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1989A - 打印条件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打印方法,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条件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打印方法,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1989A
CN1411989A CN02142679A CN02142679A CN1411989A CN 1411989 A CN1411989 A CN 1411989A CN 02142679 A CN02142679 A CN 02142679A CN 02142679 A CN02142679 A CN 02142679A CN 1411989 A CN1411989 A CN 1411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zone
printed
medium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2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8727C (zh
Inventor
永田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11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1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87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87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Landscapes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避免需要的图象数据从被打印媒体上脱离不被打印的事态发生,实施不丢失需要的图象数据的良好打印。为此,具有当将墨水给予从纸张P上露出的区域,在纸张P的端部不设置空白地进行打印(所谓的无边框打印)时,能够调整从纸张P露出的区域E的露出量La,Lb,Lc,Ld的构成。

Description

打印条件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 打印方法,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着色材料给予包含从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内侧的第1区域和在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外侧露出的第2区域的区域(着色材料给予区域,也称为打印区域),在上述被打印媒体的至少1个端部上不设置空白地进行打印,变更当实施所谓无空白的打印工作(无边框的打印工作)时的打印条件的打印工作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打印方法,打印机,和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打印系统中,作为在纸张(被打印媒体)的边缘部分(端部)不设置空白地打印图象的打印方法是称为所谓的无空白打印(也称为“无空白打印”)的方法。
当进行这种无空白打印方法时,可以认为以在图象元素单位上比被打印媒体的尺寸(以下也称为“纸张尺寸”)大的尺寸制作图象的打印区域(给予着色材料的区域),而且,从纸张边缘部分露出那样地打印图象。但是,当实施这种无边框的打印时,将从纸张边缘部分露出的图象的露出量固定在由可以进行无边框打印的打印机一侧推荐的量上。例如,如图9所示,在只与在打印机一侧推荐的固定量LA,LB,LC,LD相当的,从纸张P的四边向外露出的区域E0中打印图象。
如图9所示,当在纸张P的上下左右,只向外露出打印机推荐的固定量LA,LB,LC,LD,无边框打印图象时,必然使在应该打印的原图象的上下左右的一定部分没有被打印在纸张P上,丢失一定量的图象数据。例如,当将图10A那样的原图象的数据D无边框打印在纸张P上时,如图10B所示,在纸张P的上下左右,只丢失与打印机一侧推荐的固定量相当的数据D。因此,丢失了用户需要的图10B中右下方的图象数据。
在这种情形中,因为用户没有用于实现将丢失的数据收入纸张P内的愿望的方法,不得不允许这种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避免需要的图象数据从被打印媒体上脱离不被打印的事态发生,可以进行不丢失需要的图象数据的良好打印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打印方法,打印机,和打印系统。
如果根据上述构成,则为了不在纸张(被打印媒体)的边缘部分设置空白地打印图象,实施所谓的“无边框打印”,用户能够任意设定在纸张外侧露出的区域。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无边框打印”意味着不在被打印媒体的记录面的至少一端(1个端部)上设置空白地进行记录。例如,当被打印媒体是四边形时,在所有4个边上都不设置空白地进行打印自不必说,在4个边中的3个边上不设置空白而在余下的1个边上设置空白的情形,在4个边中的2个边上不设置空白而在余下的2个边上设置空白的情形,在4个边中的1个边上不设置空白而在余下的3个边上设置空白的情形也都包含在本说明书中的“无边框打印”中。
又,在本发明中,将着色材料(例如墨水)给予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区域(从被打印端部的内侧区域)和从被打印媒体露出的区域(从被打印媒体的端部的外侧露出的区域)的区域,进行无边框打印。这时,严格地说,只将着色材料给予从被打印媒体露出的区域,不打印图象。但是如果将给予着色材料的工作作为打印工作,则在上述露出区域中也进行打印工作。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使说明简单起见,将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区域(第1区域)和从被打印媒体露出的区域(第2区域)的区域称为“打印区域”。又,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则因为包含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区域也是给予着色材料的区域,所以也将包含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区域称为着色材料给予区域。
如果根据本发明,则当将着色材料给予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外侧露出的区域的区域(着色给予区域,打印区域),不在上述被打印媒体的至少1个端部上设置空白进行打印,实施所谓的无边框打印工作时,能够通过调整从被打印媒体露出区域的露出量,与用户的爱好相应,调整在被打印媒体上打印图象的范围和从被打印媒体上脱离不打印图象的范围。
