的层状部固化,形成具有层状部和堰状部的粘附层。
(工序(e))
然后,将支承面材36从保护膜16剥离,从而获得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
(作用效果)
对于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可在透明面材或保护膜与粘附层的界面不产生空隙的情况下制造面积较大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即使在减压下密封的未固化的层状部中残存空隙,固化前的高压力气氛下也对密封了的未固化的层状部施加该压力,其空隙的体积减少,微细化的空隙发生被粘附层所吸收等情况而容易地消失。例如,100Pa下密封的未固化的层状部中的空隙中的气体体积在100kPa下被认为达到1/1000。空隙中的气体也会溶解于未固化的层状部而被吸收,所以微小体积的空隙中的气体迅速溶解于未固化的层状部而消失。
此外,与向2块面材间的狭窄的大面积空间注入具流动性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注入法)相比,空隙的产生少,且可在短时间内填充第一组合物。而且,第一组合物的粘度的限制少,可容易地填充高粘度的第一组合物。
因此,可以使用包含容易降低层状部的剪切弹性模量的分子量较高的固化性化合物的高粘度的第一组合物。
此外,由于可在大面积的透明面材表面在保持厚度的均匀性的同时形成较厚的粘附层,因此所得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在与容易弯曲的大面积的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的粘合中也可充分抑制空隙的产生。
此外,由于根据透明面材的尺寸形成粘附层,因此与以往的粘附片不同,不需要根据透明面材和其它面材的尺寸剪裁粘附层。特别是低弹性模量的粘附层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其形状因剪裁而变形、粘合时该变形部残存空隙的情况。
<显示装置>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显示装置2包括显示面板50以及以粘附层14与显示面板50相接的方式粘合于显示面板50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1。
显示装置2包括保护板10、显示面板50、夹于保护板10和显示面板50间的层状部18、包围层状部18周围的堰状部20、与显示面板50连接的搭载有驱动显示面板50的驱动IC的柔性印刷布线板60(FPC)。
(显示面板)
图示例的显示面板50是将设有彩色滤光膜的透明面材52和设有TFT的透明面材54介以液晶层56粘合并将其用一对偏振片58夹持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一例,但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并不仅限于图示例的面板。
显示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电极的一对电极间或具有形成于同一面内的多对电极对的基板与透明基板之间等夹持有光学状态根据外部的电信号而发生变化的显示材料。根据显示材料的种类,有液晶面板、EL面板、等离子体面板、电子墨水型面板等。此外,显示面板具有使至少一方为透明基板的一对面材粘合的结构,以透明基板侧与层状部相接的方式配置。这时,一部分的显示面板中,有时在与层状部相接的一侧的透明基板的最外层侧设有偏振片、相位差片等光学膜。该情况下,层状部呈接合显示面板上的光学膜和保护板的形态。
为了使与堰状部的界面粘接力提高,可对显示面板的与层状部的接合面实施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可仅对周缘部进行,也可对面材的整个表面进行。作为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例举用能低温加工的粘接用底涂料等处理的方法等。
显示面板的厚度在通过TFT来驱动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通常为0.4~4mm,在EL面板的情况下通常为0.2~3mm。
(形状)
显示装置的形状通常为矩形。
对于显示装置的大小,由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特别适合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所以使用液晶面板的电视接收机的情况下,较好是0.5m×0.4m以上,特别好是0.7m×0.4m以上。显示装置的尺寸的上限大多根据显示面板的尺寸确定。此外,过大的显示装置在设置等方面难以处理。基于上述限制,显示装置的尺寸的上限通常为2.5m×1.5m左右。
保护板和显示面板的尺寸可大致相同,但根据与收纳显示装置的其它框体的关系,保护板大多比显示面板大一圈。此外,相反地,根据其它框体的结构,也可以使保护板比显示面板稍小。
(作用效果)
如果是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话,通过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以粘附层与显示面板相接的方式粘合于显示面板,因此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和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
此外,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中,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或者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因而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
此外,如果粘附层的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为103~107Pa,则与液晶面板粘合时的压力不会残留于粘附层,因此不会对液晶面板内的液晶排列产生不利影响,画质的下降得到抑制。
此外,通过使粘附层的堰状部的弹性模量比层状部的弹性模量大,将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粘合时,在粘合时可能会压力集中的粘附层周缘部可有效地防止粘附层的变形。此外,可防止粘合后不均匀的应力残留于粘附层,不会对液晶面板内的周缘部的液晶排列产生不利影响,画质的下降得到抑制。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将保护膜从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剥离后,在1kPa以下的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以粘附层与显示面板相接的方式重叠粘合的方法。
