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1168A - 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1168A
CN105691168A CN201510918969.1A CN201510918969A CN105691168A CN 105691168 A CN105691168 A CN 105691168A CN 201510918969 A CN201510918969 A CN 201510918969A CN 105691168 A CN105691168 A CN 105691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ixture
outside
junction surfac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89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91168B (zh
Inventor
鲇川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91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1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1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11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 B60J5/10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about door frame, panels, materials used, reinfor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1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6Connections by glue bon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所述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包括:第一工序,通过利用粘合剂对树脂制的内板与树脂制的外板进行接合从而形成封闭截面;第二工序,使第一按压夹具从被形成在所述外板上的孔部插入到所述封闭截面的内部,并在通过所述第一按压夹具与被配置于所述封闭截面的外部的第二按压夹具而夹持了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的接合部的状态下使所述粘合剂固化。

Description

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4-13189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粘合剂而将树脂制的内板与树脂制的外板接合在一起的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结构。如果简单地对该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结构进行说明则为,在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形成有弯曲部,该弯曲部通过粘合剂而与内板的内侧壁接合。此外,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粘合剂而与内板的凸缘部接合。由此,通过内板与外板而形成了封闭截面。此外,作为公开了相关(在先)技术的其他的文献,存在有日本特开2007-31391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6-3417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结构中,在以下所示的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即,在上述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结构中,外板的弯曲部与内板的内侧壁的接合部分被构成为,对封闭截面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划分的壁部。因此,例如在内板与外板粘合后,无法通过按压夹具而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对上述接合部分进行夹持。因此,在进一步提高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这一点上仍具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包括:第一工序,通过利用粘合剂对树脂制的内板与树脂制的外板进行接合从而形成封闭截面;第二工序,使第一按压夹具从被形成在所述外板上的孔部插入到所述封闭截面的内部,并在通过所述第一按压夹具与被配置于所述封闭截面的外部的第二按压夹具而夹持了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的接合部的状态下使所述粘合剂固化。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中,通过粘合剂来对树脂制的内板以及树脂制的外板进行接合,从而通过内板以及外板而形成了封闭截面。
在此,使第一按压夹具从被形成在外板上的孔部插入到封闭截面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按压夹具与被配置于封闭截面的外部的第二按压夹具来对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进行夹持,并在该状态下使粘合剂固化。因此,即使在接合部对封闭截面的内部与外部进行了划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第一按压夹具从被形成在外板上的孔部插入到封闭截面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一按压夹具与第二按压夹具而对上述接合部进行夹持。由此,能够在通过第一按压夹具与第二按压夹具而对上述接合部进行加压的同时使粘合剂固化。因此,能够提高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接合部被配置在所述孔部的轴向一方侧,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使所述第一按压夹具以沿着所述孔部的轴向的方式而向所述封闭截面的内部插入。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中,通过使第一按压夹具以沿着孔部的轴向的方式而向孔部的轴向一方侧插入,从而能够利用第一按压夹具从封闭截面内对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实施按压。由此,由于使第一按压夹具插入到封闭截面内时的插入方向成为单一方向,因此能够提高对上述接合部进行接合时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还具备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将后窗玻璃接合于所述外板的车辆外侧,并通过所述后窗玻璃来覆盖所述孔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中,通过被接合于外板的车辆外侧的后窗玻璃来覆盖孔部。