结果,能够避免需要的图象数据从被打印媒体上脱离不被打印的事态发生,可以进行不丢失需要的图象数据的良好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有关的打印系统的方框构成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中的打印驱动器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方框图。
图3A,图3B,图3C是说明在图1的计算机装置中的用户接口的不同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4用于说明图2中的输出处理方法设定装置的工作的程序操作图。
图5用于说明图2中的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的工作的程序操作图。
图6用于说明图5中的图象分辨率信息的变更处理的程序操作图。
图7是图1的打印系统中露出量的调整方法的说明图。
图8A,图8B,图8C是图1的计算机装置中用户接口的不同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9是已有技术例中固定露出量的说明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已有技术例的打印前的原图象的正面图,图10B是用于说明已有技术例的打印后的打印图象的正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构成例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12是图11的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构成图。
发明内容
下面,我们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打印系统的方框图。图1的系统大致由计算机装置1000和打印机3000构成。
计算机装置1000具有众所周知的备有CPU1001,RAM1002,ROM1003,硬盘存储装置(HDD)1004,显示装置1006和键盘及鼠标等的输入装置1007的构成,进一步备有外部存储装置1005。外部存储装置1005例如是在可以自由地装到该存储装置上或从该存储装置卸下的存储媒体(例如,DVD-ROM,CD-ROM,PD,MO,FD,JAZZ(注册商标),JIP(注册商标),各种磁盘等)中,可以自由地读出/写入数据和程序并进行存储的装置。RAM1002用于暂时存储CPU1001的工作区域和数据。
计算机装置1000从这种外部存储装置1005,将各种应用软件1100和包含本发明程序的打印机驱动器2000装载在硬盘存储装置(HDD)1004或RAM1002中,由CPU1001使它们工作。因此,打印机驱动器2000发挥着后述的那种特征性的输出处理功能。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在图1中,将打印机驱动器2000和由这个打印机驱动器2000制作的假脱机文件2100分别表示在硬盘存储装置(HDD)1004和RAM1002等的存储媒体中。打印机驱动器2000也能够装在硬盘存储装置(HDD)1004和RAM1002等的存储媒体以外的,可以自由读写的各种存储媒体中并进行工作。又,打印机驱动器2000既可以预先存储在ROM,NVRA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中,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它装置等进行通信,装在存储装置中。由打印机驱动器2000制作的打印机数据,由发送处理装置2010发送给打印机3000的接收处理装置3010。
打印机驱动器2000包含下列要素2001~2100。这些要素2001~2100如图2所示那样地关连起来。
2001是为了用户变更打印数据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的输出处理方法设定装置,这里也包含实装本发明程序的用户接口。2002是由输出处理方法设定装置2001设定的用于保存打印数据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的输出处理方法保存装置。2003是用于取得保存在输出处理方法保存装置2002中的打印数据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的输出处理方法取得装置。2004是用于与由输出处理方法取得装置2003取得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相应,将输出处理切换到前台或后台的输出处理方法切换装置。前台是优先度高的处理(前台处理),后台是优先度低的处理(后台处理)。2006是当输出处理方法切换装置2004将输出处理切换到后台时,用于将打印数据存储在假脱机(日文:スブ-ル)文件2100中的假脱机文件写入装置。2007是用于对由假脱机文件写入装置2006存储在假脱机文件2100中的打印数据的输出顺序,显示,和假脱机文件2100的存储方指定等进行控制的假脱机文件控制装置。2008是用于从假脱机文件2100读取打印数据的假脱机文件读取装置。
2005是用于与由输出处理方法取得装置2003取得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相应,将打印变换成位映射数据的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9是用于将由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5变换的位映射数据变换成适合于打印机3000的打印输出的打印机所要的数据形式的打印机数据变换装置。2010是用于将由打印机数据变换装置2009变换的打印机数据发送给打印机3000的发送处理装置。
下面,我们更详细地说明打印机驱动器2000的一连串功能。
首先,由输出处理方法设定装置2001在计算机装置1000上设定打印数据的输出处理方法。这个输出处理方法设定装置2001具有利用由GUI(图形学·用户接口)构筑的用户接口画面(显示装置1006的显示画面),用户能够从输入装置1007输入,设定打印数据的输出处理方法的构成。
图4是用于说明由输出处理方法设定装置2001进行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处理的顺序的程序操作图。
