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2192U - 箱式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箱式折叠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42192U CN201842192U CN2009202787961U CN200920278796U CN201842192U CN 201842192 U CN201842192 U CN 201842192U CN 2009202787961 U CN2009202787961 U CN 2009202787961U CN 200920278796 U CN200920278796 U CN 200920278796U CN 201842192 U CN201842192 U CN 2018421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frame
- standpipe
- box
- hinged
- front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633 res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前轮架、车架、车把、车座、脚踏板、后轮架、车轮、动力部件及附件组成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通过这些部件相互间的转动、插接及滑动,进行从车到箱和箱到车之间的转换,其前轮架由纵向管、板或弯成U形前端与前叉转向立管连接为一体,后端与三叉形状或箱体形状的车架前端铰接,或与车架前端设置的插座插接,或前轮架上设有圆形滑块安装在车架滑槽中的滑动连接,通过转动、插拔或滑动前轮架并锁定,转动后轮架、升起座椅、车把等,打开为车供人驾驶或骑行,收缩合上为箱子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轮推、拉行走,具有结构合理、变换灵活、品种多及易于扩展的特点,适合乘坐城铁、公交车等时携带,方便人们上下班、出差、远足郊游、垂钓及城市观光等户外活动使用,是人们都市生活的好伙伴。
Description
箱式折叠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巧、方便、适合携带的箱式折叠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都市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如城 铁、公交车时适合携带,在换乘等短距离间行驶的车辆,因此在箱式三轮车(专利号: ZL98248138. 1)、箱式折叠车(专利号:ZL200620175391. 1))基础上结合伸缩式箱形折 叠车(专利申请号:200720181353. 1)、箱形伸缩式折叠车(专利号:200720310059. 6、 CN201186711)、箱形两轮折叠车(2007203110916)和参考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200820207336. 5),经过对箱式伸缩折叠车(专利号=200820114982. 7)进一步研究,形成 结构更为完善、种类多的箱式折叠车。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折叠容易,各个零部件间易于互换和扩展,来满足人们 不同用途的箱式折叠车,它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是由前轮架、车架、后轮架、车把、车座、脚踏 板、动力组件、车轮及附件组成,通过这些部件相互间的转动、插接及滑动,实现从车到箱或 箱到车的两种形状的转换,它的车架呈三叉形或由两个纵向平行板与中间有车座立管用横 向的板、管连接构成的箱体形状,其前轮架由板、管或弯成U形,前端与前叉转向立管连接 为一体,后端与车架前端铰接或与车架前端设置的插座插接或设有圆形滑块安装在车架板 上开有的滑槽中的滑动连接,通过转动、插拔或滑动前轮架并锁定,车座为箱子外壳形状, 纵向开有前轮架能够通过的槽,其内侧面与车架上端弯梁重合,车座后部设有轴座,将靠背 架下端与其铰接,车座也可为鞍座,打开为车供人驾驶或骑行,收缩合上为箱子形状可提, 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轮推、拉行走。
