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3914A -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母料以及它们的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母料以及它们的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3914A
CN102083914A CN2009801263228A CN200980126322A CN102083914A CN 102083914 A CN102083914 A CN 102083914A CN 2009801263228 A CN2009801263228 A CN 2009801263228A CN 200980126322 A CN200980126322 A CN 200980126322A CN 102083914 A CN102083914 A CN 102083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base polymer
pentene base
penten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63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3914B (zh
Inventor
川边邦昭
周藤将由
伊藤俊幸
栗原舞
江藤彰纪
浅尾信一郎
杉村健司
保谷裕
松永幸治
早川用二
水本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3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3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3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L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7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polyolefins obtained by a metallocene or single-site cataly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epoxy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2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2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 C08J3/226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using a polymer as a carri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2Copolymers of propene at least partially crystalline copolymers of propene with other 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7/10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romatically bound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of 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of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4/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way of preparation
    • C08L2314/06Metallocene or single sit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赋予树脂组合物优异的脱模性、防结块性。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在(B1)的范围内,所述(B1)的范围是指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母料以及它们的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制备用母料。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得到的膜等用途。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丙烯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而,本发明涉及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以高水平维持柔软性、透明性、且在室温~高温的较广泛的环境下抑制发粘感的成型品。
进而,本发明涉及烯烃类聚合物,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低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窄、且在分子量分布方面低分子区域的含量少的新型4-甲基-1-戊烯类(共)聚合物。
背景技术
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为了得到其成型品所要求的物性,大多数情况下加入添加剂。例如在膜等成型品中,为了得到表面光滑性,可以添加饱和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酰胺、饱和或不饱和烷撑二酰胺或脂肪酸单甘油酯等,另外,为了防止结块,可以添加作为防结块剂(以下称作AB剂)的无机微粉,例如二氧化硅、沸石、滑石、碳酸钙、硅藻土等微粉,可以与用于获得上述表面光滑性的添加剂同时使用。
但是,为了获得表面光滑性,需要添加大量的脂肪酸酰胺,但上述情况下,有时会产生下述现象:使用被挤压成颗粒状的树脂进行挤出成型时,在加热至高温的挤出机汽缸内,熔点低于树脂的树脂中所含的脂肪酸酰胺最先熔解,尚处于固体状态的树脂颗粒在挤出机内滑动,无法正常输送(称作排出脉动(discharge pulsation)或波动(surging))。另外,脂肪酸酰胺等与树脂相比分子量较低,存在于高温下产生油烟及臭气的问题。进而,成型品中,还存在该添加剂渗出(Bleed out)等问题。
另一方面,增加二氧化硅等AB剂的添加量时,经时性地或在高温环境下,AB剂过量地渗出,进而导致透明性恶化,将其使用量限定在不妨碍成型品的透明性的范围内,无法得到充分的防结块效果。
因此,人们寻求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成型品的防结块效果、脱模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另外,近年来,作为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均优异、且具有环境适性、卫生性的由聚烯烃形成的软质材料,已知有以丙烯为主要成分的丙烯类弹性体(专利文献4、5)。与现有烯烃类弹性体不同,上述丙烯类弹性体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热性(高软化温度)、耐划痕性,因此已经尝试着扩展到电气·电子机器部件、工业材料、家具、文具、日用·杂货用品、容器·包装用品、玩具、休闲用品及医疗用品等广泛的用途,但是有时材料具有的发粘感成为问题,存在使用用途受到限制的情况。
为了抑制材料发粘,目前已知有添加滑动剂(润滑剂)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6具体公开了在丙烯类弹性体中添加高级脂肪酸酰胺类、高级脂肪酸酯类的技术。
但是,有时上述滑动剂(润滑剂)渗出到表面导致白化而引起产品上的问题。另外还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于上述高级脂肪酸酰胺类、高级脂肪酸酯类向醇中溶出,所以不能适用于与醇接触的产品。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已知有添加含有低分子量聚烯烃的蜡的技术。作为上述蜡,已知有聚丙烯类蜡及聚乙烯类蜡,但将上述蜡与丙烯类弹性体配合时,因两者的相容性不同,所获得的效果显著不同。例如,由于聚乙烯类蜡与丙烯类弹性体不相容,所以有时由它们形成的产品的透明性大幅度降低。另外,一般认为由于聚丙烯类蜡与丙烯类弹性体的相容性良好,所以蜡成分没有有效地局部存在于表面附近,未呈现出充分的抑制发粘效果。因此,人们要求探索与丙烯类弹性体具有适当相容性的蜡。
进而,含有4-甲基-1-戊烯的烯烃类聚合物(以下也称作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作为透明性、气体透过性、耐化学药品性、剥离性以及耐热性均优异的树脂,在医疗器具、耐热电线、耐热餐具、剥离用材料等各种领域中应用。特别是低分子量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脱模性优异。
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通常使用由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形成的催化剂、所谓齐格勒型催化剂来制备(专利文献7)。但是,使用齐格勒型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由于聚合物分子量的组成不均匀,在分子量分布方面低分子区域的含量多,所以有时会产生发粘等问题。
另一方面,报道了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得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专利文献8),其特征在于,聚合物的分子量及组成均匀,为了达到耐热性等热学特性、力学特性之类的各种物性平衡提高的目的,该聚合物为高分子量。
作为获得低分子量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方法,也可以将高分子量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热分解(专利文献9),但分子量分布的范围宽,另外还含有立体有规性低的成分,因此存在结块、发粘等问题。
因此,人们期望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分子量组成均匀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71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8-26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932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9-309982号公报
专利文献5:WO 2004/087775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325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公平5-88250号公报
专利文献8:WO 2005/121192
专利文献9:日本特公平3-763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赋予树脂组合物优异的脱模性、防结块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丙烯类弹性体的柔软性、透明性无显著损害、且在室温~高温下的较广泛的环境下能够抑制发粘感的成型品。
进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制备具有特定物性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提供一种低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窄、在分子量分布方面低分子区域的量少的新型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本发明例如为以下[1]~[25]。
[1]一种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其特征在于,
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在(B1)的范围内,(B 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2]一种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其特征在于,
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在(B11)的范围内,且满足(B6),
(B1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3.0dl/g的范围内,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3]如[1]或[2]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满足(B2)、(B3)、(B4)和(B5),
(B2)是具有下述组成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50重量%,
(B3)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1.0~5.0的范围内,
(B4)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Tm)在120~245℃的范围内,
(B5)临界表面张力在22~28mN/m的范围内。
[4]如[1]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满足(B6),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满足(B7),
(B7)通过1H-NMR算出的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末端双键的量为0.001个以上0.5个以下。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是通过茂金属催化剂聚合得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A)选自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及聚酰胺树脂。
[8]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A)为环氧树脂。
[9]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A)为熔点(Tm)为200℃以上的树脂。
[10]如[7]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A)为含有60~100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1)和0~40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2)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其中,(A-1)成分和(A-2)成分的总计为100重量份),
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满足下述条件:
(A-1-1)肖氏A硬度在20~94的范围内,
(A-1-2)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51~100摩尔%,
(A-1-3)通过DSC观测到的熔点低于100℃或观测不到;
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2)满足下述条件:
(A-2-1)通过DSC观测到的熔点在100℃以上、低于175℃的范围内。
[11]如[10]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满足下述条件:
(A-1-4)为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或丙烯和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和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51~90摩尔%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0~49摩尔%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及0~49摩尔%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
其中,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100摩尔%,
(A-1-5)根据13C-NMR算出的全同立构三单元组分率(mm)为85~99.9%;
且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2)满足下述条件:
(A-2-2)根据13C-NMR算出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为90~99.8%。
[12]如[10]或[11]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满足(A-1-6)、(A-1-7)和(A-1-8)
(A-1-6)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3.5~1.2,
(A-1-7)下述规定的B值为0.8~1.3,
B = M OE 2 M O · M E . . . ( II )
(式(II)中,MOE表示丙烯与乙烯形成的链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与乙烯形成的链的总计相对于总二单元组的摩尔分数,MO表示丙烯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相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全部组成的摩尔分数的总计,ME表示乙烯相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全部组成的摩尔分数。)
(A-1-8)观测到用DSC测定的玻璃化温度(Tg)在-10℃~-50℃的范围内。
[13]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满足(X1)和(X2),
(X1)肖氏A硬度为20~94,
(X2)2mmt压板的内部雾度为0.1~15%、且总透光率为80~99.9%。
[14]如[1]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树脂(A),含有0.1~7质量份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
[15]如[2]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树脂(A),含有0.01~50质量份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
[16]一种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制备用母料,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1~90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其特征在于,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在(B1)的范围内,
(B 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17]一种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制备用母料,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1~90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其特征在于,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在(B11)的范围内,
(B 1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3.0dl/g的范围内。
[18]一种成型品,所述成型品是使用[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
[19]如[18]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型品使用熔融状态下经过剪切及/或单轴、双轴、平面拉伸流动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20]一种膜,所述膜由[19]所述的成型品形成。
[21]一种多层膜,所述多层膜包含[20]所述的膜和粘合层。
[22]一种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是具有下述(B2)组成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B2)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0~100重量%、由选自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50重量%,
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B 1)和(B3)的范围内,且满足(B6),
(B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B3)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1.0~5.0的范围内,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23]如[22]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满足(B7),
(B7)通过1H-NMR算出的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末端双键的量为0.001个以上0.5个以下。
[24]如[22]或[23]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进行聚合得到的。
[25]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6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40重量%。
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脱模性、防结块性。例如将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为膜、瓶子等时,显示出优异的脱模性。
进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与脂肪酸酰胺相比,易于与基材相容,另外与脂肪酸酰胺等相比,分子量也较高,所以不易产生经时的渗出。另外,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熔点高,在成型机内熔解时间点较迟,所以在成型机内树脂颗粒不滑动,不易引起波动。另外,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与通常的聚烯烃骨架相同,由于不含杂原子,所以与现有脂肪酸酰胺等不同,也不会特别产生臭气及烟的问题。进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骨架是透明的,所以认为不易引起成型品的透明性恶化。
另外,为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时,可以制成以高水平维持柔软性、透明性、同时在室温~高温下的较广泛的环境下抑制发粘感的成型品。
配合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时,由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不仅具有聚丙烯类弹性体的优点、即优异的透明性、耐划痕性、耐白化性、耐热性,而且即使在高温下使用时也不会产生发粘,所以可以在较广泛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作为树脂改性剂,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脱模效果优异,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本身的耐结块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
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在(B1)的范围内,
(B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种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
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在(B11)的范围内,且满足(B6),
(B1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3.0dl/g的范围内,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涉及一种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50重量%,
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B1)和(B3)的范围内,且满足(B6),
(B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B3)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1.0~5.0的范围内,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1.本发明的第一方案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方案。
(A)树脂
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
本发明中可以用作树脂(A)的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树脂,但不限定于下述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选自聚烯烃树脂(其中,不包括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下同样)、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醚树脂及聚酰亚胺树脂,热固性树脂选自环氧树脂、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酚醛树脂。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选自上述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即,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1种,或者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上述树脂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没有限制,可以根据用途及下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组成、分子量等适当选择。
上述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的定义、制备方法是公知的,例如记载在“实用塑料词典”(实用塑料词典编集委员会编、株式会社产业调查会发行)、“塑料成型材料商务手册”(化学工业日报社发行2008年度版)等刊物中。
另外,作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优选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密度差小的树脂。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密度差小时,可以得到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中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散性优异、透明性和脱模性优异树脂组合物。
更具体而言,树脂(A)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密度差优选为0~1500kg/m3,较优选为1~600kg/m3、,更优选为5~400kg/m3,进一步更优选为10~150kg/m3,特别优选为10~100kg/m3。另外,作为优选的具体的组合,例如可以举出聚丙烯树脂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组合等。
