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6156U - 箱式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箱式折叠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56156U CN201756156U CN2010201154998U CN201020115499U CN201756156U CN 201756156 U CN201756156 U CN 201756156U CN 2010201154998 U CN2010201154998 U CN 2010201154998U CN 201020115499 U CN201020115499 U CN 201020115499U CN 201756156 U CN201756156 U CN 2017561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frame
- vehicle seat
- vehicle frame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由前轮架、车架、车把、车座、后轮架、动力部件及附件组成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通过这些部件相互间的转动,进行从车到箱和箱到车之间的转换,车架呈三叉形或外形为箱形,其前、后端均设有轴座,纵向开有能够通过前、后轮架及安放车座、脚踏板的槽,前轮架由纵向直管或弯成U形的管、板,其前端与前叉转向立管连接为一体,后端铰接在车架前端轴座上,后轮架铰接在车架后端轴座上,车座支撑杆一端与车座铰接,另一端则铰接车架前端轴座上,车把下端与前轮架前叉上端铰接所组成,转动前轮架、后轮架、车座、车把并锁定成为供人驾驶或骑行的代步工具,收缩合上为箱子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轮推、拉行走。具有结构合理、易于折叠的特点,适合不同年龄人们上班、出差、上学、购物、参观、远足郊游、垂钓及城市观光等户外活动代步,乘坐城铁、公交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时携带,该车用途广,是人们都市生活的好伙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巧、方便、适合携带的箱式折叠车。
背景技术
随着都市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如城铁、公交车时适合携带,在换乘等短距离间行驶的车辆,因此在箱式三轮车(专利号:ZL98248138.1)、箱式折叠车(专利号:ZL200620175391.1)基础上结合伸缩式箱形折叠车(专利号:200720181353.1)、箱形伸缩式折叠车(专利号:200720310059.6)和参考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200820207336.5),通过对箱式伸缩折叠车(专利号:200820114982.7)、箱式折叠车(专利号:20092027896.1)的分析,进一步简化折叠操作步骤,形成结构更为简单、折叠方便快捷的箱式折叠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折叠方便快捷,各个零部件间易于互换和扩展,满足人们不同用途的箱式折叠车,它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是由前轮架、车架、后轮架、车把、车座、脚踏板、动力组件、车轮及附件组成,它的车架为箱子形状或呈三叉形,前后端均设有轴座,由纵向直管或弯成U形的管、板前端与前叉转向立管连接为一体的前轮架,后端铰接在车架前端轴座上,后轮架铰接在车架后端轴座上,车座后端铰接在车座支撑杆上,车座支撑杆另一端则铰接车架前端轴座上,车把下端与前轮架上端铰接,通过这些部件相互间的转动,实现从车到箱或箱到车的两种形状的方便转换,转动前轮架、车座、车把并锁定,成为供人驾驶或骑行的代步工具,收缩合上为箱子形状可提,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轮推、拉行走。
