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6441B - 针织物及其生产这种针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及其生产这种针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6441B
CN1826441B CN2004800061264A CN200480006126A CN1826441B CN 1826441 B CN1826441 B CN 1826441B CN 2004800061264 A CN2004800061264 A CN 2004800061264A CN 200480006126 A CN200480006126 A CN 200480006126A CN 1826441 B CN1826441 B CN 1826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knitting
spinning
thread
thread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61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6441A (zh
Inventor
赖因哈德·柯尼希
G·柯尼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294583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82644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826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6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44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22Devices for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14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incorporating loose fibres, e.g. in high-pile fabrics

Abstract

一种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由包含连续纤维网(5)的纱线材料(4)制成,所述连续纤维网中的短纤维未加捻并且大体上彼此平行布置。所述的方法和装置涉及根据本发明用于供给和加工所述纱线材料(4)的实施手段。

Description

针织物及其生产这种针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还涉及所述针织物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公知的上述类型针织物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或者需要至少一个由纱线材料制成的基底针织物。所述针织物的特性主要由所使用的纱线材料的类型以及在具体应用中所述基底针织物所采用的组织类型所决定。对于衣服领域的针织物,还需要除了服用性能之外的特殊要求,比如吸水能力、柔软性。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纱线材料”包括所有形状象纱线的材料,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细长延伸或者无限长度的纱线。
针织服装的服用性能随着柔软性的增加而提高。在目前为止所生产的所有类型的针织物中,若由包括纱线的纱线材料和主要含有天然短纤维或者含有天然短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混合纤维的纱线材料制成所述针织物,那么针织物的柔软性在很大程度上由纱线结构和形成这种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决定。纺纱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施加捻度给所述短纤维上而排列这些短纤维使它们形成一根纱线,纺纱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张力的调节。
极其柔软的针织物不可能由标准环锭纺纱线制得也不可能由所谓的非常规纱线比如气流纺纱线、小包绞纱(bundle yarn)、或者缠绕纱(wound yarn)制得,因为这些纱线总是具有捻度,各包绞显著导致针织物中的刚性。至多,经典环锭纺纱线能提供具有满意服用性能的线圈结构。因此,想获得极其柔软针织物的需要不可能通过公知类型的纱线获得。这同样也适用于为了获得特定性能添加了衬里纱线或者毛圈纱线在基底针织物的情形(DE2804068A1,DE19707053A1)以及将纱线或者针织物进行特定方式整理的情形。
具体地,所谓的长毛绒或者合成毛皮织物为公知的具有极其柔软表面的针织物(DE3021303A1)。在这些织物的生产中,由梳理单元提供的纤维借助于特定的梳理滚筒而被梳理进入到织针中。在这种类型的针织物中,所述纤维不形成连续的纱线而是仅仅形成从织物反面伸出的纤维絮片。生产基底针织物比如单面针织物本身不可能具有这种纤维絮片。
已经进行了尝试来借助于特殊手段通过纺纱生产出松弛加捻的纱线。然而,纺纱工艺对于纱线的柔软性有一些限制,因为纱线中的捻度减小抗张强度就会损失。
细纱的较高成本是另外一个恼人之事。随着细度的增加这种成本会发生超比例的增加,从而成本方面的考虑限制了获得柔软、可拉伸的针织纱线。另外,所采用的纱线以纱筒的方式提供给针织机,这些纱筒一些时间和空间均独立于针织过程的过程中生产,这同样也影响到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缩短生产过程和在短纤维的基础上生产针织物,该针织物提高了服用舒适性并且触摸上去极其柔软,即使在没有毛圈或衬里纱线、没有加入额外的纤维絮片、没有进行特殊的处理等等的时候也是如此。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用于生产所述针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在开头描述的针织物中的纱线材料的特征在于,其包含连续的纤维网,在该纤维网中,短纤维大体上未加捻并且大体上相对于彼此平行地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在针织机上生产纬编针织物的方法,其中,连续的纱线材料被喂入到针织机的针织点并在该针织点处被形成线圈,其中,所述纱线材料这样获取,即,首先连续的纤维网在并条设备中受到拉伸,然后在纺纱装置中被加捻,这样获得的纱线材料被直接喂入到针织点,所述纤维网在所述纺纱装置中被纺成一根非常规纱线,并在这种状态被形成线圈;并且其中,通过纺纱过程而赋予所述非常规纱线以强度,该强度足以使其从并条设备输送到位于所述针织机上的所述针织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生产纬编针织物的装置,包括一针织机和用于供给连续纱线材料的机构,该针织机设置有织针和至少一个针织点,所述针织点用于将供给到该针织点处的连续纱线材料加工形成线圈,其中,所述用于供给连续纱线材料的机构包括用于拉伸连续纤维网的并条设备和位于所述并条设备的输送辊和针织点之间并用来提供加捻纤维网的纺纱装置,其中,在并条设备和针织点之间设置有导纱器;并且其中,在织针的背侧设置有抽吸元件;其中,所述纺纱装置用于形成一根非常规纱线,所述纺纱装置包括纺纱元件和与纺纱元件连接并终止于导纱器或针织点处的纺纱和输送管子。
