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7416C -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7416C
CN1237416C CNB011371021A CN01137102A CN1237416C CN 1237416 C CN1237416 C CN 1237416C CN B011371021 A CNB011371021 A CN B011371021A CN 01137102 A CN01137102 A CN 01137102A CN 1237416 C CN1237416 C CN 12374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hole
developing
flexible seals
hand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371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0748A (zh
Inventor
鸟羽真二郎
津田忠之
宫部滋夫
酒井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734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35034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515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5488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40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0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74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74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28Prevention of damage or soiling, e.g. mechanical abrasion
    • G03G21/1832Shielding members, shutter, e.g. light, heat shielding, prevention of toner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它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显影部件;显影剂框架,显影剂框架具有用于将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安装在显影剂框架上的连接件;支承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架;支承显影部件的显影框架,显影框架通过柔性密封件与显影剂框架活动连接,显影框架具有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该柔性密封件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与显影剂供应口和连接件孔相对,第二孔与该显影剂接收孔相对,柔性密封件在所述第一孔周围被粘在连接件上并且在第二孔周围被粘在显影框架上,柔性密封件由如此反折的片材构成,即第一孔和第二孔彼此相对,因折叠而彼此相对的片材表面的端部被粘在一起。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 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处理盒、一种连接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与显影剂保持框架的方法以及一种柔性密封件。
背景技术
在这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指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象的装置。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例子有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如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和文字处理器等。
成象盒是指一体地包括一个充电器、显影机构或清理机构、电子照相感光鼓并且被活动安装在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中的盒子。它也指一体地包括充电器、显影机构、清理机构、电子照相感光鼓中的至少一个并且被活动安装在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中的盒子以及一体地至少包括显影机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并且被活动装在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中的盒子。
随着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累积使用的增加,需要进行各种维修工作,例如更换感光鼓,用显影剂补充显影机构,更换显影剂,调节充电器,清理清理机构容器等。
因此,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法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采用了处理盒体系。根据处理盒体系,电子照相感光件、单个或多个作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显影机构被整装成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的形式。处理盒体系可以让使用者不依靠维修人员地维护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由此明显改善了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工作效率。因而,处理盒系统被广泛用于成像装置领域。
参见图33,传统的处理盒85包括一个显影单元和一个清理单元,它们通过连接销89彼此连接。显影单元包括一个显影剂容器83和一个色剂容器86,它们通过超声波焊被焊接到一起。显影剂容器83支承着象显影辊这样的显影部件。清理单元包括一个感光鼓11、一个充电辊12、一个清理刮刀14、清理剂容器87。此外,一对压簧82在压缩状态下被设置在清理剂容器87与显影剂容器83之间,它们保持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被压拢。
显影剂容器83和色剂容器86通过超声波焊、热焊、粘接剂等牢固相连。显影剂容器83和色剂容器86的牢固连接的接合部与清理剂容器87相连,它如此兼用作被拆下的色剂容器,即接合部可以相对清理剂容器87运动,换句话说,接合部可以绕连接销89转动。在感光鼓11外周面与显影辊18外周面之间设置了垫圈(未画出)以保持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之间的适当间隙量。换句话说,当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如此保持彼此压拢时,即它们绕连接连接销89轴线的线转动,垫圈保持了在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之间的适当间隙量。
目前,存在着为了延长处理盒更换间歇期或换句话说为了延长处理盒使用寿命而增大色剂容器(显影剂容器)和拆下的色剂容器的容量的趋势。
当利用任何传统技术增大色剂容器容量时,装在色剂容器中的显影剂(色剂)增加了,这导致了对垫圈所加的负载量的增大以及对显影辊18和感光鼓11所加负载量的增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这两个框架可以彼此相对移动地连接显影机构框架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的方法、一种包括可彼此相对移动的显影机构框架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的显影装置以及一种适用于使用该连接方法的柔性密封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如此连接显影机构框架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的方法,即施加在显影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负载不随显影剂数量而波动,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其中施加在显影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负载不随显影剂数量而波动的显影装置和处理盒以及一种适用于该连接方法的柔性密封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此连接显影机构框架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的方法,即施加在显影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负载即使在存放于显影剂保持框架中的显影剂数量增加时也不随显影剂数量而波动,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其中这两个框架可以彼此相对移动的显影装置和处理盒以及一种适用于该连接方法的柔性密封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此连接显影机构框架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的方法,即施加在显影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负载即使在显影剂容器的容量增大时也没有响应于显影剂数量地波动以及施加在显影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负载即使在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减少时也没有改变,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包括可利用所述连接方法连接它们的显影机构框架和显影剂保持框架的显影装置和处理盒以及一种适用于该连接方法的柔性密封件。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柔性片材的第一、第二孔相互对准地折叠柔性密封件并且因折叠而产生的这两半软片在边缘被粘结起来的显影装置和处理盒。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它包括: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鼓;一个用于显影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部件;一个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要被所述显影部件用于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的显影剂框架,所述显影剂框架配备了一个用于将容纳在该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一个安装在该显影剂框架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一个与所述显影剂供应口相对的连接件孔;一个支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架;一个支承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框架,所述显影框架通过一个柔性密封件与该显影剂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显影框架配备有一个用于接收经过该显影剂供应口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其中该柔性密封件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与显影剂供应口和连接件孔相对,第二孔与该显影剂接收孔相对,所述柔性密封件在所述第一孔周围被粘在连接件上并且在第二孔周围被粘在显影框架上,该柔性密封件由反折的片材构成,使得第一孔和第二孔彼此相对,因折叠而彼此相对的片材表面的端部被粘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动连接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的方法,其中显影框架支承着一个显影部件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所述显影剂框架配备有一个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以及一个用于把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供给该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方法包括:(a)在一个保持工具上保持一个具有一个粘接层和一个覆盖着该粘接层的可剥落件的柔性密封件的步骤,所述柔性密封件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b)从被保持在该保持工具上的柔性密封件上剥离该可剥落件的步骤;(c)在其可剥落件已被剥离的柔性密封件保持在该保持工具上时,相对一个连接件和显影剂框架来定位该柔性密封件,使得第一孔与连接件的一个孔彼此相对,而第二孔与显影剂接收孔彼此相对;(d)将柔性密封件的第一孔的周边部粘在连接件上并将第二孔的周边部粘在显影框架上的第一粘接步骤;(e)使柔性密封件脱离保持工具的步骤;(f)在柔性密封件位于内侧的情况下使显影剂框架与该连接件彼此相对的步骤;(g)将柔性密封件的相对表面的端部粘在一起的第二粘接步骤;(h)将连接件粘到显影剂框架上的第三粘接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活动连接一个显影剂框架和一个显影框架的柔性密封件,其中所述显影框架用于支承一个显影部件并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所述显影剂框架配备有一个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以及一个用于把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供给该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柔性密封件包括:(a)用于与一个被装到该显影剂框架上的连接件粘接在一起的第一粘接部;(b)用于与该显影框架粘接在一起的第二粘接部;(c)与该连接件的一个连接件孔相对的第一孔;(d)与显影剂接收孔相对的第二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它包括:一个把显影剂加到该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显影部件;一个支承该显影部件的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的显影框架;一个设有对应于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接收孔的一个开口的显影剂容器;用于以密封状态连接所述显影框架的孔与所述显影剂容器开口的柔性密封件,其中柔性密封件是通过折叠片材而产生的,它在允许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的同时将这两者之间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它包括一个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把显影剂加到该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显影部件、一个支承该显影部件的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孔的显影框架、一个设有对应于所述显影框架的孔的一个开口的显影剂容器、一个用于在所述孔和开口处将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密封的密封件,其中柔性密封件是通过折叠片材而产生的,它在允许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的同时将这两者之间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显影装置的密封件,所述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把显影剂加到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显影部件、一个支承该显影部件的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孔的显影框架、一个设有对应于所述显影框架的孔的一个开口的显影剂容器,所述密封件在开口处密封了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所述密封件是通过折叠粘合片材而形成的并且它在允许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的同时将这两者之间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当考虑以下结合附图地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垂直截面图。
图2是处理盒的垂直截面图。
图3是处理盒的主视图。
图4是处理盒的后视图。
图5是从处理盒在处理盒安装方向上的后端右上方斜看时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6是处理盒在处理盒安装方向上的后端右下方斜看时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7是处理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处理盒的示意后视图,其中侧盖被取掉了。
图9是处理盒的示意前视图,其中侧盖被取掉了。
图10是用于色剂容器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之间密封的密封片以及与密封片有关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11是用于色剂容器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之间密封的密封片以及与密封片有关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12是表示如何安放密封片的透视图。
图13是表示如何安放密封片的透视图。
图14是表示如何安放密封片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如何安放密封片的透视图。
图16是处理盒的分解透视图,它画出了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色剂容器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之间密封的密封片。
图17是处理盒的垂直截面图,它画出了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色剂容器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之间密封的密封片。
图18是显影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它画出了连接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的连接结构。
图19是显影装置局部的透视图。
图20是连接显影装置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的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连接显影装置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的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22是连接显影装置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的连接结构的后视图。
图23是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与侧盖的分解透视图,它画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24是驱动感光鼓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5是驱动搅拌件的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26是驱动搅拌件的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27是驱动处理盒的系统的曲线图。
图28是处理盒冷却机构的主视图。
图29是处理盒冷却机构的主视图。
图30是在图31的平面A-A内的带叶片齿轮的截面图。
图31是带叶片齿轮的透视图。
图32是在图31的平面B-B内的带叶片齿轮的透视图。
图33是传统处理盒一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34是处理盒局部的主视图,其中侧盖被取掉了。
