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7066C - 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7066C
CN100407066C CN2004100954514A CN200410095451A CN100407066C CN 100407066 C CN100407066 C CN 100407066C CN 2004100954514 A CN2004100954514 A CN 2004100954514A CN 200410095451 A CN200410095451 A CN 200410095451A CN 100407066 C CN100407066 C CN 1004070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eristome
developer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954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7650A (zh
Inventor
细川浩
三瓶敦史
木村祥之
长岛弘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7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7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0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06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2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a peelable sealing fil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可靠性的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其中,即使将预装有显影剂的显影装置装运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内部,显影剂也不会洒落到显影装置的外部。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的色粉传输部通过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开口部直至显影装置用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和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相邻空间,直至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内的显影装置、一种包括这种显影装置的处理盒、一种设备单元和该成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装运在成像设备主体中并且在其内部容纳有显影剂的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其复合机中,日本公开申请文献No.H10-123837(第2页,图6)披露了一种常规手段:将预先装有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内部,在这种状态下装运显影装置,其目的是简化工厂装运时的包装系统,并简化用户在收到设备后执行的拆包工作。特别地,当服务人员或用户自己在他/她碰巧所处的地点如安装地点打开成像设备包装时,将显影剂装入显影装置或装入处理盒内的工作就成为拆包人员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装运工作在显影剂预先装入显影装置的情况下进行。装运过程中将显影剂预装到显影装置中或处理盒中的动作在本发明中被恰当地称为“预装”。
此外,将显影装置或处理盒与成像设备器主体分开包装时,拆包人员的拆包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包装成本或运输成本会上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显影装置或处理盒被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内部且与成像设备主体一起包装以进行装运。
另一方面,上述日本公开申请文献No.H10-12387披露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显影辊的表面覆盖有快门或类似物,这样在将显影剂预装到显影装置内时,容纳在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不会从面对着感光鼓且露出部分显影辊的开口中漏出。
然而,在传统成像设备中,预装在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有时会由于在装运成像设备与将其运输给用户之间作用于成像设备的冲击或类似力而洒在成像设备主体内部。如上所述,如果包含在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洒在设备外面,会出现例如成像设备主体内部被污染、损害其内各种部件的功能、以及不能保证用以执行显影过程的显影剂的必要量的问题,由此导致输出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在提供一台可靠性高的成像设备时,不能忽略这些问题。
如上述日本公开申请文献No.H10-123837所披露,即使对于在显影装置内的显影辊表面用快门或类似物密封的成像设备内,这些问题仍可能会出现。换句话说,包含在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可能会通过装置主体的色粉传输部洒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内部,该色粉传输部与显影装置的色粉补充部连接。详情如下。
特别地,为了获取使用寿命长的显影装置以及为了其它的一些目的,许多成像设备包括一种把色粉供入显影装置的色粉传输部。在这种成像设备内,色粉从装置主体的色粉传输部传输到显影装置的色粉补充部。显影装置的色粉补充部通过开口部与装有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连通。传输到色粉补充部的色粉随后被供应到显影剂容器中。
这里,显影装置的色粉补充部与装置主体的色粉传输部被构造成可使它们自由地相互接触和分离。此外,色粉补充部和色粉传输部内分别安装有快门,这些快门在把显影装置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下显影装置的同时可打开或关闭。当将显影装置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时,色粉补充部与色粉传输部被连接起来,这两个部分的快门就打开,使得色粉可以从色粉传输部补充到色粉补充部中。另一方面,当从装置主体上拆下显影装置时,色粉补充部与色粉传输部分离,两者的快门就关闭,从而避免了色粉从色粉传输部洒出以及显影剂从色粉补充部洒出。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成像设备内,在包装其内部安装有显影装置的成像设备时和装运这个包装时,显影装置的色粉补充部与装置主体的色粉传输部就连接在一起,而且两者的快门都打开。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当在装运过程中预装显影剂时,容纳在显影装置内部的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由于运输过程中作用于显影装置的冲击而通过色粉补充部从开口部流回到色粉传输部并且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在这些设备中,即使其内预装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装运在成像设备主体内,显影剂也不会洒落到显影装置的外部。