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一个特征在于其由不认为是纱线的纱线材料构成。而是,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材料包括一纤维网,该纤维网由大体上未加捻并且大体上相对于彼此平行的短纤维形成。结果,能够获得具有非常柔软度的针织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成圈纱线由两个成分形成,即,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网和一辅助纱线,该辅助纱线优选平行于所述纤维网延伸并且与其不捻在一起。该辅助纱线可以是单丝纱线或者复丝纱线,复丝纱线能够具有典型的保护性捻度。独立地,所述辅助纱线可以方便地以下述方式选择,即针织物的特点首先是由纤维网构成的成分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优选开始于线圈形成之前,通过将一个以粗纱形式在并条装置中形成的纤维网牵伸到所需的细度,并在此之后直接或者在一个预处理之后加工成线圈,这可以根据针织工艺的方便来确定。后一种经过预处理的情形可以用例如横机或圆型针织机来实施,所述圆型针织机可以是右/右,右/左,或者左/左圆型针织机。从此开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例。
如果所述针织机为微型圆型针织机,例如其适合于由纤维网材料生产筒状针织物。所述纤维网被方便地供给到针织点处并且立即在该处形成线圈,该针织点直接位于离开并条设备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变例,从并条设备出来的短纤维当作一纤维网进入到一纺纱装置中,在该纺纱装置中,所述的短纤维被纺成一非常规纱线(如,小包绞纱或者缠绕纱)。结果,所述纤维网受到压缩以便能够输送一段更长的距离而到达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然而,这里所能实现的最大抗张强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所需的柔软感觉。
在第三个变例中,从并条设备出来的纤维流被加捻元件纺成一临时典型加捻的经典纱线,该纱线在纺纱管中被旋转并且输送穿过该纺纱管到达针织点或者分配给针织点的导纱器。获得了柔软的感觉是因为在导纱器或纺纱管的端部与针织点之间的较短延伸距离上的典型捻度由于假捻作用而被再次松开。然后所获得的针织物极其柔软,摸上去很舒服。
最后,在另外一个变例中,除了所述纤维网之外,还在针织点处有一辅助纱线。该辅助纱线优选在所述并条设备的输送辊对之前被供给。所述辅助纱线经过所述输送辊对,参加了所述临时纱线的形成过程。组合形成的纱线材料包括所述纤维流和辅助纱线,该纱线材料形成线圈,这种线圈具有极其柔软的感觉,特别是由于在辅助纱线和纤维流之间没有捻度,即,纤维网和辅助纱线在线圈中平行延伸。
本发明的其它方案显示了其他有利特征。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平面图,示出了针织物的线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包括纤维网的纱线材料;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包括纤维网和辅助纱线(单丝)的纱线材料;
图4所示的情况类似于图3,只是辅助纱线由复丝构成;
图5为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的示意剖面图,该圆型针织机具有用于加工较长的短纤维;
图6为与图1中对应、通过一实施例中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的剖面图,该圆型针织机用于加工较短的短纤维;
图7为通过一实施例中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的示意剖面图,该圆型针织机具有传统纺纱元件;
图8为通过一实施例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的示意剖面图,该圆型针织机具有用于生产临时纱线的加捻元件;
图9为通过一实施例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的示意剖面图,该圆型针织机具有多个相继设置的加捻元件;
图10为通过一实施例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的示意剖面图,该圆型针织机具有一个用于辅助纱线的输送管;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的基本概括图;
图12为通过图11中圆型针织机的竖直局部剖面图;以及,
图13为图12中所示圆型针织机中用于辅助纱线的供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公知类型针织物的线圈1。其由纱线材料2构成,并且具有通常的交叉点3,图中举例为单面针织物。
在图2中,示出了适于生产图1中所示针织物的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材料4。该纱线材料由纤维5形式的纱线构成,该纤维网5如正常纱线一样连续地或者无限地形成,所述纤维网由短纤维6形成,这些短纤维6平行于纱线材料4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没有加捻。
图2所示的纤维网5本身没有强度。然而,由于线圈1内的交叉点3,令人惊奇地发现,纤维网5获得了足够的强度,特别是抗张强度,因此,很好地适合于生产针织物,例如服装针织物。
如果外力施加到由纤维网5制得的针织物上,那么短纤维在交叉点3处聚在一起并且通过摩擦连接承受所述力。线圈1和由线圈形成的针织物就如由纱线形成的针织物一样结实。本发明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触摸柔软性。由纱线材料4构成的针织物的触摸感觉极其柔软,该纱线材料则由纤维网5形成。
当使用纱线材料7时,能达到类似的触觉感觉,如果说感觉不十分柔软的的话。所述纱线材料7由纤维网5和无限长的辅助纱线8组合而成(图3)。纱线材料7的特点有利地由纤维网5带来。这尤其适用于就纤维网5/辅助纱线8的材料比而言,纤维网5占压倒优势时。采用例如纤维网5占70%/辅助纱线8占30%的材料分布能够实现尤其好的性能。
辅助纱线8例如可以由单丝8构成(图3)或者复丝9构成(图4)。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网与下述类型的辅助纱线8的组合也是可以的,所述类型的辅助纱线8由短纤维构成,例如环锭纺纱线、小包绞纱线或者缠绕纱线等等,但是在这种情形时纤维网5与辅助纱线8的材料比最好应当要足够大以便根据本发明针织物的所需柔软度不因为辅助纱线8或9而受到损害。因为如上所述具有纤维网5的所有针织物1根据本发明应当具有特别柔软的感觉,这种柔软感觉大大不同于公知类型的由纱线制得的针织物的感觉。
当使用纤维网5时,在针织物中的恢复力矩为零,或者当使用纤维网5与辅助纱线9的组合时,恢复力矩大体上为零。因此线圈1的两线圈腿部不会显得不平衡,而是完全对称。
根据本发明,纤维网5的生产方式原则上可以自由选择。一种可能的类型例如是从并条设备(drawing equipment)等而来的纤维带(粗纱)的横截面通过采用另外的并条设备而减小到适合于针织的值。这里“粗纱”应理解为储存在条筒或类似物中的粗支数的无捻纤维带。或者,纤维网5也可以由粗梳条子制成并且由并条设备实现所需的最终细度。
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而言,重要的是,与例如长毛绒织物相比,图2所示的纤维网5形成了连续(无限长)纱线,该连续纱线用于形成线圈,并且例如能够用于生产光滑单面针织物形式的通常基底针织物。如同在采用纱线时一样,采用其它组织花纹也是可以的。不论较长的短纤维(例如羊毛)还是较短的短纤维(例如棉)、以及其它不是从纺织材料获得的纤维例如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纤维,均是可以使用的。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用来利用所述的纱线材料4或7来生产针织物,这将会在下文中参照附图5到附图13作更加详细的解释,例如可以被作为纺纱/针织装置(spin/knitting device)来描述。