[0004] 三叉形状的车架中间有车座立管,前轮架与车架前端铰接或车架前端设置的插座 插接或设有圆形滑块安装在车架滑槽中的滑动连接,车座为箱子外壳形状,纵向开有前轮 架能够通过的槽,其内侧面与车架上端弯梁重合,后部设有轴座,靠背架下端与其铰接,车 座内的车座支架上有立管插入车架立管中,车架立管壁上开有E形槽孔,车座支架立管壁 上开有一字槽孔,中间穿有销轴,两端与拉杆相接,拉杆穿过车座支架上端设有轴套并用弹 簧顶住,另一端接有手柄,当销轴移到竖向和水平槽接口处时,受弹簧的推力将销轴滑入水 平槽中时就阻止车座架滑动,推动手柄将销轴推往另一侧则车座支架立管可沿着车架立管 滑动,另一方式是将车架立管底端封闭,车座支架立管下端有密封圈插入到车架立管中形 成活塞,再将车架立管顶端封闭,这样将车架立管内部分成两部分腔体,车架立管两端用管 道相连,管道中部安置一个旋转阀门,成一个液(如油)或气缸体,转动旋转阀门手柄,使得 管路接通,就可滑动车座支架,再转动阀门开关阻断管路将车架立管腔体内液或气则分成 两部分,受到外力时车座架活塞两边形成压力差保持车座高度,且在车架立管、车座架立管 内部装有弹簧,来增加车座上升力量,方便使用者调整车座高度。[0005] 车把是由横把、支撑杆组成,横把为横置的车把手管中部垂直焊接立管呈T形状, 立管上套有螺母组成,横把立管插入支撑杆立管中,通过横把立管上套的螺母与支撑杆上 端丝扣旋紧防止两者松动,支撑杆下端矩形片顶端开有轴孔与前叉上端铰接,且开口宽度 要超过前轮架立管处轴盖直径,通过销子插入前轮架前叉立管中实现锁定。
[0006] 车架后下位置处分别连接两个向后张开角度的后轮导向槽,导向槽中有圆形滑 块,后轮架固定在圆形滑块上。
[0007] 两个脚踏板一端分别铰接在车架前下端两侧面的各自轴座上,脚踏板竖起时位于 车架上的脚踏板孔中,车架板中间开有电池盒孔,脚踏板通过拉伸弹簧实现脚踏板处于水 平或竖直位置上,也可在脚踏板下端铰接控制踏板。
[0008] 为扩展车长度,在车架后下位置处分别连接两个向后的车后轮滑槽,滑槽中有圆 形滑块,后轮轴固定在圆形滑块上,盘形转动挡块可绕圆形滑块转动并加有扭力弹簧,滑动 车滑块带动后轮轴到相应位置,通过扭力弹簧使挡块绕圆形滑块转动,将挡块卡在车架横 柱上,实现后轮伸缩。
[0009] 动力采用轮毂式电机,既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驱动,电池箱为车座内部前端 空间部分,脚踏板铰接在前轮架上,也可铰接在前轮架的前叉上,可在脚踏板下铰接控制 板,也可在前轮架前叉轴上连接可绕前轮轴转动的轴架,轴架上安装有可折叠脚蹬和齿轮, 将轴架锁定在下端或上端脚踏位置上的人力前轮驱动,另外也可在将中轴架安装在前轮架 梁上位于车脚踏位置上,在车架前端和前轮架铰接孔上固定中间链轮,用链条将脚蹬链轮、 中间链轮与后轮轴链轮连接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
[0010] 采用轮毂式电机,既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驱动,将箱形的车座内部空间可作 为电池箱,也可采用前轮架前叉轴上固定带有齿轮并可绕前轮轴转动的轴架,轴架上安装 有可折叠脚蹬和齿轮,将轴架锁定在下端或上端位置上的人力前轮驱动,另外也可在将中 轴架安装在前轮架梁上位于车脚踏位置上,在前车架前端和轮架铰接孔上固定中间链轮, 用链条连接脚蹬链轮、中间链轮与后轮轴链轮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也可采用带有三个依 次啮合齿轮的轴架安装在车架板上开的轴孔中,脚踏板由脚蹬、脚蹬杆、链轮组成,通过脚 踏板链轮转动经链条至后轮架与车架铰接轴上的链轮使得轴架同轴主动齿轮带动中间齿 轮再带动轴架与车轮同轴的从动齿轮,从而驱动车轮。
[0011] 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在靠背板背部靠背架的上端有头枕,其采用靠背架的上端 铰接或插入方式,通过滑动销子锁定在靠背板顶端〒,靠背架的上端铰接有头枕,转动头 枕至靠背板顶端勾住即可。
