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8195A - 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及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及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8195A
TW201518195A TW104103063A TW104103063A TW201518195A TW 201518195 A TW201518195 A TW 201518195A TW 104103063 A TW104103063 A TW 104103063A TW 104103063 A TW104103063 A TW 104103063A TW 201518195 A TW201518195 A TW 2015181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roller
feeding
motor
f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3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8658B (zh
Inventor
Chisato Hiyama
Keiji Ohta
Takeki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542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7640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529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489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18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8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6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3/00Combinations of piling and depiling operations, e.g.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single operation of piling or depiling as such
    • B65H83/02Combinations of piling and depiling operations, e.g.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single operation of piling or depiling as such performed on the same pile or stack
    • B65H83/025Combinations of piling and depiling operations, e.g.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single operation of piling or depiling as such performed on the same pile or stack onto and from the same side of the pile or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65H1/12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spr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 G07F11/1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with means for raising the stack of articles to permit delivery of the topmo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B65H2403/72Clutches, brakes, e.g. one-way clutch +F20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4Cards, e.g. telephone, credit and identity c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以簡易之構成使卡片適切地升降之卡片升降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卡片升降裝置6包括:層疊收納有卡片2之卡片收納部3、及使收納於卡片收納部3內之卡片2進行升降之升降機構11。升降機構11包括:載置有卡片收納部3內所收納之卡片2之載置台12、及對載置台12朝上方彈推之彈推構件13。彈推構件13之彈簧常數係與卡片2之每單位厚度之重量大致相等。

Description

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及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層疊收納有卡片之卡片收納部內之卡片進行升降的卡片升降裝置、及將卡片自卡片收納部送出並且將卡片送入至卡片收納部的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該卡片升降裝置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一直以來,發行層疊收納於盒(匣)內之卡片之卡片發行裝置已為人所知。此種卡片發行裝置包括使層疊於盒內之卡片進行升降之升降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升降裝置包括:載置卡片之傳送用之框架;用以使該框架升降之細長之齒條;嚙合於齒條之小齒輪;以及用以旋轉驅動小齒輪之馬達。該升降裝置中,齒條之一端被固定於傳送用之框架上,伴隨著於傳用之框架之上方所配置之小齒輪的旋轉,載置於框架上之卡片會與框架一同升降。
又,此種卡片發行裝置包括用以將層疊於盒內之卡片逐片送出之逐出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逐出裝置包括:用以吸取層疊於盒內之卡片中之最上方之卡片(最上位之卡片)的風扇;抵接於被風扇吸取之卡片之上表面的輪胎;用以送出抵接於輪胎之卡片的輥;與該輥對向配置之輔助輥;以及用以防止送出2片卡片(重疊傳送)之反轉輥。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1-118137號公報
如上所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升降裝置中,藉由齒條與小齒輪而進行卡片之升降。因此,需要用以旋轉驅動小齒輪之馬達等的驅動機構,從而裝置之構成變得複雜。又,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升降裝置中,於每次發行卡片時必需啟動馬達,使小齒輪旋轉而使卡片上升。因此,升降裝置之控制變得複雜。
又,近年來,將由卡片發行裝置大量發行之卡片回收並再利用之情形增多。於此情形時,會另外設置與卡片發行裝置不同之回收卡片之卡片回收裝置,利用卡片回收裝置來回收卡片,並且將所回收之卡片放置於卡片發行裝置中,藉此對卡片進行再利用。如上所述,為了對發行之卡片進行再利用,需要各別地設置卡片發行裝置與卡片回收裝置,從而不方便。因此,市場上需求一種可發行盒內之卡片並且可將卡片回收至盒內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然而,專利文獻1中雖揭示有用以送出層疊於盒內之卡片之構成,但未揭示用以將卡片送入盒內之構成。因此,使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逐出裝置,難以實現具備自盒發行卡片之卡片發行功能、與將卡片回收至盒內之卡片回收功能的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因此,本發明之第1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以簡易之構成使卡片適切地升降之卡片升降裝置、及包括該卡片升降裝置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又,本發明之第2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適切地進行自層疊收納有卡片之卡片收納部送出卡片、及將卡片送入至卡片收納部的卡片送出送入裝置。而且,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包括該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為解決上述第1課題,本發明之卡片升降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 層疊收納有卡片之卡片收納部、及使收納於卡片收納部內之卡片進行升降之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載置有卡片收納部內所收納之卡片之載置台、及對載置台朝上方彈推之彈推構件,彈推構件之彈簧常數係與卡片之每單位厚度之重量大致相等。
本發明之卡片升降裝置中,升降機構包括彈推構件,其對載置有收納於卡片收納部內之卡片之載置台朝上方彈推,該彈推構件之彈簧常數係與卡片之每單位厚度之重量大致相等。因此,在自卡片收納部之上端側取出卡片後,彈推構件會收縮或伸長與所取出之卡片之片數相當的程度,從而載置於載置台上之卡片上升。又,在將卡片收納於卡片收納部後,彈推構件會伸長或收縮與所收納之卡片之片數相當的程度,從而載置於載置台上之卡片下降。因此,能夠將收納於卡片收納部內之卡片中之最上方之(最上位之)卡片的位置固定地保持。或者,能夠以固定之壓力使最上位之卡片抵接於用以取出卡片之輥等。其結果為,本發明中,能夠以使用有彈推構件之簡易之構成而使卡片適切地升降。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彈推構件為拉伸螺旋彈簧。如此構成後,彈簧常數之設定會變得較為容易。又,能使彈推構件之衝程相對較長,從而可增加卡片收納部內之卡片之收納片數。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升降機構包括懸吊拉伸螺旋彈簧之滑輪。如此構成後,可將拉伸螺旋彈簧於上下方向摺疊,因此可使卡片升降裝置於上下方向小型化。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拉伸螺旋彈簧之一端安裝於載置台上,拉伸螺旋彈簧之另一端安裝於可在上下方向移動之彈簧端固定構件上。如此構成後,能夠任意改變拉伸螺旋彈簧之另一端之位置,故而能夠任意改變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之一端之載置台的位置。因此,可任意設定載置於載置台上之最上位之卡片的位置。其結果為,可於卡片收 納部之上端側形成卡片之收納空間,從而將卡片收納於卡片收納部。
於本發明中,彈簧端固定構件係安裝於例如以在上下方向隔開特定間隔之狀態而配置之至少2個皮帶輪間所架設的皮帶上。又,於此情形時,較好的是皮帶輪為帶齒皮帶輪,皮帶為帶齒皮帶。如此構成後,可防止皮帶輪與皮帶間之滑動,因此可使彈簧端固定構件精度良好地升降。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升降機構包括:用以保持上下方向上的彈簧端固定構件之位置之保持機構、及解除保持機構對彈簧端固定構件之保持狀態之解除機構。如此構成後,可利用保持機構而保持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之另一端之彈簧端固定構件的位置,因此可防止於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之一端之載置台上所載置的最上位之卡片之位置偏移。又,使解除機構發揮作用而可使彈簧端固定構件成為可升降之狀態。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保持機構包括:齒條,其具有複數個齒條齒,且以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而配置;卡合爪,其以可相對移動之狀態安裝於彈簧端固定構件上,且與齒條齒相卡合;以及卡合爪彈推構件,其對卡合爪朝著齒條齒彈推;解除機構包括:解除構件,其以上下方向作為軸方向進行旋動,使卡合爪朝解除齒條齒與卡合爪之卡合之方向移動;以及旋動機構,其使解除構件旋動。如此構成後,可利用複數個齒條齒而於上下方向之相對較寬之範圍內保持彈簧端固定構件。又,可利用複數個齒條齒而精密地設定彈簧端固定構件之保持位置。即,可精密地設定載置於載置台上之最上位之卡片的位置。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包括檢測機構,其用以檢測收納於卡片收納部之卡片中之最上位之卡片的位置位於特定位置,檢測機構係配置成使由檢測機構所檢測之最上位之卡片與卡片收納部之上端之間產生有特定的間隙。如此構成後,可於卡片收納部之上端側形成卡片之適 切的收納空間。又,可於卡片收納部之上端側精度良好地形成卡片之收納空間。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於卡片收納部之上端側配置有板簧,該板簧用以使自卡片收納部之上方落下之卡片朝一個方向靠近。如此構成後,可減輕卡片收納部之內壁與所收納之複數個卡片之間的摩擦阻力,從而可將卡片適切地收納於卡片收納部內。
