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5190U - 液体供给单元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05190U CN204605190U CN201420795684.4U CN201420795684U CN204605190U CN 204605190 U CN204605190 U CN 204605190U CN 201420795684 U CN201420795684 U CN 201420795684U CN 204605190 U CN204605190 U CN 2046051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portion
- print cartridge
- contact site
- wall
- fluid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14—Conditioning of the outside of ink supply systems, e.g. inkjet collector cleaning, ink mist remov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液体供给单元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性能的技术。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通过支架部(200)安装在打印装置(10)的托架(27)上。支架部(200)具有通过旋转移动而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卡合的手柄部(230)。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具有当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推压手柄部(230)而使其向前方一侧旋转移动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当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手柄部(230)的旋转轴RX位于比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更接近供墨口(110、110a)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供给单元,例如所谓用于向喷墨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墨盒是众所周知的。喷墨打印机(以下,也仅称为“打印机”)是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将墨滴喷出到打印面上而形成图像的打印装置。墨盒通常可装卸地安装在打印机具备的托架上。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墨盒利用手柄的旋转动作而安装在托架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1804号公报
为了提高墨盒相对于托架的安装性能,人们希望安装到托架上时的墨盒角度和移动方向容易确定,并且墨盒的轨道稳定。而且希望能够减小使用者为了安装而施加于墨盒的外力。并希望提高安装后的墨盒墨水的固定性能和稳定性能。
尤其是,墨盒有具有用于与打印机之间进行电信号交换的电路基板的类型。安装有这类墨盒的打印机利用经由该电路基板的信号交换而获得关于墨盒相对于托架的安装状态检测和容纳在墨盒中的墨水的信息。人们希望这类墨盒以确保与打印机之间的电连接性能的方式安装到打印机上。
一直以来,由于希望对墨盒的安装性能进一步改良而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希望墨盒通过小型化而提高空间利用率、低成本化、制造容易化、节约资源化和使用容易化等。这些技术问题并不限于安装在打 印机上的墨盒,也是用于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等通过安装或连接在消耗液体的装置上并向该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共同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并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
(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提供一种可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旋转机构和液体导入管,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支点、第一被推压部和第二被推压部,所述液体导入管能够导入液体。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具备液体供给口、第一推压部、第二推压部和多个接触部。所述液体供给口可构成为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液体导入管供给液体。所述第一推压部可构成为能够推压所述第一被推压部。所述第二推压部可构成为能够推压所述第二被推压部。所述多个接触部可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极部电连接并排列在排列方向上。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在所述液体供给口朝向所述液体导入管的连接方向上,在所述液体供给口与所述第一推压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液体供给口与所述第二推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供给口与所述支点之间的距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推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压部能够推压所述旋转机构,使所述第一被推压部以及所述第二被推压部朝向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分离的方向旋转。所述多个接触部包括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两端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推压部和所述第二推压部之间的距离可大于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间隔。由于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以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两处推压旋转机构的状态被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使得安装时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姿势稳定。而且,由于推压部与旋转机构支点分离而使得使旋转机构旋转的力减小,因而使得液体供给单元安装容易。从而,改善了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性能。并且,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 提高了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电连接性能。
(2)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以具有抵接部,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该抵接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所述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可被构成为当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时,对所述第一被推压部以及所述第二被推压部的推压被解除。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使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操作变得简单。
(3)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具备第一检测端子以及第二检测端子,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检测端子用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检测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所述第一检测端子可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检测端子可具有所述第二接触部。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提高了液体供给单元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状态的检测精度。
(4)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具备存储装置、数据端子、高电位端子以及低电位端子,其中,所述数据端子具有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连接的第三接触部,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存储装置供给数据,所述高电位端子具有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连接的第四接触部,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存储装置供给高电位,所述低电位端子具有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连接的第五接触部,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存储装置供给低电位。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由于各端子的连接性能被提高,从而提高了液体供给单元的存储装置与液体供给装置之间的通信品质。
(5)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具备配置有所述第一推压部,所述第二推压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壁面,所述第一推压部可比所述第一接触部更突出于所述壁面。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使得第一接触部被第一推压部所保护。从而,抑制了起 因于第一接触部劣化而引起的与液体喷射装置电连接不良。
(6)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中,在所述壁面上可配置有所述抵接部。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该抵接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使得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操作变得简单。
(7)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具备与所述壁面相交的相交壁面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由从所述相交壁面延伸到所述壁面的延伸部构成。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该抵接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提高了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性能。
(8)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具备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第四壁部、第五壁部以及第六壁部,其中,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对置,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相交,所述第四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相交,并与所述第三壁部对置,所述第五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和第四壁部相交,所述第六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和第四壁部相交,并与所述第五壁部对置。所述壁面为所述第四壁部的壁面,并可构成为当从所述第四壁部朝向所述第三壁部的方向上俯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从所述第五壁部到所述第一推压部的距离小于从所述第五壁部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距离,从所述第六壁部到所述第二推压部的距离小于从所述第六壁部到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距离。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在从第五壁部朝向第六壁部方向上的两个推压部之间的区域上配置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从而提高了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电连接性能。
(9)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构成为当从所述第四壁部朝向所述第三壁部的方向上俯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在所述第一推压部与所述第二推压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当将液体供给单元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抑制了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排列方向发生倾斜。从而提高了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电连接性能。
(10)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构成为所述第一壁部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口,当从所述第一壁部朝向所述第二壁部的方向上俯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推压部的距离大于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距离。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提高液体供给口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连接性能。
(11)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中,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可在从所述第五壁部朝向所述第六壁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提高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连接性能以及液体供给口的连接性能。
(12)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构成为能够通过以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抵接的部位为支点旋转而进行安装。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使得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时的轨道稳定,从而提高了其安装性能。
上述本实用新型各方式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非全部为必需,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适当地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要素进行变更、删除、与其他新构成要素的替换和限定内容一部分的删除。而且,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将包含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其他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组合而作为本实用新型独立的一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除液体供给单元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安装有液体供给单元的装置或具备该装置的系统、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机构或安装构造、安装方法等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打印装置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2为表示打印装置主体部的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3为表示安装在支架部上的第一和第二墨盒的简要立体图。
图4为表示第一墨盒外观结构的上方立体图。
图5为表示第一墨盒外观结构的下方立体图。
图6为表示第一墨盒外观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表示第一墨盒外观结构的主视图。
图8为第一墨盒的简要剖面图。
图9为表示电路基板上的多个端子排列结构的简图。
图10为第二墨盒的上方立体图。
图11为第二墨盒的下方立体图。
图12为第二墨盒的侧视图。
图13为第二墨盒的主视图。
图14为从正面一侧上方观察支架部时的上方立体图。
图15为从背面一侧上方观察支架部时的上方立体图。
图16为支架部的下方立体图。
图17为抽出安装到支架部时的手柄部和装置侧端子部附近而表示的简要立体图。
图18为手柄部的侧视图。
图19为以时间顺序表示的第一墨盒相对于支架部的安装过程的简图。
图20为以时间顺序表示的第一墨盒相对于支架部的安装过程的简图。
图21为用于说明主卡合部所具有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机能的示意图。