使粘附层的层状部的剪切弹性模量足够小的情况下,通过剥离保护膜时冷却粘附层而提高粘附层的剪切弹性模量,可容易地剥离保护膜。此外,剥离保护膜时的粘附层的变形得到抑制,可提高剥离保护膜后的粘附层的厚度均匀性,抑制与显示面板粘合时的空隙的产生。
冷却粘附层时的温度根据用作粘附层的树脂的玻璃化温度而不同,将玻璃化温度设为剪切弹性模量测定中显示损耗弹性模量的极大值的温度时,较好是设为比玻璃化温度高40℃左右的温度以下。下限的温度无特别限定,由于用于保护膜的树脂可能会在低温时变脆而在剥离时发生膜破裂,因此通常优选为-30℃左右。
粘合时的减压气氛在1kPa以下,较好是10~500Pa,更好是15~200Pa。
从将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重叠时至解除减压气氛为止的时间可以是数小时以上的较长时间,但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较好是在1小时以内,更好是10分钟以内。
将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粘合后,可再次对固化不完全的粘附层进行光照或加热来促进粘附层的固化,使粘附层的固化状态稳定。
(作用效果)
如果是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话,由于使用在透明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预先形成有粘附层的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因此与显示面板的粘合工序仅实施1次即可,与显示面板的粘合简便。
此外,在1kPa以下的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通过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以粘附层与显示面板相接的方式重叠粘合,因此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不易残存空隙。
此外,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因此在透明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也得到充分抑制。
此外,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中,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或者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因而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的空隙的产生得到充分抑制。
此外,如果粘附层的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为103~107Pa,则在显示面板与粘附层的界面不易产生空隙。此外,在减压气氛下将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粘合后将其放回大气压气氛下时,空隙容易消失。
此外,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中,粘附层具有由堰状部和层状部形成的结构,因此可在大面积的透明面材表面在保持厚度的均匀性的同时形成较厚的粘附层,在容易弯曲的大面积的显示面板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的粘合中也可充分抑制空隙的产生。
实施例
以下,示出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有效性而实施的例子。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应解释为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例1和3为实施例,例2为比较例。
(数均分子量)
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使用GPC装置(东曹株式会社(TOSOH社)制,HLC-8020)求得。
(粘度)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通过E型粘度计(东机产业株式会社(東機産業社)制,RE-85U)测定。
(厚度)
对于粘附层的层状部和堰状部的厚度,通过激光位移计(基恩士公司制,LK-G80)对10处进行测定,求出平均值。
难以通过所述激光位移计测量的情况下,使用表面粗糙度形状测定机(东京精密株式会社制,SURFCOM 1400D-12)等测量层状部和堰状部的厚度。
(雾度值)
雾度值使用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東洋精機製作所社)制的Haze-gardⅡ按照ASTM D 1003进行测定。
(剪切弹性模量)
对于粘附层的层状部的剪切弹性模量,使用流变仪(安东帕公司制,分子流变仪PhysicaMCR-301),使测定转子与透光性固定板的间隙与层状部的厚度相同,在该间隙配置未固化的第一组合物或第二组合物,隔着透光性的固定板对未固化的第一组合物或第二组合物照射固化所需的光的同时测定固化过程的剪切弹性模量,测定规定的固化条件下的层状部和堰状部的剪切弹性模量。
[例1]
(透明面材)
在长794mm、宽479mm、厚3mm的钠钙玻璃板的一侧表面的周缘部通过含黑色颜料的陶瓷印刷形成呈框状的遮光印刷部,使透光部为长698mm、宽392mm。接着,在带有保护膜的状态下将防反射膜(日本油脂株式会社(日本油脂社)制,ReaLook X4001)粘合在遮光印刷部的整个背面,制成保护板A。
(支承面材)
在长814mm、宽499mm、厚3mm的钠钙玻璃的一面用橡胶辊以保护膜的粘附面与玻璃相接的方式粘贴长900mm、宽600mm、厚0.075mm的保护膜(东赛罗株式会社(東セロ社)制,Puretect VLH-9),制成粘贴有保护膜的支承面材B。
(显示面板)
从市售的32英寸液晶电视接收机(PC得波特株式会社(ピーシーデ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社)制,HDV-32WX2D-V)取出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为长712mm,宽412mm,厚约2mm。在液晶面板的两面粘贴有偏振片,在长边的一侧接合有6块驱动用FPC,FPC的端部接合有印刷布线板。图像显示区域为长696mm,宽390mm。将该液晶面板记作显示面板G。
(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将分子末端以环氧乙烷改性的2官能聚丙二醇(由羟值算出的数均分子量:4000)和1,6-己二异氰酸酯以6比7的摩尔比混合,再用丙烯酸异冰片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大阪有機化学工業社)制,IBXA)稀释后,在锡化合物的催化剂存在下于70℃使其反应,向所得的预聚物中以约1比2的摩尔比加入丙烯酸-2-羟基乙酯于70℃使其反应,从而获得30质量%的以丙烯酸异冰片酯稀释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下记作UC-1)溶液。UC-1的固化性基团数为2,数均分子量为约55000。UC-1溶液的60℃时的粘度为约580Pa·s。