图5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图中的例子为带有针筒11的圆型针织机,该针筒11具有非常小的直径(例如,1″)。这样的圆型针织机特别适合于加工较长的短纤维和生产针织物,所述较长的短纤维可被用作纤维网材料。如图5中所示,图2中所示的纤维网用作纱线材料4,所述纤维网被连续不断地从并条设备的常规输送辊12供送到导纱器15,所述并条设备由标号14示意地表示。纱线材料4由纤维6构成,参见图2,这些纤维6没有被加捻并且以大体平行的方式布置,在并条设备14中形成之后,立即被加工形成线圈,即,在中间没有络筒过程。导纱器15将纱线材料4供给到一个示意示出的针织点16,在该点处由伸出的织针17钩取,例如所述织针17为通常的舌针,这些织针被可以移动地安装在针筒11的针槽中,并且将纱线材料4加工成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线圈。
抽吸元件18布置在导纱器15远离输送辊12的一侧,并且位于织针17的后面。从牵拉设备14出来的纤维网5穿过导纱器15向着针筒11受到抽吸元件18的抽吸,并且被立即加工成线圈。导纱器15与织针17的间隔只有数毫米。因此能够实现线圈的形成,即,纱线材料4首先受到抽吸元件18的抽吸而相对于针筒的轴线径向布置,并且被保持在张力的状态下,从而该纱线材料4可以由上升进入位于针织点16处的纱线接受位置的织针17钩取,此时,这些织针17下降进入成圈位置,从而纱线材料被加工成线圈。
以这种方式,就形成了由相互圈套的纱线材料4构成的针织物。然而纱线材料4并不是纱线,尽管其由短纤维构成。这种类型的针织物柔软,并且制造便宜,因为免除了实际的纺纱过程。
图6示出了与图5对应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的剖面图,只是该圆型针织机用于加工较短的短纤维。因此结构类似于图5中的情形,但是输送辊12承载有输送带19。结果,从纤维网5的夹持点20直到导纱器15或成圈点的距离可以非常小,尤其是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纤维6的扯样长度,这是正确成圈所必须的,所述的夹持点20为在圆型针织机的方向上最后的位置处并且由输送带19形成。该装置针织形成非常柔软和便宜的针织物,因为免除了实际的纺纱过程。
尽管图5和6示出了用图2所示的纱线材料4进行针织,但是图7所示的实施例基于一种加工纱线材料21的装置,该纱线材料21为一种非常规的纱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该“非常规纱线”理解为一种具有捻度的纱线,但是该捻度不同于由环锭纺纱或走锭纺纱(ring or selfactor spinning)形成的典型捻度。这种纱线材料21的一个优点在于与图2所示的纤维材料4相比,可以给予其增加的抗张强度。这样,纤维材料21就可以适合于在相当大的拉伸下被输送,这在大型圆型针织机(针筒直径例如30″或更大)中是需要的,或者至少在针筒直径大于图5和6中参照描述的微型圆型针织机的情形是需要的。采用纱线材料21能够选择并条设备14的输送辊12与针织点16之间的距离大于图5和6中所示的情形。
图7中示出了通过圆型针织机的针织点16的剖面图,该圆型针织机借助于公知类型的纺纱元件来加工较短的短纤维。在并条设备14与针织点16之间,设置了一个纺纱元件22,其用于纺制一根非常规纱线21,从该纺纱元件22纱线21被引入到管子23到达导纱器24,该导纱器24由管子23的排出端形成。接着图5和6中示出的抽吸元件18相对着管子23的开口或导纱器24设置。
从并条设备14出来的纱线材料4在这里被纺成非常规纱线21,该非常规纱线例如可以是小包绞纱(bundle yarn)或者缠绕纱(wound yarn)。纺纱过程被如此调节,使其制成足够强度的纱线。然而,所要实现的最大强度并没有规定。所实现的强度要求仅仅是足够大使得纱线材料21可以在管子23中延伸50到100厘米而被输送到针织点16即可,正如在上述大型圆型针织机中所需要的那样。
生产获得一种足够柔软的针织纱线。生产过程与传统过程相比比较便宜,因为在针织过程中由于络筒过程省却而时间消耗减小。
图8所示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装置,借助于这种装置首先制得一根“临时”纱线25。该纱线25被称为“临时”是因为典型的传统捻度在纱线中形成,根据本发明,这些捻度在纱线恰好到达成圈点之前被完全去除。
图8类似于图7,示出了通过针织机的针织点16的一个剖面图,但是采用加捻元件26制得临时纱线25。在该实施例中,在并条设备14和针织点16之间,有一加捻元件26,在该加捻元件26中,通过压缩空气27形成空气紊流28,所述空气紊流将纤维网从并条设备14抽吸出来并将该纤维网纺成临时纱线25。临时纱线25受到典型的加捻,并具有经典的性质。临时纱线穿过纺纱管29,在该纺纱管29中,临时纱线以高速旋转。纺纱管29出口位于导纱器30,该导纱器30也可以由纺纱管29的端部形成,其朝向圆型针织机。
在导纱器30和示意性示出的成圈点31之间的延伸距离之间,临时纱线25的典型捻度被大体上消除到零使得事实上被加工形成针织物的纱线材料32并不包括纱线。纱线材料32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几乎没有捻度,使得图8中的工作模式对应于公知的假捻原理。
同样,抽吸元件18相对着纺纱管29设置。这种类型的装置,类似于图5和图6中所示的情形,提供了一种极其柔软的针织物,其制造便宜,因为其回避了经典的纺纱过程,并且没有络筒过程。
应用在图8中的假捻原理的优点还在于在纺纱管29中输送的纱线25满足了所有强度要求,可以被输送很长的延伸长度,而完成的针织物具有所有由图2中纤维网5提供的所有优点。临时纱线25反向回转到零或大体上的零自动地发生在去位于成圈点31处的导纱器32的路上,从而为了实现反向回转而有利地没有设置特定的装置。经过测试表明如果导纱器30布置在成圈点31之前的例如5到7毫米就足够实现该情形,因此位于导纱器30和成圈点31之间的自由纱线通路或间隔小于在纤维网5中具体情形中的短纤维长度。
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针织机的针织点16的剖面图,该针织机具有多个加捻元件26a,26b,和26c,这些加捻元件相继设置,并且构造实质上相同。这种情况有利地适用于当并条设备14的输送辊12由于整个几何结构而远离针织点16时。在两个相继的加捻元件26a和26b或者26b和26c之间,产生紊流所需要的压缩空气流27a,27b,或27c被优选地通过通气口33向外排出,所述通气口例如位于相应管子29上的间隙。
如果位于第一加捻元件26a之后的加捻元件26b和26c被构造成以高速回转的机械回转操作的回转管,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包括纺纱管29的相继加捻元件26b和26c可以如图9中所示相对于彼此以一定角度定位。
加捻元件26a至26c均被供给例如压缩空气并产生紊流28(如图8)。那么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为驱动紊流28的压缩空气流27a,27b,和27c错开是比较合理的。压缩空气流27a比压缩空气流27b,和27c(例如3到4巴)强度低(例如0.2巴)。中央的加捻元件26b可以供给最大的空气压力,而直接位于针织点16附近的加捻元件26c以平均的空气压力工作。如果这种类型的装置开始运动,首先所有的加捻元件26a至26c被供给压缩空气27a至27c。如果实现了稳定的操作状态,可以将压缩空气流27a,27b减小或者完全变成零。压缩空气流27c在任何情况下均保持完全打开状态。
在图10中,示出了通过一个实施例中的针织机的针织点16的剖面图,该针织机具有用于如3中辅助纱线8的导纱管34。结果,根据本发明,纤维材料7被供给到针织点16,并且除了纤维网5之外还包含图3中的辅助纱线8。辅助纱线8可以通过一个额外的导纱器供给到针织点16,该额外的导纱器邻接导纱器30或者位于介于输送辊12和加捻元件26之间的一个位置处。在优选实施例中,辅助纱线8借助于直接位于并条设备14的输送辊12之间的导纱管34被供给,如图10中所示。该实施例是有利的,因为整个纺纱和针织过程更加不容易发生纱线断裂。
