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7134A -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7134A
CN101317134A CNA2006800446533A CN200680044653A CN101317134A CN 101317134 A CN101317134 A CN 101317134A CN A2006800446533 A CNA2006800446533 A CN A2006800446533A CN 200680044653 A CN200680044653 A CN 200680044653A CN 101317134 A CN101317134 A CN 101317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transport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expression
transport materials
gener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46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森光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Mitsubis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7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03G5/047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 transport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32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42Polyvinylalcohol, polyallylalcohol;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vinylester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m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32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46Polymer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 radical, e.g. polyacrylic acid, polycrotonic acid, polymaleic acid;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heir esters, salts, anhydrides, nitriles, ami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9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block polymers, reticulated polymers, molecular weight, acid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9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03G5/06144Amines arylamine diam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03G5/06144Amines arylamine diamine
    • G03G5/061446Amines arylamine diamine terphenyl-diam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96Phthalocyan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该感光体的成像装置,对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即使电荷传输物质的含量低,其电学特性和图像特性也优异,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特性变化较小,劣化较少,且具有高耐久性。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粘合剂树脂,并且,该电荷传输物质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质量比例(电荷传输物质/粘合剂树脂)为5/100~45/100。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一步说,本发明涉及在电学特性、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良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照相技术能够即时获得高品质的图像等,所以,近年来它不仅在复印机领域中,还在各种打印机、印刷机的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
对于作为电子照相技术的核心的感光体来说,作为其光导电材料,以往使用硒、砷-硒合金、硫化镉、氧化锌之类的无机系光导电体,而最近,使用了有机系光导电材料的感光体的应用正成为主流,这种有机系光导电材料具有无公害、易于成膜和易于制造等优点。
作为有机感光体的层构成,已知有将电荷产生物质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的所谓的单层型感光体以及将电荷产生层和电荷移动层层积而成的层积型感光体。层积型感光体中,将效率高的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移动物质分入单独的层,通过组合最佳的物质来获得高敏感度且稳定的感光体,并且其材料选择范围广而便于特性的调整,由于上述两点,层积型感光体得到大量的使用。对于单层型感光体来说,由于其在电学特性方面稍逊于层积型感光体,材料选择性也窄,因而其使用受到限制。
并且,由于电子照相感光体在电子照相处理(即充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消除静电等循环)中反复使用,这期间受到各种应力而劣化。这些劣化之中,化学劣化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由通常作为充电器使用的电晕充电器产生的强氧化性的臭氧或NOx对感光层造成破坏。由此,在反复使用的情况中,有时会出现充电性的降低、残余电位的上升等电学稳定性方面的恶化,以及与此相伴的图像不良。这些问题大多起因于感光层中大量含有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化学劣化。
此外,随着近年来电子照相过程的高速化,高度敏感化和快速响应化成为必要条件。其中,为了实现高度敏感化,不仅需要电荷产生物质的最优化,还需要开发与该电荷产生物质匹配性良好的电荷传输物质。并且,为了实现快速响应化,需要开发出迁移度高且曝光时显示出足够低的残余电位的电荷传输物质。增加电荷传输物质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含量时,大多可以实现高度敏感化和快速响应化。但是,对于电荷传输物质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较多的感光层来说,感光层的机械耐久性大多较差,反复形成图像的能力(所谓耐刷性)变差,从而存在问题。因此,人们期待一种电荷传输物质,即使是这种电荷传输物质在感光层中的含量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也能够实现高度敏感化和快速响应化。
在具有电荷传输物质的含量低的感光层的感光体的场合,漏泄的问题虽得到改善,但是有文献指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随着环境(温度、湿度等)的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会产生图像缺陷(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在现有已知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场合,已知它暴露在以臭氧和NOx等为代表的氧化性气体中时会劣化,在反复使用时,特别是在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耐久性有时会变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565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即,人们普遍期待在应用于复印机、打印机、普通纸传真机等的感光体中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课题而作出的。
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该感光体的成像装置,对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即使电荷传输物质的含量低,其电学特性和图像特性也优异,并且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特性变化较小,劣化较少,具有高耐久性。
本发明人对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荷传输物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特定量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可以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学特性、特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具有如下要件。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粘合剂树脂,并且该电荷传输物质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质量比例(电荷传输物质/粘合剂树脂)为5/100~45/100。
Figure A20068004465300071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2)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且含有粘合剂树脂和两种以上的电荷传输物质,该两种以上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总质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质量比例(电荷传输物质/粘合剂树脂)为25/100~55/100。
Figure A20068004465300072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3)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该电荷产生层含有氧钛酞菁,并且该氧钛酞菁是通过对酞菁结晶前体进行化学处理后与有机溶剂接触而得到的,该氧钛酞菁在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073
)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要衍射峰。
Figure A20068004465300081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4)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聚芳酯树脂。
Figure A20068004465300082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5)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粘均分子量为10000~70000的粘合剂树脂。
Figure A20068004465300083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6)如上述(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产生层含有结晶型的氧钛酞菁,该氧钛酞菁在CuKα特征X射线的X射线衍射光谱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27.3°的位置具有峰。
(7)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在导电性支持体上搭载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并且该成像装置利用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来形成图像。
Figure A20068004465300091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8)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在导电性支持体上搭载具有电荷传输层作为最外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并且该成像装置利用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接触配置的充电器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充电来形成图像。
Figure A20068004465300092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9)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搭载有上述(1)~(6)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10)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搭载有上述(1)~(6)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且该成像装置利用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来形成图像。
此外,本发明中的重量与质量的意义相同。
通过使用本发明中特定的电荷传输物质,使电荷传输层中的粘合剂树脂与电荷传输物质的相容性变得优异,因而易于形成感光层。由此,能够提供一种电学特性优异、特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在使用环境改变(特别是高温、高湿度)下的反复使用特性和耐刷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且,通过使用这种感光体,能够提供高画质且调色剂消耗量少的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2是制造例10中得到的氧钛酞菁组合物“CG6”的利用CuKα特征X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
图3是制造例10中得到的氧钛酞菁组合物“CG6”的质谱。
符号说明
1.感光体
2.充电装置(充电辊)
3.曝光装置
4.显影装置
5.转印装置
6.清洁单元
7.定影单元
41.显影槽
42.搅拌装置
43.供给辊
44.显影辊
45.调整部件
71.上部定影部件
72.下部定影部件
73.加热装置
T调色剂
P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如下所述的构成要件的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代表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形来实施。
本发明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具有的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以Ar1表示的亚芳基可以是任意的基团,只要是具有芳香性的基团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含有最大数目的非累积双键的具有所谓芳香环的基团。通常,Ar1为具有1~10个芳香环的基团,但优选芳香环为3个以下。Ar1既可以是芳香族烃基,也可以是芳香族杂环基。作为芳香族烃基,既可以是由亚苯基、亚萘基、亚蒽基等芳香环构成的基团,也可以是由亚茚基那样的茚的二价基团、芴的二价基团、四氢化萘的二价基团等芳香环与其他烃环的稠环构成的基团。并且,作为芳香族杂环基,既可以是呋喃的二价基团、噻吩的二价基团、吡咯的二价基团等单环式芳香族杂环基,也可以是喹啉的二价基团、色烯的二价基团、咔唑的二价基团等复合芳香族杂环基。
可以更具体地举出对亚苯基、间亚苯基、1,3-亚萘基、1,4-亚萘基等,但从尽量使分子大小紧凑、减少分子内空间位阻的方面考虑,优选对亚苯基或间亚苯基。为了提高电学特性而优选对亚苯基,在溶解性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优选间亚苯基。
作为Ar1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烯丙基等链烯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苯基等芳基等。这些取代基具有通过给电子性效果使电荷迁移度增大的效果,但取代基尺寸过大时,由于分子内共轭面的变形和分子间的空间位阻反而会减小电荷迁移度,因此优选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3以下的取代基,其中尤其优选甲基或甲氧基。
出于相同的理由,1个Ar1所具有的取代基个数过多时也会降低电荷迁移度,因此优选为3个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个以下。并且,出于相同的理由,存在3~6个的Ar1时,总体所具有的取代基的总数过多时会降低电荷迁移度,因此取代基的总数优选为8个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个以下。特别是在溶解性、电学特性方面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优选无取代。并且,这些取代基可以通过连接基团键合或直接键合而在分子内形成环。
