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264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2641A
CN1532641A CNA2004100304484A CN200410030448A CN1532641A CN 1532641 A CN1532641 A CN 1532641A CN A2004100304484 A CNA2004100304484 A CN A2004100304484A CN 200410030448 A CN200410030448 A CN 200410030448A CN 1532641 A CN1532641 A CN 1532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losing member
closing
electrostatic latent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04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6144C (zh
Inventor
�ᾮ����
横井勝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2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2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61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61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8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directed to paper handling or jam trea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4Openable part of feed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2Paper handling
    • G03G2221/1675Paper handling jam trea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个主框架,其有一个开口部分;一个静电潜像载体,其可通过该开口部分装上主框架和从主框架上卸下;一个输送通道;一个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其可打开和关闭地设置在主框架上,以便打开和关闭该开口部分;及一个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其相对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设置在和静电潜像载体相对一侧并可打开和关闭地设置在主框架上,以便打开和关闭输送通道。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互相整体打开和关闭。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和关闭。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打印机等通过将在多个静电潜像载体上分别形成的色粉图像进行叠加的方法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如打印机或传真设备等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已知的有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设备中的每一个处理单元都包括作为静电潜像载体的感光构件;在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充电装置和曝光装置;和用色粉对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这些处理单元按各种颜色分别设置(例如,青色,品红,黄色和黑色四种颜色),而且,分别形成在各个感光构件上的彩色色粉图像被转印,使得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上面,从而形成彩色图像。
在一些这样的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中,多个处理单元水平地排列(例如,参考JP-A-10-307439(第四页))。
但是,这样的所谓横向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有一个问题,即安装面积大。因此,就有人提出所谓的垂直串列型系统,其中多个处理单元垂直排列,以减少安装面积。
                            发明内容
这样的垂直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有这样的构型,其中记录介质(如纸张)通过传送部分沿着多个垂直排列的处理单元传送,色粉图像在垂直传送中通过转印部分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在这样构型的垂直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中,记录介质的输送通道是很长的,因此很容易发生堵塞。当堵塞一旦发生时,传送部分被打开,使得堵塞的记录介质被去除。但是,在这种构型中,当感光构件要用另一个更换时,除非传送部分被打开,并且转印部分再被打开,感光构件才能被拿出,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即感光构件的更换工作很麻烦。在更换感光构件的工作中,传送部分必须被事先打开。当工人偶然碰到了传送部分,就会在传送部分上形成指印,就可能发生打印失败。当传送部分被沾上墨粉和类似的东西时,衣服或手就可能被弄脏。
这里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去除堵塞的纸张和更换静电潜像载体的工作可以容易地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带有开口部分的主框架;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使该潜像被显影剂显影的静电潜像载体,该静电潜像载体可以通过该开口部分装上主框架和从主框架上拆下;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通道,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可打开和闭合地设置在主框架上以打开和闭合开口部分的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相对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设置在和静电潜像载体相对的侧面,并可打开和闭合地设置在主框架上以打开和闭合输送通道的第二打开闭合构件。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互相整体地打开和闭合。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和闭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静电潜像载体包括多个根据颜色分别设置并垂直排列的多个静电潜像。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在不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情况下打开,而且除此之外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整体地打开。
当一个记录介质在输送通道中被堵塞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在不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情况下打开,从而记录介质可以被移走。而且,当静电潜像载体要被装上或卸下时,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从与去除堵塞的记录介质的情况同样的侧面上整体打开,使得开口部分被打开。从而,开口部分可以很容易地被打开以装上或卸下静电潜像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被打开的状态下,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可相对于主框架打开和闭合。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第二打开闭合构件相对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可以相对于设备主体单元打开。因此在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要打开的情况下,不需要把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事先闭合的步骤,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就可整体打开。因此,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可以很容易地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联接部件,用于联接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使得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互相整体地打开和闭合;和第一取消部件,用于取消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由第一联接部件形成的联接,从而使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和闭合。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第一联接部件把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联接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整体地打开或闭合,而且,当第一取消部件取消了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或闭合。
因此,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一取消部件的设置使得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整体地被打开以打开开口部分,而且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在不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时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保持部件,该第一保持部件保持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闭合状态。当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力沿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时,第一保持部件取消该闭合状态。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闭合状态被被保持,直到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力沿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上为止。因此,除非操作者执行了在打开方向给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施加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力的操作,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就不会打开。换句话说,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在没有沿打开方向施加力的操作时能防止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保持部件包括:设置于主框架和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之一上的第一被接合构件;当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在闭合状态时,设置于主框架和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另一个上的与第一被接合构件接合的第一接合构件;沿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一被接合构件接合的方向上推进第一接合构件的第一推进部件。第一推进部件构造成当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一被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时,这个力克服由第一推进部分施加的推进力,取消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一被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从而,第一打开闭合部分在没有沿打开方向施加力的操作时就能防止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保持第二打开闭合构件的闭合状态的第二保持部件,其中第二保持部件构造成当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一取消部件取消,而且当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力沿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该闭合状态,该第二预定值比第一预定值小。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第二打开闭合构件的闭合状态被保持,直到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取消部件取消的状态下当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时为止。