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5180A - 图像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85180A CN1885180A CNA2005100794187A CN200510079418A CN1885180A CN 1885180 A CN1885180 A CN 1885180A CN A2005100794187 A CNA2005100794187 A CN A2005100794187A CN 200510079418 A CN200510079418 A CN 200510079418A CN 1885180 A CN1885180 A CN 18851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toner
- resin
- image forming
- charge trans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953—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0957—Composi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14—Developer solid type one-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静电潜像形成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及定影工序。静电潜像载置体系在支持体上至少以下列顺序形成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感光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含有: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反应物,上述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即使长期反复形成图像,本发明的方法也可防止因游离的外添加剂导致发生所谓“目高鱼图像”,可以防止图像模糊、黑点等图象缺陷的发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静电印刷法等的图像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process cartridge)。
背景技术
1.关于显影剂(以下,有时也简称为“调色剂”)
以往,作为用电子照相法使静电潜像显影的干式显影方式,有:瀑布法(cascade),磁刷法,粉末云法等。在这些方法中,使用在粘结树脂中分散炭黑等着色剂而制成的干式显影剂。
另外,作为电子照相技术中的定影方式,因能量利用效率高,广泛使用加热辊方式。近年来,为了节省能源,要求低温定影性,特别对需要高能量的高速复印方式,其低温定影性能要求很高。为此,在定影时如何减少赋予调色剂的热能,试验相当盛行。特别是,人们强烈期望,使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入电源以后,或从暂停状态启动至可以进行打印为止的待机时间(预热时间)所需的电力降到最小。
根据1999年度的国际能源机构(IEA)的DSM(Demand-side Management)程序,要求下一代的复印机,复印速度(CPM)为30以上的复印机场合,待机时间在10秒以内,待机时的消耗电力为10-30W以下(据复印速度而异)。如何达到节能的要求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可以考虑到的方法有,降低加热辊等定影部件的热容量,提高调色剂的温度响应性等的方法,但上述方法还不是可充分满足所述目的的方法。要达到上述要求,可以认为,为使待机时间降为极小,降低调色剂本身的定影温度,以及使得可使用时的调色剂定影温度低下是技术上必须达成的事项。但是,若以图像形成装置的设定温度比较该低温定影带,则可以认为,在使用以往的低温定影调色剂场合,有必要进一步降低设定温度20℃左右。
这样,可以认识到,20℃之差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用以往公知技术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非常困难,有必要开发比传统技术更为先进的技术。
另一方面,若要使调色剂定影低温化,如何确保由此起因的定影温度的范围(耐热粘附性)和维持热保存性成为难点。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提出在调色剂中加入低软化点的树脂或者蜡,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能。已经知道,由于这样的低温定影用的调色剂的耐热性能较弱,因此会发生因使用时机器的热量或保存时的热量而固化,即所谓的“结块”现象。而且,确保充分的定影温度范围也比较困难,目前还无法得到可解决该课题的调色剂。
近年来,市场对高质量的图像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这种要求,以往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15μm的调色剂将满足不了要求,需要更加小粒径的调色剂。然而,调色剂的粒径越是微粒化,调色剂尤其在定影工序中,对半色调部分的纸张等转印材料上的付着量就越是减少。其缺点是:对转印至转印材料的凹部上的调色剂而言,由于来自加热部件的热量将极端地减少,导致粘附现象容易发生等。
另外,对调色剂而言,要求其具有静电、耐热、强度上的物性或者化学特性,还要求其具有流动性、结块性、流体分布等粉体特性。为补全其特性,各种添加剂被加入其中。
如上所述,低温定影用调色剂存在若干问题,其中,存在为确保调色剂的流动性而被添加的添加剂的埋没、游离的问题。基本上,在低温定影用调色剂中,粘接树脂的软化点存在下降的倾向,外添加剂的埋没现象更加显著。
为此,为提高调色剂的输送性能及带电性能,有人提出赋予色调剂以适当流动性的各种提案。
例如,(1)添加小粒径的无机微粒(平均粒径:约5-100nm)的方法,(2)为赋予清洁性能添加平均粒径约0.5-5μm程度的无机微粒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3)添加平均粒径约0.05-5μm的有机微粒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及专利文献8等)。
上述含有外添加无机或有机微粒的调色剂,随着复印数量的增加,发生这些微粒从调色剂表面脱离的现象(外添加剂的游离),或者陷入调色剂表面的现象(外添加剂的埋没)。
若发生这种外添加剂的脱离、埋没现象,则由外添加剂产生的流动性及控制带电的效果将会消失,作为电子照相用的调色剂将产生很多不良的结果。特别是,外添加剂脱离后,该脱离的外添加剂将对感光体的表面形成细微的损伤,成为所谓的“目高鱼图像”(在本发明中,将这种感光体的表面受到细微地损伤后产生的现象称为目高鱼图像,参照图2及图3C)。
作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例如,(1)使用150nm-5μm的大粒径无机氧化物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9),(2)使二氧化硅固附在调色剂表面上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0)。但是,上述(1)的方法也存在问题,大粒径外添加剂的付着力较弱,随着复印数量的增加,会发生脱离的现象。另外,上述(2)的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使二氧化硅固附于调色剂反而会促使其埋没。
另外,作为可以防止外添加剂脱离的调色剂制造方法,有例如将2种疏水性金属微粒和调色剂作混合处理,使该疏水性金属微粒均一付着于其表面上的电子照相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1)。但是,为防止外添加剂的脱离,有必要用混合机的强力使外添加剂牢固地付着于调色剂母粒的表面上。其结果,会发生部分外添加剂埋没,目前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要满足所要求的调色剂的各种特性,就有必要加入外添加剂,在低温定影用调色剂中,会明显地出现所谓的“目高鱼图像”。为了防止发生这种“目高鱼图像”现象,在例如专利文献12中,调色剂的粘结剂树脂为不含有THF的不溶成分,规定GPC分子量分布,且对于与调色剂粒硬度十分相关的高分子量成分相对应的1×105~1×107的次峰位,规定动态粘弹性G’,期待能改良外添加剂的保持能力。但是,此提案并不能从本质上避免外添加剂的游离,特别是,当在打印超过5万张,乃至10万张的长期反复图像形成时,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2.关于静电潜像载置体(以下也称“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光导电性绝缘体”)
近年来,由于复印机,打印机及传真机等图像形成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中,特别是以电子照相方式为代表的静电图像形成方式的运用最为广泛。这可以认为是,因为以电子照相方式可以高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而且,不仅可获得单色图像,也可形成彩色图像,而且,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具有耐久性和稳定性的缘故。
现在,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含有有机光导电性物质的有机感光体使用最为广泛。该有机感光体一般由下述方法制得:在由铝或铝合金制得的导电性支持体上,蒸镀有机类电荷发生物质而形成的方法;或将有机电荷发生物质和作为粘结材料的有机高分子与溶剂混合,分散,形成涂布液,涂布所述涂布液形成电荷发生层后,在此电荷发生层上,再涂布溶解了有机电荷输送物质和作为粘结材料的有机高分子的涂布液,形成电荷输送层。
这样的有机感光体相对其他感光体而言具有下述优点:对应于从可见光到红外线的各种曝光光源的材料得以被开发使用,可选择无环境污染的材料,另外,其制造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其唯一的缺点是机械强度较弱。
通常,在卡尔森法(Carlson process)的电子照相装置中,使感光体均匀带电后,根据原稿图像,经过曝光,消去电荷,形成静电潜像,由调色剂使得该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视像,将该可视像转印到纸等记录介质上,再进行定影。
但是,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并不能全部被转印,一部分调色剂仍残留在感光体上,通常,用清洁手段除去残留调色剂。作为这种清洁手段可以列举毛刷,磁刷,或刮板等,从其性能,构成等观点考虑,主要使用以板状橡胶弹性体制的刮板。
因此,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由于受到充电器、显影器、转印手段,及清洁器等直接施加的电气、机械的外力,因此,要求耐久性。特别要求机械耐久性,即,能耐因滑擦引起的感光体表面摩耗及损伤,以及能耐因混入异物及纸张堵塞处理时的冲击引起的膜剥落等。
再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引起感光体的小直径化,而且在机械的高速化及无需维修等趋势背景下,要求感光体具有高耐久性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
有机感光体缺乏化学稳定性,因其以低分子的电荷输送物质和惰性高分子为主要成分,一般比较柔软,在电子照相工艺中反复使用的情况下,将承受来自显影系统及清洁系统的机械性的负荷,容易发生摩耗。然而,尽管如此,感光体还必须在这种苛刻条件下使用。又,伴随高画质的要求,调色剂粒径变小,为提高清洁性,不得不提高清洁刮板的橡胶硬度和接触压力,这也是促使感光体摩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有机感光体的摩耗使得灵敏度劣化,带电性低下等电气特性劣化,成为图像浓度低下、基底污染等图像异常的原因。又,摩耗局部发生结果产生的损伤,将会引起条状污染图像。现状是这种摩耗或损伤将影响有机感光体寿命,直至不得不替换。
为满足以上要求,以及基于这种要求的种种特性,迄今为止,已有人为此作了各种改良。
有关机械耐久性方面,已有人提出通过在有机感光体的表面使用双酚Z聚碳酸酯作为粘结树脂,改善表面的摩耗特性、调色剂成膜特性的报告。另外,有人提出使用含有胶体状二氧化硅的固化性硅树脂作为感光体的表面保护层(参照专利文献13)。
但是,根据上述将双酚Z聚碳酸酯用于感光体表面的提案,其缺点在于耐摩耗特性不足,也没有足够的耐久性。又,上述含有胶体状二氧化硅的固化性硅树脂的表面层的耐摩耗特性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在反复使用时,电子照相特性不充分,易出现灰雾或图像模糊,仍然存在耐久性不足的问题。
作为改善这些缺点的方法,有例如将有机硅改性空穴传输性化合物结合于固化性有机硅高分子中形成的树脂层,作为表面层的感光体(参照专利文献14及专利文献15的方案)。然而,根据该提案,由于表面层固化,感光体表面不受研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吸收的水分不能除去,从而易产生图像的模糊,纸粉或调色剂的结膜现象,并容易在图像上产生条状或斑点状的图像缺陷现象。
因此,首先,在有机感光体的高度耐久化方面,如何减低上述的摩耗量是关键,而且这是本领域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改良上述感光层耐摩耗性的技术,有例如,(i)在交联型(架桥型)电荷输送层使用固化性粘接剂(参照专利文献16),(ii)使用用高分子型电荷输送物质(参照专利文献17),(iii)在交联型(架桥型)电荷输送层分散无机填充物(参照专利文献18)等。
在这些技术中,上述(i)的使用固化性粘接剂的技术中,该粘接剂与电荷输送物质的相溶性差,因聚合反应引发剂、未反应的残留基团等杂质的存在而使残留电位上升,从而有容易发生图像浓度低下的倾向。而在上述(ii)的使用高分子型电荷输送物质的场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耐摩耗性的改善有一定的可能,但还远未达到有机感光体所需的耐久性。另外,高分子型电荷输送物质由于材料的聚合,精制较难,不易得到高纯度的物质,且其电气特性不易稳定。而且,存在涂布液的粘度高等的制造上的问题。在上述(iii)的方案中,对交联型(架桥型)电荷输送层分散无机填充物的场合,与通常的将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分散于惰性高分子的感光体的方法相比,虽然能发挥其较高的耐摩耗性,但由于在无机填充物的表面存在的电荷捕获性(陷阱)而使残留电位上升,有容易产生图像浓度下降的倾向。另外,在感光体表面的无机填充物和粘结树脂的凹凸较大的情况下,将发生清洁不良,成为调色剂成膜现象或“图像流”现象的原因。因此,上述(i),(ii),(iii)的技术,还未满足有机感光体所要求的包括电气上耐久性、机械上耐久性等综合性的耐久性。
再有,为改良上述(i)的耐摩耗性和耐损伤性,也有使用含有多官能的丙烯酸酯单体固化物的感光体的提案(参照专利文献19)。但是,在该专利中,虽然有在感光层上的保护层中加入多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固化物的记载,但只记载着在该保护层中可以含有电荷输送物质,而无具体的记载。然而,若只是在交联型(架桥型)电荷输送层上含有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则会出现和上述固化物之间的相溶性的问题。结果出现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的析出,白浊化现象。随着曝光部的电位上升,不仅产生图像浓度的低下,而且也可能使机械强度下降。另外,上述提案的感光体,具体地说,为了使之在含有高分子粘接剂的状态下和单体反应,导致三维网状结构不能充分形成,架桥结构的密度变得很稀薄,以至于不能使耐摩耗性达到一个飞跃。
作为代替这些改善感光层耐摩耗性的技术,还有例如,设置由将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和具有碳-碳双键的电荷输送材料以及粘结树脂所混成的涂布液形成电荷输送层(参照专利文献20)。在这个提案中,粘结树脂使电荷发生层和固化型电荷输送层的结合性上升,而且可以考虑在厚膜形成时担当起缓解膜内部应力的作用。所述粘结树脂主要可以分为二大类,即,具有碳-碳双键、对上述电荷输送剂具有反应性的粘结树脂,和不具有上述碳-碳双键,也不具有反应性的粘结树脂。这种感光体,由于兼具有耐摩耗性和良好的电气特性,受人注目。但是在使用没有反应性的粘结树脂的情况下,粘结树脂和上述单体以及电荷输送剂反应后生成的固化物之间的相溶性很差,在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发生相分离,是造成损伤或调色剂中的外添加剂及纸粉固附的原因。另外,如上述,三维网状结构未充分进行,架桥键合的密度变得很稀薄,以至于不能充分发挥耐摩耗性能。又,作为用于此感光体的单体,具体记载了2种官能性物质,从这些来看,耐摩耗性能未得到充分改善。即使在使用具有反应性的粘结剂的情况下,固化物的分子量虽有所增加,但分子间交联键合数较少,难以兼具有上述电荷输送物质的键合量和架桥密度的改善,电气特性及耐摩耗性也不能说完全。
此外,另有提案提到一种具有感光层的感光体,该感光层含有将空穴输送性化合物固化的化合物,而此化合物在同一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的链式聚合型官能基团(参照专利文献21)。这个感光层由于提高了交联键密度而具有高硬度,但是,由于该体积大的空穴输送性化合物具有两个以上的链式聚合型官能基团,因此,使固化化合物中产生变形,其内部应力增大,架桥表层在长期使用下,有时容易发生开裂或剥落现象。
总之,即使在具有使以往技术的电荷输送性结构作化学结合的架桥感光层的感光体,从现状来看还不能说这些技术已满足综合特性的要求。
当长期反复使用低温定影用调色剂形成图像场合,以往的有机感光体会出现所谓“目高鱼图像”。在专利文献22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从有机感光体侧进行改良的方案。即,在以往的有机感光体的表面层上,使之含有作为无机填充物的氧化铝微粒或者作为有机填充物的四氟乙烯,获得使之表面强度上升,摩擦系数下降等一定的改良。但是,在有机感光体的表面层含有无机填充物场合,外添加剂的硬性二氧化硅粒子将穿破填充物和填充物之间的软性结合树脂,这往往会导致所谓“目高鱼图像”的发生。如欲减少填充物和填充物之间的树脂用量而提高在表面层上的填充物的含有率,则反而使之变得脆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有,表面上的填充物长期反复使用会露出,这是产生黑色斑点的原因。
如上所述,虽然调色剂的低温定影化在不断发展,但依然存在由外添加剂的添加等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另外,对有机感光体而言,其电气上的耐久性,机械上的耐久性,以及化学上的耐久性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性能。因此,现状是,以节能化为最终目的,且具有高耐久性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图像形成装置还未达到理想的要求。
专利文献1:特开昭60-903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3-2292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昭60-13675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昭60-32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昭60-186854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昭60-186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昭60-186864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昭60-186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公平2-45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特开平2-167561号公报
专利文献11:特开平9-96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12:特开2000-338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13:特开平6-118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14:特开平9-124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15:特开平9-190004号公报
专利文献16:特开昭56-48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17:特开昭64-1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18:特开平4-281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19:专利第32624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0:专利第31943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1:特开2000-66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2:特开2002-251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系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各种问题,达成以下的目的。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即使在用于长期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为游离的外添加剂造成所谓“目高鱼图像”的发生,可以得到高画质图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即使在用于长期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黑色斑点,可以得到高画质图像。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用于高温高湿、长期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黑色斑点,可以得到高画质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满足上述第一个目的,上述第二个目的及上述第三个目的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对有机感光体表面的性质和低温定影用调色剂之间的互相作用进行考虑及研究,发现:在长期反复形成图像时,可充分发挥在节能化方面有利的低温定影用调色剂所具有的优良特性,且在使用耐摩耗性能较高的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场合,可改善图像模糊,黑色斑点,及所谓“目高鱼图像”的发生。由此,可提供一种高画质的图像。本发明是发明者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构思而完成的。
本发明提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如下: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工序,用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后形成可视像的显影工序,将可视像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工序,以及使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
其特征在于: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在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顺序设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含有: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反应物;
上述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
(2)在所述(1)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为2-8μm。
(3)在所述(1)或(2)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及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中的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为丙烯酰氧基及异丁烯酰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4)在所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从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可溶成分求得GPC的分子量分布的分子量在105以上的质量比例为10质量%以下。
(5)在所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为聚酯树脂。
(6)在所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比粘结树脂的氯仿可溶成分少。
(7)在所述(6)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的含量为5-40质量%。
(8)在所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具有海-岛状结构,低分子量的树脂成分构成海状,高分子量的树脂成分构成岛状。
(9)在所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从粘结树脂的THF可溶成分中求得GPC的分子量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在10000以下。
(10)在所述(1)-(9)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中至少含有2种其软化点相差为25℃以上的树脂,从各粘结树脂的THF可溶成分中求得的GPC的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
(11)在所述(10)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从各粘结树脂的THF可溶成分中求得GPC的分子量分布,其分子量在105以上的质量比例为10质量%以下。
(12)在所述(10)或(11)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至少2种树脂之内,具有较高软化点的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比氯仿可溶成分少。
(13)在所述(10)-(12)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具有较高软化点的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之含有量为5-40质量%。
(14)在所述(10)-(13)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种树脂为聚酯树脂。
(15)在所述(14)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一个聚酯树脂中的多价羧酸成分至少含有一种选自苯羧酸及其酸酐、不饱和二羧酸及其酸酐的物质,其软化点在90-110℃;其他的聚酯树脂中的多价羧酸成分至少含有一种与上述一个聚酯树脂相异的选自苯羧酸及其酸酐、不饱和二羧酸及其酸酐的物质,其软化点在120-160℃。
(16)在所述(5)-(15)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其中聚酯树脂的酸值为8-45mg KOH/g,且羟基值为50mg KOH/g以下。
(17)在所述(1)-(16)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脱模剂为选自脱游离脂肪酸型巴西棕榈腊、褐煤蜡、及氧化赖斯蜡的至少一种物质。
(18)在所述(1)-(17)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调色剂含有水杨酸金属化合物。
(19)在所述(18)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水杨酸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为6配位构成的3价以上的金属。
(20)在所述(1)-(19)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10μm。
(2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
