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006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車輛,該車輛包含具有一操縱桿的 轉向機構。 【先前技術】 已知有許多種類的車輛,均包含具有操縱桿的轉向機 構。例如,這種的車輛如日本專利公告第SHO-4 1 - 1 5969 號案所揭示的三輪車輛,此種車輛包含兩前輪、一後輪、 一具有操縱桿的轉向機構、一駕駛座及位於該駕駛座後方 的一乘客座。 此種車輛包括單一後輪,係配置在車輛後部的中央。 由於此後部的空間大部分都被後輪所佔據,所以如動力單 元等的零件就無法配置在後部內。因此,乘客座無可避免 地必須被配置在比後輪更高的位置上。藉由此種配置方式 ,車輛本身的重心就會變得比較高,因此必須改進這種車 輛,以便確保當駕駛與乘客均坐在位置上時,前部與後部 在重量上可以彼此平衡。 此種車輛在其兩側上設置有門,駕駛座與乘客座是屬 於 > 坐入型(sit-in type ) 〃 ,其缺點在於駕駛與司機要 進出車輛都會很困難且麻煩。 而且,此種車輛在設計時並未考量到保護駕駛與乘客 的安全。 而且,此種車輛並不實用。例如,作爲能夠有利於停 -6 - (2) 1274006 車的車輛,此種車輛必須設計成有利於能夠停入附近停靠 有兩輪或四輪車輛之間的空間裡才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跨坐型四輪車輛,具有 能夠提供較低重心的空間,以便當乘客前後入座時可以維 持重量上的平衡。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跨坐型四輪車輛,能 夠設計使得乘客輕易上下車。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跨坐型四輪車輛,能 夠更有效率地保護乘客。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型態,設有一種跨坐型四輪車輛, 包含:一具有操縱桿的轉向機構;一具有左右前輪的前部 ;一具有左右後輪的後部;一配置在前部上的駕駛座,及 一後乘客座,係配置在駕駿座後方且位於左右後輪之間, 該後乘客座是面向前方的。 轉向機構具有一能夠輕易操作的操縱桿。比起習知的 方向盤來說,控制操縱桿較爲輕鬆容易。此種跨坐型四輪 車輛的配置方式能使車輛行進時相當穩定。由於此種車輛 式設計成能夠穩定行駛,所以前部可以包含一縱向延長的 座椅,此座椅即包含駕駛座及配置在駕駛座後方排成一列 的乘客座。駕駛座與乘客座便能在其下方處提供一個有用 的空間,形成這樣的空間其優點在於乘客座的位置安放得 很低,所以使車體本身的重心更低。當然,較低的重心有 (3) 1274006 助於增加車輛行駛時的穩定性。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駕駛座包含一具有駕駛 腳踏處之前部,腳踏處係配置在駕駛座的兩對側上,因此 駕駛座的設計能夠使駕駛者跨坐在上面而將雙腳配置在腳 踏處。 藉此配置,當駕駛者坐在此駕駛座上時,駕駛本身的 背部可以挺直。駕駛挺直的坐姿可以使駕駛本身維持在較 高的視線高度上,而且採用挺直姿勢能夠有利於上下車。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每個腳踏處都具有一向 上突出的側緣。 當車輛行經深水坑時,此向上突出的側緣部能夠使腳 踏處被濺到較少的水,甚至完全沒有水濺到腳踏處。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右前輪及右後輪能提供 一條延伸通過兩處之第一直線,同樣地,左前輪及左後輪 能提供一條延伸通過兩處之第二直線,且當從車體頂部看 來時,這些側緣是被配置在介於第一與第二直線之間所界 定的空間裡。 這樣配置的側緣部並不會妨礙推車,所以使用者可以 輕易行走推動此車輛。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包含 後乘客腳踏處,係配置在駕駛腳踏處的後方。 駕駿腳踏處是配置在駕駛腳踏處的後面且接續在一起 ,這樣的腳踏處構造上相當簡單。因爲駕駛腳踏處係配置 在乘客腳踏處的前方,所以乘客可以坐在後乘客座上,而 -8- (4) 1274006 將腳配置在駕駛腳踏處上。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駕駛座與後乘客座係在 相反的側邊打開。 這樣的配置方式能使駕駛與乘客輕易上下車。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駕駛座與後乘客座的配 置方式能使乘客跨坐在上面。 所有的乘客都可以跨坐坐在座椅上。將座椅跨坐的優 點在於乘客可以輕易上下車。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駕駿座的位置大致上與 後乘客座的高度相等。 此項配置其優點在於駕駛座可以輕易與後乘客座一體 成形。而且,駕駛及駕駛座的重量可以與乘客及乘客座的 重量達成平衡。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後乘客座在其兩對側上 設有隆起部,以提供比駕駛座更大的寬度。 設置隆起部能使乘客輕易坐下或者從後乘坐起立離開 。而且’具有隆起部的後乘客座被加寬,以致於能使兩位 乘客肩並肩坐在一起,或者配置大型行李亦可。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一前外蓋、一配置在操縱桿前方的擋風板,及一配 置在駕駛座後方與下方的車體蓋。 這意味著車輛本身可以在任一側邊打開,藉此乘客可 以從任一邊入座或起立離開座位。而車輛的其他側邊則覆 蓋起來,以便保護坐在駕駛座上的駕駛免於受到雨水、泥 -9- (5) 1274006 土、灰塵等物的擾亂。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一車頂構件’係與該擋風板接續在一起且配置在駕 駛座與後乘客座上方。 設置車頂構件能使駕駛以及坐在後乘客座上的乘客免 受雨淋。另一方面,行李可以配置在後乘客座上,藉由車 頂構件也能保護行李免受雨淋。因爲車輛本身藉由車頂構 件的緣故而免受雨淋,所以受到保護的後部就能用來作爲 商品貨物的展示、銷售或運輸。由於車輛在其兩對側上被 覆蓋起來,所以乘客上下車相當方便。車頂構件並不會妨 礙乘客上下車,而且,車輛在其兩側上可以選擇性地覆蓋 有拆卸式窗簾。具有這種配置方式的車輛可適用於多種用 途。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一動力單元部,係配置在駕駛座與後乘客座之一的 下方,動力單元部包含一扭矩變換器機構。 此配置方式消除了必須額外設置離合器的麻煩。因此 ,動力單元部可以達成動力的傳動且不需要駕駛執行離合 器操作。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動力單元部進一步包含 一傳動機構,用以將來自扭矩變換器機構的輸出傳送至左 右後輪上,以便驅動左右後輪。 藉由如此配置方式的動力單元部,駕駛可以根據不同 的用途而驅動車輛。 -10- (6) 1274006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第一側支撐構件,係配置在駕駛座的兩對側上。 配置這些側支撐構件以便有利地將位於駕駛座上的駕 駛人支撐起來,特別是當車輛迴轉時對駕駛人產生一離心 力時。這樣的側支撐構件特別是對於具有小軌道的四輪車 輛格外有用,因爲這樣的車輛在迴轉時對駕駛人會產生更 大的離心力。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第二側支撐構件,係配置在後乘客座的兩對側上。 配置這些側支撐構件以便有利地將位於後乘客座上的乘客 支撐起來,特別是當車輛迴轉時對後座乘客產生一離心力 時。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一儲存部、設置在後乘客座後方的的一滾棒(roll bar)及多數車頂支撐柱,且儲存部、滾棒及車頂支撐柱 之至少一個係與第二側支撐構件連結在一起。 側支撐構件係與具有增強硬度之構件結合起來。這樣 的配置方式能使側支撐構件足以承受較大的負荷,而側支 撐構件本身並不需要增強的硬度。因此,側支撐構件可以 製作成很精巧而不會使車體外觀產生變化。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一靠背,係配置在駕駛座後方且與第一側支撐構件 連結在一起。 將側支撐構件與靠背予以一體成形能夠有助於減少車 -11 - (7) 1274006 輛的零件數。因爲靠背起初乃作爲一緩衝物,除了支撐駕 駛人以外,側支撐構件也作爲緩衝物。於是,駕駛人可以 更方便且舒適地藉由側支撐構件而支撐起來。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駕駛座及後乘客座之間 設置有一構件,駕駛座及後乘客座能互相合作而提供單一 座位,而該構件係配置在此單一座位的中間部位。 藉由設置這樣的一構件,此單一座位可以分割成駕駛 座與後乘客座。換句話說,不需要設置兩種不同的座位給 駕駛人與乘客。藉此配置方式,可以提供一種質輕小巧且 具有較少零件數的車輛。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之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步包含一動力單元部,係配置在 後乘客座下面,形成直線的前輪與後輪延伸通過其最頂端 附近,且動力單元部係配置在此直線下方。 具有縱向延伸座椅的車輛比起不同於本發明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來說,必須要以更穩定的方式來駕駛才行。爲了 產生降加的穩定性,所以車輛必須使沉重的零件盡可能地 靠近配置,如此才能產生較低的重心。重量大的動力單元 部的配置方式要能使駕駛人更加穩定地駕駛才行。 在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一動力單元部,係配置在後乘客座下方,此動力單 元部包括一面朝前的引擎。 具有縱向延伸座椅的車輛比起不同於本發明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來說,必須要以更穩定的方式來駕駛才行。爲了 -12- (8) 1274006 產生降加的穩定性’所以車輛必須使沉重的零件盡可能地 靠近配置,如此才能產生較低的重心。重量大的動力單元 部的配置方式要能使駕駛人更加穩定地駕駛才行。 根據本發明的弟一型態,設有一^種跨坐型四輪車輛, 包含:一具有左右前輪的前部;一具有左右後輪的後部; 一配置在前部上的駕駛座,及一後乘客座,係配置在駕駿 座後方且位於左右後輪之間,該後乘客座是面向前方且形 成一勺斗式座椅。 對於具有縱向延伸座椅之習知跨坐型四輪車輛來說, 坐在座椅後部上的乘客不希望受到車輛迴轉時所產生的大 離心力。然而,對於具有勺斗座椅形式的後乘客座之車輛 來說,當車輛迴轉時,坐在後乘客座上的乘客會受到最小 的離心力。