图11示出了具有针筒11的圆型针织机35的平面图。并条设备14被设置成围绕着圆型针织机35的针筒11分成三组14.1,14.2和14.3分布。每一组14.1到14.3具有驱动器37.1到37.3,所述驱动器于针筒11的驱动器(未示出)便利地同步工作。相应数量的条筒38分配给并条设备14的每一组14.1到14.3,这些条筒盛放着粗纱等形式的纤维材料。如果操作中有辅助纱线8(图10)存在,那么还为并条设备14的每一组14.1到14.3分配相应数量的供纱筒。每个并条设备14的组14.1到14.3都相应地分配给圆型针织机35的一个系统或者一个针织点16。
在针筒11的这些设置有针织点16(图5)的圆周区域之间,可以设置更大的死区39,在这些死区39中圆型针织机没有针织点16或至少在纺纱/针织过程中没有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设有工作针织点16的各圆周部分延伸在例如60度的优先角度α范围,从而避免在各并条设备组14.1到14.3以及相关的针织点之间的纱线横列中过大的方向改变。这在图11中通过相应的两个外部线40a,40b表示,这两条线表示了位于相应最外侧的纱线通路(例如图8中的纺纱管29)。在这两条线40a,40b之间为来自于其余并条设备组14.1到14.3的用于纱线材料4或7的纱线通路。
这在实际中意味着,当为大型圆型针织机时,只有大约一半以通常方式设置的针织点16或针织系统是可使用的。然而,相对于由纱线材料4到7能够实现的价格优点而言,这是次要的。另外,也有可能增加针筒11的直径以便能够在其周边容纳大量可以使用的针织系统。
图12示出了一个大略的示意竖直局部剖面图,该剖面图通过了图10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其中的圆型针织机41被构造成右/左圆型针织机。带有针筒11的圆型针织机41竖立在车间的地板上。设置了一个通道42,其用来操作针筒11。通道42受到条筒38组(图11)的限制,在条筒中有粗纱,这些粗纱经过输送机构43被输送到并条设备14,所述输送机构例如被构造成输送带。并条设备14可以从操作平台44操作,该操作平台44位于通道42的上方并且通过导纱管34和输送器45与供纱筒46连接起来,输送器45中含有辅助纱线8。由于这种布置,能够形成一种类似棚架的通道47,操作人员可以在该通道中移动。
根据本实施例,从并条设备14而来的纤维网相应地经过管子23(图7)或者纺纱管29(图8到10)被引导到针织点16。另外,还设置了抽吸元件18,一个分离装置48被整合在该抽吸元件18中,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将针织机41设定成运动状态,这还要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针织点16的抽吸元件18被优选连接到中央抽吸机构49。该中央抽吸机构将纱线残留物或者纤维带走,这些东西在起动时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废物而产生。
由于针织机41优选地为大型圆型针织机,其生产出具有非常大圆周的针织物,如果存在死区39(图11)的话,这种大的圆周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形中废物优选地置于地下室50中,以便针织机保持可操作。
在导纱管34和供纱筒46之间设置了输送器(purveyor)45。这些输送器45能够使得上述类型的圆型针织机操作简单。
如图13所示,每个输送器45优选具有压辊51和驱动辊52,该驱动辊经过一自由轮54耦合到驱动器53。辅助纱线8被引导在所述压辊51和驱动辊52之间。
驱动器53被这样调节,即,使得输送器45的输送速度小于相关并条设备14的输送速度。因此,就能够实现作为积极输送装置的输送器45控制着在导纱管34中的辅助纱线8的输送速度直到辅助纱线8已经可靠地移动进入到相关并条设备14的输送辊12中。在此之后,在高速的针织过程中,辅助纱线8在导纱管34中的输送速度相反由输送辊12决定,在这种情形中自由轮54变得起作用,借助于输送辊12辅助纱线8被从相关的供纱筒46上拉出。
上述类型的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纺纱/针织机,设置成运动状态例如如下所述:
针筒11的织针17开始时没有伸出,并且都位于共中心的位置上。辅助纱线8已经被插入到输送器45中。纺纱元件22或者加捻元件26和并条设备14以一定速度运行,该速度与针筒的回转同步。然而,从条筒38而来的粗纱还没有被输送机构43输送,该输送机构充当了粗纱阻挡器(roving stops)的作用。
首先,输送器45被设定成运动状态,其输送速度小于相关并条设备14的输送辊12的输送速度。结果,辅助纱线8通过输送器45并穿过导纱管34进入到并条设备14中,借助于纺纱装置22或加捻元件26而到达针织点16,在该针织点16处,辅助纱线8被抽吸元件18吸入并相对于针筒11的针圈径向布置。在所有的针织点16都具有一辅助纱线8之后,并条设备14和输送器45停止。位于抽吸元件18并保持在该抽吸元件18中的辅助纱线8现在由分离装置48覆盖,即稍微在织针17之后被切断,同时针筒11和并条设备14一预先选定的齿轮比被设定成同步的运动状态,使得织针17伸出但是首先仅钩住辅助纱线8。纺纱/针织机现在以常规的方式针织一所谓的袋状物(sack),该袋状物由牵拉卷取装置收起。如果针织过程开始进行并且牵拉卷取装置工作正常,并条设备14就通过开启输送机构43而被顺序地和/或并行供给粗纱。这里“顺序”应当被理解为当启动圆型针织机时,并条设备14没有被同时开启而是例如在针筒11的圆周方向上以相继的顺序开启,以避免在织针17的区域中由纤维引起的不规则和阻塞。从而,生产出具有迄今尚未获得过的触摸柔软性的针织物。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化。具体地,上述方法可以进行类似的适应性调整来应用到横型针床针织机上或者应用到具有固定针筒和回转三角的圆型针织机上。因此,很显然,不仅仅可以使用具有仅仅一个针床(例如,针筒11)的圆型针织机,而且还可以使用还具有另外一个针床(例如,针盘)的圆型针织机。另外,图11中的死区39可以填充其它一些并条设备14的组,只要在圆型针织机上的空间条件容许这么做,以及在针筒的圆周上没有设置障碍性的支撑件和类似物。以这种方式,可以为每个设置的针织系统分配带有相关上述元件的并条设备14。最终,无需多说,还可以将各种特征组合使用,而不仅仅是上文说明和描述过的情形。

Claims (27)

1.一种用于在针织机上生产纬编针织物的方法,其中,连续的纱线材料(4,7)被喂入到针织机的针织点(16)并在该针织点处被形成线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材料(4,7)这样获取,即,首先连续的纤维网(5)在并条设备(14)中受到拉伸,然后在纺纱装置(22,23;26,29)中被加捻,这样获得的纱线材料(4,7)被直接喂入到针织点(16);
其中,所述纤维网(5)在所述纺纱装置(22,23)中被纺成一根非常规纱线(21),并在这种状态被形成线圈;并且
其中,通过纺纱过程而赋予所述非常规纱线(21)以强度,该强度足以使其从并条设备(14)输送到位于所述针织机上的所述针织点(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5)在纺纱装置(26,29)中被纺纱形成一根带有典型捻度的临时纱线(25),并被以这种状态输送到位于针织机上的针织点(16),然后,在该纱线(25)被加工形成线圈之前,又通过假捻作用而变回到无捻的纤维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纺纱装置(26,29)和所述针织点(16)之间设置有导纱器(30),临时纱线(25)留在导纱器(30)和针织点(16)之间。
4.如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针织过程之前,纱线材料通过抽吸作用而被横过针织机的织针(17)的运行通路并且被保持在该位置中,然后针织过程开始,织针(17)沿着所述通路运动,从而上升接受所述纱线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抽吸作用而保持的所述纱线材料的一端在最后进入到上升的织针(17)之后被切断。
