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0646B - 扭矩限制器 - Google Patents

扭矩限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0646B
CN101410646B CN2007800114015A CN200780011401A CN101410646B CN 101410646 B CN101410646 B CN 101410646B CN 2007800114015 A CN2007800114015 A CN 2007800114015A CN 200780011401 A CN200780011401 A CN 200780011401A CN 101410646 B CN101410646 B CN 101410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pindle unit
cartridge unit
side fa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14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0646A (zh
Inventor
大塚和茂
永山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0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0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0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0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7/00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 F16D7/02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7/00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 F16D7/02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 F16D7/021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with radially applied torque-limiting friction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6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 F16D1/08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 F16D1/09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with radial clamping due to axial loading of at least one pair of conical surfaces
    • F16D1/091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with radial clamping due to axial loading of at least one pair of conical surfaces and comprising a chamber including a tapered piston moved axially by fluid pressure to effect cl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4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n elastic clutching, i.e. elastic actuating member, e.g. a diaphragm or a pneumatic tube
    • F16D25/04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n elastic clutching, i.e. elastic actuating member, e.g. a diaphragm or a pneumatic tube the elastic actuating member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4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n elastic clutching, i.e. elastic actuating member, e.g. a diaphragm or a pneumatic tube the elastic actuating member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and causing purely radial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having a movement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Abstract

本发明的扭矩限制器具备轴部件(1)和筒部件(2)。在传递扭矩时,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摩擦结合的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上,形成在轴部件(1)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35)。

Description

扭矩限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矩限制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例如安装在钢铁压延机的发动机与被驱动部分之间的扭矩限制器,已有在日本特公昭63-3052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扭矩限制器。该扭矩限制器是将筒部件的内周面外嵌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上,对筒部件的油压通路供给压油,利用该油压通路的压油来缩小筒部件内周面的直径,从而使其内周面挤压轴部件的外周面,使轴部件与筒部件摩擦结合以传递扭矩。并且,利用剪切管将油压通路内的压油密封,另一方面,将卡止在剪切管的端部的卡止部件固定在所述轴部件上。
当所述轴部件或筒部件上承受规定值以上的负载,筒部件的内周面相对于轴部件的外周面发生滑动,相对于筒部件所述轴部件的轴系位置发生变化时,利用所述卡止部件将剪切管的端部切断,将油压通路的压油排出到外部。由此,使筒部件的内周面不再挤压轴部件的外周面,解除了轴部件与筒部件的摩擦结合,从而阻断了扭矩的传递。而且,当所述轴部件或筒部件上承受规定值以上的负载,筒部件的内周面相对于轴部件的外周面发生滑动时,为了防止轴部件及筒部件烧伤,在轴部件与筒部件之间填充有润滑油。
然而,上述现有的扭矩限制器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为填充有上述防烧伤用润滑油,所以会减弱所述筒部件固紧所述轴部件的力,即使是在通常的扭矩负载时,所述筒部件也会相对于所述轴部件发生相对旋转,导致松脱扭矩(扭矩限制器开始空转的扭矩)要低于期望(设计值)的松脱扭矩。而且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所填充的润滑油的润滑状态不稳定,因此松脱扭矩不恒定且不稳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3-305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松脱扭矩的值大致恒定的扭矩限制器。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扭矩限制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轴部件和可旋转地外嵌在该轴部件上的筒部件,所述筒部件及所述轴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在内部具有油压通路,所述油压通路用于使所述一个部件的周面挤压所述筒部件及所述轴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的周面,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具有在所述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
根据本发明,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具有在所述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因此当在所述轴部件或所述筒部件上没有承受过大负载而进行通常的扭矩传递时,通过由封入到所述油压通路内的液压扩张用油产生的、将所述一个部件的周面挤压在所述另一个部件的周面上的表面压力,能够将所述轴部件与所述筒部件之间存在的剩余(多余)的防烧伤用润滑油经由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开口而排出到外部。因此,所述轴部件与所述筒部件之间存在的防烧伤用润滑油不会使所述筒部件固紧所述轴部件的力削弱规定值(设计值)以上,因此可以防止松脱扭矩比规定值(设计值)低太多,从而可将松脱扭矩大致保持为设计值。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必要量的防烧伤用润滑油存在于轴部件与筒部件之间,因此即使是在扭矩限制器过载而轴部件相对于筒部件发生相对旋转时,轴部件及筒部件也不会发生烧伤。
而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油封用槽为螺旋形状。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所述防油封用槽为螺旋形状,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加工。而且,不管圆周方向的哪个部分存在剩余的润滑油,都可以将剩余的润滑油顺畅地排出到外部。
而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防油封用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至少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两端部是顺滑的。
另外,所述槽的延伸方向是指所述槽的深度最深的部位描绘出的轨迹的曲线的延伸方向。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在与所述防油封用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至少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两端部是顺滑的,因此在传递扭矩时,在所述槽的两端部,在所述槽和与该槽相对的轴部件的周面或筒部件的周面沿着槽的两端部进入到该槽中的部分之间,通过进入到这之间的所述防烧伤用润滑油也可以进行扭矩的传递。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松脱扭矩的偏差。
而且,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至少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两端部是顺滑的,因此在传递扭矩时,即使对于施加到轴部件的周面与筒部件的周面上的非常高的表面压力,也不会在所述槽的所述两端部及槽相对的轴部件的周面或筒部件的周面上发生破损(磨损)及烧伤。
而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整个轮廓上是顺滑的曲线。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截面上,所述槽所描绘出的线在所述槽的整个轮廓上是顺滑的曲线,因此,例如与各领域中使用的普通的三角形截面的槽不同,所述槽不存在弯折而能够增加槽的强度。因此,槽底部分的周边几乎不会发生破损,能够延长扭矩限制器的寿命。而且,与普通的三角形截面的槽相比,可以在使槽的深度变浅的同时增大槽的宽度,因此能够增大将防烧伤用润滑油排出到外部的效果,同时在不增加螺旋形状的槽的卷数的情况下就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扩散性,从而可提高润滑性。
而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且具有大致相同的硬度。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且具有大致相同的硬度,所以能够提高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的耐久性。而且,由于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所以能够提高所述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的硬度,从而能够提高轴部件及筒部件的耐久性。而且,由于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所以该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难以产生磨耗,难以现出新生面。因此,能够增大可传递的扭矩,可以使松脱扭矩接近设计的松脱扭矩。
而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油封用槽为螺旋形状,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表面具有所述氮化物层,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具有大致相同的硬度。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所述防油封用槽为螺旋形状,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加工。而且,不管圆周方向的哪个部分存在剩余的润滑油,都可以将剩余的润滑油顺畅地排出到外部。
而且,根据所述实施方式,防油封用槽的表面具有所述氮化物层,因此可以增大槽的扭曲强度,在槽和与槽相对的轴部件的周面或筒部件的周面沿着槽的边缘部进入到槽中的部分之间,由于进入到这之间的润滑油的存在,可增大要传递的扭矩的分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可传递的扭矩,可以使松脱扭矩进一步接近设计的松脱扭矩。
而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的维氏硬度为600以上,所述氮化物层的层厚为2μm以上且3μm以下。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轴部件及筒部件的耐久性,从而可进一步延长扭矩限制器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扭矩限制器,筒部件的周面及轴部件的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具有在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因此在通常的扭矩传递时,在将所述筒部件及轴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的周面挤压到所述另一个部件的周面上的表面压力的作用下,可以将所述轴部件与所述筒部件之间存在的剩余的防烧伤用的润滑油经由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开口而排出到外部。因此,不会出现所述防烧伤用的润滑油过多地滞留、密封在轴部件与筒部件之间,不会导致所述筒部件固紧所述轴部件的力减弱规定值以上,因此可以防止松脱扭矩比规定值低太多,可将松脱扭矩大致保持为设计值。因此,能够切实地进行扭矩的传递。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扭矩限制器,可以使必要量的防烧伤用润滑油存在于轴部件与筒部件之间,因此即使是在扭矩限制器过载而轴部件相对于筒部件发生相对旋转时,轴部件及筒部件也不会发生烧伤。
而且,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所述防油封用槽为螺旋形状,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加工。而且,不管圆周方向的哪个部分存在剩余的润滑油,都可以将剩余的润滑油顺畅地排出到外部。
而且,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在与所述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至少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两端部是顺滑的,因此在传递扭矩时,在所述槽的两端部,在所述槽和与该槽相对的轴部件的周面或筒部件的周面沿着槽的两端部进入到该槽中的部分之间,通过进入到这之间的防烧伤用润滑油也可以进行扭矩的传递,可以进一步抑制松脱扭矩的偏差。
而且,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在与所述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至少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两端部是顺滑的,因此在传递扭矩时,即使对于施加到轴部件的周面与筒部件的周面上的非常高的表面压力,也不会在所述槽的两端部及与槽相对的轴部件的周面或筒部件的周面上发生破损(磨损)及烧伤。
而且,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且具有大致相同的硬度,所以能够提高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的耐久性。而且,由于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所以能够提高所述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的硬度,从而能够提高轴部件及筒部件的耐久性。而且,由于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所以该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难以产生磨耗,难以现出新生面,因此,能够增大可传递的扭矩,可以使松脱扭矩接近设计的松脱扭矩。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而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附图只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并不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轴向的截面图。
图2是与防油封用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松脱扭矩与将两端开口的螺旋状防油封用槽的螺距除以轴部件的轴径(外径)所得的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实验例。
图4是表示使用以往所用的透平油来作为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时,一个实验例的扭矩限制器的松脱扭矩的偏差的图。
图5是表示使用牵引油来作为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时,一个实验例的扭矩限制器的松脱扭矩的偏差的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轴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轴向的截面图。
该扭矩限制器具有轴部件1、筒部件2、剪切块6、滚珠轴承17及滚珠轴承18。
所述轴部件1具有:主体部8,该主体部8具有作为周面的近圆筒状的外周面20;以及卡止部9,该卡止部9的截面形状为大致L字形状,并且其突出于主体部8的外表面。所述轴部件1的外周面20具有一条螺旋形状的防油封用槽35。该螺旋形状的槽35在轴部件1的轴向两侧开口。而且,所述螺旋形状的槽35的螺距为轴部件1的与筒部件2摩擦接合部分的轴径(外径)的1/10以上且1/5以下。
