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1144B -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1144B
CN104231144B CN201410429245.6A CN201410429245A CN104231144B CN 104231144 B CN104231144 B CN 104231144B CN 201410429245 A CN201410429245 A CN 201410429245A CN 104231144 B CN104231144 B CN 1042311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powder
absorbent resin
powder according
polyacrylic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92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1144A (zh
Inventor
阪本繁
入江好夫
野木幸三
石崎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okub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63371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23114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okub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31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1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1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1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4Polymerisation in solution
    • C08F2/10Aqueous solv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9/0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04Acids;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08F220/06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34Polymerisation in gaseous s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具有90以上吸水速度指数和0.6~0.8[g/cm3]的体积比重,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以下述式规定: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本发明还涉及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制造高吸水速度的吸水性树脂,不会抑制卫生用品等的吸液特性。

Description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080007500.8、申请日2010年2月17日、发明名称为“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纸尿裤或生理用卫生棉等卫生用品等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且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能(特别是吸水速度较快)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吸水性树脂现广泛用于纸尿裤或生理用卫生棉、面向成人的失禁用制品等卫生用品、土壤用保湿剂等各种用途,而大量生产并消费。作为所述吸水性树脂,例如已知有聚丙烯酸部分中和物交联体、淀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的水解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皂化物、丙烯腈共聚物或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水解物或这些的交联体、及阳离子性单体的交联体等。这些吸水性树脂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而制造:将含有亲水性单体之水溶液通过搅拌而粉碎聚合凝胶同时进行聚合的方法(专利文献1);或将含有单体的水溶液静置聚合的方法(专利文献2~6)等。
近年来,市场上销售有棉状纸浆含量少的薄型卫生用品,但相应地其吸水性树脂的使用量增加,进而要求吸水性树脂具有高物性。于此种状况下,业界期待吸水性树脂具有高吸水速度,各吸水性树脂制造商提出了各种技术(专利文献7~10)。
例如提出了使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在聚合开始之前,以气泡不会消失的方式大量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专利文献8),或者使单体水溶液保持在低温的方法(专利文献7、9、10)。
然而,大量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将通过该方法而制造的吸水性树脂用于卫生用品时,会导致体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因此会抑制卫生用品的吸液特性。另外,使单体水溶液保持在低温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聚合可能需要长时间,因此生产性差。
即,在所述发泡聚合中,作为用于单体的发泡剂,具体而言,已知有使用碳酸盐的技术(专利文献11~18)、使用有机溶剂的技术(专利文献19、20)、使用惰性气体的技术(专利文献21~23)、使用偶氮化合物的技术(专利文献24、25)、使用不溶性无机粉末的技术(专利文献26)等,另外提出了在聚合后进行发泡及交联的技术(专利文献27)等。此外,也提出了将水不溶性颗粒用于聚合的技术(专利文献28)。
这些技术均在某程度上提高了吸水速度,但近年来所要求的吸水性树脂存在如下问题:液体渗透性或耐冲击性(专利文献29、32~34)降低,体积比重(专利文献30、31)降低,制造时(特别是粉碎时)或使用时产生微粉或粉尘等,因而效果并不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昭57-0341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昭62-156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01-126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03-17441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04-175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04-23620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05-237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8-024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10-251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10-114801号公报”
专利文献11:美国专利第511871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2:美国专利第515471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3:美国专利第531442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4:美国专利第539959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5:美国专利第545161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6:美国专利第546297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7:国际公开第95/02002号手册
专利文献18:国际公开第2005/063313号手册
专利文献19:国际公开第94/022502号手册
专利文献20:美国专利第470306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1:国际公开第97/017397号手册
专利文献22:国际公开第00/052087号手册
专利文献23:美国专利第610735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4:美国专利第585637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5:美国专利第598594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6:国际公开第2009/062902号手册
专利文献27:欧洲专利第152160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8:美国专利公开2007/0225422说明书
专利文献29:美国专利第641421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0:美国专利第656287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1:美国专利第747373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2:美国专利第607197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3:国际公开第97/019116号手册
专利文献3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09-124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状是通过所述文献中记载的方法可以实现吸水性树脂的高吸水速度化,但仍不充分。另外,对于吸水性树脂,要求确保稳定且高效的生产。此外,现状是通过发泡聚合而获得的吸水性树脂的体积比重低,专利文献29~34等所要求的耐冲击性或液体渗透性差。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抑制卫生用品等的吸液特性,体积比重不会过度降低,可以高效地制造高吸水速度的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者等人着眼于向聚合时的单体中分散或溶解气泡的方法,发现通过使用特定方法能够解决所述问题,可以获得体积比重或表面张力不会降低,液体渗透性或耐冲击性也优异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第1制法)是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并且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的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是选自下述(a)~(c)中的至少一种方法:
(a)对单体水溶液及气体进行加压的方法
(b)形成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螺旋流的方法
(c)将通过细孔的气体混合到单体水溶液中的方法。
并且,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第2制法)是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对所述单体水溶液所含的气泡的一部分进行脱泡的步骤、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并且将经过所述脱泡步骤的含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
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第3制法)是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并且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的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是以10000以上的搅拌雷诺数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
此外,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第4制法)是如下之制造方法,即相对于丙烯酸系单体,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0.003重量%以下的条件下,以10000以上的搅拌雷诺数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而使单体聚合。
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第5制法)是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并且所述单体水溶液的高岭土浊度超过0,且为1000[mg/L(度)]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第6制法)是如下之制造方法,即相对于丙烯酸系单体,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0.003重量%以下的条件下,利用微气泡产生装置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的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而使单体聚合。
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是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
另外,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是使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交联的制造方法。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可以不大量使用表面活性剂而生产性良好且高效地制造高吸收速度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另外,可以提供粉体的稳定性优异且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的吸水性树脂。
附图说明
图1是对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与表面张力的关系进行绘图而成的图表。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聚合前的单体水溶液的状态的照片图像。
图3是表示比较例5中的聚合前的单体水溶液的状态的照片图像。
图4是实施例2中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是比较例2中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的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6是表示使含有惰性气体的单体水溶液于循环式储罐中进行循环的脱泡步骤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使含有惰性气体的单体水溶液于循环式储罐中进行循环的脱泡步骤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说明,也可以在无损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以下例示以外进行适当变更而实施。具体而言,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各实施形态,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不同实施形态中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而获得的实施形态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术语的定义
(1-1)“吸水性树脂粉末”
所谓本发明中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是指水膨润性、水不溶性的高分子凝胶化剂。另外,所谓“水膨润性”,是指ERT441.2-02中所规定的CRC(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为5[g/g]以上,另外,所谓“水不溶性”,是指ERT470.2-02中所规定的Ext(水可溶分)为0~50重量%。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可以根据其用途而适当设计,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使具有羧基的不饱和单体进行交联聚合而成的亲水性交联聚合物。另外,并不限定于总量(100重量%)为聚合物的形态,也可以在维持所述性能的范围内含有添加剂等。
(1-2)“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
所谓本发明中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是指作为重复单元,以丙烯酸及/或其盐(以下称为丙烯酸(盐))作为主成分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具体而言,是指用于聚合的全部单体(交联剂除外)中,含有丙烯酸(盐)50~100摩尔%的聚合物,优选为含有丙烯酸(盐)70~100摩尔%、更优选为含有丙烯酸(盐)90~100摩尔%、尤其优选为实质上含有丙烯酸(盐)100摩尔%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1-3)“EDANA”及“ERT”
“EDANA”为欧洲非织造布协会(European Disposables and NonwovensAssoiations)的简称,“ERT”为欧洲标准(大致为世界标准)的吸水性树脂的测定方法(EDANA Recommended Test Metods)的简称。
另外,在本发明中,只要无特别说明,则依据ERT原件(众所周知的文献:2002年修订)测定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物性。
(a)“CRC”(ERT441.2-02)
“CRC”为Centrifuge Retention Capacity(离心分离机保持容量)的简称,是指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以下有时称为“吸水倍率”)。具体而言,是指在0.9重量%氯化钠水溶液中自由膨润30分钟后进而利用离心分离机去除水分后的吸水倍率(单位:[g/g])。
(b)“AAP”(ERT442.2-02)
“AAP”为Absorption Against Pressure的简称,是指加压下吸水倍率。具体而言,是指在0.9重量%氯化钠水溶液中且在2.06kPa的负载下膨润1小时后的吸水倍率(单位:[g/g])。
另外,在ERT442.2-02中,记为Absorption Under Pressure(加压下吸水倍率),但实质上含义相同。
(c)“Ext”(ERT470.2-02)
“Ext”为Extractables的简称,是指水可溶分(水可溶成分量)。具体而言,是指在 在0.9重量%氯化钠水溶液200g中,将吸水性树脂粉末1g搅拌16小时后,通过pH滴定测定所 溶解的聚合物量而获得的值(单位:重量%)。
(d)“PSD”(ERT420.2-02)
所谓“PSD”,为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颗粒的粒度分布)的简称,是指通过筛分分级而测定的粒度分布。另外,重均粒径(D50)及粒径分布范围是通过与欧洲公告专利第0349240号说明书第7页25~43行中所记载的“(1)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and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Diameter(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相同的方法而测定。
(1-4)“液体渗透性”
将流经负载下或无负载下的经膨润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颗粒间的液体的流动性称为“液体渗透性”。作为此“液体渗透性”的代表性测定方法,有SFC(Saline FlowConductivity,食盐水导流能力)、或GBP(Gel Bed Permeability,凝胶床渗透性)。
“SFC(食盐水导流能力)”是指0.69重量%食盐水对负载2.07kPa下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液体渗透性。可以依据美国专利第5669894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SFC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GBP”是指0.69重量%食盐水对负载下或自由膨胀下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液体渗透性。可以依据国际公开第2005/016393号手册中所记载的GBP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1-5)其他
在本说明书中,表示范围的“X~Y”是指“X以上、Y以下”。另外,作为重量单位的“t(吨)”是指“Metric ton(公吨)”,此外,只要无特别注释,那么「“ppm”是指“重量ppm”。另外,(甲基)丙烯酸等所使用的“(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只要无特别说明,那么常温是指25℃,常压是指1个大气压。
[2]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I)~(IV)而制造。该制造方法可以较佳地用于连续制造。
方法(I)是如下之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溶解、分散步骤)、
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聚合步骤)、
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细分化步骤)、及
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加热干燥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的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是选自下述(a)~(c)中的至少一种方法:
(a)对单体水溶液及气体进行加压的方法
(b)形成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螺旋流的方法
(c)将通过细孔的气体混合到单体水溶液中的方法。
方法(II)是如下之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溶解、分散步骤)、
对所述单体水溶液所含的气泡的一部分进行脱泡的步骤(脱泡步骤)、
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聚合步骤)、
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细分化步骤)、及
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加热干燥步骤),其特征在于:
将经过所述脱泡步骤的含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
方法(III)是如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相对于单体,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0.003重量%以下的条件下,以10000以上的搅拌雷诺数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而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的步骤(溶解、分散步骤);以及将该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聚合步骤)。
方法(IV)是如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相对于单体,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0.003重量%以下的条件下,利用微气泡产生装置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而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的步骤(溶解、分散步骤);以及将该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聚合步骤)。
方法(V)是如下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体水溶液的高岭土浊度超过0,且为1000[mg/L(度)]以下。
另外,在[发明内容]中所列举的第3制法中,优选为应用所述第4制法,在第4制法中,优选为应用所述第1~3的制法。另外,在第5制法中,优选为应用所述第1~4的制法。
此处,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气体是指使用前其本身在常温下为气体的化合物,与聚合时等产生气体的固体发泡剂(例如碳酸盐、偶氮化合物)概念不同。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谓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是将气体、优选为惰性气体与单体水溶液或者其原料(各单体或溶剂)与气体直接混合而成。固体发泡剂的问题及比较例将在后面加以阐述。
(2-1)溶解、分散步骤