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纱线材料(7),该纱线材料的纤维网(5)设有一根额外的辅助纱线(8)。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纱线材料(7),该纱线材料的纤维网(5)设有一根额外的辅助纱线(8)。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纱线材料(7),该纱线材料的纤维网(5)设有一根额外的辅助纱线(8)。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过程如下,首先只有辅助纱线(8)自己被加工成线圈直到所述针织物达到了预先选择的长度,到这时构成所述纤维网(5)的纱线材料(7)和辅助纱线(8)也才被加工形成线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过程如下,首先只有辅助纱线(8)自己被加工成线圈直到所述针织物达到了预先选择的长度,到这时构成所述纤维网(5)的纱线材料(7)和辅助纱线(8)也才被加工形成线圈。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过程如下,首先只有辅助纱线(8)自己被加工成线圈直到所述针织物达到了预先选择的长度,到这时构成所述纤维网(5)的纱线材料(7)和辅助纱线(8)也才被加工形成线圈。
12.一种用于生产纬编针织物的装置,包括一针织机和用于供给连续纱线材料(4,7)的机构,该针织机设置有织针(17)和至少一个针织点(16),所述针织点(16)用于将供给到该针织点处的连续纱线材料(4,7)加工形成线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供给连续纱线材料(4,7)的机构包括用于拉伸连续纤维网(5)的并条设备(14)和位于所述并条设备(14)的输送辊(12)和针织点(16)之间并用来提供加捻纤维网(5)的纺纱装置(22,23;26,29);
其中,在并条设备(14)和针织点(16)之间设置有导纱器(15,24,30);并且
其中,在织针(17)的背侧设置有抽吸元件(18);
其中,所述纺纱装置用于形成一根非常规纱线(21),所述纺纱装置包括纺纱元件(22)和与纺纱元件(22)连接并终止于导纱器(24)或针织点(16)处的纺纱和输送管子(2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用于形成一根临时纱线(25),所述纺纱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捻元件(26)以及纺纱管(29),该纺纱管与加捻元件相连并终止于导纱器(30)或针织点(16)。
14.如权利要求13的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元件(26)与空气压力一起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包括多个纺纱区域,每个纺纱区域都包含一个加捻元件(26a,26b,26c)和一个与加捻元件相连的纺纱管(29),其中,在纤维网的输送方向上位于最后一个的纺纱管(29)结束在针织点(16)的纱线导纱器(24,3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元件(26a,26b,26c)与空气压力一起操作,位于中央的加捻元件(26b)以最高的空气压力操作,邻接并条设备(14)的加捻元件(26a)以最低的空气压力操作,而邻接着导纱器(30)的加捻元件(26c)以平均的空气压力操作。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邻接并条设备(14)的加捻元件(26a)和中央的加捻元件(26b)可以在所述临时纱线(25)纺成之后停止。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至少一个纺纱管(29)分配通气口(33)。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将一辅助纱线(8)供给到纱线材料(7)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一辅助纱线(8)供给到纱线材料(7)的装置包括供给管(34),该供给管布置在并条设备(14)的输送辊(12)之前并将辅助纱线(8)供给到纺纱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为圆型针织机,在该圆型针织机的圆周上布置多个并条设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设备被结合形成并条设备组(14.1-14.3),无工作的针织点(16)的死区(39)布置在圆型针织机的圆周上。
2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抽吸元件(18)分配一分离装置(48)。
2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并条设备(14)分配装有粗纱的条筒(38),用于粗纱的输送机构(43)布置在所述条筒(38)和所述并条设备(14)之间。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给管(34)和所述辅助纱线(8)的供纱筒(46)之间设置输送器(45)。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45)具有一压辊(51)和一驱动辊(52),该驱动辊设置有一自由轮(54)。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52)以低于输送辊(12)的圆周速度被驱动。
CN2004800061264A 2003-03-06 2004-03-08 针织物及其生产这种针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826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09844 2003-03-06
DE10309844.5 2003-03-06
PCT/DE2004/000463 WO2004079068A2 (de) 2003-03-06 2004-03-08 Maschenware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ihrer herstell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6441A CN1826441A (zh) 2006-08-30
CN1826441B true CN1826441B (zh) 2011-07-06

Family

ID=3294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61264A Expired - Lifetime CN1826441B (zh) 2003-03-06 2004-03-08 针织物及其生产这种针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634920B2 (zh)
EP (1) EP1599625B1 (zh)
JP (1) JP2006519935A (zh)
KR (1) KR101223343B1 (zh)
CN (1) CN1826441B (zh)
ES (1) ES2558304T3 (zh)
HK (1) HK1097011A1 (zh)
WO (2) WO2004079068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1339A (zh) * 2015-11-05 2018-07-17 德乐公司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06504B4 (de) * 2006-02-13 2020-06-18 Reinhard König Streckverfahren und Streckwerk zur Verfeinerung von Fasermaterial
