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3188C - 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3188C
CN100363188C CNB2005100554959A CN200510055495A CN100363188C CN 100363188 C CN100363188 C CN 100363188C CN B2005100554959 A CNB2005100554959 A CN B2005100554959A CN 200510055495 A CN200510055495 A CN 200510055495A CN 100363188 C CN100363188 C CN 1003631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mentioned
processing
piled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54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9806A (zh
Inventor
森山刚
三宅范书
藤井隆行
深津康男
花田隆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69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9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31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1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0Piling apparatus of which the discharge point mov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eight to the pile
    • B65H29/51Piling apparatus of which the discharge point mov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eight to the pile piling by collecting on the periphery of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00Collating or gathering sheets combined with processes f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or signatures or for interposing inserts
    • B42C1/12Machines for both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nd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the sheets or sign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9/00Associat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rticles or webs
    • B65H39/10Associating articles from a single source, to form, e.g. a writing-p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8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blade f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3Forming a pil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e.g. buffering, forming bu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2Handling piles, sets or stacks of articles
    • B65H2301/4227Deforming piles, e.g. fo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2Cutting partially, e.g. perfo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3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5Height, e.g. of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 B65H2513/42Route,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1Sequence of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8Form of handled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82Piled package
    • B65H2701/1829Bound, bundled or stapled stacks or pack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对根据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得到的纸张厚度数据进行累计,由此计算纸摞的厚度。并且,当纸摞厚度达到预定值时,执行与设定了的后处理不同的其它后处理。

Description

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连接有对形成了图像的用纸实施钉缀处理、装订处理等后处理的自动整理装置(finisher)等。例如,在钉缀处理中,驱动订书器(stapler),钉缀进行了分类的纸摞。
近年来,出现了设置有插入纸供纸器的自动整理装置(日本特开昭60-180894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191932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204564号公报),该插入纸供纸器提供插入到形成了图像的用纸的纸摞中的封面纸等插入用纸。在这样的自动整理装置中,以预定的定时将插入用纸从插入纸供纸器提供给自动整理装置,并将其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内的中间纸盘(tray)。而且,插入用纸叠放在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用纸上,该用纸叠放在中间纸盘上。在此,包含插入用纸的用纸按页序叠放在中间纸盘上,供给上述插入用纸的预定的定时是插入用纸处于在纸摞内对应的页面位置这样的定时。
另外,为了应对读取比预先确定的最大钉缀张数多的原稿,并对该形成了图像的用纸的纸摞进行钉缀处理的情况,设置了将用纸按预定的张数分开并钉缀的分开钉缀模式。
作为由插入纸供纸器提供的封皮、衬纸等插入用纸,大多使用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图像的用纸厚的用纸。另外,在有多个插入纸供纸器的情况下,假设由各个插入纸供纸器输送各种纸厚的用纸。从而,在预先确定了可钉缀的最多张数的情况下,在纸摞混有厚度不同的用纸时,其用纸张数即使是在可钉缀的最多张数以内,纸摞的厚度有时也会超过可钉缀的厚度。在此情况下,有可能压弯订书钉,装订品质变差,另外,有可能产生订书器塞钉,其结果是有可能产生后处理不合格。
另外,即使在预先分开钉缀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在纸摞中混有由插入纸供纸器提供的插入用纸等厚度不同的用纸,则同样地,有时预定张数的纸摞也会超过可钉缀的厚度,有可能产生订书钉弯曲或堵塞。
为了避免这样的不好的情况,最好,例如实时地测量纸摞的厚度,以适当的纸摞的厚度进行,例如分开钉缀处理等。
在自动整理装置中进行穿孔处理时,在混有不同厚度的用纸的纸摞的情况下,用纸张数即使是在可穿孔的最多张数以内,有时纸摞的厚度也会超过可穿孔的厚度,这种情况是与上述的钉缀处理的情况相同的。
在日本特开2003-1910中,公开了在具有用于设定用纸的条件的操作板、以及根据由操作板设定的条件计算进行钉缀处理的纸摞的厚度的运算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由运算装置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来判断是否可进行钉缀处理。但是,日本特开2003-1910只不过公开了用操作板对形成了图像的用纸进行设定的结构。因此,并不能应对插入到形成了图像的用纸中的用纸。而且,在日本特开2003-1910的装置中,是由操作板选择用纸厚度的。从而,日本特开2003-1910的装置是以下述条件为前提的装置,即:在由操作板进行设定之前,预先判明全部用纸的厚度。因此,日本特开2003-1910的装置不能应对预先难以判明用纸厚度的情况、即,要使用各种用纸的情况。
在日本特开平2-38262中,记载了一种纸张后处理控制装置,该纸张后处理控制装置设置有夹持纸摞并进行输送的夹子和设置在夹子上的、检测由夹子夹持的纸摞的厚度的装置,在判断出纸摞厚度超过了可钉缀的极限厚度的情况下,不进行钉缀动作。在日本特开平2-38262所述的结构中,因为用夹子夹持成摞状的纸张花费时间,所以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存在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0-184154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即:按每一张检测记录介质的厚度并累计它们的厚度,由此,求出装订后的纸摞的书脊厚度。但是,在日本特开2000-184154中,之所以求出书脊厚度,是要确定封皮和封底的图像位置,关于上述的可钉缀的最多张数或可穿孔的最多张数所引起的问题并无任何记载。