图35(a)是连接件的后视透视图,图35(b)是连接件的前视透视图。
图36是处理盒的显影辊、显影辊轴承、与之相邻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7是在处理盒一纵向端上支撑显影辊、感光鼓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8是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透视图。
图39是成像装置的处理盒安装部的主视图。
图40是成像装置的主视图,它画出了处理盒被装入或从成像装置主组件中拆下来的方式。
图41是成像装置的主视图,它画出了处理盒被装入或从成像装置主组件中拆下来的方式。
图42是成像装置主组件的处理盒安装部的透视图。
图43(L)、43(M)、43(N)是表示处理盒被装入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的方式。
图44(H)、44(I)、44(J)是截面图,它们表示处理盒导向部、垂直运动杆、成像装置主组件的导轨之间的关系。
图45(P)、45(Q)、45(R)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把处理盒装入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的方式。
图46是垂直运动杆及处理盒的侧视图,它表示在处理盒安装部中的处理盒主要部分的位置。
图47是处理盒的平面图。
图48是处理盒的仰视图。
图4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密封片)的分解透视图,它画出了形成密封件的方法。
图50、51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密封件(片)的透视图以及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密封件(片)的侧视图,它画出了形成密封件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中,纵向指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并平行于记录介质表面的方向。处理盒的上、下表面是指必须正确安放在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的处理盒的顶面与底面。
(描述处理盒主组件与处理盒)
图2是在一个垂直于纵向的平面内的本发明处理盒的截面图,图1是在一个垂直于纵向的平面内的本发明成像装置的截面图。该处理盒包括一个电子照相感光件、多个作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件的成像机构。至于成像机构,设有给电子照相感光件的外周面充电的充电器、使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机构、除取留在电子照相感光件外周面上的显影剂的清理机构。
参见图2,在该实施例的处理盒15中,围绕电子照相感光鼓11设置了作为充电器的充电件12、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辊、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刮刀、作为清理机构的清理件14。这些部件一体地被外壳覆盖住,从而形成了一个活动安装在成像装置主组件27(以下称为装置主组件)中的处理盒15。充电件12是一个充电辊,它包括金属芯和一层卷绕在金属芯上的橡胶。橡胶层的电阻在电介质范围内。清理件14包括一把接触感光鼓11外周面以便在像转印后刮掉留在感光鼓11上的色剂的橡胶刮刀和一块固定橡胶刮刀的金属板。
参见图1,这个处理盒15被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C中以便成像。在成像工作中,通过送纸辊7而从安装在装置主组件底部的纸盒6中送出纸张S。与送纸S同步地,通过用曝光机构8有选择地让感光鼓11外周面曝光而形成了潜像。随后,存放在色剂容器16中的色剂被薄薄一层地由显影刮刀26涂到显影辊18的外周面上,同时对显影辊表面摩擦充电。接着,在显影辊18上的色剂根据潜像并通过对显影辊18施加偏电压而被转到感光鼓11外周面上。结果,在感光鼓11的外周面上形成了着色图象。这个着色图象通过对转印辊9施加偏电压而被转印到正在输送的记录介质纸张S上。随后,纸张S被送往定影装置10,在这里,着色图象被定影在纸张S上。随后,纸张S通过排纸辊1被排入在装置主组件顶部上的出纸部2。
另一方面,在图象转印后,通过清理件14除去留在感光鼓11上的色剂并且使这些色剂通过清理色剂移动件115被移入清理色剂箱5中。
(处理盒框架的结构)
图3-图9是表示处理盒框架结构的视图。图7是表示安装前的处理盒部件的视图。图3-图6是安装后的处理盒的视图。处理盒15包括三个框架:一个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它一体地支承感光鼓11、充电件12和清理件14;一个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它可以被称为显影框架),它一体地支承显影辊18、显影刮刀(在图7中没有画出来,在图2中画出来了,标为26);一个显影剂保持框架16,它构成了用于盛放显影剂(以下称为色剂)的显影剂容器16h。显影剂保持框架16配设有盖45,它被固定在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底部上并且将被称为底盖。此外,处理盒15包括一对端盖19、20,它们被一对一地固定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纵向端上。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由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支承。以后,支承感光鼓11的框架可以被称为鼓架。
如上所述,处理盒15具有底盖45,它被固定在处理盒15的这样一个位置上,即在把处理盒15安装到装置主组件27中后,所述位置低于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18以及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刮刀26。它构成了处理盒15外壁的一部分。就纵向来说的底盖45一端与端盖19相连,或者与就处理盒插入方向来说的处理盒15后端的端盖相连,底盖45的另一端与端盖20相连,或者与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端盖相连。
参见图3,后端盖19具有第二把手29,当操作人员把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组件27或从中拆下它时,操作人员握住这个把手。处理盒15沿平行于感光鼓11纵向的方向被装入装置主组件27或从中拆下来。确切地说,当处理盒15被装入装置主组件27时,它沿纵向被完全插入装置主组件27中,随后使其沉入装置主组件27中,而当从装置主组件27上拆下它时,先向上移动并随后沿纵向将其抽出。
后端盖19配设有孔19a,其轴线与支承感光鼓的杆的轴线重合的杆22a1通过该孔伸到外面。杆22a1是支承件22a的一部分,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通过该部分支承着感光鼓11的一个纵向端。当将处理盒15安装到装置主组件27中时,使其相对装置主组件27精确定位。确切地说,首先,处理盒15尽可能深地被直接插入装置主组件27中,随后,使其沉入装置主组件27中。当处理盒15被降低时,与鼓杆成一体的杆部(定位件)22a1插入装置主组件27的定位凹槽(以后说明)中。当把处理盒15插入装置主组件27中或从中抽出时,装置方组件27在导向部19g、20g上支撑着处理盒15。
参见图5,显影剂保持框架16配设有第一把手30,它在处理盒15的顶面上。在这里,处理盒15顶面是指在把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组件27中后朝上的处理盒15表面。第一把手30是一个当携带处理盒15时供操作人员抓握的把手。它折入在显影剂保持框架16顶面内的凹槽16e中。它通过其底部30a并使用销(未示出)地被平行于纵向地固定在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当使用第一把手30时,使其绕销转动到其相对处理盒15的顶面是竖直的位置上。
参见图2、5,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配设有一个曝光孔13,来自装置主组件27的曝光机构8并按照成像信息经过调制的光线通过该孔进入处理盒15地照射感光鼓11。
参见图4、7,前端盖20配设有第一孔20a和第二孔20e。在第一孔20a中,安装了第一连接器105a,它是用于从装置主组件27中接受在把处理盒装置主组件27后驱动感光鼓11转动的驱动力的第一驱动力接受部。作为驱动力接受部的第一连接器105a是图7所示凸缘11a的一体成型部分。凸缘11a被固定在感光鼓11的其中一个纵向端上。在第二孔20e中安装了作为第二驱动力接受部的第二连接器106a,它从装置主组件27中接受用于在将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组件27后驱动作为送出存放于显影剂保持框架16显影剂容器16h中的色剂的色剂运动件的搅拌件113、114、123的驱动力。
以下给出了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细节。
端盖19、20大到足以实际上完好地覆盖住处理盒15的纵向对应端(大到其尺寸和形状足以匹配于在垂直于纵向的平面内的处理盒的横截面)并且它们一对一地位于处理盒15纵向端上。端盖19、20分别横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纵向端并且被固定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由此将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16固定在一起。
端盖19、20的位置相对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是固定的,从而图7所示的孔19a、20a中心对准了由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支承的感光鼓11的轴线。在图7所示的后端盖19侧上,支承件22a被压入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孔13a中,小螺钉49穿过凸缘22a2并被拧入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中。支承件22a包括与凸缘22a2和与之成一体的杆22a1。杆22a1穿过孔13a并使杆22a1的一端滑入凸缘11b的中心孔内。凸缘11b不活动地被固定在感光鼓11的其中一个纵向端上。由于后端盖19相对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位置通过支承件22a的外伸杆22a1被固定。所以,相对感光鼓11精确地定位了后端盖19。定位部19b即尽可能远离感光鼓11的后端盖19的一个咬合部被嵌入定位部13b即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侧壁13c的其中一个孔中。通过这样的结构,防止了后端盖19绕感光鼓11轴线转动。后端盖19被固定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侧壁13c上,就是说,它被固定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在纵向上的其中一个端壁上。
显影剂保持框架16配设有圆柱形定位部16a、16b,它们位于侧壁16d上,即位于显影剂保持框架16在纵向上的其中一个端壁上。顶部16a、16b纵向突出。它们嵌入是后端盖19的孔的定位部19c、19d中。通过这种结构,定位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与后端盖16的相对定位是固定不变的。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后端盖16被相对固定住。另一个端盖或者说前端盖20按照与后端盖19相同的方式相对显影剂保持框架16、13精确地定位并且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就是说,通过被压入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中地被固定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上的支承件22b的杆如此被嵌入了前端盖20的孔20a中,即支承件22b的一部分伸出前端盖20外。支承件22(22a和22b)还起到了相对装置主组件27精确定位处理盒15的部件的作用。换句话说,支承件22是用于固定处理盒15位置的圆柱形件。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相对其它部件的位置是通过以下所述的方法被固定的。
(连接框架的方法)
处理盒架基本上包括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端盖19、20。
处理盒架在其永久装配前被暂时组装起来。在暂时组装处理盒架时,伸出到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外的杆22a1穿过后端盖19的孔19a,后端盖19的定位部(圆柱形咬合部)19b穿过了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侧壁定位孔13b,显影剂保持框架16端壁的定位部16a、16b穿过后端盖19的定位部(孔)19c、19d。在前端盖20侧上,前端盖20、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也按照与后端盖19侧一样的方式彼此相连。由于这些部件可以如上所述地被暂时组装起来,所以,容易在将它们永久固定安装在一起前搬运或安放它们。
为了将后端盖19固定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第一小螺钉28穿过定位部19c、19d地被拧入定位部16a、16b中。此外,另一个小螺钉28穿过后端盖19的孔19h地被拧入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咬合部13e的孔中。定位部19c、19d和孔19h是阶梯孔,其外侧的直径小。小孔部的直径足以让螺钉28穿过,但其直径小于定位部16a、16b和咬合部13e。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通过前端盖20而按照与通过后端盖19一样的方式被连接在一起。
顺便说一句,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可以通过端盖19、20利用树脂连接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端盖19、20、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配设有树脂流道,必须在形成端盖19、20、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时沿这些部件的连接边形成所述树脂流道。随后,熔融树脂从固定夹具的浇口中通过成型于浇口与树脂流道之间的树脂浇道被浇入树脂流道,这个固定夹具不同于被用于形成端盖19、20的夹具。使浇入的熔融树脂凝固于树脂流道中以便通过端盖19、20将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与显影剂保持框架16连接起来。在浇注熔融树脂前,暂时预先组装处理盒15并将其安放在被用于通过端盖19、20并利用树脂地连接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固定夹具中。
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分别配设有一个显影剂供应孔16c(图2)和一个显影剂接收孔17b,以便从显影剂保持框架中把色剂供给显影辊18。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中间夹有柔性密封件21(图7)地如此彼此相连,即上述孔17b、16c在林个框架16、17之间形成了通孔。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位置相对端盖19、20是固定的,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位置相对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是固定的。因此,必须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与显影剂保持框架16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因为这两个框架可能具有尺寸公差。当处理盒15被装入装置主组件27时,由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相对装置主组件27的处理盒安装部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处理盒15相对装置主组件27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布局,即使处理盒15的显影剂容量因增大了显影剂容器16h的尺寸而增大了,这种容量增加也不会不利地影响显影辊18,因为色剂施加在盖19、20和显影辊18上的负载由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支承。因而,没有出现不必要的负载施加在感光鼓11上的现象。结果,可以始终获得高品质图象。
(把柔性密封件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与显影剂保持框架上的方法)
在这个实施例中,处理盒15是如此构成的,即显影装置D与显影剂保持框架16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确切地说,柔性密封件21被折叠成两半,这两半密封件21彼此粘接,从而形成一个成膜盒形式的密封件,这个膜盒状密封件被粘到显影装置D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柔性密封件21在中间夹有作为连接件的垫板33的情况被连接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这个实施例的柔性密封件21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但是,柔性密封件21的厚度可以超过1毫米,只要将这样的材料选用作柔性密封件21材料就行,即当柔性密封件被折叠成膜盒形式时,所述材料不降低柔性密封件21的柔韧形。
接着,参见图10、11,描述连接柔性蜜蜂件21的方法。参见图10,柔性密封件21配设有第一、第二孔21e、21f。第一孔21e的尺寸等于或大于垫板33的孔33b。第二孔21f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
柔性密封件21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粘接部21k、21m粘接在垫板33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即孔22e、22f的周边(图10的阴影线部分)上,从而孔22e、22f对准了垫板33的孔33b以及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结果,柔性密封件21的第一孔21e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相连,由此形成了通孔,柔性密封件21的第一孔21f与垫板33的孔33b相连,从而如图11所示形成通孔。
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剂保持框架16、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垫板33及柔性密封件21通过热密封法、脉冲密封法等被热焊在一起。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粘接剂、胶带等被连接起来。
随后,参见图11,在被粘接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与垫板33上以后,柔性密封件21沿箭头所示方向进行折叠,从而显影剂接收孔17b和垫板33的孔33b彼此对准,而柔性密封件21夹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与垫板33之间。结果,柔性密封件21的形状就象是一个膜盒(或袋子)。随后,彼此面对的半个柔性密封件21通过其边缘(阴影线部分)彼此连接,从而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与垫板33形成了密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热焊法如热密封法或脉冲密封法、超声波焊接、粘接、胶带等。
随后,垫板33被固定在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在这种情况下,垫板33的一部分没有被粘接或焊接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从而显影剂密封件可以穿过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与垫板33之间。
在这个实施例中,垫板33通过部分33a进行焊接,这个部分对应于当不焊接显影剂密封件24时色剂密封件225所压的面积,这个部分33a是垫板33沿纵向的其中一个边缘,即沿宽度方向或沿垂直于纵向的方向延伸的其中一个边缘。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布局,换句话说,由于作为密封件的柔性密封件21通过折叠和焊接而形成了袋子或膜盒,阻止相互面对的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之间间隙变化的阻力特别小。此外,柔性密封件21夹在垫板33与之间使得垫板33如此固定成为可能,即它覆盖住了显影剂密封件24,并且可以如此将色剂密封件25固定在垫板33上,即保持显影剂密封件24的穿行间隙被密封住。结果,防止了色剂泄漏。
