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1865C - 汽车晴雨挡 - Google Patents

汽车晴雨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1865C
CN100431865C CNB200580007840XA CN200580007840A CN100431865C CN 100431865 C CN100431865 C CN 100431865C CN B200580007840X A CNB200580007840X A CN B200580007840XA CN 200580007840 A CN200580007840 A CN 200580007840A CN 100431865 C CN100431865 C CN 1004318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visor
flange part
cover portion
window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078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0014A (zh
Inventor
山田真吾
广田智和
熊崎真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np Tian Tian Plast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Tamura Plastic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Tamura Plastic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3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0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18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18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02External sun shield, e.g. awning or vi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02Wind def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venting soiling, e.g. for side wind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6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6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 B60J1/208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able windows, e.g. side wind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02External sun shield, e.g. awning or visor
    • B60J3/005External sun shield, e.g. awning or visor for side wind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26Windows, e.g. windscre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5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 B60R2011/0052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using screws, bolts, rivet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1Passenger cars; Automob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在安装于汽车的窗框上时不会有损于汽车的设计的汽车晴雨挡。侧窗晴雨挡1,具有以沿着汽车的窗框2的方式形成的、不锈钢制的凸缘部3,和以在安装到凸缘部3上时成为从凸缘部鼓出的状态的方式形成的、丙烯树脂制的罩部4。在凸缘部3的下端附近设有接合部10,在罩部4的上端附近的内侧,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设有与接合部10大致同一宽度的粘接部12。并且,通过用粘接胶带5将凸缘部3的接合部10和罩部的粘接部12粘接在一起,将凸缘部3和罩部4接合在一起。

Description

汽车晴雨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汽车的窗框上的汽车晴雨挡(visor)。
背景技术
作为以挡雨、遮断太阳光线、或者装饰为目的而安装在汽车的窗框上的汽车晴雨挡,一直以来为人们所熟知的有一种将安装在窗框上的凸缘部和从该凸缘部连设的罩部的遮阳板。
图13是展示将作为上述以往的汽车晴雨挡的一例的侧窗晴雨挡安装在汽车的窗框上的状态的说明图。侧窗晴雨挡81,具备安装在汽车的窗框82上的合成树脂(例如,丙烯树脂)制的凸缘部83,和以从凸缘部83鼓出的方式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罩部84。凸缘部83和罩部84通过射出成形一体地形成。另外,在凸缘部83的内面侧,粘贴有粘接胶带(例如,双面胶带)85,侧窗晴雨挡81由该粘接胶带85安装在窗框82上。另一方面,在安装到汽车上时,为了消除外观上的不协调的感觉,并谋求与窗框的一体感,用粘接胶带(例如,双面胶带)87将金属制(例如,不锈钢制)的、一定宽度的饰条86粘贴在凸缘部83的外面侧。
另外,在将上述的饰条86粘贴在凸缘部的外面侧的侧窗晴雨挡81中,由于在汽车的行驶中饰条有可能会剥离,因此也可以考虑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在凸缘部的外面侧实施了金属镀层的侧窗晴雨挡。进而,还可以考虑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在晴雨挡本体的上部表面上粘贴装饰用胶带,并将该装饰用胶带的侧端缘翻折到晴雨挡本体的背侧的侧窗晴雨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365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19933号公报
但是,在凸缘部83上粘贴有饰条86的侧窗晴雨挡,在安装到汽车的窗框82上时,合成树脂制的凸缘部83就会与窗框82周围的金属制的车辆饰条重合。进而,在饰条86的粘贴部分上,由于各粘接胶带85、87的厚度、饰条86的厚度、以及凸缘部83的厚度(通常,合计在8mm左右),凸缘部83的外面成为离窗框82的表面很远的状态,在凸缘部83的外面和窗框82的表面之间形成较大的阶梯差。因而,在将在凸缘部83上粘贴了饰条86的侧窗晴雨挡安装到汽车上时,就会出现缺乏与窗框的一体感、有损汽车的窗框周边的外观的不良状况。此外,由于饰条86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是一定的,因此在车辆饰条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从汽车的前方到后方在变化的情况下,更有损与窗框的一体感。