并且,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在同一分子内具有3~6个Ar1,每个Ar1的结构可以互不相同。
通式(1)中,n表示3~6的整数,但n为5或6的情况中,优选同一分子内的Ar1之中至少1个含有间亚苯基,或优选相邻的Ar1之间形成环而形成稠合多环。从易于制造的方面考虑,n优选为3或4。n为3的情况中,特别优选Ar1全部为对亚苯基。
通式(1)中,Ar2、Ar3、Ar4以及Ar5表示芳基,但可以是任意的基团,只要是具有芳香性的基团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含有最多数目的非累积双键的具有所谓芳香环的基团。通常,Ar2、Ar3、Ar4以及Ar5为具有1~10个芳香环的基团,优选芳香环为3以下。
Ar2、Ar3、Ar4以及Ar5既可以是芳香族烃基,也可以是芳香族杂环基。作为芳香族烃基,既可以是由苯基、萘基、蒽基等芳香环构成的基团,也可以是由茚基那样的茚的一价基团、芴基那样的芴的一价基团、四氢化萘的一价基团等芳香环与其他烃环的稠环构成的基团。并且,作为芳香族杂环基,既可以是呋喃的一价基团、噻吩的一价基团、吡咯的一价基团等单环式芳香族杂环基,也可以是喹啉的一价基团、色烯的一价基团、咔唑的一价基团等复合芳香族杂环基。
作为Ar2、Ar3、Ar4以及Ar5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苯基、萘基、苊基、茚基、芴基、芘基、噻吩基等。其中,从分子内共轭扩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降低的角度出发,优选苯基、萘基或噻吩基。
作为Ar2、Ar3、Ar4以及Ar5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烯丙基等链烯基;苄基等芳烷基;苯基、甲苯基等芳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等。这些取代基具有通过改善分子内电荷平衡来增大电荷迁移度的效果,但取代基尺寸过度变大时,由于分子内共轭面的变形和分子间空间位阻反而会减少电荷迁移度,因此优选碳原子数为3以下的取代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2以下的取代基,其中尤其优选甲基或甲氧基。
出于相同的理由,取代基的个数过多时也会降低电荷迁移度,因此取代基的个数优选为3个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个以下。特别是在溶解性、电学特性方面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优选无取代。并且,这些取代基也可以通过连接基团键合或直接键合以在分子内形成环。并且,优选Ar2、Ar3、Ar4以及Ar5之中的至少1个以上基团具有一个以上的取代基。并且,这些取代基可以通过连接基团键合或直接键合而在分子内形成环。
对于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材料的常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然而可以优选通过利用乌尔曼反应(Ullmann reaction)等公知的反应,由仲胺和卤代芳基化合物来获得所述材料。
下面给出本发明所使用的通式(1)的具体例。
Figure A20068004465300141
Figure A20068004465300161
本发明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含有粘合剂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丁二烯、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化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醇、乙基乙烯醚等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或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基缩甲醛、部分改性聚乙烯醇乙缩醛、聚碳酸酯、聚酯、聚芳酯、聚酰胺、聚氨酯、纤维素醚、苯氧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聚碳酸酯、聚芳酯。另外,也可以使用适当的固化剂等利用热、光等使它们交联后使用。这些粘合剂树脂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对于粘合剂树脂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关于粘合剂树脂与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比例,相对于100质量份粘合剂树脂,电荷传输物质为5质量份以上,进而从降低残余电位的角度出发,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进而从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和电荷迁移度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电荷传输物质为45质量份以下,进而从电荷传输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进而从耐刷性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下,从耐损性的角度出发,最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
电荷传输层中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这种情况下,所述“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比例”是指在电荷传输层中的所有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总质量的比例。
并且,出于良好地成像的目的,优选与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以外的其他电荷传输物质合用。电荷传输层中含有两种以上电荷传输物质的情况中,电荷传输层所含有的总电荷传输物质的质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粘合剂树脂为25质量份以上,进而从降低残余电位的角度出发,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进而从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电荷迁移度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通常为55质量份以下,进而从电荷传输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进而从耐刷性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下,从耐损性的角度出发,最优选为45质量份以下。
此处,上述所谓“两种以上的电荷传输物质”,既可以指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为两种以上,也可以指因与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以外的“其他电荷传输物质”的合用而成为“两种以上”。
此处,作为可以与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合用的“其他电荷传输物质”,可以是任意的物质,只要它具有电荷传输能力即可。作为优选的实例,可举出如下实例。
Figure A20068004465300201
在上述举出的“其他电荷传输物质”的所有结构式中,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作为取代基,优选烷基、烷氧基、苯基等。特别优选甲基。
<导电性支持体>
作为导电性支持体,主要使用:例如铝、铝合金、不锈钢、铜、镍等金属材料;通过添加金属、碳、氧化锡等导电性粉体而赋予了导电性的树脂材料;在其表面上蒸镀或涂布有铝、镍、ITO(氧化铟锡)等导电性材料的树脂、玻璃、纸等。作为其形态,使用鼓状、片状、带状等的支持体。也可以是在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支持体上涂布了具有适当的电阻值的导电性材料以控制导电性和表面性等或覆盖缺陷的支持体。
使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导电性支持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实施阳极氧化处理后使用。实施阳极氧化处理的情况中,优选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封孔处理。支持体表面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通过利用特殊的切削方法或实施研磨处理而被粗面化。并且,支持体表面还可以通过在构成支持体的材料中混合适当粒径的颗粒来粗面化。并且,为了低成本化,也可以不进行切削处理而直接使用拉制管。
为了改善粘结性和粘连(blocking)性等,可以在导电性支持体与感光层之间设置底涂层。作为底涂层,可以使用树脂、在树脂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等颗粒的材料等。
作为在底涂层中使用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的例子,可以举出二氧化钛、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铁等含有1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颗粒;钛酸钙、钛酸锶、钛酸钡等含有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颗粒。既可以仅使用一种颗粒,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颗粒。这些金属氧化物颗粒中,优选二氧化钛和氧化铝,特别优选二氧化钛。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也可以经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锆、二氧化硅等无机物或硬脂酸、多元醇、聚硅氧烷等有机物进行处理。作为二氧化钛颗粒的晶型,可以使用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无定形中的任一种晶型。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结晶状态的二氧化钛。
并且,对于金属氧化物颗粒的粒径来说,虽然可以利用各种粒径的金属氧化物,但其中从特性和液体稳定性的方面考虑,以由SEM照片观察任意10次的颗粒的最大径的平均值为平均一次粒径时,该平均一次粒径优选为10nm~100nm,特别优选为10nm~50nm。
底涂层优选以金属氧化物颗粒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形式形成。作为用于底涂层的粘合剂树脂,苯氧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酪蛋白、聚丙烯酸、纤维素类、明胶、淀粉、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酰胺等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与固化剂一同固化的形式使用。其中,醇可溶性的共聚聚酰胺、改性聚酰胺等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涂布性,因而它们是优选的。
相对于用于底涂层的粘合剂树脂的无机颗粒的混合比可以任意选择,但从分散液的稳定性、涂布性的方面考虑,优选相对于全部粘合剂树脂在10质量%~500质量%的范围使用。
底涂层的膜厚可以任意选择,但从感光体特性和涂布性出发优选0.1μm~20μm的范围。并且,底涂层中还可以含有公知的抗氧化剂等。
<感光层>
对于本发明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具有的感光层的构成,可以采用具有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的电荷传输层且能够适用于公知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任意的构成。其中可以举出,具有将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的电荷传输层层积而成的由两个以上的层构成的感光层的所谓的层积型感光体等。更优选在导电性支持体上按照叙述顺序层积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而成的顺次层积型感光体。
<电荷产生物质>
作为电荷产生物质,可以使用:例如硒及其合金、硫化镉、其他无机系光导电材料;酞菁颜料、偶氮颜料、二硫代酮吡咯并吡咯颜料、角鲨烯(方酸内鎓盐)颜料、喹吖啶酮颜料、靛蓝颜料、二萘嵌苯颜料、多环醌颜料、蒽嵌蒽醌颜料、苯并咪唑颜料等有机颜料等各种光导电材料,特别优选有机颜料,进一步优选酞菁颜料、偶氮颜料。
这些光导电材料的微粒以利用如下各种粘合剂树脂粘结在一起的形式使用:例如聚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乙酰缩乙醛(ポリビニルアセトアセタ一ル)、聚乙烯醇缩丙醛(ポリビニルプロピオナ一ル)、聚乙烯醇缩丁醛、苯氧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酯、纤维素醚等。
对于层积型感光体的情况,相对于100质量份粘合剂树脂,光导电材料的使用比例在30质量份~500质量份的范围。并且,其膜厚通常在0.1μm~1μm的范围,优选在0.15μm~0.6μm的范围。
[酞菁化合物]
使用酞菁化合物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情况下,具体地说,可以使用无金属酞菁;铜、铟、镓、锡、钛、锌、钒、硅、锗等金属或其金属氧化物的酞菁类;配位有卤化物、氢氧化物、醇盐等的酞菁类的各种结晶型。特别是,作为敏感度高的晶型的X型、τ型等的无金属酞菁;A型(也称为β型)、B型(也称为α型)、D型(也称为Y型)等的氧钛酞菁(也称为氧钛酞菁);氧钒酞菁;氯铟酞菁;II型等的氯镓酞菁;V型等的羟基镓酞菁;G型、I型等的μ-氧络-镓酞菁二聚物;II型等的μ-氧络-铝酞菁二聚物是适宜的。
这些酞菁化合物中,特别优选A型(β型)、B型(α型)以及以具有在CuKα特征X射线的布拉格角(2θ±0.2°)为27.3°的位置显示清晰的峰为特征的D型(Y型)氧钛酞菁、II型氯镓酞菁、V型羟基镓酞菁、G型μ-氧络-镓酞菁二聚物等。其中,考虑到在与各种电荷移动物质的组合方面匹配性优异,更优选CuKα特征X射线的X射线衍射光谱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27.3°的位置上具有衍射峰的D型氧钛酞菁。
进而,本发明中优选D型氧钛酞菁,特别优选经利用硫酸的酸糊处理而制成的D型氧钛酞菁。
优选D型氧钛酞菁中含有的氯氧钛酞菁为少量。即,优选如下的D型氧钛酞菁:在日本特开2001-115054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质谱法)中,氯氧钛酞菁相对于氧钛酞菁的强度比为0.005以下。并且,D型氧钛酞菁优选使用利用非卤化合物合成出的原料。
酞菁化合物既可以仅使用单一的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几种酞菁化合物的混合物或混晶状态的酞菁化合物。此处,关于“几种酞菁化合物的混合物或混晶状态的酞菁化合物”,既可以单独制造每种酞菁化合物后混合使用,也可以在合成、颜料化、结晶化等酞菁化合物的制造和处理工序中使其成为混合状态。作为这种处理,已知有酸糊处理、粉碎处理和溶剂处理等。为了使其成为混晶状态,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如日本特开平10-4885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那样,将2种结晶混合后进行机械粉碎,使其无定形化后,利用溶剂处理转换成特定的结晶状态。
[化学处理后与有机溶剂接触而得到的氧钛酞菁]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优选含有特定的氧钛酞菁。该氧钛酞菁通过对酞菁前体进行化学处理后与有机溶剂接触而得到。下面将这种氧钛酞菁称为“特定氧钛酞菁”。
本发明中,化学处理是指在制备无定形氧钛酞菁、低结晶性氧钛酞菁的过程中使用的处理。所谓化学处理是指,不是单纯利用物理外力(例如机械粉碎等)获得无定形氧钛酞菁或低结晶性氧钛酞菁的方法,而是利用溶解、反应等化学现象获得无定形或低结晶性氧钛酞菁的处理方法。
作为化学处理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将酞菁前体溶解在强酸中而进行的酸糊化法(本说明书中,有时将“酸糊化法”简称为“酸糊法”);在强酸中经过分散状态的酸性浆料法;在二氯钛氧基酞菁上加成苯酚、醇后再使其脱离从而获得氧钛酞菁的方法等化学处理方法。其中,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无定形、低结晶性氧钛酞菁,优选酸糊法或酸性浆料法,更优选酸糊法。
酸糊法、酸性浆料法是指如下方法:制备将颜料溶解、悬浮或分散在强酸中的溶液,将该制备好的溶液与强酸均匀混合,然后将其释放到几乎不溶解颜料的介质(例如,氧钛酞菁的情况中,使用水、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等醇类;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乙醚、四氢呋喃等醚类等)中,使其再颜料化,从而使颜料改性。
酸性浆料法、酸糊法中使用浓硫酸、有机磺酸、有机膦酸、三卤乙酸等强酸。这些强酸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强酸,或者以强酸间的混合或强酸与有机溶剂的组合等方式使用。至于强酸的种类,考虑到酞菁前体的溶解性而优选三卤乙酸、浓硫酸,考虑到生产成本而更优选浓硫酸。
至于浓硫酸的浓度,考虑到酞菁前体的溶解性时,优选90质量%以上的浓硫酸,进而,由于浓硫酸的含量低会降低生产效率,因而更优选95质量%以上的浓硫酸。
对于在强酸中溶解酞菁前体的温度,可以在公知文献中记载的温度条件下溶解,但温度过高时,前体的酞菁环开环而被分解掉,因此优选温度为5℃以下,考虑到会对所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带来的影响而更优选0℃以下。
强酸可以以任意的量使用,但使用量过少时,酞菁前体的溶解性会变差,因而对于强酸的用量来说,相对于1质量份酞菁前体,使用5质量份以上,考虑到溶液中固体成分浓度过高时会降低搅拌效率而优选使用1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并且,强酸的用量过多时,废酸量会增加,因此优选100质量份以下,并且,考虑到生产效率而更优选50质量份以下。
