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3276A - 全固体电池 - Google Patents

全固体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3276A
CN111213276A CN201880066587.2A CN201880066587A CN111213276A CN 111213276 A CN111213276 A CN 111213276A CN 201880066587 A CN201880066587 A CN 201880066587A CN 111213276 A CN111213276 A CN 111213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material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active
solid
solid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65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野良平
吉冈充
伊藤彰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13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3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Phosphates containing plural metal, or metal and amm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15/00Lithium compounds
    • C01D15/02Oxides;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15/00Compounds of gallium, indium or thallium
    • C01G15/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gallium, indium, or thallium,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5/00Compounds of zirconium
    • C01G25/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zirconium,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1/00Compounds of vanadium
    • C01G31/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vanadium,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3/00Compounds of niobium
    • C01G33/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niobium,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5/00Compounds of tantalum
    • C01G35/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tantalum,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08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30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 C01P2002/34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perovskite-type (AB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8Solid electrolytes inorganic
    • H01M2300/0071Oxides
    • H01M2300/0074Ion conductive at high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全固体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60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方作为固体电解质。

Description

全固体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体电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可靠性及安全性优异的电池已知全固体电池。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全固体电池,包含具有LISICON(钠超离子导体)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P.G.Bruce et.Al.,J.solid state chem.,44(1982),354-365.
发明内容
近年来,对提高全固体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期望越来越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全固体电池。
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具备:正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和设在正极和负极物质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60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方作为固体电解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全固体电池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然而,下述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共烧成型全固体电池1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所示,具备:正极11、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12和固体电解质层13。固体电解质层13设在负极12上。具体地,固体电解质层13设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固体电解质层13与负极12接触。正极11设在固体电解质层13上。正极11与固体电解质层13接触。即固体电解质层13由正极11与负极12夹持。正极11及负极12通过烧结分别与固体电解质层13接合。即正极11、固体电解质层13及负极12是一体烧结体。
(正极11)
正极11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作为优选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可举出,例如具有钠超离子导体型结构的含锂磷酸化合物粒子、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磷酸化合物粒子、含锂层状氧化物粒子、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含锂氧化物粒子等。作为优选使用的具有钠超离子导体型结构的含锂磷酸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举出Li3V2(PO4)3等。作为优选使用的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磷酸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举出Li3Fe2(PO4)3、LiMnPO4等。作为优选使用的含锂层状氧化物粒子的具体例子可举出LiCoO2、LiCo1/3Ni1/3Mn1/3O2等。作为优选使用的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含锂氧化物的具体例子可举出LiMn2O4、LiNi0.5Mn1.5O4、Li4Ti5O12等。其中,在下述的使用负极活性物质及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本实施方式中,更优选使用LiCoO2、LiCo1/3Ni1/3Mn1/3O2等含锂层状氧化物。此外,可以仅使用这些正极活性物质粒子中的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