因此,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不能被打开,除非在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取消部件取消时操作者执行了在打开方向向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施加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力的操作。换句话说,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在没有执行在打开方向施加力的操作时就能防止被打开。第二预定值比第一预定值小。因此即使在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一取消部件取消的状态下,一个沿打开方向的力被施加到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时,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也不会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保持部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之一上的第二被接合构件;设置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另一个上,在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处于闭合状态时与第二被接合构件接合的第二接合构件;在第二接合构件和第二被接合构件接合的方向上推进第二接合构件的第二推进部件。第二推进部件构造成当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一取消部件取消,并且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第二接合构件和第二被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在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一取消部件取消的状态下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时,这个力克服了第二推进部件施加的推进力,以取消第二被接合构件和第二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因此,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在没有沿打开方向施加力的操作时防止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包括用于主框架的覆盖构件,具有用于操作第一取消部件的操作部分;通过在操作部分进行第一操作,使第一取消部件取消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从而使第二打开闭合构件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通过在操作部分进行第二操作,使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整体地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在没有通过在操作部分上的第一操作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情况下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通过在操作部分上的第二操作整体地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因此根据在操作部分上的操作,可以是选择第二打开闭合构件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被打开,还是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整体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翻转记录介质改变成像面以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图像的翻转部件;相对着静电潜像载体,并将形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介质转印部件;以及用于记录介质的翻转和输送通道;其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并在开启状态下打开静电潜像载体和记录介质转印部件之间的开口部分和输送通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是主框架的覆盖构件,它在打开的状态下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翻转和输送通道可以通过将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设置成打开状态而被打开,开口部分和输送通道可以通过将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设置成打开状态而被打开。因此当记录介质在翻转和输送通道中被堵塞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在不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情况下被打开,以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从而使记录介质能被去除。而且,当记录介质被堵塞在输送通道或静电潜像载体要被装上或卸下时,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整体地被打开,使得开口部分被打开。从而,为了去除记录介质或者装上或卸下静电潜像载体,开口部分可以很容易地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相对着静电潜像载体的中间转印构件;将形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移构件上的中间转印部件;将形成在中间转印构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其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中间转印构件和中间转印部件,并在打开状态下打开开口部分;而且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包括用于主框架的覆盖构件,该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支撑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并且在打开状态下打开中间转印构件和记录介质转印部件之间的输送通道。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输送通道可以通过将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设置成打开状态而打开,开口部分可通过将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设置成打开状态而打开。因此,当记录介质在输送通道上堵塞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在不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情况下打开以打开输送通道,从而使记录介质能被去除。而且,当静电潜像载体要被装上或卸下时,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整体地打开,使得开口部分被打开。因此,为了装上或卸下静电潜像载体,开口部分可以很容易地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被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并相对着静电潜像载体的中间转印构件;由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并将形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上的中间转印部件;由第二打开闭合构支撑,并将中间转印构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转印部件;翻转记录介质改变成像面以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图像的翻转部件;相对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设置于相对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一侧的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该打开闭合构件可打开和闭合地设置在主框架上,而且该打开闭合构件的打开状态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其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以互相整体地打开和闭合,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以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和闭合。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翻转和输送通道可以通过打开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无需打开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中间转印构件和记录介质转印部件之间的输送通道可以通过整体打开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无需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而且,开口部分可以通过整体地打开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
因此当记录介质在翻转和输送通道被堵塞时,翻转和输送通道可以通过打开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无需打开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使得堵塞在翻转和输送通道上的记录介质被去除。而且,当记录介质被堵塞在输送通道时,输送通道可以通过整体地打开第三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无需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因此,堵塞在输送通道的记录介质可以很容易地被去除。而且,当静电潜像载体要被装上或卸下时,开口部分可以通过整体地打开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从而,开口部分就很容易被打开以装上或卸下静电潜像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联接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以使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能互相整体地打开和闭合的第二联接部件;取消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由第二联接部件形成的联接的第二取消部件,从而使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以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而打开和闭合。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第二联接部件将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联接在一起时,第二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以整体地被打开,而且,当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第二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时,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以独立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打开或闭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保持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的闭合状态的第三保持部件,其中第三保持部件构造成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并且当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闭合状态,第三预定值比第二预定值小。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的闭合状态被保持,直到当在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的状态下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到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时为止。因此,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不能打开,除非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时操作者执行在打开方向向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施加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力的操作。换句话说,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在没有在打开方向施加力的操作时可以防止被打开。第三预定值比第二预定值小。