图22为表示第一墨盒中的主卡合部与电路基板之间位置关系的简图。
图23为表示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与供墨口之间位置关系的简图。
图2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的简要侧视图。
图25为从正面一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时的简图。
图26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的结构的简图。
图27为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的简图。
[标号说明]
10:打印装置;
11:箱体;
12:供纸口;
13:顶面盖;
14:出纸口;
16:操作部;
20:主体部;
21:控制部;
22:输送部;
23:打印部;
25:输送辊;
27:托架;
28:导轨;
100a、100b、100aA、100bA、100aB、100bB、100C:墨盒;
101~106:壁部;
102c:盖体;
108、108a~108c:墨水室;
110、110a~110c:供墨口;
113:延伸部;
114:突起部;
115:通孔;
116:空气流路槽;
117:密封部件;
118:槽部;
120、120A:主卡合部;
121:第一檐部;
122:缺口部;
123:第二檐部;
125:第一侧壁部;
126:第二侧壁部;
127:端面;
130:电路基板;
131:端子部;
132:存储装置;
151~159:端子;
200:支架部;
201~205:壁部;
210:墨盒容纳室;
211~214:墨水接纳部;
215:密封部;
217:施力机构;
221:第一副壁部;
224:第二副壁部;
225:倾斜部;
226:缺口部;
227:嵌合孔;
230:手柄部;
231:脚部;
232:跨接部;
235:凸部;
236:平板部;
237:端面;
250:装置侧端子部;
300:墨水容纳室;
301:墨水排出口;
310:转接部;
312:开口部;
330:墨水供给单元;
331:墨水供给管;
332:墨水容纳室;
CP: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打印装置的结构]
图1为表示安装有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以下也仅称为“墨盒”)的打印装置10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在图1中图示有表示互相垂直的三个方向的箭头X、Y、Z。箭头X表示与打印装置10横向(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且表示当正对打印装置10时从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箭头Y表示与打印装置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且表示从后方(背面一侧)朝向前方(正面一侧)的方向。箭头Z表示打印装置10的高度方向,且表示载置有打印装置10的载置面的垂直上方。此外,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其他各图中,箭头X、Y、Z也适当地与图1相对应地图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当称作“上”或“下”时,意味着以打印装置10的箭头Z方向为基准的方向。同样,分别当称作“前”或“后”时,意味着以打印装置10的箭头Y方向为基准的方向,当称作“左”或“右”时,则意味着以箭头X方向为基准的方向。
打印装置10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一种方式的喷墨打印机。打印装置10通过根据由外部供给的打印数据对打印纸喷出墨滴而形成图像。打印装置10具备箱体11、供纸口12、顶面盖13、出纸口14以及操作部16。箱体11为容纳主体部(后述)的外装部件,所述主体部具备打印装置10的打印机构。供纸口12为被设置成在箱体11的 后方朝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作为打印介质的打印纸张经由供纸口12被供给到箱体11内部的主体部。
顶面盖13为板状部件,其可旋转地安装到供纸口12附近的箱体11上。顶面盖13当处于打开状态(图示的状态)时,作为将打印纸送入到供纸口12的导向板发挥作用,而在闭合状态时,作为覆盖并保护箱体11的上表面中央的盖部发挥作用。出纸口14为设置在箱体11正表面上的开口部。经由供纸口12而被送入到箱体11内部的打印纸张经由出纸口14被排出到外部。操作部16具备接受使用者操作的按钮和向使用者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由于操作部16设置在箱体11的上表面上,使用者可以在顶面盖13处于打开的状态时操作操作部16。
图2是表示从打印装置10的箱体11内取出的主体部20的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在图2中由虚线示意地图示了托架27的移动轨迹。主体部20具备控制部21、输送部22和打印部23。控制部21由具备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装置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控制部21根据经由操作部16的使用者操作或者来自外部计算机的指令从而控制打印装置10的各构成部执行打印处理。输送部22通过输送辊25的旋转驱动将从供纸口12(图1)导入的打印纸张经由在主体部20内部朝向箭头Y方向(副扫描方向)延伸的输送通道(省略图示)而输送到出纸口14。
打印部23配置在打印纸张的输送通道上,对由输送部22输送的打印纸张执行打印。打印部23具备托架27和导轨28。托架27具备用于喷出墨滴的打印头(省略图示)。托架27在控制部21的控制下,一边沿着架设在主扫描方向(箭头X方向)上的导轨28往复移动,一边朝向由输送部22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而来的打印纸张的纸面喷出墨滴。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为所谓托架装载型(on-carriage type),在托架27上通过支架部200可装卸地安装有两个墨盒100a、100b。
图3为表示安装在打印装置10的支架部200上状态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简要立体图。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当 于液体供给单元,容纳用于向打印装置10供给的墨水。第一墨盒100a容纳一种彩色墨水,第二墨盒100b容纳不同种类的多种彩色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墨盒100a中容纳有黑色墨水,在第二墨盒100b中容纳有青色、黄色和品红色的彩色墨水。
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分别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第一墨盒100a的长度(箭头Y方向上的长度)和高度(箭头Z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二墨盒100b大致相同。支架部200被构成为上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以长度和高度大致对齐的状态并列地容纳在支架部200的内部空间中。当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侧面和底面大致被覆盖,顶面整体向上方露出。
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分别独立地固定在支架部200上。以下将对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和支架部2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并对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或固定的机构进行说明。此外,在表示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图面上所示的箭头X、Y、Z方向表示在安装到上述打印装置10上的状态下的方向。
[第一墨盒的结构]
以图4~图8为参照图对第一墨盒100a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4为第一墨盒100a的上方立体图。图5为第一墨盒100a的下方立体图。图6为第一墨盒100a的侧视图。图7为第一墨盒100a的主视图。图8为图4所示的A-A线截面上的第一墨盒100a的简要剖面图。此外,图8省略了墨水室108内详细结构的图示。
如上所述,第一墨盒100a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并具有六个壁部101~106,所述六个壁部101~106围绕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室108(图8)。第一壁部101(图5)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底面。所谓底面指的是当被安装到打印装置10上时朝向箭头Z反方向的面。在第一壁部101中央设置有与墨水室108连通的供墨口110。当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供墨口110被连接到支架部200的墨水接 纳部(后述)上。供墨口110相当于液体供给口。
第二壁部102(图4)与第一壁部101对置,并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顶面。所谓顶面指的是当被安装到打印装置10上时朝向箭头Z方向的面。第二壁部102由可与第一墨盒100a主体分离的盖体102c(图8)构成。
第二壁部102在与第四壁部104邻接的端部中央具有朝向箭头Y方向延伸并延伸的延伸部113。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延伸”意味着不间断地连续延伸。延伸部113构成主卡合部120的一部分。第二壁部102具有通孔115、空气流路槽116和密封部件117,所述通孔115用于将墨水充填到墨水室108中,所述空气流路槽116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墨水室108中,所述密封部件117为薄膜状并从上方密封上述部件(图8)。
第三壁部103(图6)与第一壁部101和第二壁部102相交。第三壁部103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背面,并被配置为当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朝向打印装置10的后方(箭头Y的反方向)。在第三壁部103的下端设置有沿着箭头Y的方向突起的多个突起部114。多个突起部114分别被排列在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当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多个突起部114插入并穿过支架部200的嵌合孔(后述)从而卡合。
第四壁部104与第一壁部101和第二壁部102相交,并与第三壁部103对置(图4~图8)。第四壁部104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正表面,并在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朝向打印装置10的前方(箭头Y的方向),与使用者正对。在第四壁部104上设置有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后述)卡合的主卡合部120。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卡合”意味着与规定的部位卡合以限制移动方向。主卡合部120设置在靠近第四壁部104上端的位置且在箭头X方向上的大致中央。
主卡合部120形成为自第二壁部102稍微下降并向前方伸出的舌片状的檐部。在主卡合部120前方端部的中央设置有作为局部的凹部的缺口部122,并被缺口部122的凹部空间隔开分成两部分。也就是 说,主卡合部120的前方端部具有以下结构:在箭头X方向上依次排列有作为第一部分的第一檐部121、缺口部122和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檐部123。第一檐部121和第二檐部123分别相当于抵接部,当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卡合时,其顶面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进行面接触。
在第一檐部121和第二檐部123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为排列在箭头X方向上的板状部位。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被设置为分别在与第四壁面104的壁面在箭头Y方向上分离的位置上,分别自第一檐部121和第二檐部123垂向下方,并自第四壁部104的壁面突出。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正面一侧的端面127分别被构成为相对于第四壁面104的壁面倾斜的平面。
当将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分别作为推压支架部200旋转机构(即,手柄部)的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发挥作用(详细后述)。而且,如以下说明,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也作为电路基板130的保护部发挥作用。
在第四壁部104上的主卡合部120的下方配置有用于与打印装置10之间进行电信号交换的电路基板130(图5)。电路基板130以其表面稍微朝向下方的方式(例如,相对于箭头Z方向具有10°~45°的倾斜角)被固定到第四壁部104上。
电路基板130具备端子部131和存储装置132(图8)。端子部131设置在电路基板130的表面上,并具有排列在规定排列方向上的多个端子。当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端子部131的各端子与设置在支架部200上的多个端子中对应的一个端子(后述)接触而实现电导通。电路基板130的端子部131所具有的多个端子的详细排列结构会在后面叙述。存储装置132由例如闪存(Flash ROM)等可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装置132非易失地存储容纳在第一墨盒100a中的墨水颜色和余量等与墨水相关的信息。
通过电路基板130的端子部131的一些端子分别与设置在支架200上的多个端子中对应的一个端子(后述)接触而电导通,打印装置10检测出第一墨盒100a已被安装。而且,打印装置10从电路基板130的存储装置132获得与墨水相关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130配置在由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夹持的位置上(图5、图7)。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在电路基板130表面的两侧朝向前方突出。如此,由于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从电路基板130的两侧突出,抑制了使用者因失误而接触到电路基板130的端子,从而保护了端子部131的端子。
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与第一壁部101、第二壁部102、第三壁部103以及第四壁部104相交,并相互对置(图4~图7)。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侧面。在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的表面上设置有在箭头Z方向上延伸的肋部141、142、143。第一肋部141设置在后方端部上,第二肋部142设置在前后方向的中部位置上,第三肋部143设置在前方端部上。
各肋部141、142、143作为第一墨盒100a侧壁面的加强部发挥作用。而且,当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所述各个肋部141、142、143既作为用于规定第一墨盒100a移动方向的导向部发挥作用,也作为用于固定第一墨盒100a位置的定位部发挥作用(详细后述)。
图9为表示电路基板130上的多个端子151~159的排列结构的简图。在图9中用虚线图示各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多个端子151~159分别具有接触部CP。各端子151~159上的各接触部CP为与设置在支架部200上的对应的一个端子(后述)接触而电导通的部位。多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在电路基板130上被分为上段和下段两列,并被排列在与箭头X方向平行的排列方向上(以下也将该排列方向称为“端子排列方向”)。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分别配置在上段的列的两端。第三和第四端子153、154的接触部 CP在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各自的接触部CP之间依次配置在箭头X方向上。第五和第六端子155、156的接触部CP分别配置在下段的列的两端。第七、第八和第九端子157、158、159的接触部CP在第五和第六端子155、156各自的接触部CP之间依次排列在箭头X方向上。
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分别相当于具有第一接触部的第一检测端子以及具有第二接触部的第二检测端子,并用于打印装置10检测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被构成为当第一墨盒100a被正确安装到支架部200上并与支架200的对应端子接触时,产生规定的电压变化。具体而言,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被构成为相互短路,并当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根据施加到第一端子151上的电压而使第二端子152的电压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130中,由于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被配置在相邻端子的接触部CP数目较少的排列方向的两端上,从而使得与其他端子的接触部CP发生短路的情况得以抑制。而且,由于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在箭头X方向上分离配置,从而可抑制将第一墨盒100a在向箭头X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的状态检测为正确的安装状态的情况。因此,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130,提高了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状态的检测精度。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中,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端子251接触的部位分别相当于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