即,若卡片自卡片收納部之上方隨機落下至卡片收納部內,則接觸於一方側之內壁之卡片、接觸於另一方側之內壁之卡片、以及與任一內壁均不接觸之卡片會隨機層疊。又,當卡片之層疊片數增加時,卡片間之摩擦阻力變大,從而各個卡片難以朝一方側或另一方側偏移。因此,所層疊之全體卡片成為自卡片收納部之一方側之內壁及另一方側之內壁之兩內壁受到外力之狀態,從而卡片收納部之內壁與所收納之複數個卡片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大。相對於此,在配置有用以使落下之卡片朝一個方向靠近之板簧的情況下,卡片難以接觸於卡片收納部之另一方側之內壁,故而所層疊之全體卡片難以成為自兩內壁受到外力之狀態。因此,可減輕卡片收納部之內壁與所收納之複數個卡片之間的摩擦阻力,從而可將卡片適切地收納於卡片收納部內。
本發明之卡片升降裝置可用於卡片發行回收裝置可,該卡片發行回收裝置包括將卡片自卡片收納部送出、並且將卡片送入至卡片收納部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該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中,能夠以使用有彈推構件之簡易之構成而使卡片適切地升降。
為解決上述第2課題,本發明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之特徵在於:其係將卡片自層疊收納有卡片之卡片收納部送出,並且將卡片送入至卡片收納部者,且包括:輸送輥,其抵接於卡片而輸送卡片;對向輥,其與輸送輥對向配置,並且朝輸送輥彈推而抵接於由輸送輥所輸送之卡片;馬達,其對輸送輥及對向輥進行驅動;以及動力傳遞機 構,其將馬達之動力傳遞至對向輥;動力傳遞機構係以如下方式構成:藉由馬達之動力而使對向輥可朝著與輸送輥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進行旋轉,並且動力傳遞機構包括:扭矩限制器,其在輸送輥朝著送出卡片之方向旋轉時,根據自馬達傳遞至對向輥之動力之大小而切斷或接續自馬達至對向輥之動力傳遞;以及單向離合器,其在輸送輥朝著送入卡片之方向旋轉時,切斷自馬達至對向輥之動力傳遞。
於本發明中,扭矩限制器係以如下方式構成:例如當輸送輥與對向輥之間夾有1片卡片時,切斷自馬達至對向輥之動力傳遞,當輸送輥與對向輥之間夾有2片卡片時,自馬達向對向輥傳遞動力。
本發明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中,將馬達之動力傳遞至對向輥之動力傳遞機構的構成為,藉由馬達之動力而使對向輥可朝著與輸送輥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進行旋轉。又,動力傳遞機構包括扭矩限制器,其在輸送輥朝著送出卡片之方向旋轉時,根據自馬達傳遞至對向輥之動力之大小而切斷或接續自馬達至對向輥之動力傳遞。
因此,當輸送輥與對向輥之間夾有1片卡片而使抵接於對向輥之卡片與輸送輥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大時,讓扭矩限制器發揮作用,從而可切斷自馬達至對向輥之動力傳遞。即,使對向輥朝著與輸送輥之旋轉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旋轉(即,使對向輥以追隨於輸送輥之方式旋轉),從而可將夾在輸送輥與對向輥之間的1片卡片適切地送出。
又,當輸送輥與對向輥之間夾有2片卡片而使抵接於對向輥之卡片與另一片卡片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小時,不讓扭矩限制器發揮作用,從而可自馬達向對向輥傳遞動力。即,使對向輥朝著與輸送輥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進行旋轉(即,使對向輥朝著送入卡片之方向旋轉),從而可使抵接於對向輥之卡片返回至卡片收納部。又,可將抵接於輸送輥之卡片維持原樣地送出。因此,可防止同時送出2片卡片之卡片的重疊傳送。
又,本發明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中,動力傳遞機構包括單向離合器,其在輸送輥朝著送入卡片之方向旋轉時,切斷自馬達至對向輥之動力傳遞。因此,於送入卡片時,對向輥會追隨於輸送輥而於卡片之送入方向上進行空轉。因此,不會因對向輥而妨礙卡片之送入。
如上所述,於本發明中,當進行卡片送出時,可防止卡片之重疊傳送而將卡片自卡片收納部適切地送出。又,當進行卡片送入時,亦可將卡片適切地送入至卡片收納部。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包括:取出輥,其抵接於配置在下方之卡片收納部內所層疊的卡片中之最上位之卡片的上表面,並將最上位之卡片朝輸送輥送出;以及支持構件,其抵接於最上位之卡片之上表面而支持最上位之卡片;取出輥包括:在相對於旋轉中心之特定角度範圍內所形成之大徑部、及比大徑部之半徑小的小徑部,大徑部之半徑之大小為,使大徑部可接觸到由支持構件所支持之最上位之卡片之上表面,小徑部之半徑之大小為,使小徑部無法接觸到由支持構件所支持之最上位之卡片之上表面。
如此構成後,可利用取出輥之大徑部將最上位之卡片朝輸送輥送出。又,於送出最上位之卡片後,可利用支持構件來支持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以使取出輥不會送出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即,在利用大徑部送出最上位之卡片後,使小徑部通過抵接於支持構件之卡片之上方,藉此,取出輥不會送出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因此,能夠以使用有取出輥與支持構件之簡易之構成而將卡片朝輸送輥逐片送出。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包括3個支持構件,以3點來支持最上位之卡片。如此構成後,能以穩定之狀態而支持最上位之卡片。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支持構件係抵接於最上位之卡片之上表面而旋轉的支持輥。如此構成後,在卡片抵接於支持構件之情形時,亦 可抑制卡片上產生損傷。
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取出輥於夾在輸送輥與對向輥之間的送入時的卡片自輸送輥與對向輥之間脫離之時間點進行旋轉,以使大徑部開始接觸於卡片之送入方向上之卡片之大致中心位置。如此構成後,送入方向上之卡片之大致中心位置因大徑部而受到碰擊,故而容易使卡片於水平狀態下落下至卡片收納部內。因此,可將送入之卡片適切地層疊於卡片收納部內。
本發明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可用於包括卡片升降裝置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中,上述卡片升降裝置含有配置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下方之卡片收納部,且使卡片收納部內之卡片進行升降。於該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中,可適切地將卡片自卡片收納部送出及將卡片送入至卡片收納部。因此,可於1台裝置中實現卡片之發行功能與卡片之回收功能。
如上所述,於本發明之卡片升降裝置及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中,能夠以使用有彈推構件之簡易之構成而使卡片適切地升降。
又,本發明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及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中,可適切地將卡片自卡片收納部送出及將卡片送入至卡片收納部。
1‧‧‧卡片發行回收裝置
2‧‧‧卡片
3‧‧‧匣(卡片收納部)
5‧‧‧卡片送出送入裝置
6‧‧‧卡片升降裝置
11‧‧‧升降機構
12‧‧‧載置台
13‧‧‧拉伸螺旋彈簧(彈推構件)
14‧‧‧滑輪
15‧‧‧升降構件(彈簧端固定構件)
16、17‧‧‧皮帶輪(帶齒皮帶輪)
18‧‧‧皮帶(帶齒皮帶)
20‧‧‧保持機構
21‧‧‧解除機構
24、25‧‧‧感測器(檢測機構)
39‧‧‧齒條
39a‧‧‧齒條齒
40a‧‧‧卡合爪
41‧‧‧扭轉螺旋彈簧(卡合爪彈推構件)
44‧‧‧解除構件
46‧‧‧旋動機構
48‧‧‧板簧
61‧‧‧輸送輥
62‧‧‧對向輥
63‧‧‧取出輥
63a‧‧‧大徑部
63b‧‧‧小徑部
64、65‧‧‧支持輥(支持構件)
66‧‧‧馬達
67‧‧‧動力傳遞機構
80‧‧‧扭矩限制器
83‧‧‧皮帶輪(單向離合器)
X1、X2、Y1、Y2、Z1、Z2‧‧‧方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之立體圖。
圖2係圖1所示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之前視圖。
圖3係圖1所示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之後視圖。
圖4係自右近前側之下方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之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5係自右裏側之上方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之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6係自左裏側之上方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之主要部分的 立體圖。
圖7係自左側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之一部分的側視圖。
圖8係自右裏側之上方表示圖4所示之包括保持有匣之匣保持機構的卡片升降裝置之一部分之立體圖。
圖9係自右裏側之上方表示圖4所示之卸除匣時之卡片升降裝置之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10(A)、(B)係表示圖4所示之升降機構之一部分之立體圖。
圖11(A)係自裏側表示圖5所示之掛具之示圖,圖11(B)係自左側表示圖5所示之掛具之示圖。
圖12係圖4所示之保持機構之主要部分之放大圖。
圖13係自底面側表示圖4所示之保持機構及解除機構之示圖。
圖14係圖7之E部分之放大圖。
圖15係自左近前側之上方表示圖7之E部分之放大立體圖。
圖16係表示圖8所示之匣保持機構保持有匣之狀態的示圖。
圖17係表示圖8所示之匣保持機構釋放匣之狀態之示圖。
圖18係圖1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之要部之立體圖。
圖19係圖1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之要部之俯視圖。
圖20係自圖19之F-F方向表示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之要部之概略構成的前視圖。
圖21(A)~(C)係用以說明利用圖18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進行卡片之送出動作之前半部分的示圖。
圖22(A)、(B)係用以說明利用圖18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進行卡片之送出動作之後半部分的示圖。
圖23(A)、(B)係用以說明利用圖18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進行卡片之送入動作的示圖。
