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5616A -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 Google Patents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5616A
CN104245616A CN201380017036.4A CN201380017036A CN104245616A CN 104245616 A CN104245616 A CN 104245616A CN 201380017036 A CN201380017036 A CN 201380017036A CN 104245616 A CN104245616 A CN 104245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heet glass
gas
warpage
chemical enhan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7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5616B (zh
Inventor
冈畑直树
中川浩司
山中一彦
渡边邦夫
谷井史朗
井川信彰
小林大介
宫下纯一
加藤亮祐
仁平敏史
世良洋一
林泰夫
府川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5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5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5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5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1/00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 C03C21/001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in liquid phase, e.g. molten salts, solutions
    • C03C21/002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in liquid phase, e.g. molten salts, solutions to perform ion-exchange between alkali 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5/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et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3/00Other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C23/008Other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comprising a lixiviation ste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Surface property or characteristic of web, sheet or blo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Surface property or characteristic of web, sheet or block
    • Y10T428/315Surface modified glass [e.g., tempered, strengthened,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化学强化后的翘曲、并且能够省略或简化化学强化前的研磨处理等的玻璃板。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板,其中,一个表面的氟富集度比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高5以上。

Description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移动电话或便携信息终端(PDA)等平板显示装置中,为了提高显示器的保护和美观,在显示器的正面以达到比图像显示部分更广的区域的方式配置薄的板状保护玻璃。
对于这种平板显示装置,要求轻量和薄型化,因此,要求在显示器保护用途中使用的保护玻璃也变薄。
但是,若使保护玻璃的厚度变薄,则强度降低,有时会由于在使用中或携带中落下等而导致保护玻璃自身破裂,存在无法发挥保护显示装置这样的本来的作用的问题。
因此,以往的保护玻璃为了提高耐擦伤性,通过对利用浮法制成的浮法玻璃进行化学强化而在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来提高保护玻璃的耐擦伤性。
已报道了浮法玻璃在化学强化后产生翘曲而使平坦性受损(专利文献1~3)。认为该翘曲是由于浮法成形时不与熔融锡接触的玻璃面(以下也称为顶面)和与熔融锡接触的玻璃面(以下也称为底面)的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不同而产生的。
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越强,上述浮法玻璃的翘曲越大,因此,在为了能够适应对高耐擦伤性的要求而开发的、上述表面压缩应力为600MPa以上且压缩应力层的深度为15μm以上的化学强化浮法玻璃中,与以往的表面压缩应力(CS)为约500MPa且压缩应力层的深度(DOL)为约10μm的化学强化浮法玻璃相比,翘曲的问题变得更加显著。
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在玻璃表面形成二氧化硅(SiO2)膜后进行化学强化来对化学强化时进入玻璃的离子的量进行调节的玻璃的强化方法。另外,专利文献2和3公开了通过将顶面侧的表面压缩应力设定在特定范围来减小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方法。
另外,以往,为了减少上述翘曲的问题,采取如下应对方法:减小由化学强化产生的强化应力,或者在通过对玻璃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磨削处理或研磨处理等而除去表面异质层后进行化学强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29392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7/00463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2-1914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在玻璃表面形成SiO2膜后进行化学强化的方法中,化学强化时的预热条件受到限定,而且存在SiO2膜的膜质随条件发生变化而对翘曲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另外,如专利文献2和3所述将顶面侧的表面压缩应力设定在特定范围的方法从玻璃的强度的观点来看存在问题。
另外,在化学强化前对玻璃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磨削处理或研磨处理等的方法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来看存在问题,优选省略这些磨削处理或研磨处理等。
在化学强化后产生某种程度以上的翘曲的情况下,在印刷保护玻璃的黑框时,有时在玻璃与工作台之间间隙变得过大而使玻璃无法吸附到工作台上。另外,在用于触控面板一体型保护玻璃的情况下,在后续工序中有时以大型板的状态进行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的成膜,此时,有时会产生下述不良情况:发生与药剂处理槽、清洗槽的气刀接触等输送异常,或者翘曲在ITO成膜中增大,基板周边部的ITO的成膜状态变得不适当而发生剥离等。此外,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与粘贴有触控面板的保护玻璃之间存在空间的类型的情况下,在保护玻璃存在一定程度以上的翘曲时,有时会产生亮度不均、牛顿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化学强化后的翘曲、并且能够省略或简化化学强化前的研磨处理等的玻璃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对玻璃表面进行氟化处理,能够抑制在玻璃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中产生化学强化进行程度的差异,从而能够减小化学强化后的翘曲,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玻璃板,其中,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比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高5以上。
2.如上述1所述的玻璃板,其为通过浮法制成的玻璃板。
3.一种玻璃板,其通过对上述1或2所述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
4.一种玻璃板,其为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其中,一个表面的氟富集度比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高5以上。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其厚度为1.5mm以下。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其厚度为0.8mm以下。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其中,在表面氟富集度较高的表面上不存在直径为10nm以上的凹部或者该凹部以6个/μm2以下的密度存在。
8.一种化学强化玻璃板,其通过对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
9.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为具备保护玻璃的平板显示装置,其中,该保护玻璃为上述8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板。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表面进行了氟化处理,由此能够防止在玻璃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中产生化学强化进行程度的差异,不会减小由化学强化产生的应力,并且,即使简化或省略化学强化前的研磨处理等,也能够减小化学强化后的玻璃的翘曲,能够得到优良的平坦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双流型喷射器的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单流型喷射器的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后作为平板显示器用保护玻璃使用的平板显示器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中使用的实验装置的立体图(实施例2)。