首先,判断有无来自用户的为了设定输出处理方法的输入(步骤S101)。利用图3所示地由GUI构筑的用户接口画面(显示装置1006的显示画面),从作为输入手段的输入装置1007等输入来自用户的输入。又,来自用户的输入能够利用鼠标,图形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触摸屏等各种输入装置进行。当没有来自用户的输入时,等待这个输入。当具有来自用户的输入时,判断这个输入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项目(步骤S102)。将从这个来自用户的输入得到的设定内容如上所述地保存在输出处理方法保存装置2002中。其次,判定设定的项目是否是无边框打印方法(在本例中称为“无边框印刷”),即,将着色材料给予包含被打印媒体(纸张)上的区域和从被打印媒体的边缘部分外侧露出的区域的区域,在被打印媒体的边缘部分不设置空白地打印图象的打印方法的指定项目(步骤S103)。当这个设定项目是无边框印刷的指定项目时,变更显示装置1006的显示内容,形成用于指定露出量的显示画面后(步骤S104),等待来自用户的将露出量的指定项目作为设定项目的输入。在本例的情形中,形成用于指定露出量(称为“露出量的调整”或“露出量的变更”)的显示画面,如图8B所示,显示由GUI构筑的用户接口画面。露出量,如后所述,用户用光标指定露出量的指定项目作为设定项目后,通过用光标左右移动显示画面上的调节钮K进行指定(调整,变更)。我们将在后面述说这个指定方法的具体例子。又,当不指定无边框印刷时,显示出如图8A那样的用户接口画面。在这个图8A的画面中,不显示调节钮K,不能够指定(调整,变更)露出量。
当在步骤S103的判定中,设定项目不是无边框印刷的指定项目时,判定这个设定项目是否是露出量的指定项目(步骤S105)。当设定项目是露出量的指定项目时,显示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的指导画面(步骤S106),等待来自用户的指定露出量的输入。在本例的情形中,通过使光标C与图8B的画面上关于露出量的显示部分重合的点击操作,使露出量的指定项目成为设定项目,代替图8B的画面,作为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的指导画面,如图8C那样地显示由GUI构筑的用户接口画面。
在这个图8C的画面中,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用文字显示为“推荐是右端。与向左移动相当地减少露出量。”而且,用光标C移动在这个图8C的显示画面上的调节钮K,通过使位于4个位置P1,P2,P3,P4中的任何一个位置,能够选择地指定与这个调节钮K的位置对应的4阶段(第1阶段到第4阶段)的露出量。我们将在后面述说这个4阶段的露出量。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能够指定多个阶段的露出量的构成,可以调整(变更)露出量。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5,当设定项目不是露出量的指定项目时,判断是否结束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处理(步骤S107)。而且,当不结束这个设定处理时,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出,另一方面,当结束关这个设定处理时,关闭用于确认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的画面,脱离图4的正式模块处理。
通过图4的这种处理,输出处理方法设定装置2001与从用户输入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项目相应地变更显示画面。
当在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结束后,实施打印时,将这个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保持在输出处理方法保存装置2002(参照图2)中。此后,由输出处理方法取得装置2003取得保存在这个输出处理方法保存装置2002中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与这个取得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相应,如上所述,处理方法切换装置2004将打印输出处理切换到前台或后台。
下面,我们将打印输出处理分成输出处理优先度高的“前台”处理和输出处理优先度低的“后台”处理,进行说明。
“前台”
当通过前台进行打印输出处理时,通过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5将打印数据变换成位映射数据。我们根据图5和图6的程序操作图说明由这个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5进行变换处理的顺序。
首先,判定是否指定了无边框打印作为由输出处理方法取得装置2003取得的输出处理方法的设定内容(步骤S201)。而且,当指定了无边框印刷时,按照图6的程序操作图的顺序变更打印数据的图象分辨率信息(步骤S202)。
在图6的图象分辨率信息变更处理中,首先,根据用户指定的露出量的阶段数(从第1阶段到第4阶段),将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LA,LB,LC,LD)作为基准,用下列公式(1)算出分别在记录纸P的上下左右的画面露出量(La,Lb,Lc,Ld)(步骤S301)。下面,我们也将这些露出量(La,Lb,Lc,Ld)称为指定露出量”。
指定露出量=(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指定阶段)÷(阶段数)....(1)
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LA,LB,LC,LD,如图7所示,是由打印机一侧推荐的上下左右的露出固定量。假定,当设定这些露出量LA,LB,LC,LD,进行无边框打印时,将着色材料(例如,墨水)给予在包含纸张上的第1区域和在只与上述露出量(LA,LB,LC,LD)相当的纸张P的外部的第2区域的区域E0,打印出图象。阶段数是将各个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LA,LB,LC,LD分成多个等间隔等的分割数N,又指定阶段是从这些阶段数中由用户指定的阶段(1~N)。例如,如图7所示,当用户希望将画面打印在纸张P的上下左右四边外部的露出区域E上时,指定露出量La,Lb,Lc,Ld被指定为指定阶段“1”。
在本例的情形中,阶段数为4,在图8C的画面中,即通过选择地将调节钮K滑动到4个位置P1,P2,P3,P4,指定第1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第4阶段的4个阶段作为指定阶段。因此,可以调整(变更)从纸张端部(边缘部分)露出的区域的,从纸张的露出量。使图象的打印区域E与纸张P的表面一致,当使露出量为“0”时指定第1阶段,每次倍数相等地在上下左右顺次扩大打印对象的图象,顺次扩大这个图象的打印区域E从在纸张P的上下左右露出的量(露出量)时,顺次指定第2,第3,第4阶段。
此后,用上下的指定露出量La,Lb,用下列公式(2)算出纵向(纸张的长方向)的打印图象的放大倍数(纵向放大倍数)(步骤S302)。
纵向放大倍数={(纸张的长度)+(La+Lb)}÷(纸张的长度)....(2)
其次,用左右的指定露出量Lc,Ld,用下列公式(3)算出横向(纸张的宽方向)的打印图象的放大倍数(横向放大倍数)(步骤S302)。
横向放大倍数={(纸张的宽度)+(Lc+Ld)}÷(纸张的宽度)....(3)