所述筒部件2由第一筒部件10及第二筒部件11构成。所述第一筒部件10具有作为周面的近圆筒状的内周面21。该内周面21在传递动力时与轴部件1的外周面20摩擦结合。作为扭矩传递面的轴部件1的外周面(也包括槽35的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被实施处理温度为400度以上且420度以下的低温氮化处理而得到硬化,包括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也包括槽35的表面)的表层部成为氮化物层,并且包括筒部件2的内周面21的表层部成为氮化物层。这两个氮化物层的层厚均为2μm以上且3μm以下,这两个氮化物层的硬度大致相同,且这两个氮化物层的维氏硬度Hv均为600Hv以上。
在所述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之间,填充着作为防烧伤用润滑油的牵引油。该牵引油例如是环烷系合成油或环烷系矿物油,所述环烷系合成油或环烷系矿物油具有: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脂环族官能团;或者这些官能团的一部分为不饱和键的官能团;或者所述官能团的一部分碳原子被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取代后的官能团,进而使这些官能团交联而形成的官能团;或者具有使这些官能团缩合而成的稠环的官能团;或者使用这些官能团形成的多环芳香族官能团。而且,作为所述牵引油的其它示例,例如有分支型烷基苯或烷基萘,或者含有苯基或环己基的聚有机硅氧烷。而且,作为所述牵引油的另外示例,例如还有α-烷基苯乙烯二聚物或α-烷基苯乙烯二聚物的氢化物,而且还有用结构式F-(CF(CF3)CF2O)n-C2F5表示的全氟聚醚或该全氟聚醚的衍生物。
而且,也可以将这些牵引油与如下公知的润滑油相混合:烷烃系矿物油、聚α烯烃油等烃系合成油;二酯或多元醇酯等酯油;聚烷基乙二醇油;烷基二苯基醚油;硅油;全氟烷基聚醚油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也可以适量添加抗氧化剂、防锈剂、清净分散剂、降凝剂、粘度指数提高剂、极压剂、耐磨耗添加剂、抗腐蚀剂、消泡剂、金属减活剂、着色剂等添加剂。
并且,在这些牵引油中,优选压力粘度指数较大的牵引油。本用途中,牵引油的压力粘度指数优选为18GPa-1(40℃)以上,更优选为25GPa-1(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2GPa-1(40℃)以上。这样的牵引油容易在轴与套筒之间的接触表面压力下玻璃化,从而容易传递驱动力,而且,可以减少轴与套筒的直接接触,防止轴与套筒粘着,当油压室的油压降低而成液状时,容易释放扭矩。
所述第二筒部件11具有与第一筒部件10的近圆筒状的外周面23抵接的近圆筒状的内周面24。而且,所述第二筒部件11具有剪切块安装孔30及环状的油压通路26,该油压通路26跨及第二筒部件11的内周面24的轴向的近全长并在轴部件1的大致轴向上延伸。
所述剪切块6嵌入在剪切块安装孔30中。在所述剪切块6嵌入到剪切块安装孔30中的状态下,剪切块6的一端部较第二筒部件11的外周面更向径向的外方突出。而且,所述截面大致呈L字形状的卡止部9具有径向延伸部和轴向延伸部,所述径向延伸部在大致径向上延伸,并且在轴向上与第二筒部件11的端面相对,所述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径向延伸部相连,并且其沿着第二筒部件11的外周面在轴向上延伸。所述剪切块6的所述一端部被卡止部9的轴向延伸部所卡止。
而且,所述剪切块6具有仅一端开口的管27。在剪切块6嵌入到剪切块安装孔30中的状态下,该管27在轴部件1的大致径向上延伸。而且,在剪切块6嵌入到剪切块安装孔30中的状态下,管27的封闭侧的一端部较第二筒部件11的外周面更向径向的外方突出。而且,所述管27的与封闭侧相反一侧的开口与油压通路26的一端连通。因而所述油压通路26的剪切块6侧为密封空间。
所述滚珠轴承17具有外嵌固定在轴部件1的外表面上的内轮40、内嵌固定在第二筒部件11的内表面上的外轮41和配置在内轮40的轨道面与外轮41的轨道面之间的滚珠42。而且,所述滚珠轴承18具有外嵌固定在轴部件1的外表面上的内轮44、内嵌固定在第一筒部件10的内表面上的外轮45和配置在内轮44的轨道面与外轮45的轨道面之间的滚珠46。在轴部件1相对于筒部件2发生相对旋转时,所述滚珠轴承17及18使轴部件1相对于筒部件2旋转自如地得到支持。
图2是与所述螺旋形状的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图(与槽35的底50所描绘出的轨迹垂直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在与所述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槽35所描绘出的线在槽35的两端部分是顺滑的。如图2所示,在与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槽35的两端部(边缘)经过倒角加工(R加工),槽35的两端部具有曲率半径R1为1.8mm以上且2.2mm以下的R形状(曲面形状)。而且,所述槽35的两端部的粗糙度Ra设定为1.4~1.8。
而且,在与所述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槽35的一端部与形成有槽35的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上的槽35的一端部侧的部分58顺滑地相连,在所述截面上,轴部件1的外周面20所描绘出的线在包含槽35的一端54的整个一端部区域是可微分的。而且,同样地,在所述截面上,槽35的另一端部与形成有槽35的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上的槽35的另一端部侧的部分59顺滑地相连,在所述截面上,轴部件1的外周面20所描绘出的线在包含槽35的另一端55的整个另一端部区域是可微分的。
而且,在图2的截面上,槽35的轮廓具有圆弧状的形状,在该圆弧状的形状上,中心点P较外周面20上的除槽35表面以外的部分更位于径向的外方。在所述截面上,槽35所描绘出的线在槽35的整个轮廓上是顺滑的曲线,在图2的截面上,槽35所描绘出的线是向槽35的深度方向凸出且在槽35的整个轮廓区域可微分的曲线。所述槽35的圆弧状轮廓的曲率半径R2设定为2mm以上且6mm以下。而且,槽35的宽度w设定为槽35的圆弧状轮廓的曲率半径R2的1倍以上且2.6倍以下的长度,并且槽的深度d设定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
在所述结构中,当轴部件1或筒部件2上承受了规定值以下的负载(进行扭矩传递的范围内的负载)时,利用经由未图示的联轴器注入到油压通路26后而被密封的液压扩张用油,缩小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21的直径,从而使内周面21挤压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使轴部件1与筒部件2摩擦结合以在轴部件1与筒部件2之间传递扭矩。
另一方面,当轴部件1或筒部件2上承受了规定值以上的负载(比进行扭矩传递的范围大的负载),轴部件1的外周面20相对于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发生滑动,导致轴部件1与筒部件2的轴系位置发生变化时,卡止部9将剪切块6的所述一端部切断,使油压通路26内的液压扩张用油经由一端部被切断的剪切块6而排出到外部。这样,消除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21对轴部件1的外周面20的挤压力,解除轴部件1与筒部件2的摩擦结合,从而阻断扭矩的传递。这样,在轴部件1或筒部件2上发生过载时,阻断扭矩的传递,保护了与扭矩限制器装置连结的昂贵设备,或者防止了人身伤害。
本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扭矩限制器中,轴部件及筒部件的防烧伤用润滑油起到流体润滑的作用,使筒部件固紧轴部件的力减弱,即使是比预定的松脱扭矩小的扭矩,筒部件也相对于轴部件发生相对旋转,从而无法进行扭矩的传递,这种情况频繁出现。而且,本发明人发现,只要在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在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就可以将多余的防烧伤用润滑油经由该防油封用槽的开口排出到外部,能够防止预料之外的润滑油过剩地滞留、密封在轴部件与筒部件之间,从而能够获得所需的接触状态,松脱扭矩的值不会低于所需的值(设计值)太多。
图3是表示松脱扭矩与将两端开口的螺旋形状防油封用槽的螺距除以轴部件的轴径(外径)所得的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实验例。
如图3所示,在螺距/轴径为1/4以上的区域,随着螺距/轴径的减少,松脱扭矩单调增加。而且,在螺距/轴径为1/5以下的区域,松脱扭矩为大致恒定的值(该值是期望(设计)的松脱扭矩值)。因而如果形成两端开口的螺旋状防油封用槽,则与扭矩传递面不具有两端开口的槽的扭矩限制器相比,就能够使松脱扭矩接近期望的松脱扭矩。而且,只要将螺距/轴径设定为1/5以下,就可以使实际的松脱扭矩大致为期望(设计值)的松脱扭矩。而且,螺距/轴径优选设定为1/10以上。如果螺距/轴径小于1/10,则轴部件1的外周面与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减少,该部分的表面压力就会上升,有时槽部也会产生磨损。
进而,本发明人对使用以往所用的透平油来作为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时的扭矩限制器的松脱扭矩的偏差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使用牵引油来作为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时的扭矩限制器的松脱扭矩的偏差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是在扭矩限制器中的除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以外的结构要素全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且,研究是在不同的多个温度下进行。而且,研究是改变扭矩传递面即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而在多个扭矩限制器中进行的。
图4是表示使用以往所用的透平油来作为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时,一个实验例的扭矩限制器的松脱扭矩的偏差的图。而且,图5是表示使用牵引油(这里,作为例子,使用用在CVT(无级变速器)中的CVT油)来作为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时,一个实验例的扭矩限制器的松脱扭矩的偏差的图。另外,实验结果显示,与温度以及扭矩传递面即轴部件的外周面及筒部件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无关,全部显示出图4及图5所示的倾向。
如图4所示,当使用透平油作为防烧伤用润滑油时,根据样品编号3的扭矩限制器的实验结果和样品编号6的扭矩限制器的实验结果,松脱扭矩的偏差的最大幅度的大小为300(kgf·m)左右。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当使用CVT油来作为防烧伤用润滑油时,松脱扭矩的偏差的最大幅度为100(kgf·m)以下。
因而,当使用CVT(无级变速器)等中所用的所谓牵引油而非以往所用的透平油来作为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之间存在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时,能够使松脱扭矩的偏差明显小于以往的松脱扭矩的偏差,即使与扭矩限制器连接的万向联轴器等昂贵设备的静态强度(即使设备只承受一次该大小的扭矩也会使设备受损的强度)下降,也能够切实地防止该昂贵设备受到破坏。
进而,本发明人对与防油封用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与松脱扭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与防油封用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与松脱扭矩的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如果使槽的两端的形状形成为曲率半径R1为1.8mm以上且2.2mm以下的R形状(曲面形状),且使槽的整体轮廓形成为曲率半径R2为2mm以上且6mm的圆弧形状,且使槽的宽度w为圆弧状槽的轮廓的曲率半径R2的1倍以上且2.6倍以下,且使槽的深度d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则不管螺旋形状的槽的螺距如何,都能够增大松脱扭矩,可以使松脱扭矩大致为期望(设计值)的松脱扭矩。而且,通过大量的实验例发现,只要将槽的两端(边缘)的粗糙度Ra设定为1.4~1.8,则槽的两端就不会发生损伤(磨损),且与该槽的两端相对的轴部件的外周面或筒部件的内周面的部分不会发生磨耗或烧伤。
而且,本发明人发现,如果采用处理温度为400度以上且420度以下的低温氮化处理来作为硬化处理,将扭矩传递面即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这两者同程度硬化,则可以提高轴部件1的内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外周面21这两者的耐久性。
以往,本领域技术人员相信,在扭矩限制器中,如果使扭矩传递面即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中的一个面的硬度大于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中的另一个面的硬度,就可以抑制因在高表面压力状态下轴部件相对于筒部件发生相对旋转而引起的磨损及烧伤,另一方面,如果将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这两者的硬度提高到相同程度,就会在轴部件的外周面或筒部件的内周面上出现因高表面压力状态下轴部件相对于筒部件发生相对旋转而引起的磨损、烧伤、磨耗,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想到将扭矩传递面即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这两者同程度硬化。
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即使在扭矩传递面即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中的一个面的硬度大于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中的另一个面的硬度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如下所示的问题。详细而言,本发明人发现,硬度较低的扭矩传递面容易产生磨耗,因而硬度较低的扭矩传递面的耐久性较低,所以具有硬度较低的扭矩传递面的轴部件或筒部件的寿命较短。而且发现,当筒部件的内周面的强度高于轴部件的外周面的强度时,筒部件的内周面会失去柔软性,在传递扭矩时难以缩小筒部件的内周面的直径,可传递的扭矩有时会变小。而且还发现,相反地,当筒部件的内周面的强度低于轴部件的外周面的强度时,壁厚较薄而强度较弱的筒部件的油压通路与内周面之间的部分容易受到损伤,导致筒部件的寿命变短。
而且,本发明人发现,特别是采用比通常的氮化处理的处理温度(560度)低100度以上的处理温度(400度以上且420度以下)的低温氮化处理来作为硬化处理,将扭矩传递面即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这两者同程度硬化且使表面硬度为600Hv以上的硬度,就能够解决所述耐久性的问题、所述筒部件的内周面的柔软性的问题以及筒部件的油压通路与内周面之间的部分的损伤问题。而且发现,在通过处理温度为400度以上且420度以下的低温氮化处理,将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这两者同程度硬化且使表面硬度为600Hv以上的硬度时,与低温氮化以外的硬化方法(例如,渗碳等)不同,不会发生因得到硬化的筒部件内周面的形变引起的筒部件对轴部件的缓冲。
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因为轴部件1的外周面20具有在轴部件1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35,因此在轴部件1或第一筒部件10没有承受过大负载而进行通常的扭矩传递时,通过由封入到油压通路26内的液压扩张用油产生的、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21挤压轴部件1的外周面20的表面压力,可以将轴部件1与第一筒部件10之间存在的剩余(多余)的防烧伤用润滑油经由防油封用槽35的开口而排出到外部。因此,轴部件1与第一筒部件10之间存在的防烧伤用润滑油不会过剩地滞留、密封在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21之间,从而不会使第一筒部件10固紧轴部件1的力减弱规定值(设计值)以上,因此可以防止松脱扭矩比规定值低的太多,可以使松脱扭矩大致为设计值。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可以使必要量的防烧伤用润滑油存在于轴部件1与第一筒部件10之间,因此即使是在扭矩限制器过载而轴部件1相对于第一筒部件10发生相对旋转时,轴部件1及第一筒部件10也不会发生烧伤。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防油封用槽35为螺旋形状,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加工。而且,不管圆周方向的哪个部分存在剩余的润滑油,都可以将该剩余的润滑油顺畅地排出到外部。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在与所述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形成有槽35的轴部件1的外周面20所描绘出的线在槽35的两端部是顺滑的,因此在传递扭矩时,在槽35的两端部,在槽35和与该槽35相对的筒部件2的内周面21沿着槽35的两端54、55进入进入到该槽35中的部分之间,利用进入这之间的牵引油也可以进行扭矩的传递。因此,能够增大松脱扭矩,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松脱扭矩的偏差。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在与所述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形成有槽35的轴部件1的外周面20所描绘出的线在槽35的两端部是顺滑的,因此在传递扭矩时,即使对于施加到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上的非常高的表面压力(50~100MPa左右的表面压力),也不会在槽35的两端54、55及槽35所相对的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21上发生破损(磨损)及烧伤。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在与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槽35所描绘出的线在槽35的整个轮廓上是顺滑的曲线,因此,与例如通过切割机形成的在多种设备中使用的普通的三角形截面的槽不同,槽35不存在弯折而能够增大槽35的强度。因此,槽35的底的部分的周边几乎不会发生破损,能够延长扭矩限制器的寿命。而且,与普通的三角形截面的槽相比,可以在使槽35的深度d(参照图2)变浅的同时,确保较大的槽宽w(参照图2),因此能够增大将防烧伤用润滑油(牵引油)排出到外部的效果,同时在不增加螺旋形状的槽35的卷数的情况下能够使润滑油(牵引油)得到扩散,从而可提高润滑性。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因为在所述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之间涂布的抵接面的防烧伤用润滑油是牵引油,所以当筒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的接触部的压力达到某一值以上的大小时,会使牵引油固化成玻璃状,因而容易传递扭矩。因此,可以明显增大可传递的扭矩,并且可以使松脱扭矩进一步接近规定值。而且,由于牵引油具有在规定压力下固化成玻璃状的性质,因此可以增大对因轴部件1与筒部件2直接接触和相对旋转而引起的轴部件1及筒部件2的磨耗及烧伤的抑制效果。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将两端开口的螺旋状防油封用槽35的螺距除以轴部件1的轴径(外径)所得的值为1/10以上且1/5以下,因此可以使实际的松脱扭矩大致为期望(设计值)的松脱扭矩,且可以防止槽的磨损。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所谓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是指由相互摩擦结合的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构成的部分中的除槽以外的部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仅轴部件1的外周面20具有槽36,因而所述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相当于轴部件1的外周面20的除槽35以外的部分及筒部件2的内周面21)具有氮化物层,并且,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硬度,因此可以提高轴部件1及筒部件2的耐久性。而且,由于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所以能够提高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的硬度,同时,因为是通过低温氮化处理形成的氮化物层,所以能够减小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的形变,能够增大可传递的扭矩,可以使松脱扭矩接近所设计的松脱扭矩。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由于防油封用槽35具有氮化物层,因此可以增大槽35的扭曲强度,在槽35和与槽35所相对的第一筒部件10的内周面21沿着槽35的边缘部进入到槽35中的部分之间,由于进入到这之间的润滑油的存在而能够增大要传递的扭矩的分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可传递的扭矩,可以使松脱扭矩进一步接近所设计的松脱扭矩。