因此即使在第二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的状态下一个力在打开方向施加给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时,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也不会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三保持部分包括:设置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之一上的第三被接合构件;设置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另一个上,在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在闭合状态时和第三被接合构件接合的第三接合构件;在第三接合构件和第三被接合构件接合的方向上推进第三接合构件的第三推进部件。第三推进部分构型成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并且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给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的情况下取消第三被接合构件和第三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的状态下一个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力在打开方向被施加给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时,这个力克服了第三推进部分施加的推进力,以取消第三被接合构件和第三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包括用于主框架的覆盖构件,具有用于操作第一取消部件和第二取消部件的操作部分;通过在操作部分上进行第三操作使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从而将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通过在操作部分上进行第四操作使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从而使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整体地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通过在操作部分上进行第五操作使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整体地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在操作部分上的的第三操作,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被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而不打开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通过在操作部分上的第四操作,第二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整体地被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而不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而且,通过在操作部分上的第五操作,第一,第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被整体地从闭合状态设置成打开状态。
因此,根据在操作部分上的操作,就可以选择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打开而不打开第一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或第二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打开而不打开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或第一,第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整体地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放置在比静电潜像载体低的水平上的纸张进给盒,用于容纳记录介质,和放置在比静电潜像载体高的水平上的定影部件,用于固定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放置在比静电潜像载体高的水平上。因此,静电潜像载体可以防止被定影部件的热量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图像通过定影部件被定影于上面的记录介质的吐纸托盘,其中纸张进给盒,静电潜像载体和吐纸托盘以垂直堆叠的方式放置。
在这样构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单元,纸张进给盒,吐纸托盘可以放置得不从图像形成装置上突出。因此,图像形成装置的安装面积就可以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带有开口部分的主框架;通过开口部分可安装上主框架和从主框架上卸下的静电潜像载体;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框架上,并且设置于静电潜像载体外面以打开和闭合开口部分的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用于通过其传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通道,该输送通道设置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外面;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框架上,并设置于输送通道的外面以覆盖和暴露输送通道的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联接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使得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以整体转动的联接构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可以更容易地描述本发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打开闭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实施例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实施例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实施例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实施例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是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侧面剖视示意图,该打印机为一个本发明被应用到其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示例性地所示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带状中间转印构件20,定影单元30,纸张进给单元40,吐纸托盘50,和翻转和输送单元60。
为了由各种作为品红色(M),青色(C),黄色(Y)和黑色(K)的显影剂的色粉形成可见图像的各个步骤,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显影装置11M,11C,11Y,11K,感光鼓14M,14C,14Y,14K;清洁辊16M,16C,16Y,16K;充电装置15M,15C,15Y,15K和曝光装置17M,17C,17Y,17K。
用于每种颜色的显影装置,感光鼓,清洁辊,和充电装置被互相集成在一起构成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都可以装上彩色激光打印机1,并可以从彩色激光打印机1上卸下。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个元件。
显影装置11M,11C,11Y,11K分别包括显影辊12M,12C,12Y,12K。每个显影辊12M,12C,12Y,12K用导电硅酮橡胶作为基底材料,然后形成圆柱状。由含有氟的如树脂和橡胶的材料制成的涂层形成在辊的表面上。
显影装置11M,11C,11Y,11K分别包括供料辊13M,13C,13Y,13K。供料辊13M,13C,13Y,13K是导电的海绵辊,并放置得利用海绵的弹性分别和显影辊12M,12C,12Y,12K受压接触。
用于容纳可正向充电的聚合物色粉的色粉容器形成在每个显影装置里。
例如,在其中由可正向充电的感光层形成在由铝制成的基础构件上的鼓轮可以被用作每个感光鼓14M,14C,14Y,14K。
每一个清洁辊16M,16C,16Y,16K都是由如导电海绵等弹性构件制成的辊,并分别放置在感光鼓14M,14C,14Y,14K的下面,使其分别和感光鼓14M,14C,14Y,14K滑动接触。其极性和色粉的极性相反或是负压的电压通过电源(未示出)施加到清洁辊16M,16C,16Y,16K上,使得感光鼓14M,14C,14Y,14K上的残留色粉通过滑动摩擦力和由于感光鼓14M,14C,14Y,14K上的电压产生的电场的作用被去除。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所谓的无清洁器的显影系统。因此,在一个显影步骤后的预定循环中,当导致被去除的残留色粉回到各个感光鼓的电压被一旦施加到清洁辊16M,16C,16Y,16K上时,被去除的色粉被分别送回到感光鼓14M,14C,14Y,14K上。
充电装置15M,15C,15Y,15K是栅控式电晕充电装置,放置在感光鼓14M,14C,14Y,14K的下面,在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转动方向上清洁辊16M,16C,16Y,16K的下游,使其分别相对着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表面。或者,和感光鼓14M,14C,14Y,14K相接触的辊充电装置可以用作充电装置15M,15C,15Y,15K。
曝光装置17M,17C,17Y,17K被构型成已知的激光扫描单元,并且使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表面在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转动方向上充电装置15M,15C,15Y,15K下游的位置分别由激光束曝光。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表面由曝光装置17M,17C,17Y,17K用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照射,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像分别形成在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表面上。
在上面的构型中,在显影辊12M,12C,12Y,12K和感光鼓14M,14C,14Y,14K相接触的部分,带有正极性(被充以正电)的静电潜像可以用反转显影的方法用带正电的色粉进行显影,因此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带状中间转印构件20通过将聚碳酸酯、聚酰亚胺或类似材料的导电片制成带状形状而形成。如图1所示,带状中间转印构件20绕着一个驱动辊21和两个从动辊22,23循环。中间转印辊24M,24C,24Y,24K分别设置于中间转印构件和感光鼓14M,14C,14Y,14K相对的位置的附近。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构件20在和感光鼓14M,14C,14Y,14K相对的侧面上的表面设置得可以垂直地从上侧移到下侧。
当一个预定的电压由电源(未示出)被加到中间转印辊24M,24C,24Y,24K上时,形成在感光鼓14M,14C,14Y,14K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上。辅助转印辊25和从动辊23相对,该从动辊23置于在色粉图像将要转移到纸张P(对应于记录介质)的位置上。当一个预定的电势由电源(未示出)施加到辅助转印辊25上时,携带在带状中间转印构件20上的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在辅助转印辊25和中间转印构件20之间传送的纸张P上。
定影单元30通过第一加热辊31和第二加热辊32构成。四色色粉图像已经转印到上面的纸张P在被夹住并传送的过程中,被第一和第二加热辊31和32加热并加压,从而色粉图像被固定在纸张P上。
纸张进给单元40设置于该设备的最下面的部分,由用于容纳堆叠方式排列的多张纸张P的存储托盘41,和用于将堆叠的纸张P分开和将纸张一张一张进给的拾取辊42构成。随着由图象形成单元10和中间转印构件20进行的图象形成步骤,纸张进给单元40以预定的时机进给纸张。从纸张进给单元40进给的纸张P通过传送辊副70传送到纸张输送通道71上的转印位置,或者具体地说传送到中间转印构件20和辅助转印辊25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
纸张输送通道71是一个通道,沿着该通道,从纸张进给单元40的储存托盘41进给的纸张P通过传送辊副70和中间转印构件20和辅助转印辊25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被送到定影单元30。
经过定影单元30的纸张P被吐纸辊副61传送到吐纸托盘50。
吐纸托盘50设置于设备的最上面的部分,容纳被吐纸辊副61传送以吐出的纸张P。
翻转和输送单元60由吐纸辊副61,活瓣门62,翻转和输送通道63,翻转和输送通道64,和翻转和传送辊副65,66,67构成。吐纸辊副61可以在向前和向后转动之间转换。当纸张P要排出到吐纸托盘50时,辊对向前转动,而当纸张P要被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时,辊对向后转动。
活瓣门62设置于纸张P将被排出到吐纸托盘50的方向和纸张P将被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的方向的分叉位置的部分上。取决于图中未示出的一个切换螺线管是否被激励,活瓣门可以在纸张P被排出到吐纸托盘50的位置(图1中实线表示的位置)和纸张被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的位置(图1中虚线表示的位置)之间摆动。
翻转和传送辊副65,66,67设置于翻转和输送通道64上,使得从翻转和输送通道63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4的纸张P被从垂直方向的上侧传送到下侧,再传送到传送辊副70。
