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4044B - 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4044B
CN102414044B CN2009801589044A CN200980158904A CN102414044B CN 102414044 B CN102414044 B CN 102414044B CN 2009801589044 A CN2009801589044 A CN 2009801589044A CN 200980158904 A CN200980158904 A CN 200980158904A CN 102414044 B CN102414044 B CN 102414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harging
input port
operating switch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9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4044A (zh
Inventor
市川真士
板垣宪治
佐佐木将
洪远龄
村里健次
水谷笃志
山本幸宏
菊池平
片冈义和
家田真吾
泽田博树
藤竹良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14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4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0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69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the isolation, e.g. ground fault or leak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6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provision for separate direct mechanical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8C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5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50/00Driver interactions
    • B60L2250/16Driver interactions by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30The power source being a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充电系统包含搭载了蓄电装置(150)的车辆(10)和用于向蓄电装置(150)传送来自车辆(10)的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的充电电缆(300),向蓄电装置(150)充电的车辆(10),其中,基于设置于充电电缆(300)的充电连接器(310)的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设定充电装置(160)进行充电的时候的充电信息。通过如此的结构,能够实现提高充电时的操作性。

Description

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更特定的是关于使用设置于充电连接器的操作开关设定充电信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考虑到环境的车辆,搭载了蓄电装置(例如二次电池或者电容器等),使用来自储蓄在蓄电装置的电力产生的驱动力行驶的电动车辆受到关注。此种车辆中,例如包含: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等。然后,提出了由发电效率高的商用电源对上述电动车辆搭载的蓄电装置充电的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中,与电动汽车同样的,能够从车辆外部的电源对车载的蓄电装置充电的车辆是公知的。例如,通过由充电电缆将在家中设置的电源插座和在车辆上设置的充电口连接,由此能够从一般家庭电源向蓄电装置充电的称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公知的。如此,能够期待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消耗效率。
特开平07-193901号公报(特许文献1)中公开了:电动汽车中,在通过车辆外部的电源向在车辆搭载的蓄电装置(电池)充电的时候,基于由驾驶者向车内的空调装置设定的车辆的运行开始预定时刻、车辆内外的热环境(车内温度、车外温度)、电池的充电状态以及车内温度设定值,在车辆运行前使车辆的空调装置动作的事先空调的技术。
特许文献1:特开平07-193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能够从车辆外部充电的车辆的充电系统中,在车辆的运行开始前完成充电是必要的。并且,即使是如所述特开平07-193901号公报(特许文献1)那样进行事先空调的那样的情况下,车辆的即将运行之前完成事先空调也是理想的,由驾驶者设定充电开始时刻或者车辆的运行预定时刻是必要的。
并且,近年,蓄电装置中采用锂离子电池的情况持续增加,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如果长时间持续满充电状态,则容易成为电池的故障或者劣化的原因。因此,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在车辆的运行即将开始之前完成充电是更加重要的。
关于所述的特开平07-193901号公报(特许文献1)中车辆的运行开始预定时刻的设定,通过在车内的空调装置设置的定时开关进行设定。但是,驾驶者在进行充电电缆的连接等的用于充电的准备以及操作的情况下,主要的在车外作业。因此,在车内进行充电开始时刻或车辆的运行预定时刻的设定的情况下,需要车内以及车外的作业,便利性很差。并且,在车内需要另外设置设定单元的空间。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能够从车辆外部充电的车辆的充电系统中,通过使用在充电电缆的充电连接器设置的操作开关,设定充电必要的信息,提高充电时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车辆,是通过经由充电电缆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被充电的车辆。充电电缆,包含:用于传送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线;设置在电力线的车辆侧的端部,用于连接于车辆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操作开关。车辆包含:构成为通过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被充电的蓄电装置;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车辆输入口;连接于车辆输入口,用于变换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对蓄电装置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充电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然后,第一控制装置,包含:构成为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设定充电装置在进行充电时的充电信息的充电信息设定部。
优选的,充电信息包含与充电开始时间相关的信息。然后,第一控制装置进一步包含:构成为控制充电装置使得在经过了由充电信息设定部设定的充电开始时间时开始充电的充电控制部。
并且优选的,操作开关是将第一连接部从车辆输入口断开时操作的解除按钮。
优选的,第一控制装置进一步包含:构成为在第一连接部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的状态下,检测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输入的信号输入部。
或者优选的,充电电缆进一步包含第二控制装置,该第二控制装置在第一连接部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的状态下,能够与第一控制装置之间相互地输入输出信号,用于将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输出到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包含:构成为在第一连接部未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的状态下,存储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的操作信息存储部;和在第一连接部连接到车辆输入口时,将在操作信息存储部存储的操作信息向第一控制装置传送的操作信息设定部。然后,充电信息设定部,基于从操作信息设定部传送的操作信息,设定充电信息。
优选的,第一控制装置进一步包含:用于认证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的操作者认证部。然后,充电信息设定部,在由操作者认证部认证为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时,设定充电信息。
并且优选的,车辆进一步包含:用于检测由发信器发送的车辆的固有的识别信号的检测装置。然后,操作者认证部,在由检测装置检测到识别信号的情况下,认证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
或者优选的,操作者认证部是,在按照预先设定的操作顺序进行了操作开关的操作的情况下,认证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
优选的,车辆进一步包含:显示由充电信息设定部设定的充电信息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充电电缆,是用于传送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对车辆充电的充电电缆。车辆包含:构成为通过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被充电的蓄电装置;用于连接充电电缆的车辆输入口;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用于变换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对蓄电装置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充电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并且,充电电缆包含:用于传送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线;设置在电力线的车辆侧的端部,用于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的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操作开关;和在第一连接部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的状态下,能够与第一控制装置相互的输入输出信号,用于将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输出到第一控制装置的第二控制装置。然后,第二控制装置包含:构成为在第一连接部未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的状态下,存储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的操作信息存储部;和在第一连接部连接到车辆输入口时,将在操作信息存储部存储的操作信息向第一控制装置传送的操作信息设定部。
优选的,充电电缆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到外部电源的第二连接部。然后,操作信息存储部,在第二连接部连接到外部电源的状态下进行了操作开关的操作的情况下,存储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
并且优选的,操作信息设定部,在将存储于操作信息存储部的操作信息传送到第一控制装置之后,在第一连接部和车辆输入口持续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操作开关被操作,也禁止传送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的充电系统,是用于对蓄电装置充电的车辆的充电系统,包含:搭载了蓄电装置的车辆;和用于向蓄电装置传送从车辆的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的充电电缆。车辆包含:用于连接充电电缆的车辆输入口;连接于车辆输入口,用于变换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对蓄电装置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充电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并且,充电电缆包含:用于传送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线;设置在电力线的车辆侧端部,用于连接于车辆输入口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操作开关。然后,第一控制装置包含:构成为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设定充电装置在进行充电时的充电信息的充电信息设定部。
优选的,充电电缆进一步包含第二控制装置,该第二控制装置在第一连接部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状态下,能够与第一控制装置相互的输入输出信号,用于将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输出到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包含:构成为在第一连接部未连接到车辆输入口的状态下,存储基于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的操作信息存储部;和构成为在第一连接部连接到车辆输入口时,将在操作信息存储部存储的操作信息向第一控制装置传送的操作信息设定部。然后,充电信息设定部基于从操作信息设定部传送的操作信息,设定充电信息。
根据本发明,在能够从车辆外部充电的车辆的充电系统中,通过使用在充电电缆的充电连接器设置的操作开关,设定充电必要的信息,能够提高充电时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实施方式一的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显示装置的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显示装置的第二个例子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一中充电电缆的概略图。
图5是用于更加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充电电路的图。