第三端子153为当其接触部CP与支架部200一侧的对应端子接触时接地的接地端子,并且相当于可向存储装置132供给低电位的低电位端子。第四端子154为当其接触部CP与支架部200一侧的对应端子接触时被施加高电位的电源端子,并且相当于可向存储装置132供给高电位的高电位端子。
第五和第六端子155、156与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同样,用 于打印装置10检测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第七端子157为用于从打印装置10向存储装置132供给复位信号的复位端子。第八端子158为用于从打印装置10向存储装置132供给时钟信号的时钟端子。第九端子159为用于在存储装置132与打印装置10之间进行数据信号交换的数据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0根据经由第八端子158供给的时钟信号,并经由第九端子159的串行传输,与存储装置132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
[第二墨盒的结构]
以图10~图13为参照图对第二墨盒100b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0为第二墨盒100b的上方立体图。为方便起见,在图10中用虚线图示形成在第二墨盒100b内部的墨水室108a~108c。图11为第二墨盒100b的下方立体图。图12为第二墨盒100b的侧视图。图13为第二墨盒100b的主视图。在图10~图13中,对与在图4~图8中进行了说明的第一墨盒100a的构成部通用的构成部标注相同的标记符号。
如上所述,第二墨盒100b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观,并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的各壁部101~106对应的六个壁部101~106。第二墨盒100b的内部被分隔成用于按照颜色容纳三色墨水的三个墨水室108a~108c。
第一墨水室108a形成在面对第四壁部104的前方区域中。通过将与第一墨水室108a相比位于后方侧的区域在箭头X的方向上分成两部分,从而分别形成第二和第三墨水室108b、108c。第二墨水室108b形成在面对第五壁部105的一侧,第三墨水室108c形成在面对第六壁部106的一侧。
在第一壁部101(图11)上设置有与各墨水室108a~108c对应的三个供墨口110a~110c。第一供墨口110a形成在其中心与设置在第四壁部104上的主卡合部120在箭头X方向上的中心大致一致的位置上。第二和第三供墨口110b、110c分别设置在第二和第三墨水室108b、108c的中央。
在第二与第三供墨口110b、110c之间相当于第二和第三墨水室 108b、108c边界位置的位置上,形成有在箭头Y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槽部118。当第二墨盒100b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槽部118作为支架部200的第二副壁部(后述)进行卡合的被卡合部而发挥作用。
第二壁部102(图10)除了箭头X方向上的宽度不同这一点以及延伸部113的形成位置不同这一点以外,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二壁部102大致相同的结构。延伸部113形成在比与第四壁部104邻接的端部的中央更靠近箭头X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上。第三壁部103(图11、图12)除了在箭头X方向上的宽度不同这一点以外,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大致相同的结构。
第四壁部104(图10、图11)除了主卡合部120的形成位置不同这一点以外,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二壁部102大致相同的结构。主卡合部120形成在比与第二壁部102邻接的端部的中央更靠近与箭头X方向相反一侧方向的位置上。因此,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各自的主卡合部120相邻地排列在接近的位置上(图3)。第五壁部105(图10、图11)和第六壁部(图12)分别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一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大致相同的结构。
[支架部的结构]
以图14~图16为参照图对支架部200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图14为从正面一侧的上方观察支架部200时的上方立体图。图15为从背面一侧观察支架部200时的上方立体图。图16为支架部200的下方立体图。如上所述,支架部200被构成为上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支架部200具有五个壁部201~205,该五个壁部201~205包围容纳有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墨盒容纳室210。
底面壁部201构成墨盒容纳室210的底面,并作为载置有各墨盒100a、100b的载置部发挥作用。正面壁部202以及背面壁部203分别从底面壁部201正面一侧的端部以及背面一侧的端部朝向大致垂直上方延伸,并构成墨盒容纳室210的正面以及背面。第一侧面壁部204 以及第二侧面壁部205分别从底面壁部201的左侧端部以及右侧端部朝向大致垂直上方延展,并构成墨盒容纳室210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
在底面壁部201(图14、图15)上设置有与各墨盒100a、100b的供墨口110、100a~100c连接的墨水接纳部211~214。各墨水接纳部211~214相当于液体导入管。在墨水接纳部211~214的外周设置有用于抑制外部空气侵入墨水路径并抑制墨水向外部泄露的密封部215。
在底面壁部201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对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朝向上方施力的施力机构217。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机构217由螺旋弹簧构成。施力机构217配置在与手柄部230相邻的位置上。由此,使当已安装有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相互卡合的主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之间的卡合力提高,从而提高了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性能。而且,由于当从支架部200上取下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被朝向上方施力,从而提高了其取下操作的操作性能。
在底面壁部201上设置有与第一侧面壁部204以及第二侧面壁部205平行且高度较低的第一副壁部221以及第二副壁部224。第一副壁部221设置在与第一侧面壁部204和第二侧面壁部205相邻的位置且相当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边界位置的位置上。第二副壁部224设置在安装第二墨盒100b的区域中的相当于第二和第三墨水室108b、108c边界位置的位置上。
在第一副壁部221且在后方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高度朝向后方逐渐变低的倾斜部225。而且,在第一副壁部221且在墨水接纳室210的箭头Y方向上的中部上形成有缺口部226。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倾斜部225和缺口部226分别作为引导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移动的导向部发挥作用(详细后述)。
在第二副壁部224上且在后方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与第一副壁部221同样的倾斜部225。当第二墨盒100b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倾斜部225也作为引导第二墨盒100b移动的导向部发挥作用。而且,第二副壁部224与设置在第二墨盒100b的第一壁部101上的槽部118 (图11)卡合,并具有固定第二墨盒100b的机能。
在正面壁部202(图15)上设置有作为以支点为轴旋转的旋转机构的手柄部230。由于在正面壁部202上设置有手柄部230,当装卸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使用者可以容易操作手柄部230。在手柄部230的下方配置有与的电路基板130的端子部131接触的装置侧端子部250。装置侧端子部250相当于电极部。后面会叙述手柄部230以及装置侧端子部250的详细结构。
在背面壁部203(图14)的墨盒容纳室210一侧壁面的下端且在箭头X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嵌合孔227。当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设置在各墨盒100a、100b的第三壁部103下端的多个突起部114(图5、图11)插入并穿过嵌合孔227从而与之卡合。
以图17、图18作为参照图,对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以及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7为表示当安装到支架部200的正面壁部202时的手柄部230以及装置侧端子部250附近的上方立体图。图18为手柄部230的侧视图。在图17、图18中分别用点划线图示出手柄部230的旋转轴RX。
手柄部230作为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卡合的被卡合部发挥作用。手柄部230具有在箭头Z方向延伸的两根脚部231和在两根脚部231上端跨接的跨接部232。在各脚部231下端且在箭头X方向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外侧突起的凸部235。
手柄部230被安装为通过各凸部235与设置在正面壁部202上的凹部(省略图示)嵌合而能够以各凸部235的中心轴为旋转轴RX在前后方向上旋转移动。手柄部230被卡止为在支架部200中,在被施力机构(省略图示)朝向后方施力的状态下,静止在规定的旋转角度。
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具有两端与脚部231连接并从后方朝向前方延展的平板部236(图18)。平板部236为被卡合到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中的被卡合部位。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平板部236的底面与各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图5、图11)上的各檐部121、123 的顶面进行面接触。而且,如下面所述,当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平板部236后方一侧的端面237分别与主卡合部120所具有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接触。
装置侧端子部250(图17)具有板状形状,并在后方一侧的面上排列有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端子部131上的各端子151~159(图9)对应的多个端子251。各端子251朝向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厚度方向突出。而且,各端子251由装置侧端子部250内部的施力机构(省略图示)朝向突出方向施力。装置侧端子部250在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130对应的倾斜角的状态下,与手柄部230独立地固定在支架部200的正面壁部202上。
[墨盒相对于支架部的安装机构]
图19、图20为以时间顺序表示的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过程的简图。在图19、图20的(a)~(e)图中阶段地表示有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进行安装时的状况。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9、图20中省略了支架部200的第一侧面壁部204的图示。在图19、图20中适当地图示了箭头CP,该箭头CP表示支架部200与第一墨盒100a接触的位置。由于第二墨盒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过程与第一墨盒100a大致相同,因而省略其图示以及说明。
在第一阶段中(图19的(a)图),第一墨盒100a以第三壁部103一侧成为下方的倾斜状态接近支架部200。然后,第三壁部103的上端部与支架部200的背面壁部203的上端部接触,同时第五壁部105以及第六壁部106后方端部的第一肋部141的下端与第一副壁部221的上端部接触。
在第二阶段中(图19的(b)图),以支架部200的背面壁部203上端部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上端部的接触点为支点,第一墨盒100a朝向下方旋转移动(箭头RD)。此时,第一肋部141的下端在第一副壁部221的倾斜部225上表面一边滑动摩擦一边开始移动,第二肋部142的下端与第一副壁部221的缺口部226的上端接触。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滑动摩擦”意味着在与其他物体接触的状态下, 在摩擦产生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
在第三阶段中(图20的(c)图),第一墨盒100a的主卡合部120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接触。更为具体而言,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前方一侧的端面127在端面237上相分离的两点处进行面接触,所述端面237属于在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上的平板部236。该两点相当于第一被推压部和第二被推压部。而且,在该阶段中,设置在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下端的多个突起部114插入并穿过支架部200的对应嵌合孔227。随后,第一墨盒100a以突起部114与嵌合孔227的接触点为支点旋转移动。
在第四阶段中(图20的(d)图),通过使第一墨盒100a继续旋转移动,主卡合部120朝向下方移动。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被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的端面127推压而朝向与主卡合部120分离的方向(即,前方)移动(箭头SD)。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朝向分离方向移动”不仅包括移动而与对象物实际分离,还包括与该对象物保持距离并朝向与该对象物相反的方向移动。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由于手柄部230被主卡合部120推压而旋转移动,从而能够省略由使用者指尖进行的手柄部230的旋转移动操作。
而且,在第四阶段中,第一墨盒100a的电路基板130的端子部131上的各端子151~159(图9)与支架部200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多个端子251中对应的一个端子接触。随着第一墨盒100a向下方移动,第一墨盒100a的各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在支架部200的对应的端子251表面上滑动摩擦。由于该滑动摩擦使得端子上的接触部CP表面的污物等附着物被除去,因此提高了端子间的电接触性能。
在第五阶段中(图20的(e)图),第一墨盒100a的旋转移动结束,第一壁部101由支架部200的底面壁部201支撑。此时,第二肋部142的下端到达第一副壁部221的缺口部226下端并被固定在该位置。设置在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下端的多个突起部114处 于插入并穿过支架部200的对应嵌合孔227的状态,并作为将第一墨盒100a锁定到支架部200上的卡合部发挥作用。
而且,在第五阶段中,由于主卡合部120移动到了最下方的位置上,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与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分离而使该推压状态解除。因此,手柄部230利用其下端部的施力机构而返回到后方一侧的初始位置(箭头RVD),其跨接部232则移动到主卡合部120的各檐部121、123的上方。从而,各檐部121、123的顶面与手柄部230的平板部236的底面进行面接触,使主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卡合。经过以上的阶段,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
图21为用于说明主卡合部120所具有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机能的示意图。在图21中通过沿着箭头X方向侧面观察而示意地图示有图20的(d)图中所说明的手柄部230旋转移动的状态。此外,使用图21并且以第一墨盒100a为对象的以下说明也适用于第二墨盒100b。第一墨盒100a上的供墨口110对应于第二墨盒100b的第一供墨口110a。
如上所述,当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安装时,随后与主卡合部120卡合的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被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推压而向前方旋转移动。由于该手柄部230的旋转移动,使朝向支架部200的墨盒容纳室210的第一墨盒100a的移动路径(安装轨道)得以确保。从而,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具有可省略由使用者的指尖进行手柄部230的旋转操作的机能。而且,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还具有以下机能。
上述的手柄部230的旋转移动是通过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推压跨接部232上的在箭头X方向上分离的两处的操作而进行的。从而使得此时沿着箭头Z方向观察时第一墨盒100a的配置角度由该两处的接触点而得以规定。假设在采用仅通过与跨接部232上的一处接触来安装手柄部230的结构的情况下,沿着第 一墨盒100a的箭头Z方向观察时的配置角度则不会被规定。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具有规定第一墨盒100a安装轨道的机能。
这里,将当手柄部230如上所述地旋转移动时,第一墨盒100a的供墨口110朝向支架部200的墨水接纳部211的方向称为“供给口连接方向”。供给口连接方向可以解释为连接供墨口110中心与墨水接纳部211中心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口连接方向可以近似地解释为从第一墨盒100a的第二壁部102朝向第一壁部101的方向,也可以近似地解释为箭头Z的反方向。