另外,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中,优选以下列举的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及聚酰胺树脂,其中特别优选聚烯烃树脂。
以下列举的树脂(1)~(8)为热塑性树脂。
(1)聚烯烃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不包括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下相同)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聚烯烃树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氯化聚烯烃)、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ethylene methacrylic acid acrylate copolymers)等。其中,优选使用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树脂,更优选使用如上所述的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密度差小的聚丙烯树脂。作为该聚丙烯树脂,可以举出下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等。
(1-1)丙烯类树脂组合物
上述(1)烯烃树脂中,优选下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含有60~100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1)、和0~40重量份通过DSC观测到的熔点在100℃以上、低于175℃的范围内的丙烯类聚合物(A-2)(其中,(A-1)成分和(A-2)成分的总计为100重量份)。
丙烯类聚合物(A-1)
本发明中的丙烯类聚合物(A-1)优选满足以下(A-1-1)~(A-1-3)。
(A-1-1)肖氏A硬度在20~94的范围内。优选在25~90的范围内,较优选在25~85的范围内。
(A-1-2)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51~100摩尔%。优选为51~90摩尔%,较优选为60~80摩尔%。
(A-1-3)通过DSC观测到的熔点低于100℃或观测不到。优选低于90℃或观测不到,较优选低于80℃或观测不到。
通过满足上述物性,可以得到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低温特性(低的玻璃化温度)优异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
如果在上述物性范围内,则丙烯类聚合物(A-1)的分子结构(立体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全同立构结构、间规立构结构、无规立构结构中的任一种,但从成型性良好(固化速度快)、机械强度及耐热性优异等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全同立构结构。
通常为了得到满足上述要件(A-1-1)~(A-1-3)的丙烯类聚合物(A-1),有下述方法:(1)通过催化剂的选择等,降低丙烯类聚合物(A-1)的分子结构规则性(立体有规性),(2)使除丙烯之外的共聚单体共聚等方法,但丙烯类聚合物(A-1)呈现全同立构结构时,必须选择方法(2)。
作为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1),优选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或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具体而言,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1-4)、(A-1-5)的共聚物。
(A-1-4)为如下所述的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或丙烯和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和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51~90摩尔%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0~49摩尔%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及0~49摩尔%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此处,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100摩尔%)。
优选下述丙烯、乙烯和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以优选51~90摩尔%、较优选60~89摩尔%、更优选62~88摩尔%的量含有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以优选7~24摩尔%、较优选8~20摩尔%、更优选8~18摩尔%的量含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以优选3~25摩尔%、较优选3~20摩尔%、更优选4~20摩尔%的量含有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此处,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100摩尔%)。
(A-1-5)根据13C-NMR算出的全同立构三单元组分率(mm)为85~99.9%。优选为87~99.8%。
另外,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1)特别优选还满足以下(A-1-6)~(A-1-8)。
(A-1-6)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3.5~1.2。优选为3.0~1.4,较优选为2.6~1.6。
从低分子量少、故发粘感被抑制等方面考虑,优选具有上述范围内的分子量分布的丙烯类聚合物(A-1)。
(A-1-7)下述规定的B值为0.8~1.3。优选为0.9~1.2,更优选为0.9~1.1。
B = M OE 2 M O · M E . . . ( II )
(式(II)中,MOE表示丙烯与乙烯形成的链、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与乙烯的链的总计相对于总二单元组的摩尔分数,MO表示丙烯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相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全部组成的摩尔分数的总计,ME表示乙烯相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全部组成的摩尔分数。)
从与下述丙烯类聚合物(A-2)的相容性优异等方面考虑,优选B值在上述范围内的丙烯类聚合物(A-1)。B值大于上述范围时,表明具有与各单体(丙烯、乙烯、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交替键合的交替共聚物相类似的分子一次结构,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与丙烯类聚合物(A-2)的相容性变差。另外,B值小于上述范围时,表明具有与各单体密集的嵌段共聚物相类似的分子一次结构,上述情况下丙烯类聚合物(A-1)与丙烯类聚合物(A-2)的相容性也变差。
(A-1-8)用DSC测定的玻璃化温度(Tg)在-10℃~-50℃的范围内能够观察到。优选在-15℃~-40℃的范围内能够观测到。
表明玻璃化温度(Tg)在上述范围内的丙烯类聚合物(A-1)立体有规性高(转化少)、组成分布窄、且具有均匀的分子结构,另外,还提高了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低温特性,故非常优选。
另外,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1)还优选满足以下(A-1-9)。
(A-1-9)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D 1238、230℃、2.16kg负荷下)优选为0.01~200g/10分钟,较优选为0.05~100g/10分钟,更优选为0.1~50g/10分钟。
MFR在上述范围内时,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强度及耐冲击性、或对其进行加工时的成型性提高,故优选。
对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1)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如下制备:在能够以全同立构或间规立构结构将烯烃进行立体有规性聚合的公知催化剂的存在下,例如以固体状钛成分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或使用茂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成分之一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丙烯聚合、或使丙烯与乙烯及/或其他α-烯烃共聚,作为特别优选方案给出的满足要件(A-1-4)~(A-1-8)的丙烯类聚合物(A-1),可以通过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丙烯、乙烯及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共聚而得到。作为茂金属催化剂,可以使用例如国际公开2004-087775的催化剂、例如实施例e1至e5所述的催化剂等。
满足上述范围的丙烯类聚合物(A-1)具有特定的共聚单体组成及高立体有规性,因此显示出良好的低温特性(低玻璃化温度)及断裂强度。另外,也提高了与丙烯类聚合物(A-2)的相容性,因此使用其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透明性也提高。
丙烯类聚合物(A-2):
作为本发明中的丙烯类聚合物(A-2),可以举出丙烯均聚物、或丙烯和至少1种除丙烯之外的包含乙烯的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此处,作为除丙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可以举出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优选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
作为丙烯类聚合物(A-2)的具体方案,可以举出以下聚合物。可以根据目的,选择耐热性优异的均聚丙烯(通常,除丙烯之外的包括乙烯的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的共聚成分小于3mol%的公知物质)、耐热性和柔软性的均衡性优异的嵌段聚丙烯(通常,具有3~35wt%正癸烷溶出橡胶成分的公知嵌段聚丙烯)、以及柔软性和透明性的无规聚丙烯(通常,除丙烯之外的包括乙烯的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的共聚成分为3mol%以上、小于20mol%,优选3mol%以上、小于10mol%的公知的成分)等。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同时使用多种丙烯类聚合物(A-2),例如也可以使用熔点及刚度不同的2种以上成分(例如无规聚丙烯和均聚丙烯等)。
本发明中的丙烯类聚合物(A-2)优选满足以下(A-2-1)。
(A-2-1)本发明中的丙烯类聚合物(A-2)的用DSC观测到的熔点优选为100℃以上、低于175℃。较优选在115℃~17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30℃~170℃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2)优选满足以下(A-2-2)。
(A-2-2)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2)可以采用全同立构结构、间规立构结构中的任一种结构,特别优选全同立构结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为90~99.8%。优选为93%~99.7%,较优选为95%~99.6%。
使用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2)时,与作为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的优选方案给出的满足要件(A-1-1)~(A-1-5)或(A-1-1)~(A-1-8)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或丙烯·α-烯烃共聚物或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良好地相容,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物性良好,故优选。
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2)较优选满足以下(A-2-3)。
(A-2-3)对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2)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D 1238、230℃、2.16kg负荷下),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1~1000g/10分钟、较优选为0.05~400g/10分钟,更优选为0.1~100g/1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A-2)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由公知的方法得到,例如可以如下制备:使用齐格勒催化剂类或茂金属催化剂类,将丙烯聚合或将丙烯和其他α-烯烃共聚,所述齐格勒催化剂类包含含有镁、钛、卤素及电子给予体作为必须成分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和有机铝化合物及电子给予体,所述茂金属催化剂类含有茂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成分之一。
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含有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单体或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和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2)的混合物。
此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含有丙烯类聚合物(A-2)时,具有使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机械物性及耐热性等物性提高的效果,将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用于要求耐热性的用途时,含有丙烯类聚合物(A-2)是非常有效的,故优选。
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优选含有60~100重量份、较优选70~97重量份、更优选75~95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1),优选含有0~40重量份、较优选3~30重量份、更优选5~25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2)(其中,(A-1)成分和(A-2)成分的总计为100重量份)。
作为得到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下述方法:将丙烯类聚合物(A-1)及丙烯类聚合物(A-2)同时或依次聚合得到组合物的方法;将独立得到的丙烯类聚合物(A-1)及丙烯类聚合物(A-2)混合得到组合物的方法;以及,首先制备丙烯类聚合物(A-1)或丙烯类聚合物(A-2)的一方,在生产另一方的步骤中,投入首先制备的物质的方法等。
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中也可以含有其他聚合物作为任意成分。上述情况下,对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为0.1~30重量份左右。
作为上述其他聚合物,优选以乙烯为主要成分(51mol%以上)的乙烯类聚合物或共聚物,配合它们时,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柔软性及低温特性提高。
另外,不含其他弹性体、其他树脂,作为聚合物成分仅包括丙烯类聚合物(A-1)及丙烯类聚合物(A-2),也是方案之一。此时,透明性特别优异。
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中配合耐气候性稳定剂、耐热稳定剂、抗静电剂、防滑剂、防结块剂、防雾剂、成核剂、滑剂、颜料、染料、增塑剂、防老化剂、盐酸吸收剂、抗氧化剂、铜抑制剂等添加剂。
另外,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也可以通过极性单体等进行接枝改性(Graft-modified)。具体而言,是指下述方案,即,将构成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丙烯类聚合物(A-1)和丙烯类聚合物(A-2)中的至少一方或两方通过极性单体进行接枝改性。
作为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优选具有以下物性(X1)、(X2)。
(X1)肖氏A硬度为20~94。优选为25~90,较优选为25~85。
(X2)2mmt压板的内部雾度为0.1~15%、且总透光率为80~99.9%。优选内部雾度为0.1~10%,总透光率为85~99.9%。
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物性满足(X1)、(X2)时,所得成型品的柔软性及透明性优异,故优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更优选具有以下物性(X3)。
(X3)对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D 1238、230℃、2.16kg负荷下),没有特别限制,为0.01~1000g/10分钟,优选为0.05~400g/10分钟,较优选为0.1~100g/10分钟。
(2)聚碳酸酯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聚碳酸酯树脂。
典型地可以为通过芳香族二元醇(例如双酚A)和碳酰氯反应得到的树脂,但本发明中优选二甘醇双烯丙烯碳酸酯(diethyleneglycol diallyl carbonate)。
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NOVAREX(三菱化学(株))、Panlite(帝人化成(株))、Lexan(日本GE塑料(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3)热塑性聚酯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聚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热塑性聚酯树脂。
典型地为使二羧酸和二元醇缩聚得到的树脂,本发明中,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萘二酸乙二醇酯、聚环己烷对苯二甲酸酯(Poly(cyclohexaneterephthalate))等。
上述热塑性聚酯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Rynite(Dupont Japan Ltd.)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4)ABS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ABS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ABS树脂。
典型地为使丙烯腈及苯乙烯与聚丁二烯接枝聚合得到的耐冲击性树脂,本发明中,聚丁二烯成分优选为5~40重量%,苯乙烯成分和丙烯腈成分的重量比(苯乙烯/丙烯腈)优选为70/30~80/20。
上述ABS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Stylac(旭化成工业(株))、Cycolac(宇部Cycon(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5)聚缩醛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缩醛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聚缩醛树脂。
典型地为下述树脂,即,将甲醛水溶液或三氧杂环己烷根据期望与环氧乙烷一同在阳离子催化剂的存在下开环聚合得到的树脂,是以聚甲醛链为主骨架的树脂,但本发明中优选共聚物型聚缩醛树脂。
上述聚缩醛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Iupital(三菱工程塑料(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6)聚酰胺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胺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聚酰胺树脂。
典型地为下述树脂,即,通过二胺和二羧酸的缩聚、或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等得到的树脂,本发明中,优选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或芳香族二羧酸的缩聚反应物。
上述聚酰胺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Leona(旭化成工业(株))、Zytel(DuPont Japan Ltd.)、Amilan CM1041LO(东丽(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7)聚苯醚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苯醚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聚苯醚树脂。
典型地为下述树脂,即,在铜催化剂的存在下使2,6-二甲基苯酚进行氧化偶合得到的树脂,改性聚苯醚树脂也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所述改性聚苯醚树脂是通过将其他树脂与该树脂混合等方法改性得到的。
本发明中,优选苯乙烯类聚合物的混合改性物。
上述聚苯醚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xyron(旭化成工业(株))、Iupiace(三菱工程塑料(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8)聚酰亚胺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亚胺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聚酰亚胺树脂。
典型地为下述树脂,即,使四羧酸和二胺缩聚、使主骨架上形成亚氨基键得到的树脂,本发明中,优选由苯均四酸酐和二氨基二苯基醚形成的树脂。
上述聚酰亚胺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Vespel(DuPontJapan Ltd.)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以下所述的树脂(9)~(11)为热固性树脂,对为热固化前状态的树脂进行说明。
(9)环氧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环氧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环氧树脂。
典型地为下述树脂,即,在碱的存在下使芳香族二元醇(例如双酚A)和3-氯-1,2-环氧丙烷反应得到的树脂,本发明中,优选环氧基当量为170~500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
上述环氧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Epomik(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Epiclon(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Sumiepoxy(住友化学工业(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10)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典型地为下述树脂,即,通过使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和脂肪族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得到的树脂,本发明中,优选下述树脂:使马来酸或富马酸等不饱和二羧酸、和乙二醇或二甘醇等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的树脂。
上述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Rigolac(昭和高分子(株))、Sumikon(住友Bakelite(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11)酚醛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酚醛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酚醛树脂。
本发明中,还包含所谓线型及可溶型,优选用六亚甲基四胺固化的线型酚醛树脂、及以二亚甲基醚键(dimethylene ether bond)为主体的固形可溶型酚醛树脂。
上述酚醛树脂有市售,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Sumikon PM(住友Bakelite(株))、Nikkaline(日本合成化工(株))等,可以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
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
(B1)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为0.01dl/g以上、小于0.50dl/g,优选在0.02~0.45dl/g的范围内,较优选在0.03~0.40dl/g的范围内。极限粘度[η]在上述范围内时,作为树脂改性剂,脱模效果优异。对于上述[η],例如通过增加氢的导入量,可以获得降低[η]的趋势。另外,还可以根据催化剂种类及聚合温度等来控制[η]。例如利用下述合成例所述的茂金属催化剂进行制备时,聚合温度通常在-50~400℃的范围内,从制备具有上述优选范围的[η]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观点考虑,聚合温度优选在10~300℃的范围内,较优选在10~250℃的范围内。另外,对于将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热分解、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情况,通过使分解温度在200℃~500℃、优选250~480℃的范围、较优选300~450℃的范围内,可以得到具有所期望的[η]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所述分解温度是在对作为热分解之前的基料即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热分解时的温度。
(B2)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下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即,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优选为50~100重量%、较优选为60~100重量%、更优选为7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优选为0~50重量%、较优选为0~40重量%、更优选为0~30重量%(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全部结构单元为100重量%)。作为在本发明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所用的、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2~20的烯烃,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或支链状α-烯烃、环状烯烃、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非共轭多烯、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等。