溶解、分散步骤是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单体的组成)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体(monomer)只要为通过聚合可以形成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单体,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如下所示的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衣康酸、桂皮酸、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甲苯磺酸、乙烯基甲苯磺酸、苯乙烯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2-(甲基)丙烯酰基乙磺酸、2-(甲基)丙烯酰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基磷酸2-羟基乙酯等阴离子性不饱和单体及其盐;含巯基的不饱和单体;含酚羟基的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酰胺基的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丙酯、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的不饱和单体等。
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就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性能及成本方面而言,可以优选列举使用含有丙烯酸及/或其盐(例如优选钠盐、锂盐、钾盐、铵盐、胺类等的盐,其中就成本方面而言,更优选钠盐)的丙烯酸系单体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
作为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丙烯酸及/或其盐的使用量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下述内部交联剂除外),通常为50摩尔%以上,优选为7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0摩尔%以上,尤其优选为95摩尔%以上(上限为100摩尔%)。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聚丙烯酸,是指包括聚丙烯酸盐(特别是一价盐)的概念。
聚合时的单体浓度也无特别限制,优选为20~100重量%,更优选为25~80重量%,更优选为30~70重量%。在聚合时的单体浓度小于20重量%的情况下,生产性会降低,因此欠佳。另外,在聚合时的单体浓度为40重量%以上、进而为45重量%以上、特别是为50重量%以上的条件下,微小气泡的稳定性提高,因此特别具有本发明的优势。单体的溶剂为水,也可以并用少量(例如为超过0重量%且为30重量%以下的范围,进而为超过0重量%且为10重量%以下的范围)有机溶剂。
在所述单体为含酸基的单体的情况下,其中和率并无特别限制,视需要也可以在聚合后中和聚合凝胶。在卫生用品等有可能接触人体的用途中,无需聚合后的中和。该中和率优选为40~90摩尔%,更优选为50~80摩尔%。
进行所述聚合时,视需要可以使用内部交联剂。作为此种内部交联剂,可以使用先前众所周知的内部交联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氰尿酸三烯丙酯、异氰尿酸三烯丙酯、磷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胺、聚(甲基)烯丙氧基烷烃、(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1,4-丁二醇、季戊四醇、乙二胺、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脂、聚乙烯亚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这些内部交联剂中,考虑到反应性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其中,优选使用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
所述内部交联剂的使用量可以根据所需的吸水性树脂的物性而适当决定,通常相对于所述单体成分量,优选为0.001~5摩尔%,更优选为0.005~2摩尔%,更优选为0.01~1摩尔%。如果内部交联剂的使用量小于0.001摩尔%,那么有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水可溶分的比例增多,无法充分确保加压下的吸水量的担忧。另一方面,如果内部交联剂的使用量超过5摩尔%,那么有交联密度变高,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水量变得不充分的担忧。另外,内部交联剂可以一次添加至反应体系中,也可以分批添加至反应体系中。
(气体的溶解、分散方法)
在所述方法(III)或(IV)所记载的方法中,作为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的方法,可以列举通过自喷嘴向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的任一流体中喷出另一流体而混合两者的方法。此处,流体是通过搅拌或压力(加压或减压)而移动的液体或气体,优选使用通过加压而流经配管的液体或气体。混合可以通过连接液体及气体分别流经的各配管而进行,也可以通过使流经配管的液体及气体中的一者流向填充另一者的容器(储罐)而进行。
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对于经由配管或容器自喷嘴喷出的单体水溶液流体,自另一喷嘴以并流投入惰性气体的方法;或者对于自喷嘴喷出的惰性气体流体,自另一喷嘴以并流投入单体水溶液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向单体水溶液流体中直接吹入惰性气体。进行流体混合时,混合时的流体方向并无特别限制,可以进行并流混合、对流混合或垂直混合,优选为可以使气泡均匀地悬浮的并流混合。
另外,关于使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中含有气泡的方法,可以向制备后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中加入气泡,也可以向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原料中分别投入气泡,由含有气泡的原料制备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在向原料中投入气泡的情况下,可以列举丙烯酸、水、丙烯酸盐水溶液、交联剂等,优选为使气泡含于水、丙烯酸盐水溶液或由这些所制备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中。
所述方法(III)或(IV)是以10000以上的搅拌雷诺数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在其他方法中,使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进行流体混合时,为了获得所需的搅拌雷诺数,宜对该流体混合物赋予剪切力,使其处于于高紊流下。并且,所需的搅拌雷诺数优选为10000以上,更优选为20000以上,更优选为30000以上。上限可以适当决定,就与其他物性的平衡性而言,例如为1000万以下,进而为100万以下,尤其为50万以下。另外,作为先前向单体水溶液中混合惰性气体而进行脱气的技术,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2005-162834号等多种,但这些技术并未揭示混合惰性气体后的单体水溶液的紊流混合。
另外,关于搅拌雷诺数的计算,将在下文进行阐述。作为单体的搅拌方法,大致分为机械搅拌与静态搅拌,关于搅拌雷诺数,在进行(利用搅拌叶)机械搅拌的情况下,是由下述数9之式所规定,在进行静态搅拌的情况下,是由下述数8之式所规定。此处,所谓机械搅拌,是指利用搅拌叶或容器本身的旋转等而进行的旋转搅拌,所谓静态搅拌,是指作为非机械搅拌,流体通过配管或容器所具备的螺旋器等固定物进行流动而自身旋转的搅拌,代表性的是使用静态混合器或螺旋混合器。
作为用于获得所述搅拌雷诺数的较佳装置,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机械搅拌式线混合装置、静态线混合装置等。其中,优选使用无需搅拌动力等附带设备的静态线混合装置,即所谓静态型混合器。静态型混合器于配管中的设置可以为一个部位,也可以为多个部位,还可以串列或并列连结。使用静态型混合器将搅拌雷诺数设为10000以上时,只要增加单体水溶液的流速即可,优选为500kg/hr以上,更优选为1000kg/hr以上,更优选为2000kg/hr以上。上限可以适当决定,就与其他物性的平衡性而言,例如为300ton/hr以下,更优选为100ton/hr以下,尤其优选为80ton/hr以下。因此,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可以用于连续制造、特别是所述生产量的连续制造。
另外,在美国专利7265190号(对应的日本专利2004-155963号)或其图1~图3中,揭示了在吸水性树脂的连续聚合中聚合起始剂向搅拌状态的单体水溶液中的混合方法,且揭示了优选的搅拌雷诺数为50以上(在实施例中搅拌雷诺数为2280)的聚合起始剂的混合方法。然而,该专利对于由惰性气体引起的发泡聚合或对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进行流体混合时的搅拌雷诺数并无任何提示,并未揭示将惰性气体混合时的搅拌雷诺数设为10000以上的发泡聚合。该专利所揭示的搅拌雷诺数2280(实施例的最大值)在聚合起始剂的混合中显示出效果,但对于由发泡聚合引起的吸收速度的高速化而言并不充分,这一点在下述本申请案比较例18中也有揭示。
另外,在日本专利公开2001-151804号中未揭示聚合物粉末或吸水性树脂,但揭示了一种多孔质体(优选为平均孔径0.5~2.0mm)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排水处理用生物固定化载体等作为目的,将含有水溶性乙烯单体、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及酸的单体水溶液与含有选自由碳酸盐及碳酸氢盐所组成的族群中的1种以上的盐及聚合起始剂的碱性水溶液加以混合后,立即对混合液进行搅拌雷诺数为2.8×104~6.0×104的机械搅拌。然而,该日本专利(排水处理用生物固定化载体)或其他专利,包括所述专利文献11~18等在内,在进行利用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的发泡时,难以进行本申请案气泡的微细控制、尤其是控制在100μm以下,对于由利用碳酸盐之发泡聚合引起的吸收速度的高速化而言并不充分,这一点在下述本申请案比较例5、17中也有揭示。
在所述方法(I)中,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的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是选自下述(a)~(c)中的至少一种方法:
(a)对单体水溶液及气体进行加压的方法
(b)形成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螺旋流的方法
(c)将通过细孔的气体混合到单体水溶液中的方法。以下,对各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只要获得发泡聚合物时在聚合开始时或聚合中途存在气泡即可,因此也可以通过使气泡溶解于单体水溶液后,在聚合时或聚合中途升温使其产生气泡,而在单体水溶液或聚合凝胶中分散气泡。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分散气泡而成,也可以进而溶解一部分。
(a)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加压
作为第一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优选使用利用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加压的加压溶解方法。具体而言,如果在溶液中,将绝对压力加压至100~1000kPa(绝对压力)、更优选为200~400kPa、尤其优选为250~350kPa左右而溶解气体,并通过减压阀对溶液进行闪蒸操作,那么经减压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气体会形成微气泡自溶液中释出。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是依据亨利定律(p=HC),由温度与压力决定。通过该加压,可以通过暂时溶解的气泡而获得分散的气泡。
另外,也优选为视需要进而对所述加压前或加压时的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混合物施加剪切力,而控制气泡的溶解或分散。施加剪切力是使用高速旋转的泵等。气体优选为通过剪切力而微分散,进而进行加压,对单体水溶液及气体施加剪切力后,加压至所述0.1~1MPa,进而像下述那样进行加压开放。
(过饱和)
作为所述加压溶解方法的一例,可以列举在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使单体水溶液以过饱和状态含有气体的方法。因此,所述所得的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中的该气体成分的浓度相对于该气体的特定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优选为1.01~10倍,更优选为1.05~5倍,更优选为1.06~3倍。
(b)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螺旋流的形成
除了所述加压溶解方法(第一方法)以外,作为第二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可以优选列举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螺旋流的形成。该方法是使气液二相流体旋转而在出口(混合机的喷出口)分散气泡的方法,气体流量与液体流量的比例优选为1/7~1/15,旋转速度优选为每秒10~10000转,更优选为100~1000转。
旋转式微小气泡产生装置例如可以例示国际公开第00/69550号、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3-205228号公报”、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0-447号公报”、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6-116365号公报”等,并无特别限定。
(c)通过细孔的气体于单体水溶液中的混合
作为第三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有从各种多孔质物质、膜、过滤器等的细孔生成气泡的方法,可以使用多孔质玻璃(Na2O-CaO-Al2O3-B2O3-SiO2系玻璃)等,优选使用大于0且为0.03重量%以下等下述范围的表面活性剂。所述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木下理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木下式玻璃球过滤器(过滤器粒子No.4)而进行。
(微气泡产生装置)
所述方法(IV)是利用微气泡产生装置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另外,在所述方法(I)~(III)中,也可以利用加压或具有产生螺旋流的功能的微气泡产生装置来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通过该操作,可以使所产生的微气泡悬浮并保持于单体水溶液内直至聚合开始时为止。产生微气泡时可以应用所述(a)~(c)或下述(1)~(8)中的1种以上方法,优选为应用(a)或(b),更优选为(a),视需要还可以应用所述剪切力。
另外,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市场上销售的装置。以下,例示市售品的一例。另外,使用OHR混合器的具体例在下述实施例14中也有揭示。
OHR LINE混合器(OHR流体工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M型微气泡产生装置(Nanoplanet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用微气泡产生装置SMB-450型(石丸商行有限公司)
微气泡产生装置Mbelife(Kansai Automation Equipment股份有限公司)
球体内藏型气泡产生装置MBG型(西田铁工股份有限公司)
ポンパレーター(帝国电机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微气泡的产生器有入水口与出水口,在以某固定以上的压力向该入水口流入液体(水或单体)的情况下,在内部,混入水中的气体因密度差而聚集于中心部,从而形成气体轴。由此,在微气泡产生器的内部,在外周与中心部之间产生压力梯度。此时,气体轴的中心部大致呈真空状态,另一方面,经加压而欲喷出的水、与欲流入真空状态(超负压状态)的气体轴的水相冲突,并且一面旋转一面在气体轴通过其间时对气体进行剪切使其微小化,而形成微气泡。
在本发明中,由微气泡产生装置所产生的微气泡的数均直径优选为50nm(更优选为10μm)~500μm,更优选为100nm(更优选为10μm)~100μm。在气泡的平均直径小于50nm的情况下,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内封有气泡(独立气泡),因此有吸水速度差的担忧。另外,在平均直径超过500μm的情况下,有无法增加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表面积,吸水速度差,或者强度弱的担忧。
另外,微气泡产生装置的处理量可以根据所需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物性等而适当设定,较理想为增加单体水溶液的流速。作为该单体水溶液的流速,优选为500[kg/hr],更优选为1000[kg/hr],更优选为2000[kg/hr]。另外,该单位时间的生产量并不限于使用微气泡产生装置,作为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通常可以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上限可以适当决定,优选为所述范围(例如300ton/hr以下)。因此,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可以应用于连续制造、特别是所述生产量的连续制造。
(其他视需要所并用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除了所述方法(a)~(c)或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外,也可以使用或并用下述(1)~(8)的方法。
(1)静态混合器方式
可以列举:静态混合器,其无可动部分,且流体在通过固定于管内部的元件时被混合;或OHR混合器,其在圆管内部通过螺旋流导流部与安装于管内部的蘑菇状突起使流成螺旋状的气液二相流破碎而产生微气泡。另外,使用静态混合器的具体例在下述实施例13、15中也有揭示。
(2)空穴(cavitation)方式
可以列举在气体分散器内有意地以产生空穴的方式使流路变形而产生微气泡的方法。
(3)离心泵与螺旋流式微气泡产生器的组合
可以列举通过泵的涡流搅拌作用与泵的升压,在溶液中加压溶解气体,利用螺旋流式微气泡产生器使未溶解完的气体微化的方法。
(4)文氏管方式
可以列举通过在吸管部(节流部)同时流入气液时,由于液流速的急剧变化所生成的冲击波使大的气泡破裂而产生微气泡的方法。
(5)旋转式
可以列举高速旋转搅拌叶并自行供给气体而产生微气泡的方法。
(6)超声波式
可以列举适当设定超声波频率、压力振幅等而产生微气泡的方法。
(7)相变式
将气体(氮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自细喷嘴吹入溶液中时,水蒸气发生凝聚,而残留未凝聚的气体(氮气)的气泡。
(8)电解分解法
可以列举通过水的电解而产生微米级气泡的方法。
这些方法中,就效果方面而言,优选为进而在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对包含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气液进行剪切处理,作为剪切方法,可以使用(3)离心泵与螺旋流式微气泡产生器的组合、或以OHR混合器为代表的兼具剪切与螺旋流的静态混合器。
另外,在所述方法(II)中,可以适当采用所述(1)~(8)的方法、及所述方法的至少1种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
(加压开放时间)
作为气泡含有方法,在所述(a)的加压溶解方法或微气泡产生装置中,通过将气体与单体水溶液加压到超过大气压(优选为所述(a)中记载的范围,绝对压力为0.1~1MPa)后开放至大气压(或减压,特别是-10mmHg以内的微减压),而控制气泡的量或大小。优选为通过控制该压力、温度或开放时间、特别是开放时间而控制气泡。通过该控制,能够以目标的高吸水速度获得液体渗透性及耐冲击性较高的吸水性树脂。
作为该优选的气泡含有方法,只要在混合所述丙烯酸或其盐、溶剂、交联剂、聚合起始剂而制备单体水溶液时,在所述(a)~(c)或各种微气泡产生装置中形成加压状态,即在配管内或装置内形成超过大气压的压力,将该单体水溶液供于聚合机,在聚合开始时设为大气压即可。
即,在各种微气泡产生机构中,通过压力开放而使分散的气泡膨胀、融合,根据其程度,最终残留于聚合凝胶中的气泡的量、大小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将经加压的单体水溶液开放至大气压后至聚合开始为止的时间设为T1(秒),那么重要的是规定自对供给反应液进行压力开放时至进行凝胶化而固定气泡为止的时间,优选为通过适当控制温度或起始剂等而像下述那样进行控制。即,优选为0<T1<T,更优选为0<T1<1/2T。
此处,T1为自大气压开放起至聚合开始为止的时间。另外,T设为自大气压开放的时间点起,至高岭土浊度恢复到使气体溶解或分散于单体水溶液之前的值为止的时间。
T1是由单体水溶液的白色浑浊(源自聚合物的生成)或由聚合热引起的温度上升(1℃以上)所规定,另外,T可以由使用下述100ml的量筒,将气泡分散至不含起始剂的单体水溶液中,在大气压下静置于常温下,直至源自气泡的白色浑浊消失为止的时间(T)所规定。另外,此处,白色浑浊通常源自可见光的波长以上的较大气泡,含有纳米气泡实质上对白色浑浊不产生影响,这一点在下述浊度(高岭土浊度)中也将进行阐述。
T1的下限可以适当决定,优选为下述脱泡时间(优选为5秒以上,更优选为10~3600秒),上限取决于包含表面活性剂的量的单体组成或气泡的含有方法。
(气体)
作为所述方法(I)~(II)的溶解、分散步骤中所使用的气体,可以列举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臭氧或这些气体的混合物等,就聚合性而言,优选使用氮气、二氧化碳气体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的比例宜为80容积%以上,更优选为99容积%以上,更优选为99.9容积%以上,尤其优选为99.99容积%以上,压力可以根据常压、加压、减压而适当决定。
另外,作为所述方法(III)~(V)的溶解、分散步骤中所使用的惰性气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氮气、氩气、氦气、二氧化碳气体等。其中,尤其优选为廉价的氮气。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使单体水溶液中生成微小气泡所必需的惰性气体的注入量可以少于先前方法。
(表面活性剂)
在所述方法(I)~(V)的溶解、分散步骤中,可以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进行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的混合。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稳定地悬浮气泡。
另外,通过适当调整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或量,可以获得具有所需物性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在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任意,也可以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应用。
所述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金属表面活性剂等,具体可以列举日本专利特开平10-251310号公报中列举的表面活性剂。
在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这些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所使用的单体,为大于0且为0.03重量%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大于0且为0.015重量%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大于0且为0.01重量%以下的范围,最优选为大于0且为0.003重量%以下的范围。该表面活性剂量也同样适用于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在表面活性剂过多时,也有难以进行发泡控制的情况,并且会过度降低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张力,在实际用于尿裤时欠佳。另外,极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表面交联后或粉体输送后的吸水性树脂的物性,因此优选使用大于0ppm的量的表面活性剂,尤其优选使用0.1ppm以上的量,更优选使用1ppm以上的量。
(单体水溶液的浊度)
在本发明中,关于视需要经过脱泡步骤而进行聚合的单体水溶液,大的气泡不仅不利于吸水速度,而且会在粉碎时导致产生微粉。此外,由于吸水性树脂粉末中过大的气泡(孔)较少,因此吸水性树脂的形状均匀,耐损坏性也得到提高。另外,众所周知,表面交联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在输送时或制造尿裤时会表面受损而使物性降低,吸水性树脂粉末的耐损坏性(物性损坏的降低)记载于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专利文献32或专利文献29(均为涂料摇摆器(Paint Shaker)试验)、专利文献29(易碎指数(Fragibility Index))、专利文献34、专利文献34(SDOV试验)等中。因此,气泡优选为微小,包括微气泡或纳米气泡,优选包括微气泡。
通常含有大量气泡的水溶液会产生白色浑浊,在该纳米气泡的水分散液中,当其粒径小于可见光时,会形成透明的水溶液。因此,作为气泡的微小度的指标,可以将单体水溶液的浊度应用于本发明中。
即,在本发明中,优选投入聚合机内的单体水溶液的高岭土浊度超过0,且为1000[mg/L(度)]以下(通常外观呈白色浑浊状态),进而依序优选为500[mg/L(度)]以下、300[mg/L(度)]以下、100[mg/L(度)]以下、50[mg/L(度)]以下、20[mg/L(度)]以下(外观实质上透明)。就吸水速度方面而言,下限依序优选为0.001[mg/L(度)]以上、0.1[mg/L(度)]以上、1[mg/L(度)]以上。
在单体水溶液的浊度过大的情况下,对吸水速度的帮助较小,并且也会由于大的气泡而导致耐冲击性降低或在粉碎时产生微粉。即发现,先前的发泡聚合(所述专利文献11~18)是导入大量气泡而使单体水溶液以白色浑浊状态进行聚合,相对于此,本发明中通过使用低浊度或实质上透明的单体水溶液,可以获得优于所述专利文献的吸水性树脂。并发现,在本发明中,能够以外观实质上透明的单体水溶液进行发泡聚合,进而可以提供具有较佳的液体渗透性或体积比重提高的吸水性树脂。
另外,在下述脱泡步骤中,通过去除大的气泡,残留微小气泡,而获得含有优选为微气泡或纳米气泡,更优选为含有微气泡的单体水溶液。此处,通过像所述那样选择性地对大的气泡进行脱泡,而形成透明的水溶液,因此可以将单体水溶液的浊度作为脱泡的指标而应用于本发明中。