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型態,設有一種跨坐型四輪車輛, 包含:一具有左右前輪的前部;一具有左右後輪的後部; 一配置在前部上的駕駛座;一後乘客座,係配置在駕駛座 後方且位於左右後輪之間,該後乘客座是面向前方的;一 前滾棒,係配置在駕駛座的前方且呈筆直位置;一後滾棒 ’係配置在後乘客座的後方且呈筆直位置;且形成直線的 前滾棒與後滾棒會延伸通過其頂端附近,在下方藉定出一 空間的直線能使駕駛人與乘客分別坐在此空間中的駕駛座 與後乘客座上。 這樣的配置方式能有利於保護坐在駕駛座上的駕駛人 以及坐在後乘客座位上的後座乘客。 -13 - (9) 1274006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此跨坐型四輪車輛進一 步包含一靠背,係配置在駕駛座下方,靠背係配置在與坐 在駕駛座上的駕駛人之腰部等高。 前滾棒係配置在比後滾棒更低的位置上,以便確保駕 駛人具有向前的視野。因此,此直線從後滾棒頂端向前向 下延伸至前滾棒頂端附近。當駕駛人處於挺直姿勢時,駕 駛人的頭部可以配置在此直線下方或在此直線上。將駕駛 座的靠背配置得很低,以致於駕駛人能使其頭部低下而進 入此直線下方所藉定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型態,設有一跨坐型四輪車輛,其 具有與機車大致相同的總長,其寬度大致上總長的一半, 此車輛包含:一具有左右前輪的前部;一具有左右後輪的 後部;一配置在前部上的駕駛座,及一後乘客座,係配置 在駕駛座後方且位於左右後輪之間,該後乘客座是面向前 方的。 具有這種配置方式的車輛可以停靠在與機車長度相同 的空間內。於是,可以提供一種跨坐型四輪車輛,能夠符 合現有停車位的需求。 【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參考圖1及2,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小型跨坐型 四輪車輛。車輛400包括一車輛本體401,車輛本體401 包括左右輪402,係設置在其一前部的左右兩側。車輛本 -14- (10) 1274006 體401在其中央設有一座位406,在車輛401的前部包含 一轉向機構405,此機構具有一操縱桿。在車輛401的後 部包含一動力單元部407。 四個輪子402,402,403,403各包含一直徑爲12英 吋的輪胎。 座位4 0 6車輛本體4 0 1上縱向延伸,此種形式的座位 一般稱爲 > 前後排列式座位〃。座位4 0 6包括一設置在前 部的駕駛座41 1以及設置在後部的後乘客座412,這些座 位4 1 1,4 1 2是呈現前後排列的。座位406在其中間部位 包括一構件,以便界定出駕駛座411與乘客座412。也就 是說,此構件是配置在駕駛座4 1 1與後乘客座4 1 2之間。 例如,此構件可以是駕駿座4 11用的靠背。駕駿座4 1 1與 乘客座412共同提供了此單一座位411。當駕駛坐在座位 411上時,設置在駕駛座411後部的靠背413具有與駕駛 人的腰部或臀部相同的高度。 座位4 0 6在其下方形成有一小深度的儲存空間。 駕駛座4 1 1的左右兩側是向外開啓的,駕駛座4 1 1的 高度大致上會等於後乘客座412的高度。明確地說,後乘 客座412的高度是稍微略高於駕駛座的高度。座位411, 412大致上的高度會與通過前後輪402,403最上端附近 的第一直線S L 1的高度相同,如此能使車輛4 〇 〇產生較低 的重心。 乘客座412是面朝前方,且位於駕駛座411後方並藉 於左右後輪4 0 3,4 0 3之間。後乘客座4 1 2在其左右兩側 (11) 1274006 上分別設有左右隆起部4 1 4,4 1 4。每個隆起部4 1 4均在 其正對或遠離座位4 1 2的一側邊4 1 4a處開啓,具有隆起 部4 1 4的座位4 1 2是比座位4 1 1更加寬敞。後乘客座4 1 2 上設有向左與向右的左右側支撐構件(第二側支撐構件) 4 1 5,4 1 5 ° 設置隆起部4 1 4能使乘客輕易坐在座位上或從座位上 起立離開。而且,兩位乘客也可以肩並肩地坐在座位412 上,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座位412上配置大型負載物或行 李。 側支撐構件4 1 5是與一配置在後乘客座4 1 2後方的滾 棒416連結在一起。滾棒416是以垂直姿勢配置且安裝到 車輛本體401上,滾棒416從前方看來具有倒U型結構 。滾棒4 1 6分別設有左右側支撐構件4 1 5從其左右兩側上 向前突出,滾棒416在其中間處設置有一乘客靠背417。 更明確地說,靠背4 1 7是延伸在滾棒4 1 6的左右兩側之間 〇 駕駛座411在其一前端411a與駕駛靠背413的一中 間部413a之間的長度爲L21 (見圖2)或距離,而乘客座 412在該中間部413a與乘客靠背417的一後端部413a之 間的長度爲L22。 靠背417是配置在後輪403的最前面的端點附近,這 樣可以使前後輪402,403之間具有最小的軸距L23。於 是,車輛400可以較少的距離L24在前後方向上延伸。如 圖2所示,距離L24是藉由前擋泥板43 7的最前端與後擋 (12) 1274006 泥板487的最後端之間的距離而決定的。 車輛40 1在駕駛座4 1 1的一前部之左右兩側上設置有 左右駕駛腳踏處(在圖形上僅顯示左側的一個且以參數 412表示)。每個腳踏處421係作爲坐在座位411上的駕 駛人可以擱腳之處,設置這些腳踏處42 1能使駕駛人跨坐 在座位4 1 1上。 每個駕駛用的腳踏處42 1均具有一向後配置的乘客腳 踏處422,此乘客腳踏處422是與駕駛腳踏處421接續在 一起。每個腳踏處422係作爲坐在座位412上的乘客可以 擱腳之處,設置這些腳踏處422能使乘客跨坐在座位412 上。 如圖1及3所示,左腳踏處421具有一突出側緣部 423,係設置在其正對或遠離座位41 1的一側緣上。同理 ,右邊腳踏處42 1(未顯示)也具有這樣的結構。每個突 出側緣部423係向上突出。當從上視圖看來時,比起延伸 通過右前輪402與右後輪40 3的右第二直線SL2a來說, 右突出側緣部423 (未顯示)更加向內配置在車輛本體 401。換句話說,左右突出側緣部是配置在直線SL2a與 SL2b之間所界定的一空間或區域R內。因此,這些突出 側緣部在其中間產生了 一距離,係小於前輪402之間的輪 距W卜 而且,在圖1與2中,車輛4〇0具有一把手柱431、 操縱桿404、一前外蓋432、一擋風板433' —內蓋434 及左右腿檔板435’追些部位均設置在其一'前部上。更明 -17- (13) 1274006 確地說,把手柱431在其一上端處設有操縱桿404。前蓋 432覆蓋住車輛本體401的前部,前蓋432在其一頂緣上 安裝以擋風板433。內蓋434是配置在前蓋432的內部且 局部覆蓋住把手柱431。內蓋434分別在其左右兩側上配 置有左右腿擋板435(參見圖4A及4B)。前蓋432與擋 風板433係配置在操縱桿404的前方,而在駕駿座411的 後方與下面則設置有一本體外蓋43 6。 右腿擋板435是從一'右前擋泥板437及前蓋432處向 後延伸。同樣地,左腿擋板43 5是從一左前擋泥板43 7及 前蓋432處向後延伸。因此,當駕駛人坐在座位411上時 ,駕駛人的左右膝蓋分別會受到左右腿擋板43 5的覆蓋。 動力單元部407是配置在後乘客座412的下方。更明 確地說,動力單元部407是配置在第一直線SL1下方,此 直線延伸通過前後輪402,403的最頂點附近。 動力單元部4 07是一單元擺動式動力單元(單元擺動 式引擎)且被懸吊在車輛本體40 1上,致使它能連同後輪 403 —起在一樞轉軸(未顯示)上垂直樞轉。動力單元部 407在其一前側上設置有一引其440,而在其後側上設置 有傳動機構452。傳動機構452是配置在引擎440的後面 ,這種配置方式的動力單元部407具有質輕小巧的優點。 如此能增進動力單元部的生產量。 動力單元部407具有一差動齒輪,係內建於其中且固 定至車輛本體4 0 1上。在這樣的情形中,可以設置一自由 空間,使得動力單元部407能夠裡面樞轉,這樣的空間對 -18- (14) 1274006 於一些用途來說是很有用的。 引擎440是125cc的四衝程引擎,且被朝前定向而處 於一平躺姿勢。引擎包括一汽缸441、一汽缸頭442及一 頭外蓋443。動力單元部407可以具有電動馬達來代替引 擎440,以便產生使車輛400行駛的動能。引擎440的排 器量可以根據車輛400的適用尺寸而提昇至200 cc。 動力單元部407進一步包括一扭矩變換器(扭矩變換 器機構)451,設置此傳動機構452以便將來自扭矩變換 器4 5 1的輸出傳送至後輪4 0 3上。當提供了輸出時,則後 輪就會被驅動。引擎440包括一曲柄軸444,在其右端上 設有扭矩變換器451,曲柄軸444在其左端設有一 AC發 電機(未顯示)。傳動機構452具有一主軸453及一反抗 軸454。動力單元部407包括一輸出軸455。這些軸453 ,454設置有齒輪,以便減少引擎440的引擎速度。引擎 因此會以較低的轉速運轉,以便產生驅動力。輸出軸4 5 4 能夠傳送至一軸456的差動齒輪上。 如圖2所示,引擎440具有一進氣系統460。此系統 460在傳動機構452的上方設有一空氣清潔器461。此空 氣清潔器461係向前向下延伸,且在其一前端上形成有一 輸出埠。空氣清潔器461的輸出埠是藉由一連接管462、 節流閥463及一入口管464而連接到引擎44〇的進氣埠上 。進氣璋與入口管464均包括有一燃料注射裝置465。 在駕駛座4 1 1下方,設有一油箱4 7 1,座位4 1 1可以 使油箱4 7 1位於其前部下方。本體外蓋4 3 6的後部係位於 (15) 1274006 乘客座位412的後方而在後輪403的上方。本體外蓋436 的後部在其一頂端處具有一儲存部(後儲存箱)。此儲存 部472在其一頂部具有一開口,而儲存部472的開口是以 一作爲蓋子的蓋板473而關閉。 儲存部472係直接位於靠背417後方。蓋板473是一 片扁平板而在靠背417附近設有一鉸鏈474。蓋板473可 以在鉸鏈474上垂直樞轉,以便將儲存部472的開口予以 開啓及關閉。蓋板473可以一鑰匙475鎖住,藉此保持儲 存部472的開口能夠一直關閉。 前外蓋432從其一右側緣處向外或向右延伸出右前擋 泥板43 7,而從其一左側緣處向外或向左延伸出左前擋泥 板437。右前擋泥板43 7在其一上部形成有一右方向燈 481,左前擋泥板43 7在其一上部形成有一左方向燈481 。參數4 8 2表示一頭燈,4 8 3表示側鏡,4 8 4表示供應燃 料至油箱471的加油孔,485表示引擎440的排氣管, 4 86表示一消音器。車輛本體401包括左右後擋泥板(僅 顯示一個且標示爲487 )。 如圖4A所示,內蓋43 4具有一前儲存箱491,此儲 存箱491在其一後部上形成有一開口,箱491的開口可以 藉由一蓋子492而開啓或關閉。內蓋434、前儲存箱491 及蓋子492是由堅硬的樹脂材質製成。 假如車輛400在其前部受到撞擊時,則坐在座位4 1 1 上面的駕駛人Mil會如圖4A的箭頭所示往前移動。然後 ,駕駛人Mil的膝蓋(僅以Kn表示)會緊靠著箱491或 (16) 1274006 蓋子492,如圖4B所示。如此可以防止駕駛人M1 進一步的向前移動。 圖5顯示一變型的跨坐型四輪車輛400。此變 400包含一駕駛座41 1,在其左右兩側上具有左右 構件(第一側支撐構件)4 1 8。側支撐構件4 1 8是 在駕駛座4 1 1後部上的靠被4 1 3 —體成形。 參考圖6與7,顯示另一變型的跨坐型四輪車 ,此車輛400包括一駕駿座411,其向前設置有一 501,滾棒501是以筆直姿勢設置的。車輛400包 乘客座412,係配置在駕駛座411的後方。此座位 後設置有一後滾棒503,後滾棒5 03是以筆直姿勢 。前滾棒501與後滾棒503其頂點502,504能形 伸過其附近的第三直線S L 3。坐在座位4 1 1上面的 Mil及坐在座位412上面的乘客M12是被配置在 直線SL3下方所界定的空間裡。 圖6及7所示的跨坐型四輪車輛400可以較佳 前後排列就座的駕駛人Μ 1 1與乘客Μ 1 2。 車輛400包括一車輛本體401,其一前部設 501。前滾棒501向上延伸出一內蓋434的上部外 棒5 01從前面看來具有一倒U字形結構。車輛本 在其後部上設有此滾棒5 03,後滾棒5 03會向上延 本體外蓋43 6外面,且配置在乘客座41後方。滾 從前面看來具有一倒U字形結構,這些滾棒501, 具有很大的硬度。 1產生 型車輛 側支撐 與設置 輛40 0 前滾棒 括一後 412向 設置的 成一延 駕駛人 此第三 地保護 有滾棒 面,滾 體401 伸出一 棒5 03 503均 -21 - (17) 1274006 滾棒501的高度設定能夠使頂端5 02不會阻擋住駕駛 人Μ 1 1的前向視野,頂端5 0 4會配置得比坐在座位4 1 2 上的乘客Μ12更高。 駕駛座41 1具有一靠背5 05,係配置在超過其一後部 而在空間Sp中,靠背5 05的高度與駕駛人Ml 1的腰部