图6是表示由图5所示的控制控制导频电路产生的导频信号CPLT的波形的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为了说明通过充电连接器进行充电计时设定控制的各个信号的时间表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中车辆ECU中实施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控制的功能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中车辆ECU中执行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的S1120中计时设定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的情况下车辆ECU中执行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的S1120中计时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的情况下车辆ECU中执行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的详细的功能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的情况下车辆ECU中执行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4的S1122中进行的计时设定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S1405中进行的操作者认证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更加详细的说明实施方式二中图1所示的充电电路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中充电计时设定控制的功能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中充电连接器连接前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连接器ECU侧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连接器锁止功能的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连接器锁止功能的第二个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马达驱动装置的代表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马达驱动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的同时详细说明。并且,关于图中的同一或者相当部分,给予同一符号的说明不再反复。
【实施方式一】
图1是按照实施方式一的电动车辆10的充电系统的概略图。并且,电动车辆10,只要能够通过来自由外部电源能够充电的蓄电装置的电力行驶,不是特别的限定为此结构。电动车辆10例如包含: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车辆等。并且,只要是搭载了能够充电的蓄电装置的车辆,可以适用于电动车辆以外的车辆,例如通过内燃机行驶的车辆也能够适用。
参照图1,电动车辆10包含:车辆输入口270、继电器190、充电装置160、蓄电装置150、马达驱动装置180、电动发电机(以下,也称为MG(Motor Generator))120、和车轮130。并且,电动车辆10进一步包含车辆ECU(以下,也称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70、电压传感器182、检测装置171、和表示装置172。
在车辆输入口270连接充电电缆300的充电连接器310。
充电装置160经由继电器190由电力线ACL1,ACL2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进一步的,充电装置160和蓄电装置150连接。然后,充电装置160基于来自车辆ECU170的信号,变换从车辆外部电源402供给的交流电力为能够向蓄电装置150充电的直流电力,供给到蓄电装置150。
蓄电装置150是构成为能够充放电的电力储藏元件。蓄电装置150例如由锂离子电池或者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电双层电容等的蓄电元件构成。
蓄电装置150储蓄由充电装置160变换的直流电力。并且,蓄电装置150连接于驱动MG120的马达驱动装置180,供给用于产生车辆驱动的直流电力,另一方面,积蓄MG120发电的电力。
并且,蓄电装置150进一步包含:在连接到蓄电装置150的电力线间连接的电压传感器(未图示)以及连接到正极侧或者负极侧的电力线的电流传感器(未图示),向车辆ECU170输出通过该传感器检测出的电压、电流信号的检测值。
马达驱动装置180连接到蓄电装置150以及MG120。然后,马达驱动装置180通过车辆ECU170控制,变换蓄电装置150供给的电力为用于MG120控制的电力。马达驱动装置180例如由三相变换器构成。
MG120和马达驱动装置180以及通过未图示的动力分配机构或者减速器等和车轮130连接。然后,MG120接受来自马达驱动装置180供给的电力,产生用于使电动车辆10行驶的驱动力。并且,MG120接受来自车轮130的旋转力并产生交流电力,并且通过来自车辆ECU170的再生转矩指令,产生再生制动力。MG120例如是包含埋设了永磁体的转子和具有Y型连接的三相线圈的定子的三相交流电动发电机。
并且,在MG120以外搭载了发动机(未图示)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通过车辆ECU170,执行控制使发动机以及MG120的驱动力成为最合适的比例。
电压传感器182设置在电力线ACL1和ACL2之间,检测出从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压。然后,电压传感器182向车辆ECU170输出电压的检测值。
继电器190在电力线ACL1,ACL2的途中插入。然后,继电器190由车辆ECU170控制。然后,继电器190进行从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向充电装置160的供给以及切断。
检测装置171能够与发信器173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从发信器173接收存储在发信器173中的对应于各个车辆的车辆固有的识别信号。并且,对照接收的识别信号和检测装置171中预设的值(固有值)。然后,在从发信器173接收的识别信号和所述固有值一致的情况下,检测出持有发信器173的操作者是此车辆10的用户。然后,检测装置171向车辆ECU170发送检测结果。
检测装置171中包含通信部174。然后,通信部174在以通信部174为中心的预定距离(例如,数m程度)的范围内存在发信器173的情况下,能够与发信器173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且,通信部174以及发信器173可以是能够通过无线信号(例如,电波、光、红外线、超声波等等)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代表性的是,使用称为智能钥匙系统或者无钥匙进入系统。
显示装置172接近车辆输入口270设置。然后,显示装置172由车辆ECU170控制,显示作为充电信息设定的直到充电开始的计时值。
图2以及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172的例子的图。作为显示装置172,例如,可以使用如图2那样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多个显示灯172A,通过显示灯172A的点灯数显示设定的时间值。并且,如图3那样,也可以通过使用液晶或者LED的显示器172B用数值显示计时值。
再次参照图1,车辆ECU170包含都没有在图1中示出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装置以及输入输出缓存,进行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的输入或者向各设备的控制指令的输出,并且进行电动车辆10以及各设备的控制。并且,关于上述的控制,不限于由软件处理,也可以构建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处理。
车辆ECU170,通过车辆输入口270从充电电缆300接受电缆连接信号CNCT以及导频信号CPLT的输入。并且,车辆ECU170接受来自电压传感器182的受电电力的电压检测值VAC的输入。进一步的,车辆ECU170是,接受来自检测装置171的操作者的检测结果。
并且,车辆ECU170从蓄电装置150接受来自在蓄电装置150内设置的各个传感器(未图示)的电流、电压、温度相关的检测值的输入,进行表示蓄电装置150的充电状态的状态量(以下也称为SOC(State ofCharge:充电状态))的算出。
然后,车辆ECU170基于此信息,为了向蓄电装置150充电,控制充电装置160、继电器190以及显示装置172。
充电电缆300包含:在车辆侧端部设置的充电连接器310、在外部电源侧端部设置的插头320、充电电路切断装置(以下也称为CCID(ChargingCircuit Interrupt Device:充电电路中断装置))330、和连接各个设备间输入输出电力以及控制信号的电线部340。
电线部340包含:连接插头320和CCID330之间的电线部340A和连接充电连接器310和CCID330之间的电线部340B。并且,电线部340包含用于传送来自外部电源402的电力的电力线350。
充电电缆300通过充电电缆300的外部电源侧的插头320和外部电源402(例如商用电源)的电源插座400连接。并且,连接电动车辆10的车身上设置的车辆输入口270和充电电缆300的车辆侧的充电连接器310,将来自车辆外部电源402的电力向电动车辆10传送。
在充电连接器310的内部,设置了检测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的连接检测电路312,检测车辆输入口270和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状态。然后,连接检测电路312经由车辆输入口270,向电动车辆10的车辆ECU170输出表示连接状态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关于连接检测电路312,在图4中后述。
CCID330包含:CCID继电器332以及控制导频电路334。CCID继电器332插入充电电缆300内的电力线350。CCID继电器332由控制导频电路334控制。然后,在CCID继电器332被断开的时候,在充电电缆300内切断电路。另一方面,CCID继电器332导通的时候,能够从外部电源402向电动车辆10供给电力。
控制导频电路334,经由充电连接器310以及车辆输入口270向车辆ECU170输出导频信号CPLT。此导频信号CPLT是用于从控制导频电路334向车辆ECU170通知充电电缆300的额定电流的信号。并且,导频信号CPLT,用作基于由车辆ECU170操作的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从车辆ECU170远程操作CCID继电器332的信号。然后,控制导频电路334,基于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变化控制CCID继电器332。也就是说,导频信号CPLT在车辆ECU170以及CCID330之间授受。
图4是表示充电电缆300的概略图。参照图1以及图4,充电电缆300中,如上所述,包含:充电连接器310,插头320,CCID330,电线部340。并且,充电连接器310进一步包含:操作开关314,耦合部315,和锁部316。
在耦合部315设置了多个连接端子(未图示),通过插入电动车辆10的车辆输入口270,电线部340内的电力线350以及信号线连接到电力线ACL1,ACL2,控制导频线L1,接地线L2以及连接信号线L3。
本实施方式一中,操作开关314是为了使防止充电连接部310的松脱的锁部316动作的解除按钮,连动于操作开关314的操作,锁部316动作。
具体的,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时候,锁部316前端的爪挂住图2和图3的突起部271,防止充电连接器310从车辆输入口270误松脱。然后,按下操作开关314的时候,由于锁部316前端的爪离开突起部271,从而能够将电连接器310从车辆输入口270拉出。
并且,如图5以及图7中后述的,由于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信号状态变化。如此,能够向车辆ECU170传送操作者操作操作开关314的状态。
图5是用于更加详细的说明图1所示的充电电路的图。
参照图5,CCID330,除了CCID继电器332以及控制导频电路334,进一步的包含:电磁线圈606,漏电检测器608,CCID控制部610,电压传感器650,和电流传感器660。并且,控制导频电路334包含:振荡器602,电阻元件R1,和电压传感器604。
CCID控制部610,任一图中均未图示,包含:CPU,存储装置,和输入输出缓存,进行各个传感器以及控制导频电路334的信号的输入输出,并且进行充电电缆300的充电动作的控制。
振荡器602,在通过电压传感器604检测的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为规定的电位的时候,输出非振荡的信号,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低于所述规定的电位的时候,由CCID控制部610控制,输出以规定的频率(例如1kHz)以及占空比振荡的信号。
并且,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如图7中后述的那样,能够从车辆ECU170操作。并且,占空比基于能够通过充电电缆300从外部电源402向电动车辆10供给的额定电流设定。
图6是表示由图5所示的控制控制导频电路334产生的导频信号CPLT的波形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6,导频信号CPLT,如上所述的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低于规定的电位时,以规定的周期T振荡。此处,基于能够通过充电电缆300从外部电源402向电动车辆10供给的额定电流设定导频信号CPLT的脉冲宽度Ton。也就是说,通过脉冲宽度Ton对于周期T的比表示的占空比,使用导频信号CPLT从控制导频电路334向电动车辆10的车辆ECU170通知额定电流。
并且,额定电流按每一个充电电缆300确定,充电电缆300的种类不同的话,额定电流也不同。如此,按每个充电电缆300,导频信号CPLT的占空比也变得不同。
电动车辆10的车辆ECU170,基于经由控制导频线L1接收的导频信号CPLT的占空比,能够检测出经由充电电缆300从外部电源402向电动车辆10供给的额定电流。
再次参照图5,根据车辆ECU170,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进一步降低的时候,控制导频电路334向电磁线圈606供给电流。电磁线圈606,当从控制导频电路334被供给电流的时候发生电磁力,使CCID继电器332的接点闭合,成为导通状态。
漏电检测器608,设置在CCID330内部的充电电缆300的电力线350的途中,检测有无漏电。具体的是,漏电检测器608,检测在成对的电力线350以互相相反方向流动的电流的平衡状态,此平衡状态破坏的时候,检测出漏电的发生。并且,特别的未图示,通过漏电检测器608检测出漏电的时候,切断对电磁线圈606的供电,放开CCID继电器332的接点,使得成为断开状态。
电压传感器650,在充电电缆300的外部电源侧的插头320插入电源插座400的时候,检测出外部电源402的电压,向CCID控制部610通知此检测值。并且,电流传感器660,检测出电力线上流动的充电电流,向CCID控制部610通知此检测值。
并且,充电连接器310内包含的连接检测电路312包含,下拉电阻R11,R12和限位开关317。
限位开关317对应于操作开关314的动作,开闭接点。具体的是,操作开关314没有被操作的状态中,放开限位开关317的接点,操作开关314压下的时候,闭合限位开关317的接点。
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下拉电阻R11连接到接地线L2和连接信号线L3之间。并且,下拉电阻R12以及限位开关317在接地线L2以及连接信号线L3之间串联连接。也就是说,下拉电阻R12的一端和限位开关317连接,下拉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线L2。并且,限位开关317的一端和下拉电阻R12连接,限位开关317的另一端连接到连接信号线L3。
然后,连接检测电路312,将由车辆ECU170中包含的电源节点510的电压(例如12V)以及上拉电阻R10,和下拉电阻R11,R12确定的电压信号作为电缆连接信号CNCT在连接信号线L3产生。
