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80643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80643U
CN202180643U CN2011202771532U CN201120277153U CN202180643U CN 202180643 U CN202180643 U CN 202180643U CN 2011202771532 U CN2011202771532 U CN 2011202771532U CN 201120277153 U CN201120277153 U CN 201120277153U CN 202180643 U CN202180643 U CN 202180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rint cartridge
side wall
shading piec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771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771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80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80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806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具有盒体,包括由底壁及与其相连的四个侧壁组成以容纳墨水的墨腔,顶部形成开口;顶盖密封开口;芯片设置在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壁与底壁交接处;发光元件设置在芯片上;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导光件,设置在发光元件之上且沿第一侧壁向上延伸;遮光件具有不透光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一角度并与所述导光件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墨盒能被喷墨打印设备准确识别,不会对其相邻墨盒的识别形成干扰。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设备中,通常使用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设备内的墨盒为喷墨打印设备提供墨水。为检测墨盒是否正确安装,有些喷墨打印设备采用在墨盒上安装发光元件的方式进行检测。如图1和图2所示,墨盒具有盒体1,芯片2安装在盒体一侧壁与底壁交接处,芯片2上设置有发光元件,顶盖3封闭盒体顶部的开口,当墨盒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时,墨盒上的发光元件发出光沿墨盒侧壁设置的导光件5向上传导,经一45度设置的反光面后透过把手4上的孔41被喷墨打印设备内的光接收装置接收及识别。在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沿导光件5向上传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光从导光件5向两侧发散。而在彩色喷墨打印设备内,为打印出彩色图像一般需要成套安装多个具有不同颜色墨水的墨盒,当彩色喷墨打印设备检测墨盒时,从一个墨盒的导光件发散出的光可能会被另一个光接收装置接收,从而对墨盒的识别形成干扰,造成墨盒不被喷墨打印设备识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套使用的墨盒之间不会形成光信号识别干扰,可被准确识别的墨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具有盒体,包括由底壁及与其相连的四个侧壁组成以容纳墨水的墨腔,顶部形成开口;顶盖密封开口;芯片设置在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壁与底壁交接处; 发光元件设置在芯片上;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导光件,设置在发光元件之上且沿第一侧壁向上延伸;遮光件具有不透光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一角度并与所述导光件平行设置。
遮光件的不透光部分阻挡住从导光件发散出的光向邻近墨盒发散,从而不会对相邻墨盒的识别形成干扰,进而各墨盒都可被准确识别。遮光件与第一侧壁之间的角度以不影响墨盒安装至成像设备内且能阻挡住从导光件发散出的光向邻近墨盒发散为度,优选为与第一侧壁垂直。
较具体的方案为遮光件设置在顶盖上,沿第一侧壁从顶盖延伸至发光元件邻近。一般顶盖都由不透光材料制成,遮光件设置在顶盖上,与顶盖采用相同材料一体成型,无需额外增加安装遮光件至盒体上的安装工序,能节省墨盒成本。在顶盖由透光材料制成时,可在从顶盖向下延伸的部分上粘贴不透光贴纸或涂敷不透光材料以形成遮光件。
更具体的方案为从正对第一侧壁的方向看,遮光件设置于导光件的左右两侧。可以防止光向两侧的墨盒发散。
另一更具体的方案为从正对第一侧壁的方向看,遮光件设置于导光件的左侧或右侧。遮光件只设置在单侧,从而可以节省墨盒成本。成套的墨盒的遮光件都设置在其导光件的相同侧,能阻止光向该侧发散,另一侧则由另一侧的相邻墨盒的遮光件阻挡,从而光不会对另一侧的相邻墨盒形成干扰,可起到双侧遮光件的功能。
另一较具体的方案为遮光件设置所述盒体上,,从第一侧壁沿与第一侧壁具有角度的方向延伸。在盒体采用不透光材料时,遮光件可直接成型在盒体上。与设置在顶盖上相比,设置在盒体上工艺更简单,且没有遮光件与盒体间的连接缝隙,遮光效果好。在盒体采用透光材料时,可在盒体的从第一侧壁延伸的部分上粘贴不透光的贴纸或涂敷不透光材料以形成遮光件。
更具体的方案为从正对第一侧壁的方向看,遮光件设置在导光件的左右两侧。防止光向两侧的墨盒发散。
另一更具体的方案为从正对第一侧壁的方向看,遮光件设置在导光件的左侧或右侧。遮光件只设置在单侧,从而可以节省墨盒成本。成套的墨盒的遮光件都设置在其导光件的相同侧,能阻止光向该侧发散,另一侧则由另一侧的相邻墨盒的遮光件阻挡,从而光不会对另一侧的相邻墨盒形成干扰,可起到双侧遮光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墨盒立体图;
图2是现有墨盒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墨盒立体图;