将90质量份UC-1溶液和1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共栄社化学社)制,Light Ester HOB)均匀地混合而获得混合物。将100质量份该混合物、0.9质量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汽巴精化公司(チバ·スペシャルティ·ケミカルズ社)制,IRGACURE 184)、0.1质量份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光聚合引发剂,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CURE 819)和0.04质量份2,5-二叔丁基氢醌(阻聚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東京化成社)制)均匀地混合,获得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C。
将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C加入容器并以开放状态设置于减压装置内,将减压装置内减压至约20Pa并保持10分钟,从而进行脱泡处理。对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C的25℃时的粘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约1400Pa·s。
(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将分子末端以环氧乙烷改性的2官能聚丙二醇(由羟值算出的数均分子量:4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4比5的摩尔比混合,在锡化合物的催化剂存在下于70℃使其反应,向所得的预聚物中以约1比2的摩尔比加入丙烯酸-2-羟基乙酯于70℃使其反应,从而获得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下记作UA-1)。UA-1的固化性基团数为2,数均分子量为约24000,25℃时的粘度为约830Pa·s。
将40质量份UA-1、2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Light Ester HOB)和4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均匀地混合,然后向100质量份该混合物中均匀地溶入0.3质量份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光聚合引发剂,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CURE 819)、0.04质量份2,5-二叔丁基氢醌(阻聚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0.5质量份正十二烷基硫醇(链转移剂,花王株式会社(花王社)制,THIOKALCOL 20)和0.3质量份紫外线吸收剂(汽巴精化公司制,TINUVIN 109),获得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
将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加入容器并以开放状态设置于减压装置内,将减压装置内减压至约20Pa并保持10分钟,从而进行脱泡处理。对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的25℃时的粘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1.7Pa·s。
(工序(a))
在保护板A的距遮光印刷部内缘约5mm的位置的整周按照宽约1mm、涂布厚度约0.6mm的条件通过分配器涂布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C,形成未固化的堰状部。
(工序(b))
在涂布于保护板A的未固化的堰状部内侧的区域使用分配器以125g的总质量将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供给至多处。
供给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其间,未固化的堰状部的形状得到维持。
(工序(c))
将保护板A以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的面向上的方式平放在设置有一对平台的升降装置的减压装置内的下平台上。
使用静电卡盘使粘贴有保护膜的支承面材B以垂直方向上与保护板A的距离为30mm的方式保持在减压装置内的升降装置的上平台的下表面。
使减压装置呈密封状态,排气至减压装置内的压力达到约10Pa。通过减压装置内的升降装置使上下的平台接近,将保护板A和粘贴有保护膜的支承面材B介以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以2kPa的压力压接,保持1分钟。将静电卡盘断电,使支承面材离开上平台,以约15秒将减压装置内恢复至大气压气氛,获得由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形成的未固化的层状部被保护板A、保护膜和堰状部密封而成的层叠物E。
层叠物E中,堰状部的形状基本上维持最初的状态。
(工序(d))
从支承面材侧对层叠物E的堰状部和未固化的层状部均匀地照射来自化学灯的紫外线和450nm以下的可见光,使未固化的层状部固化,从而形成粘附层。尽管不需要以往采用注入法制造时所需的空隙除去工序,但未确认到粘附层中残留空隙等缺陷。此外,也未确认到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从堰状部漏出等缺陷。此外,粘附层的厚度(堰状部20的厚度和层状部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约0.4mm)。
(工序(e))
将支承面材从保护膜剥离,从而获得粘贴有保护膜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将该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水平配置在60℃的恒温槽内,加热1小时后取出。在保护板A与粘附层的界面未发现空隙。
剥离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的保护膜,在粘附层的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通过激光位移计测量比较了堰状部和层状部的形状,结果在堰状部与层状部的交界处附近有约20μm的阶差,堰状部更厚。层状部的厚度为0.4mm。
此外,以与上述工序(d)同样的条件固化并测定了粘附层的堰状部和层状部的剪切弹性模量,结果分别为7×105Pa、5×104Pa。