依据本发明,一种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粉补充部,该色粉补充部与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内部的色粉传输部连接,并通过开口部与显影剂容器连通;密封件,用于密封开口部直至显影装置用在成像设备主体上。
依据本发明,成像设备主体部分安装有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色粉补充部,其与成像设备主体内部的色粉传输部连接,并通过开口部与显影剂容器连通;和密封件,用于密封开口部直至显影装置用在成像设备主体上。
依据本发明,显影装置与图像支承体集成在处理盒中,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上。该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色粉补充部,其与成像设备主体内部的色粉传输部连接,并通过开口部与显影剂容器连通;和密封件,用于密封开口部直至显影装置用在成像设备主体上。
依据本发明,成像设备主体安装有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
依据本发明,一种设备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并且安装有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色粉补充部,其与成像设备主体内部的色粉传输部连接,还通过开口部与显影剂容器连通;和密封件,用于密封开口部直至显影装置用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图像支承体、用于给该图像支承体的顶部充电的充电部、用于将形成在图像支承体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转印接收材料上的转印部以及用于清除图像支承体的清除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显影装置结合。
依据本发明,成像设备主体配备有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且安装有显影装置的设备单元。该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粉补充部,其与成像设备主体内部的粉传输部连接,还通过开口部与显影剂容器连通;和密封件,用于密封开口部直至显影装置用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图像支承体、用于给该图像支承体的顶部充电的充电部、用于将形成在图像支承体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转印接收材料上的转印部以及用于清除图像支承体的清除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显影装置结合。
依据本发明,一种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一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和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所述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优选地,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依据本发明,一种成像设备的主体安装有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一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以及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所述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优选地,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依据本发明,一种处理盒用于具有图像支承体和显影装置的成像设备,其中,显影装置与成像设备主体相结合,且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所述处理盒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一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以及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所述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优选地,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依据本发明,一种成像设备包括:主体,安装有具有图像支承体和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其中,所述显影装置与所述图像支承体相结合,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以及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所述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优选地,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附图说明
自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整体构造的图;
图2是剖视图,示出了成像设备的图像生成部的结构;
图3是透视图,示出了安装在成像设备内部的色粉瓶的外观;
图4是透视图,示出了色粉瓶安装在瓶存储器中的状态;
图5是透视图,示出了色粉瓶安装在色粉传输部中的状态;
图6是示出色粉瓶安装在色粉传输部中的透视图;
图7是透视图,示出了显影装置与成像设备中的色粉传输部相连接的状态;
图8是剖视图,示出了显影装置与色粉传输部相连接的状态;
图9是透视图,示出了在装运时显影装置安装到成像设备内部的状态;以及
图10是剖视图,示出了显影装置包括在成像设备内部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附图中,相似附图标记标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因此重复说明被简略或省略。
首先,利用图1和图2描述整个成像设备的构成和操作。
图1是示出了作为成像设备的打印机的结构示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的图像生成部的放大示图。如图1所示,分别提供颜色(黄、品红、青和黑)的图像生成部6Y、6M、6C、6K被设置为面向中间转印单元15的中间转印带8。如图2所示,供应黄色的图像生成部6Y包括作为图像支承体的感光鼓1Y、布置在感光鼓1Y外周的充电部4Y、显影装置5Y、清除部2Y、中和部(未示出)等。此外,在感光鼓1Y上执行图像生成过程(例如充电过程、曝光过程、显影过程、转印过程、清除过程等),从而在感光鼓1Y上形成黄色图像。
另外三个图像生成部6M、6C、6K具有与提供黄色的图像生成部6Y基本相同的结构,不同的是它们所采用的色粉颜色不同,从而形成提供各色粉色的图像。因此,关于这三个图像生成部6M、6C、6K的说明就省略了,只描述提供黄色的图像生成部6Y。
组成图像生成部6Y的感光鼓1Y、充电部4Y、显影部5Y和清除部2Y分别具有这种构造,其中,它们能相对于成像设备主体100可拆卸地安装。当它们到达使用极限时可以用新部件来替换它们。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尽管组成图像生成部6Y的感光鼓1Y、充电部4Y、显影部5Y和清除部2Y是各自独立的单元,但可将它们集成起来以使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00中。
如图2所示,感光鼓1Y在驱动部(未示出)的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充电部4Y的位置,感光鼓1Y的表面被均匀充电(充电过程)。此后,感光鼓1Y的表面到达从曝光装置7发射出的激光束L的辐射位置,通过在此位置执行曝光扫描形成提供黄色图像的静电潜像(曝光进程)。然后,感光鼓1Y的表面到达面向显影装置5Y的位置,在此位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提供黄色图像的色粉图像(显影过程)。
