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8277A -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8277A
TW201718277A TW105132843A TW105132843A TW201718277A TW 201718277 A TW201718277 A TW 201718277A TW 105132843 A TW105132843 A TW 105132843A TW 105132843 A TW105132843 A TW 105132843A TW 201718277 A TW201718277 A TW 2017182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liquid
liquid supply
supply unit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n Oya
Taku Ishizawa
Atsushi Kobayashi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18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2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藉由提高產生於外周壁與密封構件之間之摩擦力,而使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良好連接之技術。 液體供給單元係具備第1壁部~第7壁部。於第1壁部形成液體供給部及外周壁,該外周壁包圍液體供給部且沿第2壁部朝向第1壁部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托架之密封構件。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液體導入部供給液體之過濾片。第3壁部與第4壁部之間之距離大於第5壁部與第6壁部之間之距離。沿第1壁部朝向第2壁部之方向俯視時,外周壁之第3壁部朝向第4壁部之第1方向中的長度,大於第5壁部朝向第6壁部之第2方向中的長度。於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於托架之狀態中,第1方向沿著托架之移動方向。

Description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先前,用以對印表機供給墨水之收納體被廣泛利用。專利文獻1所記述之收納體具備用以對印表機供給墨水之液體供給部。且,於液體供給部之周圍設置有環狀突起(以下稱為外周壁)。另一方面,印表機具備安裝收納體之托架,於托架具備自收納體之液體供給部接收墨水供給之液體導入部。且,於液體導入部之周圍配置有密封構件。若收納體安裝於托架,則外周壁垂直抵接於密封構件,且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連接,墨水自收納體供給至印表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2850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此種先前之技術中,可藉由產生於外周壁與密封構件之間之摩擦力,而抑制移動托架時,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之連接偏移。然而,於先前之技術中,存在無法充分確保該摩擦力之情形。因此,期望有可藉由提高產生於外周壁與密封構件之間之摩擦力,而良好地連接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之技術。此種課題係不僅對於印表機或收納體,對於可噴射液體之各種液體噴射裝置、或可安裝於液體噴射裝置之各種液體供給單元亦為共通之課題。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課題之至少一部分而完成者,可作為以下形態實現。 (1)根據本發明之第1形態,提供一種液體供給單元,其係以安裝於液體噴射裝置之托架之方式構成,且對上述托架之液體導入部供給液體者。該液體供給單元具備:第1壁部;第2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對向;第3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交叉;第4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交叉,且與上述第3壁部對向;第5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上述第2壁部、上述第3壁部、上述第4壁部交叉;第6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上述第2壁部、上述第3壁部、上述第4壁部交叉,且與上述第5壁部對向;及第7壁部,其與上述第5壁部與上述第6壁部交叉,且位於上述第1壁部與上述第4壁部之間;於上述第1壁部,形成液體供給部、及包圍上述液體供給部,沿上述第2壁部朝向上述第1壁部之方向突出而與上述托架之密封構件抵接之外周壁;上述液體供給部係具有藉由與上述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液體導入部供給上述液體之過濾片;上述第3壁部與上述第4壁部之間之距離大於上述第5壁部與上述第6壁部之間之距離;沿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俯視時,上述外周壁之上述第3壁部朝向上述第4壁部之第1方向中的長度L1係大於上述第5壁部朝向上述第6壁部之第2方向中的長度L2;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於上述托架之狀態中,上述第1方向沿上述托架之移動方向。根據此種形態之液體供給單元,因可增大外周壁相對於密封構件之摩擦力,故可抑制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伴隨托架之移動而偏移。因此,可使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良好地連接。 (2)於上述形態之液體供給單元中,上述第3壁部具有沿上述第4壁部朝向上述第3壁部之方向突出,且與上述托架之凹部扣合之突起;上述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沿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俯視時,將上述外周壁之上述第1方向的長度設為L1,將上述第3壁部至上述第4壁部之距離設為L3,將上述第1壁部至上述第4壁部之距離設為L4時,亦可滿足L1*2>(L3-L4)之關係。根據此種形態,沿第1壁部朝向第2壁部之方向俯視時,因於除第7壁部外之區域中,可使外周壁所佔區域變大,故可增大摩擦力。 (3)於上述形態之液體供給單元中,亦可於上述第7壁部形成與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之電極部接觸之接觸部。根據此種形態,沿第1壁部朝向第2壁部之方向俯視時,因於除形成了接觸部之第7壁部外之區域中,可使外周壁所佔區域變大,故可增大摩擦力。 (4)於上述形態之液體供給單元中,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於上述托架之狀態中,將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上述托架之底壁至上述第2壁部之距離設為H1,將上述托架之壁部中與上述第3壁部對向之部分之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設為H2時,亦可滿足H1>H2之關係。根據此種形態,可抑制托架朝托架之移動方向擴大。又,即便於液體供給單元對托架轉動裝卸時液體供給單元越過托架之壁部,於托架移動之方向具有可供托架移動之空間,因而亦可抑制液體供給單元與其他構造物接觸之風險。 (5)於上述形態之液體供給單元中,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於上述托架之狀態中,將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上述托架之底壁至上述第2壁部之距離設為H1,且將上述距離H1、與上述托架之壁部中與上述第3壁部對向之部分之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距離上述托架之上述底壁之高度之差設為DH時,亦可滿足DH*2>(H1-DH)之關係。根據此種形態,可抑制托架朝托架之移動方向擴大。又,即便於液體供給單元對托架轉動裝卸時液體供給單元越過托架之壁部,由於托架移動之方向具有可供托架移動之空間,因而亦可抑制液體供給單元與其他構造物接觸之風險。 (6)於上述形態之液體供給單元中,將上述第1壁部至上述第2壁部之距離設為L5,且將上述第3壁部至上述第4壁部之距離設為L3時,亦可滿足L5*1.5>L3之關係。根據此種形態,可抑制托架朝托架之移動方向擴大。 (7)根據本發明之第2形態,提供液體噴射裝置。該液體噴射裝置具備:托架;及液體供給單元,其安裝於上述托架;上述托架包含:液體導入部;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液體導入部;及液體噴射頭,其連通至上述液體導入部;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包含:液體供給部,其接觸上述液體導入部;及外周壁,其包圍上述液體供給部,朝上述液體供給部與上述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且抵接於上述密封構件;上述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液體導入部供給液體之過濾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長度;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外周壁之長度。