另外,在日本特开2000-184154的结构中,是检测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用纸)的厚度,而并不是要应对插入到形成了图像的用纸中的用纸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能够在1个纸摞内混有不同厚度的纸张的情况下,预先防止由纸摞的厚度引起的后处理不良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包括:公共输送路径,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所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后处理单元,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并对该纸摞实施设定了的后处理;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所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厚度;以及控制器,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当计算出的纸摞厚度达到预先确定的预定值时,控制上述后处理单元,使得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的公共输送路径,以及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并对该纸摞实施设定了的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该后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纸张厚度检测步骤,由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厚度;纸摞厚度计算步骤,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的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以及后处理变更步骤,当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先确定了的预定值时,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的程序,该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的公共输送路径,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并对该纸摞实施设定了的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以及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厚度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该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的程序的特征在于,包括:纸摞厚度计算模块,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的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以及后处理变更模块,当由上述纸摞厚度计算模块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先确定了的预定值时,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了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的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该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的公共输送路径,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并对该纸摞进行设定了的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以及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厚度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该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上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计算步骤,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的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以及后处理变更步骤,当在上述计算步骤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先确定了的预定值时,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连接在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表示控制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图1的自动整理装置500的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2的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5A~图5C是表示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操作部的后处理模式选择有关的画面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分页模式时的用纸从插纸器和打印机向自动整理装置内的处理纸盘流动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分页模式时的用纸从插纸器和打印机向自动整理装置内的处理纸盘流动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分页模式时的用纸从插纸器和打印机向自动整理装置内的处理纸盘流动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分页模式时的用纸从插纸器和打印机向自动整理装置内的处理纸盘流动的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图3的自动整理装置500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信号和纸张厚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的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步骤107中的分开钉缀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中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步骤S157中的未钉缀分开排出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步骤S307中的分开装订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种类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连接在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折叠装置400、以及自动整理装置500,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具有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器200和打印机300。
在图像读取器200中,安装了原稿供给装置100。原稿供给装置100将朝上放置在原稿纸盘上的原稿从起始页开始按顺序一张一张地向左方送纸,经由弯曲的路径在台板玻璃(原稿板)102上从左经由流动读取位置向右输送,向其后外部的排纸纸盘112排出。该原稿从左向右通过台板玻璃102上的流动读取位置时,其原稿图像由保持在与流动读取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的扫描单元104进行读取。该读取方法一般地是被称为原稿流动读取的方法。具体地说,在原稿通过流动读取位置时,原稿的读取面被扫描单元104的灯103的光所照射,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经由反射镜105、106、107导入到透镜108。通过了该透镜108的光在图像传感器109的摄影面上成像。
通过象这样从左向右通过流动读取位置地输送原稿,进行将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将输送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的原稿读取扫描。就是说,在原稿通过流动读取位置时,一边在主扫描方向用图像传感器109对原稿图像按每一行进行读取,一边通过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原稿来读取整个原稿图像,光学读取的图像由图像传感器109转换为图像数据并输出。由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图像数据,在后述的图像信号控制部202中实施了预定的处理后,作为视频信号输入到打印机300的曝光控制部110。
由原稿供给装置100在台板玻璃102上输送原稿,使其停在预定位置,以该状态使扫描单元104从左向右扫描,由此,也可以读取原稿。该读取方法是所谓的被称为原稿固定读取的方法。
不使用原稿供给装置读取原稿时,首先,由用户抬起原稿供给装置100将原稿放置在台板玻璃102上,然后,使扫描单元104从左向右进行扫描,由此来进行原稿的读取。即,在不使用原稿供给装置100读取原稿时,进行原稿固定读取。
打印机300的曝光控制部110根据所输入的视频信号对激光进行调制并输出,该激光一边被多面反射镜110a扫描一边被照射在感光鼓111上。在感光鼓111上形成与所扫描的激光相应的静电潜像。在此,曝光控制部110如后述那样,在进行原稿固定读取时输出激光,使得形成正确的图像(非镜像的图像)。
该感光鼓111上的静电潜像,利用显影器113提供的显影剂形成显影剂像,进行可视化。另外,以与激光的照射开始同步的定时,由纸盒114、纸盒115、手动送纸部125或双面输送路径124输送纸张,即用纸,该用纸输送到感光鼓111和转印部116之间。在感光鼓111上形成的显影剂像由转印部116转印到所输送的用纸上。
被转印了显影剂像的用纸被输送到定影部117,定影部117通过对用纸进行热压使显影剂像定影在用纸上。通过了定影部117的用纸经由挡板(flapper)121和排出辊118从打印机300向外部(折叠装置400)进行排出。感光鼓11、显影器113、转印部116和定影部117构成图像形成单元。
在此,在将用纸以其图像形成面向下的状态(facedown)来排出时,利用挡板121的切换动作将通过了定影器117的用纸暂时导入到反转路径122内,该用纸的后端通过了挡板121后,使用纸转向,利用排出辊118从打印机300排出。以下,将此排纸方式称为反转排纸。在形成使用原稿供给装置100读取的图像时,或在形成由计算机输出的图像时等,在从起始页开始按顺序形成图像时进行该反转排纸,其排纸后的用纸顺序为正页序。
另外,在从手动送纸部125输送OHP用纸等硬的用纸、在该用纸上形成图像时,不将用纸导入到反转路径122,而是以使图像形成面向上(faceup)的状态由排出辊118排出。
当设定了在用纸的双面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双面记录时,进行以下控制,即:在利用挡板121的切换动作将用纸导入到反转路径122之后,将其输送至双面输送路径124,并以上述定时将导入至双面输送路径124的用纸再次输送到感光鼓111和转印部116之间。
从打印机300排出的用纸被输送到折叠装置400。该折叠装置400进行将用纸折叠成Z字形的处理。例如,在为A3或B4尺寸的用纸且指定折叠处理时,由折叠装置400进行折叠处理,在此之外的情况下,从打印机300排出的用纸通过折叠装置400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设置有提供用于插入到形成了图像的用纸中的封皮、衬纸等特殊用纸的插纸器900。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进行装订处理、钉缀处理或穿孔等各处理。
下面,参照图2对进行本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控制的控制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进行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控制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中的主体控制器,如图2所示,具有CPU电路部150,CPU电路部150内置有CPU150C、ROM151、RAM152,由存储在ROM151中的控制程序总体控制各块101、153、201、202、209、301、401、501。RAM152暂时保存控制数据,并用作伴随控制的运算处理的工作区域。