此外,与片状密封件直接被粘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的结构布局相比,设置垫板33可以简化焊接所需的焊接台的形状。
此外,设置垫板33可以利用柔性柔性密封件21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由此可以更简单地把柔性密封件21固定在显影显影剂保持框架16剂保持框架16上。
接着,说明将柔性密封件21连接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的另一个方法。
在这个例子中,柔性密封件21的厚度不起过0.1毫米。它是单层片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垫片上。把单层片材用作柔性密封件21材料可以让柔性密封件21更柔性。
参见图12,在这个例子中的柔性密封件21包括一个柔性层21a和一个比层21a更硬的垫片1b。层21a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双轴定向尼龙、热密封件、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烯烃树脂等构成。
随后,说明将柔性密封件21制成膜盒的方法。
参见图12,夹持柔性密封件21的夹具31设有许多用于吸持柔性密封件21的孔31a。这些孔31a与未画出的真空泵相连。柔性密封件21被夹具31夹住,层21a面对着孔31a,如图13所示。柔性密封件21可以通过给夹具31充电而被静电吸附到夹具31上。在柔性密封件21被夹具31夹住的情况下,垫片21b或柔性密封件21的第二层如图14所示地被剥离,而只在夹具31上留下层21a(实际密封件21)。
同样参见图12,夹具31设有一个用于脉冲密封的发热件32。随后,参见图15,在取掉垫片21b后,被家具31夹住的柔性密封件21的层21a被压到垫板33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随后,在柔性密封件21的层21a被压到垫板33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的情况下,电流暂时流过发热件32以便发热,随后,让柔性密封件21的层21a被冷却。结果,柔性密封件21的层21a与垫板33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焊接在一起。随后,停住真空泵并且提高夹具31地离开已与垫板33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焊接在一起的柔性密封件21的层21a。垫板33起到了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一部分的作用。换句话说,在实践中,垫板33的孔33b变成了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孔。
柔性密封件21(层21a)如此粘接在垫板33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即柔性密封件21的孔21e、21df的周边分别粘在垫板33孔33b的周边以及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的周边上。
结果,柔性密封件21(层21a)如图11所示地被焊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垫板33上。随后,沿图11箭头所示的方向折叠柔性密封件21,从而第一、第二孔21e、21f彼此相对。随后,彼此面对的半个柔性件21通过其边缘21d(阴影线部分)相连,从而形成了起到膜盒作用的袋子。柔性密封件21可以是如此折叠的,即所形成的袋子21将象是带多个皱纹的折叠波纹管。
在这个实施例中,酯膜被用作柔性密封件21层21a的材料。但是,可以使用热熔膜如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等。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实际的柔性密封件21或层21a是由单层膜构成的。因比,如果采用其中连续加热的热密封法,则柔性密封件21的层21a可以被焊接到加热部上。因此,柔性密封件21应该通过其中加热、冷却和夹持工序可以快速进行的脉冲密封法进行焊接。
此外,可以采用瞬时产生热的超声波焊或不牵涉到热的粘接剂、胶带等。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布局,即使柔性密封件21的层21a极薄,则它可以在由垫板支承地保持适当形状的同时被粘到目标区上,所述垫板在层21a被粘上后被除去。
顺便说一句,包括许多层的柔性密封件21可以代替其中实际的柔性密封层21a由单层膜构成的上述柔性件22。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的柔性密封件21的固定方法。
随后,垫板33被固定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在这个阶段内,垫板33的一部分没有被焊接或粘接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即没有被固定在显影剂保持框架上,从而显影剂密封件24可以穿过垫板33与显影剂保持框架16之间。
参见图7,在这个实施例中,焊接区域33a.而色剂压在显影剂密封件24上的区域没有进行焊接。
色剂密封件25是由毡或类似材料构成的弹性件。它是细长件并且沿垫板33的其中一个纵向端被固定在垫板33上并且沿垫板33宽度方向延伸。它被粘接在垫板33中的凹槽33c的底面上(图8)。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布局,即使彼此面对的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之间的间隙波动,随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移动而出现的阻力极小,因为柔性密封件21被折叠成袋子或膜盒状并且由很薄的柔性密封膜构成。
(用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与色剂保持框架之间的气密密封的密封件的另一个例子)
图16是处理盒的分解透视图,它画出了密封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6是图7的简化版本,除了图16的密封件不同于图7以外。
图17是在垂直于处理盒纵向的平面内的处理盒的截面图。
柔性件21i成板状并且由柔性材料如泡沫合成树脂(如泡沫聚氨酯)、硬度较低的橡胶、硅胶等构成。它设有一个在装上柔性件21i时对准了显影剂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以及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供应孔16c的孔21j。柔性件21i的孔21j的大小大约等于孔17b、16c。柔性件21i被粘到至少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显影剂保持6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中的一个上,除了对应于显影剂密封件24在从处理盒15中被抽出所穿过区域的部分。
在处理盒安装前的柔性件21i的厚度大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彼此面对表面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围绕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的部分17g以及围绕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供应孔16c的部分16f。
因此,在已经如图17所示地进行了组装的处理盒15中,柔性片21i分别受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彼此面对的表面17g、16f的挤压。随着柔性片21i受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起到了把显影辊18的垫圈18b压在感光鼓11上的力的作用。因此,希望尽可能小地提供柔性片21i的回弹性。
这种柔性片21i的实施可以不再需要参见先前的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密封方法所述的垫板33,并且柔性片21i比柔性密封件21更容易加装。
(显影剂密封件)
显影剂密封件从显影剂供应孔16c的一端伸向另一端以便密封孔16c,随后,它如图7所示地被反折对折起来。在加装显影剂密封件24之前,搅拌件113、114和123被组装成显影剂保持框架16。在加装了显影剂密封件24后,色剂通过色剂填充孔16g被填入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中。在填充后,色剂盖37被压入色剂填充孔16g中。
为了概括说明密封件,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与显影剂保持框架16通过柔性密封件21相连,它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垫板33相连。
柔性密封件21设有第一、第二孔21f、21e,当折叠柔性密封件21时,它们在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之间提供了一个通道或通孔。如此形成的通孔的一端通过垫板33孔33b地面对着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供应孔16c,通孔的另一端面对着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显影剂供应孔16c是一个存放于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存放部16h内的色剂通过其被送向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18的孔。显影剂接收孔17b是一个色剂在经过显影剂供应孔16c后被收入显影机构保持7的孔。柔性密封件21通过上述通孔一端的周边被粘到垫板33上并且通过通孔另一端的周边被粘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换句话说,第一孔21e或上述通孔的一端面对着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同孔21f的另一端通过垫板33孔33b面对着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供应孔16c。
在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与显影机构框架17被连接起来后,柔性密封件21成袋子形状,彼此面对的两个半柔性密封件21或袋子的一侧具有第一孔21f,另一半或袋子的另一侧具有第二孔21e。袋子一侧的第一孔21f通过垫板33孔33b面对着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供应孔16c,而袋子另一侧的第二孔21e面对着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显影剂供应孔16c是一个存放于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存放部16h内的色剂通过其被送向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18的孔。显影剂接收孔17b是一个色剂在经过显影剂供应孔16c后被收入显影机构保持7的孔。柔性密封件21通过上述袋子一侧的第一孔21f的周边被粘到被设置成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一部分的垫板33上,并且通过袋子另一侧的第二孔21e的周边被粘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
在柔性密封件21被粘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以后,它至少被折叠一次,其形状象是膜盒,膜盒的一端被粘到被设置成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一部分的垫板33上,其另一端被粘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
柔性密封件21由热密封件的弹性材料构成。
相反地,柔性片21i或不同类型的柔性密封件由泡沫聚氨酯、硬度较小的橡胶、硅胶等构成。
随后,参加图49、50,粗略地描述一种形成将柔性密封件121制成袋状件的方法。
参见图49,密封件121具有孔121c、121b,它们的尺寸分别与显影剂保持框架16的显影剂供应孔16c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显影剂接收孔17b大约相同或者大一些。
如图50、51所示,密封件121被粘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17和显影剂保持框架116上,随后,通过沿箭头所示方向折叠而将其制成膜盒(象袋子),从而框架116、117的孔彼此面对。在这个实施例中,密封件121被热焊到显影机构保持17与显影剂保持框架116上。但是,将密封件121焊接到框架117、116上的方法不一定局限于热焊。例如,可以使用超声波焊、粘接、胶带等。
随后,这两个通过折叠密封件121而产生的半密封件121在其边缘部121d(阴影线部分)上密封了接头部地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热焊、超声波焊、粘接剂或胶带用于密封接头。
顺便说一句,一种不同于上述方法的方法可以被用于把密封件121固定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16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17上。例如,密封件121先被固定到未示出的垫板上,随后,垫板利用螺钉被固定到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17上,或可以采用类似方法。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布局,换句话说,当密封件121被制成袋状膜盒时,即使显影剂保持框架116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17的彼此面对表面之间的间隙波动,因距离波动而出现的阻力也极小。此外,通过折叠单片材或密封件121而形成膜盒降低了生产成本。
顺便说一句,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剂保持框架116的显影剂供应孔116c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17的显影剂接收孔117c在中间只夹有密封件121的情况彼此相连。但是,当存在与生产有关的某种原因时,垫板等可以与密封件121组合地构成膜盒组件以便连接这两个框架。
如从上述说明中知道的,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用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孔与显影装置的显影剂保持框架孔连接以及用于完美地密封这两个框架之间的密封件是通过对折弹性片材并在边缘将如此产生的两个半弹性片粘接起来而形成的,这个密封件被用于密封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与显影剂保持框架之间,从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与显影剂保持框架的相对移动可以通过密封件抵消掉。因此,即使显影剂保持框架的容量明显增大了,施加在显影部件上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负载也不增加,此外,在显影剂保持框架中的显影剂的减少没有影响到图象。
(显影装置结构)
已经说明了一对拉簧36在拉伸状态下被安放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之间(图8)。以下是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结构。
随后,参见图18、19来说明显影装置结构。图18是在组装前的显影装置部件的透视图,图19是组装后的显影装置部件的透视图。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含有接构部件如与成像有关的显影辊18、显影刮刀26等。此时,只参见装置一侧或前端盖20侧地描述显影装置。但是,在另一侧或在后端盖10侧上的显影装置结构与在前端盖20侧一样。
显影刮刀26包括一个1毫米-2毫米厚的金属片26a和通过热焊、双面胶带等被固定在金属片26a上聚氨酯橡胶26b。在显影辊18外周面上的色剂量通过如此定位显影刮刀26来调节,即聚氨酯橡胶26b接触显影辊18的母面。在某些情况下,硅橡胶被用于显影刮刀26。参见图18,作为刮刀安装部的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平面17h设有带凹螺纹的孔17i。它还配设有更靠近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中心的定位咬合部(未示出)。显影刮刀26如此安放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即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定位咬合部(未示出)穿过金属片26a的孔26d。随后,一个小螺钉68穿过金属片26a的螺纹孔26c并且被拧入带凹螺纹的孔17i,从而将金属片26a牢固地安装到平面17h上。结果,聚氨酯橡胶26b边缘的定位是固定的,因而,由聚氨酯橡胶26b施加到显影辊18上的压力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换句话说,聚氨酯橡胶26b边缘距离显影辊18外周面和聚氨酯橡胶26b假想延伸向显影辊18的延伸部之间接触点的间距是设定不变的,从而决定了显影条件。为了增大显影刮刀26金属片26a的刚性并从而使聚氨酯橡胶26b在显影辊18纵向上均匀地接触显影辊18,金属片26a在平行于纵向的方向上被弯曲了约90度,从而产生了一个弯曲部26e。此外,金属片26a的长度足以在其被装入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后从该框架17的两端突出来,金属片26a的突出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固定以后所述的压力产生弹簧的孔26f。
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设有弹性密封件61,它被粘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以防止色剂泄漏。弹性密封件61的形状象沿水平笔画方向被拉长的字母U形,它沿显影剂接收孔17b的上边缘从一端延伸向另一端(第一笔直部17n)并从显影剂接收孔17b的短边顶点向下延伸预定距离(第二笔直部17p)。它由“MOLTPRENE”等制成。弹性密封件61的第一、第二笔直部61c、61a被粘到上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第一、第二笔直部17n、 17p上。弹性密封件61被夹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显影刮刀26之间,由此保持被压缩以防止色剂泄漏。弹性密封件61还设有耳垂状部分61b,它们沿纵向突出纵向端几毫米并且在精确定位未示出的磁密封件中发挥了作用。
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每个纵向端设有一个槽17k,它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半圆柱形表面171内并且其曲率匹配于显影辊18外周面的曲率。槽17k沿着垂直于纵向的显影剂接收孔17b边缘地从顶面延伸向半圆柱形表面171的底端。在槽17k中,磁密封件(未示出)被固定住以便通过磁密封件的磁力来防止色剂随显影辊18外周面而泄漏。
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下颚骨状部分设有薄弹性密封件(未示出),它如此被粘到下颚骨状部分上,即它与显影辊18的母线接触。
显影辊18是金属的如铝或不锈钢的圆柱件,其外径约为16毫米-20毫米,壁厚约为0.5毫米-1.0毫米。为了提高显影剂充电效率,显影辊18的外周面涂与碳或经过喷砂。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辊18外周面已经简单地涂有碳。
显影辊18的纵向端与套筒凸缘18a配合(示出了在其中一个纵向端上的那个凸缘),它是带阶梯部的圆柱形件并且由金属材料如率或不锈钢制成并且被压入显影辊18的端部内。套筒凸缘18a与显影辊18同轴并具有两个圆柱形部,即比较粗的第一圆柱形部18d和比第一圆柱形部细的第二圆柱形部18c。第一圆柱形部18d装配有一个用于调节显影辊18外周面与感光鼓11之间距离(以下称为SD间隙)的环形间距调节件18b(它可以被成为垫圈)。垫圈18b由绝缘材料如聚乙缩醛构成。垫圈18b的外径比显影辊18外径大SD间隙的两倍。第二圆柱形部18c被安装在显影辊轴承63中(这在图20中画出了,图20是在与图18或图19所示那侧相反的侧上的显影装置端盖20侧的放大透视图),以便精确地相对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定位显影辊18,同时转动地支承显影辊18。第二圆柱形部18c的端部已经被压平而产生了所谓的双D横截面。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显影辊齿轮62套装在圆柱形部18c上,通过这个压平部18e防止了它绕圆柱形部18c转动。显影辊齿轮62被螺旋鼓齿轮(未示出)驱动,它被固定在感光鼓11的其中一个纵向端上并且驱动显影辊18。显影辊齿轮62的齿在把显影辊18推向显影装置中心的方向上扭转。在显影辊18中,设置了用于将色剂吸附到显影辊18外周面上的圆柱形磁铁(图18未示出,以后将说明)。