[0012] 可形成前面两个轮、后面一个轮的布置形式,后轮为动力转向轮,车把靠近车架转 向立管一端铰接在后轮的车架转向立管上,升起时如同扶手供人操作转向。
[0013] 也可形成一个后轮铰接车架后端,组成前后轮的两轮车,车架由两个纵向平行板 与中间的车座立管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所构成如箱体形状,后端有铰接孔,后轮架铰接在车 架后端,前轮架是由管、板弯成U形,开口端接有横向圆管,底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 转向立管中构成,车架前端有插座,前轮架前端设有插头插入车架前端插座中卡住,车把是 由横把、支撑杆、基座三部分组成,横把为两个横置的手管铰接在轴座上,轴座中间有个滑 动手柄,分别带动销子滑入两个横置的车把手管上的销孔中起到锁定作用,轴座下端垂直 连接两个立管,立管下端与支撑杆上端铰接,支撑杆下端连接端板与车把基座端板铰接,且开口宽度要超过前轮架转向立管处轴盖直径,基座下端插入前叉立管上,经上端螺母压紧 固定在前叉上,也可在车架前端设有铰接孔与前轮架铰接。
[0014] 用叉形车连接件代替前轮架的前叉,车连接件前端有一段立管可插入车架转向立 管中,后端两个分叉立管可插入车架后端立管的管口里,将箱式折叠车首尾相连后,组成一 列车。
[0015] 转动、插拔或滑动前轮架,使得前轮位于车座的前下方位置,并受车架末端上的挡 块限制在相应位置上,通过车架前端的弹簧或铰接的钩子阻止前轮架反转,也可是插入插 座或滑入的座孔中固定住前轮架,升起车座,对箱式车座则翻转靠背板与车座间呈夹角为 并通过靠背板下端铰接处的限位块为车座,绕车把基座铰轴转动车把竖直锁定,调节到合 适的位置,放下脚踏板(可采用线刹车)等就形成了该实用新型的车,供人员坐上驾驶或骑 行,反之折叠成箱子形状后,通过车把形成的提手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车轮推、拉行 走。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箱式折叠车的透视主视图。
[0017] 附图2,箱式折叠车的俯视图。
[0018] 附图3,箱式折叠车的仰视图。
[0019] 附图4,箱式折叠车的成车示意图。
[0020] 附图5,箱式折叠车收缩成为箱子的透视主视图。
[0021] 附图6,箱式折叠车收缩成为箱子的俯视图。
[0022] 附图7,箱式折叠车收缩成为箱子的仰视图。
[0023] 附图8,箱式折叠车收缩成为箱子的示意图。
[0024] 附图9,箱式折叠车的后轮可伸缩透视后视图。
[0025] 附图10,箱式折叠车的后轮可伸缩透视俯视图。
[0026] 附图11,箱式折叠车的插拔方式透视主视图。
[0027] 附图12,箱式折叠车的插拔方式俯视图。
[0028] 附图13,箱式折叠车的插拔方式为箱子透视主视图。
[0029] 附图14,箱式折叠车的插拔方式为箱子透视俯视图。
[0030] 附图15,箱式折叠车的连接一列透视后视图。
[0031] 附图16,箱式折叠车的连接一列透视仰视图。
[0032] 附图17,箱式折叠车的伸缩方式车透视主视图。
[0033] 附图18,箱式折叠车的脚踏板操作车透视主视图。
[0034] 附图19,箱式折叠车的车架连接主视图。
[0035] 附图20,箱式折叠车的人力车透视主视图。
[0036] 附图21,箱式折叠车的人力车俯视图。
[0037] 附图22,箱式折叠车的人力后轮驱动透视主视图。
[0038] 附图23,箱式折叠车的人力后轮驱动俯视图。
[0039] 附图M,箱式折叠车的人力后轮驱动为箱子透视主视图。
[0040] 附图25,箱式折叠车的人力后轮驱动为箱子透视俯视图。[0041] 附图沈,箱式折叠车的两个前轮透视主视图。
[0042] 附图27,箱式折叠车的两个前轮俯视图。
[0043] 附图观,箱式折叠车的人力驱动插拔方式两轮车透视主视图。
[0044] 附图四,箱式折叠车的人力驱动插拔方式两轮车俯视图。
[0045] 附图30,箱式折叠车的人力驱动插拔方式两轮车为箱子透视主视图。
[0046] 附图31,箱式折叠车的人力驱动插拔方式两轮车为箱子俯视图。
