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6336Y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6336Y
CN2896336Y CNU2005200381531U CN200520038153U CN2896336Y CN 2896336 Y CN2896336 Y CN 2896336Y CN U2005200381531 U CNU2005200381531 U CN U2005200381531U CN 200520038153 U CN200520038153 U CN 200520038153U CN 2896336 Y CN2896336 Y CN 28963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photoreceptor
electrifier frame
unit
ima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381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村直哉
佐腾正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63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63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09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for space saving, e.g.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0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colo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34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9Structural door desig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主壳体;至少一个感光构件;多个显影单元;转印单元;第一保持单元;以及导向单元。感光构件具有支撑轴。每个显影单元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显影剂容纳部分在其顶侧具有开口。每个显影单元还具有设置在显影剂容纳部分的开口附近的显影剂携带构件。第一保持单元保持多个沿第一移去方向成排排列的显影单元。第一移去方向与感光构件的支撑轴垂直。第一保持单元容纳在主壳体中的第一容纳位置。导向单元使第一保持单元能在第一容纳位置和在第一移去方向上与第一容纳位置分开的第一移去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对于2004年1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78081的优先权。该优先权申请的所有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内熟知的一种类型的成像装置具有能够可分离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盒。诸如公布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01-272899中的这种类型的成像装置包括具有诸如感光鼓的辊以及可在与这些辊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从成像装置壳体中移去的成像单元。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o.2004/165910A1中公布的成像装置中,盖被定位在显影盒上方的成像装置壳体上。为了覆盖和显露显影盒,盖绕着绞链转动。当被显露时,显影盒能够从显影装置中移去。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01-272899公开的成像装置中,由于多个辊沿着轴向被拉出,抽出辊的大孔必须在装置的框架上形成。该孔使得保持成像装置的刚度很困难。
还有,由于显影剂从该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容纳部分向下提供,这样就有显影剂可能泄漏到成像装置里面的危险。
而且,必须使被用作支撑和定位每个辊的轴承或其它构件从辊的轴上撤回。因此又产生了诸如保持每个辊的精确位置的问题。
另外,由于在框架的一个侧壁上形成的大孔位于每个辊轴的一个纵向端的一侧。因此,每个辊轴只在它的另一纵向端被框架的另一侧壁支撑。因此难以保持每个辊的精确位置。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o.2004/165910A1公开的成像装置中,由于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部分向上提供,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显影剂的泄漏。然而,由于在安装和移去显影盒时打开和关闭的盖很大,因此难以可靠地将盖紧固在装置壳体上(除了盖以外的装置壳体部分)。换句话说,盖可能容易相对于主壳体移动,也就可能减弱成像装置的刚度。
考虑到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显影剂成像的成像装置,该装置具有增强刚度的壳体并且能够防止显影剂弄脏装置内部。
为了获得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主壳体;至少一个感光构件;多个显影单元;转印单元;第一保持单元;以及导向单元。静电潜像在感光构件的表面上形成。感光构件具有支撑轴。每个显影单元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显影剂容纳部分在它的顶侧具有开口。每个显影单元还具有设置在显影剂容纳部分的开口附近并且通过将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部分提供到感光构件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的显影剂携带构件。转印单元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第一保持单元保持多个沿第一移去方向排列成一排的显影单元。该第一移去方向与感光构件的支撑轴垂直。第一保持单元容纳在主壳体中的第一容纳位置。导向单元使第一保持单元能在第一容纳位置和在第一移去方向上与第一容纳位置分开的第一移去位置之间移动。
因此,显影剂容纳部分在它的顶部具有开口,第一保持单元能够在与感光构件的支撑轴垂直的第一移去方向上被移去。这种结构保持了成像装置的刚度并且能够防止显影剂弄脏成像装置的内部。这种结构也保证了成像装置中各个组件的定位精确性。
                             附图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方面将参照下列附图被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方面的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
图2是当门被打开时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
图3是显示显影单元被拉出的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
图4是显示显影单元被移去后感光鼓单元被拉出的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
图5(a)是显示当显影单元仍被安装时感光鼓单元被移去的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
图5(b)是说明感光鼓单元被安装在打印机主壳体中的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中的剖面视图;
图5(c)是从其左侧看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中的右侧导向壁以及说明设置在右侧导向壁上的凸连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5(d)是从其内(左)侧看感光鼓单元中框架的右侧壁以及说明设置在右侧壁的内(左)侧的凹连接构件和中间齿轮的侧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上述方面的打印机(多功能装置)的变化的侧剖面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说明方面的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
图8(a)是说明当清洁单元被附接到转印单元以及显影单元位于显影单元中的感光鼓与转印单元中的中间转印带相接触的位置时的安装在打印机中的显影单元和转印单元的说明图;
图8(b)是说明当清洁单元从转印单元分离以及显影单元位于显影单元中的感光鼓与转印单元中的中间转印带不相接触的位置时安装在打印机中的显影单元和转印单元的另一说明图;
图9是显示设置在打印机的主壳体中并且用于将显影单元和转印单元安装到打印机中的导向机构的打印机的侧视图;
图10是显影单元正被移去时的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以及
图11是转印单元正被移去时的打印机的侧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的成像装置将参照附图被说明,其中相同的部件和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标记以避免重复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的打印机10的侧剖面视图。如图1所示,打印机10为串联式彩色激光打印机,包括显影单元11,感光鼓单元81,提升显影单元11的提升机构20,转印单元50a,定影单元60,馈入单元70,排出盘80以及曝光装置35。
在下面的说明中,当打印机10设置在将被使用的取向时“前”,“后”,“上”,“下”,“右”和“左”被用来限定各种部件。在该实例中,打印机10的门21(将在后面说明)被设置的一侧在下文中被称为“前侧”。左右方向将在下文中也被称为“横向方向”。
接下来,各个组件将被更详细地说明,首先说明显影单元11。
显影单元11包括用作保持器的托盘12;分别使用品红色(M),青色(C),黄色(Y)以及黑色(BK)的各种颜色形成可见图像的显影盒31M,31C,31Y和31BK。下文中,除非标识特定的颜色,带有附有表示颜色的字母(例如,M,C,Y以及BK)的参考数字的组件将被单独用参考数字综合或总体标识(例如显影盒31)。
每个显影盒31包括用作显影盒31的外壳并在其中容纳色粉的显影剂外壳39(39M,39C,39Y和39BK)。
显影辊36(36M,36C,36Y和36BK)被设置在显影单元11中的各自的显影盒31中。利用导电硅橡胶作为基本材料的每个显影辊36被形成为圆柱形,其表面覆盖含氟的树脂或橡胶材料。然而,显影辊36不是必须由导电硅橡胶作为基本材料构成,而是可以由例如导电聚氨酯橡胶作为替代构成。显影辊36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设定为小于色粉的平均粒径9μm的3-5μm。
显影盒31还配备供应辊37(37M,37C,37Y和37BK)。每个供应辊37由导电海绵辊体形成并且被构成为利用海绵的弹力施加的压力与各自的显影辊36相接触。供应辊37能够由导电硅橡胶,EPDM,聚氨酯橡胶等形成的适当的泡沫构件构成。