显影辊轴承63是实质上成平面状的部件,它的厚度约为2毫米-5毫米且由光滑度更高的含树脂材料构成。它具有大致位于平面部63g中心的圆柱形支承部63a。圆柱形支承部63a的内径为8毫米-15毫米。在这个支承部63a中,允许显影辊18抓地安装着套筒凸缘18a的第二圆柱形部分18c,而第二圆柱形部分18c的外周面在支承部63a的孔壁上滑动。平面部63g设有咬合部63c,它们大致平行于支承部63a轴线突起,以便相对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精确地定位显影辊轴承63。咬合部63c被分成同轴的三部分即底部、部分63d或中央部和部分63e或端部。咬合部63c的部分63d和63e被用于精确定位磁密封件。此外,平面部63g设有螺纹孔63b以便利用小螺钉64等将显影辊轴衬63牢固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确切地说,显影辊轴承63的咬合部63c嵌入沿纵向设置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端壁上的未示出孔中,显影辊轴承63的咬合部63f嵌入了该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端壁的且具有细长形横截面的另一个未示出孔中,从而显影辊轴承63的平面部63g平坦地接触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上述端壁。随后,使小螺钉64穿过显影辊轴承63的对应螺纹孔并被拧入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未示出的对应凹螺纹孔中。利用这样的结构布局,显影刮刀26和显影辊18相对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被精确定位,从而确保了始终输出高质量的图象。
在某些情况下,很光滑的且相当贵的物质(如聚亚苯基硫化物或聚酰胺)可以被用作显影辊轴承63的支承部63a材料,以允许套筒凸缘18a顺利转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显影辊轴承63的成本可以通过将显影辊轴承63分成实际支撑显影古辊18的衬套部和壳部而降低。因为只有衬套部或体积较小的部分需要很光滑的材料,而壳部或显影辊轴承63的主组件可以由比较便宜的材料如高密聚苯乙烯等构尾
在显影辊18中安装了一个将色剂吸附到显影辊18外周面上的磁铁(未示出)。
在上述说明中,从显影辊18驱动侧的角度描述了显影装置。以下,将从显影辊18的未驱动侧角度来说明显影装置。
(支承显影装置的结构)
以下,参见图7、20、21、22、23来说明显影装置的支承结构。图20是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支承显影装置前的在驱动侧的显影装置的透视图。图21是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支承显影装置后的在驱动侧的显影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在取掉端盖时的在驱动侧的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3是在端盖被安装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上之前的在非驱动侧的显影器件保持框架和端盖的透视图。
如上所述,为了输出具有最佳质量的图象,必须在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之间保持最佳的SD间隙(在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之间间隙)。为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辊18通过施加最佳压力(以下称为D压力)地被压到感光鼓11上,以保持SD间隙(图2)。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个最佳的D压力值在驱动侧和非驱动侧约为500克-2000克。如果D压力(垫圈与感光鼓11之间的接触压力)不超过上述数值范围,SD间隙会因振动等扩大,出现了图象缺陷如不希望有的白点等。如果D压力不小于上述数值范围,则垫圈18b回被D压力压瘪,从而让SD间隙缩小。此外,随着时间推移,垫圈18b可能因施加在垫圈18b的内表面和外周面上负载而被切削,或者垫圈出现了类似损伤,从饿无法保持最佳的SD间隙值。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以下结构来保持最佳的SD间隙值。以后,将根据驱动侧和非驱动侧而分别说明显影装置的支承(保持SD间隙的方法)。
参见图20、21、22,在驱动侧上,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包括显影辊、显影刮刀等的显影装置)和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是如此相对定位的,即位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臂部17c端部内的悬置孔17d对准了清理机构保持3的支承孔13e,一个平行销66被插入悬置孔17d和支承孔13e中。结果,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和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被连接起来,从而它们能够绕平行销66如此相对转动,即显影辊18的轴线移向感光鼓11的轴线。参见图22,利用这样的结构布局,显影辊18在驱动侧被压到感光鼓11上压力值是三个力的合量,即在感光鼓11凸缘121a齿轮部11a1与显影辊齿轮62的齿轮部62b之间工作压力F1(沿作用齿横线方向施加在齿轮部11a1、62b之间的节距部上的负载)、由拉伸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与显影装置之间的拉簧36的回弹性产生的力F2以及因显影装置自重而施加在显影装置重力中心上的力F3。换句话说,接部布局是这样的,即这三个力作用在使显影装置绕平行销GG(转动中心)逆时针转动的方向上,从而显影辊18被压到感光鼓11上。此外,如此设计结构布局,即连接感光鼓11与垫圈18b之间接触点与转动中心(66)的线相对F1作用横线构成的角度变小,例如约为5度。这是因为以下原因,即,工作压力F1因扭矩波动而波动,工作压力F1波动导致了D压力波动。因此,上述结构布局被设计成防止D压力波动。此外,由显影装置自重产生的力F3是稳定的,因为结构布局使显影装置负载没有如上所述地施加在显影装置上。此外,拉簧36是如后所述地定位支承的,从而没有浪费弹簧回弹性。因此,力F2是稳定的。因而,在驱动侧的D压力D1的数值保持不变。
参见图20,拉簧36的线径约为0.5毫米-1.0毫米。它的端部具有被用来固定的钩部36a、36b。至于拉簧36的材料,可以使用弹性材料如SUS、钢琴线、磷铜等。其中一个钩部如钩36a通过成型于显影刮刀26金属片26a上的孔26g而被固定住,另一个钩36b吊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杆形弹簧座13d上。显影刮刀26的孔26g位于金属片26a的部分内,它突出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外。它的宽度为2毫米-5毫米并且长4毫米-8毫米。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弹簧座13d位于感光鼓11的附近并且粗2毫米-5毫米。它是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一体部分。孔26g和弹簧座13d是如此定位的,即连接显影刮刀金属片26a的孔26g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弹簧座13d的连线大致垂直于连接孔26g与转动中心(66)的连线。拉簧36被钩挂在显影刮刀26上,而不需要给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设置例如突出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外的杆状弹簧安装部。因此,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纵向端面形状简化了,这又可以更轻松地形成将柔性密封件21固定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夹具,从而改善了组装效率。此外,把拉簧36固定到显影刮刀26上意味着将拉簧36固定在弹性模量高的金属件上,从而消除了因弹簧固定部随拉簧36的回弹性而变形等造成的D压力降低的问题。顺便说一句,当作为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一体部分地设置弹簧固定部如咬合部时,这样的弹簧固定部必须大到足以防止D压力因其变形而降低。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不必配设有这样的弹簧固定部或咬合部,因此,有助于缩小尺寸。
接着,参见图23,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非驱动侧上,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配设有连接件17e,它突出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外,其轴线对准了显影辊18的轴线。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是如此构成的,即这个连接件17e被压向感光鼓11的中心。连接件17e作为连接件一体部分地具有用于支承显影辊18非驱动端的轴承。
接着,描述在非驱动侧保持D压力的结构。参见图7、23,一个连接件17e被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非驱动端上。其轴线对准了显影辊18的轴线。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是如此构成的,即这个连接件17e被压向感光鼓11。连接件17e被拧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参见图23,它被插入后端盖19的槽19e(它在这个实施例中是细长孔,其纵轴线约平行于连接显影辊18和感光鼓11轴线的连线)中,从而能够在连接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轴线的方向上动。在槽19e中,弹性件67设置在与感光鼓11相反的那侧上,连接件17e在感光鼓11侧被如此嵌入槽19e中,即它夹住连接件并通过挤压部67a压迫连接件17e。弹性件67是螺旋压簧,其线径约为0.5毫米-1.0毫这个弹簧的回弹性产生了将显影辊18的非驱动端压在感光鼓11上的压力D2。换句话说,只由螺旋压簧的弹性决定了压力量D2,因此,它是稳定的。槽19e也起到了定位槽的作用,它扮演了调节显影辊18移动方向的角色。如从后端盖19内侧看地,槽19e在外侧比较窄,这防止了挤压部67a向外与槽19e错开。
挤压部67a的平面67b接触弹性件67。平面67b垂直于弹性件67施加压力的方向。在挤压部67a平面所在部相反侧的挤压部67a表面是平面,它接触连接件17e的平面部17e1。平面部17e1是弹性件67压力的施加部位。
(连接件说明)
接着,参见图24-图26说明连接件的结构。
参见图24,第一连接器105a、即通过其接收处理盒15驱动力的连接件具有横截面大致成三角形的突起105a1。确切地说,突起105a1成沿其转动方向而绕其轴线扭曲的三角柱形。第一连接器103即在装置主组件侧的连接器具有横截面大约成三角形的孔103a并且它在第一连接器103转动的方向上绕其轴线扭曲,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布局,由于在装置主组件侧上的第一连接器103在在处理盒侧的第一连接器105a与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配合后而转动,所以,这两个连接器103、105a如此转动,即突起105a1的边缘同时接触孔103a的对应壁。结果,在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的轴线与在处理盒侧的连接器105a的轴线相互对准,因而,顺利地传递驱动力。
如上所述,第一连接器105a和主体第一连接器103分别是突起和孔,哀痛们成扭曲三角柱形,因此,当它们彼此配合地转动时,在轴向拉拢它们的方向上产生了推力。
参见图25、26,在成像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具有一个具有两个通过压平圆柱形部分而形成的平行平面的部分,一个平面具有一对接触区104a,另一平面具有一对接触区104b。换句话说,每个平面的两端在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构成了接触区。另一方面,具有两个平行平面的部分的每一端具有两个不同的接触区即接触区104a、104b。在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具有一个孔106d,一对三角形凸肋如此位于孔壁上,即这对三角形凸肋相对孔106d的轴线是对称的并且沿孔106d的轴向延伸。每个凸肋的侧面相互垂直并且分别具有接触区106e、106f。
参见图25,当在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沿箭头E所示方向转动时,即当它沿通过未示出的自动密封开启机构打开显影剂密封件24的方向转动时,在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的接触区104a接触在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的三角形凸肋的接触区106e并将动力传递给在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
为了缩小在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的外周面104d与在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的孔106d的孔壁之间的间隙g1,改变孔106d壁的形状以便相对孔106d轴线地改变孔壁上两个相对点之间的距离,从而给孔106d壁配设了一对大约平行于侧面106f的表面106g。
在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的外周面具有圆柱形弯曲部,弯曲部的轴线与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的轴线重合。参见图26,当完成打开显影剂密封件24的驱动时,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逆转。结果,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的接触区104b接触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的第二连接器106a的接触区106f并驱动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并将动力传递给色剂搅拌件113、114、123等。在这段期间内,就其半径方向而言,在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与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之间保持间隙g2。在这个实施例中,间隙g2的尺寸约为2毫米。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布局,在打开显影剂密封件24时,感光鼓11没有被驱动,在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与在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彼此对准随后,在显影剂密封件24被打开后,换句话说,在成像期间内,与感光鼓11相连的第一连接器105a和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保持相互对准。在这个期间内,如果在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与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它们将动力传递给色剂搅拌件113、114、123等)碰巧没有对准,则它们无法再对准,就是说,它们保持未对准状态,但继续传递动力,换句换说,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与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被制成不干扰处理盒侧的第一连接器105a和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的对准。
(驱动系统说明)
图27是该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系列的系统图。该图所用的标号只被用于该图中。例如,这张图中的显影套筒齿轮107b对应于实际结构中的显影辊齿轮62(图7、20)。
设置在装置主组件27上的且用于驱动处理盒15的动力源101、102如电动机分别具有连接器103、104。在处理盒15安装在装置主组件27中时,连接器103、104、动力源101、102在处理盒侧分别与随输入齿轮105b、106b转动的连接器105a、106a相连。连接器106a由轴承20e支承。连接器105a与齿轮105b是齿轮凸缘105的一体部分,它们在中间安放了轴承22b的情况下由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支承。由于驱动色剂搅拌件的装置设有独立于驱动感光鼓11的动力源101的动力源102,所以,电动机102的转速可以通过设置控制机构而改变,以便调节驱动色剂搅拌件驱动装置的速度。
控制机构121能够根据象处理盒15已形成的累积复印件数、处理盒15内的色剂量、驱动处理盒15搅拌件所需的扭矩等反映处理盒15状况的参数来接通或关闭动力源102或者改变驱动速度。
通过设置独立于感光鼓11动力源101的动力源102,即使在能够高速印刷的显影装置主组件27中的显影辊18和感光鼓11的速度增大时,搅拌速度也能通过保持动力源102驱动速度不变而保持不变,换句话说,通过独立于用于驱动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的动力源101地设定动力源102的驱动速度来保持不变。动力源102可以被省掉。在这样的情况下,驱动搅拌装置的动力在搅拌装置与动力源101之间设置变速器而来源于动力源101,从而可以通过根据装置主组件27工作方式来改变动力源101驱动搅拌装置的驱动速度而为搅拌件调节出最佳速度。
接着,描述处理盒侧的驱动装置。
直接与静电潜像显影有关的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设有齿轮凸缘105、107,它们分别被固定在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的端部上。齿轮凸缘105、107包括齿轮105b、107b,它们分别与齿轮凸缘105、107成一体。支承凸缘119、120被固定在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的其它端部上。感光鼓11、齿轮凸缘105、支承凸缘119构成了感光鼓单元,显影辊18、齿轮凸缘107和支承凸缘构成了显影辊单元。齿轮105b和套筒齿轮107b相互啮合。
当在装置主组件27侧的动力源101驱动连接器103转动时,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转动。感光鼓单元由支承件22a、22b转动支承。配设有外径粗于显影辊18的且与显影辊18同轴的成对垫圈18b的显影辊18在把垫圈18b压在感光鼓11外周面上的同时转动。因此,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在保持其外周面之间的最佳间隙的同时转动。支承件22a、22b是设置在处理盒15的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壁上的孔的孔壁,或者是被固定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上的部件(图7)。凸缘105、119颈部分别嵌在支承件22a、22b中。
在搅拌装置的驱动装置系列中,动力被传递给与惰齿轮126啮合的惰齿轮108,惰齿轮126与输入齿轮106b啮合,并且动力被传递给被固定在轴108a上的惰齿轮129,惰齿轮108被固定在所述轴上。随后,动力被传递给与惰齿轮129啮合的惰齿轮128。惰齿轮128是阶梯齿轮,其小径部128a与搅拌齿轮109、127啮合以便给搅拌件113、114传递动力。输入齿轮106b的轴线不必对准搅拌件114的轴线。因此,输入齿轮106b必须定位的范围比较宽。在处理盒15中的上述齿轮都能由处理盒15的框架转动支承。
惰齿轮108的轴108a与传动杆122成一体,或者与其对准地与之相连。传动杆122在就纵向而言与处理盒15相反的那一侧与惰齿轮124相连并且通过与惰齿轮110a啮合的搅拌齿轮125把动力传给搅拌件123。传动杆122和搅拌件113、114和123由显影剂保持框架16转动支承。
因此,当输入齿轮106b转动时,搅拌件114、113、123和传动杆122也转动,这是因为这些部件的颈部由配设于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上的轴承转动支承。
参见图24,在装置主组件27侧,成扭曲三角柱形的鼓凸缘105连接器103的突起105a1插入成扭曲三角柱形的孔103a中,当连接器103被驱动时,在将突起105a1拉入孔103a的方向上产生了推力,连接器103、105a彼此对准。因此,当驱动连接器103时,处理盒15在纵向上相对装置主组件27的位置被确定了。连接器104的突起与连接器106a的孔被制成就径向而言在突起和孔壁之间产生一定间隙,以便在连接器104与连接器106a之间产生一定的错位。因而,连接器104、106a之间连接没有影响在鼓凸远方侧上的第一连接器105a的定位(图25、26)。为了控制处理盒15转动,前端盖20的第二导向部20g设有突起(以下描述),突起的位置由装置主组件27确定。换句话说,精确地形成了在动力被传给感光鼓11以便形成潜像的那一侧的连接器以及直接影响成像的潜像显影用显影辊18,从而处理盒15且确切地说是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相对装置主组件27通过连接器的对准功能而被精确定位。但是,粗略地形成了在动力被传给搅拌装置的那一侧的连接器,从而它们只为了传递动力而相互配合。