作为在本发明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所用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α-烯烃,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优选5~20、较优选5~10的支链状α-烯烃。
作为环状烯烃,可以举出环戊烯、环庚烯、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乙烯基环己烷等碳原子数3~20、优选5~15的环状烯烃。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对二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等单烷基或多烷基苯乙烯。
作为共轭二烯,例如可以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4-甲基-1,3-戊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等碳原子数4~20、优选4~10的共轭二烯。
作为非共轭多烯,例如可以举出1,4-戊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2-甲基-1,5-己二烯、6-甲基-1,5-庚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4,8-二甲基-1,4,8-癸三烯(DMDT)、双环戊二烯、环己二烯、双环辛二烯、亚甲基降冰片烯、5-乙烯基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非共轭多烯。
作为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含有羟基的烯烃、卤代烯烃、丙烯酸、丙酸;3-丁烯酸、4-戊烯酸、5-己烯酸、6-庚烯酸、7-辛烯酸、8-壬烯酸、9-癸烯酸等不饱和羧酸类;烯丙基胺、5-己烯胺、6-庚烯胺等不饱和胺类;(2,7-辛二烯基)琥珀酸酐、五丙烯基琥珀酸酐、及在属于上述不饱和羧酸类的化合物例中将羧基用羧酸酐基取代的化合物等不饱和酸酐类;在属于上述不饱和羧酸类的化合物例中,将羧基用酰卤基团取代的化合物等不饱和酰卤化物类;4-环氧基-1-丁烯、5-环氧基-1-戊烯、6-环氧基-1-己烯、7-环氧基-1-庚烯、8-环氧基-1-辛烯、9-环氧基-1-壬烯、10-环氧基-1-癸烯、11-环氧基-1-十一碳烯等不饱和环氧化合物类等。
作为上述含有羟基的烯烃,只要为含有羟基的烯烃类化合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末端羟基化烯烃化合物。作为末端羟基化烯烃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乙烯醇、烯丙醇、羟基化-1-丁烯、羟基化-1-戊烯、羟基化-1-己烯、羟基化-1-辛烯、羟基化-1-癸烯、羟基化-1-十二碳烯、羟基化-1-十四碳烯、羟基化-1-十六碳烯、羟基化-1-十八碳烯、羟基化-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羟基化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羟基化-3-甲基-1-丁烯、羟基化-4-甲基-1-戊烯、羟基化-3-甲基-1-戊烯、羟基化-3-乙基-1-戊烯、羟基化-4,4-二甲基-1-戊烯、羟基化-4-甲基-1-己烯、羟基化-4,4-二甲基-1-己烯、羟基化-4-乙基-1-己烯、羟基化-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支链状羟基化α-烯烃。
作为上述卤代烯烃,具体而言,为具有氯、溴、碘等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原子的卤代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卤代乙烯、卤代-1-丁烯、卤代-1-戊烯、卤代-1-己烯、卤代-1-辛烯、卤代-1-癸烯、卤代-1-十二碳烯、卤代-1-十四碳烯、卤代-1-十六碳烯、卤代-1-十八碳烯、卤代-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卤代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卤代-3-甲基-1-丁烯、卤代-4-甲基-1-戊烯、卤代-3-甲基-1-戊烯、卤代-3-乙基-1-戊烯、卤代-4,4-二甲基-1-戊烯、卤代-4-甲基-1-己烯、卤代-4,4-二甲基-1-己烯、卤代-4-乙基-1-己烯、卤代-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支链状卤代α-烯烃。
与4-甲基-1-戊烯一同使用的上述烯烃类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作为可以与4-甲基-1-戊烯一同使用的上述烯烃类,特别优选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乙烯基环己烷、苯乙烯等。
(B3)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求出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优选为1.0~5.0,较优选为1.0~4.5,更优选为1.0~4.0,特别优选为1.0~3.5。Mw/Mn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减少分子量分布的低分子量区域的成分的含量,用作树脂改性剂时,可以抑制成型品发粘,同时可以减少高分子量成分的含量,因此成型品中的分散性也优异,对力学特性的影响变小。具有上述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也可以通过分子量分布宽的聚合物的热分解、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溶剂分馏进行制备,优选通过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
(B4)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Tm)优选为120~245℃,较优选为130~240℃,更优选为140~235℃。熔点(Tm)在上述范围内时,用作树脂改性剂时的成型加工性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保存时的耐结块性的均衡性优异。为4-甲基-1-戊烯均聚物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熔点依赖于数均分子量(Mn)。例如如果降低4-甲基-1-戊烯均聚物的分子量,则可以将所得聚合物的熔点控制在低水平。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4-甲基-1-戊烯和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的共聚物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熔点依赖于数均分子量(Mn)的大小,同时可以根据聚合时的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相对于4-甲基-1-戊烯的使用量、及其种类来控制。例如增加烯烃相对于4-甲基-1-戊烯的使用量时,可以降低所得聚合物的熔点。
需要说明的是,熔点如下测定: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将约5mg试样装入铝盘升温至280℃,在280℃下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冷却至30℃,在30℃下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升温时,将此时的吸热峰作为熔点。
(B5)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临界表面张力优选为22~28mN/m,较优选为23~27.5mN/m,更优选为24~27.5mN/m,特别优选为24.5~27.5mN/m。临界表面张力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赋予成型品优异的脱模性。上述临界表面张力依赖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的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为了获得上述优选的临界表面张力,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的量为50~100重量%,优选为60~100重量%,较优选为70~100重量%,特别优选为80~100重量%。
(B6)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在其分子量与极限粘度之间存在下述式(I)所示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利为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使用满足上述式(I)条件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时,可以提高成型品的脱模性,另外不会破坏成型品的力学特性。满足式(I)关系式的聚合物例如可以通过利用溶剂分馏主要除去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而得到。除此之外,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时,存在易于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的倾向,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进行溶剂分馏也可以得到满足式(I)的聚合物。
通常,向树脂等中配合极限粘度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作为树脂改性剂进行成型加工时,能够预测到为了减少对螺杆、机筒、模等成型机内壁面的剪切作用,分子量较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局部存在于内壁面附近。一般认为,通过在模等中成型品固化的过程中也维持局部存在的状态,结果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易存在于成型品表层,成型品的脱模性提高。但是,脱模性提高的同时,有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本身结块,或者成型品的力学物性被破坏。另外,也存在所得成型品的脱模效果不充分的情况。
本发明人等经过研究,结果发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比例与极限粘度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尚不清楚其详细机制,但一般认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特别是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具有发粘性。因此,推定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未在一定比例以下时,无法充分地获得作为树脂改性剂的脱模效果。另外,还认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本身易发粘。进而,推定分子量1,000以下之类的分子量特别低的成分也会引起力学物性降低。特别是存在(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越低,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的影响越大的倾向。
式(I)是也考虑了(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的影响后对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含有率的允许值进行规定的式子。
(B7)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通过1H-NMR算出的、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末端双键量优选每1000个碳原子为0.001个以上100个以下,较优选每1000个碳原子为0.001个以上0.5个以下,更优选为0.001个以上0.4个以下,特别优选为0.001个以上0.3个以下。上述末端双键量也可以通过热分解制备,但优选使用齐格勒催化剂、较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
(B8)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碘值优选为0.001g/100g以上180g/100g以下,较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9g/100g以下,更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7g/100g以下,最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5g/100g以下。具有上述碘值的聚合物有时也可以通过现有4-甲基-1-戊烯聚合物的热分解得到,但较优选通过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进行4-甲基-1-戊烯聚合而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碘值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即,在150℃下将2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溶解在100ml萘烷中,室温放置直到50℃后,添加溶解有1mmol一氯化碘的20ml乙酸。一边不时地搅拌一边在暗处放置30分钟,然后,添加20ml 10%碘化钾水溶液,用0.1N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滴定。用下式计算碘值,所述碘值表示添加到100g试样中的碘的g数。
碘值=1.269(B-A)/C
此处,A和B分别为试样和空白实验中滴定所需的硫代硫酸钠的ml数,C为试样的g数。
由于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聚合物有局部存在于表面的倾向,所以可以预测双键多时因大气中的氧等而易于变质。认为如果分子量低,则该倾向进一步增强。因此,优选碘值落入上述范围内的聚合物。
(B9)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在10℃下的正癸烷可溶成分的量为0.01重量%以上99重量%以下(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100重量%)。较优选为0.01重量%以上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1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为了得到上述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也可以通过热分解、齐格勒催化剂来进行制备,但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需要说明的是,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如下测定:在450ml正癸烷中加入约3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145℃下溶解后冷却至10℃,通过过滤除去正癸烷不溶部分,从滤液中回收正癸烷可溶成分。
(B10)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用13C-NMR算出的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Dyad isotacticity)优选为70%~99%,较优选为80~99%,更优选为90~99%,特别优选为93~99%。具有上述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的聚合物也可以通过现有4-甲基-1-戊烯聚合物的热分解制备,但优选使用镁化合物载带型钛催化剂等齐格勒型催化剂、较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采用下述方法测定。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如下定义:聚合物链中的任意2个首尾键合的4-甲基-1-戊烯单元链呈现为Z字形结构时其异丁基支链的方向相同的比例,由13C-NMR谱根据下述式求出。
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m/(m+r)]×100
式中,m、r表示来自主链亚甲基的吸收强度,所述主链为下述式所示的通过首-尾键合的4-甲基-1-戊烯单元的主链。
13C-NMR谱如下测定:使用1H共振频率400MHz的核磁共振装置,在NMR样品管(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312
)中,在向约0.5ml六氯丁二烯、邻二氯苯或1,2,4-三氯苯中加入约0.05ml作为封闭溶剂(lock solvent)的氘代苯所得的的溶剂中,使试样完全溶解,然后,在120℃下利用质子完全去耦合法(Complete proton decoupling method)进行测定。测定条件选择倾斜角45°、脉冲间隔5sec以上。设定苯的化学位移为127.7ppm,其他碳原子峰的化学位移是以此为基准得到的。
将在41.5~43.3ppm范围内的峰区域在峰形的最小点处进行分割,将高磁场侧归为第1区域,低磁场侧归为第2区域。第1区域中,m所示的4-甲基-1-戊烯单元2链中的主链亚甲基发生共振,由于与共聚单体连接的亚甲基峰也重叠,所以将34.5~35.5ppm内的来自共聚单体的峰面积的2倍从上述第1区域中减去所得的值,作为m。
第2区域中,r所示的4-甲基-1-戊烯单元2链的主链亚甲基发生共振,将该计算值作为r。
NMR测定例如可以如下所述进行。即,使0.35g试样加热溶解于2.0ml六氯丁二烯中。将上述溶液用玻璃过滤器(G2)过滤后,加入0.5ml氘代苯,装入内径10mm的NMR试管中。然后,使用日本电子制GX-500型NMR测定装置,在120℃下进行13C-NMR测定。累计次数为10,000次以上。
C.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质量份、优选0.1~7质量份、更优选0.2~5质量份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
2.本发明的第二方案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方案。
A.树脂
可以举出与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列举的树脂同样的树脂。即,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从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醚树脂及聚酰亚胺树脂中选择,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以从环氧树脂、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酚醛树脂中选择。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1种,或者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上述树脂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没有限制,可以根据用途、下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组成及分子量等适当选择。
另外,作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优选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密度差小的树脂。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密度差小时,可以得到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中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散性优异、透明性和脱模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更具体而言,树脂(A)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密度差为0~1500kg/m3,优选为1~600kg/m3,较优选为5~400kg/m3。另外,作为优选的具体组合,例如可以举出聚酰胺树脂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组合等。另外,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中,优选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及聚酰胺树脂,其中,优选热塑性聚酯树脂及聚酰胺树,特别优选聚酰胺树脂。
进而,在上述树脂中,优选熔点(Tm)为200℃以上的树脂,熔点(Tm)的范围优选205℃以上、较优选210℃以上,优选500℃以下、较优选400℃以下、更优选350℃以下。此处,熔点如下测定: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将约10mg试样装入铝盘,通过升温使试样一次熔融后,以10℃/分钟冷却至30℃,将冷却后的试样以10℃/分钟升温,将此时的吸热峰作为熔点。另外,为在观测到熔点(Tm)之前先产生热分解的高耐热性树脂的情况下,将产生热分解时的温度定义为熔点(Tm)。
作为熔点(Tm)为200℃以上的树脂,可以举出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作为具体的商品,可以举出AmilanCM1041LO(东丽株式会社制:聚酰胺树脂、熔点225℃)、Novaduran5020(三菱工程塑料公司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熔点224℃)等。
作为优选熔点(Tm)为200℃以上的树脂的理由在于,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在200℃以上的高温下成型,所以在聚烯烃中熔点较高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树脂组合物中的分散性提高,因此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脱模性的树脂组合物。
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
(B11)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为0.01dl/g以上,小于3.0dl/g,作为优选的下限,为0.02dl/g以上,较优选为0.03dl/g以上,更优选为0.1dl/g以上,特别优选为0.5dl/g以上。另外,作为优选的上限,小于2.5dl/g,较优选小于2.0dl/g,更优选小于1.5dl/g。
具有上述[η]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可以采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同样的方法通过控制聚合时氢的导入量、催化剂种类、聚合温度等得到,通常通过减少氢的导入量,或降低聚合温度,可以观察到[η]有变大的倾向。
极限粘度[η]在上述范围内时,作为树脂改性剂,脱模效果优异。
(B2)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下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即,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优选为50~100重量%、较优选为60~100重量%、更优选为7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优选为0~50重量%,较优选为0~40重量%,更优选为0~30重量%(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全部结构单元为100重量%)。
作为在本发明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所用的、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2~20的烯烃,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或支链状α-烯烃、环状烯烃、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非共轭多烯、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等。
作为在本发明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所用的、直链状或支链状α-烯烃,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优选5~20、较优选5~10的支链状α-烯烃。
作为环状烯烃,可以举出环戊烯、环庚烯、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乙烯基环己烷等碳原子数3~20、优选5~15的环状烯烃。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对二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等单烷基或多烷基苯乙烯。
作为共轭二烯,例如可以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4-甲基-1,3-戊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等碳原子数4~20、优选4~10的共轭二烯。
作为非共轭多烯,例如可以举出1,4-戊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2-甲基-1,5-己二烯、6-甲基-1,5-庚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4,8-二甲基-1,4,8-癸三烯(DMDT)、双环戊二烯、环己二烯、双环辛二烯、亚甲基降冰片烯、5-乙烯基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非共轭多烯。
作为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含有羟基的烯烃、卤代烯烃、丙烯酸、丙酸;3-丁烯酸、4-戊烯酸、5-己烯酸、6-庚烯酸、7-辛烯酸、8-壬烯酸、9-癸烯酸等不饱和羧酸类;烯丙基胺、5-己烯胺、6-庚烯胺等不饱和胺类;(2,7-辛二烯基)琥珀酸酐、五丙烯基琥珀酸酐以及属于上述不饱和羧酸类的化合物例中将羧基用羧酸酐基团取代的化合物等不饱和酸酐类;在属于上述不饱和羧酸类的化合物例中,将羧基用酰卤基团取代的化合物等不饱和酰卤化物类;4-环氧基-1-丁烯、5-环氧基-1-戊烯、6-环氧基-1-己烯、7-环氧基-1-庚烯、8-环氧基-1-辛烯、9-环氧基-1-壬烯、10-环氧基-1-癸烯、11-环氧基-1-十一碳烯等不饱和环氧化合物类等。
作为上述含有羟基的烯烃,只要为含有羟基的烯烃类化合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末端羟基化烯烃化合物。作为末端羟基化烯烃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乙烯醇、烯丙醇、羟基化-1-丁烯、羟基化-1-戊烯、羟基化-1-己烯、羟基化-1-辛烯、羟基化-1-癸烯、羟基化-1-十二碳烯、羟基化-1-十四碳烯、羟基化-1-十六碳烯、羟基化-1-十八碳烯、羟基化-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羟基化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羟基化-3-甲基-1-丁烯、羟基化-4-甲基-1-戊烯、羟基化-3-甲基-1-戊烯、羟基化-3-乙基-1-戊烯、羟基化-4,4-二甲基-1-戊烯、羟基化-4-甲基-1-己烯、羟基化-4,4-二甲基-1-己烯、羟基化-4-乙基-1-己烯、羟基化-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支链状羟基化α-烯烃。
作为上述卤代烯烃,具体而言,为具有氯、溴、碘等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原子的卤代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卤代乙烯、卤代-1-丁烯、卤代-1-戊烯、卤代-1-己烯、卤代-1-辛烯、卤代-1-癸烯、卤代-1-十二碳烯、卤代-1-十四碳烯、卤代-1-十六碳烯、卤代-1-十八碳烯、卤代-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卤代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卤代-3-甲基-1-丁烯、卤代-4-甲基-1-戊烯、卤代-3-甲基-1-戊烯、卤代-3-乙基-1-戊烯、卤代-4,4-二甲基-1-戊烯、卤代-4-甲基-1-己烯、卤代-4,4-二甲基-1-己烯、卤代-4-乙基-1-己烯、卤代-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支链状卤代α-烯烃。