(显示面板的制造)
将显示面板G以显示面向上的方式平放在设置有一对平台的升降装置的减压装置内的下平台上。
使用静电卡盘使剥离保护膜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以粘附层面向下且与显示面板G的距离为30mm的方式保持在减压装置内的升降装置的上平台的下表面。这时,调节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的保持位置,使得显示面板G的显示区域全部配置在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的遮光印刷部所围成的透光部区域内。
使减压装置呈密封状态,排气至减压装置内的压力达到约10Pa。通过减压装置内的升降装置使上下的平台接近,将显示面板G和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介以粘附层以2kPa的压力压接,保持1分钟。将静电卡盘断电,使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离开上平台,以约20秒将减压装置内恢复至大气压,获得显示装置H。
将显示装置H静置10分钟后观察,结果在显示面板G与粘附层的界面发现多处微细的空隙。将显示装置H放置10小时后再次观察,结果空隙全部消失,获得显示面板G和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介以粘附层无缺陷地粘合的显示装置H。
将显示装置H放回取出显示面板G的液晶电视接收机的框体,重新连接布线并接通电源,结果获得均质且良好的图像,显示对比度比原来更高。即使用手指用力按压图像显示面也没有图像变形,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有效地保护了显示面板G。
用与显示面板G大致同样形状的厚2mm的钠钙玻璃代替显示面板G,通过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制造相同的工序粘合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F而获得层叠体H’。将层叠体H’与显示装置H同样放置10小时后,测定了层叠体H’的透光部的雾度值,结果在1%以下,显示了良好的透明性。
[例2]
除了不通过堰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C形成堰状部而仅用未固化的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D来形成粘附层以外,与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而获得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I。该情况下,与支承面材层叠时层状部稍稍流动而扩散至周缘侧,但在保护板A与粘附层的界面未发现空隙。
将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I的保护膜剥离,在粘附层的整面测定了基于固化后的层状部的粘附层厚度,结果周缘部相对于粘附层的中心部稍薄。
除了使用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I以外,与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将从与取出显示面板G的TV接收机同一机型的TV接收机取出的显示面板J在减压装置内与之粘合而获得显示装置K。
将显示装置K静置10分钟后观察,结果在显示面板J与粘附层的界面发现多处微细的空隙。显示装置K放置10小时后再次观察,结果粘附层的中央附近的空隙消失,但粘附层的周缘部残留多处向外部开放的空隙。
将显示装置K放回取出显示面板J的液晶电视接收机的框体,重新连接布线并接通电源,结果粘附层残存空隙的位置附近的图像不均质。
[例3]
除了将例1的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从0.3质量份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CURE 819)改为1质量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CURE 184)且不使用紫外线吸收剂(汽巴精化公司制,TINUVIN 109)以外,与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而获得粘贴有保护膜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L。将该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L水平配置在80℃的恒温槽内,加热30分钟后取出,在25℃静置约1周。在保护板A与粘附层的界面未发现空隙。
接着,将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L在-20℃的冷库中静置30分钟后取出,立即剥离保护膜。再在25℃静置1小时后,用激光位移计测量比较了粘附层的堰状部和层状部的厚度,结果在堰状部与层状部的交界处附近有约20μm的阶差,堰状部更厚。层状部的厚度为0.4mm。
此外,以与上述工序(d)同样的条件固化并测定了粘附层的层状部的剪切弹性模量,结果为1.5×105Pa。堰状部的弹性模量与例1同样为7×105Pa。
与例1同样地,将剥离保护膜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L和从与取出显示面板G的TV接收机同一机型的TV接收机取出的显示面板M在减压装置内粘合而获得显示装置N。
将显示装置N静置10分钟后观察,结果在显示面板M与粘附层的界面发现多处微细的空隙。将显示装置N放置24小时后再次观察,结果空隙全部消失,获得显示面板M和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L介以粘附层无缺陷地粘合的显示装置N。
将显示装置N放回取出显示面板M的液晶电视接收机的框体,重新连接布线并接通电源,结果获得均质且良好的图像,显示对比度比原来更高。即使用手指用力按压图像显示面也没有图像变形,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L有效地保护了显示面板M。
用与显示面板M大致同样形状的厚2mm的钠钙玻璃代替显示面板M,通过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制造相同的工序粘合于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L而获得层叠体N’。将层叠体N’与显示装置N同样放置24小时后,测定了层叠体N’的透光部的雾度值,结果在1%以下,显示了良好的透明性。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可简便地且在其它面材与粘附层的界面无空隙残留的情况下进行与其它面材(显示面板等)的粘合,可用于显示面板被透明面材所保护的显示装置等的制造。