箱子形状的车架纵向开有前轮架通过的槽,后端两侧开有安放后轮的槽,前上方开有安置脚的脚踏板槽,车座为马鞍形状,车架上端开有安放车座形状的槽,开有安放车座立管槽,前端空余空间为电池盒,而三叉形的车架,前端空余空间和其梁中空间为电池盒。
车座的锁定是在车座支撑杆立管壁上开有孔,将一段横管中间穿有两个销轴,销轴末端有弹簧,有手柄伸出横管上面开有槽,前端伸出横管形成手柄滑销,两组手柄滑销的横管分别固定在车座支架,手柄滑销为一段横管中间穿有两个销轴,中间有弹簧,销轴上有手柄伸出横管上面开有槽,同理用另一组滑销滑入车架上孔中阻止车座支架的转动,转动车座、车座支撑杆受弹簧推力作用销轴分别滑入车座、车架孔中阻止车架、车座、车座支架间的转动,也可在车座支撑杆中部再铰接一根支撑杆如X形,下端设有手柄滑销,上端挖一段与车座下端销子相配的弧形槽,转动车座支撑杆,再转车座支撑杆的支撑杆滑销滑入车架上的孔中,支撑杆另一端弧形槽卡住销子;对于箱形车座,后部设有轴座,将靠背架下端与其铰接成为 座椅,采用靠背架与车座联动开、合,是将车座支撑杆中部铰接的支撑杆,两端通过钢缆连接在靠背上,车架中部设有一个托座,车座下端有一销子,当转动打开靠背架,通过钢缆拉动支撑杆转动,上端弧形槽滑入车座上的销子,下端滑入车架上的托板,将座椅升起,反之合上。
车把是由横把、支撑杆组成,横把为横置的车把手管中部连接立管呈T形状,立管上套有螺母组成,横把立管插入支撑杆立管中,通过横把立管上套的螺母与支撑杆上端丝扣旋紧防止两者松动,支撑杆下端矩形片顶端开有轴孔与前叉上端铰接,且开口宽度要超过前轮架立管处轴盖直径,通过销子插入前轮架前叉立管中实现锁定。
脚踏板下有一圆管,圆管另一端与前轮架梁的竖杆上U轴座铰接,通过拉伸弹簧实现脚踏板处于横向或纵向位置上,可在脚踏板下端铰接控制踏板。
为扩展车长度,在车架后端分别连接两个竖向的轴座,与后轮架支撑杆一端铰接,后轮架支撑杆另一端有轴座装有车轮,其车后轮架绕竖向的轴座横向翻转,其上设有挡块,横向转动后轮架到前端或后端时,挡块阻止后轮架转动并锁定,采用后轮架转动增加后轮的轴距和轮距,提高车的稳定性、安全性。
在车架中间设有立管,将车座支架立管插入车架立管中,车架立管壁上开有E形轨迹槽孔,车座支架立管壁上开有一字槽孔,中间穿有销轴,两端与拉杆相接,拉杆穿过车座支架上端设有轴套并用弹簧顶住,另一端接有手柄,当销轴移到竖向和水平槽接口处时,受弹簧的推力将销轴滑入水平槽中时就阻止车座支架滑动,推动手柄将销轴推往另一侧则车座支架立管可沿着车架立管滑动,另一方式是将车架立管底端封闭,车座支架立管下端有密封圈插入到车架立管中形成活塞,再将车架立管顶端封闭,车架立管内部分成两部分腔体,将车架立管两端用管道相连,管道中部安置一个旋转阀门,形成一个液(如油)或气缸体,当转动旋转阀门手柄,使得管路接通,滑动车座支架,再转动阀门开关阻断管路,将车架立管腔体内液或气则分成两部分,受到外力时车座支架活塞两边形成压力差保持车座高度,在车架立管、车座支架立管内部装有弹簧,增加车座上升力量,方便使用者调整车座高度。
车架后端上固定车连接件,其形状为有一段立管固定在车架后端,上面开有与前轮架轮轴尺寸相同横向的槽,将一辆箱式折叠车前轮架车轮轴落入前一辆箱式折叠车车架后端的连接件槽中,再将控制线路连接即可,槽可为三个高度,分别是前一辆箱式折叠车的后轮和后一辆箱式折叠车的前轮处地一样高、前轮高于后轮和后轮高于前轮。
一个后轮的后轮架铰接车架后端组成两轮车,车架由两个纵向平行的板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所构成箱子形状,车架前、后端有铰接孔,由管、板弯成U形,开口端接有横向圆管,底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构成前轮架,其与后轮架分别铰接在车架前、后 端,两个圆管形的脚踏板分别铰接在车架前下端两侧面的两个轴座上,位于车架下端侧面可横向转动。
采用轮毂式电机,既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驱动,将箱形的车座内部空间可作为电池箱,可采用前轮架前叉轴上固定带有链轮并可绕前轮轴转动的的中轴架,中轴架上安装有可折叠脚蹬和链轮,将中轴架锁定在下端或上端位置上的人力前轮驱动,既中轴架是两个平行弧形板一端铰接在车架与前轮架铰接轴上,另一端横向连接并固定脚踏板,脚踏板由脚蹬、脚蹬杆、中轴和链轮组成,前轮架梁上装有支撑,固定中轴架位于车架脚踏位置上,在车架与前轮架铰接孔上固定中间链轮,用链条连接脚蹬链轮、中间链轮与后轮轴链轮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另外也可在将中轴架安装在前轮架梁上位于车脚踏位置上,在前车架前端和轮架铰接孔上固定中间链轮,用链条连接脚蹬链轮、中间链轮与后轮轴链轮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