Wa等高。 由於前滾棒501係配置在低於後滾棒5 03的情形,所 以第三直線SL3會從頂端5 04向前向下延伸到頂端5 02的 附近。第三直線SL3可以切線延伸或通過空間Sp內的駕 駛人Ml 1之頭部Ha。靠背5 0 5配置得夠低,致使駕駛人 Μ 1 1形成向後傾斜的姿勢,藉此使其頭部Ha低下而進入 空間Sp內,如圖6的虛線所示。這樣的配置方式能使駕 駛人Μ 1 1自由地改變其姿勢。 靠背5 05是一水平延伸的棒狀物,係配置在駕駛座 41 1上方。靠背5 05從其左右兩端上分別向下向前延伸有 左右側支撐構件(第一側支撐構件)506。換句話說,構 件5 06是配置在座位411的左右兩側上。側支撐構件506 是安裝在駕駛座4 1 1的一較低部位上,駕駿座4 1 1與靠背 5〇5其中間界定有一開放空間。藉由這樣的配置,駕駛人 Μ 1 1可以更加舒適地坐在座位4 1 1上。靠背5 0 5可與側支 撐構件5 0 6聯合在一起,每個側支撐構件係作爲靠背5 0 5 的支撐點。 後滾棒5 04從其左右兩端上分別向前延伸有左右側支 撐構件(第二側支撐構件)507。換句話說,側支撐構件 (18) 1274006 5 07是配置在後乘客座4 1 2的左右兩側上。側支撐構件 507具有向下延伸的前部且安裝至車輛本體401上。側支 撐構件5 0 7係作爲乘客Μ 1 2以手抓握的握把。如此可以 使乘客Μ12更加舒適地坐在座位41上,後滾棒503在其 左右兩側之間設置有一中央靠背4 1 7。
如圖6所示,車輛400包括駕駛人Ml 1用的腳踏處 (僅顯示一個且標示爲42 1 ),以及乘客Μ 1 2用的腳踏處 (僅顯示一個且標示爲422 )。腳踏處422係配置在腳踏 處421的後方,腳踏處422比起腳踏處421還要高。每個 腳踏處421及腳踏處422係作爲踏板之用。設置比腳踏處 422還要低的腳踏處421能夠使坐在座位41 1上的駕駿人 Mil向前向下伸展其腿部(僅顯示一個且標示爲Le)。 如此能使駕駿人Μ 1 1更加舒適地坐在座位4 1 1上。由於 駕駛人能夠向前向下伸展腿部Le,所以即使當車輛400 前部受到撞擊之後,駕駛人Μ 1 1也能輕易下車。假如腳 踏處421進一步延伸進入左右前輪402之間的空間的話, 駕駛人Μ 1 1也可以輕易下車。 設置比腳踏處421還要高的腳踏處422能夠使坐在上 面的乘客Μ12較爲容易擱腳。 如圖6所示,一操縱桿404是配置在低於前滾棒501 的頂端處。把手柱431是配置在一蓋板表面43 8的後方, 此表面係形成在內蓋434的一上部中。 前儲存箱491具有一空間夠大到容納一頭盔He。 如圖8所示,當圖6的車輛4 0 〇前側受到撞擊時,坐 -23- (19) 1274006 在座位4 1 1上的駕駛人Μ1 1會往前移動。然後,駕駛人 Μ 1 1會撞到前方的擋風板,而施加了一負載到擋風板4 3 3 的後側。一旦受到此負載,擋風板43 3會被迫往前移動而 從前蓋4 3 2移開。如此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駕駛人Μ 1 1 ° 以下將參考圖9至1 3說明圖1及2的車輛之乘客靠 背417、儲存部472及蓋板473之不同用途。 如圖9所示,蓋板473是處於開啓位置,藉此能使儲 存簿472的開口保持開啓。在此狀態中,如圖1 0所示, 儲存部472中能夠容納一細長物體G 1,例如具有裝飾樹 的管子。更明確地說,物體G 1的下半部能夠容納在儲存 部472中。物體G1的上半部向上延伸出儲存部472外面 ,以便暴露在空氣中。如此使儲存部472能夠攜帶物體 G 1 〇 如圖1 1所示,蓋板4 7 3上面配置有一如背袋的行李 G2。靠背417是安裝到車輛本體401上,致使能夠在一 鉸鏈5 1 1上前後樞轉,如箭頭所示。藉由移除一閉鎖銷 512,靠背417可以向前樞轉成平放姿勢。在平放姿勢時 ,靠背417會平放在乘客座412上面,如圖12所示。當 如圖9所示樞轉成筆直姿勢時,此靠背4 1 7可作爲座位 4 1的靠背。 當處於平放姿勢時,座位412的靠背417具有—倍表 面419,能夠與蓋板473連續,藉此提供配置一些物體的 表面。這樣的表面尺寸夠大,如圖13所示,甚至大型的 物體G3也能放在上面。 -24- 1274006 (20) 車輛400可以選擇性地具有不同的選擇521至526, 如圖14所示。更明確地,靠背413可以一具有扶手521 的靠背5 22取代,以便允許駕駛人更加舒適地坐在座位 4 1 1上面。雖然在圖形中僅顯示在座位4 1 1的右側,但是 扶手5 2 1可以設置在座位4 1 1的左右任一或兩側上,扶手 5 2 1是作爲側支撐構件的。 車輛400可以在其左右兩側上分別具有左右側面板 5 23,以便使小孩能將其腳配置在上面。 蓋板473可以具有一行李箱524,以可拆卸的方式安 裝在上面,以便容納運送的貨物。 蓋板473可以具有一大尺寸的置物架525,以可拆卸 的方式安裝在上面,以便攜帶物體。 車輛400可以在其後部連接有一拖掛車,以便攜帶大 量物品。 在圖15至18中,顯示不同變型的車輛4〇〇。 圖15顯示圖1的車輛400之一變型。更明確地說, 修改車輛本體4 0 1的前部,致使其左右方向燈4 8 1係分別 配置在左右側鏡4 8 3的附近。此外’駕駛人的腳踏處4 2 1 是配置在低於後乘客的腳踏處422 ’這些腳踏處係作爲踏 板之用。 圖16顯示圖15的車輛之一變型。更明確地說,車輛 400的前部整個是渾圓的。方向燈481的位置與圖15所 示的位置不同,頭燈482的結構有所變更’且靠背417的 結構也有改變。 -25- (21) 1274006 圖1 7顯示圖1的車輛之一變型。更明確地說,修改 車輛本體4 0 1的前部,致使每個前擋泥板4 3 7是與前蓋 432分開設置,後乘客座412則是修改成勺斗狀座位。 設置在乘客座424後部上的的靠背4 1 7從其左右兩側 端處,向前延伸有圓形的左右側支撐物(第二側支撐構件 )5 28。換句話說,側支撐物528是配置在後乘客座412 的左右兩側上。如此能使坐在座位4 1 2上的乘客僅能向左 向右移動一有限的距離。 對於具有前後排列座位的車輛來說,當車輛迴轉時, 坐在座位後側上的乘客 無可避免地會受到較大的離心力。然而,對於車輛 4 00來說,當車輛迴轉時,坐在座位412上的乘客會受到 最小的離心力。這是因爲乘客用的座位4 1 2是勺斗狀座位 〇 圖18顯示圖17的車輛400之一變型。更明確地說, 車輛本體40 1的前部整個是渾圓的。這樣渾圓結構的前部 在其左右兩側上分別具有左右頭燈4 8 2,每個頭燈4 8 2其 中均合倂有方向燈。靠背4 1 7在結構上有所修改。 在圖19A及19C中,顯示出圖1的車輛400。圖19B 顯示車輛400之一變型。圖19D及圖19E顯示其他用途 的車輛。 更明確地說,圖19A顯示車輛400的前視圖。圖19B 顯示一變型車輛400的前視圖。圖19C顯示車輛400的上 視圖’圖19D顯示第一機車531的上視圖,圖19E顯示 -26- (22) 1274006 第二機車5 3 2的上視圖。 圖19A及19B的個別車輛具有相同的輪距W1與寬度 W2(大約ll〇〇mm)。圖19B的變形車輛400高度爲Hi (大約1 700mm)。圖19C的車輛400之軸距L23 (大約 2300mm)而其總長爲L24(大約2200mm)。 第一與第二機車531,532是屬於已知形式的機車。 第一機車531的寬度爲W3(大約73 0mm),且其總長爲 L31 (大約爲2200mm)。第二機車532的寬度爲W4(大 約960mm)且其總長爲L41 (大約2020mm)。 長度L24大致上等於長度L31,L41,寬度W2大致 上等於長度L24的一半。如圖2所示,長度L24是介於 前擋泥板43 7的最前端402a (或402b)與後擋泥板487 的最後端403 a (或403b)之間的距離。寬度W2是介於 右前輪402的最外點402c與左前輪402的最外點402d之 間的距離,如圖19A與19B所示。 於是,車輛400可以停入與機車531,5 3 2等長的空 間內。換句話說,此跨坐型四輪車輛400的尺寸能夠配合 現有停車場。 (第二實施例) 參考圖20及21,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跨坐型四 輪車輛5 0 0。車輛5 0 0中與第一竇施例相同的零件將會以 相同的參數表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圖2 0所示,車輛5 5 0包括一車頂構件5 5 2,係與 -27- (23) 1274006 一擋風板相連接。車頂構件5 5 2延伸超過駕駿座 乘客座412。也就是說,車頂構件5 52是配置在 後乘客座的上方。 更明確地說,車輛5 5 0包括一車輛本體,在 上設有一前蓋432。前蓋432從其一頂緣處向後 有左右前柱(車頂支撐柱)5 5 1。車頂構件5 5 2 一扁平板,從柱5 5 1的頂端向後延伸。滾棒4 1 6 部處向上延伸有左右後柱(車頂支撐柱)5 5 3, 的上%係女裝至車頂構件5 5 2的一後端附近。前 後柱5 5 3係用以支撐車頂構件5 52。 擋風板4 3 3是設置在左右前柱5 5 1之間。 552其後端係配置在乘客用靠背417的後面。 5 5 2的寬度大致上等於或稍微小於車輛5 5 〇的總 輛5 5 0的左右兩側是開啓的,致使駕駛人或乘客 地上下車輛5 5 0。 駕駛座411其前側上覆蓋有擋風板43 3。駕 及後乘客座4 1 2其上側覆蓋有車頂構件5 5 2。參 不一雨刷。 藉由這樣的配置方式,可以保護乘客及駕駛 淋。而且,這樣的配置方式其優點在於配置在座 的行李翼可保護免受雨淋。而且,這樣配置的車 以有利於運輸商業物品或銷售用展示貨物。由於 右兩側視開啓的,所以上下車很方便。車頂構件 妨礙乘客的上下車。車輛5 5 0也可以設有一額外 4 1 1與後 駕駛座與 其一前部 向上延伸 大致上是 從其一上 後柱5 5 3 柱551及 車頂構件 車頂構件 寬度,車 可以自由 駛座4 1 1 數5 54表 人免於雨 位412上 輛40 0可 車輛的左 5 5 2不會 可拆卸式 (24) 1274006 窗簾,以便覆蓋其左右兩側。