根據此種形態之液體噴射裝置,因可增大外周壁相對於密封構件之摩擦力,故可抑制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伴隨托架之移動而偏移。因此,可使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良好地連接。 (8)於上述形態之液體噴射裝置中,上述托架進而具備凹部;上述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具備與上述凹部扣合之突起;上述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亦可大於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凹部之側壁之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根據此種形態,因可抑制托架朝托架之移動方向擴大,故可使液體噴射裝置小型化。又,即便於液體供給單元對托架轉動裝卸時液體供給單元越過托架之壁部,於托架移動之方向中具有可供托架移動之空間,因而亦可抑制液體供給單元與其他構造物接觸之風險。 (9)於上述形態之液體噴射裝置中,上述托架進而具備凹部;上述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具備與上述凹部扣合之突起;上述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突起之端壁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亦可小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突起之端壁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與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凹部之側壁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之差的3倍。根據此種形態,因可抑制托架朝托架之移動方向擴大,故可使液體噴射裝置小型化。又,即便於液體供給單元對托架轉動裝卸時液體供給單元越過托架之壁部,由於於托架移動之方向中具有可供托架移動之空間,因而亦可抑制液體供給單元與其他構造物接觸之風險。 (10)根據本發明之第3形態,提供液體噴射裝置。該液體噴射裝置具備:托架;第1液體供給單元,其安裝於上述托架;及第2液體供給單元,其安裝於上述托架;上述托架係包含:第1液體導入部;第2液體導入部;第1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第2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及液體噴射頭,其連通至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且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包含:第1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及第1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1密封構件;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包含:第2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及第2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2密封構件;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供給第1液體之第1過濾片;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供給第2液體之第2過濾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於上述托架中,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與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係沿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排列。根據此種形態之液體噴射裝置,因可增大外周壁相對於密封構件之摩擦力,故可抑制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伴隨托架之移動而偏移。因此,可使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良好地連接。 (11)於上述形態之液體噴射裝置中,上述托架進而具備:第1凹部;及第2凹部;且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具備:第1突起,其與上述第1凹部扣合;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具備:第2突起,其與上述第2凹部扣合;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第1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第1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第2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第2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1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亦可大於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1凹部之側壁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2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亦可大於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2凹部之側壁之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根據此種形態,因可抑制托架朝托架之移動方向擴大,故可使液體噴射裝置小型化。又,即便於液體供給單元對托架轉動裝卸時液體供給單元越過托架之壁部,於托架移動之方向中具有可供托架移動之空間,因而亦可抑制液體供給單元與其他構造物接觸之風險。 (12)根據本發明之第4形態,提供液體噴射裝置。該液體噴射裝置具備:托架,其安裝有第1液體供給單元、及第2液體供給單元;上述托架包含:第1液體導入部;第2液體導入部;第1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第2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及液體噴射頭,其連通至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包含:第1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及第1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1密封構件;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包含:第2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及第2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2密封構件;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供給第1液體之第1過濾片;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供給第2液體之第2過濾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於上述托架中,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與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係沿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排列。根據此種形態之液體噴射裝置,因可增大外周壁對於密封構件之摩擦力,故可抑制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伴隨托架之移動而偏移。因此,可使液體供給部與液體導入部良好地連接。 本發明係除作為上述之液體供給單元或液體噴射裝置之形態外,亦可以各種形態實現。例如,可以液體供給系統或卡匣、印刷裝置等形態實現。