与4-甲基-1-戊烯一同使用的上述烯烃类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作为与4-甲基-1-戊烯一同使用的上述烯烃类,特别优选使用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乙烯基环己烷、苯乙烯等。
(B3-2)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求出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优选为1.0~15.0,较优选为1.0~10.0,进一步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1.0~5.0,特别优选为1.0~4.0。
Mw/Mn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减少分子量分布的低分子量区域的成分的含量,用作树脂改性剂时,可以抑制成型品发粘,同时可以减少高分子量成分的含量,因此成型品中的分散性也优异,对力学特性的影响变小。具有上述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也可以通过分子量分布宽的聚合物的热分解、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溶剂分馏来制备,优选通过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
(B4)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Tm)优选为120~245℃,较优选为130~240℃,更优选为140~235℃。熔点(Tm)在上述范围内时,用作树脂改性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加工性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保存时的耐结块性的均衡性优异。为4-甲基-1-戊烯均聚物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熔点依赖于数均分子量(Mn)。例如如果降低4-甲基-1-戊烯均聚物的分子量,则可以将所得聚合物的熔点控制在低水平。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4-甲基-1-戊烯和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的共聚物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熔点依赖于数均分子量(Mn)的大小,同时可以根据聚合时的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相对于4-甲基-1-戊烯的使用量、及其种类来控制熔点。例如增加烯烃相对于4-甲基-1-戊烯的使用量时,可以降低所得聚合物的熔点。
需要说明的是,熔点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方法测定。
(B5)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临界表面张力优选为22~28mN/m,较优选为23~27.5mN/m,更优选为24~27.5mN/m,特别优选为24.5~27.5mN/m。临界表面张力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赋予成型品优异的脱模性。上述临界表面张力依赖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的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为了获得上述优选的临界表面张力,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的量为50~100重量%,优选为60~100重量%,较优选为70~100重量%,特别优选为80~100重量%。
(B6)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在其分子量与极限粘度之间存在下述式(I)所示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使用满足上述式(I)条件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时,可以提高成型品的脱模性,另外不会破坏成型品的力学特性。满足式(I)关系式的聚合物例如可以通过利用溶剂分馏主要除去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而得到。除此之外,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时,存在易于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的倾向,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进行溶剂分馏也可以得到满足式(I)的聚合物。
通常,向树脂等中配合极限粘度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作为树脂改性剂进行成型加工时,可以预测到为了减少对螺杆、机筒、模等成型机内壁面的剪切作用,分子量较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局部存在于内壁面附近。一般认为,通过在模等中成型品固化的过程中也维持局部存在的状态,结果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易存在于成型品表层,成型品的脱模性也提高。但是,脱模性提高的同时,有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本身结块,或者成型品的力学物性被破坏。另外,也存在所得成型品的脱模效果不充分的情况。
本发明人等经过研究,结果发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比例与极限粘度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尚不清楚其详细机制,但通常认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特别是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具有发粘性。因此,推定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未在一定比例以下时,无法充分地获得作为树脂改性剂的脱模效果。另外,还认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本身易发粘。进而,推定分子量1,000以下之类的分子量特别低的成分也会引起力学物性降低。特别是存在(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越低,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的影响越大的倾向。
式(I)是在考虑了(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的影响之后对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含有率的允许值进行规定的式子。
(B7)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通过1H-NMR算出的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末端双键量为0.001个以上100个以下,较优选每1000个碳原子为0.001个以上0.5个以下,更优选为0.001个以上0.4个以下,特别优选为0.001个以上0.3个以下。上述末端双键量也可以通过热分解制备,但优选通过使用齐格勒催化剂、较优选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
(B8)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碘值优选为0.001g/100g以上180g/100g以下,较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9g/100g以下,更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7g/100g以下,最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5g/100g以下。具有上述碘值的聚合物有时可以通过现有4-甲基-1-戊烯聚合物的热分解得到,但较优选通过使用下述的茂金属催化剂的4-甲基-1-戊烯的聚合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碘值按照与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测定。
由于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聚合物有局部存在于表面的倾向,所以可以预测双键多时因大气中的氧等而易于变质。通常认为如果分子量低,则该倾向进一步增强。因此,优选碘值落入上述范围内的聚合物。
(B9)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在10℃下的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为0.01重量%以上99重量%以下(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100重量%)。较优选为0.01重量%以上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1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为了得到上述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也可以通过热分解、齐格勒催化剂来进行制备,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需要说明的是,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如下测定:在450ml正癸烷中加入约3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145℃下溶解后冷却至10℃,通过过滤除去正癸烷不溶部分,从滤液中回收正癸烷可溶成分。
(B10)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用13C-NMR算出的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优选为70%~99%,较优选为80~99%,更优选为90~99%,特别优选为93~99%。具有上述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的聚合物也可以通过现有4-甲基-1-戊烯聚合物的热分解制备,但优选使用镁化合物载带型钛催化剂等齐格勒型催化剂、较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采用与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测定。
C.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0质量份、优选0.01~50质量份、更优选0.01~20质量份、特别优选0.01~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
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三方案。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B2)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下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即,(A)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0~100重量%,(B)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50重量%。
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含有下述结构单元: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优选为60~100重量%,较优选为7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优选为0~40重量%,较优选为0~30重量%(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全部结构单元为100重量%)。
作为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使用的、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2~20的烯烃,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或支链状α-烯烃、环状烯烃、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非共轭多烯、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等。
作为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使用的、直链状或支链状α-烯烃,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优选5~20、较优选5~10的支链状α-烯烃。
作为环状烯烃,可以举出环戊烯、环庚烯、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乙烯基环己烷等碳原子数3~20、优选5~15的环状烯烃。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对二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等单烷基或多烷基苯乙烯。
作为共轭二烯,例如可以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4-甲基-1,3-戊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等碳原子数4~20、优选4~10的共轭二烯。
作为非共轭多烯,例如可以举出1,4-戊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2-甲基-1,5-己二烯、6-甲基-1,5-庚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4,8-二甲基-1,4,8-癸三烯(DMDT)、双环戊二烯、环己二烯、双环辛二烯、亚甲基降冰片烯、5-乙烯基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2,3-二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非共轭多烯。
作为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含有羟基的烯烃、卤代烯烃、丙烯酸、丙酸;3-丁烯酸、4-戊烯酸、5-己烯酸、6-庚烯酸、7-辛烯酸、8-壬烯酸、9-癸烯酸等不饱和羧酸类;烯丙基胺、5-己烯胺、6-庚烯胺等不饱和胺类;(2,7-辛二烯基)琥珀酸酐、五丙烯基琥珀酸酐及在属于上述不饱和羧酸类的化合物例中将羧基用羧酸酐基取代的化合物等不饱和酸酐类;在属于上述不饱和羧酸类的化合物例中将羧基用酰卤基团取代的化合物等不饱和酰卤化物类;4-环氧基-1-丁烯、5-环氧基-1-戊烯、6-环氧基-1-己烯、7-环氧基-1-庚烯、8-环氧基-1-辛烯、9-环氧基-1-壬烯、10-环氧基-1-癸烯、11-环氧基-1-十-碳烯等不饱和环氧化合物类等。
作为上述含有羟基的烯烃,只要为含有羟基的烯烃类化合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末端羟基化烯烃化合物。作为末端羟基化烯烃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乙烯醇、烯丙醇、羟基化-1-丁烯、羟基化-1-戊烯、羟基化-1-己烯、羟基化-1-辛烯、羟基化-1-癸烯、羟基化-1-十二碳烯、羟基化-1-十四碳烯、羟基化-1-十六碳烯、羟基化-1-十八碳烯、羟基化-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羟基化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羟基化-3-甲基-1-丁烯、羟基化-4-甲基-1-戊烯、羟基化-3-甲基-1-戊烯、羟基化-3-乙基-1-戊烯、羟基化-4,4-二甲基-1-戊烯、羟基化-4-甲基-1-己烯、羟基化-4,4-二甲基-1-己烯、羟基化-4-乙基-1-己烯、羟基化-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支链状羟基化α-烯烃。
作为上述卤代烯烃,具体而言,为具有氯、溴、碘等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原子的卤代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卤代乙烯、卤代-1-丁烯、卤代-1-戊烯、卤代-1-己烯、卤代-1-辛烯、卤代-1-癸烯、卤代-1-十二碳烯、卤代-1-十四碳烯、卤代-1-十六碳烯、卤代-1-十八碳烯、卤代-1-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20、优选2~10的直链状卤代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卤代-3-甲基-1-丁烯、卤代-4-甲基-1-戊烯、卤代-3-甲基-1-戊烯、卤代-3-乙基-1-戊烯、卤代-4,4-二甲基-1-戊烯、卤代-4-甲基-1-己烯、卤代-4,4-二甲基-1-己烯、卤代-4-乙基-1-己烯、卤代-3-乙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5~20、优选5~10的支链状卤代α-烯烃。
与4-甲基-1-戊烯-同使用的上述烯烃类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作为与4-甲基-1-戊烯-同使用的上述烯烃类,特别优选使用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乙烯基环己烷、苯乙烯等。
(B 1)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为0.01dl/g以上、小于0.50dl/g,优选0.02~0.45dl/g、较优选0.03~0.40dl/g的范围。具有上述[η]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按照与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同样的方法,通过控制聚合时的氢的导入量、催化剂种类、聚合温度等得到。
极限粘度[η]在上述范围内时,作为树脂改性剂的脱模效果优异,同时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优异,因此对力学物性的影响也小。
(B3)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求出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0~5.0,优选为1.0~4.5,较优选为1.0~4.0,特别优选为1.0~3.5。Mw/Mn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减少分子量分布的低分子量区域的成分的含量,用作树脂改性剂时,可以抑制成型品发粘,同时可以减少高分子量成分的含量,因此成型品中的分散性也优异,对力学特性的影响变小。具有上述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也可以通过分子量分布宽的聚合物的热分解、根据需要进-步进行溶剂分馏来制备,优选通过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
(B6)另外,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在其分子量与极限粘度之间存在下述式(I)所示的关系。
A≤0.2×[η](1.5)···(I)
(上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g)。)
满足上述式(I)条件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耐结块性优异。另外,与其他树脂配合使用时,可以提高成型品的脱模性,另外不会破坏成型品的力学特性。满足上述式(I)条件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例如可以通过利用溶剂分馏主要除去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而得到。可以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进行制备。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时,存在易于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的倾向,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进行溶剂分馏也可以得到满足式(I)的聚合物。
通常情况下,向热塑性树脂等中配合极限粘度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作为树脂改性剂,进行成型加工时,可以预测到为了减少对螺杆、机筒、模等成型机内壁面的剪切作用,分子量较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局部存在于内壁面附近。一般认为,通过在模等中成型品固化的过程中也维持局部存在的状态,结果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易存在于成型品表层,成型品的脱模性也提高。但是,脱模性提高的同时,有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本身结块,或者成型品的力学物性被破坏。另外,也存在所得成型品的脱模效果不充分的情况。
本发明人等经过研究,结果发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比例与极限粘度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尚不清楚其详细机制,但一般认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特别是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具有发粘性。因此,推定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未在一定比例以下时,无法充分地获得作为树脂改性剂的脱模效果。另外,还认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本身易发粘。进而,推定分子量1,000以下之类的分子量特别低的成分也会引起力学物性降低。特别是存在(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越低,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的影响越大的倾向。
式(I)是在考虑了(B)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的影响之后对分子量1,000以下的成分含有率的允许值进行规定的式子。
(B4)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Tm)优选为120~245℃,较优选为130~240℃,更优选为140~235℃。熔点(Tm)在上述范围内时,用作树脂改性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加工性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保存时的耐结块性的均衡性优异。为4-甲基-1-戊烯均聚物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熔点依赖于数均分子量(Mn)。例如如果降低4-甲基-1-戊烯均聚物的分子量,则可以将所得聚合物的熔点控制在低水平。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4-甲基-1-戊烯和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的共聚物时,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熔点依赖于数均分子量(Mn)的大小,同时可以通过聚合时的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相对于4-甲基-1-戊烯的使用量、及其种类来控制熔点。例如增加烯烃相对于4-甲基-1-戊烯的使用量时,可以降低所得聚合物的熔点。
需要说明的是,熔点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方法测定。
(B5)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临界表面张力优选为22~28mN/m,较优选为23~27.5mN/m,更优选为24~27.5mN/m,特别优选为24.5~27.5mN/m。临界表面张力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赋予成型品优异的脱模性。上述临界表面张力依赖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的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为了获得上述优选的临界表面张力,4-甲基-1-戊烯结构单元的量为50~100重量%,优选为60~100重量%,较优选为70~100重量%,特别优选为80~100重量%。
(B7)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通过1H-NMR算出的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优选每1000个碳原子的末端双键量为0.001个以上100个以下,较优选每1000个碳原子为0.001个以上0.5个以下,更优选为0.001个以上0.4个以下,特别优选为0.001个以上0.3个以下。上述末端双键量也可以通过热分解制备,但优选通过使用齐格勒催化剂、较优选通过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
(B8)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碘值优选为0.001g/100g以上180g/100g以下,较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9g/100g以下,更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7g/100g以下,最优选为0.001g/100g以上0.5g/100g以下。
具有上述碘值的聚合物有时也可以通过现有4-甲基-1-戊烯聚合物的热分解得到,但较优选通过使用下述的茂金属催化剂的4-甲基-1-戊烯的聚合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碘值按照与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测定。
由于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聚合物有局部存在于表面的倾向,所以可以预测到双键多时因大气中的氧等而易于变质。一般认为如果分子量低,则该倾向进一步增强。因此,优选碘值落入上述范围内的聚合物。
(B9)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优选在10℃下的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为0.01重量%以上99重量%以下(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100重量%)。较优选为0.01重量%以上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1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为了得到上述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也可以通过热分解、齐格勒催化剂来进行制备,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需要说明的是,正癸烷可溶部分的量如下测定:在450ml正癸烷中加入约3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145℃下溶解后冷却至10℃,通过过滤除去正癸烷不溶部分,从滤液中回收正癸烷可溶成分。