进而,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凸缘部上实施了金属镀层的汽车晴雨挡、或者如专利文献2那样粘贴了装饰胶带的汽车晴雨挡中,由于金属镀层部分、装饰用胶带不能展现出与窗框周围的车辆饰条同样的质感,因此得不到与窗框的足够的一体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以往的汽车晴雨挡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在安装到汽车的窗框上时不会有损汽车的窗框周围的外观的汽车晴雨挡。
本发明之中,第1项发明的构成是具备可以安装在汽车的窗框上的凸缘部、和沿着该凸缘部形成为长条带状的罩部的汽车晴雨挡,所述罩部和所述凸缘部单独分开地成形,同时所述凸缘部由金属形成。
第2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项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凸缘部上设置用于固定在汽车的窗框上的覆盖部、和与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相接合的接合部,所述覆盖部的上下方向的宽被形成为与汽车的窗框或装饰饰条的上下方向的宽大致相同。再者,覆盖部的上下方向的宽,相对于设在汽车的窗框的周围的装饰饰条(所谓的车辆饰条)的宽,最好在70~125%的范围内,更好的是在90%~110%的范围内。在将覆盖部的上下方向的宽调整到上述范围内时,在用合成树脂形成罩部的情况下,车辆饰条和安装的汽车晴雨挡的合成树脂形成部分基本不会重合,因此与窗框的一体感达到极高的程度。此外,接合部的上下方向的宽最好在8.0~20.0mm的范围内。如果使接合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小于8.0mm,则与罩部的接合强度下降,很不理想,相反,如果使接合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大于20.0mm,则从罩部的外侧看时的外观变差,也不理想。
第3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接合部,以从所述覆盖部的下端向下方突出的形状设置,同时形成为比所述覆盖部的外侧面下陷的凹状,在使所述罩部与所述接合部相接合时,所述罩部的外侧面和所述覆盖部的外侧面大致成同一平面。
第4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罩部,将与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分形成为凸状。
第5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接合部,沿着下端形成向外的突条。
第6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由贯通两者的铆钉连结在一起。
第7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设有嵌合突起,同时在所述接合部上设有嵌合孔,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在使所述嵌合突起嵌合在所述嵌合孔内的状态下被熔敷在一起。
第8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接合部上设有嵌合突起,同时在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设有嵌合凹部,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以使所述嵌合突起嵌合在所述嵌合凹部内的状态被结合在一起。
第9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设有嵌合突起,同时在所述接合部上设有插通孔,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通过使插通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嵌合突起的前端与配合零件相配合而被结合在一起。
第10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通过镶嵌成形将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熔敷在一起。
第11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2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凸缘部,由0.2mm~4.0mm的金属薄板形成。
第12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项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凸缘部的上端,设有可以与汽车的窗框相配合的配合部。再者,该配合部最好以沿着凸缘部的上端缘向内侧翻折的方式设置,但在以这种方式设置配合部的情况下,配合部的宽最好在1.0~8.0mm的范围内,更好的是在1.2~6.0mm的范围内。如果配合部的宽小于1.0mm或者大于6.0mm,会有损于与安装在窗框上的装饰饰条(车辆饰条)的一体感,因此不理想。
第13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2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凸缘部,具有从汽车的窗框的前端到后端的长度,并且在该凸缘部的上端缘整体上设有所述配合部。
第14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2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配合部,在外侧的端缘上设置有能够与汽车的窗框相配合的翻折部。
第15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项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凸缘部的侧端安装有端盖。
第16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凸缘部,是将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即,在前门用的汽车晴雨挡中是后端,在后门用的汽车晴雨挡中是前端)进行了弯曲形成的凸缘部。
第17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凸缘部,是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上涂覆了合成树脂的凸缘部。
第18项发明的构成,是在第1项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罩部,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附近的外面是平坦的。再者,该侧端附近的平坦的外面,最好与汽车的窗框的外面平行,更好的是以该侧端附近的平坦的外面和汽车的窗框的外面的间隔在2.5mm~6.0mm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调整。如果使该侧端附近的外面和汽车的窗框的外面的间隔小于2.5mm,汽车晴雨挡便不能充分地起到作为挡风挡雨的功能,因此不理想,相反如果使其大于6.0mm,则有损于与汽车的窗框的一体感,因此也不理想。
发明效果
第1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凸缘部是金属制的,因此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较强地引起与汽车的窗框的一体感,并且无损于汽车的窗框的周围的设计。另外,即便在长期安装在汽车上的情况下,金属制的凸缘部也不会像饰条、金属镀那样被剥离,无损于设计性。此外,由于凸缘部和罩部单独成形,因此可以只进行罩部的更换。
第2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凸缘部的覆盖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和窗框或装饰饰条的上下方向的宽大致相同,因此在安装到汽车上时,可以较强地引起与汽车的窗框的一体感,并且不会感到在设计上的不协调感。