通过检测在此连接信号线L3产生的电位,车辆ECU170中,检测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状态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
另一方面,车辆侧中,车辆ECU170,除了上述的电源节点510以及上拉电阻R10,进一步包括:电阻电路502,和输入缓存504,506、CPU508。电阻电路502包含:下拉电阻R2,R3,和开关SW1,SW2。下拉电阻R2以及开关SW1,在导频信号CPLT通信的控制导频线L1和车辆地线512之间串联。下拉电阻R3以及开关SW2也是在控制导频线L1和车辆地线512之间串联。然后,开关SW1,SW2,分别根据来自CPU508的控制信号S1,S2控制为导通或者断开。
此电阻电路502是用于从电动车辆10侧操作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的电路。
输入缓存504,接受控制导频线L1的导频信号CPLT,向CPU508输出此接受的导频信号CPLT。输入缓存506,从连接到充电连接器的连接检测电路312的连接信号线L3接受电缆连接信号CNCT,向CPU508输出此接受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并且,在连接信号线L3如上面说明的那样,从车辆ECU170施加电压,通过充电连接部310向车辆输入口270的连接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变化。如此,通过检出此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CPU508能够检测出充电电缆310的连接状态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
CPU508分别从输入缓存504,506,接受导频信号CPLT以及电缆连接信号CNCT。
CPU508,检测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检测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状态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
并且,CPU508通过检测导频信号CPLT的振荡状态以及占空比,如图6中所示的那样检测出充电电缆300的额定电流。
然后,CPU508,通过基于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以及导频信号CPLT的振荡状态,控制开关SW1,SW2的控制信号S1,S2,操作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如此,CPU508能够远距离操作CCID继电器332。然后,经由充电电缆300进行从外部电源402向电动车辆10的电力的传送。
CCID继电器332的接点闭合的时候,CPU508闭合继电器190的接点。如此,向充电装置160(图1)给予来自外部电源402的交流电力,完成从外部电源402向蓄电装置150(图1)充电的准备。然后,通过CPU508对于充电装置160(图1)输出控制信号进行电力变换,执行向蓄电装置150(图1)的充电。
从车辆外部的电源通过充电电缆进行向车辆的充电的充电系统中,关于直到充电开始的计时设定等等的充电信息的设定,存在在车辆侧(例如,驾驶席控制部)或者充电电缆的控制装置(例如,图4中CCID330)中进行的情况。
但是,进行充电电缆的连接等的充电的准备的时候,主要在车外作业的情况多。因此,在车内进行充电信息的设定的情况下,因为车内和车外的作业是必要的,所以操作性差。
并且,通过充电电缆的控制装置进行充电信息的设定的情况下,因为在控制装置上设置充电信息设定用的开关等的操作设备或者设定确认用的显示装置是必要的,所以存在控制装置本体大型化的可能性。如图4所示,因为充电电缆的控制装置在电缆的中间部设置,控制装置本体变大时,充电电缆的操作性变差。
此处,本实施方式一中,从车辆外部的电源通过充电电缆进行向车辆的充电的充电系统中,使用设置在充电准备中必定操作的充电连接器的操作开关(解除按钮),进行设定充电信息中包含的充电开始时间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
图7表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中通过充电连接器310进行充电计时设定控制的各个信号的时间表。图7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源插头的插入状态,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或者,限位开关317的状态),开关SW1,SW2的状态以及CCID继电器332的状态。
参照图5以及图7,在到达时刻t1之前,是充电电缆300没有连接到电动车辆10以及外部电源402中的任一个的状态。此状态中,各个开关以及CCID继电器332是断开的状态,导频信号CPLT的电压是0V,然后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是V10的状态。
在时刻t1,充电电缆300的插头320连接到外部电源402的插座400时,接受来自外部电源402的电力,控制导频电路334产生导频信号CPLT。
并且,此时刻t1,充电电缆400的充电连接器310没有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并且,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是V1(例如12V),导频信号CPLT为非振荡状态。
时刻t2中,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通过连接检测电路312的下拉电阻R11,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降低到V11(<V10)。
然后,CPU508,通过检测到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降低到V11,检测出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的连接。根据此,由CPU508激活控制信号S2,将开关SW2导通。如此,通过电阻电路502的下拉电阻R3,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降低到V2(例如9V)。
接着,时刻t3中,通过CCID控制部610检测出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降低到V2时,通过CCID控制部610的控制,控制导频电路334使导频信号CPLT振荡。CPU508通过检测导频信号CPLT的占空比,检测出充电电缆310的额定电流。
此处,CPU508从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时刻t2开始的x秒之间,等待是否有用于充电计时设定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
然后,直到从时刻t2开始x秒之后的时刻t10之间的时刻,例如在时刻t4,操作开关314被操作的情况下,CPU508判断为进行了用于充电计时设定的操作。如此,CPU508中开始计时设定处理。并且,关于操作开关314的操作,通过由操作开关314的操作闭合限位开关317的接点,通过下拉电阻R11,R12使得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降低到V12(V12<V11)检测出。
此处,关于充电计时的设定,能够通过操作开关314的操作顺序(以下,也称为“操作模式”),例如按下操作按钮314的时间设定。具体的,通过操作开关314的按下时间小于预定的y秒(例如1秒)的操作(以下,也称为“短按操作”)的操作次数来设定时间(图7中的时刻t4~t5)。例如,“短按操作”的操作次数为3次的情况下,充电计时设定为3小时。进一步的,操作开关314的按下时间为预定的y秒以上的操作(以下,也称为“长按操作”)的情况下,CPU508认识到计时设定完成,终止计时设定处理,并且存储设定的时间(图7中的时刻t5~t6)。
之后,CPU508从计时设定完成的时刻t6起,开始计时。
然后,在经过了设定的计时时间的时刻t7,CPU508为了开始充电动作激活控制信号S1,使开关SW1导通。根据此,通过下拉电阻R2,使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降低到V3(例如6V)(图7中的时刻t8)。
此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降低到V3,通过CCID控制部610检测时,闭合CCID继电器332的接点,来自外部电源402的电力经由充电电缆300传送到电动车辆10。
之后,电动车辆10中,通过由CPU508闭合继电器190的接点,并且控制充电装置160(图1),开始蓄电装置150(图1)的充电。
然后,CPU508,当蓄电装置150(图1)的SOC达到预定的基准值时,判定为充电完成,开始充电停止处理。具体的,图7中的时刻t9,CPU508,停止充电装置160(图1)的控制,并且放开继电器190的接点。并且,CPU508使开关SW1非激活。如此,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上升到V2。
然后,此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成为V2,通过CCID控制部610检测出时,放开CCID继电器332的接点,切断来自外部电源402的电力。
另一方面,从时刻t2开始直到t10的期间(x秒间),操作开关314没有操作的情况下,时刻t10中,如图7中的单点划线所示的使开关SW1导通。然后,据此通过使CCID继电器332导通,由此开始充电。因为之后的控制和上述t8之后的说明同样,不再重复。
并且,对已经设定的计时时间进行重设或者修正的情况下,通过预定的操作,例如在计时计数中进行“长按操作”,能够再次开始CPU508的计时设定处理。作为预定的操作的其它的例子,可以进行预先设定的“长按操作”和“短按操作”的组合的操作。
并且,计时时间设定中或者计时计数中,充电连接器310从车辆输入口270拔掉的情况下,CPU508中断计时计数,并且重设所设定的计时时间(返回初始值)。并且,充电实施中充电连接器310从车辆输入口270拔掉的情况下,中断充电动作,并且重设计时时间。
并且,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关于充电电缆300连接到外部电源402以及车辆输入口270的两者的情况的充电计时设定进行说明,但是关于充电电缆300的连接,也可以是仅仅连接车辆输入口侧270的情况。
充电电缆300没有连接到外部电源402的情况,因为没有向CCID供给电源,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不变化。但是,关于电缆连接信号CNCT,因为从车辆ECU170侧供给电源,由于充电电缆310的连接状态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变化。如此,如果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能够进行计时时间的设定。并且,也可以限于充电电缆300连接到外部电源402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车辆ECU170中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大于0V的情况),通过车辆ECU170检测出电缆连接信号CNCT。
并且,完成了计时时间设定,在计时计数中外部电源侧停电了的情况下,CPU508继续计时计数。然后,经过计时时间之前停电恢复了的情况,经过计时时间,按照当初的预定开始充电。另一方面,即使经过了计时时间停电也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停电恢复之后,立即开始充电。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中车辆ECU170中实施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的功能框图。图8以及图13中说明的功能框图记载的各个功能框,由车辆ECU170通过硬件的或者软件的处理实现。
参照图8,车辆ECU170包含:信号输入部700,充电信息设定部710,和充电信息存储部720,充电控制部730,显示设定部740。
信号输入部700,接受表示充电连接部310的连接状态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输入。然后,信号输入部700,基于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向充电信息设定部710以及充电控制部730输出表示充电连接部310的连接状态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号SAST。
充电信息设定部710,基于来自信号输入部700的状态信号STAT,判定从充电连接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连接开始,没有达到x秒的时候,是否操作开关314被操作。并且,充电信息设定部710,通过来自信号输入部700的状态信号STAT中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设定计时时间TIM,向充电信息存储部720输出。
并且,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展示了设定直到充电开始的计时时间TIM作为充电信息的例子,但是充电信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定完成充电时间或者下次车辆运行预定时间等等的其它的时间信息,或者,由于在车辆运行之前进行的车内的事先空调或者加热器等进行发动机的事前预热等,对于伴随着充电动作工作的其它的设备的信息。
充电信息存储部720,存储由充电信息设定部710设定的计时时间TIM。
显示设定部740,取得由充电信息存储部720存储的计时时间TIM,在显示装置172上显示计时时间TIM的信息。
充电控制部730,接受来自信号输入部700的状态信号STAT和蓄电装置150的充电状态即SOC的输入。并且,充电控制部730,取得从充电信息存储部720存储的充电信息即计时时间TIM。然后,充电控制部730,基于此信息,进行计时计数,并且在经过了设定的计时时间TIM时,控制开关SW1、继电器190,充电装置160以及随着充电动作动作的设备,执行充电动作。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中车辆ECU170中执行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图9以及以下说明的图10~图12以及图14~图16中表示的流程图,通过从主例程中调用车辆ECU170预先存储的程序,以预定的周期执行实现处理。或者,关于一部分的步骤,可以构建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实现处理。
以下的说明中,将当前的时刻表示为t,参照图7中表示的时间表的时刻的同时进行说明。
i)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t<t2)
参照图5,图7以及图9,车辆ECU170,在步骤(以下步骤省略为S)1000中,判定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是否是V11以下,也就是充电连接器310是否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
t<t2时,因为是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S1000为否),进行处理到S1200。然后,车辆ECU170,在S1200中进行充电停止处理。然后,S1210中,车辆ECU170是充电中标志关(OFF)。并且,T<t2的情况下,因为充电动作还没有开始,S1200中维持充电停止状态,并且S1210中继续充电中标志的关(OFF)的状态。
之后,重设图8的充电信息存储部720中存储的计时时间TIM,不进行充电动作,返回主流程。此时,计时时间TIM的重设意味着规定的初始值的设定。初始值能够设定为任意的时间,例如,可以为了马上开始充电设定为0。
ii)从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之前(t2≤t<t4)
此情况下,因为时刻t2中充电连接器310连接了(S1000中是),接着进行处理到S1010。
S1010中,车辆ECU170判定当前是否在充电中(也就是说,是否充电中标志为开(ON))。
