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55C - 柔软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软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55C
CN1154755C CNB001178997A CN00117899A CN1154755C CN 1154755 C CN1154755 C CN 1154755C CN B001178997 A CNB001178997 A CN B001178997A CN 00117899 A CN00117899 A CN 00117899A CN 1154755 C CN1154755 C CN 115475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
spinning
yarn
fabric
d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178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6444A (zh
Inventor
Խ��¡־
越智隆志
望月克彦
ƽ
前田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648702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54755(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276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7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2Elastic yarns or threads ; Production of plied or cored yarns, one of which is elastic
    • D02G3/326Elastic yarns or threads ; Production of plied or cored yarns, one of which is elastic the elastic properties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rather than to the use of elastic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elas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22Nonlinear [e.g., crimped, coiled, etc.]
    • Y10T428/2924Composi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29Bicomponent, conjugate, composite or collateral fibers or filaments [i.e., coextruded sheath-core or side-by-side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33Coated or with bond, impregnation or core
    • Y10T428/2964Artificial fiber or filament
    • Y10T428/2967Synthetic resin or polymer
    • Y10T428/2969Polyamide, polyimide or polyes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质上由聚酯构成的柔软弹力丝,其特征在于,经过热处理的丝能同时满足在伸长50%时产生的应力在30×10-3cN/dtex以下和恢复率在60%以上。优选乌斯特均匀度在2.0%以下,卷曲的直径在250μm以下。另外,所说柔软弹力丝可以按下述方法制造,也就是按照1200m/分以上的纺丝速度纺制由两种聚酯构成的偏心型复合丝,然后按照50~80℃的拉伸温度和拉伸丝伸长20~45%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和热定形。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可以解决以往成为问题的织物绷紧感强的问题或织物粗硬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柔软弹性的织物。

Description

柔软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于具有优良卷曲能力而能够向织物赋予柔软弹性的柔软弹力丝及用其制成的织物。
背景技术
与天然纤维织物或半合成纤维织物相比,合成纤维织物具有耐用和免烫等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审美性或手感方面要比天然纤维织物或半合成纤维织物差,因此人们在近年来一直对其进行各种改进。一种方向是模仿天然纤维或半合成纤维。另外,人们近年来正在为了使合成纤维在外观或手感方面具有与天然纤维或半合成纤维完全不同的独特特性的方向而积极地进行各种改进。在某些领域,天然纤维或半合成纤维不能令人满意而合成纤维却能令人满意,现在人们正在进行各种研究以便扩大合成纤维可以令人满意的领域。其中,作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被称为弹力的特性。
为了赋予弹性,过去采用的方法有,例如向织物中混入聚氨酯类纤维以赋予弹性的方法。然而,聚氨酯类纤维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其固有性质的手感发硬,织物的手感或悬垂性差。而且,使用聚酯纤维用的染料难以使聚氨酯类纤维染色,即便在合并使用聚酯纤维的情况下,其染色工序也不但操作复杂,而且难以染出所希望的色彩,这是存在的问题。
因此,作为不使用聚氨酯类纤维或假捻加工纱的方法,有人提出了利用通过聚合物的并列式复合形成的聚酯纤维的各种方案。
例如,在特公昭44-2504号公报和特开平4-308271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固有粘度差或极限粘度差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并列式复合丝,而在特开平5-295634号公报中记载了均聚PET的并列式复合丝及具有比其更强伸缩性的共聚PET的并列式复合丝。使用上述这类具有潜在卷曲性的聚酯纤维确实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弹性,但是在使织物伸长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应力较大,也就是说,成为一种使人感到较强绷紧感的硬的织物,这是其缺点。另外,象上述那样的并列式复合丝在织物约束中发挥卷曲作用的能力低,或者在利用外力使其卷曲时容易发生弹力减弱现象,这是存在的问题。并列式复合丝在原理上不是象聚氨酯类纤维那样利用聚合物基质所具有的弹性,而是利用在复合聚合物之间将收缩率大的聚合物置于内侧而卷曲的作用所产生的弹性。因此可以认为,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例如象织物约束那样在聚合物的收缩被限制的状态下经受热处理并在此状态下直接被热固定,从而使其丧失上述的收缩能力。
另外,在特公昭43-19108号公报告记载了一种利用作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聚酯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成的并列型复合丝,但是在该公报的实施例15中记载,要使复合丝伸长对所需的能量较大,实际上根据经过热处理的织物的精加工纱支数推定,在编号为XV-d的实验中,当织物伸长30%时所产生的应力高达60×10-3cN/dtex以上,因此仍然是一种具有很强绷紧感的织物。另外,当本发明人进行补充试验时发现,这种复合丝的乌斯特(Uster)均匀度(U%)差,当将其制成织物时产生的染斑大,这是其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以往并列型复合丝所存在的绷紧感过强和织物粗硬化的问题以及丝条不匀的问题,提供一种柔软弹力丝及用其制成的织物,这种织物在柔软弹性和均染色性方面皆优于以往的同类织物。
发明内容
上述本发明的目可以通过一种实质上由聚酯构成的柔软弹力丝来达到,这种弹力丝的特征在于,经过热处理的丝能同时满足在伸长50%时产生的应力在30×10-3cN/dtex以下和恢复率在60%以上。优选是其乌斯特均匀度在2.0%以下,卷曲直径在250μm以下。另外,所说的柔软弹力丝优选是一种由PTT作为其中一种成分的两种聚酯构成并按下述方法制成的偏芯型复合丝,也就是按1200m/分以上的速度纺丝,并按照拉伸温度50~80℃和拉伸丝伸长20~45%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和热定形。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强伸度曲线的滞后情况。
图2表示并列复合纺丝用的喷丝头。
图3表示聚酯纤维的纤维断面形状。
图4表示曲率半径的计算方法。
图5表示纺丝/卷绕装置。
图6表示拉伸装置。
图7表示拉伸装置
图8、9表示纺丝直接拉伸装置。
图10表示卷曲伸长率测定法。
图11是电子显微镜照片,其中示出了柔软弹力丝卷曲形状的一个实例。
对符号的说明
1:旋转部件
2:非织布过滤器
3:喷丝头
4:气道
5:丝条
6:给油导槽
7:交络导槽
8:第1导丝辊(1GD)
9:第2导丝辊(2GD)
10:卷绕机
11:未拉伸丝
12:给料辊(FR)
13:第1热辊(1HR)
14:第2热辊(2HR)
15:冷拉辊
16:拉伸丝
17:热板
18:第1热纳尔逊辊(1HNR)
19:第2热纳尔逊辊(2HNR)
20:非接触式加热器
21:蒸汽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达到柔软弹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求对丝伸长时产生的抵抗力小并且相对于丝伸长的恢复率高,这一特性可以通过丝伸长50%时的应力和强伸度曲线滞后恢复率来评价(图1)。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对绞纱后丝进行热处理以使其具有卷曲性能,然后使用自动拉伸试验机来向丝施加4.4×10-3cN/dtex(5mgf/d)的初期张力,然后读取该丝在伸长50%的应力。
对于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来说,  当丝伸长50%时的应力在30×10-3cN/dtex以下,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柔软弹性并能制成无绷紧感的柔软织物。另一方面,对于以往的并列型复合丝来说,当丝伸长50%时的应力非常大,超过50×10-3cN/dtex,因此只能制成绷紧感强并且粗硬感强的织物。对应于丝伸长50%时的应力优选在10×10-3cN/dtex以下。另外,为了获得充分的弹性,恢复率在60%以上是重要的。恢复率优选在70%以上。