[0047] 附图32,箱式折叠车的插拔方式两轮车透视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49] 图1中,1.后轮架、2.车架、3.靠背架、4.靠背板、5.车座、6.车座架、7.车座升 降手柄、8.车把、9.侧箱(可作为电池盒)、10.拉簧、11.车把插销,12.前轮架、13.脚踏 板,14.控制板,15.车轮,16.动力组件(电动机)及附件组成。在图1、图2中所示的箱式 折叠车,车架⑵呈三叉形,中间有立管,前轮架(12)为纵向放置的圆管,前端连接前叉转 向立管,后端与车架(2)铰接,用拉簧(10)勾住车架(2)前端与前轮架(12)前端让前轮架
(12)保持在打开或折叠位置上,车座(5)外壳为箱子形状,纵向开有前轮能够通过的槽,且 内侧面与车架(¾上端弯梁重合,车座(¾后部设有轴座,将靠背板(6)下端与其铰接,车 座(5)内的车座架(6)立管插入车架(¾立管中,车架(¾立管壁上开有E形槽孔,车座架 (6)立管壁上开有一字槽孔,中间穿有销轴,两端与拉杆相接,拉杆穿过车座架(6)上端设 有轴套并用弹簧顶住,另一端接有车座升降手柄(7),当销轴移到竖向和水平槽接口处时, 受弹簧推力作用将销轴滑入水平槽中时就阻止车座架(6)的滑动,推动手柄将销轴推往另 一侧则车座架(6)立管可沿着车架(3)中部的立管滑动,实现车座升降,在车座(¾前端 空余的楔形空间为侧箱(9),车把(8)由横把、支撑杆组成,横把为横置的车把手管中部垂 直焊接立管呈T形状,立管上套有螺母,横把立管插入支撑杆立管中,通过横把立管上套的 螺母与支撑杆上端丝扣旋紧防止两者松动,支撑杆下端矩形片顶端开有轴孔与前叉上端铰 接,且开口宽度要超过前轮架立管处轴盖直径,通过车把插销(11)插入前轮架(1¾前叉立 管中实现锁定,脚踏板(13) —端与前轮架(12)安置脚踏板支撑杆铰接,通过拉伸弹簧实现 脚踏板(1¾保持处于水平或竖直的位置上,脚踏板(1¾下端铰接控制踏板(14)。
[0050] 转动前轮架(1¾位于车前端,受车架(¾挡块限制不能再转动和勾住车架(2)前 端和前轮架(12)前端拉簧(10)弹力作用阻止前轮架(12)反转,立起车把(8),翻转靠背 板C3)与车座(5)间呈夹角,受靠背架(4)下端铰接处的挡块限位成为座椅,翻转脚踏板
(13)到水平,形成车后供人坐上驾驶,通过控制板(14)控制动力部件和刹车盘使车前行或 停止,克服弹力翻转前轮架(1¾使得车轮位于车架O)内,折叠车把(8),翻转靠背板(3) 成箱子形状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车轮推、拉行走,在此采用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 的轮毂式电机,而车座(¾前端内的前窄后宽外侧圆滑的楔形空间可为电池盒,靠背板(3) 空间可用于放置物品,附图1、2、3、4为车,附图5、6、7、8为箱子。
[0051] 在图9、图10中的箱式折叠车实例中,其车后轮可伸缩,在车架(¾后下位置处分 别连接两个向后张开角度的滑槽,滑槽中的圆形滑块与后轮架(1)固定,其上设有挡块,滑 动后轮到前端或后端绕圆形滑块转动到相应位置时,挡块阻止后轮架(1)滑动,车架(2)立管底端封闭,车座架(6)的立管,下端有密封圈插入到车架(¾立管中形成活塞,再将车架 (2)立管顶端封闭,这样将车架(¾立管内部分成两部分腔体,车架(¾立管两端用管道相 连,管道中部安置一个旋转阀门,形成一个液(油)或气缸体,当转动旋转阀门手柄,使得管 路接通,这样就可滑动,再转动阀门开关阻断管路,将车架(¾立管腔体内液或气分成两部 分,受到外力时车座架(6)活塞两边形成压力差维持车座高度,且在车架(¾立管、车座架 (6)立管内部装有弹簧,来增加车座上升力量,方便使用者调整车座高度,翻转前轮架(12) 位于车前端,并受车架(¾挡块限制在相应位置上不能转动,这时前轮架锁定手柄(10)阻 止前轮架(1¾反转,采用后轮架(1)滑动增加后轮的轴距和轮距,提高车的稳定性、安全 性。
[0052] 图11为箱式折叠车的车架O)与前轮架(12)连接及锁定的示意图。
[0053] 图12、图13中,17.车连接件,其形状为三叉形前端有一段立管可插入车架(2)转 向立管中,后端两个分叉立管可插入车架(¾后端立管的管口里,用车连接件(17)代替前 轮架(1¾前叉,将箱式折叠车首尾相连后,既将其中一辆箱式折叠车前轮架(1¾前叉及车 把(7)拆下,安装上车连接件(17)并旋紧螺母,将连接件(17)前端的插在前一辆箱式折叠 车车架(¾后端梁上插孔中即可,依次可将逐次可连接多个,作为一列游览车。