原稿供给装置控制部101,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示对原稿供给装置100进行驱动控制,图像读取控制部201对上述扫描单元104、图像传感器109等进行驱动控制,将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信号控制部202。
图像信号控制部202,在将来自图像传感器109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各处理,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并输出到打印机控制部301。另外,对由计算机210经由外部I/F209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将该数字图像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并输出到打印机控制部301。该图像信号控制部202的处理动作由CPU电路部150进行控制。打印机控制部301根据所输入的视频信号驱动上述曝光控制部110。
操作部153具有设定关于图像形成的各种功能的多个键、用于显示表示设定状态的信息的显示部等,将与各键的操作对应的键信号输出到CPU电路部150,并且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信号将对应的信号显示在显示部上。
折叠装置控制部401安装在折叠装置400上,与CPU电路部150进行信息的交换,由此进行折叠装置整体的驱动控制。
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安装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上,与CPU电路部150进行信息的交换,由此进行自动整理装置整体的驱动控制。关于其控制内容将在下面说明。
下面,参照图3说明自动整理装置500的结构。图3是示意地表示图1的自动整理装置500的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自动整理装置500依次取入经由折叠装置400排出的用纸,并进行以下的各用纸后处理,即:调整所取入的多张用纸并整理成一摞的处理、用订书器对整理后的纸摞的后端进行钉缀的钉缀处理、在取入的用纸的后端附近进行穿孔的穿孔处理、分页处理、不分页处理、以及装订处理等。
自动整理装置500,如图3所示,具有:用于将从打印机300经由折叠装置400排出的用纸导入到内部的入口输送路径555和一对入口辊502。在该一对入口辊502的下游,设置有用于将用纸导入到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或第1装订路径553的切换挡板551。
导入到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的用纸经由一对输送辊503向缓冲辊505输送。一对输送辊503和缓冲辊505是能正反转的。
在一对入口辊502的下游附近位置设置有纸张厚度传感器909。关于该纸张厚度传感器909,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在一对入口辊502和一对输送辊503之间设置有入口传感器531。另外,在入口传感器531的用纸输送方向上游附近,第2装订路径554从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分岔。该分岔点形成对输送路径的分岔,该输送路径用于从一对入口辊502向一对输送辊503输送用纸,但是,在一对输送辊503反转,将用纸从一对输送辊503侧输送到入口传感器531侧时,形成具有只向第2装订路径554侧输送的单向机构的分岔。
在一对输送辊503和缓冲辊505之间,设置有具有穿孔器的穿孔单元550,穿孔单元550按照需要进行动作,在输送来的用纸的后端附近进行穿孔。
缓冲辊505是可将输送到其外周的用纸层叠预定张数并进行卷绕的辊,按照需要在该辊的外周由各按压滚轮512、513、514进行卷绕。缓冲辊505所卷绕的用纸沿缓冲辊505的转动方向进行输送。
用纸向该缓冲辊505的卷绕是在处理纸盘630中进行钉缀处理期间,在暂时缓冲后续的用纸时进行的。所卷绕的预定张数的用纸,在与前面的纸摞不产生冲突的适当的时间内,以层叠了预定张数的状态被输送至处理纸盘630。
在按压滚轮513、514之间配置有切换挡板510,在按压滚轮514的下游配置有切换挡板511。切换挡板510用于将卷绕在缓冲辊505上的用纸从缓冲辊505上剥离下来,导入到不分页路径521或分页路径522,切换挡板511用于将卷绕在缓冲辊505上的用纸从缓冲辊505剥离下来并导入到分页路径522,或将卷绕在缓冲辊505上的用纸以卷绕的状态导入到缓冲路径523。
由切换挡板510导入到不分页路径521的用纸,经由一对排出辊509排出到取样纸盘701。
由切换挡板510导入到分页路径522的用纸,经由输送辊506、507而叠放在中间纸盘(以下,称为处理纸盘)630上。在处理纸盘630上叠放成摞状的用纸,在按照需要实施调整处理、钉缀处理等后,由排出辊680a、680b排出到堆放纸盘700上。对在处理纸盘630上叠放成摞状的用纸进行钉缀的钉缀处理中,使用订书器601。堆放纸盘700可在上下方向自由行进。
来自第1装订路径553、第2装订路径554的用纸,由一对输送辊813存放到存放导轨820,并进行输送,直到用纸前端接触到可动式的用纸定位部件823为止。在一对输送辊813的上游侧配置有装订入口传感器817。另外,在存放导轨820的中途位置,设有两对装订订书器818。装订订书器818同与其相对的砧座(anvil)协作,在纸摞的中央进行钉缀。
在装订订书器818的下游位置,设有一对折叠辊826。在一对折叠辊826的相对位置设有顶出部件825。使该顶出部件825顶向存放导轨820所存放的纸摞,由此,该纸摞从一对折叠辊826之间被推出,由该一对折叠辊826折叠后,经由折叠纸排纸辊827排出到鞍形排出纸盘832。在折叠纸排纸辊827的下游,配置有装订排纸传感器830。
另外,在折叠由装订订书器818钉缀的纸摞的情况下,使定位部件823下降预定距离,使得在钉缀处理结束后,纸摞的钉缀位置处于一对折叠辊826的中央位置。
插纸器900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500的上部,将叠放在纸盘901上的、成为作为插入的纸张的封皮或衬纸等的纸摞依次分离,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或装订路径553。在此,在插纸器900的纸盘901上,成为封皮或衬纸的用纸以从操作者来看是正视状态来进行叠放。就是说,该用纸以其表面向上的状态叠放在纸盘901上。
该纸盘901上的用纸由送纸辊902输送到由输送辊903和分离带904构成的分离部,从最上面的纸开始一张一张地依次分离开并输送。
在该分离部下游侧配置有一对拉拔辊905,由该一对拉拔辊905分离的用纸被稳定地导入到输送路径908(插入纸张输送路径)。在一对拉拔辊905的下游侧设有送纸传感器907,在送纸传感器907和一对入口辊502之间设有输送辊906。该输送辊906用于将输送路径908上的用纸导入到一对入口辊502。
下面,参照图4对驱动控制自动整理装置500的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2的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作为控制器的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如图4所示,具有CPU电路部510,该CPU电路部501具有CPU511、ROM512、RAM513等。CPU电路部501经由通信IC514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一侧的CPU电路部150进行通信来进行数据交换,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示执行存储在ROM512中的各种程序,进行自动整理装置500的驱动控制。
在进行该驱动控制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被取入到CPU电路部510。作为该各种传感器,有入口传感器531、装订入口传感器817、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送纸传感器907、用纸放置传感器910。该用纸放置传感器910用于检测在插纸器900的纸盘901上是否放置有特殊用纸。另外,纸张厚度传感器909,如上所述,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上,检测通过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的用纸的厚度,该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汇合了用于输送来自折叠装置400的用纸的入口输送路径555和输送来自插纸器900的用纸的输送路径908。
CPU电路部510连接有驱动器520,驱动器520基于来自CPU电路部510的信号来驱动电机和螺线管。另外,CPU电路部150驱动离合器。
在此,作为上述电机有:作为一对入口辊502、一对输送辊503、一对输送辊906的驱动源的入口电机M1;作为缓冲辊505的驱动源的缓冲电机M2;作为一对输送辊506、一对排出辊509的驱动源的排纸电机M3;驱动各排出辊680a、680b的纸摞排出电机M4;作为一对输送辊813的驱动源的输送电机M10;作为用纸定位部件823的驱动源的定位电机M11;作为顶出部件825、一对折叠辊826、一对折叠纸排纸辊827的驱动源的折叠电机M12;作为插纸器900的送纸辊902、输送辊903、分离带904、一对拉拔辊905的驱动源的送纸电机M20;以及作为订书器601和装订订书器818的驱动源的订书器电机Ms和装订订书器电机Mf。
入口电机M1、缓冲电机M2、排纸电机M3由步进电机构成,能够通过控制励磁脉冲频率来使由各电机驱动的一对辊匀速转动,或者以单独的速度转动。另外,入口电机M1、缓冲电机M2可由驱动器520驱动,进行正向、逆向转动。
输送电机M10、定位电机M11由步进电机构成,折叠电机M12由DC电机构成。输送电机可与入口电机M1速度同步地进行用纸输送。
送纸电机M20由步进电机构成,可与入口电机M1速度同步地进行用纸输送。
作为上述螺线管有:进行切换挡板510的切换的螺线管SL1;进行切换挡板511的切换的螺线管SL2;进行切换挡板551的切换的螺线管SL10;驱动插纸器900的送纸闸板(未在图3中表示)的螺线管SL20;以及对插纸器900的送纸辊902进行升降驱动的螺线管SL21。
作为上述离合器,有用于将折叠电机M12的驱动传送到顶出部件825的离合器CL1、用于将送纸电机M20的驱动传送到送纸辊902的离合器CL10。
下面,参照图5A~图5C用操作部153对后处理模式的选择操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图5A~图5C是表示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操作部的后处理模式选择有关的画面例子的图。
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后处理模式具有不分页、分页、钉缀分页(钉缀模式)、装订模式等各处理模式,并且,使插入用纸为衬纸模式,设定成封皮或最后一页纸,或者设定成能在中途插入到纸摞中。这样的处理模式的设定由来自操作部153的输入操作进行。例如,在设定后处理模式时,图5A所示的菜单选择画面显示在操作部153,使用该菜单选择画面进行处理模式的设定。另外,例如在衬纸模式的设定时,能在插入设定操作部153显示图5B所示的画面,能使用该画面设定是由插纸器900进行插入用纸的插入、还是由手动送纸部125进行插入用纸的插入,能在图5C所示的画面上设定插入到第几张。在只是输送成为封皮的插入用纸时,可以只选择设定“1”,在插入的用纸的张数为多张时,可以选择设定所希望的第几张。