其次,判定纵向放大倍数是否在横向放大倍数之上(步骤S304)。当纵向放大倍数在横向放大倍数之上时,用纵向放大倍数,根据下列公式(4)变更图象分辨率(步骤S305),另一方面,当纵向放大倍数比横向放大倍数小时,用横向放大倍数,根据下列公式(5)变更图象分辨率(步骤S306)。下面,也将变更后的图象分辨率称为“逻辑图象分辨率”。
逻辑图象分辨率=图象分辨率×纵向放大倍数    ......(4)
逻辑图象分辨率=图象分辨率×横向放大倍数    ......(5)
其次,将用上述公式(4)或(5)算出的逻辑图象分辨率设定为打印数据的图象分辨率(步骤S306)。又,伴随着这种图象分辨率的变更,以图象元素单位变更图象的记录区域。
在图5的步骤S202实施图6那样的图象分辨率信息的变更处理后,在步骤S203,判定指定露出量(La,Lb,Lc,Ld)是否与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LA,LB,LC,LD)一致。当指定露出量(La,Lb,Lc,Ld)与打印机推荐的露出量(LA,LB,LC,LD)不一致时,算出用于调整打印开始位置的纵向和横向的调整图象元素值(步骤S205,S206)。即,用打印机推荐的上方的露出量(LA),打印机固有的图象分辨率(打印机图象分辨率),上述的指定阶段和阶段数,从下列公式(6)算出纵向的调整图象元素值。又,用打印机推荐的左方的露出量(LC),打印机固有的图象分辨率(打印机图象分辨率),上述的指定阶段和阶段数,从下列公式(7)算出横向的调整图象元素值。
纵向的调整图象元素值=(LA)×打印机图象分辨率×指定阶段÷阶段数
....(6)
横向的调整图象元素值=(LC)×打印机图象分辨率×指定阶段÷阶段数
....(7)
根据这样的纵向和横向的调整图象元素值,将图象的打印区域E中的图7中左上角的打印开始位置(描绘开始位置)设定为座标位置(步骤S206)。此后,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5(参照图2)与这样的各个绘图命令相应,将打印数据描绘成位映射(变换成位映射数据)(步骤S207)。通过打印机数据变换装置2009(参照图2),将由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5变换的位映射数据变换成适合于打印机3000希望的打印输出的形式的打印机数据。而且,发送处理装置2010将通过打印机数据变换装置2009变换的打印机数据发送给打印机3000。
“后台”
由输出处理方法切换装置2004(参照图2),将打印输出处理切换成由后台进行时,由假脱机文件写入装置2006,将打印数据存储在以独自的文件形式指定的存储媒体上的假脱机文件2100中。假脱机文件写入装置2006,当在进行到假脱机文件2100的写入前,指定无边框打印时,通过与图6的步骤S301~S306相同的处理,变更打印机数据的图象分辨率信息。
与开始将打印数据存储到假脱机文件2100中同时,假脱机文件写入装置2006起动假脱机文件控制装置2007。假脱机文件控制装置2007按照进行假脱机文件2100的控制的实施程序,实施假脱机文件2100的输出顺序显示,存储方的指定等的处理,例如,显示出如图3B那样由GUI构筑的用户接口画面(显示装置1006的显示画面)。这个假脱机文件控制装置2007除了由假脱机文件写入装置2006进行起动外,也可以单独地起动,这时能够指定打印数据的存储方等那样地进行构成。
假脱机文件读取装置2008,从假脱机文件2100读取打印数据并进行处理。假脱机文件读取装置2008显示出,例如,从如图3C所示由GUI构筑的用户接口画面(显示装置1006的显示画面)进行读取的状况。
由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5,通过与上述步骤S201~S206相同的处理,将由假脱机文件读取装置2008读取的打印数据变换成位映射数据。由打印机数据变换装置2009将由位映射数据变换装置2005变换得到的位映射数据变换成具有适合于打印机3000希望的打印输出的形式的打印机数据。发送处理装置2010将通过打印机数据变换装置2009变换的打印机数据发送给打印机3000。
“打印机的构成例”
图11是用于说明可以无边框印刷的打印机的构成例的斜视图,图12是这个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构成图。
本例的打印机是串行扫描方式的记录装置,由引导轴202引导托架200在箭头A的主扫描方向自由地移动。色带204与托架200连接,这个色带204架设在滑轮205,206之间。与由托架马达203驱动的滑轮205的旋转方向相应,托架200通过色带204沿主扫描方向来回移动。将打印头201搭载在托架200上。本例的打印头201是可以喷出墨水的喷墨打印头,通过在托架200上搭载用于喷出黑色墨水的打印头201K,用于喷出青碌色墨水的打印头201C,用于喷出深红色墨水的打印头201M,和用于喷出黄色墨水的打印头201Y,能够记录彩色图象。打印头201也可以用从电热变换体产生的热能作为用于喷墨的能量。这时,由于电热变换体的发热使墨水产生膜沸腾,由于这时的发泡能量,能够从喷墨口喷出墨水。
间歇地沿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箭头B的副扫描方向搬送作为被打印媒体的纸张P。即,一面将纸张P夹持在上游一侧的一对滚子207,208之间,和下游一侧的一对滚子209,210之间,一面在与打印头201的向对位置上,沿主扫描方向搬送纸张P。由驱动器211驱动滚子207,208和209,210。也可以用托架马达203进行这些驱动。
本例的打印机一面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托架200和打印头201,一面重复进行向纸张P喷墨的记录工作和沿副扫描方向只以所定量搬送纸张P的搬送工作,在纸张P上顺次记录图象。当实施无边框印刷时,向从纸张P上离开的位置(露出位置)喷出的墨水被图中未画出的墨水吸收体吸收。
托架200在打印开始时或打印中移动到需要的静止位置。在这个静止位置上,备有盖住在打印头201上的喷墨口的形成面的盖罩部件212。盖罩部件212与可以在其内部导入负压的吸引泵等连接,通过在覆盖打印头201的喷墨口的盖罩部件212内导入负压,从喷墨口吸引并排出墨水,进行应该维持打印头201的良好喷墨状态的恢复处理(也称为“吸引恢复处理”)。又,通过从喷墨口向盖罩部件212内喷出对图象记录没有贡献的墨水,能够实现应该维持打印头201的良好喷墨状态的恢复处理(也称为“喷出恢复处理”)。
在表示这种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方框构成的图12中,CPU100实施本例的打印机工作的控制处理和数据处理等。ROM101存储这些处理顺序等的程序,又RAM102用作用于实施这些处理的工作区域等。通过CPU100将电热变换体等的驱动数据(图象数据)和驱动控制信号(热脉冲信号)供给打印头驱动器201A实现来自打印头201的喷墨。CPU100通过马达驱动器203A控制用于沿主扫描方向驱动托架200的托架马达203,又通过马达驱动器104A控制用于沿副扫描方向搬送纸张P的P.F马达104。
(其它实施形态)
