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0992A -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0992A CN1800992A CNA2005101363732A CN200510136373A CN1800992A CN 1800992 A CN1800992 A CN 1800992A CN A2005101363732 A CNA2005101363732 A CN A2005101363732A CN 200510136373 A CN200510136373 A CN 200510136373A CN 1800992 A CN1800992 A CN 18009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image
- particle
- mentioned
- organophotorecep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0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with bias volt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使显影套筒相对于有机感光体的旋转方向在反方向上旋转,同时使显影刷和有机感光体接触,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如果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计为Dp50,则上述显影剂的粒径在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有量在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RH环境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中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复印机和打印机领域中使用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中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用的感光体的主体正在从Se、As、As/Se合金、CdS、ZnO等无机感光体移向在污染和制造的容易性等优点方面优越的有机感光体,开发出了利用各种材料的有机感光体(以下,也简单称为感光体)。
近年来,电荷产生和电荷输送的功能由不同材料承担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成为主流,例如,广泛使用通过中间层将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层叠在导电性支持体上的叠层型感光体(专利文献1)。
而且,如果将目光投向电子照相法,潜像图像形成方式大致区分为将卤素灯作为光源的逻辑图像形成与将LED和激光作为光源的数字方式的图像形成。最近,在作为个人计算机的打印用打印机,或在常用的复印机中,因为容易进行图像处理和容易到复合机中开展,数字方式的潜像图像形成方式也正在急速地成为主流。
而且,在数字方式的图像形成方式中,制作原始的打印图像的机会增大,对高图像质量的要求提高了。为使该电子照相图像高质量化,开发了在有机感光体上利用点径小的曝光光源形成微小的潜像,从而形成微小的点图像的技术。例如,已知利用点径在4000μm2或4000μm2以下的光源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高精细潜像的方法(专利文献2)。即使以这样的小点径进行高密度的点曝光,但通过该点曝光以高密度形成均匀的潜像的有机感光体,和能够将该潜像作为调色剂图像再现的显影方式的结构也还没有充分地实现。
即,作为有机感光体上的潜像显影方法,已知在显影区域中使对着有机感光体设置的显影套筒和有机感光体的前进方向平行地进行的显影方式(以后,称为平行显影方式)以及在反向(カウンタ一)进行的显影方式(以后,称为反向(カウンタ一)显影方式),但在形成高密度点图像时,二者都不能充分地解决问题。
在上述使对着有机感光体设置的显影套筒和有机感光体的前进方向平行地进行的平行显影方式中,得到的是高浓度图像的周边显影性变差,浓度容易变得不足,对比度高的照相图像,图像质量容易劣化。
另一方面,在反方向进行的显影方式中,能够形成显影性高,高浓度的点图像,但屡屡产生灰雾,前端部容易产生浓度不足。
已发现仅仅简单改善显影剂不能充分地解决上述现象,利用有机感光体的特性也强调或者改善了这些现象。
即,可以推测也和有机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对比度,以及通过有机感光体和显影剂的摩擦引起的反带电调色剂的生成等相关联。
即,即使高精细地形成静电潜像,在反向显影方式中,调色剂的带电量分布广,容易生成反带电性的调色剂,其结果是产生调色剂的飞散,前端部浓度容易下降,不能将高精细的静电潜像作为调色剂图像再现。以前,有方案提出在显影方法中使用粒度分布窄的聚合调色剂(专利文献3)。但是,这里提出的粒度分布的调色剂中,在反向显影方式中,发现不能够充分地抑制调色剂飞散的产生,不能将高精细的静电潜像作为调色剂图像再现。而且,最近,被称为蠕虫状斑点的微小斑点故障成为问题。还不怎么明确该蠕虫状斑点的原因,但认为是由于感光体和显影套筒的相对速度快,显影剂的磁刷和感光体间的摩擦带电变强而产生的。因此,与平行显影方式相比,反向显影方式存在容易产生蠕虫状斑点的倾向。而且,蠕虫状斑点存在和显影偏压频率的相关性,如果频率升高,蠕虫状斑点就减少。但是,如果频率升高,图像的清晰度就存在下降的倾向,很难使蠕虫状斑点的减少和图像的清晰度同时得到满足。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33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2721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44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即解决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稳定形成高精细数字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更详细地说,提供能够防止在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的灰雾和基于前端部浓度下降的图像斑点的产生,可以制作图像浓度高,颜色再现性良好的电子照相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课题,即为了消除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的灰雾的产生和部分浓度不足,得到均匀的高精细的电子照相图像,研究了显影剂的构成、有机感光体的构成以及与显影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为了防止显影性好的反向方式中的灰雾的产生和图像前端部浓度不良以及蠕虫状斑点,进一步减少显影剂中使用的调色剂的微小调色剂成分,以及减少调色剂的含水率是有效的,从而完成本发明。换言之,通过适当地采用反向显影方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灰雾的产生和图像前端部浓度不良的问题,但不能同时兼顾防止被称为蠕虫状斑点的微小斑点故障和清晰度的提高。因此,本发明者进行积极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反向显影方式中,通过利用本发明的调色剂,能够实现上述兼顾,而且,能够改善灰雾的产生和图像前端部浓度不良的问题。对于能够兼顾防止被称为蠕虫状斑点的微小斑点故障和清晰度的提高的理由还不能确定,但推测本发明的调色剂分布窄和适当的含水率,减少摩擦带电性的偏差,与提高显影偏压频率的作用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反方向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具有含有机感光体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基本结构的例子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是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使负载了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的圆筒状显影套筒和有机感光体接触,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其特征在于,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计为Dp50时,上述显影剂中粒径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量在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RH环境下)的调色剂,使显影套筒相对于旋转的有机感光体的旋转方向在反方向上旋转,通过接触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而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把负载了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的圆筒状显影套筒接触有机感光体地进行配置,排列设置多个具有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和在转印介质上转印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单元,该多个图像形成单元都利用改变了颜色的调色剂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各色调色剂图像,将该各色调色剂图像从有机感光体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在该法中,上述各显影剂包含,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计为Dp50,粒径为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有量在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RH环境下)的调色剂,使显影套筒相对于旋转的有机感光体的旋转方向在反方向上旋转,通过接触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通过具有上述构成,从而能够防止反向显影方式容易发生的灰雾的产生和前端部的浓度不良,能够提供高图像质量的数字图像或者彩色图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显影剂包含,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计为Dp50,粒径为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有量在8个数%或8个数%以下的调色剂。
如果粒径为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有量超过8个数%,则小粒径成分的存在比率增大,成为弱带电调色剂的增加和反极性调色剂的产生、或者过带电调色剂的产生等的原因。其结果是,在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灰雾和前端部浓度下降,在彩色图像中颜色再现性容易劣化。
而且,调色剂的含水率和调色剂的带电性与带电保持性有很大的关系,本发明中发现,在具有上述分布特性的调色剂中,含水率在0.1~2.0质量%的范围内时,调色剂的带电增加和带电保持性良好。含水率不到0.1质量%时,带电增加的特性下降,容易产生弱带电调色剂,在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灰雾和前端部浓度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含水量超过2.0质量%,调色剂的电荷保持性下降,图像浓度容易下降,也容易产生前端部浓度下降。
此外,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度分布优选50%体积粒径(Dv50)和50%个数粒径(Dp50)的比(Dv50/Dp50)是1.0~1.11,更优选1.0~1.10。
而且,从调色剂粒子的大小来讲,累积75%体积粒径(Dv75)和累积75%个数粒径(Dp75)的比值(Dv75/Dp75)优选1.0~1.10。超过1.10时,小粒径成分的存在比率增大,是弱带电成分的增加和反极性调色剂的产生、或者过带电成分的产生等的原因。其结果是,在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灰雾和前端部浓度下降,在彩色图像中色再现性容易劣化。
而且,希望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即上述50%体积粒径(Dv50)是2~9μm,更优选3~7μm。通过使其在这一范围内,能够提高分辨率。进而通过和上述范围组合,在为小粒径调色剂的同时,能够使微小粒径的调色剂的存在量变少,能够长期持久地改善点图像的再现性,形成清晰度良好、稳定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从大小来讲,累积75%体积粒径(Dv75)或者累积75%个数粒径(Dp75)是指,从粒径大的一方的累积频率,相对于总体积的和或者个数的和,各自用示出75%的粒径分布部位的体积粒径或者个数粒径来表示。
在本发明中,粒度分布、50%体积粒径(Dv50)、50%个数粒径(Dp50)、累积75%体积粒径(Dv75)、累积75%个数粒径(Dp75)等能够用シ-スフロ-电阻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D-2000进行测定。
而且,在用干式显影方式来显影静电潜像的技术领域中,把至少由着色剂和树脂构成的着色粒子(调色剂粒子的原型)中加入外部添加剂后得到的物质作为调色剂使用。但是,只要没有特殊问题,通常用着色粒子和调色剂描述。即使在本发明的该粒径和粒径分布中,测定着色粒子和调色剂粒子中的任何一个,其测定值也没有变化。
而且,外部添加剂等的粒径为nm级(数均1次粒子),可以用光散射电泳粒径测定装置「ELS-800」(大塚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
下面,对示出上述粒度分布的本发明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构成和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调色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调色剂可以是磨碎调色剂、聚合调色剂、或者上述范围内制作的调色剂,但作为本发明的调色剂,从得到稳定的粒度分布的观点来看,优选由聚合法制作的聚合调色剂。
聚合调色剂系指调色剂用粘合剂树脂(树脂粒子)的生成和调色剂形状,是粘合剂树脂的原料单体的聚合与根据需要通过其后的化学处理而形成的调色剂。更具体地说,意指经过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聚合反应,和根据需要其后进行的粒子彼此之间的融合工序而形成的调色剂。
本发明中,作为调色剂,优选使用盐析/融合含有脱模剂的树脂粒子和着色剂所得到的集合型调色剂。
其理由是除可以制出上述这样的粒度分布的调色剂外,而且集合型调色剂是调色剂粒子间的表面性均匀的物质,认为不破坏转印性,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上述“盐析/融合”是指盐析(粒子的凝集)和融合(粒子间的界面消失)同时发生的情况,或者使盐析和融合同时发生的行为。为了使盐析和融合同时发生,需要在构成树脂粒子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使粒子(树脂粒子、着色剂)凝集。
<脱模剂>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的脱模剂,不作特别限定,但优选由下述通式(5)示出的结晶性酯化合物(以下,称为特定酯化合物)构成的物质。
通式(5):R1-(OCO-R2)n(式中,R1和R2分别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40的烃基,n是1~4的整数。)
(特定的酯化合物)
在表示特定的酯化合物的通式(5)中,R1和R2分别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烃基。
烃基R1的碳原子数取1~40,优选1~20,更优选为2~5。
烃基R2的碳原子数取1~40,优选16~30,更优选为18~26。
而且,在通式(5)中,n是1~4的整数,优选为2~4,更优选3~4,最优选为4。
特定的酯化合物能够通过醇和羧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进行适当的合成。
最适合的特定的酯化合物可以可以举出季戊四醇四山嵛酸酯。
作为特定的酯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下式1)~26)中示出的化合物。
【化1】
1)CH3-(CH2)12-COO-(CH2)17-CH3
2)CH3-(CH2)18-COO-(CH2)17-CH3
3)CH3-(CH2)20-COO-(CH2)21-CH3
4)CH3-(CH2)14-COO-(CH2)13-CH3
5)CH3-(CH2)20-COO-(CH2)6-O-CO-(CH2)20-CH3
【化2】
<脱模剂的含有比率>
作为本发明的调色剂中的脱模剂含有比率,通常为1~30质量%,优选2~20质量%,更优选3~15质量%。
<含有脱模剂的树脂粒子>
本发明中“含有脱模剂的树脂粒子”是通过在用于得到树脂粒子的单体中溶解脱模剂,在水性介质中分散得到的单体溶液,通过对其进行聚合处理,可得到乳胶粒子。