作为供所得到的酞菁前体的酸溶液释放的介质的种类,可以举出:例如水;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等一元醇;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二氧戊环、四氢吡喃等环状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乙醚等链状醚等,与公知的方法相同,释放介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再颜料化时的颗粒形状、结晶状态等根据所使用的介质的种类的不同而变化,由于该经历会对之后获得的最终结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产生影响,因此优选水或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等低级醇类,从生产率和成本的方面出发更优选水。
将酞菁前体的浓硫酸溶液释放到释放介质并再颜料化而得到的氧钛酞菁以湿饼的形式被过滤出来。但是,由于该湿饼中含有大量存在于释放介质中的浓硫酸的硫酸离子等杂质,因而需要在再颜料化后以清洗介质进行清洗。进行清洗的介质可以举出:例如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碳酸钾水溶液、乙酸钠水溶液、氨水溶液等碱性水溶液;稀盐酸、稀硝酸、稀醋酸等酸性水溶液;离子交换水等水等。其中,由于很多时候颜料中残存的离子性物质会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优选离子交换水等去除了离子性物质的水。
通常,利用酸糊法或酸性浆料法得到的氧钛酞菁为不具有明显的衍射峰的无定形产物,或是虽具有衍射峰但其所具有的峰的强度非常弱、半峰宽非常大的低结晶性产物。
通常,通过使利用酸糊法或酸性浆料法得到的无定形氧钛酞菁或低结晶性氧钛酞菁与有机溶剂接触,就可以得到能够用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在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261
)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的氧钛酞菁,或者在9.5°、9.7°、24.2°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的“特定氧钛酞菁”。
特定氧钛酞菁通过在化学处理后与有机溶剂接触而获得,将化学处理后的无定形氧钛酞菁和低结晶性氧钛酞菁概括称作“低结晶性酞菁类”。
本发明中,“低结晶性酞菁类”是指,在粉末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下文中有时省略为“XRD”)光谱中,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262
)的布拉格角(2θ±0.2°)为0~40°的范围内,不具有半峰宽为0.30°以下的峰的酞菁类。该半峰宽过小时,在固体中,酞菁分子成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长期秩序性的状态,通过与有机溶剂接触而获得特定氧钛酞菁时,有时会降低晶型的控制性。因此,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低结晶性酞菁类,优选不具有其半峰宽通常为0.35°以下、进而为0.40°以下、特别是0.45°以下的峰的低结晶性酞菁类。
此外,本说明书中,以如下的条件测定酞菁类的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263
)的布拉格角(2θ±0.2°),并计算峰的半峰宽。
作为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的测定装置,使用以CuKα(CuKα1+CuKα2)射线为X射线源的聚焦法光学系统的粉末X射线衍射计(例如PANalytical社制造的PW1700)。
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的测定条件为:扫描范围(2θ)3.0°~40.0°,扫描步宽0.05°,扫描速度3.0°/min,发散狭缝1°,散射狭缝1°,受光狭缝0.2mm。
半峰宽可以利用峰形拟合法计算出来。峰形拟合可以利用例如MDI社制造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案解析软件JADE5.0+来进行。
其计算条件如下。
首先,背景固定在全部测定范围(2θ=3.0°~40.0°)中的理想的位置。作为拟合函数,使用考虑了CuKα2的贡献的Peason-VII函数。作为拟合函数的变量,将衍射角(2θ)、峰值高度和半峰宽(βo)这三者精确化。扣除CuKα2的影响,计算源自CuKα1的衍射角(2θ)、峰值高度和半峰宽(βo)。然后,将非对称固定于0,形状系数固定于1.5。
对于利用上述峰形拟合法计算出的半峰宽(βo),利用在同样测定条件和同样峰形拟合条件下计算出的标准Si(NIST Si 640b)的111峰(2θ=28.442°)的半峰宽(βSi),依照下式进行校正,从而求出源自试样的半峰宽(β)。
&beta; = &beta; o 2 - &beta; Si 2
另外,无定形氧钛酞菁与低结晶性氧钛酞菁的分界并不明确,但在本发明中使用哪一种作为原料都可以得到特定氧钛酞菁。
特定氧钛酞菁的结晶在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272
)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或在9.5°、9.7°、24.2°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其中,在27.2°附近具有峰的低结晶性酞菁类具有与上述特定氧钛酞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的规则性,在对上述特定结晶型的结晶型控制性方面优异。这种情况下的低结晶性酞菁类不具有其半峰宽通常为0.30°以下的峰,优选不具有0.35°以下的峰,更优选不具有其半峰宽为0.40°以下的峰,进一步优选不具有其半峰宽为0.45°以下的峰。
另一方面,使用在27.2°附近不具有峰的低结晶性酞菁类作为特定氧钛酞菁的原料的情况下,由于对具有上述特定结晶型的特定氧钛酞菁的结晶型控制性较低,因而优选结晶性更低。这种情况下的低结晶性酞菁不具有其半峰宽通常为0.30°以下的峰,优选不具有其半峰宽为0.50°以下的峰,更优选不具有其半峰宽为0.70°以下的峰,进一步优选不具有其半峰宽为0.90°以下的峰。
通常,低结晶性酞菁类与有机溶剂的接触在水的存在下进行。可以使用通过酸糊法、酸性浆料法得到的含水滤饼中所含有的水,也可以除含水滤饼中所含有的水外还使用在之后添加的水。并且,也可以在进行酸糊法、酸性浆料法后将所得到的含水滤饼暂时干燥,使用在结晶转变时重新追加的水。但是,由于干燥后颜料与水的亲和性会降低,因此优选的是,使用不进行干燥而通过酸糊法、酸性浆料法得到的含水滤饼中所含有的水,或是在含水滤饼中所含有的水中之后再添加水。
作为能够用于结晶转变的溶剂,与水具有相容性的溶剂和与水不相容的溶剂均可使用。作为与水具有相容性的溶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和1,3-二氧戊环等环状醚。并且,作为与水不相容的溶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甲苯、萘、甲基萘等芳香族烃类溶剂;一氯苯、二氯苯、氯甲苯、二氯甲苯、二氯氟苯、1,2-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溶剂;硝基苯、1,2-亚甲基二氧基苯、苯乙酮等取代芳香族类溶剂。其中,由于所得到的结晶的电子照相特性良好而优选:环状醚;一氯苯、1,2-二氯苯、二氯氟苯、二氯甲苯等卤代烃类溶剂;芳香族烃类溶剂等。其中,考虑到所得到的结晶在分散时的稳定性而优选四氢呋喃、一氯苯、1,2-二氯苯、2,4-二氯甲苯、二氯氟苯、甲苯、萘等。
对于结晶转变后所得到的结晶要进行干燥工序,对于干燥方法,可以使用例如送风干燥、加热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公知的方法进行干燥。
利用上述制造法得到的特定氧钛酞菁的结晶是在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281
)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或是9.5°、9.7°、24.2°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的结晶。作为其他衍射峰,由于在26.2°附近具有峰的结晶在分散时的结晶稳定性差而优选在26.2°附近不具有峰的结晶。其中,从用作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的暗衰减和残余电位的角度出发,更优选在7.3°、9.5°、11.6°、14.2°、18.0°、24.1°和27.2°的位置或在7.3°、9.5°、9.7°、11.6°、14.2°、18.0°、24.2°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的结晶。
此外,以2θ±0.2°表示的布拉格角具有±0.2°的误差。因此,例如在“布拉格角(2θ±0.2°)为9.5°”的情况下,表示9.3°~9.7°的范围。该误差范围在其他角度上也是相同的。
[偶氮化合物]
使用偶氮化合物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情况下,可以适宜地使用各种公知的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作为本发明中适宜的偶氮化合物,还优选具有噁二唑环结构的化合物。适宜的偶氮化合物的具体例如下。
Figure A20068004465300291
<粘合剂树脂>
形成感光层时,为了确保膜强度而使用粘合剂树脂。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粘合剂树脂与上述的电荷产生物质等一起溶解或分散到溶剂中得到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底涂层的情况下为底涂层上)并干燥,由此获得感光层。
作为特别优选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举出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等。这些树脂通常具有二醇成分的部分结构。作为形成这些结构的二醇成分,可以举出双酚残基、联苯酚残基等。
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己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3-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1,1-双(3-苯基-4-羟基苯基)乙烷、1,1-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仲丁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3,6-二甲基苯基)乙烷、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苄基甲烷、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苯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6-二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2,6-二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1,3-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双(4-羟基苯基)戊酸硬脂基酯、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硫醚、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基醚、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基砜、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硫醚、酚酞、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烯基)]双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烯基)]双[2-甲基苯酚]、(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2-羟基-5-甲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乙烷、2,2-(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1,1-(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等双酚成分;4,4’-联苯酚、2,4’-联苯酚、3,3’-二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3,3’-二甲基-2,4’-二羟基-1,1’-联苯、3,3’-二叔丁基-4,4’-二羟基-1,1’-联苯、3,3’,5,5’-四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3,3’,5,5’-四叔丁基-4,4’-二羟基-1,1’-联苯、2,2’,3,3’,5,5’-六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等联苯酚成分等。
作为其中优选的化合物,可以举出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2,2-(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等双酚成分。
具体地说,如下给出可以适宜地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二醇成分(双酚、联苯酚等)。这些示例仅为明确本发明的宗旨而举出,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就不限于所举出的结构。
Figure A20068004465300311
特别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给出如下结构的二醇成分。
此外,作为酸成分,优选使用具有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特别优选的酸成分为具有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A20068004465300322
这些二羧酸成分和/或二醇成分也可以以组合两种以上的形式使用。
粘合剂树脂的分子量过低时,机械强度会不够,反过来分子量过高时,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涂布液的粘度过高,有时会出现生产率降低这样不好的情况。因此,当粘合剂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包括聚芳酯树脂)的情况中,以粘均分子量表示时,粘合剂树脂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0以上,特别优选为20,000以上。并且,优选为7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50,000以下。粘均分子量利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测定方法来测定,并由此进行定义。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具有的感光层优选含有聚芳酯树脂。特别优选电荷传输层含有聚芳酯树脂。该聚芳酯树脂起到粘结性树脂的作用。
聚芳酯树脂为聚酯的一种,它是通过带有芳香环的二元醇与带有芳香环的二元羧酸缩合而形成的。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为了与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组合以改善机械特性等,优选使用聚芳酯树脂。
下面对用于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详细叙述。
作为带有芳香环的二元醇,通常可以使用用于制造聚芳酯树脂的任意的醇,但优选使用双酚类和/或联苯酚类。这些双酚类和联苯酚类在其具有的芳香环上可以相互独立地带有取代基。更具体地说,也优选带有烷基、芳基、卤素基或烷氧基。
考虑到作为感光层用粘合剂树脂的机械特性和制备感光层形成用涂布液时对溶剂的溶解性,作为烷基优选举出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作为芳基优选举出芳香环数为3以下的芳基,更优选举出苯基、萘基。作为卤素基团优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作为烷氧基,优选烷氧基中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2的烷氧基。具体地说,特别优选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等。
作为聚芳酯树脂中使用的二元醇,可以举出在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树脂中使用的二元醇。特别地,作为可以适宜地用于聚芳酯树脂的二元醇,具体可以举出:双(4-羟基苯基)甲烷、(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双(2-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乙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2-羟基苯基)-1-(4-羟基苯基)乙烷、1,1-双(2-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3-乙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3,3’,5,5’-四甲基-4,4’-二羟基联苯、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酮;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醚、(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醚、双(2-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3-甲基苯基)醚、双(4-羟基-3-乙基苯基)醚等。这些二元醇成分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其中特别优选具有下述结构的二元醇作为重复单元结构的聚芳酯树脂。