每个显影盒31还包括厚度调节片38(38M,38C,38Y和38BK)。厚度调节片38包括由片状不锈钢等构成并被固定在各自的显影剂外壳39的壁上的基部,以及由含氟的绝缘硅橡胶或绝缘橡胶或合成树脂形成的自由端。每个厚度调节片38的自由端利用压力从下侧与各自的显影辊36接触。
上述的显影辊36被分别设置在各个显影剂外壳39的上方。每个显影剂外壳39在靠近顶部具有开口39a(图3),通过这个开口色粉被从外面提供到显影辊36。
托盘12由矩形的底壁12c,从底壁12c的外周边缘竖立的侧壁12d以及隔开由底壁12c和侧壁12d形成的内部空间的多个分隔板12a构成。
切口12b在各个显影盒31的底壁12c上形成使其不阻挡从曝光装置35向感光鼓单元81发射的激光束的路径。各个显影盒31的切口12b在与分隔板12a分开的位置上形成。构成感光鼓单元81的组件(具体的,感光鼓32,充电器34等将在后面说明)位于各自的切口12b的上方。这种结构减少了色粉从切口12b散落的可能,从而防止色粉弄脏托盘12下方打印机10的内部。
U形的切除部12e(见图3)在每个显影盒31的侧壁12d上形成。通过支撑轴36a显影辊36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各自的切除部12e中(见图2)
显影盒31通过将显影辊36的支撑轴36a接合在各自的切除部12e中以及将显影盒31的周边与侧壁12d和隔板12a相接触而被安装在托盘12中。因此,利用在横向方向(左右方向)上水平延伸的支撑轴36a,显影盒31能够被正确地定位在托盘12中。
接下来感光鼓单元81将被更详细地说明。感光鼓单元81包括方形或矩形管状的框架82。在框架82内,感光鼓单元81包括感光鼓32(32M,32C,32Y和32BK),清洁辊33(33M,33C,33Y和33BK)以及充电器34(34M,34C,34Y和34BK)。倒U形的切除部82c(见图2)对应于各个显影盒31在框架82中形成。切除部82c能够与显影辊36的支撑轴36a相接合。
安装在感光鼓单元81中的各个感光鼓32(有机感光体)通过在例如中空铝管上覆盖具有正充电特性的感光层形成。感光层被形成为具有20μm或更大的厚度。而且,中空铝管被用作接地层。
清洁辊33是用导电海绵等形成的弹性辊并且被设置成与感光鼓32的下部滑动接触。在显影过程完成后清洁辊33从感光鼓32清除的残留色粉在规定的循环内再次返回到感光鼓32。由于打印机10使用无清洁器显影方法,然后色粉被显影辊36回收并返回到显影盒31。
充电器34是栅控式电晕充电装置。充电器34在感光鼓32的旋转方向上清洁辊33的下游侧的位置从底侧与各自的感光鼓32的表面相对但不接触。
曝光装置35由本技术领域内熟知的激光扫描单元构成。曝光装置35设置在显影单元11的下方并与显影单元11分开规定的距离,与感光鼓32和充电器34垂直交迭。曝光装置35在感光鼓32的旋转方向上充电器34的下游位置向感光鼓32的表面发射激光束。为了在感光鼓32的表面上形成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像,曝光装置35基于图像数据向感光鼓32的表面发射激光束。
当以这种方式设置在显影单元11的下方时,曝光装置35比设置在装置的顶部时受到振动影响的可能性更小。
利用这种结构,供应辊37向各自的显影辊36提供充正电的色粉,并且各个厚度调节片38使携带在显影辊36上的色粉被保持为均匀的薄层。然后,根据反转显影方法,在感光鼓32上形成的充正电的静电潜像可在显影辊36和各自的感光鼓32之间的接触点利用充正电的色粉显影,从而形成非常高质量的图像。
接下来,转印单元50a将被更详细地说明。转印单元50a包括中间转印带58,中间转印带58绕其成圈并被支撑的驱动辊51和52,以及中间转印辊53(53M,53C,53Y以及53BK)。
中间转印带58是用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制成的导电片并被形成带状。中间转印带58与各个感光鼓32接触地循环运行。中间转印辊53在与各个感光鼓32相对的位置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8的圈内。
中间转印带58被设置成使与感光鼓32相对的表面在水平方向上从品红色显影盒31M向黑色显影盒31BK移动。
为了暂时将形成在各个感光鼓32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8上,规定的电压被施加到中间转印辊53上。第二转印辊54被设置在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的位置也就是说与驱动辊52相对的位置,该位置相对于中间转印带58移动方向在感光鼓32的下游侧并且在中间转印带58的与感光鼓32相对一侧的表面上。规定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二转印辊54上。结果,携带在中间转印带58上的四色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
清洁单元55被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8相对于感光鼓32的相对侧。清洁单元55包括刮擦构件56和外壳57。转印操作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8上的色粉被刮擦构件56刮擦掉并被收集在外壳57内。
接下来,定影单元60将被更详细地说明。定影单元60包括相互接触旋转的加热辊61和压力辊62。诸如卤素灯的加热器63被设置在加热辊61的里面以在通电时发出热量来升高加热辊61的温度。在色粉图像已经被转印到纸张P上后,当纸张P被夹在打印操作过程中被加热到约180℃的定影温度的加热辊61和向加热辊61施加压力的压力辊62之间并被输送时,色粉图像通过热量和压力定影在纸张P上。
定影单元60没有被设置在托盘12或感光鼓单元81上,而是设置在打印机10的顶部。因此,定影单元60不会受到托盘12或感光鼓单元81运动的影响。
接下来,馈入单元70将被更详细地说明。馈入单元70设置在打印机10的最底部并且包括容纳纸张P的装纸盘71以及馈入纸张P的拾取辊72。馈入单元70被构造成以在规定的时间馈入纸张,该时间与由曝光装置35,显影盒31,感光鼓32以及中间转印带58实施的成像过程相关。设置在馈入方向上拾取辊的下游侧的一对输送辊73接收通过馈入单元70馈入的纸张P并且将纸张P输送到中间转印带58和第二转印辊54之间的接触点(辊隙点)。
容纳排出的纸张P的排出盘80被设置在定影单元60的排出侧。接收纸张P并将纸张P排出到排出盘80的输送辊对91和93设置在定影单元60的下游侧。
接下来,提升机构20将被更详细地说明。提升机构20包括转动轴21a,绕转动轴21a摆动而打开和关闭的门21,支撑显影单元11的支撑基座22,多个直接固定在支撑基座22下方的提升构件25,可滑动地支撑提升构件25的多个提升支撑构件24,水平移动构件26,在水平方向上可滑动地支撑水平移动构件26的水平运动支撑构件27,以及将门21连接到水平移动构件26并且将水平移动构件26连接到提升构件25的连接构件23。
端壁22a设置在支撑基座22的一端(以下称为“后端”),门21被设置在其相对端(以下称为“前端”)。当显影单元11被置于支撑基座22上与端壁22a接触且门21被转动而开闭时,支撑基座被提升或降低,从而允许显影单元11(显影辊36)被安装到感光鼓32或从感光鼓32分离。提升机构20的操作将在后面做更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打印机10的操作将被详细说明。首先,当感光鼓32被驱动旋转时充电器34向各自感光鼓32的表面上的感光层施加均匀电荷。接下来,这些感光层被曝光装置35基于品红,青,黄和黑的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曝光。通过将品红色色粉,青色色粉,黄色色粉和黑色色粉沉积在各个潜像上,显影盒31显影分别以品红,青,黄和黑的颜色在各个感光鼓32的感光表面上形成的潜像。以这种方式形成在感光鼓32上的品红,青,黄和黑色的色粉图像暂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8的表面上。为了转印色粉图像,使每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在中间转印带58上叠加,每种颜色的色粉图像以稍许的时间差形成,该时间差考虑到中间转印带58的速度和感光鼓32的位置。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2上的任何色粉被各个清洁辊33暂时保留。
如上所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58上的四色色粉图像在第二转印辊54和中间转印带58之间的辊隙点被转印到从馈入单元70馈入的纸张P上。色粉图像被定影单元60定影到纸张P上后,纸张P被排出到排出盘80,从而完成四色图像的形成。
接下来,提升机构20的操作将参照图1和2被说明。
当门21被关闭时,如图1所示,支撑基座22向上升高。换句话说,水平移动构件26移动到后侧,并且通过将提升构件25连接到水平移动构件26的连接构件23,提升构件25被垂直向上移动。因此,支撑基座22也垂直向上移动。
在这种状态下,也就是说,当支撑基座22被向上推的时候,显影辊36的支撑轴36a被接合在框架82上形成的切除部82c(见图2)中。因此,显影单元11和感光鼓单元81被相互相对定位。在图1上这时显示的显影单元11的位置将在后面称为“第一容纳位置”。
从这种状态中,当如图2所示门21被打开时,支撑基座22被往下拉,使其靠近曝光装置35。
更具体地,当门21打开时运动的连接构件23拉动水平移动构件26,从后侧向前侧移动水平移动构件26。通过将水平移动构件26移动到前侧,提升构件25通过连接构件23垂直向下移动。
当显影单元11连同支撑基座22一起垂直向下移动时,显影辊36的支撑轴36a与形成在框架82中的切除部82c分离,使显影单元11能够在支撑基座22的顶表面上自由移动。图2中显影单元11此时的位置在下面将被称为“等待位置”。结果,显影单元11能够在与将感光鼓32支撑在框架82上的后面将说明的支撑轴32a垂直的大体水平的方向(向前方向)上被拉动。
接下来,显影单元11和感光鼓单元81被移去的操作将参照图3到5(c)被说明。
如图3所示,显影单元11能够从打印机10的壳体部分拉开,使只有品红色显影盒31M或另一显影盒31能够从显影单元11移去。
通过继续拉动显影单元11,显影单元11能够完全从打印机10的壳体移去,如图4所示。显影单元11正好被完全从打印机10拉出前的如图3所示的位置将被称为“第一移去位置”。
即使当显影单元11完全从打印机10拉出时,显影盒31仍保持安装在托盘12的底壁12上的显影单元11中。因此,显影单元11能够被放置在几乎任何地方,包括倾斜或不规则的表面。
如图4和图5(a)所示,显影单元11已经被移去后,感光鼓单元81能够在与显影单元11从打印机10移去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去方向或向前方向)上从打印机10的壳体被拉动和移去。当感光鼓单元81被安装在打印机10中时图1所示的位置将被称为“第二容纳位置”。感光鼓单元81正好被完全从打印机10中拉出前的如图4所示的位置将被称为“第二移去位置”。
如图5(a)所示,感光鼓单元81能够在不先移去显影单元11的情况下被移去。为了完成这个操作,可分离地固定感光鼓单元81的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被设置在打印机10的壳体中。与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相接合的突出部被设置在感光鼓单元81上。
更具体地,多个突出部82a在感光鼓单元81的框架82上形成。突出部82a沿水平方向延长。对应于各个感光鼓32的插入通孔82b也在框架82上形成。每个感光鼓32具有插入到各自的插入通孔82b的支撑轴32a。当被插入到插入通孔82b时,支撑轴32a从框架82的外表面稍许突出。
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包括与多个在框架82上形成的突出部82a相接合的第一接合槽85a,以及与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相接合的第二接合槽85b。