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所述外周面20及内周面21的维氏硬度为600以上,所述氮化物层的厚度为2μm以上且3μm以下,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轴部件1及筒部件2的耐久性,从而可进一步延长扭矩限制器的寿命。
另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在轴部件1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35形成在筒部件1的外周面20上,但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在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形成在与轴部件的外周面相接触而进行扭矩传递的筒部件的内周面上。而且,也可以将在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形成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以及与该轴部件的外周面接触而进行扭矩传递的筒部件的内周面这两方上。
而且,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在轴部件1的轴向两侧开口的螺旋形状的防油封用槽35形成在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上,但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在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并且大致在轴部件的轴向延伸,且在周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防油封用槽形成在进行扭矩传递的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
而且,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筒部件2由第一筒部件10和第二筒部件11构成,第一筒部件10具有与轴部件1的外周面20相接触的内周面21,第二筒部件11具有封入液压扩张用油的油压通路26,但本发明中,筒部件也可以是一体型的筒部件,该一体型的筒部件具有与轴部件的外周面相接触的内周面和封入液压扩张用油的油压通路。
而且,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所述轴部件1的外周面20与筒部件2的内周面21之间涂布的润滑油是牵引油,但本发明中,涂布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与筒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防烧伤用润滑油也可以是烷烃系矿物油(透平油)或受阻酯等除牵引油以外的油。
而且,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在与槽3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槽35的轮廓具有圆弧形状,但本发明中,在与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槽的轮廓也可以是椭圆的一部分等除圆弧形状以外的形状。在与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槽的轮廓也可以是任何曲线形状,只要是向槽的深度方向凸出且在槽的整个轮廓上是顺滑的曲线形状即可。
而且,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将两端开口的螺旋状防油封用槽35的螺距除以轴部件1的轴径(外径)所得的值是1/10以上且1/5以下,但本发明中,将两端开口的螺旋状防油封用槽的螺距除以轴部件的轴径(外径)所得的值也可以是大于1/5的值或小于1/10的值。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对槽35的表面实施了氮化处理,但防油封用槽的表面也可以没有被氮化。
另外,作为牵引油,包括前述的物质,还包括公知的环烷系合成油、环烷矿物油、硅油、氟油。作为其实例,包括以下所示的A“”A中的“”所包围的物质或以下所示的A“”A中的“”所包围的物质的衍生物。而且,还包括以下所示的A“”A中的“”所包围的物质或者这些物质的衍生物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A“
双(α-甲基苄基)甲苯氢化物、双(α-甲基苄基)二甲苯氢化物、双(α-甲基苄基)乙苯氢化物、十氢萘、全氢蒽、聚环己基类、联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异丁烯低聚物氢化物、金刚烷类、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烷、烷基萘的氢化物、环烷系矿物油的氢化物、烷基苯类与甲醛的缩聚物的氢化物、茚满二聚物的氢化物、α-甲基苯乙烯的线状氢化二聚物、1-环己基-1,3,3-三甲基六氢茚满、三环戊二烯氢化物、双十氢萘、1,2,3-三环己基丙烷、α-甲基苯乙烯三聚物、苯乙烯聚合物氢化物、苯乙烯聚合物氢化物衍生物、单烷基苯、二烷基苯、烷基茚满、烷基萘满、烷基茚、烷基二氢萘、二苯基烷烃、苯基茚满、苯基萘满、苯基茚、苯基二氢萘、烷基苯类(丙苯、乙基甲苯、三甲苯、丁苯、甲基异丙基苯、二乙苯、二甲基乙苯、丙基甲苯)、饱和环状侧链烷基苯类(茚满、甲基茚满、萘满)、芳香族烯烃(烯丙基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基苯乙烯、二乙烯苯、茚、甲基茚)、二环戊二烯、2,4-二苯基-2-甲基戊烯氢化物、烷基苯、二环己基乙烷、二环己基丙烷、氢化稠环化合物(US3411369)、具有1个以上个饱和碳环的环烷(US3440894)、具有2个以上个饱和碳环的环烷(US3925217)、烷基环己烷、烷基二环戊二烯氢化物、卤化烷基萘、主链上具有2个以上环己基的烃(日本特开昭57-172992)(二苄基甲苯、1,1-(苄基二苯基)苯乙烷、单甲基取代1,1-(苄基苯基)苯乙烷、苄基联苯、苄基单乙基联苯、1,1-(乙基联苯)苯乙烷、甲基苄基联苯)、脂环烃、交联环己烷衍生物、交联环庚烷衍生物(二环[3.2.1]辛烷、二环[3.1.1]庚烷、二环[2.2.1]庚烷、三环[5.2.1.02.6]癸烷、环丙烷-<1-螺-2>-降冰片烷、十氢-1,4-亚甲基-薁、1,5-二甲基-6-环己酰氧基-二环[3.2.1]辛烷、2,2-二甲基-3-环己酰氧基甲基-二环[2.2.1]庚烷、3-羟基-2,6,6-三甲基-二环[3-1-1]庚烷、2,2-二甲基-3-环己基氧基羰基甲基-二环[2-2-1]庚烷、2,2-二甲基-3-(2-氰基-2-乙氧羰基-乙基)-二环[2-2-1]庚烷、2,2-二氯-3,3-二甲基降冰片烷、4,8,8-三甲基-9-甲酰基-十氢-1,4-亚甲基-薁、4,8,8-三甲基-1,4-亚甲基-薁、4,8,8-三甲基-9-环己酰氧基甲基-十氢-1,4-亚甲基-薁、4,8,8-三甲基-9-(2-氰基-2-乙氧羰基-乙基)-十氢-1,4-亚甲基-薁、8-或9-羟基-三环[5.2.1.02.6]-癸烷、8-或9,3,4-三羟基-三环-[5.2.1.02.6]-癸烷、3-或4-羟基甲基-三环-[5.2.1.02.6]-癸烷、3-或4,8-或9-二羟基甲基-三环[5.2.1.02.6]-癸烷)、1-烷基环己基乙烯聚合物、1,1-二(十氢萘基)乙烷、1,1-二(十氢萘基)丙烷、1,1-二(十氢萘基)丁烷、1,1-二(二环己基)乙烷、1,1-二(二环己基)丙烷、1,1-双十氢萘、1,2-双十氢萘、1-十氢萘基-4-环己基丁烷、1-(2-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环己基二羧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1,2-二(1-十氢萘基)丙烷、2,3-二(1-十氢萘基)丁烷、2-(1-十氢萘基)-3-(2-十氢萘基)丁烷、2,3-二(2-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1,2-二(1-十氢萘基)丙烷、1-(2-十氢萘基)-2-(1-十氢萘基)丙烷、1-(1-十氢萘基)-2-(2-十氢萘基)丙烷、1,2-二(2-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1-(2-十氢萘基)-2-(1-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1-(1-十氢萘基)-2-(2-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1,2-二(2-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2,3-二(1-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2-(2-十氢萘基)-3-(1-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2(1-十氢萘基)-3-(2-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二(2-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1,2-二(环己基)丙烷、2-甲基-1,2-二(4-甲基环己基)丙烷、2-甲基-2,3-二(4-甲基环己基)丁烷、2-甲基-1,2-二(4-乙基环己基)丙烷、1,1′-双十氢萘、1,2′-双十氢萘、1,1-二(十氢萘基)乙烷、1,1-二(十氢萘基)丙烷、1,1-二(十氢萘基)丁烷、1,1-二(二环己基)乙烷、1,1-二(二环己基)丙烷、2,4,6-三环己基-2-甲基己烷、1-环己基-1-(二环己基)-乙烷、1-环己基-1-(2-环己基乙基)环己烷、1-环己基-1-(2,4-二环己基丁基)环己烷、1-(2-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烯、1-环己基-1-二环己基甲烷、1-环己基甲基环己基-1-环己基乙烷、二环己基-环己烷、1-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双-(1-环己基乙基)二甲基环己烷、双-(1-环己基甲基)-甲基环己烷、具有苯基或环己基的聚有机硅氧烷、2,4-二环己基戊烷、2-环己基-4-(3-乙基环己基)-戊烷、2-环己基-4-(4-乙基环己基)-戊烷、2-环己基-4-(4-甲基环己基)-戊烷、2,4-二环己基己烷、3,5-二环己基庚烷、1-(1-四氢萘基)-1-苯乙烷、1-(2-四氢萘基)-1-苯乙烷、1-(1-萘基)-1-苯乙烷、1-(2-萘基)-1-苯乙烷、2-四氢萘基-2-苯基丙烷、1-四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萘基-1-苯基甲烷、1-甲基-萘基-1-苯乙烷、1-四氢萘基-1-(4-叔丁基)苯乙烷、1-(2-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2-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十氢萘基(ドデカリル)-1-环己基甲烷、1,1-二四氢萘基乙烷、1,2-二四氢萘基-2-甲基丙烷、1-四氢萘基-1-苯乙烷、1-萘基-1-苯乙烷、2-四氢萘基-2-苯丙烷、1-甲基萘基-1-苯乙烷、1-二甲基萘基-1-苯乙烷、1-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二(十氢萘基)乙烷、2-甲基-1,2-二(十氢萘基)丙烷、1,2′-双十氢萘、2-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1-二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二四氢萘基丙烷、1,1-二萘基乙烷、1,1-联萘、1-[1-(甲基-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甲基-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2-(1-顺-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2-(2-顺-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氢化1,1-(苄基苯基)苯乙烷、氢化1,1-((甲基苄基)苯基)苯乙烷、氢化1,1-(苄基苯基)(甲基苯基)乙烷、氢化1,1-(苄基甲基苯基)苯乙烷、氢化苯乙基苄基苯、氢化苯乙基苄基甲苯、1-环己基-1,4-二甲基十氢萘、1,3-二环己基-1-甲基环戊烷、1-乙基-1,3-二环己基-4-甲基环戊烷、1,3-二环己基-4,4-二甲基-1-异丙基环戊烷、4-乙基-1,3-二环己基-1-正丙基环戊烷、环己烷酸环己酯、四环[6.2.1.13.6.02.7]十二-4-基取代芳香烃、四环[6.2.1.13.6.02.7]十二-5-基取代芳香烃、日本特开昭62-4785记载的稠环化合物、交联化合物、由环己烯与烯烃构成的共聚物、由环己烯与烯烃构成的共聚物、四环[6.2.1.13.6.02.7]十二-4-基取代芳香烃氢化物、四环[6.2.1.13.6.02.7]十二-5-基取代芳香烃氢化物、1-(2-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2-(1-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1-(2-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4-叔丁基环己基乙烷、2-(2-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2-(2-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1-环己基-1,4-二甲基十氢萘、1,2-二(甲基环己基)-2-甲基丙烷、2,3-二(甲基环己基)-丁烷、1,3-二环己基-3-甲基丁烷、2,4-二环己基戊烷、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烷、1,3-二环己基-1-甲基环戊烷、2,2′-双十氢萘、1,1-二(1-十氢萘基)乙烷、1,1-二(2-十氢萘基)乙烷、1-(1-十氢萘基)-1-(2-十氢萘基)乙烷、1,1-二(1-十氢萘基)丙烷、1,1-二(2-十氢萘基)丙烷、1-(1-十氢萘基)-1-(2-十氢萘基)丙烷、1,1-二(1-十氢萘基)丁烷、1,1-二(2-十氢萘基)丁烷、1-(1-十氢萘基)-1-(2-十氢萘基)丁烷、1,2-二(1-十氢萘基)丙烷、1,2-二(2-十氢萘基)丙烷、1-(2-十氢萘基)-2-(1-十氢萘基)丙烷、1-(1-十氢萘基)-2-(2-十氢萘基)丙烷、2,3-二(1-十氢萘基)丁烷、2,3-二(2-十氢萘基)丁烷、2-(1-十氢萘基)-3-(2-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1,2-二(1-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1,2-二(2-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1-(1-十氢萘基)-2-(2-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1-(2-十氢萘基)-2-(1-十氢萘基)丙烷、2-甲基-2,3-二(1-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2,3-二(2-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2-(1-十氢萘基)-3-(2-十氢萘基)丁烷、2-甲基-2-(2-十氢萘基)-3-(1-十氢萘基)丁烷、1,2-二(甲基环己基)-2-甲基丙烷、2,3-二(甲基环己基)-丁烷、1,3-二环己基-3-甲基丁烷、2,4-二环己基戊烷、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烷、1,3-二环己基-1-甲基环戊烷、三环[5.2.1.02.6]癸-3-基取代芳香烃、三环[5.2.1.02.6]癸-4-基取代芳香烃、环己烷酸烷基二醇酯、烷基二羧酸环己酯、1-环己基-1-(2-环己基乙基)环己烷、1-环己基-1-(2-环己基乙基)甲基环己烷、1-环己基-1-(2,4-二环己基丁基)环己烷、1-环己基-1-(2,4-二环己基丁基)甲基环己烷、1,3,5-三环己基-5-甲基己烷、1,3-二(甲基环己基)-5-环己基-5-甲基己烷、1;2-二(甲基环己基)-2-甲基丙烷、2,3-二(甲基环己基)-丁烷、1,3-二环己基-3-甲基丁烷、2,4-二环己基戊烷、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烷、1,3-二环己基-1-甲基环戊烷、烷基苯氢化物、环己烷酸烷基醇酯、烷基羧酸环己酯、环烷系基油(1-(2-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2-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1-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2-(2-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2-(1-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1-环己基-1,4-二甲基十氢萘、1,2-二(甲基环己基)-2-甲基丙烷、2,3-二(甲基环己基)-丁烷、1,3-二环己基-3-甲基丁烷、2,4-二环己基戊烷、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烷、1,3-二环己基-1-甲基环戊烷、联三环己烷、环己基甲基十氢萘、1-二环己基-1-环己基乙烷、环烷系矿物油、烷基苯、烷基萘、二乙基联苯、烷基联苯、苯基二甲苯基乙烷、苄基萘、二芳基烷烃、双(1-甲基-1-环己基乙基)甲基十氢萘、双(甲基环己基甲基)十氢萘、双[1-(甲基环己基)乙基]十氢萘、双[1-甲基-1-(甲基环己基)乙基]十氢萘、双(甲基环己基甲基)甲基十氢萘、双[1-(甲基环己基)乙基]甲基十氢萘、双[1-甲基-1-(甲基环己基乙基)甲基十氢萘、二环己基十氢萘、日本特开昭62-256890记载的苯乙烯聚合物氢化物、环己烷酸三醇单酯、环己烷酸三醇二酯、环己烷酸三醇三酯、1-(1-四氢萘基)-2-苯基丙烷、环己基烷基酸环己基烷基酯、1-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1-十氢萘基-2-环己基-2-甲基丙烷、1-环己基-2-十氢萘基丙烷、1-环己基-2-十氢萘基-2-甲基丙烷、1-十氢萘基-2-环己基丁烷、2-十氢萘基-3-环己基丁烷、1-环己基-2-十氢萘基丁烷、1-甲基十氢萘基-2-环己基-2-甲基丙烷、1-环己基-2-甲基十氢萘基-2-甲基丙烷、1-十氢萘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1-环己基-1-(1-十氢萘基)乙烷、1-环己基-1-(2-十氢萘基)乙烷、1,3-二环己基-3-甲基丁烷、2-甲基-2,4-二环己基戊烷、异十二烷基环己烷、异十五烷基环己烷、1,2-二(二甲基环己基)丙烷、2,3-二(甲基环己基)-2-甲基丁烷、1,2-二(甲基环己基)-2-甲基丙烷、2,4-二环己基戊烷、环己基甲基十氢萘、1-(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十氢萘基)-1-环己基乙烷、2-十氢萘基-2-环己基丙烷、环己基甲基全氢芴、1-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环己基甲基全氢苊、1,1,2-三环己基乙烷、双十氢萘、1,3,5-三环己基-5-甲基己烷、2-(2-十氢萘基)-2,4,6-三甲基壬烷、1,1-二(十氢萘基)乙烷、联三环己烷、1,1,3-三甲基-3-