在起到废色剂箱5作用的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中,设置了用于输送从感光鼓11上除下来的色剂的羽毛状废色剂去除件115。非色剂去除件115由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转动支承。肺色剂去除件115的杆由配设于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上的轴承支承。动力输入齿轮112被固定在废色剂去除件115的一端上,所述齿轮通过惰齿轮111c、111b、111a、125、110a与齿轮相连。在传动杆122的端部上,在与固定齿轮108或动力输入齿轮那一端相反的那侧上,换句话说,在非驱动侧上,安装着齿轮124或动力输出齿轮。惰齿轮111a、111b、111c由后端盖19转动支承,其轴由配设于后端盖19上的轴承支承。当传动杆122转动时,废色剂去除件115通过传动杆122的转动而转动。一对一地支承惰齿轮111a、111b、111c的轴是不转动轴并且是后端盖19的一体成型部分。
可以用阶梯齿轮代替惰齿轮111c,从而阶梯齿轮的大径部与情齿轮111b啮合,其小径部与废色剂去除件112配合。
如上所述,处理盒15主要包括两个驱动装置系列,即用于驱动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的驱动装置系列和用于驱动搅拌件和废色剂去除件的驱动装置系列。在装置主组件27侧,动力源分头驱动这两个驱动装置系列。
驱动装置系列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即废色剂去除件115由来自色剂容器16的相反侧即与来自与动力传给搅拌件113或114的一侧相反的那侧的动力来驱动,或者在中间设置专用齿轮系列的情况通过来自动力输入齿轮106、109、127及惰齿轮108、128之一的动力来驱动。
图28、29是典型的齿轮系列的视图,所述齿轮系列设置在感光鼓11附近。图28是其侧盖被除去的处理盒15的侧视图,图29是由双点划线表示其侧盖轮廓的处理盒15的侧视图。在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中,用于输送回收废色剂的废色剂去除件115设置在废色剂箱5中。为了让废色剂去除件115由感光鼓11来驱动,驱动速度有时必须显著降低。但是,当如此设计结构布局时,即由显影剂保持框架16中的色剂搅拌件114来驱动废色剂去除件115,不用显著减速。从而可以更容易给废色剂去除件115提供适当的驱动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齿轮111b、111c设置于感光鼓11附近并且在显影剂保持框架16和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外面(图28)。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感光鼓11附近的温度升高,后端盖19设有通气道19f(图19),它位于感光鼓11的附近。但是,用于冷却处理盒15内部的通气道19f被齿轮系列的齿轮111b、111c阻断。因此,给齿轮111b、111c开槽34a、34b,所述槽是按照形成轴向流动扇面以便通过通气道19f强制吸气或排气的方式切削成的。
随后,参见图30、31、32来说明冷却空气通道的结构。图31是齿轮111c的透视图,齿轮111b与齿轮111c一样,除了齿盘旋方向和通气道盘旋方向不同外。因此,只参照齿轮111c来描述冷却空气通道的结构。图32是在图31的B-B平面内的齿轮111c透视图,图30是在图31的A-A平面内的齿轮111c的截面图。
齿轮111c是带轮圈111c2、轮毂111c1和毂盘111c3的螺旋齿轮。毂盘111c3具有许多径向延伸的并均匀分布在周向上的槽缝34a。在毂盘111c3表面与后端盖19内面19i之间有间隙。因此,连后端盖19内外侧的后端盖19通气道19f通过间隙46与槽缝34a相连。齿轮111c由轴19G转动支承,所述轴从后端盖19的内表面起沿纵向向内凸兵器穿过了轮毂111c1的中心孔。轴19G装配有未示出的挡圈以防止齿轮111c在轴19G的轴向上移动。轮圈111c2的侧面111c4被设置成尽可能靠近后端盖19的内面19i,从而使经过表面19i、111c4间的空气量尽可能少。顺便说一句,为了使经过表面19i、111c4间的空气量尽可能少,可以杂乱地设计这些表面的形状以便形成迷宫。
槽缝34a被设置成使它们在齿轮111c径向上与通气道19f对准。
参见图32,在相邻两个槽缝34a间的毂盘111c3部构成了螺旋扇形叶片34g。为了提高齿轮111c的鼓风效率,每条槽缝34a最好具有空气动态学形状,以便赋予螺旋扇形叶片34g以轴流风扇的风扇叶片的空气动态形状。但是,由于齿轮111c的转速比较低。所以叶片34g可以简单地倾斜。当在毂盘111c3中如上所述地切制出槽缝34a时,在就轮圈111c2径向而言的轮圈111c2内侧形成了叶轮。
参见图31、32,当齿轮111c沿箭头34c所示方向转动时,空气轴向流动并且如图30的箭头34d所示地进入间隙34。随后,空气从间隙46中流向通气道19f并且通过后端盖19的通气道19f被排出处理盒15。
由于间隙46是被定位成无论其转动位置如何都同时面对所有槽缝34a,从而所有风扇叶片34g有助于产生气流。
如果每个风扇叶片34g的表面34f的倾斜方向反过来,则气流方向也反过来将成像装置周围的空气送入处理盒15,即使齿轮111c的转向保持不变。考虑到部件定位以及通气道的整体结构,风扇叶片34g在冷却最有效的方向上倾斜。
使螺旋齿轮111c每个齿34e的盘旋方向匹配于每个风扇叶片34g盘旋的方向使得在齿轮111c轴向上由螺旋齿部和齿轮111c的轴向风扇部产生气流的方向一样,并且这在用树脂制成齿轮111c成型模具时是有利的。当如此设计结构布局时,即齿轮111c的齿34e和风扇叶片34g就齿轮111c的轴向而言在同一个方向上产生气流,应该在轮圈111c2侧面和后端盖19内表面之间产生间隙以便气流通过,如果要给鼓风机配备外壳,则应该设置一个其形状符合齿轮111c外周面但除了齿轮111c与其对应件啮合的区域外的盖子。
由于叶片作为齿轮111c的一部分地通过形成具有斜面24f的上述多个风扇叶片34g地切制出多条槽缝34a设置而成叶轮,并且齿轮111b、111c在成像时转动,所以,处理盒15内的空气且尤其是在充电部和清理刮刀附近的升温空气不受阻碍地被排出,由定影装置等产生的热量被带走。顺便说一句,成像装置主组件27设有通风装置(未示出)如通风口,装置主组件27内的空气通过该通风口自然地或使用风扇而被迫地与大气置换。
(显影器件保持框架的结构)
接着,参见图7、9和图34-38来说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的结构。图9是在前端盖20侧的处理盒15的侧视图,所述前端盖20被取掉了。图4是在后端盖19侧的处理盒15的侧视图,除局部外,后端盖19被取掉了。图36是表示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端部在后端盖侧是如何相对后端盖19定位的分解透视图。
在中间设置了起到显影辊轴承租用的成对连接件17e的情况下,包括显影辊18、安放在显影辊18内的圆柱形磁铁23的显影辊单元由显影机构保持7转动支承。连接件17e使用小螺钉41(图2)地被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它相对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被精确定位。此外,显影刮刀26(图26)和未示出的磁密封件被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
磁铁23一端由显影辊18内表面转动支承,另一端由起到显影辊轴承作用的连接件17e不可转动地支承,从而在其和显影辊之间保持一个预定间隙。电能通过设置在显影辊18内的未示出电触点被传给显影辊18。环绕显影辊18地安装了成对垫圈18b(图37)以便保持显影辊18与感光鼓11之间的间隙不变。
(显影辊和磁铁的支承结构)
接着,参见图35-图37来说明显影辊18和磁铁23的支承结构。图35是起到了显影辊轴承作用的连接件17e的外部透视图,图36是处理盒15连接件17e及其左右的分解透视图。图37是处理盒15的垂直局剖视图。
显影辊18是金属的如铝或不锈钢制的圆柱形件。它的外径约为16毫米-20毫米并且壁厚约为0.5毫米-1.0毫米。为了改善吸附色剂性能,显影辊18的外周面涂有碳或者经过喷砂处理(在这个实施例中,它简单地涂有碳)。显影辊18的非驱动端设有孔18f,套筒凸缘18j被压入该孔中以便被固定到显影辊18上
参见图36,套筒凸缘18j是由金属材料如铝或不锈钢制成的空心圆柱形件。它是阶梯凸缘并且通过被压入在显影辊18端部上的孔内而被固定在显影辊18的一端上。它具有被压入显影辊18端部中的部分18j1,它通过将部分18j1压入显影辊18而被固定在显影辊18上。套筒凸缘18j还具有凸缘18j3和小径部18j2,它们就显影辊18轴向而言位于部分18j1的外侧。凸缘18j3的直径大约等于显影辊18的直径。小径部18j2的外径小于部分18j1。用于调节感光鼓11与显影辊18之间距离的垫圈18b被套装在套筒凸缘18j的小径部18j2上。此外,套筒凸缘18j配设有一个颈部18j4它在小径部18j2的外侧并且其直径小于小径部18j2的直径。
此外,套筒凸缘18j配设有一个通孔18j5,它与颈部18j4同轴。磁铁23的端部穿过通孔18j5,从而在中间设置连接件17e的情况下,相对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精确地定位磁铁23。
参见图36,磁铁23包括大径部23a或中心部和支承部23b、23c或端部。大径部23a装在显影辊18中,大径部23a被磁化,从而在大径部23a的周面上露出了多个磁极。通常,其中一个磁极大致在感光鼓11的对面,其它磁极朝着最佳方向。磁极总数是四。为了在显影辊18外周面上保持磁力不变,磁铁23的大径部23a的外表面与显影辊18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为了保持这个距离不变,磁铁23支承部23c由连接件17e支承。此外,为了保持磁极在周向上精确定位,磁铁23支承部23c设有D切口部23c1,它们调节磁铁23在周向上的定位。磁铁23的另一个支承部23b由在另一个套筒凸缘18a(图7、18)中的磁性滚珠轴承(未表示)支承。
连接件17e是树脂的并且具有约2毫米-5毫米厚的凸缘部17e4和外径约为8毫米-15毫米的突起17e2。突起17e2嵌入后端盖19的槽19e中。突起17e2的外周面具有平面部17e1,它将在处理盒15组装后大致垂直于连接显影辊18轴线与感光鼓11轴线的连线。平面部17e1是通过上述挤压件67a承受由弹性件67即上述压簧产生的压力的表面并且它确保了显影辊18始终被压向感光鼓11。这种结构布局确保了显影辊18始终被压向感光鼓11而没有浪费由压簧弹性产生的压力,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显影辊18外周面与感光鼓11外周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以便始终产生高品质的图象。
连接件17e的凸缘部17e4作为支承部地具有圆柱形第一孔17e3,它位于与带突起17e2表面相反的表面内。孔17e3的轴线与突起17e2外周面的轴线重合,孔17e3的直径大约为8毫米-15毫米。套筒凸缘18j的颈部18j4可转动地且允许显影辊18顺利转动地嵌在孔17e3中。显影辊18在转动方向上相对感光鼓11的位置只通过连接件17e、后端盖19的组合来精确确定,换句话说,只通过连接件17e、后端盖19就组合决定了显影辊18是如何精确地相对感光鼓11平行定位的。确切地说,即使感光鼓11的轴线与显影辊18的轴线在平行于图37图面的平面内保持相互平行,它们可以在垂直于图37图面的平面内相交,因此,感光鼓11外周面与显影辊18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纵向上变得不均匀并且显影位置在周向上是可变的。但是,上述结构布局消除了这样的可能性。
此外,连接件17e3作为定位孔地设有第二孔17e5,它在孔17e3的内侧并且具有D形横截面。孔17e5的轴线与突起17e2的轴线重合。磁铁23的D切口部231嵌入孔17e5中,从而在其周向上精确定位磁铁23。换句话说,磁铁23与显影辊18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是通过单个部件或连接件17e而精确确定的,因此,易于确保磁铁23和显影辊18彼此相对地精确定位。
如上所述,磁铁23需要如此定位,即磁铁23的四个磁极之一大约在感光鼓23的对面。由于磁铁23相对感光鼓11的位置只由连接件17e与后端盖19的组合决定,所以,也容易确保磁铁23相对感光鼓11被精确定位。
参见图35,连接件17e的凸缘部17e4设有成对的螺纹孔17e6,它们起到了定位孔的作用并且彼此分开足够远。如图35所示,连接件17e相对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精确定位并且使用小螺钉41(图23)地被牢固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结果,显影刮刀26、磁密封件等被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的部件与其位置由连接件17e固定的磁铁23和显影辊18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确定了下来。
为了按照装配顺序重复说明上述部件,参见图36、37,首先,套筒凸缘18j的圆柱形部18j1被压入孔18f即在显影辊18一端上的孔中,以便牢固地将套筒凸缘18j固定在显影辊18上.随后,将磁铁23插入显影辊18中并且装上另一个套筒凸缘18a和磁性滚珠轴承(未示出),从而完成了显影辊单元。
随后,把成对的垫圈18b套装在套筒凸缘18j的小径部18j2上并且逐个地将套筒凸缘18a的第二圆柱形部18c和显影辊齿轮62(图7、18)套装在套筒凸缘18a的平面部18e上。接着,在中间设置了连接件17e的情况下,将上述部件组合安装到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随后,由围绕后端盖19平面67b的突起(未示出)地安装弹性件67或压簧形成的组件安装在后端盖19的槽19e中。接着,已经被牢固地固定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上的连接件17e突起17e2被插入后端盖19的槽19e中。当突起17e2被插入槽19e时,挤压件67a被克服弹性件67弹力地向内压(图37的状态)。
如图37所示,在中间设置连接件17e的情况下,显影辊18的位置和磁铁的位置由后端盖19确定,承受压力的表面也设置在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侧上。磁铁23的D切口部23c1相对磁极的相位是随机的。但如果磁铁23磁极是如此定位的,即当D切口部23c1被插入连接件17e的第二孔17e5时,D切口部23c1的平面变得垂直于连接感光鼓11轴线与显影辊18主县的平面,则连接件17e的第二孔17e5和突起17e2可以是同轴的并且横截面形状相似,从而能够各部件处理装置提高效率。
如果如上所述地赋予一些部件以多功能,则这可以降低部件数量,结果,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便宜的处理盒。此外,只利用少量部件来确定如感光鼓11、显影辊18、磁铁23这样的与成像密切相关的主要部件的位置可以提高这些主要部件相互定位的精确度,从而改善并稳定图象质量。
连接件17e作为支承部地具有第一孔17e3,显影辊18通过所述孔受到转动支承。因此,象PPS或PA这样的光滑度出众的物质有时被用作连接件17e的材料。这样的物质比较贵,因此,使用这样的物质导致了成本提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将连接件17e分割成两个独立件来解决,即作为实际支承件的衬套39和具有其中嵌装衬套39的孔17e3a的主组件17ea。通过这样的结构,需要昂贵材料的部件体积可以小,可以将比较便宜的材料如HIPS等用作连接件17e主体17ea的材料,从而可以降低成本。此外,改进衬套形状可以使连接件17e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成为一体(所要做的只是在装配时斜插入显影辊等)。在连接件17e与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成为一体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取消小螺钉等部件,也可以进一步减少部件数和装配步骤数。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上述处理盒15重约4公斤,且长约460毫米、宽约300毫米、高约110毫米。
(将处理盒装入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的方式)
参见图43(L),装置主组件27的前面设有一扇双叶铰接门60。当门60如图43(M)所示地打开时,如图40所示地出了通过其装入处理盒15的开口100a。可以通过这个开口100a看到处理盒安装部71。
如通过该开口100a看到的那样,处理盒安装部71配备有属于装置主体侧的导轨72、第一导槽73a、第二导槽73b和一个平面导向部73c(导槽73a、73b和平面导向部73c将合起来称为导向机构73)。这些导向部被固定在装置主组件27上并且延伸于装置主体27的从前到后的方向上。导向部72位于开口100a的左上角,导向机构73位于开口100a的右下角。导向机构72是笔直的槽并且大致平行于感光鼓11。它成半圆柱形并且在上侧开口,其内表面起到了导向面的作用。第一、第二导槽73a、73b平行于装置主体侧的导轨72。
参见图44,导轨72没有到达处理盒安装部的最深端部。导向机构73从开口100a起向内延伸并到达了处理盒安装部壁52的圆柱形部53。从开口100a观察,壁52位于处理盒安装部的最深的端部。圆柱形部53具有安置成圆柱形的孔53a。孔53a大致平行于感光鼓11并且当从装置主组件27上方看时对准了导向机构。但是,圆柱形部53的孔53a的轴线比半圆柱形导轨73的轴线高。在导向机构功能的说明中给出了这种位置关系。
处理盒安装部71设有垂直运动杆78即用于升降处理盒15的活动件,它位于处理盒安装部71的最伸端部的左上方。垂直运动杆78被固定在由装置主组件27的前端板100b和后端板52支承的轴74上。轴74内突地超过端板100b,一个外杆77的底部被牢固地固定在向前突出到端板100b外的轴74部上。轴74水平定位并且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因此,垂直运动杆78可以通过外杆77垂直移动。垂直运动杆78设有一个凸轮槽78a,它挡住了处理盒15的配合部20n(以下将说明)。
在装置主组件侧上的上述第一连接器103和第二连接器104从装置主组件27的处理盒安装部的伸端板52起突入处理盒安装部71或处理盒安装空间中。
紧接在处理盒安装部71下方的空间构成了输送纸张S的通道。在处理盒安装空间71中,一一对应于转印辊9两端地设置了一对支柱,所述辊位于送纸通道内。每个支柱具有一个定位凹槽75a。在定位凹槽75a中(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位于后侧),嵌装着用于支承处理盒15感光鼓11的支承件22a的杆22a1。杆22a1的轴线与感光鼓11的轴线重合。因此,感光鼓11的非驱动端相对装置主组件27精确地定位。在定位凹槽75b中,嵌装着围绕处理盒侧的第一连接器105a的且其轴线与第一连接器105a重合的支承件22b。支承件22b是圆柱形件并且起到了定位件的作用。在支承件22b嵌在定位凹槽75b中的情况下,支承件22b的轴线即感光鼓11的轴线大致对准了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的轴线。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的轴线与支承件22b轴线之间的错位大约为100微米-1毫米。当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转动时,处理盒侧的第一连接器105a对准了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结果,感光鼓11在其轴线对准了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的轴线的情况下转动。因而,当感光鼓11转动时,起到定位件功能的支承件22b没有保持不弯曲地定位于在处理盒安装部伸内端上的定位凹槽75b中。换句话说,它保持浮动状态。随后,描述在处理盒侧的处理盒安装方式。
参见图5,处理盒15配备有第一导向部15a,它位于处理盒15内端左上角上并且由在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来引导。第一导向部15a的形状成其长边部向下。长边部具有一个圆柱形弯曲部,它的形状大致与感光鼓11的形状相符。第一导向部15a的长边部前在导轨72的半圆柱形槽内。处理盒15只设有一个第一导向部15a,它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位于处理盒15的前端上。第一导向部15a具有大致平行于处理盒架顶面的水平部15a-1以及向下伸离水平部15a-1的垂直部15a-2。垂直部15a-2的底边由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来引导。
参见图6,处理盒15配备有第二导向部20g,它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位于处理盒15前端的右下角上,即就垂直于处理盒插入方向的方向而言,它位于上述第一导向部15a的最远端。第二导向部20g具有是前端盖20一体部的支承部20g2以及象圆柱形突台这样的实际上成圆柱形的突起20g1,它大致平行于感光鼓11地突出到支承部20g2外。突起20g1的底部和支承部20g2的底部具有相同的圆柱形曲率,从而形成了连续表面。突起20g1的直径是这样的,即它允许突起20g1松弛地嵌在圆柱形部53的孔53a中。第二导向部20g是前端盖20的一体部分。
同样参见图6,处理盒15配备有第一导向部15a,它就处理盒15被插入装置主组件27中的方向而言位于处理盒15前端的左上角上。第一导向部15a向左突出到处理盒15外并且斜向下弯曲。第一导向部15a的纵边成半圆柱形形状。处理盒15设有圆销形配合件20n,它就处理盒15被插入装置主组件27中的方向而言位于处理盒15前端的左上角上并且沿处理盒插入方向延伸地比上述第一导向部15a的底部略靠上。配合件20n是前端盖20的一体部分并且在处理盒插入方向上超过了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处理盒15的前端是处理盒15的这样一个端部,即它将在处理盒15被插入装置主组件27时位于前端上。处理盒15的顶面将在处理盒15被插入装置主组件27时朝上。第一导向部15a包括两个部分:前端盖20的一体部分和清理机构保持框架13的一体部分。此外,处理盒15配备了第二导向部20g,它就处理盒15被插入装置主组件27中的方向而言位于处理盒15前端的右上角上。第二导向部20g2具有突起20g1,所述突起20g1具有在突起20g1底侧上的斜面20g3。此外,处理盒15配备有第三导向部19g,它就处理盒15被插入装置主组件27中的方向而言位于处理盒15后端的右下角上。第三导向部19g比处理盒15底面略微靠下。第三导向部19g的轴线与第二导向部20g的突起20g1的轴线重合并且平行于感光鼓11的轴线。第三导向件19g是后端盖19的一体部分。