图5是实施例中使用的实验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实施例3)。
图6(a)示出在利用浮法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中,利用横梁供给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来对玻璃带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的概略说明图。图6(b)为图6(a)的A-A截面图。。
图7(a)~(d)示出能够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将气体的量分成3份来进行调节的横梁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两个表面的F浓度之差(Δ表面F浓度)与翘曲改善率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9示出将凹部的有无相对于HF总接触量(摩尔/cm2)和HF处理温度(℃)进行作图而得到的结果。
图10(a)~(d)示出由HF处理导致凹部产生的机制的说明图。
图11示出BOR试验的结果和利用SEM对玻璃板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1.玻璃板
本发明中,所谓“玻璃板”,也包含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而得到的玻璃板。玻璃板的化学强化后的翘曲是由于在玻璃板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中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具体而言,例如,在浮法玻璃的情况下,由于在浮法成形时不与熔融锡接触的玻璃面(顶面)和与熔融金属(通常为锡)接触的玻璃面(底面)中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不同而产生化学强化后的翘曲。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玻璃板上进行氟化处理而使一个表面的氟浓度与另一个表面的氟浓度之差在特定范围以上,能够调节玻璃板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的离子的扩散速度,能够使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的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均衡。因此,本发明的玻璃板能够在不对强化应力进行调节或者不在化学强化处理之前进行磨削和研磨等处理的情况下减小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
认为通过对玻璃板的表面进行氟化处理能够减小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机制在于产生了以下的现象。
(1)通过结合到玻璃的表面的氟促进了松弛,氟化处理后的表面的CS(compressive stress,表面压缩应力)减小。
(2)通过结合到玻璃的表面的氟阻碍了离子交换,氟化处理后的表面的DOL(depth of layer,压缩应力深度)减小。
(3)通过氟化处理,产生了玻璃的脱碱。
(4)通过氟化处理,玻璃表面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玻璃中的Si以SiF4或H2SiF6的形式从玻璃表面减少,因此,应力的产生程度发生变化。
(5)通过氟化处理,抑制了从玻璃表面脱水或者发生了水的侵入,由此使翘曲减小。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比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高5以上、更优选高7以上、进一步优选高10以上。另外,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与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之差的绝对值(以下有时称为Δ表面氟富集度)通常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下。在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情况下也同样。
通过使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比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高5以上,能够得到充分的翘曲改善效果。另外,通过使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与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之差的绝对值为100以下,能够得到不会向相反方向大幅翘曲、进行了有效处理的基板。
本发明中,“表面氟富集度”是指表面(1μm深度)的氟浓度相对于整体中的氟浓度的比,该表面的氟浓度例如通过二次离子质谱分析(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分析)来测定。即,将表面的氟浓度设定为由横轴为以玻璃表面作为零时的深度、纵轴为后述的F/Si强度比的利用SIMS得到的深度方向分布曲线求出的F/Si强度比,将整体中的氟浓度设定为该深度方向分布曲线中F/Si强度比在深度方向上不再变化的深度处的F/Si强度比,由它们的比求出表面氟富集度。上述F/Si强度比在深度方向上不再变化的深度典型地为50μm。
在此,整体中的氟浓度是指玻璃板的氟含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等表面部分的玻璃组成与非表面部分(整体)的玻璃组成不同的玻璃板而言,整体中的氟浓度是指玻璃板整体的平均组成中的氟含量。另外,“表面氟富集度”中的表面(1μm深度)和整体中的氟浓度利用SIMS分析进行测定,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表面(1μm深度)和整体中的氟浓度也可以通过SIMS分析以外的方法来测定。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的元素M的同位素M1的二次离子强度IM1与一次离子强度IP、基质的溅射率Y、元素M的浓度CM(相对于总浓度的比)、同位素M1的存在概率α1、元素M的二次离子化率βM和质谱分析仪的透射效率η(包括检测器的检测效率)成比例。
IM1=A·IP·Y·CM·α1·βM·η(式1)
在此,A为二次离子的检测面积相对于一次离子束的扫描范围的比。
一般而言,难以求出装置的η,因此,无法求出βM的绝对值。因此,使用相同试样中的主要成分元素等作为参比元素,得到与(式1)的比,由此将η消去。
在此,在将参比元素设为R、将其同位素设为Rj的情况下,得到(式2)。
IM1/IRj=(CM·α1·βM)/(CR·αj·βR)=CM/K(式2)
在此,K为元素M相对于元素R的相对灵敏度因子。
K=(CR·αj·βR)/(α1·βM)(式3)
这种情况下,元素M的浓度通过(式4)求出。
CM=K·IM1/IRj(式4)
本发明中,F与M1对应,Si与Rj对应。因此,根据(式2),两者的强度比(F/Si)与氟浓度CM除以K所得到的值相等。即,F/Si为氟浓度的直接指标。
作为二次离子质谱分析(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分析)的分析条件,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的条件。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示的分析条件为例示,应根据测定装置、样品等适当变更。另外,利用SIMS分析得到的深度方向分布曲线的横轴的深度通过使用触针式膜厚计(例如,Veeco公司制造的Dektak150)测定分析弧坑的深度来求出。
(分析条件)
一次离子种:Cs+
一次离子入射角:60°
一次加速电压:5kV
作为更具体的分析条件,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的条件。
(分析条件)
测定装置:具有四极型质谱分析仪的二次离子质谱分析装置
一次离子种:Cs+
一次加速电压:5.0kV
一次离子电流:1μA
一次离子入射角(相对于试样面垂直方向的角度):60°
栅网尺寸:200×200μm2
检测区域:40×40μm2
二次离子极性:负
中和用电子枪使用:有
作为具有四极型质谱分析仪的二次离子质谱分析装置,可以列举例如ULVAC-PHI公司制造的ADEPT1010。
2.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将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的玻璃板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另外该玻璃只要是具有能够通过化学强化处理进行强化的组成的玻璃,则可以使用各种组成的玻璃。例如,以如下方式制造:将各种原料适量调配,加热熔融后,通过脱泡或搅拌等进行均质化,利用公知的浮法、下拉法(例如熔融法等)或加压法等成形为板状,在退火后切断为期望的尺寸并实施研磨加工。这些制造方法中,通过浮法制造的玻璃特别容易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即化学强化后的翘曲改善效果,因此优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玻璃板,具体而言,典型地可以列举例如:由钠钙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锂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玻璃和无碱玻璃以及其他各种玻璃构成的玻璃板。
其中,优选含有Al的组成的玻璃。在共存有碱时,Al形成四配位而与Si同样地参与作为玻璃骨架的网状物的形成。四配位的Al增加时,碱离子的迁移变得容易,在化学强化处理时容易进行离子交换。
玻璃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2mm、0.8mm、0.73mm、0.7mm,为了有效地进行后述的化学强化处理,通常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下,特别优选为0.8mm以下。
通常,要求厚度0.7mm的玻璃板的化学强化后的翘曲量为40μm以下。对于90mm见方的玻璃板而言,在CS为750MPa、DOL为40μm的情况下,化学强化后的翘曲量为约130μm。另一方面,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量与板厚的平方存在反比例的关系,因此,玻璃板的厚度为2.0mm时的翘曲量为约16μm,实质上翘曲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玻璃板的厚度小于2mm、典型地为1.5mm以下时,可能产生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问题。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的玻璃的组成。另外,例如,“含有0~25%的MgO”是指MgO不是必需的、但可以含有至25%的含义,钠钙硅酸盐玻璃包含在(i)的玻璃中。另外,钠钙硅酸盐玻璃是指以摩尔%计含有69~72%的SiO2、0.1~2%的Al2O3、11~14%的Na2O、0~1%的K2O、4~8%的MgO、8~10%的CaO的玻璃。
