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2763B -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 Google Patents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2763B
CN103522763B CN201310284801.0A CN201310284801A CN103522763B CN 103522763 B CN103522763 B CN 103522763B CN 201310284801 A CN201310284801 A CN 201310284801A CN 103522763 B CN103522763 B CN 103522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opening
material suppl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48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2763A (zh
Inventor
野泽泉
小林淳
水谷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22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2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2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27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盒中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位置偏移。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包括印刷装置和盒。盒包括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与设置在印刷装置上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中的每个相对应地从第一面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并且在与印刷材料供应管相连接的状态下向印刷材料供应管供应印刷材料。与呈板状地突出设置在印刷装置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之间的间隔板相对应地、在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之间,以比第一面更靠近+Z轴方向侧的方式凹陷设置有沟部。沟部在印刷材料供应口与印刷材料供应管相连接的状态下接受间隔板的插入。

Description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背景技术
在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中,盒被安装在印刷装置上,盒向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印刷装置使用该印刷材料来实施印刷。这样的盒包括印刷材料容纳部和印刷材料供应口,印刷材料容纳部事先容纳印刷材料,所述盒从印刷材料供应口向印刷装置供应该印刷材料。在引用文献1中,提出有设置了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0-951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引用文献1的盒简单地将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排列成一列地突出设置在盒的底面,而关于将盒安装在印刷装置上时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和将盒安装在印刷装置上后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位置偏移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印刷装置的预定位置偏移的状态下,考虑例如会发生印刷材料的供应不佳、不希望的种类的印刷材料的供应、印刷装置或盒的损伤等各种不良情况。因此,希望在包括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盒中能够防止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的技术。
除此之外,关于盒希望实现其小型化、低成本化、节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使用便利性的提高等。此外,上述问题不仅限于从盒向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对于从盒向液体消耗装置供应其他液体的液体供应系统中也存在同样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有向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的盒。所述盒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交并且相互对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与从所述第一面至所述第四面的各面相交并且相互对置的第五面和第六面;印刷材料容纳部,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容纳所述印刷材料;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从所述第一面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并且供应来自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的所述印刷材料;以及沟部,所述沟部在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之间与所述第一面相比向和所述-Z轴方向相反的+Z轴方向侧凹陷设置。根据该方式的盒,在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发生偏移并且与印刷装置的间隔板对应的位置不存在盒的沟部的状态下,不能够使间隔板与盒抵接并将盒安装至印刷装置。因此,能够防止将盒安装至印刷装置时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另外,根据该方式的盒,在印刷装置的间隔板插入到盒的沟部的状态下,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被相对于印刷装置进行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将盒安装至印刷装置后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位置偏移。
(2)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盒还包括: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倾斜并且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之间;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被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并且具有盒侧端子;以及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至少一者上,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平面CX的位置,所述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一个的、沿着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排列平行的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根据该方式的盒,能够利用与平面CX相交的卡定部抑制从印刷装置侧对与平面CX相交的印刷材料供应口和盒侧端子的施加力作为使盒在Y轴方向上倾斜的力所发挥的作用。结果,除了能够防止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之外,还能够防止盒侧端子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
(3)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卡定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的横穿所述平面CX的位置,并且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的基板侧卡定部。根据该方式的盒,利用位于比印刷材料供应口更靠近盒侧端子的位置的基板侧卡定部,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盒侧端子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
(4)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基板侧卡定部设置在与所述电路基板接近的位置。根据该方式的盒,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盒侧端子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
(5)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卡定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横穿所述平面CX的位置,并且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的供应口侧卡定部。根据该方式的盒,利用位于比盒侧端子更靠近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位置的供应口侧卡定部,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印刷材料供应口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
(6)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的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其他平面CX的位置,所述其他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与处于与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不同的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根据该方式的盒,通过与相对于平面CX在Y轴方向上发生偏移的其他平面CX相交的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印刷装置侧对与平面CX相交的印刷材料供应口和盒侧端子的施加力作为使盒在Y轴方向上倾斜的力所发挥的作用。
(7)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处于与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一端,处于与所述其他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与所述一端相反的另一端。根据该方式的盒,通过与相对于平面CX在Y轴方向上发生偏移的其他平面CX相交的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印刷装置侧对与平面CX相交的印刷材料供应口和盒侧端子的施加力作为使盒在Y轴方向上倾斜的力所发挥的作用。
(8)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包括三个以上的印刷材料供应口,处于与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中央,所述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包含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两端的两个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包含分别设置在横穿两个其他平面CX的位置的两个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所述两个其他平面CX穿过所述两个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的各自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根据该方式的盒,通过与相对于平面CX在沿着Y轴的两个方向上发生偏移的两个其他平面CX相交的两个端部供应口侧卡定部,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从印刷装置侧对与平面CX相交的印刷材料供应口和盒侧端子的施加力作为使盒在Y轴方向上倾斜的力所发挥的作用。
(9)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盒还包括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并且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其他平面CX的位置,所述其他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与处于和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不同的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所述供应口侧卡定部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根据该方式的盒,能够利用供应口侧卡定部防止沿着Y轴的盒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在不降低相对于印刷装置安装盒时的操作性的情况下,利用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防止盒的向Y轴方向的倾斜。
(10)在上述方式的盒中,也可以是:所述盒还包括光学构造,所述光学构造被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盒的外部对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中的所述印刷材料进行光学检测,所述光学构造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的横穿所述平面CX的位置。根据该方式的盒,除了能够防止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和盒侧端子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之外,还能够防止光学构造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位置偏移。
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方式所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不全是必要的构成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达到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针对上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适当进行其变更、削除、与新的其他构成要素之间的替换、或者限定内容的一部分的删除。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达到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对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上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组合来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独立的方式。
例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通过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印刷材料容纳部、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沟部等九个要素中的一个以上的要素的装置实现。即,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第一面,也可以没有第一面。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第二面,也可以没有第二面。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第三面,也可以没有第三面。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第四面,也可以没有第四面。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第五面,也可以没有第五面。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第六面,也可以没有第六面。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印刷材料容纳部,也可以没有印刷材料容纳部。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也可以没有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具有沟部,也可以没有沟部。
印刷材料容纳部可以构成例如容纳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容纳部。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可以构成与设置在印刷装置上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中的每个相对应地从第一面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并在与印刷材料供应管连接的状态下向印刷材料供应管供应来自印刷材料容纳部的印刷材料。沟部例如可以构成为与呈板状地突出设置在印刷装置上的多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之间的间隔板相对应地、在比第一面更向与-Z轴方向相反的+Z轴方向侧凹陷设置在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之间,并且在印刷材料供应口与印刷材料供应管相连接的状态下接受间隔板的插入。
这样的装置例如能够作为盒实现,但是也可以作为盒以外的其他装置实现。根据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资源节省化、制造的容易化、以及使用便利性的提高等各种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的盒的各方式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都能应用在这样的装置上。
本发明也可以通过盒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以包括盒和印刷装置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安装有盒的印刷装置、供应与印刷材料不同的液体的盒、或者从盒供应液体的方法等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应系统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安装有盒的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安装有盒的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安装有盒的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5是在图4的方向箭头切断安装有盒的保持器并示出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安装有其他盒的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盒的构成的仰视图;
图10是示出盒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盒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盒的构成的背面图;
图13是示出盒的构成的左视图;
图14是示出盒的构成的右视图;
图15是示出盒的电路基板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盒的电路基板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其他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其他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保持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保持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保持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2是在图21的方向箭头切断保持器并示出的截面图;
图23是示出端子台的详细构成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杆的详细构成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杆相对于保持器的组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示出盒相对于保持器的拆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27是示出盒相对于保持器的拆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28是示出盒相对于保持器的拆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2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盒的构成的仰视图;