如上所述,車輛5 5 0可以作 爲不同的用途。 如圖2 1所示,車輛5 5 0可以選擇性地具有不同的選 擇5 6 1至5 64。更明確地說,車輛5 5 0也可以設有一額外 可拆卸式窗簾,以便覆蓋其左右兩側。因此可以覆蓋個別 座位4 1 1,4 1 2的左右兩側。設置窗簾能夠更有效地保護 坐在座位4 1 1,4 1 2上的駕駛人與乘客免於受到雨淋。於 是,車輛5 5 0可以根據需要而將其左右兩側開啓或關閉。 前柱551可以具有一遮板5 62,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 上去,以便保護駕駿人免受強風。 車頂構件5 52可以具有一車頂擾流器5 63,以可拆卸 的方式安裝至左右邊緣上(僅顯示一個且標示爲552a) ,以便改變車輛5 5 0周圍流過的氣流,使得車輛5 5 0不會 漂浮起來。 當有需要時,右前柱551及右後柱553也可以具有一 棒5 64,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兩者之間。同樣地,左前 柱551及左後柱553也可以具有一棒564安裝在兩者之間 。如此能對車輛5 5 0產生更高的剛性,棒5 64是具有高度 剛性的管子。 圖22顯示圖20的車輛550之一變型,其中改變成零 售業者送貨之用。更明確地說,圖22的車輛具有左右後 側面板571,分別覆蓋其後部的左右兩側。藉由提供這樣 的後側面板5 7 1,則可以在駕駛座4 1 1後方形成一大容量 的封閉空間572。此空間572可以容納很多大型行李袋 (25) 1274006 5 73,甚至清洗過的衣物也可以在運送期間保持清潔。 圖20的車輛5 50之後部也可以被修改成一攤位575 ,如圖2 3所示。換句話說,在駕駛座後方的空間可用於 提供攤位。具有如此簡單結構的攤位5 7 5之車輛5 5 0是可 以自由移動的。由於,車輛5 5 0具有車頂構件5 5 2,所以 即使下雨天也仍可以使用攤位5 75。 另一方面,如圖24所示,圖20的車輛5 50之後部可 以被修改成與圖23中所示不同的攤位5 77。換句話說’ 在駕駛座4 1 1後方所形成的空間可用於提供攤位。具有如 此簡單結構的攤位577之車輛5 5 0是可以自由移動的,因 此可用於展示銷售商品與貨物之車輛。由於,車輛5 50具 有車頂構件5 52,所以即使下雨天也仍可以使用攤位577 (第三實施例) 參考圖25至28,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跨坐型四 輪車輛600。車輛600中與第二實施例相同的零件將會以 相同的參數表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圖25所示,車輛600包括一後乘客座412,呈現 勺斗座位的形式。此勺斗座位是與圖1 7所示的結構相同 ,因此省略其說明。 如圖25及26所示’車輛600包括一動力單元部601 ,係配置在後乘客座4 1 2的下方。更明確地說,動力單元 部6 01大致上是位於一第一直線SL1下方,此直線延伸通 -30- (26) 1274006 過前後輪4 0 2,4 0 3的最頂端附近。 動力單元部601是一單位擺動式動力單元,且被懸吊 在一車輛本體401上,致使它能與後輪403 —起在樞轉軸 (未顯示)上垂直樞轉。動力單元部601在其前部設有一 引擎440,而在其後部設有一傳動機構602。 動力單元部6 0 1中可以合倂有一差動齒輪,且將此齒 輪固定至車輛本體4 0 1上。在這樣的情形中,在動力單元 部60 1能夠樞轉的情形下可以設置一自由空間,這樣的空 間可以作爲其他用途。 引擎440是125cc的四衝程引擎,且可以向上向後延 伸。 動力單元部601包括一扭矩變換器451,如同動力單 元部4 0 1 —樣。扭矩變換器4 5 1經由傳動機構6 0 2將欲被 傳送的輸出供應至後輪403上。當受到這樣的輸出時,後 輪4 03就會被驅動。動力單元部601包括一輸出軸603, 用以產生驅動力,以便經由鏈條604傳送到後輪403的車 軸 456。 如圖26所示,車輛600具有一空氣清潔器461,係 位於動力單元部60 1的後部,且又包含一儲存箱6丨丨,係 位於駕駛座411與後乘客坐412下方。車輛600具有一油 箱4 7 1,係位於儲存箱6 1 1的下方。車輛6 0 0包括一本體 外蓋43 6,其後部係位於乘客座412的後方而在後輪403 的上方。本體外蓋43 6的後部在其一頂端處具有一儲存部 (後儲存箱)621。此儲存部621在其一後部具有一開口 -31 - 1274006 (27) ,而儲存部621的開口是以—*蓋板622而關閉。 座位4 1 2包括一靠背4 1 7,儲存部62 1是直接形成在 此靠背417的後方,靠背417式與儲存部612聯合在一起 。儲存部621其中形成有一空間。儲存部612在其一上部 處安裝有一鉸鏈623。蓋板622可以在鉸鏈623上垂直樞 轉,以便將儲存部621的開口予以開啓及關閉。蓋板622 可以一鑰匙624鎖住,藉此保持儲存部6 1 2的開口能夠一 直關閉。本體外蓋436具有一埠631,係位於其右側上, 以便經由該處而供應燃料至油箱47 1。 如圖26及27所示,駕駛座411與後乘客座412連結 起來界定一座位406。儲存箱611在其一上部形成有一開 口。座位406係作爲一蓋板,以便關閉箱61 1的開口,如 圖27中實線所示。箱61 1及座位406具有前部,其右部 藉由一鉸鏈612而彼此連接在一起。如此能使座位406在 鉸鏈6 1 2上向前向後樞轉,藉此打開箱6 1 1的開口,如圖 27中雙鏈線所示。 圖28顯示坐在駕駛座411上的駕駛Mil及並肩坐在 後乘客座412上的左右乘客M12,M12。從此圖形中可以 清楚看出,後乘客座412是設計用來搭載一至兩人的。 (第四實施例) 參考圖29至38,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跨坐型四 輪車輛1 〇,其中車頂是可以收縮的。 如圖29與3 0所示,在第四實施例中的車頂可縮回式 -32- (28) 1274006 車輛10是屬於雙人座踏板車形式的跨坐型四輪車輛。車 輛10在其一前部上設置有一前框架20,而在其後部上設 置有一後框架30。前框架20包括兩個(或左右)前輪11 ,後框架30包括兩個(或左右)後輪12。前框架20與 後框架3 0 —起合作以便使車輛1 〇從一伸展狀態回到收縮 狀態,反之亦然,這一點稍後會詳加說明。明確地說,後 框架30會相對於前框架20產生趨前或遠離的移動,以便 收縮或伸展車輛10。車頂可縮回式車輛10其輪距是可以 變化的,以便改變其總長。 前框架20其上端具有一操縱桿21且設有一儀表板 22,其下端則具有一對左右導引軌23,從該處向後延伸 。前框架20可以一前外蓋24封閉起來。 後框架3 0在其下部包括一單位擺動式引擎3 1,且在 其上部包括一座位35,在座位35下方設置一儲存箱36, 而在此儲存箱3 6的後面設置一油箱3 7,以及將後框架3 0 封閉起來的後外蓋3 8。單位擺動式引擎3 1是一動力單位 ,其包含一引擎32及一傳動機構(例如連續變速箱)33 。引擎32可以連同後輪12 —起樞轉,且可以一電動馬達 取代,而作爲驅動車輛1 0行駛所須之動力來源。座位3 5 是所謂的 ''前後排列座椅〃,包括一駕駛人用的前駕駛座 3 5a及搭載後方乘客的一後座35b。 車頂可縮回式車輛10其車頂40是設置在駕駛座3 5a 上。車頂40包括有左右前支撐物(僅顯示一個且標示爲 42 ),係安裝至前框架20的左右兩側上,致使能夠在車 -33- (29) 1274006 輛10的前後方向上於第一鉸鏈41上產生樞轉;一前車頂 43,其下前部是安裝在前支撐物的可擺動或可樞轉尾端上 •,一後車頂45,其前端則是經由第二鉸鏈44而安裝到前 車頂43的一後端上;後支撐物46係安裝到後車頂45的 一下後部上,且具有第三鉸鏈47,在上面被安裝至後框 架3 0的上後部之後支撐物4 6可以在車輛1 〇的前後方向 上樞轉。當車輛1 0處於伸展狀態時,如圖3 0所示,車頂 40則是處於凸面的彎曲狀態。配置第一、第二及第三鉸 鏈41,44,47,以便使車頂40能從凸面彎曲狀態變成更 加彎曲的狀態,反之亦然,這一點稍後會詳加說明。 前車頂43是一細長構件,其具有凸面彎曲的形式, 從前外蓋24的前部向後向上延伸至駕駛座35a上方的第 二鉸鏈44。前車頂43可作爲擋風板。後車頂45也是一 細長構件,其具有凸面彎曲的形式,從第二鉸鏈44向後 向下延伸,在座位35上方而延伸至後框架30的上後部。 前後車頂43,45是由透明或半透明材質製成。第一、第 二及第三鉸鏈41,44及47是由如硬橡膠等撓性材質製成 ’能夠將車頂40彎曲成更加凸面的狀態。 參數1 3表示一頭燈,1 4表示一後乘客用的踏板,1 5 表示後握把,1 6表示前擋泥板,以及1 7表示後擋泥板。 參考圖3 1,後框架3 0是被安裝到左右導引軌(僅顯 示一個且標示爲23)上,以便能對前框架20產生趨前或 遠離的移動。如此可使後框架3 0從實線所示的位置以箭 頭al之方向移動到虛線所示之位置。左右導引軌23亦可 -34- (30) 1274006 作爲駕駛座35a上駕駛人擱腳之用。由於導引軌23係作 爲軌道與踏腳處,所以不需要提供個別腳踏處,使駕駛人 擱腳在上頭。換句話說,這樣可以減少車輛1 〇的零件總 數。 左右導引軌23在前框架20的後端附近設置有前停止 件25,係配置在前框架20的後端上,而左右導引軌23 在其後端處設置有後停止件26。後框架30在其下部具有 四個滑動件(爲了便於說明,僅顯示兩個)39。在這四個 滑動件中,兩個是安裝在左導引軌23上且前後配置。同 樣地,另外兩個滑動件39則是安裝在右導引軌23上且前 後配置。安裝在每條導引軌上的兩個滑動件被稱爲是 > 前 後滑動件39"。後滑動件之一設有一滑動閉鎖裝置50。 滑動閉鎖裝置50能夠防止滑動件39的移動。 參考圖32及33,導引軌23具有大致上I形的剖面 ,如圖3 3所示。滑動件3 9具有一溝紋3 9a,以便沿著其 總長延伸。導引軌23能被裝配至溝紋39a中,以便沿著 該處引導滑動件3 9。滑動件3 9向下開啓。更明確地說, 如圖3 3所示,滑動件3 9其下端具有一開口形成於其中。 開口的寬度小於溝紋39a的寬度,開口與溝紋39a —起界 定出一 T形結構,如圖3 3所示。 滑動閉鎖裝置50包括一閉鎖凹處23a,係形成在導 引軌23的上表面中;一殼體51,係安裝到滑動件39的 一上表面;一閉鎖銷52’係儲存在該殻體51中,致使它 能垂直移動以便與閉鎖凹處23a產生嚙合或脫離;一壓縮 -35- (31) 1274006 彈簧53,係用以壓迫閉鎖銷52而朝向閉鎖凹處23a ; — 開鎖槓桿54,係用以強迫閉鎖銷52對抗壓縮彈簧53的 彈性力而脫離與閉鎖凹處2 3 a的嚙合;及一支撐架5 5, 用以支撐住開鎖槓桿54,以便允許槓桿54的樞轉或擺動 。開鎖槓桿5 4是被連接到電線5 6的一端上。開鎖槓桿 5 4的樞轉移動在箭頭a2的方向上能夠允許閉鎖銷5 2脫 離閉鎖凹處23a的嚙合,如箭頭a3所示。 如圖3 4所示,電線5 6的另一端是連接到前擋板42 的一擺動閉鎖裝置60上,設置此擺動閉鎖裝置60以便防 止前擋板42來回樞轉。此擺動閉鎖裝置60包括一鎖孔 42a,係形成在前擋板42中且相對於第一鉸鏈41的鉸鏈 銷41 a產生偏移;一殼體6 1,係安裝到第一鉸鏈41的一 鉸鏈平板41b之側表面上;一閉鎖銷62,係儲存在殼體 61中’以便能與閉鎖孔42a產生嚙合或脫離;及一壓縮 彈簧5 3,係用以壓迫閉鎖銷62朝向閉鎖孔42a。閉鎖銷 62的後端係連接到電線56的另一端上。