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6662Y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6662Y
CN2786662Y CNU2004200131048U CN200420013104U CN2786662Y CN 2786662 Y CN2786662 Y CN 2786662Y CN U2004200131048 U CNU2004200131048 U CN U2004200131048U CN 200420013104 U CN200420013104 U CN 200420013104U CN 2786662 Y CN2786662 Y CN 278666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housing
imaging device
opening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131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惣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666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666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在其顶面设置排出盘的壳体。一个切口部分形成在壳体的顶面以及一个开口形成在壳体的前面用以方便处理盒的安装和卸除。开口可以用盖子闭合。当盖子处于闭合位置时,盖子的顶盖部分遮挡切口部分。此时,顶盖部分和排出盘的主排出盘部分互相毗邻以支撑纸张。当盖子处于开启位置时,切口部分被显露;顶盖部分与主排出盘部分分离;而纸张由主排出盘单独支撑。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业界熟知的成像装置包括一个正面通达型打印机。这种类型的打印机具有一个前面形成开口的壳体,和一个能够在壳体上打开和闭合地摆动来显露或遮盖开口的盖子。因此,处理盒和其他可拆卸部件可以通过打开这个盖子经由该开口安装到壳体中或从壳体卸除。因为用户易于掌握,这种构造已经应用在诸如在日本特许公开公报No.2002-111243中揭示的各种实用装置中。
然而,为了满足当前的各种需求,装置不仅要用户易于掌握,而且还要轻薄和紧凑。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对这些装置的布局提出了限制。因此,当使用常规的配置时,形成在处理盒或其他可拆卸部件上的把手在更换操作时就难以握住,而安装在打印机内部的操作杆或其他操作部件也难以操作。如果装置在高度方面配置得较低,比如说,形成在装置正面的开口的高度必须减小,或者整个开口的位置必须降低,将使从正面通达装置内部更为困难。
                               发明内容
要克服这些问题,可以设想为成像装置配置一个盖子,这个盖子不仅覆盖壳体的前面,而且也覆盖设置在壳体顶面上的纸张支撑部分。当盖子打开时,壳体的前面和纸张支撑部分的前方区域同时打开,显露出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前方区域中的处理盒的把手。然而,虽然在这种构造的装置中可以形成宽阔开口以便于通达到处理盒,但用于支撑记录纸张的纸张支撑部分的表面区域也减少了,纸张的支撑变得不稳定。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并且也提供一种具有在其前面或顶面形成开口的壳体的成像装置,可拆卸部件可以通过这个开口插入或卸除,便于通达到壳体内部,而且壳体的顶面部分能够稳固地支撑记录纸张。
为了达到上述和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一个壳体和一个盖子的成像装置。壳体具有一个垂直壁和一个顶壁。垂直壁上形成一个可拆卸部件可以借此插入壳体中或从壳体卸除的开口。顶壁上形成一个与所述开口相连续的切口部分。盖子包括一个遮盖开口的第一部分和一个遮盖切口部分的第二部分。盖子可以在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移动。当盖子处于闭合状态时,盖子的第二部分和壳体顶壁的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互相毗邻。当盖子处于开启状态时,盖子的第二部分和顶壁的该一部分互相分离,而从壳体排出的记录介质被顶壁的一部分支撑住。
因为壳体除了开口之外还形成切口部分,通过这种配置,操作员很容易通达到壳体的内部。同时,从壳体排出的记录介质即使在切口部分打开时也能够被顶壁可靠地支撑住。
可拆卸部件最好定位在壳体内部处于切口部分下面的可拆卸部件的把手位置上。通过这种配置,可拆卸部件很容易从上面通达。
切口部分最好在第一方向上有10到20cm的宽度。这个宽度大到足够让操作员将手伸进切口部分,同时防止通用的A4号记录介质在切口部分打开的时候通过切口部分掉落。
最好当开启和闭合盖子时盖子的第二部分所走的路径处于支撑在顶壁的能够用在成像装置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所包覆的空间之外。这种配置可以防止排出到顶壁的记录介质干扰盖子的开启和闭合运动。
最好盖子的第二部分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盖子的第一部分上,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可以改变,并且当开启和闭合盖子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小于当盖子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这种配置可以防止排出到顶壁的记录介质干扰盖子的开启和闭合运动。
最好成像装置还包括一个作为可拆卸部件的处理盒,这个处理盒包括电极和驱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切口部分设置在顶壁的第一方向上的中心区域,以及顶壁的在切口部分相对于第一方向的侧面的一部分遮盖电极和驱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以这种方式被该部分顶壁遮盖,该电极和驱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可以有效地得到保护不受诸如尘土之类的外来因素的侵害。
盖子的第一部分最好有一个第一端和一个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盖子的第二部分最好连接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还有,盖子最好可枢轴转动地在第一部分的第二端处支撑在壳体上。换一种方式,盖子可以在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滑动。