图32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盒的构成的仰视图;
图33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4A~图34F是示出基板侧卡定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5A~图35C是示出供应口侧卡定部和供应管侧卡定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A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B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C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D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E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F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G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6H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7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8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9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0A~图40C是示出盒侧端子的变形例的图;
图41是示出变形例中的保持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录
A.第一实施方式A-1.印刷材料供应系统的整体构成A-2.将盒安装在保持器上的构成A-3.盒的详细构成A-4.保持器的详细构成A-5.盒相对于保持器的拆装动作A-6.效果A-7.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B.第二实施方式C.第三实施方式D.第四实施方式E.第五实施方式F.第六实施方式G.变形例G-1.基板侧卡定部的变形例G-2.供应口侧卡定部和供应管侧卡定部的变形例G-3.盒的外观的变形例G-4.使用了接合器的盒G-5.电路基板和端子排列的变形例G-6.保持器的变形例H.其他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A-1.印刷材料供应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1是示出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构成的立体图。在图1中描绘有相互正交的XYZ轴。图1的XYZ轴与其他图的XYZ轴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包括盒20和打印机(印刷装置)50。在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中,打印机50的保持器(盒安装部)60上安装有盒20,盒20向打印机50供应墨水(印刷材料),打印机50使用该墨水执行印刷。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盒20是具有容纳墨水的功能的装置,也称作墨盒。盒20被构成为用户能够相对于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对其进行拆装。盒20的墨水从设置在盒20上的后述的印刷材料供应口经由设置在保持器60上的后述的印刷材料供应管被供应至打印机50的头540。关于盒20和保持器60的详细构成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被构成为能够安装三个盒20。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盒20的数目不仅限于三个,而是能够变更为任意数量,可以少于三个,也可以多于三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盒20的墨水是黑色(black)的墨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盒20的墨水除了是黑色之外,也可以是黄色(yellow)、品红色、淡品红色、青色、以及淡青色等各种颜色的墨水或在这些颜色中加入了特殊光泽色(金属光泽、珍珠白等)的墨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多个盒20的各墨水也可以是各自不同的种类。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打印机50是作为使用墨水进行印刷的装置之一的喷墨打印机。打印机50除了保持盒20的保持器60之外,还包括控制部510、托架520、以及头540。打印机50具有从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盒20向头540供应墨水的构成,其通过从头540向纸或标签等印刷介质90喷出墨水,来在印刷介质90上印刷文字、图形、以及图像等信息。
打印机50的控制部510控制打印机50的各部分。打印机50的托架520被构成为能够使头540相对于印刷介质90移动。打印机50的头540从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盒20接受墨水的供应,并将该墨水喷出到印刷介质90上。控制部510与托架520之间经由柔性电缆517电连接,头540基于来自控制部510的控制信号执行墨水的喷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器60设置在托架520上,托架520上安装有盒20。这样的打印机也称作架上型。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保持器60也可以设置在与托架520不同的部位,并且从盒20经由柔性管向托架520上的头540供应墨水。这样的打印机也称作离架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50为了使托架520与印刷介质90发生相对移动来实现对印刷介质90的印刷,包括主扫描输送机构和副扫描输送机构。打印机50的主扫描输送机构包括托架马达522和驱动带524,并且通过经由驱动带524向托架520传递托架马达522的动力,来使托架520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打印机50的副扫描输送机构包括运送马达532和压纸卷轴534,并且通过向压纸卷轴534传递运送马达532的动力,来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运送印刷介质90。主扫描输送机构的托架马达522和副扫描输送机构的运送马达532基于来自控制部510的控制信号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使用状态下,将沿着运送印刷介质90的副扫描方向的轴设为X轴,将沿着托架520进行往复移动的主扫描方向的轴设为Y轴,将沿着重力方向的轴设为Z轴。这些X轴、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此外,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使用状态是指设置在水平的面上的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的面是与X轴和Y轴平行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朝向副扫描方向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其反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从重力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其反方向设为-Z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侧是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正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印刷材料供应系统10的右侧面朝向左侧面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其反方向设为-Y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多个盒20的排列方向为沿着Y轴的方向。
A-2.盒安装在保持器上的构成:
图2和图3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俯视图。图5是在图4的方向箭头F5-F5切断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并示出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安装有其他盒20S的保持器60的俯视图。在图2~图5中,示出了一个盒20被正确地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被设计的安装位置的状态。在图6中,示出了一个盒20S被正确地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被设计的安装位置的状态。
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具有壁部601、壁部603、壁部604、壁部605、以及壁部606,这五个壁部形成作为接受盒20的空间的盒安装空间608。壁部601划定盒安装空间608的-Z轴方向侧。壁部603划定盒安装空间608的+X轴方向侧。壁部604划定盒安装空间608的-X轴方向侧。壁部605划定盒安装空间608的+Y轴方向侧。壁部606划定盒安装空间608的-Y轴方向侧。
打印机50在保持器60的盒安装空间608内包括多个供墨管(印刷材料供应管)640。多个供墨管640以从壁部601朝向+Z轴方向的方式被突出设置。
在多个供墨管640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供墨管640之间突出设置有间隔板607。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相互相邻的两个供墨管640之间,在多个供墨管640的排列的两端(即,+Y轴方向侧和-Y轴方向侧)也分别设置有间隔板607。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板607是与经过Z轴和X轴的ZX平面平行的板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板607从壁部601向+Z轴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板607比供墨管640的顶端部642更向+Z轴方向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间隔板607的Z轴的长度比沿着供墨管640的Z轴的长度长。
如图4和图6所示,盒安装空间608被间隔板607分割成与每个供墨管640对应的多个槽SL。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互相邻的两个槽SL上能够安装一个盒20。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器60被构成为除了盒20之外还能够安装宽度为盒20的Y轴方向的宽度的约一半的盒20S,也可以将一个盒20S安装在各槽SL上。如图2~图5所示,打印机50在保持器60的各槽SL中除了供墨管640外,还包括端子台70、杆80、端子台侧卡定部810、供应管侧卡定部620、以及卡合部662、664、665、666、668。
如图4和图5所示,盒20与保持器60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槽SL匹配,包括电路基板40、基板侧卡定部210、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两个供墨口(印刷材料供应口)280、以及墨水容纳部(印刷材料容纳部)29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的两个供墨口280的每个上,形成有与共用的墨水容纳部290连通的墨水流路282,从而能够通过墨水流路282从墨水容纳部290向盒20的外部供应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供墨口280的墨水流路282的出口侧,设置有防止来自墨水流路282的不希望的墨水的泄露的发泡树脂体284。
打印机50的供墨管640被构成为通过与盒20的供墨口280连接,能够向头540供应来自盒20的墨水容纳部290的墨水。供墨管640具有与盒侧连接的顶端部642。供墨管640的底端部645设置在作为保持器60的底面的壁部60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与Z轴平行,沿着中心轴C从供墨管640的底端部645朝向顶端部642的方向为+Z轴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墨管640的顶端部642设置有过滤来自盒20的墨水的多孔体过滤器644。作为多孔体过滤器644,例如可以使用不锈钢网、不锈钢无纺布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供墨管640的顶端部642省略多孔体过滤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所示,在供墨管640的周围设置有通过密封盒20的供墨口280来防止墨水从供墨口280向周围泄露的弹性部件648。处于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的盒20被弹性部件648对供墨口280赋予包含+Z轴方向的分量的施加力Ps。
如图5所示,打印机50的端子台70设置在比供墨管640更靠近+X轴方向侧。在端子台70上设置有能够与设置在盒20的电路基板40上的盒侧端子430进行电连接的装置侧端子730。处于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的盒20上被端子台70对电路基板40赋予包含+Z轴方向的分量的施加力Pt。关于电路基板40和端子台70的详细情况后述。
打印机50的端子台侧卡定部810作为杆80的一部分设置在保持器60的壁部603上,并且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对基板侧卡定部210进行卡定。第一卡定位置810L位于比电路基板40与端子台70进行接触的位置更靠近+Z轴方向侧且更靠+X轴方向侧的位置。端子台侧卡定部810通过对基板侧卡定部210进行卡定,来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移动。
打印机50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被设置在保持器60的壁部604,并且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二卡定位置620L对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进行卡定。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比供墨管640更靠近+Z轴方向侧并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供应管侧卡定部620通过对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进行卡定,来限制盒20向+Z轴方向的移动。
在将盒20针对保持器60进行拆装时,一边以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与供应管侧卡定部620的附近作为转动支点来使盒20沿着与Z轴和X轴平行的平面转动,一边进行盒20的拆装。关于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拆装动作的详细情况后述。
打印机50的杆80在比第一卡定位置810L更靠近+Z轴方向侧并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具有转动中心800c,第一卡定位置810L是端子台侧卡定部810对基板侧卡定部210进行卡定的位置。因此,当盒20要向+Z轴方向移动时,在图5所示的方向上,杆80产生转动力矩M。其结果是,能够防止通过端子台侧卡定部810进行的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被不希望地解除。
杆80被构成为通过其转动使得端子台侧卡定部810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向+X轴方向移动能够进行或解除通过端子台侧卡定部810进行的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80上,被构成为能够接受用户施加的朝向-X轴方向侧的操作力Pr的操作部830形成在比转动中心800c更靠近+Z轴方向侧并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当用户施加的操作力Pr作用在操作部830上时,杆80以端子台侧卡定部810从第一卡定位置810L向+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转动,由此,通过端子台侧卡定部810进行的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被解除。由此,能够从保持器60卸下盒20。杆80的详细情况后述。
如图5所示,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第一卡定位置810L位于相比于第二卡定位置620L向-Z轴方向侧偏置了距离Dz的位置。因此,从保持器60作用在盒20上的施加力Ps、Pt在以第二卡定位置620L为盒20的转动支点的力矩的平衡关系上作用在增强使基板侧卡定部210与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卡定的方向(包含+X轴分量和+Z轴分量的方向)。由此,能够将盒20稳定地保持在被设计的安装位置上。
打印机50的卡合部662、664、665、666、668与盒20的各部分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40相对于保持器60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能够使盒侧端子430在正确的位置与装置侧端子730接触。
A-3.盒的详细构成:
图7和图8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仰视图。图10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主视图。图12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背面图。图13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左视图。图14是示出盒20的构成的右视图。
在盒20的说明中,将针对处于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的盒20的X轴、Y轴、以及Z轴设为盒上的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X轴方向侧为盒20的正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盒20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的安装方向SD为-Z轴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统称盒20上的两个供墨口280中的每个时使用符号“280”,在示出+Y轴方向侧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a”,在示出-Y轴方向侧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b”。
图9和图13所示的中心轴Ca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对应于与供墨口280a连接的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供墨口280a的中心轴。图9~图12所示的平面CXa是穿过中心轴Ca并且与Z轴和X轴平行的平面。即,平面CXa也是穿过供墨口280a的沿着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Y轴正交的平面。
图9和图14所示的中心轴Cb对应于与供墨口280b连接的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供墨口280b的中心轴。图9~图12所示的平面CXb是穿过中心轴Cb并且与Z轴和X轴平行的平面。即,平面CXb也是穿过供墨口280b的沿着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Y轴正交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统称平面CXa和平面CXb中的各个时使用符号“CX”。
如图7~图14所示,盒20包括以长方体为基础的外壳200。作为构成外壳200的六个壁部,盒20具有第一面201、第二面202、第三面203、第四面204、第五面205、以及第六面206。在本实施方式中,盒20除了这六个第一面201~第六面206之外,还具有第七面207和第八面208。在这些第一面201~第八面208的内侧形成有墨水容纳部290。
作为大致的形状,第一面201~第八面208形成平面,面的全部区域没有必要完全平坦,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具有凹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面201~第八面208是组装了多个部件的装配体的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面201~第八面208由板状的部件形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面201~第八面208的一部分也可以由薄膜状(薄膜形状)的部件形成。第一面201~第八面208是由树脂制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聚丙烯(PP)相比更能够获得高的刚度的材料(例如,聚缩醛(POM))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从大到小地排列盒20的长度(X轴方向上的长度)、宽度(Y轴方向上的长度)、高度(Z轴方向上的长度),则顺序为长度、高度、宽度。盒20的长度、宽度、高度的大小关系可以任意变化,例如,可以是高度、长度、宽度的顺序,也可以是高度、长度、宽度分别相等。