该树脂粒子的重均粒径优选为50~2000nm。
作为用于得到含有脱模剂的树脂粒子的聚合法,可以举出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造粒聚合法如晶粒聚合法等。
作为用于得到含有脱模剂的树脂粒子的优选聚合法,可以举出的方法是在溶解了临界胶粒浓度以下的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性介质中,利用机械能使油滴分散在单体中溶解了脱模剂的单体溶液,调制分散液,在得到的分散液中添加水溶性聚合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微乳胶法”)。而且,代替添加水溶性聚合引发剂,或者添加该水溶性聚合引发剂的同时,也可在上述单体溶液中添加油溶性聚合引发剂。
这里,作为利用机械能进行油滴分散的分散机,未作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具有高速旋转的转子的搅拌装置『クレアミツクス(CLEARMIX)』(エム-テクニツク(株)社制)、超声波分散机、机械式均质器、マントンゴ一リン以及压力式均质器等。而且,作为分散粒径,为10~1000nm,优选为30~300nm。
(粘合剂树脂)
构成本发明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优选含有由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在100,000~1,000,000的区域中具有最大值或者肩峰的高分子量成分,和在1,000~20,000的区域中具有最大值或者肩峰的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
这里,作为利用GPC的树脂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对0.5~5.0mg(具体而言是1mg)测定试样添加THF1ml,利用磁搅拌器等在室温进行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接下来,用孔隙尺寸0.45~0.50μm的膜过滤器处理后注入到GPC中。
作为GPC的测定条件,在40℃使柱稳定,以每分钟1ml的流速流入THF,注入1mg/ml浓度的试样约100μl,并测定。柱优选组合使用市售的聚苯乙烯凝胶柱。可以举出例如,昭和电工社制的Shodex GPC KF-801、802、803、804、805、806、807的组合,或东ン一社制的TSKgelG1000H、G2000H、G3000H、G4000H、G5000H、G6000H、G7000H、TSK guard column的组合等。而且,作为检测器,可以使用折射率检测器(IR检测器)或者UV检测器。在试样的分子量测定中,利用由单分散的聚苯乙烯标准粒子制作的校正曲线计算试样具有的分子量分布。校正曲线制作用的聚苯乙烯可以采用10个点。
下面,说明树脂粒子的构成材料和配制方法(聚合方法)。[单体]
作为为了得到树脂粒子(粘合剂树脂)而使用的聚合性单体,将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作为必要的构成成分,根据需要使用交联剂。而且,优选包含具有以下酸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或者具有碱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中的至少1种。
(1)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未作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已经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而且,为了满足要求的特性,可使用1种或者2种或2种以上组合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具体而言,可使用芳香族系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乙烯酯系单体、乙烯醚系单体、单烯烃系单体、二烯烃系单体、卤代烯烃系单体等。
作为芳香族乙烯单体,可以举出,例如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对正癸基苯乙烯、对正十二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及其衍生物。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β-羟乙酯、γ-氨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等。
作为乙烯基酯系单体,可以举出醋酸乙烯基酯、丙酸乙烯基酯、苯甲酸乙烯基酯等。
作为乙烯基醚系单体,可以举出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乙烯基异丁醚、乙烯基苯醚等。
作为单烯烃系单体,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异丁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等。
作为二烯烃系单体,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
作为卤代烯烃系单体,可以举出氯乙烯、偏氯乙烯、溴化乙烯等。
(2)交联剂:
作为交联剂,为了改善调色剂的特性,可以添加自由基聚合性交联剂。作为自由基聚合性交联剂,可以举出具有二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二乙烯基醚、二甘醇甲基丙烯酸酯、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酸二烯丙酯等的具有2个以上的不饱和键的。
(3)具有酸性基或者碱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作为具有酸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或者具有碱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能够使用例如含有羧基的单体,含有磺酸基团的单体、伯胺、仲胺、叔胺、季铵盐等的胺系化合物。
作为具有酸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作为含有羧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衣康酸、肉桂酸、马来酸单丁酯、马来酸单辛酯等。
作为含有磺酸基团的单体,可以举出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基丁二酸、烯丙基磺基丁二酸辛酯等。
它们也可以是钠和钾等碱金属盐或者钙等碱土类金属盐的结构。
作为具有碱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举出胺系化合物,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以及上述4种化合物的季铵盐、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苯酯、2-羟基-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基铵盐、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N-二丁基丙烯酰胺、哌啶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N-甲基吡啶鎓氯化物、乙烯基N-乙基吡啶鎓氯化物、N,N-二烯丙基甲基铵氯化物、N,N-二烯丙基乙基铵氯化物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优选使用的具有酸性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或者具有碱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是所有单体的0.1~15质量%,自由基聚合性交联剂也取决于该特性,但相对于所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优选是在0.1~10质量%的范围内使用。
[链转移剂]
为了调整树脂粒子的分子量,可以使用常用的链转移剂。
作为链转移剂,未作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辛基硫醇、月桂基硫醇、叔-月桂基硫醇(tert-ドデシルメルカプタン)等硫醇,正-辛基-3-硫醇丙酸酯等硫醇丙酸酯类,四溴化碳和苯乙烯二聚物等。
[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只要是水溶性的,即可以适当使用。可以举出例如过硫酸盐(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偶氮类化合物(4,4’-偶氮基双-4-氰基戊酸及其盐、2,2’-偶氮基双(2-脒基丙烷)盐等)、过氧化物化合物等。
而且,上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根据需要可以和还原剂组合作为氧化还原系引发剂。通过利用氧化还原系引发剂,可以谋求聚合活性上升,聚合温度下降,还可希望进一步缩短聚合时间。
如果在聚合引发剂的最低自由基生成温度以上,聚合温度可以选择任一温度,例如采用50℃到90℃范围内的温度。但是,通过采用常温引发的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氢-还原剂(抗坏血酸等)的组合,可以在室温或者以上的温度进行聚合。
[表面活性剂]
为了使用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进行聚合,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使在水性介质中进行油滴分散。作为此时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未作特别限定,但作为合适的例子可以举出下述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作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磺酸盐(月桂基苯磺酸钠、芳基烷基聚醚磺酸钠、3,3-二磺基二苯基尿素-4,4-二偶氮基-二-氨基-8-萘酚-6-磺酸钠、正羧基苯-偶氮基-二甲基苯胺、2,2,5,5-四甲基-三苯基甲烷-4,4-重氮基-二-β-萘酚-6-磺酸钠等),硫酸酯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硫酸钠、辛基硫酸钠等),脂肪酸盐(油酸钠、十二酸钠、癸酸钠、辛酸钠、己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钙等)。
而且,可使用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能够可以举出例如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丙烯和聚氧化乙烯的组合、聚乙二醇和高级脂肪酸的酯、烷基苯酚聚氧化乙烯、高级脂肪酸和聚乙二醇的酯、高级脂肪酸和聚氧化丙烯的酯、山梨糖醇酯等。
<着色剂>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着色剂,举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染料等。
作为无机颜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公知的物质。下面示出具体的无机颜料。
作为黑色颜料,例如为炉墨、槽法炭黑、乙炔炭黑、热碳黑、灯黑等碳黑,还可以使用磁铁矿石、铁氧体等。
这些无机颜料根据需要可以单独或者将多种有选择地组合使用。而且颜料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是2~20质量%,优选3~15质量%。
作为磁性调色剂使用时,可以添加上述磁铁矿石。此时从赋予规定的磁特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在调色剂中添加20~60质量%。
作为有机颜料和染料,可以采用已经公知的物质。在下面示出具体的有机颜料和染料。
作为品红或者红色用的颜料,可以举出C.I.颜料红2、C.I.颜料红3、C.I.颜料红5、C.I.颜料红6、C.I.颜料红7、C.I.颜料红15、C.I.颜料红16、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53:1、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23、C.I.颜料红139、C.I.颜料红144、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66、C.I.颜料红177、C.I.颜料红178、C.I.颜料红222等。
作为橙色或者黄色用的颜料,可以举出C.I.颜料橙31、C.I.颜料橙43、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3、C.I.颜料黄14、C.I.颜料黄15、C.I.颜料黄17、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4、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56等。
作为绿色或者蓝色用的颜料,可以举出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6、C.I.颜料蓝60、C.I.颜料绿7等。
而且,作为染料,可以使用C.I.溶剂红1、C.I.溶剂红49、C.I.溶剂红52、C.I.溶剂红58、C.I.溶剂红63、C.I.溶剂红111、C.I.溶剂红122、C.I.溶剂黄19、C.I.溶剂黄44、C.I.溶剂黄77、C.I.溶剂黄79、C.I.溶剂黄81、C.I.溶剂黄82、C.I.溶剂黄93、C.I.溶剂黄98、C.I.溶剂黄103、C.I.溶剂黄104、C.I.溶剂黄112、C.I.溶剂黄162、C.I.溶剂蓝25、C.I.溶剂蓝36、C.I.溶剂蓝60、C.I.溶剂蓝70、C.I.溶剂蓝93、C.I.溶剂蓝95等,而且可以使用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这些有机颜料和染料,根据需要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多种有选择地组合使用。而且颜料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是2~20质量%,优选3~15质量%。
着色剂还可以作为表面改良剂。作为该表面改良剂,可以使用已经公知的物质,具体而言,可以优选使用硅烷偶合剂、钛偶合剂、铝偶合剂等。
<外部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为了改善流动性、带电性以及提高清洁性,可以添加使用所谓的外部添加剂。作为这些外部添加剂未作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无机微粒、有机微粒以及润滑剂。
作为无机微粒,可以使用已经公知的物质。具体而言,可以优选使用二氧化硅、钛、氧化铝微粒等。作为这些无机微粒,优选疏水性物质。具体而言,作为二氧化硅微粒,可以举出例如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生产的商品R805、R976、R974、R972、R812、R809、ヘキスト公司生产的HVK2150、H200,キヤボツト公司生产的商品TS720、TS530、TS610、H5、MS5等。
作为钛微粒,可以举出例如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生产的商品T-805、T-604、テイカ公司生产的商品MT-100S、MT-100B、MT-500BS、MT-600、MT-600SS、JA-1、富士チタン公司生产的商品TA-300SI、TA-500、TAF-130、TAF-510、TAF-510T,出光兴产公司生产的商品IT-S、IT-OA、IT-OB、IT-OC等。
作为氧化铝微粒,可以举出例如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生产的商品RFY-C、C-604、石原产业公司生产的商品TTO-55等。
而且,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使用数均一次粒径10~2000nm的球形有机微粒。作为这种物质,可以使用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单独聚合物和它们的共聚合物。
对于润滑剂,可以举出例如硬脂酸的锌、铝、铜、镁、钙等的盐,油酸的锌、锰、铁、铜、镁等盐,软脂酸的锌、铜、镁、钙等盐,亚油酸的锌、钙等盐、蓖麻油酸的锌、钙等盐等的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
这些外部添加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调色剂为0.1~5质量%。
本发明的调色剂优选是在水性介质中盐析/融合含有脱模剂的树脂粒子和着色剂得到的凝聚型调色剂。这样,通过使含有脱模剂的树脂粒子盐析/融合,可以得到脱模剂微细分散的调色剂,而且,除粒径分布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发挥带电性的稳定化等效果。
本发明的调色剂,从其被制造时在表面上就具有凸凹的形状,而且,为了在水性介质中融合树脂粒子和着色剂,得到凝聚型调色剂,调色剂粒子间的形状和表面性的差异非常小,结果是表面性容易变得均匀。因此,调色剂间的转印性、带电性难以产生差异,能够良好地保持图像。
<调色剂的制造工序>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以含有下述工序:(1)在单体中溶解脱模剂,配制单体溶液的溶解工序;(2)在水性介质中分散得到的单体溶液的分散工序;(3)通过对得到的单体溶液的水系分散体系进行聚合处理,配制包含脱模剂的树脂粒子分散液(乳浊液)的聚合工序;(4)在水性介质中盐析/融合上述得到的树脂粒子和上述着色剂,得到凝聚粒子(调色剂粒子)的盐析/融合工序;(5)从水性介质中过滤得到的凝聚粒子,从该凝集粒子洗净除去表面活性剂等的过滤·洗净工序;(6)洗净处理后的凝聚粒子的干燥工序;(7)也可包含在干燥处理后的凝聚粒子中添加外部添加剂的外部添加剂添加工序。