(i)作为以用摩尔%表示的组成计含有50~80%的SiO2、0.1~25%的Al2O3、3~30%的Li2O+Na2O+K2O、0~25%的MgO、0~25%的CaO和0~5%的ZrO2的玻璃,可以列举:钠钙硅酸盐玻璃、以用摩尔%表示的组成计含有50~80%的SiO2、2~25%的Al2O3、0~10%的Li2O、0~18%的Na2O、0~10%的K2O、0~15%的MgO、0~5%的CaO和0~5%的ZrO2的玻璃。
(ii)一种玻璃,以用摩尔%表示的组成计,含有50~74%的SiO2、1~10%的Al2O3、6~14%的Na2O、3~11%的K2O、2~15%的MgO、0~6%的CaO和0~5%的ZrO2,SiO2和Al2O3的总含量为75%以下,Na2O和K2O的总含量为12~25%,MgO和CaO的总含量为7~15%。
(iii)一种玻璃,以用摩尔%表示的组成计,含有68~80%的SiO2、4~10%的Al2O3、5~15%的Na2O、0~1%的K2O、4~15%的MgO和0~1%的ZrO2
(iv)一种玻璃,以用摩尔%表示的组成计,含有67~75%的SiO2、0~4%的Al2O3、7~15%的Na2O、1~9%的K2O、6~14%的MgO和0~1.5%的ZrO2,SiO2和Al2O3的总含量为71~75%,Na2O和K2O的总含量为12~20%,含有CaO时其含量小于1%。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使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与玻璃板或玻璃带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来进行表面处理。在使上述气体或液体与玻璃带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来进行表面处理的情况下,玻璃带的温度优选为650℃以上。通过设定为650℃以上,容易以足以抑制后述的凹部的产生并且减小化学强化后的玻璃的翘曲量的HF总接触量(后述)来实施HF喷吹处理。另外,以下,有时将玻璃板这一用语作为玻璃板和玻璃带的统称使用。
作为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可以列举例如:氟化氢(HF)、氟利昂(例如,氯氟烃、氟烃、氢氯氟烃、氢氟烃、卤代烷)、氢氟酸、氟单质、三氟乙酸、四氟化碳、四氟化硅、五氟化磷、三氟化磷、三氟化硼、三氟化氮、三氟化氯等,但不限于这些气体或液体。
其中,从与玻璃板表面的反应性高的观点考虑,优选氟化氢、氟利昂或氢氟酸。另外,可以将这些气体中的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由于浮法槽内氧化力过强,因此,优选不使用氟单质。
另外,在使用液体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以液体的状态、例如通过喷涂供给至玻璃板表面,也可以将液体气化后供给至玻璃板表面。另外,可以根据需要用其他液体或气体进行稀释。
作为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可以含有上述液体、气体以外的液体或气体,优选为在常温下不与存在氟原子的分子反应的液体或气体。
作为上述液体或气体,可以列举例如:N2、空气、H2、O2、Ne、Xe、CO2、Ar、He和Kr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也可以将这些气体中的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的载气,优选使用N2、氩气等惰性气体。另外,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中可以还含有SO2。SO2在利用浮法等连续地生产玻璃板时使用,具有在退火区域防止输送辊与玻璃板接触而使玻璃产生缺陷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含有在高温下分解的气体。
此外,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中可以含有水蒸气或水。水蒸气可以通过向加热后的水中鼓入氮气、氦气、氩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来提取。在需要大量的水蒸气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向气化器中送入水并使其直接气化的方法。
作为在本发明中将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的玻璃板的方法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浮法。浮法中,使用具有将玻璃的原料熔化的熔融炉、使熔融玻璃浮在熔融金属(锡等)上并成形为玻璃带的浮法槽和对该玻璃带进行退火的退火炉的玻璃制造装置来制造玻璃板。
在熔融金属(锡)浴内成形玻璃时,对于在熔融金属上进行输送的玻璃板,可以从不与金属面接触的一侧供给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来对该玻璃板表面进行处理。在与熔融金属(锡)浴接续的退火区域,玻璃板通过辊输送进行输送。
在此,退火区域不仅包括退火炉内,还包括从上述熔融金属(锡)浴运出后直到输送至退火炉内为止的部分。在退火区域中,可以从不与熔融金属(锡)接触的一侧供给该气体。
图6(a)示出利用浮法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中,供给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来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的概略说明图。
在使熔融玻璃浮在熔融金属(锡等)上并成形为玻璃带101的浮法槽中,利用插入到浮法槽内的横梁102向该玻璃带101喷吹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如图6(a)所示,优选从玻璃带101不与熔融金属面接触的一侧向玻璃带101喷吹该气体。箭头Ya表示在浮法槽中玻璃带101流动的方向。
关于利用横梁102向玻璃带101喷吹上述气体的位置,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0℃以上的情况下,优选如下位置:玻璃带101优选为600~900℃、更优选为700℃~900℃、进一步优选为750~850℃、典型地为800℃的位置。另外,横梁102的位置可以在辐射栅(ラジエーションゲート)103的上游,也可以在下游。向玻璃带101喷吹的上述气体的量以HF计优选为1×10-6~5×10-4摩尔/1cm2玻璃带。
图6(b)示出图6(a)的A-A截面图。利用横梁102从Y1的方向向玻璃带101喷吹的上述气体从“入”流入,从“出”的方向流出。即,沿箭头Y4和Y5的方向移动,并暴露于玻璃带101。另外,沿箭头Y4的方向移动的该气体从箭头Y2的方向流出,沿箭头Y5的方向移动的该气体从箭头Y3的方向流出。
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量也有时会根据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而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对上述气体的量进行调节。即,优选在翘曲量大的位置增加喷吹该气体的量,在翘曲量小的位置减少喷吹该气体的量。
在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量根据玻璃带101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横梁102的结构为能够在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上调节上述气体量的结构来在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上调节翘曲量。
作为具体例,图7(a)示出将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110以I~III分成3份来对上述气体的量进行调节的横梁102的截面图。气体系统111~113由隔板114、115进行分割,使该气体分别从吹气孔116流出并喷吹到玻璃上。
图7(a)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图7(b)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系统111中的气体的流动。图7(c)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系统112中的气体的流动。图7(d)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系统113中的气体的流动。
作为向玻璃板的玻璃表面供给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使用喷射器的方法和使用导入管的方法等。
图1和图2示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用于玻璃板的表面处理的喷射器的示意图。图1是示意地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双流型喷射器的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单流型喷射器的图。
在由喷射器供给的“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为气体的情况下,喷射器的气体喷出口与玻璃板的距离优选为50mm以下。
通过将上述距离设定为50mm以下,能够抑制气体向大气中扩散,能够使相对于所期望的气体量而言为足够量的气体到达玻璃板上。相反,如果与玻璃板的距离过短,则在例如对通过浮法生产的玻璃板进行在线处理时,可能会由于玻璃带的变动而使玻璃板与喷射器接触。
另外,在由喷射器供给的“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为液体的情况下,喷射器的液体喷出口与玻璃板的距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能够均匀地对玻璃板进行处理的配置即可。
喷射器可以以双流方式或单流方式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使用,也可以在玻璃板的流动方向上串联地排列两个以上来对玻璃板表面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双流喷射器是气体从喷出至排气的流动相对于玻璃板的移动方向在正向和反向上均等分割的喷射器。
如图2所示,单流喷射器是气体从喷出至排气的流动相对于玻璃板的移动方向固定为正向或反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喷射器。使用单流喷射器时,从气流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玻璃板上的气体的流动与玻璃板的移动方向相同。
另外,优选: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的供给口与未反应的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以及与玻璃板反应而生成的气体、或者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中的两种以上的气体反应而生成的气体的排气口存在于玻璃板的同一侧的表面上。