盒20的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是与X轴和Y轴平行的面,并且在Z轴方向上处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第一面201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面202位于+Z轴方向侧。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处于与第三面203、第四面204、第五面205、以及第六面206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本说明书中,两个面“相交”是指:两个面相互连接地相交的状态、一个面的延长面与另一个面相交的状态、以及相互的延长面相交的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第一面201构成盒20的底面,第二面202构成盒20的上表面。
如图7和图9所示,在第一面201上设置有两个供墨口280。两个供墨口280中的每一个从第一面201向-Z轴方向突出,并且在-Z轴方向的端部具有在与X轴和Y轴平行的面具有开口的开口端288。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统称供墨口280的开口端时使用符号“288”,在示出供墨口280a的开口端时使用符号“288a”,在示出供墨口280b的开口端时使用符号“288b”。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盒20从工厂出厂时,供墨口280的开口端288被帽或者薄膜等密封部件(未图示)密封。然后,在相对于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密封开口端288的密封部件(未图示)被从盒20卸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供墨口280的内侧,从开口端288向+Z轴方向侧的内侧设置有发泡树脂体284。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统称供墨口280的发泡树脂体时使用符号“284”,在示出供墨口280a的发泡树脂时使用符号“284a”,在示出供墨口280b的发泡树脂时使用符号“284b”。
在本实施方式中,盒20的供墨口280以保持器60上的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为中心向-Z轴方向突出,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供墨口280的中心也可以偏离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在本实施方式中,从-Z轴方向向+Z轴方向观察的供墨口280的开口端288具有相对于与X轴和Y轴分别平行的轴线对称的外部轮廓,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不对称的外部轮廓。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Z轴方向观察的开口端288的形状为磨圆了长方形的四角的形状,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正圆、椭圆、长圆、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
如图7、图9、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第一面201的两个供墨口280之间,在与保持器60的间隔板60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沟部240。如在图13和图14中利用虚线所示,沟部240凹陷设置在比第一面201更靠近+Z轴方向侧,并且被构成为在供墨口280与供墨管640连接的状态下能够接受间隔板607的插入。沟部240的沿着X轴的长度比间隔板607的沿着X轴的长度大。沟部240的沿着Y轴的长度比间隔板607的沿着Y轴的长度大。
如图7和图9所示,在第一面201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上设置有光学构造270。光学构造270具有被构成为能够从盒20的外部对墨水容纳部290中的墨水进行光学检测的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构造270包含被配置为能够与墨水容纳部290中容纳的墨水接触的棱镜。当棱镜的周围被墨水充满时,从盒20的外部向棱镜射出的光透过棱镜。另一方面,当在棱镜的周围不存在墨水时,从盒20的外部向棱镜射出的光通过棱镜被反射。打印机50利用光学传感器(未图示)接受经棱镜进行了反射的光。这样,基于来自棱镜的反射光的有无,能够检测墨水容纳部290内的墨水的有无。此外,没有墨水包含残留少量墨水的状态。
盒20的第三面203和第四面204是与Y轴和Z轴平行的面,并且在X轴方向上处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第三面203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面204位于-X轴方向侧。第三面203和第四面204处于与第一面201、第二面202、第五面205、以及第六面206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第三面203构成盒20的正面,第四面204构成盒20的背面。
如图7和图11所示,在第三面203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基板侧卡定部210设置在比供墨口280和电路基板40更靠近+Z轴方向侧并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基板侧卡定部210具有朝向+Z轴方向的卡定面211,并且被构成为通过端子台侧卡定部810对卡定面211进行卡定能够限制盒20的向+Z轴方向的移动,其中,端子台侧卡定部810通过杆80的转动被定位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除了朝向+Z轴方向的卡定面211,还具有朝向+X轴方向的卡定面212,并且,通过杆80的转动被定位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端子台侧卡定部810被卡定在卡定面211和卡定面212上,由此基板侧卡定部210被构成为能够限制盒20的向+Z轴方向和+X轴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将盒20保持在被设计的安装位置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是从第三面203向+X轴方向突出了的凸部。由此,能够在第三面203容易地形成基板侧卡定部210。另外,用户能够在安装盒20时容易地确认基板侧卡定部2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被设置为相比于第三面203的+Z轴方向侧的端203pz,更靠近第三面203的-Z轴方向侧的端203mz。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的-Z轴方向侧由于与第三面203的-Z轴方向侧的端203mz邻接,因此与设置在第八面上的电路基板40也处于邻接的位置关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可以远离第三面203的-Z轴方向侧的端203mz,也可以靠近第三面203的+Z轴方向侧的端203pz。
如图7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具有部位215、部位217、以及部位219。部位215与部位217的-Z轴方向侧连接,形成从第三面203向部位217隆起、并且在朝向+Z轴方向的同时向+X轴方向隆起的形状。部位217与平面CXa交叉,形成从第三面203向+X轴方向隆起的凸状。部位219与部位217的+Z轴方向侧连接,形成从第三面203向+X轴方向隆起的凸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形成以两条边分别与Y轴和Z轴平行的L字状从第三面203突出的L字状凸部,部位217构成L字状凸部的与Y轴平行的部位,部位217构成L字状凸部的与Z轴平行的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面211作为部位217中的朝向+Z轴方向的平面而形成。即,卡定面211是与X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面212作为部位217中的朝向+X轴方向的平面而形成。即,卡定面212是与Y轴和Z轴平行的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由于与形成有卡定面211的部位217的-Z轴方向侧邻接而具有部位215,因此,当在保持器60上安装盒20时,能够顺利地向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面211引导保持器60的端子台侧卡定部8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由于与形成有卡定面211的部位217的+Z轴方向侧邻接而具有部位219,因此,当在保持器60上安装盒20时,能够防止杆80越过到卡定面211的+Z轴方向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基板侧卡定部210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Y轴方向的长度Wa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侧卡定部210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电路基板40的Y轴方向的长度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面203上形成有突出部260。突出部260形成使第二面202向+X轴方向进行了延长的形状,并且从第三面203向+X轴方向突出。在盒20上形成有突出部260,因此,当从保持器60上卸下盒20时,用户通过使朝向-X轴方向侧按压了杆80的操作部830的手指保持该状态地勾挂在突出部260上,能够容易地进行以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为转动支点的向+Z轴方向的盒20的抬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第三面203上省略突出部260。
如图8、图9、以及图12所示,在第四面204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供应口侧卡定部220设置在相比于供墨口280和电路基板40更靠近+Z轴方向侧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供应口侧卡定部220具有朝向+Z轴方向的卡定面222,并且被构成为通过保持器60上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沿卡定面222卡定,能够限制盒20的向+Z轴方向的移动。
如图8、图9、以及图12所示,在第四面204上,在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30。供应口侧卡定部230设置在相比于供墨口280和电路基板40更靠近+Z轴方向侧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供应口侧卡定部230具有朝向+Z轴方向的卡定面232,并且被构成为通过保持器60上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沿卡定面232卡定,能够限制盒20的向+Z轴方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被构成为还通过在相对于保持器60拆装盒20时与供应管侧卡定部620卡合来作为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转动支点发挥作用。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拆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是从第四面204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在第四面204上形成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另外,用户能够在安装盒20时容易地确认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卡定面222作为构成从第四面204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的、朝向+Z轴方向的平面而形成,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卡定面232作为构成从第四面204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的、朝向+Z轴方向的平面而构成。即,卡定面222、232是与X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应口侧卡定部220具有与卡定面222的-X轴方向侧邻接的倾斜面227,供应口侧卡定部230具有与卡定面232的-X轴方向侧邻接的倾斜面237。这些倾斜面227、237朝向+Z轴方向和-X轴方向倾斜。由此,当在保持器60上安装盒20时,能够顺利地向保持器60上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引导卡定面222、23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倾斜面227、237。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Wa与电路基板40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如图9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沿着Y轴的长度Wa比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沿着Y轴的长度Wb大。即,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Y轴方向侧的侧面225与-Y轴方向侧的侧面226之间的距离比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Y轴方向侧的侧面235与-Y轴方向侧的侧面236之间的距离大。由此,能够利用供应口侧卡定部220防止沿着Y轴的盒20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在不降低对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的操作性的情况下,利用供应口侧卡定部230防止盒20向Y轴方向上的倾斜。
盒20的第五面205和第六面206是与Z轴和X轴平行的面,并且处于在Y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第五面205位于+Y轴方向侧,第六面206位于-Y轴方向侧。第五面205和第六面206处于与第一面201、第二面202、第三面203、以及第四面204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第五面205构成盒20的左侧面,第六面206构成盒20的右侧面。
如图8和图13所示,在第五面205上设置有大气导入口209。大气导入口209与外壳200的内部空间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墨水容纳部290中的墨水的消耗状态,在预定的时刻向墨水容纳部290导入从大气导入口209导入的大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伴随着墨水容纳部290中的墨水的减少,随时向墨水容纳部290导入从大气导入口209导入的大气。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墨水容纳部290设为不导入大气的密封空间。
如图7所示,盒20的第七面207与第八面208一起构成连接第一面201与第三面203之间的角部(角落部)。第七面207包含被设置为靠近+Y轴方向的第七面207a和被设置为靠近-Y轴方向的第七面207b。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统称这些第七面207a、207b时,使用符号“207”。
第七面207是被形成为从第一面201向+Z轴方向侧延伸的面,在+Z轴方向侧与第八面208连接,在-Z轴方向侧与第一面20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七面207是与Y轴和Z轴平行的面,并且处于与第四面204对置的位置关系。
如图7所示,盒20的第八面208与第七面207一起构成连接第一面201与第三面203之间的角部(角落部)。第八面208包含被设置为靠近+Y轴方向的第八面208a和被设置为靠近-Y轴方向的第八面208b。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统称这些第八面208a、208b时,使用符号“208”。
第八面208是在比第七面207更靠近+Z轴方向侧形成的面,并且在+Z轴方向侧与第三面203连接,在-Z轴方向侧与第七面207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13、以及图14所示,第八面208向-Z轴方向和+X轴方向倾斜。即,第八面是相对于第一面201和第三面203倾斜并且连接第一面201与第三面203之间的倾斜面。
如图9所示,在第八面208a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电路基板40。如图7和图13所示,电路基板40具有盒侧斜面408。盒侧斜面408在设置在第八面208上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一面201和第三面203向-Z轴方向和+X轴方向倾斜。在盒侧斜面408上设置有盒侧端子430,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盒20上的电路基板40的盒侧端子430与保持器60上的端子台70的装置侧端子730接触。
如图13所示,优选盒侧斜面408的相对于与X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例如,供墨口280的开口端288所在的平面)进行倾斜的角度φ在25°~40°之间。通过将盒侧斜面408的角度设为大于等于25°时,能够充分保证摩擦接触量。摩擦接触是指,当将盒20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利用端子台70的装置侧端子730摩擦盒侧斜面408的盒侧端子430。并且,摩擦接触量是指,装置侧端子730能够摩擦盒侧端子430的长度。通过摩擦接触,能够去除附着在盒侧端子430上的垃圾和灰尘,减轻盒侧端子430与装置侧端子730的连接不佳。通过将盒侧斜面408的角度设为小于等于40°时,能够充分保证包含在从端子台70的装置侧端子730向电路基板40的施加力Pt中的+Z轴方向的分量。
如图7、图9、以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的第七面上设置有基板侧卡合部252、254。盒20的基板侧卡合部252在第七面207的靠近+Y轴方向上朝向+X轴方向突出设置,盒20的基板侧卡合部254在第七面207的靠近-Y轴方向上朝向+X轴方向突出设置。基板侧卡合部252、254在比电路基板40更靠近-Z轴方向侧在与Y轴平行的轴上相互对峙,并且被构成为在图4所示的保持器60上的卡合部665夹在基板侧卡合部252与基板侧卡合部254之间的状态下能够与卡合部665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40相对于保持器60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使盒侧端子430在正确的位置与装置侧端子730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误安装,基板侧卡合部252的沿着Y轴的长度与基板侧卡合部254的沿着Y轴的长度不同。
如图7、图9、以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合部256、258。供应口侧卡合部256与供墨口280的-X轴方向侧的靠近+Y轴方向邻接,并且从第一面朝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供应口侧卡合部258与供墨口280的-X轴方向侧的靠近-Y轴方向邻接,并且从第一面朝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供应口侧卡合部256、258被构成为能够与保持器60上的卡合部(未图示)卡合。由此,能够防止供墨口280相对于保持器60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使供墨口280在正确的位置与供墨管64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误安装,供应口侧卡合部256的沿着Y轴的长度与供应口侧卡合部258的沿着Y轴的长度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统称供应口侧卡合部时使用符号“256、258”,当示出与供墨口280a邻接的供应口侧卡合部时使用符号“256a、258a”,当示出与供墨口280b邻接的供应口侧卡合部时使用符号“256b、258b”。
如图7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上的电路基板40的+Y轴方向侧的附近设置有朝向+Y轴方向的、具有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的基板侧面卡合部262,在电路基板40的-Y轴方向侧的附近,设置有朝向-Y轴方向的、具有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的基板侧面卡合部264。基板侧面卡合部262、264被构成为能够与图4所示的保持器60上的卡合部662、664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40相对于保持器60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使盒侧端子430在正确的位置与装置侧端子730接触。
如图7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侧面卡合部262的+Y轴方向侧,还设置有朝向+Y轴方向的、具有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的基板侧面卡合部266,在基板侧面卡合部264的-Y轴方向侧,还设置有朝向-Y轴方向的、具有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的基板侧面卡合部268。基板侧面卡合部266、268被构成为能够与图4所示的保持器60上的卡合部666、668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40相对于保持器60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使盒侧端子430在正确的位置与装置侧端子730接触。