当通过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使手柄部230旋转移动时,供给口连接方向上的供墨口110与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的跨接部232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Dp大于供给口连接方向上的供墨口110与作为手柄部230旋转移动支点的旋转轴RX之间的距离Dr。也就是说,当通过主卡合部120的推压使手柄部230旋转移动时,在供给口连接方向上,相对于具有供墨口110的第一壁部101,各侧壁部125、126的接触点位于远于手柄部230的旋转轴RX的位置上。
因此,第一墨盒100a被构成为可在离手柄部230的旋转轴RX足够距离的位置处推压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从而,使得使用者为了使手柄部230旋转移动而施加于第一墨盒100a的力减小(杠杆原理)。因此,使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200的安装操作容易化,从而提高了其安装性能。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第三壁部103的上端部为支点使第一墨盒100a旋转移动,然后使第四壁部104的主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抵接而使手柄部230旋转移动。因此,由于杠杆原理再次作用,使得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200安装时使用者施加的力进一步减小。
图22为表示第一墨盒100a中的主卡合部120与电路基板130之间位置关系的简图。在图22中示意地图示了正对第四壁部104观察第一墨盒100a时的主卡合部120与电路基板130的位置关系。使用 图22并且以第一墨盒100a为对象的以下说明也适用于第二墨盒100b。
在第一墨盒100a中,电路基板130中的端子排列方向(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之间的距离WE大于作为第一端子151的接触部CP与第二端子152的接触部CP之间间隔的距离WT(WE>WT)。距离WE为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距离WT为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只要距离WE、WT具有上述关系,则在相对于支架200的安装过程中,即使第一墨盒100a从规定的配置角度倾斜,从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的规定位置所产生的位置偏移量也比各侧壁部125、126的位置偏移量减小。从而,抑制了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发生的接触不良。而且,与此同时,也确保了其他端子153~159的电连接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从第五壁部105到第一壁部125的距离小于从第五壁部105到第一端子151的接触部CP的距离。并且,从第六壁部106到第二侧壁部126的距离小于从第六壁部106到第二端子152的接触部CP的距离。即,在箭头X方向上,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配置在比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更靠近中央一侧的区域。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之间的中心位置与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之间的中心位置一致。从而,进一步减小了从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的规定位置发生的位置偏移。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配置在由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夹持的位置上。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在箭头Y方向上比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更为突出。从而,使得使用者指尖接触到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的情况,以及当第一墨盒100a落下时第一 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与落下面直接碰撞的情况得以抑制。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在电路基板130上方设置有比电路基板130的各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更向正面一侧延展的第一檐部121和第二檐部12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130通过配置在三个方向上的壁部而提高了其保护性。
图23为表示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与供墨口110的位置关系的简图。在图23的(a)图中示意地图示了在箭头Y的反方向上俯视时的第四壁部104,在(b)图中示意地图示了在箭头Z方向上俯视时的第一壁部101以与上段的第四壁部104对应。使用图23并且以第一墨盒100a的供墨口110为对象的以下说明也适用于第二墨盒100b的第一供墨口110a。
在第一墨盒100a中,从在箭头Z方向上俯视时的供墨口110的中心OC到第一端子151接触部CP的距离Da小于从供墨口110的中心OC到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的距离Db。而且,从供墨口110的中心OC到第二端子152接触部CP的距离Dc小于从供墨口110的中心OC到主卡合部120的第二侧壁部126的距离Dd。
因而,在第一墨盒100a中,在箭头X方向上第一端子151的接触部CP位于第一侧壁部125与供墨口110之间。而且,第二端子152的接触部CP在箭头X方向上位于供墨口110与第二侧壁部126之间。由此,当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安装时,由第一侧壁部125和供墨口110的位置来规定第一端子151的接触部CP的位置。而且,由第二侧壁部126和供墨口110的位置来规定第二端子152的接触部CP的位置。因而,抑制了供墨口110与墨水接纳室211正确连接时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的位置偏移,从而提高了其电连接性能。而且,提高了第一墨盒100a的安装状态检测精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设置在主卡合部120的各檐部121、123上。上述两个距离Db、Dd相当于从供墨口110中心OC到主卡合部120上的卡合部位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根据杠杆原理,通过 主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的卡合而作用于第一墨盒100a的力,在供墨口110增大到与距离Db、Dd相应的力。从而,提高了供墨口110的连接性能。
尤其是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通过以第三壁部103的上端部与支架部200的背面壁部203之间的接触点为支点的旋转移动而安装到支架部200上(图19、图20)。在该安装过程中,根据杠杆原理,在使第四壁部104朝向下方移动时而施加于第一墨盒100a的外力增大为将供墨口110按压到墨水接纳部211方向的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供墨口110的连接性能。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由于具有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因此提高了相对于打印装置10的支架部200的安装性能。而且,提高了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装卸时的操作性能。
B.第二实施方式
图24为沿着箭头X方向观察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A时的简要侧视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盒100aA中,除了主卡合部120所具有的第一侧壁部125A以及第二侧壁部126A的形状不同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大致相同。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A和第二墨盒100bA同样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打印装置10(图1、图2)的支架部200(图14~图16)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墨盒100bA的结构除了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A同样的第一侧壁部125A以及第二侧壁部126A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墨盒100b相同。因此,省略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墨盒100bA的图示以及详细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侧壁部125A以及第二侧壁部126A的端面127A不是平面而被构成为曲面。即使在这种结构中,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A、100bA相对于支架部200安装时,也由第一侧壁部125A以及第二侧壁部126A规定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A、100bA的配置角 度。而且,通过第一侧壁部125A以及第二侧壁部126A,可以使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容易旋转移动。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A、100bA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同样的作用效果。
C.第三实施方式
图25为沿着箭头Y方向从正面一侧观察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B时的简图。图25除了图示有与主卡合部120A分离的第一侧壁部125B以及第二侧壁部126B以外,与图22大致相同。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B的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技术特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大致相同。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B与第二墨盒100bB同样可装卸地安装在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打印装置10(图1、图2)的支架部200(图14~100c图16)上。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墨盒100bB的结构除了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B同样的主卡合部120B和第一侧壁部125B以及第二侧壁部126B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墨盒100b相同。因此,省略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墨盒100bB的图示以及详细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墨盒100aB的第四壁部104B上且在电路基板130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侧壁部125B和第二侧壁部126B。第一侧壁部125B和第二侧壁部126B除了未与主卡合部120B的檐部121、123连接并构成为自第四壁部104的壁面突起的壁部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同样的结构。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B的主卡合部120B中,第一檐部121以及第二檐部123构成为大致平板状,并配置在与第一侧壁部125B以及第二侧壁部126B分离的位置上。
即使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B、100bB相对于支架部200安装时,也由第一侧壁部125B以及第二侧壁部126B规定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B、100bB的配置角度。而且,第一侧壁部125B以及第二侧壁部126B能够使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容 易地旋转移动。并且,电路基板130被第一侧壁部125B以及第二侧壁部126B保护。此外,只要采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B、100bB,就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同样的作用效果。
D.第四实施方式
图26为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100c结构的简图。在图26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构成部共同的构成部标注相同的标记符号。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100C通过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支架部200(图14~图16)而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装置10的托架27(图2)上。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100C具有墨水容纳部300和转接部310。墨水容纳部300为具有用于将墨水容纳在内部的墨水室的液体容器。在墨水容纳部300的底面上设置有与转接部310的供墨口110连接的墨水排出口301。
转接部310是被构成为可从上方的开口部312容纳墨水容纳部300的外装容器。转接部310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的除第二壁部102以外的壁部。转接部310分别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的第一壁部101、第三壁部103、第四壁部104、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同样结构的壁部。在转接部310底面的第一壁部101上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同样的供墨口110。在作为正面壁部的第四壁部104上配置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同样的主卡合部120和电路基板130。
由于墨水容纳部300经由转接部310被安装在支架部200上,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100C可向打印装置10供给墨水。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100C中,由于用于推压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被设置在转接部310上,提高了相对于打印装置10的安装性能。从而,使得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100C也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同样的作用效果。
E.第五实施方式
图27为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330结构的简图。在图27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构成部共同的构成部标注相同的标记符号。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330可装卸地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打印装置10(图1、图2)中,并向打印装置10的托架27供给墨水。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330具备转接部310、墨水供给管331和墨水容纳部332。
转接部310与第四实施方式说明的转接部310相同,在正面的第四壁部104上设置有主卡合部120和电路基板130,并在底面的第一壁部101上设置有供墨口110。墨水容纳部332为具有用于将墨水容纳在内部的墨水室的液体容器。墨水容纳部332的墨水室经由墨水供给管331与转接部310的墨水供给口110连接。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330也能够通过主卡合部120所具有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而提高转接部310相对于打印装置10的安装性能。因此,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33也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同样的作用效果。
F.变形例
F1.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在第四壁部104上设置在电路基板130的两侧。对此,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也可以设置在除第四壁部104以外的壁部上,并可以设置在电路基板130的除两侧以外的位置上。例如,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中,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也可以分别分离地设置在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上。而且,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中,也可以将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设置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位置上,并将电路基板130设置在第一壁部101或第三壁部103上。此外,此时,也可以不相关地决定电路基板130的第一和第二端子部151、152的位置与供墨口110中 心OC的位置。