另外,热处理后的柔软弹性丝的卷曲直径优选在250μm以下,这样能容易地显示柔软弹性,而且在制成织物时能够获得一种减少表面粗糙感的高质量的织物。柔软弹性丝的卷曲直径更优选是在200μm以下。
另外,如果使单丝间的卷曲相位一致,则在制成织物时能够获得一种表面具有细皱纹的美观的织物。另一方面,如果使单丝间的卷曲相位错开,则能容易制成一种表面平滑的,光滑性良好的织物。
另外,如果在实质上无荷重下的卷曲伸长率(E0)在45%以上,则能进一步地提高其弹性,因此较好。此处所说的卷曲伸长率是表示卷曲程度的一个指标,卷曲伸长率的数值越大,则卷曲程度越高,其弹性也越高。E0值更优选是在60%以上。E0值反映在无荷重下的卷曲程度,但是,在把并列型复合丝制成强捻丝或织物的情况下,由强捻产生的约束力或由织物的组织产生的约束力有时会导致难以发挥卷曲作用。因此,在荷重下的卷曲伸长率也是重要的,这一特性可以根据在承受3.5×10-3cN/dtex(4mgf/d)荷重时的卷曲伸长率(E3.5)来估计。对于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来说,E3.5优选在10%以上。另一方面,对于以往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并列型复合丝来说,E3.5为0.5%左右,这样,在将其制成强捻丝或织物的情况下,难以发挥卷曲性能,从而成为一种缺乏弹性的制品。E3.5更优选是在14%以上。
另外,如果在反复伸长10次后的卷曲保持率达到85%以上,则说明该卷曲丝不易发生弹力减弱现象,从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相对于织物伸长的形状保持性,因此较好。反复伸长10次后的卷曲保持率优选在90%以上,更优选在95%以上。另一方面,对于以往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并列型复合丝来说,反复伸长10次后的卷曲保持率在80%以下,相对于织物伸长的形状保持性低劣。
另外,为了克服强捻丝或织物的约束以发挥卷曲作用,收缩应力也是重要的,应力的极大值优选在0.25cN/dtex(0.28gf/d)以上,更优选在0.30cN/dtex(0.34gf/d)以上。另外,使收缩应力达到极大值时的温度优选在110℃以上。
另外,丝的初期拉伸抵抗度优选在60cN/dtex以下,这样可以用其制成一种柔软的织物。丝的初期拉伸抵抗度更优选在50cN/dtex以下。
另外,在织物的高次加工工序中,如果过度收缩,则会使织物粗硬化,因此,柔软弹力丝的干热收缩率优选在20%以下。
在本发明中,作为丝的纤度均匀度(粗细均匀度)指标的乌斯特均匀度在2.0%以下是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织物产生染斑,而且在制造织物时能够抑制丝的收缩疵点,从而可以获得美观的织物表面。乌斯特均匀度优选在1.2%以下。
另外,为了确保柔软弹力丝在高次加工工序中的通过性和制成织物时的撕裂强度,柔软弹力丝的强度优选在2.2cN/dtex(2.5gf/d)以上,更优选在3.0cN/dtex(3.4gf/d)以上。另外,从丝的操作性方面考虑,柔软弹力丝的拉伸度优选为20~45%。
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的结构没有特殊限定,但是它优选是一种偏芯型复合丝,其中至少有一种成分为PTT,也就是说,如果是一种并列型复合丝或编芯芯鞘型复合丝,则它对应于丝伸长50%时的应力容易降低,同时容易提高其恢复率。另外,优选是增大两种聚酯的熔融粘度差,这样可以提高对应于丝伸长50%时的恢复率或卷曲伸长率等的弹力特性。另外,如果将PTT配置于卷曲丝的内侧,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其弹性。另外,将PTT和PET组合使用有利于提高其耐热性。另外,将高粘度PTT和低粘度PTT组合使用可以降低杨氏模量,这样,在制成织物时可以获得更柔软的手感,因此较好。另外,将PTT和PBT组合使用可以提高丝的卷曲保持率,卷曲丝的弹力不易减弱,从而可以提高织物对伸长的形状保持性,因此较好。
另外,对聚酯的复合比例没有任何限定,但是,从发挥卷曲作用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7~7/3,更优选为4/6~6/4,特别优选为5/5。
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所说的PET是指使用对苯二甲酸作为酸性成分和使用乙二醇作为二醇成分合成的缩聚物,所说的PTT是指使用对苯二甲酸作为酸性成分和使用1,3-丙二醇作为二醇成分合成的缩聚物,所说的PBT是指使用对苯二甲酸作为酸性成分和使用1,4-丁二醇作为二醉成分合成的缩聚物。另外,二醇成分和酸成分各有15mol%以下的一部分可以被其他可以共聚的成分替换。当共聚成分是聚乙二醇的情况下,其比例为15重量%以下。除此之外,还可以含有其他聚合物、消光剂、阻燃剂、除静电剂、颜料等的添加物。
但是,如果复合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差过大,则会发生所谓的丝条弯曲,因此使纺丝效率显著降低。为此,有必要使用象特开平11-43835号公报记载的插入式的复杂喷丝头(图2(b)),但这样会在组件或喷丝头内发生聚酯的异常滞留,因此,有时会使纺丝效率显著降低。另外,使用在特公昭43-19108号的图3中记载的在吐出的同时两种聚酯合流在一起的复合的喷丝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喷丝头的复合状态或聚酯的流量容易变得不稳定,成为丝条不匀增大的主要原因,所以最好避免使用。可是,如果使两种聚酯的熔融粘度比变小,即便使用单纯平行合流的复合喷丝头(图2(a)),也能避免象使用纤维学会志,Vol,54,p-173(1998)中所记载那样的喷丝头时所发生的由丝条弯曲引起的纺丝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利用熔融粘度的组合可以大幅度地改善作业效率,这是其优点。熔融粘度比优选为1.05~5.00,更优选为1.20~2.50。此处所说的熔融粘度比按下述公式定义。熔融粘度的测定条件与聚酯的熔融纺丝条件一致,温度为280℃,应变速度为6080秒-1
熔融粘度比=V1/V2
V1:熔融粘度相对地较大的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值(泊)
V2:熔融粘度相对地较小的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值(泊)
另外,低粘度侧的聚酯的熔融粘度优选为300~700泊,这样可以提高纺丝效率,减少丝条不匀或断丝的现象,并且可以提高其柔软弹性。
在本发明中对纤维的断面形状没有任何限定,但是可以考虑采用例如象图3所示的断面形状。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来选择适宜的断面形状,例如从发挥卷曲性和手感二者平衡的观点考虑,可以选择圆形断面中具有半圆状并列的断面,但在以干燥手感为目标时可以选择三角形断面,而在以量轻和保温为目标时可以选择中空的平列型断面。
另外,在本发明中,并列型复合丝的复合界面优选是在丝的断面中呈直线形,这样有利于发挥卷曲作用,从而提高其弹性。所谓以复合界面呈直线性为指标,是指例如象图4所示的丝断面中的复合界面那样,从丝表面向中心方向深度为2μm的点a、b和界面的中心点c共三点构成的圆的曲率半径R(μm)优选为R≥10×D0.5。此处,D表示单丝纤度(dtex)。
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的制造方法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它可以按照下述方法来制造。
首先说明本发明柔软弹力丝制造方法中的第1和第2的优选方案。也就是说,把由两种聚酯构成的偏芯型复合丝按1200m/分以上的速度纺丝,然后按拉伸温度50~80℃、拉伸丝伸长20~45%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的热定形的方法。
此处,作为用于复合的两种聚酯的组合,只要使其熔融粘度比处于1.05~5.00的范围内,即可以提高纺丝效率,但优选是聚酯中至少一方是PTT或PBT,这样可以容易地发挥其柔软弹性,其中更优选是PTT。另外,为了抑制丝条不匀,纺丝温度和纺丝速度的选定是重要的。PTT的熔点约比PET低30~35℃,因此其纺丝温度也低于PET通常的纺丝温度,优选设定为250~280℃。这样可以抑制PTT的热劣化和粘度的过度降低,并能防止丝强度的降低,而且可以减少丝条不均的现象。纺丝温度更优选为255~275℃。另外,当纺丝速度在1200m/分以上时,可以稳定纺丝的冷却过程,并能大幅度地抑制摇纱或丝固化点的变动。与按照低于上述的速度纺丝获得的丝线相比,可以大幅度地抑制丝条不匀的现象。另外,如此还有提高丝强度的优点。但是,当纺丝速度为3000m/分左右时容易导致柔软弹力丝的弹性降低,因此最好避免。可是,当纺丝速度达到5000m/分以上时,反而会使弹性提高,因此采用高速纺丝也是理想的。
在进行拉伸和热定形时,最好考虑到与PET相比,PT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皆较低并且其耐热性较差这些特点。特别是为了抑制丝条不匀,拉伸温度的选定是重要的,拉伸温度优选为50~80℃。这样可以抑制在预热时丝的过度结晶化或热劣化。这样一来,由于在预热辊上或热针上的摇纱作用或由于拉伸点的变动所引起的丝条不匀就减少了,断丝情况也减少了,而且丝的强度也提高了。拉伸温度优选为65~75℃。另外,为了降低拉伸丝的干热收缩率,优选在拉伸之后接着进行热定形,但是,在使用热辊作为热定形装置的情况下,热定形温度优选为120~160℃左右,而在使用热板的情况下优选为110~180℃左右,这样可使其收缩率在20%以下。另外,如果使用热板作为热定形装置,则分子链的紧张状态被热固定下来,从而可以提高丝的收缩应力,因此较好。另外,为了发挥本发明的柔软弹性,拉伸倍率是重要的,优选将拉伸丝的拉伸度设定为20~45%。这样可以抑制由于过度高倍率拉伸所引起的在拉伸过程中断丝的发生和柔软弹性的降低,以及在织物形成过程中断丝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于低倍率拉伸引起的弹性的降低以及在织物形成过程中发生的パ-ンヒケ等的麻烦。对拉伸倍率的设定更优选是使拉伸丝的拉伸度为25~35%。
另外,拉伸工序可以采用两种优选方案,一种方案是在将纺成的丝条卷绕好之后转入拉伸工序的纺丝/拉伸的二工序法(第1种优选方案),另一种方案是不卷绕纺成的丝条就直接将纺成的丝拉伸的方法(第2种优选方案)。下面通过附图来具体地说明纺丝/拉伸的二工序法。在图5中,熔融的聚酯被过滤器2过滤,进而通过喷丝头3进行纺丝。然后,纺出的丝条在通过冷却装置冷却和由给油装置6给油之后,根据需要利用空气喷嘴对其施加交络处理,在经过第1牵引辊(1GD)8和第2牵引辊(2GD)9牵引之后,被卷绕机10卷绕。其中,1GD8的圆周速度等于纺丝速度。然后,对卷绕后的未拉伸丝11用公知的拉伸装置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形处理,例如在图6中,未拉伸丝11在由给料辊(FR)12送出之后被第1热辊(1R)13预热,然后在1HR13和第2热辊(2HR)14之间进行拉伸。接着在2HR14处被热定形,进而在通过冷辊15之后便成为拉伸丝16而被卷绕。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热板17代替2HR14作为热定形装置。应予说明,1HR13的温度为拉伸温度,2HR14或热板17的温度为热定形温度,冷辊15的速度为拉伸速度。
