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6900A - 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6900A
CN101846900A CN200910169037A CN200910169037A CN101846900A CN 101846900 A CN101846900 A CN 101846900A CN 200910169037 A CN200910169037 A CN 200910169037A CN 200910169037 A CN200910169037 A CN 200910169037A CN 101846900 A CN101846900 A CN 101846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toner
image
electrostatic image
specific add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9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6900B (zh
Inventor
田口哲也
坂井素子
五十岚润
高木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6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6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16Inorganic compounds treate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25Silicon-oxides; Silic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包含调色剂颗粒和附着于所述调色剂颗粒表面的外添剂颗粒,每一个所述外添剂颗粒均由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

Description

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所谓静电印刷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配有图像保持体(下文有时称为“感光体”)、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定影装置,并通过电子照相方式使用这些装置形成图像。近年来,静电印刷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各部件和体系的技术发展实现了高速化、高画质化和长寿命化。
为实现高画质,必须使用光学体系中形成的精细潜像来忠实地产生图像,且为了改善精细潜像的忠实再现性,试图减小调色剂的直径。从高速化和低能耗的观点考虑时,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定影的电子照相用调色剂和能够在低温下定影的电子照相用调色剂,也就是,需要能够以低定影能定影的电子照相用调色剂。为降低调色剂的定影能,使用具有相对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调色剂树脂(粘合剂树脂),或者添加增塑剂,而且理想的是在抑制调色剂颗粒凝集的同时降低定影能。
通常当调色剂在显影机等中经受应力时,附着于调色剂表面的外添剂游离或嵌埋,由此导致调色剂颗粒表面上不存在外添剂的区域增多,结果造成调色剂的非静电附着倾向于增加。该倾向性在能够以低能量定影的调色剂和调色剂材料中更为显著,因而需要有效地防止由于调色剂颗粒的凝集、调色剂颗粒对装置的附着以及由于调色剂颗粒粉末层流动性的降低所导致的调色剂对输送装置和回收装置的堵塞。
针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已经被公开,其中具有大直径的无机颗粒用作外添剂,由此防止外添剂游离或嵌埋(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第7-28276号公报和特开平第9-319134号公报)。
为改善流动性,公开了非磁性调色剂,其中疏水性二氧化硅以部分凝集状态附着于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第2-289859号公报),和下列技术,其中通过控制调色剂颗粒与外添剂的混合条件而使其中无机颗粒可逆凝集的松散凝集体附着于调色剂颗粒(例如参见日本特开第2000-221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不具有该构成的调色剂相比,所述调色剂能够防止堵塞输送路径。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列举如下。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包含调色剂颗粒和附着于所述调色剂颗粒表面的外添剂颗粒,每一个所述外添剂颗粒均由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
<2><1>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外添剂颗粒的由下式(1)表示的形状系数SF2在约110~约160的范围内:
[(颗粒周长^2)/(颗粒的投影面积*4*π)]×100    (1)。
<3><1>或<2>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附着于所述调色剂颗粒表面的所述外添剂颗粒的量以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颗粒数计为约5~约300。
<4><1>~<3>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构成所述外添剂颗粒的所述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D1和所述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D2满足由下式(2)表示的关系:
1.5≤D2/D1≤15    (2)。
<5><1>~<4>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约0.06μm~约1μm。
<6><1>~<5>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约0.02μm~约0.50μm。
<7><1>~<6>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每一个所述外添剂颗粒通过在投影面积上聚结约2~约300个一次颗粒而获得。
<8><1>~<7>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约35℃~约70℃。
<9>一种调色剂盒,所述调色剂盒能够在配有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上安装并拆卸,并容纳供给至所述显影单元的<1>~<8>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10>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含显影剂保持体,并容纳包含<1>~<8>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
<1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潜像保持体,
在所述潜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
用包含<1>~<8>中任一项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
将形成于所述潜像保持体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的转印单元,和
将所述记录介质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
根据方案<1>和<2>,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使用具有在上述范围之外的外添剂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所述调色剂能够防止堵塞输送路径。
根据方案<3>,与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的特定外添剂的量在上述范围之外的调色剂相比,所述调色剂能够进一步抑制输送通道中的异响。
根据方案<4>,与使用其中构成所述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D1和所述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D2不满足由式(2)1.5≤D2/D1≤15表示的关系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进一步抑制部件上的裂纹。
根据方案<5>,与使用其中特定的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不在上述范围内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调色剂颗粒对设备的附着。
根据方案<6>,与使用其中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不在上述范围内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调色剂颗粒对设备的附着。
根据方案<7>,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使用包含外添剂颗粒(其中每一个所述外添剂颗粒通过在投影面积上聚结超过300个一次颗粒而获得)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情况相比,采用本发明的调色剂能够可靠的防止输送通道的堵塞。
根据方案<8>,与使用其中调色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之外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可以更进一步抑制调色剂颗粒对定影部件的附着。
根据方案<9>,提供一种调色剂盒,与使用采用在上述范围之外的外添剂颗粒的调色剂盒的情况相比,使用本发明的调色剂盒能够抑制输送通道的堵塞。
根据方案<10>,提供一种处理盒,与使用采用在上述范围之外的外添剂颗粒的处理盒的情况相比,使用本发明的处理盒能够抑制输送通道的堵塞。
根据方案<11>,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与使用采用在上述范围之外的外添剂颗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相比,使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抑制输送通道的堵塞。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例的概略性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述本发明。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下文也简称为“调色剂”)中,调色剂颗粒包含一种或更多种粘合剂树脂,并在必要时包含诸如着色剂和防粘剂等其他添加剂。所述调色剂颗粒的特征在于含有附着于调色剂颗粒表面的外添剂颗粒(下文有时称为特定外添剂颗粒),所述外添剂颗粒由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
<由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的外添剂颗粒>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通过聚结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获得的无定形颗粒用作外添剂。通常,与形状系数SF大约为100的球状颗粒相比,通过磨碎等得到的无定形颗粒能够有效地防止被嵌埋于调色剂颗粒中,但是,由于其锐利的形状所致可能造成图像形成部件破裂,或在存在于调色剂颗粒上时造成被覆层的损伤。然而,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一次颗粒聚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是具有不平整表面且不存在锐利的角的无定形颗粒。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特定外添剂颗粒是包含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的外添剂颗粒。该无定形颗粒是具有不平整表面的凝集体,优选具有形状系数SF2为110或约110~160或约160的形状,该形状系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并由下式(1)表示:
[(颗粒周长^2)/(颗粒的投影面积*4*π)]×100    (1)
式(1)中,^2表示平方,*表示乘法。
一次颗粒的形状系数SF2如下确定。以电子显微镜(例如,Hitachi,Ltd.制造的S-4100)对特定外添剂颗粒进行观察并拍照,将其图像输入图像分析仪(例如,Nireko Corporation制造的LUZEX III),然后由300个以上的特定外添剂颗粒的颗粒周长和投影面积根据上式(1)确定各颗粒的SF2。
具体而言,形状系数SF2为110或约110~160或约160的特定外添剂颗粒是具有诸如下列形状的那些颗粒。
·具有不平整表面的颗粒,如马铃薯状或树莓状
·其中聚结有多个颗粒的颗粒,如达摩不倒翁状或翻滚玩偶状,或花生状
·具有突起的颗粒,如金平糖(在球形表面具有角状突起的日本糖果)状
·翘曲或变形的颗粒,如无胚芽的米饭粒和蚕豆状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中,多个一次颗粒以不可逆状态凝集聚结,从而形成在其表面上具有许多凹凸构造的颗粒形状。特定外添剂颗粒在其表面上具有凹凸结构,因此,即使当其附着于调色剂颗粒的表面并接受较强的纵向压力时,也比普通球状颗粒具有更大的进入调色剂颗粒的抵抗性,因而不易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普通球状颗粒与调色剂颗粒的接触点几乎只是单一点,因此,施加至接触点的压力集中于此,导致普通球状颗粒容易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不过,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特定外添剂颗粒在其表面上具有凹凸结构,因而与调色剂颗粒存在多个接触点,或者接触面积增大,因而推测出施加至一个接触点的压力被分散,使得外添剂颗粒不易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同时,由于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与调色剂颗粒具有多个接触点,或具有增大的接触面积,因而与普通球状颗粒相比,这种颗粒对调色剂颗粒有更强的附着力,由此推测出特定外添剂颗粒不易游离,能够防止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和记录介质受到游离的外添剂的污染。
