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8540B - 丝网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丝网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8540B
CN102858540B CN201180020688.4A CN201180020688A CN102858540B CN 102858540 B CN102858540 B CN 102858540B CN 201180020688 A CN201180020688 A CN 201180020688A CN 102858540 B CN102858540 B CN 102858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squeegee
bearing piece
screen process
process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06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8540A (zh
Inventor
近藤毅
蛭川立雄
藤田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8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8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8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8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0881Machines for printing on polyhedr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16Printing tables
    • B41F15/18Supports for workpieces
    • B41F15/28Supports for workpieces for elongated flat articles, e.g. strips,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34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 B41F15/36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4Squeegees or do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5/00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5/003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screen printers or parts thereof
    • B41F35/005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screen printers or parts thereof for flat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screen printing or stencil printing
    • H05K3/1233Methods or means for supplying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f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screen or stenci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57Solder materials or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application thereof
    • H05K3/3485Applying solder paste, slurry or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35/00Cleaning
    • B41P2235/10Clea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r devices
    • B41P2235/20Wiping devices
    • B41P2235/24Wiping devices using rolls of cleaning cloth
    • B41P2235/246Pressing the cleaning cloth against the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35/00Cleaning
    • B41P2235/10Clea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r devices
    • B41P2235/26Spray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将丝网印刷机改善得更紧凑且使用方便,该丝网印刷机通过涂刷器移动装置使涂刷器沿掩模移动,通过该掩模的贯通孔在电路基板上印刷膏状焊锡。在保持固定有掩模(132)的掩模框(134)的掩模框承受件(120)上固定涂刷器装置主体(200),且在该主体(200)上配置涂刷器滑块、涂刷头及涂刷器滑块驱动装置。在丝网印刷机的主体架(70)和掩模框承受件(120)及涂刷器装置主体(200)之间设置包括两个前后方向调节单元(144)、一个左右方向调节单元(146)、一个浮动支承单元(148)的位置调节装置(122),使掩模框承受件(120)和涂刷器装置主体(200)一体移动,进行掩模(132)和电路基板的相对位置的调节。

Description

丝网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机,特别是涉及在电路基板上印刷膏状焊锡的丝网印刷机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机通过涂刷器移动装置使涂刷器沿掩模移动,通过该掩模的贯通孔将被印刷剂印刷于印刷对象部件上。该丝网印刷机为了在电路基板上印刷膏状焊锡(以下只要没有特别需要则简称为焊锡)而被广泛使用,其一例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但与一般的丝网印刷机相比,用户的要求严格。例如,要求在形成于电路基板的焊盘上极其准确地印刷焊锡。因此,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电路基板和掩模上分别设置基准标记,在电路基板和掩模分离的状态下使摄像装置进入两者之间,通过对两者的基准标记进行摄像等,检测两者的相对错位,调节电路基板或掩模的位置。
目前,电路基板的位置调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通过如下步骤进行:使支承电路基板的基板支承装置在水平面内彼此正交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同时使其绕铅直的旋转轴线旋转;掩模的位置调节如同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通过使保持掩模的掩模框相对于掩模框承受件移动及旋转而进行。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中如后所详述,还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8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电路基板和掩模的对位的高精度化是对于在电路基板上印刷焊锡的丝网印刷机的要求严格的一例,除此之外,还有进一步减小丝网印刷机的设置空间、或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或改善使用便利性等各种严格的要求。本发明为满足这些要求的至少一种要求,以进一步改良现有的丝网印刷机为课题。
上述课题例如通过如下措施解决:在电路基板上印刷焊锡的丝网印刷机中,将涂刷器及涂刷器移动装置保持于承受掩模框的掩模框承受件。掩模被保持于掩模框,由掩模框承受件承受该掩模框,由此将掩模保持于丝网印刷机的主体架上,但在该掩模框承受件上保持涂刷器及涂刷器移动装置。
发明效果
目前,掩模框承受件、和涂刷器移动装置及涂刷器均被直接保持于丝网印刷机的主体架上。该构成中,不能避免丝网印刷机变得大型。掩模框承受件需要设为可承受在该丝网印刷机中预定使用的最大的掩模的掩模框的大小,因此,不得不设为相当大型,在将该掩模框承受件、和涂刷器移动装置及涂刷器分别直接保持于丝网印刷机的主体架上的情况下,不得不使主体架大型。
与之相对,如果将涂刷器及涂刷器移动装置保持于掩模框承受件上,且经由该掩模框承受件间接地保持于主体架上,则可以使主体小型化,结果可以使丝网印刷机整体小型化。
所述课题如下示例几个本申请中可认为能申请专利的发明(以下有时称作“可申请发明”。“可申请发明”包括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即本申请发明或其下位概念发明或上位概念发明,且也包括其它概念的发明。)的方式,且对其进行说明。各方式与权利要求同样地,按项进行区分,对各项标注序号,根据需要以引用其它项的序号的形式进行记载。这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可申请发明,构成可申请发明的构成要素的组合不限于以下各项记载的发明。即,可申请发明应参照随附于各项的记载、实施例的记载、现有技术、技术常识等进行解释,只要按照该解释,则各项的方式中还附加了其它构成要素的方式、从各项的方式中删除了构成要素的方式也成为可申请发明的一方式。
此外,在以下的各项中,(1)项相当于技术方案1,(2)项相当于技术方案2,(3)项相当于技术方案3,(5)项相当于技术方案4,(7)项相当于技术方案5。另外,技术方案2~4中任一项加上(6)项、(8)项及(9)项中记载的特征的项相当于技术方案6,(13)项相当于技术方案7。
(1)一种丝网印刷机,利用涂刷器移动装置使涂刷器沿掩模移动,通过所述掩模的贯通孔而在电路基板上印刷膏状焊锡,其特征在于,
在承受所述掩模的掩模框的掩模框承受件上保持包括所述涂刷器及所述涂刷器移动装置的涂刷器装置。
(2)如(1)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所述丝网印刷机包括主体架,在所述主体架上,以至少在与所述掩模平行的平行方向上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支承电路基板的基板支承装置,另一方面,以能够在所述平行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在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和主体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调节所述掩模框承受件相对于所述基板支承装置的在所述平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本项的丝网印刷机(以下只要没有特别必要则简称为印刷机)中,通过掩模框承受件的位置调节来消除支承于基板支承装置的电路基板和掩模的相对错位。在该掩模框承受件上保持涂刷器装置,其与掩模框承受件一体移动。因此,即使进行掩模框承受件的位置调节,也不会由此使掩模和涂刷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可以得到下述效果的至少之一。