静电潜像载置体,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手段,使用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的显影手段,将上述可视像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手段,将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像定影的定影手段;其特征在于: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包括支持体,在该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顺序形成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及交联型电子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含有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反应的反应物;
上述调色剂中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在15000以下。
(22)一种处理卡盒,所述处理卡盒至少包括静电潜像载置体及显影手段,所述显影手段使用调色剂对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其特征在于: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在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顺序形成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含有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反应物;
上述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在15000以下。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工序,用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视像的显影工序,将上述可视像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工序,将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在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的顺序具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及交联型(架桥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含有反应物,此反应物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度)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反应所得。上述调色剂中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在15000以下。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长期反复形成图像时,可充分发挥在节能化方面有利的低温定影用调色剂所具有的优良特性,且在使用耐摩耗性能较高的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场合,可改善图像模糊,黑色斑点,及所谓“目高鱼图像”的发生,可提供高画质的图像。
上述图像的模糊原因是在充电工序中生成的带电物质NOx,臭氧,及其他生成的离子性化合物在感光体表面上付着堆积,在高温高湿时,使表面的电阻下降。但由于感光体表面仅受到极小的研磨,通常可保持新的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以供形成图像,这样,能抑制图像模糊等不良现象。但是,这时若研磨过度进行,将使耐摩耗性下降,因此,以适当的研磨状态为佳。
另外,在长期反复形成图像的条件下,在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生成损伤或凹部。这些多是由于纸张堵塞或调色剂外添加剂的原因。例如,清洁刮板接触部有硬的外添加剂时,形成线状损伤或凹部场合,低温定影用的调色剂基本上使用低软化点的粘结树脂,在具有擦蹭力的情况下,调色剂容易在凹部聚集。然后,若转印于转印材料上时,会产生黑色斑点。但是,如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将丙烯树脂光照固化后,因架桥密度较高的表面层(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既硬又强韧,不会产生凹部,能长期地维持极为平滑的表面。不会发生上述那样的调色剂凝聚,可以有效地防止黑色斑点产生。
又,如上所述,由于低温定影用的调色剂使用低软化点的粘结树脂,因此,即使添加外添加剂,也难以稳定地固定在调色剂表面上,但即使游离的外添加剂到达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根据本发明,也不容易发生外添加剂的穿破现象,从而不易发生以此为起因的“目高鱼图像”。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系在充电手段,转印手段,清洁手段,消电手段等一连串工序反复进行的环境下使用。在此过程中,由于感光体发生摩耗或损伤,导致图像劣化而达到使用年限。造成这种摩耗或损伤的主要原因可举出:(1)由于充电、消电时的放电而使感光体表面组成物分解及受到氧化性气体等的化学性劣化;(2)显影时载体的付着;(3)转印时和纸的摩擦;(4)清洁时,由于清洁刷,清洁刮板以及介于(上述部件)之间的调色剂或付着载体之间的摩擦等。为设计耐摩耗性能较强的感光体,重要的是,将表面层作成具有高硬度、高弹性且均一的表面层。从膜结构上而言,形成致密、且均质的三维网眼状结构最为理想。相当于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因具有使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固化的架桥结构,因此,构成了三维网眼状结构,得到架桥密度较高的高硬度、高弹性的表面层,得到高耐摩耗性和高耐损伤性。这样增加感光体表面的架桥密度,即,增加单位体积内的交联键数非常重要。但在固化反应时,由于在瞬间形成大量键合,因此发生体积收缩产生的内部应力。由于这种内部应力随着膜厚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使电荷输送层固化后,易发生开裂或剥落。这种现象在初期时不发生,随着电子照相过程中反复使用,充电,显影,转印,清洁,受此过程以及热变动的不利影响,经时长久也将变得容易发生。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列举:(1)在架桥(交联)层及架桥(交联)结构中导入高分子成分,(2)大量使用单官能及二官能(度)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3)使用具有柔软性基团的多官能单体等种种使固化树脂柔化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都会使架桥层的架桥密度变得稀薄,无法获得耐摩耗性能的飞跃性改善。
与此相比,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感光体)通过在电荷输送层上设置三维网眼状的结构发达的、架桥密度较高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2-8μm的膜后,使上述的开裂或剥落不发生,而且,达成非常高的耐摩耗性能。本发明的感光体能够抑制开裂或剥落的理由在于,因使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薄膜化,其内部应力没有变大;在下层中因为有了电荷输送层,能缓和表面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内部应力等。这样,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无必要加入大量的高分子材料,也不易发生因高分子材料和游离基聚合型组合物(游离基聚合型单体,或具有电荷输送性的游离基聚合体)反应生成的固化物之间不相溶而发生的损伤或调色剂的成膜。另外,照射光使电荷输送层整个层的厚膜固化的场合,因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吸收,使透过内部的光量被制限,有时会产生固化反应进行不充分的现象。在本发明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从表面至8μm以下的内部固化反应均一地进行,和表面同样,在内部也能维持较高的耐摩耗性。另外,在本发明的最表面层的形成中,除了上述三官能型游离基聚合型单体以外,再含有单官能型的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这在三官能型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固化时被吸收于架桥结构中。对此,使不具有官能基团的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含于架桥表面层中的场合,因其相溶性较低,会发生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的析出及白浊化,架桥表面层的机械强度下降。另一方面,以二官能(度)以上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为主成分使用的场合,因其形成多个键合,在架桥结构中被固定,架桥密度更加提高,但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体积变得非常大,这将使固化树脂结构的变形非常大,成为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内部应力增高的原因。
另外,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因此,能长期地实现高画质。这是因为,使用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作为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构成材料时,在交联键之间以垂饰状固定。如上所述,不具有官能基的电荷输送物质发生析出,白浊现象,灵敏度下降,残留电位上升等。在反复使用下,电气特性劣化非常显著。在使用二官能(度)以上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因多个键合在架桥结构中被固定,电荷输送时的中间体结构(阳离子游离基)不能稳定地保持,因电荷的捕获使之易发生灵敏度下降,残留电位上升。这些电气特性的下降,将表现为图像浓度下降、文字细化等图像。另外,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中,作为下层的电荷输送层,能适合于以往感光体的电荷陷阱(trap)少的高移动度设计,可将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电气副作用抑制为最小。
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由不具有电荷输送型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以及单官能(度)的具有电荷输送型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固化后形成。作为层的全体,具有三维网目状结构发展形成的高的架桥密度,但因上述成分以外的含有物(例如,单或二官能度的单体,高分子粘结剂,防氧化剂,均化剂,增塑剂等添加剂以及从下层溶解混入的成分)或固化条件,局部的架桥密度变得稀薄,有时会作为高密度桥架后的微小固化物的集合体形成。这样的架桥型电荷输送层,其固化物间的结合力较弱,显示对有机溶剂有溶解性,而且,由于电子照相工序中反复使用,易发生局部摩耗或微小的固化物的脱离。因此,在本发明中,本来三维网目结构发展形成高的架桥度很重要,较好的是,在连锁反应很广的范围内进行,准备固化物的高分子量化的条件,此外的添加物限制在最小限度。
因此,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可以使用低温定影用的调色剂达到节能效果,且在长期反复使用状态下保持高质量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手段,用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的显影手段,将可见像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手段,以及使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手段。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设有支持体,在该支持体上至少按下述顺序设置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含有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度)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反应而得。上述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本发明的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作为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使用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作为上述调色剂,因此,在图像形成方法中,如上所述,在长期反复形成图像时,可充分发挥在节能化方面有利的低温定影用调色剂所具有的优良特性,且在使用耐摩耗性能较高的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场合,可改善图像模糊,黑色斑点,及所谓“目高鱼图像”的发生,可提供高画质的图像。
本发明的处理卡盒,至少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和显影手段,该显影手段使用调色剂对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可视像。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在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顺序设置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含有反应物,此反应物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度)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反应而得。上述调色剂中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幅度的分子量在15000以下。在该本发明的处理卡盒中,以上述显影手段,使用调色剂将形成于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视像。此时,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的耐摩耗性得到飞跃性的改善,使用本发明的调色剂作为上述调色剂,能得到高精细高质量的图像,即使在进行刮板清洁等时,静电潜像载置体的摩耗将被抑制得很小,清洁效果良好。
在本发明中,上述所谓“目高鱼图像”是指这样的图像缺陷:朝着静电潜像载置体回转方向,白点缺陷大量出现在黑底(或中间色调的灰色)上,看上去恰似目高鱼在游的样子。如图1所示,白色的目高鱼的顶端部有小的黑点,看似目高鱼的眼睛。这个眼睛与感光体表面上的小损伤相对应。
具体地说,若以黑实心图像观察上述“目高鱼图像”,则“目高鱼图像”以黑底白点缺陷图像呈现,实际上用显微镜观测,如图2所示,可以确认与“目高鱼图像”对应的感光体表面上付着异物。
上述“目高鱼图像”如图3A以及3B所示,纸张的粘土成分或调色剂的蜡等堆积在表面异物上,沿感光体鼓的回转方向成长后,成为缺陷。其大多起因于,调色剂的较大的外添加剂扎入感光体表面状态。即,在使用带负电调色剂的反转显影中,若在感光体表面上堆积有异物,则在曝光后,在此部的电位-V残留下来,成为不附着带负电调色剂的白点缺陷。于是,形成如图3C所示的“目高鱼图像”。
按照本发明,可以解决以往的多种问题,提供能得到高耐久,高画质的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本发明通过下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和下述调色剂的组合构成,即使在长期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为外添加剂游离造成所谓“目高鱼图像”,可以防止图像的模糊,线状,或斑点状(黑色斑点)的图像缺陷发生。所述静电潜像载置体的感光层中含有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反应物,且感光层摩耗量少;所述调色剂中,构成调色剂树脂的分子量分布陡峭,且其低分子量份的绝对量尽可能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感光体表面的“目高鱼图像”中的一个“目高鱼”的放大模式图。
图2所示为感光体表面与“目高鱼图像”相对应中的显微镜照片。
图3A及B所示为用于说明目高鱼图像形成的模式图,图3C为“目高鱼”图像的模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处理卡盒一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层结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清洁手段一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7所示为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的一个举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8所示为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的一个举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9所示为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串列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的一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局部放大说明示意图。
图中,1为支持体,2为电荷发生层,3为电荷输送层,4为交联型电荷输送层,10为感光体(感光体鼓),10K为黑色用感光体,10Y为黄色用感光体,10M为品红色用感光体,10C为青色用感光体,14-16为支持辊,17为中间转印清洁装置,18为图像形成手段,20为充电辊,21为曝光装置,22为二次转印装置,23为辊,24为二次转印带,25为定影装置,26为定影带,27为加压带,28为片材翻转装置,30为曝光装置,32为稿台玻璃,33为第1移动体,34为第2移动体,35为成像透镜,36为读取传感器,40为显影装置,41为显影带,42K,42Y,42M,42C为显影剂收纳部,43K,43Y,43M,43C为显影剂供给辊,44K,44Y,44M,44C为显影辊,45K为黑色用显影器,45Y为黄色用显影器,45M为品红色用显影器,45C为青色用显影器,49为定位辊,51为辊,52为分离辊,53为恒流源,55为切换爪,56为排出辊,57为排出盘,58为电晕充电器,60为清洁装置,61为显影器,62为转印充电器,63为感光体清洁装置,64为消电器,70为消电灯,71为清洁刮板,72为支持部件,80为转印辊,90为清洁装置,95为转印纸,100为图像形成装置,101为感光体,102为充电手段,103为曝光,104为显影手段,105为转印体,106为转印手段,107为清洁手段,120为串列型显影器,130为原稿台,142为供纸辊,143为纸箱,144为供纸盒,145为分离辊,148为供纸通道,150为复印装置本体,200为供纸台,300为扫描器,400为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
具体实施方法
(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根据需要也可含有其他成分。
必要的是,从上述调色剂中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
这是因为,使构成调色剂树脂的分子量分布陡峭化,并尽可能增大低分子量份的绝对量,对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非常有效。即,从构成该调色剂的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才能使之实现比以前更显著的优良的低温定影性。这种情况下,上述分子量分布的半值范围的分子量如为10000以下更佳。另外,由上述构成该调色剂的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105以上的含有率在10质量%以下,能实现特别优良的低温定影性,更为理想。
再有,对于上述调色剂的定影性来说,THF可溶性树脂成分要比THF不溶性树脂成分更加相关。通过对THF可溶性树脂成分分子量分布的设计,可达到初期目标的低温定影性。作为构成上述调色剂的树脂,只要是满足上述条件的调色剂,则并无特别限制,如下所述的各种树脂均可适用,其中,理想的是聚酯树脂。特别是,软化点相差25℃以上的至少2种聚酯树脂一起并用为理想。另外,更理想的是,上述各树脂从其各自的THF可溶解成分求得的GPC的分子量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
这样,将软化点不同的至少2种聚酯树脂一起并用时,比用一种树脂更能稳定地实现低温定影性。可以认为,这是因为,使用2种树脂时,较容易控制低分子量区域的分子量分布,可在维持耐热粘附性的同时,能增大如前所述陡峭分布的低分子量区域的绝对量。
另外,在构成上述调色剂的树脂之中,和氯仿不溶成分相比,氯仿可溶成分是使热粘附性及热保存性下降的更大的原因。其结果,通过使得构成调色剂的树脂的氯仿不溶树脂的绝对量,比氯仿可溶树脂的绝对量少,能使耐热粘附性及热保存性得到改良。而且可以确认,若使构成调色剂的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为5-40质量%时,其耐热粘附性及热保存性的改良特别好。这是因为,在混炼构成调色剂的多种材料的工序中,切断树脂的高分子量部分,使其低分子量化,由此能避免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其结果,形成在低分子量的树脂成分的“海”状中,高分子量的树脂成分形成“岛”状的状态(海-岛结构,sea-island structure)。而且,该高分子量份(凝胶份)树脂在调色剂中以不易被剪切力切断的状态存在,可以认为,这使其有效地发挥着提高耐热粘附性的机能。同样,使用上述的至少2种聚酯树脂的系统中,低分子量树脂的“海”中,高分子量的树脂造成“岛”的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在调色剂中的高分子量的树脂成分的存在,有助于耐热粘附性的改善。
一般认为,对于构成上述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的软化点,即熔融性,化学结构的差别比分子量差别,更具有相关性。如先前所说明那样,本发明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通过选择构成调色剂的树脂的分子量,使耐热粘附性及热保存性得到大幅度改善。已经反复说明,若使低分子量的树脂成分如上述那样增多,通过在调色剂制造时的混炼操作,使高分子量的树脂成分以“岛”状形态存在于调色剂中的低分子量的树脂成分形成的“海”中。因此,在混炼时由溶融后的低分子量的树脂成分吸收剪切力,不会切断以“岛”状形态存在的高分子量的树脂成分(因为巨大的构像,易被切断),能保持高分子量的成分量,从而,使其耐热粘附性能得到改善。
再有,使上述粘结树脂的分子量的分布保持陡峭,则能得到较高的热响应性。由此,如上所述,通过调节树脂的分子量,能得到非常高水平的低温定影性,耐热粘附性及热保存性的改善。在以往的低温定影调色剂中,为了兼具有低温定影性和耐热粘附性,一般使之具有105-107程度的中分子量区域的树脂成分,由于这种中分子量区域的树脂成分的存在,不妨碍以往水平的低温定影性,并能保持耐热粘附性。
但是,可以认为,对于具有以往水平不能相比的高水平低温定影性要求,该中分子量区域树脂成分的存在阻碍低温定影性,必须通过尽可能减少中分子量区域树脂成分,使分子量分布变得陡峭,以提高调色剂树脂对热的溶融响应性。可是,仅仅使用低分子区域的树脂,即使使其含有脱模剂,还是达不到充分的耐热粘附性。因此,在本发明中,作为使耐热粘附性提高的方案,使用不溶于氯仿的胶状区域,而非中分子量区域的树脂成分,由此,可能在具有耐热粘附性的同时,达到低温定影性。
在至少使用2种聚酯树脂的系统中,聚酯树脂中的一个(称聚酯树脂(i)),其多价羧酸成分含有苯羧酸或其酸酐,或者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其软化点通常为90-110℃,优选90-120℃。作为另一个聚酯树脂(称聚酯树脂(ii)),多价羧酸成分含有和聚酯树脂相异的苯羧酸或其酸酐,或者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其软化点以120-160℃为佳。在此,为了提高上述调色剂的耐热粘附性和热保存性,作为聚酯树脂(i),其软化点以90℃以上为佳。另外,为了达到初期的低温定影性,其软化点在120℃以下为佳。此外,为了提高调色剂的耐热粘附性,作为聚酯树脂(ii),其软化点在120℃以上为佳,又,为了达到初期的低温定影性,其软化点在160℃以下的为佳。
另外,作为用于上述调色剂的聚酯树脂,为达到初期的低温定影性,其酸值在8mgKOH/g以上为佳。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调色剂的耐热粘附性,其酸值在45mgKOH/g以下为佳。再有,关于聚酯树脂的羟基值,为达到初期的低温定影性,且确保良好的带电特性,以50mgKOH/g以下为佳。
构成上述聚酯树脂的多价羧酸种类,因为能得到广泛的定影温度范围,不同种类要比同种类更好。其理由可以考虑如下:调色剂组成的微妙不同使聚酯树脂之间的相溶性不同,软化点较高的树脂在软化点较低树脂的“海”状结构中易构成“岛”状状态,低温定影性和耐热粘附性功能很好地分离。再有,因水杨酸金属化合物能使耐热粘附性得到改良,含有水杨酸金属化合物为好。特别是,可取6配位构成的3价以上的金属的络化物,与树脂和蜡的反应性较高的部分反应,形成轻度的架桥结构,这样,不但具有作为电荷控制剂(CCA)的效果,而且,具有耐热粘附性能改良的效果。
上述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无特别的限制,按目的不同可适当地选择。为了得到细线再现性等良好的高画质,其体积平均粒径以5-10μm为佳。在此,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有种种方法,例如,可使用美国库尔特电子公司(Coulter Electronics,Inc.)制的库尔特计数器TAII。
在此,上述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按以下方法测定。在40℃的加热室中,使色谱柱稳定,在此温度下,THF作为溶剂以每分1ml的流速洗柱,调制成样品浓度为0.05-06质量%的树脂THF样品溶液,将此溶液50-200μl注入后测定。测定试样(调色剂)的分子量时,根据数种单分散聚苯乙烯的标准试样,从制成后的标定曲线的对数值和计量数之间的关系,算出试样具有的分子量分布。作为标定曲线作成用的标准聚苯乙烯试样,可以列举例如,Pressure Chemical Co.或东洋曹达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分子量为6×102,2.1×103,4×103,1.75×104,5.1×104,1.1×105,3.9×105,8.6×105,2×106,4.48×106的试样,至少用10种左右的标准聚苯乙烯试样比较适合。另外,用RI(折射率)检测器作检测器。
上述氯仿不溶成分,按如下方法测定。称量调色剂(粘结树脂)约1.0g,加入氯仿约50g使之完全溶解,先将此溶液用离心机分开后,用JIS规格(P3801)5种C的定量滤纸在常温下过滤。滤纸残渣为不溶成分,以使用的调色剂和滤纸残渣的比(质量%)来表示。另外,调色剂的情况下,测定粘结树脂中的氯仿不溶成分时,称量调色剂约1.0g,以与粘结树脂同样的方法进行,滤纸残渣中,因存在颜料等固体物,另外用热分析法求得。
上述粘结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Tg),由理学电机株式会社制的RigakuTHRMOFLEX TG8110,在升温速度10℃/min的条件下测定。
上述酸值及羟基值,根据JIS K0070的规定方法。但是,试样不溶解的情况下,在溶剂中用二氧杂环已烷(Dioxane)或四氢呋喃(THF)等溶剂。
测定上述粘结树脂的软化点,用高架式Flow Tester CFT-500(岛津制作所制),在模径为1mm,加压20kgf/cm2,升温速度6℃/min的条件下,根据1cm2的试样溶融流出时,相当于从流出开始点至流出终止点的1/2的温度测得。
作为上述粘结树脂的聚酯树脂,通常由醇和羧酸的缩聚而得。作为该醇,可以列举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等醇类;如1,4-双(羟甲基)环己烷,双酚A等的酯化双酚类;其他二价的醇单体,三价以上的多价醇单体。作为上述羧酸可以列举如马来酸,反式丁烯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琥珀酸,丙二酸等二价的有机酸单体;如1,2,4-苯三甲酸,1,2,5-苯三甲酸,1,2,4-环己烷三甲酸,1,2,4-萘三甲酸,1,2,5-己烷三甲酸,1,3-二羧基-2-亚甲基羧丙烷,1,2,7,8-辛烷四酸等三价以上的多价羧酸单体。在此,从其热保存性角度考虑,聚酯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Tg)以在55℃以上为佳,60℃以上更佳。
在本发明中,作为调色剂中的树脂成分,如上所述,以使用聚酯树脂为最适,但是,聚酯树脂之外的树脂,只要能满足上述调色剂分子量分布,也可单独或混合使用,达成低温定影化。另外,在使用聚酯树脂时,在不妨碍调色剂性能的范围内,也能和其他树脂并用。