因此,即使在外板上形成了用于使第一按压夹具插入到上述封闭截面的内部的孔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后窗玻璃来抑制该孔部露出于外部的情况。因此,能够在不损害车辆用后尾门的外观设计性的条件下,提高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能够提高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能够提高对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进行接合时的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能够在不损害车辆用后尾门的外观设计性的条件下,提高内板与外板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而制作出的车辆用后尾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中的1-1线放大剖视图)。
图2为模式化地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整体的从车辆左斜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将图2所示的外板从内板上分解下来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而制作出的车辆用后尾门10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标记FR被设为应用了车辆用后尾门10的车辆(汽车)的车辆前侧,箭头标记UP被设为车辆上侧,箭头标记LH被设为车辆左侧(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以下,在仅使用前后、上下、左右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进行限定,则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辆的左右。
在图2中,通过从左斜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而图示了车辆用后尾门10。如该图所示那样,车辆用后尾门10被设置在未图示的车辆(汽车)的后端部处。而且,车辆用后尾门10的上端部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而与车身铰链结合,车辆用后尾门10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而被支承在车身上。此外,也如图3所示那样,车辆用后尾门10被构成为,包括构成车辆用后尾门10的车辆内侧部分的作为“内板”的车门内板12、构成车辆用后尾门10的车辆外侧部分的左右一对的作为“外板”的车门外板30和后窗玻璃52(参照图2)。
如图3所示,车门内板12通过树脂材料(例如,加入了碳纤维的增强塑料)而被制作。此外,车门内板12以从后侧覆盖未图示的车身的后尾门开口部的方式而被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在侧面观察时弯曲为大致L字形状。详细而言,在侧面观察时,车门内板12的上侧部分随着趋向于上侧而向前侧倾斜,车门内板12的下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且,在车门内板12的上侧部分上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4。由此,车门内板12具备相对于开口部14而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内板纵柱16与对内板纵柱16的上端部进行连结的内板横柱18。
如图1所示,内板纵柱16在从其长边方向进行观察的剖视观察时,被形成为向上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具体而言,内板纵柱16被构成为,包括:底壁部20,其在从长边方向进行观察的剖视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内侧内壁部22,其从底壁部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起向上侧延伸;内侧外壁部24,其从底壁部2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起,随着趋向于上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此外,在内板纵柱1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一体地形成有凸缘部26。该凸缘部26从内侧外壁部2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起,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向下侧延伸,并且凸缘部26与内侧外壁部24所成的角度被设定为大致直角。而且,在凸缘部26的顶端部处形成有弯曲部28,弯曲部28以与凸缘部26形成大致直角的方式而向上侧弯曲,并被配置为与内侧外壁部24大致平行。
另外,在内板纵柱16的内侧外壁部24上,通过螺栓B以及螺母N而紧固固定有减震器支架58。
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车门外板30与车门内板12相同,通过树脂材料(例如,加入了碳纤维的增强塑料)而被制作。而且,一对车门外板30被构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右对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被配置于左侧的车门外板30进行说明,而省略对被配置于右侧的车门外板30的说明。
车门外板30以从上侧覆盖内板纵柱16以及内板横柱18的方式而被接合在车门内板12上。即,车门外板30被构成为,包括覆盖内板纵柱16的外板纵柱32和从外板纵柱32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覆盖内板横柱18的外板横柱34。
如图1所示,外板纵柱32在从其长边方向进行观察的剖视观察时,被形成为向下侧开放的大致V字形。具体而言,外板纵柱32具有构成外板纵柱3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且将车辆宽度方向作为板厚方向而被配置的外侧内壁部36,和从外侧内壁部36的上端起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向上侧延伸的连结壁部38。此外,外板纵柱32具有从连结壁部38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起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向下侧延伸的外侧外壁部40,并且外侧外壁部40与连结壁部38所成的角度被设定为大致直角。而且,在外侧外壁部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形成有高低差部40A,高低差部40A向下侧弯曲为高低差状,并以呈与外侧外壁部40大致平行的方式而被配置。