下面利用附图来具体地说明纺丝直接拉伸法。在图8中,熔融的聚酯被过滤器2过滤,进而通过喷丝头3进行纺丝。然后,纺出的丝条在通过冷却装置冷却和由给油装置6给油之后,根据需要利用空气喷嘴对其施加交络处理,进而在由第1热纳尔逊辊(1HNR)18牵引和预热后,在1HNR18和第2热纳尔逊辊(2HNR)19之间进行拉伸,进而在2HNR19处热定形之后,被卷绕机10卷绕。此处,1HNR18的圆周速度为纺丝速度,1HNR18的温度为拉伸温度,2HNR19的温度为热定形温度。
这样,如果采用纺丝直接拉伸法代替以往的纺丝、拉伸二工序法,则可以提高制造工艺的效率和降低其成本,这是其优点,另外还容易使柔软弹力丝的卷曲位相随机化,特别是在使用不捻丝的情况下可以使织物中的丝随机地收缩结果容易获得一种平滑性良好的织物,这也是其优点。
下面利用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制制造方法的第3优选方案,即简略化的纺丝直接拉伸法。在图9中,在喷丝头3和1GD8之间的纺丝线路上设置一个非接触式加热器20,由于以4000m/分以上的高速进行纺丝,使得上述偏芯型复合丝在非接触式加热器20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而自动地拉伸并接着被热定形。这时,由于丝线以非集束状态通过非接触式加热器,因此使得在单丝之间发生随机的拉伸和热定形,从而使得它与上述热辊型纺丝直接拉伸法相比,柔软弹力丝的位相更易随机化,因此较好。
下面利用图5来说明本发明柔软弹力丝的制造方法的第4优选方案,即高速纺丝法。在图5中,由于以5000m/分以上的纺丝速度来纺制上述偏芯型复合丝,使得该复合丝在喷丝头3和1GD8之间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而自动地拉伸并由于丝条本身所具有的热的作用而被热定形。
可是,对于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来说,当生产100段/m以上的捻丝时,其卷曲相位容易对齐,即使在织物的状态下也容易发挥其弹性,因此较好。另外,一般来说,如果将并列型复合丝制成强捻丝,则其卷曲作用发挥不好,从而使其弹性降低,但是,对于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来说,其E3.5值要比以往的PET类并列型复合丝高得多,因此,即使将其制成强捻丝,也能显示充分的弹性。应予说明,此处所说的强捻是是指进行捻度系数在5000以上的捻丝操作,当丝的纤度为56dtex时,其捻数在700段/m以上。捻度系数被定义为捻数(段/m)与纤度(dtex×0.9)平方根的乘积。
另外,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也可以按不捻丝使用,在此情况下,在丝条的单丝之间的卷曲相位对不齐,可以制成一种表面平滑的织物,例如可以作为平滑性优良的弹力里子等使用。另外,与卷曲相位对齐的情况相比,其膨松性好,这也是其优点之一。
另外,用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制成的编织物具有一种为以往的编织物所没有的弹性,成为一种弹力优良的编织物。特别是对于针织物来说,在高次加工工序中,织物在约束力弱的状态下收缩,因此使得包含卷曲收缩在内的表观收缩变大,从而使织物的网眼堵塞,因此,在使用弹力丝的情况下,织物容易粗硬化。因此,对于针织物来说,丝本身所具有的柔软弹性是特别重要的参数,而使用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可以制得一种在过去所无法获得的柔软弹性针织物。另外,如果使用卷曲相位对齐的柔软弹力丝,则容易在织物网之间产生细的卷曲并形成细的皱纹,从而可以获得审美性高的针织物。
另外,如果将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与一些由沸水收缩率在10%以下的聚酯或尼龙构成的低收缩丝进行混纤,则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织物的柔软感,而且可以提高其膨松感或回弹感,因此较为理想。如果使低收缩丝存在于柔软弹力丝较外层的周围,则可起到一种弹簧垫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柔软感,另外,由于增大了复丝的丝径,因此提高了膨松感。因此,低收缩丝的沸水收缩率越低越有利,其沸水收缩率优选在4%以下,更优选在0%以下。另外,低收缩丝的初期抗拉伸力越低越好,优选在50cN/dtex以下。另外,低收缩丝的单丝纤度越细,越能提高其柔软感,单丝纤度优选在2.5dtex以下,更优选在1.0dtex以下。
另外,如果将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与天然纤维和/或半合成纤维混用,则可以在不损害天然纤维或半合成纤维所具有的吸放湿性或接触冷感、回弹性等优良手感的条件下获得附加的弹性,因此较为理想。此处所说的混用是指混纤或交织、交编等。为了使柔软弹力丝所具有的特性与天然纤维或半合成纤维的手感相互平衡,天然纤维与半合成纤维的总重量优选为织物重量的10~90%。
本发明适合用于袜子、衬衣、罩衫、羊毛衫、短裤、裙子、连衣裙、套装、ブルゾン、内衣裤、衣里等。
下面利用实施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应予说明,在实施例中使用以下的测定方法。
A.相应于丝伸长50%时的应力和恢复率
首先将丝绞纱,在实质上无荷重的状态下于沸水中浸渍15分钟,借此进行热处理。然后使用自动拉伸试验机对此热处理丝按照初期试样长度50mm的条件向其施加4.4×10-3cN/dtex(5mgf/d)的初期张力,从此时开始按照100%分的拉伸速度使丝伸长50%,然后立即按相同速度返回,使拉伸率恢复至0%,画出其滞后曲线(图1)。然后以初期张力作为基准,以达到的最高应力作为相应于伸长50%时的应力。在图1中,恢复率按照恢复率(%)=[(50-a)/50]×100%计算。其中,a表示在滞后曲线的恢复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等于初期张力时的拉伸率。
B.卷曲伸长率(图10)
卷曲伸长率(%)=[(L1-L2)/L1]×100%
L1:将纤维绞纱置于沸水中处理15分钟之后再在180℃下干热处理15分钟,然后使其吊挂180×10-3cN/dtex荷重时的绞纱长度。
L2:在测定L1之后,将吊挂的荷重由180×10-3cN/dtex(0.2gf/d))变换为0.9×10-3cN/dtex(1mgf/d)时的绞纱长度
E0:在实质上无荷重下进行热处理时的卷曲伸长率。
E3.5:在3.5×10-3cN/dtex(4mgf/d))荷重下进行热处理时的卷曲伸长率。
C.卷曲保持率
在卷曲伸长率的测定中,以热处理时的荷重为0.9×10-3cN/dtex(1mgf/d)来测定E1。然后以重的荷重(180×10-3cN/dtex)和轻的荷重(0.9×10-3cN/dtex)反复地追加9次负荷,如此让其进行总计10次伸长/恢复,然后测定它在吊挂轻荷重时的绞纱长度L10’,然后按下式求出伸长10次后的卷曲拉伸率E1 10(%),并通过它与初次卷曲伸长率E1之比来求出卷缩保持率。
卷曲保持率(%)=[E1 10/E1]×100(%)
E1 10(%)][(L0’-L10’)/L0’]×100(%)
D.卷曲径
对测定E0后的丝在尽可能在不加任何力的状态下取样,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图11)。希后随机地选择100个卷曲,测定其直径(外径),以这些卷曲直径的平均值作为卷曲径。
E.乌斯特均匀度(U%)
使用Zellweger公司制的USTER TESTER 1 Model C,一边按200m/分的速度给丝,一边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
F.收缩应力
使用力ネボゥEngineering社制的应力测定仪按150℃/分的升温速度进行测定。将样品制成10cm×2的弹簧形,使其初期张力为纤度(分特)×0.9×(1/30)gf。
G.强度和拉伸度
使初期试样长度=50mm,拉伸速度=50mm/分(100%/分),按照JIS L1013所示的条件求出荷重-伸长曲线。将伸长值除以初期试样长度,以所获比值作为拉伸度。
H.熔融粘度
使用东洋精机制的キャピログラフ1B,在氮气氛中进行测定。按照测定温度280℃和变形速度6080秒-1的条件测定3次,以其平均值作为熔融粘度。
I.极限粘度
在邻氯酚中,25℃下进行测定。
J.初期的拉伸抵抗度
按照JIS L1013进行测定。
K.沸水收缩率和干热收缩率
沸水收缩率(%)=[(L0″-L1″)/L0″)]×100%
L0″:将拉伸丝绞纱,在初荷重0.18cN/dtex(0.2gf/d)的条件下测得的绞纱的原始长度。
L1″:把测定L0″之后的绞纱在实质上无荷重的状态下于沸水中处理15分钟,在风干之后在初荷重0.18cN/dtex(0.2gf/d)的条件下测得的绞纱长度。
干热收缩率(%)=[(L0″-L2″)/L0″)]×100%
L2’:把测定L1’之后的绞纱在实质上无荷重的状态下于180℃的干热下处理15分钟,在风干之后在初荷重0.18cN/dtex(0.2gf/d)的条件下测得的绞纱长度。
L.手感评价
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织物就柔软感、膨松感、回弹感、弹性、染斑、表面感(织物表面的审美性)进行1~5级的官能评价。以3级以上为合格。
实施例1
把熔融粘度为40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为37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均聚PET分别于260℃和285℃下熔融,使用一种绝对过滤孔径15μm的不锈钢制非织布过滤器分别将其过滤,然后使其在275℃的纺丝温度下从一个孔数为12的平行合流复合纺丝喷丝头(图2(a))中吐出,成为一种复合比为1∶1的并列型复合丝(图3(b))。这时的熔融粘度比为1.08。按照1500m/分的纺丝速度卷绕168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然后使用具有图6所示热辊的拉伸机按照1HR13的温度70℃、2HR14的温度130℃、拉伸倍率3.00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纺丝、拉伸两种制丝性能均良好,没有发生断丝现象。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T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200μm,成为一种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42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1%,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28℃。该纤维中两种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径为80μm。