成像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支持一种记录介质和滑动地插入到壳体中的供纸盒,而供纸盒最好具有盖子。
成像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支持一种记录介质的供纸盒,一个把图像形成在由供纸盒供给的记录介质上的成像单元,和一个把已经在成像单元中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排出到壳体的顶壁上去的排出单元,其中顶壁起到排出盘的作用。
盖子的第一部分绕水平轴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它有一个顶部自由端和一个和顶部自由端相对的底端。
壳体最好有一个第一侧面和一个相对于和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和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壳体最好具有第一侧面上的垂直壁,盖子最好在第二方向上可相对于壳体滑动。这种配置使操作成像装置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第一盖子和一个第二盖子的成像装置。壳体具有垂直壁和顶壁。垂直壁上形成一个第一开口,顶壁上形成一个与第一开口相连续的第二开口。第一盖子能够开启和闭合以选择性地显露和遮盖第一开口。第二盖子支撑在壳体上和绕一根轴枢轴转动而开启和闭合以选择性地显露和遮盖第二开口。从壳体排出的介质支撑在顶壁和第二盖子上。
通过这种配置,因为壳体分别在垂直壁和顶壁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开口,操作员能很容易通达到壳体的内部。同样地,从壳体排出的记录介质即使在第二开口开启时也可以被顶壁可靠地支撑住。
可拆卸部件可以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插入到壳体中或从壳体卸除。通过这种配置,操作员能很容易将可卸除部件安装到壳体中或从壳体卸除。
可卸除部件最好有一个把手,当可卸除部件插入到壳体中时这个把手定位于第二开口的下面。通过这种配置,可卸除部件能很容易从上面通达。
成像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把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的开启运动连锁起来的连锁机构。通过这种配置,当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中的一个开启时,连锁机构确保另一个也连带开启,由此操作员没有必要执行操作去开启另一部分,改善了可操作性。
成像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把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的闭合运动连锁起来的连锁机构。通过这种配置,当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中的一个闭合时,连锁机构确保另一个也连带闭合,由此操作员没有必要执行操作去闭合另一部分,改善了可操作性。
第一盖子绕一根水平轴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并具有一个顶部自由端和一个和顶部自由端相对的底端。
壳体可以具有一个第一侧面和一个相对于一个预定方向和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壳体可以具有第一侧面上的垂直壁,而第一盖子可以在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壳体滑动。这种配置使操作成像装置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剖面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剖面侧视图;
图4是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5是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6是纸张放置在排出盘上时的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纸张放置在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排出盘上时的解释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9是显示图8的激光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解释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图10的激光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解释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14(a)到14(c)是显示图13的激光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解释性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16(a)是显示图15的激光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平面图,其中前盖是闭合的;和
图16(b)是显示图15的激光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平面图,其中前盖是开启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到7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适用于激光打印机。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包括一个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的主壳体2。支持一叠记录纸张S(图6)的供纸盒10设置在主壳体2的下部。供纸盒10上形成把手13并且可以通过如箭头P所示朝前拉而从主壳体2分离。
虽然没有显示在图中,供纸盒10包括一个用来安置一叠记录纸张S的压板和一个用来推动压板向上的弹簧。如图2所示,供纸辊14设置在主壳体2的内部使其可以在箭头指出的方向上旋转。压板上纸叠中最上面的纸张S被弹簧的推动力压靠向供纸辊14并由于供纸辊14的旋转和与分离垫15的配合从纸叠分离并馈送出去。设置导轨35来翻转从供纸盒10送来的记录纸张S的方向。
如图2所示,成像部分3设置在主壳体2中。成像部分3包括处理盒20,激光扫描器40,和定影单元50。
处理盒20设置在供纸盒10的上面使其可独立地插入到主壳体2中和从主壳体2卸除。当进行诸如补充色粉之类的保养操作时,处理盒20沿箭头Q指出的方向拉出。处理盒20包括感光盒20A和显影盒20B。