在这里引用2010年5月2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20669号、2010年8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84081号和2010年8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84082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揭示。
符号的说明
1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
2    显示装置
10   保护板(透明面材)
14   粘附层
16   保护膜
18   层状部
20   堰状部
22   未固化的堰状部
24   区域
26   层状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36   支承面材
50   显示面板

Claims (7)

1.一种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包括透明面材和形成于透明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粘附层,其特征在于,
粘附层具有沿透明面材的表面展开的层状部和包围层状部周缘的堰状部,
在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堰状部的厚度比层状部的厚度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其特征在于,堰状部与层状部接近的区域是由自所述堰状部与所述层状部相接的面起在相对于所述堰状部的长边方向垂直且相对于透明面材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堰状部的厚度相同的长度以内的所述层状部形成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其特征在于,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为103~107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其特征在于,堰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比层状部的25℃时的剪切弹性模量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其特征在于,透明面材是显示装置的保护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粘附层表面的可剥离的保护膜。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
以粘附层与显示面板相接的方式粘合于显示面板的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
CN201510106690.3A 2010-05-26 2011-05-25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6986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0669 2010-05-26
JP2010120669 2010-05-26
JP2010-184081 2010-08-19
JP2010184081 2010-08-19
JP2010-184082 2010-08-19
JP2010184082 2010-08-19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5447.9A Division CN102905886B (zh) 2010-05-26 2011-05-25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8658A true CN104698658A (zh) 2015-06-10

Family

ID=4500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544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5886B (zh) 2010-05-26 2011-05-25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201510106690.3A Pending CN104698658A (zh) 2010-05-26 2011-05-25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544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5886B (zh) 2010-05-26 2011-05-25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9075A1 (zh)
JP (1) JP5757288B2 (zh)
KR (1) KR20130080775A (zh)
CN (2) CN102905886B (zh)
TW (1) TWI493012B (zh)
WO (1) WO20111489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092A (zh) * 2016-03-24 2017-10-0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7229091A (zh) * 2016-03-24 2017-10-0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2055A (en) 2009-10-30 2011-07-01 Asahi Glass Co Ltd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sealing portion formation, laminat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249552B (zh) 2010-12-08 2015-04-08 旭硝子株式会社 带粘合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KR20130137179A (ko) * 2010-12-08 2013-12-16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점착층이 형성된 투명 면재,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들의 제조 방법