A.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液體供給系統10之概略構成之立體圖。於圖1中,描繪有彼此正交之XYZ軸。圖1之XYZ軸亦與其他圖之XYZ軸對應。液體噴射系統10具備作為液體供給單元之卡匣20、及作為液體噴射裝置之印表機50。於液體供給系統10中,卡匣20可由使用者安裝於印表機50之托架520。 液體供給系統10之卡匣20係將作為印刷材料(液體)之墨水收納於內部。收納於卡匣20之墨水經由後述液體供給部及液體導入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540。本實施形態中,於印表機50之支持座60可裝卸地安裝複數個卡匣20。本實施形態中,與6色(黑色、黃色、洋紅色、淺洋紅色、青色、及淺青色)墨水對應而將6種卡匣20逐一,亦即合計6個卡匣20安裝於支持座60。複數個卡匣20中的任意2個與「第一液體供給單元」及「第2液體供給單元」對應。 於其他實施形態中,安裝於支持座60之卡匣數可為6個以下,亦可為6個以上。於其他實施形態中,卡匣20之墨水種類可為6色以下,亦可為6色以上。於其他實施形態中,亦可對應1色之墨水而於支持座60安裝2個以上之卡匣20。就卡匣20及支持座60之詳細構成,將予以後述。 印表機50為個人用小型噴墨印表機。印表機50除支持座60外還具備控制部510、及具有支持座60之托架520。托架520具備液體噴射頭540。印表機50係使墨水自安裝於支持座60之卡匣20,經由後述之液體導入部流通至液體噴射頭540,且自液體噴射頭540對紙或標籤等印刷媒體噴出(供給)墨水。藉此,使用液體噴射頭540將文字、圖形及圖像等印刷至印刷媒體。 印表機50之控制部510係控制印表機50之各部。印表機50之托架520可使液體噴射頭540對於印刷媒體相對移動而構成。印表機50之液體噴射頭540係具備對印刷媒體噴出卡匣20所收納之墨水的墨水噴出機構。控制部510與托架520之間經由可撓性電纜517而電性連接,液體噴射頭540之墨水噴出機構係基於來自控制部510之控制信號而動作。 本實施形態中,液體噴射頭540與支持座60一起構成於托架520上。如此,使液體噴射頭540移動之托架520上之支持座60安裝有卡匣20之印表機50之類型,亦稱為「連同托架(on carriage)式」。其他實施形態中,亦可於與托架520不同之部位構成不動之支持座60,使墨水自安裝於支持座60之卡匣20經由可撓性管而供給至托架520之液體噴射頭540。此種印表機之類型亦稱為「托架分離(off carriage)式」。 本實施形態中,印表機50具備用於使托架520與印刷媒體相對移動,從而實現對印刷媒體印刷之主掃描移送機構及副掃描移送機構。印表機50之主掃描移送機構具備托架馬達及驅動帶,藉由使托架馬達之動力經由驅動帶傳遞至托架520,而使托架520沿主掃描方向往復移動。印表機50之副掃描移送機構具備搬送馬達及壓板,藉由將搬送馬達之動力傳遞至壓板,而沿與主掃描方向正交之副掃描方向搬送印刷媒體。主掃描移送機構之托架馬達、及副掃描移送機構之搬送馬達係基於來自控制部510之控制信號而動作。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液體供給系統10之使用狀態(亦稱為「使用姿勢」)中,將沿搬送印刷媒體之副掃描方向(前後方向)之軸設為Y軸,將沿使托架520往復移動之主掃描方向(左右方向)之軸設為X軸,且將沿重力方向(上下方向)之軸設為Z軸。另,液體噴射系統10之使用狀態係指設置於水平面上之液體供給系統10之狀態,本實施形態中水平面係與X軸及Y軸平行之面(XY面)。 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副掃描方向(前方向)設為+Y軸方向,將其反方向(後方向)設為-Y軸方向,將自重力方向之下方朝向上方之方向(上方向)設為+Z軸方向,將其反方向(下方向)設為-Z軸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中,+Y軸方向側(前側)為液體供給系統10之正面。於本實施形態中,將自液體供給系統10之左側面朝向右側面之方向為+X軸方向(右方向)、其反方向設為-X軸方向(左方向)。亦將沿X軸之方向(左右方向)稱為「X軸方向」、沿Z軸之方向(上下方向)稱為「Z軸方向」。 本實施形態中,安裝於支持座60之複數個卡匣20之排列方向為Y軸方向。即,於托架520中,複數個卡匣20係排列於與托架520移動之方向(X軸方向)正交之方向(Y軸方向)。 圖2係支持座60之第1立體圖。圖3係支持座60之第2立體圖。圖4係自+Z軸方向側觀察支持座60之俯視圖。 如圖2~圖4所示,支持座60具有5個壁部601、603、604、605、606。藉由該等5個壁部形成之凹部成為卡匣收納室602(亦稱為「卡匣安裝部602」)。以下,亦將壁部601稱為底壁601。卡匣收納室602被分割壁607劃分為可裝入各卡匣20之複數個插槽(安裝空間)。分割壁607作為將卡匣20插入插槽時之引導件而發揮功能。於各插槽設置有液體導入部640、密封構件648、電極部61、拉桿80、定位突起610、及裝置側限制部620(圖3)。各插槽之一側面(+Z軸方向側面;上表面)開口,經由該開口之一側面(上表面)而對支持座60裝卸卡匣20。液體導入部640以被2個分割壁607夾著之方式設置。 定位突起610係自底壁601朝+Z軸方向突起之大致長方體之構件。定位突起610插入設置於托架20之定位部。定位突起610為了容易插入卡匣20之定位部,而使前端部分之+X軸方向側之面與-X軸方向側之面以越靠前端越接近之方式彼此傾斜。 卡匣20係藉由利用拉桿80與裝置側限制部620扣止,將後述之液體供給部連接至液體導入部640,而安裝於支持座60。亦將該狀態稱為「卡匣20安裝於支持座60之狀態」或「安裝狀態」。於安裝狀態中,藉由將設置於卡匣20之後述之電路基板之端子群與電極部61電氣連接,而於卡匣20與印表機50之間進行各種資訊之傳遞。 液體導入部640係於安裝狀態中,藉由連接於卡匣20之液體供給部,而使收納於卡匣20之墨水朝連通至液體導入部640之液體噴射頭540流通。液體導入部640成大致筒狀,具有位於+Z軸側之前端部642、及位於-Z軸側之基端部645。基端部645設置於底壁601。前端部642連接於卡匣20之液體供給部。於前端部642設置有裝置側過濾片643。墨水自卡匣20之液體供給部通過裝置側過濾片643,流入液體導入部640內。裝置側過濾片643藉由例如金屬網格或金屬不織布、樹脂過濾片等之多孔構件形成。液體導入部640之中心軸C與Z軸平行。沿中心軸C自極端部645朝向前端部642之方向為+Z軸方向。 如圖3及圖4所示,於液體導入部640之基端部645之周圍,設置有包圍液體導入部640之密封構件648。密封構件648係例如藉由彈性橡膠而形成。密封構件648係於安裝狀態中密閉卡匣20之液體供給部之周圍。藉此,密封構件648防止墨水自液體供給部朝周圍漏出。於安裝狀態中,密封構件648對卡匣20施加包含+Z軸方向之成分之賦能力。 圖5係卡匣20之第1外觀立體圖。圖6係卡匣20之第2外觀立體圖。圖7係卡匣20的前視圖。圖8係卡匣20的後視圖。圖9係卡匣20之左側視圖。圖10係卡匣20的右側視圖。圖11係卡匣20的俯視圖。圖12係卡匣20之仰視圖。本實施形態之卡匣20係伴隨墨水之消耗而間歇性地將外部空氣導入液體收納部200之所謂半密閉型卡匣。 如圖5及圖6所示,卡匣20具有7個壁部201~207。該等壁部構成卡匣20之大致長方體形狀之外殼22。7個壁部包含第1壁部201(底壁201)、第2壁部202(上壁202)、第3壁部203(一端壁203)、第4壁部204(另一端壁204)、第5壁部205(一側壁205)、第6壁部206(另一側壁206)、及第7壁部207(傾斜壁207)。該等7個壁部201~207包圍連通至液體供給部280之液體收納部200。 以下說明中,2個壁部「相交」或「交叉」意指2個壁部彼此連接相交之狀態、於延長一壁部之情形時與另一壁部相交之狀態、於延長各壁部之情形時相交之狀態中任一者之狀態。又,2個壁部「對向」意指包含於2個壁部間不存在或存在其他物件之情形之兩者。 各壁部201~207之外表面大致平面。大致平面係指包含面整體完全平坦之情形與面之一部分存在凹凸之情形。即,包含即使面之一部分存在若干凹凸仍可掌握為構成卡匣20之外殼22之面或壁之情形。第1壁部201~第7壁部207之俯視之外形係除第5壁部205與第6壁部206外,均為長方形。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壁部201~第7壁部207亦可為組裝複數個構件之組裝體之外表面。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壁部201~第7壁部207為板狀。於其他實施形態中,第1壁部201~第7壁部207之一部分亦可以膜狀(薄膜狀)之構件形成。第1壁部201~第7壁部207例如以聚縮醛(POM)等之合成樹脂形成。 如圖5及圖6所示,第1壁部201及第2壁部202係平行於X軸及Y軸之壁部。第2壁部202與第1壁部201對向。即,第1壁部201及第2壁部202係於Z軸方向彼此對向。第1壁部201位於-Z軸方向側,第2壁部202位於+Z軸方向側。第1壁部201及第2壁部202處於與第3壁部203、第4壁部204、第5壁部205及第6壁部206相交之位置關係。於本實施形態中,以卡匣20安裝於支持座60之安裝狀態,第1壁部201構成卡匣20之底面,第2壁部202構成卡匣20之上表面。於第1壁部201,液體供給部280、外周壁288、定位部30朝-Z軸方向設置。 第3壁部203及第4壁部204係平行於Y軸及Z軸之壁部。第3壁部203及第4壁部204係於X軸方向中彼此對向。第3壁部203係位於-X軸方向側,第4壁部204係位於+X軸方向側。第3壁部203與第1壁部201及第2壁部202交叉。第4壁部204係與第1壁部201及第2壁部202交叉,且與第3壁部203對向。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將卡匣20安裝於托架520之狀態中,托架520之移動方向係沿自第3壁部203朝向第4壁部204之方向。 第5壁部205及第6壁部206係平行於X軸及Z軸之壁部。第5壁部205及第6壁部206於Y軸方向中彼此對向。第5壁部205與第1壁部201、第2壁部202、第3壁部203及第4壁部204交叉。第6壁部206與第1壁部201、第2壁部202、第3壁部203及第4壁部204交叉,且與第5壁部205對向。如圖5所示,於第6壁部206形成有用於將空氣導入卡匣20之內部之通氣口290。 如圖6所示,第7壁部207係連接第1壁部201與第4壁部204的壁部。第7壁部207與第5壁部205及第6壁部206交叉,且位於第1壁部201與第4壁部204之間。於第7壁部207形成有可與印表機50之電極部61接觸之接觸部16。於本實施形態中,該接觸部16係形成於設置於第7壁部207之基板15。