下面,参照图6~图9对分页模式时从插纸器900和打印机300向自动整理装置500内的处理纸盘630进行的用纸输送进行说明。图6~图9是用于说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分页模式时的用纸从插纸器和打印机向自动整理装置内的处理纸盘流动的图。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图中的装订部。
在将用纸C作为封皮插入到图像形成后的用纸中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用纸被放置在插纸器900的纸盘901上。当用纸C被放置在纸盘901上时,如图7所示,开始其最上面部分的用纸C1的送纸,切换挡板551被切换到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侧。用纸C1从输送路径908经由一对入口辊502被导入到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内,当由入口传感器531检测出该用纸C1的前端时,就开始来自打印机300的图像形成后的用纸(图8所示的用纸P1)的供给。
接下来,由打印机300所提供的用纸P1被导入到自动整理装置500内,并且用纸C1经由缓冲辊505被导入到分页路径522。这时,切换挡板510、511都被切换到分页路径522一侧。
被导入到该分页路径522的用纸C1,如图8所示,被存放在处理纸盘630上。这时,来自打印机300的用纸P1被导入到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内。该用纸P1与用纸C1一样,经由缓冲辊505被导入到分页路径522,并向处理纸盘630输送。另外,接着该用纸P1的用纸P2被导入到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内。而且,如图9所示,用纸P1堆积在用纸C1上并存放起来,该用纸C1已被存放在处理纸盘630上,接着用纸P1的用纸P2被堆积在用纸P1上并存放起来。
在此,在来自打印机300的各用纸P1、P2上形成有进行了镜像处理的图像,因为该各用纸P1、P2利用反转排纸来进行排纸,所以,用纸P1、P2与用纸C1一样,其图像面向下且其钉缀位置朝向订书器601侧地被存放在处理纸盘630上。另外,虽然未在图9中示出,但是,在有插入下一纸摞的用纸C时,在构成现在的纸摞的用纸P1、P2的供给中,将该用纸C供给到输送路径908并使其待机。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分页模式处理时的生产率。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对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示意地表示图3的自动整理装置500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图10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信号和纸张厚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如图10所示,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中的一对入口辊502的下游附近位置。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包括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可动铁心909a和与可动铁心909a相对配置的、使用了霍耳元件的磁场传感器909b。可动铁心909a由弹簧912以预定的力按压在磁场传感器909b侧。在该可动铁心909a和磁场传感器909b之间,用纸P沿着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导入后,可动铁心909a的位置根据用纸P的厚度进行移位,与此相伴,可动铁心909a生成的磁场的大小发生变化。该磁场的大小的变化由磁场传感器909b检测。这时,由磁场传感器909b输出的信号,如图11所示,成为与用纸P的厚度相应的信号,该信号作为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CPU电路部502的A/D端口(未图示)。CPU电路部510基于经由A/D端口输入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信号,计算用纸P的厚度。例如,在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为1.5V时,用纸P的厚度为0.1mm。
下面,参照图12和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图1的自动整理装置500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图12的步骤S107中的分开钉缀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2和图13所示的顺序由CPU电路部510的CPU511根据存储在ROM512中的程序来执行。
纸摞厚度判断处理,当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153中设定了后处理模式(钉缀、装订、穿孔等)时执行。
在纸摞厚度判断处理中,如图12所示,首先CPU511将页变量N设为1(作业的第1张)(步骤S101),用纸(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形成了图像的用纸或来自插纸器900的用纸)一通过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后,就进行该用纸的厚度检测(步骤S102)。接着,CPU511将由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得到的纸张厚度数据Xn(作业的第1张时,N为1)暂时保存在RAM513(步骤S103)。然后,CPU511通过对保存在RAM513中的纸张厚度数据Xn进行累计,计算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步骤S104),该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是到现在为止通过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全部用纸的厚度的合计。
接下来,CPU511判断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是否达到了预定值(步骤S105)。在此,所谓预定值,是设定为比订书器601的钉缀能力、即可钉缀的最大厚度值小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预定值,根据订书器601的钉缀能力而设定为10mm。在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达到了预定值的情况下,CPU511开启溢出标记(步骤S106),执行后述的分开钉缀处理(步骤S107)。而且,CPU511执行分开钉缀处理时,清除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步骤S108)。
接下来,CPU511判断用纸是否是最后一页纸(步骤S109)。在此,如果用纸不是最后一页纸,则CPU511将页变量N加1(步骤S110)后,将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102。与此相对,如果用纸是最后一页纸,则退出本处理。
在上述步骤S105中,在判断为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未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CPU511跳过从上述步骤S106到步骤S108的步骤,使处理进入到上述步骤S109。
在上述步骤S107的分开钉缀处理中,如图13所示,首先,CPU511等待开启了溢出标记的用纸被排出到处理纸盘630(步骤S121),在上述用纸排出到处理纸盘630时,CPU511执行在处理纸盘630上的纸摞中所预先设定的钉缀位置上的钉缀处理(步骤S122)。接下来,CPU511进行控制,使得实施了钉缀处理的纸摞排出到堆放纸盘700(步骤S123),在纸摞排出到堆放纸盘700后,就关闭溢出标记(步骤S124)。然后,CPU511退出本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当作业中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定值(本实施方式中为10mm)时,执行对厚度达到了预定值的纸摞进行钉缀处理的分开钉缀模式,因此,能够预先防止由纸摞的厚度引起的订书钉弯曲或堵塞。在执行了该分开钉缀处理的情况下,对于该作业,能得到由订书器601所钉缀的多个纸摞。
另外,在对最初厚度达到了预定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mm)的纸摞进行了分开钉缀处理后,当包含之后的用纸的纸摞的厚度达到上述预定值时,同样地,进行分开钉缀处理。
在开启了溢出标记时,用于进行分开钉缀处理的处理、即钉缀处理和向堆放纸盘700的排出处理通过中断而产生。在该溢出标记开启了的情况下,因为下一张用纸已经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送出,所以,如果原封不动地将下一张用纸排出到处理纸盘630,则下一张用纸将与分开钉缀处理中的纸摞冲突。为此,将下一张用纸卷绕在自动整理装置500的缓冲辊505上来缓冲,由此,能防止下一张用纸和钉缀处理中的纸摞之间的冲突。
另外,在上述处理中,虽未图示,但是当作业中包含从最初的用纸到最后的用纸为止的纸摞的厚度未达到预定值时,进行通常的钉缀处理。另外,在作业中进行了分开钉缀处理后、在包含最后一页纸的纸摞的厚度未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通常的钉缀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作业中纸摞的厚度大于等于预定值并开启了溢出标记时,在该纸摞的处理结束后,也可以暂时中断作业,在操作部153上显示催促再次设定复印模式(双面模式等)的信息。在该情况下,由用户进行了复印模式的再次设定后,按压启动键,由此,基于进行了再次设定的模式再次开始第2摞以后的作业。这样,用户能够将复印模式改变为双面模式,或解除钉缀模式,使得纸摞的厚度小于预定值,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4和图1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中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步骤S157中的未钉缀分开排出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当作业中纸摞的厚度达到了大于等于预定值的厚度时,进行分开钉缀处理。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当作业中纸摞的厚度达到了大于等于预定值的厚度时,不进行分开钉缀处理,而是进行控制,使得不钉缀厚度达到了大于等于预定值的纸摞就进行纸摞排出。另外,本实施方式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此,只是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