实施例2
把熔融粘度为70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为39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均聚PET作为聚合物组合物,与实施例1同样地纺丝,卷绕168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这时的熔融粘度比为1.75,并列型复合丝呈(图3(b))的形状。然后使用具有图7所示热板的拉伸机按照1HR13的温度70℃、热板17的温度165℃、拉伸倍率3.00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纺丝、拉伸两种制丝性能均良好,没有发生断丝现象。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T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190μm,成为一种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44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1%,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45℃。该纤维中两种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径为40μm。
实施例3
把熔融粘度为190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为39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均聚PET作为聚合物组合物,使用一种在特开平9-157941号公报中记载的孔数为12的插入型复合纺丝喷丝头(图2(b)),以1350m/分的纺丝速度与实施例同样地纺丝,卷绕190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这时的熔融粘度比为4.87,并列型复合丝呈(图3(b))的形状。然后按照拉伸倍率3.40的条件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拉伸。其纺丝、拉伸两种制丝性能均良好。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T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190μm,成为一种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44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1%,具有足够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有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45℃。应予说明,虽然处于允许范围内,但是与实施例1、2相比,在纺丝、拉伸过程中发生的断丝现象有所增加。该纤维中两种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径为25μm。
实施例4
把熔融粘度为150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为40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TT分别于270℃和260℃下熔融,然后使用一种在特开平9-157941号公报中记载的孔数为12的插入型复合纺丝喷丝头(图2(b)),以265℃的纺丝温度和1350m/分的纺丝速度与实施例1同样地纺丝,卷绕132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这时的熔融粘度比为3.75,并列型复合丝呈(图3(b))的形状。然后,按照1HR13的温度65℃、2HR14的温度130℃、拉伸倍率2.35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纺丝、拉伸两种制丝性能均良好。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高粘度的PT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190μm,成为一种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22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2%,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25℃。应予说明,虽然处于允许范围内,但是与实施例1、2相比,在纺丝、拉伸过程中发生的断丝现象有所增加。该纤维中两种成分界面的半径为60m。
实施例5
把熔融粘度为700泊(极限粘度1.18)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为600泊(极限粘度0.82)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均聚PBT作为聚合物组合物,与实施例4同样地纺丝,卷绕168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这时的熔融粘度比为1.17,并列型复合丝呈(图3(b))的形状。然后使用具有图7所示热板的拉伸机按照1HR13的温度65℃、热板17的温度160℃、拉伸倍率3.00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T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较细,为220μm,成为一种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34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2%,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53℃。该纤维中两种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径为28μm。
实施例6
把熔融粘度为115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BT和熔融粘度为30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均聚PTT作为聚合物组合物,与实施例4同样地纺丝。这时的熔融粘度比为3.83,并列型复合丝呈(图3(b))的形状。然后使用具有图7所示热板的拉伸机按照1HR13的温度65℃、热板17的温度160℃、拉伸倍率3.00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B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为290μm,其质量稍差于实施例1的产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31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1%,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50℃。应予说明,虽然处于允许范围内,但是与实施例1、2相比,在纺丝、拉伸过程中的断丝有所增加。该纤维中两种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径为46μm。
实施例7
除了纺丝速度为3000m/分和卷绕77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之外,其余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进行熔融纺丝。使用该未拉伸丝,除了拉伸倍率为1.40倍之外,其余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纺丝、拉伸两种制丝性能均良好,没有发生断丝现象。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T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220μm,成为一种非常高质量的产品。
实施例8
除了把并列复合变成偏芯芯鞘复合(图3(h)),以及对聚合物和复合比作如下所述的变更之外,其余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熔融纺丝。这时,作为鞘聚合物的是熔融粘度为400泊的含有0.40重量氧化钛的PET,其比例为60重量%,而作为芯聚合物的是熔融粘度为70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PTT,其比例为40重量%。使用该未拉伸系,除了拉伸倍率为2.60、2HR14的温度为140℃之外,其余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纺丝、拉伸两种制丝性能性能均良好,没有发生断丝现象。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它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较细,为240μm,成为一种高质量的产品。
实施例9
除了纤维断面形状为中空断面(图3(f))之外,其余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进行熔融纺丝,卷绕168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使用该未拉伸丝,除了拉伸倍率为2.95之外,其余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进行拉伸。其物性值示于表1中,可以看出,PPT处于卷曲的内侧,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较细,为240μm,成为一种高质量的产品。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熔融粘度为39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下简称PBT)代替PTT之外,其余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纺丝,卷绕168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然后,按照拉伸倍率3.00,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拉伸,获得了柔软弹力丝。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它显示出良好的卷曲能力。但是,相应于伸长50%时的应力超过了10×10-3cN/dtex,而且其恢复率不到70%,因此其柔软性和弹性均稍差于实施例1的产品。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为300μm,故其质量稍差于实施例1的产品。另外,其卷曲相位与实施例1相比是随机的。