图4是图3A-A剖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顶盖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墨盒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盒体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顶盖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盒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3所示,墨盒的盒体1包括底壁及与其基本垂直的四个侧壁,在第一侧壁上设置有把墨盒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时握持的把手4,把手4上部具有孔41,在底壁与第一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有芯片2,芯片2设置在由透光材料制成的芯片座6上,芯片座6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柱61用于固定芯片2,芯片2上设置有发光元件(未示出),盒体顶部开口,顶盖3密封开口,并且,顶盖3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遮光件31,遮光件31与盒体的第一侧壁邻接。在顶盖3由透光材料制成时,可在从顶盖3向下延伸的部分上粘贴不透光贴纸或涂敷不透光材料以形成遮光件31。一般顶盖3由不透光材料制成,此时该工序则无需进行。
此外,盒体1与顶盖3围成的空间内形成有容纳墨水的墨腔,墨盒还设有将墨腔内墨水向外界提供的出墨口、向墨腔内补充外界空气的气道,这些与现有技术相同。
如图4所示,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导光柱5沿第一侧壁从芯片座6的上方向上延伸,导光柱5也可与芯片座6一体成型,遮光件31沿第一侧壁设置在导光柱5的两侧,且与第一侧壁具有一角度。遮光件31与第一侧壁之间的角度以不影响墨盒安装至成像设备内且能阻挡住从导光件发散出的光向邻近墨盒发散为度。在本实施例中遮光件31与第一侧壁垂直。图5更好地示出了顶盖3上遮光件31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时,芯片2上的触点与喷墨打印设备上的触点接触后,安装在芯片2上的发光元件会发出光,光穿过透光的芯片座6沿导光柱5向上传导,导光柱5顶端的端面设置为与底壁及第一侧壁都成45°角的反光面,从而沿导光柱5向上传导的光发生反射后,以与第一侧壁垂直的方向向外射出。喷墨打印设备上的光接收装置透过把手4上的孔41接收从导光柱5射出的光,对墨盒进行识别。在光沿导光柱5向上传导过程中,从导光柱5向墨盒两侧发散的光被遮光件31阻挡,不会发散至相邻的墨盒,从而不会对相邻墨盒的识别形成干扰。
第二实施例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盒体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盒体基本相同,区别只是顶盖3上没有设置遮光件,遮光件11设置在盒体1上,从第一侧壁沿与第一侧壁具有一角度的方向向外延伸,遮光件31与第一侧壁之间的角度以不影响墨盒安装至成像设备内且能阻挡住从导光件发散出的光向邻近墨盒发散为度。在本实施例中遮光件31与第一侧壁垂直。在盒体采用透光材料时,可在盒体的从第一侧壁沿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上粘贴不透光贴纸或涂敷不透光材料以形成遮光件11。在盒体采用不透光材料时,则无需此工序。
在本实施例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时,芯片2上的触点与喷墨打印设备上的触点接触后,安装在芯片2上的发光元件会发出光,光穿过透光的芯片座6沿导光柱向上传导,喷墨打印设备上的光接收装置透过把手4上的孔41接收从导光柱射出的光,对墨盒进行识别。在光沿导光柱向上传导过程中从导光柱向墨盒两侧发散的光被遮光件11阻挡,不会发散至相邻的墨盒,从而不会对相邻墨盒的识别形成干扰。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盒体与第一实施例的盒体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只在顶盖3的右侧设置了遮光件31而不是两侧,如图8所示。成套的墨盒的遮光件31都设置在顶盖3的右侧,能阻止光向右侧发散,左侧则由左侧的墨盒的遮光件阻挡,从而对相邻的墨盒都不会形成干扰,可起到双侧遮光件的功能。其中最左侧的墨盒会向左侧发散光,但其左侧并没有墨盒,因而此侧可以不设遮光件。成套的墨盒的遮光件都设置在顶盖的左侧时,效果与设置在右侧一致。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盒体与第二实施例的盒体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遮光件11只设置在盒体1第一侧壁的右侧,如图9所示。成套的墨盒的遮光件都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右侧,能阻止光向右侧发散,左侧则由左侧的墨盒的遮光件阻挡,从而对相邻的墨盒都不会形成干扰,可起到双侧遮光件的功能。其中最左侧的墨盒会向左侧发散光,但其左侧并没有墨盒,因而此侧可以不设置遮光件。成套的墨盒的遮光件都设置在顶盖的左侧时,效果与设置在右侧一致。

Claims (7)

1.墨盒,包括
盒体,包括由底壁及与其相连的四个侧壁组成以容纳墨水的墨腔,顶部形成开口;
顶盖,密封所述开口;
芯片,设置在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壁与底壁交接处;
发光元件, 设置在所述芯片上;
导光件,由透光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之上且沿所述第一侧壁向上延伸;
其特征在于:
遮光件,具有不透光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一角度并与所述导光件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件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沿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顶盖延伸至所述发光元件邻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从正对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看,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导光件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从正对