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020A - 车载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020A
CN107852020A CN201680042120.5A CN201680042120A CN107852020A CN 107852020 A CN107852020 A CN 107852020A CN 201680042120 A CN201680042120 A CN 201680042120A CN 107852020 A CN107852020 A CN 107852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modes
relay
connecting port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21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020B (zh
Inventor
薮内靖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52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4Cutting off the power supply under fault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with a programmable sched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3Details regarding a bu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系统,无论充电方式如何都能够进行蓄电池的充电,能够防止在车辆和充电桩之间产生异常电流。通过第一充电方式控制充电的第一充电控制部(10)经由连接于第一插座(11)的充电线而与第一充电装置进行通信,通过使设置于从第一插座(11)向蓄电池(2)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的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而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在判定为应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对第二充电装置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通信进行中继。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使实际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定时相对于第一充电控制部(10)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定时延迟的控制。

Description

车载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将从设置于充电桩等的充电装置供给的电力向车辆的蓄电池充电的控制的车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同时使用电动机和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 HybridElectric Vehicle)以及不具备发动机而由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汽车(EV:ElectricVehicle)正在普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等车辆具备用于蓄积对电动机进行驱动的电力的蓄电池,使用外部的充电桩来进行蓄电池的充电。
作为用于驱动电动机的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存在AC充电和DC充电。作为DC充电的方式,存在CHAdeMO方式、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联合充电系统)方式(或组合(Combo)方式)。依照CHAdeMO方式的充电桩具有DC充电用连接器,通过CAN(ControllerArea Network,控域网)通信来与车辆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依照组合方式的充电桩具有DC充电用连接器以及AC充电用连接器,利用通过通信线收发的控制导频(CPLT:ControlPilot)信号,进行与车辆的连接、充电准备的完成、充电状态等的确认,进行供电控制。另外,还通过使其他控制信号叠加于控制导频信号的PLC通信而在车辆和充电桩之间收发与充电相关的各种信息。
由于DC充电的方式存在两种,因此,在充电桩采用的方式与车辆采用的方式不一致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无法进行充电这样的情形。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中继机,该中继机通过在DC充电的方式不同的车辆和充电桩之间对与充电相关的控制信号的方式进行转换并中继,从而以低成本实现由充电方式不同的充电桩进行的蓄电池充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4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24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2的中继机中,即使在车辆和充电桩之间能够正常地收发控制信号,也无法防止由于蓄电池的电压与充电桩输出的直流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逆电流、冲击电流等异常电流的产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充电桩采用的充电方式是哪种方式都能够进行车辆的蓄电池的充电且能够防止在车辆和充电桩之间产生异常电流的车载充电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充电系统,搭载于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车辆,所述第一连接部供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一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供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将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充电装置供给的电力向所述车辆的蓄电池充电,所述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对该电力供给路径的导通和切断进行切换;充电控制部,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进行通信,依照所述第一充电方式使所述第一继电器导通而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应该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和所述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中继部,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二充电装置进行通信,并且与所述充电控制部进行通信,对所述第二充电装置和所述充电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延迟控制部,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进行使由所述充电控制部进行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导通延迟的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二继电器,该第二继电器设置于从所述充电控制部至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信号传递路径,对该控制信号传递路径的导通和切断进行切换,所述延迟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导通和切断。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所述延迟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继电器维持于导通状态,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所述延迟控制部在将所述第二继电器设为切断状态之后,在比所述充电控制部输出将所述第一继电器设为导通状态的信号的定时迟的定时下,将所述第二继电器切换成导通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检测部,检测充电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检测部,检测充电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基于所述第一连接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连接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判定。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禁止部,该连接禁止部在充电线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禁止充电线向另一方的连接。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充电系统,搭载于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车辆,所述第一连接部供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一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供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将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充电装置供给的电力向所述车辆的蓄电池充电,所述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对该电力供给路径的导通和切断进行切换;充电控制部,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进行通信,依照所述第一充电方式使所述第一继电器导通而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应该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和所述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中继部,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二充电装置进行通信,并且与所述充电控制部进行通信,对所述第二充电装置和所述充电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防逆流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防止电流从所述蓄电池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逆流。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方式是CHAdeMO方式,所述第二充电方式是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联合充电系统)方式。