如果使掩模绕铅直的旋转轴线旋转,则形成于该掩模上的贯通孔和涂刷器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的倾斜发生变化,焊锡向贯通孔的填充状态发生变化,这种事态的发生得以避免。另外,在一次印刷中根据掩模的贯通孔的形状、尺寸、方向、密度等的变化而使涂刷器向掩模的按压力自动变化的情况下,可准确地进行该按压力的控制。
或者,搬送电路基板的基板搬送装置在分为将电路基板搬入印刷机的搬入输送机、与基板支承装置协动的主输送机、及将电路基板从印刷机搬出的搬出输送机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将印刷机小型化。具备该方式的基板搬送装置的印刷机中,如果如目前那样调节基板支承装置的位置,则需要在搬入输送机及搬出输送机和主输送机之间设置容许位置调节的间隙。内、主及外这三个输送机的全长不可避免地会比较长,而且,如果增大这三个输送机之间的间隙,则全长更长,成为印刷机大型化的一个因素。与之相对,大多不需要在掩模框承受件及涂刷器装置的侧方设置其它装置,即使在这些的侧方设置用于进行位置调节的间隙,也大多不会造成印刷机的大型化。
(3)如(2)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对所述掩模框承受件调节在与所述平行方向平行的调节平面上彼此交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和绕与所述调节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的旋转位置。
(4)如(3)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
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滑块,分别设于彼此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的两个位置,且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
合计两个第二滑块,分别利用所述两个第一滑块的各个第一滑块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被保持;
合计两个第一旋转部件,分别以绕与所述调节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两个第二滑块的各个第二滑块,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掩模框承受件;
第三滑块,设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两个第一滑块隔开的位置,且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第四滑块,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三滑块;及
第二旋转部件,以绕与所述调节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四滑块,且固定于所述掩模框承受件。
(5)如(4)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包括:
两个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独立地驱动所述两个第一滑块;
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驱动所述第三滑块;及
调节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进行连动控制,进行所述掩模框承受件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及所述旋转位置的调节。
如果采用前项和本项所记载的构成,则容易紧凑地构成位置调节装置。
(6)如(2)项~(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还包括:
升降装置,使所述基板支承装置在与所述掩模垂直的方向上升降;
掩模清扫装置,以利用所述升降装置使基板支承装置下降从而能够进入形成于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和所述基板支承装置之间的空间的方式保持于所述主体架,对所述掩模进行清扫;及
清扫装置移动装置,使所述掩模清扫装置在与被所述掩模框承受件承受的掩模平行的清扫装置移动方向上移动。
(7)如(6)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还包括清扫用连动控制部,通过对所述清扫装置移动装置和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进行连动控制,将所述掩模清扫装置和被所述掩模框承受件承受的所述掩模的相对移动路径设为曲线。
清扫装置移动装置使掩模清扫装置直线移动,因此,掩模清扫装置在掩模下表面描绘的移动轨迹也为直线,有时清扫效果不足。与之相对,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使掩模也在与基于清扫装置移动装置的掩模清扫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或者可以使其绕铅直的旋转轴线旋转,因此,如果将这些掩模的运动和基于清扫装置移动装置的掩模清扫装置的运动组合,则可以将掩模清扫装置相对于掩模下表面描绘的移动轨迹设为曲线,即进行清扫效果更大的擦拭动作。
(8)如(6)项或(7)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通过使由所述位置调节装置产生的所述掩模框承受件的在与所述清扫装置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可移动量增大并超过为了调整所述掩模和电路基板的相对位置所需的可移动量,在使所述掩模清扫装置移动到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前部侧和后部侧的至少一方的移动端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向所述掩模清扫装置的接近不受被所述掩模框承受件承受的掩模妨碍的状态。
本项的发明中,利用掩模框承受件的位置调节装置具有使掩模框承受件也在与掩模清扫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的功能,使该方向的可移动量比位置调节所需的可移动量大,从而使掩模框承受件及被其保持的掩模框从处于前部侧或后部侧的移动端位置的掩模清扫装置的上方退避,可向掩模清扫装置接近,可以实现在将印刷机的制造成本的上升抑制得较低的同时,使维护作业容易。
(9)如(8)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包括覆盖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内部空间的罩装置,所述罩装置具备开闭门,所述开闭门能够移动到使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前部侧的部分向前方和上方的至少一方开放的开放位置和将所述前部侧的部分堵塞的堵塞位置,成为向所述掩模清扫装置的接近不受被所述掩模框承受件承受的掩模妨碍的状态的所述移动端位置为向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前部侧的移动端位置。
如果采用本项的构成,则容易从印刷机的前侧向掩模清扫装置接近,清扫片的更换等较频繁地需要的维护作业变得容易。优选开闭门使内部空间向上方和前方两方开放。
(10)如(6)~(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
所述掩模清扫装置包括:
第一辊保持装置,绕轴线可旋转地保持卷绕有使用前的清扫片的第一辊;
第二辊保持装置,绕轴线可旋转地保持卷绕有使用完的清扫片的第二辊,且设于从所述第一辊保持装置沿与所述清扫装置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分离的位置;
清扫液涂布头,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之间延伸的清扫片上涂布清扫液;及
涂布头移动装置,保持所述清扫液涂布头,使其向与所述第一、第二辊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移动,并且可变更其移动范围。
可以根据掩模的要清扫范围的大小变更清扫片的宽度,且也可以与要清扫范围的大小无关地将清扫片的宽度设为一定。但是,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将清扫液涂布于与清扫片的要清扫范围相对应的区域即可,如果采用本项的构成,则可以降低清扫液的消耗量。
本项所记载的掩模清扫装置也可以与(6)项~(9)项的至少一项所记载的特征独立地采用。
(11)如(10)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所述清扫液涂布头及所述涂布头移动装置设于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后部。
优选清扫液涂布头和涂布头移动装置配置在以使掩模清扫装置朝向向后部侧的移动端位置移动的状态向清扫片供给清扫液的位置、或者配置于比掩模框承受件的上方空间靠后方处。
(12)如(1)项~(11)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及所述涂刷器装置设于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前部。
对于印刷机所需的作业大多关联掩模及涂刷器,如果采用本项的构成,则可以从印刷机的前侧进行这些作业,从而工艺性提高。
本项所记载的特征也可以与(1)项~(11)项的至少一项所记载的特征独立地采用。
(13)如(12)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包括覆盖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内部空间的罩装置,所述罩装置具备开闭门,所述开闭门能够移动到使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前部侧的部分向前方和上方的至少一方开放的开放位置和将所述前部侧的部分堵塞的堵塞位置,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及所述涂刷器装置配置于在所述开闭门处于所述开放位置的状态下站立在所述丝网印刷机之前的作业者能够接近的位置。
(14)如(1)项~(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还包括:
前输送机,向所述基板支承装置搬入电路基板且从所述电路基板支承装置搬出电路基板;及
后输送机,设于所述前输送机的后方且容许电路基板通过所述丝网印刷机。
印刷机具备容许电路基板的通过的功能,相对于一个电子电路元件安装生产线,通过多个印刷机共同供给印刷了焊锡的电路基板的印刷生产线的构成变得容易。另外,掩模框承受件及涂刷器装置被配置于印刷机的前方。
(15)如(14)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
所述前输送机包括:
与所述基板支承装置协作的主输送机;及