向被输送的玻璃板表面供给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来进行表面处理时,例如,在玻璃板在输送机上流动的情况下,可以从不与输送机接触的一侧进行供给。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网带等使玻璃板的一部分未被覆盖的网状材料作为输送机带而从与输送机接触的一侧进行供给。
另外,可以通过将两个以上的输送机串联排列并在相邻的输送机之间设置喷射器来从与输送机接触的一侧供给该气体而对玻璃板表面进行处理。另外,在玻璃板在辊上流动的情况下,可以从不与辊接触的一侧进行供给,也可以在与辊接触的一侧从相邻的辊之间进行供给。
可以从玻璃板的两侧供给相同或不同的气体。例如,可以从不与辊接触的一侧和与辊接触的一侧这两侧供给气体来对玻璃板进行表面处理。例如,在退火区域中从两侧供给气体的情况下,可以以夹着玻璃板而相向的方式配置喷射器,从不与辊接触的一侧和与辊接触的一侧这两侧向连续输送的玻璃供给气体。
配置在与辊接触的一侧的喷射器和配置在不与辊接触的一侧的喷射器在玻璃板的流动方向上可以配置在不同的位置。配置在不同的位置时,可以将任意一个喷射器配置在玻璃板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也可以配置在下游。
通过将利用浮法的玻璃制造技术与CVD技术组合来以在线方式制造带功能膜的玻璃板的技术已广为公知。已知这种情况下,透明导电膜及其基底膜均从不与锡接触的表面或不与辊接触的表面供给气体来在玻璃板上成膜。
例如,在这种利用在线CVD的带功能膜的玻璃板的制造中,可以在与辊接触的面上配置喷射器,从该喷射器向玻璃板供给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来对玻璃板表面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中,关于将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供给至输送中的玻璃板的表面来对该表面进行处理时的玻璃板的温度,在将该玻璃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时,优选玻璃板的表面温度为(Tg-200℃)~(Tg+300℃),更优选为(Tg-200℃)~(Tg+250℃)。另外,尽管如此,但只要玻璃板的表面温度为(Tg+300℃)以下,则优选超过650℃。如下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所示,如果在玻璃板的表面温度为650℃以下时进行脱碱处理,则容易产生凹部。
为了抑制玻璃板中凹部的产生并且得到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改善效果,玻璃板的表面温度优选为(Tg+90)℃以上。本说明书中,凹部是指能够通过SEM辨认到的、产生在玻璃板的表面上的微小孔洞。由于玻璃板上产生凹部,玻璃板的强度降低。
典型而言,凹部显示出从表面起沿深度方向缩径后扩展为大致球形的袋状的形状。这样的凹部的直径是指缩径部与袋状部之间的缩颈部分的直径,可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进行观察。凹部的深度表示从玻璃表面起至袋状部的最深部为止的深度,可以通过截面SEM观察等进行测定。
本发明中的凹部是指大小或直径为10nm以上的凹部,通常为20nm以上,另外,典型而言,大小或直径为40nm以下。凹部的深度例如通过截面的SEM观察来测定,其深度通常为10nm以上,另外典型而言为150nm以下。
在F浓度较高的表面上凹部以超过7个/μm2的密度存在时,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强度可能降低。因此,即使存在凹部,其密度也优选为6个/μm2以下,更优选为4个/μm2以下,最优选为0个/μm2。另外,凹部密度为6个/μm2时的凹部平均间隔为460nm。
若将凹部的有无相对于HF总接触量(摩尔/cm2)和HF处理温度(℃)进行作图,则如图9所示的图那样显示出相关关系。图9中,将未产生凹部的情况以○进行作图,将产生了凹部的情况以×进行作图。
在此认为,通过使HF总接触量和HF处理温度满足下述式(a),不会产生由HF处理导致的凹部。即认为,在(1)处理温度低(氟化物的挥散速度慢)、(2)HF总接触量多(氟化物的生成速度快)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凹部。
Y>81lnX+1500   …(a)
式(a)中,Y表示HF处理温度(℃),X表示HF总接触量(摩尔/cm2),X通过下述式(b)求出,就利用HF气体进行处理的情况而言,该式中的处理时间为HF气体与玻璃板或玻璃带的表面接触的时间。
[HF总接触量(摩尔/cm2)]=[HF气体浓度(体积%)]×[气体流量(摩尔/秒/cm2)]×[处理时间(秒)]   …(b)
图10示出由HF处理导致凹部产生的机制的说明图。认为通过对玻璃进行HF处理,产生氟化物的生成和挥散[图10(a)],在由HF与玻璃的反应所生成氟化物的速度比生成的氟化物的挥散速度快时,生成的氟化物残留在处理面上[图10(b)],熔融的氟化物在发生腐蚀的同时进行晶体生长,并且熔盐减少[图10(c)],结果以凹部的形式观察到最终产物[图10(d)]。
另外,将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供给至玻璃板表面时的玻璃板表面的压力优选为大气压-100帕斯卡~大气压+100帕斯卡的压力范围的气氛,更优选为大气压-50帕斯卡~大气压+50帕斯卡的压力范围的气氛。
关于气体流量,以使用HF作为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的情况为例来说明。用HF对玻璃板进行处理时,HF流量越大,则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翘曲改善效果越强,因此优选,在总气体流量相同的情况下,HF浓度越高,则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翘曲改善效果越强。
在总气体流量与HF气体流量这两者相同的情况下,对玻璃板进行处理的时间越长,则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翘曲改善效果越强。例如,在对玻璃板进行加热后、使用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对玻璃板表面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玻璃板的输送速度越慢,则化学强化后的翘曲越得到改善。即使是不能很好地控制总气体流量、HF流量的设备,通过适当地控制玻璃板的输送速度,也能够改善化学强化后的翘曲。
另外,图5示出使用导入管将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供给至玻璃板的方法的示意图。作为使用导入管将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供给至玻璃板的方法,具体而言,例如,通过开动滑块64,使载置在样品载置架62上的玻璃板的样品63移动到设置在预先以处理温度加热后的管状炉60中央的反应容器61内。
接着,在进行优选为60~180秒的均热化处理后,从导入管65以导入方向67的方向导入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且保持,并从排气方向68排出。保持时间结束后,使样品63经过退火条件(例如,500℃保持1分钟和400℃保持1分钟)后利用样品取出棒66将样品取出。
从导入管65导入至玻璃板的、含有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的浓度优选为0.01~1%,更优选为0.05~0.5%。另外,导入该气体后的保持时间优选为10~600秒,更优选为30~300秒。
3.化学强化
化学强化是通过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温度下利用离子交换将玻璃表面的离子半径小的碱金属离子(典型地为Li离子或Na离子)交换为离子半径更大的碱离子(典型地为K离子)而在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的处理。化学强化处理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进行。
本发明的玻璃板为化学强化后的翘曲被改善或得到了改善的玻璃板。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相对于化学强化前的玻璃板的变化量(翘曲变化量)可以使用三维形状测定仪(例如,三鹰光器株式会社制造)来测定。
本发明中,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改善通过在除利用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进行表面处理以外条件全部相同的实验中由以下所示的算式求出的翘曲改善率来进行评价。
翘曲改善率(%)=[1-(ΔY/ΔX)]×100
ΔX:未处理玻璃板的由化学强化引起的翘曲变化量
ΔY:处理后玻璃板的由化学强化引起的翘曲变化量
在此,翘曲变化量设定为ΔX>0。关于ΔY,在与ΔX向相同方向翘曲时设定ΔY>0,在与ΔX向相反方向翘曲时设定ΔY<0。
对于未利用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进行表面处理的玻璃板而言,ΔX=ΔY,翘曲改善率为0%。另外,在ΔY取负值的情况下,翘曲改善率>100%。
玻璃板的CS和DOL可以利用表面应力计来测定。化学强化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优选为600MPa以上,压缩应力层的深度优选为15μm以上。通过使化学强化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和压缩应力层的深度为该范围,能够得到优良的强度和耐擦伤性。
以下,对于将本发明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后作为平板显示器用保护玻璃使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3为配置有保护玻璃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图中的箭头的朝向为基准。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40具备设置在壳体15内的显示面板45和以覆盖显示面板45的整个面且包围壳体15的前方的方式设置的保护玻璃30。
保护玻璃30主要是为了提高显示装置40的美观和强度、防止冲击破损等而设置的,由整体形状为大致平面形状的一张板状玻璃形成。如图2所示,保护玻璃30可以以与显示面板45的显示侧(前侧)分离的方式(以具有空气层的方式)设置,也可以通过具有透光性的胶粘膜(未图示)粘贴在显示面板45的显示侧。
在保护玻璃30的使来自显示面板45的光出射的正面设置有功能膜41,在使来自显示面板45的光入射的背面,在与显示面板4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功能膜42。另外,功能膜41、42在图2中设置于两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正面或背面,还可以省略。
功能膜41、42具有例如防止周围光的反射、防止冲击破损、屏蔽电磁波、屏蔽近红外线、修正色调和/或提高耐擦伤性等功能,厚度和形状等可以根据用途适当选择。功能膜41、42例如可以通过将树脂制的膜粘贴到保护玻璃30上而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蒸镀法、溅射法或CVD法等薄膜形成法而形成。