下面,将描述这样构型的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操作。首先,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表面由充电装置15M,15C,15Y,15K均匀充电,然后分别根据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图像由曝光装置17M,17C,17Y,17K进行曝光。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显影装置11M,11C,11Y,11K使得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色粉粘附到形成在感光鼓14M,14C,14Y,14K表面的静电潜像上,从而显影出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图像。如上所描述的形成的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色粉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20的表面。
经过转印过程后,感光鼓14M,14C,14Y,14K上面的残余色粉暂时由清洁辊16M,16C,16Y,16K容纳。根据中间转印构件20的移动速度和感光鼓14M,14C,14Y,14K的位置,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之间产生很小的时间差,然后以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面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20上。
如上面所描述的形成在中间转印构件20上的四色色粉图像在辅助转印辊25和中间转印构件20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被转印到从纸张进给单元40进给的纸张上。被转移的色粉图像由定影单元30固定在纸张P上,然后纸张被排出到吐纸托盘50上。结果就形成了四色图像。
在图像要分别在纸张P的两面形成的情况下,打印机以下述方式操作。当图像已经形成在其中一面的纸张被送到吐纸辊副61时,吐纸辊副61夹住纸张P向前转动,将纸张P向外(吐纸托盘50)传送一次。在纸张P的主要部分被传送到外面,纸张P的后端被吐纸传感器68探测到后,向前转动立即停止,由活瓣门62切换传送方向,使得纸张P能被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
然后,吐纸辊副61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将纸张P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的纸张P通过翻转和传送辊副65,66,67进一步被传送到传送辊副70。
被传送到传送辊副70的纸张P在翻转的状态,然后由传送辊副70再次传送向辅助转印辊25和中间转印构件20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然后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背面,然后在背面被固定。结果,图像就分别形成在纸张P的两面。
下面,将描述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用于打开和闭合处理单元从中穿过而装上或卸下的开口部分190(参看图6)的打开和闭合机构,以及纸张输送通道71或翻转和输送通道64。图2是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打开和闭合机构的构型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前盖110,框架120,框架130和框架140设置于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主单元壳体100上。翻转和输送通道64形成在前盖110和框架120之间,纸张输送通道71形成在框架120和框架130之间。当框架130被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被装上或卸下的开口部分190(参看图6)被打开。
翻转和传送辊副的从动辊65a,66a,67a由前盖110支撑。翻转和传送辊副的驱动辊65b,66b,67b,传送辊副70和辅助转印辊25由框架120支撑。
中间转印构件20,中间转印辊24M,24C,24Y,24K,驱动辊21,和从动棍22和23被框架130支撑。图像形成单元10,定影单元30,翻转和输送单元60的一部分由框架140支撑。
前盖110,框架120,框架130可绕着转动轴101摆动,使其由被固定在框架140上的支撑框架150可打开和闭合地支撑(参考图3)。支撑轴111分别设置于前盖110的两个侧面(参考图3,只显示了一个侧面)。锁杆112被支撑成可以绕着支撑轴111摆动。在一端,锁杆112有可分别与设置于框架120的两侧面的突起128接合和脱离的钩部112a。锁杆分别被连接在前盖110上的弹簧113沿着钩部112a和突起128接合的方向推进。把手117被连接到锁杆112的另一端以将该两个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在钩部112a由于弹簧113使其和突起128接合的情况下,钩部112a的尖端和突起128接合在一起,当把手117被操作时,锁杆112可以沿着弹簧113的推进方向被移动。
支撑轴121设置于框架120的两侧面,锁杆122被支撑成可以分别绕着支撑轴121摆动。在一端,锁杆122有可分别与设置于框架130的两侧面的突起138接合和脱离的钩部122a。锁杆分别被连接在框架120上的弹簧123沿钩部122a不和突起138接合的方向上推进。锁杆122的另一端对着锁杆112的钩部112a。
支撑轴114设置于前盖110的两侧面,接合杆115被支撑成分别可饶着支撑轴114摆动。在一端,接合杆115有可分别与设置于框架120的侧面的突起127接合和脱离的接合爪115a。接合杆分别被连接在前盖110上的弹簧116沿接合爪115a和突起127接合的方向上推进。
向框架120突出的定位突起161设置于前盖110的两侧的上面和下面的两个位置的每一个位置上。定位突起161可以分别适配进设置于框架120的两侧的前面的沟槽162中。当突起适配进沟槽中时,就确定了前盖110被闭合的情况中的位置。
支撑轴124设置于框架120的两个侧面,接合杆125被支撑成可分别绕支撑轴124摆动。在一端,接合杆125有可分别与设置于框架130的侧面的突起137接合和脱离的接合爪125a。接合杆分别被连接在框架120上的弹簧126沿着接合爪125a和突起137接合的方向推进。
突向框架130的定位突起163设置于框架120两侧的上面和下面两个位置的每一个位置上。定位突起163能分别适配进设置于框架130两侧的前面的沟槽164中。当该突起适配进沟槽时,框架120被关闭的情况中的位置就被确定。
支撑轴134设置于框架130的两个侧面上,接合杆135被支撑成可分别绕支撑轴134摆动。在一端,接合杆135有可分别与设置于框架140侧面的突起147接合和分离的接合爪135a。接合杆分别由附着在框架130上的弹簧136沿着离合爪135a与突起147相接合的方向推进。
突向框架140的定位突起165设置于框架130两侧的上面和下面的两个位置的每一个位置上。定位突起165能分别适配进设置于框架140两侧的前面的沟槽166中。当该突起适配进沟槽时,框架130被关闭的情况中的位置就被确定。
弹簧116、126、136的推进力依该次序变得更大。
接下来,参考图4说明在只打开前盖110的情况中的操作。
当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处于关闭状态时,锁杆112的钩部112a与突起128接合,锁杆122的钩部122a与突起138分离,接合杆115的接合爪115a与突起127相接合,接合杆125的接合爪125a与突起137相接合,接合杆135的接合爪135a与突起147相接合。
如图4A所示,手柄117克服弹簧113的推进力沿着方向A,具体地沿着向下的方向摆动,钩部112a与突起128之间的接合被取消。然后当沿着方向B,具体地沿着向前的方向拉动手柄117时,接合爪115a与突起12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为弹簧116的推进力小于弹簧126和136的推进力,而接合爪115a又以相对于前盖11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27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钝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27与其相接合。因此如图4B所示,只有前盖110被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64才被打开。
在处于图4B所示的状态下,当设置于框架120侧面的手柄129沿着方向B被拉动时,接合爪125a与突起137之间的接合就被取消,因为锁杆122的钩部122a与突起138分离,弹簧126的推进力小于弹簧136的推进力,接合爪125a又以相对于框架12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37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钝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37与其相接合。因此,框架120被打开,纸张输送通道71也被打开。在框架120处于打开状态下,当设置于框架130侧面的手柄139沿着方向B被拉动时,接合爪135a与突起14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为接合爪135a以相对于框架13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47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钝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47与其相接合。因此,框架130被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装上和卸下的开口部分190被打开。
在处于图4B所示的状态下,当框架130的手柄139沿着方向B拉动,框架120和框架130就被整体打开,因为接合杆125的接合爪125a与突起137接合。结果,开口部分190被打开。
接下来,在前盖110和框架120被整体打开而框架130不打开的状态下的操作将参考图5来说明。
如图5A所示,在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处于关闭状态下,当手柄117沿着方向B拉动时,钩部112a与突起128之间的接合未被取消,前盖110与框架120接合在一起,因为钩部112a以相对于前盖11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28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直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28与其相接合,接合爪125a与突起13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为弹簧126的推进力小于弹簧136的推进力,接合爪125a又以相对于框架12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37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钝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37与其相接合。因此如图5B所示,前盖110和框架120被整体打开,纸张输送通道71打开。
在处于图5B所示的状态下,当框架130的手柄139沿着方向B拉动时,接合爪135a与突起14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为接合爪135a以相对于框架13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47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钝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47与其相接合。结果,框架130被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装上和卸下的开口部分190被打开。
接下来,在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被整体打开的状态下的操作将参考图6来说明。
如图6A所示,在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处于关闭状态下,当手柄117沿着方向C,具体地说沿着向上的方向摆动时,钩部112a向下推动锁杆122的另一端,同时保持钩部112a(校注:原文此处为122a,有误)与突起128之间的接合。因此,锁杆122的摆动导致钩部122a与突起138接合。之后,当手柄117沿着方向B拉动时,锁杆112的钩部112a与突起128接合,因为钩部112a以相对于前盖11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28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直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28与其相接合;锁杆122的钩部122a与突起128接合,因为钩部122a以相对于框架12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38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直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38与其相接合;而接合爪135a与突起14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为钩部122a与突起138之间的接合还被保持,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互相处于一体化状态,接合爪135a以相对于前盖130打开的方向(该方向与突起147的方向B基本相同)成一个钝角的角度延伸,并抵靠住突起147与其相接合。因此如图6B所示,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被整体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能装上和卸下的开口部分190被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1中,从功能上讲,框架140和支撑框架150作为主框架,框架130作为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框架120作为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前盖110作为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感光鼓作为静电潜像的载体。
从功能上讲,支撑轴121、锁杆122、钩部122a、弹簧123、突起138和手柄117作为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一取消部件,支撑轴111、锁杆112、钩部112a、弹簧113、突起128和手柄117作为第二联接部件和第二取消部件。