配置于所述主输送机的上游侧并将电路基板搬入所述丝网印刷机的搬入输送机和配置于所述主输送机的下游侧并将电路基板从所述丝网印刷机搬出的搬出输送机的至少一方。
(20)一种掩模清扫装置,包括:
第一辊保持装置,绕轴线可旋转地保持卷绕有使用前的清扫片的第一辊;
第二辊保持装置,绕轴线可旋转地保持卷绕有使用完的清扫片的第二辊,且设于从所述第一辊保持装置沿与所述清扫装置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分离的位置;
按压部件,将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之间的清扫片按压于掩模的下表面;及
按压部件驱动装置,经由清扫片使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掩模接触、分离。
本项的掩模清扫装置也可以适用于(1)项~(1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
(21)如(20)项所述的掩模清扫装置,其中,所述掩模清扫装置包括容许所述按压部件绕与掩模的下表面平行的转动轴线的转动的转动容许装置。
转动容许装置可以设于按压部件和按压部件驱动装置之间,容许按压部件相对于按压部件驱动装置的转动,也可以通过可转动地支承按压部件驱动装置,容许按压部件与该按压部件驱动装置一起转动。
如果采用本项的构成,则通过使清扫片的向掩模下表面的接触面压均匀化,可以提高清扫效果。
(22)如(20)项或(21)项所述的掩模清扫装置,其中,所述按压部件在与清扫片接触的按压面具有通过清扫片吸引空气的吸引口,且设有通过向与所述吸引口连通的吸引腔室内排出加压空气而产生负压的负压发生装置。
能够良好地除去残留于掩模的贯通孔内的焊锡及被清扫片擦拭的焊锡、或向掩模上表面侧排出的清扫液。
(23)如(22)项所述的掩模清扫装置,其中,所述吸引口具有以与所述第一、第二辊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条形状,所述吸引腔室沿与所述吸引口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吸引腔室中所述吸引口遍及该吸引口的全长连通,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于所述吸引腔室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遍及长条形状的吸引口的全长可以得到大致均匀的吸引效果。
(30)一种涂刷器装置,包括:
彼此隔开一定距离而彼此平行地设置的一对水平导向件;
由所述水平导向件导向的涂刷器滑块;
使所述涂刷器滑块沿所述一对水平导向件移动的涂刷器滑块驱动装置;
能够相对于所述涂刷器滑块升降的第一升降部件;
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升降的第二升降部件;
设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和第二升降部件之间且使第二升降部件相对于第一升降部件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
由所述第二升降部件保持的涂刷器;及
相互串联地设于所述涂刷器滑块和所述第一升降部件之间的弹性部件及载荷检测器。
在涂刷器主体和第一升降部件之间设置载荷检测器的情况下,相比如目前在通过升降驱动装置进行升降的升降部件和涂刷器之间设置载荷检测器的情况,不需要通过升降驱动装置使载荷检测器进行升降,可以使升降驱动装置小型化,并且载荷检测器可以不进行升降或减小升降距离,所以配线变得容易,且难以发生故障。另外,在相对于一个第一升降部件设置一对第二升降部件、升降驱动装置及涂刷器的情况下,通过兼用载荷检测器,得到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特有的效果。以上为即使不与载荷检测器串联设置弹性部件也能够得到的效果,该方式也为可申请发明之一。
而且,本项的发明具有与载荷检测器串联设置弹性部件的特征,由此,涂刷器的按压载荷相对于升降驱动装置的单位动作量的变化量减小,得到升降驱动装置的动作量的控制下的按压载荷的控制变得容易的效果。
本项的特征也可以适用于(1)项~(1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也可以与(20)项~(2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掩模清扫装置组合采用。
(31)如(30)项所述的涂刷器装置,其中,包括张力对应量取得部,在掩模不与电路基板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动作,将所述涂刷器或与涂刷器不同的检测用部件按压于掩模,基于此时的升降驱动装置的动作量和由所述载荷检测器检测的载荷,所述张力对应量取得部取得与掩模的张力一对一地对应的张力对应量。
在即使将涂刷器按压于掩模使掩模较大挠曲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按压涂刷器,在其不优选的情况下,按压检测用部件。无论何种情况,都能够简单地检测掩模的张力状态。通常掩模的张力随着使用而降低,张力的降低成为印刷精度降低的一个因素,因此,优选在张力(张力)为设定状态(设定张力)以下的情况下,进行该情况的通知,促进掩模的更换。
本项所记载的特征也可以与(30)项所记载的特征分别采用。
(32)如(30)项或(31)项所述的涂刷器装置,其中,还包括涂刷器分离控制部,其通过控制所述升降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涂刷器从膏状焊锡的分离。
在一次的印刷动作结束,而使涂刷器从焊锡分离时,有时焊锡的一部分附着于涂刷器被引出,辊状的焊锡的形状被破坏,或者焊锡内封入空气而形成气泡。这些事态对印刷品质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优选防止其发生。根据本项的发明,可以良好地实现该目的。还优选使涂刷器分离控制部基于载荷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分离。
(40)一种膏状焊锡供给装置,是利用涂刷器通过形成于掩模的多个贯通孔将膏状焊锡印刷于电路基板的丝网印刷机的膏状焊锡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动部件。能够沿与所述涂刷器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导向件移动;
转动部件,能够绕与所述涂刷器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掩模平行的转动轴线转动地保持于所述可动部件;
收容器保持装置,设于所述转动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保持收容膏状焊锡且在一端具有排出口的膏状焊锡收容器;
排出驱动装置,从所述排出口向所述印刷剂收容器排出膏状焊锡;
可动部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可动部件;
转动部件驱动装置,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及
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排出驱动装置、所述可动部件驱动装置及所述转动部件驱动装置,通常将所述印刷剂收容器保持在所述排出口为横向的姿势,在供给膏状焊锡时,使所述印刷剂收容器转动到所述排出口向下的姿势,描绘与所述掩模平行的移动轨迹而进行移动,同时从所述排出口向所述掩模排出膏状焊锡。
也可以将印刷剂收容器保持排出口向下的状态。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通过焊锡的自重可以使焊锡从排出口垂下,因此,优选通常将印刷剂收容器保持为排出口为横向的姿势。
本项所述的膏状焊锡供给装置也可以适用于(1)项~(15)项的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20)项~(2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掩模清扫装置也可以与(30)项~(32)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刷器装置组合采用。
(41)如(40)项所述的膏状焊锡供给装置,其中,包括逆转矩赋予装置,其将逆转矩施加于所述印刷剂收容器,所述逆转矩比在所述印刷剂收容器收容有最大量的膏状焊锡的状态下对该印刷剂收容器朝向所述纵姿势施力的转矩即最大转矩小且是逆向的转矩的转矩。
如果将逆转矩赋予装置设为施加与最大转矩相等的大小的逆转矩,则可以在印刷剂收容器中收容有最大量的膏状焊锡的状态下,将转动部件驱动装置使印刷剂收容器旋转所需的驱动转矩设为0,但在印刷剂收容器中收容有最少量的膏状焊锡的状态下,需要与逆转矩大致相等的驱动转矩。因此,逆转矩赋予装置优选施加最大转矩的一半的大小的逆转矩。据此,可以将转动部件驱动装置设为可产生未设置逆转矩赋予装置的情况下的一半的驱动转矩的装置。作为逆转矩赋予装置,例如适宜包括配重和弹簧的至少一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可申请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机的电子电路组装线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丝网印刷机及往复式输送机的基板搬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丝网印刷机的主体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使上述丝网印刷机的掩模清扫装置及基准标记摄像装置移动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丝网印刷机的掩模框承受件和掩模的位置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丝网印刷机的涂刷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将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的一部分取出表示的立体图;
图8是将所述涂刷器装置的一部分取出且除去涂刷器滑块的前侧的连结部表示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上述涂刷器装置的涂刷头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上述涂刷器装置的焊锡聚拢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所述丝网印刷机的焊锡供给装置的正视图;
图12是表示上述焊锡供给装置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所述丝网印刷机的清扫液涂布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除去清扫装置主体的一部分表示所述丝网印刷机的清扫装置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所述丝网印刷机的罩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所述丝网印刷机的控制装置的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可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可申请发明除下述实施方式外,以上述〔发明内容〕的项中记载的方式为代表,可以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各种变更的方式实施。