然后,感光鼓1Y的表面到达面向中间转印带8和第一转印偏压辊9Y的位置,在这一位置转印,感光鼓1Y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第一转印过程)。此时,还有少量未转印的色粉仍留在感光鼓1Y上。接着,感光鼓1Y的表面到达面向清除部2Y的位置,在这一位置,残留在感光鼓1Y上的未转印色粉被回收(清除过程)。
最后,感光鼓1Y的表面到达面向中和部(未示出)的位置,在这一位置,感光鼓1Y上的残留潜像被清除。
这样,在感光鼓1Y上生成图像的流程就完成了。
按照与黄色图像生成部6Y类似的方式,在其它图像生成部6M、6C和6K上执行上述图像生成过程。特别地,基于图像信息的激光束L从设在图像生成部下方的曝光部7辐射到各图像生成部6M、6C和6K的感光鼓上,其位于。特别地,在曝光部7内,光源发射激光束L,接着该激光束L在被一旋转驱动多边形棱镜扫描的同时经由一系列光学元件辐射到感光鼓上。此后,经过显影过程形成在各感光鼓上的不同颜色色粉图像依次叠加在另一颜色色粉图像的顶部上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从而,彩色图像就在中间转印带8上形成了。
这里,中间转印单元15包括:中间转印带8、四个第一转印偏压辊9Y、9M、9C和9K,第二转印支撑辊12,清除支撑辊13,张紧辊14、中间转印清除部10等。中间转印带8经由三个辊12至14伸展并支撑,且受其中一个辊(例如,辊12)的旋转驱动沿图1中箭头方向无边运动。通过使中间转印带8插入到第一转印偏压辊和感光鼓1Y、1M、1C和1K之间,四个第一转印偏压辊9Y、9M、9C和9K中的每一个都形成第一转印辊隙。第一转印偏压辊9Y、9M、9C和9K受到一种极性与色粉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然后,转印带8沿着箭头方向行进并依次穿过各个第一转印偏压辊9Y、9M、9C和9K的第一转印辊隙。结果,各感光鼓1Y、1M、1C和1K上的不同颜色色粉图像叠加在另一颜色色粉图像的顶部上并在中间转印带8上进行第一转印。
然后,叠印有不同颜色的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8到达与第二转印辊19相对的位置上。此时,由于中间转印带8插入到第二转印支撑辊12和第二转印辊19之间,第二转印支撑辊12就形成了第二转印辊隙。第二转印辊隙将转印接收元件P传输到这一位置,使得中间转印带8上的四个色粉图像中的每一都转印到转印接收元件P上,例如,转印纸上。此时,未转印到转印接收元件P上的色粉仍保留在中间转印带8上。中间转印带8到达中间清除部10处,在这一过程,中间转印带8上的未转印的色粉被回收。
这样,在中间转印带8上执行的转印过程就完成了。
转印接收元件P从输纸部分26经过输纸辊27、两个相对的辊28和相似物转输到第二转印辊隙处。特别地,许多张转印接收元件P,例如转印纸和相似物,层叠堆放在输纸部分26中。此外,如图1所示,当输纸辊27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在顶部的转印接收元件被传输并进入两个相对的辊28中。传输到两个相对的辊28中的转印接收元件P在辊28的捏位置处停留一次,这使得旋转驱动停止。当彩色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时,这两个相对的辊28被驱动旋转,然后,转印接收元件P被传输到第二个转印辊隙处。从而,理想的彩色图像被转印到转印接收元件P上。
然后,位于第二转印辊隙处的、带有彩色图像的转印接收元件P就被传输到了定影部分20。在这个位置,来自定影辊和压力辊的热量和压力使得转印接收元件P上的彩色图像固定下来。接着,转印接收元件P穿过输纸辊29中的两个辊子输出到装置的外部。由输纸辊中的这对辊子输出的转印接收元件P,在装置外部依序堆叠在收纸部分30中。
这样,在成像设备中的一行图像的形成过程就结束了。
接下来,根据图2进一步描述成像设备中显影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显影装置5Y包括:与感光鼓相对、用作支承体的显影辊51Y,与显影辊51Y相对的刮墨刀52Y,两个布置在显影剂容器53Y和54Y中的传输丝杠55Y,色粉补充部58Y,其通过开口部与显影剂容器54Y相连,还有用于检测显影剂密度的密度检测传感器56Y,等等。显影辊51Y由固定安装在其内的磁铁,绕磁铁旋转的套管和类似物组成。由载体和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容纳在显影剂容器53Y和54Y中。
色粉补充部58Y位于显影装置5Y中,其结构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上文所述显影装置5Y的结构与下文中将要描述的一致。特别地,显影辊51Y上的套管沿着图2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显影剂在磁铁形成的磁场作用下,吸附在显影辊表面并沿套管的旋转方向随着显影辊51Y一起旋转。在显影装置5Y中的显影剂,其色粉含量的比率(色粉的密度)被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特别地,色粉通过色粉补充部58Y从色粉传输部40Y的色粉传输管43Y补充到显影剂容器54Y,从而弥补在显影装置5Y中消耗的色粉量。然后,补充到显影剂容器54Y中的色粉被两个传输丝杠55Y搅动和混合,并且流入两个显影剂容器53Y和54Y中(这一运动是沿着图2中所示的与纸张垂直的方向进行的)。显影剂中的色粉随后便因摩擦带电而被载体吸附,并受显影辊51Y上的磁场力的作用,随载体一同吸附在显影辊51Y上。
如图2所示,吸附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沿着箭头方向传输,并到达刮墨刀52Y的位置。然后,调整过总量的、吸附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被传输到面向感光鼓1Y的位置上(显影区域)。色粉在由显影部位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被潜像吸收,潜像便呈现在感光鼓1Y上。此后,残留在显影辊51Y上的色粉随着套管的旋转到达显影剂容器53Y的上部,在这一位置,色粉从显影辊51Y上被分离下来。
接着,将根据图3描述色粉传输部的结构和操作,其负责将色粉输送到显影装置。
色粉传输部的瓶存储器31被布置在成像设备主体100的上部,这一点已在前面关于图1的描述中提到。可单独提供颜色(黄、品红、青、黑)的四个色粉瓶32Y、32M、32C、和32K位于瓶存储器31中,四个色粉瓶的位置可以互换。四个色粉瓶32Y、32M、32C、和32K中不同颜色的色粉会依据色粉传输部的信号分别补充到成像部分6Y、6M、6C和6K中,这一点将在后面描述。
图3是透视图,示出了色粉瓶32Y。图4是透视图,示出了色粉瓶32K即将安装到瓶存储器31中的状态。如图3所示,色粉瓶32Y由瓶主体33Y和位于瓶主体末端的树脂盒34Y组成。树脂盒34Y的圆周外表面有把柄35Y和快门36Y。此外,在树脂盒34Y的侧面、瓶主体33Y配备有齿轮37Y,该齿轮与瓶主体作为整体旋转。
当色粉瓶32Y与装置主体100接合时,首先,将如图1所示的堆叠部分30打开,使得瓶存储器31暴露出来。然后,将色粉瓶32Y安装到瓶存储器31中,旋转把手35Y到与图4一致的位置,其结果是,树脂盒34Y与把手35Y组成整体一同旋转,树脂盒34Y上的快门36Y沿着圆周方向移除,色粉的出口被打开(未示出)。与此同时,树脂盒34Y和瓶存储器31相互连接在一起,借此树脂盒34Y在存储器31中的位置被确定。
然而,另一方面,从装置主体100中拆除色粉瓶32Y时,首先将色粉瓶32Y上的把手35Y沿相反方向旋转,这样可使树脂盒34Y与瓶存储器31分离,而且与此同时快门36Y也移动了,从而封闭了色粉的出口。然后,握住把手35Y就可将色粉瓶32Y从装置主体100中拆除。
现在描述色粉传输部的主要部分。
图5是透视图,从前端示出了色粉瓶32Y、32M、32C、和32K与色粉传输部40Y、40M、40C和40K安装在一起的状态。图6是透视图,从侧面示出了色粉瓶32Y、32M、32C、和32K与色粉传输部40Y、40M、40C和40K安装在一起的状态。色粉传输部40Y、40M、40C和40K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内部的中间传输单位15上。基于此,色粉瓶32Y、32M、32C、和32K的侧面开口与传输部分40Y、40M、40C和40K、显影装置5Y中的色粉补充部58Y均被布置在中间传输单元15的一侧。