从功能上讲,突起147作为第一被接合构件,突起137作为第二被接合构件,突起127作为第三被接合构件。
从功能上讲,接合杆135作为第一接合构件,接合杆125作为第二接合构件,接合杆115作为第三接合构件。
从功能上讲,弹簧136作为第一推进部件,弹簧126作为第二推进部件,弹簧116作为第三推进部件。
从功能上讲,前盖110作为覆盖构件,手柄117作为操作部分。
组成手柄117沿图4A和图4B中的A和B方向的一系列操作的功能是作为第三操作,手柄117沿图5中的B方向的操作的功能是作为第四操作,组成手柄117沿图6A和图6B中的C和B方向的一系列操作的功能是作为第五操作。
从功能上讲,中间转印辊24作为本发明的中间转印部件,辅助转印辊25作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吐纸辊副61和活瓣门62作为翻转部件。
在这样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中,可能相对于框架120只打开前盖110,可能前盖110和框架120整体打开而框架130不打开。而且,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可被整体打开。
因此,当纸张P被堵塞在翻转和输送通道64中时,只通过打开前盖110就能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64,以便堵塞在翻转和输送通道64中的纸张P能够被去除。此外,当纸张P堵塞在纸张输送通道71中时,通过整体打开框架120和前盖110就能打开纸张输送通道71。因此,堵塞在纸张输送通道71中的纸张P能够被轻松的去除。此外,当处理单元要被装上或卸下时,通过整体打开框架130、框架120和前盖110可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能装上和卸下的开口部分190。因此,开口部分190能被轻松地打开。
当只打开前盖110后,可以打开框架120而框架130不打开;当打开框架120后,框架130可以打开;当只打开前盖110后,框架120和框架130可以被整体打开。
在翻转和输送通道64打开后、纸张输送通道71将被打开的状态下,没有必要执行这样的过程:前盖110先期关闭,然后前盖110和框架120被整体打开。结果,纸张输送通道71能被轻松打开。在纸张输送通道71打开后、开口部分190将被打开状态下,相似地,没有必要执行这样的过程:前盖110和框架120先期关闭,然后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被整体打开。结果,开口部分190能被轻松打开。
在翻转和输送通道64打开后、开口部分190将被打开的状态下,相似地,没有必要执行这样的过程:前盖110先期关闭,然后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被整体打开。结果,开口部分190能被轻松打开。
通过组成手柄117沿图4中的A和B方向的一系列操作,钩部112a与突起128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并只打开前盖110,以便翻转和输送通道64能被打开。通过手柄117沿图5中的B方向的操作,前盖110和框架120被整体打开,同时保持钩部112a与突起128之间的接合,以便纸张输送通道71能被打开。通过组成手柄117沿图6中的C和B方向的一系列操作,钩部122a与突起138接合,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被整体打开,同时保持钩部112a与突起128之间的接合,以便开口部分190能被打开。
因此,根据手柄117的操作,可以选择是只打开前盖110去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64,整体打开前盖110和框架120而不打开框架130去打开纸张输送通道71,还是整体打开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去打开开口部分190。因为通过手柄117的操作,打开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因此操作人员能轻松地操作打印机。
因为定影单元30设置在比感光鼓14高的水平上,避免感光鼓14受到定影单元30发出的热量的加热。因为感光鼓14、纸张进给单元40和吐纸托盘50是以垂直堆叠的方式设置的,可以减少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安装空间。
(实施例2)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被应用到其中的一个彩色激光打印机2的测向剖面示意图。图7中所示的彩色激光打印机2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纸张输送带20A、定影单元30、纸张进给单元40、吐纸托盘50和翻转和输送单元60。
除纸张输送带20A外的其它组成元件与实施例1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对除纸张输送带20A外的其它组成元件的说明。
如图7所示,纸张输送带20A循环地围绕着一个驱动辊21A和两个从动辊22A,23A。转印辊24AM、24AC、24AY、24AK设置在带分别和感光鼓14M、14C、14Y、14K相对的位置附近。如图7所示,在与感光鼓14M、14C、14Y、14K相对的侧面上的纸张输送带20A的表面被设置成垂直地从底3下侧移到上侧。
接下来,将介绍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2的操作。
首先,感光鼓14M、14C、14Y、14K的表面被充电装置15M、15C、15Y、15K均匀充电,然后分别根据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图像被曝光装置17M、17C、17Y、17K曝光。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显影装置使品红色粉、青色粉、黄色粉和黑色粉粘附到形成于感光鼓14M、14C、14Y、14K表面的静电潜像上,从而形成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显影剂图像。
随着图像形成单元10进行的成像步骤,纸张进给单元40以预定时机进给纸张P。通过传送辊副70,从纸张进给单元40进给的纸张P被输送到分别形成于纸张输送通道72上的感光鼓14M、14C、14Y、14K与纸张输送带20A设有转印辊24AM、24AC、24AY、24AK的的部分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
纸张输送通道72是从纸张进给单元40的存储盘41进给的纸张P经压力接触部分传送到定影单元30的通道。伴随着根据纸张输送带20A的移动速度和感光鼓14M、14C、14Y、14K的位置产生的时间差形成各种彩色的色粉图像,然后再经转印以便互相重叠在纸张输送带20A上的纸张P上。
通过定影单元30把转印的色粉图像固定到纸张P上,然后纸张被卸到吐纸托盘50上。结果,四色图像形成了。
在图像分别形成在纸张P的两面的情况下,打印机按如下方式操作。当一面已经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被送到吐纸辊副61时,吐纸辊副61夹紧纸张P并向前转动,把纸张P向外面(吐纸托盘50)传送一次。当纸张P的大部分送到外面,纸张P的后端被吐纸传感器68检测到时,向前转动立即停止,活瓣门62切换传送方向以便纸张P能被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内。
然后,吐纸辊副61反向转动把纸张P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内。传送到翻转和输送通道63内的纸张P经翻转和传送辊副65、66、67被进一步传送到传送辊副70。
传送到传送辊副70的纸张P处于反转状态,经传送辊副70再次被传向位于感光鼓14与纸张输送带20A的设有转印辊24A的部分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色粉图像被转印到其背面,然后定影在上面。结果,图像分别形成在纸张P的两面。
彩色激光打印机2包括位于主单元机壳200(见图7)内的前盖210、框架220和框架230。翻转和输送通道64形成于前盖210和框架220之间,纸张输送通道72形成于框架220和框架230之间。当框架220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能装上和卸下的开口部分190以及纸张输送通道72被打开。
翻转和传送辊副的从动辊65a、66a、67a被前盖210支撑。翻转和传送辊副的驱动辊65b、66b、67b,纸张输送带20A,转印辊24AM、24AC、24AY、24AK,驱动辊21和从动辊22、23被框架220支撑。图像形成单元10,定影单元30和翻转和输送单元60的一部分被框架230支撑(见图7)。
前盖210和框架220可绕转动轴201摆动,以便由框架230可打开和可关闭地支撑。
通过参考实施例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机构,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彩色激光打印机2的打开和关闭机构是很容易构造的。因此,将结合图3介绍彩色激光打印机2的打开和关闭机构。
与前盖110内的布置相同,支撑轴111、锁杆112、弹簧113、手柄117、接合杆115、支撑轴114和弹簧116设置在前盖210的两个侧面(见图3)。
与框架120内的布置相同,手柄129、突起127、支撑轴124、接合杆125、弹簧126和突起128设置在框架220的两个侧面。与框架140内的布置相同,设有突起147和固定有支撑框架150(见图3)。
锁杆112支撑在前盖210的侧面以便分别绕支撑轴111摆动。在一端,锁杆112有一个钩部112a,该钩部112a可与设置于框架220侧面上的突起128接合和分离,锁杆112由附着在前盖210上的弹簧113分别沿着钩部112a与突起128相接合的方向推进。手柄117附接在锁杆112的另一端以便把两个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在钩部112a由弹簧113使其与突起128接合的状态下,当钩部112a的尖端与突起128接合时,以及当操作手柄117时,锁杆112可沿弹簧113的推进方向移动。
接合杆115支撑在前盖210的侧面以便分别绕支撑轴114摆动。在一端,接合杆115有一个接合爪115a,该接合爪115a可分别与设置于框架220侧面的突起127接合和分离。接合杆115由附着在框架210上的弹簧116分别沿着接合爪115a与突起127相接合的方向推进。
接合杆125支撑在框架220的侧面以便可分别绕支撑轴124摆动。在一端,接合杆125有一个接合爪125a,该接合爪125a可分别与设置于框架230侧面的突起147接合和分离。接合杆125由附着在框架220上的弹簧126分别沿着接合爪125a与突起147相接合的方向推进。
弹簧126的推进力大于弹簧116的推进力。
接下来,结合图3说明只打开前盖210的情况下的操作。
当前盖210和框架220处于关闭状态时,锁杆112的钩部112a与突起128接合,接合杆115的接合爪115a与突起127相接合,接合杆125的接合爪125a与突起147相接合。
当手柄117克服弹簧113的推进力沿着向下的方向摆动时,钩部112a与突起128之间的接合被取消。然后当沿着向前的方向(图3中向右(校注:原文向左,疑是笔误)的方向)拉动手柄117时,接合爪115a与突起12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为弹簧116的推进力小于弹簧126的推进力。因此,如图8A所示,只有打开前盖210时,翻转和输送通道64才打开。
在处于只打开前盖210的状态下,当设置于框架220侧面的手柄129沿着向前的方向(图3中向右(校注同上)的方向)被拉动时,接合爪125a与突起14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此,如图8B所示,框架220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能装上和卸下的开口部分190以及纸张输送通道72打开。
接下来,在前盖210和框架220被整体打开的情况下的操作将参考图3来说明。
在前盖210和框架220处于关闭状态下,当手柄117沿着向前的方向(图3中向右(校注同上)的方向)拉动时,前盖210与框架220接合在一起,因为锁杆112的钩部112a与突起128相接合,接合爪125a与突起147之间的接合被取消。因此,如图8B所示,前盖210和框架220被整体打开,用于使处理单元能装上和卸下的开口部分190以及纸张输送通道72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2中,从功能上讲,框架230和支撑框架150作为设备主单元,框架220作为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前盖210作为第二打开闭合构件。
从功能上讲,转印辊24A作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转印部件,吐纸辊副61和活瓣门62作为本发明的翻转部件。
从功能上讲,在本发明中,组成手柄117沿向下和向前的方向的一系列操作为第一操作;在本发明中,在前盖210和框架220整体打开的情况下,手柄117沿向前方向的操作为第二操作。
在这样构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2中,可以只打开前盖210以便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64;可以整体打开前盖210和框架220以便打开纸张输送通道72和开口部分190。
因此,当纸张P被堵塞在翻转和输送通道64中时,只通过打开前盖210不打开框架220就能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64,以便堵塞在翻转和输送通道64中的纸张P能够被去除。此外,当纸张P堵塞在纸张输送通道72中或处理单元要被装上或卸下时,通过整体打开框架220和前盖210就能打开纸张输送通道72和开口部分190。因此,纸张输送通道72和开口部分190能被轻松地打开。
在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然,实施本发明的模式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属于本发明技术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修改。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打印机包括中间转印构件、纸张输送通道及翻转和输送通道,以便打印机能够在纸张的两面打印。例如,这样的打印机可以包括一个中间转印构件和一个纸张输送通道,以便打印机能只在纸张的单面打印。在该情况下,如实施例2中使用两个打开闭合构件。
在实施例1中,通过沿方向B操作手柄可使前盖110和框架120简单地整体打开。或者,前盖110、框架120和框架130可以被构型成经操作被整体打开。打开闭合构件以及操作的组合不局限于上述的内容。
多个打开闭合构件可绕共同轴摆动。或者,打开闭合构件可有各自的摆动中心。
前盖110可以可摆动地设置在框架120上,框架120可以可摆动地设置在框架130上,以及前盖110和框架120可以可摆动地设置在框架130上。