開鎖槓桿5在箭 頭a2方向上的樞轉移動能使閉鎖銷62與閉鎖孔42a產生 嚙合或脫離,如箭頭a4所示。 參考圖3 5,駕駛座3 5 a係安裝在儲存箱3 6上,致使 能在一鉸鏈7 1上樞轉,而開啓與關閉箱3 6的一上部所形 成之開口。當座位3 5 a被樞轉而開啓箱3 6的開口時,如 箭頭a5所示,可以將一頭盔箱放入或取出此箱3 6。要知 道的是鉸鏈7 1可以被設置在儲存箱36的一前端部上。 駕駛座3 5 a具有一前端部3 5 c,係從後框架3 0的一 -36- (32) 1274006 前端朝向前框架20突出。前框架20在其後端具有一 凹處72,形成此外殻凹處72以便對應於前端部35c 明確地是,如箭頭a6所示,當後框架30前進到接近 架20時,如圖36所示,前端部35c會進入外殼凹處 中,藉此將駕駛座3 5 a閉鎖在一關閉狀態內。當駕 3 5a是處於關閉狀態時,前端部35c會被接受在外殼 72內。由於駕駛座是閉鎖於關閉狀態下,所以不會 駕駛座35a產生樞轉或擺動。因此,當車頂可收縮式 1 〇進入收縮狀態時,如圖3 6所示,駕駛座3 5 a會自 鎖在關閉狀態中。由於座位3 5 a是處於關閉狀態內, 儲存箱3 6的開口會維持在一關閉狀態下。如此可消 爲了閉鎖駕駛座3 5 a而設置的額外閉鎖機構。 參考圖30,32及34。當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〇 縮狀態變成伸展狀態且駕駛人可以坐在位置上駕車時 個滑動閉鎖裝置5 0及擺動閉鎖裝置60均處於閉鎖狀 爲了使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產生收縮,必須操作開 桿54,以便打開滑動閉鎖裝置5〇與擺動閉鎖裝置60 此後框架3 0會向前移動或朝向前框架2 0移動。結果 頂40會在第一、第二及第三鉸鏈41,44及47上彎 更凸面的狀態,藉此將車輛1 〇收縮起來,如圖3 7所 可以設置一閉鎖機構以便操作滑動閉鎖裝置的槓桿 如此能使儲存箱保持在關閉狀態。 從上述的說明可以清楚了解,第四實施例中的車 收縮式車輛10之駕駛座35a是可以在車輛10的前後 外殼 。更 前框 72b 駛座 凹處 允許 車輛 動閉 所以 除僅 從收 ,每 態。 鎖槓 ,因 ,車 曲成 7]\ ° 54 ° 頂可 方向 -37- (33) 1274006 上移動,且車頂40可以與駕駛座35a在前後方向上的移 動同步移動,而介於凸面彎曲狀態與更加彎曲的狀態之間 〇 參考圖3 8,當位於虛線所示的伸展狀態時,車輛1 0 全長爲L 1。當處於實線所示的收縮狀態時,另一方面, 車輛10的全長則變爲L2。全長L2會很小於全長L1,且 大致上等於機車的寬度。 當車輛8 1,82前後排列停放且彼此以L3的長度(大 約165cm,稍微大於車輛10的寬度)隔開以便提供一自 由空間S 1時,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0可以停放在此空間 S 1中。 首先,虛線所不的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0先以箭頭a 7 的方向迴轉,然後在垂直於車輛 81,8 2的縱向方向上移 動,以便進入空間S 1。然後,車輛1 0就會停靠成爲與車 輛8 1,8 2的縱向方向橫貫之方向。接著,駕駿人與乘客 下車,然後將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0收縮成實線所示之收 縮狀態。此時,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並無任何部位配置 在比車輛81,82的側邊81a,82a更加靠近道路83中心 的地方。換句話說,車輛1 〇可以停靠在此間S 1中,而不 會穿過側邊81a,82a所在之平面且突出到道路83的中心 。於是,車輛1 〇可以有效地停靠在此狹窄的空間S 1內。 如上所述,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車頂可收縮式車輛 10包括駕駛座35a及配置在駕駛座35a上方的車頂40。 座位35a可以在車輛1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車頂40可以 -38 - (34) 1274006 對應於座位35a在前後方向上的移動而介於凸面彎曲與更 加彎曲的兩狀態之間移動。 藉此配置方式,在車輛1〇的前後方向上移動駕駛座 3 5 a能夠使車頂40變成凸面彎曲狀態或更加彎曲的狀態 ,如此能使車輛1 〇輕易地收縮或伸展。於是,假如需要 的話,車輛1 0可以收縮成長度很小的狀態,如此能使車 輛1 〇可以輕易停入很小的空間內。 而且,設置鉸鏈41,44,47能使車頂40變成凸面或 更加彎曲的狀態,此變化係與座位3 5 a在車輛1 0前後方 向上的移動同時。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彎曲車頂40。 從上述說明可以明顯看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跨坐 型四輪車輛1 0包括一轉向機構,其具有操縱桿2 1、位於 前部的左右輪1 1、位於後部的左右輪1 2及後乘客座3 5 b ,係配置在座位3 5 a後面且介於後輪1 2之間。後乘客座 35b是面朝前面的。 圖39顯示圖29中的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0之車頂4〇 的變形。此變形的車頂40具有一第二鉸鏈94,用以將後 車頂45的前端安裝至前車頂43的後端上。第二鉸鏈94 包括一鉸鏈銷94a,如同第一與第三鉸鏈41,47 —樣。 圖3 9的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除了第二鉸鏈9 4以外的其 他構件是等於第一實施例的構件,因此其他構件便使用相 同的參數,而省略其說明。 (第五實施例) -39- (35) 1274006 現在,將參考圖40至49說明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車 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 〇。與第四實施例相同的零件就以相同 的參數表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圖40至42所示,第二實施例中的車頂可收縮式車 輛1 0 0是一種雙座位踏板車形式的跨坐型四輪車輛,其大 致上具有與第四實施例的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相同之結 構。 車輛100包括一前框架20及一車頂40,車頂具有固 定到前框架20上的左右前擋板42。更明確地說,車頂40 包括:左右前擋板42,係安裝到前框架20上;一前車頂 4 3,其前下部係安裝到前擋板4 2的尾端;一後車頂4 5, 其前端係經由第二鉸鏈94而安裝到前車頂4 3的後端上, 及一第三鉸鏈1 47,安裝到後框架3 0的一後上部之後車 頂4 5的後下部係在此鉸鏈上在車輛1 〇 〇的前後方向上樞 轉。設置第二及第三鉸鏈94,147以便使車頂40能夠從 凸出狀態變成更加彎曲的狀態,反之亦然。 參考圖43,車輛100包括一儀表板22,其中包含一 轉速記數器101,用以指出車速或電動馬達的轉數;一全 球定位系統(GPS)顯示器101 ; —主要開關103及後框 架滑動操作開關104。 車輛100包括一前外蓋24,在其一後端表面中形成 有一儲存凹處172。當後框架30如第四實施例一樣移動 到接近前框架20時,儲存凹處1 72能夠容納並閉鎖駕駛 座3 5a的前端部35c。此外,凹處172其中也可以容納貨 -40- (36) 1274006 物。 參考圖44及45,顯示出車頂可收縮式車輛loo行駛 中的狀態,其中坐在駕駛座3 5 a上的駕駛人Μ 1將其腳擱 置在導引軌23上,且坐在後座35b上的一乘客M2則將 其腳擱置在後乘客踏板1 4上。 參考圖46及47,前框架20具有前懸吊1 1 1,係設置 在左右前輪1 1之間,而後框架3 0具有後懸吊1 12,係配 置左右後輪12之間。 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 〇是一前輪驅動的車輛,包含: 一框架移動器120,用以在車輛10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後 框架3 0 ; —滑動閉鎖裝置1 3 0,用以防止後框架3 0的移 動;一電池箱151,係配置在左右導引軌23之間,及一 電動馬達1 5 3,係與前輪車軸1 5 2同心配置。藉由將電池 箱151配置在左右導引軌23之間,車輛100可以使重心 降低。電動馬達153能透過前輪車軸152而驅動前輪11 ,電池箱1 5 1是一容器,其中存放有供應電力到電動馬達 1 5 3上的電池。電動馬達1 5 3可以一引擎取代,以作爲驅 動車輛1 0 0行駛所須之動力。由於沉重的馬達丨5 3及電池 1 5 1被設置在車輛1 〇的前側處,所以有助於後框架30的 前後移動,以便伸展與收縮車輛1 0 0。 框架移動器120包括一對左右液壓汽缸121及一汽缸 121用的一預備箱i 22。每個左右液壓汽缸12ι其一端均 安裝至前框架20,而各汽缸1 2 1的另一端則是安裝到後 框架3 0上。滑動閉鎖裝置丨3 〇包括一螺線管,用於當車 -41 - (37) 1274006 頂可收縮式車輛100處於伸展狀態時可以將後框架30閉 鎖就定位,其中駕駛人可以坐在駕駛座上駕駛車輛1 〇〇。 如圖47所示,當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〇〇處於伸展狀 態時,則滑動閉鎖裝置1 3 0會被閉鎖住。爲了使車頂可收 縮式車輛1 00產生縮回,則後框架滑動操作開關1 04 (參 見圖43 )產生動作,以便打開滑動閉鎖裝置1 3 0,進而縮 短液壓汽缸121。如此便導致後框架30向前朝前框架20 移動,後框架30的向前移動能使車頂40在第二與第三鉸 鏈94,1 47處彎曲成更加彎曲的狀態。如此能使車頂可收 縮式車輛100收縮成圖48所示的狀態。使用致動器來控 制整個收縮操作便能簡單控制車輛1 00的伸展與收縮而不 需要耗費人力。 從上述的說明中可以清楚知道,第五實施例中的車頂 可收縮式車輛100具有可在前後方向上移動的駕駛座35a ,以及可以能對應於駕駿座35a的移動而在凸出與更加彎 曲的狀態之間移動。 參考圖4 9,當前後排列停放的車輛8 1,8 2彼此之間 以稍微大於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00之寬度隔開以產生一自 由空間S 1時,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 〇可以藉由下列步驟 而停入此空間S 1中。 首先,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00在垂直於車輛81,82 的縱向方向上行駛,以便進入空間S 1。然後,車輛1 〇〇 就會停靠成爲與車輛81,82的縱向方向橫貫之方向。接 著,駕駛人與乘客下車,然後將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 〇收 -42- (38) 1274006 縮成實線所示之收縮狀態。此時,車頂可收縮式車輛1 〇 〇 並無任何部位配置在比車輛8 1,8 2的側邊8 1 a,8 2 a更加 靠近道路8 3中心的地方。換句話說,車輛1 〇 〇可以停靠 在此空間S1中,而不會穿過側邊81a,82a所在之平面且 突出到道路8 3的中心。