正极11还可以包含固体电解质。包含在正极11的固体电解质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包含与后述固体电解质层13中所包含的固体电解质同种的固体电解质。
正极11除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以外,还可以包含例如导电助剂和/或烧结助剂等。
作为优选使用的导电助剂可举出,例如Ag、Au、Pd、Pt、Cu、Sn等金属材料和/或乙炔黑、科琴黑、Super P(注册商标)、VGCF(注册商标)等碳纳米管等的碳材料等。
作为优选使用的烧结助剂,优选使用包含Li、M及O(M是除Li及O以外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物质,即Li、M(M是除Li及O以外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复合氧化物。烧结助剂更优选包含Li、B及O的物质,即包含Li及B的复合氧化物。作为包含Li及B的复合氧化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Li3BO3、Li4B2O5、LiBO2、Li2+XC1-XBXO3(0<X<1)等。
此外,在本发明中,正极可以由正极活性物质层构成,也可以由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层叠体构成。
(负极12)
负极12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60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负极活性物质层优选包含65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更优选包含70体积%以上。负极活性物质层例如可以仅由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构成。
负极活性物质层所包含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优选为由化学式(Li[3-ax+(5-b)y]Ax)(V(1-y)By)O4(A是选自由Na、K、Mg、Ca、Al、Ga、Zn、Fe、Cr及C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B是选自由Zn、Al、Ga、Si、Ge、Sn、P、As、Ti、Mo、W、Fe、Cr及C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0≤x≤1.0、0≤y≤0.6,a是A的化合价,b是B的化合价)表示的氧化物。在上述化学式中,优选为0≤x≤0.2、0.1≤y≤0.4。通过使0.1≤y,能够提高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发挥功能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的利用率。另外,通过使y≤0.4,能够提高初始可逆容量。
负极活性物质层除上述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以外,还可以包含导电助剂和/或烧结助剂。
作为优选使用的导电助剂可举出,例如Ag、Cu、Ni、Sn等金属材料和/或碳纳米纤维、乙炔黑、科琴黑等碳材料等。其中,更优选使用Ag和/或碳材料。这是因为Ag和/或碳材料在烧结时难以与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发生副反应。
作为优选使用的烧结助剂可举出Li相对于B的摩尔比(Li/B)为2.0以上的硼、锂复合氧化物。
作为优选使用的烧结助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Li3BO3、B2O3、Li2.4Al0.2BO3、Li2.2C0.8B0.2O3、Li4B2O5等。
此外,在本发明中,负极可以由负极活性物质层构成,也可以由集电体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层叠体构成。
(固体电解质层13)
固体电解质层13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的至少一方作为固体电解质。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层所包含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可举出,例如由化学式(Li[3-ax+(5-b)y]Ax)(V(1-y)By)O4(A是选自由Na、K、Mg、Ca、Al、Ga、Zn、Fe、Cr及C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B是选自由Zn、Al、Ga、Si、Ge、Sn、P、As、Ti、Mo、W、Fe、Cr及C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0≤x≤1.0、0≤y≤0.6,a是A的化合价,b是B的化合价)表示的氧化物。在上述化学式中,优选为0≤x≤0.2、0.1≤y≤0.4。
作为优选使用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Li3.2(V0.8Si0.2)O4、Li3.4(V0.6Si0.4)O4、Li3.2(V0.8Ge0.2)O4、Li3.5(Ge0.5P0.5)O4、Li3.5(P0.5Si0.5)O4、(Li3.3Al0.03)(V0.6Si0.4)O4等。
作为具有石榴石型结构的氧化物可举出,例如由组成式(Li[7-ax-(b-4)y]Ax)La3Zr(2-y)ByO12(A是选自由Ga、Al、Mg、Zn及Sc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B是选自由Nb、Ta、W、Te、Mo及Bi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0≤x≤0.5、0≤y≤2.0,a是A的化合价,b是B的化合价)表示的固体电解质。
作为优选使用的具有石榴石型结构的氧化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Li6.4Ga0.05Al0.15)La3Zr2O12、(Li6.4Al0.2)La3Zr2O12、(Li6.4Ga0.15Sc0.05)La3Zr2O12、Li6.75La3(Zr1.75Nb0.25)O11、(Li6.45Al0.1)La3(Zr1.75Nb0.25)O12、(Li6.175Al0.1)La3(Zr1.475Ta0.105Bi0.42)O12、Li6.6La3(Zr1.6Ta0.4)O12等。
固体电解质层13还可以包含除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和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以外的其他成分。其他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分别与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和含有Li及B的化合物共烧成时不发生副反应的成分。作为优选使用的其他成分可举出,例如含有Li及B的化合物、ZrO2、Al2O3、Li-Zr-O系化合物、Li-Al-O系化合物、La2Zr2O7等。
如在上面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的全固体电池1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60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且固体电解质层13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的至少一方作为固体电解质。因此,如从下述实施例及比较例可以看出,全固体电池1具有高能量密度。作为其理由,可以认为是: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发挥功能,且由于离子电导率高,所以无需另外添加固体电解质,能够提高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另外,可以认为以下内容也是其理由之一:由于固体电解质层13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的至少一方作为固体电解质,所以能够提高负极活性物质层所包含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的电荷迁移率。
(全固体电池1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全固体电池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对活性物质粒子和固体电解质适当地混合溶剂、树脂等,制备糊剂。通过将糊剂涂布在片材上并使其干燥,形成用于构成正极11的第一生料片材。
通过对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适当地混合溶剂、树脂等,制备糊剂。通过将糊剂涂布在片材上并使其干燥,形成用于构成负极12的第二生料片材。