而且,在外侧内壁部3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上,形成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些许突出的多个突出面(省略图示),该突出面以在外板纵柱32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配置。而且,外侧内壁部36以与内侧内壁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而配置,并且外侧内壁部36的突出面与内侧内壁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抵接。由此,在外侧内壁部36与内侧内壁部22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隙。而且,以填充该间隙的方式而配置有粘合剂42,外侧内壁部36与内侧内壁部22通过粘合剂42而被接合。由此,被接合在一起的外侧内壁部36以及内侧内壁部22被设为,作为“接合部”的第一接合部44。
另一方面,外侧外壁部40在车门内板12的凸缘部26的上侧,以呈与凸缘部26平行的方式而被配置,并且外侧外壁部40的高低差部40A以与凸缘部26的上侧重叠的方式而被配置。此外,粘合剂46介于外侧外壁部40的高低差部40A与车门内板12的凸缘部26之间,两者通过粘合剂46而被接合。而且,被接合在一起的外侧外壁部40的高低差部40A以及凸缘部26被设为第二接合部48。
根据上文,通过车门内板12与车门外板30,从而形成了呈大致五边形形状的封闭截面50。而且,在车门内板12与车门外板30被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第一接合部44构成为对封闭截面50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划分的壁部。即,外侧内壁部36被构成为第一接合部44中的封闭截面50侧的壁部,内侧内壁部22被构成为第一接合部44中的与封闭截面50相反的一侧的壁部。而且,在该状态下,连结壁部38在车门内板12的底壁部20的上侧,以呈与车门内板12的内侧外壁部24大致平行的方式而配置,并且第二接合部48被配置在封闭截面50的外部。
此外,在车门外板30的外侧外壁部40上,贯穿形成有截面呈圆形形状的作为“孔部”的夹具插穿孔40B。由此,封闭截面50的内部与外部通过夹具插穿孔40B而被连通。而且,被构成为,通过使后文叙述的第一按压夹具60插穿至夹具插穿孔40B内,从而能够将第一按压夹具60配置在封闭截面50的内部。此外,夹具插穿孔40B在外侧外壁部40上被形成有多个,并且在外板纵柱32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参照图2以及图3)。具体而言,夹具插穿孔40B被配置于在外板纵柱32的长边方向上相邻的外侧内壁部36的突出面之间。而且,夹具插穿孔40B相对于第一接合部44而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上侧,并且第一接合部44被配置在夹具插穿孔40B的轴向一方侧(图1中的箭头标记A方向侧)。
如图2所示,后窗玻璃52被形成为向上侧平缓地弯曲的大致矩形平板状。而且,后窗玻璃52以封堵车门内板12的开口部14的方式而被配置于车门外板30的上侧(车辆外侧)。如图1所示,后窗玻璃5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被配置为与车门外板30的外侧外壁部40大致平行。而且,粘合剂54以对后窗玻璃52与外侧外壁部40的高低差部40A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的方式而被配置。由此,后窗玻璃52与车门外板30通过粘合剂54而被接合。此外,在该状态下,后窗玻璃5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缘部以与车门外板30的弯曲部28的顶端部接近的方式而被配置,从而在后窗玻璃52与弯曲部28之间形成有稍许的间隙。
而且,在外侧外壁部40的高低差部40A与后窗玻璃52之间,且在相对于粘合剂54而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部件56,车门外板30与后窗玻璃52之间通过密封部件56而被密封。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后窗玻璃52的内侧面52A上,且在与车门外板30的外侧外壁部40对置的部分处施有黑色的涂装。由此,被构成为,在后窗玻璃52被接合在车门外板30上的状态下,不会从外部目视确认到外侧外壁部40。
接下来,对将车门外板30接合于车门内板12时所使用的第一按压夹具6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将车门外板30接合于车门内板12时,使第一按压夹具60插穿到前文所述的夹具插穿孔40B内,并将外侧内壁部36与内侧内壁部22接合。该第一按压夹具60被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此外,在使第一按压夹具60插穿到夹具插穿孔40B中时,使第一按压夹具60以沿着夹具插穿孔40B的轴线的方式(详细而言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斜下侧倾斜)向夹具插穿孔40B内插穿。而且,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面沿着与第一按压夹具60的轴线交叉的方向而形成。具体而言,在第一按压夹具60被插穿到夹具插穿孔40B内的状态下,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面以沿着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而被形成。
接下来,对将车门内板12、车门外板30以及后窗玻璃52实施接合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车门外板30接合于车门内板12时,将车门外板30配置为,与车门内板12的内板纵柱16以及内板横柱18对置。然后,在车门外板30的外侧内壁部3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详细而言为外侧内壁部36中的除突出面以外的部分)上涂布粘合剂42,并在车门外板30的高低差部40A的下表面上涂布粘合剂46。
在该状态下,以通过车门内板12以及车门外板30而形成封闭截面50的方式使车门外板30接合在车门内板12上(第一工序)。具体而言,以使外侧内壁部36与内侧内壁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并通过粘合剂42而对内侧内壁部22与外侧内壁部36进行接合。此外,以使车门外板30的高低差部40A与车门内板12的凸缘部26的上侧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并通过粘合剂46而对凸缘部26与高低差部40A进行接合。由此,车门内板12与车门外板30在第一接合部44以及第二接合部48处被接合,并且通过两者而形成了封闭截面50。
接下来,如图1所示,在第一接合部44处的粘合剂42固化之前,使第一按压夹具60从被形成在车门外板30上的夹具插穿孔40B插入到封闭截面50的内部,通过第一按压夹具60与被配置于封闭截面50的外部的第二按压夹具62而夹持第一接合部44,并使粘合剂42固化(第二工序)。