第二接合槽85b配备:分别与感光鼓32(32M,32C,32Y和32BK)的支撑轴32a相接合的接合部(缺口)85c(85cM,85cC,85cY和85cBK);以及将感光鼓32(32M,32C,32Y和32BK)的支撑轴32a推入各自的接合部85c(85cM,85cC,85cY和85cBK)并限制支撑轴32a从该处向外移动的推动构件(例如片簧)85d(85dM,85dC,85dY和85dBK)。
第二接合槽85b的底部被形成在靠近接合部85c(85cM,85cC,85cY和85cBK)的倾斜区域85e(85eM,85eC,85eY和85eBK)的斜面上。
当将感光鼓单元81安装到打印机10的壳体中时,感光鼓单元81沿着第一接合槽85a和第二接合槽85b被插入到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中并被固定在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与接合部85c接触的位置。结果,如图2所示使感光鼓32接触中间转印带58。因此,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被正确定位在打印机10的主壳体中。支撑轴32a在与向前方向即显影单元11和感光鼓单元81的移去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左右方向)水平延伸。
当感光鼓单元81从打印机10的壳体移去时,拉动动作施加一个抵抗推动构件85d的推动力的力,使支撑轴32a与接合部85c分离并且沿着第二接合槽85b被拉出。结果,框架82沿着第二接合槽85b的底表面的倾斜区域85e稍许向下向前移动,并且如图4所示使感光鼓32与中间转印带58脱离接触。
更具体地,如图5(b)所示,框架82具有右侧壁82R,左侧壁82L,前侧壁82F和后侧壁82B。插入通孔82b贯穿每个右侧壁82R和左侧壁82L形成。
一对帽32b被安装到每个管形感光鼓32的一对相对的轴端(右侧和左侧轴端)。鼓齿轮43(43M,43C,43Y和43BK)被附接到每个感光鼓32(32M,32C,32Y和32BK)的一个轴端(右侧轴端)。每个鼓齿轮43固定地安装到相应的感光鼓32上,并且不能相对于感光鼓32旋转。换句话说,每个感光鼓32同鼓齿轮43一起旋转。
旋转轴32a被设置成沿着每个感光鼓32的中心轴延伸。旋转轴32a向右延伸,在感光鼓32的右侧端穿过帽32b和鼓齿轮43,并且向左延伸,在感光鼓32的左侧端穿过另一个帽32b。因此,旋转轴32a在横向方向(左右方向)上在感光鼓32的轴向向外突出。感光鼓32能够相对于旋转轴32a旋转。
每个感光鼓32被支撑在框架82上,它的旋转轴32a被插入而通过对应的插入通孔82b。如图5(b)所示,旋转轴32a被插入而通过插入通孔82b并且在横向方向上从框架82向外突出,也就是说,从右侧壁82R向右突出和从左侧壁82L向左突出。支撑轴32a的突出量互不相同。也就是说,在感光鼓32BK中的支撑轴32a的突出量最小,在感光鼓32Y中的支撑轴32a的突出量第二最小,在感光鼓32C中的支撑轴32a的突出量第三最小,而在感光鼓32M中的支撑轴32a的突出量最大。
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具有一对在横向方向(左右方向)上相隔一定距离的导向壁(右侧导向壁85R和左侧导向壁85L)。每个导向壁85R,85L包括第一接合槽85a(图5(a))和第二接合槽85b。如图5(b)所示,感光鼓单元81被安装在该对导向壁85L和85R之间的空间中,右侧壁82R与右侧导向壁85R相对并且左侧壁82L与左侧导向壁85L相对。
每个第二接合槽85b具有:接纳黑色感光鼓32BK的突出支撑轴32a的黑色槽部85bBK;接纳黄色感光鼓32Y的突出支撑轴32a的黄色槽部85bY;接纳青色感光鼓32C的突出支撑轴32a的青色槽部85bC;和接纳品红色感光鼓32M的突出支撑轴32a的品红色槽部85bM。
黑色槽部85bBK,黄色槽部85bY,青色槽部85bC和品红色槽部85bM被定位成在横向方向(左右方向)相互转换。也就是说,黑色槽部85bBK在最里侧,黄色槽部85bY在第二最里侧,青色槽部85bC在第三最里侧,而品红色槽部85bM在最外侧。
在每个导向壁85R,85L中,黑色槽部85bBK,黄色槽部85bY,青色槽部85bC和品红色槽部85bM从导向壁85R,85L的前端(未显示)向后延伸互相不同的长度。也就是说,黑色槽部85bBK延伸得最远,黄色槽部85bY延伸得第二远,青色槽部85bC延伸得第三远,而品红色槽部85bM延伸得最短。
如图5(b)和5(c)所示,每个导向壁85R,85L具有:在黑色槽部85bBK最远端的黑色端壁85fBK,在黄色槽部85bY最远端的黄色端壁85fY,在青色槽部85bC最远端的青色端壁85fC和在品红色槽部85bM最远端的品红色端壁85fM。
如图5(a)和5(c)所示,每个导向壁85R,85L具有:在黑色槽部85bBK的顶部靠近黑色端壁85fBK的黑色接合部85cBK,在黄色槽部85bY的顶部靠近黄色端壁85fY的黄色接合部85cY,在青色槽部85bC的顶部靠近青色端壁85fC的青色接合部85cC和在品红色槽部85bM的顶部靠近品红色端壁85fM的品红色接合部85cM。每个感光鼓32(32BK,32Y,32C或32M)的支撑轴32a被接合在相应的接合部85c(85cBK,85cY,85cC或85cM)中。
如图5(b)和5(c)所示,每个导向壁85R,85L具有:在黑色槽部85bBK的底部靠近黑色端壁85fBK的黑色倾斜区域85eBK,在黄色槽部85bY的底部靠近黄色端壁85fY的黄色倾斜区域85eY,在青色槽部85bC的底部靠近青色端壁85fC的青色倾斜区域85eC和在品红色槽部85bM的底部靠近品红色端壁85fM的品红色倾斜区域85eM。换句话说,每个槽部85bBK,85bY,85bC或85bM的底表面在对应的倾斜区域85eBK,85eY,85eC或85eM逐步升高而到达相对应的端壁85fBK,85fY,85fC或85fM。
如图5(b)和5(c)所示,每个导向壁85R,85L具有:在黑色槽部85bBK底部黑色倾斜区域85eBK上的黑色推动构件85dBK,在黄色槽部85bY底部的黄色倾斜区域85eY上的黄色推动构件85dY,在青色槽部85bC底部青色倾斜区域85eC上的青色推动构件85dC和在品红色槽部85bM底部品红色倾斜区域85eM上的品红色推动构件85dM。在此例中,每个推动构件85d为片簧,用于将对应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推入相应的接合部85c中并限制支撑轴32a从该处向外移动。因此,向框架82外突出的旋转轴32的右侧和左侧两端(纵向端)通过打印机10的主壳体上右侧和左侧导向壁85R和85L上的推动构件85d(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被保持在接合部85c中。
如图5(d)所示,两个凹连接构件41被设置在右侧壁82R上。每个凹连接构件41被设置在框架82的内侧,也就是说,设置在右侧壁82R的左侧。每个凹连接构件41可绕着它在横向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旋转。每个凹连接构件41具有沿着凹连接构件41的旋转轴延伸并且在凹连接构件41的右侧轴端开口的接纳孔41a。接纳孔41a的开口端经由通过右侧壁82R形成的通孔(没有显示)被暴露在框架82的外面(右侧壁82R的右侧)。外齿轮41b在凹连接构件41的在框架82的内侧(右侧壁82R的左侧)上的一部分的外周边上形成。
如图5(c)所示,两个凸连接构件40设置在右侧导向壁85R上。每个凸连接构件40可绕其在横向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虽然没有显示,电动机设置在打印机10壳体中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的外侧,也就是说,设置在右侧导向壁85R的右侧。凸连接构件40连接到电动机。因此凸连接构件40能够被电动机驱动而绕其旋转轴旋转。
当感光鼓单元81被安装在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中时,移动的凸连接构件40在横向方向上从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向内突出。也就是说,移动的凸连接构件40从右侧导向板85R向左突出。凸连接构件40被插入凹连接构件41的接纳孔41a。结果,凸连接构件40与凹连接构件41相接合。注意,当感光鼓单元81相对于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移动以便被安装到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或从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移去时,凸连接构件40从凹连接构件41中撤回。
如图5(b)和图5(d)所示,设置在感光鼓32(32BK,32Y,32C和32M)右侧轴端的鼓齿轮43(43BK,43Y,43C和43M)位于框架82的内侧,也就是说,位于右侧壁82R的左侧。如图5(d)所示,四个中间齿轮42被设置在框架82的内侧,也就是说,设置在右侧壁82R的左侧。每个中间齿轮42都与一个凹连接构件41的外齿轮41b和一个鼓齿轮43啮合,凹连接构件41的外齿轮41b和鼓齿轮43将该中间齿轮42夹在两者之间。因此,当感光鼓单元81被安装在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中时,动力通过凸连接构件40,凹连接构件41,中间齿轮42以及鼓齿轮43从打印机10壳体中的电动机传递到感光鼓32。因此,感光鼓32能够被驱动而旋转。
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0在其机壳体中配备:在感光鼓32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35;具有容纳色粉并有在顶侧形成的开口的显影剂外壳39,和具有设置在靠近显影剂外壳39中的开口,并且通过将色粉从显影剂外壳39提供到感光鼓32而将曝光装置35形成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的显影辊36的多个显影盒31;以及将形成在感光鼓32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第二转印辊54和中间转印辊53。打印机10也包括容纳在打印机10壳体中第一容纳位置处的与感光鼓32独立的托盘12。托盘12保持在与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垂直并且大体上水平的移去方向上成排排列的多个显影盒31。托盘12能够在与支撑轴32a垂直并且大体上水平的移去方向上从第一容纳位置拉到第一移去位置。
这种结构保持了打印机10的刚性并且防止色粉弄脏打印机10的内部。这种结构也方便了托盘12的移动。
这种结构也保证了定位打印机10的组件特别是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的精确性。
例如,如果打印机10被构造成使诸如感光鼓32和显影辊36这样的辊沿着它们的轴向被抽出,当这些辊被安装在打印机10中时就难以可靠地固定辊的支撑轴。这些辊的支撑轴有可能摇晃以及偏离正确的位置。然而,由于打印机10被构造成使辊36在垂直于其轴向的大体上水平的方向上作为单个单元被移去,且使辊32在垂直于其轴向的大体上水平的方向上作为单个单元被移去,这样就可以防止辊的支撑轴的晃动,使支撑轴处于正确的位置。
因为感光鼓32在与其轴向(左右方向)垂直的向前方向上作为单个单元被移去,这就不必在位于支撑轴32a的纵向端的主壳体的任何一侧(右侧或左侧)上形成开口。因此,打印机10的主壳体能够在支撑轴32a的纵向两端支撑支撑轴32a。也就是说,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能够通过左侧和右侧导向壁85L和85R在支撑轴32a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支撑轴32a。这种结构保证支撑轴32a位于正确的位置。当被框架82的右侧壁和左侧壁82R和82L支撑时,感光鼓32能够在与支撑轴32a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从打印机10容易地移去。