感光盒20A包括携带色粉图像的感光鼓21,把色粉图像从感光鼓21转移到记录纸张S的转移辊22,和产生电晕放电使感光鼓21表面带正电的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8。显影盒20B包括安放色粉的显影室24,向感光鼓21提供色粉的显影辊25,和向显影辊25提供色粉的供料辊27。搅拌色粉的搅拌器24a设置在显影室24中。
虽然感光盒20A和显影盒20B可以互相分离,整个处理盒20是作为一个整体单元从主壳体2卸除的。
如图5所示,开口34形成在主壳体2的前面,通过这个开口可把处理盒装上和卸除。切口部分70b与开口34相连续地形成在主壳体2的顶面。盖子33设置到主壳体2的前面。盖子33能够绕一根枢转轴33c在它的低端枢轴转动来遮盖和显露开口34和切口部分70b。图5中的虚线L表示枢转轴33c的轴线。通过沿方向R(图1)枢轴转动盖子33显露开口34和切口部分70b,处理盒20可以安装到主壳体2中或从主壳体2卸除。
如图1所示,具有控制按钮91a和发光二极管91b的操作单元91和用来插入手送纸张的插入槽92设置在盖子33的前面上。
如图2所示,一对配准辊31,32可旋转地设置在处理盒20和供纸盒10之间。
激光扫描单元40设置在处理盒20上面,并包括一个产生激光束的激光产生单元(没有显示),一个多面镜(六面镜)41,透镜42,45,和反射镜43,44,46。如图2所示,被多面镜41重新定向的激光束L穿过或从透镜42,反射镜43和44,透镜45,和反射镜46反射后射到感光鼓21上,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用来把色粉固定在记录纸张S上的定影单元50设置在处理盒20的后部。定影单元50包括产生热量的加热辊51,设置成和加热辊51相对的加压辊52,和一对排出辊53,54。
形成为弧形的滑道61可枢轴转动地设置在传送辊53和54的后侧,用于在需要时翻转记录纸张S的方向。排出盘70设置在主壳体2的顶面上。沿从滑道61的顶端连续的线而设置的一对排出辊64和65把沿滑道61传送的记录纸张S排出到排出盘70上。
当滑道61向后部枢轴转动时,记录纸张S被排出到滑道61上,但是不排出在排出盘70上。通过把滑道61枢轴转向后部,记录纸张S被直线地传送和排出,这在打印手送厚纸张等时特别有用。
图4显示激光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打印机控制器101和连接到打印机控制器101的电机102。打印机控制器101执行激光打印机1的整体控制。电机102是操作单元91,激光扫描单元40,定影单元50和其他驱动机构的驱动源。
下面说明激光打印机1中的成像操作。当如图2所示的纸张馈送辊14按照预定的时序旋转时,记录纸张S每次一张从供纸盒10送出。在导轨35翻转了记录纸张S后,配准辊31和32调整记录纸张S前沿的位置接着将记录纸张S传送到感光鼓21和转移辊22之间。
与此同时,从激光扫描单元40发射出来的激光照射到已经被充电器28充了电的感光鼓21的表面上,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当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面对显影辊25时,经过供料辊27和显影辊25传送来的色粉把潜像显影成色粉图像。当记录纸张S穿过感光鼓21和转移辊22之间时,色粉图像就转移到记录纸张S上。
带有转移在其上的色粉图像的记录纸张S馈送到加热辊51和加压辊52之间。此时,压力和热量施加到记录纸张S上的色粉图像,由此把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S上。
穿过传送辊53和54,记录纸张S沿滑道61传送到排出辊64和65。排出辊64和65把记录纸张S打印面向下排出到排出盘70。
下面详细说明盖子33。如图1和5所示,盖子33包括遮盖主壳体2的前侧的前盖部分33a和遮盖主壳体2的上侧的上盖部分33b。上盖部分33b和前盖部分33a形成一个整体。
当在如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时,盖子33遮盖了主壳体2的顶面,使切口部分70b被阻挡。当盖子33在其开启位置时,切口部分70b是开放的。前盖部分33a的顶端是自由端,前盖部分33a可以绕在其底端左右方向上伸展的枢转轴33c摆动。
如图5所示,形成为具有平顶表面的突起部分71设置在排出盘70的周围(在左,右,和后面),使排出盘70凹陷到突起部分71的顶面的下面。排出盘70包括在其中形成切口部分70b的主排出盘70a和顶盖部分33b。切口部分70b形成在排出盘70横向的中心区域。
当如图1所示切口部分70b闭合时,至少顶盖部分33b的侧面的一部分和主排出盘70a的侧面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互相毗连,记录纸张S至少可以被主排出盘70a的一部分支撑。另一方面,当如图5所示切口部分70b开启时,顶盖部分33b的侧面和主排出盘70a的侧面分离,而记录纸张S如图6所示由主排出盘70a的一部分支撑。这里,排出盘70可以这样配置使得当切口部分70b闭合时只有主排出盘70a支撑记录纸张S,或主排出盘70a和顶盖部分33b两者都支撑记录纸张S。当主排出盘70a和顶盖部分33b两者被配置成都支撑记录纸张S时,记录纸张S可以被支撑得更稳固。这样,排出在排出盘70上的记录纸张S即使在切口部分70b开启时也能得到主排出盘70a的可靠支撑。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主壳体2前面的开口34和主壳体2顶面的切口部分70b,操作员在安装或卸除处理盒20时能够很容易通达到主壳体2的内部。
还有,如图2所示,把手23形成在处理盒20的前端,使把手23定位在一个低于切口部分70b的位置并可以穿过切口部分70b从上面被看见。所以,处理盒20可以很容易从上面进入,因为把手23位于切口部分70b的下面。注意,如图3所示的把手23只是一个例子,只要允许操作员握住处理盒20的各种不同的把手结构都可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切口部分70b的宽度W(图5)最好为10到20cm。这个宽度足够让操作员伸手穿过切口部分70b,同时防止在切口部分70b开启时通用的A4号纸张S通过切口部分70b掉落。
如图7所示,电极T1到T3设置在处理盒20的一侧,而驱动单元75设置在另一侧。主排出盘70a在切口部分70b横向两侧的各部分遮盖了电极T1到T3和驱动单元75。
电极T1到T3用于向充电器28、显影辊25、转移辊22等装置输送驱动电源。驱动部分75用于驱动感光鼓21,显影辊25和供料辊27,并包括一个设置在例如感光鼓21,转移辊22等装置侧面的齿轮系列。以这种方式被主排出盘70a遮盖,电极T1到T3和驱动单元75可以有效地得到保护不受诸如尘土之类的外来因素的侵害。
注意,图7概念性地显示被驱动单元75占据的空间数量。同样,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电极T1到T3和驱动单元75设置在处理盒20的两侧,但是电极T1到T3和驱动单元75也可以设置在处理盒20的一侧。