标号44为黑色层,是例如通过将含有颜料粒子的油墨涂布到保护玻璃30上、对其照射紫外线或者加热煅烧后进行冷却而形成的覆膜,其使得从壳体15的外侧观察不到显示面板等,从而提高外观的审美性。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缺少实施例1的编号。
(玻璃板的组成)
本实施例中,使用以下组成的玻璃材料A~D的玻璃板。
(玻璃材料A)以摩尔%计含有72.0%的SiO2、1.1%的Al2O3、12.6%的Na2O、0.2%的K2O、5.5%的MgO、8.6%的CaO的玻璃(玻璃化转变温度566℃)。
(玻璃材料B)以摩尔%计含有64.3%的SiO2、6.0%的Al2O3、12.0%的Na2O、4.0%的K2O、11.0%的MgO、0.1%的CaO、0.1%的SrO、0.1%的BaO和2.5%的ZrO2的玻璃(玻璃化转变温度620℃)。
(玻璃材料C)以摩尔%计含有64.3%的SiO2、8.0%的Al2O3、12.5%的Na2O、4.0%的K2O、10.5%的MgO、0.1%的CaO、0.1%的SrO、0.1%的BaO和0.5%的ZrO2的玻璃(玻璃化转变温度604℃)。
(玻璃材料D)以摩尔%计含有73.0%的SiO2、7.0%的Al2O3、14.0%的Na2O、6.0%的MgO的玻璃(玻璃化转变温度617℃)。
(翘曲量的测定)
在化学强化前使用三鹰光器株式会社制造的三维形状测定仪(NH-3MA)测定翘曲量后,对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也同样地测定化学强化后的翘曲量,计算出由下式表示的Δ翘曲量。
Δ翘曲量=化学强化后翘曲量-化学强化前翘曲量
(翘曲改善率)
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改善通过在除利用含有在其结构中存在氟原子的分子的气体或液体进行表面处理以外条件全部相同的实验中由以下所示的算式求出的翘曲改善率来进行评价。
翘曲改善率(%)=[1-(ΔY/ΔX)]×100
ΔX:未处理玻璃板的由化学强化引起的翘曲变化量
ΔY:处理后玻璃板的由化学强化引起的翘曲变化量
在此,翘曲变化量设定为ΔX>0。对于ΔY而言,在与ΔX向相同方向翘曲时ΔY>0,在与ΔX向相反方向翘曲时ΔY<0。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的元素M的同位素M1的二次离子强度IM1与一次离子强度IP、基质的溅射率Y、元素M的浓度CM(相对于总浓度的比)、同位素M1的存在概率α1、元素M的二次离子化率βM和质谱分析仪的透射效率η(包括检测器的检测效率)成比例。
IM1=A·IP·Y·CM·α1·βM·η(式1)
A为二次离子的检测面积相对于一次离子束的扫描范围的比。使用相同试样中的主要成分元素等作为参比元素,得到与(式1)的比,由此将η消去。
在此,在将参比元素设为R、将其同位素设为Rj的情况下,得到(式2)。
IM1/IRj=(CM·α1·βM)/(CR·αj·βR)=CM/K(式2)
K为元素M相对于元素R的相对灵敏度因子。
K=(CR·αj·βR)/(α1·βM)(式3)
元素M的浓度通过(式4)求出。
CM=K·IM1/IRj(式4)
本发明中,F与M1对应,Si与Rj对应。因此,根据(式2),两者的强度比(F/Si)与氟浓度CM除以K所得到的值相等。即,将F/Si作为氟浓度的直接指标。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的分析条件设定如下。
测定装置:ULVAC-PHI公司制造的ADEPT1010
一次离子种:Cs+
一次加速电压:5.0kV
一次离子电流:1μA
一次离子入射角(相对于试样面垂直方向的角度):60°
栅网尺寸:200×200μm2
检测区域:40×40μm2
二次离子极性:负
中和用电子枪使用:有
另外,关于通过SIMS分析得到的深度方向分布曲线的横轴的深度,使用触针式膜厚计(Veeco公司制造的Dektak150)对分析弧坑的深度进行测定。
(凹部的有无)
对玻璃的HF处理面进行SEM观察,在观察视野内(倍率5万~20万倍)观察到一处以上的凹部的情况下,评价为有凹部。
(球环试验)
球环(Ball on Ring;BOR)试验中,在将玻璃板水平载置的状态下,使用SUS304制的加压夹具(淬火钢、直径10mm、镜面精加工)对玻璃板进行加压,测定玻璃板的强度。
将作为样品的玻璃板水平设置于SUS304制的支撑夹具(直径30mm、接触部的曲率R为2.5mm、接触部为淬火钢、镜面精加工)上,在玻璃板的上方设置用于对玻璃板进行加压的加压夹具。从玻璃板的上方对玻璃板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压,将玻璃断裂时的断裂载荷(单位N)作为BOR强度。另外,试验条件如下所述。
样品的厚度:1.1(mm)
加压夹具的下降速度:1.0(mm/分钟)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的示意图所示,将玻璃材料A和玻璃材料C的通过浮法制造的玻璃装入体积3.2L的石英管50中,使管内成为真空后,使用10%H2与90%N2的混合气体对体系内进行填充。在以1.6L/分钟的流量向整个体系内导入10%H2与90%N2的混合气体的同时,加热3分钟,使玻璃板51的温度升高。10%H2与90%N2的混合气体从气体导入方向53导入并沿气体排出方向54排出。
在玻璃材料A的情况下将升温后的玻璃板51在712℃下加热30秒,在玻璃材料C的情况下将升温后的玻璃板51在800℃下加热30秒,同时利用内径为3.5~4.0mm的气体导入喷嘴52以0.4L/分钟的流量向玻璃板51喷吹表1所示浓度的HF或氟利昂。然后,以1.6L/分钟的流量导入10%H2与90%N2的混合气体,同时用20分钟使其降温。
对于所得到的利用HF或氟利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玻璃板,测定玻璃的两个表面的深度0-1μm处的表面F浓度,算出Δ表面氟富集度。然后,利用硝酸钾熔盐在435℃下进行4小时的化学强化,测定Δ翘曲量、翘曲改善率。
如表1所示可知,通过在对表面进行HF处理或氟利昂处理而使一个表面的氟浓度升高后进行化学强化,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得到改善。
另外,使用SEM以5万倍的倍率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玻璃板的HF处理面进行表面观察时,仅在实施例2-5、2-6、2-7中在表面观察到凹部。另外,若由SEM观察图像估算各个玻璃板中的表面的凹部密度,则实施例2-5为5个/μm2、实施例2-6为13个/μm2、实施例2-7为172个/μm2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的示意图所示,使用由组成C构成、大小为50mm×50mm、板厚为0.7mmt的玻璃板进行实验。通过开动滑块64,使载置在样品载置架62上的玻璃板的样品63移动到设置在预先以处理温度加热后的管状炉60中央的反应容器61内。
接着,在进行30秒的均热化处理后,从导入管65以表2所示的温度条件、反应时间和气体浓度沿气体导入方向67的方向导入处理气体(氟利昂),保持预定时间后,从排气方向68排出。保持时间结束后,将样品63利用样品取出棒66经过预定的退火条件(500℃保持1分钟、400℃保持1分钟)后取出样品。
另外,关于气氛导入,使用与反应容器61的条件同等的N2-1%H2作为管状炉60内的吹扫气体。作为导入气体,将含有0.5%的在750℃附近燃烧分解的R-134a(C2H2F4)的N2气体500cc/l以2l/分钟的气体量沿N2导入方向69的方向导入到管状炉60中,并沿排气方向70排出。处理时间设定为5秒~5分钟,然后转换为N2-1%H2进行冷却。
为了排除气体向B面蔓延的影响,将所得到的玻璃板的单面(B面)除去1.8μm并进行B面腐蚀后,测定玻璃的两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算出其差值即Δ表面氟富集度。然后,利用硝酸钾熔盐在435℃进行4小时的化学强化处理,测定翘曲改善率。将所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中。
如表2所示,Δ表面氟富集度为5以上的实施例3-1~3-3的玻璃板与该值小于5的比较例3-1~3-4的玻璃板相比,化学强化后的翘曲得到改善。由该结果可知,通过在对表面进行HF处理或氟利昂处理而使一个表面的氟浓度升高后进行化学强化,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得到改善。另外,实施例3-1~3-3和比较例3-1~3-4中未观察到凹部的产生。
[实施例5]
在流动有玻璃材料C的玻璃带的浮法槽中实施HF处理。
将所得到的板厚0.7mm的玻璃切割为100mm见方的3张,测定该基板的与90mm见方部相当的部分的两条对角线的翘曲,将其平均值作为强化前的翘曲量。另外,测定玻璃两个表面的通过SIMS分析得到的两个表面的氟富集度,由其差算出Δ表面氟富集度。然后,将玻璃在加热至435℃的KNO3熔盐中浸渍4小时来进行化学强化。接着,测定基板的与90mm见方部相当的部分的两条对角线的翘曲,将其平均值作为强化后的翘曲量。
将结果示于表3中。另外,比较例5-1为未进行HF处理的参照。
如表3所示可知,求出两个表面的氟富集度而得到的、Δ表面氟富集度为5以上的各实施例的玻璃板与该值为5以下的比较例的玻璃板相比,Δ翘曲量减小,化学强化后的翘曲得到改善。另外,实施例5-1~5-4和比较例5-1~5-2中未观察到凹部的产生。另外,实施例5-5~5-8中观察到凹部的产生。
[实施例6]
如图6(a)所示,在上述的流动有玻璃材料C的玻璃带的浮法槽中,通过插入到玻璃带101为约800℃的位置的横梁102,在表9所示的条件下向玻璃带101喷吹HF。
实施例6-1中,如表4所示,通过变更操作条件中的所喷吹的工艺气体的HF摩尔浓度,根据部位[图6(a)中的X1:距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为1741.5mm、X2: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X3:距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为-1841.5mm、X1~X3均为横梁正下方的位置]来变更HF供给量。
对于所得到的板厚0.7mm的玻璃,在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和距离该中心(以玻璃带的中心位置为原点,朝向流动进行方向以右侧为正向)+1741.5、0、-1841.5mm处的部位,切下100mm见方,测定各基板的与90mm见方部分的翘曲相当的值,作为强化前的翘曲量。然后,将玻璃在加热至450℃的KNO3熔盐中浸渍2小时,进行化学强化。
接着,测定基板的与90mm见方部分的翘曲相当的值,将其平均值作为强化后的翘曲量。另外,将图6(a)所示的距离玻璃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为368mm的位置的玻璃切断,测定表面应力的值。将其结果示于表4中。
另外,对于与上述部位X1、X2、X3对应的位置的各玻璃,测定玻璃两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由其差算出Δ表面氟富集度。另外,该表中的“→”表示该栏的数值与右侧相邻的栏的数值相同。
如表4所示,由比较例6-1可知,翘曲量根据玻璃带的宽度方向而不同。另外,与在所有部位HF喷吹浓度均相同的实施例6-2相比,实施例6-1的各部位的强化后翘曲量为更接近0μm的值。由该结果可知,通过根据部位而改变HF供给量,能够使强化后翘曲量在玻璃带宽度方向上更接近均一的值。另外,实施例6-1~6-2和比较例3-1中未观察到凹部的产生。
[实施例7]
如图6(a)所示,在上述的流动有玻璃材料C的玻璃带的浮法槽中,通过插入到玻璃带101为约750℃~约800℃的位置的横梁102,在表10所示的条件下向玻璃带101喷吹HF。