第二接合槽85b的底部被形成在靠近接合部85c(85cM,85cC,85cY和85cBK)的倾斜区域85e(85eM,85eC,85eY和85eBK),使在感光鼓单元81被移去时感光鼓32不会由于抵靠在中间转印带58上滑动而被损坏。或者说,第二接合槽85b被构造成使感光鼓32在支撑轴32a到达接合部85c之前不与转印单元50a(中间转印带58)接触。
打印机10被构造成使在感光鼓32和曝光装置35保留在打印机10的主壳体中时显影盒31能够被拉出。因此,被移去部分的重量能够被减轻,可以防止打印机10翻倒。而且,通过减少被移去的组件的数量,打印机10壳体上的组件通过其被移去的开口的尺寸(通过打开盖21在打印机10的框架形成的开口的尺寸)能够被减小,使打印机10变得刚硬。
而且,托盘12可以通过由连接构件23,提升支撑构件24,提升构件25以及水平移动构件26构成的移动机构在第一容纳位置(图1)和位于第一容纳位置和第一移去位置(图3)之间的等待位置(图2)之间移动。这种结构方便了托盘12的移动。
注意,为了相对于打印机10的主壳体牢固地固定和精确地定位显影单元11,在第一容纳位置容纳托盘12或从第一容纳位置移去托盘12的操作需要相对大的力。当移动托盘12时,利用由连接构件23,提升支撑构件24,提升构件25和水平移动构件26构成的移动机构实施在第一容纳位置容纳托盘12或从第一容纳位置移去托盘12的操作。因此,打印机10方便了托盘12的移动。
而且,第一容纳位置(图1)和等待位置(图2)相互垂直分开并且都定位在感光鼓32和曝光装置35之间。因此,当从第一容纳位置将托盘12移动到等待位置时,利用支撑基座22,连接构件23,提升支撑构件24,提升构件25和水平移动构件26,托盘12能够很容易垂直移动。
而且,托盘12能够在支撑基座22的顶表面上滑动,使托盘12能够在支撑基座22的顶表面上在第一容纳位置和第一移去位置之间移动。因此,托盘12能够沿着支撑基座22移动,这就允许托盘12有平稳的运动。
打印机10包括位于在支撑基座22上移动的托盘12的路径上的门21,且当门21被打开时能够从第一容纳位置(图1)到第一移去位置(图3)移动托盘12。打印机10包括提升机构20,当门21从关闭状态改变到打开状态时,提升机构20通过驱动支撑基座22将托盘12从第一容纳位置移动到等待位置,并且当门21从打开状态改变到关闭状态时,提升机构20通过提升支撑基座22将托盘12从等待位置返回到第一容纳位置。利用这种结构,支撑基座22与门21的运动相结合而被驱动,从而有效地移动托盘12。而且,支撑基座22被构造成使托盘12在被移动到第一移去位置后能够从打印机10的壳体分离。
打印机10还包括:保持感光鼓32并且被容纳在主壳体中的第二容纳位置(图1)的框架82;以及在第二容纳位置和在大体水平的移去方向上与第二容纳位置分开的第二移去位置(图4)之间移动框架82的感光鼓单元导向机构85。
利用这种结构,显影盒31和感光鼓32能够被很容易地从打印机10的壳体移去。
移去显影单元11的方向和移去感光鼓单元81的方向为同一个方向。由于托盘12和框架82都能以相同的方向从打印机10移去,当考虑安装位置时,所需空间只需被分配在打印机10的一侧,方便了打印机10的安装。
托盘12包括用于可拆卸地保持显影盒31的多个分隔板12a和侧壁12d。每个显影盒31都具有与该分隔板12a和侧壁12d相接合的外周边部分。因此,显影盒31能被安装在托盘12中或从托盘12移去,使显影盒31能被个别地更换。结果,打印机10的运行成本能够降低。
而且,支撑基座22被构造成使托盘12在被移动到第一移去位置后能够从打印机10的壳体分离。因此,通过将托盘12从打印机10上移去,清洁或其它的维护能够很容易地在托盘12上和打印机10内部实施。
而且,显影剂外壳39具有形成在顶侧用于从外部提供色粉的开口,并且,显影辊36被设置在各自的显影剂外壳39的开口附近。托盘12为由底壁12c和从底壁12c的周边缘竖立的侧壁12d构成的盒状。因此,在托盘12上设置底壁12c加强了托盘12。而且,任何可能从显影盒31溢出的色粉被收集在底壁12c上,从而防止色粉弄脏打印机10的内部。
显影辊36具有用于定位的支撑轴36a,以及托盘12的侧壁12d包括与这些支撑轴36a接合的切除部12e。因此,通过将显影辊36设置在托盘12的顶边缘附近,能够使保持支撑轴36a的切除部12e变得更浅,从而防止托盘12强度的降低。
如上所述,通过改进打印机10的刚度,可以抑制成像过程中的振动。因此,上述的结构防止色粉由于这种振动而落入打印机10内部。
显影剂被从显影单元11向上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8上,然后从中间转印带58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记录介质被防止落下。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8上的显影剂被防止落入到打印机10中。
在打印机10中,在被抽出到规定位置(第一和第二移去位置)后每个显影单元11和感光鼓单元81都能够从打印机10中移去。然而,这些单元可以构造成更像桌子的抽屉。换句话说,能够设置一个接合部,在单元被抽出到规定位置(第一移去位置)时该接合部暂时阻挡该单元。该单元的前部被从这个位置向上提起,允许该单元通过该接合部而使其能够从打印机10的壳体移去。
而且,在打印机10中,可见图像暂时从感光鼓32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8上并且接着从中间转印带58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然而,可见图像也可以代之直接从感光鼓32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而且,支撑基座22被构造成在被移动到第一移去位置后使托盘12能够从打印机10的壳体分离。然而,支撑基座22也可以被代之构成为在不允许托盘12从打印机10的壳体分离的状况下支撑托盘12。
而且,被提供的打印机10只有成像功能,但可以被构造成为诸如图6所示的多功能装置5。除打印机10之外,这种多功能装置5还配备设置在打印机10上方的扫描仪110。
多功能装置5利用扫描仪110从文档中读取图像,曝光装置35基于扫描仪110生成的图像数据在感光鼓32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1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并且转印单元50a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如图6所示,多功能装置5的排出盘80被设置在扫描仪110和打印机10之间。由于显影盒31水平设置的多功能装置5具有低重心,即使当扫描仪110设置在打印机10上方时打印机10仍保持稳定。由于当扫描仪110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顶部时多功能装置5必须有高刚度,上述改进打印机10的刚度的结构在扫描仪110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顶部时可以保持多功能装置5的整体刚度。而且,通过将扫描仪110定位在顶部,托盘12和感光鼓单元81在从打印机10中移去的时候都不会与扫描仪110发生抵触。换句话说,由于扫描仪110不会妨碍托盘12或感光鼓单元81的移动,就不需要因为要移去托盘12或感光鼓单元81而移动扫描仪110。
而且,由于排出盘80被设置在打印机10壳体和扫描仪110之间,多功能装置5的整体高度能够比当排出盘80被设置在扫描仪110上方时低。而且,由于排出盘80不从装置突出,被装置占有的空间的量能够减少。
而且,控制面板112能够设置在扫描仪110的附近并且可以配备能够被用户操作的操作部114。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多功能装置5比可想象的将控制面板112设置在打印机10的外壁的装置用户界面更友好。
接下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打印机15将被说明,其中相同的部件和组件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标记,为的是避免重复的说明。只有打印机15的与上述打印机10不同的区域将在下面说明。
打印机15将参照图7到图11被说明。
打印机15包括:与上述打印机10中的门21相对应的用于移去托盘12的第一门21b;以及位于第一门21b上方的用于移去转印单元50b的第二门21c。
而且,尽管上述打印机10包括感光鼓单元81,但打印机15不包括感光鼓单元81。尽管在打印机10中感光鼓32,清洁辊33和充电器34被设置在感光鼓单元81里,但如图10所示,感光鼓32,清洁辊33和充电器34连同显影辊36和供应辊37一起被设置在显影盒31中。因此,感光鼓32被设置在显影辊36的附近。如图8(a)所示,与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接合的倒U形的切除部12h被形成在托盘12上。
如图7,图8(a)和图10所示,通过将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接合在切除部12h中并且使显影盒31的外周边与侧壁12d和分隔板12a接触,显影盒31被固定在规定位置。因此,通过利用离托盘12顶端最近的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来相对于托盘12定位显影盒31,形成在托盘12上的切除部12h能够做得较浅。
更具体地,感光鼓32具有用于定位的支撑轴32a,以及托盘12的侧壁12d包括与这些支撑轴32a相接合的切除部12h。因此,通过靠近托盘12的顶部边缘设置感光鼓32和显影辊36,保持支撑轴32a的切除部12h能够做得较浅,从而防止托盘12的强度降低。
如图8(a)所示,托盘12还具有能够与后述的接合槽87a(图9)相接合的突出部12i。
打印机15还具有替代上述打印机10的转印单元50a的转印单元50b。如图8(a)所示,转印单元50b与转印单元50a具有相同的组件。换句话说,转印单元50b具有驱动辊51和从动辊52,中间转印带58以及中间转印辊53。转印单元50b还包括支撑转印单元50b的组件的转印构件保持器59。
转印构件保持器59包括能够在后述的接合槽89a和89b(图9)中相接合的突出部59c和与后述的突出部55a接合的切除部59a和59b。
打印机15还包括替代上述打印机10的清洁单元55的清洁单元55b。清洁单元55b具有与清洁单元55相同的组件。换句话说,清洁单元55b具有刮擦构件56和外壳57。如图8(b)所示,清洁单元55b还具有能够沿在转印构件保持器59上形成的切除部59a和59b滑动并与其相接合的突出部55a。利用这种结构,清洁单元55b能够独立于转印构件保持器59安装和移去。
如图9所示,打印机15的壳体包括用于使显影单元11自由安装和移去的显影导向机构87和用于使转印单元50b自由安装和移去的转印单元导向机构89。
显影导向机构87包括与形成在托盘12上的多个突出部12i相接合的第一接合槽87a和与感光鼓32的支撑轴32a相接合的第二接合槽87b。
对于每个支撑轴32a,显影导向机构87的第二接合槽87b配备与支撑轴32a相接合的接合部87c和将支撑轴32a推动到接合部87c中使其不在其中移动的推动构件(例如片簧)87d。
对于每个突出部12i,第一接合槽87配备与突出部12i相接合的接合部87e和将突出部12i推动到接合部87e中使突出部12i不在其中移动的推动构件(例如片簧)87f。
尽管没有显示,显影导向机构87具有与参照图5(b)说明的左侧和右侧导向壁85L和85R相似的左侧和右侧导向壁。
配备接合部87c和推动构件87d的第二接合槽87b被形成在显影导向机构87中的每个左侧和右侧导向壁上,并且具有与配备接合部85c和推动构件85d的上述第二接合槽85b(图5(a),图5(b)和图5(c))相同的结构。
尽管没有显示,倾斜区域和端壁以与上述倾斜区域85e和端壁85f(图5(a),图5(b)和图5(c))相同的方式在各个第二接合槽87b中形成。尽管没有显示,凸连接构件40以与上述参照附图5(c)相同的方式被设置在显影导向机构87中。
尽管没有显示,感光鼓32由托盘12支撑,其支撑轴32a以与上述参照附图5(b)相同的方式突出。从托盘12突出的支撑轴32a的两个纵向端(右侧和左侧端)通过显影导向机构87中右侧和左侧导向壁上的推动构件87d被保持在第二接合槽87b的接合部87c中。