第3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凸缘部的接合部形成为凹状,并且在将罩部接合到凸缘部上时,覆盖部的外侧面和罩部的外侧面成一个平面,因此不仅安装到汽车上时的设计良好,在雨天时也可以使附着在覆盖部上的水滴顺利地流向后方。
第4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罩部的与接合部的接合部分形成为凸状,因此在制造时,在组装凸缘部和罩部时很容易定位。
第5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沿着接合部的下端形成向外的突条,因此凸缘部的弯曲强度较高,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伤。
第6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接合部和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用铆钉连结在一起,因此凸缘部的接合部和罩部的接合强度非常高,即便在安装的汽车在行驶中受到较强的冲击的情况下,凸缘部和罩部也不会分离。
第7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在制造时,只要使罩部的嵌合突起嵌合在接合部的嵌合孔内,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凸缘部和罩部组装在一起。
第8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在制造时,只要使接合部的嵌合突起嵌合在罩部的嵌合凹部内,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凸缘部和罩部组装在一起。另外,在组装凸缘部和罩部时,嵌合突起不会露出到罩部的外侧,因此外观良好。
第9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在制造时,只要将罩部的嵌合突起插入接合部的插通孔内,并将配合零件配合在该嵌合突起的前端上,就可以极为容易地将凸缘部和罩部组装在一起。除此之外,不用双面胶带等,也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接合强度。
第10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在制造时,通过嵌入成形将接合部和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熔敷在一起,因此不用双面胶带等,也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接合强度。另外,在用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罩部的情况下,从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的外侧只能透视接合部的内面,因此外观非常好。
第11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用0.2mm~4mm的金属薄板形成凸缘部,并且与以往的汽车晴雨挡相比,凸缘部极薄,因此在安装到汽车上时,可以非常强地引起与窗框的一体感。再者,从强度和加工性的方面来看,更好的是凸缘部的厚度在0.3mm~2.0mm的范围内。
另外,第12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在凸缘部的上端,设置能够与汽车的窗框相配合的配合部,不用另外的零件就能够非常容易地安装到汽车上。另外,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或进行维修时,也不会发生丢失零件的情况。
第13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在从汽车的窗框的前端到后端的凸缘部的上端缘整体上设有配合部,因此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无论从前方、侧方、上方的哪个角度看,都可以非常强地引起与窗框的一体感。
第14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在配合部的外侧的端缘上设有能够与汽车的窗框相配合的翻折部,因此通过使翻折部配合在窗框上,不用另外使用零件,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安装到汽车上。另外,对于汽车的安装强度较高,即便在安装的汽车在行驶中受到较强的冲击的情况下,也不会脱离。此外,凸缘部的强度较高,很难损伤。
第15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在凸缘部的侧端上安装有端盖,因此在安装到汽车上之后,可以防止与凸缘部的侧端的接触造成的损伤。
第16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在安装于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凸缘部的侧端被弯曲形成,因此即便在汽车的前门和后门的接合部分上,也能够极强地引起与窗框的一体感。
第17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在安装于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凸缘部的侧端上涂覆有合成树脂,因此在进行对于汽车的安装·拆卸时,不用担心碰伤汽车。
第18项所述的汽车晴雨挡,由于罩部的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附近的外面是平坦的,因此即便在汽车的前门和后门的接合部分上,也能够极强地引起与窗框的一体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将侧窗晴雨挡安装到汽车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从外侧看侧窗晴雨挡的说明图。
图3是展示图1的A-A线剖面的说明图。
图4是展示侧窗晴雨挡的前端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展示将侧窗晴雨挡的前端的卡合片插入车门后视镜基部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6是展示侧窗晴雨挡的侧端部以及端盖的说明图。
图7是展示汽车晴雨挡的变更例的说明图。
图8是展示汽车晴雨挡的变更例的说明图。
图9是展示汽车晴雨挡的变更例的说明图。
图10是展示凸缘部和罩部的接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展示凸缘部和罩部的接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展示配合零件的说明图。
图13是展示以往的汽车晴雨挡的剖面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    侧窗晴雨挡        2    窗框
3    凸缘部            4    罩部
5    粘接胶带          6    覆盖部
7    配合部            8    配合凸条(翻折部)
9    粘接胶带          10   接合部
11   卡合凸条(突条)    12   粘接部
13   端盖              14   基部
15    盖部          20    车窗玻璃
31    凸缘部        32    罩部
33    嵌合突起      34    接合部
35    嵌合孔        40    凸缘部
41    罩部          42    嵌合突起
43    接合部        44    嵌合凹部
50    凸缘部        51    罩部
52    嵌合突起      53    接合部