环己基六氢茚满、2-甲基-1,2-二(十氢萘基)丙烷、1-(二环[4.3-0]壬烷-7-基)-1-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8-基)-1-环己基乙烷、2-(二环[4.3.0]壬烷-7-基)-2-环己基丙烷、2-(二环[4.3.0]壬烷-8-基)-2-环己基丙烷、2-(二环[4.3.0]壬烷-7-基)-2-环己基丁烷、2-(二环[4.3.0]壬烷-8-基)-2-环己基丁烷、1-(二环[4.3.0]壬烷-3-基)-1-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2-基)-1-环己基乙烷、2-(二环[4.3.0]壬烷-2-基)-2-环己基丙烷、2-(二环[4.3.0]壬烷-3-基)-2-环己基丙烷、2-(二环[4.3.0]壬烷-2-基)-2-环己基丁烷、2-(二环[4.3.0]壬烷-3-基)-2-环己基丁烷、2-(二环[4.3.0]壬烷-2-基)-2-环己基丁烷、1-(二环[4.3.0]壬烷-8-基)-1-(4-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7-基)-1-(4-甲基环己基)乙烷、2-(二环[4.3.0]壬烷-7-基)-2-(4-甲基环己基)丙烷、2-(二环[4.3.0]壬烷-8-基)-2-(4-甲基环己基)丙烷、2-(二环[4.3.0]壬烷-7-基)-2-(4-甲基环己基)丁烷、2-(二环[4.3.0]壬烷-8-基)-2-(4-甲基环己基)丁烷、1-(2-甲基二环[4.3.0]壬烷-7-基)-1-环己基乙烷、1-(3-甲基二环[4.3.0]壬烷-7-基)-1-(4-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7-基)-1-(3-甲基环己基)乙烷、1-(2,3,4-三甲基二环[4.3.0]壬烷-7-基)-1-(3,4-甲基环己基)乙烷、1-(9-甲基二环[4.3.0]壬烷-7-基)-1-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7-基)-1-(4-丁基环己基)乙烷、1-(3二环[4.3.0]壬烷-3-基)-1-(4-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2-基)-1-(4-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2-基)-1-(2-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3-基)-1-(2-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2-基)-1-(二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4.3.0]壬烷-2-基)-1-(4-乙基环己基)乙烷、2-(二环[4.3.0]壬烷-2-基)-2-环己基丙烷、1,3-二(环己基)丁基-十氢萘、1,3,5-三(环己基)己基-十氢萘、1,3,5,7-四(环己基)辛基-十氢萘、1,3-二(环己基)丁基-单甲基十氢萘、1,3-二(环己基)二甲基十氢萘、1,3,5-三(环己基)己基-单甲基十氢萘、1,3,5-三(环己基)己基-二甲基十氢萘、1,3,5,7-四(环己基)辛基-单甲基十氢萘、1,3,5,7-四(环己基)辛基-二甲基十氢萘、1,3-二(甲基环己基)丁基-十氢萘、1,3,5-三(甲基环己基)己基-十氢萘、1,3,5,7-四(甲基环己基)辛基-十氢萘、1,3-二(甲基环己基)丁基-单甲基十氢萘、1,3-二(甲基环己基)丁基-二甲基十氢萘、1,3,5-三(甲基环己基)己基-单甲基十氢萘、1,3,5-三(甲基环己基)己基-二甲基十氢萘、1,3,5,7-四(甲基环己基)辛基-单甲基十氢萘、1,3,5,7-四(甲基环己基)辛基-二甲基十氢萘、(1,3-二甲基-1,3-二环己基)丁基-十氢萘、(1,3,5-三甲基-1,3,5-三环己基)己基-十氢萘、(1,3,5,7-四甲基-1,3,5,7-四环己基)辛基-十氢萘、(1,3-二甲基-1,3-二环己基)丁基-单甲基十氢萘、(1,3-二甲基-1,3-二环己基)丁基-二甲基十氢萘、(1,3,5-三甲基-1,3,5-三环己基)己基-单甲基十氢萘、(1,3,5-三甲基-1,3,5-三环己基)己基-二甲基十氢萘、(1,3,5,7-四甲基-1,3,5,7-四环己基)辛基-单甲基十氢萘、(1,3,5,7-四甲基-1,3,5,7-四环己基)辛基-二甲基十氢萘、顺式-邻三环己基化合物、反式-邻三环己基化合物、日本特开昭63-132849记载的全氢芴衍生物、螺[全氢化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2′,2′-二烷基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3′,3′-二烷基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2′,2′,3′-三烷基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2′,3′,3′-三烷基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2′,2′,3′,3′-四烷基六氢茚满-1,1′-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1′-(2-烷基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1′-(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1′-(2,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1′-(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1′-(2,2,3--三烷基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1′-[(2,3,3-三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1′-(2-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1′-(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1′-(2,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1′-(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3′-二烷基六氢茚满-1,1′-(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3′-二烷基六氢茚满-1,1′-(2,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3′-二烷基六氢茚满-1,1′-(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2′,3′-三烷基六氢茚满-1,1′-(2-烷基六氢茚满)]、螺[2′,3′,3′-三烷基六氢茚满-1,1′-(3-烷基六氢茚满)]、螺[2′,2′-二烷基六氢茚满-1,1′-(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2′-二烷基六氢茚满-1,1′-(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3′,3′-二烷基六氢茚满-1,1′-(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全氢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1′,1′-二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1′,1′,3′-三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1′,1′,3′,3′-四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2-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3-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2,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2,2,3-三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1,2′-(2,3,3-三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2′-(2-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2′-(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2′-(2,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1,2′-(2-烷基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1,2′-(3-烷基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1,2′-(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1,2′-(2,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1,2′-(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1,2′-(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1′,3′-三烷基六氢茚满-1,2′-(2-烷基六氢茚满)]、螺[1′,1′,3′-三烷基六氢茚满-1,2′-(3-烷基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2,3-二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2,2-二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3,3-二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2-烷基六氢茚满-1,2′-(1′,1′-二烷基六氢茚满)]、螺[3-烷基六氢茚满-1,2′-(1′,1′-二烷基六氢茚满)]、螺[2,2,3-三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2,3,3-三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2,2,3,3-四烷基六氢茚满-1,2′-六氢茚满]、螺[1′,1′-二烷基六氢茚满-1,2′-(2,2-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1′-二烷基六氢茚满-1,2′-(2,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1′-二烷基六氢茚满-1,2′-(3,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全氢化六氢茚满-2,2′-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2,2′-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2,2′-六氢茚满]、螺[1,1-二烷基六氢茚满-2,2′-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2,2′-(1-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2,2′-(1,1-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2,2′-(1,3-二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2,2′-(1,1,3-三烷基六氢茚满)]、螺[1-烷基六氢茚满-2,2′-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2,2′-六氢茚满]、螺[1,1-二烷基六氢茚满-2,2′-六氢茚满]、螺[1′,3′-二烷基六氢茚满-2,2′-(1,1-二烷基六氢茚满)]、1-(3-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4-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5-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2-(3-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4-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5-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1-(甲基-3-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4-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5-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2-(甲基-3-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4-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5-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1-(3-全氢苊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4-全氢苊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5-全氢苊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3-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4-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5-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1-(二甲基-3-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4-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二甲基-5-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2-(二甲基-3-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二甲基-4-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二甲基-5-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1-(叔丁基-3-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叔丁基-4-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1-(叔丁基-5-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2-(叔丁基-3-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叔丁基-4-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2-(叔丁基-5-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1-(3-全氢苊基)-1-(乙基环己基)乙烷、1-(4-全氢苊基)-1-(乙基环己基)乙烷、1-(5-全氢苊基)-1-(乙基环己基)乙烷、1-(3-全氢苊基)-1-(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4-全氢苊基)-1-(叔丁基环己基)乙烷、1-(5-全氢苊基)-1-(叔丁基环己基)乙烷、2-(3-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4-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5-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1-(3-全氢苊基)-1-(异丙基环己基)乙烷、1-(4-全氢苊基)-1-(异丙基环己基)乙烷、1-(5-全氢苊基)-1-(异丙基环己基)乙烷、1-(1-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2-(1-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1-(甲基-1-全氢苊基)-1-环己基乙烷、2-(甲基-1-全氢苊基)-2-环己基丙烷、1-(1-全氢苊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1-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1-(甲基  -1-全氢苊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甲基-1-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1-(二甲基-1-全氢苊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甲基-1-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1-(二甲基-1-全氢苊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二甲基-1-全氢苊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1-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2-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3-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4-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1-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2-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3-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4-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1-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2-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3-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4-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甲基-1-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甲基-2-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甲基-3-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甲基-4-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1-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2-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2-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3-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4-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甲基-1-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2-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3-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4-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