即使当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用于具有清洁刮刀和调色剂回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时,由于由多个一次颗粒聚结而成的颗粒在其表面上具有许多凹凸结构,因而即使通过清洁刮刀在任何方向上施加应力,也能够防止特定外添剂颗粒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而且能够防止经回收的调色剂的流动性降低,因此,据推测几乎不会发生调色剂对设备的附着和经回收的调色剂对调色剂输送通道的堵塞。因而,调色剂特性的变化最小化,推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可用于具有调色剂回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具有再利用经回收的调色剂的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传统的外添剂颗粒如二氧化硅颗粒在添加至调色剂颗粒并在特定条件下搅拌时,有时会在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形成凝集体,不过这样的凝集体是暂时性静电凝集或非静电凝集的一次颗粒的凝集体。这样的凝集体,例如由于清洁刮刀所致或通过在显影装置内搅拌而经受应力时,将会破裂并以一次颗粒的状态分散。因为以一次颗粒的状态分散的外添剂容易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因此在凝集体以此方式因应力而破碎的情况中,也就是,在可逆聚结并凝集的颗粒中,几乎不表现出该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的效果。
还构想通过增大外添剂颗粒的直径防止外添剂颗粒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防止外添剂颗粒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的一定效果可以通过增大外添剂颗粒的直径而实现,但是,添加剂颗粒经受清洁刮刀等的压力或在显影装置内长期搅拌时,难以展示足够的效果。此外,使用单纯地大直径化的外添剂颗粒时,这些颗粒容易脱离调色剂颗粒,导致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的污染。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一次颗粒不可逆地聚结”是指即使在特定外添剂颗粒经受应力时,例如,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在显影装置内搅拌时或调色剂由清洁刮刀刮掉并在回收装置内回收时,所述特定外添剂颗粒维持其聚结时的初始形状而不会再次分成一次颗粒。
下面,将描述特定外添剂颗粒维持其聚结时的初始形状而不会再次分成一次颗粒的确认方法的一例。
改造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图像形成设备Apeos Port-II C7500的驱动单元,以使其显影装置可被单独驱动。通过连续输出白纸来驱动显影装置,设备内的显影剂通过搅拌经受应力。
这样,驱动显影装置2小时,然后从显影装置回收显影剂,接着在电子显微镜(例如,Hitachi,Ltd.制造的S-4100)下观察其调色剂,并与未在显影装置内经历驱动的显影剂进行比较。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项目包括粒径的变化和颗粒形状的变化。在电子显微镜下确定的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变化率和再分散率各自优选为30个数%以下。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多个一次颗粒聚结而成的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优选为0.06μm~1μm,数量平均长轴直径更优选为0.1μm~0.8μm。特定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在该范围内时,外添剂颗粒可以改善抑制其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的效果,并且所述外添剂颗粒对调色剂颗粒的附着性优异,从而抑制它们从调色剂颗粒脱离。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下确定特定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例如,Hitachi,Ltd.制造的S-4100)对外添剂颗粒进行观察并拍照,将其图像输入图像分析仪(例如,Nireko Corporation制造的LUZEX III),测定300个以上外添剂颗粒的等效圆直径、长轴直径和短轴直径,然后求取平均值,由此分别确定其数量平均粒径、长轴直径和短轴直径。
现在详细描述特定外添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中,其由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其中构成所述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D1和所述特定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D2满足由下式(2)表示的关系。也就是,从效果考虑时,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与目标特定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的比优选为1/15~2/3。
1.5≤D2/D1≤15    (2)
从上述观点考虑时,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优选为0.02μm或约0.02μm~0.50μm或约0.50μm,更优选为0.03μm或约0.03μm~0.3μm或约0.3μm。
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如下确定。用电子显微镜(例如,Hitachi,Ltd.制造的S-4100)对一次颗粒进行观察并拍照,将其图像输入图像分析仪(例如,Nireko Corporation制造的LUZEX III),测定300个以上一次颗粒的等效圆直径,以确定数量平均值。作为选择,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对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形状拍照,然后观察表面的不平整性和一次颗粒之间的接合面,由全体形状等测定一次颗粒的粒径。在该情况中,聚结前一次颗粒的形状和直径通过检测一次颗粒的可观察部分来推定,并以如上的相同方式确定。
如上所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优选不存在锐利形状,并且从该观点考虑时,构成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优选为球状或近似球状。具体而言,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具有的形状系数(SF1)优选为100~130,更优选为100~125。当球状的一次颗粒聚结在一起时,它们的聚结颗粒具有凹凸部分,不存在锐利的角。
一次颗粒的形状系数(SF1)如下确定。用电子显微镜(例如,Hitachi,Ltd.制造的S-4100)对一次颗粒进行观察并拍照,将它们的图像输入图像分析仪(例如,Nireko Corporation制造的LUZEX III),根据300个以上一次颗粒的最大长度和面积由下式(3)确定各一次颗粒的形状系数。
SF1=[(ML2/A)×(π/4)]×100    (3)
式(3)中,ML表示调色剂颗粒的绝对最大长度;A表示调色剂颗粒的投影面积;π表示圆周率。一次颗粒是真球形时,SF1=100,SF1为最小值。
只要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具有上述的形状,则对构成一次颗粒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使用通常可用于调色剂用外添剂的材料,对此没有限制。
一次颗粒是有机颗粒时,有机颗粒例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的氟树脂粉末、诸如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等脂肪酸金属盐,以及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尼龙或尿素树脂的颗粒。
一次颗粒是无机颗粒时,无机颗粒例如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镁、钛酸钙、钛酸锶、氧化锌、石英砂、粘土、云母、硅灰石、硅藻土、氯化铈、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铈、三氧化二锑、氧化镁、氧化锆、碳化硅或氮化硅的颗粒。
在这些材料中,考虑到减少对画质的影响时,优选乙烯基聚合性树脂或交联树脂的树脂颗粒,以及二氧化硅、氧化钛或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颗粒。
不可逆聚结一次颗粒的方法不作具体限定。
其具体实例例如包括:将通过分散聚合、乳化聚合或悬浮聚合得到的一次颗粒(有机颗粒)分散体加热至使一次颗粒的表面熔融,由此聚结多个颗粒的方法;将有机溶剂等添加至一次有机颗粒分散液中以使一次有机颗粒的表面熔融,由此聚结多个颗粒的方法;通过改变一次颗粒分散液的pH或通过添加凝集剂、盐等使一次颗粒凝集聚结的方法;使用粘合剂树脂使多个一次颗粒彼此附着的方法;通过在干燥一次颗粒分散液或一次颗粒的凝集体的分散液时进行溶液交联而使一次颗粒聚结在一起的方法;以及上述这些方法的组合。还可以使用种子乳化聚合法,其中将单体逐滴添加至一次颗粒分散液或一次颗粒的凝集体的分散液中,在该情况中,特别优选使用交联性单体。
作为选择,可以控制用于制造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从而制造多个颗粒的凝集体(例如,通过高温火焰水解制造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对原料的进料速度和燃烧温度进行控制),或根据目的选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次颗粒然后通过盐析进行凝集并干燥的方法。
特别是,不可逆聚结一次有机颗粒的方法优选是下述方法:当一次颗粒是有机颗粒时,通过盐析或凝结来凝集多个一次颗粒,然后一次颗粒间的凝集面通过加热、有机溶剂或聚合反应而聚结的方法;当一次颗粒是无机颗粒时,在于制备初始起就发生聚结的条件下制备一次颗粒的方法;以及对一次无机颗粒的分散液进行盐析或凝结由此在分散液中形成无机颗粒的凝集体,随后通过干燥加热或通过使用粘合剂树脂或偶联表面处理使一次无机颗粒聚结的方法。
通过在投影面积上聚结2或约2~300或约300,更优选为2或约2~100或约100个一次颗粒而获得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从所得颗粒的直径和其表面上凹凸形成的观点考虑时是优选的。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个数为1以下时,无法构成聚结颗粒。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个数过多时,难以在特定外添剂颗粒上形成有效的凹凸。
使用先前用于测定尺寸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测定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个数。
由下式(1)确定的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形状系数优选为110~160。形状系数过小时,在特定外添剂颗粒上几乎没有有效的凹凸,因而降低了功能展示的效率。形状系数过大时,所得的聚结颗粒的强度容易下降,因而特定外添剂颗粒容易破碎和变形。
[(颗粒周长^2)/(颗粒的投影面积*4*π)]×100    (1)
式(1)中,^2表示平方,*表示乘法。
在所述特定外添剂颗粒中,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D1和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D2更优选满足由下式(2)表示的关系。该数值是以下范围时,在特定外添剂颗粒的表面上可形成有效的凹凸,因此改善了功能展示的效率。
1.5≤D2/D1≤15    (2)
通过在电子显微镜下对特定外添剂颗粒观察并拍照,由表面的不平整性、一次颗粒之间的聚结面以及整体形状等初步测定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在投影面上的个数。在该测定方法中,通过检测一次颗粒的可观察部分推定聚结前一次颗粒的形状和直径,并且可以确定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在投影面上的个数。例如可以通过控制用于以前述方法制备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浓度和搅拌速度来控制构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的个数。
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在与添加公知外添剂的步骤中相同的条件下与调色剂颗粒混合,并附着于下面详述的调色剂颗粒的表面。
(调色剂颗粒)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颗粒包含至少一种粘合剂树脂,并且必要时可包含着色剂、防粘剂和其他内添剂。
下面将按顺序描述构成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颗粒的各成分。
(1.粘合剂树脂)
粘合剂树脂不作具体限定,其实例包括由下列单体构成的均聚物: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等具有乙烯基的酯;如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乙烯基腈类;如乙烯基甲基醚和乙烯基异丁基醚等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和乙烯基异丙烯基酮等乙烯基酮类;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丁烯等聚烯烃,通过组合两种以上这些单体得到的共聚物,及其混合物。其他实例还包括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醚树脂等非乙烯基缩合树脂,这些树脂与乙烯基树脂的混合物,以及通过在这些树脂的存在下聚合乙烯基单体而得到的接枝聚合物。