图1表示包括可申请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机(丝网印刷机)的电子电路组装线。该电子电路组装线包括:多台(图示的例中为2台)印刷机10、多台(图示的例中为2台)往复式输送机12、多台(图示的例中为4台)安装机(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14。印刷机10及安装机14为相对于电路基板实施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一种,电子电路组装线是对基板作业生产线的一种。2台印刷机10相对于4台安装机14在电子电路组装线的电路基板的搬送方向上在上游侧彼此相邻设置,2台往复式输送机12的一方设于2台印刷机10之间,另一方设于下游侧的印刷机10和与该印刷机10相邻的安装机14之间。本说明书中,将电路基板的搬送方向即基板搬送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与基板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均为水平。
每2台印刷机10及往复式输送机12分别同样地构成,以上游侧的印刷机10及往复式输送机12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印刷机10具备印刷机主体20、前输送机22及后输送机24。前输送机22设于印刷机主体20的前部,后输送机24设于后部。前输送机22包括主输送机26、在基板搬送方向配置于主输送机26的上游侧的搬入输送机28、配置于下游侧的搬出输送机30。主输送机26、搬入输送机28及搬出输送机30均由带式输送机构成,包括1对输送带32和分别使这些输送带32环绕的带环绕装置34,将电路基板以其被印刷面呈水平的姿势进行搬送。另外,按照应搬送的电路基板的宽度,通过包括宽度变更电动机36及带38的宽度变更装置变更搬送幅度(一对输送带32的间隔)。后输送机24也同样由可进行搬送幅度的变更的带式输送机构成。
往复式输送机12包括输送机主体40、导向件42、可动输送机44、可动输送机移动装置46。可动输送机44与上述前输送机22等同样地,由搬送幅度可变更的带式输送机构成。可动输送机移动装置46包括作为驱动源的轴用电动机50、带52及多个带轮54。多个带轮54中的一个通过轴用电动机50进行旋转,使与带52连结的固定侧架56及支承架58移动,同时也经由搬送幅度调节装置59使可动侧架60移动,可动输送机44整体可向前后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
构成印刷机主体20的主体的主体架70概略地说具有图3所示的构造,从下按顺序具有第一桁72、第二桁74、第三桁76及第四桁78。这些第一~第四桁在主体架70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一个,每两个构成一对,分别支承被主体架70支承的下述的各装置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如图4所示,在1对第三桁76的各个上分别设置导向件80,在1对第三桁76的一方设置进给丝杠82,通过电动机84使进给丝杠82旋转,由此,滑块86向前后方向移动。作为进给丝杠82,优选滚珠丝杠,作为电动机84,优选伺服电动机等可进行旋转角度的控制的电动机。对于以下所记载的进给丝杠及电动机也相同。
在上述滑块86上安装有之后详述的掩模清扫装置88。另外,如图4所示,在滑块86上,由导向件96导向而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有其它滑块94,利用省略图示的进给丝杠及电动机进行移动。在该滑块94上安装有用于对设于后述的掩模及电路基板的基准标记进行摄像的基准标记摄像装置98。
上述前输送机22及后输送机24设于主体架70的第二桁74的上方位置,在第一桁72和第三桁76之间的空间设有包括基板支承装置及基板夹紧装置的基板保持装置110和使其进行升降的升降装置112。这些构成的详细说明省略,由双点划线仅表示位置,但基板支承装置从下方支承由主输送机22搬送的电路基板,与主输送机22一同构成基板夹紧装置。另外,升降装置包括使基板支承装置相对于主输送机22相对地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部、和使基板支承装置和主输送机一体地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部。
利用上述一对第四桁78支承图5所示的掩模框承受件120及位置调节装置122、和图6所示的涂刷器装置124。掩模框承受件120从下方承受在印刷区域128保持具有多个贯通孔130的掩模132的掩模框134,具备一对承受部136和将掩模框134按压固定于所述承受部136的作为固定装置的多个气缸138。位置调节装置122设于第四桁78和掩模框承受件120之间,通过调节掩模框承受件120的位置,消除保持于掩模框承受件120的掩模132和保持于上述基板保持装置110的电路基板的相对错位。
位置调节装置122包括:相互在左右方向隔开的两个前后方向调节单元144、与这两个前后方向调节单元144在前后方向隔开的一个左右方向调节单元146、与该一个左右方向调节单元146在左右方向隔开的一个浮动支承单元148。前后方向位置调节单元144的每一个分别如图7中代表性表示一方那样,在第四桁78包括在前后方向平行地固定的导向件154、与该导向件154平行且在轴方向不能移动地设置的进给丝杠156、驱动该进给丝杠156旋转的电动机158、滑块160,利用电动机158的旋转使滑块160在前后方向移动。在该滑块160上沿左右反向相对移动自如地保持有其它滑块162,在该滑块162上,绕铅直的旋转轴线旋转自如地保持旋转部件164。
如图5所示,左右方向调节单元146包括导向件174、进给丝杠176、电动机178、滑块180、182及旋转部件184。其基本的构成与前后方向调节单元144相同,但在沿左右方向平行地配置导向件174及进给丝杠176这一点上、和滑块180具有沿前后方向长的形状且滑块182在前后方向以较大距离移动自如这一点上不同。
浮动支承单元148包括在前后方向平行的导向件190、在该导向件190上移动自如的滑块192、在该滑块192上沿左右方向移动自如的其它滑块194、及绕铅直的旋转轴线可旋转地保持于该滑块194的旋转部件196。
本位置调节装置122中,如果仅使两个前后方向调节单元144每次以相同量沿同方向动作,则可以使掩模框承受件120在前后方向平行移动,如果仅使一个左右方向调节单元146动作,则可以使掩模框承受件120在左右方向平行移动,如果对两个前后方向调节单元144和一个左右方向调节单元146进行连动控制,则可以使掩模框承受件120绕任意的位置的铅直的旋转轴线旋转,也可以进行使它们组合的运动。这些任一情况下,浮动支承单元148均容许掩模框承受件120的对应部分的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并同时承受载荷。
在上述掩模框承受件120的上表面固定有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涂刷器装置主体200。如图6所示,涂刷器装置主体200是俯视形状为U字形的平板状部件,沿U字的两个臂部设有两个导向件202。在这两个导向件202上可移动地支承涂刷器滑块204,利用涂刷器滑块驱动装置206使其沿前后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的涂刷器滑块驱动装置206包括多个带轮210、卷绕于其上的带212、驱动多个带轮210的一个旋转的电动机214。作为带轮210及带212,优选正时带轮及正时带,作为电动机214,优选可进行伺服电动机等旋转角度的控制的电动机。对于以下的带轮、带及电动机也相同。
涂刷器滑块204具备:分别被两个导向件202导向的两个滑块部220、将这些滑块部220连结的前后两个连结部224、卷绕于这些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连结部224之间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个桥部226、一对桥部228。如图8所示,在该涂刷器滑块204上可相对升降地保持有一个第一升降部件240和两个第二升降部件242,在各第二升降部件242上分别保持图9所示的涂刷头230。
在各第二升降部件242上,沿左右方向隔开距离而铅直向上固定有两个导向杆244。这两个导向杆244分别可滑动地嵌合于设置在第一升降部件240上的各两个导向套筒246、和设于上述1对桥部228各自之上的各两个导向套筒248的各一方,结果是两个第二升降部件242的每一个分别由两个导向杆244和两个导向套筒246导向,相对于第一升降部件240沿铅直方向升降,另外,第一升降部件240利用四个导向杆244和四个导向套筒248导向,相对于涂刷器滑块204沿铅直方向进行升降。导向杆244兼作第一升降部件240和第二升降部件242的导向件。
如图8所示,在第一升降部件240的中央部和涂刷器滑块204之间相互串联配置有作为弹性部件之一种的压缩螺旋弹簧254、和作为载荷检测器之一种的负载传感器256。具体而言,在上述桥部226固定长条形状的负载传感器256的一端部,另一方面,在该负载传感器256的输入部258和第一升降部件240的弹簧保持器260之间夹持压缩螺旋弹簧254。另外,在第一升降部件240和涂刷器滑块204之间配置有两个作为弹性部件之一种的拉伸螺旋弹簧262。则两个拉伸螺旋弹簧262的拉力之和比第一升降部件240和被其保持的第二升降部件242、以涂刷头230为代表的各种部件及装置的重量之和稍大,对负载传感器256施加较小的初始压缩载荷。
两个第二升降部件242的每一个分别通过升降驱动装置270相对于第一升降部件240相对地升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升降部件242的中央部,与上述各两个导向杆244平行地向上安装各一个进给丝杠272,另一方面,在第一升降部件240上可旋转且沿轴方向不能移动地安装两个螺母274,并使其与各进给丝杠272螺合,通过分别利用电动机280、带轮282及带284使各螺母274旋转,使各第二升降部件242单独地在上下方向平行移动。
各第二升降部件242具有长条形状,但从其长度方向的中央垂下一个耳片290,该耳片290通过连结销294可相对转动地连结于头保持部件292。头保持部件292为长条形状的部件,在其中央部设有一个耳片296,该耳片296与头保持部件292的中央部一同形成轭部,在将耳片290嵌入该轭部的状态下利用连结销294将两者连结。头保持部件292通过两端支承的连结销294可转动地被保持。
在各头保持部件292上可拆装地安装图9所示的涂刷头230。在涂刷头230的头主体300上设有两个钩302作为安装部,这些钩302的每一个分别挂在螺合于头保持部件292的两个固定螺丝304(图8中仅图示一个)的轴部,通过用手拧紧固定螺丝304,将头主体300安装于头保持部件292上。因此,如果使两个第二升降部件242单独地进行升降,则这些被第二升降部件的每一个分别保持的涂刷头230单独地被按压于掩模132,或者从掩模132分离。
此外,如图8所示,固定螺丝304螺合于在头保持部件292上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的山形的突起306的顶部所形成的内螺纹孔308,另一方面,在钩302的与头保持部件292对向的面上设有V字形的槽,因此,通过它们的卡合,进行头主体300相对于头保持部件292的上下方向的定位。