将所得到的板厚0.71mm的玻璃切割为100mm见方的大小。此时,将玻璃切断的位置设定在(以玻璃带的中心位置为原点,朝向流动进行方向以右侧为正向)X=-368mm处。测定切割下来的100mm见方玻璃基板的90mm见方范围的翘曲量作为化学强化前翘曲量。然后,在加热至450℃的KNO3熔盐中浸渍2小时,进行化学强化。接着,测定玻璃基板的90mm见方范围的翘曲量作为化学强化后翘曲量。表面应力值也使用同一样品进行测定。将其结果示于表5中。
另外,对于各玻璃,在化学强化前测定玻璃两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算出其差值即Δ表面氟富集度。将其结果示于表5中。另外,将关于翘曲改善率与Δ表面氟富集度的相关关系所得到的结果示于图8中。
如表5和图8所示可知,通过在对表面进行HF处理而使Δ氟富集度升高后进行化学强化,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得到改善。另外,实施例7-1~7-4、实施例7-11、实施例7-21~7-24和比较例7-1、比较例7-21中未观察到凹部的产生。另外,实施例7-5、实施例7-12~7-15中观察到凹部的产生。
[实施例8]
将基于使用实施例5和6的设备制作并在浮法槽内进行了HF处理的玻璃的SEM观察结果对HF总接触量和处理温度与有无凹部产生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示于图9中。
由所得到的结果可知,通过使HF总接触量和HF处理温度满足下述式(a),不会产生由HF处理导致的凹部。
Y>81lnX+1500…式(a)
式(a)中,Y表示HF处理温度(℃),X表示HF总接触量(摩尔/cm2),X通过下述式(b)求出。
HF总接触量(摩尔/cm2)=HF气体浓度(体积%)×气体流量(摩尔/秒/cm2)×处理时间(秒)…式(b)
处理时间为气体喷吹区域长度(m)除以玻璃带速度(m/秒)而得到的值,就图6(b)而言,气体喷吹区域长度为标注有文字“出”的两个气体流路间的距离、即气体与玻璃带接触的距离。
另外,将图9中作图的进行了HF处理的全部玻璃板与未处理基板相比较时,化学强化后的翘曲改善率为13%以上、Δ表面氟富集度为25以上。
[实施例9]
在流动有玻璃材料C的玻璃带的浮法槽中实施HF处理。HF处理设定为:(1)未处理、(2)在玻璃带为749℃处以1.92×10-5(摩尔/cm2)的HF总接触量进行的处理、(3)在玻璃带为749℃处以1.28×10-4(摩尔/cm2)的HF总接触量进行的处理、或(4)在玻璃带为749℃处以1.92×10-4(摩尔/cm2)的HF总接触量进行的处理。利用KNO3在453℃下对所得到的各玻璃板(50mm见方)进行200分钟的化学强化处理,通过BOR试验评价强度。另外,利用SEM(倍率为50000倍)观察玻璃板的表面。将其结果示于图11中。
另外,(1)的翘曲改善率为0%、Δ表面氟富集度为0,(2)的翘曲改善率为13%、Δ表面氟富集度为25,(3)的翘曲改善率为84%、Δ表面氟富集度为168,(4)的翘曲改善率为126%、Δ表面氟富集度为252。
由图11所示的结果可知,HF处理中的HF浓度升高时,凹部增多,玻璃板的强度下降。如果由SEM观察结果估算玻璃表面的凹部密度,则在各玻璃表面,(1)和(2)为0个/μm2、(3)为7个/μm2、(4)为13个/μm2。另外,观察到的凹部的直径为10~30nm且深度为10nm以上。
使用特定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意图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和变形,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本申请以2012年3月2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2-069557)、2012年3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2-078171)、2012年3月3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2-081072)、2012年3月3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2-081073)和2012年12月1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2-276840)为基础,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标号说明
1   中央狭缝
2   外狭缝
4   流路
5   排气狭缝
20  玻璃板
30  保护玻璃
40  显示装置
41、42  功能膜
15  壳体
45  显示面板
50  石英管
51  玻璃板
52  气体导入喷嘴
60  管状炉
61  反应容器
62  样品载置架
63  样品
64  滑块
65  导入管
66  样品取出棒
101 玻璃带
102 横梁
103 辐射栅
110 玻璃带的宽度方向
111、112、113  气体系统
114、115  隔板
116 吹气孔

Claims (9)

1.一种玻璃板,其中,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比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高5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为通过浮法制成的玻璃板。
3.一种玻璃板,其通过对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
4.一种玻璃板,其为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其中,一个表面的氟富集度比另一个表面的表面氟富集度高5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其厚度为1.5m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其厚度为0.8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其中,在表面氟富集度较高的表面上不存在直径为10nm以上的凹部或者该凹部以6个/μm2以下的密度存在。
8.一种化学强化玻璃板,其通过对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
9.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为具备保护玻璃的平板显示装置,其中,该保护玻璃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板。
CN201380017036.4A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Active CN104245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9557 2012-03-26
JP2012069557 2012-03-26
JP2012-078171 2012-03-29
JP2012078171 2012-03-29
JP2012081072 2012-03-30
JP2012081073 2012-03-30
JP2012-081072 2012-03-30
JP2012-081073 2012-03-30
JP2012-276840 2012-12-19
JP2012276840 2012-12-19
PCT/JP2013/057727 WO2013146440A1 (ja) 2012-03-26 2013-03-18 化学強化時の反りを低減できるガラス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5616A true CN104245616A (zh) 2014-12-24
CN104245616B CN104245616B (zh) 2017-03-15

Family

ID=4925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7036.4A Active CN104245616B (zh)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N201380017148.XA Active CN104220393B (zh)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N201380016799.7A Active CN104203858B (zh)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N201380016910.2A Pending CN104203859A (zh)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7148.XA Active CN104220393B (zh)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N201380016799.7A Active CN104203858B (zh)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N201380016910.2A Pending CN104203859A (zh) 2012-03-26 2013-03-18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72129A1 (zh)
JP (5) JPWO2013146441A1 (zh)
KR (1) KR20140138793A (zh)
CN (4) CN104245616B (zh)
TW (4) TW201343585A (zh)
WO (4) WO20131464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6309A (zh) * 2015-03-25 2017-11-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
CN109279788A (zh) * 2018-09-14 2019-01-29 苏州新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玻璃化学强化曲翘的方法
CN110546118A (zh) * 2017-04-28 2019-12-06 Agc株式会社 带有膜的玻璃基板、物品以及带有膜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6440A1 (ja) * 2012-03-26 2013-10-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学強化時の反りを低減できるガラス板
US9187365B2 (en) * 2013-02-25 2015-11-17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asymmetry of a glass-sheet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10399894B2 (en) * 2013-03-19 2019-09-03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sheet
US20160046519A1 (en) * 2013-04-08 2016-02-18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Glass plat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late
JP6395723B2 (ja) * 2013-04-09 2018-09-2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