以下,根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之概略構成]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1之立體圖。圖2係圖1所示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1之前視圖。圖3係圖1所示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1之後視圖。
再者,於以下說明中,在圖1~圖3中,將X1方向側設為「右」側,將X2方向側設為「左」側,將Y1方向側設為「前」側或「近前」側,將Y2方向側設為「後(後方)」側或「裏」側,將Z1方向側設為「上」側,將Z2方向側設為「下」側。
本實施形態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1具備卡片發行功能及卡片回收功能,上述發行功能係自作為層疊收納有卡片2之卡片收納部之匣3來發行卡片2,上述卡片回收功能係為了對已發行之卡片2進行再利用而將卡片2回收至匣3內。
如圖1~圖3所示,該卡片發行回收裝置1包括:讀卡器4,其進行記錄於卡片2中之資訊之再生及/或向卡片2中記錄資訊;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其將收納於匣3內之卡片2向讀卡器4送出,並且將卡片2自讀卡器4向匣3內送入;以及卡片升降裝置6,其使收納於匣3內之卡片2升降。卡片升降裝置6配置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下方,讀卡器4配置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左方。
又,本實施形態之卡片發行回收裝置1包括:報廢卡片回收部7,其用以回收無需的、已使用完的、或者錯誤等的卡片2;以及送出路徑切換裝置8,其用以將卡片2回收至報廢卡片回收部7中。送出路徑切換裝置8配置於讀卡器4與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間。又,報廢卡片回收部7配置於送出路徑切換裝置8之下方。
卡片2例如係厚度0.7~0.8mm左右之矩形狀之氯乙烯製的卡片。於該卡片2之表面上,例如形成有記錄有磁性資訊之磁條。又,例如 於卡片2之表面上,固定有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晶片。再者,於卡片2中,亦可內置有通訊用之天線。又,於卡片2之表面上,亦可形成以熱敏方式進行印字之印字部。另外,卡片2可為厚度0.18~0.36mm左右之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卡片,亦可為特定厚度之紙卡片等。
讀卡器4包括:插入、排出卡片2之卡片插入排出部9;及用以於讀卡器4內送出卡片2之卡片送出機構。又,讀卡器4包括磁頭、IC接點及/或通訊用天線等之用以進行資訊之記錄及再生的記錄再生機構。
報廢卡片回收部7形成為上端側開口之箱狀。送出路徑切換裝置8包括送出路徑之切換機構,該切換機構係以使自讀卡器4排出之卡片2朝著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方式或者朝著報廢卡片回收部7之方式來切換送出路徑。
[卡片升降裝置之構成]
圖4係自右近前側之下方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6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圖5係自右裏側之上方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6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圖6係自左裏側之上方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6之主要部分之立體圖。圖7係自左側表示圖1所示之卡片升降裝置6之一部分之側視圖。圖8係自右裏側之上方表示圖4所示之包括保持有匣3之匣保持機構53的卡片升降裝置6之一部分之立體圖。圖9係自右裏側之上方表示圖4所示之卸除匣3時的卡片升降裝置6之一部分之立體圖。圖12係圖4所示之保持機構20之主要部分之放大圖。圖14係圖7之E部分之放大圖。圖15係自左近前側之上方表示圖7之E部分之放大立體圖。
卡片升降裝置6包括:匣3;使收納於匣3內之卡片2升降的升降機構11;及用以於將匣3保持於固定位置之匣保持機構53(參照圖8、圖 9)。
[匣之構成]
匣3形成為大致矩形柱狀,其上端及下端設有開口。又,於匣3之裏側面之左右方向之中間位置處,自上端至下端為止形成有構成升降機構11之下述載置台12之一部分所通過的通過槽3a。於匣3之下端之內周側,形成有用以保持所收納之卡片2之緣部3b,卡片2係自匣3之上端收納於匣3內。又,於匣3之近前側面,形成有把手部3c。
本實施形態之匣3可相對於卡片升降裝置6之本體框架10(參照圖1)而固著脫離。具體而言,如圖8、圖9所示,匣3在載置於可旋動地支持於本體框架10之匣支持台91上之狀態下,由配置於上端側之匣保持機構53所保持,在使匣保持機構53成為釋放狀態後,便可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
匣支持台91係以如下方式支持於本體框架10上:能以其下端側作為支點且以左右方向作為軸方向進行旋動。如圖9所示,匣支持台91在以其下端側作為支點而朝近前側傾斜時,可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又,於載置有匣3之匣支持台91之載置面上,如圖8所示形成有下述載置台12可通過之開口部91a。
[升降機構之構成]
圖10係表示圖4所示之升降機構11之一部分之立體圖。圖11(A)係自裏側表示圖5所示之掛具30之示圖,圖11(B)係自左側表示圖5所示之掛具30之示圖。圖12係圖4所示之保持機構20之主要部分之放大圖。圖13係自底面側表示圖4所示之保持機構20及解除機構21之示圖。圖14係圖7之E部分之放大圖。圖15係自左近前側之上方表示圖7之E部分之放大立體圖。
升降機構11包括:載置有收納於匣3內之卡片2之載置台12;及對載置台12朝上方彈推之作為彈推構件的拉伸螺旋彈簧13。如圖10(B) 所示,拉伸螺旋彈簧13之一端安裝於載置台12上。又,拉伸螺旋彈簧13懸吊於卡片升降裝置6之上端側所配置之滑輪(具體而言,為皮帶輪)14上。
如圖4所示,拉伸螺旋彈簧13之另一端安裝於作為彈簧端固定構件之升降構件15上。升降構件15固定於皮帶18上且可進行升降,該皮帶18架設於卡片升降裝置6之上端側所配置之皮帶輪16、與卡片升降裝置6之下端側所配置之皮帶輪17間。如上所述,拉伸螺旋彈簧13之一端安裝於載置台12上,拉伸螺旋彈簧13之另一端安裝於升降構件15上,因此,當皮帶18旋轉而使升降構件15升降時,載置台12會朝著與升降構件15上下相反之方向進行升降。
又,升降機構11包括:驅動機構19,其用以驅動配置於上端側之皮帶輪16;保持機構20,其用以保持上下方向之升降構件15之位置;以及解除機構21,其用以解除保持機構20對升降構件15之保持狀態而使升降構件15可升降。
進而,升降機構11包括:用以檢測載置台12位於下限(即,匣3內裝滿有卡片2)之感測器22(參照圖5);用以檢測升降構件15位於下限之感測器23(參照圖5);以及用以檢測層疊於匣3內之卡片2中之最上位(最上方)之卡片2位於特定位置的作為檢測機構之感測器24、25(參照圖7),。
如圖10所示,載置台12係以上下方向作為軸方向而能沿著固定於本體框架10上之導引軸27於上下方向進行移動,使所載置的卡片2於匣3內升降。於載置台12上,卡合於導引軸27而可旋動地安裝有用以於上下方嚮導引載置台12之複數個導引輥28。
如圖10(A)所示,該載置台12係由如下部分構成:配置於匣3之內部之載置部12a;配置於匣3之外部且安裝有導引輥28之輥安裝部12b;以及連接載置部12a與輥安裝部12b之連接部12c。連接部12c係 以通過匣3之通過槽3a之方式而配置。於輥安裝部12b之下端,形成有用以與感測器22一同來檢測載置台12位於下限之檢測部12d。又,拉伸螺旋彈簧13之一端安裝於輥安裝部12b上。
拉伸螺旋彈簧13形成為使其彈簧常數與卡片2之每單位厚度之重量大致相等。
滑輪14經由軸承(省略圖示)而可旋動地支持於固定有皮帶輪16之旋轉軸29上。皮帶輪16、17係於外周面上形成有複數個齒之帶齒皮帶輪。又,配置於下端側之皮帶輪17係用以對皮帶18施加特定張力之張力皮帶輪。皮帶18係於內周面上形成有複數個齒之帶齒皮帶。於該皮帶18上,固定有用以使載置台12強制下降之掛具30。具體而言,如圖5、圖6所示,以使掛具30配置於較載置台12更上側之方式,將掛具30固定於皮帶18上。
如圖11所示,於掛具30之上端側,形成有卡合於載置台12之輥安裝部12b之上端的2個爪部30a。又,掛具30之下端側成為固定住皮帶18之皮帶固定部30b。
驅動機構19包括:馬達31;固定於馬達31之輸出軸上之皮帶輪32;固定於旋轉軸29之裏端之皮帶輪33;以及架設於皮帶輪32、33間之皮帶34。本實施形態中,在馬達31驅動後,會向皮帶18傳遞動力,從而使固定於皮帶18上之升降構件15及掛具30升降。
升降構件15係以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而能沿著固定於本體框架10上之細長之導引板36於上下方向進行移動。於升降構件15上,卡合於導引板36之兩側面而可旋動地安裝有用以於上下方嚮導引升降構件15之複數個導引輥377。又,於升降構件15之下端側,安裝有用以與感測器23一同來檢測升降構件15位於下限之檢測板38。進而,於升降構件15上,形成有朝著近前側突出之把手部15a,於該把手部15a上,卡合有下述扭轉螺旋彈簧41之一端側(參照圖12)。
如圖12所示,保持機構20包括:形成有複數個齒條齒39a之細長之板狀齒條39;及形成有卡合於齒條齒39a之卡合爪40a的閂柄40。齒條39係以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而固定於導引板36上。閂柄40可旋動地安裝於升降構件15上。具體而言,如圖12、圖13所示,閂柄40係以左右方向作為軸方向而可旋動地支持於固定在升降構件15之固定軸42上。
又,閂柄40藉由保持於固定軸42上之扭轉螺旋彈簧41而對升降構件15朝著齒條齒39a與卡合爪40a相卡合之方向彈推。具體而言,扭轉螺旋彈簧41之一端側自下側卡合於升降構件15之把手部15a,扭轉螺旋彈簧41之另一端側於固定軸42之裏側自下側卡合於閂柄40,閂柄40於圖12之逆時針方向上被彈推。
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齒條齒39a與卡合爪40a相卡合,故而上下方向上的升降構件15之位置得以保持。再者,本實施形態之扭轉螺旋彈簧41係朝著齒條齒39a來對卡合爪40a彈推之卡合爪彈推構件。
於閂柄40上,形成有用以解除齒條齒39a與卡合爪40a之卡合之突起部40b。又,於閂柄40上,形成有朝著近前側突出之把手部40c。該把手部40c係以與升降構件15之把手部15a在上下方向重疊之方式而配置。
解除機構21包括解除構件44,該解除構件44抵接於突起部40b而使卡合爪40a朝著解除齒條齒39a與卡合爪40a之卡合之方向移動。解除構件44係固定於以上下方向作為軸方向而可旋動地支持於本體框架10之旋動軸45上。又,如圖4所示,於旋動軸45上,連結有使解除構件44與旋動軸45一同旋動之旋動機構46。
解除構件44形成為以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之細長之板狀。如圖13所示,於該解除構件44上,形成有抵接於突起部40b之抵接部44a。無論安裝於升降構件15上之閂柄40位於上下方向之哪個位置,抵接部 44a均以抵接於突起部40b之方式於上下方向形成為較長之長條狀。
旋動機構46連結於旋動軸45之下端側。如圖13所示,該旋動機構46包括:成為驅動源之螺線管47;桿構件49、50;以及連結板51。桿構件49形成為大致L形狀,且能以其中心部為支點進行旋動。該桿構件49之一端可旋動地安裝於螺線管47之柱塞上。桿構件50形成為直線狀,且其一端可旋動地安裝於桿構件49之另一端上。連結板51固定於旋動軸45之下端側。於該連結板51上,可旋動地安裝有桿構件50之另一端。
本實施形態中,在螺線管47驅動後,解除構件44會以上下方向作為軸方向而旋動。在解除構件44旋動後,抵接於抵接部44a之突起部40b會被抵接部44a按壓,故而閂柄40如圖12所示會抵抗扭轉螺旋彈簧41之彈推而按圖12之順時針方向旋動。在閂柄40旋動後,如圖12之兩點鏈線所示,齒條齒39a與卡合爪40a之卡合得以解除,從而可進行升降構件15之升降。
再者,當使用者自上下方向握持把手部15a、40c時,閂柄40會抵抗扭轉螺旋彈簧41之彈推而朝著解除齒條齒39a與卡合爪40a之卡合之方向(即,圖12之順時針方向)旋動。即,本實施形態中,亦可用手動方式解除齒條齒39a與卡合爪40a之卡合。
如圖5所示,感測器22、23配置於卡片升降裝置6之下端側。感測器22係將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對向配置而成之透射型光學感測器,當載置台12之檢測部12d遮斷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時,檢測出載置台12位於下限。感測器23係與感測器22同樣的透射型光學感測器,當檢測板38遮斷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時,檢測出升降構件15位於下限。