作为上述聚酯树脂以外的可使用的树脂,可举出:如聚苯乙烯树脂,氯聚苯乙烯树脂,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苯乙烯/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苯酯共聚物等),苯乙烯/异丁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酸苯酯共聚物等),苯乙烯/α-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树脂(含有苯乙烯或苯乙烯置换体的单聚物或共聚物),氯乙烯树脂,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酚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离子聚合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酮树脂,乙烯/丙烯酸乙脂共聚物,二甲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石油系树脂,加氢石油系树脂等。这些树脂,既可单独使用,也可2种以上并用。
这些树脂的制造法无特别的限制,可根据不同目的需要作适当选择,可以利用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化聚合,悬浮聚合中某种。另外,上述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Tg)和聚酯树脂同样,从其热保存性角度考虑,55℃以上为佳,60℃以上更佳。
上述的着色剂无特别的限制,可从公知的染料以及颜料中,根据目的需要作适当选择。例如,炭黑,苯胺黑(尼格洛辛)染料,铁黑,萘酚(纳夫妥)黄S,汉撒黄(Hansa Yellow)(10G,5G,G),镉黄,黄色氧化铁,黄土,黄铅,钛黄,聚偶氮黄,油黄,汉撒黄(GR,A,RN,R),颜料黄L,联苯胺黄(G,GR),永久黄(NCG),乌尔康坚牢黄(5G,R),酒石黄色淀,喹啉黄色淀,安思拉赞黄BGL(Anthrazane yellow BGL),异吲哚满-1-酮黄,红色氧化铁,铅丹,铅红,镉红,镉汞红,锑朱,永久红4R,帕拉红,菲尔红,对氯邻硝基苯胺红,立索尔坚牢猩红(lithol fast scarlet RN),明亮坚牢猩红,明亮洋红BS,永久红(F2R,F4R,FRL,FRLL,F4RH),坚牢猩红VD,硫化坚牢品红B(Vulcan Fast RubineB),明亮猩红G,立索尔品红GX,永久红F5R,明亮洋红6B,颜料猩红3B,枣红5B,甲苯胺栗红,永久枣红F2K,赫里奥枣红BL(Helio Bordeaux BL),枣红10B,浅邦栗红,邦栗红中介体,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若丹明色淀Y,茜素色淀,硫靛红(Thioindigo red),硫靛栗红,油红,喹吖酮,吡唑啉红,聚偶氮红,铬红(Chrome Vermilion),联苯胺橙黄,Perynone Orange,油橙黄,钴蓝,锡酸钴蓝(cerulean blue),碱性蓝色淀,孔雀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RS,BC)(IndanthreneBlue RS,BC),靛色类,群青、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蒽醌蓝,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钴紫,锰紫,二噁烷紫,蒽醌紫,铬绿,锌绿,氧化铬,微利迪安(viridian)染料,翡翠绿,颜料绿B,萘酚绿B,绿光金黄色重氮系颜料,酸性绿色淀,孔雀石绿,酞菁绿,蒽醌绿,氧化钛,锌白,锌钡白(lithopone),或者可使用这些混合物。这些染料,既可单独使用,也可2种以上并用。
上述着色剂的使用量,无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目的需要作适当的选择,对于上述调色剂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以1-20质量份为佳,3-10质量份为更佳。
上述脱模剂,无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目的需要从公知物质中作适当的选择,脱游离脂肪酸型巴西棕榈腊,褐煤蜡,氧化赖斯蜡等比较适合。
上述脱游离脂肪酸型巴西棕榈腊,以微晶的为佳,其酸值在5以下,向调色剂粘结剂中分散时的粒径为1μm以下的较好。上述的褐煤蜡,一般是指从矿物中精制后的褐煤蜡,与巴西棕榈腊相同,以微晶,酸值在5-14的为佳。上述的氧化赖斯蜡,是将米糠蜡空气氧化后得到的,其酸值以10-30为佳。作为其他脱模剂,固形硅酮树脂清漆,高级脂肪酸高级醇酯,褐煤系酯蜡,低分子量的聚丙烯蜡等,以往公知的所有脱模剂可混合使用。
上述脱模剂的含量,对于调色剂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以1-20质量份为佳,3-10质量份更佳。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除了上述粘结树脂,上述着色剂,以及上述脱模剂以外,另外,根据必要可以配合带电控制剂,流动性改良剂等。
作为上述带电控制剂,可以单独地或者混合使用例如,苯胺黑染料,金属配位染料,季胺盐等至今公知的所有极性控制剂等。
作为上述带电控制剂的使用量,对于上述调色剂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以0.1-10质量份为佳,1-5质量份更佳。其中,特别是水杨酸金属化合物,尤其是可形成6配位构成的3价以上的金属的络化物为佳。在此,作为上述3价以上的金属,可以举出如,Al,Fe,Cr,Zr等。
作为上述流动性改良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例如,氧化硅,氧化钛,碳化硅,氧化铝,钛酸钡等至今公知的所有流动性改良剂。上述流动性改良剂的使用量,对于调色剂100质量份,以0.1-5质量份为佳,0.5-2质量份更佳。
另外,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作为含有磁性体的磁性调色剂使用。作为调色剂中可含有的磁性材料,有:如磁铁,赤铁,铁氧体等氧化铁;如铁,钴,镍等金属;或者这些金属和铝,钴,铜,铅,镁,锡,锌,锑,铍,铋,镉,钙,锰,硒,钛,钨,钒等金属的合金以及其混合物。在磁气特性上尤其以磁铁为佳。这些强磁性体的平均粒径以0.1-2μm程度为好。作为在调色剂中的含量,上述磁性材料对于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以约15-200质量份为佳,特别好的是,对于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为20-100质量份。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通常的粉碎法,或者如聚合法那样的粉碎法之外的方法,或者这些方法并用亦可。例如,可以使用至少将粘结树脂脱模剂、着色剂等的调色剂成分进行机械混合的工序,溶融混炼工序,粉碎工序,分级工序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另外,在机械混合工序或溶融混炼工序中,也包括将在粉碎或分级工序中得到的产品粒子以外的粉末送回进行再利用的制造方法。
这里,所谓产品粒子以外的粉末(副产品)是指,溶融混炼工序后,在粉碎工序中得到的、能成为产品的所希望粒径粒子以外的微粒或粗粒,或在其后续进行的分级工序中,得到的能成为产品的所希望粒径粒子以外的微粒或粗粒。在这种将副产品混合工序或溶融混炼工序中,相对主原材料100质量份,副产品以1-20质量份为好。
至少将粘结树脂,着色剂,脱模剂等调色剂成分进行机械性混合的混合工序,以及在粘结树脂,着色剂,脱模剂等中,将包含副产品的调色剂成分进行机械性混合的混合工序,可以使用旋转叶方式的通常的混合机等,以通常的条件进行,无特别限制。
以上混合工序结束后,接着,将混合物装入混炼机溶融混炼。作为溶融混炼机,可以使用单轴,双轴的连续混炼机,或以辊磨方式的间歇式混炼机。例如,神户制钢所制造的KTK型双轴挤压机,东芝机械公司制造的TEM型挤压机,KCK公司制造的双轴挤压机,池贝铁工所社制的PCM型双轴挤压机,布思公司制造的混炼挤压机(ko-kneader)等都较适用。为避免粘结剂范围的分子链被切断,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此溶融混炼非常重要。具体地说,溶融混炼温度应参考粘结剂范围的软化点进行,离软化点温度过低,切断非常激烈,温度过高,则分散不易进行。
上述溶融混炼工序结束后,接着粉碎混炼物。此粉碎过程中,以先进行粗粉碎,再进行细粉碎为佳。这时用以下的方式比较令人满意,即在喷射气流中使其冲撞冲突板进行粉碎,喷射气流中粒子间互相冲撞,用机械性的转动方式使之在转子和定子间的狭窄的缝隙中粉碎。此粉碎过程结束后,将粉碎物在离心力气流中分级,这样就可以制造所定的粒径,例如,平均粒径为5-20μm的显影剂。
(显影剂)
本发明的显影剂,至少含有本发明调色剂,也可含有载体等适宜选择的其他成分。该显影剂,可以是单组份显影剂,也可以是双组分显影剂。若是用于高速印刷机,以与近年来信息处理速度提高相对应,从提高使用寿命等方面考虑,以上述双组分显影剂为佳。
在使用本发明调色剂的单组份显影剂场合,即使供给调色剂进行动作,调色剂粒径变动很少,不会产生在显影辊上调色剂成膜,或在为使调色剂薄层化而使用的刮板等部件上产生调色剂熔结现象。即使在显影装置中长期使用(搅拌)时,也能得到良好、稳定的显影性能及图像。另外,使用本发明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场合,即使长期地供给调色剂进行动作,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粒径变动很少,即使在显影装置中长期搅拌,也能得到良好、稳定的显影性。
作为上述载体,无特别限制,可按目的作适当的选择,但以具有芯材和覆盖该芯材的树脂层的载体为佳。
作为上述芯材的材料,无特别的限制,可从公知的材料中作适当的选择。例如,以50-90emu/g的锰-锶(Mn-Sr)系的材料,锰-镁(Mn-Mg)系的材料等为佳。从确保图像浓度方面考虑,以铁粉(100emu/g以上),磁铁(75-120emu/g)等高磁化材料为佳。另外,从减弱调色剂呈穗立状态时对感光体的撞击,以有利于形成高画质图像角度考虑,以铜-锌(Cu-Zn)系(30-80emu/g)等的弱磁化材料为佳。这些材料,可以单独1种使用,也可2种以上并用。
作为上述芯材的粒径,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D50)以10-150μm为佳,40-100μm更佳。
上述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D50)不到10μm时,载体粒子的分布中,微粉系增多,1粒子单位的磁化变低,会产生载体飞散现象。当超过150μm时,比表面积低下,会出现调色剂飞散现象,在实心部分多的彩色显影中,特别是实心部的再现性变差。
作为上述树脂层材料,无特别的限制,可从公知的树脂中按目的作适当的选择,例如,胺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卤化烯烃树脂,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聚三氟乙烯树脂,聚六氟丙烯树脂,偏氟乙烯和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偏氟乙烯和氟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和偏氟乙烯、非氟化单体之间形成的三元共聚物等氟化三元共聚物,硅酮树脂等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1种使用,也可2种以上并用。
作为上述氨基系树脂,可以举出如脲-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并三氨基三嗪树脂、脲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作为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可以举出如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乙酸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缩丁醇树脂等。作为上述聚苯乙烯系树脂,可举出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等。作为上述卤化烯烃系树脂,可以举出如聚氯乙烯等。作为上述聚酯系树脂,可以举出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
上述树脂层中根据需要,也可含有导电粉等物质。作为该导电粉,可以举出如金属粉、碳黑、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锌等。这些导电粉的平均粒径以1μm以下为宜。如上述平均粒径超过1μm,则电阻控制困难。
上述树脂层可由例如:将所述硅树脂等溶解于溶剂,配制成涂布溶液后,将该涂布溶液由已知的涂布方法均匀涂布于所述芯材表面,干燥后烧结而形成。作为所述涂布方法可举出例如浸渍法、喷涂法、刷涂法等。
作为上述溶剂,无特别的限制,可按照目的不同而适当选用。例如,可使用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甲酮、甲基异丁酮、乙酸(丁基)溶纤剂等。
作为上述烧结方法无特别的限制,既可以是外部加热方式,也可以是内部加热方式。例如,可以举出使用固定式电炉、流动式电炉、滚筒式电炉、喷嘴燃烧炉等的方法,及使用微波炉的方法等。
作为上述树脂层在所述载体上的使用量,较好的是,0.01-5.0质量%。如上述树脂量不到0.01质量%,则有时无法在所述芯材表面形成均一的树脂层;如上述树脂量超过5.0质量%,则有时因所述树脂层过厚,载体相互之间形成粒子,不能得到均一的载体粒子。
在上述显影剂为双组分显影剂场合,上述载体在该双组分显影剂中的含量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适当选用。例如,上述载体在该双组分系显影剂中的含量较好的是在90-98质量%,93-97质量%更佳。
在双组分显影剂中,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比例,通常对于载体100质量份,调色剂优选为0.5-20.0质量%。
本发明的显影剂由于含有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因此,可以兼顾形成图像时的带电性和定影性能,可以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
本发明的显影剂可适用于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双组分显影方法等公知的各种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但特别适合用于下述本发明的调色剂储存容器、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调色剂储存容器)
调色剂储存容器将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及上述显影剂收纳于容器中。
作为上述容器,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适当选用公知容器。例如,可以列举具有调色剂容器本体和盖而形成的容器等。
作为上述调色剂容器本体,对其大小、形状、结构、材质等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而适当选用。例如,作为上述调色剂容器的形状,以圆筒状为宜,但特别理想的是,其内周面形成凹凸的螺旋状,通过旋转可将其内存的调色剂移动送出至排出口侧,且该螺旋状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软管功能的调色剂容器等。
作为上述调色剂容器本体的材质,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便于形成尺寸精度高的材料。例如,优选列举树脂。其中,较好的是,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聚乙醇缩醛树脂等。
本发明的调色剂储存容器保存、输送容易,具有优异的操作性,安装在下述本发明的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等中,可相对该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等装卸自如,适用于调色剂补给。
(处理卡盒)
本发明的处理卡盒至少具有载置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载置体,以及用调色剂将载置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的显影手段。根据需要,本发明的处理卡盒还可以具有适当选用的其他手段。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包括:支持体及感光层,该感光层是在该支持体上至少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顺序形成。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含有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度)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反应所得的反应物。关于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将在下文详述。
作为上述显影手段,至少具有显影剂收纳容器和显影剂载置体,所述显影剂收纳容器用于收纳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或上述显影剂,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用于载置、输送收纳于该显影剂收纳容器内的调色剂或显影剂。上述显影手段也可具有用于限定所载置调色剂层厚的层厚限定部件。
较好的是,本发明的处理卡盒可以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包括下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图像形成装置中。
这里,作为所述处理卡盒例如图4所示,内置感光体101,包括充电手段102、显影手段104、清洁手段107,还可根据需要,具有其他部件。
上述感光体101包括支持体及感光层,该感光层是在该支持体上至少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顺序形成。
作为充电手段102,可以使用例如公知的充电部件。
作为曝光手段103,可以使用例如能以高分辨率进行写入的光源。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将上述感光体以及显影器、清洁器等构成要件作为处理卡盒一体构成,使得该组件相对装置本体装卸自如。也可以将充电器、像曝光器、显影器、转印或分离器及清洁器的至少一个与感光体一起,支承为一体,形成处理卡盒,作为能相对装置本体装卸自如的单一组件,使用设在装置本体上的导轨等导向手段,装卸自如。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静电潜像形成手段、显影手段、转印手段、定影手段、清洁手段。根据需要,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具有适当选用的其他手段,例如,消电手段、再循环手段、控制手段等。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至少具有静电潜像形成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定影工序、清洁工序。根据需要,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还可以具有适当选用的其他工序,例如,消电工序、再循环工序、控制工序等。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可通过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得以较好的实施,上述静电潜像形成工序可通过上述静电潜像形成手段得以进行,上述显影工序可通过上述显影手段得以进行,上述转印工序可通过上述转印手段得以进行,上述定影工序可通过上述定影手段得以进行,上述其他工序可通过上述相应的其他手段得以进行。
静电潜像形成工序和静电潜像形成手段
上述静电潜像形成工序系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工序。
作为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其材质、形状、结构、大小等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从公知的载置体中选用,但其形状较佳的是鼓状。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包括:支持体及感光层,该感光层是在该支持体上至少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顺序形成。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
这里,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举例的截面示意图。该静电潜像载置体是在导电性支持体1上按具有电荷发生功能的电荷发生层2、具有电荷输送功能的电荷输送层3、交联型电荷输送层4顺序叠层,形成叠层结构的感光体。出于各种理由,可在导电性支持体1和电荷发生层2之间设有打底层。
支持体
作为上述支持体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显示体积电阻在1010Ω·cm以下导电性者即可,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适当选用。例如,可以使用将铝、镍、铬、镍铬合金、铜、金、银、铂等金属,氧化锡、氧化铟等的金属氧化物通过蒸镀或溅镀法包覆于薄膜状或圆筒状的塑料或纸上,或可使用铝、铝合金、镍、不锈钢等板材,将上述板材通过挤压、冲拉等方法作成管状后,经切削、精加工、研磨等表面处理等形成。日本专利公开特开昭52-36016号公报所揭示的环形镍带、环形不锈钢带也可作为支持体使用。
此外,也可以使导电性粉末分散于适当的粘结树脂中,涂布在上述支持体上,作为本发明的支持体使用。
作为上述导电性粉末,可以举出:如碳黑、乙炔碳黑、及铝、镍、铁、铬、铜、锌、银、铂等的金属粉末;或如导电性氧化锡、ITO等的金属氧化物粉末等。可同时使用的粘结树脂可举出: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碳酸酯、醋酸纤维素树脂、乙基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聚乙烯甲苯树脂、聚N-乙烯咔唑、丙烯酸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苯酚树脂、醇酸树脂等的热塑性、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
上述导电性层可由将这些导电性粉末和粘结树脂分散于适当的溶剂,如四氢呋喃、聚偏氯乙烯、二氯甲烷、甲基乙基甲酮、甲苯等中进行涂布。
再有,也可使用在聚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氯化橡胶、特氟隆(注册商标)等材料中含有上述导电性粉末的热收缩管,设置导电性层,可良好的用做本发明的导电性支持体。
感光层
上述感光层按以下的顺序层叠:具有电荷发生功能的电荷发生层、具有电荷输送功能的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根据需要,上述感光层也可包括其他层。
电荷发生层
电荷发生层含有具有电荷发生功能的电荷发生物质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含有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其他成份。
作为上述电荷发生物质,可使用合适的无机类和有机类材料的任一种。
作为上述无机类材料,可以举出如结晶硒、非结晶硒、硒-碲-卤、硒-砷化合物、非晶硅等。在该非晶硅中,较好的是,使用以氢原子、卤原子终端连接悬空键的非晶硅,及以硼原子、磷原子等掺杂(dope)的非晶硅。
作为上述有机类材料,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使用如金属(铜)酞菁、无金属(铜)酞菁等的(铜)酞菁系颜料、azulenium盐颜料、方形酸次甲基酯(squaric acid methyne)颜料、具有咔唑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三苯基胺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基胺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并噻吩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芴酮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噁二唑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bisstilbene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乙烯基噁二唑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乙烯基咔唑骨架的偶氮颜料、紫苏烯系颜料、蒽醌系或多环醌系颜料、苯醌亚胺系颜料、二苯基甲烷系及三苯基甲烷系颜料、苯醌及萘醌系颜料、赛安宁系颜料及甲亚胺系颜料、靛青系颜料、双苯并咪唑系颜料等。这些电荷发生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成二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其中,下述结构式(1)表示的酞菁氧钛(oxytitanium phthalocyanine)为较好的一种。
化学式1
结构式(1)
在上述结构式(1)中,X1、X2、X3及X4表示Cl或Br。H、i、j、及k表示0-4的整数。
关于上述酞菁氧钛的结晶形状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但从灵敏度特性考虑,CuKα的特性X射线衍射中的布拉格角(2θ±0.2°)的9.0°、14.2°、23.9°及27.1°具有强烈峰值的酞菁氧钛或者是在9.6°及27.3°具有强烈峰值的酞菁氧钛的任一种是理想的。
作为上述粘结剂树脂,可以使用例如聚酰胺、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酮、聚碳酸酯、硅酮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基酮、聚苯乙烯、聚-N-乙烯基咔唑、聚丙烯酰胺等。或者具有电荷输送功能的高分子电荷输送物质,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芳基胺骨架及联苯胺骨架、腙骨架、咔唑骨架、二苯乙烯骨架、吡唑啉骨架等骨架的聚碳酸酯、聚酯、聚氨酯、聚醚、聚硅氧烷、丙烯酸树脂等的高分子材料及具有聚硅烷骨架的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具体地,可以举出如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01-001728号公报,特开平01-009964号公报,特开平01-013061号公报,特开平01-019049号公报,特开平01-241559号公报,特开平04-011627号公报,特开平04-175337号公报,特开平04-183719号公报,特开平04-225014号公报,特开平04-230767号公报,特开平04-320420号公报,特开平05-232727号公报,特开平05-310904号公报,特开平06-234836号公报,特开平06-234837号公报,特开平06-234838号公报,特开平06-234839号公报,特开平06-234840号公报,特开平06-234841号公报,特开平06-236050号公报,特开平06-236051号公报,特开平06-295077号公报,特开平07-056374号公报,特开平08-176293号公报,特开平08-208820号公报,特开平08-211640号公报,特开平08-253568号公报,特开平08-269183号公报,特开平09-062019号公报,特开平09-043883号公报,特开平09-71642号公报,特开平09-87376号公报,特开平09-104746号公报,特开平09-110974号公报,特开平09-110976号公报,特开平09-157378号公报,特开平09-221544号公报,特开平09-227669号公报,特开平09-235367号公报,特开平09-241369号公报,特开平09-268226号公报,特开平09-272735号公报,特开平09-302084号公报,特开平09-302085号公报,特开平09-328539号公报等上记载的电荷输送性高分子材料。
该电荷发生层可含有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作为该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可以是空穴输送物质和电子输送物质之任一种。
作为上述电子输送物质,较好的是电子接收性物质。例如,可以举出如,氯醌、溴醌、四氰乙烯、四氰基喹二甲烷、2,4,7-三硝基-9-芴酮、2,4,5,7-四硝基-9-芴酮、2,4,5,7-四硝基咕吨酮、2,4,8-三硝基硫咕吨酮、2,6,8-三硝基-4H-茚并(1,2-b)噻吩-4-酮、1,3,7-三硝基二苯并噻吩-5,5-二氧化物、联对苯醌衍生物等。
作为上述空穴输送物质,较好的可以举出以下的电子供给性物质,例如,可举出如,噁唑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一芳基胺衍生物、二芳基胺衍生物、三芳基胺衍生物、二苯乙烯(芪)衍生物、α-苯基二苯乙烯(芪)衍生物、联苯胺衍生物、二芳基甲烷衍生物、三芳基甲烷衍生物、9-苯乙烯蒽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二乙烯基苯衍生物、腙衍生物、茚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嵌二萘(芘)衍生物等,如双二苯乙烯(芪)衍生物、烯胺衍生物等。