即,在本发明中,关于脱泡步骤中的高岭土浊度的降低,只要在10[mg/L(度)]以上、更优选为20[mg/L(度)]以上、50[mg/L(度)]以上、100[mg/L(度)]以上的范围内降低浊度(透明化)即可,脱泡步骤后的优选浊度为所述范围(超过0且为1000[mg/L(度)]以下)。
在脱泡步骤中浊度的降低幅度较小时,对吸水速度的帮助较小,并且也会因大的气泡而导致在粉碎时产生微粉,或者导致所述吸水性树脂的耐冲击性降低。
即,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视需要对所述单体水溶液所含的气泡的一部分进行脱泡的步骤、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单体水溶液的高岭土浊度超过0,且为1000[mg/L(度)]以下。
该制造方法的效果如上所述。优选为进行脱泡,其他详细制造条件可以应用所述或下述条件。
(2-2)脱泡步骤
所述方法(II)包括对通过溶解、分散步骤而获得的所述单体水溶液所含的气泡的一部分进行脱泡的步骤。另外,所述方法(I)~(V)优选还包括所述脱泡步骤。脱泡的有无或大小也可以通过单体水溶液的浊度或膨胀倍率的降低等而确认。
通过包括脱泡步骤,可以自单体依序去除较大的气泡,而抑制过度的发泡或体积比重的降低。所使用的脱泡时间优选为5秒以上,更优选为在开放体系中进行10秒~60分钟,更优选为30秒~30分钟,尤其优选为60秒~20分钟,以目标之微小气泡残留于单体水溶液中的方式进行调整。作为优选的脱泡方法,可以列举下述图6或图7的使用循环储罐的方法。另外,优选的脱泡方法为:在导入气泡后(优选为对气体与单体水溶液进行所述加压后)以常压保持特定时间的方法,开放的气温宜为0~100℃,更优选为20~50℃。
脱泡步骤后的单体是由气泡的大小(优选为体积平均径1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或与未溶解及/或分散气体的情况下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相比的下述膨胀倍率所规定。膨胀倍率优选为1.1倍以下,更优选为1.05以下,更优选为1.02以下,尤其优选为1.01以下,通常下限超过1,更优选为1.001以上,尤其优选为1.002以上。
即,在本发明中,关于脱泡步骤中的膨胀倍率的降低(脱泡步骤前后的膨胀倍率差),只要降低(透明化)0.001以上、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02以上即可,脱泡步骤后的优选的膨胀倍率为所述范围(1.1倍以下)。在脱泡步骤中浊度的降低幅度较小时,对吸水速度的帮助较小,并且,由于大的气泡而导致在粉碎时产生微粉,或者导致所述吸水性树脂的耐冲击性降低。
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23(美国专利第6107358号)中揭示了以分散了该惰性气体气泡的该单体水溶液的体积为非分散状态的体积的1.02~5倍进行聚合的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但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专利文献23中未揭示的方法,以低膨润倍率获得更加优异的吸水性树脂。另外,关于专利文献23,在下述比较例4也有揭示。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脱泡步骤只要采用众所周知的技术即可,有美国专利第6667372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Technosystem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气泡工程初版”759~774页中记载的方法等。
优选的脱泡步骤是使含有循环气流的单体在循环式储罐中循环,在该脱泡步骤中,循环式储罐的上部空间含有1容积%以上的氧气。使含有气流的单体循环的步骤是将至少一部分单体自循环管线供于中和步骤或经过中和步骤而供于聚合步骤,并使之聚合。
此种脱泡步骤分别例示于图6及图7中。另外,在图6及图7中,省略了循环泵及热交换器等。
如图6所示,放入储罐1内的单体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循环:从储罐1的下部流出至循环管线中,一面导入惰性气体,一面使其在循环管线中流动,从储罐上部再次流入储罐1中。此处,由于单体是一面导入惰性气体一面进行循环,因此该气体溶解及/或分散于单体中。并且,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该单体在流入储罐1内至再次流出至循环管线为止的期间是滞留在储罐1内中,由此进行脱泡。
另外,一面中和单体一面进行脱泡的情况同样地如图7所示,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循环而脱泡:一面导入惰性气体,一面使放入储罐1内的经中和的单体从储罐1的底流出,并从上部再次流入储罐1中。
另外,经脱泡的单体可以如图6所示,直接抽出而用于下一步骤,也可以如图7所示,在添加中和剂或交联剂的状态下抽出。
另外,循环储罐在国际公开第2007/28746号、国际公开第2007/28747号、国际公开第2009/123197号中也有例示,在本发明中,如图6及图7所示,使循环前的单体水溶液中溶解或分散惰性气体,进而循环到储罐中,由此可以使气泡均匀化及稳定化。此处,循环储罐内可以充满惰性气体,就单体的稳定性而言,优选为充满氧气、特别是空气。
此外,也可以在聚合开始之前的时间在配管中或聚合装置中保持固定时间,由此使气泡聚集而进行脱泡。另外,可以通过优选为以低速搅拌、尤其优选为以1~100rpm、更优选为以10~80rpm低速搅拌含有气泡的单体而进行脱泡。另外,进行高速搅拌时反而会有粗大气泡增加的倾向,作为脱泡步骤,重要的是不进行搅拌,并且为低速搅拌。
具体而言,在上部开放的聚合装置中投入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后,以大的气泡为中心进行脱泡后,对于优先含有微小气泡的单体水溶液,在特定时间之后添加聚合起始剂或照射紫外线。作为脱泡步骤的优选实施态样,可以列举在聚合装置初期的固定时间(例如60秒~20分钟)内,通过连续捏合机聚合而形成低速搅拌的形态;或者通过连续输送带聚合而形成非搅拌的形态。
在使用含有过大的气泡的单体水溶液的情况下,所得的吸水性树脂形成鳞片状,体积比重过度降低(例如尤其为0.5[g/cm3]以下),并且液体渗透性及耐冲击性也降低。另外,有时难以获得作为本发明的目标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的吸水性树脂。
这些脱泡方法均可以使用,目的在于以大的气泡为中心进行脱泡后,获得优先含有微小气泡的单体水溶液,完全脱泡并非本发明的意图。如此进行脱泡步骤所得的吸水性树脂成为具有微小且均匀的孔的多孔质聚合物。
在所述生成的微气泡中,经浓缩的离子类在气泡界面发挥作用,产生静电斥力,而防止气泡内部的气体的逸散。另外,也可以利用自身加压效果或隔热压缩效果,而压坏微气泡,生成纳米气泡。
另外,微气泡的上升速度及内部压力可以根据斯托克斯式及拉普拉斯式(Pb=Pf+2σ/r)分别算出。作为其具体例,在气泡径为100μm的情况下,上升速度为5400[μm/s],内部压力为1.04×105Pa。另外,在气泡径为10μm的情况下,上升速度为54[μm/s],内部压力为1.31×105Pa,进而在气泡径为1μm的情况下,上升速度为0.54[μm/s],内部压力为3.95×105Pa。
关于聚合步骤中的单体在常压下的膨胀倍率,与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中未溶解及/或分散气体的情况相比,优选为1.1倍以下、更优选为1.05倍以下、更优选为1.02倍以下、尤其优选为1.01倍以下、最优选为1.00倍(优选为超过1倍、尤其是1.001倍以上)。先前,已知有分散大量气泡而进行聚合的方法,但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使用所述方法,可以不过度分散气泡而进行聚合,因此体积比重几乎未降低。
即,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为在聚合步骤中,使单体水溶液中含有体积平均径为100μm以下的微气泡或纳米气泡。所含的微气泡或纳米气泡优选为体积平均径1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20μm以下,最优选为5μm以下。在气泡的粒径较大的情况下,对吸水速度的帮助较小,并且体积比重过度降低,在气泡过小的情况下,对吸水速度的帮助也较小,因此下限为50nm以上、进而为100nm以上。因此,优选的范围为50nm~100μm,更优选为50nm~50μm,尤其优选为50nm~20μm,最优选为100nm~5μm。
气泡大小的测定方法可以列举:(a)雷射衍射散射法(别称:静态光散射法)、(b)动态光散射法、(c)电气检测带法(通称:库尔特计数器(coulter counter)法)、(d)颗粒计数器法(光散射方式、遮光方式)、(e)利用相机拍摄的可视化法、(f)利用雷射光与CCD相机的干扰图像法等。
个数的测定可以使用(c)电气检测带法或(d)颗粒计数器法,纳米级的测定可以自(b)动态光散射法、(a)雷射衍射散射法(别称:静态光散射法)中选择。这些方法可以适当使用,优选使用光散射法、尤其是动态光散射法。
(2-3)聚合步骤
聚合步骤是使单体水溶液进行聚合的步骤。所述方法(I)~(III)是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优选的表面活性剂量为方法(IV)的30ppm以下。聚合可在常压、减压、加压下进行,优选为在常压(或其附近,通常为±10mmHg)下进行。
(聚合起始剂)
作为本步骤中所使用的聚合起始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聚合的单体种类、聚合条件等,从通常制造吸水性树脂粉末时所利用的聚合起始剂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而使用。
例如可以列举:热分解型起始剂(例如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过氧化氢、过氧化叔丁基、过氧化甲基乙基酮等过氧化物;偶氮腈化合物、偶氮脒化合物、环状偶氮脒化合物、偶氮酰胺化合物、烷基偶氮化合物、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等偶氮化合物等);或光分解型起始剂(例如安息香衍生物、苯偶酰衍生物、苯乙酮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偶氮化合物等)等。这些起始剂中,就成本方面及降低残存单体的能力而言,优选为热分解型起始剂,尤其优选为过硫酸盐。
另外,通过并用还原剂可以促进这些聚合起始剂的分解。因此,也可以使用组合两者而成的氧化还原系起始剂。作为所述还原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亚硫酸(氢)(盐)、L-抗坏血酸(盐)、亚铁盐等还原性金属(盐)、胺类等。在像氧化还原系起始剂这样使用氧化性聚合起始剂与还原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分别与单体溶液合流,也可以预先将还原剂混合于单体溶液中。
(亲水性高分子等)
在进行所述聚合时,视需要也可以进而在聚合前或聚合中途的反应体系中添加淀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酸(盐)交联体等亲水性高分子;或次亚磷酸(盐)等链转移剂、螯合剂等。作为亲水性高分子,可以较佳地使用水溶性树脂或吸水性树脂,也可以通过提高反应体系的粘度,或者发挥产生气泡的沸石的作用而促进发泡。亲水性高分子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重量份,优选为大于0重量份且为5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01~20重量份。
(聚合方法)
作为本步骤中所采用的聚合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通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聚合方法。例如可以列举水溶液聚合法、反相悬浮聚合法等。该水溶液聚合法有使单体水溶液在静置状态下进行聚合的静置聚合法、及在搅拌装置内进行聚合的搅拌聚合法等,这些聚合法中分别有批次法与连续法。另外,这些聚合法通常采用输送带聚合装置或搅拌聚合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装置,只要为可以使通过所述方法而连续供给的单体水溶液连续进行聚合的装置,则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连续输送带聚合装置或连续搅拌聚合装置。
另外,关于连续输送带聚合装置,可以应用日本专利特开2000-03430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11-228604号公报或日本专利特开昭62-156102号公报等中所揭示的技术。例如可以应用日本专利特开2002-212204号公报中所揭示的高温高浓度聚合技术。
在该情况下,作为优选的聚合装置的形态,优选为环状输送带式的连续聚合装置,输送带为氟树脂制或者为以氟树脂涂布表面而成的输送带。此外,优选为具备加热装置或保温装置,且具有将聚合时所产生的水及/或单体溶液的蒸气加以回收并再利用的系统的装置。另外,为了防止单体混合液的倒流,输送带优选为水平或单体混合液供给部变低,较理想为在聚合凝胶从输送带上排出后至到达单体混合液供给口为止的期间设置输送带清洗步骤。
此外,连续搅拌聚合装置可以采用单轴搅拌装置,也可以采用连续捏合机等具有多个搅拌轴的搅拌装置,就生产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使用多轴搅拌装置。
进行所述聚合时,聚合温度并无特别限制,通常以聚合中的温度的上下限表示,优选为设为10~140℃的范围。如果聚合温度小于10℃,那么有不仅聚合时间变长,生产性降低,而且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物性也降低的担忧。另一方面,如果聚合的最高到达温度(峰值温度)超过140℃,那么有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物性降低的担忧。关于聚合时间也无特别限制,只要根据单体及聚合起始剂的种类、聚合温度等适当决定即可。另外,就装置及操作的容易性等观点而言,所述聚合通常在常压下进行,为了降低聚合系统的沸腾温度而在减压下进行聚合也为优选态样。
在所述连续输送带聚合中,可以获得连成带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聚合凝胶。聚合凝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压碎使用。通常,进而对聚合凝胶进行干燥并粉碎而形成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而对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交联处理,或者进行造粒而以吸水性树脂制品的形式使用。聚合凝胶的粉碎或干燥、及表面交联处理可以采用众所周知的技术。
(特佳的发泡聚合条件)
可以广泛应用所述聚合方法,特别适合解决问题的聚合是水溶液聚合、尤其是连续输送带聚合或连续捏合机聚合,在水溶液聚合或反相悬浮聚合中,尤其是水溶液聚合中,优选在下述温度及浓度下进行。即,虽然已知有专利文献7~29的发泡聚合,但在本发明中进而发现特定的浓度及温度较为重要。
为了促进聚合时的发泡,并且为了促进聚合前的脱泡,优选为使聚合在高温下开始,优选为在聚合步骤中将聚合开始温度设为40℃以上、进而设为50℃以上、60℃以上、70℃以上、80℃以上。聚合开始温度过高会存在导致吸水倍率或可溶分恶化的倾向,因此上限为单体水溶液的沸点以下、尤其是100℃以下、进而为95℃以下。通常,气体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上升而降低,因此也优选通过提高聚合开始温度或聚合的最高到达温度而分散所述单体水溶液中所溶解的气泡。
另外,为了促进发泡,优选为使聚合时的最高到达温度较高,优选为在聚合步骤中将聚合时的最高到达温度设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00~150℃,更优选为100~130℃,尤其优选为105~120℃。
另外,为了促进发泡,在聚合步骤中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浓度越高越好,为40重量%以上、4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上(上限通常为90%以下、进而为80%以下、尤其为70%以下)。该固体成分也可以应用于聚合后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
(2-4)细分化步骤
上述所得的含水凝胶是在聚合时或聚合后将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细分化。
聚合时的细分化可以使用捏合机或反相悬浮聚合,聚合后的细粒化可以使用绞肉机等。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未将凝胶细粒化的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作为本发明的目标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因此在聚合时或聚合后将凝胶细分化。细分化后的凝胶经过下述干燥步骤,优选为进行表面交联步骤。像专利文献19、22这样的片状吸水性树脂泡沫无法解决本申请案的问题,因此利用干燥前或干燥后的粉碎来获得粉末状的吸水性树脂。另外,所述日本专利公开2001-151804号(排水处理用生物固定化载体)中也没有提示吸水性树脂,并且也没有揭示聚合物粉末。
(2-5)加热干燥步骤
加热干燥步骤是将所述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加以干燥,形成干燥聚合物。根据其干燥减量(在180℃下将粉末或颗粒1g加热3小时)求出的树脂固体成分优选为调整至8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85~99重量%,更优选为90~98重量%,尤其优选为92~97重量%的范围,而获得干燥聚合物。
干燥温度并无特别限定,设为优选为100~30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50~250℃的范围内即可。干燥步骤中所得的凝聚物可以直接供于粉碎步骤。优选通过在所述温度下加热含有气泡特别是内部含有气泡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来促进干燥时的发泡。
(粒度)
作为所述加热干燥步骤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重均粒径(D50),优选调整为200~600μm。更优选调整为200~550μm,更优选调整为250~500μm,尤其优选调整为350~450μm。
另外,小于150μm的颗粒越少越好,通常调整为0~5重量%,优选为0~3重量%,尤其优选为0~1重量%。此外,850μm以上(进而为710μm以上)的颗粒越少越好,通常调整为0~5重量%,优选为0~3重量%,尤其优选为0~1重量%。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在850~150μm的颗粒的比例、进而710~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95重量%以上、进而为98重量%以上(上限100重量%)的情形下进行表面交联。
关于这些粒度的测定方法,可以列举使用标准筛的方法,例如记载于国际公开第2004/69915号手册及EDANA-ERT420.2-02中。所述表面交联前的粒度也可以优选适用于表面交联后,进而适用于最终制品(别称:颗粒状吸水剂)。
(2-6)表面交联步骤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对通过所述方法而获得的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加工的步骤。
(交联剂)
通过还包括干燥后的表面交联步骤,可以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应用于具有高加压下吸水倍率(AAP)及液体渗透性(SFC)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或大规模(特别是1t/hr)的连续生产中,特别是可以较佳地用于进行高温表面交联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本步骤是使用共价键性表面交联剂,优选并用共价键性表面交联剂及离子交联性表面交联剂。
(共价键性表面交联剂)
作为可以用于本步骤中的表面交联剂,可以例示各种有机或无机交联剂,可以优选使用有机表面交联剂。就物性方面而言,作为表面交联剂,可以优选列举:多元醇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多胺化合物或与其卤化环氧化合物的缩合物、噁唑啉化合物、(单、二或聚)噁唑啶酮化合物、碳酸烷二酯化合物,尤其可以优选使用必需在高温下反应的包含多元醇化合物、碳酸烷二酯化合物、噁唑啶酮化合物的脱水反应性交联剂。
在不使用脱水反应性交联剂的情况下,有时高加压下(例如4.83kPa)的加压下吸水倍率难以提高。更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的表面交联剂可以列举美国专利第6228930号、美国专利第6071976号、美国专利第6254990号等中所例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一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1,3-丙二醇、甘油、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山梨糖醇等多元醇化合物;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缩水甘油等环氧化合物;碳酸乙二酯等碳酸烷二酯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2-咪唑啉酮等环状脲化合物等。
(离子键性表面交联剂)
另外,除了所述有机表面交联剂以外,也可以使用多胺聚合物或多价金属盐作为离子键性表面交联剂,而提高液体渗透性等。所使用的多价金属盐(无机表面交联剂)可以例示2价以上、优选为3价或4价的多价金属的盐(有机盐或无机盐)或氢氧化物。作为可以使用的多价金属,可以列举铝、锆等,可以列举乳酸铝或硫酸铝。
(溶剂)
表面交联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100重量份,为0.001~10重量份,优选为在0.01~5重量份内适当决定。可以配合表面交联剂而优选使用水。此时,视需要可以并用亲水性有机溶剂,优选为相对于水,以10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下的量而并用少量。亲水性有机溶剂可以使用各种低级醇或其环氧乙烷加成物等所述美国专利等中所例示的溶剂,并无特别限定。
所使用的水量相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100重量份,为0.5~20重量份,更优选为0.5~10重量份的范围。在并用无机表面交联剂与有机表面交联剂的情况下,也是相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100重量份,分别并用0.001~10重量份、优选为0.01~5重量份。另外,此时视需要也可以使用亲水性有机溶剂,其量相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100重量份,为大于0重量份且为1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优选为大于0重量份且为5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
另外,在向吸水性树脂粉末中混合交联剂溶液时,也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例如在10重量份以下、优选为大于0重量份且为5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大于0重量份且为1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同时存在水不溶性微颗粒粉体或表面活性剂。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或其使用量例示于美国专利第7473739号等中。
对混合表面交联剂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加热处理,视需要于其后进行冷却处理。加热温度为70~300℃,优选为120~250℃,更优选为150~250℃,加热时间优选为1分钟~2小时的范围。
通过该表面交联,降低吸水倍率(CRC),同时将下述加压下吸水倍率(AAP)提高至下述范围、优选为20[g/g]以上、更优选为23~30[g/g]即可。
(2-7)其他的步骤
除了所述步骤以外,视需要也可以设置第2分级步骤、蒸发单体的再利用步骤、造粒步骤、微粉去除步骤、微粉再利用步骤等。此外,为了实现随时间经过的颜色稳定性效果或防止凝胶劣化等,也可以将以下添加剂用于单体或其聚合物。
此外,根据目的也可以在吸水性树脂粉末中,在大于0重量%且为3重量%以下的范围内、优选为大于0重量%且为1重量%以下的范围内添加氧化剂、抗氧化剂、还原剂、螯合剂、颜色稳定剂、水、多价金属化合物、二氧化硅或金属皂等水不溶性无机或有机粉末、除臭剂、抗菌剂、纸浆或热塑性纤维等。吸水性树脂粉末中的优选表面活性剂量为所述范围。
通过所述制造方法(即[发明内容]中的第1~第5制造方法),可以获得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
另外,还可以对通过所述方法而获得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交联。即,在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对所述式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交联的方法。
即,本发明提供[发明内容]中第1~第6制造方法,作为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的吸水性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3]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物性
关于本发明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即[发明内容]中的第1~第5制造方法)可以较佳地用于下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优选可以用于液体渗透性(SFC)或吸水速度(FSR)的控制及提高。另外,下述及实施例的物性只要没有特别规定,那么由EDNA法进行规定。
吸水速度指数按照90、95、100、105、110、115、120的顺序越高越好,上限为150、进而140便可。该新颖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液体渗透性及耐冲性优异,可以较佳地用于纸尿裤等吸收性物品。在吸水速度指数低的情况下或相反过高的情况下有不适合实际使用的倾向。
另外,吸水性树脂的耐损坏性(耐冲击性)的提高方法记载于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专利文献32(应用特定的表面交联)、专利文献30(表面研磨)、专利文献29或专利文献34(均在表面交联后添加水)、专利文献33(使用特定的内部交联剂)等中。然而,该专利文献中未记载发泡聚合,在本发明中能够以发泡聚合提高吸水速度,利用与该专利不同的方法获得耐损坏性较高的(由损坏引起的物性降低较少)吸水性树脂。
即,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同时实现先前难以兼顾吸水速度(例如FSR)与耐损坏性(例如所述专利的试验方法)、或吸水速度(例如FSR)与液体渗透性(例如SFC)的吸水性树脂。作为同时实现相反物性的吸水性树脂,只要在控制所述吸水速度指数后进行表面交联即可。表面交联前后的吸水速度指数大致为相同程度。