感測器24、25係將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鄰接配置而成之反射型光學感測器。如圖14所示,該感測器24、25係以於上下方向隔開特定間 隔之狀態配置於卡片升降裝置6之上端側。又,感測器24、25係以使來自發光元件之光通過匣3之通過槽3a之方式而配置。
本實施形態中,在將卡片2自讀卡器4送入至匣3內時,利用感測器24、25,將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配置於上下方向上的感測器24與感測器25之間。即,以配置於上側之感測器24未檢測出卡片2,且配置於下側之感測器25檢測出卡片2之方式,使升降構件15升降而使載置台12升降。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4所示,於上下方向上的感測器24與感測器25之間所配置之最上位之卡片2與匣3的上端之間形成有特定之間隙。該間隙成為用以將卡片2收納於匣3內之收納空間。
該板簧48發揮如下功能:於送入卡片2時會接觸到自匣3之上方落下至匣3內之卡片2而使所落下之卡片2靠近匣3之近前側。於本體框架10之上端側,如圖14、圖15所示固定有板簧48。具體而言,以使板簧48之一部分自匣3之通過槽3a進入至匣3之內部之方式,將板簧48固定於本體框架10上。更具體而言,以在自感測器24、25之設置位置起朝上方之狹窄之範圍內使板簧48之一部分進入至匣3之內部的方式,將板簧48固定。該板簧48發揮如下功能:於送入卡片2時會接觸於自匣3之上方落下至匣3內之卡片2而使所落下之卡片2靠近匣3之近前側。
本實施形態中,板簧48之彈簧力被設定成可抵抗層疊之卡片2之間的摩擦阻力而使接觸於板簧48之卡片2靠近近前側。又,板簧48之彈簧力被設定成即便落下之卡片2之裏端接觸於板簧48亦不會妨礙卡片2落下。
對於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卡片升降裝置6,在將卡片2自匣3內向讀卡器4送出時,載置台12上升,以使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以特定之接觸力抵接於構成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下述的支持輥64、65(參照圖20)。即,在驅動螺線管47而成為可進行升降構件15之升降動作之狀態後,啟動馬達31。在馬達31啟動後,升降構件15下降,載置台12上 升。
又,在將卡片2自讀卡器4送入至匣3內時,載置台12下降,以使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配置於感測器24與感測器25之間從而於匣3內形成有卡片2之收納空間。即,在驅動螺線管47而成為可進行升降構件15之升降動作之狀態後,啟動馬達31。在馬達31啟動後,升降構件15上升,載置台12下降。
當升降構件15下降以使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以特定之接觸力抵接於支持輥64、65後,或者當升降構件15上升以使匣3內形成有卡片2之收納空間後,保持機構20發揮作用,將升降構件15之位置加以保持。
又,本實施形態中,在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時,使載置台12強制下降,以使載置台12之載置部12a自匣3中脫離而配置於匣3之下方。具體而言,在驅動螺線管47而成為可進行升降構件15之升降動作之狀態後,啟動馬達31,使掛具30下降,以強制使載置台12與掛具30一同下降。
此處,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拉伸螺旋彈簧13之彈簧常數係與卡片2之每單位厚度之重量大致相等。因此,當送出卡片2時,拉伸螺旋彈簧13會收縮與自匣3內送出之卡片2之片數相當的程度,從而卡片2會與載置台12一同上升。因此,即便不改變升降構件15之位置,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亦會始終以大致固定之接觸力抵接於支持輥64、65。又,當送入卡片2時,拉伸螺旋彈簧13會伸長與送入至匣3內之卡片2之片數相當的程度,從而卡片2會與載置台12一同下降。因此,即便不改變升降構件15之位置,最上位之卡片2之位置亦會始終位於感測器24與感測器25之間。
再者,當升降構件15下降以使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以特定之接觸力抵接於支持輥64、65後,或者當升降構件15上升以使匣3內形成 有卡片2之收納空間後,保持機構20發揮作用,將升降構件15之位置加以保持。又,在升降構件15進行升降動作時,解除機構21發揮作用,從而可進行升降構件15之升降動作。
又,本實施形態中,在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時,使載置台12強制下降,以使載置台12之載置部12a自匣3中脫離而配置於匣3之下方。具體而言,啟動馬達31,使掛具30下降,以強制使載置台12與掛具30一同下降。再者,當載置台12位於匣3之內部時,藉由誤操作防止鎖定機構而鎖定匣3,以免不慎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該誤操作防止鎖定機構對匣3之鎖定狀態係與因掛具30而使載置台12朝下方之強制下降連動而得以解除。
[匣保持機構之構成]
圖16係表示圖8所示之匣保持機構53中保持有匣3之狀態之示圖。圖17係表示圖8所示之匣保持機構53釋放匣3之狀態之示圖。
如圖8及圖16等所示,匣保持機構53包括對設置於本體框架10上之匣3之上端側加以保持的鎖桿54。鎖桿54可旋動地支持於配置在裏端側之固定軸55上。固定軸55係以左右方向作為軸方向而固定於本體框架10上。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6所示,鎖桿54卡合於匣3之近前側之狀態為匣保持機構53對匣3之保持狀態。又,當鎖桿54按圖16之順時針方向旋動時,會自該保持狀態變為可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之釋放狀態(參照圖17)。
又,為了在將載置台12之載置部12a配置於匣3之內部的卡片升降裝置6之動作狀態下不會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匣3,匣保持機構53包括卡合於鎖桿54以防止鎖桿54誤動作之誤動作防止桿56。進而,匣保持機構53包括:拉伸螺旋彈簧57,其朝著鎖桿54與誤動作防止桿56相卡合之方向對鎖桿54及誤動作防止桿56彈推;以及感測器58,其用以檢測鎖桿54與誤動作防止桿56之卡合狀態被解除。
鎖桿54包括:配置於近前端之把手部54a;自把手部54a之右端朝裏側所形成之右側面部54b;以及自把手部54a之左端朝裏側所形成之左側面部54c。於右側面部54b之裏端及左側面部54c之裏端側,插通有固定軸55。於把手部54a之裏端,形成有防止匣3向上方脫離之脫離防止片54d。於右側面部54b上,形成於誤動作防止桿56上之下述卡合凸部56a所卡合之卡合凹部54e係以朝裏側凹陷之方式形成。又,於右側面部54b上,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57之一端。
誤動作防止桿56係以左右方向作為軸方向而可旋動地支持於固定在本體框架10上之固定軸59上。誤動作防止桿56包括:卡合凸部56a,其卡合於鎖桿54之卡合凹部54e;檢測部56b,其用以與感測器58一同來檢測鎖桿54與誤動作防止桿56之卡合狀態被解除;以及抵接部56c,當安裝於升降構件15上之閂柄40上升至上端側為止時,該抵接部56c會與閂柄40之上端相抵接。
卡合凸部56a形成於誤動作防止桿56之上端側。檢測部56b及抵接部56c形成為朝裏側突出。於檢測部56b之近前端部分上,形成有插通固定軸59之貫通孔。又,於該貫通孔之上方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57之另一端。
感測器58係將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對向配置而成之透射型光學感測器,當誤動作防止桿56之檢測部56b遮斷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時,檢測出卡合凹部54e與卡合凸部56a之卡合被解除。再者,本實施形態中,在檢測部56b遮斷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之狀態下,載置台12之載置部12a自匣3中脫離而配置於匣3之下方。即,感測器58發揮如下功能:檢測載置部12a自匣3中退避。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匣保持機構53中,由於配置於卡片升降裝置6之上端側之鎖桿54卡合於匣3之近前側,故而載置於匣支持台91上之匣3被保持於固定位置。於該保持狀態下,如圖16所示,卡合凹部54e 與卡合凸部56a相卡合。因此,即便使用者抓住鎖桿54之把手部54a並向上側抬起,亦無法使鎖桿54朝順時針方向旋動,把手部54a不會上抬。即,於該保持狀態下,無法使鎖桿54朝著可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之方向旋動。再者,於該保持狀態下,誤動作防止桿56之檢測部56b自感測器58之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離開。
在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時,如上所述,以載置台12之載置部12a自匣3中脫離而配置於匣3下方之方式,使掛具30下降而強制使載置台12下降。在載置台12下降後,閂柄40會與升降構件15一同上升,從而如圖17所示,閂柄40之上端抵接於誤動作防止桿56之抵接部56c。在閂柄40之上端抵接於抵接部56c後,誤動作防止桿56會以固定軸59為中心按逆時針方向旋動,從而卡合凹部54e與卡合凸部56a之卡合得以解除。
在將卡合凹部54e與卡合凸部56a之卡合解除後,鎖桿54能夠進行以固定軸55為中心朝順時針方向之旋動,若使用者抓住把手部54a並向上側抬起,則鎖桿54會按順時針方向旋動,從而鎖桿54自匣3之近前側離開。在鎖桿54自匣3之近前側離開後,成為可將匣3自本體框架10上卸除之釋放狀態。再者,於該釋放狀態下,檢測部56b會遮斷感測器58之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
於該釋放狀態下,若使用者抓住匣3之把手部3c並向近前側拉動,則載置有匣3之匣支持台91會以其下端側為旋動中心而朝近前側傾斜,從而可自本體框架10上將匣3朝斜上方抽出。
[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之構成]
圖18係圖1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要部之立體圖。圖19係圖1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要部之俯視圖。圖20係自圖19之F-F方向表示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要部之概略構成的前視圖。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將圖13中之順時針方向設為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設 為逆時針方向。
本發明之第2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其可適切地將卡片2自層疊收納有卡片2之匣(卡片收納部)3內送出、以及將卡片2送入至匣(卡片收納部)3內。
如圖18等所示,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包括:送出卡片2之輸送輥61;與輸送輥61對向配置之對向輥62;驅動輸送輥61及對向輥62之馬達66;以及將馬達66之動力傳遞至對向輥62之動力傳遞機構67。動力傳遞機構67係以如下方式構成:藉由馬達66之動力而使對向輥62可朝著與輸送輥61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進行旋轉,並且包括:扭矩限制器80,其在送出卡片2時會切斷或接續自馬達66至對向輥62之動力傳遞;以及單向離合器,其在送入卡片2時會切斷自馬達66至對向輥62之動力傳遞。