四个色粉传输部40Y、40M、40C和40K除了所传输的色粉颜色不同外,其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以色粉传输部40Y为例解释黄色色粉传输的过程。如图5所示,色粉传输部40Y主要由驱动马达41Y、驱动齿轮42Y和一色粉传输管43Y组成。色粉传输管43Y内部有线圈(未示出)。驱动齿轮42Y与色粉瓶32Y上的齿轮37Y相啮合,安装有色粉瓶32Y的瓶主体33Y在驱动马达41Y的转动下旋转。
旋转色粉瓶32Y中的色粉根据显影装置5Y中的色粉消耗量而流出。特别地,如图2所示的,当显影装置5Y中的密度检测器56Y检测到在色粉容器54Y中的色粉密度不足时,驱动马达41Y就根据控制部分57Y发出的信号旋转。如图5所示,色粉瓶32Y的瓶主体33Y的内表面有螺旋状的凹槽38Y。因此,色粉在瓶主体旋转的作用下从瓶主体33Y的底部传输到其顶部的树脂盒34Y中。然后,色粉从色粉瓶32Y的出口流到瓶子的外部。如图4所示,与瓶主体33Y相接触的辊子60安装在瓶存储器31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色粉瓶32Y的旋转平稳。
此后,从色粉瓶32Y中流出的色粉落到色粉传输部40Y上的色粉接收部分(未示出)。色粉接收部分与色粉传输管43Y相连,驱动马达41Y带动瓶主体33Y旋转,同时,位于色粉传输管43Y中的传输线圈也旋转。结果是,落在色粉传输部的色粉在色粉传输管43Y的内部传输,然后补充到显影装置5Y的色粉补充部58Y中。
下面,根据图7和图8描述显影装置与色粉传输部的连接关系。
图7是透视图,从右侧示出了显影装置5Y与色粉传输部40Y的色粉传输管43Y未连接的状态。图8是剖视图(沿图7的Z-Z线剖开),示出了显影装置5Y与色粉传输部40Y的色粉传输管43Y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如图7所示,伴随着显影装置5Y与装置主体的安装和分离,显影装置5Y的色粉补充部58Y与装置主体100的色粉传输管43Y也相互安装和分离。换句话说,当显影装置5Y沿图7中的箭头移动时,其与装置主体100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当显影装置5Y沿图7中箭头的相反方向移动时,其从装置主体100上分离开来。色粉补充部58Y与色粉传输管43Y的连接关系就消除了。
如图7和图8所示,显影装置5Y的色粉补充部58Y安装有快门71Y,快门71Y用于打开和封闭与显影剂容器54Y连通的开口部78Y,并采用弹簧72Y或类似物为快门71Y加压。此外,位于色粉补充部58Y与显影剂容器54Y连接处的、显影剂容器侧壁上的封口单元73Y可增加色粉补充部和显影剂容器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安装在色粉传输管顶端的管快门44Y用于打开和封闭色粉传输管43Y的开口部78Y,安装在色粉传输部40Y的色粉传输管43Y上的弹簧45Y可为管快门44Y加压,色粉传输部40Y固定在装置主体100的内部。
如上文所述,当色粉传输管43Y与显影装置5Y的色粉补充部58Y安装在一起时,色粉可以从色粉传输部40Y补充到色粉容器54Y中。特别地,如图8所示,当色粉传输管43Y插入到色粉补充部58Y中时,色粉传输管43Y的端部与快门71Y相连接,然后,快门如图8所示的向左移动。因此,色粉补充部58Y通过开口部78Y与显影剂容器54Y连通。同时,色粉传输管43Y的管快门44Y上安装有一突出部分,其伸入到色粉补充部58Y的内壁面,管快门44Y就被锁定在突出部分上,色粉传输管43Y的开口部78Y就被打开。因此,色粉传输管43Y与色粉补充部58Y通过开口部78Y相互连通。采用这种方法,色粉可以从色粉传输部40Y补充到色粉容器54Y中。
另一方面,当色粉传输管43Y从色粉补充部58Y中拔出时,施加在色粉传输管43Y端部的压力消除了,通过弹簧72Y的施加力,快门71Y如图8所示的向右移动。因此,位于色粉补充部58Y和显影剂容器54Y的开口78Y被快门71Y封闭。采用这种方法,显影剂容器54Y内部的显影剂可以避免从开口部78Y泄漏到显影装置5Y的外部。同时,色粉传输管43Y上的管快门44Y与色粉传输管43Y上的突出部分的安装关系也消除了,管快门44Y在弹簧45Y压力的作用下沿着从色粉传输管43Y的端部到底部的方向运动。采用这种方法,色粉传输部40Y内部的显影剂可以避免从色粉传输管43Y的开口部78Y泄漏出去。
其次,薄片74Y是当前具体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一,下面结合图9和图10描述薄片74Y。
图9是透视图,示出了显影装置5Y在工厂装运时的状态。图10是剖视图,示出了显影装置5Y安装在装置主体100中,色粉补充部58Y和色粉传输部40Y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状态。图10与前述的图8可对照着阅览。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工厂装输的过程中,在显影装置5Y的内部,上述显影剂预装在显影剂容器53Y和54Y中,从而提高了在运输目的地的拆包装的工作效率。此外,装运后,显影装置5Y与成像设备主体100包装在一起。结果,不仅是工厂的包装系统简化了,而且在运输的目的地拆包装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注意,由于将显影装置5Y与成像设备主体100包装在一起,上述色粉补充部58Y与色粉传输管43Y相互连通。这样,快门71Y和管快门44Y都打开,从而开口部78Y处于打开状态。
如图9和图10及图2中点划线的位置,薄片74Y作为密封元件,用来在工厂装输时密封安装在显影装置5Y内部的开口部78Y。特别地,如图10所示,将薄片74Y插入到色粉补充部58Y与显影剂容器54Y的封口零件73Y之间。此外,如图9所示,薄片74Y的端部边缘伸出到显影装置5Y的外部并延伸到拆包装工人可以将其拉出的位置。至于薄片74Y的材料,可以是氨基甲酸酯,聚脂薄膜或类似物。在薄片74Y中,一种易于分离的胶粘剂被应用在与开口部78Y相对的位置周围。因此,当薄片74Y帖在显影装置5Y上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从显影装置5Y上拉出薄片时也易于操作。
如上所述,薄片74Y能很好地密封开口部78Y,即使将预装了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53Y和54Y安装到位于装置主体100内部的显影装置中也不例外,在快门71和快门44Y都打开的同时也是一样。因此,即使成像设备在装运和运输给用户的过程中受到震动,也可以避免显影剂从开口部78Y回流到色粉传输管43Y中,同时也可避免色粉从色粉传输部40Y中的色粉接收部分洒出。
注意,用于密封色粉补充部58Y的开口部78Y的薄片74Y在成像设备出厂装运前已经安装到了显影装置5Y上,而且从成像设备出厂、运输到用户手中、装置主体100上的显影装置开始使用前的这段时间内一直存在。当开始使用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100上的显影装置5Y时,薄片74Y由拆包装的工人按照如图9所示的箭头方向抽出。从而,显影装置5Y与色粉传输部40Y连通,上述的由显影装置执行的显影工艺流程成为可能。
如图9所示,显影装置5Y在装输时就预装好了,独立于薄片74Y的薄片80Y用作第二层密封,其可避免显影辊51Y的一部分被曝光,并可避免显影剂从感光鼓1Y的开口部洒出。特别地,第二密封薄片80Y被布置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从而使得容纳显影剂的空间与安装显影辊51Y或刮墨刀52Y的空间隔离。此外,如图9所示,薄片80Y的端部边缘伸出到显影装置5Y的外面并延伸到包装工人可以将其拉出的位置。至于薄片80Y的材料,可以采用氨基甲酸酯,聚脂薄膜或类似物。在薄片80Y中,一种易于分离的胶粘剂被应用在与显影装置相对的位置上。因此,当薄片80Y帖在显影装置5Y上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从显影装置5Y上拉出薄片80Y时也可易于操作。
如上所述,第二薄片80Y可以可靠地密封位于显影装置5Y的显影辊51Y的开口部,在显影装置51Y中,显影剂已经预装在显影剂容器53Y和54Y内。因此,即使成像设备在装运和运输给用户的过程中震动,也可以避免显影剂从显影辊51Y的开口部洒出,或避免感光鼓被洒出的显影剂破坏。