[0054] 图14、图15中的箱式折叠车采用插接方式,既在车架(2)前端的并列的两段圆管 固定在车架(¾前端弯梁上为一体,内侧为锥形的插座,底端有孔,前轮架(1¾前端固定有 对应的锥形插头,将其插入车架(¾前端插座中,末端穿出插座孔伸出一段带有螺纹的圆 管用螺母拧上就固定了前轮架(12),将车把(8)插在前轮架(1¾前叉立管中拧上螺母、升 起车座(5)、翻转脚踏板(1¾等成为车,反之将前轮架(1¾拆下水平放置在车座(¾形成 的箱体中,车把(8)插在车座(¾底面钩子上即可,如此可以减少箱体的厚度,看附图16、图 17为手提箱形状。
[0055] 图18中的箱式折叠车采用滑动方式,车架(¾是由前低后高两个纵向平行放置的 滑槽与其上方的两个弯梁形成框,两端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成一体,滑槽前端有段直行,既 同图14、图15中前端固定插座,底端有孔,带滑块的前轮架(1¾沿着车架(¾滑槽滑动至 直行滑槽部分插头插入车架(¾前端插座中,如上锁定为车即可。
[0056] 图19中采用脚踏板控制转向及启停,将脚踏板(13)铰接在前轮架(12)前叉上, 车架(2)减掉立管,省去升高车座和车把,其结构简单,容易打开与折叠。
[0057] 图20、图21中,19.轴架(安装脚蹬和齿轮),其采用人力前轮驱动方式,在前轮架 (12)前叉上连接绕前轮轴转动带有齿轮的轴架(19),在下端或上端的位置上锁定,通过人 力蹬踏脚蹬转动轴架(19)齿轮带动中间齿轮再带动车轮上的齿轮,从而驱动前轮,收缩时 沿前轮轴转动轴架(19)至内侧位置即可将中轴架(19)收置箱体。
[0058] 图22、图23中,20.中轴架,它是两个平行弧形板一端铰接在车架O)与前轮架 (12)前端的铰接轴上,另一端横向连接,前轮架(1¾梁上装有支撑固定中轴架00)在车 架⑵脚踏位置上,脚踏板(13)由脚蹬、脚蹬杆、链轮和中轴组成,固定在中轴架00)上, 在车架(¾前端和前轮架(1¾铰接孔上固定中间链轮,用链条连接脚蹬链轮、中间链轮与 后轮轴链轮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参看附图,图24、图25为手提箱形状。
[0059] 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在靠背架(3)的上端铰接有头枕或者在靠背板(4)背部的 靠背架C3)上端有头枕,通过滑动销子锁定在靠背板(4)顶端。[0060] 图沈、图27中采用两个车轮在前的后三轮布置形式,既该车为前面两个车轮后面 一个车轮,且后轮转向,其车架(¾梁前端与前轮架(1¾铰接,后端接在转向立管上,车把 (8)为车座扶手形状,分左右两个,后端分别铰接在车架(¾后端立管中车叉上端,使用时 翻转上来后左右两个扶手在车叉上端锁定成为椅子扶手就可用于转向操作。
[0061] 图28、图四中,1.后轮架、2.车架、5.车座、6.车座立管、8.车把、11.车把滑销、 12.前轮架、13.脚踏板、19.轴架及附件组成的自行车,车架O)由两个纵向平行放置四边 形板与中间的车座立管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构成箱体形状,车架(¾前端设有插接孔座、后 端有铰接孔,前轮架(1¾是将管、板弯成U形,底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 所构成,前轮架(1¾开口端连接有插头,插在车架(¾前端插座中,后轮架(1)铰接在车架 (2)后端,用拉伸弹簧勾住车架(2)后端,让后轮架(1)保持在打开或折叠位置上,车架(2) 板中间开有滑槽及减重孔,带有三个依次啮合齿轮的轴架(19)安装在其上,脚踏板(13)由 脚蹬、脚蹬杆、链轮组成,通过脚踏板(1¾链轮转动经链条至后轮架(1)与车架(¾铰接轴 上的链轮使得轴架(19)同轴主动齿轮带动中间齿轮再带动轴架(19)与车轮同轴的从动齿 轮,从而驱动车轮,车把(8)是由横把、支撑杆、基座三部分组成,横把为两个横置的手管铰 接在轴座上,轴座中间有个滑动手柄,分别带动销子滑入两个横置的车把手管上的销孔中 起到锁定作用,轴座下端垂直连接两个立管,立管下端与支撑杆上端铰接,支撑杆下端连接 端板与车把基座端板铰接,且开口宽度要超过前轮架(1¾转向立管处轴盖直径,基座下端 插入前叉立管上,经上端螺母压紧固定在前叉上,图30、图31为手提箱形状。
[0062] 图32中,1.后轮架、2.车架、5.车座、8.折叠车把、12.前轮架、13.脚踏板及附件 组成的插拔方式两轮车,为前后各一个轮,车架(1)是由图观、图四中所示车架(¾板中间 依次开有孔,用于安装电池盒、脚踏板和减重,两个脚踏板(1¾末端分别铰接在车架(2)前 下端两侧面各自轴座上,其竖起时位于车架(¾上的脚踏板孔中,若轴座轴向为竖向,脚踏 板(1¾则水平收入到车架(¾下端,也可为前轮架(12)、后轮架(1)分别铰接在车架(2) 前、后端的两轮车。