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包括:輸送輥61,其抵接於卡片2而朝左右方向輸送卡片2;對向輥62,其與輸送輥61對向配置;取出輥63,其在送出卡片2時會自匣3朝著輸送輥61而送出卡片2;以及支持輥64、65,其等作為支持構件,在送出卡片2時會抵接於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而支持最上位的卡片2。取出輥63及支持輥64、65係配置於匣3之上方。輸送輥61及對向輥62係配置於取出輥63及支持輥64、65之左方,並且配置於自匣3之上方離開之位置。
又,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包括:旋轉驅動輸送輥61、對向輥62及取出輥63之馬達66;以及將來自馬達66之動力傳遞至輸送輥61、對向輥62及取出輥63之動力傳遞機構67。進而,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包括用以檢測取出輥63位於起始位置之感測器68。
本實施形態中,當輸送輥61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將收納於匣3內之卡片2向讀卡器4送出。又,當輸送輥61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時,自讀卡器4向匣3內送入卡片2。
輸送輥61固定於可旋轉地支持在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框架(省略圖示)上之旋轉軸69上。本實施形態中,2個輸送輥61係以於前後方向隔開特定間隔之狀態而固定於旋轉軸69上。輸送輥61為半徑固定之圓輥。又,輸送輥61係於樹脂製或金屬製的帶芯棒之外周側嵌入有橡膠環之橡膠輥。
對向輥62固定於旋轉軸70上。本實施形態中,與輸送輥61同樣地,2個對向輥62係以於前後方向隔開特定間隔之狀態而固定於旋轉軸70之兩端側。對向輥62為半徑固定之圓輥。又,對向輥62係於樹脂製或金屬製的帶芯棒之外周側嵌入有橡膠環之橡膠輥。
旋轉軸70經由軸承而可旋轉地支持於支持框架71上。支持框架71係以配置於旋轉軸70左方之旋轉軸73作為旋動中心而可相對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框架進行旋動。旋轉軸73可旋轉地支持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框架上。
於支持框架71之左端側之下端,安裝有一端被安裝在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框架上之2個拉伸螺旋彈簧74的另一端,如圖20所示,支持框架71係在以旋轉軸73為中心之逆時針方向上被彈推。即,對向輥62朝著輸送輥61自下側被彈推。再者,本實施形態之輸送輥61及對向輥62為半徑固定之圓輥。
取出輥63固定於可旋轉地支持在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框架上之旋轉軸75上。本實施形態中,與輸送輥61同樣地,2個取出輥63係以於前後方向隔開特定間隔之狀態而固定於旋轉軸75之兩端側。又,支持輥64可旋轉地支持於旋轉軸75上。本實施形態中,2個支持輥64係以於前後方向隔開特定間隔之狀態、且在較取出輥63更內側支持於旋轉軸75上。支持輥64為半徑固定之圓輥。又,支持輥64係由樹脂所形成之樹脂輥。
取出輥63係於樹脂製或金屬製的帶芯棒之外周側嵌入有橡膠環之 橡膠輥。該取出輥63之外周側係由在相對於其旋轉中心之特定角度範圍內所形成之大徑部63a、及比大徑部63a之半徑小的小徑部63b所構成。即,取出輥63形成為大致扇形狀。
大徑部63a之半徑比支持輥64之半徑大。又,小徑部63b之半徑比支持輥64之半徑小。即,大徑部63a之半徑之大小為,使大徑部63a可接觸到抵接於支持輥64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小徑部63b之半徑之大小為,使小徑部63b無法接觸到抵接於支持輥64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又,大徑部63a之圓弧長為如下長度:可將最上位之卡片2送出到至少最上位之卡片2之左端到達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為止。
於配置在近前側之取出輥63上,以朝著近前側突出之方式而形成有檢測部63c,其用以與感測器68一同來檢測取出輥63之起始位置。
支持輥65配置於取出輥63之右方,並且可旋轉地支持於支持框架76之左端。支持輥65為半徑固定之圓輥。又,支持輥65係由樹脂所形成之樹脂輥。支持框架76可旋動地支持於在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框架之右端側所固定之固定軸77上。又,藉由省略圖示之彈簧,支持框架76會在以固定軸77為中心之逆時針方向上被彈推。即,如圖20所示,支持輥65在送出卡片2時朝著抵接於最上位之卡片2之方向被彈推。
動力傳遞機構67包括:固定於馬達66之輸出軸上之皮帶輪78;固定於旋轉軸69之裏端側之皮帶輪79;輸出側固定於旋轉軸73之裏端側之扭矩限制器80;固定於扭矩限制器80之輸入側之皮帶輪81;固定於旋轉軸73之中心部之皮帶輪82;以及固定於旋轉軸70之中心部之皮帶輪83。皮帶輪78、79、81上,架設有皮帶84,皮帶輪82、83上,架設有皮帶85。又,動力傳遞機構67包括用以對皮帶84施加特定張力之張力皮帶輪。
扭矩限制器80根據自馬達66傳遞至對向輥62之動力大小而切斷或接續自馬達66至對向輥62之動力傳遞。即,扭矩限制器80係以如下方式構成:不會將來自馬達66之超出特定值之扭矩傳遞至對向輥62而引起馬達66與對向輥62之間打滑。又,皮帶輪83係於內部內置有單向離合器之單向皮帶輪。具體而言,皮帶輪83係以按順時針方向空轉之方式所構成之單向皮帶輪。
如上所述,皮帶輪78、79、81上,架設有皮帶84,皮帶輪82、83上,架設有皮帶85。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對向輥62係藉由馬達66之動力而可朝著與輸送輥61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進行旋轉。即,當輸送輥61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時,馬達66會產生用以使對向輥62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之動力,當輸送輥61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時,馬達66會產生用以使對向輥62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之動力。其中,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皮帶輪83係以按順時針方向空轉之方式所構成之單向皮帶輪。因此,當輸送輥61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時,朝著輸送輥61被彈推之對向輥62會追隨於輸送輥61而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又,本實施形態之扭矩限制器80係以如下方式構成:於輸送輥61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情況下,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1片卡片2時,切斷自馬達66至對向輥62之動力傳遞,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2片卡片2時,自馬達66向對向輥62傳遞動力。
即,扭矩限制器80之構成為: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1片卡片2,且抵接於對向輥62之卡片2與輸送輥61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大時,會切斷自馬達66至對向輥62之動力傳遞,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2片卡片2,且抵接於對向輥62之卡片2與另一片卡片2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小時,自馬達66向對向輥62傳遞動力。
因此,本實施形態中,於輸送輥61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情況下,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1片卡片2時,對向輥62會追隨於輸送 輥61而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另一方面,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2片卡片2時,會將馬達66之動力傳遞至對向輥62,從而對向輥62按與輸送輥61相同之順時針方向旋轉。
又,動力傳遞機構67包括:固定於旋轉軸69之中心部之齒輪86;嚙合於齒輪86之齒輪87;以及固定於旋轉軸75之中心部且嚙合於齒輪87之齒輪88。因此,取出輥63藉由馬達66之動力而朝著與輸送輥61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旋轉。即,當輸送輥61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取出輥63會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當輸送輥61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時,取出輥63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
感測器68係將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對向配置而成之透射型光學感測器,當取出輥63之檢測部63c遮斷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間時,檢測出取出輥63位於起始位置。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0所示,將圓周方向上之大徑部63a之大致中心位置配置於右端,並且大徑部63a之順時針方向端剛要接觸到最上位之卡片2之前的狀態為取出輥63之起始位置。
[卡片之送出動作、送入動作]
圖21係用以說明利用圖18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進行卡片2之送出動作之前半部分的示圖。圖22係用以說明利用圖18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進行卡片2之送出動作之後半部分的示圖。圖23係用以說明利用圖18所示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進行卡片2之送入動作的示圖。
於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中,如下所述,進行自匣3內朝讀卡器4之卡片2之送出動作、以及自讀卡器4朝匣3內之卡片2之送入動作。以下,依序說明卡片2之送出動作與送入動作。
當送出卡片2時,如上所述,載置台12會上升,以使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以特定之接觸力抵接於支持輥64、65。此時,因取出輥63位於起始位置,故而如圖21(A)所示,取出輥63未抵接於最上位之卡 片2。
於此狀態下,若馬達66開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則輸送輥61及取出輥63會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大徑部63a抵接於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在大徑部63a抵接於最上位之卡片2後,如圖21(B)所示,取出輥63將卡片2朝輸送輥61送出,從而卡片2被夾在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此時,如上所述,對向輥62會追隨於輸送輥61而按逆時針方向旋轉。
再者,在2片卡片2被夾在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時,如上所述,對向輥62會按與輸送輥61相同之順時針方向旋轉。即,對向輥62朝著送入卡片2之方向進行旋轉。因此,第二片卡片2(最上位之卡片2之正下方的卡片2)會在接觸於對向輥62後返回至匣3內。