JP6244884B2 (ja) * 2013-12-19 2017-12-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強化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WO2015093284A1 (ja) * 2013-12-19 2015-06-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強化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DE102014203567B4 (de) 2014-02-27 2018-04-26 Schott Ag Float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loatglasscheibe
DE102014205658B4 (de) 2014-03-26 2020-11-12 Schott Ag Float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loatglasscheibe und Floatglasscheibe
JPWO2016006538A1 (ja) 2014-07-07 2017-04-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顔料プリント用ガラス板、顔料プリントガラス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DE102014116798A1 (de) 2014-11-17 2016-05-19 Schott Ag Chemisch vorspannbares oder vorgespanntes Gla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KR20170091719A (ko) * 2014-12-09 2017-08-09 에이쥐씨 글래스 유럽 화학 템퍼링 가능한 유리판
WO2016177592A1 (en) * 2015-05-05 2016-11-10 Agc Glass Europe Glass sheet capable of having controlled warping through chemical strengthening
EP3303237B1 (en) * 2015-06-08 2021-10-20 AGC Glass Europe Glass sheet capable of having controlled warping through chemical strengthening
CN105753338B (zh) * 2015-09-23 2017-04-05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浮法玻璃的制备方法及浮法玻璃
EP3181533A1 (en) * 2015-12-18 2017-06-21 AGC Glass Europe Glass substrate for chemical strengthening and method for chemically strengthening with controlled curvature
JP6288392B2 (ja) * 2015-12-28 2018-03-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学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US11597672B2 (en) 2016-03-09 2023-03-07 Corning Incorporated Cold forming of complexly curved glass articles
US11453612B2 (en) * 2016-04-20 2022-09-27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based articles including a metal oxid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DE102016109085A1 (de) * 2016-05-18 2017-11-23 Schott Ag Verfahren zur Asymmetrisierung des Wasserstoffgehalts sowie zur Herstellung eines chemisch hoch vorspannbaren scheibenförmigen Glasartikels sowie verfahrensgemäß erhaltener Glasartikel
TWI826126B (zh) 2016-06-28 2023-12-11 美商康寧公司 層壓薄強化玻璃至用於裝飾及顯示器蓋應用的曲面模製塑膠表面
JP7071294B2 (ja) 2016-07-05 2022-05-18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冷間成形ガラス物品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5403280B (zh) 2016-10-25 2024-03-19 康宁公司 用于显示器的冷成形玻璃积层
JP6667797B2 (ja) * 2016-11-16 2020-03-18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US11016590B2 (en) 2017-01-03 2021-05-25 Corning Incorporated Vehicle interior systems having a curved cover glass and display or touch panel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771357B (zh) 2017-01-03 2022-07-21 美商康寧公司 具有彎曲的覆蓋玻璃以及顯示器或觸控面板的車輛內部系統及其形成方法
JP6801499B2 (ja) * 2017-02-21 2020-12-16 Agc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EP3625179A1 (en) 2017-05-15 2020-03-25 Corning Incorporated Contoured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EP4190616A3 (en) 2017-07-18 2023-06-28 Corning Incorporated Cold forming of complexly curved glass articles
JP7335872B2 (ja) 2017-09-12 2023-08-30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装飾的なガラス上にタッチパネル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用のデッドフロントおよび関連する方法
TWI806897B (zh) 2017-09-13 2023-07-01 美商康寧公司 用於顯示器的基於光導器的無電面板、相關的方法及載具內部系統
US11065960B2 (en) 2017-09-13 2021-07-20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ved vehicle displays
TW201918462A (zh) 2017-10-10 2019-05-16 美商康寧公司 具有改善可靠性的彎曲的覆蓋玻璃的車輛內部系統及其形成方法
KR101972444B1 (ko) * 2017-11-08 2019-04-25 주식회사 도우인시스 유리의 화학 강화 후 열처리 방법
EP3714316B1 (en) 2017-11-21 2023-12-27 Corning Incorporated Aspheric mirror for head-up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WO2019108016A1 (en) 2017-11-30 2019-06-06 Corning Precision Material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cuum-forming aspheric mirrors
WO2019108015A2 (en) 2017-11-30 2019-06-06 Corning Precision Materials Co., Ltd. Vacuum mold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curved mirrors
JP7361705B2 (ja) 2018-03-13 2023-10-16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亀裂抵抗性の湾曲したカバーガラスを有する乗物内装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EP3802450A1 (en) * 2018-06-01 2021-04-14 Corning Incorporated Low-warp, strengthened articles and asymmetric ion-exchange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EP3823825A1 (en) 2018-07-16 2021-05-26 Corning Incorporated Vehicle interior systems having a cold-bent glass substrat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10969931B (zh) * 2018-09-29 2022-08-23 杰宜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部模块的返工装置及方法
KR20210093847A (ko) * 2018-11-20 2021-07-28 미쓰이금속광업주식회사 적층체
EP3771695A1 (en) 2019-07-31 2021-02-03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d-forming glass
JP7331628B2 (ja) * 2019-10-29 2023-08-23 Agc株式会社 カバー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バーガラス
US11772361B2 (en) 2020-04-02 2023-10-03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ved glass construc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same
CN113754289B (zh) * 2021-09-18 2023-06-06 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低翘曲的强化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028357A (zh) * 2022-06-17 2022-09-09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翘曲耐划伤的钠铝硅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8061A (en) * 1971-05-21 1974-06-26 Glaverbel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glass articles