尽管没有显示,感光鼓32具有与上述参照附图5(d)相同的方式的鼓齿轮43。凹连接构件41和中间齿轮42以与上述参照附图5(d)相同的方式被设置在托盘12中。
在托盘12的前后侧上的突出部12i以与上述参照附图5(b)说明的支撑轴32a相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突出量在横向方向(左右方向)上从托盘12向外突出。
配备接合部87e和推动构件87f的第一接合槽87a被设置在显影导向机构87的每个左侧和右侧导向壁上,并且具有与上述配备接合部85c和推动构件85d的第二接合槽87b相同的结构。尽管没有显示,倾斜区域和端壁以与上述倾斜区域85d和端壁85f相同的方式被形成在每个第一接合槽87a中。
利用这种结构,当将托盘12安装到打印机10壳体中时托盘12能够沿着第一接合槽87a和第二接合槽87b插入显影导向机构87,并且当支撑轴32a与接合部87c相接合以及突出部12i与接合部87e相接合时能够被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结果,如图7和图8(a)所示,使感光鼓32与中间转印带58接触。当托盘12从打印机10的壳体移去时,托盘12上的拉力抵抗推动构件87d和推动构件87f的推动力,直到支撑轴32a和突出部12i分别从接合部87c和接合部87e分离。结果,托盘12沿着第一和第二接合槽87a和87b的倾斜区域向下和向前稍许移动,并且使感光鼓32脱离与中间转印带58的接触,如图8(b)和图10所示。随后,当支撑轴32a和突出部12i分别沿着第二接合槽87b和第一接合槽87a被导向时托盘12能够被移去。
第一接合槽87a和第二接合槽87b在靠近接合部87c和接合部87e附近的斜面处形成,使感光鼓32不会因为在移去托盘12时抵靠中间转印带58滑动而被损坏。换句话说,第一接合槽87a和第二接合槽87b被构造成使感光鼓32在支撑轴32a到达接合部87c之前不与转印单元50b(中间转印带58)接触。
转印单元导向机构89被设置在显影导向机构87的上方并且包括与形成在转印构件保持器59上的突出部59c相接合的接合槽89a和89b。
接合槽89a形成在打印机15前侧(朝向移去方向一侧)较高的斜面处。接合槽89a包括:与在其后侧形成在转印构件保持器59上的突出部59c相接合的在后侧(远离移去方向一侧)上的接合部89c;以及推动突出部59c防止突出部59c从接合部89c移出的推动构件89d。接合槽89b在大体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并且用于接纳在其前侧形成在转印构件保持器59上的突出部59c。
当将转印构件保持器59安装到具有这种结构的转印单元导向机构89中时,突出部59c被插入接合槽89a和89b中,直到在后侧的突出部59c接触接合部89c,此时转印构件保持器59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为了移去转印构件保持器59,转印构件保持器59的前侧(在前侧与接合槽89b接合的突出部59c)被提升,直到突出部59c从接合槽89b退出。从这个位置开始(转印构件保持器59的前侧被提升),拉动转印构件保持器59的前侧而将其移去。
利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5,通过首先打开第一门21b然后将显影单元11拉出,诸如图10中所示的品红色显影盒31M的显影盒31能够被单独移去。
如图11所示,转印单元50b能够通过打开第二门21c被移去。此时,清洁单元55b连同转印单元50b一起被移去。
而且,当第二门21c被打开时,清洁单元55b能够在不移去转印单元55b的情况下被单独移去。因此,这种结构方便了清洁单元55b的维护。
由于通过打印机15的侧面而不是顶部将转印单元50b插入和移去,插入和移去转印单元50b的机构能够在诸如图6所示的具有设置在顶部的扫描仪110的多功能装置中采用。
打印机15能够获得与打印机10所获得的同样的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参照上述各个方面被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很明显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在每个上述的打印机10和15以及多功能装置5中,多个感光鼓32与多个显影盒31一一对应地设置,也就是说,与多个不同的颜色一一对应。然而,可以为所有多个显影盒31也就是说为所有多种不同的颜色仅设置一个单个的感光鼓32。在这种情形下,曝光装置35在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时间在单个感光鼓32上形成多种颜色的多个静电潜像。每个显影盒31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对应颜色的可见图像。转印单元50a或50b将形成在单个感光构件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或者,可以设置小于显影盒31数量的两个或更多感光鼓32。每个感光鼓32可以用以形成一个或两个将由对应的一个或两个显影盒31显影的静电潜像。
可以替代感光鼓应用感光鼓之外的诸如感光带的感光构件。

Claims (13)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包括:
主壳体;
至少一个感光构件,静电潜像在其表面上形成,感光构件具有支撑轴;
多个显影单元,每个显影单元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显影剂容纳部分在它的顶侧具有开口,每个显影单元还具有显影剂携带构件,显影剂携带构件设置在显影剂容纳部分的开口附近,并且通过将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部分提供到感光构件而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
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第一保持单元,该第一保持单元保持沿第一移去方向成排排列的多个显影单元,第一移去方向与感光构件的支撑轴垂直,第一保持单元被容纳在主壳体中的第一容纳位置;和
导向单元,其能使第一保持单元在第一容纳位置和在第一移去方向上与第一容纳位置分开的第一移去位置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持单元包括多个接合部,并且其中每个显影单元包括接合部,第一保持单元可分离地保持多个显影单元,每个显影单元的接合部与第一保持单元的对应的接合部相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主壳体上方,读取文档上形成的图像并基于该图像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单元;和
基于由图像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在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壳体和图像读取单元之间并且容纳已经在其上形成可见图像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容纳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持单元为具有底壁和从底壁外周边延伸的侧壁的盒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显影剂携带构件包括突出部;以及
第一保持单元的侧壁具有切除部,显影剂携带构件的突出部与该切除部相接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单元在第一保持单元被移动到第一移去位置时使第一保持单元能够从主壳体分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构件包括与多个显影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感光构件,静电潜像被形成在多个感光构件的表面上,每个感光构件具有支撑轴,
其中在每个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剂携带构件通过将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部分提供到感光构件来将形成在对应的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
其中转印单元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其中第一移去方向与感光构件的支撑轴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转印单元包括设置在显影单元上方并且在显影剂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之前暂时以叠加的状态保持从感光构件提供的显影剂的中间转印构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第一保持单元为具有底壁和从底壁外周边延伸的侧壁的盒状;以及
其中每个感光构件被设置在对应的显影剂携带构件的附近;
支撑轴从每个感光构件突出;以及
第一保持单元的侧壁具有切除部,感光构件的支撑轴与该切除部相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持感光构件并被容纳在主壳体中第二容纳位置的第二保持单元;和
使第二保持单元能在第二容纳位置和在第二移去方向上从第二容纳位置分开的第二移去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导向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去方向和第二移去方向大体上一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壳体包括:
在感光构件的支撑轴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开一定距离的一对相对的壁,该对相对的壁具有一对接合部;和
设置在该对相对的壁上的一对推动构件,当第二保持单元在第二容纳位置时,该对推动构件将感光构件的支撑轴的两个纵向端推向该对接合部。
CNU2005200381531U 2004-12-27 2005-12-23 成像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896336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78081 2004-12-27
JP2004378081A JP4134984B2 (ja) 2004-12-27 2004-12-27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6336Y true CN2896336Y (zh) 2007-05-02

Family

ID=3569564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61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9125B (zh) 2004-12-27 2005-12-22 成像装置
CNB2005101340340A Active CN100426153C (zh) 2004-12-27 2005-12-22 成像装置
CNU20052003815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896336Y (zh) 2004-12-27 2005-12-23 成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61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9125B (zh) 2004-12-27 2005-12-22 成像装置