如上所述可以清楚了解,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車頂可 收縮式車輛100包括駕駛座35a及配置在駕駛座35a上方 的車頂40。座位35a可以在車輛10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 ,車頂40可以對應於座位35a在前後方向上的移動而介 於凸面彎曲與更加彎曲的兩狀態之間移動。
當在車輛10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駕駛座35a時,配置 在座位35a上方的車頂40變成凸面彎曲狀態或更加彎曲 的狀態,如此能使車輛伴隨後框架3 0的前後移動而輕易 地收縮或伸展。換句話說,假如需要的話,車輛1 00可以 收縮成長度很小的狀態,如此能使車輛1 0可以輕易停入 很小的空間內。 當座位35a在車輛100前後方向上移動時,設置鉸鏈 94,147能使車頂40變成凸面或更加彎曲的狀態。 第五實施例的跨坐型四輪車輛1 〇〇包括一轉向機構, 其具有操縱桿2 1、位於前部的左右輪1 1、位於後部的左 右輪1 2及後乘客座3 5 b,係配置在座位3 5 a後面且介於 後輪12之間。後乘客座35b是面朝車輛100的前面。 (第六實施例) -43- (39) 1274006 參考圖50至56,說明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車頂可收 縮式跨坐型四輪車輛200。車輛200中與第四實施例的車 輛1 0相同的零件就以相同的參數表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圖50致5所示,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00是一四座 位,前輪驅動與四輪驅動的車子。車輛2 0 0包括一車輛本 體框架(車輛本體)201及設置於框架201上方之車頂 2 1 0。框架2 0 1與車頂2 1 0之間一起界定出一空間,用以 作爲乘客隔間2 1 3。此隔間2 1 3的尺寸可以改變,藉此可 改變車輛的全長。不管車輛200的可變全長爲何,車頂可 收縮式車輛200仍具有固定的輪距。 車輛本體框架2 1 0在其右側上具有兩(亦即前後)輪 202,2 03,且在其左側具有雨(亦即前後)後輪202, 203。框架210在其前部中形成有一引擎隔間205。引擎 隔間205可藉由一引擎蓋204開啓或關閉,此隔間205中 配置有一引擎206。框架201在其前部的一上部中設置有 一駕駛把手207及駕駛柱單元208。此框架201是以一外 蓋209而關閉起來。 車頂2 1 0包含兩個構件,或前後車頂2 1 1,2 1 2。更 明確地說,前車頂2 1 1是樞轉式地安裝在車輛本體框架 201的前部上。後車頂212是安裝到車輛本體框架201的 後部上,後車頂2 1 2可以在車輛2 0 0的前後方向上滑動。 前頂2 1 1是一第一箱形構件,且向下向後開啓。車輛本體 在其後部上具有一樞轉軸或鉸鏈214。前車頂211是藉由 軸2 1 4而支撐起來,致使前車頂可以在此軸上向後向上樞 -44 - (40) 1274006 轉,如圖5 1箭頭b 1所示。後車頂2 12是一第二箱形構件 ,係朝前開啓。後車頂2 1可以向前滑動或移動到前車頂 211,圖51箭頭b2所示。也就是說,車頂210具有前車 頂2 1 1以及能夠裝入前車頂2 1 1內的後車頂2 1 2。後車頂 212可以相對於車輛本體框架201產生滑動。不管後車頂 212的移動爲何,如此配置的車頂210可以保護乘客隔間 免受雨淋。前車頂211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質製成,以 便確保駕駛車輛200時對外的視線。 乘客隔間213在其前側具有兩個或左右座位(乘客座 222及駕駛座221 ),且在其後側具有兩個或左右座位 22 3,224。座位22 3,224被稱爲、、後座,,。車頂210是 被配置在駕駿座221的上方。駕駛座221與乘客座222中 間形成有一通道,如圖52所示。藉由通過此通道225, 乘客可以移動到後座223,224上。設置後座223,224能 使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 0 0容納較多的乘客。 引擎206可以一電動馬達來取代,以便作爲驅動車輛 200行駿的動力。在圖50及51中,參數231表示頭燈, 而參數232表示方向燈。 如圖52及53所示,車輛本體框架201其下部具有一 對左右導引規架23,係在車輛200的前後方向上延伸。 後車頂212的底板能使左右前座221,221 (乘客座222 與駕駛座221)及左右後座223,224固定於其上。後車 頂212是安裝在導引軌23上,致使後車頂能夠在車輛 20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而進出前車頂211。後車頂212的 -45- (41) 1274006 此項移動能使前座22Ί,222及後座223,224在車輛200 的前後方向上移動。 左右導引軌23在其前側上設有前擋止件25,而在其 後端設有後擋止件2 6。後車頂2 1 2其下部具有四個滑動 件39,這四個滑動件中,兩個是安裝在右導引軌23上且 前後排列,另外兩個滑動件則是安裝在左導引軌上且前後 排列。安裝在每個滑動件23上的兩個滑動件是被稱爲'' 前後滑動器〃,安裝在左右導引軌23上的後滑動件之一 具有一滑動閉鎖裝置50。 導引軌及滑動閉鎖裝置5 0是等於圖3 2與3 3中所示 的零件,故在此省略其說明。 在圖52及53中,當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 00伸展成駕 駛人可以坐在駕駛座中駕馭時,滑動閉鎖裝置5 0就會被 閉鎖。爲了將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00予以收縮,滑動閉鎖 裝置50可以一開鎖槓桿54而打開,以便向前移動後車頂 212進入前車頂211,如圖53中箭頭b2所示。車頂可收 縮式車輛200因此可以收縮成圖54所示之狀態,滑動閉 鎖裝置50可以具有第四實施例中的閉鎖機構。 從上述說明就能很清楚了解,第六實施例中的車頂可 收縮式車輛2 0 0具有駕駛座22 1,係設計成用以在車輛 2〇〇的前後方向上移動,且後車頂210也可以在駕駛座 221同方向移動,且與駕駛座221在車輛200前後方向上 的移動同時發生。 駕駛座221包括座椅緩衝器221a,其一前端上形成 -46- (42) 1274006 有一切口部,如圖52所示。從頂部看來,切口部22 lb具 有U形的結構。這樣的配置具有以下的優點,就是當駕 駛座221如箭頭b3所示往前移動時,座椅緩衝器221a不 會碰到駕駛柱單元208。 如圖5 5所示,當以展開狀態行駛時,如虛線所示, 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00的全長爲L11。另一方面,當以收 縮狀態停靠時,如實線所示,車輛200的全長變爲L1 2。 例如,全長L11是2.3米而L12則爲1.8米。全長L12會 小於全長L 1 1,且大致上會等於汽車的寬度。 當前後排列停放的車輛2 8 1,2 8 2彼此之間以稍微大 於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00之寬度的距離L13隔開以產生一 自由空間S2時,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00可以藉由下列步 驟而停入此空間S2中。 首先’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00在垂直於車輛281, 2 82的縱向方向上行駿,以便進入空間S2。然後,車輛 200就會停靠成爲與車輛281,282的縱向方向橫貫之方 向。接著,駕駛人與乘客下車,然後將車頂可收縮式車輛 200收縮成實線所示之收縮狀態。此時,車頂可收縮式車 輛200並無任何部位配置在比車輛281,282的側邊281a ,2 82a更加靠近道路2 83中心的地方。換句話說,處於 收縮狀態中的車輛200可以停靠在此空間S2內,而不會 穿過側邊281a,282a所在之平面且突出到道路283的中 心。 如圖5 6所示,藉由前車頂21 1向後向上樞轉,車輛 -47- (43) 1274006 2 00的前、左、右側是打開的。在這樣的情形下, M3可以通過開啓的前、右或後側而上下車。藉由這 配置方式,當下車時,乘客M3可以直接通過開啓的 而走上人行道。車輛200具有一凹陷部201,係設置 左右兩側上之任一處或兩處。當上下車時,乘客M3 擱置在凹陷部20 1 a上就可以通過打開的左右兩側。 如上所述,車頂可收縮式跨坐型四輪車輛200包 駛座221及配置在駕駛座221上方的車頂210,車丁」 可以在與駕駛座221在前後方向上的移動而介於凸面 與更加彎曲的兩狀態之間移動。 在車輛20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駕駛座221時,配 駕駛座221上方的車頂210也會在車輛200的前後方 移動。如此能使車輛200收縮或伸展。換句話說,假 要的話,車輛200可以收縮成長度很小的狀態,如此 車輛200可以輕易停入很小的空間內。 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車輛200包括二個半車頂( 前車頂211與後車頂212,可以滑動進入前車輛211 這樣的配置方式優點在於車頂2 1 0能夠保護乘客隔間 雨水進入,不管後車頂212的移動爲何。車輛500包 頂210,其具有第一箱形構件(前車頂)211及第二 構件(後車頂)2 1 2,以便能將其裝入第一箱形構件 中。第一箱形構件2 1 1在軸2 1 4上可以向後向前樞轉 於當第一箱形構件21 1向後向上樞轉且車輛200在其 開啓時,藉由輕易通過此開口前端,乘客可以進出此 乘客 樣的 前側 在其 將腳 括駕 I 40 彎曲 置在 向上 如需 能使 亦即 )〇 免受 括車 箱形 21 1 。由 前端 乘客 -48- (44) 1274006 隔間。 圖5 7顯示圖5 1的車頂可收縮式車輛2 0 0之後車頂 2 1 2的一變形,此變形的後車頂2 1 2是一第二箱形構件, 僅向後開啓。換句話說,車頂2 1 2在其一後側上形成有一 開口 212a。車頂212具有一尾閘門(後門)291,可以在 一開啓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樞轉。當尾閘門29 1處於開 啓位置時,開口 2 12a是打開的。另一方面,當尾閘門 291處於關閉位置時,開口 212a就會關閉起來。車頂212 具有一開啓檔板292,用以將尾閘門291維持在開啓位置 上。 如箭頭b5所示,尾閘門291向上樞轉至開啓位置之 移動能夠將開口 2 1 2a予以打開。此變形的後車頂2 1 2下 方形成有很大的空間,這樣大的空間可以被用於容納上述 後座,而且還可以儲存物品。