Figure A20068004465300331
作为带有芳香环的二元羧酸,也可以使用通常用于制造聚芳酯树脂的任意的二元羧酸。具体地说,可以举出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1,4-二羧酸、萘-2,6-二羧酸、联苯-2,2’-二羧酸、联苯-4,4’-二羧酸、二苯基醚-2,2’-二羧酸、二苯基醚-2,3’-二羧酸、二苯基醚-2,4’-二羧酸、二苯基醚-3,3’-二羧酸、二苯基醚-3,4’-二羧酸、二苯基醚-4,4’-二羧酸。优选举出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苯基醚-2,2’-二羧酸、二苯基醚-2,4’-二羧酸、二苯基醚-4,4’-二羧酸。特别优选举出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苯基醚-4,4’-二羧酸、联苯-4,4’-二羧酸。这些二羧酸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对于聚芳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界面聚合法、熔融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公知的聚合方法。
利用界面聚合法进行制造的情况下,例如,将在碱性水溶液中溶解有二元酚成分的溶液与溶解有芳香族二酰氯成分的卤代烃溶液混合。此时,季铵盐或者季鏻盐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存在。从生产率的方面考虑,优选聚合温度为0~40℃的范围,聚合时间为2~20小时的范围。聚合完毕后,分离水相和有机相,利用公知的方法将溶解于有机相中的聚合物清洗、回收,由此获得目标聚芳酯树脂。
作为在界面聚合法中使用的碱成分,可以举出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等。碱的用量优选为反应体系中所含有的酚羟基的1.01~3倍当量。
作为用作溶剂的卤代烃,可以举出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氯苯等。
作为用作催化剂的季铵盐或季鏻盐,可以举出:例如,三丁基胺、三辛基胺等烷基叔胺的盐酸、溴酸、碘酸等的盐;氯化苄基三乙基铵、氯化苄基三甲基铵、氯化苄基三丁基铵、氯化四乙基铵、氯化四丁基铵、溴化四丁基铵、氯化三辛基甲基铵、溴化四丁基鏻、溴化三乙基十八烷基鏻、氯化-N-月桂基吡啶鎓、氯化月桂基甲基吡啶鎓等。
此外,界面聚合法中可以使用分子量调节剂。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可以举出:例如,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邻乙基苯酚、间乙基苯酚、对乙基苯酚、邻丙基苯酚、间丙基苯酚、对丙基苯酚、邻叔丁基苯酚、间叔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戊基苯酚、己基苯酚、辛基苯酚、壬基苯酚、2,6-二甲基苯酚衍生物、2-甲基苯酚衍生物等烷基苯酚类;邻苯基苯酚、间苯基苯酚、对苯基苯酚等单官能性的苯酚等。并且,还可以举出乙酰氯、丁酰氯、辛酰氯、苯甲酰氯、苯磺酰氯、苯亚磺酰氯、亚硫酰氯、苯膦酰氯或其被取代物等单官能性酰卤化物等。
这些分子量调节剂中,从分子量调节能高且溶液稳定性方面考虑,还优选邻叔丁基苯酚、间叔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2,6-二甲基苯酚衍生物、2-甲基苯酚衍生物。特别优选对叔丁基苯酚、2,3,6-四甲基苯酚、2,3,5-四甲基苯酚。
该聚芳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为10,000以上,优选为15,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0以上,并且通常为300,000以下,优选为20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70,000以下。粘均分子量过小时,感光层的机械强度降低而不实用。并且,粘均分子量过大时,难以涂布形成具有适当膜厚的感光层。粘均分子量利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测定方法来测定,并由此进行定义。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的电荷传输层含有聚芳酯树脂的情况中时,粘合剂树脂与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质量比例为任意比,粘合剂树脂在一般的位置优选上述范围。特别是,粘合剂树脂含有聚芳酯树脂的情况下,关于电荷传输层所含有的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总质量相对于含有聚芳酯树脂的全部粘合剂树脂的含有质量的比,即电荷传输层中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质量份(含有两种以上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情况下为其总质量份),设全部粘合剂树脂的含量为100质量份时,从降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余电位的方面考虑,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从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和电荷迁移度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为90质量份以下,从通式(1)的化合物在感光层中的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进而从成像时的耐久性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6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从耐损性的角度出发,特别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
此处,所谓“全部粘合剂树脂的含有质量”,在还包括除聚芳酯树脂以外的粘合剂树脂的情况下,是指还包括这些粘合剂树脂在内的全部的粘合剂树脂的含有质量。
并且,当电荷传输层中还含有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以外的“其他电荷传输物质”,且包括“其他电荷传输物质”在内含有两种以上电荷传输物质时,相对于100质量份含有聚芳酯树脂的全部粘合剂树脂的含量,电荷传输层所含有的总电荷传输物质的含量为25质量份以上,进而从降低残余电位的角度出发,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从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电荷迁移度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通常为55质量份以下,进而从电荷传输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进而从耐刷性的角度出发,更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下,从耐损性的角度出发,最优选为45质量份以下。此处,所述“总电荷传输物质”表示以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其他电荷传输物质”这两者。
<抗氧化剂>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优选含有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为了防止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含有的部件的氧化而含有的稳定剂中的一种。通常,由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含有的部件的氧化从表面发生,因此优选抗氧化剂包含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表面层中。
抗氧化剂具有自由基捕捉剂的作用,具体地可以举出苯酚衍生物、胺化合物、膦酸酯、含硫化合物、维生素、维生素衍生物等。其中,优选苯酚衍生物、胺化合物、维生素等。特别优选在羟基附近有大体积的取代基的受阻酚、三烷基胺衍生物等。进而,优选在羟基的邻位具有叔丁基的芳基化合物衍生物,更优选在羟基的邻位具有两个叔丁基的芳基化合物衍生物。
并且,若该抗氧化剂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过大,则有时会在抗氧化能方面出现问题,因而其平均分子量优选1500以下,特别优选1000以下。其下限优选100以上,更优选150以上,特别优选200以上。
下面给出可用于本发明的抗氧化剂。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抗氧化剂,可以使用在塑料、橡胶、石油、油脂类中使用的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等全部公知的材料。尤其可以优选使用选自如下所示的化合物组中的材料。
(1)日本特开昭57-122444号公报所记载的苯酚类、日本特开昭60-188956号公报所记载的苯酚衍生物、日本特开昭63-18356号公报所记载的受阻酚类。
(2)日本特开昭57-122444号公报所记载的对苯二胺类、日本特开昭60-188956号公报所记载的对苯二胺衍生物、日本特开昭63-18356号公报所记载的对苯二胺类。
(3)日本特开昭57-122444号公报所记载的氢醌类、日本特开昭60-188956号公报所记载的氢醌衍生物、日本特开昭63-18356号公报所记载的氢醌类。
(4)日本特开昭57-188956号公报所记载的硫化合物、日本特开昭63-18356号公报所记载的有机硫化合物类。
(5)日本特开昭57-122444号公报所记载的有机磷化合物、日本特开昭63-18356号公报所记载的有机磷化合物类。
(6)日本特开昭57-122444号公报所记载的羟基苯甲醚类。
(7)日本特开昭63-18355号公报所记载的具有特定骨架结构的哌啶衍生物和哌嗪酮衍生物。
(8)日本特开昭60-188956号公报所记载的胡萝卜素类、胺类、生育酚类、Ni(II)络合物、硫化物类。
具体地说,优选如下所示的受阻酚类(受阻酚是指在羟基附近具有大体积的取代基的苯酚类),即,十八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酯、二丁基羟基甲苯、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4,4’-亚丁基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2,2’-亚丁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α-生育酚、β-生育酚、2,2,4-三甲基-6-羟基-7-叔丁基苯并二氢吡喃、季戊四醇基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丁基羟基苯甲醚、二丁基羟基苯甲醚。作为橡胶、塑料、油脂类等的抗氧化剂,这些化合物是已知的,可以以市售品的方式获得。
上述受阻酚类中,特别优选十八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酯(octadecyl-3,5-di-tert-butyl-4-hydroxyhydrocinnamate)。该化合物以商品名Irganox1076销售,因此使用它也是特别优选的。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最表面层中含有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对该抗氧化剂的量不特别限制,然而每100质量份粘合剂树脂中优选含有0.1质量份~20质量份。在该范围之外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良好的电学特性。特别优选1质量份以上。并且,含量过多时,不仅电学特性方面,而且在耐刷性方面也会产生问题,因此优选1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10质量份以下。
此外,感光层中还可以含有众所周知的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等添加物,以改善成膜性、可挠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
<其他的层>
为了防止感光层的损耗,或者为了防止或减轻由充电器等产生的放电生成物等导致的感光层的劣化,也可以在感光层上设置外护层。并且,为了减轻感光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和磨耗,也可以在外护层中含有氟类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并且,外护层中还可以含有由这些树脂构成的颗粒、无机化合物的颗粒。
<层形成方法>
这些构成感光体的各层如下形成:将待加入的物质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得到涂布液,利用浸渍涂布、喷涂、喷嘴涂布、棒涂、辊涂、刮刀涂布等公知的方法将该涂布液依次涂布在支持体上,从而形成各层。
作为用于制作涂布液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可以举出:例如,甲醇、乙醇、丙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甲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丁酮、环己酮、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等酮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等氯代烃类;正丁基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乙二胺等含氮化合物类;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合用2种以上来使用。
此外,在涂布液或者分散液的制作中,在层积型感光层的电荷产生层的情况中,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10质量%。并且粘度优选为0.1cps~10cps。
<成像装置>
下面,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装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说明中使用显示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1。但是,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下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可以任意地变形实施。
如图1所示,成像装置通过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1、充电装置2、曝光装置3和显影装置4而构成,进而,根据需要设有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和定影装置7。
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来说,只要是上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就没有特别限制,图1中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例给出了在圆筒状的导电性支持体表面形成了所述感光层的鼓状的感光体。沿着该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外周面,分别设置有充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和清洁装置6。
充电装置2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的装置,并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均匀地带有预定电位的电。作为充电装置,可以使用:电晕管或格栅电晕管等电晕充电装置;通过使施加了电压的直接充电部件与感光体表面接触来进行充电的直接充电装置(接触型充电装置)、充电刷等接触型充电装置等。作为直接充电单元的例子,可以举出充电辊、充电刷等接触充电器等。另外,图1中,作为充电装置2的一例给出了辊型的充电装置(充电辊)。
作为直接充电手段,可以是伴随有气体中放电的充电,或是不伴随气体中放电的注入充电。并且,作为充电时施加的电压,既可以仅使用直流电压,也可以在直流上叠加交流电压来使用。
其中,优选通过使施加了电压的直接充电部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接触来进行充电的直接充电装置(接触型充电装置)。即,从能够减轻导致电子照相感光体发生各种劣化的负荷的角度出发,优选通过利用与电子照相感光体接触配置的充电器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充电来形成图像。
对于曝光装置3,只要能够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进行曝光并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即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卤素灯、荧光灯、半导体激光器或He-Ne激光器等激光器、LED等。并且,也可以通过感光体内部曝光方式来进行曝光。
进行曝光时的光是任意的,例如,优选采用波长为780nm的单色光、波长为600nm~700nm的稍微靠近短波长的单色光、波长为380nm~500nm的单色光等进行曝光。其中,从能够形成图像缺陷少的高分辨率的图像的角度出发,特别优选利用波长为380nm~500nm的单色光进行曝光。
对于显影装置4,其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瀑布显影、单组分绝缘调色剂显影、单组分导电调色剂显影、双组分磁刷显影等干式显影方式或湿式显影方式等的任意的装置。图1中,显影装置4由显影槽41、搅拌装置42、供给辊43、显影辊44和调整部件45构成,并具有在显影槽41的内部存留调色剂T的结构。并且,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显影装置4上附加用于补给调色剂T的补给装置(未图示)。该补给装置的构成为能够由瓶、盒等容器补给调色剂T。