下面参考图8和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100。注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激光打印机1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赋以相同的编号,并且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以免重复。
如图8和9所示,形成在激光打印机100的顶部的排出盘17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排出盘70不同之处在于它还有形成在其顶部的用于支撑记录纸张S的肋条70c。肋条70c至少设置在切口部分70b的两侧上,并如图9所示,把纸张S支撑在高于排出盘170的底面的位置。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00前面的盖子133也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盖子33。盖子133包括一个具有向边缘倾斜的自由端的顶盖部分133b。这种结构缩短了从枢转轴33c到在盖子133开启和闭合时顶盖部分133b的最外缘所走的路径L之间的距离。就是说,如图9所示,即使支撑在肋条70c上的是激光打印机100所能打印的最大尺寸的记录纸张S,盖子133的顶盖部分133c所走的路径L也在记录纸张S的前沿S1的下面穿过。因此,排出到肋条70c上的记录纸张S不会干扰盖子133的枢轴转动。
通过这种配置,顶盖部分133b的开启和闭合路径就不会穿过排出盘170上面收容排出的激光打印机100所能打印的最大尺寸的记录纸张S的空间。因此,堆积在排出盘170上面的记录纸张S不会阻挡盖子133开启和闭合操作时盖子133的运动,由此方便了这样的开启和闭合操作。
下面参考图10和1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200。注意,与上述实施例中激光打印机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赋以相同的编号,并且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以免重复。
如图11所示,激光打印机200有一个设置在主壳体2的前面上的盖子233,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盖子33不同。盖子233包括前盖部分233a和配置成绕前盖部分233a上的轴C2枢轴转动的顶盖部分233b。台阶部分33e形成在顶盖部分233b上。由前盖部分233a和顶盖部分233b形成的夹角通过弹簧元件33d维持在略小于90°(比如80°)的角度。
激光打印机200也有排出盘270。如图10所示,排出盘270包括形成在切口部分70b内侧的倾斜部分276。当盖子233从开启位置枢轴转动到闭合位置时,形成在顶盖部分233b的台阶部分33e随着盖子233接近闭合位置而沿倾斜部分276被导向。结果,顶盖部分233b抵抗弹簧部件33d的推动力而前盖部分233a和顶盖部分233b之间的夹角略为增加直至盖子233到达如图11所示的闭合位置。
通过这种结构,在开启和闭合盖子233时前盖部分233a和顶盖部分233b形成的夹角小于在盖子233处于闭合位置时两者之间形成的夹角。因此,在开启和闭合操作的过程中从盖子233的枢转轴33c到顶盖部分233b的边缘上的最外点P1的距离减小。结果,顶盖部分233b的最外点P1在低于排出盘270的底面70d的位置上移动而不干扰保持在底面70d上的记录纸张S。因此,排出在排出盘270上面的记录纸张S不会阻挡盖子233的开启和闭合操作。
下面参考图1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30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以免重复。
图12中显示的激光打印机300包括主壳体302和插入到主壳体302前侧中的供纸盒310。主壳体302上形成一个与切口部分70b相连续的开口334。供纸盒310包括组成主壳体302的整个前面和伸展到主壳体302顶面的前壁311。前壁311包括前盖部分311a和板状的顶盖部分311b,两者形成一个整体并用作开口334和切口部分70b的盖子。前壁311在开启和闭合供纸盒310的操作时向前和向后移动,由此来显露和遮盖开口334和切口部分70b。
顶盖部分311b的顶面可以位于大致与主排出盘70b的顶面齐平的位置。然而,顶盖部分311b的顶面的定位略低于主排出盘70a的顶面可以确保记录纸张S和顶盖部分311b互不干扰。
下面参考图13到14(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40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以免重复。
如图13所示,激光打印机400包括主壳体402。主壳体402的内部部件和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完全相同。
开口434形成在主壳体402中并从主壳体402的前面伸展到顶面。激光打印机400也包括遮盖或显露开口434的前盖433A和遮盖至少是开口434的前顶部的顶盖433B。前盖433A和顶盖433B配置成分离的部件。顶盖433B的前端是一个自由端,而后端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主壳体402上,使顶盖433B能够绕在左右方向上伸展的枢转轴402a枢轴转动。
顶盖433B形成为设置在主壳体402的顶端上用于支撑排出的记录纸张S的排出盘470的一部分。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设置在处理盒20上的把手23(见图3)定位在开口434的下面(被顶盖433B遮盖的区域)。
前盖433A的顶端是一个自由端,而底端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主壳体402上,使前盖433A能够绕左右伸展的轴33c枢轴转动。
如图14(a)所示,激光打印机400包括一个把前盖433A和顶盖433B的开启和闭合运动连锁起来的连锁机构480,使得当一个单元开启或闭合时,连锁机构确保另一个单元也连带开启或闭合。
连锁机构480包括轨道404,联接部件406和齿轮408。轨道404固定在前盖433A上,弧形槽404a形成在轨道404中。联接部件406包括齿条406a,滑动地和槽404a接合的突起部分406b和固定在主壳体402上的内导板415。齿轮408可转动地支撑在顶盖433B的轴402a上并和齿条406a啮合。
如果当顶盖433B和前盖433A如图14(a)所示处于闭合状态时开始进行开启前盖433A的操作,于是轨道404连同前盖433A一起移动而突起部分406B相对于槽404a移动,如图14(b)所示。当突起部分406b到达槽404a的末端404c时,联接部件406开始与轨道404一起移动,把动力传递给齿轮408。结果,固定在齿轮408上的顶盖433B枢轴转动,如图14(c)所示,开启了主壳体402的顶面。
