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6041B - Method of preparing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preparing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6041B
TWI356041B TW096116510A TW96116510A TWI356041B TW I356041 B TWI356041 B TW I356041B TW 096116510 A TW096116510 A TW 096116510A TW 96116510 A TW96116510 A TW 96116510A TW I356041 B TWI356041 B TW I3560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metal
lithium
metal oxide
air
mixed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6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04195A (en
Inventor
Hong-Kyu Park
Sun Sik Shin
Sin Young Park
Ho Suk Shin
Jens M Paulsen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04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4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6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60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C01G53/50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of the type [MnO2]n-, e.g. Li(NixMn1-x)O2, Li(MyNixMn1-x-y)O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01P2002/54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one element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7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unit-cell parameters, atom positions or structure diagr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1Powder tap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Description

135604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含鎳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以及 其製造方*。特⑽’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用α製造一粉末 5狀鐘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其具有已知成分以及特定原子 結構’並藉由將Li2C03與-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在氧氣濃 度大約10至50%的氧氣不足環境下進行固態反應而獲得。 【先前技術】 .1〇 科技的進展以及行動裝置的普及,使得以二次電池作 為能量來源的需求快速增加。在其中,鋰二次電池具有高 ’ ㉟量密度以及電壓、高循環壽命以及低自放電率,因此在 商業上被廣為使用。 如鐘一-人電池之陰極活性材料,含經之钴氧化物 15 (LiC〇〇2)目前係廣泛被使用。另外,有些更使用含鋰之結氧 • 化物(如:具層狀晶體構造之L i Μ η 0 2以及具尖晶石晶體構造 之UMhO4)、以及含鋰之鎳氧化物(UNi〇2)。 在上述的陰極活性材料中,LiCo〇2目前廣泛被使用’ 其係因為具有優異的循環特徵等優秀的一般性質,但由於 20其安全性較低、姑來源不充足造成的高成本、以及在實用 性以及大規模應用於電源的限制,而無法用於電動 (EVs)及其類似物。 ^ 鋰鐘氧化物(例如LiMn〇jUMn2〇4)的原始材料均 非常充足’並且其優點在於使用了對環境友善的猛,並因 6 此吸引了許多注音力 夕〜力將其作為可以取代LiC0〇2的陰極活性 芽才科。然而,這此名备 生心 二鋰錳氧化物的缺點在於低電容量以及較 差的循環特徵。 里X汉罕乂 Ί链/錄氧化物的LiNi〇2與i述的含始氧化物相 2下,成本較低並且在充電至4 3v(伏特)時展現了高放電 今置。摻雜L_2的可逆電容量接近2GG mAh/g,超過了
LiCoO“大約165mAh/g)的電容量。因此,雖然其平均放電 電壓稍微&低、且單位體積密度稍微較低,但含有LiNi〇2 乍為陰極活性材料的商業電池,顯示了較佳的能量密度。 10 在此方©而言’大量的研究係投注於利用此種含錄陰極活 性材料作為高電容量電池的可能性、然而,含有咖〇2的 陰極活性材料’在實際應用時會因為以下問題而有—此限 制。 一 首先,含LiNi〇2氧化物會因重複的充/放電循環所帶來 15的體積變化,造成劇烈的結晶結構相轉換,並進而可能遭 受顆粒的裂解或者在結晶周圍形成空洞。因此,鋰離子的 丨嵌入/釋出可能會被阻礙而增加了極化電阻,進而產生充/ 放電性能的降低。為了防止這些問題,習知技術嘗試著藉 由加入過量的鋰並且將反應物在氧氣環境下反應,以製備 20 一種含LiNi〇2氧化物。然而,以此製備的陰極活性材料在 充電狀態時,會導致結構膨脹以及不穩定,原因是在氧原 子之間的互斥力量,並且因為重複的充/放電循環而造成循 環特徵的嚴重劣化問題。 1356041 第二,LiNi〇2具有在儲存時或充/放電循環時產生過量 氣體的問題。亦即,為了平順地形成結晶結構,在製造含
LiNi〇2氡化物時加入了過量的鋰,接著進行熱處理。、纟士果 就是’反應殘餘物如包括有LhCO3與UOH的水溶性驗類, 5仍然留在主要顆粒之間,因此在充電時,這些殘餘物會裂 解或與電解質反應而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此外,LiNi〇2顆 粒具有集塊狀的二級顆粒結構,其中主要顆粒係聚結而形 成一級顆粒’並因此增加了其與電解質接觸的面積產生 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而不幸地造成電池膨脹以及高溫安全 10 性的降低。 第二’在接觸到空氣與濕氣時,LiNi〇2在其表面的耐 化學性質大幅地下降,並且由於高pH值因而使得 NMP-PVDF的漿狀物進行聚合而產生凝膠化現象。這此 UNi〇2的性質使得其電池在製造時會遇到嚴重的製程問 15 題。 第四’高品質LiNi〇2並無法藉由一單一固態反應(如 同製造LiCo〇2)而製備,並且包括有重要的摻雜物鈷、以 及其他額外的摻雜物錳與鋁的UNiM〇2,係由將一鋰來源材 料(LiOH.H2〇)與一混合過渡金屬氫氧化物在氧氣或合成 20 氣環境(syngas ’例如缺乏二氧化碳環境)中進行反應而得 到,因此進而增加了生產成本。此外,當使用一如中間清 洗或塗佈等額外步驟以移除生產LiNi〇2所產生的雜質時, • 更是進一步地增加了生產成本。
8 1356041 許多先前技術係著重於改良含LiNi〇2的陰極活性材料 以及製裎,以製備LiNi〇2。然而,下列的許多問題尚未能 夠有效地解決,例如生產成本高、製造電池時產生過量氣 體而膨脹、化學穩定性差、高{)11值及其類似問題。以下將 5 詳述幾個範例》 美國專利 6,040,090號(T. Sunagawa et al.,Sanyo)揭露 了一種大範圍的成分,包括含鎳與高鎳含量LiM〇2,此材料 具有尚結晶性並且用於鋰離子電池的乙烯碳酸酯(ec)中, 此乙烯碳酸酯包括一電解質。樣品係以小規模製備,利用 10 Li〇H Hj〇作為鐘來源。此樣品係在一合成氣體氣流中製 備,此氣流包括氧氣與氮氣的混合物,但不含二氧化碳。 美國專利第5,264,201號(J. R_ Dahn et al )揭露了一種 摻雜LiNi〇2,其貫質上不包括經氫氧化物以及鐘碳酸鹽。 為了達到此目的,氫氧化鋰以及Li〇H.H2〇係用作為鋰來 15源,並且在—不包括二氧化碳的氧氣環境(另包括低含量 的水)下進行熱處理。過量的链會被「蒸發」,然而「蒸 發」係為一實驗室規模的效果,而在大規模製備時無法使 用。換句話說,當使用於大規模製程時,將難以蒸發過量 的链.進而4成問題,例如形成氫氧化經以及經礙酸鹽。 20 美國專利第 5,370,948 號(M· Hasegawa et al·,
Matsushita)揭露了 一種用以製造錳掺雜LiNiixMnx〇2 (X 0.45)的製程,其中锰來源係為確酸猛,而*來源則是氫 氧化鐘或確酸鐘。 1356041 ίο 15 了 —美國專利第 5,393,622 (Y.胸aetal.,Matsushita)揭露 :—種利紅階段加熱以製備LlNll.xMnxC)2的方法,包括預 I、烘烤、以及最終加熱。最終加熱係在一種氧化氣 ^行’例如空氣或氧氣。此專利著重於使用氧氣。所揭露 *方法使用了非常低的溫度(550到65〇°C )進行烘烤、以 ^低於_t:以進行燒結。在較高的溫度下·,樣品會劇烈地 劣化。此方法使用了過量的鋰,使得最終的樣品包括大量 的可溶性驗類(例純化合物)。根據本發日月發明人所做 、實驗上述所觀察到的劣化,係可歸因於鍾鹽雜質的出 現、並且在大約700到800。〇熔化,進而分離了結晶。 前案 W09940029 A1 (M. Benz et al,H c 加㈨描述 了一種複雜的製備方法,其係與本發明所揭露者有相當大 的差異。此種製備方法使用了硝酸鋰與氫氧化鋰,並且回 收了所產生的有毒氣體》其燒結溫度從未超過8〇〇艺,並且 典型地係遠低於800°c。 "美國專利第4,980,080號(Lecerf,SAFT)描述了 一種使 用氫氧化鋰以及金屬氧化物、在溫度低於8〇(rc下製備含 LiNi02的陰極的方法。 在上述的先前技術中,含LiNi〇2的陰極活性材料一般 20係由高成本製程、特定反應環境、尤其是合成氣體(例如 氧氣或合成空氣,不含二氧化碳)所製備,並且使用了 LiOH.HA、鋰硝酸鹽、鋰醋酸鹽等,而非成本低且易處理 的1^2〇〇3。此外,最終的陰極活性材料具有高含量的可溶 性鹼類,其係從前驅物中所含有的碳酸酯雜質所生成,而 1356041 前驅物則因為熱動力學的限制而仍然存在於最終陰極中。 此外,最終陰極活性材料的結晶結構基本上是不穩定的, 即便最終陰極材料係實質上不含可溶性鹼類亦同。因此, 隨著其在儲存此活性材料時暴露至含有濕氣或二氧化碳的 5 空氣時,鋰係從結晶結構釋放出來至表面,並且與空氣反 應而造成持續性地產生可溶性驗類。 此外,未經審查的曰本專利公開號第2004-281253號、 2005-1 50057號以及2005-310744號,揭露了具有化學式 LiaMnxNiyMz02(M = Co 或 Al, l£a£l.2, 0$χ$0.65, 10 0.35£y£l,0$ζ$0·65,且 χ + y + ζ = 1)的化合物。這些發明 中並不使用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而是提供了一種製備氧 化物的方法,包括將每一過渡金屬前驅物與一鋰化合物混 合、研磨、乾燥並燒結此混合物、並且利用球磨而再度研 磨經燒結的複合氧化物、接著進行熱處理。此外,在上述 15 先前技術中所揭露的工作範例,實質上係僅使用LiOH作為 鋰來源。因此,即便上述的氧化物部分與本發明的成分範 圍重疊,其事實上係與本發明相異,如下所詳述。差異處 在於,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製備氧化物的方法,包括在空氣 環境中混合一過渡金屬前驅物與Li2C03。此外,本發明亦 20 經由發明人所進行的各種實驗而證實,上述先前技術的複 合氧化物在高溫安全性有嚴重的問題,因為其生成了大量 如Li2C03等雜質。 或者,亦有人提出利用SiOx保護性塗佈而包覆高 Ni-LiNi02(H. Omanda, T. Brousse, C. Marhic, and D. M. 25 Schleich,J. Electrochem. Soc. 15 1,A922,2004),但所生成 11 1356041 的电化學性質相畲低落。在此方面,本發明的發明人也研 九了 LiP〇3玻璃進行包覆的可n即便能夠對顆粒進行 完整的包覆,仍無法大幅度地改善空氣穩定度,且其電化 學性質依然相當低劣。 