为了将处理盒15插入成像装置主组件27中,首先,如图43(M)所示地打开位于处理盒装置主组件27前面的门(这就纵向而言对应于感光鼓11的非驱动端)。随后,操作人员用一手抓住在处理盒15顶面上的第一把手并用另一只手抓住在处理盒15后端上的第二把手地抬高处理盒15并通过开口100a将其插入处理盒安装部71中。随后,参见图40,处理盒15的第一导向部15a压在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上,处理盒15的第二导向部20g嵌在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二导槽73b中。随后,在平行于感光鼓11纵向的方向上,直接将处理盒15推入(向着图40图面的背面;图43(M)、43(N)的箭头所示方向)成像装置主组件27中。
用于在沿平行于电子照相感光鼓11的方向上在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移动处理盒15时支承处理盒15第一导向部15a、且在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没有完全通到处理盒15的前端,从而在固定导轨72前段与处理盒安装部71的前壁之间产生了一个中断部72a。因此,当第一导向部15a在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上向内滑行时,它到达了中断部72a并从固定导轨72端部超过中断部72a,如图44(H)所示。随后,参见图44(I),在第一导向部15a脱离固定导轨72前,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上的配合件20n滑入垂直运动杆78的凸轮槽78a中。随后,参见图44(I)、44(J),当处理盒15被继续推入处理盒安装部71时,第一导向部15a脱离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结果,处理盒15的局部由垂直运动杆78支承,处理盒15的配合件20n由垂直运动杆78支承。
在处理盒15的第一导向部15a压在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上的同时,在处理盒15前端右下角上的第二导向部20g压在导向机构73上。随后,当处理盒15被继续推入处理盒安装部71中时,第二导向部20g滑行于导向机构73上地内移,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后端的右下角上的第三导向部19g插入第二导槽73b中,随后,第二导向部20g的突起20g1到达圆柱形部53。第三导向部19g设有斜面19g1,它位于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前端上,如图6所示,因而,第三导向部19g顺利地进入第二导槽73b中。结果,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后部的右下角在处理盒安装部71内由第二导槽73b支承,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左上角的第一导向部15a由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支承。当处理盒15继续被插入时,在处理盒前端右下角上的突起20g1被插入圆柱形部53的孔53a中,同时,配合件20b插入垂直运动杆78的凸轮槽78a中。由于圆柱形部53的孔53a的轴线比突起20g1的轴线高,而突起20g1由第一导槽73a引导,所以处理盒15的右前侧随着配合件20n插入孔53a而抬起。突起20g1的底侧具有位于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前端上的斜面20g3,如图6所示,因此,突起20g1顺利地滑入圆柱形部53的孔53中。
就在突起20g1嵌入圆柱形部53的孔53以及配合件20n插入垂直运动杆78的凸轮槽78a之后,第一导向部15a就在中断部72a的上面,第三导向部19g压在第二导向槽73b中,换句话说,处理盒15支承在三点上。
当外杆77处于图40所示的位置上时,它未示出的槽卡住。当使外杆77沿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时,舟74随着外杆77转动,从而造成内杆78或垂直运动杆在降低凸轮槽78a的方向上转动。结果,处理盒15的配合件侧降低了,处理盒15绕在圆柱形部53的孔53中的突起20g1转动并且第三导向部19g由第二导槽73b支承,配合件20n在其中移动地压在凸轮槽78a中,直到起定位件功能的支承件22a、22b分别嵌入装置主组件28的定位凹槽75a、75b中为止。当外杆变77成水平状态时(图41),把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组件27的安装工作就结束了。
此时,参见图46来说明通过垂直运动杆78降低处理盒15的方式。
就在处理盒15通过开口100a被一直插入处理盒安装部71之后,处理盒15处于上位置(H)(在图46中由参考标记15(H)所示的处理盒轮廓表示)。在上位置(H)上,处理盒15(H)由垂直运动杆78和配合件20n支承并且由圆柱形部53以及在圆柱形部53的孔53中的突起20g1支承。此外,处理盒15(H)由第二导槽73b和第三导向部19g支承。
当垂直运动杆78的凸轮槽78a降低时,配合件20n也降低。在这个下降过程中,处理盒15绕彼此重合的突起20g1轴线和第三导向部19g轴线转动,配合件20n因处理盒自重而在凸轮槽78a底部78b上下降滑向轴74。当处理盒15配合件侧处于其下降的中点时,配合件20n的轴线位于连接第三导向部19g轴线和轴74的轴线的平面内,配合件20n在配合件20n活动范围内最接近轴74。凸轮槽78a底部的截面形状是这样的,即当配合件20n从垂直运动杆78处于位置78(H)(由参考标记78(H)所示的垂直运动杆轮廓所示)上时的位置开始降低时,配合件20n的轴线保持在连接配合件20n轴线与轴74的轴线的平面内。当垂直运动杆78的凸轮槽78侧继续降低时,配合件20n在凸轮槽78a底部78b上滑动地离开轴74。在配合件20n到达具有圆柱形曲率并与底部78b的右端相连的凸轮槽78a外壁78c前,处理盒15的支承件22a、22b嵌入位凹槽75a、75b中。随后,配合件20n保持静止不动。当垂直运动杆78的凸轮槽78a侧继续降低时,具有圆柱形曲率的凸轮槽78a外壁78c不接触配合件20n地移动,凸轮槽78a的开口部78d来到了配合件20n的位置。凸轮槽78a内、外壁78c、78e的圆柱形弯曲部的轴线与轴74的轴线重合。凸轮槽78a内、外壁78c、78e之间的距离大于配合件20n的直径。内、外壁78c、78e之间的空间向上敞开,从而形成开口78d。
当一直将处理盒15插入处理盒安装部71中时,作为动力接收件的处理盒侧的第一、第二连接器105a、106a分别与作为传动件的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第二连接器103、104相连,尽管它们有时无法相互连接。即便它们无法相互连接,当装置主组件侧的连接器被驱动时,它们前进并且暂时与处理盒侧的连接件相配合,这是因为装置主组件侧的连接器始终保持受上述弹性件的弹力压迫。
当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和处理盒侧的第一连接器105a被未示出的装置主组件27的动力源驱动时,它们相互对准,换句话说,它们的轴线相互对准。结果,感光鼓11与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对准,处理盒侧的连接器106a的轴线为对准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的轴线而移动的句里是这样的,即它使处理盒15的饿支承件22b从支承件22b已定卡在槽76b中的位置起移动了大约100微米-1毫米。当处理盒15被驱动时,定位凹槽75b、圆柱形部53以及与处理盒侧的第一连接器105a配合的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一连接器103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后侧支承处理盒。如上所述,即便装置主组件侧的第二连接器104的轴线没有对准处理盒侧的第二连接器106a的轴线,动力也毫无问题地进行传递。
在降低后,处理盒15定位在处理盒安装部71中,它在装置主组件侧由定位凹槽75a、圆柱形部53的孔53a、定位凹槽75b支承。
换句话说,处理盒15的定位件(杆部22a1和支承件22b)在装置主组件侧保持卡在定位凹槽75a、75b中,处理盒15的突起20g1保持卡在孔53a中。
当处于图41所示状态的外杆77沿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时,轴74同方向转动,这造成垂直运动杆78上移。当垂直运动杆78上移时,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右上角的配合件被凸轮槽78a抬起。结果,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右上角的突起20g1在装置主组件27的圆柱形部53中转动,从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后端看的处理盒15左侧被抬了起来,杆22a1略微上移地离开定位凹槽75a,支承件22b略微上移地离开定位凹槽75b,在九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后端的右下角上的第三导向部19g降低并且由第二导槽73b支承。在这个状态下,即当处理盒15突起20g1由圆柱形部53支承并且处理盒15的第三导向部19g由第三导槽73b支承时,处理盒15绕突起20g1的轴线和第三导向部19g的圆柱形底端的轴线转动,这造成配合件20n上移。结果,实现了图40所示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前端的左上角上的且在上述处理盒15转动过程中经过中断部72a而上移的第一导向部15a处于它可以顺利地滑动到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上的位置上。在图40所示的状态下,处理盒15可以通过用一手抓住第二把手29地被拉向装置主组件的前侧,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左上角上的配合件20n滑动一端短距离地进入凸轮槽78a即挡住配合件78a的部分,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前端的右下角上的突起20g1沿离开圆柱形部53的方向移动。在处理盒取出操作的这一时刻,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左上角上的第一导向部15a已经经过中断部72a地上移了。因此,当处理盒15被抽向装置主组件前侧时,当第一导向部15a完全压在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上以后,在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左上角上的销形配合件20n脱离凸轮槽78a。大约与此同时地,在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处理盒15前端的右下角上的突起20g1脱离了圆柱形部53,在当从装置主组件前侧看时的处理盒15右侧的第二、第三导向部19g、20g压在第一、第二导槽73a、73b中。当处理盒15被继续拉向装置主组件侧27时,第一导向部15a在装置主组件侧的固定导轨72上滑动,第二、第三导向部19g、20g在导向机构73上滑动。最终,第三导向部19g在其通过开口100a离开处理盒安装部71时脱离导向机构73。随后,当在用第二把手29支承处理盒15的情况下继续把处理盒15拉向装置主组件27时,第一导向部15a移向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装置主组件侧固定导轨72的后端,第二导向部20g移向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装置主组件侧固定导向机构73b的后端。在这个状态下,处理盒15可以通过开口100a被直接拉出处理盒安装部71。当处理盒15通过开口110a被抽出时,第一、第二导向部15a、20g分别脱离了就处理盒插入方向而言的装置主组件侧固定导向机构72、73b的后端地移向装置主组件27的前端。
装置主组件侧的导向机构可以配备许多中断部,处理盒侧可以配备许多导向部。例如,图4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和成像装置主组件的平面图,它示出了处理盒被安装到装置主组件中的方式。在图45中,中断部72b位于固定导轨72的前端与后端之间,从而在处理盒15后端上的导向部15b对准了中断部72b,而第一导向部15a同时对准了中断部72a。
由于如此设计结构布局,即处理盒15如上所述地被装入装置主组件27或从中拆除,而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同时穿过成像装置,换句话说,同时施加动力来驱动感光鼓11顺时针转动,所以,嵌在圆柱形部53中的突起20g1防止了处理盒15转动,因而,处理盒15保持适当姿势。换句话说,处理盒15在被装入装置主组件27或从中拆除时绕其轴线转动的部件也起到了防止处理盒15在使纸张通过装置主组件27时转动的部件的作用。因此,部件作为处理盒15所绕转动支点地更稳定。
根据本发明,将处理盒装入成像装置中所要做的就是水平地将处理盒推入处理盒装置主组件中并且使一根杆移动到预定位置上。换句话说,直接将处理盒装入装置主组件中的工作就是操作人员必须直接手拿处理盒的工作。因此,即使处理盒重量因成像装置尺寸增大而加重了,也能轻松地摆弄处理盒。
此外,可以拖操作一根杆来精确定位处理盒。因而,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处理盒定位精度。
此外,可以简单地通过在操作一根杆后把处理盒拉向成像装置前侧而从成像装置中取出处理盒。因此,甚至可以从成像装置上轻松地拆下大型处理盒。
此外,从下面支承处理盒的第一、第二导槽离感光鼓足够远地定位于显影剂保持框架的底部上。因此,感光鼓轴线沿一条实际垂直的圆柱铣工内曲线延伸。此外,处理盒的销形配合件被插入垂直运动杆所配设的凸轮槽中。换句话说,垂直移动处理盒的机构结构简单,压在垂直移动处理盒的机构上的处理盒重量直接施加在处理盒控制杆(外杆77)上,而没有经过连杆机构,从而能够让操作人员实际上直接感觉到处理盒的状态。因此,操作人员可以按照适当的速度升降处理盒。
以下,结合补充评述地给出了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盒概述、连接显影器件保持框架(显影器件保持框架17)与显影剂保持框架(色剂容器16)的方法以及柔性密封件。
1.对于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27,包括: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鼓11;一个用于显影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部件18、26;一个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要被所述显影部件18、26用于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显影剂的容纳部16的显影剂框架16,所述显影剂框架16配备了一个用于将容纳在该显影剂容纳部16中的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部件18、26的显影剂供应口16b;一个安装在该显影剂框架16上的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设有一个与所述显影剂供应口16b相对的连接件孔33b;一个支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11的鼓架13;一个支承所述显影部件18、26的显影框架17,所述显影框架17通过一个柔性密封件21与该显影剂框架16活动连接,所述显影框架17配备有一个用于接收经过该显影剂供应口16b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17b,其中该柔性密封件21设有第一孔21f和第二孔21e,第一孔21f与显影剂供应口16b和连接件孔33b相对,第二孔21e与该显影剂接收孔17b相对,所述柔性密封件21在第一孔21f周围被粘在连接件33上并且在第二孔21e周围被粘在显影框架17上,该柔性密封件21由如此反折的片材构成,即第一孔21f和第二孔21e彼此相对,因折叠而彼此相对的片材表面的端部被粘在一起。根据这个方案,可以适当地接受显影剂容纳部与显影框架之间的位置偏差,从而可以确保从显影剂容纳部给显影框架供应显影剂。此外,由于柔性密封件的结构,它可以容易地制造成型。
2.一种如第1段所述的处理盒15,所述显影剂框架16设有一个用于可打开地密封该显影剂供应口16b的显影剂密封件,所述显影剂供应口16b通过从显影剂框架16上剥落该显影剂密封件而被打开,装在显影剂容纳部16中的显影剂被供给显影部件18、26,所述显影剂密封件21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框架16与所述连接件33之间。根据这个方案,除了柔性密封件外,显影剂容纳部还被显影剂密封件封住,从而防止了柔性密封件在运输时承受过高负荷。
3.如第1或2段所述的处理盒15,显影剂框架16在其顶面上设有一把手30,当处理盒15被安装在装置主组件27中时,所述顶面位于上面,当运送处理盒15时,所述把手30帮助操作人员抓握处理盒。根据这个方案,即使在其容量大时,也可以轻松地搬运处理盒。
4.如第1或2段所述的处理盒15,所述鼓架13设有一个当处理盒15被装到装置主组件27上时有效地被用于允许信息光线从装置主组件27到达电子照相感光鼓11上的曝光孔13g。
5.如第1或2段所述的处理盒15,所述鼓架13配备了一个给电子照相感光鼓11充电的充电件和一个用于从电子照相感光鼓11上除去残余显影剂的清理件。
6.如第1或2段所述的处理盒15,所述柔性密封件21由弹性材料、片材或膜件构成。
7.如第1或2段所述的处理盒15,所述柔性密封件21由聚氨酯泡沫、热密封件、酯树脂材料、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氨酯树脂材料、聚酯树脂材料或烯烃树脂材料构成。
8.如第1或2段所述的处理盒15,在其三个侧面的端部上粘接所述柔性密封件21的对置表面。
9.一种活动连接显影框架17与显影剂框架16的方法,其中显影框架17支承着一个显影部件18、26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17b,所述显影剂框架16配备有一个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16以及一个用于把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16中的显影剂供给该显影部件18、26的显影剂供应口16b,所述方法括:
(a)在一个保持工具31上保持一个具有一个粘接层和一个覆盖着该粘接层的可剥落件25b的柔性密封件21的步骤,所述柔性密封件21具有第一孔21f和第二孔21e;
(b)从被保持在该保持工具31上的柔性密封件21上剥离该可剥落件25b的步骤;
(c)在其可剥落件25b已被剥离的柔性密封件21保持在该保持工具31上时,如此相对一个连接件33和显影剂框架16来定位该柔性密封件21,即第一孔21f与连接件33的一个孔彼此相对,而第二孔21e与显影剂接收孔17b彼此相对,
(d)将柔性密封件21的第一孔21f的周边部粘在连接件33上并将第二孔21e的周边部粘在显影框架17上的第一粘接步骤;
(e)使柔性密封件21脱离保持工具31的步骤;
(f)在柔性密封件21位于内侧的情况下使显影剂框架16与该连接件33彼此相对的步骤:
(g)将柔性密封件21的对置表面的端部粘在一起的第二粘接步骤;
(h)将连接件33粘到显影剂框架16上的第三粘接步骤。
根据这个方案,可能薄的柔性密封件可以被粘到显影剂容纳部和显影框架上,柔性密封件可以是信封类型的。
10.如第9段所述的方法,该支承步骤采用负压或静电吸引力来把柔性密封件21吸持在保持工具31上。
11.如第9或10段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第二粘接步骤采用了脉冲密封,第三粘接步骤采用了超声波焊。
12.如第9或10段所述的方法,柔性密封件21由一种弹性材料、片材或膜件构成。
13.如第12段所述的方法,所述柔性密封件21由聚氨酯泡沫、热密封件、酯树脂材料、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氨酯树脂材料、聚酯树脂材料或烯烃树脂材料构成。
14.如第9或10段所述的方法,所述柔性密封件21通过脉冲密封被安装在显影剂框架16和连接件33上
15.如第9段所述的方法,在第二粘接步骤中,在三个侧面的端部上粘接对置表面。
16.一种用于活动连接一个显影剂框架和一个显影框架的柔性密封件,其中所述显影框架用于支承一个显影部件并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所述显影剂框架配备有一个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以及一个用于把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供给该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柔性密封件包括:
(a)用于与一个被装到该显影剂框架上的连接件粘接在一起的第一粘接部;
(b)用于与该显影框架粘接在一起的第二粘接部;
(c)与该连接件的一个连接件孔相对的第一孔;
(d)与显影剂接收孔相对的第二孔。
根据这个方案,柔性密封件很难抵抗拒色剂容器与显影框架之间的相运动。
17.如第16段所述的密封件,所述柔性密封件21由弹性材料、片材或膜件构成。
18.如第17段所述的密封件,所述柔性密封件21由聚氨酯泡沫、热密封件、酯树脂材料、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氨酯树脂材料、聚酯树脂材料或烯烃树脂材料构成。