進而,在取出輥63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後,如圖21(C)所示,大徑部63a之逆時針方向端與最上位之卡片2之右端相接觸,其後大徑部63a(取出輥63)自最上位之卡片2離開。自取出輥63之大徑部63a離開之卡片2藉由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而被送出。又,在最上位之卡片2自大徑部63a離開後,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會抵接於支持輥64、65。於此狀態下,即便取出輥63旋轉,但因小徑部63b通過抵接於支持輥64、65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方,故而取出輥63仍不會接觸於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
又,在最上位之卡片2自取出輥63離開後,如圖22(A)所示,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會抵接於支持輥64、65。於此狀態下,即便取出輥63旋轉,取出輥63亦不會接觸於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表面。即,小徑部63b通過抵接於支持輥64、65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方。
在取出輥63旋轉一周後(即,輸送輥61旋轉一周後),如圖22(B)所示,最上位之卡片2之右端會自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脫離,從而 卡片2之送出動作結束。
當送入卡片2時,如上所述,載置台12會下降,以使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配置於感測器24與感測器25之間。即,如圖23(A)所示,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下方之匣3內形成卡片2之收納空間。
於此狀態下,在馬達66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後,輸送輥61及取出輥63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會夾有卡片2,從而卡片2向匣3內被送入。此時,如上所述,對向輥62會追隨於輸送輥61而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進而,在輸送輥61及對向輥62旋轉而將卡片2朝右方向送出後,卡片2之左端會自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脫離。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3(B)所示,於卡片2之左端自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脫離之時間點,取出輥63進行旋轉,以使大徑部63a之逆時針方向端接觸於左右方向上之卡片2之大致中心位置(即,大徑部63a開始接觸卡片)。
因此,自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脫離之卡片2會受到大徑部63a之碰擊而落下至匣3內。再者,如上所述,落下之卡片2藉由板簧48而靠近匣3之近前側(參照圖14)。
[本實施形態之卡片升降裝置及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之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中,載置有匣3內之卡片2之載置台12藉由拉伸螺旋彈簧13而朝上方被彈推。又,拉伸螺旋彈簧13之彈簧常數係與卡片2之每單位厚度之重量大致相等。故而如上所述,當送出卡片2時,拉伸螺旋彈簧13會收縮與自匣3送出之卡片2之片數相當的程度,從而卡片2會與載置台12一同上升。因此,即便不改變升降構件15之位置,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亦會始終以大致固定之接觸力抵接於支持輥64、65。又,當送入卡片2時,拉伸螺旋彈簧13會伸長與送入至匣3內之卡片2之片數相當的程度,從而卡片2會與載置台12一同下降。因此,即便不改變升降構件15之位置,最上位之卡片2之位 置亦會始終位於感測器24與感測器25之間。如此一來,本實施形態中,能夠以使用有拉伸螺旋彈簧13之簡易之構成,於送出卡片2時及送入卡片2時使卡片2適切地升降。
特別是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拉伸螺旋彈簧13而對載置台12朝上方彈推,故而與藉由板簧等其他彈推構件而對載置台12朝上方彈推之情形相比較,彈簧常數之設定變得容易。又,與藉由其他彈推構件而對載置台12朝上方彈推之情形相比較,於拉伸螺旋彈簧13之情形時,可加長其衝程,因此可增加匣3內之卡片2之收納片數。
本實施形態中,拉伸螺旋彈簧13被懸吊於卡片升降裝置6之上端側所配置之滑輪14上。即,拉伸螺旋彈簧13藉由滑輪14而於上下方向摺疊。因此,即便在為了減小拉伸螺旋彈簧13之彈簧常數而使拉伸螺旋彈簧13之長度變長時,亦可使卡片升降裝置6於上下方向小型化。
本實施形態中,拉伸螺旋彈簧13之另一端安裝於升降構件15上。故而可任意改變拉伸螺旋彈簧13之另一端之位置,從而可任意改變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13之一端之載置台12的位置。因此,可任意設定載置於載置台12上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位置,如上所述,可於匣3之上端側形成卡片2之收納空間以將卡片2收納於匣3內。
本實施形態中,固定有升降構件15之皮帶18為帶齒皮帶,又,架設有皮帶18之皮帶輪16、17為帶齒皮帶輪。因此,可防止皮帶輪16、17與皮帶18之間的滑動,從而可使升降構件15精度良好地升降。
本實施形態中,升降機構11包括用以保持上下方向上的升降構件15之位置之保持機構20。因此,藉由保持機構20可保持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13之另一端之升降構件15的位置,從而可防止安裝有拉伸螺旋彈簧13之一端之載置台12的位置偏移。即,可防止載置於載置台12上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位置偏移。又,升降機構11包括用以解除保持機構20對升降構件15之保持狀態的解除機構21,因此可使由保持機構20 所保持之升降構件15成為可進行升降之狀態。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相互卡合之齒條齒39a及卡合爪40a而保持上下方向上的升降構件15之位置。因此,藉由複數個齒條齒39a而可於上下方向之相對較寬之範圍內保持升降構件15。又,藉由複數個齒條齒39a而可精密地設定升降構件15之保持位置。因此,可精密地設定載置於載置台12上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位置。
本實施形態中,將感測器24、25配置成使上下方向上的感測器24與感測器25之間所配置之最上位之卡片2與匣3之上端之間形成有特定的間隙。因此,根據感測器24、25之檢測結果而使馬達31驅動,藉此可於匣3之上端側形成卡片2之適切的收納空間。
本實施形態中,於匣3之上端側配置有板簧48,該板簧48係於送入卡片2時使自匣3之上方落下至匣3內之卡片2靠近近前側。因此,可減輕匣3之前後方向之內壁與所收納之複數個卡片2之間的摩擦阻力,從而可將卡片2適切地收納於匣3內。
即,當卡片2自匣3之上方隨機落下至匣3內時,接觸於近前側之內壁之卡片2、接觸於裏側之內壁之卡片2、以及不接觸任一內壁之卡片2會隨機層疊。又,若卡片2之層疊片數增加,則卡片2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大,各個卡片2難以朝一方側或另一方側偏移。因此,所層疊之全體卡片2會成為自匣3之前後方向之內壁受到外力之狀態,匣3與所收納之複數個卡片2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大。與此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中,卡片2難以接觸於匣3之裏側之內壁,故而所層疊之全體卡片2難以成為自匣3之前後方向之內壁受到外力之狀態。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可減輕匣3之前後方向之內壁與所收納之複數個卡片2之間的摩擦阻力,從而可將卡片2適切地收納於匣3內。
本實施形態中,匣保持機構53包括誤動作防止桿56,該誤動作防止桿56卡合於將匣3保持於固定位置之鎖桿54,以防止鎖桿54之誤動 作。又,在將載置台12之載置部12a配置於匣3之下方時,利用上升至上端側為止的閂柄40而使誤動作防止桿56旋動,解除鎖桿54與誤動作防止桿56之卡合。因此,無需另外設置用以使誤動作防止桿56旋動之機構,從而可使卡片升降裝置6之構成簡化。
[本實施形態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及卡片發行回收裝置之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中,對向輥62藉由馬達66之動力而可朝著與輸送輥61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旋轉。又,扭矩限制器80之構成為:在輸送輥61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情況下(即,在送出卡片2之情況下),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1片卡片2時,切斷自馬達66至對向輥62之動力傳遞,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2片卡片2時,自馬達66向對向輥62傳遞動力。
因此,如上所述,在送出卡片2之情況下,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1片卡片2時,對向輥62會追隨於輸送輥61而旋轉。因此,可將卡片2自匣3適切地送出。又,當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夾有2片卡片2時,將馬達66之動力傳遞至對向輥62,從而對向輥62會朝著送入卡片2之方向旋轉。因此,可使第2片卡片2在接觸於對向輥62後返回至匣3內,從而可防止卡片2之重疊傳送。
又,本實施形態中,皮帶輪83係以按順時針方向空轉之方式所構成之單向皮帶輪。故而,當送入卡片2時,對向輥62會追隨於輸送輥61而朝卡片2之送入方向空轉。因此,不會因對向輥62而妨礙卡片2之送入。
如此一來,本實施形態中,於送出卡片2時,可防止卡片2之重疊傳送而將卡片2自匣3適切地送出。又,於送入卡片2時,亦可將卡片2適切地送入至匣3內。
本實施形態中,構成取出輥63之外周側之大徑部63a之半徑大於 配置於同軸上之支持輥64之半徑。又,小徑部63b之半徑大於支持輥64之半徑。又,支持輥65係朝著抵接於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之方向被彈推。所以,取出輥63之大徑部63a將最上位之卡片2朝輸送輥61送出,在大徑部63a自卡片2離開後,支持輥64、65支持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2,取出輥63之小徑部63b通過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2之上方。因此,取出輥63不會送出下一個最上位之卡片2。其結果為,可將卡片2自匣3朝輸送輥61逐片送出。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以於前後方向隔開特定間隔之狀態所配置之2個支持輥64、與配置於支持輥64之右方之1個支持輥65,最上位之卡片2以3點來支持。因此,可於穩定之狀態下支持最上位之卡片2。又,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可旋轉之支持輥64、65而支持最上位之卡片2,故而即便在卡片2抵接於支持輥64、65之情形時,亦可抑制卡片2上產生損傷。
本實施形態中,於送入卡片2時,於卡片2之左端自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脫離之時間點,取出輥63進行旋轉,以使大徑部63a之逆時針方向端接觸於左右方向上之卡片2之大致中心位置。故而如上所述,自輸送輥61與對向輥62之間脫離之卡片2受到大徑部63a之碰擊而落下至匣3內。因此,容易使卡片2於水平狀態下落下至匣3內,從而可將所送入之卡片2適切地層疊於匣3內。
[其他實施形態]