与上述的薄片74Y相同,第二薄片80Y从成像设备出厂到运输到用户手中仍然安装在显影装置5Y上,而且直到装置主体100上的显影装置开始使用前一直存在。当开始使用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100上的显影装置5Y时,薄片80Y由拆包装的工人按照如图9所示的箭头方向抽出。从而,显影剂可输送到显影剂容器53Y中的显影辊51Y上,而且,上述的由显影装置5Y执行的显影工艺流程成为可能。
此外,在当前的实施例中,虽然在工厂装运时安装在显影装置5Y上的两个薄片74Y和80Y是分离的两片,但薄片74Y和80Y可以连接成一个薄片。在这种情况下,打开装置包装所需的工时总数减少,而且拆包装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此外,在当前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即使是装运连接在成像设备主体100中的显影装置时,显影装置5Y中已预装有显影剂,与显影剂容器54Y或色粉补充部58Y连通的开口部78Y上也已安装了薄片74Y。这样,提供不会将显影剂洒出到显影装置5Y外部的、高可靠性的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成为可能。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显影装置5Y被设计成与成像设备不同的结构,如不包含感光鼓或类似物。另一方面,显影装置5Y可被看作是一处理盒,在其内部,显影装置5Y与成像设备的部件如感光鼓或类似物被整合成一整体。此外,显影装置5Y可与装置主体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这是通过将显影装置5Y与至少一个感光鼓1Y、充电部4Y、传输部分15和清除部2Y组合成一设备单元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将预装有显影剂的处理盒或设备单元与成像设备主体100连接在一起同时装运,并通过在显影装置5Y的开口部安装薄片74Y来避免显影剂洒到处理盒或设备单元的外部。
对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来说,在获得本发明所披露的技术信息后做出的各种改动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
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的一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和
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4.一种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设备的主体安装有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
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一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以及
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7.一种处理盒,用于具有图像支承体和显影装置的成像设备,其中,显影装置与成像设备主体相结合,且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所述处理盒包括:
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
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一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以及
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1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主体,安装有具有图像支承体和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其中,所述显影装置与所述图像支承体相结合,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
开口部,其向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快门,其中,当所述第一快门打开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色粉传输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器提供色粉;
可移动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开口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开口部直至所述显影装置用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以及
可移动第二密封件,用于隔离显影剂被容纳的空间和安装有显影辊的空间,直至所述显影装置开始用在所述主体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色粉传输部形成有孔部并安装有第二快门,以便分别在所述第一快门打开和关闭开口部的同时所述第二快门打开和关闭所述色粉传输部的所述孔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以与所述可移动密封件的下部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的外围的一密封件。
CN2004100954514A 2003-12-25 2004-12-27 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 Active CN1004070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9284A JP4341957B2 (ja) 2003-12-25 2003-12-25 画像形成装置
JP429284/03 2003-12-25
JP429284/2003 2003-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650A CN1637650A (zh) 2005-07-13
CN100407066C true CN100407066C (zh) 2008-07-30

Family

ID=3454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954514A Active CN100407066C (zh) 2003-12-25 2004-12-27 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28393B2 (zh)
EP (1) EP1548518B1 (zh)
JP (1) JP4341957B2 (zh)
KR (1) KR100685011B1 (zh)
CN (1) CN10040706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9031A (ja) 2002-09-24 2004-05-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補給用トナー収容器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383898B2 (ja) 2003-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41957B2 (ja) 2003-12-25 2009-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21825A (ja) * 2004-02-06 2005-08-18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656561B2 (ja) * 2004-03-05 2011-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トナー補給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20416B2 (en) 2004-08-16 2010-05-1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toner bottl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ectively supplying toner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315715B2 (en) * 2004-09-08 2008-01-01 Ricoh Co.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mage forming