[溶解工序]
对在单体中溶解脱模剂的方法未作特别限定。
作为单体中的脱模剂的溶解量,达到使最终得到的调色剂中的脱模剂含有比率是1~30质量%,优选2~20质量%,最优选为3~15质量%的量。
而且,在该单体溶液中,还可以添加油溶性聚合引发剂和其它油溶性成分。
[分散工序]
作为在水性介质中分散得到的单体溶液的方法,未作特别限定,但优选利用机械能进行分散的方法,特别优选的是在溶解了临界胶粒浓度以下的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性介质中,利用机械能油滴分散单体溶液(微乳胶法的必需形态)。
这里,作为用于利用机械能进行油滴分散的分散机,未作特别限定。举出例如[クレアミツクス]、超声波分散机、机械式均质器、マントンゴ一リン以及压力式均质器等。而且,作为分散粒径,为10~1000nm,优选为30~300nm。
[聚合工序]
在聚合工序中,可以采用基本上已经公知的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造粒聚合法如晶粒聚合法等)。
作为优选的聚合法的一个例子,举出的方法是微乳胶法,即在溶解了临界胶粒浓度以下的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性介质中,利用机械能使油滴分散单体溶液,在得到的分散液中添加水溶性聚合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
[盐析/融合工序]
在盐析/融合工序中,在由上述聚合工序得到的树脂粒子分散液中添加着色剂的分散液,在水性介质中使上述树脂粒子和上述着色剂盐析/融合。
而且,在该盐析/融合工序中,树脂粒子和上述着色剂,同时,电荷控制剂等内部添加剂粒子等也使其融合。
盐析/融合工序的“水性介质”是指由主要成分(50质量%以上)是水所构成的物质。作为水之外的成分,举出在水中溶解的有机溶剂,可以举出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丁酮、四氢呋喃等。在这些物质中,特别优选不溶解树脂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等醇系有机溶剂。
盐析/融合工序中使用的着色剂,通过在水系溶剂中分散着色剂来配制。着色剂的分散处理可以在水中使表面活性剂浓度为临界胶粒浓度(CMC)以上的状态下进行。
对着色剂的分散处理中使用的分散机未作特别限定,但优选[クレアミツクス]、超声波分散机、机械式均质器、マントンゴ一リン以及压力式均质器等加压分散机,砂磨机、ゲツツマン研磨机和金刚石精细砂磨机(ダイヤモンドフアインミル)等介质型分散机。而且,作为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和上述表面活性剂相同的物质。
而且,着色剂(粒子)可以被表面改良。着色剂的表面改良法是通过在溶剂中分散着色剂,在该分散液中添加表面改良剂并升温该体系,来使其反应。反应结束后,滤出着色剂,由同一溶剂反复洗净过滤之后,进行干燥,从而得到由表面改良剂处理之后的着色剂(颜料)。
盐析/融合法是在存在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的水中,添加作为临界凝聚浓度以上的凝聚剂的、由碱金属盐和/或者碱土类金属盐等构成的盐析剂,然后,加热到上述树脂粒子的玻璃转移点以上,进行盐析,同时进行融合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也可添加在水中无限溶解的有机溶剂。
这里,盐析剂即碱金属盐和碱土类金属盐中,作为碱金属,可以举出锂、钾、钠等,作为碱土类金属,可以举出镁、钙、锶、钡等,优选的是钾、钠、镁、钙、钡等。而且作为构成盐的物质,可以举出氯盐、溴盐、碘盐、碳酸盐、硫酸盐等。
而且,作为上述在水中无限溶解的有机溶剂,可以举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二醇、丙三醇、丙酮等,优选碳原子数在3以下的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特别优选的是2-丙醇。
在盐析/融合工序中,优选使添加盐析剂后放置的时间(到开始加热为止的时间)尽可能短。换言之,添加盐析剂之后,尽可能迅速地开始对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的分散液加热,优选使其在树脂粒子的玻璃转移温度以上。
其理由是不明确的,但由于盐析后的放置时间,会产生的问题是粒子的凝聚状态发生变化,粒径分布变得不稳定,融合的调色剂的表面性发生变化。
到开始加热为止的时间(放置时间)通常在30分钟以内,优选在10分钟以内。
对添加盐析剂的温度未作特别限定,但优选在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
而且,在盐析/融合工序中,需要通过加热快速升温,作为升温速度,优选在1℃/分钟以上、升温速度的上限未作特别限定,从抑制由急速盐析/融合的进行引起的粗大粒子发生的观点来看,优选在15℃/分钟以下。
而且,必不可少的是通过在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的分散液到达上述玻璃转移温度以上的温度之后,将该分散液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盐析/融合继续进行。这样,能够使调色剂的粒子生长(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的凝聚)和融合(粒子间的界面消失)有效进行,能够改善最终得到的调色剂的耐久性。
而且,在凝聚粒子的生长停止之后,还可以利用加热继续融合。
[过滤·洗净工序]
在该过滤·洗净工序中,从上述工序得到的调色剂的分散液中滤出该调色剂粒子的过滤处理,和从滤出的调色剂粒子(蛋糕状凝聚物)除去表面活性剂和盐析剂等附着物的洗净处理。
这里,作为过滤处理方法,未作特别限定,可以是离心分离法、使用其空等进行的减压过滤法、使用压滤器进行的过滤法等。
[干燥工序]
这一工序是对洗净处理后的调色剂粒子进行干燥处理的工序。
作为这一工序中使用的干燥机,举出喷雾干燥器、真空冷冻干燥机、减压干燥机等,优选使用静置式干燥机,移动式干燥机,流动层干燥机,旋转式干燥机,搅拌式干燥机等。
干燥处理后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水率优选在2质量%或2质量%以下,更优选在1.5质量%或1.5质量%以下。
而且,干燥处理后的调色剂粒子在由弱的粒子间引力凝聚的场合,可以对该凝集体实施粉碎处理。这里,作为粉碎处理装置,可以使用喷射式磨碎机、亨舍尔混合器、咖啡磨碎机、食品加工机等机械式粉碎装置。
[外部添加剂的添加工序]
该工序是在干燥处理后的调色剂粒子中添加外部添加剂的工序。
作为添加外部添加剂所使用的装置,举出涡轮混合器、亨舍尔混合器、诺塔混合机、V型混合机等各种公知的混合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调色剂中,0.7×(Dp50)或0.7×(Dp50)以下粒径的调色剂为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为了将粒径分布调整到该范围内,可以使盐析/融合阶段的温度控制变窄。具体而言就是尽可能敏捷地升温,即迅速升温。作为该条件,如上述条件所示,到升温为止的时间不到30分钟,优选不到10分钟,而且,作为升温速度,优选1~15℃/分钟。
本发明的调色剂除着色剂、脱模剂之外,还可以添加作为调色剂用材料的,能够赋予各种功能的材料。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电荷控制剂等。这些成分在上述盐析/融合阶段,和树脂粒子与着色剂同时添加,可以采用包含在调色剂中的方法、添加到树脂粒子本体中的方法等各种方法进行添加。
电荷控制剂同样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且可以分散在水中的物质。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苯胺黑系染料、环烷酸或者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烷氧基化胺、季铵盐化合物、偶氮类金属配位化合物、水杨酸金属盐或者其金属配位化合物等。
本发明的调色剂含水率是0.1~2.0质量%。调色剂的含水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具体的调色剂含水率调整方法:
1)增加调色剂特别是粘合剂树脂的疏水成分。粘合剂树脂的构成成分中,使疏水性强的苯乙烯成分占所有单体的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
2)使调色剂的外部添加剂的含水率下降。要做到这一点,后述的提高外部添加剂的疏水度是有效的。希望使用外部添加剂的疏水度在60以上的物质。
3)增大表面上存在的非极性脱模剂的量是有效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使用聚烯烃系蜡是特别合适的。为了增加表面上存在的聚烯烃的量,可以采用使用机械式粉碎机,在破碎时赋予摩擦热并渗到调色剂表面上的方法。
4)调整调色剂表面的羧酸量。
含水率的范围
本发明的调色剂在30℃、80%RH(相对湿度)环境下的含水率是0.1~2.0质量%。更优选的是0.2~1.8质量%。
调色剂含水率的测定法
将调色剂放入费歇尔试样瓶中保持开封状态,在30℃、80%RH环境中放置72小时。放置后密封,利用卡尔费歇尔法进行测定。测定器是平沼式自动微量水分测定器AQS-724,测定条件是气化温度110℃,气化时间25秒。
<显影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既可以作为单成分显影剂使用,也可以作为双成分显影剂使用。
作为单成分显影剂使用时,可以举出非磁性单成分显影剂、或者调色剂中含有0.1~0.5μm磁性粒子的磁性单成分显影剂,可以使用任何一种。
而且,可以使用和载体混合的双成分显影剂。此时,作为载体的磁性粒子,可以采用铁、铁氧体、磁铁矿等金属,这些金属和铝、铅等金属的合金等已经公知的材料。特别优选铁氧体材料颗粒。上述磁性粒子的50%体积粒径是15~100μm,更优选的是25~80μm。
载体的50%体积粒径的测定,代表性的是使用具有湿式分散机的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ヘロス(HELOS)](シンパテイツク(SYMPATEC)公司制造)进行测定。
载体优选由树脂进一步对磁性粒子进行覆盖而形成的物质,或者在树脂中使磁性粒子分散而形成的所谓树脂分散型载体。作为涂布用的树脂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使用烯烃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硅酮树酯、酯系树脂或者含氟聚合物系树脂等。而且,作为用于构成树脂分散型载体的树脂,未作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物质,例如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聚酯树脂、氟系树脂、酚醛树脂等。
以下记载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本发明使用的有机感光体优选在圆筒状导电性支持体上,通过在粘合剂树脂中含有数均一次粒径3~200nm的无机粒子的中间层,具有感光层。
由于有机感光体具有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在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的灰雾和前端部的浓度不良,能够提供高图像质量的数字图像或者彩色图像。
下面,记载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有机感光体是指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由电子照相感光体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具有电荷产生功能和电荷输送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由公知的有机电荷产生物质或者有机电荷输送物质构成的感光体、由有电荷产生功能和电荷传送功能的高分子配位化合物构成的感光体等公知的有机感光体全部包括在内。
本发明的感光体的结构优选在导电性支持体上依次层叠作为感光层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结构。在导电性支持体和感光层之间设置中间层是优选的,而且,根据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在感光层上形成表面保护层。
下面,对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的层结构的优选具体例子进行记载。
导电性支持体
作为本发明的感光体中使用的导电性支持体,可以使用圆筒状导电性支持体。
本发明的圆筒状导电性支持体是指通过旋转能够连续不断地形成图像所需的圆筒状支持体,圆筒度优选5~40μm,更优选7~30μm。
该圆筒度依据的是JIS标准(B0621-1984)。即,用2个同轴的几何学圆筒中夹住圆筒基体时,用同轴的2个圆筒的间隔成为最小的位置的半径差表示,本发明中,用μm表示该半径差。圆筒度的测定方法是测定圆筒状基体的两端10mm的2点、中心部、两端和中心部之间3等分的4个点、共7个点的真圆度求出。测定器可以利用非接触万能辊径测定机((株)ミツトヨ制造)进行测定。
作为导电性支持体的材料,可以使用铝、镍等金属鼓、或者蒸镀了铝、氧化锡、氧化铟等的塑料鼓、或者涂布了导电性物质的纸·塑料鼓。作为导电性支持体,优选常温下电阻率在103Ωcm或103Ωcm以下。
本发明中使用的导电性支持体可以使用其表面被封孔处理过的钝化铝膜所形成的部件。铝表面钝化处理通常在例如铬酸、硫酸、草酸、磷酸、硼酸、磺酸等酸性浴中进行,但硫酸中的阳极氧化处理可以得到最理想的结果。硫酸中的阳极氧化处理时,优选在硫酸浓度为100~200g/l,铝离子浓度是1~10g/l,液温是20℃左右,施加电压约20V时进行,但不限于此。而且,阳极氧化薄膜的平均膜厚通常在20μm或20μm以下,特别优选的是10μm或10μm以下。
而且,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中,圆筒状支持体的外径为20~80mm时硬化程度大。外径20~80mm的圆筒状支持体的场合,图像形成处理中的感光体的表面线速容易变得高速,在反向显影方式中,容易产生前端部浓度下降和灰雾。
中间层
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和感光层之间设置中间层。在中间层中,在粘合剂树脂中含有平均一次粒径3~200nm的无机粒子。由于具有在中间层的粘合剂树脂中含有无机粒子的结构,对来自导电性支持体的自由载流子(从导电性支持体进入的电子和空穴)的封闭性提高,防止黑点和灰雾的产生,而且增大了显影性,能够防止前端部浓度下降的产生,能够得到图像浓度充分的电子照相图像。
本发明的中间层中使用的无机粒子优选为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氧化锆、氧化铈、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钨、氧化铋等金属氧化物,也可以使用碳化硅、碳化钛等金属碳化物、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钡等钛酸盐、碳酸钙等碳酸盐、氮化铝等金属氮化物、硫酸钡、硫酸铜、硫酸锌等硫酸盐等。
这些无机粒子中,本发明优选采用的无机粒子是N型半导性粒子。N型半导性粒子是指主要电荷载流子是电子的粒子。即,因为主要电荷载流子是电子,所以在绝缘性粘合剂中含有该N型半导性粒子的中间层可有效地阻塞来自导电性支持体的空穴注入,而且,对于来自感光层的电子,具有表现出输送性的性质。
作为N型半导性粒子,优选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特别优选使用的是氧化钛。
N型半导性粒子使用数均一次粒径在3.0~200nm范围内的微粒。特别优选5nm~100nm。数均一次粒径是指通过透过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将微粒放大到10000倍,随机将100个粒子作为一次粒子进行观察,通过图像分析,作为フエレ方向平均直径的测定值。数均一次粒径不到3.0nm的N型半导性粒子难以均匀地分散在中间层粘合剂中,容易形成凝聚粒子,该凝集粒子成为电荷捕集器,产生残留电位,容易产生灰雾。另一方面,数均一次粒径比200nm大的N型半导性粒子,在中间层的表面上容易形成大的凹凸,通过这些大的凹凸,前端部浓度容易降低。而且,数均一次粒径比200nm大的N型半导性粒子在分散液中容易沉淀,容易产生凝集物,其结果是前端部浓度容易产生降低。
作为结晶形,上述氧化钛粒子具有锐钛矿形、金红石形、板钛矿(ブルツカイト)形以及无定形等,但其中金红石形氧化钛颜料或者锐钛矿形氧化钛颜料提高了通过中间层的电荷的整流性,即提高了电子的移动性,使带电电位稳定,防止残留电位增大的同时,能够防止转印记忆的发生,作为N型半导性粒子是最优选的。
N型半导性粒子优选是用包含甲基氢硅氧烷单元的聚合物进行表面处理后的物质,该包含甲基氢硅氧烷单元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是1000~20000的物质时,表面处理效果高,其结果是提高了N型半导性粒子的整流性,通过利用包含这种N型半导性粒子的中间层,防止产生黑点,而且,具有良好的中间色调图像的制作效果。
包含甲基氢化硅氧烷单元的聚合物优选-(HSi(CH3)O)-的结构单元和其他结构单元(其它的硅氧烷单元)的共聚物。作为其他的硅氧烷单元,优选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甲基乙基硅氧烷单元、甲基苯基硅氧烷单元以及二乙基硅氧烷单元等,特别优选的是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中的甲基氢化硅氧烷单元的比例是10~99mol%,优选20~90mol%。