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首先,CPU511将页变量N设定为1(作业的第1张)(步骤S151),进行通过了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用纸的厚度检测(步骤S152)。接着,CPU511将由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得到的纸张厚度数据Xn暂时保存在RAM513中(步骤S153)。然后,CPU511对保存在RAM513中的纸张厚度数据Xn进行累计,由此计算纸张厚度累计值Sum(步骤S154)。该纸张厚度累计值Sum是到现在为止通过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全部用纸的厚度的合计。
接着,CPU511判断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是否达到了预定值(步骤S155)。在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达到了预定值的情况下,CPU511开启溢出标记(步骤S156),执行后述的未钉缀分开排出处理(步骤S157)。然后,CPU511在执行未钉缀分开排出处理时,清除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
接下来,CPU511判断用纸是否是最后一张纸(步骤S159)。在此,如果用纸不是最后一张纸,CPU511将页变量N增加1(步骤S160)后,将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102。与此相对,如果用纸是最后一张纸,则CPU511退出本处理。
在上述步骤S155中,在判断出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未达到预定值时,CPU511跳过从上述步骤S156到步骤S158的步骤,并使处理进入到上述步骤S159。
在上述步骤S157的未钉缀分开排出处理中,如图15所示,首先,CPU511等待开启了溢出标记的用纸被排出到处理纸盘630(步骤S201),在上述用纸被排出到处理纸盘630后,禁止设定成对处理纸盘630上的纸摞执行钉缀的钉缀模式,并进行控制,使得纸摞以未钉缀的状态排出到堆放纸盘700(步骤S202)。然后,CPU511在纸摞排出到堆放纸盘700后,关闭溢出标记(步骤S203),退出本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当作业中纸摞的厚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禁止钉缀处理,因此,能够预先防止由纸摞的厚度引起的订书钉弯曲或堵塞。当作业中纸摞的厚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最后所得到的作业的纸摞,为多个未钉缀的纸摞,该未钉缀的纸摞包含厚度达到了预定值的未钉缀的纸摞。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6和图17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图1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图16的步骤S307中的分开装订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另外,本实施方式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此,只是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
本实施方式,在设定装订模式作为后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当作业中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定值时,进行用于执行分开装订处理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
在纸摞厚度判断处理中,如图16所示,首先,CPU511将页变量N设为1(作业的第1张)(步骤S301),用纸一通过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就进行该用纸的厚度检测(步骤S302)。接着,CPU511将由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输出所得到的纸张厚度数据Xn暂时保存在RAM513中(步骤S303)。然后,CPU511对保存在RAM513中的纸张厚度数据Xn进行累计,计算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步骤S304),该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是到现在为止通过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909的全部用纸的厚度的合计。
接着,CPU511判断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是否达到了预定值(步骤S305)。在此,所谓预定值是装订模式的值,根据装订订书器818的钉缀能力确定。例如,作为上述预定值设定为2mm。在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达到了预定值的情况下,CPU511开启溢出标志(步骤S306),执行后述的分开装订处理(步骤S307)。然后,CPU511在执行分开钉缀时,清除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步骤S308)。
接下来,CPU511判断用纸是否是最后一张纸(步骤S309)。在此,如果用纸不是最后一张纸,则CPU511将页变量N增加1(步骤S310)后,使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102。与此相对,如果用纸是最后一张纸,则CPU511退出本处理。
在上述步骤S305中,在判断为纸张厚度数据累计值Sum未达到预定值时,CPU511跳过从上述步骤S306到步骤S308的步骤,使处理进入到上述步骤S309。
在上述步骤S307的分开装订处理中,如图17所示,首先,CPU511等待开启了溢出标记的用纸被排出到存放导轨820(步骤S351),在上述用纸被排出到存放导轨820后,CPU511解除对存放在存放导轨820上的纸摞所设定的钉缀处理(步骤S352)。接下来,CPU511进行在纸摞的中央部进行对折的折叠处理(步骤S353)。并进行控制,使得对折了的纸摞排出到排出纸盘832(步骤S354)。在排出该纸摞后,CPU511关闭溢出标记(步骤S355),退出本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作业中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定值时,通过分开装订处理,解除对其厚度达到了预定值的纸摞的钉缀处理,因此,能够预先防止由纸摞的厚度引起的订书钉弯曲或堵塞。
另外,虽然对根据装订订书器818的钉缀能力确定上述预定值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根据一对折叠辊826的能力来确定预定值。在折叠处理中,能够避免对厚度大大超过预定值的纸摞进行折叠弯曲这样的情况,从而能够预先防止给折叠处理带来较大的负荷。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8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自动整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种类判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此,只是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是否进行分开钉缀处理、未钉缀分开处理或分开装订处理的判断处理的预定值,根据钉缀的能力来确定,但是,如果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用纸的种类不同,则即使是同样的用纸厚度,钉缀所需要的力也是不同的。一般地,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和黑白图像形成装置中,分别使用密度不同的用纸,由于其密度不同,所以,在用同一订书器对厚度相同的纸摞进行钉缀的情况下,可由该订书器进行钉缀的纸摞的厚度,有时因用于各个图像形成装置的用纸不同而不同。
本实施方式为了根据连接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黑白图像形成装置还是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来切换纸摞的厚度的预定值,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种类判断处理。
在图像形成装置种类判断处理中,如图18所示,首先,CPU511判断在电源接通时连接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种类(步骤S131)。在此,如果所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是黑白图像形成装置,CPU511将Y1设定为上述预定值(步骤S132)。然后,CPU511退出本处理。与此相对,如果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是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则CPU511将Y2设定为上述预定值(步骤S133)。然后,CPU511退出本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是否进行分开钉缀处理的判断基准的预定值,例如,设定预定值Y1为10mm,预定值Y2为8mm。
这样,可以使用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种类所设定的预定值,进行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纸摞厚度判断处理。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后处理的例子说明了使用了订书器的处理,但是,不言而喻,在由穿孔单元550对纸摞一并进行穿孔的穿孔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处理。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插纸器900提供成为封皮或衬纸的用纸的情况,但是,不言而喻,在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提供成为封皮或衬纸的用纸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应用各实施方式的纸摞厚度处理。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纸厚检测传感器),列举了包括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可动铁心909a、与可动铁心909相对地设置的使用了霍耳元件的磁场传感器909b的传感器。但是,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公共输送路径、即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上,并一张一张地检测在自动整理装置路径552中输送的用纸的厚度。例如,作为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也可以夹着输送路径地设置一对超声波传感器,并对在输送路径上输送的用纸发射超声波,检测通过用纸而传播的超声波,由此检测用纸的厚度。另外,也可以将下述这样的传感器设定为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即:使夹持输送用纸的一对辊的一个为可移动,根据在辊间输送的用纸的厚度来检测移动的辊的移动量。另外,作为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也可以构成为:夹着输送路径地设置发光传感器元件和感光元件,由感光元件检测透过用纸、根据用纸的厚度而变化的光量,从而检测用纸的厚度。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由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进行对自动整理装置500的控制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只由CPU电路部150控制构成整个图像形成装置。