这些空穴输送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使用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电荷发生层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例如,可以举出真空薄膜制作法,溶液分散系统的浇铸法等。
作为上述真空薄膜制作法,可适当地使用例如真空蒸镀法、电晕放电分解法、离子喷镀法、溅镀法、反应性溅镀法、CVD法等,由此,可良好地形成上述无机类材料和有机类材料。
作为由上述浇铸法设置电荷发生层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将上述无机类或有机类电荷发生物质,再根据需要与粘结剂树脂一起,使用溶剂在球磨机、立式球磨机、砂磨机、珠磨机等中进行分散,将分散液适度稀释后涂布而形成。所述溶剂可以举出四氢呋喃、二噁烷、二氧杂戊环、甲苯、二氯甲烷、一氯苯、二氯乙烷、环己烷酮、环戊酮、甲氧基苯甲酰、二甲苯、甲基乙基甲酮、丙酮、醇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上述分散液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等的找平剂。上述涂布可使用浸渍涂布法及喷涂法、熔珠(bead)涂布法、环形涂布法等。
上述电荷发生层的层厚以0.01-5μm为宜,优选0.05-2μm。
电荷输送层
所述电荷输送层是具有电荷输送功能的层。通过将具有电荷输送功能的电荷输送物质及粘结树脂溶解并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将其涂布于电荷发生层上干燥形成。
作为所述电荷输送物质,可以使用上述电荷发生层所记载的电子输送物质、空穴输送物质及高分子电荷输送物质。如上所述,通过使用高分子电荷输送物质,可以降低涂布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时对下层的溶解性,因此,特别有用。
作为上述粘结树脂,可举出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聚偏氯乙烯、聚烯丙基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树脂、乙基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聚乙烯基甲苯树脂、聚N-乙烯咔唑树脂、丙烯酸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苯酚树脂、醇酸树脂等。这些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二种以上。
上述电荷输送物质的添加量,相对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以20-300质量份为宜,更好的是,在40-150质量份。但在使用高分子电荷输送物质的场合,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粘结树脂并用。
作为上述电荷输送层涂布时所使用的溶剂,可使用如同上述电荷发生层的溶剂,但适宜的是使用可良好溶解电荷输送物质及粘结树脂的溶剂。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二种以上并用。电荷输送层的下层部分的形成可采用如同电荷发生层的涂布方法。
又,上述电荷输送层中,根据需要,也可添加增塑剂、找平剂。
作为上述增塑剂,可以使用通常使用于苯二甲酸二丁基酯、苯二甲酸二辛基酯等的树脂的增塑剂。该增塑剂的使用量,相对所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以0-30质量份为宜。
作为所述找平剂,可以使用如二甲基硅油、甲苯基硅油等的硅油类,侧链上具有全氟烷基的聚合物或低聚物。该找平剂的使用量,相对所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以0-1质量份为宜。
上述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用,较好的是,其膜厚在5-40μm,更好的是,所述膜厚在10-30μm。
交联型电荷输送层
在上述电荷输送层上涂布下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根据需要干燥后,通过热或光照的外部能量引发固化反应,形成交联型电荷输送层。
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是具有电荷输送功能的层。至少将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3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度)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溶解并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将其涂布于电荷输送层上,干燥形成。
作为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是指:不具有例如三芳基胺、联苯胺、腙、咔唑等的空穴输送性结构,不具有例如缩合多环醌、联对苯醌、氰基、及硝基的电子吸引性芳香族环等的电子输送结构,且具有3个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的单体。该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只要是具有碳-碳双键、可进行游离基聚合的基团即可。作为这些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可以列举如下述的1-取代乙基官能基、1,1-取代乙基官能基等。
(1)作为1-取代乙基官能基,较好的可举出如下所述结构式(2)表示的官能基团。
CH2=CH-X1- ………结构式(2)
在上述结构式(2)中,X1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亚萘基等的亚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亚链烯基、-CO-基、-COO-基、-CON(R10)基(R10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等的烷基、苄基、萘甲基、苯乙基等的芳烷基,苯基、萘基等的芳基),或S-基。
作为这些取代基,具体地,可以举出乙烯基、苯乙烯基、2-甲基-1,3-丁二烯基、乙烯基羰基、丙烯酰氧基、丙烯酰氨基、乙烯基硫醚基等。
(2)作为1,1-取代乙基官能基,较好的可举出如下所述结构式(3)表示的官能基团。
CH2=C(Y)-X2- ………结构式(3)
在上述结构式(3)中,Y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等的芳基,卤原子,氰基,硝基,甲氧基或乙氧基等的烷氧基,-COOR11基(R11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甲基、乙基等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苄基、萘甲基等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等的芳基),或CONR12R13(R12,R13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甲基、乙基等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苄基、萘甲基等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等的芳基,R12R13可相同或不同),或X2表示如同上述结构式(2)中的X1相同的取代基及单键、亚烷基,但Y、X2的至少一方为羟基羰基、氰基、亚链烯基及芳香环。
作为这些取代基,可以举出,如α-氯化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氰基乙基、α-氰基丙烯酰氧基、α-氰基亚苯基、α-甲基丙烯酰氨基等。
关于在这些X、Y的取代基上可再被取代的取代基,可以举出,如卤原子、硝基、氰基、甲基、乙基等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等的烷氧基、苯氧基等的芳氧基、苯基、萘基等的芳基、苄基、苯乙烯基等的芳烷基等。
在这些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中,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特别有用,可由具有3个以上的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例如,在其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化合物和丙烯酸(盐)、丙烯酸卤化物、丙烯酸酯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得到。又,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也可同样得到。又,具有3个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的单体中的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不具有上述电荷输送性结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例示如下,但并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作为上述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可以举出: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亚烷基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乙烯氧改性(以下,称为“EO改性”)的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丙烯氧改性(以下,称为“PO改性”)的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己内脂改性的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亚烷基改性的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TA)、甘油三丙烯酸酯、甘油表氯醇改性(以下,称为“ECH改性”)的三丙烯酸酯、甘油EO改性的三丙烯酸酯、甘油PO改性的三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二季戊四醇己内脂改性的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羟基五丙烯酸酯、烷基化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烷基化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烷基化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DTMPTA)、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磷酸EO改性的三丙烯酸酯、2.2.5.5-四氢甲基环戊酮四丙烯酸酯等。这些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二种以上并用。
为在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形成致密的交联键,作为不具有上述电荷输送性结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的分子量对于该单体中的官能基团数的比例(分子量/官能基团数)以250以下为宜。如所述游离基聚合型单体的分子量对于该单体中的官能基团数的比例超过250,则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变得柔软,其耐摩耗性能多少降低。在上述例示的单体等中,在具有EO、PO、己内脂等的改性基团的单体中,单独使用具有极端长的改性基团的单体不理想。用于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的、不具有上述电荷输送性结构、但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的含量,较好的是,相对整个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含量为20-80质量%,更好的是30-70质量%。如所述含量不到20质量%,则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三维交联密度小,与以往使用热塑性粘结剂树脂场合相比,达不到耐摩耗性能的飞跃提高。如所述含量超过80质量%,则电荷输送性化合物的含量低下,导致电气特性劣化。根据所使用的处理工艺所要求的电气特性或耐摩耗性不同,感光体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考虑到上述二特性的平衡,上述单体含量最好在30-70质量%的范围。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的、具有单功能(度)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是指,具有例如三芳基胺、联苯胺、腙、咔唑等的空穴输送性结构,具有例如缩合多环醌、联对苯醌、氰基、及硝基的电子吸引性芳香族环等的电子输送结构,且具有1个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的化合物。该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可以举出先前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所表示的化合物,其中,特别是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很有用。作为上述电荷输送性结构,三芳基胺的结构效果好。其中,使用下述结构式(4)或(5)表示的化合物时,其灵敏度、残留电位等的电气特性得到良好维持。
化学式2
结构式(4)
化学式3
结构式(5)
在上述结构式(4)或(5)中,R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氰基、硝基、烷氧基、-COOR7基(R7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卤化羰基或CON R8R9(R8及R9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8及R9可相同或不同)。Ar1及Ar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Ar1及Ar2可相同或不同。Ar3及Ar4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Ar3及Ar4可相同或不同。X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醚、氧原子、硫原子、亚乙烯基。Z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醚二价基、亚烷基氧羰基二价基。m,n表示0-3的整数。
在上述结构式(4)或(5)的R1的取代基中,作为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作为芳基,可以举出苯基、萘基等。作为芳烷基,可以举出苄基、苯乙基、萘甲基。作为烷氧基,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这些基团也可被卤原子、硝基、氰基、甲基、乙基等的烷基、如甲氧基、乙氧基等的烷氧基、如苯氧基等的芳氧基、如苯基、萘基等的芳基、如苄基、苯乙基等的芳烷基取代。
R1的取代基中,特别好的是氢原子、甲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Ar3及Ar4为芳基,作为芳基可举出缩合多环烃基、非缩合环烃基及杂环基。
作为上述缩合多环烃基,较好的是形成环的碳原子数在18以下的缩合多环烃基。例如,可举出戊烷基(pentanyl)、茚基、萘基、庚五烯基(azulenyl)、庚搭烯基(hepaleny)、亚联苯基(biphenylenyl)、as-苯并二茚基(indaceny)、s-苯并二茚基、芴基、萘嵌戊烯基、七曜烯基、苊基、1,8-苯嵌萘基、菲基、蒽基、荧蒽基、醋菲烯基、苯并苊烯基、9,10-苯并菲基、嵌二萘基(芘基)、蓲基(chrysenyl)、丁省基(并四苯基)等。
作为上述非缩合环式烃基及杂环基,可以举出,如苯、二苯醚、聚乙烯二苯醚、二苯硫醚、二苯砜等的单环烃化合物的一价基团;或如联苯、聚苯、二苯基链烷烃、二苯基链烯烃、二苯基链炔、三二苯乙烯基苯、1,1-二苯基环烷烃、聚苯链烷烃、聚苯链烯烃等的非缩合多环烃化合物的一价基团;或9,9-二苯基芴等的环聚合烃化合物的一价基团。
作为上述杂环基,可以举出,例如咔唑、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噁二唑、噻二唑等的一价基团。
上述Ar3及Ar4表示的芳基也可具有如下所述的(1)-(8)所示的取代基。
(1)卤原子、氰基、硝基等。
(2)烷基、较好的是C1-C8、更好的是C1-C4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这些烷基中,还可以是具有由氟原子、羟基、氰基、C1-C4的烷氧基、苯基或卤原子、C1-C4的烷基或C1-C4的烷氧基取代的苯基。具体地,可以举出如,甲基、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正丙基、三氟甲基、2-羟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氰基乙基、2-甲氧基乙基、苄基、4-氯苄基、4-甲基苄基、4-苯基苄基等。
(3)烷氧基(-OR2),R2表示上述(2)所定义的烷基。具体地,可以举出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叔丁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2-羟基乙氧基、苄氧基、三氟甲氧基等。
(4)芳氧基,芳基可举出苯基、萘基。这些也可含有C1-C4的烷氧基、C1-C4的烷基或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具体地,可以举出苯氧基、1-萘氧基、2-萘氧基、4-甲氧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等。
(5)烷基巯基或芳基巯基,具体地,可以举出甲硫基、乙硫基、苯硫基、对甲基苯硫基等。
(6)下述结构式(6)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4
结构式(6)
在上述结构式(6)中,R3及R4分别表示独立的氢原子、上述(2)中定义的烷基或芳基。作为芳基,可以举出例如苯基、联苯基或萘基。这些基团也可含有C1-C4的烷氧基、C1-C4的烷基或卤原子作为取代基。R3和R4可共同形成环。
具体地,可以举出氨基、二乙氨基、N-甲基-N-苯基氨基、N,N-二苯基氨基、N,N-二(甲苯基)氨基、二苯基氨基、哌啶基、吡咯烷基、吗啉代基、吡咯烷基等。
(7)甲二氧基或亚甲基二硫代基等的烷基二氧基或亚烷基二硫代基等。
(8)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β-苯基苯乙烯基、二本氨基苯基、二甲苯基氨基苯基等。
作为上述Ar1及Ar2表示的亚芳基、为从上述Ar3及Ar4表示的芳基衍生的二价基团。
上述X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醚、氧原子、硫原子、亚乙烯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为C1-C12、较好的是C1-C8、更好的是C1-C4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这些亚烷基中,还可以包括具有由氟原子、羟基、氰基、C1-C4的烷氧基、苯基或卤原子、C1-C4的烷基或C1-C4的烷氧基取代的苯基。具体地,可以举出。例如,亚甲基、亚乙基、正亚丁基、异亚丁基、叔亚丁基、仲亚丁基、正亚丙基、三氟亚甲基、2-羟基亚乙基、2-乙氧基亚乙基、2-氰基亚乙基、2-甲氧基亚乙基、亚苄基、苯乙烯基、4-氯苯乙烯基、4-甲基苯乙烯基、4-联苯乙烯基等。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亚烷基,为C5-C7环状亚烷基,这些亚烷基中,还可以包括具有由氟原子、羟基、C1-C4的烷基、C1-C4的烷氧基。具体地,可以举出。例如,环亚己基(cyclohexylidene)、环己亚基(cyclohexylene)、3,3-二甲基环亚乙基等。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醚基,可以包括乙烯氧、丙烯氧、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四乙二醇、三丙二醇,亚烷基醚基亚烷基也可具有羟基、甲基、乙基等的取代基。
作为亚乙烯基较好的是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5
在上述结构式中,R5表示氢原子、烷基(如同上述(2)所定义的烷基)、芳基(如同上述Ar3及Ar4所表示的芳基),a为1或2,b表示1-3的数。
上述Z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醚二价基团、烯化氧羰基二价基团。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可举出如同上述X的亚烷基。
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醚二价基团,可举出如同上述X的亚烷基醚二价基团。
作为烯化氧羰基二价基团,可举出己内脂改性二价基团。
又,作为上述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更好的是以下述结构式(7)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
结构式(7)
在上述结构式(7)中,o、p、q分别表示0或1的整数,Ra表示氢原子、甲基,Rb,Rc表示氢原子以外的取代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且在许多场合下可以不同。s、t分别表示0-3的整数。Za表示单键、亚甲基、亚乙基,或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7
作为上述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特别是甲基、乙基作为Rb、Rc的取代基的化合物为理想。
上述结构式(4)、(5)及(7),特别是上述结构式(7)表示的具有单官能型的电荷输送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因其碳-碳双键开放于二侧进行聚合,所以不是形成末端结构,而是组合于链聚合体中,在藉由与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的聚合而交联形成的聚合物中,存在于高分子的主链中,且存在于主链-主链间的交联链中(该交联链包括1个高分子和其他高分子间的分子间交联链,和在1个高分子内具有折叠状态下的主链的部位和主链中从此游离位置上聚合的单体的其他部位进行交联的分子内交联链)。但是,不论是在存在于主链中的场合,还是存在于交联链中的场合,从链部分下垂的三芳基胺结构具有配置于从氮原子作放射状方向上的至少3个芳基,虽然很蓬松,但并不是直接结合于链部分,而是通过羰基等从链部分下垂。因此,其取位呈立体状,以可通融的状态被固定。由此,这些三芳基胺结构在聚合物可取相互更好地邻接的空间配置。如此,使得分子内的结构变形很少。又,在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层的场合,可以较好地避免电荷输送通路的截断。
本发明的具有单官能型的电荷输送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具体举例显示如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结构的化合物。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化学式16
化学式17
化学式18
化学式19
上述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对赋予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以电荷输送性能是重要的。上述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的添加量,相对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以20-80质量%为宜,更好的是30-70质量%。如所述添加量不到20质量%,则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电荷输送性能不能充分得到保证,反复使用后灵敏度低下,残留电位上升等电气特性劣化。如超过80质量%,则不具有电荷输送结构的三官能单体的含量低下,导致交联密度低下,有时不能充分发挥耐摩耗性能。又,所使用的处理工艺所要求的电气特性及耐摩耗性能不同,则感光体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考虑到上述二特性的平衡,最佳取30-70质量%的范围。
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是至少将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和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固化得到。但除此之外,出于涂布时的粘度调节、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应力的缓和、表面能的低能量化及摩擦系数的降低等的功能赋予目的,也可并用不具有电荷输送机能的单官能或二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及游离基聚合型低聚物。这些游离基聚合型单体、低聚物可以利用公知的单体、低聚物。
作为上述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四氢糠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异丁酯、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苯氧基四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六烷基酯、丙烯酸异硬脂酸酯、丙烯酸硬脂酸酯、苯乙烯单体等。
作为上述二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可以举出,例如,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双酚A-EO改性二丙烯酸酯、双酚F-EO改性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作为上述功能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八氟戊酯、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丙烯酸2-全氟异壬基乙酯等氟取代的丙烯酸酯;如日本专利公开特公平5-60503号公报、特公平6-45770号公报记载的硅氧烷重复单元:20-70的丙烯酰聚二甲基硅氧烷乙酯、甲基丙烯酰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酯、丙烯酰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丙酯、丙烯酰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丁酯、二丙烯酰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酯等具有聚硅氧烷基的乙烯基单体、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游离基聚合型低聚物,可举出,例如,环氧丙烯酸酯系、脲丙烯酸酯系、聚酯丙烯酸酯系低聚物等。
上述单官能及二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及游离基聚合型低聚物的含量,相对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100质量份,在50质量份以下为宜,更好的是,在30质量份以下。
如上述含量超过50质量份,则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三维交联密度发生实质性的低下,导致耐摩耗性能低下。
又,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是至少将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和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型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固化得到。根据需要,为有效进行该固化反应,也可使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中含有聚合引发剂。作为该聚合引发剂,可举出,例如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等。这些引发剂可以使用一种,或混合二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如2,5-二甲基己烷-2,5-二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2,5-二甲基己烷-2,5-二(过氧化苯甲酰)3-乙炔、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氢过氧化枯烯、过氧化月桂酰、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等的过氧化物系引发剂;如偶氮双异丁腈、偶氮双环己烷腈、偶氮异丁酸丁酯、偶氮双异丁基脒盐酸盐、4,4’-偶氮双-4-氰基戊酸等的偶氮系引发剂等。