闭合操作以相反的顺序完成。从如图14(c)所示的状态起,突起部分406b随着前盖433A的移动相对于槽404a移动。当突起部分406b到达末端404b时,末端404b压靠向突起部分406b,从而推动联接部件406。结果,齿轮408被移位而顶盖433B回到如图14(a)所示的状态。
通过这种配置,即使当开口334如图13所示那样开启而使用户可以从上面通达主壳体402内部的部件时,记录纸张S还是可靠地保持在排出盘470的主排出盘470a和顶盖433B上。
通过提供连锁机构480,开启和闭合前盖433A和顶盖433B中的一个的操作也连带开启和闭合另一个,由此省略了用户开启和闭合另一部分的操作而改善了可操作性。
下面参考图15到1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50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以免重复。
激光打印机500包括主壳体502和插入到主壳体502前侧的供纸盒510。主壳体502上形成开口534。供纸盒510包括组成主壳体502的整个前面并伸展到主壳体502的顶面的前盖511A。前壁511在开启和闭合供纸盒510的操作过程中向前和向后移动,由此显露和遮盖开口534的前部。
激光打印机500还包括形成在壳体502的顶部的排出盘570用来接纳排出的记录纸张S。排出盘570包括主排出盘570a和顶盖511B。顶盖511B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壳体502的顶部并可绕枢转轴502a枢轴转动以开启和闭合开口534的上部。
如图16(a)所示,激光打印机500包括一个连锁机构580,把前盖511A和顶盖511B的开启和闭合操作连锁起来,使得当前盖511A滑开或闭合时顶盖511B也开启和闭合。
连锁机构580包括部分520和部分522。部分520支撑在顶盖511B上使其绕枢转轴520c枢轴转动,同时也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壳体502上使其绕枢转轴520a枢轴转动。部分520也被一个弹簧(没有显示)在箭头X所示的方向上推动。部分522与部分520相接合并能绕枢转轴520b枢轴转动。接合部分522a形成在部分522的另一个末端。接合部分522a与形成在前盖511A上的接合部分511b相接合。
当前盖511A和顶盖511B处于如图16(a)所示的闭合状态时,接合部分522a保持与接合部分511b的接合。然而,当前盖511A被向外拉动时,接合部分522a脱离和接合部分511b的接合,而部分520被弹簧造成X方向上的位移。结果,部分520相对于顶盖511B向前移动,致使顶盖511B绕枢转轴502a枢轴转动而开启,如图16(b)所示。
相反地,如果前面511从如图16(b)所示的状态起被推动闭合,接合部分522a与接合部分511b相接合,致使顶盖511B闭合,如图16(a)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即使当开口534开启而使用户能够从上面通达壳体502内部的部件时,记录纸张S还是可靠地保持在排出盘570的主排出盘570a和顶盖511B上。
虽然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业内专业人士将认识到有许多种改型和变化可以在这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实施而仍然保持本发明的许多新颖特征和优点。
举例来说,在上述实施例中,切口部分70b形成在排出盘的横向中心区域内。然而,切口部分70b的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把主排出盘设置在顶面的横向中心区域内并在排出盘的横向侧边附近形成切口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盒20的把手23也应该定位在横向侧边上的切口部分下面。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盒20用作为可拆卸部件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到其他可拆卸部件上。

Claims (19)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包括:
一个具有垂直壁和顶壁的壳体,垂直壁上形成一个开口,可拆卸部件可以穿过该开口插入到壳体中或从壳体卸除,顶壁上形成一个与该开口相连续的切口部分;和
一个包括遮盖该开口的第一部分和遮盖该切口部分的第二部分的盖子,盖子可以在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移动,其中:
当盖子处于闭合状态时,盖子的第二部分和壳体的顶壁的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互相毗邻;和
当盖子处于开启状态时,盖子的第二部分和顶壁的一部分互相分离,而从壳体排出的记录介质由顶壁的一部分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部件定位在壳体内部处于切口部分下面的可拆卸部件的把手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分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10到2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第二部分随着盖子开启和闭合的路径处于支撑在顶壁上的成像装置中所能使用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所包覆的空间之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第二部分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盖子的第一部分上,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可以改变,而当盖子开启和闭合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小于当盖子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作为可拆卸部件的处理盒,其中:
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极和驱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切口部分设置在顶壁的第一方向上的中心区域;和
顶壁的在切口部分相对于第一方向的侧面的一部分遮盖住电极和驱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第一部分有一个第一端和一个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盖子的第二部分连接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而盖子在第一部分的第二端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可在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持一种记录介质并可滑动地插入到壳体中的具有盖子的供纸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支持一种记录介质的供纸盒;