该吸水性树脂粉末具有发泡结构(别称:多孔质结构),多孔质结构可以通过利用电子显微镜照片确认颗粒表面而判别。颗粒表面的平均孔径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0.1~90μm,尤其优选为1~50μm。各粉末的主成分为多孔质颗粒。
在以卫生材料、特别是纸尿裤作为目的时,优选利用所述聚合或表面交联,控制下述(3-1)~(3-7)的至少1种、进而包括AAP在内的2种以上、尤其优选3种以上。在未满足下述必要条件的情况下,下述高浓度尿裤有时无法发挥充分的性能。所述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可以相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而含有优选为0.03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03重量%以下的表面活性剂,或者完全不含表面活性剂。
(3-1)AAP(加压下吸水倍率)
为了防止纸尿裤的泄漏,作为实现手段的一例,是将所述聚合以及表面交联控制在1.9kPa的加压下、进而4.8kPa的加压下对0.9重量%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吸水倍率(AAP)优选为20[g/g]以上,更优选为22[g/g]以上,更优选为24[g/g]以上。AAP越高越好,上限值并无特别限定,就与其他物性的平衡性方面而言,通常为40[g/g]以下,更优选为35[g/g]以下,更优选为30[g/g]以下。
(3-2)CRC(无加压下吸水倍率)
无加压下吸水倍率(CRC)是优选控制在10[g/g]以上,更优选为20[g/g]以上,更优选为25[g/g]以上,尤其优选为30[g/g]以上。CRC越高越好,上限值并无特别限定,就与其他物性的平衡性方面而言,优选为50[g/g]以下,更优选为45[g/g]以下,更优选为40[g/g]以下。
(3-3)SFC(食盐水导流能力)
为了防止纸尿裤的泄漏,作为实现手段的一例,是将所述聚合控制在加压下的液体的液体渗透特性、即0.69重量%食盐水导流能力(SFC)为1[×10-7·cm3·s·g-1]以上,优选为20[×10-7·cm3·s·g-1]以上,更优选为50[×10-7·cm3·s·g-1]以上,更优选为70[×10-7·cm3·s·g-1]以上,尤其优选为100[×10-7·cm3·s·g-1]以上。SFC为周知的测定法,例如可以利用美国专利第5562646号中记载的方法进行规定。
通常吸水速度与液体渗透性相反,但在本发明中,可以在维持或提高吸水速度的状态下实现液体渗透性的提高,尤其是SFC的提高,特别是实现所述范围的SFC,特别是在SFC为20[×10-7·cm3·s·g-1]以上的情况下发挥更加显著的效果,因此可以较佳地应用于所述高液体渗透性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法。
(3-4)Ext(水可溶分)
水可溶分优选为0~3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尤其优选为10重量%以下。
(3-5)FSR(吸水速度)
吸水性树脂粉末1g对20g生理食盐水的吸水速度(FSR)通常优选为0.05[g/g/sec]以上、0.1[g/g/sec]以上、0.15[g/g/sec]以上、0.20[g/g/sec]以上、进而0.25[g/g/sec]以上。
吸水速度(FSR)有时会牺牲液体渗透性等其他物性,并且吸水速度过快的尿裤也会导致扩散性降低,因此FSR的上限优选为0.1[g/g/sec],更优选为0.50[g/g/sec]。
FSR的测定法是由国际公开第2009/016055号手册中所记载的方法所规定。另外,对于CRC小于20(g/g)的吸水性树脂,那么只要将FSR测定时所使用的生理食盐水(绝对量)修正为CRC即可,通常对于CRC为20g/g以上、进而为25g/g以上的吸水性树脂,FSR有所规定。
(3-6)体积比重
吸水性树脂粉末的体积比重通常为0.6~0.8[g/cm3],优选为0.61~0.75[g/cm3],更优选为0.63~0.70[g/cm3]。在本发明中,具有发泡结构(别称:多孔质结构),与先前相比,具有更高的体积比重。因此,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可以实现尿裤中的轻便且薄型的尿裤,此外,输送中容量(袋中的体积)也较小,可以廉价地输送,而且粉末的耐冲击性也优异,可以维持优异的物性。
(3-7)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由实施例的测定法所规定)优选为60[mN/m]以上,更优选为65[mN/m]以上,更优选为67[mN/m]以上,尤其优选为70[mN/m]以上,最优选为72[mN/m]以上,也不会有实质上的表面张力的降低。上限通常为75[mN/m]便可。
[4]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用途
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用途并无特别限定,优选可以用于纸尿裤、生理卫生棉、失禁护垫等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中,任意含有其他吸收性材料(纸浆纤维等)的吸收体中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含量(核心浓度)为30~100重量%,优选为40~100重量%,更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60~100重量%,尤其优选为70~100重量%,最优选为75~95重量%时,如此可以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在使用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情况下,吸水速度高,液体渗透性优异,体积比重大,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轻便且薄型的尿裤。
[5]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实施例所限定、解释。另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实施例中记载的各种物性是依据以下测定例1~9而求出。另外,下述测定法虽然是针对颗粒状吸水剂进行说明,但对于吸水性树脂粉末,也可以将颗粒状吸水剂换成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测定。另外,尤其是聚合步骤或脱泡步骤,只要没有特别说明,那么是在常压下进行。并且,粉碎或者其之后也是在常压(或微减压,例如在-10mmHg以内)下进行。
[测定例1]重均粒径(D50)及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
将颗粒状吸水剂以网眼为850μm、710μm、600μm、500μm、425μm、300μm、212μm、150μm、45μm的JIS标准筛进行筛分,将残留重量百分率R绘制于对数概率纸上。由此,读取相当于R=50重量%的粒径作为重均粒径(D50)。另外,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是由式1表示,是指σζ的值越小,粒度分布越窄。
[数1]
σζ=0.5×In(X2/X1)
此处,X1是指R=84.1%的粒径,X2是指R=15.9%的粒径。
测定重均粒径(D50)及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时的分级方法是将颗粒状吸水剂10.0g在室温(23±2℃)、湿度50RH%的条件下,放入网眼为850μm、710μm、600μm、500μm、425μm、300μm、212μm、150μm、45μm的JIS标准筛(THE IIDA TESTING SIEVE:直径8cm)中,利用筛分机(IIDA SIEVE SHAKER,TYPE:ES-65型(转速:60Hz、230rpm,冲击数:60Hz、130rpm)、SER.No.0501)分级5分钟。
[测定例2]CRC(无加压下吸水倍率)
CRC(无加压下吸水倍率)是表示在无加压下对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也称为生理食盐水)的30分钟的吸水倍率。另外,CRC有时也称为离心分离机保持容量。
具体而言,将颗粒状吸水剂0.2g均匀地放入不织布制(南国纸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商品名:heatron paper,型号:GSP-22)的袋子(60mm×85mm)中并进行热密封后,在23(±2)℃下浸渍在远过量(通常500ml左右)的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生理食盐水)中。经过30分钟后,提起袋子,使用离心分离机(Kokusan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离心机:型号H-122),以250G的离心力除水3分钟后,测定袋子的重量W1[g]。另外,不使用颗粒状吸水剂而进行相同的操作,测定此时的重量W2[g],根据数2算出CRC(无加压下吸水倍率)[g/g]。
[数2]
CRC[g/g]=(W1-W2)/0.2-1
[测定例3]固体成分
其是表示颗粒状吸水剂中在180℃下不挥发的成分所占的比例。与含水率的关系如下所述。
固体成分[重量%]=100-含水率[重量%]
固体成分的测定方法是以如下方式进行。
称取约1g的颗粒状吸水剂(重量W4[g])置于底面直径约5cm的铝杯(重量W3[g])中,在180℃的无风干燥机中静置3小时,加以干燥。测定干燥后的铝杯与颗粒状吸水剂的合计重量(W5[g]),根据数3求出固体成分。
[数3]
固体成分[重量%]={(W5-W3)/W4}×100
[测定例4]FSR(吸水速度)
将颗粒状吸水剂1.00g放入25ml玻璃制烧杯(直径32~34mm,高度50mm)中。此时,使放入烧杯中的颗粒状吸水剂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态(视需要也可以通过小心敲击烧杯等方法使颗粒状吸水剂表面呈水平状态)。接着,称取调温至23℃±0.2℃的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20g置于50ml的玻璃制烧杯中,测定所述氯化钠水溶液与玻璃制烧杯的合计重量(重量W6[g])。将所称取的氯化钠仔细迅速地注入放有颗粒状吸水剂的25ml烧杯中。
在所注入的氯化钠水溶液与颗粒状吸水剂接触的同时开始时间测定。并且,以约20゜的角度目视注入了氯化钠水溶液的烧杯中的氯化钠水溶液上表面时,在起初为氯化钠水溶液表面的上表面因颗粒状吸水剂吸收氯化钠水溶液而换为吸收了氯化钠水溶液的颗粒状吸水剂表面的时间点,结束时间测定(时间ts[秒])。接着,测定注入氯化钠水溶液后的50ml玻璃制烧杯的重量(重量W7[g])。根据数4求出所注入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重量(重量W8[g]),根据数5求出FSR。
[数4]
W8[g]=W6-W7
[数5]
FSR[g/g/s]=W8/(ts×粒子状吸水剂的重量[g])
[测定例5]体积比重
使用体积比重测定器(蔵持科学机器制作所制造),依据JIS K 3362进行测定。将因消除由粒度引起的偏差而充分混合的颗粒状吸水剂100.0g放入关闭风门的漏斗中后,迅速打开风门,使颗粒状吸水剂落至内容量100ml的接受器(重量W9[g])中。将自接受器满出的颗粒状吸水剂用玻璃棒扫去后,精确至0.1g而称量放有颗粒状吸水剂的接受器的重量(重量W10[g]),依据数6算出体积比重。
[数6]
体积比重[g/ml]=(W10-W9)/100
另外,进行测定的环境温度为24.2℃,相对湿度为43%RH。
[测定例6]表面张力
在充分清洗的100ml的烧杯中放入调整至20℃的生理食盐水50ml,首先使用表面张力计(KRUSS公司制造的K11自动表面张力计)测定生理食盐水的表面张力。在该测定中,表面张力值必须为71~75[mN/m]的范围。
接着,在含有调整至20℃的表面张力测定后的生理食盐水的烧杯中投入充分清洗的25mm长的氟树脂制转子及颗粒状吸水剂0.5g,在500rpm的条件下搅拌4分钟。4分钟后停止搅拌,待含水的颗粒状吸水剂沉淀后,再次进行相同的操作测定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另外,本发明是采用利用铂板的平板法,平板在进行各测定前是利用脱离子水充分清洗,并利用气体燃烧器进行加热清洗而使用。
[测定例7]液体渗透性(SFC)
SFC为周知的测定法,利用美国专利第5562646号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测定例8]加压下吸水倍率(AAP)
准备在内径为60mm的塑料制支撑圆筒的底部熔接400目的不锈钢制金属网(网眼:38μm)而成的装置。接着,在室温(25±2℃)、湿度50RH%的条件下,在该金属网上均匀散布吸水性树脂0.900g后,于其上依序载置活塞与砝码。另外,该活塞为外径略小于60mm,与支撑圆筒的内壁面之间不产生间隙,且不妨碍上下活动的活塞,另外,该砝码是以能够对吸水性树脂均匀施加4.83kPa的负载的方式进行调整。接着,测定这些测定装置整套的合计重量Wa(g)。
接着,在直径为150mm的培养皿的内侧放置直径90mm、厚度5mm的玻璃过滤器(相互理化学硝子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细孔径:100~120μm),以与玻璃过滤器上表面成为相同水位的方式添加0.9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生理食盐水)(20~25℃)。在该玻璃过滤器上表面载置1片直径90mm的滤纸(ADVANTEC,东洋股份有限公司制,商品名(JIS P 3801、No.2),厚度0.26mm,保留粒径5μm),使整个表面润湿,且去除过量的溶液。
接着,将所述整套测定装置载置于所述湿润的滤纸上,使生理食盐水在负载下吸水特定时间。另外,在液面低于玻璃过滤器上表面的情况下,追加生理食盐水,使液面保持固定。并且,测定开始经过1小时后,拆除整套测定装置,测定其重量Wb(g)。此处,该重量测定需以尽可能迅速且不使其振动的方式进行测定。
其次,根据数7,由所测定的重量Wa、Wb算出加压下吸水倍率。
[数7]
AAP[g/g]=(Wb-Wa)/(吸水性树脂的重量)
[测定例9]搅拌雷诺数Re的计算
搅拌雷诺数Re先前在所述日本专利公开2001-151804号(排水处理用生物固定化载体)等中,是表示利用包含放有流体的容器(搅拌槽)与搅拌叶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的流体的流动状态,但在本发明中,是参照美国专利7265190号(对应的日本专利2004-155963号),计算示意性地表示对连续流经管中的单体溶液进行搅拌操作时的溶液的流动状态者,并加以评价。
计算例(1) 静态搅拌(非机械搅拌)的情况
在使用包含将长方形板向右方向或左方向扭转n次的元件(扭转1次旋转180度)的静态型混合器来搅拌单体混合液的情况下,搅拌雷诺数是根据下式算出。
其中,u:平均流速(m/s),ρ:流体密度(kg/m3),μ:粘度(Pa·s),L:静态型混合器的总长度(m),d:口径(m)。
[数8]
Re=u×0.5×n/L×d2×ρ/u
计算例(2) 动态搅拌(机械搅拌)的情况
在使用包含设置于管中部的搅拌叶的小型搅拌机,以每秒n转的转速搅拌单体混合液的情况下,搅拌雷诺数是根据下式算出。
其中,d:搅拌叶的叶径(m),ρ:流体密度(kg/m3),μ:粘度(Pa·s)。
[数9]
Re=n×d2×ρ/μ
[测定例10]单体水溶液的膨胀倍率
根据单体水溶液的外观比重[g/ml]的变化求出膨胀倍率。即,在能够以0.001g单位进行测定的天平上所搭载的100ml(允许误差±0.50ml)高精度量筒(硼硅玻璃制,内径约为3cm)中投入用于聚合的特定温度(投入聚合机的温度)的单体水溶液100ml,其后立即测定其重量(a)。另外,在投入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100ml后立即测定其重量(b)。根据1L的单体水溶液的重量比(下式),求出由含有气泡引起的外观比重的变化,作为该产生气泡的单体的膨胀倍率。
膨胀倍率=重量(b)/重量(a)
单体水溶液的比重根本上取决于温度及组成,可以像上文那样实际测定,例如在浓度为43%的部分中和丙烯酸钠水溶液中约为1.2[g/ml]左右。另外,脱泡步骤前后的膨润倍率的变化也可以同样地测定。另外,在由于向量筒投入单体水溶液而使温度明显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对量筒进行加温。
[测定法11]浊度
所谓浊度,是指表示水的浑浊程度的指标。由单体水溶液的气泡引起的浑浊(白色~透明)是使用浊度色度计进行测定。
标准物质:对高岭土(白陶土)浊度的均匀颗粒进行精制而制备的浊度标准液。使用关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岭土浊度标准液制作校准曲线。
浊度测定法:积分球式测定方法(利用积分球测定光因浊度颗粒而产生的散射光量,同时测定总光量,并由其比率求出浊度的方法)
测定单位:高岭土浊度[mg/L(度)]
在所述范围内,测定装置及条件(例如比色皿的大小)只要适当选择即可,作为较佳方法,可以选用下述方法。
测定装置:日本电色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浊度色度计Water Analyzer-2000
比色皿长度:10mm(浊度0~500)、5mm(浊度500~)
[实施例1]
在具有2根Sigma型搅拌叶的内容积为10L的附带套管的不锈钢制双腕型捏合机上装上盖子而形成的反应器中投入丙烯酸461.5g、37重量%丙烯酸钠水溶液4401.4g、脱离子水(离子交换水)588.0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分子量523)11.16g,使之溶解(混合)制成单体水溶液。
其次,一面将所述单体水溶液调温至24.5℃,一面在氮气环境下脱气20分钟。接着,使用微气泡产生装置(Aura-Tec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型号:OM4-GP-040),在0.25~0.30MPa的绝对压力下,以氮气作为导入气体,将微气泡向该单体水溶液中导入5分钟。
接着,在导入有所述微气泡的单体水溶液中,一面搅拌一面添加20重量%过硫酸钠水溶液14.2g及0.1重量%L-抗坏血酸水溶液23.7g,结果约30秒后开始聚合。此时的聚合开始温度为24.7℃。
接着,一面将所生成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压碎,一面在25~95℃下进行聚合,聚合开始经过30分钟后取出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细分化使得其径变成约10mm以下。
将该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散布在网眼850μm的不锈钢制金属网上,在180℃下进行45分钟的热风干燥。使用辊磨机(井之口技研有限公司制造,WML型辊粉碎机)将通过该干燥所得的干燥物粉碎后,使用网眼为850μm及网眼为45μm的JIS标准筛进行分级。
通过所述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3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6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1)。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1)的各物性示于表1。
另外,将导入微气泡后并添加过硫酸钠水溶液及0.1重量%L-抗坏血酸水溶液前的单体水溶液的情况示于图2(照片1)。
[实施例2]
将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0.042g溶解于单体水溶液中,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9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8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2)。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2)的各物性示于表1。
另外,使用网眼为425μm及网眼为300μm的JIS标准筛对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2)进行分级,将通过网眼425μm但未通过网眼300μm的颗粒的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照片示于图4(照片3)。
[实施例3]
在容量为1升的聚丙烯制容器中混合丙烯酸421.7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分子量523)2.754g、0.1重量%二乙三胺五乙酸·三钠水溶液113.43g、48.5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140.4g、脱离子水(离子交换水)292.3g,而制作溶液(A)。一面将该溶液(A)调温至40℃,一面使用微气泡产生装置(Aura-Tec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型号:OM4-GP-040),在0.25~0.30MPa的绝对压力下,以氮气作为导入气体,将微气泡向该溶液(A)中导入1分钟。
其次,将调温至40℃的48.5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211.9g迅速添加到导入有微气泡的溶液(A)中并加以混合,由此获得单体水溶液。另外,此时的单体水溶液的温度为85℃。
接着,该单体水溶液的温度降低至82℃的时间点的高岭土浊度为530[mg/L],向该产生白色浑浊的单体水溶液中一面搅拌一面添加4重量%的过硫酸钠水溶液17.55g,立即以开放体系将其注入到利用加热板(井内盛荣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NEO HOTPLATE H1-1000)将表面温度加热至80℃的不锈钢制桶型容器(底面340×340mm,高度25mm,内面贴附特氟纶(注册商标))中。
在单体水溶液注入桶内不久后,聚合开始。一面产生水蒸气向上下左右膨胀发泡,一面进行聚合,其后收缩成略大于不锈钢制桶型容器的尺寸。该膨胀收缩在约1分钟以内结束,经过3分钟后,取出含水聚合物(含水凝胶)。另外,这一系列操作是在大气开放的体系中进行。
利用绞肉机(饭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MEAT-CHOPPER TYPE:12VR-400KSOX,模头孔径:6.4mm,孔数:38,模头厚度8mm)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含水凝胶)压碎,获得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此时,含水凝胶投入量约为350g/min,一面在投入含水凝胶的同时以80g/min添加调温至90℃的脱离子水,一面进行压碎。
使该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扩散在网眼850μm的不锈钢制金属网上,在180℃下进行30分钟的热风干燥。使用辊磨机(井之口技研有限公司制造,WML型辊粉碎机)将通过该干燥所得的干燥物粉碎后,使用网眼为850μm及网眼为45μm的JIS标准筛进行分级。
通过所述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46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9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3)。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3)的各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4]
将Aura-Tec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型号:OM4-GP-040)更换成木下理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木下式玻璃球过滤器(过滤器颗粒No.4),此外,将氮气向溶液(A)中导入1分钟,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3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42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9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4)。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4)的各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5]
将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0.025g溶解于溶液(A)中,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3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1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6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5)。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5)的各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6]
在容量为1升的聚丙烯制容器中混合丙烯酸39.75g、37重量%丙烯酸钠水溶液379.07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分子量523)0.995g、脱离子水(离子交换水)176.31g、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0.004g,而制作单体水溶液。一面将该单体水溶液调温至25℃,一面使用微气泡产生装置(Aura-Tec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型号:OM4-GP-040),在0.25~0.30MPa的绝对压力下,以氮气作为导入气体,将微气泡导入1分钟。
接着,在所述单体水溶液中一面搅拌一面添加10重量%过硫酸钠水溶液2.45g、0.1重量%L-抗坏血酸水溶液1.02g及0.1重量%过氧化氢水0.41g,结果约1分钟后开始聚合。此时的聚合开始温度为25.2℃。
并且,在25~90℃下进行聚合,聚合开始经过1小时后自聚丙烯制容器中取出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利用绞肉机(饭塚工业公司制造,MEAT-CHOPPER TYPE:12VR-400KSOX,模头孔径:6.4mm,孔数:38,模头厚度:8mm)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压碎,获得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
将该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散布在网眼为850μm的不锈钢制金属网上,在180℃下进行45分钟的热风干燥。使用辊磨机(井之口技研有限公司制造,WML型辊粉碎机)将通过该干燥所得的干燥物粉碎后,使用网眼为850μm及网眼为45μm的JIS标准筛进行分级。