涂刷头230包括相对于头主体300可相对转动的涂刷器保持体310。涂刷器保持体310可拆装地保持涂刷器312,具备具有沿着以该涂刷器312的下端缘为中心的圆弧的外周面的扇形的被保持部314,另一方面,头保持体310具备具有沿着上述圆弧的承受面316的保持部318。被保持部314通过与利用了T槽和T块的固定装置类似的固定装置固定于保持部318。即,被保持部314具备从自涂刷器保持体310向上方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扇形板320、321的彼此对向的面的沿着上述圆弧的缘部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的的圆弧状的两个凸条322,通过在与这些凸条322卡合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的块324上螺合并紧固可旋转地保持于保持部318的固定螺丝326,利用保持部318和块324牢固地夹持上述两个凸条322,将被保持部314固定于保持部318。因此,涂刷器保持体310相对于头保持部件292的相对角度、即涂刷器312和掩模132构成的楔角可任意变更,该变更通过以涂刷器312的下端缘为中心的转动来进行。在扇形板320的圆弧状的外周面标注与保持部318的边缘一同表示上述楔角的刻度328。
在头保持部件292安装有焊锡聚拢部件334。焊锡聚拢部件334被安装于图10所示的托架336上,且将该托架336安装于头保持部件292的背面。焊锡聚拢部件334为橡胶制,在自由状态下,如图10所示,为形成笔直的棒状的截面形状为台形的部件,但在安装的状态下,与涂刷器312的侧端面抵接而弹性弯曲,该弯曲的部分如双点划线所示,为与涂刷器312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状态。涂刷器312的楔角的变更如上所述,通过以涂刷器312的下端缘为转动中心线的转动而进行,因此,不会通过楔角的变更改变涂刷器312的下端缘的高度,焊锡聚拢部件334总是与涂刷器312的侧端面和掩模132接触,实现将焊锡良好向涂刷器侧聚拢的功能。
上述焊锡通过图11及图12所示的焊锡供给装置340向掩模132上供给。焊锡供给装置340具备焊锡收容器342。焊锡收容器342为长条形状的圆筒容器,在一端部具有焊锡补给用的开口,但该开口通常通过帽344气密地覆盖。焊锡收容器342在另一端具有排出口346。在焊锡收容器342内可滑动地嵌合有活塞347,通过从作为排出驱动装置的气体供给装置348经设于帽344上的气体供给部350供给加压空气,经由活塞347将焊锡收容器342内的焊锡350加压,从排出口346排出。
焊锡收容器342通过收容器保持装置354拆装自如地安装于转动部件356,转动部件356经由作为转动部件驱动装置的旋转缸体358安装于可动部件360上。可动部件360经由导向件362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保持于焊锡供给装置主体364,通过可动部件驱动装置366进行移动。可动部件驱动装置366包括利用固定于焊锡供给装置主体364的作为驱动源的未图示的电动机环绕的带368,在该带368的一个部位结合有可动部件360。因此,通过电动机的旋转,使可动部件360及焊锡收容器342沿左右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焊锡供给装置主体364被固定于上述的涂刷器滑块204的前侧,与涂刷头230一同移动,但也可以固定于涂刷器装置主体200或主体架70上。
如图11所示,通常,焊锡收容器342被保持为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横向的姿势。这是为了避免焊锡收容器342内的焊锡352不通过空气的供给而通过自重从排出口346垂下。而且,在进行焊锡350的供给时,排出口346转动为向下的纵向的姿势。由于焊锡收容器342在横向的姿势下与周边的部件发生干涉,所以不能以充分大的行程进行移动,但在纵向的姿势下,可以以在掩模132上与预定的最大焊锡供给区域相对应的行程沿左右方向移动。焊锡352不向一对涂刷器312之间的空间供给,而向该空间的外侧供给,在涂刷器312的一方处于从掩模132分离的上升位置的状态下使涂刷头230移动,在掩模132上的焊锡在俯视图上位于一对涂刷器312之间的状态下,使上述一方的涂刷器312下降,由此取入到一对涂刷器312之间的空间。
在焊锡收容器342收容充满收容限度的焊锡352,在该焊锡收容器342处于图11所示的横向的姿势的状态下,通过焊锡352对转动部件356施加相当大的转矩。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帽344的质量较大,同时,如图12所示,在转动部件356和旋转缸体358的外壳之间设有作为弹性部件的扭转螺旋弹簧374,基于该弹性力和上述帽344的重量的转矩以基于充满上述限度的焊锡352的重量的转矩的1/2的大小反向施加在焊锡收容器342上。通过帽344和扭转螺旋弹簧374构成逆转矩赋予装置,其结果可以将旋转缸体358的驱动能力设为未设置逆转矩赋予装置的情况下的约一半。
图13、图14表示掩模清扫装置88的详情。清扫装置主体380被固定于上述的滑块86上,作为滑块86的一部分发挥功能。在清扫装置主体380上,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保持有两个辊保持装置382(图13仅图示一方),将卷绕有使用前的清扫片的第一辊384和卷绕有使用完的清扫片的第二辊386分别能够绕轴线旋转地保持。第一、第二辊384、386分别通过作为辊驱动装置的电动机390、392旋转,输送清扫片的、从第一辊384向第二辊386交接的部分(以下称作交接部394),同时对该交接部施加张力或赋予松弛。
在第一、第二辊384、386之间设有片按压装置400。片按压装置400包括按压部件402和使该按压部件402升降的作为按压部件驱动装置的气缸404。按压部件402由具有连续气泡的发泡材料构成,具有在与第一、第二辊384、386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较长的长条形状,且具备遍及其全长延伸的吸引口406。如图14所示,按压部件402被保持于保持部件410,在该保持部件410具备具有与吸引口406大致相同长度的开口412。开口412具有越靠下部横截面积越宽的形状,在其下端连接有负压发生装置414。负压发生装置414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图示及详细的说明,但其利用喷射加压空气的喷射嘴的周围的压力低而产生负压,在开口412及吸引口406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产生负压。其结果是,经由开口412、吸引口406及交接部394,空气遍及吸引口406的全长被大致均匀地吸引,与该空气一同吸引后述的清扫液及掩模130的贯通孔130内残留的焊锡。
在上述清扫装置主体380上固定地设有支承交接部394的片支承部件420,但按压部件402通过气缸404向引入到比片支承部件420靠下方的下降位置和从片支承部件420向上方突出的上升位置移动。而且,气缸404通过支承轴422能够绕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地保持于清扫装置主体380,因此,按压部件402遍及全长被以均匀的压力按压于掩模132,保证交接部394良好地紧贴掩模132的下表面。
在上述交接部394,通过印刷机10的后部所设置的清扫液涂布装置430涂布清扫液。清扫液涂布装置430包括清扫液涂布头432、和使该涂布头沿与第一、第二辊384、386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涂布头移动装置434,在使上述滑块86向后退端位置移动的状态下,以清扫液涂布头432以位于掩模清扫装置88(严格地说是清扫片的交接部394)的上方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架70上。清扫液涂布头432被保持于被导向件436引导的移动部件438,该移动部件438通过包括电动机444、带轮446、带448的涂布头移动装置434进行移动,由此使清扫液涂布头432在任意的移动范围内移动。因此,清扫液涂布头432限定在交接部394的实际上应进行掩模132的清扫的部分涂布清扫液。清扫液以溶剂为主体,从省略图示的清扫液供给装置加压并向清扫液涂布头432的嘴供给,从嘴水平地排出的清扫液被与该嘴对向设置的承受部件450接受,滴下到交接部394。
在本印刷机10中,由前输送机22、基板保持装置110、掩模框承受件120及涂刷器装置124等构成的印刷部被设于主体架70的前部,并且在覆盖印刷机10整体的罩452(参照图1)的前部设有开闭门454,且在该开闭门454上设有可透视内部的透视窗456及具备显示器的操作面板458。开闭门454能够从图15(a)所示的关状态用手动容易地打开到图15(b)所示的开状态,且能够利用由开闭门454、连杆460及罩452构成的连杆机构稳定地保持在图15(b)所示的状态。另外,操作面板458的显示器以即使在打开开闭门454的状态下也能从正面看到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作业者462能够从印刷机10的前方进行用于运转印刷机10所需的操作及监视,并且也能够在进行针对操作面板458的操作及显示器的监视的同时,从前方进行需要打开开闭门454进行的针对有需要的印刷机的维护等。利用罩452、开闭门454及透视窗456构成罩装置。
如图1所示,如上构成的电子电路组装线由包括分别控制各印刷机10的控制装置470、分别控制各安装机14的控制装置472、集中控制这些控制装置470、472的集中控制制装置474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往复式输送机12分别由它们上游侧的印刷机10的控制装置470进行控制。
图16表示上述控制装置470的更详细的构成。控制装置470以包括CPU、RAM、ROM及I/O端口的计算机480为主体而构成,在该计算机480上连接有各种检测装置及动作装置。其中,图16表示与可申请发明较深相关的装置,电动机84、158、178、214、280、390、392、444等电动促动器分别经由驱动电路482与I/O端口连接,另外,旋转缸体358、气缸404、负压发生装置414等流体促动器分别经由控制阀驱动电路484及控制阀486等与I/O端口连接,另一方面,负载传感器256直接与I/O端口连接,基准标记摄像装置98经由控制及图像处理装置488与I/O端口连接。
在计算机480的ROM中存储有用于基于来自集中控制装置474、操作面板458及各种检测装置的信息控制各种动作装置的程序。以下说明基于这些控制的印刷机10的动作中,与可申请发明较深相关的动作。
(i)电路基板和掩模132的位置调节
在位于下降位置的基板保持装置110上保持了电路基板后,使电动机84和未图示的电动机动作,使滑块86、94移动,从基准标记摄像装置98对分别设于电路基板和掩模132的基准标记进行摄像,基于该摄像结果除去电路基板和掩模132的错位。通过上述位置调节装置122的电动机158、178的控制,调节掩模框承受件120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的位置及旋转位置,使掩模132的位置与电路基板的位置一致。如果该对位结束,则使掩模清扫装置88及基准标记摄像装置98从电路基板和掩模132之间的空间退避,使基板保持装置110上升,使电路基板紧贴掩模132,使涂刷器装置124动作,在电路基板的准确的位置进行焊锡的印刷。
(ii)掩模132的清扫
由于重复进行印刷,掩模132的下表面变脏,或者在贯通孔130残留焊锡,而印刷品质降低的情况下,使掩模清扫装置88动作,进行掩模132的清扫。此时,掩模清扫装置88进入基板保持装置110和掩模132之间的空间,通过气缸404使按压部件402上升,将清扫片的交接部394按压于掩模132的下表面。在该状态下,掩模清扫装置88利用以电动机84为主体的清扫装置移动装置在前后方向直线移动,与此同时,使位置调节装置122动作,对掩模132赋予具有左右方向的成分的运动、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绕铅直轴线的旋转运动。例如,如果对掩模132赋予圆运动或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则清扫片的交接部394相对于掩模进行掩模清扫装置88的轴线运动、描绘将掩模132的圆运动或左右往复运动组合的曲线的轨迹的运动,相比进行描绘单纯的直线轨迹的运动的情况,良好地进行掩模132的清扫。对控制装置470的清扫装置移动装置和位置调节装置122进行连动控制,在交接部394进行所希望的擦拭运动的部分构成清扫用连动控制部。