一个把图像形成在从供纸盒提供的记录介质上的成像单元;和
一个把在成像单元中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排出到壳体的顶壁上的排出单元,顶壁起到排出盘的作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第一部分绕水平轴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并有一个顶部自由端和一个和顶部自由端相对的底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有第一侧面和相对于和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和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壳体具有在第一侧面上的垂直壁,并且盖子可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滑动。
13.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包括:
一个有垂直壁和顶壁的壳体,垂直壁上形成第一开口,顶壁上形成与第一开口相连续的第二开口;
一个能够开启和闭合以有选择性地显露和遮盖该第一开口的第一盖子;和
一个支撑在壳体上的第二盖子,第二盖子绕一根轴枢轴转动而开启和闭合以有选择性地显露和遮盖第二开口,其中
从壳体排出的记录介质被支撑在顶壁和第二盖子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拆卸部件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插入到壳体中或从壳体卸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部件有一个当其插入到壳体中时定位在第二开口下面的把手。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的开启动作连锁起来的连锁机构。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的闭合动作连锁起来的连锁机构。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子绕水平轴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并有一个顶部自由端和一个和顶部自由端相对的底端。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有第一侧面和相对于预定方向和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壳体有在第一侧面上的垂直壁,而第一盖子在预定方向上可相对于壳体滑动。
CNU2004200131048U 2003-12-26 2004-12-24 成像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786662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35931A JP4292991B2 (ja) 2003-12-26 2003-12-2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435931 2003-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6662Y true CN2786662Y (zh) 2006-06-07

Family

ID=346978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16783A Active CN1322985C (zh) 2003-12-26 2004-12-23 成像装置
CNU20042001310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786662Y (zh) 2003-12-26 2004-12-24 成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16783A Active CN1322985C (zh) 2003-12-26 2004-12-23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46963B2 (zh)
JP (1) JP4292991B2 (zh)
CN (2) CN1322985C (zh)
HK (1) HK10740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9748B2 (ja) * 2003-12-26 2008-12-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44925B2 (ja) * 2004-07-13 2010-09-1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用紙排出トレイ
US7682096B2 (en) * 2006-02-20 2010-03-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pening/closing method of re-conveyance mechanism
JP4240063B2 (ja) 2006-06-09 2009-03-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12199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Young-Min Kim Paper cassette having manual paper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905168B2 (ja) * 2007-02-07 2012-03-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42782B2 (ja) * 2008-01-08 2013-11-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69643B2 (ja) * 2008-08-27 2012-11-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41386B2 (ja) * 2008-09-03 2013-07-17 株式会社Pfu スキャナ装置