除了上述实施形态那样的阶段调整外,也可以连续地调整露出量。又,作为露出量的调整方法,不限定于只是上述那样的方法,即,从多个阶段(第1阶段~第4阶段)的露出量中指定1个露出量,根据指定的露出量变更图象的放大倍数,伴随着这个放大倍数的变更,调整在被打印媒体的上下左右方向上的露出量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通过不变更图象的放大倍数,沿被打印媒体的上下左右中的任何一个方向挪动这个图象的打印区域,不从被打印媒体上离开那样地调整需要的图象数据。例如,如图10B所示,当丢失同图中右下方的需要的图象数据时,通过沿同图中的左上方向挪动这个图象的打印区域进行调整,能够在被打印媒体上打印这个需要图象数据。又,当这种图象的打印区域的挪动量超越允许范围时,在被打印媒体的边缘部分形成不记录图象的空白,恐怕不能够进行无边框打印。这时,最好使图象的放大倍数增加,从而使挪动量的允许范围增大。
又,也可以通过显示画面用户确认露出量的调整状态那样地进行构成。这时,如图7所示,也能够重叠地显示与露出量的调整相应地改变大小和位置的打印区域E的图象和纸张P的轮廓图象。
又,作为打印机,除了用喷墨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方式外,也能够采用其它各种打印方式。即,也可以适用于用墨水以外的着色材料打印图象的情形。又,喷墨打印头中的喷墨方式不限定于只是用电热变换体的方式而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用压电元件等元件的喷墨方式。

Claims (25)

1.在用于变更当将着色材料给予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打印图象时的打印条件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具有
调整上述第2区域的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工序。
2.在用于变更当将着色材料给予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区域,打印图象时的打印条件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具有
变更上述第2区域大小的工序。
3.在用于变更当将着色材料给予从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内侧的第1区域和在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外侧露出的第2区域,实施在上述被打印媒体的至少1个端部上不设置空白地进行打印无空白打印工作时的打印条件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具有
调整上述第2区域的从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工序。
4.在变更用于将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区域作为着色材料给予区域,将着色材料给予该着色材料给予区域进行图象打印的打印条件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具有
变更上述着色材料给予区域大小的工序。
5.在变更用于通过根据与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打印区域对应的打印数据,将着色材料给予该打印区域进行图象打印的打印条件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具有
变更上述第2区域的从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工序,和
根据上述变更的露出量,变更打印数据大小的工序。
6.在用于变更当通过将着色材料给予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该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区域,在上述被打印媒体上打印图象时的打印条件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具有
调整在给予上述着色材料的区域中的上述第1区域的位置的工序。
7.在权利要求1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
上述露出量的调整是通过从预定的多个阶段的不同的露出量中指定1个露出量进行的。
8.在权利要求7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
根据上述指定的露出量,变更应该打印的图象的放大倍数。
9.在权利要求8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
与上述图象的放大倍数相应,变更上述图象的图象分辨率。
10.在权利要求1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
上述露出量的调整是通过用图形学的用户接口进行的。
11.在权利要求1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
根据上述调整的露出量,产生与包含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的区域对应的打印数据。
12.在权利要求11的打印条件变更方法中,
将使上述产生的打印数据假脱机后的数据输出给进行上述图象打印的打印机。
13.在用于设定当将着色材料给予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打印图象时的打印条件的程序中,
在计算机上实施调整上述第2区域的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工序。
14.在用于变更当将着色材料给予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区域,打印图象时的打印条件的程序中,
在计算机上实施变更上述第2区域大小的工序。
15.在用于设定当将着色材料给予从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内侧的第1区域和在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外侧露出的第2区域,实施在上述被打印媒体的至少1个端部上不设置空白地进行打印的无空白打印工作时的打印条件的程序中,
在计算机上实施调整上述第2区域的从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工序。
16.在变更用于通过将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作为给予着色材料区域,将着色材料给予该着色材料给予区域,进行图象打印的打印条件的程序中,
在计算机上实施变更上述着色材料给予区域大小的工序。
17.在用于设定通过根据与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打印区域对应的打印数据,将着色材料给予该打印区域,进行图象打印的打印条件的程序中,
在计算机上实施变更上述第2区域的从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工序,和
根据上述变更的露出量,变更打印数据大小的工序。