F2.变形例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中将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设置为作为推压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的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推压部。对此,也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中通过除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以外的结构,而设置推压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的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推压部。例如,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推压部也可以由自第四壁部朝向箭头Y方向突出的棒状部件构成。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推压部也可以不构成为从壁面突出,而构成为壁面的凹部。此时,支架部200的旋转机构只要具有可与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推压部接触的突出部即可。而且,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推压部也可以不排列在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上,例如可以排列为相对于箭头X方向具有倾斜角。第一推压部以及第二推压部也可以设置在与支架部200的主卡合部120不同的壁部上。
F3.变形例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被构成为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墨水容器,并具有六个壁部101~106。对此,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也可以不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并可以不具有全部的六个壁部101~106。例如,当在箭头X方向上观察时(侧视时),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六面体,也可以构成为当侧视时具有大致椭圆形状的大致圆板体。构成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外形的各壁部101~106也可以不具有平坦的表面或者光滑的表面而具有凹凸。而且,也可以不延展成大致平面状,还可以有缝隙或者裂缝。各壁部101~106也可以弯曲成大致曲面状。并且,各壁部101~106也可以具有挠性,并可以是支撑有在由框架构成的框内容纳有墨水的袋状部件的结构。
F4.变形例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架部200的旋转机构的手柄部230具有作为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主卡合部120的被卡合部的机能。对此,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也可以不具有作为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主卡合部120的被卡合部的机能。当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在被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推压而旋转移动后,也可以不返回初始位置而停留在旋转移动后的位置上。即使在这种构成中,也以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为基准规定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安装时的配置角度。
F5.变形例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架部200旋转机构的手柄部230具有两个脚部231和跨接部232。对此,手柄部230也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省略跨接部232而使两个脚部231分别独立旋转移动的结构。而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由施力机构施力。对此,手柄部230也可以不被施力。此时,手柄部230也可以在被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推压而旋转移动后而通过使用者指尖的操作返回到初始位置。
F6.变形例6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卡合时,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不与手柄部230接触而使对手柄部230的推压状态解除。对此,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卡合时,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也可以与手柄部230接触而使推压状态继续。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推压状态解除”状态意味着因推压对象物而施加的外力大体消失的状态,也可以是仍保持与该对象物接触状态的状态。
F7.变形例7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之间的距离WE被构成为大于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之间的距离WT(图22)。对此,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之间的距离WE也可以被构成为小于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之间的距离WT(图22)。
F8变形例8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从构成第二壁部102的盖体延伸的延伸部113延伸到主卡合部120背面一侧并构成主卡合部120的一部分。延伸部113也可以与主卡合部120一体化而构成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
F9.变形例9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被用于检测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状态。对此,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也可以被用于检测除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状态以外的用途。例如,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也可以用作电源端子或者接地端子,并可以用于数据信号的通信。而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130中,除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以外的端子153~159也可以省略。此时,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也可以用于除检测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安装状态以外的用途。
F10.变形例10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沿着以第三壁部103的上端部为支点的旋转移动轨迹而安装在支架部200上(图 19、图20)。对此,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也可以不被构成为沿着以第三壁部103的上端部为支点的旋转移动轨迹而进行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也可以从支架部200上方通过直线轨道安装到支架部200上。
F11.变形例1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供墨口110、110a~110c在支架部200中被设置在与载置有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底面壁面201对置的第一壁面101上。对此,供墨口110、110a~110c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的壁部上。至少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安装时,供墨口110、110a~110c只要设置在以下处于以下状态的位置上即可:供给口连接方向上的供墨口110、110a与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之间的距离大于供给口连接方向上的供墨口110、110a与手柄部230的旋转轴RX之间的距离的状态。
F12.变形例1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具备与打印装置10电连接的电路基板130。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中,电路基板130并非必需,也可以省略。
F13.变形例1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打印装置10中安装有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对此,也可以在打印装置10上安装有使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结合成一体的单一墨盒。或者也可以在打印装置10上安装有多个如第一墨盒100a的具有单一墨水室的墨盒。而且,也可以在打印装置10上安装有多个如第二墨盒100b的具有多个墨水室的墨盒。
F14.变形例1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130上,多个端子151~159各自的接触部CP被分成上段和下段两列而在箭头X方向上排列在平行的排列方向上。对此,在电路基板130上各端子151~159的全部接触部CP也可以不排列在规定的排列方向上。在电路基板130上,只要各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中至少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排列在一个规定的排列方向上即可。此时,规定的排列方向也可以不是与箭头X方向平行的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方向。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各端子151~159具有与各自的接触部CP排列结构同样的排列结构。对此,各端子151~159也可以不具有与各自的接触部CP排列结构同样的排列结构。例如,对于具有各接触部CP相邻的接触部排列成直线状的排列结构,各端子151~159也可以具有相邻的端子上下错位配置的排列结构。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各端子151~159各自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上设置有接触部CP。对此,各端子151~159各自的接触部CP也可以在各端子151~159中分别设置在靠近侧端部的位置或者角部附近的位置等不同位置上。各端子151~159并不限于大致长方形形状,也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F15.变形例1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单元,对安装在具备喷出墨水的液体喷射机构的打印装置10中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等墨水供给单元进行了说明。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单元也可以构成为除墨水供给单元以外的单元。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单元也可以构成为安装在将水等液体喷射到洗净对象上进行洗净的高压洗净机上而供给水的水供给单元。
F16.变形例16
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与第 五和第六端子155、156具有同样的机能。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的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或支架部200中的其他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说明,也可以将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置换为第五和第六端子155、156而进行解释。即,也可以换言之解释为第五和第六端子155、156分别相当于具有第一接触部的第一检测端子和具有第二接触部的第二检测端子。即使是这样进行了置换的结构,也可以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和变形例,可以在不超出其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适当地对与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和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或组合。而且,只要其技术特征未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必需的技术特征进行说明的话,可以适当地进行删除。
Claims (12)
1.一种可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旋转机构和液体导入管,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支点、第一被推压部和第二被推压部,所述液体导入管能够导入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包括:
液体供给口,其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液体导入管供给液体;
第一推压部,其能够推压所述第一被推压部;
第二推压部,其能够推压所述第二被推压部;以及
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极部电连接并排列在排列方向上,
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在所述液体供给口朝向所述液体导入管的连接方向上,在所述液体供给口与所述第一推压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液体供给口与所述第二推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供给口与所述支点之间的距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推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推压部能够推压所述旋转机构,使所述第一被推压部以及所述第二被推压部朝向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分离的方向旋转,
所述多个接触部包括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两端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并且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推压部与所述第二推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抵接部,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
所述第一推压部和所述第二推压部被构成为当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时,对所述第一被推压部以及所述第二被推压部的推压被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检测端子以及第二检测端子,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检测端子用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检测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
所述第一检测端子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二检测端子具有所述第二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装置;
数据端子,其具有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连接的第三接触部,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存储装置供给数据;
高电位端子,其具有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连接的第四接触部,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存储装置供给高电位;以及
低电位端子,其具有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连接的第五接触部,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之间,且能够向所述存储装置供给低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有所述第一推压部、所述第二推压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壁面,
所述第一推压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更突出于所述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壁面上配置有抵接部,
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壁面相交的相交壁面和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由从所述相交壁面延伸到所述壁面的延伸部构成,
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机构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壁部;