JP4562207B2 (ja) * 2008-09-29 2010-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256987B2 (ja) * 2008-10-15 2013-08-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46187B2 (ja) * 2008-10-22 2014-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62556B2 (ja) * 2009-09-30 2013-03-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2936B2 (ja) * 2009-11-17 2012-05-16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09489B2 (ja) * 2010-04-02 2014-02-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6911A (ja) 2010-09-24 2012-04-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7111B2 (ja) * 2010-12-15 2015-1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開閉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2970B2 (ja) * 2011-03-29 2014-01-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41534B2 (ja) * 2012-05-28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87694B2 (en) * 2013-06-17 2016-07-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265668B2 (ja) * 2013-09-18 2018-0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87072B2 (ja) * 2013-10-31 2018-03-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42990A (ja) * 2014-01-31 2015-08-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6273930B2 (ja) * 2014-03-14 2018-0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カバーの組み付け方法
JP6570337B2 (ja) * 2014-07-17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ダンパ装置
TWI552885B (zh) * 2014-09-01 2016-10-1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表機
CN104325639A (zh) * 2014-09-09 2015-02-0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打印机
JP6618167B2 (ja) 2014-10-31 2019-12-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1531028S (zh) * 2015-02-20 2015-08-17
JP6529282B2 (ja) * 2015-02-27 2019-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サイド部材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631497B2 (ja) * 2016-12-26 2020-01-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94915B2 (ja) * 2017-04-20 2020-12-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37226B2 (ja) * 2017-04-26 2020-08-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58047B2 (ja) 2017-07-12 2021-11-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D955474S1 (en) * 2019-07-12 2022-06-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ront printer paper tray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677Y2 (ja) 1989-02-07 1995-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機構
JPH0348259A (ja) 1989-07-17 1991-03-0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WO1991005667A1 (de) * 1989-10-13 1991-05-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einrichtung
JP2630689B2 (ja) * 1991-05-20 1997-07-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38107A (ja) * 1992-02-27 1993-09-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10262A (ja) * 1992-09-28 1994-04-22 Fujitsu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950006755B1 (ko) * 1992-11-19 1995-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전기록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H08137181A (ja) * 1994-11-11 1996-05-3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61508A (ja) * 1996-11-29 1998-06-19 Fuji Xerox Co Ltd Micrプリンタ兼用画像形成装置