54    插通孔        55    配合零件
V     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的一个实施形态的侧窗晴雨挡。图1是展示将侧窗晴雨挡1安装在汽车V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是从外侧看侧窗晴雨挡1的说明图。另外,图3是展示侧窗晴雨挡1的剖面(图1的A-A线剖面)的说明图(将汽车侧的结构省略一部分来展示的图)。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以及图2的汽车侧作为侧窗晴雨挡1的外侧,将相反侧作为内侧来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侧窗晴雨挡1,具备被形成为沿着汽车V的窗部的周缘(以下称为窗框)2的长条的刀片状的、金属制(例如,不锈钢制)的凸缘部3,和被形成为与凸缘部3同样的长条的刀片状的、合成树脂制(例如,丙烯树脂制)的罩部4。
凸缘部3是通过所谓的冲压成形将不锈钢制的薄板(例如,厚度约0.4mm)弯曲形成而成的,如图3所示,其剖面大致呈S字状(反S字状)。并且,凸缘部3的上部是用于覆盖汽车V的窗框2的板条状的覆盖部6,在覆盖部6的内侧面上,粘贴有用于安装在汽车V上的粘接胶带9(例如,约1.2mm宽的)。另外,在覆盖部6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内侧方向弯折出的配合部7,在配合部7的上端缘,设有用于使其配合在窗框2的内侧上的作为翻折部的配合凸条8。再者,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上下方向的宽,与后述的安装在汽车V的窗框2上的车辆饰条的上下方向的宽大致相同。
另外,凸缘部3的下部,沿着覆盖部6的下端缘呈一连串的带状地设有用于与罩部4相接合的接合部10,成为以比覆盖部6更靠近内侧的方式下陷成凹状的状态。另外,在接合部10的下端缘上,形成有能够与罩部4相配合的卡合凸条11。在该接合部10上,粘贴有用于粘接罩部4的粘接胶带(双面胶带)5,由该粘接胶带5粘接罩部4的上端附近的部分。再者,凸缘部3的接合部10的平坦部分,以将粘接胶带5的厚度和罩部4的厚度和起来的量,位于比覆盖部6向内侧靠近的位置,使得粘接的罩部4的上端缘和覆盖部6大致成一个平面。
罩部4,通过射出成形丙烯树脂而形成,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稍微弯曲,中央部分向外侧突出的状态。另外,罩部4由着色的合成树脂形成,以使得可以实现适度的透光性和遮光性。进而,在罩部4的上部内侧面上,一体地设有用于与凸缘部3的接合部10相粘接的粘接部12,且成为比其他的部分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再者,粘接部12的上下方向的宽,与接合部10的上下方向的宽大致相同。另一方面,罩部4的上部外侧面,以随着向上端侧靠近而逐渐变薄的方式被形成为曲面状。另外,罩部4的后端附近的外面变得平坦。
该罩部4,通过用粘接胶带5将粘接部12的表面与凸缘部3的接合部10相粘接而与凸缘部3成为一体。并且,成为相对于凸缘部3向外侧鼓出的状态,并覆盖所安装的汽车V的车窗玻璃20的上部周缘。再者,罩部4的后端附近的外面大致是平坦的。另外,接合部10的下端的卡合凸条11,卡合在与凸缘部3的接合部10相粘接的粘接部12的下端部。
另外,图4是展示侧窗晴雨挡1的前端的部分的说明图。罩部4的前端比凸缘部3的前端位置靠后,在该罩部4的前端以及凸缘部3的前端的下侧,以比周围的罩部4、凸缘部3壁厚薄的方式突设有用于使其与后述的车门后视镜基部相配合的反L字状的配合片18。
以下,说明将侧窗晴雨挡1安装到汽车V的窗框2上的操作。再者,汽车V的窗框2,由金属(不锈钢)制的饰条(车辆饰条)装饰。另外,在汽车V的窗框2的前端附近,在车辆饰条的下侧,安装有用于固定车门后视镜的车门后视镜基部19,在该车门后视镜基部19的后端附近的上方,以规定宽度的狭缝状设有用于与侧窗晴雨挡1的前端相配合的配合凹部20。
在将侧窗晴雨挡1安装到汽车V的窗框2上时,首先,在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内侧面上粘贴粘接胶带9。然后,将设在侧窗晴雨挡1的前端的配合片,插入如图5所示的设在车门后视镜基部19上的配合凹部20内,一面使配合部7的配合凸条8与窗框2相配合,一面由粘接胶带9将凸缘部3固定在窗框2上。这样,侧窗晴雨挡1通过配合凸条8的配合和粘接胶带9的粘接,被安装在汽车V的窗框2上。再者,粘接胶带9的厚度,以与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合计厚度约为1.6mm的方式进行调整。另外,通过在车门后视镜基部19的配合凹部20和侧窗晴雨挡1的配合片18的间隙内插入另外形成的密封材料,将间隙填满。
再者,在汽车V中,窗框2的车辆饰条的上下方向的宽,在约10.0mm至14.0mm的范围内变化(后侧的宽比前侧的宽要大),在侧窗晴雨挡1中,覆盖部6的宽与该车辆饰条的宽的变化相对应地在约12.0mm至16.0mm的范围内变化(后侧的宽比前侧的宽要大)。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凸缘部3的两侧端部上,安装有端盖13。端盖13一体地形成有可以插入形成于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内侧的空间内的基部14,和以比基部14大一圈的方式形成的盖部15。并且,当将端盖13从基部14侧插入时,则盖部15与凸缘部3的端缘触接。
按以上的方式构成的侧窗晴雨挡1,由于凸缘部3是不锈钢制的,因此在被安装到汽车V上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较强地引起与窗框2的一体感,不会有损于汽车V的设计。另外,由于金属制的凸缘部3不会如金属镀、装饰饰条那样被剥离等,因此在长期地被安装在汽车V上的情况下,也不会有损于其美观性。
进而,侧窗晴雨挡1向窗框2安装的部分的厚度(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厚度以及粘接胶带9的厚度)为1.6mm,与以往的侧窗晴雨挡81(约8mm)相比变得极薄,可以非常强地引起与窗框2的一体感。
另外,由于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上下方向的宽,与窗框2的上下方向的宽大致相同,因此与窗框2的设计融合在一起,不会感到不协调感(异样感)。进而,由于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上下方向的宽,与窗框2的上下方向的宽大致相同,因此在被安装到汽车V上时,在车窗玻璃20的上方只有合成树脂的罩部4,故可以消除另外安装了侧窗晴雨挡1的感觉,不会给汽车V的外观造成较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在凸缘部3的两侧端部插入端盖13,因此在安装到汽车V上之后,可以防止与凸缘部3的侧端部的接触造成的损伤的危险等。另外,由于凸缘部3和罩部4分别成形,因此可以只进行罩部4的更换等。
另外,侧窗晴雨挡1,由于沿着凸缘部3的覆盖部6的下端一体地设有接合部10,因此在安装到汽车V上时,接合部10位于玻璃滑槽16的上侧,故能够非常强地引起与窗框2的一体感。
进而,由于凸缘部3的接合部10以与粘接胶带5以及罩部4的前端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凹陷成凹状,在将罩部4粘接到凸缘部3上时,覆盖部6和罩部4成同一个平面,因此不仅安装到汽车上时的外观良好,在雨天时,可以使附着在覆盖部6上的水滴顺利地流向后方。另外,由于凸缘部3和罩部4的接合只是由粘接胶带5进行的粘接,因此在制造时,不使用任何工具就可以简单地将凸缘部3和罩部4粘接在一起。
此外,侧窗晴雨挡1,由于在凸缘部3的上端部设有具有配合凸条8的配合部7,因此在安装到汽车V上时,通过使配合部7配合在窗框2上,就可以很容易地决定安装位置,不需要另外使用零件,就可以非常简单地安装。另外,安装强度较高,即便是在汽车V的行驶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的情况下也不会脱落。此外,凸缘部3自身的强度较高,不容易损伤。