在靠背板背部靠背架的上端有头枕,采用靠背架的上端铰接或插入方式,通过滑动销子锁定在靠背板顶端,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车架后端轴座靠外侧固定纵向的轴座,后雪橇架上端铰接在纵向的轴座上,下端固定雪橇板,后雪橇架可绕车架后端纵向轴转动,前雪橇架固定在前轮架的前叉上,前雪橇棘轮均匀分布固定在车轮轮毂上即可,在后雪橇架沿轴对称另一端固定小轮,这样折叠成箱子时,后雪橇架转入到箱体内时,小轮位于箱子后下方。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透视主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展开为车透视主视图。
附图6,本实用新型展开为车俯视图。
附图7,本实用新型展开为车仰视图。
附图8,本实用新型展开为车示意图。
附图9,本实用新型座椅转动透视主视图。
附图10,本实用新型座椅转动仰视图。
附图11,本实用新型靠背座椅联动透视主视图。
附图12,本实用新型靠背座椅联动仰视图。
附图13,本实用新型后轮可转透视后视图。
附图14,本实用新型后轮可转透视俯视图。
附图15,本实用新型连接一列透视后视图。
附图16,本实用新型连接一列透视仰视图。
附图17,本实用新型雪橇展开透视主视图。
附图18,本实用新型雪橇展开透视俯视图。
附图19,本实用新型雪橇板透视主视图。
附图20,本实用新型雪橇板俯视图。
附图21,本实用新型后半轮为车透视后视图。
附图22,本实用新型后半轮为车透视仰视图。
附图23,本实用新型两轮车透视主视图。
附图24,本实用新型两轮车俯视图。
附图25,本实用新型两轮车为车透视主视图。
附图26,本实用新型两轮车为车俯视图。
附图27,本实用新型两轮车车把单立管透视主视图。
附图28,本实用新型两轮车车把单立管俯视图。
附图29,本实用新型两轮车车把单立管为车透视主视图。
附图30,本实用新型两轮车车把单立管为车俯视图。
附图31,本实用新型人力车透视主视图。
附图32,本实用新型人力车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图1、2、3、4、5、6、7、8所示实例中,图2中,1.后轮架、2.车架、5.车座、6.车座支架、7.手柄滑销、8.车把、11.车把插销、12.前轮架、15.车轮、16.动力组件(电动机)及附件组成。在图1、图2中所示,车架(2)呈箱子形状,纵向开有前轮转动能够通过的槽,前端开有安置脚的脚踏板槽,上端设有鞍形车座(5)形状的槽,且车架(2)后端有后轮架(1)的轴座,后端两侧开有安放后轮的槽,前端空余空间为电池盒;前轮架(12)为纵向放置的圆管,前端连接前叉转向立管,后端与车架(2)前端铰接;车座(5)后部设有轴座与车座支架(6)铰接,车座支架(6)另一端铰接在车架(2)前端,上端立管壁上开有孔,手柄滑销(7)为一段横管中间穿有两个销轴,销轴末端用弹簧顶着,上有手柄伸出横管上开的槽,前端伸出横管,将手柄滑销(7)横管固定在车座支架(6)上端,转动车座(5),受弹簧推力作用将销轴滑入车座(5)孔中阻止车座支架(6)转动,推动手柄则车座(5)又可绕车座支架(6)转动,同样前轮架(12)前端其上横向固定有另一组手柄滑销(7)。
车把(8)则由横把、支撑杆组成,横把为横置的车把手管中部垂直连接立管呈T形状,立管上套有螺母,横把立管插入支撑杆立管中,通过横把立管上套的螺母与支撑杆上端丝扣旋紧防止两者松动,支撑杆下端矩形片顶端开有轴孔与前叉上端铰接,且开口宽度要超过前轮架立管处轴盖直径,通过车把插销(11)插入前轮架(12)前叉立管中实现锁定。
转动前轮架(12)位于车前端,受车架(2)挡块限制不能再转动,转动车把(8),再向上转动车座(5),使得前轮架(12)上的锁定销轴滑入车座支架(6)下端臂上的销轴孔中,这样前轮架(12)、车座支架(6)相互间不能转动,再将车座(5)绕车座支架(6)转动并锁定,则形成供人坐上驾驶的车,通过车把(8)控制前轮架(12)、动力部件和刹车盘使车转向前行或停止,缩回滑销翻转前轮架(12)使得车轮位于车架(2)内,折叠车把(8),使得滑销穿过车把(8)立管上孔滑入车架(2)孔中与车架(2)固定在一起,转动车座(5)到车架(2)后端,整个车就成箱子形状,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车轮推、拉行走,在此采用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的轮毂式电机,图1、2、3、4为箱子,图5、6、7、8为车。