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电路基板40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在图15中,图示出了从图13的方向箭头F15观察到的电路基板40的盒侧斜面408上的构成。在图16中,图示出了从图15的方向箭头F16(+Y轴方向侧)观察到的电路基板40的构成。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40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凸台沟401,在电路基板40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凸台孔402。处于安装在盒20上的状态的电路基板40被使用凸台沟401和凸台孔402固定在盒20的第八面208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电路基板40省略凸台沟401和凸台孔402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使用粘着剂来将电路基板40固定在第八面208上,也可以使用设置在第八面208侧的卡合爪(未图示)来固定电路基板40。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40的盒侧斜面408上,设置有作为盒侧端子430的九个盒侧端子431~439。电路基板40的盒侧端子430的个数不仅限于九个,而是可以变更为任意数量,可以是九个以下,也可以是九个以上。如图16所示,优选盒侧端子431~439距离电路基板40的盒侧斜面408具有相互相同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统称盒侧端子431~439时使用符号“430”。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侧斜面408的相反侧的背面409设置有存储装置4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40的存储装置420中存储有与盒20的墨水有关的信息(例如,墨水余量、墨水颜色)。
电路基板40的盒侧端子431~439中的每个具有与设置在保持器60的端子台70上的装置侧端子730接触的接触部cp。盒侧端子431~439中的四个盒侧端子431~434沿着+Z轴方向侧的与Y轴平行的端子列R1被并排设置,五个盒侧端子435~439沿着比端子列R1更靠近-Z轴方向侧的与Y轴平行的端子列R2被并排设置。端子列R1上的盒侧端子431~434的各接触部cp位于端子列R1上,端子列R2上的盒侧端子435~439的各接触部cp位于端子列R2上。
端子列R1上的盒侧端子431~434以如下方式位于比端子列R2上的盒侧端子435~439更靠近+Z轴方向侧:即,当从沿着Y轴的方向观察时,端子列R1上的盒侧端子431~434和端子列R2上的盒侧端子435~439不重叠。端子列R1上的盒侧端子431~434和端子列R2上的盒侧端子435~439以如下方式被相互不同地配置:即,当从沿着Z轴的方向观察时,端子列R1上的盒侧端子431~434和端子列R2上的盒侧端子435~439不重叠。
五个盒侧端子432、433、436、437、438与存储装置420电连接。盒侧端子432作为接收针对存储装置420的复位信号RST的提供的“复位端子”发挥作用。盒侧端子433作为接收针对存储装置420的时钟信号SCK的提供的“时钟端子”发挥作用。盒侧端子436作为接收针对存储装置420的电源电压VDD(例如,额定3.3伏特)的提供的“电源端子”发挥作用。盒侧端子437作为接收针对存储装置420的接地电压VSS(0伏特)的提供的“接地端子”发挥作用。盒侧端子438作为接收针对存储装置420的数据信号SDA的提供的“数据端子”发挥作用。
四个盒侧端子431、434、437、439作为用于从保持器60侧实施安装检测的“安装检测端子”发挥作用,其中,所述安装检测检测盒20是否相对于保持器60被正确地安装。在以四个盒侧端子431、434、437、439的各接触部cp为四个顶点的矩形区域内,存在有其他盒侧端子432、433、436、437、438的各接触部cp。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盒侧端子431、434、437、439在电路基板40的内部相互电连接,并且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通过作为接地端子发挥作用的盒侧端子437与打印机50侧的接地线(未图示)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电路基板40的九个盒侧端子431~439经由保持器60上的端子台70的装置侧端子730与打印机50的控制部510电连接。由此,控制部510能够进行盒20的安装检测,并且能够针对电路基板40的存储装置420进行信息的读写。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接地端子发挥作用的盒侧端子437被构成为当盒20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先于其他盒侧端子431~436、438、439与装置侧端子730接触。由此,即使在不希望的高电压施加在盒20侧时,也能够利用盒侧端子437的接地功能,减轻高电压导致的不良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接地端子发挥作用的盒侧端子437以如下方式形成:相比于其他盒侧端子431~436、438、439,盒侧端子437在沿着Z轴的方向上较长。由此,相比于其他盒侧端子431~436、438、439与装置侧端子730之间的接触,能够更可靠地先执行作为接地端子发挥作用的盒侧端子437与装置侧端子730之间的接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全部盒侧端子431~439可以具有相同的大小。
图17和图18是示出其他盒20S的构成的立体图。在盒20S的说明中,关于与盒20的构成相同或者相对应的构成,使用在示出盒20的构成的符号上标注“S”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盒20S的构成与以盒20的+Y轴方向侧的平面CXa为中心的构成对应。盒20S包括以长方体为基础的外壳200S。盒20S具有作为构成外壳200S的六个壁部的第一面201S、第二面202S、第三面203S、第四面204S、第五面205S、以及第六面206S。盒20S在第一面201S与第三面203S之间具有第七面207S和第八面208S。
在盒20S的第一面201S上,设置有光学构造270S、供墨口280S、供应口侧卡合部256S、258S。在盒20S的第三面203S上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S。在盒20S的第四面204S上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20S。在盒20S的第五面205S上设置有大气导入口209S。
在盒20S的第六面206S上,在与保持器60的间隔板607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陷没部240S。陷没部240S形成使第六面206S的-Z轴方向侧的外缘上的靠近-X轴方向的部位向+Y轴方向陷没的形状,并且被构成为在供墨口280S与供墨管640连接的状态下能够接受间隔板607的+Y轴方向侧的部位。
在盒20S的第七面207S上设置有基板侧卡合部252S、254S。在盒20S的第八面208S上设置有电路基板40S。电路基板40S的构成与盒20的电路基板40相同。
A-4.保持器的详细构成:
图19和图20是示出保持器6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1是示出保持器60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2是在图21的方向箭头F22-F22切断保持器60并示出的截面图。
如上所述,打印机50的保持器60具有作为划分盒安装空间608的墙面的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由板状的部件形成。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是由树脂制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聚丙烯(PP)相比更能够获得高的刚度的材料(例如,变性聚氧化二甲苯树脂(m-PPE))形成。
保持器60的壁部601在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构成容器体的底面。保持器60的壁部603立起设置在壁部601的+X轴方向侧,并且在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构成容器体的正面。保持器60的壁部604立起设置在壁部601的-X轴方向侧,并且在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构成容器体的背面。保持器60的壁部605立起设置在壁部601的+Y轴方向侧,并且在成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构成容器体的左侧面。保持器60的壁部606立起设置在壁部601的-Y轴方向侧,并且在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构成容器体的右侧面。壁部603与壁部604处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壁部605与壁部606处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
如上所述,在保持器60的壁部601设置有多个供墨管640,在多个供墨管640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供墨管640之间突出设置有间隔板607。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供墨管640的顶端部642设置有多孔体过滤器644,在壁部601的供墨管640的周围设置有弹性部件648。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墨管640靠近壁部604(靠近-X轴方向)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供墨管640可以靠近壁部603(靠近+X轴方向)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壁部604与壁部603的中央。
如上所述,在比保持器60的壁部601上的供墨管640更靠近壁部603侧(+X轴方向侧)的、壁部601与壁部603相邻接的位置设置有端子台70。如图22所示,端子台70具有装置侧斜面708。装置侧斜面708在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相对于壁部601向+Z轴方向和-X轴方向倾斜。在装置侧斜面708上设置有装置侧端子730,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保持器60的端子台70的装置侧端子730与盒20上的电路基板40的盒侧端子430接触。
如图22所示,端子台70的装置侧斜面708相对于与X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例如,壁部601)倾斜的角度φ与盒20的盒侧斜面408相同,优选在25°~40°。端子台70的装置侧斜面708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与电路基板40的盒侧斜面408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台70的装置侧斜面708上,与盒20上的电路基板40的九个盒侧端子431~439相对应地设置有作为装置侧端子730的九个装置侧端子731~739。装置侧端子730的个数不限于九个,而是可以变更为任意数量,可以是九个以下,也可以是九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总称装置侧端子731~739时使用符号“730”。
图23是示出端子台70的详细构成的立体图。在图23中,图示了处于从保持器60上卸下的状态的端子台70。端子台70上的九个装置侧端子731~739设置在与盒20的电路基板40上的九个盒侧端子431~439分别对应的位置。在端子台70的装置侧斜面708的-Z轴方向侧,沿着Y轴并排设置有五个装置侧端子735~739,在比这五个装置侧端子735~739更靠近+Z轴方向侧,沿着Y轴并排设置有四个装置侧端子731~734。
装置侧端子731~739由具有导电性的弹性部件形成。装置侧端子731~739从装置侧斜面708分别突出,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施加力Pt产生在推回盒20的盒侧斜面408的方向(朝向+Z轴方向侧的方向)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九个装置侧端子731~739中的位于Y轴方向的中央的装置侧端子737是与接地线(未图示)电连接的“接地端子”。作为接地端子的装置侧端子737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与图15中示出的盒侧端子437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侧端子737从装置侧斜面708突出的高度比其他装置侧端子731~736、738、739更高。由此,装置侧端子737比其他装置侧端子731~736、738、739更先与盒侧端子430(盒侧端子437)接触。
返回到图19~图22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保持器60的端子台70的-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的位置设置有卡合部665。卡合部665被构成为在被夹在盒20的基板侧卡合部252、254之间的状态下能够与基板侧卡合部252、254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40相对于端子台70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防止装置侧端子731~739与盒侧端子431~439之间的位置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器60的端子台70的+Y轴方向侧的附近设置有卡合部662,所述卡合部662具有朝向-Y轴方向的、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在保持器60的端子台70的-Y轴方向侧的附近设置有卡合部664,所述卡合部664具有朝向+Y轴方向的、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卡合部662、664被构成为能够与盒20的基板侧面卡合部262、264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40相对于端子台70的位置偏移,能够防止装置侧端子731~739与盒侧端子431~439的位置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合部662的+Y轴方向侧还设置有卡合部666,所述卡合部666具有朝向-Y轴方向的、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在卡合部664的-Y轴方向侧还设置有卡合部668,所述卡合部668具有朝向+Y轴方向的、与Z轴和Y轴平行的平面。卡合部666、668被构成为能够与盒20的基板侧面卡合部266、268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40相对于端子台70的位置偏移,能够防止装置侧端子731~739与盒侧端子431~439的位置偏移。
在保持器60的壁部603可转动地设置有杆80。杆80由与保持器60的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分开的部件构成。杆80是由树脂制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聚丙烯(PP)相比更能够获得高的刚度的材料(例如,聚缩醛(POM))形成。
如图22所示,杆80在比装置侧端子731~739更靠近+Z轴方向侧兼+X轴方向侧具有转动中心800c。在杆80上设置有端子台侧卡定部810和操作部830。端子台侧卡定部810位于比转动中心800c更靠近-Z轴方向侧的位置,操作部830位于比转动中心800c更靠近+Z轴方向侧的位置。
操作部830被构成为能够接受用户施加的朝向-X轴方向侧的操作力Pr。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830设置在杆80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当用户施加的操作力Pr被施加在操作部830上时,杆80以转动中心800c为中心向从+Y轴方向侧观察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
端子台侧卡定部810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一卡定位置810L与基板侧卡定部210卡定,所述第一卡定位置810L位于比转动中心800c更靠近-Z轴方向侧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台侧卡定部810设置在杆80的-Z轴方向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台侧卡定部810具有卡定面811和卡定面813。卡定面811是在位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状态时朝向-Z轴方向的平面,并且被构成为能够将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面211卡定。卡定面813是在位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状态时朝向-X轴方向的平面,并且被构成为能够将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卡定面212卡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杆80被构成为在未安装盒20的状态下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位置位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杆80的等待位置也可以是端子台侧卡定部810比第一卡定位置810L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也可以是端子台侧卡定部810比第一卡定位置810L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杆80的转动中心800c更靠近-Z轴方向侧且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设置有弹性部件682。当杆80向使得端子台侧卡定部810向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X轴方向侧移动的旋转方向转动时,弹性部件682与杆80抵接并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杆80向推回杆80的方向施力。
图24是示出杆80的详细构成的立体图。如图24所示,在杆80的+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操作部830,在夹着转动中心800c的、与操作部830的相反侧的端部即-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端子台侧卡定部810。
在端子台侧卡定部810上形成有作为相互相交的两个面的卡定面811和卡定面813。卡定面813位于与卡定面811相比更远离转动中心800c的位置,并且与杆80的-Z方向侧的末端部818邻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定面811与卡定面813相交的位置,形成有使得卡定面811和卡定面813容易与基板侧卡定部210卡合的沟部815。在本实施方式中,沟部815呈沿卡定面811延长并在卡定面813侧进行了切口的形状。
杆80具有在Y轴方向上对峙的一对壁部860。一对壁部860立起设置在杆80的-X轴方向侧的面上。一对壁部860横跨+Z方向的端部至-Z方向的端部地形成在从操作部830至端子台侧卡定部810之间。一对壁部860之间的Y轴方向上的距离比盒20的基板侧卡定部210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壁部860的外侧面、即+Y轴方向侧的壁部的+Y轴方向侧的面与-Y轴方向侧的壁部的-Y轴方向侧的面构成杆80的两个侧面的一部分。
在一对壁部860之间,以从操作部830朝向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顺序形成有平面822和倾斜面824。在本实施方式中,平面822是与卡定面813平行的平面,倾斜面824是与平面822连接、并且以从平面822朝向端子台侧卡定部810逐渐在-X轴方向上抬起的方式倾斜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倾斜面824与卡定面811之间形成有比倾斜面824倾斜得缓慢的面端部828。一对壁部860、平面822、倾斜面824、以及面端部828具有作为将盒20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以及从保持器60上卸下盒20时的引导部的功能。当进行盒20的拆装时,通过一对壁部860限制基板侧卡定部210的Y轴方向上的转动,通过平面822、倾斜面824、以及面端部828限制基板侧卡定部210向X轴方向的转动,由此,能够顺利地向保持器60内的正确安装位置引导盒20,并能够顺利地从保持器60卸下盒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平面822、倾斜面824、以及面端部828而在一对壁部860之间从操作部830到端子台侧卡定部810形成平滑的曲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开防止杆80的上抬而形成在盒20上的部位219,形成有切除了与部位219的位置对应的倾斜面824的一部分的切口面870。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面870是与卡定面813平行的平面,并且从沟部815朝向转动中心800c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背面侧形成有抵接部880。抵接部880被构成为能够在将盒20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以及从保持器60上卸下盒20时暂时与保持器60的弹性部件682抵接。
在一对壁部860的外侧面形成有确定转动中心800c的位置的一对转轴部850。一对转轴部850设置在杆80的Z轴方向上的长度的大致中间的位置。一对转轴部850中的一者以从-Y轴方向侧的壁部的-Y轴方向侧的表面向-Y轴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另一者以从+Y轴方向侧的壁部的+Y轴方向侧的表面向+Y轴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转轴部850是具有扇状截面的轴,具有内侧圆弧面852、外侧圆弧面854、以及半径侧面856、858。内侧圆弧面852是与扇形的中心角对应的部位的侧面,外侧圆弧面854是与扇形的圆弧对应的部位的侧面。分别构成内侧圆弧面852和外侧圆弧面854的圆弧共同以转动中心800c为中心。半径侧面856、858是与扇形的半径对应的部位的侧面。半径侧面856是大致沿着与卡定面811相同方向的平面,半径侧面858是大致沿着与卡定面813相同方向的平面。