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树脂例如可通过单独选择下列的苯乙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单体中的单体或根据目的选择这些单体的组合,并通过本领域中的公知方法聚合这些单体而合成。
苯乙烯单体例如包括苯乙烯;具有烷基链的烷基取代的苯乙烯,如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2-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2-乙基苯乙烯、3-乙基苯乙烯和4-乙基苯乙烯;卤素取代的苯乙烯,如2-氯苯乙烯、3-氯苯乙烯和4-氯苯乙烯;氟取代的苯乙烯,如4-氟苯乙烯和2,5-二氟苯乙烯;等等。(甲基)丙烯酸单体例如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庚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苯基酯、(甲基)丙烯酸二苯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三联苯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β-羧基乙酯、(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等。苯乙烯树脂可由经适当选择的这些单体的任意组合根据公知方法制备。
聚酯树脂例如可通过选择下述二羧酸和二醇成分的适宜组合,并使其经历诸如酯交换法或缩聚法等公知方法而合成。二元羧酸成分例如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羧酸,萘二羧酸如萘-2,6-二羧酸或萘-2,7-二羧酸,以及联苯二羧酸。其他实例包括如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丙二酸和中康酸等二元酸,它们的酸酐和低级烷基酯,以及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如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和柠康酸。还可以使用三元或三元以上的羧酸,如1,2,4-苯三羧酸、1,2,5-苯三羧酸、1,2,4-萘三羧酸、它们的酸酐以及低级烷基酯。为调节酸值和羟基值,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乙酸和苯甲酸等一元酸。
二醇成分包括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的氧化乙烯(或氧化丙烯)的加合物和双酚A的氧杂环丁烷加合物。其他实例包括双酚A、氢化双酚A、1,4-环己烷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等。还可以使用极少量的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三元醇或更多元醇。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也可以使用环己醇或苯甲醇等一元醇。
当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及其共聚物树脂用作粘合剂树脂时,优选的是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100,000,数量平均分子量Mn为1,000~30,000。另一方面,聚酯树脂用作粘合剂树脂时,优选的是重均分子量Mw为4,000~50,000,数量平均分子量Mn为1,000~10,000。
结晶性树脂也可以用在调色剂颗粒中,结晶性树脂的用量基于固体含量优选为2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20质量%。
结晶性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获得优异的定影性。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包含上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因而即使调色剂颗粒具有优异的低能量定影性,例如,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下的那些调色剂颗粒,特别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或约35℃~75℃或约75℃的那些调色剂颗粒,也能够防止外添剂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
调色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例如可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例如,Mac Science Company Ltd.制造的DSC3110,或热分析系统001),在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由0℃升至150℃的条件下得到的DSC光谱确定。
(2.防粘剂)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颗粒可包含防粘剂。
用于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颗粒的防粘剂优选是根据ASTMD3418-8测定的主体最大峰为50℃~140℃的物质。
为测定主体最大峰值,可以使用DSC-7(由Perkin Elmer Inc.制造)。对于该设备中检测部的温度校正,利用铟和锌的熔点,并将铟的熔化热用于热量校正。铝盘用于样品,空盘用作对照;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进行测定。
防粘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低分子量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丁烯;在加热时具有软化点的硅酮;脂肪酸酰胺,例如油酸酰胺、芥酸酰胺、蓖麻油酸酰胺和硬脂酰胺;植物蜡,例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小烛树蜡、日本蜡和霍霍巴油;动物蜡,例如蜂蜡;矿物蜡或石油蜡,例如褐煤蜡、地蜡、纯地蜡、石蜡、微晶蜡和费托蜡;以及它们的改性物。
(3.着色剂)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颗粒可以包含着色剂。
着色剂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是公知着色剂即可。其具体实例包括炭黑,如炉黑、槽法炭黑、乙炔黑和热炭黑;无机颜料,如红色氧化铁、铁蓝和氧化钛;偶氮颜料,如坚牢黄、双偶氮黄、吡唑啉酮红、螯合红、亮胭脂红和对位棕(Para Brown);酞菁颜料,如铜酞菁和非金属酞菁;缩合多环颜料,如阴丹士林黄、二溴蒽酮橙、苝红、喹吖啶酮红和二噁嗪紫。
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铬黄、汉撒黄、联苯胺黄、士林黄、喹啉黄、永久橙GTR、吡唑啉酮橙、Vulkan橙、色淀红、永固红、杜邦油红、立索红、若丹明B色淀、色淀红C、玫瑰红、苯胺蓝、群青、Calco油蓝、氯化亚甲基蓝、酞菁蓝、酞菁绿、孔雀绿草酸盐、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57:1、C.I.颜料黄12、C.I.颜料黄97、C.I.颜料黄17、C.I.颜料蓝15:1和C.I.颜料蓝15:3等颜料;这些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着色剂在调色剂颗粒中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为1质量份~30质量份。此外,必要时使用经表面处理的着色剂或颜料分散剂也是有效的。通过选择着色剂的种类,可以得到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黑色调色剂等。
(4.其他添加成分)
其他内添剂可以是诸如磁性材料、带电控制剂、无机粉末等公知材料。
调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3μm~10μm,更优选为5μm~8μm。
调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如下确定。基于使用例如Coulter Multisizer II(Beckmann Coulter,Inc.制造)等测定装置测定的粒径分布的分割获得的各个粒径范围(区段),由小直径侧起分别绘制累积体积分布曲线和累积数量分布曲线,将累积达50%的粒径定义为体积D50v和数量D50p。除非另作说明,否则调色剂母粒的体积平均直径以体积D50v表示,其是由上述方法确定的累积达50%的粒径。
测定时,将0.5mg~50mg待测样品加入2ml 5%的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然后将所得测定样品加入100ml~150ml的电解液中。电解液通常是使用一级氯化钠制备的约1%NaCl的水溶液,例如ISOTON-II(Beckmann Coulter,Inc.制造)。作为选择,还可以使用氯化钾(KCl)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使用超声波分散器将其中含有悬浮的测定样品的该电解液分散处理约1分钟,然后测定颗粒的粒径分布。所测定的颗粒数为50,000。
调色剂颗粒的制造方法不作具体限定,包括捏合粉碎法和湿式造粒法。湿式造粒法例如包括公知的熔融悬浮法、乳化凝集/聚结法、溶解悬浮法等。
<外添剂的附着>
按此方式制造调色剂颗粒之后,特定外添剂和必要时使用的其他已知外添剂(下文有时称为“其他外添剂”)附着于调色剂颗粒的表面,由此制得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
使特定外添剂颗粒和其他外添剂附着于调色剂颗粒的方法包括在干燥状态或浆状物状态施加剪切强度的附着方法。特定调色剂颗粒附着至调色剂颗粒后,可使其他外添剂附着至调色剂颗粒。
这样,不存在锐利的角并具有凹凸的特定外添剂颗粒即使在施加应力时也不会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而是在许多点与调色剂颗粒接触,因此可防止脱离调色剂颗粒,而且即使在诸如在显影装置中长期搅拌、通过清洁装置进行除去回收和在回收装置内移动等苛刻条件下也能够保留在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从而防止流动性劣化、调色剂颗粒凝集和调色剂颗粒附着于设备,结果可防止调色剂颗粒堵塞输送通道或凝集物导致的异响。
此外,存在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与其他外添剂组合使用时,发挥间隔物的功能以防止其他外添剂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由此抑制了调色剂特性的变化。
附着于调色剂颗粒的特定外添剂颗粒的量例如通过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影剂而确定。在具有调节为能够确认特定外添剂颗粒的放大倍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确认300个调色剂颗粒,计数附着于调色剂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以确定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的平均颗粒数。因为据推定特定外添剂颗粒也类似地附着于未被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调色剂颗粒的背面,因而将该平均颗粒数加倍以确定附着于调色剂颗粒的全部表面的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个数。
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表面的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平均个数优选为5或约5~300或约300。
除了前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之外,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还可以与其他外添剂组合使用。同时使用的其他外添剂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是本领域中公知的任何添加剂。
<静电图像显影剂>
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包含前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包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显影剂必要时可配合有其他成分。
具体而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单独使用时,将显影剂制备为一组分静电图像显影剂,调色剂与载体组合使用时,将显影剂制备为二组分静电图像显影剂。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浓度优选为1质量%~20质量%。
载体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举出本身公知的载体,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昭第62-39879号公报和特开昭56-11461号公报中描述的具有被覆有树脂层的芯材的载体(树脂被覆型载体)等公知载体。
<图像形成设备、调色剂盒>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设备至少包括图像保持体、对图像保持体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带电的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用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将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的转印单元、使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和除去转印后残留在图像保持体表面的调色剂的调色剂除去单元,其中所述显影剂包含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