第二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对置;
第三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相交;
第四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相交,并与第三壁部对置;
第五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相交;以及
第六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相交,并与所述第五壁部对置;
所述壁面为所述第四壁部的壁面;
当从所述第四壁部朝向所述第三壁部的方向上俯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
从所述第五壁部到所述第一推压部的距离小于从所述第五壁部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距离,
从所述第六壁部到所述第二推压部的距离小于从所述第六壁部到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从所述第四壁部朝向所述第三壁部的方向上俯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在所述第一推压部与所述第二推压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口,
当从所述第一壁部朝向所述第二壁部的方向上俯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推压部的距离大于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在从所述第五壁部朝向所述第六壁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能够通过以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抵接的部位为支点旋转而进行安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60964A JP6287160B2 (ja) | 2013-12-18 | 2013-12-18 | 記録装置 |
JP2013-260964 | 2013-12-18 | ||
JP2013-270007 | 2013-12-26 | ||
JP2013270007A JP6288421B2 (ja) | 2013-12-26 | 2013-12-26 | 記録装置 |
JP2013-272477 | 2013-12-27 | ||
JP2013272477A JP6288422B2 (ja) | 2013-12-27 | 2013-12-27 | 記録装置 |
JP2014-15767 | 2014-01-30 | ||
JP2014015767A JP6233062B2 (ja) | 2014-01-30 | 2014-01-30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18365 | 2014-02-03 | ||
JP2014018365A JP2015145089A (ja) | 2014-02-03 | 2014-02-03 | 液体噴射装置と液体供給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2014029769A JP6429064B2 (ja) | 2014-02-19 | 2014-02-19 | 記録装置 |
JP2014-29769 | 2014-02-19 | ||
JP2014-31192 | 2014-02-21 | ||
JP2014031192A JP2015155172A (ja) | 2014-02-21 | 2014-02-21 | 液体収容容器 |
JP2014-34847 | 2014-02-26 | ||
JP2014034847A JP6287325B2 (ja) | 2014-02-26 | 2014-02-26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037928A JP2015160401A (ja) | 2014-02-28 | 2014-02-28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37928 | 2014-02-28 | ||
JP2014-37929 | 2014-02-28 | ||
JP2014037929A JP2015160402A (ja) | 2014-02-28 | 2014-02-28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045198A JP6225758B2 (ja) | 2014-03-07 | 2014-03-07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45198 | 2014-03-07 | ||
JP2014057360A JP6295757B2 (ja) | 2014-03-20 | 2014-03-20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57360 | 2014-03-20 | ||
JP2014061295A JP6295761B2 (ja) | 2014-03-25 | 2014-03-25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61295 | 2014-03-25 | ||
JP2014-61296 | 2014-03-25 | ||
JP2014-61297 | 2014-03-25 | ||
JP2014061297A JP6237384B2 (ja) | 2014-03-25 | 2014-03-25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061296 | 2014-03-25 | ||
JP2014118344A JP6269332B2 (ja) | 2014-03-25 | 2014-06-09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装着機構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118344 | 2014-06-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05190U true CN204605190U (zh) | 2015-09-02 |
Family
ID=5210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6)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904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6139U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7105614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7957B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0713.6A Active CN104723683B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78820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72115U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3179.4A Active CN104723684B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710971238.2A Pending CN107672316A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6917.0A Active CN104723685B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7113062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91670B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79707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66928U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8150.5A Active CN104723686B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79568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5190U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71087690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21235B (zh) | 2013-12-18 | 2014-12-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797761.XU Active CN204605191U (zh) | 2013-12-18 | 2014-12-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97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7B (zh) | 2013-12-18 | 2014-12-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846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8B (zh) | 2013-12-18 | 2014-12-17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80234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5192U (zh) | 2013-12-18 | 2014-12-17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0)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904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6139U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7105614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7957B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0713.6A Active CN104723683B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78820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72115U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3179.4A Active CN104723684B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710971238.2A Pending CN107672316A (zh) | 2013-12-18 | 2014-12-12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6917.0A Active CN104723685B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7113062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91670B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79707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66928U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8150.5A Active CN104723686B (zh) | 2013-12-18 | 2014-12-15 | 液体供给单元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7690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21235B (zh) | 2013-12-18 | 2014-12-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797761.XU Active CN204605191U (zh) | 2013-12-18 | 2014-12-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797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7B (zh) | 2013-12-18 | 2014-12-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107846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8B (zh) | 2013-12-18 | 2014-12-17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42080234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5192U (zh) | 2013-12-18 | 2014-12-17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3) | US9844945B2 (zh) |
EP (7) | EP2886348B8 (zh) |
CN (16) | CN204506139U (zh) |
PL (1) | PL2886349T3 (zh) |
WO (6) | WO201509300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23685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722642S1 (en) * | 2013-12-13 | 2015-02-17 | Keyence Corporation | Ink bottle for inkjet printer |
JP6241355B2 (ja) * | 2014-04-07 | 2017-12-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用の保護部材 |
JP1517517S (zh) * | 2014-06-11 | 2015-02-16 | ||
JP1517738S (zh) * | 2014-06-11 | 2015-02-16 | ||
JP1517516S (zh) * | 2014-06-11 | 2015-02-16 | ||
JP1515994S (zh) * | 2014-06-11 | 2015-01-26 | ||
JP1516270S (zh) * | 2014-06-11 | 2015-01-26 | ||
JP2017056706A (ja) * | 2015-09-18 | 2017-03-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2017094660A (ja) * | 2015-11-27 | 2017-06-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6659352B2 (ja) * | 2015-12-25 | 2020-03-04 |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JP6651846B2 (ja) * | 2015-12-28 | 2020-02-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WO2017115580A1 (ja) * | 2015-12-28 | 2017-07-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6805498B2 (ja) * | 2016-01-29 | 2020-12-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複合機 |
CN107097526B (zh) * | 2016-02-22 | 2018-06-19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墨盒 |
JP6759624B2 (ja) * | 2016-02-25 | 2020-09-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用着脱体 |
JP6813959B2 (ja) * | 2016-04-05 | 2021-0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05620041B (zh) * | 2016-04-08 | 2017-05-03 | 郑州新世纪数码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墨囊及喷头组合装置 |
JP6961919B2 (ja) | 2016-09-30 | 2021-11-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8138333A (ja) * | 2017-02-24 | 2018-09-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6930165B2 (ja) * | 2017-03-24 | 2021-09-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WO2018222194A1 (en) | 2017-06-01 | 2018-12-0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head carriages with mechanical protectors |
JP6926719B2 (ja) * | 2017-06-26 | 2021-08-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CN107187203A (zh) * | 2017-07-05 | 2017-09-22 | 苏州锟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清理喷墨打印头结构 |
JP7059591B2 (ja) * | 2017-11-28 | 2022-04-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US11305547B2 (en) * | 2018-08-30 | 2022-04-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Electrical contacts coupled to guide structures |
EP3837115B1 (en) | 2018-10-03 | 2023-03-22 | Memjet Technology Limited | Print module with two-stage pcb engagement |