图25是示出杆80相对于保持器60的组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杆80通过被第一保持部件650和第二保持部件680保持,被可转动地组装至保持器60。在图25中,没有图示第一保持部件650和第二保持部件680的整体,而是图示了用于保持一个杆80的一部分的构成。第一保持部件650和第二保持部件680是由树脂制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聚丙烯(PP)相比更能够获得高的刚度的材料(例如,ABS树脂)形成。
第一保持部件650包括一对立起设置部651和通孔65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保持部件650上形成有卡合部662、664、665、666、668。第一保持部件65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以相互隔开能够将杆80放入到其间的间隔而被立起设置。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上分别形成有能够接受杆80的转轴部850的轴承部65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上分别形成有与第二保持部件680进行卡合的卡合孔656。
第二保持部件680包括一对立起设置部681和通孔68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保持部件680上形成有弹性部件682。第二保持部件68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81相互隔开与第一保持部件65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51相同的间隔而被立起设置。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81上,分别形成有封锁轴承部654的封锁面684,以使得杆80的转轴部850不从轴承部654脱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81上分别形成有与第一保持部件650的卡合孔656卡合的卡合凸部686。
当将杆80组装至保持器60时,通过将杆80的各转轴部850分别嵌入到第一保持部件650的一对立起设置部651的各轴承部654,来将杆80设置在一对立起设置部651之间。然后,通过使第一保持部件650与第二保持部件680卡合,来利用第二保持部件680的各封锁面684封锁嵌入有杆80的转轴部850的各轴承部654。然后,通过使用通孔658、688来将第一保持部件650和第二保持部件680利用螺钉紧固在保持器60上,能够将杆80可转动地组装至保持器60。
返回到图19~图22的说明,在保持器60的壁部604设置有供应管侧卡定部620。供应管侧卡定部620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二卡定位置620L与供应口侧卡定部220卡定,所述第二卡定位置620L位于比供墨管640更靠近+Z轴方向侧更靠近-X轴方向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应管侧卡定部620是具有能够接受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大小的通孔,具有卡定面622。卡定面622是朝向-Z轴方向的平面,被构成为能够对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卡定面222进行卡定。在卸下盒20时,卡定面622的+X轴方向侧的端部624通过与供应口侧卡定部220卡合成为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转动支点。
如图22所示,在保持器60的壁部604,在比供应管侧卡定部620更靠近+Z轴方向侧设置有空间部670。空间部670在壁部604形成空间,所述空间用于在卸下盒20时使盒20以供应管侧卡定部620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间部670是朝向+Z轴方向阶梯式地在-X轴方向上降低壁部604的台阶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空间部670也可以是朝向+Z轴方向且连续在-X轴方向上降低壁部604的倾斜面。
如图22所示,位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卡定面811设置在与供应管侧卡定部620的卡定面622相比隔开距离Dz的-Z轴方向侧,即,壁部601侧。换而言之,卡定面622设置在与位于第一卡定位置810L的卡定面811相比隔开距离Dz的+Z轴方向侧,即,打印机50的使用状态下的保持器60的上方侧。由此,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能够增强基板侧卡定部210与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卡定。
A-5.盒相对于保持器的拆装动作:
图26、图27、以及图28是示出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拆装动作的说明图。在图26~图28中,图示了在与图5对应的位置进行了切断的盒20和保持器60。
当将盒20安装至保持器60时,如图26所示,一边使盒20从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侧在-Z轴方向上向保持器60的内部移动,一边将供应口侧卡定部220插入到供应管侧卡定部620。在图26所示的状态下,盒20的基板侧卡定部210位于保持器60侧的处于杆80上的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Z轴方向侧。
接下来,从图26所示的状态,以插入到供应管侧卡定部620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为转动支点,以从+Y轴方向侧观察呈顺时针、即向保持器60的壁部601侧推入第三面203侧的方式转动盒20。于是,如图27所示,基板侧卡定部210通过被引导至杆80的一对壁部860之间而限制Y轴方向的转动、以及通过与一对壁部860之间的平面822接触限制X轴方向的转动,并同时向-Z轴方向前进。
从图27所示的状态以推入盒20的第三面203侧的方式进一步使盒20转动。于是,基板侧卡定部210被进一步向-Z轴方向推入,从而从杆80的平面822上前进至倾斜面824上。并且,如图28所示,通过从+Y轴方向侧观察杆80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杆80的倾斜面824接近与Z轴平行的状态。在图28所示的状态下,基板侧卡定部210沿在接近与Z轴平行的状态的倾斜面824上向-Z轴方向前进。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杆80的背面的抵接部880与弹性部件682抵接,从而从弹性部件682受到从+Y轴方向侧观察向顺时针的方向推回杆80的施加力。该施加力是包含-Z轴方向的分量的外力。即,杆80的转动区域被弹性部件682限制。杆80与弹性部件682抵接并被施力的状态从图28所示的状态开始一直维持到进一步推入盒20、基板侧卡定部210越过杆80的倾斜面824。
当从图2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使盒20转动从而基板侧卡定部210通过杆80的倾斜面824并越过面端部828时,如图5所示,杆80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移动至第一卡定位置810L并对基板侧卡定部210进行卡定。另外,盒20的供墨口280与供墨管640连接,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与供应管侧卡定部620卡合。由此,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安装结束。另外,通过将盒20正确地安装在被设计的安装位置上,盒侧端子431~439与装置侧端子731~739电连接,信号的传递在盒20与打印机50之间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侧卡定部210通过杆80的倾斜面824并越过面端部828的同时,弹性部件682从杆80的背面的抵接部880离开。由此,能够在将盒20安装至保持器60时使用户感受到触击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弹性部件682不与杆80抵接从而不施加外力。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682的持续施力导致的杆80的变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弹性部件682即使在盒20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状态下也与杆80抵接,对杆80向包含-X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施力。由此,能够在将盒20安装至保持器60时更强烈地使用户感受到触击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弹性部件682。由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接下来,说明从保持器60卸下盒20时的动作。当从保持器60卸下盒20时,用户从图5所示的状态向-X轴方向推杆80的操作部830。也就是说,向杆80的操作部830施加朝向-X轴方向侧的操作力Pr。于是,杆80以转动中心800c为中心使端子台侧卡定部810向包含+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移动。由此,基板侧卡定部210与端子台侧卡定部810的卡合被解除,成为图28所示的状态。然后,用户通过捏住突出部260等,以插入到供应管侧卡定部620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为转动支点,从+Y轴方向侧观察向逆时针的方向使盒20旋转,并使盒20的第三面203侧向+Z轴方向移动,由此,成为图27的状态,进而成为图26的状态。最后,用户通过捏住盒20从供应管侧卡定部620拔出供应口侧卡定部220,能够从保持器60卸下盒20。
A-6.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盒2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两个供墨口280的位置发生偏移、并且在与保持器60的间隔板607对应的位置不存在盒20的沟部240的状态下,不能够使间隔板607与盒20抵接并将盒20安装至保持器60。因此,能够防止在将盒20安装至保持器60时两个供墨口28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保持器60的间隔板607被插入到盒20的沟部240的状态下,两个供墨口280被相对于保持器60进行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在将盒20安装到保持器60后的两个供墨口28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利用作为与平面CXa相交的卡定部的基板侧卡定部210和供应口侧卡定部220抑制以下作用:从保持器60侧对与平面CXa相交的供墨口280a和盒侧端子430的施加力Ps、Pt作为使盒20在Y轴方向上倾斜的力所发挥的作用。结果,除了能够防止两个供墨口28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之外,还能够防止盒侧端子43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位于比供墨口280更靠近盒侧端子430的位置的基板侧卡定部210,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盒侧端子43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此外,基板侧卡定部210设置在与电路基板40接近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盒侧端子43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利用位于比盒侧端子430更靠近供墨口280的位置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供墨口28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与相对于平面CXa在Y轴方向上发生偏移的其他平面CXb相交的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230,能够进一步抑制从保持器60侧对与平面CXa相交的供墨口280a和盒侧端子430的施加力Ps、Pt作为使盒20在Y轴方向上倾斜的力所发挥的作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沿着Y轴的长度Wa比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沿着Y轴的长度Wb长,因此,能够利用供应口侧卡定部220防止沿着Y轴的盒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在不降低相对于保持器60安装盒20时的操作性的情况下利用供应口侧卡定部230防止盒向Y轴方向的倾斜。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光学构造270设置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因此,除了能够防止两个供墨口280和盒侧端子43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之外,还能够防止相对于保持器60的光学构造270的位置偏移。
A-7.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0中,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光学构造270,但是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光学构造270,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a和平面CXb的各位置分别设置光学构造27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0中,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但是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a和平面CXb的各位置分别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0中,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电路基板40,但是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电路基板40,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a和平面CXb的各位置分别设置电路基板4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0中,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沿着Y轴的长度Wa大于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沿着Y轴的长度Wb,但是,也可以与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长度Wb相等,也可以小于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长度Wb。
B.第二实施方式:
图2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盒21的构成的立体图。第二实施方式除了利用没有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20的盒21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盒21除了没有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盒21通过基板侧卡定部210和供应口侧卡定部230被卡定在保持器60上。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在两个供墨口280之间设置有沟部240,因此,能够防止将盒21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两个供墨口28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防止将盒21安装在保持器60上后的两个供墨口28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因为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和供应口侧卡定部230,所以能够防止盒21的各部分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C.第三实施方式:
图3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盒22的构成的立体图。第三实施方式除了利用没有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30的盒22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盒22除了没有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30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盒22通过基板侧卡定部210和供应口侧卡定部220被卡定在保持器60上。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在两个供墨口280之间设置有沟部240,因此,能够防止将盒22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两个供墨口280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防止将盒22安装在保持器60上后的两个供墨口28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和供应口侧卡定部220,因此能够防止盒22的各部的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D.第四实施方式:
图3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盒23的构成的仰视图。第四实施方式除了利用包括三个供墨口280的盒23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盒23包括三个供墨口280。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针对保持器60上的相互相邻的三个槽SL,能够安装一个盒23。如图31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盒23的第一面201上设置有三个供墨口280。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统称盒23的三个供墨口280中的每个时使用符号“280”。在示出三个供墨口280的排列的位于+Y轴方向侧的端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a”。在示出三个供墨口280的排列的位于中央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b”。在示出三个供墨口280的排列的位于-Y轴方向侧的端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c”。
图31中示出的中心轴Ca在盒23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对应于与供墨口280a连接的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供墨口280a的中心轴。图31中示出的平面CXa是穿过中心轴Ca并且与Z轴和X轴平行的平面。即,平面CXa也是穿过供墨口280a的沿着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Y轴正交的平面。
图31中示出的中心轴Cb在盒23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对应于与供墨口280b连接的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供墨口280b的中心轴。图31中示出的平面CXb是穿过中心轴Cb并且与Z轴和X轴平行的平面。即,平面CXb也是穿过供墨口280b的沿着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Y轴正交的平面。