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可包括回收通过调色剂除去单元除去的残留调色剂并将回收的残留调色剂供给至显影单元的残留调色剂回收/供给单元。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设备。参考具有残留调色剂回收/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描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不过并不限于此。在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并省略重复性描述。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例的概略性构成图。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20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潜像保持体)1、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充电的接触型充电装置2、对接触型充电装置2施加电压的电源9、使带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曝光以形成潜像的曝光装置6、用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形成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显影单元)3、将通过显影装置3而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A的转印装置(转印单元)4、除去转印后残留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上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清洁单元)5、除去残留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表面上的电压的除电装置7、通过热和/或压力使转印至记录介质A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8和使通过清洁装置5除去的作为回收调色剂的残留调色剂返回至显影装置3的调色剂返回管(回收单元)10。
用于此处的显影剂是包含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的显影剂。
首先,简要说明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步骤。
充电步骤中,接触型充电装置2用作充电单元,由此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充电,其中所述充电单元包括非接触型充电装置如电晕管充电器或栅格电晕管充电器,和通过对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接触的导电性部件(体积电阻率:1011Ωcm以下,下文所示部件也具有相同的体积电阻率)施加电压而对电子照相感光体充电的接触型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可以为任何方式。
在接触型充电方式的充电装置中,导电性部件的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是刷状、刀片状、针电极状或辊状。
在潜像形成步骤中,用曝光装置6在带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上形成潜像。作为曝光装置6,例如使用激光光学体系或LED阵列。
在显影步骤中,用包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例如,其上形成有显影剂层的显影剂保持体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或靠近所述表面,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相对旋转,从而使调色剂附着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上的潜像,以在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显影方式可使用公知方式,其中显影剂是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级联方式、磁刷方式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显影单元具有显影剂保持体(磁辊),其上保持有显影剂,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潜像保持体)1相对旋转以将显影剂输送至电子照相感光体1。
特别是,显影剂保持体优选以200mm/秒~800mm/秒,更优选为300mm/秒~700mm/秒的圆周速度旋转。磁辊的圆周速度在该范围内时,可以应付近年的高速化,改善高浓度图像的再现性,特别是在应用于小型显影机时可以防止由于显影机的机械强度不足导致的层形成部件的扭曲,并且可以抑制因显影剂保持体上的显影剂不均造成的浓度再现性的下降。
在转印步骤中,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而形成转印图像。图1的转印步骤中,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至诸如纸等转印材料上,或作为选择,可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鼓状或带状中间转印体上,然后转印至诸如纸等记录体上。
将调色剂图像由电子照相感光体1转印至纸等的转印装置可利用电晕管。作为选择,转印装置还可以使用接触式转印方式,其中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导电性转印辊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压接以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上,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转印装置不作具体限定。
清洁步骤中,作为清洁单元的清洁刮刀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直接接触,由此从感光体1的表面除去调色剂、纸粉和其他粉尘。作为清洁单元,除了清洁刮刀之外还可以使用清洁刷、清洁辊等。
清洁步骤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刮刀清洁方式,其中由聚氨酯等橡胶制成的刮刀与电子照相感光体压接。还可以采用内部固定有磁体并配有设置在磁体外周面的可旋转的圆筒状非磁性套筒的磁刷方式,其中套筒的表面负载有磁性载体以回收调色剂,或是导电性树脂纤维或动物毛发以滚动状态旋转,并将极性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偏压施加至辊以除去调色剂的方式。在前一种磁刷方式中,可以设置用于清洁预处理的电晕管。在本发明中,清洁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在回收步骤中,清洁步骤中由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除去的残留调色剂作为回收调色剂经由调色剂返回管10(回收单元)返回至显影装置3。调色剂返回管10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螺杆(未示出),通过输送螺杆的旋转,调色剂返回管10中清洁装置5一侧的残留调色剂被传送至显影装置3一侧。
回收单元的其他实例包括通过清洁装置除去的残留调色剂经由输送传送机供给至调色剂供给用开口或显影装置的方法,和补给用调色剂与回收调色剂在中间室混合然后返回至显影装置的方法。使残留调色剂直接返回至显影装置的方式,或使补给用调色剂与回收调色剂在中间室混合然后使混合调色剂返回至显影装置的方式是优选的方式。
将显影剂装入显影装置中使得能够形成图像,所述显影剂可以是不含回收调色剂的初期显影剂,也可以包含使用中回收的调色剂,其中显影剂包含浓度为约3.0质量%~15.0质量%的调色剂。
转印至记录介质A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8定影。定影装置8优选是使用热辊的加热定影装置。加热定影装置由定影辊和与定影辊压接且具有其上设置有耐热性弹性层的圆筒状芯棒或带状基材的加压辊或加压带构成,所述定影辊具有在内部设置有加热用加热灯、在外周面具有耐热性树脂被覆层或耐热性橡胶被覆层的防粘层的圆筒状芯棒。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过程涉及使其上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定影辊与加压辊之间,或通过定影辊与加压带之间,由此使调色剂中的粘合剂树脂、添加剂等热熔融,从而定影图像。在本发明中,定影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中形成全色图像时,优选使用下述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多个各自具有用于每一种颜色的显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通过包括潜像形成步骤、显影步骤、转印步骤和清洁步骤在内的一系列步骤使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顺次层积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串联方式),然后对层积的全色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定影。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选自充电单元、潜像形成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清洁单元和回收单元的至少一种单元形成为一体以构成处理盒,该处理盒可作为单一单元经由设备本体的轨道等导引单元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并从图像形成设备中拆除。
<处理盒>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至少包括显影剂保持体,并使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显影剂。所述处理盒还可包括图像保持体、充电单元、调色剂除去单元等。
<调色剂盒>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至少包括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并容纳待供应至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的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其中所述调色剂是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至少容纳调色剂,还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的机构例如容纳显影剂。
实施例
下面参考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各实施例中,除非另作说明,否则“份”和“%”分别表示“重量份”和“重量%”。
<特定外添剂颗粒(1)的制备>
●苯乙烯:200重量份
●二乙烯基苯:10重量份
●丙烯酸:10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并溶解。另外,将6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OWFAX(由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溶解在600份去离子水中得到的溶液装入2L烧瓶中,在烧瓶中加入以上得到的混合溶液并分散乳化。混合物用半月型搅拌桨叶以10rpm搅拌混合的同时,将10份过硫酸铵溶解在50份去离子水中得到的溶液引入反应混合物中。以50重量份/30分钟的速率引入该过硫酸铵溶液。
然后,用氮气置换体系中的空气之后,用搅拌桨叶以30rpm的转数在烧瓶内搅拌反应混合物,同时在80℃的油浴上加热24小时,由此进行乳化聚合,从而得到分散有树脂颗粒的浆料。
使分散有树脂颗粒的浆料离心分离以除去上清液,然后树脂颗粒在25℃的去离子水(水量为树脂颗粒固体量的100倍)中再分散,然后离心分离并用水洗涤。该操作重复5次,由此得到一次颗粒分散液(1)(一次颗粒的含量:30质量%)。
为确认一次颗粒的粒径和形状,使一部分由此获得的一次颗粒分散液(1)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以除去溶剂,由此获得用于形成特定外添剂颗粒的一次颗粒(1)。通过上述方法测得的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4μm,形状系数SF1为108。
将10重量份聚氯化铝(10%水溶液)添加至200份一次颗粒分散液(1)中,在圆形不锈钢烧瓶中用
Figure B2009101690376D0000211
制造的Ultra-Turrax T50混合并分散混合物,然后在加热用油浴上的烧瓶中用搅拌桨叶以60rpm搅拌的条件下将其加热至55℃。混合物保持在55℃(初始加热温度),搅拌桨叶的转数降至5rpm之后,用30分钟进一步添加92重量份的一次颗粒分散液(1),将混合物加热至90℃并在该温度保持15分钟。对该浆料离心分离以除去上清液,然后树脂颗粒在25℃的去离子水(水量为树脂颗粒固体量的100倍)中再分散,然后离心分离并用水洗涤。该操作重复5次,树脂颗粒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以得到由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1),一次颗粒的平均个数为22。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1)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19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1)时,形状系数SF2为122。
将l重量份颗粒(1)添加至用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Apeos Port-II C7500的调色剂中,并使10份该模型调色剂与100重量份用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Apeos Port-II C7500的载体混合,由此形成模型显影剂。用前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在运转测试中检验该模型显影剂。观察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经受应力之后的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3个数%。
<特定外添剂颗粒(2)的制备>