(B10)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用13C-NMR算出的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优选为70%~99%,较优选为80~99%,更优选为90~99%,特别优选为93~99%。具有上述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的聚合物也可以通过现有4-甲基-1-戊烯聚合物的热分解制备,但优选使用镁化合物载带型钛催化剂等齐格勒型催化剂、较优选使用下述茂金属催化剂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而得到。二单元组全同立构规整度采用与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测定。
4.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对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第二方案及第三方案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第二方案及第三方案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可以通过将烯烃类直接聚合而得到,也可以通过将高分子量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热分解而得到,另外,可以采用利用对溶剂的溶解度差进行分馏的溶剂分馏、或利用沸点差进行分离的分子蒸馏等方法,对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精制。
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制备优选使用目前公知的催化剂,例如日本特开昭57-63310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8-8300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706号公报、专利347679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1850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05022号公报等所述的镁载带型钛催化剂;国际公开第01/53369号说明书、国际公开第01/27124号说明书、日本特开平3-193796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平02-41303号公报所述的茂金属催化剂等。作为镁载带型钛催化剂,特别优选含有聚醚作为电子给予体成分的催化剂,其原因在于该催化剂存在能够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的倾向。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优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
作为茂金属催化剂,优选利用使用下述通式(1)或(2)所示的茂金属化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剂。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481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491
(式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从氢、烃基、含硅的烃基中选择,它们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R1至R4中相邻的取代基可以互相键合形成环,R5至R12中相邻的取代基可以互相键合形成环,A为可以含有一部分不饱和键及/或芳香环的碳原子数2~20的2价烃基,A可以含有2个以上环结构,其中包括与Y一同形成的环,M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IVB族中的金属,Y为碳或硅,Q可以从卤素、烃基、阴离子配体、或能够用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中以相同或不同的组合的方式进行选择,i为1~4的整数。)
上述通式(1)或(2)的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从氢、烃基、含硅的烃基中选择,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
作为烃基,优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烷基芳基,可以含有1个以上环结构。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1,1-二乙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1,1,2,2-四甲基丙基、仲丁基、叔丁基、1,1-二甲基丁基、1,1,3-三甲基丁基、新戊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1-甲基-1-环己基、1-金刚烷基、2-金刚烷基、2-甲基-2-金刚烷基、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492
基、降冰片基、苄基、2-苯基乙基、1-四氢萘基、1-甲基-1-四氢萘基、苯基、萘基、甲苯基等。
作为含硅的烃基,优选硅原子数1~4且碳原子数3~20的烷基甲硅烷基或芳基甲硅烷基,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需要说明的是,优选R1及R3为氢、且R2为烃基或含硅的烃基,更优选R2为立体体积大的取代基,特别优选R2为碳原子数4以上的取代基。
芴环上的R5至R12中相邻的取代基可以互相键合形成环。作为上述取代芴基,可以举出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八氢二苯并芴基、八甲基八氢二苯并芴基等。
另外,从易于合成方面考虑,芴环上的R5至R12的取代基优选左右对称、即R5=R12、R6=R11、R7=R10、R8=R9,较优选无取代芴、3,6-二取代芴、2,7-二取代芴或2,3,6,7-四取代芴。此处,芴环上的3位、6位、2位、7位分别与R7、R10、R6、R11对应。
上述通式(1)的R13和R14从氢、烃基中选择,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作为优选的烃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与上述相同的烃基。
Y为碳或硅。通式(1)的情况下,R13和R14与Y键合,以交联部分的形式形成取代亚甲基或取代亚甲硅基。作为优选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亚甲基、二甲基亚甲基、二异丙基亚甲基、甲基叔丁基亚甲基、二环己基亚甲基、甲基环己基亚甲基、甲基苯基亚甲基、二苯基亚甲基、甲基萘基亚甲基、二萘基亚甲基或二甲基亚甲硅基、二异丙基亚甲硅基、甲基叔丁基亚甲硅基、二环己基亚甲硅基、甲基环己基亚甲硅基、甲基苯基亚甲硅基、二苯基亚甲硅基、甲基萘基亚甲硅基、二萘基亚甲硅基等。
通式(2)的情况下,Y与可以含有一部分不饱和键及/或芳香环的碳原子数2~20的2价烃基A键合,形成环亚烷基或环亚甲基亚甲硅基基等。作为优选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环亚丙基、环亚丁基、环亚戊基、环亚己基、环亚庚基、双环[3.3.1]亚壬基、亚降冰片烷基、亚金刚烷基、四氢亚萘基、二氢亚茚基、环二亚甲基亚甲硅基、环三亚甲基亚甲硅基、环四亚甲基亚甲硅基、环五亚甲基亚甲硅基、环六亚甲基亚甲硅基、环七亚甲基亚甲硅基等。
通式(1)及(2)的M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IVB族中的金属,作为M,可以举出钛、锆、铪。
Q可以从碳原子数1~20的烃基、阴离子配体、或能够用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中以相同或不同的组合的方式进行选择。作为卤素的具体例,为氟、氯、溴、碘,作为烃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与上述同样的烃基。作为阴离子配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氧基、叔丁氧基、苯氧基等烷氧基;乙酸酯基、苯甲酸酯基等羧酸酯基;甲磺酸酯基、甲苯磺酸酯基等磺酸酯基等。作为能够用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苯基膦、二苯基甲基膦等有机磷化合物;或四氢呋喃、乙醚、二氧杂环己烷、1,2-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其中,Q可以为相同或不同的组合,优选至少1个为卤素或烷基。
作为本发明中的上述茂金属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优选举出WO01/27124中列举的化合物,但本发明的范围不特别限定于此。
其中,从分子量分布及末端结构的观点考虑,优选通式(1)所示的茂金属化合物。
本发明中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制备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进行时,催化剂成分可以由下述成分构成:
(i)上述通式(1)或(2)所示的茂金属化合物、和
(ii)选自(ii-1)~(ii-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ii-1)有机金属化合物、
(ii-2)有机铝氧化物、及
(ii-3)与茂金属化合物(i)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
进而根据需要的
(iii)微粒状载体,
上述催化剂成分可以采用通常公知的方法作为聚合催化剂使用,例如可以使用WO01/27124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中,聚合可以采用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等液相聚合法或气相聚合法中的任一种。液相聚合法中,可以使用惰性烃溶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二烷、灯油等脂肪烃;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等脂环烃;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氯化乙烯、氯苯、二氯甲烷等卤代烃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也可以将包括聚合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的烯烃类本身用作溶剂。
进行聚合时,相对于每1升反应容积,通常以10-8~10-2摩尔、优选10-7~10-3摩尔的量使用成分(i)。
通常以成分(ii-1)与成分(i)中的过渡金属原子(M)的摩尔比〔(ii-1)/M〕为0.01~5000、优选0.05~2000的量使用成分(ii-1)。通常以成分(ii-2)中的铝原子与成分(i)中的过渡金属原子(M)的摩尔比〔(ii-2)/M〕为10~5000、优选20~2000的量使用成分(ii-2)。通常以成分(ii-3)与成分(i)中的过渡金属原子(M)的摩尔比〔(ii-3)/M〕为1~10、优选1~5的量使用成分(ii-3)。
另外,使用上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烯烃的聚合温度通常在-50~400℃的范围内,优选在10~300℃的范围内,较优选在10~250℃的范围内。聚合温度过低时每单位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降低,在工业上不优选。
聚合压力通常在常压~10MPa表力、优选常压~5MPa表力的条件下,聚合反应也可以采用分批式、半连续式、连续式中的任一种方法。进而,还可以分成反应条件不同的两步以上来进行聚合。
为了控制聚合时生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极限粘度[η]及聚合活性,可以添加氢,氢的适当的量为每1kg烯烃为0.001~100000NL左右。
本发明中使用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聚合品时,例如可以通过调节4-甲基-1-戊烯及碳原子数2~20的烯烃的投入量、聚合催化剂的种类、聚合温度、聚合时氢的添加量等来控制熔点、立体有规性、分子量及极限粘度[η]等,从而可以分别制备。另外,对于热分解物,通过控制对作为热分解之前的基料即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热分解时的分解温度、分解时间,可以得到所期望的分子量、极限粘度[η]等。
5.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及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其他成分
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中配合有效量的任意添加剂,例如溴化双酚、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碳酸酯、磷酸三苯酯、膦酸酰胺及红磷等阻燃剂;三氧化锑及锑酸钠等阻燃助剂;磷酸酯及亚磷酸酯等热稳定剂;受阻酚等抗氧化剂;耐热剂、耐气候剂、光稳定剂、脱模剂、流动改性剂、着色剂、颜料、润滑剂、抗静电剂、晶核剂、增塑剂及起泡剂等。或者也可以同时使用有机硅改性聚烯烃蜡、有机硅-聚乙烯嵌段共聚物、有机硅类脱模剂等公知的蜡及脱模剂等。上述成分的优选配合量为0~50重量%,较优选为0~10重量%,特别优选为0~5重量%。
另外,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在使用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作为树脂(A)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中含有其他聚合物作为任意成分。上述情况下,对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中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100重量份,优选为0.1~30重量份左右。
作为上述其他聚合物,优选以乙烯为主要成分(51摩尔%以上)的乙烯类聚合物或共聚物,配合它们时,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的柔软性及低温特性提高。
进而,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使用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作为树脂(A)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中,配合耐气候性稳定剂、耐热稳定剂、抗静电剂、防滑剂、防结块剂、防雾剂、成核剂、润滑剂、颜料、染料、增塑剂、防老化剂、盐酸吸收剂、抗氧化剂、铜抑制剂等添加剂。
6.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及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制备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可以使用任意方法。例如可以适当采用下述方法:将树脂(A)、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及其他任意成分同时或以任意顺序在转鼓、V型搅拌机、诺塔混合器、班伯里混合机、混炼辊、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等中混合的方法。
使用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作为树脂(A)时,优选下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含有0.01~10质量份、优选0.1~7质量份、更优选0.2~5质量份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
对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的混合方案,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优选方案,可以举出下述方案:将上述方法中得到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以固体状态(通常称作干混)混合的方案;或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熔融混炼的方案等。需要说明的是,后者还包含下述方案:使用丙烯类聚合物(A-1)或丙烯类聚合物(A-1)及丙烯类聚合物(A-2)制备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时,通过配合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可以在制备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同时,得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
7.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制备用母料
本发明中,经1步将树脂(A)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混合、得到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是常用方法。但是,树脂(A)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在分子量差异大或成型温度下的熔融粘度差异大的情况下、或者在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的量少的情况下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有时不能在树脂(A)中充分地分散。因此,脱模性改良等作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的添加效果所期待的性能,有时相对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的配合量并不充分。进而,想要经1步将上述树脂(A)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混合、得到4-甲基-1-戊烯类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有时成型机的排出量不稳定,在生产率方面也会产生问题。另外,上述方法中,将颗粒等良好形状的原料树脂加压输送或抽吸、通过管道输送、供给到混合机、挤出机进料斗等,但使用低分子量成分时无法保持其形状,在输送管道构件的内壁部有时会产生低分子量成分粘接、粘附·附着之类问题。
作为上述情况下的优选的制备方法,可以举出下述方法:预先配制含有树脂(A)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的所谓母料,且该母料中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相对于树脂(A)的比例高于最终组合物即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配制母料之后,再将树脂(A)和上述母料混合,得到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上述母料中,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树脂(A),含有1~900质量份、优选3~300质量份、较优选5~100质量份、特别优选5~50质量份的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
另外,上述母料中,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树脂(A),含有1~900质量份、优选3~300质量份、较优选5~100质量份、特别优选5~50质量份的上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
当然,本发明的母料中也可以含有上述公知的添加剂等成分。
作为上述母料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使用上述转鼓、混合机、搅拌机、辊、挤出机等的公知的混合法。另外,使用树脂(A)和上述母料制备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8.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其他成分
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配合有效量的任意添加剂,例如溴化双酚、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碳酸酯、磷酸三苯基酯、膦酸酰胺及红磷等阻燃剂;三氧化锑及锑酸钠等阻燃助剂;磷酸酯及亚磷酸酯等热稳定剂;受阻酚等抗氧化剂;耐热剂、耐气候剂、光稳定剂、脱模剂、流动改性剂、着色剂、颜料、润滑剂、抗静电剂、晶核剂、增塑剂及起泡剂等。
9.用途及成型品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及第二方案中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可以如下得到:利用挤出成型法、注塑成型法、溶液流延法、吹胀成型法等公知的成型方法,将上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但特别优选利用挤出成型法成型。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品的形状,通常为片状、膜状、筒状(pipe)、管状(tube)、窗框·住宅构件等异形品、层压品等,优选片状、膜状、带状、管状,特别优选片状、膜状。另外,本发明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品还优选下述成型品:将利用挤出成型、注塑成型、溶液流延等一次成型得到的成型品进一步利用吹塑成型、拉伸等方法进行加工得到的成型品。例如成型品为膜或片材时,还优选通过下述方法得到:例如利用T模挤出成型法等将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为片材,将所得的成型品进一步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
作为上述膜的用途,优选利用高熔点的用途。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半导体操作膜(Semiconductor process film)等。
除此之外,由上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膜及片材还优选用于利用其脱模性的用途。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在上述膜上形成有公知粘合剂层的粘合膜。作为上述粘合剂层,可以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层、酯类粘合剂层、烯烃类粘合剂层、聚氨酯类粘合剂层等。上述粘合剂层可以使用具有与对应基材相适合的粘合力的材料。
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具有多层膜构成的偏光板保护膜、FPD用保护膜等用途,所述多层膜由偏光板或FPD(平板显示器)等保护层、上述粘合剂层和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膜构成。
由使用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作为树脂(A)时的上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形成的成型品,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将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直接成型的方法;或在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成型时,添加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方法(例如在成型机(挤出机)中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成型时,在成型机(挤出机)中途,投入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方法等)。
另外,作为由上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形成的成型品的加工方法,优选下述方法:将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在熔融状态下伴有剪切及/或单轴、双轴、平面拉伸流动进行成型的方法,只要为公知的方法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主要伴有剪切流动的成型方法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挤出成型、注塑成型、熔喷成型等公知的成型法,作为主要伴有单轴、双轴、平面拉伸流动的成型方法的具体例,可以举出T模(膜)成型、吹塑成型、拉伸等公知的方法。此处,所谓熔融状态,是指组合物X的熔点以上、低于350℃,优选170℃~350℃的范围。
通常认为由于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热力学上不相容,所以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局部存在于如上所述得到的成型品表面。因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低粘着性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的效果,所以所得成型品在室温~高温下的较广泛的环境下发粘感被抑制。
使用上述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作为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时的成型品的优选形态,可以举出片材、膜、筒或管、瓶子、纤维、带等,以下列举使用它们的代表用途,但不特别限定于此。
封口片、密封垫片、玻璃中间膜、门、门框、窗框、檐口、护壁板、开口框等、地板材料、天花板材料、壁纸等、文具、办公用品、防滑片材、建筑表面材料、管子、电线、护套、线束、保护膜粘合层、热熔粘合材料、卫生用品、医疗袋·管、无纺布、伸缩材料、纤维、鞋底(shoe soles)、鞋底夹层、鞋垫、鞋底(soles)、凉鞋、包装用膜、片材、食品包装用膜(外层、内层、密封剂、单层)、伸缩膜、塑料包装、器皿、杀菌袋、拉伸膜、通气性膜。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作为透明性、气体透过性、耐化学药品性、剥离性以及脱模性、耐热性优异的树脂,可以用于医疗器具、耐热电线、耐热餐具、剥离用材等各种领域。
另外,作为与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混合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或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可以用于膜、瓶子、箱子等成型品,可以赋予其优异的脱模性、防水性。另外,注塑成型中,可以赋予优异的脱模性。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及实施例中,性状只要在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说明,按照以下方法测定。
[组成]
根据13C-NMR谱的解析求出。
[极限粘度]
使用萘烷溶剂,在135℃下测定。将约20mg样品溶解在15ml萘烷中,在135℃的油浴中测定比粘度ηsp。在上述萘烷溶液中追加5ml萘烷溶剂,稀释后,同样地测定比粘度ηsp。再重复进行该稀释操作2次,求出将将浓度(C)外推至0时的ηsp/C值,作为极限粘度。
[η]=lim(ηsp/C)(C→0[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通过GPC测定求出。测定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另外,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是使用市售的单分散标准聚苯乙烯制作标准曲线,基于下述换算法求出的。
装置:凝胶渗透色谱仪Alliance GPC2000型(Waters公司制)
溶剂:邻二氯苯
柱:TSKgel柱(TOSOH公司制)×4
流速:1.0ml/分钟
试样:0.15mg/mL邻二氯苯溶液
温度:140℃
分子量换算:PS换算/常用较正法
需要说明的是,常用较正计算中,使用以下所示的Mark-Houwink粘度式的系数。
聚苯乙烯(PS)的系数:KPS=1.38×10-4,aPS=0.70
聚乙烯(PE)的系数:KPE=5.06×10-4,aPE=0.70
[熔点](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将约5mg试样装入铝盘升温至280℃,在280℃下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冷却至30℃,在30℃下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升温,将此时的吸热峰作为熔点。
[临界表面张力]