(iii)向清扫片赋予松弛
如上所述,在进行掩模132的清扫时,对清扫片的交接部394赋予松弛。如所上述,在交接部394按压于掩模132后,使按压部件402稍微下降,同时使电动机390、392的一方旋转设定角度,由此,将交接部394松弛一定量。在该状态下从吸引口406进行空气的吸引,将交接部394的一部分引入吸引口406的内部。即,在利用交接部394的按压部件402按压于掩模132的部分的中央部形成沿吸引口40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部。之后,使按压部件402再次上升,将交接部394按压于掩模132的下表面进行清扫。伴随清扫的进行,附着于掩模132的焊锡被清扫片擦掉,或者与空气一同被吸引到清扫片侧,但大量的该焊锡被收容于上述交接部394的凹部,避免再次附着于掩模132上,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掩模132的清扫。
(iv)掩模清扫装置88的维护
需要对掩模清扫装置88进行清扫片的更换等维护,但可以从印刷机10的前方进行该作业。即,上述的位置调节装置122由于能够使掩模框承受件120向后部侧移动为进行位置调节所需的距离以上,所以如果使掩模框承受件120后退到后退限度位置,并且使掩模清扫装置88前进至前进端位置,则成为向掩模清扫装置88的接近不受掩模框承受件120、掩模框134及掩模132妨碍的状态。另外,由于在印刷机10的罩452上如上所述设有开闭门454,所以可以容易地从印刷机10的前方进行清扫片的更换等对掩模清扫装置88的维护。
(v)涂刷器312的按压载荷的调节
如上所述,相对于第一升降部件240的第二升降部件242及保持于其上的涂刷头230的升降利用由电动机280、进给丝杠272、螺母274等构成的升降驱动装置270进行,将涂刷器312经由掩模132按压于电路基板。此时的涂刷器312的按压力、即利用电路基板及掩模132施加于涂刷器312的反作用力经由涂刷头230、第二升降部件242、升降驱动装置270、第一升降部件240及压缩螺旋弹簧254向负载传感器256传递,测定其大小。这样,由于在反作用力的传递路径中设有压缩螺旋弹簧254,所以可以将相对于电动机280的单位旋转角的反作用力的变化量抑制得较小,通过电动机280的旋转角(旋转位置)的控制,能够容易且准确地进行涂刷器312对掩模132及电路基板的按压力的控制。
(vi)掩模132的张力检测
掩模132以赋予了适度的张力的状态被固定于掩模框134上,但随着使用,该张力降低,其结果是印刷精度降低。因此,监视张力的降低,如果降低到一定张力以下,则将掩模132及掩模框134更换成新的。在本印刷机10中,可以利用上述负载传感器256及电动机280进行该张力程度的检测。如果在使电路基板从掩模132分离的状态下使电动机280动作,将涂刷器312按压于掩模132,且取得此时的电动机280的旋转角的变化和负载传感器256的检测载荷的变化的关系,则能够检测掩模132的张力程度。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470的检测与上述掩模132的张力程度的关系的部分构成取得与掩模132的张力一对一地对应的张力对应量(例如负载传感器256的检测载荷的变化量除以电动机280的旋转角的变化量所得的比)的张力对应量取得部。
(vii)涂刷器312从焊锡辊分离的分离控制
通过上述电动机280的控制,能够控制涂刷器312从焊锡辊的分离。载置于掩模132上的焊锡通过由涂刷器312按压而呈辊状,被称作焊锡辊,但涂刷器312在每一次的印刷结束时从焊锡辊分离。此时,焊锡的一部分附着于涂刷器312上,被从焊锡辊拉出,如果涂刷器312的分离速度(进而为分离路径)不适当,则焊锡辊的形状破坏,或者在焊锡辊内封入气泡,成为印刷品质降低的原因。因此,在本印刷机10中,在涂刷器312分离时,电动机280的转速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发生变化,防止焊锡从焊锡辊的不适宜的引出。在进行该控制时,负载传感器256检测由焊锡辊施加于涂刷器312的向下的力的大小,如果也基于该检测结果进行电动机280的控制,则能够更良好地防止焊锡的不适宜的引出。另外,如果与此同时,或代替之,将涂刷器312从掩模132的分离和与掩模132平行的方向上的移动组合,使涂刷器312从掩模132分离的分离路径适宜,则能够良好地防止焊锡的不适宜的引出。通过控制控制装置470的升降驱动装置270(直接控制电动机280),或根据需要控制涂刷器滑块驱动装置(直接控制电动机214),控制涂刷器312从焊锡(焊锡辊)的分离的部分构成涂刷器分离控制部。
如以上所说明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件202、涂刷器滑块204及涂刷器滑块驱动装置206构成涂刷器移动装置,导向件80、进给丝杠82、电动机84及滑块86构成清扫装置移动装置。另外,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为在位置调节装置122的位置调节平面上彼此交叉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组电动机158及进给丝杠156构成可将两个作为第一滑块的滑块160彼此独立地在第二方向进行驱动的两个第一驱动装置,电动机178及进给丝杠176构成可将作为第三滑块的滑块180在上述第一方向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而且,控制装置470的对电动机158、178进行连动控制的部分构成进行掩模框承受件的彼此交叉的两个方向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和绕铅直轴线的旋转位置的调节的调节控制装置。另外,绕支承轴422的轴线可转动地支承作为按压部件驱动装置的气缸404的结构构成容许按压部件的绕与掩模的下表面平行的转动轴线的转动的转动容许装置。
标号说明
10:印刷机(丝网印刷机)12:往复式输送机14:安装机(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20:印刷机主体22:前输送机24:后输送机26:主输送机28:搬入输送机30:搬出输送机70:主体架80:导向件82:进给丝杠84:电动机86:滑块88:掩模清扫装置120:掩模框承受件122:位置调节装置124:涂刷器装置132:掩模134:掩模框144:前后方向调节单元146:左右方向调节单元148:浮动支承单元154、174:导向件156、176:进给丝杠158、178:电动机160、152、180、182:滑块164、184:旋转部件200:涂刷器装置主体202:导向件204:涂刷器滑块206:涂刷器滑块驱动装置240:第一升降部件242:第二升降部件244:导向杆246、248:导向套筒254:压缩螺旋弹簧256:负载传感器262:拉伸螺旋弹簧270:升降驱动装置272:进给丝杠274:螺母280:电动机

Claims (3)

1.一种丝网印刷机,利用涂刷器移动装置使涂刷器沿掩模移动,通过所述掩模的贯通孔而在电路基板上印刷膏状焊锡,
所述丝网印刷机包括:
掩模框承受件,承受所述掩模的掩模框,保持包括所述涂刷器及所述涂刷器移动装置的涂刷器装置;主体架,在所述主体架上,以至少在与所述掩模平行的平行方向上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支承电路基板的基板支承装置,另一方面,以能够在所述平行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及
位置调节装置,设在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和主体架之间,调节所述掩模框承受件相对于所述基板支承装置的在所述平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对所述掩模框承受件调节在与所述平行方向平行的调节平面上彼此交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和绕与所述调节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的旋转位置;
所述丝网印刷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滑块,分别设于彼此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的两个位置,且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
合计两个第二滑块,分别利用所述两个第一滑块的各个第一滑块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被保持;
合计两个第一旋转部件,分别以绕与所述调节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两个第二滑块的各个第二滑块,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掩模框承受件;
第三滑块,设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两个第一滑块隔开的位置,且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第四滑块,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三滑块;
第二旋转部件,以绕与所述调节平面垂直的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四滑块,且固定于所述掩模框承受件;
两个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独立地驱动所述两个第一滑块;
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驱动所述第三滑块;及
调节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进行连动控制,进行所述掩模框承受件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及所述旋转位置的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
所述丝网印刷机还包括:
升降装置,使所述基板支承装置在与所述掩模垂直的方向上升降;
掩模清扫装置,以利用所述升降装置使基板支承装置下降从而能够进入形成于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和所述基板支承装置之间的空间的方式保持于所述主体架,对所述掩模进行清扫;
清扫装置移动装置,使所述掩模清扫装置在与被所述掩模框承受件承受的掩模平行的清扫装置移动方向上移动;及
清扫用连动控制部,通过对所述清扫装置移动装置和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进行连动控制,将所述掩模清扫装置和被所述掩模框承受件承受的所述掩模的相对移动路径设为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中,
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及所述涂刷器装置设于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前部,并且所述丝网印刷机包括覆盖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内部空间的罩装置,所述罩装置具备开闭门,所述开闭门能够移动到使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丝网印刷机的前部侧的部分向前方和上方的任一方开放的开放位置和将所述前部侧的部分堵塞的堵塞位置,所述掩模框承受件及所述涂刷器装置配置于在所述开闭门处于所述开放位置的状态下站立在所述丝网印刷机之前的作业者能够接近的位置。