上述實施形態為本發明之較佳形態之一例,但並不限定於此,於不變更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可實施各種變形。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拉伸螺旋彈簧13係懸吊於滑輪14上。此外,例如亦可不將拉伸螺旋彈簧13懸吊於滑輪14上,而將升降構件15配置於載置台12之上方。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拉伸螺旋彈簧13之另一端係安裝於升降構件15上,但亦可將拉伸螺旋彈簧13之另一端直接安 裝於皮帶18上。
再者,於卡片發行回收裝置1僅具有卡片2之發行功能時,亦可代替拉伸螺旋彈簧13而藉由壓縮螺旋彈簧來對載置台12朝上方彈推。於此情形時,壓縮螺旋彈簧係配置於載置台12之下側。又,於此情形時,將壓縮螺旋彈簧之彈簧常數係設定為與卡片2之每單位厚度之重量大致相等。又,亦可代替壓縮螺旋彈簧而藉由其他的彈簧或彈性構件等來對載置台12朝上方彈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皮帶輪83中內置有單向離合器。此外,例如亦可於對向輥62中內置單向離合器。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於旋轉軸73上安裝有扭矩限制器80,但亦可將具有與扭矩限制器80相同功能之扭矩限制器安裝於旋轉軸70上。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藉由2個支持輥64與1個支持輥65而將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以3點來支持。此外,例如亦可設置2個以上之支持輥65,以4點以上來支持最上位之卡片2。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當送出卡片2時,匣3內之最上位之卡片2會抵接於支持輥64、65。此外,例如亦可代替支持輥64、65而配置抵接於最上位之卡片2之球狀構件(即滾珠)。又,還可代替支持輥64、65而以抵接於最上位之卡片2之方式配置由滑動性優異之材料所形成之支持突起。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卡片2進行記錄或再生之讀卡器4係配置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左方。此外,例如亦可將僅具有卡片2之送出功能之卡片送出裝置、或者具有於卡片2上進行印字之印字功能之卡片印字裝置等其他的卡片處理裝置配置於卡片送出送入裝置5之左方。
2‧‧‧卡片
3‧‧‧匣(卡片收納部)
3a‧‧‧通過槽
3b‧‧‧緣部
3c‧‧‧把手部
6‧‧‧卡片升降裝置
11‧‧‧升降機構
12‧‧‧載置台
12a‧‧‧載置部
12b‧‧‧輥安裝部
12c‧‧‧連接部
13‧‧‧拉伸螺旋彈簧(彈推構件)
14‧‧‧滑輪
15‧‧‧升降構件(彈簧端固定構件)
17‧‧‧皮帶輪(帶齒皮帶輪)
18‧‧‧皮帶(帶齒皮帶)
20‧‧‧保持機構
21‧‧‧解除機構
27、28‧‧‧導引軸
29‧‧‧旋轉軸
33‧‧‧皮帶輪
36‧‧‧導引板
37‧‧‧導引輥
39‧‧‧齒條
40‧‧‧閂柄
40a‧‧‧卡合爪
40b‧‧‧突起部
41‧‧‧扭轉螺旋彈簧(卡合爪彈推構件)
44‧‧‧解除構件
44a‧‧‧抵接部
45‧‧‧旋動軸
46‧‧‧旋動機構
47‧‧‧螺線管
X1、X2、Y1、Y2、Z1、Z2‧‧‧方向

Claims (7)

  1. 一種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將卡片自層疊收納有上述卡片之卡片收納部送出,並且將上述卡片送入上述卡片收納部者,且包括:輸送輥,其抵接於上述卡片而輸送上述卡片;對向輥,其與上述輸送輥對向配置,並且朝著上述輸送輥被彈推而抵接於由上述輸送輥所輸送之上述卡片;馬達,其驅動上述輸送輥及上述對向輥;以及動力傳遞機構,其將上述馬達之動力傳遞至上述對向輥;上述動力傳遞機構係構成為藉由上述馬達之動力而使上述對向輥可朝著與上述輸送輥之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進行旋轉,並且上述動力傳遞機構包括:扭矩限制器,其在上述輸送輥朝著送出上述卡片之方向旋轉時,根據自上述馬達傳遞至上述對向輥之動力之大小而切斷或接續自上述馬達至上述對向輥之動力傳遞;以及單向離合器,其在上述輸送輥朝著送入上述卡片之方向旋轉時,切斷自上述馬達至上述對向輥之動力傳遞。
  2. 如請求項1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其中上述扭矩限制器係構成為:當上述輸送輥與上述對向輥之間夾有1片上述卡片時,切斷自上述馬達至上述對向輥之動力傳遞,當上述輸送輥與上述對向輥之間夾有2片上述卡片時,自上述馬達向上述對向輥傳遞動力。
  3. 如請求項1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其中包括:取出輥,其抵接於配置在下方之上述卡片收納部內所層疊之上述卡片中之最上位之卡片的上表面,朝著上述輸送輥送出上述最上位之卡片;以及支持構件,其抵接於上述最上位之卡片 之上表面而支持上述最上位之卡片;上述取出輥包括:相對於旋轉中心在特定角度範圍內所形成之大徑部、及比上述大徑部之半徑小的小徑部,上述大徑部之半徑為上述大徑部能接觸到由上述支持構件所支持之上述最上位之卡片之上表面之大小,上述小徑部之半徑為上述小徑部無法接觸到由上述支持構件所支持之上述最上位之卡片之上表面之大小。
  4. 如請求項3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其中包括3個上述支持構件,將上述最上位之卡片以3點支持。
  5. 如請求項3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係抵接於上述最上位之卡片之上表面而旋轉的支持輥。
  6. 如請求項3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其中上述取出輥係於夾在上述輸送輥與上述對向輥之間的送入時的上述卡片自上述輸送輥與上述對向輥之間脫離之時間點進行旋轉,以使上述大徑部開始接觸於上述卡片之送入方向上之上述卡片之大致中心位置。
  7. 一種卡片發行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以及卡片升降裝置,其含有配置於上述卡片送出送入裝置之下方之上述卡片收納部,且使上述卡片收納部之上述卡片進行升降。
TW104103063A 2008-09-30 2009-09-30 Card delivery device and card issuance recovery device TWI568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4271A JP5276401B2 (ja) 2008-09-30 2008-09-30 カード昇降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発行回収装置
JP2008252939A JP5248969B2 (ja) 2008-09-30 2008-09-30 カード搬出搬入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発行回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8195A true TW201518195A (zh) 2015-05-16
TWI568658B TWI568658B (zh) 2017-02-01

Family

ID=420731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3063A TWI568658B (zh) 2008-09-30 2009-09-30 Card delivery device and card issuance recovery device
TW098133299A TWI482730B (zh) 2008-09-30 2009-09-30 Card lifting device and card issuance recovery device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3299A TWI482730B (zh) 2008-09-30 2009-09-30 Card lifting device and card issuance recovery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727694B2 (zh)
EP (1) EP2377794A1 (zh)
CN (2) CN103420231B (zh)
BR (1) BRPI0919509A2 (zh)
TW (2) TWI568658B (zh)
WO (1) WO2010038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20471D0 (en) * 2010-12-03 2011-01-19 Kyrychenko Olexandr I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laying cards and method of use
CN102542616B (zh) * 2012-01-11 2014-04-16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票卡存取的票箱装置
JP5492935B2 (ja) * 2012-05-15 2014-05-14 あおい精機株式会社 ラック収納装置
CN103552861B (zh) * 2013-10-30 2015-11-04 慈溪市龙南通信设备配件厂 一种单张标签输送机构
JP6141338B2 (ja) * 2015-01-16 2017-06-0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釣合重り搬出入方法
JP6113206B2 (ja) * 2015-01-16 2017-04-12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釣合重り搬出入装置
EP3307661B1 (en) 2015-06-12 2023-03-01 Entrust Corporation Elevator with debowing mechanism
JP6696783B2 (ja) * 2015-08-07 2020-05-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状媒体収容装置
CN105654149B (zh) * 2016-03-22 2018-06-22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卡片发放机构
CN105844305B (zh) * 2016-03-22 2018-07-20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双卡箱发卡机构
CN105800346A (zh) * 2016-03-29 2016-07-27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分离机构及其分离方法
CN106629151A (zh) * 2016-10-10 2017-05-10 长兴海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板印刷的送料装置
CN106986202B (zh) * 2017-04-22 2019-01-29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标签存放装置
CN106946037B (zh) * 2017-04-22 2022-11-15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电子标签自动上料装置
JP6901933B2 (ja) * 2017-07-31 2021-07-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搬送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媒体処理装置、並びに搬送方法
CN107421571A (zh) * 2017-08-03 2017-12-01 合肥念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电器用测试台架
CN107316409A (zh) * 2017-08-28 2017-11-03 北京锦源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装取票卡的装置
CN109335753A (zh) * 2018-11-29 2019-02-15 上海微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供料机构