DE102006006503B4 (de) * 2006-02-13 2016-01-28 Reinhard Köni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mpaktierung von bandförmigem Fasermaterial
DE102006006502B4 (de) 2006-02-13 2018-03-08 Reinhard König Spinnstrickmaschine
DE102006037713A1 (de) 2006-08-07 2008-02-14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Maschenware
DE102006037714A1 (de) * 2006-08-07 2008-02-14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Maschenware
KR101407833B1 (ko) * 2006-12-03 2014-06-17 레인하르드 쾨니그 무연 섬유 재료를 이용한 편직물 생산용 환편기
DE102007001585B4 (de) * 2006-12-11 2020-02-13 Reinhard König Streckwerk zur Verfeinerung von Fasermaterial und dafür geeignetes Riemchen
DE102006062363B4 (de) * 2006-12-22 2021-02-25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Maschenware mit Streckwerk
DE102006062364B4 (de) * 2006-12-22 2019-03-14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Maschenware
WO2008086791A1 (de) * 2007-01-17 2008-07-24 Koenig Reinhard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inbetriebnahme
DE102007003158A1 (de) 2007-01-18 2008-07-24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treckwerks-Anordnung
DE102007004441A1 (de) 2007-01-25 2008-07-31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schenware aus Fasermaterial, insbesondere Strickmaschine
DE102007013109A1 (de) 2007-03-15 2008-09-18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von Fasermaterial
DE102007014157A1 (de) 2007-03-21 2008-09-25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treckwerk mit wenigstens einem Riemchen zur Verfeinerung von Fasermaterial
DE102007018369A1 (de) * 2007-04-16 2008-10-23 König, Reinhard, Dr. Ing. Spinn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das Spinnstricken
DE102007027467A1 (de) 2007-06-14 2008-12-18 König, Reinhard, Dr. Ing. Maschine zum Spinnen und Stricken sowie ein Verfahren
DE102007039870A1 (de) * 2007-08-21 2009-02-26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Fasermaterial zwischen einem Streckwerk und einer maschenbildenden Maschine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Rundstrickmaschine
DE102007041171A1 (de) * 2007-08-28 2009-03-05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erfahren und 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schenware aus im wesentlichen unverdrehtem Fasermaterial
DE112008001937B4 (de) 2007-08-31 2023-02-09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erzugseinheit für Strickmaschine
TWI471469B (zh) * 2007-10-02 2015-02-01 Rotorcraft Ag 用於製造針織布的方法和裝置
DE102007052549A1 (de) * 2007-10-30 2009-05-20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unter zumindest teilweiser Anwendung von Fasermaterial
WO2009059438A1 (de) * 2007-11-06 2009-05-14 Rotorcraft Ag Stric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maschenware aus vorgarn
DE102008008210B4 (de) 2007-12-06 2013-07-18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erfahren und Rund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schenware aus einem ungedrehten Fasermaterial
DE102008008211B4 (de) 2007-12-06 2012-01-26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erfahren und 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schenware aus einem ungedrehten Fasermaterial
DE202008001797U1 (de) 2007-12-20 2009-06-10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unter zumindest teilweiser Anwendung von Fasermaterial
DE102008023957A1 (de) 2008-05-16 2009-12-17 Cetex Institut für Textil- und Verarbeitungsmaschinen gemeinnützig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n