在本发明中,将供用于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充电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供用于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充电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车辆。由此,无论是采用第一充电方式和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的充电装置,都能够将充电线连接到车辆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而供给电力。车载充电系统具备通过第一充电方式控制向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部。充电控制部经由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第一充电装置进行通信,使设置于从第一连接部向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的第一继电器导通,从而进行蓄电池的充电。由此,能够利用采用了第一充电方式的第一充电装置来对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另外,车载充电系统在判定为应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由中继部对第二充电装置与上述充电控制部的通信进行中继。中继部能够进行将通过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通信而收发的信息与通过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通信而收发的信息相互转换的处理。进而,在车载充电系统中,由于在第一充电方式和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下使电力供给路径导通的定时不同,因此,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进行使实际使第一继电器导通的定时相对于充电控制部使第一继电器导通的定时延迟的控制。由此,本来进行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充电控制的充电控制部能够经由中继部而与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第二充电装置进行通信,能够在适合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定时下开始向蓄电池的电力供给。
因此,在车载充电系统中,无论是采用第一充电方式以及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的充电装置,都能够进行向车辆的蓄电池的充电。
将对导通和切断进行切换的控制信号从充电控制部提供给第一继电器,设置用于将控制信号从充电控制部传递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信号传递路径。在本发明中,设置切换该控制信号传递路径的导通和切断的第二继电器,通过控制该第二继电器的导通和切断而进行使向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开始的定时延迟的控制。即,即使充电控制部输出使第一继电器导通的控制信号,通过预先将第二继电器设为切断状态,也能够不使第一继电器导通而维持于切断状态(其中,设为第一继电器在未被提供来自充电控制部的控制信号的状态下维持切断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判定为应该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将第二继电器维持于导通状态。由此,第一继电器根据从充电控制部提供的控制信号而进行导通和切断的切换,能够进行由充电控制部进行的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向蓄电池的充电。与此相对地,在判定为应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在将第二继电器设为切断状态之后,在比充电控制部输出将第一继电器设为导通状态的信号的定时迟的定时下将第二继电器设为导通状态。由此,在将第二继电器设为导通状态时,将来自充电控制部的控制信号传递给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变成导通状态。因此,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能够在比第一充电方式的情况迟的定时下使第一继电器导通,能够在适合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定时下开始向蓄电池的电力供给。
另外,在本发明中,进行充电线相对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检测以及充电线相对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检测,并基于这些检测结果而判定应该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还是应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由此,车载充电系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选择充电方式来进行蓄电池的充电。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将充电线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禁止充电线向另一方的连接。例如,当在车辆中排列配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向遮盖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任一方的位置滑动的盖等,能够实现连接禁止。该盖在遮盖第一连接部的状态下使第二连接部露出,能够从遮盖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向遮盖第二连接部的位置滑动,而在遮盖第二连接部的状态下使第一连接部露出。另外,关于盖,以避免成为使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这两者露出的状态的方式确定其大小以及滑动的位置等。由此,能够防止将充电线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这两者。
另外,在本发明中,代替进行使让上述第一继电器导通的定时延迟的控制的结构,而将防逆流部设置于从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向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由此,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时,即使当在比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下的电力供给开始定时早的定时(第一充电方式的情况下的电力供给开始定时)下连接有第一继电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流从蓄电池向充电装置逆流。
另外,在本发明中,采用CHAdeMO方式作为第一充电方式,采用CCS方式作为第二充电方式。与CHAdeMO方式相比,CCS方式使第一继电器导通的定时较迟,因此对于上述结构更适合。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中继部对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控制的充电控制部与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的通信进行中继,并且,进行使将设置在从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至蓄电池的电力供给路径上的第一继电器导通的定时延迟的控制,或者,在该电力供给路径设置防逆流部,从而无论充电装置采用哪种方式,都能够进行车辆的蓄电池的充电,并且,能够防止在车辆和充电装置之间产生异常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方式判定部以及转换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时由充电控制单元进行的中继处理的序列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停止基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时由充电控制单元进行的中继处理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充电控制单元所进行的信号切断继电器的控制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设置于车辆的充电口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针对本发明,根据示出其实施方式的附图来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的概要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是如下系统:从设置于充电桩等的第一充电装置80或第二充电装置90经由充电线81或91对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1供给直流电压,从而对搭载于车辆1的蓄电池2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充电装置80是采用第一充电方式(例如,CHAdeMO方式)的充电装置,第二充电装置90是采用第二充电方式(例如,CSS方式)的充电装置。由于第一充电装置80以及第二充电装置90所采用的充电方式不同,因此对于第一充电装置80以及第二充电装置90分别设置的充电线81、91的前端部分即所谓的充电枪82、92的形状不同。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具备能够连接第一充电装置80的充电枪82的第一插座11以及能够连接第二充电装置90的充电枪92的第二插座12。因此,车辆1为了对蓄电池2进行充电,能够利用充电方式不同的第一充电装置80以及第二充电装置90中的任一方。但是,仅能够将充电枪92或93连接到车辆1的第一插座11以及第二插座12中的某一方,无法同时连接两个充电枪92以及93。即,车辆1无法同时利用第一充电装置80以及第二充电装置90这两个充电装置来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构成为在基础上具备基于第一充电方式的蓄电池2的充电的功能,作为选项等追加有基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功能。在图1中示出搭载有基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功能的状态的车辆1的结构,在图2中示出未搭载有基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功能的状态的车辆1的结构。如图2所示,车辆1依照第一充电方式对蓄电池2进行充电,因此,车辆1具备:第一插座11,能够连接第一充电装置80的充电枪82;直流切断继电器13,配置在从该第一插座11向蓄电池2的电力供给路径中;以及第一充电控制部10,依照第一充电方式与第一充电装置80进行通信并且进行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导通/切断的切换控制等,而控制蓄电池2的充电。第一充电控制部10例如使用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微型机来构成。第一充电控制部10在将充电枪82连接于第一插座11的情况下,经由充电线81在与第一充电装置80之间进行通信,收发第一充电方式所规定的信息等,之后在适当的定时将直流切断继电器13切换成导通状态,从而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
基于第二充电方式的蓄电池2的充电通过将充电控制单元20装配到设置于车辆1的预定部位的单元装配部等来实现。充电控制单元20具有能够供第二充电装置90的充电枪92连接的第二插座12。充电控制单元20设置成在装配于车辆1的情况下介于从第一插座11至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通信线之间以及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至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信号线之间。另外,充电控制单元20以分支的形式连接到从第一插座11至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电力供给路径,将经由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充电线91供给的来自第二充电装置90的电力经由直流切断继电器13而供给到蓄电池2。
在利用第一充电装置80来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表现得像对于第一充电控制部10而言自身不存在一样,从而使第一充电控制部10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控制。即,充电控制单元20使得在第一插座11和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收发的信号以及在第一充电控制部10和直流切断继电器13之间收发的信号不受阻碍地通过。