5 因此,在本技術領域中強烈地需要一種用以製備含 〇2陰極活性材料的方法,其可利用低成本的前驅物(例 如^〇3)進行低成本製程、具有低含量的可溶性驗類, 同時顯示出改良的特性.,例如應用至商業链二次電池的低 膨脹f生)改良的化學與結構穩定性、優越的循環特徵、 10 以及兩電容量。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係用以解決上述問題、以及其他可能需 要被解決的技術問題。 15 料用以解決上述問題之廣泛研究實驗的結果,本發 t Θ的發明人確a忍了备-具有固定成分之鋰混合過渡金屬氧 化物係藉由氧氣不足環境下的固態反應而製備,其原始材 料較為便宜且易於處理時,則可能實現對環境無害的製備 方法’並降低生產成本且增加製造效率,而以此&造的鐘 20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係實質上不含有雜質,並且由於穩定 的原子層級結構而具有優秀的熱穩定性。本發明也提供了 一種二次電池,其包括有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此種二 次電池具有高電容量、優秀循環特性、大幅改善之儲存性 質、以及高溫穩定性。本發明係基於上述發現而做出的。 ft 12 工356041 【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上述以及其他本發明的目的可 x藉由製備一經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之方法而達成,此方 法包括·在氡氣濃度為10至50%之氧氣不足環境下,使 L12C03以及一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進行固態反應,以製備 具有下列化學式之粉末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LixMy〇2 (I) 其中: 1〇 其巾 ’M,為 ΝυΝί1/2Μη1/2)3(:〇1},0.655 a+U〇.85,以及o.Kbj.4; A係為一摻雜劑; 〇 s k < 0.05 ;以及 x+y = 2且 0.95 S X £ 1.05。 15 因此,由於具有一已知成分的高鎳含量之鋰混合過渡 金屬氧化物可以藉由簡單的固態反應而在一包括有空氣的 裱境下製備,利用便宜且易於處理的原始材料進行,本發 明即允許了以工業規模製備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並且 具有大幅降低的製造成本以及更高的製造效率。此外,根 2〇據本發明之方法所製備的高鎳含量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 物,具有非常穩定的原子層級結構,且係實質上不含有水 溶性鹼類如LhCO3等。因此,本發明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 化物可以展現優異的儲存穩定性、產生的氣體較少、並且 因而具有較佳的高溫穩定性。同時,包括有此低鐘混合過 13 1356041 •渡金屬氧化物的二次電池可以展現高電容量、以及高楯環 穩定性。 在本說明書中,「高鎳」一詞係指鎳含量在鋰混合過 渡金屬氧化物的各過渡金屬中係佔相當高的含量,過渡金 5 屬包括鎳、錳、鈷等。在此以下,「本發明之高鎳含量鋰 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一詞係與「LiNiM〇2」具有相等意義。 因此’ LiNiM〇2中的NiM係表示由化學式I所代表的鎳、錳 與鈷複合成分。 φ ' 習知的含鎳陰極活性材料包括大量的水溶性鹼類,例 10 如鋰氧化物、鋰硫化物、碳酸鋰(Li2C03)、及其相似物。水 - 溶性鹼類可能是在LiNiM〇2中所存在的鹼類,如Li2C03與 • Ll0H,或者可能是由在LiNiM02表面進行離子交換 (Η (水)◊ +Li+(表面’主體的外表面))所產生的鹼類。 後者所產生的鹼類,其含量通常可以忽略。 15 刖述水溶性驗類的產生,可能由於未反應的鋰原始材 料在燒結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時產生。由於製造習知的 ® 链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需要加入相當大量的鋰、以及低溫 燒結製程,方能預防層狀結晶結構的分解,所生成的顆粒 與含鈷氧化物相較之下’具有相當大量的晶粒邊界,同時 20 在燒結過程中並無法使鋰離子進行充分反應。 此外,即使U2C〇3的初始含量較低,也有可能在製造 電池的過程中或者儲存電極活性材料時產生^這些 水溶性鹼類與電池中的電解質反應,進而產生氣體而使電 池膨脹,造成電池在高溫時安全性嚴重降低。 1356041 另一方面,由於以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的陰極活性材 料可以藉由一特定的過渡金屬元素成分以及反應環境,而 穩定地維持層化結晶結構,即便使用LhCO3做為原始材 料’仍能在高溫下進行燒結製程,進而產生小量的結晶顆 5 粒邊界。此外,由於能夠避免在顆粒表面留下未反應的鐘, 顆粒表面實質上不含有水溶性鹼類例如鋰碳酸鹽、鲤硫酸 鹽等。在本發明中,水溶性鹼類如LhCO3等,包括了在製 造鐘思合過渡金屬氧化物時所殘留的LhCO3,或者在製造 電池或儲存電極活性材料時所製造的Li2c〇3。 10 在本發明中,水溶性鹼類的含量係由pH滴定來測量。 在本發明中,「實質上不含有水溶性鹼類」一詞係指當2〇〇 mL含有链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的溶液與〇 1 μ的hc丨進行 滴定時,用以使pH值達到小於5的HC1溶液較佳係少於2〇 mL,更佳係少於1〇 mL。在此,上述2〇〇 mL的溶液包括實 15質上所有在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中的所有水溶性鹼類, 並且係藉由將10 g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重複地浸泡與 移出而達成。在此同時,將粉末在水中浸泡的總時間等因 素,並不成為具有重大影響的參數。此外,水溶性鹼類的 含量較佳為小於〇.〇7 %。 2〇 本發明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一理想的鋰混合過渡金 屬氧化物係藉由Li2C03以及-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在氧氣 不足環境中進行固態反應而製備。 在此方®,本發明之發明人藉&各種不同實驗而確 遇,當習知高錄含量的讀〇2係在含有=氧化碳的空氣環境 15 1356041 下進行燒結時,LiM〇2會以下列化學反應分解而減少犯3+的 含量’而同時增加了 Li2C03雜質。
LiM3+ 〇2 + C02 a Li,.xM1+xl3+>2+
°2 + b Li2C〇3 + c 02 10 15 咸信此現象係導因於在燒結時某些Ni3+分解成Ni2+,造 成結晶結構不穩定,接著產生一種具有過量陽離子混合的 氧化物型式,亦即LilaNii+a〇2的缺鋰型式,其具有過渡金 屬陽離子錯置於結晶結構的鋰離子位置,同時從結晶結構 之部分崩潰所釋放出的鋰離子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根據這些的理由,先前技術所遭受到的問題在於,使 用LhCO3做為原始材料會造成Li2C〇3分解而產生二氧化 碳,此現象即使是在二氧化碳的分壓很低的情況下,仍在 熱動力學上阻止了必要的LhcO:)進一步分解,最後使得反 應停止。此外,過量的LhCO3也會伴隨著在反應後殘留 LiiCOj的問題0 因此’為了避免與鐘缺乏以及陽離子混合等問題,並 且為了增加Ni3+的相對含量,先前技術中利用了過量的 Li〇h.H2〇做為鋰來源,並且在高氧環境下與鋰的 20 比例為1:1.05至115的比例(M(OH)2:Li-化合物)進行反應。 然而 ’ LiOH.H20 (technical grade)包括主要> 1%的 U2C〇3雜質’這些雜質在氧氣環境的燒結過程中並未分解 或被移除’因此殘留在最終產物中。此外,過量殘餘的 LizCO3會加速電解質的分解,進而產生氣體。因此,習知 25 技術的方法會遭遇到各種問題,包括二級顆粒裂解成為單 16 1356041 一初級結晶、較差的儲存穩定性'以及高溫安全性的劣化, 此劣化係導因於殘餘。^匕與電池之電解質反應所產生的 氣體。 此外’由習知方法所製備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具 5有圖1所示的層化結晶結構,並且在充電狀態時從可逆鋰離 子層釋出的鋰離子會因為在厘〇層(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層)中氧原子間的互斥力,而造成結晶結構的膨脹與不穩 定’進而遭受到電容量與循環特徵大幅劣化的問題,並由 於重複充/放電循環而造成結晶結構的改變。 1〇 在經歷了廣泛且密集的研究與實驗之後,本發明之發 明人發現當链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係以Li2C〇3與混合過渡 金屬前驅物在氧氣不足環境下進行固態反應時,則可能製 造一陰極活性材料,其包括有實質上不含Li2c〇3的鋰混合 過渡金屬氧化物。 15 尤其,在氧氣不足環境下,某些氧原子的去吸附作用 會在MO層發生,進而造成鎳氧化數的減少,增加Ni2+的數 罝。因此,某些Ni2+係插入到可逆鋰層,如圖2所示。然而, 習知該技術或此領域之知識指出,鋰離子的嵌入/釋出會由 於Ni2+的插入而受到阻礙,但相反的是,由於相當數量的 20 Νι2+插入,反而可以在充電時預防因為厘〇層之氧原子間互 斥力所成的結晶結構不穩定。因此,結晶結構穩定之後, 使知·氧原子的去吸附不會造成進一步的結構崩潰。此外, 由於不會進一步形成Ni2+,並且能維持被插入至可逆鋰層之 鎳離子的氧化數,咸信此電池的壽命特徵以及安全性質也 17 1356041 同時獲得改善,即使在一充電過程中鐘離子被釋放亦然。 因此可以確定的是,本發明的觀念相當特出,其係與習知 技術相反並且遠勝於習知技術。 因此本發明可以根本地預防在最終產物(活性材料) 5中殘留有u2co3所產生的問題,並且藉由利用相對少量的 低成本Li2C〇3做為反應物、且以氧氣不足環境如空氣等進 仃反應,以提供高經濟效益的製程。此外,由於址 繼性也使得燒結以及儲存穩定性相當優秀,:因曰:大 幅改良了電池電容量以及循環特徵,並且同時具有理 10 放電速率特徵》 〜 然而,在過度缺乏氧氣的環境中,額外的犯2+會在合 •成過程巾向Tit人料独層巾,進而造成_子^入^ 出的障礙,並因此使得電池的性能無法完全表現。另一方 面,若氧氣濃度過高,則無法使充分的奶2+插入到可逆鋰層 15中。考慮到這些問題,合成反應可以在一個氧氣濃度較^ 為1 〇 %至5 〇 %的環境中進行,更佳為1 〇 %至3 0 〇/〇。最佳地, > 此反應可以在空氣環境中進行。 本發明的另一特徵在於,原始材料可以由低成本或瘦 濟的製程所製造,並且易於處理,尤其是在先前技術中不 20實用的Ll2C〇3可以在本發明中做為鋰來源。 隨著所加入做為鐘來源的Li2C〇3含量減少,亦即鐘與 混合過渡金屬源(M)的比例(Li/M)降低,鎳插入到的、 量則逐漸增加。因此,若過量的錄離子係插入到可逆鐘層 中,則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鐘離子移動會受到阻礙,進而導 £ 18 1356041 致電容量降低、或放電速率特徵劣化等問題。另一方面, 若所加入的Li2C03量過大,亦即Li/M比例過高,則插入到 可逆鋰層的鎳含量會太低,進而造成結構不穩定的不良結 果,最後電池的安全性減低,且壽命特徵不佳。此外,在 高Li/M值的情況下,未反應Li2C03的量會增加而造成高pH 滴定值,亦即產生了大量的雜質,最終造成高溫安全性的 劣化。
10 15