甲基氢化硅氧烷共聚物可以是无规聚合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的任一种,优选无规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而且,作为共聚成分,除甲基氢化硅氧烷以外,可以是单一成分,也可以是二成分或二成分以上。
而且,N型半导性粒子也可以是由下式表示的反应性有机硅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之后的物质。
(R)n-Si-(X)4-n
(上式中,Si是硅原子,R是碳直接结合到该硅原子上形式的有机基,X表示水解性基,n是0~3的整数)。
在由上述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中,作为由R表示的碳直接结合到该硅原子上形式的有机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辛基、月桂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萘基、联苯基等芳基,γ-环氧丙氧基丙基、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等含环氧基、γ-丙烯酰氧基丙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等含(甲基)丙烯酰基,γ-羟基丙基、2,3-二羟基丙基羟丙基等含羟基,乙烯基、丙烯基等含乙烯基,γ-巯基丙基等含巯基、γ-氨基丙基、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等含氨基、γ-氯丙基、1,1,1-三氟丙基、九氟己基、全氟辛基己基等含卤代基、其它的硝基、氰基取代烷基。而且,作为X的水解性基,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卤基、酰氧基。
而且,由上式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而且,由上式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具体化合物中,在n为2或2以上的场合,多个R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在n为2或2以下的场合,多个X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且,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由上式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时,R和X在各个化合物间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而且,在上述甲基氢化硅氧烷共聚物和反应性有机硅化合物的表面处理之前,也可以对N型半导性粒子进行氧化铝、二氧化硅等的无机表面处理。
而且,上述氧化铝、二氧化硅的处理也可以同时进行,但特别优选的是先进行氧化铝处理,再进行二氧化硅处理。而且,在分别进行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处理时,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处理量优选的是二氧化硅的处理量比氧化铝多。
上述氧化钛等N型半导性粒子的由氧化铝、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进行的表面处理可利用湿式法进行。例如,进行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铝表面处理的N型半导性粒子可在以下状态下制作。
利用氧化钛粒子作为N型半导性粒子时,氧化钛粒子(数均一次粒径:50nm)以50~350g/L的浓度在水中分散,形成含水浆料,在其中添加水溶性硅酸盐或者水溶性铝化合物。之后,添加碱或者酸进行中和,在氧化钛粒子的表面析出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铝。接着,过滤、洗净、干燥,得到想要的表面处理氧化钛。作为上述水溶性硅酸盐,在使用硅酸钠时,可用硫酸、硝酸、盐酸等酸中和。另一方面,利用硫酸铝作为水溶性铝化合物时,可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碱进行中和。
用于形成本发明中使用的中间层而制作的中间涂覆液,除上述表面处理氧化钛等N型半导性粒子之外,由粘合剂树脂、分散溶剂等构成。
N型半导性粒子在中间层中的比率,优选和中间层的粘合剂树脂的体积比(设粘合剂树脂的体积是1)是1.0~2.0倍。由于在中间层中使用这样的高密度的N型半导性粒子,中间层的整流性提高了,即使膜厚变厚也不会产生残留电位的上升和转印记忆,能够有效地防止黑点,能够形成电位变化小的良好的有机感光体。而且,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粘合剂树脂,这样的中间层优选使用100~200体积份的N型半导性粒子。
另一方面,作为分散这样的粒子、形成中间层的层结构的粘合剂树脂,为了实现粒子的良好分散性,优选聚酰胺树脂,特别优选下面示出的聚酰胺树脂。
即,中间层中,粘合剂树脂优选熔解热0~40J/g、而且吸水率5质量%或5质量%以下的聚酰胺树脂。该熔解热更优选0~30J/g,最优选为0~20J/g。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吸水率超过5质量%,中间层的含水率上升,中间层的整流性下降,容易产生黑点,中间色调图像容易劣化。该吸水率更优选4质量%或4质量%以下。
上述树脂的熔解热由DSC(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ory)测定。但是,如果得到和DSC的测定值相同的测定值,也不用局限于DSC测定法。该熔解热由DSC升温时的吸热峰面积求出。
另一方面,树脂的吸水率由利用水中浸渍法的质量变化或者卡尔费歇尔法求得。
作为中间层的粘合剂树脂,优选醇可溶性聚酰胺树脂。作为有机感光体的中间层的粘合剂树脂,为了以均匀膜厚形成中间层,需要溶剂溶解性好的树脂。作为这样的醇可溶性聚酰胺树脂,已知由上述6-尼龙等的酰胺键间的碳链少的化学结构构成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甲氧基甲基化聚酰胺树脂,但这些树脂吸水率高,利用这样的聚酰胺的中间层存在环境依存性变高的倾向,其结果是例如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下的带电特性和灵敏度等容易发生变化,容易产生黑点,中间色调图像容易劣化。
对于醇可溶性聚酰胺树脂,通过改进上述缺点,赋予熔解热0~40J/g,且吸水率5质量%以下的特性,可以改进以前的醇可溶性聚酰胺树脂的不足,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又长时间连续使用有机感光体,也能够得到良好的电子照相图像。
下面,对具有熔解热0~40J/g,且吸水率5质量%以下的特性的醇可溶性聚酰胺树脂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醇可溶性聚酰胺树脂,优选所含酰胺键间的碳原子数为7~30的重复单元的结构为全部重复单元结构的40~100mol%的聚酰胺树脂。
这里,对酰胺键间的碳原子数为7~30的重复单元结构进行说明。上述重复单元结构是指形成聚酰胺树脂的酰胺键单元。重复单元结构用由具有氨基和羧酸基的化合物的缩合形成的聚酰胺树脂(类型A),和由二氨基化合物与二羧酸化合物的缩合形成的聚酰胺树脂(类型B)这两种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即,类型A的重复单元结构由通式(1)表示,X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重复单元结构中的酰胺键单元的碳原子数。另一种类型B的重复单元结构由通式(2)表示,Y中含有的碳原子数和Z中含有的碳原子数都是各重复单元结构中的酰胺键单元的碳原子数。
【化学式3】
通式(1)
通式(1)中,R1是氢原子、取代或者未被取代的烷基,X是取代或者未被取代的亚烷基、包含2价的环链烷基,2价芳香族基以及这些的混合结构,1是自然数。
【化学式4】
通式(2)
通式(2)中,R2、R3都表示氢原子、取代或者未被取代的烷基,Y、Z表示取代或者未被取代的亚烷基、包含2价的环链烷基,2价芳香族基以及这些的混合结构,m、n表示自然数。
在上述情况下,碳原子数为7~30的重复单元结构的化学构造是取代或者未被取代的亚烷基、2价的含环链烷的基,2价芳香族基以及这些的混合结构等,但在这些结构当中,优选的化学结构是具有2价的含环链烷的基。
上述聚酰胺树脂的重复单元结构的酰胺键间的碳原子数为7~30,优选为9~25,更优选的是11~20。而且,酰胺键间的碳原子数为7~30的重复单元结构在所有重复单元结构中所占的比率是40~100mol%,优选60~100mol%,更优选的是80~100mol%。
如果上述碳原子数比7小,则聚酰胺树脂的吸湿性大,电子照相特性,特别是重复使用时电位的湿度依赖性大,而且容易产生黑点等图像缺陷,中间色调图像容易劣化。如果比30大,则聚酰胺树脂在涂布溶剂中的溶解变差,不适合形成中间层的涂布膜。
而且,酰胺键间的碳原子数为7~30的重复单元结构在所有重复单元结构中所占的比率如果比40mol%小,则上述效果会降低。
作为优选的聚酰胺树脂,可以举出具有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聚酰胺。
【化学式5】
通式(3)
通式(3)中,Y1表示被2价烷基取代的包含环链烷的基,Z1表示亚甲基,m表示1-3,n表示3~20。
上述通式(3)中,Y1的被2价烷基取代的包含环链烷的基,优选下述结构。即,Y1具有下述化学结构的聚酰胺树脂对于防止黑点和中间色调图像的前端部浓度下降的产生的效果是显著的。
【化学式6】
在上述化学结构中,A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R4为取代基、表示烷基,p表示1~5的自然数。多个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上述聚酰胺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下面的例子。
【化7】
【化8】
【化9】
上述具体例子中的()内的%表示重复单元结构的酰胺键间的碳原子数为7或7以上的重复单元结构的比率(mol%)。
在上述具体例子中,特别优选的是具有通式(3)的重复单元结构的N-1~N-4的聚酰胺树脂。
而且,上述聚酰胺树脂的分子量优选数均分子量为5000~80000,更优选为10000~60000。如果数均分子量在5000或5000以下,则中间层的膜厚均匀性劣化,本发明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如果比80000大,则树脂的溶剂溶解性容易下降,中间层中容易产生凝聚树脂,黑点和中间色调图像中的前端部浓度容易产生下降。
上述聚酰胺树脂中的一部分已经在市场上出售,例如以ダイセル·デグサ(株)社制的ベスタメルトX1010、X4685等商品名出售,能够用一般的聚酰胺合成法制造,下面举出合成例的一例。
例示聚酰胺树脂(N-1)的合成
在具有搅拌机、氮气导入管、温度计、脱水管等的聚合釜中混合十二烷基内酰胺215质量份、3-氨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112质量份、1,12-十二烷羧酸153质量份以及水2质量份,加热加压下,边蒸馏出水边进行9小时的反应。取出聚合物,由C13-NMR求出共聚组成的结果是,和N-1的组成一致。而且,上述合成的共聚的熔融流动指数(MFI)在(230℃/2.16kg)的条件下,是5g/10min。
作为溶解上述聚酰胺树脂,制作涂布液的溶剂,优选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仲丁醇等碳原子数为2~4的醇类,从聚酰胺的溶解性和制作的涂布液的涂布性考虑是优选的。这些溶剂在所有溶剂中占30~100质量%,优选40~100质量%,更优选的是50~100质量%。作为和上述溶剂组合使用,以得到理想效果的助溶剂,可以举出甲醇、苯甲醇、甲苯、二氯甲烷、环己酮、四氢呋喃等。本发明的中间层的膜厚优选0.3~10μm。当中间层的膜厚不到0.3μm时,容易产生黑点和中间色调图像中的前端部浓度下降,如果超过10μm,则容易产生残留电位的上升和转印记忆,清晰度容易劣化。中间层的膜厚更优选为0.5~5μm。
而且,优选上述中间层实质上是绝缘层。这里的绝缘层是指体积电阻在1×108或1×108以上。本发明的中间层和保护层的体积电阻优选为1×108~1015Ω·cm,更优选1×109~1014Ω·cm,尤其优选的是2×109~1×1013Ω·cm。体积电阻可以如下测定。
测定条件;依据JIS C2318-1975进行测定
测定器:三菱油化社制Hiresta IP
测定条件:测定探测器HRS
施加电压:500V
测定环境:30±2℃、80±5RH%
体积电阻不到1×108时,中间层的电荷阻断性低,黑点的产生变大,有机感光体的电位保持性劣化,不能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另一方面,如果大于1015Ω·cm,重复形成图像时残留电位容易增大,不能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
作为用于配制中间层的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从公知的有机溶剂,例如从醇系、芳香族系、卤代烃系、酮系、乙酮醇系、醚系、酯系等中任意选择。
例如,可以采用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二氧杂环己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甲苯等常用有机溶剂。
而且,这些分散使用的溶剂能够单独使用或者2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在进行混合时,作为使用的溶剂,只要是能够溶解粘合剂树脂的溶剂作为混合溶剂即可,则可以使用任意的物质。
作为偶合剂进行表面处理后的无机粒子在粘合剂树脂中分散利用的方法,可以使用辊碎机、球磨机、振动球磨机、アトライタ一、砂磨机、胶体磨机、涂料摇动器等方法。而且,设置该底涂层时使用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刮涂法、导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磁珠涂法、气刀涂布法、帘涂法等常用方法。
感光层
电荷产生层(CGL)是将电荷产生物质(CGM)作为主要成分的层,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粘合剂树脂。
作为电荷产生物质,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金属酞菁、无金属酞菁等酞菁系颜料,甘菊鎓(アズレニウム)盐颜料、スクエアリツク酸メチン颜料、具有咔唑结构的偶氮颜料、具有三苯基胺结构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基胺结构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并噻吩结构的偶氮颜料、具有芴酮结构的偶氮颜料、具有噁二唑结构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芪(stilbene)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乙烯基噁二唑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乙烯基咔唑骨架的偶氮颜料、苝类颜料、蒽醌系或者多环醌系颜料、醌亚胺系颜料、二苯甲烷和三苯甲烷系颜料、苯醌和萘醌系颜料、次磷酸及偶氮甲烷类颜料、靛系颜料、二苯并咪唑系颜料等。这些电荷产生物质可单独使用或者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GGM中,在使用酞菁系颜料时,可显著地呈现本发明的效果。用钛氧基酞菁颜料和镓酞菁颜料等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有机感光体存在电位特性容易变动的倾向,如果使用本发明的中间层,电位变动得到改善,即使利用反向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也能够防止灰雾的产生,能够防止图像前端部等部分的浓度下降的发生。
在电荷发生层中用粘合剂作为CGM的分散剂的场合,作为粘合剂,可以采用公知的树脂,最优选的树脂可以举出甲缩醛树脂、丁缩醛树脂、硅酮树脂、硅改性丁缩醛树脂、苯氧基树脂等。粘合剂树脂和电荷产生物质的比率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为20~600质量份。通过采用这些树脂,能够使重复使用时的残留电位增加最小。电荷产生层的膜厚优选0.3μm~2μm。
电荷输送层(CTL)
电荷输送层是以保持带电电荷、而且通过曝光使在电荷发生层发生分离的电荷移动、和保持的带电电荷结合为目的的层。为了实现保持带电电荷的目的,要求电阻高。而且,为了在保持的带电电荷上实现得到高表面电位的目的,要求介电常数小而且电荷移动性好。满足这些条件的电荷输送层由电荷输送性物质(CTM)和根据需要使用的粘合剂树脂构成。通过在适当的溶剂中不溶解地分散这些电荷输送性物质和粘合剂树脂,并将其涂布、干燥,能够形成该电荷输送层。在电荷输送层中,根据需要,除电荷输送性物质和粘合剂树脂之外,还可以适当添加增塑剂、抗氧剂、流平剂等。作为电荷输送性物质,具有空穴输送物质和电子输送物质,但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的层结构中优选空穴输送物质。
电荷输送层中,含有电荷输送物质(CTM)和分散CTM并成膜的粘合剂树脂。作为其他的物质,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抗氧剂等添加剂。
作为电荷输送物质,能够使用公知的空穴输送性(P型)的电荷输送物质(CTM)。能够使用例如三苯胺衍生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丁二烯化合物等。这些电荷输送物质通常在适当的粘合剂树脂中溶解并形成层。
作为本发明的电荷输送物质,优选电荷移动度较高,在粘合剂中的分散性良好,电位特性稳定的物质,特别优选的是下述通式(4)的化合物。
【化学式10】
通式(4)