具体而言,使第一按压夹具60以沿着夹具插穿孔40B的轴线的方式(向图1中的箭头标记A方向侧)插穿到夹具插穿孔40B内,从而使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部被配置于封闭截面50的内部。此外,由于第一接合部44被配置于夹具插穿孔40B的轴向一方侧,因此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部以与第一接合部4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邻接的方式而配置。而且,在第一按压夹具60插穿到夹具插穿孔40B内的状态下,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面沿着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而配置。因此,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面与外侧内壁部3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以对置的方式而配置。
另一方面,第二按压夹具62被形成为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的圆柱状,并将第二按压夹具62配置于内侧内壁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具体而言,以第二按压夹具62的顶端面(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面)隔着第一接合部44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面对置的方式,对第二按压夹具62进行配置。而且,通过第一按压夹具60的顶端面与第二按压夹具62的顶端面而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对第一接合部44进行夹持。而且,在从该状态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使第一按压夹具60向夹具插穿孔40B的轴向另一方侧移动,并使第二按压夹具62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移动,从而使第一按压夹具60以及第二按压夹具62与第一接合部44分离。其结果为,在第一接合部44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被加压了的状态下,外侧内壁部36与内侧内壁部22之间的粘合剂42固化。另外,上述预定时间只需被设定为能够确保第一接合部44的接合强度即可。因此,例如可以将上述预定时间设定为短于粘合剂42固化的固化时间。
接下来,将密封部件56配置在外侧外壁部40的高低差部40A上,并且在高低差部40A的上表面上涂布粘合剂54。然后,以从上侧封堵车门内板12的开口部14的方式,通过粘合剂54而将后窗玻璃52接合在车门外板30的高低差部40A上(第三工序)。此时,车门外板30的外侧外壁部40通过后窗玻璃52中被施以涂装的部分而被覆盖。因此,以从外部不能目视确认到外侧外壁部40(夹具插穿孔40B)的状态,使后窗玻璃52被接合在车门外板30上。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后尾门10中,通过车门内板12与车门外板30而形成了封闭截面50,作为车门内板12与车门外板30的接合部的第一接合部44被构成为,对封闭截面50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划分的壁部。此外,在车门外板30的外侧外壁部40上形成有使封闭截面5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夹具插穿孔40B,并且在夹具插穿孔40B的轴向一方侧配置有第一接合部44。因此,即使在第一接合部44被构成为对封闭截面50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划分的壁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第一按压夹具60从被形成在车门外板30上的夹具插穿孔40B插入至封闭截面50的内部,从而利用第一按压夹具60以及第二按压夹具62来对第一接合部44进行夹持。由此,能够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对第一接合部44进行加压的同时使粘合剂42固化。因此,能够提高第一接合部44处的接合强度。
此外,由于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对第一接合部44进行加压的同时使粘合剂42固化,因此能够在内侧内壁部22与外侧内壁部36之间的间隙中使粘合剂42的厚度均等,并且能够抑制粘合后的第一接合部44的厚度尺寸的偏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44被配置在夹具插穿孔40B的轴向一方侧。因此,通过使第一按压夹具60以沿着夹具插穿孔40B的轴向的方式插穿到夹具插穿孔40B内,从而能够利用第一按压夹具60而从封闭截面50的内部对第一接合部44的外侧内壁部36实施按压。由此,由于在使第一按压夹具60插入封闭截面50的内部时的插入方向成为单一方向,因此能够提高在第二工序中对第一接合部44进行接合时的操作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三工序中将后窗玻璃52接合在车门外板30的高低差部40A上,从而使夹具插穿孔40B被后窗玻璃52所覆盖。因此,即使在车门外板30上形成了用于使第一按压夹具60插入至封闭截面50的内部的夹具插穿孔40B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后窗玻璃52中的被施以涂装的部分而抑制从外部目视确认到夹具插穿孔40B的情况。因此,能够在不损害车辆用后尾门10的外观设计性的条件下,提高第一接合部44处的接合强度。
此外,如上述那样,在车门外板30的外侧外壁部40上形成有供第一按压夹具60插入的夹具插穿孔40B。因此,例如在车辆的后面碰撞等情况下,从车辆后方朝向车辆前方的预定值以上的碰撞载荷被输入到车辆用后尾门10的下部时,能够使车辆用后尾门10以将车门外板30的夹具插穿孔40B作为起点而弯曲的方式发生变形。由此,即使在由树脂材料构成车辆用后尾门10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使车辆的后面碰撞时的车辆用后尾门10的变形模式稳定化,进而使针对乘员的保护性能稳定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合部44处,外侧内壁部36被配置于封闭截面50侧,内侧内壁部22被配置于与封闭截面50相反的一侧。也可以代替该方式,而在第一接合部44处,将外侧内壁部36配置于与封闭截面50相反的一侧,并将内侧内壁部22配置于封闭截面50侧。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内壁部3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上形成了突出面,但也可以在内侧内壁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上形成该突出面,并省略外侧内壁部36的突出面。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封闭截面50被形成为大致五边形形状,但也可以对应于各种车辆而适当地改变封闭截面50的形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适当改变外侧外壁部40上的夹具插穿孔40B的位置。即,只需成为能够通过第一按压夹具60而从封闭截面50内对第一接合部44进行按压的结构即可。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通过利用粘合剂对树脂制的内板与树脂制的外板进行接合从而形成封闭截面;
第二工序,使第一按压夹具从被形成在所述外板上的孔部插入到所述封闭截面的内部,并在通过所述第一按压夹具与被配置于所述封闭截面的外部的第二按压夹具而夹持了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的接合部的状态下使所述粘合剂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其中,