此外,可以使第一及第二生料片材包含导电助剂和/或烧结助剂等。
通过对固体电解质适当地混合溶剂、树脂等,制备糊剂。通过将糊剂涂布在片材上并使其干燥,制作用于构成固体电解质层13的第三生料片材。
接下来,通过适当地层叠第一至第三生料片材,制作层叠体。可以对制作的层叠体进行压制。作为优选压制方法,可举出等静压法等。
然后,通过烧结层叠体,能够得到全固体电池1。
下面,根据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并且在不改变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修改并实施。
(比较例1)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备〕
称量包含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镓(Ga2O3)、氧化铝(Al2O3)、氢氧化镧(La(OH)3)和氧化锆(ZrO2)的原料,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下述表1所示的组成。接下来,加入水,封入到100ml的聚乙烯制塑料钵中,并在钵架上以150rpm旋转16小时,混合原料。另外,考虑到烧结时缺乏Li,相对于目标组成,过量加入了3质量%的作为Li源的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
接下来,在得到的浆料干燥后,在900℃下预烧成五小时。接下来,向得到的预烧成产物添加甲苯-丙酮的混合溶媒,用星式球磨机粉碎6小时,得到具有表1所示的组成的固体电解质粉末。
接下来,得到的固体电解质粉末、丁醛树脂和醇以200:15:140重量比混合后,在80℃的热板上除醇,得到由成为粘合剂的丁醛树脂包覆的混合粉末。
接下来,利用片剂成型机以90MPa压制丁醛树脂包覆的混合粉末,成型为片状。通过将得到的片剂在氧气气氛中加热至500℃,除去丁醛树脂。然后,在空气气氛中在750℃~1200℃下烧成三小时。然后,通过降温至室温后对表面进行抛光,得到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固体电解质的烧结片剂。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和五氧化二钒(V2O5),使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组成为下述表1所示的组成。接下来,加入水,封入到100ml的聚乙烯制塑料钵中,并在钵架上以150rpm旋转16小时,混合原料。
接下来,得到的浆料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在800℃下预烧成五小时。
接下来,向得到的预烧成粉末添加醇,封入到100ml的聚乙烯制塑料钵中,在钵架上以150rpm旋转16小时,进行粉碎。然后,粉碎粉在900℃下烧成五小时。
接下来,向得到的烧成粉添加甲苯-丙酮的混合溶媒,利用星式球磨机粉碎六小时并使其干燥,从而作成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通过向上述制作的负极活性物质粉末和作为导电助剂的Ag加入醇、粘合剂并混揉,制备负极合材(负极配合材料)糊剂。将此负极合材糊剂涂布在上述制作的烧结片剂上并使其干燥。然后,加热至400℃并除去粘合剂后,通过在750℃~800℃下进行热处理三小时,在烧结片剂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
接下来,在烧结片剂的另一个主表面上粘贴金属Li作为对电极兼参比电极,并用2032型纽扣电池壳密封,由此制作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8)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五氧化二钒(V2O5)和氧化硅(SiO2),使负极活性物质的组成为下述表1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9)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五氧化二钒(V2O5)和氧化锗(GeO2),使负极活性物质的组成为下述表1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0)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五氧化二钒(V2O5)和二氧化钛(TiO2),使负极活性物质的组成为下述表1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1)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五氧化二钒(V2O5)和氧化磷(P2O5),使负极活性物质的组成为下述表1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2)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铝(Al2O3)、五氧化二钒(V2O5)和氧化硅(SiO2),使负极活性物质的组成为下述表1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评价)
以相当于0.05It的电流密度并在0.3V~3.0V(vs.Li/Li+)的电位范围,对实施例1~实施例12及比较例1中制作的全固体电池进行了恒电流放电测试。结果,通过将求得的初始可逆电量除以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计算出初始可逆容量。另外,以负极活性物质中的V进行二电子反应时的容量作为理论容量,通过将上述初始可逆容量除以理论容量计算出利用率。
Figure BDA0002447846830000121
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使用具有βII-Li3VO4型晶体结构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比较例1中,初始可逆容量过低,几乎不能进行充放电。
另一方面,在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60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并且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的实施例1~实施例12中,得到了高的初始可逆容量及利用率。
(比较例2)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锗(GeO2)、氧化铝(Al2O3)和氧化磷(P2O5),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比较例3)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氢氧化镧(La(OH)3)和二氧化钛(TiO2),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3)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氢氧化镧(La(OH)3)、氧化锆(ZrO2)和氧化钽(Ta2O5),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4)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铝(Al2O3)、氢氧化镧(La(OH)3)和氧化锆(ZrO2),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5)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镓(Ga2O3)、氧化钪(Sc2O3)、氢氧化镧(La(OH)3)及氧化锆(ZrO2),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6)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氢氧化镧(La(OH)3)、氧化锆(ZrO2)和氧化铌(Nb2O5),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7)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铝(Al2O3)、氢氧化镧(La(OH)3)、氧化锆(ZrO2)和氧化铌(Nb2O5),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8)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铝(Al2O3)、氢氧化镧(La(OH)3)、氧化锆(ZrO2)和氧化铋(Bi2O3),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19)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锗(GeO2)和氧化磷(P2O5),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0)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硅(SiO2)和氧化磷(P2O5),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1)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五氧化二钒(V2O5)和氧化硅(SiO2),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2)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称量氢氧化锂一水和物(LiOH·H2O)、氧化镓(Ga2O3)、氧化铝(Al2O3)、氢氧化镧(La(OH)3)、氧化锆(ZrO2)、五氧化二钒(V2O5)、氧化硅(SiO2)和氧化硼(B2O3),使固体电解质的组成为如下述表2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评价)对于在实施例13至实施例22及比较例2、比较例3中制作的全固体电池进行与实施例1等同样的评价,计算出初始可逆容量及利用率。