即,基板15係具有於安裝狀態中,與設置於支持座60之電極部61接觸之複數個接觸部16。接觸部16更具體而言係指設置於基板15之表面之電極用端子中與電極部61接觸之區域。於本實施形態中,複數個接觸部16係於自-Z軸方向觀察之情形,於X軸方向空開特定間隔形成第1行R1與第2行R2。於基板15之背面設置有記憶卡匣20之各種資訊之記憶裝置18(圖18)。於記憶裝置18,例如記憶有表示墨水之殘量狀態或墨水顏色之資訊。若設置於支持座60之電極部61與接觸部16接觸,則印表機50具備之控制部510可通過可撓性電纜517,自卡匣20具備之記憶裝置18讀取各種資訊。 如圖6所示,於第1壁部201具備於第7壁部207側之端部朝向+Z軸方向凹陷之定位部30。即,定位部30係於配置於第1壁部201之液體供給部280、與配置於第7壁部207之基板15之間配置。於安裝狀態中,設置於支持座60之定位突起610被插入、抵接於定位部30。藉此,卡匣20於支持座60內定位。 如圖6及圖10所示,於第4壁部204形成有突起狀之第1卡匣側限制部210(一肋部210)。第1卡匣側限制部210於安裝狀態下由拉桿80扣止。如圖5及圖9所示,於第3壁部203形成有突起狀之第2卡匣側限制部221(另一肋部221)。第2卡匣側限制部221係沿第4壁部204朝向第3壁部203之方向突出,可與托架520之裝置側限制部620扣合之突起。於安裝狀態中,第2卡匣側限制部221係被插入且扣止於於支持座60之壁部中之側壁604(圖3)形成的孔即裝置側限制部620中。即,於安裝狀態中,藉由支持座60之拉桿80與裝置側限制部620,使卡匣20於X軸方向兩側被扣止,藉此卡匣20對於支持座60被固定。另,以下亦將第2卡匣側限制部221稱為「突起221」,又將裝置側限制部620稱為「凹部620」。 圖13係顯示對支持座60裝卸卡匣20之情況之圖。於卡匣20安裝於支持座60時,首先如圖13(A)所示,突起221被插入凹部620,且以裝置側限制部620與突起221接觸之部位為中心使卡匣20旋轉(轉動)。藉此,如圖13(B)所示,定位突起610被插入定位部30,且液體供給部280與液體導入部640接觸,最終,如圖13(C)所示,第1卡匣側限制部210與拉桿80扣止,卡匣20固定於支持座60。自支持座60卸除卡匣20時,則相反,首先解除拉桿80對第1卡匣側限制部210之扣止,且使卡匣20以凹部620與突起221接觸之部位為中心旋轉(轉動)。藉此,解除液體供給部280與液體導入部640之接觸,且自定位部30拉出定位突起610,使卡匣20自支持座60脫離。 圖14係顯示液體供給部280之構造之剖視圖。液體供給部280具備藉由與液體導入部640接觸而可對液體導入部640供給墨水之卡匣側過濾片36。又,液體供給部280包含液體供給口281、及開口277。卡匣側過濾片36係自第1壁部201之外表面側覆蓋開口277。於本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部280進而包含發泡體34與板彈簧35。 液體供給部280經由開口277而與液體收納部200連通。開口277係沿Z軸方向貫通第1壁部201之孔。於開口277之-Z軸方向側,配置有卡匣側過濾片36。卡匣側過濾片36係熔接於開口277之周圍之第1壁部201。卡匣側過濾片36係例如藉由織布或不織布、發泡性樹脂(發泡體)形成。於開口277與卡匣側過濾片36之間,於開口277側配置金屬製之板彈簧35,於卡匣側過濾片36側配置有發泡體34。 板彈簧35係於將卡匣20安裝於支持座60時,使卡匣側過濾片36經由發泡體34間接地推壓且接觸裝置側過濾片643。板彈簧35係形成為未阻礙墨水自開口277向發泡體34流通之形狀。 發泡體34係配置於板彈簧35與卡匣側過濾片36之間之多孔構件。發泡體34係使通過開口277自液體收納部200內供給之墨水擴散並供給至卡匣側過濾片36。發泡體34例如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合成樹脂形成。 液體供給口281係液體收納部200內之墨水流出至卡匣20之外部時通過之區域。具體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卡匣側過濾片36中,與設置於支持座60之液體導入部640之裝置側過濾片643接觸且流出墨水之區域AR,而非過濾片整體之區域,稱為液體供給口281。 如圖6、圖12及圖14所示,於第1壁部201形成外周壁288,其包圍液體供給部280,且沿第2壁部202朝向第1壁部201之方向,換言之,沿使液體供給部280與液體導入部640接觸之方向突出,且可與托架520之密封構件648抵接。又,外周壁288係較液體供給部280更於-Z方向突出。於安裝狀態中,外周壁288之-Z軸方向之端部289與設置於支持座60之底壁601之密封構件648抵接。藉由該抵接,於托架520移動時,於外周壁288與密封構件648之間產生摩擦力,抑制液體供給部280與液體導入部640之連接偏移。又,若外周壁288與密封構件648抵接,則外周壁288內之空間成為實質性密閉之空間。以下,亦將該空間稱為「密閉空間」。 於第1壁部201之外周壁288與液體供給部280之間,形成有連通口32。連通口32係用以使外周壁288內之密閉空間與外部連通之開口。於安裝狀態中,連通口32使外周壁288內之密閉空間與外部(外氣)連通,藉此將密閉空間與外部之壓力差維持成大致一定。因此,抑制墨水伴隨密閉空間內之壓力變動而自液體供給部280漏出。 圖15~圖17係用以說明卡匣20之內部構造之模式圖。如圖15所示,卡匣20之外殼22具有本體構件21及蓋構件23。本體構件21係構成第1壁部201、第2壁部202、第3壁部203、第4壁部204、第5壁部205、及第7壁部207。蓋構件23係構成第6壁部206。藉由以蓋住本體構件21之開口之方式安裝蓋構件23,於卡匣20形成內部空間。於本體構件21,設置連通口32。又,於蓋構件23,設置通氣口290。連通口32及通氣口290均與大氣連通。作為可撓性構件之密封構件291位於第5壁部205與第6壁部206(蓋構件23)之間。 卡匣20具備液體收納部200。液體收納部200由本體構件21與密封構件291區劃。即,於本體構件21之第5壁部205與密封構件291之間收納墨水。液體收納部200藉由開口277而與液體供給部280連通。又,卡匣20具備空氣室241。空氣室241係形成於蓋構件23與密封構件291之間之空間。空氣室241係通過設置於蓋構件23之通氣口290而與外部之大氣連通。又,於空氣室241連通有連通口32。 於液體收納部200內,配置有作為板狀構件之受壓板293。受壓板293之一面與密封構件291之液體收納部200側之面接觸。又,於液體收納部200內,於受壓板293之另一面(-Y軸方向側之面)與第5壁部205之間,配置有螺旋彈簧294作為賦能構件。螺旋彈簧294自第5壁部205朝向第6壁部206對受壓板293賦能。即,螺旋彈簧294介隔受壓板293朝擴大液體收納部200之容積之方向對密封構件291賦能。藉由該螺旋彈簧294之賦能力,液體收納部200內之壓力維持成較大氣壓更低之壓力(負壓)。 於本實施形態中,螺旋彈簧294係沿第5壁部205朝向第6壁部206之方向俯視時,靠近第5壁部205之部分之圓周徑、與靠近第6壁部206之部分之圓周徑一樣之圓筒狀彈簧。其中,螺旋彈簧294之形狀並未限定於此種形狀,亦可為靠近第5壁部205之部分之圓周徑、與靠近第6壁部206之部分之圓周徑為不同徑者。 對液體收納部200內,經由通氣口290、空氣室241及空氣導入口47於特定時序導入大氣。空氣導入口47係連通第5壁部205與密封構件291之間之空間(液體收納部200)、與第6壁部206與密封構件291之間之空間(空氣室241)之連通孔。卡匣20係具備用於進行該空氣導入口47之開閉之大氣閥40。大氣閥40具備閥座46、閥構件44、及螺旋彈簧42。閥構件44係藉由螺旋彈簧42推壓閥座46,使形成於閥座46之貫通孔即空氣導入口47被蓋住。閥構件44具備可開閉空氣導入口47之閥部43、及藉由與受壓板293抵接而將閥部43設為可動之拉桿部49。 以下,就卡匣20之動作進行說明。於卡匣20之初期狀態(未使用狀態)中,液體收納部200被墨水填充。此時,受壓板293如圖15所示,處於最靠近蓋構件23之位置。 如圖16所示,若消耗液體收納部200之墨水而使受壓板293靠近第5壁部205側,則受壓板293將拉桿部49壓至第5壁部205側。藉此,閥部43脫離空氣導入口47。即,閥構件44成為開閥狀態。且,外部空氣通過通氣口290、空氣室241、及空氣導入口47而流入液體收納部200。藉此,如圖17所示,液體收納部200之容積僅增加導入空氣之量之大小。同時,液體收納部200內之負壓略微變小,接近大氣壓。且,若對液體收納部200導入某程度之空氣,則受壓板293脫離拉桿部49。藉此,閥部43重新蓋住空氣導入口47。即,閥構件44成為閉閥狀態。如此,若液體收納部200內之負壓隨液體收納部200之墨水消耗而變大,則藉由使閥構件44暫時成為開閥狀態,可將液體收納部200內之壓力保持在適當之壓力範圍。因此,例如,可抑制因液體收納部200內之負壓過大造成液體供給部280無法供給墨水。 圖18係卡匣20之分解立體圖。卡匣20具備本體構件21、板狀之蓋構件23、及具有可撓性之密封構件291。本體構件21為大致長方體形狀。本體構件21係朝+Y軸方向側具有開口222之凹形狀。密封構件291係接著或熔接於本體構件21,與本體構件21共同區劃形成液體收納部200。即,液體收納部200之外周壁之一部分由密封構件291形成。於密封構件291形成有使空氣室241與空氣導入口47連通之貫通孔292。 蓋構件23係以覆蓋密封構件291之方式安裝於本體構件21。本體構件21與蓋構件23由聚丙烯等合成樹脂形成。密封構件291由包含尼龍與聚丙烯之材料等之合成樹脂形成。 受壓板293由聚丙烯等合成樹脂或不鏽鋼等金屬形成。受壓板293係與密封構件291接觸而配置。螺旋彈簧294配置於液體收納部200內。螺旋彈簧294抵接於受壓板293、及主體構件21之面中與受壓板293對向之面。受壓板293伴隨液體收納部200內之墨水消耗而於液體收納部200內移動。受壓板293之移動方向係沿Y軸方向之方向。 大氣閥40具備螺旋彈簧42、閥構件44、及閥座46。閥座46收納於本體構件21中第2壁部202與第4壁部204相交之角落部分240,且安裝於本體構件21。閥座46例如由聚丙烯等合成樹脂形成。閥座46具有凹部,於形成凹部開口之端面41上氣密地貼附密封構件291。閥座46之凹部與密封構件291之貫通孔292連通。又,於閥座46之凹部之底部,形成有貫通至閥座46之背側之空氣導入口47。 