在利用第二充电装置90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进行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通信,并且在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进行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通信。充电控制单元20将从第二充电装置90接收到的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信息转换成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信息,并提供给第一充电控制部10。另外,充电控制单元20将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接收到的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信息转换成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信息,并提供给第二充电装置90。这样,通过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信息转换而对第二充电装置90和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通信进行中继,从而第一充电控制部10能够通过和与采用第一充电方式的充电装置的通信相同的方法,进行与采用第二充电方式的第二充电装置90的通信。
另外,充电控制单元20对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向直流切断继电器13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中继。在利用第二充电装置90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导通定时相对于由第一充电控制部10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定时(即,第一充电方式中的导通定时)延迟,从而进行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导通。这是用于填补如下的定时差异的控制:在CSS方式等第二充电方式中,需要等待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导通,直至由直流切断继电器13切断的电力线的两侧的电位大致相同为止,相对于此,在CHAdeMO方式等第一充电方式中,在两侧的电位大致相同的在前的阶段中进行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导通。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具备第一充电控制部10、第一插座11、直流切断继电器13以及充电控制单元20等而构成。另外,充电控制单元20具备第二插座12、充电方式判定部21、转换器22以及信号切断继电器23等而构成。
第一插座11供设置在采用第一充电方式的第一充电装置80的充电线81的前端上的充电枪82连接。虽然省略图示,充电线81例如包括两根电力供给线以及一根或多根信号线。电力供给线是被施加从充电装置80输出的直流电压的导线。信号线是传送用于对搭载于车辆1的蓄电池2的充电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的导线。在将充电枪82连接于第一插座11的情况下,充电线81的两根电力供给线电连接到车辆1内的两根电力供给线101、102。第一插座11经由两根电力供给线101、102连接到蓄电池2,但在其中途设置有直流切断继电器13。即,第一插座11和蓄电池2由在中途设置有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DC+以及DC-这两条电力供给路径连接,通过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导通/切断,对第一插座11和蓄电池2之间的电力供给路径进行导通/切断。
另外,在将充电枪82连接于第一插座11的情况下,充电线81的一根或多根信号线电连接到车辆1内的一根或多根信号线103、104(在图3中,简化而仅图示出两根信号线103、104)。信号线103、104经过充电控制单元20内的充电方式判定部21连接到第一充电控制部10。另外,信号线103、104在中途设置有分支部分,分支出的信号线109、110连接到充电控制单元20内的转换器22。由此,转换器22能够监视在第一插座11和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收发的信号,能够根据情况而对信号线103、104输出信号。一根或多根信号线103、104例如能够包括用于与第一充电装置80进行通信的通信线(CAN总线)、传递与充电枪82相对于第一插座11的连接检测相关的信号的信号线、或传递用于对连接于第一插座11的充电枪82进行锁定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线等。在CHAdeMO方式的情况下,信号线103、104包括传递用于对充电开始停止1、充电开始停止2、连接器连接确认以及充电许可禁止等信息进行收发的模拟信号的信号线。
充电控制单元20的第二插座12供设置在采用第二充电方式的第二充电装置90的充电线91的前端上的充电枪92连接。虽然省略图示,充电线91例如包括两根电力供给线以及一根或多根信号线。在将充电枪92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情况下,充电线91的两根电力供给线电连接到车辆1内的两根电力供给线105、106。两根电力供给线105、106的一端连接到第二插座12,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两根电力供给线101、102的第一插座11和直流切断继电器13之间的适当部位。因此,第二插座经由两根电力供给线105、106以及两根电力供给线101、102连接到蓄电池2,在其中途设置有直流切断继电器13来进行电力供给路径的导通/切断。
另外,在将充电枪92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情况下,充电线91的一根或多根信号线电连接到充电控制单元20内的一根或多根信号线107、108。信号线107、108经过充电方式判定部21连接到转换器22。一根或多根信号线107、108例如能够包括用于与第二充电装置80进行通信的通信线(CPLT)、传递与充电枪92相对于第二插座12的连接检测相关的信号的信号线、或传递用于对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充电枪92进行锁定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线等。
直流切断继电器13是分别设置于连接第一插座11和蓄电池2的两根电力供给线101、102的中途的两个电磁继电器。将用于传递对导通/切断进行切换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线111、112连接到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控制端子。直流切断继电器13和第一充电控制部10经由信号线111、112而连接,但在其中途设置有信号切断继电器23。信号切断继电器23是设置于充电控制单元20内且分别设置于两根信号线111、112的中途的两个电磁继电器。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控制端子经由信号线113、114连接到转换器22。即,在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至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控制信号的传递路径中设置信号切断继电器23,通过转换器22控制该传递路径的导通/切断。此外,直流切断继电器13以及信号切断继电器23通常处于切断状态,仅在被提供向导通状态切换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变成导通状态。
图4是示出充电控制单元20的充电方式判定部21以及转换器22的结构的框图。充电控制单元20的充电方式判定部21具备第一嵌合检测部21a以及第二嵌合检测部21b而构成。另外,转换器22具备转换部30、锁定控制部31、CPLT控制部32、CPLT观测部33、PLC通信部34、CAN通信部35以及输入输出监视部36等而构成。
第一嵌合检测部21a连接到配置于第一插座11和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的一根或多根信号线103、104中的传递表示充电枪82的连接状态的信号的信号线,通过检测该信号的状态变化来检测充电枪82相对于第一插座11的连接。在第一插座11设置有例如在连接有充电枪82的情况下被按下的机械式开关,经由信号线从第一插座11向第一充电控制部10传递表示该开关的状态的信号。
同样地,第二嵌合检测部21b连接到配置于第二插座12和转换器22之间的一根或多根信号线107、108中的传递表示充电枪92的连接状态的信号的信号线,通过检测该信号的状态变化来检测充电枪92相对于第二插座12的连接。在第二插座12设置有例如在连接有充电枪92的情况下被按下的机械式开关,经由信号线从第二插座12向转换器22传递表示该开关的状态的信号。
充电方式判定部21基于第一嵌合检测部21a的检测结果以及第二嵌合检测部21b的检测结果,判定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还是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并将判定结果通知给转换器22的转换部30。充电方式判定部21在第一嵌合检测部21a检测到充电枪82相对于第一插座11的连接的情况下,向转换部30通知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充电方式判定部21在第二嵌合检测部21b检测到充电枪92相对于第二插座12的连接的情况下,向转换部30通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另外,在未将充电枪82连接于第一插座11且未将充电枪82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情况下,充电方式判定部21向转换部30通知不进行充电。
转换器22的锁定控制部31在充电枪82被连接到第二插座12之后,为了防止在进行从第二充电装置90向蓄电池2的充电的状态下充电枪82被从第二插座12拆下,进行将充电枪82锁定在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状态的控制。因此,在第二插座12设置有例如利用致动器等的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二插座12和转换器22之间的信号线107、108包括用于控制该致动器的动作的信号线,该信号线连接到锁定控制部31。锁定控制部31根据从转换部30提供的命令,输出使第二插座12的锁定机构锁定或解锁的控制信号。此外,在第一插座11也设置有相同的锁定机构,通过第一充电控制部10进行该锁定机构的控制。
另外,设置于第二插座12和转换器22之间的信号线107、108包括传递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收发的CPLT信号的信号线。该CPLT的信号线连接于转换器22的CPLT控制部32、CPLT观测部33以及PLC通信部34。CPLT信号是在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下在车辆1和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收发的控制信号,例如是1kHz的矩形波信号。CPLT控制部32控制CPLT信号的输出以及停止。CPLT观测部33进行CPLT信号的电位的测定以及电位的变化的检测等。CPLT控制部32以及CPLT观测部33根据矩形波信号相对于基准电位的电位、矩形波信号的输出的有无以及占空比等,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收发第二充电装置90和车辆1的连接确认、可否充电以及充电状态等与充电相关的信息。例如,CPLT观测部33能够通过检测占空比5%的CPLT信号来检测与能够进行DC充电的充电桩连接的情形。PLC通信部34通过将频率比CPLT信号高的信号、例如2~30MHz的信号叠加于CPLT信号,从而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进行通信。PLC通信部34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收发与充电相关的信息。
这样,在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二充电装置90和车辆1之间进行基于CPLT信号的信息的收发以及基于叠加于CPLT信号的信号的信息的收发。
与此相对地,在第一充电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一充电装置80和车辆1之间进行依照CAN的协议的通信。因此,第一充电装置80的充电线81包括CAN的通信线(CAN总线),设置于第一插座11和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的通信线103、104包括CAN总线。此外,由于以CAN的协议来收发差动信号,因此,虽然实际的CAN总线由两根通信线构成,但在图4中将CAN总线简略记载为一根线。