在每个处理单元中,感光构件和显影装置互相成为一体。或者,感光构件和显影装置可形成为它们可单独地装上彩色激光打印机1和从彩色激光打印机1卸下。
尽管已经结合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许多等价替换、修改和变型在了解了本发明的原理后对于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相应地,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的实施例只用于解释说明而不是限制。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其有一个开口部分;
静电潜像载体,静电潜像形成于静电潜像载体上并通过显影剂显影,静电潜像载体可通过开口部分装上主框架或从主框架上卸下;
输送通道,用于输送在其上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
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其可打开和关闭地设置在主框架上,以便打开和关闭开口部分;及
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设置在相对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静电潜像载体相对的侧面,并可打开和关闭地设置在主框架上,以便打开和关闭输送通道;
其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及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互相整体打开和关闭;及
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和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静电潜像载体包括多个静电潜像,该多个静电潜像分别为各种彩色设置并垂直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可相对于主框架打开和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联接部件,其用于联接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以便使它们能整体打开和关闭;及
第一取消部件,其用于取消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经第一联接部件形成的联接,从而使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和关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其用于保持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关闭状态;
其中,当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的力沿打开方向施加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时,第一保持部件取消该关闭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持部件包括:
第一被接合构件,其设置在主框架和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的上,
第一接合构件,其设置在主框架和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的另上,当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与第一被接合构件接合,及
第一推进部件,其沿第一接合构件与第一被接合构件相接合的方向推进第一接合构件;及
第一推进部件被构型成当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的力沿打开的方向施加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第一被接合构件与第一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保持部件,其用于保持第二打开闭合构件的关闭状态;
其中,该第二保持部件被构型成当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一取消部件取消时,以及当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的力沿打开方向施加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该关闭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持部件包括:
第二被接合构件,其设置在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的上,
第二接合构件,其设置在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的另上,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与第二被接合构件接合,及
第二推进部件,其沿第二接合构件与第二被接合构件相接合的方向推进第二接合构件;及
第二推进部件被构型成当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接合被第一取消部件取消时,以及当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的力沿打开的方向施加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第二被接合构件与第二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包括用于主框架的覆盖构件,其有用于操作第一取消部件的操作部分;
执行在操作部分上的第一操作使第一取消部件取消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从而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把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从关闭状态设置到打开状态;及
执行操作部分上的第二操作使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被整体地从关闭状态设置到打开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翻转部件,其用于翻转记录介质,改变图像形成面,使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图像;
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其设置成和静电潜像载体相对,并把形成于静电潜像载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及
用于记录介质的翻转和输送通道;
其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和在打开状态下打开静电潜像载体与记录介质转印部件之间的开口部分和输送通道;及
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是用于主框架的覆盖构件,其在打开状态下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中间转印构件,其设置成和静电潜像载体相对;
中间转印部件,其用于把形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上;及
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其把中间转印构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其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中间转印构件和中间转印部件,并在打开状态下打开开口部分;及
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包括用于主框架的覆盖构件,其支撑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和在打开状态下打开中间转印构件与记录介质转印部件之间的输送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中间转印构件,其由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并设置成和静电潜像载体相对;
中间转印部件,其由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支撑并用于把形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上;
记录介质转印部件,其由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支撑并把中间转印构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翻转部件,其用于翻转记录介质改变图像形成面,使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图像;及
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其相对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设置在和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相对的一侧,并可打开和关闭地设置在主框架上,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的打开状态打开翻转和输送通道;
其中,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互相整体地打开和关闭;及
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和关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联接部件,其用于联接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以便使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互相整体地打开和关闭;及
第二取消部件,其用于取消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经第二联接部件形成的联接,从而使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打开和关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三保持部件,其用于保持第三打开闭合构件的关闭状态;
其中,第三保持部件被构型成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时,以及当大于或等于第三预定值的力沿打开的方向施加于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该关闭状态,第三预定值小于第二预定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保持部件包括:
第三被接合构件,其设置在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的上,
第三接合构件,其设置在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两者中的另上,当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与第三被接合构件接合,及
第三推进部件,其沿第三接合构件与第三被接合构件相接合的方向推进第三接合构件;及
第三推进部件被构型成当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被第二取消部件取消时,以及当大于或等于第三预定值的力沿打开方向施加于第三打开闭合构件时取消第三被接合构件与第三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第三打开闭合构件包括用于主框架的覆盖构件,其有用于操作第一取消部件和第二取消部件的操作部分;
执行操作部分上的第三操作使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从而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把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从关闭状态设置到打开状态;
执行操作部分上的第四操作使第二取消部件取消第一打开闭合构件与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之间的联接,从而可独立于第一打开闭合构件整体地把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从关闭状态设置到打开状态;及
执行操作部分上的第五操作使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三打开闭合构件被整体地从关闭状态设置到打开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纸张进给盒,其设置在低于静电潜像载体的水平上,并容纳记录介质;及
定影部件,其设置在高于静电潜像载体的水平上,并对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吐纸托盘,其用于容纳记录介质,定影部件把显影剂图像固定到每张记录介质上;
其中,纸张进给盒、静电潜像载体和吐纸托盘以垂直堆叠的方式设置。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其有开口部分;
静电潜像载体,其可通过该开口部分装上主框架或从主框架上卸下;
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其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框架上并设置于静电潜像载体的外面,以便打开和关闭该开口部分;
输送通道,用于通过其输送记录介质,并设置在第一打开闭合构件的外面;
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其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框架上并设置于输送通道的外面,以便打开和关闭输送通道;及
联接构件,其用于联接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以便第一打开闭合构件和第二打开闭合构件可整体地转动。
CNB2004100304484A 2003-03-20 2004-03-19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1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78102 2003-03-20