[0063]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宜的代步工具,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人力和电动驱动,且设 计的车体受力合理,具有种类多、变换灵活及易于扩展的特点,满足人们不同需要,其收缩 合上成为箱子形状后,易于携带、搬运和码放,适合如城铁、公交车等换乘间短距离以及人 们去往路途较远的异地时折叠收缩后方便的搭乘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使用,外形紧凑、 美观、规则及重量轻、速度适宜,满足都市中人们快捷、时尚生活的要求,若展开和收缩采用 自动方式则更加方便,是人们日常工作和节假日休闲生活的好伙伴。
Claims (9)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后轮架(1)、车架O)、车座(5)、车把(8)、前轮架(12)、脚踏板 (13)、动力部件(16)及附件组成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通过这些部件相互间的转动、 插接及滑动,进行从车到箱和箱到车两种形状的转换,它的车架(¾呈三叉形或由两个纵 向平行板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成箱体形状,其前轮架(1¾由纵向管、板或弯成U形状,前端 与转向立管连接为一体,后端与车架(¾铰接,前轮架(1¾前端铰接与车架(¾铰接或与 车架(¾前端设置的插座插接或设有圆形滑块安装在车架(¾板上开有的滑槽中的滑动 连接,通过转动、插拔或滑动前轮架(12)并锁定,展开车把(8)、升起车座(5)、展开脚踏板 (13),打开为车供人驾驶或骑行,收缩合上为箱子形状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 轮推、拉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三叉形状的车架O)中间有车座立 管,前轮架(1¾与车架(¾前端铰接或车架(¾前端设置的插座插接或设有圆形滑块安 装在车架(¾滑槽中的滑动连接,车座(¾为箱子外壳形状,纵向开有前轮架(1¾能够通 过的槽,其内侧面与车架(¾上端弯梁重合,后部设有轴座,靠背架C3)下端与其铰接,车座 (5)内的车座支架(6)上有立管插入车架(¾立管中,车架(¾立管壁上开有E字形槽孔, 车座支架(6)立管壁上开有一字形槽孔,中间穿有销轴,两端与拉杆相接,拉杆穿过车座支 架(6)上端设有轴套并用弹簧顶住,另一端接有手柄,当销轴移到竖向和水平槽接口处时, 受弹簧的推力将销轴滑入水平槽中时就阻止车座支架(6)滑动,推动手柄将销轴推往另一 侧则车座支架(6)立管可沿着车架C3)立管滑动,另一方式是将车架(¾立管底端封闭,车 座支架(6)立管下端有密封圈插入到车架(¾立管中形成活塞,再将车架(¾立管顶端封 闭,这样将车架(¾立管内部分成两部分腔体,车架(¾立管两端用管道相连,管道中部安 置一个旋转阀门,成一个液或气缸体,转动旋转阀门手柄,使得管路接通,就可滑动车座支 架(6),再转动阀门开关阻断管路将车架(2)立管腔体内油或气则分成两部分来保持车座 高度,且在车架(¾立管、车座支架(6)立管内部装有弹簧完成车座(5)的升降,车把(8) 是由横把、支撑杆组成,横把为横置的车把手管中部垂直连接立管呈T字形状,立管上套有 螺母组成,横把立管插入支撑杆立管中,通过横把立管上套的螺母与支撑杆上端丝扣旋紧 防止两者松动,支撑杆下端矩形片顶端开有轴孔与前叉上端铰接,且开口宽度要超过前轮 架(1)立管处轴盖直径,通过销子(11)插入前轮架(1¾前叉立管中实现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车架(¾后下位置处分别连接 两个向后张开角度的后轮导向槽,导向槽中有圆形滑块,后轮架(1)固定在圆形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前面两个轮、后面一个轮的布 