通过所述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5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60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8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6)。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6)的各物性示于表1。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了不将微气泡导入单体水溶液中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5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7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的各物性示于表1。
[比较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了不将微气泡导入单体水溶液中以外,进行与实施例2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48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6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2)。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2)的各物性示于表1。
另外,使用网眼为425μm及网眼为300μm的JIS标准筛对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颗粒(2)进行分级,将通过网眼为425μm但未通过网眼为300μm的颗粒的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照片示于图5(照片4)。
[比较例3]
在实施例3中,除了不将微气泡导入溶液(A)中以外,进行与实施例3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42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8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3)。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3)的各物性示于表1。
[比较例4]
在实施例6中,除了未将微气泡导入单体水溶液中以外,进行与实施例6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0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7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4)。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4)的各物性示于表1。
[表1]
表1
由表1可明确,实施例1~3、6中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1)~(3)、(6)与比较例1~4中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4)相比,FSR(吸水速度)高出0.03~0.06。该差值换算成FSR测定时的吸水时间相当于7~14秒。通过将微气泡导入单体水溶液等中,可以提高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物性(FSR:吸水速度)。
[比较例5]
依据所述专利文献11~18,使用碳酸盐进行发泡聚合。即,在比较例3中,在添加4重量%的过硫酸钠水溶液17.55g之前添加碳酸氢钠(和光纯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5.2g,除此以外,进行与比较例3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36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7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5)。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5)的各物性示于表2。并且,将添加碳酸氢钠时的单体水溶液的样子示于图3(照片2)。另外,除专利文献11~18以外,所述日本专利公开2001-151804号(排水处理用生物固定化载体)等中虽然未揭示吸水性树脂或聚合物粉末,但揭示了利用碳酸盐的发泡聚合。
[参考例1]
使用网眼为150μm及网眼为45μm的JIS标准筛对比较例3中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3)进行分级,获得包含通过网眼150μm但未通过网眼45μm的颗粒91重量%与通过网眼45μm的颗粒9重量%的参考吸水性树脂粉末(1)。
[比较例6]
依据专利文献28,在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存在下进行聚合。即,在比较例3中,添加4重量%的过硫酸钠水溶液17.55g后立即添加参考例1中所得的参考吸水性树脂粉末(1)25.8g,除此以外,进行与比较例3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7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7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6)。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6)的各物性示于表2。
[比较例7]
依据专利文献23,进行利用气泡分散的发泡聚合。
对通过所述发泡聚合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与实施例6相同的细分化、干燥、粉碎、分级,获得固体成分为95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0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9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7)。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7)的各物性示于表2。
[比较例8]
使用网眼为600μm的JIS标准筛对比较例3中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3)进行分级,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340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2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8)。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8)的各物性示于表2。
[表2]
表2 先前的高速化方法
由表2可明确,在通过众所周知的发泡聚合方法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5)~(7)中未见到FSR的提高。并且,如果不将吸水性树脂粉末的重均粒径(D50)减小100μm,那么无法见到FSR的提高。该100μm的平均粒径的细粒化伴有微粉或粉尘的增加或液体渗透性的降低。
[实施例7]
在实施例3(高岭土浊度:530[mg/L(度)])中,以氮气作为导入气体,将微气泡向溶液(A)中导入1分钟后,直接在聚丙烯制容器中静置240秒(非搅拌下),对单体水溶液进行脱泡(高岭土浊度:0.6[mg/L(度)],实质上透明),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3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1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6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7)。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7)的各物性示于表3。
[实施例8]
在实施例5中,以氮气作为导入气体,将微气泡向溶液(A)中导入1分钟后,直接在聚丙烯制容器中静置240秒(非搅拌下)并进行脱泡,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5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63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7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8)。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8)的各物性示于表3。
[比较例9]
在比较例5中,添加碳酸氢钠后,直接在聚丙烯制容器中静置240秒(非搅拌下)并进行脱泡后,添加4重量%的过硫酸钠水溶液进行聚合,除此以外,进行与比较例5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0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8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9)。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9)的各物性示于表3。
[比较例10]
在比较例7中,在氮气流下对单体水溶液进行3000rpm的高速搅拌后,将搅拌转速降至100rpm并进行240秒的脱泡,除此以外,进行与比较例7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5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24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6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0)。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0)的各物性示于表3。
[表3]
表3 脱泡的影响
由表3可以明确,通过导入微气泡,无论有无脱泡步骤,都可以获得同等的吸水速度(FSR)及体积比重(实施例7、实施例8)。另一方面,在利用众所周知的技术的发泡聚合中,通过脱泡步骤可以使吸水速度(FSR)降低,体积比重增加(比较例9、比较例10)。可以认为该现象是吸水性树脂粉末中的气泡含量减少的结果。
另外,由实施例3(高岭土浊度:530[mg/L],白色浑浊)与实施例7(高岭土浊度:0.6[mg/L],实质透明)的对比可知,进行脱泡而呈透明状态的单体水溶液在聚合后也表现出充分的吸水速度(FSR)提高效果。另外,通过脱泡,由于在吸水性树脂粉末中过大的气泡(孔)较少,因此吸水性树脂的形状均匀,所述专利文献29、32~34等中所例示的耐损坏性也得到提高。
[实施例9]
将相对于实施例3中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3)100重量份而包含1,4-丁二醇0.48重量份、丙二醇0.75重量份、脱离子水4.0重量份的表面交联剂溶液均匀地喷洒在该吸水性树脂粉末(3)上并加以混合。利用热风干燥机(温度:180℃)对混合有表面交联剂溶液的吸水性树脂颗粒进行45分钟的加热表面交联处理。加热处理后,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颗粒粉碎,直至通过网眼850μm的JIS标准筛为止,由此获得表面经交联的吸水性树脂颗粒。
相对于所得的表面经交联的吸水性树脂颗粒100重量份,添加包含硫酸铝27重量%水溶液(以氧化铝换算计为8重量%)0.80重量份、乳酸钠60重量%水溶液0.134重量份、及丙二醇0.016重量份的混合液。添加后,在无风条件下,在60℃下干燥1小时。接着,使所得的颗粒通过网眼为850μm的JIS标准筛,获得吸水性树脂粉末(9)。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9)的各物性示于表4。
[比较例11]
将比较例3中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3)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表面交联处理,并添加包含硫酸铝水溶液、乳酸钠水溶液、丙二醇的混合液。其后也进行与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获得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1)。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1)的各物性示于表4。
[比较例12]
对比较例7中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7)进行与比较例11相同的操作,获得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2)。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2)的各物性示于表4。
[比较例13]
对比较例8中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8)进行与比较例11相同的操作,获得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3)。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3)的各物性示于表4。
[表4]
表4 表面交联后的物性(尤其是液体渗透性SFC)
表4中揭示了所述经表面交联的吸水性树脂颗粒的液体渗透性能(SFC)及吸水速度(FSR)等。
本实施例9中所得的导入了微气泡的FSR=0.36的吸水性树脂颗粒(9)、与未导入微气泡的FSR=0.29的比较吸水性树脂(11)在SFC方面同等。另外,使用众所周知的吸水速度提高方法的比较吸水性树脂颗粒(12)、(13)与本发明的方法相比,液体渗透性能(SFC)大为降低。
吸水速度与液体渗透性通常相反,可知在本发明中导入微气泡是可以不降低液体渗透性能并提高FSR的技术。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6中,除了将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添加量变更为0.01g以外,进行与实施例6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3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9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10)。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颗粒(10)的各物性示于表5。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0中,将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添加量变更为0.02g,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69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9的不定形破碎状的吸水性树脂粉末(11)。将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11)的各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4]
在实施例10中,将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添加量变更为0.03g,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6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50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6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4)。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4)的各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5]
在实施例10中,将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添加量变更为0.10g,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5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66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9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5)。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5)的各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6]
在实施例10中,将聚氧乙烯(20)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添加量变更为0.20g,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相同的操作,获得固体成分为97重量%、重均粒径(D50)为448μm、粒度分布的对数标准差(σζ)为0.36的不定形破碎状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6)。将所得的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6)的各物性示于表5。
[表5]
表5 表面活性剂剂量的影响(尤其是表面张力)
表5中揭示了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与表面张力的关系(在图1中将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绘制成图)。根据表5及图1可知,为了获得适合用于纸尿裤等的表面张力,优选将表面活性剂使用量设为300ppm以下,更优选为小于100ppm。
另外,在表5中,吸水性树脂粉末(10)的体积比重为0.68,吸水速度指数为92,也可知通过本申请案方法能够获得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的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12]
使用容量为1000mL的量筒量取900mL实施例1中的导入微气泡(氮气)前的单体水溶液。接着,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在0.25~0.30MPa的绝对压力下,向该单体水溶液中导入微气泡(氮气)5分钟,确认体积变化。
其结果为,导入微气泡后的单体水溶液的体积变成910mL,该单体水溶液的膨胀倍率为1.01倍。
[比较例17]
使用容量为1000mL的量筒量取500mL比较例5中的添加碳酸氢钠(和光纯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前的单体水溶液。接着,与比较例5同样地向该单体水溶液中添加碳酸氢钠(和光纯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2.2g。添加碳酸氢钠后,该单体水溶液的体积变成590mL,该单体水溶液的膨胀倍率为1.18倍。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尤其是120以上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在所述表面交联前、尤其是表面交联后,吸水性树脂的SFC较高,且耐冲击性也优异,并且吸收性物品(尤其是纸尿裤)也表现出高性能。
由图2(实施例1的聚合前的单体水溶液)可知,导入了氮气的微气泡的单体水溶液在容器壁或液表面几乎未见到大的气泡,成功地在溶液中分散了极小的气泡。相对于此,由图3(比较例5的聚合前的单体水溶液)可知,在容器壁或液表面见到所产生的气泡径较大的情况。由于这种大的气泡径存在于单体水溶液中,所以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体积比重降低、耐损坏性降低、进而液体渗透性(SFC)降低。
可以明确,在图4(实施例2)中成功地大量导入了图5(比较例2)中未见到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中的气泡。
[实施例13]搅拌雷诺数41400
连续制备以丙烯酸、氢氧化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平均分子量487)、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及水作为原料的单体水溶液。关于丙烯酸、氢氧化钠、及水,是以单体浓度成为45重量%、丙烯酸的中和率成为70摩尔%的方式进行制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是相对于丙烯酸而添加0.05摩尔%至单体水溶液中,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是相对于丙烯酸而添加0.01重量%至单体水溶液中。制备后,将单体水溶液的温度控制在95±1℃。
在所述单体水溶液中以0.5m3/hr注入氮气后,以8500kg/hr将其连续供于静态型混合器。即,在混合所述流量的单体水溶液与氮气的状态下供于静态型混合器。
该静态型混合器是向口径为37mm的配管中插入了总长度342mm、直径32mm的扭转6圈的元件的混合器。在该混合器中搅拌单体水溶液与氮气,形成使氮气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的状态。此时,氮气气泡的直径为100μm。另外,搅拌雷诺数根据所述计算式计算为41400(ρ:1160,μ:0.001)。
其后,在该悬浮单体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钠水溶液相对于丙烯酸为0.12摩尔/摩尔的比例混合该过硫酸钠水溶液,形成单体混合液。
将该单体混合液连续地供于输送带聚合装置,进行聚合,获得带状的聚合凝胶。另外,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输送带聚合装置是包含表面涂布了氟树脂的环状输送带,且设置了UV灯及用以回收蒸发水的吸气配管的聚合装置。
接着,利用绞肉机将以所述聚合装置所得的带状的聚合凝胶连续压碎,利用180℃的热风加以干燥。利用辊磨机将干燥物粉碎,获得基础聚合物。此外,利用搅拌机,将相对于基础聚合物而包含丙二醇0.56重量%、1,4-丁二醇0.34重量%、及水3重量%的溶液、与该基础聚合物加以混合,利用桨式干燥机进行热处理,并利用桨式冷却机加以冷却,获得吸水性树脂(13)。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13)的物性值如表6所示。
[比较例18]搅拌雷诺数2280
针对所述实施例13(搅拌雷诺数41400),将搅拌雷诺数小于10000的比较例示于下文。
即,以48.5重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成为5.83g/s、丙烯酸成为7.24g/s、30重量%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平均分子量487)水溶液成为0.0287g/s、在20重量%丙烯酸水溶液的97.4重量份中溶解2-羟基甲基-2-甲基苯丙酮0.989重量份及45重量%二乙三胺五乙酸五钠水溶液1.08重量份而成的溶液成为0.0893g/s、水成为3.32g/s的方式连续制作单体水溶液。将该单体水溶液的温度控制在95±1℃。
将所述单体水溶液供于向管径为6mm的配管中插入了长度18.6mm、直径6mm且扭转1.5圈的元件的静态型混合器,进行搅拌。其后,自元件最后部离下游侧3cm的位置,以0.151g/s混合2重量%过硫酸钠水溶液,形成单体混合液。此时的搅拌雷诺数计算为2280(ρ=1160,μ=0.001)。
将该单体混合液连续地供于输送带聚合装置,进行聚合,获得带状的聚合凝胶。另外,本比较例中所使用的输送带聚合装置是包含表面涂布了氟树脂的环状输送带,且设置了UV灯及用以回收蒸发水的吸气配管的长3.8m、宽60cm的聚合装置。
接着,利用绞肉机,将利用所述聚合装置而获得的带状的聚合凝胶连续压碎,以180℃的热风加以干燥。利用辊磨机将干燥物粉碎,获得基础聚合物。此外,利用搅拌机,将相对于基础聚合物而包含丙二醇0.56重量%、1,4-丁二醇0.34重量%及水3重量%的溶液、与该基础聚合物加以混合,利用桨式干燥机进行热处理,并利用桨式冷却机加以冷却,获得吸水性树脂(a)。吸水性树脂(a)的物性值如表6所示。
美国专利第7265190号(对应的日本专利2004-155963号)中未揭示利用惰性气体的混合所进行的发泡聚合。并且,该专利的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搅拌雷诺数2280(最大)在混合聚合起始剂时显示出效果,但在利用发泡聚合的吸收速度的高速化方面并不足,这一点在比较例18中也有揭示。
[实施例14]微气泡产生装置的使用
连续制备以丙烯酸、氢氧化钠(48.5重量%水溶液)、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平均分子量487)(30重量%水溶液)、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及水作为原料的单体水溶液。关于丙烯酸、氢氧化钠、及水,以单体浓度成为45重量%、丙烯酸的中和率成为70摩尔%的方式进行制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是相对于丙烯酸而添加0.05摩尔%至单体水溶液中,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是相对于丙烯酸而添加0.01重量%至单体水溶液中。制备后,将单体水溶液的温度控制在95±1℃。另外,对于丙烯酸、氢氧化钠、及水,事先吹入氮气而进行了脱氧操作。
在所述单体水溶液中以60L/hr注入氮气后,以1200kg/hr将其连续供于OHR LINE混合器。即,在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氮气的状态下供于OHR LINE混合器。
该OHR LINE混合器是使用OHR流体工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MX-E10型。在该混合器中搅拌单体水溶液与氮气,形成使氮气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的状态,从而形成外观上呈纯白浑浊状的溶液。此时,氮气气泡的直径为15μm。另外,目录中记载了OHR LINE混合器是一种静态混合机,内部配置有蘑菇状突起物,在溶液及气体与该突起物反复冲突的过程中形成微气泡。
其后,在该悬浮单体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钠水溶液相对于丙烯酸为0.12摩尔/摩尔的比例混合该过硫酸钠水溶液,形成单体混合液。
将该单体混合液连续供于输送带聚合装置,进行聚合,获得带状的聚合凝胶。另外,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输送带聚合装置是包含表面涂布了氟树脂的环状输送带,且设置了UV灯及用以回收蒸发水的吸气配管的聚合装置。
接着,利用绞肉机,将利用所述聚合装置而获得的带状的聚合凝胶连续压碎,利用180℃的热风加以干燥。利用辊磨机将干燥物粉碎,获得基础聚合物。此外,利用搅拌机,将相对于基础聚合物而包含丙二醇0.56重量%、1,4-丁二醇0.34重量%及水3重量%的溶液、与该基础聚合物加以混合,利用桨式干燥机进行热处理,并利用桨式冷却机加以冷却,获得吸水性树脂(14)。本发明的吸水性树脂(14)的物性值如表6所示。