20 因此,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加入做為鋰來源的Li2C03 含量,以混合過渡金屬做為另一原始材料的重量做為基礎 時,較佳係落於0.95至1.04 : 1的範圍内(Li2C03 :混合過 渡金屬原始材料,w/w )。 因此,由於並未加入過量的鍾來源,使產物(活性材 料)中並不包括剩餘的Li2C03,此產物係實質上不含雜質, 故並不會產生與殘餘Li2C03相關的問題,且相對小量的低 成本Li2C03係用以提供高經濟效益的製程。 做為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較佳可使用M(OH)2或 MOOH ( Μ係如化學式I所定義)。在本發明中,「混合」 一詞係指數種過渡金屬源素在原子層級進行良好的混合。 在先前技術的製程中,係使用含鎳過渡金屬氫氧化物 做為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然而,這些材料一般係包括碳 酸酯的雜質,因為Ni(OH)2係猶如NiS04之一含鎳鹽類與一 如NaOH之驗類進行共沈澱而獲得,其中技術等級(technical grade)的NaOH包括了 Na2C03以及C03等陰離子,其比OH 陰離子更容易插入至Ni(OH)2的結構中。 19 5 ^ 1356041 卜為了增加陰極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習知技銜 的製程使用了具有兩振實密度(tap density )的MOOH,其 振實密度為1.5至3.0。然而,使用此一高振實密度的前驅物 使其難以在合成過程時,將反應物(鐘)吸附於前驅物顆 5粒之内’進而降低了反應性而造成大量的雜質。此外,為 了製備具有高振實密度的MOOH ’必須在過量的氨 做為錯合物添加劑的條件下,將咖4與_進 行^尤殿。然而,在廢水中的氨會造成環境問題,因此受 $嚴格的控管。但,並不可能利用低成本、更環保、且更 =易進行的無氨製程來製㉟具有高密度混合氧化氮氧化 然而,根據本發明之發明人所進行的實驗,確認了雖 然利用無氨製程所製備的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具有相對較 低的振實密度,若利用此前驅物所製備的鐘混合過渡金屬 15氧化物具有優秀的燒結穩定性,則可能製備具有優秀反應 性的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 —在此方面,由本發明之方法所製備的鋰混合過渡金屬 氧化物,由於部分錄料插入至可逆鐘層+而可以維持良 好的層化結晶結構,因此展現出非常優秀的燒結穩定性^ 20故,本發明可以利用具有低振實密度的混合過渡金屬 物做為原始材料。 因此,由於原始材料(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係較為 環保、易於製備且成本較低、同時在初級顆粒之間且有較 大的空洞(亦即低振實密度),則可以輕易的實現將經來 20 1356041 源引入前驅物顆粒之内,進而改善其反應性,同時也可能 預防雜質的生成、並且減少鋰來源(Li2C〇3)的使用量, 使得本發明之方法符合經濟效益。 在本發明中,「無氨製程」一詞係代表僅使用Na〇H而 5不使用液態氛來做為一金屬氫氧化物之共沈積製程的共沈 積反應物。亦即,此過渡金屬前驅物係將一金屬鹽MS〇4( m 係為預定使用的金屬成分)溶於水中、並逐漸加入小量的 丨 沈澱劑NaOH且進行攪拌。此時,若引入氨則可降低在顆粒 之間的互斥力,進而使共沈澱顆粒的密度增加,最後增加 10 了顆粒的密度。然而,當本發明理想狀態係獲得一具有低 振貫密度的氫氧化物時,則不需要使用氨。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的密度可以 介於1.1至1.6 g/cm3之間。若振實密度太低,則可帶電的活 性材料含量會下降,使得單位體積的電容量下降。另一方 15面,右振貫密度過高,則鋰來源材料的反應性會降低,而 生成不需要的雜質。 | 固態反應包括在6〇〇至iiooc進行3至2〇小時的燒結製 程,且較佳係在8〇〇至i〇5〇°c進行5至15小時的燒結製程。 若燒結溫度過高,則可能使顆粒的生成不均勻,並且由於 20顆粒過大,而使得單位面積所能裝載的顆粒數目下降,最 後造成此電池單位電容量的下降。另一方^,若燒結溫度 過低,則不元全的反應會導致顆粒中仍殘留有原始材料, 而可此會降低此電池的高溫安全性,並且可能因為體積密 度與結晶性的劣化而難以維持穩定結構。此外,若燒結時 21 1356041 間過短,
燒結時間過常,則可能造 生產效率。 ’則可能造成過大的顆粒直徑, 化物。而若 因而降低了
過渡金屬氧化物’並且使得此製程具有高度經濟效益。 此外,在製造此鐘混合過渡全屬氧化物時的許多製程 參數係已經放大規模。在燃燒爐中數克的樣品會與數公斤
因此,當欲使用本發明之方丨而大規模製備舰合過 '渡金屬氧化物時,車交佳係在高空氣流動速率的條件下進行 t程。在本發明中,「大規模」__詞係指樣品具有5公斤以 上的規模,因為當製程正確i也放大規模時,彳以預期ι〇〇公 斤的3樣品會有類似的反應行為,,亦即相類㈣氣體流量 (m /每公斤樣品)可以接觸到i〇〇公斤的樣品。 為了在以大規模製程製造鋰過渡金屬氧化物時達成高 空氣流動率,較佳地,針對每公斤的最终鋰混合過渡金屬 氧化物,可向反應室打入或抽出至少21113 (在室溫的體積) 22 1356041 的空氣,且更加係至少10 m3的空氣。如此,即便本發明係 使用於一大規模製程,仍可能製備實質上不含有雜質的鋰 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熱交換器而將空氣 5流動所消耗的能量最小化,其係將流入反應室的空氣在流 入前預熱’同時將流出的空氣冷卻。 在一特殊實例中,2 m3/kg的空氣流量係對應至25°c下 1 A斤的空氣。空氣的熱容量係約為1 kJ/kg0K,且溫度差 異係約為800 K。因此,為了加熱空氣,每公斤的最終樣品 10需要至少約0.33 kWh的能量。當空氣流量為10m3時,大約 需要2 kWh的能量。因此,整體陰極銷售價格係典型地需要 額外加上其大約2至1〇 %做為能量成本。當使用熱交換器而 進行空氣熱交換時,此額外的能量成本可以被大幅降低。 此外,使用熱交換器也可以減少反應室中的溫度梯度。為 15 .了進一步減少溫度梯度,較佳係建議同時提供數個空氣流 而流入反應室中。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其係提供由上述方法所製備 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以及用於包括此鋰混合過渡金 屬氧化物之電池中的陰極活性材料。 20 藉由將M〇層(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層)所衍生的见2+ 離子插入於可逆鋰層(鋰嵌入/釋出層)中,本發明之鋰混 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可以維持良好的層化結構,即使在充電 過程令鋰離子被釋出亦然。因此,該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 物展現了非常優秀的燒結穩定性,並且不會有因為Ni3+之還
23 1356041 原與分解所造成的Li2C〇3雜質,且係實質上不含有如链碳 酸鹽與鋰硫酸鹽等水溶性鹼類。因此,本發明的鋰混合過 渡金屬氧化物展現了優秀的儲存穩定性、較少的氣體產 生、並因此而具有極佳的高溫穩定性,同時可以低成本而 5 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製造。 本發明的陰極活性材料可以僅包括上述的鋰混合過渡 金屬氧化物、以及特定的原子層級結構,或者在適當時可 以包括裡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以及其他含鐘之過渡金屬氧 化物。 10 可以用於本發明的含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包括但不限 於:層化的化合物如鋰鈷氧化物(LiCo〇2)以及鋰鎳氧化物 (LiNi〇2)、或者以一個以上過渡金屬取代的化合物;鋰錳氧 化物例如下列化學式的化合物’ Li1+yMn2.y〇4 (〇分^)>33)5 LiMn03、LiMn203、及LiMn02;鋰銅化合物(Li2Cu〇2); 15 釩氧化物如LiV308、V205、以及Cu2V207 ; Ni-基型鋰錄氧 化物,其化學式為 LiNii.yMyC^ ( M = Co, Mn,Al,Cu,Fe,Mg B,或Ga,且O.oisysoj);鋰錳複合氧化物,其化學式 為 LiMn2-yMy02 ( M = Co,Ni,Fe,Cr,Zn,或 Ta,且 O.OlSySO.l )或 Li2Mn3M08 ( M = Fe,Co, Ni,Cu,or Zn); 2〇 LiMn2〇4,其中一部分的鋰係由鹼土族金屬離子取代;雙硫 化合物;以及 Fe2(Mo04)3、LiFe304 等。 根據本發明又一態樣,其係提供一鋰二次電池,包括 上述的链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做為陰極活性材料。此經二 次電池係大致由一陰極、一陽極、一分隔膜、以及一含鐘
S 24 1JD0U41 鹽之非水性電解質 在此領域中所熟知 實施例 所構成。同以製備鋰二次電池的方法係 ,亚因此其詳細製#方法不在此贅述。 5
1 T將#照各實施例而料本發明 以說明本發明,品dfc m —耳她例1重用 :〖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嘴與精神。人量紅的粉末巾所含的水溶性驗類 1,係根據下列方法進行測量。 10 15 20 百先’ 5克的陰極活性材料粉末係加入到乃的水 中接者進订簡單的授拌。集中大約2〇址的澄清溶液,其 藉由浸泡與移出而將澄清溶液與粉末分離。再次地加入約 20 mL的水翁末,並且攪拌所生成的混合物,接著進行移 出與集中液體的動作。浸泡與移出步驟係重複至少5次。在 此方法中’ 集中了總共1(K) mL的澄清溶液,其包括有水 =性驗類。(U Μ的HC1溶液係加人到上述收集的溶液,接 著進行授拌以及pH滴定。pH的記載係以時間函數的方式 載。當PH值達到3以下的時候將實驗終止,並且係適當^ 擇液體流量使得滴定過程進行大約2〇至3〇分鐘。水溶性鹼 類的含量係以所使用的酸總量做為測量基準,而所使用的 酸總量則以pH值低於5時做為基準.水溶性鹼類的特性描述 係從pH曲線所致做》 25 [實施例1]
25 做為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之一化學式為ΜΟΟΗ (Μ = 奶4/15(^111/2]^;11/2)8/15匚0。.2)的混合氧風氧化物、以及1^2〇〇3 係以一當量比例(Li:M= 1.02:1)混合,且此混合物係在空氣 中以各種溫度進行燒結10小時,溫度範圍介於850至1000 5 °C,進而製備一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在此,二級顆粒 係維持完整而沒有崩潰,且結晶尺寸係隨著燒結溫度的增 加而增大。 X光分析確認了所有樣本具有一良好的層化結晶結 構。此外,一單位晶格體積並未隨著燒結溫度的增加而顯 10 現出巨大的變化,表示並沒有明顯缺氧情形,也沒有明顯 的陽離子混合增加,並且實質尚沒有發生鋰蒸發現象。 由上述方法製備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的結晶圖譜 數據,係如下列表1所示,且其FESEM影像係如圖5所示。 從這些結果可以確認,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係為 15 LiNiM02,其具有良好的層化結晶結構,並且鎳插入至可逆 鋰層的含量大約為3.9至4.5 %。此外,也確認了即便使用 Li2C03做為原始材料、並且在空氣中進行燒結,仍能插入 適當含量的Ni2+離子到鋰層中,進而達成結構的穩定性。 尤其,在900°C燒結的樣品B顯示了高c:a比例,因而具 20 有極佳的結晶性、低單位晶格體積、以及合理的陽離子混 合比例。因此,樣品B顯示了最優秀的電化學性質,而BET 表面面積則大約為0.4至0.8 m2/g.。 26 1356041 <表1〉 燒結溫度 (A) 850〇C β) 900°C (C) 950〇C (D) 1000°C 單位晶格體積 33.902 A3 33.921 A3 33.934 A3 33.957 A3 標準化c:a比例 c:a/24A〇.5 1.0123 1.0122 1.0120 1.0117 陽離子混合 (Rietveld 精算) 4.5% 3.9% 4.3% 4.5% [比較例1 ] 具有LiNio.sCouMniMC^成分且由化學式LiNiNxMx02 5 (X = 0.3,且M = MnmNimCow)所代表的商業可購得樣品 50克,係在空氣中分別加熱到750°C、850°C、900°C以及 950°C ( 10 小時)。 接著進行X光分析以獲得詳細的高解析度晶格參數。 陽離子混合係以Rietveld精算方式觀測,且顆粒形態係以 10 FESEM分析。結果係如下歹ij表2所示。參照至表2,可以發 現所有加熱到溫度大於等於750°C(T>750°C)的樣品顯示了 結晶結構的連續性裂解(陽離子混合增加、晶格常數增加、 c:a比例降)。圖6顯示了商業可購得樣品在收到時的 FESEM影像,以及此樣品在空氣中力口熱至850°C的FESEM影 15 像。從圖6可以發現,加熱到溫度大於等於850°C(T2850°C) 的樣品顯示出了結構的崩潰。此現象咸信係因在空氣中加 熱時所形成的Li2C03熔化而將顆粒分離所造成的。