置形式,后轮为动力转向轮,车把(8)靠近车架(¾转向立管一端铰接在后轮的车架(2)转 向立管上,升起时如同扶手供人操作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其动力采用轮毂式电机,既电 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驱动,电池箱为车座(5)内部前端空间部分,脚踏板(1¾铰接在前 轮架(1¾上,也可铰接在前轮架(1¾的前叉上,可在脚踏板(1¾下铰接控制板(14),也可 在前轮架(1¾前叉轴上连接可绕前轮轴转动的轴架(19),轴架(19)上安装有可折叠脚蹬 和齿轮,将轴架(19)锁定在下端或上端脚踏位置上的人力前轮驱动,另外也可在将中轴架 (20)安装在前轮架(1¾梁上位于车脚踏位置上,在车架(¾前端和前轮架(1¾铰接孔上 固定中间链轮,用链条将脚蹬链轮、中间链轮与后轮轴链轮连接的两级人力后轮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用叉形车连接件(17)代替前轮 架(1¾的前叉,车连接件(17)前端有一段立管可插入车架(¾转向立管中,后端两个分叉 立管可插入车架(¾后端立管的管口里,将箱式折叠车首尾相连后,组成一列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一个后轮(1)铰接车架(¾后端,组 成前后轮的两轮车,车架O)由两个纵向平行板与中间的车座立管用横向的板、管连接所 构成如箱体形状,后端有铰接孔,后轮架(1)铰接在车架(¾后端,前轮架(1¾是由管、板 弯成U形,开口端接有横向圆管,底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构成,车架(2) 前端有插座,前轮架(1¾前端设有插头插入车架(¾前端插座中卡住,车把(8)是由横把、 支撑杆、基座三部分组成,横把为两个横置的手管铰接在轴座上,轴座中间有个滑动手柄, 分别带动销子滑入两个横置的车把手管上的销孔中起到锁定作用,轴座下端垂直连接两个 立管,立管下端与支撑杆上端铰接,支撑杆下端连接端板与车把基座端板铰接,且开口宽度 要超过前轮架(1¾转向立管处轴盖直径,基座下端插入前叉立管上,经上端螺母压紧固定 在前叉上,也可在车架(¾前端设有铰接孔与前轮架(1¾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两个脚踏板(1¾ 一端分别铰 接在车架⑵前下端两侧面的各自轴座上,脚踏板(13)竖起时位于车架(2)上的脚踏板孔 中,车架(2)板中间开有电池盒孔,也可采用带有三个依次啮合齿轮的轴架(19)安装在车 架(2)板上开的轴孔中,脚踏板(1¾由脚蹬、脚蹬杆、链轮组成,通过脚踏板(1¾链轮转动 经链条至后轮架(1)与车架(¾铰接轴上的链轮使得轴架(19)同轴主动齿轮带动中间齿 轮再带动轴架(19)与车轮同轴的从动齿轮,从而驱动车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在靠背架(3)的上端铰接有头 枕,转动头枕至靠背板顶端勾住即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787961U CN201842192U (zh) | 2009-11-11 | 2009-11-11 | 箱式折叠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787961U CN201842192U (zh) | 2009-11-11 | 2009-11-11 | 箱式折叠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42192U true CN201842192U (zh) | 2011-05-25 |
Family
ID=4403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7879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2192U (zh) | 2009-11-11 | 2009-11-11 | 箱式折叠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4219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83444A (zh) * | 2015-09-16 | 2015-11-25 | 熊鹰 |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CN109015588A (zh) * | 2018-07-25 | 2018-12-18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减震木质机器人 |