[比较例19]
除了不使用OHR LINE混合器作为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4相同的操作,获得吸水性树脂(b)。该比较吸水性树脂(b)的物性值如表6所示。
[表6]
表6 评价结果
[实施例15]
在单体水溶液中注入氮气后,将其连续供于静态型混合器后,依据图6,向溶液(A)中连续混合惰性气体而进行单体水溶液的循环,由此进行脱泡,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3相同的操作,获得吸水性树脂(15)。所得的吸水性树脂(15)的吸水速度为0.39[g/g/sec]。
如表6所示,由实施例13(搅拌雷诺数41400/FSR=0.33)与比较例18(搅拌雷诺数2280/FSR=0.22)的对比、及实施例14(使用微气泡产生装置/FSR=0.45)与比较例19(未使用微气泡产生装置/FSR=0.16)的对比也可以明确,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维持甚至提高无加压下吸水倍率(CRC)及加压下吸水倍率(AAP),并且吸水速度(FSR)大幅度提高。
先前吸水速度与加压下吸水倍率也有相反的倾向,由该评价结果也可以明确,在吸水速度提高方法中,本发明的优势明显。
另外,所述本发明也可以换为如下表述。
(1)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视需要对所述单体水溶液进行脱泡的步骤、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的气体的溶解及/或分散方法是选自下述(a)~(c)中的至少一种方法:
(a)对单体水溶液及气体进行加压的方法
(b)形成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螺旋流的方法
(c)将通过细孔的气体混合到单体水溶液中的方法。
(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必须包括对所述单体水溶液进行脱泡的步骤。
(3)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视需要对所述单体水溶液进行脱泡的步骤、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300ppm以下的条件下将所述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其特征在于:
将经过所述脱泡步骤的含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该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是以过饱和状态含有气体而成。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得所述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时,气体为惰性气体。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包含单体水溶液及气体的气液混合物是经剪切处理而成。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泡步骤中,脱泡时间为10~3600秒。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泡步骤中,使含有循环气流的单体水溶液循环到循环式储罐中。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泡步骤中,循环式储罐上部空间的氧气浓度为1容积%以上。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步骤是将含有气流的单体水溶液进行循环的步骤,自循环管线将至少一部分单体水溶液供于中和步骤或经过中和步骤而供于聚合步骤,并使之聚合。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与未设置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的情况相比,单体的膨胀倍率为1.1倍以下。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单体水溶液中含有体积平均径为100μm以下的微气泡或纳米气泡。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聚合开始温度为40℃以上。
(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聚合时的最高到达温度为100℃以上。
(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丙烯酸系单体的浓度为40重量%以上。
(16)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干燥后对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交联的步骤。
(17)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其中,所述FSR表示在生理食盐水中膨润20倍时的吸水速度)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
(18)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交联。
(19)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
(20)根据(19)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SFC(生理食盐水导流能力)为50[×10-7·cm3·s·g-1]以上。
另外,也本发明可以换为如下表述。
(1)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单体,在0~0.003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以10000以上的搅拌雷诺数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而使单体聚合。
(2)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单体,在0~0.003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利用微气泡产生装置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而使单体聚合。
(3)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数均直径为10~500μm的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的状态下开始聚合。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使惰性气体的微小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而使单体聚合。
(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500kg/hr以上使用单体水溶液。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将通过本发明所得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以高浓度用于纸尿裤等薄型吸收体的情况下,与先前的吸收体相比,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优异的吸收能力(优异的吸水速度特性)。

Claims (81)

1.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
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
850~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95重量%以上;
710μm以上的颗粒的比例为0~5重量%;
所述FSR为吸水性树脂粉末1g对20g生理食盐水的吸水速度;
SFC食盐水导流能力为20×10-7·cm3·s·g-1以上,所述SFC为0.69重量%食盐水对负载2.07kPa下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液体渗透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9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10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10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11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11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12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15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速度指数为14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FSR吸水速度为0.05g/g/sec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FSR吸水速度为0.1g/g/sec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FSR吸水速度为0.15g/g/sec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FSR吸水速度为0.20g/g/sec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FSR吸水速度为0.25g/g/sec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FSR吸水速度为0.50g/g/sec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比重为0.61~0.75g/cm3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比重为0.63~0.70g/cm3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均粒径为200~600μm。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均粒径为200~550μm。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均粒径为250~500μm。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均粒径为350~450μm。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小于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0~5重量%。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小于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0~3重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小于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0~1重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850μm以上的颗粒的比例为0~5重量%。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850μm以上的颗粒的比例为0~3重量%。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850μm以上的颗粒的比例为0~1重量%。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710μm以上的颗粒的比例为0~3重量%。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710μm以上的颗粒的比例为0~1重量%。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850~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98重量%以上。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710~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95重量%以上。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710~150μm的颗粒的比例为98重量%以上。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具有多孔质结构,其颗粒表面的平均孔径为100μm以下。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具有多孔质结构,其颗粒表面的平均孔径为0.1~90μm。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具有多孔质结构,其颗粒表面的平均孔径为1~50μm以下。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SFC食盐水导流能力为50×10-7·cm3·s·g-1以上。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SFC食盐水导流能力为70×10-7·cm3·s·g-1以上。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SFC食盐水导流能力为100×10-7·cm3·s·g-1以上。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为20g/g以上,所述无加压下吸水倍率是表示在无加压下对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30分钟的吸水倍率。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为25g/g以上,所述无加压下吸水倍率是表示在无加压下对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30分钟的吸水倍率。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为30g/g以上,所述无加压下吸水倍率是表示在无加压下对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30分钟的吸水倍率。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为50g/g以下,所述无加压下吸水倍率是表示在无加压下对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30分钟的吸水倍率。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为45g/g以下,所述无加压下吸水倍率是表示在无加压下对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30分钟的吸水倍率。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无加压下吸水倍率为40g/g以下,所述无加压下吸水倍率是表示在无加压下对0.90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30分钟的吸水倍率。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4.8kPa的加压下对0.9重量%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吸水倍率为20g/g以上。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4.8kPa的加压下对0.9重量%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吸水倍率为22g/g以上。
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4.8kPa的加压下对0.9重量%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吸水倍率为24g/g以上。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4.8kPa的加压下对0.9重量%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吸水倍率为35g/g以下。
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4.8kPa的加压下对0.9重量%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吸水倍率为30g/g以下。
5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4.8kPa的加压下对0.9重量%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吸水倍率为40g/g以下。
5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含有0.03重量%以下的表面活性剂。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含有0.003重量%以下的表面活性剂。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金属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金属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表面张力为60mN/m以上,所述表面张力是在20℃的测定的表面张力值为71~75[mN/m]的范围的50ml生理食盐水中投入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0.5g,搅拌,待含水的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沉淀后,用相同的操作测定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得到。
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表面张力为65mN/m以上,所述表面张力是在20℃的测定的表面张力值为71~75[mN/m]的范围的50ml生理食盐水中投入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0.5g,搅拌,待含水的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沉淀后,用相同的操作测定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得到。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表面张力为67mN/m以上,所述表面张力是在20℃的测定的表面张力值为71~75[mN/m]的范围的50ml生理食盐水中投入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0.5g,搅拌,待含水的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沉淀后,用相同的操作测定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得到。
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表面张力为70mN/m以上,所述表面张力是在20℃的测定的表面张力值为71~75[mN/m]的范围的50ml生理食盐水中投入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0.5g,搅拌,待含水的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沉淀后,用相同的操作测定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得到。
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表面张力为72mN/m以上,所述表面张力是在20℃的测定的表面张力值为71~75[mN/m]的范围的50ml生理食盐水中投入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0.5g,搅拌,待含水的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沉淀后,用相同的操作测定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得到。
6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其特征在于:表面张力为75mN/m以下,所述表面张力是在20℃的测定的表面张力值为71~75[mN/m]的范围的50ml生理食盐水中投入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0.5g,搅拌,待含水的所述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沉淀后,用相同的操作测定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得到。
61.一种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溶解及/或分散了气体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
对所述单体水溶液所含的气泡的一部分进行脱泡的步骤、
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存在对于丙烯酸系单体在300ppm以下的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将所述含有气泡的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
将所得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在聚合时或聚合后进行细分化的步骤、及
对经细分化的含水凝胶状交联聚合物进行加热干燥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
以10000以上的搅拌雷诺数混合单体水溶液与惰性气体,并且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与未溶解及/或分散气体的情况下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相比,在聚合开始时的温度及压力下的单体水溶液的膨胀倍率为1.0倍以上、1.02倍以下。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单体水溶液的高岭土浊度超过0,且为1000以下,单位为mg/L度。
6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数均直径为50nm~500μm的惰性气体的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的状态下开始聚合。
6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使惰性气体的气泡悬浮在单体水溶液中而使单体聚合。
65.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是连续地制造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并且
以500kg/hr以上使用单体水溶液。
66.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使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以过饱和状态含有所述气体。
67.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所溶解及/或分散的所述气体为惰性气体。
68.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获得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的步骤中,由单体水溶液和气体组成的气液混合物是经剪切处理而成的。
69.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脱泡步骤中,通过在开放状态下静置或低速搅拌10~3600秒而进行脱泡。
70.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配管内或装置内,将气体及单体水溶液加压超过大气压后,开放至大气压附近。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将T1设为自大气压开放至聚合开始为止的时间,T设为自大气压开放的时间点至使高岭土浊度恢复到使气体溶解或分散于单体水溶液之前的值为止的时间时,满足0<T1<T。
7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单体水溶液放入储罐内,使该单体水溶液进行循环,
于该循环管线中,进行通过对所述单体水溶液通入气体而获得所述单体水溶液的步骤,
通过使自所述循环管线流入储罐内的所述单体水溶液在再次流出至循环管线之前滞留在储罐内而进行所述脱泡步骤。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脱泡步骤中,循环式储罐上部空间的氧气浓度为1容积%以上。
7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单体水溶液放入储罐内,使该单体水溶液进行循环,
于该循环管线中,进行通过对所述单体水溶液通入气体而获得所述单体水溶液的步骤,
通过使自所述循环管线流入储罐内的所述单体水溶液在再次流出至循环管线之前滞留于储罐内而进行所述脱泡步骤,
由循环管线将至少一部分的单体水溶液供于中和步骤后,再供于聚合步骤而进行聚合。
75.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单体水溶液中含有体积平均径为50nm以上、100μm以下的微气泡或纳米气泡。
76.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聚合开始温度为40℃以上。
77.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聚合时的最高到达温度为100℃以上。
78.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单体水溶液聚合的步骤中,丙烯酸系单体的浓度为40重量%以上。