供给辊43由导电性海绵等形成。
显影辊44由铁、不锈钢、铝、镍等金属辊或在这样的金属辊上被覆有硅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等的树脂辊等构成。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该显影辊44的表面实施平滑加工或粗面加工。
显影辊44配置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和供给辊43之间,分别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和供给辊43抵接。供给辊43和显影辊44受到旋转驱动装置(未图示)的驱动而旋转。供给辊43负载所存留的调色剂T,将其供给至显影辊44。显影辊44负载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并使调色剂T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调整部件45由硅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树脂刮刀、不锈钢、铝、铜、黄铜、磷青铜等金属刮刀或在这样的金属刮刀上被覆有树脂的刮刀等形成。该调整部件45与显影辊44抵接,被弹簧等以预定的力挤压在显影辊44侧(一般的刮刀线性压力为5~500g/cm)。也可以根据需要使该调整部件45具有通过与调色剂T的摩擦带电而使调色剂T带电的功能。
搅拌装置42受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各自旋转,在搅拌调色剂T的同时将调色剂T传送至供给辊43侧。可以设置桨叶形状、大小等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搅拌器42。
对于转印装置5,其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利用静电转印法(电晕转印、辊转印、带转印等)、压力转印法、粘合转印法等任意方式的装置。此处,转印装置5由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对置的转印充电器、转印辊、转印带等构成。该转印装置5施加与调色剂T的带电电位极性相反的预定电压值(转印电压),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纸(专用纸、介质)P。
对于清洁装置6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刷清洁器、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刀清洁器等任意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6利用清洁部件将附着在感光体1上的残余调色剂刮落并回收残余调色剂。但是,当感光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较少或几乎没有残留调色剂时,也可以不设置清洁装置6。
定影装置7由上部定影部件(定影辊)71和下部定影部件(定影辊)72构成,在定影部件71或72的内部具有加热装置73。另外,图1中给出了在上部定影部件71的内部具有加热装置73的例子。对于上部和下部的各定影部件71、72,可以使用在不锈钢、铝等金属管坯上被覆有硅橡胶的定影辊、进而被覆有氟树脂的定影辊、定影片等公知的热定影部件。此外,各定影部件71、72既可以具有为改善防粘性而供给硅油等防粘剂的结构,也可以具有利用弹簧等相互强制性地施加压力的结构。
转印在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通过已加热至预定温度的上部定影部件71和下部定影部件72之间时,调色剂被热加热至熔融状态,调色剂通过后被冷却,从而定影在记录纸P上。
另外,对于定影装置,其种类也不受限定,以此处使用的定影装置为代表,可以设置采用热辊定影、闪光定影、烘烤定影、压力定影等任意方式的定影装置。
在如上构成的电子照相装置中,如下进行图像记录。即,首先,利用充电装置2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感光面)充电至预定的电位(例如-600V)。此时,既可以利用直流电压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带电,也可以在直流电压上叠加交流电压来使其带电。
接着,根据要记录的图像,利用曝光装置3对充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进行曝光,在感光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显影装置4对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显影装置4中,利用调整部件(显影刮刀)45将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进一步薄层化,同时使其摩擦带电至预定的极性(此处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带电电位极性相同,为负极性),边将其负载在显影辊44上边传送,从而使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负载于显影辊44上的带电调色剂T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后,就会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形成对应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像。然后,该调色剂像被转印装置5转印到记录纸P上。之后,未被转印而残留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的调色剂被清洁装置6除去。
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纸P上后,使其通过定影装置7,将调色剂像热定影在记录纸P上,由此获得最终的图像。
另外,除上述的构成外,成像装置还可以具有能够进行例如消除静电工序的结构。消除静电工序是通过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来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静电消除的工序,作为消除静电装置,使用荧光灯、LED等。并且,用于消除静电工序的光,大多使用具有强度为曝光光的3倍以上的曝光能量的光。
并且,成像装置也可以是进一步变化形式的构成,例如其构成可以是:能够进行前曝光工序、辅助充电工序等工序的构成;进行胶版印刷的构成;以及使用两种以上调色剂的全色串联方式的构成。
此外,也可以将充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和定影装置7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装置组合起来,以一体型处理盒(下文中适当时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盒”)的形式构成电子照相感光体1,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也可以具有在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在电子照相装置主体上可拆卸和安装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例如当电子照相感光体1或其他的部件出现劣化时,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从成像装置主体上拆下,将另一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安装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由此易于进行成像装置的维护和管理。
实施例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比较例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发明限定于这些示例。另外,除非特别说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份”表示“质量份”,并且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质量%”。
<电荷传输物质的制造>
制造例1(电荷传输物质(1)的制造方法)
在300mL硝基苯中,于200℃加热搅拌对二甲苯胺40g、4,4’-二碘对三联苯48g,在其中添加铜粉46g、碳酸钾100g,在氮气流下于200℃反应5小时。然后,冷却至50℃,添加200mL四氢呋喃,过滤固体物质。将滤液注入2000mL甲醇中,过滤沉淀物,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39g电荷传输物质(1)。通过质量分析(m/z):M+=620(理论值:620)和元素分析(C46H40N2):C,89.10;H,6.67;N,4.40(理论值:C,88.99;H,6.49;N,4.51)对结构进行了确认。
电荷传输物质(1)
制造例2(电荷传输物质(2)的制造方法)
在300mL硝基苯中,于200℃加热搅拌3,4’-二甲基二苯基胺40g、4,4’-二碘对三联苯48g,在其中添加铜粉46g、碳酸钾100g,在吹入氮气的条件下于200℃反应5小时。然后,冷却至50℃,添加200mL四氢呋喃,过滤固体物质。将滤液注入2000mL甲醇中,过滤沉淀物,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40g电荷传输物质(2)。通过质量分析(m/z):M+=620(理论值:620)和元素分析(C46H40N2):C,89.00;H,6.57;N,4.50(理论值:C,88.99;H,6.49;N,4.51)对结构进行了确认。
Figure A20068004465300441
电荷传输物质(2)
制造例3(电荷传输物质(3)的制造方法)
使用对甲氧基二苯基胺代替制造例1中使用的对二甲苯胺,得到42g电荷传输物质(3)。通过质量分析(m/z):M+=624(理论值:624)和元素分析(C44H36N2O2):C,84.50;H,5.95;N,4.50(理论值:C,84.59;H,5.81;N,4.48;)对结构进行了确认。
Figure A20068004465300442
电荷传输物质(3)
制造例4(电荷传输物质(4)的制造方法)
使用对甲基二苯基胺代替制造例1中使用的对二甲苯胺,得到45g电荷传输物质(4)。通过质量分析(m/z):M+=592(理论值:592)和元素分析(C44H36N2):C,89.20;H,6.20;N,4.70(理论值:C,89.15;H,6.12;N,4.73)对结构进行了确认。
电荷传输物质(4)
制造例5(电荷传输物质(5)的制造方法)
将20g的4-溴-4’-双(对二甲苯基氨基)联苯和5g铜粉装入四口烧瓶中,于230℃搅拌30小时。利用硅胶柱色谱对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提纯,得到2g电荷传输物质(5)。通过质量分析(m/z):M+=696(理论值:696)和元素分析(C52H44N2):C,89.70;H,6.46;N,4.01(理论值:C,89.62;H,6.36;N,4.02)对结构进行了确认。
Figure A20068004465300452
电荷传输物质(5)
制造例6(电荷传输物质(6)的制造方法)
在乙腈中,将下述芴衍生物20g、下述硼化合物、氢氧化钾和四(三苯基膦)钯搅拌48小时。利用硅胶柱色谱对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提纯,得到6g电荷传输物质(6)。通过质量分析(m/z):M+=1133(理论值:1133)和元素分析(C84H96N2):C,88.70;H,8.66;N,2.58(理论值:C,88.99;H,8.54;N,2.47)对结构进行了确认。
Figure A20068004465300453
(芴衍生物)
Figure A20068004465300461
(硼化合物)
Figure A20068004465300462
电荷传输物质(6)
制造例7(CG1的制造)
按照日本特开平10-007925号公报中记载的“粗TiOPc的制造例”、“实施例1”的顺序制备β型氧钛酞菁。将18份所得到的氧钛酞菁添加到冷却至-10℃以下的720份95%浓硫酸中。此时缓慢地进行添加以使硫酸溶液的内温不超过-5℃。添加完毕后在-5℃以下搅拌浓硫酸溶液2小时。搅拌后,利用玻璃过滤器过滤浓硫酸溶液,过滤出不溶成分后,将浓硫酸溶液释放到10800份冰水中,由此使氧钛酞菁析出,释放后搅拌1小时。搅拌后过滤溶液,在900份水中再次清洗所得到的湿饼1小时,并进行过滤。重复该清洗操作,直至滤液的离子电导率为0.5mS/m,从而得到185份低结晶性氧钛酞菁的湿饼(氧钛酞菁含量为9.5%)。
将93份所得到的低结晶性氧钛酞菁的湿饼添加进190份水中,于室温搅拌30分钟。然后添加39份邻二氯苯,进一步于室温搅拌1小时。搅拌后,分离出水,添加134份MeOH,于室温搅拌1小时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过滤,再次使用134份MeOH搅拌1小时进行清洗。然后过滤,利用真空干燥机加热干燥,从而得到7.8份在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463
)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的氧钛酞菁(下文中有时称为“CG1”)。利用日本特开2001-11505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质谱法)对所得到的氧钛酞菁中所含有的氯氧钛酞菁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氯氧钛酞菁相对于氧钛酞菁的强度比为0.003以下。
制造例8(CG2的制造)
将50份制造例7中得到的低结晶性氧钛酞菁的湿饼分散到500份四氢呋喃(下文中有时简称为THF)中,于室温搅拌1小时,除此以外,与制造例7同样地操作,得到3份在CuKα特征X射线(波长)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的氧钛酞菁(下文中有时称为“CG2”)。利用日本特开2001-11505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质谱法)对所得到的氧钛酞菁中所含有的氯氧钛酞菁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氯氧钛酞菁相对于氧钛酞菁的强度比为0.003以下。
制造例9(CG3的制造)
使用以日本特开平2001-115054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制作的β型氧钛酞菁,除此以外,与制造例7同样地操作,得到3份在CuKα特征X射线(波长
Figure A20068004465300472
)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衍射峰的氧钛酞菁(下文中有时称为“CG3”)。利用日本特开2001-11505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质谱法)对所得到的氧钛酞菁中所含有的氯氧钛酞菁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氯氧钛酞菁相对于氧钛酞菁的强度比为0.05。
<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下面对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测定进行说明。即,将粘合剂树脂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制备浓度C为6.00g/L的溶液。使用溶剂(二氯甲烷)的流出时间t0为136.16秒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在设定为20.0℃的恒温水槽中测定试样溶液的流出时间t(秒)。根据下式计算出粘均分子量。
a=0.438×ηsp+1   ηsp=(t/t0)-1
b=100×ηsp/C     C=6.00(g/L)
η=b/a
粘均分子量=3207×η1.205
<电子照相感光体A1~A16、P1~P8的制作>
实施例1
将10份氧钛酞菁(CG1)加进150份4-甲氧基-4-甲基-2-戊酮中,利用砂磨研磨机进行1小时的粉碎分散处理。
并且,混合100份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社制造,商品名为Denka Butyral#6000C)的1,2-二甲氧基乙烷溶液和100份5%的苯氧树脂(联合碳化物公司制造,商品名PKHH)的1,2-二甲氧基乙烷溶液,从而制作出粘合剂溶液。
在160份先前制作的CG1的分散液中添加100份上述粘合剂溶液和适量的1,2-二甲氧基乙烷,制成最终固体成分浓度为4.0%的分散液。
将得到的分散液涂布在表面蒸镀有铝且厚度为7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并使干燥后的膜厚为0.3μm,从而设置了电荷产生层。
接着,在该膜上涂布如下溶液,于125℃干燥20分钟,使干燥后的膜厚为20μm,由此设置电荷传输层,从而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所述溶液是将40份电荷传输物质(1)、100份下述具有重复结构的粘合剂树脂(B 1)(m∶n=51∶49,粘均分子量为30,000)、8份抗氧化剂(Ciba-Geigy社制造,商品名为IRGANOX1076)和0.03份作为流平剂的硅油溶解在640份四氢呋喃/甲苯混合溶剂(混合比8/2)中得到的溶液。
Figure A20068004465300481
粘合剂树脂(B1)
实施例2
使用电荷传输物质(2)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2。
实施例3
使用电荷传输物质(3)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3。
实施例4
使用电荷传输物质(4)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4。
实施例5
使用10份电荷传输物质(5)和30份电荷传输物质(4)代替40份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5。
实施例6
使用电荷传输物质(6)代替电荷传输物质(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6。
实施例7
使用30份电荷传输物质(4)并使用20份下述化合物(A)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7。
Figure A20068004465300491
化合物(A)
实施例8
使用20份电荷传输物质(1)和10份电荷传输物质(4)代替40份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8。