以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不可逆聚结的平均个数为250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2),不同之处在于将皂化度为82摩尔%的聚乙烯醇加入一次颗粒分散液(1)中至浓度为10%,然后分散并离心分离以除去上清液。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2)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71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2)时,形状系数SF2为113。
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对颗粒(2)进行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相同的运转测试以观察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5个数%。
<特定外添剂颗粒(3)的制备>
以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不可逆聚结的平均个数为4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3),不同之处在于添加至一次颗粒分散液(1)中的聚氯化铝(10%水溶液)的量为2重量份,并且在聚氯化铝的添加之后不再进行一次颗粒分散液(1)的添加。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3)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8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3)时,形状系数SF2为138。
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对颗粒(3)进行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相同的运转测试以观察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10个数%。
<特定外添剂颗粒(4)的制备>
将1000重量份与用于制备特定外添剂颗粒(1)的一次颗粒分散液相同的一次颗粒分散液(1)放入2L烧瓶中,并在其中加入2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物在氮气氛围中于80℃进行搅拌。将20重量份其中溶解有2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的二乙烯基苯逐滴加入其中,然后混合物在90℃搅拌5小时。
对该浆料进行离心分离以除去上清液,然后树脂颗粒在25℃的去离子水(水量为树脂颗粒固体量的100倍)中再分散,然后离心分离并用水洗涤。该操作重复5次,将所得树脂颗粒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以得到由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4),一次颗粒的平均个数为280。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4)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1.01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4)时,形状系数SF2为112。
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对颗粒(4)进行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相同的运转测试以观察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0个数%。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5μm。
<特定外添剂颗粒(5)的制备>
作为一次颗粒,使用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7μ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将10重量份一次颗粒、3重量份聚氧化乙烯(10)辛基苯基醚和10重量份皂化度为82摩尔%的聚乙烯醇分散在10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以形成分散液,然后对该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碾磨和分级从而得到由不可逆聚结的、平均个数为200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5)。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5)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1.2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5)时,形状系数SF2为128。
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对颗粒(5)进行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相同的运转测试以观察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18个数%。
<特定外添剂颗粒(6)的制备>
●甲基丙烯酸甲酯:150重量份
●丙烯酸:10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并溶解。另外,将10重量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OWFAX(由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溶解在60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得到的溶液装入2L烧瓶中,在烧瓶中加入以上得到的混合溶液并分散乳化。混合物用搅拌桨叶以10rpm搅拌混合5分钟的同时,将12重量份过硫酸铵溶解在60份去离子水中得到的水溶液投入混合物中。
然后,将体系中的空气置换为氮气之后,用搅拌桨叶以30rpm在烧瓶内搅拌反应混合物,同时在90℃的油浴上将其加热25小时,由此进行乳化聚合,从而得到分散有树脂颗粒的浆料。使分散有树脂颗粒的浆料离心分离以除去上清液,然后将树脂颗粒在25℃的去离子水(水量为树脂颗粒固体量的100倍)中再分散,然后离心分离并用水洗涤。该操作重复5次,由此得到一次颗粒分散液(2)(固体含量:30质量%)。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01μm。
将8重量份聚氯化铝(10%水溶液)添加至200份由此得到的一次颗粒分散液(2)中,在圆形不锈钢烧瓶中用
Figure B2009101690376D0000241
制造的Ultra-Turrax T50充分混合并分散混合物,然后在加热用油浴上的烧瓶中在用搅拌桨叶以10rpm搅拌的条件下将其加热至55℃。混合物保持在55℃(初始加热温度),用30分钟进一步添加92重量份一次颗粒分散液(2),将混合物加热至90℃并在该温度保持15分钟以得到浆料。对该浆料离心分离以除去上清液,然后将树脂颗粒在25℃的去离子水(水量为树脂颗粒固体量的100倍)中再分散,然后离心分离并用水洗涤。该操作重复5次,将树脂颗粒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以得到由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6),一次颗粒的平均个数为12。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6)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4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6)时,形状系数SF2为125。
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对颗粒(6)进行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相同的运转测试以观察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14个数%。
<特定外添剂颗粒(7)的制备>
作为一次颗粒,使用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1.01μm的硅树脂颗粒。将10重量份一次颗粒、1重量份聚氧化乙烯(10)辛基苯基醚和10重量份皂化度为82摩尔%的聚乙烯醇分散在10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以形成分散液,随后对该分散液进行离心分离以除去上清液,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碾磨和分级从而得到由不可逆聚结的平均个数为7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7)。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7)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3.2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7)时,形状系数SF2为140。
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对颗粒(7)进行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相同的运转测试以观察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15个数%。
<特定外添剂颗粒(8)的制备>
以与特定外添剂颗粒(5)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由不可逆聚结的平均个数为150的一次颗粒构成的特定外添剂颗粒(8),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05μm的气相二氧化硅作为一次颗粒。由此得到的特定外添剂颗粒(8)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7μm。在扫描显微镜下拍照并观察特定外添剂颗粒(8)时,形状系数SF2为117。
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对颗粒(8)进行与特定外添剂颗粒(1)相同的运转测试以观察调色剂颗粒时,特定外添剂颗粒的再分散率为3个数%。
<调色剂颗粒(1)的制备>
(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的合成)
在经加热干燥的两颈烧瓶中装入作为原料的70摩尔份聚氧丙烯(2,2)-2,2-双(4-羟基苯基)丙烷、80摩尔份乙二醇、15摩尔份1,4-环己烷二醇、5摩尔份1,3-丙烷二醇、60摩尔份对苯二甲酸和30摩尔份2,6-萘二羧酸,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氧化锡。将氮气导入烧瓶中以将混合物保持在惰性气氛下。然后加热混合物,在80℃~13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约12小时的缩聚聚合反应,在150℃~160℃的温度范围内逐渐降低压力以合成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
所得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的重均分子量(Mw)为9800。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的熔点由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通过JIS标准(参见JIS K-7121)分析得到。
结果,未显示明确的峰,观察到吸热量的和缓变化。吸热量变化的中间点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7℃。
(结晶性聚酯树脂(1)的合成)
在经加热干燥的三颈烧瓶中装入39质量份癸二酸二甲酯、29重量份1,6-己烷二醇、25重量份二甲亚砜、1.5重量份富马酸和0.015质量份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通过减压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后,将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在机械搅拌的条件下于120℃搅拌8小时。减压下蒸除二甲亚砜,之后,将混合物在减压下逐渐加热至150℃并搅拌3小时。混合物变得粘稠时,进行空气冷却以终止反应,由此合成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1)。
以与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测定分子量时,所得的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1)的重均分子量(Mw)为8300。以与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测定熔点以得到其DSC谱时,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1)具有明确的峰,熔点(Tm1)为58℃。
(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
将180份如上所述获得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250份乙酸乙酯和0.08份氢氧化钠水溶液(0.5N)装入500ml的可拆式烧瓶中,于65℃加热,用Three-one电动机(由Shinto Scientific Co.,Ltd.制造)搅拌,由此制备树脂混合溶液。进一步搅拌树脂混合溶液时,缓慢添加400份去离子水以进行相转化乳化,除去溶剂,由此获得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
将180份如上所述获得的结晶性聚酯树脂(1)、250份乙酸乙酯和0.08份氢氧化钠水溶液(0.5N)装入500ml的可拆式烧瓶中,于65℃加热,并用Three-one电动机(由Shinto Scientific Co.,Ltd.制造)搅拌,由此制备树脂混合溶液。进一步搅拌树脂混合溶液时,缓慢加入400份去离子水以进行相转化乳化,除去溶剂,由此获得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
(防粘剂分散液(1))
●石蜡(熔点:66℃):45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K,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1.0份
●去离子水:180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并加热至85℃,使用均质器(Ultra-Turrax T50,由