79.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加热干燥步骤后,还包括使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表面交联的步骤。
80.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单体水溶液及气体施加剪切力后,加压至0.1~1MPa,进而解除该加压。
81.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是下述式
吸水速度指数=FSRg/g/sec×体积比重g/cm3×重均粒径μm
所规定的吸水速度指数为90以上,且体积比重为0.6~0.8g/cm3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
CN201410429245.6A 2009-02-17 2010-02-17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231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3863 2009-02-17
JP2009033863 2009-02-17
JP2009292318 2009-12-24
JP2009-292318 2009-12-24
CN201080007500.8A CN102317329B (zh) 2009-02-17 2010-02-17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500.8A Division CN102317329B (zh) 2009-02-17 2010-02-17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1144A CN104231144A (zh) 2014-12-24
CN104231144B true CN104231144B (zh) 2018-05-15

Family

ID=426337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500.8A Active CN102317329B (zh) 2009-02-17 2010-02-17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10429245.6A Active CN104231144B (zh) 2009-02-17 2010-02-17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500.8A Active CN102317329B (zh) 2009-02-17 2010-02-17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91210B2 (zh)
EP (1) EP2399944B2 (zh)
JP (3) JP5600670B2 (zh)
CN (2) CN102317329B (zh)
WO (1) WO20100954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4019B2 (en) * 2009-11-23 2017-02-21 Basf Se Methods for producing water-absorbent foamed polymer particles
JP5647625B2 (ja) 2009-12-24 2015-01-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ポリアクリル酸系吸水性樹脂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115382B1 (en) * 2010-04-07 2019-07-1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water absorbent polyacrylic acid (salt) resin powder, and water absorbent polyacrylic acid (salt) resin powder
US8765906B2 (en) 2010-04-27 2014-07-01 Nippon Shokubai,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acrylic acid (salt) type water absorbent resin powder
JP2012065742A (ja) 2010-09-22 2012-04-05 Atree Co Ltd コラーゲン/アパタイト配向性材料、及びコラーゲン/アパタイト配向性材料の製造方法
WO2012102407A1 (ja) 2011-01-28 2012-08-0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ポリアクリル酸(塩)系吸水性樹脂粉末の製造方法
CN103384536B (zh) * 2011-02-21 2015-11-25 株式会社阿托利 胶原材料及胶原材料的制造方法
WO2012156386A1 (de) * 2011-05-18 2012-11-22 Basf Se Verwendung wasserabsorbierender polymerpartikel zur entwässerung von fäkalien
US8987545B2 (en) * 2011-05-18 2015-03-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eminine hygiene absorbent articles comprising water-absorbing polymer particles
EP4285882A3 (en) 2011-06-17 2024-03-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absorption properties
EP2535698B1 (en) 2011-06-17 2023-12-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absorption properties
EP2535027B1 (en) 2011-06-17 2022-08-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absorption properties
JP6234668B2 (ja) * 2011-09-14 2017-11-2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ポリアクリル酸(塩)系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86522A1 (de) 2011-11-17 2013-05-23 Evonik Degussa Gmbh Superabsorbierende Polymere für hochgefüllte oder faserfreie Hygieneartikel
DE102011086516A1 (de) 2011-11-17 2013-05-23 Evonik Degussa Gmbh Superabsorbierende Polymere mit schnellen Absorptionseigenschaften sowie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103946685A (zh) * 2011-11-21 2014-07-23 宝洁公司 具有改善的吸收性能的吸收制品
JP6013730B2 (ja) 2011-12-27 2016-10-25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吸収性物品
EP2805144A4 (en) * 2012-01-17 2015-09-09 Scripps Research Inst PREPARATION OF ORDERED SAMPLE SETS ON A GRID FOR ELECTRONIC MICROSCOPY
US9702795B2 (en) * 2012-01-17 2017-07-11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pecimens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CN104114591B (zh) * 2012-02-15 2016-10-12 巴斯夫欧洲公司 具有高溶胀率和高渗透率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
US9738769B2 (en) 2012-02-15 2017-08-22 Basf Se Water-absorbing polymer particles with high free swell rate and high permeability
US20130274518A1 (en) 2012-04-11 2013-10-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urification Of Bio Based Acrylic Acid To Crude And Glacial Acrylic Acid
US20130273384A1 (en) 2012-04-11 2013-10-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oly(Acrylic Acid) From Bio-Based Acr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KR102143772B1 (ko) * 2012-09-11 2020-08-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닛폰 쇼쿠바이 폴리아크릴산(염)계 흡수제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흡수제
KR102105733B1 (ko) 2012-10-03 2020-04-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닛폰 쇼쿠바이 흡수제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EP2952537B1 (en) 2013-01-29 2021-10-27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able resin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9302248B2 (en) 2013-04-10 2016-04-05 Evonik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US9375507B2 (en) 2013-04-10 2016-06-28 Evonik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KR20140134219A (ko) * 2013-05-13 2014-11-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DE102013208942A1 (de) 2013-05-15 2014-11-20 Evonik Industries Ag Superabsorbierende Polymere mit schnellen Absorptionseigenschaften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3209023A1 (de) 2013-05-15 2014-11-20 Evonik Industries Ag Superabsorbierende Polymere mit schnellen Absorptionseigenschaften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5989913B2 (ja) 2013-08-28 2016-09-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ゲル粉砕装置、及びポリアクリル酸(塩)系吸水性樹脂粉末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性樹脂粉末
CN109608661B (zh) * 2013-08-28 2021-09-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凝胶粉碎装置、及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以及吸水性树脂粉末
EP3351225B1 (en) 2013-09-19 2021-12-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cores having material free areas
EP3053831B1 (en) 2013-09-30 2023-12-27 Nippon Shokubai Co., Ltd. Filled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ing agent
WO2015093594A1 (ja) 2013-12-20 2015-06-2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ポリアクリル酸(塩)系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292011B1 (ko) * 2014-01-10 2021-08-20 고마쓰 마테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섬유 강화 수지 재료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섬유 강화 수지 성형체
KR20160127742A (ko) 2014-02-28 2016-11-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닛폰 쇼쿠바이 폴리(메트)아크릴산(염)계 입자상 흡수제 및 제조 방법
JP6360153B2 (ja) 2014-03-03 2018-07-18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ポリアクリル酸(塩)系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US10300458B2 (en) 2014-09-29 2019-05-28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able resin powde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lastic modulus of water-absorbable resin powder
KR20160061743A (ko) 2014-11-24 2016-06-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769100B1 (ko) 2014-11-27 2017-08-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가압하 흡수 속도가 빠른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532894B2 (ja) 2015-01-07 2019-06-1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評価方法及び測定方法
US10280297B2 (en) 2015-03-30 2019-05-07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articulate water-absorbing agent
CN107428949B (zh) 2015-03-31 2020-03-1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评价方法
KR101871968B1 (ko) 2015-06-01 2018-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KR101949454B1 (ko) 2015-06-15 2019-02-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CN118005960A (zh) 2015-06-19 2024-05-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聚(甲基)丙烯酸(盐)系颗粒状吸水剂及制造方法
KR101949995B1 (ko) 2015-07-06 2019-02-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고흡수성 수지
KR101855351B1 (ko) 2015-08-13 2018-05-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DE102016200324A1 (de) * 2016-01-14 2017-07-20 MTU Aero Engines AG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einer Konzentration wenigstens eines Werkstoffs in einem Pulver für ein additives Herstellverfahren
WO2017146347A1 (ko) 2016-02-25 2017-08-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7170501A1 (ja) 2016-03-28 2017-10-0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剤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KR102102459B1 (ko) 2016-12-20 2020-04-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WO2018117548A1 (ko) 2016-12-23 2018-06-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공성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다공성 고흡수성 수지
KR102086058B1 (ko) 2017-01-24 2020-03-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JPWO2018159802A1 (ja) 2017-03-02 2019-12-26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及び吸収性物品
JPWO2018159804A1 (ja) * 2017-03-02 2019-12-26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の構造の非破壊評価方法
US11084020B2 (en) 2017-03-02 2021-08-10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Water-absorbent resin and absorbent article
EP3590980A4 (en) 2017-03-02 2020-12-02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WATER-ABSORBING RESIN AND SOIL
US11078343B2 (en) 2017-10-06 2021-08-03 Evonik Operations Gmbh Absorbent polymeric foam for shoe insoles
KR102639960B1 (ko) 2017-10-12 2024-02-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닛폰 쇼쿠바이 입자상 흡수제의 물성의 측정 방법 및 입자상 흡수제
JP7181775B2 (ja) * 2017-12-12 2022-12-0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共)重合体組成物
WO2019124536A1 (ja) 2017-12-21 2019-06-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発熱体組成物用吸水性樹脂粉末、及び発熱体組成物
KR20210035807A (ko) 2018-07-24 2021-04-01 바스프 에스이 초흡수제의 제조 방법
KR102461120B1 (ko) * 2018-12-07 2022-10-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KR102452567B1 (ko) 2019-01-07 2022-10-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7091556B2 (ja) * 2019-04-23 2022-06-27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粒子、及び吸水シート
KR102671013B1 (ko) * 2019-11-05 2024-05-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CN112300523B (zh) * 2020-11-03 2022-08-16 宜兴丹森科技有限公司 可控吸速的聚丙烯酸系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57112A (zh) * 2020-12-18 2023-05-02 株式会社Lg化学 超吸收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31837A1 (ko) * 2020-12-18 2022-06-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240173698A1 (en) 2021-03-18 2024-05-3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water absorbent resin
WO2022197991A1 (en) 2021-03-18 2022-09-2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articles comprising water-absorbing resin
WO2023153799A1 (ko) * 2022-02-08 2023-08-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1702A (zh) * 2006-03-24 2007-09-2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4101A (en) 1980-08-11 1982-02-24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Nove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4985518A (en) 1981-10-26 1991-01-15 American Colloid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water-absorbing resins
US4552938A (en) 1981-10-26 1985-11-12 American Colloid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dry solid water absorbing polyacrylate resin
JPH022A (ja) 1984-06-20 1990-01-05 Tomio Konno 真空フアイバー電子通信の方法とその装置
JPS61126103A (ja) * 1984-11-21 1986-06-13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重合体の製造法
DE3544770A1 (de) 1985-12-18 1987-06-19 Stockhausen Chem Fab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en von polymerisaten und copolymerisaten der acrylsaeure und/oder methacrylsaeure
JPS63270741A (ja) * 1986-02-05 1988-11-08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ポリアクリル酸系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US4820773A (en) 1986-04-21 1989-04-11 American Colloid Company Water absorbent resins prepared by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s
KR0130652B1 (ko) 1987-08-14 1998-04-07 존 휴즈 수분 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JPH01318021A (ja) 1988-06-17 1989-12-22 Kazuo Saotome 吸水性樹脂成形物の製造方法
TW201758B (zh) 1988-06-28 1993-03-11 Catalyst co ltd
JPH0212204A (ja) 1988-06-30 1990-01-17 Hoya Corp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5002986A (en) 1989-02-28 1991-03-26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Fluid absorbent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JPH03115313A (ja) 1989-09-28 1991-05-16 Kazuo Saotome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US5145906A (en) 1989-09-28 1992-09-08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Super-absorbent polymer having improved absorbency properties
JPH0696619B2 (ja) 1989-09-28 1994-11-30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高吸水性ポリ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からなる高吸水性物品
DE69122504T2 (de) 1990-04-02 1997-03-20 Procter & Gamble Absorbierende polymerische partikel enthaltende verbindungen mit die partikel vernetzenden zwischenaggregaten
US5124188A (en) 1990-04-02 1992-06-2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orous, absorbent, polymeric macro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U637470B2 (en) 1990-04-02 1993-05-27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fluid stable aggregate