CNB2005101340340A Active CN100426153C (zh) 2004-12-27 2005-12-22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9) US7447467B2 (zh)
EP (1) EP1674949B1 (zh)
JP (1) JP4134984B2 (zh)
CN (3) CN101369125B (zh)
AT (1) ATE492835T1 (zh)
DE (1) DE602005025449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6153C (zh) * 2004-12-27 2008-10-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5534B2 (ja) * 2004-12-27 2009-05-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6370B2 (ja) * 2005-04-11 2011-02-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486907B2 (en) 2006-01-11 2009-0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ray for carrying a process cartridge
JP5152550B2 (ja) * 2007-01-30 2013-02-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37647B2 (ja) 2007-05-15 2013-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48489B2 (ja) * 2007-08-10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135305B2 (en) * 2007-10-18 2012-03-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90495B2 (ja) * 2007-10-18 2010-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311437B2 (en) * 2007-12-04 2012-11-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etachable cartridge
JP4556992B2 (ja) * 2007-12-04 2010-10-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2836B2 (ja) * 2007-12-27 2012-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91516B2 (ja) * 2008-01-29 2010-1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48490B2 (ja) * 2008-01-31 2010-09-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4080B2 (ja) * 2008-01-31 2012-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8695A (ja) * 2008-05-30 2009-12-1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735671B2 (ja) 2008-06-24 2011-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3148B2 (ja) * 2008-06-24 2011-0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8273B2 (ja) 2008-06-30 2010-07-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91569B2 (ja) 2008-07-22 2010-1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1916B2 (ja) * 2008-07-25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96054B2 (ja) * 2008-07-25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65667B2 (ja) 2008-09-29 2010-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47032B2 (ja) * 2008-10-22 2012-06-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7776B2 (ja) * 2008-11-28 2011-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26179B2 (en) 2008-11-28 2012-12-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ndem type photosensitiv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05709B2 (ja) * 2009-01-13 2012-08-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37304B2 (ja) * 2009-02-09 2011-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244136B1 (en) 2009-02-09 2020-04-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accommodating vessel and developing device
JP4565666B2 (ja) * 2009-03-19 2010-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8611782B2 (en) 2009-09-18 2013-12-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development unit attachable thereto
KR101090828B1 (ko) * 2009-10-26 2011-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캐리어의 보조판장치
JP5471390B2 (ja) * 2009-12-10 2014-04-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798B2 (ja) * 2010-07-16 2014-03-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清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0184B2 (ja) * 2010-08-02 2013-03-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1948B2 (ja) * 2010-09-14 2015-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766191B2 (ja) * 2010-09-24 2011-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93753B2 (ja) * 2011-01-14 2013-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38820B2 (ja) 2011-01-14 2013-1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04805B2 (ja) 2011-01-14 2013-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75514B2 (ja) * 2011-02-01 2011-09-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50923B2 (ja) * 2011-02-10 2015-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06817B2 (ja) 2011-02-10 2013-06-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06816B2 (ja) 2011-02-10 2013-06-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3966B2 (ja) * 2011-05-30 2015-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5737576B2 (ja) * 2011-06-13 2015-06-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8611B2 (ja) 2011-06-27 2016-0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8609B2 (ja) * 2011-06-27 2016-0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8530B2 (ja) * 2011-06-27 2015-08-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1255B2 (ja) 2011-06-30 2015-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51048B2 (ja) * 2011-06-30 2015-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82901B2 (ja) * 2011-07-28 2015-09-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74231B2 (ja) 2011-07-29 2016-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4626B2 (ja) * 2011-08-29 2015-1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0754B2 (ja) * 2011-08-31 2015-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14078A (ja) 2011-11-29 2013-06-10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