27 1356041 〈表2> 燒結溫度 (A) 750〇C (B) 850〇C (C) 900°C (D) 950〇C 單位晶格體積 33.902 A3 33.920 A3 33.934 人3 33.957 人3 標準化c:a比例 c:a/24A〇.5 1.0103 1.0100 1.0090 1.0085 陽離子混合 (Rietveld 精算) 10% 12% 15% 18% 因此,可以發現,受限於熱動力學的限制,不可能在 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氣中製造習知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 5 物。此外,在利用一習知方法製造链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時,使用Li2C03做為原始材料因為Li2C03的分解而伴隨產 生二氧化碳,進而導致Li2C03進行進一步分解的熱動力學 障礙,而Li2C〇3的進一步分解對於反應而言是必要的,因 此造成此反應無法繼續進行。從上述可以確認習知方法無 10 法應用於實際的製程中。 [比較例2] pH滴定係針對400克的商業可購得樣品,組成為 LiNi〇.8Co〇.2〇2,以流率大於2 L/min進行。所獲得的結果如 15 圖7所示。在圖7中,曲線A代表樣品在收到當時的pH滴定 結果,而曲線B則代表此樣品在純氧下加熱到800°C共24小 時後的pH滴定結果。從這些pH量變曲線可以分析得知,在 熱處理之前與之後的Li2C03含量相同,且並沒有Li2C03雜 質的反應。亦即,可以發現在氧氣環境下的熱處理不會額 £ 28 1356041 外生成LhCO3雜質,但是在顆粒中的Li2C〇3雜質並不會分 解。在稍微增加陽離子混合之後,從X光分析結果可以看到 稍微降低的c:a比例以及稍微降低的單位晶格體積,因此確 認在LiNi〇2的結晶結構中的鋰含量稍微降低,同時形成了 小量的LhO。因此,從上述結果可以發現,不可能在氧氣 或合成空氣的環境下,製備當量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而不帶有雜質、並且不會發生鐘缺乏。
[比較例3] 1〇 包含有少於3%鋁的LiAU^Nio^Co^O2化合物,亦即 可以購得經鋁/鋇改質、具高鎳含量的LiNi〇2,係儲存於一 濕室(90%RH)中,儲存條件為60t:的空氣。分別對暴露 至濕氣前之樣品、儲存在濕室中17小時的樣品、以及儲存 在濕室中3天的樣品進行pH滴定。所獲得的結果係如圖8所 15 示。在圖8中,儲存前所含的水溶性驗類含量很低,但在暴 路至空氣後,係持續地形成一定量的水溶性驗類,且主要 包括Li/O3。因此,即使初始的Li2C〇3雜質含量很低,本 實驗也發現商業可購得的高鎖含量LiNi〇2在空氣中並不穩 定,且因此以一實質速率快速分解,而且在儲存中會生成 2〇 一定量的Li2C03雜質。 [實施例2] 根據實施例2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樣品所做的pH 滴定’係分別針對未暴露至濕氣的樣品、以及在一濕室(9〇% 29 1356041 RH)中以60°C儲存於空氣中17小時及3天的樣品進行。所 獲得的結果係如圖9所示。 將實施例2的锂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參見圖9 )與比 較例3 (參見圖8 )做比較後,比較例3的樣品(儲存17小時) 5 顯示其消耗大約20 mL的HC1 ’而實施例2的樣品(儲存17 小時)則顯示其消耗大約10 mL的HC1,表示其生成的水溶 性鹼類減少了一半。更進一步,在儲存3天的樣品中,比較 例3的樣品顯示其消耗了大約110 mL的hci,而實施例2的樣 品顯示其消耗了 26 mL的HC1,表示其生成的水溶性鹼類減 10 少了大約5倍。因此,可以發現實施例2的樣品的分解速率 大約是比較例3的樣品的五分之一。承上,可以;認實施例 2的鐘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展現了優越的化學耐受性,即使 是暴露至空氣與濕氣亦然。 15 [比較例4] 成分為LiNi〇.8Mn〇,〇5Co〇.i5〇2的高鎳含量的LiNi02樣 品(從一商業可購得的樣品表面塗佈有aip〇4、接著進行和 緩的熱處理),係分別在儲存於一濕室之前與之後進行pIi 滴定。pH滴定的結果是,每10克的陰極會消耗12 ^[的0 1 M 20 HC1 ’且在儲存後的LLCO3含量(80至90 % )係精低於比較 例3的樣品,但高於實施例2。因此,從此實驗可以確認上 述的高錦含量LiNi〇2暴露於空氣後的穩定性並無改善,即 便是經過表面處理亦然,同時本實驗也顯示其電化學性質 並無明顯改善’例如循環穩定性以及放電速率特徵等。 30 1356041 [實施例3] -具有不同Li:M比例的樣品係由MOOH開始製備 . (M=Ni4/i5(Mn1/2Ni1/2)8/15Co0 2) » U2C03係用做為鋰來源。 5 尤其,在空氣中進行燒結製程至溫度為910至920°C的7個樣 本,分別為50克且其Li:M係介於0.925至1.12之間。接著, 測試各樣品的電化學性質。 • 下列的表3提供了所獲得的晶體資料。單位晶格體積係 隨著Li:M比例而平緩地變化。圖丨〇顯示了其晶體圖像。所 10 有樣品係位於一直線上《根據pH滴定的結果,水溶性鹼類 . 的含量係隨著Li:M比例的增加而稍微增加,但其總量係相 • 當微小。因此,水溶性鹼類可能是從表面鹼性(離子交換) 而產生,而非如同比較例1是從Li2C〇3雜質溶解所產生的。 因此,本實驗清楚地顯示由本發明之製備方法所製備 15 的鐘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係落在經的當量範圍内,並且額 • 外的鋰係插入至結晶結構中。此外,本實驗顯示,即使利 用了 LhCO3做為前驅物並且在空氣中進行燒結,仍然能夠 獲得當量樣品而沒有Li2C03雜質。 亦即,隨著Li/M比例降低,插入到可逆鐘層的Ni2+含 20量會逐漸地增加。在可逆鋰層中插入過量的Ni2+會阻礙在充 電/放電過程中Li+離子的移動,進而造成電容量的降低或者 放電速率特性不佳。另一方面’若Li/m(:例過高,則插入 到可逆链層賴^量太低,造成結構的不穩定而使得電池 替全性以及壽命特性均下降。目&,若考慮至,】電池的性 31 1356041 能以及安全性,Li:M的比例特別較佳地係在0.95至1.04之間 (樣品B ' C與D),以確保插入到鋰層中的Ni2+含量係介於 3至7 %之間。 〈表3> 樣品 A B C D E F G Li:M比例 0.925 0.975 1.0 1.025 1.05 1.075 1.125 單位晶格體積 34.111 34.023 33.923 33.921 33.882 33.857 33.764 A3 A3 A3 A3 A3 A3 A3 c:a比例 1.0116 1.0117 1.0119 1.0122 1.0122 1.0123 1.0125 陽離子混合 8.8% 6.6% 4.7% 4.0% 2.1% 2.5% 1.4% pH 3 3.5 5 9 . 15 19 25
[實施例4]
Li2C03以及化學式為 MOOH (M NiwKMnmNimh/isCoo.2)的混合氧氫氧化合物係引入一燃 10 燒爐中,其腔室大約為20公升,並且燒結至920°C共10小 時’其間高於10m3的空氣係打入此燃燒爐中,進而在一批 次中製備大約5公斤的LiNiM02。 在燒結完成之後’ 一單位晶格常數係由X光分析來決 定’且單元電池體積係與一目標值比較(實施例1的樣品B 15 為:33.921 A3 ) 。ICP分析確認Li與]VI的比例係非常接近 1.00 ’且單位晶格體積係落於目標範圍之内。圖11顯示了以 上述方法製備的陰極活性材料的SEM影像,且圖12顯示了 Rietveld精算的結果。參照至這些圖式,則可以嫁認這些
32 1356041 樣品展現了高度結晶性以及良好的層化結構,插入至一可 逆鋰層中的Ni2+的莫耳分率係為3.97 %,Ni2+莫耳分率的計 算值與所測量的值係大約相同》 同時,進行了 pH滴定之後,10克的陰極材料僅消耗了 5 少於10 mL的0.1 M HC1就使得pH值低於5,可以對應至 Li2C03雜質含量係低於0.035 wt%。因此,上述結果顯示, 可以利用一固態反應而使混合氧氫氧化合物與Li2C03反 應,進而大規模地製造不含有Li2C03並具有穩定的結晶結 構的 LiNiM02。 10 [實施例5] 多於 1公斤的MOOH (M = Ni4/15(Mn1/2Ni丨/2)8/15Co0.2)係 由MS04與NaOH以無氨共沈澱方式在80°C下、以pH調整條 件進行製備。圖13顯示了上述方法所製備的前驅物氫氧化 15 物的SEM顯微影像。上述的MOOH展現了範圍狹窄的粒徑 分佈,以及振實密度大約為1.2 g/cm3。一鋰混合過渡金屬 氧化物係利用MOOH做為前驅物而製備。燒結係在930°C下 進行。利用此一前驅物所製備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並 未顯示如比較例2的顆粒般的裂解現象。因此,從LiM02的 20 優越燒結穩定度可以得知,LiM02可以從具有低振實密度的 氧氫氧化合物(oxyhydroxide)來製備。 [實驗例1]電化學性質之測試 33 1356041 紐知電池係分別利用實施例3與5的鐘混合過渡金屬氧 化物、以及比較例2至4的LiNiM〇2 (M =机/2施"2)1 A 且x = (U7(比較例5)且x = 〇.33(比較例6))做為陰極, 以及鐘金屬做為陽極而製備。由上述方式所製備的钮如電 5池的電化學性質接著係被測試。充放電循環主要係在饥 以及60C進行,充電速率c/5以及放電速率C/5G c = 15〇 mA/g),電壓範圍是3至4.3伏特。 比較例2至4的鈕釦電池的電化學性質實驗結果係如表 4所不。參照至表4,循環穩定性方面除了比較例3 (樣品b ) 10之外均不佳。咸信比較例4 (樣品C)顯示了不佳的循環穩 定性係導因於其表面缺乏鋰。另一方面,即使比較例2 (樣 品A)與比較例3 (樣品B)並非鋰缺乏狀態,僅有比較例3 (樣。σ )能展現低Li2C〇3含量。此一 Li2C03的出現可能導 致氣體的產生、並逐漸使性能下降(在4.3伏特下,Li2C〇3 15 會隨著結晶崩潰而逐漸分解)。亦即,沒有含鎳活性材料 可以同時符合優良循環穩定性以及低雜質含量等兩項要 求’且因此可以確認的是,商業可購得的產品中,並無含 鎳、活性材料會具有優秀的循環穩定性、以及可耐受暴露至 空氣的穩定性、同時具有少量的Li2C03雜質以及低製造成 20 本。 〈表4> (A) LiNi〇.8Co〇.2〇2 改質 (C)A1P<V 塗佈 ~ 基板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當量ϋ:Μ 1---- 當量 當量 在表面經缺乏 34 1356041
Li2C03雜質 南 低 在 25°C,C/10, C/1的電容量 193,175 mAh/g 195,175 mAh/g 185, 155 mAh/g 電容量損失 每100循環30 % 每100循環11 % 每100循環大於30% 另一方面,比較例5與6的電池分別展現了其晶體密度 為4.7與4.76层/〇113,二者幾乎相同,並且顯示了在(:/10的速 率下(3至4.3伏特)的放電電容量為157至159111人114。與 5 具有晶體密度為5.04 g/cm3且放電電容量為157 mAh/g的 LiCo02相較之下,比較例5的電池的體積電容量係相等於 LiCo02的93 %,而比較例6的電池的晶體密度則對應至 LiCo〇2的94 %。因此,可以發現低含量的鎳會造成較差的 體積電容量。 10 下列的表5整理了實施例3利用做為陰極的鈕釦電池的 電化學結果,而圖14則描繪了電壓量變曲線、放電曲線、 以及循環穩定性。實施例3的LiNiM02晶體密度為4.74 g/cm3 (例如,LiCo02: 5.05 g/cm3)。在C/20的放電電容量係大於170 mAh/g (例如,LiCo〇2: 157 mAh/g),因此代表 LiNiM02的 15 體積電容量與LiCo02相較之下,有大幅的改善。實施例5 的LiNiM02的電化學性質係類似於實施例3。 〈表5〉 在100次循環後的電容量 保持度(外推) C/5-C/5 循環,3.0-4.3V 主要充電電 容量 3.0-4.3V, C/10 放電電容量 25〇C 60°C 25〇C,C/l 25〇C,C/20 60〇C,C/20 > 96% > 90% > 190 mAh/g 152mA/g 173 mAh/g 185 mAh/g 35 1356041 [實驗例2]熱穩定性之決定. 為了檢驗實施例3之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以及比較 例3與4之LiNiM02的熱穩定性,係進行了耽分析。所獲得 5的結果係如圖15與16所示。為了這個目的,鈕釦電池(陽 極:鋰金屬)係充電至4.3伏特,拆開,並插入至密封的DSC 罐子中,接著注入電解質。陰極的總重量係介於約5〇至6〇 mg’而電解質的總重量係大約相同。因此,放熱反應幾乎 限定於陰極。DSC量測係以0.5 K/min的加熱速率進行。 10 結果是,比較例3 (經鋁/鋇改質的LiNi02)以及比較 例4 (塗佈AIPO4的LiNi〇2 )在相對低溫下就開始進行強烈 的放熱反應。尤其,比較例3顯示出超過其裝置限制的大量 放熱。所生成熱量的總和累積相當大,亦即遠超過2〇〇〇 kJ/g ’表示其熱穩定性不佳(請參見圖丨5 )。 15 同時,本發明實施例3的LiNiM02顯示其所產生的總熱 量很低,且與比較例3與4相較之下(圖Μ),實施例3的 LiNiM〇2產生放熱反應的起始溫度較高。因此,可以發現本 發明的LiNiM02具有非常優秀的熱穩定性。 20 [實驗例3]使用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之聚合物電池的電 化學性質測試 利用實施例3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做為陰極活性 材料,而製造一實驗性質的383562型聚合物電池。為了達