转换器22的CAN通信部35连接到设置于第一插座11和第一充电控制10之间的CAN总线,能够通过依照CAN协议的通信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进行通信。CAN通信部35通过将从转换部30提供的发送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到CAN总线,从而进行信息的发送,并且,将对CAN总线的电位进行采样而得到的接收信息提供给转换部30。
转换器22的输入输出监视部36对经由设置在第一插座11和第一充电控制10之间的CAN总线以外的信号线、例如CHAdeMO方式的模拟信号线而收发的信号进行监视,并且,根据需要而向这些信号线输出信号。即,输入输出监视部36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时,进行充电开始停止1、充电开始停止2、连接器连接确认以及充电许可禁止等针对模拟信号线的信号的输出以及监视,从而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进行信息交换。
这样,在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下,转换器22在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通过CAN通信部35进行经由CAN总线的通信,并且,通过输入输出监视部36进行经由模拟信号线的通信。与此相对地,在第一充电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一充电装置80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直接进行经由CAN总线的通信以及经由模拟信号线的通信。
转换器22的转换部30取得从转换器22内的各部提供的信息,并且控制各部的动作,从而进行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通信与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的转换。转换部30能够通过CPLT控制部32、CPLT观测部33以及PLC通信部34而在与经由充电线91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进行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通信。另外,转换部30能够通过CAN通信部35以及输入输出监视部36而在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进行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通信。因此,转换部30能够将通过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通信从第二充电装置90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适合于第一充电方式的通信的信息并发送给第一充电控制部10,并且将通过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通信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适合于第二充电方式的信息并发送给第二充电装置90。
另外,转换部30进行对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导通/切断进行切换的控制。在被从充电方式判定部21提供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通知的情况下,转换部30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导通状态。由此,直流切断继电器13根据第一充电控制部10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切断的切换。另外,此时,交换部30不进行由CPLT控制部32、CPLT观测部33以及PLC通信部34实施的经由CPLT的通信线的通信,且不进行由CAN通信部35实施的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通信。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一充电控制部10控制车辆1的蓄电池2的充电,依照第一充电方式进行从第一充电装置80向蓄电池2的充电。
与此相对地,在被从充电方式判定部21提供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通知的情况下,转换部30首先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切断状态。其后,转换部30如上所述地进行对第二充电装置90和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处理,在该处理过程中,在预定的定时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导通状态。此外,在这之前的定时,第一充电控制部10输出将直流切断继电器13设为导通状态的信号,但由于信号切断继电器23处于切断状态,因此该信号未传递到直流切断继电器13,直流切断继电器13成为切断状态。转换部30使信号切断继电器23导通,从而将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输出信号传递至直流切断继电器13,直流切断继电器13变成导通状态。
图5是用于说明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时由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的中继处理的序列图。第二嵌合检测部21b检测第二充电装置90的充电枪92连接到第二插座12的情形,充电方式判定部21判定为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步骤S1),从而开始充电控制单元20的中继处理。在CPLT观测部33检测到占空比为5%的CPLT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第二充电装置90以及充电控制单元20经由充电线91进行控制信号的收发,使通信对话初始化,确立通信(步骤S3)。另外,此时的CPLT信号的电压电平为9V,处于所谓的状态B。另外,第二充电装置90以及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用户认证等各种处理(步骤S4),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所需的各种参数的交换(步骤S5)。
接下来,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输入输出监视部36将模拟信号线所包含的连接器连接确认的信号设为接通状态,从而向第一充电控制部10通知进行了与充电装置的连接(步骤S6)。另外,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输入输出监视部36将模拟信号线所包含的充电开始停止1的信号设为接通状态(步骤S7)。当检测到充电开始停止1的信号成为接通状态时,第一充电控制部10开始CAN通信。充电控制单元20的CAN通信部35在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之间进行CAN通信,进行充电参数的交换(步骤S8)。在第二充电装置90的充电参数适合于车辆1的蓄电池2的情况下,第一充电控制部10通过模拟信号线的充电许可禁止的信号,向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充电许可的通知(步骤S9)。
接收到充电许可的通知的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锁定控制部31对连接于第二插座12的充电枪92进行锁定(步骤S10)。充电控制单元20向第一充电控制部10通知充电枪92被锁定(步骤S11)。
接下来,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CPLT控制部32将CPLT信号控制成状态C(步骤S12)。状态C是CPLT信号的电压电平为6V的状态,表示车辆1侧的充电的准备完成的状态。
接下来,充电控制单元20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切断状态(步骤S13),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进行安全确认(步骤S14),进行预充电(步骤S15)。在确认了安全确认以及预充电的结果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输入输出监视部36将模拟信号线所包含的充电开始停止2的信号设为接通状态(步骤S16)。其后,充电控制单元20将信号切断继电器36设为导通状态(步骤S17)。
然后,充电控制单元20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收发控制信号,使第二充电装置90开始蓄电池2的充电(步骤S18)。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CAN通信部35接收来自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充电电流的指示(步骤S19)。接下来,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PLC通信部34将接收到的充电电流的指示发送给第二充电装置90,接收从第二充电装置90发送的充电电压、电流等的通知(步骤S20),通过CAN通信部35将接收到的充电电压、电流等信息发送给第一充电控制部10(步骤S21)。第一充电控制部10、充电控制单元20以及第二充电装置90通过重复执行步骤S19~步骤S21的处理,进行充电控制。
图6是用于说明在停止基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时由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的中继处理的序列图。充电控制单元20在充电过程中监视充电停止条件。例如,通过CAN通信部35监视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发送的充电停止请求,在存在来自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充电停止请求的情况下,判定为充电停止条件成立。充电控制单元20在充电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31),通过PLC通信部34向第二充电装置90通知充电停止,第二充电装置90接收到充电停止的通知,使直流电压的供给停止(步骤S32)。
接下来,充电控制单元20向第一充电控制部10通知充电的停止(步骤S33),通过CPLT控制部32将CPLT信号控制成状态B(步骤S34)。然后,充电控制单元20通过锁定控制部31解除充电枪92相对于第二插座12的锁定(步骤S35),向第一充电控制部10通知解除了锁定(步骤S36)。
接下来,充电控制单元20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切断状态(步骤S37),在与第二充电装置90之间执行与通信切断相关的处理(步骤S38),向第一充电控制部10通知充电枪92未连接到第二插座12(步骤S39)。
依照以上的处理次序进行车辆1的蓄电池2的充电。接下来,说明与用于防止产生异常电流的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导通/切断的切换相关的处理次序的主要部分。图7是示出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的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控制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此外,在本处理中,充电控制单元20需要取得从第二充电装置90供给的直流电压(以下称为充电电压)以及蓄电池2的端子间的电压(以下称为蓄电池电压)。在图1~图3中虽然省略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1中设置有检测充电电压的电压计以及检测蓄电池电压的电压计。将这些电压计检测出的电压值提供给充电控制单元20以及第一充电控制部10等。