19.如第16所述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由单层构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显影框架和显影剂框架可以在允许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同时被连接起来。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可允许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位置偏差的柔性密封件,从而即使显影剂框架的容量增大了,也可以避免施加在显影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附载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的连接方法,它们可以轻松地通过薄片相连,所述片材可以是信封类或膜盒类的。
尽管参照上述结构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细节,本申请要覆盖可能落入后续权利要求书范围或其改进目的内的改动或变化。

Claims (31)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它包括: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鼓;一个用于显影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部件;一个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要被所述显影部件用于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的显影剂框架,所述显影剂框架配备了一个用于将容纳在该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一个安装在该显影剂框架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一个与所述显影剂供应口相对的连接件孔;一个支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架;以及一个支承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框架,所述显影框架通过一个柔性密封件与该显影剂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显影框架配备有一个用于接收经过该显影剂供应口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其中该柔性密封件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与显影剂供应口和连接件孔相对,第二孔与该显影剂接收孔相对,所述柔性密封件在所述第一孔周围被粘在连接件上并且在第二孔周围被粘在显影框架上,该柔性密封件由反折的片材构成,使得第一孔和第二孔彼此相对,因折叠而彼此相对的片材表面的端部被粘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框架设有一个用于可打开地密封该显影剂供应口的显影剂密封件,所述显影剂供应口通过从显影剂框架上剥落该显影剂密封件而被打开,装在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被供给显影部件,所述显影剂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框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显影剂框架在其顶面上设有一把手,当处理盒被安装在装置主组件中时,所述顶面位于所述处理盒的上面,当运送处理盒时,所述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抓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架设有一个当处理盒被装到装置主组件上时有效地允许信息光线从装置主组件到达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曝光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架配备了一个给电子照相感光鼓充电的充电件和一个用于从电子照相感光鼓上除去残余显影剂的清理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由弹性材料、片材或膜件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具有两个孔,并且所述柔性密封件被固定到所述显影框架,使得所述两个孔中的一个孔面向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接收孔,并且所述柔性密封件被固定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使得所述两个孔中的另一个孔面向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柔性密封件被折叠使得显影剂接收孔和显影剂供应口相对,随后其相对表面部分的边缘部分相互连接以构成膜盒来密封地相互连接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由此所述柔性密封件密封地连接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以相互相对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其三个侧面的端部粘接上所述柔性密封件的相对表面。
9.一种活动连接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的方法,其中显影框架支承着一个显影部件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所述显影剂框架配备有一个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以及一个用于把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供给该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方法包括:
(a)在一个保持工具上保持一个具有一个粘接层和一个覆盖着该粘接层的可剥落件的柔性密封件的步骤,所述柔性密封件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
(b)从被保持在该保持工具上的柔性密封件上剥离该可剥落件的步骤;
(c)在其可剥落件已被剥离的柔性密封件保持在该保持工具上时,相对一个连接件和显影剂框架来定位该柔性密封件,使得第一孔与连接件的一个孔彼此相对,而第二孔与显影剂接收孔彼此相对;
(d)将柔性密封件的第一孔的周边部粘在连接件上并将第二孔的周边部粘在显影框架上的第一粘接步骤;
(e)使柔性密封件脱离保持工具的步骤;
(f)在柔性密封件位于内侧的情况下使显影剂框架与该连接件彼此相对的步骤;
(g)将柔性密封件的相对表面的端部粘在一起的第二粘接步骤;
(h)将连接件粘到显影剂框架上的第三粘接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保持步骤采用负压或静电吸引力来把柔性密封件保持在保持工具上。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粘接步骤采用了脉冲密封,第三粘接步骤采用了超声波焊。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柔性密封件由一种弹性材料、片材或膜件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具有两个孔,并且所述柔性密封件被固定到所述显影框架,使得所述两个孔中的一个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接收孔,并且所述柔性密封件被固定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使得所述两个孔中的另一个孔面向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柔性密封件被折叠使得显影剂接收孔和显影剂供应口相对,随后其相对表面部分的边缘部分相互连接以构成膜盒来密封地相互连接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由此所述柔性密封件密封地连接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以相互相对移动。
14.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通过脉冲密封被安装在显影剂框架和连接件上。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粘接步骤中,在柔性密封件的三个侧面的每一个端部上粘接对置表面。
16.一种用于活动连接一个显影剂框架和一个显影框架的柔性密封件,其中所述显影框架用于支承一个显影部件并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所述显影剂框架配备有一个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以及一个用于把在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供给该显影部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柔性密封件包括:
(a)用于与一个被装到该显影剂框架上的连接件粘接在一起的第一粘接部;
(b)用于与该显影框架粘接在一起的第二粘接部;
(c)与该连接件的一个连接件孔相对的第一孔;
(d)与显影剂接收孔相对的第二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由弹性材料、片材或膜件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具有两个孔,并且所述柔性密封件被固定到所述显影框架,使得所述两个孔中的一个孔面向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接收孔,并且所述柔性密封件被固定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使得所述两个孔中的另一个孔面向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供应口,所述柔性密封件被折叠使得显影剂接收孔和显影剂供应口相对,随后其相对表面部分的边缘部分相互连接以构成膜盒来密封地相互连接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由此所述柔性密封件密封地连接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以相互相对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由单层构成。
20.一种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它包括:一个把显影剂加到该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显影部件;一个支承该显影部件的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接收孔的显影框架;一个设有对应于所述显影框架的显影剂接收孔的一个开口的显影剂容器;用于以密封状态连接所述显影框架的孔与所述显影剂容器开口的柔性密封件,其中柔性密封件是通过折叠片材而产生的,它在允许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的同时将这两者之间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由折叠粘合的片材构成。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被焊接到所述孔和开口上。
23.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被粘接到所述孔和开口上。
24.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它包括一个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把显影剂加到该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显影部件、一个支承该显影部件的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孔的显影框架、一个设有对应于所述显影框架的孔的一个开口的显影剂容器、一个用于在所述孔和开口处将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密封的密封件,其中柔性密封件是通过折叠片材而产生的,它在允许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的同时将这两者之间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由折叠粘合的片材构成。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被焊接到所述孔和开口上。
27.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被粘接到所述孔和开口上。
28.一种用于显影装置的密封件,所述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把显影剂加到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显影部件、一个支承该显影部件的并且配设有一个用于接收显影剂的孔的显影框架、一个设有对应于所述显影框架的孔的一个开口的显影剂容器,所述密封件在开口处密封了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所述密封件是通过折叠粘合片材而形成的并且它在允许显影框架与显影剂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的同时将这两者之间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密封件由一个折叠粘合的片材构成。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密封件被焊接到所述孔和孔上。
31.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密封件被粘接到所述孔和孔上。
CNB011371021A 2000-06-09 2001-06-08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74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73408A JP2001350343A (ja) 2000-06-09 2000-06-09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密封部材
JP173408/2000 2000-06-09
JP351578/2000 2000-11-17
JP2000351578A JP3754888B2 (ja) 2000-11-17 2000-11-17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0748A CN1340748A (zh) 2002-03-20
CN1237416C true CN1237416C (zh) 2006-01-18

Family

ID=2659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710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7416C (zh) 2000-06-09 2001-06-08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603939B1 (zh)
EP (1) EP1162515B1 (zh)
KR (1) KR100373969B1 (zh)
CN (1) CN1237416C (zh)
DE (1) DE60144502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8028A (zh) * 2011-12-31 2017-09-15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的密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8558B2 (ja) * 2001-12-13 2004-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40136B2 (ja) * 2002-04-17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944045B2 (ja) * 2002-09-30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84900B2 (ja) * 2002-09-30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離間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542588B2 (ja) * 2002-09-30 2004-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一端サイドカバーの取付け方法、他端サイドカバーの取付け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747195B2 (ja) * 2002-11-20 2006-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14150B2 (ja) * 2004-05-14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110128B2 (ja) * 2004-04-26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部材
US20060008289A1 (en) * 2004-07-06 2006-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4617122B2 (ja) * 2004-09-08 2011-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886182B2 (ja) * 2004-09-27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50882B2 (ja) * 2004-10-0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50883B2 (ja) * 2004-10-0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184691B2 (en) * 2004-11-09 2007-02-2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582016B1 (ko) * 2005-03-04 2015-12-31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현상제 공급 용기 및 현상제 공급 시스템
JP4948382B2 (ja) 2006-12-22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4498407B2 (ja)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5084257B2 (ja) * 2006-12-28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11854B2 (ja) 2007-03-23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US7711287B2 (en) 2007-05-15 2010-05-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58377B2 (ja) 2007-06-29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553161B2 (ja) * 2008-05-15 2010-09-2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58083B2 (ja) 2008-06-20 2010-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JP5127584B2 (ja) 2008-06-2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63801B2 (ja) * 2008-09-01 2011-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333620A1 (en) 2008-09-01 2011-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35329B2 (ja) * 2008-09-01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47607B2 (ja) * 2008-09-01 201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029284B2 (en) * 2008-09-29 2011-10-04 Maxillent Ltd. Implants, tools, and methods for sinus lift and lateral ridge augmentation
JP2011064782A (ja) * 2009-09-15 2011-03-3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現像装置