所述接合部被配置在所述孔部的轴向一方侧,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使所述第一按压夹具以沿着所述孔部的轴向的方式而向所述封闭截面的内部插入。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以所述第二按压夹具的顶端面隔着所述接合部而与所述第一按压夹具的顶端面对置的方式,对第二按压夹具进行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从通过所述第一按压夹具与所述第二按压夹具而夹持了所述接合部的状态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使所述第一按压夹具向所述孔部的轴向另一方侧移动,并使所述第二按压夹具向从所述接合部离开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按压夹具以及所述第二按压夹具与所述接合部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时间被设定为短于所述粘合剂固化的固化时间。
6.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其中,
还具备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将后窗玻璃接合于所述外板的车辆外侧,并通过所述后窗玻璃来覆盖所述孔部。
7.一种车辆用后尾门,包括:内板,其由树脂构成;外板,其由树脂构成;及后窗玻璃,其中,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在被接合的状态下形成封闭截面,所述后窗玻璃被接合在所述外板的车辆外侧,
所述车辆后尾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封闭截面的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的接合部对置的一侧,于所述外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孔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孔部被所述后窗玻璃所覆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其中,
在所述后窗玻璃的内侧面上的与所述外板的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孔部的部分对置的部分处施有黑色的涂装。
CN201510918969.1A 2014-12-15 2015-12-10 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1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2919 2014-12-15
JP2014252919A JP6206387B2 (ja) 2014-12-15 2014-12-15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の接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1168A true CN105691168A (zh) 2016-06-22
CN105691168B CN105691168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78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896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1168B (zh) 2014-12-15 2015-12-10 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88125B2 (zh)
EP (1) EP3034342B1 (zh)
JP (1) JP6206387B2 (zh)
CN (1) CN10569116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504A (zh) * 2018-12-11 2019-03-01 北京致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塑料部件的固定组件及具有该固定组件的车辆
CN110234527A (zh) * 2017-05-23 2019-09-13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的树脂面板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0248829A (zh) * 2017-05-23 2019-09-17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的树脂面板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55150B1 (en) * 2013-10-07 2020-08-12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losed section geometry, hollow shape, vehicle components
JP6123782B2 (ja) * 2014-12-15 2017-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構造
JP6323417B2 (ja) * 2015-09-04 2018-05-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構造
CN106015231B (zh) * 2016-07-29 2018-08-07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背门内外板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JP6380487B2 (ja) * 2016-08-29 2018-08-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US9834072B1 (en) 2016-09-21 2017-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iftgat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6841212B2 (ja) * 2017-11-07 2021-03-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及び車両用ドアの製造方法
JP6959131B2 (ja) * 2017-12-21 2021-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樹脂バックドア
CN108790203A (zh) * 2017-12-31 2018-11-13 芜湖恒信汽车内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后尾门的制作方法
US20190375278A1 (en) * 2018-06-06 2019-12-12 Divergent Technologies, Inc.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structures for vehicle doors