閥構件44之閥部43係藉由螺旋彈簧42推壓閥座46,而蓋住空氣導入口47。對於閥構件44之拉桿部49,藉由受壓板293之位移而抵接。閥構件44例如由聚丙烯等合成樹脂形成。此外,閥構件44亦可使用彈性體等彈性構件與聚丙烯等合成樹脂藉由2色成型形成。 於本體構件21之第2壁部202之外表面,存在貼附標籤25之情形。於標籤25,例如顯示有卡匣20之製造者或型號。另,標籤25貼附之位置係任意。例如,亦可貼附於第2壁部202、第3壁部203、第4壁部204、第5壁部205、第6壁部206中任意一個壁部,又可跨及2個以上之壁部而貼附。又,亦可於複數個壁部貼附複數個標籤。 如圖12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第3壁部203與第4壁部204之間之距離L3大於第5壁部205與第6壁部206之間之距離L6。即,於托架520移動之方向(X軸方向)的卡匣20長度大於與托架520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Y軸方向)的卡匣20長度。又,沿第1壁部201朝向第2壁部202之方向俯視時,即,如圖12所示觀察卡匣20時,外周壁288之第3壁部203朝向第4壁部204之第1方向(X軸方向)的長度L1大於外周壁288之第5壁部205朝向上述第6壁部206之第2方向(Y軸方向)的長度L2。即,於托架520移動之方向(x軸方向)的外周壁288長度大於與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Y軸方向)的外周壁288之長度。於本實施形態中,長度L1設定在長度L2之1.5倍以上、2.0倍以下之範圍內。但,於其他實施形態中,長度L1亦可不設定於該範圍內。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卡匣20安裝於托架520之狀態,第1方向(X軸方向)係沿托架之移動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中,如此,長度L1大於長度L2,且長度L1之方向沿著托架520之移動方向,因而於托架520之移動時,可增大外周壁288對於密封構件648之摩擦力。因此,於托架520之移動時,可抑制液體供給部280與液體導入部640產生偏移。因此,可使液體供給部280與液體導入部640良好連接。 於本實施形態中,沿第1壁部201朝向第2壁部202之方向俯視時,即,如圖12所示觀察卡匣20時,若將第3壁部203至第4壁部204之距離設為L3,第1壁部201至第4壁部204之距離設為L4,則該等值滿足以下關係(1)。 L1*2>(L3-L4)・・・(1) 即,於本實施形態中,沿外周壁288之X軸方向之長度L1較沿第1壁部201之X軸方向之長度(L3-L4)之一半更長。 本實施形態之液體供給系統10係卡匣20之液體供給部280與印表機50之液體導入部640以面接觸之所謂面接觸型。因此,為不使氣泡混入液體供給部280與液體導入部640之間,對托架520安裝卡匣20時,較佳以卡匣20之端壁之特定部位為支點使卡匣20邊轉動邊安裝於托架520。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卡匣20之安裝軌跡(參照圖13)中,使液體供給部280之卡匣側過濾片36之端部相對於液體導入部640之裝置側過濾片643之端部成某角度而接觸,且逐漸將角度變為水平,最終完成面與面接觸之動作。藉由該動作,可將夾於過濾片間之氣泡壓出至外側。另一方面,於本實施形態之液體供給系統10中,為了將設置於基板15表面之端子與印表機之電極部61互相摩擦之擦拭區域抑制在適度範圍內,而於位於另一端壁204與底壁201之間之傾斜壁207配置基板15。因此,於第1壁部201朝向第2壁部202俯視卡匣20時,必須設置傾斜壁207作為配置基板15之區域,因而配置包圍液體供給部280之外周壁288之區域受限制。因此,如上述關係(1),若規定外周壁288之長度L1,則由於於傾斜壁207除外之區域,可增加外周壁288所佔據之區域,因而可增大外周壁288之摩擦力。 圖19係安裝狀態中卡匣20與托架520之XZ剖視圖。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安裝狀態中,將第1壁部201朝向第2壁部202之方向(Z軸方向)的托架520(更詳細而言為支持座60)之自底壁601至第2壁部202之距離設為H1,且將托架520之壁部中與卡匣20之第3壁部203對向之部分(側壁604)之第1壁部201朝向第2壁部202之方向(Z軸方向)距離托架520之底壁601之高度設為H2時,滿足以下關係(2)。 H1>H2・・・(2) 換言之,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安裝狀態中,卡匣20之壁部中形成突起221之第3壁部(端壁)203之距離托架520之底壁601之高度H1大於托架520之壁部中形成凹部620之側壁604之距離托架520之底壁601之高度H2。 若相對於卡匣20之底壁201至上壁202之距離H1,托架520之側壁604之高度H2提高,則使卡匣20轉動並安裝時,卡匣20之第3壁部203與托架520之側壁604之接觸位置變高,旋轉半徑變大。因此,具有托架520之移動方向中寬度變大之可能性。然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述關係(2),卡匣20之底壁201至上壁202之距離H1大於托架520之側壁604之高度H2,因而可使旋轉半徑變小。因此,可抑制托架520之移動方向中托架520之擴大。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安裝狀態中距離H1與高度H2之差設為DH時,滿足以下關係(3)。 DH*2>(H1-DH)・・・(3) 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卡匣20之壁部中形成突起221之第3壁部(端壁)203之距離托架520之底壁601之高度H1小於卡匣20之壁部中形成突起221之第3壁部203之距離托架520之底壁601之高度H2、與托架520之壁部中形成凹部620之側壁604之距離托架520之底壁601之高度H1之差DH的3倍。若為此種距離H1與差DH之關係,即可較佳地抑制托架520之移動方向中托架520之擴大。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將第1壁部201至第2壁部202之距離設為L5,且將第3壁部203至第4壁部204之距離設為L3時,滿足以下關係(4)。 L5*1.5>L3・・・(4) 以往卡匣一般係沿圖1中Y軸方向安裝於托架。然而,於此種構成中,若單純使卡匣之安裝方向如本實施形態所示,以Z軸為中心旋轉90度,則存在卡匣之移動方向中托架之寬度變大之可能性。又,若托架之寬度變大,則於印表機未動作之情形托架停留之空間(靜止位置(home position))之大小變大。若如此,則有致使印表機之寬度方向(托架之移動方向)之大小擴大之虞。因此,卡匣20之一端壁203至另一端壁204之間之距離較先前短,且卡匣20之底壁201至上壁202之距離L5較先前高,藉此可抑制印表機50之寬度方向(托架520之移動方向)之大小擴大。於本實施形態中,因此設為使第1壁部201至第2壁部202之距離L5、與第3壁部203至第4壁部204之距離L3滿足上述關係(4)之尺寸。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使托架520及印表機50小型化。 B.第2實施形態: 圖20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單元300b之構成之模式圖。於第2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單元300b包含卡匣20b、瓶302、及液體供給管304。卡匣20b除連接液體供給管304之方面以外,為與第1實施形態之卡匣20相同構造。 液體供給管304連接瓶302、及卡匣20b內之液體收納部200。於瓶302收納有墨水。可對瓶302適當補充墨水。瓶302設置於印表機50之外部。瓶302內之墨水通過液體供給管304,供給至卡匣20b內之液體收納部200。此種液體供給單元300之構成可視為第1實施形態中卡匣20之液體收納部200朝外部擴大之構成。於此種液體供給單元300b中,卡匣20b之各部之尺寸亦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可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作用效果。 C.第3實施形態: 圖21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單元300c之構成之模式圖。液體供給單元300c具備卡匣20c與端子部90。端子部90係與卡匣20c分開之零件,可安裝於卡匣20c而構成。於端子部90,設置有基板15。於基板15具備有與印表機50之電極部61接觸之接觸部16。於端子部90安裝於卡匣20c之狀態中,液體供給單元300c之外觀形狀與第1實施形態之卡匣20大致相同。因此,於液體供給單元300c中,亦可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作用效果。另,端子部90之形狀係只要於端子部90安裝於卡匣20c之狀態中,可使接觸部16接觸印表機50之電極部61,則可為任意形狀。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1所示,形成為大致三角柱狀。 D.變化例: <第1變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全部滿足上述之關係(1)~(4)。相對於此,亦可僅滿足關係(1)~(4)中一部分,亦可全部未滿足。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系統10亦可未滿足關係(1)。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系統10亦可未滿足關係(2)。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系統10亦可未滿足關係(3)。