(通式(4)中,R1表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或者卤原子,R2和R3表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2和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4、R5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而且,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Ar可以和R5结合,形成环)。
下面,示出通式(4)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
【化11】
【化12】
【化13】
作为电荷输送层(CTL)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例如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树脂、聚乙烯缩丁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硅酮树脂、蜜胺树脂,以及包含这些树脂的重复单元结构中的2个以上的共聚树脂。而且,除这些绝缘性树脂之外,可以举出聚-N-乙烯基咔唑等高分子有机半导体。在这些物质中,最优选的是吸水率小、CTM的分散性、电子照相特性良好的聚碳酸酯树脂。
粘合剂树脂和电荷输送物质的比率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为50~200质量份。而且,电荷输送层的总膜厚优选20μm或20μm以下,更优选10~16μm。如果该膜厚超过20μm,电荷输送层内的短波长激光的吸收和散射变大,清晰度下降和残留电位的增大容易发生。
而且,本发明的感光体的表面层上优选含有抗氧剂。表面层容易被感光体带电时的活性气体如NOX和臭氧等氧化,容易产生图像模糊,通过使抗氧剂共存于其中,能够防止图像模糊的发生。对于该抗氧剂,有代表性的物质是对于有机感光体中或者有机感光体表面上存在的自动氧化性物质,在光、热、放电等条件下防止氧气的作用乃至具有抑制作用的性质的物质。可以举出有代表性的下列化合物组。
【化14】
【化15】
【化16】
【化17】
而且,本发明的感光体的最上层中,优选其构成中含有含氟树脂微粒。通过在表面层中含有含氟树脂微粒,可提高感光体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对转印材料的转印性,改善点图像的再现性。
作为中间层、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等层的形成中使用的溶剂或者分散剂,可以举出正丁胺、二乙胺、乙二胺、异丙醇胺、三乙醇胺、三乙烯二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丁酮、甲基异丙基酮、环己酮、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烷、四氢呋喃、二氧戊烯、二氧杂环己烷、甲醇、乙醇、丁醇、异丙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二甲基亚砜、甲基溶纤剂等。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溶剂,优选采用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丁酮等。而且,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根据图1说明反向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图1的显影装置是接触式二成分型显影装置,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接触式二成分型显影装置,例如,也可采用非接触式单成分型显影装置。显影装置102在收纳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容器110的开口部,把非旋转地配置圆筒状磁石121的显影套筒120(显影剂支持体)和有机感光体101(图像载体)相对地设置,该显影套筒120相对于在箭头方向旋转的有机感光体101在反方向上旋转,将吸附保持在其表面上的显影剂传送到和有机感光体101相对的显影部。磁石121在有机感光体101侧具有显影磁极N1,从该显影磁极N1到显影套筒120的旋转方向上,具有第1传送磁极S3、第2传送磁极N2、第3传送磁极S2、以及构成第3传送磁极和离间磁极的汲起磁极S1。
在与磁铁121的汲起磁极S1对应的显影套筒120表面上的位置(汲起位置)Q处,利用汲起磁极S1的作用将显影容器110内的显影剂吸附保持在显影套筒120上,在由显影刀片122(显影剂层厚控制装置)控制层厚期间送到显影部中,在显影部中利用显影磁极N1的作用形成磁刷(显影刷),使该磁刷与感光体接触,即,使显影套筒和有机感光体接触,使有机感光体101上的潜像显影。
由于显影而使得调色剂浓度降低的显影剂由于第1、第2传送磁极S3、N2的作用,保持在显影套筒120上并一直退回显影容器110内,在第3传送磁极S2和汲起磁极S1中间的磁束密度最小的显影套筒120表面的位置(显影剂下落位置)P上,显影剂从显影套筒120上剥离并落下。显影剂剥离后的显影套筒120如上所述在汲起位置Q吸附保持新的显影剂。
在显影容器110内的显影套筒120的下方,设置第1搅拌传送构件123,通过隔壁140进一步设置第2搅拌传送构件124。这些第1搅拌传送构件123、第2搅拌传送构件124被制造成螺旋型,具有螺旋状的螺旋叶片128以及在叶片的边缘间的板状突起130。
从显影套筒120上剥离的调色剂浓度低的显影剂,落到第1搅拌传送构件123上,由第1搅拌传送构件123在和附近的显影剂同轴的方向上搅拌传送,通过隔壁140的一端的未图示的开口,由第2搅拌传送构件124接收。第2搅拌传送构件124一边搅拌接收的显影剂和从显影容器110的供给口118供给的调色剂,一边以和上述旋转相反的旋转方式传送,通过隔壁140的另一端的未图示的开口,退回到第1搅拌传送构件123侧。说明反向显影方式的优选结构。而且,这里,将图1的显影磁极N1附近的显影部的感光体101和显影套筒120间的间隙称为显影间隙(Dsd),将由显影磁极N1在显影套筒120上形成的磁刷的高度称为显影刷高(h)。
(1)显影间隙(Dsd):0.2~0.6mm
如果使Dsd为0.2~0.6mm,则在强显影电场中进行显影,磁性载体在显影套筒上的约束力变大,能够防止磁性载体移动并附着在感光体上。而且,因为显影间隙中的显影电场变高了,所以边缘效应降低,提高了显影能力。因此,防止发生横线图像的变细和后端部脱墨(后端部显影不良)等,可以提高整个图像的显影性。
(2)磁刷的进入深度(Bsd):0~0.8mm,而且,磁刷的进入深度(Bsd)=显影刷高度(h)-显影间隙(Dsd)
通过使磁刷进入深度为0~0.8mm,减轻显影部中的显影剂的压接,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套筒120和显影刀片122的间隙滑出。而且,可以防止由于磁刷的不均匀接触而产生的孤立点图像的显影不良和中间色调图像的偏移感的增加。磁刷进入深度在0以下,即非接触状态时,容易引起浓度下降,如果大于0.8mm,显影剂从夹持部溢出,不能期望形成均匀的图像。
(3)显影套筒和感光体的圆周速度比(Vs/Vopc):1.2~3.0
通过使显影套筒相对于感光体的圆周速度比为1.2~3.0,能够实现高显影性。如果圆周速度比过高,则显影套筒上的磁刷对感光体的接触频率过多,磁刷对于潜感光体的接触情况,即机械力过大,载体容易从磁刷脱落,载体容易附着在感光体上,其结果是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上产生磁刷的刷痕。而且,相反,如果圆周速度比过低,则磁刷对感光体的接触机会减少得过多,显影性会降低。因此,如果圆周速度比小于1.2,则浓度下降,若比3.0大,则调色剂的飞散、载体的附着或者显影套筒的耐久性就会出现问题。因此,通过使圆周速度比位于上述范围,能够防止刷痕。而且,具有防止显影能力过高,边缘效应被加强的作用。
(4)显影偏压条件
优选以下矩形波:使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0和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的差|V0-Vb|为100~300V,使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为-300V~-650V,使显影偏压的交流成分Vac为0.5~1.5kV,频率3~9kHz,负载45~70%(矩形波中显影侧的时间比率)。换言之,显影套筒的外径在φ30mm或φ30mm以下,感光体的外径在φ60mm或φ60mm以下和小型的二成分显影装置中,通过使用小径显影套筒,显影夹持宽度变小了,显影能力降低,但根据上述显影偏压条件,能够改善该显影能力的降低。
下面对本发明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进行说明。图2示出了具有包含有机感光体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基本结构。
在图2中,1是鼓状的有机感光体(感光体),以轴C为中心在箭头方向以规定的圆周速度被旋转驱动。有机感光体1在旋转过程中由带电装置2在其圆周面上接收正的或者负的规定电位的均匀带电,然后,把从狭缝曝光或者激光束扫描曝光等曝光装置(未图示)输出的目标图像信息的时间系列电数字图像信号对应的、被加强调制的曝光光线3(曝光装置)加以接收。这样,对有机感光体1的圆周面,依次形成与目标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
形成的静电潜像接下来由显影装置4进行调色剂显影,在有机感光体1的表面上形成负载的调色剂图像,由转印装置5依次转印到和有机感光体1同步旋转的未图示的供纸部取出并被提供到有机感光体1和转印装置5之间的转印材料P上。
通过从有机感光体表面分离并导入图像定影装置24,接收图像定影,把接收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转印材料P作为图像形成物(打印、复印)转印出装置外。
图像转印后的有机感光体1的表面由清洁装置6除去转印残余调色剂,净化表面,再由来自上述曝光装置(未图示)的前曝光光线Pex进行除电处理后,在图像形成中重复使用。而且,当带电装置2是利用带电辊等的接触带电装置时,前曝光不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有机感光体1、带电装置2、显影装置4以及清洁装置6等构成要素中,可以在容器PC中收纳多个部件作为处理盒一体地结合而成,也可以相对于复印机和激光束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地构成该处理盒。例如,能够和有机感光体1一起一体地支持带电装置2、显影装置4以及清洁装置6中的至少一个并形成盒,利用装置本体的导轨等引导装置AN,在装置本体上装卸自如地形成处理盒。
而且,作为适用本发明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对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以下,简单地称为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被称为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由4组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单元7,给纸传送装置21以及定影装置24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A的上部,设置原稿图像读取装置SC。
形成黄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具有:配置在作为第1图像负载体的鼓状感光体1Y周围的带电装置2Y、曝光装置3Y、显影装置4Y,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Y,清洁装置6Y。形成红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M具有:作为第1图像负载体的鼓状感光体1M、带电装置2M、曝光装置3M、显影装置4M,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M,清洁装置6M。形成蓝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C具有:作为第1图像负载体的鼓状感光体1C、带电装置2C、曝光装置3C、显影装置4C,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C,清洁装置6C。形成黑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Bk具有:作为第1图像负载体的鼓状感光体1Bk、带电装置2Bk、曝光装置3Bk、显影装置4Bk,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Bk,清洁装置6Bk。
上述4组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的构成是:以感光体鼓1Y、1M、1C、1K为中心,旋转的带电装置2Y、2M、2C、2K;图像曝光装置3Y、3M、3C、3K;旋转的显影装置4Y、4M、4C、4K;以及清洁感光体鼓1Y、1M、1C、1K的清洁装置5Y、5M、5C、5K。
上述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仅仅是在感光体鼓1Y、1M、1C、1Bk上分别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颜色不同,结构是相同的,以图像形成单元10Y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像形成单元10Y,在图像形成体即感光体鼓1Y的周围配置带电装置2Y(以下,仅称为带电装置2Y,或者带电器2Y)、曝光装置3Y、显影装置4Y,清洁装置5Y(以下,简单地称为清洁装置5Y,或者清洁刮刀5Y),在感光体鼓1Y上形成黄色(Y)的调色剂图像。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图像形成单元10Y中,至少一体化地设置感光体鼓1Y、带电装置2Y、显影装置4Y、清洁装置5Y。
带电装置2Y是对感光体鼓1Y施加一样电位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感光体鼓1Y上,使用电晕放电型带电器2Y。
图像曝光装置3Y是在由带电器2Y施加一样电位的感光体鼓1Y上,基于图像信号(黄色)进行曝光,形成对应于黄色图像的静电潜像的装置,作为该曝光装置3Y,采用由在感光体鼓1Y的轴向上阵列状地配列发光元件的LED和成像元件(商品名称:セルフオツクレンズ)所构成的装置,或者采用激光光学系统。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时,优选利用点面积在2000μm2以下的曝光束进行图像曝光。即使进行如此小径的光束曝光,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也能够形成忠实地对应于该点面积的图像。更优选的点面积是100~1000μm2。其结果是能够形成800dpi(dpi是每2.54cm的点数)或800dpi以上,灰度充足的电子照相图像。
上述曝光光束的点面积是指在和该光束垂直的面上切断该曝光光束时,在该切断面上呈现的光强度分布面上,光强度相当于最大峰值强度的1/e2或1/e2以上区域的面积。
作为使用的光束,具有利用半导体激光的扫描光学系统,以及LED和液晶快门等固体扫描仪,关于光强度分布,存在高斯分布和洛仑兹分布等,将达到各自峰强度的1/e2为止的部分作为点面积。
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单元7具有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转印介质),其作为由多个辊缠绕、可以来回移动地被支持的半导电性环形带状的第2图像承载体。
由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形成的各色图像由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Y、5M、5C、5Bk依次转印在来回移动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合成的彩色图像。作为收纳在给纸盒20内的转印材料(承载被定影的最终图像的支持体:例如普通纸、透明纸等)的转印材料(转印介质)P由给纸装置21给纸,经过多个中间辊22A、22B、22C、22D、阻挡辊23,由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5b传送,二次转印在转印材料P上,彩色图像被一次转印。被转印彩色图像的转印材料P由定影装置24定影处理,夹持在排纸辊25中,放置在机外的排纸托盘26上。这里,转印介质是指中间转印体和转印材料等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介质。
另一方面,由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5b将彩色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P上后,曲率分离转印材料P后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利用清洁装置6b除去残留调色剂。
图像形成处理中,一次转印辊5Bk一直压接在感光体1Bk上。其它的一次转印辊5Y、5M、5C仅在形成彩色图像时压接在各自对应的感光体1Y、1M、1C上。
二次转印辊5b仅在转印材料P通过这里进行二次转印时压接在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上。
而且,可以通过支持导轨82L、82R从装置本体A拉出筐体8。
筐体8由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和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单元7构成。