实施例9
使用10份电荷传输物质(1)并使用30份下述化合物(B)代替40份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9。
化合物(B)
实施例10
使用下述粘合剂树脂(B2)(粘均分子量40,000)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B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0。
Figure A20068004465300501
粘合剂树脂(B2)
实施例11
使用下述粘合剂树脂(B3)(粘均分子量40,000;m∶n=9∶1)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B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1。
Figure A20068004465300502
粘合剂树脂(B3)
实施例12
使用下述化合物(C)代替实施例7中使用的化合物(A),并使用粘合剂树脂(B3)代替粘合剂树脂(B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2。
Figure A20068004465300503
化合物(C)
实施例13
使用CG2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CG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3。
实施例14
使用CG2代替实施例10中使用的CG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4。
实施例14X
使用CG3代替实施例10中使用的CG1,使用电荷传输物质(1)代替电荷传输物质(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4X。
实施例15
使用CG2代替实施例11中使用的CG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5。
实施例16
使用下述化合物(D)代替实施例7中使用的化合物(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6。
Figure A20068004465300511
化合物(D)
实施例17
使用以日本特开平8-123052号公报的“制造例”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氧钛酞菁(下文中有时称为“CG4”)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CG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A17。
比较例1
使用60份电荷传输物质(1)代替40份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试图获得电子照相感光体,但发现涂布液中有固体的析出。
比较例2
使用60份电荷传输物质(2)代替40份电荷传输物质(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2。放置1周后,观察到膜的白化。
比较例3
使用60份电荷传输物质(3)代替40份电荷传输物质(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3。放置1周后,观察到膜的白化。
比较例4
使用60份电荷传输物质(4)代替40份电荷传输物质(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4。放置1周后,观察到结晶的析出。并且,还观察到涂布液的凝胶化。
比较例5
使用50份电荷传输物质(5)代替10份电荷传输物质(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但是从涂布液中析出了固体。
比较例6
使用电荷传输物质(6)代替电荷传输物质(5),除此以外,与比较例5同样地操作,试图获得电子照相感光体,但涂布液发生了凝胶化。
比较例7
使用2份电荷传输物质(1)代替10份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7。
比较例8
使用上述化合物(B)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8。
比较例9
使用下述化合物(E)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9。
化合物(E)
比较例10
使用下述化合物(F)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10。观察到在部分涂布面上出现了白化。
Figure A20068004465300532
化合物(F)
比较例11
使用化合物(D)代替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11。观察到在部分涂布面上出现了白化。
比较例12
使用上述化合物(F)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电荷传输物质(1),并使用以日本特开平2001-115054号公报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制作的氧钛酞菁(下文中有时称为“CG5”)代替CG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电子照相感光体P12。
<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学特性的评价>
使用根据日本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作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続電子写真技術の基礎と応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PUBLISHING CO.,LTD,记载于404~405页),在制作完成上述感光体1周后,将其贴在铝制鼓上而形成圆筒状。接着,将铝制鼓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铝基体导通后,以恒定的转速旋转鼓,通过充电、曝光、电位测定、消除静电的循环进行电学特性评价试验。此时,初期表面电位设为-700V,曝光使用780nm的单色光,消除静电使用660nm的单色光。作为表示将780nm的光以1.0μJ/cm2照射时的表面电位(VL)以及敏感度的指标,测定表面电位达到-350V所需要的曝光量(半衰曝光量)。测定VL时,设由曝光到电位测定所需的时间为100ms。在温度25℃、相对湿度50%的测定环境下进行测定。敏感度(半衰曝光量)和VL的值的绝对值越小,电学特性越好。结果列于表1。
[表1]
实施例编号   感光体编号   电荷传输物质(质量份)   粘合剂树脂   电荷产生物质   半衰曝光量(μJ/cm2)   VL(-V)
  实施例1   A1   1(40)   B1   CG1   0.090   27
  实施例2   A2   2(40)   B1   CG1   0.089   47
  实施例3   A3   3(40)   B1   CG1   0.096   54
  实施例4   A4   4(40)   B1   CG1   0.090   60
  实施例5   A5   5(10),4(30)   B1   CG1   0.094   50
  实施例6   A6   6(10),4(30)   B1   CG1   0.098   53
  实施例7   A7   4(30),A(20)   B1   CG1   0.098   44
  实施例8   A8   1(20),4(10)   B1   CG1   0.098   51
  实施例9   A9   1(10),B(30)   B1   CG1   0.095   51
  实施例10   A10   4(40)   B2   CG1   0.090   63
  实施例11   A11   4(40)   B3   CG1   0.091   62
  实施例12   A12   4(30),C(20)   B3   CG1   0.090   53
  实施例13   A13   1(40)   B1   CG2   0.089   28
  实施例14   A14   4(40)   B2   CG2   0.090   57
  实施例14X   A14X   1(40)   B2   CG3   0.091   32
  实施例15   A15   4(40)   B3   CG2   0.094   65
  实施例16   A16   4(30),D(20)   B1   CG1   0.092   52
  实施例17   A17   1(40)   B1   CG4   0.094   35
  比较例7   P7   1(2),B(30)   B1   CG1   0.100   78
  比较例8   P8   B(40)   B1   CG1   0.101   80
  比较例9   P9   E(40)   B1   CG1   0.099   84
  比较例12   P12   F(40)   B1   CG5   0.420   40
由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敏感度高且VL低,显示出良好的电学特性。并且,该结果还表明,它对于各种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也优异。
<成像试验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稳定性、耐久性试验>
实施例25
利用浸渍涂布法,在对表面进行了阳极氧化并实施了封孔处理的直径3cm、长25.4cm的铝管上,依次涂布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制作出电荷产生层的膜厚为0.3μm、电荷传输层的膜厚为25μm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将该感光鼓安装在惠普社制造的激光打印机LaserJet 4(LJ4)上,在气温35%、湿度85%下(有时称为H/H环境)进行图像试验,得到了没有图像缺陷和噪音的良好的图像。接着,进行了1万张的连续打印,未发现重影、模糊等图像劣化。并且,也没有发生泄露造成的图像缺陷。
实施例26
通过浸渍涂布法,在对表面进行了阳极氧化并实施了封孔处理的直径2cm、长25.1cm的铝管上,依次涂布与实施例4同样制作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用涂布液并干燥,制作出电荷产生层膜厚为0.3μm、电荷传输层膜厚为15μm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将4个该鼓安装在富士施乐社生产的串联式彩色激光打印机C1616上,在H/H环境下进行图像试验,得到了无图像缺陷和噪音的良好的图像。接着,进行1000张连续打印,该过程稳定,没有发现泄露、重影、模糊等图像劣化。
比较例13
通过浸渍涂布法,在对表面进行了阳极氧化并实施了封孔处理的直径2cm、长25.1cm的铝管上,依次涂布与比较例8同样制作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用涂布液并干燥,制作出电荷产生层膜厚为0.3μm、电荷传输层膜厚为15μm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将4个该鼓安装在富士施乐社生产的串联式彩色激光打印机C1616上,在H/H环境下进行图像试验,得到了无图像缺陷和噪音的良好的图像。接着,进行1000张连续打印,发现了模糊造成的图像劣化。
实施例27
使用日本特开2005-99791的“实施例13”中记载的方法在直径2cm、长度25.1cm的铝管上制作底涂层后,利用浸渍涂布法依次涂布与本发明的实施例4同样制作的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和电荷传输层形成用涂布液并干燥,制作出电荷产生层膜厚为0.3μm、电荷传输层膜厚为15μm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将4个该鼓装在富士施乐社生产的串联彩色激光打印机C1616上,在H/H环境下进行图像试验,得到了无图像缺陷和噪音的良好的图像。接着,进行1000张连续打印,该过程稳定,未发现泄露、重影、模糊等图像劣化。
实施例28
将实施例25中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在市售的传真机(松下通信社制造UF-890)上,在气温25°、相对湿度50%(下文中有时称为N/N环境)的环境下形成字符图像、黑色实地和白色实地的图像。
比较例14
将比较例13中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在市售的传真机(松下通信社制造UF-890)上,在气温25°、相对湿度50%(下文中有时称为N/N环境)的环境下形成字符图像、黑色实地和白色实地的图像。
对实施例28和比较例14的评价方法如下。
<调色剂消耗量和转印率的测定>
将电子照相感光鼓安装在市售的传真机(松下通信社制造UF-890)上,在N/N环境下进行10000张的成像,形成的图像中使用了3%的印字图案。
在开始成像前称量调色剂盒和废调色剂盒的质量,在每成像1000张、3000张、5000张、7000张和10000张时,称量每个调色剂盒的质量,由调色剂盒的质量变化值求出每张图像的“调色剂消耗量”。同样地,在每成像1000张、3000张、5000张、7000张和10000张时,称量废调色剂盒和调色剂盒的质量,由下式求出“转印率”。这些结果列于表2。
Figure A20068004465300561
<图像浓度的测定和字符图像的评价>
并且,在每成像1000张、3000张、5000张、7000张和10000张时,形成字符图像、黑色实地和白色实地的图像。对于“图像浓度”而言,使用Macbeth浓度计(Macbeth社制造,RD-920D)对黑色实地的图像进行测定。浓度计的校准在黑色标准为1.8、白色标准为0.05的条件下进行。
对于“字符图像”的评价,通过对中空字、粗体字、细体字等字符图像肉眼观察来进行评价,并以如下标准进行判断。这些结果列于表2。
[字符图像评价基准]
◎:非常好
○:好
[表2]
  编号   调色剂消耗量(mg/张)   转印率(%)   图像浓度   字符图像
  实施例28   24.3   78   1.5   ◎
  比较例14   34.0   75   1.5   ○
实施例29
通过浸渍涂布法,在对表面进行了阳极氧化并实施了封孔处理的直径3cm的铝管上,依次涂布与实施例4同样制作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用涂布液并干燥,制作出电荷产生层膜厚为0.3μm、电荷传输层膜厚为18μm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将该鼓安装在精工爱普生社制造的激光打印机(LP-1800)上,在H/H环境下形成字符图像和照片图像。印刷了3000张,得到了良好的图像。
比较例15
使用化合物(C)代替电荷传输物质(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9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鼓,并同样地测定图像特性,在印刷3000张以后出现了模糊。
制造例10(CG6的制造)
在氮气气氛下,将66.6g邻苯二甲腈悬浮在353mL二苯基甲烷中,于40℃添加15.0g四氯化钛与25mL二苯基甲烷的混合液。历时约1小时升温至205~210℃后,滴加10.0g四氯化钛和16mL二苯基甲烷的混合液,于205~210℃反应5小时。于130~140℃对生成物进行热过滤后,用N-甲基吡咯烷酮(下文中简称为“NMP”)和正丁醇依次进行清洗。然后在600mL正丁醇中加热回流2小时,重复加热回流2次,用NMP、水和甲醇进行悬浮洗涤,干燥后得到47.0g B型氧钛酞菁。
将20.0g该B型氧钛酞菁与120mL玻璃珠(
Figure A20068004465300571
)一起在涂料摇动器中振荡25小时,用甲醇洗出氧钛酞菁,过滤后得到无定形的氧钛酞菁。将所得到的无定形的氧钛酞菁悬浮在210mL水中后,添加40mL甲苯,于60℃搅拌1小时。通过倾滗将水弃去后,用甲醇进行悬浮洗涤,再通过过滤和干燥的结晶转变操作,得到19.0g目标氧钛酞菁组合物(下文中有时称为“CG6”)。
所得到的氧钛酞菁组合物的CuKα特征X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见图2。该X射线衍射光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为27.3°的位置观察到了主要衍射峰。所得到的氧钛酞菁组合物的质谱见图3,质谱中,在m/z:576的位置观察到无取代氧钛酞菁的峰,在m/z:610的位置观察到氯氧钛酞菁的峰,对氯氧钛酞菁的峰相对于无取代氧钛酞菁的峰强度的比进行测定,其结果为0.028。
制造例11(CG7的制造)
在23份冰醋酸和115份硝基苯的混合溶剂中溶解搅拌10份3-羟基萘二酸酐和5.7份3,4-二氨基甲苯,在醋酸的沸点下反应2小时。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析出的结晶滤出,用20份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
将3份得到的固体溶解在300份N-甲基吡咯烷酮中,接着滴加2-(间氨基苯基)-5-(对氨基苯基)-1,3,4-噁二唑的四唑鎓硼氟酸盐(テトラゾニウムホウフツ化水素酸塩)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搅拌30分钟。然后在同温度下,缓慢滴加7份乙酸钠饱和水溶液,使其发生偶合反应。滴加完毕后,在同温度下持续搅拌2小时。搅拌完毕后,过滤出固体,利用N-甲基吡咯烷酮、甲醇进行清洗后干燥,从而得到下述8种化合物的组合物(下文中有时称为“CG7”)。
上述式中,Z4表示选自由下述4种结构组成的组中的1种结构。
Figure A20068004465300582
并且,上述式中,Z5表示选自由下述4种结构组成的组中的1种结构。
Figure A20068004465300591
实施例31
使用CG6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CG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E1,并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电学特性的评价。结果列于表3。
实施例32
使用下述粘合剂树脂(X1)(粘均分子量50,000)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B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E2,并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电学特性的评价。结果列于表3。
Figure A20068004465300592
粘合剂树脂(X1)
实施例33