1-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2-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3,3,3′,3′-五甲基-双六氢茚满基甲烷、1-甲基-3,3,3′,3′-四乙基-双六氢茚满基甲烷、1,3-二甲基-3,3′,3′-三乙基-双六氢茚满基甲烷、1,3′-二甲基-3,3,3′-三乙基-双六氢茚满基甲烷、1,3,3′-三甲基-3,3′-二乙基-双六氢茚满基甲烷、1,3,3,3′-四甲基-3′-乙基-双六氢茚满基甲烷、1,3,3′,3′-四甲基-3-乙基-双六氢茚满基甲烷、1,3,3,3′,3′-五甲基-双六氢茚满基单甲基甲烷、1-甲基-3,3,3′,3′-四乙基-双六氢茚满基单甲基甲烷、1,3-二甲基-3,3′,3′-三乙基-双六氢茚满基单甲基甲烷、1,3′-二甲基-3,3,3′-三乙基-双六氢茚满基单甲基甲烷、1,3,3′-三甲基-3,3′-二乙基-双六氢茚满基单甲基甲烷、1,3,3,3′-四甲基-3′-乙基-双六氢茚满基单甲基甲烷、1,3,3,3′,3′-五甲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1,3,3′,3′-四甲基-3-乙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1-甲基-3,3,3′,3′-四乙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1,3-二甲基-3,3′,3′-三乙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1,3′-二甲基-3,3,3′-三乙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1,3,3′-三甲基-3,3′-二乙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1,3,3,3′-四甲基-3′-乙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1,3,3′,3′-四甲基-3-乙基-双六氢茚满基二甲基甲烷、2-环己基-1,1,4,4-四甲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4-四乙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4-四丙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4-四丁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三甲基-1-乙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三甲基-1-丙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三乙基-1-甲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三乙基-1-丙基十氢萘、2-环己基-1,1,4-三乙基-1-丁基十氢萘、2-环己基-1,4-二乙基-1,4-二丙基十氢萘、2-环己基-1,4-二乙基-1,4-二丁基十氢萘、2-环己基-1,1-二乙基-4,4-二甲基十氢萘、2-环己基-1,1-二乙基-4,4-二丙基十氢萘、2-环己基-1,1-二乙基-4,4-二丁基十氢萘、环己基取代正丁烷、甲基环己基取代正丁烷、二甲基环己基取代正丁烷、乙基环己基取代正丁烷、烷基二羧酸二环己酯、烷基羧酸己酯、1-甲基-1-环己基乙烯聚合物、日本特开平1-197594记载的环戊二烯三聚物~六聚物氢化物、环戊氧基硅烷、环己氧基硅烷、环庚氧基硅烷、双(2,3,5-三甲基环己基)甲烷、双(3,4,6-三甲基环己基)甲烷、双(2,3,6-三甲基环己基)甲烷、2,3,5-三甲基环己基-2′,3′,6′-三甲基环己基甲烷、2,3,5-三甲基环己基-3′,4′,6′-三甲基环己基甲烷、2,3,6-三甲基环己基-3′,4′,6′-三甲基环己基甲烷、1,1-二环己基环戊烷、1-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环戊烷、1-环己基-1-(乙基环己基)-环戊烷、1-环己基-1-(丙基环己基)-环戊烷、1-环己基-1-(丁基环己基)-环戊烷、1,1-二(甲基环己基)-环戊烷、1-(甲基环己基)-1-(乙基环己基)-环戊烷、1,1-二(乙基环己基)-环戊烷、1,1-二环己基-(甲基环戊烷)、1-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甲基环戊烷)、1-环己基-1-(乙基环己基)-(甲基环戊烷)、1-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乙基环戊烷)、1,1-二(甲基环己基)-(甲基环戊烷)、1,1-二环己基-(甲基乙基环戊烷)、1,1-二环己基环己烷、1-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环己烷、1-环己基-1-(乙基环己基)环己烷、1-环己基-1-(丙基环己基)环己烷、1-环己基-1-(丁基环己基)环己烷、1,1-二(甲基环己基)环己烷、1-(甲基环己基)-1-(乙基环己基)环己烷、1,1-二(乙基环己基)环己烷、1,1-二环己基-(甲基环己烷)、1-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甲基环己烷)、1-环己基-1-(乙基环己基)-(甲基环己烷)、1-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乙基环己烷)、1,1-二(甲基环己基)-(甲基环己烷)、1,1-二环己基-(二甲基环己烷)、1,1-二环己基-(甲基乙基环己烷)、2,2-二环己基-[2,2,1]二环庚烷、2-环己基-2-(甲基环己基)-[2,2,1]二环庚烷、2,2-二(甲基环己基)-[2,2,1]二环庚烷、2,2-二环己基-1,7,7-三甲基-[2,2,1]二环庚烷、8,8-二环己基[4,3,0]二环壬烷、2,2-二环己基-[2,2,2]二环辛烷、日本特开平4-202142记载的芳烷基化苊氢化物、1-(二环〔2.2.2〕-2-辛基)-1-(三甲基环己基)-乙烷、1-(二环〔2.2.2〕-2-辛基)-1-(三甲基环己基)-甲烷、1-〔3-甲基-二环〔2.2.2〕-2-辛基〕-1-(十氢萘基)-乙烷、1-〔3-甲基-二环〔2.2.2〕-2-辛基〕-1-(十氢萘基)-甲烷、(二环〔2.2.2〕-2-辛基)-三甲基环己烷、(二环〔2.2.2〕-2-辛基)-十氢萘、1,1-双(二环〔2.2.2〕-2-辛基)-甲烷、1,1-双(二环〔2.2.2〕-2-辛基)-乙烷、双(二环〔2.2.2〕-2-辛基)、1-(2-甲基-二环〔2.2.2〕-2-辛基)-1-(二环〔2.2.2〕-2-辛基)-甲烷、1-(2-甲基-二环〔2.2.2〕-2-辛基)-1-(二环〔2.2.2〕-2-辛基)-乙烷、1-(2,3-二甲基-二环〔2.2.2〕-2-辛基)-1-(3-甲基-二环〔2.2.2〕-2-辛基)-甲烷、1-(2,3-二甲基-二环〔2.2.2〕-2-辛基)-1-(3-甲基-二环〔2.2.2〕-2-辛基)-乙烷、2-(二环〔3.2.1〕-2-辛基)-二环〔3.2.1〕辛烷、3-(二环〔3.2.1〕-2-辛基)-二环〔3.2.1〕辛烷、双(二环〔3.2.1〕-2-辛基)、双(二环〔3.2.1〕-3-辛基)、双(4-甲基-二环〔3.2.1〕-2-辛基)、双(4-甲基-二环〔3.2.1〕-3-辛基)、1-(2-甲基二环〔3.2.1〕-2-辛基)-1-(二环〔3.2.1〕-2-辛基)-甲烷、1-(2-甲基-二环〔3.2.1〕-2-辛基)-1-(二环〔3.2.1〕-2-辛基)-乙烷、2-(2-甲基二环〔3.2.1〕-2-辛基)-二环〔3.2.1〕辛烷、3-(2-甲基二环〔3.2.1〕-2-辛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2.1〕-2-辛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2.1〕-3-辛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2.1〕-2-辛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2.1〕-3-辛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2.1〕-2-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2.1〕-3-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2.1〕-2-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2.1〕-3-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2-(二环〔3.2.1〕-2-辛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2.1〕-3-辛基)-(2,3-二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2.1〕-4-辛基)-(2,3-二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2.1〕-3-辛基)-(2-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2.1〕-4-辛基)-(2-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2.1〕-3-辛基)-(3-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2.1〕-4-辛基)-(3-甲基二环〔2.2.1〕庚烷)、1-(2-甲基-二环〔3.2.1〕-3-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2.1〕-4-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2.1〕-3-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2.1〕-4-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2.1〕-3-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2.1〕-4-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2.1〕-3-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2.1〕-4-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2.1〕-3-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2.1〕-4-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2.1〕-3-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2.1〕-4-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1-(二环〔3.2.1〕-2-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二环〔3.2.1〕-3-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二环〔3.2.1〕-2-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1-(二环〔3.2.1〕-3-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松香酸甲酯、松香酸乙酯、松香酸丁酯、十氢-α-萘甲酸甲酯、十氢-α-萘甲酸乙酯、十氢-α-萘甲酸丁酯、十氢-β-萘甲酸甲酯、十氢-β-萘甲酸乙酯、十氢-β-萘甲酸丁酯、环戊二烯低聚物氢化物、聚二甲基硅氧烷、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烷、2,4-二环己基-2-甲基己烷、2,4-二环己基-4-甲基己烷、3,5-二环己基-3-甲基庚烷、2,4-二环己基-2-甲基庚烷、4,6-二环己基-4-甲基庚烷、(1-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2-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3-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4-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1-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2-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3-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4-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1-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2-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3-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4-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甲基-1-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甲基-2-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甲基-3-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甲基-4-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1-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2-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3-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1-(甲基-4-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甲基-1-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2-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3-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2-(甲基-4-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1,2-二环己基乙烷、1,2-二环己基丙烷、2,3-二环己基丁烷、1,2-二环己基-2-甲基丙烷、2,3-二环己基-2,3-二甲基丁烷、1,3-二甲基-1-环己基-3-(2-环己基-2-甲基丙基)八氢茚满、1-环己基-3-(2-环己基乙基)八氢茚满、1-甲基-1-环己基-3-(2-环己基乙基)八氢茚满、1,3-二甲基-1-环己基-3-(2-环己基乙基)八氢茚满、1,3-二甲基-1-环己基-3-(2-环己基丙基)八氢茚满、2,4,6-三环己基-2,4-二甲基庚烷、2,4,6-三环己基-2-甲基己烷、2,4,6-三环己基-2,4,6-三甲基庚烷、1,1-二(乙酸环己基)环己烷、1,1-二(乙酸十氢萘基)环己烷、1,1-二(乙酸环己基甲基)环己烷、1,1-二(乙酸环己基乙基)环己烷、1,1-二(乙酸环己基环己基)环己烷、1,1-二(乙酸环己基氧基环己基)环己烷、1,1-二(乙酸四氢-吡喃-2-甲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1-(乙酸十氢萘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1-(乙酸环己基甲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1-(乙酸环己基乙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1-(乙酸环己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1-(乙酸环己基氧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1-(乙酸四氢-吡喃-2-甲基)环己烷、1-(乙酸十氢萘基)-1-(乙酸环己基甲基)环己烷、1-(乙酸十氢萘基)-1-(乙酸环己基乙基)环己烷、1-(乙酸十氢萘基)-1-(乙酸环己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十氢萘基)-1-(乙酸环己基氧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十氢萘基)-1-(乙酸四氢-吡喃-2-甲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甲基)-1-(乙酸环己基乙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甲基)-1-(乙酸环己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甲基)-1-(乙酸环己基氧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甲基)-1-(乙酸四氢-吡喃-2-甲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乙基)-1-(乙酸环己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乙基)-1-(乙酸环己基氧基环己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乙基)-1-(乙酸四氢-吡喃-2-甲基)环己烷、1-二(乙酸环己基环己基)-1-(乙酸环己基氧基环己基)环己烷、1-二(乙酸环己基环己基)-1-(乙酸四氢-吡喃-2-甲基)环己烷、1-(乙酸环己基乙基)-1-(乙酸四氢-吡喃-2-甲基)环己烷、1,2-二环己基丙烷、1,2-二环己基-2-甲基丙烷、2,3-二环己基丁烷、2,3-二环己基-2-甲基丁烷、2,3-二环己基-2,3-二甲基丁烷、1,3-二环己基丁烷、1,3-二环己基-3-甲基丁烷、2,4-二环己基戊烷、2,4-二环己基-2-甲基戊烷、2,4-二环己基-2,4-二甲基戊烷、1,3-二环己基-2-甲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甲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甲基戊烷、1,2-二环己基-2-乙基丙烷、2,3-二环己基-2-乙基丁烷、2,3-二环己基-2,3-二乙基丁烷、1,3-二环己基-3-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乙基戊烷、2,4-二环己基-2,4-二乙基戊烷、1,3-二环己基-2-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乙基戊烷、1,2-二环己基-2-(正丙基)丙烷、2,3-二环己基-2-(正丙基)丁烷、2,3-二环己基-2,3-二(正丙基)丁烷、1,3-二环己基-3-(正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正丙基)戊烷、2,4-二环己基-2,4-二(正丙基)戊烷、1,3-二环己基-2-(正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正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正丙基)戊烷、1,2-二环己基-2-(异丙基)丙烷、2,3-二环己基-2-(异丙基)丁烷、2,3-二环己基-2,3-二(异丙基)丁烷、1,3-二环己基-3-(异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异丙基)戊烷、2,4-二环己基-2,4-二(异丙基)戊烷、1,3-二环己基-2-(异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异丙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异丙基)戊烷、1,2-二环己基-2-环己基丙烷、2,3-二环己基-2-环己基丁烷、2,3-二环己基-2,3-二环己基丁烷、1,3-二环己基-3-环己基丁烷、2,4-二环己基-2-环己基戊烷、2,4-二环己基-2,4-二环己基戊烷、1,3-二环己基-2-环己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环己基丁烷、2,4-二环己基-2,3-二环己基戊烷、环己胺、环己酮、2-甲基-2,4-二苯基戊烷、2-甲基-4-环己基-2-苯基戊烷、2-甲基-2-环己基-4-苯基戊烷、2,4-二甲基-2,4,6-三苯基庚烷、2,4-二甲基-2-环己基-4,6-二苯基庚烷、2,4-二甲基-4-环己基-2,6-二苯基庚