KR102586929B1 (ko) * 2018-12-14 2023-10-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강성이 향상되는 테일게이트 패널 어셈블리
CN111456989B (zh) * 2019-01-21 2021-10-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面罩组件粘接工装
US11492051B2 (en) 2020-07-09 2022-11-0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Resin panel spacer block for energy absorption, load support, and gap prevention
FR3141436A1 (fr) * 2022-10-27 2024-05-03 Psa Automobiles Sa Procédé et outil d’assemblage d’une doublure de capot sur une peau de capo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4239A (ja) * 1994-07-21 1996-02-06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バックドアの開閉支持ステー取付構造
EP0695848A2 (fr) * 1994-08-03 1996-02-07 Saint-Gobain Vitrage Elément de construction constitué d'un vitrage et d'un longeron ou d'une armature collés sur le vitrage
US20100102590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door structure
JP2010260519A (ja) * 2009-05-11 2010-11-18 Kanto Auto Works Ltd バックドア
EP2653331A1 (en) * 2012-04-17 2013-10-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si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CN104108300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开闭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51266A1 (de) * 1981-12-24 1983-07-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Ausbildung einer klebevorrichtung zweier duennwandigerbauteile, insbesondere blechteile
JPH066856B2 (ja) * 1985-10-11 1994-01-26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US5746859A (en) * 1996-12-24 1998-05-05 Gold; Peter Stationary motor vehicle window
DE19737966A1 (de) * 1997-08-30 1998-08-06 Daimler Benz Ag Kleb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Bauteilen
FR2804070B1 (fr) * 2000-01-26 2002-09-20 Inoplast Sa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n materiau plastiqu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tel ouvrant
JP4792822B2 (ja) * 2005-06-09 2011-10-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ネル構造体、パネル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パネル構造体の製造装置
DE102005058143B4 (de) * 2005-12-06 2010-05-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npress- und Haltevorrichtung
JP4255947B2 (ja) * 2005-12-28 2009-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後部ドア構造及び後部ドア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07313919A (ja) 2006-05-23 2007-12-06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パネル
DE102007042575A1 (de) * 2007-09-07 2009-04-02 Richard Fritz Gmbh + Co. Kg Fenst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R2953770B1 (fr) * 2009-12-16 2011-11-25 Renault Sas Porte de coff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8646829B2 (en) * 2010-12-16 2014-02-11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e lift gate deformable section
DE102011000063B4 (de) * 2011-01-10 2022-07-1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Heckklappe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Heckklappe
JP5681015B2 (ja) * 2011-03-30 2015-03-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フトゲート構造
JP5769005B2 (ja) 2011-05-13 2015-08-2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ックドア
DE102011083418A1 (de) * 2011-09-26 2013-03-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JP5633994B2 (ja) 2012-04-18 2014-1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ドア構造
JP5942858B2 (ja) 2013-01-07 2016-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構造
JP6015635B2 (ja) * 2013-11-22 2016-10-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バックドア構造