JP6220123B2 (ja) * 2012-12-14 2017-10-2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3111810A1 (ja) * 2012-01-25 2013-08-0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WO2013137158A1 (ja) * 2012-03-14 2015-08-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5304922B1 (ja) * 2012-05-09 2013-10-02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849170B1 (en) 2012-05-09 2023-01-11 Dexerials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3238678A (ja) * 2012-05-11 2013-11-28 Asahi Glass Co Ltd 反射器
KR101974242B1 (ko) * 2012-05-22 2019-04-30 헨켈 아게 운트 코. 카게아아 액체 광학 투명성 광-경화성 접착제에 의한 기판 결합 방법
KR101373221B1 (ko) * 2012-06-13 2014-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140002470A (ko) 2012-06-29 2014-0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US9439315B2 (en) 2012-06-29 2016-09-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873407B2 (ja) * 2012-08-30 2016-03-01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コ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WO2014061607A1 (ja) * 2012-10-19 2016-09-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2945927B (zh) 2012-11-09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方法及显示器件
KR101973779B1 (ko) * 2012-11-19 2019-04-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JP5994618B2 (ja) 2012-12-14 2016-09-2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370706B1 (ja) 2012-12-14 2013-12-1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846487B1 (ko) * 2012-12-14 2018-04-09 데쿠세리아루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수지용 디스펜서
WO2014104226A1 (ja) * 2012-12-27 2014-07-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の製造方法
US9051493B2 (en) * 2013-03-28 2015-06-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together multiple functional layers of a flexible display
JP6443331B2 (ja) * 2013-04-25 2018-12-26 Agc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付き複層ガラス、ショーケース用ガラスドア及びショーケース
JP6115334B2 (ja) * 2013-06-07 2017-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6378866B2 (ja) * 2013-08-13 2018-08-2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9395795B2 (en) * 2013-09-20 2016-07-19 Apple Inc. System power management using communication bus protocols
KR102194305B1 (ko) * 2013-10-09 2020-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곡형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JP6528685B2 (ja) 2013-11-15 2019-06-12 Agc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878529B2 (en) 2013-12-09 2018-01-30 Charlotte Arce Adhesive disposable container
CN103915473B (zh) * 2013-12-13 2017-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复合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与剥离方法
JP2015157911A (ja) * 2014-02-25 2015-09-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803741U (zh) * 2014-03-04 2014-09-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辅助点胶装置
KR20170039183A (ko) 2014-08-06 2017-04-10 닛뽄 가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에 사용하는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JPWO2016035863A1 (ja) * 2014-09-05 2017-08-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粘着層
CN107615367B (zh) 2015-06-05 2019-10-01 Agc株式会社 车载显示装置
JP6479589B2 (ja) * 2015-06-22 2019-03-0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00004B2 (ja) 2015-08-04 2020-05-27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BR112018006258A2 (pt) * 2015-09-28 2018-10-16 Zephyros Inc ?estrutura adesiva com um substrato e um revestimento adesivo?