Figure B2009101690376D0000271
制造)分散,随后在manton gaulin高压均质器(由APV Gaulin,INC.制造)中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备其中分散有防粘剂的防粘剂分散液。
(着色剂分散液)
●青色颜料(颜料蓝15:3(铜酞菁),由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Co.,Ltd.制造):120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SC,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2.3份
●去离子水:10000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溶解并用高压撞击型分散机(Ultimizer HJP30006,由Sugino Machine Limited制造)分散约5小时以制备其中分散有着色剂(青色颜料)的着色剂分散液。
<调色剂颗粒(1)的制造>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70份
●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200份
●着色剂分散液:28份
●防粘剂分散液(1):7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eyca Power):3.0份
-乳化步骤-
将上述原料放入2L的圆筒不锈钢容器中,用均质器(Ultra-TurraxT50,由制造)在剪切力下以4000rpm分散混合45分钟。然后,缓慢滴加4.0份作为凝集剂的聚氯化铝的5%的硝酸水溶液,然后用均质器以6500rpm分散混合30分钟,由此得到原料分散液。
-凝集步骤-
之后,将原料分散液转移至配有搅拌装置和温度计的聚合容器中,然后用加热套加热,并于39℃促进凝集颗粒的成长。此时,用0.1N的硝酸水溶液或0.5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原料分散液的pH调节为3.5~4.1。原料分散液在上述pH范围内维持约3小时,由此形成凝集颗粒。
-聚结步骤-
随后,将85份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进一步加入原料分散液中,由此使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的树脂颗粒附着于上述的凝集颗粒的表面。此外,将原料分散液的温度升至42℃,在用光学显微镜和Multisizer II确认颗粒的直径和形状的同时调整凝集颗粒。之后,通过滴加NaOH水溶液将原料分散液的pH调节为7.5以聚结凝集颗粒,然后使原料分散液的温度升至82℃。之后,使原料分散液静置5小时以聚结凝集颗粒,然后用光学显微镜确认凝集颗粒聚结后,使原料分散液以0.5℃/分钟的降温速率冷却。
-洗涤步骤-
[用pH为9~10的处理液进行洗涤的步骤]
之后,用0.5N的硝酸水溶液或0.5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原料分散液的pH在22℃时调节为9.0,然后搅拌45分钟,通过孔径为32μm的筛网进行筛分。然后过滤原料分散液。固液分离后,将调色剂分散在35℃的去离子水(水量为调色剂固体量的50倍)中,搅拌45分钟并过滤。该操作重复5次。
[将pH调节为4以下后在超声作用下以离子交换树脂洗涤的步骤]
之后,将调色剂再次分散在28℃的去离子水(水量为调色剂固体量的50倍)中,将10重量份离子交换树脂加至100重量份调色剂中,用3N的硝酸将pH调节为4以下的同时,在用超声波洗涤机(W-115T,由HONDA ELECTRONICS Co.,LTD.制造)施用38kHz的条件下洗涤30分钟。之后过滤所得分散液。
[用去离子水洗涤的步骤]
上述的步骤[用pH为9~10的处理液进行洗涤的步骤]和[将pH调节为4以下后在超声作用下以离子交换树脂洗涤的步骤]重复5次,然后将调色剂再次分散在25℃的去离子水(水量为调色剂固体量的50倍)中,之后用水洗涤。该操作重复5次。
-调色剂的干燥-
结束洗涤步骤后,将调色剂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以得到调色剂颗粒(1)。
所得调色剂颗粒(1)的体积平均粒径为6.9μm,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
<调色剂颗粒(2)的制备>
-聚苯乙烯颗粒分散液(1)的制备-
●苯乙烯:310重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120重量份
●丙烯酸:5重量份
●十二烷硫醇:5重量份
●丙烯酸丙二醇酯:2.2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并溶解。另外,将5重量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OWFAX(由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溶解在600份去离子水中得到的溶液装入2L烧瓶中,将上述混合溶液加至其中后,将分散液分散乳化,随后在轻柔搅拌下将6重量份过硫酸铵在去离子水中的50重量份水溶液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并混合20分钟。
然后,将体系内的气氛置换为氮气,在烧瓶内搅拌反应混合物,同时在油浴上加热,然后进行乳化聚合。
由此得到聚苯乙烯颗粒分散液(1)。
<调色剂颗粒(2)的制造>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70份
●聚苯乙烯颗粒分散液(1):200份
●着色剂分散液:28份
●防粘剂分散液(1):7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eyca Power):3.0份
将上述原料放入2L的圆筒不锈钢容器中,用均质器(Ultra-TurraxT50,由制造)在剪切力下以4000rpm分散混合45分钟。然后,缓慢滴加4.0份作为凝集剂的聚氯化铝的5%的硝酸水溶液,用均质器以6500rpm分散混合30分钟,由此得到原料分散液。
-凝集步骤-
之后,将原料分散液转移至配有搅拌装置和温度计的聚合容器中,然后用加热套开始加热,并于39℃促进凝集颗粒的成长。此时,用0.1N的硝酸水溶液或0.5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原料分散液的pH调节为3.5~4.1。原料分散液在上述pH范围内维持约3小时,由此形成凝集颗粒。
-聚结步骤-
随后,将85份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进一步加入原料分散液中,由此使非结晶性聚苯乙烯树脂(1)中的树脂颗粒附着于上述凝集颗粒的表面。此外,将原料分散液的温度升至42℃,在用光学显微镜和Multisizer II确认颗粒的直径和形状的同时调整凝集颗粒。之后,通过滴加NaOH水溶液将原料分散液的pH调节为7.5以聚结凝集颗粒,然后使原料分散液的温度升至82℃。之后,使原料分散液静置5小时以聚结凝集颗粒,用光学显微镜确认凝集颗粒聚结后,使原料分散液以0.5℃/分钟的降温速率冷却。
-洗涤步骤、干燥步骤-
在以与制备调色剂颗粒(1)的相同方式进行的洗涤步骤和干燥步骤中得到调色剂颗粒(2)。所得调色剂母粒(2)的体积平均粒径为4.8μm,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
<调色剂颗粒(3)的制造>
(防粘剂颗粒分散液(2))
●巴西棕榈蜡(熔点:82℃):45重量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SC,固体含量:65%,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2.3重量份
●去离子水:200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并加热至85℃,使用均质器(Ultra-Turrax T50,由制造)分散,随后在manton gaulin高压均质器(由APV Gaulin,INC.制造)中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备其中分散有防粘剂的防粘剂分散液。
<调色剂颗粒(3)的制造>
●聚苯乙烯颗粒分散液(1):200份
●着色剂分散液:28份
●防粘剂分散液(2):7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eyca Power):3.0份
-乳化步骤-
将上述原料放入2L的圆筒不锈钢容器中,用均质器(Ultra-TurraxT50,由
Figure B2009101690376D0000311
制造)在剪切力下以4000rpm分散混合45分钟。然后,缓慢滴加4.0份作为凝集剂的聚氯化铝的5%的硝酸水溶液,然后用均质器以6500rpm分散混合30分钟,由此得到原料分散液。
-凝集步骤-
之后,将原料分散液转移至配有搅拌装置和温度计的聚合容器中,用加热套加热,并于80℃促进凝集颗粒的成长。此时,用0.1N的硝酸水溶液或0.5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原料分散液的pH调节为6.3~6.8。原料分散液在上述pH范围内维持约6小时,由此形成凝集颗粒。
-聚结步骤-
随后,将85份聚苯乙烯颗粒分散液(1)进一步加入原料分散液中,由此使聚苯乙烯树脂颗粒附着于上述凝集颗粒的表面。此外,将原料分散液的温度升至52℃,在用光学显微镜和Multisizer II确认颗粒的直径和形状的同时调整凝集颗粒。之后,通过滴加NaOH水溶液将原料分散液的pH调节为7.5以聚结凝集颗粒,然后使原料分散液的温度升至87℃。之后,使原料分散液静置5小时以聚结凝集颗粒,用光学显微镜确认凝集颗粒聚结后,使原料分散液以0.5℃/分钟的降温速率冷却。
-洗涤步骤、干燥步骤-
在以与制备调色剂母粒(1)的相同方式进行的洗涤步骤和干燥步骤中得到调色剂母粒(3)。所得调色剂母粒(3)的体积平均粒径为6.4μm,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5℃。
实施例1
<调色剂(1)的制造>
将100重量份上述获得的调色剂颗粒(1)、1.5重量份经HMDS(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疏水性二氧化硅颗粒(一次粒径为0.012μm)和1重量份上述获得的特定外添剂颗粒(1)装入5L具有可使冷却水于其中流动的夹套的亨舍尔混合机中,在使用以28m/s的圆周速度旋转的搅拌桨叶进行搅拌的条件下使混合物混合20分钟,随后通过具有45μm网孔的筛网除去粗颗粒,由此得到调色剂(1)。附着于调色剂(1)的一个颗粒的特定外添剂颗粒(1)的数量平均个数为95。
使10重量份得到的调色剂与100重量份用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Apeos Port-II C7500的载体混合,以制备显影剂,将该显影剂配置在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图像形成设备Apeos Port-II C7500中的显影装置中,将调色剂(1)配置在同一个图像形成设备的调色剂盒中。运行设备,在20℃和65%湿度的环境中在记录介质上输出5%的图像面积。输出10,000页纸后观察回收装置中回收的调色剂颗粒时,几乎没有观察到特定外添剂颗粒(1)向一次颗粒的再分散。此时,再分散率为2个数%。
实施例2~10
<调色剂(2)~(10)>
以与调色剂(1)的制备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2)~(10),不同之处在于将调色剂颗粒、特定外添剂颗粒和其他成分如表1中所示组合。附着于各调色剂的一个颗粒的特定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个数为:实施例2中为7,实施例3中为350,实施例4中为6,实施例5中为4,实施例6中为400,实施例7中为1.5,实施例8中为280,实施例9中为71,实施例10中87。
这些调色剂中的每一种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配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并进行评估时,几乎没有观察到特定外添剂颗粒向一次颗粒的再分散。此时,再分散率为:实施例2中为2个数%,实施例3中5个数%,实施例4中0个数%,实施例5中为12个数%,实施例6中为7个数%,实施例7中为10个数%,实施例8中0个数%,实施例9中为2个数%,实施例10中为2个数%。
(比较例1)
以与调色剂(1)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例1中的调色剂,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特定外添剂颗粒(1)。
(比较例2)
以与调色剂(1)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例2中的调色剂,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25μm的硅树脂颗粒代替特定外添剂颗粒(1)。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的硅树脂颗粒(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个数为55。
所述调色剂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配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调色剂盒中并进行评估时,未观察到硅树脂颗粒(一次颗粒)的变形,不过硅树脂颗粒显著脱离调色剂颗粒,或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
(比较例3)
将100重量份调色剂颗粒(1)和1.5重量份经HMDS处理的疏水性二氧化硅颗粒(一次粒径为0.012μm)装5L具有可使冷却水于其中流动的夹套的亨舍尔混合机中,在使用以28m/s的圆周速度旋转的搅拌桨叶进行搅拌的条件下使混合物混合20分钟,5L-HM的夹套中的冷却水变成40℃的温水后,进一步向其中加入1重量份用于制备特定外添剂颗粒(1)的一次颗粒(1),在使用以8m/s的圆周速度旋转的搅拌桨叶进行搅拌的条件下使混合物混合30分钟,随后通过具有45μm网孔的筛网除去粗颗粒,由此得到比较例3中的调色剂。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的调色剂时,一次颗粒(1)以凝集状态附着于调色剂颗粒(1)上,该凝集体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36μm,一次粒径为0.04μm。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的一次颗粒(1)的凝集体的数量平均个数为30。
所述调色剂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配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调色剂盒中并进行评估时,外添剂颗粒以一次颗粒的状态再分散并附着于和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此时,再分散率为79个数%。
(比较例4)