实施例11
除了使用熔融粘度为105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PBT来代替PTT之外,其余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纺丝,卷绕190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然后,按照拉伸倍率3.40,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拉伸,获得了柔软弹力丝。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它显示出良好的卷曲能力。但是,相应于伸长50%时的恢复率不到70%,因此其弹性稍差于实施例2的产品。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为280μm,故其质量也稍差于实施例1的产品。另外,其卷曲相位与实施例2相比是随机的。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55cN/dtex,故其柔软性稍差于实施例2的产品,但是其干热收缩率为12%,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28℃。应予说明,虽然处于允许范围内,但是与实施例1、2相比,在纺丝、拉伸过程中的断丝有所增加。
实施例12
除了使用熔融粘度为39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的PBT代替PTT和将纺丝速度定为6000m/分之外,其余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纺丝,获得62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使用该未拉伸丝,除了拉伸倍率为1.10之外,其余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拉伸,获得了柔软弹力丝。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该柔软弹力丝显示良好的卷曲能力。但是,相应于伸长50%的恢复率不到70%,因此其弹性稍差于实施例6的产品。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下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为260μm,其质量稍差于实施例1的产品。另外,其卷曲相位与实施例1相比是随机的。
实施例13
除了使用图8的纺丝直接拉伸装置,1HNR18的周速度1500m/分、温度75℃,2HNR19的周速度4500m/分、温度130℃之外,其余与实施例2同样地纺丝,卷绕56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所获得柔软弹力丝的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TT处于卷曲的内侧并显示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200μm,成为一种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42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0%,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28℃。
实施例14
使用图9的纺丝直接拉伸装置,非接触式加热器20的温度为190℃,纺丝速度为5000m/分,在2GD9与卷绕机10之间用100℃的蒸汽进行热处理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纺丝。所获柔软弹力丝的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PTT处理卷曲的内侧并显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190μm,成为一种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卷曲的相位在单丝之间是随机的,因此,与实施例2相比,是一种具有膨松感的产品。进而,其初期拉伸抵抗度为43cN/dtex,足够柔软,而其干热收缩率为12%,具有足够低的收缩性。另外显示极大收缩应力时的温度足够高,为126℃。
实施例15
除了将纺丝速度改变为7000m/分之外,其余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进行熔融纺丝。对所获的丝不进行拉伸,可以按其卷绕的状态直接使用。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它显示优良的卷曲能力。另外,通过用于测定E0的热处理发现的卷曲径非常细,为120μm,而且其卷曲相位在单丝之间是随机的,故与实施例2相比,是一种具有膨松感的产品。进而,其干热收缩率为5%,是一种具有足够低收缩性的收缩。
比较例1
使用熔融粘度为850泊的不含氧化钛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为850泊的含有0.03重量%的均聚PET作为聚合物的组合物,按照900m/分的纺丝速度和286℃的纺丝温度,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纺丝,获得了168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然后,除了拉伸倍率为3.00倍之外,其余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拉伸和热定形。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它虽然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卷曲能力,但是其纺丝温度较高,在PTT一侧发生热劣化,因此喷丝不稳定,而且于未拉伸丝的纺丝速度低,因此使得在纺丝过程中的摇纱或固化点的变动增大。因此导致拉伸丝的丝强度显著降低的乌斯特均匀度劣化。另外,相应于伸长50%时的应力超过50×10-3cN/dtex,因此其柔软性和弹性均不及实施例2。
比较例2
使用比较例1的聚合物组合物,按照280℃的纺丝温度和1500m分的纺丝速度,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纺丝,获得了146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然后,除了拉伸倍率为2.70倍、1HR13的温度为100℃之外,其余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拉伸和热定形。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它虽然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卷曲能力,但是由于1HR13的温度较高,因此PTT发生了热劣化并频繁地发生断丝。另外,所获拉伸丝是一种丝强度低和乌斯特均匀度差的产品。另外,相应于伸长50%时的应力超过50×10-3cN/dtex,因此其柔软性和弹性均不及实施例2。
比较例3
将熔融粘度为130泊(极限粘度0.46)和熔融粘度为2650泊(极限粘度0.77)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均聚PET分别于275℃和290℃熔融,使用一种绝对过滤孔径20μm的不锈网制非织布过滤器分别将其过滤,然后在290℃的温度下使其以复合比1∶1的并列型复合丝(图3(a))的形式通过一个孔数为12的在特开平9-157941号公报中记载的插入型喷丝头(图2(b))喷出。这时的熔融粘度比为20.3。按照1500m/分的纺丝速度卷绕154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然后在1HR13的温度90℃、热板17的温度150℃、拉伸倍率2.80的条件下进行拉伸。其纺丝、拉伸这两种制丝性皆低劣,频繁地发生断丝。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其相应于伸长50%时的应力超过50×10-3cN/dtex,不能成为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另外,其E3.5=0.5%并且在约束下的卷曲能力低劣。而且,它的初期拉伸抵抗度为75cN/dtex,是一种缺乏柔软度的产品。
比较例4
作为聚合物的组合物,使用熔融粘度为200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均聚PET与熔融粘度为2100泊并含有10mo1%间苯二甲酸作为酸成分和含有0.03重量%氧化钛的共聚PET,将它们分别于285℃和275℃下熔融,以285℃的纺丝温度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纺丝,按照1500m/分的纺丝速度卷绕154dtex、12条长丝的未拉伸丝。然后按照2.75的拉伸倍率与比较例3同样地进行拉伸。纺丝和拉伸这两种制丝性性能均良好,没有发生断丝。其物性值示于表2中,可以看出,相应于伸长50%的应力超过了50×10-3cN/dtex,不能成为本发明的柔软弹力丝。另外,其E3.5=0.4%并且在约束下的卷曲能力低劣。
表1
方法 聚合物构成 熔融粘度比 纺丝温度(℃) 纺丝速度(m/分) 拉伸温度(℃) 热定形温度(℃)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 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1工序法1工序法1工序法  PTT/PETPTT/PETPTT/PETPTT/PTTPTT/PBTPBT/PTTPTT/PETPTT/PETPTT/PETPBT/PETPBT/PETPBT/PETPTT/PETPTT/PETPTT/PET  1.081.754.873.751.173.831.751.751.751.032.841.031.751.751.75  275275275265265265275275275275275275275275275  1500150013501350135013503000150015001500150060001500-7000  70707065656570707070707075--  130165165130160160165140165130130130130--