使用图像处理式·固液界面解析系统(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Dropmaster500),在23℃、50%RH的气氛下,在试验样品表面滴入已知表面张力的4种润湿张力试验用混合液(乙二醇单乙醚/甲酰胺、表面张力分别为31、34、37、40mN/m),测定接触角。对5片试验样品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将由该接触角θ算出的cosθ(Y轴)和试验用混合液的表面张力(X轴)得到的点(5个以上)绘制在X-Y坐标中,通过最小二乘法由上述点绘成直线,将与该直线和cosθ=1之间的交点相对应的表面张力(X轴)作为临界表面张力(mN/m)。
需要说明的是,临界表面张力测定用试验样品如下制备,分别测定其临界表面张力。
对于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SUS板上浇注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浇注是在氮气氛下、250℃×5分钟的条件下,将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SUS板上加热熔融,之后,恢复至常温使其固化的方法。测定本试验样品的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
对于膜样品,对膜成型时的冷却辊面侧进行临界表面张力测定。
[末端双键量]
本发明中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所具有的末端双键分为乙烯基型、亚乙烯基型、2取代内部烯烃型及3取代内部烯烃型双键,其总量通过1H-NMR测定。
通过1H-NMR测定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时,观测到在来自乙烯基的3个质子部分的峰中,2个质子部分的峰(H1)在4.8~5.0ppm附近,剩余的1个质子部分的峰(H1’)在5.7~5.9ppm附近。
另外,观测到来自亚乙烯基的2个质子部分的峰(H2)在4.7ppm附近。
进而,观测到来自2取代内部烯烃的2个质子部分的峰(H3)在5.2~5.4ppm附近,来自3取代内部烯烃的1个质子部分的峰(H4)在5.0~5.2ppm附近。
以总质子的累计值为Ha时,末端双键量L(个/1000个碳原子)可以通过L=[2×(H1+H1’)+3×(H2+H3)+6×H4]×1000/3Ha计算得到。
对于1H-NMR,使用日本电子制JNM-ECX400P型核磁共振装置,在NMR样品管(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611
)中,将20mg试样完全溶解在约0.5ml氘代邻二氯苯中后,在120℃下测定。
[脱模性](实施例20~22及参考例5~8)
向100质量份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F113G、Prime Polymer公司制、聚丙烯均聚物、熔体流动速率=3g/10分钟)中混合(干混)3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接着,将所得混合物投入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612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中,设定汽缸温度为230℃、模温度为230℃,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下,将上述挤出的熔融混炼物以牵拉速度1.0m/分钟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Cast film)。
向10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中混合(干混)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将所得混合物直接投入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613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进料斗中。设定汽缸温度为300℃、模温度为300℃,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下,将该挤出的熔融混炼物以牵拉速度1.0m/分钟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按照JIS Z1707,将从所得流延膜中切出2片宽15mm的膜样品与冷却辊内表面互相贴合,使聚丙烯类树脂膜的封接温度为170℃、聚酰胺类树脂膜的封接温度为230℃,分别在封接宽度5mm、封接时间1.0s、封接压力0.2MPa、下部温度70℃的条件下,使用Tester产业公司制热封机进行热封。之后,使用Intesco公司制5台万能材料试验机,在23℃的条件下、试验速度300mm/min的条件下测定热封强度(N/15mm)。
根据以下指标分别判定对聚丙烯及聚酰胺的脱模性。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聚丙烯类树脂膜的热封强度为
◎:小于0.3N/15mm
○:0.3~小于1.0N/15mm
×:1.0N/15mm以上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聚酰胺类树脂膜的热封强度为
◎:小于1.5N/15mm
○:1.5~小于3.0N/15mm
×:3.0N/15mm以上
[耐结块性]
将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在小型碾碎机中粉碎,在40℃的条件下,施加400g/cm2的负荷24小时,评价结块的程度。
结块的程度为
◎:用手抓时容易破坏
○:用手抓时不容易破坏,但用力时破坏
×:用手抓时,即使用力也不破坏,保持硬的结块状态
[低温脱模性]
按照ASTM D1893,重叠2片10cm×15cm的膜样品,使冷却辊面与冷却辊面的背面接触后,施加40kg负荷,在50℃下熟化3日。之后,使用Intesco公司制剥离试验机,在23℃的条件下,以试验速度200mm/分钟测定剥离力(mN/cm)。
[高温脱模性]
按照JIS Z1707,将2片切成宽15mm的膜样品与冷却辊的内表面互相接触,在封接温度140℃(实施例13~17及比较例9)、170℃(实施例1~9及比较例1~6)、190℃及230℃(实施例10~12、参考例1~4及比较例7、8)、封接宽度5mm、封接时间1.0s、封接压力0.2MPa、下部温度70℃的条件下,使用Tester产业公司制热封机进行热封。之后,使用Intesco公司制5台万能材料试验机,在23℃的条件下,以试验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热封强度(N/15mm)。
[总雾度](实施例1~9、比较例1~6)
按照JIS K7105,测定成型为相同膜厚的膜的总雾度。
[拉伸强度]
按照JIS K6781,在23℃、速度200mm/分钟下进行拉伸试验,测定拉伸屈服应力。
[膜外观]
目视判定膜的外观,按照以下基准评价。
○:透明、且均匀
×:不透明、或有条纹产生
[B值]
按照日本特开2007-186664所述的方法,根据13C-NMR谱解析求出。
[立体有规性(mm或mmmm)]
根据13C-NMR谱解析求出。
全同立构三单元组分率(mm)按照国际公开2004-087775号说明书第21页第7行至第26页第6行所述的方法求出。
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基于现有公报(特开2003-147135号公报)所述的方法计算。
[熔点、玻璃化温度](丙烯类聚合物)
求出DSC发热·吸热曲线,将升温时最大熔解峰位置的温度作为Tm。测定如下进行:将试样装入铝盘,(i)以100℃/分钟升温至200℃,在200℃下保持5分钟后,(ii)以20℃/分钟降温至-50℃,接着(iii)以20℃/分钟升温至200℃,解析所得吸热曲线,求出Tm。
[肖氏A硬度]
使用设定为190℃的油压式热加压成型机(加压成型时使用100μm的Lumirror(PET膜)作为脱模膜),加热5分钟后,在10MPa加压下成型2分钟,之后,在20℃、10MPa加压下冷却4分钟得到规定厚度的片材,使用该片材,成型后在室温下经过72小时后,使用A型测定器,在A型测定器的压针接触片材后立即读取刻度(基于ASTM D-2240)。对于丙烯类聚合物(A)及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使用厚2mm的片材,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使用实施例所述的厚1mm的片材。
[熔体流动速率(MFR)]
按照ASTM D-1238,在190℃或230℃、2.16kg负荷下,测定MFR。
[透明性(内部雾度、总雾度、光线透射率)](实施例18、19及比较例10~17)
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使用厚2mm的片材,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使用实施例所述的厚1mm的片材,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数字浊度计“NDH-2000”、C光源,在环己醇溶液中测定扩散透射光量及总透射光量,根据下式计算雾度。
内部雾度=100×(扩散透射光量)/(总透射光量)
总雾度=100×(扩散透射光量)/(总透射光量)
总透光率=100×(总透射光量)/(入射光量)
[粘性]
首先,将利用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成型的挤出片材(厚1mm)切成长(MD方向)120mm、宽12.7mm,得到样品。将该样品的同一面互相重叠,对所得1组试样施加2.5kgf的负荷,处理24小时(处理温度=23℃、50℃)。除去负荷后在23℃下放置1日,然后测定它们的剥离力(T剥离、剥离速度=200mm/min)。
[粘合脱模性]
将丙烯酸类胶带(日东电工社制、NO.31B)与膜冷却辊内表面贴合后,用2kg的手推式橡胶辊往复2次,进行贴合。切成宽25mm,在23℃的条件下熟化1小时。之后,使用Intesco公司制剥离试验机,在23℃的条件下、以试验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测定180°剥离强度(N/50mm)。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及第二方案的实施例>
[合成例1]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合成(1-b)
向500ml支管聚合烧瓶中加入150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三井化学社制DX820),一边通入氮一边用砂浴加热至360℃。确认烧瓶壁面的聚合物熔解后,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2小时,由此对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热分解。之后,通过冷却至常温,得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热分解物。热分解物的极限粘度[η]=0.17dl/g,利用GPC测定的Mw=21700、Mn=4840,Mw/Mn=4.48,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3.94,末端双键量为3.6个/1000个碳原子。热分解物的性状示于表1。
[合成例2]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合成(2-b)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向经充分氮置换的玻璃制烧瓶中加入0.5μmol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向其中添加以Al原子换算为0.25mmol的Tosoh Finechem公司制MMAO(产品名MMAO-3A)的己烷溶液作为助催化剂,由此得到催化剂溶液。
[聚合]
向安装有搅拌器、经充分氮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400ml癸烷、100ml 4-甲基-1-戊烯,向其中通入氢(6升/小时),在30℃下放置10分钟。之后,加入0.25mmol三异丁基铝,接着加入上述配制的催化剂溶液,开始聚合。连续地供给氢(6升/小时),在常压下、于30℃下进行聚合1小时后,添加少量甲醇终止聚合。将聚合液注入4升的甲醇/丙酮混合液(体积比4/1)中,通过过滤回收聚合物。在减压下、于80℃下将所得聚合物干燥10小时,得到15.5g聚合物。聚合物的极限粘度[η]=0.08dl/g,利用GPC测定的Mw=9040、Mn=4650,Mw/Mn=1.94,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1.37,末端双键量为0.1个/1000个碳原子。聚合物的性状示于表1。
[合成例3]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合成(3-b)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向经充分氮置换的玻璃制烧瓶中加入1μmol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向其中添加以Al原子换算为0.5mmol的Tosoh Finechem公司制MMAO(产品名MMAO-3A)的己烷溶液作为助催化剂,由此得到催化剂溶液。
[聚合]
向安装有搅拌器、经充分氮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561ml癸烷、180ml 4-甲基-1-戊烯、高纯度的十六碳烯和十八碳烯的混合物即三菱化学社制Dialen D168(注册商标)(9ml),向其中通入氢(6升/小时),在30℃下放置10分钟。之后,加入0.375mmol三异丁基铝,接着加入上述配制的催化剂溶液,开始聚合。连续地供给氢(6升/小时),在常压下、于30℃下进行聚合1小时后,添加少量甲醇终止聚合。将聚合液注入4升的甲醇/丙酮混合液(体积比4/1)中,通过过滤回收聚合物。在减压下、于80℃下将所得聚合物干燥10小时,得到37.6g聚合物。聚合物的极限粘度[η]=0.13dl/g,利用GPC测定的Mw=15900、Mn=4010,Mw/Mn=3.97,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2.86,末端双键量为0.2个/1000个碳原子。聚合物的性状示于表1。
[合成例4]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合成(4-b)
使用含有公知的镁化合物载带型钛催化剂成分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进行4-甲基-1-戊烯和1-癸烯的共聚,得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4-b)。上述合成例中得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析结果和性状如表1所示。
上述合成例中得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析结果和性状如表1所示。
[合成例5]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合成(5-b)
向500ml支管聚合烧瓶中加入150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三井化学社制DX310),一边通入氮一边用砂浴加热至360℃。确认烧瓶壁面的聚合物熔解后,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2小时,由此对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热分解。之后,通过冷却至常温,得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热分解物。上述合成例中得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析结果和性状如表1所示。
[合成例6]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合成(6-b)
向500ml支管聚合烧瓶中加入150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三井化学社制DX820),一边通入氮一边用砂浴加热至375℃。确认烧瓶壁面的聚合物熔解后,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2小时,由此对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热分解。之后,通过冷却至常温,得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热分解物。上述合成例中得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分析结果和性状如表1所示。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681
[合成例7]丙烯类聚合物(a-1-1)的合成
使用连续聚合设备,将16.4mol%乙烯、77.7mol%丙烯、5.9mol%1-丁烯、及作为聚合用催化剂/助催化剂的采用日本特开2007-18666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二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乙基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甲基铝氧烷(TosohFinechem公司制、以铝换算为0.3mmol)在己烷溶液中聚合,由此得到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即丙烯类聚合物(a-1-1)。物性如表5所示。
[合成例8]丙烯类聚合物(a-1-2)的合成
除使用13.7mol%乙烯、67.0mol%丙烯、19.3mol%1-丁烯之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即丙烯类聚合物(a-1-2)。物性如表5所示。
[实施例1]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异向旋转双螺杆型:Haake制),将95质量份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J106G:Prime Polymer公司制、聚丙烯均聚物、熔体流动速率=15g/10分钟)、5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1-b)在240℃下熔融混炼,得到聚丙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母料颗粒。按照ASTM D1238,在负荷2.16kg、温度230℃下测定熔体流动速率。
接着,将10质量份上述所得母料颗粒与90质量份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B221WA;Prime Polymer公司制、无规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0.5g/10分钟)混合(干混),然后,将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691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汽缸温度设定为210℃、模温度设定为210℃,向该挤出机中添加所得的混合物,以螺杆转速25rpm进行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20℃下,对上述挤出的熔融混炼物以牵拉速度1.0m/分钟进行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2。
[实施例2]
将20质量份实施例1中制作的母料颗粒与80质量份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B221WA;Prime Polymer公司制、无规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0.5g/10分钟)混合(干混),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2。
[实施例3]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异向旋转双螺杆型:Haake制),在270℃下将90质量份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J702:Prime Polymer公司制、嵌段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2g/10分钟)、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2-b)熔融混炼,得到聚丙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母料颗粒。按照ASTM D1238,在负荷2.16kg、温度230℃下测定熔体流动速率。
接着,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异向旋转双螺杆型:Haake制),在270℃下仅熔融混炼聚丙烯树脂(PrimePolypro J702;Prime Polymer公司制、嵌段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2g/10分钟),得到仅含有聚丙烯的母料颗粒。
接着,将10质量份上述制作的聚丙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母料颗粒与90质量份上述制作的仅含有聚丙烯的母料颗粒混合(干混),然后,将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01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汽缸温度设定为230℃、模温度设定为230℃,向该挤出机中添加所得混合物,以螺杆转速25rpm进行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0m/分钟下对上述挤出物进行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2。
[实施例4]
除使成型温度(汽缸温度及模温度)为270℃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5]
除使成型速度(牵拉速度)为2.0m/分钟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6]
除使用(3-b)作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7]
除使成型温度(汽缸温度及模温度)为270℃之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8]
将30质量份聚丙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母料颗粒与70质量份实施例3中制作的仅含PP的母料颗粒混合(干混),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9]
将1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与99质量份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J702;Prime Polymer公司制、嵌段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2g/10分钟)混合(干混),将所得混合物直接投入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11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进料斗中。设定汽缸温度为230℃、模温度为230℃,以螺杆转速25rpm进行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0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
将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12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汽缸温度设定为210℃、模温度设定为210℃,向该挤出机中添加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B221WA:Prime Polymer公司制、无规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0.5g/10分钟),以螺杆转速25rpm进行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20℃、牵拉速度1.0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除不使用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3]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异向旋转双螺杆型:Haake制),在270℃下,将0.2质量份防结块剂(二氧化硅)与99.8质量份聚丙烯树脂(Prime Polypro J702:Prime Polymer公司制、嵌段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2g/10分钟)熔融混炼,得到母料颗粒。按照ASTMD1238,在负荷2.16kg、温度230℃下测定熔体流动速率。接着,将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21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汽缸温度设定为230℃、模温度设定为230℃,向该挤出机中添加上述母料颗粒,以螺杆转速25rpm进行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0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2。
[比较例4]
除用润滑剂(芥酸酰胺)代替防结块剂(二氧化硅)之外,与比较例3同样地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5]
除使聚丙烯树脂为99.5质量份、滑剂(芥酸酰胺)为0.5质量份之外,与比较例4同样地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2。
需要说明的是,在挤出成型时有时会产生波动及油烟或臭气。
[比较例6]
除使聚丙烯树脂为99质量份、滑剂(芥酸酰胺)为1质量份之外,与比较例4同样地进行,在挤出成型时产生严重的波动及油烟或臭气,难以成型。结果示于表2。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31
[实施例10]
将3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1-b)与97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将该混合物直接投入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41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进料斗中。设定汽缸温度为300℃,设定模温度为300℃,以螺杆转速25rpm进行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0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实施例11]
除将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1-b)与9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实施例12]
除将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2-b)与9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参考例1]
除将3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4-b)与97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参考例2]
除将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4-b)与9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参考例3]
除将2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4-b)与8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参考例4]
除将4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4-b)与6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比较例7]
将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51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汽缸温度设定为300℃、模温度设定为300℃,向该挤出机中添加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以螺杆转速25rpm进行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0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3。