-
2009
- 2009-11-11 CN CN2009202787961U patent/CN2018421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83444A (zh) * | 2015-09-16 | 2015-11-25 | 熊鹰 |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CN109015588A (zh) * | 2018-07-25 | 2018-12-18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减震木质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42626U (zh) |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 |
WO2012152069A1 (zh) | 箱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 |
CN201506429U (zh) |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 |
CN201186711Y (zh) | 箱形伸缩式折叠车 | |
CN204250254U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100360370C (zh) | 手提箱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 |
CN201842192U (zh) | 箱式折叠车 | |
CN201347167Y (zh) | 箱式伸缩折叠车 | |
CN102951234B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201120935Y (zh) | 伸缩式箱形折叠车 | |
CN201756156U (zh) | 箱式折叠车 | |
CN102649455A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204077940U (zh) | 便携式两轮伸缩车 | |
CN204150178U (zh) | 可折叠箱式电动车 | |
CN104773242A (zh) | 便携式两轮折叠车 | |
CN206358288U (zh) | 多功能、多形态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
CN102372060A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202896789U (zh) | 一种便携折叠三轮脚踏车 | |
CN104309748A (zh) | 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 | |
CN201291969Y (zh) |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 |
CN204161573U (zh) |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 |
CN101607575A (zh) | 可收缩折叠成箱形的车 | |
CN204184528U (zh) | 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 | |
CN208007189U (zh) | 轻便大容量多接口箱包行李车 | |
CN201154754Y (zh) | 箱形两轮折叠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