CN101679109A (zh) * 2007-06-20 2010-03-24 旭硝子株式会社 采用氟化剂的氧化物玻璃的表面处理方法
JP2010189228A (ja) * 2009-02-19 2010-09-02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基板表面を平滑化する方法
WO2012005307A1 (ja) * 2010-07-06 2012-01-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強度向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1990B (en) * 1985-03-08 1988-12-07 Central Glass Co Ltd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glass article formed of float glass by ion exchange and strengthened glass article
JPH0651581B2 (ja) * 1985-03-12 1994-07-0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トガラスの化学強化方法
JPS61205640A (ja) * 1985-03-08 1986-09-11 Central Glass Co Ltd フロ−トガラスの化学強化方法
JPH0651580B2 (ja) * 1985-03-09 1994-07-0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トガラスの化学強化方法
JPH0660040B2 (ja) * 1986-08-28 1994-08-10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の化学強化法
US5585147A (en) * 1994-06-28 1996-12-1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ocess for a surface treatment of a glass fabric
JPH11171599A (ja) * 1997-12-17 1999-06-29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表面の脱アルカリ処理方法
JP2002234754A (ja) * 2001-02-02 2002-08-2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強化された機能性膜被覆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61298C (zh) * 2002-03-26 2004-08-1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一种玻璃综合增强方法
JP4300760B2 (ja) * 2002-07-01 2009-07-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電極被覆用ガラス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322596B2 (ja) * 2003-08-27 2009-09-0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薄膜付き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WO2006080188A1 (ja) * 2005-01-26 2006-08-03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ガラス部材、読み取りガラス、それを用いた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1134A (ja) * 2005-10-07 2007-04-1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調理器用トッププレート
CN102351418B (zh) * 2006-07-07 2014-01-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平板玻璃用玻璃基板
US8992786B2 (en) * 2010-04-30 2015-03-31 Corning Incorporated Anti-glare surface and method of making
BR112013023880A2 (pt) * 2011-03-23 2016-12-13 Asahi Glass Co Ltd vidro plano e processo para produzir o mesmo
JP5975023B2 (ja) * 2011-04-15 2016-08-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されたガラス基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36737A (ja) * 2011-05-11 2012-12-06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
CN106966609A (zh) * 2011-07-01 2017-07-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
WO2013146440A1 (ja) * 2012-03-26 2013-10-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学強化時の反りを低減できるガラス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8061A (en) * 1971-05-21 1974-06-26 Glaverbel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glass articles
CN101679109A (zh) * 2007-06-20 2010-03-24 旭硝子株式会社 采用氟化剂的氧化物玻璃的表面处理方法
JP2010189228A (ja) * 2009-02-19 2010-09-02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基板表面を平滑化する方法
WO2012005307A1 (ja) * 2010-07-06 2012-01-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強度向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6309A (zh) * 2015-03-25 2017-11-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
CN110546118A (zh) * 2017-04-28 2019-12-06 Agc株式会社 带有膜的玻璃基板、物品以及带有膜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0546118B (zh) * 2017-04-28 2022-05-13 Agc株式会社 带有膜的玻璃基板、物品以及带有膜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9279788A (zh) * 2018-09-14 2019-01-29 苏州新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玻璃化学强化曲翘的方法
CN109279788B (zh) * 2018-09-14 2022-03-25 苏州新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玻璃化学强化曲翘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23791B2 (ja) 2016-11-09
TW201343582A (zh) 2013-11-01
TW201343586A (zh) 2013-11-01
JPWO2013146441A1 (ja) 2015-12-10
US20150072129A1 (en) 2015-03-12
CN104203858B (zh) 2018-02-02
JPWO2013146439A1 (ja) 2015-12-10
KR20140138793A (ko) 2014-12-04
CN104220393A (zh) 2014-12-17
WO2013146440A1 (ja) 2013-10-03
CN104203858A (zh) 2014-12-10
WO2013146438A1 (ja) 2013-10-03
TW201343585A (zh) 2013-11-01
CN104203859A (zh) 2014-12-10
CN104220393B (zh) 2016-08-31
JPWO2013146438A1 (ja) 2015-12-10
CN104245616B (zh) 2017-03-15
WO2013146441A1 (ja) 2013-10-03
JP2016056092A (ja) 2016-04-21
JPWO2013146440A1 (ja) 2015-12-10
TW201348156A (zh) 2013-12-01
WO2013146439A1 (ja)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5616A (zh)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N104203860B (zh)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
CN104884399A (zh) 能够减小化学强化时的翘曲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
CN104010983A (zh) 减小由化学强化处理引起的玻璃基板的翘曲的方法及化学强化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5593177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4884398A (zh) 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
CN105473525A (zh) 减小由化学强化处理导致的玻璃基板的翘曲的方法、化学强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79408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4039730A (zh) 化学强化用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79414A (zh) 玻璃板
CN105612133A (zh) 玻璃板
CN105579406A (zh) 玻璃板
CN105579407A (zh) 玻璃板及化学强化玻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