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车座(5)为箱子形状,车座支撑杆(6)铰接在车架(2)前端,在车座支撑杆(6)设有手柄滑销(7),转动车座(5)处于打开位置,可分别滑入车架(2)、车座(5)上的孔中即可,其它操作如前参看图1、图2、图3、图4所示。
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车座(5)为箱子形状,车座支撑杆(6)铰接在车架(2)前端,提供一种靠背板(4)与车座(5)联动开、合,它是在车座支撑杆(6)中部再铰接一根支撑杆,上端挖一段弧形槽,两端通过钢缆连接在靠背(4),车架(2)中部设有一个托座,车座(5)下端有一销子,当打开靠背板(4),通过钢缆拉动支撑杆转动,上端弧形槽滑入车座(5)上的销子,下端滑入车架(2)上的托板,将座椅(5)升起,反之合上,其它操作如前,参看图9、图10所示。
图13、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图13中1.后轮架、2.车架、3.靠背架、4.靠背板、5.车座、6.车座支架、7.车座升降手柄、8.车把、9.侧箱(可作为电池盒)、10.拉簧、11.车把插销,12.前轮架、13.脚踏板,14.控制板,15.车轮,16.动力组件(电动机)及附件组成。在图13、图14中所示车中,车架(2)呈三叉形,中间有立管,前轮架(12)为纵向放置的圆管,前端连接前叉转向立管,后端与车架(2)铰接,用拉簧(10)勾住车架(2)前端与前轮架(12)前端让前轮架(12)保持在打开或折叠位置上,车座(5)外壳为箱子形状,纵向开有前轮能够通过的槽,且内侧面与车架(2)上端弯梁重合,车座(5)后部设有轴座,靠背板(6)下端与其铰接,车座(5)内的车座支架(6)立管插入车架(2)立管中,车座支架(6)的立管,下端有密封圈插入到车架(2)立管中形成活塞,再将车架(2)立管顶端封闭,这样将车架(2)立管内部分成两部分腔体,车架(2)立管两端用管道相连,管道中 部安置一个旋转阀门,形成一个液(油)或气缸体,当转动旋转阀门手柄,使得管路接通,这样就可滑动,再转动阀门开关阻断管路,将车架(2)立管腔体内液或气分成两部分,受到外力时车座支架(6)活塞两边形成压力差维持车座高度,在车架(2)立管、车座支架(6)立管内部装有弹簧,来增加车座上升力量,方便使用者调整车座高度,在车座(5)前端空余的楔形空间为侧箱(9)。
在车架(2)后端轴座靠外侧固定竖向的轴座,与后轮架(1)支撑杆一端铰接,后轮架(1)支撑杆另一端有轴座装有车轮,后轮架(1)可绕竖向的轴座横向翻转,其上设有挡块,横向转动后轮架(1)到前端或后端时,挡块阻止后轮架(1)转动并锁定,采用后轮架(1)转动增加后轮的轴距和轮距,提高车的稳定性、安全性。
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在靠背架(3)的上端铰接有头枕或者在靠背板(4)背部的靠背架(3)上端有头枕,通过滑动销子锁定在靠背板(4)顶端。
图15、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图15中17.车连接件,其形状为有一段立管固定在车架(2)后端,上面开有横向的槽,可将前轮架(12)的车轮轴落入车连接件(17)槽中,将一辆箱式折叠车前轮架(12)车轮轴落入前一辆箱式折叠车车架(2)后端的连接件(17)槽中,再将控制线路连接即可,槽可为三个高度,分别是前一辆箱式折叠车的后轮和后一辆箱式折叠车的前轮一样高、前轮高于后轮或后轮高于前轮,这样使得箱式折叠车首尾相连,依次可将逐次可连接多个,成为一列游览车。
参看图13,在车架(2)立管壁上开有E形槽孔,车座支架(6)立管壁上开有一字槽孔,中间穿有销轴,两端与拉杆相接,拉杆穿过车座支架(6)上端设有轴套并用弹簧顶住,另一端接有车座升降手柄(7),当销轴移到竖向和水平槽接口处时,受弹簧推力作用将销轴滑入水平槽中时就阻止车座支架(6)的滑动,推动手柄将销轴推往另一侧则车座支架(6)立管可沿着车架(3)中部的立管滑动,实现车座升降。