充电控制单元20的转换部30通过充电方式判定部21来判定是否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步骤S100)。在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S100:“是”),转换部30输出使信号切断继电器23导通的信号,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切换成导通状态(步骤S106),结束处理。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S100:“否”),转换部30在预定的定时输出切断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信号,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切换成切断状态(步骤S101)。即,转换部30通过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控制成切断状态,无论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控制如何,直流切断继电器13都不变成导通状态,限制第二充电装置90和蓄电池2间的通电。此外,所述预定的定时只要是从第二充电装置90供给直流电压并通过第一充电控制部10进行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闭合的控制的前阶段的定时,则对该定时没有特别限定。
接下来,转换部30取得由电压计检测出的充电电压(步骤S102),并取得所检测出的蓄电池电压(步骤S103)。然后,转换部30判定在步骤S102以及步骤S103中取得的直流电压和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是否低于阈值(步骤S104)。在判定为充电电压和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转换部30通过PLC通信部35将用于使第二充电装置90供给的直流电压变更的信息发送给第二充电装置90(步骤S105),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第二充电装置90接收从车辆1发送的信息,依照所接收到的信息而使直流电压的电压变更。
在判定为充电电压和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低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转换部30输出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导通状态的信号,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切换成导通状态(步骤S106),结束处理。即,转换部30通过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控制成通电状态,从而解除第二充电装置90和蓄电池2间的通电的限制。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设置于车辆1的充电口的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通过装配充电控制单元20而能够以第一充电方式以及第二充电方式这两种充电方式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在装配有充电控制单元20的状态下,在车辆1的充电口排列设置有用于连接对应于第一充电方式的充电枪82的第一插座11以及用于连接对应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枪92的第二插座12。
在图示的例子中,将车辆1的充电口设置为具有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开口部的凹处。在该凹处的底部分向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第一插座11以及第二插座12。另外,车辆1的充电口设置有能够遮盖开口部的大致一半的滑动盖3。能够使滑动盖3向开口部的长度方向自如地滑动。滑动盖3通过滑动至长度方向的端部而遮盖设置在充电口内的第一插座11以及第二插座12中的任一方并使另一方露出。
因此,车辆1的用户能够根据所利用的充电装置的充电枪的形状等使滑动盖3滑动,使第一插座11以及第二插座12中的任一方露出,并将充电枪连接到露出的插座。此时未使用的插座被滑动盖3遮盖而禁止使用。
在以上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将供用于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充电线81的充电枪82连接的第一插座11以及供用于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充电线91的充电枪92连接的第二插座设置于车辆1。由此,无论是采用第一充电方式和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的充电装置,都能够将充电线81、91连接到车辆1的第一插座11或第二插座12而向蓄电池2供给电力。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具备通过第一充电方式控制向蓄电池2的充电的第一充电控制部10。第一充电控制部10经由连接于第一插座11的充电线81而与第一充电装置80进行通信,使设置于从第一插座11向蓄电池2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的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从而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由此,能够利用采用了第一充电方式的第一充电装置80来对车辆1的蓄电池2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在判定为应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对第二充电装置90与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通信进行中继。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将通过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通信而收发的信息与通过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通信而收发的信息相互转换的处理。进而,在车载充电系统中,由于在第一充电方式和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下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定时不同,因此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进行使实际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定时相对于第一充电控制部10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定时延迟的控制。由此,本来进行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充电控制的第一充电控制部10能够经由充电控制单元20与依照第二充电方式的第二充电装置90进行通信,能够在适合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定时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开始向蓄电池2的电力供给。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无论是采用第一充电方式以及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的充电装置,都能够进行车辆1的蓄电池2的充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将对导通/切断进行切换的控制信号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提供给直流切断继电器13,在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至直流切断继电器13之间设置用于传递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传递路径作为信号线111、11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对该控制信号传递路径的导通/切断进行切换的信号切断继电器23,通过控制该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导通/切断,从而充电控制单元20进行使向蓄电池2的电力供给开始的定时延迟的控制。即,即使第一充电控制部10输出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控制信号,通过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切断状态,也能够不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而维持于切断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在充电方式判定部21判定为应该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维持于导通状态。由此,直流切断继电器13根据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切断的切换,能够进行由第一充电控制部10进行的依照第一充电方式的蓄电池2的充电。
与此相对地,在充电方式判定部21判定为应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在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切断状态之后,在比第一充电控制部10输出将直流切断继电器13设为导通状态的信号的定时迟的定时将信号切断继电器23设为导通状态。由此,在信号切断继电器23被设为导通状态时,将来自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控制信号传递给直流切断继电器13,直流切断继电器13变成导通状态。因此,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能够在比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迟的定时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能够在适合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定时开始向蓄电池2的电力供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通过第一嵌合检测部21a进行充电线81的充电枪82相对于第一插座11的连接检测,并且通过第二嵌合检测部21b进行充电线91的充电枪92相对于第二插座12的连接检测,基于这些检测结果,充电方式判定部21判定应该以第一充电方式和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进行充电。由此,车载充电系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选择充电方式来进行蓄电池2的充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在将充电线81、82的充电枪82、92连接于第一插座11和第二插座12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禁止向另一方的连接。例如在将第一插座11以及第二插座12排列配置于车辆1的充电口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向遮盖第一插座11和第二插座12中的任一方的位置滑动的滑动盖3等,能够实现连接禁止。由此,能够防止将充电线81、91分别连接到第一插座11以及第二插座12这两者。此外,通过滑动盖3进行连接禁止的结构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除此以外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能够采用CHAdeMO方式作为第一充电方式,能够采用CCS方式作为第二充电方式。与CHAdeMO方式相比,CCS方式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定时较迟,因此对于上述结构更适合。不过,作为第一充电方式或第二充电方式,也可以采用CHAdeMO方式或CCS方式以外的充电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将具备第二插座12、充电方式判定部21、转换器22以及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充电控制单元20形成为能够相对于车辆1装卸的结构。由此,针对采用第一充电方式的车辆1,能够容易地追加或删除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功能。