不言而喻,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即:将记录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将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读出并执行。在该情况下,由从存储介质所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存储了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就构成本发明。
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可以使用例如软盘、硬盘、磁光盘、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的存储卡、ROM等。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程序代码。
另外,不言而喻,不仅是通过执行计算机读出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也包含以下的情况,即: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在计算机上运转的操作系统(OS)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不言而喻,也包含以下的情况,即:从存储介质所读出的程序码写入到在插入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卡、连接在计算机上的功能扩展单元所具备的存储器后,该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所具备的CPU等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1个纸摞内混有不同厚度的纸张的情况下,预先防止由纸摞的厚度引起的后处理不良的产生。

Claims (18)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输送路径,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
后处理单元,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对该纸摞实施设定了的后处理;
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其厚度;以及
控制器,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当计算出的纸摞厚度达到预先确定的预定值时,控制上述后处理单元,使得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按输送顺序被叠放成摞状的处理纸盘、输送叠放在上述处理纸盘上的纸摞的纸摞输送部件、以及叠放由上述纸摞输送部件输送的纸摞的叠放纸盘,
上述其它后处理是禁止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并由上述纸摞输送部件将叠放在上述处理纸盘上的纸摞输送到上述叠放纸盘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钉缀叠放在上述处理纸盘上的纸摞的订书器,上述后处理是使用了上述订书器的钉缀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对叠放在上述处理纸盘上的纸摞的预定部位进行穿孔的穿孔机,上述后处理是使用了上述穿孔机的穿孔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按输送顺序被叠放成摞状的处理纸盘、输送叠放在上述处理纸盘上的纸摞的纸摞输送部件、以及叠放由上述纸摞输送部件输送的纸摞的叠放纸盘,
上述其它后处理是对上述处理纸盘上的上述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了上述预定值时的纸摞进行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由上述纸摞输送部件将该后处理后的纸摞输送到上述叠放纸盘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钉缀叠放在上述处理纸盘上的纸摞的订书器,上述后处理是使用了上述订书器的钉缀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对叠放在上述处理纸盘上的纸摞的预定部位进行穿孔的穿孔机,上述后处理是使用了上述穿孔机的穿孔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按输送顺序输入并存放成摞状的存放部、对存放在上述存放部中的纸摞的中央部进行钉缀的订书器、以及对上述纸摞在其中央部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件,
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是由上述订书器对存放在上述存放部中的纸摞的中央部进行钉缀、并由上述折叠部件对上述钉缀了的纸摞在该纸摞的中央部进行折叠的处理,
上述其它后处理是不用上述订书器对存放在上述存放部中的纸摞的中央部进行钉缀、而由上述折叠部件对存放在上述存放部中的纸摞在该纸摞的中央部进行折叠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单元包括: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按输送顺序输入并存放成摞状的存放部、对存放在上述存放部中的纸摞在其中央部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件,
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是由上述折叠部件对存放在上述存放部中的纸摞在其中央部进行折叠的处理,
上述其它后处理是由上述折叠部件对上述存放部内的上述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了上述预定值时的纸摞在其中央部进行折叠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器,根据上述图像形成单元是黑白图像形成单元还是彩色图像形成单元来改变上述预定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其它后处理是对上述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了上述预定值时的纸摞实施了后处理后,暂时中断作业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器,在上述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了上述预定值时,将该意思通知给设置有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和上述处理纸盘之间、暂时缓冲纸张的缓冲装置,
上述控制器,在上述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了上述预定值时,控制上述缓冲装置,使得上述缓冲装置对下一张纸进行缓冲。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装置连接在设置有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上,上述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对由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作为进行了上述图像形成的纸张排出的纸张进行输送的纸张输送路径,以及对由插入纸张供给装置作为上述插入的纸张提供的纸张进行输送的插入纸张输送路径;
上述纸张输送路径和上述插入纸张输送路径汇合成上述公共输送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装置连接在设置有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上,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将由上述图像形成单元进行图像形成的纸张输送到上述公共输送路径的纸张通路;
上述插入的纸张是从设置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手动供给部提供的纸张,经由上述纸张通路输送到上述公共输送路径。
16.一种后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的公共输送路径,以及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并对该纸摞实施设定了的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该后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纸张厚度检测步骤,由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厚度;
纸摞厚度计算步骤,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的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以及
后处理变更步骤,当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先确定了的预定值时,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17.一种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的程序,该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的公共输送路径,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并对该纸摞实施设定了的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以及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厚度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该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的程序的特征在于,包括:
纸摞厚度计算模块,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的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以及