图31中示出的中心轴Cc在盒23被安装在保持器60上的安装状态下对应于与供墨口280c连接的供墨管640的中心轴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供墨口280c的中心轴。图31中示出的平面CXc是穿过中心轴Cc并且与Z轴和X轴平行的平面。即,平面CXc也是穿过供墨口280c的沿着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Y轴正交的平面。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盒23的第一面201上,在供墨口280a与供墨口280b之间设置有沟部240ab,在供墨口280b与供墨口280c之间设置有沟部240bc。沟部240ab和沟部240b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沟部240同样地,设置在与保持器60的间隔板607对应的位置,并且以比第一面201更朝向+Z轴方向侧的方式被凹陷设置,并且被构成为在供墨口280与供墨管640相连接的状态下能够接受间隔板607的插入。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盒23的第一面201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光学构造270a。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构造270a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构造270是同样的。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盒23的第三面203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a。第四实施方式的基板侧卡定部210a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板侧卡定部210是同样的。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盒23的第四面204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20a,在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30c。第四实施方式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a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是同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c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是同样的。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盒23的第八面208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电路基板40a。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40a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40是同样的。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由于在三个供墨口280a、280b、280c的各个之间设置有沟部240ab、240bc,因此能够防止将盒23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三个供墨口280a、280b、280c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防止将盒23安装在保持器60上后的三个供墨口280a、280b、280c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由于基板侧卡定部210a、供应口侧卡定部220a、以及供应口侧卡定部230c设置在盒23上,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盒23的各部分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作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是在供墨口280a与供墨口280c之间与供墨口280b同样地将两个以上的供墨口280与沟部240一起设置,来构成包括四个以上的供墨口280的盒。另外,也可以是在供墨口280a的+Y轴方向侧与供墨口280c的-Y轴方向侧中的至少一者将一个以上的供墨口280与沟部240一起设置,来构成包括四个以上的供墨口280的盒。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3中,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了光学构造270a,但是,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光学构造270,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光学构造270,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a、平面CXb、以及平面CXc的各位置分别设置光学构造27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3中,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了基板侧卡定部210a,但是,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a、平面CXb、以及平面CXc的各位置分别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3中,在第四面204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没有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30,但是,也可以在第四面204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3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3中,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了电路基板40a,但是,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电路基板40,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电路基板40,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a、平面CXb、以及平面CXc的各位置分别设置电路基板40。
E.第五实施方式:
图32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盒24的构成的仰视图。第五实施方式除了利用包括三个供墨口280的盒24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的盒24包括三个供墨口280。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针对保持器60上的相互相邻的三个槽SL,能够安装一个盒24。如图32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盒24的第一面201上设置有三个供墨口280。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统称盒24的三个供墨口280中的每个时使用符号“280”。在示出三个供墨口280的排列的位于+Y轴方向侧的端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a”。在示出三个供墨口280的排列的位于中央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b”。在示出三个供墨口280的排列的位于-Y轴方向侧的端的供墨口时使用符号“280c”。图32所示的中心轴Ca、Cb、Cc以及平面CXa、CXb、CXc与第四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盒24的第一面201上,在供墨口280a与供墨口280b之间设置有沟部240ab,在供墨口280b与供墨口280c之间设置有沟部240bc。沟部240ab和沟部240b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沟部240同样地,设置在与保持器60的间隔板607对应的位置,并且以比第一面201更朝向+Z轴方向侧的方式被凹陷设置,并且被构成为在供墨口280与供墨管640相连接的状态下能够接受间隔板607的插入。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盒24的第一面201上,在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有光学构造270b。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构造270b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构造270相同。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盒24的第三面203上,在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b。第五实施方式的基板侧卡定部210b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板侧卡定部210是同样的。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盒24的第四面204上,在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30a,在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30c。第五实施方式中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a和供应口侧卡定部230c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是同样的。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盒24的第八面208上,在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有电路基板40b。第五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40b的构成除了配置位置不同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40是同样的。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由于在三个供墨口280a、280b、280c的各个之间设置有沟部240ab、240bc,因此,能够防止将盒24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三个供墨口280a、280b、280c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防止将盒24安装在保持器60上后的三个供墨口280a、280b、280c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基板侧卡定部210b、供应口侧卡定部230a、以及供应口侧卡定部230c设置在盒24上,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盒24的各部分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是:在供墨口280a与供墨口280b之间、以及供墨口280b与供墨口280c之间中的至少一者将一个以上的供墨口280与沟部240一起设置,来构成包括四个以上的供墨口280的盒。另外,也可以是:在供墨口280a的+Y轴方向侧与供墨口280c的-Y轴方向侧中的至少一者将一个以上的供墨口280与沟部240一起设置,来构成包括四个以上的供墨口280的盒。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4中,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了光学构造270b,但是,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光学构造270,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光学构造270,也可以在第一面201上的横穿平面CXa、平面CXb、以及平面CXc的各位置分别设置光学构造27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4中,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了基板侧卡定部210b,但是,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也可以在第三面203上的横穿平面CXa、平面CXb、以及平面CXc的各位置分别设置基板侧卡定部21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4中,在第四面204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没有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20,但是,也可以在第四面204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供应口侧卡定部22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盒24中,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b的位置设置了电路基板40b,但是,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a的位置设置电路基板40,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c的位置设置电路基板40,也可以在第八面208上的横穿平面CXa、平面CXb、以及平面CXc的各位置分别设置电路基板40。
F.第六实施方式:
图33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盒25的构成的立体图。第六实施方式除了利用连接了两个盒20S的盒25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的盒25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准备相当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盒20S的两个盒20Sa、20Sb,利用例如钩子、螺钉、粘着剂、双面胶等连结盒20Sa的第六面206S与盒20Sb的第五面205S。在盒25中,在盒20Sa的供墨口280S与盒20Sb的供墨口280S之间,通过盒20Sa的陷没部240S和盒20Sb的第五面205S形成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沟部240的构造。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因为在两个供墨口280S之间设置有与沟部240相当的构造,所以能够防止将盒25安装在保持器60上时两个供墨口280S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防止将盒25安装在保持器60上后的两个供墨口280S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第六实施方式,因为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S和供应口侧卡定部220S,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盒25的各部分相对于保持器60的位置偏移。
作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与盒25同样地连结三个以上的盒20S,构成包括三个以上的供墨口280S的盒。另外,可以去除构成盒25的两个盒20Sa、20Sb中的一者的基板侧卡定部210S。另外,可以去除构成盒25的两个盒20Sa、20Sb中的一者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S。另外,可以去除构成盒25的两个盒20Sa、20Sb中的一者的电路基板40S。
G.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
G-1.基板侧卡定部的变形例:
图34A~图34F是示出基板侧卡定部210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在图34中,在图34A~图34F中分别图示了六个形状不同的基板侧卡定部210A~F。
图34A中的基板侧卡定部210A除了省略了部位215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基板侧卡定部210A对应的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同样的。
图34B中的基板侧卡定部210B除了在-Y轴方向侧形成有部位219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基板侧卡定部210B对应的杆除了切口面870的位置位于-Y轴方向侧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是同样的。
图34C中的基板侧卡定部210C除了在Y轴方向的中央形成有部位219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基板侧卡定部210C对应的杆除了切口面870的位置位于Y轴方向的中央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是同样的。
图34D中的基板侧卡定部210D除了在-Z轴方向侧的端部的整个区域形成有部位215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基板侧卡定部210D对应的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是同样的。
图34E中的基板侧卡定部210E除了省略了部位219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基板侧卡定部210E对应的杆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是同样的,也可以具有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省略了切口面870的构成。
图34F中的基板侧卡定部210F除了省略了部位215和部位219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基板侧卡定部210F对应的杆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是同样的,也可以具有从第一实施方式的杆80省略了切口面870的构成。
G-2.供应口侧卡定部和供应管侧卡定部的变形例:
图35A~图35C是示出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以及供应管侧卡定部620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35A~图35C中分别图示了三个形态不同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A~220C、230A~230C、以及供应管侧卡定部620A~620C。
图35A中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A从第四面204朝向+X轴方向呈凹状,并在该凹状的-Z轴方向侧具有卡定面222。图35A中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A从第四面204朝向+X轴方向呈凹状,并在该凹状的-Z轴方向侧具有卡定面232。图35A中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A在与供应口侧卡定部220A、230A对应的位置从壁部604朝向+X轴方向呈凸状,并在该凸状的-Z轴方向侧具有卡定面622。
图35B中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是同样的。图35B中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是同样的。图35B中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B在与供应口侧卡定部220A对应的位置从壁部604朝向+X轴方向呈凸状,并在该凸状的-Z轴方向侧具有卡定面622。
图35C中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20C形成第四面204上的-Z轴方向侧在-X轴方向侧高的台阶,并且在该台阶上具有卡定面222。图35C中的供应口侧卡定部230C形成第四面204上的-Z轴方向侧在-X轴方向侧高的台阶,并且在该台阶上具有卡定面232。图35C中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C形成壁部604上的+Z轴方向侧在+X轴方向侧高的台阶,并且在该台阶上具有卡定面622。
G-3.盒的外观的变形例:
图36A~图36H是示出盒的外观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在图36A~图36H中,图示出了关于盒的外观的八个不同的变形例。在这些变形例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图36A的盒20a的外壳具有椭圆形或者长圆形的侧面。在盒20a的正面侧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和电路基板40。在盒20a的底面侧形成有供墨口280。在盒20a的背面侧形成有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当从正面侧观察盒20a时,盒20a具有固定的宽度。
图36B的盒20b除了第八面208不与第三面203的-Z轴方向侧连接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
图36C的盒20c除了第八面208延长至第一面201而省略了第七面207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
图36D的盒20d除了以下情况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即,盒20d具有在第二面202与第三面203相交的部位进行了切口的形状,以及第一面201向第八面208倾斜并省略了第七面207。
图36E的盒20e除了电路基板40经由弹簧安装在第八面208上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
图36F中示出的盒20f除了以下情况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即,盒20f被构成为相当于第八面208的第八面208f相对于第七面207可动,并且在该面208f上设置有电路基板40。
图36G中示出的盒20g除了以下情况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即,第八面208不与第三面203的-Z轴方向侧连接,基板侧卡定部210不设置在第三面203上而设置在电路基板40的附近,并且将第八面208延长至第一面201而省略了第七面207。
图36H中示出的盒20h除了包括延长部件211h、以及将第八面208延长至第一面201而省略了第七面207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延长部件211h构成第三面203。延长部件211h的一个端被设置为能够在第二面202上转动,在延长部件211h的另一个端上设置有基板侧卡定部210。
在图36A~图36H的各变形例的盒20a~20h的每一者中,各个基板侧卡定部210、供应口侧卡定部220、230、供墨口280、以及电路基板40设置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对应的位置。由此,各变形例的盒20a~20h的每一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具有互换性。