<实施方式2>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车载充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实施方式2的车载充电系统在从第一充电控制部10至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控制信号传递路径中未设置信号切断继电器23,直流切断继电器13仅根据第一充电控制部10的控制而进行导通/切断的切换。因此,实施方式2的充电控制单元202的转换器22不具有控制信号切断继电器23的导通/切断的功能。
实施方式2的车载充电系统在从第一插座11至蓄电池2的电力供给路径中设置有防逆流二极管250。防逆流二极管250设置于两根电力供给线101、102中的相当于DC+的电力供给线101。防逆流二极管250从第一插座11向蓄电池2正向连接,电流从第一插座11流向蓄电池2,但不流过从蓄电池2向第一插座11的电流。
因此,在实施方式2的车载充电系统中,代替实施方式1的通过信号切断继电器23进行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的导通延迟的控制的结构,而是在从第一插座11以及第二插座12朝向蓄电池2的电力供给路径中设置有防逆流二极管250的结构。由此,在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时,即使当在比第二充电方式的情况下的定时早的定时使直流切断继电器13导通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流从蓄电池2逆流向第二充电装置90。
标号说明
1 车辆
2 蓄电池
3 滑动盖(连接禁止部)
10 第一充电控制部(充电控制部)
11 第一插座(第一连接部)
12 第二插座(第二连接部)
13 直流切断继电器(第一继电器)
20 充电控制单元
21 充电方式判定部
21a 第一嵌合检测部(第一连接检测部)
21b 第二嵌合检测部(第二连接检测部)
22 转换器(中继部、延迟控制部)
23 信号切断继电器(第二继电器)
30 转换部
31 锁定控制部
32 CPLT控制部
33 CPLT观测部
34 PLC通信部
35 CAN通信部
36 输入输出监视部
80 第一充电装置
81 充电线
82 充电枪
90 第二充电装置
91 充电线
92 充电枪
202 充电控制单元
250 防逆流二极管(防逆流部)。

Claims (7)

1.一种车载充电系统,搭载于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车辆,所述第一连接部供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一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供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将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充电装置供给的电力向所述车辆的蓄电池充电,
所述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继电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对该电力供给路径的导通和切断进行切换;
充电控制部,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进行通信,依照所述第一充电方式使所述第一继电器导通而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应该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和所述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
中继部,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二充电装置进行通信,并且与所述充电控制部进行通信,对所述第二充电装置和所述充电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
延迟控制部,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进行使由所述充电控制部进行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导通延迟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具备第二继电器,该第二继电器设置于从所述充电控制部至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信号传递路径,对该控制信号传递路径的导通和切断进行切换,
所述延迟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导通和切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所述延迟控制部将所述第二继电器维持于导通状态,
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所述延迟控制部在将所述第二继电器设为切断状态之后,在比所述充电控制部输出将所述第一继电器设为导通状态的信号的定时迟的定时,将所述第二继电器切换成导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包括:
第一连接检测部,检测充电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检测部,检测充电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
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基于所述第一连接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连接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判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具备连接禁止部,该连接禁止部在充电线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禁止充电线向另一方的连接。
6.一种车载充电系统,搭载于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车辆,所述第一连接部供以第一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一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供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的充电线连接,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将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充电装置供给的电力向所述车辆的蓄电池充电,
所述车载充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继电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对该电力供给路径的导通和切断进行切换;
充电控制部,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进行通信,依照所述第一充电方式使所述第一继电器导通而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应该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和所述第二充电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进行所述蓄电池的充电;
中继部,在所述充电方式判定部判定为应该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经由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充电线而与所述第二充电装置进行通信,并且与所述充电控制部进行通信,对所述第二充电装置和所述充电控制部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
防逆流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防止电流从所述蓄电池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逆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充电方式是CHAdeMO方式,
所述第二充电方式是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方式。
CN201680042120.5A 2015-08-05 2016-07-26 车载充电系统 Active CN107852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5424A JP6569122B2 (ja) 2015-08-05 2015-08-05 車載充電システム
JP2015-155424 2015-08-05
PCT/JP2016/071889 WO2017022572A1 (ja) 2015-08-05 2016-07-26 車載充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020A true CN107852020A (zh) 2018-03-27
CN107852020B CN107852020B (zh) 2020-10-13

Family

ID=5794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2120.5A Active CN107852020B (zh) 2015-08-05 2016-07-26 车载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1836B2 (zh)
JP (1) JP6569122B2 (zh)
CN (1) CN107852020B (zh)
WO (1) WO20170225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576A (zh) * 2018-11-08 2019-01-29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系统和电动车
CN109927589A (zh) * 2019-04-18 2019-06-25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1775734A (zh) * 2020-07-13 2020-10-16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适配美标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06000A (zh) * 2022-06-19 2022-08-16 上海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1335A1 (de) * 2016-06-24 2017-12-2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s Aufladen von Elektrofahrzeugen mittels Adapter zur Signalwandlung
JP6541713B2 (ja) 2017-04-28 2019-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電源装置
KR102500690B1 (ko) * 2017-09-18 2023-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상태를 기반으로 충전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DE102018102714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Man Truck & Bus Ag Vorrichtung zum Lad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eines Elektro-Kraftfahrzeugs, insbesondere Elektro-Nutzfahrzeugs
JP7020187B2 (ja) * 2018-03-02 2022-0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用の電源装置
CN109130909B (zh) * 2018-07-27 2023-11-10 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智能连接装置
JP7249164B2 (ja) * 2019-02-05 2023-03-30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
FR3094150B1 (fr) * 2019-03-18 2021-02-19 Renault Sas Procédé de commande des relais électromagnétiques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électrique ou hybride