另外,侧窗晴雨挡1,由于凸缘部3具有从汽车V的窗框2的前端到后端的长度,同时在该凸缘部3的上端缘整体上设有配合部7,因此在安装到汽车V上时,无论从前方、侧方、上方的任意一个角度看,都可以较强地引起与窗框2的一体感。
另外,侧窗晴雨挡1,由于将罩部4的与接合部10的接合部分形成为凸状,因此在用粘接胶带5粘接凸缘部3和罩部4时容易定位。进而,侧窗晴雨挡1,由于沿着接合部10的下端形成有向外的卡合凸条11,因此凸缘部3的弯曲强度较高,即便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伤。另外,在进行罩部4的与粘接部12的接合时,容易进行定位。
进而,侧窗晴雨挡1,由于罩部4的外面的后端附近的外面是平坦的,因此即便在汽车V的前门和后门的接合部分上,也能够较强地引起与窗框2的一体感。另外,在将具有同一结构的侧窗晴雨挡安装在后门的窗框上时,可以造成2个晴雨挡仿佛连在一起的印象。
再者,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凸缘部以及罩部的材料、形状、大小、安装到汽车的窗框上的方法等。
图7~图9是展示汽车晴雨挡的变更例的剖面图,图7中所示的汽车晴雨挡51,在凸缘部53的接合部55的外侧面上粘接着罩部54整体。在以这种方式形成汽车晴雨挡的情况下,除了罩部54很难从凸缘部53剥离之外,还具有罩部54的强度增加的优点。
另外,图8中所示的汽车晴雨挡61,将凸缘部63的接合部65埋设在罩部64的内部。在以这种方式形成汽车晴雨挡的情况下,除了罩部64很难从凸缘部63脱离之外,还具有罩部64的强度增加的优点。再者,当在罩部64的内部埋设接合部65的情况下,没必要在罩部64的整体上埋设接合部65,也可以在罩部64的一部分上埋设接合部65。
另一方面,图9中所示的汽车晴雨挡71,在凸缘部73的接合部75的外侧面上薄薄地涂布有合成树脂。在以这种方式形成汽车晴雨挡的情况下,除了可以减少零件个数,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生产之外,还具有将安装操作等的人工、时间简略化的优点。再者,代替涂布合成树脂,也可以粘贴树脂片等。再者,如图7、图8所示,当在凸缘部的接合部上熔敷树脂时,可以利用将树脂倒入预先设置有金属制的凸缘部的金属模内的镶嵌成形法。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除了不用双面胶带等就能够以非常高的强度接合凸缘部和罩部之外,在用透明的树脂形成罩部的情况下,从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的外侧只能透视接合部的内面,因此汽车晴雨挡的外观良好。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对用粘接胶带粘接凸缘部和罩部的汽车晴雨挡进行了说明,但代替粘接胶带,也可以利用具有粘接性的树脂粘接凸缘部和罩部。
进而,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凸缘部设为不锈钢制,将罩部设为丙烯树脂制,但不限于此,即便将凸缘部设为铝等别的金属制,将罩部设为别的合成树脂制,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凸缘部的覆盖部的外侧面上没有实施任何加工,但也可以配合被安装的汽车的颜色而自由地进行着色,还可以实施电镀等。进而,虽然将覆盖部的形状设为薄板状,但也可以配合汽车而形成为弯曲状。即,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根据被安装的汽车的设计,可以适当变更覆盖部、接合部、罩部的尺寸、形状等。因而,也可以将覆盖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形成的比窗框的宽,或者将接合部形成为窄幅的槽状。
另外,汽车晴雨挡,不限于如上述实施形态那样凸缘部的覆盖部和接合部是剖面S字状的(即,覆盖部外向为凸,接合部外向为凹),也可以变更为覆盖部和接合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再者,在如上述实施形态那样将凸缘部的覆盖部和接合部弯曲形成为剖面S字状的情况下,具有凸缘部的结构强度变得非常高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还可以将接合部和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用贯通两者的铆钉接合在一起。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具有凸缘部的接合部和罩部的接合强度变得非常高,即便在安装的汽车在行驶中受到强烈的冲击的情况下,凸缘部和罩部也不会分离的优点。再者,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作为铆钉可以适当采用中空铆钉、扩张铆钉等。
进而,汽车晴雨挡还能够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如图10(a)所示那样,在罩部31的上端缘附近设置嵌合突起32,同时在凸缘部30的接合部33上设置嵌合孔34,在使嵌合突起32嵌合在嵌合孔内的状态下,将接合部33和罩部31的上端缘附近熔敷在一起。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汽车晴雨挡,只要使罩部31的嵌合突起32嵌合在接合部33的嵌合孔34内,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凸缘部30和罩部31组装在一起。
此外,汽车晴雨挡还能够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如图10(b)那样在罩部41的上端缘附近设置嵌合凹部44,同时在凸缘部40的接合部43上设置嵌合突起42,然后在使嵌合突起42嵌合在嵌合凹部44内的状态下,将接合部43和罩部41的上端缘附近结合在一起。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汽车晴雨挡只要使接合部43的嵌合突起42嵌合在罩部41的嵌合凹部44内,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凸缘部40和罩部41组装在一起。另外,还可以很容易地使凸缘部40和罩部41分离。进而,在将凸缘部40和罩部41组装在一起的情况下,由于嵌合突起42没有露出到罩部41的外侧,因此外观也良好。再者,在如上述那样在接合部、罩部上设置嵌合突起的情况下,嵌合突起不限于圆柱状,也可以是圆筒状、棱柱状的。
此外,汽车晴雨挡还能够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如图11那样在罩部51的上端缘附近设置嵌合突起52,同时在凸缘部50的接合部53上设置插通孔54,通过使插通了插通孔54的嵌合突起52的前端与配合零件55相配合,将接合部53和罩部51的上端缘附近结合在一起。在以这种方式构成汽车晴雨挡的情况下,只要将罩部的嵌合突起插入接合部的插通孔内,并使零件配合在该嵌合突起的前端上,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将凸缘部和罩部组装在一起。另外,也可以很容易地使凸缘部50和罩部51分离。除此之外,不用双面胶带等,也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接合强度。
另外,图12是展示与在接合部53的插通孔54中插通穿过的嵌合突起52的前端相配合的配合零件55的一例的图,该配合零件55被形成为矩形,在中央穿设有插通孔57。另外,在插通孔57的周围,上下对称地设有多个用于卡合嵌合突起52的卡合爪58、58...,这些卡合爪58、58...的前端成为向外侧突出的状态。在以这种方式构成配合零件的情况下,具有很容易使其与嵌合突起52的前端相配合,同时很难脱落的优点。另外,由于可以将设在罩部51的上端缘附近的嵌合突起52设为较宽的部分,因此具有可以进一步提高接合部和罩部的上端缘附近的结合强度的优点。再者,配合零件不限于上述那样矩形的零件,也可以变更为圆形、椭圆形状的零件等。