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在垂直方向纵列配置。在感光体1Y、1M、1C、1Bk的图示左侧,配置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单元7。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单元7由卷绕在辊71、72、73、74上可来回移动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一次转印辊5Y、5M、5C、5Bk以及清洁装置6b构成。
图4是利用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在有机感光体的周边具有带电装置、曝光装置、多个显影装置、转印装置、清洁装置以及中间转印体的复印机或者激光束打印机)的构成截面图。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使用电阻为中等大小的弹性体。
1是作为图像形成体重复使用的旋转鼓型感光体,在箭头所示的反时针方向上以规定的圆周速度被旋转驱动。
感光体1在旋转过程中由带电装置2在规定的极性·电位进行同一带电处理,然后,由未图示的图像曝光装置3接收由与图像信息的时间系列电数字像素信号对应调制的激光束的扫描曝光光线等引起的图像曝光,从而形成对应于目标彩色图像的黄色(Y)成份图像的静电潜像。
然后,该静电潜像由黄色(Y)的显影装置(黄色显影器)4Y利用第1色即黄调色剂显影。此时,第2~第4显影装置(品红色显影器、蓝色显影器、黑色显影器)4M、4C、4Bk各显影器停止动作,不作用在感光体1上,上述第1色的黄调色剂图像不受上述第2~第4显影器的影响。
中间转印体70由辊79a、79b、79c、79d、79e张起,在时针方向以和感光体1相同的圆周速度被旋转驱动。
在感光体1上形成负载的上述第1色的黄调色剂图像,在通过感光体1和中间转印体70的夹持部的过程中,通过从1次转刷辊5a施加到中间转印体70上的1次转印偏压形成的电场,依次中间转印(1次转印)至中间转印体70的外周面上。
对应于中间转印体70的第1色的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结束后,感光体1的表面由清洁装置6a清扫。
下面,同样地,第2色的红调色剂图像、第3色的蓝调色剂图像、第4色的黑(クロ)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合转印至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对应于目标彩色图像的重合彩色调色剂图像。
通过2次转印辊5b,对应于2次转印对置辊79b平行地被支承,在可分离的状态下,配置在中间转印体70的下面部上。
与用于从感光体1将第1~第4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叠转印至中间转印体70上的1次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从偏压电源施加。该施加电压例如在+100V~+2kV的范围内。
在将第1~第3色调色剂图像从感光体1转印至中间转印体70上的1次转印工序中,2次转印辊5b和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6b也可从中间转印体70上分离。
被转印至带状的中间转印体70上的重合的彩色调色剂图像的第2图像负载体即转印材料P上的转印操作是,2次转印辊5b在和中间转印体70的带接触的同时,从阻挡辊23通过转印纸导轨,在规定的时间将转印材料P送至中间转印体70的带上和2次转印辊5b接触的夹持部。2次转印偏压从偏压电源施加到2次转印辊5b上,利用2次转印偏压将重合的彩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体70转印(2次转印)到第2图像负载体即转印材料P上。接受调色剂图像转印的转印材料P被导入到定影装置24中加热定影。
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一般适用于电子照相复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和液晶快门式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而且,可以广泛适用于应用电子照相技术的显示、记录、轻印刷、制版以及传真等装置中。
【实施例】
下面,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而且,文中的“份”表示质量份。
实施例1
制作本发明中使用的调色剂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
其次,依下述制作调色剂。
*调色剂1-Bk的制作
把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脂=80∶10∶10的质量比构成的苯乙烯-丙烯酸树脂100份,碳黑10份,低分子量聚丙烯(数均分子量=3500)5份熔融、混合后,用机械式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由风力分级机进行细致的分级,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3.8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2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80/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将其作为调色剂1-Bk。
*调色剂2-Bk的制作
把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75∶18∶5∶2的质量比构成的苯乙烯-丙烯树脂100份、碳黑10份、低分子量聚丙烯(数均分子量=3500)5份熔融、混炼后,用机械式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由风力分级机进行细致的分级,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8.1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2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80/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将其作为调色剂2-Bk。
*调色剂3-Bk的制作
把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70∶20∶20的质量比构成的苯乙烯-丙烯树脂100份,碳黑10份、低分子量聚丙烯(数均分子量=3500)4份熔融、混炼后,用机械式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由风力分级机进行细致的分级,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4.8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2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75/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将其作为调色剂3-Bk。
*调色剂4-Bk、调色剂4-Y、调色剂4-M、调色剂4-C的制作
加入正月桂基硫酸钠=0.90kg和纯水10.0L,搅拌溶解。在搅拌时将リ一ガル330R(キヤボツト社制碳黑)1.20kg慢慢加入到该液体中,然后,利用砂磨机(介质型分散机)连续分散20小时。分散后,利用大塚电子社制·电泳光散射光度计ELS-800测定上述分散液的粒径,结果是重均直径为122nm。而且,由静置干燥质量法测定的上述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是16.6质量%。将该分散液作为着色剂分散液1。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55kg混合到离子交换水4.0L中,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将其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A。
将壬基苯基烷基醚0.014kg混合到离子交换水4.0L中,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将其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A。
将过硫酸钾223.8g混合到离子交换水12.0L中,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将其称为引发剂溶液A。
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冷却管、氮气导入装置的100L的反应釜中,加入数均分子量(Mn)3500的聚丙烯乳胶3.41k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A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A,开始搅拌。然后,加入离子交换水44.0L。
开始加热,在液体温度到达75℃时,全量添加引发剂溶液A。之后,将液体温度控制在75℃±1℃,同时投入苯乙烯14.3kg、丙烯酸正丁酯2.88kg,甲基丙烯酸0.8kg和叔十二烷基硫醇548g。
再使液体温度上升到80℃±1℃,进行6小时的加热搅拌。将液体温度冷却到40℃或40℃以下,停止搅拌。用球形过滤器过滤,将其作为胶乳A1。
而且,胶乳A1中的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59℃、软化点是116℃,分子量分布是,重均分子量=1.34万、重均粒径是125nm。
将过硫酸钾=200.7g混合到离子交换水12.0L中,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将其作为引发剂溶液B。
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冷却管、氮气导入装置、梳状阻流板的100L的反应釜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A,开始搅拌。然后,加入离子交换水44.0L。
开始加热,在液体温度到达70℃时,添加引发剂溶液B。此时,投入预先混合的苯乙烯11.0kg、丙烯酸正丁酯4.00kg、甲基丙烯酸1.04kg和叔十二烷基硫醇9.02g溶液。
之后,将液体温度控制在72℃±2℃,进行6小时的加热搅拌。再使液体温度上升到80℃±2℃,进行12小时的加热搅拌。
将液体温度冷却到40℃或40℃以下,停止搅拌。用球形过滤器过滤,将该过滤液作为胶乳B1。
而且,胶乳B1中的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58℃,软化点是132℃,分子量分布是,重均分子量=24.5万、重均粒径是110nm。
加入作为盐析剂的氯化钠=5.36kg和离子交换水20.0L,搅拌溶解。将其作为氯化钠溶液A。
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冷却管、氮气导入装置、梳状阻流板的100L的SUS反应釜(搅拌叶片是固定叶片)中,加入上述制作的胶乳A1=20.0kg、胶乳B1=5.2kg、着色剂分散液1=0.4kg和离子交换水20.0kg,并搅拌。然后,加温到35℃,添加氯化钠溶液A。之后,放置5分钟后,开始升温,在5分钟内升温到液体温度85℃(升温速度=10℃/分)。在液体温度达到85℃±2℃时,加热搅拌6小时,使其盐析/融合。再将液体温度冷却到30℃以下,停止搅拌。用孔径为45μm的筛子过滤,将该滤液作为聚合液。之后使用离心分离机,从聚合液滤出湿饼状的非球形状粒子。之后,用离子交换水洗净。
用40℃的热风干燥上面洗净后的湿饼状着色粒子,得到着色粒子。再由风力分级机进行细致的分级,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4.2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0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70、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4-Bk。
除在调色剂4-Bk的制造中,用8份C.I.颜料黄185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4-Y。
除在调色剂4-Bk的制造中,用10份C.I.颜料红122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4-M。
除在调色剂4-Bk的制造中,用5份C.I.颜料蓝15:3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4-C。
*调色剂5-Bk、调色剂5-Y、调色剂5-M、调色剂5-C的制作
改变调色剂4-Bk的融合条件,配制粒径发生变化的着色粒子。再由风力分级机进行细致的分级,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5.0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0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75、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5-Bk。
除在调色剂5-Bk的制造中,用8份C.I.颜料黄185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5-Y。
除在调色剂5-Bk的制造中,用10份C.I.颜料红122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5-M。
除在调色剂5-Bk的制造中,用5份C.I.颜料蓝15:3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5-C。
*调色剂6-Bk、调色剂6-Y、调色剂6-M、调色剂6-C的制作
改变调色剂5-Bk的分级条件,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9.5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0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75、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6-Bk。
除在调色剂6-Bk的制造中,用8份C.I.颜料黄185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6-Y。
除在调色剂6-Bk的制造中,用10份C.I.颜料红122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6-M。
除在调色剂6-Bk的制造中,用5份C.I.颜料蓝15:3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6-C。
*调色剂7-Bk、调色剂7-Y、调色剂7-M、调色剂7-C的制作
把酸值=45的聚酯树脂100份,碳黑10份、低分子量聚丙烯(数均分子量=3500)5份熔融、混炼后,用机械式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由风力分级机进行细致的分级,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7.5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2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65/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将其作为调色剂7-Bk。
除在调色剂7-Bk的制造中,用8份C.I.颜料黄185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7-Y。
除在调色剂7-Bk的制造中,用10份C.I.颜料红122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7-M。
除在调色剂7-Bk的制造中,用5份C.I.颜料蓝15:3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7-C。
*调色剂8-Bk、调色剂8-Y、调色剂8-M、调色剂8-C的制作
把酸值=45的聚酯树脂100份、碳黑10份、低分子量聚丙烯(数平均分子量=3500)5份熔融、混炼后,用机械式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由风力分级机进行分级,得到50%体积粒径(Dv50)是10.4μm的着色粒子。对该着色粒子添加1.2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度=65/数均一次粒径=12nm),得到调色剂。将其作为调色剂8-Bk。
除在调色剂8-Bk的制造中,用8份C.I.颜料黄185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8-Y。
除在调色剂8-Bk的制造中,用10份C.I.颜料红122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8-M。
除在调色剂8-Bk的制造中,用5份C.I.颜料蓝15:3代替碳黑10份之外,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调色剂8-C。
在表1中示出上述调色剂的30℃、80RH%环境下的含水率(质量%)的测定结果。
在上述各调色剂即调色剂1-Bk~调色剂8-C(总共23种调色剂)中,混合用以覆盖硅树脂的50%体积粒径(Dv50)为45μm的铁氧体载体,分别配制调色剂浓度为6%的显影剂,供作评价。将这23种显影剂对应于调色剂,分别作为显影剂1-Bk~显影剂8-C。
载体的50%体积粒径(Dv50)的测定,有代表性的是采用具有湿式分散机的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ヘロス(HELOS)](シンパテイツク(SYMPATEC)公司制造)进行测定。