JP2003078102A JP3870919B2 (ja) 2003-03-20 2003-03-2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2641A true CN1532641A (zh) 2004-09-29
CN100456144C CN100456144C (zh) 2009-01-28

Family

ID=3329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2000603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45088Y (zh) 2003-03-20 2004-03-19 图像形成装置
CNB20041003044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144C (zh) 2003-03-20 2004-03-19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2000603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45088Y (zh) 2003-03-20 2004-03-1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6973279B2 (zh)
JP (1) JP3870919B2 (zh)
CN (2) CN2745088Y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4156C (zh) * 2005-08-25 2009-01-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0462851C (zh) * 2005-11-07 2009-02-18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单元收容许可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1114143B (zh) * 2006-07-26 2010-06-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可高精度关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885196B (zh) * 2005-06-23 2010-06-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8095039B2 (en) 2007-03-30 2012-01-1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opening and closing unit
CN104118756A (zh) * 2013-04-23 2014-10-2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堆叠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4444466A (zh) * 2013-09-20 2015-03-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44306A (zh) * 2015-04-06 2016-10-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3785A (zh) * 2015-08-27 2017-03-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797430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11465429B2 (en) 2020-03-26 2022-10-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12005720B2 (en) 2020-03-26 2024-06-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0919B2 (ja) * 2003-03-20 2007-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58390B2 (ja) * 2003-06-30 2008-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7162182B2 (en) * 2004-03-19 2007-01-0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do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US7448621B2 (en) * 2004-03-29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602005007143D1 (de) * 2004-10-19 2008-07-10 Seiko Epson Corp Datenverarbeitungsgerät mit einem Aufbau zum Führen von Aufzeichnungsmaterial
JP4737603B2 (ja) * 2004-10-20 2011-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3998B2 (ja) 2004-11-11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79514B1 (ko) 2005-01-21 2006-05-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트리지의 샤프트를 고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4865342B2 (ja) * 2005-03-25 2012-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77105B2 (ja) * 2005-06-13 2010-11-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34201A (ja) * 2005-07-29 2007-02-08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
JP4750506B2 (ja) 2005-08-11 2011-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74046B1 (ko) 2005-09-13 2011-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칼라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7084199A (ja) * 2005-09-20 2007-04-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349648B2 (en) * 2005-09-21 2008-03-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cur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module
US7460814B2 (en) * 2005-10-26 2008-12-02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device having an opening/closing cover
JP4832870B2 (ja) * 2005-11-30 2011-1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811103B2 (ja) * 2006-04-27 2011-11-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83353B2 (ja) * 2006-09-08 2012-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273593B1 (ko) * 2007-02-01 2013-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와 인쇄매체 이송방법
JP5134347B2 (ja) * 2007-12-04 2013-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8244B2 (ja) * 2008-01-31 2010-07-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US8121522B2 (en) * 2008-02-06 2012-02-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ransfer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725624B2 (ja) 2008-09-26 2011-07-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22735B (zh) * 2008-10-10 2011-05-04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阵式打印机
US8620183B2 (en) * 2008-10-16 2013-12-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72228B2 (en) * 2009-03-26 2012-05-08 Xerox Corporation Integrated module
JP5328504B2 (ja) * 2009-06-18 2013-10-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該搬送装置を組み込んだ画像形成装置
JP5434307B2 (ja) * 2009-07-01 2014-03-0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68356B2 (ja) * 2010-03-31 2012-07-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587038B2 (ja) * 2010-05-31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1197B2 (ja) * 2010-12-27 2014-08-2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結合分離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宇宙航行体
EP2481609A1 (en) * 2011-01-31 2012-08-01 Neopost Technologies An inserting system
US8594532B2 (en) * 2011-06-30 2013-11-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oor dampening device and system
JP5910015B2 (ja) * 2011-11-16 2016-04-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の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72999B2 (ja) * 2012-04-27 2017-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39243B2 (ja) * 2012-05-28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開閉部材のロック機構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176912B2 (ja) * 2012-10-10 2017-08-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39602A (ja) * 2013-01-21 2014-07-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7634B2 (ja) * 2013-03-19 2016-09-28 株式会社Pfu 媒体供給装置
US9323212B2 (en) 2014-01-31 2016-04-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penable inside and outside units
JP6303640B2 (ja) * 2014-03-13 2018-04-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48439A (ja) * 2014-08-27 2016-04-07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6209152B2 (ja) * 2014-10-15 2017-10-04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6468819B2 (ja) * 2014-11-28 2019-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65636B2 (ja) * 2014-12-08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70788B2 (ja) * 2015-08-06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5486B2 (ja) * 2015-09-24 2018-08-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86780B2 (ja) * 2015-09-24 2020-11-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材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351492B1 (en) * 2017-01-23 2023-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63858B2 (ja) * 2019-03-14 2023-04-2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459604B2 (ja) 2020-03-26 2024-04-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7459605B2 (ja) 2020-03-26 2024-04-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724B2 (ja) * 1987-10-01 1996-0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122841A (en) * 1988-08-18 1992-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162846A (en) * 1992-01-02 1992-11-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ver control mechanism