CN105980180B (zh) * 2014-02-11 2018-09-21 麦格纳国际公司 复合材料提升门
JP2016030586A (ja) * 2014-07-30 2016-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構造
JP6156300B2 (ja) * 2014-09-16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6036776B2 (ja) * 2014-09-22 2016-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の組付方法
JP2016113021A (ja) * 2014-12-15 2016-06-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ネル構造体
JP6123782B2 (ja) * 2014-12-15 2017-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構造
JP6304014B2 (ja) * 2014-12-15 2018-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
JP6156354B2 (ja) * 2014-12-24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
JP6252507B2 (ja) * 2015-02-12 2017-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外装部材及び車両のバックドア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4239A (ja) * 1994-07-21 1996-02-06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バックドアの開閉支持ステー取付構造
EP0695848A2 (fr) * 1994-08-03 1996-02-07 Saint-Gobain Vitrage Elément de construction constitué d'un vitrage et d'un longeron ou d'une armature collés sur le vitrage
EP0695848A3 (fr) * 1994-08-03 1996-06-12 Saint Gobain Vitrage Elément de construction constitué d'un vitrage et d'un longeron ou d'une armature collés sur le vitrage
US20100102590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door structure
JP2010260519A (ja) * 2009-05-11 2010-11-18 Kanto Auto Works Ltd バックドア
EP2653331A1 (en) * 2012-04-17 2013-10-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si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CN104108300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开闭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4527A (zh) * 2017-05-23 2019-09-13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的树脂面板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0248829A (zh) * 2017-05-23 2019-09-17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的树脂面板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98504A (zh) * 2018-12-11 2019-03-01 北京致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塑料部件的固定组件及具有该固定组件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88125B2 (en) 2017-06-27
JP6206387B2 (ja) 2017-10-04
EP3034342B1 (en) 2020-04-22
CN105691168B (zh) 2018-04-20
JP2016113009A (ja) 2016-06-23
EP3034342A1 (en) 2016-06-22
US20160167494A1 (en)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1168A (zh) 车辆用后尾门的接合方法及车辆用后尾门
CN105644325B (zh) 车辆后尾门结构
EP2213519B1 (en) Joint structure of door edge member
KR101539004B1 (ko) 차량용 백 도어 구조
CN107472102B (zh) 车辆用座椅靠背面板结构
CN205706117U (zh) 汽车车门的密封部件
US20160031299A1 (en) Vehicle resin back door structure
CN105691166A (zh) 车辆用树脂后尾门
JP6788788B2 (ja) 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JP2016117321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6141243A (ja)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付き車体構造
CN107444085B (zh) 车门构造
US10293671B2 (en) Panel-reinforcement set for a plastic trunk lid
JP6107209B2 (ja) 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構造
JP650298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KR102586929B1 (ko) 강성이 향상되는 테일게이트 패널 어셈블리
JP6379541B2 (ja) サッシュドア構造
JP2016141347A (ja) 車両骨格構造
US9738325B2 (en) Vehicle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JP6253456B2 (ja) 車両用部材の補強構造
CN107225944B (zh) 车身构造
JP6841205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
JP2018052213A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JP6984525B2 (ja) 外板パネル補剛構造及び補剛外板パネル
JP6368749B2 (ja) 自動車用サ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