图17、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图17中18.前雪橇架、19.前雪橇棘轮、20.后雪橇架,车架(2)后端轴座靠外侧固定纵向的轴座,后雪橇架(20)上端铰接在纵向的轴座上,下端固定雪橇板,后雪橇架(20)可绕车架(2)后端在纵向的轴座中纵向转动,前雪橇架(18)固定在前轮架(12)的前叉上,前雪橇棘轮(19)均匀分布固定在车轮轮毂上。
就可如雪地摩托一般在雪地上行走,若拆下前雪橇架(18)、前雪橇棘轮(19)、后雪橇架(20)换上车轮就可在道路上行走,去掉车架(2)后端轴座就可成为专用雪橇车架。
图19、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图19中20.后雪橇架,车架(2)为箱子形状,后端轴座靠外侧固定纵向的轴座,后雪橇架(20)上端铰接在纵向的轴座上,下端固定雪橇板,后雪橇架(20)可绕车架(2)后端在纵向的轴座中纵向转动,在后雪橇架(20)沿轴对称另 一端固定小轮,当折叠成箱子时,后雪橇架(20)转入到箱体内时,小轮位于箱子后下方,起到支撑作用,方便推拉行走。
若将本实用新型雪橇板换成冰刀就可在冰面上滑行,若将雪橇板换成气囊,车轮换成桨叶,则可漂浮在水面上行驶。
图21、2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图21中,后轮架(1)参看图9、10所示实例,在两个后轮架横向转动到后部则两个轮距很小,使两个后轮如同一个后轮一样,提高车辆的转向灵活性,合起时候位于前轮前端,这样在获得较大的轴距时,减少箱体的长度。
图23、图24、图25、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图23中1.后轮架、2.车架、5.车座、6.车座支架、7.手柄滑销、8.车把、12.前轮架、13.脚踏板、15.车轮、16.动力组件(电动机)及附件组成的前后轮的两轮车,车架(2)如箱子形状,前、后端有铰接后轮架(1)、后轮架(1)的轴座,纵向开有前、后轮转动能够通过的槽,上端设有鞍形车座(5)形状的槽,前端空余空间为电池盒;前轮架(12)是将管、板弯成U形,开口端接有横向圆管,底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所构成,前轮架(12)、后轮架(1)分别铰接在车架(2)前、后端,用拉伸弹簧勾住车架(2)前、后端和前轮架(12)、后轮架(1)前端让前轮架(12)、后轮架(1)保持在打开或折叠位置上,车座(5)后部设有轴座与车座支架(6)铰接,车座支架(6)另一端铰接在车架(2)前端,上端立管壁上开有孔,手柄滑销(7)固定在车座支架(6)上,转动车座(5),受弹簧推力作用两组手柄滑销(7)分别将销轴滑入车座(5)和车架(2)孔中阻止车座支架(6)的转动,推动手柄则车座(5)又可绕车座支架(6)转动;折叠车把(8)是由横把、支撑杆、基座三部分组成,横把为两个横置的手管铰接在轴座上,轴座中间有个滑动手柄,分别带动销子滑入两个横置的车把手管上的销孔中起到锁定作用,轴座下端垂直连接两个立管,立管下端与支撑杆上端铰接,支撑杆下端连接端板与车把基座端板铰接,且开口宽度要超过前轮架(12)转向立管处轴盖直径,基座下端插入前叉立管上,经上端螺母压紧固定在前叉上;两个圆管分别铰接在车架(2)前下端两侧面的两个轴座上为脚踏板(13),左右分别转动至车架(2)下端两侧,图23、图24为箱子形状,图25、图26为车。
图27、图28、图29、图3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车架(2)由两个纵向平行放置的四边形板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构成箱子形状,车把(8)折叠以后位于车架(2)下方,可在前轮架(12)上设有一拨块,在前轮架(12)打开转动时,拨块推动车座支撑杆(6)上的挡块,使得车座支撑杆(6)带动车座(5)升起,而车座支撑杆(6)的铰接的支撑杆绕铰接轴转动,下端的滑销插入车架(2)上的孔中,则车座支撑杆(6)不能动,车座支撑杆(6)上的另一个挡块则阻止反转前轮架(12),这样就锁定前轮架(12),其它操作如上,参看图27、 图28为箱子形状,图29、图30为车所示。
也可将车座(5)通过车座支撑杆(6)铰接在车架(2)后上方。