JP7183823B2 (ja) * | 2019-01-29 | 2022-12-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7363420B2 (ja) * | 2019-11-29 | 2023-10-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装置 |
USD995625S1 (en) | 2020-07-28 | 2023-08-15 | Keyence Corporation | Cartridge for continuous inkjet printer |
CN112743991B (zh) * | 2021-01-26 | 2021-12-17 |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墨盒 |
CN113407687B (zh) * | 2021-06-04 | 2022-06-07 | 海南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75063U (ja) | 1983-10-28 | 1985-05-25 |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 |
US4556012A (en) | 1984-06-04 | 1985-12-03 | Finast Marking Supplies Inc. | Disposable ink cartridge |
US5182581A (en) * | 1988-07-26 | 1993-01-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unit having an ink tank section containing porous material and a recording head section |
US5184902A (en) | 1989-11-26 | 1993-02-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single drive source for conveying recording means and feeding recording medium |
US5488401A (en) * | 1991-01-18 | 1996-01-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cartridge thereof |
JP2887058B2 (ja) | 1993-11-29 | 1999-04-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US5619239A (en) | 1993-11-29 | 1997-04-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placeable ink tank |
JPH07160098A (ja) | 1993-12-10 | 1995-06-23 | Mita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033064A (en) * | 1994-10-31 | 2000-03-07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jet printer with off-axis ink supply |
JP3248831B2 (ja) | 1995-06-29 | 2002-01-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取付け構造 |
EP0795412B1 (en) | 1996-03-12 | 1999-12-2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ingle motor and drive shaft with several worms for a printer |
US6000789A (en) * | 1996-04-23 | 1999-12-14 | Fuji Xerox Co., Ltd. | Printer and ink tank |
JPH10235890A (ja) * | 1996-06-25 | 1998-09-08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GB2315045B (en) | 1996-07-05 | 1998-11-25 | Seiko Epson Corp | Ink cartridge and loading mechanism for the ink cartridge |
JP3714372B2 (ja) | 1996-07-05 | 2005-11-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295339B2 (ja) | 1996-08-30 | 2002-06-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キャップ |
JPH10218421A (ja) | 1997-02-06 | 1998-08-18 | Minolta Co Ltd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JP3746870B2 (ja) * | 1997-03-07 | 2006-02-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302292B2 (ja) | 1997-04-07 | 2002-07-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インクタンク |
DE69801862T2 (de) | 1997-05-08 | 2002-05-02 | Seiko Epson Corp., Tokio/Tokyo | Drucker mit beweglichem Papierführungsmechanismus |
JP4420489B2 (ja) | 1998-05-13 | 2010-02-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EP0963847B1 (en) | 1998-05-13 | 2005-08-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SG95595A1 (en) | 1998-05-13 | 2003-04-23 | Seiko Epson Corp |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EP1867485B1 (en) | 1998-05-18 | 2010-04-2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US6224192B1 (en) * | 1998-10-06 | 2001-05-0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jet printing systems using a modular print cartridge assembly |
JP2000141684A (ja) | 1998-11-12 | 2000-05-23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CN100528579C (zh) * | 1998-11-26 | 2009-08-1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及墨盒 |
JP2000190522A (ja) | 1998-12-25 | 2000-07-11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トリッジ |
US6290319B1 (en) | 1999-02-19 | 2001-09-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Controlling residual fine errors of dot placement in an incremental printer |
KR100566221B1 (ko) | 1999-09-22 | 2006-03-29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롤지 수용부를 구비한 프린터 |
US6155678A (en) * | 1999-10-06 | 2000-12-05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Replaceable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en |
JP3915867B2 (ja) * | 2000-04-04 | 2007-05-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656725B2 (ja) | 1999-10-29 | 2005-06-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DE60040422D1 (de) | 1999-10-29 | 2008-11-13 | Seiko Epson Corp | Tintenpatrone zur Benutzung in einem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
ATE269788T1 (de) * | 1999-11-05 | 2004-07-15 | Seiko Epson Corp |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
TW541247B (en) | 2000-01-31 | 2003-07-11 | Hewlett Packard Co | Latch and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
US6375315B1 (en) * | 2000-04-11 | 2002-04-2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
US6302535B1 (en) | 2000-04-19 | 2001-10-1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
TW505574B (en) | 2000-01-31 | 2002-10-11 | Hewlett Packard Co |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
US6431697B1 (en) | 2000-01-31 | 2002-08-1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having a separately attachable latch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container |
US6488369B1 (en) | 2000-01-31 | 2002-12-0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and fluidic connections to a receiving station |
US6827432B2 (en) | 2000-01-31 | 2004-12-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
JP2001253087A (ja) | 2000-01-31 | 2001-09-18 | Hewlett Packard Co <Hp>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システム用の交換式インク容器 |
US6276780B1 (en) * | 2000-06-19 | 2001-08-21 | Xerox Corporation | Fail-safe ink tank latching system |
US6439491B1 (en) | 2000-12-18 | 2002-08-27 | Sheng Hsin Liao | Wire winding box |
JP3770315B2 (ja) | 2000-12-25 | 2006-04-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2254673A (ja) * | 2000-12-25 | 2002-09-11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864709B2 (ja) | 2001-02-13 | 2007-01-10 |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 空容器での保存性に優れた酸素吸収性容器 |
US6666542B2 (en) * | 2001-03-30 | 2003-12-2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or the like and ink cartridge 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
CN100377883C (zh) * | 2001-04-03 | 2008-04-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墨盒 |
CA2379725C (en) * | 2001-04-03 | 2007-06-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JP2003065798A (ja) | 2001-08-29 | 2003-03-05 | Seiko Epson Corp | エンコーダ及び該エンコーダ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
CN1248862C (zh) | 2001-08-31 | 2006-04-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JP4779265B2 (ja) | 2001-09-07 | 2011-09-28 | Dic株式会社 | インク充填方法 |
JP3969127B2 (ja) * | 2002-03-04 | 2007-09-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28883A (ja) | 2002-03-29 | 2005-02-03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 |
JP3666491B2 (ja) | 2002-03-29 | 2005-06-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
US6739708B2 (en) | 2002-04-30 | 2004-05-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interconnect port venting for capillary reservoir flui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
JP2004017451A (ja) * | 2002-06-14 | 2004-01-22 | Sharp Corp | インクタンク |
US6776479B2 (en) | 2002-10-31 | 2004-08-1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interconnect port venting for capillary reservoir flui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
ES2288715T3 (es) * | 2002-11-26 | 2008-01-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ucho de tinta y bloque de identificacion. |
JP2004209662A (ja) * | 2002-12-26 | 2004-07-29 | Sony Corp | 液体タンク |
KR100503082B1 (ko) * | 2003-01-03 | 2005-07-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잉크젯 프린터용 잉크 카트리지 |
JP2004230704A (ja) | 2003-01-30 | 2004-08-19 | Canon Inc | 液体タンク |
JP2004345248A (ja) * | 2003-05-22 | 2004-12-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JP2004358914A (ja) | 2003-06-06 | 2004-12-24 | Canon Inc | インクタンク |
JP2005125559A (ja) | 2003-10-22 | 2005-05-19 | Seiko Epson Corp | ケーブルホルダ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
JP4058434B2 (ja) * | 2003-12-26 | 2008-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
US7066587B2 (en) * | 2004-01-12 | 2006-06-27 | Nu-Kote International, Inc. | Partition structures for the interior of an ink container |
JP4375122B2 (ja) * | 2004-05-27 | 2009-12-02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2005343094A (ja) * | 2004-06-04 | 2005-12-15 | Canon Inc |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インクタンク、その装着方法および記録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
US7401915B2 (en) | 2004-07-28 | 2008-07-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recording apparatus |
JP2006036483A (ja) | 2004-07-28 | 2006-02-09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6088650A (ja) | 2004-09-27 | 2006-04-06 | Canon Inc |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の装着方法 |
JP2006187898A (ja) * | 2005-01-04 | 2006-07-20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2006247932A (ja) | 2005-03-09 | 2006-09-21 | Seiko Epson Corp | 被記録媒体搬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
JP4613667B2 (ja) * | 2005-03-31 | 2011-01-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検出装置、液体容器、液体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6289770A (ja) | 2005-04-11 | 2006-10-26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7030388A (ja) | 2005-07-28 | 2007-02-08 | Seiko Epson Corp | ケーブルの配線装置、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7130813A (ja) * | 2005-11-08 | 2007-05-31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容器 |