36 1356041 成此目的,陰極係混合了 17 %的咖〇2,且陰極隸物係 為含有NMP/PVDF的漿狀物。並沒有為了防止凝勝化而加 入添加劑。陽極為MCMB。電解質係為標準商業可購得、 不含有用以減少過量膨脹的添加劑者。實驗係在6〇它進 5行,且充電與放電速率為C/5。充電電壓係介於3.0至4.3伏 特之間。 圖17顯示了本發明電池在25。〇的循環穩定性(ο』〇 ,充電,1C放電,3至4伏特,2伏特)。在室溫時可以得到 非常優秀的循環穩定性(在3〇〇次C/1速率的循環之後,仍 10維持有91%)。所累積的阻抗很低。此外,也測量了在存 時產生氣體的情形。所獲得的結果係如圖18所示。在4小 時90 C飽充狀態(4.2伏特)的儲存條件下,僅生成非 常小量的氣體,並僅觀測到在厚度方面的微小增加。所增 的厚度與以優良的LiCo〇2陰極在相似電池且相同情況 15下所測得的數值相較之下,係類似或更小。因此,可以發 現由本發明之方法所製備的·Μ〇2展現了高穩定性以及 化學耐受性。 [實施例6] "化予式為1^0011 (M = Ni4/15(Mn丨/2Ni1/2)8/15c〇02)的 混。氫氧化物係做為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而與Li2C〇3以 1 .〇 1.1的比例混合,且混合物係在空氣中以9⑼艽燒 .’’α 10小時,進而製備5〇克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其成 分為 LiNi0.53C〇0 2Mn〇.27〇2。 37 1356041 透過x光分析獲得詳細的高解析度的晶格參數。陽離 子混合係以Rietveld精算觀測。所獲得的結果係如下列表6 所示。 5 [比較例7] 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的製備,除了 Li:M比例係設定 為1:1、以及燒結係在氧氣環境中進行之外,其餘均與實施 例6相同。進行X光分析,並觀察陽離子混合。所獲得的結 果係如下表6所示。 10 <表6> 實施例4 比較例7 Li: Μ 1.01 : 1 1:1 單位晶格體積 33.921 Α3 33.798 Α3 標準化c:a比例 c:a /24λ〇·5 1.0122 1.0124 陽離子混合 4.6% 1.5% 如同表6所示,本發明實施例6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 物,與比較例7相較之下,具有較大的單位晶格體積以及較 15 小的c: a比例。因此,可以發現比較例7的經混合'過渡金屬氧 化物,由於係在氧氣環境下進行熱處理,因而具有過低的 陽離子混合比例。進而遭遇到結構穩定性的下降。亦即, 可以發現在氧氣環境中的熱處理,會因為過低的陽離子混 38 1356041 合而發展出一層化結構,但Ni2,的遷移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阻 愛’使仔電池的循環穩定性無法提升。 [實施例7] Λ 5 除了使用化學式為MOOH (Μ =
NimdMnmNiW^CoQ.3)的混合氫氧化物做為混合過渡金 屬前驅物、且混合氫氧化物與Li2C〇3係以Li:M比例為1:1的 • 情形混合之外,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LiNiQ.4C〇Q.3MnQ.302 的製備方法係如同實施例6。藉由X光分析精算而 10 觀察陽離子混合。所獲得的結果係如下列表7所示。 <表7>
Li: Μ 1:1 早位晶格體積 33.895 Λ3 標準化c:a比例 c:a/24A〇.5 1.0123 陽離子混合 3% 電容量CmAh/g) 155
[實施例8] 15 除了使用化學式為MOOH (M =
NivWMnmNU^cCoo.2)的混合氫氧化物做為混合過渡金 屬刖驅物、且混合氫氧化物與LhCO3係以Li:M比例為1:1的 情形混合之外’鍾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39 1356041
LiNi0.65Co0.2Mn0.15O2的製備方法係如同實施例6。藉由X光 分析與Rietveld精算而觀察陽離子混合。所獲得的結果係如 下列表8所示。 5 〈表 8>
Li: Μ 1:1 單位晶格體積 34.025 A3 標準化c:a比例 c:a/24A0.5 1.0107 陽離子混合 7% 電容量(mAh/g) 172 從表7與8的結果可以得知,本發明的鋰混合過渡金屬 氧化物提供了固定範圍内的理想效果,如前所述。 產業利用性 10 從上述的敘述可以得知,本發明之製備鋰混合過渡金 屬氧化物的方法,可製造具有給定成分以及特定原子層級 結構的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其係以Li2C03與一混合過 渡金屬前驅物,在缺氧環境下以固態反應而製備。因此, 利用本方法可以實現對環境友善、具有降低製造成本且較 15 佳製造效率的製程。由於所製備的鋰混合過渡金屬具有一 穩定的結晶結構、且實質上不含有如鋰碳酸酯等水溶性鹼 類,因此包括有此一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的二次電池可 以具有高電容量、優秀的循環特徵、以及大幅改善的儲存 性質與高溫安全性。
S 40 1356041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 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 於上述實施例。 5 【圖式簡單說明】 該上述及其他態勢與本發明之特徵及其他優點將由以 下作更詳細之解說並伴隨以下圖示而得到更清楚的理解, 該圖中: 圖1係繪示一習知含鎳之鋰過渡金屬氧化物的結晶結 10 構。 圖2係繪示由本發明方法之一實施例所製備之含鎳之 鋰過渡金屬氧化物的結晶結構。 圖3與圖4係繪示由本發明之一方法所製備之含鎳之鋰 過渡金屬氧化物的較佳成分範圍。 15 圖5係為一場發射掃瞄電子顯微鏡(FESEM)的影像 ( 2000倍),顯示實施例 1 的 LiNiM02。圖 5A:850°C;圖 5B: 900°C;圖 5C:950°C;以及圖 5D:1000°C。 圖6係繪示比較例1的商業可購得之LiM02(M = Ni〇.8Co0.2) 的FESEM影像。圖6A :所收到的樣本的FESEM影像;圖6B ·· 20 樣本在空氣中加熱至850°C的FESEM影像。 圖7係繪示比較例2之商業可獲得含高鎳之LNi02的標 準pH滴定曲線。A:所收到的樣本;B :樣本在氧氣環境下 加熱到800°C ; C : A曲線的副本。 41 1356041 圖8係繪示根據比較例3而將樣本儲存於一濕室後的pH 滴定曲線。A :所收到的樣本;B :樣本儲存17小時後;C : 樣本儲存3天後。 圖9係繪示根據實施例2而將樣本儲存在一濕室後的p Η 5 滴定曲線。A :所收到的樣本;Β :樣本儲存17小時後;C : 樣本儲存3天後。 圖10係繪示實驗例3的樣本(具有不同的Li:M比例)的 結晶單位晶胞之a軸與c軸長度。 ® 圖11係為實施例4之樣本的SEM影像。 10 圖12係為實施例4之樣本的X光繞射圖案經過Rietveld . 精算的結果。 圖13係為實施例5之一前驅物的SEM影像( 5000倍), 其係經由一便宜的無氨製程所製備,並且具有低密度。 圖1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驗例1的LiNiM02的電化學性 15 質。12A :顯示在室溫下的電壓變化以及速率特徵(1至7 循環);7B :顯示在25°C與60°C的循環穩定性以及C/5速率 # (3.0至4.3乂);以及7C ··顯示第2循環與第31循環的放電 變化曲線(C/10速率),其係在25°C與60°C所獲得。 圖15係顯示比較例3與4的樣本在實驗例2中的DCS 20 值。A :比較例3中商業可購得的經Al/Ba修飾的LiNi02,以 及B :比較例4中商業可購得的被覆有A1P04之LiNi02。
圖16係顯示實施例3的LiNiM02樣本在實驗例2的DCS 值0 42 1356041 圖1 7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聚合物電池在實驗例3 中的電物理性質。 圖18係顯示一聚合物電池在實驗例3中於高溫儲存的 膨脹結果。
X, S V、 43

Claims (1)

1356041 第96116510號,丨00年S月修正頁 申請專利範s: 1. 一種用以製備一經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之方法,包 5 括在氧氣濃度為10至50%之氧氣不足之環境下,令Li2C03 以及一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進行固態反應,以製備具有下 列化學式I之粉末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 LixMy02 (I) 其中: M= M’,.kAk,其中 M’為 Nii-aWNi^Mn^aCob,0.65《 a+b < 0.85,且 0.1 < b S 0.4 ; 10 A係為一摻雜劑; 0 S k < 0.05 ;以及 x+y = 2,且 0.95 < X < 1.05 : 其中該混合過渡金屬前驅物係至少一選自下列群組包 括:M(OH)2以及MOOH,其中Μ係如化學式⑴所定義。 I5 2.如申清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氧氣濃 度之範圍係介於10%至30%。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環境係 為空氣環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混合過 20渡金屬前驅物係為ΜΟΟΗ’且其係由一無氨製程所製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混合過 渡金屬前驅物之振實密度(tap density)係介於丨丨至16 g/cm3之間。 44 ^5604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以Li作 為基礎時,該Li : μ之比值係介於0 95至1.〇4。 7.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固態反 應包括一燒結(sintering)製程,係在6〇〇。(:至11〇〇<>(:進行3至 5 20小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燒結 製程進行中,係供應超過2 m3/kg LiM〇2之空氣至一反應 瓶,該反應瓶係具有一熱交換器以將空氣預先加熱。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鋰混合 10過渡金屬氧化物係在高度空氣流動之大規模製程下製備。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高度空 氣流動,對應至每1公斤之最終鋰混合金屬氧化物而言,係 至少2 m3的空氣(室溫下之體積)被加壓進入或抽離該反應 瓶。 15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對應至每 1公斤之最終經混合金屬氧化物而言,至少1〇 m3的空氣係 被加壓進入或抽離該反應瓶。 12.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熱交換 器係用以將流入空氣在流入該反應瓶之前預先加熱,並且 20 將流出空氣冷卻。 13. —種鋰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其係由申請專利範圍 第1至12項之任一項所述之方法製備。 14. 一種鋰二次電池,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 25 述之链混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做為一陰極活性材料。 45 1356041 卜年日修(¾)正替換頁 MO層 MO層
(LiV