DE102008031108A1 (de) 2008-07-02 2010-01-21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Kapazitiv arbeitende Sensoreinheit zur Überwachung der Qualität von Fasermaterial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DE102008031130A1 (de) 2008-07-02 2010-01-21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Kapazitiv arbeitende Sensoreinheit zur Überwachung der Qualität von Fasermaterial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DE102008059176A1 (de) 2008-11-25 2010-05-27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Kapazitiv arbeitende Sensoreinheit zur Überwachung der Qualität von Fasermaterial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CH700380A2 (de) 2009-02-13 2010-08-13 Rotocraft Ag Rundstrickmaschine mit integrierten Streckwerken.
DE102011053396B3 (de) * 2011-09-08 2012-08-23 Terrot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DE102013103738A1 (de) * 2013-04-15 2014-10-16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treckwerk für eine Strickmaschine
DE102014113346A1 (de) * 2014-09-16 2016-03-17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pinnstricken
EP3031967B1 (de) 2014-12-11 2019-02-27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DE102015113320A1 (de) 2015-08-12 2017-02-16 Terrot Gmbh Fadenmaterial sowie daraus ausgebildete(s) textiles Flächengebilde und/oder textile Applikation
DE102018004982A1 (de) 2018-06-19 2019-12-19 Gebrüder Otto Baumwollfeinzwirnerei GmbH & Co. KG Verwendung eines textilen Flächenmaterials mit Garnen mit niedrigem Drehungsbeiwert zur Herstellung von thermisch und/oder elektrisch isolierener Bekleidung
JP6867699B2 (ja) * 2018-11-19 2021-05-12 株式会社近藤紡績所 編地製造方法、生地製造方法、及び縫製品製造方法
CN109612834B (zh) * 2018-12-21 2022-05-27 东华大学 一种用于束强仪的内置闸切称样装置及用途
KR20210023326A (ko) 2019-08-23 2021-03-04 정국찬 다색 편직물 무커팅 형성가능한 섬유 편직 장치
KR102240807B1 (ko) 2019-10-16 2021-04-15 정국찬 다색 편직물 무커팅 형성가능한 섬유 편직 장치의 실린더 상판구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7254A (en) * 1973-07-30 1975-04-15 Stevens & Co Inc J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nitting fabric from untwisted staple fibers
GB1538924A (en) * 1976-01-17 1979-01-24 Lawson Hemphill Machine for knitting cord-like products
CN2293575Y (zh) * 1997-04-29 1998-10-07 南通达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长毛绒纬编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5099A (en) * 1926-08-13 1928-02-13 William Heap Hollan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knitted articles or fabrics and to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3226952A (en) * 1964-08-27 1966-01-04 Wildman Jacquard Co Method of knitting pile fabric
BE795456A (fr) * 1971-05-03 1973-05-29 Glenoit Mills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tricoter des tissus a longs poils a partir de ruban
US4006609A (en) * 1974-04-29 1977-02-08 Bunker Ramo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of patterned deep pile circular knitted fabric
JPS5288653A (en) * 1976-01-16 1977-07-25 Lawson Hemphill Method and device for knitting cord braid
AT374835B (de) 1977-01-31 1984-06-12 Eybl Teppichfab Rl-strickware mit in das gestrick der grundfaeden zonenweise eingekaemmter florfasern
JPS54131069A (en) * 1978-04-03 1979-10-11 Nippon Haipairu Kougiyou Kk Sliver knit 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S5516904A (en) * 1978-07-10 1980-02-06 Esu Shiyaabu Rudoruf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nitting sliver loop knitted fabric and obtained product
JPS55151889U (zh) * 1979-04-16 1980-11-01
US4245487A (en) * 1979-06-06 1981-01-20 Schaab Rudolph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nitting sliver loop knit fabric
DE3021303A1 (de) 1980-06-06 1981-12-24 Sulzer Morat Gmbh, 7024 Filderstadt Verfahren und rund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s aus einem grundgestrick und darin eingekaemmten fasern bestehenden gestrickschlauchs