t2≤t<t4的情况下,因为还没有开始充电(S1010中否),接着进行处理到S1020,判定是否经过了计时时间TIM。t2≤t<t4的情况下,因为还没有开始计时计数(S1020中否),进行处理到S1100。
S1100中,车辆ECU170,判定从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是否经过了规定的x秒。t2≤t<t4的情况下,因为还没有到经过了x秒后的时刻t10(S1100中否),进行处理到1120。
S1120中,进行如图10中后述的计时设定处理。t2≤t<t4时,由于没有来自操作开关314的操作,如后所述的那样设定初始值作为计时时间TIM。
然后,车辆ECU170,在S113中,完成计时时间设定,并且在图8的充电信息存储部720存储计时时间TIM。
并且,车辆ECU170是,S1140中,在显示装置172上显示存储的计时时间TIM,返回处理到主流程。
iii)计时设定中(t4≤t<t6)
t4≤t<t6的情况下,首先是时刻t4中,充电连接器310是连接中(S1000为否),不是充电中(S1010中否),也没有开始计时(S1020中否),没有经过规定的x秒(S1100中否)。因此,S1120中进行计时设定处理。
此处,时刻t4中,因为操作开关314被操作,通过图10中后述那样的操作开关314的“短按操作”以及“长按操作”设定计时时间TIM。
并且,未图示的,在通过操作开关314的计时时间TIM的设定中,即使S1100中经过了规定的x秒,也不进行处理到S1110,进行处理到S1120。
之后,与ii)的情况的说明同样的,S1130中存储计时时间TIM,并且S1140中在显示装置172上显示计时时间TIM,返回处理到主流程。
iv)从计时设定完成直到经过计时时间(t6≤t<t7)
此情况下,充电连接器310是连接中(S1000中否),不是充电中(S1010中否),也没有经过计时时间TIM(S1020中否),处理进入到S1100。
然后,t6≤t<t7时,因为已经从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开始已经经过了x秒,所以处理进入到S1110。
然后,车辆ECU170是,S1110中,进行计时计数,返回处理到主例程。
v)经过计时时间TIM时(t=t7)
时刻t7中,因为经过(递增计数)计时时间TIM(S1020中是),车辆ECU170,在S1030中设定充电中标志为开(ON)。然后,S1040中,车辆ECU170,在图8的充电控制部730中进行对蓄电装置150(图1)的充电开始处理,进行充电装置160(图1)等的控制。
然后,车辆ECU170,在S1050中,通过SOC是否大于预定的基准值,判定蓄电装置的充电是否完成了。
时刻t7中,因为是紧接着充电开始之后,不会是充电完成(S1050中否),处理返回到主流程。
vi)从充电开始直到充电完成(t7<t<t9)
此情况下,因为充电中、设定充电中标志设定为开(ON)(S1010中是),处理跳跃到S1050。
然后,t7<t<t9中,因为还没有完成充电(S1050中否),维持充电状态。然后,处理返回主例程。
vii)充电完成时(t=t9)
充电完成了的时刻t9中(S1050中是),处理进行到S1060。
然后,车辆ECU170,在S1060中进行充电停止处理。具体的,车辆ECU170,停止充电装置160(图1)的控制,并且放开继电器190的接点。并且,车辆ECU170,通过使开关SW1非激活,使导频信号CPLT的电位为V2。如此,放开CCID继电器332的接点,切断从外部电源402到电动车辆10的电力。
之后,车辆ECU170,在S1070中充电中标志设置为关(OFF)。进一步的,车辆ECU170,在S1080中返回充电信息存储部720中存储的计时时间TIM为初始值,返回处理到主例程。
并且,时刻t9以后,因为已经完成了蓄电装置150(图1)的充电,不开始充电。
并且,计时设定中,计时计数中以及充电中充电连接器310被拔出的情况下(S1000中否),即使是充电中也进行充电停止处理(S1200)。然后,设定充电中标志为关(OFF)(S1210),进一步的重设已存储的计时时间TIM。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的S1120中计时设定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参照图10,S1410中,判定是否操作了充电连接器310的操作开关314。
操作开关314没有被操作的情况下(S14140中否),因为不进行计时设定,所以进行处理到S1425,作为计时时间TIM设定初始值。然后,处理返回图9所示的流程。
操作开关314被操作了的情况下(S14140中是),因为进行计时设定操作,车辆ECU170进行处理到S1430,判定是否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短按操作”。
在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短按操作”的情况下(S1430中是),S1440中计时时间的设定计数增加一个。没有进行操作开关314的“短按操作”的情况下(S1430中否),跳过S1440,处理进行到S1450。
S1450中,判定是否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
没有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的情况(S1450中否),返回处理到S1430,进一步判定是否进行了“短按操作”。
然后,直到进行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反复进行S1430~1450的处理,进行计时时间TIM的设定。
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的情况(S1450中是),也就是计时设定操作完成了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到S1460,确定最终的计时时间TIM的设定值。然后,返回如图9所示的处理。并且,没有进行“短按操作”而进行了“长按操作”的情况下,将初始值设定为计时时间TIM。
通过进行如此的处理,在具有搭载了蓄电装置150的车辆10和用于将来自车辆的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向蓄电装置150传送的充电电缆300,对蓄电装置150进行充电的电动车辆10的充电系统中,基于设置于充电电缆300的充电连接器310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能够设定在充电装置160进行充电的时候的充电信息。通过如此的结构,能够提高充电时的操作性。
并且,关于操作开关314,在如上所述的接触按钮之外,另外设置计时设定专用的开关(未图示),通过此开关进行计时设定也是可以的。如本实施方式一那样,通过兼用操作开关314作为在拔出充电连接器310时操作的解除按钮,从而不必要向充电连接器310追加新的操作设备。
【变形例一】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中,关于在从车辆输入口270拔出充电连接器310的情况下,重设计时时间TIM,设定为初始值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此情况下,计时计数中,由于设定了计时的操作者以外的人,误拔出充电连接器310,然后再连接的情况下,因为计时时间TIM被设定为初始值,存在充电连接器310再连接后,马上开充电的可能性。
因此,在变形例一中,关于即使在从车辆输入口270充电连接器310的情况下,也存储前次设定的计时设定值,通过充电连接器310的再连接,以前次设定的计时设定值开始充电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用于说明变形例1的情况下车辆ECU170中执行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图11是在实施方式一中表示的图9的流程图中,追加了步骤S1215,并且,将S1120替换为S1121的计时设定处理而成。图11中,不再反复关于和图9重复的步骤的说明。
参照图11,S1000中充电连接器310不是连接中的情况下,通过S1200、S1210的处理,进行充电停止处理,然后,设定充电中标志为关(OFF)。
之后,进行处理到S1215,判定电动车辆10的行驶是否开始了。此处,关于行驶开始的判定,例如能够基于未图示的车速传感器的检测值等进行。
电动车辆10的行驶开始了的情况下(S1215中是),与图9的情况同样的,在S1220重设计时时间TIM,设置为初始值。
另一方面,电动车辆10的行驶没有开始的情况下(S1215中否),跳过S1220,返回处理到主流程。
通过如此进行,即使在计时时间TIM设定后拔出了充电连接器310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前次的计时设定值。
并且,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的S1120中计时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在实施方式一中图10中表示的S1120的计时设定处理的流程图中,追加了步骤S1421以及S1422。图12中,不再反复关于和图10重复的步骤的说明。
参照图12,S1410中,没有进行充电连接器310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的情况下(S1410中否),接着进行处理到S1421,判定是否未重设前次的计时设定值而存储到充电信息存储部720。
然后,前次的计时设定值未重设的情况下(S1421中是),再度设定前次的计时设定值为计时时间TIM。另一方面,重设了前次的计时设定值的情况下(S1421中否),设定初始值为计时时间TIM。
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处理,即使是在从车辆输入口270拔出充电连接器310的情况下,通过充电连接器310的再连接,能够按照前次设定的计时设定值开始充电动作。
并且,因为通过电动车辆10的行驶开始的时候,返回计时时间TIM为初始值,即使是在设定计时时间TIM后不进行充电而直接行驶了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下次的充电的时候按照前次的计时设定值执行充电。
并且,关于拔出了充电连接310的期间的计时计数,保持拔出的时刻的计时值,在再次连接的时候,继续计时也可以。并且,在拔出了充电连接310的期间,继续进行计时计数也可以。
【变形例二】
上述变形例一中,关于即使是拔出了充电连接器310的情况下,存储前次设定的计时设定值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是变形例一中的情况下,在充电连接器310的再连接的时候,通过操作开关314再度进行了计时设定操作的情况下,也存在变更前次设定的计时设定值的情况。因此,由于设定计时的操作者以外的人,误操作(或者恶作剧)进行了计时的再设定的情况下,存在在与设定计时的操作者意图的充电预定时刻不同的时刻进行充电的可能性。
此处,变形例2中,关于除了上述变形例一的结构,进一步的追加对操作者的认证功能的结构进行说明。通过成为如此的结构,因为能够禁止由认证了的操作者(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之外的人的计时设定,能够防止不是设定的操作者意图的计时设定的变更。
图13表示用于说明变形例2的情况下添加了操作者认证功能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的功能框图。图13是在实施方式一的图8中说明的功能框图中,追加了操作者认证部750。图13中,不再反复关于和图8重复的功能框的说明。
参照图13,车辆ECU170进一步的包含操作者认证部750。
操作者认证部750,接受作为检测装置171根据来自发信器173接收的车辆固有的识别信号判定的结果的识别标志IDFLG的输入。然后,操作者认证部750,如图16中后述的,通过识别标志IDFLG,判定是否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
操作者认证部750,从信号输入部700接受电缆连接信号CNCT。操作者认证部750,通过电缆连接信号CNCT,检测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然后,判定:操作者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是否与用于认证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而预设的操作模式(相当于密码)一致。然后,操作者认证部750,在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是所述的预定的操作模式一致的情况下,不管根据识别标志IDFLG的判定结果,判定为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另一方面,根据识别标志IDFLG不能判定为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进一步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不一致的情况下,操作者认证部750判定为不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
如此,能够按照操作开关314的操作进行操作者的认证,即使是在应该许可操作者的操作者没有持有发信器173的情况下(遗忘的情况),也能够进行操作者的认证。
然后,操作者认证部750向充电信息设定部710输出作为此判定结果的认证标志CTF。具体的是,操作者认证部750,判定为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的情况,设定认证标志CTF为开(ON),判定为不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的情况,设定认证标志CTF为关(OFF)。
充电信息设定部710,接受来自信号输入部700的状态信号STAT,和来自操作者认证部750的认证标志CTF的输入。然后,认证标志CTF为开(ON),也就是说判定为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的情况下,基于状态信号STAT,判定从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的连接开始没有达到x秒时,是否操作了操作开关314。然后,操作开关314被操作了的情况下,充电信息设定部710,按照来自信号输入部700的状态信号STAT中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设定计时时间TIM,向充电信息存储部720输出设定的计时时间TIM。
另一方面,认证标志CTF为关(OFF),也就是说判定为不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的情况,充电信息设定部710,不进行根据操作开关314的计时时间TIM设定,维持充电信息存储部720中存储的前次设定的计时时间TIM。
图14表示用于说明变形例2的情况下车辆ECU170中执行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图14是在变形例一中表示的图11的流程图中的S1121替换为S1122的计时设定处理而成。图14中,不再反复关于和图9以及图11重复的步骤的说明。
参照图5以及图14,S1100中,在从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开始没有达到x秒的情况下(S1100中否),接着进行处理到S1122。
S1122中,车辆ECU170,通过从检测装置171接受输入的识别标志IDFLG,或者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判定是否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然后基于此判定结果,进行计时时间TIM的设定,进行处理到S1130。之后,进行和图11同样的处理。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4的S1122中进行的计时设定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图15是在变形例一中表示的图12的流程图中,追加S1405以及1406而成。图15中,不再反复关于和图10以及图12重复的步骤的说明。
参照图5、图13以及图15,车辆ECU170,在S1405中,通过操作者认证部750,通过执行按照图16中所示那样的流程的处理,进行操作者认证处理。
参照图16,车辆ECU170,S1500中,取得来自检测装置171的识别标志IDFLG。然后,S1510中,判定取得的识别标志IDFLG是否为开(ON)(也就是说,从发信器173接受的车辆固有的识别信号是否与预定的固有值一致)。