Ni2+, Mn4+, Co3+
充電 放電
MO層 MO層
Mn4+, Co3+
充電 放電
1356041 ·0987·654·3·210 10·0·0·0·0·0·0·0·0·0· #-ΦΗ-琳璨 w yN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C〇莫耳分率 ο ο·
0.2 0.4 0.6 0.8 1.0 ' Μη 眷 1356041
1356041
圖7
1356041
14.26 14.25 14.24 14.23 14.22- • 1 ! _ 1 f 米樣本 /‘术 G : 〆· 輪 ------趣勢 '線 〆· \!/>· - 乂 F : 米‘ ,4k E : K米C D ^ 〆· 〆· /· \uf' _〆米A 〆 B 2.8675 2.8700 2.8725 2.8750 2.8775 2.8800 六重a軸(A) 圖10
1356041 (%)甸想 1356041
1356041
ο ο ο ο 8 6 4 2 1. i. i. 1(s/qvss ο ☆
60°C (B) Cy1-6 : Rate (C/20-2C) Cy7-30: C/5 Cy31 : C/10, Cy32 : 1C 25°Ci 0 (bifl. Ί , 1 1 *1 , 1 ' 1 I» 1 1 1 I , _ , , I 1 _ 1 I 1 , 1 1 i ,,,, 0 5 10 15 20 25 30 35 循環次數 ο 4 5 3·
-ryrn 50 75 100 125 150 1750 -TJT1 25 -rjn 50 -r, . p . . , . i-i-rjττ-η γττ* rj 75 100 125 150 175 0 25 容量(mAh/g) 容量(mAh/g) 圖14 1356041
溫度 圖15
圖16 1356041 循環次數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¾^(>嘲1^蛱
圖17
圖18 ) C
TW096116510A 2006-05-10 2007-05-09 Method of preparing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TWI35604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6001739 2006-05-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4195A TW200804195A (en) 2008-01-16
TWI356041B true TWI356041B (en) 2012-01-11

Family

ID=3866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6282A TWI360910B (en) 2006-05-10 2007-05-08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
TW096116510A TWI356041B (en) 2006-05-10 2007-05-09 Method of preparing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TW100124789A TWI463729B (zh) 2006-05-10 2007-05-10 高效能鋰二次電池用之材料
TW096116638A TWI360909B (en) 2006-05-10 2007-05-10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6282A TWI360910B (en) 2006-05-10 2007-05-08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4789A TWI463729B (zh) 2006-05-10 2007-05-10 高效能鋰二次電池用之材料
TW096116638A TWI360909B (en) 2006-05-10 2007-05-10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5) EP2463941B1 (zh)
JP (3) JP5537929B2 (zh)
CN (5) CN101300696A (zh)
TW (4) TWI360910B (zh)
WO (3) WO20071298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2761A1 (en) 2005-04-13 2007-12-20 Lg Chem, Ltd.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formance
US7648693B2 (en) 2005-04-13 2010-01-19 Lg Chem, Ltd. Ni-based lithium transition metal oxide
US20070298512A1 (en) 2005-04-13 2007-12-27 Lg Chem, Ltd.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formance
US20080032196A1 (en) 2005-04-13 2008-02-07 Lg Chem,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formance
CN101300696A (zh) 2006-05-10 2008-11-05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高性能锂二次电池的材料
JP5655218B2 (ja) * 2008-04-03 2015-01-21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リチウム複合遷移金属酸化物製造用の新規な前駆物質、リチウム−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及びリチウム二次バッテリ−
WO2010093219A2 (ko) * 2009-02-13 2010-08-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에너지 밀도가 향상된 리튬이차전지
KR101135491B1 (ko) 2009-02-13 2012-04-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1073013B1 (ko) * 2009-02-19 2011-10-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1154880B1 (ko) * 2009-03-03 2012-06-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에너지밀도의 양극 재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KR101147602B1 (ko) * 2009-03-03 2012-05-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에너지 밀도의 양극 재료와 유/무기 복합 다공성 분리막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EP2418718A4 (en) * 2009-04-09 2014-01-01 Lg Chemical Ltd ACTIVE CATHODIC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JP5428487B2 (ja) * 2009-04-22 2014-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電解質電池
KR101056715B1 (ko) * 2009-06-17 2011-08-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CA2777619A1 (en) * 2009-11-05 2011-05-12 Umicore Core-shell lithium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US9216913B2 (en) * 2010-03-04 2015-12-22 Jx Nippon Mining & Metals Corporatio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subst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posi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JP5934089B2 (ja) * 2010-03-04 2016-06-15 Jx金属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KR101098193B1 (ko) * 2010-04-30 2011-12-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KR101554081B1 (ko) * 2011-02-07 2015-09-18 유미코르 가용성 염기 함량이 낮은 고 니켈 캐소드 재료
KR101127554B1 (ko) * 2011-07-20 2012-03-23 한화케미칼 주식회사 층상형 결정구조의 단일상 리튬-부족형 리튬 다성분계 전이금속 산화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PL2806486T3 (pl) 2012-01-17 2019-08-30 Lg Chem, Ltd. Aktywny materiał katodowy, zawierająca go litowa bateria wtórna do kontrolowania zanieczyszczeń lub pęcznienia i sposób wytwarzania aktywnego materiału katodowego o ulepszonej wydajności
EP2810706B1 (en) 2012-02-01 2024-08-14 LG Energy Solution, Ltd. Reactor for preparing precursor of lithium composite transition metal oxid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recursor
EP2812284B1 (de) * 2012-02-08 2016-04-20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emischten carbonaten, die hydroxid(e) enthalten können
CN104704659B (zh) 2012-10-17 2017-11-14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Li‑Ni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WO2014061654A1 (ja) * 2012-10-17 2014-04-24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Li-Ni複合酸化物粒子粉末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10361459B2 (en) * 2013-05-14 2019-07-23 Samsung Sdi Co., Ltd.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JP6156078B2 (ja) 2013-11-12 2017-07-0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6524651B2 (ja) 2013-12-13 2019-06-0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81489B (zh) 2014-02-27 2017-05-01 烏明克公司 具有經氧化表面之含硫酸鹽的可充電電池陰極