使用50份下述粘合剂树脂(X2)(粘均分子量20,000)和50份粘合剂树脂(B2)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B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E3,并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电学特性的评价。结果列于表3。
Figure A20068004465300593
粘合剂树脂(X2)
实施例34
使用下述电荷传输物质(7)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E4,并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电学特性的评价。结果列于表3。
Figure A20068004465300601
电荷传输物质(7)
[表3]
编号   感光体编号   电荷传输物质(质量份)   粘合剂树脂(质量份)   电荷产生物质   半衰曝光量(μJ/cm2)   VL(-V)
  实施例31   E1   1(40)   B1   CG6   0.094   39
  实施例32   E2   1(40)   X1   CG1   0.092   36
实施例33 E3 1(40)   X2(50)B2(50) CG1 0.095 43
  实施例34   E4   7(40)   B1   CG1   0.097   52
实施例35
将平均一次粒径为40nm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TTO55N”)和该二氧化钛的3重量%的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东芝silicone社制造,“TSL8117”)用亨舍尔混合器混合,得到表面处理二氧化钛,将50份所述表面处理二氧化钛和120份甲醇混合形成原料浆料,以直径约100μm的氧化锆珠(NIKKATO CORPORATION制造,YTZ)作为分散介质,使用磨容积约0.15L的寿工业社生产的ULTRA APEX磨(UAM-015型),以转子圆周速度10m/秒、液流量10kg/小时的液循环状态对1kg所述原料浆料分散处理1小时,制作出二氧化钛分散液。
在加热下对上述二氧化钛分散液、甲醇/1-丙醇/甲苯的混合溶剂和共聚聚酰胺(由ε-己内酰胺[下式(A)表示的化合物]/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下式(B)表示的化合物]/六亚甲基二胺[下式(C)表示的化合物]/1,10-癸二羧酸[下式(D)表示的化合物]/1,18-十八烷基二羧酸[下式(E)表示的化合物]以60%/15%/5%/15%/5%的组成摩尔比例形成)颗粒进行搅拌、混合,使聚酰胺颗粒溶解。其后,用功率为1200W的超声波发生器进行1小时超声波分散处理,然后利用孔径5μm的PTFE制膜过滤器(ADVANTEC社生产,Mitex LC)进行过滤,得到了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A,其中,表面处理二氧化钛/共聚聚酰胺的重量比为3/1,甲醇/1-丙醇/甲苯的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7/1/2,含有的固体成分的浓度为18.0重量%。
Figure A20068004465300611
将该底涂层形成用分散液A浸渍涂布在未经阳极氧化的铝筒(外径30mm,长351mm,厚1.0mm)上,并使干燥后的膜厚为1.5μm,从而设置底涂层。
然后,向CG7中添加30份1,2-二甲氧基乙烷,利用砂磨研磨机粉碎8小时,进行微粒化分散处理。接着,将其与粘合剂树脂溶液(0.7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社制造,商品名“Denka Butyral”#6000C)和0.75份苯氧树脂(联合碳化物公司制造,PKHH)溶解在28.5份1,2-二甲氧基乙烷中而得到该粘合剂树脂溶液)混合,进而混合1,2-二甲氧基乙烷与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的任意比例的混合液13.5份,制备出固体成分浓度为4.0质量%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
使用该电荷产生层涂布液,在上述底涂层上制作电荷产生层,并使干燥后的膜厚为0.3μm(0.3g/m2)。
接着,将40份电荷传输物质(1)、3份具有下述结构的抗氧化剂、0.05份作为流平剂的硅油(信越化学工业社制造,商品名“KF96”)和100份粘合剂树脂(B1)溶解在480份四氢呋喃和120份甲苯中,制备出电荷传输层涂布液,将其浸渍涂布在上述电荷产生层上,使干燥后的膜厚为18μm,从而得到具有层积型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鼓BE1。
Figure A20068004465300621
比较例21
使用电荷传输物质(C)代替实施例35中使用的电荷传输物质(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5同样地操作,制作出感光鼓BH1。
<实施例35和比较例21的评价方法>
将所得到的各电子照相感光体安装在感光体特性评价装置(三菱化学社制造)上,通过充电、曝光、电位测定、消除静电的循环进行电学特性的评价。
以转速30rpm的恒定旋转速度使各电子照相感光体旋转,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充电以使感光体的初期表面电位为-700V,曝光时使用以干涉滤光器将卤素灯的光变为427nm的单色光的装置,求出表面电位达到-350V的曝光量(下文中有时称为敏感度)和在1.11μJ/cm2的光量下曝光时的表面电位(下文中称为VL)。由曝光到电位测定的时间设为389毫秒。消除静电的光使用75勒克斯的白色光,曝光宽度设为5mm。对照射消除静电的光后的残余电位(下文中称为Vr)进行了测定。
敏感度是表面电位达到初始电位的1/2所必需的曝光量,数值越小则敏感度越高。并且,VL和Vr为曝光后的电位,其数值越小说明电学特性越优异。结果列于下表4。
[表4]
编号   感光体编号   电荷传输物质(质量份)   粘合剂树脂   电荷产生物质   敏感度(μJ/cm2)   VL(-V)   Vr(-V)
  实施例35   BE1   1(40)   B1   CG7   0.42   58   16
  比较例21   BH1   C(40)   B1   CG7   不能测定   不能测定   不能测定
比较例21中,由于电学特性非常差而没能测定。
<实施例35和比较例21的图像评价>
将对应于A3印刷的MICROLINE Pro 9800PS-E(冲信息株式会社制造)的曝光部进行改造,以使日进电子社制造的小型聚光型蓝色LED(B3MP-8:470nm)能够照射在感光体上。
将感光鼓E2安装在该改造装置上,使其画线后得到良好的图像。并且,在上述小型聚光型蓝色LED上连接频闪照明电源LPS-203KS,使其画点后得到了半径为8mm的点图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学特性和图像特性优异,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特性变化较小,具有高耐久性,因而可在复印机、打印机、普通纸传真机、印刷机等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有领域中广泛利用。
此外,将2005年12月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349209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全部内容引用至此,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内容而并入本文。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粘合剂树脂,并且,该电荷传输物质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质量比例,即电荷传输物质/粘合剂树脂,为5/100~45/100,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2.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且含有粘合剂树脂和两种以上的电荷传输物质,该两种以上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总质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质量比例,即电荷传输物质/粘合剂树脂,为25/100~55/100,
Figure A2006800446530002C2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3.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该电荷产生层含有氧钛酞菁,并且该氧钛酞菁是通过对酞菁结晶前体进行化学处理后与有机溶剂接触而得到的,该氧钛酞菁在波长为
Figure A2006800446530002C3
的CuKα特征X射线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和27.2°的位置具有主要衍射峰,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4.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聚芳酯树脂,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5.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和粘均分子量为10000~70000的粘合剂树脂,
Figure A2006800446530003C3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产生层含有结晶型的氧钛酞菁,该氧钛酞菁在CuKα特征X射线的X射线衍射光谱的布拉格角2θ±0.2°为9.5°、24.1°、27.3°的位置具有峰。
7.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在导电性支持体上搭载具有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并且该成像装置利用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来形成图像,
Figure A2006800446530004C1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8.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在导电性支持体上搭载具有电荷传输层作为最外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并且该成像装置利用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接触配置的充电器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充电来形成图像,
Figure A2006800446530004C2
通式(1)中,A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2、Ar3、Ar4以及Ar5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3~6的整数。
9.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搭载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10.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搭载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且该成像装置利用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来形成图像。
CNA2006800446533A 2005-12-02 2006-12-01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成像装置 Pending CN1013171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9209 2005-12-02
JP349209/2005 2005-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7134A true CN101317134A (zh) 2008-12-03

Family

ID=3809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446533A Pending CN101317134A (zh) 2005-12-02 2006-12-01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04412B2 (zh)
JP (1) JP2011248375A (zh)
CN (1) CN101317134A (zh)
WO (1) WO20070639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814A (zh) * 2011-03-04 2013-11-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荷传输物质、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805443A (zh) * 2013-03-22 2021-12-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8146A1 (en) * 2007-06-21 2008-12-25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 having high charge mobility
JP2009169023A (ja) * 2008-01-15 2009-07-3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38563B2 (ja) * 2009-03-17 2013-07-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03743B2 (ja) * 2011-03-04 2015-11-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93203B2 (en) * 2012-02-10 2015-03-31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71004B2 (ja) * 2013-03-29 2017-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酸性ガス分離複合膜の製造方法及び酸性ガス分離膜モジュール
JP6476893B2 (ja) * 2014-01-21 2019-03-06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7183678B2 (ja) * 2018-10-10 2022-12-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化合物混合物、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化合物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JP7286976B2 (ja) * 2019-01-18 2023-06-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18707A (ja) * 2019-01-18 2020-08-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1881A (en) * 1963-05-16 1966-05-17 American Cyanamid Co N, n, n', n'-tetrakis(p-nitro- or amino-substituted-phenyl)-p-arylenediamines
US4273846A (en) 1979-11-23 1981-06-16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 having a charge transport layer of a terphenyl diamine and a polycarbonate resin
JPS61129648A (ja) 1984-11-29 1986-06-17 Canon Inc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
JPS62112163A (ja) * 1985-11-11 1987-05-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S62147462A (ja) * 1985-12-20 1987-07-01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4758488A (en) * 1987-08-24 1988-07-19 Xerox Corporation Stabilized polysilylenes and imaging members therewith
JP2539641B2 (ja) 1987-10-30 1996-10-02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H01118143A (ja) 1987-10-30 1989-05-10 Mita Ind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H01118146A (ja) 1987-10-30 1989-05-10 Mita Ind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4877702A (en) * 1987-10-30 1989-10-31 Mita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sensitive material
JPH01118144A (ja) 1987-10-30 1989-05-10 Mita Ind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H01118145A (ja) 1987-10-30 1989-05-10 Mita Ind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DE68912216T2 (de) * 1988-06-28 1994-07-28 Agfa Gevaert Nv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Registriermaterial.