后处理变更模块,当由上述纸摞厚度计算模块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先确定了的预定值时,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18.一种存储了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的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该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和所插入的纸张按输入的顺序分别进行输送的公共输送路径,形成经由上述公共输送路径输送的纸张的纸摞、并对该纸摞进行设定了的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以及对在上述公共输送路径上输送的每张纸检测厚度的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该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上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计算步骤,对由上述纸张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纸张的厚度进行累计,由此计算上述纸摞的厚度;以及
后处理变更步骤,当在上述计算步骤计算出的纸摞的厚度达到预先确定了的预定值时,将上述设定了的后处理改变为其它后处理。
CNB2005100554959A 2004-03-19 2005-03-18 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1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1175/2004 2004-03-19
JP2004081175A JP2005263457A (ja) 2004-03-19 2004-03-19 後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9806A CN1669806A (zh) 2005-09-21
CN100363188C true CN100363188C (zh) 2008-01-23

Family

ID=34985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54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188C (zh) 2004-03-19 2005-03-18 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281707B2 (zh)
JP (1) JP2005263457A (zh)
CN (1) CN1003631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1062A (ja) * 2005-03-08 2006-09-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794890B2 (ja) * 2005-04-08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9297B2 (ja) * 2005-08-10 2011-04-27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裁断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73776B2 (ja) * 2005-08-30 2011-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77920B2 (en) * 2006-02-28 2010-08-1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pier and image copying method
JP4669441B2 (ja) * 2006-05-31 2011-04-13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738809B2 (en) * 2006-07-05 2010-06-15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luding finisher applying punching processing and staple processing to printed paper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on both surfaces of paper
JP4345789B2 (ja) * 2006-08-30 2009-10-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製本システム
US7946563B2 (en) * 2007-01-31 2011-05-24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8268818A (ja) * 2007-03-28 2008-11-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991444B2 (ja) * 2007-08-20 201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製本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装置
JP5072484B2 (ja) * 2007-08-20 2012-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308154B2 (en) * 2008-02-25 2012-1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594406B2 (ja) * 2008-03-07 2010-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
JP4638517B2 (ja) * 2008-03-07 2011-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5369698B2 (ja) * 2008-04-04 2013-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0159130A (ja) * 2009-01-08 2010-07-22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93113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sheet finish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50852B2 (ja) * 2009-05-26 2014-07-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処理装置
JP5599021B2 (ja) 2009-06-16 2014-10-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03005A (ja) * 2009-06-18 2011-01-06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71657B2 (ja) * 2009-09-25 2013-12-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6672A (ja) * 2009-12-18 2011-06-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486544B2 (ja) 2010-05-18 2014-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ファ装置、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後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717523B2 (ja) * 2011-04-19 2015-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27616B1 (en) * 2011-11-23 2014-09-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Verifying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of printed content for binding
JP5917111B2 (ja) 2011-11-30 2016-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057722B2 (ja) * 2012-01-26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9249B2 (ja) * 2012-06-07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38614B2 (ja) 2013-07-22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02536B2 (ja) * 2014-08-21 2018-10-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07618277B (zh) * 2016-07-13 2019-09-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US10315880B2 (en) * 2016-09-20 2019-06-11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6800746B2 (ja) * 2016-12-28 2020-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4154A (ja) * 1998-12-18 2000-06-3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1247229A (ja) * 2000-03-06 2001-09-11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給紙装置
JP2008031910A (ja) * 2006-07-28 2008-02-14 Ngk Spark Plug Co Ltd 燃料噴射ノズルの製造方法、燃料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燃料噴射ノズル、及び、燃料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0894A (ja) 1984-02-29 1985-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製本装置
JPS60191932A (ja) 1984-03-12 1985-09-30 Ricoh Co Ltd 製本装置
JPS60204564A (ja) 1984-03-29 1985-10-16 Ricoh Co Ltd 製本装置
JPS62186279A (ja) * 1986-02-12 1987-08-14 Canon Inc 記録紙後処理装置
US4878656A (en) * 1987-03-20 1989-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inisher