此外,用于将凸缘部和罩部组装在一起的结构,不限于使插通在接合部的插通孔中的嵌合突起的前端与配合零件相配合的结构,还可以变更为使插通在接合部的插通孔的嵌合突起的前端与设在接合部的插通孔的周围的卡合爪相配合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对罩部的粘接部比其他的部分向内侧突出的汽车晴雨挡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不限于罩部的粘接部比其他的部分向内侧突出的构成,也可以是粘接部成凹状,或者使罩部的粘接部与其他的部分成为同一平面的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不限于如上述实施形态那样凸缘部的接合部的下端的卡合凸条与向内侧突出的罩部的粘接部的下端相配合的构成,也可以变更为在罩部的内面上刻设配合槽,并且接合部的下端的卡合凸条与该配合槽相配合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将形成凸缘部的金属的厚度设为0.4mm,但不限于此,只要厚度是0.2mm~4mm的范围,就可以适当变更。再者,如果形成凸缘部的金属的厚度为0.3mm~2mm,除了凸缘部容易进行弯曲加工,且具有足够的强度之外,在安装到汽车上时可以较强地引起与窗框的一体感,因而最好在0.3~2.0mm的范围内。
此外,凸缘部不限于弯曲形成,也可以是单独形成配合部、覆盖部、接合部之后接合的。
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对在凸缘部的两侧端部插入端盖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代替端盖,也可以通过在两侧端部上涂覆合成树脂等,或者将两侧端部向内侧弯曲的方式,使凸缘部的端缘不会露出。
另外,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也可以将凸缘部的侧端之中的、在被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向内侧进行弯曲形成。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在安装到汽车上时,即便在汽车的前门和后门的接合部分上,也可以较强地引起与窗框的一体感。
进而,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也可以在凸缘部的侧端之中的、在被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上涂覆合成树脂。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具有在向汽车进行安装·拆卸时,不用担心碰伤汽车的优点。
另外,汽车晴雨挡不限于如上述实施形态那样在配合部的外侧的端缘上设置能够与汽车的窗框相配合的翻折部的构成,也可以变更为将配合部的外侧的端缘进行折边加工而成的构成,或者用合成树脂进行了涂覆的构成。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具有在向汽车进行安装·拆卸时,不用担心碰伤汽车的优点。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只用粘接胶带将侧窗晴雨挡固定在窗框上,但在安装侧窗晴雨挡时,也可以辅助地使用具有卡合片的卡合部件。作为这种安装结构,例如可以列举如下的安装结构,即在凸缘部的内侧面上突设卡合突起,另一方面在卡合部件上穿设卡合孔,在将卡合突起插入该卡合孔内的状态下,使卡合片卡合在窗框上。在该安装结构中所用的卡合部件可以是金属制的,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的。另外,可以只在1个部位进行采用了卡合部件的辅助卡合,也可以在多个部位上利用卡合部件。
进而,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将凸缘部的接合部的形状设为沿着覆盖部的带状,但也可以沿着覆盖部断断续续地设置多个接合部。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设在罩部上的粘接部也可以与接合部相对应地断断续续地突设,或者也可以沿着罩部的上端设置成一连串。此外,还可以采用在接合部上没有设置卡合凸条的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对通过冲压成形弯曲形成了凸缘部的汽车晴雨挡进行了说明,但用于弯曲形成凸缘部的方法,不限于冲压成形,还可以采用辊轧成形或折弯成形等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对安装在前门的窗框上的侧窗晴雨挡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汽车晴雨挡也可以变更为后门的窗框所使用的晴雨挡、天窗所使用的遮阳板或晴雨挡。

Claims (6)

1.一种汽车晴雨挡,它是具备可以安装在汽车的窗框上的凸缘部、和沿着该凸缘部被形成为长条带状的罩部的汽车晴雨挡,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和所述凸缘部单独成形,同时所述凸缘部由金属形成;
在所述凸缘部的上端,设有可以与汽车的窗框相配合的配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具有从汽车的窗框的前端到后端的长度,并且在该凸缘部的上端缘整体上设有所述配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在外侧的端缘上设置有能够与汽车的窗框相配合的翻折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缘部的侧端安装有端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是将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进行了弯曲形成的凸缘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晴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是在安装到汽车上时成为汽车的中央侧的侧端上涂覆了合成树脂的凸缘部。
CNB200580007840XA 2004-03-19 2005-03-18 汽车晴雨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8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1180 2004-03-19
JP081180/2004 2004-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0014A CN1930014A (zh) 2007-03-14
CN100431865C true CN100431865C (zh) 2008-11-12

Family

ID=34993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784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865C (zh) 2004-03-19 2005-03-18 汽车晴雨挡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246842B2 (zh)
EP (1) EP1733907B1 (zh)
JP (1) JP4724114B2 (zh)
KR (1) KR101084563B1 (zh)
CN (1) CN100431865C (zh)
AT (1) ATE489251T1 (zh)
DE (1) DE602005024942D1 (zh)
ES (1) ES2354527T3 (zh)
WO (1) WO2005090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9212A2 (en) 2005-03-11 2006-09-21 Tadakamalla, Anand Retractable sun visor and full windshield cover
TWM283762U (en) * 2005-04-08 2005-12-21 Wen-Shiun Jang Improved structure of vehicular window eave