烷、2,4-二甲基-6-环己基-2,4-二苯基庚烷、2,4-二甲基-4,6-二环己基-2-苯基庚烷、2,4-二甲基-2,6-二环己基-4-苯基庚烷、2,4-二甲基-2,4-二环己基-6-苯基庚烷、日本特开平11-310545记载的萜烯醚、1,1-二环己基甲烷、草酸二环己酯、碳酸二环己酯、1,3,5-三环己基戊烷、挂-2-甲基-挂-3-甲基-桥-2-[(桥-3-甲基二环[2.2.1]庚-挂-2-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桥-2-甲基-挂-3-甲基-挂-2-[(挂-3-甲基二环[2.2.1]庚-挂-2-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桥-2-甲基-挂-3-甲基-挂-2-[(桥-3-甲基二环[2.2.1]庚-桥-2-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日本特开2000-96072记载的降冰片烯衍生物、含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环[2.2.1]庚-2-烯、2-亚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3-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2-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3-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7-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7-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7-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5-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5-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5-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6-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6-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6-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1-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1-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1,2-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4-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4-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4-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3,7-二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2,7-二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3,7-三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3,6-二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2,6-二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3,3-二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2,2-二甲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3,6-三甲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2-亚甲基-3-乙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3-亚甲基-2-乙基二环[2.2.1]庚烷二聚物氢化物、2-甲基-3-乙基二环[2.2.1]庚-2-烯二聚物氢化物、环己基环己烷、环戊基环己烷、环庚基环己烷、环戊基环戊烷、环戊基环庚烷、环庚基环庚烷、日本特开2001-40381记载的含环烷环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01-55591记载的含环烷环的化合物、环己基甲基硅氧烷、挂-2-甲基-挂-3-甲基-桥-2-〔(桥-3-甲基二环[2.2.1]庚-挂-2-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挂-2-甲基-挂-3-甲基-桥-2-〔(桥-2-甲基二环[2.2.1]庚-挂-3-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桥-2-甲基-挂-3-甲基-挂-2-〔(挂-3-甲基二环[2.2.1]庚-挂-2-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桥-2-甲基-挂-3-甲基-挂-2-〔(挂-2-甲基二环[2.2,1]庚-挂-3-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桥-2-甲基-挂-3-甲基-挂-2-〔(桥-3-甲基二环[2.2.1]庚-桥-2-基)甲基〕二环[2.2.1]庚烷、桥-2-甲基-挂-3-甲基-挂-2-〔(桥-2-甲基二环[2.2.1]庚-桥-3-基)甲基〕二环[2.2.1]庚烷、2-亚甲基-3-甲基二环[2.2.1]庚烷、3-亚甲基-2-甲基二环[2.2.1]庚烷、2,3-二甲基二环[2.2.1]庚-2-烯、环戊二烯三聚物、日本特开2001-335788记载的环戊二烯三聚物氢化物、日本特开2001-342477记载的有机硅氧烷、环己烯聚合物、日本特开2002-128721记载的醚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294265记载的含降冰片烯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03-3182记载的二(环烷基)烷基苯、日本特开2003-129076记载的含杂环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04-10502记载的酯化合物、日本特开2004-210840记载的硅油、6,6-二甲基-2-[[2,6,6-三甲基二环[3.1.1]庚-3-基]甲基]-二环[3.1.1]庚烷、6,6-二甲基-2-[[2,6,6-三甲基二环[3.1.1]庚-2-基]甲基]-二环[3.1.1]庚烷、6,6-二甲基-2-[[二环[2.2.1]庚-2-基]甲基]-二环[3.1.1]庚烷、2,2-二甲基-3-[[3,7,7-三甲基二环[4.1.0]庚-4-基]甲基]-二环[2.2.1]庚烷、2,2-二甲基-3-[[3,7,7-三甲基二环[4.1.0]庚-3-基]甲基]-二环[2.2.1]庚烷、2,2-二甲基-3-[[3,7,7-三甲基二环[4-1.0]庚-4-基]甲基]-二环[2.2.1]庚烷、2,2-二甲基-3-[[3,7,7-三甲基二环[4.1.0]庚-3-基]甲基]-二环[2.2.1]庚烷、6,6-二甲基-2-[[3,7,7-三甲基二环[4.1.0]庚-4-基]甲基]-二环[3.1.1]庚烷、6,6-二甲基-2-[[3,7,7-三甲基二环[4.1.0]庚-3-基]甲基]-二环[3.1.1]庚烷、二-[3-甲基-二环[2.2.1]庚-2-基]甲基丙二酸酯、二-[3-甲基-二环-[2.2.1]庚-2-基]甲基丁二酸酯、二-[3-甲基-二环-[2.2.1]庚-2-基]甲基二甲基丙二酸酯、二-[3-甲基-二环[2.2.1]庚-2-基]甲基二乙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甲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甲基丁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甲基二甲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甲基二乙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丁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二甲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1]庚-2-基]二乙基丙二酸酯、二-1-[二环[2.2.2]辛-2-基]乙基丙二酸酯、二-1-[二环[2.2.2]辛-2-基]乙基丁二酸酯、二-1-[二环[2.2.2]辛-2-基]乙基二甲基丙二酸酯、二-1-[二环[2.2.2]辛-2-基]乙基二乙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2]辛-2-基]甲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2]辛-2-基]甲基丁二酸酯、二-[二环[2.2.2]辛-2-基]甲基二甲基丙二酸酯、二-[二环[2.2.2]辛-2-基]甲基二乙基丙二酸酯、十氢萘、1,2-六氢茚满、全氢荧蒽、全氢偶氮环烷、环己基十氢萘、第一全氢环戊二烯、亚甲基氢菲、二环己基烷烃、苯乙烯聚合物氢化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氢化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物、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氢化物、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氢化物、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氢化物、苯乙烯-茚共聚物氢化物、香豆酮聚合物氢化物、香豆酮-茚共聚物氢化物、双(1-环己基乙基)十氢萘、双(1-甲基-1-环己基乙基)十氢萘、双(1-环己基乙基)甲基十氢萘、双(1-甲基-1-环己基乙基)甲基十氢萘、三(1-环己基乙基)十氢萘、双(环己基甲基)十氢萘、双(环己基甲基)甲基十氢萘、三(环己基甲基)十氢萘、二环己基十氢萘、1-环己基乙基(环己基)十氢萘、(3-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4-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1-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2-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3-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4-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1-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2-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3-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4-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甲基-1-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甲基-2-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甲基-3-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甲基-4-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1-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甲基-2-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甲基-3-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甲基-4-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甲基-1-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甲基-2-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甲基-3-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甲基-4-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3-(二环〔3.2.1〕-2-辛基)-三环〔5.2.1.02,6〕癸烷、4-(二环〔3.2.1〕-2-辛基)-三环〔5.2.1.02,6〕癸烷、3-(2-甲基二环〔3.2.1〕-3-辛基)-三环〔5.2.1.02,6〕癸烷、3-(2-甲基二环〔3.2.1〕-4-辛基)-三环〔5.2.1.02,6〕癸烷、4-(2-甲基二环〔3.2.1〕-3-辛基)-三环〔5.2.1.02,6〕癸烷、4-(2-甲基二环〔3.2.1〕-4-辛基)-三环〔5.2.1.02,6〕癸烷、1-(二环〔3.2.1〕-2-辛基)-1-(三环〔5.2.1.02,6〕-3-癸基)甲烷、1-(二环〔3.2.1〕-2-辛基)-1-(三环〔5.2.1.02,6〕-4-癸基)甲烷、1-(二环〔3.2.1〕-3-辛基)-1-(三环〔5.2.1.02,6〕-3-癸基)甲烷、1-(二环〔3.2.1〕-3-辛基)-1-(三环〔5.2.1.02,6〕-4-癸基)甲烷、1-(二环〔3.2.1〕-2-辛基)-1-(三环〔5.2.1.02,6〕-3-癸基)乙烷、1-(二环〔3.2.1〕-2-辛基)-1-(三环〔5.2.1.02,6〕-4-癸基)乙烷、1-(二环〔3.2.1〕-3-辛基)-1-(三环〔5.2.1.02,6〕-3-癸基)乙烷、1-(二环〔3.2.1〕-3-辛基)-1-(三环〔5.2.1.02,6〕-4-癸基)乙烷、2-(二环〔3.3.0〕-2-辛基)-二环〔3.3.0〕辛烷、3-(二环〔3.3.0〕-2-辛基)-二环〔3.3.0〕辛烷、双(二环〔3.3.0〕-2-辛基)、双(二环〔3.3.0〕-3-辛基)、双(4-甲基-二环〔3.3.0〕-2-辛基)、双(4-甲基-二环〔3.3.0〕-3-辛基)、1-(2-甲基-二环〔3.3.0〕-2-辛基)-1-(二环〔3.3.0〕-2-辛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2-辛基)-1-(二环〔3.3.0〕-2-辛基)-乙烷、2-(2-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3.0〕辛烷、3-(2-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3.0〕辛烷、2-(4-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3.0〕辛烷、2-(4-甲基二环〔3.3.0〕-3-辛基)-二环〔3.3.0〕辛烷、3-(4-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3.0〕辛烷、3-(4-甲基二环〔3.3.0〕-3-辛基)-二环〔3.3.0〕辛烷、2-(4-甲基二环〔3.3.0〕-2-辛基)-(2-甲基二环〔3.3.0〕辛烷)、2-(4-甲基二环〔3.3.0〕-3-辛基)-(2-甲基二环〔3.3.0〕辛烷)、3-(4-甲基二环〔3.3.0〕-2-辛基)-(2-甲基二环〔3.3.0〕辛烷)、3-(4-甲基二环〔3.3.0〕-3-辛基)-(2-甲基二环〔3.3.0〕辛烷)、2-(二环〔3.3.0〕-2-辛基)-二环〔3.2.1〕辛烷、3-(二环〔3.3.0〕-2-辛基)-二环〔3.2.1〕辛烷、1-(2-甲基-二环〔3.3.0〕-2-辛基)-1-(二环〔3.2.1〕-2-辛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2-辛基)-1-(二环〔3.2.1〕-2-辛基)-乙烷、2-(2-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2.1〕辛烷、3-(2-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3.0〕-3-辛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3.0〕-2-辛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3.0〕-3-辛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3.0〕-2-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2-(4-甲基二环〔3.3.0〕-3-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3.0〕-2-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3-(4-甲基二环〔3.3.0〕-3-辛基)-(2-甲基二环〔3.2.1〕辛烷)、(1-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2-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3-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4-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1-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2-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3-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4-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1-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2-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3-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4-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甲基-1-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甲基-2-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甲基-3-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甲基-4-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1-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甲基-2-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甲基-3-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1-(甲基-4-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甲基-1-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甲基-2-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甲基-3-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甲基-4-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日本特开平1-230696记载的环戊二烯、二氢环戊二烯聚合物氢化物、(9-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9-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9-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甲基-9-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9-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甲基-9-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9-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