JP2706264B2 (ja) 1988-07-27 1998-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後処理制御装置
JPH0784299B2 (ja) * 1989-05-25 1995-09-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分類装置
US5455667A (en) * 1992-09-16 1995-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with plural sheet storage units
JP3227220B2 (ja) * 1992-09-24 2001-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EP0650100B1 (en) * 1993-10-22 1999-04-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hickness detecting devic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735659A (en) * 1994-09-14 1998-04-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inding apparatus with spine cover printing apparatus
US5609333A (en) * 1995-10-05 1997-03-11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stack height control system
DE69725824T2 (de) * 1996-11-18 2004-08-05 Canon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JPH10151734A (ja) 1996-11-22 1998-06-09 Fuji Xerox Co Ltd 背表紙情報印刷装置
JP3630891B2 (ja) * 1996-12-02 2005-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250725B2 (ja) * 1997-10-27 2002-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332844B2 (ja) * 1998-03-09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98652A (ja) * 1998-04-13 1999-10-29 Canon Inc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387836B2 (ja) * 1998-11-17 2003-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332874B2 (ja) * 1998-11-17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466942B2 (ja) * 1998-12-15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後処理方法
US6351625B1 (en) * 1999-01-18 2002-0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book-binding method
US6330422B1 (en) * 1999-02-02 2001-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JP4217340B2 (ja) * 1999-04-15 2009-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検出装置及び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23624B2 (ja) * 1999-07-21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505017B2 (en) * 2000-02-02 2003-0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3685994B2 (ja) * 2000-12-18 2005-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US6647240B2 (en) * 2001-03-12 2003-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feed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JP2003001910A (ja) 2001-06-26 2003-01-08 Sharp Corp ステープル処理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US6550757B2 (en) * 2001-08-07 2003-04-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tapler having selectable staple size
US6826374B2 (en) * 2001-08-31 2004-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discharge sheet cover and control based on open/close state of cover
JP3728244B2 (ja) * 2001-12-26 200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6320A (ja) * 2002-06-21 2004-01-29 Canon Inc シート厚検知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3937947B2 (ja) 2002-07-08 2007-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挿入シートの供給装置、供給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4154299B2 (ja) * 2003-09-01 2008-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
JP4159460B2 (ja) * 2003-12-25 2008-10-01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4154A (ja) * 1998-12-18 2000-06-3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1247229A (ja) * 2000-03-06 2001-09-11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給紙装置
JP2008031910A (ja) * 2006-07-28 2008-02-14 Ngk Spark Plug Co Ltd 燃料噴射ノズルの製造方法、燃料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燃料噴射ノズル、及び、燃料噴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58371A1 (en) 2008-10-23
US7281707B2 (en) 2007-10-16
CN1669806A (zh) 2005-09-21
US20050206064A1 (en) 2005-09-22
JP2005263457A (ja) 2005-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3188C (zh) 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US6904261B2 (en) Insert sheet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 insert sheet transporting method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441774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JP474713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46943B2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後処理システム
US7738809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luding finisher applying punching processing and staple processing to printed paper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on both surfaces of paper
US635162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book-binding method
CN102689812B (zh) 片材处理装置
JP4878232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05052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4434800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42175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084270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772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方法
JP44443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118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製本化方法
JP200403522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9114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1526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31602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35227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02118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後処理方法
JP2003204418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35207A (ja) 挿入シートの供給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454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