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系統10亦可未滿足關係(4)。 <第2變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1壁部201~第7壁部207之各壁部只要為可構成卡匣20者,則可為面向外側之部分之形狀或面向內側之部分之形狀並無必要平坦而可為包含凹凸之構造。例如,第1卡匣側限制部210亦可設置於或包含於第4壁部204作為第4壁部204之凹凸之一部分。第2卡匣側限制部221亦可設置於或包含於第3壁部203作為第3壁部203之凹凸之一部分。又,包圍液體供給部280之外周壁288亦可設置於或包含於第1壁部201作為第1壁部201之凹凸之一部分。 <第3變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如圖14所示,液體供給部280具備發泡體34與板彈簧35。相對於此,液體供給部280之構造只要可自液體收納部200對印表機50之液體導入部640供給墨水,則可為任意構造。例如,亦可省略發泡體34與板彈簧35之任一者。又,亦可將卡匣側過濾片36與發泡體34與板彈簧35之全部或一部分置換成一或複數個發泡體。 <第4變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卡匣20係由7個壁部構成。相對於此,只要形成可於內部收納墨水之空間,則構成卡匣20之壁部之數量未限定於7個。例如,亦可藉由6個以下之壁部構成,又可藉由8個以上之壁部構成。又,例如,亦可藉由球狀或曲面狀之1個以上之壁部構成。此外,亦可使曲面狀之壁部與板狀之壁部組合構成。 <第5變化例> 本發明並未限定於噴墨印表機及其墨水卡匣,亦可應用於消耗墨水以外之其他液體之任意液體噴射裝置及該等液體噴墨裝置所使用之卡匣(液體供給單元)。例如,本發明可適用於如下各種液體噴射裝置所使用之卡匣。 (1)傳真裝置等之圖像記錄裝置 (2)製造液晶顯示器等圖像顯示裝置用之彩色濾光片時所使用之色料噴射裝置 (3)形成有機EL(Electro 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器或面發光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之電極時所使用之電極材料噴射裝置 (4)噴射包含製造生物晶片時所使用之生物有機物之液體之液體噴射裝置 (5)作為精密移液管之試料噴射裝置 (6)潤滑油之噴射裝置 (7)樹脂液之噴射裝置 (8)以針點對手錶或照相機等精密機械噴射潤滑油之液體噴射裝置 (9)為了形成使用在光通信元件等之微小半球透鏡(光學透鏡)等而將紫外線硬化樹脂液等透明樹脂液噴射至基板上之液體噴射裝置 (10)為了蝕刻基板等而噴射酸性或鹼性之蝕刻液之液體噴射裝置 (11)具備噴出其他任意微小量之液滴之液體消耗噴頭之液體噴射裝置 另,「液滴」係指自液體噴射裝置噴出之液體之狀態,亦包含以粒狀、淚狀、絲狀拖尾者。又,此處所述之「液體」只要為液體噴射裝置可消耗之材料即可。例如,「液體」於物質為液相時之狀態之材料即可,如黏性高或低之液狀態之材料、及溶膠、凝膠水、其他無機溶劑、有機溶劑、溶液、液狀樹脂、液狀金屬(金屬熔液)般之液狀態之材料亦包含在「液體」中。又,不僅作為物質一狀態之液體,將包含顏料或金屬粒子等之固狀物之功能材料之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於溶劑者等亦包含於「液體」。又,作為液體之代表例,例舉如上述實施形態說明之墨水或液晶等。此處,墨水係包含一般性之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凝膠墨水、熱熔墨水等之各種液體狀組合物。 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或變化例者,可於不脫離其要旨之範圍內以各種構成實現。例如,與發明內容之欄所記述之各形態中之技術性特徵對應之實施形態或變化例之技術性特徵,為解決上述課題之一部分或全部,或為達成上述效果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適當進行替換或組合。又,若該技術性特徵於本說明書中未作為必須者說明,則可適當削除。
10‧‧‧液體供給系統
15‧‧‧基板
16‧‧‧接觸部
18‧‧‧記憶裝置
20‧‧‧卡匣
20b‧‧‧卡匣
20c‧‧‧卡匣
21‧‧‧本體構件
22‧‧‧外殼
23‧‧‧蓋構件
25‧‧‧標籤
30‧‧‧定位部
32‧‧‧連通口
34‧‧‧發泡體
35‧‧‧板彈簧
36‧‧‧卡匣側過濾片
40‧‧‧大氣閥
41‧‧‧端面
42‧‧‧螺旋彈簧
43‧‧‧閥部
44‧‧‧閥構件
46‧‧‧閥座
47‧‧‧空氣導入口
49‧‧‧拉桿部
50‧‧‧印表機
60‧‧‧支持座
61‧‧‧電極部
80‧‧‧拉桿
90‧‧‧端子部
200‧‧‧液體收納部
201~207‧‧‧壁部
210‧‧‧第1卡匣側限制部(一肋部)
221‧‧‧第2卡匣側限制部(突起、另一肋部)
222‧‧‧開口
240‧‧‧角落部分
241‧‧‧空氣室
277‧‧‧開口
280‧‧‧液體供給部
281‧‧‧液體供給口
288‧‧‧外周壁
289‧‧‧端部
290‧‧‧通氣口
291‧‧‧密封構件
292‧‧‧貫通孔
293‧‧‧受壓板
294‧‧‧線圈彈簧
300b‧‧‧液體供給單元
300c‧‧‧液體供給單元
302‧‧‧瓶
304‧‧‧液體供給管
510‧‧‧控制部
517‧‧‧可撓性電纜
520‧‧‧托架
540‧‧‧液體噴射頭
601‧‧‧壁部(底壁)
602‧‧‧卡匣收納室
603~606‧‧‧壁部
607‧‧‧分割壁
610‧‧‧定位突起
620‧‧‧裝置側限制部(凹部)
640‧‧‧液體導入部
642‧‧‧前端部
643‧‧‧裝置側過濾片
645‧‧‧基端部
648‧‧‧密封構件
AR‧‧‧區域
C‧‧‧中心軸
DH‧‧‧距離高度差
H1‧‧‧高度
H2‧‧‧高度
L1‧‧‧長度
L2‧‧‧長度
L3‧‧‧距離
L4‧‧‧距離
L5‧‧‧距離
L6‧‧‧距離
R1‧‧‧第1行
R2‧‧‧第2行
X‧‧‧軸
Y‧‧‧軸
Z‧‧‧軸
圖1係顯示液體供給系統之概略構成之立體圖。 圖2係支持座之第1立體圖。 圖3係支持座之第2立體圖。 圖4係自+Z軸方向側觀察支持座之俯視圖。 圖5係卡匣之第1外觀立體圖。 圖6係卡匣之第2外觀立體圖。 圖7係卡匣之前視圖。 圖8係卡匣之後視圖。 圖9係卡匣之左側視圖。 圖10係卡匣之右側視圖。 圖11係卡匣之俯視圖。 圖12係卡匣之仰視圖。 圖13(A)~(C)係顯示對支持座裝卸卡匣之情況之圖。 圖14係顯示液體供給部之構造之剖視圖。 圖15係用以說明卡匣之內部構造之模式圖。 圖16係用以說明卡匣之內部構造之模式圖。 圖17係用以說明卡匣之內部構造之模式圖。 圖18係卡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19係安裝狀態中卡匣與托架之XZ剖視圖。 圖20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單元之構成之模式圖。 圖21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液體供給單元之構成之模式圖。
15‧‧‧基板
16‧‧‧接觸部
20‧‧‧卡匣
30‧‧‧定位部
32‧‧‧連通口
201‧‧‧壁部
203~207‧‧‧壁部
221‧‧‧第2卡匣側限制部
280‧‧‧液體供給部
288‧‧‧外周壁
L1‧‧‧長度
L2‧‧‧長度
L3‧‧‧距離
L4‧‧‧距離
L6‧‧‧距離
R1‧‧‧第1行
R2‧‧‧第2行
X‧‧‧軸
Y‧‧‧軸
Z‧‧‧軸

Claims (12)

  1. 一種液體供給單元,其係以安裝於液體噴射裝置之托架之方式構成,且對上述托架之液體導入部供給液體者;且包含: 第1壁部; 第2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對向; 第3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交叉; 第4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交叉,且與上述第3壁部對向; 第5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上述第2壁部、上述第3壁部及上述第4壁部交叉; 第6壁部,其與上述第1壁部、上述第2壁部、上述第3壁部及上述第4壁部交叉,且與上述第5壁部對向;及 第7壁部,其與上述第5壁部與上述第6壁部交叉,且位於上述第1壁部與上述第4壁部之間; 於上述第1壁部,形成液體供給部及外周壁,該外周壁包圍上述液體供給部,且沿上述第2壁部朝向上述第1壁部之方向突出而與上述托架之密封構件抵接; 上述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液體導入部供給上述液體之過濾片; 上述第3壁部與上述第4壁部之間之距離,大於上述第5壁部與上述第6壁部之間之距離; 沿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俯視時,上述外周壁之上述第3壁部朝向上述第4壁部之第1方向的長度L1,大於上述第5壁部朝向上述第6壁部之第2方向的長度L2; 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於上述托架之狀態中,上述第1方向係沿著上述托架之移動方向。
  2. 如請求項1之液體供給單元,其中 上述第3壁部具有沿上述第4壁部朝向上述第3壁部之方向突出,且與上述托架之凹部扣合之突起;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 沿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俯視時,將上述外周壁之上述第1方向的長度設為L1,將上述第3壁部至上述第4壁部之距離設為L3,將上述第1壁部至上述第4壁部之距離設為L4時,滿足L1*2>(L3-L4)之關係。
  3. 如請求項2之液體供給單元,其中 於上述第7壁部形成與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之電極部接觸之接觸部。