KR20200123337A (ko) * 2019-04-18 2020-10-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로부터 차량을 충전하는 시스템
US11772504B2 (en) * 2019-08-22 2023-10-03 Ioan Sasu Fast rechargeable battery assembly and recharging equipment
CN113991762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US11590850B2 (en) 2021-02-02 2023-02-2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dual function coil providing in-vehicle wireless power
CN114179643B (zh) * 2021-10-29 2024-02-09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电桩
US11605964B1 (en) * 2022-03-07 2023-03-14 Beta Air, Llc Charging connec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JP2023158476A (ja) 2022-04-18 2023-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ーバ
DE102022121235A1 (de) 2022-08-23 2024-02-29 Man Truck & Bus Se Fahrzeug-Lade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Lade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JP2024034241A (ja) * 2022-08-31 2024-03-1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充電制御システム、作業機械、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657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自动维护装置
US8028780B2 (en) * 2008-03-25 2011-10-0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vehicle
CN102591272A (zh) * 2011-01-06 2012-07-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监控车辆的能源的方法和系统
JP2012210080A (ja) * 2011-03-30 2012-10-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充放電システム
CN103138327A (zh) * 2011-10-28 2013-06-05 西门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和运行保护开关的方法
JP2014117975A (ja) * 2012-12-13 2014-06-3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載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4057B2 (ja) * 1995-02-06 2004-08-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蓄電池充電制御装置
JP3484251B2 (ja) * 1995-02-06 2004-0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蓄電池充電制御装置
JPH09163510A (ja) * 1995-12-05 1997-06-20 Suzuki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制御装置
US5765656A (en) * 1996-01-18 1998-06-16 Weaver; Winstead B. Hybrid electric motor vehicle drive
US6459175B1 (en) * 1997-11-17 2002-10-01 Patrick H. Potega Universal power supply
JPH11135159A (ja) * 1997-10-28 1999-05-21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341712B2 (ja) * 2007-09-10 2009-10-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機構の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充電制御方法
JP4561878B2 (ja) * 2008-06-05 2010-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を搭載する車両および充電ケーブル
WO2010022059A1 (en) * 2008-08-18 2010-02-25 Austin Christopher B Vehicular battery charger,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726939B2 (ja) * 2008-09-26 2011-07-20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ケーブル接続状態判定方法
JP4969547B2 (ja) * 2008-10-14 2012-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JP5185065B2 (ja) * 2008-10-23 2013-04-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WO2010100736A1 (ja) * 2009-03-05 2010-09-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充放電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414044B (zh) * 2009-04-23 2013-12-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JP4993036B2 (ja) * 2009-08-07 2012-08-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電源システム
JP5087064B2 (ja) * 2009-11-20 2012-1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給電制御装置
US9257867B2 (en) * 2010-01-18 2016-02-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5418301B2 (ja) * 2010-02-26 2014-0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充電制御装置
JP5914980B2 (ja) * 2010-06-09 2016-05-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WO2012004848A1 (ja) * 2010-07-05 2012-0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
CN103097177B (zh) * 2010-07-09 2015-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US8525480B2 (en) * 2010-12-28 2013-09-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a vehicle high voltage battery
WO2012140746A1 (ja) * 2011-04-13 2012-10-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20265459A1 (en) * 2011-04-14 2012-10-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ted electric meter an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evcs)
CN202019221U (zh) * 2011-04-18 2011-10-26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pwm整流及变压变流脉冲充电系统
US9020648B2 (en) * 2011-04-19 2015-04-28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Zero power applianc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JP5672378B2 (ja) * 2011-05-27 2015-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ならびに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3620905A (zh) * 2011-06-17 2014-03-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系统、具备该电源系统的车辆以及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097174B (zh) * 2011-08-25 2015-05-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系统以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JP5847506B2 (ja) * 2011-09-14 2016-01-20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CN103119826A (zh) * 2011-09-21 2013-05-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和充电控制方法
WO2013054435A1 (ja) * 2011-10-14 2013-04-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の充電装置
US9114715B2 (en) * 2011-10-21 2015-08-25 Keihi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JP5177274B1 (ja) * 2011-10-31 2013-04-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放電コネクタ及び当該充放電コネクタを介して充放電可能な車両
EP2631102B1 (en) * 2011-11-17 2016-04-2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3946058B (zh) * 2011-11-25 2016-06-22 株式会社Ihi 移动车辆及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EP2801836B1 (en) * 2011-12-26 2019-07-10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eak detector, and leak detection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JP5773055B2 (ja) * 2012-02-22 2015-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JP5787176B2 (ja) * 2012-04-05 2015-09-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の電源制御装置
US9013168B2 (en) * 2012-06-07 2015-04-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energy from an energy sour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MY154243A (en) * 2012-08-02 2015-05-18 Nissan Motor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nd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method