JPS6348647Y2 (zh) * 1981-03-18 1988-12-14
JPS5815682U (ja) * 1981-07-24 1983-01-31 日本和紡績工業組合 メリヤス生地
DE3247957A1 (de) * 1982-12-24 1984-06-28 Sulzer Morat Gmbh, 7024 Filderstadt Rund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strickwaren mit eingekaemmten fasern
JPH03137205A (ja) * 1989-10-24 1991-06-11 Ichimasa Seni Kk 手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34863A (en) * 1991-05-10 1992-08-04 Mayer Industries, Inc. Circular sliver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increased carding capacity
US5431029A (en) * 1994-03-17 1995-07-11 Mayer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reverse loop sliver knit fabric
US5685176A (en) * 1995-10-06 1997-11-11 Mayer Industries, Inc. Circular sliver knitting machine
DE19707053B4 (de) 1997-02-21 2008-03-27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Hoch/Tief-Plüschstrickware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ihrer Herstellung
DE19851403B4 (de) * 1998-11-07 2009-11-1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Rund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Strickwaren mit eingekämmten Fasern
DE19925171A1 (de) * 1999-06-01 2000-12-07 Terrot Strickmaschinen Gmbh Rundstrickmaschine
US6766668B2 (en) * 2002-07-16 2004-07-27 Daniel L. Sinykin Silver-knit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7254A (en) * 1973-07-30 1975-04-15 Stevens & Co Inc J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nitting fabric from untwisted staple fibers
GB1538924A (en) * 1976-01-17 1979-01-24 Lawson Hemphill Machine for knitting cord-like products
CN2293575Y (zh) * 1997-04-29 1998-10-07 南通达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长毛绒纬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1339A (zh) * 2015-11-05 2018-07-17 德乐公司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79067A2 (de) 2004-09-16
WO2004079068A2 (de) 2004-09-16
WO2004079067A3 (de) 2004-11-04
KR20050109534A (ko) 2005-11-21
US20060272357A1 (en) 2006-12-07
EP1599625B1 (de) 2015-10-07
CN1826441A (zh) 2006-08-30
WO2004079068A3 (de) 2004-11-11
ES2558304T3 (es) 2016-02-03
EP1599625A2 (de) 2005-11-30
US7634920B2 (en) 2009-12-22
KR101223343B1 (ko) 2013-01-16
HK1097011A1 (en) 2007-06-15
JP2006519935A (ja) 200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6441B (zh) 针织物及其生产这种针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33015B (zh) 一种细纱机前区分段段彩纺成纱方法和牵伸机构
CN100580163C (zh) 超细柔软毛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2534915A (zh) 纱线,尤其是线或刺绣线以及生产这种纱线的方法
CN1263572A (zh) 产生包芯纱的方法和纺纱机
CN101868570B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0360A (zh) 一种长度差异化纤维纱线的赛络纺成纱方法、装置与纱线
CN105803615A (zh) 一种双包芯多彩变色半竹节纱的纺纱方法
Alagirusamy et al. Conversion of fibre to yarn: an overview
CN103835045A (zh) 长短复合纺丝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纺丝的布帛和衣料用纤维制品
CN107916480A (zh) 一种纳米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纺复合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复合纱制备装置
CN114540999B (zh) 一种单牵伸区的等隔距双通道环锭纺纱装置
CN101122060A (zh) 用于制造针织物的设备
CN106350909A (zh) 一种改良的纱线包覆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1760833A (zh) 赛络纺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
CN101205656B (zh) 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
CN101117745A (zh) 赛络纺氨纶包芯竹节纱
CN105274669A (zh) 一种嵌入纺与紧密赛络纺相结合的纺纱方法
CN107904716B (zh)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CN101323990B (zh) 凸轮式振动摩擦纺制平行股线的装置
CN201109824Y (zh) 赛络纺氨纶包芯竹节纱
CN1955353B (zh) 用于生产针织物的装置的驱动机构
CN108823723A (zh) 一种涡流纺丝雨纱及其生产方法
El-Sayed et al. Compact spinning technology
CN201095670Y (zh) 赛络纺竹节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70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70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