18.存储权利要求13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读取的存储媒体。
19.在将着色材料给予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打印图象的打印方法中,
在调整从上述第2区域的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后,进行上述图象的打印。
20.在将着色材料给予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区域,打印图象的打印方法中,
在变更上述第2区域的大小后,进行上述图象的打印。
21.在用于将着色材料给予从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内侧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外侧露出的第2区域,实施在上述被打印媒体的至少1个端部上不设置空白地进行打印的无空白打印工作的打印方法中,
在调整上述第2区域的从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后,进行上述无空白打印工作。
22.在将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区域作为着色材料给予区域,将着色材料给予该着色材料给予区域,进行图象打印的打印方法中,
在变更上述着色材料给予区域的大小后,进行上述图象打印。
23.通过根据与包含被打印媒体上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露出的第2区域的打印区域对应的打印数据,将着色材料给予该打印区域,进行图象打印的打印方法中,具有
变更上述第2区域的从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工序,
根据上述变更的露出量,变更打印数据大小的工序,和
根据上述变更了大小的打印数据,将着色材料给予上述该打印区域的工序。
24.可以实施权利要求19的打印方法的打印机。
25.在将着色材料给予从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内侧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端部的外侧露出的第2区域,可以实施在上述被打印媒体的至少1个端部上不设置空白地进行打印的无空白打印工作的打印机中,包含
可以调整上述第2区域的从上述被打印媒体的露出量的控制装置。
CNB021426791A 2001-09-17 2002-09-17 打印条件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打印方法,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87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2400/2001 2001-09-17
JP2001282400 2001-09-17
JP261986/2002 2002-09-06
JP2002261986A JP4708668B2 (ja) 2001-09-17 2002-09-06 プリント条件設定装置、プリント条件設定方法、プリント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1989A true CN1411989A (zh) 2003-04-23
CN1198727C CN1198727C (zh) 2005-04-27

Family

ID=2662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6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8727C (zh) 2001-09-17 2002-09-17 打印条件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打印方法,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8009317B2 (zh)
EP (1) EP1293349B8 (zh)
JP (1) JP4708668B2 (zh)
KR (2) KR100684248B1 (zh)
CN (1) CN1198727C (zh)
AT (1) ATE383955T1 (zh)
DE (1) DE60224625T2 (zh)
ES (1) ES2296858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8722C (zh) * 2004-06-08 2008-01-0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条件设定方法、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及记录条件决定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8668B2 (ja) 2001-09-17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条件設定装置、プリント条件設定方法、プリント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777901B2 (en) * 2002-11-28 2010-08-17 Fujifilm Corporation Imposition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pages and imposition program storage medium
JP2005208105A (ja) * 2004-01-20 2005-08-04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形成方法
US20060007462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borderless image
KR100636152B1 (ko) * 2004-07-09 2006-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여백없는 이미지 인쇄 방법 및 장치
JP4769438B2 (ja) 2004-08-12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方法
US20060066700A1 (en) * 2004-09-30 2006-03-30 Simpson Charles J Edge-to-edge printing
JP4386281B2 (ja) * 2005-01-31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525674B2 (en) * 2005-04-12 2009-04-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 control data generating apparatus, print system, printer, and print control data generating method