JP4755867B2 (ja) 2004-11-26 2011-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4900552B2 (ja) * 2005-03-17 2012-03-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25596B2 (ja) * 2006-01-06 2010-08-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受容性粒子、マーキング材料、インク受容方法、記録方法
US7879416B2 (en) 2005-06-17 2011-02-01 Fuji Xerox Co., Ltd. Ink receptive particles, marking materials system, ink receiving method,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receptive particle storage cartridge
KR100846834B1 (ko) * 2005-08-20 2008-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 카트리지
JP4824980B2 (ja) * 2005-09-12 2011-1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50932B2 (ja) * 2006-01-10 2013-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4827240B2 (ja) * 2006-01-20 2011-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9532A (ja) * 2006-04-11 2007-10-25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4766B2 (ja) * 2006-05-01 2011-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73449B1 (ko) * 2006-07-20 2008-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탱크, 슬라이드 셔터, 실링부재, 탄성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한 토너공급장치
KR100864713B1 (ko) 2006-07-20 2008-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교반필름, 토너교반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한 토너공급장치
JP4162021B2 (ja) * 2006-08-02 2008-10-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受容性粒子、記録用の材料
US7638562B2 (en) 2006-08-02 2009-12-29 Fuji Xerox Co., Ltd. Ink receptive particles, material for recording,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receptive particle storage cartridge
US7865091B2 (en) * 2007-01-10 2011-01-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transfer surface with elasticity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9190218A (ja) * 2008-02-13 2009-08-27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受容性粒子、記録装置、記録用の材料、及びインク受容性粒子収納カートリッジ
JP4442696B2 (ja) * 2008-03-24 2010-03-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受容性粉体粒子、記録用の材料、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受容性粉体粒子収納部材
JP5029659B2 (ja) 2009-06-30 2012-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4868033B2 (ja) 2009-06-30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装置
EP2273318A3 (en) * 2009-07-08 2016-08-31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25742B2 (ja) * 2010-06-28 2015-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5915926B2 (ja) * 2011-11-11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75888B2 (ja) 2012-05-17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69661B (zh) 2012-12-17 2018-09-11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244382B2 (en) 2013-06-25 2016-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65930B2 (ja) 2014-06-12 2018-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663587B2 (ja) * 2015-10-16 2020-03-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80152A (ja) * 2020-11-17 2022-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納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ャッタユニッ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92A (zh) * 1993-12-28 1996-04-24 佳能株式会社 显像剂盒和显像装置
JPH10293451A (ja) * 1997-04-21 1998-11-04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CN1441326A (zh) * 2002-02-28 2003-09-10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US6658226B2 (en) * 2002-02-08 2003-12-02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Process cartridge toner supply arrangement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0584A (ja) 1988-10-20 1990-04-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927828B2 (ja) 1989-08-18 1999-07-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器