JP6561823B2 (ja) 2015-12-18 2019-08-21 Agc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ガラス積層体
JP6610321B2 (ja) * 2016-02-15 2019-11-27 Agc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2520709B1 (ko) * 2016-04-19 2023-04-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용 보호테이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879302B2 (ja) 2016-05-31 2021-06-02 Agc株式会社 カバーガラス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958555B2 (ja) 2016-08-03 2021-11-02 Agc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および表示装置
DE102017010240A1 (de) 2016-11-07 2018-05-0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Laminate
CN110199340A (zh) * 2017-02-07 2019-09-03 迪睿合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6495965B2 (ja) * 2017-04-21 2019-04-0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805966B2 (ja) * 2017-05-24 2020-12-23 Agc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カバー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979285B2 (ja) * 2017-05-26 2021-12-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7275471B2 (ja) 2017-10-02 2023-05-18 Agc株式会社 透明基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9090695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的制作方法、柔性面板和显示装置
JP6786647B2 (ja) * 2019-03-07 2020-11-1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975834B2 (ja) * 2019-03-07 2021-12-0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0728909A (zh) * 2019-09-29 2020-01-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贴合屏幕的方法
JP7184843B2 (ja) * 2020-04-30 2022-12-0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2000A (ja) * 2006-07-14 2008-11-20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樹脂組成物及び表示装置
CN101398545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保护板一体的显示元件、及使用该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TW201000309A (en) * 2008-04-17 2010-01-01 Asahi Glass Co Ltd Glass laminate, display panel with support,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with support
EP2100725A4 (en) * 2006-12-28 2011-02-23 Asahi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0473U (zh) * 1988-05-23 1989-12-01
US4889754A (en) * 1988-09-12 1989-12-26 Temporary Windows, Inc. Temporary window
JP2003222909A (ja) * 2001-11-26 2003-08-08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硬化樹脂層を有する積層物品の製造方法
US6670008B1 (en) * 2002-04-09 2003-12-30 Amanda G. Ognissanti Tamper-evident label with multipl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of different sensitivity
KR20050073558A (ko) * 2002-10-17 2005-07-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브리지스톤 필름 및 그 점착제
JP2006290960A (ja) * 2005-04-07 2006-10-26 Geltec Co Ltd 光透過性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42602A (ja) * 2008-03-31 2009-10-22 Panasonic Corp 粘着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2000A (ja) * 2006-07-14 2008-11-20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樹脂組成物及び表示装置
EP2100725A4 (en) * 2006-12-28 2011-02-23 Asahi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398545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保护板一体的显示元件、及使用该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TW201000309A (en) * 2008-04-17 2010-01-01 Asahi Glass Co Ltd Glass laminate, display panel with support,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with suppor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092A (zh) * 2016-03-24 2017-10-0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7229091A (zh) * 2016-03-24 2017-10-0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148990A1 (ja) 2013-07-25
TWI493012B (zh) 2015-07-21
KR20130080775A (ko) 2013-07-15
CN102905886A (zh) 2013-01-30
CN102905886B (zh) 2015-04-22
WO2011148990A1 (ja) 2011-12-01
TW201211196A (en) 2012-03-16
US20130029075A1 (en) 2013-01-31
JP5757288B2 (ja)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5886B (zh)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3249552B (zh) 带粘合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2667893B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249553B (zh) 带粘合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2549481B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958945B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39312B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US8748505B2 (en)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seal part, laminate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CN103886806A (zh)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1765497B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采用该组合物的透明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32380B (zh)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02811875A (zh) 车辆用窗材的制造方法
CN104703795A (zh) 带粘附层的透明面材、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936778A (zh) 带粘合层的透明面材、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TW201544330A (zh) 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顯示裝置及彼等之製造方法、以及黏著片
CN104859273A (zh)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层叠体及带粘合层的透明面材
CN102770799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596572B (zh)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04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