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比较例4 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2工序法  PTT/PETPTT/PETPET/PETPET/PET  1.001.0020.31.05  286280290285  900150015001500  701009090  165165150150
表2
    应力(cN/dtex) 恢复率(%)  EO(%) E3.5(%) 卷曲保持率(%)  TS  U%(%) 拉伸度(%) 强度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   6.0×10-35.5×10-34.5×10-34.0×10-36.0×10-33.6×10-37.5×10-38.5×10-39.5×10-310.5×10-35.8×10-35.2×10-36.0×10-35.5×10-35.1×10-3  717781806874707070616867777975  45.067.075.070.351.063.542.440.141.238.556.058.365.068.065.0  12.215.015.815.214.823.811.511.111.215.420.221.415.015.010.0  929596969898929090989898959595  0.310.320.340.320.300.260.260.310.290.300.330.350.320.320.24  0.90.90.91.00.91.00.91.11.31.01.01.00.90.90.8  28.026.027.827.026.825.827.829.127.327.827.234.025.022.334.5  3.63.73.93.73.13.03.23.53.23.03.93.73.63.53.1
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比较例4 >50×10-3>50×10-3>50×10-3>50×10-3  62676545  44.242.048.341.2  9.49.20.50.4  86866560  0.340.320.210.30  3.23.51.51.0  28.225.020.128.8  2.12.13.14.5
TS:收缩应力的极大值(cN/dtex);
强度:柔软弹力丝的强度(cN/dtex)
实施例16
使用实施例1~15和比较例1~4获得的丝作为原丝,将其按照捻数700段/m的条件进行捻丝,以65℃的蒸汽进行止捻定形。然后用其进行28针(gange)的圆形编织,如此将其编成一种具有双罗纹组织的编织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其在90℃下进行松弛精加工,再在180℃下对其进行中间定形。然后,仍然按照常规方法对其施加10重量%的碱性减量处理,最后在130℃下进行染色。
然后对所获织物的手感进行官能评价(表3)。使用实施例1~13的柔软弹力丝制成的织物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和弹性,而且织物的表面富于审美性。进而,由于实施例1~4和7、12、13的柔软弹力丝具有足够的卷曲回转直径,因此可以制成一种审美性非常优良的织物。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2中获得的产品产生染色斑,是一种质量低劣的产品。另外,在比较例3、4中获得的产品是一种手感粗硬的产品。
表3
使用原丝 柔软感 膨松感 回弹感 弹性 染斑 表面感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  444445444344444  333333333333444  333333333333333  455545444333554  555454543444555  455544444333555
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比较例4  2211  3322  3332  2222  1134  2222
实施例17
使用实施例1~15和比较例3、4获得的丝作为原丝,将其按照捻数1500段/m的条件进行捻丝,以65℃的蒸汽进行止捻定形。然后使用同一种丝作为经纱和纬纱制成平纹织物。这时的纱线密度为经纱110支/英寸,纬纱91支/英寸,按照S捻/Z捻交替配置的方式使其扭矩平衡。对所获得的坯布进行如下的加工。首先于90℃进行松弛精加工,然后于180℃进行干热处理,再用针式拉幅机进行中间定形。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15%的碱性减量处理,接着仍然按照常规方法于130℃进行染色。
最后对所获织物的手感进行官能评价(表4)。对于使用实施例1~13获得的丝作为原丝制成的织物来说,象根据原丝的特性所预想的那样,每一种织物都具有良好的弹性,但是按照比较例3、4获得的织物则是弹性低劣的产品。
表4
使用原丝 柔软感 膨松感 回弹感  弹性  染斑 表面感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5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   444445444344444   343333333333554   333333333333333   455545444333554   555454543444555   455544444333555
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比较例4   2211   3322   3332   2211   1134   2222
实施例18
使用实施例13和14获得的柔软弹力丝按无捻状态作为经纱和纬纱制成平纹织物。这时的纱线密度,经纱为110支/英寸,纬纱为91支/英寸。对所获的坯布进行如下加工。首先于90℃进行松弛精加工,然后于180℃进行干热处理,再用针式拉幅机进行中间定形。然后按常规方法于130℃进行染色。
获得的织物具有平滑的表面和非常良好的平滑性,适合作为柔软弹性的里子使用。
实施例19
使用实施例1、2、8、9和比较例3、4获得的柔软弹力丝作为原丝,然后用其与按照表5所示条件由PET制成的低收缩丝一起制成混纤丝,用65℃的蒸汽对其进行止捻定形。然后与实施例17同样地进行织造和加工,最后对其进行评价。
对所获织物的手感进行官能评价(表6)。对于以实施例的产品作为原丝制成的织物来说,角根据原丝的特性所预想的那样,每一种织物的手感都是柔软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但是以比较例3、4获得的丝作为原丝制成的织物则是粗硬感强的产品。
表5
水准 使用原丝                混纤配合丝的特性 混纤丝的捻数 纱线密度经x纬
 品种 沸水收缩(%) YM(cN/dtex) (T/m) (支/英寸)
 A 实施例1  55dtex-24fil -1.0  35  400  101×90
 B 实施例2  55dtex-24fil -2.0  30  400  101×90
 C 实施例2  55dtex-24fil  1.0  35  400  101×90
 D 实施例2  55dtex-24fil  8.0  76  400  101×90
 E 实施例2  75dtex-144fil  6.5  35  600  99×84
 F 实施例2  55dtex-12fil  1.0  35  400  101×90
 G 实施例8  75dtex-144fil -1.0  34  800  99×84
 H 实施例9  55dtex-24fil  1.0  32  400  101×90
 I 比较例3  55dtex-24fil  1.0  35  400  101×90
 J 比较例4  55dtex-24fil  1.0  35  400  101×90
YM:初期拉伸抵抗度
表6
水准 柔软感 膨松感 回弹感 弹性 染斑 里面感
 A  4  5  5  4  5  4
 B  4  5  5  5  5  4
 C  4  4  4  5  5  4
 D  3  3  3  5  5  4
 E  5  3  4  5  5  4
 F  3  4  5  5  5  4
 G  4  5  4  5  5  4
 H  3  4  4  3  3  3
 I  1  3  2  1  4  2
 J  1  3  2  1  4  2
实施例20
使用实施例13获得的柔软弹力丝按无捻状态作为纬纱和使用旭化成工业(株)制的铜氨人造丝(“キュプラ”(83 dtex、45条长丝)作为经纱制成平纹织物。这时的纱线密度,经纱为110支/英寸,纬纱为91支/英寸。对所获的坯布按如下方法进行加工。首先于90℃进行松弛精加工,然后于150℃进行干热处理,再用针红拉幅机进行中间定形。然后按常规方法于100℃进行染色。
所获的织物是一种柔软而且富有弹性的产品,并且由于铜氨人造丝所特有的强接触冷感而显示高度的干燥感。另外,其吸放湿性、织物表面的平滑性均良好,是一种最适合作为里子使用的织物。
实施例21
使用实施例2中获得的柔软弹力丝作为原丝,将其按捻数700段/m的条件进行捻丝,进而用65℃的蒸汽进行止捻定形处理。然后使用这种丝作为纬纱和使用旭化成工业(株)制的粘胶人造丝“Silma”(83dtex、38条长丝)作为经纱制成平纹织物。这时的纱线密度,经纱为110支/英寸,纬纱91支/英寸,按S捻/Z捻交替配置的方式来使其扭矩平衡。这所获的坯布按如下方法进行加工。首先于90℃进行松弛精加工,然后于150℃用针式拉幅机进行中间定形。最后于100℃进行染色。所获的织物是一种柔软而且富有弹性的产品。另外,由于粘胶人造丝所特有的优良回弹感而获得一种有弹力的触感,另外由于其强的接触冷感而显示高度的干燥感。另外,其吸放湿性能也是良好的。
实施例22
使用实施例2中获得的柔软弹力丝作为原丝,将其按捻数500段/m的条件进行捻丝,进而用65℃的蒸挑汽进行止捻定形处理。将所获的丝与实施例20中获得的铜氨人造丝混用,用其进行24针的圆形编织,如此将其编成一种具有双罗纹组织的编织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其在90℃下进行松弛精加工,最后于100℃进行染色。
所获的编织物是一种柔软而且富有弹性的产品,并且由于铜氨人造丝所特有的强接触冷感而显示高度的干燥感。另外,其吸放湿性能也是良好的。
实施例23
除了使用在实施例21中使用的粘胶人造丝代替铜氨人造丝之外,其余与实施例22同样地制造编织物。
所获的编织物是一种柔软而且富有弹性的产品。并且由于粘胶人造丝所特有的优良的回弹感而获得一种有弹力的触感,另外由于其强的接触冷感而显示高度的干燥感。另外,其吸放湿性能力是良好的。
本发明可以解决在以往成为问题的绷紧感强的问题或织物粗硬化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柔软弹性比过去优良的织物所需的柔软弹力丝及其织物。

Claims (25)