如通过图36A~图36H的各变形例能够理解的那样,在盒的外形的形状方面考虑有各种变形例。即使在盒的外形的形状为大致长方体之外的形状的情况下,例如,如在图36A和图36D中以虚线示出的那样,可以假想地考虑大致长方体的六个面,即,在图7和图8中示出的第一面(底面)201、第二面(上表面)202、第三面(正面)203、第四面(背面)204、第五面(左侧面)205、以及第六面(右侧面)206。在本说明书中,“面”(plane)这一词以包含上述的假想的面(也称作假想面、非实际存在面)和在图7、图8中绘出的实际存在面这两者的含义使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面”这一词以包含平面和曲面这两者的含义使用。
G-4.使用了接合器的盒:
图37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盒20i的构成的立体图。盒20i被构成为能够分为接合器20ia与容纳部件20ib。容纳部件20ib具有在内部容纳印刷材料的墨水容纳部290。当墨水容纳部290内的印刷材料变没时,可以更换新的容纳部件20ib,或者向墨水容纳部290补充印刷材料。当进行容纳部件20ib的更换或者补充印刷材料时,可以再次利用接合器20ia。图37的盒20i与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具有互换性。
盒20i的外壳200i由接合器20ia的外壳与容纳部件20ib的外壳的组合构成。容纳部件20ib除了墨水容纳部290之外,还具有墨水流路282和发泡树脂体284。
盒20i的容纳部件20ib包括与盒20i的第二面202相当的第二面202i。容纳部件20ib包括与盒20i的第一面201、第三~第八面203~208分别对应的第一面201i、第三面203i、第四面204i、第五面205i、第六面206i、第七面207i、以及第八面208i。
第一面201i和第二面202i在Z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一面201i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面202i位于+Z轴方向侧。第三面203i和第四面204i在X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三面203i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面204i位于-X轴方向侧。第五面205i和第六面206i在Y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五面(省略图示)位于+Y轴方向侧,第六面206i位于-Y轴方向侧。第七面207i和第八面208i形成连接第一面201i与第三面203i的连接面。在第一面201i上设置有用于向设置在接合器20ia上的两个供墨口280供应墨水的两个容纳部件侧供应口280i。在两个容纳部件侧供应口280i上分别设置有发泡树脂体284。在两个容纳部件侧供应口280i之间设置有用于构成沟部240的凹部240ib。凹部240ib以比第一面201i更朝向+Z轴方向侧的方式被凹陷设置。
第七面207i是与第一面201i相交为直角的面。第七面207i是与Y轴和Z轴平行的面(YZ平面)。作为阶梯面的第七面207i是相对于第一面201i被立起设置的面。即,第七面207i是从第一面201i向+Z轴方向延伸的面。第七面207i相对于第八面208i位于-X轴方向侧且位于-Z轴方向侧。
第八面208i是连接第七面207i和第三面203i的面。第八面208i是向包含+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的斜面。第八面208i是相对于第一面201i和第三面203i发生了倾斜的面。第八面208i是与第五面205i和第六面206i相交为直角的面。第八面208i相对于XY平面和YZ平面倾斜,并且与XZ平面相交为直角。
盒20i的接合器20ia包括分别相当于盒20i的第一面201、第三面203、第四面204、第五面205、第六面206、第七面207、以及第八面208的面。接合器20ia的面中的与盒20i的第二面202相当的面成为开口。在接合器20ia的内部形成有接受容纳部件20ib的空间。在接合器20ia的第一面201设置有供墨口280。在第一面201的两个供墨口280之间设置有用于构成沟部240的狭缝240ia。设置在接合器20ia的第一面201上的狭缝240ia与设置在容纳部件20ib上的凹部240ib中的每一者都设置在与保持器60(参照图19~图21)的间隔板607(参照图19~图21)对应的位置。并且,通过设置在接合器20ia的第一面201上的狭缝240ia与设置在容纳部件20ib的凹部240ib的组合形成有沟部240。因此,在供墨口280与供墨管640(参照图19~图21)相连接的状态下,沟部240能够接受间隔板607(参照图19~图21)。
图37的盒20i的构成除了能够如上所述地分离为接合器20ia与容纳部件20ib这点之外,包含变形例在内与图7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和其他变形例中,也可以如图35的盒20i那样应用能够分离为容纳部件和接合器的构成。此外,关于图37的盒20i的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也存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位,但是也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尺寸和比例。
图38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盒20k的构成的立体图。盒20k被构成为能够分为接合器20ka和容纳部件20kb。容纳部件20kb具有在内部容纳印刷材料的墨水容纳部290。当墨水容纳部290内的印刷材料变没时,可以更换新的容纳部件20kb,或者向墨水容纳部290补充印刷材料。当进行容纳部件20kb的更换或者印刷材料的补充时,可以再次利用接合器20ka。图38的盒20k与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具有互换性。
盒20k的外壳200k由接合器20ka的外壳与容纳部件20kb的外壳的组合构成。容纳部件20kb具有墨水容纳部290和供墨口280。
盒20k的容纳部件20kb包括与盒20k的第二面202和第六面206分别相当的第二面202k和第六面206k。容纳部件20kb包括与盒20k的第一面201、第三面203、第四面204、第五面205、第七面207、以及第八面208分别对应的第一面201k、第三面203k、第四面204k、第五面205k、第七面207k、以及第八面208k。
第一面201k和第二面202k在Z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一面201k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面202k位于+Z轴方向侧。第三面203k和第四面204k在X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三面203k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面204k位于-X轴方向侧。第五面205k和第六面206k在Y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五面(省略图示)位于+Y轴方向侧,第六面206k位于-Y轴方向侧。第七面207k和第八面208k形成连接第一面201k与第三面203k的连接面。在第一面201k上的两个供墨口280之间设置有用于构成沟部240的凹部240kb。凹部240kb以比第一面201k更朝向+Z轴方向侧的方式被凹陷设置。
第七面207k是与第一面201k相交为直角的面。第七面207k是与Y轴和Z轴平行的面(YZ平面)。作为阶梯面的第七面207k是相对于第一面201k被立起设置的面。即,第七面207k是从第一面201k向+Z轴方向延伸的面。第七面207k相对于第八面208k位于-X轴方向侧且位于-Z轴方向侧。
第八面208k是连接第七面207k和第三面203k的面。第八面208k是向包含+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倾斜的斜面。第八面208k是相对于第一面201k和第三面203k发生了倾斜的面。第八面208k是与第五面205k和第六面206k相交为直角的面。第八面208i相对于XY平面和YZ平面倾斜,并且与XZ平面相交为直角。
盒20k的接合器20ka包括相当于盒20k的第一面201、第三面203、第四面204、以及第五面205的面。接合器20ka的面中的相当于盒20k的第二面202和第六面206的面成为开口。在接合器20ka的内部形成有接受容纳部件20kb的空间。接合器20ka在第一面201的一部分具有开口,并且通过该开口使容纳部件20kb的供墨口280露出从而与供墨管640连接。在与第一面201上的两个供墨口280之间相当的位置、即在与在容纳部件20kb的第一面201k上设置的凹部240kb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构成沟部240的狭缝240ka。设置在接合器20ka的第一面201上的狭缝240ka与设置在容纳部件20kb上的凹部240kb中的每一者都设置在与保持器60(参照图19~图21)的间隔板607(参照图19~图21)对应的位置。并且,通过设置在接合器20ka的第一面201上的狭缝240ka与设置在容纳部件20kb的凹部240kb的组合形成有沟部240。因此,在供墨口280与供墨管640(参照图19~图21)相连接的状态下,沟部240能够接受间隔板607(参照图19~图21)。
图38的盒20k的构成除了如上所述能够分离为接合器20ka与容纳部件20kb这点之外,包含变形例在内与图7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和其他变形例中,如图38的盒20k那样,也可以应用能够分离为容纳部件和接合器的构成。此外,关于图38的盒20k的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也存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位,但是也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尺寸和比例。
图39是示出使用了接合器的盒20m的构成的立体图。盒20m包括接合器20ma、外部罐20mT、导管20mL、以及辅助接合器20mS。盒20m的接合器20ma包括变形例在内是与图36A~图36H的接合器20ka同样的构成。
盒20m的外部罐20mT在内部容纳印刷材料(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罐20mT设置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50的外部。外部罐20mT的印刷材料经由管20mL被供应至辅助接合器20mS。盒20m的辅助接合器20mS具有相当于供墨口280的两个供墨口280m。
外部罐20mT、辅助接合器20mS、以及管20mL作为容纳墨水的容纳部件20mb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如在图中以虚线所示,图39的盒20m可以看做具有容纳部件20mb。盒20m的外壳200m由接合器20ma的外壳与假想的容纳部件20mb的外壳的组合构成。在辅助接合器20mS的两个供墨口280m之间设置有用于构成沟部240的凹部或者空间240mb。另外,在接合器20ma的第一面201上设置有用于构成沟部240的狭缝240ma。设置在接合器20ma的第一面201上的狭缝240ma与设置在辅助接合器20mS上的凹部或空间240mb中的每一者都设置在与保持器60(参照图19~图21)的间隔板607(参照图19~图21)对应的位置。并且,通过设置在接合器20ma的第一面201上的狭缝240ma与设置在辅助接合器20mS上的凹部或空间240mb的组合形成有沟部240。因此,在供墨口280与供墨管640(参照图19~图21)相连接的状态下,沟部240能够接受间隔板607(参照图19~图21)。
这样,与图37的盒20i和图38的盒20k同样地,图39的盒20m可以看作被构成为能够分离为接合器20ma与容纳部件20mb。当外部罐20mT内的印刷材料变没时,可以更换新的外部罐20mT,或者向外部罐20mT补充印刷材料。当进行外部罐20mT的更换或者印刷材料的补充时,可以再次利用接合器20ma。图39的盒20m与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具有互换性。
图39的盒20m的构成除了如上所述地能够分离为接合器20ma与容纳部件20mb这点之外,包含变形例在内与图7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是同样的。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和其他变形例中,也可以如图39的盒20m那样,能够应用分离为容纳部件和接合器的构成。
G-5.电路基板和端子排列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盒20上设置有电路基板40,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盒20上设置电路基板40。即,可以直接在第八面208上形成盒侧端子430。在该情况下,盒侧斜面408成为第八面208的一部分。
另外,也可以将在电路基板40上形成的布线的一部分和存储装置420设置在第八面208之外的面上。例如,也可以在比电路基板40面积更大的柔性印刷基板上设置布线、存储装置420、盒侧端子431~439,并弯曲柔性印刷基板,使得盒侧端子430配置在第八面上,布线的一部分和存储装置420配置在与第八面邻接的第五面205上。
另外,盒侧端子和装置侧端子的排列也可以不是两列,而是一列,或者三列以上。另外,盒侧端子430的形状和排列不限于图15所示的情况。
图40A~图40C是示出盒侧端子430的变形例的图。图40A~图40C所示的变形例的电路基板40A、40B、40C除了与盒侧端子430的表面形状不同之外,与图15的电路基板40是同样的。
在图40A的电路基板40A上,盒侧端子431~439的表面形状不是图15的电路基板40那样的大致长方形,而是不规则的多边形。
在图40B的电路基板40B中,盒侧端子431~439的表面形状不是图15的电路基板40那样的大致长方形,而是由不规则的直线、曲线围成的形状。
在图40C的电路基板40C中,盒侧端子431~439的表面形状为具有预定宽度的直线状,并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这些盒侧端子431~439在其宽度方向上排列成一列。盒侧端子(安装检测端子)435、439分别配置在盒侧端子431~439进行排列的排列的两端。盒侧端子(安装检测端子)431配置在盒侧端子(安装检测端子)435与盒侧端子(电源端子)436之间。盒侧端子434(安装检测端子)配置在盒侧端子439(安装检测端子)与盒侧端子(数据端子)438之间。
在图40A~图40C所示的变形例的电路基板40A、40B、40C中,与盒侧端子431~439对应的装置侧端子730进行接触的接触部cp的配置与图15的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这样,各个端子的表面形状只要与接触部cp的配置相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G-6.保持器的变形例:
图41是示出变形例上的保持器60A的构成的立体图。保持器60A除了设置有端子台70和杆80的槽SL与省略了端子台70和杆80的槽SL被交替配置这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器60是同样的。在保持器60A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器60同样地构成有六个槽SL,在每个槽SL上设置有一个供墨管640。
保持器60A被构成为能够安装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图7)、第二实施方式的盒21(图29)、第三实施方式的盒22(图30)。在保持器60A上,在被省略了端子台70和杆80的槽SL上不能够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盒20S(图17)单独安装在保持器60A上,但是能够如第六实施方式的盒25(图33)那样,通过连结来将多个盒20S安装在保持器60A上。
图41的保持器60A是保持器的一个例子,在其他实施方式或其他变形例的保持器中,可以如图41的保持器60A那样,应用省略了在与盒的关系中不必要的端子台70和杆80中的至少一者的构成。另外,基于相同的观点,在其他实施方式或其他变形例的保持器中,可以应用省略了在与盒的关系中不必要的供应管侧卡定部620的构成。
H.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变形例,而是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构成实现。例如,与记载在发明的概要这一项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适当进行替换、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没有在本说明书中被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进行删除。
例如,可以取代存储装置,在盒上搭载其他电气器件。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种部件没有必要被构成为分别独立的部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部件构成为一体的部件。另外,也可以利用多个部件的组合来构成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体的部件。
本发明不限于喷墨式打印机及其墨盒,也能够应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纳容器。例如,可应用于如下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纳容器。
·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在彩色滤光器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彩色滤光器用于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
·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ield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喷射包含生物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用针尖向钟表或相机等精密设备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具有喷出其他任意的微小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除了粒状的液体、泪滴状的液体之外,也包含拖尾成线状的液体。并且,这里所述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就可以。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就可以,如黏度高或低的液态的材料、以及如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态的材料也包含在“液体”中。此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体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也包含在“液体”中。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在此,墨水包括通常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凝胶墨水、热熔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
符号说明
10: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20、21、22、23、24、25:盒;
20S、20Aa、20Sb:盒;
20a~20i、20k、20m:盒;
20mL:管;
20mS:辅助接合器;
20mT:外部罐;
20ia、20ka、20ma:接合器;
20ib、20kb、20mb:容纳部件;
40、40A、40B、40C、40S、40a、40b:电路基板;
50:打印机;
60、60A:保持器;
70:端子台;
80:杆;
90:印刷介质;
200、200S、200i、200k、200m:外壳;
201、201S、201i、201k:第一面;
202、202S、202i、202k:第二面;
203、203S、203i、203k:第三面;
203mz:端;
203pz:端;
204、204S、204i、204k:第四面;
205、205S、205i、205k:第五面;
206、206S、206i、206k:第六面;
207、207S、207a、207b、207i、207k:第七面;
208、208S、208a、208b、208f、208i、208k:第八面;
209、209S:大气导入口;
210、210A、210B、210C、210D、210E、210F、210S、210a、10b:基板侧卡定部;
211:卡定面;
211h:延长部件;
212:卡定面;
215:部位;
217:部位;
219:部位;
220、220A、220B、220C、220S、220a:供应口侧卡定部;
222:卡定面;
225:侧面;
226:侧面;
227:倾斜面;
230、230A、230B、230C、230a、230C:供应口侧卡定部;
232:卡定面;
235:侧面;
236:侧面;
237:倾斜面;
240、240ab、240bc:沟部;
240ia、240ka、240ma:狭缝;
240ib、240kb:凹部;
240mb:凹部或空间;
240S:陷没部;
252、252S、254:基板侧卡合部;
256、256S、258:供应口侧卡合部;
260:突出部;
262、264、266、268:基板侧面卡合部;
270、270a、270b:光学构造;
280、280S、280a、280b、280c、280m:供墨口;
280i:容纳部件侧供应口;
282:墨水流路;
284:发泡树脂体;
288:开口端;
290:墨水容纳部;
401:凸台沟;
402:凸台孔;
408:盒侧斜面;
409:背面;
420:存储装置;
430,431~439:盒侧端子;
510:控制部;
517:柔性电缆;
520:托架;
522:托架马达;
524:驱动带;
532:运送马达;
534:压纸卷轴;
540:头;
600:保持器;
601:壁部;
603:壁部;
604:壁部;
605:壁部;
606:壁部;
607:间隔板;
608:盒安装空间;
620、620A、620B、620C:供应管侧卡定部;
620L:第二卡定位置;
622:卡定面;
624:端部;
640:供墨管;
642:端部;
644:多孔体过滤器;
645:底端部;
648:弹性部件;
650:第一保持部件;
651:立起设置部;
654:轴承部;
656:卡合孔;
658:通孔;
662:卡合部;
664:卡合部;
665:卡合部;
666:卡合部;
668:卡合部;
670:空间部;
680:第二保持部件;
681:立起设置部;
682:弹性部件;
684:封锁面;
686:卡合凸部;
688:通孔;
708:装置侧斜面;
730、731~739:装置侧端子;
800c:转动中心;
810:端子台侧卡定部;
810L:第一卡定位置;
811:卡定面;
813:卡定面;
815:沟部;
818:末端部;
822:平面;
824:倾斜面;
828:面端部;
830:操作部;
850:转轴部;
852:内侧圆弧面;
854:外侧圆弧面;
856:半径侧面;
858:半径侧面;
860:壁部;
870:切口面;
880:抵接部;
C、Ca、Cb、Cc:中心轴;
M:旋转力矩;
R1:端子列;
R2:端子列;
SD:安装方向;
SL:槽;
cp:接触部;
PR:操作力;
PS:施加力;
PT:施加力;
Dz:距离;