JP2007030192A (ja) * 2005-07-22 2007-02-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71415B2 (ja) * 2005-08-10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0754200B1 (ko) * 2006-01-04 2007-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더리스 인쇄를 위한 화상 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024824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multifunction printer
JP2008102910A (ja) * 2006-09-19 2008-05-01 Seiko Epson Corp 文書の生成方法、文書の生成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9087269A (ja) * 2007-10-02 2009-04-23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4962310B2 (ja) * 2007-12-27 2012-06-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20043B2 (ja) * 2008-04-17 2013-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および印刷データの印刷方法
JP6117657B2 (ja) 2013-09-05 2017-04-1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424569B2 (ja) 2014-10-31 2018-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印刷結果事前表示方法及び印刷結果事前表示プログラム
JP6212090B2 (ja) * 2015-09-24 2017-10-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0144175A (ja) 2019-03-05 2020-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7635A (en) * 1988-01-22 1989-06-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scanning system in which a portion of a preview scan image of a picture displaced on a screen is selected and a corresponding portion of the picture is scanned in a final scan
JPH05147304A (ja) * 1991-11-29 1993-06-15 Nec Corp プリンタ
JP3342149B2 (ja) * 1994-01-24 2002-1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H07245698A (ja) 1994-03-04 1995-09-1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745659A (en) * 1996-04-25 1998-04-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Versatile scaling of drawings
US5825996A (en) * 1996-11-08 1998-10-20 Monotype Typography, Inc. Print-to-edge desktop printing
JP3673643B2 (ja) * 1997-07-30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レイアウト装置及び印刷レイアウト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H11138937A (ja) * 1997-11-05 1999-05-25 Fujitsu Ltd 印刷装置
JPH11192761A (ja) 1997-12-29 1999-07-21 Canon Inc プリンタおよび記録媒体
JPH11338306A (ja) 1998-05-22 1999-12-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109745A (en) 1998-07-17 2000-08-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Borderless ink jet printing on receivers
JP3255123B2 (ja) * 1998-09-25 2002-0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カラー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6239817B1 (en) * 1998-10-20 2001-05-29 Hewlett-Packard Comap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borderless print image
US6744527B1 (en) 1999-06-29 2004-06-01 Xerox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for navigation and control of a printing system
JP2001026148A (ja) 1999-07-13 2001-01-30 Canon Aptex Inc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印刷装置
DE19947419A1 (de) 1999-10-01 2001-04-05 Eastman Kodak Co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von Druckdüsen eines full-time Druckkopfes in einem Tintenstrahldrucker zum Drucken digitaler fotografischer Bilder
US7065716B1 (en) * 2000-01-19 2006-06-2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previewing image capture device output results