JP5108431B2 (ja) * 2007-09-21 2012-12-26 田村プラスチック製品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
US8651554B1 (en) 2010-02-26 2014-02-18 Lund, Inc. Vehicle shield
JP5930581B2 (ja) * 2010-11-29 2016-06-08 Dnp田村プラスチ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
JP5770468B2 (ja) * 2010-12-28 2015-08-26 田村プラスチック製品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外装用品
JP5723620B2 (ja) * 2011-02-08 2015-05-27 田村プラスチック製品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
US20120205941A1 (en) * 2011-02-14 2012-08-16 Yuan-Chung Chou Sun visor for an automobile window
US20120285364A1 (en) * 2011-05-11 2012-11-15 Kanagy Deloren Flag moun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vent visor
US8998290B2 (en) 2012-06-15 2015-04-07 Lund Inc. Side window visor, a method of installation, and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side window visor
JP6655890B2 (ja) * 2015-06-03 2020-03-04 Dnp田村プラスチ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
US9878600B2 (en) 2015-10-30 2018-01-30 Lund, Inc. Vehicle hood shield and bracket system
EP3589292B1 (en) 2017-03-02 2023-08-23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 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Ecm hydrogel for treating esophageal inflammation
USD906200S1 (en) 2018-10-26 2020-12-29 Bushwacker, Inc. Fender flare
US11220161B2 (en) 2018-10-26 2022-01-11 Lund, Inc. Window deflector assembly with mounting clips
USD898640S1 (en) 2018-10-26 2020-10-13 Bushwacker, Inc. Vehicle fender flare
USD906202S1 (en) 2018-10-26 2020-12-29 Bushwacker, Inc. Fender flare
CA187177S (en) 2018-10-26 2020-10-22 Bushwacker Inc Fender flare
US11225213B2 (en) 2018-10-26 2022-01-18 Lund, Inc. Vehicle body shield
JP7307581B2 (ja) * 2019-04-08 2023-07-12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サイドバイザー
JP7442397B2 (ja) 2020-06-30 2024-03-04 Dnp田村プラスチ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030085Y1 (zh) * 1963-05-14 1965-10-21
JPS61132115U (zh) * 1985-02-07 1986-08-18
JPH04266523A (ja) * 1991-02-22 1992-09-22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サイドバイザーの取付構造
JPH04123745U (ja) * 1991-04-22 1992-11-10 大和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イドドアガードモールの取付構造
CN2121367U (zh) * 1992-05-30 1992-11-11 纪勇 车用遮阳帽
CN2136158Y (zh) * 1992-07-09 1993-06-16 邱铁铮 汽车前窗遮阳罩
JPH08244452A (ja) * 1995-03-08 1996-09-24 Toyoda Gosei Co Ltd 樹脂一体クォータガラス
JP2000067337A (ja) * 1998-08-26 2000-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成形品固定構造
JP2002317803A (ja) * 2001-04-19 2002-10-31 Araco Corp パネルに対する部材の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5699A (en) * 1972-06-26 1974-01-15 C Molaskey Wind deflector for automobiles
US4347781A (en) * 1979-07-10 1982-09-07 Hassell Aarno A Air deflector for motor vehicle windows
US4426111A (en) * 1981-10-29 1984-01-17 Smith Samuel C Automobile rain shield
JPS58110521U (ja) * 1982-01-22 1983-07-28 村田 亨一 自動車用サイドバイザ−
US4527466A (en) * 1983-08-08 1985-07-09 Kossor Albert A Automobile ventilation exhaust and rain shield
JPS61132115A (ja) 1984-11-29 1986-06-1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大豆収穫機
JPS6276719U (zh) * 1985-10-31 1987-05-16
JPS6330085A (ja) * 1986-07-23 1988-02-08 Hitachi Ltd 輝度信号・色信号分離回路
JPH0622571Y2 (ja) * 1988-07-13 1994-06-15 片山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モール用クリップ
US5150941A (en) * 1991-11-20 1992-09-29 Arvan, Inc. Side window air deflector incorporating a side view mirror
US5251953A (en) * 1992-01-13 1993-10-12 National Cycle, Inc. Vehicle window air deflector
JPH0618026U (ja) * 1992-02-12 1994-03-08 田村プラスチック製品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の取付け機構
US5284377A (en) * 1992-06-30 1994-02-08 Krenciprock Russell C Security window wind deflector
KR950006023U (ko) * 1993-08-19 1995-03-20 자동차의 도어글래스 가이드 겸 선바이저