Figure BDA0002447846830000191
此外,在表2中,(Li6.4Ga0.05Al0.15)La3Zr2O12是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固体电解质,(Li3.2(V0.8Si0.2)O4是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固体电解质。
从表2中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固体电解质具有NASICON型晶体结构的比较例2和固体电解质具有钙钛矿型晶体结构的比较例3中,初始可逆容量过低,几乎难以进行充放电。
另一方面,在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或者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的实施例13~22中,得到了高的初始可逆容量及利用率。
(实施例23)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不使用导电助剂,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4)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19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19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不使用导电助剂,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评价)
对在实施例23~实施例24中制作的全固体电池也进行了与实施例1等同样的评价,计算出初始可逆容量及利用率。
Figure BDA0002447846830000221
从表3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仅由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构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初始可逆容量及利用率。
(实施例25)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使负极活性物质及导电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6)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作为烧结助剂使用Li3BO3,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7)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作为导电助剂使用碳纳米纤维(VGCF(注册商标)),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8)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7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29)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作为烧结助剂使用B2O3,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30)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作为烧结助剂使用LiBO2,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31)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作为烧结助剂使用Li2.4Al0.2BO3,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32)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作为烧结助剂使用Li2.2C0.8B0.2O3,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实施例33)
〔固体电解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固体电解质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粉末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负极活性物质粉末。
〔全固体电池的制作〕
作为烧结助剂使用Li4B2O5,使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烧结助剂的配比为表4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全固体电池。
(评价)
对在实施例25~实施例33中制作的全固体电池也进行了与实施例1等同样的评价,计算出初始可逆容量及利用率。
Figure BDA0002447846830000281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即使在负极活性物质层添加了导电助剂和/或烧结助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初始可逆容量及利用率。另外,从实施例29~实施例33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使用Li相对于B的摩尔比(Li/B)为2.0以上的烧结助剂,能够实现更优异的初始可逆容量。
本实施方式的全固体电池具备:正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以及设在正极和负极物质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60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方作为固体电解质。在这种情况下,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发挥功能,并且即使不向负极活性物质中另外添加固体电解质也能够进行充放电。因此,能够增加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发挥功能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的含量。从而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能量密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体电解质是指离子电导率为1×10-5S/cm以上的物质。
在本实施方式的全固体电池中,负极活性物质层所包含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优选由化学式(Li[3-ax+(5-b)y]Ax)(V(1-y)By)O4(A是选自由Na、K、Mg、Ca、Al、Ga、Zn、Fe、Cr及C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B是选自由Zn、Al、Ga、Si、Ge、Sn、P、As、Ti、Mo、W、Fe、Cr及C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0≤x≤1.0、0≤y≤0.6,a是A的化合价,b是B的化合价。)表示的氧化物。
在上述化学式中,优选为0≤x≤0.2、0.1≤y≤0.4。
在本实施方式的全固体电池中,优选负极活性物质层还包含导电助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全固体电池中,优选负极活性物质层还包含烧结助剂。

Claims (5)