因此,可以提供雙座位的跨 坐型四輪車輛,包含後車頂2 1 2,僅在其前側上設有座位 221 , 222 ° 因爲,除了後車頂212以外,圖57的車輛的其他零 件均與圖50所示車輛相等,所以在此省略其說明。 (第七實施例) 參考圖58至68,說明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車頂可收 縮式跨坐型四輪車輛300。車輛300中與第六實施例的車 輛相同的零件就以相同的參數表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圖58至60所示,車輛300是雙座位四輪驅動的車 (45) 1274006 子,大致上與第六實施例中的車頂可收縮式車輛 相同結構。 車輛300包括一車輛本體框架201及一車頂 輛本體框架201具有一前車頂311,係垂直樞轉 到其一前部上;一中間車頂3 1 2,係安裝到其一 上;及一後車頂2 1 2,係安裝到其一後部上。後 可以在車輛3 00的前後方向上滑動。 前車頂311其前部是配置在一駕駛把手207 柱單元2 0 8的前方,前車頂3 1 1向上向後延伸以 座22 1上方結束。前車頂3 1 1是呈現凸面曲線的 輛3 0 0包括一車輛本體,其後部上設置有一樞轉 前車頂3 1 1可以在樞轉軸3 2 3上的箭頭b6方向 中間車頂3 1 2是一箱形構件,可向下、向前與向 中間車頂3 1 2是固定至本體框架3 0 1上。後車頂 箱形構件,係向後開啓,如同圖5 7所示的變形 樣。如箭頭b7所示,後車頂212可以滑動或移 車頂3 1 2內。 車頂2 1 0具有中間車頂3 1 2及後車頂2 1 2, 可以向則移動而裝入中間車頂312內。如此意味 2 1 2是可以相對於車輛本體框架20〗而在前後方 。前車頂311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質製成,以 駛車輛200時對外的視線。 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 00具有一乘客隔間213 213在其一前側上具有兩個前座(駕駛座221 200具有 2 1 0。車 式地安裝 中心部位 車頂212 及一駕駛 便在駕駛 形式。車 軸 323 ° 上樞轉。 後開啓。 212 是一 後車頂一 動到中間 且後車頂 著後車頂 向上滑動 便確保駕 。此隔間 及乘客座 -50- (46) 1274006 222),這些座位是並肩設置的。車輛300包括配置在駕 駛座2 2 1上方的車頂2 1 0。 如圖60到62所示,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00包括一前 車頂驅動裝置3 20,用以開啓/關閉前車頂31 i ; 一後車頂 驅動裝置330,用以在車輛300前後方向上移動後車頂 2 1 2 ;以及一滑動閉鎖裝置3 4 0,用以防止後車頂2 1 2的 移動。 前車頂驅動裝置320包括一前車頂311用的電動馬達 3 2 1,; 一樞轉軸3 23,係經由一蝸輪3 22而連接到車頂 電動馬達的主軸上;以及左右液壓汽缸3 2 4。馬達3 2 1是 被安裝到本體框架2 0 1上,樞轉軸3 2 3則是在車輛本體的 橫方向上延伸。每個液壓汽缸的一端是被牢牢地安裝到樞 轉軸3 2 3上,而另一端則無法相對於樞端軸旋轉。每個液 壓汽缸324的其他尾端則是連接到前車頂3 1 1的前部上。 個別的液壓汽缸324能夠向上向下延伸p液壓汽缸324的 活塞如箭頭b 8所示能夠移動到最前進的位置上。活塞移 動到最前進的位置上可以使前車頂311如箭頭b9所示向 前向上移動。操作電動馬達321以便旋轉樞轉軸3 23,如 箭頭blO所示,致使前車頂能夠與液壓汽缸324 —起向上 向後樞轉。 如圖60所示,後車頂驅動裝置3 3 0包括一對左右液 壓汽缸3 3 1,每個液壓汽缸3 3 1的一端視安裝在車輛本體 框架20 1的前部上,而另一端則是安裝到後車頂2 1 2的下 部上。滑動閉鎖裝置3 40包括一螺線管,當車頂可收縮式 -51 - (47) 1274006 車輛3 00處於延伸狀態而駕駛人可以坐在位置上駕駛時, 可用以閉鎖後車頂就定位。 如圖60所示,駕駛柱單元208的結構被設計成能夠 在車輛300的前後方向上於一鉸鏈351上樞轉。駕駛柱單 元2 0 8包括一擺動閉鎖裝置3 5 2,用以將此單元地所在一 垂直位置上。擺動閉鎖裝置3 5 2包括一靜止銷3 5 3及一閉 鎖臂,係用以勾在銷3 5 3上頭,以便將駕駛柱單元208閉 鎖在垂直位置上。裝置3 52包括一釋放槓桿3 5 5,係用以 將閉鎖臂3 54從銷3 5 3處釋放開來。閉鎖臂3 54從銷353 處釋放出來之後能夠使駕駛柱單元208離開垂直位置,當 脫離垂直位置時,單元2 0 8便會如箭頭b 1 1所示向前傾斜 〇 以下將參考圖6 3到6 8說明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 0 0之 功能。 如圖63所示,駕駛人M4及乘客M5可以坐在車頂可 收縮式車輛3 00上。其下車的步驟如下: 首先,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 0 0先停住,之後前車頂 311會如圖64中箭頭b9所示向上向前移動。後車頂212 然後會如圖65中箭頭b7所示向前移動,使得車輛進入收 縮狀態。之後,前車頂3 11會如圖6 5中箭頭b 6所示向上 向後樞轉。由於後車頂2 1 2是處於向前移動的位置,所以 前車頂311可以較大的距離樞轉。然後,駕駛柱單元208 會如箭頭b 1 1所示向前傾斜,結果,車輛3 0 0的後車頂 212、樞轉前車頂311及傾斜的單元208會一起向前移動 (48) 1274006 ,如圖66所示。這樣配置的車輛3 00其前側是開啓的, 所以乘客可以藉由通過開啓的前側而離開乘客隔間2 1 3, 如此就能方便下車。之後,如圖67所示,駕駛柱單元 208及前車頂3 1 1就返回到起初位置。更明確地是,單元 2 0 8會回到垂直位置而同時前車頂3 1 1樞轉返回到接近車 輛3 0 0的前側處。如此能使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 0 0以收縮 狀態停車。 參考圖6 8,當前後排列停放的車輛2 8 1,2 8 2彼此之 間以稍微大於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 00之寬度隔開以產生一 自由空間S 2時,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 0 0可以藉由下列步 驟而停入此空間S2中。 首先,車頂可收縮式車輛300在垂直於車輛281, 2 8 2的縱向方向上行駛,以便進入空間S 2。然後,車輛 3 00就會停靠成爲與車輛281,282的縱向方向橫貫之方 向。接著,駕駛人與乘客下車,然後將車頂可收縮式車輛 3 00收縮成實線所示之收縮狀態。此時,車頂可收縮式車 輛3 0 0並無任何部位配置在比車輛2 8 1,2 8 2的側邊2 8 1 a ,2 8 2 a更加靠近道路2 8 3中心的地方。換句話說,車輛 3 00可以停靠在此空間S2中,而不會穿過側邊281a, 2 8 2 a所在之平面且突出到道路2 8 3的中心。 從上述說明可以清楚知道,第七實施例中的車頂可收 縮式車輛3 00能使駕駛座221在前後方向上移動,而車頂 2 10可以與駕駛座221的移動一起操作。 車輛300包括駕駛座221及設置在駕駿座221上方的 -53- (49) 1274006 車頂200,駕駛座221可以在車輛30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 。車頂包含一後車頂,能夠在車輛3 0 0的前後方向上與駕 駿座221 —起移動。 當駕駛座221在車輛300的前後方向上移動時,配置 在座位221上方的後車頂212能夠在車輛300的前後方向 上移動。車輛3 0 0可以收縮成更小的全長,因此能夠停靠 在更小的空間內。 車輛300包括二個半車頂(亦即前後車頂)311,212 ,彼此藉由中間車頂3 1 2相連在一起。後車頂2 1 2可以相 對於中間車頂3 1 2滑動,不管後車頂2 1 2的滑動,均可以 保護乘客隔間2 1 3免受雨淋。 車輛3 00的車頂2 1 0,具有向後開啓的第一箱形構件 (前車頂)3 1 1、配置在中間的中間車頂3丨2,及第二箱 形構件(後車頂)2 1 2。第二箱形構件2 1 2能被裝入中間 車頂3 1 2與第一箱形構件2 1 1中。更明確地說,第二箱形 構件2 1 2可以經由中間車頂3 1 2而移動到地一箱形構件 311中。第一箱形構件311在車輛本體後部上的一軸323 上向後向上樞轉。由於當第一箱形構件2 1 1的樞轉,使得 乘客能夠輕易通過車量前側而進出乘客隔間2 1 3。 車頂2 1 0也可以包括中間車頂3丨2。於是,車頂2 1 〇 可以包括兩個半車頂(前後車頂)311,212,而不需要將 中間車頂3 1 2配置在中間。 參考圖6 9到7 1,顯示車輛3 0 0的後車頂2 1 2之變型 。很明顯圖6 9至7 1所示的車輛除了車頂之外其他的零件 -54- (50) 1274006 都與車輛3 00相同,與第七實施例相同的零件將會以相同 的參數表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圖69所示,變型的後車頂212可以作爲冰淇淋箱 ,以便儲存冰淇淋。參數3 6 1表示安裝到此車頂2 1上的 門。當門3 6 1被打開時,可以從箱2 1 2內取出儲存的冰淇 淋。 如圖70所示,後車頂212被修改成一向上開啓的托 架,具有這樣後車頂2 1 2的車輛3 00被稱爲小貨車。 如圖7 1所示,後車頂2 1 2被修改成一項後開啓的儲 存隔間。換句話說,具有儲存隔間形式的後車頂2 1 2其後 側上形成有一開口 2 1 2b。後車頂2 1 2的左右兩側上設有 門3 63,每個門3 63能夠側向樞轉以便開啓/關閉開口 212b ° 車輛3 00可以在販賣、送貨或運送物品期間停入很小 的空間裡,如圖69到71所示。 要知道的是上述的實施例只是用來說明而已,在不違 背本發明的範圍與精神之前提下,仍然可以產生出許多變 化與修改。要知道的是圖5 0至7 1所示具有乘客隔間後車 頂也可以針對使用情形而修改成其他樣式。 動力單兀部407 (601)可以被設置在駕駿座411與 後乘客座412之任一或兩者的下方。 圖6與7所示的側支撐構件5 〇 7可以與儲存部4 7 2或 後柱5 5 3 —體成形。 (51) 1274006 產業利用性 從上述的說明可以清楚知道,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跨 坐型四輪車輛’其重心很低能導致駕駛時的安全,且這樣 的配置方式能使乘客輕易上下車又能有效保護乘客,因此 在車輛製造產業上是相當有用的。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一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跨坐型四 輪車輛; 圖2是一左側視圖,以剖面顯示圖1的車輛; 圖3是沿著圖1的線3 -3所作之剖面圖·, 圖4A是一上視圖,顯示駕駿人的膝蓋、具有操縱桿 的車輛前部及此車輛的一前蓋;圖4B是類似於圖4A的 圖形,除了駕駛人令其膝蓋碰觸到車輛的前部以外; 圖5是一立體圖,顯示圖1的車輛之一修改形式; 圖6是一左側視圖,顯示圖1的車輛之另一修改形式 圖7是一立體圖,顯示圖6的車輛之駕駛座與後乘客 座; 圖8是一上視圖,顯示圖6的車輛之擋風板; 圖9是一立體圖,顯示圖1的車輛之後部,其中開啓 一儲存部; 圖1 0是類似於圖9的圖形,其中一細長物體是配置 在儲存部內; -56- (52) 1274006 圖1 1是類似於圖9的圖形’其中關閉儲存部以便於 上面攜帶一行李; 圖12是類似於圖9的立體圖,其中關閉儲存部且使 得一靠背維持在平放位置; 圖13是圖12的圖形,其中行李是攜帶在儲存部與靠 背上; 圖14是圖1的車輛之多種變型;