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看,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导光件的左侧或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件设置所述盒体上,从所述第一侧壁沿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所述角度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从正对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看,所述遮光件设置在所述导光件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从正对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看,所述遮光件设置在所述导光件的左侧或右侧。
CN2011202771532U 2011-08-01 2011-08-01 墨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80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71532U CN202180643U (zh) 2011-08-01 2011-08-01 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71532U CN202180643U (zh) 2011-08-01 2011-08-01 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80643U true CN202180643U (zh) 2012-04-04

Family

ID=4617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7715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80643U (zh) 2011-08-01 2011-08-01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806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1670A (zh) * 2013-12-18 2018-04-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
CN114889332A (zh) * 2022-06-16 2022-08-12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耗材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1670A (zh) * 2013-12-18 2018-04-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
CN107891670B (zh) * 2013-12-18 2019-06-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
CN114889332A (zh) * 2022-06-16 2022-08-12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耗材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3151B2 (ja) 印刷流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JP5974439B2 (ja)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US20180111377A1 (en)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CN108215519A (zh)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3101316B (zh) 液体消耗装置
CN108237780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180643U (zh) 墨盒
JP2013049169A (ja)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CN102285233A (zh) 墨盒和记录设备
JP2014043017A (ja)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JP2013212587A (ja)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US10315428B2 (en) Printing device
JP2013049164A (ja)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CN102285232A (zh) 记录设备和墨盒
CN102681380A (zh) 调色剂浓度传感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80281432A1 (en) Printing device
CN103419503B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US10105961B2 (en) Liquid supply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external member, and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2285235A (zh) 墨盒和记录设备
US10752002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with spill catching mechanism
JP2013202827A (ja) 記録装置
US8534816B2 (en)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6564293A (zh) 打印机墨盒控制系统
US9662896B2 (en) Protection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unit set
CN204399579U (zh) 用于条盒香烟隐形喷码检测的工业相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