识别标志IDFLG为开(ON)的情况下(S1520中是),S1520中,车辆ECU170判定为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设定认证标志CTF为开。然后,返回处理到图15中所示的流程。
另一方面,识别标志IDFLG为关的情况下(S1520中否),根据从发信器173接受的车辆固有的识别信号,不能判定为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进行处理到S1530。
然后,车辆ECU170,S1530中,基于电缆连接信号CNCT,判定是否有充电连接器310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
在有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的情况(S1530中是),车辆ECU170在S1540中,存储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
然后,车辆ECU170,S1550中,判定存储的操作模式是否与预先设定的预定的操作模式一致。
存储的操作模式与预定的操作模式一致的情况(S1550中是)下,车辆ECU170,进行处理到S1520中,判定为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
另一方面,存储的操作模式与预定的操作模式不一致的情况(S1550中否),车辆ECU170,在S1560中,判定为不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设定认证标志CTF为关。然后,处理返回如图15所示的流程。
并且,没有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的情况(S1530中否),判定为不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然后,跳过S1540以及S1550的处理,进行处理到S1560。然后,设定认证标志CTF为关,返回处理到图15所示的流程。
再次参照图15,车辆ECU170,在S1406中,基于S1405的操作者认证处理的判定结果的认证标志CTF,判定是否认证了操作者。
认证了操作者的情况下(S1406中是),也就是说认证标志CTF为开的情况中,进行处理到S1410。之后,进行与图12同样的处理,进行操作开关314的计时设定。
另一方面,没有认证操作者的情况下(S1406中否),进行处理到S1421。然后,不许可通过操作开关314的计时设定操作,设定前次设定的计时设定值为计时时间TIM。或者,没有设定前次的计时时间的情况下,将初始值设定为计时时间TIM。
通过执行如上所述的处理,能够防止由于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以外的人,进行意图以外的计时的再设定。
【实施方式二】
实施方式一以及其变形例中,关于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了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操作开关314设定充电信息(直到充电开始的计时时间TIM)的结构进行了说明。
实施方式二中,关于在充电连接器310没有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仅仅在充电电缆300事前设定计时时间TIM,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时候,在车辆侧设定计时时间TIM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7是用于更加详细的说明实施方式二中图1所示的充电电路的图。图17是实施方式一中表示的图5的连接检测电路312替换为连接检测电路312A,进一步向充电连接器310追加连接器ECU313以及限位开关317A。图17中,不再反复关于和图5重复的步骤的说明。
参照图17,限位开关317A,对应于操作开关314的动作,开闭接点。具体的是,操作开关314没有操作的情况下,放开限位开关317A的接点,操作开关314被按下的时候,闭合限位开关317A的接点。限位开关317A连接到连接器ECU313,向连接器ECU313输出接点的开闭信号。
连接检测电路312A,包含:下拉电阻R11A,R12A和开关SW3。
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下拉电阻R11A设置在接地线L2和连接信号线L3之间。并且,下拉电阻R12A和开关SW3,在接地线L2和连接信号线L3之间串联。然后,开关SW3,对应于来自连接器ECU313的控制信号S3控制为导通或者断开。
连接器ECU313,任一图中均未图示,包含CPU、存储装置以及输入输出缓存,进行连接检测电路312A的控制。并且,关于此控制,不限于软件的处理,构建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处理也是可以的。
连接器ECU313,接受限位开关371A的接点的开闭信号的输入。并且,连接器ECU313,经由未图示的输入缓存连接到连接信号线L3,检测连接信号线L3的电位。
然后,连接检测电路312A,根据车辆ECU170包含的电源节点510的电压(例如12V)以及上拉电阻R10,和下拉电阻R11A,R12A确定的电压信号,作为电缆连接信号CNCT在连接信号线L3产生。
具体的是,充电连接器310没有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时候,作为电缆连接信号CNCT,通过电源节点510的电压以及上拉电阻R10,在连接信号线L3发生电位V10(图7)的电压。然后,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时候,通过下拉电阻R11A,使连接信号线L3的电压降低到V11(图7)(V11<V10)。进一步的,按照连接器ECU313的控制指令S3使开关SW为开时,通过下拉电阻R12A,使连接信号线L3的电压降低到V12(图7)(V12<V11)。
连接器ECU313,基于检测出的连接信号线L3的电位,检测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是否已连接。如上所述,在连接信号线L3发生的电压,因为由来自车辆ECU170包含的电源节点150的电源发生,在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没有连接的情况下,连接器ECU313检测的连接信号线L3的电位是0V。另一方面,在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连接的情况下,连接信号线L3上检测出如上所述的V11(图7)或者V12(图7)的电位。如此,通过检测连接信号线L3的电位,连接器ECU313,能够检测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的连接情况。
并且,连接器ECU313,对应于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的连接情况,进行开关SW3的控制信号S3的控制。
具体的是,在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没有连接的情况下,操作操作开关314的时候(也就是说,输入了限位开关317A的开信号的时候),连接器ECU313存储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然后,检测到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的连接的定时,连接器ECU313,通过按照存储的操作模式激活控制信号S3,向车辆ECU170传送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息。
另一方面,在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连接时的操作信息的传送完成后,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继续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操作操作开关314,连接器ECU313也使控制信号S3保持为非激活状态。
通过如此的结构,限于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没有连接的情况,能够通过充电连接器310事先的设定计时时间TIM。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中充电计时设定控制的功能框图。图18中说明的功能框图记载的各个功能框,通过车辆ECU170以及连接器ECU313,通过硬件的或者软件的处理实现。图18在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图8的功能框图中,追加连接检测电路312A以及连接器ECU313包含的功能框。图18中,关于与图8重复的功能框不再反复说明。
参照图18,连接器ECU313包含操作信息存储部800,操作信息设定部810,和连接判定部820。
连接判定部820,接受连接信号线L3的电位VL3。然后,连接判定部820,基于电位VL3判定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是否连接。具体的,电位VL3是0V时,判定为没有连接,电位VL3比0V大时,判定为连接。
然后,连接判定部820,向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以及操作信息设定部810输出作为判定结果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具体的,在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连接的时候设定电缆连接信号CNCT#为开(ON),在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没有连接的时候设定电缆连接信号CNCT#为关(OFF)。
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从限位开关317A接受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OPR。并且,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从连接判定部820接受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输入。
然后,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在电缆连接信号CNCT#为关(OFF),也就是说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没有连接的情况下,存储操作信号OPR的操作模式MEM。另一方面,在电缆连接信号CNCT#为开(ON),也就是说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连接的情况下,不存储操作信号OPR的操作模式。
操作信息设定部810,接受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OPR和来自连接判定部820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输入。
然后,在电缆连接信号CNCT#从关(OFF)切换到了开(ON)的时候(也就是说,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连接了的时候),操作信息设定部810,取得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中存储的操作信号OPR的操作模式MEM,按照此存储的操作模式控制控制信号S3。
另一方面,在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中存储的操作信号OPR的操作模式MEM传送完成了之后,电缆连接信号CNCT#为开(ON)的情况下,不进行开关SW3的控制指令S3的控制。
通过如此进行,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的时候,一旦设定了计时之后,禁止充电连接器310连接中的计时变更。
连接检测电路312A,如图17中说明的,通过按照来自连接器ECU313的控制信号S3使开关SW3的激活或者非激活,变化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
车辆ECU170的信号输入部700,接受通过连接检测电路312A变化电位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输入,检测充电连接器310和车辆输入口270的连接状态,以及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状态。并且,即使是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前,通过充电连接器310操作了操作开关314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了的时候,也能够通过按照连接器ECU中存储的操作信息使开关SW3动作,信号输入部700,取得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息。
车辆ECU170,按照如此接受输入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进行与实施方式一同样的充电计时设定。
并且,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关于存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开关314的操作模式,按照存储的操作模式,使开关SW3动作的结构,但是,连接器ECU313中,也可以将按照上述模式设定的计时时间TIM存储于操作信息存储部800。此情况下,操作信息设定部810,在充电电缆连接器310连接了的时候,从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取得计时时间TIM,如图18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取代控制开关SW3,向车辆ECU170的充电信息设定部710例如在通信中直接发送计时时间TIM也是可以的。
并且,关于连接器ECU313,通过由充电连接器310或者CCID330内具有的电池(未图示)供给的电力供给电源的结构,即使将充电电缆300不连接到外部电源402,也可以进行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计时设定。并且,通过来自外部电源402的电力供给连接器ECU313的电力的情况下,不设置上述的电池也是可以的。
进一步的,为了确认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设定的计时时间TIM的内容,在充电连接器310设置显示装置(未图示)也可以。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中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充电计时设定控制处理的连接器ECU313侧的流程图。图19中表示的流程,通过从主例程中调用连接器ECU313预先存储的程序,以预定的周期执行实现处理。或者,关于一部分的步骤,可以构建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实现处理。
并且,关于车辆ECU170中的控制处理,因为与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图9和图10同样,不再重复说明。
参照图17、图18以及图19,连接器ECU313,在S1600中,由连接判定部820判定充电连接器310是否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
充电连接器310没有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情况下(S1600中否),接着进行处理到S1620。
S1620中,连接器ECU313,判定是否操作了充电连接器310的操作开关314。