UA91582C2 (ru) * | 2005-12-26 | 2010-08-10 |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контейнер с материалом для печати и плата,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ая в контейнере с материалом для печати |
JP4697434B2 (ja) * | 2006-02-22 | 2011-06-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キャリッジおよび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
CN101024837A (zh) | 2006-02-24 | 2007-08-29 | 三得利株式会社 | 酰基CoA:乙醇O-酰基转移酶/酯酶基因及其用途 |
JP2006175885A (ja) | 2006-03-27 | 2006-07-06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8011768B2 (en) * | 2006-08-23 | 2011-09-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tank |
JP5288743B2 (ja) * | 2006-08-23 | 2013-09-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5094273B2 (ja) | 2006-08-23 | 2012-12-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US7810917B2 (en) * | 2006-12-21 | 2010-10-12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ing device fluid reservoir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
US7509868B2 (en) * | 2006-12-26 | 2009-03-3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detecting device,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refilling method |
CN101264692A (zh) * | 2007-03-16 | 2008-09-17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定位识别结构的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匣 |
CN201109242Y (zh) * | 2007-11-26 | 2008-09-03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墨盒 |
JP2010023458A (ja) | 2008-07-24 | 2010-02-04 | Canon Inc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
JP2010069752A (ja) | 2008-09-19 | 2010-04-02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 |
US8540347B2 (en) * | 2009-05-15 | 2013-09-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Recording material delivery system for recording material-consuming apparatus; circuit board; structural body; and ink cartridge |
JP5565029B2 (ja) * | 2010-03-29 | 2014-08-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
JP4843112B1 (ja) * | 2010-06-11 | 2011-12-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着脱可能装置、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69475B2 (ja) * | 2010-09-03 | 2014-08-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CN102442074B (zh) * | 2010-09-30 | 2014-09-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墨水盒和使用墨水盒的记录设备 |
CN201856451U (zh) * | 2010-11-10 | 2011-06-08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墨盒 |
JP2012187792A (ja) | 2011-03-10 | 2012-10-04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装置 |
CN202180643U (zh) * | 2011-08-01 | 2012-04-04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墨盒 |
JP5773801B2 (ja) | 2011-08-19 | 2015-09-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5929049B2 (ja) | 2011-09-02 | 2016-06-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6019576B2 (ja) * | 2011-12-13 | 2016-11-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98466B2 (ja) * | 2011-12-13 | 2016-09-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アダプター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
CN103204005B (zh) | 2012-01-12 | 2016-12-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CN103204006B (zh) | 2012-01-12 | 2017-04-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EP2857206A1 (en) | 2012-01-12 | 2015-04-0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US8297739B1 (en) * | 2012-03-02 | 2012-10-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US8708469B2 (en) | 2012-01-12 | 2014-04-2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UA111500C2 (uk) * | 2012-01-12 | 2016-05-10 | Сейко Е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Картридж і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і друкуваль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
JP5842620B2 (ja) * | 2012-01-12 | 2016-01-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
ES2663949T3 (es) * | 2012-01-13 | 2018-04-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ucho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material de impresión |
JP2013158980A (ja) * | 2012-02-03 | 2013-08-19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タンク |
CN202944016U (zh) * | 2012-11-16 | 2013-05-22 | 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防止积墨的喷头结构 |
CN203093328U (zh) * | 2013-02-06 | 2013-07-31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 |
WO2015093008A1 (ja) * | 2013-12-18 | 2015-06-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2014
- 2014-12-09 WO PCT/JP2014/006136 patent/WO20150930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10 WO PCT/JP2014/006167 patent/WO201509301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12 CN CN201420790410.6U patent/CN2045061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2 CN CN201710561409.4A patent/CN1072979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2 WO PCT/JP2014/006218 patent/WO201509302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12 WO PCT/JP2014/006221 patent/WO201509302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12 CN CN201410770713.6A patent/CN104723683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2 WO PCT/JP2014/006187 patent/WO20150930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12 WO PCT/JP2014/006222 patent/WO20150930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12 CN CN201420788209.4U patent/CN20447211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4-12-12 CN CN201410773179.4A patent/CN104723684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2 CN CN201710971238.2A patent/CN107672316A/zh active Pending
- 2014-12-15 CN CN201410776917.0A patent/CN104723685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5 CN CN201711306297.4A patent/CN1078916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5 CN CN201420797072.9U patent/CN20456692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4-12-15 CN CN201410778150.5A patent/CN104723686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5 CN CN201420795684.4U patent/CN2046051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6 CN CN201710876901.0A patent/CN1075212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6 PL PL14198199T patent/PL2886349T3/pl unknown
- 2014-12-16 EP EP14198198.5A patent/EP2886348B8/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12-16 EP EP14198197.7A patent/EP288634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12-16 EP EP14198202.5A patent/EP288635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12-16 EP EP14198199.3A patent/EP288634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12-16 EP EP14198195.1A patent/EP288634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12-16 CN CN201420797761.XU patent/CN204605191U/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6 CN CN201410779761.1A patent/CN10472368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6 EP EP19176167.5A patent/EP354977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12-16 EP EP14198200.9A patent/EP288635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12-17 CN CN201410784691.9A patent/CN1047236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7 CN CN201420802342.0U patent/CN2046051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17 US US14/573,424 patent/US9844945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17 US US14/573,128 patent/US9233546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17 US US14/573,053 patent/US92663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17 US US14/573,275 patent/US932127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17 US US14/573,192 patent/US95115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17 US US14/573,516 patent/US9233547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0-08 US US14/878,529 patent/US934627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2-10 US US14/964,929 patent/US9682565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2-10 US US14/964,976 patent/US96825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4-20 US US15/134,230 patent/US9579900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5-05 US US15/147,101 patent/US969458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2-13 US US15/430,987 patent/US10220627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9-27 US US15/717,654 patent/US10220628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23685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 |
CN104723685B (zh) * | 2013-12-18 | 2018-01-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05190U (zh) | 液体供给单元 | |
CN103522763B (zh) |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 |
US9022540B2 (en) | Liquid supply cartridge,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CN103522762A (zh) | 容器 | |
JP6269332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装着機構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JP6409946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JP2016007791A (ja) | 流体噴射装置 | |
JP6237384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JP6295761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TWI643762B (zh) | Liquid supply unit | |
CA2932696C (en) | Liquid supply uni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