1.一种由聚酯构成的柔软弹力丝,其特征在于:将丝绞纱,在无荷重的状态下,在沸水中浸渍15分钟,经过热处理的丝能同时满足在伸长50%时产生的应力在30×10-3cN/dtex以下和恢复率在60%以上,且通过热处理发现的卷曲直径在120~3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其乌斯特均匀度在2.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其卷曲直径在25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其卷曲直径在200μ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其强度在2.2cN/dtex以上,收缩应力在0.25cN/dtex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它在反复伸长10次之后的卷曲保持率在85%以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它在反复伸长10次之后的卷曲保持率在90%以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它在反复伸长10次之后的卷曲保持率在95%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它是偏芯型复合丝。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在其偏芯型复合丝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是PTT或PBT。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丝,在其偏芯型复合丝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是PTT。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其中的偏芯型复合丝由PTT和PET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它在无荷重下进行热处理时的卷曲伸长率(E0)在45%以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它在荷重3.5×10-3cN/dtex(4mgf/d)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时的卷曲伸长率(E3.5)在10%以上。
1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1200m/分以上的纺丝速度纺制由两种以上的聚酯构成的偏芯型复合丝,然后按照50~80℃的拉伸温度和拉伸丝伸长20~45%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和热定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丝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纺丝直接拉伸法。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丝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纺丝之后先进行卷绕然后再将其拉伸的纺丝、拉伸二工序法。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丝头和导丝辊之间设置非接触式的加热器,按照4000m/分以上的纺丝速度纺制由两种聚酯构成的偏芯型复合丝。
1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5000m/分以上的纺丝速度纺制由两种聚酯构成的偏芯型复合丝。
20.如权利要求15、18或19所述的丝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纺丝温度为250~280℃。
21.如权利要求15、18或19所述的丝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两种聚酯的熔融粘度比为1.05~5.00。
22.一种混纤丝,其特征在于,它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与一种沸水收缩率在10%以下的低收缩丝混纤而成。
2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或权利要求22所述的混纤丝,其特征在于,对其施加捻丝系数在5000以上的强捻处理,
捻丝系数=每米捻数(段/m)×纤度(dtex×0.9)。
24.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
25.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与天然纤维和/或半合成纤维混合使用。
CNB001178997A 1999-06-08 2000-06-06 柔软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47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054899 1999-06-08
JP160548/1999 1999-06-08
JP238240/1999 1999-08-25
JP23824099 1999-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6444A CN1276444A (zh) 2000-12-13
CN1154755C true CN1154755C (zh) 2004-06-23

Family

ID=26487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1789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4755C (zh) 1999-06-08 2000-06-06 柔软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6306499B1 (zh)
EP (1) EP1059372B1 (zh)
KR (1) KR100629813B1 (zh)
CN (1) CN1154755C (zh)
AT (1) ATE315673T1 (zh)
CA (1) CA2310686C (zh)
DE (1) DE60025440T2 (zh)
ES (1) ES2255948T3 (zh)
ID (1) ID26325A (zh)
MY (1) MY128170A (zh)
TW (1) TW4768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3955B (en) * 1999-02-10 2002-04-21 Asahi Chemical Ind False twisted yarn package
US6372343B1 (en) * 2000-01-07 2002-04-16 Teijin Limited Crimped polyester fiber and fibrous structure comprising the same
US6692687B2 (en) 2000-01-20 2004-02-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 for high-speed spinning of bicomponent fibers
WO2001053573A1 (en) * 2000-01-20 2001-07-26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 for high-speed spinning of bicomponent fibers
US6332994B1 (en) 2000-02-14 2001-12-25 Basf Corporation High speed spinning of sheath/core bicomponent fibers
JP3686308B2 (ja) * 2000-05-18 2005-08-24 正子 岡 凹凸状布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凹凸状繊維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MXPA02011387A (es) * 2000-05-18 2003-04-25 Asahi Chemical Ind Hilo tenido.
CN1287023C (zh) 2000-07-25 2006-11-29 旭化成株式会社 弹性高密度织物
EP1197595A1 (en) * 2000-10-12 2002-04-17 DRAHTCORD SAAR GMBH & Co.KG Steel cor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eel cord
US6648926B1 (en) * 2000-11-08 2003-11-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reating knits containing polyester bicomponent fibers
MXPA03005962A (es) 2001-02-02 2003-09-05 Asahi Chemical Ind Fibra compleja excelente en post-procesabilidad y metodo para su fabricacion.
ATE495291T1 (de) 2001-04-17 2011-01-15 Teijin Fibers Ltd Falschdrahtgarn aus polyesterverbundfas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KR100552026B1 (ko) * 2001-07-04 2006-02-17 아사히 가세이 셍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경편물
TWI222475B (en) * 2001-07-30 2004-10-21 Toray Industries Polylactic acid fiber
KR20030021601A (ko) * 2001-09-07 2003-03-15 주식회사 효성 폴리에스터계 복합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827672B2 (ja) 2001-09-18 2006-09-27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パーン
AU2002331937B2 (en) * 2001-10-12 2007-07-05 Compactgtl Plc Catalytic reactor
KR100462501B1 (ko) * 2001-11-05 2004-12-17 주식회사 효성 신축성 직물의 제조방법
ES2315410T3 (es) 2001-11-06 2009-04-01 Asahi Kasei Fibers Corporation Bobinas de fibra de poliester compuestas.