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如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2-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2-羟基-2-甲基-1-苄基丙烷-1-酮、2-甲基-2-吗啉代(4甲硫基苯基)丙烷-1-酮、1-苯基-1,2-丙烷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等的苯乙酮系或缩酮系光聚合引发剂;如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丁基醚、苯偶姻异丙醚等的苯偶姻醚系光聚合引发剂;如二苯甲酮、4-羟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安息香酸甲酯、2-苯甲酰萘、4-苯甲酰联苯、4-苯甲酰苯醚、丙烯酸化二苯甲酮、1,4-二苯甲酮等的二苯甲酮系光聚合引发剂;如2-异丙基硫杂蒽酮、2-氯硫杂蒽酮、2,4-二甲基硫杂蒽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2,4-二氯硫杂蒽酮等的硫杂蒽酮系光聚合引发剂。其他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有:乙基蒽醌、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膦化氧、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乙氧基膦化氧、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膦化氧、双(2,4-三甲氧基苯甲酰)-2,4,4-三甲基戊基膦化氧、甲基苯基乙醛酸酯、9,10-菲、吖啶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咪唑系化合物等。
又,也可单独使用具有光聚合促进效果的化合物,或者将其和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并用。例如,可使用下述化合物: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苯甲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4,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等。
上述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具有游离基聚合性的单体(化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份,以5-40质量份为宜,更好的是1-20质量份。
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根据需要,可添加各种用于缓和应力、提高粘结性能的增塑剂、找平剂、不具有游离基反应性的低分子电荷输送物质等的添加剂。
作为上述增塑剂,可以利用如用于苯二甲酸二丁酯、苯二甲酸二辛酯等的通常树脂的增塑剂。
上述增塑剂的使用量,相对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的固形成份总量,以20质量%以下为宜,更好的是10质量%以下。
作为上述找平剂,可以利用如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等的硅油类、其侧链具有全氟烷基的聚合物或低聚物。
上述找平剂的使用量,相对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的固形成份的总量,以3质量%以下为宜。
本发明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是将至少含有不具有上述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和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的涂布液涂布于下述的电荷输送层上,固化而形成。在游离基聚合型单体为液体的场合,所述涂布液中可溶解其他成份涂布。也可根据需要,用溶剂进行稀释后涂布。
作为上述溶剂,可以举出,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的醇系溶剂;如丙酮、甲基乙基甲酮、甲基异丁酮、环己酮等的酮系溶剂;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的酯系溶剂;如四氢呋喃、二噁烷、丙基醚等的醚系溶剂;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氯苯等的卤系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系溶剂;如甲基溶纤素、乙基溶纤素、醋酸溶纤酯等的溶纤素系溶剂等。这些溶剂可以使用单独一种,也可并用二种以上。
上述溶剂的稀释率可根据组合物的溶解性、涂布法、目标膜厚的不同而异,可以任意选用。涂布方法可以使用浸渍涂布法、喷涂法、熔珠涂布法、环形涂布法等涂布方法。
在本发明中,在对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所述涂布液后,为从外部赋予能量使之固化,形成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此时所使用的外部能量为热能、光能及辐射能。作为热能施加方法,可由空气、氮气等气体、蒸汽或各种热介质,红外线、电磁波,从涂布表面侧或支持体一侧进行加热。
上述加热温度以在100-170℃为宜。如果所述加热温度不到100℃,则反应速度迟缓,固化反应不能完全终了。而所述加热温度超过170℃,则成为过高的高温,固化反应进行不均一,在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有时发生较大的变形,许多未反应的残基,反应停止末端。为均匀地进行固化反应,有效的方法是,在不到100℃的较低温度下加热后,再加温至100℃以上,结束反应。
作为上述光能,主要可利用具有紫外光的发光波长的高压水银灯及金属卤灯等的UV照射光源。也可选择与游离基聚合性含有物或光聚合引发剂的吸收波长一致的可视光光源。上述照射光量以50-1000mW/cm2为宜。如上述照射光量不到50mW/cm2,则固化反应较费时间,如上述照射光量超过1000mW/cm2,则反应进行不均匀,在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表面发生局部折皱,产生许多未反应的残基,以及反应停止末端。又,急剧的交联使内部应力增大,是开裂及膜剥离的原因。
作为上述放射线能,可以举出利用电子幅射线。
在这些能量中,从反应速度控制容易性及装置简单考虑,有效的是使用热及光能。
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以2-8μm为宜。如所述膜厚超过8μm,则有时容易发生开裂及膜剥离,游离基聚合反应容易受到氧的阻碍,即,在与大气接触的表面,因氧导致的游离基陷阱的影响,无法进行交联,或交联进行不均一。该影响显著表现于表层1μm以下。该膜厚以下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容易产生耐摩耗性能的低下及摩耗不均一。又,在涂布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时,下层的电荷输送层成份混入。如果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涂布膜厚薄,则混入物质扩散到整个层,导致固化反应受阻及交联密度下降。
根据上述理由,本发明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在2μm以上时,具有良好的耐摩耗性能、耐损伤性。在反复使用下,若局部发生磨损,直到下层的电荷输送层,该部分摩耗增加,容易因充电性或灵敏度变动,使中间色调图像浓度发生不匀。因此,为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高画质图像,较好的是,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在2μm以上。
再有,作为效果,设置膜厚2-8μm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场合,在有关图像形成的长期的耐久性试验中,特别在高温高湿的耐久性试验中,感光体表面不容易发生气孔。其机理虽然尚不完全明白,但可以认为其原因在于:本发明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具有高强度的同时,也具有适当的弹性,且其膜厚适当。在以往的感光体上形成图像时发生气孔,可以认为,这与添加于调色剂中的二氧化硅等微粉末导致的、在感光体表面生成的细微损伤、及温度、湿度等有关。表面层硬在不宜损伤这一点上虽然有利,但在发生损伤场合,该损伤扩展快,在长期耐久性试验中反而容易导致形成气孔。
在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中,除了不具有上述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及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以外,也可含有不具有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的粘结剂树脂、抗氧化剂、增塑剂等作为其他成份。
如果含有多量所述添加剂,则因交联密度的低下,反应而生成的固化物和上述添加物发生相分离,对有机溶剂呈可溶性。具体地说,上述添加剂的总含量对于涂布液的固形成份控制在20质量%以下是重要的。又,为不使交联密度稀薄,理想的是,在单官能(度)或二官能(度)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反应性低聚物、反应性聚合物中,将上述添加剂总量设为相对三官能(度)游离基聚合型单体为20质量%以下。再有,如含有较多的具有二官能(度)以上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则蓬松的结构体因多键结合而固定于交联结构中,容易产生变形,容易成为微小固化物的凝聚体。由此原因,有时会呈现对有机溶剂的可溶性。虽然,根据化合物结构不同而异,但具有二官能(度)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含量相对具有单官能(度)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以10质量%以下为宜。在顺次层叠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结构中,最表面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对于有机溶剂为不溶性,这一点对于达到耐摩耗性能、耐损伤性是理想的。
在本发明中,为将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作成对于有机溶剂为不溶性,重要的是,进行以下控制:(i)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的组分、各组分含有比例的调整,(ii)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的稀释溶剂、固形成份浓度的调节,(iii)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方法的选用,(iv)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固化条件的控制,及(v)下层电荷输送层的难溶解性化等。并不一定单个因素就可达成。
作为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的稀释溶剂,在使用蒸发速度迟缓的溶剂时,残留溶剂妨碍固化,或者下层成份混入量增加,导致不均匀的固化及固化密度低下。为此,对于有机溶剂容易成为可溶性。具体地说,四氢呋喃、四氢呋喃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甲基乙基甲酮、乙基溶纤剂等很有效,可与涂布法合在一起进行选择。又,关于固形成份的浓度,如同上述理由,如果该浓度过低,则容易形成对有机溶剂的可溶性。反之,出于对膜厚、涂布液粘度的限制考虑,有时受到上限浓度的限制,具体地说,其使用量以10-50质量%为宜。
作为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方法,以可减少涂布膜形成时的溶剂含量、与溶剂的接触时间的方法为宜。具体地说,以喷涂法、控制涂布液量的环形涂布方法为佳。又,为控制下层成份的混入量,使用高分子电荷输送物质作为电荷输送层,以及设置对于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溶剂为不溶性的中间层也很有效。
作为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固化条件,如所使用的加热或光照射的能量低,则固化不能完全终止,对于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上升。反之,如通过非常高的能量固化时,则固化反应进行不均一,容易形成未交联部或游离基停止部的增加或微小固化物的凝聚体。由此,有时对于有机溶剂成为溶解性。
为使得对上述有机溶剂为不溶性,较好的是,作为热固化条件,为100-170℃,10分钟-3小时;UV光照射固化条件为50-1000mW/cm2,5秒-5分钟,且控制温度上升在50℃以下,这样,能抑制不均匀的固化反应。
作为将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作成对有机溶剂为不溶性的方法,例如,在使用具有三个丙烯酰氧基的丙烯酸酯单体和具有一个丙烯酰氧基的三芳基胺化合物作为涂布液时,它们的使用比例以7∶3-3∶7为宜。又,相对这些丙烯酸酯化合物总量,以3-20质量%的比例添加上述聚合引发剂,更好的是,加入溶剂配制涂布液。例如,在成为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下层的电荷输送层中,使用三芳基胺系调色剂作为电荷输送物质,使用聚碳酸酯作为粘结剂树脂,使用喷涂法形成表面层时,作为上述涂布液的溶剂,较好的是使用四氢呋喃、2-丁酮、醋酸乙酯等。其使用比例,相对上述丙烯酸酯化合物,为3倍-10倍的量。
其次,在例如铝制辊筒等支持体上,顺次层叠打底层、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形成感光体,将上述配制的涂布液以喷涂法等涂布于上述感光体上。其后,自然干燥或在较低温度下作短时间干燥(25-80℃,1-10分钟),UV照射或加热固化。
在作UV照射时,使用金属卤灯等,发光强度在50mW/cm2以上,1000mW/cm2以下。例如以200mW/cm2照射场合,在固化时,可从多个灯对感光体鼓的圆周方向作均一约30秒的照射。此时,感光体鼓的温度控制在不超过50℃。
在加热固化场合,加热温度以100-170℃为宜。加热手段使用送风型加热炉,加热温度设定在150℃时,加热时间在20分钟-3小时。
固化完成后,为降低残留溶剂,再在100-150℃加热10-30分钟。
(中间层)
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中,为了抑制电荷输送层成份混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或为了改善两层之间的粘结性,可以在电荷输送层和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之间设置中间层。为此,作为上述中间层,以对于交联型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为不溶性或难溶性者为宜,通常,使用粘结剂树脂为主要成分。作为这些树脂,可以举出聚酰胺、可溶于醇的尼龙、水溶性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等。中间层的形成方法可采用上述涂布法。
上述中间层的厚度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用,较好的是0.05-2μm。
(打底层)
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中,可在导电性支持体和感光层之间设置打底层。该打底层通常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但考虑到要在其上用溶剂涂布感光层,则较好的是使用对于通常的有机溶剂的耐溶剂性高的树脂。作为所述树脂,可以举出:如聚乙烯醇、酪蛋白、聚丙烯酸钠等的水溶性树脂;如共聚尼龙、甲氧基甲基化尼龙等的醇可溶性树脂;如聚氨酯、三聚氰胺树脂、苯酚树脂、醇酸-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形成三维网目状结构的固化型树脂等。所述打底层上为防止起纹和降低残留电位等,可添加如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等的金属氧化物的微粉末颜料。
所述打底层也可以使用将Al2O3经阳极氧化处理设置,或者以真空薄膜制作方法设置聚对二甲苯等的有机物或SiO2、SnO2、TiO2、ITO、CeO2等的无机物。此外,也可使用公知的其他打底层材料。
如同所述感光层,所述打底层可以使用适当的溶剂及涂布法形成。再有,作为本发明的打底层,也可使用硅偶联剂、钛偶联剂、铬偶联剂等。
所述打底层的膜厚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但以0-5μm为宜。
在本发明中,为改善耐环境性能,特别是出于防止灵敏度低下、残留电位上升的目的,可在上述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电荷输送层、电荷发生层、打底层、中间层等各层中添加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用例如,苯酚系化合物、对苯二胺类、氢醌类、有机硫化合物类、有机磷化合物类等。这些化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作为上述苯酚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丁基化羟基甲氧基苯甲酰,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硬脂酰-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硫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双[3,3’-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生育酚类等。
作为上述对苯二胺类,可以举出,如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N,N’-二叔丁基-对苯二胺、N-苯基-N-叔丁基-对苯二胺、N,N’-二异丙基-对苯二胺、N,N’-二甲基-N,N’-二叔丁基-对苯二胺等。
作为上述氢醌类,可以举出,如2,5-二叔辛基氢醌、2,6-二月桂基氢醌、2-十二烷基氢醌、2-十二烷基-5-氯氢醌、2-叔辛基-5-甲基氢醌、2-(2-十八烯基)-5-甲基氢醌等。
作为上述有机硫化合物类,可以举出,如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酰基-3,3’-硫代二硬脂酸酯、二十四烷基-3,3’-硫代二二丙酸酯等。
作为上述有机磷化合物类,可以举出,如三苯基膦、三(壬基苯基)膦、三(二壬基苯基)膦、三甲苯基膦、三(2,4-二丁基苯氧基)膦等。
这些化合物作为橡胶、塑料、油脂类的抗氧化剂被公知,可以容易地在市场购得。
上述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并无特别限制,可以兼顾不同目的选用,但以对于添加层的总质量的0.01-10质量%为宜。
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化合物的合成例子
本发明中的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化合物,可由例如日本专利第3164426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合成。以下,表示其一例。
(1)羟基取代的三芳基胺化合物(下述结构式(9))的合成
在甲氧基取代的三芳基胺化合物(下述结构式(8))113.85g(0.3摩尔)和碘化钠138g(0.92摩尔)中加入环丁砜240ml,氮气流中加温至60℃。在该液体中费时1小时滴下三甲基氯硅烷99g(0.91摩尔),在约60℃的温度下搅拌4小时半后,终止反应。反应液中加入甲苯约1.5L,冷却至室温,用水和碳酸钠水溶液反复洗净。其后,从甲苯溶液中去除溶剂,柱色谱法处理(吸附介质:硅胶,展开溶剂:甲苯∶醋酸乙酯=20∶1),提纯。得到的淡黄色油剂中加入环己烷,析出结晶。得到下述结构式(9)的白色晶体88.1g(得率=80.4%),熔点为64.0-66.0℃。实测值计算值
表1
C | H | N | |
实测值 | 85.06% | 6.41% | 3.73% |
计算值 | 85.44% | 6.34% | 3.83% |
化学式20
结构式(8)
化学式21
结构式(9)
(2)三芳基氨基取代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例示化合物N0.54)
将上述(1)制得的羟基取代的三芳基胺化合物(结构式(9))82.9g(0.227摩尔)溶解于四氢呋喃400ml,氮气流中滴下氢氧化钠水溶液(NaOH:12.4g,水:100ml)。其后,在5℃的温度下搅拌3小时,终止反应。反应液中加入水,甲苯抽提。提取液用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反复洗净。其后,从甲苯溶液中去除溶剂,柱色谱法处理(吸附介质:硅胶,展开溶剂:甲苯),提纯。得到的无色油剂中加入正己烷,析出结晶。得到例示化合物N0.54的白色晶体80.73g(得率=84.8%),熔点为117.5-119.0℃。
表2
C | H | N | |
实测值 | 83.13% | 6.01% | 3.16% |
计算值 | 83.02% | 6.00% | 3.33% |
具有二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化合物的合成例子
本发明中的具有二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化合物的二羟基甲基三苯胺可由下述方法制造。
首先,将下述反应式表示的化合物(1)49g及亚膦酰氯184g装入装备有温度计、冷却管、搅拌装置及滴下漏斗的烧瓶中,加热溶解。从滴下漏斗缓缓滴下二甲基甲酰胺117g。然后反应液温度保持在85-95℃,搅拌约15小时。接着,将反应液徐徐倒入大过量的温水中后,边搅拌,边缓慢冷却。接着,过滤并干燥析出的结晶后,用硅胶等吸附杂质,以及乙腈再结晶,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2),得量为30g。
将得到的化合物(2)30g和乙醇100ml投入烧瓶,搅拌。缓缓添加硼化氢钠1.9g之后,保持液温在40-60℃,搅拌约2小时。其次,将反应液徐徐倒入300ml水中,搅拌,析出结晶。过滤后,充分水洗,干燥,得到化合物(3)。得量为30g。
化学式22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电子照相感光体)适用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液晶快门式打印机等通常的电子照相装置,也可广泛地适用于应用电子照相技术的显示器、记录、轻印刷、制版、传真机等的装置中。
形成上述静电潜像可以通过例如使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均匀带电后,对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成像曝光,由上述静电潜像形成手段进行。
上述静电潜像形成手段至少包括例如充电器及曝光器,上述充电器使得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均匀带电,上述曝光器对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成像曝光。
上述充电可使用例如上述充电器,对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施加电压而进行。
作为上述充电器并无特别限制,可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例如,可以使用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辊筒、刷、薄膜、橡胶刮板等的公知的接触式充电器,以及利用线式电晕器、栅控式电晕器等电晕放电的非接触式充电器。
上述曝光可使用例如上述曝光器对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成像曝光。
作为上述曝光器并无特别限制,只要能在上述通过充电器而带电的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上进行成像曝光就可,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适当选用。可以列举例如复印光学系统、柱式透镜组(rod lends array)、激光光学系统、液晶快门光学系统等的各种曝光器。
在本发明中,也可采用从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里面或背面侧进行成像曝光的光背面曝光方式。
当图像形成装置为复印机或打印机场合,可以使得来自原稿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照射在感光体上,或者用传感器读取原稿使其信号化,根据该信号驱动激光束扫描,或驱动LED阵列,或驱动液晶快门阵列,将光照射到感光体上。
显影工序及显影手段
上述显影工序为使用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显影剂使上述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的工序。
上述可视像的形成,可使用例如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显影剂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通过上述显影手段进行。
只要使用例如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显影剂进行显影,上述显影手段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从公知的显影手段适当地选用,例如,可以列举收纳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显影剂,将该调色剂,显影剂以接触方式或非接触式方式赋与所述静电潜像的显影器。具有本发明的上述收纳调色剂的容器的显影器更佳。
上述显影器通常使用干式显影方式。又,上述显影器可以是单色用显影器,也可以是多色用显影器。例如,较好的是,具有使上述调色剂,显影剂通过摩擦搅拌带电的搅拌器,及可旋转的磁性辊的显影器。
在上述显影器内,例如,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被混合,搅拌,此时,因摩擦使该调色剂带电,以穗立状态保持在回转的磁性辊表面上,形成磁刷。该磁性辊配置于所述静电潜像载置体附近,构成上述形成在该磁性辊表面的磁刷的一部分调色剂受到电气吸引力,移动至该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结果,所述静电潜像通过该调色剂而显影,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形成由该调色剂构成的可视像。
收纳于上述显影器的显影剂含有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该显影剂可以是单组份显影剂,也可以是双组分显影剂。含于该显影剂的调色剂为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
转印工序及转印手段
上述转印工序为将上述可视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去的工序。较好的是,使用中间转印体,将可视像转印至该中间转印体上之后,再将可视像二次转印至上述记录介质上。更好的是,上述转印工序包括:使用二色以上或更佳的是使用全彩色调色剂作为上述调色剂,包括将上述可视像转印至该中间转印体上形成叠合转印图像的第一转印工序,以及将该叠合转印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去的第二转印工序。
上述转印可以使用例如用于转印上述可视像的转印带电器,使得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带电,可以通过上述转印手段进行。较好的是,设有第一转印手段及第二转印手段作为上述转印手段。上述第一转印手段将可视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上,形成叠合转印像,上述第二转印手段将该叠合转印像转印至上述记录介质上。
作为中间转印体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从公知的转印体中选用。可以列举例如转印带等。
较好的是,上述转印手段(上述第一转印手段、第二转印手段)至少具有转印器,其将形成于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上述可视像剥离至上述记录介质侧。上述转印手段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以上。
作为上述转印器,可以举出通过电晕放电的电晕转印器、转印带、转印辊、加压转印辊、粘着转印器等。
作为记录介质以普通纸为代表,但如果是可转印上述显影后的未定影像,则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也可使用OHP用的PET基底等。
定影工序及定影手段
上述定影工序为使用定影装置将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可视像定影的工序,上述定影工序可对各色调色剂每次转印至上述记录介质时进行,也可以对各色调色剂层叠状态下一次同时进行。
作为上述定影装置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从公知的定影装置中选用,但以使用公知的加热加压手段为宜。作为上述加热加压手段,可以举出,加热辊和加压辊的组合,加热辊、加压辊、环形带的组合等。