1.一种全固体电池,具备:
正极;
负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
固体电解质层,设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物质层之间,
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60体积%以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石榴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及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方作为固体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所包含的具有LISICON型晶体结构的氧化物是由化学式(Li[3-ax+(5-b)y]Ax)(V(1-y)By)O4表示的氧化物,其中,A是选自由Na、K、Mg、Ca、Al、Ga、Zn、Fe、Cr及Co组成的组的少一种元素,B是选自由Zn、Al、Ga、Si、Ge、Sn、P、As、Ti、Mo、W、Fe、Cr及C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0≤x≤1.0、0≤y≤0.6,a是A的化合价,b是B的化合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在所述化学式中,0≤x≤0.2、0.1≤y≤0.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还包含导电助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还包含烧结助剂。
CN201880066587.2A 2017-11-13 2018-11-08 全固体电池 Pending CN1112132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8081 2017-11-13
JP2017-218081 2017-11-13
PCT/JP2018/041428 WO2019093403A1 (ja) 2017-11-13 2018-11-08 全固体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3276A true CN111213276A (zh) 2020-05-29

Family

ID=66438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587.2A Pending CN111213276A (zh) 2017-11-13 2018-11-08 全固体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59213A1 (zh)
EP (1) EP3713000A4 (zh)
JP (1) JP6992818B2 (zh)
CN (1) CN111213276A (zh)
WO (1) WO20190934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3599A1 (en) * 2019-08-06 2021-02-11 Rhodia Operations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a garnet-type inorganic material
JP6803451B1 (ja) 2019-12-13 2020-12-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804625B1 (ja) 2019-12-17 2020-12-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粉末、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857752B1 (ja) 2020-01-09 2021-04-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WO2021145312A1 (ja) * 2020-01-16 2021-07-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固体電池
JP7306492B2 (ja) * 2020-01-16 2023-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固体電池
WO2021162128A1 (ja) * 2020-02-12 2021-08-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固体電池
JP6935526B2 (ja) 2020-02-26 2021-09-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21187443A1 (ja) * 2020-03-16 2021-09-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固体電池
JP6861870B1 (ja) 2020-04-14 2021-04-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粒子、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980053B2 (ja) 2020-05-07 2021-1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前駆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前駆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7471903B2 (ja) 2020-05-07 2024-04-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21241429A1 (ja) * 2020-05-25 2021-12-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固体電池
JP6964724B1 (ja) 2020-06-29 2021-11-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正極活物質用前駆体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7233402B2 (ja) 2020-07-06 2023-03-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正極活物質用前駆体、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5885398A (zh) 2020-08-24 2023-03-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锂二次电池
JP6923730B1 (ja) 2020-09-04 2021-08-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976392B1 (ja) 2020-09-04 2021-1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20240010518A1 (en) 2020-11-17 2024-01-1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lithium metal composite oxide
JP6930015B1 (ja) 2020-11-19 2021-09-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前駆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6529548A (zh) 2020-11-24 2023-08-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JP7118187B1 (ja) 2021-02-03 2022-08-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20220293927A1 (en) * 2021-03-03 2022-09-15 U.S. Army Combat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Command,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Electrolyte and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JP7116267B1 (ja) 2021-03-16 2022-08-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金属複合化合物、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属複合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7043988A (zh) 2021-03-31 2023-11-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金属负极及锂二次电池