9-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9-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甲基-9-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9-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甲基-9-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二甲基-9-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二甲基-9-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二甲基-9-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2-(二环〔3.3.0〕-2-辛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3.0〕-3-辛基)-(2,3-二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3.0〕-4-辛基)-(2,3-二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3.0〕-3-辛基)-(2-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3.0〕-4-辛基)-(2-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3.0〕-3-辛基)-(3-甲基二环〔2.2.1〕庚烷)、2-(2-甲基-二环〔3.3.0〕-4-辛基)-(3-甲基二环〔2.2.1〕庚烷)、1-(2-甲基-二环〔3.3.0〕-3-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4-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3-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3.0〕-4-辛基)-1-(2-甲基二环〔2.2.1〕-2-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3.0〕-3-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4-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3-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3.0〕-4-辛基)-1-(2-甲基二环〔2.2.1〕-3-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3.0〕-3-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4-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2-甲基-二环〔3.3.0〕-3-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1-(2-甲基-二环〔3.3.0〕-4-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1-(二环〔3.3.0〕-2-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二环〔3.3.0〕-3-辛基)-1-(二环〔2.2.1〕-2-庚基)甲烷、1-(二环〔3.3.0〕-2-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1-(二环〔3.3.0〕-3-辛基)-1-(二环〔2.2.1〕-2-庚基)乙烷、(9-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9-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9-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甲基-9-全氢芴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9-全氢芴基)-1-环己基乙烷、2-(甲基-9-全氢芴基)-2-环己基丙烷、(9-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9-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9-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甲基-9-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甲基-9-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甲基-9-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二甲基-9-全氢芴基)-(甲基环己基)甲烷、1-(二甲基-9-全氢芴基-1-(甲基环己基)乙烷、2-(二甲基-9-全氢芴基)-2-(甲基环己基)丙烷、以结构式F-(CF(CF3)CF2O)n-C2F5表示的全氟聚醚
”A
而且,也可以使用将这些牵引油与烷烃系矿物油、聚α烯烃油等烃系合成油、二酯或多元醇酯等酯油、聚烷基乙二醇油、烷基二苯基醚油、硅油、全氟烷基聚醚油等公知的润滑油相混合而形成的牵引油。
进而,包含以下所示的B“”B中的“”内的物质等添加物,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也可以适量添加抗氧化剂、防锈剂、清净分散剂、降凝剂、粘度指数提高剂、极压剂、耐磨耗添加剂、抗腐蚀剂、消泡剂、金属减活剂、着色剂等添加剂。
B“
含磷的有机酸金属胺络合物、聚环己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二环己基丙烯酸酯、聚-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聚环己基乙基丙烯酸酯、聚双环己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聚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酯、聚甲基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酯、聚甲基丙烯酸环己基乙酯、聚甲基丙烯酸双环己酯、烯基琥珀酸、日本特开平1-198692记载的环状单萜类化合物类、日本特开平1-198693记载的环状单萜类化合物类二聚物、膦(ホスタフエン)衍生物、二硫代磷酸锌、降冰片烷二聚物、降冰片烯二聚物、微粒、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磷酸部分酯油溶性胺、琥珀酰亚胺、环戊二烯系石油树脂、受阻酚化合物、烷基化二苯胺化合物、硼系琥珀酰亚胺化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碱土金属酚盐(フエネ—ト)、碱土金属磺酸盐、酰亚胺化合物、及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磷酸苯酯、烷基苯基磷酸酯、苯基硫代磷酸酯、烷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磷酸酯、亚磷酸酯、顺式-十氢萘、环己烷、吡咯烷、哌啶、吗啉、环戊二烯低聚物氢化物、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有机亚磷酸酯、钙酚盐(フエナ—ト)、乙氧基化胺、琥珀酰亚胺、长链羧酸伯酰胺、硫代磷酸酯、硫代亚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锌、噻二唑衍生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噻二唑衍生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聚烷撑(硫)醚、聚烷撑硫醚、日本特开2002-327189记载的磺胺系杂环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327189记载的十五烷系杂环化合物
”B
另外,以上列举的牵引油中,更优选压力粘度指数较大的牵引油。本用途中,优选牵引油的压力粘度指数为18GPa-1(40℃)以上,更优选为25GPa-1(40℃)以上,进而优选为32GPa-1(40℃)以上。这样的牵引油容易在轴与套筒之间的接触表面压力下玻璃化,从而容易传递驱动力,而且,可以减少轴与套筒的直接接触,防止轴与套筒粘着,当油压室的油压降低而成液状时,容易释放扭矩。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轴向的截面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环状的油压通路126形成在轴部件101上,油压通路126向径向扩张,由此轴部件101的外周面123与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摩擦接合。而且,将在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形成在筒部件102上,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不同。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共同的结构、作用效果及变形例省略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具有轴部件101、筒部件102、剪切块106、滚珠轴承117及滚珠轴承118。
所述轴部件101具有轴主体161和环状部件110,所述轴主体具有近圆筒状的外周面120。环状部件110的内周面121与轴主体161的外周面120相嵌合,端面由螺栓145卡止并固定。环状部件110具有作为周面的近圆筒状的外周面123。
所述筒部件102具有突出于所述筒部件102的外表面的卡止部109,并且具有作为周面的内周面124。所述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具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螺旋形状的防油封用槽135。该螺旋形状的槽135在轴部件101与筒部件102的摩擦接合部分的轴向两侧开口。而且,所述螺旋形状的槽135的螺距为轴部件101的轴径(外径)的1/10以上且1/5以下。
所述筒部件102的近圆筒状的内周面124在传递扭矩时与轴部件101(详细而言是环状部件110)的外周面123摩擦结合。在所述轴部件101的外周面123与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之间,涂布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防烧伤用润滑油即牵引油或其混合物。
所述环状部件110具有剪切块安装孔130和油压通路126,所述油压通路126跨及环状部件110的外周面123的轴向的规定长度并在轴部件101的大致轴向上延伸。
所述剪切块106嵌入剪切块安装孔130中。在所述剪切块106嵌入到剪切块安装孔130中的状态下,剪切块106的一端部较环状部件110的端面更向轴向的外方突出。所述卡止部109沿着环状部件110的端面在轴向上延伸。所述剪切块106的所述一端部被卡止部109所卡止。
所述剪切块106具有仅一端开口的管127。在剪切块106嵌入到剪切块安装孔130中的状态下,该管127在轴部件101的大致轴向上延伸。在所述剪切块106嵌入到剪切块安装孔130中的状态下,管127的封闭侧的一端部较环状部件110的端面更向轴向的外方突出。而且,所述管127的与封闭侧相反一侧的开口与油压通路126的一端连通。因而所述油压通路126的剪切块106侧为密封空间。
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中,对扭矩传递面,即环状部件110的外周面(也包括槽135的表面)123的表层部和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的表层部,实施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同样的低温氮化处理。所述环状部件110的外周面(也包括槽135的表面)123的表层部和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的表层部成为氮化物层。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氮化物层的层厚和硬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氮化物层的层厚和硬度相同。第二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氮化物层发挥出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扭矩限制器的氮化物层同样的作用效果。
所述滚珠轴承117具有外嵌固定在轴主体161外表面上的内轮、外嵌固定在筒部件102内表面上的外轮和配置在内轮的轨道面与外轮的轨道面之间的滚珠。而且,所述滚珠轴承118具有外嵌固定在环状部件110外表面上的内轮、外嵌固定在筒部件102内表面上的外轮和配置在内轮的轨道面与外轮的轨道面之间的滚珠。在轴部件101相对于筒部件102发生相对旋转时,所述滚珠轴承117及118使轴部件101相对于筒部件102旋转自如地得到支持。
在所述结构中,当轴部件101及筒部件102上承受了规定值以下的负载(进行扭矩传递的范围内的负载)时,利用经由未图示的联轴器注入到油压通路126后而被密封的液压扩张用油,扩大环状部件110的外周面123的直径,从而使外周面123挤压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使轴部件101与筒部件102摩擦结合以在轴部件101与筒部件102之间传递扭矩。
另一方面,当轴部件101或筒部件102上承受了规定值以上的负载(比进行扭矩传递的范围大的负载),轴部件101的外周面123相对于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发生滑动,导致轴部件101与筒部件102的轴系位置发生变化时,卡止部109将剪切块106的一端部切断,将管127的封闭侧的一端部破坏,使油压通路126内的液压扩张用油从该管127的被破坏的一侧排出到外部。
这样,消除环状部件110的外周面123对筒部件102的内周面124的挤压力,解除轴部件101与筒部件102的摩擦结合,从而阻断扭矩的传递。这样,在轴部件101或筒部件102上过载时,阻断扭矩的传递,保护了与扭矩限制器装置连结的昂贵设备,或者防止了人身伤害。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明确其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这样的变更不应视为脱离了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变更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8)

1.一种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
该扭矩限制器具备轴部件和可旋转地外嵌在该轴部件上的筒部件,
所述筒部件和所述轴部件之中的一个部件在内部具有油压通路,所述油压通路用于使所述一个部件的周面挤压所述筒部件和所述轴部件之中的另一个部件的周面,
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周面具有在所述轴部件的轴向两侧开口的防油封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封用槽为螺旋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防油封用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至少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两端部是顺滑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面上,形成有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及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所描绘出的线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整个轮廓上是顺滑的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相互滑动接触的部分具有氮化物层,且该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油封用槽为螺旋形状,
在所述防油封用槽的表面具有所述氮化物层,
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具有大致相同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的维氏硬度为600以上,
所述氮化物层的层厚为2μm以上且3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件的所述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周面的维氏硬度为600以上,
所述氮化物层的层厚为2μm以上且3μm以下。
CN2007800114015A 2006-03-30 2007-03-29 扭矩限制器 Active CN101410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4745/2006 2006-03-30
JP2006094745 2006-03-30
JP2006094160 2006-03-30
JP2006094140 2006-03-30
JP094160/2006 2006-03-30
JP094140/2006 2006-03-30
PCT/JP2007/056785 WO2007114209A1 (ja) 2006-03-30 2007-03-29 トルクリミッ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0646A CN101410646A (zh) 2009-04-15
CN101410646B true CN101410646B (zh) 2011-09-14

Family

ID=38563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14015A Active CN101410646B (zh) 2006-03-30 2007-03-29 扭矩限制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20609B2 (zh)
EP (1) EP2009304B1 (zh)
JP (2) JP5531407B2 (zh)
KR (1) KR20080108583A (zh)
CN (1) CN101410646B (zh)
WO (1) WO20071142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1484B2 (ja) 2008-01-08 2013-02-2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トルクリミッタ
JP5286806B2 (ja) 2008-01-31 2013-09-1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トルクリミッタ
JP5176700B2 (ja) * 2008-06-04 2013-04-0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トルクリミッタ
JP5443866B2 (ja) * 2009-07-14 2014-03-19 株式会社中村自工 液圧継手
GB2475325A (en) * 2009-11-16 2011-05-18 Bombardier Transp Gmbh Torsion bar assembly and method, particularly for rail vehicle anti-roll bar
JP5544941B2 (ja) * 2010-03-10 2014-07-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軸連結装置およびトルクリミッタ
KR100977601B1 (ko) 2010-03-15 2010-08-23 주식회사 나라코퍼레이션 프레셔 마운팅 슬립 커플링
SE1100498A1 (sv) * 2011-06-27 2012-12-28 Curt Gunnar Falk Säkerhetskoppling
NO344886B1 (no) 2012-02-28 2020-06-15 Smart Stabilizer Systems Ltd Dreiemoment-styringsanordning for en nedihulls boresammenstilling.