上述加热加压手段中的加热通常以80-200℃为宜。
又,在本发明中,根据目的不同,可以使用上述定影工序及定影手段,或者也可以使用公知的光定影器代替上述定影手段。
清洁工序及清洁手段
上述清洁工序为使用清洁手段对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进行清洁的清洁工序。
作为上述清洁手段,可以举出,如清洁刮板、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性辊清洁器、刮板清洁器、刷清洁器、纤网清洁器等。
这里,就上述清洁手段进行说明。图6为应用于本发明的清洁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公知的清洁条件、刮板材料。此时,较好的是,使清洁手段相对感光体回转方向作反向抵接。
在图6中,抵接负荷P为使清洁刮板71与感光体10抵接时的压接力的法线方向的矢量值。抵接角θ表示在感光体10的接触点的切线和变形前的刮板的夹角。上述清洁刮板的自由长度L表示从支持部件72的端部至变形前的刮板前端点的长度。
较好的是,上述清洁刮板71向感光体10的抵接负荷P为5-50gf/cm,抵接角θ为5-35°,清洁刮板的自由长度L为3-15mm,清洁刮板的厚度为0.5-10mm。
作为用于上述清洁刮板方式的橡胶刮板的材料,可以从例如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等选用。其中,以聚氨酯橡胶为更好。
通过同时控制上述橡胶刮板的硬度和回跳弹性率,可以有效抑制刮板的翻转。较好的是,橡胶刮板在25±5℃时的JISA硬度为65-80。如该硬度不到65,易发生刮板翻转,而如该硬度超过80,则清洁性能低下。橡胶刮板的回跳弹性率以20-75%为宜。若超过75%,易发生刮板翻转,如不到20%,则清洁性能低下。
这里,上述JISA硬度及回跳弹性率都可以基于JIS K6301标准的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测定。
上述消电工序为对于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施加消电偏压进行消电的工序。可通过消电手段进行。
作为消电手段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是可对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施加消电偏压进行消电即可,可从公知的消电器中适当选用。可以列举例如消电灯。
上述再循环工序为将上述由所述清洁工序除去的所述电子照相用彩色调色剂再循环至所述显影手段的工序,可由再循环手段进行。
上述再循环工序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列举公知的输送手段等。
上述控制工序为对上述各工序进行控制的工序,可由控制手段进行。
作为上述控制手段,只要是可对上述各工序进行控制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用。可以列举例如程序控制器、计算机等的设备。
以下,对使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一个形态,参照图7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作为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0(以下,有时称为“感光体10”)、作为上述充电手段的充电辊20、作为上述曝光手段的曝光装置30、作为上述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40、中间转印体50、作为上述清洁手段的设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60、作为上述消电手段的消电灯70。
中间转印体50为环形带,三个辊51配置于其内侧,通过该辊51张架该中间转印体50,可沿箭头方向移动。三个辊51的一部分,也具有将所定的转印偏压(一次转印偏压)施加于中间转印带50的转印偏压辊的功能。在中间转印体50附近配置设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90。作为上述转印手段的转印辊80与中间转印体50对向配置,该转印辊80可以施加用于将显影图像(调色剂像)转印(二次转印)至作为最终转印材料的转印纸95上的转印偏压。在中间转印体50周围,配置电晕充电器52,用于赋予中间转印体50上的调色剂像以电荷,沿着该中间转印体50的回转方向,该电晕充电器52被配置在感光体10与中间转印体50的接触部,和中间转印体50与转印纸95的接触部之间。
显影装置40由作为上述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带41、并设于显影带41周围的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及青色显影单元45C构成。黑色显影单元45K设有显影剂收纳部42K、显影剂供给辊43K及显影辊44K;黄色显影单元45Y设有显影剂收纳部42Y、显影剂供给辊43Y及显影辊44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设有显影剂收纳部42M、显影剂供给辊43M及显影辊44M;青色显影单元45C设有显影剂收纳部42C、显影剂供给辊43C及显影辊44C。显影带41为环形带,可回转地张设于多个带辊上,一部分与感光体10接触。
在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充电辊20使感光体鼓10均匀带电。曝光装置30对感光体鼓10作成像曝光,形成静电潜像。从显影装置40向形成在感光体鼓10上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显影,形成可视像(调色剂像)。通过从辊51施加的电压,该可视像被转印(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体50上,再转印至(二次转印)转印纸95上。结果,在转印纸95上形成转印像。感光体10上的残留调色剂被清洁装置60除去,感光体10上所带电由消电灯70消去。
以下,对使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另一个形态,参照图8进行说明。图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10,除了在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不具有显影带41,在感光体10的周围,直接对向设置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及青色显影单元45C之外,其他如同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显示了同样的作用效果。图8中,与图7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
以下,就使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另一个形态,参照图9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上述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复印装置本体150、供纸台200、扫描器300、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400。
复印装置本体150中,环形带状的中间转印体50设置于中央部。中间转印体50张设于支承辊14、15及16上。图9中,该中间转印体50被设置成可沿顺时钟方向回转。在支承辊15近旁,配置有用于除去中间转印体50上的残余调色剂的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17。沿中间转印体50输送方向,在由支承辊14和15张设的中间转印体50上,配置有对向并排设置的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4个图像形成手段18的串列式显影器130。在串列式显影器130近旁配置有曝光装置21。在中间转印体50的配置串列式显影器130侧的相反侧,配置有二次转印装置22。在二次转印装置22上,作为环形带的二次转印带24张设于一对辊23上,使传送于二次转印带24上的转印纸和中间转印体50可相互接触。在二次转印装置22近旁配置有定影装置25,该定影装置25包括作为环形带的定影带26以及加压辊27,该加压辊27配置成推压所述定影带26。
在上述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二次转印装置22和定影装置25的近旁,设置片材翻转装置28,当在转印纸两面形成图像时,该片材翻转装置28用于翻转该转印纸。
以下,就使用上述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彩色图像(彩色复印)进行说明。先将原稿放置于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400的原稿台130上,或打开原稿自动输送装置400,将原稿放置于扫描器300的稿台玻璃32上,关闭原稿自动输送装置400。
按压启动开关(未图示),原稿放置于原稿自动输送装置400上时,原稿被传送,移动至稿台玻璃32上之后,进行以下所述的图像形成工序。或者另一方面,原稿直接被放置至稿台玻璃32上,若按压启动开关,立即驱动扫描器300,使第一移动体33和第二移动体34移动。此时,第一移动体33的移动,使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同时,使来自原稿面的反射光由第二移动体34上的反光镜反射,通过成像透镜35,由读取传感器36受光,读取彩色原稿(彩色图像),形成黑色、黄色、品红色及青色的图像信息。
黑色、黄色、品红色及青色的图像信息分别传递至上述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各个图像形成手段18(黑色用图像形成手段、黄色用图像形成手段、品红色用图像形成手段及青色用图像形成手段),在各图像形成手段中,形成黑色、黄色、品红色及青色的各调色剂图像。即,在上述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各图像形成手段18(黑色用图像形成手段、黄色用图像形成手段、品红色用图像形成手段及青色用图像形成手段),如图10所示,分别设有感光体10(黑色用感光体10K、黄色用感光体10Y、品红色用感光体10M及青色用感光体10C)、使该感光体均匀带电的充电器60、曝光器、显影器61、转印充电器62、感光体清洁装置63、及消电器64。上述曝光器基于各彩色图像信息对上述感光体曝光(图10中L),以在感光体上形成与各彩色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上述显影器61使用各彩色调色剂(黑色调色剂、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及青色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各彩色调色剂像;上述转印充电器62用于使该调色剂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50上。这样,可基于各自的彩色图像信息形成各单色图像(黑色图像、黄色图像、品红色图像及青色图像)。在黑色用感光体10K上形成的黑色图像,在黄色用感光体10Y上形成的黄色图像,在品红色用感光体10M上形成的品红色图像,及在青色用感光体10C上形成的青色图像分别顺序转印在中间转印体50上。上述黑色图像、黄色图像、品红色图像及青色图像叠合于中间转印体50上,形成合成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像)。
另一方面,在供纸台200中,有选择地使输纸辊142中之一回转,从设置在纸箱143的多层供纸盒144之一送出片材(记录纸),由分离辊145一张张分离,送出至供纸通道146,由输送辊147输送,导引至复印机本体150内的供纸通道148,抵接定位辊49而停止。或者,使得输纸辊150回转,送出手工供纸盘51上的片材(记录纸),由分离辊52一张张分离,送出至供纸通道53,同样抵接定位辊49而停止。定位辊49通常接地使用,为了除去片材的纸粉,也可以在施加偏压的状态下使用。
然后,与合成在中间转印体50上的合成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像)同步,使得定位辊49回转,送出片材(记录纸)至中间转印体50和二次转印装置22之间,由二次转印装置22将该合成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像)转印(二次转印)至该片材上,在该片材上转印彩色图像。图像转印后的中间转印体50上的残余调色剂由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17除去。
通过转印形成有彩色图像的上述片材由二次转印装置22输送,送出至定影装置25。在定影装置25处,通过加热加压,上述合成彩色图像定影在该片材上。其后,通过切换爪55切换,该片材由排出辊56排出,堆置在排纸盘57上。或者由切换爪55切换,由片材翻转装置28翻转后,再导引至转印位置,在其背面记录图像之后,由排出辊56排出,堆置在排纸盘57上。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中,采用这样的具有摩耗量少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调色剂的组合构成: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含有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构成上述调色剂的树脂的分子量分布陡峭,且其低分子量的绝对量尽可能大。这样,即使长期进行反复的图像形成,也能防止起因于游离的外添加剂的所谓“目高鱼图像”发生,避免在图像上发生图像模糊,条状或斑点状的图像缺陷,长期使用也可形成高精细、高画质的图像。
实施例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份”指“质量份”。
聚酯树脂的合成
将表3及表4所示的各组成物装入装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器及氮导入管的容量1L的四口圆底烧瓶内。该烧瓶置于罩式电热器上,由气体导入管导入氮气,保持烧瓶内处于惰性气氛下,升温。接着,加入0.05g二丁基氧化锡,温度保持在200℃,使其反应。由此,分别合成得到聚酯树脂A-T。
就所得到的各聚酯树脂进行如下所述的各特性评价。结果示于表3及表4。
GPC的分子量分布测定
各聚酯树脂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分子量分布按如下测定。在40℃的加热室内稳定色谱柱,对该温度下的柱以每分钟1ml的流速流入THF溶剂,将试样浓度配制为0.05-0.6质量%的树脂的THF试样溶液注入50-200μl,进行测定。在测定试样的分子量时,由数种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试样,从作成的校正曲线对数值和计数的关系算出试样的分子量分布。作为作成校正曲线用的聚苯乙烯标准试样,可使用例如Pressure Chemical Co.或东洋曹达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分子量为6×102、2.1×103、4×103、75×104、5.1×104、1.1×105、3.9×105、8.6×105、2×106、4.48×106的聚苯乙烯标准试样。合适的是使用至少具有10点的聚苯乙烯标准试样。检测器使用RI(折射率)检测器。
氯仿不溶成份的测定
各聚酯树脂的氯仿不溶成份按如下测定。称量试样约1.0g,对此加入氯仿约50g,充分溶解。对充分溶解后的溶液首先进行离心分离,用JIS规格(P3801)5种C的定量滤纸进行常温过滤。滤纸残渣为不溶成份,以使用的试样和滤纸残渣之比(质量%)表示。在测定作成调色剂时的粘结树脂中的氯仿不溶成份时,称量调色剂约1.0g,以如同粘结树脂的方法进行,因滤纸残渣中存在颜料等的固形物,另由热分析求得。
玻璃转化温度(Tg)的测定
各聚酯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Tg),用理学电机株式会社制的RigakuTHUMOFLEX TG8110,在升温速度10℃/分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酸值及羟基值的测定
各聚酯树脂的酸值及羟基值的测定方法,根据JIS K0070的规定方法进行。但在试样不溶解的场合,溶剂使用二噁烷或四氢呋喃(THF)等的溶剂。
粘结树脂的软化点
各聚酯树脂的粘结树脂的软化点的测定,使用高架式流动测试仪CFT-500(岛津制作所制),模径1mm,加压20kgf/cm2,升温速度6℃/分的条件下,由相当于1cm2的试样熔融流出时从流出开始点至流出终止点时的1/2的温度测定。
表3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
酸成分 | 对苯二甲酸 | 60 | 67 | 58 | 70 | 70 | |||||
间苯二甲酸 | 92 | 85 | |||||||||
富马酸 | 92 | 100 | 85 | ||||||||
十二碳烯琥珀酸酐 | 25 | 25 | 22 | 28 | 28 | ||||||
苯偏三酸酐 | 15 | 8 | 8 | 8 | 20 | 2 | 15 | 2 | 15 | ||
醇成份 | 乙二醇 | ||||||||||
双酚A(2,2’)环氧丙烷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
双酚A(2,2’)环氧乙烷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
物性值 | 重均分子量(Mw) | 11000 | 1E+05 | 10000 | 5000 | 6000 | 6100 | 5100 | 5800 | 5200 | 10000 |
峰值(Mp) | 5800 | 15000 | 5800 | 4000 | 3500 | 3600 | 4100 | 3600 | 3400 | 7600 | |
酸值(mgKOH/g) | 23 | 20 | 26 | 20 | 47 | 40 | 32 | 34 | 36 | 25 | |
羟基值(mgKOH/g) | 40 | 38 | 35 | 40 | 42 | 45 | 41 | 45 | 32 | 36 | |
软化温度(℃) | 140 | 141 | 137 | 100 | 145 | 151 | 98 | 145 | 95 | 140 | |
Tg(℃) | 67 | 66 | 62 | 63 | 61 | 62 | 63 | 61 | 64 | 61 | |
氯仿不溶成份(质量%) | 25 | 5 | 8 | 0 | 8 | 30 | 0 | 20 | 0 | 21 | |
备注 | 树脂内容 | 聚酯树脂(i) | 聚酯树脂(ii) | 聚酯树脂(ii) | 聚酯树脂(i) | 聚酯树脂(ii) | 聚酯树脂(i) | 聚酯树脂(ii) |
表4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
酸成分 | 对苯二甲酸 | 65 | 70 | 70 | 50 | 70 | |||||
间苯二甲酸 | 20 | ||||||||||
富马酸 | 88 | 88 | 80 | 85 | 75 | ||||||
十二碳烯琥珀酸酐 | 15 | 28 | 28 | 28 | 28 | ||||||
苯偏三酸酐 | 20 | 2 | 2 | 12 | 12 | 2 | 2 | 20 | 15 | 25 | |
醇成份 | 乙二醇 | 20 | 20 | ||||||||
双酚A(2,2’)环氧丙烷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
双酚A(2,2’)环氧乙烷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
物性值 | 重均分子量(Mw) | 6000 | 5300 | 5500 | 11000 | 9800 | 7000 | 5000 | 13000 | 9000 | 32000 |
峰值(Mp) | 6000 | 3300 | 4000 | 7700 | 7500 | 4500 | 4000 | 8900 | 6400 | 9800 | |
酸值(mgKOH/g) | 26 | 47 | 39 | 48 | 38 | 33 | 34 | 36 | 29 | 30 | |
羟基值(mgKOH/g) | 35 | 38 | 57 | 41 | 53 | 31 | 27 | 34 | 37 | 40 | |
软化温度(℃) | 138 | 101 | 103 | 140 | 143 | 121 | 89 | 166 | 112 | 141 | |
Tg(℃) | 62 | 62 | 63 | 60 | 62 | 65 | 62 | 61 | 60 | 62 | |
氯仿不溶成份(质量%) | 23 | 0 | 0 | 18 | 23 | 0 | 0 | 23 | 13 | 30 | |
备注 | 树脂内容 | 聚酯树脂(ii) | 聚酯树脂(i)酸值大 | 聚酯树脂(i)羟基值大 | 聚酯树脂(ii)酸值大 | 聚酯树脂(ii)羟基值大 | 聚酯树脂(i)软化点高 | 聚酯树脂(i)软化点低 | 聚酯树脂(ii)软化点高 | 聚酯树脂(i)软化点低 | 聚酯树脂(ii)分子量分布广 |
色调剂制造例1
聚酯树脂A 100份
低分子量聚丙烯
(VISCOL 550P: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 5份
碳黑(#44:三菱化成株式会社制) 10份
含金属偶氮化合物 1份
将上述组成的混合物在亨谢尔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之后,用辊磨机,在130-14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约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的混练物用喷流气体磨机或机械式粉碎机、风力分级机进行粉碎、分级,得到调色剂母粒。
在得到的调色剂母粒中,添加、混合疏水性二氧化硅0.5质量%,制得最终的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2
在调色剂制造例1中,除了改变粉碎分级条件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1,制造调色剂。
所制得的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7.5μm。
调色剂制造例3
在调色剂制造例2中,除了将聚酯树脂A变更为聚酯树脂B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1,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4
聚酯树脂C 100份
氧化赖斯蜡 5份
碳黑(#44:三菱化成株式会社制) 10份
季铵盐化合物 1份
将上述组成的混合物在亨谢尔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之后,用辊磨机,在130-14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约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的混练物用喷流气体磨机或机械式粉碎机、风力分级机进行粉碎、分级,得到调色剂母粒。
在得到的调色剂母粒中,添加、混合疏水性二氧化硅0.5质量%,制得最终的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5
聚酯树脂D 50份
聚酯树脂E 50份
脱游离脂肪酸型巴西棕榈腊 5份
碳黑(#44:三菱化成株式会社制) 10份
含金属偶氮化合物 1份
将上述组成的混合物在亨谢尔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之后,用辊磨机,在130-14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约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的混练物用喷流气体磨机或机械式粉碎机、风力分级机进行粉碎、分级,得到调色剂母粒。
得到的调色剂母粒中,添加、混合疏水性二氧化硅0.5质量%,制得最终的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6
在调色剂制造例5中,除了将聚酯树脂E改变为聚酯树脂F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5,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7
在调色剂制造例5中,除了将含金属偶氮化合物变更为水杨酸Zr(IV)化合物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5,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8
聚酯树脂G 45份
聚酯树脂H 45份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
(重均分子量=25,800,Tg85℃,氯仿不溶成份3%,软化点温度140℃,分子量峰值4,200) 15份
脱游离脂肪酸型巴西棕榈腊 5份
碳黑(#44:三菱化成株式会社制) 10份
水杨酸Fe(III)化合物 1份
将上述组成的混合物在亨谢尔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之后,用辊磨机,在130-14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约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的混练物用喷流气体磨机或机械式粉碎机、风力分级机进行粉碎、分级,得到调色剂母粒。
在得到的调色剂母粒中,添加、混合疏水性二氧化硅0.5质量%,制得最终的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9
聚酯树脂I 45份
聚酯树脂J 45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脂共聚物 10份
(重均分子量=20,000,Tg65℃,氯仿不溶成份5%,软化点温度135℃,分子量峰值6,300)
氧化赖斯蜡(酸值15) 5份
碳黑(#44:三菱化成株式会社制) 8份
含金属偶氮染料(东方化学株式会社制S-34) 2份
将上述组成的混合物在亨谢尔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之后,用辊磨机,在130-14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约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的混练物用喷流气体磨机或机械式粉碎机、风力分级机进行粉碎、分级,得到调色剂母粒。
得到的调色剂母粒中,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0.5质量%,混合,制得最终的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0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J改变为聚酯树脂K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1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I改变为聚酯树脂L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2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I改变为聚酯树脂M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3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J改变为聚酯树脂N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4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J改变为聚酯树脂0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5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I改变为聚酯树脂P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6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I改变为聚酯树脂Q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7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J改变为聚酯树脂R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8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J改变为聚酯树脂S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19
在调色剂制造例9中,除了将聚酯树脂J改变为聚酯树脂T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9,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20
在调色剂制造例5中,除了将含金属偶氮化合物改变为水杨酸Zn(II)化合物之外,其他如同调色剂制造例5,制造调色剂。
调色剂制造例21
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重均分子量=50,000) 100份
氢化石油树脂 3份
(软化点温度80℃,加氢率50%,原料:C5、C6脂肪族烃)
巴西棕榈腊(熔点:82℃) 5份
碳黑(#44:三菱化成株式会社制) 10份
金属络合物染料 2份
将上述组成的混合物在挤压机中混练。之后,用喷流气体粉碎机将上述混练物固定在供给量2.0kg/小时,藉由粉碎压力的调节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10.5μm的调色剂。
对得到的调色剂100份,在亨谢尔混合机中混合氧化硅(R-972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0.5份,制得最终的调色剂。