JPH063873A (ja) 1992-06-22 1994-01-14 Konica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H08179673A (ja) * 1994-12-26 1996-07-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11713B2 (ja) 1995-02-09 2004-03-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JPH09141972A (ja) * 1995-11-17 1997-06-03 Brother Ind Ltd 電子写真装置
US5839032A (en) * 1996-03-08 1998-11-1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electably controlled sheet discharge paths
JPH09325543A (ja) * 1996-05-31 1997-12-16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07439A (ja) 1997-05-02 1998-11-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175633B2 (ja) * 1997-05-06 2001-06-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608646B2 (ja) * 1997-07-18 2005-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用いられる中間転写ユニット
JP3451472B2 (ja) * 1998-02-24 2003-09-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4669B2 (ja) * 1998-07-14 2005-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KR100342983B1 (ko) * 1999-01-13 2002-07-05 이토가 미찌야 양면 유닛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0321843A (ja) 1999-05-07 2000-11-24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642B2 (ja) * 1999-08-31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09358A (ja) * 1999-10-08 2001-04-20 Toshiba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62761A (ja) * 2000-08-21 2002-02-28 Kyocera Corp 画像形成機
JP2002187324A (ja) * 2000-10-11 2002-07-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開閉部スイッチ機構
JP3748777B2 (ja) * 2001-02-01 2006-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4556A (ja) * 2001-09-14 2003-03-1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1296202A3 (en) * 2001-09-21 2003-06-1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uplex print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1316856A3 (en) * 2001-11-30 2003-09-17 Ricoh Company, Ltd. Vertical path sheet jam recovery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388992B1 (en) * 2001-12-06 2003-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function actuator of printer for both-sided printing
JP3634807B2 (ja) * 2002-02-20 2005-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819902B2 (en) * 2002-03-29 2004-1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developing devices
JP2004029211A (ja) * 2002-06-24 2004-01-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77799A (ja) * 2002-08-19 2004-03-1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174124B2 (en) * 2002-09-13 2007-02-06 Ricoh Company, Ltd. Tandem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image transfer belt and backup roller
JP3870919B2 (ja) * 2003-03-20 2007-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90790B2 (ja) * 2003-12-24 2010-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717455B2 (ja) * 2004-02-27 2011-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162182B2 (en) * 2004-03-19 2007-01-0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do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EP1657602B1 (en) * 2004-11-12 2012-04-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open-close doors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196B (zh) * 2005-06-23 2010-06-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00454156C (zh) * 2005-08-25 2009-01-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0462851C (zh) * 2005-11-07 2009-02-18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单元收容许可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1114143B (zh) * 2006-07-26 2010-06-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可高精度关门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095039B2 (en) 2007-03-30 2012-01-1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opening and closing unit
CN101276164B (zh) * 2007-03-30 2012-05-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8521064B2 (en) 2007-03-30 2013-08-27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opening and closing unit
CN104118756A (zh) * 2013-04-23 2014-10-2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堆叠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4444466A (zh) * 2013-09-20 2015-03-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44306A (zh) * 2015-04-06 2016-10-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3785A (zh) * 2015-08-27 2017-03-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3785B (zh) * 2015-08-27 2019-02-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797430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797430B (zh) * 2016-09-05 2020-12-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11465429B2 (en) 2020-03-26 2022-10-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738583B2 (en) 2020-03-26 2023-08-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12005720B2 (en) 2020-03-26 2024-06-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73279B2 (en) 2005-12-06
CN100456144C (zh) 2009-01-28
JP2004287017A (ja) 2004-10-14
US7596341B2 (en) 2009-09-29
CN2745088Y (zh) 2005-12-07
US20070154238A1 (en) 2007-07-05
US20050036804A1 (en) 2005-02-17
US7203448B2 (en) 2007-04-10
US20060039718A1 (en) 2006-02-23
JP3870919B2 (ja) 2007-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45088Y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0768C (zh) 显影盒及使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US792988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00645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7846C (zh) 显影盒
CN1122883C (zh) 显影盒
CN1591208A (zh)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JP41349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CN1310097C (zh) 成像系统
US8045888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75118A (zh) 成像装置
CN1621970A (zh) 处理盒、电摄影感光鼓的安装方法及该感光鼓的更换方法
US100388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electronics container designed to permit an overall efficient structure
JP20062356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88051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outer cover and a subsidiary cover
US10114332B2 (en)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1715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461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650613A1 (e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ed with an open and close unit
US8532527B2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08310054A (ja) 印字処理装置、多機能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単機能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26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688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900841A (zh) 用于打印摄影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JPH071792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68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668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