JPH04477A (ja) 1990-04-17 1992-0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ナー容器
JPH0484156A (ja) 1990-07-26 1992-03-17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531931B2 (ja) 1991-07-29 1996-09-04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 芳香族有機カ―ボネ―トの製法
JP3168058B2 (ja) 1992-04-10 2001-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2761158B2 (ja) 1992-08-12 199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5264901A (en) * 1992-12-28 1993-11-23 Futur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seal
IT1268121B1 (it) 1993-10-15 1997-02-20 Seiko Epson Corp Apparecchiatura per la formazione di immagini
DE4446997B4 (de) * 1993-12-28 2005-11-24 Ricoh Co., Ltd. Entwick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Bilderzeugungseinrichtung
JPH0815990A (ja) * 1994-04-28 1996-01-1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US5625438A (en) * 1994-05-12 1997-04-29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ices for electrostatically depositing a uniform application thereof
JPH0830041A (ja) * 1994-05-13 1996-02-0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US5689782A (en) * 1994-06-08 1997-11-1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photographic recording equipment, having two developer transfer rollers
JPH0882999A (ja) * 1994-09-09 1996-03-2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H0882998A (ja) * 1994-09-09 1996-03-2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2987083B2 (ja) 1994-10-21 1999-1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H08146747A (ja) * 1994-11-23 1996-06-07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3501428B2 (ja) * 1994-12-16 2004-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搬送ローラ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79618A (ja) * 1994-12-21 1996-07-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356249B2 (ja) 1995-10-25 2002-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5976A (ja) * 1995-04-28 1997-01-17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US5819145A (en) * 1995-07-31 1998-10-0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for forming a uniform toner layer on a developing roller
JP3434116B2 (ja) 1996-03-28 2003-08-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23837A (ja) 1996-10-22 1998-05-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10126B1 (ko) * 1997-06-06 2002-02-19 이토가 미찌야 감광체드럼이통합된회전형현상유니트
JPH1130905A (ja) 1997-07-10 1999-02-02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0181210A (ja) 1998-12-16 2000-06-30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及びトナ―補給容器
JP2000187382A (ja) 1998-12-22 2000-07-04 Canon Inc トナー補給装置
CN1138185C (zh) * 1999-01-14 2004-02-11 株式会社理光 检测密封部件是否除去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JP3498005B2 (ja) 1999-04-30 2004-0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889184B2 (ja) 1999-06-07 2007-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JP3981504B2 (ja) 1999-09-06 2007-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22157A (ja) 2000-02-09 2001-08-17 Canon Inc シャッター部材及び現像剤補給容器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と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99506B2 (ja) * 2000-05-22 2004-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EP1184741B1 (en) * 2000-09-01 2010-07-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developer supply open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therewith
JP4342742B2 (ja) * 2001-04-16 2009-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該トナー補給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41638A (ja) 2001-05-14 2002-11-2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4132728B2 (ja) * 2001-06-08 2008-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35153B2 (ja) 2001-09-03 2003-08-11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器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