对上述制得的各调色剂,进行如下所述的特性评价,结果示于表5-表7。
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
使用美国库尔特电子公司制的库尔特粒度计数器TA-II型进行测定。
关于调色剂的GPC分子量分布及氯仿不溶成份测定,如同上述聚酯树脂一样,进行测定。
定影性能的评价
使用将图像形成装置MF2200(理光公司制的复印机)的定影部改造为特氟隆(商标名)辊作为定影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上放置纸(理光公司制,6200型),进行复印测试。改变定影温度,由以下条件求得冷粘附温度(定影下限温度)及热粘附温度(耐热粘附温度)。以往的低温定影调色剂的定影下限温度为140-150℃左右。
低温定影的评价条件
输纸的线速度: 120-150mm/秒
面压: 1.2kgf/cm2
夹持宽度: 3mm
低温定影性(5阶段评价)
◎: 不到130℃
○: 130℃-140℃
□: 140℃-150℃
△: 150℃-160℃
×: 160℃以上
高温粘附件能评价
条件输纸的线速度:50mm/秒
面压: 2.0kgf/cm2
夹持宽度: 4.5mm
热粘附性(5阶段评价)
◎: 201℃以上
○: 200℃-191℃
□: 190℃-181℃
△: 180℃-171℃
×: 170℃以下
耐热保存性评价
将各调色剂试样20g装入20ml的玻璃瓶中,振动玻璃瓶50次,使试样密实,放置于50℃的高温槽中24小时。然后,使用针入度试验仪进行针入度测定,基于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 贯通
○: ~25mm
□: 25mm~20mm
△: 20mm~15mm
×: 15mm以下
细线再现性评价
对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同时输出600点/英寸、150线/英寸的点格线图像,根据下述基准评价是否有线条紊乱(斜线、细、粗、切断等),再现性是否良好。
评价基准
◎: 完全没有紊乱
○: 几乎没有紊乱
□: 稍有紊乱
△: 有紊乱
×: 显著紊乱
表5
树脂 | 脱模剂 | 颜料 | CCA | |||
聚酯树脂 | 其他 | |||||
制造例1 | A | 无 | 低分子聚丙烯 | 碳黑 | 含金属偶氮化合物 | |
制造例2 | A | 无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制造例3 | B | 无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制造例4 | C | 无 | 氧化赖斯蜡 | 同上 | 季铵盐化合物 | |
制造例5 | D | E | 无 | 游离脂肪酸巴西棕榈蜡 | 同上 | 含金属偶氮化合物 |
制造例6 | D | F | 无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7 | D | E | 无 | 同上 | 同上 | 水杨酸Zr(IV) |
制造例8 | G | H | St-MA | 同上 | 同上 | 水杨酸Fe(III) |
制造例9 | I | J | St-MMA | 氧化赖斯蜡 | 同上 | 含金属偶氮染料 |
制造例10 | I | K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1 | L | J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2 | M | J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3 | I | N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4 | I | O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5 | P | J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6 | Q | J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7 | I | R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8 | I | S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19 | I | T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制造例20 | D | E | 无 | 游离脂肪酸巴西棕榈蜡 | 同上 | 水杨酸Zr(IV) |
制造例21 | 无 | 无 | St-A | 巴西棕榈蜡 | 同上 | 含金属络合物型染料 |
表6
体积平均粒径(μm) | 调色剂分子量分布主峰 | 调色剂分子量分布半值宽度 | Mw在105以上的比例(质量%) | 调色剂氯仿不溶成份(%) | |
制造例1 | 11.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2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3 | 7.5 | 7800 | 12000 | 6 | 2 |
制造例4 | 6.5 | 5900 | 9800 | 4 | 14 |
制造例5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6 | 9.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7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8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9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0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1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2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3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4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5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6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7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8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19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20 | 7.5 | 8000 | 13000 | 8 | 20 |
制造例21 | 10.5 | 8000 | 13000 | 8 | 20 |
表7
低温定影性 | 耐粘附性 | 耐热保存性 | 细线再现性 | |
制造例1 | ○ | ○ | □ | □ |
制造例2 | ○ | ○ | □ | ◎ |
制造例3 | ○ | □ | □ | ◎ |
制造例4 | ◎ | □ | ○ | ◎ |
制造例5 | ◎ | ◎ | ○ | ◎ |
制造例6 | ◎ | ◎ | ○ | ◎ |
制造例7 | ◎ | ◎ | ◎ | ○ |
制造例8 | ◎ | ○-◎ | ○ | ◎ |
制造例9 | □-○ | ○ | ○ | ◎ |
制造例10 | ○ | △ | ○ | ◎ |
制造例11 | ○ | ○-◎ | ○ | ◎ |
制造例12 | ○ | ×-△ | ○ | ◎ |
制造例13 | ○ | ○-◎ | ○ | ◎ |
制造例14 | □ | ○-◎ | ○ | ◎ |
制造例15 | ◎ | ×-△ | ○ | ◎ |
制造例16 | □ | ○-◎ | ○ | ◎ |
制造例17 | ◎ | ×-△ | ○ | ◎ |
制造例18 | □-○ | ◎ | ○ | ◎ |
制造例19 | ◎ | □-○ | ○ | ◎ |
制造例20 | □ | □ | □ | ◎ |
制造例21 | △ | □ | △ | □ |
在以下的感光体制造例中,膜厚的测量使用涡电流式膜厚仪(FISCHERSCOPEmms:FISCHER INSTRUMENT公司制)。但在电荷发生层的膜厚的测量中,是预先就特定波长调查透过率和附着量的关系之后使用。
感光体制造例1
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制作:
在施以用于防止起纹的切削加工的铝管(直径30mm×350mm)上,用浸渍法涂布聚酰胺树脂(CM8000,Toray株式会社制)的5质量%的甲醇溶液,设置0.3μm的打底层。其次,在打底层上通过使用直径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对酞菁氧钛1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S-LEC BM2,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0份,及环己酮60份进行分散20小时。所述酞菁氧钛在CuKα的特性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角(2θ±0.2°)的9.0°、14.2°、23.9°及27.1°具有强峰值。在该分散液中加入甲基乙基甲酮100份,得到电荷发生层用涂布液。
使用该涂布液,在上述打底层上浸渍涂布,干燥后得到膜厚0.12μm的电荷发生层。接着,将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10份溶解于聚碳酸酯Z树脂(重均分子量(Mw)=28,000)12份及-氯苯60份中。将上述溶液涂布于上述电荷发生层上。干燥后形成电荷输送层,其厚度为20μm。
化学式23
在得到的电荷输送层上,喷涂涂布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单体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KAYARAD TMPTA,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分子量=296,官能基团数=三官能,分子量/官能基团数=99)10份、具有单官能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例如化合物No.54)10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RGACURE 184,CHIBASPECIAL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1份、及四氢呋喃100份组成的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自然干燥20分钟后,用金属卤灯以照射距离120mm,照射强度500mW/cm2作60秒的光照射,固化涂布膜。其次,在130℃干燥20分钟,形成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其厚度为5.0μm。由此,制得电子照相感光体。
感光体制造例2
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制作:
在感光体制造例1中,除了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形成为2.0μm之外,其他如同感光体制造例1,制得电子照相感光体。
感光体制造例3
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制作:
在感光体制造例1中,除了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形成为8.0μm之外,其他如同感光体制造例1,制得电子照相感光体。
感光体制造例4
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制作:
在表面粗糙度Rz(十点平均粗糙度)为1.5μm、直径80mm、长度355mm的铝制支持体上,用浸渍法涂布中间层涂布液,该中间层涂布液系混合、溶解钛螯合物(TC-750,松本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30份、硅偶联剂17份、及2-丙醇150份形成,涂布后以120℃干燥1小时,形成膜厚1.0μm的中间层。
其次,混合感光体制造例1的酞菁氧钛60g、硅氧烷树脂溶液(KP5240,15质量%的二甲苯-丁醇溶液、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700g、及2-丁醇2000ml,在砂磨机中分散10小时得到电荷发生层涂布液,用浸渍涂布法,将上述涂布液涂布在上述中间层上,形成膜厚0.2μm的电荷发生层。
混合、溶解作为电荷输送物质的4-甲氧基-4’-(4-甲基-α-苯基苯乙烯基)三苯胺200g、双酚Z型聚碳酸酯(IUPILON Z300:三菱气体化学株式会社制)300g、及1,2-二氯乙烷2000ml,得到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用浸渍涂布法,将上述涂布液涂布在上述电荷发生层上,形成干燥膜厚25μm的电荷输送层。
混合三甲氧基甲基硅烷180g、1-丁醇280ml及1质量%的乙酸水溶液106ml,60℃搅拌2小时之后,加入370ml的1-丁醇,搅拌48小时,对此加入二羟基甲基三苯胺(具有二官能度的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化合物)67.5g、抗氧化剂(SANOL LS2626,三共株式会社制)1.7g及丁基锡乙酸酯4.5g,混合形成树脂层涂布液,将上述树脂涂布液涂布在所得到的电荷输送层上,120℃加热固化1小时,形成干燥膜厚1μm的树脂层。由此,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
感光体制造例5
静电潜像载置体的制作:
在感光体制造例1中,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使用下述组成的保护层涂布液,浸渍涂布膜厚3.0μm的保护层,制得电子照相感光体。感光层膜厚为22μm。
保护层涂布液:
A型聚碳酸酯 10份
感光体制造例1的电荷输送性物质 4份
氧化铝微粒(粒径0.2μm) 8份
四氢呋喃 400份
环己烷 150份
感光体制造例6
在感光体制造例1中,除了不层叠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之外,其他如同感光体制造例1,制得电子照相感光体。得到的感光层(电荷发生层及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为25μm。
实施例1-20及比较例1-4
如表8及表9所示,组合静电潜像载置体(感光体)及显影剂,搭载在下述数码打印机中,如下所述进行各特性评价。其结果示于表8及表9。
评价装置
使用具有图9所示的处理结构的数码彩色打印机(株式会社理光制,IPSIO8200改造机,串列式,无鼓筒加热)。该打印机为半导体激光曝光、反转显影方式,在感光体周边设有充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等装置。显影偏压为施加-850V。清洁条件为:使用橡胶硬度JIS-A70°、回跳弹性为25kg/cm2、厚2mm、自由长度9mm的聚氨酯刮板,使得该刮板以抵接角20°,相对感光体回转方向,朝着反方向以20g/cm的线压抵接。
耐久性评价
使用印字率7%的文字图像数据(A4版宽),在35℃-80℃RH的高温高湿条件下,以每打印1张后停止,然后再打印1张的间隙打印模式,打印10万张。每打印1万张放置8小时。
摩耗量测定
在上述耐久性评价中,检测感光体初期膜厚和打印10万张后的膜厚之差。摩耗量为感光体的长度方向10处的平均值。膜厚测量使用涡电流式膜厚仪(FISCHERSCOPE mms:FISCHER INSTRUMENT公司制)。
图像缺陷评价
在打印10万张期间,打印第2万张、5万张、10万张后,对于作为图象缺陷的“目高鱼图像”、黑点(背景部的直径0.3mm以上的黑点)、图像流(文字模糊,与常温常湿的正常图像比较)、感光体表面的损伤(幅宽在0.2mm以上),进行如下4等级的评价。所谓“目高鱼图像”为黑地白点的缺陷,沿着感光体鼓回转方向出现多处的图象缺陷,看似目高鱼游泳的样子。白目高鱼的前端有小黑点,象目高鱼的眼。一般认为,该目高鱼的眼与感光体表面的小伤痕相对应,可由目视观察、放大镜观察、及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观察、区分。
表8
调色剂制造例 | 感光体制造例 | 目高鱼图像 | 黑点 | |||||
2万张 | 5万张 | 10万张 | 2万张 | 5万张 | 10万张 | |||
实施例1 | 1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2 | 2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3 | 3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4 | 4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5 | 5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6 | 6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7 | 7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8 | 8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9 | 9 | 1 | ◎ | ◎ | ○ | ◎ | ○ | △ |
实施例10 | 10 | 2 | ◎-○ | ◎-○ | ○ | ◎ | ◎ | ○-△ |
实施例11 | 11 | 2 | ◎ | ◎ | ○ | ◎ | ◎ | ○-△ |
实施例12 | 12 | 2 | ◎ | ◎ | ○ | ◎ | ◎ | ○ |
实施例13 | 13 | 3 | ◎ | ◎ | ○-△ | ◎ | ○ | ○ |
实施例14 | 14 | 3 | ◎ | ◎ | △ | ◎ | ○ | △ |
实施例15 | 15 | 3 | ◎ | ○ | ○-△ | ◎ | ◎ | ○-△ |
实施例16 | 16 | 3 | ◎ | ◎ | △ | ◎ | ◎ | ○ |
实施例17 | 17 | 3 | ◎ | ◎ | ○ | ◎ | ○ | △ |
实施例18 | 18 | 3 | ◎ | ◎ | ○ | ◎ | ○ | ○ |
实施例19 | 19 | 3 | ◎-○ | ○ | ○ | ◎ | ◎ | ○ |
实施例20 | 20 | 2 | ○ | ○ | △ | ○ | ○ | ○ |
比较例1 | 21 | 6 | ○ | △ | *** | ○ | △ | *** |
比较例2 | 6 | 4 | ◎ | ◎ | ◎ | ◎ | ◎ | ◎ |
比较例3 | 7 | 5 | ○ | △ | × | △× | × | × |
比较例4 | 8 | 6 | × | × | *** | ○ | × | *** |
表9
图像流 | 感光体表面损伤 | 摩耗量(μm) | |||||||
2万张 | 5万张 | 10万张 | 2万张 | 5万张 | 10万张 | 2万张 | 5万张 | 10万张 | |
实施例1 | ◎ | ◎ | ◎ | ◎ | ◎ | ○-△ | 0.4 | 0.93 | 2 |
实施例2 | ◎ | ◎ | ○ | ◎ | ◎ | ◎-○ | 0.35 | 0.81 | 1.7 |
实施例3 | ◎ | ◎ | ○ | ◎ | ◎ | ○ | 0.4 | 0.89 | 1.82 |
实施例4 | ◎ | ◎ | ○ | ◎ | ◎ | ○ | 0.38 | 0.83 | 1.8 |
实施例5 | ◎ | ◎ | ○ | ◎ | ○ | ○ | 0.32 | 0.9 | 1.75 |
实施例6 | ◎ | ◎ | ○-△ | ◎ | ◎ | ◎-○ | 0.34 | 0.81 | 1.88 |
实施例7 | ◎ | ◎ | ○ | ◎ | ◎ | ○ | 0.34 | 0.82 | 1.86 |
实施例8 | ◎ | ◎ | ○ | ◎ | ◎ | ○ | 0.34 | 0.83 | 1.81 |
实施例9 | ◎ | ◎ | ○ | ◎ | ◎ | ○ | 0.35 | 0.9 | 1.77 |
实施例10 | ◎ | ◎ | ○ | ◎ | ◎ | ○ | 0.32 | 0.94 | 1.8 |
实施例11 | ◎ | ◎ | ○ | ◎ | ◎ | ○ | 0.3 | 0.86 | 1.86 |
实施例12 | ◎ | ○ | ○ | ◎ | ◎ | ◎-○ | 0.31 | 0.75 | 1.9 |
实施例13 | ◎ | ◎ | ○ | ◎ | ◎ | ○ | 0.32 | 0.8 | 1.88 |
实施例14 | ◎ | ◎ | ○ | ◎ | ◎ | ○ | 0.36 | 0.86 | 1.86 |
实施例15 | ◎ | ◎ | ○ | ◎ | ◎ | ○ | 0.33 | 0.85 | 1.85 |
实施例16 | ◎ | ◎ | ○-△ | ◎ | ◎ | ○ | 0.38 | 0.79 | 1.89 |
实施例17 | ◎ | ◎ | ○ | ◎ | ○ | ○ | 0.32 | 0.74 | 1.75 |
实施例18 | ◎ | ◎ | ○ | ◎ | ○ | ○ | 0.31 | 0.72 | 1.79 |
实施例19 | ◎ | ◎ | ○ | ◎-○ | ◎ | ○ | 0.3 | 0.69 | 1.84 |
实施例20 | ○ | ○ | ○ | ○ | ◎ | ○ | 0.35 | 0.9 | 1.8 |
比较例1 | ○ | ○ | *** | ○ | △ | *** | 1.5 | 3 | *** |
比较例2 | △-× | × | × | ◎ | ◎ | ◎ | 0.03 | 0.08 | 0.15 |
比较例3 | △ | × | × | ○ | △ | ○ | 0.08 | 0.19 | 0.35 |
比较例4 | ○ | ○ | *** | × | × | *** | 1.6 | 3.1 | *** |
评价基准:
◎: 几乎没有
○: 稍有
△: 少量
×: 多
***:耐久性不足,评价中止。
从表8及表9的结果可以明白,根据实施例1-20,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在支持体上以下列顺序至少含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含有: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度)以上的自由聚合型基团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度)的自由聚合型基团化合物的反应物;并且,在上述调色剂中,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可以确认:根据上述实施例,即使在长期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因游离的外添加剂导致的所谓“目高鱼图像”的发生,可以防止图像模糊、条状或斑点状(黑点等)图象缺陷的发生,可以得到高耐久性及高画质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采用这样的具有摩耗量少的感光层的静电潜像载置体和调色剂的组合构成:所述静电潜像载置体的感光层含有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构成上述调色剂的树脂的分子量分布陡峭,且其低分子量的绝对量尽可能大。这样,即使在长期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因游离的外添加剂导致的所谓“目高鱼图像”的发生,可以防止图像模糊、条状或斑点状(黑点等)图象缺陷的发生,可以得到高耐久性及高画质的图像。本发明可广泛使用于使用直接或间接电子照相多色图像的显影方式的彩色复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及彩色普通纸传真机等。
Claims (22)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工序,用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后形成可视像的显影工序,将可视像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工序,以及使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
其特征在于: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在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顺序设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中含有: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反应物;
上述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为2-8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及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中的游离基聚合型官能基团为丙烯酰氧基及异丁烯酰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可溶成分求得GPC的分子量分布的分子量在105以上的质量比例为10质量%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为聚酯树脂。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比粘结树脂的氯仿可溶成分少。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的含量为5-40质量%。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具有海-岛状结构,低分子量的树脂成分构成海状,高分子量的树脂成分构成岛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粘结树脂的THF可溶成分中求得GPC的分子量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在10000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树脂中至少含有2种其软化点相差为25℃以上的树脂,从各粘结树脂的THF可溶成分中求得的GPC的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
11.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各粘结树脂的THF可溶成分中求得GPC的分子量分布,其分子量在105以上的质量比例为10质量%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2种树脂之内,具有较高软化点的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比氯仿可溶成分少。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较高软化点的树脂的氯仿不溶成分之含有量为5-40质量%。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种树脂为聚酯树脂。
15.如权利要求14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聚酯树脂中的多价羧酸成分至少含有一种选自苯羧酸及其酸酐、不饱和二羧酸及其酸酐的物质,其软化点在90-110℃;其他的聚酯树脂中的多价羧酸成分至少含有一种与上述一个聚酯树脂相异的选自苯羧酸及其酸酐、不饱和二羧酸及其酸酐的物质,其软化点在120-160℃。
16.如权利要求5至15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聚酯树脂的酸值为8-45mg KOH/g,且羟基值为50mg KOH/g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模剂为选自脱游离脂肪酸型巴西棕榈腊、褐煤蜡、及氧化赖斯蜡的至少一种物质。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色剂含有水杨酸金属化合物。
19.如权利要求18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杨酸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为6配位构成的3价以上的金属。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10μm。
2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
静电潜像载置体,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手段,使用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的显影手段,将上述可视像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转印手段,将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像定影的定影手段;其特征在于: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包括支持体,在该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顺序形成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及交联型电子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含有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反应的反应物;
上述调色剂中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在15000以下。
22.一种处理卡盒,所述处理卡盒至少包括静电潜像载置体及显影手段,所述显影手段使用调色剂对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其特征在于:
上述静电潜像载置体在支持体上至少按以下顺序形成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以及交联型电荷输送层,该交联型电荷输送层含有由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三官能以上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单官能的游离基聚合型化合物的反应物;
上述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从该粘结树脂的四氢呋喃(THF)可溶成分求得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分子量的分布值,在1000-10000之间至少有一个峰值,该分布的半值宽度的分子量在15000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88616/04 | 2004-06-25 | ||
JP2004188616A JP4189923B2 (ja) | 2004-06-25 | 2004-06-25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85180A true CN1885180A (zh) | 2006-12-27 |
CN1885180B CN1885180B (zh) | 2010-06-02 |
Family
ID=3550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07941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85180B (zh) | 2004-06-25 | 2005-06-21 | 图像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62533B2 (zh) |
JP (1) | JP4189923B2 (zh) |
CN (1) | CN1885180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0941B (zh) * | 2008-12-12 | 2011-11-30 | 佳能株式会社 | 密封构件和处理盒 |
CN101470365B (zh) * | 2007-11-29 | 2013-04-17 | 株式会社理光 | 调色剂,显影剂 |
CN104122764A (zh) * | 2013-04-25 | 2014-10-29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
CN108780287A (zh) * | 2016-03-15 | 2018-11-09 | 株式会社理光 | 调色剂、调色剂容纳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
CN110471267A (zh) * | 2018-05-10 | 2019-11-19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2689387A (zh) * | 2019-10-18 | 2021-04-20 | 株式会社理光 | 布线电路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93913B2 (ja) * | 2005-03-04 | 2011-10-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DE602006003479D1 (de) * | 2005-07-06 | 2008-12-18 | Ricoh Kk | Elektrofotografischer Fotorezeptor und Verfahren zur Fotorezeptorherstellung, Bilderzeugungsverfahren,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und Prozesskartusche dafür unter Verwendung des Fotorezeptors |
US20070031746A1 (en) * | 2005-08-08 | 2007-02-08 | Tetsuya Toshine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US7914959B2 (en) * | 2005-11-28 | 2011-03-29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Image bearing memb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579151B2 (ja) * | 2005-12-27 | 2010-11-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026207B1 (ko) * | 2006-03-01 | 2011-03-31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 전자 사진 감광체, 이의 제조 방법, 감광체를 이용한 화상 형성 방법과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
KR100863760B1 (ko) * | 2006-03-10 | 2008-10-16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 전자 사진 감광체, 그것을 이용한 화상 형성 장치용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JP2007241140A (ja) * | 2006-03-10 | 2007-09-20 | Ricoh Co Ltd | 像担持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248914A (ja) * | 2006-03-16 | 2007-09-27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
US7838188B2 (en) * | 2006-03-29 | 2010-11-23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
US8669030B2 (en) * | 2006-12-11 | 2014-03-11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5102646B2 (ja) * | 2007-02-21 | 2012-12-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これを搭載する電子写真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084170B2 (en) | 2007-03-13 | 2011-12-27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 cartridge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ontaining the same |
US20080304867A1 (en) * | 2007-06-07 | 2008-12-11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bearing memb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image formation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
JP5294045B2 (ja) * | 2007-06-13 | 2013-09-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これを搭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ないし電子写真装置 |
JP5382404B2 (ja) * | 2007-07-02 | 2014-01-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
JP5106180B2 (ja) * | 2008-03-03 | 2012-12-26 | 花王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
EP2678744B1 (en) | 2011-02-24 | 2020-04-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ating for extending lifetime of an organic photoconductor |
JP2013076997A (ja) | 2011-09-15 | 2013-04-25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US9482970B2 (en) | 2012-03-30 | 2016-11-0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Organic photoconductors having protective coatings with nanoparticles |
US8841053B2 (en) | 2012-07-19 | 2014-09-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Organic photoconductors with latex polymer overcoat layers |
JP6035680B2 (ja) * | 2013-03-07 | 2016-11-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6020382B2 (ja) * | 2013-08-08 | 2016-11-0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6481324B2 (ja) | 2013-12-13 | 2019-03-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方法、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6535988B2 (ja) * | 2014-03-18 | 2019-07-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6102899B2 (ja) * | 2014-12-09 | 2017-03-2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中間転写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
DE102015226240A1 (de) * | 2015-12-21 | 2017-06-22 |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 Luftoxidierte Reisschalenwachs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48637A (en) | 1979-09-28 | 1981-05-01 | Canon Inc | Electrophotographic receptor |
JPS6032060A (ja) | 1983-08-03 | 1985-02-19 | Canon Inc | 磁性トナー |
JPS60136752A (ja) | 1983-12-26 | 1985-07-2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方法 |
JPH0713752B2 (ja) | 1983-10-25 | 1995-0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トナ− |
JPS60186854A (ja) | 1984-03-06 | 1985-09-24 | Fuji Xerox Co Ltd | 電子写真トナー |
JPS60186866A (ja) | 1984-03-06 | 1985-09-24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剤 |
JPS60186864A (ja) | 1984-03-06 | 1985-09-24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剤 |
JPS60186859A (ja) | 1984-03-06 | 1985-09-24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剤 |
US4818650A (en) | 1987-06-10 | 1989-04-04 | Xerox Corporation | Arylamine containing polyhydroxy ether resins and system utilizing arylamine containing polyhydroxyl ether resins |
JPH0245188A (ja) | 1988-08-05 | 1990-02-15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記録方法 |
JPH0812478B2 (ja) | 1988-09-30 | 1996-02-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 |
JP2769898B2 (ja) | 1990-02-02 | 1998-06-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加熱定着性磁性トナー |
JP2903339B2 (ja) * | 1990-10-12 | 1999-06-07 |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3286711B2 (ja) | 1991-03-08 | 2002-05-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
JP3194392B2 (ja) | 1992-01-31 | 2001-07-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US5492784A (en) | 1992-08-07 | 1996-02-20 | Ricoh Company, Ltd. | Positively-chargeable single-layered type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
JP3258397B2 (ja) | 1992-10-05 | 2002-02-18 | コニカ株式会社 | 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
US5578405A (en) | 1993-10-14 | 1996-11-26 | Ricoh Company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containing disazo and trisazo pigments |
JP3203465B2 (ja) * | 1993-12-29 | 2001-08-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
JP3939775B2 (ja) | 1994-10-31 | 2007-07-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H0996923A (ja) | 1995-10-03 | 1997-04-08 | Minolta Co Ltd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JP3640444B2 (ja) | 1995-11-06 | 2005-04-20 | ダウ コーニング アジア株式会社 | ポリシロキサン系正孔輸送材料の製造方法 |
JP3267519B2 (ja) | 1995-11-06 | 2002-03-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262488B2 (ja) | 1996-02-19 | 2002-03-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装置ユニット |
JPH09319113A (ja) | 1996-05-24 | 1997-12-12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DE19649296C2 (de) | 1996-11-28 | 2002-01-17 | Blue Chip Music Gmbh | Verfahren zur Tonhöhenerkennung bei zupf- oder schlagerregten Saiteninstrumenten |
US5928828A (en) | 1997-02-05 | 1999-07-27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method |
US6066428A (en) | 1997-06-19 | 2000-05-23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for use therein |
US6030733A (en) | 1998-02-03 | 2000-02-29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with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
US6026262A (en) | 1998-04-14 | 2000-02-15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
JP4011791B2 (ja) | 1998-06-12 | 2007-11-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
US6136483A (en) | 1998-08-27 | 2000-10-24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photoconductor |
DE69927567T2 (de) * | 1998-11-13 | 2006-06-14 | Canon Kk |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lichtempfindliches Element, Verfahrenskassette und elektrophotographischer Apparat |
JP3773238B2 (ja) | 1999-04-30 | 2006-05-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物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
JP3767846B2 (ja) | 1999-05-28 | 2006-04-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FR2795190B1 (fr) * | 1999-06-17 | 2002-03-15 | Ricoh Kk | Developpateur, recipient de developpateur, et procede et appareil de formation d'images |
JP2001337467A (ja) * | 2000-05-25 | 2001-12-07 | Fuji Denki Gazo Device Kk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4209597B2 (ja) | 2000-12-19 | 2009-0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潜像担持体、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
US6936388B2 (en) | 2001-03-23 | 2005-08-30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unit using same |
KR100439579B1 (ko) * | 2001-06-07 | 2004-07-12 | 학교법인 포항공과대학교 | 유기 나노관의 합성 및 이를 주형으로 이용한 초미세 금속나노선의 합성 |
DE60239439D1 (de) | 2001-09-06 | 2011-04-28 | Ricoh Co Ltd | Elektrophotografischer Photorezeptor, Bildaufzeichnungsmethode, Bildaufzeichnungsgerät, und Prozesskartusche |
JP2003122208A (ja) | 2001-10-12 | 2003-04-25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方式の画像形成装置 |
MXPA02012321A (es) * | 2001-12-21 | 2004-12-13 | Canon Kk | Elemento fotosensible electrofotografico, cartucho del proceso y aparato electrofotografico. |
JP3637030B2 (ja) | 2002-04-03 | 2005-04-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用カートリッジ |
US7279260B2 (en) | 2002-06-12 | 2007-10-09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having a crosslinked resin laye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
JP2004101699A (ja) * | 2002-09-06 | 2004-04-02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
DE60301181T2 (de) | 2002-09-24 | 2006-03-30 | Ricoh Co.,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electrophotography metho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a specific outermost surface layer coating solution for the photoconductor |
JP4030895B2 (ja) | 2003-02-26 | 2008-01-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4071653B2 (ja) | 2003-03-04 | 2008-04-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感光体製造方法 |
US7175957B2 (en) | 2003-03-20 | 2007-02-13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US7179573B2 (en) | 2003-03-20 | 2007-02-20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US7381511B2 (en) | 2003-06-02 | 2008-06-03 | Ricoh Company, Ltd. | Photorecepto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photoreceptor and coating liquid for the photoreceptor |
JP4281461B2 (ja) | 2003-08-08 | 2009-06-17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二重容器及び二重容器の成形方法 |
-
2004
- 2004-06-25 JP JP2004188616A patent/JP41899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6-21 CN CN2005100794187A patent/CN188518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6-24 US US11/165,279 patent/US766253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0365B (zh) * | 2007-11-29 | 2013-04-17 | 株式会社理光 | 调色剂,显影剂 |
CN101750941B (zh) * | 2008-12-12 | 2011-11-30 | 佳能株式会社 | 密封构件和处理盒 |
CN104122764A (zh) * | 2013-04-25 | 2014-10-29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
CN104122764B (zh) * | 2013-04-25 | 2017-1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酰亚胺化合物 |
CN108780287A (zh) * | 2016-03-15 | 2018-11-09 | 株式会社理光 | 调色剂、调色剂容纳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
CN110471267A (zh) * | 2018-05-10 | 2019-11-19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2689387A (zh) * | 2019-10-18 | 2021-04-20 | 株式会社理光 | 布线电路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50287465A1 (en) | 2005-12-29 |
JP2006011079A (ja) | 2006-01-12 |
JP4189923B2 (ja) | 2008-12-03 |
US7662533B2 (en) | 2010-02-16 |
CN1885180B (zh) | 2010-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85180A (zh) | 图像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 | |
CN1144097C (zh) | 色调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 |
CN101034264A (zh) | 图像承载部件和使用其的成像方法以及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 |
CN1231818C (zh) | 调色剂和成像方法 | |
CN1690871A (zh) | 显影方法及使用该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 | |
CN1218203A (zh) | 色调剂和成像方法 | |
CN1311305C (zh) |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 |
CN101063834A (zh) | 静电潜影承载体和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处理盒 | |
CN101038449A (zh) |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其制造方法、图像形成方法以及装置以及使用该感光体以及处理卡盒 | |
CN1609720A (zh) | 调色剂 | |
CN1752855A (zh) | 调色剂 | |
CN1430106A (zh) | 酚类化合物、甲阶酚醛树脂、其固化物、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电子照像装置 | |
CN1853143A (zh) |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盛放容器、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
CN1527144A (zh) | 青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456942A (zh) | 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外部添加剂、电子照相显影剂及成像设备 | |
CN1432877A (zh) |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991595A (zh)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 |
CN1577117A (zh) | 调色剂 | |
CN1480790A (zh) | 调色剂以及利用该调色剂形成图像的方法 | |
CN1430108A (zh) |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装置 | |
CN1179247C (zh) | 色调剂和成像方法 | |
CN1957301A (zh) |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 |
CN1800992A (zh) |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042544A (zh) | 成像设备、成像方法和处理盒 | |
CN1869824A (zh) | 有机感光体、处理盒、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