US5059503A (en) * 1989-03-30 1991-10-2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photosensitive material with combination of charge transfer materials
JP2572650B2 (ja) 1989-10-23 1997-01-16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788129B2 (ja) * 1990-12-28 1998-08-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電荷輸送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光体
JPH05117211A (ja) * 1991-10-23 1993-05-14 Mita Ind Co Ltd ジアミノターフエニル誘導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5117213A (ja) * 1991-10-23 1993-05-14 Mita Ind Co Ltd ジアミノターフエニル誘導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5158248A (ja) 1991-12-10 1993-06-25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5230976A (en) * 1991-12-27 1993-07-27 Xerox Corporation Polymeric arylamine silane compounds and imaging members incorporating same
US5538826A (en) * 1993-09-09 1996-07-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nit
JP3451751B2 (ja) * 1994-10-19 2003-09-2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3136059B2 (ja) 1994-11-09 2001-02-19 ユシ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経糸用糊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52724A (ja) * 1994-11-30 1996-06-11 Hodogaya Chem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3269300B2 (ja) 1994-12-22 2002-03-25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正孔輸送材料およびその用途
US5567559A (en) * 1995-04-11 1996-10-22 Sinonar Corp.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s containing titanyl phthalocyanine processed through ammoniated complex,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H09316038A (ja) 1996-05-31 1997-12-09 Hodogaya Chem Co Ltd ジアミン化合物及び該化合物を用い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H1017531A (ja) * 1996-07-05 1998-01-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芳香族三級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合成中間体
JPH1039527A (ja) * 1996-07-29 1998-02-13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503403B2 (ja) * 1997-03-17 2004-03-08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発光材料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DE69939356D1 (de) * 1998-07-31 2008-10-02 Canon Kk Verwendung eines elektrophotographischen lichtempfindlichen Elements für ein mit einem Halbleiterlaser einer Wellenlänge von 380nm bis 500nm ausgestatteten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Gerät, und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Gerät
JP4217353B2 (ja) 1998-07-31 2009-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JP4006862B2 (ja) * 1998-12-22 2007-11-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新規アミノ化合物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JP4232259B2 (ja) * 1999-03-01 2009-03-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新規アミノ化合物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EP1063572B1 (en) * 1999-06-25 2006-08-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ve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JP3656473B2 (ja) 1999-08-18 2005-06-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115054A (ja) * 1999-10-14 2001-04-24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チタニル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4115056B2 (ja) 1999-12-13 2008-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6482560B2 (en) * 1999-12-20 2002-11-19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JP2001305764A (ja) * 2000-04-21 2001-11-0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JP4790932B2 (ja) * 2000-06-30 2011-10-12 ゼロ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部材
JP3926093B2 (ja) 2000-10-18 2007-06-0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3021921A (ja) 2001-07-06 2003-01-24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70877A (ja) * 2002-03-19 2003-09-25 Canon Inc 電子写真装置
JP4214903B2 (ja) * 2002-12-06 2009-01-2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742236A (zh) * 2002-12-06 2006-03-0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照相光感受器
US7005222B2 (en) * 2002-12-16 2006-02-28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s
JP4209759B2 (ja) 2003-12-03 2009-0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166397B2 (en) * 2003-12-23 2007-01-23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s
JP4283213B2 (ja) 2003-12-24 2009-06-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407537B2 (ja) 2004-03-08 2010-02-0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アリールアミン系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517964B2 (ja) 2004-07-16 2010-08-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6072293A (ja) * 2004-08-06 2006-03-16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1061437A (zh) * 2004-11-22 2007-10-24 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4735421B2 (ja) 2005-06-01 2011-07-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708150B1 (ko) * 2005-06-27 2007-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청자색계 광원용 전자사진 감광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화상형성장치
JP5096931B2 (ja) * 2006-01-23 2012-12-12 保土谷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5209325B2 (ja) * 2006-01-25 2013-06-12 保土谷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p−ターフェニル化合物混合物及び該化合物混合物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7514191B2 (en) * 2006-04-26 2009-04-07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
US7553593B2 (en) * 2006-06-22 2009-06-30 Xerox Corporation Titanyl phthalocyanine photoconductors
US20080008951A1 (en) 2006-07-06 2008-01-10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s and method for sensitizing a charge generation layer of an imaging member
US7767371B2 (en) * 2006-08-10 2010-08-03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 having high charge mobility
JP5158248B2 (ja) 2011-12-06 2013-03-06 サンスター技研株式会社 ノイズ低減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814A (zh) * 2011-03-04 2013-11-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荷传输物质、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89308A (zh) * 2011-03-04 2016-05-1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荷传输物质、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15814B (zh) * 2011-03-04 2016-08-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荷传输物质、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709906B2 (en) 2011-03-04 2017-07-1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Charge transport substance,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10139741B2 (en) 2011-03-04 2018-11-27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Charge transport substance,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CN105589308B (zh) * 2011-03-04 2019-10-2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荷传输物质、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805443A (zh) * 2013-03-22 2021-12-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805443B (zh) * 2013-03-22 2024-04-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63989A1 (ja) 2007-06-07
US8404412B2 (en) 2013-03-26
JP2011248375A (ja) 2011-12-08
US20100221040A1 (en) 201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13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成像装置
EP1770447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body
CN1926198B (zh) 酞菁组合物和使用该酞菁组合物的光电导材料、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成像装置
CN101273305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装置以及处理盒
JP378126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WO2014021341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リアリールアミン化合物
CN101606105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用涂布液、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
JP424662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5181410B2 (ja) フタロシアニン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導電性材料、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3048A (ja) 感光層形成用塗布液、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2333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42145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559381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2471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並びにそれを含有する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8493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559381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54873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429819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466157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感光体を用いる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感光体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5575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515230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9475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522752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64848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415142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