JP5910079B2 (ja) * 2011-12-28 2016-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848397B1 (ko) * 2012-01-16 2018-05-28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5938947B2 (ja) * 2012-02-29 2016-06-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07596B2 (ja) 2012-05-31 2016-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781B2 (ja) * 2012-06-01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2633B2 (ja) * 2012-06-27 2016-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42043B2 (en) * 2012-08-01 2016-05-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nit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59922B2 (ja) * 2012-11-26 2014-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40071810A (ko) * 2012-12-04 2014-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잼 제거방법
KR101968538B1 (ko) * 2012-12-12 2019-04-12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유한회사 잼 제거장치,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잼 제거방법
JP6127997B2 (ja) 2014-01-31 2017-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6806B2 (ja) * 2014-06-20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ユニット
JP6311518B2 (ja) * 2014-07-31 2018-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720372B2 (en) * 2014-11-28 2017-08-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14474B2 (ja) 2015-01-27 2018-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55905B2 (ja) 2015-03-05 2019-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171523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Motorola Mobility Llc Assisted Auto White Balance
JP6946628B2 (ja) 2016-09-30 2021-10-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61059A (ja) * 2017-09-27 2019-04-1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7118657B2 (ja) * 2018-02-09 2022-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46644A (ja) 2018-09-21 2020-03-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59603B2 (ja) * 2019-07-10 2023-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79984B2 (ja) * 2019-09-19 2023-11-1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56220A (ja) * 2020-09-29 2022-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6367A (en) 1988-11-07 1991-07-30 Konica Corporatio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2165165A (ja) 1988-12-19 1990-06-26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CA2003398A1 (en) 1988-11-21 1990-05-21 Shizuo Morita Color copy machine with detachable process cartridge
US4999680A (en) * 1989-04-11 1991-03-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Support assembly for multiple development stations in an electrostatographic reproduction apparatus
US4963936A (en) * 1989-12-05 1990-10-16 Xerox Corporation Developer unit mounting apparatus
US5471284A (en) * 1990-01-19 1995-1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depletion detection feature
US5258816A (en) 1990-01-26 1993-11-02 Konica Corporation Cleaning device for a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053820A (en) * 1990-03-12 1991-10-01 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 Developing module drive system for an electrographic printer
US5220386A (en) 1990-08-31 1993-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leanable transfer material carrying means
US5132732A (en) * 1991-01-22 1992-07-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Dual axis displacement lifting mechanism for a development apparatus
JPH05257340A (ja) 1992-03-11 1993-10-08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5444515A (en) 1993-02-23 1995-08-22 Konica Corporatio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ountable cartridge therein
US5537188A (en) 1993-08-20 1996-07-16 Konica Corporatio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rocess cartridge and a color developer cartridge
US5541720A (en) 1993-10-14 1996-07-30 Konica Corporatio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rocess cartridge and a color developing unit
US5666599A (en) 1994-04-06 1997-09-09 Hitachi, Ltd.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JP3432299B2 (ja) 1994-06-08 2003-08-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プリンタ
JPH0836346A (ja) 1994-07-22 1996-02-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6471A (ja) 1995-10-09 1997-04-22 Universal Hanbai Kk 遊技機の紙幣取扱装置
US5758232A (en) 1995-10-24 1998-05-26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artridge for developing devices
JPH09160471A (ja) 1995-12-13 1997-06-20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69625A (ja) 1996-03-29 1997-10-14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305948B2 (ja) 1996-03-29 2002-07-2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9078A (ja) * 1996-11-21 1998-06-02 Hitachi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H10161421A (ja) 1996-12-05 1998-06-19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07439A (ja) 1997-05-02 1998-11-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84799A (ja) 1997-09-05 1999-03-30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815139B2 (ja) 1999-09-06 2006-08-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25337A (ja) 1999-10-26 2001-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7389B2 (ja) * 1999-11-02 2005-0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形成装置
JP3716737B2 (ja) 1999-12-22 2005-11-16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1111480B1 (en) 1999-12-22 2007-06-27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nter device with split-shell housing and locking means for the shafts of a plurality of image forming means