CN201180020688.4A 2010-04-27 2011-04-25 丝网印刷机 Active CN102858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2298A JP5700951B2 (ja) 2010-04-27 2010-04-27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10-102298 2010-04-27
PCT/JP2011/060070 WO2011136178A1 (ja) 2010-04-27 2011-04-25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8540A CN102858540A (zh) 2013-01-02
CN102858540B true CN102858540B (zh) 2014-07-02

Family

ID=4486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0688.4A Active CN102858540B (zh) 2010-04-27 2011-04-25 丝网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73301B2 (zh)
JP (1) JP5700951B2 (zh)
KR (1) KR101876582B1 (zh)
CN (1) CN102858540B (zh)
DE (1) DE112011101479B4 (zh)
WO (1) WO20111361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7861B2 (ja) * 2011-05-31 2015-08-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印刷機
JP6080853B2 (ja) * 2012-08-21 2017-02-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印刷マスク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5884015B2 (ja) * 2012-11-19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JP6087376B2 (ja) * 2012-12-13 2017-03-0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粘性流体印刷装置
EP2946926B1 (en) * 2013-01-18 2019-05-22 FUJI Corporation Screen printer
US10316580B2 (en) 2013-01-31 2019-06-11 Fuji Corporation Openable/closeable cover device of a circuit board work machine
CN103448359B (zh) * 2013-09-10 2015-01-07 湖州惠盛机械有限公司 平网印花机的对花系统
EP3078441B8 (en) * 2013-12-05 2018-11-21 FUJI Corporation Solder supply device
EP3078442B1 (en) * 2013-12-05 2018-10-24 FUJI Corporation Solder supply device
WO2015092877A1 (ja) * 2013-12-18 2015-06-2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はんだ供給装置
JP6218637B2 (ja) * 2014-02-25 2017-10-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373967B2 (ja) * 2014-03-20 2018-08-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6412356B2 (ja) * 2014-07-10 2018-10-24 株式会社Fuji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104354456A (zh) * 2014-09-16 2015-02-18 宋其斌 一种网框定位设备及其方法
CA2975378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Milk Cream Lt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ice cream and like frozen products
EP3352988A1 (en) * 2015-09-25 2018-08-01 Applied Materials Italia Srl Apparatus configured for alignment of a screen device with respect to a substrate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 solar cell, system for deposition of a material on a substrate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screen device with respect to a substrate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 solar cell
WO2017049565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侯景忠 网版印刷机结构改良
JP6922168B2 (ja) * 2016-08-10 2021-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ラインの品質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775600B2 (ja) 2016-11-24 2020-10-28 株式会社Fuji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US10906295B2 (en) 2016-12-05 2021-02-02 Fuji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JP6971033B2 (ja) * 2017-01-24 2021-11-24 株式会社Fuji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7113304B2 (ja) * 2017-07-14 2022-08-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9422120B (zh) * 2017-08-29 2021-08-03 石家庄裕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片状类全自动机械放卷装置
KR102326365B1 (ko) * 2018-05-25 2021-11-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후지 청소 유닛 및 인쇄 장치
CN108749290A (zh) * 2018-06-19 2018-11-06 阜阳市飞扬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设备
CN113710491B (zh) * 2019-04-26 2023-06-06 株式会社富士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629578B (zh) * 2020-05-29 2021-07-13 太极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条封装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255782A1 (ja) * 2020-06-15 2021-12-23 株式会社Fuji はんだ印刷機
CN113665238A (zh) * 2021-08-19 2021-11-19 深圳市彩昇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印刷机用滑车组及间歇式印刷机
CN114194635A (zh) * 2021-12-23 2022-03-18 山东颐工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bs高胶粉生产用丙烯氰低温储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3232A (en) * 1977-03-09 1978-02-14 Brewer Harold Hazen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907706A (zh) * 2005-08-01 2007-02-0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丝网与基板位置对准方法及装置
CN101032880A (zh) * 2006-03-10 2007-09-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版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4871A (ja) 1985-10-08 1987-04-18 Fuji Kikai Seizo Kk プリント基板スクリ−ン印刷機
JPH081087Y2 (ja) * 1986-06-13 1996-01-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のカ−トリツジ収納構造
JPH02207590A (ja) * 1989-02-07 1990-08-17 Ckd Corp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機
JPH04129630A (ja) 1990-09-20 1992-04-30 Tokico Ltd 搬送装置
JP2949860B2 (ja) 1991-01-14 1999-09-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自動交換印刷機
US5436028A (en) 1992-07-27 1995-07-2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applying solder paste to multiple types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H07241977A (ja) 1994-03-07 1995-09-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H1044371A (ja) * 1996-08-08 1998-02-17 Rhythm Watch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におけるスキージ機構及びスキージ方法