JP5751779B2 (ja) * 2009-10-30 2015-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42757A (ja) * 2010-04-20 2011-12-01 Canon Inc 規制部材、クリーニング部材、現像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18011B2 (en) 2011-11-09 2014-1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28780B2 (ja) 2012-09-05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237472A (ja) 2013-06-07 2014-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部材、梱包部材に梱包されたカートリッジ
CA3135761C (en) 2015-02-27 2024-03-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and coupling member
CN109716241B (zh) 2016-08-26 2021-11-09 佳能株式会社 鼓单元、盒、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和联接部件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62983B2 (ja) 2018-11-30 202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A3125097A1 (en) 2019-03-18 2020-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JP7305417B2 (ja) 2019-04-25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4441A (en) 1989-05-30 1992-07-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the device
JPH03101751A (ja) 1989-09-16 1991-04-26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223893A (en) 1989-12-15 1993-06-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tachably mountable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404198A (en) 1989-12-15 1995-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0443461B1 (en) 1990-02-17 1994-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with same
US5623328A (en) 1990-04-27 1997-04-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on which process cartridge is mountable
US5828928A (en) 1990-04-27 1998-10-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in a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leaning device
DE69127392T2 (de) 1990-04-27 1997-12-18 Canon Kk Von einem Bilderzeugungsgerät abnehmbare Arbeitseinheit
DE69130380T2 (de) 1990-07-13 1999-05-12 Canon Kk Arbeitseinheit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einer solchen Einheit
KR960004510Y1 (ko) * 1990-10-23 1996-05-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사기기용 현상기의 마그네트 로울러 장착장치
US5294960A (en) 1990-11-06 1994-03-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tachable two-frame process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101401B2 (ja) 1991-03-01 2000-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着脱可能な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311260A (en) * 1991-03-08 1994-05-10 Mita Industrial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JPH05134488A (ja) 1991-06-05 1993-05-2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を装着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24476A (ja) 1991-12-20 1993-09-03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装着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US5331373A (en) 1992-03-13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within 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hotosensitive drum to process cartridge
JPH06282122A (ja) 1992-04-16 1994-10-07 Canon Inc ブレード部材、ブレード部材取り付け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9230A (ja) 1992-06-30 1994-01-2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52155B2 (ja) 1992-06-30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75439A (ja) 1992-06-30 1994-03-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157610B2 (ja) 1992-06-30 2001-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70121B2 (ja) 1992-06-30 2002-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270120B2 (ja) 1992-06-30 2002-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E69330145T2 (de) 1992-06-30 2001-08-30 Canon Kk Prozesskassette und Bildaufzeichnungssystem
EP0577893B1 (en) 1992-06-30 1997-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on which process cartridge is mountable
DE69308966T2 (de) 1992-09-04 1997-08-07 Canon Kk Elektrophotographische Arbeitseinheit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einer solchen Arbeitseinheit
EP0586044B1 (en) 1992-09-04 1997-03-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method for assembling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59985B2 (ja) 1992-09-04 2002-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42642A (ja) 1993-02-19 1994-09-02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966566A (en) 1993-03-24 1999-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ycle method f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463446A (en) 1993-05-20 1995-10-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otary member a process cartridge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for rolling members
EP0634707B1 (en) * 1993-07-14 2007-0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al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recondition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313900B2 (ja) 1993-08-31 2002-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フレー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5581325A (en) 1993-10-01 1996-1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n electroconductive grounding member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uch a process cartridge
JPH07219407A (ja) 1994-01-31 1995-08-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02034A (ja) 1994-03-08 1995-11-14 Canon Inc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69868B2 (ja) 1994-04-27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37859B2 (ja) 1994-04-26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19362A (ja) 1994-05-19 1995-12-0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AU3426895A (en) 1994-10-17 1996-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tainer, toner container assembling metho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8179625A (ja) * 1994-12-21 1996-07-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71950B2 (ja) 1995-02-02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14247A (ja) 1995-05-16 1996-11-29 Canon Inc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15560B2 (ja) 1995-06-13 2002-08-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の取り付け方法
JP3372719B2 (ja) 1995-07-11 2003-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37340B2 (ja) * 1995-07-20 2003-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US5768660A (en) 1995-08-02 1998-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3402872B2 (ja) 1995-08-25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962079A (ja) 1995-08-25 1997-03-0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トナー再充填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92129B2 (ja) 1996-01-09 2004-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45069B2 (ja) 1996-07-24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23749B2 (ja) 1996-08-01 2002-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気シール装置及び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3332818B2 (ja) 1996-08-29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接続端子の接続方法
JP3363751B2 (ja) 1996-08-29 2003-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3050A (ja) 1996-09-12 1998-05-29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容器、残余現像剤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現像剤再充填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に用いられる支持枠体及び支持枠体の組立て方法
JPH10153938A (ja) 1996-09-26 1998-06-09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92109B2 (ja) 1996-09-26 2004-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86826A (ja) 1996-11-09 1998-07-14 Canon Inc 現像剤残量報知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2041A (ja) 1996-12-03 1998-08-2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63727B2 (ja) 1996-12-12 2003-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廃トナー容器の組立方法
JPH10228224A (ja) 1997-02-14 1998-08-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745111B2 (ja) 1997-03-18 2006-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結合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JP3332813B2 (ja) 1997-08-01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041196A (en) 1997-10-27 2000-03-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detect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an upper surface of developer contained in a contain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ing such apparatus
JP2978864B2 (ja) * 1997-11-26 1999-11-15 新潟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DE19752834A1 (de) 1997-11-28 1999-06-02 Bosch Gmbh Robert Kraftstoffeinspritzeinrichtung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JP3437460B2 (ja) 1998-08-31 2003-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
JP3673658B2 (ja) 1998-10-28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31945A (ja) 1998-10-26 2000-05-12 Canon Inc 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8028A (zh) * 2011-12-31 2017-09-15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的密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62515A3 (en) 2009-02-11
CN1340748A (zh) 2002-03-20
KR100373969B1 (ko) 2003-02-26
EP1162515A2 (en) 2001-12-12
KR20010112590A (ko) 2001-12-20
DE60144502D1 (de) 2011-06-09
US6603939B1 (en) 2003-08-05
EP1162515B1 (en) 201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7416C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CN1154888C (zh) 处理盒、电子摄影图象形成设备和盒安装方法
CN1101010C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补充装置以及装于其上的调色剂筒
CN112903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收存容器
CN1166504C (zh) 树脂模制产品的连接方法、处理盒及其装配方法
CN1057618C (zh) 安装片件的方法
CN100351717C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00335386C (zh) 复合型送纸单元及具有该复合型送纸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6545C (zh) 显影剂盒及其再制造方法
CN1235098C (zh) 处理盒、电照相成像装置和电接触部件的装配方法
CN1179252C (zh) 调色剂瓶、调色剂供给系统和使用该瓶和供给系统的成像装置
CN1158580C (zh)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CN1763662A (zh) 成像设备
CN1049988C (zh) 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
CN1080735A (zh) 可安装制片盒的成象系统
CN1113757C (zh) 双面打印机
CN1459673A (zh) 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处理盒、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621969A (zh) 处理盒的再生产方法
CN1621958A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083228A (zh) 光敏鼓,照相制版腔,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CN1945458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831671A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306228A (zh) 显影剂搅拌部件及其回收方法
CN1158581C (zh)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CN1945457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