  4. 如請求項2或3之液體供給單元,其中 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於上述托架之狀態下,將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上述托架之底壁至上述第2壁部之距離設為H1,將上述托架之壁部中與上述第3壁部對向之部分之、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距離上述托架之底壁之高度設為H2時,滿足H1>H2之關係。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液體供給單元,其中 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於上述托架之狀態下,將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上述托架之底壁至上述第2壁部之距離設為H1,且將上述距離H1、與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對向於上述第3壁部之部分之上述第1壁部朝向上述第2壁部之方向中距離上述托架之上述底壁之高度之差設為DH時,滿足DH*2>(H1-DH)之關係。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液體供給單元,其中 將上述第1壁部至上述第2壁部之距離設為L5,且將上述第3壁部至上述第4壁部之距離設為L3時,滿足L5*1.5>L3之關係。
  7. 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包含: 托架;及 液體供給單元,其安裝於上述托架; 上述托架包含: 液體導入部; 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液體導入部;及 液體噴射頭,其連通至上述液體導入部;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包含: 液體供給部,其接觸上述液體導入部;及 外周壁,其包圍上述液體供給部,朝上述液體供給部與上述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且抵接於上述密封構件; 上述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液體導入部供給液體之過濾片; 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長度; 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外周壁之長度。
  8. 如請求項7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 上述托架進而具備凹部;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具備與上述凹部扣合之突起;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大於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凹部之側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
  9. 如請求項7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 上述托架進而具備凹部;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具備與上述凹部扣合之突起;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 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小於上述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與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凹部之側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之差的3倍。
  10. 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包含: 托架; 第1液體供給單元,其安裝於上述托架;及 第2液體供給單元,其安裝於上述托架; 上述托架係包含: 第1液體導入部; 第2液體導入部; 第1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 第2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及 液體噴射頭,其連通至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且 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包含: 第1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及 第1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1密封構件; 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包含: 第2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及 第2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2密封構件; 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供給第1液體之第1過濾片; 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供給第2液體之第2過濾片; 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 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 於上述托架中,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與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係沿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排列。
  11. 如請求項10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 上述托架進而包含: 第1凹部;及 第2凹部;且 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包含: 第1突起,其與上述第1凹部扣合; 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進而包含: 第2突起,其與上述第2凹部扣合; 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第1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第1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 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構成為自上述托架裝卸時,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以上述第2突起與上述托架之上述第2凹部接觸之部位為中心轉動; 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1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大於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1凹部之側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 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2突起之端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大於上述托架之壁部中形成上述第2凹部之側壁之距離上述托架底壁之高度。
  12. 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包含:托架,其安裝有第1液體供給單元、及第2液體供給單元; 上述托架包含: 第1液體導入部; 第2液體導入部; 第1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 第2密封構件,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及 液體噴射頭,其連通至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 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包含: 第1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及 第1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1密封構件; 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包含: 第2液體供給部,其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及 第2外周壁,其包圍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且朝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之方向突出並抵接於上述第2密封構件; 上述第1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1液體導入部供給第1液體之第1過濾片; 上述第2液體供給部具有藉由與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接觸而對上述第2液體導入部供給第2液體之第2過濾片; 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1外周壁之長度; 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大於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上述第2外周壁之長度; 於上述托架中,上述第1液體供給單元與上述第2液體供給單元係沿與上述托架移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排列。