WO2015153485A1 (en) 2014-04-01 2015-10-08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group ii cation-based batteries
KR20160105348A (ko) * 2015-02-27 2016-09-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양극 활물질, 이를 포함하는 양극 및 리튬 이차전지
JP6744051B2 (ja) * 2015-09-08 2020-08-19 ユミコア 再充電可能バッテリー用のNi系Li遷移金属酸化物カソードを調製するための前駆体及び方法
PL3312914T3 (pl) * 2016-03-22 2019-05-31 Lg Chemical Ltd Masa czynna anody do akumulatora i zawierający ją akumulator
DE102017207683A1 (de) 2016-05-09 2017-11-09 Nichia Corporatio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Nickel-Kobalt-Verbundhydroxid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ktivmaterials einer Positivelektrode für eine wasserfreie Elektrolytsekundärbatterie
CN107591519B (zh) * 2016-07-06 2020-04-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改性锂镍钴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5566A (zh) * 2016-08-29 2018-03-09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91214B1 (ko) 2016-09-12 2020-03-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전압용 리튬 코발트 산화물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HUE051555T2 (hu) * 2017-07-14 2021-03-01 Umicore Nv NI alapú katódanyag újratölthetõ lítium-ion akkumulátorokhoz
PL3567661T3 (pl) 2017-09-19 2021-09-27 Lg Chem, Ltd. Materiał czynny katody dla akumulatora i zawierający go akumulator litowy
JP6988402B2 (ja) * 2017-11-21 2022-01-0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及び熱処理装置
JP6673538B2 (ja) * 2017-11-21 2020-03-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及び熱処理装置
KR102174720B1 (ko) * 2017-11-23 2020-11-05 주식회사 에코프로비엠 리튬복합산화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88290B1 (ko) 2018-02-23 2021-08-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JP2019164993A (ja) * 2018-03-14 2019-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極形成用組成物、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系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US10787368B2 (en) * 2018-06-06 2020-09-29 Basf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lithiat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CN113823770B (zh) * 2020-06-18 2023-03-1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具有富锂相结构的高能量密度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应用
CN113353991B (zh) * 2021-01-05 2023-06-30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0080A (en) 1988-06-09 1990-12-25 Societe Anonyme Dite: Saft Process of making a cathode material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a lithium anode and application of said material
US5264201A (en) 1990-07-23 1993-11-23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The 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 Lithiated nickel dioxide and secondary cells prepared therefrom
JPH0562678A (ja) * 1991-08-30 1993-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活物質の製造法
JPH05299092A (ja) 1992-01-17 1993-1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393622A (en) 1992-02-07 1995-0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JP3221352B2 (ja) * 1996-06-17 2001-10-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ピネル型リチウムマンガン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JP3575582B2 (ja) * 1996-09-12 2004-10-13 同和鉱業株式会社 非水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
CA2234874C (en) 1997-04-15 2009-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use i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EP1058673B1 (de) 1998-02-09 2004-04-14 H.C. Starck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lithium-übergangsmetallaten
JPH11283621A (ja) * 1998-03-30 1999-10-15 Sony Corp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正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00133262A (ja) * 1998-10-21 2000-05-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系電解液二次電池
JP3308232B2 (ja) * 1999-05-17 2002-07-29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Li−Co系複合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06534A (ja) * 1999-10-06 2001-04-17 Tanaka Chemical Corp 非水電解液電池活物質用原料複合金属水酸化物及び活物質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
JP2001273898A (ja) * 2000-01-20 2001-10-05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使用した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6660432B2 (en) * 2000-09-14 2003-12-09 Ili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thiated oxid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2002145623A (ja) * 2000-11-06 2002-05-22 Seimi Chem Co Ltd リチウム含有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053663A1 (en) 2000-11-06 2002-05-09 Tanaka Chemical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cobalt-manganese coprecipitated nickel hydroxide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KR100396491B1 (ko) * 2000-11-09 2003-09-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0632979B1 (ko) * 2000-11-16 2006-10-11 히다치 막셀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튬 함유 복합 산화물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비수 2차 전지,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2298914A (ja) * 2001-03-30 2002-10-11 Toshiba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4773636B2 (ja) * 2001-06-20 2011-09-14 Agcセイミ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コバルト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JP2003017054A (ja) * 2001-06-29 2003-01-17 Sony Corp 正極活物質及び非水電解質電池の製造方法
TW565961B (en) 2001-11-30 2003-12-11 Sanyo Electric Co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974420B2 (ja) * 2002-02-18 2007-09-12 Agcセイミ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4655453B2 (ja) * 2002-03-28 2011-03-2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ならびに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JP4594605B2 (ja) * 2002-08-05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94431C (zh) * 2002-12-30 2005-03-23 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