【表1】
调色剂No. | 调色剂制造法No. | 含水率(质量%) | 50%体积粒径(Dv50)(μm) | 50%个数粒径(Dp50)(μm) | Dv50/Dp50 | 累积75%体积粒径(Dv75)(μm) | 累积75%个数粒径(Dp75)(μm) | Dv75/Dp75 | 0.7×Dp50以下的粒子的个数% |
1-Bk | 1 | 0.2 | 3.8 | 3.6 | 1.05 | 3.4 | 3.2 | 1.06 | 6.5 |
2-Bk | 2 | 1.0 | 8.1 | 7.2 | 1.12 | 7.8 | 6.9 | 1.13 | 7.9 |
3-Bk | 3 | 1.8 | 5.8 | 5.6 | 1.03 | 5.4 | 5.1 | 1.06 | 7.1 |
4-Bk | 4 | 1.3 | 4.2 | 3.9 | 1.07 | 3.8 | 3.5 | 1.09 | 5.8 |
4-Y | 4 | 1.4 | 4.8 | 4.6 | 1.05 | 4.2 | 3.9 | 1.08 | 6.9 |
4-M | 4 | 1.5 | 4.3 | 4.2 | 1.03 | 4.0 | 3.8 | 1.06 | 5.9 |
4-C | 4 | 1.3 | 4.9 | 4.7 | 1.05 | 4.5 | 4.2 | 1.08 | 6.8 |
5-Bk | 5 | 1.9 | 5.1 | 4.8 | 1.07 | 4.6 | 4.2 | 1.09 | 7.6 |
5-Y | 5 | 1.8 | 6.7 | 6.3 | 1.06 | 6.0 | 5.5 | 1.08 | 6.5 |
5-M | 5 | 1.8 | 5.9 | 5.5 | 1.08 | 5.5 | 5.0 | 1.09 | 6.7 |
5-C | 5 | 1.7 | 6.6 | 6.3 | 1.05 | 6.3 | 5.9 | 1.07 | 7.8 |
6-Bk | 6 | 1.9 | 9.5 | 8.4 | 1.13 | 9.1 | 8.0 | 1.14 | 8.1 |
6-Y | 6 | 1.8 | 10.3 | 9.6 | 1.08 | 10.0 | 9.0 | 1.11 | 7.8 |
6-M | 6 | 1.8 | 9.3 | 8.9 | 1.04 | 8.9 | 8.1 | 1.10 | 9.3 |
6-C | 6 | 1.7 | 9.9 | 8.8 | 1.13 | 9.6 | 7.8 | 1.23 | 8.1 |
7-6k | 6 | 2.3 | 7.5 | 7.1 | 1.08 | 7.0 | 6.5 | 1.08 | 6.7 |
7-Y | 6 | 2.6 | 7.1 | 6.7 | 1.06 | 6.8 | 6.4 | 1.07 | 6.5 |
7-M | 6 | 2.3 | 6.5 | 6.2 | 1.05 | 6.0 | 5.7 | 1.06 | 6.8 |
7-C | 6 | 2.3 | 6.9 | 6.6 | 1.05 | 5.7 | 6.3 | 1.06 | 6.7 |
8-Bk | 6 | 2.3 | 10.4 | 9.2 | 1.13 | 10.0 | 8.7 | 1.15 | 10.3 |
8-Y | 6 | 2.6 | 9.9 | 8.5 | 1.16 | 9.2 | 7.6 | 1.21 | 9.6 |
8-1 | 6 | 2.3 | 10.4 | 9.0 | 1.16 | 10.0 | 8.4 | 1.19 | 10.2 |
8-C | 6 | 2.3 | 10.3 | 8.7 | 1.18 | 10.0 | 8.3 | 1.21 | 9.7 |
下面,制作实施例中使用的感光体。
感光体1的制作
中间层1
在洗净后的圆筒状铝基体(利用切削加工将其加工到JISB-0601规定的十点表面粗糙度Rz:0.81μm)上,用浸渍涂布法涂布下述中间层涂布液,在120℃干燥30分钟,形成干燥膜厚3.0μm的中间层1。
用相同的混合溶剂将下述中间层分散液稀释到2倍,静置一夜后过滤(过滤器:日本ポ一ル社制リジメツシユ过滤器,公称过滤精度:5微米,压力:50kPa),制作中间层涂布液。
(中间层分散液的制作)
粘合剂树脂:(例示聚酰胺N-1) 1份(1.00体积份)
金红石氧化钛A1(数均一次粒径35nm;利用甲基氢化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体(摩尔比1∶1),以氧化钛全部质量的5质量%的量进行表面处理后的物质) 3.5份(1.0体积份)
乙醇/正丙醇/THF(=45/20/30质量比) 10份
混合上述成分,利用砂磨分散机,间歇式分散10小时,制作中间层分散液。
电荷产生层
混合下述成分,利用砂磨分散机进行分散,配制电荷产生层涂布液。用浸渍涂布法涂布该涂布液,在上述中间层上形成干燥膜厚为0.3μm的电荷产生层。
电荷产生物质(G1):Cu-Kα的特性X射线衍射光谱的布喇格角(2θ±0.2°)中,在27.3°具有最大衍射峰值的Y型钛氧基酞菁颜料
20份
硅酮改性聚乙烯缩丁醛 10份
4-甲氧基-4-甲基-2-戊酮 700份
醋酸叔丁酯 300份
电荷输送层
混合下述成分,溶解,配制电荷输送层涂布液。在上述电荷产生层上用浸渍涂布法涂布该涂布液,形成干燥膜厚25μm的电荷输送层,制作感光体1。
电荷输送物质(CTM-4) 70份
粘合剂树脂(例示化合物BPZ(Mv:30000)) 100份
抗氧剂(例示化合物1-1) 8份
四氢呋喃/甲苯(体积比8/2) 750份
感光体2~6的制作
除如表2所示改变中间层的N型半导性粒子、粘合剂树脂、干燥膜厚、电荷产生物质、电荷输送层的电荷输送物质、膜厚等之外,和感光体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2~6。但是,表2的中间层体积比是在使感光体1~6的所有中间层的粘合剂树脂的体积和N型半导性粒子的体积的总体积为一定值的基础上,改变粘合剂树脂的体积和N型半导性粒子的体积的比值(Vn/Vb),制作中间层分散液,形成中间层。
而且,在制作上述感光体1~6的同时,利用各感光体的中间层涂布液,在铝蒸镀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支持体上涂布中间层涂布液,在和上述感光体相同的干燥条件下形成干燥膜厚10μm的中间层,制作体积电阻测定用试样,测定各中间层的体积电阻。其结果是感光体1~6的中间层的体积电阻全部在1×108Ω·cm或1×108Ω·cm以上。而且,感光体1~6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BPZ)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化18】
PC-Z(BPZ)
【表2】
感光体No | 中间层 | 电荷产生层 | 电荷输送层 | |||||||||
N型半导体粒子的种类和表面处理 | 粘合剂树脂 | 体积比Vn/Vb | 膜厚(μm) | 电荷产生物质 | 电荷输送物质 | 膜厚(μm) | ||||||
粒子种类 | 数均一次粒径(nm) | 表面处理 | 种类 | 溶解热(J/g) | 吸水率(质量%) | 碳原子数7以上的单元结构比率(mol%) | ||||||
1 | A1 | 35 | *1 | N-1 | 0 | 1.9 | 100 | 1.0 | 3.0 | G1 | CTM-4 | 25 |
2 | A1 | 35 | *2 | N-2 | 0 | 2 | 100 | 0.7 | 3.0 | G2 | CTM-12 | 25 |
3 | A1 | 35 | *3 | N-3 | 0 | 2.8 | 45 | 1.0 | 3.0 | G3 | CTM-14 | 25 |
4 | A2 | 35 | *4 | N-6 | 12 | 3.4 | 65 | 1.0 | 3.0 | G1 | CTM-4 | 25 |
5 | A2 | 35 | *5 | N-7 | 28 | 3.8 | 60 | 1.0 | 5.0 | G1 | CTM-4 | 25 |
6 | A1 | 35 | *6 | N-8 | 23 | 4.5 | 45 | 1.0 | 3.0 | G1 | CTM-4 | 25 |
表2中,G1、G2、G3表示下述电荷产生物质。
G1:在Cu-Kα的特性X射线衍射光谱的布喇格角(2θ±0.2°)中,在27.3°具有最大衍射峰值的Y型钛氧基酞菁颜料
G2:在Cu-Kα的特性X射线衍射光谱的布喇格角(2θ±0.2°)中,至少在7.5°、9.9°、12.5°、16.3°、18.6°、25.1°、28.1°的位置处具有特征衍射峰值的羟基镓酞菁颜料
G3:在Cu-Kα的特性X射线衍射光谱的布喇格角(2θ±0.2°)中,至少在7.4°、16.6°、25.5°、28.3°的位置处具有特征衍射峰值的氯代镓酞菁颜料
A1是金红石型氧化钛
A2是锐钛矿型氧化钛
*1是甲基氢化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物(摩尔比1∶1)
*2是甲基氢化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物(摩尔比9∶1)
*3是甲基氢化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物(摩尔比2∶8)
*4是甲基氢化硅氧烷和二乙基硅氧烷的共聚物(摩尔比1∶1)
*5是甲基氢化硅氧烷和甲基乙基硅氧烷的共聚物(摩尔比1∶1)
*6是甲基氢化聚硅氧烷
而且,表中所谓表面处理是指在粒子表面上实施的表面处理中使用的物质。
表中的熔解热、吸水率按下法进行测定。
熔解热的测定条件
测定机:利用岛津制作所的“岛津热流速差示扫描热量计DSC-50”进行测定。
测定条件:在上述测定机上设定测置试样,从室温(24℃)开始测定,以5℃/分升温到200℃,然后以5℃/分冷却到室温。连续进行该操作2次,从第2次升温时熔解的吸热最大面积计算熔解热。
吸水率的测定条件
在70~80℃对作为测定对象的试样进行3~4小时的充分干燥,精密地称其质量。然后,将试样投入到保持在20℃的离子交换水中,经过一定时间后拉出试样,用清洁的布擦去其表面的水,测定质量。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质量增加达到饱和,用初始质量除该最终得到的试样的增加质量(增加部分)后的值作为吸水率。
表中,碳原子数7或7以上的单元结构的比率是指重复单元结构的酰胺键间的碳原子数在7或7以上的重复单元结构的比率(摩尔%)。
评价1(反向显影方式时的评价)
如表3所示组合得到的显影剂和感光体(组合No.1~13),载置在市售的彩色复合机8050(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一ズ(株)社制)改造机(用反向显影方式和下述处理条件改造采用中间转印体的串联式彩色复合机8050(处理速度220mm/sec))上,利用黑色调色剂进行黑白图像评价。利用具有空白部、全黑部的实心图像部、文字图像部的原始图像,连续复印到A4纸上,进行评价。详细地说,开始时及每5000张时,取出评价图像,共计印刷30万张进行评价。下面示出评价项目和评价基准。
评价条件
作为反向显影方式的工艺条件,采用以下条件进行评价。
感光体线速度:220mm/sec
磁刷进入深度(Bsd):0.30mm
显影间隙(Dsd):0.28mm
显影偏压的交流成分(Vac):1.0KVp-p
显影套筒和感光体的圆周速度比(Vs/Vopc):2.0
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500V
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0和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的差(|V0-Vdc|):200V
频率:5KHz
负载:50%的矩形波
图像评价时在室温进行打印。
(1)图像评价
前端部浓度低下
制作30万张时的中间色调图像并评价。
◎:未发现前端部浓度下降的发生,明亮地再现中间色调图像(非常好)
○:明亮地再现中间色调图像,但存在反射浓度不到0.04的前端部浓
度下降(实用上没有问题)。
×:中间色调图像中反射浓度在0.04或0.04以上的前端部浓度
(实用上存在问题)。
灰雾
开始时,对第30万张,利用浓度计RD-918(マクベス社制),用A4纸的反射浓度为0.000时的相对浓度测定灰雾浓度。
◎:不到0.010(非常好)
○:0.010以上,不足0.020(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0.020以上(实用上存在问题)
图像浓度
开始时,对第30万张,利用浓度计RD-918(マクベス社制),用打印纸浓度为0.0时的相对浓度进行测定。
◎:1.3或1.3以上/良好
○:1.0以上,不足1.3/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不到1.0/实用上存在问题
在表3中示出结果。
【表3】
组合No | 显影剂No | 感光体No | 图像评价 | |||
图像浓度 | 灰雾 | 前端部浓度下降 | ||||
1 | 1-BK | 1 | ◎ | ◎ | ○ | 本发明 |
2 | 2-BK | 1 | ◎ | ◎ | ○ | 本发明 |
3 | 3-BK | 1 | ◎ | ◎ | ○ | 本发明 |
4 | 4-BK | 1 | ◎ | ○ | ○ | 本发明 |
5 | 5-BK | 1 | ◎ | ○ | ○ | 本发明 |
6 | 1-BK | 2 | ◎ | ○ | ○ | 本发明 |
7 | 2-BK | 3 | ◎ | ○ | ○ | 本发明 |
8 | 3-BK | 4 | ◎ | ◎ | ○ | 本发明 |
9 | 4-BK | 5 | ◎ | ○ | ◎ | 本发明 |
10 | 5-BK | 6 | ◎ | ○ | ○ | 本发明 |
11 | 6-BK | 1 | ○ | × | × | 比较例 |
12 | 7-BK | 1 | × | ○ | × | 比较例 |
13 | 8-BK | 1 | × | × | × | 比较例 |
从表3可知,在反向显影方式制作的图像评价中,如果使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为Dp50,粒径在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量为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 RH环境下)的组合No.1~10,图像浓度、灰雾、前端部浓度下降等所有评价项目表现出了良好特性,与此相对的是,采用组合No.11的粒径在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量大于8个数%的调色剂时,产生了灰雾和前端部浓度下降。而且,采用含水率比2.0大的调色剂组合No.12,产生了图像浓度下降和前端部浓度下降。采用调色剂的含量比8个数%大,含水率也比2.0大的调色剂组合No.13,产生了图像浓度下降、灰雾和前端部浓度下降。
评价2(平行显影方式中的评价)
在感光体和显影套筒的进行方向平行地进行的平行显影方式中,对评价1进行的评价加以评价。
评价条件
感光体的线速度:220mm/sec
显影套筒的线速度:440mm/sec
其结果是,评价1的本发明和比较例的差别不明显,而且在全部的本发明和比较例中,没有发现前端部浓度下降和灰雾的产生,但和反向显影方式相比,得到了图像浓度降低,浓度不足的电子照相图像。
评价3
如表4所示,把感光体和调色剂(组合No.21~25)加以组合,载置在市售的彩色复合机8050(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一ズ(株)社制)改造机(在反向显影方式和下述处理条件下改造利用中间转印体的串联式全彩色复合机8050(处理速度220mm/sec))上,进行彩色图像评价。采用具有空白部、全黑部以及红、绿、蓝的实心图像部、文字图像部的原始图像,复印到A4纸上,进行评价。详细地说,开始时及每5000张时,共计印刷30万张文字复印图像进行评价。评价项目除评价1中进行的评价项目外,还增加下述颜色再现性和蠕虫状斑点的评价。
评价条件
作为反向显影方式的工艺条件,采用以下条件进行评价。
感光体线速度:220mm/sec
磁刷进入深度(Bsd):0.50mm
显影间隙(Dsd):0.38mm
显影偏压的交流成分(Vac):1.2KVp-p
显影套筒和感光体的圆周速度比(Vs/Vopc):2.3
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550V
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0和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的差(|V0-Vdc|):200V
频率:7KHz
负载:50%的矩形波
图像评价时在室温进行打印。
颜色再现性
采用MacbethColor-Eye7000测定第1张图像和第100张图像的Y、M、C各调色剂的二次颜色(红、蓝、绿)的实心图像部的颜色,采用CMC(2:1)色差公式计算各实心图像的第1张和第100张的色差。
◎:色差在3或3以下(良好)
×:色差比3大(实用上存在问题,不可实用)
蠕虫状斑点
用放大镜(×20)观察1万张时的中间色调图像,观察有无蠕虫状斑点,进行评价。
◎:未见斑点产生。
○:有若干斑点,但没有问题。
×:有斑点。用眼睛看呈波状斑点,实用上存在问题。
在表4中示出结果。
【表4】
组合No. | 调色剂No. | 感光体No. | |||||
图像浓度 | 灰雾 | 前端部浓度下降 | 颜色再现性 | 蠕虫状斑点 | |||
21 | 4-BK~4-C | 1 | ◎ | ◎ | ◎ | ◎ | ◎ |
22 | 5-BK~5-C | 1 | ◎ | ◎ | ◎ | ◎ | ◎ |
23 | 6-BK~6-C | 1 | ○ | × | × | × | × |
24 | 7-BK~7-C | 1 | × | ○ | × | × | ○ |
25 | 8-BK~8-C | 1 | × | × | × | × | × |
从表4可知,有机感光体含有缩合多环系化合物的电荷产生物质,如果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设为Dp50,则粒径在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量在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 RH环境下)的组合No.21和22,在图像浓度、灰雾、前端部浓度下降和蠕虫状斑点的评价中表现良好,也具有良好的颜色再现性。另一方面,采用组合No.23的粒径在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量大于8个数%的调色剂时,产生了灰雾和前端部浓度下降,颜色再现性和蠕虫状斑点也劣化了。采用含水率比2.0大的调色剂组合No.24,图像浓度下降,还产生了前端部浓度下降,颜色再现性也劣化。采用调色剂的含量比8个数%大,含水率也比2.0大的调色剂组合No.25,图像浓度下降、还产生了灰雾和前端部浓度下降,颜色再现性和蠕虫状斑点也劣化了。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包括:
(1)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2)在负载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的显影套筒上,通过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形成显影刷;
(3)使上述显影套筒相对于上述有机感光体的旋转方向在反方向上旋转,同时使上述显影刷和有机感光体接触,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如果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计为Dp50,则上述显影剂包含粒径在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有量在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RH环境下)的调色剂。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上述调色剂是调色剂粒子的50%体积粒径(Dv50)和50%个数粒径(Dp50)的比(Dv50/Dp50)为1.0~1.11,从体积粒径大的计,累积75%体积粒径(Dv75)和从个数粒径大的计,累积75%个数粒径(Dp75)的比(Dv75/Dp75)是1.0~1.10的调色剂。
3.按照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调色剂粒子的50%体积粒径(Dv50)为2~9μm。
4.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上述有机感光体圆筒状的导电性支持体上,通过粘合剂树脂中含有的数均一次粒径3~200nm的N型半导体粒子的中间层,具有感光层。
5.按照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上述N型半导体粒子是氧化钛或者氧化锌。
6.按照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上述N型半导体粒子是氧化钛。
7.按照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上述氧化钛是金红石型氧化钛颜料或者锐钛矿型氧化钛颜料。
8.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感光体和显影套筒间的显影间隙(Dsd)为0.2~0.6mm。
9.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感光体和显影套筒间的显影区域的磁刷进入深度(Bsd)为0~0.8mm。
10.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显影套筒和感光体的圆周速度比(Vs/Vopc)为1.2~3.0。
11.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显影套筒和感光体的圆周速度比(Vs/Vopc)为1.5~2.5。
1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存在下述矩形波,即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0和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的差|V0-Vb|为100~300V,显影偏压的直流成分Vdc为-300V~-650V,显影偏压的交流成分Vac为0.5~1.5kV,频率为3~9kHz,负载为45~70%。
13.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包括:
(a)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b)在负载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的显影套筒上,通过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形成显影刷;
(c)使上述显影套筒相对于上述有机感光体的旋转方向在反方向上旋转,同时使上述显影刷和有机感光体接触,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d)将调色剂图像从上述有机感光体转印至中间转印体上;
(e)对多种不同颜色的每种调色剂均进行上述步骤(a)、(b)、(c)、(d),在中间转印体上重叠多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f)将重叠的多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从上述中间转印体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
其特征在于,如果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计为Dp50,则上述显影剂包含粒径在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有量在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RH环境下)的调色剂。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包括:
(a)在有机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b)在负载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的显影套筒上,通过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形成显影刷;
(c)使上述显影套筒相对于上述有机感光体的旋转方向在反方向上旋转,同时使上述显影刷和有机感光体接触,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d)对多种不同颜色的每种调色剂分别在各自的有机感光体上进行上述步骤(a)、(b)、(c),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e)将多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从各自的有机感光体上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并重叠;
(f)将重叠的多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从上述中间转印体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
其特征在于,如果将调色剂粒子的50%个数粒径计为Dp50,则上述显影剂包含粒径在0.7×(Dp50)或0.7×(Dp50)/以下的调色剂粒子的含有量在8个数%或8个数%以下且含水率为0.1~2.0质量%(30℃,80%RH环境下)的调色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40191/04 | 2004-11-25 | ||
JP2004340191 | 2004-11-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0992A true CN1800992A (zh) | 2006-07-12 |
CN1800992B CN1800992B (zh) | 2010-09-08 |
Family
ID=3592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363732A Active CN1800992B (zh) | 2004-11-25 | 2005-10-27 |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46626B2 (zh) |
EP (1) | EP1662328B1 (zh) |
CN (1) | CN180099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1245B (zh) * | 2008-08-28 | 2012-01-11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2356354A (zh) * | 2009-04-23 | 2012-02-15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
CN104914685A (zh) * | 2014-03-14 | 2015-09-16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体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51118B2 (en) * | 2004-10-27 | 2010-12-14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rganic photoreceptor |
JP2010048847A (ja) * | 2008-08-19 | 2010-03-04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208217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6632790B2 (ja) * | 2014-02-10 | 2020-01-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59861A (en) * | 1995-03-30 | 1997-08-19 | Hitachi Metals, Ltd. | Method of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
US6324365B1 (en) * | 1996-05-30 | 2001-11-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
JP3927693B2 (ja) * | 1998-07-22 | 2007-06-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磁性微粒子分散型樹脂キャリア,二成分系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3768702B2 (ja) * | 1998-10-16 | 2006-04-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10019674A1 (en) * | 2000-01-21 | 2001-09-06 | Masao Asano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image forming |
US6472113B2 (en) * | 2000-04-18 | 2002-10-29 | Konica Corporation | Electrophotorecep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cartridge |
JP2002244336A (ja) * | 2001-02-22 | 2002-08-30 | Konica Corp |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と画像形成方法 |
US6689522B2 (en) * | 2001-04-26 | 2004-02-10 | Konica Minolta Technosearch Co., Ltd. |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toner |
JP4020295B2 (ja) | 2001-12-14 | 2007-12-1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951702B2 (en) * | 2002-05-31 | 2005-10-04 | Konica Corporation | Toner for developing static imag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EP1669812A3 (en) * | 2004-11-26 | 2010-04-21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7473509B2 (en) * | 2004-11-26 | 2009-01-0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7459256B2 (en) * | 2005-01-21 | 2008-12-02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2005
- 2005-10-25 EP EP05109956A patent/EP1662328B1/en active Active
- 2005-10-26 US US11/259,219 patent/US7846626B2/en active Active
- 2005-10-27 CN CN2005101363732A patent/CN1800992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1245B (zh) * | 2008-08-28 | 2012-01-11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2356354A (zh) * | 2009-04-23 | 2012-02-15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
CN102356354B (zh) * | 2009-04-23 | 2013-08-07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
CN104914685A (zh) * | 2014-03-14 | 2015-09-16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体 |
CN104914685B (zh) * | 2014-03-14 | 2019-11-1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感光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46626B2 (en) | 2010-12-07 |
EP1662328A2 (en) | 2006-05-31 |
EP1662328A3 (en) | 2009-03-11 |
CN1800992B (zh) | 2010-09-08 |
US20060110675A1 (en) | 2006-05-25 |
EP1662328B1 (en) | 2012-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1818C (zh) | 调色剂和成像方法 | |
CN1289973C (zh) | 调色剂 | |
CN1885180A (zh) | 图像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 | |
CN1113274C (zh) | 静电像显影用调色剂和成象方法及工艺盒总成 | |
CN1117294C (zh) | 电子照相用载体,双组份型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 |
CN1456942A (zh) | 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外部添加剂、电子照相显影剂及成像设备 | |
CN1664708A (zh) |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 |
CN1752855A (zh) | 调色剂 | |
CN1800992A (zh) |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338664A (zh) | 磁性调色剂 | |
CN1818801A (zh) | 调色剂和使用其的成像方法 | |
CN101034264A (zh) | 图像承载部件和使用其的成像方法以及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 |
CN1619433A (zh) | 调色剂盒、深色青调色剂、浅色青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 |
CN1577125A (zh) | 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 |
CN1550919A (zh) | 磁性载体及双组分显影剂 | |
CN1178105C (zh) | 处理盒和电摄影装置 | |
CN1472605A (zh) | 调色剂盒、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40754A (zh) | 成像设备、成像方法及处理盒 | |
CN1527144A (zh) | 青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577120A (zh) | 非磁性调色剂 | |
CN1527141A (zh) | 调色剂和双组分显影剂 | |
CN1577117A (zh) | 调色剂 | |
CN101063834A (zh) | 静电潜影承载体和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处理盒 | |
CN1362643A (zh) | 色调剂,成象方法和操作盒 | |
CN1179247C (zh) | 色调剂和成像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