TW105132843A 2015-11-27 2016-10-12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TW2017182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1552 2015-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277A true TW201718277A (zh) 2017-06-01

Family

ID=5876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843A TW201718277A (zh) 2015-11-27 2016-10-12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81433A1 (zh)
EP (1) EP3381695B1 (zh)
JP (1) JPWO2017090374A1 (zh)
CN (1) CN108290416A (zh)
TW (1) TW201718277A (zh)
WO (1) WO20170903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3155B2 (ja) * 2016-03-31 2023-03-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セット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984241B2 (ja) * 2017-08-31 2021-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タンク
WO2021238581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打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15959B1 (en) * 1991-12-11 1999-06-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cartridge and ink tank
JP3042826B2 (ja) * 1995-02-21 2000-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着脱自在に保持するホルダ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307669A (ja) * 2001-04-10 2002-10-23 Sharp Corp キャリッジユニット
JP2005254701A (ja) * 2004-03-12 2005-09-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292411B2 (en) * 2008-10-29 2012-10-2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ulti-color ink tank with elements enabling compatibility with a support structure for individual different color in tanks
JP2011212977A (ja) * 2010-03-31 2011-10-27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5556574B2 (ja) * 2010-10-19 2014-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US20130106962A1 (en) * 2011-10-26 2013-05-02 Christopher Rueby Ink distribution configuration for carriage inkjet printer
CN103204005B (zh) * 2012-01-12 2016-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AR085901A1 (es) * 2012-01-12 2013-11-06 Seiko Epson Corp Cartucho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material de impresion
JP6028424B2 (ja) * 2012-07-06 2016-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14948A (ja) * 2012-07-06 2014-01-30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トリッジ
JP6111555B2 (ja) 2012-07-06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収容体装着機構及び記録装置
US9776418B2 (en) * 2012-07-23 2017-10-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tridge
JP6069964B2 (ja) * 2012-07-23 2017-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注入キット、及び、注入装置
JP5861732B2 (ja) * 2012-07-23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注入キット、及び、注入方法
JP6291777B2 (ja) * 2012-12-05 2018-03-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テ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790838B2 (ja) * 2014-06-05 2015-10-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81695A4 (en) 2019-10-23
US20180281433A1 (en) 2018-10-04
CN108290416A (zh) 2018-07-17
EP3381695B1 (en) 2023-01-04
WO2017090374A1 (ja) 2017-06-01
JPWO2017090374A1 (ja) 2018-09-13
EP3381695A1 (en)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0503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TWI566954B (zh) 匣體及印刷材料供給系統
US903915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10759178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WO2017115582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TW201718277A (zh)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JP6528564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79053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7005902B2 (ja) 液体収容体
JP6838344B2 (ja) 液体収容体
JP6977315B2 (ja) 液体収容体
EP3354465B1 (en) Liquid container
JP6035867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7094659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TW201932314A (zh) 卡匣
JP2014019118A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6147448A (ja) 液体収容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