圖15是一立體圖,顯示圖1的車輛之另一變型; 圖1 6顯示圖1 5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17是一立體圖,顯示圖1的車輛之另一變型; 圖18顯示圖17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19A是圖1所示車輛的前視圖,圖19B是圖1所 示車輛的一變型之前視圖,圖1 9 C是圖1所示車輛的頂視 圖,圖19D與19E顯示不同的機車,用以與圖19A到 19C所示車輛進行比較;
圖20是一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 圖21顯示圖20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22顯示圖20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23顯示圖20的車輛之~變型; 圖24顯示圖20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2 5是一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 圖2 6是左側視圖並以局部剖面的方式顯示圖2 5的車 •57- 1274006 (53) 輛; * 圖27是一立體圖,顯示圖25的車輛之座位; - 圖2 8顯示圖2 5的車輛座位上坐有乘客之情形; 圖29是一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其車頂爲可收縮式; 圖30是圖29所示車輛的左側視圖; 圖3 1是一側視圖,顯示圖2 9的車輛之前框架、後框 架、導引軌及滑動閉鎖裝置; · 圖3 2是一剖面圖,顯示圖3 1的滑動閉鎖裝置; 圖3 3沿著圖3 1的線3 3 -3 3所作之剖面圖; 圖34是一剖面圖,顯示一擺動閉鎖裝置,其經由一 電纜線而連接到滑動閉鎖裝置; 圖3 5是一剖面圖,顯示圖2 9的車輛之前框架、後框 架、座位及儲存箱; 圖3 6顯示圖3 5的車輛,其中當車輛處於收縮狀態時 ,後框架、座位及儲存部係位於前框架附近; ® 圖3 7是一側視圖,顯示車輛處於收縮狀態; 圖3 8顯示圖29的車輛如何停放在前後排列的車輛之 間的空位內; 圖39顯示圖29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40是一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其車頂爲可收縮式; 圖4 1是圖4 0所示車輛的左側視圖; 圖42是一立體圖,顯示圖40的後框架及座位; -58- (54) 1274006 圖43是一 體圖’顯不圖40的車輛之前框架,其中 包含有一儀表板; 圖44是一立體圖,顯示一駕駿人正在駕|又圖4〇的車 輛,而該駕駛人後方坐有一乘客; 圖45是圖44所示車輛的左側視圖;
圖46是圖40車輛的立體圖,其中透明的部分是用以 顯示內部零件,包括有前後懸吊、一框架切換器及一電動 馬達, 圖47是圖40車輛的另一立體圖,其中透明的部分是 用以顯示後懸吊及框架切換器; 圖48是一側視圖,顯示車輛處於收縮狀態; 圖4 9顯示圖4 0的車輛如何停放在前後排列的車輛之 間的空位內; 圖50是一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其車頂爲可收縮式;
圖5 1是圖5 0所示車輛的左側視圖; 圖5 2是上視圖並以局部剖面的方式顯示圖5 0的車輛 圖5 3是左側視圖並以局部剖面的方式顯示圖5 0的車 輛; 圖54是一側視圖,顯示圖50的車輛處於收縮狀態; 圖55顯示圖50的車輛如何停放在前後排列的車輛之 間的空位內; 圖56顯示具有前車頂的車輛,該前車頂可以樞轉而 -59- (55) 1274006 允許乘客上下車; 圖5 7是左側視圖並以局部剖面的方式顯示圖5 0的車 輛之一變型; 圖58是一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跨坐型 四輪車輛,其車頂爲可收縮式; 圖59是圖58車輛的另一立體圖,特別顯示出車輛的 後車頂; 圖6 0是左側視圖並以局部剖面的方式顯示圖5 8的車 7frrl ^ · 輛, 圖61是圖58車輛的另一立體圖,其中透明的部分是 用以顯示圖58的車輛之前車頂驅動裝置320; 圖6 2是右側視圖並以局部剖面的方式顯示一具有車 頂的車輛,其中車頂包含一可移動樞轉的前車頂、中間車 頂及可移動至中間車頂內的後車頂; 圖63是一立體圖,顯示一駕駛人正在駕I又圖58的車 輛,而該駕駿人的側邊並肩坐有一乘客; 圖64是一側視圖,顯示當司機停止駕駛車輛時,圖 5 8的車輛之情形; 圖65是圖64的圖形,其中前車頂向前移動而後車頂 移動到中間車頂內; 圖66顯示圖65的車輛,其中前車頂可以向後樞轉而 允許乘客上下車; 圖6 7顯示圖6 6的車輛,其中前車頂係樞轉回到其起 初位置,而使後車頂配置在中間車頂內; -60- (56) 1274006 圖6 8顯示車輛停放在車輛前後排列之間的空間裡, 其前後車頂係被固定在如圖67所示的位置上; 圖69顯示圖58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70顯示圖58的車輛之一變型; 圖7 1顯示圖5 8的車輛之一變型。 元件對照表 4 0 0 :車輛 401 :車輛本體 402 :前輪 403 :後輪 4 0 6 :座位 405 :轉向機構 404 :操縱桿
407 :動力單元部 4 1 1 :駕駛座 4 1 2 :後乘客座 413 :靠背 4 1 3 a :中間部 4 1 4 :隆起部 4 14a :乘客座位側邊 4 1 5 :側支撐構件 4 1 6 :滾棒 4 1 7 :靠背 -61 - (57) (57)1274006 4 1 3 a :中間部 417a :後端 437 :前擋泥板 487 :後擋泥板 421 :駕駛人的腳踏處 4 2 2 :乘客的腳踏處 423 :突出側緣部 4 3 1 :把手柱 4 0 4 :操縱桿 432 :前外蓋 4 3 3 :擋風板 4 3 4 :內外蓋 43 5 :腿擋板 43 6 :本體外蓋 43 7 :前擋泥板 440 :弓丨擎 452 :傳動機構 4 4 1 :汽缸 442 :汽缸頭 4 4 3 :頭外蓋 451 :扭矩變換器 444 :曲柄軸 452 :傳動機構 4 5 3 :主軸 -62- (58) (58)1274006 4 5 4 :反抗軸 456 :車軸 4 6 0 :進氣系統 461 :空氣清潔器 462 :連接管 4 6 3 :節流閥 464 :入口管 465 :燃料注入裝置 471 :油箱 472 :儲存部 473 :蓋板 474 :鉸鏈 475 :鑰匙 4 8 1 :左方向燈 4 8 2 :頭燈 4 8 3 :側鏡 484 :埠 4 8 5 :排氣管 4 8 6 :消音器 487 :後擋泥板 491 :前儲存箱 492 :蓋板 5 0 1 :前滾棒 5 03 :後滾棒 (59) (59)1274006 502 :頂端 5 05 :靠背 506 :側支撐構件 5 07 :側支撐構件 521 :扶手 5 2 3 :側面板 5 2 8 :側支撐物 5 3 1 :第一機車 5 3 2 :第二機車 5 5 0 :車輛 5 52 :車頂構件 5 5 1 :前柱 5 5 3 :後柱 5 5 4 :雨刷 561 :窗簾 564 :棒 5 7 1 :側面板 5 7 2 :空間 5 73 :行李袋 5 75 :攤位 5 77 :攤位 6 0 0 :車輛 6 0 1 :動力單元部 602 :傳動機構 (60) (60)1274006 603 :輸出軸 604 :鏈條 621 :儲存部 6 22 :蓋板 6 1 2 :儲存部 623 :鉸鏈 631 :璋 6 1 1 :儲存箱 1 〇 :車輛 1 1 :前輪 1 2 :後輪 2 0 :前框 3 0 :後框 21 :操縱桿 22 :儀表板 2 4 :前外蓋 31 :弓[擎 3 5 :座位 3 6 :儲存箱 3 7 :油箱 3 8 :後外蓋 32 :引擎 3 3 :傳動箱 3 5 a :駕駛座 -65- (61) 1274006 35b :卷 40 :車 42 :前 43 :前 44 :第 46 :後 45 :後 47 :第 13 :頭 14 :踏 15 ··後 16 :前 17 :後 23 :導 25 :前 26 :後 39 :滑 50 :滑 39a :落 23a : | 23 :導 51 :殼 52 :閉 53 :壓 I座 頂 擋板 車頂 二鉸鏈 擋板 車頂 三鉸鏈 燈 板 握把 擋泥板 擋泥板 引軌 停止件 停止件 動件 動閉鎖裝置 I紋 Θ鎖凹處 引軌 體 鎖銷 縮彈簧 -66- (62) (62)1274006 54 :開鎖槓桿 55 :支撐架 5 6 :電線 60 :擺動閉鎖裝置 42a :閉鎖孔 4 1 a :鉸鏈銷 4 1 :第一鉸鏈 61 :殻體 4 1 b :鉸鏈板 62 :閉鎖銷 71 :鉸鏈 72 :外殼凹處 3 5 c :前端部 72b :外殼凹處 8 1 8 2 :車輛 8 3 :道路 94 :第二鉸鏈 94a :鉸鏈銷 1 0 0 :車輛 147 :第三鉸鏈 172 :儲存凹處 1 1 1 :前懸吊 1 1 2 :後懸吊 120 :框架移動器 -67- (63) (63)1274006 1 3 0 :滑動閉鎖裝置 1 5 1 :電池箱 1 5 2 :前輪車軸 1 5 3 :電動馬達 104 :後框架滑動操作開關 1 2 1 :汽缸 2 0 0 :車輛 2 1 0 :車頂 2 0 1 :框架 2 1 3 :隔間 202 :前輪 203 :後輪 205 :引擎隔間 207 :駕駛把手 208 :駕駛柱單元 2 0 9 :外蓋 2 1 1 :前車頂 2 1 2 :後車頂 214 :軸 2 1 3 :乘客隔間 221 :駕駿座 222 :乘客座 223 :右座 224 :左座 -68- (64) (64)1274006 225 :通道 206 :弓丨擎 2 3 1 :頭燈 2 3 2 :方向燈 2 2 1 a :座位緩衝器 221b :切口部 28 1 282 :車輛 2 0 1 a :凹陷部 212a :開口 2 1 2 :車頂 2 9 1 :尾閘門 292 :擋板 3 0 0 :車輛 3 1 1 :前車頂 3 1 2 :中間車頂 3 2 3 :樞轉軸 3 0 1 :本體框架 3 2 0 :前車頂驅動裝置 3 3 0 :後車頂 3 40 :滑動閉鎖裝置 322 :蝸輪 324 :汽缸 3 2 1 :馬達 3 52 :擺動閉鎖裝置 -69 (65) 1274006 3 54 :閉鎖臂 3 5 3 :銷 3 63 :門 212b :開口 361 :門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