操作了操作开关314的情况(S1620中是),因为进行了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计时设定操作,车辆ECU170进行处理到S1640,判定是否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短按操作”。
在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短按操作”的情况下(S1640中是),在S1650中进行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的设定。没有进行操作开关314的“短按操作”的情况下(S1640中否),跳过S1650,处理进行到S1660。
S1660中,判定是否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
没有进行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的情况(S1660中否),返回处理到S1640,进一步判定是否进行了“短按操作”。
然后,直到进行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反复进行S1640~1660的处理,进行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的设定。
进行了操作开关314的“长按操作”的情况(S1660中是),也就是计时设定操作完成了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到S1670,确定最终的操作模式MEM的设定,并且存储操作模式MEM到操作信息存储部800。然后,处理返回到主例程。
另一方面,没有操作操作开关314的情况(S1620中否),因为没有进行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计时设定操作,处理返回到主例程。
并且,S1600中,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情况(S1600中是),接着进行处理到S1700。S1700中,连接器ECU313,通过发送完成标志判定,对于车辆ECU170,是否完成了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中存储的操作开关314的操作模式MEM的发送。
在操作模式MEM的发送没有完成的情况(S1700中否),接着进行处理到S1710,判定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中是否存储了操作模式MEM,也就是说是否进行了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计时设定操作。
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中存储了操作模式MEM的情况(S1710中是),连接器ECU313,按照S1730中存储的操作模式MEM,控制开关SW3的控制信号S3。车辆ECU170,基于由于此开关SW3的动作的电缆连接信号CNCT的电位变化,与实施方式一同样的进行计时时间TIM的设定。
然后,完成开关SW3的控制信S3的控制后,连接器ECU313,在S1740中设定发送完成标志位为开(ON),并且在S1750中重设存储的操作模式MEM。然后,返回处理到主例程。
另一方面,操作信息存储部800中没有存储操作模式MEM的情况(S1710中否),因为没有进行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前的计时设定操作,处理返回到主例程。
并且,操作模式MEM的发送完成了的情况下(S1700中是),返回处理到主例程。
并且,虽然未图示,但发送完成标志在充电连接器310从车辆输入口270拔出了的时候设置为关(OFF)。
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能够在充电连接器310向车辆输入口270连接之前,在充电连接器310中事前进行充电计时设定,并且能够禁止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后的计时设定。如此,提高充电操作时的操作性,并且在充电连接器310的连接中,能够防止向着不是操作者意图的计时设定值的变更。
并且,关于实施方式二,能够是车辆ECU170中具有与实施方式一中的变形例一以及变形例二同样的功能的结构。也就是说,关于变形例一中,除了图19所示的连接器ECU313的处理之外,能够通过按照图11和图12中说明的流程执行车辆ECU170的处理实现。并且,关于变形例二,能够通过按照图14~16说明的流程执行车辆ECU170的处理实现。
适用变形例二的情况下,没有认证为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的时候,即使在充电连接器310连接时,从连接器ECU3131传送充电信息,车辆ECU170中也不进行计时时间TIM的设定。
并且,实施方式二中,没有操作者认证功能的情况下,拔出充电连接器310进行计时的再设定时,能够变更计时设定值。因此,在没有操作者认证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包含使得连接了充电连接器310之后,不能从车辆输入口270拔出充电连接器310那样的连接器锁止机构是理想的。
作为连接器锁止机构,例如,如图20中所示,可以是在充电连接器310设置圆柱形的按键锁318,通过使用按键311进行锁止操作,将固定部件319插入操作开关314的可动范围,使得操作开关314不能机械的动作那样的结构。并且,如图20中所示,也可以在车辆输入口270附近,设置锁止装置273,该锁止装置273在连接充电连接器310到车辆输入口270的情况下,在锁部316正上方突出固定部件272,固定锁部316,设为即使操作操作开关314充电连接器310的锁部316也不动作的结构。
【马达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充电的电力变换器的结构的变形例】
如按照以上的说明理解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关于图1所示的马达驱动装置180以及充电装置160,并没有特别的限定电路结构地能够适用本发明,对马达驱动装置180的代表性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22,马达驱动装置180,包含能够对蓄电装置150的输出电压(直流电压)进行升压那样构成的转换器CNV,用于平滑化转换器CNV输出的直流电压的平滑电容C0,和用于将在平滑电容C0保持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的变换器INV1,INV2。然后,分别对应于变换器INV1,INV2设置2个电动发电机MG1,MG2。
转换器CNV,包含电抗器L10,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和与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并列的连接的反并联二极管D1,D2。转换器CNV通过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的导通断开控制,能够作为所谓的升压斩波器动作。也就是说,通过半导体开关元件Q1以及Q2的占空比控制,能够可变控制向平滑电容C0施加的电压,也就是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变换器INV1是包含半导体开关元件Q11~Q16以及反并联二极管D11~D16的通常的三相变换器。同样的,变换器INV2是包含半导体开关元件Q21~Q26以及反并联二极管D21~D26的通常的三相变换器。
电动发电机MG1,MG2,共通的连接到发动机(未图示)以及动力分配机构(未图示),电动发电机MG2与图1中所示的MG120同样的,构成为能够发生车轮130的驱动力。
也就是说,如图22所示的结构中,通过发动机的输出以及电动发电机MG2的输出发生车轮130的驱动力。并且,电动发电机MG2,在电动车辆10的再生制动时进行再生发电。此再生发电电力是通过变换器INV2变换到直流电压,施加到平滑电容C0,通过转换器CNV对蓄电装置150进行充电。
并且,电动发电机MG1,通过发动机的旋转力驱动旋转,作为发电机动作,并且发动机的启动时,能够作为发动机的启动器作为电动机动作。并且,通过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动力分配机构,能够构成为可变的控制电动发电机MG1以及MG2的旋转数以及发动机转速的比率的无级变速机构,所以能够适合的设定发动机的动作点。
并且,如图23所示,也可以是使用图22中所示的马达驱动装置180的结构,不是如图1所示另外设置外部电源402的充电装置160,而是将电动发电机MG1的中性点NP1以及电动发电机MG2的中性点NP2连接到单相交流的外部电源402,对蓄电装置150进行充电的构成。
此情况下,通过电动发电机MG1,MG2的电抗部分(线圈绕组U1,U2,V1,V2,W1,W2),变换器INV1,INV2,构成变换来自外部电源402的交流电压为直流电压的电力变换器。如此,能够通过马达驱动装置180构成充电装置160。
具体的是,能够采用通过继电器190分别连接图1中的电力线ACL1以及ACL2到中性点NP1以及中性点NP2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充电连接器310以及插头320,分别是本发明中“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一个例子。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车辆ECU170以及连接器ECU313,分别是本发明中“第一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
此处展示的实施例,所有的点均为示例,绝对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的实施例中的说明,而是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展示,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包含其中。
标号的说明
10电动车辆,120MG,130车轮,150蓄电装置,160充电装置,170车辆ECU,171检测装置,172显示装置,172A显示灯,172B显示器,173发送器,174通信部,180马达驱动装置,182,604,650电压传感器,190继电器,270车辆输入口,271突起部,272,319固定部件,273锁止装置,300充电电缆,301充电连接器,311按键,132,132A连接检测电路,313连接器ECU,314操作开关,315耦合部,316锁部,317,317A限位开关,318按键锁,320插头,330CCID,332CCID继电器,334控制导频电路,340,340A,340B电线部,350电力线,400电源插座,402外部电源,502电阻电路,504,506输入缓存,508CPU,510电源节点,512车辆地线,602振荡器,606电磁线圈,608漏电检测器,610CCID控制部,660电流传感器,700信号输入部,710充电信息设定部,720充电信息存储部,730充电控制部,740显示设定部,750操作者认证部,800操作信息存储部,810操作信息设定部,820连接判定部,ACL1,ACL2电力线,C0平缓电容,CNV转换器,D1,D2,D11~D14,D21~D26反并联二极管,INV1,INV2变换器,L1控制导频线,L10电抗器,L2接地线,L3连接信号线,MG1,MG2电动发电机,NP1,NP2中性点,Q1,Q2,Q11~Q16,Q21~Q26半导体开关单元,R1电阻单元,R10上拉电阻,R2,R3,R11,R12,R11A,R12A下拉电阻,SW1,SW2,SW3开关,U1,U2,V1,V2,W1,W2线圈绕组。

Claims (13)

1.一种车辆,是通过经由充电电缆(300)从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被充电的车辆(10),
所述充电电缆(300)包含:
用于传送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线(350);
设置在所述电力线(350)的车辆侧端部,用于连接于所述车辆(10)的第一连接部(310);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的操作开关(314),
所述车辆(10)包含:
构成为通过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被充电的蓄电装置(150);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0)的车辆输入口(270);
连接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用于变换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而对所述蓄电装置(150)充电的充电装置(160);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160)的第一控制装置(170),
所述操作开关(314)是将所述第一连接部(310)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断开时操作的解除按钮,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包含充电信息设定部(710),该充电信息设定部(710)构成为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设定所述充电装置(160)进行充电时的充电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充电信息包含与充电开始时间相关的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进一步包含充电控制部(730),该充电控制部(730)构成为:控制所述充电装置(160)使得在经过了由所述充电信息设定部(710)设定的所述充电开始时间时开始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进一步包含信号输入部(700),该信号输入部(700)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检测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输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充电电缆(300)进一步包含第二控制装置(313),该第二控制装置(313)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相互地输入输出信号,用于将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13)包含:
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未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存储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以及
操作信息设定部(810),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时,将在所述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存储的操作信息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传送,
所述充电信息设定部(710),基于从所述操作信息设定部(810)传送的操作信息,设定所述充电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进一步包含:用于认证是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的操作者认证部(750),
所述充电信息设定部(710),在由所述操作者认证部(750)认证为是所述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时,设定所述充电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
进一步包含:用于检测从发信器发送的所述车辆(10)固有的识别信号的检测装置(171),