JPH04175319A (ja) 1990-07-17 1992-06-23 Sanyo Chem Ind Ltd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法
EP0467073B1 (en) 1990-07-17 1995-04-12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water-absorbing resins
JPH04236203A (ja) 1991-01-19 1992-08-25 Sanyo Chem Ind Ltd 吸水性ヒドロゲル成形物の製造法
PL170456B1 (pl) 1991-04-12 1996-12-31 Procter & Gamble Wyrób chlonny,zawierajacy rdzen chlonny z superabsorbentem tworzacym hydrozel PL PL
US5154713A (en) 1991-10-22 1992-10-13 Nalco Chemical Company Enhancing absorption rates of superabsorbents by incorporating a blowing agent
US5118719A (en) 1991-10-22 1992-06-02 Nalco Chemical Company Enhancing absorption rates of superabsorbents by incorporating a blowing agent
US5338766A (en) 1993-03-26 1994-08-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uperabsorbent polymer foam
IL110134A (en) 1993-07-09 1998-07-15 Stockhausen Chem Fab Gmbh Polymers capable of adsorbing aqueous liquids and body fluid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US5314420A (en) 1993-09-17 1994-05-24 Nalco Chemical Company Superabsorbent polymer having improved absorption rate and absorption under pressure
US5451613A (en) 1993-09-17 1995-09-19 Nalco Chemical Company Superabsorbent polymer having improved absorption rate and absorption under pressure
DE4344224A1 (de) 1993-12-23 1995-06-29 Stockhausen Chem Fab Gmbh Vernetzte synthetische Polymerisate mit poröser Struktur, hoher Aufnahmegeschwindigkeit für Wasser, wäßrige Lösungen und Körperflüssigkeiten,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Absorption und/oder Retention von Wasser und/oder wäßrigen Flüssigkeiten
US5599335A (en) 1994-03-29 1997-02-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members for body fluids having good wet integrity and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ydrogel-forming absorbent polymer
US5624967A (en) 1994-06-08 1997-04-29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ing res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EP1364985A1 (en) 1994-12-08 2003-11-26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ent resi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water-absorbent resin composition
EP0780424B2 (en) * 1995-07-07 2012-08-01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 absorbent powder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3103754B2 (ja) 1995-10-31 2000-10-30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改質された吸水性樹脂粒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DE19540951A1 (de) 1995-11-03 1997-05-07 Basf Ag Wasserabsorbierende, schaumförmige, vernetzte Polymeris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DE19646484C2 (de) 1995-11-21 2000-10-19 Stockhausen Chem Fab Gmbh Flüssigkeitsabsorbierende Polymer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EP0812873B2 (en) 1995-12-27 2018-10-24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 absorbent and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DE19607551A1 (de) 1996-02-28 1997-09-04 Basf Ag Wasserabsorbierende, schaumförmige, vernetzte Polymeris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JPH1060014A (ja) * 1996-08-23 1998-03-0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高吸水速度吸水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14801A (ja) 1996-08-23 1998-05-06 Nippon Shokubai Co Ltd 高吸水速度吸水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57805A (ja) 1996-08-23 1998-03-0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高吸水速度吸水性樹脂組成物
JP3895422B2 (ja) 1997-03-17 2007-03-2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親水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6107358A (en) 1996-08-23 2000-08-2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ent resin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0345891C (zh) 1996-10-24 2007-10-3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JP4286335B2 (ja) * 1996-10-24 2009-06-2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JP4180134B2 (ja) * 1997-07-25 2008-11-1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含水吸水性架橋重合体の切断方法
JPH10168129A (ja) 1996-12-16 1998-06-2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US6228930B1 (en) 1997-06-18 2001-05-08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ent resin granule-containing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for water-absorbent resin granule
JP3913867B2 (ja) * 1997-11-14 2007-05-0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26612B2 (ja) 1997-12-10 2009-09-0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粒子状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JP4525890B2 (ja) 1997-12-30 2010-08-18 博文 大成 旋回式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3397154B2 (ja) 1997-12-30 2003-04-14 博文 大成 旋回式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US6254990B1 (en) 1998-02-18 2001-07-0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Surface-crosslinking process for water-absorbent resin
JP3490339B2 (ja) 1998-05-15 2004-01-2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装置
US6562879B1 (en) 1999-02-15 2003-05-1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ent resin powder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use
DE19909214A1 (de) 1999-03-03 2000-09-07 Basf Ag Wasserabsorbierende, schaumförmige, vernetzte Polymerisate mit verbesserter Verteilungswirkung,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ES2228492T3 (es) 1999-03-12 2005-04-16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Composicion polimerica super absorbente de color estable.
ATE355118T1 (de) 1999-05-15 2006-03-15 Hirofumi Ohnari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gasmikrobläschen in einer flüssigkeit
US6414214B1 (en) 1999-10-04 2002-07-02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chanically stable hydrogel-forming polymers
JP4679683B2 (ja) 1999-11-02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重合体の製造装置
DE19955861A1 (de) 1999-11-20 2001-05-23 Basf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vernetzten feinteiligen gelförmigen Polymerisaten
JP2001151804A (ja) 1999-11-29 2001-06-0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多孔質体の製造方法
US6906159B2 (en) 2000-08-03 2005-06-14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ent resin, hydropolym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m, and uses of them
US6939914B2 (en) 2002-11-08 2005-09-0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High stiffness absorbent polymers having improved absorbency rat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7838567B2 (en) * 2002-02-06 2010-11-23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Foams made from water-absorbing, basic polymer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DE10231356B4 (de) 2002-07-11 2007-02-15 Stockhausen Gmbh Wasserabsorbierende, schaumförmige Polymergebild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ren Verwendung sowie daraus hergestellte Verbunde
JP2004155693A (ja) 2002-11-06 2004-06-03 Nissan Chem Ind Ltd 殺虫、殺ダニ、殺線虫、殺菌又は殺バクテリア組成物及び病害虫の防除方法
JP4087682B2 (ja) 2002-11-07 2008-05-2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DE10257449A1 (de) 2002-12-09 2003-11-06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geruchsarmer Hydrogel-bildender Polymerisate
MX251840B (es) 2003-02-10 2007-11-26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Agente particulado que absorbe agua.
US20040214499A1 (en) 2003-04-25 2004-10-28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structure with superabsorbent material
US7169843B2 (en) 2003-04-25 2007-01-30 Stockhausen, Inc. Superabsorbent polymer with high permeability
KR20060091292A (ko) 2003-07-18 2006-08-18 니폰 쇼쿠바이 컴파니 리미티드 수용성 다공성 폴리머의 제조방법 및 수용성 다공성 폴리머
DE10334271B4 (de) 2003-07-25 2006-02-23 Stockhausen Gmbh Verfahren zur Agglomeration von Superabsorberfeinteilchen, daraus erhältliche Superabsorberpartikel, deren Verwendung sowie diese beinhaltende Verbunde
US7696401B2 (en) 2003-07-31 2010-04-13 Evonik Stockhausen, Inc. Absorbent materials and absorbent articles incorporating such absorbent materials
US7173086B2 (en) 2003-10-31 2007-02-06 Stockhausen, Inc. Superabsorbent polymer with high permeability
JP4754169B2 (ja) 2003-12-01 2011-08-2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の製法
US7163966B2 (en) 2003-12-19 2007-01-16 Stockhausen, Inc. Superabsorbent polymer having increased rate of water absorption
BRPI0507428B8 (pt) * 2004-02-05 2021-07-27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agente particulado para absorção de água, método de produção do mesmo e artigo absorvente
CN100372893C (zh) * 2004-06-18 2008-03-0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06008905A1 (ja) 2004-07-15 2006-01-26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WO2006014031A1 (en) * 2004-08-06 2006-02-09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articulate water-absorbing agent with water-absorbing resin as main component,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and absorbing article
JP4725707B2 (ja) 2004-09-27 2011-07-13 株式会社 ナノプラネット研究所 旋回式微細気泡発生装置及び同気泡発生方法
TW200635969A (en) 2005-04-06 2006-10-16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ing agent, water-absorbent core and absorbing article
DE102005042038A1 (de) * 2005-09-02 2007-03-0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asserabsorbierender Polymere
DE102005042606A1 (de) 2005-09-07 2007-03-08 Basf Ag Neutralisationsverfahren
DE102005042605A1 (de) 2005-09-07 2007-03-08 Basf Ag Neutralisationsverfahren
US20070123624A1 (en) 2005-11-30 2007-05-31 Otten Jay G Method of drying an absorbent polymer with a surfactant
TWI394789B (zh) 2005-12-22 2013-05-01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吸收性物品
JP6029800B2 (ja) 2006-03-24 2016-11-2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粒子
US9187579B2 (en) 2007-02-05 2015-11-17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article-shaped water absorbing ag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078131B2 (ja) 2007-03-27 2012-11-21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超高速吸収能力をもつ吸収性複合体
CN101772355B (zh) 2007-07-27 2013-06-12 巴斯夫欧洲公司 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074025A (ja) * 2007-08-30 2009-04-09 Sanyo Chem Ind Ltd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EP2208756B1 (en) 2007-10-10 2012-12-1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CN101868336B (zh) 2007-11-15 2014-03-26 巴斯夫欧洲公司 表面具有图形符号的超吸收性泡沫
JP2009142728A (ja) * 2007-12-12 2009-07-02 Procter & Gamble Co 吸水剤及びその製法
EP2238180B1 (de) 2008-01-23 2012-04-04 Basf Se Schäumbare copolymere auf basis nachwachsender rohstoffe
JP5421243B2 (ja) 2008-03-31 2014-02-1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を主成分とする粒子状吸水剤の製造方法
EP2376546B1 (de) * 2008-12-12 2013-07-31 Basf Se Verfahren zur abtrennung metallischer verunreinigunge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1702A (zh) * 2006-03-24 2007-09-2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59600B2 (ja) 2018-07-18
EP2399944A4 (en) 2013-04-24
US9243079B2 (en) 2016-01-26
JP2014237846A (ja) 2014-12-18
US8791210B2 (en) 2014-07-29
CN102317329B (zh) 2014-10-08
JP2016211009A (ja) 2016-12-15
JPWO2010095427A1 (ja) 2012-08-23
EP2399944A1 (en) 2011-12-28
CN104231144A (zh) 2014-12-24
WO2010095427A1 (ja) 2010-08-26
CN102317329A (zh) 2012-01-11
JP5600670B2 (ja) 2014-10-01
EP2399944B1 (en) 2015-12-02
EP2399944B2 (en) 2019-08-07
US20110313113A1 (en) 2011-12-22
JP6013414B2 (ja) 2016-10-25
US20140296465A1 (en)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1144B (zh) 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72817B (zh) 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5492505B (zh) 凝胶粉碎装置、及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以及吸水性树脂粉末
CN101622065B (zh) 粒子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RU2369434C2 (ru) Порошковая водопоглощающая смола и поглощ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CN100429273C (zh) 粒状吸水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4703691B (zh) 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683442B (zh) 粉末状交联的吸收性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822209B (zh) 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粉末
CN101641153B (zh) 以吸水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粒子状吸水剂
CN109225176A (zh) 颗粒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70052A (zh) 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吸水剂的吸收性物品
CN107847905A (zh) 颗粒状吸水剂
JP2013241623A (ja) 超吸収性重合体の製造のための連続的重合方法
CN101243138A (zh) 吸水性树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吸收性制品
CN107051402A (zh) 颗粒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08727A (zh) 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WO1996017884A1 (fr) Resine absorbant l'eau,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composition de resine absorbant l'eau
CN101448896A (zh) 吸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3732C (zh) 吸水性树脂组合物
CN104582832A (zh) 颗粒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62359C (zh) 颗粒状吸水剂以及其制造方法和吸水性物品
JP4722545B2 (ja)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9776741B (zh)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