JP5772784B2 (ja) * 2012-10-19 2015-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5680613B2 (ja) * 2012-11-27 2015-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024468B2 (ja) * 2013-01-17 2016-11-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車両用充電装置
US10176539B2 (en) * 2013-02-27 2019-01-08 Softbank Corp. Power supply system
JP5979308B2 (ja) * 2013-03-29 2016-08-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EP2985876B1 (en) * 2013-03-29 2018-07-18 Nissan Motor Co., Ltd Contactless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RU2598491C1 (ru) * 2013-03-29 2016-09-27 Ниссан Мотор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дач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ощнос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ач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ощности
KR101735986B1 (ko) * 2013-03-29 2017-05-15 닛산 지도우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접촉 급전 시스템
WO2014192392A1 (ja) * 2013-05-29 2014-12-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プラグイン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JP6171127B2 (ja) * 2013-08-09 2017-08-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制御システム、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9180781B2 (en) * 2013-11-13 2015-11-10 Honda Motor Co., Ltd. Electric automobile
JP6221836B2 (ja) * 2014-02-28 2017-11-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力管理装置
JP6024687B2 (ja) * 2014-03-07 2016-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力授受制御装置
KR101575469B1 (ko) * 2014-05-08 2015-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의 예약충전 제어방법 및 제어기
WO2015180158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电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696743B1 (en) * 2014-08-27 2017-07-04 Motiv Power Systems, Inc. Generating leakage canceling current i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s
US20160193932A1 (en) * 2015-01-04 2016-07-07 Pedram Vaghefinazari Electrical vehicle charg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05371B2 (en) * 2015-07-09 2018-06-26 Powertree Services, Inc. Grid integration with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an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JP6421095B2 (ja) * 2015-08-05 2018-11-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中継機
US10183586B1 (en) * 2015-09-25 2019-01-22 Evercharge, Inc. Mixed-level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EVSE) and associated charging methods for multi-type electric vehicles and non-electric vehicle devices
US10040363B2 (en) * 2015-10-15 2018-08-07 Powin Energy Corporation Battery-assiste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6458756B2 (ja) * 2016-03-22 2019-0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
US9941710B2 (en) * 2016-06-15 2018-04-10 Rodney L. Clay Power supply charging system
JP6520848B2 (ja) * 2016-07-04 2019-05-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充電システム
JP6504137B2 (ja) * 2016-09-05 2019-04-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0259336B2 (en) * 2016-10-18 2019-04-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harging a battery using interpack switch
JP6551371B2 (ja) * 2016-11-29 2019-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
US10471831B2 (en) * 2016-12-30 2019-11-12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Handling a fault condition on a lithium-battery-powered utility vehicle
JP6551424B2 (ja) * 2017-01-10 2019-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JP7035571B2 (ja) * 2018-01-31 2022-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657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自动维护装置
US8028780B2 (en) * 2008-03-25 2011-10-0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vehicle
CN102591272A (zh) * 2011-01-06 2012-07-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监控车辆的能源的方法和系统
JP2012210080A (ja) * 2011-03-30 2012-10-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充放電システム
CN103138327A (zh) * 2011-10-28 2013-06-05 西门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和运行保护开关的方法
JP2014117975A (ja) * 2012-12-13 2014-06-3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載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576A (zh) * 2018-11-08 2019-01-29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系统和电动车
CN109927589A (zh) * 2019-04-18 2019-06-25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1775734A (zh) * 2020-07-13 2020-10-16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适配美标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06000A (zh) * 2022-06-19 2022-08-16 上海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15278A1 (en) 2018-08-02
CN107852020B (zh) 2020-10-13
JP2017034938A (ja) 2017-02-09
JP6569122B2 (ja) 2019-09-04
WO2017022572A1 (ja) 2017-02-09
US10471836B2 (en)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020A (zh) 车载充电系统
US91147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voltage DC charging of battery-electric and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N105473372B (zh) 充电系统、车辆以及充电设备
JP5479597B2 (ja) ジャンプスタート方法、およびジャンプスタート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4816642B (zh) 便携式电气化车辆能量传递装置和方法
CN107925256B (zh) 中继设备
CN103692921B (zh) 高电压充电组件
CN105247754B (zh) 车辆
US79734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ractive effort with interface to other apparatus
KR20120123506A (ko) 외부충전을 이용한 차량
CN110875591A (zh) 微型电网智能输出适配器
CN104066614A (zh) 车载充电通信装置以及车辆用充电通信系统
CN105144540B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109562700A (zh) 包括机动车和连接机构的布置结构,机动车和连接机构
KR20190040464A (ko) 충전 장치 및 복수의 충전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진 차량
CN107546793A (zh) 快速充电电池系统
CN109866646A (zh) 用于对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站及用于授权使用电动车辆充电站的预充电测试的方法
CN114633704A (zh) 带有ac充电插口的主系统和识别连接到其的电装置的方法
CN109969018A (zh) 一种车辆直流充电装置及车辆
CN208931141U (zh) 一种高压充配电系统和电动汽车
JP5351088B2 (ja) 電気自動車及び電気自動車用の補助充電池
CN113224785A (zh) 车辆对建筑物电力系统
JP2023026861A (ja) 放電アセンブリ、給電システム、及び給電方法
JP5179639B1 (ja) 給電コネクタ、および、給電対象へ電力を供給することが可能な電源
CN113942414B (zh) 充电系统、充电转接头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