所述操作者认证部(750),在由所述检测装置(171)检测到所述识别信号的情况下,认证是所述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操作者认证部(750),在按照预先设定的操作顺序进行了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的情况下,认证是所述应该许可操作的操作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进一步包含:显示由所述充电信息设定部(710)设定的所述充电信息的显示装置(172,172A,172B)。
9.一种充电电缆,是用于传送从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对车辆(10)充电的充电电缆(300),
所述车辆(10)包含:
构成为通过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被充电的蓄电装置(150);
用于连接所述充电电缆(300)的车辆输入口(270);
连接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用于变换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而对所述蓄电装置(150)充电的充电装置(160);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160)的第一控制装置(170),
所述充电电缆(300)包含:
用于传送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线(350);
设置在所述电力线(350)的车辆侧端部,用于连接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第一连接部(310);
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的操作开关(314);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313),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相互地输入输出信号,用于将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
所述操作开关(314)是将所述第一连接部(310)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断开时操作的解除按钮,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13)包含:
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未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存储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以及
操作信息设定部(810),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时,将在所述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存储的操作信息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传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电缆,其中,
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到所述外部电源(402)的第二连接部(320),
所述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20)连接到所述外部电源(402)的状态下进行了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的情况下,存储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电缆,其中,
所述操作信息设定部(810),在将存储于所述操作信息存储部(800)的操作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之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和所述车辆输入口(270)持续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操作开关(314)被操作,也禁止传送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
12.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是用于对蓄电装置(150)充电的车辆(10)的充电系统,包含:
搭载了所述蓄电装置(150)的车辆(10);以及
用于向蓄电装置(150)传送从所述车辆(10)的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的充电电缆(300),
所述车辆(10)包含:
用于连接所述充电电缆(300)的车辆输入口(270);
连接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用于变换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而对所述蓄电装置(150)充电的充电装置(160);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160)的第一控制装置(170),
所述充电电缆(300)包含:
用于传送从所述外部电源(402)供给的电力的电力线(350);
设置在所述电力线(350)的车辆侧端部,用于连接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第一连接部(310);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的操作开关(314),
所述操作开关(314)是将所述第一连接部(310)从所述车辆输入口(270)断开时操作的解除按钮,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包含充电信息设定部(710),该充电信息设定部(710)构成为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设定所述充电装置(160)进行充电时的充电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充电系统,其中,
所述充电电缆(300)进一步包含第二控制装置(313),该第二控制装置(313)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相互地输入输出信号,用于将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13)包含:
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未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的状态下,存储基于所述操作开关(314)的操作信号的操作信息;以及
操作信息设定部(810),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到所述车辆输入口(270)时,将在所述操作信息存储部(800)存储的操作信息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0)传送,
所述充电信息设定部(710)基于从所述操作信息设定部(810)传送的操作信息,设定所述充电信息。
CN2009801589044A 2009-04-23 2009-04-23 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4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8058 WO2010122647A1 (ja) 2009-04-23 2009-04-23 車両、充電ケーブルおよび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4044A CN102414044A (zh) 2012-04-11
CN102414044B true CN102414044B (zh) 2013-12-18

Family

ID=4301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9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4044B (zh) 2009-04-23 2009-04-23 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74997B2 (zh)
JP (1) JP5234176B2 (zh)
CN (1) CN102414044B (zh)
WO (1) WO2010122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72067A (ja) * 2009-09-24 2011-04-0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動車両
WO2011061682A2 (en) * 2009-11-17 2011-05-26 Steve Carkner Automatic flight-safe indicator and method of use for batteries
JP4932920B2 (ja) * 2010-02-12 2012-05-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機器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JP5413504B2 (ja) 2010-04-09 2014-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WO2011125214A1 (ja) * 2010-04-09 2011-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US8725330B2 (en) 2010-06-02 2014-05-13 Bryan Marc Failing Increasing vehicle security
NL2005026C2 (en) * 2010-07-05 2012-01-09 Epyon B V Charger for a battery, plurality of coupled charg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DE102010045160A1 (de) * 2010-09-11 2012-03-15 Volkswagen Ag Steuereinrichtung für ein Ladekabel und Verfahren zum Laden einer Traktionsbatterie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0052375B4 (de) * 2010-11-24 2016-04-07 Audi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über eine Erfassungseinrichtung betätigbaren Sperrmittel zur Verhinderung eines unautorisierten Ladens des Kraftfahrzeugs
KR101566722B1 (ko) 2010-12-09 2015-11-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완속충전 인렛
JP5506052B2 (ja) * 2010-12-28 2014-05-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充電装置
US20120175972A1 (en) * 2010-12-30 2012-07-12 Ren Guo Q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saver
JP5464713B2 (ja) * 2011-02-14 2014-04-0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用充電装置
CN103518302A (zh) * 2011-05-11 2014-01-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控制装置、具备该充电控制装置的车辆以及充电控制方法
JP5845456B2 (ja) * 2011-05-20 2016-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保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充電装置
JP5658103B2 (ja) * 2011-07-12 2015-01-2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給電プラグのロック装置
JP5970767B2 (ja) * 2011-09-27 2016-08-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JP5960966B2 (ja) 2011-10-21 2016-08-02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電子制御装置
JP5852404B2 (ja) * 2011-10-21 2016-02-0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電子制御装置
US9225185B2 (en) * 2011-10-21 2015-12-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in electronic device
JP5803569B2 (ja) * 2011-10-26 2015-11-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通信装置、充電通信システム、充電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媒体
US8749198B2 (en) * 2011-11-10 2014-06-10 Lear Corporation Control pilot detection circuit
JP5230789B2 (ja) * 2011-11-25 2013-07-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システム
CN103958262B (zh) * 2011-12-09 2015-09-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
DE102011056501A1 (de) * 2011-12-15 2013-06-2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kabelerkennung
DE202012000291U1 (de) * 2012-01-13 2012-02-15 Cei Conrad Electronic International (Hk) Ltd. Ladeeinrichtung
CN102684258A (zh) * 2012-05-07 2012-09-19 南通儒尚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充电保护的电动车监测控制系统
US9368008B2 (en) * 2012-05-30 2016-06-14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cable detection
US9333864B2 (en) 2012-05-31 2016-05-10 Lear Corporation Wake-by-control pilot circuit for onboard battery charger