CN109702558B (zh) * 2018-12-28 2021-07-16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智能生产线检测装置
CN110790093B (zh) * 2019-09-24 2021-05-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缆线伸缩装置
CN11112977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
CN111300253B (zh) * 2020-04-11 2021-03-30 成都四吉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单板的表面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63578A (en) * 1958-04-19 1962-11-13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Blank handling apparatus
US3666263A (en) * 1970-08-17 1972-05-30 Us Army Pneumatic level sensing device
CH527762A (de) * 1971-07-14 1972-09-15 Oehler Wyhlen Lagertechnik Ag Einrichtung zum Heben und Senken von Lasten
US4356892A (en) * 1980-04-25 1982-11-02 Amf Incorporated Material dispenser
US4921388A (en) * 1986-07-07 1990-05-01 Systems Mailing Research, Inc. Envelope opener and load separator
DE3823042A1 (de) * 1988-07-07 1990-01-11 Zeiss Carl Fa Koordinatenmessgeraet
JPH02144329A (ja) 1988-11-25 1990-06-04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
US5221075A (en) * 1990-11-06 1993-06-22 Helmut Habicht Safety device for a lifting apparatus
JPH0473554U (zh) * 1990-11-08 1992-06-29
JP2554795B2 (ja) 1991-06-04 1996-11-13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カードホッパー装置
EP0542223B1 (en) * 1991-11-13 1996-01-31 Fujitsu Limited Paper hopper
JP2758524B2 (ja) 1991-12-09 1998-05-28 株式会社テック 自動給紙装置
US5411246A (en) * 1992-02-06 1995-05-02 Fujitsu Limited Paper feeder
JP3378327B2 (ja) * 1993-12-28 2003-0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分離装置
US5449161A (en) * 1994-05-11 1995-09-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ard copy sheet media pick mechanism
US5918873A (en) * 1995-03-30 1999-07-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which regulates tip end of sheet by first and second abutment means
JP3648831B2 (ja) * 1996-03-29 2005-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装置
JP3554631B2 (ja) * 1996-05-13 2004-08-18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分配装置のシート束押出し構造
JPH10129857A (ja) * 1996-10-31 1998-05-19 Fuji Electric Co Ltd 発券機用のカードスタッカ
US6213458B1 (en) * 1997-06-11 2001-04-10 Konica Corporation Document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TW438708B (en) * 1997-10-08 2001-06-07 Asahi Seiko Co Ltd Card element delivering device
JPH11116072A (ja) 1997-10-09 1999-04-27 Toshiba Corp 紙葉類供給装置及び紙葉類検査機
JP2000034025A (ja) 1998-07-17 2000-02-02 Toshiba Corp 紙幣集積装置
EP1043254A1 (de) * 1999-04-06 2000-10-11 Grapha-Holding Ag Anleger für eine Zusammentragmaschine
US6270072B1 (en) * 1999-07-06 2001-08-07 Zih Corporation Top card feeder
JP4092450B2 (ja) 1999-10-20 2008-05-28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体の昇降装置ならびにその昇降装置を備えたカード体払い出し装置
US6913257B2 (en) * 2000-05-31 2005-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heet separation roller configuration
JP2002019977A (ja) * 2000-07-03 2002-01-23 Toshiba Tec Corp 給紙装置
CN2467451Y (zh) * 2001-03-16 2001-12-26 曾蕴仪 收发卡机用的储卡箱
JP3890261B2 (ja) * 2001-10-29 2007-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E10163278A1 (de) * 2001-12-21 2003-07-10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einer Schmiervorrichtung
JP2003246479A (ja) 2002-02-22 2003-09-02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TW587221B (en) * 2002-03-11 2004-05-11 Asahi Seiko Co Ltd An automatic dispensing machine of good like sheet
JP3880503B2 (ja) * 2002-10-16 2007-02-14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繰出装置
US7354038B2 (en) * 2002-11-27 2008-04-08 Ricoh Company, Ltd. Jam suppressing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55786A (ja) * 2005-08-26 2007-03-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847493B1 (en) * 2006-04-19 2016-10-05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JP4991995B2 (ja) * 2006-08-30 2012-08-08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の送り出し装置
JP2008105832A (ja) 2006-10-27 2008-05-08 Nidec Sankyo Corp 媒体処理装置
CN200978150Y (zh) * 2006-12-05 2007-11-21 曾蕴仪 发卡机的出卡装置
CN101159022B (zh) * 2007-06-13 2012-05-23 曾蕴仪 一种自动收/发卡机及卡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2730B (zh) 2015-05-01
CN103420231A (zh) 2013-12-04
US20110236172A1 (en) 2011-09-29
TW201014767A (en) 2010-04-16
US20130343856A1 (en) 2013-12-26
BRPI0919509A2 (pt) 2015-12-08
US8727694B2 (en) 2014-05-20
EP2377794A1 (en) 2011-10-19
TWI568658B (zh) 2017-02-01
US9108822B2 (en) 2015-08-18
CN103420231B (zh) 2016-03-16
CN102164837B (zh) 2014-06-25
WO2010038402A1 (ja) 2010-04-08
CN102164837A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8658B (zh) Card delivery device and card issuance recovery device
US7273211B2 (en) Paper-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US9156637B2 (en) Tray unit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JP5748483B2 (ja) Ptpカセット
KR100588144B1 (ko) 용지반송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
JP5248969B2 (ja) カード搬出搬入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発行回収装置
JPH07172598A (ja) 給紙装置
JP5276401B2 (ja) カード昇降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発行回収装置
JP201921014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126567B2 (ja)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の制御方法、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962455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105832A (ja) 媒体処理装置
JPH0612047U (ja) ハンディプリンタ
JPS5817941B2 (ja) フイルム取り出し装置
JP4813948B2 (ja) 使用済み媒体廃棄装置及び媒体発行装置
JP2008230659A (ja) 梱包部材
JPH11161831A (ja) カード発行装置用のカードカセット及びカード発行装置
JP2007283600A (ja)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H0517063A (ja) 用紙トレイの送出し・収納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H10293816A (ja) カード払出し装置
JP4069617B2 (ja) カセッテ搬送装置及びカセッテ処理装置
JPH0610064B2 (ja) 記録装置
JP494731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921014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1053353A (ja) カード発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