JP3638112B2 (ja) 2000-03-03 2005-04-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72899A (ja) 2000-03-24 2001-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08049A (ja) 2000-09-27 2002-04-10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32011A (ja) 2000-10-30 2002-05-09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感光体保護部材
JP2002148898A (ja) 2000-11-13 2002-05-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45349B2 (ja) 2001-01-23 2004-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8320A (ja) 2001-03-09 2002-09-18 Hitachi Koki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97000A (ja) 2001-03-29 2002-10-0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96885A (ja) * 2001-03-30 2002-10-09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15497A (ja) 2001-06-29 2003-01-17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708011B2 (en) * 2001-07-05 2004-03-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ystem for forming color images
JP2003015378A (ja) 2001-07-05 2003-01-17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07975A (ja) 2001-09-27 2003-04-1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1331525A3 (en) 2002-01-25 2004-06-2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image quality and maintenance workability
JP3968301B2 (ja) 2002-02-19 2007-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890294B2 (ja) 2002-02-19 2007-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025642B2 (ja) 2002-01-25 2007-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41476A (ja) 2002-02-20 2003-08-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EP1347344A3 (en) 2002-03-20 2007-10-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carri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280491A (ja) 2002-03-20 2003-10-02 Seiko Epson Corp 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6104A (ja) 2002-04-22 2003-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04183A (ja) 2002-05-30 2004-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37889A (ja) 2002-07-04 2004-02-05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907209B2 (en) 2002-07-18 2005-06-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ndem-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transfer belt
JP2004061723A (ja) 2002-07-26 2004-02-2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214368B2 (ja) 2002-08-06 2009-0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262897C (zh) 2002-08-06 2006-07-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载体盒及使用该图像载体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455A (ja) 2002-09-18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JP2004109886A (ja) 2002-09-20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239558B2 (ja) 2002-11-12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918744B2 (ja) 2003-02-24 2007-05-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9937A (ja) 2003-03-18 2004-10-07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395008B2 (en) 2003-02-24 2008-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JP4134984B2 (ja) 2004-12-27 2008-08-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65534B2 (ja) 2004-12-27 2009-05-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9133B2 (ja) * 2006-01-11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6153C (zh) * 2004-12-27 2008-10-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5025449D1 (de) 2011-02-03
JP4134984B2 (ja) 2008-08-20
US20120027472A1 (en) 2012-02-02
US20090028602A1 (en) 2009-01-29
EP1674949B1 (en) 2010-12-22
US20130259524A1 (en) 2013-10-03
US7720413B2 (en) 2010-05-18
ATE492835T1 (de) 2011-01-15
CN100426153C (zh) 2008-10-15
US20150378304A1 (en) 2015-12-31
EP1674949A1 (en) 2006-06-28
US8265522B2 (en) 2012-09-11
US8064793B2 (en) 2011-11-22
US20140363204A1 (en) 2014-12-11
US8818233B2 (en) 2014-08-26
US7447467B2 (en) 2008-11-04
US9141068B2 (en) 2015-09-22
US9360828B2 (en) 2016-06-07
US20140105644A1 (en) 2014-04-17
CN101369125B (zh) 2011-12-14
JP2006184552A (ja) 2006-07-13
US8606142B2 (en) 2013-12-10
US20100209140A1 (en) 2010-08-19
CN101369125A (zh) 2009-02-18
US20120308273A1 (en) 2012-12-06
CN1797230A (zh) 2006-07-05
US8457520B2 (en) 2013-06-04
US20060140673A1 (en) 200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96336Y (zh) 成像装置
CN2867398Y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308780C (zh) 成像设备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处理盒
CN1090768C (zh) 显影盒及使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CN2867399Y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单元
CN1244026C (zh) 处理盒及成象设备
CN2731503Y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2886623Y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54887C (zh) 处理卡盒的再加工方法
CN2786663Y (zh) 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N101057187A (zh) 图像形成设备、色粉盒、显影剂盒和图像承载构件盒
CN1237412C (zh) 成像装置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供应盒
CN1667526A (zh) 成像设备、可安装于其上的单元及分离构件
CN1940775A (zh) 处理盒、成像装置、在装置主体上安装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CN194074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盒
CN1677261A (zh)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743978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591208A (zh)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779451Y (zh) 影像形成设备
CN1462911A (zh)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229199A (zh) 图象形成装置、彩色图象形成装置以及传送带组件
CN184122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1268C (zh) 具有安装定位结构的显影盒和电照相成像装置
CN101059682A (zh) 处理单元、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891011Y (zh) 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