图31、图3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21.中轴架,它是两个平行弧形板一端铰接在车架(2)与前轮架(12)前端的铰接轴上,另一端横向连接,前轮架(12)梁上装有支撑固定中轴架(21)在车架(2)脚踏位置上,脚踏板由脚蹬、脚蹬杆、链轮和中轴组成,固定在中轴架(21)上,在车架(2)前端和前轮架(12)铰接孔上固定中间链轮,用链条连接脚蹬链轮、中间链轮与后轮轴链轮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形成人力、电力并存,采用电动驱动时,将中轴架(21)转动折回,使得脚踏板收入到箱体中,也可做成单独动力。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宜的代步工具,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人力和电动驱动,且设计的车体受力合理,具有种类多、变换灵活及易于扩展的特点,满足人们不同需要,其收缩合上成为箱子形状后,易于携带、搬运和码放,适合如城铁、公交车等换乘间短距离使用,以及人们去往路途较远的异地时折叠收缩后方便的搭乘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其外形紧凑、美观、规则及重量轻、速度适宜,满足都市中人们快捷、时尚生活的要求,若展开和收缩采用自动方式则更加方便,特别适合于适合不同年龄的人们上班、出差、购物、参观、远足郊游、垂钓及城市观光等户外活动代步,乘坐城铁、公交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时携带,该车用途广,是人们日常工作和节假日休闲生活的好伙伴。
Claims (8)
1.一种箱式折叠车,主要由后轮架(1)、车架(2)、车座(5)、车把(9)、前轮架(12)、脚踏板(13)、动力部件(16)及附件组成,其特征是车架外形为箱子形状或呈三叉形,前后端均设有轴座,由纵向直管或弯成U形的管、板前端与前叉转向立管连接为一体的前轮架(12)后端铰接在车架(2)前端轴座上,后轮架(1)铰接在车架(2)后端轴座上,车座(5)后端铰接在车座支撑杆(6)上,车座支撑杆(6)另一端则铰接车架(2)前端轴座上,车把(8)下端与前轮架(12)上端铰接,通过这些部件相互间的转动,进行从车到箱和箱到车两种形状的转换,转动前轮架(12)、车座(5)、车把(8)并锁定,成为供人驾驶或骑行的代步工具,收缩合上为箱子形状可提,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轮推、拉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是箱子形状的车架(2)纵向开有前轮架(12)、后轮架(1)通过的槽,两侧开有安放后轮的槽,后上方开有安放鞍形车座(5)的槽,前上方开有安置脚的脚踏板槽,前端空余空间为电池盒,而三叉形的车架(2),前端空余空间和其梁中空间为电池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是车座(5)锁定是在车座支撑杆(6)立管壁上开有孔,将一段横管中间穿有两个销轴,销轴末端有弹簧,有手柄伸出横管上面开有槽,前端伸出横管形成手柄滑销(7),两组手柄滑销(7)的横管分别固定在车座支架(6)上,转动车座(5)、车座支撑杆(6)受弹簧推力作用销轴分别滑入车座(5)、车架(2)孔中阻止车架(2)、车座(5)、车座支架(6)间的转动,在车座支撑杆(6)中部再铰接一根支撑杆为X形,支撑杆下端设有手柄滑销(7),上端挖一段与车座(5)下端销子相配的弧形槽,转动车座支撑杆(6),再转车座支撑杆(6)的支撑杆滑销滑入车架(2)上的孔中,支撑杆另一端弧形槽卡住销子,对于箱形车座(5),采用靠背架(4)与车座(5)联动开、合,是将车座支撑杆(6)中部铰接的支撑杆,两端通过钢缆连接在靠背(4),车架(2)中部设有一个托座,车座(5)下端有一销子,当转动打开靠背架(4)上,通过钢缆拉动支撑杆转动,上端弧形槽滑入车座(5)上的销子,下端滑入车架(2)上的托板,将座椅(5)升起,反之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是在车架(2)后端轴座靠外侧固定竖向的轴座,与后轮架(1)支撑杆一端铰接,后轮架(1)支撑杆另一端有轴座装有车轮,后轮架(1)绕竖向的轴座横向翻转,其上设有挡块,横向转动后轮架(1)到前端、后端时,挡块阻止后轮架(1)转动并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是车架(2)后端上固定车连接件(17),其形状为有一段立管固定在车架(2)后端,上面开有与前轮架(12)轮轴尺寸相同横向的槽,将一辆箱式折叠车前轮架(12)车轮轴落入前一辆箱式折叠车车架(2)后端的连接件(17) 