JP2016159764A (ja) * 2015-03-02 2016-09-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6765346B2 (ja) * 2017-06-16 2020-10-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弁
JP6886661B2 (ja) * 2017-12-26 2021-06-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CN110255080A (zh) * 2019-07-17 2019-09-20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限矩型链轮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4229A (en) * 1978-06-15 1981-04-28 Curt Falk Ab Coupling
US5407046A (en) * 1992-06-15 1995-04-18 Koyo Seiko Co., Ltd. Torque limiter requiring no parts replacement or oil resupply on its resto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A (en) * 1841-03-12 Improvement in the manner of constructing and propelling steam-vessels
US3411369A (en) 1966-10-13 1968-11-19 Monsanto Co Tractive fluids and method of use
US3440894A (en) 1966-10-13 1969-04-29 Monsanto Co Tractants and method of use
US3925217A (en) 1974-03-28 1975-12-09 Monsanto Co Lubricants for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JPS5553784Y2 (zh) * 1976-07-10 1980-12-12
CH613143A5 (en) 1976-12-10 1979-09-14 Sulzer Ag Method and means of putting a cam onto a shaft and adjusting it on the shaft
SE7812703L (sv) * 1978-12-11 1980-06-12 Hans Otto Olsson Anordning vid hydrauliska kopplingar
JPS6043391B2 (ja) 1981-02-13 1985-09-27 新日鐵化学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用潤滑油
JPS624785A (ja) 1985-07-02 1987-01-10 Nippon Oil Co Ltd トラクシヨ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H0664288B2 (ja) 1985-11-20 1994-08-22 ミノルタカメラ株式会社 トリミングモ−ド設定可能なカメラ
DE3545651A1 (de) * 1985-12-21 1987-07-02 Voith Gmbh J M Kupplung mit einer nabe zum uebertragen eines drehmoments auf eine welle
JPH0228278Y2 (zh) * 1986-01-23 1990-07-30
JPS62256890A (ja) 1986-04-30 1987-11-09 Kawasaki Steel Corp トラクシヨンドライブ流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37525B2 (ja) 1986-07-23 1995-04-26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ブロツ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4759428A (en) * 1986-07-29 1988-07-26 Nhk Spring Co., Ltd. Viscoelastic damper
JPS63132849A (ja) 1986-11-25 1988-06-04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パ−ヒドロフルオレン誘導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ラクシヨ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H01198692A (ja) 1987-12-19 1989-08-10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H01198693A (ja) 1987-09-04 1989-08-10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SE468720B (sv) * 1987-12-16 1993-03-08 Voith Gmbh J M Saekerhetskoppling foer vridning motstaaende foerbindning av tvaa koaxiellt i varandra anordnade konstruktionsdelar
JPH0645793B2 (ja) 1988-02-02 1994-06-15 コスモ石油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2608305B2 (ja) 1988-03-11 1997-05-0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SE463327B (sv) * 1989-09-19 1990-11-05 Metalform Safeset Ab Koppling foer sammankoppling av tvaa koaxiella roterbara delar
JPH0627850Y2 (ja) * 1989-10-31 1994-07-27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摩擦クランプ装置の潤滑用油溝
JPH0473437A (ja) 1990-07-11 1992-03-09 Koyo Seiko Co Ltd 過負荷防止装置
JPH04202142A (ja) 1990-11-29 1992-07-22 Kawasaki Steel Corp アラルキル化アセナフテン類および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の製造方法
JP3250045B2 (ja) 1992-07-31 2002-01-28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耐圧力コンクリート壁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JPH0649828U (ja) * 1992-10-23 1994-07-08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リミッタ
JP3035116B2 (ja) 1993-05-14 2000-04-17 株式会社松井製作所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用スラストワッシャの製造方法
JPH07174159A (ja) * 1993-12-21 1995-07-11 Ntn Corp 両方向トルクリミッタ
JP2784881B2 (ja) * 1994-03-31 1998-08-06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液圧継手
JP2844516B2 (ja) * 1994-05-19 1999-01-06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液圧式トルク制限軸継手のスベリ検知機構
US5551852A (en) * 1994-07-29 1996-09-03 Zexel Corporation Scroll type compressor having a seal bearing unit
DE9420239U1 (de) * 1994-12-17 1995-02-02 Roland Man Druckmasch Hydraulische oder pneumatische Spannbuchse
DE59609193D1 (de) * 1996-10-08 2002-06-13 Voith Turbo Kg Antriebssystem zur leistungsübertragung von einer abtriebsquelle auf mehrere abtriebsstränge
DE19812245A1 (de) 1998-03-20 1999-09-23 Clariant Gmbh Neue Terpenether und deren Anwendungen
JP2000096072A (ja) 1998-09-18 2000-04-04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2000234638A (ja) * 1999-02-17 2000-08-29 Koyo Seiko Co Ltd 一方向クラッチ
JP4312892B2 (ja) 1999-08-19 2009-08-12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2001040381A (ja) 1999-07-29 2001-02-13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SE515062C2 (sv) 1999-10-29 2001-06-05 Falk Ab Curt Vridmomentbegränsande kopplingsanordning
JP4713751B2 (ja) 2000-03-21 2011-06-29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SE514868C2 (sv) * 2000-04-04 2001-05-07 Voith Safeset Ab Kopplingsanordning för snabb frikoppling av två element i en transmission
JP4416921B2 (ja) 2000-06-05 2010-02-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エナジー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4287993B2 (ja) 2000-10-19 2009-07-01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エーテル化合物及びエーテル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組成物
JP2002294265A (ja) 2001-03-30 2002-10-09 Nippon Zeon Co Ltd 潤滑用流体
JP2002303359A (ja) 2001-04-04 2002-10-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減速機
JP2002327189A (ja) 2001-04-27 2002-11-15 Toyota Motor Corp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JP2003003182A (ja) 2001-06-25 2003-01-08 Nippon Zeon Co Ltd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
DE10139576A1 (de) * 2001-08-10 2003-03-06 Renk Ag Überlast-Rutschkupplung
JP2003129076A (ja) 2001-10-24 2003-05-08 Tonengeneral Sekiyu Kk 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組成物
JP2003182835A (ja) * 2001-12-18 2003-07-03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コンベヤの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モータ付減速機
JP2003193776A (ja) 2001-12-28 2003-07-09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シート開閉駆動装置
DE10311367A1 (de) * 2002-03-14 2003-10-16 Sanden Corp Kraf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JP4021229B2 (ja) 2002-03-26 2007-12-1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
JP4340420B2 (ja) 2002-06-04 2009-10-07 東燃ゼネラル石油株式会社 架橋飽和環を有するエステル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組成物
US7828101B2 (en) * 2002-12-03 2010-11-09 Radtke Jeffrey L Self-propelled wheel for bicycles and similar vehicles
JP2004210840A (ja) 2002-12-27 2004-07-29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作動油
JP200421179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Koyo Seiko Co Ltd トルク解放装置
KR20050118175A (ko) * 2003-03-10 2005-12-15 가부시끼가이샤 리켄 질화 밸브 리프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12004002516B4 (de) * 2003-12-23 2017-08-24 Voith Turbo Safeset Ab Sicherheitskupplungsanordnung
JP2006071062A (ja) * 2004-09-06 2006-03-16 Hitachi Powdered Metals Co Ltd 動圧軸受
JP2007255604A (ja) 2006-03-23 2007-10-04 Ntn Corp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105773B2 (ja) * 2006-05-19 2012-12-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無段変速装置の変速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4229A (en) * 1978-06-15 1981-04-28 Curt Falk Ab Coupling
US5407046A (en) * 1992-06-15 1995-04-18 Koyo Seiko Co., Ltd. Torque limiter requiring no parts replacement or oil resupply on its resto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145801A 2000.05.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09304B1 (en) 2014-10-01
EP2009304A1 (en) 2008-12-31
WO2007114209A1 (ja) 2007-10-11
JP2014081081A (ja) 2014-05-08
EP2009304A4 (en) 2013-07-10
US8220609B2 (en) 2012-07-17
JP5786983B2 (ja) 2015-09-30
JP5531407B2 (ja) 2014-06-25
KR20080108583A (ko) 2008-12-15
CN101410646A (zh) 2009-04-15
US20090173591A1 (en) 2009-07-09
JPWO2007114209A1 (ja)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0646B (zh) 扭矩限制器
CN101410643B (zh) 扭矩限制器
US5840666A (en) Grease composition
US6352961B1 (en) Grease composition for rolling bearing
KR101340362B1 (ko) 우레아-기재 윤활 그리스 조성물
CN101896587A (zh) 链条用润滑剂组合物以及链条
JP2021500463A (ja) 車両の駆動システムを冷却し潤滑するための組成物
WO2006049280A1 (ja) 振動対応グリース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案内装置
CN101194004B (zh) 轮毂轴承用润滑脂与轮毂轴承
JP4829523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グリースおよび等速ジョイント
WO2009096517A1 (ja) トルクリミッタ
JP4473569B2 (ja) ミシン用潤滑剤組成物
JP5012631B2 (ja) 軸連結装置およびトルクリミッタ
JP2008286223A (ja) スプリングクラッチ
JP2006071104A (ja) 転がり軸受
US5763371A (en) Ethylene compressor lubricant containing phospate ester of a monoglyceride or diglyceride
JP2009204126A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回転伝達装置
JP2007327638A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
JP2010048361A (ja) 軸連結装置およびトルクリミッタ
JP2008215469A (ja) トルクリミッタ
JP2008240795A (ja) トルクリミッタ
KR100241281B1 (ko) 내구성과 마찰 특성이 향상된 자동변속기유 조성물
RU2042712C1 (ru) Защитная смазоч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JP2813116B2 (ja) 潤滑部の密封装置
JP2008120855A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