SDA:数据信号;
VDD:电源电压;
SCK:时钟信号;
VSS:接地电压;
RST:复位信号;
CXa、CXb、CXc:平面。

Claims (12)

1.一种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Z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交并且在X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
与所述第一面至所述第四面的各面相交并且在Y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五面和第六面;
第七面,所述第七面与所述第一面相交并且从第一面向+Z轴方向延伸;
第八面,所述第八面连接所述第七面和所述第三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倾斜;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被设置在所述第八面上并且具有盒侧端子;
印刷材料容纳部,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容纳所述印刷材料;
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从所述第一面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并且供应来自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的所述印刷材料;
沟部,所述沟部在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之间与所述第一面相比向和所述-Z轴方向相反的+Z轴方向侧凹陷设置,以及
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平面CX的位置,所述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一个的、沿着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排列平行的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
2.一种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Z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交并且在X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
与所述第一面至所述第四面的各面相交并且在Y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第五面和第六面;
第七面,所述第七面与所述第一面相交并且从第一面向+Z轴方向延伸;
第八面,所述第八面连接所述第七面和所述第三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倾斜;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被设置在所述第八面上并且具有盒侧端子;
印刷材料容纳部,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容纳所述印刷材料;
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从所述第一面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并且供应来自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的所述印刷材料;以及
沟部,所述沟部在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之间与所述第一面相比向和所述-Z轴方向相反的+Z轴方向侧凹陷设置;以及
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被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平面CX的位置,所述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一个的、沿着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排列平行的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
3.一种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交并且相互对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
与所述第一面至所述第四面的各面相交并且相互对置的第五面和第六面;
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倾斜并且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之间;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被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并且具有盒侧端子;
印刷材料容纳部,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容纳所述印刷材料;
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从所述第一面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并且供应来自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的所述印刷材料;
沟部,所述沟部在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之间与所述第一面相比向和所述-Z轴方向相反的+Z轴方向侧凹陷设置;以及
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至少一者上,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平面CX的位置,所述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一个的、沿着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排列平行的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的横穿所述平面CX的位置,并且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的基板侧卡定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侧卡定部设置在与所述电路基板接近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横穿所述平面CX的位置,并且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的供应口侧卡定部。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的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
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其他平面CX的位置,所述其他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与处于与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不同的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处于与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一端,
处于与所述其他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与所述一端相反的另一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包括三个以上的印刷材料供应口,
处于与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中央,
所述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包含位于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所述排列的两端的两个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
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包含分别设置在横穿两个其他平面CX的位置的两个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所述两个其他平面CX穿过所述两个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的各自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还包括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并且具有朝向所述+Z轴方向的卡定面,
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设置在横穿其他平面CX的位置,所述其他平面CX穿过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与处于和所述平面CX相交的位置的所述印刷材料供应口不同的其他印刷材料供应口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的中央并且与所述Y轴正交,
所述供应口侧卡定部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其他供应口侧卡定部的沿着所述Y轴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还包括光学构造,所述光学构造被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盒的外部对所述印刷材料容纳部中的所述印刷材料进行光学检测,
所述光学构造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的横穿所述平面CX的位置。
12.一种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包括:
印刷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所述盒被安装在所述印刷装置上并且向所述印刷装置供应印刷材料,
所述印刷装置包含:
多个印刷材料供应管,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与所述盒的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口中的每个相对应地连接;以及
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在所述多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印刷材料供应管之间呈板状地突出设置,
当所述盒被安装在所述印刷装置上时,所述间隔板被插入到所述沟部。
CN201310284801.0A 2012-07-06 2013-07-08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2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2290 2012-07-06
JP2012152290A JP6028424B2 (ja) 2012-07-06 2012-07-06 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2763A CN103522763A (zh) 2014-01-22
CN103522763B true CN103522763B (zh) 2016-03-16

Family

ID=487033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038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6994U (zh) 2012-07-06 2013-07-08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CN20131028480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2763B (zh) 2012-07-06 2013-07-08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038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6994U (zh) 2012-07-06 2013-07-08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56482B2 (zh)
EP (1) EP2682270B1 (zh)
JP (1) JP6028424B2 (zh)
CN (2) CN20372699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3062B2 (ja) * 2014-01-30 2017-1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202052B2 (ja) * 2014-08-29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6064532A (ja) * 2014-09-24 2016-04-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6187876A (ja) * 2015-03-30 2016-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TW201718277A (zh) * 2015-11-27 2017-06-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JP2017094660A (ja) 2015-11-27 2017-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838344B2 (ja) 2016-10-12 2021-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JP2019055502A (ja) * 2017-09-20 2019-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540772B2 (ja) * 2017-11-02 2019-07-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US11334877B2 (en) 2019-02-11 2022-05-17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ecurity tool
JP2022053798A (ja) * 2020-09-25 2022-04-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2555A (en) * 1996-08-30 2000-1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ink container holder for removably holding ink container, and ink container cap
US6705715B2 (en) * 1998-09-01 2004-03-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cartridge including liquid container,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cartridge and liquid-discharge printing apparatus
EP2431185A1 (en) * 2006-12-21 2012-03-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s for inserting a fluid reservoir in a chassis of a prin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2779B2 (ja) 1996-07-31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液体収納容器
JP3332795B2 (ja) * 1997-04-28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DE19964216B4 (de) * 1998-05-18 2007-12-13 Seiko Epson Corp. Tintentank für einen Tintenstrahldrucker
JP3608397B2 (ja) * 1998-10-06 2005-0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US6302535B1 (en) * 2000-04-19 2001-10-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JP4389520B2 (ja) 2003-08-20 2009-1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58436B2 (ja) *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
JP2008100435A (ja) 2006-10-19 2008-05-0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JP2009018566A (ja) 2007-06-14 2009-01-29 Seiko Epson Corp 流体供給装置、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供給方法
US20080309739A1 (en) 2007-06-14 2008-12-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supplying apparatus,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fluid supplying method
JP5300364B2 (ja) * 2008-03-31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9151436A1 (en) * 2008-06-08 2009-1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artridge having feature to clear bracket riser surfaces
JP5569475B2 (ja) * 2010-09-03 2014-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2555A (en) * 1996-08-30 2000-1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ink container holder for removably holding ink container, and ink container cap
US6705715B2 (en) * 1998-09-01 2004-03-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cartridge including liquid container,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cartridge and liquid-discharge printing apparatus
EP2431185A1 (en) * 2006-12-21 2012-03-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s for inserting a fluid reservoir in a chassis of a prin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56482B2 (en) 2015-06-16
US20140009539A1 (en) 2014-01-09
CN203726994U (zh) 2014-07-23
JP2014014947A (ja) 2014-01-30
JP6028424B2 (ja) 2016-11-16
EP2682270A2 (en) 2014-01-08
EP2682270B1 (en) 2020-04-22
EP2682270A3 (en) 2018-02-14
CN103522763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2763B (zh) 印刷材料供应系统及其盒
AU2003201933B2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Cartridge Holder
CN102381045B (zh) 印刷材料盒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US9039154B2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N103204005A (zh)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US8297739B1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N103419499B (zh) 打印原料收容容器
CN102161263B (zh) 液体喷射系统、液体收容容器
US8974044B2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N103568576B (zh)
CN103370203B (zh)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5383179B (zh) 液体供应单元
CN105398221A (zh) 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以及电气连接体
CN203228502U (zh)
JP5682732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CN104908436A (zh) 液体容纳体
CN105263712A (zh) 液体容纳体
CN103522762B (zh) 容器
CN103568571B (zh)
CN103287109B (zh) 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