[比较例8]
除将6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4-b)与4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milan CM1041LO:东丽公司制、熔点225℃)混合(干混)之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操作,但不能制成均匀的膜,无法对临界表面张力、高温脱模性进行评价。
结果示于表3。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例1~4满足本发明的第二方案。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61
[实施例13]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同向旋转双螺杆型KZW-15:Technovel公司制),在230℃下将90质量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avatec LDLC600A;日本聚乙烯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熔融混炼,得到低密度聚乙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母料颗粒。按照ASTMD1238,在负荷2.16kg、温度190℃下测定熔体流动速率。
接着,将10质量份上述得到的母料颗粒与90质量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avatec LD LC600A:日本聚乙烯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混合(干混),然后,将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771
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汽缸温度设定为230℃、模温度设定为230℃,向该挤出机中添加所得混合物,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5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4。
[实施例14]
除使用(5-b)作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之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得到低密度聚乙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母料颗粒后,将10质量份该母料颗粒与90质量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avatec LD LC600A:日本聚乙烯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混合(干混)。采用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15]
将1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5-b)与99质量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avatec LD LC600A:日本聚乙烯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混合(干混),将该混合物直接投入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进料斗中。设定汽缸温度为230℃、设定模温度为230℃,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5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16]
除将30质量份实施例14中制作的母料颗粒与70质量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avatec LD LC600A:日本聚乙烯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混合(干混)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4。
[实施例17]
除使用(6-b)作为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之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得到低密度聚乙烯/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母料颗粒后,将10质量份该母料颗粒与90质量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avatec LD LC600A;日本聚乙烯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混合(干混)。采用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延膜,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9]
将安装有模唇宽240mm的T模的单螺杆挤出机(田中铁工所公司制)的汽缸温度设定为230℃、模温度设定为230℃,向该挤出机中添加低密度聚乙烯树脂(Navatec LD LC600A:日本聚乙烯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7g/10分钟),从T模中挤出熔融混炼物。之后,在冷却辊温度40℃、牵拉速度1.5m/分钟下对该挤出物进行牵拉,由此得到厚50μm的流延膜。
测定所得膜的物性,示于表4。
[实施例18]
在190℃下,将90重量份作为丙烯类聚合物(A-1)的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1)、10重量份作为丙烯类聚合物(A-2)的全同立构均聚丙烯(a-2-1)(Tm=164℃、MFR(230℃)=7.0g/10分钟、mmmm=96.5%、Mw/Mn=4.3)、以及耐热稳定剂(相对于丙烯类聚合物(a-1-1)及丙烯类聚合物(a-2-1),配合500ppm汽巴精化公司的Irgafos 168、500ppm Irganox 1076得到的物质)熔融混炼,得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1)。
进而,将1重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与100重量份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1)配合,一边将所得物在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801
的单螺杆挤出机(L/D=26、全螺纹螺杆)中熔融混炼(成型温度=230℃)一边成型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1)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实施例19]
除使用85重量份上述丙烯类聚合物(a-1-2)来代替90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1-1)作为丙烯类聚合物(A-1)、且丙烯类聚合物(a-2-1)为15重量份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得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2)。
进而,将1重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与100重量份上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2)配合,一边将所得物在的单螺杆挤出机(L/D=26、全螺纹螺杆)中熔融混炼(成型温度=230℃)一边成型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2)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0]
除不将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1)配合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3)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1]
除向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1)中配合1重量份聚丙烯蜡(三井化学(株)制、商品名:NP505、熔点=151℃、熔融粘度(180℃)=650mPa·s)来代替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4)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2]
除向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1)中配合1重量份聚乙烯蜡(三井化学(株)制、商品名:420P、熔点=113℃、熔融粘度(180℃)=650mPa·s)来代替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5)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3]
除向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1)中配合1500ppm(0.15重量份)芥酸酰胺(日本油脂(株)制、Alflow P-10)来代替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6)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4]
除不将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2)配合之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7)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5]
除向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2)中配合1重量份聚丙烯蜡(三井化学(株)制、商品名:NP505、熔点=151℃、熔融粘度(180℃)=650mPa·s)来代替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之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8)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6]
除向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2)中配合1重量份聚乙烯蜡(三井化学(株)制、商品名:420P、熔点=113℃、熔融粘度(180℃)=650mPa·s)来代替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之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9)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比较例17]
除向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2)中配合1500ppm(0.15重量份)芥酸酰胺(日本油脂(株)制、Alflow P-10)来代替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3-b)之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将丙烯类树脂组合物(y10)的1mmt的挤出片材成型体成型,测定物性。物性示于表5。
Figure BPA00001290291600831
<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实施例>
[实施例20]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向经充分氮置换的玻璃制烧瓶中加入0.5μmol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向其中添加以Al原子换算为0.25mmol的Tosoh Finechem公司制MMAO(产品名MMAO-3A)的己烷溶液作为助催化剂,由此得到催化剂溶液。
[聚合]
向安装有搅拌器、经充分氮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400ml癸烷、100ml 4-甲基-1-戊烯,向其中通入氢(6升/小时),在30℃下放置10分钟。之后,加入三异丁基铝0.25mmol、接着加入上述配制的催化剂溶液,开始聚合。连续供给氢(6升/小时),在常压下、于30℃进行聚合1小时后,添加少量甲醇终止聚合。将聚合液注入4升甲醇/丙酮混合液(体积比4/1)中,通过过滤回收聚合物。在减压下、于80℃下将所得聚合物干燥10小时,得到15.5g聚合物。聚合物的极限粘度[η]=0.08dl/g,利用GPC测定的Mw=9040、Mn=4650,Mw/Mn=1.94,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1.37,末端双键量为0.1个/1000个碳原子。对所得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脱模性、耐结块性评价。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耐结块性:◎
[实施例21]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向经充分氮置换的玻璃制烧瓶中加入1μmol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向其中添加以Al原子换算为0.5mmol的Tosoh Finechem公司制MMAO(产品名MMAO-3A)的己烷溶液作为助催化剂,由此得到催化剂溶液。
[聚合]
向安装有搅拌器、经充分氮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567ml癸烷、180ml 4-甲基-1-戊烯、3ml 1-癸烯,向其中通入氢(6升/小时),在30℃下放置10分钟。之后,加入0.375mmol三异丁基铝,接着加入上述配制的催化剂溶液,开始聚合。连续地供给氢(6升/小时),在常压下、于30℃下进行聚合1小时后,添加少量甲醇终止聚合。将聚合液注入4升的甲醇/丙酮混合液(体积比4/1)中,通过过滤回收聚合物。在减压下、于80℃下将所得聚合物干燥10小时,得到36.4g聚合物。聚合物的极限粘度[η]=0.11dl/g,利用GPC测定的Mw=12000、Mn=5740,Mw/Mn=2.09,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1.16,末端双键量为0.1个/1000个碳原子。对所得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に进行脱模性、耐结块性评价。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耐结块性:◎
[实施例22]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向经充分氮置换的玻璃制烧瓶中加入1μmol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向其中添加以Al原子换算为0.5mmol的Tosoh Finechem公司制MMAO(产品名MMAO-3A)的己烷溶液作为助催化剂,由此得到催化剂溶液。
[聚合]
向安装有搅拌器、经充分氮置换的内容积1升的玻璃制高压釜中装入561ml癸烷、180ml 4-甲基-1-戊烯、高纯度的十六碳烯和十八碳烯的混合物即三菱化学社制Dialen D168(注册商标)(9ml),向其中通入氢(6升/小时),在30℃下放置10分钟。之后,加入0.375mmol三异丁基铝,接着加入上述配制的催化剂溶液,开始聚合。连续地供给氢(6升/小时),在常压下、于30℃下进行聚合1小时后,添加少量甲醇终止聚合。将聚合液注入4升甲醇/丙酮混合液(体积比4/1)中,通过过滤回收聚合物。在减压下、于80℃下将所得聚合物干燥10小时,得到37.6g聚合物。聚合物的极限粘度[η]=0.13dl/g,利用GPC测定的Mw=15900、Mn=4010,Mw/Mn=3.97,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2.86,末端双键量为0.2个/1000个碳原子。对所得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脱模性、耐结块性评价。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耐结块性:◎
[参考例5]
将150g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三井化学社制DX820)装入500ml支管聚合烧瓶中,一边通入氮一边利用砂浴加热至360℃。确认烧瓶壁面的聚合物熔解后,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2小时,由此对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热分解。之后,通过冷却至常温,得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热分解物。热分解物的极限粘度[η]=0.17dl/g,利用GPC测定的Mw=21700、Mn=4840,Mw/Mn=4.48,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3.94,末端双键量为3.6个/1000个碳原子。对所得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脱模性、耐结块性评价。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耐结块性:○
[参考例6]
除使热分解温度为375℃之外,与[参考例5]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热分解物。热分解物的极限粘度[η]=0.08dl/g,利用GPC测定的Mw=7160、Mn=1860,Mw/Mn=3.85,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13.35,末端双键量为8.2个/1000个碳原子。对所得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脱模性、耐结块性评价。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耐结块性:○
[参考例7]
除使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为三井化学社制DX310之外,与[参考例5]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热分解物。热分解物的极限粘度[η]=0.1dl/g,利用GPC测定的Mw=10200、Mn=2440,Mw/Mn=4.18,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8.34,末端双键量为5.7个/1000个碳原子。对所得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脱模性、耐结块性评价。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耐结块性:○
[参考例8]
除使热分解温度为375℃之外,与[参考例7]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热分解物。热分解物的极限粘度[η]=0.05dl/g,利用GPC测定的Mw=3740、Mn=1130,Mw/Mn=3.31,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A(质量%)为24.15,末端双键量为11.1个/1000个碳原子。对所得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进行脱模性、耐结块性评价。
对聚丙烯的脱模性:○
对聚酰胺的脱模性:○
耐结块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与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关系中参考例5~8为参考例。

Claims (25)

1.一种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在(B1)的范围内,
(B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2.一种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0.01~10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在(B11)的范围内且满足(B6),
(B1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3.0dl/g的范围内,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所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满足(B2)、(B3)、(B4)和(B5),
(B2)是具有下述组成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50重量%,
(B3)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1.0~5.0的范围内,
(B4)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Tm)在120~245℃的范围内,
(B5)临界表面张力在22~28mN/m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满足(B6),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所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满足(B7),
(B7)通过1H-NMR算出的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末端双键的量为0.001个以上0.5个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或(B-2)是通过茂金属催化剂聚合得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选自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及聚酰胺树脂。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为环氧树脂。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为熔点(Tm)在200℃以上的树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A)为含有60~100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1)和0~40重量份丙烯类聚合物(A-2)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
其中,(A-1)成分和(A-2)成分的总计为100重量份,
所述丙烯类聚合物(A-1)满足下述条件:
(A-1-1)肖氏A硬度在20~94的范围内,
(A-1-2)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51~100摩尔%,
(A-1-3)通过DSC观测到的熔点低于100℃或观测不到;
所述丙烯类聚合物(A-2)满足下述条件:
(A-2-1)通过DSC观测到的熔点在100℃以上、低于175℃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类聚合物(A-1)满足(A-1-4)和(A-1-5),
(A-1-4)为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丙烯和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和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51~90摩尔%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0~49摩尔%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及0~49摩尔%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其中,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100摩尔%,
(A-1-5)根据13C-NMR算出的全同立构三单元组分率(mm)为85~99.9%;
且所述丙烯类聚合物(A-2)满足下述条件:
(A-2-2)根据13C-NMR算出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为90~99.8%。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类聚合物(A-1)满足(A-1-6)、(A-1-7)和(A-1-8),
(A-1-6)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3.5~1.2,
(A-1-7)下述规定的B值为0.8~1.3,
B = M OE 2 M O &CenterDot; M E . . . ( II )
式(II)中,MOE表示丙烯与乙烯形成的链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与乙烯形成的链的总量相对于总二单元组的摩尔分数,MO表示丙烯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相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的全部组成的摩尔分数的总计,ME表示乙烯相对于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全部组成的摩尔分数。
(A-1-8)观测到用DSC测定的玻璃化温度(Tg)在-10℃~-50℃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类树脂组合物(X)满足(X 1)和(X2),
(X1)肖氏A硬度为20~94,
(X2)2mmt压板的内部雾度为0.1~15%、且总透光率为80~99.9%。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树脂(A),含有0.1~7质量份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树脂(A),含有0.01~50质量份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
16.一种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制备用母料,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1~90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1)在(B1)的范围内,
(B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17.一种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制备用母料,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选自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A),含有1~900质量份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其特征在于,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B-2)在(B11)的范围内,
(B1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3.0dl/g的范围内。
18.一种成型品,所述成型品是使用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品使用熔融状态下经过剪切及/或单轴、双轴、平面拉伸流动的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20.一种膜,所述膜由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型品形成。
21.一种多层膜,所述多层膜含有权利要求20所述的膜和粘合层。
22.一种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是下述(B2)组成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
(B2)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50重量%,