槽中,再将控制线路连接即可,槽为三个高度,分别是前一辆箱式折叠车的后轮和后一辆箱式折叠车的前轮处地一样高、前轮高于后轮和后轮高于前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是车架(2)后端轴座靠外侧固定纵向的轴座,后雪橇架(20)上端铰接在纵向的轴座上,下端固定雪橇板,后雪橇架(20)可绕车架(2)后端纵向轴转动,前雪橇架(18)固定在前轮架(12)的前叉上,前雪橇棘轮(19)均匀分布固定在车轮轮毂上即可,在后雪橇架(20)沿轴对称另一端固定小轮,这样折叠成箱子时,后雪橇架(20)转入到箱体内时,小轮位于箱子后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是一个后轮的后轮架(1)铰接车架(2)后端组成两轮车,车架(2)为箱子形状,由两个纵向平行的板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所构成箱子形状,车架(2)前、后端有铰接孔,由管、板弯成U形,开口端接有横向圆管,底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构成前轮架(12),其与后轮架(1)分别铰接在车架(2)前、后端,两个圆管形的脚踏板(6)分别铰接在车架(2)前下端两侧面的两个轴座上,位于车架(2)下端侧面可横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是中轴架(21)由两个平行弧形板一端铰接在车架(2)与前轮架(12)铰接轴上,另一端横向连接并固定脚踏板,脚踏板由脚蹬、脚蹬杆、中轴和链轮组成,前轮架(12)梁上装有支撑,固定中轴架(21)位于车架(2)脚踏位置上,在车架(2)与前轮架(12)铰接孔上固定中间链轮,用链条连接脚蹬链轮、中间链轮与后轮轴链轮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54998U CN201756156U (zh) | 2010-02-22 | 2010-02-22 | 箱式折叠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54998U CN201756156U (zh) | 2010-02-22 | 2010-02-22 | 箱式折叠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56156U true CN201756156U (zh) | 2011-03-09 |
Family
ID=43643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1549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6156U (zh) | 2010-02-22 | 2010-02-22 | 箱式折叠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5615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1234A (zh) * | 2011-08-23 | 2013-03-06 | 马侠安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CN103387028A (zh) * | 2012-07-19 | 2013-11-13 | 亚伯拉罕·尼诺·瑞森伯格 | 机动车 |
EP2982589A4 (en) * | 2013-04-01 | 2016-12-14 | Jianmin Wang | PORTABLE AND COLLAPSIBLE ELECTRIC TRICYLE WITH A DRAWER BOX AND SEAT FLAP FUNCTION |
-
2010