JP3732936B2 (ja) * 1998-01-09 2006-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81168A (ja) * 1998-12-17 2000-06-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取手構造
JP3715826B2 (ja) * 1999-04-23 2005-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バー開閉機構
JP2000335045A (ja) * 1999-05-31 2000-12-05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
JP3787487B2 (ja) * 1999-10-08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装着機構、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125331A (ja) * 1999-10-29 2001-05-11 Toshiba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293701B2 (ja) * 2000-02-24 2009-07-08 株式会社サトー 携帯プリンタ
JP3846172B2 (ja) 2000-09-29 2006-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バー開閉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26416B2 (ja) * 2001-02-16 2005-03-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体案内装置
JP3734426B2 (ja) * 2001-03-14 2006-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51282A (ja) 2001-05-28 2002-12-06 Fuji Xerox Co Ltd 給紙装置
US6487376B1 (en) * 2001-07-10 2002-11-26 Aeta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Upgradeable imaging systems with configurable printing routines
JP2003218550A (ja) * 2002-01-28 2003-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ドア開閉機構
JP3903818B2 (ja) * 2002-03-18 2007-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7016629B2 (en) * 2003-04-17 2006-03-2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ischarging unit of increased capacity
JP3673793B2 (ja) * 2003-08-29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機構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34661A (ja) * 2003-10-30 2005-05-2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354213B2 (en) * 2004-03-17 2008-04-08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Printer having foreign material remov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41947A1 (en) 2005-06-30
HK1074029A1 (en) 2005-10-28
CN1322985C (zh) 2007-06-27
CN1636756A (zh) 2005-07-13
JP2005195704A (ja) 2005-07-21
JP4292991B2 (ja) 2009-07-08
US7246963B2 (en) 2007-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6662Y (zh) 成像装置
CN2867399Y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单元
CN2784376Y (zh) 成像设备
CN1064145C (zh) 处理盒与成象设备
CN1311311C (zh) 适于小型化的成象处理盒和成象装置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2872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200959074Y (zh) 成像装置
CN1794112A (zh) 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CN101057187A (zh) 图像形成设备、色粉盒、显影剂盒和图像承载构件盒
CN1781831A (zh) 供纸盒及成像装置
CN1324412C (zh) 成像设备
JPH01308357A (ja) 作像装置
CN1991605A (zh) 原稿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792751A (zh) 送纸装置和包括该送纸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01067734A (zh) 供料容器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172220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763659A (zh) 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备有该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
CN1071202C (zh) 成象装置的给排纸装置
CN2919305Y (zh) 具有沿倾斜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822628A (zh) 成像装置
CN1275726A (zh) 有带纸张支承部分的供纸装置的成像装置
CN2736809Y (zh) 成像部件及具有该成像部件的成像设备
CN2847730Y (zh) 成像装置
JP20150876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