其特征在于,在(B1)、(B3)的范围内,且满足(B6),
(B1)在萘烷溶剂中在13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η]在0.01dl/g以上、小于0.50dl/g的范围内,
(B3)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1.0~5.0的范围内,
(B6)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0.2×[η](-1.5)···(I)
所述式(I)中,A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时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换算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的含有比例(质量%),[η]为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在135℃下在萘烷溶剂中测定的极限粘度(dl/g)。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的(B7),
(B7)通过1H-NMR算出的所述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末端双键的量为0.001个以上0.5个以下。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进行聚合得到的。
25.如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60~100重量%,由选自除4-甲基-1-戊烯之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中的至少1种以上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总计为0~40重量%。
CN200980126322.8A 2008-07-10 2009-07-10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母料以及它们的成型品 Active CN102083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0244 2008-07-10
JP2008-180245 2008-07-10
JP2008180245 2008-07-10
JP2008-180244 2008-07-10
JP2008-288069 2008-11-10
JP2008288069 2008-11-10
PCT/JP2009/062579 WO2010005072A1 (ja) 2008-07-10 2009-07-10 4-メチルー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ならびに4-メチルー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含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マスターバッチならびにそれらの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3914A true CN102083914A (zh) 2011-06-01
CN102083914B CN102083914B (zh) 2015-02-04

Family

ID=41507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6322.8A Active CN102083914B (zh) 2008-07-10 2009-07-10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母料以及它们的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311914B1 (zh)
JP (4) JPWO2010005072A1 (zh)
KR (1) KR101312155B1 (zh)
CN (1) CN102083914B (zh)
TW (1) TWI472537B (zh)
WO (1) WO201000507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1707A (zh) * 2014-11-03 2015-02-11 苏州钧隆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酸塑胶
CN108779308A (zh) * 2016-03-25 2018-11-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伸缩性结构体、多层伸缩片、纺织纱线以及纤维结构体
CN110088194A (zh) * 2016-12-27 2019-08-0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片
CN113601925A (zh) * 2021-03-30 2021-11-05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tpx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14196126A (zh) * 2022-01-13 2022-03-18 宁夏清研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4-甲基-1-戊烯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3968B2 (ja) * 2010-01-08 2014-02-1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5762303B2 (ja) * 2009-11-06 2015-08-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4−メチル−1−ペンテ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該共重合体を含む組成物および4−メチル−1−ペンテン共重合体組成物
JP5489729B2 (ja) * 2010-01-08 2014-05-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フィルム
JP5684986B2 (ja) * 2010-01-08 2015-03-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フィルム
WO2011135763A1 (ja) * 2010-04-28 2011-11-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からなる樹脂微粉末、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5802033B2 (ja) * 2011-03-25 2015-10-2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包装用フィルム、積層包装用フィルム、前記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前記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包装方法
US9902847B2 (en) 2011-12-27 2018-02-27 Mitsui Chemicals, Inc. 4-methyl-1-pentene (co)polymer composition, and film and hollow molded product composed of the composition
JP2014125496A (ja) * 2012-12-25 2014-07-07 Mitsui Chemicals Inc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フィルム
JP6466059B2 (ja) * 2013-11-12 2019-02-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
JP2016150953A (ja) * 2015-02-16 2016-08-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成形体、食品容器本体及び食品容器用蓋
JP6402061B2 (ja) * 2015-03-30 2018-10-1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6511317B2 (ja) * 2015-03-30 2019-05-1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17078100A (ja) 2015-10-19 2017-04-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およびパイプ
JP6635813B2 (ja) * 2016-02-02 2020-01-2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積層体およびシート状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969553B2 (ja) 2016-07-04 2021-11-24 Agc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070424A1 (ja) 2016-10-14 2018-04-1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CN109844022B (zh) 2016-10-14 2021-10-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EP3564346A4 (en) * 2016-12-27 2020-09-02 Mitsui Chemicals, Inc.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LUBRICATING OIL VISCOSITY MODIFIER, AND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 COMPOSITION
WO2018159483A1 (ja) 2017-02-28 2018-09-0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導電性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成形体
JP6922428B2 (ja) * 2017-05-30 2021-08-18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CN113661200A (zh) 2019-04-26 2021-11-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导电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由其得到的成型体
WO2021039818A1 (ja) 2019-08-29 2021-03-0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WO2022145172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6416A (en) * 1979-11-29 1981-06-24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4-methyl-1-pentene copolymer
JPH04120170A (ja) * 1990-09-10 1992-04-21 Teijin Ltd 樹脂組成物
JPH10226695A (ja) * 1991-07-23 1998-08-25 Phillips Petroleum Co フルオレニル含有メタロセンおよびオレフィン重合におけるその利用
CN1965001A (zh) * 2004-06-10 2007-05-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系聚合物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09255B (it) 1980-08-13 1989-07-16 Montedison Spa Catalizzatori per la polimerizzazione di olefine.
JPS5883006A (ja) 1981-11-13 1983-05-18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オレフインの重合方法
JPS5931717A (ja) 1982-08-18 1984-02-20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4−メチル−1−ペンテン低分子量重合体
JPS61113604A (ja) 1984-11-07 1986-05-31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重合体
JPH0745603B2 (ja) * 1986-03-11 1995-05-17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US4892851A (en) 1988-07-15 1990-01-09 Fina Technology, Inc. Process and catalyst for producing syndiotactic polyolefins
US5036034A (en) 1989-10-10 1991-07-30 Fina Technology, Inc. Catalyst for producing hemiisotactic polypropylene
JPH04218508A (ja) 1990-04-13 1992-08-10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α−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476793B2 (ja) 1990-04-13 2003-12-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固体状チタン触媒成分、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H0411655A (ja) * 1990-04-27 1992-01-16 Toyoda Gosei Co Ltd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3538433B2 (ja) 1992-09-14 2004-06-14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用多層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
EP0731821A1 (en) * 1993-12-01 1996-09-18 AlliedSignal Inc. Films produced by bubble formation of 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 and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
JPH09309982A (ja) 1996-05-22 1997-12-02 Sumitomo Chem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H11189726A (ja) * 1997-12-26 1999-07-13 Mitsui Chem Inc 高酸素透過性かつ高透湿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 用いたフィルム
JP3861427B2 (ja) * 1997-12-26 2006-12-20 Jsr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EP1057870A1 (fr) * 1999-06-02 2000-12-06 Atofina Compositions à base de polyoléfine et de polyamide à bas point de fusion
DE60034308T2 (de) 1999-10-08 2007-12-20 Mitsui Chemicals, Inc. Metallocene, ein Verfahren zur deren Herstellung, Olefinpolymerisationskatalysator, und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efinen
KR20020063300A (ko) 2000-01-21 2002-08-01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올레핀계 블록 공중합체,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 용도
JP2001348559A (ja) * 2000-06-08 2001-12-18 Mitsui Chemicals Inc 油用固化剤および固化物
JP4509443B2 (ja) 2001-09-28 2010-07-2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α−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3147135A (ja) 2001-11-08 2003-05-21 Mitsui Chemicals Inc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JP3999108B2 (ja) * 2002-11-20 2007-10-31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熱ラミネート用多層フィルム、積層シートおよび熱成形容器
JP2004238586A (ja) * 2003-02-10 2004-08-26 Sumitomo Chem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AU2003292690B2 (en) 2003-03-28 2008-11-20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pylene copolymer,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use thereof,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and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JP2005200452A (ja) * 2004-01-13 2005-07-28 Mitsui Chemicals Inc 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200453A (ja) * 2004-01-13 2005-07-28 Mitsui Chemicals Inc 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307122A (ja) 2004-04-26 2005-11-04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押出成形用低密度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
JP2005325194A (ja) 2004-05-13 2005-11-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JP2005350601A (ja) * 2004-06-11 2005-12-22 Mitsui Chemicals Inc 高結晶性ポリ4−メチルペンテ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フィルム
JP5020524B2 (ja) 2005-03-18 2012-09-0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からなるペレット、熱可塑性重合体用改質剤、熱可塑性重合体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079241B2 (ja) * 2006-02-17 2012-11-2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中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積層中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補強中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補強積層中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08144155A (ja) * 2006-11-14 2008-06-26 Mitsui Chemicals Inc 4−メチル−1−ペンテン系ランダム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共重合体を含む組成物
KR101200696B1 (ko) * 2007-12-27 2012-11-12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로필렌계 중합체 조성물
JP5052434B2 (ja) * 2008-07-10 2012-10-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6416A (en) * 1979-11-29 1981-06-24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4-methyl-1-pentene copolymer
JPH04120170A (ja) * 1990-09-10 1992-04-21 Teijin Ltd 樹脂組成物
JPH10226695A (ja) * 1991-07-23 1998-08-25 Phillips Petroleum Co フルオレニル含有メタロセンおよびオレフィン重合におけるその利用
CN1965001A (zh) * 2004-06-10 2007-05-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系聚合物及其用途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1707A (zh) * 2014-11-03 2015-02-11 苏州钧隆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酸塑胶
CN108779308A (zh) * 2016-03-25 2018-11-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伸缩性结构体、多层伸缩片、纺织纱线以及纤维结构体
CN110088194A (zh) * 2016-12-27 2019-08-0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片
CN110088194B (zh) * 2016-12-27 2021-06-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片
CN113601925A (zh) * 2021-03-30 2021-11-05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tpx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13601925B (zh) * 2021-03-30 2023-08-22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tpx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14196126A (zh) * 2022-01-13 2022-03-18 宁夏清研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4-甲基-1-戊烯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96126B (zh) * 2022-01-13 2023-03-10 宁夏清研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4-甲基-1-戊烯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2537B (zh) 2015-02-11
JPWO2010005072A1 (ja) 2012-01-05
JP5755309B2 (ja) 2015-07-29
KR20110020934A (ko) 2011-03-03
JP2015063694A (ja) 2015-04-09
JP2015028187A (ja) 2015-02-12
CN102083914B (zh) 2015-02-04
TW201008957A (en) 2010-03-01
EP2311914A4 (en) 2011-07-27
EP2311914A1 (en) 2011-04-20
JP2014040606A (ja) 2014-03-06
WO2010005072A1 (ja) 2010-01-14
KR101312155B1 (ko) 2013-09-26
EP2311914B1 (en) 201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3914B (zh) 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以及含有4-甲基-1-戊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母料以及它们的成型品
CN101142272B (zh) 丙烯基聚合物组合物、其用途以及用于制造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
TWI324615B (zh)
JP5020524B2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からなるペレット、熱可塑性重合体用改質剤、熱可塑性重合体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652688B2 (ja) オレフィンと芳香族ビニル化合物からなる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1223226A (zh) 填充的热塑性聚烯烃类组合物其制法及其制品
CN104136525A (zh) 丙烯-乙烯共聚物树脂组合物以及其成形体、膜和片材
CN101600743A (zh) 应力耐久成型体用丙烯均聚物和包含该聚合物的组合物、以及由它们得到的应力耐久成型体
US20030069320A1 (en) 1-Butene polymer and molded product consisting of the polymer
JP2007186665A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9071741A (zh) 氢化嵌段共聚物、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CN102348752A (zh)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和使用其的汽车用内外装材料
JP2011140594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フィルム
JP2000344833A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
JP3757530B2 (ja) プロピレン系ポリマー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13177641A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7222850A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成形体
JP2000198893A (ja) 結晶性α―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を含む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5550615B2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20070088124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JP2000198891A (ja) シンジオタクティック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及び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7161876A (ja) 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1288A (ja) 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
KR0163661B1 (ko) 프로필렌중합체 조성물
CN1326892C (zh) 乙烯基共聚物、以及含有该共聚物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和丙烯基共聚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