JP3914755B2 (ja) * 2001-11-27 2007-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23044A (ja) 2002-01-31 2003-08-08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8299A (ja) * 2002-06-28 2004-01-29 Ricoh Co Ltd 回転体支持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212767B2 (en) * 2002-08-09 2007-05-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removably mounted thereto
EP1429209A3 (en) * 2002-09-19 2004-08-25 Ricoh Company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use in the same
JP2004139031A (ja) 2002-09-24 2004-05-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補給用トナー収容器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P1431837B1 (en) * 2002-12-20 2014-12-03 Ricoh Company, Ltd. A 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stallable process cartridges
US7076192B2 (en) * 2002-12-27 2006-07-11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383898B2 (ja) * 2003-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95335B2 (ja) * 2003-02-28 2011-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452931A1 (en) * 2003-02-28 2004-09-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installable process cartridge
JP4341957B2 (ja) 2003-12-25 2009-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465226B2 (ja) * 2004-06-03 2010-05-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92A (zh) * 1993-12-28 1996-04-24 佳能株式会社 显像剂盒和显像装置
JPH10293451A (ja) * 1997-04-21 1998-11-04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6658226B2 (en) * 2002-02-08 2003-12-02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Process cartridge toner supply arrangement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441326A (zh) * 2002-02-28 2003-09-10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85011B1 (ko) 2007-02-20
EP1548518B1 (en) 2012-02-08
CN1637650A (zh) 2005-07-13
US20050158071A1 (en) 2005-07-21
JP2005189423A (ja) 2005-07-14
US7428393B2 (en) 2008-09-23
KR20050065397A (ko) 2005-06-29
EP1548518A1 (en) 2005-06-29
JP4341957B2 (ja)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7066C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设备单元和成像设备
JP20041390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補給用トナー収容器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903806A (en) Developing agent replenish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JP5725742B2 (ja) 現像装置
US8489001B2 (en) Powder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2006308781A (ja)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57809B2 (ja) 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64766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808462B (zh) 调色剂盒以及具备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7614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76695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76045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94464B2 (ja) 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18138A (ja) 粉体収容器、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32472B2 (ja) 現像装置
JP2006053446A (ja)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22858A (ja) トナー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8821A (ja) 現像装置、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205536A (ja) 現像装置
JP20060786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4415B2 (ja) 現像装置、この現像装置を具備し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の現像装置又は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776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64653A (ja)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4359B2 (ja) 粉体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707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