- 2010-02-22 CN CN2010201154998U patent/CN2017561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1234A (zh) * | 2011-08-23 | 2013-03-06 | 马侠安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CN102951234B (zh) * | 2011-08-23 | 2015-02-11 | 马侠安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CN103387028A (zh) * | 2012-07-19 | 2013-11-13 | 亚伯拉罕·尼诺·瑞森伯格 | 机动车 |
WO2014013486A2 (en) * | 2012-07-19 | 2014-01-23 | Moving Life Ltd. | Motorized vehicle |
WO2014013486A3 (en) * | 2012-07-19 | 2014-05-22 | Moving Life Ltd. | Motorized vehicle |
CN103387028B (zh) * | 2012-07-19 | 2015-11-25 | 亚伯拉罕·尼诺·瑞森伯格 | 机动车 |
EP2982589A4 (en) * | 2013-04-01 | 2016-12-14 | Jianmin Wang | PORTABLE AND COLLAPSIBLE ELECTRIC TRICYLE WITH A DRAWER BOX AND SEAT FLAP FUNCTION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42626U (zh) |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 |
CN103707975B (zh) | 一种展开能形成自行车的折叠行李车 | |
RU2436702C2 (ru) | Трансформируемый велосипед | |
US20180015978A1 (en) | Convertible Scooter and Handcart | |
US20180022412A1 (en) | Convertible Scooter | |
CN202944503U (zh) | 一种展开能形成自行车的折叠行李车 | |
CN201506429U (zh) |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 |
CN201186711Y (zh) | 箱形伸缩式折叠车 | |
CN204150178U (zh) | 可折叠箱式电动车 | |
CN206358288U (zh) | 多功能、多形态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
CN201756156U (zh) | 箱式折叠车 | |
CN201347167Y (zh) | 箱式伸缩折叠车 | |
CN201120935Y (zh) | 伸缩式箱形折叠车 | |
CN201842192U (zh) | 箱式折叠车 | |
CN204250254U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102951234B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102649455A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103661724A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104773242A (zh) | 便携式两轮折叠车 | |
CN202896789U (zh) | 一种便携折叠三轮脚踏车 | |
CN2863618Y (zh) | 多功能三折旅行自行车 | |
DK2670653T3 (en) | Transformable tricycle | |
CN201291969Y (zh) |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 |
CN201347143Y (zh) | 箱形变距微型车 | |
CN204077940U (zh) | 便携式两轮伸缩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