JP3296726B2 (ja) * 1996-08-22 2002-07-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はんだペースト認識方法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00168040A (ja) 1998-12-04 2000-06-20 Minami Kk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00177100A (ja) * 1998-12-17 2000-06-27 Fuji Mach Mfg Co Ltd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2000263749A (ja) 1999-03-15 2000-09-26 Eitekku Tectron Kk 印刷回路基板用の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01150631A (ja) * 1999-11-30 2001-06-05 Minoguruupu:Kk 片持フレーム式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における印刷テーブル支持機構
GB2360014A (en) * 2000-03-08 2001-09-12 Dek Printing Machines Ltd Screen printing device with movable screen and print head
JP4146985B2 (ja) 2000-05-15 2008-09-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部品実装装置
US6836960B2 (en) 2000-05-15 2005-0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oard transfer apparatus, board transfer method, and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JP3710693B2 (ja) 2000-07-26 2005-10-2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3553511B2 (ja) * 2001-02-14 2004-08-11 マイク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6626106B2 (en) * 2001-04-17 2003-09-30 Speedline Technologies, Inc. Cleaning apparatus in a stencil printer
JP3880850B2 (ja) 2001-12-07 2007-02-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US7363702B2 (en) 2002-04-01 2008-04-29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Working system for circuit substrate
JP4320204B2 (ja) 2002-07-19 2009-08-2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JP4063044B2 (ja) 2002-10-25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4449376B2 (ja) 2003-09-10 2010-04-14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4443317B2 (ja) 2004-06-15 2010-03-3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清掃装置
JP4413717B2 (ja) * 2004-09-01 2010-02-10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4647390B2 (ja) * 2005-05-18 2011-03-0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清掃装置
JP4909539B2 (ja) 2005-07-08 2012-04-0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キージヘッド
JP2007090632A (ja) 2005-09-28 2007-04-12 Yamaha Motor Co Ltd マーク認識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4870969B2 (ja) 2005-11-02 2012-02-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カメラ移動方法
JP4857720B2 (ja) 2005-11-11 2012-0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5023904B2 (ja) 2007-09-11 2012-09-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5415011B2 (ja) 2008-04-02 2014-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4872961B2 (ja) 2008-04-04 2012-0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搭載装置
JP5407187B2 (ja) 2008-06-10 2014-0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101686635B (zh) 2008-09-27 2014-03-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贴装系统及电子部件贴装方法
JP4883072B2 (ja) 2008-10-03 2012-02-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4883071B2 (ja) 2008-10-03 2012-02-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5679399B2 (ja) 2008-11-25 2015-03-0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および印刷ユニット
JP5155834B2 (ja) 2008-12-02 2013-03-0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検査装置
JP5753699B2 (ja) 2011-02-09 2015-07-2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印刷作業支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3232A (en) * 1977-03-09 1978-02-14 Brewer Harold Hazen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907706A (zh) * 2005-08-01 2007-02-0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丝网与基板位置对准方法及装置
CN101032880A (zh) * 2006-03-10 2007-09-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版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73301B2 (en) 2015-07-07
JP5700951B2 (ja) 2015-04-15
DE112011101479T5 (de) 2013-02-07
KR20130077821A (ko) 2013-07-09
JP2011230353A (ja) 2011-11-17
DE112011101479B4 (de) 2022-10-27
CN102858540A (zh) 2013-01-02
US20130087057A1 (en) 2013-04-11
WO2011136178A1 (ja) 2011-11-03
KR101876582B1 (ko)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8540B (zh) 丝网印刷机
EP08004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viscous material
CA2763376C (en) Continuous web printer with short media feed path
DE112005000375B4 (de) Vakuumraummodul für Schablonenrakelanordnung, Schablonendrucker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r Schablone
DE112005000217B4 (de) Verfahren zum Beseitigen von Gas aus einem Druckkopf und Druckvorrichtung
DE60022803T2 (de) Tintenstrahldruck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US582415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viscous material
DE4443923B4 (de) Tintenstrahldrucker
US11840083B2 (en) Print module capping station
CN103930279B (zh) 掩模印刷方法及装置
DE112005001663T5 (de) Lötpastenspender für Schablonendrucker
WO2011128439A1 (de) Auftragsystem für flüssige medien
JP4597401B2 (ja) 基板清掃装置
CN205416756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
EP2123466A1 (en) Media conveyance system
CN112406273A (zh) 联动型涂刷装置和胶带印刷生产线及油墨自动添加方法
CN111251707A (zh) 印刷刮刀装置和丝网印刷设备
US951489A (en) Printing-machine.
US450519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printed material to a cylindrical object
US6453814B2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ransverse sizing of printed products
JPH0615809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Patentee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Patentee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