JP2002077526A (ja) * 2000-08-23 2002-03-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88219B2 (ja) 2000-09-11 2006-06-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ホストの動作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ている記憶媒体
JP2002149152A (ja) * 2000-11-10 2002-05-24 Fujitsu Ltd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
JP2003127353A (ja) * 2001-08-10 2003-05-0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708668B2 (ja) * 2001-09-17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条件設定装置、プリント条件設定方法、プリント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098650A (ja) * 2002-07-17 2004-04-02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4298362B2 (ja) * 2003-04-17 2009-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プレビュー表示方法
JP2005070859A (ja) * 2003-08-27 2005-03-17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349608A (ja) * 2004-06-08 2005-12-22 Canon Inc 記録条件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条件決定装置
JP4769438B2 (ja) * 2004-08-12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551835B2 (ja) * 2005-07-28 2010-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8722C (zh) * 2004-06-08 2008-01-0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条件设定方法、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及记录条件决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93349A2 (en) 2003-03-19
US20110273745A1 (en) 2011-11-10
US8320014B2 (en) 2012-11-27
ES2296858T3 (es) 2008-05-01
DE60224625D1 (de) 2008-03-06
EP1293349A3 (en) 2003-12-03
JP4708668B2 (ja) 2011-06-22
ATE383955T1 (de) 2008-02-15
KR20050079980A (ko) 2005-08-11
CN1198727C (zh) 2005-04-27
KR20030024629A (ko) 2003-03-26
KR100684248B1 (ko) 2007-02-20
EP1293349B8 (en) 2008-04-23
KR100722919B1 (ko) 2007-05-30
JP2003177898A (ja) 2003-06-27
US8009317B2 (en) 2011-08-30
US20030053096A1 (en) 2003-03-20
EP1293349B1 (en) 2008-01-16
DE60224625T2 (de) 2008-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8727C (zh) 打印条件变更方法,程序,存储媒体,打印方法,打印机
JP2002103584A (ja) プラテンを汚すことなく印刷用紙の端部まで行う印刷
CN1298548C (zh) 一种打印机和一种在打印介质上同步打印各图像的方法
JP4622405B2 (ja)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305922A (ja)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863372B2 (en) Printer device and method
US20050140708A1 (en) Printer device and method
JP200519339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17800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06218951A (ja) 記録ヘッド
JPH0712522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615954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270177A (ja)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JPH071489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364340B2 (ja)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の強調印字方法
JP4642911B2 (ja) プリント条件設定装置、プリント条件設定方法、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034722A (ja) プラテンを汚すことなく印刷用紙の端部まで行う印刷
JP2004268408A (ja) 記録システム
JP200219271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28904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03288658A (ja) プリンタ
JPH026384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07623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283621A (ja) プリンタ用マルチヘッドの送り制御方法及び送り制御装置
JPS63207674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