JP7061719B1 (ja) 2021-10-28 2022-04-28 東邦チタニウム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粉末
WO2023181536A1 (ja) * 2022-03-25 2023-09-28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WO2023238496A1 (ja) * 2022-06-06 2023-1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ナジウム酸化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0401A (ja) * 2007-12-19 2009-07-30 Gs Yuasa Corporation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2760860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负极、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和锂空气电池
JP2013037992A (ja) * 2011-08-10 2013-02-21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固体電解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02855A (ja) * 2012-06-15 2014-01-09 Toyota Motor Corp 電極合材の製造方法
JP2015011829A (ja) * 2013-06-27 2015-0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5375027A (zh) * 2014-08-07 2016-03-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和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CN105958116A (zh) * 2015-03-09 2016-09-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包含纳米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7183115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5323B2 (ja) * 2007-11-26 2011-08-10 ナ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038621B1 (ko) * 2013-02-14 2019-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체이온전도체, 이를 포함하는 고체전해질,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165546B2 (ja) * 2013-08-09 2017-07-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固体電解質および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7895056A (zh) * 2016-02-01 2024-04-16 密执安州立大学董事会 固态电池的分段式电池单元架构
JP2017188441A (ja) * 2016-03-31 2017-10-1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全固体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固体電解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全固体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並びに全固体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固体電解質の製造方法
WO2018059492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液体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0401A (ja) * 2007-12-19 2009-07-30 Gs Yuasa Corporation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2760860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负极、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和锂空气电池
JP2013037992A (ja) * 2011-08-10 2013-02-21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固体電解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02855A (ja) * 2012-06-15 2014-01-09 Toyota Motor Corp 電極合材の製造方法
JP2015011829A (ja) * 2013-06-27 2015-0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5375027A (zh) * 2014-08-07 2016-03-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和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CN105958116A (zh) * 2015-03-09 2016-09-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包含纳米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7183115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92818B2 (ja) 2022-01-13
EP3713000A4 (en) 2021-10-20
US20200259213A1 (en) 2020-08-13
EP3713000A1 (en) 2020-09-23
JPWO2019093403A1 (ja) 2020-06-18
WO2019093403A1 (ja)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2818B2 (ja) 全固体電池
CN111033858B (zh) 共烧成型全固体电池
JP6904422B2 (ja) 固体電解質及び全固体電池
JP6672848B2 (ja) ガーネット型又はガーネット型類似の結晶構造を有するリチウムイオン伝導性酸化物セラミックス材料
JP6164812B2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EP3413388B1 (en) Solid electrolyte and all-solid-state battery
Yu et al. High-temperature chemical stability of Li1. 4Al0. 4Ti1. 6 (PO4) 3 solid electrolyte with various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
JP6242620B2 (ja) 全固体電池
CN108886145B (zh) 非晶相氧化物基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011778B2 (en) Solid-state electrolyte and all-solid-state battery
WO2019102762A1 (ja) 負極材料、負極及び電池
JP7306493B2 (ja) 固体電池
CN114930595A (zh) 固体电池
WO2013100002A1 (ja) 全固体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68690B2 (ja) セラミック正極−固体電解質複合体
CN111052480B (zh) 固体电解质材料、固体电解质层及全固体电池
WO2024096113A1 (ja) 電池及び積層体
WO2022186087A1 (ja) 固体電池
WO2013175992A1 (ja) 全固体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