JP2987421B2 (ja) * 1995-11-14 1999-12-06 田村プラスチック製品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イドバイザー
US6042473A (en) * 1996-09-09 2000-03-28 Mcclary; Bradley K. Ventilating panel for vehicles
JP2002219933A (ja) 2001-01-26 2002-08-06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サイドバイザ
JP2003039952A (ja) * 2001-07-30 2003-02-13 Nippon Pop Rivets & Fasteners Ltd サイドバイザー取付装置
JP2003182356A (ja) * 2001-12-20 2003-07-03 Tamura Plastic Mfg Co Ltd 自動車用バイザー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326966A (ja) * 2002-05-15 2003-11-19 Nippon Pop Rivets & Fasteners Ltd サイドバイザー支持装置
JP4389267B2 (ja) * 2004-09-06 2009-12-24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両用ドアバイザー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030085Y1 (zh) * 1963-05-14 1965-10-21
JPS61132115U (zh) * 1985-02-07 1986-08-18
JPH04266523A (ja) * 1991-02-22 1992-09-22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サイドバイザーの取付構造
JPH04123745U (ja) * 1991-04-22 1992-11-10 大和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イドドアガードモールの取付構造
CN2121367U (zh) * 1992-05-30 1992-11-11 纪勇 车用遮阳帽
CN2136158Y (zh) * 1992-07-09 1993-06-16 邱铁铮 汽车前窗遮阳罩
JPH08244452A (ja) * 1995-03-08 1996-09-24 Toyoda Gosei Co Ltd 樹脂一体クォータガラス
JP2000067337A (ja) * 1998-08-26 2000-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成形品固定構造
JP2002317803A (ja) * 2001-04-19 2002-10-31 Araco Corp パネルに対する部材の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46842B2 (en) 2007-07-24
ES2354527T3 (es) 2011-03-15
WO2005090107A1 (ja) 2005-09-29
CN1930014A (zh) 2007-03-14
ATE489251T1 (de) 2010-12-15
JPWO2005090107A1 (ja) 2008-01-31
EP1733907A4 (en) 2007-04-18
US20070001480A1 (en) 2007-01-04
EP1733907A1 (en) 2006-12-20
JP4724114B2 (ja) 2011-07-13
KR20070030757A (ko) 2007-03-16
DE602005024942D1 (de) 2011-01-05
EP1733907B1 (en) 2010-11-24
KR101084563B1 (ko)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1865C (zh) 汽车晴雨挡
CN100567692C (zh) 将门装饰条上的亮条安装在后三角窗上的卡扣
CN102470740A (zh) 具有密封和装饰条的车辆窗玻璃
CN101084129A (zh) 密封、装饰或导向带
JP2008126997A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ラン装飾リップおよび車両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KR20030034254A (ko) 리세스에 설치할 수 있도록 프로파일 스트링 림을 포함한창유리의 용도
CN102862463A (zh) 一种汽车的独立固定三角窗
CN105599696B (zh) 汽车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安装结构
CN104626942A (zh) 车窗内饰条与钣金边框的连接结构
CN211809422U (zh) 车辆装饰件、成型装置及车窗总成
CN216079647U (zh) 一种汽车尾灯灯罩的镀铬条固定结构、含有该镀铬条结构的尾灯以及汽车
CN215793103U (zh) 一种可替换的车门外板及其车门
CN208393071U (zh) 一种天窗玻璃顶盖结构及卡车
CN208931259U (zh) 一种车辆后侧窗窗框外装饰件及其安装结构
CN105196927B (zh) 一种汽车车顶装饰条安装结构
CN208967731U (zh) 一种汽车灯具装饰件安装结构
CN101450641A (zh) 汽车前罩装饰件
CN114619854B (zh) 一种汽车侧围角窗结构
CN212950067U (zh) 一种具有装饰条的车窗晴雨挡
CN218197848U (zh) 一种汽车发光式角窗结构
CN210828197U (zh) 一种可用于高低扣板的收边装饰条
CN112829565B (zh) 一种车用轮眉密封条及汽车轮眉
CN213619300U (zh) 外水切和车辆
CN215244271U (zh) 一种角窗总成
CN219628918U (zh) 一种双胶条结构及具有其的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AMURA PLAST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APAN SIDE VISOR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411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APAN SIDE VISOR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AMURA PLASTIC MFG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side visor Corp.

Patentee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AMURA PLASTIC MFG Co.,Ltd.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02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lastic products of Tian Village

Patentee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pan side visor Corp.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DNP Tian Tian Plast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Plastic products of Tian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