以与调色剂(1)所用方式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例4中的调色剂,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用于制备特定外添剂颗粒(1)的一次颗粒(1)代替特定外添剂颗粒(1)。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的调色剂时,一次颗粒(1)以分散状态附着于调色剂颗粒(1)上,一次粒径为0.04μm。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的一次颗粒(1)的数量平均个数为600。所述调色剂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配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调色剂盒中并进行评估时,一次颗粒(1)明显变形并嵌埋在调色剂颗粒中。
<调色剂的物性的评估>
通过改造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图像形成设备Apeos Port-IIC7500的驱动,制造能够输出115页/分钟的试验机。
该试验机安置在温度为32℃且湿度为87%的环境中,将实施例1~10中的各调色剂装入调色剂盒中,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评估。
该图像形成设备以双面输出模式使用,从而以1000页纸上为具有低图像浓度(图像面积覆盖率为0.5%)的图像和1000页纸上为具有高图像浓度(图像面积覆盖率为30%)的图像的交替方式连续形成图像,直至100,000页纸印刷有图像为止。
使用的纸是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印刷用纸CP(高品质印刷纸)。
连续印刷时,确认测试时来自废调色剂输送装置的异响(齿轮噪音、摩擦噪音、振动噪音)。
此外还确认在100,000页纸上输出图像之后的画质。通过输出空白图像、图像浓度为45%的全面半色调图像和包括8点(8-point)文字和线的图像进行画质的确认。
在100,000页纸上输出图像之后,目视观察设备中的感光体的表面上是否存在附着物和裂纹。
结果显示在下表1中。
Figure B2009101690376D0000351
Figure B2009101690376D0000361
表1的结果显示,与比较例中的调色剂相比,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即使长期使用时,也能够抑制调色剂流动性的降低、抑制由于颗粒的凝集或附着于设备导致的调色剂颗粒对回收系统的堵塞并且抑制调色剂输送通道中异响的产生。此外,可以看出,还抑制了由于外添剂颗粒的脱离所造成的输出图像的粘污和感光体中的裂纹。实施例10中,未观察到感光体中有裂纹,不过略微观察到调色剂导致的定影部件的粘污。基于这些结果,在满足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优选条件的实施例1~9中获得了更优异的效果。

Claims (11)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包含调色剂颗粒和附着于所述调色剂颗粒表面的外添剂颗粒,每一个所述外添剂颗粒均由多个不可逆聚结的一次颗粒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外添剂颗粒的由下式(1)表示的形状系数SF2在110~160的范围内:
[(颗粒周长^2)/(颗粒的投影面积*4*π)]×100   (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附着于所述调色剂颗粒表面的所述外添剂颗粒的量以附着于一个调色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颗粒数计为5~3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构成所述外添剂颗粒的所述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D1和所述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D2满足由下式(2)表示的关系:
1.5≤D2/D1≤15    (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外添剂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6μm~1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一次颗粒的数量平均长轴直径为0.02μm~0.5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每一个所述外添剂颗粒均通过在投影面积上聚结2~300个一次颗粒而获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35℃~70℃。
9.一种调色剂盒,所述调色剂盒能够在配有显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上安装并拆卸,并容纳供给至所述显影单元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10.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含显影剂保持体,并容纳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
1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潜像保持体,
在所述潜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
用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
将形成于所述潜像保持体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的转印单元,和
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表面上的定影单元。
CN200910169037.6A 2009-03-25 2009-09-14 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1846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4787A JP4894876B2 (ja) 2009-03-25 2009-03-25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4787 2009-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900A true CN101846900A (zh) 2010-09-29
CN101846900B CN101846900B (zh) 2014-06-18

Family

ID=4277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9037.6A Active CN101846900B (zh) 2009-03-25 2009-09-14 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227158B2 (zh)
JP (1) JP4894876B2 (zh)
KR (1) KR101370502B1 (zh)
CN (1) CN10184690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2836A (zh) * 2010-11-09 2013-09-04 株式会社理光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颗粒和显影剂
CN103309184A (zh) * 2012-03-14 2013-09-18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设备
CN104345591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佳能株式会社 磁性调色剂
CN105045055A (zh) * 2014-04-28 2015-11-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7831640A (zh) * 2016-09-15 2018-03-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11630457A (zh) * 2018-01-18 2020-09-04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调色剂存储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885B2 (ja) * 1986-08-29 1994-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5493511B2 (ja) * 2009-07-01 2014-05-1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644464B2 (ja) * 2010-12-15 2014-1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9960A (ja) * 2011-03-14 2012-10-04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743578B2 (ja) * 2011-02-03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6069990B2 (ja) * 2011-09-16 2017-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0537B2 (ja) * 2012-01-31 2016-12-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17601B2 (ja) * 2012-03-14 2015-1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66464B2 (ja) * 2012-03-14 2016-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95621A (ja) * 2012-03-19 2013-09-30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21839A (zh) * 2012-03-28 2012-08-01 南京新天兴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定影用非磁性单组份显影剂
JP2013235222A (ja) * 2012-05-11 2013-11-21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備える二成分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
JP6127537B2 (ja) * 2013-01-25 2017-05-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57328A (ja) * 2013-02-18 2014-08-28 Ricoh Co Ltd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36798B2 (ja) * 2013-02-21 2017-1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163781B2 (ja) * 2013-02-22 2017-07-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0796B2 (ja) * 2013-03-01 2018-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6032064B2 (ja) * 2013-03-04 2016-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035680B2 (ja) * 2013-03-07 2016-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205760B2 (ja) * 2013-03-08 2017-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51982B2 (ja) * 2013-03-15 201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二成分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178528A (ja) * 2013-03-15 2014-09-25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60825B2 (ja) * 2013-06-20 2017-01-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2561B2 (ja) * 2013-06-21 2017-03-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静電潜像現像用のトナー、及び静電潜像現像用の回収トナー
JP6478662B2 (ja) * 2015-01-29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722019B2 (ja) * 2016-03-30 2020-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7443048B2 (ja) 2018-12-28 2024-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207998B2 (ja) 2018-12-28 2023-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2020109499A (ja) 2018-12-28 2020-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11003105B2 (en) 2018-12-28 2021-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tone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7267740B2 (ja) 2018-12-28 2023-05-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391658B2 (ja) 2018-12-28 2023-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433872B2 (ja) 2018-12-28 2024-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286314B2 (ja) * 2018-12-28 2023-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391640B2 (ja) 2018-12-28 2023-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443047B2 (ja) 2018-12-28 2024-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4697A (en) * 1979-07-02 1981-04-28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system