US9352652B2 (en) * 2012-06-29 2016-05-31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Coupler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US20140015482A1 (en) * 2012-07-16 2014-01-16 Jason-David Nitzberg Remote annuncia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US9279276B2 (en) * 2012-08-10 2016-03-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harge cord locking/unlocking actuator
CA2883189A1 (en) * 2012-08-27 2014-03-06 Aerovironment, Inc. Portable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JP6098007B2 (ja) * 2012-09-28 2017-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用コネクタ
DE102012020592A1 (de) 2012-10-22 2014-04-24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Ladevorrichtung zum Laden eines Elektrofahrzeugs an einer Ladestation
DE102012024216A1 (de) * 2012-12-11 2014-06-1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Lad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eines Fahrzeugs sowie entsprechend ausgestaltete Funkfernbedienung und entsprechend ausgestaltetes Fahrzeug und System
KR101985336B1 (ko) * 2012-12-20 2019-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사용 방법 및 장치
FI125059B (fi) * 2013-01-08 2015-05-15 Kas Innovations Oy Virtakaapelin kytkentäilmaisin
JP5761229B2 (ja) 2013-02-26 2015-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充電装置
JP5761230B2 (ja) * 2013-02-26 2015-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充電装置
DE102013005072B3 (de) * 2013-03-22 2014-09-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prüfung einer Control-Pilotleitung
US10059211B2 (en) 2013-08-02 2018-08-28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handle input
DE102013216289A1 (de) 2013-08-16 2015-02-1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adesteckverbinder und Ladesteckaufnahme
JP5831524B2 (ja) * 2013-10-23 2015-12-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充電ケーブル
JP2015122845A (ja) * 2013-12-20 2015-07-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システム
JP6337709B2 (ja) * 2014-09-12 2018-06-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569122B2 (ja) * 2015-08-05 2019-09-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充電システム
CN105882438A (zh) * 2015-10-30 2016-08-24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桩
JP2017099126A (ja) 2015-11-24 2017-06-01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の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ケーブル
JP6555753B2 (ja) * 2016-01-27 2019-08-07 Fdk株式会社 充電回路
DE102016202816A1 (de) * 2016-02-24 2017-08-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elektrischen Ladens einer Gruppe von Fahrzeugen
US10427548B2 (en) * 2016-10-17 2019-10-01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
DE102016225143B4 (de) * 2016-12-15 2020-03-12 Audi Ag Kraftfahrzeug und Ladeeinrichtung mit diesem Kraftfahrzeug
DE102017110956A1 (de) * 2017-05-19 2018-11-2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Energie und Information über ein Ladekabel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JP6381060B2 (ja) * 2017-10-25 2018-08-29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の充電システム
JP2019162919A (ja) * 2018-03-19 2019-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IT201800006615A1 (it) * 2018-06-25 2019-12-25 Gruppo di connettore elettrico di ingresso per la ricarica di un veicolo elettrico o di un veicolo ibrido
JP7099275B2 (ja) * 2018-11-21 2022-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制御装置
US11124082B2 (en) * 2018-12-07 2021-09-21 Hyundai Motor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solation charging of vehicle,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US10974610B2 (en) * 2019-02-18 2021-04-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JP7172742B2 (ja) * 2019-03-04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システムの表示装置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の表示方法
JP7002585B2 (ja) * 2020-03-13 2022-0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発電機の制御装置
JP6905134B1 (ja) 2020-09-07 2021-07-21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JP6856810B1 (ja) * 2020-09-07 2021-04-1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JP6856811B1 (ja) 2020-09-07 2021-04-1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US11852689B2 (en) * 2021-12-28 2023-12-26 Beta Air, Llc Connector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aircraft and a method of use for a connector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aircraft
JP2023137297A (ja) * 2022-03-18 2023-09-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542A (zh) * 2006-03-13 2009-04-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以及电气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2617A (en) * 1991-10-15 1993-04-13 Norvik Technologies Inc. Charging st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JPH07123519A (ja) 1993-10-18 1995-05-12 Toyota Motor Corp 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接続装置
US5463303A (en) * 1993-11-02 1995-10-31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Multilayer separate windings of inductive charge coupler for automobile battery charging transformer
JPH07193901A (ja) 1993-12-28 1995-07-28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EP0823717A3 (en) 1996-08-09 1998-04-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harging connec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JPH10112354A (ja) * 1996-08-09 1998-04-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コネクタ
US6945803B2 (en) * 1997-06-27 2005-09-20 Patrick Potega Positionable-connect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coupling selected electrical devices
US5926004A (en) * 1997-10-10 1999-07-20 Schott Power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one or more electric vehicles
JP3625789B2 (ja) * 2001-08-10 2005-03-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電源装置
SE525187C2 (sv) * 2003-03-10 2004-12-21 Atlas Copco Tools Ab Verktygssystem innefattande en flerpartskabel med ett elektroniskt minne
JP4894611B2 (ja) * 2007-05-11 2012-03-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4957640B2 (ja) * 2007-05-11 2012-06-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JP4306775B2 (ja) * 2007-08-31 2009-08-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4333798B2 (ja) * 2007-11-30 2009-09-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充電制御方法
US8498763B2 (en) * 2008-06-16 2013-07-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energy principal preferences in a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542A (zh) * 2006-03-13 2009-04-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以及电气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112354A 1998.04.28
JP特开平7-123519A 1995.05.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22647A1 (ja) 2010-10-28
JP5234176B2 (ja) 2013-07-10
CN102414044A (zh) 2012-04-11
US20120091958A1 (en) 2012-04-19
JPWO2010122647A1 (ja) 2012-10-22
US8774997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4044B (zh) 车辆、充电电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JP5758746B2 (ja) 給電コネクタ、車両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CN102803000B (zh) 充电电缆以及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
KR102016057B1 (ko) 차량
CN102803001B (zh) 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装置
CN101420132B (zh) 车辆用充电控制装置
CN101909928B (zh) 车辆的充电控制装置
CN102216961B (zh) 用于电气车辆的充电电缆和控制充电电缆的方法
CN102448766B (zh) 充电系统
EP3092149B1 (en) Hybrid vehicle with means for disconnection of a depleted auxiliary battery in order to allow for more rapid main battery charging
KR101306091B1 (ko) 급전 커넥터, 차량 및 급전 커넥터의 인식 방법
CN105473372A (zh) 充电系统、车辆以及充电设备
CN103097174A (zh) 车辆、充电系统以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JP5682537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給電装置
WO2013121472A2 (en) Feed cabl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electric-powere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