US6782923B2 (en) * 2001-11-13 2004-08-31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Weft-stretch woven fabric with high recovery
US7036197B2 (en) * 2001-12-21 2006-05-02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Stretchable multiple-component nonwoven fabric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US6846560B2 (en) * 2002-05-27 2005-01-25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onjugate fi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KR100490193B1 (ko) * 2002-07-19 2005-05-17 한국섬유개발연구원 폴리에스테르 미연신사를 이용한 폴리에스테르 가연사제조방법
US20040067707A1 (en) * 2002-10-04 2004-04-08 Hamilton Lorne M. Stretch polyester and acrylic spun yarn
US6641916B1 (en) * 2002-11-05 2003-11-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bicomponent fibers
US6868662B2 (en) 2002-11-14 2005-03-22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Entangled bicomponent yarn and process to make the same
US7615173B2 (en) 2002-11-21 2009-11-10 James Edmond Van Trump Process for preparing bicomponent fibers having latent crimp
AU2003243763A1 (en) 2002-12-23 2004-07-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bicomponent fiber process
US7005093B2 (en) * 2003-02-05 2006-02-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pin annealed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yarn
US20070035057A1 (en) * 2003-06-26 2007-02-15 Chang Jing C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bicomponent fiber process
JP4205500B2 (ja) * 2003-06-26 2009-01-07 ソロ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中空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複合短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99828B2 (en) * 2003-11-20 2007-11-27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Stretch woven fabrics including polyester bicomponent filaments
US7143790B2 (en) * 2003-11-20 2006-12-05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Warp-stretch woven fabrics comprising polyester bicomponent filaments
US6877197B1 (en) 2003-12-08 2005-04-12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Process for treating a polyester bicomponent fiber
WO2005078184A1 (ja) * 2004-02-13 2005-08-25 Toray Industries, Inc. 皮革様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39760B2 (ja) * 2004-07-30 2009-10-07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混繊糸および織編物
DE602004015861D1 (de) * 2004-12-07 2008-09-25 Invista Tech Sarl Gewebe auf polyesterbikomponenten-filamenten mit stretch in kettfadenrichtung
ATE472001T1 (de) * 2004-12-07 2010-07-15 Invista Tech Sarl Elastisches gewebe mit polyesterbikomponentenfilamenten in den kett- und schussfäden
CN100390341C (zh) * 2004-12-29 2008-05-28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复合加工丝及制备方法
US7310932B2 (en) * 2005-02-11 2007-12-25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Stretch woven fabrics
CN101016669B (zh) * 2007-02-07 2011-02-02 方圆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形状物理记忆性功能面料的制备工艺
DE102007034687A1 (de) * 2007-02-12 2008-08-21 Carl Freudenberg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spleißfähiger Fasern und deren Verwendung
KR20110002031A (ko) * 2008-03-20 2011-01-06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알.엘. 멀티필라멘트 폴리에스테르 이성분사의 멀티엔드 패키지
CN101317698A (zh) * 2008-07-22 2008-12-10 周婉 一种毛衫及其生产工艺
KR101605933B1 (ko) 2010-01-29 2016-03-23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해도 복합 섬유, 극세 섬유 및 복합 구금
CN103215716A (zh) * 2013-05-08 2013-07-24 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粘高伸缩涤纶长丝及其制备工艺
CN103266400B (zh) * 2013-05-15 2015-09-16 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织物的毛涤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US10030322B2 (en) 2013-07-15 2018-07-24 Hills,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continuous filament spun-laid web
CN104328563B (zh) * 2014-09-23 2016-09-14 张家港市荣昌涤纶毛条有限公司 涤纶丝束后牵伸生产线
CN104480569B (zh) * 2014-12-31 2017-02-22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116889A (ko) 2015-03-31 2016-10-10 정성제 신축성이 우수한 직물의 제조방법
CN106381531B (zh) * 2016-11-15 2018-08-2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外圆内均分毛细管并列纺丝头、纺丝装置及纺丝方法
MY193083A (en) * 2016-12-14 2022-09-26 Toray Industries Eccentric core-sheath composite fiber and combined filament yarn
US10760186B2 (en) * 2017-03-29 2020-09-01 Welspun Flooring Limited Manufacture of bi-component continuous filament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CN108893789B (zh) * 2018-08-31 2024-04-30 宁波建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状锂离子电池的喷丝装置
CN110565184A (zh) * 2019-08-27 2019-12-13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自卷曲性pet/ptt并列复合长丝的制备方法
GB2591594B (en) * 2019-12-06 2022-08-24 Indo Count Industries Ltd Stretchable bedding components
EP3835480A1 (en) * 2019-12-10 2021-06-16 Aladd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yarn
KR102294746B1 (ko) * 2019-12-18 2021-08-26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식물유래 폴리에틸렌을 함유하는 친환경 복합섬유 스펀본드 부직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1101238B (zh) * 2019-12-24 2023-02-28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型自卷曲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8628B (zh) * 2019-12-24 2022-07-15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bt/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EP3957782A1 (en) * 2020-08-21 2022-02-23 Khushboo Abhishek Mandawewala Bulked continuous side-by-side bi-component filament yarn, method for making, and floor covering material made therefrom
TWI766368B (zh) * 2020-09-17 2022-06-01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用於保暖織物的布料
CN116324066B (zh) * 2020-09-28 2024-03-12 东洋纺Mc株式会社 长纤维无纺布和长纤维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N112281229A (zh) * 2020-09-30 2021-01-29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553736A (zh) * 2020-11-11 2021-03-26 山东金冠网具有限公司 一种网状透气孔纱的生产方法
CN113981601A (zh) * 2021-11-12 2022-01-28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聚酯复合长丝的功能性羊毛衫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5081B (zh) * 2022-04-02 2023-07-04 东华大学 一种用于并列复合纺丝界面控制的组件结构
WO2023195964A2 (en) * 2022-04-05 2023-10-12 Küçükçalik Teksti̇l Sanayi̇i̇ Ve Ti̇caret Anoni̇m Şi̇rketi̇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lf-colored recycled bicomponent pes yarn compatible with harsh weather condi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7797A (en) 1956-10-08 1961-06-13 Du Pont Sheath and core textile filament
GB1075689A (en) 1964-07-24 1967-07-12 Du Pont Textile yarn
US3671379A (en) 1971-03-09 1972-06-20 Du Pont Composite polyester textile fibers
FR2182766B1 (zh) * 1972-05-04 1974-07-26 Rhone Poulenc Textile
JPS5221419A (en) * 1975-08-06 1977-02-18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rimped composite polyester fibers
US4217321A (en) * 1978-12-06 1980-08-12 Monsanto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bicomponent polyester yarns at high spinning rates
JPS5789617A (en) * 1980-11-24 1982-06-04 Kuraray Co Ltd Composite fiber and its preparation
JPS5813720A (ja) * 1981-07-14 1983-01-26 Teijin Ltd 高伸縮性を有するノントルク捲縮加工糸の製造法
JPH05132856A (ja) * 1991-11-14 1993-05-28 Unitika Ltd 強撚伸縮性織物の製造方法
JP3119389B2 (ja) 1992-04-10 2000-12-18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KR100192662B1 (ko) * 1993-06-08 1999-06-15 이형도 인요크 적재장치
JP2979977B2 (ja) * 1994-10-04 1999-11-22 東レ株式会社 捲縮性複合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3519503B2 (ja) 1995-06-12 2004-04-19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潜在捲縮糸の紡糸直接延伸方法
KR100503437B1 (ko) * 1996-12-13 2006-01-27 주식회사 휴비스 폴리에스테르계복합섬유의제조방법
KR100430630B1 (ko) * 1997-02-14 2004-08-04 주식회사 코오롱 자발권축사 및 그의 제조용 방사구금장치
JPH1150329A (ja) 1997-07-31 1999-02-23 Teijin Ltd 偏心複合繊維の溶融紡糸方法
JP3473890B2 (ja) * 1997-12-22 2003-12-08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025440T2 (de) 2006-08-24
KR100629813B1 (ko) 2006-09-29
ES2255948T3 (es) 2006-07-16
ID26325A (id) 2000-12-14
DE60025440D1 (de) 2006-04-06
CA2310686C (en) 2011-11-22
CN1276444A (zh) 2000-12-13
EP1059372A2 (en) 2000-12-13
EP1059372A3 (en) 2001-01-17
EP1059372B1 (en) 2006-01-11
US6306499B1 (en) 2001-10-23
TW476819B (en) 2002-02-21
US20010055683A1 (en) 2001-12-27
US6803000B2 (en) 2004-10-12
MY128170A (en) 2007-01-31
KR20010049484A (ko) 2001-06-15
CA2310686A1 (en) 2000-12-08
ATE315673T1 (de) 2006-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755C (zh) 柔软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
CN1224742C (zh) 原丝染色丝条
JP4353698B2 (ja) 後加工に優れた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83864C (zh) 纬编织物
CN100347363C (zh) 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短纤维的短纤纱
CN1113116C (zh) 卷曲丝及其制造方法,复合丝及编织物
CN1269427C (zh) 内衣
JP4255473B2 (ja) 縫糸及び布帛縫製品
TW200301790A (en) Stretch polyester/cotton spun yarn
CN1174133C (zh) 假捻纱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装置
JP2002339169A (ja) 潜在捲縮発現性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パッケージ
JP2008174848A (ja) コアーヤーン縫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76807B2 (ja) コアーヤーン縫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90846A (ja) 異収縮複合混繊糸およびその織物、編物
JPH07252744A (ja) 羊毛/レーヨン混紡織物
JP4380519B2 (ja) ソフトストレッチ糸の製造方法
JP5298553B2 (ja) 混繊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
JP2006132038A (ja) コアーヤーン縫糸
JP4687091B2 (ja) ソフトストレッチ糸および布帛
JP2001089950A (ja) 強撚織物
JP2006183187A (ja) 紡績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
JP3719258B2 (ja) ソフトストレッチ糸および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布帛
JP2000256924A (ja) 仮撚複合糸
JP2004244731A (ja) 紡績糸
JP2006016700A (ja) 伸縮性複合紡績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