JPH0746237B2 (ja) 1985-08-16 1995-05-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
JPS62246073A (ja) 1986-04-19 1987-10-27 Konika Corp 特性の改良された静電像現像用トナ−
JPH03170948A (ja) * 1989-11-29 1991-07-24 Kyocera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H02289859A (ja) 1990-04-20 1990-11-29 Fuji Xerox Co Ltd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剤製造方法
JP3328013B2 (ja) 1993-07-08 2002-09-24 コニカ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用現像剤および多色画像形成方法
JPH09319134A (ja) 1996-05-29 1997-12-12 Konica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多色画像形成方法
US5759731A (en) * 1996-06-21 1998-06-02 Minolta, Co., Ltd.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with specified fine particles added externally
JP3385860B2 (ja) * 1996-06-21 2003-03-10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H10186710A (ja) * 1996-12-26 1998-07-14 Toshiba Corp 現像剤、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989768A (en) * 1997-03-06 1999-11-23 Cabot Corporation Charge-modified metal oxides with cyclic silazane and electrostatographic systems incorporating same
US6060202A (en) * 1997-03-26 2000-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5948582A (en) * 1997-04-02 1999-09-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developing apparatus unit
JP3684073B2 (ja) * 1997-06-18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84074B2 (ja) * 1997-06-18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二成分系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075541A (ja) * 1998-01-28 2000-03-14 Canon Inc トナ―、二成分系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ユニット
JP2000221726A (ja) * 1999-01-29 2000-08-11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JP3090140B1 (ja) * 1999-03-15 2000-09-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EP1096324B1 (en) * 1999-10-26 2007-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y toner, dry toner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1265050A (ja) * 2000-03-15 2001-09-28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なら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082478A (ja) * 2000-09-07 2002-03-22 Sekisui Chem Co Ltd トナー用添加剤、トナー用樹脂及びトナー
JP2002091053A (ja) * 2000-09-13 2002-03-27 Canon Inc 二成分系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28192A (ja) * 2001-01-31 2003-08-15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405642A (zh) * 2001-09-14 2003-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象形成装置
JP2003207931A (ja) * 2002-01-16 2003-07-25 Canon Inc 非磁性トナー及び定着方法
DE60336365D1 (de) * 2002-07-15 2011-04-28 Ricoh Co Ltd Externes Additif für elektrophotographische Toner; Toner zur Entwicklung elektrostatischer Bilder, Zwei-Komponenten Entwickler, Bilderzeugungsverfahren und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KR100714942B1 (ko) * 2002-12-27 2007-05-07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꾸야마 실리카 미립자
JP2005121867A (ja) * 2003-10-16 2005-05-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5234300A (ja) 2004-02-20 2005-09-02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DE102004057997A1 (de) * 2004-12-01 2006-06-08 Wacker Chemie Ag Metalloxide mit einer in einem weiten pH-Bereich permanenten positiven Oberflächenladung
DE102005005046A1 (de) * 2005-02-03 2006-08-10 Wacker Chemie Ag Hydroxyalkyl-funktionalisierte Füllstoffe
JP2007193099A (ja) * 2006-01-19 2007-08-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1174111B (zh) * 2006-11-02 2012-09-05 花王株式会社 调色剂和双组分显影剂
JP5081538B2 (ja) * 2006-12-05 2012-11-28 花王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969420B2 (ja) * 2007-03-19 2012-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4967860B2 (ja) * 2007-07-02 2012-07-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25847A (ja) * 2008-11-06 2009-02-05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2836A (zh) * 2010-11-09 2013-09-04 株式会社理光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颗粒和显影剂
CN103282836B (zh) * 2010-11-09 2015-11-25 株式会社理光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颗粒和显影剂
CN103309184A (zh) * 2012-03-14 2013-09-18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设备
CN103309184B (zh) * 2012-03-14 2016-01-13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设备
CN104345591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佳能株式会社 磁性调色剂
CN104345591B (zh) * 2013-07-31 2019-04-26 佳能株式会社 磁性调色剂
CN105045055A (zh) * 2014-04-28 2015-11-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7831640A (zh) * 2016-09-15 2018-03-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11630457A (zh) * 2018-01-18 2020-09-04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调色剂存储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1630457B (zh) * 2018-01-18 2024-01-30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调色剂存储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900B (zh) 2014-06-18
JP4894876B2 (ja) 2012-03-14
USRE45970E1 (en) 2016-04-12
US8227158B2 (en) 2012-07-24
KR101370502B1 (ko) 2014-03-06
KR20100107373A (ko) 2010-10-05
US20100248110A1 (en) 2010-09-30
JP2010224502A (ja) 201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900B (zh) 调色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869819B2 (ja) トナー、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91051B2 (ja) トナー、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107692B (zh) 调色剂
CN101546139B (zh) 静电荷显影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004563B (zh) 电子照相调色剂和电子照相显影剂以及成像方法
CN103109238B (zh) 调色剂
CN101174112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生产方法、静电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00533282C (zh) 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墨盒以及成像装置
CN101846899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制法、静电图像显影剂及成像装置
KR100672882B1 (ko) 토너
JP6280684B2 (ja)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33256B (zh)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0517082C (zh) 静电荷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以及成像方法
CN10226994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393404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CN100435032C (zh) 电子照相调色剂、其所用的聚酯树脂、它们的生产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US11131938B2 (en)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727029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JP20091398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78271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载体、静电图像显影剂、显影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
KR20080066481A (ko) 토너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토너
CN108475029A (zh) 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57540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载体、显影剂、显影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0075551A (ja) 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