TWI279019B (en) * 2003-01-08 2007-04-11 Nikko Materials Co Ltd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986381B2 (ja) * 2003-01-17 2012-07-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04227915A (ja) * 2003-01-23 2004-08-12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正極材料用原料水酸化物、及び該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正極材料用原料水酸化物を原料に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正極材料
JP2004265806A (ja) * 2003-03-04 2004-09-24 Canon Inc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粒子、前記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粒子の製造方法、前記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粒子を含有す電極構造体、前記電極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前記電極構造体を有す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04281253A (ja) 2003-03-17 2004-10-07 Hitachi Metals Ltd 非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正極活物質を用いた非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4172024B2 (ja) * 2003-03-25 2008-10-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TW200501486A (en) * 2003-03-31 2005-01-01 Seimi Chem Kk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sitive-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cell
WO2004102702A1 (ja) * 2003-05-13 2004-11-25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層状リチウムニッケル系複合酸化物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00947A (ja) * 2003-08-21 2005-04-1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非水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非水二次電池
JP3991359B2 (ja) 2003-11-20 2007-10-1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非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正極活物質を用いた非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4100341B2 (ja) * 2003-12-26 2008-06-11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05310744A (ja) 2004-03-24 2005-11-04 Hitachi Metals Ltd 非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正極活物質を用いた非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0431209C (zh) * 2004-05-14 2008-11-05 清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锂二次电池正极用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CN1595680A (zh) * 2004-06-25 2005-03-16 吴孟涛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06073253A (ja) * 2004-08-31 2006-03-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電解質電池
JP4595475B2 (ja) * 2004-10-01 2010-12-08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648693B2 (en) 2005-04-13 2010-01-19 Lg Chem, Ltd. Ni-based lithium transition metal oxide
WO2006136050A1 (fr) * 2005-06-20 2006-12-28 Shenzhen Bak Battery Co., Ltd Oxyde de lithium composite a composants multiples contenant du nickel et du cobalt, procede pour sa fabrication, son utilisation en tant que matiere active d'electrode positive pour une batterie secondaire au lithium et pile secondaire au lithium
JP4768562B2 (ja) * 2005-09-27 2011-09-07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てなるリチウム電池
JP5143568B2 (ja) * 2005-12-20 2013-02-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1300696A (zh) 2006-05-10 2008-11-05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高性能锂二次电池的材料
JP5256816B2 (ja) * 2007-03-27 2013-08-07 学校法人神奈川大学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正極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16637A1 (en) 2009-01-21
EP2016638A1 (en) 2009-01-21
CN101300698A (zh) 2008-11-05
CN102082261A (zh) 2011-06-01
TW200804195A (en) 2008-01-16
EP2016637B1 (en) 2018-01-10
JP5656402B2 (ja) 2015-01-21
EP2016638A4 (en) 2010-02-03
JP2009536437A (ja) 2009-10-08
JP5593067B2 (ja) 2014-09-17
EP2463941A1 (en) 2012-06-13
WO2007129860A1 (en) 2007-11-15
CN102983322A (zh) 2013-03-20
JP5537929B2 (ja) 2014-07-02
JP2009536436A (ja) 2009-10-08
WO2007129848A1 (en) 2007-11-15
CN101300697A (zh) 2008-11-05
TWI360909B (en) 2012-03-21
EP2016636A4 (en) 2010-02-03
JP2009536438A (ja) 2009-10-08
CN101300698B (zh) 2011-08-31
EP2463941B1 (en) 2020-01-08
EP2463942A1 (en) 2012-06-13
TW201218493A (en) 2012-05-01
TW200805751A (en) 2008-01-16
WO2007129854A1 (en) 2007-11-15
TWI360910B (en) 2012-03-21
TW200803019A (en) 2008-01-01
EP2016636A1 (en) 2009-01-21
TWI463729B (zh) 2014-12-01
CN101300696A (zh) 2008-11-05
EP2016637A4 (en)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6041B (en) Method of preparing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US9590243B2 (en)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formance
TWI335687B (en) Lithium-metal composite oxides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756715B2 (ja) リチウム電池用正極活物質、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及び正極活物質を含むリチウム電池
US9416024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material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of high performance
JP2008535173A (ja) 核−殻の層構造を有す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陽極活物質、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使用す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13539169A (ja) アルミナが乾式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カソード材料前駆体
KR100794142B1 (ko) 고성능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재료
TW201230473A (en)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combining high safety and high power in a Li rechargeable battery
JP424207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68050B1 (ko) 망간복합산화물, 이를 이용한 리튬이차전지 스피넬형양극활물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90835B1 (ko) 고성능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재료의 제조방법
TWI352068B (en) Ni-based lithium transition metal oxide
Dou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ayered LiNiMnCoO for lithium-ion battery from nickel manganese cobalt oxide precur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